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闻轨理分二:

效劳器  时间:2021-01-25  阅读:()

一、断器三过二、依六种想听闻的正轨包括以下三个步骤:一、思维闻法的利益,通过慎密的思维获得胜解信,由此引发求法的欲乐.

二、于法和法师发起承事,这是能与正法相应的缘起,通过如理如法的行持使自心上的缘起更为紧密相应.

三、正式听闻,须要依于闻法轨理,做到断除三过、依止六想,这样才能持住法义而不漏失.

闻法是学法的首要关键,在闻法时,能实行这一套听闻轨理,必定能得到最大的收益,如果能终生如一日的坚持,那么所有的听闻都必将极其圆满,从而获得极大的利益.
因此引起终生奉行这套法轨的意乐十分关键.
怎么才能生起这样的意乐呢就是要观察正反的两种做法分别会得到什么利益、遭受什么损害,看清了利害关系,自然会生出实行正道的愿望.
按这个规则转变自心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认定了这套做法,发起了特别愿意实行的心,才会尽其一生兢兢业业地实行,否则就不会持久.

眼下的难关是心态的转变,能否突破这一道关口就取决于是否触动了善根、真正发起了向上的志愿.
要知道,凡夫都有很强的因循守旧的习气,不能发起大善心就不能克服恶习,即使善根偶有萌动,但很快又会被境缘和恶习抹杀.
尤其现在这个时代,染缘炽盛,恶习熏染得很深,这样的心遇到了这样染污的境,会难以遏制的生起不可计数的邪心邪行,导致善心难以发起,善行难以贯彻.
因此首先要重视转变心态的这个练习,每一个环节都刻苦勤勉的反复串修,这样才会有进益,切记不能轻乎略过.

要引发行持的意乐,必须先要花上一番功夫来深化观念.
观念深了,行持的欲乐就强;欲乐强就能摄持住心,每一次都按善妙的法道实行.
这都要靠自己切实用功,别人无法代替.

串习的量一定要充足.
大家应该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每次得到了一点见解,自然会有要好好修的想法,会发会说:"我一定要发好心,走好道.
"起了这种状态,就是初步发起了善法欲,就有了实行的根源或者动力.
可惜的是,很多人只能保持三分钟的热度,很快又随着多生不好的习性走了,重新回到那种老油条的状态.
所以说,多生习性如油入面,深不可拔(油一旦渗入面粉里,就很难清除出来).
因此我们要意识到,稍微起一两次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大量的串习,才能使正面的习性凝结成形,这以后才能真正跟过去分流,不然就不会有彻底的转变.
现在最要紧的是注意加强引发和培养,中间不要让它断了热气,要一直引发到猛利恒常才能歇口气,那时算是培养出来了,慧命的机体算是造出了一分.

这就好像烧煤,只要积聚了引火的因缘,就会引出一些火星.
这以后就要加紧保护,要努力不断地扇火,让火星越来越扩大,达到了燃烧点就会燃起火来.
这样火越烧越大,达到充分燃烧时就不用再管了,它会从始至终持续猛烈地烧下去.
就好像这样,我们修行只是起一两次心,然后就放下不做,那点气氛很快就熄灭了,终究得不到任何成就.

修行唯一是塑造自己的心,一定要实实在在地修,不可能凭幻想来实现.
这里面也没有便宜可贪,切实地在心上做功夫,把心练成跟法一样,就是得了真便宜.
这么做是最直接的,此外都是绕远路.
纸上谈兵都是在外面走,那是没有根底的,纵然经过恒沙劫也没办法成就.

在利益别人之前,先要学会怎么利益自己,要思考:学佛法如何能得真实利益呢只有集聚因缘才会得利益.
能得利益的因缘在何处呢就在自己的意乐和行为上.
譬如农民要获得丰收,必定是在自家的田地里辛勤耕耘,耕耘得越好收成就越好.
同样,要得到佛法的利益,关键是在当下的心和行为上用功,没有别的方法,这就叫因地.
认定了这个缘起就不会一味的空想,而是注重实行.

因地行持的重点是把握质和量,质要真,量要足.
因此要分两步趣入:一、调准心和行为;二、不断的串修,由量的积累使它稳固、增长、圆满.
这样在因地上行持得越彻底得到的利益就越大.

见到了缘起决定之理就要尽力去做,不要扭扭捏捏的不肯做或者只做一部分.
要注意到,这是一笔只赚不亏、投资回报率极高的大生意,要果断的把资金全投进去,将来一定会得到千万倍的回报.
只要有了一次这样的经验,以后就能发起更大的心,会更决断、更彻底的投入.
这是一切利益的源泉,缘起的修量越大、越圆满,得到的利益就越不可思议.
为了赢得无量无边的利益,应该用尽全力依照闻法的轨理实修.

心里有欲乐就会主动地反复练习,力求打造出一个源源不断地涌现善心和善行的相续.
比如已经下定决心要建造一座无比庄严的大厦就不会只是空谈,也不是画张工程图就能满足,而是要渐次把每一个细节都按照构想完美地建造出来.
同样,真正要学法就一定要依法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自己,听一分就在自心上真实修出一分.
这样实行一定是"士隔三日,刮目相看",最终会成为一个圆具一切德相的上品法器.

此处要求修出如法的闻法意乐和行为.
方法是按这里给出的法谱勤学苦练,一次又一次地引出它,使它越来越稳固、强大.
由数数串习塑造自相续,到量时就已经成为自己的本性,这是真正在自心上具足了这套善心.

第三段法轨总的引导修习第三段法轨——正闻轨理要在自身上实现的断证是远离三过、发起六想.
要达到完全转成了自心的品德,才算修好了这一分法.

既然有意愿闻法就要有如理如法的行为.
闻法是学法的第一个环节,就像生产线的第一道工序,它关乎后后所有的程序能否开展.
因此务必搞清在缘起上要远离哪些过失、具备什么样的意乐才能与法道相应.
通过闻思这一段法轨把这一整套的做法确定下来.
这里要注意,在修前行的时候不是要求不动心,而是要强有力的变动心意才能奏效.
心毫不变动是麻木、僵硬,是死水一潭,保持这个状态不会有任何改进.
动了心才有转机,心有改变是进步的标志,改变越大意味着进步越大.

改变自心的重点是反复思惟闻法的胜利、引发胜解.
只有生起了胜解才有信心、有干劲、有行动的意愿.
接着就要抉择要走的路线,明确心上的缘起规律,再依此把心导入正道.
具体的操作是观察心随顺缘起律和不随顺缘起律的发展方向.
观察到位会非常清晰地见到心正向运行得利益和反向运行招损害的相.
这是百分之百确定的,没有例外,缘起律就是这样井然有序,丝毫不会紊乱.
不要想"按规矩做会不会是做无用功,会不会吃亏投机取巧能不能占到便宜,是不是也能得利益"天理不是凡夫的妄想,变来变去怎么可能叫法则怎么能称为不变的定律哪里值得我们始终奉行呢这里的确有不变的法则,颠扑不破,一旦引发胜解或深忍信就会勇猛地行持正道,就有一贯坚持的心和行动.

学断器三过要用来反省自身有没有这三种过失,如果有要怎么改正这关系到整个学法的前途,一定要调整好.
要想到:如果不改正这些过失会使闻法不得利益,甚至招来很多损害.
这就是自身上的隐患,是失坏闻法利益的最根本的因素.
只有彻底改正过来,才能使每次闻法都圆满地受益.
这样学道次第将会获得极大的利益,能把每一分法都持在心里、修在心上,出现极多修证的功德.
所以每一次闻法能不能得到大利益关键就看断三过方面能不能做彻底.

其次依六种想同样要先在自心上抉择透彻:按缘起律,住在什么想中才能跟法道相应为什么要这样想这些想中哪一条是根本六种想怎么发起观察之后会明白对自己作病人想是根本,认定自己是病人才会把善知识看成医生,把所传的法视为良药,把殷重修当成治病.
这一套观念是心与法相应的缘起,至关重要.
只有内心真正建立了这套观念才能摄持住心,接受善知识的教导,诚心诚意地依教奉行.

相反如果内心没有建立这些重要观念,那闻法就一定会变成学知识.
缘起上要彻底认清:如果是病人,最关心的就是遵照医嘱服药治病;但如果没把自己看成病人就绝不会把法师当成医生,把所传的法看成良药一般非常珍爱地受持,把殷重修看成治病不折不扣地奉行.
这一套行为逻辑非常明显:既然我没有病哪里要守住药方呢又哪里需要依嘱服药呢因为所谓的求医、看病、保管药物、服药治疗跟自己毫无关系.
这样只是以一种参与活动的心来听法,无论听多少都成了听演讲学知识,跟修心毫不相干,这就完全落空了.

像这样,最初没有把自心纳入正道,缘起上第一步走偏就会一路偏到底.
就像学写毛笔字,掌握了基本的方法以后按这样练习就能写得一手好字,如果不按规范做就一辈子都写不好.
在修心的最初阶段,每次都要多花点功夫把心调整到位,每次都要把心毫无偏差的纳入正轨.
渐渐的习惯成自然,就会步步都踏到实处.
否则一开始不依循轨理随便胡来,一路放野马,颠倒的习性越串习越坚固,最后就成了典型的老油条,无论听多少法都是无所谓的态度,都不会用于修心.
缘起就是这么重大!
开端决定了全局.

因此在开始修心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相合于缘起.
先是慢慢来,第一步就要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有一个好的开端.
每一次修心都按照法轨认认真真地修,要多花时间,这样渐入佳境,就能除掉过失引出功德,每修一次都会有进步.

在这里能切入的关键就是依六种想,每次听闻都如量地发起六种想,坚持下来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所以对此要特别用心地做好.

要这样想:如果是一个患了重病的人遇到一位大医王,而且得到了医王开出的良药,那么他只要遵从医嘱、坚持服药就必定会日益好转,最终彻底康复.
同样,如果每次闻法都能依六种想,那么听一次就能对治一分颠倒,有一分好转.
长期不懈地坚持,一年下来就发现已经有很大的进步,身心已经纳入法道,真正进入了实修的轨道,踏上了菩提正路.

今初心要提示:(一)法器三过1、譬喻若器倒覆,及纵向上然不净洁,并虽净洁若底穿漏,天虽于彼降以雨泽,然不入内;及虽入内,或为不净之所染污,不能成办余须用事;或虽不为不净染污,然不住内,当泻漏之.

比喻讲到器皿的三种过失:一、覆器不入过:如果容器口向下倒扣着,虽然天向它降下雨泽,但一滴也不能注入.

二、毒器不净过:如果容器污秽不堪,雨水注入后会被秽物污染,失坏了清净的品质,不能成办要做的事,比如不能饮用或洗涤等.

三、漏器不持过:虽然雨水能注入器皿,容器也洁净,但因底部破漏,导致雨水漏失,无法存留.

容器有以上任何一种过失都无法取到雨水,只有断掉这三种过失才能有质有量地收集到雨水.

2、意义如是虽住说法之场,然不属耳,或虽属耳,然有邪执,或等起心有过失等.
虽无上说彼等众过,然听闻时,所受文义不能坚持,由忘念等之所失坏,则其闻法全无大益,故须离彼等.

与比喻相同,虽然身处说法的场所但耳识散乱到其他地方,心不在焉,没接收到说法的声音,就是覆器不入的过失.

或者虽然耳识专注听闻到了说法的声音,但内心有邪执或者等起心有过失等,导致传到心里的法被染污而不能成办利益,这是毒器不净的过失.

虽然没有上述过失,但是所领受的文和义不能坚固地持在心里,被忘念、起烦恼、造罪等所失坏,这是漏器不持之过.

如果闻法时有这样的过失,闻法就不会得大利益,因此必须远离.
"邪执"指内心有见解或习性等方面的颠倒执著,以见解的惯性认为法师的解释不合理;以串习的惯性而不愿意接受.
或者以骄慢心不承认自己有过失,也不见正法的功德等.

"等起心有过失":最初发起的心称为"等起",从这以后的一切心、行都被带入同类的业行之中.
如果等起有过失,比如想"我要多听法,将来才能通过传法得到更多的名闻利养".
以等起的这一念心使整个闻法的业行都成了染污业,无论听多少法,都得不到真实利益.

业的性质取决于最初的等起,等起不正则业行也随着入于非法之道,由此唯一出生过患,毫无利益.
所谓"一步错则步步错"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对缘起的愚昧,多数人都不注重调整最初的心态,其实所谓的调整自心也就是调正缘起.
最初的心如理地转动起来,随后一系列的心态、行为也都会进入正道.
如果最初的心态违背了正理,那么后后的一切心行也都将随之趣入邪道.
所以"等起"这个词很妙,最初是什么样的态度,后后的心会一直受它影响、被它牵制.
这个最初的状态就叫"等起",它起得好后面就都好,它起得不好后面就都不好.

例如打座,最初身心状态没调整好时,不要草率地上座,宁可多花些时间也一定要把身心调理好,这样打座就会很顺.
如果最初的状态过紧,那这一座就都是很紧的,这就是等起的作用.
闻法也是如此,要先检查等起心的状态及时做出调整.
闻法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它,这是最关要之处.

"等"字包括了贪、嗔、骄慢等烦恼和妄念纷飞等状态.
"由忘念等之所失坏":闻法时虽听闻到很多修心的教授,但马上就忘得一干二净.
很明显,这样肯定不会依法轨实行,就像学拳记不住拳谱就无法练习一样.

很多人都有忘念的病,基本上是听完就忘,所以要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来弥补.
记忆力差就要多做笔记,不能全部记住也要记下关键的要点.
如果专注力差,平时就要避免散乱的因缘,比如不说绮语、不看电视、不上网、不看世间书报等等.
思维能力差就要多参加讨论,多向他人请教.
所谓勤能补拙,只要多去复习、记忆、思维、讨论,肯下死功夫,就一定能够忆持住正法.

学法是极重大的事,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能马虎、敷衍.
要将学到的法都视为至宝,努力地思维和忆念,直到完全刻在心上.
如果能这样坚持,法就会在心里起作用,指导你一生的修行.

"等"字包括了其他导致失坏法的因素.
比如起了很大的烦恼,无法安下心来受持法义;或者造了罪业,心里动荡不安,一句也听不进去;或者业障很重,心被覆盖住,现不出法义等等.
所以学法要尽量保持身心清净,避免染污缘,而且要尽量不造罪业,心态安定了才能持住法.

这里要特别提醒,如果在上网时毫无顾忌地接触各种染污信息,就会严重地失坏正念,直接障碍受持法义.
心在染污境上不断地运转,会生起特别粗大的烦恼,心也随之陷入很深的迷乱,这样就根本无法受取法义.

(二)对治之法此三对治,经说三语,谓善谛听闻,意思念之.
"善听"指专注聆听,"谛"指心意真诚.
这又包括两方面:一、动机纯正,一心为了佛法和众生寻求多闻,无名利之心;二、心态纯正,没有偏袒或烦恼的染污.
"意思念之",由内心珍爱正法故努力思维、忆念,将法持在心中.
以"善听"对治覆器不入过,以"谛听"对治毒器不净过,以"意思念之"对治漏器不持过.

每次闻法时,都要默默反省:我有没有收摄心我有没有专心听闻如果都已具备就是在奉行"善听".
再观察:闻法时心里有没有远离偏执、成见、名利心、烦恼等妄念呢如果都已断除就是在奉行"谛听".

听法后还要及时思维、忆念这次学到的所有内容和每个要点,让法义在心中一一的明现出来,通过多次忆念把法刻在心里.
又要反复观察抉择,直到思维透彻,认定了它,这样把法牢牢持住刻在心上.
这就是在奉行"意思念之",有了持法的内涵.
如此长期不懈地行持才真是学会了这一句.

每次听到的法都要尽量想透、记牢,这样就能在心中安装上法的操作系统,让法占据主导的地位,唯一遵循法轨运行.
再遇到同类所缘境时,法的程序就会自动运行.
只有这样学法才能恒时得大利益,如果佛法没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就始终无法达到知行合一.

很多人容易犯漏器不持过,所以要重点改正.
闻法后一定要用思维和忆念来持住法义,做到不须翻书随时可以运用,这样坚定地贯彻就有了"信受奉行"的内涵.

此亦犹如《菩萨地》说:"希于遍知,专注属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惟听闻.
""希于遍知"对治覆器之过.
指闻法时要有极大的求知欲,想求得对法义的彻底认识.

以苦谛法为例,它的涵义甚深、广大,必须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誓愿通达的决心、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完全通达.
如果求知欲不强,就不会锲而不舍地钻研;没有锲而不舍地钻研,就难以彻底通透;而没有彻底通透,就不会有到量的厌患和出离.
因此为达到不惑之地,必须首先发起求知欲.

凡夫人一定要知道,自己一直持着错误的知见,它的势力已经串习得极为强大,现在刚刚开始趣向佛法,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豁然开朗、彻见实相.
我们要面对诸多的迷惑和犹豫不决,为了转变观念、心态要经历诸多苦涩和艰辛.
有时会觉得进展非常缓慢,很难克服自己的习性,或者用很长时间思维也不开窍,破不开心里的迷团,或者觉得自己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等等.
这都是修心初期的正常现象,这时切记不能急躁.

现在有一种人可以称为"感觉派",他的取舍逻辑很简单:感到有点滋味就追求,反之就不要;能听出点门道的就要,反之就不要.
这都是极狭隘的见识!
很多事情必须是亲身经历那个过程,才能有所领悟,那是别人无法直接给予的.
就像做妈妈的喜悦和辛苦只有真正养育过孩子才能体会到,仅仅听别人讲是完全不够的.
所以,重要的是实际去做,真实地走完这一段历程达到成熟.

说到"开解"就必然有从迷闷到开朗的过程,只有刻苦地研究、思维才可能豁然贯通.
没有足够的求知欲和精进,就很难打开见解.
所以"欲"是动力源泉,由欲驱使,一定会出现下面的三种行为相.

"专注属耳",对治覆器之过.
由强大的求知欲就会全神贯注地谛听法音,就像戏迷看戏时,最喜爱的名角一出场,立即屏气凝神,乃至一个唱腔、一个眼神都不肯漏过.
要做到这样一心专注在法句上,字字句句都听进心里.

"意善敬住",对治毒器之过.
对圣法生起了极大的希求欲和敬重心,听法时就会安住在很深的恭敬中,丝毫不动摇.
恭敬是与圣法相应的因,住在恭敬中就有了接纳法的状态,法就能清净地受持在心里,就能成办种种利益.

"以一切心,思维听闻",对治漏器之过,就是要尽一切心力思维所闻法义.

怎么才能发起最大的心力呢这个缘起仍然是由高度的胜解引生强烈的欲乐,以此发起最大的心力.

首先思维确认在一切果中,法界是本自元成并且具有极大的义利的;对于现证法界而言,除了闻熏圣法以外没有更殊胜的因.
这样确认了世上最具大义的唯一是圣法,它是实现一切利益安乐的源泉,之后就会毫无保留地把心献出来,会发起最大的希求欲,心的闸门会完全打开,精进的力量全分涌出.
这以后,不让他全力倾注也不可能.
这样的人就叫做道人——法道的行者,他身上发展出来的是法道的信念、热诚和精进力,成了全身心投入法道的人,这才是最高尚的人.

所以,我们对于一切利乐之源的法道,从始至终要有"全心"的内涵,"全心地珍爱""全心地倾注""全心地历练"等等.
而发起"全心",是源于对法道完全的皈依,这又源于真实发起胜解和确立志愿.
内心起了大欲乐,就会全力倾注,这就好像有了探索科学的热忱,就会废寝忘食地投入那样.

但现在检查下来,我们求法的心还没有世间人求财求色的心真切,这是因为在第一个环节——引发胜解上,还远远没做到量.
其实,胜解才是信仰的根源.
内心力量的源头没有打开,就发不出全分的心力,因为还有障碍.
这样看到了症结所在,就知道必须以发起胜解作为启动心力的前方便.
现在很多人在听完法后,大略地想想就放过去了,根本没出现真切求法的心,这样当然得不到大的成就,连心力都没引出来,怎么可能成就呢《遗教经》上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心是根本,心发不出,连门都没有入,哪里能登堂入室呢其实,对比观察就会发现,世人求财是真求,他发的求财之心每一分都是真的,他是真正在用血汗创业,真刀真枪地干.
一遇到发财的机会,绝对会发出一切心力来求取.
为什么他能全心地真干呢因为他视财富为第一,爱财超过一切,因此他在这上发的心全是真的,不掺一点假.
这完全证明了由胜解发起欲(不过他是邪的胜解),心里的缘起法则一点也不会错.

又好比世间的好色之徒,他是真正的好色,会倾注一切心力来求取.
为了追求女色,什么想的、干的,下至点点滴滴全部都能干出来.
欲一旦到量,就像堤坝崩决一样,会无法遏止地涌出,不会只发一半心,也不会发一点又缩回来,而是会完全投入,就因为他已经把爱欲视为第一.
这也证明有了充分的欲乐,就会全心投入.
就像闸门完全打开,水就立即源源不断地涌出那样.
所以关键要对法引生胜解,视学法为第一大事.
只要在道的源头上全面地拓开,之后就会发出无法遏止的力量,自然会倾注一切心力思维法义.

以上说明了修心的原理.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如何发起实行本法轨的心修心时要重点把握哪两分分别如何落实二、观察正反面的缘起,发起决断——"我必须做到断除三过、依止六想".

三、思维法器三过,反省自己是否有这些过失.
四、思维法器三过的对治,每次闻法要努力做到.
反省心中的法道表5:三过对治反省表第次闻法反省日期:善听对治不入过谛听对治不净过善思念对治不持过希于遍知专注属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维听闻每次闻法后,要对照这张表做切实的反省.
先要这样努力规范自己,只有做过特别多次以后,才会发展成坚固的性格和念力.
没有这样养好规矩,就不会出现串习的力量,不可能塑造成自身的品格.
所以在学道次第时,反省要成为每次不离的功课.

(二、依六种想)心要提示:病想立根本,依师若求医,爱法如良药,疗病殷重修,如来住师身,正法令久住,六想为缘起,恒依入正闻.
六想是学法必具的观念.
具足六种想就已经建立了学法的缘起,能把听闻到的妙法视为治疗心病的良药,一一放在心上殷重修持,由此达成离过证德的功效.

(一)于己作病人想依六想中,于自安住如病想者.
六想当中,首先住在自己是病人的观念中.
如《入行》云:"若遭常病逼,尚须依医言,况长遭贪等,百过病所逼.
"如同《入行论》中所说,如果被一般的病逼恼,都还必须谨遵医嘱服药,何况无量劫来长期备受贪欲等百种烦恼大病的逼恼,更应一心依止善知识的教导来治疗心病.

要这样想:如果是自己感冒了三天还没好,那必然急着去求医,对医生的吩咐全数奉行,因为有迫切的脱离病苦的欲求.
但我对于深远的生死大事目光尚浅,还发不起寻求离苦的恳切心,这都是我内心被蒙蔽的缘故.

这就需要认识到,自己长劫以来连续不断地遭受贪、嗔、痴等无数烦恼病的逼迫,其中任何一个没有根治,都会一直困扰我们,会辗转不断地增长蔓延.
这些病已经无数次地陷自己于恶趣深渊,如果还不赶紧治疗,那将来的苦就会更深、更大、更漫长,这是我们内在存在的极大隐患,因此求法治病是刻不容缓的事.

接下来要这样考虑:在哪里能找到治这种病的医生和药物呢在世间找遍了都没有这个医疗系统,只有佛门里才有.
它是从释迦大医王那里传下来的.
现在我有幸遇到,实在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因此我要谨遵医生的教导,长期治病.
这个治疗的过程会很长,要分很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关部分的调理.
我从始至终都听从医嘱,坚持治下去,按时按量地服药,这样就能逐渐去掉我内在的各种颠倒心病,就会慢慢好起来.

做这样的切身考虑非常关键,大家要尽快学会这个方法.
有了切身的反省和观念的建立,才会出现相应的身份的定位、态度的定位和行为的定位,这才有了心理的转变.
一旦有了自己是病人的观念,学法就会立即进入正轨,每次学到的法都会主动用来调治内心的颠倒病.
如果没有这个关键的想法,那听再多法都难以转换成修行.
作为一个修行人,可以说一生得力处就在病人想上,一生自欺处就在不起病人想上,有了这个想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按照心上的缘起律来衡量,这个想是求法的真实起因,有了这个想,每次学法才会进入角色,才会有一系列法道上的运转.
它是根本,所以要努力发展出来.

延长难疗,发猛利苦,贪等惑病于长时中而痛恼故,于彼应须了知是病.
这里教导我们,要从烦恼病的症状——延长难疗、发猛利苦以及长期痛恼三方面,来确认自己是病人.

1、延长难疗我们要观察到,对于烦恼病,如果拖延治疗,它就会发展得越来越深,最后会很难调治.
人到了烦恼深重的程度,就会无力自拔,走向毁灭.
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隐患和烦恼病的发展趋势后,就知道对这个颠倒心病不能拖延,必须尽快医治.

如果对此抱持无所谓的态度,那就表明内心极其愚昧,对自己的前途丝毫不加考虑.
其实心上的确有缘起律,有因就必有果.
烦恼病一旦加深,就会引出无穷无尽的苦.
颠倒心串习多了,必定积重难返,业障会像滚雪球一样越增越大.
世人造下杀生、偷盗、邪淫等的大罪业,都是因为在最初沾染了恶习后没能及时对治,这样不断地加深,等串习到一定程度时,就陷入了罪业的深渊,难以拔出.

又像一个吸毒的人,如果在最初毒瘾尚浅的时候就采取措施戒除,那就容易戒掉.
等到吸过多次,毒瘾已经深入骨髓时再去戒,就十分困难.
毒瘾越深,发作时的苦就越大,也就越难忍受.
这以后的结局,可想而知是十分悲惨的,他会在这个恶性循环里越陷越深,很快就会死去.

与此类似,我们的心相续好比病菌基地,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烦恼病的病菌,如果一再地放任、加深它,恶性习气的活动力就越来越大,烦恼会越来越多.
每一个发动起来,都成了极难治疗的生死重病.

2、发猛利苦3、长期痛恼这里要依据作用理来观察.
首先这样观察烦恼的体性:每次一发起烦恼,就会使自心出现烦乱、气恼、罪恶、阴暗等的苦相.
这说明它是苦因,有发生苦的势力.
再从量上抉择:烦恼串习得越强,感苦的势力就越大,发一次就严重一次.
由此可以决定:我们如果对自身的嗔恚、贪欲等的烦恼病放任自流,那它的势力就会不断地增长,越来越大.
不必说来世的异熟果报,当下一现行就会发生猛利的苦恼,让自心陷在恶劣的心态中.
短则几小时,长则几天、几个月都难以拔出,一直陷在苦恼的泥潭里.

接着从时间上观察长期痛恼的结局:像这样,只要病因存在,就会不断地变现出各种身心的苦恼.
如果不进行治疗,任由它辗转相续,那就必然会昼夜都在烦恼病的痛恼中,始终无法止息.

由以上这三点就能确认自己得了烦恼病.
这样住在自己是病人的想法中,自然就会有学法治病的愿望.

迦摩巴云:"若非实事,作实事修,虽成颠倒,然遭三毒极大乾病之所逼迫,病势极重,我等竟无能知自是病者.
"迦摩巴说:如果并非实事,却当实事来修,这当然是颠倒的,然而实际上一向遭到三毒特大病症的折磨,病情极重,我们却不知道自己是病人.

不说无数生以来,连今生短暂的几十年,我们的心也一直阴晴不定——不在愁中即恼中.
这是因为在我们内心有极多的烦恼病毒,一遇境缘,加上非理作意,烦恼就猛利现行,无法自主.
每当烦恼病发作,我们的身心就陷入了深度的恼乱逼迫当中.
有时是半天、一天、两三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无法从病态中拔出,整个人心神不宁,吃不香、睡不好,身心完全失调,这不正是病情很重的表现吗再把眼光拉长,看到长远的发展相,那就是——到了临终,这些烦恼病会猛利地发作,把我们直接抛入恶趣,在极漫长的时间里饱受剧苦的折磨,业报没受尽就无法脱离.
照这样算下去,把每一个烦恼导致身心沦落苦海的周期叠加起来,那将是一条见不到边际的苦流,这难道不是世上最重、最漫长的苦患吗我们知道肝病、胃病是病,为什么不知道烦恼病是病呢应当知道,这是世上折磨、虐待人最深最长的病.

我们应该这样问自己:我能一个月不生烦恼吗能七天不生烦恼吗或者能一天不生烦恼吗很多人说:"一天肯定可以!
"他是不认得什么叫病态,对几十种根本烦恼、随烦恼的相一无所知,才说出这种话来,实际时时身在病中不知病.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日常无非是接触顺、逆、中庸三种境,所以不是贪嗔就是痴,内心时时散乱、放逸,心续十分紊乱,全都是病态.
这样日积月累,病态的相相当严重.
哪一天碰到诱发力强的人事物,必然一触即发,就像烈火盛燃一样无法收拾.
即使有时候好像很安宁,风平浪静,但这并非意味着病好了,那些烦恼病因正潜伏在心里,蓄势待发.
过不了三五天,又偶遇境缘,还会发起贪欲、嗔恚等.
或者一遇到五欲的境,又控制不住地深陷进去,散乱得一塌糊涂.
或者有时又陷在执著自我的圈套里出不来,前尘往事接连不断地在心中现起,爱恨交织,心绪难宁.
或者有时陷在重病当中,心情相当忧虑,怕自己的病好不了.
又有时在竞争中失败,或者自我的尊严受到打击,心态就一落千丈,像瘪了的皮球一样.
有时候见到或听到别人的圆满,发起难忍的嫉妒.
或者又在哪天碰到了冤家对头,发很大的嗔怒,大动干戈.
又或者呆着没事干,独处的时候不断地胡思乱想……诸如此类,要观察到自己是个标准的凡夫,内心里有非常多、非常重的烦恼病,这就是现状.

而且按照缘起规律,只要它遇到境缘,加上非理作意,三个因缘一和合就必定发作,没有一个例外.
从这点就能看到未来的命运,会深知这就是苦因.
不修道决定好不了,一定是漫无止境的苦.
这里务必要有缘起的深观,要引起忧患意识,从而确认自己是生死病人,大患在身,极其可怕.
这样才有一种自怜,才会入到佛门里来寻医治病.
这个病人的身份一旦确认了,一系列学法的心态和行为就会归于正位,会十分恳切地听法修心,而不是来娱乐消遣或者找感觉.

(二)于法师作良医想于说法师住如医想者.
如遭极重风胆等病,便求善医,若得会遇发大欢喜,随教听受恭敬承事.

有了自己是病人的观念后,接下来心要安住在法师是良医的想法中.
法师好比医生的角色,教导如何对治颠倒心病的方法,这又有遮止和修行两方面.
比如指出身语意哪些颠倒的行为要遮止,如何来修对治;又如何发起如理的行持,比如多修恭敬心,多修善心,多思维圣法是法界最胜等流的道理,发起依止法的誓愿,多修厌患出离等等.
就像医生教导如何积极地锻炼,来焕发身体的活力那样,法师是在治疗内心的病和恢复内心的活力,充当的是内在心理医生的角色.

按这样思维,就会确认法师是最重要的医生,由此会出现深刻的观念.
观念一旦改变,态度就截然不同,不再把法师看成一般人,自己也意识到这种关系非常重大,它决定了自己修学的成败.
以后每次闻法就会十分殷重,就像病人恭敬地听受医生的嘱咐,会关注每个交待.
比如,如理的做法和它的利益如何,不如理的做法和所引生的过患怎样;要分成几个步骤来逐渐转变,每一步要怎么做;要避免哪些禁忌;做到了量有什么效果等等.

观念完全转过来了,听法的心态就完全不同,不再是听听知识、趣闻或者各种论述的心理.
但如果没转过来,就不会有大的改变.
所以现在不是着急听很多法,而是要建立求法的善心,这是当务之急.
不然,没有深刻的观念,就基本不会有殷重的实行,多数就因循苟且了.
凡夫有几个愿意这样想、这样做所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不努力在修自心上下一番功夫,就很难克服堕性.

要看到开端很重要,有好的开端就有好结果,它使我们无论听什么法都决定得利益.
反面的规则也是决定的,因地没有如法地做,就不会有好结果,这是由缘起法则决定的.
因此,每次学法都要有好的缘起,要依六种想来做.

以比喻来说,重病号长年被病苦折磨,就有迫切求医的心.
如果遇到了好医生,那自然会欣喜异常,之后会谨遵医嘱信受奉行,会对医生恭敬承事.
我们学法应当有对应的心态和行为,也就是要按以下的教导来做:如是于宣说法善知识所,亦应如是寻求.
既会遇已,莫觉如负担,应持为庄严,依教奉行,恭敬承事.

这是指我们确认了自己有烦恼大病,有想求法治好颠倒心病的愿望,之后对于能传法治心病的善知识,也应当像病人迫切求医那样去寻求,以求解决生死苦患.
这样发了心,就出现了求法的正因.
已经遇到善知识后,对善知识的吩咐,不能觉得是负担,而应持为庄严,要勉励自己尽量按善知识的教导奉行,以恭敬心作承事.

结合本教授来说,如果能遇到传授菩提道整套修行次第的善知识,就应当生欢喜心.
对医生给的法药,对于这部教授的各项要求,都要尽量付诸实修,由此会逐渐遣除各种粗细的颠倒病.
总的来说,我们应当格外重视求法治生死病的机缘.

该怎么来重视呢就要按这句关键的教导来做:"既会遇已,莫觉如负担,应持为庄严,依教奉行,恭敬承事.
"在依师治病的期间,要想到:能奉行善知识的教导是我的庄严.
对各种修心的任务都极其用心地完成它,而且恪尽弟子的本分,尽量恭敬承事.

依师学法是想要治好颠倒病,彻底从生死中解脱.
要达成这个最高目的,自然要经过许多治疗,需要克服很多障碍和自身的习性.
而且一定要长年不断地依止,不间断治疗的过程.
在这期间,善知识会施行各种治疗,需要经过各种磨练,要求是很严格的,该做的就必须做到,该改的也必须改正.
对于这些我们不能觉得是负担,认为是限制自由等等.

《摄德宝》中作是说故:"故诸勇求胜菩提,智者定应摧我慢,如诸病人亲医治,亲善知识应无懈.
"论中的"故"字是说,以上的教言出自佛说的《般若摄颂》,因此这是世尊的教诲,我们应当切实奉行.

世尊教导我们:勇求大菩提的智者们,务必要降伏我慢,要像病人依止医生治疗那样,无有懈怠地亲近善知识.

为什么要摧我慢呢因为内心起了我慢,就直接障碍跟善知识相应.
心被骄慢障住,就直接和善知识的心分离了,即使善知识在面前,也只见过失而不见功德.
《庄严经论》里开示说,亲近善知识以"下心"为缘起.
这里确实有正反面的缘起:能降伏慢心,谦下地侍奉善知识,以此缘起,心就能跟善知识亲近;相反,被慢烦恼控制,丧失了恭敬,那就出了无形的屏障,无缘接近善知识.

因此,世尊教导我们在学法时应当"如诸病人亲医治,亲善知识应无懈".
病人亲近医生的态度就是我们的榜样.
很容易发现:病人对医生的嘱咐会完全听从而且实行,再不情愿也会克服困难去做.
不管药物有多苦涩,多难下咽,都会全部喝下去;不管锻炼有多辛苦,都会认真地照着做.
学法要的就是这样的态度,对于善知识的教导,应当不懈怠地去做,尽力完成.
总之,要用坚毅的心,走好依师学法的每一段路.

(三)于教诫作良药想发起第二个想后,再作第三个想.
承认自己是烦恼病人,也把法师视为医生、把求法看成求诊治,接着对于法师所说的教授就应当作良药想,不能视为无关紧要.

应当这样观察病人的状态:一个被病苦折磨得无法休息的人,有没有兴趣听一段跟治病无关的闲谈呢他找到了医生后,会不会把医生开的药当垃圾随便扔掉呢当然都不会.
他最关心的是治病,对于能治病的良药会看成救护的根本,当然十分珍重.
而一个没病的人,求医看病跟他无关,当然对于医生和药方没有兴趣.

从这里我们要体会到,如果认定了自己是病人,那必然会珍爱法师所说的教授教诫,牢牢地记在心里,会特别恳切地求法和殷重地修法.
但如果没有生起病人想,就会导致角色错位,一系列的心态、做法全都偏离了轨道,是在正轨外的另一条道上走.
这个缘起相当不利,会使人学佛几十年,在修心上毫无进步.
长期以来,只充当观众或评论者的角色.
每次听法时,认为是在听佛教老师讲一些知识.
听完,觉得多懂了一点知识,到此就全部结束.
对于所讲的法,连它是修心的教授都不知道,自然记不记得都无所谓.
至于"听法后认真修心",更是连影子都没有.
这就导致只会谈论,一点不懂得修行,这就出现了极大的偏差,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避免,一定要按下面的教导来修.

于所教诫起药品想者.
如诸病者,于其医师所配药品,起大珍爱.
于说法师所说教授及其教诫,见重要已,应多励力珍爱执持,莫令由其忘念等门而致损坏.

第三个想是把法师所说的教诫视为良药.
由此珍爱执持,不使它失坏.
先要体会病人对药物的态度,反省自己对待法师所说的教诫有没有这样的心,从中找出差距后,就知道怎么改正.
病人因为有迫切治病的心,就会对医生所配的药起大珍爱,他知道要靠药来治病,不能丢失,因此他会用心保管妥善.
而我们听法没有这样的心,没有想到每一分法都是解脱的良药,也就不在乎是否记住,没有记住也不会着急.
这种心态很有问题.
现在要按这样想来纠正:我是一个生死病人,要靠法师的教授教诫来对治各种颠倒病,不然就不会好,反而会加重.
对于这些最重要的解脱良药,我一定要努力持住,不让它丢失.
接下来思维:这是无形的心法,不像物质的药品可以储存在瓶子里,把盖子拧紧来妥善保存,那么该怎么来存好呢这就要靠思维和忆念来想透、记牢,最后完全刻在了心上,就永远不忘,这样就算持住了,终生可以依靠它修行.

我们在认识了自己有很多很重的颠倒心病,对于法师宣说的教授、教诫,见到是对治心病极重要的良药后,自己就应当特别用心地珍爱执持,不要以忘失正念、懈怠、散乱或者逆反心理等而丢失损坏.
每一次听法后,都要做到这一句——"对于法师所说的教授及其教诫,多番努力,珍爱执持".

我们要这样操作:每次听法后,都认真检查:我真的持住法了吗如果没有持住法,那怎么依法实修呢当前最要紧的是持住法义.
这以后就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吃不睡,也要把法持住.
以这个持法的誓愿力,每次都尽心尽力地思惟、忆念,最终做到要点全刻在心上.
只有这样起极端重视的心,才能持住教授不丢失.

用比喻作启发下面再做一些观念上的辅导.
要知道,我们在面临大事的时候,自然会以重视的心发出潜力和念力,牢记要点和重大事项.
比如受命担任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心里立即会提升十倍的重视度.
从受委任这一天起,取舍就非常断定干脆,在此期间减掉一切应酬、玩乐和意义不大的琐事.
心里会认为:这是世界级的大事,跟平常的事项相比,有极高的要求,每个节目、每个环节都要力求完美.
自己已经确认了这一点,就会在几年里废寝忘食地投入,绝不会马虎了事.
凡是重要事宜,都会记在心上、写在备忘录里,心心念念全力倾注.
他心里只有奥运会开幕式,其他都置之度外.
我们如果有这样的心,就能够持住法.
所以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去做.

为什么不去做呢因为对"闻法是最大级别的事"这一点没有真正发起胜解,压根没觉得它比导演奥运会开幕式更加重大,认为这事无关紧要,持没持住都无所谓的.
被这个错误观念所蒙蔽,心态就极其浅薄,相当轻忽随便,跟殷重的态度相差甚远.
这样持不住法的缘故,更谈不上依次第切实修行.
看看三地菩萨就很清楚,他对闻法有绝对的胜解,把闻法看成最殊胜的所求.
因为这是现证法界最殊胜的因,是意义最大的事,所以为了求得一偈法,可以赴汤蹈火,即使要越过极大的火海也在所不惜.

这样启发以后,大家要重新看待听闻圣法这件事.
观念上要做大的调整,要把学成佛的道次第,看得比开奥运会重大无数倍.
要这样来加深重视的心,常常勉励自己尽一切力量持住宝贵的妙法,丝毫不丢失.
有这份心就决定能做出来.
由于对法有很深的敬重,自己没有好好持住的话,就会感到辜负法恩太大,心里会一直忐忑不安,感觉良心上有亏欠,会责备自己:这么做太对不起法了!
只要持法的善心强,就绝对能摄持住心,非常努力地持好法.
每次都全神贯注地听法,每次听完后都认真地思惟、忆念,直到把法刻在心上为止.
心这样入进了正轨,就会使得这次学法在每个环节上都圆满地完成,因此极端重要.

第一次实行这次要有对本教诲的第一次实行.
以上讲了前三种想,照以往多半是听完拉倒,记不住也没关系,问题出在对圣法并没有起敬重心.
现在认识到这样不敬法非常不好,因此就立下誓愿:今后我要尽心尽力地持法.
立了誓愿就要付诸行动.
今天作为一个开端,大家课后就要反思:这次讲了前三种想,有哪些重要的教授、教诫,我都思惟清楚了吗形成了观念吗都牢记在心,准备实行了吗目前要努力的是多多地思惟、忆念.
因此就收起心来,静静地把法义想清楚.
为了得到它,用心、用笔、用口,很多遍地思惟、记忆、研讨等等,功夫做到了,就会完全想透,化成观念.
之后再反省:我已经有了观念,认定了非这样做不可,现在我有实行的志愿吗能励力奉行教诲吗是一时兴起,仍在敷衍观望,还是在坚定地贯彻是轻描淡写地做两下,还是以至诚的心不断地练习,把法道看得最重要这样依靠反省来完成每一分修心,这才踏到了实处.

比如今天听的这堂课,要用一天、两天甚至三天的时间来思惟、消化,转成观念.
有了观念,还要不断修习,养成德性.
那么这样做是快还是慢呢看起来很慢,实际进展是很快的.
以往听法是左耳进右耳出,每天在听,速度倒是很快.
但按上面那样衡量,就发现根本没结合在心上实修,一路都在表面上溜过.
如果能换成现在这样一步一步实行的方式,那听一回法就有一回进步,决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所以要把完成的时间拉长,尽量做足功夫(当然,一开始要克服堕性,一旦克服了,就完全落在了实处),这样就是"缓缓修时快快到",一生学法必然会有大利益.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观察自身的烦恼状况,来确认自己是病人.
(这一点至关重要,至少要用两天时间来着重思维.
)二、体会病人求医的心理,对法师生起良医想.
三、体会病人对药物的态度,对法师的教诫生起良药想.
(四)于殷重修起疗病想在把法师的教诫看成良药后,接着应当像治病那样,依止教诫殷重实修.
"殷重",指认真完成修法的心.
不是做给别人看,不是炫耀自己想博得赞叹,不是装模作样,也不是敷衍了事.
比如问病人:"你服药是在表演吗是为了得到赞叹吗你治病会敷衍了事吗"当然回答:"都不是!
"他治病的态度是相当认真的,他是真心地依照嘱咐按时按量地服药,从不会空过一次,这种态度就叫做殷重.

我们要懂得修法是自己的事,要深知自己浑身是病.
小的症状每天都在逼恼自己,大的症状也随时可能现前,一不小心就失足堕入恶趣深渊,陷入百苦交煎、漫无止境的大苦海中.
已经沉沦到这种地步,难道还要硬逼着才肯服用法药,认真修持吗但是,我们由于根本没认为自己是病人,就会应付法师,稍微修了一点就在法师面前炫耀,认为自己给足了法师面子.
或者只是敷衍了事地修一点,凑合着完成任务就拉倒.
这样以心地不真的缘故,终究治不好心病.

1、发起治病想的观念(1)比喻于殷重修起疗病想者.
犹如病者,见若不服医所配药,病则不瘥,即便饮服.

怎么对殷重修起疗病想呢由于我们从来没这么想过,在这上还很陌生,所以要通过体会病人的想法来引着心进入.

病人会这么想:现在医生给我配好了药,如果我不按时按量地服用,病就不会好,所以为了治病,我应当马上开始治疗.
以这个想法就促使他立即服药.

这里要用理智把关,让它驾驭自己的心,来规规矩矩地服药治疗.
按人的习性来看,谁也不愿整天吃苦药,也不愿意打针,更不愿意承受手术、化疗、穿刺等更痛苦的治疗.
但理智告诉自己必须得克服,现在吃点小苦能换来长久的安乐.
这样随理智而转,由理智的大人来做主,不听从像顽劣小孩一样的习性,就会非常决断地克服困难而服下苦药.

(2)喻义于说法师所垂教授,若不修习,亦见不能摧伏贪等,则应殷重而起修习,不应无修,唯爱多积异类文辞而为究竟.

现在我们要发起跟病人类似的想法.
要想到:现在法师给了我治心病的教授,如果我只是听而不修习,那是不可能制伏贪欲等众多烦恼的,所以我应当以殷重心发起实修,不应当不修,只喜欢大量积累不同类的知识作为究竟.
这样想了以后,就以理智驱使心立即投入实修.

很多人学知识的习气重,喜欢掌握不同的知识,每次听到新鲜主题时都很感兴趣,喜欢从中积累这个名词、那个法相、这种理论、那种说法等.
如果只有这种心,那就会以积累丰富的佛教知识为究竟,跟学习世间学科一样,与修行毫不相干.
前面指示了圣法都是实修的教授,唯一指导人离过证德,从而完成佛道,对于其中的任何一分,都要在自心上修证到量,才能治愈生死大病.
所以要知道,只积累佛教知识最多成为学者,只有如法行持才能成为行者(真实行菩提道的人).

2、发起持续治病的观念这是教导我们,只是大略地修几次还远远不够,应当对完具道分的圆满教授体系相续不断地勤修.
这里要由观察自己的现状和希求的目标来发生观念.
目前的现状是,由于无量劫来的串习,颠倒的习性极深极重;而我们所求的,是断尽一切过失、证得一切功德的佛果,这是最圆满的目标.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拼尽一生来实修,短期内做一两次的修心根本无法扭转颠倒习性,也就不能有效地根治生死大病,至于成就佛果更是遥遥无期.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起庆幸心,一方面也要作长远想.
庆幸的是能进入菩提道完整的治疗体系,其中的每个阶段都会教导我们怎么治疗颠倒心.
这里从起步到成佛之间,有一个相当漫长的阶段性的治疗过程,每个阶段都必须由"视殷重修如疗病"的观念驱使,在自心上去除过失、引生功德.

由于要克服顽固的习性,所以对于每阶段的修心教授,都要像瀑流水那样不断地串习,要相当努力勤奋来达成心相续的转换.
那么在进入全程治疗之前,就必须首先做好心理准备.
只有把观念调整好了,才会一直很顺利地与所传的教授相应,每一次都会主动地来治疗,不断地坚持下去.
不会治了几天就放弃不治,也不会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不会急功近利、越级冒进等等.
因为事先已经看清了,那样修不会成为绵密不断的真修实证,不可能有效地推进,以至达成圆满的断证.

一旦建立好了观念,真正有心要做到像病人对待治病那样,把每次听到的教授都尽心尽力地修好,发自真心地一念一念串习.
这样下决心以后,你往后的人生历程,就会不空过地依道次第来修心,每天都在这上努力,没有一天一时缺乏修持.
这就成了整天在法道上很忙的人,有那么多实修的内容等着自己完成,忙得连剪指甲的工夫都没有,哪里会去闲聊、看电视呢下面再讲论文:是亦犹如害重癞疾,手足脱落,若仅习近一二次药,全无所济.
我等自从无始而遭烦恼重病之所逼害,若依教授义仅一二次非为完足,故于圆具一切道分,应勤励力如瀑流水,以观察慧而正思惟.

论中说:好比自己得了严重的麻风病,病得手脚都脱落了,如果只吃一两次药,那根本无济于事.
病人心里很清楚,得了这么重的病,必须依止医生长期接受治疗.
如果医生说为了确保根治,不再复发,需要终生服药,那他心里也会认可.
毕竟病得太深太重,不可能很快治愈,所以要有耐心坚持,不能着急.

我们要像这样客观地考量自己的病.
这是无始劫来经过无数次的串习、增长,扎根于内心的各种烦恼习性,潜伏在八识田中随时等待爆发.
其中任何一个大病发作时,都会让我们陷入苦海深渊,小病发作也会使得身心苦恼不堪.
我们正这样遭受着成百上千种烦恼病的严重逼迫,一直没能脱离危险期,又属于难治的慢性病,怎么可能修一两次就痊愈呢所以现在要树立起长期修行的观念.
要立定志愿:对于圆具菩提道一切支分的教授体系,昼夜勤奋努力,就像河水湍流不息那样,要不断地用观察慧如理地思维.
通过大量地串习,实际达成纠正观念、心态和行为,这才能真正治好颠倒病.
应当意识到,把凡夫心圆满转成佛心要经过漫长的时间,需要昼夜不懈地努力,因此我要做好准备,从现在起严格地按照菩提道修心教授里的任何一分要求,通过勤奋努力来实际修成它,昼夜如瀑流一般非常绵密地以观察慧作如理思维,以求彻底转化自心.

有了这个观念,就不会把修法的计划只定为一个星期、一个月或一年等,不会有一步登天的妄想,而是一种极长远的心,认定好了今后从生到死之间,每天都坚持勤修,步步踏实地走这条路.
至于能走多远,修到什么程度,那是另外一回事,但必须先把观念定下来.

如大德月大阿阇黎赞悔中云:"此中心亦恒愚昧,长时习近重病疴,如具癞者断手足,依少服药有何益"如果认为自己没有病,那完全是自欺;如果认为修上一两座法就可以成佛,那也是痴人说梦.
我们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看自己的心是否一直处在愚昧当中.

