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stockstar.com

stockstar.com  时间:2021-04-09  阅读:()
I会计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汇总表通识教育课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修读性质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比例课程负责人开课学院页码XX10064大学计算机基础2必修考试0.
5周建丽信息学院SZ1001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必修考试0.
3傅红思政教研部WY0003X大学英语(I-II)8必修考试0.
3李勇外国语学院TY2100X体育(I-IV)4必修考查SZ1100X形势与政策1.
5必修考查0.
4孙渝莉思政教研部SZ0000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5必修考试0.
4王戎思政教研部WZ11001军训与军事理论3必修考查SZ21013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3必修考查邱家洪思政教研部SZ0001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必修考试0.
5戴小江思政教研部SZ0002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5必修考试0.
3廖清胜思政教研部JY01004就业指导1必修考查0.
3就业创业指导中心XX10020VF语言程序设计3选修考试0.
4贺清碧信息学院JY11001创业基础2选修考查0.
5朱辉荣就业创业指导中心WY0002X大学英语提高课程(I-II)4必修考试0.
3李勇外国语学院WY0003X大学英语拓展课程(I-II)4必修考试0.
3李勇外国语学院学科专业类基础课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修读性质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比例课程负责人开课学院页码CJ01084工商管理类专业导论0.
5必修考查0%易世志经济与管理学院1GL00104管理学A3必修考试40%韩煜东经济与管理学院5LI0016X高等数学C(Ⅰ-II)10必修考试30%刘亚威数统学院CJ00094微观经济学B3.
5必修考试30%韩正清经济与管理学院11CJ00080宏观经济学A3必修考试30%韩正清经济与管理学院17LI0010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3必修考试30%邹昌文数统学院LI00129线性代数3必修考试30%谭远顺数统学院IIGL10127运筹学A4必修考试40%李建章经济与管理学院23CJ10021会计学A3.
5必修考试30%王慧琳经济与管理学院28CJ00088市场营销学A3必修考试40%程礼芬经济与管理学院31CJ10143管理信息系统B3必修考试30%李友根经济与管理学院38CJ10159统计学3必修考试40%陈科经济与管理学院41CJ01144管理沟通2选修考查40%-50%李友根经济与管理学院47CJ00152经济法B3选修考试30%向扬经济与管理学院49CJ01184金融学B2选修考查30%胡智慧经济与管理学院53CJ01019会计专业英语(Ⅰ)2选修考查30%郑洁经济与管理学院57CJ01024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2选修考查50%文学经济与管理学院60CJ01169证券投资学2选修考查40%谢水清经济与管理学院69CJ00177财政学2选修考试40%任晓红经济与管理学院73CJ01020会计专业英语(Ⅱ)2选修考查30%郑洁经济与管理学院81CJ01025会计科研方法1.
5选修考查40%唐恒书经济与管理学院84专业课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修读性质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比例课程负责人开课学院页码CJ00005中级财务会计4.
5必修考试30%叶晓玲经济与管理学院88CJ10026会计管理信息系统2.
5必修考试30%梁丽经济与管理学院95CJ00081审计学4必修考试30%向乐乐经济与管理学院100CJ00141税法3.
5必修考试30%郑洁经济与管理学院104CJ00142管理会计4必修考试40%陶学伟经济与管理学院107CJ10095成本会计A3必修考试40%严俊梅经济与管理学院112CJ00172财务管理A4必修考试40%陶学伟经济与管理学院116CJ00191高级财务会计3必修考试30%王慧琳经济与管理学院121CJ00016企业发展战略及风险管理2必修考试40%张霞经济与管理学院125CJ01047国际会计(双语)2选修考查50%王慧琳经济与管理学院130CJ01015企业内部控制2选修考查30%吴新红经济与管理学院134CJ01076国际金融B(双语)2选修考查30%谢继文经济与管理学院139CJ01085工程会计2选修考查30%邹照菊经济与管理学院145CJ10005财务分析3选修考试30%叶晓玲经济与管理学院152CJ01046国际会计准则专题(双语)1.
5选修考查50%王慧琳经济与管理学院158IIICJ10140税收筹划技巧与案例2选修考试30%郑洁经济与管理学院162CJ01170财务会计理论专题1.
5选修考查30%张健经济与管理学院165CJ01178资产评估3选修考查30%叶晓玲经济与管理学院168集中实践环节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修读性质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比例课程负责人开课学期页码CJ31006学年论文2必修考查30%陶学伟第6学期173CJ31009毕业实习5必修考查60%陶学伟第8学期177实验课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修读性质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比例课程负责人开课学院页码GL10127运筹学A0.
5必修考试30%李建章经济与管理学院183CJ10021会计学A0.
5必修考试30%何靖华经济与管理学院186CJ10143管理信息系统B0.
5必修考试20%李友根经济与管理学院189CJ10159统计学0.
5必修考试40%陈科经济与管理学院197CJ10026会计管理信息系统1必修考试70%梁丽经济与管理学院199CJ31007审计学1必修考试70%向乐乐经济与管理学院202CJ10095成本会计A0.
5必修考试30%严俊梅经济与管理学院206CJ10005财务分析0.
5选修考试80%叶晓玲经济与管理学院209CJ10140税收筹划技巧与案例0.
5选修考试30%郑洁经济与管理学院213CJ31001ERP沙盘实验1必修考查50%梁丽经济与管理学院215CJ31004会计综合实验5必修考查50%唐恒书经济与管理学院218IV1《工商管理类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工商管理类专业导论英文名称BusinessAdministrationMajorIntroduction课程代码CJ010841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8学时/0.
5学分考核方式考查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工商管理类编制时间2014年11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教学参考资料[1].
张建国主编,《工商管理导论》(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
教务处.
重庆交通大学普通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重庆交通大学,2014.
9网络学习资源重庆交通大学教务网:http://jw.
cqjtu.
edu.
cn/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责任分工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易世志副教授博士审核负责人蒋晓川副教授硕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易世志、方涌、陶学伟2二、课程目标与任务通过课堂讲授、讨论、交流与分享、课外作业等环节教学,实现下列教学目标:(1)使学生获得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前景、工商管理的普遍性与重要性、工商管理类专业学习方法及其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分制培养计划等方面的知识、理论;(2)使学生获得工商管理类专业学习方法、获取知识的方法、工商管理类专业成才路径等方面的技能或能力;(3)培养学生树立工商观念,培养工商管理思维意识,并初步形成分析和解决简单商业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工商管理及其专业发展前景(1)知识点工商管理及相关概念工商管理专业的含义工商管理专的传播与发展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前景(2)教学重点(1)理解工商管理相关概念(2)理解工商管理的含义(3)了解工商管理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4)了解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前景2学时2工商管理普遍性与重要性(1)知识点工商管理的普遍性工商管理的重要性(2)教学重点工商管理的普遍性工商管理的重要性(3)教学难点工商管理的普遍性工商管理的重要性(1)理解工商管理的普遍性(2)理解工商管理的重要性2学时3工商管理专业类的知识体系与学习方法(1)知识点工商管理类专业必备的知识体系工商管理类专业学什么工商管理类专业如何学工商管理类专业从何种途径学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1)理解工商管理类专业必备知识体系(2)掌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习方法(3)掌握工商管理类专业如何学(4)掌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习途径2学时3如何参与第二课堂如何提高研究能力(2)教学重点工商管理类专业必备的知识体系工商管理类专业如何学工商管理类专业从何种途径学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如何参与第二课堂(3)教学难点工商管理类专业如何学工商管理类专业从何种途径学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5)掌握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6)理解如何参与第二课堂(7)了解如何提高研究能(8)掌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4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1)知识点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重庆交通大学普通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学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路径规划(2)教学重点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重庆交通大学普通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学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路径规划(3)教学难点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重庆交通大学普通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1)了解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2)理解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3)理解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4)掌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路径规划2学时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1.
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导师制、分组教学、开放教学、协作教学等.
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
3.
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
4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报告所占比例(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综合考评(论文或报告)所占比例(100%)100%5《管理学A》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学A英文名称ManagementA课程代码GL00104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48课时/3学分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管理学院适应专业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工程造价/经济学/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交通管理编制时间2014年10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邢以群编著.
《管理学》[M].
(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教学参考资料[1].
斯蒂芬P罗宾斯著.
《管理学》[M].
(第11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
理查德L达夫特著.
《管理学》[M].
(第五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周三多等编著.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
(第5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4].
芮明杰编.
《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网络学习资源[1].
管理学课程网:http://www.
glxkc.
net/[2].
世界经理人网站:http://www.
ceconline.
com/[3].
中国经营网:http://www.
cb.
com.
cn/[4].
畅享网:http://www.
vsharing.
com/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韩煜东副教授博士审核负责人方涌副教授博士审定负责人肖伟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韩煜东、廖风华、丁旭、张瑞6二、课程目标与任务《管理学》是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基础课,它所提出的管理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各类管理学科的概括和管理实践活动的高度总结,是整个管理学科体系的基石.
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程报告、课程作业等环节教学,实现下列教学目标:(1)使学生获得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管理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2)使学生获得进行管理活动方面的相应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3)培养学生面对管理问题方面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管理及其产生(1)知识点组织和管理的产生原因管理的形式和内容管理的有效性衡量管理职能与管理过程组织及其实质,管理者及其分类,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和素质要求(2)教学重点管理有效性的衡量管理的职能(3)教学难点管理者的基本职责管理者的素质要求(1)了解管理产生的基础(2)掌握管理的职能,(3)理解管理者的工作特征与要求4学时2管理与环境(1)知识点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构成一般环境因素任务环境因素与组织经营实力组织文化及其影响(2)教学重点管理活动与环境的管理(3)教学难点(1)理解管理环境的组成(2)掌握分析环境对管理活动的影响方式的能力4学时7组织文化及其影响3管理思想的演变(1)知识点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总体图像主要管理流派思想管理理论的新发展(2)教学重点科学管理学派理论行为学派理论现代管理思想新进展(3)教学难点现代管理思想新进展(1)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整体脉络(2)掌握主要管理流派思想(3)掌握基于这些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6学时4科学决策(1)知识点决策的含义和决策的基本过程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决策模式和决策方法(2)教学重点决策模式和决策方法(3)教学难点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1)理解决策的过程程序和相应影响因素(2)掌握主要的决策方法4学时5确定目标(1)知识点目标的含义及重要性目标制定基本原则目标制定过程,目标制定的技巧(2)教学重点目标制定过程(3)教学难点目标管理的方法(1)理解制定目标过程中遵循的原则(2)掌握制定目标的程序与相应方法2学时6制定计划(1)知识点计划及其作用,计划的类型计划制定过程与计划制定方法时间管理的方法时间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2)教学重点计划制定过程(3)教学难点计划制定方法(1)了解计划的作用与类型(2)掌握计划制定的程序与方法4学时7明确分工(1)掌握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4学时8(1)知识点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岗位设计和人员配备的方法(2)教学重点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位设计和人员配备的方法(3)教学难点岗位设计和人员配备的方法(2)理解影响组织设计的相关因素(3)掌握岗位设计的方法8落实权力(1)知识点权力及其类型管理者的权力应用原则授权原则集权与分权的相对性及影响因素(2)教学重点授权原则(3)教学难点集权与分权的相对性及影响因素(1)了解岗位权利的性质(2)理解如何权衡集权与分权2学时9领导艺术(1)知识点个体与群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管理者的领导职责与影响力来源领导品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2)教学重点管理者影响力来源领导权变理论(3)教学难点领导权变理论(1)理解领导的职责与影响力来源(2)掌握有效领导的相关理论(3)掌握应用相关理论进行实际分析的能力4学时10沟通方法(1)知识点沟通及其重要性自我沟通的概念与方法人际沟通的概念与方法组织沟通的类型与形式组织沟通的主要障碍与改善方法(2)教学重点人际沟通的概念与方法组织沟通的主要障碍与改善方法(3)教学难点人际沟通的概念与方法(1)了解沟通的概念与影响因素(2)理解如何推动组织沟通的方式与方法4学时911激励原理(1)知识点关于人性的学说、动机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德弗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理解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激励基本方法的运用(2)教学重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激励基本方法的运用(3)教学难点激励基本方法的运用(1)了解动机来源(2)掌握主要的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修正理论(3)掌握应用相关理论的分析能力6学时12检查纠偏(1)知识点控制的重要性控制系统的构成控制方法与控制过程控制的类别控制的标准掌握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2)教学重点控制系统的构成控制方法与控制过程掌握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3)教学难点控制方法与控制过程(1)了解控制的基本原理(2)理解有效控制的方法和实施原则2学时13管理创新(1)知识点管理创新及重要性管理创新原则和方法管理创新的管理(2)教学重点管理创新原则和方法(3)教学难点管理创新的管理(1)了解管理创新的特征与原则(2)理解进行创新管理的相应方法2学时10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本门课程的目标、课程性质与学生的相应特点,特提出符合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
组织形式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按照"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引出教学内容→讲授新知识→总结评价"的过程展开课程,过程中在以班级授课为主的基础上,综合使用学业导师制、分组讨论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基于灵活与务实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
教授法中以基于任务驱动法来安排学习任务逻辑,学生根据任务问题逐步搜集资料,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分类等活动,逐步得出科学的解释;以案例为核心的小组讨论法灵活应用,锻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并加强对知识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布置课后练习,由学生在练习中提升综合素质,同时采用读书指导法来系统安排学生课外扩展知识的掌握,加深对问题认知.
3.
教学手段在理论讲授中组合运用PPT幻灯和黑板板书,在此基础上充分准备各类组织管理实践相关文字材料案例、录像等多种多媒体资料,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和教师引导分析的方式总结其理论、原则和规律运用的失败和成功经验,让学生更深入的认知策略与技巧的应用;进而由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和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并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教学,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深入掌握策略与技巧应用的要点.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报告所占比例(40%)20%10%1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60%)60%11《微观经济学B》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B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B课程代码CJ00094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I修读性质必修,任选学时/学分56/3.
5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编制时间2014.
10.
25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高鸿业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版.
教学参考资料《微观经济学》[M]任保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M]N.
格里高利曼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版;《国富论》[M][英]亚当·斯密.
商务印书馆或陕西人民出版社等;《经济研究》月刊.
网络学习资源人大经济论坛www.
pinggu.
org;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http://www.
ccer.
edu.
cn/cn/;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http://www.
cenet.
org.
cn/cn/;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站;重庆交通大学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站.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审核负责人李豪副教授博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韩正清、李友根、石超峰、王方12二、课程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及其框架体系,知道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微观个体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并获得最大化收益的,理解微观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及其局限性.
本课程的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阐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为其学习经济、管理学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1、重点讲授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效用理论、供需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理论等;2、适当讲解市场机制的运行原理、市场机制的有效与失灵范围及微观经济政策;3、有选择性地讲解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引论(1)知识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演变过程;西方经济学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2)教学重点经济学、经济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
(3)教学难点经济学涵义的阐释(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演变过程及其三次大的修订;(2)了解西方经济学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应该持有的态度.
共计1学时0.
250.
50.
252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知识点经济学基本假设;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2)教学重点需求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供给的概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画法;需求弹性的概念、分类及计算;供给弹性的概念、分类及计算.
(3)教学难点供给、需求、弹性的的概念和计算.
(1)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理解微观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2)掌握需求的基本概念;(3)理解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4)掌握需求函数的表达式和需求曲线的几何图形;(5)掌握供给的基本概念;(6)理解理解影响供给求的主要因素;(7)掌握供给函数的表达式和需求曲线的几何图形;(8)掌握均衡的概念,理解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理解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9)掌握供求定理的内容;(10)理解经济模型及其表达方式,理解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的意义,理解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共计5学时0.
50.
50.
50.
50.
520.
513和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11)掌握弹性、点弹性、弧弹性的含义及公式,掌握需求的价格弹性的五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并能利用价格弹性理论分析经济现象,掌握供给弹性、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的含义及其计算;(12)理解供求曲线在经济生活的运用3效用论(1)知识点基数效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消费者的均衡;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教学重点基数效用理论及消费者均衡推导;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消费者均衡的推导;预算线的含义及其变动;价格-消费曲线的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商品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教学难点基数效用的分析方法;序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商品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掌握效用的概念、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掌握基数效用的分析方法并能用基数效用论推导消费者均衡及需求曲线;(3)理解消费者剩余的概念;(4)理解叙述效用的基本假定,理解无差异曲线的特点;(5)掌握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6)掌握预算线的含义,理解预算线的变动的四种情况;(7)掌握利用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推导消费者的均衡条件;(8)理解价格-消费曲线的含义及利用该曲线对需求曲线的推导;(9)理解收入-消费曲线的含义及利用该曲线对恩格尔曲线的推导;(10)掌握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用和收入效应及其不同点;(11)理解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如何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共计7学时110.
511.
524生产论(1)知识点厂商;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等成本线;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规模报酬;课堂练习及作业讲解.
(2)教学重点生产函数的几种常见形式;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及其关系;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1)了解厂商的组织,理解企业的本质,掌握厂商的目标;(2)掌握常见的几种生产函数表达式;(3)掌握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含义,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及其关系,掌握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4)掌握长期生产函数的表达式;(5)理解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和特征;(6)掌握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及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7)理解等成本线的含义和移动;(8)理解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和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的条件;(9)理解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共计8学时0.
50.
51.
520.
520.
50.
514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和特征,掌握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及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3)教学难点长期和短期的生产函数的计算、等成本线、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含义及其数学表达.
5成本论(1)知识点成本的概念;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短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课堂练习及作业讲解.
(2)教学重点成本的概念和分类;短期产量曲线推导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的几种形式;长、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3)教学难点从短期产量曲线推导短期成本曲线;长、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1)理解计划成本的含义;(2)掌握显成本和隐成本;(3)理解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区别;(4)理解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5)掌握各种短期成本的含义、曲线形状及各成本之间的关系,理解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6)理解通过短期总成本曲线到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7)理解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变化原因;(8)理解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变化原因.
共计6学时0.
52210.
56完全竞争市场(1)知识点厂商和市场的类型;完全竞争厂商需求及收益曲线;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和长期均衡;课堂练习及作业讲解.
(2)教学重点厂商和市场的类型;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利润最大化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及长期均衡.
(3)教学难点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及长期均衡分析.
(1)理解厂商与市场的类型及其特征;(2)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3)掌握完全竞争厂商需求曲线的特征,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的含义;(4)理解并掌握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5)理解并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五种情形;(6)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推导,理解生产者剩余;(7)理解从完成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推导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8)掌握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特征;(9)理解成本不变、成本递增、成本递减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0)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共计7学时0.
50.
50.
520.
51.
50.
50.
50.
57不完全竞争的市场(1)知识点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不同市场的比较.
(2)教学重点垄断市场的条件;(1)理解垄断市场的条件、特征和形成的原因;(2)掌握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形状、特征,掌握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理解垄断厂商供给曲线为什么不存在规律的原因;(3)掌握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4)掌握价格歧视的三种情况;共计6学时221115垄断厂商的短期及长期均衡;价格歧视;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及长期均衡;不同市场的比较.
(3)教学难点寡头市场的几种模型;垄断厂商的均衡分析.
(5)理解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理解垄断竞争厂商两条需求曲线的含义;(6)掌握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7)理解垄断竞争与多余的生产能力;(8)了解非价格竞争;(9)理解寡头市场的特征,理解古诺模型的推导,了解斯塔克伯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斯威齐模型的含义和推导;(10)理解不同市场在经济效率、曲线特征、均衡实现条件等的比较.
8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知识点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完全竞争厂商生产要素需求曲线;从厂商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供给方面的概述;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2)教学重点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劳动供给曲线的推导和解释;土地供给曲线的形状及解释;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
(3)教学难点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劳动供给曲线形状的原因解释;地租、经济租、准租金的解释.
(1)掌握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基本原则;(2)理解"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和"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及其与产品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区别;(3)理解掌握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4)理解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的推导,理解从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到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的推导;(5)理解要素所有者供给要素的行为和要素供给原则;(6)理解无差异曲线在分析要素供给问题的作用;(7)理解劳动和闲暇的关系,理解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并能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解释这种形状;(8)理解土地供给的特点、供给曲线的形状,理解地租形成的原因;(9)理解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的含义;(10)理解资本和利息的含义,理解资本供给与消费的关系;(11)了解资本市场均衡的含义;(12)理解洛伦兹曲线的经济含义;(13)掌握基尼系数的计算.
共计5学时0.
50.
50.
50.
5110.
50.
59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1)知识点一般均衡;经济效率;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课堂讨论.
(2)教学重点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关系;经济效率的含义;(1)理解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的联系,了解一般均衡的存在性;(2)理解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含义;(3)理解判断经济效率的帕累托标准;(4)理解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理解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理解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5)理解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关系;共计6学时0.
50.
51111116帕累托最优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3)教学难点帕累托效率的三个条件.
10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知识点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2)教学重点垄断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解决垄断的方法;外部性解释;科斯定理;公共物品的定价;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解决方法.
(3)教学难点垄断的两种定价方式;科斯定理;公共物品定价;"逆向选择"与"道德危险".
(1)理解对垄断管制政策;(2)掌握外部影响的分类,理解外部性对资源配置失当的影响;(3)理解科斯定理;(4)掌握排他性与竞用性的区别,理解公平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5)理解"公地悲剧";(6)理解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表现;(7)理解"逆向选择"、理解保险市场的"道德危险".
共计4学时111111总复习1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1.
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多形式课外指导.
2.
教学方法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
3.
教学手段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视频.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3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读书笔记或课堂检测所占比例10%10%10%结业考核(70%)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70%17《宏观经济学A》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A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A课程代码CJ00080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高等数学I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48/3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市场营销编制时间2014.
10.
20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
高鸿业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版.
教学参考资料[1]《宏观经济学》M.
任保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2]《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M.
N.
格里高利曼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版;[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4]《经济研究》月刊.
网络学习资源人大经济论坛www.
pinggu.
org;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http://www.
ccer.
edu.
cn/cn/;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http://www.
cenet.
org.
cn/cn/;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站;重庆交通大学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站.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审核负责人李豪副教授博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韩正清、石超峰、李友根、王方18二、课程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及其框架体系,知道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微观个体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并获得最大化收益的,理解微观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及其局限性.
本课程的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阐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为其学习经济、管理学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和课外查阅资料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和基本模型,基本理论,并在掌握一定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养成观察宏观经济现象的习惯,能够利用宏观经济理论分析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问题,熟悉宏观经济政策.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1、着重讲授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为核心,以IS-LM模型为重点.
2、结合现实,讲解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及其运用,让学生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基本目标、工具、作用机理.
3、初步而较系统地介绍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学流派可适当涉及.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国民收入核算(1)知识点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名义GDP和实际GDP.
(2)教学重点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其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和收入法;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3)教学难点核算国民收入的收入法;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历程;(2)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其特点;(3)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4)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几个变量;(5)掌握国民收入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核算的基本公式;(6)能换算名义GDP和实际GDP.
共计4学时0.
510.
50.
510.
5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知识点均衡产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理解均衡产出的基本含义;(2)熟悉凯恩斯的消费理论,重点掌握MPC、APC、共计7学时0.
51.
519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乘数论;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业讲解.
(2)教学重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等式;各种乘数的计算.
(3)教学难点消费函数的计算;乘数的计算.
MPS、APS的计算和消费函数的表达式及曲线;(3)了解其他消费函数的基本含义;(4)掌握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等式及投资乘数;(5)掌握三部门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决定等式及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4)掌握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等式和对外贸易乘数.
0.
510.
510.
50.
51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知识点投资的决定;IS曲线;利率的决定;LM曲线;IS-LM分析;凯恩斯基本理论框架.
(2)教学重点投资边际效率曲线与投资曲线;IS曲线的推导及经济含义;IS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LM曲线推导及经济含义;LM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IS-LM曲线分析.
(3)教学难点投资边际效率概念的理解;IS曲线的斜率及其经济含义;LM曲线的斜率及其经济含义.
(1)理解投资与利率的关系,理解投资边际效率的概念,理解投资曲线及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2)掌握IS曲线的表达式,曲线的画法及推导,掌握IS曲线的(3)斜率及IS曲线移动的因素;(4)掌握货币需求动机及货币需求曲线的表达式;(5)理解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6)掌握LM曲线的表达式、斜率,画法及推导;(7)理解LM曲线移动的因素;(8)掌握IS与LM曲线分析一般均衡的形成;(9)理解非均衡状态的几种情形,理解均衡的变化;(10)理解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数理推导.
共计7学时11.
51.
51.
510.
54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知识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2)教学目重点财政政策效果与IS曲线和LM曲线斜率的关系;货币政策效果与IS曲线和LM曲线斜率的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几种情形.
(1)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含义;(2)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中国民收入、利率、就业等的影响;(3)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含义;(4)掌握财政政策与IS曲线和LM曲线斜率的关系;(5)掌握"挤出效应"的含义及其大小的影响因素;(6)掌握货币政策与IS曲线和LM曲线斜率的关系;共计5学时0.
5220.
520(3)教学难点财政政策效果与IS、LM斜率关系的解释;货币政策效果与IS、LM斜率关系的解释;三个区域的政策含义.
(7)掌握凯恩斯区域、正常区域、古典区域的划分及其政策含义;(8)理解不同经济形势下两种政策的配合使用.
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知识点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2)教学重点财政政策的基本工具及其运用;货币政策的基本工具及其运用;派生存款及货币乘数的理解和计算.
(3)教学难点派生存款创造过程.
(1)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2)掌握财政政策的基本工具及其在不同经济形势下的运用;(3)掌握自动稳定器和斟酌的财政政策的具体运用;(4)理解财政预算、功能财政、预算平衡等基本概念,理解国债的功能与作用;(5)理解银行制度;(6)掌握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和货币乘数在不同情形下的计算;(7)掌握中央银行的基本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8)理解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缺陷.
共计5学时0.
5220.
56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知识点总需求曲线;总供给的一般说明;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含义;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2)教学重点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古典、常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及含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均衡分析.
(3)教学难点总需求函数和曲线、总供给曲线的三种形式.
(1)理解总需求函数的含义,理解总需求曲线的推导;(2)理解掌握宏观生产函数的表达式,理解劳动力的供给及劳动力市场的均衡;(3)理解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4)理解掌握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及政策含义;(5)理解掌握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及政策含义;(6)理解线性和非线性的常规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和政策含义;(7)了解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数学表达及其对现实的解释.
共计5学时0.
50.
50.
5110.
50.
50.
57失业与通货膨胀(1)知识点失业的描述;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描述;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理解失业的含义、分类;(2)掌握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的含义和公式;(3)理解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理解失业的社会经济影响;(4)掌握奥肯定律;(5)理解通货膨胀的衡量和共计6学时0.
510.
5111121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2)教学重点失业的概念和分类;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及影响;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的四个成因分析;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菲利普斯曲线的分析和含义.
(3)教学难点通货膨胀的成因之间的关联;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通货膨胀的分类;(6)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7)理解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8)理解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理解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8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知识点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增长核算;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乘数-加速数模型;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2)教学重点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核算方程;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表达式及其含义;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3)教学难点经济增长核算方程;新古典增长模型.
(1)理解国民收入的增长与波动特征;(2)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二者的区别,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3)理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4)掌握经济增长核算的关键方程,理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5)理解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6)掌握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方程式及分析,理解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表达式;(7)理解内生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基本方程及两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8)掌握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政策;(9)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特征;(10)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周期理论;(11)理解加速原理,了解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理解乘数-加速数模型;(12)了解实际周期理论的基本含义.
共计8学时0.
50.
51.
520.
50.
50.
50.
510.
59作业讲解及总复习122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1.
组织形式集体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多形式课外指导.
2.
教学方法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
3.
教学手段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视频.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3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读书笔记或课堂检测所占比例10%10%10%结业考核(70%)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70%23《运筹学A》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运筹学A英文名称OperationsResearchA课程代码GL10127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72/4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管理学院适应专业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国际教改班),交通工程,交通管理,编制时间2014.
10.
10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运筹学》,《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9月第四版教学参考资料1.
