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2美国士兵遭雷劈

2美国士兵遭雷劈  时间:2021-04-26  阅读:()
第二篇自然环境-1-第一章地质地貌第一节地质梨树县地处长白山大黑山余脉东部张广才岭隆起带与西部松辽平原渤海沉降带交汇处,地质复杂.
南部隆起带属大黑山余脉部分,多低山丘陵;北部沉降带处松辽平原东南部边缘,被白垩系、第四系地层覆盖.
受晚侏罗系、白垩系构造运动影响,形成次级隆起和沉降.
地层呈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构造特点,岩石以侵入岩和混合岩为主.
按巨型构造带划分,全县横跨两个相辅而行的新华夏系构造带,即张广才岭隆起带和松辽平原渤海沉降带.
北部沉降带的松辽平原发育于白垩系和第四系,构造简单;南部隆起带的低山丘陵,构造复杂.
两大构造带构成全境地质构造基本轮廓.
第二节地貌一概况长白山大黑山余脉由东部入境,向西南延伸,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海拔高极点叶赫满族镇大砬子山,532米(叶赫镇2005年7月划归四平市),低极点刘家馆镇大力虎村团山子屯,110.
3米,相对高差421.
7米.
县境东南部为剥蚀地形,多低山丘陵,海拔300~400米,占全县总面积21.
8%;-2-中部为台地冲积平原,地势略有起伏,以剥蚀堆积地形为主,海拔160~250米,占总面积44.
1%;北部沿东辽河中下游河谷平原,地势低洼平坦,风沙盐碱相间,以风积冲积地形为主,海拔112~160米,占总面积34%.
二山峰梨树县东南部属低山丘陵地貌,主要山峰11座.
大砬子山坐落在叶赫满族镇砬子沟村,为梨树县与辽宁省西丰县的界山.
山体呈椭圆型,方圆约1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32米,基底花岗岩.
远望似一巨大石砬压在山顶,故名大砬子山.
山势陡峻,山底缓坡处植被茂密,生长着柞、杨、榆、槐、桦、椴等天然次生林和食用、药用植物.
四方顶子山坐落在叶赫满族镇东部,梨树县与辽宁省西丰县的界山,与大砬子山南北对峙,基底花岗岩.
因山体呈方形,顶部平坦,故名.
山底植被茂密,生长着柞、杨、榆、桦等天然次生林.
大架子山坐落在孟家岭镇孟家村和苏家村之间,北东——南西走向,山体呈三角形,有大小99个山峰,主峰海拔511.
2米,基底花岗岩.
1950年,在山顶建一座航测觇标,俗称大架子,故名.
山坡和山底植被茂密.
庙岭山坐落在十家堡镇何家村赵家屯南,三不管大山东北支脉,南西——北东走向,于连绵丘陵间异峰突起,主峰海拔489米,基底大理岩.
表层覆盖较厚腐殖土,植被茂密.
白峰堆坐落在叶赫满族镇南端,与辽宁省开原县老爷岭隔河对峙.
北东——南西走向,面积约7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59.
8米,山顶岩石裸露,风化成白色.
荒顶山坐落在十家堡镇何家村,山体呈椭圆形,主峰海拔438米,基底花岗岩,山坡底部有白云岩和硅灰石.
山顶基石裸露,植被稀少.
-3-三不管大山坐落在十家堡镇何家村三不管屯,南与石岭镇交界,两镇界山.
东西走向,主峰海拔428米,基底花岗岩.
北延分为北东、北西两条支脉,连绵20余公里,山上植被茂密.
清代和民国年间,地方官府少有管辖,故称三不管屯,山故名.
塔子山坐落在石岭镇塔子沟村,石岭镇与四平山门镇的界山,南北走向,面积6平方公里,基底花岗岩.
主峰海拔399.
5米,唐代称此山为塔山.
668年(总章元年),唐高宗李治遣薛仁贵等征高丽,拔扶余城(今四平市一面城),克南苏城(今没于二龙湖底),附近30余城皆降.
为表彰此次战功,于此山顶建塔记功,故名塔山.
清代,塔顶塌陷,现塔基废弛,残存瓦砾.
据山顶可俯瞰四梅铁路和公路,战略位置重要.
1946年5月,四平保卫战东南路阻击战即发生于此.
孤庙山坐落在十家堡镇何家村任家沟北,三不管大山的西北支脉.
南东——北西走向,东南接三不管大山,西北连黑顶山,主峰海拔375米,基底大理岩.
清代于山顶建一庙宇,故名.
山势较陡,缓坡和山底植被茂密.
黑顶山坐落在十家堡镇营城子村伍家屯南,东南接孤庙山,向西延伸至石岭镇境内.
主峰海拔348米,基底花岗岩.