大德月在《赞悔偈》里说到,我们在无数生里长期串习养成的烦恼重病,就像得了严重麻风病的人,已经到了手脚脱落的地步,依靠少少地服几帖药有何利益要这样痛切地警醒自己.
因为我们的心非常狡猾,不喜欢听从命令,它会认为:我已经修了那么多,还要修什么这是凡夫的懈惰习气在现行,绝对不能听从.
应当呵责自己:这么重的生死病,稍微修一点能起多大作用然后发起长远心,倾尽一生用来修行.

3、于己作病人想至为切要的原因由是于自作病者想,极为切要.
如有此想,余想皆起.
此若仅是空言,则亦不为除烦恼故,修教授义,唯乐多闻,犹如病者求医师已而不服药,若唯爱著所配药品,病终无脱.

我们要把宗大师这一段教诲牢记在心,这说得切中要害.
很多人学法多年没有多大进展,问题就出在这里.
这同时也导致了闻思与实修脱节,是很多人身上存在的问题.

现在有一类人叫做"闻思派",其实是只喜欢听(但并非是如理地闻法),就连思都谈不上,修就更不必说了.
这会出现很大的弊端,会养成个人的狂妄自傲,喜欢拿经典上的话对照别人,谈起别人来头头是道,却从不检查自己.
他们把佛法当作知识来学习,只要记忆力好,很快就能记住,对于什么样的高深证德,都可以高谈阔论一番.
然而落到实际上看,自己却连基本的改过自新都没有,这就成了严重的脱节.

这里是说,我们只要看清楚了前后的连环关系,就会明白对自己作病人想极为切要.
它切中了要害,只要发起了这一想,其他想都会自然发起;而如果缺少它,那后面的一切就都无从谈起.
所以,这是根本处、关键处.
这第一想会自然引发其他想,会产生一系列的善意乐和善加行.

就像一个人知道自己得了重病后,会非常迫切地到处求医.
听说哪里有治这种病的专家,纵然千里迢迢,也会不辞辛苦地上门求治.
找到医生后绝对会诚心地依止,所谓的恭敬承事、依嘱奉行等都自然会展开,心态和行为会特别诚敬、顺从.
这就讲了怎么由第一想引生其他想,以及引发的相关心态和行为.

所谓"切要",是说它是发起后后一切意乐和行为的源泉,源头一旦开启,后面自然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源头如果被堵塞了,就不会涌现出溪流.
所以,先在切要处开发根源至关重要.
譬如,亲子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关键在于孩子要有孝心,这就是切要处.
开启了孝心这个根源,自然会发出各种孝行,这样彼此的心是融通的,家庭气氛自然会好.
师生关系也一样,关键是学生要有尊师重道的心,有了这个心,自然会出现各种尊敬师长的心态和行为.

像这样,有了观念上的重要基础后,就"得本不愁末",自己在病人想的驱使下,各方面都会主动地做出,不必要反复交待.
就像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以对孩子的疼爱之心,自然会发起照顾孩子的各种心态和行为,以这一个心就会引发无数的行为.
不是说非要文化很高,或者必须得经过育儿培训才能当母亲,根本的德性一旦开发,自然会出现无量的方便之行.

懂了这个道理后,我们首先应当在第一想上着力.
就好比练拳,哪一招特别重要,就要多练那一招.
我们不要认为这只是在讲解知识,实际从第一句讲下来全都是在指示修心.
如果没意识到这一点,对第一想只是口头重复,从来不在自心上建立观念和安住在这个想法里,如此一来,第一个病人想都成了空话,那后面作意法师是医生、所闻的教授是良药、在自心殷重修是疗病等想就全都成了空言.

如果求法治颠倒心病已经成了空话,却还在不断地听闻,那只能表明你喜欢多闻而不实修.
就好像一个病人,从来不依药方抓药、吃药,只是像收集邮票和古玩那样收集药方,但是无论他收集了多少名医的药方,他的病也不会有一丁点儿的好转.
这个比喻有极大的讽刺意味,即便如此可笑,在学法的队伍里却屡见不鲜.
很多人喜欢收集法.
首先是收集各宗的典藉、各派的法本,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家里都可以开一个佛教图书馆,也相当有成就感.
紧接着又发展成收集光盘和视频,当代各派大德的讲法、灌顶、放生、主持法会等的视频应有尽有.
这些法本和光盘都很殊胜,可惜只成了他炫耀的资本.
而且收集得越多,看得反而越少,甚至一直忙于收集,从来没有认真看过一本,更不用说修了.
这样下去丝毫也不能使烦恼病减轻,想要彻底根治就更是痴人说梦了.

《三摩地王经》云:"诸人病已身遭苦,无数年中未暂离,彼因重病久恼故,为疗病故亦求医.
"《三摩地王经》上说:人们如果得了重病,在无数年月里病痛缠身,没有片刻休歇,那么为了能治好自己的病,彻底恢复健康,他会非常急切地寻找良医.
这是病人的心态.

"彼若数数勤访求,获遇黠慧明了医,医亦安住其悲愍,教令服用如是药.
受其珍贵众良药,若不服用疗病药,非医致使非药过,唯是病者自过失.
"(这里"访",是说四处奔走,到处打听.
"黠慧",是指医生对病症和根源诊断得很准确,还懂得善巧疗病的方法.
)如果东奔西走、历尽波折后,终于找到了一位黠慧明了的医生,他能准确地诊断出病症,又能开出有效医治的药方.
而且他充满慈悲,对病人细心嘱咐,该怎么服药,要注意哪些禁忌等等.
如果病人得到了珍贵的良药,却根本不服用,结果仍然被病痛折磨,痛苦不堪,这不是医生的过失,也不是药物的过失,唯一是病人自己的过失,因为他没有依嘱治疗.

医生有智慧又有慈悲,但他只能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良药,而药物也只有在服用后才起到效果,不可能只凭了解药物的相状、属性等就能治好病.
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光是收集和谈论药物,从不服用,就不会治好病.

"如是于此教出家,遍了力根静虑已,若于修行不精进,不勤现证岂涅槃.
"对应譬喻所说,我们已经在佛的圣教下出家,又了解了五根、五力、静虑、般若等各方面的修法,如果自己没有依教法在道上勤修,精勤地现证,那又怎么能无因而得涅槃果呢涅槃,指息灭一切苦和苦因.
不修法来对治颠倒心,怎么可能使苦全部息灭呢又云:"我虽宣说极善法,汝若闻已不实行,如诸病者负药囊,终不能医自体病.
"世尊又教诫说:我虽然宣说了极好的法,完全是离苦得乐的妙道,但你听后却不实行,就像病人背着一个药囊,里面充满了妙药,却从来不吃一粒,终究不可能治好自己的病一样.

《入行论》亦云:"此等应身行,唯言说何益,若唯诵药方,岂益诸病者.
"《入行论》中也说到,这些听到的法应当在自身上实行,只是口里说说有什么利益呢就像病人只是念诵药方,从来不服用一剂,哪里能得到利益呢虽然记下药方可以方便随时抓药,但最关键的环节却是服药,这决定了病能否真正得到医治.

总之,这些圣言都是教导我们必须把听到的法移在自身上殷重修持,否则得不到实际利益.

4、教诫于殷重修发起疗病想故于殷重修,应当发起疗病之想.
言殷重者,谓于善知识教授诸取舍处,如实行持.
此复行持,须先了知,知则须闻,闻已了知所有须要,即是行持.
故于闻义应随力能而起行持,是极扼要.

因此,对殷重修我们要发起这是治疗生死病的想法,要常想自己是病人,法是药品,提醒自己投入实修来治病.
"殷重",是指对善知识教导的取舍处真实地奉行,说了该行持什么就实际行持,该断除什么也真正断除.
而且,要行持就必须先了解该怎么行;而想要了解,就必须听闻善知识的教授.
透过听闻了解了所要做的事,就是行持的地方,而不是另外寻求所修,因此对于所闻的教授义随能力发起实行,这极其关键.

所以务必要知道,现在所听闻的道次第的每一分教授都要投入实修,这是当前要切实去做的事.
而且要一段一段地完成,不能无次序地随意乱修.
好比老师今天教加法,你听好了就认真练习做加法,不要稀里糊涂地乱做乘法.
老师在教减法时,你又好好地学减法,教乘法时再练习乘法,学除法也是这样.
依照老师施设的次第来学习,四则运算就会很快掌握.
如果不按程序进行,老师讲一个,你私下里却做另一个,等大家把四则运算学完了,你却什么也没学会,学得一塌糊涂.

道次第属于成佛之道全程的教授,有一步一步的修行课程,善知识教导哪一步,你就应该依教导做好当前这一步.
必须严格按次第进行,循序渐进地前进,不然就没办法修上去.
这是学道次第的规矩,不能随意紊乱.

如是亦如《听闻集》云:"设虽有多闻,不善护尸罗,由戒故呵彼,其闻非圆满;设虽闻寡少,能善护尸罗,由戒故赞彼,其闻为圆满;若人既少闻,不善护尸罗,由具故呵彼,其禁行非圆;若人闻广博,及善护尸罗,由俱故赞彼,其禁行圆满.
"这里以四种情况区分圆满与非圆满,强调行持的重要.
第一种情况:如果有人虽然有多闻,却没有好好地护戒,以戒行有亏缺的缘故,应当呵斥他闻法没达到圆满.
护戒是实行的代表,指各种应断的恶行或过失都认真遮止,不去造作;各种应做的善行或功德都尽量去做,这就是护戒的实行.
只听闻而不好好护戒,所闻的学处并不付诸实行,这样闻法就不圆满,还没有做到家.

第二种情况:如果有人虽然闻法很少,但他能好好地护戒,以实行护戒的缘故,赞叹他的听闻很圆满.
他能把所听的法实行起来,听几句就做几句,对他来说,所听的法都做到家了.
前者是听一万句没有修一句,所以他这一万句都没听圆满,全都不及格.

佛法是修心的课程,重点是在修心上,不在巧言善辩、能说会道上.
佛法的考试也是从修心的程度来衡量,不是看我们能否像录音机那样非常会记录,这些都可以伪装,但一个人实际的心念和行为却无法伪装.
所以务必要知道,我们的课堂在心上,一切功课都是在心上做,考试也是在心上考,圆满也是在心上圆满,一切法道的行持都是在心上完成.
道次第称为修心教授,而不是学知识教授,每次闻的教授都要去实修才有考分.

第三种情况:又有人既缺乏听闻,又不好好护戒,由具足两方面过失的缘故,就呵责他的修行不圆满.
他是既无知,又不好好护戒,根本没有止恶修善,这是最差的修行人.

第四种情况:又有人不但听闻广博,而且能好好护戒,由于他有知行两方面的品德,就赞叹他的修行很圆满.

由这段圣言的教导我们会醒悟过来,知道听任何法都要用在修心上离过证德,这样才会学圆满,学到家.
所闻的法到底学到了多少,唯一从自己的实行程度来打分.
就像学数学能得几分,不是看你听了多少堂课,而是看你听了讲解后能做出几道题,演算和推证的能力如何.
学法的成绩也应当按这样类推.
我们要有新的评分标准,然后客观地给自己打分.

又云:"虽闻善说知心藏,修诸三昧知坚实,若行放逸令粗暴,其闻及知无大义.
"这里再由正反面的对照来显示知行合一的重要.
我们先要由反省、观察来确立纯正的观念,这是当前要完成的重点.
一个纯正的观念会利益我们菩提道的每一步,不要认为现在没讲什么修法,就不去重视,那只是不知轻重的表现.

先看反面的情况:如果已经闻到了圣言教诲,了知了心要,也知道修持三昧才能得实义,但自己的行为却随便放逸,使身心日益粗暴,这样的闻和知就没有大义,只是增长知识而已.
"知"是前位的事,要把"知"转为实行,在自身上实证到佛法,这才是关键.

"若喜圣者所说法,身语如之起正行,是等具忍友伴喜,根护得闻知彼岸.
"正面的情况:如果有人喜好圣者的教诲,而且在听闻后,身语意能如同教导的那样发起实行,这样在法上具有坚忍品性的人为善友所欢喜,他由善护根门而达到了闻和知的彼岸.

"具忍",指行持法道有坚忍的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
没有这样的心力就无法贯彻修法,往往堕在因循苟且的惰性中,而实行必须要克服惰性.
在法道上能坚忍力行的人,他的行为就为正法上的友伴所喜爱,大家都称赞他是个好行者.
这样的人学一分法,就会实修一分,恒时谨慎防护根门和心念.

根门是发起生死的因或者所依,之所以被卷入生死,就因为根境接触时起了各种妄识,从而源源不断地造作杂染业.
为了解脱生死而办道,就是指恒时守护自己的根门和心念,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由于实践了圣教的宗旨,因此说到达了闻知的彼岸.

闻知是实行的前导,只有所了知的法义已经在自身上实行,才是闻知到了究竟处或者学到家了.
"学"的涵义是依圣教指示,学到诸佛菩萨的行为.
能把自己的心学成圣贤的心,才叫法学得好,并不重在口头言说.

前面指示了"圣言是教授",学圣人的言教就是遵循圣人的教诲,把心和行为修成圣贤.
能实行就叫做到了闻知彼岸,指从语言的教法变成了心上的证法.
"彼岸"就是指到了究竟处,学到家了.
经过勤学力行,智慧、慈悲、信心、恭敬等,以及各种身语意的善行,都在自身上出现了,已经实行出来,完全变了一个人,这才是学法学得好,才是学对了.
古人说:学《论语》之后如果跟学之前一样,那就白学了.
学圣贤之道,应当有气质的转变.
佛道的教授都是要人实际去改过自新,顺着法道修习,去掉颠倒的心,修出纯正的心.
每次听完了教授后,就马上移在自身上实行,能这样学法,就会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这个问题十分重要,这里引用多处经教反复教导,目的是让我们产生深刻的认识.
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行者们的共同观念,我们也应当步其后尘,踏上实修的道路.

《劝发增上意乐》亦云:"谓我失修今何作,殁时凡愚起忧悔,未获根底极苦恼,此是爱著言说失.
"《劝发增上意乐经》中也说到,不知道修心真义的人到了临死时,会生后悔心,他会想:我在有修法机会的时候没有好好把握,空过了一生,转眼死亡就要到来,我该怎么办呢因为他没有修过法,心里没有丝毫把握,对前途充满忧虑,因此说"殁时凡愚起忧悔".
这是必然会出现的.
曾经拥有那么多的修行良机,想修的话,每天有很多时间都能用于修行,但却一直不懂得珍惜,徒耗了一世人身,在临终时后悔莫及.

我们要引以为诫,不要做这样的愚人,要时刻警醒:如果我现在还是在空谈中度过,并不在自心上修持,这样几十年很快就过去了,到死时一定后悔莫及.
如果没有福分遇到佛法还情有可原,但自己有大福报遇到成佛的教法,如果知道好好珍惜用于实修,就能得到极大的功德和受用,积累起超过虚空量的大福德,能够往生净土或者转凡成圣等等,但这些修法机会全都错过了.

这样没有获得根底的缘故,会极端苦恼.
这都是一向爱著言说的过失.
也就是一向耽著在谈论上,没有切实用功,最终一定会后悔.
"未获根底",是说圣言教授本应当放在心上实修,有实行才有根底,没有实行就流于空谈.
即使高谈一千丈,内心也没有一点根底,都成了虚假的功夫.
心上的规则是,实行了才能得根底,得了根本就有内涵,就不会后悔;空谈就不得根底,并没有内涵,一到关键时候就无力度过,会极度苦恼.

又云:"如有处居观戏场,谈说其余勇士德,自己失坏殷重修,此是爱著言说失.
"这是再用譬喻来说明什么是爱著言说的过失.
好比观众坐在戏园子里看戏,谈论台上的勇士多么了不起,具有哪种功德,他只是谈论别人,自己却一无所有.
又好像数他人的宝贝,自己没有半分钱.
像这样,自己不作殷重修,没得到修法的功德和受用,就是爱著言说的过失.
所以不要只做评论家,而要做佛道的行者.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要在谈论和实行二者间做一个选择的话,我们要选择说得少、行得多.

又云:"甘蔗之皮全无实,所喜之味处于内,若人嚼皮故非能,获得甘蔗精美味.
如其外皮言亦尔,思此中义如其味,故应远离言说著,常不放逸思惟义.
"这里又用比喻作启发.
比如甘蔗的表皮没有实义,精美的甜味都在茎秆内部,如果一个人只嚼皮,当然得不到甘蔗的精美味.
像这样,语言是表皮,思惟它蕴含的法义才能得到妙味.
因此,我们应当远离言说的耽著,身心不放逸,恒时思惟法义.

如果只喜欢表面的谈论,从来不消归在自心上思维涵义,那就根本品尝不到法的妙味.
比如做了几十年学者,对各宗各派的佛法都可以高谈阔论一番,但也只能成为一名伪专家,当别人问起,几十年里你都得到了什么佛法的受用时,扪心自问,什么味道也没尝到.
这样有何实义呢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不能放逸,今天再怎么也要在自心上思维法义.
思维的目的是要矫正自己的心和行为,而不是搞研究、做课题,这跟我寻求菩提道没什么关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修心.
所以一切的思惟都应放在心上,要反复地想:圣言是怎么教导我的而我的心和行为又是怎样的哪一点有过失,我是怎么出了错怎么没合到真理这样思维看清楚了,就要调正心和行为.
一定要常常这样思维真实义.
思维就是再三抉择自己的心和行为,做如理的反省,我们应当按这样成为菩提道的行者.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思维病人的譬喻,发起治病想的观念.
二、观察自己烦恼病的严重度,发起持续治病的观念.
三、为何对自己作病人想极为切要试着对照自己学法的状况作思维.
四、"学法重在实行",对此你有何认识请反复思维《听闻集》等教证,来引发、加深这一观念.

(五)于如来所住善士想于如来所住善士想者,随念世尊是说法师,发起恭敬.
这一想是指我们闻法时,要想世尊就是这位说法师,现在是佛来给我传法,这么一想就发起了恭敬.

为什么要按这样来观想呢因为如果想到世尊住在说法师身上,现在是亲自在佛前听法,就会起至诚恭敬的心,一心领受法义.
比如我们看到木雕的佛像时,如果只认为是木头,那么佛像也就只是木头,如果生了轻视心,还会得一分亵渎的罪业.
我们现在还是有分别心的凡夫,不是已经超越因果、高证果位的大禅师,还受制于因果律,因此我们心里怎么想,就会种相应的种子,这时就要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或者最能得到加持的方式.

比如当我们看到经书时,不能视为一般的书,而应当信受为法宝;当看到泥塑木雕的佛像时,也要信受这就是佛宝.
内心生起了诚敬,当时就得到大利益.
就像西藏的老妇人,把狗牙当作真正的佛舍利,虔心礼拜,由此就得到佛力加持.
她一直以极清净的心认为这就是佛舍利,心一直住在清净观当中,这是她得利益的原因所在.
如果我们也能观想世尊就是法师,现在是佛亲自传法,这样把心提到最恭敬的状态,那就容易得到利益.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善巧,在修行上务必要通达唯心自现的法则,之后要善巧地把一切都转成妙行,让它唯一显现利益.
不懂得万法唯心,就会对佛教的种种做法感到很难认同、很难适应.
比如皈依僧的学处,要求对任何僧宝的表象都视为真实僧宝,都作清净观,下至一缕袈裟、法衣上的一块布,全都要视为僧宝.
要按这样来发起清净心.
这里有一以贯之的道理,到了密乘的修行,一切都观为清净.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处在这种观当中,就成了对自己最大的保护,同时也是开显佛性最有利的助缘.
因此,我们要善巧地运用心来获取利益.

(六)于正法理起久住想于正法理起久住想者,作是思惟:何能由其闻如是法,令胜者教久住于世.

我们听闻正法时,还要对能利益一切世间的法宝,生起使它久住世间的想法.
如果能每次闻法时都诚心地发愿住持正法,以这个缘起,佛法就会真正受持在自己心中,因为持法的愿力会让自己牢牢地持住每一分法,而不让它失坏.

我们有责任住持佛的圣教,听任何法时心里都要想到:我该怎么来努力受持好这分法,使它长久住在世间呢比如现在佛法十分衰微,连最基本的因果法都快隐没了.
我们要常常考虑:这么宝贵难得的因果法,只有靠佛彻见因果的智慧才能宣说,我们竟然有幸听到了这么深的因果律,当然要持好这分法宝,让因果教法在世间永久安住.

或者当我们听到四谛法时,又要想到:在一切世间法里丝毫也没有揭示这些真理,这都是世尊因地历尽千辛万苦才求来的法宝,现在有幸传到我心里,我不能让它失坏.
佛法只要有一个人持住,就表示在世间不灭亡.
如果我们都没有持法的心,佛法就会迅速灭亡.
所以要常常考虑,怎么努力来使法宝久住世间,而利益到无边众生.

总之,要按这样时时发起住持佛法的心.
要一直祈愿:从现在一直到尽未来际,住持如来正法轮.
要让持法的愿力念念相续,在听任何法时都要有持法的大愿摄持,要发起一种至诚护教的大心力,这也是随学普贤行的表现.

须对照自心实修复次于法若讲若听,将自相续若置余处,另说余法,是则任其讲何法事,不关至要,故须正为抉择自身而听闻之.

这一句是在强调:我们讲法或者闻法,如果把心放在其他地方,认为讲闻的法不关乎修心,那么无论讲多少佛法或教授,都觉得无关紧要,也就得不到法上的利益.
因此要让心入在正轨中,一心为了抉择自身的状况而听闻正法.

这里一念之差就会造成两种心态:如果把讲闻看成身外之事,听闻也就跟修心毫无关系;而如果能视为切身之事,那就会一心对照自身反省、修正,只有按照这样做才能切中闻法的要害.
所以无论我们听什么法,都要用法的明镜来照自己的心,常常这样反省就能得到利益.

闻法就是为了明白道理,认清自己身上有哪些缺点和优点,如理处和不如理处,从而切实地修正.
就像一个养猪的妇女,她最关心的就是养猪的效益,所以一遇到人就问:"你看我的猪是不是又肥了两斤"她是真正的养猪户.
而我们要做真正的修心者,就应当重点关注自己是不是在道上每天都有进步,此外的事不值得我们关注.
闻了一段法就要在自身上抉择:我的心态和行为有哪些过失和偏差需要怎么改进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而且每天都要检查:今天我的修行有进步吗要这样一直在心上实修.

那么怎么来抉择自身而修学呢以下用一个比喻说明:譬如欲知面上有无黑污等垢,照镜知已即除其垢.
若自行为有诸过失,由闻正法现于法镜,尔时意中便生热恼,谓我相续何乃至此,次乃除过,修习功德.
是故须应随法修学.

比如我们如果想知道脸上有没有污垢,只要照镜子就能看到,知道哪里有垢,随着就去掉它.
就像这样,如果我们听闻正法,自己有很多过失都显现在法镜中,这时候心里就生起热恼:我的身心怎么这么恶劣!
这样看清了过失就除掉它,也就是要改掉不好的行为,变成很好的心来修习功德.
这样做才切中了要点,所以我们一定要随着法的指示来修学.

圣法都是教导我们怎么修善心,按照教法用心模仿,就叫做学;不断地串习,就叫做修(学是效仿,修指串习).
也就是说,教法指示了该如何做,哪些不良的心态和行为要断除,哪些良善的心态和行为要修习,依照教法的指示切实地奉行,就叫修学.
由此就能实证佛法.

《本生论》云:"我鄙恶行影,明见于法镜,意极起痛恼,我当趣正法.
"是如苏达萨子请月王子宣说法时,菩萨了知彼之意乐,成闻法器而为说法.

所谓的"教学",有时是指示一个行为的做法或者准则,然后照着去做;有时则是给出一个榜样,按他的样子来学.
这里是给出一个榜样,我们要依此随学.

《本生论》里说到:有一个苏达萨子,请月王子说法时,他表白说:"我鄙劣行为的影像已经现在法镜当中,我心里非常懊恼,以后我一定会趣入正法,重新做一个好人.
"他这样请法时,月王子知道他有听法的意乐,是真正想用法来改造自心.
这样看出他已经成了法器,就给他讲法.
"诚心为了改过而希求教诲",这是极关键的要素,有了这份心就成了法器.
这样的人听法后,一定会用法抉择自己,然后努力地改正,尽量多修功德.

这里要效仿苏达萨子,学到他那样的心.
要常常想一想这四句话,提醒自己闻法的目的是用法的明镜照清自己心态和行为的过失,之后洗心革面,努力修证.
而闻法的意乐在想听教诲,想多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了解怎么修善心、走正道.
能按这样一步步在自心上修好,就会越来越有进步.
这和听趣闻、找感觉、学知识等的心态截然不同.

摄义以上对闻法轨理作了详细的引导.
接下来是作一个摄义,点明我们受持的重点.

总之,应作是念发心,谓我为利一切有情,愿当成佛,为成佛故,现见应须修学其因,因须先知,知须听法,是故应当听闻正法,思念闻法胜利,发勇悍心,断器过等而正听闻.

总而言之,应当这样作意来发心:我为利益一切有情,誓愿成佛;为了成佛,就要修学成佛的因;而修因又要先了解因;要了解因,就必须听法.
因此,为成佛利他的缘故,我应当听闻正法.
而听法时,只有贤善的心和行为才能与法相应,因此我要遵照闻法轨理,认真地实行.
首先我要思维和忆念闻法的胜利,来发起勇悍求法的心.
接着我要努力断除法器三过和发起六种想等,以求最如法地听闻.
"等"字包括对法和法师发起承事等.
这样按照正轨运行,就能使每次闻法都得到殊胜利益.

第二,说法轨理分四:一、思惟说法所有胜利二、发起承事大师及法三、以何意乐加行而说四、于何等境应说不说所有差别说法的轨理与闻法类似,也是运用信、欲、勤三字诀.
首先要思维说法的胜利来引发胜解,之后由胜解信引起猛利的说法欲乐,由此就能发起勇悍心宣说正法.
有了这样的心,自然会发起承事大师和法的行为.
然后还要知道,在宣说圣法时应当以什么意乐和加行来说法,才能使说法圆满、清净,又要辨别对什么境可以宣说,对什么境不能宣说.
这些都做圆满了,宣说圣法就成了清净的法行,就能得到无量利益.

信、欲、勤、安,本是出自弥勒菩萨的《辨中边论》,这是广大道修心的妙轨,贯彻在整部道次第中.
只要一路听下来,你就会发现这是在运用广大道的修心法则,在学人自心上不断地发起善心、遣除过失,并不是作为一种很广博的佛教知识来宣说的.

今初(思惟说法所有胜利)若不顾虑利养、恭敬、名等染事而说法者,胜利极大.
先开章明义:如果内心不考虑利养、恭敬、名闻等杂染之事,能以非常清净的心说法,那将会有极大的殊胜利益.

在利益前加一"胜"字,表示不是一般的利益.
要认识到,凡是有关法道的利益都堪称"胜利",因为行持十法行中的任何一种法行,都能获得无量福德聚.
下至对一颂法书写、听闻,利益就已经胜过了一切世间善根.
这是因为圣法不可思议的体性,缘着它做法行,就能得到极殊胜的利益.
它是现证法界最殊胜的等流因,并不是世间其他法可比的.
为了显示这一点,每次提起都会加上一个"胜"字.

《劝发增上意乐》中云:"慈氏,无染法施,谓不希欲,利养恭敬,而施法施.
此二十种是其胜利.
"这段圣言是世尊在为弥勒菩萨开示清净法布施的利益.
实际上是一段修心的教授,透过思维和忆念利益,就能发起信心、欲乐、精进等.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说法者,他应当如量地思维、忆念说法的利益,来引起自己对于这一法行的胜解,由此加深说法的信心、欲乐、精进等,发起说法的善心,这样来调练自心,这显然是修心的教授.

世尊这样教导我们:所谓无染污的法布施,是指动机纯正,不希求利养、恭敬,纯粹是无私地为众生布施妙法.

接着世尊说了二十种无染布施的胜利.
"胜"就是指完全超出世间的利益.
因为演说的是如来的圣教,是能成办一切现时、毕竟利乐的本源,或者说是还归法界的等流因.
务必要懂得如来圣法的体性,然后就会在缘起上确认,只要稍微做一点法行,就会得到无量的利益.
闻法如此,说法也如此,做十法行无一不如此.

"二十"表示圆满,表示法本身是圆满的体性,能从各方面激发我们内在的善心功德,使它从方方面面展开,所以它就具有等流果、离系果、增上果、异熟果等种种感果的力量.
一方面要看到透过说法能高效地引发内在的善根,另一方面以它的力量能摄受各种圆满,得到各方面的助缘力量.
我们在缘起上要有一种认识的智慧.

如果这二十种利益都能透过思维引发胜解,自然就能从心底深处发起弘法的大愿,愿意尽未来际宣说圣法,永无疲厌,之后再趣入普贤行愿就会非常顺利.
普贤行愿里有说法的大愿——愿在任何世界中普度众生,以随顺众生的语言、音声来宣说圣法.
偈颂中说:"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我们要这样发起宣扬正法的大愿,之后入在清净法行当中.

下面从六种等流果、四种离系果、九种增上果和一种异熟果四个方面,次第解释二十种说法的极殊胜利益.

1、等流果"何等二十谓成就念,成就胜慧,成就觉慧,成就坚固,成就智慧,随顺证达出世间慧.
"在说法的时候,由于发起了善心与法相应,一切同等流类的善心所就都会次第发起.
当我们的心处在一种善状态的时候,其他各个善的方面都会随顺而起;当我们陷入一种烦恼的时候,各种恶劣的心态和行为也会随之而生.

(1)成就念当心处在说法清净、善妙的状态中时,会很明清,对法义也能记得非常清楚,以同等流类的作用,会成就正念.
不断地坚持说法,正念也会日益强大、坚固.

(2)成就胜慧这是在说,通过说法这种法行,启动了内在的力量,很快就能得到殊胜的智慧(也就是根本不同以往的见识或一般人的智慧,它的范围深远广大,体性殊胜,心识非常明了、透彻,这就是胜慧).
因为是发自善心,要为众生传授正法,开启他们的正见,这样发出了布施正法的心之后,智慧的能量自然就会增上.

(3)成就觉慧这是说通过说法发展了智慧心,处处都有个觉悟、明了的心,不会陷在迷惑当中.
所以,通过说法自己就会处在明了的觉照中,这就叫做成就觉慧.

(4)成就坚固按照后文解释,又叫成就胜解,有的也译为成就勇进.
也就是说,通过说法可以得到胜解.

这的确很稀奇.
当不为众生演说时,内在的心展不开,而一旦以善心为众生宣演时,心就会逐步地从多方面去了知法.
以说法的因缘就会展开很大的妙解,原先不确定的地方会确定,原先迷惑的地方会忽然清晰.
讲法的过程会使心对于法的确认加深,会使理解更加开阔、确定,这样就很容易成就胜解.
也就是说,对于各分的法义、对于真理渐渐就会确立坚不可摧的定解,无人可转,这就是很快成就胜解.
这也是说法的等流作用所致,通过说法能得到无量无边的收获.

即使是世间的老师对此也很有经验,通过教学,对于这一学科自己能有最圆满的获得,这就是等流果.
从造作等流与领受等流上都可以解释.
造作等流就是指行为的良好惯性,它会在这方面增长善的势力.
由于在讲法时,善心所和智慧都一直在运转,所以就会增长智慧的能量与境界.
从领受等流上说,它会有回应,发出什么样的心,就会有相应的果报回应在自己身上.

(5)成就智慧这是指说法能成就无误拣择诸法体性的智慧,这是宣扬正法特有的收获.
布施财物,将来就会得到福报、资财丰裕.
不断地布施各种资财,将来就会收获各种财富,这是因果律上的同类回应原则.
作为特殊的法上的布施,如果不断地施舍正法或智慧,自然回应的也是非常丰富的智慧,对于世法、出世法的体性都能无误地拣择.

(6)随顺证达出世间慧说法是开发出世间智慧的等流因.
《庄严经论》里说到,以演说正法为因,能够成就妙观察智.
这些都是缘起本有的法则,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一点,去利用它,就能成为开发智慧的一个强有力的运作方式.

2、离系果("离系"就是远离各种烦恼魔和天魔等的系缚)"贪欲微劣,嗔恚微劣,愚痴微劣,魔罗于彼不能得便.
"(1)贪欲微劣(2)嗔恚微劣(3)愚痴微劣常常演说正法,心就会常常缘着正法,正面的力量就一直在持续,自己的状态自然一切都是纯正的.
所以一定要知道做十法行的作用力.
如果通透了这一点,悟出了其中的大义,就会一切时唯一依止法;只要缘着法,正面的力量就全都会发展出来.
因为法是正道,是如来把众生引导至无上涅槃的胜妙方便.

读了《法华经》就知道,世尊为了一件大事因缘而出现世间,为了成办这件事,他使用了无量的方便,由此而有了一代时教.
无论去缘什么圣法,都决定有这种特性,都会把你引向清净的白法,引向涅槃.
因此,我们只要安住在法中,自然就使得贪嗔痴变得微薄,逐渐丧失力量.

相反,如果心常常缘着非法,那就会增上贪嗔痴.
法与非法的差别显而易见.
种种非法都是从无明恶心中流现出来的,熏习这些非法,显然就成为增上贪嗔等烦恼的助缘.

(4)魔罗于彼不能得便如果内在的贪嗔痴增加了,心就会和邪的气氛相合,那么种种邪魔就会趁虚而入,它们会趁机控制你的心.
法界是同类互感的,我们一定要依止正法、守持净戒,就是这个道理.

悟达国师十世以来都是高僧,心一直缘着正法、清净持戒,所以他的冤家一向无机可乘,找不到报复的机会.
可是当他起了一念名利心时,冤家就立即趁虚而入,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
只要不夹杂追求名利的染污心,以非常清净的心宣说正法,法的力量就能够使心逐渐摆脱贪嗔痴,从种种的烦恼系缚中解脱出来.
内心清净,外面的魔就无机可乘,他也会很害怕你,因为你的正气太强,或者说因为你有很大的菩提心,所以魔找不到干扰的机会.

3、增上果一切正面的力量都会拥护、资助法师,助发他的威德.
这也是同类相感的法则.
一个人皈依了三宝,缘着法作十法行,就会得到诸佛菩萨和一切龙天的拥护.
所有正面的力量都只会拥护正面,拥护清净的正行,而所有负面的力量也都只会拉拢邪染的心性.
善恶两种力量,时时都是这样互感相应的.

如果你懂得法界,就会知道在这个法界里,心和心之间彼此作为增上缘都会有一种感召力.
你的心不计任何利养恭敬,完全是无私地传讲佛的正法,把最好的法布施给众生,那就会得到各种正面力量的拥护.

"诸佛世尊而为护念,诸非人等于彼守护,诸天于彼助发威德,诸怨敌等不能得便,其诸亲爱终不破离,言教威重,其人当得无所怖畏,得多喜悦,智者称赞.
"(1)诸佛世尊而为护念十方诸佛都会护念说法的法师,佛力会加被他的心、护佑他.
之所以会得到这么不可思议的庇护,是因为法界诸佛都是护持正法的,都有护法的大愿,而这个愿力周遍一切时处,任何人只要无私地弘扬佛法,都自然会受到诸佛的护持.

(2)诸非人等于彼守护各种非人类等的八部鬼神也都会前来护卫,因为这些鬼神都是要护持正法的,他们都有护持正法的使命.
行者在宣说正法的时候,他们就会来恭敬地守护.
但是,如果法师心地不纯,夹杂各种烦恼,外表诈现出说法的威仪,而内心却打着名誉、恭敬、利养等的算盘,那么鬼神不但不会拥护,反而还会十分鄙夷、唾弃.

所以,无论做什么法事,心都一定要纯正,绝不能夹杂名利心等染污.
(3)诸天于彼助发威德法师在说法的时候,也会得到诸天的帮助,天人会用一种力量加被法师,使得法师具有威德.

(4)诸怨敌等不能得便各种怨敌、魔祟找不到机会干扰,这也是因无染法施而得到的一种增上作用.
因为法师处于庞大的保护系统的加被中,所以这些邪魔、冤家就无机可乘,无隙可寻.

(5)其诸亲爱终不破离这是指人间的事.
由于清净的说法有一种摄持的力量,法是引导人心走向解脱成佛的安乐道,以法雨的滋润,人心的善就会显发出来.
由此人际关系就会和睦,不会有什么非理的纷争,彼此之间会有一种亲和的力量.
凡是在法上建立的纯正关系,就永远不会破灭.
这不像世间纯粹因利益而结成的朋友,一旦出现利益纷争,再亲密的关系也都归于破裂.
法上的关系是纯洁的,并没有"表面亲密无间,内心却各自心怀鬼胎"的狡诈情况,彼此缔结的是法的友谊,有一种法道上的情义,建立在法上的友情是不会轻易破裂的.

(6)言教威重讲经说法会使自己的言教很有威德.
一个人的话语非常有份量,别人一听就会恭敬、尊重,不敢有所违背,这叫做言教威重.

(7)无所怖畏由于说法者是以清净的心为众生演说正法,并没有私心的垢染,正气很强,所以无论谁来干扰,他心里都没有畏惧,无论到哪里都不会有怖畏.

(8)得多喜悦这是说法所得到的自受用.
因说法而增上法喜,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只要以清净的心为众生做法布施,每一座下来,无论讲者还是闻者,都会获得很多喜悦.
这种喜悦并不是由外在的享受而得到的,无需观待外在的资具.
因法而满溢的欢喜,源于对法的敬重心,能无私地弘扬正法,启迪众生,就一定会内心充满喜悦.

法所带来的利益是非常丰富的,无形中既滋润了自己的心,同时也滋润了根身器界,是不可思议的增上力量.
熏习法是在最根源的心上开启本有的善心功德,这是以利他为方便而极大地充实了自心的受用,是非常丰富的,所以称为"得多喜悦".

说法时处处会现起法的喜乐.
比如:有时生起了对佛的敬仰;有时生起了对法的敬仰;有时有了知真理的喜悦;有时有破迷解惑的喜悦;有时得到了三宝的加被,而有妙语连珠、流畅宣演的喜悦等,不可胜数.

(9)智者称赞此外,说法师还会得到很好的名誉,因为清净说法的缘故,智者们都会称赞这位说法师.

4、异熟果"其行法施是所堪念.
"四家注对这一句解释说:所行的法布施值得自己回忆,自己堪能随念.
这里所忆念的是指说法会得到殊胜的异熟果.

好比经中常常提到的,一次演说正法,将来能得到哪种广大圆满的果报,这就成为心中能够随念的真实果报.
前面的三种果多数是从现前位说的,很多都是现前就会出现的果报.
放眼未来看长远的果报,也是极堪欣慰的.
因为每次演说圣法时,都是不断地缘着佛的圣言,为众生讲解最殊胜的真理法则,能引导众生走上无比善妙安乐的大道.
这是多么殊胜的事!
自己生起了多少善妙的心,就播种了多少殊胜的种子,每个种子将来都会成熟极其殊胜的果报.
因此,我们要真切地发起誓愿:我今生一定要以法为业,昼夜安住在十法行当中,不离开法,时时缘着正法熏习,做一个真正的随法行者.

于众经中所说胜利,皆应至心发起胜解.
其中成就坚固者,新译《集学论》中译为成就胜解,诸故译中,译为成就勇进.

以上只是举例说明说法的利益,对于各部经中,比如说《海慧请问经》《海龙王请问经》以及《法华经》等经中所讲的各种说法的利益,我们都要至心地发起胜解,这件事要展开来做.

比如在《法华经》里有"法师品",如果能对其中说到的说法利益,每一条都从内心深处不断地发起真实胜解,对于说法和依止法的好乐就会成倍增长.

总之,必须在根本的观念上多下功夫,尽快确立正见和信念,信念是根本.
能够至心发愿做献身圣教的人,愿意把生命尽量投入法道,这就是根本.
根本坚固了,就能摄持身心,一切时处精勤地做十法行.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反复思维六种想,直到发起胜解为止.
二、思维"学"的涵义.
我们理解的"学"和它的真实义有什么差距三、思维听闻轨理的摄义,以后每次闻法都按照它来实行.
四、思维无染法施的殊胜利益.
反省心中的法道表6:依止六想反省表第次闻法反省日期:六想于己作病人想于法师作良医想于所教教起药品想于殷重修起疗病想于如来所住善士想于正法理起久住想行为状况(二、发起承事大师及法)发起承事大师及法者.
(一)承事圣法如薄伽梵说佛母时,自设座等,法者尚是诸佛所应恭敬之因,故应于法起大尊敬.

法师在思维了说法的利益后,接着要发起承事大师和圣法的意乐与行为.
也就是要努力做好缘起.
在引发善心的缘起上切到了要点,善心就会充分运转起来,使所做的法行非常清净,由此产生无量功德.
所以务必要体认内心的缘起相.
如果能明见善妙的缘起在哪里,而且实际做出它来,那决定当场就出效果.
内心不按照缘起的正轨运行,那也不会出现大的利益.

任何事都是心做出来的,是自心的表现或表态,因此不要在事相外空谈唯心,而是要认识心和事不二,事即是心.
所以要由实际的行为来合到缘起,把心纳入正道.
像这样,理上透了、通达了,做起来就非常有意乐,会主动地把心调到纯善的状态,做出对正法的各种承事.

佛当年说般若经时亲自做敷设法座等的行为,就是在垂范后世,教导我们对待法应持怎样的心态和行为.
连佛都感念圣法赐予法身慧命的恩德,恭敬地表达对法的敬重,连佛都是这样做的,何况我们呢所以理应对圣法起大敬重的心.
如果在讲法之前没有对圣法起大敬重心,反而怀着高慢的心,觉得自己是法师,高人一等,那就缺乏了应有的诚敬,成了带烦恼的行为.
因此务必要发起承事圣法的行为.

入了修行的门后,唯一的工作就是十法行,这是昼夜都要精勤去做的.
作为法师,更要有献身圣教的虔诚.
心里一提起法就要想到:这是一切利乐的根源,只有圣法才能把众生安置在解脱和成佛的正道中,给自他带来现前乃至究竟的一切利益.
这样想起法的大恩德,就自然对法发起大尊敬心,使心住在诚敬的状态中.
这样转心至关重要.

如果没有这样发起诚敬,落在庸俗的心态中,讲法就会变成世间演讲,成了谋取名利的手段.
这就成了披着弘法的神圣外衣,实际是在做世间法,成了稗贩如来.
所以传法时一定要先对圣法发起大尊敬心,才不至于玷污神圣的圣教,才能给自他带来真实利益.

(二)承事大师及应随念大师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敬重.
作为法师,不但要承事法,而且要承事佛.
要由随念大师佛的功德和深恩,来发起大敬重.

随念世尊的功德是要想到:佛彻证了法界,一切种智照见了万法实相,以大悲心为无量众生宣说能破迷开悟、解脱成佛的教法.
心里要一直想着佛的无上智慧和大悲的功德,而发起很大的敬重心.

接着要想佛对我们众生的恩德.
佛因地为了求一偈法,做了多少难行苦行,做这些都是为了救度我们.
就像《行愿品》中所说的,毗卢遮那佛从初发心时起,在无数劫中精进不退,不知道用了多少身命做布施,剥下皮来作纸、破开骨头作笔、刺血作墨,写的经典堆起来有须弥山那么高,为尊重正法的缘故,不顾恋身命.
今天我们能看到一颂圣法,都来自佛的深恩厚德.
因此要想到佛的恩德,生起大敬重心.

这时候还可以代一切众生向佛感恩.
想到佛的正法在众生身上起到何种的利益,看到这的确是利益安乐的根本,所有现前究竟的安乐都来源于世尊的圣法,就会一心代众生感念佛传法的深恩.

要这样向世尊感恩和致敬.
以此途径对佛发起了大敬重心,就能得佛加被,承接到佛的法流,然后尽心尽力地传给众生.
(法师是佛与众生之间的连接,本分上要做到两点:上要以信心、恭敬承接圣法,下要以悲心传授众生.
)(三、以何意乐加行而说)到这里,缘起开始转到了第三步——要认识该以怎样的意乐和加行说法才合到了缘起,并且要由认识引起实行.
这些都是在指示如何修心,关键要照着做.
意乐和行为调正了、合到了缘起,就能使自他得到真实利益.

(一)以何意乐说法1、应行的学处以何意乐、加行而说中,其意乐者,谓应安住《海慧问经》所说五想,谓于自所应起医想、于法起药想、于闻法者起病人想、于如来所起善士想、于正法理起久住想,及于徒众修习慈心.

说法意乐的学处中有应断、应行两方面.
应行的方面,是要安住在《海慧请问经》所说的五种想中,和对徒众修习慈心.
"五想"是指,对自己要作医师想,对正法要作良药想,对闻法者要起病人想,对如来要想住在自身上,对正法理要发起使教法久住想.

这是意乐上非常全面的要求,每次说法前都要真实地做好这五种想,要依次想到:我是为众生治疗颠倒心病的医生,这次我要传的法是对治一分颠倒病的良药,因此要用我最大的努力来使学人去掉一分颠倒心,发展出一分无颠倒心,所以我要尽量把法义解释清楚.
闻法者是病人,有多种病症,病情也轻重不一,我要尽量想办法帮他治病.
世尊的法传到我这里,我作为传承中的一环,理应作如来的使者,为正法久住献一分力.

只要住在这五种想中,心就会非常清净,有很殷重的心态.
之后还要对徒众修习慈心.
慈心是与乐的心,内心运转的状态是:我该怎么做来使他们得到安乐我唯一想让他们得安乐!
应当由我来使他们得安乐!
总之,这里的慈心是指想尽力传授正法,把学人安置在正道上,得到一切现前和究竟的利乐.

2、应断的学处这里要求在心态上遣除六过,使说法达到完全清净.
应断恐他高胜嫉妒,推延懈怠,数数宣说所生疲厌,赞自功德举他过失,于法悭吝,顾著财物谓衣食等.

说法时要反省自心有没有这些过失.
如果有的话,就要及时改正,不能使宣演圣法的清净行为蒙受染污.

第一种过失:内心有恐他高胜的嫉妒烦恼这是指说法时和其他法师攀比、竞争等,怕别人超过自己,心怀嫉妒.
如果处在这样的烦恼心态中,就要及时对治,转成清净心.

第二种过失:推延懈怠延误说法的时间,在传法上有懈怠、懒散的心态,都是不敬业的表现.
法师应当视说法为极其重大的事,发起敬业之心,特别殷重、虔敬.
如果有时因为习性有拖延懈怠的心态,应当立即断掉,要奋发起心力来,非常精进地投入.

第三种过失:由数数宣说而心生疲厌这是指由于说法太多太累,导致产生了厌倦心理.
如果有这样的心态,也要及时纠正、断除.
要想到:圣教是一切众生的利乐之源,现在是末法时期,佛的圣教非常衰微,我应当竭尽自己的力量来护持,不应有疲厌心理.
这个持法的大愿我要尽未来际奉行不渝,我应当恒时随学普贤菩萨,在众生界尽之间,持法的愿力永无穷尽.
念念相续而不间断,身语意业永无疲厌.

第四种过失:赞自功德、举他过失这是指传法的时候赞叹自己的功德、举发别人的过失.
这种行为有时是因为贪著名利,以他人的过失来显示自己的功德;有时是以嫉妒心难以忍受他人的圆满,而特意指责对方.
像这样都是起了烦恼而导致传法不清净,是很大的过失.
因此要严格检查自己的发心和心态,断除自赞毁他的恶行.

第五种过失:吝法这是指对于法有保守、悭吝的心,好比世间人掌握了某些技术或秘诀,恐怕被他人学到后超过自己,让自己失去优势或地位,因而悭吝不传.
这都是由耽著名利而导致的悭吝心态,和布施的善心相违,因此一定要遣除.

要辨别的是,如果对方法器不成熟,对他说这个法不适合,那就不能乱传,而应该严格保密.

第六过:顾著财物这里要断除的过失是贪财的心.
就像贪财的医生在治病时,要看给的财物多少,来决定是否治疗或怎么治疗.
在讲法时贪求财物也有各种表现,比如用说法来引诱闻法者作供养;或者有人来请法时,要观待有没有丰厚的供养来决定是否宣说;或者心里盘算,这部法讲完能得到多少财物、供养等.
以这些贪染的心态,就造成了说法不清净.

总之,宣说圣法应当远离一切染污心,要以最清净的动机来运作.
应作是念:为令自他得成佛故,说法功德,即是我之安乐资具.
应当运作起这样的心念:为了让我和一切有情成就佛果而宣说圣法的功德,就是我的安乐资具.
除此之外,我别无所求.
这本身是对自他有极大利益的法行事业,具有殊胜的功德.
而且我越是不讲报酬,无私地奉献,就越能利益自己,这会使我的心充满智慧、充满喜悦,让我的心十分充实,从无匮乏之感.
有这样的安乐受用是最幸福不过了,所以我不求名闻利养,我要无私地为众生传法.

(二)以何加行说法这里的"加行"要广义地理解为加功用行,指非常用功地做好应做的行为.
这里包括说法前和说法中两种加行.
说法前的加行是指慎重其事,如同帝王要祭天时斋戒沐浴,安住在十分诚敬的状态那样("斋"是清洁自心的意思).
这是因为把说法看得无比重大,由此心态和行为都表现得十分殷重.
说法中的加行是指清净无错谬的传法.
"无错谬"是指说法不错乱法轨和法理,严谨地以教量、比量等传达诸法的真实义.

1、说法前的加行其加行者,谓先沐浴具足洁净,著鲜净服,于其清洁悦意处所,坐于座已,若能诵持伏魔真言,《海慧经》说"则其周匝百踰缮那,魔罗及其魔众诸天所不能至,纵使其来亦不能障",故应诵咒.

说法前的加行是要做到三种清净和诵伏魔真言.
三种清净,指身清净、衣清净和处清净.

首先要沐浴使身体洁净,身体清净了,心也会变得清净,这是由缘起力所导致的.
之后还要穿干净的衣服,选择清净、悦意的处所.
缘起上做到了这三种清净,身心就住在清净的状态中.
这样会使说法时心态和语言很清净,听者接受时也会觉得很清净.

除了做到以上三种清净外,还要加诵伏魔真言.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越是做殊胜的法事,越有魔来干扰,所以要诵咒伏魔.
《海慧经》里说:诵了伏魔真言,在周围的一百由旬内,魔王、魔众等就无法前来干扰,即使来了也作不了障碍.