戴维R.
安德森等著,侯文华译,《数据、模型与决策:管理科学篇》,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希利尔(FrederickS.
Hillier)\利伯曼(Gerald.
J.
Lieberman),《运筹学导论》(第9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实用运筹学上机实验指导与解题指导(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网络学习资源1.
天津大学国家精品课程运筹学:http://course.
jingpinke.
com/2.
北京理工大学国家精品课程管理运筹学:http://course.
jingpinke.
com/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李建章副教授硕士审核负责人朱兴亮副教授硕士审定负责人肖伟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李建章、池洁、唐兴莉、朱兴亮24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和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运筹学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掌握将实际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问题,通过建立最优化的数学模型的方法解决,为完成管理类各专业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1培养具备将现实的生产和管理问题,通过科学的、数量化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的思想.
2使学生了解运筹学的工作步骤及其特点,掌握建立、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运筹学模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
3培养学生能运用运筹学的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出的大型优化数学模型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第1章绪论(1)知识点运筹学的简史运筹学的性质和特点运筹学的工作步骤(2)教学重点运筹学的性质和特点运筹学的工作步骤(3)教学难点运筹学的性质和特点(1)了解运筹学的简史,运筹学的性质和特点.
(2)理解运筹学的工作步骤,运筹学的模型和运筹学的应用.
12第2章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2.
1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2.
2线性规划问题的几何意义2.
3单纯形法2.
4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2.
5单纯形法的进一步讨论2.
6应用举例(1)知识点线性规划问题的建模方法与步骤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和标准形式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线性规划的性质单纯形法的原理和步骤表格形式的单纯形法的步骤(1)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建模方法.
(2)理解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和标准形式(3)掌握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及最优解的状况.
(4)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可行解,最优解,基,即变量,非基变量,基解,基可行解和1925线性规划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唯一最优解好、无界解和无可行解的判别线性规划人工变量的大M法和两阶段法退化基可行解和单纯形法的循环问题(2)教学重点线性规划问题的建模方法与步骤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线性规划的性质单纯形法的原理和步骤表格形式的单纯形法的步骤线性规划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唯一最优解好、无界解和无可行解的判别线性规划人工变量的大M法和两阶段法(3)教学难点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线性规划的性质单纯形法的原理和步骤表格形式的单纯形法的步骤线性规划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唯一最优解好、无界解和无可行解的判别可行基以及凸集及顶点)和线性规划问题的性质.
(5)掌握单纯形法的原理和步骤.
(6)掌握表格形式的单纯形法.
(7)掌握用人工变量的方法求初始基可行解.
(8)了解退化基可行解和单纯形法的循环问题.
(9)掌握线性规划模型的计算机求解方法.
3第3章对偶理论和灵敏度分析3.
1单纯形法的矩阵描述3.
3对偶问题的提出3.
4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3.
5影子价格3.
6对偶单纯形法3.
7灵敏度分析(1)知识点单纯形法的矩阵描述对偶问题的意义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对偶关系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对偶单纯形法线性规划问题的灵敏度分析(2)教学重点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对偶关系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对偶单纯形法线性规划问题的灵敏度分析(3)教学难点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对偶关系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线性规划问题的灵敏度分析(1)理解单纯形法的矩阵描述,了解对偶问题的意义.
(2)掌握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对偶关系.
(3)掌握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
(4)掌握对偶单纯形法.
(5)了解对偶问题的经济解释.
(6)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灵敏度分析.
(7)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灵敏度分析的计算机方法.
123第4章运输问题4.
1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4.
2表上作业法4.
3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及其求解方法4.
4应用举例(1)知识点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特点(1)理解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特点.
(2)掌握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
(3)理解将不平衡的运输问题化为产销平626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不平衡的运输问题化为产销平衡的运输问题的方法(2)教学重点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特点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不平衡的运输问题化为产销平衡的运输问题的方法(3)教学难点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衡的运输问题的方法.
(4)掌握运输问题的应用和计算机求解.
4第6章整数线性规划6.
1整数线性规划问题的提出6.
2分支定界解法6.
3割平面解法6.
40—1型整数线性规划6.
5指派问题(1)知识点整数规划和0-1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整数规划的分枝定界法整数规划的割平面法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2)教学重点整数规划的分枝定界法整数规划的割平面法0-1变量在建立数学模型中的作用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3)教学难点整数规划的分枝定界法整数规划的割平面法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1)理解整数规划和0-1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2)理解整数规划的分枝定界法和割平面法(3)掌握指派问题的算法.
(4)掌握整数规划和0-1规划问题的计算机算法.
85第11章图与网络优化11.
1图的基本概念11.
2树11.
3最短路问题11.
4网络最大流问题(1)知识点图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树的性质和特点图的支撑树赋权图的最小支撑树求图的支撑树和最小支撑树的破圈法和避圈法赋权有向图的最短路及Dijkstra算法网络最大流的有关概念和性质网络最大流的标号法(2)教学重点图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树的性质和特点图的支撑树赋权图的最小支撑树(1)理解有关图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掌握树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求图的支撑树和最小支撑树的破圈法和避圈法.
(3)理解最短路的Dijkstra算法及在管理问题中的应用.
(4)理解网络最大流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及求网络最大流的标号法.
(5)理解最短路和最大流的计算机方法.
1027赋权有向图的最短路及Dijkstra算法网络最大流的有关概念和性质网络最大流的标号法(3)教学难点赋权有向图的最短路的Dijkstra算法网络最大流的标号法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组织形式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上机实验、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考核方式课堂考勤及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所占比例(%)10%10%20%期末成绩(60%)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60%28《会计学A》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会计学A英文名称AccountingA课程代码CJ10021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无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64/3.
5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市营、工商编制时间2014.
10.
30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会计学基础(第六版)》,王允平、孙丽虹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
6教学参考资料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3.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网络学习资源中华会计网校www.
chinaacc.
com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王慧琳讲师硕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王慧琳、何靖华、邹照菊、唐恒书29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外手工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熟悉借贷记账方法及其运用,为完成会计学专业各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①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②会计核算的方法及其运用.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总论(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基本假设和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计量属性、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对象,理解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掌握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基础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102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等式、会计科目、账户及其基本结构)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及账户的基本结构43复式记账(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了解复式记录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理解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44账户与复式记账法的运用(制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及核算,包括筹集资金业务、生产准备业务、产品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利润的核算)熟悉制造企业开展生产经济活动的流程,能熟练运用借贷记账法,对制度企业的资金筹集业务、生产准备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及利润的形成及分配进行会计核算125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了解凭证的种类,掌握会计凭证的内容和填制方法36会计账簿(账簿的分类、设置与登记、错账更正的方法)了解账簿的分类,掌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方法及错账更正的方法47财产清查(概述、种类、方法及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28账户的分类(按经济内容分类、按用途结构分类、其他分类方法)了解账户的分类方式,理解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的各类账户的结构特点29财务报表(概述、资产负债表、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330利润表)求,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10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意义和种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了解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要求,掌握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211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会计规范体系、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职业道德)了解会计工作组织、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理解会计规范体系的相关内容2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组织形式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3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所占比例(%)5%5%2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70%31《市场营销学A》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市场营销A英文名称MarketingA课程代码CJ00088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程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管理学院适应专业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学、广告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编制时间2014年10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吴健安主编.
《市场营销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4版)教学参考资料[1].
(美)马尔霍特拉著涂平译.
《市场营销研究:应用导向》(第4版)[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2].
(美)菲利普·科特勒等.
《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第12版)[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3].
吴健安等.
《〈市场营销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第三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4].
郭国庆.
《市场营销学通论》(第三版)[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网络学习资源[1].
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国品牌网、成功营销网等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易世志副教授硕士审核负责人蒋晓川副教授博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易世志、乜堪雄、姚琦、程礼芬32二、课程目标与任务《市场营销A》是高等院校广告学和信息管理类的专业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营销学原理不仅广泛应用于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而且逐渐应用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市场营销学不仅是财经类、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课,而且还是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等专业的重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充分认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实践能力,以使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实践的需要,并为以后其他各门营销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要求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借助课堂讨论、计算机模拟、社会实践、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营销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营销知识应用能力、营销决策能力和营销创新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第一章市场与市场营销学(1)知识点课程简介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市场营销及其相关概念(2)教学重点市场营销及其相关概念(3)教学难点市场与市场营销及其相关概念(1)了解课程性质(2)了解课程目标、基本要求和考核方式.
(3)掌握市场营销及其相关概念业词汇和短语.
2学时2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1)知识点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顾客满意与客户关系管理)(1)理解市场营销管理哲学(2)掌握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2学时33(2)教学重点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演变(3)教学难点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演变3第三章从企业战略到营销管理(1)知识点战略与战略规划、总体战略经营战略规划组织营销管理(2)教学重点经营战略规划(3)教学难点经营战略规划(1)了解企业战略的特征及其层次结构(2)理解战略规划的一般过程(3)掌握企业总体战略总体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的制定方法.
4学时4第四章市场营销环境(1)知识点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及特征分析、评价市场营销环境的基本方法(2)教学重点市场营销环境的构成(3)教学难点分析、评价市场营销环境的基本方法应对营销环境的策略(1)了解企业营销环境及其特征(2)理解并掌握宏观营销环境和微观营销环境的构成及特征及分析方法.
4学时5第五章消费者和购买行为(1)知识点消费者市场与消费者购买行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2)教学重点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3)教学难点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1)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与影响因素(2)理解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3)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与营销策略制定.
4学时6第六章组织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1)知识点组织市场的类型与特点组织市场的购买行为(2)教学重点组织市场的购买行为及其客户关系管理(3)教学难点组织市场的购买行为及其客户关系管理(1)了解组织市场的类型与特点(2)理解组织市场购买行为(3)掌握针对组织市场开展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
2学时7第七章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1)了解营销信息系统框架、理解市场调2学时34(1)知识点营销信息系统框架市场调研过程市场调研的方法及技术市场需求测量及预测方法(2)教学重点市场营销调研过程及市场调研的方法及技术(3)教学难点市场调研的方法及技术研过程(2)掌握市场调研的方法及技术,市场需求测量及预测方法.
8第八章目标市场营销战略(1)知识点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2)教学重点市场细分(3)教学难点STP市场营销战略(1)理解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
(2)掌握STP市场营销战略.
2学时9第九章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1)知识点竞争者分析市场领导者战略市场挑战者战略市场追随者与市场利基者战略(2)教学重点竞争者分析与竞争性市场营销战(3)教学难点竞争者分析与竞争性市场营销战(1)理解竞争者分析(2)掌握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
4学时10第十章产品策略(1)知识点产品与产品分类产品生命周期包装与包装策略及新产品开发(2)教学重点产品生命周期与包装策略(3)教学难点包装与包装策略及新产品开发(1)了解产品与产品分类、产品组合(2)理解产品生命周期(3)掌握包装与包装策略2学时11第十一章品牌策略(1)知识点(1)理解品牌与品牌资产,品牌设计、组合与扩展,(2)掌握品牌保护与品2学时35品牌与品牌资产品牌设计、组合与扩展品牌保护与品牌管理(2)教学重点品牌与品牌资产(3)教学难点品牌保护与品牌管理牌管理.
12第十二章定价策略(1)知识点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确定基本价格的一般方法定价的基本策略价格调整及价格变动反应(2)教学重点定价的一般方法及价格调整及价格变动反应(3)教学难点价格变动反应策略(1)了解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确定基本价格的一般方法,(2)掌握定价的基本策略及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4学时13第十三章分销策略(1)知识点分销渠道的职能和类型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批发商与零售商(2)教学重点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3)教学难点批发商与零售商(1)理解分销渠道的职能和类型(2)掌握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批发商与零售商,物流策略.
2学14第十四章促销策略(1)知识点促销与促销组合人员推销策略,广告策略公共关系策略,销售促进策略(2)教学重点促销与促销组合,人员推销策略,广告策略(3)教学难点公共关系策略,销售促进策略(1)理解促销与促销组合(2)掌握人员推销策略,广告策略,公共关系策略,销售促进策略.
4学时15第十五章营销计划、组织与控制(1)知识点营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1)了解营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2)理解营销组织与机构,营销控制,营2学时36营销组织与机构营销控制,营销审计(2)教学重点营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教学难点营销控制,营销审计销审计16第十六章国际市场营销(1)知识点产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国际目标市场选择与进入国际营销战略与策略(2)教学重点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国际目标市场选择与进入(3)教学难点国际营销战略与策略(1)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2)理解国际目标市场选择与进入,国际营销战略与策略.
2学时17第十七章服务市场营销(1)知识点服务营销概述服务质量管理服务的有形展示服务定价、分销和促销(2)教学重点服务定价、分销和促销(3)教学难点服务质量管理,服务的有形展示(1)了解服务营销概述,(2)理解服务质量管理,服务的有形展示,服务定价、分销和促销.
2学时18第十八章市场营销的新领域与新概念(1)知识点绿色营销、网络营销整合营销、营销道德关系营销、体验营销(2)教学重点关系营销、网络营销(3)教学难点体验营销、营销道德(1)了解绿色营销、整合营销,(2)理解关系营销、网络营销、体验营销、营销道德.
2学时37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适合采用如下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1.
组织形式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牢固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并以此观念为指导去研究和解决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特别关注国内外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企业经营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三种以老师为中心的方法:课堂讲授法、主动提问法和直观演示法,并通过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主题,综合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四种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口头和书面练习法、任务驱动法和自主学习法,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PPT幻灯片演示和黑板板书等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课堂笔记所占比例(40%)20%10%1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60%)60%38《管理信息系统B》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B英文名称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课程代码CJ10143先修课程课程性质管理类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管理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等修读性质必修或限选学时/学分56(40+16)/3(2.
5+0.
5)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编制时间2014.
11.
16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管理信息系统》,李友根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08教学参考资料1.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82.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姆斯·A·奥布赖恩(JamesA.
O'Brien).
管理信息系统[M],人大出版社,20124.
李兴国.
管理信息系统[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5.
李友根.
管理信息系统[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网络学习资源系统管理学报、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等http://course.
jingpinke.
com/benke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李友根教授硕士审核负责人蒋晓川副教授硕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李友根、揭京、汪斌39二、课程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有关概念及其技术基础、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方法和能力,独立或协同他人开发管理信息系统.
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及能力;②懂得人的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③进一步认识信息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以及系统分析员和信息主管CIO的基本素养;④深刻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文理交融的高技术学科;⑤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总论(信息资源、信息管理与管理变革)了解62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理解63管理信息技术了解6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了解65信息系统的管理掌握66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理解6机动47管理信息系统实训7.
1建立公司数据库系统7.
2使用公司信息管理系统掌握上机实验124或实训项目1: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实训项目2:电脑硬件销售系统掌握88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1.
组织形式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40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30-4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报告实训所占比例(%)10%20%10%结业考核(70-60%)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70-60%41《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统计学英文名称Statistics课程代码0824149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概率论宏微观经济学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理论40/2.
5实验16/0.
5考核方式笔试(闭卷)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编制时间2014.
10.
30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1]李洁明,祁新娥编著,《统计学原理》[M](第五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7教学参考资料[1]贾俊平等编著,《统计学原理》[M](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2]王淑芬主编,《应用统计学》[M](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3]卢冶飞,孙忠宝编著,《应用统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网络学习资源[1]国家精品课程网站(http://course.
jingpinke.
com/)[2]重庆交通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http://learning.
cqjtu.
edu.
cn/eol/homepage/common/)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陈科副教授研究生/博士审核负责人谢水清副教授研究生/硕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研究生/博士大纲编制人员陈科、陶学伟、吴新红、任晓红、郑洁42二、课程目标与任务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练习、实验等环节教学,实现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四方面的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一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二是统计整理方法,包括统计分组、统计表、统计图及数据特征的度量方法;三是一般推断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时间数列分析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法等;四是社会经济特有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综合指标法、统计指数法等;2、使学生获得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能力,以及运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的兴趣和素质,主动利用所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经济和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并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和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绪论知识点:(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2)统计的含义、性质、特点;(3)统计工作过程;(4)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教学重点:(1)统计学的含义、性质和特点;(2)统计工作过程;(3)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变异与变量、流量与存量教学难点: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1)了解统计学的发展史,明确统计学的学科体系;(2)掌握统计的含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和职能;(3)了解统计研究的三个基本方法与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4)掌握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变异与变量、流量与存量等基本概念.
理论:3学时2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知识点:(1)统计调查的意义、方法和方案;(2)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3)统计分组、分配数列及统计表等概念和内容;(4)次数分配数列的编制;(5)实验:SPSS软件在描述统计(含统计图表)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统计调查方法(1)了解统计调查和要求,掌握统计调查的方法和调查方案的制订;(2)了解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理解统计分组、分配数列及统计表等概念和内容;(3)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次数分配数理论:5学时实验:4学时43(2)统计分组方法(3)分配数列的编制教学难点:组距数列的编制;统计表的主词与宾词设计列的编制,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统计资料.
3综合指标法知识点:(1)总量指标的概念和分类;(2)相对指标的概念和分类,及其计算方法;(3)平均指标的概念和分类,及其计算方法;(4)标志变异指标的含义和测定方法教学重点:(1)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2)计划完成指标的计算方法(3)加权算数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方法(4)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提前完成计划天数的计算(2)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1)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和分类情况,掌握总量指标的统计原则;(2)了解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及表现形式,掌握相对指标的分类情况及相应的计算、分析方法;(3)了解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平均指标计算的基本前提,掌握平均指标的各种确定方法;(4)了解标志变异指标的含义、作用及测定方法.
理论:8学时4时间数列分析知识点:(1)时间数列的概念、分类、编制原则;(2)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与速度指标的计算分析方法;(3)长期趋势测定方法:移动平均法和最小平方法(4)季节变动分析方法:按月平均法和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5)实验:SPSS软件在长期趋势测定和季节变动分析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平均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2)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3)移动平均法和最小平方法(4)按月平均法教学难点:(1)平均发展水平计算;(2)季节变动测定方法——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1)了解动态数列的分类与作用,掌握动态数列的概念与编制原则;(2)掌握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与速度指标的计算分析方法;(3)学会应用动态数列进行构成分析;(3)掌握长期趋势测定与季节变动分析方法理论:6学时实验:4学时5统计指数知识点:(1)指数的概念和分类(2)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及同度量因素的选择;(1)确理解指数的概念,即广义和狭义的指数概念;(2)熟悉指数的基本分类;理论:6学时44(3)平均数指数的编制方法;(4)平均指标对比指数的编制方法;(5)统计指数体系的含义,应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教学重点:(1)总指数和个体指数,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2)运用综合指数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3)运用平均指标指数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4)平均指标对比指数: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5)两因素分析法教学难点:(1)运用平均指标指数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2)两因素分析法(3)掌握编制指数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指数的基本原则;(4)学会应用统计指数对经济现象的变动进行分析;(5)掌握指数体系的含义,学会应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6抽样调查知识点:(1)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2)基本概念:全及指标,样本指标,样本矩;(3)正态总体常用的抽样分布:2分布、t分布和F分布;(4)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5)全及指标推断: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方法;(6)抽样单位数的确定方法(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均值和方差假设检验方法(8)实验:SPSS软件在区间估计和均值假设检验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的计算方法;(2)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成数)和方差的区间估计;(3)抽样单位数的确定方法(4)单个及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假设检验教学难点:(1)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的概念;(2)抽样单位数的确定方法;(3)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假设检验(1)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2)理解全及总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概念;(3)了解正态总体的常用抽样分布:2分布、t分布和F分布;(4)掌握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5)掌握全及指标推断: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方法;(6)掌握抽样单位数的确定方法;(7)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均值和方差假设检验方法理论:8学时实验:4学时457相关与回归分析知识点(1)相关关系的概念、种类以及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及联系;(2)相关系数的含义、计算方法和应用;(3)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和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3)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方法与应用;(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5)可化为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6)实验:SPSS软件在相关与回归分析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及联系;(2)简单线性相关系数的计算与应用;(3)一元线性回归的参数估计方法;教学难点:(1)估计标准差的计算方法与应用(2)多元线性回归的参数估计方法(1)掌握相关关系的概念、种类以及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及联系,明确相关与回归分析的任务与程序;(2)掌握相关系数的含义、计算方法和应用(3)掌握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和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4)掌握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方法与应用.
(5)了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可化为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理论:4学时实验:4学时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学习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老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多媒体展示、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后练习、网上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相长.
1.
组织形式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贯穿三个结合: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案例教学与实验报告相结合,课后练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1)对每章的教学重难点,除采用直接讲授法、教材例题演示法、课堂提问与练习等基本教学方法外,还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接受程度、教学时间等情况,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课堂案例讨论、课后分组交流、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2)对各章的其他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课堂直接讲述或学生上网自学两种方法.
(3)SPSS软件应用的实验内容,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课堂辅导、网上交流等方法.
46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4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所占比例(40%)10%10%20%结业考核(60%)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60%)60%47《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沟通英文名称ManagerialCommunication课程代码CJ01144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修读性质任选学时/学分32/2考核方式论文或开卷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市场营销学、工商管理编制时间2014.
11.
16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管理沟通》,杜慕群、朱仁宏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教学参考资料1.
谢玉华,管理沟通[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112.
沈远平等,管理沟通——基于案例分析的视角[M],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
詹姆斯·S·奥罗克,管理沟通——以案例分析为视角[M],人大出版社,20114.
许罗丹.
管理沟通[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网络学习资源http://course.
jingpinke.
com/benke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李友根教授硕士审核负责人蒋晓川副教授硕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李友根、马艳丽、汪斌48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总体的教学目标与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管理沟通原理,了解企业实际中的组织内外部沟通问题,提升个人沟通技能.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管理沟通的理论(沟通概论、管理沟通的相关理论、管理沟通策略)理解62组织沟通策略(组织内部沟通策略与团队建设、组织外部沟通--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跨文化沟通、会议与面谈、)掌握143沟通技能的提升与锻造(非语言沟通与倾听、演讲、谈判)掌握64管理沟通未来发展趋势了解2机动4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1.
组织形式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40-5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PPT报告所占比例(%)10%10-20%20%结业考核(60-50%)考核方式卷面考试(开卷);综合考评(论文)所占比例(%)60-50%49《经济法B》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经济法B英文名称EconomicLawB课程代码CJ00152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法理学》或《法律基础》、《民法》等修读性质必修、限选学时/学分48/3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市场营销、会计学编制时间2014.
10.
20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经济法》,宋平、向扬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版.
教学参考资料[1]《经济法》潘静成、刘文华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经济法》李昌麒、许明月主编.
.
法律出版社,2012[3]《经济法概论》[日]金泽良雄.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4]《经济法教程》,孙晓洁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网络学习资源中国法院网:http://www.
chinacourt.
org/index.
shtml法律图书馆:http://www.
law-lib.
com/经济法律网:http://www.
oftencome.
com/经济法网:http://www.
cel.
cn/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向扬副教授硕士审核负责人纪光兵副教授博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向扬、宋平、田晓玲、黄英50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经济法基本原理和经济法基本法律制度,包括经济组织法、经济活动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等内容.
能够运用这门专业基础课的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遇到的经济法律纠纷,使学生具有复合型专业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1.
通过课堂讲授以及学生资料查阅,了解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体系.
2.
着重通过各种形式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熟练掌握关于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拓展阅读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经济法律规则.
4.
在案例分析中穿插模拟训练或延请法官进入课堂,让学生掌握经济法律纠纷的解决方式及其程序.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经济法基础理论知识点(1)知识点经济法概述;经济法律关系(2)教学重点经济法含义(3)教学难点经济法律关系(1)理解经济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历史;(2)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构成;(3)熟练应用法律关系理论解析案例要素.
共计6学时2222市场主体法律制度(1)知识点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破产法律制度.
(3)教学重点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4)教学难点公司法律制度、破产法律制度(1)掌握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组织与清算解散;(2)掌握合伙企业的设立、内外关系以及解散清算;(3)熟练掌握公司制度中的设立、组织机构、资本股份公司债以及解散清算变更等内容;(4)了解外商投资企业法律规则;(5)掌握破产法律程序及实体规定.
共计12学时13512513市场运行法律制度(1)知识点合同法律制度;担保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市场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金融法律制度;房地产法律制度.
(3)教学重点合同法;担保法;证券法;市场竞争法;产品质量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教学难点担保法中的综合担保下的法律责任承担;垄断法中的垄断界定及处理手段;反不正竞争法中的违法行为界定;金融法中的票据法、保险基本原则.
(1)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合同成立、效力、履行以及终止解除、违约责任等理论;(2)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各项担保制度进行融资组合;(3)掌握证券法律规制;(4)了解市场竞争法律及理论;(5)了解产品质量规制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6)掌握票据法、银行法,了解保险法;(7)理解房地产法各项法律规定及政策共计20学时64321224宏观调控法律制度(1)知识点财政预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会计与审计法律制度.
(3)教学重点税收法、会计与审计法(3)教学难点财政预算法、税收法.
(1)了解预算法知识;(2)掌握税收征收规定;(3)掌握会计审计法律制度.
共计6学时13215经济纠纷的解决制度(1)知识点协商与调解;仲裁;民事诉讼.
(4)教学重点仲裁、民事诉讼(3)教学难点仲裁与民事诉讼的比较(1)了解协商与调解的规定;(2)掌握仲裁的法律规定;(3)掌握诉讼制度.
共计4学时122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组织形式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集体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多形式课外指导.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52学习积极性.
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57视频.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3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读书笔记或课堂检测所占比例10%10%20%结业考核(70%)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70%53《金融学B》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金融学B英文名称FinanceB课程代码CJ01184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修读性质选修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编制时间2014.
11.
12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金融学》,李健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教学参考资料(1)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美)编著,《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罗伯特·C·莫顿(美)编著,《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王松奇编著,《金融学》第二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4)LloydB.
Thomas(美)编著,《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5)托马斯.
梅耶(美)等著,《货币、银行与经济》,上海三联书店,1987网络学习资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银监会网站、金融时报《中国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胡智慧讲师硕士审核负责人李豪副教授博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胡智慧、谢继文、王佳楣54二、课程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金融体系及其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并赋予学生能够理解并评估他们在将来可能会面临的金融创新的终身能力.
学习中通过实例分析,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不断更新、充实所学的知识.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第1章生活中的金融:从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谈起1居民理财与金融2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3政府的财政收支与金融4开放条件下各部门的金融活动5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教学重点:掌握经济主体与金融的关系,熟悉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教学难点:各经济主体的金融活动了解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32第2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2货币的职能与作用3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4货币制度教学重点:掌握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熟悉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应用,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教学难点:我国货币的层次以及货币制度的内容,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了解货币的性质和货币的量,掌握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和货币制度的演进33第3章汇率与汇率制度1外汇与汇率2汇率的影响与汇率风险3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演进教学重点:掌握汇率标价法,汇率的影响,国际汇率制度的演进教学难点:汇率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熟悉外汇与外汇的影响,掌握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4554第4章信用与信用体系1信用概述2信用形式3信用体系教学重点:掌握信用的含义,信用风险,信用形式,以及现代信用体系.
教学难点:信用风险,信用形式熟悉信用的分类,掌握信用的含义,掌握信用风险的含义及其防范,熟悉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
45第5章货币的时间价值和利率1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息2利率分类及其与收益率的关系3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4利率的作用及其发挥教学重点:掌握利率与收益率的关系,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教学难点: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了解利率的各种形式,掌握利率市场化改革,熟悉利率对经济的影响46第6章金融资产与价格1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2金融资产的价格3金融资产价格与利率、汇率的关系教学重点:掌握各金融资产的含义,金融资产的价格计算,金融资产价格与利率、汇率的关系教学难点:金融资产的含义,分析金融资产价格与利率、汇率的关系了解各类金融资产,掌握金融资产的含义,掌握股票、债券、基金的各种分类,熟悉股权分置改革,掌握金融资产与利率、汇率的关系57第7章金融市场与功能结构教学重点1投融资活动与国际资本流动2金融市场分类及其构成要素3金融市场功能及其发挥教学重点:掌握金融市场的类型,金融市场发挥功能的条件,熟悉黄金市场的情况.
