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Txxx-201xP备案号J/Txxx-201x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eelFramesFillingwithConcreteWall(征求意见稿)201*-**-**发布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eelFramesFillingwithConcreteWallJGJ/Txxx-201xJ*-20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年*月*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北京前言根据住建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编:100048).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目次1总则12术语和符号32.
1术语32.
2符号43设计基本规定53.
1一般规定53.
2荷载效应63.
3抗震等级74材料54.
1钢材54.
2混凝土和钢筋54.
3连接材料65结构布置和结构分析85.
1一般规定85.
2结构体系、选型和布置85.
3结构分析模型与要求96构件设计和刚度计算116.
1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116.
2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196.
3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墙板227节点设计与构造要求307.
1一般规定307.
2内填墙板跨的梁柱连接计算307.
3内填混凝土墙板与钢框架的连接计算327.
4墙板构造要求348构件的加工制造与施工358.
1一般规定358.
2构件的加工制作和运输358.
3施工和安装369钢结构防护389.
1一般规定389.
2防腐涂装389.
3防火涂装3910验收4110.
1一般规定4110.
2主控项目4110.
3一般项目42本规程用词说明44引用标准名录45条文说明47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2TermsandSymbols32.
1Terms32.
2Symbols43BasicRequirementofDesign53.
1GeneralRequirement53.
2LoadEffect63.
3SeismicDesignGradesofStructuralMembers74Materials54.
1Steels54.
2ConcreteandSteelReinforement54.
3ConnectingMaterial65StructuralArrangementandStructuralAnalysis85.
1GeneralRequirement85.
2StructuralSystems,TypesandArrangement85.
3StructuralAnalysisModelsandRequirements96StructuralMembersDesignandStiffnessCalculation116.
1PrecastReinforcedConcreteWall116.
2CastinPlaceReinforcedConcreteWall196.
3ReinforcedConcreteWallwithSlits227ConnectionDesignandDetails307.
1GeneralRequirement307.
2CalculationofBeam-ColumnConnectionwithInfilledConcreteWall307.
3ConnectionCalculationofInfilledConcreteWallandSteelFrame327.
4DetailsofWall348ManufactureandConstructionofComponents358.
1GeneralRequirement358.
2ManufactureandTransportationofComponents358.
3ConstructionandInstallation369SteelStructureProtection389.
1GeneralRequirement389.
2AnticorrosiveCoating389.
3FireProofCoating3910Acceptance4110.
1GeneralRequirement4110.
2DominantItem4110.
3GeneralItem42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44ListofQuotedStandards…45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471总则1.
0.
1为了在多高层建筑中合理应用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
0.
2本规程适用于多高层钢框架内填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钢框架内填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结构的设计、制作、安装、施工与验收.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抗震设计的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其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和结构类型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本规程不适用于建造在危险地段以及发震断裂最小避让距离内的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
1.
0.
3本规程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等规定的原则,结合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特点制定.
1.
0.
4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设计、制作、安装、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
1术语2.
1.
1内填钢筋混凝土预制墙板Precastinfilledconcretewall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2.
1.
2带竖缝混凝土剪力墙Reinforcedconcreteshearwallwithslits带有局部竖缝的钢筋混凝土墙板,通过竖缝段的弯剪屈服提供抗侧承载力,相比剪切破坏,具有较好延性.
2.
1.
3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Steelframeinfilledwithreinforcedconcretewalls钢框架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自恢复能力,预制混凝土墙板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和合适的抗侧承载力,钢框架内填预制混凝土墙板,形成一类新的结构体系,墙板仅承受水平力.
适合用于住宅等钢结构建筑.
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也可以现浇.
2.
1.
4界面抗剪键interfacialshearconnector将内填剪力墙与钢框架的梁柱连接起来,使两者共同工作的零件.
2.
1.
5剪切膜单元membraneelementwithshearstiffnessonly只承受剪力的单元,在整体模型中四个角点必须与梁柱构件相连.
2.
1.
6拉压刚度折减的单元membraneelementwithreducedaxialstiffness为了模拟剪力墙板仅少量参与承受竖向荷载和参与抗弯,对正常的各向同性的平面应力单元的物理矩阵中的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拉压刚度乘以小于1的折减系数,这样导得的平面应力单元.
2.
1.
7自复位能力self-centeredcapability指在一定的变形范围内,地震作用过后整体结构恢复到原先位置的能力;钢筋混凝土构件(梁,竖缝墙)的试验表明,钢筋屈服前的混凝土内的开裂,在荷载卸除后,裂缝绝大部分自动闭合,即复位.
内嵌于钢框架的混凝土剪力墙,钢框架又施加恢复力于墙板,复位能力更强.
2.
1.
8暗柱、暗梁verticalreinforcingcagesandhorizontalreinforcingcagesaroundtheheadedstudsintheedgesofconcretewalltoincreasethestrengthandductilityoftheheadedstuds在混凝土墙板竖向、水平边缘按梁构造配筋形成对栓钉的封闭笼,提高栓钉的抗剪强度和延性.
2.
1.
9边缘构件boundaryelements钢框架的梁、柱分别为内嵌钢筋混凝土墙板的水平、竖向边缘构件.
2.
1.
10边缘加强带strengthenedboundary为了保证在整个地震过程中,界面抗剪键(特指栓钉)均能够得到混凝土的良好的包裹作用,保证界面抗剪强度,对界面栓钉附近的混凝土增配钢筋和加密箍筋所形成的边缘带.
2.
1.
11鱼尾板fishplates用于墙板与钢框架连接的钢板.
2.
2符号2.
2.
1作用及作用效应——第i楼层重力荷载设计值;——第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内填墙板所承受的设计弯矩;——半刚性连接的塑性抗弯承载力;——钢柱轴向压力设计值;——缝间墙宽度传给钢梁腹板的竖向力;——单个栓钉抗拉承载力;——栓钉所受设计剪力;——单个栓钉抗剪承载力设计值;——角部加强板预埋在混凝土墙内栓钉提供的抗剪能力;——内填墙板承受的水平剪力;——结构抗力;——不考虑地震作用时,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考虑多遇地震作用时,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单肢缝间墙的剪力设计值;——结构内力分析墙板采用不承担竖向荷载的剪切膜单元时框架梁的剪力;——墙肢拼接竖缝抗剪承载力设计值;——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重力产生的梁端剪力设计值;——墙板-钢柱界面剪力;——梁柱连接的竖向抗剪承载力;——墙板剪切承载力标准值;——剪力墙的水平剪力设计值;——单肢缝间墙弯曲破坏时最大抗剪承载力;——内嵌墙水平抗剪承载力的标准值;——分缝间墙受拉纵筋屈服时的抗剪承载力;2.
2.
2材料性能及抗力——缝间墙抗弯刚度;——钢梁抗弯刚度;——混凝土弹性模量;——结构一个主轴方向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弯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水平横向钢筋强度标准值——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梁腹板或加强板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纵向受拉钢筋强度设计值;——钢梁钢材的屈服强度;——柱钢材的屈服强度;——纵向受拉钢筋强度标准值——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水平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半刚性连接的初始转动刚度;——缝间墙达到弯曲最大承载力时墙板的整体抗侧移刚度;——缝间墙纵筋屈服时墙板的整体抗侧移刚度;2.
2.
3几何参数——抵抗剪力的混凝土截面积;——墙板毛截面面积;——缝间墙所配纵向受拉钢筋截面积;——配置在同一水平截面内的水平分布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配置在同一截面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积;——墙肢内受拉钢筋截面形心至缝间墙边缘的距离;——墙板宽度——梁柱节点部角部加强板的宽度;——高强螺栓中心到连接件边缘的距离;——高强螺栓孔径;——高强螺栓中心到连接件或工字形梁腹板——房屋高度;——层间墙高度;——墙截面有效高度;——竖缝的高度;——钢梁腹板的高度;——实体墙部分的高度;——用于加强梁端截面抗剪强度的角部抗剪加强板的高度;——框架梁净跨;——竖缝墙墙肢的宽度;——单肢缝间墙的净宽;——钢梁跨度;——槽钢长度;——钢梁净跨度;——沿竖缝墙高度方向的箍筋间距;——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墙板厚度;——钢梁腹板厚度;——混凝土墙厚度;——梁柱节点角部加强板的厚度;——钢梁腹板厚度;、——柱、梁截面塑性模量;——梁端截面的塑性抗弯模量;——承受竖向力的腹板宽度;——缝间墙缝根截面混凝土的受压区高度;——轴力最大连接件到中和轴的距离;——第i个连接件到中和轴的距离;——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或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侧移;——为层间侧移角;2.
2.
4计算系数及其他C——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变形容许值;——竖向约束力对实体墙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影响系数;——螺栓数量;——墙肢的数量;——钢梁与墙板连接栓钉的数量;——增强系数;——抗剪栓钉抗拉强度最小值与屈服强度之比;——结构重要性系数;——剪力墙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刚度修正系数;——强柱系数;——超强系数;——剪力设计值调整系数;——超强系数;——剪力系数;——剪应力不均匀修正系数;——摩擦系数;——缝间墙受拉纵向钢筋的配筋率;——截面配筋系数;——墙板水平横向钢筋配筋率;——栓钉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考虑疲劳影响的强度折减系数;——稳定系数;3设计基本规定3.
1一般规定3.
1.
1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规定.
3.
1.
2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审批、颁发的文件确定.
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
抗震设计的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本规程中的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分别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中的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的简称.
3.
1.
3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构件承载能力计算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不考虑地震作用时,3.
1.
3-1)考虑多遇地震作用时,3.
1.