2、说法中的加行次以舒颜,具足审定义理所有喻因至教,而为宣说.
说法中的加行,是指以和悦的表情,具足能审定义理的譬喻、正因及佛的教量来宣演殊胜的正法.
"喻"和"因"是指比量,"至教"是指无上的圣教量.
具足了这两种量,就能确切地审定义理,做出如量的宣说.
这是说法最关键的加行,传法是纯正还是错谬,关键就取决于这一点.

法师的心态和悦、安详,听众受到熏染就容易放开自心,之后法义就会顺畅地进入听者心中.
相反,如果法师非常忧愁,心里紧绷、不开朗,听众的心也会跟着沉闷、紧张,这样就不可能有法义的顺畅传入.
说法者没有安住在传法的意境,自己的心没打开,听众的心也就无法打开.
一座法下来,听众就得不到什么启发.

说法的关键是要传达出法义,这又要运用譬喻、正因和圣教准确地开演,而不是只凭感觉宣说.
法义一旦明显地传出,就会使听者容易产生理解.

譬如要传诸行无常这个法义,那应当以教量、比量、现量完全地审定它的义理,之后十分确定地给人讲解,使他生起定解.
这里要举出成立刹那性的譬喻,比如流水和灯焰.
要引导学人看到,在这两个例子上的确是刹那刹那地变异,每一刹那的现相都无法安住到第二刹那.
或者再举出电影的比喻,荧幕上的影像都不可能住到第二刹那.
或者还可以举声音、白云、行走的步伐、奔驰的列车、吹动的旗帜等比喻.
接着要用因或正确的理由证成它,也就是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之故,只显现一刹那而不住第二刹那.
进一步再从反面说明:如果到了第二刹那已经没有了因还显现它,那就成了无因再现,但这绝不可能.
此外还要有圣教的依据,要说明佛在什么经中说过"有为法不住第二刹那".
这样就能让听者确定地得到诸行无常的法义.
其他如有漏皆苦、诸法无我等法义,都要这样开演.

《妙法白莲经》云:"智者常应无嫉妒,说具众义和美言,复应远离诸懈怠,不应起发厌患想.
智者应离一切慼,应于徒众修慈力,昼夜善修最胜法.
"《法华经》中这样说到:有智慧的法师应当恒时内心远离嫉妒,宣说具有众多妙义的温和美妙的语言(指语言和雅、善妙,使人听了心生欢喜,而且能循循善诱,使听者深受启发),又要对说法有真实的愿力和精进,远离各种传法的懈怠.
为了护持如来的正教,不应对说法起疲厌心理,而应当想:说法是我的庄严,苦一点、累一点都没什么,我要住在法布施的喜悦中.

有智慧的法师应当远离一切忧愁、哀戚,对徒众修习慈心.
经中的"力"字是说要把慈的力量修出来.
慈心如同阳光,徒众的心则好比莲花,得到慈心日光的照射,听者会开启信心、智慧等.
如果表现得非常冷漠,不懂得关怀,那就出现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无法做到启发和滋长听者的善心.
比如世间的父母如果对孩子太冷淡,孩子的心理就会不健全,这是由增上缘的作用所致.
从小缺少关爱,就会在内心中留下阴影.
作为老师,永远不能没有慈心,如果丧失慈心,就没有滋养学生心灵的热力,也就无法帮助学人.
但要区别的是,为了纠正学人的过失显现忿怒的神态和作严厉的呵责,这是慈心的另一种表现,并非冷漠.

再者,说法师应当昼夜修持殊胜的正法,而不能只是口头谈论,自己却丝毫不修.
这里的"最胜"是指一切佛法,因为佛传的圣法是现证法界最殊胜的等流因,故而最为殊胜.

"智以俱胝阿庾喻,令众爱乐生欢喜.
""俱胝"和"阿庾"都是印度文化中级别很大的数量词,在这里泛指极多.

有智慧的法师要运用百千万亿种譬喻,使听众听得津津有味,生起对正法的爱乐、欢喜.
这是说法要运用的典型手法.
因为佛的圣法都在开示甚深广大的真理,指示心的奥秘,都是常识所难窥见到的,因此要借助大量的譬喻来引导趣入.
对于理解法义,譬喻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如果法师有善巧、妙慧,能从方方面面运用譬喻启发学人,就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把听众的心打开,使他很快得到领悟.
这样一旦遣除了疑惑,开启了认识,就能有效地启发出信心、欲乐,会对闻法充满爱乐欢喜.
如果有说法的经验,就会对此深有体会.

"于彼终无少希欲,亦不思欲诸饮食,噉嚼衣服及卧具,法衣病缘医药等,于诸徒众悉无求.
"这是指说法要有清净的发心,从始至终对徒众不能有丝毫求利养的心.
无论是衣、食、卧具、法衣、医药或者轿车、豪宅等资具,都不能贪慕希求.

"余则智者恒愿自,及诸有情当成佛,为利世故而说法,思彼即我安乐具.
""余"是指远离了求利养等的不正心态后应具备的心态,也就是:恒时唯愿自己和诸有情都能成佛,为了利益世间而演说正法就是我的安乐资具,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要想到:众生最需要正法,传法能给予他们真实的安乐.
也就是得到法的启发,他们会认识生命的道路;再依法行持,就能离苦得乐,成就解脱和佛果.
因此我务必要以无私的利他心,尽自己的力量为众生演说正法.
五欲的享乐并非真正的安乐,说法才是我的安乐资具,因为这使我活在清净的法乐中.

前面的论文是把《法华经》中的佛语显现成修心的教授.
经由之前的指点,再看经文就非常清楚,句句佛语都在教导说法如何发起清净的意乐和行为,都是修心的教授.

(四、于何等境应说不说所有差别)于何等境应说不说所有差别者,如《毗奈耶经》云:"未请不应说.
"谓未启请不应为说,虽其请白亦应观器,若知是器,纵未劝请,亦可为说.

对境的方面应说和不应说的差别,正如《毗奈耶经》所说,对未祈请者不应说法.
这是因为人们都有越容易得到就越轻视的心理,如果不启请就说法,听者会不把法当回事,高兴时就来听,不高兴就随便放弃.
由于在根源的心态上出了问题,导致说法有害无利.
如果求法者很尊重正法,认为这是佛往昔无数次以血汗和生命换来的,又是自己和一切有情获得所有现前和究竟利乐的根本,如果有这个认识,能非常殷重地以恭敬心请法,这样给他传法,他就会倍加珍惜,会殷重地实修,双方就都能得到利益.

那么是不是请白了就都可以宣说呢这不一定.
请白后能否宣说,还必须观察对方是否为法器.
不能没有原则或者不加观察,就随意宣说.
传法要求教和机相合,因为只有这样,在法传下去之后才会发生利益.
不然对方不是法器,为他传法反而会产生负作用.
因此传法一定要按规矩做,要观察请法者是否为法器,来决定应不应传.
如果是法器,即使没有请法也可以传.

如《三摩地王经》云:"若为法施故,请白于汝者,应先说是语,我学未广博,汝是知善巧,我于大士前,如何能宣说.
汝应说彼语,不应忽尔说.
观器而后行,若已知是器,未请亦应说.
"《三摩地王经》里说到:如果为了得到法布施的缘故,有人来向你祈请传法,应当先这么说:"我孤陋寡闻,学识也不广博,而你非常善巧通达,我在大菩萨面前怎么能说法呢"先应当这样说,不能草率地答应,要观察对方是否是法器,再作决定.
如果确认了是法器,纵然没有请法也应当为他宣说.

复次《毗奈耶经》云:"立为坐者不应说法,坐为卧者不应说法,坐于底座为坐高座不应说法,妙恶亦尔.
"《毗奈耶经》里宣说了以下的规则:站立者对端坐者不应说法,坐者对躺卧者不应说法,坐低座者对坐高座者不应说法.
也就是务必要区分上下、尊卑,不然颠倒了伦理,反而会带来很多后患.

好比世间法里应当有长幼、尊卑之别,不能儿子坐在上方、父亲坐在下方,这样颠倒而行会让儿子造大罪业.
因果律上有个境的原则,尊贵的境应当处在上位,如果不能行恭敬的礼仪,就会造轻慢的大罪,折损自己的福德.

法道的伦理更是如此,这是放大了百千万倍,引生的过患也严重得多.
因此,只要有分别心,就务必遵循缘起的法则,必须是说法师坐在高处,学人坐在低处.
坐和立中,坐表尊贵,立表卑下.
如果讲法时法师站立而听者端坐,在缘起上就是法师被辱、听者受尊,这就完全背逆了法则,也就会造轻师慢法的罪.
依此原则类推,坐着不能为躺着的人说法,坐在低处不能给坐在高处的人说法.
即使是帝王听法,也都要坐在低处,这是听法的规则.
比如过去未生怨王在迦叶尊者前听法时,也是坐在低处,毕恭毕敬.

"妙恶亦尔",这是指在使用资具上,不能法师使用差的、而弟子使用好的,这都是原则上出了问题,违背了因果法则而倒行逆施.

处处要体会随顺因果律的做法,比如一个家族在排座位时,一定是长幼尊卑秩序井然.
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把小辈奉为小皇帝、小公主安在尊处,把长辈却当成奴仆,置于卑位,这就成了大逆不孝.
长此以往就会越来越狂乱,小辈就会忤逆长辈,无法无天.
但现在的人,不信伦理法则,更多的是熏染了民主自由的习气,处处讲究平等,这并不会使自己得到利益,反而会造下很多罪业.

"在后行者为前行者不应说法,在道侧者为道行者不应说法,为诸覆头、抄衣、双抄、抱肩及抱项者不应说法.
"其他情况也要依此原则类推,来判定能不能说法.
比如走路时,在缘起上前面表尊,后面表卑;右边表尊,左边表卑;走在道边是卑,走在道中是尊.
知道了这些尊卑的法则,如果自己处在卑位而请法者处在尊位,那就不能为他传法.

如果请法者用布等盖住头、裙边过高、衣边卷起,或者把衣服搭在双肩上、或者双手交叉搭在肩上、或者两手抱着颈等等,这些外相都体现了内心对于法和法师不恭敬,因此法师不应为他说法.

"为头结髻、著帽、著冠、著鬘、缠首不应说法,为乘象马坐辇余乘及著鞋履不应说法,为手执杖、伞、器、剑钺及被甲者,不应说法.
"另外,当请法者有下列情况时,也不应为他说法:头上结着发髻、戴着帽子、戴着冠冕,脖子上戴着花鬘或者项链,用头巾缠着头等等.

而且,对坐在象马坐辇等乘骑上,或穿着鞋子、手里拿着器杖、撑着伞、拿着剑钺,以及披着铠甲的人也不应当说法.

反是应说,依无病也.
相反,如果没有出现这些不恭敬的表态,就应当为他说法.
"依无病也",是说上面这些规则都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如果有特殊情况,也可以有相应的开许.
比如重病卧在床上不能起身,这并不是缺乏恭敬,而是的确无法做到恭敬的行为,当然可以开许坐着为他传法.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如何对大师和法发起承事二、说法意乐上应行和应断的学处为何三、思维应以何种加行说法,讲法时要照着做.
四、如何决定应不应说法(三、于完结时共作轨理)这里要指示的是,一座讲法结束时讲闻双方共作的法轨.
"轨"指修心的轨则.
依轨修心,以契合缘起法则的缘故,能得到极大利益.

于完结时共作轨理者,由讲闻法所获众善,应以猛利欲心回向现时、究竟诸希愿处.

讲法结行的轨理,是指把此次讲闻所获善根,以猛利欲心印持而回向于现前、究竟诸多希愿之处.
这样就具有结行回向殊胜了.

这里的回向分成三分来认识:回向的操作者是内在猛利的欲乐心,它好像是掌握善根发展方向的投资者;回向的资本是一座讲闻修集到的善根,好比做工得到的资金;回向的目标是当前和长远究竟的希愿处,好比投资的方向.
如此,用猛利的欲心掌握好方向,把修来的善根投入在所愿处,以缘起不虚的缘故,必定如是实现.
经中说:"诸法唯缘性,枢要在欲乐,何人发何愿,必获如是果.
"本论在讲到观察修的轨理时,总的以发展善心到猛利恒常为修量.
这里首次出现"猛利"二字,以下分三段来引导大家认识这上精微的含义:(一)猛利欲心是什么状态"猛利欲心",指希欲之心猛而且明利.
"猛"指一发出来很猛,不是软弱的状态.
"利"指相当干脆、果断,而非迟钝,好比锋利的快刀,一劈就入、一砍就断,不像钝刀,砍半天砍不断、劈不开.
也就是说,"利"是指很快能入,而且入得深、入得干脆,运作起来相当爽快麻利.

(二)为什么要用猛利欲心来运作回向这是因为缘起在自心上,而方向又由愿力决定,愿的体性是欲心所,"猛利欲心"就是切愿的意思.
离开了它,再没有实现所愿的作者;而有了它,就开始能在心里非常认真地作意,把所得的善根回向在希愿处.
只要心里这样作意了,就确实会朝着这些方面实现所愿.
这是因为你已经用心这样印定好了,从心里发出的信号很明确、很决断,之后以法性、缘起、祈愿三种力和合,必然会朝着此方向实现.
就像《贤愚经》里的公案,做完善根后诚心祈愿,多劫中一直按照所愿在实现果报.

举例说明,依《行愿品》来祈愿时,念到"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时,欲心迟钝的人不能明确地了解愿意,他很难快速进入发愿状态.
而根性利的人,能很快随文入观、运心作意.
他心识明利、决断,念文的当下就祈愿未来生在哪里都了知宿命,世世都出家持清净戒.
心发得很猛、很明确,马上就能入到发愿的轨道里,这种情况叫做"猛利欲心".

(三)认识种种心识利钝的相在种种心识的状态上都有利钝的差别,以下举些例子来发起认识:比如有人学科学的根性很利,很快就能深入,但学其他却非常笨拙;有些人生来就善于做贼,做贼的根很利,偷盗的技巧无师自通,办起来非常神速,这是多世积习深重的缘故;有的人发嗔心很猛利,一不满意就大发雷霆;有些人动嗔心很钝、很软,最不擅长发脾气,骂人的话一句都说不来,常常忍气吞声,称作"闷葫芦".
又好比有些人交际能力特强,擅长辞令,这方面的根很利,见什么人就说什么话,走到哪里都能滔滔不绝,八面玲珑,没有他处理不了的关系,可能他曾经五百世做过交际家;而有些人这方面的根很钝,连出门都害怕,笨拙木讷,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才说三句话,就已经面红耳赤.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各种根性利钝的差别.

又比如汉人世间慧根很利,比如怎么设计、表演、展览、推销,怎么营造生活氛围,吃喝玩乐、掌握新知识、运用新技术等,都运转得很快,而且时有创新.
藏人在这些方面则稍显迟钝,这是由于串习力所致.
佛法上则相反,汉人对如何供养三宝、依止上师、发菩提心、观想持咒、诵经行善等就显得非常迟钝,很难发猛利心.
这也是很明显的利钝差别.

如果我们祈愿时心识转得很迟缓,不能强有力地发起,那就是根性钝劣.
这样就要透过反复的练习来弥补,也就是用勤来补拙.
所谓熟能生巧,练得多了,也会由钝根转成利根.
比如在学《行愿品》时,别人花一分工夫,我就下十分工夫,逐渐地串习熟了,就能做到随每一颂愿文逐个地发起愿心,一段一段都能强有力地随文入观.
这就是"欲"这方面的根性由钝劣转成猛利了.

若以是轨讲闻正法者,虽仅一座亦定能生如经所说所有胜利.
这里"是轨"是指以上的讲闻正轨,此轨在自心上.
这内心的法道并非外在可见的轨道,但它的确是按照缘起法则一环接一环地生起.
循此正轨修心,能得到极深的利益,即使只是讲闻一座法,也决定能发起如同经中所说那样的极殊胜利益.
内心会得到特别圆满的法财,自心上会得到很多善根的开发.

这部法轨是非常纯正的得利乐的法道,能不断沿着这条轨道运行,非常切实地依法轨发起各方面的贤善意乐和加行,就会使得学法的缘起非常充实圆满,进入极好的良性循环,时时都会产生与法相应的特别大的利益.
自己也会感觉确实处在很大的缘起场中,得到了大的摄持.
其中的每一分心一旦真正生起,相应的果报就都会出现.

这样深细地思维衡量就知道,现在学讲闻轨理是能实现无量利益的大事,下至一座讲闻的法行都远比世间最高层次的会议殊胜、重大,只因为这是缘圣法的行为.
无论讲者、听者,只要心态和行为与法道相应,就能顿时得极大利益,在讲闻的过程中会出现特别大的增长善根和变动心意的作用,比如引发信心、胜解、欲乐、智慧等,会出现特别深广的意境和源源不断的受用.

这里务必要明确正反两面的因果律.
如果在面对极深重境缘的圣法时心态和行为稍有不正,也会产生很大的过患.
正反两面都要了解.
法是极重大的境,有很大的感果力量,稍微起一点造作,就能感极大的祸福,因此务必要特别起殷重的心态.

讲闻达至扼要的利益包括消极方面的净除不敬法和法师的业障,截断恶相续之流;积极方面使得所传的每一分教授都在自身上发生利益.
下面就解释这两点:(一)净除业障若讲闻法至扼要故,依是因缘,则昔所集于法法师不恭敬等一切业障,悉能清净,诸新集积亦截其流.

如果讲闻正法达到了扼要之处,就会由此因缘,使往昔所集的对正法和法师不恭敬等的业障都能清净,新集的业障也截断了它的发展.

这就是说,如果在讲闻时住在恭敬心等当中,切实地得了讲闻的利益,自己有一分感受,就开始会重视内心的缘起,会敬重法和法师,会有一种想学好的道心.
这个心特别重要,有了它就会坚持行善.
这里心态上一旦真正有大的转变,善心变得强大了,就能脱离以往恶习的纠缠,过去以愚痴心对圣法和法师所造的不恭敬等业障会被彻底清除.
由于善心的力量得到提升,以后就再不会犯业障,这样心和行为就真正改过来了.

现在要特别关注的是,怎么在自身上调动出心力.
道次第是一项综合治理内心的大工程,要做的是依次第逐层地开发自心.
在这段较长的听闻法轨中,要求一段一段地渐次修心,一层一层地先建立观念,再发展正确的心态.
要真正强有力地引出这些心态来,而且要使它坚固成性.
经过一层层地引发,心会发生很多猛利变动,这样动了很多次以后,心才逐渐入于正轨.
最后有很深的心契合上了,就到达了扼要处,善心的力量开始能充分发出,由此能断掉恶心的相续.

如果心里没有起这些善心,反而邪恶心态的力量很强,那就免不了会积累很多业障.
内在恶心的相续像一条河不断地流,如果没有引发胜解和发起大善根,那是难以扭转的,仍然会被过去的习惯之流冲走,继续缘法和法师集积各种业障.

(二)所讲教授在自身上发生利益又讲闻轨至于要故,所讲教授于相续上亦成饶益.
再者,如果实行讲闻正轨在要害处相应了,则所讲的教授会在自心上发生利益.

敬法的心是根本,有这份道心,无论听到什么教授都会受持奉行,所讲的教授会在自相续上出现大的利益.
比如听到暇满的教授,就会百倍珍惜此生修法的机缘.
上品的情况是听一次就会奉行终生,听到的法的确在他相续上发生了极大的利益.
或者听了一段远离口恶的教诫就努力持在心里,一生都在修断口恶这条学处;或者听到要怎么恭敬法,就努力去实行;听到闻法前怎么发菩提心,也每次都奉行.
像这样,学一分就实行一分,所讲的教授都能及时放在自心上修持,那就对自己成了大饶益.

总之先贤由见此故,遂皆于此而起慎重,特则今此教授,昔诸尊重殷重尤极.

总之,先贤见到讲闻轨理有大利益,因此都对此缘起的要害处起慎重的心,特别是本论说的这段讲闻轨理的教授,从前的上师都是极殷重地对待.

"殷"指用的心很深,"重"指高度重视.
反面的心态是轻薄、忽略、漫不经心.
连证德高深的上师们都极为殷重地对待,何况我们初学凡夫所以务必要多尽一些心来实行.
在法道上用的心越深越好.

没有智慧的人会认为以上讲的并没有涉及修行的正题,大概过一遍就可以了,有的干脆就忽略过去,这都是愚昧的表现.
其实最初位的缘起决定了道次第传授全程的效果.
如果一开始缘起没有调整到位,没有出现到量的善心,那几乎都只流于空谈,绝对不会有针针见血的实行.
先贤见到实行本轨的重要,因此都起慎重的心.

现见此即极大教授,谓见极多由于此事未获定解,心未转故,任说几许深广正法,如天成魔,即彼正法而反成其烦恼助伴.

在现实中会看到这是极大的教授,是决定闻法能否得实益的关键.
这是指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很多人都是因为对这个大要点没有得到定解,他的心没有转过来的缘故,致使无论宣说多少深广的正法,都像天成了魔那样,就是那些正法反而成了发生各种烦恼的助伴.

或者可以这样讲,因为对以上极大的教授没有得到定解,就没有高度重法的心和在每个环节上励力的实行,这样无论讲多少深广的法,多数都成了增长知识,所讲的教授不会移在自身上实修,导致得不到利益.

是故如云"初一若错乃至十五",故此讲闻入道之理,诸具慧者应当励力,凡讲闻时下至应令具足一分讲教授前第一加行,即是此故.

因此,就像俗话所说,初一若错就错到十五.
这是指如果最初闻法的意乐和行为没有调过来,就会一直随着老习气走,处在不正的心态和行为中,那以习惯性会一错到底,致使学法的整个过程都入于颠倒的轨道,得不到利益.

以此缘故,对以上讲闻入道的轨理,有智者应当努力做好.
凡是到了讲闻的时候,最少要让自己具足一分讲教授之前的最殊胜的加行(就是指以上说的整套讲闻轨理).

(嘎当派最重视这段轨理,真正如法做到了,的确能得到大利益.
这上欠缺了,就会从头错到尾.
很多人出最大问题的地方就在这里.
我们不得利益也是因为在这上没有过关,什么样的大法都听过,但出来的效果相差太远,就是这些根本的道心没培养好.
这是特别厉害的地方,用的心要比过去多十倍才好.
)恐其此等文词浩繁,总略摄其诸珍要者,广于余处应当了知.
宗大师说:我因为怕说的文词太繁,这里只总的略摄讲闻轨理中的珍要部分,广大的学处应当在其他教典里寻求了知.

教授先导,已宣说讫.
传授修心教授前的引导到此宣说完毕.
"教授先导",指传道次第修心教授前的引导.
包括:首先为使学人认识本法的根源清净,开示造者殊胜;接着为发展学人对法的敬重心,详细地解释这部教授的殊胜性;之后再开示讲闻的轨理,使讲闻双方都能相合得利益的缘起,从而使所讲的教授在相续上发生大利益.
做好了这三部分,就开始进入第四个部分——正式以教授引导学徒修心.
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分二:一、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这第四部分内容分两步进行:首先开演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的轨理;在做到如法地亲近善知识后,就再传授修心的次第.

这是合理的安排.
首先务必要了解亲近善知识,因为修一切道都要以善知识为助缘才可能生起功德,其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善知识的加持、护念等.
如果这一步没做好,那就使得往后的一切都无法成就.
而真正能如法地亲近善知识,就可以正式依照次第修正自心了.
所谓的修心无非是离过证德,也就是把颠倒心一分分地去除,使无颠倒心一分分地修成,而实证三士道一切功德.

初中分二:一、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二、总略宣说修持轨理依师轨理的引导中,为了使学人发起定解,先要稍微展开来宣说.
依止师长是发起一切圣道的根源.
如果最初对依师的轨理没有得到定解和发起如理依止的意乐及行为,会导致道次第的传授不引生真实利益.
因此要视为根本来重视,不要认为这里没有传修法,可以忽略过去.
其实这是大根源.
就像世间圣贤之道以孝悌为本,失掉了孝悌就不会有圣贤的成就.
与此类似,学法时没有如理地依止师长,则得不到任何成就;而如果在依止师长方面做得越来越好,那自身的离过证德决定会相应如量地生起,修行会变得越来越顺利.
因此首要之处是对此发起定解.

接着是总括略说修持的轨理,包括正修时和未修中间应该怎么做;在正修当中,又包括加行、正行、完结三部分的轨理;在正行当中,先宣说共同的修法,接着指示此处修持依止法的轨理.
这里的确有它的方法次第,在学人善心的发展上要逐步地由前前引生后后,逐渐地开发善意乐和善加行.
作为学人,最初必须了解怎么来引发善心,之后怎么长期不断地串习,使得各种贤善的心达到恒常、猛利,再之后就会转成一套善的行为.
这样来依师学法,一定会依教奉行,在每一次传授后,自然就趣入修心的正轨.

今初(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以下几段是总的开示,"由是亲近知识"之后是它的分科判.
先讲总开示——以教理的证据来建立"依师为道之首要"的观念:《摄决定心藏》云:"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
"这是说,住种性者应当以坚勇的心如理地亲近善知识.
要知道,成办佛道需要内因和助缘集聚.
内因指自己已有的殊胜种性,包括性种和习种.
性种指自己具有如来藏.
如《二观察续》所说,有情本来是佛,只是被客尘障蔽.
一旦依师得到了法,尽除了尘垢,就现前本有的光明而成佛.
以善知识是根本助缘的缘故,因此要依止不离.
习种是指由熏习串习而养成的善妙种性.
其实它就是如来藏本有的力用,经由圣教的启发和熏陶,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也就是逐渐地发起觉悟,主动地改恶向善、息妄归真.

助缘方面要有具功德的师父来教导修心的方法,逐渐地完成断证.
具证的师父是最重要的,他直接或间接传授道的正体和支分,让学人断掉过失、引发功德,逐渐把人带到成佛的道路上.

因此,对具种性者来说,亲近知识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就像我的上师在教言里所说,小的时候被父母管制,长大后被领导管制,老了还要受儿女管,这些都毫无意义,只是陷于苦恼.
因此,应当脱离世间的束缚,使自己具有修法的自在,应当像善财童子和常啼菩萨那样,以勇毅之心依止善知识.

又如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云:"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
"《博朵瓦语录》里说:总结起来说,一切教授的首要就是不舍离善知识.
要由善知识传授才能得到法,没有老师的教导,自己是不会理解,更不会修行的.
因此,教授的首要是不离善知识.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以理证成: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故于最初依师轨理极为紧要.

使学人相续中下至发起一种德、断除一种过,一切善乐之本源就是善知识,以这个原因,最初掌握依师的轨理是最紧要的事.

换句话说,学人必须依靠师长的引导,让自己的心跟师长的心相合,才能一步步学上去.
每个阶段都要靠善知识的加被、摄持,才能出现离过证德而成长.
就像在开始依师学圣贤学问时,最紧要的是懂得以善心如理地依止老师,只有把握好了这个关键,道德才会有所成就.

《菩萨藏经》作如是说:"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蜜多、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愿及佛法,皆赖尊重为本.
从尊重出,尊重为生及为其处,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依于尊重,尊重为因.
"《菩萨藏经》这样说到:要得到菩萨的一切善行,像这样要圆满得到一切波罗蜜多、十地、三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发愿,乃至一切佛功德法的成就,都依赖尊重为根本,以善知识的加被而出现.
就像善财童子如理地依止善知识而逐渐圆满修证功德那样.
总之,得到上师法乳的滋润,才有慧命的成长.
一切功德和成就都以师长为根本才能出现,单凭自己是无法成就的.

博朵瓦亦云:"修解脱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
即观现世,可看他而作者,若无教者亦且无成,况是无间从恶趣来,欲往从所未经之地,岂能无师"博朵瓦也说:修解脱的人,最紧要的就是依止师长.
现在世间能够看别人而做的事,如果没有教,尚且无法掌握,何况我们刚从恶趣出来,想去一个从来没经过的地方,哪能不依师长的教导呢没有善知识的指点,那连邪正、真伪都分不清,根本不知道怎么修,更谈不上实证.

以上诸佛菩萨祖师都是这样强调,而且道理上也成立,这绝对没有错.
自己心里要先确认这一点,要意识到最初学好依师轨理是至关紧要的事.
有了这个观念,就努力地在这上面尽量修好,由此就会真正走上依师之路.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完结时共作轨理要把握哪三分关键在何处二、讲闻轨理达至扼要有何利益对此未获定解有何过患反复思维这两点,发起必须学好本轨理的心.

三、反复思维"依师为道之首要"的道理,直到发起定解为止.
由是亲近知识之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识之相二、能依学者之相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四、依止胜利五、未依过患六、摄彼等义以上所说"学人须依止师长"的道理,依因、缘、果三分来决定.
正面应当肯定,菩提道全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的本源就是善知识,或者说大乘道一切五道十地等的功德,都是以师长为助缘才得以出生.
按这样确认以后,就应当发心亲近真善知识.
而在正式亲近之前,务必要了解亲近善知识的轨理或真实相应而得利益的途径,自己要作一种考虑:我现在心里已经想亲近善知识了,我的心要遵循怎样的轨道才能达成亲近的目的呢这当然要求在缘起的各方面都纯正无谬地相应,才能得大利益.
不了解缘起并相应缘起,光是一种空想,并不可能走好人生最关键的这段依师之路.

这里先点清依师轨理的眉目.
首先为了得到具德善知识,要明确所依方面善知识应具的德相,依此标准来寻求善知识.
其次要了解能依止的方面,作为学人,我要具备怎样的德相,努力让自己成为具德的法器,而能承受善知识的教化.
接下来要入到依止的实行当中,要懂得以怎样的意乐、加行来和善知识的心亲近.
意乐包括信心和恭敬两分,要了解到怎么念德生信心、念恩生敬重,怎么从多方面变动自心,又怎么结合在自身上,随分随力地修华严九心;加行上怎么努力去做让师长欢喜的事,包括怎么供献财物、怎么身语承事、怎么如教奉行等等.
整个这一套就是依师的轨理,是依师期间时时都要去做的事,就像每天必须吃饭那样.
因为它是真实能达成亲近的缘起,因此决定有效,做一分就得一分利益,做十分就得十分利益.
反过来,不去做就不出现利益,背道而驰更会发生无量过患.

因此,接着就要确认,如理依止会得到何种的殊胜利益,不如理依止会出现怎样的极大过患.
由正反面的抉择,使自心现起一种决断,开始时时有个严密的取舍,有个坚决行正道的心,事事都能在自身上发起实行,这时就有真正的道心——"这样的心念和行为是不好的,我要改掉;这样的心念和行为是贤善的,我要串习.
"这样由意乐发起去颠倒、修善心的行动,就能逐渐获得依止的巨大利益.
最后是总摄依止法的要义,做最切要的提示.
像这样一一确认并且付诸实行,我们就开始入到极其圆满的依止法的轨道当中.

这部道次第是很圆满的修心教授.
在每一级次第当中,比如这里的依师轨理,又有一层一层的导入次第,是真正圆满无缺、纯正无谬的轨道.
只要遵照次第一步步地实学串修,就能很顺利地快速趣入.
修到彻底时,常啼菩萨、善财童子依止师长的传记就会在自身上出现.
这里都是在极关键的扼要上给人指点,能好好地依照正轨修持,决定能非常顺利、善巧地进入.

今初(所依善知识之相)这要分两部分来认识:(一)修学本法须依止怎样的善知识;(二)这类善知识应具何种德相.
(一)修学本法须依止怎样的善知识总诸至言及解释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

总的在诸多的佛语和菩萨解佛密意的释论当中,由声闻、缘觉、菩萨等各乘相应的需要,虽然说到了多种善知识德相的标准,但在这部道次第教授中所说的善知识,特指对一切三士的道分能逐步地引导学人修持,之后能导入大乘佛道的具德者.

这就是说,本法具德的善知识应当对三士道的修心次第特别善巧,不但自身有相当的修证,而且具有逐步引导学人的能力,的确能把学人的心导入大乘佛道.
当然,此处仅限于显教范畴.

(二)这类善知识应具何种德相心要提示:1、2、具八分之一为下边际其中上品德相应当依据《大乘庄严经论》来确定.
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
"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总的上品大乘善知识,指具足十种功德法:一、"调伏":指具有清净的戒功德.
二、"静":具有定功德.
三、"近静":具有慧功德.
四、"德增":功德超胜自己.
五、"具勤":自己实修和教导弟子上有精进力.
六、"教富":对于三乘佛教有广博的认识.
七、"达实性":自身现证了真实性,或者由教理通达.
八、"具巧说":能善巧演说法义,传到弟子心中.
九、"悲为体":有利他的菩萨性格,利益众生时不贪求名利,以悲愍为体性.

十、"离疲厌":说法没有疲厌心态.
下面一一解释十种德相的内涵.
首先,为什么大乘善知识要具足三学的功德呢论中这样解释: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
若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
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

首先这样抉择:如果连自己都没有调伏,却说能调伏别人,这无有是处,或者绝不成立.
因此,作为师父,要调伏他人的心,先决条件是已经调伏自己的心.
所谓"言教者讼,身教者从",自己做到了才能调伏他人.

这样认识到师父要有调伏的德相,再具体追问需要有怎样的调伏德相呢应当这样抉择:假使只是随意的稍稍做一点修行,就他相续的情况而论,只有一种假的证德名称,也就是有名无实.
如果依止他,根本得不到利益.
因此,师父的内在必须有一种与总的如来教法相符的调伏自相续的功德法,由此能确定调伏的内涵是具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因此《庄严经论》里首先提出调伏、静、近静三种德相(就是指善知识要具足戒定慧功德).

也就是说,完成调心的过程必须要经过这三学,持好了戒才能管制身心,有定的成就才能使心寂静,有慧的成就才能明见真实义、断除烦恼,到此无漏慧的功德才出现,达到了真正的调伏.
显然,随顺总的如来教法,我们也是要完成三学功德.
而我们所要走的这条路,是要依靠师长的引导而如是完成,因此师长他自身要有戒定慧的功德.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
《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
"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
"前文多次出现"调伏"一词,都是总体上说的调伏相续之义.
这里《庄严经论》首先说到的"调伏",指的是尸罗学或戒学.
"尸罗"是清凉义,指持戒后远离热恼,内心得以清凉.
此方译师随顺本土文化,多采用"戒"的名称.

《别解脱经》中说到:凡夫心识的野马时常放逸奔驰,不服管束,即使我们恒常励力,也很难制伏它,因此要用一种非常厉害的如百利针顺衔般的调伏手段,这就是别解脱戒.
"百"表示有多种禁止手段,从各方面严加管束.

戒的管制是非常严肃、厉害的,现在的人自由惯了,根本不服从管教,所以很难持戒.
持戒是指行者致力于克制身语意三门的恶行.
凡夫的心由于长劫以来常常放荡无羁地奔驰,野性十足,势力强大,如果不用猛利的手段就治不了它,就好像必须用具有一百支锐利铁针的衔来制服野马那样.
这是指由各方面的戒规制伏三门恶行的别解脱戒.

这也就像《毗奈耶经》所说,这别解脱戒是能制伏未调众生的百利针铁衔.

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悷马,根如悷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
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

以上圣教的涵义是:就像调马师要用锋利的铁衔来调御野马,我们的六根就如悷马,桀骜不驯,总是在不断地随邪境动转.
具有持戒观念的人,知道自己要一直努力地制伏自心,而不是制伏别人.
也就是要一直看着心,在心奔出去趣向不应做的行为时,就立即制伏它.
(最危险的是心,经论中把它比作野马、猛兽等,可见凡夫的心有多危险.
因此要制伏它,不制伏它,它就会毁灭自己.
)学习尸罗就是要调服心马,使身心时时住在清净戒中,不敢稍有违越.
总之,要由多番励力来控制住心,使心特别听话地趣向应做的方面.
(要知道,如果不能克服堕性,任性而为,就会堕落毁灭.
因此要精严持戒,如履薄冰.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

"寂静"指成就了定学功德.
"如是"是紧承戒学而来.
所谓的寂静,是指像上面那样,对善行和恶行应行、应遮的品类,以依止忆念和正知的缘故,使心发起了内摄寂静而住的定学境界.

这是说定学要依戒学来成就,戒持得清净,再修定就容易成功.
所以修法要依次第,不然是修不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只有粗的先修好了,才能修到细的.
持戒是把粗的方面全给调好了,该断的恶都停止了,该行的善都在行持,心逐渐修得熟练了,就能以念和正知掌握住身心,这样就能使心寂静安住而修成各种定.

念和正知可以这样来认识:做什么事的时候,一开始能记得学处,知道怎么如法地做,这叫做忆念,好像在心中出现了指令;这样提起正念后,随时都无误地知道自己三门的状况,这叫行持时安住了正知,就像有个清醒的审视者在随时了解身心的状况,而精细地照顾好自己.
这样依靠忆念和正知两个心所来严密地调控好身心,不使它缘在非法上面,而是该做的善就去实行,该断的恶就马上断除,不染罪业过患,如此就能出现四正断.
四念住以观慧为体性,首先智慧抉择明了诸法的体性,之后以念使心住在观境上,这叫做"念住".
配合的正知是用以观察三门的行为合不合法,由此才能发起四正断.
四正断以断恶修善的精进行为体性,未断的恶令断,已断的恶令不生,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长.
这样达到以后,很快就能修成四神足,或者得到定的成就.
这样认识了次第,就明确由戒得定是怎么回事.

这里是指师父要有定学功德.
也就是说,他靠着清净持戒,由恒时依止念和正知而如法行持的缘故,使其心发起了寂静内住的定学功德.
这样得了定,住于三昧,调伏自心就到了更深的境地,但还没有彻底,必须得到慧学的成就才能解脱.
因此接着说到: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
"近寂静",是指依止自心已得到堪能性的寂止,而在不散乱中观择真实义,由此发起的慧学境界.

"依"字是依定发慧的意思,有定学的成就,才能发起真实智慧.
好比风中的油灯,在用灯罩罩住后,灯火渐渐稳定下来,不再晃动,这时才能借灯光照明事物.
同样,我们的心由持戒、修定逐渐趋于稳定,能随遇安住,这时候就能做到明了地观择真实义,发起慧学.
此后就在调伏自心上达到了扼要,能从根源上寂灭虚妄分别.
如此,心就能从二障的杂染中解脱出来,也就真正调治好了自心.
具德的大乘善知识,需要具足这样的三学成就,由此就能教导我们,因为他有三学的功德,有多方面修心的实证.
不然自己没有走过这些路,没有修证,又如何能指导我们呢如是唯具调伏相续三学证德,犹非完足,尚须成就圣教功德.
如果只具有这样调伏自心的三学证德,那还不圆满.
也就是说,作为师长还应当成就圣教功德——有教富和达实性两种功德.
解释如下:言教富者,谓于三藏等成就多闻.
善知识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谓是须一,若讲说时能令发生无量知解,若行持时于后圣教能成何益、当时能有何种义利.
""教富",指对于经律论三藏等教法成就了多闻,比如对于一代时教五乘佛法有很宽广的了解,对于有部、经部、唯识、中观等的教义都有相当的了解.
不然,学人作某方面的请教时就无从给予指导和帮助.
作为大乘师长,要具足多方面的功德,相当不容易.
只是自修当然没这多要求,但是作为学人的老师,那就要有多闻的功德,才能应机施教,相应各类学人的根机,作种种启发、点拨、接引等.

就像一位医生,如果只是治他自己的胃病,那只要了解治胃病的方法,但他作为医生,要医治各类病人,那就必须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
这不像现在的专科医生,如果是牙医,就只知道怎么治牙,其他方面就了解得很少,不可能作利益.
而古代的名医要有治百病的能力,那需要相当深广的学养.
像这样,作为大乘老师需要有教富的功德.

善知识敦巴曾说:"说起大乘善知识,须要是一种讲说时能让学人产生无量知解,行持时对往后圣教能成就什么样的利益,能使当代学人获得哪种真实利益.
"这就指出大乘的老师要有教化当代和未来学人的能力,能领导人群和时代,就像世间各领域的导师能引领时代潮流那样.
何况这是出世间大乘成佛之道的导师,要有很大的德相才能充当.

下面再稍微展开来解释一下.
由于这位大乘教师对于圣教有丰富的学识,有很宽阔的视野和敏锐的辨识力、洞察力,他能如数家珍般地作教法各层面的指点,有相当大的启发力.
这使得学人听他讲法会发起无量知解.
就是说跟他学一段以后,就会对于世俗、胜义二谛得到无量的认识,各层面的见解都会充分地开发,就像从如豆的目光发展成天眼那样.
大乘老师如果有一肚皮的学问,懂的非常多,那他的学生开见解就快、就充分,而且会开得非常深广,这是因为有强大师资力量的缘故.
如果自己懂得很少,见识面窄,那就没有这种教学的效果.
再者,不但要真正利益到当前的学人,而且要对未来圣教的传续弘扬起到利益.
也就是说,要有广博的见识、深远的眼光,能洞察缘起的走向,顺应缘起来护持圣教.
佛法的弘扬跟时代、文化有密切关系,你采取什么方法特别重要,你的着眼点在哪里,对于当代众生的根性,文化演变的状况,存在的隐患、危机,如何拯救时弊、正确疏导、引领等,都要有特别透彻深远的眼光,懂得如何顺应缘起而利益未来.
然后说什么法不仅对当前起到利益,还要对未来的圣教作到利益,这都要依赖广博的学识.

达实性者,是殊胜慧学,是谓通达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实为正.
此若无者,说由教理通达亦成.

"达实性"特指殊胜的慧学,也就是通达了法无我空性或者现证了真实性.
如果没得到现证,由教理通达也可以.

如是虽能具足教证,若较学者或劣或等,犹非圆足,故须一种德增上者.
再者,虽然师长具足教和证的功德,但如果比学人功德低或两者同等,那还不算圆满,因此依止的必须是功德比自己高的老师.
以下说出了其中的原因:《亲友集》中作如是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
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
"《亲友集》里这样说:学人如果依止功德不如自己的人,就会退步;依止和自己功德相当的人,就会平然而住,没有什么提升;如果依止功德尊胜的老师,就会成为尊胜者,这是因为老师有高度,他能摄持学人到那样的高度.
所以应当亲近功德胜过自己的人.
如果能亲近具足最高戒定慧功德的尊长,那得到的利益比前面的尊胜还要大.

如朴穷瓦云:"闻诸善士史传之时,我是向上仰望于彼.
"又如塔乙云:"我于惹珍诸耆宿所而作目标.
"是须一种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朴穷瓦说:"每当我听到诸善知识的传记时,我都是向上仰望他们.
"又像塔乙所说:"我把惹珍的诸位尊宿作为自己的目标.
"像这样,要是一种目光向上仰望、有增上功德的人作为老师.

如是六法是自所应获得之德,诸所余者是摄他德.
此亦如云:"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
"若除为他说无谬道摄受而外,无有以水洗罪等事.

以上三学、教富、达实性、德增上这六法是善知识自己应具的功德,其余四项是摄受他人应具的功德.
而且要知道,所谓的利他除了开示正道摄受之外,并没有以水洗罪等事.
正如教典中所说:诸佛不是以水洗除众生的罪,不是以手拔除众生的苦,也不是把证德移在他人身上,而是开示诸法的真实性来使众生解脱.

这里宣说无错谬正道而授受弟子又有四种德,也就是师父要有善巧演说的能力、传法利他的悲愍心、精进以及远离厌患.
具体是这样的:其中四法:善巧说者,谓于如何引导次第而得善巧,能将法义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善巧说",是指对于如何次第引导学人修心已经获得了自在善巧,能把法义很巧地送入所化心中.

在说同一个法义时,的确有善巧和不善巧的差别.
没达到善巧时,法义很难传入学人心里,这是因为自己对于引导次第没有善巧把握,或者没有善巧演说的能力.
相反,如果善知识对引导的次第很好地掌握了,又有智慧能善巧地开演,那就能把法义顺利送入所化心中,让学人很容易理解,一听就了解了法义,领会了该怎么来修心.

悲愍者,谓宣说法等起清净,不顾利养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说,是须犹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说几许法,我未曾受赞一善哉,以无众生非苦恼故.
""悲愍",指说法的等起清净,不顾及利养、恭敬等.
他心里根本没有求利养、恭敬等的名利心,唯一是以慈悲心来为众生说法.
要像博朵瓦告诉慬哦瓦的那样:"黎摩子,无论我宣说多少法,我从来没有接受过一句赞叹,因为没有众生不苦恼的缘故.
"要像这样,根本没有贪取名利的心,而是觉得众生可怜,要给他传法.
这样纯粹是慈悲心宣说法要,就是具悲愍的德相.

(传法是一个行为,它是从什么样的心做出的,那个最初发起的心叫做等起.
比如这样起心:我这次讲法讲得好的话,会得到很大名声,很多人会恭敬我、供养我.
这种心一起来,等起就不清净.
后来的业行是由它带出来的,因此都不清净,就像根有毒,长出来的都是毒枝、毒叶、毒花、毒果.
由根的体性决定了后面都不好,这叫等起.

要注意到,内心最初的运行叫等起.
这个心动得不良善,那出来的一切都是颠倒的,没有好结果.
相反,起的是良善的心,发出的就都是善的.
这里是说,师长传法不是求名利,而是发自慈悲,依止这样的师父就有利益.
如果是求名利而说法,那我们就不能依止,因为他是在搞世间法.
)具精勤者,谓于利他勇悍刚决.
"具精勤",是指在利他上勇悍、刚决.
"勇悍",指没有怯弱、懈怠之心.
"刚"指坚韧;"决"指决断,决定没退缩,没有犹豫.
这样就叫做具精勤.

远离厌患者,数数宣说而无疲倦,谓能堪忍宣说苦劳.
"远离厌患",指数数说法而不起疲倦心,能堪忍说法的劳苦,比如天寒天热、饥饿干渴或者身体疲累等.

以上讲的善巧说、具悲愍、具精勤、离厌患,都是摄受学人方面的德相.
有利他的智慧、慈悲、精进、无厌患,四项全具,就特别圆满.

博朵瓦云:"三学及通达实性并悲愍心,五是主要.
我阿阇黎响尊滚,既无多闻复不耐劳,虽酬谢语亦不善说,具前五德故,谁居其前悉能获益.
咛敦全无善说,虽说施愿,唯作是念:'今此大众皆未解此,余无所知.
'然有前五,故谁近能益.
"博朵瓦说:"十种德相里,三学、通达真实性和有悲愍心这五者是主要.
我的阿阇黎响尊滚,既无多闻,也不耐劳,连酬谢的话也不会说,但他有这五种德相的缘故,谁亲近他都能得利益.
还有咛敦师,根本不善辞令,即使为施主说祈愿,人们听了也都唯一这样想:'大家都不晓他在讲些什么,此外再没有什么可了解的.
'但他有前五种德相,因此谁亲近他都能得利益.
"所以德是主要的,有德就有加被力.
师父如果有戒定慧的功德,就能加被学人的心.
通达实性是有智慧,内在又有悲愍,虽然口才不是太好,所学也不太多,有时候还不太耐劳,但不管怎样,由于他具有主要的功德,任何人跟他亲近都能得利益.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思维传本法的善知识应具哪十种德相二、十种德相中,哪五个是主要为什么以下从反面说明应寻求具德相的善知识.
首先说明仅仅希求多闻、赞美学处谋生而不乐修行者,没有充当善知识的资格.

如是若于诸所学处不乐修行,唯赞学处所有美誉,或其功德以谋自活者,则不堪任为善知识.
宛如有人赞美栴檀谋自活命,有诸欲求妙栴檀者,而问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实无.
"此全无义,惟虚言故.

像这样,亲近具德者必获利益.
相反,如果对诸学处不爱乐修行,仅以赞美学处的美誉或功德来谋生,那是不堪作为善知识的.
这就像有人专以赞美栴檀来谋求活命,别人雇佣他赞美栴檀的好处,他以此过活.
有人听到栴檀的妙处,希求获得而问他说:"你有栴檀吗"他却只能回答:"我没有.
"也就是他根本不能给人栴檀,而只有虚华的言说.
这样的人是"数他万贯宝,自无半分钱",所以利益不到学人.

务必要了解,大乘善知识是有能力引导人修心的佛法行者,而不只是兜售知识者.
自己不实行佛法,只是口头宣说,这叫有名无实的虚名.
自己在实行佛法、有戒定慧的实证才是有实德,才能充任讲席,引导学人修心.

所以,对善知识的判定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要看修行.
前面显示得很清楚:只要具德,有戒定慧,通达真实性,有悲愍心,即使不善交际,不善辞令,都能充当学人的老师,让他得到利益.
就像响尊滚,他闻得不多,不善辞令,咛敦更是说不来话,但谁亲近都得到利益.
反过来说,无论怎么善于辞令,说起来滔滔不绝,或者无论多么会搞人际关系,会搞宣传,或者拿到何种学位等,只要他不讲究修行,那就根本没有实义.

《三摩地王经》云:"末世诸苾刍,多是无律仪,希欲求多闻,唯赞美尸罗,然不求尸罗.
"于定慧解脱三种,亦如是说.

以上的教诫出自《三摩地王经》.
经中说到:末世的比丘,多是无有律仪,喜欢的是求多闻,了解很多知识.
他们唯一赞美律仪,自己却不求守持律仪的功德.
对于禅定、智慧、解脱这三种,也按同样的方式宣说.

今天正是这样,人们普遍希求知识,而不重视德行.
谁的口才好,知识广博,就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
而对于真实修行的人,却无人依止随学,也不见有赞叹、钦佩,这是末世颠倒的相.
其实内在没有证德,只是学得嘴皮的功夫,并不是佛法所取.

禅定也是如此,末世比丘多是没有禅定,他们只希求多闻,唯一赞美禅定,却不求禅定的功德.
这个时代真正实践戒定慧三学的行者实在寥若晨星,口头讲说佛法的人比比皆是.
末世诸比丘赞美戒而不持戒,赞美定而不修定,赞美慧而不求真实慧,赞美解脱而不求解脱.
真正有戒定慧功德的人很少,心都散乱在五欲六尘里,陷溺在名闻利养、交际应酬、生活享受的轮回网中,不可自拔.
只是口头说禅定的利益如何如何,自己一天都没修过定,连得定的资粮都没有修.
整天说定的功德,最低的九次第定成就了哪个呢这样空谈而不实修有什么意义自己对于定的滋味丝毫没梦见,哪里能指导别人修定慧学也是如此,不必说是实证到出世间无漏慧,连资粮道最起码的闻思慧都没有,只有嘴皮上的功夫,这样能给予学人智慧吗谈到解脱更是如此了,自己连求解脱的心都没有,所说和所行完全相违,这样怎么能引导学人解脱呢依止这样的人不能得到法上的利益.

