复次,善男子!
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第七大愿——请佛住世.
祈请的境,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应化在世间的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诸佛如来.
在他们一期化缘已毕,即将示现入涅槃时,我都立即现在他面前,殷勤、恳切、至心地劝请:请您长住世间,利益一切有情.
其实,这里的"诸佛",指的是三世佛,包括了一分觉悟至圆满觉悟的一切具德者.
所以,不但要请诸佛住世,所有成为众生引导者的诸菩萨们,有学、无学果位的声闻和缘觉,乃至一切善知识们,他们在世间利益众生,也是由因缘来决定的,有因缘就住世,因缘尽了也会入灭,因此也要劝请他们长久住世.
总之,要劝请一切觉悟者在世间久住,来引导未觉悟者,要这样周遍地作劝请.
劝请的时候要起同体的心,为着全法界的一切众生来请.
这是基于法界一体的观念,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分什么你我他.
不能说,为了利益我们,您应该住世,其他人得不得利益无所谓,不能这么想.
既然大家都是法界同胞,何必去划分疆界呢像这样,要发起大的情怀,关怀整个法界里的同胞.
那么,为了一切有情的利乐,就要劝请一切世间导师长久住世.
你不要想这样发心很难,实际都是我们的本性.
本性就有这么大的心,自然会关怀法界里的一切众生,会为大家这么劝请.
至于住世的时间,那就要扩展到无限.
不能说,劝请您老人家再住世一天、十天或者几个月,不能这么劝,而是要劝请诸佛再经历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劫,为了利益安乐一切众生的缘故,久住世间.
就像前面再再强调的那样,普贤行是全法界心,尽法界量,一切无不达到极致.
所以,发愿的时候也要合到法界的量,不要给自己画一个圈,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
在缘起上画多大的圈,就会落在多大的量上.
一旦领会到自己的本性就是体普贤,本来就有用普贤,真心没有生灭,尽十方三世全部都在真心当中,这样就展开了心量,所采取的方式,就不再是与法界相背的虚妄心识的量.
这就知道,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乃至诸善知识,他们住在世间,都要观待因缘.
那么,我们在这里要充当哪一分缘起呢如果是发自本心的起用,那必定是劝请不要入涅槃.
这是天性,是人之常情,没这个心的话,就很有问题了.
照理来说,不说别的,比如家里来了一个人,他对我们家很有帮助.
某一天他说:我要走了.
那时候你自然会劝他多住两天.
无论如何,听到他要离开,心都会有一个反应,会有一种挽留.
这就看出,我们心里本来有劝请,本性就是如此,只要不去障住它,自然就会出来.
但是,当今时代邪文化盛行,人们的心已经严重扭曲了,颠倒分别串习多了,心就变得很麻木,善心发不出来,颠倒习性却很强,像是任性、傲慢、冷漠、残酷、过于执著自我等等,这些恶相非常明显.
这都是堕落的相.
这才知道,原来修普贤行愿就是要发展善心.
真正心很专注,以至诚心去念的话,你会发现,这里面有一股热流在涌动,这就是善根抒发的相.
所以,不能只是口里念念,或者略表欣赏,而是要真心觉得:我一定要立这个行愿,哪怕身体死一万次也不要紧,这个行愿千万不能丢失.
有了这种心,就表示对法很重视,确实想把行愿刻在自己心上.
之后,才会有后面讲的"深心渴仰"的内涵,那个心一出来,一念间就能灭五无间罪.
所以,现在关键就要把这种劝请的善心启发出来,要在这上面努力.
就要想到:如果诸佛菩萨,或者诸善知识们离开了世间,众生界就失去了引路明灯,就会陷入黑暗当中,陷入无依无怙的苦难境地.
所以,为了一切众生的利乐,祈请您莫入涅槃,在佛刹极微尘数的一切劫中,永远住在世间.
发这样的愿才相合本性,否则虽然请佛住世,但时间的量很小,只是有限的年月,或者为众生的心比较薄,只想着一部分众生,这些都不符合.
如果连劝请也没有,那就更下劣,完全违背了本性.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也是无尽的行愿.
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为止,我请佛住世才穷尽.
以虚空界、众生界等不可尽故,我请佛住世的妙行永远没有穷尽.
这种妙行,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法界没有限量,行愿也就没有限量,不会说我只干三十年、五十年,没有这样的心.
普贤行愿完全是圆满周遍、广大无尽的.
对这上面的理趣有胜解的话,就能够按这么来作意、发愿,这样的话,所发的任何一个愿都是无尽的,而且无不周遍、圆满,这就相当干脆.