3-2)式中:——结构重要性系数;——不考虑地震作用时,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考虑多遇地震作用时,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结构抗力;——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取值.
3.
1.
4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应满足下式要求:≤C(3.
1.
4)式中:C——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变形容许值;——荷载组合的效应标准值.
3.
1.
5按弹性方法计算的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宜符合表3.
1.
5的规定:表3.
1.
5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内填墙板类型层间位移角限值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墙1/400内填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2503.
1.
6罕遇地震作用下,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应符合表3.
1.
6的规定.
表3.
1.
6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内填墙板类型罕遇地震作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墙1/70内填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503.
1.
7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应满足下列要求:(3.
1.
7-1)式中:——第楼层重力荷载设计值(kN),取1.
2倍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和1.
4倍的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的组合值;——房屋高度(mm);——结构一个主轴方向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kNmm2),可按照倒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结构顶点位移相等的原则,将结构的侧向刚度折算为竖向悬臂受弯构件的等效侧向刚度.
3.
2荷载效应3.
2.
1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荷载标准值、荷载分项系数、荷载组合、组合值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
3.
2.
2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用荷载的基本组合,荷载和材料强度均采用设计值.
结构的承载能力应包括构件和连接的强度、结构和构件的稳定性.
3.
2.
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应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采用荷载标准值、组合值和变形容许值进行计算.
3.
2.
4阻尼比在多遇地震作用计算时可取0.
04,在罕遇地震作用计算时可取0.
05.
3.
2.
5结构按多遇地震进行抗震变形验算时,可不计入与风荷载效应的组合.
进行罕遇地震作用验算时,不应计入风荷载,其竖向荷载宜取重力荷载代表值.
3.
2.
6当结构的质量和刚度的分布基本对称时,应允许沿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3.
2.
7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并计入扭转的影响.
3.
2.
8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3.
2.
8)式中:——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kN);——剪力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执行;——第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kN);——结构计算总层数.
3.
2.
9抗震设防区的地震作用及抗震计算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
3.
3抗震等级3.
3.
1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抗震措施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
3.
3.
2当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
15g和0.
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
2g)和9度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
3.
3抗震设计时,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中的抗侧力梁柱构件应根据抗震设防分类、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丙类建筑中的抗侧力梁柱构件的抗震等级应与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确定的房屋抗震等级相同.
对甲类建筑和房屋高度超过50m,抗震设防烈度9度时的乙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墙板的抗震等级按表3.
3.
3确定,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关于剪力墙的抗震措施的有关规定.
表3.
3.
3墙板的抗震等级内填墙板类型建筑高度50m建筑高度>50m678678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四三二三二一内填竖缝钢筋混凝土墙板NANA一NA一一注:NA---不推荐应用4材料4.
1钢材4.
1.
1钢材的选用应综合考虑构件的重要性和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和连接方法、应力状态、工作环境以及钢材品种和厚度等因素,合理地选用钢材牌号、质量等级及其性能要求,并应在设计文件中完整地注明对钢材的技术要求.
4.
1.
2钢材的牌号和质量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要承重构件所用钢材的牌号宜选用Q345钢、Q390钢、Q235钢,一般构件宜选用Q345钢,其材质和材料性能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或《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有依据时可选用更高强度级别的钢材.
2主要承重构件所用较厚的板材宜选用高性能建筑用GJ钢板,其材质和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用钢板》GB/T19879的规定.
3承重构件所用钢材的质量等级不宜低于B级;承重构件中厚度不小于40mm的受拉板件,当其工作温度低于-20℃时,宜适当提高其所用钢材的质量等级.
4.
1.
3承重构件所用钢材应具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和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同时尚应具有碳、硫、磷等化学成分的合格保证.
焊接结构所用钢材尚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其碳当量或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相关标准的规定.
4.
1.
4钢框架梁、柱等构件参与抗侧力时,其钢材性能要求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及《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有关规定.
4.
1.
5钢结构楼盖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时,宜采用闭口型压型钢板,其材质和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压型钢板》GB/T12755的相关规定.
4.
2混凝土和钢筋4.
2.
1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和HRB335及以上强度的高强钢筋.
4.
2.
2墙板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30,也不宜高于C50,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4.
2.
3柱内力较大或抗震性能有较高要求时,宜采用钢管混凝土柱.
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时,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对Q235钢管柱,宜填充C30或C40级的混凝土;对Q345钢管柱,宜填充C40或C50级的混凝土,对Q390钢管柱,宜填充C50或C60级的混凝土.
楼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采用C30~C40.
混凝土、钢筋的材料力学性能、强度标准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4.
2.
4结构中的受力钢筋及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内填墙板中的受力钢筋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
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名义屈服强度的比值不应大于1.
30;3钢筋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4.
3连接材料4.
3.
1钢结构所用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手工焊焊条或自动焊焊丝和焊剂的性能应与构件钢材性能相匹配,其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母材的性能.
当两种强度级别的钢材焊接时,宜选用与强度较低钢材相匹配的焊接材料.
2焊条的材质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热强钢焊条》GB/T5118的有关规定.
框架梁柱刚接节点的焊缝宜采用低氢型焊条.
3焊丝的材质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碳钢药芯焊丝》GB/T10045及《低合金钢药芯焊丝》GB/T17493的有关规定.
4埋弧焊用焊丝和焊剂的材质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GB/T12470的有关规定.
4.
3.
2钢结构所用螺栓紧固件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普通螺栓宜采用4.
6或4.
8级C级螺栓,其性能与尺寸规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
1、《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5782的规定.
2钢结构承重构件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应采用摩擦型连接,其螺栓可选用大六角高强度螺栓或扭剪型高强度螺栓.
高强度螺栓的材质、材料性能、级别和规格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2的规定.
3锚栓钢材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规定的Q235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中规定的Q345钢、Q390钢材.
4.
3.
3混凝土板和钢结构所用圆柱头焊钉(栓钉)连接件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GB/T10433的规定.
其屈服强度不应小于320N/mm2,抗拉强度不应小于400N/mm2,伸长率不应小于14%.
5结构布置和结构分析5.
1一般规定5.
1.
1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
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用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方案不应采用.
5.
1.
2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
抗震设计时,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内填墙板.
梁与内填墙板的中线应重合;框架梁、柱中心线之间有偏离时,应符合框架结构中梁、柱中心线的有关规定.
5.
1.
3在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中,内填墙板的布置应遵循"均匀、分散、对称、周边"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内填墙板宜布置在结构平面中平面形状变化较大的角隅部位、建筑物端部附近以及楼梯、电梯间.
5.
1.
4在抗震设防的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中,内填墙板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竖向宜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并延伸至计算嵌固端.
楼、电梯间等竖井的设置,宜尽量与其附近的框架或内填墙板的布置相结合,使之形成连续、完整的抗侧力结构.
同一楼层同方向宜采用同一类型的内填墙板.
在抗震设计时,内填墙板的布置宜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
结构布置的规则性的判断,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有关规定执行.
5.
1.
5宜避免在需要开洞的部位布置内填墙板;内填墙板开洞时,洞口宜上下对齐,且洞口高度不宜大于层高的1/3.
如同一跨内布置门洞,应注意门洞上部的连梁成为首先屈服的可能性,此时该部位的梁应按偏心支撑框架中的耗能连梁的要求设计.
5.
2结构体系、选型和布置5.
2.
1内填墙板可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或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墙板.
采用现浇混凝土墙板时,钢框架的梁和柱与钢筋混凝土墙板之间可采用栓钉连接;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时,可预先在预制混凝土墙板周边预埋钢连接件,现场直接与钢框架的梁和柱焊接或螺栓连接.
5.
2.
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乙类和丙类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宜符合表5.
2.
2的规定.
表5.
2.
2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m)内填墙板类型6度、7度(0.
10g)7度(0.
15g)8度9度(0.
40g)(0.
20g)(0.
30g)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墙板18016014012080钢框架—竖缝钢筋混凝土墙板200180160140100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底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2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3框架柱包括全钢柱和钢管混凝土柱.
5.
2.
3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高宽比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规定.
5.
2.
4与内填墙板相邻钢框架的梁柱宜采用刚性连接,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中与墙板相邻钢框架的梁柱也可采用半钢性连接.
半刚性连接时,內填墙板与钢柱应通高布置抗剪键连接.
普通钢框架应采用刚接连接.
5.
2.
5内填混凝土墙板需要开洞时,洞口周边应布置加强钢筋.
需要设置门洞等大的洞口时,洞口边的墙板在自由边需设置边缘构件.
5.
2.
6当内填混凝土墙板尺寸较大需要分解成小尺寸墙板在现场进行拼接时,可将内置墙体的钢筋布置成双层,单个预制墙板在连接缝处将双侧钢筋预留出来,在缝隙处实施钢筋焊接后填充细石混凝土,使整片预制墙体成为一体.
5.
2.
7内填墙板框架的框架梁和柱,应按照能够独立承担所有的重力荷载设计,包括墙体自重.
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宜采用后固定措施.
5.
2.
8当墙板承受竖向荷载时,不应考虑竖向荷载对墙板抗剪承载力的有利影响.
剪力墙板按照承受竖向荷载和未承受竖向荷载包络设计.
5.
3结构分析模型与要求5.
3.
1内填墙板钢框架结构,梁和柱可采用梁单元,混凝土墙板可采用平面单元.
钢框架梁与柱之间采用半刚性连接时,可依据实际构造采用弹簧单元模拟.
5.
3.
2钢框架内填墙板在分析模型中不宜承受竖向荷载,主要承担水平荷载.
在建模分析时,将正常的各向同性的墙板的拉压刚度乘以0.
1系数进行折减,而剪切刚度保持不变.