次云:"如一类士夫,称扬栴檀德,谓栴檀如此,香相极可爱.
次有诸余人,问如所称赞,栴檀少有耶诸士夫此问,答彼士夫云:'我是称赞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
'如是末世出,诸不勤瑜伽,以赞戒活命,彼等无尸罗.
"所余三种亦如是说故.

此经又说到:就像有人只会称赞栴檀的品质,说栴檀如何如何美妙,有宜人的香味.
别人问他:"你所赞叹的妙栴檀,你有少许吗"那人回答说:"我只是做宣传的,赞美栴檀的香是我谋生的职业,我是专门吃这碗饭的,不是我真有栴檀.
"像比喻所说这样,到了末法时期会出现很多不勤修瑜伽的人("瑜伽"指与法相应),自己不念念相应法实修,只是以赞叹持戒功德来活命,自己没有戒功德.
这部经对禅定、智慧、解脱也是这样说的.

这都告诉我们,要依止有德的人为师长,而不是口头说得漂亮.
现在到了末法,德相具全的人很难遇到,但也一定是要有修行实德,能带动自己向上的人,这是最主要的.
在依止时务必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德相来判定是否值得依止,就是要找有真正修行功德的人.

如是修行解脱之尊重,乃是究竟欲乐之根本,故诸欲求依尊重者,应当了知彼诸德相,励力寻求具其相者.
诸欲为作学人依者,亦应知此,励力具足如是德相.

像这样,引导修解脱道的师长是使自己的欲乐究竟达成的根本,因此凡是希求依止师长完成道业的人,应当了解合格师长的德相条件,而努力寻求具德相者.
一切想作为学人所依止处的人也应当了解这段内容,而努力在自身上完善如是品德.

依师是修行的头等大事,关系到生生世世,所以要慎重对待.
在世俗的事情中,求学、就职、成家是三件大事,这些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前程、幸福,没有处理好就可能导致一生坎坷,造成很多后患.
而在修菩提时,依师学法的问题比这些要重大无数倍.
依止对了,就能够迅速得到提升,从此顺利走上解脱、成佛的道路.
如果依止了邪师,会毁坏无量世的前途.
因此这里郑重地交待,修解脱法的师长,是能究竟达成我们所愿的根本,所以想依师求道的人,务必要了解师长的德相.

了解后才有寻求的方向和判断的眼光,才能按此标准努力寻求具德相者作为师长.
就连世间人成家,也要慎重选择,如果遇人不淑,那就会贻误一生.
或者要学一门技艺,也要依止好老师,有幸遇到了好老师,就能学到本事.
如果依错了人,就什么也学不到,白费时间和精力.
这里要按佛和菩萨开示的师长德相的标准,来理智地寻求.

由时运故,具全德者实属难得,若未获得如是师时,将如何耶《妙臂请问经》云:"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于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
若有具慧形貌正,洁净姓尊趣注法,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精悍工巧知报恩,敬信三宝是良伴.
诸能完其如是德,于诤世中极希故,半德四分或八分,应依如是咒师伴.
"此说所说圆满伴相八分之一为下边际,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述大依怙说尊重相亦复同此.
故于所说完具圆满诸德相中,随其所应,配其难易,具八分者为下边际.

这里提问:由于时代法运的缘故,佛法已经走向衰微,学人自身的善根、福德也较差,在这样的时代大气候里,要感得功德完具的师长,实在是很难.
佛在世时或正法时期,容易遇到功德圆满的善知识.
或者如在极乐世界,一生补处菩萨无量无数,修证极高的圣者像大地微尘那么多.
而我们处在秽土五浊炽盛的末法时期,具全分德相的师长得不到时,应该如何呢依据《妙臂请问经》的说法来类推,具有上述十种德相总含量的八分之一是师长应具德相的最低标准.
这部密续里说到,咒师上品的助伴为具足十六种德相.
但在斗诤坚固的时代里,这样的助伴极其难遇的缘故,因此可以降低标准,具一半、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者都可以依止.
该续说到,有圆满助伴德相八分之一含量是最低标准.
在《博朵瓦语录》里说到,阿底峡尊者对于善知识的最低标准相也是这种看法.
因此,在以上十种德相的圆满含量里,按照适当的方式,配着难易程度,具有八分之一品德量是最低程度.

这是大致的判定,要具体地定量比较困难.
比如,戒本身有很广大的内涵,三乘戒有各种根本和支分的学处.
定慧二学、教富、悲愍等都是如此.
如果要求各方面都特别圆满,这实在是稀有难遇.
善知识本身会有很多德相不具足,他的功德能达到圆满德相的八分之一,这是最低程度.
这样依止他就能得利益.

下面解释一下这段经文的涵义.
经中说到:如果马车只有一个轮子,缺少另一个轮子的资助,虽然有马,也无法在道上行进.
同样,咒师缺少修行的助伴,则无法成就.
所依助伴的标准如何呢最上品的助伴应当具足十六种德相:1、有智慧;2、相貌端正;3、身体洁净;4、种姓尊贵;5、心倾注于正法,不愿散乱在非法的事上;6、有大辩才;7、行善具勇悍心;8、眼耳等诸根得到了调伏;9、语言柔和温暖;10、慷慨好施,有施舍的善心;11、有悲愍心;12、行善时能忍饥渴、身心劳苦等,有安忍的德行;13、不供奉婆罗门等其余天神,皈依很清净;14、行善精进勤巧;15、知恩报恩;16、对于三宝有信心和恭敬.
但能完具这十六种德相者,在今天盛行竞争的年代,极为稀有难得的缘故,因此具足一半德相、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者,就应当依止为助伴.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为何赞美学处而不乐修行者不堪为善知识这对我们修行有何启发二、师长德相的最低标准是什么(二、能依学者之相)第二,能依学者.
接着要明确能依止的学人要具备哪些德相.
法行能否取得利益,取决于师徒双方的因缘,所谓"两好合一好",人和人相处都有这个法则.
譬如兄弟间,兄友而弟恭,以善心交流,各自遵守伦常的本分而行,则会出现伦理善道的利益.
其余夫妻、母子、姐妹等伦理都是如此.
所谓"家和万事兴"也是这个道理,佛法上的授受或者法道上的传授和承接更是如此.
一来师长要具足德相,才能传道次第修心法;二来学生要有好的品德,才能和师长相应,从而得到各种学法的利益.

以下依《四百论》来确认学人应具的德相:《四百论》曰:"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不变说者德,亦不转听者.
"《四百论》中说:具足正住、具慧和希求这三种德相者是闻法之器.
此类具德者不会把说者的功德变为过失,也不会把同学的功德变为过失.

正直而住,又有辨别是理非理的智慧,又在修法行善上有希求,就对师长和同学的功德不会颠倒地看为过失.

《释论》解云:"说具三法堪为闻器,若具其三,则于法师所有众德,见为功德,不见过失.
犹非止此,即于德众所有功德,亦即于彼补特伽罗,见为功德,非见过失.
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说法知识虽极遍净,然由闻者过增上故,执为有过.
于说者过反执为德.
"是故纵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识,然于其师亦难了知.
若知彼已能亲近者,必须自具是诸德相.

《释论》中解释说:具足正住、具慧、希求此三法者堪为闻法的法器.
如果具有这三种德相,对于法师具有的众多功德都能见为功德而不见过失.
非但如此,对具德法众所有的功德也都见为功德而不见过失.
相反,若不具备如是法器德相,则会颠倒认识.
虽然说法的善知识完全是清净的,但以闻者的过失增上的缘故,或者以颠倒心的附加作用,犹如以眼翳的错乱力把本为白色的海螺看成黄色那样,倒执说法师有过失;或者说者的过失反而执著成功德.
因此纵然得到了具一切德相的善知识,仍然难以了解师长的功德.
如果想知晓善知识的功德,而且能亲近善知识,必须自己具足此等德相.

这是自他心心相应的问题,双方都具足德相才能相知相契,才有法道的真实传持,只是一厢情愿就根本不可能实现.

作为学人,首先要了解这些德相各是什么内涵为什么缺一不可接着应当在自身上审察:我具有这些德相吗如果有应修随喜,使之增上;如果没有应设法使自己具有.

其中正住者,谓不堕党类.
若堕党执,由彼蔽覆不见功德,故不能得善说妙义.

"正住"是指心很正直,不会堕在党类的偏执中.
一旦堕入党执就会被偏执覆蔽,见不到功德.

心如果正直而住就能客观地看待一切事物,有功德的见功德,有过失的见过失.
如果心有偏执就像戴了墨镜一样,心上有了障碍而见不到物体的本色.
如果我们存心正直,则一切善说的妙义都能无障碍的接纳.
但如果心有偏颇,则只能接受与执著相应的言论,得不到其他善说的妙义.

学修佛法就是要随法而转,不能再跟随以往的习性.
从暇满一路上去,破现世执、来世执,常乐我净等颠倒见以及以自我为主的各种心理、行为,所持的各种世间恶宗见解,全部都要放下,连小乘以自利为重的求解脱心都要舍弃.
最终达到大乘的时候,要以三轮清净的智慧摄持来行一切善法,甚至心住于相的执著都要全部去掉.
在这个修心的过程中,只有具足正直而住的德相才能如实地受取法义.
否则只局限在自己狭小的偏执心里,就没办法发展.

所谓"党执",从自身上观察,就是过去串习过一些自己拥护的见解,或者各种主义、思想、习性等等,并对此非常执著,执为"我所",而且从来没意识到这些都是要消灭的对象.
一接触正法,处处说的都是要破掉自己的颠倒心,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条件反射地保护自己的见解和习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没有学法的希望了.
学法就是要洗心革面,再造新人.
不随法而转,甚至连听都听不进去,只喜欢听适合自身爱好偏向的话,那就不会有作用.
应当意识到,我们绝大多数的心都是颠倒的.

现在要接受道次第一整套的教化,这意味着一路要舍掉自己的偏好,一直要住在法里,这样才能转得过来.
这都是转心的教法,如果全部都正常就不必转了.
所以闻法的时候,学人应该把自己的那一套舍掉,从此以后心依于法最为重要.

"党"有很多种涵义,根据《康熙字典》的解释,"党"指朋、辈、偏的意思,因志趣或利益等而结成一族或一类.
我们常常对自党会偏护,对他党则排斥.

这种习气在闻思修佛法时,也会不自觉地发起,把自己所偏好或者首先接触的法门、宗派或者道友执为自党,心里带着偏执而学法.

以世间的母亲为喻,母亲会把自己的孩子执著为"我所",是她最亲最爱的宝贝、心肝.
由于心中存有这种偏执,情生智隔,就会导致看法不客观.
偏执的情感,使她看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即使自己的孩子打了人,犯了错误,也仍然认为都是其他孩子的错,连旁观者站出来作证,她也不肯承认是自己孩子的错.
而别人的孩子不论有多么优秀,她都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更好.
为什么看法不客观呢就因为她的心眼带上了偏执的墨镜.

学法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会被自己的偏执心蒙蔽,并且非常敏感,稍微受一点刺激,就会立即反弹,实际这正是自我保护意识,因为心里有自党偏执的缘故.
过去没有经过观察,就一心把它建立成自我,或者是由于前世串习过多,或者是今世在邪说里浸染过深,所以心中认定了所谓的自党,稍一触及就立即抗拒,心里无法接受.

我们心里的系统是很复杂的.
具体来说,如果过去对世间学问非常崇拜,浸染过深,即使入了佛门,他的学问情结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去掉的.
即使学了正法,但还是认为那些本是错误或者无实义的学问是需要学习和认可的,让他彻底放下世间法,追求出世间的佛法非常困难,他怎么也不肯松手.
之所以如此,就因为心里的执著已经凝结得太坚固,想要清除掉就比较困难.

又比如,过去非常崇尚现世生活的种种享受,对此熏染得过深,认为现世法人人都需要.
这样的话,一听到噶当派舍弃今世的法,就非常难适应.
这是很干脆的,要全部舍掉,心要完全从现世法中脱出来,一心摄取正法实义.
修念死无常时,每天都要盖碗,随时忆念死亡即将到来,根本不考虑明天的事.
现在学法要抛弃过去的执著倾向,如果心里堕在过去的党执中,自然就无法接受.

现在我们在道上逐步行进的时候,意味着要不断舍弃过去,它有一路的转化.
如果心中的偏执没有去掉,对法就会不认同,更不可能随法而转,连接受都非常困难.
心地越纯朴,障碍就越小,学法就越容易上路,很快能随法而转.
党执越强,要破坏它时就有越大的阻力.

总之,我们作为学人,必须具备"正住"的德相.
如《中观心论》云:"由堕党恼心,终不证寂静.
"堕党类者,谓贪著自宗、嗔他法派.
应观自心,舍如是执.

就像《中观心论》里说的,如果你堕在党恼心里,终究证不到寂静.
佛法最终是让你返本归源的,如果堕在了党执中,就会在佛法里分判自方和他方,对自方贪著,对他方嗔恚,这样一来,就以偏小心无法受取圆满的法义.

走成佛之道是要从初发心开始,一直成长到断证圆满的佛果为止.
一路上所有该断的就断,该证的就证,该发展的就发展,如果没有舍弃自己狭小的偏执,就会一路处处碰壁,而不能畅通无阻.

譬如说,有些人最初入了小乘,后来又遇到了大乘,如果没有舍弃心里的偏执,他就接受不了大乘,自然也就没办法发展了.
或者最初学习波罗蜜多乘,心中有偏执就接受不了金刚乘,也就没办法入到金刚乘的道.
或者非常执著世间的善道,心就死执这一块,对佛法心要的空性就不肯接受,还有一种贪自嗔他的反应,这就不可能证到寂静.
佛法引导我们最终要将证到寂静,妄执全部去掉,教法全部是让我们得寂静的方便,就看心能否正直而住、体会佛法的本义,然后遵循法道实行.

所以我们要观察自己的心,既然要走成佛之道,就要舍掉种种偏执,不应有门户之见.

《菩萨别解脱经》云:"应舍自欲,敬重安住,亲教轨范,所有论宗.
""自欲",就是自己的偏好.
现在学法修道了,就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要继续随自己过去的老一套走,还是依真实教授的轨范而行呢如果仍然要走老路的话,那来学习佛法做什么呢没有什么意义,也根本不必再学,无始劫以来,自己的那一套早就很纯熟了,无需老师再教,也没有什么新的内涵.
只要一起心就执著"我",为了满足"我"、爱护"我",生起了种种烦恼,造作了种种罪业,总是随自己的心所欲,这又怎么能与法道契合呢就像《菩萨别解脱经》中所说的,真正来学法的人,就要把自欲舍掉,非常敬重地安住在亲教师轨范的所有论宗当中.
也就是说,既然是来学法,就要安住在善知识所教导的法道里,这样就能不断地走法道.
如果这一点没做到,那我们学法就没有用了.

现在世间教育已经沦为知识技能的培训,甚至只是一种商业买卖,只要付钱,就能得到学习各种知识的机会,奠定获取名利的资本,这当然不是圣贤之道.
圣贤之道是依师学法,是要舍弃自己.
我们应该有这个意识,现在来学法趣入了圣道,就要把过去的一整套垃圾全部扔掉.
就像佛经里说的,那些尊者出家后,都说自己才几岁,即使是八十多岁的人,都还说自己只有三岁.
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过去都是颠倒的,自从入了佛门,学了正法才有了新的生命,从此以后开始走法的道路.
自己已经很深刻地意识到过去的一切想法、见解等全部是颠倒的,所以就从头开始学,这个就对了!

如果仍然抱持过去的那一套不放,学法就没什么用处,甚至心里连接纳佛法的空间都不会有,已经完全被偏执占满.
所以,这里最关键的就是"应舍自欲"四个字.
从我们学法的这一天开始,就表示新的生命诞生了.
之后,我们就要按照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处处都依法而行.
只有这样,我们才具足一个学人的德相.

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自己的心就要向正直和纯朴方面靠拢,这样学法才开始在自心上生起各种法的功德.
尤其是在现代人,心更加缺乏正住的德相.
因为我们受的是现代教育,先生跟学生之间没有什么法道传承的关系,学生只是拿钱来买知识,学完也就罢了,根本谈不上什么舍弃不舍弃自欲.
但是真正的圣贤之道并不是知识的交易,而是要跟着师父去学的,这完全是两回事.
师徒之间有很深的伦理关系,有法道的传承关系,要求学人必须具足德相,而且要随法而转,这才是真正的学人.

现在党类异兴,尤其是对自身的偏执心过强,那就没有办法了.
譬如说,按照世间的学习来看,很多学生都是学完一门课就和教这门课的老师没有什么关系了,有的甚至见了老师连个招呼也不打,和陌生人一样,这是教育的沦丧.
现在发展到佛教里,也出现了很大的弊端.
学习佛法并不是学知识,你已经学了道次第,就是要开始修心了,你的课程就是修心,学了之后要马上安住在所教的轨范、宗义里,你的行为就是要按照法所说的去做,一切都随法而转.

如果心中的偏执不肯舍弃,或者没有意识到,到了佛教的团体里还认为和世间的教学方法差不多,只要自己认真听、努力学就可以了,还有什么其他的事要做呢你讲暇满我会重复暇满,你讲无常我会重复无常,你讲空性我也能重复空性,什么法我都能学得很好.
但如果老师说:"既然如此,已经讲了暇满,那你为什么还每天看电视呢已经讲了无常,你怎么还在一个劲儿地追求世间的种种圆满呢已经讲了三恶趣苦,你怎么还丝毫没有顾虑地造作恶业呢"等等.
老师这么问的时候,学生却说:"我都已经听了你的课了,你还想怎么样啊"这就完了,这样的学生根本不是来学法求道的.

在世间学校里,知识的学习几乎都不要求学生的心里有什么改变.
学个数学、语文、英语、化学等等,又能要求学生的心里发生什么改变呢只要记住并且会运用就可以了,这就是要求.
既然是学习,那谈什么必须得把自己放弃要舍弃自欲呢所谓的尊严、兴趣、爱好等都是"自欲"的范畴.
连我们自己的一点生活空间、娱乐、爱好都要受到管制吗如果再批评的话,那更是得把老师告上法庭了.
学法若是如此,真实的法道就会变得一塌糊涂.
不仅世间的学习非常困难,家长很难办,老师也很难办,到了佛门里面,同样师长也很难办.
如果不具足这个德相,那么学习道次第,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就根本不会产生什么作用.
所以,现在先不要忙后面的修行,先要对照检查自己是否具足法器的德相,不具足的话,就要首先在这些方面努力.
否则的话,就会一边承接法义一边漏失,走到最后,终究是一无所获.

要想具足正住的德相,就得面临摧毁过去系统的现实,而且心要正直,不能以自己为重,要能舍,能听从教导.
如果自我的系统过强,连轻轻触碰一下都不行,那又怎么能摧毁呢怎么能一步一步修上去呢很显然,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现在的党执,我们更多强调的是人们内心对自我的维护和崇拜.
过去建立了很多种主义,什么现实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主义、自由主义等等.
这些"主义"是很厉害的,它就是我们心里所维护的"党".
有了这些党执,就会贪著自宗、嗔恚他宗,也就是当别人说的话和自己的想法、品味、兴趣、爱好、偏重等有所不同时,马上就排斥,这就是凡夫的习性.

现在就要认识到,学人首先要从德相上着手,而不是从世智辩聪上着手,能说会道、巧言善辩并不是法器的德相.
尤其是今天这个时代,传统逐渐在丢失,时代也变得更加浊恶,人们经过了几十年的熏染,想要使自己具足正住的德相,比宗喀巴大师的时代不知道要困难多少倍!
但是我们不得不谈,就因为这是一个修心的教授,大家并不是来学知识的.
学知识哪里要舍弃自欲呢世间尤其像西方这么自由的课堂里,学生动辄就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又哪里肯舍弃自欲呢根本不可能建立圣贤之道上的传承关系,也不可能有所谓的修心,这是教育的大破产!

现在进入了佛法的修学,重要的还是在于我们的心能不能敬重法能不能很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党执敢不敢于放弃自己,随法道而行这样才会有成长.
因为整个道次第的修学,从暇满一直向上走,就是要使我们的人格发生深刻的变化,要从凡夫的品性逐渐转成"士"的内涵(所谓"士"就是一心坚行法道的人).
从下士开始,再发展到中士、上士.
到了上士以后,就具有了菩萨资格,这个时候就堪当行持无上法道了,心已经完全转变了.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虽能正住,若无简择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二事慧力,犹非其器.
故须具慧解彼二说,则能弃舍无坚实品、取诸坚实.

如果有人心想:只具备正住的德相就满足了吗回答:还不满足.
虽然心能够正直而住,但如果没有简择善说正道和恶说似道这两种事的智慧力,那就还不算是法器.
所以还要有智慧能够辨认善说和恶说的差别,由此就能弃舍无实义的邪道品类,而受取具实义的正道品类.
("简择"是简别决断的意思.
"简"是简别、区别或区分的意思,不是简单的意思.
经论里常出现的"简别"、"简异"、"简非",都是这个意思.
用"简"字是表示有智慧的辨别能力,对于善恶、是非、大小、真实和相似等等,看得像黑白分明那样清楚,非常明了断定.
)我们现在要走成佛的菩提道,而且是在自己心上走,所以时时处处都要辨认什么是正道、什么是相似道.
如果没有简择的智慧,颠倒了正道和非道,那就会错误地取舍而导致误入歧途.
这样就没办法正确地修心,没办法在自心上取到有利益的方面.
如果慧力不足,也会导致对道的抉择不能决断,趣入就不那么干脆,或者表现得心里有犹豫,有所保留,不能全力以赴地坚定修行.
这样就在心力上差了很多,原因是智慧力量不足,没有一种决断的力量.

结合在这部道次第的修学上,可以这样来了解为什么要有简择的慧力:修三士道时,每节修心都要首先决定好心上要走的路.
一旦决定好了,再一心一意地串习,就是所谓的修心.
意乐和行为是由见解而来,见解又由智慧简择正道和非道而来,所以智慧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大体上说,要能够辨别三士道上种种道路的差别,比如善趣道和恶趣道的差别,有漏道和无漏道的差别,小乘道和大乘道的差别等等.
又比如,在内心缘起的方向和道路上,一定要明辨因果律的各种差别,生死和涅槃之道的差别,大乘因果的差别等等.
还要不断地以智慧辨认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什么是有实义、什么是无实义等等.
而在离过证德的方面,也要辨认清楚心里怎么想、行为上怎么做才是真正有利于自他,有利于今生和来世,这是正确的道路;反之,自己怎么想、怎么做就成了缘起方面的衰损,唯一是在损坏自己,导致无穷的后患.

像这样,本论在缘起的法则上作了明确的指点,如果具足慧力的话,会很快认识到自己心上该走的一段段道路.
由此就不再迷茫、彷徨,也不会停滞不前.
多番抉择之后,会非常清楚什么是无实义、什么是有实义.
抉择一旦断定了,就会毫不犹豫地放下那些无坚实品,一心受取有坚实品.
就像一个食品检验员,当他清楚地了解了这些是毒素、那些是营养素时,就会断然无疑地舍弃含有毒素的食品,服用含有营养素的食品.
这就是智慧所起到的无误取舍的作用.

相反,没有智慧力的话,就常常会相当颠倒糊涂.
比如有些垃圾食品表面上包装得很光鲜,里面充满毒素,而他却认为这是非常好的.
虽然人算是比较直,但由于没有辨别的智慧,导致他把毒误以为是好东西,而且拼命地吃,还鼓励别人吃.
有些包装并不精美,却是很好的食品,他一看包装就扔到一边,这就是不具慧力的过失.

像这样类推可知,学法一定要有识别真假的能力,要能辨别各种道的差别而丝毫不糊涂.
只有具足了慧力,才不会再受世间邪说的迷惑,无论再怎么推陈出新,纵然有无数种炫人眼目的思想言论,也不会上当,一眼就能看穿.
对于有实义的法道,则无论有多少人反对、嘲笑,也会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会有任何动摇.

学习道次第更需要有这种德相,三士道逐步地转心,都是首先转变以往颠倒的观念,之后在意乐和行为上转变,转变的契机就是以智慧认清了正道和邪道.
缘起上一旦抉择认定了,接着就能确认,的确这是正道,非走不可,也就会非常明确地取坚实方面、舍不坚实方面,意乐和行为也就开始能真正转变了.
不然,连正道和错道都辨别不清,又怎么会有坚定的取舍呢若念:仅具二德足耶纵有此二,若如画中听闻法者,全无发趣,仍非其器,故须具有广大希求.

讲到这里,还会这样想:只有正住和具慧两种品德就满足了吗还不满足.
纵然有这两种德相,但如果是像画上的听法者那样完全没有趣向进取的心,或者发起想要按正道实行的心,那就只会在口上谈论"这是对的、那是错的",丝毫也不会在自身上实行,当然在修心的实践上就完全落空了,也就不会有真实的进步,所以仍然不是法器.
必须有广大的希求心,或者对法道的大进取心,才算是法器.

学道要有广大的志愿,因为自己是想得到解脱和成佛的大果位,没有大的希求心怎么能一生坚持不懈地修道,而达到成就呢只是像画上的人一样,没有进取心,听法的时候无动于衷,听完也不付诸实践,那充其量只是听了一点佛学知识.
这种无心的人,无论给他传多少法,也不可能有丝毫转变,他不会真心地以法来改变自己.
很多人闻了法,对这个法也清楚,那个法也了解,但缺乏如心脏一样的大希求心,就绝不会有真实的修行.
希求心是一种道心,对于道非常向往趣入,有真切的想修行的愿望,这是能否入道的关键.

心要提示: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二相,开说为五.
若如是者,可摄为四,谓于其法具大希求,听闻之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
此四顺缘,谓具慧解.
弃舍违缘,谓正直住.

《四百论》的注释中,在前三项之外,又加上恭敬法和法师以及内心专注这两种相,总的开为五种相.
如果这样来讲,就可以归纳为四点:一、对于法有大希求心;二、听闻的时候一心专注;三、对于法和法师发起大敬重心;四、弃舍恶说受取善说,也就是领受到了真实道以后,主动地受取奉行.
发起这四种德相的顺缘是具有慧解,舍弃违缘的要素是内心正直而住.

换句话说,有智慧能够辨别正道,就能顺利地发起四种德相.
了解了法有极大的义利,是一切安乐的来源,就有大希求心;了解了听闻时随着心行的差别,而有很大的利害关系,就会内心住在诚敬和贤善当中,一心谛听妙法;明了法与法师的功德与恩德后,随着会引发大敬重心;对于闻受的法义能简择真实道和相似道的差别,就能做到弃舍恶说受取善说.
要这样总的了解具慧是发起四种德相的顺缘.

正直而住,就是不带偏执.
一旦了解了这些是正道之后,就会敬重地安住在这些轨范当中,而不会因为偏执心,不合自己的意见就不肯趣入.
因此,有正直而住的德相,就远离了发起各种善心善行的违缘.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学人方面应具何种德相为什么二、思维正住的内涵,观察自心不正住时是如何障碍领受法义的.
三、在自心上体会"党执"、"自欲"的内涵.
如何才能对治党执而具足正住的德相呢四、请结合本道次第的修学,思维为什么要有具慧的德相五、为什么要具足希求的德相六、宗大师将弟子德相归纳为哪四点这四种德相的顺缘和弃舍违缘的要素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反省心中的法道学人应反省自身上是否具足弟子四德(对法有大希求心、听闻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是否具备顺缘(具慧解)、弃舍违缘(正直住).
大家可以自己画表格.

对照自心应如何行是诸堪为尊重引导所有之法,应当观察为具不具.
若完具者,应修欢慰;若不具者,须于将来能完因缘励力修作.
故应了知能依诸法.
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则不觉察,由此退失广大义利.

对于学人而言,上述的法义特别重要,因为在依止师长闻思修期间能否得益和得益大小,是依自己是否具足德相或具备多少来论定的.
自己方面做得越好,得益就越大,过失就越小.

所以这些有资格得到师长引导的内在德相的法,应当观察自己具不具足.
上面把《四百论》说的三相和《广释》中的五相合成了"四相两缘",学人就按这个标准一一反省:对于正法,我有大希求心吗闻法时我做到了专注谛听吗对于正法和说法师我起了大敬重吗听闻后,我做到了弃舍恶说、受取善说吗顺缘上,我有简择真实道和相似道的智慧吗违缘上,我都正直安住而弃舍了偏执吗每一次都要严格按这四相两缘来反省.

如果上述的德相自己都具备,就应当随喜自己,或者修持欢喜心.
心里想:具足这些弟子德相多好啊!
我还要更加增上.
(这不是稍有功德就沾沾自喜的心.
后者属于烦恼,是我慢的表现.
凡是感觉自己了不起,比别人好,那就是慢心在作祟.
而有欢喜学好的心,对于行善住在欢喜心中,这是一种好乐心、上进心,是自己在滋润善根.
所以两种心截然不同,一定要辨清差别.
)如果反思到,我离弟子的圆满德相还有很大距离,这些方面都不具足或者还做得很差,那就必须在能完善的因缘上努力修作,不好的就多改,好的就多提升,有能完善的因缘就多争取,而且平常多积资净障,多往这方面祈愿,而且要不断地反省,见贤思齐.
像这样就能进步,千万不能自暴自弃.

所以作为弟子,先要了知能做到依止师长的各种品德的法,之后才会自觉地在自己身上加以完善.
如果不了知学者应具的德相,就不觉察自己的缺点,连缺点都不认识,又怎么会改正呢一直落在不好的习性中,就会退失广大义利.

总结总而言之,想修学圆满菩提道的人都要认识到,自己要努力具足法器的德相.
如果不在这上改进,就会耽误一生,每次闻法都不会真正在心里得到它.
只有具足德相,才会以大希求、大敬重、大心力,正确无谬地持住法、勤修法、证得法.
否则,天天都赶场似地听来听去,自己的心也不会有多少变化.
纵然稍得一点利益,严格来说还是空过了.

前面本论已经教诫过,不要做只会评论戏中勇士功德的观众,自己却丝毫不具,应当做个行者,对于法上说的学人的品德,自己要努力地修("修"是指修身、修德).
有上进的善心,听后就会实际去做,做了就会得到.

世界上有很多评论家,比如问一位武术评论家:"你自己会打吗"他回答:"我的职业是评论,不是真刀真枪地打.
"我们学佛不能只做评论家,不能分离心和法,我们要有求道的心.
(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第三,彼应如何依师轨理者.
"彼"是指具足弟子德相的人,他应当如何依止师长呢这其中的轨理或者依止法上的轨道如何呢下面就宣说这个主题.
(中间插了一段说明,一直到"如是应知"以下,是正式分出科判.
)如是若自具足器相,应善观察尊重具否如前说相,应于具相受取法益.
像这样,如果自己具足了法器德相,应当先好好地观察师长是否具有前述的德相,应当在具相者前受取法益("法益"就是正法上的利益,学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得法益).

是复有二传记不同,谓善知识敦巴与桑朴瓦.
在依师的多少上,又有善知识敦巴和桑朴瓦两种范例.
前者依止的师长很少,后者则很多.

桑朴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讲说,即从听闻.
自康来时,途中有一邬波索迦说法而住,亦从听闻.
徒众白曰:"从彼听闻,退自威仪.
"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
"桑朴瓦依止的师长很多,凡是有讲说,他都去听闻.
一次,他从康地过来的路途中,遇到一个居士教师正在说法,他就去依从听闻.
徒众们说:"您在他面前听法,退失自己的威仪.
"他回答:"你别说这种话,我得到两种利益.
"因为这位大德的心很纯良、很清净,他对法有清净心,所以无往而不利,无论在哪位师长前都会得益,不会观过失.

善知识敦巴者,尊重鲜少,数未过五.
善知识敦巴依止的师长就非常少,不过五位.
其中有受居士戒的师长、教念书的师长、舍准大师、班智达弥底和阿底峡尊者.
舍准大师,只在他面前听了些法相经论,班智达弥底,也只跟他听过一两次经教,一生主要依止的是阿底峡.
这是另一种示范.

博朵瓦与公巴仁勤喇嘛共相议论彼二谁善,谓于未修心易见师过起不信时,善知识敦巴轨理善美,应如是行.
现见此说极为谛实,应如是学.

博朵瓦和公巴仁勤喇嘛共同谈论以上两种哪个更好.
他们认为,自己处在没有修好心、容易见师长过失不起信心的阶段,善知识敦巴的轨理是很好的,应当按那样去做.
对此,宗大师评论说:现见这种说法极为正确,应当这样随学.

末法时期,人心复杂不善,自心需要长期修整,才能渐渐奠定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适合随便依止很多位善知识,因为很容易见过失,造成过患,而且容易把心搞得非常杂乱.

如是应知曾受法恩,特于圆满教授导心知识如何依止,其理分二:一、意乐亲近轨理二、加行亲近轨理这里要了知,对于曾受过法恩,特别是在圆满教授上引导自己修心的善知识,如何来依法依止.
这包括以意乐和加行亲近的两部分轨理.

学轨理时,要用心遵照圣言教授一步一步地模仿、练习,最终串习成标准的善心善行.
我们只有反归自身修心,才不会流于知识化的学习.

学依止法就是修好心和行为.
"心"是指意乐,这要运用因缘来引出.
念功德能引生信心,念恩德能发起敬重.
心中成熟了信心与敬重,就得到了依止的根本,以贤善意乐依止,就能与师长的心亲近而得到利益.
没有修好意乐,那就不具根本,不能得成就.
如果颠倒而转,心存狐疑和骄慢,那绝不是相应的缘起,反而会逐渐背离,造很多深重的罪业.

次第上不能乱,应当遵循内心发展的规则.
先是修贤善意乐,真正善心引起了,不断地加强到量了,根源上的力量充实了,自然会引动清净的贤善行为.
"加行"是指行为上加很多功力去做,自觉地、不断地多修善的行为,就是做加行的意思(这里指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如教修行这三种行为).

悟了缘起的轨则,又引发出了很好的意乐,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多在行为上做,这就在缘起上达到了要点.
这是缘起的道,意乐和加行一旦修成,就自然与善知识的心亲近,到了能领受法的因缘点上,善知识的道就会传到自己心中.
不能尊师重道,听任何法最多成了积累知识,而且增长我慢,难以调伏.
心里能尊师重道,才会真心地受持每一句法教,殷重地在自心上受持,如此整部道次第的教授才转成了内在的修心.
一念之差,会导致人仅仅是在累积知识.

初中分三:一、总示亲近意乐二、特申修信以为根本三、随念深恩应起敬重以意乐亲近师长的轨理有三部分:第一,要从总体上了知能亲近师长的九种心.
每一种心都要在自身上反省:我有没有这种心我做得怎么样如果有就随喜自己,而且给自己打气,我一定要做得更好.
如果没有,就应当呵责自己,要从心里改过自新.
但是转变自己的确不容易,暂时做不到的地方也不能放弃,而是要猛利发愿:愿我能早一天具有这样的善心!
平时好好地多积资净障,常常非常诚心地祈愿,这样用愿的力量来带着自己的心逐渐地上进,那就会渐渐改善.
缘起不断地集聚,过去难发起的心,最终也能发起.

学亲师的意乐有个逐步转变自心的过程,效果全在转心上看,转得快就进步得快,得利益就快.
所以听懂了要马上在心上修,修得一分就进展一分,改好了一分就变了一分,每一次都要这样在心上修,这才会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大家千万不要只做表面知识,不然就离题万里了.
上品的修行人天天有进步,中品的修行人月月有进步,下品的修行人年年有进步.
一定要知行合一,听到的教导要尽量实行才不枉费此生.

总的认识了能亲近师长的九种心后,接着就要拿到意乐的两个大根本——信心和敬重,简称"信敬".
这两个字是依止法的心要,生起了它,就得到了依止的要点.
信心是根本,有了信心,还要常念师长的恩德来引起敬重之心,这在缘起上十分关键.
历代大德都是这样对依止法殷重奉行的,就是因为具足信敬的缘故,就肯放舍自己,尽全部的心力来守好法道的伦理,因此能得到大成就,这是由于具足根本的缘故.

反过来也要认识到,如果我们内在没有起信敬,那就像最深的源头没有打开那样,依止的行为就不会源源不断地发出,自己也感觉心上被闭住了,善的力量一点出不来,师长的加被也进不去,因此在法道上会没有进展.
心里的蒙蔽太大,信心和敬重远远不足,行动上也就怠慢不恭,或者不能像孝子一样依教奉行,心和心之间相隔万里,那就算学无数年也从不会奉行半句话.

以孝悌之道来说,人要是不明理,会相当愚痴麻木,心会一直陷在僵化当中.
只有明了理,观念上转了,才开始有心上的转机,自己会开始觉得应当这样做.
但这时候底子很薄,必须加强培养练习,不断地积功累德,才能转成好人.
这里依止的原理与此相同,而且应拓展到更深的轨道.

今初(总示亲近意乐)《华严经》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能摄一切亲近意乐所有扼要.

华严九心摄尽了亲近师长意乐的所有要点.
这是极好的法规,不多不少.
学华严九心时,首先要认识每一种心的状态,然后对照自心检查,是不是有这些内涵.
有就修随喜,而且策励自己,使好的方面日益增长;如果还不具备,这正是自身上的缺陷,应当努力弥补.
没有以华严九心的镜子照自己,就不知道该在哪里努力;照了才见到浑身的过失,这样能改一点就进步一点.
如果浑身的过失一点不觉察,认为自己一贯正确,那就不会有任何进步.
混到死还在骗自己,这是莫大的愚痴.

即彼九心摄之为四.
这里将九心摄成四节:一、孝子心,二、金刚心,三、大地心,四、荷担事业重担后如何行持.
这样就条理清晰了,便于把握.

总说九心四节一、孝子心舍掉以自己意志为主的心,唯一顺善知识的心来做,就是孝子心或孝顺心.
也就是只做让善知识欢喜的事,顺其心意的事.
要知道自己是个学人,是想来跟善知识学的,当然要敬奉善知识的教导.
如果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对的,那还用来学吗正是因为不懂,浑身都是过失,才要跟善知识学,把颠倒的心态和行为改过来.

而且在法的承接上,善知识处于上位,学人处于下位,一是施恩者,一是受恩者,缘起律上也要求弟子要跟着师父转.
世间法都是这样,儿子要孝顺父亲,不是父亲要孝顺儿子.
儿子顺父亲的心就是"孝",这样做会有成就;父亲让位给儿子叫做"溺",在过分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成人后都不会有什么出息.
方方面面要注重这个缘起的道理,不然吃亏的还是自己.

发起孝子心后,就要舍掉自我意志,什么想法做法都是顺着善知识的心来做.
尊师的轨道走到扼要处就是这一个要点,这会让法的伦理达到极相应处.
尊重了师父的心,就一定会尊重他所传的法.
能把身口意都奉献给师长,就会对他所传的法全力奉行.
这个缘起会让自己的修道越来越深广.
这极其重要,所以反复强调.

我们有了这个认识,着手纠正时会有一些困难,无始以来的恶劣习性会作障碍,因此要逐渐地转变.
首先观念有了确立,心就开始喜欢按这样做,接下来重要的是不断串习,加强心力.
修心的功夫熟练了,就会成为坚固的秉性,这会使自己的心和善知识越来越相应.
这里重要的是实行,而不是空谈.

二、金刚心这是指长久坚固的师徒情,任何时候都不破裂,都有那种亲爱之情.
古人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在法的伦理上有坚定的操守,绝不会背叛违逆,更不会破裂,这就叫金刚心.

三、大地心身为弟子,对师长的事,无论有多少重担都能欢喜承担,没有懈怠的心态,这叫大地心.
真心依师的人,会把师长的事看得最重,师长吩咐什么,没有二话,会以坚忍的心完全担负起来.

四、荷担事业担后如何行持懂了前三种心,还要知道在荷负善知识所交付的重任时,应以什么样的心来对待,这就有如轮围山心、仆使心、除秽人心、乘心、犬心、船心这样六种善心内涵.
这些心建立好了,就能对治一切负面心态,就无往而不利.
遇到任何事,六种心都使自己趣入贤善的行为.

轮围山心是指内心坚固,无论受多少苦,心都丝毫不动摇,不会受艰难困苦就动摇而放弃.

仆使心和除秽人心都是指谦卑的心态.
依止师长时自己就像仆人,对师长吩咐的事,哪怕做一些下贱的活,也毫不迟疑地成办,不会觉得有失脸面.
除秽人心侧重强调没有骄慢,自己处在低下位.

乘心侧重在勇于担负,堪能负重.
犬心,指对于师长的呵责毁骂顺从接受,没有怨恨,遭受打骂也不变初心,反而视为加持.

船心,是指像船那样不论担负多少,来来往往地做多少,也没有厌倦.
如果能把这六种心修坚固,那就有了牢固的基础,由这六种心发起来的全都是贤善的依师行为,绝不会有背离、违逆.
心已经成了非常善的内涵,就有福气承受殊胜的法教,善知识再给自己传任何法,都一定会遵照教导,竭尽力量来奉行,如此自然就深得法益.
就大乘佛道而言,菩提心、六度、四摄、二无我空慧、陀罗尼、三摩地等一切功德,都是依尊重生,依尊重长,依尊重而得以圆满.
其间发生的一切利益都是以意乐为总根源.
具足华严九心,下至听到一句教导,也会在自心上发生无穷无尽的利益.
相反,内心腐烂,没有善心,即使听了无数教导,也不会得到什么法益.

不学华严九心,往往会认为自己依止得还不错.
有这样高估的错觉,一是因为对九心根本不了解,二是从没有用法镜仔细检点自己.
仔细地反省衡量,才知道自己差得很远,要弥补的地方太多,这才会重视这些关要的修持.

解释九心四节的修心轨理下面进入论文的学习.
每一种心都要了解它的正确相状,以便模仿练习.
外在的拳术,一招一式都要依照所教的套路来模仿练习.
如果不愿练习,只是空学理论,那一辈子也不会明白功夫到底是怎么回事.
内在心法的传授更是如此,空谈不修,绝对不会得到真正的佛法.

(一)孝子心弃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谓如孝子自于所作不自在转,观父容颜、随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应观善知识容颜而行.

论中的这些教授都是在传要诀,每一句都非常珍贵.
得到宗大师的开示,我们能完全明白《华严经》所说依师九心的内涵.

第一孝子心是最重要的开端,开好了这个头,后面的善心就会源源不断地发展出来.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
"孝顺的心是万善之门,开了这道门,就会出现一切善.
佛法何尝不是如此能如孝子孝顺父母般舍弃自己的自在,把行为的自主权交给师长,一切听命师长而行,这就是如孝子心.

"令自在",就是随师而转的意思,一切都顺师长的意愿而行,不以自己的意志为主.
也就是指,在依师的过程中不能想:我要如何,我必须如何,我不愿听从等等.
这些以自我为主的心都要全部放下,唯一是一种孝顺的心,一心想师长欢喜什么就怎么做.
对于师长的吩咐,完全依教奉行.

"观父容颜、随父自在",就是看父亲的脸色或者他的心愿,完全顺着父亲的意思做.
与此相同,应当看善知识的脸色或心意来做.
"容颜"是心的外现,实际是指心愿.

就当代人而言,修出到量的孝子心有很大障碍,因为从一开始的家庭教育就出错了,甚至完全颠倒.
孩子本来应当随着父母转,现在却变成孩子完全随自己的自由意志而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父母处处要迁就孩子,这就出了大问题.
这使他心里只有自己,没有父母.
所以现在的孩子很少想到怎么来孝顺父母、照顾父母,怎么来感恩父母,就因为心已经被自私严重障蔽了.
如果他感到要尽一点孝心,那表示善心开始有点发动,但如果不努力地来扶持住,很快又会被习性淹没.

随师而转的孝子心和现在人说的自尊是相反的,后者实际是我慢增盛的表现.
但当今人类落在深度的愚蒙当中,根本分不清烦恼和善心的差别,从小到大已熏成浓厚的自由意志,所以会感觉孝子心很难修,心很难转.
如果百分之九十九的心都是自由意志,那么顺从善知识的心就只余下百分之一,心怎么能转入运行呢自由意志的阻力实在太大!
有些人甚至百分之百全是自由意志,那在依师法上就成了无力行持的残废.
如果知道改过,能逐渐舍除自由意志,孝顺善知识的善心比例就开始增大.
如果变到百分之三十能够随师而转,那就已经从过去的零分增加到三十分.
虽然还不及格,但已经有些起色,还要进一步努力,逐步化掉自我中心的不善之心.

修孝子心时,一方面要明确方向,一方面要认识克服自由意志的难度,而且要看到自身上难修的原因.
要一点一点地反省出来:从小到现在,我们真的是很颠倒,从不会想怎么恒顺别人,即使对自己的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孝顺,连最起码的心态和行为都做不出来.
现在首先要转观念,观念上转了,你才接受这么做,也才会有转变.
所谓"孝子心",就是指他无论做什么不是以自己为主,而是完全随父母的意愿来做.
他会想:这是生我的父母,做什么都要让父母欢喜,不能让父母难过,让父母操心.
有好吃的先要供奉父母,不能违逆父母.
父母是轴心,处处都是顺着父母做.
父母的吩咐,都欢喜照办.
父母喜欢什么,自己会主动地做.
在依师上,就要像孝子孝顺父母这样,放下自己,以善知识为重,一切行为都随善知识而转,就做到了如孝子心.

懂得了孝子孝顺父母的那种心,就能了解到要用什么样的心依止师长.
佛教的依师不是上学花钱请老师教知识那样的情况,自己想求永生永世的解脱,这又全要靠善知识的护念和引导,这是比天地还要大的恩德,当然要有孝顺心,要随着师长而转,这是弟子本分上要尽的心.
观念上调整好了,就肯真实修孝子心,也就有莫大的利益.
观念上不能调整,心态和行为上颠倒地做,那也会有非常大的报应和惩罚,所以要极其慎重地对待.
"用心"这两个字的内涵很深,天地也特别大.
就像对孝顺不能整天空谈,而要注重实行.
把《孝经》倒背如流,却从不实行,那只是读死书,自己不用心,会有什么用呢反之,听到一句就能实行,而且能将它扩充,终究会到达远大之地.

《现在佛陀现证三摩地经》中亦云:"彼于一切应舍自意,随善知识意乐而转.
"以上所说出自佛语教授.
依师意乐的首要是一切情况下要舍掉自我意志,时时随善知识的意乐而转.
这就是孝子心的内涵.

此亦是说,于具德前乃可施行,任于谁前不能随便授其鼻肉.
这里有个交待,在具德师长前才可实施这一条,不是说在任何人面前都随便把鼻肉交给他.
"授鼻肉"是说,一旦牛的鼻子被穿上了孔,以后就没有了自主权,只能听任主人摆布.

现今末法时期鱼龙混杂,有很多邪师在世间蛊惑众生,所以不能随便把鼻肉交给别人,只有具德者才能这样托付.
如果托付的是恶知识,那就会毁掉自己的前程.
所谓"具德",要按上面师长德相来了解.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反省自己具不具足弟子德相("四相两缘").
具足就修自随喜;不具足就要努力改过、提升,并且多积资净障,往这上面发愿.

二、在依师的多少上,有哪两种范例哪种更好这对自己依师修行有何启发三、思维华严九心大致的内涵.
四、细心思维孝子心的内涵,反省自己是否以此善心在依止师长.
如果不是,原因在哪里(二)金刚心谁亦不能离其亲爱能坚固者,如金刚心,谓诸魔罗及恶友等,不能破离,即前经云:"应当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
"依止以后,内心对师长的亲爱之情谁也无法破坏而能坚固如同金刚般的依止心,是说诸魔和恶友不能破离自己的依止之心,也就是前经所说:"应当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
"多看古德的传记就知道,他们与师长的情义都非常深,一生中从无改变.
不像现在人,起初特别激动,但很快就变了心,最后就彻底无影无踪.
这是没有情义,连怎么做人都不懂,哪里会有佛法的成就呢比如我们生病时别人照顾过一次,会念念不忘他的恩德,但对善知识长养慧命的法恩,却无丝毫感恩图报的心,那就下劣了.
因为情义太薄,就会很快变心.
所谓金刚心,就是指对善知识的情义一生都不变.
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是这个意思.

任何魔和恶友等,使用什么伎俩也破不了自己依止的心.
"亲睦无常",是说前面很亲密,后来就变得疏远悖离.
"情面无常",指没有坚固的情义,很快就变了脸面.
我们修金刚心的时候,这种状态要完全远离.

米拉日巴依止马尔巴上师后,上师动辄粗暴地打骂他,但他丝毫不生邪见.
在经历了很多大苦还求法无望时,他也曾因自己业障深重而伤心地离开.
途中听到常啼菩萨依师的苦行,又幡然悔悟,回到上师身边.
这是有如金刚心,不会情面无常.

(三)大地心荷负尊重一切事担者,如大地心,谓负一切担,悉无懈怠.
能担负师长一切事业担如大地般的依止心,是指无论担负什么事业都没有懈怠心.

古今大德在如理依师时,都是精进地担荷师长的事业,无论师长吩咐他什么,都像大地承载万物那样承担,无丝毫松懈怠慢.
比如仲敦巴荷负阿底峡事业重担,每天都精勤努力,没有丝毫懈怠.
杨岐禅师依止慈明禅师,唯恐有一事做得不周到,在寒天酷暑时也丝毫不顾虑自己,三十年中尽心尽力护持师尊的事业.
米拉日巴对于上师的吩咐,不论是降冰雹、盖房子,都任劳任怨,毫无懈怠.
后来又以大精进力,即生成就,把上师的法流弘扬开来.
他们都是有荷负尊重事业重担的大地心.