山顶覆盖较厚腐殖土,远望如顶戴黑帽,故名.
铁汞山亦称铁骨山、铁鼓山,坐落在十家堡镇龙湾村邵家屯北,南西——北东走向,主峰海拔341米.
基底花岗岩,表层粗砂夹砾石,植被稀疏.
三丘陵台地丘陵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半山区的孟家岭镇、石岭镇、叶赫满族镇.
呈带状与低山相接,连绵起伏,顶圆坡缓,海拔300~400米,少部500米以-4-上.
面积495.
0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1.
8%.
丘陵间沟谷纵横,谷宽1~2公里,少数3~4公里.
相对高差50~200米,最大高差380米.
分布在县境南部低山丘陵向北部平原过渡地带,分为丘陵台地和波状台地,地势由南向北渐低.
面积457.
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0.
9%.
台地丘陵台地分布在四台子至榆树台一带.
受南部低山丘陵隆起的影响,地势起伏较大,海拔160~300米.
坡度较大,剥蚀作用较强,沟谷发育,地形呈丘陵起伏.
台地前缘有明显陡坎,台面浑圆,沟谷呈树枝状向四周放射.
相对高差自南至北由30~50米降至10~20米.
中部昭苏太河地带,北岸地形翘起,南岸相对沉降,形成高差20~30米的陡坎.
波状台地分布在蔡家、榆树台、小城子一带,地形呈波状起伏,剥蚀作用较弱,沟谷不甚发育.
地势由南向北缓降,坡度较小,海拔由205米渐降至155米.
相对高差由5~10米降至2~3米.
四平原除南部半山区外,平原区主要由低漫滩、高漫滩、一级阶地和沙坨地构成,约占全县总面积80%.
地势由南至北缓降,海拔由200米降至110米.
低漫滩零星分布在县境西北部,面积较小,地势低平,渠系纵横,盐碱遍布,风积地形明显.
高漫滩沿河谷呈带状分布,地势由两侧微向河床倾斜.
河漫滩前缘,平常高出水面2~3米,低洼处汛期常被淹没.
上游段较窄,一般宽2~3公里,坡降较大.
下游段一般宽3~5公里,最宽处8公里,坡度较小,地势起伏不平,低洼处呈盐碱化.
一级阶地主要分布在小城子、林海和梨树镇至喇嘛甸一带.
阶地沿河不连续,两岸不对称,前缘与高漫滩相接,陡坎较明显.
阶地地面宽多在5~10公里,最宽处20公里.
除西部沙坨地及堤坎显示地形起伏外,其他地势-5-平坦,海拔125~160米.
沙坨地呈不规整的带状覆于高漫滩和一级阶地之上,分布在县境西北部刘家馆镇、林海镇、沈洋镇部分地带,形成大小不等的风积沙丘.
相对高差10~20米,坡度一般小于10度.
大部分沙丘已成固定沙坨地.
第二章水文第一节地表水一流量梨树县境内有大小河流80余条,总长约1175公里,皆属辽河水系.
地表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和东辽河、昭苏太河、叶赫河、条子河等较大河流.
东辽河总流域面积10927平方公里,县内流域面积2468平方公里,约占东辽河总流域面积23%,占全县总面积60.
3%;径流量1.
54亿立方米,占全县径流量50.
1%,年平均过境流量每秒17.
8立方米,过境水量5.
6亿立方米.
昭苏太河流域面积1340平方公里,占32.
8%,径流量11198万立方米,占36.
4%.
叶赫河流域面积282平方公里,占6.
9%,径流量4185立方米,占13.
6%.
按地域和年均径流量大体划分3个区域:北部平原区,面积211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51.
7%,径流量1.
22亿立方米,占39.
6%;中部平原区,面积1083平方公里,占26.
5%,径流量8290万立方米,占26.
9%;-6-东南部半山区,面积893平方公里,占21.
2%,径流量1.
03亿立方米,占33.
5%.
二河流东辽河古称南苏水,明代称艾河,清代上游段(柳条新边以南)称赫尔苏(克尔素、黑尔苏、黑尔逊)河;下游段(柳条新边以北)称东辽河.
因其为辽河东源,与西辽河相对,故名.
中华民国年间,废上游段赫尔苏河名,统称东辽河.
东辽河源出东辽县辽河源镇萨哈岭五座庙,北流经东辽县、辽源市,在石岭镇小官地屯入境,注入二龙湖.
从二龙湖水库调蓄流出后流入县境.
向北流经石岭、孟家岭、蔡家、东河、双河、小城子等乡镇,转西流,经小宽、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北境,梨树县与公主岭市界河.
折西南,流经沈洋镇、刘家馆镇,梨树县与双辽市界河.
在刘家馆镇大力虎村陈家坨子屯西出境,入辽宁省昌图县境,在辽宁省康平县三门郭家与西辽河汇流为辽河,全长359.