也可以采用纯剪切膜单元.
5.
3.
3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内力与变形计算可采用线弹性分析方法或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弹性分析方法.
5.
3.
4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侧移验算时,可采用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弹塑性全过程分析方法.
5.
3.
5不规则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加强:1平面不规则而竖向规则的建筑,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扭转不规则时,应计入扭转影响,在规定的水平力及偶然偏心作用下,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的最大值与其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大于1.
5,当最大层间位移角远小于规程限值时,可适当放宽.
2)凹凸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高烈度或不规则程度较大时,宜计入楼板局部变形的影响.
3)平面不对称且凹凸不规则或局部不连续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块计算扭转位移比,对扭转较大的部位应采用局部的内力增大.
2平面规则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的楼层,其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应乘以不小于1.
15的增大系数,应按本规程有关规定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根据烈度高低和水平转换构件的类型、受力情况、几何尺寸等,乘以1.
25~2.
0增大系数;2)侧向刚度不规则时,相邻楼层的侧向刚度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有关规定;3)楼层承载力突变时,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相邻上一层的65%.
3平面不规则且竖向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类型的数量和程度,有针对性的采取不低于本条1、2款要求的各项抗震措施.
特别不规则时,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更有效的加强措施或对薄弱部位采用相应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
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有关规定执行.
6构件设计和刚度计算6.
1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6.
1.
1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宜与钢框架周边连接,也可只与钢梁连接与钢柱留有间隙.
6.
1.
2矩形截面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无地震作用组合时:(6.
1.
2-1)2有地震作用组合时:(6.
1.
2-2)式中:——剪力设计值;——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1.
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0.
8;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墙厚度;——墙截面高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剪力墙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0.
85.
6.
1.
3矩形截面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无地震作用组合时:(6.
1.
3-1)2有地震作用组合时:(6.
1.
3-2)式中:——配置在同一水平截面内的水平分布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墙截面有效高度;——剪力墙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0.
85.
6.
1.
4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可水平方向分块,墙体拼接竖缝所受剪力可按下式近似计算:1.
2(6.
1.
4)式中:——剪力墙的水平剪力设计值;——墙板高度;——墙板宽度.
图6.
1.
1.
3墙肢竖缝剪力6.
1.
5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拼接竖缝抗剪承载力应满足下式要求:(6.
1.
5)式中:——墙肢竖缝的设计剪力;——墙肢拼接竖缝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分别为竖缝内横向钢筋的总截面积和抗拉强度设计值;——抵抗剪力的混凝土截面积;——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摩擦系数,当普通混凝土拼接界面做粗糙化处理,使其凹凸全幅度约为8mm,拼缝内横向配筋沿剪切面均匀布置,并通过在两侧混凝土中的埋置长度、弯钩或焊接实现锚固,使钢筋能达到屈服强度时,=1.
0;对在拼接表面未做粗糙处理的已硬化混凝土上浇筑的普通混凝土=0.
6.
拼缝构造(图6.
1.
5)的环状水平钢筋与两侧伸出的半环状水平钢筋应焊接,且满足受拉搭焊长度的要求.
图6.
1.
5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拼接竖缝构造示意6.
1.
6为防止抗剪连接件使内填墙混凝土出现崩裂、侧面爆裂破坏,钢筋混凝土墙板,除下部与混凝土楼板整浇处,其余应设置边缘加强带,.
边缘加强带的宽度(高度)为200,边缘加强带内的纵筋和箍筋间距按本规程第6.
1.
7条确定.
边缘加强带内尚应配置腰筋,大小不宜小于(图6.
1.
6).
同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栓钉间距,也不应大于钉杆埋入长度(为不计钉头高度).
纵筋和横向钢筋在端部应采用U形钢筋配筋,与边缘加强带钢筋相交处采用拉结钢筋.
图6.
1.
6暗柱、暗梁构造6.
1.
7内填混凝土墙板的厚度,一、二级时不应小于160mm,三、四级时不应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5.
6.
1.
8混凝土墙板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应采用双层钢筋,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不应小于0.
25%,四级时不应小于0.
2%;分布筋的间距不应大于3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且不宜大于墙厚的1/10.
双层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
6.
1.
9当剪力设计值不大于公式(6.
1.
3)右边第1项时,钢筋可构造配置,其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6.
1.
10预制混凝土墙板开洞时,应在洞口边缘设置暗柱、暗梁,构造配筋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要求.
6.
1.
11内填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非线性分析的侧向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可按图(6.
1.
11)采用.
对于线性分析,可取对应墙板屈服点的割线刚度.
图6.
1.
11混凝土层间墙侧向荷载位移关系图中:——为层间侧移角;A——为开裂点,对应剪切强度比=0.
5,对应开裂层间侧移角;B、C——分别为屈服点和强度开始劣化点,纵标为;——为屈服侧移角,=;——为剪切强度开始劣化的侧移角,=;——为最大层间侧移角,=;——为残余强度比,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分别取0.
8,0.
7,0.
6,0.
5;——为墙板剪切承载力标准值.
6.
1.
12墙板剪切承载力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无地震作用组合时:6.
1.
12-1)2有地震作用组合时:6.
1.
12-2)式中:——配置在同一水平截面内的水平分布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水平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混凝土墙厚度;——墙截面有效高度;——剪力墙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0.
85.
6.
1.
13混凝土墙板未开裂剪切刚度可取为0.
8GA,开裂后剪切刚度可取为0.
4GA,取,混凝土弹性模量可按表6.
1.
13采用.
表6.
1.
13混凝土弹性模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20C25C30C35C40C45C50Ec2.
202.
552.
803.
003.
153.
253.
353.
456.
1.
14墙板的剪切层间弹性位移,应按下式计算:6.
1.
14-1)当时,,当时,,墙体开裂剪切强度、开裂侧移角按下式计算:(6.
1.
14-2)(6.
1.
14-3)式中:——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或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侧移;——层间墙高度;——墙板毛截面面积=墙宽墙板厚;——墙板剪切承载力标准值,按式(6.
1.
12-1)或(6.
1.
12-2)计算;——荷载标准值对应的墙板剪力;——混凝土弹性模量.
6.
1.
15罕遇地震作用下,墙板的层间弹塑性位移应按下式计算:6.
1.
15)6.
1.
16内填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的钢框架可采用刚接或半刚性连接,框架梁柱半刚性连接的初始转动刚度及抗弯承载力宜满足式下列公式的要求:(6.
1.
16-1)(6.
1.
16-2)式中:——为半刚性连接的初始转动刚度;——为钢梁抗弯刚度;——为钢梁跨度;——为半刚性连接的塑性抗弯承载力;——为梁端截面的塑性抗弯模量;——为钢梁钢材的屈服强度.
6.
1.
17应根据构件的内力组合,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对内填预制墙板的钢框架梁、柱进行强度验算.
地震作用组合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0.
8.
由于钢梁中存在较大的剪力,应对其截面抗剪进行验算.
6.
1.
18钢柱沿全长设连接板与预制墙板连接时,可不计算钢柱在墙板平面内的稳定,但需计算柱平面外的稳定;当柱与墙板不连接时需计算柱在平面内、外的稳定.
6.
1.
19内填预制墙板钢框架结构柱的抗震承载力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关于强柱弱梁的要求.
当框架梁柱采用半刚性连接时,应满足下式的要求:(6.
1.
19)式中:、——分别为柱、梁截面塑性模量;——为钢柱轴向压力设计值;——为钢柱截面面积;、——分别为柱、梁钢材的屈服强度;——强柱系数,一级取1.
15,二级取1.
10,三级取1.
05,四级取1.
0.
6.
1.
20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对内填预制墙板钢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域进行承载力和稳定验算.
6.
1.
20内填墙板钢框架梁柱板件宽厚比限值应符合表6.
1.
20的规定:表6.
1.
20内填墙周边梁柱板件宽厚比限值板件名称抗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钢柱工字形截面翼缘外伸部分工字形截面腹板箱型截面壁板104333114536124838135240钢梁工字形截面和箱型截面翼缘外伸部分991011箱型截面翼缘在两腹板之间部分30303236工字形截面和箱型截面腹板60657075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壁板50556060注:表列数值适用于Q235钢,采用其它牌号钢材时,应乘以(235/fy)1/2.
6.
1.
21当预制墙板与框架柱留有间隙、结构内力分析模型未反映出此间隙影响,梁端腹板除承受本身的设计剪力外,尚应承受墙板剪力引起的梁端剪力.
如梁腹板抗剪强度不满足要求,应在梁端上下部位墙板与柱间设连接板传递部分剪力(图6.
1.
21).
墙板剪力引起的梁端剪力Q按下式计算:(6.
1.
21)式中:——为混凝土墙板设计水平剪力;——层高;——为框架梁净跨.
图6.
1.
21墙板与柱设连接板构造6.
1.
22预制墙板水平边缘板与混凝土应采用抗剪连接件连接.
抗剪连接件可采用栓钉、短槽钢及U型筋等,应按传递1.
2倍的设计水平剪力进行设计.
6.
1.
23竖向连接板与水平边缘板、鱼尾板与梁之间可采用剖口焊缝连接,焊缝应能传递1.
2倍的墙板设计剪力.
6.
1.
24墙板竖向连接板与鱼尾板宜采用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当混凝土墙连接板与边缘构件腹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时,边缘构件应设腹板加劲肋.
与钢梁相连的高强螺栓应按下式计算单个螺栓承受的剪力:(6.
1.
24)式中:——螺栓数量;——混凝土墙板设计剪力.
6.
1.
25预制混凝土墙板与柱相连时,抗剪连接件布置可与梁相同.
6.
1.