究其原因,就像大慧宗杲禅师所说的,"法如是故".
你一旦有了胜解,发愿的动力就出来了.
以后每一次发请佛住世的愿,就确实是直到众生烦恼尽为止,我的愿才穷尽,但众生烦恼无尽的缘故,我劝请诸佛住世的行愿也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如果你的心也基本是这种内涵,那就跟愿文相应了.
一念到这个愿文,就能够随着文义来作愿.
这样念的话,就不只是口头上溜过,或者稍微有点感觉,心里比较舒服,那都是旁观的态度.
现在学《普贤行愿》,要成为一种实学,要把法全部纳到心上,这就完全不同.
所以,大家关键要能够体会到法的心髓、法的大义,要有一点悟性,领悟到佛法的心要,这一点至关重要.
不然的话,光是记一些词句,听听这个,谈谈那个,总是在心外做,这就很容易落入做知识的层面.
佛法是有血有肉的.
它说的全是我们本性里的事情,不是讲无关的知识,它是拯救苍生,让我们全都回归法界的大教灵文.
学的时候,应该对每一句都有所触动,要真切地感觉到,这就是无上的大义.
这样,我们的心才会有一种不同的领会、不同的受持.
这非常关键.
复次,善男子!
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毘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
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
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
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
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如今世尊毘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第八大愿——常随佛学.
首先解释愿名.
"常",是尽未来际,"随"是相应随顺,"佛",指十方三世一切佛,"学",是效仿诸佛因地修行和果地利他事业等一切行为.
意思是以诸佛的修行事业等作为所缘境,首先抉择好为什么要这么做,认识到这一切都是如理的行为,是随顺无上菩提的因行果德,值得自己随学.
然后引发自己的心智,发起效仿的誓愿,而且在自心上一点一滴地实际行持.
当然,诸佛的功德浩瀚如海,不是我们现前就能全部学到的,但我们要从现在开始立愿,尽未来际随学诸佛.
之后,能修到哪一分,就现前实修;现前修不到的,也决不舍弃,一再地加强心力,誓愿尽未来际常随诸佛,修行菩提果海.
这样以誓愿力摄持的缘故,不久就能实现这条大愿.
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缘起的走向,在现前位就要发起常随佛学的心.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志愿,像命根一样重要.
其实,"常随佛学",含摄了菩提道的一切誓愿.
因为学佛就是以诸佛为榜样,从初发心,直到成佛之间,自己的一切心念和行为都仿效诸佛来做,而不是仿效愚昧颠倒的邪师,这才算是随佛修行的人.
这样不随顺庸俗颠倒的状况起心、造作,才能完成佛道.
换言之,作为佛教徒,对于普贤行有胜解信,有誓愿证得的行愿力,有了这种圣教情怀,有坚定行道的志愿,才有学道人的气氛,才不会跟世俗同流合污.
普贤行愿是圆满、周遍、无尽的大愿王,其中任何一个妙行,都要以全法界心、尽法界量来发誓完成.
常随佛学也一样,也要缘果地的普贤行海来发愿.
到现证果地时,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在无数劫海里的修行和一切利生事业的相,全部会在海印三昧中现前,而且没有任何自他的执著,所以我们现前发愿时,也不要局限于虚妄分别心的量,要对于一切佛的因行果海,全部发誓来修学.
要胜解,在我的妙真如心中,含摄了十方三世一切法.
十方三世一切佛,从因到果的任何妙行,下至于一点一滴,我都全部随学.
要这样处处以佛为榜样,力求最上乘的成就.
能这样来发愿,就成了十方三世佛的随行者,也就引发出我们自身的无量善根功德.
要注意的是,"学",是效仿的意思,不是学理论知识,而是诸佛有哪种德行,都要在自身上实际做到.
这样,再看诸佛菩萨的传记时,心态就不像过去那样,觉得跟自己无关,而是会发心随学.
确实会有誓愿力,要度过一切诸佛的菩提行海.
因为有了常随佛学的誓愿力,它就会驱使自心不断地随学诸佛,一点一滴都主动去效仿.
自己现前能做的,就随分随力地去做;目前力量不够,不能完成的,也会再再地发愿完成.
这样的话,就把我们的心完全摄持在菩提道上.
可见这是极重要的一条大愿.
"如此娑婆世界毘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
"经中先以娑婆世界的毗卢遮那如来为例,来说明随学的对象.
毗卢遮那如来从最初发菩提心,求无上道开始,直到成就大菩提之间,长夜精进,没有退转,昼夜都在行持各种波罗蜜多的大行.