6公里.
东辽河环绕县境东、北、西北3面,境内流长177.
13公里,流域面积2468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径流量15417万立方米.
昭苏太河明代称大创忽儿河、元代称昭苏台河(蒙语意钱河),发源于十家堡镇王相村土门岭.
西北折西流,经十家堡、梨树、白山、四棵树、喇嘛甸、大房身乡镇,在喇嘛甸镇张家桥出境,入辽宁省昌图县界.
县境内流长85.
7公里.
流程中接纳营城子河、龙湾河、前乌拉脚沟、太阳沟、郭家店河、姜家店河、三叉河、董佩屯河、董大桥河、羊尾巴岭河、南奤-7-河、戴家堡子河、长山堡河等支流,流域面积1136.
5平方公里.
横穿县境的较大河流.
河道坡降平均2.
3‰,弯曲系数1.
45.
年平均径流量11198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每秒120立方米,枯水期流量每秒1立方米.
兴开河原名新开河,1943年,伪满"开拓团"建梨树灌区时疏通中游及下游河道作为灌区排水渠,命名新开河.
因与吉林省集安境内新开河重名,1988年经省批准更名兴开河.
发源于县内万发镇东万发村,西北流经万发镇、泉眼岭乡、榆树台镇、林海镇、刘家馆镇,在刘家馆镇大力虎村汇入东辽河.
上游原名东沟子,中游自雷家屯至张家堡子一带沼泽甸,下游称岳家沟子.
全长83公里,流域面积828.
91平方公里.
河道宽20~50米,坡降平均0.
98‰,弯曲系数1.
38.
多年平均径流量623.
8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每秒119立方米,枯水期流量每秒1立方米.
叶赫河古称那木川河.
十六世纪初,原居住在松花江流域的海西女真一部,南迁至河岸定居,改名叶赫河,也称也合河、夜黑河.
源出石岭镇十里堡村,西南流,贯叶赫满族镇全境.
在杨木林村王家屯出境,入辽宁省开原市境,县内流长39公里.
流程中接纳横道河、砬子沟河、崔家屯河、獐子河、张家河、团山子河、西沟、双河、杨木林河等支流河水,流域面积289.
75平方公里.
河道坡降平均3.
3‰,弯曲系数1.
22.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184.
7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每秒70.
5立方米,枯水期流量每秒0.
8立方米.
二道河发源于万发镇西万发村,北流,经东河镇、双河乡、小城子镇,在小城子镇注入东辽河,全长26.
8公里,流域面积378.
12平方公里.
河道坡降平均0.
98‰,弯曲系数1.
31.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879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每秒92立方米,枯水期流量每秒0.
2立方米.
条子河发源于石岭镇郭家沟.
西北流,在石岭镇胡家屯出境,入四平-8-市界.
在梨树镇条子河村杨船口再次入境,转西流,在喇嘛甸镇胡家屯村出境,入辽宁省昌图县境.
县境内两段流长23.
75公里.
流域面积243.
34平方公里.
河道平均坡降1.
76‰,弯曲系数1.
25.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460.
4万立方米.
急水河亦称积水河、汲水河.
发源于郭家店镇双马架村.
东北流,经蔡家镇,在下坎子村注入东辽河.
全长17.
75公里,流域面积60.
09平方公里.
河道平均坡降2.
9‰,弯曲系数1.
08.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80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每秒7立方米,枯水期流量每秒0.
4立方米.
耿老河又名龙吟河.
发源于石岭镇梨树沟.
东北流,在二龙山注入东辽河.
全长13.
5公里,流域面积71平方公里.
河道坡降平均7.
3‰,弯曲系数1.
24.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80万立方米.
石岭河发源于石岭镇哈福村.
东流,经石岭镇姜家洼子村金家屯出境,入辽宁省西丰县,汇入东辽河.
县境内流长16.
75公里.
流域面积451平方公里.
河道平均坡降7.
4‰,弯曲系数1.
24.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86万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每秒50立方米,枯水期流量每秒0.
2立方米.
三降水量梨树县大气降水量特点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
1986~2005年平均降水量556.
41毫米,东南低山丘陵地带年均降水量650毫米,西北部平原区年均降水量480毫米.
降水多集中6~9月份,占全年的77.
8%.
河川径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多年平均径流深度73毫米,东南部最大深度-9-150毫米,向西北递减为25毫米.
第二节地下水一水层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结构的控制和影响,按地形地貌分为低山区和平原区两大水文地质单元.
南部低山区的石岭镇、叶赫满族镇、孟家岭镇,部分属古生代地层,部分属白垩纪地层,地势崎岖,水位埋藏深度一般3~5米,直接靠大气降水补给.