26墙板底部与钢梁的连接也可采用齿槽栓钉连接(图6.
1.
26),栓钉应能传递1.
2倍的墙板设计水平剪力.
1——钢筋混凝土图6.
1.
26墙板底部与钢梁齿槽栓钉连接6.
1.
27墙板周边暗柱、暗梁配筋构造满足本规程第6.
1.
1.
5条要求时,普通混凝土中单个焊接圆柱头栓钉的抗剪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0.
430.
7(6.
1.
27)式中:——栓钉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考虑疲劳影响的强度折减系数,取0.
75;——栓钉横截面面积;——栓钉抗拉强度设计值;——为抗剪栓钉抗拉强度最小值与屈服强度之比,当栓钉材料性能为4.
6级时,取,=1.
67;——混凝土弹性模量;——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6.
1.
28单个短槽钢连接件抗剪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6.
1.
28)式中:——单个短槽钢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循环荷载下考虑疲劳影响的强度折减系数,取0.
75;——混凝土弹性模量;——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槽钢腹板厚度;——槽钢翼缘平均厚度;——槽钢长度;6.
1.
29弯筋连接件抗剪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6.
1.
29)式中:——弯筋的截面积;——弯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循环荷载下考虑疲劳影响的强度折减系数,取0.
75.
6.
1.
30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顶部与钢梁的鱼尾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时,除端部外宜开竖向椭圆孔,端部螺栓宜开圆孔(图6.
1.
4.
9).
钢梁与墙体底部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时宜开圆孔.
墙板与框架柱鱼尾板宜采用圆孔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
1-预制墙板图6.
1.
30墙板顶部与钢梁长圆孔螺栓连接6.
2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6.
2.
1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周边宜与钢框架连接.
6.
2.
2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当充分参与整体抗弯时,则应采取上下层的竖向配筋贯通的构造;如果上下层的竖向钢筋不贯通,则仅有有限的参与整体抗弯的能力,此时抗弯能力由梁上下翼缘上的栓钉抗拉来提供,在内力分析模型中,提供抗弯刚度的拉压刚度部分应乘以折减系数0.
1~0.
2.
6.
2.
3当竖向钢筋不贯通时,内嵌墙板跨的钢梁与钢柱应按照能够承担所有分配给该跨的重力荷载设计.
6.
2.
4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按不承受竖向荷载设计时,矩形截面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的受剪截面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本规程第6.
1.
1节的规定.
6.
2.
5现浇混凝土墙板按承受竖向荷载设计时,受剪截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地震作用组合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0.
85.
6.
2.
6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周边应设暗柱、暗梁加强,配筋构造应符合本规程第6.
1节的规定.
6.
2.
7墙板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应采用双层钢筋,墙板厚度、配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6.
2.
8钢框架内填部分现浇混凝土墙或现浇混凝土墙开洞时,混凝土墙自由边应设置边缘钢构件.
6.
2.
9现浇混凝土墙板的侧向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可按本规程第6.
1.
11条的规定采用.
6.
2.
10竖向钢筋上下贯通的,未开裂墙板的弯曲刚度可取为,开裂后墙板的弯曲刚度可取为;开裂与未开裂墙板的轴向刚度均可取为;为混凝土弹性模量;为忽略钢筋影响,混凝土毛截面对形心轴惯性矩;为墙板毛截面面积.
对于线性分析,可取割线刚度.
上下层竖向钢筋不贯通的,各刚度在上述规定基础上乘以0.
1~0.
2的折减系数.
6.
2.
11墙板的层间弹性位移应按下式计算:6.
2.
11)式中:——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或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侧移;——层间墙高度.
6.
2.
12罕遇地震作用下墙板的弹塑性层间位移应按下式计算:6.
2.
12)6.
2.
13内填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的钢框架可采用刚接或半刚性连接.
梁柱半刚性连接的初始转动刚度及抗弯承载力宜应满足本规程第6.
1.
16条的要求.
6.
2.
14应根据构件的内力组合,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对内填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的钢框架梁、柱进行强度验算.
地震作用组合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0.
8.
结构内力分析钢梁中存在较大剪力时,应对梁截面抗剪强度进行算.
6.
2.
15钢框架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有抗剪连接时,可不验算柱在墙板平面内的整体稳定,但应验算柱平面外的整体稳定.
6.
2.
16内填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钢框架梁柱连接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关于强柱弱梁的要求,半刚性梁柱连接时应满足本规程第6.
1.
19条的规定.
6.
2.
17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对内填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钢框架梁柱节点域进行承载力和稳定验算.
6.
2.
18内填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钢框架梁柱板件的宽厚比限值应符合本规程第6.
1.
20条的规定.
6.
2.
19钢框架与内填墙之间应设置抗剪连接件.
抗剪连接件可采用栓钉、型钢及U型锚筋等.
型钢连接件应在剪力墙平面内有较大的变形能力.
6.
2.
20墙板不承受竖向荷载时,与钢梁相连的水平抗剪连接件应能传递1.
2倍的墙板设计水平剪力,与柱相连的抗剪连接件布置可取与梁相同.
6.
2.
21墙板承受竖向荷载时,与钢梁相连的水平抗剪连接件除传递1.
2倍的墙板设计水平剪力外,尚应能传递墙板设计弯矩所产生的轴向拉力.
弯矩作用下连接件拉力计算假定(图6.
2.
21)为:(1)中和轴位于受压侧内填墙边缘处;(2)连接件所受轴力大小与其距中和轴距离成正比.
图6.
2.
21连接件轴力分布连接件的轴力设计最大值可按下式计算:(6.
2.
21)式中:——内填墙板所承受的设计弯矩;——为第i个连接件到中和轴的距离;——为轴力最大连接件到中和轴的距离.
6.
2.
22墙板周边暗柱、暗梁配筋构造满足本规程第6.
1.
6条要求时,普通混凝土中单个焊接圆柱头栓钉的抗剪承载力可按本规程第6.
1.
27条的规定计算,单个栓钉的抗拉及拉剪组合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单个栓钉抗拉承载力:6.
2.
22-1)单个栓钉拉、剪组合承载力:6.
2.
22-2)式中:——栓钉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考虑疲劳影响的强度折减系数,取0.
75;——栓钉截面面积;——栓钉抗拉强度设计值;——为栓钉抗拉强度最小值与屈服强度之比,当栓钉材料性能为4.
6级时,取,=1.
67;——为栓钉所受设计拉力;——为栓钉所受设计剪力;——为单个栓钉抗拉承载力;——为单个栓钉抗剪承载力.
6.
3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墙板6.
3.
1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墙板应按承受水平荷载,不应承受竖向荷载的原则进行设计.
6.
3.
2带竖缝混凝土墙板的几何尺寸可按下列要求确定(图6.
3.
2):1墙板总尺寸、按建筑和结构设计要求确定;2竖缝的数量及尺寸应满足下列要求:(6.
3.
2-1)(6.
3.
2-2)(6.
3.
2-3)式中:——每层混凝土剪力墙的净高度;——竖缝的高度;——实体墙部分的高度;——竖缝墙墙肢的宽度,包括缝宽.
3墙板厚度应满足下列要求:(6.
3.
2-4)6.
3.
2-5)(6.
3.
2-6)(6.
3.
2-7)式中:——竖向约束力对实体墙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影响系数;——剪力设计值调整系数,取1.
2;——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剪应力不均匀修正系数;——墙肢的数量;——单肢缝间墙的剪力设计值;——单肢缝间墙的净宽,缝宽,缝宽一般取为10mm;——墙肢内受拉钢筋截面形心至缝间墙边缘的距离.
4内嵌竖缝墙板的框架梁柱节点应上下扩大加强(图6.
3.
2)图6.
3.
2竖缝剪力墙板结构的外形6.
3.
3墙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也不应高于C35.
6.
3.
4形成竖缝的填充材料宜用延性好、易滑移的耐火材料(如两片石棉板).
6.
3.
5本规程中墙板的承载力以单肢缝间墙及在相应范围内的实体墙作为计算对象.
6.
3.
6缝间墙两侧的纵向钢筋应按对称配筋大偏心受压构件计算确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缝根截面内力按下列公式计算:(6.
3.
6-1)(6.
3.
6-2)(6.
3.
6-3)式中,:-单肢缝间墙设计剪力;——缝间墙纵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缝间墙所配纵向受拉钢筋截面积;——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2宜控制在0.
075~0.
185之间,且实配钢筋面积不应超过计算所需面积的5%.
6.
3.
7缝间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6.
3.
7)式中:——偏心受压构件计算截面的剪跨比,;——沿竖缝墙高度方向的箍筋间距;——配置在同一截面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积;——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6.
3.
8缝间墙弯曲破坏时的最大抗剪承载力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6.
3.
8-1)(6.
3.
8-2)(6.
3.
8-3)式中:——缝间墙缝根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缝间墙所配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纵向受拉钢筋强度设计值;——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6.
3.
9竖缝墙与梁连接边应设暗梁(图6.
1.
6)加强,配筋构造要求同6.
1节.
6.
3.
10竖缝墙的配筋及其构造应满足下式要求:(6.
3.
10)6.
3.
11墙肢中水平横向钢筋配置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当时,6.
3.
11-1)当时,6.
3.
11-2)(6.
3.
11-3)式中:——横向钢筋间距;——同一高度处水平横向钢筋总截面积;——水平横向钢筋强度标准值;——分别为缝间墙受拉纵筋屈服时的抗剪承载力和缝间墙弯曲破坏时的抗剪承载力,按本规程式(6.
3.
26-1)和式(6.
3.
27-1)计算;——墙板水平横向钢筋配筋率,其值不宜小于0.
3%.
6.
3.