下面引噶当大德的语录来帮助理解"如大地心"的内涵.
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诸徒众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萨我之知识,如教奉行,实属大福.
今后莫觉如担,当为庄严.
"就像博朵瓦教示慬哦瓦的徒众说:"你能值遇这样的菩萨上师,如教奉行,实属莫大的福分.
今后你别觉得是负担,要持为庄严.
"在依止时要承担很多任务,对此怎么看待全凭一念的想法.
如果觉得是好大的负担,就会消极、推脱、不愿趣入,这叫懈怠;如果认为荷担善知识的事业担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这是求之不得的事,现能如教奉行是我的大福气,这样就视为庄严,非常欢喜地承担重担.

(四)荷负担已应如何行荷负担已应如何行,其中分六.
荷负了善知识的事业担以后,应当怎样行持呢要按照以下说的六种心来实行.
正如法王所说,法的心要是善心.
此处也不例外,就是要恒时修持依师的善心.

六种心要一个一个地在自己心上完成,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实行,这才会得到真实利益.
实际行持时,会发现内心有阻力,这是无始习气的反弹.
这时不能退心,能克服一分习气,就会进步一分.
只有逐步地在自心上实际历练,才能修成善心.

1、轮围山心如轮围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恼,悉不能动.
如轮围山心,是指无论受到什么苦恼,都不能动摇自己的心.
这里先要祈愿尽早修成这个心,再不断地坚固串习,让这种心不断地发出来.
发过了多次后,就会逐渐坚强有力.
平常要常对照论文检点自己,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依师期间会受很多苦,受苦时就要提起轮围山心,让心坚忍不动.
如果稍有一点苦,心就动摇,那不是铁围山而是纸山.
稍微有些苦受,或者劳累繁杂一些,心就受不了,想溜走,那这完全不是依止.
依止是靠定了的意思.
现在的人心太薄,不能久经风雨而不变初心,所以终究无法完成道业.

慬哦住于汝巴时,公巴德炽因太寒故,身体衰退,向依怙童称议其行住.
如彼告云:"卧具安乐,虽曾多次住尊胜宫,然能亲近大乘知识听闻正法者,唯今始获,应坚稳住.
"慬哦瓦住在汝巴时,公巴德炽因天气太寒冷,身体衰退,就跟依怙童谈论:"是继续住还是离开"依怙童说:"我们虽然多次住过尊胜宫,住得很温暖舒适,但没有得过法.
能亲近大乘知识听闻正法,只是现在才有,你应当坚稳地住下.
"要按这样随学.

意思是闻法很难得,对解脱有利益的只有正法,所以要忍受辛苦而坚志寻求正法.
心动摇的时候就应当想:这么珍贵的法,即使割肉去买也都值得,吃一点小苦不算什么.
心里能生一点善心、智慧、信心、悲心等,都要靠师长的恩泽.
所以,能依止师长长期闻法,接受教导,长期修心,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怎么能受一点苦就变心,而放弃依止呢要像这样劝励自己,让心稳下来.

《禅林宝训》中有个范例.
宋朝年间,大愚、慈明、谷泉和琅琊四人,结伴去参访汾阳禅师.
当时正值严冬,非常寒冷,大家畏惧寒冻之苦,而心有动摇,只有慈明志在道业,昼夜都不懈怠.
每当夜深昏昏欲睡时,他就用锥子刺着大腿,难过地说:"古人为生死大事废寝忘食,我是何等人怎么这样放逸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我这是自暴自弃啊!
"后来他辞别师尊回去的时候,汾阳禅师感叹地说:"慈明走了,我的道法也随之东去.
"这就是说,汾阳禅师的道法传给慈明了.
他有百忍不回的勇毅,最终得成大道.

2、仆使心如世间仆使心者,谓虽受行一切秽业,意无惭疑而正行办.
在依止师长时,要持仆人的心态.
也就是做一切秽业,内心没有犹豫,不会觉得没面子,而很自然地去做.

一个很好的仆人知道要忠心地为主人服务,因为他知道本分的缘故,做任何事不会感觉有伤自尊.
无论是吩咐倒垃圾、扫厕所等,做多么脏、多么卑微的事,他都没有任何犹豫、顾惜脸面,而立即执行.
在依止师长时要有这样的心态.

这里要了解"惭"和"疑"的状态.
这都是以骄慢心引起的反状态.
"慢"是把自己看得很高,特别喜欢尊荣和脸面,以及别人承事自己,所以在受行秽业时,自我就受不了,会表现出"惭"和"疑"两种状况.
"惭"是觉得做这种事会失面子.
"疑"是犹豫不决,不能立即去做.
这也是因为顾惜脸面而导致迟疑,就是会想:我在众人面前做这样的事,太失身份了!
以这个心就有迟疑.
能放下自己、去掉惭疑,就能像仆人一样受行一切秽业.

昔后藏中,一切译师智者集会之处有一泥滩,敦巴尽脱衣服扫除泥秽,不知从何取来干洁白土覆之,于依怙前作一供坛.
依怙笑曰:"奇哉!
印度亦有类似汝者.
"过去,在后藏一切译师和智者聚会的地方有一个泥滩,当时仲敦巴随上师来到这里,他赶紧脱掉衣服扫去泥秽,然后不晓得从哪里找来了干洁的白土覆盖在上面,在依怙上师前做了一个供养上师的坛城.
依怙上师笑着说:"稀有啊!
印度也有类似你这样的人.
"赞叹他有仆人那样的善心.

仲敦巴做这些是非常自然的,他没有觉得"这很脏,我不干".
出于对上师的尊敬,他直心直行,毫不迟疑.
我们要学的就是这一点.
对于善学的人来说,听到一个例子,他就会在自己心上想:我怎么能做到这样怎么推广这份心讲了一处,他能在无数处运用.
只要是善,他就会效仿.
给他讲一句法就会起无量的利益.
这就是所谓的"良马见鞭影",是上品弟子的相,良马不用鞭子抽到身上,一看到鞭影就知道要加速奔驰.
这种人叫"一拨就转",他听一句就在心上转一句,而且能扩而充之、推而广之,这样会日新又新,上进得快.
所以要往这方面努力,要做一名好弟子,在依止师长时,有各方面的贤善之心,而且一再地在自心上按教导实行,又懂得按照原则举一反三,处处有个灵活的运用,这才叫活学活用,而不是读死书.

3、除秽人心如除秽人心者,尽断一切慢及过慢,较于尊重应自低劣.
如除秽人心,是指学人断掉一切慢和过慢的心态,自己觉得"和尊长相比,我是个低劣的人",从而处在低下的位置.

"除秽人",就是做扫垃圾、除粪便等工作的人.
他承认自己身份卑微、低下,所以心不会抬得很高,不会摆驾子,在他身上没有骄慢的态度.
如果是个高官,他认为自己地位很高,那必然会显出一副高高在上的的样子才满足.
那整天心都抬得很高,充满了骄慢,以这种心态怎么可能依止师长呢我们依止师长时,只能取前者,不能取后者,这非常重要.

《庄严经论》里讲到,亲近师长时要以下心为缘起.
自己处在下位,就是亲近的缘起.
没有一个人贡高我慢还能出现依止的缘起,对于这样大我慢的人,是不可能有法的传入的.
在缘起上,正法绝不可能从低位传到高位,就像水不可能从低处流到高处那样.
所以作为学徒就是低劣身份;无论什么时候,尊长都是高位.
只有谦下,缘起上才相合,法才能直接传下来;不然就会出障碍,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有损害.
能学到"下心为缘起"这五个字,就很有利益.
一般对人有所求时,都要恭敬对待,下至向人问路,都会很客气、很礼貌,何况要求得解脱成佛的利益,要得到比生命还宝贵的正法,当然要自处卑下位置,恭恭敬敬地奉事师长.

如善识敦巴云:"我慢高丘,不出德水.
"这就像善知识敦巴所说,在我慢的高山上,不出恭敬、谦下、调柔等的德水.
这是以事相来表达缘起的道理.
我们要看到,高高的山顶上不会出水,而低洼处却常常有水流,这是指慢和谦的缘起差别.
我慢很重,心是往上抬的,只会受损,不会得益.
而谦是低下、心怀虚旷的相,所以它是能纳受、能吸收的相,又是能流出功德的相,而且是能深厚蓄积的相.
古人也说:"满招损,谦受益.
"谦叫做"地山谦",它的卦象是山埋在地下,而不是突出来.
谦也表示我相很小,能尊、能敬、能让、能舍,这是有德的相.
因为我执小、我慢小,就容易受教、容易调顺,能很快开发功德.
相反,我慢大就不容易受教,也难以转变.
即便学法,也不会恭恭敬敬地奉行,结果法在他身上不起作用,所以说"不出德水".

慬哦亦云:"应当观视春初之时,为山峰顶诸高起处青色遍生,抑于沟坑诸低下处而先发起.
"慬哦瓦也说:"应当观察初春的时候,是山峰顶上那些高起处遍满了青色,还是在低下坑洼处先发起青色呢"当然是低下处先发起.

所谓"下人不深,不得其真.
"做任何事,首先一定要对治我慢,感觉心能够谦下了,能安然地处在低位上做,这时候就发现善心已经萌动了,善的"青色"起来了.
比如在家对待父母,在外对待长辈,都有一种善的相.
做一切事,心处在低位的时候,就在默默无闻地奉献,会积很多阴德.
慢心一起来,就完全障蔽了善心,绝对不会有进步.
在修依止法时更是这样,缘起丝毫无差错.

这样明理以后,就要断掉一切慢和过慢的心态,面对师长时应当自处低位.
如果逆背了法的伦理,以高慢心态对待师长,那是出现了大恶相,会一下子折掉福德,已有的功德会消掉,未生的功德难以生起,报应是非常厉害的!

慢烦恼有很多差别,这里说到两种.
"慢"是一种高举的心态,对于比自己低的人,认为我胜过他,心态高举;对于跟自己平齐的人,认为我跟他差不多,哪里比他差心态也是高举.
"过慢"就更差了,对于和自己同等的人,反而认为自己胜过他;对于胜过自己的人,却认为我跟他同等.
在依止师长时有慢和过慢的心态,那根本不符合学法的缘起,绝对有损无益.
所以慢和过慢的心态要完全断掉.

我们应当用心随学以下的榜样.
米拉日巴在面对上师的恶辣手段时,没有认为上师不慈悲,总是以下劣大罪人来看待自己,觉得吃这么多苦上师也不传法,全是由自己罪业深重所致,对上师极其恭敬.
最终他得到了上师倾瓶传授,正是做到了"下人至深,故得其真".

又比如佛世之时,未生怨王是一个国王,但他在迦叶尊者前闻法时,毕恭毕敬.
顺治皇帝是一国之尊,但他对玉琳国师非常敬重,他给其他师兄弟写信也屈尊署名"法弟行痴和南".
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份尊贵,就不尽弟子之礼,反而放下身段,承事师长.
我们应当效仿行持.

4、乘心如乘心者,谓于尊重事,虽诸重担极难行者,亦勇受持.
乘心是指,师长的事业即使担子很重,极难行持,也勇于受持,尽量挑起.
"乘"是车的意思.
比如大卡车要装十多吨的重物,开往偏远山区,途中要翻越险峻的大山,经过曲折的弯道,历尽颠簸,也坚毅地受持,最终完成使命.
依止师长时就要有这种持重的心,无论担多重的担子,心里也不怯弱,而是难行能行,即使在艰苦中,还是能坚决地做下去.

马尔巴上师让米拉日巴盖房子,先在东山顶上盖圆形石屋,又在西山顶上盖半月形房子,之后在北方顶上盖三角形房子,又在一极险要处盖十层楼阁,土石等都要独自从几里外背到山顶.
房子盖好后,又让尊者拆除,把材料送回原处.
这些吩咐无不是极其难行的重担,而尊者具足乘心,都能一一勇悍地承担,没有任何抱怨.

5、犬心如犬心者,谓尊重毁骂,于师无忿.
犬心是指师长毁骂自己,心里不会忿恨.
良犬有忠顺的品德,对主人非常忠诚,即使主人打骂它也不会记恨,仍然会温顺地摇尾乞怜.
依止师长时要有这种良犬般的善心.
不然,善知识稍微说得重一点,就马上受不了,反而心里记恨,耿耿于怀,那还谈什么承师教、得法益呢只会跟依师学法的路南辕北辙,越离越远.
所以一定要以敬重心随善知识而转.

如朵垅巴对于善知识画师,每来谒见便降呵责.
画师弟子娘摩瓦云:"此阿阇黎于我师徒特为嗔恚.
"画师告云:"汝尚听为是呵责耶我每受师如此赐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
"这里讲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要如是效仿.
朵垅巴这位大德每次在善知识画师拜见他的时候,都给他一顿呵责,画师的弟子娘摩瓦说:"这位阿阇黎对我们师徒特别嗔恚!
"画师告诉他:"你听成是呵责吗我每次受到师长这样赐教一次,都像得受了黑茹迦一次加持那样.
"他以清净心把师长的呵责视为稀有的加持.

师长调伏弟子,常用折和摄两种方法:有时现慈悲相摄受,有时现忿怒相来折伏.
为了消弟子的业障,往往采用猛利的手段,不是打就是骂.
如果心里没有依止的善心,会认为师长很凶暴,轻则拂袖而去,重则违逆还击,那就落在愚蠢颠倒中了.

《八千颂》云:"若说法师于求法者现似毁呰而不思念,然汝于师不应退舍,复应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厌,随逐师行.
"《八千颂》中说到,如果法师对求法者显现好像在毁骂他,而不关心或重视他,在这种情况下,学人对于师长不应退心而舍离,不但不退心舍离,还要增上求法的善心.
对善知识敬重不厌,一心随善知识而转.

要想到,既然我想依止尊贵的善知识来求得妙法,那么受点打骂,吃点苦头,这算不了什么.
无始以来,我不知道被人打骂多少次,为了贪嗔痴不知受过多少苦,但对解脱毫无意义.
现在善识打我骂我,是在给我最快地消业障,让我解脱,所以我应当恭敬地顺受,应该生大感恩心.
如果稍受一点打骂就生恨心而舍弃,那是多么愚痴!
我要增上求法的善心,力求做得更好,对善知识更加敬重,丝毫不起厌舍之心,一心随着善知识转.

称为"如良犬心",就是这个道理.
良犬对于主人忠心耿耿,无论主人怎么打它骂它,它仍然对主人摇尾示亲.
解脱和成佛的大事要仰仗善知识的恩泽,所以我们更要像良犬那样一心敬重师长,有一生不变的忠诚.

良犬心的典范宋朝的浮山远和天衣怀两个禅者,听说叶县的归省禅师是有道的人,就特意前往参拜.

当时赶上天降大雪,气候特别寒冷,归省禅师一见到他们就一顿呵骂,直接把他们赶出去,而且还故意往他们的衣服和垫子上泼冷水.
这要放在一般人身上,一定会认为自己看错了人,忿然离去.
但他们对师父的信心深,有恭敬心,整理好衣服和卧具,像前面一样安稳而坐.

省禅师看到他们根本不动,就再次骂道:"你们还不走,是在等我打吗"这时浮山远上前说道:"我们从千里之外特意来参和尚的禅,怎么会被一勺水泼走"(意思是,为了求无上大法,我们这点苦怎么会受不了)省禅师这才笑着说:"你们俩果然是来参禅的,快去挂单.
"后来浮山远担任典座,管理大众的饮食.
有一天,归省禅师出门了,浮山远私自取来一些油面,给大家做五味粥.
刚煮熟的时候,禅师回来了,把他叫来说:"你偷取油面,这是盗用常住.
"他说:"我是取了油面,愿和尚处罚.
"省禅师就让他估算衣钵,偿还常住,而且还打了三十杖,赶出院门.
(三十杖不是拍痒,打下去有很大的伤痛.
)道友们来替他说情,和尚丝毫不答应.
道友又请求:"如果不许他回来常住,也请答应他能随大众闻法.
"和尚这也不答应.

有一天,归禅师上街,见到浮山远站在旅店前,又给他一顿呵责:"这是院门的走廊,你凭什么站在这里"(意思是,你都被赶出院门,没资格站在这里.
)还无理地叫人追算住店的钱.
他面无难色,反而顺从地托钵进城化缘,将店钱还清.

照世俗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师父简直是不近人情,没把他当人看,但浮山远恪守依师之道,真正做到了如犬心.

这次归省禅师回来对大众说:"法远真是参禅的法器!
"就让浮山远回到禅院,并上堂把大法交给他,后来成了一代祖师.

又比如,马尔巴要消米拉日巴的业障,使他成就,经常打骂他,甚至用皮鞭抽打,但米拉日巴没有生起任何邪见,仍然对上师毕恭毕敬,一心承事上师.
这也是具有如犬心的榜样.

6、船心如船心者,谓于尊重事任载几许,若往若来,悉无厌患.
譬喻表达了什么样的依止心态呢船无论装载多少人和货物,去东方去西方,无论往返多少次,都从不会疲厌,更不会有逆反心理.
以此比喻无论负载多少师长的事业,来去往返都毫无厌倦.
相反,一旦师长委任的事业稍微多了、重了,往返很辛劳,或者又吩咐这样那样,心里就抱怨:"又要做这些事!
"这就和如船心相违背.

这样了解了如船心的相之后,就要开始这样立愿:我一定要努力修到这样的如船心!
以后无论善知识吩咐多少事情,担子有多重,要奔走往来多少趟,一定欢欢喜喜地做,而不生厌倦.

马尔巴让米拉日巴做的事情就是盖房子、拆房子,米拉日巴在六年中,每天都在搬石运木,也拆了个遍,但是他来来去去没有厌烦.
这是具有如船心的德相,我们应当尽力随学.

在承担了师长的事业担后,如果能对照以上的法轨,努力在自身上修好轮围山心到船心这六种心,那的确做每件事的时候,都是在修很好的善心,这就是真正的修行.
因为是在给尊贵的善知识做事的缘故,能很快消除业障、累积福德,会使修行非常顺利地完成.

总结总之,修持华严九心来亲近承事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心上摄集了一切亲近意乐的所有扼要.
以这种淳厚的善意乐,会使得自己依师过程中所做的一切行为,都成为速疾成就的殊胜资粮.

思维心中的法道思维从金刚心到船心之间八种心的涵义,反省自己做的如何.
没做到的地方,要猛利发愿做到,并努力改过,力求真实做到.

(二、特申修信以为根本)第二,修信为根本者.
心要提示:(一)知根本对师长修信心是修依止意乐的根本(二)明方法观德获成就、观过失成就故,专门缘念师长的功德以起信心(三)推极致观师如佛,对佛不寻过失唯念功德故总引导阐明了九心的相状后,特别要申明修信心是根本.
为此,先要从缘起的理则上认识信心为什么至关紧要.
对于这是命脉根源,如果先由思维发起了确认,那么在修意乐时就会执取它为重点.
具此根本,其他的枝叶花果都会随之产生.

这里说的信心特指对师长的信心.
如何趣入修持呢这又要了解引发它的正因.
缘起上要在自心上看到正反两条路:对于师长观功德则生信心,获得成就;观过失必起障碍,失坏成就.
由这一认定,就将自心唯一放在观师长功德上.
之后又要将它推到极处,也就是观师为佛,对佛如何看待,就对师长那样看待.
这是三乘圣教都一致强调的.

总说信心为根本《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
"信心是修行的前导,像母亲一样出生、守护、增长一切功德.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个生命的出生和成长,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母亲,色身的出生要依靠母亲,以母亲为根源,依靠母亲的守护才能成长.
离开了母亲,出生、成长都不可能发生.
信心对慧命来说也是最关键的.
没有信心,就无法出生、守护和增长功德.

下面再从断证两分来认识信心的作用.
"除疑""离慢"等是断分,"得妙乐""摄善法"等是证分.

"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
"有了信心就能断除疑惑,度脱生老病死四大瀑流.
以对法道生信为根源,就能断惑证真,息除烦恼和业,因此能度脱生死.

信心的受用如何呢能表的譬喻是妙乐城.
有了信心,就住进了这座妙乐城,会不断地发生种种微妙的法乐.
得到信心这个妙乐的根源,那无论做什么、遇到什么,都住在安乐当中,修行的生活都是充满喜乐的.

信的反面是疑,心中有疑,就不肯趣入正道,仍随着过去的习气转,而无法发起善的意乐和行为.
就因为缺乏信心这个根源,导致不能开启善心.

信心如光明,疑惑如黑暗.
心中起了信心的光明,疑虑就荡然无存,之后在信心的带领下,就会十分坚定地往善道上走,会不断地走善的道路,会逐渐消掉无明系统中的种种迷惑、颠倒的运作和妄自苦恼(惑业苦),能真正脱出生死苦流.
就正面说,会一路从光明趣向光明,从善妙入于善妙.

所以对于信心的重要,要从各方面得到认识.
在心中引起了胜解后,就开始在心上努力地培养信心.
能在这上面努力培养,就会感觉内在的根源逐渐在打开;根源上打开了、坚固了,道次第所要求的一步一步的除过引德都能自然发生.

为什么学法多年仍然不具功德呢就是因为缺乏信心这个根源,因此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多是记得一点文字上的知识,而没有内心功德的生长.
下者如善星比丘,更是成了颠倒堕落.
因此要把住信心这个根源,它是依止的根本,也是得成佛道的根本.

"信无浊秽令心净.
"信以心净为相,它的作用如同净水珠,会起到直接净除内心垢染的作用.
信心起时,当即就住在清净当中,心中的各种疑等垢秽顿然澄清,所以它会让心清净.

"能令离慢是敬本.
"信心又是发起恭敬的根本.
起了信心,就能远离骄慢.
恭敬很重要,得益多少,取决于恭敬心的程度.
印光大师说:"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而恭敬又要由信心来引发,因此信心最为根本.
以这个原因,本论修意乐的次第是信心在前恭敬在后.

"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
"信心是最殊胜的财富藏,又是到达善妙宝洲的双足,它是摄持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因此犹如采宝的手.

这里要由譬喻来得解.
好比一个人拥有一大笔财富,那他就能自由自在地受用.
以资财雄厚的缘故,他能自在地成办很多事业,觉得做什么都不困难.
如此就认识到,财富是物质生活的资本.

懂了这个譬喻,再移到内心的法道上看.
这里面以信心作为法的生活的资本、一切法乐受用的根源,故而一个人具有了信心,就拥有了法的生活的最殊胜财富.
我们有了对法道的信心,就真正开始充实了,虽然不是外在得到什么高级物质、荣耀显赫,但是自己内在的信心在一点一点地逐渐萌生、滋长,日益充实,从这上就能预见到将拥有越来越大的法上的财富.
这是殊胜的信财,是七种圣者财富的上首,其他的圣者财富都是由信心而出生.
我们稍懂内在法道的缘起,就能十分确信,信心会使我们得到极其难以衡量称述的大财富藏,它无数倍地超过了外在财富,因此赞叹它是最殊胜的财富藏.

所以,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在培养信心上努力,到了信心逐渐地增长扩大时,其他各种比如欲乐、正念、禅定、智慧等功德,或者断恶行善、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等等无边的功德,都会逐渐产生,各种恭敬、谦卑、精进、欢喜、安详等的善心,也都能顺利地开启,所以称信心为"道源功德母".
信心好比是蕴含了一切功德法的宝藏,因此是最殊胜的财富.

没有信心,可说是世上最大的贫乏,它使心田成了一片荒漠,无法出现功德的园林;而有了信心,就像出现了绿洲,能生长出繁花硕果.
所以拥有了它,心地中就充满了生机,修法也会充满生机,生活在完全的富足中,无须依赖外在资财,何时何地都会给我们充实的受用,给我们修道的喜悦.
懂得这点后,我们要生起"信心是道的根本"的大观念.

信心又像是行者的手脚,极端重要.
人如果没有手脚,那就去不了任何地方,也采集不到任何东西.
没有信心就像没有手脚,哪个佛法的宝洲都到不了,即使身处宝洲中,也拿不到一个宝贝,所以信心是像命根一样重要.

在种种信心中,对师长的信心至关重要.
前面说过,一切道的根源是依止善知识,成办依止的关键点是发起依止的意乐,而意乐又以对尊长的信心为根本.
认识了这个要点后,就要努力集聚发生信心的因缘,而这又要从观功德这个正因下手.
能这样修因发起信心,就立好了根本.

如果学佛多年,不见有大效果,那就要从根源上检查对师长、对法有没有信心.
关键是要护好根,从根上养护、滋润.
根上没护好,没培养坚固,或者没有时时滋润它,那就结不出硕果.
智者首先抓根源,他知道根源上护持好了,结果上就一定很好.

这样观察下来就会很明确:先要养好信心这个根本.
有了它就像有了手和脚,道次第教授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能逐渐地走在上面,修种种法能拿到它的功德,这就很有希望.

有了信心,就可以在佛法的宝洲里任意畅游,无论想到哪个宝洲去,经过一番努力就能亲自到达,各种法宝都能在心里拿到、受用到,这都是因为得到根本的缘故.

《十法》亦云:"由何出导师,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应随依于信.
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这里从正反两面显示了信心是道的根源.
(一)正面显示"由何出导师",由什么途径出现导师或无上佛果呢或圆满开发自性功德藏呢答:以信为最殊胜的乘或者道.
乘有道乘和果乘两种,前者以能到为义,后者以所到为义,这里指的是能到果地的道乘.
有了信心就终究会到达佛果地,它是道上能行进的最殊胜的车乘.
只因信心是一切道的根源,故称其为"最胜乘".

《华严经》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
"故信心是无上涅槃的根本.
《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宝性论》也说,信心是证入胜义的关键.
又比如信心是五善根之首,也是十一种善心所之首,可见这是法道的第一要素.
或者说,在能行到果地的因素中,这是首位的因.

"是故具慧人,应随依于信",具慧者知道信心是成佛的最胜之道后,应当时时依止信心.
不然离开信心,就寸步难行了.

(二)反面显示"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无信心的人无法出生任何白法,如同被烧焦的种子,不能生长青色苗芽.
这反显了信心是白法的根源,没有信心就没有白法.
好比种子居于根源的地位,一切枝叶花果都要由它的功能力产生,如果种子被烧焦了,那就什么苗芽花果都无法生起.
如是没有信心,佛法上任何功德都不会出现.
因此要极其重视信心的培养.

由进退门而说信为一切德本.
以上的经教由进退两门或者正反两面,阐述了信心是发起一切功德的根本.

"进退"就是指内心缘起的两种走向.
"进"是指有信心就在道上上进,由此将生起一切功德;"退"是指失坏信心就在道上退失,不会生任何功德.
由此就能确认,信心是道源功德母.

以下进一步说明没得到殊胜证德的原因是对师长不具信心.
敦巴请问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无获得殊胜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
汝藏地人于尊重所仅凡庸想,由何能生"这是阿底峡尊者师徒的一段对话,说明了信师长是出生功德的根本.
仲敦巴请问大依怙:"藏地有很多修行人,但没有得到殊胜的功德,原因何在"尊者说:"大乘的功德生多生少都依赖上师才能生起,藏地人对上师只作普通凡夫想,怎么能生功德"所以信心没达到深处,就根本得不到殊胜功德.

尊者点出了要害之处——大乘功德生多生少全要靠师长加被和信受奉行,如果对尊长只作凡庸想,没有尊师的心,就不会重视他传的道,或者说道就传不到自心上,无法发生功德,这是缘起律所致.
所以不注重尊师重道的话,再怎么听闻也只是学学知识而已,不可能得到殊胜功德.

有于依怙发大声白:"阿底峡请教授.
"如其答云:"哈哈,我却具有好好耳根.
言教授者,谓是信心、信、信!
"信为极要.

又是以尊者的圣言非常明显地透出了信心是首要.
有个藏人非常没有礼貌,对阿底峡尊者大声说:"阿底峡,请给我教授.
"尊者说:"我的耳根很好(就是你不要大声叫,我听得到).
教授就是信心!
信心!
信心!
"重复了三遍,强调了信心极其重要.

其信总之亦有多种,谓信三宝、业果、四谛,然此中者,谓信尊重.
总的来说,信心有很多种类,有对三宝、业果、四谛等的信心,但这里说的是对师长的信心.

修解脱道要长期依止师长,过程中听任何一个法,对于任何一个细节,都要用信心来领受,之后放在心上殷重修持.
如果没有信心,一切就都会落于空谈,而不会成就.
只有以信心长期依师修行,才可能实践菩提道.
而如果信心不坚,也会中途退转,而无法完成.

接着就讲怎么来修信心.
信心不是凭空而生,引生信心的缘起是"观德不观过".
懂得了这五个字,就知道该怎么做.
下面先要发起这个认识.

此复弟子于尊重所应如何观如《金刚手灌顶续》云:"秘密主,弟子于阿阇黎所应如何观,如于佛薄伽梵,即应如是.
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长,彼当速成佛,利一切世间.
"诸大乘经亦说应起大师之想,毗奈耶中亦有是说.

那么弟子对于尊重应当如何看待呢应当如佛般看待.
《金刚手灌顶续》中说到,就像对于佛你怎么看待,对于阿阇黎就应如是看待.
如果心能这样观师为佛,善根就会时常生长,他将速成佛道,利益一切世间.
非但续部如是说,诸大乘经也说对师长应起佛想.
小乘毗奈耶中也有这样说.
因此,三乘佛教在讲依师轨则时都说到应当观师为佛.

到这里我们会想:为什么要观师为佛呢对自己有什么利益呢论中这样开示:此诸义者,谓若知是佛,则于佛不起寻求过心,起思德心.
于尊重所,特应弃舍一切寻察过心,修观德心.

这其中的义理或者内心缘起的真实义是这样的:如果你认定了善知识是佛,那么你对佛不会起寻过失心,而只起念功德心.
而对于善知识处,特别要弃舍一切寻察过失的心,而修持所有观功德的心.
对此,观师为佛有最大的作用.

此复应如彼续所说,依之而行:"应取轨范德,终不应执过,取德得成就,执众过不成.
"谓其尊重虽德增上,若仅就其少有过处而观察者,则必障碍自己成就;虽过增上若不观过,由功德处而修信心,于自当为得成就因.

这又应按照彼密续所说,依止其中的修心法则如实地奉行,即:应取阿阇黎的功德而修信心,终究不应执取其过失处.
其原因是:取功德修信心,则得成就;执过失坏信心,则不得成就.

这意思是说,虽然师长具增上功德,即使只是就他的少许过失处作观察的话,必定障碍自己成就.
这是由缘起律所致.
要在自心上认识到,一旦观了师长的过失,心上立即出现障碍,就成了无从开发的糟糕状态,自心就被业障蔽,而延缓成就.

反过来说,即便师长过失增上,如果不观过失,唯一从功德处修持信心,那对自己来说就将成为得成就的因.

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过失若大若小,应当思惟寻求师过所有过患,多起断心而灭除之.
设由放逸烦恼盛等之势力故,发起寻觅过失之时,亦应励力悔除防护,若如是行,力渐微劣.

由于观过会障碍成就,所以凡是自己的善知识,无论他有或大或小的过失,都应当事先思维好,如果我寻求师长的过失,会有多少严重的过患.
要想到,这就像服食剧毒会腐烂身体那样,会直接毁坏自己的相续,由此多起断心来灭除它.
"断心"是指发起断除这种邪心的誓愿,即从心里不断地起心:"我一定要断除这个观过失的恶魔.
"要很多次地发起它,再再地加强它,直至坚固为止.
此后,它就有力量控制邪行,在刚起过失的时候,它会不允许它做.

如果有时因放逸、烦恼增盛等的势力,又起了寻觅过失的时候,那时也应当努力地悔除和防护.
也就是,只要发现起了观过失的邪心,就应当立即忏悔,再次用悔前防后来断掉它.
"悔前",是指猛利地追悔:"我怎么这么愚痴又在把剧毒往心里灌!
""防后"就是发誓断相续心,之后战战兢兢地以忆念和正知防护好自心.
这样励力地把持,不断地使善加强,使恶减弱,逐渐地修持有力量了,观过邪心的力量就渐渐薄弱,因为自心不再支持它的缘故.

复应于其具诸净戒或具多闻或信等德,令心执取,思惟功德.
如是修习,设见若有少许过失,由心执取功德品故,亦不能为信心障难.

另一方面要专门地想师长具有净戒、多闻、信心以及智慧、悲心等的功德,特意让心执取这些功德的方面数数地思维.
这样反复地修习,就会使观德心的习性变得坚固,以后即使见到师长有少许过失,心仍然会以惯性的势力执取功德品类而不看过失,因此就不会成为信心的障难.

对于这条"观德和观过互遮"的内心上的缘起法则,论中再以正反面的譬喻和一个实例来使学人发起定解.

(一)正反面的譬喻譬如自于所不乐品,虽见具有众多功德,然由见过心势猛故,而能映蔽见德之心.
又如于自虽见众过,若见自身一种功德心势猛利,此亦能蔽见过之心.

从正面说,比如自己对于不喜欢的人或事物,虽然见到他有很多功德,但由于见过失的心有强大的势力,以此就障蔽了见功德的心,使它发不出来.

举个例,譬如心里嫉妒某人,就不喜欢他,反而会特意观他的过失,这导致对于他的功德发不起随喜心,语言和行为上的随喜就更无法流露.

再看反面的譬喻:比如我们对自己特别执著,以自尊心往往只见自己有功德,时时都是这样现行,如果见自身某种功德的心非常强猛,这也会蔽住见过失的心.

又如母亲对孩子非常爱执,在她眼里,自己的孩子最好了,一谈到孩子就尽说优点.
以观功德的心太强,就蔽住了见孩子过失的心,即使别人说到她孩子的缺点,她也不承认.
懂了这个理,我们就知道该怎么来克服信心的障难,也就是要一直加强见功德的心,使它不断串习、加强,到了一定的量,内心就会执取善知识的功德,信心不会发生障难.

(二)一个实例复次如大依怙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唯识宗实相分见,由见门中虽有胜劣,然大乘道总体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发起,故执金洲为诸尊重中无能匹者.

这是举个例子供我们效仿.
阿底峡尊者持中观见,他的上师金洲大师持实相唯识的宗见,从见门来说,有高下的差别,尊者的见胜过老师,但是由于大乘道总体的次第和菩提心,是依靠金洲大师的恩德才开始发起的,因此他把金洲大师执取为诸尊重中恩德最大者.
这使他提到其他上师时都是合掌于胸,唯提到金洲大师时合掌于顶,流着泪称上师的尊名.

这里要看到,尊者经常念上师的法恩,他一直想着:对我来说,大乘道总体的修心次第和菩提心,完全是由金洲上师的恩德才发起的.
他一直念着这个大恩,从来不会想我的见胜过上师.
就像一个孝子从不会去想我的学问比母亲高,而看不起母亲.
孝子是一心只想着母亲的恩德,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
这个念恩的心串习得很坚固,就会蔽住寻过失的心.

下面作一个专题总结.
道的根本总的来说,修道发生功德、减灭过失,发生一切善乐的本源是善知识,所以最初掌握依师的轨理是极其紧要的.
由于一切行为和结果都源于意乐而起,因此以修意乐为依止轨理的关键.
一切善妙的意乐都源于信心而发生,因此修信心是其中的根本.
这就知道,在修学道次第的进程中,对师长修信心是发生一切离过证德的根本,可谓关键中的关键.
所以要特别展开来抉择其中的理则和修要.
在获得认识后,才能真正把握住扼要而修心.
以下分段讲述:一、观德成就,观过不成用比喻来说,比如自己的父母虽有过失,但不去看过失,唯一地想他们的恩德,那么以孝心就会完成孝道,而得到成就.
古代的舜王是个典范,他父亲性格顽固,宠爱后妻和小儿子,而且屡次设计迫害他,但他从没有想父母和弟弟如何恶劣.
他明得大义,如果看父母的过失,会损坏孝心,使孝道亏缺,因此只起清净心,尽自己的心来孝顺父母、爱护弟弟.
他是义理见得真、行为把得牢,由此成就了孝道.

孝道如此,佛法上的依师更如此.
纵然师长少有过失,也要不观过失,只观功德来修信心.
以心清净的缘故,就会得成就.
遇到任何情况,都只会得利益.

下面再举正反两则事例,来帮助大家领会这个道理.
在《杂宝藏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过去有个虔诚的女居士.
有一天,一位老比丘到她家应供,她供养了饮食后,就向老比丘请法.
老比丘不会讲经,无奈受了人家供养,只好忐忑不安地登上了法座.
就在女居士闭上双眼恭敬谛听时,他悄悄溜走了.
女居士等了半天没听到声音,睁眼一看,老比丘已经不在了.

她的心地很清净,认为老比丘是在为她示现无常苦空的真谛.
她至心地这样思维,当时就证得了初果.
虽然老比丘没有说法的功德,但弟子观清净的心很好,这使她证了圣果.

佛是最圆满的善知识,但善星比丘在佛身边承事了二十四年,却对佛说:"我二十四年做你的仆人,你除了身体有一寻光之外,连芝麻大的功德我也没有见到.
"他离开了佛,不愿再继续承事.
善星比丘满眼都是佛的过失,看不到佛的功德,这使他不得成就,反而堕落为具九种丑相的饿鬼.

由这两个例子就能看到观过失的过患和观功德的利益,能认识到若要在修行上得成就,只能观善知识的功德,而不能寻求过失.

二、两条途径就是励力灭除寻过失心,特意执取师长的功德从多方面思维.
断除观过心的途径,就是要多去思维这样做的过患,然后多起断心来灭除它.
要看到这是在毒化自己,一旦发现它起来,就要及时地悔除,而且要小心地防护.
这一切能否有力地生起,就在于你对这种做法通过反复思维,真正生起了很强的胜解.

了解了遣除寻过心的方法后,再要知道为什么正面要特意执取师长的功德来思维这在修心上是不是有决定的原理法则是不是这样做最得利益在我们心上有这样一条缘起链:理明→信生→愿切→行专一开始要明理,就是要在理则上见得非常透彻、明了;理上明确了,对按这样修的信心就立即会起来;信心一起来,特别想按这样去做;以这个切愿就驱使自心专一地按这样练习,会练得很专、很勤,这就是引起了笃行.

这样就知道途径了,先是要反复观察为什么要特意执取师长的功德来思维.
先要把道理想通,到能完全决定下来为止,如此对这个道有了胜解,就会主动趣入.

这里"主动"是要特别用心地去实做.
这里的天地很大,而且是很具体的.
对于师长具有的功德,要主动地用心去想.
举个例,比如你想做个孝子,就应该有意地去想:母亲对我有什么恩德我怎么来孝顺母亲心里动了孝心就算有效,就会做出行为,而不是停留于空谈或者抽象的概念.
只要你用心去想,就想得到母亲是如何有恩,比如怀孕守护的恩,临产为我受苦的恩,喂奶抚养的恩,好的给我差的给自己的恩,以心血供我读书成家的恩,我远在他乡时时忆念我的恩……就是很具体地思维母亲对我的恩德,只有靠这样思维才能开展出孝心.
这完全合到了缘起,特别有效.
只要你稍微想一想,孝心就开始发起了.
不断地这样想,就成了自己的秉性,念母恩的心会非常深、非常猛,这导致孝顺的心会源源不断地开发,孝顺的行为也就油然发生.

同样的道理,对于师长的功德,一定要主动地从各方面思维.
自己做个护门者——护心的门,凡是心里思维功德,就让它进行;凡是心里想去看过失,就禁止它进行.
要这样严密地把关.
这样的话,凡是想师长功德的方面,就要放开心来充分地去做,不然你就没有发展的契机.
这就有可想之处了,比如师长他有清净的戒,或者具有多闻博学,或者有信心、悲心、恭敬心等.
一定要做结合现实的思维,而不是空洞地说两句.
如果连一种具体的功德都没有真心想过或发现过,那就无法建立信心,更谈不上坚固.
不仅是想,而且口里也经常说师长的功德,这样就入了生信心的正道,就像孝子念母恩,常说母亲好,就入了孝顺的道那样.

那么这样修的效果如何呢串习久了,有足够多的量,你就习惯于只观功德,一想到师长就有很尊重的心.
这种特别的心,就是由缘起的道养成的.
这就是尊师的心,一旦它串习成了坚固的秉性,就处处都起善心,所以是万善之源.
想一想,这样培养有多好!
这样的心态充满内心的时候,就使得一切处都观清净,时时都在善心当中,发出的每一种心态、语言,每一种态度、行为都是很纯良的.
以善性强盛的缘故,就完全伏住了恶性,不会再起轻慢、不信等的心态.
纵然起一点,也能马上消灭.

像这样励力地观德而不观过,将这种善心推到极致,就是要"观师如佛".
这一句就指出了要诀,极其扼要.
由这个最清净观想的缘起,就能不断地生长善根、成熟善根,而且在佛法里这么做能快速成佛,普利世间.

这是大悲世尊的开示,因为这在缘起律上决定了的缘故.
也就是说,你能把师长观成佛,那就成了发生信心的最好的缘起,成了引发意乐和行为的最圆的因.
对佛你不会观过失,只会观功德,由此会唯一住在信心和恭敬当中,领受任何教法都会恭敬地奉行.
这样做不会使自己吃亏,反而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最好的利益.
懂了这心上的缘起法则后,就会非常愿意这么做.
以一切唯心的缘故,自心上越这么想,就越有好处.

以上这段话特别重要,希望大家重点思维、讨论.
这已经讲了教育的大原则,整部道次第就是一个教育大工程,什么都是可以培养的,有缘起的道可以走得通的,可以实现得了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要不断地训练观功德,哪怕一个功德想上好几遍.
不要怕重复,世上贪欲的烦恼就是重复不断地起心才根深蒂固的,"反复"当中就出了"坚固".
心里认为某人好,朝思暮想,念念不忘他的好,就在心里扎了根.
世间法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在佛法上以善心特意想师长的功德,决定会使信心在内心扎根.
其实这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信心坚固了就不会改变,即使师长有少许过失,由于自心已经执取了功德方面,就不会发生信心的障难.
就像孝子看到母亲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等时,不会障碍他的孝心那样,因为他的孝心已经坚固,他只会想母亲好的方面,自己如何尽孝道.

所以一定要通达缘起的理则,能按这样透彻它、实行它,一切得利益的方面就都会开启.
所以这一门修心课极其珍贵,它从各方面引导我们走缘起的正道,修出善心来.

这里再次重复我的根本上师说过的话:"世法佛法的心要就是善心.
"如何达成它呢道次第就是极好的教授.
到现在已经重复过几十次了.
一定要悟到总的原则,整个原理通透了,就会一路都学得善巧.
缘起的道上,一直要发现内心的正反两个走向.
多次见到了后,就会确信善心是个根本,善心一失坏,就一切都完了.
所以时时要培养和修练善心.
善心起源于内心的一个想法.
的确,一切都是唯心自现:心想得好,就一切都好;心想得不好,就一切都不好.
所以一切都要观想清净,这是道的大要点.
圣人立教就是因为他自己见到了缘起的正道,之后建立教法或者千秋后世的轨范,让一代一代的人都遵循这个正道来发展善心,由此就教育出了一代代的世间忠孝之士、佛门的高僧祖师.

但现在末法时代颠覆了缘起正道,使人做背天逆理的事,结果就出现了极深重的浩劫.
人是怎么变坏的就是因为对缘起愚昧,做的都是违背安乐正道的邪行,最终只是毁坏自己.
(业果愚是堕落的根源.
不明缘起,就是不知道怎么由内心的一个想法而引起利益和衰损的缘起上的走向,反而颠倒地去想,结果越想越坏.
现在人心的恶化就是这样造成的.
孩子天天说父母不好,那决定成了逆子;学生天天说老师不好,也决定会变坏.
对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
)悟了总的原则,又知道举一反三、反十、反无量,那就会开大智慧.
对于世法上为什么要孝悌忠信,出世法为什么讲究修信心、恭敬等,都会一以贯之地全部通达.
这样一定会走上良性循环的路,对于缘起的善恶法则或者道德律,会越来越深细地悟入,越来越在心行上相应,自心上的安乐也就开启得越来越大,这就是把握了心上的妙道.

由此可以看出,本论含有广大行的妙轨.
这条道轨极其善妙,它的理则就在内心的缘起上,一旦通了原理,再依轨理一分分地修心转心,就从内在开拓出广大道来,展开来有无量无边的支分.
这样学有极大的利益.
所以,这部论是以文殊智慧为我们指示修心的要路,在把握内心缘起的要点后,前前为因后后为果,钩索连环般地一级一级将心引入正道.
今天能懂透这一点,就算是真正开眼界了.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从正反两面,思维信心是道的根本,直到发起胜解为止.
二、为什么要观师如佛三、为什么对师长要观德不观过如何灭除观过心如何思维师长功德(此处十分紧要,大家要重点思维,力求这一次就对此修心理则发起胜解,并且开始实行.
)为什么要一向思惟师长功德的功德呢原因是如果我们一向用心执取师长的功德方面而作思维,这种作意的力量一旦加强、得以坚固,就能完全遮止执取过失的心,从而不会发生信心障难.
好比一棵树平时一直向西倾斜,最终就只会向西倒,而不会向东倒.
内心观念的倾向也与此类似.

这样修持会出现什么效果呢真正做到了数数思维师长的功德,由于它是生信心的正因,因此会使信心未生者能生起,未坚固者能得坚固,未圆满者能得圆满.
信心一旦圆满了,就得到了根本,这以后一切善的意乐都会由此引生,一切道果的功德都能顺利出现.
意思是说,以自己圆满的信心,就能和善知识心心相应,就会得到善知识圆满的加被,而生起一切功德.

宗大师在《事师五十颂释》里教导我们,应当从心里反复地缘念上师的功德,这是产生信心最为有效的一个甚深的方便.

上面我们重点认识了在学法时信心居于首要地位的道理,说出来只有"信心是道的根本"这一句要诀.
其中关键要认识到这在缘起上有深细的理则,务必要透彻体认这一点.
能依这个要诀实修,就会辗转不断地增长功德,而制止一切观过失的心.
只要我们常常忆念善知识的功德,就成了顺利得成就的因素.

要体会到这是很妙的方便,简要而实用.
把握住了这个要害,就能有效地开展信心;信心的源头一旦开了,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善心和功德.
相反,如果我们违逆缘起也一定会出现非常多的过患和障碍.

原则上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按照这个原则做,就能得到很大利益.
关键看自己能否依教奉行,如果只停留在谈论上,那是根本得不到实义的.
佛法不能空谈,在闻思取得了定解后,应当及时转入实行.

对待任何师长都要观德不观过下至唯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亦应就其功德思惟,莫观过失.
悉无差别.
有些人想:如果师长已经犯戒或者有了大的过错,那就不能只想他的功德.

对此宗大师教诫说,哪怕在师长前只听过一颂法义,即使他有犯戒等过失,也应当只思惟他的功德而不能观过失.

"悉无差别"四个字点出了无论是什么师长,在修依止意乐的做法上没有差别.
比如对自己的父母,只能缘想他们的恩德和功德,而不能看过失.
即使父亲是杀人犯,母亲是妓女,也应当只作清净观,一向恪尽孝道.

这里行为的原则是唯一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处把心修得贤善,就像舜行孝道那样.
从这里要体会到,对待任何师长都应当观德不观过,因为在缘起法则上是没有差别的.
换句话说,这是缘起上共同的法则,在一切师长处都适用.

这一点要按这样触类旁通.
好比我们对任何众生都应当只修利他的心.
不能因为他是坏人,或者是凶恶的猛兽,就放弃慈悲心,而以嗔心对待,甚至欲除之而后快.
要懂得在唯心变现的缘起法则上,每一条都有普适性.
我们以起慈心和起嗔心为例来观察:起慈心总是利益自他的,起嗔心也总是损害自他的,这是普遍适用的法则,不会因对象不同而有变化.
所以即使对方是伤害过自己的仇人,只要自己起了嗔恚心、损害他的心,结果就只会自招殃咎,毁掉自己的善根和福报,因为一起恶的心就是在造罪业,只能得到罪业的报应.
所以,对待任何众生都应当无差别地唯一发利他的心.
对待师长观德不观过的行为法则,要按这样会通.

理上一旦透彻了,再做起来心就很肯定,行起来就相当干脆,而且直捷简要,在自己心里只有一条法则——"观德不观过".
过去我们为什么行持不了呢因为理上没得到透彻认识,所以行为自然不会有决断.
所以要记住这样的内心修心的程序,有三句话:"理明则信深,信深则愿切,愿切则行专.
"所以要从明理下手,作为开发的起点.
这部论在这点上很突出,无论开示哪方面的修心之道,都是首先教我们由抉择来断定好修心的原则,从而对于道轨发起定解,之后再趣入修行就没有任何疑惑,会相当干脆地直接趣入.

缘起的理则是十分简明的,又是一以贯之的,所以不要搞得很复杂.
这里一旦在理上透了,就很容易趣入.
正是因为心上的法则一句话就可以说透,所以才叫做要诀或者心要,这甚至比加减法还要单纯、简要.

以下引两段经文作为证明:引证一、对任何亲教师都应作佛想,以此能圆满资粮、断除烦恼《宝云经》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则亲教师或闻广博或复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尸罗或犯尸罗,皆应发起大师之想.
"这里引出佛语证明上面说到的行为法则不是出自个人的臆造,而是释迦牟尼佛亲口的教导.

在《宝云经》里佛这样教诫说:如果我们了解到以依止尊长的缘故,各种善根将会不断地增长,各种不善会逐渐地损减,由于会得到这样极殊胜的利益,因此对于任何亲教师,都应当发起他是佛的想法,不应有所差别.
也就是说,无论亲教师听闻广博或不广博,有智解还是无智解,具戒还是犯戒,都应当发起大师想.
(这里"大师"是指无上导师佛陀或各派祖师、大德等.
"师"是示人正道的意思.
玄奘大师在经论里常翻成"大师".
这是佛教正统的用词.
)要这样想:我的师长是在为我传授指示解脱正道的佛的教法,他说的是佛法,我当然要对他作大师想.

世尊明明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我们却总是与世尊的教导背道而驰.
总是非理地妄加分别,还振振有词,觉得自己非常正直、正义——"这位师长博学多闻,修证颇高,对他作大师想还有些道理,但这位师长知识面窄、智慧不高,或者戒行多有缺犯,怎么能把他看成大师佛呢"这样不能对师长作大师想,不正是在违背佛的教导吗因此,必须首先通达修心的法则,看到内心有确然不移的缘起法则,要认清怎么想才能最大地利益自己,要对此法则生起不变的定解,从心里真正断定了唯一走这样的路才能圆满资粮,在佛道上才有广阔的前途.