单就布施度来说,也曾施舍了不可说不可说无量无数的身命,作了无量如海的布施行.
我们学这一段时,就要策励自心:我一定要完成布施度的修行.
无论是身体、受用,还是三世善根等,都尽心尽力地用作布施.
虽然现前还做不到施舍身命等,但在能做的方面,都殷重地去实行,对于做不到的也发愿尽早完成.
也就是,对于这样可歌可泣的菩提行,内心充满了欣求向往;以向上的心为动力,来发起随学的志愿;之后在自心上一点一滴地去模仿,直到真正做到像诸佛因地那样.
而且要知道,普贤行愿的每一愿里,都有无量的支分内容.
我们最初确立观念时,就要非常细致地去理解,对于里面的每一点,都细心地去体会,才能得到具体的认识.
否则的话,不经过一番分析、琢磨,不说发愿,就连对愿文的理解都很空洞,每次提到"常随佛学",起的心都很概念化.
但如果能细致地去体会,一点一点地消化在心里,那一提起"常随佛学",就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大誓愿力,它的浓度非常深.
一念到这段经文,自然会引发这个愿力,之后不断地去串习,愿力就会再再地加强.
所以,经上举布施为例,来代表毗卢遮那佛的所有因地的修行,我们就应该把它推展为六波罗蜜所摄的整个菩提行海,心里要有这个总相.
一提起来就能想到,佛在因地时,从发菩提心开始,行持了无量无边殊胜微妙的六度妙行,对于这里的每一种,内心都非常敬仰、希慕,一心想做到.
无论是布施、持戒,还是安忍、精进、禅定、智慧等,全都想如实修学.
有了这样的心,才算是发起了常随佛学的大愿.
"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
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
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世尊因地时,为了完成布施度,曾无数次地舍身求法.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里记载了这样一段经历.
无量劫前,世尊曾是一位名叫最胜的仙人,住在安静的森林中修行,具足五神通.
他当时心想:"我在山里只修慈心是没有利益的,既不能灭除众生在无量劫中所集的烦恼,又不能让他们生起正见.
"之后想:"以什么方法能生正见呢这有两种因缘.
那就是在别人那里听闻圣法,以及闻法后正思维法义.
"智慧就像眼目一样,单有慈悲心,想利益他们,但不清楚怎么来消除众生内心的烦恼,也仍是枉然.
所以我要寻求智慧,给他们传法,让他们生起正见.
那时,仙人生起了寻求多闻的心,想多方面地了解圣道的内涵,知道真实义,来消除众生心中的烦恼、邪见.
他想:"我应该到哪里去得闻圣法呢"想到这里,仙人就前往城市、村庄等各个地方,到处寻求闻法,但怎么也找不到能宣说圣法的老师.
当时有个天魔到他面前,对他说:"我现在有佛宣说的一颂圣法.
"仙人听后,立即请求说:"请为我演说.
"天魔却说:"如果你能把皮剥下做纸,刺血做墨汁,剖开骨头做笔,来写这一颂的话,我可以讲给你听.
"他当时想:"我在无量劫里,常常被敌人、刽子手们用利刀割截身体,分解肢节,或者为了贪欲,为了钱财,无数次地遭到斩杀、束缚、捶打等,受了无量的苦,但却从未得到丝毫实义.
我现在应当舍弃这个虚假的肉身,来换得坚实的佛法.
"经过这番思维后,他心里非常明确法与非法的差别,知道圣法有无比的大义,奉献身命来求取圣法非常值得.
于是,内心生起了求法的善心,踊跃欢喜,对于这个天魔生起了导师想,起尊重心,就用锋利的刀剥下自己的皮当作纸,然后刺了身上的血当作墨汁,又剖开了骨头作为笔,合掌祈求说:"请你为我说佛所得的偈子,就像你先前要求的那样,我已经做到了.
"天魔见他这样恭敬圣法,为法舍身,心里感到忧愁,就隐没不见了.
这时,仙人见他隐没,心想:"我今天对法生恭敬心,为了寻求圣法,不顾惜自己的身命,我这样恭敬地求法,善根终究不会失坏.
如果我所说的这番话真实不虚,而且起慈悲心,一心为了利益众生而剥皮为纸、出血为墨、折骨为笔,这个心也真实不虚的话,他方世界如果有大慈大悲的说法者,应当在我面前显现身相.
"正这么说的时候,往东方越过三十二个佛刹,有普无垢国土,国中有佛,叫做净名王如来,佛知道仙人心中所想,同时想教化南瞻部洲的众生,于是在力士伸臂那么短的时间里,从空中来到仙人面前,当时有五百菩萨跟随.