12缝两端实体墙中应配置横向钢筋,其数量不应低于缝间墙一侧的纵向钢筋用量.
6.
3.
13内填带竖缝墙板的钢框架梁柱应采用刚性连接.
6.
3.
14内填带竖缝墙板钢框架的梁、柱强度计算应满足本规程第6.
1.
3节的要求.
6.
3.
15当柱与墙板不连接时应计算柱在平面内、外的稳定.
6.
3.
16内填带竖缝墙板钢框架的钢梁梁端截面腹板和上下加强板共同抵抗的梁端剪力应按下式计算:(6.
3.
16)式中:——竖缝墙板承担的总剪力;——结构内力分析墙板采用不承担竖向荷载的剪切膜单元时框架梁的剪力;——钢梁净跨度.
6.
3.
17内填竖缝墙板钢框架梁柱连接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关于强柱弱梁的要求.
6.
3.
18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对内填竖缝墙板钢框架的梁柱节点域进行承载力和稳定验算.
6.
3.
19内填竖缝墙板钢框架的梁柱板件宽厚比限值应符合本规程第6.
1.
3.
6条的规定.
6.
3.
20内填竖缝墙板钢框架的梁柱连接和梁腹板的抗剪强度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6.
3.
20-1)6.
3.
20-2)式中:——分别为钢梁腹板的高度和厚度;——梁腹板或加强板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增强系数,梁柱连接抗剪强度计算时取1.
2,梁腹板抗剪强度计算时取1.
0;——单肢缝间墙弯曲破坏时最大抗剪承载力,按(6.
3.
4.
3-1)式计算;——如图6.
3.
20所示用于加强梁端截面抗剪强度的角部抗剪加强板的高度;——角部加强板的厚度;——钢梁净跨度;——墙肢的数量;——角部加强板预埋在混凝土墙内栓钉提供的抗剪能力.
图6.
3.
20梁柱节点角部抗剪加强板6.
3.
21内填竖缝墙板钢框架的梁腹板在竖缝墙膨胀力挤压下的稳定计算应符合下式要求:(6.
3.
21)当不满足式(6.
3.
21)要求时,应设置梁腹板横向加劲肋,每片缝间墙对应位置至少设置1道加劲肋.
式中:——缝间墙宽度传给钢梁腹板的竖向力,按(6.
3.
2.
2-2)式计算;——稳定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柱子稳定系数b曲线计算,采用蜂窝梁时长细比,采用实腹梁时长细比;——承受竖向力的腹板宽度,对蜂窝梁取墩腰处的最小截面,对实腹梁取;——钢梁腹板厚度;——梁腹板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6.
3.
22钢梁与竖缝墙可采用栓钉连接,钢梁与墙板连接栓钉的数量、梁柱节点下部抗剪加强板截面应满足下式要求:(6.
3.
22)式中:—墙板设计剪力;-钢梁与墙板连接栓钉的数量;-单个栓钉抗剪承载力设计值;-梁柱节点部角部加强板的宽度;-梁柱节点角部加强板的厚度;-加强板钢材抗剪强度设计值.
6.
3.
23预制竖缝墙板与顶部、底部框架梁连接可采用栓钉,也可采用与预制实体墙板相同的构造,栓钉、焊缝、高强螺栓应能传递1.
2倍的墙板设计剪力.
高强螺栓应按摩擦型设计,墙板顶部与梁连接的高强螺栓除端部外宜采用竖向椭圆孔,端部及梁柱节点角部抗剪加强板的高强螺栓应采用圆孔.
6.
3.
23当竖缝墙较宽,影响运输或吊装时,可以设置竖向拼接缝,拼接缝两侧采用预埋钢板,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现场焊接连成整体(图6.
3.
23).
图6.
3.
23设置竖向拼缝的构造要求1-缝宽等于2个预埋板厚;2-绕角焊缝50mm长度6.
3.
24竖缝墙暗梁配筋构造满足本规程第6.
1.
1.
5条要求时,单个栓钉抗剪承载力可按本规程式(6.
1.
4.
6)计算.
6.
3.
25墙板的曲线可按图6.
3.
25采用.
图6.
3.
25墙板曲线6.
3.
26缝间墙纵筋屈服时的受剪承载力和墙板的整体侧移可按下列公式计算:(6.
3.
26-1)(6.
3.
26-2)(6.
3.
26-3)(6.
3.
26-4)(6.
3.
26-5)(6.
3.
26-6)式中:——系数,按表6.
3.
26采用;——缝间墙受拉纵筋截面面积;——缝间墙受拉钢筋强度标准值;——缝间墙纵筋屈服时墙板的整体抗侧移刚度;——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刚度修正系数;——缝间墙抗弯刚度;——缝间墙受拉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墙板厚度.
表6.
3.
26系数值6.
3.
27缝间墙弯曲破坏时的最大抗剪承载力和墙板的整体最大侧移可按下列公式计算:(6.
3.
27-1)(6.
3.
27-2)(6.
3.
27-3)(6.
3.
27-4)(6.
3.
27-5)式中:——缝间墙达到弯曲最大承载力时墙板的整体抗侧移刚度;——缝间墙缝根截面混凝土的受压区高度;——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缝间墙受拉纵筋的截面面积;——纵向受拉钢筋强度标准值.
6.
3.
28墙板的极限侧移可按下式计算:(6.
3.
28)式中:——截面配筋系数,按本规程式(6.
3.
2.
2-3)计算.
7节点设计与构造要求7.
1一般规定7.
1.
1节点的形式应构造简单、整体性好、传力明确、安全可靠、节约材料和施工方便.
节点设计应做到构造合理,使节点具有必要的延性,能保证焊接质量,并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和过大约束应力.
7.
1.
2当内填墙板与柱子之间留缝时,梁柱应采用抗剪加强的刚接节点(图7.
2.
1b);内填跨内的钢梁截面不宜小于类似跨度的框架梁截面.
当内嵌墙板与立柱之间有抗剪件连接时,梁柱宜采用刚性节点(图7.
2.
1a).
7.
1.
3当采用半刚性节点时,节点的抗弯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梁塑性弯矩标准值的50%.
(a)正常梁柱刚接节点(b)界面抗剪加强梁柱刚接节点1-界面抗剪加强板图7.
1.
2梁柱刚接节点7.
2内填墙板跨的梁柱连接计算7.
2.
1与墙板相邻钢框架的梁柱刚性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内填墙板与柱子间留缝时,梁柱刚性连接的抗剪承载力,应满足下式要求:(7.
2.
1)式中:——梁柱连接的竖向抗剪承载力;——内嵌墙水平抗剪承载力的标准值,——超强系数,取1.
1——内嵌墙的净高;——内嵌墙的净跨;——重力产生的梁端剪力设计值.
2内填墙板与柱子之间留缝时,应满足强柱弱梁要求,但节点系数仅需取1.
15;不留缝时,翼缘与腹板的焊缝满足与钢梁等强即可.
7.
2.
2梁柱半刚性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半刚性连接的梁,梁高不宜小于跨度的1/20,两端截面高度宜与汇交于同一节点其他梁高相同.
2双角钢型半刚性连接的翼板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无加劲肋:7.
2.
2-1)2)有加劲肋(7.
2.
2-2)式中:——一颗螺栓的抗拉承载力,取为,为高强螺栓预拉力——高强螺栓中心到连接件或工字形梁腹板和翼缘的垂直距离;——高强螺栓中心到连接件边缘的距离;——高强螺栓孔径;(a)(b)(c)图7.
2.
2梁柱半刚性连接3角钢或T形连接件与梁上下翼缘的连接宜采用现场焊接,焊缝按与螺栓抗拉极限承载力等强设计.
4钢梁端部连接提供的界面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界面总抗剪承载力的1/3.
7.
3内填混凝土墙板与钢框架的连接计算7.
3.
1柱与内填墙板不留缝的界面连接构造(图7.
3.
1)应满足下列要求.
(a)柱墙界面:柱身与墙上预埋板件焊接,梁墙界面栓钉(b)柱墙界面采用刚性连接件:高强螺栓或焊接;梁墙界面栓钉(c)柱墙界面和梁墙界面都栓钉图7.
3.
1内填预制墙板与梁柱的界面连接构造7.
3.
2内填墙与钢梁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内填墙板与钢梁的连接可采用栓钉连接件;2界面的抗剪能力应大于内填墙板水平截面抗剪承载力;当不能满足时,可在梁柱截面做牛腿,或采用刚性连接件,界面的抗剪承载力应大于内填墙混凝土截面的抗剪承载力.
(7.
3.
1)式中:——内填墙板的净高——内填墙板的净跨度——内填墙板承受的水平剪力——为超强系数,取为1.
2.
7.
3.
3内填墙板与钢柱的界面抗剪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剪力按下式计算:(7.
3.
3)式中:——墙板-钢柱界面剪力2钢柱与内填墙板的连接形式如图7.
3.
3所示.
钢柱与内填墙板的界面滑移,会影响抗侧力构件的抗侧刚度,必要时在中部或三分点布置刚性连接件,此时柔性连接件假设不参与抗剪,仅按构造要求布置.
(a)预埋件与柱身焊接(b)预埋件与柱上连接板连接(c)界面栓钉抗剪件图7.
3.
3柱与内嵌墙的连接7.
4墙板构造要求7.
4.
1混凝土强度等级,保护层厚度,配筋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7.
4.
2墙板厚度由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140mm.
7.
4.
3栓钉间距和直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
8构件的加工制造与施工8.
1一般规定8.
1.
1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的加工制作和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8.
1.
2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施工单位应根据已批准的设计施工图进行深化设计,并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
当需要修改设计时,仍应取得原设计单位同意,并办理相关设计变更文件.