教学难点:金融市场发挥功能的条件掌握金融市场的类型,金融市场发挥功能的条件,熟悉金融市场结构及功能,了解和熟悉我国黄金市场的情况,了解保险市场28第8章货币市场1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2同业拆借市场3回购协议市场4国库券市场5票据市场6大额CD市场7国际货币市场教学重点:掌握货币市场的分类,以及其含义,熟悉各类市场的现状教学难点:同业拆借市场和回购协议市场的发展现状熟悉货币市场的特征和功能,掌握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现状2569第9章资本市场1概述2证券发行和流通市场3资本市场国际化教学重点: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价格、发行方式,股票和债券的流通,上市证券的交易程序教学难点: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价格熟悉股票和债券的分类,掌握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价格、发行方式,股票和债券的流通,上市证券的交易程序,掌握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310第11章金融机构体系1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功能2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3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教学重点: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教学难点:中国当前的金融机构体系熟悉国际金融机构的情况,了解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2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1.
组织形式收集最新金融发展信息,补充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案例教学.
2.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多种教学方法.
3.
教学手段结合视频、PPT等多媒体技术教学.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报告所占比例(30%)10%10%1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或开卷)所占比例(70%)70%57《会计专业英语Ⅰ》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会计专业英语Ⅰ英文名称AccountingEnglishⅠ课程代码CJ01019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大学英语》、《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等修读性质任选学时/学分32学时理论教学,2学分考核方式考查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专业编制时间2014-11-6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叶建芳等编,会计英语(第四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
教学参考资料①孟焰等编,会计英语,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②威廉.
鲁兰德,会计基本原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③陈少华主编,会计英语(第二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④马建威,何玉润编著,会计专业英语教程(第二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网络学习资源财会英语学习网站http://www.
for68.
com/caikuaiyingyu/中华会计网校http://www.
chinaacc.
com/中国会计视野http://www.
esnai.
com/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http://www.
cicpa.
org.
cn/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郑洁讲师硕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郑洁、何靖华、梅波58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专业方面的英语术语、句型,使学生能将会计专业知识与英语相结合,能够查阅相关的英文文献,并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和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⒈AnIntroductiontoAccounting1.
1AccountingisanInformationSystem1.
2UnderstandingofFinancialStatements1.
3AccountingElementsandUsingtheAccountingEquation1.
4EthicsinAccounting1.
5DemonstrationProblemandExcises掌握10⒉RecordingTransactions2.
1EconomicEventsandBusinessDocuments2.
2TAccountsandDebit&Credit2.
3JournalizingandPostingTransactions2.
4PreparingaTrialBalance2.
5PracticesinChina2.
6DemonstrationProblemandExcises掌握10⒊AdjustingtheAccounts,PreparingtheStatements,andCompletingtheAccountingCycle3.
1theNeedforAdjustments3.
2AdjustingtheAccounts3.
3AdjustedTrialBalanceandPreparationofFinancialStatements3.
4Usingtheworksheet3.
5TheAccountingCycle掌握12合计32学时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组织形式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59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1、期末考试:开卷、笔试.
2、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报告试验…所占比例(30%)50%30%2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或开卷);综合考评(论文,或报告,或…)所占比例(70%)%%%%60《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英文名称AcountingRegulationsandEthics课程代码CJ01024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无修读性质任选学时/学分32学时理论教学/2学分考核方式考试(闭卷)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专业编制时间2014年11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陈汉文等编.
《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M].
财政部人教司组织编写,2005,3.
教学参考资料[1].
叶陈刚编.
《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2].
项怀成编.
《会计职业道德教程》[M].
人民出版社,2003.
[3].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编.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2.
[4].
杨明、李庆云、陈志宏编.
《会计职业道德》[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7.
网络学习资源[1].
中国会计学会网站:http://www.
asc.
em.
tsinghua.
edu.
cn[2].
中国会计网:http://www.
canet.
com.
cn[3].
国家精品课程:http://course.
jingpinke.
com/details/course_plains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文学副教授硕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本科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郑欢、梅波、向乐乐61二、课程目标与任务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等环节教学,实现下列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会计法规的基本构成,掌握其内容,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以及金融法律制度、税收征管等各种法律规定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2)使学生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方法,能正确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工作中的会计职业道德现象.
强化学生在会计工作中依法处理经济业务,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为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财经法规总论(1)知识点法的含义、法的特征法的形式、法的分类财经法律关系的概念财经法律关系的要素(2)教学重点、难点财经法律关系要素、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以及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特征、调整、对象以及会计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失(1)了解法的含义、法的特征.
(2)了解法的形式、法的分类.
(3)理解财经法律关系的概念及财经法律关系的要素1学时2会计核算的法律规定(1)知识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规范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基本要求登记会计账簿的基本要求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会计档案管理的范围、种类以及归档、保管期限和销毁的一般程序(2)教学重点、难点会计核算的原则和基本规范(1)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规范.
(2)掌握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基本要求.
(3)掌握登记会计账簿的基本要求.
(4)掌握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5)掌握会计档案管理的范围、种类以及归档、保管期限和销毁的一般2学时62会计资料、会计年度、会计记录文字的基本规定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基本规定登记会计账簿的基本规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规定财产清查的基本规定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规定程序.
3会计监督的法律规定(1)知识点会计监督的概念、内容、体系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必要性、原则、目标及内容、方法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程序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范围、内容、方式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2)教学重点、难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概念、监督主体和对象以及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的概念、监督主体、财政监督的对象和范围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的概念、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1)了解会计监督的概念、内容、体系以及掌握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必要性、原则、目标及内容、方法.
(2)了解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程序.
(3)了解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范围、内容、方式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
2学时4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的法律规定(1)知识点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基本规定会计机构设置的基本规定会计人员管理的基本规定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条件、审批程序,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基本程序,委托人的责任和义务,代理记账人员的从业规则,财政部(1)掌握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基本规定.
(2)掌握会计机构设置的基本规定.
(3)掌握会计人员管理的基本规定.
(4)掌握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条件、审批程序,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基2学时63门的管理与监督等会计工作交接的基本内容、程序、方法和有关部门注意事项总会计师的设置范围、任职条件以及职责和权限(2)教学重点、难点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概念、会计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门及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会计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及其管理要求、会计工作岗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会计专业职务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会计人员回避制度和会计工作交接的有关规定本程序,委托人的责任和义务,代理记账人员的从业规则,财政部门的管理与监督等.
(5)掌握会计工作交接的基本内容、程序、方法和有关部门注意事项.
(6)理解总会计师的设置范围、任职条件以及职责和权限.
5金融法律制度(1)知识点金融法律制度的概念、构成及体系现金管理的范围、基本原则及现金使用范围、现金管理的基本要求支付结算的概念、原则、种类、基本要求及填写票据、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银行结算账户的基本规定理解外汇管理的基本规定证券法的基本规定(2)教学重点、难点现金管理的基本规定支付结算管理的基本规定票据结算的基本规定(1)了解金融法律制度的概念、构成及体系等.
(2)掌握现金管理的范围、基本原则及现金使用范围、现金管理的基本要求,支付结算的概念、原则、种类、基本要求及填写票据、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银行结算账户的基本规定.
(3)理解外汇管理的基本规定,证券法的基本规定.
2学时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1)知识点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概念、立法目的、适用范(1)掌握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概念、立法目的、适646围和遵守主体税款征收的原则、税款征收制度,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税款的欠缴和追征税务检查的形式和方法,税务检查的职责(2)教学重点、难点税务登记的概念、范围和税务登记的五种类型,即开业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注销登记、停业、复业登记、变更登记发票开具要求,发票的三种类型,普通发票,专业发票以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纳税申报概念,对象以及方式税收征收方式,核定应纳税额的概念以及法定情形用范围和遵守主体.
(2)掌握税款征收的原则、税款征收制度,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税款的欠缴和追征.
(3)掌握税务检查的形式和方法,税务检查的职责.
2学时7违反财经法律的法律责任(1)知识点法律责任的概念、形式违反财经法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并理解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2)教学重点、难点法律责任的概念违反财经法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1)掌握法律责任的概念、形式.
(2)掌握违反财经法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并理解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2学时8会计职业道德概述(1)知识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和指导思想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框架结构与基本内容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其本质职业道德的特点、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点.
(2)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和指导思想.
(3)了解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框架结构与基本内容.
65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特征和作用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区别与联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原因(2)教学重点、难点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特征和作用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区别及联系(4)掌握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其本质、职业道德的特点、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5)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6)掌握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区别与联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原因.
4学时9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体系(1)知识点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体系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和奉献社会(2)教学重点、难点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和奉献社会等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含义和基本要求(1)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体系.
(2)掌握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和奉献社会.
2学时10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1)知识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特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1)了解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特点.
(2)掌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3)理解会计职业道德2学时66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内容以及途径修养的含义、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11会计职业道德评价(1)知识点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实质和作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2)教学重点、难点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依据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方法(1)了解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实质和作用.
(2)了解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3)了解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2学时12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1)知识点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的含义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的现实意义并掌握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政府监管的形式和主要内容会计行业组织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业自律与约束的内容会计职业道德的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和考核奖惩内容(2)教学重点、难点会计职业道德检查途径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政府监管形式和主要内容会计行业组织对会计职业道德实行的行业自律以及建立约束机制的内容会计职业道德的激励机制主要内容以及考核奖惩重要内容(1)了解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的含义.
(2)了解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的现实意义并掌握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政府监管的形式和主要内容.
(3)了解会计行业组织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业自律与约束的内容.
(4)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和考核奖惩内容.
2学时13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组织与实施(3)掌握会计职业道德2学时67(1)知识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组织与实施的主要途径财政部门组织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形式会计职业组织的行业自律机制和会计职业道德惩戒制度、企事业单位建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重要内容如何构建财政部门推动、社会各界配合、齐抓共管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监督机制.
(2)教学重点、难点财政部门组织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形式企事业单位建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以及内容如何构建财政部门推动、社会各界配合、齐抓共管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监督机制建设的组织与实施的主要途径、财政部门组织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4)掌握会计职业组织的行业自律机制和会计职业道德惩戒制度、企事业单位建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重要内容.
(5)掌握如何构建财政部门推动、社会各界配合、齐抓共管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监督机制.
14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1)知识点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意义和会计人员在会计诚信建设中的作用掌握会计职业道德自律与他律的关系以及会计人员如何处理好坚持原则与参与管理、搞好服务的关系(2)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研究,结合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归纳出会计人员坚持会计职业道德的现实意义以及会计人员在会计诚信建设中重要作用(1)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意义和会计人员在会计诚信建设中的作用.
(2)掌握会计职业道德自律与他律的关系以及会计人员如何处理好坚持原则与参与管理、搞好服务的关系.
5学时合计3268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1.
组织形式本课程采用适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本课程穿插教学案例、问题解决等多种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法规课程的枯燥性.
3.
教学手段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声、色、以及制图表功能,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所占比例(50%)10%20%2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50%)50%69《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证券投资学英文名称Securitiesinvestment课程代码CJ01169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金融学》、《财务管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修读性质限选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考核方式考查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专业编制时间2014年11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霍文文编著.
《证券投资学简明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05教学参考资料曹凤岐,刘力,姚长辉编著《证券投资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09李建华,郭晓玲主编《证券投资学》[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09杨大楷主编,高晓辉,杨晔副主编《证券投资学》[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08网络学习资源东方财富网,http://www.
eastmoney.
com/证券之星,http://www.
stockstar.
com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http://www.
csrc.
gov.
cn/pub/newsite/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谢水清副教授学士审核负责人谢水清副教授学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谢水清、谢继文、林花70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主要介绍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证券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及其管理原则以及证券投资的一般技术和策略等.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授、课堂讨论和习题练习等环节教学,实现以下目标:①使学生获得有关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投资方法.
②使学生获得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技巧和能力.
③培养学生投资理财的习惯和素质.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导论(1)知识点投资的含义证券投资投资的目的(2)教学重点证券投资;(1)掌握证券投资的含义;(2)理解投资的含义.
(3)了解投资的目的.
12证券投资要素(1)知识点证券投资主体;证券投资客体;证券中介机构;(2)教学重点证券投资客体(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3)教学难点证券投资客体(1)掌握股票的概念、特点及优先股与普通股的区别.
掌握债券与股票的区别,掌握基金的概念及其特征.
(2)理解证券投资主体中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各自不同的目的.
(3)了解证券中介机构的作用及职能.
23证券市场的运行与管理(1)知识点证券发行市场(股票发行市场、债券发行市场)证券流通市场;证券市场监管(2)教学重点证券发行市场证券流通市场(3)教学难点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1)掌握股票发行的目的、类型及发行价格的确定;掌握债券发行目的、发行条件及发行方式.
掌握股票交易原则和规则.
掌握证券监管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证券市场监管原则、目标和手段;(3)了解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及证券上市制度,了解场外交易市场44证券交易程序和方法(1)掌握现货交易方式471(1)知识点证券交易程序;现货交易和信用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2)教学重点现货交易和信用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3)教学难点信用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和信用交易方式;掌握期货交易概念及其运行机制;掌握齐全交易含义及其运行机制.
(2)理解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区别点.
(3)了解证券交易程序.
5证券投资的收益和风险(1)知识点证券投资的收益证券投资的风险(2)教学重点证券投资的收益证券投资的风险(3)教学难点证券投资的收益证券投资的风险(1)掌握债券及股票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原理.
(2)理解证券投资的风险及其与收益的关系.
(3)了解股票及债券收益的来源及影响因素.
36证券投资对象分析(1)知识点债券分析股票分析其他投资工具分析(2)教学重点股票分析(3)教学难点债券定价原理股票的理论价格可转换证券的价值和价格(1)掌握债券价格分析及定价原理;掌握股利贴现理论.
(2)理解影响债券及股票价格的因素;理解其他投资工具分析内容及方法.
(3)了解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股票价格指数及我国的股票价格指数.
47证券投资基本分析(1)知识点质因分析——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量因分析——财务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分析)(2)教学重点行业分析公司分析(3)教学难点财务分析(1)掌握:证券投资的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掌握证券投资的财务分析.
(2)理解:质因分析与量因分析的关系;(3)了解:证券分析的信息内容及来源;68证券投资技术分析(1)知识点技术分析概述(1)掌握技术分析的主要理论——道氏理论和图形分析;掌握672图形分析市场指标分析证券投资方法(2)教学重点图形分析市场指标分析(3)教学难点市场指标分析主要的技术指标分析方法.
(2)理解波浪理论及其运用.
(3)了解技术分析的含义和分析目的.
了解证券投资的主要几种方法.
9证券投资管理(1)知识点证券投资管理步骤股票投资管理债券投资管理(2)教学重点股票投资管理(3)教学难点股票投资管理(1)掌握股票投资管理的类型及策略.
(2)理解债券投资策略.
(3)了解证券投资管理的步骤2合计32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1.
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和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程基本原理采用班级统一授课组织形式,作业根据学生能力不同采取分组方式进行.
2.
教学方法采用教师的讲授与示范教学为主,案例分析和学生课堂讨论为辅的教学方法.
3.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及网络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4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报告所占比例(40%)10%10%20%结业考核(60%)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60%)60%73《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财政学英文名称PublicFinance课程代码CJ00177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
修读性质必修,限选学时/学分32/2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学编制时间2014.
11.
19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蒋洪等.
《公共经济学(财政学)》[M](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
教学参考资料[1]罗森:《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7版.
[2]斯蒂格里茨:《政府经济学》,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
网络学习资源数据库:CNKI、维普、EBSCO等.
电子期刊:①PublicFinance;②PublicFinanceReview;③PUBLICFINANCEQUARTERLY.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任晓红副教授研究生/博士审核负责人李豪副教授研究生/博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研究生/博士大纲编制人员韩正清、唐恒书、任晓红、何靖华、彭庆74二、课程目标与任务1.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阐明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帮助同学们能够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解释政府的财政职能、政府影响资源和收入分配的方式以及政府公共财政政策,使学生对于财政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有系统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效率与公平,公共财政的目的和职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消费、政府与生产、政府与分配的关系,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及其纠正,社会保障制度,税收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税收的转嫁与归宿,税收的经济效应,公共定价理论及公债等,培养学生运用财政学的理论与方法更好的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和解释现实经济问题.
为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根据课时的具体情况,将部分内容作为学生课外自学任务.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导论(1)知识点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课题;政府的组织体系;公共部门的收入与支出;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2)教学重点政府的组织结构;公共部门的收入和之处形式;(3)教学难点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了解财政学的研究对象,财政学与经济学的联系及其特点;(2)理解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3)了解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范围,公共部门的收入和支出的基本形式,对财政学的基本框架有总体上的了解.
22公共经济政策的目标(1)知识点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效率;公平;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2)教学重点资源支配方式与收入分配的模式;效率与公平的基本含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了解财政政策目标的分类;(2)理解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的含义;(3)理解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观念和理论标准;(4)掌握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与衡量方式;(5)了解效率与公平的权衡的有关理论框架.
475(3)教学难点生产效率、交换效率,产品组合效率;公平的衡量;公平与效率的两难.
3政府与市场(1)知识点市场机制;政府机制;混合经济.
(2)教学重点市场机制的作用及其缺陷;理想政府及政府的缺陷;混合经济中政府职能.
(3)教学难点市场的生产效率;市场的交换效率(1)了解实现财政目标的两种基本思路;(2)认识完全竞争市场的有效性以及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在规范理论中的重要性;(3)认识现实市场与理论上的理想市场之间的区别;(4)理解市场缺陷的含义以及它在现实中的主要表现形式;(5)理解通过政府计划途径来实现目标的可能性;(6)理解认识政府缺陷;(7)理解混合经济中确定市场与政府职能界限的基本思想方法.
44政府与消费(1)知识点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混合产品.
(2)教学重点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含义、类型;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提供方式;混合产品的提供理论与实践.
(3)教学难点公共产品的最适度规模;混合产品的效率.
(1)掌握公共产品与私人产的含义;(2)理解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3)掌握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与判断标准;(4)理解私人产品的性质和特点;(5)理解私人产品的提供方式;(6)理解混合产品的含义和表现形式;(7)理解混合产品有效提供的理论标准和主要因素.
65政府与生产(1)知识点垄断;生产中的外部成本;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生产者的盲目性.
(2)教学重点垄断的效率损失;反垄断的政策;解决外部成本的市场方法和政府干预方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式(3)教学难点垄断的效率损失;解决外部性的市场方法.
(1)理解垄断的表现及其对生产效率的损失;(2)理解反垄断的基本方法;(3)掌握生产的外部性的表现;(4)理解解决生产外部成本的市场化方法和政府干预方法;(5)了解信息不对称的基本表现;(6)理解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方法;(7)理解政府在克服生产盲目性中所起的作用.
46政府与分配(1)知识点公共提供与收入分配;(1)了解政府干预收入分配的主要方法;(2)理解公共提供过程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的性质用公平准则来进行评476公共生产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
(2)教学重点不同性质的产品的提供方式;税收参与分配的原理;计划和市场竞争的公共生产;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
(3)教学重点公共提供、公共生产与社会保障参与收入分配的基本方式.
价;(3)理解公共生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4)了解在市场条件下决定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以及市场缺陷;(5)了解并且能够分析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政策问题.
7公共选择(1)知识点公共选择理论概述;直接民主决策机制;集中决策机制;间接民主决策机制;公共选择理论的实践意义.
(2)学习重点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实践(3)学习难点直接民主决策、集中决策、间接民主决策各自的规则(1)理解公共选择与个人选择的区别;(2)理解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3)了解在一致同意规则、多数票通过规则和独裁决策模型条件下财政决策结果的产生过程和一般规律;(4)了解在间接民主制度条件下政治家、管理者、利益集团以及选民的行为和相互关系对财政决策的影响;(5)了解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些实践情况.
课外自学48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1)知识点公共支出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概述;公共支出成本-效益分析的评价标准;公共支出的贴现率;公共支出效益和成本的测定;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及成本效果法.
(2)学习重点公共支出成本-效益分析的标准和方法(3)学习难点公共支出效益和成本的测定(1)理解成本-效益分析的一般步骤和共同特点;(2)理解公共支出成本-效益分析的特点;(3)掌握公共支出成本-效益分析的几个评价标准;(4)理解贴现率的意义,贴现率与市场利率的关系;(5)理解影响公共支出贴现率的因素;(6)掌握公共支出成本和效益的测定方法和需要考虑的因素;(7)理解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及成本效果法.
课外自学49国防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1)知识点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
(2)学习重点国防支出的效率和规模;行政管理支出与政府行政效率;行政管理支出中的几个比例关系.
(1)认识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特点和范围;(2)了解我国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的历史、现状以及改革趋势;(3)能够应用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现实中此类支出的规模、结构,并用效率和公平准则来评价这项支出.
课外自学277(3)学习难点国防支出效率的判断10文教科卫支出(1)知识点文教科卫支出的性质和内容;教育支出;科学研究支出;医疗卫生支出.
(2)学习重点教育支出的政策选择;科学研究支出的政策选择;医疗卫生市场与政府干预.
(3)学习难点教育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资金筹集;科学研究支出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资金筹集;医疗卫生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资金筹集.
(1)了解我国科教文卫的现状,对我国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在总量上和结构上大概的了解;(2)能应用财政学基本理论分析教育支出、文卫支出的性质;(3)能对教育等服务的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能够进行分析,并效率和公平为标准对我国现行教育运行体制、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以及卫生政策等做出评价.
课外自学411社会保障支出(1)知识点社会保障政策的效应分析;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模式;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2)学习重点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方式(3)学习难点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与作用(1)了解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主要构成;(2)掌握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3)了解我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现行制度的运行现状;(4)能够应用财政学基本理论对各种制度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5)了解我国目前对社会保障的主要热点问题和各种观点;(6)了解我国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方式.
课外自学212政府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1)知识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概述;政府与道路交通;政府与电信;基础设施的生产问题;政府与农业.
(2)学习重点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的含义;道路成本的补偿方法;电信的两种经营方式;基础设施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政府对农业的干预.
(3)学习难点基础设施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1)理解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包括的范围;(2)了解我国财政基础设施支出的现状;(3)能够运用财政学基本理论对基础设施的筹资方式进行分析和评价;(4)了解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管的主要环节和我国近年来改革的措施和经验教训.
(5)理解政府在道路交通建设中的作用;(6)理解政府对农业的干预方式和手段.
课外自学413税收概论(1)知识点(1)理解税收的性质;(2)掌握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478税收要素;税收分类与税制结构;税收原则.
(2)教学重点税收的基本要素;税收的基本分类;税收的效率与公平原则.
(3)教学难点税收效率的判断标准(3)了解税收的一般原则;(4)理解税收的效率原则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税收效率的各种因素;(5)理解税收的公平原则,掌握纵向公平,横向公平,受益原则,量能原则以及有关税收公平的一些基本理论概念.
14税负的转嫁与归宿(1)知识点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基本概念;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税负转嫁与归宿;垄断条件下的税负转嫁与归宿.
(2)教学重点竞争市场条件下税负转嫁的分析;垄断条件下的税负转嫁分析.
(3)教学难点税负转嫁的图示分析和数学方法分析(1)理解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的概念;(2)了解影响税收负担最终归宿的主要因素.
(3)能够应用局部均衡模型来分析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中税负归宿的一般规律,(4)理解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5)理解不同的税收方式对税负归宿的影响;(6)能够应用理论方法对税收政策的收入分配影响做出分析和评价.
415税收与效率(1)知识点税收的超额负担;税收与劳动供给;税收与储蓄、投资.
(2)教学重点税收超额负担的含义和计量;征收比例税率所得税后纳税人的选择.
(3)教学难点税收与劳动供给、储蓄、投资关系的图示分析和数学方法分析(1)了解税收对效率的影响;(2)理解税收效率损失或税收超额负担的概念;(3)理解税收超额负担的形成的原因和分析方法;(4)了解税收制度设计与税收征管成本之间的关系;(5)能够应用理论方法对税收制度从效率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
416流转税(1)知识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与关税.
(2)学习重点流转税的基本范围;各流转税的计算公式和扣除办法.
(3)学习难点流转税的计算与扣除(1)了解我国的流转税制度,熟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课税对象、税目、课征范围、税率等有关要素的税法规定.
(2)能够应用税收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各项流转税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3)了解当前学术界和税务部门有关流转税改革方面的主要问题.
(4)理解各流转税的计算方法和扣除办法.
课外自学217所得税和其他税(1)知识点(1)了解我国的所得税,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制度;79所得税的特点及类型;所得税制概述;我国现行的所得税制度.
(2)学习重点所得税类型;所得税的计算.
(3)学习难点所得税的计算(2)知晓我国主要所得税有关要素的税法规定;(3)了解当前所得税改革的热点问题;(4)能够应用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现行所得税制度进行分析,并从资源配置效率和收入分配公平两个方面来评价现行的税收制度和政策.
课外自学218财产税和其他税(1)知识点财产税的特点及类型;我国的财产税制度;财产税有关问题讨论;资源税和其他税.
(2)教学重点我国几种财产税的基本规定(3)教学难点各种财产税的计算(1)了解财产税的概念与分类;(2)了解我国财产税和土地批租的基本概况,掌握二者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3)了解我国财政税改革的现状.
419公共定价与政府性收费(1)知识点垄断市场的公共定价;蛛网市场的公共定价;竞争市场的公共定价;专卖收入;政府性收费.
(2)教学重点垄断市场的边际成本定价法和平均成本定价法;蛛网市场下的农产品定价;竞争市场的公共定价公平与效率.
(3)教学难点各种市场下的定价方法(1)理解公共定价的性质;(2)明确公共定价的适用范围;(3)能够应用理论分析方法来阐述公共定价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影响;(4)掌握公共定价的一般原则,并能以用以分析和评价现实中的定价和收费政策.
420公债(1)知识点公债概述;公债的经济效应;公债的规模;公债的负担;国债市场.
(2)教学重点公债的经济效应;公债规模的衡量和适度规模的标准.
(3)教学难点公债适度规模的讨论(1)理解公债的概念;(2)了解公债运行的过程和公债对经济的影响;(3)理解公债筹资与税收筹资的区别;(4)理解以效率准则来评价的公债的合理界限和制度安排;(5)理解公债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能够分析公债对代际分配的影响;(5)了解我国现行的公债政策和状况.
421政府间财政关系(1)知识点政府的财政目标与收支规模的决定;(1)了解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分工和收入划分的一般理论;(2)理解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干预的必要性以及各种干预方式对地方政府行为80财政的集权与分权问题;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分工;政府间财政收支关系;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概述.
(2)学习重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3)学习难点财政目标与收支规模的决定的影响;(3)了解现行的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体制,地方之间的财政竞争的原因及其方式,能够对现实中的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4)了解我国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课外自学2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1.
组织形式鉴于课程的难度较大,课程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教师讲授相对的难点和重要的部分,相对容易的章节以学生自学为主.
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本课程的理论与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并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4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讨论所占比例10%10%20%结业考核(60%)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60%81《会计专业英语Ⅱ》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会计专业英语Ⅱ英文名称AccountingEnglishⅡ课程代码CJ01020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大学英语》、《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会计专业英语Ⅰ》等修读性质任选学时/学分32学时理论教学,2学分考核方式考查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专业编制时间2014-11-6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叶建芳等编,会计英语(第四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
教学参考资料①孟焰等编,会计英语,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②威廉.
鲁兰德,会计基本原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③陈少华主编,会计英语(第二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④马建威,何玉润编著,会计专业英语教程(第二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网络学习资源财会英语学习网站http://www.
for68.
com/caikuaiyingyu/中华会计网校http://www.
chinaacc.
com/中国会计视野http://www.
esnai.
com/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http://www.
cicpa.
org.
cn/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郑洁讲师硕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
.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
教授.
博士.
.
大纲编制人员郑洁、梅波、唐恒书82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专业方面的英语术语、句型,使学生能将会计专业知识与英语相结合,能够查阅相关的英文文献,并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和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⒈AccountingforCash,TradingSecuritiesandReceivables1.
