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1 人之初,性本善
楼主再为难人了,这两句话是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不过现在尽然是辩论,我就以反方发表一下。
不过我要一条一条反驳,先说第一条。
楼主正方 :人之初,性本善。
反方本人 :人之初,性本无。
首先举例说明为什么大多数人会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从小我们还没有一定智慧和思考能力时就从三字经里看到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人之初,性本善变存到我们脑海,这属于条件反射。
相反三字经一开始说人之初,性本无,那么大家就会认为人之初性本无。
为什么我要说人之初性本无呢?无的意思并非不善,也并非善,你想一个人刚刚出生他会什么,大家都知道刚刚出生的小孩会哭,也许你会想哭是本能,这也正是性本善活性本无的本字的意思,哭且不说他自私,饿呢?想吃东西,吃东西属贪,贪婪的意思,吃完东西会饱,饱呢?又体现出欲望。
难道这能算善吗?但这些还不能够说明人之初,性本无,下面我就要说说为什么我说人之初,性本无,前面说的哭,饿,饱,还有没说的睡之类的,我认为都是人之初后的,人在刚刚出生的时候是什么都没有的,无的意思就是没有,所有东西都是从无到有的,所以人之初,性本无。
楼主正方:成者王侯,败者寇。
反方本人:中国有句古话成者王侯,败者寇。
其非绝对正确,成其实应该是胜,胜分大胜小胜,败也分大败小败,大家应该知道奥运吧?其奥运是可以说明胜并非就是王侯,败更不会就是寇了,成者为王,败者寇早当今时代已经不是那么有威信的,警察故事就能说明这一点,有些犯罪了逍遥法外的难道能说他们是王侯吗?而警察有时候能力有限,能说警察是寇吗?其实成败那是兵家常事。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另一句古话恰当一些,不以成败论英雄。
辩论结束。
累死我了楼主。
真的是闲着没事,找罪。
简述人性的16种行为
人性,即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
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人有神性(理性),亦有兽性(本能和情感),欲望是人根本属性,事实上,这也是一切生命的根本属性。
在自然属性中,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人生而如一张白纸;在社会属性中,人性会因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而在不同的情境下,善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会形成两个本能: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
本能,即本性,它是支配人行为最强大、最根本的原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驱动人类行为的所有心理动机,最初都源于自己的欲望,只是在追求利益的方式上,会有善恶之别,从而形成可相互转化的善人与恶人。
从社会层面观察人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善恶一体两面,相互制约。
任何单纯强调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观点,都是不全面客观的,都是不符合事实真相的。
人生在世,无论人性之善还是人性之恶,其都包含利己成分,可人不会只为利益而活,不然即不会有高尚的道德,以道德层次划分:舍己为人是为大善,利人利己是为善,损人利己是为恶,损人不利己是为大恶。
以利人之名,行利己之实,为伪善;以利己之名,行利人之实,为伪恶。
人性不可解放,一但彻底解放人性,则人性之恶无从制约。
人性亦不可压抑,压抑人性的结果,只能是积累仇恨束缚创造力。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是怎么产生的
人性本不该分为善或恶。
我的观点是:人性本是趋利避害的。
由此引发的矛盾导致了伦理中出现了善或恶的标准。
可以这么说,善和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的恶,或许到了明天就不再是恶。
反之亦然。
我们中国自古认为人性本善 人都是后天才学坏的 而西方国家 例如美国 则认为人性本恶 需要后天的感化教养。
也许这就是中西方文化不同之处吧。
不知道大家赞同哪一个呢?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个人赞同人性本恶的 呵呵。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两千多年前的《周易》给了我以启示,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损失得太多了,以后补充的再多也是于事无补的,这就是天道!结合本文的论点就是:人,先天的丑恶,是后天所无法教化、无法改变的!人性本恶! 众所周知的,先秦诸子,其中有两个学派的观点、立场是截然相反的!那就是,主张“仁、义、道、德”以及“人之初,性本善”的儒家学派和主张“人生有好恶”的法家学派。
这两派的观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儒家认为,人性本善。
而法家认为,人性本恶。
我个人的观点是赞同法家学派的。
人的本性是邪恶的!是趋利避害的!这种人之初,性本恶。
并不今天才有的,而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如此
辩论赛,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怎么提问
这个就要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来说起了。
法制的哲学出发点是人性本恶,认为人总是自私、贪婪、愚昧、野蛮等等~~人是不可能变善的,需要用强力手段来压制人性中的恶
德治的哲学出发点是人性本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有爱的,能为别人着想的等等,只需要用教化来激活人性中的善,变可以抑制人性中的恶。
------------------------------------------------------------------------------------------------------------
那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
个人接受的观点是,人性中的恶是个人属性所产生的,人性中的善事集体属性产生的。
为了生存,或生存的更好,人总是在为自己考虑。
而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自生存,在生存中,善群体需求,是能够产生双赢的。
--------------------------------------------------------------------------------------------------------------------------
如果放在你的问题中。
基本观点,个体的生存问题在中国社会已经基本解决,德治的引导教化更为重要(引导人的利他行为、自律行为)。
重点,德治不是强制人不做什么,而是引导人应该做什么。
相反,法制是强制人不做什么。
德治给出的更多是道理,更为抽象,内涵和外延更加的广泛,适用面更加的宽。
德治的方法是以面带点。
例如,要孝顺父母,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只要满足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就可以称作是孝顺父母。
法制给出的是具体的行为来反映人性中的恶,例如,什么是坏人?偷是坏人,抢是坏人,骗也是坏人。
但是在法律层面,不能说坏人就是有罪。
--------------------------------------------------------------------------------------------------------------
背景完毕
中国社会的法律制度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人性中的恶不可能穷尽,恶的表现方式太多。
而只要激活人性中的善,就可以达到目的。
在法制还不完善的时候,德治难道不是更加重要么?
P.S.以上只是就事说事,其实中国现在还是更加需要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