8.
1.
3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构件的加工制作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深化设计施工图的要求,制作厂的工装设备,运输及吊装起重设备等条件编制制作工艺文件.
8.
1.
4钢构材质、钢材、焊接材料、高强度螺栓等材料,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要求需见证取样、送样的材料尚需进行复验.
8.
1.
5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等的规定.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需见证取样、送样的材料尚需进行复验.
8.
1.
6钢筋的加工、连接与安装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等的有关规定.
8.
1.
7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施工应符合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方面现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8.
2构件的加工制作和运输8.
2.
1钢结构构件的加工制作和运输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等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8.
2.
2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和预制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模具、模具尺寸和检验方法、预埋件加工的允许偏差,固定在模具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中心位置的允许偏差等,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要求.
8.
2.
3模具选用的隔离剂应不影响构件结构性能.
8.
2.
4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和预制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预制构件的隐蔽工程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1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等;2钢板的牌号、规格、焊缝质量、孔洞位置和数量尺寸等;3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等;4预埋件、吊环、插筋的规格、数量、位置等;5、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8.
2.
5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和预制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应根据混凝土的品种、工作性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振掏成型操作规程.
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并宜采用机械振捣.
8.
2.
6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和预制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混凝土采用洒水、覆盖等方式进行常温养护时,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的要求;采用加热养护时,应制定养护制度对静停、升温、恒温和降温时间进行控制,宜在常温下静停2h~6h,升温、降温速度不应超过200C/h,最高养护温度不宜超过700C,预制构件出池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宜超过250C.
8.
2.
7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和预制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脱模起吊时,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15N/mm2.
8.
2.
8采用后浇混凝土或砂浆、灌浆料连接的预制剪力墙结合面,制作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粗糙面处理.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采用化学处理、拉毛或凿毛等方法制作粗糙面.
8.
2.
9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和预制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运输和堆放,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要求.
8.
3施工和安装8.
3.
1钢结构构件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有关规定.
8.
3.
2现浇钢筋混凝土墙的施工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3的有关规定.
8.
3.
3当预制剪力墙板主要承受水平剪力、不承担竖向压力时,宜采用后固定法施工;当预制剪力墙板既承受水平剪力,又承受竖向压力时,可与钢框架同步施工.
8.
3.
4预制剪力墙板进场后,宜集中堆放,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预制剪力墙板安装进度计划编制零部件进场计划;2构件进场后及时清理内部积水、污物;3构件堆放应按安装逆顺序进行堆放,中间加垫木,并交错堆放;4构件堆放时,编号和标识应外露.
8.
3.
5钢框架通过验收后,再安装预制剪力墙板.
8.
3.
6预制剪力墙板宜对称安装.
8.
3.
7预制剪力墙板单元吊装就位后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8.
3.
8预制剪力墙板施工过程中,应检测与其相连框架梁的水平度和框架柱的垂直度.
8.
3.
9同层内预制剪力墙板同时采用高强螺栓和焊接连接时,应先进行高强螺栓施工,再进行焊接施工.
8.
3.
10预制剪力墙板与钢框架采用焊接连接时,现场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整体焊接时,竖向应自下而上焊接,平面上应以中心单元为基点,向两侧逐块焊接;2单个单元焊接时,应先焊接立焊缝再焊接横焊缝;8.
3.
11预制剪力墙板与钢框架采用焊接连接时,焊缝变形控制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控制焊接线能量输入和焊接坡口间隙;2宜采用分段焊或间断焊工艺;3可采用刚性固定法或增加约束度,也可采取反变形措施.
8.
3.
12预制剪力墙板与钢框架采用焊接连接时,焊缝的端部、角部以及间距较小的焊缝和加劲肋焊缝,施焊时宜留应力释放孔.
8.
3.
13当框架梁的下翼缘与竖缝墙板现浇成一体时,预制剪力墙板吊装就位,应在建筑物包括楼板浇筑在内的结构部分完成总高度的70%后,与腹板和上翼缘组成的T形截面现场焊接,组成工字形截面.
8.
3.
14预制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宽度影响运输或吊装时,可以设置竖向拼接缝.
竖向拼接缝两侧采用预埋厚度不小于16mm钢板,吊装就位验收合格后,焊接连成整体.
8.
3.
15预制剪力墙板与钢框架之间连接部位后浇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制构件结合面疏松部分的混凝土应剔除并清理干净;2模板应保证后浇混凝土部分形状、尺寸和位置准确,并应防止漏浆;3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洒水湿润结合面,混凝土应振捣密实;8.
3.
16预制剪力墙板与钢框架之间连接部位后浇混凝土及灌浆料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临时固定措施.
9钢结构防护9.
1一般规定9.
1.
1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的防腐和防火涂装,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9.
1.
2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防腐和防火涂装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深化设计施工图的要求,编制施工工艺文件.
9.
1.
3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要求需见证取样、送样的材料尚需进行复验.
9.
2防腐涂装9.
2.
1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防腐涂装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的规定.
9.
2.
2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构造上应考虑便于检查、清刷、油漆及避免积水,闭口截面构件沿全长和端部均应焊接封闭.
9.
2.
3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应根据其使用条件和所处环境,按照侵蚀作用分类选择相应的表面处理方法和防腐措施.
9.
2.
4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相适应的防腐措施:1金属保护层(表面合金化镀锌、镀铝锌等).
2防腐涂料:1)无侵蚀性或弱侵蚀性条件下,可采用油性漆、酚醛漆或醇酸漆等;2)中等侵蚀性条件下,宜采用环氧漆、环氧脂漆、过氧乙烯漆、氯化橡胶漆或氯醋漆等;3)防腐涂料的底漆和面漆应相互配套,具有相容性.
3复合保护:1)用镀锌钢板制作的构件,涂装前应进行除油、磷化、钝化处理(或除油后涂磷化底漆);2)表面合金化镀锌钢板、镀铝锌钢板的表面不宜涂红丹防锈漆,宜涂H06-2锌黄环氧脂底漆或其他专用涂料进行防护.
9.
2.
5当采用防腐涂料时,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表面处理.
除锈方法和除锈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是的目视评定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处理等级》GB8923.
1的规定.
9.
2.
6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采用化学除锈方法时,应选用具备除锈、磷化、钝化两个以上功能的处理液,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通用技术条件》GB/T12612的规定.
9.
2.
7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采用的涂装材料,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涂覆方法可采用手刷或机械喷涂.
9.
2.
8在设计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时应符合工程招标要求,当工程招标或工程承包合同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的规定.
9.
2.
9涂装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当产品说明书无要求时,环境温度宜在5~38oC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结构表面有结露时不得涂装,涂装后4小时内不得搬运,不得淋雨.
9.
2.
10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目测涂装质量应均匀、细致、无明显色差、无流挂、失光、起皱、针孔、气饱、裂纹、脱落、脏物粘附、漏涂等,必须附着良好.
漆膜干透后,应用干膜测厚仪测出干膜厚度,不符合厚度的应补涂.
9.
2.
11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防腐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材表面处理后宜4小时内及时涂刷防腐涂料,在室内或湿度较低的晴天不应超过12小时.
2施工图中注明不涂装的部位不得涂装,安装焊缝处应留出两侧各100mm暂不涂装.
3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安装就位后,应对在运输、吊装过程中漆膜脱落部位以及安装焊缝两侧未油漆部位补涂油漆,使之不低于相邻部位的防护等级.
4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外包、埋入混凝土的钢结构部位可不做涂装.
5易淋雨或积水的构件且不易再次油漆维护的部位,应采取措施密封.
9.
2.
12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在使用期间应对防腐涂料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
维护年限可根据结构的使用条件、表面处理方法、涂料品种及漆膜厚度分别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执行.
9.
2.
13当环境侵蚀作用分类为弱侵蚀和中等侵蚀时,室内外钢结构漆膜总厚度分别不宜小于125μm和150μm,位于室外和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宜增加涂层厚度20~40μm,其中室内钢结构底漆厚度不宜小于50μm,室外钢结构底漆厚度不宜小于75μm.
9.
2.
14防腐工程的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并采取妥善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9.
2.
15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防腐涂装和维修时重新涂装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
9.
3防火涂装9.
3.
1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当喷涂防火涂料施工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14907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的规定.
9.
3.
2防火涂料涂装前钢表面处理及防锈底漆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9.
3.
3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防火涂料的粘结强度、抗压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构件防火喷涂材料性能试验方法》GB9978的规定.
9.
3.
4对于采用涂装防腐的构件使用防火涂料时,应采用与防腐涂料具有相容性的防火涂料.
9.
3.
5防火涂料涂装基层不应有油污、灰尘、泥沙等污垢.
9.
3.
6防火涂料目测涂装质量不应有误涂、漏涂,涂层应闭合无脱层、空鼓、明显凹陷、粉化松散和浮浆等外观缺陷,乳突已剔除.
9.
3.
7薄涂型防火涂料涂层表面裂纹宽度不应大于0.
5mm;厚涂型防火涂料涂层表面裂纹宽度不应大于1.
0mm.
9.
3.
8薄涂型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应符合有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
厚涂型防火涂料涂层的厚度,80%及以上面积应符合有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且最薄处厚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85%.
厚度的测量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执行.
9.
3.
9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在使用期间应定期对防火涂料进行检查与维护,维护年限可根据结构的使用条件、表面处理方法、涂料品种及厚度考虑.
9.
3.
10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钢构件的防火涂装和维修时重新涂装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
9.
3.
11对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钢构件可采用防火板的措施以满足防火设计需要,防火板产品应符合相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10验收10.
1一般规定10.