1Cash,CashEquivalents,andLiquidity1.
2InternalControloverCash1.
3ThePettyCashFund1.
4ReconcilingtheBankBalance1.
5TradingSecurities1.
6CreditSalesandBadDebts掌握14⒉InventoriesandCostofGoodsSold2.
1InventorySystem2.
2Purchase,Discount,ReturnandAllowance2.
3RevenuefromSalesandCostofGoodsSold2.
4DiscloseInformationofInventoryinFinancialStatements3.
OtherElements:LiabilitiesandOwner'sEquity掌握14⒊Othereaccountingelements掌握4合计32学时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组织形式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手段83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1、期末考试:开卷、笔试.
2、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报告试验…所占比例(30%)50%30%2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或开卷);综合考评(论文,或报告,或…)所占比例(70%)%%%%84《会计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表课程名称会计科研方法英文名称AccountingResearchMethod课程代码0824073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修读性质任选学时/学分24学时/1.
5学分考核方式写课程论文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专业编制时间2014年11月11日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1].
魏明海、龚凯颂.
《财务会计理论》[M].
(第三版).
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教学参考资料[1].
白克因、钱逢胜.
《会计研究方法论》[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2].
葛家澍、林志军.
《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
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3].
赵景文、杜兴强.
《经验会计与财务会计研究基础》[M].
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
[4].
蔡春、谭洪涛.
《会计实证模型与方法研究》[M].
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5].
中国会计学会.
《会计研究》[J].
2014.
[6].
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
AccountingReview[J].
2014.
网络学习资源[1].
财政部会计司网站;[2].
中华会计网校网站;[3].
中国证监会网站;[4].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5].
上财、厦大、人大会计学院网站;[6].
《会计研究》、《中国财务与会计》期刊;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唐恒书副教授硕士审核负责人梁丽教授硕士审定负责人陶学伟教授硕士大纲编制人员唐恒书、梁丽、叶晓玲85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是会计学本科高层次的基本理论课,是本专业的十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基本任务是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培养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理解会计本质、基本职能、基本目标,树立前后一贯的会计理论体系思想,树立会计工作既要提供真实信息,又要强化经济管理的指导思想,教育会计人员主动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搞好实际工作.
《会计科研方法》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观点对比,联系实际,深入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素质;2.
使学生建立前后一贯的会计基本理论体系;3.
培养学生的会计基本理论素养,提高学生理论水平.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第一章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1了解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规范会计理论的发展;220世纪50、60年代会计新领域:网络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社会会计、人力资源会计、自然环境会计、行为会计、物价变动会计.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会计理论发展的基本历程、主要的研究前沿领域.
教学重点:美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
教学难点:网络会计、社会责任会计、自然环境会计的内容.
让学生了解现代会计理论发展演进的过程;初步掌握现代会计学新的发展分支理论.
62第二章财务会计概念框架1会计假设概述2会计目标概述3会计质量特征、会计要素释义4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研究5会计报告体系研究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内容.
教学重点:会计假设、会计目标、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涵义.
教学难点:会计报告体系的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全面深刻理解主要基本概念框架,为后续学习研究奠定基础.
4863第三章会计规范研究方法1规范研究的特点、研究范式、技术路径;2演绎研究的特点、研究范式、技术路径;3历史研究的特点、研究范式、基本方法;4伦理研究的特点、研究范式、基本方法;5比较研究的特点、研究范式、技术路径;6事项法与价值法研究的特点、研究法则;7系统研究的特点、研究范式、基本方法;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会计研究方法的主要研究范式.
教学重点:规范研究范式的涵义、研究范式和技术路径.
教学难点:伦理研究的特点、研究范式、基本方法;要求学生理解会计研究的基本范式,重点掌握规范研究的特征、涵义.
84第四章实证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的涵义、特点;2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有效市场假设、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行为金融理论;3实证研究的基本程序、技术路线.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程序,能基本阅读会计实证研究学术论文.
教学重点:实证研究的基本程序、技术路线.
教学难点: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
要求学生理解实证研究的涵义、特征,重点掌握实证研究的基本方法.
85第五章会计研究方法运用1掌握典型规范研究的运用;2熟悉掌握实证研究的运用:IPO与融资研究、资本结构选择、盈余管理行为.
教学目的:让学生能设计会计研究的基本研究大纲和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目前会计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掌握实证研究的机理、研究程序要求学生理解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如何运用于会计具体研究问题.
6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1.
组织形式主要由老师讲解理论与方法,每次安排2、3名学生汇报自己对老师所讲解课题87的理解.
2.
教学方法(1)每次上课前由教师提供1个案例,2篇学术论文,让学生课前研读.
(2)上课时前让学生做5-8分钟对老师布置问题进行陈述,然后老师讲解25分钟,再由学生提问、讨论.
3.
教学手段老师讲解、分析,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与对问题理解;利用现代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会计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4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报告所占比例(%)5%15%5%15%结业考核(60%)考核方式卷面考试(开卷);综合考评(论文,或报告,或…)所占比例(%)40%%20%%88《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表课程名称中级财务会计英文名称IntermediateFinancialAccounting课程代码CJ00005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会计学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72学时/4.
5学分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专业编制时间2014年9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1].
刘永泽等主编,《中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教学参考资料[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中国财经出版社,最新版.
[2]王华,石本仁,《中级财务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网络学习资源[1]中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http://jpkc.
jju.
edu.
cn/kjjpkc/teacher.
html[2]中华会计网校:http://chinaacc.
com/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责任分工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叶晓玲教授硕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
教授.
博士.
.
大纲编制人员叶晓玲、邹兆菊、唐恒书89二、课程目标与任务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实验等环节教学,实现下列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企业日常经济业务和特殊经济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能正确编制企业的基本会计报表.
(2)让学生明确会计核算的含义、目标和特点,了解做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对促进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理解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懂得处理企业面临的各种经济业务;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各种业务方法,以便将来能运用会计核算的知识和技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
(3)使学生扎实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同时紧跟我国会计改革的步伐,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知识,打下扎实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基础.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第一章总论(1)知识点财务会计及其特点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会计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要素(2)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会计确认与计量(3)教学难点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1)掌握财务会计及其特点;(2)理解会计核算的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3)熟练掌握会计确认与计量;(4)熟练掌握财务报告要素的内容42第二章货币资金(1)知识点货币资金的概念库存现金管理与核算银行存款管理与核算银行存款结算方式其他货币资金核算外币业务核算(2)教学重点现金管理、现金序时核算、银行存款结算方式及序时核算(1)掌握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及核算的基本知识.
(2)掌握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3)掌握现金清查处理方法.
(4)掌握外币业务处理的基本方法(5)引导学生树立会计诚信与守法意识490(3)教学难点银行存款结算方式3第三章存货(1)知识点存货及其分类存货的初始计量发出存货的计量计划成本法存货的期末计量存货清查(2)教学重点存货的初始计价、存货发出计价、存货期末计价方法存货收入、发出的会计核算(3)教学难点计划成本法下存货收入、发出的会计核算(1)掌握存货的初始计价、存货发出计价、存货期末计价方法;(2)熟练掌握存货收入、发出的会计核算;(3)熟悉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及帐务处理.
64第四章金融资产(1)知识点金融资产及其分类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减值(2)教学重点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3)教学难点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1)理解金融资金的定义和分类;(2)熟练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计量与账务处理;(3)熟练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计量与账务处理;(4)熟练掌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确认、计量与账务处理;(5)了解贷款和应收款项确认、计量与账务处理;(6)熟练掌握金融资产的减值与转移的核算.
65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1)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与重分类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2)教学重点长期债权投资初始计量核算、后续计量和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3)教学难点(1)掌握长期债权投资初始计量核算、后续计量和核算;(2)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3)熟练掌握长期股权核算方法的转换与处置核算.
691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成本法与权益法长期股权核算方法的转换6第六章固定资产(1)知识点固定资产概述固定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固定资产处置(2)教学重点固定资产取得、固定资产折旧等业务的核算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3)教学难点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1)理解固定资产的概念与分类;(2)掌握固定资产取得、固定资产折旧等业务的核算;(3)熟练掌握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处置及期末计价业务的核算47第七章无形资产(1)知识点无形资产概述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处置(2)教学重点无形资产初始计量;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初始计量核算(3)教学难点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无形资产转让的处置业务核算(1)掌握无形资产值确认和初始计量;(2)熟练掌握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初始计量核算;(3)熟练掌握无形资产转让的后续计量、处置业务的核算.
48第八章投资性房地产(1)知识点投资性房地产概述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支出投资性房地产与非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2)教学重点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与确认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的核算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与处置的核算(1)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与确认;(2)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的核算;(3)掌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与处置的核算.
492(3)教学难点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与处置的核算9第九章资产减值(1)知识点资产减值概述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2)教学重点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3)教学难点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1)掌握资产减值的范围(2)掌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3)掌握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4)理解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410第十章负债(1)知识点负债概述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2)教学重点流动负债的账务处理非流动负债的计价与账务处理(3)教学难点非流动负债的计价与账务处理(1)理解负债的性质和分类;(2)熟练掌握流动负债的分类、计价与账务处理;(3)熟练掌握非流动负债的分类、计价与账务处理.
611第十一章所有者权益(1)知识点所有者权益概述投入资本留存收益(2)教学重点投入资本、留存收益的核算(3)教学难点实收资本、留存收益的核算(1)理解所有者权益核算核算的基本要求;(2)熟练掌握实收资本的核算;(3)熟练掌握资本公积的核算;(4)熟练掌握留存收益的核算.
49312第十二章费用(1)知识点费用的概念及其确认生产成本期间费用(2)教学重点费用的概念及其确认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的核算(3)教学难点生产成本的核算(1)掌握费用的概念及其确认(2)掌握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的核算.
413第十三章收入和利润(1)知识点收入利润所得税(2)教学重点收入的核算利润的核算(3)教学难点所得税的核算(1)理解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标准;(2)熟练掌握各种销售方式收入的核算与账务处理;(3)熟练掌握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及核算与账务处理;(4)熟练掌握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及计量与账务处理;(5)熟练掌握利润的形成、分配的核算与账处理814第十四章财务报告(1)知识点财务报告概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附注(2)教学重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3)教学难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1)理解报告概念与作用;(2)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3)掌握会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
894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1.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分组教学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所占比例(30%)10%10%1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70%)70%95《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英文名称AccountingManagementSystem课程代码CJ10026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24/1.
5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编制时间2014.
10.
20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会计信息系统》M.
王新玲编.
清华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教学参考资料[1]《会计信息化原理与应用》M.
毛华扬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2]《会计电算化初级教程》M.
重庆市会计电算化协会编著.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8.
[3]《中国会计电算化》月刊.
网络学习资源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梁丽教授硕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梁丽、王慧琳、陶学伟96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外上机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原理,熟悉常用财务软件的操作和对会计信息进行运用与管理.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1)熟练掌握用友财务软件、金蝶财务软件等操作,理解财务软件工作原理;(2)能基本掌握利于财务软件进行报表分析、财务管理的技能;(3)熟悉财务软件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懂得维护系统的一般技能.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1)知识点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与特点;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系统的关系;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流程与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2)教学重点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系统的关系;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制度.
(3)教学难点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1)了解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与特点;了解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2)掌握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系统的关系;(3)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
(4)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共计4学时11112第二章财务软件的基本结构(1)知识点财务软件软件总体结构;财务软件各子系统功能与结构;财务软件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2)教学重点财务软件各子系统功能与结构;财务软件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3)教学难点财务软件各子系统的关系.
(1)理解财务软件总体结构;(2)掌握财务软件各子系统功能与结构;(3)掌握财务软件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共计2学时0.
510.
5973第三章会计信息系统基础设置(1)知识点建立企业基础信息;定义总账系统参数;设置会计科目及凭证类型;项目管理设置;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设置;期初数据录入.
(2)教学重点定义总账参数;设置会计科目项目管理设置期初数据录入.
(3)教学难点项目管理设置.
(11)了解企业基础信息;(12)理解总账系统参数的涵义;(13)掌握项目管理设置;(14)熟悉会计科目及凭证类型设置;(15)熟悉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设置.
共计3学时0.
50.
510.
50.
54第四章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1)知识点填制凭证;维护凭证;审核凭证;输出凭证;记账输出账簿.
(2)教学重点填制凭证;审核凭证形.
(3)教学难点填制凭证.
(9)掌握凭证填制;(10)了解凭证维护;(11)掌握凭证审核;(12)了解凭证输出和账簿输出;(13)理解记账.
共计4学时1.
50.
510.
50.
55第五章期末会计事项处理(1)知识点总账系统内部转账定义;自动转账凭证生成;总账系统期末处理.
(2)教学重点总账系统内部转账定义;总账系统期末处理.
(3)(3)教学难点总账系统内部转账定义.
(9)掌握总账系统内部转账定义;(10)了解掌握自动转账凭证生成;(11)掌握总账系统期末处理共计4学时20.
51.
5986第六章固定资产管理系统(1)知识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设置;固定资产增加业务处理;固定资产减少业务处理;固定资产折旧业务处理;固定资产变动业务处理.
(2)教学重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设置;固定资产增加业务、减少业务、折旧业务、变动业务处理.
(3)教学难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8)掌握并充分理解固定资产系统初始设置;(9)掌握固定资产增加业务处理;(10)掌握固定资产减少业务处理;(11)掌握固定资产折旧业务处理;(12)掌握固定资产变动业务处理.
共计3学时10.
50.
50.
50.
57第七章薪酬管理系统(1)知识点薪酬管理系统初始设置;人员变动与工资数据调整;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工资数据计算与汇总银行代发准备工作.
(2)教学重点薪酬管理系统初始设置;人员变动与工资数据调整;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3)教学难点薪酬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9)掌握并充分理解薪酬管理系统初始设置;(10)掌握人员变动与工资数据调整;(11)掌握工资数据计算与汇总;(12)了解银行代发工作.
共计3学时10.
50.
50.
50.
58作业讲解及总复习(13)191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组织形式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集体课堂教学、多形式课外指导.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99学习积极性.
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等.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视频.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6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读书笔记或课堂检测实验所占比例5%5%50结业考核(40%)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40%100《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审计学英文名称Auditing课程代码CJ00081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成本会计》等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48/3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专业编制时间2014.
11.
12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教学参考资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10版《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4版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用书—轻松过关1、2、3、4网络学习资源东奥审计在线注册会计师网课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向乐乐副教授大学本科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向乐东、王慧琳、陶学伟101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线,以风险导向审计为理念,以2006新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为体系,系统介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并兼顾了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相关基础知识.
同时,以制造业为例,介绍了四大业务循环的审计实务,在审计实务中全面运用了2006年新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审计、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思路,掌握审计实务的步骤、方法、内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第1章审计概论本章着重叙述了审计的起源与发展、审计的基本概念以及各审计类别的之间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审计的基本概念及各审计的关系…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目的种类及相互关系、审计对象的内容、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三者之间的关系.
…3…2第2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本章主要内容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概念框架,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和法律责任.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
…掌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概念框架,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了解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4…3第3章审计目标本章主要内容有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与审计责任、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与审计责任、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了解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
34第4章审计计划本章主要内容有初步业务活动、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审计重要性掌握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了解初步业务活动.
35第5章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本章介绍了审计证据的概念、种类,函证和分析程序.
审计证据依附于审计工作底稿,掌握审计证据的特性,审计证据的获取,函证和分析程序;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概念及形成;了解审4102构成其组成部分.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审计证据的特性;审计证据的获取;函证和分析程序;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
计证据的种类.
6第6章审计抽样本章主要内容有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程序中的运用.
本章重点和难点: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抽样技术的应用掌握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抽样技术的应用.
47第7章风险评估本章主要内容有风险评估基本概念、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本章重点和难点:风险评估基本概念、内部控制的要素、根据了解的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和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如何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掌握风险评估基本概念、内部控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了解风险评估的方法、过程.
48第8章风险应对本章主要内容有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
本章重点和难点: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的含义、要求、性质、时间范围的理解.
掌握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的含义、要求、性质、时间范围.
39第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本章主要内容有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本章重点和难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交易的实质性程序掌握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应收账款、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并编制相应的审计调整分录;了解本循环相关的其他项目的审计.
410第10章采购与付款循环本章主要内容有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本章重点和难点:采购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交易的实质性程序掌握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采购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并编制相应的审计调整分录;了解本循环相关的其他项目的审计.
411第11章生产与存货循环本章主要内容有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本章重点和难点: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测试、交易的实质性程序掌握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测试,存货的实质性程序并编制相应的审计调整分录;了解本循环相关的其他项目的审计.
410312第12章货币资金的审计本章主要内容有货币资金审计概述、库存现金审计、银行存款审计.
本章重点和难点:库存现金的监盘,银行存款的函证.
掌握库存现金的审计,银行存款的审计;了解货币资金审计概述.
413第13章审计报告本章主要内容有审计意见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类型、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标准审计报告与非标准审计报告.
本章重点和难点:审计报告的基本概念,审计意见的类型和审计报告的编制掌握审计报告的基本概念,审计意见的类型和审计报告的编制;了解完成审计工作的内容.
4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1.
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安排:案例导学——启发提问——联系实际——理论讲授——案例讨论——小组发言——老师点评——课堂练习——布置作业——本章小结2、教学方法:①理论讲授法;②案例教学法;③讨论教学法;④任务驱动法;⑤课堂练习法3、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3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报告试验…所占比例(30%)10%20%%%结业考核(70%)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70%)70%104《税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税法英文名称TaxationLaw课程代码CJ00141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经济法》、《财政学》、《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等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56学时理论教学,3.
5学分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专业编制时间2014-11-6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
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每年新版)教学参考资料2马海涛主编,中国税制(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②注册会计师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税法,东奥会计在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③陈共主编,财政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④许建国主编,中国税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网络学习资源财税搜http://www.
cnnsr.
com.
cn/search/index.
html纳税服务网http://www.
cnnsr.
com.
cn/中国税务网http://www.
ctax.
org.
cn/中华财税咨询网http://www.
nickhj.
com/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郑洁讲师硕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学士大纲编制人员郑洁、梅波、邹照菊105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税收制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税收制度的沿革和改革动态以及在实践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掌握流转税、所得税等我国现行税种的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申报缴纳管理,培养学生处理税收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
由于选用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税法》(每年最新版本)为基本教材,学生可及时把握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的修订和补充,使其学习的税法知识更能贴近实际,并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⒈税收概论(包括:税收的概念与特征、税收法律关系、税法要素、税法的分类、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税收的立法原则、现行税法体系和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掌握8⒉增值税法(本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需掌握征税范围和纳税义务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和管理、税率的确定、应纳税额的计算、几种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含税销售额的换算和出口货物退(免)税.
掌握14⒊消费税法,包括纳税义务人、税目、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计算应纳税额)、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和进、出口应税消费品中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掌握8⒋营业税法,包括纳税义务人、营业税的税目、税率、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等主要内容.
掌握6⒌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包括城建税纳税人、税率选择、计税依据的确定;教育费附加计算.
理解16企业所得税法,包括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的确定原则及具体内容、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资产的税务处理、税收优惠、应纳税额的计算与征收.
掌握107.
个人所得税法,包括纳税人身份判定、应税所得项目、税率、不同税目的费用扣除标准、应纳税额计算、减免税优惠等.
掌握88其他税种的介绍(可根据学时作适当调整),如资源税类(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财产和行为税类(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以及特定目了解1106的税类等.
合计56学时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组织形式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1、期末考试:闭卷、笔试.
2、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报告试验…所占比例(30%)50%30%2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或开卷);综合考评(论文,或报告,或…)所占比例(70%)%%%%107《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会计英文名称ManagementAccounting课程代码CJ00142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高等数学》、《财务会计》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64/4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编制时间2014.
11.
5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管理会计》,吴大军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教学参考资料《管理会计学》(第三版),余绪缨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管理会计》(第二版),冯巧根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网络学习资源《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期刊及网站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陶学伟教授本科审核负责人梁丽教授硕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陶学伟、向乐乐、唐恒书108二、课程目标与任务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加强对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更好适应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需要.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管理会计概述管理会计一般概念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管理会计假设与原则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重点:管理会计职能,与财务会计的关系难点:管理会计假设与原则了解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理解管理会计的概念,管理会计假设与原则掌握管理会计职能,与财务会计的关系22第2章成本性态分析成本及分类成本按性态分类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和方法重难点:成本性态分析方法了解成本及分类理解成本按性态分类掌握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方法43变动成本法成本计算的含义及分类变动成本法概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应用重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难点: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了解成本计算含义及分类理解变动成本法概述及优缺点掌握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及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44本量利分析原理本量利分析概述单一品种保本分析盈利条件下本量利分析了解本量利分析概述理解单一品种本量利分析其他问题掌握单一品种本量109单一品种本量利分析其他问题多品种本量利分析保本点敏感性分析重点:单一品种,多品种保本分析及,保利分析及保本点敏感性分析难点:多品种本量利分析,保本点敏感性分析利分析,盈利条件下本量利分析,多品种本量利分析,保本点敏感性分析85预测分析预测分析概述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与资金需要量预测重点:销售预测、利润预测各种基本方法难点:利润敏感性分析了解预测分析概述理解成本与资金需要量一般预测方法掌握销售预测主要定量预测方法,目标利润预测分析,利润敏感性分析46短期经营决策决策分析概述短期决策相关概念短期经营决策的一般方法生产决策—是否生产决策生产决策—生产什么决策生产决策—怎样生产决策不确定条件下生产决策定价决策重点:短期经营决策的一般方法及各种生产决策难点:不确定条件下生产决策了解决策分析概述理解短期决策相关概念,不确定性生产决策及定价决策掌握短期决策的一般方法及各种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生产决策中的运用107长期投资决策(上)第8章长期投资决策(下)与财务管理内容重复,本部分安排在财务管理中讲解——8第9章全面预算全面预算概述全面预算的编制预算编制的具体方法重点:全面预算的编制,预算编制的具体方法难点:全面预算的编制了解全面预算概述理解预算编制的具体方法掌握全面预算,主要是经营预算,现金预算的编制方法6第10章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概述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了解成本控制意义、分类、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原理1109质量成本控制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原理重点: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及分析难点:成本差异分析理解成本控制原则、程序及质量成本控制原理掌握标准成本制定及成本差异及分析410第11章存货控制本部分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讲解11第12章责任会计责任会计概述责任中心责任预算、责任报告与业绩考核内部转移价格内部结算、责任成本结转重点:责任中心及评价指标,责任预算编制原理难点:内部转移价格,责任成本结转了解责任会计概述理解责任预算编制,内部转移价格,责任成本结转掌握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的含义及各种评价指标的计算与分析412第13章作业管理第14章战略管理会计作业管理概述、作业管理的产生与实施战略管理会计概述战略管理会计内容及在实际中应用重难点:战略管理会计内容及在实际中应用了解作业管理概述、作业管理的产生及战略管理会计概述理解作业管理的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掌握战略管理会计在实际中的应用2合计48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实用型管理会计人才,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管理会计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会计管理问题的能力.
1.
组织形式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突出学生主动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3.
教学手段以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111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报告试验…所占比例(40%)15%15%1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或开卷);综合考评(论文,或报告,或…)所占比例(60%)60%112《成本会计A》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成本会计英文名称CostAccounting课程代码0824013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会计学A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40+16/3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编制时间2014.
11.
4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成本会计》,于富生编,中国人大出版社,2012.
6教学参考资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网络学习资源中华财会网会计之家财会天地中国成本网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严俊梅讲师本科/硕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严俊梅、梅波、王慧琳113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和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掌握成本计算程序及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成本核算工作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奠定基础.
本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成本会计的含义、目标和特点,了解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对促进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熟练掌握产品成本的基本计算方法,培养学生从事成本会计核算和成本分析的职业能力以便将来能运用成本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第一章:总论主要内容:成本会计的经济实质和作用;对象;职能和任务以及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教学重点:成本的概念和分类,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的职能.
教学难点:成本的概念和分类.
①掌握成本的实质和作用、成本会计的一般对象;②理解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③了解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22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主要内容: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要求;费用的分类;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及会计科目和帐务处理.
教学重点:成本核算要求、费用的分类和账户设置.
教学难点: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及费用的分类.
①理解成本管理对成本核算的要求;②掌握工业企业费用要素和产品成本项目;③理解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④掌握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和帐务处理.
43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主要内容: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及期间费用的核算.
教学重点: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的归集及分配.
教学难点: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①掌握要素费用的分配;②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方法;③掌握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④掌握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104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归集和分配的核算主要内容:在产品数量的核算;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的核算、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①了解在产品数量核算;②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具体方法以及完工产品成本结转的帐务处理.
4114教学重点:各种分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约当产量比例法的计算程序.
教学难点:约当产量比例法中投料率、完工率的测算及在产品约当产量的确定.
5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概述主要内容: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生产特点与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教学难点:生产特点与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①理解生产特点与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②了解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26第六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教学重点:品种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计算程序;分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计算程序;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计算程序,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及成本还原,平行结转分步法.
教学难点:品种法应用;分批法的应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及成本还原,平行结转分步法.
①掌握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和帐务处理,明确品种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②掌握分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同时应掌握简化的分批法的计算程序、特点、优缺点和应用条件;③掌握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
107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主要内容:分类法、定额法教学重点:定额法的核算程序.
教学难点:定额法的应用.
①掌握分类法的特点和计算程序;②掌握定额法的特点和核算程序.
48第十章: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主要内容:成本报表的作用和种类;成本报表的编制;成本报表的分析.
教学重点: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教学难点:成本报表的分析①了解工业企业成本报表的作用和种类;②掌握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的方法;③掌握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和期间费用明细表的结构、编制方法和分析方法.
49课程实验:主要内容: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①掌握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具体的计算程序;②掌握一般分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具体计算程序;③掌握产品成本计算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具体计算程序及成本还原.
16115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1.
组织形式在课堂教学组织中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组织形式,如可以先以案例导入所学内容,结合案例启发提问,并联系实际进行理论讲授,最后由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以此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本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如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课堂练习法等方法,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尽可能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时可根据相应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如在讲授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内容时,采用案例教学法.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讲解及多媒体展示相结合教学手段.
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报告实验…所占比例(%)10%10%%%2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60%116《财务管理A》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财务管理A英文名称FinancialManagementA课程代码CJ00172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会计》、《统计学》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64/4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编制时间2014.
11.
2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财务管理》,王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教学参考资料《财务成本管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财务管理学》,荆新.
王庆成.
刘俊彦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网络学习资源中国财经网、中华财经网、中国财经信息网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陶学伟.
