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需要追究网络“人肉搜索”者的刑事责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志刚建议将“人肉搜索”行为在刑法中予以规范。
在将“人肉搜索”入罪前,我们有一些前提不得不考虑。
其一,刑法打击什么样的“人肉搜索”?对他人进行造谣、诽谤的,刑法规定了诽谤罪,并不需要再设立专门罪名;对于在网上、网下进行辱骂、骚扰,刑法也规定了侮辱罪,也不需要设立专门罪名;对于侵犯他人隐私的轻微行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也不需要动用刑罚这种最严厉的惩罚措施;唯有“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隐私情节非常严重时,才可能要由刑法来制裁,但是,这个“情节严重”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以造成了当事人自杀、自残或者精神失常的后果还是其他什么呢?
其二,如何来区分“人肉搜索”中正当舆论监督与侵犯隐私呢?事实上,“人肉搜索”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公民行使监督权、批评权的体现。
网民在网上将涉嫌违法、违纪或道德上存在严重问题的人和事件以及相关信息公布在网上,进行评判,如果行使得当,有利于社会进步,也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
在著名的“山东济宁副市长下跪”事件中,舆论监督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的法律还没有对隐私权的概念做明确的定义。
隐私权在法律上的不甚明确,导致了“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及其界限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因此,在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批评、对“公众人物”监督与侵犯他人的隐私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我们用什么标准来对“人肉搜索”中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进行刑罚处罚呢?
最后,对“人肉搜索”侵犯隐私如由谁进行追究也值得考虑?“人肉搜索”之所以难以查处,就在于其主要在网上发生,责任主体分散,难以发现责任人,取证成本高。
如果由个人进行调查取证,大概很难有效地打击。
但是,目前诽谤罪、侮辱罪都是自诉案件,是“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如果对“人肉搜索”侵犯隐私也规定为自诉案件,那么,“人肉搜索”入罪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值得商榷。
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目前不宜将“人肉搜索”入罪,而是应当加强对隐私权的立法,界定隐私权的范围与边界。
在这些基础完善后,再考虑“人肉搜索”入罪的问题。
“人肉搜索”出现私刑倾向 在网上,人人都能当警察?
今天遇到一个网友,他在一个服务器中搭建有十几个网站,但是他之前都是采集站点数据很大,但是现在他删除数据之后希望设置可能有索引的文章给予404跳转页面。虽然他程序有默认的404页面,但是达不到他引流的目的,他希望设置统一的404页面。实际上设置还是很简单的,我们找到他是Nginx还是Apache,直接在引擎配置文件中设置即可。这里有看到他采用的是宝塔面板,直接在他的Nginx中设置。这里我们找到当前...
licloud怎么样?licloud目前提供香港cmi服务器及香港CN2+BGP服务器/E3-1230v2/16GB内存/240GB SSD硬盘/不限流量/30Mbps带宽,$39.99/月。licloud 成立於2021年,是香港LiCloud Limited(CR No.3013909)旗下的品牌,主要提供香港kvm vps,分为精简网络和高级网络A、高级网络B,现在精简网络和高级网络A。现在...
melbicom从2015年就开始运作了,在国内也是有一定的粉丝群,站长最早是从2017年开始介绍melbicom。上一次测评melbicom是在2018年,由于期间有不少人持续关注这个品牌,而且站长貌似也听说过路由什么的有变动的迹象。为此,今天重新对莫斯科数据中心的VPS进行一次简单测评,数据仅供参考。官方网站: https://melbicom.net比特币、信用卡、PayPal、支付宝、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