低山区地下水类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小型构造盆地分布在孟家岭程家屯一带的碳酸盐裂隙水,富水性好;火成岩裂隙水分布最广,但富水性差,在断裂带内裂隙水泉流量大,一般在0.
28~1.
3升/秒;山间河谷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汇集区,面积较小,含水层较薄,富水性弱,仅在沟谷相交处,水量有所增加.
中部和北部平原区85%以上属第四纪地层.
中部平原透水性较差,水位埋藏3~5米,以下为透水性较强的沙砾石层,地下水资源丰富.
北部河谷平原第四纪沉积物厚度大多10~50米,底部有强透水的沙砾石层,厚度3~6米.
沿东辽河谷,地形平缓,含水层透水性较差,常有次生盐渍化现象发生.
平原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广泛,形成孔隙潜水和孔隙裂隙承压水.
受新构造运动和水流作用影响,含水层的宽窄、厚薄以及岩性颗粒的粗细均有明显差异.
一般上游较下游颗粒粗,但厚度较薄,阶地后缘较前缘颗粒细,富水性相应变化.
东辽河一级阶地富水性相对稳定,二级阶地从沈-10-洋镇至榆树台镇北部以东,含水层颗粒细,富水性减弱,分水岭两侧黄土台地中冲积层裂隙、孔隙富水性极贫.
二水量梨树县地下水资源量丰水年3.
48亿立方米,平水年3.
22亿立方米,枯水年2.
8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3.
13亿立方米.
县境地下水具有季节性、间歇性、可恢复性.
地下水资源量按河流分布大体划分4个区域:东辽河流域区2211.
75平方公里,水量1.
79亿立方米,占全县的57.
9%;昭苏太河流域区1002.
99平方公里,水量6669万立方米,占21.
3%;条子河流域区131.
10平方公里,水量708万立方米,占2.
3%;叶赫河南部半山区流域区862.
16平方公里,水量6078万立方米,占19.
4%.
第三节水质梨树县地下水质好,化学成分多样.
地下水受自然地理因素和水文地质条件控制影响,自南至北大致分3个水质带.
低山丘陵盐分溶滤带带内沟谷发育,地面坡度大,水位埋藏较深,3~5米.
地下水径流交替作用强,盐分被地下径流溶滤,泄入平原区.
地下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氯化物钙镁型,矿化度每升0.
05~0.
5克,局部0.
5~1克.
石岭镇赵家沟东山村一社,孟家岭镇孟家村、大河沿村部分地域水质-11-缺碘.
山前高平原盐分带山前冲积洪积层和冰水沉积层地下水分布区.
其中丘陵状台地地区因河谷发育,地面坡度较大,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径流交替作用较强,盐分多被泄入河谷.
所含化学成分主要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每升0.
1~0.
5克.
局部氯离子含量高,为氯化物重碳酸钙镁型和重碳酸氯化物钙钠型.
矿化度每升0.
5~1.
0克.
波状台地(二级阶地)地区,地面坡度较小,地下水径流变缓,水位埋藏较浅,氯离子和钠离子含量增高,形成重碳酸氯化物钙型或重碳酸氯化物钙钠型.
矿化度每升0.
1~0.
5克.
低洼地带盐分聚积,矿化度每升0.
5~1.
0克以上.
河谷低平原盐分带河谷冲积层地下水区.
其东部和南部地面坡度较大,地下水径流交替作用强.
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钠型.
矿化度每升0.
1~0.
5克.
辽河农垦管理区局部氯离子含量增高,矿化度每升0.
5~1.
0克以上.
西北部地面平缓,水位埋藏浅,地下水径流交替作用弱,潜水蒸发作用增强,含化学成分复杂,水质恶化,矿化度每升0.
3~0.
5克,局部0.
5~1.
0克.
土壤次生盐渍化分布较普遍,沈洋镇、林海镇及榆树台镇北部村屯含氟量较高.
第三章气候第一节日照气温-12-一日照1986年梨树县年均气温5.
7℃,1990年7.
5℃,1995年7.
3℃,1998年8.
1℃,2005年6.
4℃.
1986~2005年,梨树县年均积温3046.
8℃.
气候特点雨热同步,能充分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
年均日照时数2644.
2小时,其中作物生长季节4~9月,日照时数1435.
5小时,占全年日照总时数59%,平均每天日照8小时.
日照充足,光能源较丰富.
年太阳总辐射每平方厘米122.
79千卡,光合有效辐射量每平方厘米60.
17千卡.
1986~2005年梨树县月均日照时数及蒸发量统计表表2~1单位:小时、毫米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均日照时数180.
8209.
4245.
2237.
5260.
5247.
8223.
2221.
4245.
1224.
6181.
9166.
82644.
2蒸发量19.
437.
099.
8223.
5285.
3248.
5189.
3160.
4150.