教授本科审核负责人梁丽教授硕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陶学伟、张健、郑洁117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是为实现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所必需掌握的专业知识.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各个业务环节和过程,掌握财务管理方法在企业活动中的应用与分析,全面系统地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学会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初步具有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务管理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第1章财务管理导论财务管理概述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机构与职责财务管理环境重点:财务管理环境难点:财务管理目标了解财务管理及包括的内容、财务管理机构与职责理解财务管理的目标掌握财务管理金融市场环境等基本知识42第2章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及结构财务分析方法财务指标及分析财务报表综合分析重点:财务指标分析难点:财务报表综合分析了解财务报表结构及体系理解财务报表分析基本方法掌握财务分析指标及综合分析原理63第3章财务估价原理货币时间价值债券估价股票估价公司估价重点:时间价值计算、估价原理及方法难点:各种估计模型及运用了解公司估价原理理解时间价值的含义掌握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债券、股票基本估价模型10第4章风险与收益关系风险与收益了解组合投资与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41184组合投资风险与收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重点与难点:风险的度量、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解单一风险的度量方法掌握风险与收益的基本原理及资本资产模型的运用5第5章长期投资决策及财务评价方法长期投资项目分类与决策程序财务评价原理与方法财务评价方法比较重点:财务评价原理与方法难点:财务评价方法比较了解长期投资项目分类与决策程序理解各种财务评价方法的适应范围掌握财务评价原理与方法66第6章长期投资决策参数估算及风险分析投资项目现金流量估算资本成本与项目折现率长期投资决策的风险分析重点:长期投资参数估算难点:风险分析了解项目现金流分类理解资本成本与项目折现率的关系掌握项目现金流估算方法、各种资本成本的计算67第7章长期融资方式普通股融资长期负债融资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融资重点:股票发行与上市,租赁决策难点:租赁决策,认股权证价格了解资本市场与融资操作基本程序与方法理解长期融资的具体种类及利弊掌握股票发行与上市,租赁决策48第8章财务规划与外部融资财务规划概述对外融资数量与销售百分比法企业增长与外部融资重点:运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外部资金需要量,内部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难点:内部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了解财务规划的含义与意义理解财务规划的变量及逻辑关系掌握销售百分比法,内部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4第9章资本结构决策与管理了解经营风险与财61199公司风险与杠杆分析资本结构理论资本结构决策方法重点:各种杠杆系数的计算及财务意义,资本结构决策方法的运用难点:资本机构方法务风险含义,资本结构理论理解各种杠杆系数的财务意义掌握各种杠杆系数的计算,资本结构决策常见方法10第10章股利分配政策股利分配的内容及支付程序股利政策理论股利政策实践股票回购与分割重点:股利政策实践难点:股票回购与分割了解股利分配的内容及支付程序,股利政策理论理解股票回购与分割掌握股利政策实践411第11章营运资本政策与短期债务融资营运资本概述营运资本财务政策短期债务融资重难点:营运资本的财务意义,商业信用的资本成本,信用借款,短期借款成本了解营运资本财务政策理解各项短期融资方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营运资本的财务意义,商业信用的资本成本,信用借款,短期借款成本412第12章流动资产管理现金预算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重点:现金预算的编制,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信用政策的内容及财务决策,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难点:现金预算的编制,信用政策的财务决策了解应收账款的信用分析方法理解现金日常管理,应收账款,存货的功能掌握现金预算的编制,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信用政策的内容及财务决策,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6合计64120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实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思维能力.
1.
组织形式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突出学生主动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3.
教学手段以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报告试验…所占比例(40%)15%15%1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60%)%%%%121《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高级财务会计英文名称AdvancedFinancialAccounting课程代码CJ00191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会计学A》、《中级财务会计》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专业本科编制时间2014.
11.
11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高级财务会计》(第四版),刘永泽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高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第四版),刘永泽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教学参考资料1、《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最新版2、《高级会计学(英文版·第10版)》,比姆斯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3、《高级财务会计》,储怡昀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4、《高级财务会计》(第2版),陈信元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5、《中级财务会计》,杜兴强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网络学习资源财政部会计司官方网站http://kjs.
mof.
gov.
cn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王慧琳讲师硕士研究生审核负责人.
陶学伟.
教授.
.
学士.
.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
教授.
博士.
.
大纲编制人员王慧琳、唐恒书、邹照菊122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是我校会计专业主干专业必修课程.
主要教学目标是: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掌握公司(企业)及集团股份公司、上市公司的特殊经济业务和报表项目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全过程核算业务知识,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解决会计主体(或多会计主体)可能发生的创新经济业务中的会计处理问题.
2、培养学生利用学习的会计理论和知识对会计实务进行必要的职业判断,使专业理论与知识较充分融入企业经济管理,以适应公司企业、集团公司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跨国集团对会计复合性应用人才的需要.
3、培养学生对高精难会计处理业务的基本方法的掌握,了解国际会计标准及惯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高级财务会计的重要意义,熟悉企业会计实务中特殊业务核算基本方法和程序,熟练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中.
其具体要求如下:1、熟练掌握企业合并会计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2、掌握外币业务会计;3、熟练掌握租赁业务会计;4、掌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5、熟练掌握股份支付会计;6、了解中期财务报告和分部报告的编制;7、了解清算会计8、了解特殊行业会计;9、理解所得税会计的含义、掌握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主要程序与内容;10、掌握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账务处理;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与核算.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第一章企业合并会计二、企业合并概述三、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四、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了解企业合并的概念和分类;熟练掌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6学时123熟练掌握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第二章合并财务报表第一节合并财务报表概述第二节与内部股权投资有关的抵销处理第三节与内部债权、债务有关的抵销处理第四节与内部资产交易有关的抵销处理第五节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其他问题第六节合并财务报表综合举例理解合并财务报表的概念和合并原理;熟练掌握与内部股权投资有关的抵销处理;熟练掌握与内部债权、债务有关的抵销处理;熟练掌握与内部资产交易有关的抵销处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6学时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第一节外币业务概述第二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第三节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了解外币业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熟练掌握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熟练掌握外币报表折算的基本原理.
4学时第四章租赁会计第一节租赁会计概述第二节承租人的会计处理第三节出租人的会计处理第四节售后租回的会计处理了解租赁业务的相关概念;熟悉掌握承租人的会计处理;熟练掌握出租人的会计处理;理解售后租回业务的会计处理4学时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第一节金融工具概述第二节金融工具会计的基本问题第三节衍生金融工具用于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了解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了解金融工具会计的基本问题;掌握衍生金融工具用于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
4学时第六章股份支付会计第一节股份支付概述第二节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第三节股份支付的特殊问题理解股份支付的概念和分类;熟练掌握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综合应用准则处理股份支付的特殊问题.
4学时第七章中期财务报告第一节中期财务报告概述第二节中期财务报告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第三节比较中期财务报告报表的编制及披露了解中期财务报告的概念、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和报表编制及披露.
2学时第八章分部报告第一节分部报告概述第二节报告分部及其确定方法第三节分部信息的披露了解分部报告的概念、报告分部的确定方法和分部信息的披露2学时第九章清算会计第一节企业清算概述了解企业清算的相关概念;2学时124第二节非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第三节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掌握非破产清算和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
第十章特殊行业会计:生物资产会计理解生物资产会计的处理方法2学时第十一章所得税会计第一节所得税会计概述第二节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第三节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理解所得税会计的含义、掌握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主要程序与内容6学时第十二章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一节会计政策变更第二节会计估计变更第三节会计差错更正第四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掌握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熟练掌握会计差错更正的账务处理;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与核算.
4学时复习2学时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及学生专业能力,采用以下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手段:1.
组织形式以教师讲解基础内容和重点、难点为主,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交叉训练为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上市公司案例分析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3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课内测验报告试验所占比例(%)33%33%33%结业考核(70%)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所占比例(%)100%125《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英文名称CorporateStrategyandRiskManagement课程代码CJ00016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管理学原理》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32/2考核方式笔试(开卷或闭卷)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编制时间2014.
10.
30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杨锡怀、冷克平、王江著,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参考资料[美]弗雷德·戴维著.
李克宁译.
战略管理.
第八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鲁道夫·格里宁,里查德·库恩著.
李向红,李国军译.
如何制定公司战略.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最新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网络学习资源中文数据库CNKI,英文数据库EBSCO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张霞副教授研究生/博士审核负责人蒋晓川副教授研究生/硕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研究生/博士大纲编制人员张霞、易世志、姚琦126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及会计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是:1.
使学生具备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企业战略的概念、特征,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步骤和条件,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企业宏观环境分析,行业及竞争环境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分析,企业使命、愿景与战略目标的确定,企业战略分类及基本战略思想,企业一般竞争战略,企业多角化战略,企业一体化战略及企业集团,企业跨国经营战略,企业并购与企业战略联盟,企业稳定型战略及紧缩型战略,企业战略的选择、实施与控制.
2.
培养学生利用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对具体企业的战略活动进行分析的能力.
掌握公司风险管理原则、风险策略、风险管理实务,以及企业倒闭风险和风险管理技术,为掌控公司风险,提升公司价值服务.
3.
培养学生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实际的企业战略管理活动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针对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企业战略制定和评估.
并且能够分析公司风险管理原则、风险策略、风险管理实务,以及企业倒闭风险和风险管理技术等.
4.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战略与创新的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企业战略管理导论企业战略的概念、特征,企业战略与战术、策略的区别,企业战略与规划、计划的区别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步骤,中国企业实施战略管理应具备的条件,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理解并掌握企业战略的概念、特征,明确企业战略与战术、策略的区别,明确企业战略与规划、计划的区别,理解并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步骤和条件,了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22企业宏观环境分析政治环境分析,经济环境分析,法律环境分析,科技环境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理解企业宏观环境分析,能够进行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23行业及竞争环境分析行业主要经济特性分析,行业吸引力分析,行业变革驱动因素分析,行业竞争理解行业及竞争环境分析,能够分析行业环境2127结构分析,竞争对手选择与分析,行业市场集中度、行业市场细分及战略组分析,行业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4企业内部条件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意义及问题,企业目前战略运行效果分析,企业资源强势与弱势分析,企业价值链分析,企业核心能力分析,企业产品竞争力及市场营销分析,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状况分析,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企业组织效能与管理现状分析,企业面临的战略问题分析.
理解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内容与方法,能够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及优势劣势.
25企业使命、愿景与战略目标的确定企业使命与愿景的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的确定.
明确企业使命与愿景的关系,了解企业使命与愿景的构成要素,明确企业战略目标的概念、要求及战略目标的内容.
26企业战略分类,企业的基本战略思想.
企业一般竞争战略包括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的概念、适用条件及其优缺点,分散型行业、规模经济型行业的企业竞争战略,行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竞争战略,动态竞争战略.
了解企业战略分类,理解企业的基本战略思想.
理解并掌握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的概念、适用条件及其优缺点,理解并掌握分散型行业、规模经济型行业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解并掌握行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竞争战略,了解动态竞争战略.
47企业多角化战略企业多角化战略的概念及类型,多角化战略的利弊分析,企业选择多角化战略的原因分析,企业绩效与采用多角化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企业多角化战略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多角化战略的利弊,明确企业多角化的原因,掌握多角化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28企业一体化战略及企业集团企业一体化战略的概念及分类,一体化战略的优缺点,企业集团的概念和特征、类型,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的关系,企业集团的组织机构.
了解企业一体化战略的概念及分类,理解一体化战略的优缺点,理解企业集团的概念和特征,了解企业集团的类型,理解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的关系.
29企业跨国经营战略跨国公司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及其选择,营造跨国公司的经营优势,跨国公司内母子公司关系的演化,跨国公司的新发展趋势,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了解跨国公司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理解并掌握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及其选择,明确如何营造跨国公司的经营优势,了解跨国公司内母子公司关系的演化及跨国公司的新发展趋势.
410企业并购与企业战略联盟企业并购的概念及类型,企业并购的动因,企业战略联盟的概念及特征、分类,了解企业并购的概念及类型,明白企业并购的动因,了解企业战略联盟2128企业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
的概念及特征、分类,理解企业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
11企业稳定型战略及紧缩型战略企业稳定型战略及紧缩型战略的概念、原因、类型,优缺点.
了解企业稳定型战略及紧缩型战略的概念、原因、类型,优缺点.
212企业战略的选择、实施与控制企业战略方案的评价过程,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企业战略实施的原则与模式,企业战略实施的主要任务,企业战略计划的概念、作用、工作步骤,企业战略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关系,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企业年度目标的制定、展开与管理,企业战略实施的控制系统,平衡计分卡的概念、作用、管理流程、因果关系、指标体系.
了解企业战略方案的评价过程,理解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理解并掌握企业战略实施的原则与模式.
明确企业战略计划工作步骤,理解企业战略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关系,明确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掌握企业年度目标的制定与管理,理解企业战略实施的控制系统,理解系统平衡计分卡的概念、管理流程、指标体系.
213风险管理原则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程序、风险管理策略、成本、效益和挑战.
理解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程序、风险管理策略、成本、效益和挑战.
214风险管理实务识别、评估和应对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操作风险、项目风险、法律或合规性风险、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及其管理、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对汇率和利率风险的监督与控制、与财务风险及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简单计算、管理财务风险的其他办法、对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环境变化的管理.
了解识别、评估和应对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操作风险、项目风险、法律或合规性风险、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及其管理、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对汇率和利率风险的监督与控制、与财务风险及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简单计算、管理财务风险的其他办法、对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环境变化的管理.
2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组织形式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报告相结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129采用课堂讲授、学生分组学习、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4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报告试验…所占比例(40%)10%20%10%结业考核(60%)考核方式卷面考试(开卷或闭卷)所占比例(60%)60%%%%130《国际会计》(双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国际会计(双语)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Accounting(Bilingual)课程代码CJ01047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程《会计学A》、《大学英语提高课程(Ⅰ-Ⅱ)》《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修读性质任选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考核方式考查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专业本科编制时间2014.
11.
11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国际会计》(第九版),常勋常亮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教学参考资料1、《比较国际会计》(第11版),ComparativeInternationalAccounting,[英]诺比斯等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2、《国际会计》(第四版),郝振平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年10月网络学习资源1、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官方网站http://www.
ifrs.
org2、财政部会计司官方网站http://kjs.
mof.
gov.
cn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王慧琳讲师硕士研究生审核负责人.
陶学伟.
教授.
.
学士.
.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
教授.
博士.
.
大纲编制人员王慧琳、郑洁、张健131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主要面向会计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使用中英文系统讲解国际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对会计惯例和财务报表作了国际比较;探讨各国会计模式的区别及如何实现国际会计协调化.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使用中英文掌握:1、了解世界各主要国家的会计理论和实务,掌握其基本原理,对国际会计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2、熟练掌握各国会计惯例和差异,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惯例和实务体系.
3、理解国际会计趋同以及国际会计组织在其中的作用.
4、了解国际会计中的常见问题,如物价变动、合并财务报表、金融工具、外币交易、国际税务等.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第一章介绍国际会计的形成与发展Theconceptsandhistoryofinternationalaccounting.
第一节会计的国际化第二节会计职业界的国际化第三节国际会计的内容和定义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了解国际会计的形成和国际会计的发展过程;掌握国际会计的不同含义2学时第二章会计惯例和财务报表的国际比较Therelationshipofaccountingpracticeandaccountingstandards,andinternationalcomparisonofaccountingpractice.
Internationaldifferencesofbalancesheet,incomestatementandcashflowstatement,accountinginformationdisclosureandadjustment,socialresponsibilityoffinancialstatements,andreformsofconsolidatedfinancialstatements.
第一节重要会计惯例的国际比较第二节财务报表的国际比较了解会计惯例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掌握会计惯例在整体上和分项上的国际比较.
了解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三种基本财务报表的国际差异;明确财务报表的披露要求和调整方法;掌握全面收益的列报,掌握增值表的列报;掌握如何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掌握合并财务报表的改革趋向.
6学时第三章比较会计模式Understandmajoraccountingmodelsandtheirenvironments.
AccountingmodelsofUS,UK,FranceandGermanyandtheircharacteristics.
AccountingmodelsofJapan,HollandandSweden,andtheirdifferencescomparedwithotherdevelopedcountries;了解各国环境因素的不同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会计模式;掌握会计发展的四种模式及全球会计模式的分类.
了解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会计模式产生的不同环境;掌握美国、英国、法国8学时132Thecharacteristicsofaccountingmodelsindevelopingcountries.
第一节会计模式的国际分类第二节美国会计模式第三节英国会计模式第四节法国会计模式第五节德国会计模式第六节日本、荷兰、瑞典的会计实务体系第七节捷克(转型期国家)会计实务体系的特征第八节发展中国家会计实务体系的一般特征和德国会计模式的基本特征;了解美、英、法、德四国会计模式在发达国家中的影响.
掌握日本、荷兰、瑞典三国会计模式的特点;掌握美英会计模式和欧洲大陆会计模式的主要区别及并立的现状和未来的协调化趋势;掌握捷克会计模式的特点;掌握发展中国家会计模式的一般特征.
第四章国际会计协调化和趋同化活动Internationalharmonizationandconvergenceofaccounting第一节概说第二节联合国的国际会计协调化和趋同化活动第三节欧盟(其前身为欧共体)的协调化和趋同化活动第四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协调化和趋同化活动第五节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的协调化和趋同化活动第六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及国际审计准则第七节其他职业界国际组织的协调化和趋同化活动掌握国际会计协调化的含义和当前的强劲趋势;了解各种国际性政府机构、区域性国家联盟、官方机构国际组织以及民间国际组织对国际会计协调化所作的努力;了解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外各主要国际组织.
4学时第五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国际会计准则ThehistoryofIASCandtheirwork第一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努力成果第二节《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第三节国际会计准则与核心准则体系第四节重塑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未来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发展过程;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立场和努力成果;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明确重塑IASC的未来的主要内容及未来展望.
4学时第六章物价变动会计Accountingforpricechangesandtheaccountingpractice.
第一节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模式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模式;现行成本/名义购买力模式;对物价变动会计基本模式的评价第二节物价变动会计的国际展望物价变动会计的国际对比;美国的按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模式进行部分重新表述的程序;英国的现行成本模式;巴西高通货膨胀环境下的不变购买力模式了解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模式及其评价;了解物价变动会计的国际对比:美国的按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模式进行部分重新表述的程序,英国的现行成本模式和巴西高通货膨胀环境下的不变购买力模式.
4学时133第七章介绍国际会计中的常见问题,如合并财务报表、金融工具、外币交易、国际税务等.
复习了解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了解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以及金融期货、期权、互换(掉期)交易的会计处理和金融工具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了解外币交易和报表折算;了解国际税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明确各国税制的差异;掌握国际双重课税的避免方法,掌握国际反避税的一般方法;明确国际税务计划的制定和国际转移价格的制定.
4学时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在学生已经学习完成会计主要专业课程和达到一定英语水平的情况下,采用以下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手段:1.
组织形式以教师讲解基础内容,学生进行PPT主题演讲和完成小报告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5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报告试验PPT演讲所占比例(%)20%%%40%40%结业考核(50%)考核方式英文论文所占比例(%)100%134《企业内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企业内部控制英文名称EnterprisesInternalControl课程代码CJ01015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中级财务会计、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学、审计学原理等修读性质任选学时/学分理论32/2考核方式笔试(闭卷)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专业编制时间2014.
11.
10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1]方红星,池国华主编,《内部控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5教学参考资料[1]李宇立主编,《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讲解与案列分析》[M](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4[2]杨有红著,《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构建、运行、评价》[M](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3]于而立著,《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M](第一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4网络学习资源[1]国家精品课程网站(http://course.
jingpinke.
com/)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吴新红副教授硕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吴新红,向乐乐,郑欢135二、课程目标与任务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思考练习等环节教学,实现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内部控制理论:一是通过借鉴内部控制理论(主要是COSO报告和巴塞尔协议),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问题.
根据我国近些年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规范,提出建立适应我国现代企业要求的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框架.
;二是通过对现代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的分析,针对现代企业存在的"代理人问题"等,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多级内部控制系统";适应企业价值链管理模式创新的需要,建立企业"价值链控制系统",以及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设现代企业"集成化的内部控制系统";三是主要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的实务,包括管理控制系统、会计控制系统、风险控制系统以及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等.
2、使学生获得以崭新的视角认识、建立和实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在未来的会计实务工作中能准确理解并掌握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有意识地抵御外部风险、防止财务舞弊、提升管理绩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总论知识点:(1)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2)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3)我国内部控制法规的发展;(4)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
教学重点:(1)内部控制发展四阶段的特点;(2)我国内部控制法规的发展趋势状况;(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
教学难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1)了解内部控制发展的四阶段;(2)理解内部控制发展四阶段的特点;(3)了解我国内部控制法规的发展趋势;(4)掌握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
理论:4时2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点:(1)内部控制的定义及目标;(2)内部控制的原则及要素;(3)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教学重点:(1)内部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2)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间的关系;(3)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及目标;(2)了解内部控制的原则及要素;(3)理解内部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4)掌握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间的关系.
理论:2时136教学难点: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间的关系3内部环境知识点:(1)内部环境概述;(2)组织框架、发展战略;(3)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教学重点:(1)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2)组织框架的定义、设计与运行;(3)发展战略的意义、制定与实施;(4)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的概念与设计.
教学难点:(1)组织框架的设计与运行;(2)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1)了解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2)了解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的概念与设计;(3)理解组织框架的设计与运行,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理论:2学时4风险评估知识点:(1)目标设定;(2)风险识别;(3)风险分析;(4)风险应对.
教学重点:(1)战略目标及业务层面目标的设定(2)风险识别的过程与方法;(3)风险分析方法与应对策略.
教学难点:(1)风险识别的过程与方法;(2)风险分析方法与应对策略.
(1)了解目标设定的含义与内容;(2)理解风险分析方法与应对策略(3)掌握风险识别的过程与方法.
理论:2学时5控制活动知识点:(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与授权审批控制;(2)会计系统控制与财产保护控制;(3)预算控制与运营分析控制;(4)绩效考评控制与合同控制.
教学重点:预算控制及绩效考评控制教学难点:绩效考评的三种模式(1)了解各项控制活动的含义及内容;(2)理解全面预算的作用、实施主体及流程;(3)掌握绩效考评的三种模式.
理论:4学时6信息与沟通知识点:(1)内部信息传递;(2)信息系统;(3)沟通.
教学重点:(1)内部信息传递的定义、基本流程、总体要求及控制措施;(2)信息系统的定义、开发方式、控制体系及控制措施.
(1)了解内部信息传递和沟通;(2)理解内部信息传递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控制措施;(3)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运营及维护的主要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理论:4学时137教学难点:(1)内部信息传递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控制措施;(2)信息系统开发、运营及维护的主要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7业务活动控制知识点(1)资金活动控制与采购业务控制;(2)资产管理控制与销售业务控制;(3)研究及开发控制与工程项目控制;(4)担保业务控制与业务外包控制;(5)财务报告控制教学重点:(1)各业务活动的总体要求;(2)各业务活动的流程;(3)各业务活动的关键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教学难点:各业务活动的关键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1)了解各业务活动的总体要求;(2)理解各业务活动的流程;(3)掌握各业务活动的关键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理论:8学时8内部监督知识点(1)内部监督的机构及职责;(2)内部监督的程序;(3)内部监督的方法.
教学重点:(1)内部监督的意义、体系的构成及其各机构的职责;(2)内部监督程序的内容;(3)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的主体及具体方式.
教学难点:内部监督的方法.
(1)了解内部监督的意义、体系的构成及其各机构的职责;(2)理解内部监督程序的内容;(3)掌握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的主体及具体方法.
理论:2学时9内部控制评价知识点(1)内部控制评价概述;(2)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与实施;(3)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4)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底稿与报告.
教学重点:(1)内部控制评价的定义、内容原则与方法;(2)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机构与实施程序;(3)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和种类、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步骤.
教学难点:(1)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机构与实施程序;(2)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步骤.
(1)了解内部控制评价的定义、内容原则与方法;(2)理解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底稿与报告;(3)掌握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机构与实施程序;(4)掌握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步骤.
理论:2学时10内部控制审计知识点(1)审计范围与审计目标;(1)了解内部控制审计的业务范围及时间范围的界定;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2学时138(2)计划审计工作;(3)实施审计工作;(4)评价控制缺陷;(5)完成审计工作;(6)出具审计报告.
教学重点:(1)内部控制审计的业务范围及时间范围的界定;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的关系;(2)实施审计工作的程序;(3)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标准.
教学难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出具.
目标;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的关系;(2)理解审计工作的计划与完成、实施审计工作的程序、内部控制缺陷的处理;(3)掌握出具审计报告的方法.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学习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老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多媒体展示、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后练习、网上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相长.
1.
组织形式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贯穿三个结合:教师讲授与课堂启发相结合,案例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后练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1)对每章的教学重难点,除采用直接讲授法、教材例题演示法、课堂提问与练习等基本教学方法外,还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接受程度、教学时间等情况,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课堂案例讨论、课后分组交流、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2)对各章的其他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课堂直接讲述或课后学生自读教材这两种方法.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3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所占比例(30%)10%20%0%结业考核(70%)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70%)70%139《国际金融B(双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国际金融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Finance课程代码CJ01076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选修课/专业课西方经济学金融学修读性质任选学时/学分32/2考核方式考查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经济,会计编制时间2013.
6.
20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阿普尔亚德主编,《国际金融》(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教学参考资料[1]《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分册》(第六版)阿普尔亚德.
赵英军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2]《国际金融》(第二版)杨胜刚,姚小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版.
网络学习资源人大经济论坛www.
pinggu.
org;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http://www.
ccer.
edu.
cn/cn/;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http://www.
cenet.
org.
cn/cn/.
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谢继文讲师博士研究生审核负责人谢水清副教授学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谢继文、沈港、郑先勇140二、课程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及其框架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阐明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金融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为其学习经济、管理学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和课外查阅资料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金融理论方法、外汇市场、汇率计算等,为完成各门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①了解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及主要内容,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理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影响及调节措施.
②了解外汇的基本概念、种类及作用、汇率的决定基础,掌握汇率的标价方法及换算、各种汇率制度的区别,理解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TheBalance-of-PaymentsAccounts(4)知识点RecentGrowthofTradeandCapitalMovementsCreditsandDebitsinBalance-of-PaymentsAccountingSampleEntriesintheBalance-of-PaymentsAccounts(5)教学重点AssemblingaBalance-of-PaymentsSummaryStatement(6)教学难点CreditsandDebitsinBalance-of-PaymentsAccounting(1)Explainwhatismeantbyacountry's"balance-of-payments"statementandhowitisconstructed(2)Analyzethedifferencebetweenalternativeaccountingbalanceswithinthebalance-of-payments.
(3)Describetherecentbalance-of-paymentsexperienceoftheU.
S.
andtheinternationalinvestmentposition2学时2TheForeignExchangeMarket(1)知识点IntroductionTheForeignExchangeRateanditsMarketTheSpotMarket(1)Summarizethefundamentalunderpinningsoftheforeignexchangemarket.
(2)Explainthedistinctionsbetweenvariousmeasuresoftheexchangerate.
4学时141TheForwardMarketTheLinkBetweenTheForeignExchangeMarketsandtheFinancialMarkets(2)教学重点TheForeignExchangeRateanditsMarketTheForwardMarket(3)教学难点TheSpotMarketTheLinkBetweenTheForeignExchangeMarketsandtheFinancialMarkets(3)Differentiatetherolesofhedging,arbitrage,andspeculationinforeignexchangemarkets.
(4)Describethelinksbetweenthecurrentspotrateandcontractstobuyorsellforeignexchangeinthefuture.
3InternationalFinancialMarketsandInstruments(1)知识点InternationalBanklendingTheInternationalBondMarketTheInternationalStockMarketFinancialLinkagesandEurocurrencyDerivativesTheCurrentDerivativesMarket(2)教学重点TheInternationalBondMarket;TheInternationalStockMarketCommonlyusedderivatives(3)教学难点Internationalbanklending(1)Summarizethefundamentalcomponentsofinternationalfinancialmarkets(2)Illustratehowglobalmoneymarkets,interestrates,andforeignexchangemarketsareinterdependent(3)Describethefunctionandoperationofinternationalbondandstockmarket(4)Describethetypesandrolesofinternationalcurrencyandmonetaryderivatives(5)Describeinternationalfinanciallinkages(6)Describethecurrentconditionofglobalderivativemarket4学时4TheMonetaryandPortfolioBalanceApproachestoExternalBalance(1)知识点ThemonetaryapproachtothebalanceofpaymentsThemonetaryapproachtotheexchangerateTheportfolioapproachtothebalanceofpaymentsandexchangerateExchangerateovershooting(2)教学重点ThemonetaryapproachtothebalanceofpaymentsTheportfolioapproachtothebalanceofpaymentsandexchangerate(3)教学难点ThemonetaryapproachtotheexchangerateExchangerateovershooting(1)Showhowthesupplyanddemandformoneycanaffectacountry'sbalanceofpayments(2)Showhowthesupplyanddemandformoneyandincomechangescanaffectacountry'sexchangerate(3)Describehowotherfinancialassetsbesidesmoneycaninfluenceexchangeratesandinternationalpaymentspositions.
(4)Explainhowachangingexchangeratecanovershootitsnewequilibriumvalue.