净名王佛放大光明照耀仙人所在的树林,又从天上降下花雨,那时,林中的枝叶花果都自然发出法音,无量百千亿天众都聚集到这里.
当时,仙人得蒙佛光照触后,顿时就止息了痛苦,身体恢复如初.
于是对佛说:"世尊是我的导师,我现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惟愿世尊为我说法.
我闻法后,会对于那些没有信心、具邪见、坏正见、行黑暗的人宣说正见,请您为我说法.
"那时,净名王佛给仙人及在场的菩萨天人们,详细地宣说了"集一切福德三昧".
闻法后,八千天子发起了无上菩提心,仙人得到了无碍辩才.
这以后,仙人常常到城市村庄里,给众生宣演这个"集一切福德三昧"的妙法,天人们守护在他身边.
无量众生都被他以慈悲的手安置在三乘圣道中.
他命终后往生在净名王佛的普无垢国土.
因为敬法的因缘,后来得到了无上菩提.
像这样,世尊毗卢遮那如来在因地时,为了寻求正法,不惜用生命做代价,这样书写的经典,堆起来有须弥山那么高.
可见,他视圣法为第一,为着法心心念念都在行道当中.
既然为了正法,连最爱惜的身命都不顾惜,何况身外的王位、城市、村庄、宫殿、园林等一切世间所有物呢自然是无所不施.
不仅行持了为法舍身的布施行,其他的各种难行苦行也无不圆满行持.
我们学这一段时要用心思维,比如对于世尊舍身为法的事,首先要想:佛因地时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为了求法连生命都不顾惜经上说,世尊想到,过去世曾因贪嗔痴而无数次地丧失性命,但没得到任何实义.
然而一旦得闻圣教,那必定得大利益,所以,法的价值超过肉体生命无数倍.
由于认识到法的大义,就能发心不惜一切来寻求圣法.
从这里就要体会到,世尊见到法的胜利,而舍身求法的心.
这就是我们所要效仿之处.
虽然现前还达不到那么强的心力,但志愿不可以小,要发心全部学到.
就像一个小孩发心做大的事业,虽然现在的力量不充足,还不能实现,但他心里不舍这个誓愿,而且非常好乐希求,一定要达到.
像这样,我们现在就要立这个志愿:我求法的时候,要尽量地随学世尊因地的行为.
自身能做到的全都励力实行.
比如,不顾各种身心上的劳累,环境的恶劣,无论是风雨还是饥寒等,都要努力求法等等.
这样来勉励自己上进.
不但布施行如此,其他的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等,一切的难行苦行,都要这样发心随学.
然后再再地增强这种誓愿力.
要知道,"常随佛学"的量是最圆满的,因为诸佛的功德最圆满.
譬如,我们在世间也会学习好人好事,听到某个人的行为很贤善,自己也会起见贤思齐的心,现在是要把这份随学的心拓展到最圆满的地步,誓愿学到诸佛的德行,最终学成跟佛一样,也就完成了无上菩提.
这样,在立愿的时候,就把它的量扩展到最大,那必然会出现极殊胜的果报.
就像在随喜愿王里,对于十方三世五类人的一切善根,下至地狱众生一刹那的微小善念,上到诸佛圆成菩提不可思议的善根,全部都作随喜.
由于所随喜的是最圆满的量,所以这么修的时候,得到的善根福德也无量无边.
所以,我们在修这一愿的时候,就要把随学的量扩展到最大,十方三世一切佛,从因到果之间的一切善行,统统都来随学,全部效仿行持.
这样真心地去思维,用心体会,然后在自己心上确立行愿,就会出现后面说的那些不可思议的功德.
其实这也不难,只要我们多用心去学,就一定能学好.
它的关键是要启发出善心来,对于普贤行愿能至心好乐希求.
就像偈颂里讲的,闻到愿王后"内心渴仰".
这四个字非常关键.
也就是一提到这个无上愿王,就引动了他很大的善根,有好大的苏醒,这就能得到全面的开发,能顿时灭掉五无间罪等等.
"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
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
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前面举布施波罗蜜多来代表一切因地的菩提行海,这里以八相成道的事业相,来代表果地的一切事业海.
我们不光要随学因地,还要随学果地,对于菩提道从始到终一切历程中的善心善行全都要随学.
看到了现前的因行,就有了目前的下手处,知道在什么地方行道;看到了最终的果德,就要发誓学到究竟为止.