我们修的是自己的心,而不是外在的法.
心上的缘起法则如果把握好了,那么就会不论对待什么样的师长,自己都能只受益而不受损.
就如世间尽孝般,不能对自己的父母挑三拣四,认为父母好就应该孝顺,父母差就可以忤逆不孝,这是没有道理的.
不能说如果我父亲有智慧、有财富,我就把他当父亲看;如果他文化浅、没有财富,我就不把他当父亲看.
或者,如果我母亲很贤良,那她是我真正的母亲;如果她有些缺点,我就不认她是母亲.
这些想法是非常可笑的.
既然从其所出,就永远都是父母,有天定的人伦,不能违背.
无论父母如何,都要对父母恭敬孝顺.
如果可以去看父母的过失,而不认为有天定的伦常,那在佛的眼里应当就没有父亲了,他已经成圣,父亲还只是个凡夫.
可是佛并没有这样想,他非常孝敬父亲,甚至在父亲去世时,还亲自抬棺.
因此,这些非理的分别违背了安乐之道的法则.
一切违背正理的行为都绝不会带来利益,而只会带来损害.

我们讲个民间传说的苏东坡和佛印禅师之间的故事.
苏大学士看禅师像一堆牛粪,而在禅师眼里学士却是一尊佛.
苏大学士自以为占了上风,经苏小妹指点,才觉悟到自己其实输得很惨.
这个"输"就是在缘起律上吃了败仗,走的是失败的路线.
大家要从中悟到,内心的"想"其实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你对什么都能想得很好,对任何人事物都能很好地看待,那么你的修行一定会很好,你的心也会很清净.
我记起《观经》上的一句话,说的是"一切从心想生".
这句话有无量义,配在缘起上说,我们要领会内心的想法正是发生利益和损害的根源,修心的关键点就在这上面.
如果我们的观想或观念非常清净,对亲教师都作大师想,以对待佛那样的方式来对待师长,自己就能得到圆满的利益.
因此,了解唯心的妙理非常关键.

上升到密宗就更是这个法则,一切都要观为清净,不再随过去庸常的想法运转,因为那样想只会加深自己的沉迷,而招来无数惑业苦过患.
我们正是因为在想法上出了问题,所以才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困扰,障碍了自己的解脱成就.

在缘起的深要上,先要透彻"观师为佛"这个要点.
透了以后,意乐和行为就应当按以下佛的教导来行持:"如于大师信敬爱乐,于亲教师亦应信乐,于轨范师悉当发起恭敬承事.
"佛这样教导我们:对于大师你是怎样信敬爱乐的,对于亲教师也应当这样信敬爱乐,凡是自己的轨范师都应当对他发起恭敬承事.

这是缘起路上的要害处,我们能做到一分,就会消一分业障,增一分福慧;能做到十分,就会消十分业障,增十分福慧.
其实,我们内心的善心和功德都要经由这个要道而启发出来.
我们与其天天口头空谈,不如在自心上发起善心而直接地入到正道里.
贵在实行,关键就是要领会道的心要是善心.
那么善心又该如何培养呢就要从学习依师之道开始培养.

这是个大根源,一旦开好了这个根源,就一定有源源不断地发展,自己的道会越走越深.
好比实行儒道要从孝悌开始培养,欠缺这个根源,就成了口头高调.
连孝悌都不实行,怎么可能放下一己去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志愿呢不行跬步,哪里能至千里只是在空口说白话而已.

从这里触类旁通就晓得,"信敬爱乐,恭敬承事"的八字教导,正是我们需要多用心努力的地方.
要这样体会:如果此刻佛就在我面前,我会以怎样的心态和行为对待呢我肯定会对佛非常生信心,非常恭敬、爱戴佛,对佛有欢喜心,是一种非常纯的善心.
要体会到这种心是至纯至善的,在我们身上要开发的就是这个宝贝,能出现大利益的就是它.
现在就要把这样的心移在对待亲教师上,时时要修的就是它——至纯至善的心.
能修出来的话,就能不断地增上功德利益.
所有的成就者都是把握住了这个根本,而得到了学法的利益.

佛法是心法的缘故,只有开启了内在的善心才能获得成就,只停留在偏枯的知识上,是永远也无法成就的.
一定要认识到"开启内在的善心,与善知识的心相应"正是道的根本,有则全有,无则全无,极其重要!

"信"是指内心没有疑虑的清净状态.
在我们修依止法的时候,视师为佛的意乐是根本中的根本.
这个极度清净的意乐一旦修得坚固了,再推而广之,观一切皆清净就很容易做到,这是一大要点.
所以首先要在这上面多练习,对此心断定了,不再有疑虑,就能住在清净的信心中,恭敬也就由此开始了.

"敬"是无骄慢的状态,非常谦恭、敬重的状态.
"爱"是指内心有一种亲爱的道情,没有疏远、厌背的心理.
"乐"则是指有欢喜心,不像冷血动物那样非常冷漠.
"恭敬承事"就是以恭敬的心态,十分乐意地为善知识办事,无论吩咐什么,都会敬奉在心里,非常认真地去完成.

听到这里,有人会想:这不是要我们作奴仆吗我们要走成佛之路,就不能用世间的观念来衡量.
其实,这是最好的调伏我执、训练自己的机会,由此法身慧命就会得以成长.
不然,一直维护我慢,不肯调伏自心,那就永远无法解脱.

"信敬爱乐"是佛金口的开示,这是金不换的秘诀.
如果心里嘀咕"这叫什么秘诀",那只能说明自己智慧浅薄,无法体悟.
这四个字里含了亲近善知识的一切贤善的意乐.
人最宝贵的就是这颗善心,而不是其他,这是世法和佛法的心要,所以要恒时依止善心这个内在的庄严.

我们在缘起上看到意乐是发生行为和结果的起因,视师为佛又是极为清净的意乐,这样就能领会到,如待佛般地信敬爱乐善知识,将会是圆满断证功德的特别殊胜的方便.
对此,世尊以谛实语开示说:"由此因缘,菩提资粮未圆满者悉能圆满,烦恼未断悉能断除.
"这一句说明了以这种视师如佛的殊胜因缘的力量,会使得菩提资粮未圆满的都能圆满,烦恼未断除的都能断除.

前面我们讲过博朵瓦尊者对慬哦瓦的徒众说:你们能遇到这样的菩萨善知识,依教奉行,实属大福!
所以莫视为负担,应持为庄严.
为什么是大福气,从这里就能得到定解.
依师是自己道上成长的极为难得的因缘,要百倍地珍惜,作难遭遇想.
一旦有了这个心,心态就会完全不同,一切断证将会顺利地开展.
这都是因为缘起上提升的力量.
这是一种实际因缘上的修练.
在缘起上善知识是直接而有力的因素,一旦依止好了,就能顺利地圆满资粮,过去难断的烦恼习性也都能断除.
如果我们不在当下的缘起上相应,反而依着自己鄙劣的习性来做,那是很难有所进展的.

不懂依师之道的人,往往会丧失大利.
很多人在依止师长时,稍不如意就一走了之,导致在道上得不到真正的成长,折腾了半天也没得到什么成就.
反过来看,凡是做到了如法依师的人,都一定修有所成.
不管他资质如何迟钝,或者有多么木讷,不善辞令,但是只要他抓住了根本,就会获得不断地上进.
就像在世间法上,如果一个人能恪尽孝道,他的前途就会一片大好.
相反,如果不对父母尽孝,就不可能有美好的前途.
即使暂时有些才干地位,也会很快败落下来,所以一定要重根本.

修学整部菩提道的教授,就是要在自身上逐渐地除过引德.
那么能顺利发起的关键在哪里呢就在依止师长的意乐上.
如果首先培养好了视师如佛的意乐,发动了至真至纯的信敬爱乐之心,那就能顺利出现断证的功德,由此可见修依止法的确是道的根本.

"如是知已,便能获得欢喜踊跃,于诸善法应随顺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
"修心有这样的法则:先由见解引发意乐,再以意乐趋使行动,之后就能完全进入善心、善行的正轨中.
所以,"如是知已"是最初的关要.
我们以前是因为不了解这些道理,所以就没有主动性,根本意识不到要按这样做,这是认识上的愚昧.
现在首先就要破掉这个愚昧,一旦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认识到它是如此关键,竟然有这么大的利益,马上就会欢喜踊跃,内在的善根就会开始发动,主动力也就发出来了.

善心发出来之后,对于各种善行都应当随顺去做,对于种种恶行也应当努力遮止.
有了这样向善想学好的心,就可以改往修来了.
心就是从这里得到转变的.

引证二、以法恩难报故,应作敬重阿阇黎之事的量《猛利问经》亦云:"长者,若诸菩萨求受圣教及求读诵,若从谁所听闻受持,施戒忍进定慧相应,或是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一四句偈,即应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阇黎.
"这段经文说到,如果菩萨向谁求受圣教或者求读诵,从谁那里听闻、受持了与六度相应或与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的一颂法,就应当如法尊敬供养这位阿阇黎.

在依师的原则上,凡是有法恩的师长,都应当如法地恭敬、尊重.
缘起的法则要求我们必须要念恩报恩,如果对于有法恩者不但不思报恩,反而违逆不敬,就会招来很大的过患,大量亏损福德、增加业障,从而导致修道上发生很大的障难.

"相应"是具有的意思.
因为开示的是成佛的正法,因此法恩非常深重.
在讲十法行时曾经谈到,仅仅对一偈正法作法行的利益,就远远超过了一切世间的善根.
因为只有圣法才开示了安乐的正道,而且开示越殊胜的法,恩德就越大,境的引发力也就越大.

我们对因果律不能愚昧,世尊之所以在因地求法时对于身投火坑、身刺千钉、身剜千洞以作燃灯之苦都没有丝毫犹豫,就是因为之前在无量劫中都不曾闻到解脱的正法,才导致无数生流转轮回,饱尝生死大苦.
而闻到了正法,法的生命才开始诞生,才有了解脱和成佛的希望,所以养育慧命的恩德极难酬报.

我们心上能出现一分求解脱的心,都源于善知识的恩德.
能了解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等甚深真谛非常不容易,世间没有人能为我们指示这些真谛,把所有的外在利益加起来,也不如开示一偈正法的利益大.
无论做多少世间法,对于解脱也毫无作用,而善知识却为我们指引了解脱的道路,开演了到达大涅槃彼岸的六度之行.
我们能从中认识到轮回里的有漏法,全部都是苦的自性,以此发起一念希求出离的心,就种下了极为可贵的善根;或者当我们少许了知了诸法的空性,生起了一念疑惑或者信解,就注定将断除轮回之根;或者由于善知识的启发,我们开始了知一切众生皆曾做过自己的母亲,从而生起了一念慈心、悲心,或者相似发起了殊胜的菩提心,就会使得我们的善根无限量地增长,这是多么大的恩德啊!
因此应当如法地敬重开示这些法的阿阇黎.

"随以几许名句文身开示其偈,假使即于尔所劫中,以无谄心以一切种利养恭敬及诸供具,承事供养此阿阇黎.
长者于阿阇黎作应敬重阿阇黎事,犹未圆满,况非以法而为敬事.
"所谓"名句文身"指的就是教法.
因文成名、以名成句、由句成篇而成教法.
"身"是积聚的意思.
世尊这样着重地强调法恩难报的情况:阿阇黎开示了多少偈颂的法,假使在这么多的劫数中,以无谄诳的心,用一切种类的利养恭敬和诸供养具来承事、供养这位阿阇黎,长者对于阿阇黎所应作的敬重之事还没有圆满,更何况不如法地对待呢比如说某位善知识为自己开示了一千个偈颂的法义,那么即使在一千劫里以极为真诚的心,用一切种类的供养具恭敬供养、承事这位师长,是否就尽了所应敬重之事呢佛说,即使这样做了,敬重阿阇黎的事也还没有做圆满,因为法恩是无限的,给予我们的利益是无穷无尽的.

经过佛陀的开示我们才知道,法上的伦理是非常大的,它在世间的伦理上扩大了无数倍.
这里有极大的因果律,能好好地做一点,就能迅速积累广大的资粮;相反,违逆一点也会迅速造下极大的罪业,毁坏自己的前途.

懂了这一点,一方面要发心断除不如法依师的过失,另一方面要时时策励自己唯一按照善的道路来走,奉行佛陀的教导.
对待善知识的态度和行为应唯一往好的方面做,这是成就的根本.
真正做好了,就会有极大的利益.

这要用世间是否孝顺父母的例子来类推,善知识这个对境是更为深重的,因为这关系到法道上的伦理,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
首先要对上面的教导反复地思惟、省察,确定自己该如何做.
确定以后就要励力实行,这样才有可能修好意乐.
有了意乐,行为自然就会跟着意乐转,就一定是贤善的.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在缘起的理则上,为何对任何师长都应作佛想,而观德不观过二、依据《猛利问经》思维:(一)我在师长前听过了多少法(二)缘此法恩,我应作敬重师长之事的量如何呢(三)那么,我应当以何种心行对待师长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修持亲近的意乐有这样三个次第:一、总的修学亲近师长的意乐,这要在体认华严九心的内涵之后,归在自身上立愿并且实行.
二、认识到一切亲近的意乐以信心(这里指对师长的信心)为根本,这又要由常念师长的功德而发起.
因此务必先要建立信心这个根本,为此反复念功德来多修信心.
三、随念师长的深恩发起敬重心.
所谓的敬重心,也同样是由因缘所生,它的因缘就是忆念恩德.

缘起的理则通透以后,就知道该怎样来引发自己内心的敬重.
掌握了方法就有开发的希望,没掌握方法就只能束手无策,方法不对也会导致屡修无功.
所以首先一定要在唯心自现的具体法则上确认到这一分修心的轨道,一旦明见了其轨理,就取得了修这分道的信心,也就不会再退转.
明见轨理后的信心属于胜解信,好比开了能看到道路的眼睛.
之后就要用实行来行到量,这好比开眼后用脚实际走到目的地,也就是要实际修出那样的心.
由于念恩是发起敬重心的正因,所以念一分恩,就起一分敬重;念十分恩,就起十分敬重;常常住在念恩的心当中,敬重的善心就会持续发起.
以此类推,只要把握了缘起的正因,我们的修行都将具有实义.

(三、随念深恩应起敬重)第三,随念深恩者.
总的引导修这一分时,我们要做到两点:一、对这一分修心轨理,总的发起定解.
也就是确认到,以念师长的恩德为因,就决定能发起对师长的敬重.
因为这是我们心上本来的法则.
先要这样体会:比如我们一想到某个恩人对自己作过的恩德,或者有过救命之恩,或者曾经照顾过自己,心里就会非常感激;以感激心作为缘起,产生的心态就是敬重.
这样因和果对应起来,认识了这一分内心的缘起法则后,我们就应当常忆念善知识的恩德,来培养敬重心.

二、使这一分念恩的修心具体化,要求生具体的心,而不落于抽象的概念.
所谓的具体化,是指依照所示范的修心轨道,结合自身作一个个具体的思维和随念,要由触动了自心来发出一念又一念的善心.
论里给出了《十法经》和《华严经》中的两段念恩法轨,我们如文作意地随念,就进入了念恩的轨道.

这就像练拳,应当一招一式都按照师父示范的套路来仿照练习,而不是另外搞什么创新.
在这上有两个要点:一是悟透法则,二是练习到量,这样就一定能掌握它的精髓.
我们走内在的修心之路也是如此.
圣教是指示修心的教授,一个个的文句是在一板一眼地教我们怎么修心,出示它的套路.
像这一段引的经文都是一项一项说明要缘念哪些方面的恩德,怎么依词句来具体引出内在念恩的心态.
这就像老师做板书,示范演算的过程和方法,同样,这里也是先给我们作示范,我们要做的功课就是照着它模仿,从很多个方面来思维师长的恩德,这样就一定修得出敬重心.
只要在自身上修出来了,就又取得了一分证德.

本论善巧地运用内心的缘起展开广大道轨,一分一分地指示了修善心的要诀.
这是一整套针对自心的实修法,其中一个大的部分是观察修.
之前着重破除庸俗的无分别,它的必要性就在这上.

现在的人对修心有很大偏见,片面地执著闭着眼睛打坐才是修心,闻思教法作观察修只是在研究知识.
他哪里知道这里只有一点差别,不依照法轨在自心上串习,当然只能是研究知识了,而如果能"听闻随转修心要",就是说在听闻后能随师长的指示在自心上修习,就能变掉心,当然是实修法门.
而且如果能符合到缘起的正轨,努力用功实修,转心的进程就非常快,所谓"少力即脱生死城".
这是我们从始至终要把握的要点.

下面就以经教为例,讲一讲修敬重心的方法.
(一)《十法经》中的教授《十法经》云:"于长夜中驰骋生死,寻觅我者;于长夜中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觉我者;沉溺有海,拔济我者;我入恶道,示善道者;系缚有狱,解释我者;我于长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作云雨而为息灭.
"应如是想.

"如是"就是仿照的意思,"想"是作观察修.
要知道,在获得定解后,马上移在自心上按照法轨思维观察就叫做修,不是另外再找一种修.
按照经文一句一句的指示,结合在自身上有很多可想的地方(按这样不断地作如理思维就是在修心).
一分一分都想到了量,善心也就修出来了,就是这么妙.

这里应当按照经文一句一句地思维.
这是因为在我们从小的教育中,几乎没有学过怎么念恩,这方面的程度相当差,所以要从头开始学,不得不从具体的细节下手,否则完全落空.
而且要循着正理来思维,生起真实的定解才有转变的契机.

我们先要这样静下心来想:原先我的处境如何而善知识在这里面怎么为我作极大的利益是不是大大地超过了世上对肉身作救死扶伤的利益这样想了后才知道,善知识的恩德比天地父母还要重.

首先从自己在生死中长夜流转受苦进入思维:我无始劫来的生涯,就是陷在漫漫不见边涯的长夜愚暗当中,以无明的力量一直起惑造业,被业力牵制而不断地驰骋在生死中,就像疯狂者一样.
这时是谁以大悲心在生死旷野里寻找我,把迷路的我救出轮回呢那就是我大恩的善知识.

接着是分条思维善知识救度我的恩德,要这样想到:我在这长夜里,确实一直都被很厚的愚痴覆盖,而陷在很重的痴睡中.
我当初以一念迷惑,没觉悟到本有的实相,以此法尔就起了妄念,一错再错,演变成迷梦里无量无数的颠倒错乱.
对于只是自心变现的虚假梦相,妄执有真实的法.
既有法,就在其中分判了自他的差别.
以执著自我,法尔就贪爱顺我心意的境,想以此滋润我;嗔恚违我心意的境,加以排拒;不起贪嗔的时候,也是以愚痴的心作各种计较,对于本来虚妄不实的假相,却执著这上有常乐我净的体性,由此陷在深度错觉中.

顺着这样的理路再往下思维:因为把五蕴的假相妄执为自我,从这里不断地起烦恼、造业,我就不断地被业力牵制而陷在三有的深海中,无力自拔.
就是每一次死后都无自在地又要投生,没办法超出.
正处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中时,是谁为我宣说超出有海的解脱道,教给我怎么发出离意乐和修戒定慧止息惑业苦的方法,从而把我拔出苦海,运到涅槃彼岸呢唯一是我大恩的善知识.

再进一步这样思维:过去的我中了很深的业果愚和真实义愚的蛊惑,而一直趣入三途和生死的恶道,走的完全是没有义利、徒劳自损的路.
在这其间有多少狂乱颠倒啊!
那是谁在给我开示因果律,破除我的业果愚,给我指明了善恶苦乐的法则,而导引入于善趣的道路呢唯一是我大恩的善知识.
又是谁在为我解释本来没有我,破除我的真实义愚,又为我解说四谛等,让我辨别清楚往生死走和往涅槃走的两条道路,由此显示了解脱之道呢唯一是我大恩的善知识.

继续按这样念恩:本来我是一个永久受监禁的轮回囚犯,我的心恒时都被惑业的镣铐铐住,而系缚在三有的铁牢当中.
我的命运可想而知,就是要受没完没了的苦役和刑罚,得不到丝毫安乐.
这时是谁进到监狱里,为我解开系缚呢唯一是大恩的善知识.
也就是善知识给我这个生死囚徒讲解脱离惑业系缚的方法,特别是说明怎么修无我空性,远离颠倒执著、止息惑业的方法,使我远离三有的受生.

还要按这样思维:在这轮回长夜里,我不断地被烦恼病和业障病逼恼,一次又一次地发病,没办法治好.
是谁在这时作为医王给我诊病开方,治疗我的生死大病呢唯一是大恩的善知识.
针对我身上无数的颠倒病,一一给我开示怎么治疗的方法,从标到本、从粗到细一层一层地诊治.
也就是从意乐、行为等方面,依照次第一步一步地教我修心,去掉内心颠倒的病,是这样逐渐地把我从颠倒的病态中救出.

最后一句应当这样反思:我的状况一向都很糟糕,自己心里常常被贪欲、嗔恚、骄慢、嫉妒等的烈火焚烧,处在非常热恼的状态.
是谁作清凉的云雨熄灭我的热恼呢是我大恩的善知识.
是他以清凉的法雨降在我内心上,熄灭烦恼的毒焰,让我得到寂静安乐.

如果能这样具体地想善知识的恩德,确实会知道这种法上的恩德是最深重的.
想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不主动地想,就会一直落在愚昧的状态,根本就起不来知恩念恩的心,反而被很深的愚痴、骄慢、轻视等恶心障蔽住,处在颠倒的心态中,甚至忘恩负义,造很重的罪.

这一点举父母的例子来说明就很清楚.
如果我们没有常常想父母的恩德,就会一直陷在特别愚痴的状态中,甚至不认为有什么大的恩德,良心像被狗吃了一样.
既然不念恩,那当然没有报恩的心,反而生很多忤逆不孝的心态和行为.
但是如果我们非常用心地去想父母对自己的恩德,那就会越想越大,会从过去的愚蒙状态里出来,看到的是点点滴滴极大极重的恩德.
这样了解了有大恩后,就一定会起报恩的心,会发出很多孝敬的行为.
和这种情况完全一样,我们在依止善知识的时候,如果想恩德这一条能尽量充分地去做,就一定发得起报恩心以及后面以三喜依止善知识的行为.

(二)《华严经》中的教授《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如是随念痛哭流涕:'诸善知识,是于一切恶趣之中救护于我,令善通达法平等性,开示安稳、不安稳道,以普贤行而为教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护送往赴一切智处,正令趣入法界大海,开示三世所知法海,显示圣众妙曼陀罗.
善知识者,长我一切白净善法.
'"善财童子是依止善知识的典范,我们应当努力随学.
虽然我们暂时还达不到他那么圆满的量,但是只要我们肯用心效仿,逐渐地增长内在的善心,最终也一定能达到他那样.
我们要为此不断地祈愿.

下面分成两段解释经文:1、"如是随念,痛哭流涕"的涵义善财童子在像这样随念诸位善知识的恩德时,以至于心里抑制不住而痛哭流涕,这是由想恩德触动了善根.
如果人从没有以念恩哭过,那是天性被障蔽了.
我们念恩、念苦时一定会有善心的流露,这是我们的天性,要想方设法把它启发出来,不能长久地被埋没.
目前我们走修心的路,出现了很大的转心的机会,而这又是根本的道,所以我们应当把重点放在转变自心上.

我们修道应该每天都有些效验,如果自己在不断地改掉过去颠倒的心态和行为,那就是在不断地前进.
只有按这样真实随学圣贤,才会感觉到这是走一条极具大义的修心之路,也就会特别珍惜当前的因缘,每次闻到的法都会很认真地放在自心上多加练习,再没有比这更具实义的事.
如果我们把这么好的法只流于空谈,像说食数宝那样,自己没有一点实学的受用,那就完全走错了.
到头来一点进步都没有,何必做这种自欺的事呢所以听了修心的教授后,就要马上移到自心上修,这比表面上看多少本书,听多少种论坛都重要得多.

一定要发起常随佛学的普贤行愿.
如果有这个总的愿力,一听到善财童子依师的传记就会一心效仿,听到什么就会开始学什么.
我们走菩提路,一分一分地学全是学德行,而不是只学知识.
如果我们能很用心地学,把智慧和精进全放在这个重点上,一定会学得很精彩.
结果圣贤的各种德行都会在自身上出现,这样有多好啊!
所以我再再地劝大家转移重点,从今以后特别用心地学德行.

我们在修善心的时候,一定要发出真情感,而不能心里纹丝不动,好比孝子念母恩自然有真情.
能发起一些善心,这是真正有意义的.
今天人的善心被更深地埋没,所谓的教育,注重的只是知识技能的培养,严重偏离中心,造成几代人德行严重缺失.
鉴于当今时代的因缘,我们要着重弥补德行,才可能在佛道上有所成就.

2、随着经文忆念师恩边念边这样想:是善知识们在一切恶趣当中救护于我.
过去无数的劫数里,我始终在生死的恶趣中迷乱狂奔,反反复复地陷入苦海深渊.
现在是善知识们以慈悲的手,把我从恶趣中救出,安置在安乐的大道上,出离了生死的险难.

是善知识的恩德使我通达了诸法平等性,这是极大的恩德.
如果不是善知识给我开示实相,我就会一直陷在无数分别中,没办法停歇,总是以偏执的心落在垢净、好坏、是非、高下等的相对二边上.
以这样的颠倒分别,会使我一直陷在惑业苦的轮转中,无法脱离.
自从得到善知识的指示,善加通达了诸法是无差别的平等性后,我才止息向外取相的分别,而脱出苦厄.
这里有导迷归悟的大恩德!

善知识为我详细开示种种安稳道和不安稳道的差别,使我真正辨明了自己心上要走怎样的路.
这里也有一层一层的恩德:起先是给我指出求现世的名利造非福业是堕入恶趣的险道,只有放下今生,为来世修善法,才会走到人天的福乐之地;接着是为我显示,如果只求轮回中的圆满,以我执心修善法,终究在享完福乐后堕入恶趣,像这样会变坏的乐是虚假的,因此要发出世心,从根截断苦因,才会到达永久不坏的安乐之地;又需要以菩提心摄持,才能完全开发本性而成佛,到达最圆满的境地.
像这样,有开我愚蒙、指我正道的大恩德!

善知识还以普贤行作为教授,指示我能往趣一切种智大城的道路.
以善知识的恩德,我才明白要在自心上发起圆满、周遍的普贤行海.
以此,我心中的菩提种性被彻底唤醒,发展了尽虚空遍法界的圆满心量,开出了无尽的菩提行海,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恩德!
想一想,如果没得到善知识的教导,我还会在兆载永劫中,一直陷在极其狭小、偏执的恶劣心态中,再再地跟着我执颠倒而转,处处都是起那么小的心念和行为.
是善知识教给我修普贤行的妙法,我才开始走上了往趣一切种智佛地的道路.

善知识还以慈悲心护送我前往一切种智之处,使我无误地趣入法界大海.

善知识为我开示了过、现、未来三世诸法无量的法义,而且为我显示诸佛菩萨圣众微妙的曼陀罗.
总之,善知识长养我内心的一切白净善法.

如果我们能按这样思维和忆念,就会知道,善知识的恩德如果有体相的话,尽虚空界也无法容受,其中每一分恩德我们都难以报答.
这是施予法乳、养育慧命,永生永世利益到我们的大恩泽.
我们真能这样体会到善知识的恩德浩瀚无涯时,就不容我们不生起敬重心,因为法恩实在太深、太重、太大,负恩的担子也实在太沉重!
我们一定要这样多在因果上思维,才能建立大的观念.

应如此文而正随念,一切句首悉加"诸善知识是我"之语,于前作意善知识相,口中读诵此诸语句,意应专一念其义理.
于前经中,亦可如是而加诸语.

这是交待应当像这段经文讲的这样,如理地随念善知识的恩德.
念的时候,每一句开头都加"诸善知识是我"这几个字,比如"诸善知识令我善通达法平等性,诸善知识为我开示安稳不安稳道……".
前头《十法经》里的句子也可以这样加上"诸善知识是我"等的文句.

我们念恩的时候,应当在面前作意善知识的形象,口里读诵念恩的文句,心里要专一地想它的义理.
我们要一句一句地多思维,尽量地想出善知识的恩德来,要这样真实地引动念恩的善心,以此为因,就能发起敬重的善心.
不从这个根源上起动,敬重心也不会无因而生.

没有建立这个根本的话,只是在表面上做行为,那是很难长久保持敬重善心的.
而且以根源上没变动的缘故,往往内心是在反面发展.
比如很多人光会做一些恭敬的行为,但只是在做样子,发展到后来,慢心却变得越来越大,问题就出在从来没有在根本上培养过.
要使自心产生大的变动,就得有个过程,因为我们的心已经僵硬了,就像水冻成冰那样.
现在我们修念恩是开始加进去一分新因素,要等善因缘的力量逐渐积累到很强的程度,发起了猛利、恒常的善心时,才能真正取代顽固的恶心,所以一定要经过一个过程.
好比我们要融化掉一块冰,就要先点火在冰块下面加热,起初只是融化一点点,这时要紧的是持续不断地加热而不能中断.
这样坚持下去,让它融了再融,才能完全融化.
不然融了一点又熄了火,就又很快被冻住了.

懂了这个比喻,我们在修敬重心的时候,就要不断地起念恩心的暖气,才能融化僵硬的心.
我们心里有一些变得柔软时,就表示内在已经有了一些变动.
但是要常常不断地修,使心的力量逐渐增上去,最后会完全转化颠倒心,而出现念恩心持续的暖流,心里一引动就出现很淳厚的念恩之心.
这样因修圆满了,果的敬重心就能任运生起,这就修成了依止师长的意乐.
所以我们修心一定要遵循次第,不能躐等而行.

思维心中的法道依据《十法经》和《华严经》的经文,逐项地思维善知识的恩德,力求发起定解、触动自心.

(三)结合各种譬喻忆念师恩又如《华严经》云:"我此知识说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遍示菩萨威仪道,专心思惟而来此.
"这一颂讲到了善财童子去依止善知识时内心的各种想法.
他不是什么也不想就去依止,而是想:这位善知识宣说殊胜的正法,普遍地显示一切法的功德,使学人心里信受,顺利地趣入修行的正轨.
他能全分地教示菩萨的威仪之道,把学人安立在菩萨万行中.
我是专心思维善知识的功德而前来依止的.

接下来,善财童子说了六个比喻,来忆念善知识的恩德.
我们在念恩时要运用这些比喻,来引动自己念恩的心.
比喻能从各个侧面帮我们看到善知识的恩德之相,因为比喻很形象,容易产生理解,所以我们要善加运用.

"此是能生如我母,与德乳故如乳母,周遍长养菩提分,此诸善识遮无利.
"下面开始结合比喻,从各方面忆念善知识的恩德.
1、以生母喻思维恩德"此是能生如我母.
"应当先了解比喻的涵义,再比类旁通,体会到善知识的恩德.
首先不妨在比喻上思维一下:我这个身体怎么来的呢是石头里出来的吗天上掉下来的吗没有依托、孕育就无因而生的吗当然不是这样.
想一想就明白,它来自于母亲,是母亲非常辛苦地十月怀胎,逐渐地孕育才生出这个身体.
所以母亲有赐给生命的恩德.

接下来重要的是顺着这个比喻的理路,类推到法的生命上作思维.
要这样观察:我的慧命是怎么来的呢是没有因缘突然而生的吗没有经过孕育就成形的吗想一想就明白,我的慧命是仗着善知识孕育的恩德才出生的.
我本来是非常愚蒙,完全在邪道上乱走的人,根本就没有一点法的内涵,我是在善知识的培养下,一点一点地孕育着内在的慧命.
这个过程就像母亲十月怀胎那样,从一小点开始,逐渐逐渐地凝聚增长,才越来越有了慧命的雏形,开始发展出各个方面完整的支分.
这样稍微反省就知道,自己的慧命不管是总体还是支分,全都是由善知识孕育的恩德才得以出生的.

很多人常常会生一种我慢心,认为我是靠自己成就的,不是靠善知识.
这就要反问自己:如果单有种子,没有水土等助缘,会开花结果吗单有宝藏,没有人发掘,会自己出来吗这样一想就知道,慧命是由善知识资助的恩德才出生的.
而且"如我母"三个字就说明这是出生慧命的根源,一切修道功德的根源,还有比出生慧命更大的恩德吗当然没有!
这个道理想明白了,我们就自然会生起大敬重心,在自己所遇到的人中,会对善知识生起最为敬重的心.

2、以乳母喻思维恩德"与德乳故如乳母.
"首先要在比喻上想充分,再移到善知识上就容易想得具体.
比如过去的富贵人家,以乳母来养孩子.
乳母有长养和将护的两重恩德.
要想到,婴儿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完全靠乳母养育才能长大.
乳母不用乳汁哺育,他就会饿死;乳母不清理襁褓中排泄的污秽,他也会生病而死去;乳母不经常在旁边照顾,也会遇到很多危险,这样就没办法长成.

"长养"是指用身体最精华的乳汁哺育婴儿,使他弱小的身体得到充分地滋养.
还包括洗浴、抚摸、怀抱、慈爱等.
"将护"有很多方面,比如刚学会走路时,一刻不离地在旁边照顾,不让他跌倒;孩子生病期间,彻夜不眠地悉心照料.

懂得乳母的比喻,移在善知识上思维就会明白,善知识真的就像乳母那样,多年以来,不断地以功德乳汁哺育我的法身.
我是得到师父法乳的滋养,才长成了法的生命.
如果没有这么多年来法乳的滋养,绝对没有现在的我.

"周遍长养菩提分"这一句,就是指善知识全面地培养我内心菩提分的善根.
比如说,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这三种要道,有主体和支分各个方面的道分,需要长期全面地培养.
善知识一次次给予教授、指点,入到我心中作滋养,就是一次次给予法乳的哺育.
而入了心之后,就会周遍地长养成就菩提的善根.
是由这一分一分的恩泽,才有了自己慧命的成长.
这样好好地思维就知道,自己的慧命完全是善知识养出来的.

再看"遮无利"这三个字,说的是将护或者扶持、保护自己的深恩.
比方说,善知识常常教诫我们不要动颠倒心,做非法的行为,遮止我们往恶趣和生死的险道里走.
当我们走错了路,落在邪道中的时候,善知识及时地把我们拉回来.
像这样,在走菩提道时,会遮止我们走歧途.
遮止无利,就是在扶持和保护我们的慧命.
像这样深入地多思维恩德,就会认识到善知识的恩德实在太深、太大,太难以回报!

有了这个念恩的基础,就会顺利发起敬重之心.
"解脱老死如医王,如天帝释降甘雨,增广白法如满月,犹日光明示静品.
"3、以医王喻思维恩德"解脱老死如医王.
"这里我们要思维自己是如何患病,又如何得到善知识医治,来体会善知识有医王般的解脱我生死大病的恩德.

首先体会自己是如何沦落在沉疴当中.
就像原本诸根具足、强壮多艺的人忽然得了病,病情不断加深,发展到快要气绝身亡的地步,只留有心头一点暖气.
这时,忽然来了一位良医,他知道这人还没死,还有热气,就强行给他灌神药.
这种资助的力量跟他自身的暖气一合,他很快就苏醒过来.
之后开始相信医生的处方,依方服药,出了一身大汗后,身体开始好转.
接着在医生的护理下,不断地按照药方调理身心,病症逐渐减退,最后完全脱离了病苦.
假如他当初没遇到良医,不知道自身的病情和施治的方法,那他就要无数年陷在昏迷中,在颠倒里受各种苦恼.

这是比喻我们的状况.
我们是处在缠缚中的法身,有常住不变的佛性,不被任何虚妄所染,而且有恒沙妙用.
但是忽然一念无始无明,得了生死病,不觉知本觉真心的缘故,起了各种念头.
就像入了梦,不知本来人,反而有各种梦里的念头.
这样以念起的缘故,就有能见的相,认为我见到了什么(实际都是虚妄见,它由念而起,而有所谓的知觉或见),就像起了梦中的心想那样.
因为有见的缘故,心就虚妄地现起各种根身器界的假相.
这是起了心前的境界相,就像梦里以心念看到自己在异地他乡,有各种苦乐境界那样.

之后就发生了法我执,不知是自心变起的假相,执为实法,就叫法我执.
接着在种种的法里分判自他,就有了人我执.
就像在梦里认为,我在他乡异地,在人群世界中,我是一个贫苦的人等等.
由于执著我,就有适合我、不适合我等的各种判断.
遇到顺情境起贪,遇到违情境起嗔,处在中庸状况起痴.
这样,逐步发展成严重的病症,以三毒烦恼造各种业.
业一形成就难以逃脱,完全被系缚在业惑中,处在昏迷的状况,不晓得本来人.
所幸心头还有一口暖气,虽然处在一点不觉悟的状况,但内在还有智慧种性.

要知道,我们如果没遇到善知识,绝对会按这个状况一再地发展下去,处在旷劫难以苏醒的沉疴患苦当中.
然而这时,我们忽然遇到了如良医般的善知识,他知道众生虽在大病中,但心头还有暖气,还有命在,颠倒妄想里还有佛性.
这时以善缘的力量,善知识对于昏迷不醒的我们,强行、多次地灌注法药.
就像人昏迷时,输进去的药在体内还会一点点地发生作用,过不了几天就会醒来.
善知识为了唤醒我们,多方面地说法,虽然我们一开始听了不相信、不接受,还处在昏厥的状态,但久而久之,不断地说,不断地启发,我们的心就从昏厥、迷惑、麻木的状态中,逐渐开始苏醒,对于所说的法义开始明白.

像这样,善知识输入各种法药来调理我们的心,使我们内在不断地发起善根,提起正气.
之后出了一身汗,病就逐渐好起来,也就是自己的菩提心开始开发.
接着教导我们行各种道法,来调理我们的身心,逐渐息掉惑业,就会从生死中醒过来.

这才知道,原来我是这样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状况,世上任何医生都治不好我的病,是善知识像医王一样,把我从旷劫极深的病苦中解脱出来,因此有极大的恩德.

4、以天帝喻思维恩德"如天帝释降甘雨.
"先从比喻上体会天帝降甘雨对大地的恩德.
天气干旱,没有一点雨水时,虽然大地里有各种种子,但没有雨水滋润的缘故,种子就无法生长、成熟,更不可能出现茂盛的庄稼.
然而天帝一旦降下甘霖,大地就得到滋润.
种子和水土等一和合,以甘雨资发的力量,就开始迅速生长,本具的功能就逐渐体现出来,出现繁硕的果实.

像这样,我们在自身上也要通过正反面的对比来体会.
如果我没得到善知识法雨的滋润,心地只会越来越干旱、贫脊,像荒漠一样.
虽然里面有很多种子,但由于缺少启发的力量,就无法长出功德的庄稼.
心中的善种子在漫长的时间里无法萌发,出现的都是荆棘、野草等的恶性生长.
但是,我们遇到善知识后,就像久旱逢甘霖,他亲自把法雨降在我们心中,就像饮了甘露一样,使我们死而复生,各种善种子由此得到萌芽,并不断地生长、成熟.

因此,我们相续中出现的任何功德,都要忆念这是善知识以法雨滋润我的恩德所赐.
单是听闻就有增长善根界的功德.
譬如在善知识前听过很多法,这里有些能启发我的智慧,有些能启发慈悲,有些启发信心,有些启发精进的力量、大悲的愿力等等.
总之方方面面的善根,都是由法雨的滋润而产生的.
这才知道:哦!
原来我的善根都是善知识给予的,我一点一滴的成就都缘于善知识的恩德!

或者说从更广的层面上看,我在热天里得到一丝凉风的快乐,得到的饮食、衣服、卧具的舒适安乐等等,都要想到这是善知识的恩德,并非单由我一个人就能成办.

总之,从因到果所出现的一切功德和受用,全部源于善知识的恩德.
5、以满月喻思维恩德"增广白法如满月.
"比喻中的满月,是指从初一的新月开始渐渐增长而达到圆满.
我们要由正反面的对比来体会善知识的恩德: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帮助,我单凭自己的力量,在白法上就很难有所进展,会多年处在停步不前的状态,甚至不断倒退.
确实一个人修行很难,比如一旦离开善知识,没有时常亲近,缺少启迪、策励和从各方面提携,自己连坚持行善的心都保不住,会不断地退下来.

而在我遇到善知识后,通过善知识作各方面的启发、策励和带动,使我从开启一线善的光明起,逐渐逐渐地增长.
无论是信心、恭敬、智慧、悲心等哪方面的善法,都在不断地升华.
几年下来就有很大进步,从原来善法非常贫乏的状态,变成了昼夜充满善法.
这样就能想到,的确善知识有增广、拓展我内心善法的恩德.

6、以日光喻思维恩德"犹日光明示静品.
"首先思维比喻,通过正反面对比,来认识日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恩德.
先想象:自己虽然有眼睛,但如果日光不来照临,自己就陷在漆黑的世界里,看不到任何东西的颜色和形状;如果日光照到眼前,那一时间万物的相状就现得清清楚楚,自己心前一片明朗,做任何事都很便利.
这样就知道,日光对我们有显示整个世界的恩德.

结合这个比喻,就很容易想到善知识有这样的恩德:以前没遇到善知识的时候,自己虽有人的俱生慧,但缺乏启蒙的缘故,就像陷在漆黑的世界里一样,完全看不到真谛.
不但对涅槃寂静品类的法完全蒙昧,对世俗谛万法的真相也特别愚痴.
在这样的愚暗当中,内心处在躁动不宁的状况,没办法得到寂静.

但是,自从遇到善知识,自己就像到了一片光明的世界里,因为善知识常常像日光一样,给自己显明诸法真相,让我认识到本无生灭轮转而住在涅槃寂静的真谛中,而且看到了回归涅槃寂静的道法品类.
这样自己就不再困惑,而能歇下妄动的心,回到涅槃寂静的本真状态.
这样从正反两面多想想,就能了解到,善知识有破掉我的蒙愚、给予我见到寂静真谛的极大法恩.

"对于怨亲如山王,心无扰乱犹大海,等同船师遍救护,善财是思而来此.
"先要看到比喻里的须弥山王是恒时不动摇的,也就是没有偏左、偏右等的情况.
这是表达善知识有平等利他的心,对待任何众生都一视同仁,对待亲怨没有半点差别,所以善知识是以平等心,对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尽量作帮助.
而且就像平静的大海没有扰动那样,善知识的心不会被顺逆境缘的风所扰动.
善知识又像船师驾着舟船入在大水中,普遍地救护溺水者那样,他以悲心愿力入在生死界里,救护一切沉溺的众生.
所以善知识有平等普利众生的深恩重德,是以平等心饶益我们.

"善财是思而来此.
"注意"思"字,这是指思维了以上的恩德而前来依止善知识.
我们要学的地方是善财童子的用心,要学怎么以善等起来发动行为.
等起指自心最初一念的发动,也就是不应落在无记和恶的状态,应当有真实的善意乐.
如果我们也能这样以真实的念恩心策动而做出亲近善知识的行为,这就相应了亲近善知识的缘起.

接下来看经文:"菩萨启发我觉慧,佛子能生大菩提,我诸知识佛所赞,由是善心而来此.
"善财童子继续说:是我的菩萨善知识启发了我的觉悟智慧,以他的大恩力能显发我的大菩提身,我的诸善知识们为诸佛所赞叹,我是由真切念恩的善心而来这里亲近善知识.

"由是善心而来此",正是善财童子依止善知识能得以圆满的关键,我们要在这点上尽力效仿.
在做每一件事时,都要由很深的善心驱动而做好行为,不要像个没心的人那样,或者变成只是身口的运动.
要学到的就是"由是善心"这四个字.
在修行的时候,时时处处都要注意修好根源.
下至供一支香、磕一个头、做一些善事,或者念一部经、听一次法等等,都应当先有善心的等起,处在善心的状态,然后驱使自心进入佛法的行为,这样做才有大的意义.

所以我们对于每一件事都要注意反省:我发起善心了吗是由善心驱使而做的吗这样知道要点后,就要在自己身上随学,而且扩充在一切事情上运用,就会学得很好,每学一点都有很大改变.

"救护世间如勇士,是大商主及怙依,此给我乐如眼目,以此心事善知识.
"这里善财童子说道:我的善知识们如同勇士般救护世间的各类有情,如同大商主以及怙主般成为许许多多众生的依赖之处(作为大商主,毅然担负起运载全船的人去到安乐宝洲的重任,整个航程中的事务总的由他来负责管理,遇到各种险难违缘时都由他来排除.
善知识就像大商主,带着众生前往解脱和成佛的宝洲).
善知识们如眼目般给我真实安乐,也就是他使我见到安乐的道路,而开始把握成办安乐的缘起,由此使我恒时都住在内心的喜乐当中.
我是以这样的念恩心而来承事善知识的.

这里第三次出现了类似的文句——"以此心事善知识".
我们无论做什么行为都有内心最初的发动,以这发动的状态来决定行为是善是恶还是无记.
只有以贤善的心发动,才会使行为变成纯善.
如果没有最初善心的发动,无论做多少、怎么做,都算不上善行.
依止善知识同样以心为根本,能否修出信心和敬重是它的关键.
华智仁波切说:"依止尊重方便为信敬不是礼貌,修持尊重方便为信敬不是祈祷,若有信敬怎么做也加持入,若无信敬怎么做也无义利.
"这一段的修心教导应咏其颂而忆念之,易其善财而诵自名.
"咏"是吟咏,这里指拉长声音而念诵文句.
做的时候要一边吟咏念恩的文句,一边忆念善知识的恩德,把"善财"换成自己的名字来念诵,就是切合在自身上的修持.

思维心中的法道以《华严经》中的六喻,思维善知识的种种恩德.
(先细心体会比喻,再移到善知识上思维.
)(二、加行亲近轨理)第二,加行亲近轨理者.
总的引导在生起了亲近师长的意乐之后,要多做能亲近师长的行为,才能在缘起上达到切实地相应.
不是说只要有意乐就行,而不必做出任何行动.
意乐的体现就是行动,由于行动才使意乐真正落实.
因此我们要在亲近的行为上多多地用功来修,这样加功努力地去做,就是在修亲近的加行.

用比喻来引入:好比我们学习孝道,首先要在根本上引出孝顺父母的善心,而且要让它猛利、恒常.
这个善心发展出来了,就有了一切孝行的根源.
之后我们就要由这个孝心尽量多做孝顺父母的事,以这样的实际行动就会拓展德性的光辉,它会使我们的孝道圆满.
这比喻了在亲师的行为上要多加功夫去做的道理.

之后我们要明确加行亲近师长的行为轨道,以及它蕴含的缘起上的理则.
这又要在修持上把握三点:一、行为的总原则;二、行为的具体做法;三、亲近的目的和时间.

行为的总原则是,师长喜欢的事就努力去做,不喜欢的就尽量遮止.
那么哪些是师长所喜的事呢就是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和如教奉行.

这个轨理是很简要的,我们确认之后,就按这几大要点坚持奉行,就自然进入了行为的正轨.
只要实际做出了使师长心生欢喜的事,就必然会心心相应,得到师长的加被.
以相应的缘故,就会随着师长的教导而逐渐除过引德.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一切佛道的功德都能产生,一切过患都能遣除,能非常顺利快捷地完成菩提道的修证而成佛.
这都是因为修好了意乐后,又能在加行上做到量,从而积聚起了很深的缘起上的力量,出现了菩提道上迅速开展的潜能.
因此我们要殷重地实行.

(一)行为的总原则如《尊重五十颂》云:"此何须繁说,励观彼及彼,应作师所喜,不喜应尽遮.
金刚持自说,成就随轨范,知已一切事,悉敬奉尊长.
"总之应励力行,修师所喜,断除不喜.

就像《事师五十颂》所说:此何须繁说亲近师长的要点就是用心观察师长欢喜的事和不欢喜的事,凡是师长欢喜的事就应该去做,不欢喜的事应当尽量遮除.
金刚持曾亲口说,一切成就都依赖阿阇黎而生,违背上师的心,绝对不可能成就.
认识到这一点后,就要努力地做尊长欢喜的事,断除尊长不欢喜的事.

这样就知道,依止上行为的原则,就是"修师所喜,断除不喜".
接着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做法.

(二)行为的具体做法1、总说作所喜者,谓有三门: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如教修行.
做师长所喜的事有三种门径: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和如教修行,分别是下、中、上三品行为.
按这三点实行,就能使师长生欢喜心,自己会得到殊胜利益.

如是亦如《庄严经论》云:"由诸供事及承事,修行亲近善知识.
"("供事"是恭敬和利养的意思.
)这里三喜亲近师长也是弥勒菩萨《庄严经论》里的教导.
总的说,要做到四点:一、修持恭敬;二、供献利养;三、修持承事;四、如教修行.
这就是我们在值遇善知识后,亲近善知识的做法.

一、修持恭敬,首先应当以恭敬的行为来亲近师长,这包括身语意三个方面.
身恭敬是指顶礼、迎送、起立,以及以欢喜的目光注视等(就是要恭敬地顶礼师长;师长来的时候要迎接,走的时候要恭送;见到师父的时候要起立;面对师父时要用欢喜的眼光注视等.
像这样,身体做出恭敬的行为就是以身恭敬来亲近师长).
语恭敬是指用语言赞叹师长,依照师长的吩咐来宣说,对师长说恭敬语、柔和语等等,这样做就是以语恭敬来亲近师长.
意恭敬是指内心生起清净的信心.
要这样以身口意三门恭敬的行为来亲近师长.

二、供献利养,这是指自己发了心后供养师父所需的法衣、敷具等的生活用品,以供献财物来亲近师长.
这好比世间的孝子很用心地考虑父母需要什么,比如父母一年四季要穿的衣服,平时的医药保健、住处、饮食等等,都是孝子心里常考虑的内容.
跟这一样,弟子应该有孝养师父的心,为了侍奉好师父的身体、照顾好师父的生活,有关法衣、医药、饮食等生活资具方面,都能用心考虑,及时地奉养,这样做就是以财物亲近师长.

三、修持承事,就是用身体为师长做洗浴、按摩、服侍汤药等事,用口代善知识宣说,赞颂善知识的各种功德等,总之一切该做的事都很勤快地做,这就是用自己的身和口为善知识做事来作亲近.
以上属于外的亲近,要实际做出来,不能只是空谈.