4学时1425PriceAdjustmentsandBOPDisequilibrium(1)知识点ThePriceAdjustmentProcessandtheCurrentAccountUnderaFlexible-rateSystemThePriceAdjustmentMechanisminaFixedExchangeRateSystem(2)教学重点ThePriceAdjustmentMechanisminaFixedExchangeRateSystem(3)教学难点ThePriceAdjustmentProcessandtheCurrentAccountUnderaFlexible-rateSystem(1)Explainhowchangesintheexchangerateaffectthemovementofgoodsandservicesandthetradebalancesofcountries.
(2)Explainhowpriceelasticityofdemandrelatestothestabilityofforeignexchangemarkets.
(3)Illustratehowthepriceadjustmentmechanismfunctionsunderasystemoffixedorpeggedexchangerates.
2学时6NationalIncomeandtheCurrentAccount(1)知识点ThecurrentaccountandnationalincomeAnoverviewofpriceandincomeadjustmentsandsimultaneousexternalandinternalbalance(2)教学重点currentaccountandnationalincome(3)教学难点priceandincomeadjustmentsandsimultaneousexternalandinternalbalance(1)ShowhowtheincorporationofaforeigntradesectorintoaKeynesianincomemodelaltersthedomesticsaving/investmentrelationshipandchangesthemultiplier.
(2)Demonstratethatnationalincomeequilibriummaynotbeconsistentwithequilibriuminthecurrentaccount.
(3)Explainwhyincomelevelsacrosscountriesareinterdependent2学时7EconomicPolicyintheOpenEconomyunderFixedExchangeRates(1)知识点Targets,Instruments,andPolicyGeneralEquilibriumintheOpenEconomy:theIS/LM/BPModelGeneralEquilibriumintheOpenEconomy:theIS/LM/BPModelTheEffectsofFiscalandMonetaryPolicyunderFixedExchangeRatesTheEffectsofOfficialChangesintheExchangeRate(2)教学重点internalandexternalbalanceandpolicyinstrumentsTheEffectsofOfficialChangesintheExchangeRate(3)教学难点theslopeofBPcurveanditsprecisevalueTheEffectsofFiscalandMonetary(1)BeabletoidentifyinternalandexternalbalanceandpolicyinstrumentsinaMundell-Flemingdiagram(2)BeabletoexplaintheslopeofBPcurveanditsprecisevalue(3)Beabletodescribetheimpactofchangesinfiscalandmonetarypolicyonincome,trade,andinterestratesunderfixedexchangerates(4)Beabletoperceivehowvaryingdegreesofcapitalmobilityaltertheeffectivenessoffiscalandmonetarypolicyunderfixedexchangerates4学时143PolicyunderFixedExchangeRates8EconomicPolicyintheOpenEconomyunderFlexibleExchangeRates(1)知识点TheEffectsofFiscalandMonetaryPolicyUnderFlexibleExchangeRatesTheeffectsofExogenousShocksintheIS/LM/BPModel(2)教学重点TheEffectsofFiscalandMonetaryPolicyUnderFlexibleExchangeRates(3)教学难点TheeffectsofExogenousShocksintheIS/LM/BPModel(1)Beabletoanalyzetheimpactoffiscalandmonetarypolicyonincome,trade,andexchangeratesunderflexibleexchangerates.
(2)Beabletoshowhowexternaleconomicshocksaffectthedomesticeconomyunderflexibleexchangerates.
2学时9PricesandOutputintheOpenEconomy:AggregateSupplyandDemand(1)知识点AggregatedemandandsupplyintheclosedeconomyAggregatedemandandsupplyintheopeneconomyThenatureofeconomicadjustmentsandmacroeconomicpolicyintheopeneconomy(2)教学重点Aggregatedemandandsupplyintheopeneconomy(3)教学难点Thenatureofeconomicadjustmentsandmacroeconomicpolicyintheopeneconomy(1)Beabletoexplainthefundamentallinksbetweeninternationaltransactionsandaggregatesupplyandaggregatedemand.
(2)Beabletodemonstratehoweconomicshocksandpoliciesaffectpricesandoutput.
2学时10作业讲解及总复习6学时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组织形式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集体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多形式课外指导.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144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问题设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讲解、文献查阅、经典著作选读、读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堂检测等.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精选视频.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3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所占比例5%15%10%结业考核(70%)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70%145《工程会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工程会计英文名称EngineeringAccounting课程代码CJ01085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修读性质选修学时/学分32课时/2学分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编制时间2015年11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叶晓玲编著,《施工企业会计》[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教学参考资料[1]白蓉、安淑名主编,《施工企业会计》(高等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平准编著,《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纳税实务》,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网络学习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中国财经网、中国财经信息网数据库:CNKI、维普、EBSCO等.
电子期刊:①Accountinghorizons;②AccountingReview③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邹照菊副教授博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本科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邹照菊、叶晓玲、向乐乐、王慧琳146二、课程目标与任务课程目的:①本课程以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为依据,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中心,以会计要素为主线,以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等为视角,分别介绍业主单位(企业)、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特点、主要财务关系及典型业务活动,并系统阐述了各企业的会计核算基本原理、主要业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必备的基本技能,并包括了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会计前沿和行业热点问题;②与目前市面上其他教材大多仅从施工企业一方角度介绍工程项目会计核算不同,本课程最大特色在于从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三方角度全面介绍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
因此本课程共设"业主方篇"、"施工方篇"、"监理方篇"、"前沿篇"四篇,分别介绍业主单位(企业)、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各自典型的、独具特色的会计业务的核算原理及方法,包括了会计准则或制度的适用、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分录的编写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力求给学生一个全面的角度来了解工程项目的相关会计业务;③本课程特设"前沿篇",包括了诸如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行业热点和会计前沿问题,以反映随时间、环境变化而不断涌现的、与行业相关的会计新议题.
因此本课程具有全方位、多角度、内容新、适用性广、动态性强等特点,以加深学生对"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将会计学习与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相联系、动态的思维和学习模式.
课程任务: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到,业主单位(企业)、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特点及主要的、典型的业务活动,以及针对这些典型业务活动的会计核算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并掌握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分录编写和会计报表编制等必备的基本技能;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到,围绕某一工程建设项目,各相关合同利益主体方是如何按照会计要素具体进行会计核算的,以及这些会计核算有哪些异同及其之间的关联性;③更进一步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到,会计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活动之一,今后要从事与工程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应当具备运用会计信息参与工程项目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开放心态,勤于思考,关注行业147热点与会计前沿,与时俱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第一篇工程会计概述第一章工程合同管理第一节工程合同的概念及作用第二节工程合同的法律依据第三节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合同关系及其权利与义务第四节工程合同的类型及其主要特点第五节工程合同管理的过程与方法第六节工程合同管理的作用及意义第七节工程合同管理案例第二章工程会计概述第一节工程会计概念第二节工程会计的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三节工程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了解工程合同的概念及作用(2)清楚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合同关系(3)了解工程合同的类型及管理4学时2第二篇业主方篇第一章业主单位(企业)会计概述第一节业主、建设方、施工方、发包方、承包方、代理方相关概念的区分第二节业主单位(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第三节业主单位(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第二章业主单位(企业)的组建形式第一节业主方本身是建设方且成立项目管理公司情况下的会计核算第二节业主方不是建设方情况下的会计核算第三节业主方本身是建设方同时是发包方情况下的会计核算第四节BT、BOT模式下的会计核算第三章业主单位(企业)的业务特点第一节建设企业的主要业务活动第二节建设企业的资金运动和财务关系第四章业主单位(企业)主要业务的会计核算(1)理解业主方相关概念及主要特点(2)掌握业主方单位主要业务活动的会计核算6学时148第一节货币资金第二节材料第三节固定资产第四节投资性房地产第五节收入第六节成本第七节费用第八节负债第九节利润第五章业主单位(企业)财务报告第一节资产负债表第二节利润表第三节现金流量表第四节财务报告附注3第三篇施工方篇第一章施工企业会计的概述第一节施工企业会计的概念第二节施工企业会计的特点第二章施工企业的资金运动和财务关系第一节施工企业的资金运动第二节施工企业的财务活动第三节施工企业的财务关系第三章施工企业主要业务会计核算第一节货币资金第二节存货(材料/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第三节应收及预付款项第四节固定资产(临时设施/机械设备)第五节投资性房地产第六节应付及预收款项第七节工程施工第八节机械作业第九节辅助生产成本第十节建造合同收入与费用第十一节工程结算第十二节利润及利润分配第四章施工企业财务报告第一节资产负债表第二节利润表第三节现金流量表第四节财务报告附注(1)理解施工企业的业务特点和主要业务(2)掌握施工企业主要业务活动的会计核算10学时4第四篇监理方篇(1)理解监理企业的特8学时149第一章监理企业会计的概述第一节监理企业会计的概念第二节监理企业会计的对象第三节监理企业会计的特点第二章监理企业的业务特点第一节监理企业的主要业务第二节监理企业的资金运动第三节监理企业的财务关系第三章监理企业主要业务会计核算第一节货币资金第二节材料第三节固定资产(实验设备\临时设施)第四节监理收入第五节监理成本第六节费用第七节利润及利润分配第四章监理企业财务报告第一节资产负债表第二节利润表第三节现金流量表第四节财务报告附注点及主要业务活动(2)掌握监理企业主要业务活动的会计核算5第五篇前沿篇第一章环境会计第一节环境会计的概述第二节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第三节环境会计的核算方法第四节环境会计对工程建设行业的影响第二章人力资源会计第一节人力资源会计概述第二节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对象第三节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方法第四节人力资源会计对工程建设行业的影响第三章责任会计第一节责任会计概述第二节责任会计的核算对象第三节责任会计的核算方法第四节责任会计对工程建设行业的影响第四章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第一节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概述第二节工程建设的资金控制第三节工程建设的物资控制(1)理解工程建筑行业的主要前沿热点领域和问题(2)掌握工程建筑行业的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的主要业务的会计核算4学时150第四节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第五节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第六节工程建设的安全控制第七节工程建设的招投标控制第八节工程建设的廉政风险管理第九节工程建设的质量风险管理第五章其他新兴会计领域第一节工程建设与大数据第二节建筑行业营改增第三节工程建设与税务筹划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本课程主要通过课堂讲授方式使学生掌握业主单位(企业)、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等主要业务活动的会计核算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能了解业主单位(企业)、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等的生产经营活动流程及特点,熟悉其日常业务的会计处理,掌握其独具特色的会计业务的核算原理及方法,并能编制财务报告.
同时了解诸如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行业热点和会计前沿问题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评估和思考它们对工程建设行业及业主单位(企业)、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等的影响.
根据本门课程的目标、课程性质与学生的相应特点,特提出符合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
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为主,同时辅以实验室手工实验,并结合案例教学等方式进行.
2.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手工实验、教师讲+学生学等方法.
教授法中以案例教学法、基于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等开展启发示教学,学生学则主要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其自觉学习并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适当布置课后练习,对所学知识加强巩固.
在理论讲授中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和黑板板书,多方面利用网络资源,并开展小组讨论、案例启发等,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并学会实际运用.
151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报告所占比例(40%)20%10%1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60%)60%152《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表课程名称财务分析英文名称FinancialAnalysis课程代码CJ10005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修读性质选修学时/学分56学时/3学分,2.
5+0.
5学分,40学时理论教学,16学时实验教学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专业编制时间2014年9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1].
叶晓玲、张健,《财务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教学参考资料[1]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第七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2]吴世农,吴育辉编CEO财务分析与决策(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网络学习资源[1]江西财经大学国家精品课程:http://skynet.
jxufe.
cn/jpkc/2010/cwfx/index.
html[2]巨潮资讯网:http://www.
cninfo.
com.
cn/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责任分工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叶晓玲教授硕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
教授.
博士.
.
大纲编制人员叶晓玲、梁丽、唐恒书153二、课程目标与任务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实验等环节教学,实现下列教学目标:(1)学生在学习财务分析课程时,应做到将财务分析课程内容与"财务管理"课程相结合,寓财务分析于财务管理之中.
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活动分析是财务分析课程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二者不可偏废.
学好财务分析要进行大量的财务案例分析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实际训练,学生应经常浏览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及其财务分析报告,阅读《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和美国的《TheJournalofFinancialAnalyst》等财务杂志,了解公司财务分析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变化.
(2)使学生熟悉政策法规信息、市场信息对财务分析的影响;能够运用企业行业的经济特征和企业竞争策略理论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的状况;掌握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等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运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等各单项分析技术以及杜邦财务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3)使学生通过财务分析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作为财务分析师或分析人员应如何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如何分析财务活动状况、如何评价财务绩效,具备利用会计报表等信息进行财务实际案例分析、财务评价的基本技能,为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必要基础,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素质.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第一章财务分析概论(1)知识点财务分析的内涵和目的财务分析的主体和对象财务分析的体系与内容财务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教学重点财务分析的内涵和目的财务分析的主体和对象(3)教学难点财务分析的内涵和目的(1)掌握财务分析的内涵和目的(2)掌握财务分析的主体和对象(3)熟悉我国及西方国家财务分析的体系与内容(4)了解财务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2第二章财务分析背景信息(1)知识点(1)掌握财务分析信息的作用,4154财务分析信息的作用和种类财务分析的外部环境信息行业背景与经营策略分析企业财务报告信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资(2)教学重点财务分析的外部环境信息行业背景与经营策略分析(3)教学难点行业背景与经营策略分析了解财务分析的种类;(2)熟悉政策法规信息、市场信息和审计报告对财务分析的影响;(3)能够运用企业行业的经济特征和企业竞争策略理论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的状况;(4)理解财务报告在财务分析中的作用;(5)了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主要内容.
3第三章财务分析方法(1)知识点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2)教学重点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3)教学难点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1)要求掌握各种方法的内涵;(2)熟悉每种方法所包括的指标类型,掌握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3)能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4第四章资产负债表分析(1)知识点资产负债表分析概述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2)教学重点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3)教学难点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1)理解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目的.
(2)了解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
(3)掌握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内涵.
(4)掌握对资产负债表的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
55第五章利润表分析(1)知识点利润表分析概述利润表项目分析利润表趋势分析利润表结构分析(2)教学重点利润表项目分析(1)熟悉利润表构成内容和各个项目的名称.
(2)理解利润表重点项目的质量内涵.
(3)掌握利润表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方法,能够通过分析把握利润表传达的信息.
4155利润表结构分析(3)教学难点利润表项目分析利润表结构分析6第六章现金流量表分析(1)知识点现金流量表分析概述现金流量表的项目分析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2)教学重点现金流量表的项目分析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3)教学难点现金流量表的项目分析(1)领会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含义和财务信息的作用.
(2)掌握现金流量的项目分析、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3)能够运用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评价公司的获现能力,预测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决策.
47第七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1)知识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概述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结构分析与趋势分析(2)教学重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结构分析与趋势分析(3)教学难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结构分析(1)理解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含义和财务信息的作用.
(2)掌握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项目分析、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3)能够运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和结构情况,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决策.
28第八章偿债能力分析(1)知识点偿债能力分析概述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2)教学重点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和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和分析(3)教学难点运用实际案例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1)掌握偿债能力分析的内涵和意义.
(2)了解偿债能力的影响因素(3)掌握有关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4)学会运用这些指标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39第九章营运能力分析(1)知识点营运能力分析概述(1)了解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掌握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2156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长期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2)教学重点资产运用效率主要指标的含义、计算及分析方法(3)教学难点资产运用效率主要指标的运用.
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等指标的分析方法.
(3)理解资产运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10第十章盈利能力分析(1)知识点盈利能力分析概述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与销售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2)教学重点盈利能力指标及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3)教学难点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盈利能力指标主要指标的运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1)掌握盈利能力分析的内涵和意义.
(2)熟悉盈利能力指标体系的构成.
(3)掌握盈利能力指标的含义和指标的计算,并学会运用这些指标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511第十一章发展能力分析(1)知识点发展能力分析的内涵发展能力指标分析持续增长策略与分析(2)教学重点企业发展能力分析常用的财务指标种指标的内涵、作用、计算方法、影响因素、评价方法(3)教学难点运用多个发展能力指标综合分析评价企业的发展能力(1)掌握企业发展能力分析常用的财务指标种指标的计算方法、内涵、作用、影响因素、评价方法(2)运用多个发展能力指标综合分析评价企业的发展能力212第十二章财务综合分析(1)知识点财务综合分析概述杜邦分析法沃尔分析法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2)教学重点(1)了解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的意义与目的,明确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的内容.
(2)掌握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原理.
(3)掌握各种方法的原理及实施步骤.
4157运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企业进行综合财务分析运用中央企业综合绩效法对企业进行经营业绩综合评价(3)教学难点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企业进行综合财务分析中央企业综合绩效法对企业进行经营业绩综合评价(4)能够运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企业进行综合财务分析;(5)能够运用中央企业综合绩效法对企业进行经营业绩综合评价.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1.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分组教学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所占比例(30%)10%10%1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70%)70%158《国际会计准则专题》(双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国际会计准则专题(双语)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Bilingual)课程代码CJ01046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程《会计学A》、《大学英语提高课程(Ⅰ-Ⅱ)》、会计专业英语(Ⅰ)、《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修读性质任选学时/学分24学时/1.
5学分考核方式考查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专业本科编制时间2014.
11.
11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国际会计准则》,周红,王建新,张铁铸等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或者根据IFAB最新发布的准则自编讲义教学参考资料1、《国际会计准则》(第2版),周红等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2、《国际会计准则与财务报告准则:研究与比较》,汪祥耀等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网络学习资源1、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官方网站http://www.
ifrs.
org2、财政部会计司官方网站http://kjs.
mof.
gov.
cn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王慧琳讲师硕士研究生审核负责人.
陶学伟.
.
教授.
学士.
.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
教授.
博士.
.
大纲编制人员王慧琳、郑洁、张健159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主要面向会计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使用中英文介绍国际会计准则的形成机制及其目标和程序,阐述了最新的国际会计准则,以及与我国相关会计准则的比较.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使用中英文掌握:1、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演变历程,理解推动国际会计准则发展的动因,弄清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领域,认识学习国际会计准则的意义.
2、了解最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前沿,弄清准备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正在制订的国际会计准则和正在酝酿的国际会计准则.
3、熟悉和掌握国际通用的商用语言;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
4、具备一定专业方向的英语听说、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第一章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Introductionofthecourse;understandthestructureandfutureofIASC;Understand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systemandinternationalharmonizationofaccountingstandards.
第一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二节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第三节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对于已经学习过《国际会计》课程的学生,本章可略讲.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组织机构;掌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应循程序;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未来发展.
理解国际会计准则发展的推动因素;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发展的过程;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演变;掌握国际会计协调及在各国的应用.
2学时第二章国际会计准则概念框架UnderstandbasiccontentandcomparisonofIASBFramework.
第一节国际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第二节国际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国际比掌握国际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掌握国际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国际比较.
2学时160较第三章现行有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上)——确认和计量准则UnderstandIAS2,IAS11,IAS12,SIC21,SIC25,IAS16,IAS18,SIC31,IAS23.
第一节存货(IAS2)第二节建造合同(IAS11)第三节所得税(IAS12,SIC21,SIC25)第四节不动产、厂场和设备(IAS16)第五节收入(IAS18,SIC31)第六节借款费用(IAS23)掌握和理解存货(IAS2);建造合同(IAS11);所得税(IAS12,SIC21,SIC25);不动产、厂场和设备(IAS16);收入(IAS18,SIC31);借款费用(IAS23);其他一般业务准则;重点掌握各准则的具体规定、各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
8学时第四章现行有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报告和披露准则UnderstandIAS1,IAS34,IAS7,IFRS1第一节财务报表的列报(IAS1)第二节分部报告第三节中期财务报告(IAS34)第四节现金流量表(IAS7)第五节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第六节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1)掌握和理解财务报表的列报(IAS1);分部报告;中期财务报告(IAS34);现金流量表(IAS7);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1);其他财务报告准则;重点掌握各准则的具体规定、各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
6学时第五章现行有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特殊业务准则UnderstandIAS17,IAS21,IAS39,IAS32,IFRS3,IFRS7第一节租赁(IAS17)第二节汇率变动的影响(IAS21)第三节金融工具(IAS39,IAS32,IFRS7)第四节企业合并(IFRS3)掌握和理解租赁(IAS17);汇率变动的影响(IAS21);金融工具(IAS39,IAS32,IFRS7);企业合并(IFRS3);其他特殊业务准则.
重点掌握各准则的具体规定、各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
6学时161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在学生已经学习完成会计主要专业课程和达到一定英语水平的情况下,采用以下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手段:1.
组织形式以教师讲解基础内容,学生进行PPT主题演讲和完成小报告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50%)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报告试验PPT演讲所占比例(%)20%%%40%40%结业考核(50%)考核方式英文论文所占比例(%)100%162《税收筹划技巧与案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税收筹划技巧与案例英文名称TaxPlanningTechniquesandCase课程代码CJ10140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税法》、《财政学》、《会计基础》、《中级会计》等修读性质限选学时/学分24学时理论教学,16学时实验教学,共计40学时,2学分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专业编制时间2014-11-6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计金标,税收筹划(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教学参考资料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
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每年新版)②毛夏鸾等主编,纳税筹划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③陈共主编,财政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④许建国主编,中国税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网络学习资源财税搜http://www.
cnnsr.
com.
cn/search/index.
html纳税服务网http://www.
cnnsr.
com.
cn/中国税务网http://www.
ctax.
org.
cn/中华财税咨询网http://www.
nickhj.
com/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郑洁讲师硕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
学士.
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
教授.
博士.
.
大纲编制人员郑洁、邹照菊、向乐乐163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是:税收筹划是在学生具备了税法和财务会计知识之后开设的一门课程,其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依据现行税法,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对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进行旨在减轻税负的谋划和对策,了解税收筹划的基本理念,具备初步的税收筹划技能.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理论实验1税收筹划概论(包括税收筹划的界定、税收筹划与偷(逃)、欠税、抗税、骗税、避税的区别以及税收筹划的原则、作用、基本方法和思路.
)掌握42流转税的纳税筹划(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掌握1083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掌握108小计2416合计40学时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组织形式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64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1、期末考试:闭卷、笔试.
2、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报告试验…所占比例(30%)50%30%2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或开卷);综合考评(论文,或报告,或…)所占比例(70%)%%%%165《财务会计理论专题》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财务会计理论专题英文名称TopicsonAccountingTheory课程代码0824008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修读性质任选学时/学分24学时/1.
5学分考核方式考查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专业编制时间2014-11-6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1].
魏明海,龚凯颂主编.
《会计理论》[M].
第四版.
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
2教学参考资料[1].
郭道扬著.
《会计史教程》[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4[2].
赵西卜著,《中国会计准则研究》[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3]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著,文硕等译.
《会计思想史》[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4]美国会计学会编,文硕、王效平、黄世忠等译.
《基本会计理论》[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网络学习资源中华财税咨询网http://www.
nickhj.
com/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责任分工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张健副教授博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
教授.
博士.
.
大纲编制人员张健、向乐乐、文学166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了解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沿革和改革动态;掌握会计研究方法;运用会计理论与方法使之指导业务实践.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会计改革面临的理论与实务难题,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以适应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⒈会计理论概述.
包括:会计理论的含义与功能;会计理论体系;会计理论的发展.
理解4⒉现代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本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包括:现代会计理论的种类;规范会计研究方法;实证会计研究方法.
掌握4⒊会计准则及其制定.
包括公认会计原则的产生与发展;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理解4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本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包括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
财务报告目标;框架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
掌握4⒌资产确认与计量理论.
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
财务报告理论.
理解26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本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掌握47契约关系与管理层会计行为理解2合计24学时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组织形式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167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1、期末考试:闭卷、笔试.
2、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报告测验试验…所占比例(30%)50%30%2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或开卷);综合考评(论文,或报告,或…)所占比例(70%)%%%%168《资产评估》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表课程名称资产评估英文名称AssetAssessment课程代码CJ01178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课会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修读性质选修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考核方式考查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专业编制时间2014年9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1].
朱萍,《资产评估学教程》(第四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教学参考资料[1]潘学模等,《资产评估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2]赵仑,张晓慧,资产评估学教程(第三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3]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资产评估》,经济科学出版社,最新版网络学习资源[1]上海财经大学精品课程:ttp://course.
shufe.
edu.
cn/course/zcpg/jiaoxuedagang.
htm[2]西南财经大学精品课程:http://jpkc.
swufe.
edu.
cn/2007/zichanpinggu/kcms-5.
htm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责任分工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叶晓玲教授硕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审定负责人.
韩正清.
.
教授.
博士.
.
大纲编制人员叶晓玲、唐恒书、向乐乐169二、课程目标与任务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等环节教学,实现下列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资产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资产评估实物和资产评估的操作程序和管理方面的知识、理论或方法;(2)使学生获得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房地产和企业整体资产的评估实务方面的能力;(3)培养学生能运用相关知识、理论或方法进行实际案例分析,会编制资产评估审计报告,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素质.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1第一章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1)知识点资产评估与市场经济资产评估的特点资产评估的目的资产评估的主体与客体资产评估与会计、审计的关系(2)教学重点资产评估的概念、要素资产评估的特点资产评估的目的(3)教学难点资产评估的特点资产评估的目的(1)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学习本课程的后面内容打下理论基础.
(2)掌握资产的概念、资产评估的概念(3)掌握资产评估的主体和对象、资产评估的目的、资产评估的假设和原则、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资产评估的依据和程序等资产评估主要要素的内容.
(4)理解资产评估的特点.
(5)理解资产评估的目的.
(6)了解资产评估的发展状况.
42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本原理(1)知识点资产价值形成理论资产的价值类型《国际评估准则》定义的价值类型资产评估的假设与原则(2)教学重点资产价值形成理论资产的价值类型(3)教学难点资产的价值类型(1)掌握资产价值形成理论(2)理解资产的价值类型(3)熟悉《国际评估准则》定义的价值类型(4)熟悉资产评估的假设与原(5)明确价值类型是影响和决定资产评估价值的重要因素.
价值类型制约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43第三章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1)知识点(1)理解每种方法的理论基础170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比较法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2)教学重点每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前提、基本公式、基本程序、基本评价"等五个基本方面(3)教学难点重置核算法、收益法(2)重点掌握每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公式、运用的基本前提以及对该种方法的基本评价.
(3)能运用三种方法的计算和分析实务案例.
(4)在运用基本方法时,可能会根据不同情况和每种基本方法的基本原理,加以适当变通,从而派生出多种多样的评估方法.
6第四章机器设备评估(1)知识点机器设备评估概述成本法在机器设备评估中的运用市场法在机器设备评估中的运用(2)教学重点资产评估中的机器设备的基本概念机器设备评估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以及实践中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
进口机器设备的评估方法(3)教学难点成本法在机器设备评估中的运用(1)掌握资产评估中的机器设备的基本概念(2)掌握机器设备评估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资产评估的特点.
(3)掌握进口机器设备的评估方法(4)在运用资产评估方法时,要注意,成本法和市场法运用较多,而收益法运用较少,因为机器设备很难单独取得经济效益.
4第五章房地产评估(1)知识点房地产评估概述房地产价格及其影响因素成本法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应用收益法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应用市场法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应用假设开发法路线价法(2)教学重点成本法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应用收益法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应用市场法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应用(3)教学难点市场法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应用(1)了解房地产的整体概念及特性(2)熟悉掌握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
(3)掌握成本法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应用(4)掌握收益法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应用(5)掌握市场法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应用(6)熟悉假设开发法和路线价法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应用.
8171假设开发法第六章流动资产评估(1)知识点流动资产评估概述实物类流动资产的评估债权类流动资产的评估货币性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的评估(2)教学重点流动资产评估的特点、程序及方法实物类流动资产的评估(3)教学难点材料及产成品(库存商品)的评估步骤及方法(1)了解流动资产的分类及特点,理解流动资产评估的特点、程序及方法.
(2)熟练掌握实物类流动资产评估中材料及产成品(库存商品)的评估步骤及方法.
(3)了解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及在产品的评估方法.
(4)熟练掌握债权类及货币类流动资产评估中应收项目的评估步骤及方法.