4122.
553.
332.
21621.
6二气温梨树县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作物生长期日照、降水较充足.
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朗气爽,冬季寒冷多雪,间有暖冬.
1986年极端最高气温日6月12日,31.
2℃,极端最低气温日1月5日,-30.
2℃.
1995年极端最高气温日6月14日,33.
5℃,极端最低气温日12月30日,-23.
9℃.
2005年极端最高气温日6月28日,31.
0℃,-13-极端最低气温日2月6日,-24.
4℃.
1986~2005年,年平均气温7.
0℃,极端最高气温月7月,平均气温23.
8℃;极端最低气温月1月,平均气温-13.
9℃.
温差较大,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性气候特征.
最高气温1997年6月28日,37.
0℃;最低气温1987年1月9日,-35.
2℃.
1986~2005年梨树县气温统计表表2~2年份年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气温(℃)日期(日/月)气温(℃)日期(日/月)19865.
731.
212/611.
3-30.
25/10.
519875.
932.
531/711.
5-35.
29/10.
719886.
634.
026/612.
3-23.
73/21.
119897.
333.
78/613.
2-28.
912/11.
519907.
531.
917/613.
1-32.
525/12.
519916.
431.
524、28/811.
5-28.
828/121.
119926.
634.
16/712.
3-28.
424/120.
919936.
534.
627/512.
1-26.
716/11.
419947.
435.
117/612.
7-28.
613/12.
319957.
333.
514/612.
8-23.
930/122.
219966.
832.
69/612.
2-24.
41/21.
419977.
537.
028/612.
9-29.
46/12.
219988.
131.
427/713.
4-26.
223/13.
119997.
034.
015/712.
3-29.
818/121.
720006.
435.
58/711.
7-34.
226/120.
820016.
836.
55/612.
3-30.
313/11.
220027.
635.
628/713.
1-26.
425/122.
220037.
732.
24/613.
1-26.
54.
5/12.
420048.
034.
09/613.
4-30.
822/122.
720056.
431.
028/611.
7-24.
46/21.
4第二节降水1986~2005年,降水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年均降水量556.
41毫米.
2002年最少降水量301.
2毫米;1998年最多降水量784.
4毫米,是1959年有记载以来降水量最多年份.
明显高于年均降水量的年份为1986年722.
2毫-14-米、2005年749.
1毫米.
月份降雨量明显带有季风性气候特点,1~2月最少,3.
3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
66%;7月最多,158.
4毫米,占28.
46%;3~5月降水量66.
7毫米,占14%;6~8月降水量375.
3毫米,占69.
4%;9~10月降水量68.
66毫米,占12%;11~12月降水量16毫米,占3%.
10~3月降雪量56.
5毫米.
1986~2005年梨树县降水量统计表表2~3单位:毫米月份年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合计19867.
50.
519.
736.
713.
8164.
926697.
794.
915.
32.
52.
7722.
219876.
11.
220.
712.
420.
186.
8114276.
6123.
423.
714.
20.
7699.
919880.
93.
9840.
386.
979.
6199.
8164.
158.
317.
42.
80.
2662.
2198966.
13.
328.
467.
581.
9260.
13045.
417.
20.
60.
8547.
319903.
614.
92640.
464.
3127.
7118.
29229.
17.
55.
713.
2542.
619914.
30.
126.
721.
828.
9116234.
543.
532.
541.
913.
53.
7567.
419921.
92.
82.
923.
549.
565.
5228.
94946.
218.
820.
47.
7517.
119930.
31.
62.
710.
723.
5135.
976.
6128.
859.
812.
219.
14.
9476.
119946.
60101.
92938.
4184.
3143.
2100.
912.
112.
14.
3542.
819951.
409.
211.
572.
8165213.
786.
21950.
403.
3632.
51996219.
812.
322.
873.
9171.
783.
71521.
435.
30.
1449199712.
624.
711.
279.
834.
170.
8258.
769.
110.
43.
50.
6557.
519983.
50.
412.
21077.
865.
5220.
1285.
341.
846.
613.
18.
1784.
4199900.
23031.
726.
972.
2138.
1144.
113.
212.
519.
25.
1493.
2200017.
70.
71.
515.
291.
638.
120.
6109.
329.
85.
123.
716.
4369.
720015.
20.
32.
64.
626.
794.
7140135.
330.
97.
22.
22451.
720022.
10.
1956.
29.
150.
165.
866.
67.
230.
91.
92.
2301.
220032.
2011.
33.
437.
3209.
498.
5118.
58.
464.
111.
70.
7565.
520040.
68.
68.
70.
348.
978.
2204.
870.
221.
77.
141.
67.
6498.
320051.
14.
21.
548.
146.
4195.
7140.
4200.
28321.
74.
62.
2749.
1平均4.