四、如教修行,内的亲近是以修行来亲近师父,也就是心里尊重奉行师父传授的法,以闻思修的方式随法修行来亲近师长.
这也要实际做到才行.
这内外两种实行,就是亲近善知识的根本.

又云:"坚固由依教奉行,能令其心正欢喜.
"这两句文讲到,如教修行就能使师长的心真正欢喜,也就达到了亲近的目的.
要体会有这样的缘起法则,善知识欢喜了就会为我们传法,使我们的依止有义利,所以这个"欢喜"就是使得依止的过程变得有义利的因.
确认了这条理则后,性情稳重(坚固)的弟子就会奉行善知识的教授,用切实地修行来使善知识心生欢喜.

这就看出,依教奉行是让善知识欢喜的做法.
我们要在这一点上努力.
2、别说(1)供献财物其中初者,如《五十颂》云:"恒以诸难施,妻子自命根,事自三昧师,况诸动资财.
"又云:"此供施即成,恒供一切佛,此是福资粮,从粮得成就.
"修师所喜的第一种加行是供献财物,这就像《五十颂》里所说的,就连难舍的妻子、儿女甚至自己的命根都要恒时用来供养自己的三昧师,何况不坚实的资财呢更不必说了.

这样供养上师就成了恒时供养一切佛,因为上师是一切佛的代表,诚心地供养上师这个总代表,就是在恒时供养一切佛.
因此,做这样的供养就得到了殊胜的福德资粮,以这福德资粮的滋生力量就能得到成就.
因此,向上师致供养有极大义利.

复如拉梭瓦云:"如有上妙供下恶者,犯三昧耶.
若是尊长喜乐于彼,或是唯有下劣供物,则无违犯.
"这里还要注意的是,如同拉梭瓦所说:如果自己拥有上等的资财,却向尊长供养下等的资财,就违犯了三昧耶戒.
如果尊长欢喜这样的供物,或自己财力有限,只有很差的供养物,就不违犯誓戒.

有没有违犯就看自己存的是什么心.
明明有好的却只供差的,说明心里不敬重,有轻慢心理,就违背了誓戒.
所以要用特别敬重的心尽量作上妙的供养,不应当自己享用好的,让尊长受用差的,不然就成了颠倒伦理法则而做,会造很大的罪.

但是,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就不违背誓戒:虽然是下等的物品,但是尊长喜欢它,或者自己经济条件有限,只供得起下等的供物.
只要尽了心就可以,供养的善心是最重要的.
所以大家切记要修一颗善心.
我们在《贤愚经》里看到,那些贫穷的人特别有一种善心,想对尊贵的三宝作供养,但他拿不出钱来买东西,善心驱使他非常诚敬地跑到野外采一些好看的花,或者专门捡一些既干净又好看的石子来向三宝献供养.
可贵的是他们有一颗特别善良、清净的供养之心,所以就成了非常殊胜的供养,出现了九十一劫享之不尽的福报.

此与《五十颂》所说符顺,如云:"欲求无尽性,如如少可意,即应以彼彼,胜妙供尊长.
"这里讲到的行为法则和《事师五十颂》里所说的相符,那里面说:如果你想获得无边无尽体性的本性的法身果,就应当尽自己的心意向尊长献供养.
要按照这样来做:我心里最喜欢什么财物,我就舍掉自己的享受欲,而首先供养给我最尊贵的尊长.
你能这么想、这么做,当下就处在善心的状态.

就像一个小孩得到他最喜欢吃的东西,他不愿意自己吃,要先供养妈妈那样,这就看出他的心了.
如果他自己受用好的,把差的给妈妈,那就违背了良心.
我们从这一点就知道行为的法则,所有的做法你都会贯通明白,平时什么好东西都会先观想向上师呈供.
这就懂了第一个做法.

此复若就学者方面,以是最胜集资粮故,实应如是.
就师方面,则必须一不顾利养.
霞惹瓦云:"爱乐修行,于财供养,全无顾著,说为尊重.
与此相违,非是修行解脱之师.
"还要了解的一点是,学人和师长都要按自己的本分来修行.
学人方面,供养师长是一种最好的积资粮,所以应当按这样去做.
或者说,为了报法恩、尊师重道,也应当向法师献供养.
但是师长方面,一定要有完全不顾利养,全心全意利益弟子的品德.

霞惹瓦说得好:喜欢修行,丝毫不贪著供养,可以说这是很好的师父.
如果与此相违,不讲究修行,只喜欢得到财供养,那就不是能引导学人修行解脱道的善知识.

小结我们要能达到和善知识的心亲近的目的,最外面的一层做法是随自己的力量来对师长供献财物,以这样实际做供养的行为,就能与善知识的心亲近,从而积聚殊胜资粮,如同在四季都能生长庄稼的良田当中,应当精勤地播种.

再借世间的例子来体会这一点.
如果我们能很用心地向自己的老师和父母献供养,一旦做了这个缘起,就会感觉到心和心变得很亲近,不像原来那么疏远.
或者你会感觉彼此的心能够互入,这就是以供养的缘故,内在心的门打开了,就有善心的交流.
这是能快速生起福德的途径,非常的直接有效.
从这里能确认到这是内心本有的法则,这样我们会非常欢喜地去做.

反过来,还要这样想:对于有恩的师长,如果我连外层的供献财物都不能发自善心去做,那我的善根就始终很薄,就缺乏一种受法得大利益的因缘.
或者心和心之间缺少了善的缘起,就无法非常近地心和心相通相应,这样就没办法得到加持和迅速地消业积福、成长善根.
所以不要堕在恶取空里,好的缘起要多创造,这会使自己格外顺利.
如果在缘起上欠缺,就会和善知识很疏远.
我们要懂得这个缘起的正道,并且实际去行持.

(2)身语承事作为弟子,只是向师长供献财物还不够,还要再往里走一步,用身体和语言来承事师长.
这是中品的让师长内心欢喜的行为.

第二者,谓为洗浴、按摩、擦拭及侍病等,当如实赞师功德等.
承事师长有身和语两方面.
用身体承事的方面,比如为师长洗浴、按摩、擦拭等;师长生病时,在旁边侍奉;外出时,帮忙料理各种事务.
用语言承事的方面,包括如实地赞叹师长的功德,为师长传话,代师父宣说等等.
总之就是"愿效犬马之劳",愿意处在低劣位,像良马愿作主人的乘骑、良犬愿帮主人看门那样,心甘情愿地用身和口来为师父效劳.

在知道了这条做法后,时时处处都用一颗善心来做,自然就会和善知识的心越来越亲近.
这些都学会做了,生生世世都知道怎么亲近师长、承事诸佛,以等流的法则决定的缘故.

小结学人需要以身体和语言承事善知识,因为:承事善知识就等于承事一切诸佛,将产生极多的福德.

我们先要确认,在缘起上善知识是殊胜的福田,是能让自己快速生大福德的强有力的境缘.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就有很大的意乐,愿意承事善知识,自己会认为这是难得的机会,做起来会特别欢喜.
有这样的心,就能做出供养和承事的行为,而且能长期坚持不断.

(3)如教修行第三者,谓于教授遵行无违,此是主要.
作为弟子,在做好了前两种加行后,还要做到最主要的加行——如教修行.

如果我们对于师长传的教授特别重视,能非常认真地照着教授实行而不违背,那就算有了这第三条加行的实行,也就是在根本上和善知识的心亲近.
如果把教授当成耳边风,没有如教修行,那就没有做到这条加行,是自己身上的大缺陷.

要知道,我们依止师长是为了求法修道,而不是像听世间讲演那样,听完没有要求照着去做.
这是成佛之道的传授,事关重大,依教奉行是最主要的.
不然在根本上违背了师长的心,就决不可能相应.
所以要重视教授,切实地奉行,才有个依师的样子.
外表上跟着师父,心里却一点也不跟着走,那心和心之间就相隔有万里之遥.

《本生论》云:"报恩供养者,谓依教奉行.
"我们对师长怎么来做报恩的供养呢就是依教奉行.
善知识传法给我们,如果我们不照着修,那就辜负了法恩,自己就有很大的亏欠.
所以听了法要遵照教导去修,这才是真正在报恩,在向师长作最好的供养.

设若须随师教行者,若所依师引入非理及令作违三律仪事,如何行耶有人问:如果说必须随师长的教令来做,假如师父要把我引入非理当中,以及让我做违背三乘律仪的事,我该怎么做呢这不必遵照去做.
如果是引入正道的教授,当然要遵行,但如果是引入错谬的道,那就不要照着做.
对此,有以下三个经教的证明:《毗奈耶经》于此说云:"若说非法,应当遮止.
"《宝云》亦云:"于其善法随顺而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
"故于所教,应不依行.
不行非理者,《本生论》第十二品亦有明证.
然亦不应以此诸理,遂于师所不敬轻訾而毁谤等.
如《尊重五十颂》云:"若以理不能,启白不能理.
"应善辞谢而不随转.

《毗奈耶经》中说到:如果师长宣说的是非法的事,就应当遮止不做.
《宝云经》也说:我们怎么来奉行师长的教授呢凡是师长教导我们要做的善法方面,我们都应当随顺着去做(比如教导哪些善法应该行持,就切实地照做;哪些品德要修好,也照着去修;哪些颠倒的心态和行为要断,也随着去断,这叫做随顺而行(也就是听话).
如果对于教导不听、不顺从,那就有违背的过失).
但是如果师长教导的是不善的法,那就应当不照着去做.
《本生论》里也有这方面的明证.

但要注意的是,不应当以这些为理由就对师长不敬、轻视进而毁谤等.
就像《五十颂》所说的,如果在理上不能依照着去做,就应当说明不能做的理由.
应当态度很好地委婉辞谢,不随着非理的指示去做.

拿世间法来说明:如果父亲说的符合正理,是的确能利益到自己的教导,当然要遵循,而不应该有所违背.
但如果父亲教导说,在社会上生存,可以做损人利己的事,那就不应当去做,自己应当有判断的能力.
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因此就对父亲轻慢不敬甚至责骂,大违孝顺之道,正确的做法是应当婉言辞谢.

(三)亲近的目的和时间无论做什么亲近师长的行为,都一定要动机纯正,因为这是决定行为善恶和果报好坏的根源点.
那么怎样的动机才算纯正呢就是指我们对师长做任何事、任何供养等,心里唯一是想求珍贵的佛法,而不是为了得到财物、名誉、地位.
如果是为了得到世间法而做很多亲近的行为,那就成了跟世间溜须拍马等一样,不会得到法的利益.

如是亲近时,亦如《庄严经论》云:"为受法分具功德,亲近知识非为财.
"是须受行正法之分.

("财"要广义地理解,包括名闻、利养、恭敬、地位等等.
)像这样,我们做各种加行来亲近师长的时候,还应当像《庄严经论》所说的,唯一是为了领到一分法的功德而来亲近善知识的,不是为了获取世间的财而做这些行为.
总的来说,我们做亲近善知识的行为,必须是出于想受行到一分正法的目的.

我们依师的时候,心要住在什么地方作意,或者该怎样来用心呢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一个家里的兄弟姊妹要分共有的财物时,每个人会说"我要得到这个那个",而领到该领的那分量.
像这样,我们亲近师长的时候,心里要想:我能不能从师长这里领到一分正法功德比如,能不能得到一点信心、悲心、出离心、菩提心能不能发起对因果和空性的胜解能不能多消点业,多积点资等等.
这样的动机就算纯正.

如果是为了名利而承事善知识,处处讨善知识欢喜,让护法大居士们看到自己的地位和重要性,从而也会供养自己.
以后随便去哪里,都会有人接送、服侍,非常便利.
自己会因此名声显赫,真是名利双收的美事.
这样谄曲地依止善知识,纯粹是搞世间法,这样是没有好下场的.

下面再引祖师的教言说明这一点.
如果能从这里得到教训,以阿难尊者为榜样,我们依师的行为一定会非常清净.

博朵瓦云:"差阿难陀为大师侍者时,谓若不持大师不著之衣、不食大师之余食、许一切时至大师前,则当侍奉承事大师.
如此慎重,其意是在教诲未来补特伽罗.
我等于法全不计较,虽少许茶悉计高低,谓师心中爱不爱念,此是心内腐烂之相.
"博朵瓦尊者说:当年让阿难做佛侍者的时候,阿难提出了三个条件:我不持佛不穿的衣服,不吃佛余下的食物,允许我一切时能到佛前.
如果佛答应这三点,我就来侍奉承事佛.
这样慎重的用意是在教诲未来的人,要专门为法而不为财.
而我们对于法完全不计较,虽少许的茶叶都斤斤计较,认为上师内心爱念其他弟子多一些,爱念自己少一些,这都是内心腐烂的表现.

阿难尊者是怎么想的呢他想:施主们供养佛的都是价值昂贵的好衣服、具足百味的美食,如果我穿佛的衣服、吃佛的饮食,别人就会认为我是贪著上等资具才来承事佛的.
如果起初我就遮止这一点,就能给未来的人树立榜样,让大家看到,侍者承事佛是多么清净,一点贪财的心都没有.
而我们在亲近师长时,却不会因为自己没有修到一分法而难过,反而因为一点财物的分配不均就耿耿于怀.
分的东西稍微比别人差一些,也会难过半天,埋怨上师对弟子不公,喜欢别的弟子多一点,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这就是内心腐烂之相,心相续被名利的毒腐蚀了.

我们为什么不去计较法上的得失呢应当想:我怎么这么差!
师父传的法我连下品的成就都没有,甚至连最基础的法都没有修.
应当像这样,唯一以得法为目的,远离世间名利的计较和争执.

亲近几时者,如博朵瓦云:"有一来者,是加我担,若去一二,是担减少,然住余处亦不能成,是须于一远近适中经久修习.
"亲近师长的时间,就如博朵瓦所说的:来一个人,我就增加了一分负担;如果走了一两个,我的负担就减少一些.
但住在别的地方,也不能获得成就,是需要远近适中长期地依止师长,按照教导修习.
这里"远"指疏远,"近"指频繁.

依止善知识是为了如教修行,不要沦落为世间的客套应酬.
在亲近的时间上要适度适量,远近适中.

求解脱的人在修行未得稳固之前,需要长期亲近善知识,原因是:一旦离开了善知识,就不能遣除违缘和增长修行的智慧,道业难成.
就像幼儿在尚未成长到能独立的时候,根本不能离开母亲,时时都需要母亲的照顾和养育,一旦离开母亲的护持,就会面临重重危险,很难平安地长大.

对此应当发起定解,长期不离善知识,过早地离开是不太好的.
阿底峡尊者说:在未登地之前不能离开师长.
现在人心浅薄,不能持重,所以成就的人如凤毛麟角.
如果没有师长的摄持,就无法控制内心的习气力,道业很快就会荒废,重新陷入烦恼和罪业中,导致堕落.
所以在这件大事上,一定要有深远的考虑.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亲近师长行为的总原则为何二、依据《庄严经论》,加行亲近的具体做法有哪些如何才能使师长的心真正欢喜三、向师长供献财物有何殊胜利益应注意什么这上学人和师长各自应如何做呢四、思维身语承事的内涵和利益,并随分去做.
五、最主要的亲近加行为何如果师长让自己做非法之事,应如何应对六、反省自己是为求什么在依止师长.
(四、依止胜利)第四,亲近胜利者.
总说依止胜利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离大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义;承事师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

这一段所讲到的亲近善知识的胜利,以理成立如下:一、近诸佛位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将使我趣近佛位,因为:依止您修习佛道极为快速,而且由使您生欢喜心,将产生极多福德.

比如,那洛巴如理地依止帝洛巴,即生便从资粮道疾速趣入佛地.
米拉日巴如理地依止玛尔巴,即生也从初学者的地位一跃而获得究竟佛果.

二、诸佛欢喜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将使十方诸佛心生欢喜,因为:您是诸佛的化身,如果对您生起信心,十方诸佛现见之后会称赞说:"这是向上仰慕的人.
"诸佛会如此赐予加持.

三、终不缺离大善知识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生生世世都不缺离大善知识,因为:如理依止师长的善业永无虚耗,以此无论生在何处,都将为善知识欢喜摄受.

四、不堕恶趣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将不堕恶趣,因为:通过依止您,一切受生恶趣的恶业都将无余胜伏.

五、恶业烦恼悉不能胜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能胜伏一切恶业和烦恼,因为:您在教诫对治烦恼的方便,依靠您的教授,便能截断造集恶业的相续,以及净除往昔所造的恶业.
或者,依靠您的教授,即使恶业果报成熟,也能将其转为趣入菩提果的方便.

六、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终不违越菩萨所行,而且由对菩萨行具足正念的缘故,功德资粮将逐渐增长,因为:您将弟子安置在闻思修的加行中,而弟子也如教修行,以此必定会增长功德,此为法性规律的缘故.

七、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义善知识,如理地依止您,能成办现前及究竟的一切义利,因为法性无欺、因果不虚的缘故.

八、承事师长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善知识,如理地承事您,能获得意乐和加行的善根,能作自他二利而圆满资粮,因为:遵从您的教授而修行,教证诸功德将如同上弦月般辗转地增长,由此将成就一切功德.

《华严经》中的教授如是亦如《华严经》云:"善男子!
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正所摄受,不堕恶趣.
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思念者,则不违越菩萨学处.
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守护者,胜出世间.
若诸菩萨承事供养善知识者,于一切行不忘而行.
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摄持者,诸业烦恼难以取胜.
"这也就像《华严经》中所说的:如果菩萨的心为善知识真正摄受,他的心是被善知识摄持而转,不再随过去的习性而转.
以舍自自在,随教诫而转的缘故,就能遮止种种身口意的恶行,也就不会再堕落恶趣了.

诸菩萨一旦有善知识思念他,就不会违越菩萨的学处,这也是或显或隐为善知识所摄持的缘故.
菩萨如果有对师长的信心和敬重,为求正法故,尽自己的力量用三喜来供养师长,如此自然和师长的心相应,师长就常常关注他的行为,由此就不会违越菩萨学处.
就像鱼母以念力摄持鱼子时,鱼子就不会败坏,有了善知识的系念,弟子就终究不违越菩萨的行为.

再者,菩萨如果为善知识所守护,就会逐渐地超出世间的心态和行为.
因为他能舍自自在,随善知识的教导而行,这样就逐渐舍开原先的心态和行为,换成了很好的心态和行为.
善知识在旁边守护他,有一种加被的力量让他脱开世间法,因此能很快胜出世间.

这里舍掉自己不是说丢掉了尊贵,而是放弃过去的颠倒.
以往心里的垃圾舍得越彻底越好,舍得越快就进步越快.
有个故事说,一位禅师对弟子说:你这瓶子里是满的,我怎么倒得进去就是说,他把自己的一套抱持得太紧,不肯放手,那就没办法转换.
如果能舍掉自己,不再存一点凡夫的主见,那就是空瓶子,可以很快转换.
所以有舍自自在、随师自在的依师之心,那就能完全随着师父教导的轨道来进行,也就换了一个人.
以此,所说的依止胜利都决定会在自身上出现.
就看你在这上有没有勇气来舍掉自己的过去,能舍就能换,而换的是法的生命.
换的关键就是舍弃自己,如教修行.

这里就要紧了,要问自己:我怎么才能做到如教修行呢这就要基于对善知识完全的信赖和敬重.
只有靠这两种心强力地摄持住自己,才会不折不扣地拆解掉内心过去建立的一整套颠倒系统,而且一样一样都会作新的组装.
这样一来,每天都有新的一分慧命在成长,这是新的法的生命,不是随颠倒恶见陷于烦恼恶业中的生命,当然就胜出世间了.
如理依师后就变得完全不同,就是这个道理.
但也要知道,如果心态上没有"信敬"这两个字,只是一种世间的行为,那不会有什么效果.
现在很多人只是好虚名,完全是在自我宣传.
他会说依止了多少大德、大人物,他是借大德的名誉来炫耀自己,实际连起码的依止善心也没有,他不是以真诚心在依止大德,随着教导修心,而是在搞世间法.
这样哪里能换掉他的心呢又哪里真的超出了世间呢最后连世间善人的标准也不具足.

"承事供养善知识者,于一切行不忘而行.
"缘起律就是这样决定的,因上的心修得越深厚越好.
要先难而后获,要从难中得到,从深厚中得到.
太薄了就是因很浅,也就得不到大果.
因就在心上,心越重就越得利益,以因深厚的缘故,得果就殊胜,这完全是由心的轻重来决定的.
越能真心承事供养,就越会尊重教导,这样哪怕只传一个偈颂都有极大利益.
以心敬重师父的缘故,就对师父传的法非常重视;以重法的缘故,做一切行为都不会忘失教言,都会按师父的教诲去做.

比如我们对某件事看得非常重,就不可能忘记.
母亲最重视孩子,哪怕岁数大了很糊涂,拿了东就忘西,但对儿子哪天要来,却会记得清清楚楚,就是因为她非常重视.
或者皇帝对一位大臣下令,不做到某件事就要砍头,那他绝对会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心里时时都记得这件事,因为他把命看得比什么都重.
与此类似,如果我们对善知识有大敬重心,那对他的教导就会铭记不忘.
从这里发展到极度时,会达到在一切行为上都不忘记按教导实行.
我们做弟子的要往这个目标看齐.
但如果我们的心不敬重,就会觉得不做也可以,再轻视的话就会置之不理,那就完全失去了依止的意义.

"为善知识所摄持者,诸业烦恼难以取胜.
"就像被一个很有力量的人管住,心时时不敢随非法而转,业和烦恼就难以取胜.
这缘于对善知识敬重,不敢违背他的心.
好比一个小学生,如果他非常尊重老师,老师对他作了很好的教育,那他就会安住在教导中,没有人能把他拉到坏行为里.
这都是师徒间心心相应的必然结果,不是单方事件.

又云:"善男子,若诸菩萨随善知识所有教诫,诸佛世尊心正欢喜.
若诸菩萨于善知识所有言教安住无违,近一切智.
于善知识言教无疑,则能近于诸善知识.
作意不舍善知识者,一切利义悉能成办.
"这里说到,首先,如果诸菩萨能依随善知识的教诫而实行,诸佛世尊心里就真正欢喜.
"随"是指孝子心,不是随自己的轮回习性而转,也不是表面装装样子,而是在听受善知识的教诫后,马上就照着做,遵行而不违背.
如此就是恒时随顺正法而行,心心念念都在法上,诸佛自然欢喜.

因此,在随善知识教诫这个根本上能做到家,就什么都会得到.
这是一即无量的大方便.
要知道,善知识是代表诸佛来传法,佛的心意都是一样的.
如果轻视面前的师长,不尊重他所传的法,一切诸佛就不会欢喜,也就得不到佛的加持.

"正欢喜"就是真实欢喜.
诸佛的心愿都是让众生依法行正道,所传的都是成佛的法,心意完全相同.
如果我们能随顺一切教诫真实奉行,以敬重诸佛教法的缘故,诸佛就真实欢喜.
总之要记住一句话:让师父欢喜就让一切佛欢喜,让师父不欢喜也让一切佛不欢喜.

其次,诸菩萨对善知识的一切言教都安住不违,他就靠近了一切种智.
"言教"指直接或者间接显发一切种智的方便.
如果在对待所有的言教上都能把握住一个原则,就是在听受以后,心安住在言教当中,遵守而不违背,那就是在不断地靠近一切种智,以每一分言教都是开发它的助缘故.
这样走下去就会越来越有希望,觉得成佛越来越近,而不会举步不前,甚至倒退.

第三,对善知识的言教心无疑虑,就能亲近善知识.
这说的是等流作用.
如果我们对一位师父传的纯正言教,心里总是以清净的信心很敬重地受持,这个心理培养好了,以等流的作用,在遇到任何善知识的时候,都会感觉心很容易亲近上去.
相反也要认识到,假如对纯正的言教心里狐疑不信,或者被骄慢心挡住,不能谦恭地信受,这样养成的心理就很糟糕,会变得没有受教之地,这样的人很难亲近善知识.
因为碰到任何善知识都会起这样的心,出各种内心的障碍而无法贴近,所以没办法成就.

第四,作意不舍善知识,一切义利都能成办.
如果我们常常在心里作意:"我终究不舍离善知识",那么以这种善德摄持,就会走上时时以信敬之心亲近善知识的道路,由此一切义利都能成办.
这说的是普贤行愿中"所有益我善知识,常愿与我同集会"等的发愿.
在依师的心态上,要感觉自己已经幸遇了如意宝,一切义利都能从中出生,因此再怎么也不肯舍离,要有这样的心,就像子不愿离母那样.
以这样的至诚依止心,就能成办义利.

《不可思议秘密经》中的教授《不可思议秘密经》中亦云:"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应极恭敬依止、亲近、承事尊重.
若如是者,闻善法故成善意乐,及由彼故成善加行,由是因缘造作善业、转趣善行,能令善友爱乐欢喜.
由是不作恶业、作纯善故,能令自他不起忧恼.
由能随顺护自他故,能满无上菩提之道,故能利益趣向恶道诸有情类.
是故菩萨应依尊重,圆满一切功德资粮.
"这部经说到:具善者应当极其恭敬地依止、亲近、承事善知识.
原因是:按这样做会发生一系列钩锁连环般的利益.
也就是有这样的心态:一闻善法就转成善意乐,变成善行,造作善业、转趣善行,止息恶业,能随顺护念自他的心,圆满无上菩提道,转而利益一切趣向恶道的各种有情.

这样看到了以此缘起会逐步发生越来越好的结果,最终成满菩提道后,就会认识到:我们应当靠依止尊重这个根本,来圆满一切成佛的功德资粮.

下面逐条分析:(一)先决条件对于善知识极恭敬地依止、亲近、承事,是这里的先决条件,也是能速得成就的根本因.

这里关键是"恭敬"二字,印光大师说的"一切佛法从恭敬中求",正合此处的经义.
我们要让恭敬心逐渐增长,发展得越深越好,一直发展到极处为止.
心真能到这个点上,就决定能得到完全的利益.
"极"字是指内心恭敬状态的深度.
这也要由串习而逐渐养成.
也就是,前面解释过的身口意三恭敬的做法都要实际去做,要发出主动力来,时时都用三门殷重地修恭敬,这样就会越发展越大.
如果你在这上面意乐很大,好善的心很强,终究会发展到极度,犹如往昔的诸佛菩萨那样.

注意不要停在文字上、口头上,而是要用身口意去实做,做一分就会出一分,所谓真做真得.
修恭敬是我们修心极关键的课程,这上能得几分全看你做出了多少.
如果只是空谈没有实行,那就是零分.
因地是零分,果地上也只是零分,也就是以下所说的利益都与你无关,以内心无因的缘故.
所以,修恭敬依止这门课是在实行上考,得的分数是在内在的心态和行为上衡量.
究竟得了多少利益,是由内心起了多大的恭敬来定.
即使不善于谈论和外面做样子、搞活动,只要内在有淳厚的恭敬善心,就决定得利益.
我们悟透了这一点,就知道修心的重点所在,不会再落于只学知识和口头空谈上.

(二)钩锁连环般的利益如果心里有极恭敬的依止、亲近和承事的话,那与师与法的相应力就很大.
好比田地已经变得松软,就会充分地吸收雨露阳光,同样,对这样开放的心灵,法流传入的渠道已经完全开通,因此一遇到善知识传授修善心的法教,就会直接转成自己内在的善心和善行,由此后后一系列的结果都会自然产生.
恭敬心是这里转化的极关键因素,法能否转成自己的心取决于它.
恭敬心就像点金剂,学法时有它的加入,一切过程反应会迥然不同,以敬重、受持师教的善心驱使,会使得学一切法都转成内心的善.
而没有了它,就像丢了魂一样,只是个虚假的躯壳,而不发生作用.

下面把这一条缘起律,再仔细地开解一下.
如果心住在信心和敬重心里,那么在闻到善知识教授的善妙之法时,就都能转成自己内在的善意乐.
也就是说,非常敬重善知识所传的法,就会把重要的修心教导牢记在心,特别用心地在自心上修这个法,而不愿意辜负这个教导.
这样一来,就能依照一分一分的法教,转成自己内心一分一分的善心,以此就造成了善意乐.
一旦得了这个根本,行为自然就顺着善意乐而转.
也就由一分一分的善意乐的驱使,而出现一分一分的善加行,因此会在自身上成就善加行.
这样以善意乐和善加行逐渐地串习成习惯,那就驱使身口意昼夜不断地造作善业,转趣善行.
也就是以习惯的力量,善法上越做越熟,恶法上会越来越生,最后会消失,这样一切时处都在行善,当然能使善友爱乐欢喜.

按照这样发展下去,以心不作恶业、作纯善的缘故,无论在哪里都能做到让自己和别人不起忧恼.
这样能随顺护持自己和他人的心的缘故,就能逐渐圆满无上菩提之道.
也就是心修得好,没有过失,在修佛道上就什么都能完成,任何法都修得上去.
这样自己得了大成就,就能利益往恶道上走的各种有情,能以悲心的力量直接利益到他们,或者把他们的心拉回来.
所以菩萨应当依止善知识作为助缘,来圆满一切功德资粮.

小结以上这段经文显示了恭敬依止师长从因到果整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从这里能看出为什么我们起初就要把握住根源.
因为从这里能辗转不断地生起善意乐、善加行,行为会变成纯善无恶.
这样在任何时候都能护自他的心,也就能圆满一切菩提道业而利乐有情.
以依师为根本,一切功德资粮都会圆满.
这就是修持佛道的命脉,得此根源再趣入修行,功德就能日益增长,日新又新.
这都源于华严九心,孝子心是根本.
特别而言,意乐上信心、敬重心是根本,加行上如教奉行是根本.
如果这些根本和配合它的眷属都具足,在善知识的摄持下,我们的身心一定会被全面纳入到随法而行的正轨中.

清净罪业、成就善根的殊胜利益下面再出示经教,说明承事善知识有迅疾清净罪业和成就善根的不可思议胜利.
如果想非常直接地在近期内,身心上得到能快速净罪积资的力量,那就要依靠承事善知识这个殊胜方便.
以因缘最为切近、直接的缘故,能起到很大的效力.

复次由其承事知识,应于恶趣所受诸业,于现法中身心之上少起病恼,或于梦中而领受者,亦能引彼令尽无余;又能映蔽供事无量诸佛善根.
有如是等最大胜利.

而且我们要了解到,以承事善知识为途径,能极大量地迅速消业和积集善根,原本要在恶趣中受报的重业,在现前身心上稍微起些病痛,或在梦中领受一点,就能使得业报彻底消尽(消业的功能不可思议).
而且以承事善知识能胜过供事无量诸佛的善根(积善的功能不可思议).
有如是等的最大殊胜利益.

"最大",点出没有超出其上的.
为什么呢因为现实因缘的力量极大的缘故,只要一契合上,就有很大的增上力量,迅速出现利益,消业的力量极大,增上善根的速度极快,在因缘上是一种高幅度的运作.
比如在依师的过程中,做任何事都是直接消业的手段,自己也会感觉业消得很快.
又比如善根能够很快触动起来,会有很深的感觉.
这跟人的心态有关,对于现前亲自依止的人,会起很大的心力和作用力.
因为诸佛的色身没有现在心前,没有面对面地得摄受,人的心力往往就比较弱,发不起那么切的心,导致速度缓慢.
了解这一点后,应当极其珍惜依止善知识的因缘,将它看成修道的命脉,再找不到更直接、切近的助缘了.

《地藏经》中的教授《地藏经》云:"彼摄受者,应经无量俱胝劫中流转恶趣所有诸业,然于现法因疾疫等或饥馑等损恼身心而能消除,下至呵责或唯梦中亦能清净.
"这里说到被善知识摄受的人,本来在无量俱胝劫中流转恶趣的罪业,只需在现前的人生当中受一些疾病等或饥饿等身心上的损恼,就能消除.
下至受一点呵责,或者只是在梦中感受一些苦,也就能够清净.

这里还要附带说一点,如果在依止时受到打骂,或者要受很多辛苦,都应当看成是消业的方便,是一种加持.
比如米拉日巴以受一些苦,就净除了杀人的大罪业,而且得到即身成就.
他以清净的心来接受苦行,所以消业非常快.
在这个问题上要有一种如理的认识,把它看成是特别殊胜的方便,有这种正确的观念,就愿意随顺这样的法轨实行.
只要心里坚固了这个认识,每一次受到善知识的呵责、怒骂,或者在承事善知识非常劳累时,就不会生起对立、排斥甚至嗔恨的心,反而会非常欢喜顺受.
因为这些是迅速消业的方便,是很难求到的好事,而不是无理的折磨.

所谓"师打是加持,师骂是猛咒",猛咒就是威力很强的咒,能快速见效.
如果现成忿怒相,用金刚怒目的手段,那就能迅速切断学人恶的相续.
不然只是柔声细语,可能说一万遍也收不到效果.
而作为学人能领受到呵责,应当视为大加持.

所以要由很大的因缘力量来消业.
不从实际因缘上下手,就难得多了,因为因缘的契合点很难达到.
这就体会到,能承事善知识就出现了特别殊胜的消业因缘.
消得有多快呢本来要无量劫流转恶趣的业力,现在稍微受点苦就能清净.
当然,这要具足承事的意乐和加行,以善知识为强力的助缘,因缘一和合,就会在自己心中出现特别大的消业、积善的效果.

"虽于俱胝佛所种诸善根,谓行布施或行供养或受学处所起众善,然彼仅以上半日善即能映蔽.
承事尊重成就功德不可思议.
"即使在千万诸佛处种植各种善根,也就是修行布施、供养或者受持学处所发起的众多善根,仅仅以一个上午承事善知识的善根就能超过它.
所以说,单单以承事善知识就能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

这仍是由于因缘切近的缘故,就有非常大的发起善根的力量.
如果只是心很薄地修善,那就算累积无数次,也比不上心很厚重地以大心力、大因缘力缘善知识半天所积的善根.
我们要这样从因缘效力的量级上观察衡量.
好比爆竹的引发只是"啪"的一声响,而原子弹的爆炸却有极强的破坏力,这是因为在因缘上达到了一刹那就能释放极大能量的地步,因此效力很大.
又好像如果学佛法只是做知识研究,即使经过无数劫也难以见到本性,因为他一直在文字上兜圈子.
而另一种人能发起大道心,依止成就的大德切实修证,他只要用几十年就超过了前者无数劫的效果.

总之,因缘切近,契合得深,效力就大;因缘不切近,总是很迂缓、很疏远,效力就很低.
这样我们就能认识到,承事师长会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上积资净障的效力是极大的.
要想在菩提道上飞速行进,就要以善知识为助缘,以恭敬依止、承事为途径.
遗憾的是,很多人对于这是极殊胜的途径还没认识到.

又云:"诸佛无量功德神变,应观一切悉从此出,是故应如承事诸佛,依止、亲近、供事尊重.
"《地藏经》里又有一段这样的教导:我们要观察到诸佛无量的功德、神变,全部是从承事善知识这个途径而出现的.
基于这个原因,就应当像承事诸佛那样,依止、亲近、供事善知识(供事就是常常恭敬地供养和承事,因为这是发生一切功德的根源).

要知道,这无量的功德不是没有助缘就自动出来的,一定要配合助缘才能产生.
比如一堆柴,必须有人来点火才会燃烧;不点火,光摆在这里,经过几千年也只是一堆柴,生不起火.
这个帮助引出火来的人就好比是善知识,这是关键的引发因素.
又像一辆车没有人发动的话,它始终是静止的,寸步不行;必须有个司机开动它、驱使它、驾驭着它的方向直接前进,才能到达目的地.
这个好司机好比是善知识.
所以这一切功德的产生,都要依赖承事善知识这个最直接的开发途径.
由此,善知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应当像承事诸佛那样,依止、承事善知识.
如果以自尊或我慢,不能谦卑地承事,那就障蔽了自己的成就之路.
成佛的路不可能单凭自己就走得通.

依止善知识自然生功德的利益《本生论》亦云:"悉不应远诸善士,以调伏理修善行,由近彼故其德尘,虽不故染自然熏.
"《本生论》里也教导说:恒时不应远离善知识,身口意要按照调伏的状态遵从善知识的言教修善行.
由于与具德善知识心与心贴近的缘故,师长德行的香尘虽然没有特意去染,自然就会熏染上.
也就是自己的心和行为会变得像善知识那样.

"调伏理"是指依止时自处低位,非常温顺、调伏的状态.
这会使依止进入正轨.
"理"是行为的法则.
做法上就是舍自自在,随师自在(但这是指具德之师).
"调伏"就是要调伏掉我慢,与所谓的捍卫尊严、张扬自我、随心所欲等恰好相反.
过分地强调自我,只会使我执越来越坚固,让修道越来越艰难.
善知识稍微呵责两句,就会感觉是在侮辱自己的人格,根本没有把自己当作弟子看待,这完全是我执我慢在作祟.
其实这是修道要消灭的对象,不能调伏就根本无法成长.
如果我们能努力地修孝子心、犬心、仆使心等华严九心,开始渐渐地学会放掉自己的主权,随着善知识的教诲而转,那就是开始在学"以调伏理修善行",开始在化掉内在桀骜不驯的刚强个性,心就开始变得柔软.

我们内在有像劣马那样的畜生性,只有化掉这股火气,才能使德性升华,乃至最后转化成圣.
逐渐地,我们会像被调伏了的野马,完全顺从主人的心,而不是没调伏的劣马,怎么也不肯如教奉行.
调伏以后,做什么行为都随善知识的教导来做,心住在很贤良的状态里,总是特别想按善知识欢喜的方式来做,这就是如孝子心.
善知识给的任何教导,会听在心里按那样做,这就是有调伏的德相,由此,有多少次亲近具德的善知识,就有那么多次熏染上善知识功德香尘.
这是内具调伏、外以师父摄持,内外一相应,就使自己生起功德的缘故.

这样长期依止善知识,就会自然受到熏陶.
就像香厂的工人每天都在制香的车间里,自然会被熏得很香,长期不远离具德之士,耳濡目染,自然就变成也有那样的德行.

博朵瓦云:"我等多有破衣之过,如拖破衣,唯著草秽,不沾金沙.
其善知识所有功德不能熏染,略有少过即便染著.
故于一切略略亲近,悉无所成.
"博朵瓦说:我等多有破衣的过失,就像拖着破衣服在地上走时,只会染著草上的污秽,而沾不上金沙.
这是指我们的心在和善知识接触时,善知识的功德方面不能熏染上,少许有点过失,心就染著在上面,所谓"己过如山全不知,师有少过亦觉察".
以这样的心态,一切处只是表面上稍微亲近一下,不会有任何成就.

就当代的情况而言,要意识到在修依止法上的确有一定难度.
难就难在我们内心的违品很强,比如自由主义、自我主张、批判主义、平等主义等都根深蒂固;看过失的心很强,念功德和恩德的心却很弱.
这导致只要稍微深入追究,就会暴露出一大堆的问题.

有这种自知之明后,须要长期在自身上切实地改进,不要期望三两天就得成就,应当移在自身最切近的日常心态和行为上改进,一刻不松懈地在低处修、缓缓修,在每一个心态和行为上逐渐地调正,这样才会逐渐地变好.
自己的内在像一匹烈马或一头猛兽,轻易是无法调伏的,一定要长期坚持修心,才会逐渐软化.
我们眼里见到的也满是不清净,时时修清净观就极为紧要.
关键点就是时时思维善知识的功德而发起信心,而且尽可能地做到依教奉行,这样才能避免破衣之过.
否则善知识纯金般的品德一点也沾不上,却沾了满心的污秽.

为什么会导致只吸尘不吸金呢一句话,信心和敬重心的程度不够.
所以就成了吸尘器,成了天天染过失的破衣.
为什么没有像在香厂工作那样,心中不断地熏染功德香尘呢也是因为不具信心、恭敬的缘故.
这样即使身体靠近善知识,也是貌合神离,内心是封闭的,不接纳的、不顺应的.
因此从内层看,心隔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就没有处在香厂中,丝毫也不受熏,心中不断起的只是染污念头,成了不断造大过失的情况.
这和依止尊长求解脱的初衷就完全相违了.

小结要想熏染上功德的金沙,就要把握两个要点:一是要多思维善知识的功德,二是要多在如教奉行上努力.
后者是指要特别重视善知识的教导,无论教什么善法都放在心上实修,要切切实实地多按教言去做,这是最实在的地方.
必须克服惰性,勉力而实行.

要特别有心地关注自己,有意识地去想:这一次善知识教了我什么我这样去做了吗如果我不去奉行,我算是弟子吗要这样每天三番五次地反省,想十遍、二十遍等等.
我能不能努力地做到一点点先不说全部奉行,而是从一点一滴的奉行做起,之后就会越做越多.
如果始终一点动作也没有,那就算活八千年也不可能移动一步.
因此实际去做是最重要的.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依止师长总的有哪八种胜利如何以理成立二、依《华严经》的教授,思维依止师长的殊胜利益.
三、学人极恭敬地依止、亲近、承事师长,会产生何种钩锁连环般的利益四、由承事师长而清净罪业、成就善根的情形如何五、持诵以下一偈,并反复思维其涵义:悉不应远诸善士,以调伏理修善行,由近彼故其德尘,虽不故染自然熏.
六、"破衣之过"指什么检点自己是否有这种过失.
(五、未依过患)第五,不依过患者.
请为知识若不善依,于现世中遭诸疾疫、非人损恼,于未来世当堕恶趣,经无量时受无量苦.

已经请为知识却不如理依止会有极大的过患.
因果可畏,要提起正知正念,警惕一切不如理依止的心行.
如果能如理依止善知识,就能最直接、高效地积资净障,相反,不如理依止甚至舍弃善知识,引发过患也最为重大,境缘严厉的缘故.

会引起哪些过患呢如果已经请为知识,却不以善心、善行来依止,在现世中就会出现生重病、受到非人损恼等过患.
来世就更加悲惨,即使堕在恶趣里在无量时中感受无量大苦也难以消掉这种业力.

《金刚手灌顶续》云:"'薄伽梵,若有毁谤阿阇黎者,彼等当感何等异熟'世尊告曰:'金刚手,莫作是语,天人世间悉皆恐怖.
秘密主,然当略说,勇士应谛听.
我说无间等,诸极苦地狱,即是彼生处,住彼无边劫.
是故一切种,终不应毁师.
'"《金刚手灌顶续》里有一段对话:金刚手菩萨请问世尊:如果有人毁谤阿阇黎,将感招什么果报呢世尊回答说:你不要这样说,太可怕了!
天人世间都会对此极为恐怖.
秘密主,但还是简略地为你说说,勇士应谛听.
我说无间等极苦的诸大地狱就是他的受生之处,而且会住在里面经历无边劫数感受业报大苦.
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毁谤阿阇黎.

《五十颂》亦云:"毁谤阿阇黎,是大愚应遭,疾疠及诸病,魔疫诸毒死,王火及毒蛇,水罗叉盗贼,非人碍神等,杀堕有情狱.
"在《五十颂》里也说到:如果有人毁谤阿阇黎,这个极大愚痴者现世就会遭受各种恶报,如得传染病、瘟疫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又会遭受很多魔障或者中毒而死,也会遭遇王难被关押入狱、处以极罚,或者被毒蛇咬噬,被洪水冲走、淹没,被罗刹、盗贼、非人、凶神杀害等.
即生死于各种灾横,死后立即堕入地狱.

"终不应恼乱,诸阿阇黎心,设由愚故为,地狱定烧煮.
所说无间等,极可畏地狱,诸谤师范者,佛说住其中.
"所以一切时中都不应当恼乱阿阇黎的心.
如果由愚痴的缘故颠倒妄为,一定会在地狱里被烈火焚烧.
无间地狱等极其可畏的地狱,就是这些毁谤阿阇黎之人的归宿.

善巧成就寂静论师所造《札那释难论》中,亦引经云:"设唯闻一颂,若不执为尊,百世生犬中,后生贱族姓.
"寂静论师在《札那释难论》里也引经说:即使只是听了一颂法义,如果不执法师为尊长,那就是下贱的因,将会在一百生中堕为狗身,果报受尽后即使得生为人,也要投生在下贱的种族.

在因果律上,对有大恩之人如果恭敬承事,就会得尊贵的果报;而轻视、舍弃必将成为极下劣果报之因,会堕落为旁生.
由于善知识是极强力的因缘,所以会直接堕落.
因此,在这件事上一定要慎重对待,马虎不得.

不如法依止善知识会产生非常难忍的无数苦果,原因是毁谤阿阇黎等于毁谤一切佛.
善知识的功德等同诸佛,而恩德超过诸佛,对我们有法恩之故.
比如违背了帝王的旨意,一定会遭到极严厉的惩罚,略有微辞或者不敬也会处以重刑.
面对善知识这样极尊贵的境,一定要懂得因果的可畏,时时策励自己如理如法地依止.

又诸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
不如理依师不仅会感招各种衰败和过患,而且会使诸功德未生者不生起,已生者退失.

不如法依师就使自心有了很大的亏欠,落在衰败的缘起中.
下至一个不如理的心念,就立即封住了自心,难以出现功德.
这就是心上普遍的规律.

如果对给自己传法、有法恩的人不生敬重,不作大师想,那就绝不可能在法上得到任何利益.
如果还起恶心,更是会强力的摧毁内心的功德.
所以缘起律是可畏的,我们切莫愚昧.
因果的法则是丝毫不乱的,你想在什么上得利益,就要修集它的正因,以符合缘起律.
想在法上得利益,那就尤其要注重尊师敬法,这是决定的理.
如果在这上颠倒而行,还能够得到法的利益,那因果律就出错了.
以这样一条缘起律就会胜解,如果对于传法的人不生敬重,那么凡是依于法而出生的信心、恭敬、智慧、慈悲、禅定、念力等等,这些功德没有生起的不会生起,已经生起的会导致退失,这是因为在得法的道路上有很深障碍的缘故.

这里还要这样通过类比来生起定解.
多看一些历代感应的事迹,就会很清楚地了解到,凡是在伦理上忤逆父母、师长的人都德行有亏,丢了功名,原有的福禄寿也都削减无余,无法增上,没有的也不可能出生,这就是因为自己的心已经颠倒了.
如果还不肯改正,那就没有了前途,结果会越走越糟糕,最终落入衰败的境地.

这个道理延伸到佛法上,因果的量会增加很多倍.
凡是有关法道上的事,必须以尊师重道为第一要点.
同样是学法,有的人能得利益,有的人不能得利益,关键就在有没有尊师重道的心.
如果没有,有多少世智辩聪都没有利益,一定要用诚心、恭敬心来符合法道的伦理和得法的缘起,不可能从其他途径得到利益.
所以要重视德行的修养.

如果只注重知识的增长、积累,不重视配合修持来增长德行,势必越学越傲慢,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而像周利槃特,虽然天资迟钝,但由于能恭敬地顶戴奉持世尊的教导,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
这恰好说明在法的现证上,首要的因素是尊师重道,这个根本绝不能失坏.

如《现在诸佛现证三摩地经》云:"若彼于师住嫌恨心或坚恶心或恚恼心,能得功德,无有是处.
若不能作大师想者,亦复如是.
若于三乘补特伽罗说法苾刍,不起恭敬及尊长想或大师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无有是处.
由不恭敬,沉没法故.
"就像《三摩地王经》里所说:如果一个人对他的传法师住在嫌恨的心态,或者坚固的恶心,或者恚恼心当中,这样能得到功德无有是处.
因为他的心已经背离了出生功德的缘起,哪里会生起功德呢这就是指在缘起律上根本不可能.
"无有是处",就是处非处当中的"非处".
如果你透了处非处的道理,就知道这在缘起上绝对没有可能性.
过去不可能,现在不可能,未来也不可能,不然缘起律就出差错了.

我们胜解了依师道路上的缘起律后,一定要在自己心上得到一种行为的决断.
有了决断以后,就要不断地在自己心上猛利地发愿、立誓.
而且对于过去的颠倒行为多做忏悔,从今以后改往修来,多多努力修善心.
我们要知道,缘起的律则是非常简要、明白的.
在这上一旦透了以后,就知道也没有什么别的法则,不要天天想得一种什么新鲜的感觉,而是要有很深的胜解和实行.

"若不能作大师想者,亦复如是.
"这是指有智慧的人要进一步深透这个理,也就是看到自心上有怎样的缘起法则.
心想是非常关键的,佛经上说,一切都从心想生,是否得利益,全在你的想法.
这里要知道,如果对于说法师不能作大师想,也是不可能得到佛法利益的.
这是因为传法师传的正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法,如果你对他不尊重,没有作大师想,还说尊重本师释迦佛,这完全是假的,因此得不到佛所传正法的利益,功德上没生的无法生起,已生的会导致退失.
这是缘起上铁的法则.

在这上不能以自己顽劣的心或者过分的骄慢,去跟缘起律对抗,就像世人不能以随意任性,来跟因果律对抗一样,因为这样做最后只会引火自焚.
有智慧的人洞明了缘起是铁律后,就会一切都顺着缘起的正道来做,也就自然会畏惧天理.

进一步经中说到:如果对于三乘的说法比丘不起恭敬之心,不作尊长想或者大师想,像这样能得到没得到的法,或者已得的法能够保持不退失,那是无有是处的.
原因是:只要心里一起了不恭敬,就是沉没法的因缘.

这里也要跟世间的事例对照来体会.
就好比在世间对待父母,一旦起了不孝的心,就已经是沉没福禄寿的因缘,这是相当厉害的.
现代人因为从小缺乏因果律的教育、伦理的教育,所以很多行为都是颠倒过来做的,而且做错了还不知道.
真正悟明了缘起律就知道,这上的因果非常大,这以后才会开始非常殷重地来对待,不会再以自己的颠倒想法为主.
我们先要批判自己,要知道我心里的各种想法,只是无始以来颠倒串习成的以我执为主的心,根本不算什么正确.
我们现在不能再把它当一回事了,要重的是天理,是心上的缘起律,这是每一个有理智者都会这样来奉行的.

我们以往的颠倒想法只是落在迷惑里,不认识法界里有一个很公平的因果律,反而以自我为重,结果就造成了各种不顺因果律的行为.
像这些以各种颠倒串习而养成的心态、想法、主义都是要消灭的对象.
我们不能再孤立于法界之外,来跟法界对抗,其实这只是在跟自己对抗.
凡是不重法、不敬师,都不符合回归法界的缘起.
如果还不懂这一点,还要一意往颠倒的方向走,那要想从本性中不断地开发功能,就绝对不可能了.