1.
1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应按钢结构子分部工程进行验收,除满足本规程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
检验批可按钢结构制作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
10.
1.
2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钢构件制作和安装中的原材料及成品,焊接、焊钉焊接,普通螺栓、扭剪型高强度螺栓、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涂装等各分项工程的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等的有关规定.
10.
1.
3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和预制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进场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10.
1.
4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和预制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外观质量,除满足本规程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10.
1.
5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验收时,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提供文件和记录外,尚应提供以下文件和记录:1、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和预制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制作和安装的深化设计图;2、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和预制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验收记录、抽样复验报告;3、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和预制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的安装施工记录和质量验收记录.
10.
2主控项目10.
2.
1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和预制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
2.
1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用钢尺、直角尺、塞尺、拉线等检查.
表10.
2.
1预制剪力墙板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预制剪力墙板高度、宽度±4.
0预制剪力墙板平面内对角线±4.
0预制剪力墙板纵向、横向最外侧安装孔距离±3.
0预制剪力墙板连接处截面几何尺寸±3.
0平面度差螺栓连接±1.
0其他连接±3.
0预制剪力墙板弯曲矢高h/1000,且不应大于10.
0注:为预制剪力墙板单层的垂直高度.
10.
2.
2预制剪力墙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
2.
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预制剪力墙板数量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个单元.
检验方法:用全站仪或激光经纬仪和钢尺检查.
表10.
2.
2预制剪力墙板安装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定位轴线1.
0单层垂直度h/250,且不应大于15.
0单层上端水平度(L/1000)+3,且不应大于10.
0平面弯曲L(h)/1000,且不应大于10.
0注:平面弯曲水平方向取预制剪力墙板的宽度L,竖直方向取预制剪力墙板的垂直高度h.
10.
3一般项目10.
3.
1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和预制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构件的中心线及标高基准点等标记要齐全.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10.
3.
2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和预制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构件外形尺寸一般项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
3.
3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用钢尺、直角尺、塞尺、拉线等检查.
表10.
3.
3预制剪力墙板外形尺寸一般项目的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图例扭曲h/250且不应大于5.
0拉线、吊线和钢尺检查构件截面连接处对角线差3.
0用拉线、吊线和钢尺检查板件斜切不应大于宽度的1%且不应大于5.
0用直角尺和钢尺检查局部平整度ftw<141.
5用塞尺和钢尺检查tw≥141.
0用塞尺和钢尺检查加劲板定位±3.
0用拉线、直角尺和钢尺检查狭缝相邻缝间距±3.
0用直角尺和钢尺检查狭缝定位±3.
0栓钉定位±5.
0用拉线和钢尺检查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5.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10.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1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13.
《碳素结构钢》GB/T70014.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15.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122916.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17.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18.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19.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
120.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221.
《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22.
《热强钢焊条》GB/T511823.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24.
《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25.
《六角头螺栓》GB/T578226.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27.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是的目视评定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处理等级》GB8923.
128.
《建筑构件防火喷涂材料性能试验方法》GB997829.
《碳钢药芯焊丝》GB/T1004530.
《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GB/T1043331.
《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GB/T1247032.
《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通用技术条件》GB/T1261233.
《建筑用压型钢板》GB/T1275534.
《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1490735.
《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36.
《低合金钢药芯焊丝》GB/T1749337.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38.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339.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40.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41.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eelFramesFillingwithConcreteWall条文说明制订说明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技术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1.
总则1.
0.
1本条是高层民用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内填墙板结构必须遵循的总方针.
1.
0.
2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适用于6度到9度地震地区,不同类型的内填墙板结构适用于不同的高度,设计时应按本规程规定执行.
本条还规定,本规程不适用于建造在危险地段及发震断裂最小避让距离之内的建筑.
大量地震震害及其他自然灾害表明,在危险地段及发震断裂最小避让距离之内建造房屋和构筑物较难幸免灾祸;我国也没有在危险地段和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内建造建筑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相应的研究成果,本规程也没有专门条款.
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
2术语和符号本章是根据标准编制要求增加的内容.
"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是在钢框架的梁柱平面内填充抗侧力的混凝土墙板,墙板可以预制,也可以现浇.
钢框架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自恢复能力,预制混凝土墙板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和合适的抗侧承载力,形成一类新的结构体系.
墙板仅承受水平力.
适合用于住宅等钢结构建筑.
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也可以现浇.
3设计基本规定3.
1一般规定3.
1.
2本条是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的原则规定,采用了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可靠度、以分项系数表达的设计方法.
本条针对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和地震设计状况下构件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与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保持一致.
偶然设计状况(如结构连续倒塌设计)以及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时的承载力设计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必要时可采用,不作为强制性内容.
结构构件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由于内填墙板结构的安全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因此结构重要性系数的取值不应小于1.
0.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规定,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再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影响.
3.
1.
5与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保持一致,其中,混凝土墙板部分根据第6章的要求考虑了刚度折减.
3.
1.
7本条用于控制重力P-Δ效应不超过20%,使结构的稳定具有适宜的安全储备.
综合考虑了钢框架的特点和混凝土刚度退化因素.
在水平力作用下,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稳定应满足本条的规定,不应放松要求.
如不满足本条的规定,应调整并增大结构的侧向刚度.
为了便于广大设计人员理解和应用,本条表达采用了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5.
5.
4条相同的形式.
3.
2荷载效应3.
2.
1本条是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极限状态设计时作用组合效应的基本要求,主要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以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制订.
4材料4.
1钢材4.
1.
1工程经验表明,以民用建筑钢结构为代表的现代钢结构对钢材的品种、质量和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在设计选材中更要做好优化比选工作.
本条依据相关设计规范和工程经验并结合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的用钢特点,提出了选材时应综合考虑的诸要素.
其中应力状态指弹性或塑性工作状态和附加应力(约束应力、残余应力)情况;工作环境指高温、低温或露天等环境条件;钢材品种指轧制钢材、冷弯钢材或铸钢件;钢材厚度主要指厚板、厚壁钢材.
为了保证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延性和韧性并防止脆性断裂,工程设计中应综合考虑上述要素,正确合理的选用钢材牌号、质量等级和性能要求.
同时由于钢结构工程中钢材费用约可占到工程总费用的60%左右,故选材还应充分的考虑到工程的经济性,选用性价比较高的钢材.
此外作为工程重要依据,在设计文件中应完整的注明对钢材和连接材料的技术要求,包括牌号、型号、质量等级、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附加保证性能和复验要求,以及应遵循的技术标准等.
4.
2混凝土和钢筋4.
2.
3工程经验表明,钢管内填混凝土能有效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内填混凝土应与钢管的等级相匹配.
4.
3连接材料4.
3.
1~4.
3.
3与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保持一致.
5结构布置和结构分析5.
1一般规定5.
1.
3"均匀、分散、对称、周边"原则中,"均匀、分散"是指内填墙板的片数宜较多,均匀、分散布置在建筑平面上.
"对称"是指内填墙板在结构单元的平面上应尽可能对称布置.
使水平力作用线尽可能靠近刚度中心,避免产生过大的扭矩.
"周边"是指内填墙板应尽可能布置在建筑平面周边,以加大其抗扭转的力臂,提高其抵抗扭转的能力,同时在端部附近设内填墙板可以避免端部楼板外挑长度过大.
5.
1.
4与《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第3.
3.
2条一致并加以补充.
5.
2结构体系、选型和布置5.
2.
8使用阶段剪力墙板会承受一定的竖向荷载,本条规定不承受竖向荷载是指:1、横梁应按承受全部竖向荷载设计,不能因为剪力墙承受一定的竖向荷载而减小梁截面;2、两侧的立柱要承受其从属面积内的全部竖向荷载及倾覆力矩引起的轴力.
3、为达到上述目的,剪力墙的内力分析应按照不承担竖向荷载的剪切膜单元进行分析.
5.
3结构分析模型与要求5.
3.
1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梁柱宜采用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单元,实体墙板采用平面应力单元.
5.
3.
21普通的平面应力单元,在推导单元刚度矩阵时采用的物理矩阵是(1)在用于分析内填钢筋混凝土墙板时,对物理矩阵进行修正:(2)即可以获得主要用于抗剪的矩阵.
其中矩阵前的系数0.
7是考虑混凝土的非线性而对整体刚度进行的折减.
经过0.
7系数的折减,墙板的刚度下降,分担的力也下降,钢框架部分承担的水平力增加,有利于改善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也极大地提高了震后框架的自恢复能力.
2、也可以采用剪切膜单元,这种单元在ANSYS里面就是SHELL28单元.
单元刚度矩阵推导如下图1剪切膜模型(a)变形前(b)剪切变形(c)弯曲变形(d)伸缩变形图2剪力墙的变形分解在有限元的实现上,等效剪切板作为一个单元,四个角点(图5.
3.
1-1)的位移记为,从这些位移中计算出剪切板的剪应变.
整个剪力墙区块的变形包括剪切变形、弯曲变形和伸缩变形,变形示意图分别见图5.
3.
1-2(b)~(d),由于弯曲变形和伸缩变形中节点域两对角线的长度保持相等,所以两对角线长度差仅由剪切变形引起,因此可以通过两对角线变形后的长度差来计算等效剪切板的剪切角.
记剪切变形为,为变形前剪力墙对角线的长度,和为变形后剪力墙两对角线的长度,和分别为剪力墙的层高和跨度(梁形心到梁形心,柱形心到柱形心),变形后对角线的长度差为:(3)(4)(5)而如果剪切板单纯发生剪切变形,则由(6)(7)式中:.