282.
4310.
9521.
0346.
1798.
68158.
4129.
246.
4822.
1812.
394.
325556.
51最多17.
714.
93056.
291.
6209.
4266285.
3123.
464.
141.
616.
41216.
6最少0000.
39.
134.
120.
6307.
25.
100.
1106.
5第三节季风-15-因属大陆季风性气候,春季西南风尤盛,伴有大风扬尘,平均风速每秒3.
2米,春旱频发.
1986~2005年,大风日数年均28天,多发生在3~5月,占全年大风日数80%.
春季大风造成土壤失墒,严重影响春耕,县境北部沙岗地风蚀严重,农作物时有毁种.
1986~2005年梨树县月均大风日数统计表表2~4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均月均大风日数1138621——32128月均风速(米/秒)3.
13.
34.
25.
04.
63.
93.
12.
62.
73.
53.
73.
33.
6第四节物候霜冻一物候受地势影响,县境温度北高南低,温差1~2℃.
无霜期南短北长,相差5~7天.
动物活动和植物生长,反映出大自然规律与农事季节更替.
动物候3月下旬,大雁北上过境,农业进入备耕.
4月上旬,凫(野鸭子)至,始播小麦.
4月中旬,家燕来巢,始播玉米、谷子等大田作物.
4月下旬,蟾蜍出蛰,田鸡鸣,布谷啼,大田播种进入紧张阶段.
9月下旬,大雁南归,大田开始秋收.
植物候3月下旬,野草萌动,开始备耕.
4月上旬,榆钱成蕾,始播小麦.
-16-4月中旬,车前子、蒲公英萌芽早春作物始播.
4月下旬,柳树绽绿,杨树展叶,葡萄出土上架,大田播种进入紧张阶段.
5月上旬,杏树开花,李树绽蕾,温室秧苗移栽,大田播种进入尾声.
5月中旬,桃花初绽,蒲公英开花,野草萌芽,大田开始铲趟.
9月上旬,蒿草开始变黄,预示秋季将至,糜子、小豆等早熟作物开始收割.
9月下旬,杨树叶变黄,大田作物进入紧张收割阶段.
10月上旬,柞叶变红,杨叶脱落,秋葱上市.
10月下旬,柳叶变黄,葡萄下架入土,玉米降水储藏.
二霜冻霜期1986~2005年,梨树县平均无霜期157天,初霜日一般为10月2日,最早1989年9月15日,最晚1998年10月19日.
终霜日一般为4月28日,最早2000年3月26日,最晚1987年5月13日.
无霜期最长年份2000年,196天,最短1995年,125天.
冻期初冻一般在11月上旬,解冻在3月下旬.
冻土深度平均121厘米.
第四章自然资源第一节土地一面积-17-受地质条件和土质影响,县域土壤类型较多.
由南向北依次为山地石质土、灰棕壤、石灰岩土、棕壤、白浆土、黑土、黑钙土、淡黑钙土、草甸土、盐土、碱土、坡积土、冲积土、泥炭土、沼泽土、风沙土和水稻土,共17个土类,39个亚类,47个土属,132个土种.
按2004年全国统一时点变更统计,全县土地资源总面积420685.
42公顷,其中农用地344518.
6公顷,占82%;建设用地41890公顷,占10%;未利用地34276.
8公顷,占8%.
耕地以黑土、草甸土、黑钙土、淡黑钙土分布最广,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23.
4%、20.
8%、18.
4%、12.
8%.
2005年梨树县实有耕地200319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3756公顷.
全县人均占有耕地3.
79亩.
2005年梨树县土壤分类统计表表2~5单位:亩土类土种面积其中亩数占总面积%耕地林地草地其他合计1326191967100350638210793993866981219490山地石质土1879951.
42304063190748214283灰棕壤土55339608.
62510924024004409836370石灰岩土4107250.
17150372611033928棕壤土95386778.
702194542183152904671862白浆土5874781.
413887125726293619945黑土18109730717.
728207033165826510218436黑钙土1291579114.
796438233725040906193812淡黑钙土678545512.
6944702810389396590137944草甸土27108562517.
537291582654271214258711盐土160330.
10———6033碱土3279630.
459102175830710379坡积土3504460.
81276907551178913416冲积土122982084.
8217923640782269112625泥炭土252900.
0925681223612239沼泽土13470.
01174113—62风沙土74808377.
772084461511253895582311水稻土161798302.
90124494494—1520240134-18-二等级分四级十等.
一级三等高肥广适应性土壤共11个土种,面积3872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9.
38%,其中耕地26295公顷,占耕地总面积11.
25%.
二级中肥中适应性土壤一等21个土种,面积532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2.
91%,其中耕地3768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16.
12%;二级二等15个土种,面积23614公顷,占5.