4第七章无形资产评估(1)知识点无形资产评估概述无形资产评估的一般方法专利和专有技术评估商标权评估(2)教学重点对无形资产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3)教学难点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过程中各项指标的确定(1)掌握无形资产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掌握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熟悉各类无形资产的评估特点,以及各种评估方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6第八章长期投资及其他长期性资产评估(1)知识点长期投资与长期投资评估债券的评估长期股权投资的评估其他长期性资产的评估(2)教学重点债券的评估(3)教学难点长期股权投资的评估(1)熟悉长期投资评估的特点.
(2)掌握债券的评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掌握长期股权投资评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4)熟悉长期待摊费评估的基本思路.
4第九章企业价值与商誉评估(1)知识点企业价值评估概述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及其选择(1)熟悉企业价值评估的含义与特点.
(2)理解企业价值与企业各项可指定资产价值汇总的区别(3)掌握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界定4172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商誉的评估(2)教学重点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3)教学难点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法折现率的确定方法商誉的内涵(4)掌握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及其选择.
(5)掌握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
(6)熟悉商誉的概念、特性及评估方法第十章资产评估报告(1)知识点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概念及作用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及编制资产评估报告的应用(2)教学重点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及编制资产评估报告的应用(3)教学难点资产评估报告的编制(1)熟悉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掌握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及编制(3)掌握资产评估报告的应用4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1.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分组教学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平时考核(%)考核方式考勤(含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验所占比例(30%)10%10%10%结业考核(%)考核方式卷面考试(闭卷)所占比例(70%)70%173会计专业《学年论文》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学年论文英文名称Academic课程代码CJ3100先修课程课程性质实践教学环节中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审计学等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2学分考核方式百分制与等级制相结合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学专业编制时间2014.
11.
05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学术论文写作指引:文科适用》,林庆彰编,九州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
3教学参考资料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财会月刊、会计之友、事业财会、商业会计等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北大核心期刊杂志网络学习资源学校图书馆: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CNKI中国知识总库等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制人员何靖华、王慧琳、梅波174二、教学目标与任务毕业论文是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教学环节,学生撰写学年论文的目的在于综合运用大学三年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撰写达到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为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三、基本要求学生在撰写学年论文的过程中应做到:1、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工作,认真完成学年论文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任务.
论文力求做到观点正确,方法科学,基本具备研究范式.
2、围绕学年论文主题开展调查研究.
掌握有关现行财经法规、会计准则、财务与税收政策、法规,收集必要的数据资料,查阅和使用有关技术资料工具书,通过计算、绘制图表等工作提高从事会计及相近专业等相关工作的能力.
3、论文内容杜绝抄袭.
如果论文中需要引用其他论文的观点、理论、方法、流程等内容,必须在论文中注明参考文献,论文责任自负.
4、按时完成学年论文各个环节的工作,并得到指导教师的确认.
5、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论文内容有抄袭的一律取消答辩资格,做不合格记录.
凡是不合格者在下一学年重作毕业论文,参加下一学年的继续不写学年论文.
四、主要内容及质量标准课程设计应注重过程考核,须对设计环节进行分解,明确各环节应考核的内容、各环节质量标准及进度安排.
序号主要内容质量标准时间(天)1选题学年论文选题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理论综合原则;实践应用原则;量力而行原则;操作有效原则8学时2文献研读1结合所选题目,应系统地查阅有关的国内外文献.
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15篇.
2在文献综述中,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16学时175题及发展趋势等.
3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3撰写写作提纲写作提纲应具备以下内容:1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2研究的基本内容及解决的主要问题3研究的进度、步骤4研究的方法及措施5主要参考文献8学时4撰写论文1在老师指导下,撰写论文提纲;2在老师认可的提纲基础上写出初稿;3根据老师提出意见修改初稿;4在老师对第二稿提出修改意见的基础上,修改第三稿;5在老师同意鼎稿的前提下,打印定稿.
32学时5附上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
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
应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
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8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1篇.
五、指导方式1、学年论文动员:召开学年论文动员大会,明确学年论文设计要求.
2、学年论文分组:根据指导老师教学、科研专业特长,由指导老师拟定论文选题,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指导老师.
3、学年论文分组指导:由各组指导老师确定每周固定的指导时间和地点,与学生面对面的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和答疑.
在分组指导过程中,要求学生至少要完成二稿后才能定稿.
4、学年论文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学年论文.
176六、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1、学年论文检查重点放在平时写作过程、写作态度方面;2、成绩评定1学年论文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写作论文中的学习态度占10%;写作中研读文献与写作进度占20%;论文质量占70%.
2每部分成绩按百分制记分,三部分成绩合并后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凡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
177《会计专业毕业实习》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毕业实习英文名称GraduationPractice课程代码CJ31009先修课程课程性质集中实践课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税法等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5周/5学分考核方式根据实习表现、实习日记、实习鉴定表和实习报告等进行评定开课学院财经学院适应专业会计编制时间2014.
9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刘永泽等主编,《中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教学参考资料[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中国财经出版社,最新版.
[2]王华,石本仁,《中级财务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第七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4]吴世农,吴育辉编CEO财务分析与决策(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网络学习资源http://www.
cninfo.
com.
cnhttp://jpkc.
jju.
edu.
cn/kjjpkc/teacher.
htmlhttp://skynet.
jxufe.
cn/jpkc/2010/cwfx/index.
html大纲制定人员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叶晓玲教授硕士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大纲编写人员叶晓玲、陶学伟、王慧琳178二、目标与任务毕业实习是学生学习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毕业实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生产实际和组织管理知识技能,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实习是会计专业必修课,是辅助性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活动.
(1)学生通过毕业实习,了解行业的特点,企业在该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以及经营状况,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
(2)通过考察和实际操作,能够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工作程序,了解会计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掌握正确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和技巧,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切实提高学生的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
(3)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缩短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应用的距离,并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专业的财经法律法规,为使学生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4)通过毕业实习,让学生了解社会和我国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现状,包括会计工作的组织、工作人员职责要求与此相适应的基本素质以及会计工作环境等,进一步加深对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会计的性质与特点,明确会计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公共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内容及要求1.
实习形式一是学院联系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统筹安排;二是学生自联实习单位,分散进行实习相结合的两种形式.
2.
实习内容(1)了解实习单位的组织结构、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熟悉会计专业及相关岗位的设置,认真在会计各岗位进行具体操作实习,如:采购核算岗位(或环节);存货核算岗位(或环节);成本核算岗位(或环节);出纳岗位(或环节)销售核算岗位(或环节);往来核算岗位(或环节);银行岗位(或环节);总帐复核、报表编制岗位(或环节);会计档案管理岗位(或环节);其他会计相关岗位或环节.
(2)学会凭证填制、日记帐、明细帐、总帐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了解会计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
掌握对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各程序,学179会实务中会计各程序的处理要领及方法.
(3)掌握常见税种的计算与交纳和成本核算.
(4)熟悉实习单位的筹资、投资等资金管理.
(5)培养审计基本能力.
(6)熟悉会计电算化操作.
3.
实习要求(1)实习要求①按教学计划的时间要求,保时保质进行实习,原则上不小于25个工作日,校内外实习都不得随意缩短实习时间,需延长实习时间要经批准.
②在校外实习点进行实习,必须遵从该实习点的作息时间和规章制度,服从所在单位的工作安排,中途不得无故请假和缺席;③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尽心尽责做好每一件小事.
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的道理.
(2)作业与实习报告的内容及要求实习完成后,应向学院提交一套完整的实习成果(实习结束后一周内),具体内容及要求:①实习日记.
根据实习期间每天的实习情况进行书写,至少应包括:实习内容、实习中的心得和体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及办法、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学相关理论及实务的体会等.
一般不应写与实习或专业学习无关的内容,且不宜太简单或潦草.
要求记入学校统一印刷的《实习日志》中(不可复印).
②实习报告.
应报告实习单位的基本概况和对实习日记进行提炼和总结的基础,有条理情地进行全面报告,字数应>5000字,并用A4纸打印.
③毕业实习鉴定表.
统一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表格,由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期表现进行鉴定,并需签名并盖上实习单位印章④实习效果调查问卷.
按学院统一印制的问卷表进行各项目的认真填列.
四、组织实施实习形式和方法:一是学院联系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统筹安排;二是学生自联实习单位,分散进行实习相结合的两种形式.
时间安排:于第八学期开学起五周内.
根据会计及审计特殊时间要求,部分实习点可于第七学期放假后即开始实习.
实习的组织与实施阶段如下:180(一)准备阶段(第七学期十九周前)1.
建立专业实习领导小组.
由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与会计系的有关教授组成,负责实习工作的筹划、准备、组织等具体工作;2.
编写实习管理文件及资料.
内容包括实习实施方案,学生实习业务操作指导提纲,致接受实习单位的通用函,实习日志和实习鉴定表等;3.
落实实习单位.
学生自择实习单位的,应在实习前向学院分管学生口和教学秘书返回自择实习单位申请书或实习单位接受意见,学生应尽量与应聘就业单位进行联系;由学校出面联系的,应落实企业(单位)财务制度比较健全、会计核算资料比较系统、齐全的实习单位;4.
聘请实习指导教师.
由学院出面,根据所落实实习点的情况进行聘请;5.
集中指导.
学生下实习点(学生自择实习单位的在离校前)一般可安排1—3节课左右的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具体指导.
其内容为:(1)宣传学习大纲和方案,以明确实习目标;(2)会计业务的系统回顾与重点提示性指导,有条件的进行必要的技能操作演示;(3)对实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警提示,帮助学生作好必要思想准备.
(二)实施阶段由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及兼职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和自己实习工作环节的具体情况,逐日填写日志,回校后进行考核.
指导教师根据所负责实习点学生实习和分派自择单位实习学生实习情况,采取抽查实习日志、下点检查、电话检查和通信答疑等方式,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必要的督导.
实习时的业务技能上岗操作的问题主要由所在实习单位的兼职实习指导教师负责.
(三)总结阶段1.
集中验收实习资料,包括实习日志(不少于25篇,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实习报告(不少于5000字,手写或打印)和相关会计实习资料的研究分析及处理资料样本等,并对部分资料进行汇展,并组织全体实习学生和低年级的学生进行观摩,以相互取长补短.
2.
实习效果的问卷调查.
通过分别向实习生、实习生所在单位的指导教师及本校学习指导教师发放"实习效果调查问卷表"的方式,收集有关实习组织情况与效果的信息,以便为下次改进实习组织工作提供信息.
1813.
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评定成绩各项比例见"考核方式",并按学生人数评出20%的优秀实习成绩.
4.
每次实习结束后,实习领导小组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实习环节的经验和问题,写出实习总结报告.
五、纪律与注意事项1.
下实习单位之前,学院与学生签定《实习协议书》,由各班统一收齐上交会计系办公室.
2.
学生实习期间要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作息制度,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缺勤.
3.
学生服从实习单位及指导教师的实习安排,认真完成指定的实习任务.
4.
尊敬师长,虚心请教实习单位的领导及指导老师,注意形象.
5.
要经常与实习指导教师保持联系,以便相互沟通、交流,解决实习存在的问题,确保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6.
实习期间请假,必须经指导教师同意,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单位,否则按违反实习纪律及旷课处理.
7.
注意交通安全、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注意做好自我保护工作;不能随意请假,不能随意离开实习单位.
8.
指导教师及时到实习点督导学生或电话检查自择单位实习学生的实习情况.
六、指导方式指导教师根据所负责实习点学生实习和分派自择单位实习学生实习情况,采取抽查实习日志、下点检查、电话检查和通信答疑等方式,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必要的督导.
实习时的业务技能上岗操作的问题主要由所在实习单位的兼职实习指导教师负责.
七、报告的内容与要求实习日记按照学校规定的实习日记本全程记载,包括实习时间、地点、目的及实习项目/实习点的概况.
实习报告的内容包括:封面、前言、正文(实习的内容,重点撰写结合专业知识对实习内容的认知)、结束语(实习期间的收获体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实习报告要求采用手工撰写,且字迹清楚、内容详略得当.
182八、考核和成绩评定根据实习表现、实习日记、实习鉴定表和实习报告等进行评定.
实习表现由指导教师根据实习期间的操作情况、积极性、遵守纪律、是否独立完成实习成果等方面情况等评定;实习日记是对实习过程的记录,实习报告是对整个实习课程的总结.
实习考核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的要求进行:是否遵守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及大纲规定实习工作的完成情况;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完成质量;是否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及实习单位的鉴定意见.
根据实习点的巡查及反映(实地调查和通讯形式查询),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表的完整,内容全面,基本符合要求进行评分.
其中:学生实习表现结合实习单位鉴定占分值的60%,学生实习日记占分值的30%、实习报告占10%.
实习成绩,根据实习表现、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等进行评定,实习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凡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
183《运筹学A》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运筹学A英文名称OperationsResearchA课程代码GL10127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16/0.
5开课学院管理学院开课实验室双福校区实验教学中心适应专业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国际教改班),交通工程,交通管理编制时间2014.
10.
20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参考教材《运筹学》,《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9版教学参考资料1.
戴维R.
安德森等著,侯文华译,《数据、模型与决策:管理科学篇》,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实用运筹学上机实验指导与解题指导(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网络学习资源1.
天津大学国家精品课程运筹学:http://course.
jingpinke.
com/2.
北京理工大学国家精品课程管理运筹学:http://course.
jingpinke.
com/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李建章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审核负责人朱兴亮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审定负责人肖伟教授博士研究生大纲编制人员李建章、池洁、唐兴莉、朱兴亮、刘永184二、地位与作用运筹学上机实验是运筹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筹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决策问题,通常实际问题中的模型都比较复杂,必须用计算机才能求解.
通过计算机上机实验,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理解和掌握运筹学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编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运筹学上机实验是运筹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筹学上机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应用运筹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解决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学会使用Lingo和Lindo软件解决各种运筹学优化模型的能力.
运筹学上机实验课与理论课同步进行,每个实验学生都必须提前预习.
实验课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教师辅助指导.
运筹学实验课的类型有:验证性、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
了解求解运筹学模型的常用软件、掌握Lingo和Lindo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通过验证性实验应使学生掌握运筹学各种模型的编程、求解和结果分析方法.
3.
通过综合性实验应使学生学会使用运筹学的思想和方法,完整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实验类型必做/选做每组人数开课周次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耗材1中小型线性规划模型的计算机求解对于中小型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可以与数学模型的形式很接近的方式输入,但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异,并能理解求解结果解报告中的主要部分.
4验证性必做18Lingo和Lindo1852大型线性规划模型的编程计算机求解实验内容为大型线性规划模型编程求解,要求能理解线性规划Lingo程序的组成部分,并能用Lingo的语言定义变量与常量,能表示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和数据的输入.
4设计性必做19Lingo和Lindo3中小型运输问题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求解实验内容为中小型运输问题模型的求解,能掌握中小型产销平衡、产大于销和产销小于销的运输问题数学模型的Lingo语言的表示喝求解.
2验证性必做110Lingo和Lindo4大型运输问题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求解实验内容为大型运输问题数学模型的编程求解,能掌握大型产销平衡、产大于销和产销小于销的运输问题数学模型的Lingo编程和求解.
2设计性必做111Lingo和Lindo5整数规划数学模型计算机求解实验内容为整数规划模型求解,要求理解整数约束和0-1变量的表示,能求解大型和中小型整数规划、0-1规划和指派问题数学模型.
2验证性必做112Lingo和Lindo6最短路问题的计算机求解实验内容为最短路问题编程求解,要求掌握最短路问题的编程求解.
2设计性必做113Lingo和Lindo7最大流问题的计算机求解实验内容为最大流问题的求解,要求能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求解最大流问题.
2验证性选做114Lingo和Lindo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方式考勤实验过程实验成果所占比例30%30%40%实验报告100%186《会计学A》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会计学A英文名称AccountingA课程代码CJ10021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64/3.
5(实验学时16/学分0.
5)开课学院财经学院开课实验室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适应专业会计、市营、工商编制时间2014年11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参考教材《会计学基础实训技能与方法》,刘德道、薛英俊编,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
5教学参考资料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3.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网络学习资源中华会计网校www.
chinaacc.
com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何靖华讲师硕士研究生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本科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大纲编制人何靖华、向乐乐、程芬187二、地位与作用会计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
因此,会计实验教学已是会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基础会计学实验课与理论课同步进行,每个实验学生都必须提前预习.
实验课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教师辅助指导.
基础会计学实验课的类型有:验证性、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
掌握会计核算基本理论知识;2.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操作方法,即从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开始、依次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总分类账及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等.
四、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实验类型必做/选做每组人数开课周次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耗材1期初建账启用账簿的规范;总账、日记账、明细账的建账规范2验证性必做1主讲教师根据理论课进度自行安排,确保实验项目开设周次与理论教学进度相衔接总账帐页三栏式帐页多栏式帐页数量金额式帐页2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对外来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收、付、转专用记账凭证的填制6验证性必做1原始凭证记账凭证3登记会计账簿会计账簿设置和启用方法;会计账簿登记方法;对账和结账方法4验证性必做1账页4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利润表编制方法4综合性必做1资产负债表利润表188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方式考勤实验过程实验成果所占比例10%20%70%--实验报告作品考试…--70%%%%189《管理信息系统B》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B英文名称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课程代码CJ10143课程性质学科专业类基础课程修读性质必修或限选学时学分56(40+16)/3(2.
5+0.
5)开课学院财经学院开课实验室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适应专业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编制时间2014年11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参考教材《管理信息系统》,李友根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08教学参考资料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等网络学习资源http://course.
jingpinke.
com/benke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李友根教授硕士研究生审核负责人蒋晓川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大纲编制人员李友根、揭京、汪斌190二、地位与作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属于理论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实验课程在该课程中的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三、实践能力与标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有关概念及其技术基础、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方法和能力,独立或协同他人开发管理信息系统.
四、实验项目(见附表)见使用说明(一)基本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组织和划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实验子课题,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基础要求.
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1紧密结合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的难点和核心部分:系统分析与设计,以成功应用于企业的"进、销、存、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微软ACCESS(2003版以上)"、SAP-B1、用友ERP-U8.
0软件系统"为实验背景,理论密切结合实际,使复杂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理论变得深入浅出和形象生动,便于提高学生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基于C/S结构的Internet、Extramet·Intramet集散式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2网络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为提高学生的网络技术水平,使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提高学生对面向电子商务的智能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此我们提出了实验二、实验三.
3学生组成课题小组,便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以3~4人组成一个小组为宜,便于学生充分参予,又便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师指导下开发一个实用而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实际体验、领会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实施各个阶段的滋味,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也是一般习题所不能替代的.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了教学内容的理解,使一些抽象的原理和方法变得形象生动又有血有肉了.
4为节省时间,减少教师负担和指导工作量,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应用软件微软ACCESS(2003版以上)、用友ERP-U8.
0或SAP-B1软件为实验背景,重点抓住2~3个课题组,在课堂上重点报告,讨论共性问题,提高全体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参考体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实验1实验名称: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实验2实验目的、方法和基本原理2.
1实验目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学科,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实验,即以成功应用于企业的"进、销、存、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微软ACCESS-2003软件、SAP-B1或用友ERP-U8.
0系统为实验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系统分析与设计理论的核心和难点,提高学生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成为跨世纪、高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人才.
①掌握C/S结构、Intranet集散式"企业进、销、存、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用友ERP-U8.
0或SAP-B1191软件系统"总体结构与子系统划分、用户界面设计及其模块层次结构设计方法和基本操作.
②掌握用友ERP-U8.
0或SAP-B1软件的用户授权与权限分配的使用(预防内部黑客的干扰和破坏)③掌握分布式关系数据库以及数据仓库的设计和编辑(增加、删除、修改)④掌握新增"关系数据库"(单据设计)与打印操作方法2.
2实验方法和基本原理采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实验方法,引进成功应用于企业的"进、销、存、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用友ERP-U8.
0或SAP-B1软件系统为实验案例、数据、图表和背景资料,使复杂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变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总体结构及其子系统划分的设计方法和用户界面设计方法,有助于学生根据系统数据流程图导出模块层次结构图,由此确定基础数据库--分布式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以及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规划和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实验案例、数据、图表和背景资料用友和SAP软件评测软件商比较项目用友SAP(功能比较针对SBO产品)成立时间、地点1988年北京1972年德国主要成绩其财务软件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中国市场首位,成为推动中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主流应用软件和实际应用标准.
根据CCID的统计,用友公司从1999年起就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独立软件供应商.
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及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
财富500强80%以上的企业都正在从SAP的管理方案中获益.
产品功能总体各种功能的堆砌,集成性低且不稳定财务与物流高度集成,国内软件近期内很难实现财务管理国内财务的手工翻版,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经过中国财务专家参与本地化,完全符合中国法律和应用习惯的要求,囊括了中国会计制度以及会计流程中的特殊要求库存管理功能具备在财务科目级别上集成,实现物流和资金流一体化采购管理功能具备功能具备,同时可以定义审批流程,自动触发审批人邮箱,记录审批内容销售管理功能具备功能具备,同时可以定义审批流程,自动触发审批人邮箱,记录审批内容;可以定义报价单,支持灵活的价格政策生产管理功能具备支持简单的生产任务下达和完工处理客户关系管理没有此功能提供简单实用的客户关系管理的功能,满足中小型企业对客户资源、销售过程以及销售人员管理分析的要求192数据查询灵活定义强大的报表分析工具SAP独创的具有专利权的"拖拽相关"技术使用户能在桌面上拖动不同数据库中的信息,通过鼠标就能完成大量复杂的业务分析活动.
在线预警很难实现预先定义预警指标,出现异常时通过邮件、传真、文本等多种定义的形式进行预警通知与EXCLE、WORD等WINDOW集成性部分功能可以以EXCLE形式导出与EXCLE、WORD等WINDOW无缝集成扩展性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开发已有的功能通过灵活的用户管理字段进行扩展,没有的功能可以通过提供的SDK开发平台与其他系统集成;方便的象SAP系列产品A-ONE和R/3移植易用性容易掌握采用用户熟悉的WINDOWS风格,清晰易懂,设计布局合理,通过箭头和图表指引,以及特有的拖放功能,使用起来非常方便,SAP的其他说明SAPBusinessOne整个系统由系统管理、总帐、销售分销与应收、采购与应付、业务合作伙伴、银行业务、库存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报表组成.
采用用户熟悉的WINDOWS风格,清晰易懂,设计布局合理,特有的拖放功能使使用者非常方便;一方面与微软OFFICE工具灵活集成,一方面与企业其他IT系统集成.
以物流与资金流集成的ERP核心思想为软件基础,业务功能覆盖了财务、销售、采购、库存、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等企业方方面面的功能,使企业各种业务数据的高度集成和共享.
根据发展中企业对客户资源、销售过程和销售人员管理分析的要求,提供的业务伙伴管理、销售机会、及各种图表分析等功能非常实用.
每个单据界面都提供按钮同时打开原始单据的功能.
4实验中的重点相关知识和操作难点4.
1实验中的重点相关知识①基于C/S结构、Intranet集散式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与子系统的划分及防火墙设计②用户授权与权限分配设计(为防止内部黑客的干扰和破坏)③新增"关系数据库"设计(新增单据设计)和打印样式设计4.
2操作难点:"新增关系数据库"设计(新增单据设计)和打印样式设计不同的企业,由于各自特殊的需要,对输出单据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内容,都不相同,系统提供了一个自由设置的空间,让你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出适合你的单据样式的关系数据库.
学生应根据菜单栏中的"帮助",完成新增单据设计.
5学生应思考和回答的问题1以用友ERP-U8.
0或SAP-B1软件系统中的"工资核算子系统"为例,如何由"业务导航"193界面的数据流程图导出模块功能结构图、模块层次结构图为什么说,由此确定基础数据库即分布式数据库的分析设计方法,比教材中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
2结合用友ERP-U8.
0或SAP-B1软件系统的"业务导航"界面,谈谈如何优化总体结构设计和子系统的划分如何优化用户界面设计以销售管理子系统为例,画出HIPO图和模块层次结构图3根据用友ERP-U8.
0或SAP-B1软件系统写出企业"进、销、存、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说明书和系统设计说明书.
6实验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实验:一般以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图表、图形)、算法和程序以及文字说明,还可以复制软盘表示.
实验报告具体内容大致如下:1系统总体结构图(含子系统划分)2网络总体拓朴结构图3硬件系统配置方案4代码设计5模块功能层次结构图6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设计7输入输出设计(含用户界面设计)8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模拟实训项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布置本章7.
1节、7.
2节中的实训项目,若时间有限或者学生VBA运行代码设计等基础有限,也可以降低要求而选择如下两项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一:小区物业管理系统本实训项目是建立一个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按下面的任务与要求进行实训.
1.
给数据库添加三个数据表第一个数据表:客户管理表,包含以下9个字段:1、户号(文本,8),2、户名(文本,8),3、性别(文本,2),4、职业(查询向导型:输入列包括"军人、教师、学生、公务员、工程师、其他"),5、工作单位(文本,50),6、联系电话(文本,15),7、装修时间(时间/日期),8、入住时间(时间/日期),9、管理人员(文本,8).
记录内容如表1.
1所示:表1.
1客户管理表10-1-101陈光明男军人第八炮连866181011999-8-11999-11-1丁雅华10-1-102陈颜红女教师光明中学866811051999-9-102002-1-1符百佳10-1-201党雅林男公务员检察院866960342005-6-252006-10-1胡晓军第二个数据表:收费管理表,包含以下8个字段:1、户号(文本,8),2、户名(文本,8),3、合同收费(货币),4、清洁(货币),5、水费(货币),6、停车费(货币),7、管理费(货币),8、滞纳金(货币).
记录内容如表1.
2所示:194表1.
2收费管理表10-1-101陈光明10510920010-1-102陈颜红15711515010-1-201党雅林20101320300.
09第三个数据表:电费收缴表,包含以下5个字段:1、户号(文本,8),2、户名(文本,8),3、本月示数(数字,整型),4、上次示数(数字,整型),5、单价(数字,单精度).
记录内容如表1.
3所示:表1.
3电费收缴表10-1-101陈光明5204500.
5310-1-102陈颜红6205500.
5310-1-201党雅林6515200.
532.
建立三个查询(1)客户资料查询用选择查询,将客户管理表、收费管理表、电费收缴表建立关联,显示有关客户各方面的相关信息,具体字段自行设置,查询名称为"客户资料查询".
(2)更新查询根据收费管理表,将所有用户的清洁费增加10%,名为"收费管理查询".
(3)计算查询根据电费收缴表,做一个计算查询:金额=单价*(本月示数-上次示数),查询名为"电费收缴查询".
3.
创建三个窗体要求每个窗体都要有一个标题,要求窗体交互性能要好.
第一个窗体(名为"客户管理表")中设置5个命令按钮("添加"、"删除"、"保存"、"撤消"、"返回").
第二个窗体(名为"电费收缴查询")中设置5个命令按钮("第一条"、"上一条"、"下一条"、"最后一条"、"返回").
第三个窗体(名为"主窗体")中设置3个命令按钮("录入"用于打开第一个窗体,"查询"用于打开第二个窗体,"退出"用于退出整个ACCESS应用程序).
4.
设计三个报表(1)客户资料汇总,用于汇总所有客户的资料,并具有打印功能,具体信息自行设置.
(2)收费统计汇总,用于汇总所有客户所交的管理费用,具体字段自行设置.
(3)电费明细清单,并具有打印功能,显示打印日期.
实训项目二:电脑硬件销售系统本实训项目是建立一个电脑硬件销售系统,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按下面的任务与要求进行实训.
1.
设计三个数据表第一个数据表名:硬件进货数据表.
包含7个字段:硬件名称(文本)、进货单价(货币)、进货数量(文本)、进货金额(货币)、进货日期(日期/时间)、进货人员(查询向导型:张山、李海、蓝天、白云)、供货商(查阅向导:三星电脑公司、方正电脑公司、联想电脑公司),自定4条记录.
第二个数据表名:硬件销售数据表.