特别要记住这一句"由不恭敬,沉没法故".
它的反面是"由恭敬生长法故".
一旦有了恭敬,内心的法就会不断出现,各种功德都能够无障碍地流出;而一有了不恭敬,心马上就会沉没下去.
这上面也是有很具体的量可以体会到.
比如说,对于法师起一念嗔恚的话,就顿时摧坏了一大片的功德林,自己的心也很明显地感觉已经陷落了,在很多天里根本出不来,这导致法都已经沉没了.
也就是以往心里出现的正法功德,都陷下去了而出不来,表现在心态上也是陷下去了,得不到提升.

这样才知道天理可畏,凡是违逆因果律都会遭到惩罚.
我们自己的心就是因果律的体现,只要是对于有法恩者起不恭敬的心,那当然就违背了天理,良心上自然不得安宁,心也无法安稳,而会沉下去,之后功德是起不来的.
只有真心地忏悔,才有可能重新恢复.
如果先前修了一定的禅定或智慧等的功德,也以生不恭敬的恶心的缘故,就都会没有了,修行的证相也都起不来.
是有这么厉害.

总而言之,轻慢善知识不会得到任何成就,这是由缘起律决定的.
这种恶心如果肆意而发,那就只是在毁灭自己而已,以恶的力量顿时就会障蔽住自心,致使法的功德沉没.

接下来是显示亲近恶师、恶友的过患,教导我们在一切处都要远离.
论中说到:设若亲近不善知识及罪恶友,亦令诸德渐次损减、一切罪恶渐次增长,能生一切非所爱乐,故一切种悉当远离.

这里我们要通过两步来发生定解而且决定行为.
首先,在缘起律上要观照到有正反面截然相反的因果相,就像黑白分明那样,在这上一定要生起定解.
正面要认识到,善知识作为有非常大的引发善的力量的境缘,只要如法地亲近,具足善意乐和善加行,就一定会使自己内心的各种功德渐次增长,一切罪恶逐渐消失,能够生起一切所欢喜的果,因此,我们在一切情况下都应当如法地亲近.

反面也要看到,邪师恶友作为一种很大的引发内心邪恶的助缘,只要自己的心亲近他,就会使内心的各种功德逐渐地越来越少,一切罪恶逐渐地越来越多.
这就是恶心上的发展相.
以因上功德在减少,罪恶在增长的缘故,会生起一切自己不愿接受的不可爱果.
因此,了达缘起后,我们在一切处都要远离恶知识.

"一切种"是一切情况下的意思.
这是一个决断的语句.
因为缘起的理则上已经断定地认识到厉害以后,行为就有了决断,这是一切种,不是说某些情况可以不远离,某些情况要远离.
同样地,对待善知识也是一切种要亲近.
这也是在缘起上完全透了以后,就有了不变的道德律,它是由对于因果的胜解而启发出来的.

其次进一步引导,这主要是在增上缘的作用力上认识.
我们说,这是一个很重、很厉害的境,就是它有滋生我们内心功德或者过患的力量.
缘起是互相和合而起作用的,你跟什么样的法配(这属于助缘),就相应地生起同类的你心中的法.
就好比一个菜,它跟盐、跟糖,跟各种调味品配合,就会有相应的表现那样.

这样就要知道:哦!
这原来是有个缘起律,对方有增上缘的作用,不是在利益我就是在损害我.
我和他亲近的时候,不是像唯物论的观点,只是两个物质放在一起,没有心上的反应,而是要体认到,这是有内在唯心变现的无欺的法则.

还要看到,人和人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心和心在接触,即使不说话,也在心中开始起作用了.
譬如说,你在有德之人的旁边就感觉身心安宁,得到加持,即使没说话,他也起作用.
你在一个有罪染的人旁边,也感觉心情变得糟糕了,或者受到染污.
或者,在某些罪缘很大的情况下,被晦气感染的时候,人都会变糊涂等等.
这就是相互作用.

还要进一步看到,心和心合在一起的时候,有无量无数从暂时到长远的各种作用机制,一刹那一刹那都在起作用.
在一般浅识者眼里,感觉这里面好像没有任何作用,他认为可以随便接触,盲目地做行为.
这就是因为内心的缘起律很深细,不容易清清楚楚地见到它的变化规律、因果上的走向,因此导致我们的行为非常不决定,甚至常常是混杂着很多颠倒做法,这是由于因果上没得胜解的缘故.
因此,我们唯一要遵照佛的指示,因为佛作为无上的大师,他彻见了内心的缘起,他的指示绝对没有错误.
这样就会在这上有一个决断,才会有一切种都远离的定解.

《念住经》云:"为贪嗔痴一切根本者,谓罪恶友,此如毒树.
"这里无论是意义还是比喻,都要从正反面对比来生起认识.
缘起律上是黑白分明的,它叫做"律",就是一点都不乱,就像太空中的星系,毫不紊乱地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那样.
同样地,缘起律大分是黑白两条,这里再细分的话有一条一条的路线,它叫做天律、铁律、定律,丝毫没有改变.
这样我们才知道:哦!
原来是有这样的规律.

正面要看到,一切功德出生和增长的根源是善知识.
他像药王树一样,以境缘增上作用的力量,一接触的时候就生功德、得利益,使自心净化,总之全是正面的加持.
在这条缘起律上认定以后,我们就要竭尽自己的诚心和恭敬来依止,做一点就会出生很大的利益.

再体会药王树的譬喻.
这是指一个病情深重的人,如果靠近药王树,就立即得到充分的加持.
也就是以树是药性的缘故,从眼耳鼻舌身意各方面渗透进去,就使得他的六根清净,病患消除.
眼一见到药王树就得到清净,消除了眼障.
耳一听到药王树发出的声音,就消除了耳障.
乃至舌一尝药王树的味道,就清净了脏腑等等.
有这样直接的渗透作用,这就叫做加持.
增上缘的力量一加被在心上,顿时就现起同分的功德.
意思就是,善知识、善友是善的体性,他处在正见当中,又有善的意乐、善的行为,一接触的时候,自己相应的正见、善心、善行就都被引起,因此他成为一切善行、功德引发的总根源.

这样透彻以后,我们就会对行为的法则产生断定,而不再以为我们学非常深的理,那只是很浅的行为,我们不必要拘泥于事相……这已经出了很重的偏差.
其实,一切妙理就在事相上,如果透了缘起的理则,就一定会在行为的法则上得到断定,它会使你一心在正道上好好地做.

反面也要透彻地认识到,一切贪嗔痴等罪恶和过患的总根源就是罪恶友.
他像毒树一样,这也是基于他内在邪的增上作用力,就会不断地发起你的罪恶.
就像一个健康的人靠着毒树,它上面的各种毒素也会透过色声香味触等渗透到健康者的体内,使他深度中毒.
这要知道什么叫恶友就是他心里有很多邪见,不符合缘起正道,他基于邪见,会发出各种邪的意乐和行为.
那么跟他接触就好像靠了一棵毒树一样,会不断地中毒,也就是以他增上缘的作用力,会使你也产生很多邪的心态和行为.
这样就知道,在一切处都要尽量远离恶友,不受感染,只要你还没有脱出因果的范畴.

我们要想一想,平常碰到毒都不敢吃,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我有胜解,知道吃进体内后会发生什么样的腐蚀作用,导致什么后果.
当一想到它会使脏腑腐蚀,使我很快中毒死亡,就绝对不敢沾.
就像这样,对待物质的时候,我们不会认为这是"他",不是"我",所以吃一点没有关系,而是相信,虽然是他法,但一进到体内,就直接发生作用,最后会把全身都腐蚀掉.
想一想,这里能完全分开自他吗只是你执著这个身体是我,才把其他法说成是他,有内是自、外是他的分别.
如果你不执为我,那法界里的诸法原本就在交互作用.
色法尚且如是,心法更是厉害.

所以要想到:恶友心里有很多"毒素",一接触的时候,他的颠倒力量就会入在自心上,自己很快就会被毒化,这上有很大的作用力.
心是无形的,我们看不到,所以就不胜解,也就导致行为上随便.
一旦看到他就像"非典"高发区那样,一旦进入,就会很快丧失生命,那你是绝对不敢进的,只是因为盲目所以大胆.

心上的法则非常微细,没办法像外在的传染病那样,能很明显地给出医学上的数据、报告、各种情况的描述等,因此,这一点一定要相信佛语,相信佛的教导.
我们通过缘起的理则去类推就会生起胜解.
万法无不是因缘生,如果两个法已经和合在一起,是不会不发生作用的,不是好的作用就是坏的作用,不是在善的方面增上,就是在恶的方面增上.
除非你已经超离了因果的系缚,那可以不受任何影响,而且能够转境,但现在还是凡夫,哪里超越了因果呢我们要看到,缘起有无欺的规则,不要说真正跟一个恶友结成关系,就连进了染污场所,都会很快在心上发生损减的力量,会使你的状态变得不好.
但这只是外层的表现,里面到底怎样损减功德、发生深层的影响力,是我们肉眼凡胎看不到的.
其实,那时他的心识已经和你的心识配合起来,使你的心里发生同类反应,这是缘起上极深细的.
过去大家都相信佛语,所以不必要说很多.
真正要讲清它的话,实在是太深细,没办法用语言说了.

这就知道,罪恶友绝对是内心熏上贪嗔痴等各种毒素的总根源,他对我们修道的破坏力极大.
因此,最初的时候绝对要远离恶友、远离染污场所,不能有一点沾染.
就像对待一接触就会立即腐蚀身体的剧毒一样,绝对不能沾,或者像在面临"非典"高发区时,要赶快避开.
这才是在缘起上发生了理智的表现.

《涅槃经》云:"如诸菩萨怖畏恶友,非醉象等,此唯坏身,前者俱坏善及净心.
"又说彼二,一唯坏肉身,一兼坏法身;一者不能掷诸恶趣,一定能掷.

《涅槃经》中说到:菩萨怖畏恶友的心非常强,连怖畏醉象的心都不能等同.
这是因为菩萨很深地了达了缘起,对因果的胜解大,导致他的心很强.
他知道醉象只能毁坏我的肉身,而恶友会毁坏我内在最宝贵的善心和清净心.

经中还说到这两者的差别:醉象只能毁坏肉身不能毁坏法身,而恶友不但毁坏肉身,还会摧坏法的生命;醉象不能把人扔进恶趣,恶友却一定能把人扔进恶趣.
所以菩萨非常害怕跟恶友接触.

对缘起愚昧的人往往认为:这不要紧,随便接触都可以.
如果是已经超越了因果的大圣者,那当然不受染污,而我们是有心识的凡夫,一触到境缘就必定起作用,连着身心都会受感染.
好比一般人说:我看看电视、上上网没什么关系.
但就里面的内容来看,那的确是大恶友,只有得很大成就的人在这前面能不动心,不会受感染.
而我们是凡夫,一缘上去没办法不动心,很快就会被染污得一塌糊涂,很可怜.
很多人已经上了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每一次都有很明显的反应,不但每一次,每一分钟里都有明显的反应.
这证明那是很强的染污境,可怜的是很多人还是对此愚昧不知.

有人会说:这上面只是一些符号、信息、文字、图片,有什么关系他以为不会坏掉心,岂不知凡夫的心完全是在名言上运作的,除了符号文字等以外,也没有很多别的起心的因.
信息是世间符号的代表,这上面的各种信息都意味着你会起相应的心,只要你一缘上去,心跟着运转,就已经在起非常多、非常强的心了.

我们在面对网络等媒体时,一上去很快就跟它混合起来了,那时沉浸在里面,不断地起相应的心,这就已经受了深度的染污.
这样上网一个小时后,心理状态就变得很糟糕了.
比如说善心没了,修定、思维等发生很大障碍,连内心平静下来都很困难,甚至日常行为都没办法很平静地去做.
这样,他已经丧失了一个人的正常状态,这就是可以预断,以这种状态是得不到人身的.
因为,作为一个人有他的基本状态,如果上了网以后,基本处理事情的状态都失去了,那就表示连人的福德都没有了.
因此这是很可怕的恶友.

现在网络信息的染污非常厉害.
它的信息量特别大,诱发力特别强,会让人高密度地生起各种烦恼和分别,因此它应当是一个特大的恶友.
他不光是毁坏我们的肉身,而且毁掉了我们内在最宝贵的清净心、善心,毁掉了法身慧命.
在这里面不知会熏上多少染污种子,会在识田里稠密地播下各种贪嗔痴邪见、杀盗淫等的种子,当它熏得满满的以后,自己这个人也就报废了.

这样就非常明确,对于网络、电视、世间书刊、报纸,声色境缘等所有广义的恶友都应当彻底远离,不然直接就会损坏功德,引生过患.
如果我们真正想在菩提道修行成佛,逐步把一切功德都引生出来,把一切过失都消除干净,已经确立了这个大志愿的话,就应当恒时坚决地远离一切恶友.

《谛者品》亦云:"若为恶友蛇执心,弃善知识疗毒药,此等虽闻正法宝,呜呼放逸堕险处.
"《谛者品》里也说:如果被恶友蛇抓住了心,那就会舍弃善知识所给的治疗烦恼病的法药,虽然听了一些正法,但一点也不会修,就这样在放逸中堕入了极危险的境地.

很多人不知道一入了世俗红尘,就已经进入恶友的包围圈了,他不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地退化、变质.
口口声声地谈世间的享乐、贪欲等各种染污法,实际已经被狭义或广义的恶友毒蛇抓住了心.
对于善知识给的疗病的法药,早就抛在脑后了,从此不断地在非法处放逸、沉沦.
这样积累到一定程度,最终就很深地堕落了,再也爬不出来.
所以,在这上一定要防微杜渐,最初要守得很严,一点也不能接触,因为一旦接触就会不断地增长.

还要强调的是,绝对不能接触世间染污的影视、书籍和网络信息,心一结合上去就会受染污.
而且一旦沾染了,就会像染上毒瘾一样,毒瘾发作时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心,随着就不断地增长贪嗔,使得烦恼的毒深入骨髓.
最后整个人完全陷在奔涌不息的邪念之流当中,一点正法的内涵都没有,这就是"呜呼放逸堕险处",最终会彻底葬送自己.

《亲友集》云:"无信而悭吝,妄语及离间,智者不应亲,勿共恶人住.
"《亲友集》中说到:对于没有信心、悭吝成性、爱说妄语和离间语的人,智者不应当亲近,不要和这样的恶人共住或者交往.
一旦结成关系就会受染污而毁坏自己.

同样要强调,在当前信息时代,主要不能跟染污媒体共住.
很多人好像已经跟媒体结婚了似的,天天分不开.
其实媒体只是外在的表现,内在是幕后操纵者的心,他们的动机、心念很多是很邪的.
为了达成他的目的,不惜用各种挑动人内心欲望、贪嗔,吸引感官的手法,使人深深地陷溺其中.

这样就应当觉察到,我们如果亲近了这些染污媒体,就会彻底断送掉自己的暇满人身.
即使经过长期的努力,生起了一些善心、清净心,只要接触染污媒体,在几个小时里就会受到大量的摧坏.
而装进心里的,是各种各样的烦恼、恶习、邪见,这当然是恶友.
只要接触过几次,就发现烦恼在明显地增大、变多,心绪变得紊乱、躁动,人也好像丧失了清明的理智,没有敏锐的反应,而且心也会变得僵化,善心很难出来.
这都是深度的中毒,我们不应当再对此愚昧.

要看到这里面所表达的是什么.
那无非是各种捏造、妄语,制造毫无意义的引人生醉染心的信息作品.
在这里面只会生起更多的是非戏论,会引起很多贪嗔痴、竞争、斗争、散乱等的心态.
成天陷在这样迷乱的状态里会好吗一旦沾染上,什么善心、出离心、办道的心、利益众生的心等等,早就荡然无存了,最后连口里说一个字也不可能.
人的正气就这样被彻底夺走了,充满了各种染污、混乱的气.
这样被严重地障蔽以后,连少许的为道的心力都发不出来.
这就是最大的腐蚀.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不如理依止善知识,会引生今生来世的何等过患依经教细致作思维.

二、思维以下的缘起理则,力求发起胜解:(一)不如理依师(比如对师长生嫌恨心、不恭敬等),会使功德未生者不生、已生者退失;(二)由不恭敬,沉没法故.
三、在增上缘的作用上反复观察:亲近善知识是发起一切功德的根源(如近药树),亲近恶知识是出生一切过患的根源(如近毒树).

四、为什么菩萨怖畏恶友胜过怖畏醉象五、广义的"恶友"包括哪些为什么对此抉择认定后,要坚决远离.
"若自不作恶,近诸作恶者,亦疑为作恶,恶名亦增长.
人近非应亲,由彼过成过,如毒箭置囊,亦染无毒者.
"《亲友集》中又说:如果自己不作恶,但是亲近了作恶的人,就会被怀疑是作恶者,由此增长很多恶名.
如果亲近了不应亲近的人,他的过失就会成自己的过失,就像把毒箭放在一个箭囊里,其他没有毒的箭也会很快被染上毒.

这就是"近墨者黑",也就是有情彼此之间的影响,亲近了不应亲近的人——内心具有邪见、邪意乐和邪加行的人,心自然就被他的心牵引转动,自己就会熏上恶习,因此应当尽量远离.

下面讲"判别恶知识的标准"这个主题.
恶知识者,谓若近谁能令性罪、遮罪恶行,诸先有者不能损减、诸先非有令新增长.

我们怎么来判别谁是恶知识呢这里给出了明确的标准.
如果我们接近他,能够使心里的性罪、遮罪等恶行,先前有的不能减少,先前没有的会新增长起来,就证明他是增长恶行的根源,称为恶知识.

我们应当有一种敏感,如果发现跟谁接触时不但没有变好,反而恶的心和行为在增长、加重,就说明他是恶友,不应当和他结交.
好比吃有毒的食物,舌头一舔到,马上会感觉有一种发干、发涩、被蔽住、被堵住的感觉,或者它是一种不自然的甜、酸等的味道,那马上就应当感觉这是毒素的反应,而不能再傻乎乎地吃下去.
跟这类似,我们接触一个人的时候,感觉心态不对头,心不自在地往染污的方面走,他的那种拉力使得自心往邪的方面走,这样,发现心态不正常了,怎么在起贪、嗔等的状态呢或者心已经不清净了,善心没有了等等,那就要意识到是在接触恶友,应当赶紧远离.

现在还要认识到,有些共业上的问题也很无可奈何.
世间的染污缘特别严重.
比如生活在城市里,有几百万、几千万人共业的波动,会受到其中恶业的染污,所以我们一到城市里,会感觉心很压抑、空虚、烦躁,心会变得很糊涂,不是处在清明的状态里.
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已经被染污了.
自己深陷其中,无时无刻不受着共业业波的影响,自然就会同分相应而处在相应的状态里.

举一个例子,比如到菜市场里,一条街都在杀鸡、杀鱼,一到那儿就有一股戾气,心里感觉不舒服,那就证明这上面是有染污的.
或者到了歌舞厅、影剧院等的声色场所,你会感觉那里有一种秽气,进去以后就受染污.
真正到了业力的中心点,那当然受的染污很深,即使没有处在里面,但整个城市里的染污气氛也会感染到自己.
所以普遍的现象是,只要到了城市,那里的各种声音、心波、秽业的染污是非常明显的,人的心一直在浮躁当中,没办法安定.
而且处在很混沌、糊涂的状态,智慧一直出不来.
或者自己也是坐立不安,没办法静静地看书、思维等等.

反过来,如果你到了静处,有成就者加持的地方,会发现心很清净,信心、禅定、智慧等等都能很顺利地生起,而且长时间处在清净的状态里.
这表示环境有加持.

所以,我们要从人、到环境、到事物等,在一切所缘境上都看到善、恶两种知识,也就是正面和负面的增上缘的作用.
由此,应当在这些问题上有非常理智的取舍,从而保护自己的修行功德,使慧命能够在善师、善友、善缘、善环境等的护持下顺利地成长.
如果在这个缘起上很愚昧,随便地落在染污缘起里,严重的话,也会很快使道业失坏.
这根本不像我们认为的好像没有关系,而是有特别直接的关系,有非常大的作用.

在这个大缘起上,首先要认识到总的法则,然后要举一反三、反十、反无量,推到一切大大小小的境缘上,都感悟到这里的确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而且任何时处都不能在取舍上愚昧.
这样才是一个顺应缘起正道、有智慧的人.
不能说到人就不知道物,不知道信息、环境、声色等等,应当是举了几个例子,在其他方面就都会去类推、去感知,这样会很快开启缘起的正见.

比如说,我们懂了总的原则后,就应该体会看报纸跟看佛书完全不同,在这上就要有选择.
比如一份报有二十页,这等于一本小书,里面充满了各种挑起人欲望的信息,一触到那些词的时候,马上就起心,不然的话,它不吸引人就赚不到钱.
这里有经济、政治、商务、体育、娱乐、竞争等等,总之,你对这些非常有贪心,一看到就想看下去.
结果买一份报纸,几个小时都沉在里面,左翻右翻,眼睛不断地动,心也不断地动,很快心就乱了,很受染污.
如果是一本佛书,那是很清净的,你看下去的时候,心也处在相应的状态里.
像这样,前者叫恶友,后者叫善友.

以我们的经验来看,就非常容易体会这一点.
比如看十年清净的法本,一次都不会产生染污心,根本就没有这个因素.
但是你看一次报纸,马上就陷落了,而且从里面会源源不断地起各种染污心.
要这样来体会什么是恶友.
如果已经懂了,还不知道防微杜渐,在这里面放逸,那只要一个小时,心就已经受了很重的染污,之后就没办法安静地坐下来.
心动得多了以后,可能半天都不能平静,失坏修法功德.

像这样,我们要从很细小的缘起的反应,认识到邪和正两种增上缘的力量.
这样举一反三,会对整个缘起领域里的事有一种原则上的确定.
这样就会知道该怎么走对自己有益的路.

善知识敦巴云:"下者虽与上伴共住,仅成中等;上者若与下者共住,不待劬劳而成下趣.
"善知识敦巴说:下者即使跟上者共住,也只能成为中等;而上者如果跟下者共住,那不必费力就变成下流了.

这也看到,心和心接触的确是互相牵扯的.
就好像热气跟冷气接触,冷气得到热气的加被会变得热一点,热气放到冷气里也会变得冷一点.
又好比两个人登山,一个攀在上面,一个攀在下面,上面的人要把下面的人拉上来,结果他自身就要下去一点,而下面的人得到上面的拉力,也会提升一点.
心和心的关系就像这样.
也就是说,人的心在一起有直接的作用,就处在不断地牵扯中.
下位的人跟上位的人接触,他得到一把助力,会被往上引,但是他也只能成为中等;而上者跟下者接触的时候,他的心会往下流,会缘在下面,就会有影响.

这样我们就知道,应当一切处都往上走.
无论是结交什么人、看什么书、选择什么环境,或者做什么行为,只要有自主,就应当取高尚者,这样自己会有一定的提升.
如果结交下等的人、看下流的书、做下流的行为,那很快就堕下去了.
因此,我们应当远离一切恶师、恶友、恶言论、恶环境等,这才是对自己的保护.

(六、摄彼等义)第六,摄彼等义者.
世遍赞说尊长瑜伽教授者,应知即是如前所说.
最后是总摄以上依止法的要义.
世间普遍赞叹、宣说的尊长瑜伽的教授,要知道就是前面所说的内容.

总的包括前五科的所有内容,就其中的关要来说,就是要把握以意乐和加行亲近的轨理这两部分.
所谓"轨理"就是缘起律,我们对此如何定解呢与尊长相应无非是心和行为,而缘起的轨道就在于,质上对了、量上对了,就一定能得果.
相应的缘起在哪里就在心和行为上.
心上的缘起相应了,就入了意乐亲近的轨道;行上的缘起相应了,就入了加行亲近的轨道.
心上相应的缘起就在信敬,行上相应的缘起就在三喜,这一点得到确认后,我们就按这样来修,之后把量补足.
这样,缘起上能相应的因缘无谬,就是质上对了;能相应的缘起到了量,就是量上对了,之后就一定达成相应.
因此,这决定是与尊长相应的清净教授,要传的就是这个要点.
通了这一点后,再看各派尊长瑜伽的教授就一通百通,绝不可能超出这个理则之外.

这样确认了以后,我们就应当以信敬为中心点,之后围绕着和它有关的支分,把尊长瑜伽修成功.
也就是前面要了解尊长的德相和自身的德相,之后在依止的时候,就要趣入意乐和加行缘起的顺应上.

意乐上,广的说有华严九心,根本上说有信、敬两心.
修信心在于唯一取功德,不取过失,这是它的诀窍.
在观想的方面也要透到心上的理,你怎么想就会怎么现,因此要观为佛.
以此你不会去寻找过失,样样会显现清净.
这又要透"唯心自现"的道理,不然我们会觉得:为什么要那么观的确就是要这样观,观了以后,你的行为、身心、环境、显现一切都是清净的.
这个要点把握了以后,再具体地思维尊长所具有的信心、慈悲、智慧、精进等各方面的功德,这样越想信心会越大,心也会越清净,之后一切道的门都会打开.
所以,一定要透入到缘起的要妙,而且是自己承认:我自心上这么现,就自心上这么起,而且唯一得利益.
这样你就愿意趣入.
接着又要把握到,以念恩成为生敬重的根本.
不断地念恩,自然就会起非常敬重的心态.
这两个一旦有了,就会发生善意乐,在心上相应的缘起已经有了.

之后以心引发行为,要继续在行为的缘起上达到相应.
那怎么做呢要做师长欢喜的事.
也就是从外到中到内,修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和如教修行.
这些方面做得越多,师长就越欢喜,心和心就越亲近,这样就会达成真实的相应.

最后要发现,如理依止和不如理依止,在因果律上都有极大的量.
也就是要知道,因果上有境缘这一分,它扮演的是增上缘力用的角色.
在这上也有从浅到深,从小到大的各种量级.
因果不愚昧的话就会发现,教授佛法的师长是非常大的能够引发自身利益、过患的境缘.
就好比一个磁场,如果场强非常强,那它的磁化力是极大的;场强很弱的话,磁化力也是小的.
在物质的境缘上都有这样的量级,这叫做增上缘的力量有大小,在人上面当然更是如此.

这样我们对缘起进一步深入地探求到,由于师长有很大的结成业力的作用,所以如法地依止,一定有极大的灭罪、净障、增福、圆显功德等的效用,这时候就会百倍欢喜地趣入了.
因为面对这样一个大场强的境,你只要稍微投入一点,马上就能极大倍数地增上,这样会引起你非常想如理趣入的意乐.

之后要知道,反面的过患也一样,不如法依止所造成的过患、罪业的量非常大,这时候内心应该产生恐惧.
在已经受过深度熏陶的藏人心中,对于上师是非常敬畏的,因为他害怕因果,他不敢造罪.
但是在汉人的心里却严重缺乏,因为对因果的深信不够,才感觉是不是应该平起平坐,自由、民主一些是无所谓的态度.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对于刚才说的境缘方面生业的力量,处在非常蒙昧的状态,而这是属于心法,就会跟现代民主、自由等的观念混为一谈,这就导致很大的缺失,实际是很危险的.
因果上面就是这样黑白分明,我们说要有理智,就是这个道理.

刚才说的"境",就是我们研究业的多门的时候,其中第一个会说到境门.
我们说这个境非常重大,它增上缘的力量非常强,意思是跟这个境配合的时候,生业的势力非常大.
这一点透了以后,你就感觉:哦!
这个境很强,这是非常重大的境.
之后你在这上面就会小心谨慎,敬畏、殷重等就出来了.
总的应当明白这个缘起上的道理.

若一二次修所缘境,全无所至.
这是宗大师交代:如果我们不去实修信心、敬重和三喜依止等的方面,只是一两次修所缘境,比如一两次念一下上师瑜伽的仪轨,或者观想上师降下甘露等,是不会有什么进展的.

我们要依照这个教授,实际修出相应的心和行为来.
有了这份真实的心,再去修才能达到量.
而且修的时候要知道,它不是一两次就能奏效的.
心的发展需要很大的量,不断地去熏习、坚固、成熟,它就会越来越增长,最终的相应度就很大了.
但这一定要在自心上做出来,而不是图方便、偷懒,口里随便念两遍、修一两次所缘境就会成功的.

打比方说,譬如有一本《孝经》,里面说的都是原则性的东西,是不是我念了两遍就成了孝子,或者在我自身就成就了大孝的盛德呢这是不可能的.
有多少人念《孝经》,但并没有成孝子,只有那些懂了孝的原则,能在自身上实行的人,他会成为孝子.
关键是在自心上发起这样的心,如果自心根本不起这样的心和行为,单是口上念一两次《孝经》,那当然不会有什么进展.

好比现在的青少年学思想品德课,老师说这个道德很重要,或者说这个是知识的重点,你们一定要背熟.
学生也只是在书上做个记号,考试前猛背一通,考完了全部忘光.
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吗一点也没有.
为什么呢因为他只是背个知识,在自己心上一点点趋向的心都没有,更不会依照教本在自己身上学这个品德,这样哪里有什么进展这就是说,我们心上没有去起这样的心,那就什么进展也没有.

同样,佛教里也会演变成这个情况.
很多人只是有一本念的东西,然后有口无心地念完就算结束.
那上面明明说要修信心、恭敬,要怎么让上师欢喜等等,已经提醒你要这么去做,但每一次都是口里念,心里压根就没想我要按这样去做.
这样没有心的人能有什么进展呢因此,我们要切实地注意到,这是心的塑造,一定要在自己心上把它修出来,修得非常纯、非常圆满,这才会有效果.
这样只要念一两次,它的相应度就比只是鹦鹉学舌般念一万次都要强.
打个比方,一个人光是口里说"要做好人,要做好人",这样念一万遍,心里根本没有起心,也是毫无结果的.
这一句话要在一生中实际去做才会相应.
依此类推,我们应当了解到根本性的要点.
法是在自己心上修的,如果你不去修心,光是妄想这么念两次,我就能迅速开悟成就,因为这是一个最快的道.
现在人就是这种贪便宜的心态,其实只是自欺,他不晓得在自身上怎么修出来.
但那是很不容易的,不是真正很用心,千万次地这么去做,就不会有真实的内涵.

再用一个比喻来说.
比如一本拳谱,上面已经点出了练拳的规则、套路和要点,但是它不可能代替你去实练.
学了拳谱关键是天天练习,不只是口里说说.
如果你只说不练,最多成一个口头上的大师,真正的境界一点也不会到达.
更糟糕的是,连比划一下都不会,不用说关键时候派上用场了.
这种就落在虚学上,完全是学文字知识.
当然他也可以装扮成大师,穿一件大师的衣服,挂一个大师的勋章,在众人面前滔滔不绝地谈论,别人也以为这是非常厉害的大师.
但他最怕的就是有人说:"请大师过来较量一下.
"这时候他马上就摇头,摆手说:"我只是谈论的大师,我是虚的,比划不来.
"就像这样,我们学什么,要真正练出它来,那就是精彩.
学拳,真正一摆出来就有拳的境界,这跟口头谈论的大师有天壤之别.

这就要知道,所谓的学是实学.
就基本的世间儒道来说,学仁就做出了仁,学义就做出了义,学忠就有忠,学孝就有孝,这就学得精彩了,真正学成了新的自己.
一切圣贤之学都是要求在自身上做出来,在自身上学到圣贤的品德,那就真正会成圣成贤.
此外,只是口头上谈论一点圣贤书,是不会成圣贤的.

同样,我们要知道上师瑜伽的要点在哪里,而且要懂得,在我自身上必须要起那样的心和行为,一点一滴都是我心上要实际行到的.
而且,要贯彻在一生中长期奉行、实修,念念都在心上按照这样来修.
像这样,教授里说要修什么心,你就能修出那种心来,这是精彩;说到要有什么样的加行,你也实际做到那样的加行,这就是精彩.
自身上完全学到了弟子的心和行,那就真正会了弟子之道了.
最终,你身上也有了善财和常啼那样的心和行为,那是非常充实的德性的光辉,这跟只是口头上说两句的人完全不同.
后者寸步不前,在自身上一点转换都没有,而前者在自身上有无数的转换.
当他修成了上师瑜伽,他就能非常顺利地圆成佛道,有一日千里之势.

我们这才懂得,原来是要这样长期地在心上实修它的要害,在自己心上去修信心和恭敬等等,这才能真正得到依止法的精髓.
就好像修孝道,哪里是看两页书,花一个小时,就认为我已经懂了,没什么学的.
这是一个原则,要奉行一生的.
这上面是从自己刚懂事,一直到这一生结束为止,时时不能丢的.
一丢了就丧失道了,这个道是比生命更重要的,无论何时、何处、何种情况都要奉行.
这才是刻在自己心版上,深入骨髓而行出来的道.
这样的话,你对于它一句话的教授,也会感觉我要一辈子奉行.
到临终的时候还感觉自己没有完全做到,而且发愿来世还要奉行.
这才是对于道的信念.

像这样,我们学依师法,学一句要奉行一切生,这就是普贤行愿.
也就是:"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愿我时时以修信敬和三喜,来让善知识生欢喜心.
这就成为你尽未来际奉行不渝的信念.
之后,在任何时、任何处、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自己的操守,这样才会有真实的功效.

总之,我们应当明白,这个法是在自心上修的,它的要点在哪里心上的缘起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修量时间是如何等等.
懂了之后,就要真正立起一生一世殷重修习的观念,久久地行持就会出现效验,浅浅地像挠痒一样来两下肯定不行.
就像挖井,只是稍微在表面上刨一刨,是根本出不来水的.
同样,相应是必须用心去做的,心没达到那种程度,光是口头上念一念,怎么可能相应呢一定是要一次一次地起心,真实符合了缘起的正道,因上绝对没错,就是在修信敬和三喜,而且在量上面,已经是努力、殷重地修到了,当然他的相应程度是非常强的,一念的时候就非常有感应.
就好比一个人切实地去修孝道,他再去念《孝经》的时候,体会是非常深的.
如果一个人从来不修孝道,只是口头上念,那他心里对于孝还是没有任何感受.

就好像古人修一个"忠"字,到最后是能够精忠报国,是能够为国捐躯的.
但是这样的人很少,大多数人只是口头说说,而这样的人就深入骨髓了.
同样,我们修依止法一定要深入骨髓.
到了那个时候,经上所说的各种极殊胜的利益一定会在你身上现前.
而没有这样实学、实行,光是口头上念念,却妄想一步登天,那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因上根本没有,连信敬的心都没起过一两次,而且是很薄的.
这样从缘起衡量,无论质还是量都那么稀薄,违品又那么多,期望的果实却极其大,这可能吗所以,我们应当切实地在根本上努力.

心要提示:一、上师瑜伽的体性:以缘上师的信心和恭敬心为心要,而与上师相应的修法.

二、上师瑜伽修习圆满之量:以上品的信心和恭敬心,完全把上师视为真佛,上师的任何言教都持为无误的正量.

这里要了解,学佛法跟学其他技艺不同,它是学心法,师徒间的传授最重视的是心心相应.
心和心相应了才能得法,不相应就得不到法.
相应的条件,就弟子而言,必须心里有很深的信心和敬重.
有了信心和敬重就得到法益,没有信心和敬重就不得法益,这是总的原则.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佛法不是知识,佛法是指示怎么修心,法传了以后,只有尊师敬法,才会在自身上按照教授去修,才能出现真正的佛法.
如果仅是学知识,那可以通过记忆,或者只是一些组合知识的思维心所,甚至不必要皈依,都可以做成个学者,但是就佛法的实证来说,不会有丝毫结果.

这样我们才知道:哦!
原来现在我是真正来学佛,是要学到佛的地位,那在我的心灵上要一步步地进展,逐步地依照法轨离过证德.
这上面不可或缺的,是对于上师和上师所传的法有信心和敬重,没有这个条件,就根本不可能听了以后去修,所以必须与上师相应才能够得利益.

这里要知道,得利益的大小取决于相应上的大小;相应到什么程度,又在于你的信心和敬重的程度.
如果内心有最大的信敬,他就有最大的尊师重法的心,这样他就会以最大的心去实修所传的法,因此得益会最大.
信心和敬重小了,那不管听什么样的法,也不可能真心去修,因此难以出现利益.

那么,怎样才是上品的信敬呢就是完全把上师观为真佛,把他所传的言教看成是无误的正量,真实不虚.
这样就是以一个最开放的心去领受法教,而且是以最虔敬的心来奉行法教,因此,每一句法都会放在自身上全力奉行.
这就出现了最迅速的道上的进展,也会在自己的心灵上有日新月异的改变,就在于他的信敬达到了程度.

因此我们要知道,真正意义上的学法是以信敬为根本,上师瑜伽修圆满的量就是出现上品的信敬.
在自己眼里,上师就是真佛,上师传的法就是无误的正量,自己唯一要修的就是上师传的教授,而且对它最重视、最敬重,一心一意地去奉行,这样才能出生法的利益.
不然,的确会出现法学得非常多,但只是在累积知识的状况.
由于缺少信敬,根本不会把它放在心上修,就是心的重视程度差了.
任何一件事都看你的重视程度,一重视了你就肯去做,一不重视那只不过是个闲言语.

要知道,我们是凡夫心,凡夫的心一定要有人管,没有人管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们在无数劫里晃来晃去,基本都是以自我意识为主来做事的,不可能标标准准地按照道,一点一点地升进,这是没有一个先例的,只靠自学是不可能成佛的.
这个心必须被强有力的助缘摄持,而且要把他看得最敬重,视为是佛,由这样的善知识来一直抓住我们的心,一步步地摄引着我们在道上走,才可能前进.

就像一个小孩的成长,每一步都要靠母亲,自己没办法独立成人.
如果婴儿说:我不要母亲,我自己能够独立成人,那就成了笑话了.
而上师扮演了道上极重要的角色,是像母亲那样关键性的助缘,从这个意义上说,上师是最重要的,就像对于生命的成长,母亲是最重要的一样.

虽然世上有很多同类的母亲,但是,由于因缘上必须由这位母亲来生你、养你,所以她对你最重要.
也因此,你对这一位母亲承事、恭敬,就会出现最大的利益.
以此类推就知道,为什么说承事上师映蔽了供事无量诸佛的善根,有最大的胜利等等.
这就是由于缘起上最关键、最直接,离开了现前上师的摄持,我们没办法在道上前进.
这样才知道,这的确是一切道的根本.

我们要破掉自己内心的邪见.
有人说:不必要善知识的摄持,我也能够独立成佛.
现在已经到了知识开明的时代,有关成佛的法汗牛充栋,到处都有,什么样的法都在书上记全了.
能不能光是看看法本,我就在道上成长,然后迅速成佛呢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
因为这是凡夫的心,看来看去最终就是懂一点知识理论.
什么原因呢因为你是处于无人摄持的状态,不过是左看看右看看,要真正在道上如理地前进,那的确是非常困难,有史以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这才知道,我们必须在依止法上得到相应,才可能有道上的进展.
而要达成相应,又取决于内心的意乐和加行.
也就是真正要有这样的善心才会相应,而不只是口上念念,心里简单想想.
最根本的检验就在你的心,你有这个心就一定会成功,没这个心或者太薄了就不行,所以要努力地在根本上多修.
但也不是说不必要念,不必要观,而是说一定要注重根本,有了根本的内涵,再做什么都是有意义的.

若是至心欲行法者,须恒亲近无错引导最胜知识.
尔时亦如伽喀巴云:"依尊重时,恐有所失.
"谓若不知依止轨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亏损.
故此依止知识法类,较余一切极为重要.

这里宗大师教导说:如果你是至诚地想修法的话,就要恒常亲近能够无错乱引导你修菩提道的最殊胜的善知识.
那么在依止的时候,应当像伽喀巴所说那样,有一种敬畏的心态.
他说:我依止尊重时非常小心,唯恐有什么失误.
这是指他非常清楚这上因果的可畏、缘起的重大.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了解依止的轨理而错乱地依止,那不但不会生利益,反而会召致很大的亏损.
所以,依止善知识的法和其他一切法类相比,是极其重要的.
也因此,应当把它视为如同心脏一样重要.
就像人全身的机体都要靠心脏这个核心来运行一样,一切道上的运作都必须靠依师这个总根源才能正常运行,因此在这上面要格外地慎重、敬畏.

我们要学的就是伽喀巴的这种心态,不要像现代人,认为要和善知识平起平坐,已经发展到很狂妄的地步,无论善知识多高,都感觉和自己一样,没有什么可敬畏的.
这是一种业果愚蒙的表现,也是现代自由派熏出来的非常可怕的习气.
这是因为,从小就感觉没有什么可畏惧的,对父母、师长、圣人,有关重大的缘起上都没有畏惧的心.
所谓"无知者无畏",也就是对于因果律完全缺乏了解.
但是,我们看看像伽喀巴这样的大德,他在对待依师上是特别有敬畏的心,就是由于他非常清楚这上因果的量实在太大.
他在依师的时候唯恐有闪失,对任何事都是以最大的心慎重地对待,不敢掉以轻心.
我们要在这上学习.

以下宗大师说明了自己写这段法轨的想法和做法.
大师说到:见是究竟欲乐根本,故特引诸无垢经论,并以易解、能动心意、符合经义诸善士语而为庄严,将粗次第略为建设.
广如余处应当了知.

我见到依师的法轨是能究竟圆满学人欲乐的根本,所以特意引了很多无垢的经续,而且以容易发生胜解、能够动心的、符合经义的各善士语录作为庄严,略建了一个粗的次第.
详细内容应当按其他教典来了知.

这里"究竟欲乐的根本"就是指依止法.
"究竟欲乐"就是彻底地达成学法的愿望.
也就是自己学菩提道,是希望通过逐步地除过引德,最终达到断证究竟而成佛.
能不能彻底达成愿望,就在于修依止法能否如实相应.
也就是说,就道而言,需要是一种圆满、具足次第,一分也不少、一分也不错的道法;就产生道的实效来讲,是必须得到善知识的摄受、加被,由此才能在学法以后,源源不断地出现功德、消除过失.
没有得到善知识的摄受、加被,单凭自学是不可能成就的,所以依师法就成了道的根本.

宗大师看到这是修道能否成功的根本,所以特别重视这一段法轨的建立.
学人要想如实相应,一定要对于依止的法轨生起定解和真正发起想趣入的欲乐.
最好是能达到很猛利的程度,这样一生当中都不会违越这个法轨,而且时时都在这上努力.

由于这是能否入道的关键,首先要把学人的心顺利地引进去,因此,宗大师想对此简略地建立一个规范的次第,这又要保证三点:第一、可信度要高.
所以特别引用无垢的经续,以佛菩萨的圣言为量,使学人深信不疑.
看到佛和历代菩萨们都是这样教授的,没有什么例外,自己就会放心.

第二、启发性要强.
所以选一些特别精要、有加持的大德的语录.
也就是这些语言一听到就容易起胜解,容易动心,又合乎经义,这就能有效地把学人的心引入道轨,他学了以后确实能发生很多变心动心的感受.
这样动了很多次,心自然就入进去了.

第三、要建立一个系统,有一定的规模.
因此应当是有条不紊地、如理地建立次第和法轨.
如果只是稍微说两句,没见到整个体系规模,一般人就不以为这是很重要的法,以为只是附带说说的几句教言.
但是,已经见到了规模,每一层的理趣都揭示了以后,学人会对此发起决定的认识,自己的心就开始自觉地把它执为根本,看成重中之重.
之后,在这上格外用心地去想、去修、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道的根本,也才能够在往后的依师学法上达成相应.

要知道,没有这个根本,在学法上就什么实效也出不来,可见在一切道中它是最重要的.
这样特别重视,并且已经肯努力地在自身上去实行依师的意乐和加行等,这以后再来传法的话,道次第从最初一步一直到最后一步,一层层的功德就会真正从心里出来.

我等烦恼极其粗重,多不了知依师道理,知亦不行.
诸闻法者反起无量依师之罪,即于此罪亦难发起悔防等心.
故应了知如前所说胜利、过患,数数思惟.

这里宗大师教导我们,要认识到自身的现状以及对治的方法,逐步地提升、改进,最终达到圆满.

现状是,我们凡夫烦恼非常粗重,对于依师的道理处在非常无知的状况.
其次是我们的堕性很大,即使知道也不去实行.
很多闻法者反而起了无量依师的罪过,而且起了这些罪过后,也很难发起忏悔和防护等的心.
这就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个人身上都会有很多表现,真正按正轨来检查的时候,发现心很难起来,行为上做不到,正面不能有力地趣入,反面不能有力地遮止.

这样观察到现状以后,就知道目前不是忙果,而是要在因上特别注重修习.
要反反复复地思维如法依止的极殊胜利益,和不如法依止的严重过患.
只有思维到了很大的量,心发生了猛利的变动,一想到过患的可怕,才能遮止依师的邪行,以及对罪过发忏悔心和防护心;然后想到依师殊胜的利益,而且是道的命根,就会发起勇猛趣入的心,从而非常努力地修持信敬、三喜等等.

于昔多生未能如法依止诸罪,应由至心而悔,多发防护之心.
自应励备法器诸法,数思圆满德相知识,积集资粮、广发大愿,为如是师乃至未证菩提以来摄受之因.

接着的做法是,对于过去多生以来没有如法依止善知识的罪业,至心地忏悔,对于未来方面要多发防护的心.
自身方面应当努力地完善法器的德相,也就是前面说到的四种德相——对于法具大希求,听闻时一心专注,对于法和法师起大敬重,舍弃恶说受取善说,诸如此类的相关德相.
又要数数思维善知识的圆满德相,特别注重多方面积资粮,而且每一次都发很广大的愿心,譬如《普贤行愿品》中令善知识欢喜的发愿.
这样来作为在没有成佛之间能被这样具圆满德相的善知识摄受的因缘.

这一段里的"多"字和"数"字很重要.
不要以为这是没有必要的重复,要知道力量就是从重复中来,数量少了,根本不会形成力量.
要一次又一次地发起这样的善心和善行,不断地发起就叫做修加行.
要由数数地实修来达成内心的质变,也就是转心的效果,这就叫做修.
总之,要求每一次都真正发起那个心来,只要你这样数数不断地去修,力量就在逐渐地增长.
心一旦变得强大了,就有力量摄住自己,不往邪的方面发展,唯一往正的方面实行.
这就是论中一再出现"多"、"数数"等的原因.

若如是者,不久当如志力希有常啼佛子,及求知识不知厌足善财童子.
如果能按照以上教导实行,那用不了太久,你也能做到像志力稀有的常啼菩萨,和寻求善知识不知厌足的善财童子那样,会出现非常圆满的弟子德相和依师的历程,以及最终迅速地圆成佛道.

常啼菩萨有极稀有的求法的志愿,他在任何艰难困苦当中都毫不退怯,甚至可以卖身来求取佛法.
善财童子处处寻访善知识来圆成佛道.
也就是他对于"依师是成道首要"具有极大的胜解,把这件事看成是极其重大,而且时时都是念恩、念德,他已经成了这样贤善的德性.

我们就是要以常啼和善财两大菩萨为榜样.
而本论的依师轨理已经给你开示了方法,在缘起上怎么造就常啼菩萨和善财童子的路全都开示了,就看个人愿不愿意走.
如果你能够非常珍惜它,一再地去实行,那用不了多久,你的心必然成了跟善财和常啼一样.
所谓"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就是这个道理.

思维心中的法道一、恶知识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将这一原则推展开来,抉择日常哪些人、事、物、环境等不能接触,哪些要多接触.

二、以信敬、三喜为心要,总结思维整部依师轨理的内涵.
三、依师轨理重在实行,对此你有何认识和体会四、在缘起的理则上数数思维,而发起决定:学法要以对师长的信敬为根本.

炭云188元/年,上海CN2 VPS/2核/384MB内存/8GB空间/800GB流量/77Mbps端口/共享IP

炭云怎么样?炭云(之前的碳云),国人商家,正规公司(哈尔滨桓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机之家测评介绍过多次。现在上海CN2共享IP的VPS有一款特价,上海cn2 vps,2核/384MB内存/8GB空间/800GB流量/77Mbps端口/共享IP/Hyper-v,188元/年,特别适合电信网络。有需要的可以关注一下。点击进入:炭云官方网站地址炭云vps套餐:套餐cpu内存硬盘流量/带宽ip价格购买上...

HostKvm5.95美元起,香港、韩国可选

HostKvm发布了夏季特别促销活动,针对香港国际/韩国机房VPS主机提供7折优惠码,其他机房全场8折,优惠后2GB内存套餐月付仅5.95美元起。这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国外主机服务商,主要提供基于KVM架构的VPS主机,可选数据中心包括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中国香港等多个地区机房,均为国内直连或优化线路,延迟较低,适合建站或者远程办公等。下面分享几款香港VPS和韩国VPS的配置和价格信息。...

spinservers:圣何塞物理机7.5折,$111/月,2*e5-2630Lv3/64G内存/2T SSD/10Gbps带宽

spinservers美国圣何塞机房的独立服务器补货120台,默认接入10Gbps带宽,给你超高配置,这价格目前来看好像真的是无敌手,而且可以做到下单后30分钟内交货,都是预先部署好了的。每一台机器用户都可以在后台自行安装、重装、重启、关机操作,无需人工参与! 官方网站:https://www.spinservers.com 比特币、信用卡、PayPal、支付宝、webmoney、Payssi...

效劳器为你推荐
软银赛富阿里巴巴的诚信通和赛富通有什么区别软银亏损65亿美元日本软银为什么要出售阿里巴巴股票进行套现,将视频剪辑软件哪个好后期视频剪辑什么软件最专业?压缩软件哪个好电脑常用压缩软件哪个好手机杀毒软件哪个好手机用杀毒软件,用哪样的好手机音乐播放器哪个好手机音乐播放器什么的好?手机管家哪个好手机管家 用什么最好?雅思和托福哪个好考现在考雅思还是托福好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美国新常春藤大学有哪些?腾讯空间登录腾讯qq空间进入登陆个人QQ空间
荷兰vps 域名主机基地 n点虚拟主机管理系统 hostgator 网站保姆 青果网 地址大全 商家促销 毫秒英文 seednet 域名转接 阿里校园 Updog 英国伦敦 主机管理系统 免费asp空间申请 hostease 数据湾 免费获得q币 西安电信测速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