这样来随学,就有菩提道全程的观点,就能很快打开.
他的心会很广、很深远,不会拘泥于小的善法,以少为足.
所以说,发普贤行愿非常重要,它对我们的资助是无与伦比的.
相反,如果没有普贤菩萨愿文的启发,我们自己做梦也想不到要这样发愿.
这样的话,没接触到这个无上愿王,人的心没得到圣教的启发,善根就发不出来,一直在世间的蝇头小利里缠绕不休,就像一只蚂蚁只能在很小的范围里活动那样,始终出不来,这就很可怜.
那么,对于佛的果位事业,我们应该怎样随学呢总的来说,毗卢遮那如来代表法身佛,佛的法界藏心应着无量众生的机缘,现出无量的报化色身,作利他的事业.
这里讲到,佛在菩提树下成就大菩提,示现各种神通变化,显现各种报身、化身等佛身,处在各种众会当中.
或者处在一切诸大菩萨的众会道场;或者处在声闻、辟支佛的众会道场;或者处在转轮圣王、小王眷属,各种王城的众会道场;或者处在婆罗门、长者、居士的众会道场;或者处在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
像这样,处在各类的圣者凡夫,小乘大乘等会众的道场里,以圆满的法音,如同大雷震那样,震醒迷梦中的众生.
随顺众生的乐欲,对于未种善根者种善根;对已种善根者让他增长;对已增长善根者令得成熟;让已经成熟者获得解脱.
像这样作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事业,一直到最终度生的因缘完毕,示现入于涅槃.
这里主要举说法为例,实际包含了佛在各个世界里示现的各种稀奇的幻变事业.
对于这无上果地的圆满利他的事业相,我们也要发起渴仰之心,发誓全部随学,最终做到跟毗卢遮那如来一样.
"如今世尊毘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之后把一尊佛扩展为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里任何一个极微尘中的一切如来,对于他们因行果德的一切菩提行海,全都一一随学.
体普贤圆具一切妙行,只要有觉悟的因缘,就能从中流现一切妙用.
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应当发心随学一切佛,励力地在心上立志.
只要这么发愿,终究会实现.
这样的话,全法界里的一切佛,所有从因至果的菩提行海,全部成为我们效仿的对象,没有丝毫遗漏和局限.
现在就要把心尽可能地发到最大量,之后让它贯彻到每一念中,没有一念不在随学,没有一念落在颠倒行当中,这就是我们向上的志愿.
这样发愿常随佛学以后,就不能自甘堕落,做各种庸俗下劣的行为,要开始转变自心.
一旦有了胜解信,有对普贤行愿的深心渴仰,愿意在自心上起愿串习的话,那么以行愿的力量,整个人的气质、境缘等都自然会发生转变.
像是各种受用、相好、辩才、智慧、神通,无量的功德海等等,都会因此而现前.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也要发无尽的行愿.
也就是要推起心力来,真心地发愿:乃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的随学才穷尽,但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没有尽的缘故,我的随学也无有穷尽.
而且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要这样勇猛地发起圆满的愿心.
这样,我们在因地就有了最圆满的因.
它是超出一切、到达极致、无尽圆满的大愿,因此称为大愿王.
日前,国内知名主机服务商阿里云与国外资深服务器面板Plesk强强联合,推出 阿里云域名注册与备案、服务器ECS购买与登录使用 前言云服务器(Elastic 只需要确定cpu内存与带宽基本上就可以了,对于新手用户来说,我们在购买阿里云服务申请服务器与域名许多云服务商的云服务器配置是弹性的 三周学会小程序第三讲:服务 不过这个国外服务器有点慢,可以考虑国内的ngrokcc。 ngrokcc...
近期RAKsmart上线云服务器Cloud Server产品,KVM架构1核1G内存40G硬盘1M带宽基础配置7.59美元/月!RAKsmart云服务器Cloud Server位于美国硅谷机房,下单可选DIY各项配置,VPC网络/经典网络,大陆优化/精品网线路,1-1000Mbps带宽,支持Linux或者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Snap和Backup。RAKsmart机房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
至今为止介绍了很多UCLOUD云服务器的促销活动,UCLOUD业者以前看不到我们的个人用户,即使有促销活动,续费也很少。现在新用户的折扣力很大,包括旧用户在内也有一部分折扣。结果,我们的用户是他们的生存动力。没有共享他们的信息的理由是比较受欢迎的香港云服务器CN2GIA线路产品缺货。这不是刚才看到邮件注意和刘先生的通知,而是补充UCLOUD香港云服务器、INTELCPU配置的服务器。如果我们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