72%,其中耕地14958公顷,占6.
4%;二级三等10个土种,面积46635公顷,占11.
3%,其中耕地32339公顷,占13.
83%.
三级低肥低适应性土壤一等10个土种,面积181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4.
4%,其中耕地12678公顷,占耕地总面积5.
42%;三级二等12个土种,面积42061公顷,占10.
19%,其中耕地24313公顷,占10.
14%;三级三等28个土种,面积96455公顷,占23.
37%,其中耕地45763公顷,占19.
58%.
四级不适宜农业利用土壤一等10个土种,面积7242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7.
54%,其中耕地33116公顷,占耕地总面积14.
17%;四级二等7个土种,面积11651公顷,占2.
82%,其中耕地4854公顷,占2.
07%;四级三等8个土种,面积9767公顷,占2.
37%,其中耕地1759公顷,占0.
75%.
三植被梨树县土壤植被以森林植被、农作物植被为主,少部草原植被为辅.
-19-南部半山区具有长白山地域针阔叶混交林植被特征.
山间谷地和缓坡多被垦为农田,原始森林被大量砍伐.
枫、桦、紫椴、蒙古栎等阔叶林、针叶林和灌木林及山葡萄、软枣等藤本植物,形成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植被群.
中西部大部地区属松辽平原栎林草原区,属草原区向林区过渡地带,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复杂.
中部台地平原区,原以东亚阔叶林蒙古栎、黑桦林和山杨林为主,现已垦为农田,区内农田防护林为主.
西北部地势平缓,气候干旱,大面积的缓坡、沙碱、岗地曾以草甸草植物群为主,现多垦为农田;北部沙丘以杨树、樟子松等人工防护林植被为主.
全县耕地植被占总面积的58%,农作物被覆以玉米为主,水稻、大豆、高粱等为辅,被覆期每年5~10月.
第二节水梨树县水资源总量6.
0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3.
08亿立方米,地下水天然补给量3.
40亿立方米,重复量0.
43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可采量2.
43亿立方米.
主要河流有东辽河、昭苏太河、叶赫河、条子河.
东辽河县内流域面积2468平方公里,径流量1.
54亿立方米,占全县径流量50.
1%,年平均过境流量每秒17.
8立方米,过境水量5.
6亿立方米.
昭苏太河县内流域面积1340平方公里,径流量11198万立方米,占36.
4%.
叶赫河流域面积282平方公里,径流量4185立方米,占13.
6%.
全县地表水资源人均年占有量362立方米,每公顷土地水资源占有量1655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不足.
-20-第三节矿产一储量梨树县主要优势矿产资源为硅灰石、大理岩、天然气、石油.
2004年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全县矿藏100余种,主要有金、银、铜、铁、锌、石灰石、硅灰石、大理岩、花岗石等.
已查明资源矿产地146处,其中勘探3处,详查6处,普查19处.
已发现矿产37种,查明资源储量的12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黑色金属矿产2种,有色金属矿产3种,贵金属矿产2种,水汽矿产2种,余为冶金、化工辅助材料及建筑材料与非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中硅灰石、水泥用大理岩质量好,储量大.
硅灰石储量在2000万吨以上,原料产品销往美国、德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地;石灰石储量约10亿吨,已开发23个品种.
二分布天然气石油分布于小宽镇、四平市辽河农垦管理区,探明天然气储量103.
38亿立方米,石油储量600余万吨.
硅灰石分布于孟家岭镇大顶山、铁汞山一带,储量2139万吨.
大理岩(石灰岩)主要分布于孟家岭镇、石岭镇、十家堡镇,储量2.
35亿吨.
-21-沸石分布于石岭镇莫盘沟一带,资源储量255万吨.
银金分布于叶赫镇营盘村一带,为大型银矿,伴有生金.
金资源量6552千克,银资源量1265吨.
矿泉水分布于十家堡镇何家村一带.
煤分布于孟家岭镇境内,原资源储量70万吨,现已进入残采期.
建筑用石料主要为建筑用大理岩(石灰岩)、花岗岩、凝灰岩、玄武岩及砖瓦用粘土,普通建筑用沙等,分布广、储量大、品种齐全.
此外还有陶瓷土、膨润土等.
第四节动植物一植物全县野生半野生植物110科619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98科412种,多为食用、药用、绿化、建材等植物.
主要有白蘑、榛蘑、草蘑、密环菌、蕨菜、毛榛子、刺五加、细辛、茏芽、葱木、刺榆、丁香、桔梗、铃兰、黄花葵、五味子、延胡索、山刺槐、山里红、山梨、山芋、山杏、胡枝子、洋槐、山葡萄、艾蒿、榛、甘草、防风、狼毒、枸杞、苦参、贝母、松、柞等.
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菖蒲、菱角、荷花、黄绿藻、单鞭藻、隐藻、鱼腥藻等.