包含5个字段:硬件名称(文本)、销售单价(货币)、销售数量(文本)、销售日期(日195期/时间)、销售人员(文本),自定4条记录.
第三个数据表名:硬件柜存数据表.
包含5个字段:硬件名称(文本)、有无货品(是/否)、柜存数量(文本)、柜存金额(货币)、上柜日期(日期/时间),自定4条记录.
2.
建立二个查询(1)硬件进货数据查询根据第一个数据表(硬件进货数据表)做一个用于查询硬件进货的查询.
字段:硬件名称、进货单价、进货数量、进货金额、进货日期、进货人员、供货商.
(2)硬件售存数据查询根据两个数据表(硬件销售数据表和硬件柜存数据表),做一个用于查询硬件售存的查询.
字段:硬件名称(源于硬件销售数据表)、销售数量(硬件销售数据表)、销售单价(硬件销售数据表)、销售人员(硬件销售数据表)、有无货品(硬件柜存数据表)、柜存数量(硬件柜存数据表).
3.
设计三个窗体第一个窗体根据硬件进货数据表创建一个与表名相同的窗体.
第二个窗体根据硬件柜存数据表创建一个与表名相同的窗体.
第三个窗体根据硬件售存数据查询创建一个与查询名称相同的窗体.
每个窗体都必须有一个标题和一个退出按扭.
在第一个窗体中设置5个命令按扭("上一项","下一项","第一项","第末项"和进入第二个窗体.
在第三个窗体中设置一个计算型文本框:销售金额汇总,窗体中的各个字段数据及控件位置自行安排.
4.
创建三个报表(1)硬件进货数据汇总,用于汇总所有进货数据的资料,并提供打印功能,此报表源于硬件进货数据表,具体数据自行设置.
(2)硬件柜存数据汇总,用于语统计某硬件柜存数据的汇总,此报表源于硬件柜存数据表,具体数据自行设置.
(3)硬件售存汇总统计,要设置一个计算型文本框,用于统计销售金额汇总,此报表源于硬件售存数据查询.
实训项目和内容可以根据课内上机时间选择,在基础表和查询完成的情况下可增减窗体和报表任务,突出实训的设计性和实战练习的特点.
附表实验项目及教学组织实施情况表序号实验项目实验教学内容学时实验类型必做/选做学生分组(人/组)开课周次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规格型号及台套数主要耗材及数量17.
1建立公司数据库系统见使用说明8设计性三选一11-16软件运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IE浏览器软件,微软ACCESS(2003版以无7.
2使用公司信息管理系统8设计性1无196上)、SAP-B1或用友ERP-U8.
0软件等.
2小区物业管理系统8设计性1无电脑硬件销售系统8设计性1无3网上信息查询并撰写管理信息系统学术论文等8研究性1无上机演示SAP-B1软件中各子系统模块的具体功能8演示性1无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方式考勤实做技能实验报告作品考试其他所占比例(%)20%40%40%%%%197《统计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统计学英文名称Statistics课程代码CJ10159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16/0.
5开课学院财经学院开课实验室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适应专业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专业、工商专业编制时间2014年11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参考教材[1]《SPSS统计分析实验指导》,庄致,冯运义主编,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4教学参考资料[1]《SPSS与统计分析》,宇传华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7[2]《SPSS19.
0统计分析综合案例详解》,刘猛,李小园,封超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9[3]《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陈胜可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网络学习资源[1]国家精品课程网站(http://course.
jingpinke.
com/)[2]重庆交通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http://learning.
cqjtu.
edu.
cn/eol/homepage/common/)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陈科副教授研究生/博士审核负责人谢水清副教授研究生/硕士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研究生/博士大纲编制人陶学伟,吴新红,任晓红,雷洋198二、地位与作用《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统计方式方法论的学科,它与实践是紧密结合的.
通过实验操作可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并能进一步熟悉和掌握SPSS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1、掌握描述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及假设检验在SPSS软件的操作方法,并能读懂分析结果,具备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技能;2、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使学生解具备决实际问题的统计分析能力.
四、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实验类型必做/选做每组人数开课周次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耗材1描述统计分析(1)熟悉SPSS操作窗口,建立数据文件,数据录入与修改、变量计算及转换(2)对已建立的数据文件进行频数分析、描述分析、交叉表分析4验证性必修15计算机,SPSS软件无2时间数列分析:长期趋势测定和季节变动分析(1)画出时间序列数据趋势图,并拟合直线或曲线方程,做长期趋势分析;(2)对包含季节波动的时间序列数据画图,并进行季节变动的测定和预测4综合性必修16计算机,SPSS软件无3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1)不同置信水平下(至少3个),单个总体均值(成数)的区间估计(2)单个样本的均值假设检验(双边和单边检验);配对样本的均值假设检验4验证性必修17计算机,SPSS软件无4相关与回归分析依据实验数据,自拟研究目的,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估计参数和进行相关检验;(2)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并估计参数和进行相关检验;(3)比较两个模型的优劣4综合性必修18计算机,SPSS软件无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方式考勤实验过程实验成果所占比例10%30%60%--实验报告数据文件--50%50%199《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英文名称ElectronicDataProcessingAccounting课程代码CJ10026课程性质专业课程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32学时/1学分开课学院财经学院开课实验室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适应专业会计学编制时间2014年11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参考教材《会计信息系统》,王新玲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0教学参考资料《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王新玲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0网络学习资源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梁丽教授硕士研究生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本科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大纲编制人梁丽、王慧琳、程芬200二、地位与作用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是《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理论课程配套的实验课,也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实验课程是在学习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等理论课程之后所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实验课.
该课程主要是运用常见的财务管理软件对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处理,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
通过实验不仅使学生掌握真实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工作业务流程,同时也使学生掌握如何利用会计信息进行财务管理的实践能力.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财务软件的初始设置、总账处理、报表编制、固定资产管理、薪酬管理等各子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以及会计管理的基本知识要点.
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熟练掌握用友ERPU8财务管理软件的操作,理解用友财务软件的工作原理;(2)熟悉利于会计信息化数据进行财务分析;(3)了解财务软件系统的一般维护工作.
四、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实验类型必做/选做每组人数开课周次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耗材1基础设置用友ERPU8系统管理,包括建立公司账套、设置用户、财务分工等.
要求熟练掌握此内容.
4综合性必做一个班5-8计算机、财务软件无2总账管理系统实验内容:设置总账子系统初始设置、总帐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出纳管理;帐簿管理、总帐系统期末业务处理等,要求熟练掌握此内容.
12综合性必做一个班5-8计算机、财务软件无3UFO报表管理系统实验内容:报表格式设计;报表数据处理;利于报表模板生成报表;自定义报表编制等.
要求熟练掌握此内容.
4综合性必做一个班5-8计算机、财务软件无4薪酬管理系统实验内容:薪酬管理系统初始设置;工资日常业务处理;工资业务期末处理等.
要求熟练掌握此内容.
4综合性必做一个班5-8计算机、财务软件无2015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验内容:固定资产系统初始设置;固定资产日常业务处理;固定资产期末业务处理等.
要求熟练掌握此内容.
4综合性必做一个班5-8计算机、财务软件无6应收款管理系统实验内容:应收款管理系统初始化;应收单据处理;票据管理;转帐处理;坏帐处理与单据查询;报表管理与其他处理等.
要求熟悉此部分内容.
4综合性选做一个班5-8计算机、财务软件无7应付款管理系统实验内容:应付款管理系统初始化;应付单据处理;票据管理;转帐处理;单据查询;帐表管理与其他处理等.
要求熟悉此部分内容.
4综合性选做一个班5-8计算机、财务软件无注:实验项目六、七为二选一.
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方式考勤实验过程实验成果所占比例10%60%30%--实验报告作品考试…--30%%%%202《审计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审计学英文名称AuditingCases课程代码CJ31007课程性质专业课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32/1开课学院财经学院开课实验室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适应专业会计专业编制时间2014年11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参考教材《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教学参考资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10版《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4版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用书—轻松过关1、2、3、4网络学习资源东奥会计在线注册会计师网课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向乐乐副教授学士本科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本科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大纲编制人员邹照菊、叶晓玲、程芬203二、地位与作用审计案例实验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代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在聘用会计、审计专业人才时,已开始从只重视文凭转而重视人才的社会实践综合能力.
因此,选择任用那些既懂理论,又精于实践的人才,成为各单位首选目标.
审计案例是审计理论的实践过程,针对其案例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会计理论知识、审计理论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审计学是一门既有理论,也需要实践的带有专业技术性的学科.
审计工作则是会计人员将审计理论作指导思想,应用于审计实务的操作过程,它们的操作性极强.
因此,在对学生作了一定时期的会计理论教育和审计理论以后,辅之进行科学而恰当的审计案例分析,可以增强学生对审计理论知识的运用,提高其实践能力.
2、审计案例是审计理论的深化过程,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审计知识的深化认识与全面理解.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理论又推动实践.
因此,通过实践后,可以将学生所学知识在运用中加以深化与融化,反过来提高学生的理论演技能力,特别是综合、全面的认识审计工作的能力.
3、通过审计案例推动学生全面复习所学专业知识,为进一步参加社会实践和毕业参加工作作好准备.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通过审计案例实训,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以下内容:(1)掌握是否承接审计业务,承接审计业务后如何做好审计计划工作;(2)能够较为熟练的分析被审单位的情况,较为合理的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在评估了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综合运用各种审计程序方法,查出被审单位具体的错报、漏报金额;(4)根据收集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发表审计意见,撰写审计报告.
掌握审计实务的操作全过程.
204四、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实验类型必做/选做每组人数开课周次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耗材1初步业务活动与计划审计工作实验内容:业务的承接,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和审计计划工作底稿的编制.
实验要求:根据案例资料掌握是否承接审计业务,承接审计业务后,完成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编写,安排工作.
8验证必做7-8171、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应配备主流机型,学生有必要的存储设备;2、每个教室一台高清晰度大屏幕投影仪;一套麦克风;3、保证每台计算机内部联网正常;4、审计软件无2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实验内容: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完成风险评估工作底稿的编制.
实验要求:根据案例资料分析被审单位的情况,较为合理的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6验证必做7-817同上无3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实验内容: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完成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工作底稿的编制.
实验要求:根据案例资料在评估了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审计程序方法,查出被审单位具体的错报、漏报金额;并编制建议被审单位调整的调整分录或重分类分录.
12综合必做7-817同上无4审计报告阶段实验内容: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6综合必做7-817同上无205告.
实验要求:根据案例资料收集充适当的审计证据,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并撰写审计报告.
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方式考勤实验过程实验成果所占比例%%20%--实验报告作品考试…20%50%-30%%%%206《成本会计A》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成本会计A英文名称CostAccounting课程代码CJ10095课程性质专业课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16/0.
5开课学院财经学院开课实验室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适应专业会计学编制时间2014年11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参考教材《成本会计实验教程》孙立新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9教学参考资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网络学习资源中华财会网会计之家财会天地中国成本网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严俊梅讲师硕士研究生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本科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大纲编制人员严俊梅、梅波、程芬207二、地位与作用成本会计课程实验是为强化成本会计理论授课内容而设计并进行的实际操作.
通过成本会计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成本核算岗位的设置和岗位职责,熟悉企业成本核算的业务流程,掌握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的基本技能.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将已学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与企业具体经济业务账务处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成本会计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具体应用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将学生所学的成本会计基础知识转化为会计实务的基本操作能力,为学生全面掌握成本会计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以后的会计综合实验、进一步参加社会实践和毕业参加工作作好准备.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成本会计课程实验对学生要求的实验能力和标准主要有:1.
学生应该具备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能力,其能力标准为财政部下发的《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2.
学生应具备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的能力,其能力标准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3.
学生应具备进行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的能力,其能力标准为《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四、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实验教学内容学时实验类型必做/选做学生分组(人/组)教师配备开课周次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规格型号及台套数主要耗材及数量1品种法按品种开设成本明细账,根据原始资料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根据分配表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6综合性必做1人/组15-8装订机1台记账凭证20张多栏式明细账15张2082分批法按产品生产批别开设成本明细账,根据原始资料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根据分配表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4综合性必做1人/组15-8装订机1台记账凭证20张多栏式明细账15张3分步法按产品生产步骤开设成本明细账,根据原始资料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根据分配表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进行各步骤成本结转及产成品成本还原.
6综合性必做1人/组15-8装订机1台记账凭证20张多栏式明细账15张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方式考勤实验过程实验成果所占比例10%20%70%实验报告(含凭证、账簿、报表等成果)作品考试…10%20%70%%%%209《财务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财务分析英文名称FinancialAnalysis课程代码CJ10005课程性质专业课修读性质选修学时/学分0.
5学分/16学时开课学院财经学院开课实验室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适应专业会计编制时间2014年11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参考教材[1].
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第七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教学参考资料[1]吴世农,吴育辉编CEO财务分析与决策(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网络学习资源[1]江西财经大学国家精品课http://skynet.
jxufe.
cn/jpkc/2010/cwfx/index.
html[2]巨潮资讯网:http://www.
cninfo.
com.
cn/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叶晓玲教授硕士研究生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本科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大纲编制人叶晓玲、吴新红、程芬210二、地位与作用财务分析实验是财务分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财务分析实验,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财务报表分析方面的基本方法去解决企业实践中的财务分析问题,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财务报告发现企业财务方面问题的能力.
课程基本任务是熟悉政策法规信息、市场信息对财务分析的影响;能够运用企业行业的经济特征和企业竞争策略理论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的状况;掌握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等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运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等各单项分析技术以及杜邦财务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得出综合结论.
通过分析有关公司的财务报告,巩固已学过的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开阔视野,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财务分析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训,使学生从单一知识点的仿真、验证上升到综合应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财务分析》课程是会计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为《财务分析》课程课间实习,与课堂教学穿插进行,按实验项目组织实施.
要求学生做到:一要提高对实验教学的思想认识,力求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财务分析》课程的理解,缩短由财务分析课堂教学到财务分析实践活动之间的距离;二要提前做好实验项目的材料准备和财务分析方法技术准备;三要按时参加课间实习,亲自动手完成各个实验项目,及时提交实验成果电子文档;四要把课堂实习与课外实习结合起来,保证实习时间,取得显著的实验教学成效.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初步建立财务分析及其目标、比率和综合分析方法以及财务分析报告等基本概念框架;二是全面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反映的基本内容,以及上述三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三是具备运用比率分析法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运用杜邦分析法和沃尔分析法综合分析企业财务政策选择及其执行结果,以及编写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等基本技能;四是具备熟练运用财务分析软件完成一家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工作的实际操作能211力.
通过财务分析实训,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以下内容:(1)掌握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知识,熟悉企业财务报表的特点,学习并能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技能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理论及其具体操作知识;(2)能够较为熟练的阅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熟悉相关项目,能进行相关比率和指标的计算分析;能够较为熟练的阅读现金流量表并进行独立分析;(3)能够独立的完成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等的分析;(4)能运用综合分析理论,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初步的综合分析.
四、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实验类型必做/选做每组人数开课周次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耗材1企业外部环境与财务报告分析实验内容:1.
外部环境:政策法规信息、市场信息对财务分析的影响;行业的经济特征和企业竞争策略分析2.
财务报告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的的项目分析、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会计报表附注分析实验要求:要求学生把财务分析学习和会计信息利用结合起来,分析政策法规信息、市场信息对财务分析的影响;能够运用企业行业的经济特征和企业竞争策略理论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的状况;运用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等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财务报告.
4验证必做141.
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应配备主流机型,学生有必要的存储设备;2.
每个教室一台高清晰度大屏幕投影仪,一套麦克风;3.
保证每台计算机内部联网正常;4.
财务软件系统(财务分析模块).
无2企业财务能力分析实验内容: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实验要求:运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等各单项分析技术,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要求学生熟悉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利用案例提供的基本资料及Excel软件对该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进行分析.
6验证必做14同上无2123财务综合分析实验内容:财务比率综合评分杜邦财务分析上市公司财务综合分析实验要求:通过综合分析实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综合分析,以及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根据实际上市公司案例资料进行综合财务分析的撰写.
1、每4人一组,每组搜集下载同行业的两个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的完整的年度报告下载地址:巨潮资讯网http://www.
cninfo.
com.
cn2、阅读财务报告,注意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和管理层声明3、将两个公司的主要财务报表数据打印:一般只打印财务报表的: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会计报表和附注中的主要内容.
6综合必做44同上无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方式考勤实验过程实验成果所占比例%%20%--实验报告作品考试…20%60%-20%%%%213《税收筹划技巧与案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税收筹划技巧与案例英文名称TaxPlanningTechniquesandCase课程代码CJ10140课程性质专业课修读性质限选学时/学分24学时理论教学,16学时实验教学,共计40学时,2学分开课学院财经学院开课实验室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适应专业会计学专业编制时间2014年11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参考教材计金标,税收筹划(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教学参考资料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
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每年新版)②毛夏鸾等主编,纳税筹划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③陈共主编,财政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④许建国主编,中国税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网络学习资源财税搜http://www.
cnnsr.
com.
cn/search/index.
html纳税服务网http://www.
cnnsr.
com.
cn/中国税务网http://www.
ctax.
org.
cn/中华财税咨询网http://www.
nickhj.
com/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郑洁讲师硕士研究生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本科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大纲编制人郑洁陶学伟梅波214二、地位与作用在纳税人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中,税收成本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数额多少直接影响纳税人的实际经济效益.
科学地分析和总结税收筹划理论、方式方法、手段和技巧对纳税人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对于会计及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税收筹划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有必要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明白税收筹划在企业理财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课程实验,学生可以进一步强化有关税收筹划的基本理念,掌握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基本步骤,熟悉税收筹划技巧,综合运用.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税收筹划技巧与案例》与理论课同步进行,实验课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教师辅助指导.
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
掌握税收筹划相关理论知识;2.
掌握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理念、方法、步骤和税收筹划技巧.
四、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实验类型必做/选做每组人数开课周次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耗材1流转税纳税筹划掌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流转税种的筹划思路、基本步骤和方法.
8综合性必做1主讲教师根据理论课进度自行安排,确保实验项目开设周次与理论教学进度相衔接记账凭证账页2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筹划思路、基本步骤和方法.
6综合性必做1记账凭证账页3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筹划思路、基本步骤和方法.
2综合性选做1记账凭证账页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方式考勤实验过程实验成果所占比例10%20%70%--实验报告作品考试…--70%%%%215《ERP沙盘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ERP沙盘实验英文名称CJ31001课程代码CJ31001课程性质专业课程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32学时/1学分开课学院财经学院开课实验室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适应专业会计学、市场营销等编制时间2014年11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参考教材《ERP沙盘会计模拟实训教程》,王晓霜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8教学参考资料ERP沙盘分析软件操作说明书网络学习资源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梁丽教授硕士研究生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本科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大纲编制人梁丽叶晓玲刘云龙216二、地位与作用ERP沙盘实验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实验课程,该实验课程是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来模拟企业运行状况,让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认识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从而深刻理解ERP的管理思想,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提升管理能力.
该课程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的综合性课程,为学生跨入社会前认识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一个平台,是经济类相关专业的综合性核心实验课程.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通过参加ERP沙盘实验,使学生达到以下能力的训练:1、身体验一个制造型企业管理的完整流程,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同,理解企业实际运做中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相互配合.
2、理解企业的"血液系统"--现金流控制的重要性,体验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部流程、以及贷款、融资、资产回报率(ROA)、权益回报率(ROE)、速动比率等因素对绩效考核的作用3、理解企业的"消化系统"—销售定单、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生产、库存等物流管理的相互协调、以及产销排程、成本控制、合理开支、JIT生产等概念的理论和方法.
4、理解市场战略、分析与预测企业营销环境、找准市场的切入点、合理进行市场投入、品牌建设的作用,以及深刻剖析你的竞争对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重要性.
5、理解企业的"神经系统"—各种基础数据信息的获得流程,以及信息流对企业决策的关键作用,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6、理解企业岗位职能的作用,以及知识管理、技能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本课程的最经典之处在于:将根据所有培训人员的实际操作数据,动态地分析企业成败的原因和关键因素.
每一轮模拟之后,教师都会进行综述与分析,同时讲解在下一轮中应用的业务工具.
217四、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实验类型必做/选做每组人数开课周次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耗材1整体战略实验评估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制定长、中短期策略;预测市场趋势、调整既定战略.
6综合性必修1018计算机多媒体、沙盘模拟分析软件实验说明书2生产排程实验选择获取生产能力的方式(购买或租赁);设备更新与生产线改良;全盘生产流程调度决策;匹配市场需求、交货期和数量及设备产能;库存管理及产销配合;必要时选择清偿生产能力的方式;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排程.
10综合性必修1018计算机多媒体、沙盘模拟分析软件实验说明书3市场营销与销售实验市场开发决策;新产品开发、产品组合与市场定位决策;模拟在市场中短兵相接的竞标过程;刺探同行敌情,抢攻市场;建立并维护市场地位、必要时做退出市场决策.
6综合性必修1018计算机多媒体、沙盘模拟分析软件实验说明书4财务实验制定投资计划,评估应收账款金额与回收期;预估长、短期资金需求,寻求资金来源;掌握资金来源与用途,妥善控制成本;洞悉资金短缺前兆,以最佳方式筹措资金;分析财务报表、掌握报表重点与数据含义;运用财务指标进行内部诊断,协助管理决策;如何以有限资金转亏为盈、创造高利润;编制财务报表、结算投资报酬、评估决策效益.
10综合性必修1018计算机多媒体、沙盘模拟分析软件实验说明书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方式考勤实验过程实验成果所占比例10%40%50%--实验报告作品考试…--50%%%%218《会计综合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会计综合实验英文名称AccountingComprehensiveTesting课程代码CJ31004课程性质专业课程修读性质必修学时/学分160学时/5学分开课学院财经学院开课实验室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适应专业会计学编制时间2014年11月课程教材与学习资料参考教材1.
财政部颁布的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等2.
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3.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教学参考资料《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10.
《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2014.
网络学习资源大纲编制人及责任人信息姓名职称学历学位课程负责人唐恒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审核负责人陶学伟教授学士本科审定负责人韩正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大纲编制人唐恒书、梁丽、叶晓玲219二、地位与作用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是会计专业实践环节必修课,是会计学专业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本实验课借助会计实验室环境及企业经济业务的仿真性和实验资料的真实性,通过所给的实验资料,完成从建账、填列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告到财务指标计算与评价等全部会计工作的操作程序,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是对大学阶段中,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所进行的涉及内容较全面的一次综合技能演练,并对各门专业课程所学知识进行了一次比较透彻的再学习.
主要目的及任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与掌握会计基本技能.
根据会计实验教材及有关资料进行会计实验,要学习与掌握会计基本技能.
将会计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实践能力2、学习与掌握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
会计工作实践是会计理论的深化过程与会计信息逻辑关系的直观表现,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深入认识与全面理解.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理论又推动实践.
因此,通过实践后,可以将学生所学知识在运用中加以深化与融化,反过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特别是综合、全面的认识会计工作的能力.
3、学习会计法规与相关法规.
会计实验要求按实际工作依据现行会计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实际操作,因而,在实验过程中能学习与会计实务相关的会计法规和相关法规.
要求:完成本实验课后,需提供一套完整、规范及正确的仿真实验成果,即自已独立完成的某企业会计核算资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实验指导书中的所有内容.
会计综合实验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实验课程,该实验课程是在学习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理论课程之后所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实验课.
本实验课借助会计实验室环境及企业经济业务的仿真性和实验资料的真实性,通过所给的实验资料,完成从建账、填列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告到财务指标计算与评价等全部会计工作的操作程序,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220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拟实验的目的是:(1)学习与掌握会计基本技能.
根据会计实验教材及有关资料进行会计实验,要学习与掌握会计基本技能.
将会计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2)学习与掌握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会计理论与准则全面深入地理解,可以将学生所学知识在运用中加以深化与融化,反过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特别是综合、全面的认识会计工作的能力.
(3)学习会计法规与相关法规.
实验要求按实际工作依据现行会计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能学习与会计实务相关的法规.
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提高核算能力,包括审核原始凭证的能力、根据原始凭证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编制记账凭证和汇总记账凭证的能力、登记账簿的能力、成本计算的能力、查账、对账的能力和编制会计报表的能力.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拘的工作作风.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完成本实验课后,需提供一套完整、规范及正确的仿真实验成果,即自已独立完成的某企业会计核算资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实验指导书中的所有内容.
四、实验项目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实验类型必做/选做每组人数开课周次主要仪器设备(含软件)耗材1开设总分类及明细帐户;进行货币资金的核算;材料采购的核算.
通过本项目的实验,掌握通用账簿的规范;总账、日记账、明细账的建账方法;掌握材料采购、运输费用核算、材料计划成本差异的核算与结转等.
20验证性必做10人/组1周计算机无2练习固定资产增减与折旧核算;职工掌握存货实际本成本收入与发出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减、累计折旧核算;综合性必做10人/2周计算机无221薪酬计提核算;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应付职工薪酬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等核算.
50组3产品成本核算掌握产品成本的主要方法品种法、分步法的计算原理,以及相应的帐务处理.
50验证性必做10人/组3周计算机无4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及附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纳税申报表.
40综合性必做10人/组4周计算机无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方式考勤实验过程实验成果所占比例10%40%50%--实验报告作品考试…--50%%%%

95IDC香港特价物理机服务器月付299元起,5个ip/BGP+CN2线路;美国CERA服务器仅499元/月起

95idc是一家香港公司,主要产品香港GIA线路沙田CN2线路独服,美国CERA高防服务器,日本CN2直连服务器,即日起,购买香港/日本云主机,在今年3月份,95IDC推出来一款香港物理机/香港多ip站群服务器,BGP+CN2线路终身7折,月付350元起。不过今天,推荐一个价格更美的香港物理机,5个ip,BGP+CN2线路,月付299元起,有需要的,可以关注一下。95idc优惠码:优惠码:596J...

Hosteons - 限时洛杉矶/达拉斯/纽约 免费升级至10G带宽 低至年$21

Hosteons,一家海外主机商成立于2018年,在之前还没有介绍和接触这个主机商,今天是有在LEB上看到有官方发送的活动主要是针对LEB的用户提供的洛杉矶、达拉斯和纽约三个机房的方案,最低年付21美元,其特点主要在于可以从1G带宽升级至10G,而且是免费的,是不是很吸引人?本来这次活动是仅仅在LEB留言提交账单ID才可以,这个感觉有点麻烦。不过看到老龚同学有拿到识别优惠码,于是就一并来分享给有需...

Sharktech云服务器35折年付33美元起,2G内存/40G硬盘/4TB流量/多机房可选

Sharktech又称SK或者鲨鱼机房,是一家主打高防产品的国外商家,成立于2003年,提供的产品包括独立服务器租用、VPS云服务器等,自营机房在美国洛杉矶、丹佛、芝加哥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等。之前我们经常分享商家提供的独立服务器产品,近期主机商针对云虚拟服务器(CVS)提供优惠码,优惠后XS套餐年付最低仅33.39美元起,支持使用支付宝、PayPal、信用卡等付款方式。下面以XS套餐为例,分享产品配...

stockstar.com为你推荐
原代码什么是原代码rawtoolsRAW是什么衣服牌子百花百游百花净斑方多少钱一盒www.gegeshe.com《我的电台fm》 she网址是多少?百度指数词百度指数为0的词 为啥排名没有www.javmoo.comJAV编程怎么做?se95se.com现在400se就是进不去呢?进WWW怎么400se总cOM打开一半,?求解www.zhiboba.com上什么网看哪个电视台直播NBAwww.175qq.com请帮我设计个网名铂金血痕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是什么意思
武汉域名注册 美国linux主机 最便宜的vps 免费域名跳转 locvps burstnet pccw NetSpeeder 免费个人博客 腾讯云分析 web服务器安全 多线空间 网购分享 服务器论坛 wordpress空间 免费赚q币 xshell5注册码 香港ip 跟踪路由 电脑显示屏不亮但是主机已开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