略去高阶微量,得到剪切角为节点力和剪切膜内的剪力的关系是:令,则得到剪切膜的刚度矩阵是(引入混凝土刚度折减系数0.
7)(8)值得注意的是,剪切膜的单元刚度矩阵必须与其他单元一起使用,即四个角点必须与其他有轴压刚度和抗弯刚度的单元相连.
6构件设计和刚度计算6.
1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6.
1.
3公式6.
1.
2-1、6.
1.
2-2源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受剪截面要求.
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偏心受压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中得出公式6.
1.
3-1、6.
1.
3-2.
6.
1.
5美国钢筋混凝土规范(ACI318-11)规定:,-设计剪力,=0.
75.
当剪摩擦配筋与剪切平面垂直时,按下式计算:式中、-剪摩擦配筋总截面积(要求横向钢筋焊接连接,不间断)、屈服强度.
需要的剪摩擦配筋截面积,在将其表面有意识做粗糙的已硬化混凝土上浇筑的普通混凝土=1.
0,剪力传递面应清洁且无浮渣,对于普通混凝土假定=1.
0时,界面应做粗糙化处理,并使其凹凸全幅度约为7mm.
剪摩擦配筋应沿剪切面恰当布置,并应通过在两侧混凝土中的埋置长度、弯钩或焊接来实现锚固,以发挥.
其表面未有意识做粗糙的已硬化混凝土上浇筑的普通混凝土=0.
6.
表面有意识做粗糙的已硬化普通容重混凝土,不应超过0.
2、(480+0.
08)和1600三者之间的最小值.
在其它情况下,不应超过0.
2和800两者之间的较小值.
如果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浇筑在一块,用于计算的应为较小强度混凝土的值.
-抵抗剪力的混凝土截面积,以计,以磅/计.
文献《美国规定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中国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比较》给出:,-混凝土强度等级,即.
代入、=1.
1,量纲转换后得出:0.
75,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情况下,8.
3项不控制.
6.
1.
6设暗柱、暗梁及配筋要求是为了防止栓钉受剪、受拉时混凝土崩裂、侧面爆裂.
混凝土崩裂锥面投影面的半径是1.
5,在此范围内应有箍筋.
6.
1.
7墙板厚度系参考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有关规定并适当放宽.
6.
1.
12混凝土层间墙板侧向荷载位移关系图的形状参考了国外文献,根据苏州科技学院11个钢框架内填混凝土墙板试验数据确定图中各参数取值.
各试件墙板对应屈服荷载的侧移角约为,超强系数略大于2.
0,按割线关系,图6.
1.
11中与计算承载力对应的屈服位移角取为;试件的开裂侧移角平均为,图6.
1.
11中取为;试验荷载峰值侧移角平均为,图6.
1.
11取;试验对应85%荷载峰值的侧移角平均为,图6.
1.
11取;试验墙板开裂荷载与试验屈服荷载的平均比值为0.
272,图6.
1.
11取为0.
25,相当于0.
5.
6.
1.
16限制半刚性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和抗弯承载力的下限,是使半刚性连接的性能位于图3的斜线区域,目的是出于二道防线考虑.
6.
1.
27文献"Headedsteelstudanchorsincompositestructures,PartI:Shear,JournalofConstructionalSteelResearch,2010,(66):198-212",根据391个试验结果统计得出:钉头直径时,栓钉拔出(pullout)破坏不控制;标准混凝土中钉杆长度与钉杆直径比值时,轻混凝土中时,混凝土崩裂(breakout)破坏不控制;考虑到内填混凝土墙板厚度不大,混凝土崩裂不能形成完整锥面,崩裂承载力会降低,故本规程设暗柱、暗梁配筋构造防止混凝土崩裂破坏模式,只验算混凝土剪撬破坏和钉杆破坏.
公式(6.
1.
4.
6)源于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采用了低周疲劳影响系数=0.
75.
图3铰接、刚接、半刚性连接划分6.
1.
28公式(6.
1.
4.
7)源自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采用了低周疲劳影响系数0.
75.
6.
2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6.
2.
11包含弯曲位移的层间弹性位移限值,参照表3.
1.
5.
6.
2.
12包含弯曲位移的层间弹塑性位移限值,参照表3.
1.
6.
6.
2.
22【条文说明】文献"Headedsteelstudanchorsincompositestructures,PartⅡ:Tensionandinteraction,JournalofConstructionalSteelResearch,2010,(66):213-228"根据222个试验结果统计得出:普通混凝土,栓钉长度与钉杆直径比值时,轻混凝土时,栓钉最小间距满足3(为钉杆长度)混凝土崩裂(breakout)破坏不控制;钉头直径时,栓钉拔出(pullout)破坏不控制;钉杆距自由边大于1.
5时可避免边缘爆裂破坏(本规程由对暗柱、暗梁配筋构造要求防止混凝土崩裂、边缘爆裂破坏).
栓钉直径,350Mpa或450Mpa钢材,混凝土强度(AISC允许最小强度混凝土),可只验算钉杆受拉破坏,即循环荷载下单个栓钉抗拉承载力:.
(6.
2.
22-1)式中采用栓钉抗拉强度设计值,0.
75改成0.
8.
拉剪组合承载力采用了"Headedsteelstudanchorsincompositestructures,PartⅡ:Tensionandinteraction"中的椭圆曲线:(9)6.
3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板6.
3.
2本条第4款要求的目的,一是增强梁端竖向抗剪能力;二是增强框架梁与墙板之间的传力,避免墙板与钢梁连接面成为薄弱环节.
6.
3.
6若超出0.
075~0.
185范围过多,应重新调整缝间墙肢数、缝间墙尺寸、及(墙肢内受拉钢筋截面形心至缝间墙边缘的距离)、、的值,使尽可能控制在上述范围内.
6.
3.
10公式(6.
3.
10)是为了保证缝间墙先发生延性较好的压弯破坏.
6.
3.
16剪切膜单元模型无法反映内嵌竖缝墙与柱间隙长度内框架梁端存在的较大剪力,本条可保证梁端抗剪强度得到满足.
6.
3.
20角部加强板可为竖缝墙的安装提供固定,使墙板就位;帮助框架梁抵抗式(6.
3.
16)的梁端剪力;加强梁下翼缘与墙板连接面的水平抗剪强度.
7节点设计与构造要求7.
1一般规定7.
1.
3可采用等效剪切膜单元考虑钢框架内嵌带竖缝混凝土剪力墙参与整体结构的内力分析,其等效剪切膜的厚度为:(10)式中,,竖缝墙的总宽度;-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剪切模量,-钢材的剪切模量;第i个墙肢的宽度,包括缝宽;第i个墙肢的净宽,缝宽;层高;钢梁净跨度;钢梁腹板厚度;墙板厚度;梁跨度;钢梁与墙板连接栓钉的数量;8构件的加工制造与施工8.
1一般规定8.
1.
1钢结构框架的施工详图,应由承担制作的钢结构制作单位负责绘制且应具有钢结构工程施工资质.
编制施工详图时,设计人员应详细了解并熟悉最新的工程规范,以及工厂制作和工地安装的专业技术.
施工详图审批认可后,由于材料代用、工艺或其他原因,可能需要进行修改.
修改时应向原设计单位申报,并签署文件后才能生效,作为施工的依据.
8.
3施工和安装8.
3.
5根据施工组织方案确定安装墙板的时机.
当未安装墙板时,结构应有可靠构件保证结构的侧向刚度.
9钢结构防护9.
1一般规定9.
1.
1参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的规定制定.
9.
2防腐涂装9.
2.
9本条规定涂装时温度以5℃~38℃为宜,该规定只适合室内无阳光直接照射的情况,一般来说钢材表面温度比气温高2℃~3℃.
如果在阳光直接照射下,钢材表面温度比气温高8℃~12℃,涂装时漆膜耐热性只能在40℃以下,当超过43℃时,漆膜容易产生气泡而局部鼓起,降低附着力.
低于0℃时,漆膜容易冻结而不易固化.
湿度超过85%时,钢材表面有露点凝结,漆膜附着力差.
9.
3防火涂装9.
3.
1钢结构都要用防火涂层,因此钢结构加工厂在构件制作时只作防锈处理,用防锈涂层刷两道,不涂刷面层.
但构件的接头,不论是焊接还是螺栓连接,一般是不刷油漆和各种涂料的,所以钢结构安装完成后,要补刷这些部位的涂层.
钢结构安装后补刷涂层的部位,包括焊缝周围、高强度螺栓及摩擦面外露部分,以及构件在运输安装时涂层被擦伤的部位.
官方网站:点击访问青云互联官网优惠码:五折优惠码:5LHbEhaS (一次性五折,可月付、季付、半年付、年付)活动方案:的套餐分为大带宽限流和小带宽不限流两种套餐,全部为KVM虚拟架构,而且配置都可以弹性设置1、洛杉矶cera机房三网回程cn2gia 洛杉矶cera机房  ...
Bluehost怎么样,Bluehost好不好,Bluehost成立十八周年全场虚拟主机优惠促销活动开始,购买12个月赠送主流域名和SSL证书,Bluehost是老牌虚拟主机商家了,有需要虚拟主机的朋友赶紧入手吧,活动时间:美国MST时间7月6日中午12:00到8月13日晚上11:59。Bluehost成立于2003年,主营WordPress托管、虚拟主机、VPS主机、专用服务器业务。Blueho...
官方网站:点击访问特网云官网活动方案:===========================香港云限时购==============================支持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配置都是可以自选的,非常的灵活,宽带充足新老客户活动期间新购活动款产品都可以享受续费折扣(只限在活动期间购买活动款产品才可享受续费折扣 优惠码:AADE01),购买折扣与续费折扣不叠加,都是在原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