20世纪80年代后期,沟渠、池塘被垦种,加之干旱等因素,绝大部分绝迹.
二动物-22-2005年梨树县有野生动物100余种,其中兽类有狍子、土豹、狐狸、狼、獾、刺猬、野兔等;鼠类有松鼠、花鼠、黄鼠、山鼠、鼢鼠等;禽类有苍鹭、白鹤、鸿雁、绿头鸭、斑嘴鸭、绿翅鸭、白眉鸭、鸳鸯、苍雁、斑翅山鹑、红嘴鸭、山斑鸠、回声杜鹃、大杜鹃、普通翠鸟,以及啄木鸟科、百灵科、燕科、山椒鸟科、伯劳科、文鸟科鸟类多种;爬行类有黄花松蛇、乌蛇、野鸡脖子蛇等.
狍子、土豹、狼等动物只在南部半山区偶见,几近绝迹.
河流中野生鱼类主要有鲤、鲶、鲢等品种,20世纪90年代后,河蚌、虾等罕见,甲鱼几近绝迹.
第五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旱灾1990年后,春旱频发,较重年份1994年、1997年、2000年、2002年、2004年.
1986~1990年,干旱频率12.
5%,1990~2005年50%.
1994年梨树县13.
7万公顷作物受灾,减产粮食3.
75亿公斤.
1997年,16.
3万公顷旱田作物受灾,占全县总耕地面积88%,其中小麦受灾2.
05万公顷,绝收6433公顷,减产五成的1.
41万公顷;玉米受灾13.
9万公顷,绝收3.
91万公顷,占27%;经济作物受灾3948公顷.
重灾区土壤旱层约30厘米,人畜饮水困难.
全县28个乡镇中,南部半山区和沿东辽河北部的10个乡镇轻灾,其余18个乡镇重灾,减产50%以上.
2000年5月24日至-23-7月28日,持续63天高温少雨,夏旱程度历史罕见.
30度以上高温日42天,东辽河、兴开河等县内重要河流出现干涸.
全县小麦减收50%以上;玉米受灾9万公顷,绝收2000公顷;因缺水而无法插秧水田850公顷,插后干枯900公顷.
蔬菜、果树受灾1.
3万公顷,绝收2000公顷.
2001年5月,遭受有史以来最重旱灾,梨树乡、郭家店镇、白山乡、太平镇、董家乡受灾尤重.
全县受灾面积16.
6万公顷,成灾14.
4万公顷,其中绝收5.
8万公顷,减产粮食14亿公斤,经济损失12亿元,重灾人口29.
5万人.
2002年6~8月份降水量142.
1毫米,比历年同期少271毫米,遭受罕见旱灾.
2003年3~5月大风日18天,伴有沙尘暴,土壤干层约20厘米,全县因干旱春耕播种期延长近20天.
县内3条主要河流、6座水库蓄水严重不足,1.
1万公顷水田被迫改作旱田.
2004年4月总降雨量0.
3毫米,5月总降雨量46.
9毫米,且降雨集中在5月2日,到6月15日连续45天无明显降雨,7级以上大风日13天,气温比同期高3~4度.
土壤10厘米深含水量6.
4%,20厘米深9.
8%.
北部的小宽镇,西北部的刘家馆镇、沈洋镇、林海镇沙岗地及部分乡镇高岗地,禾苗枯死.
全县受灾16万公顷.
第二节水灾涝灾主要为夏涝,较重年份1986年、1998年、2003年.
1986年汛期,梨树县遭受罕见大暴雨.
从6月1日至8月9日,降雨39天,其中降大暴雨13次,全县平均降雨量581.
4毫米.
3个乡镇日降雨量超过200毫米,14个乡镇超过120毫米.
全县33个乡镇普遍受灾,农作-24-物受灾14万公顷,绝收近10万公顷;严重受灾人口33万人;农村倒塌房屋12万间,损失粮食2350万公斤,死亡16人;冲毁国堤、水库、桥梁等1000余座(处),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
77亿元.
1998年8月4日至5日8时,降大雨.
梨树镇及周边乡镇降雨量105毫米,团结乡降雨量77毫米.
其他乡镇降雨量27~39毫米.
6月28日降大暴雨,3小时最大降水量139毫米,造成内涝.
2003年7~8月份,小城子镇等11个乡镇连续降暴雨,全县平均降雨量60.
9毫米,其中小城子镇降雨量103.
5毫米,最大风力6级,大面积农作物严重受灾,部分作物被连根拔起,受灾9244公顷;倒塌房屋113间.
全县农作物受灾10.
73万公顷,占播种面积58%;绝收3442公顷,粮食减产3亿公斤,农业经济损失2.
4亿元,受灾人口12万人.
冲毁县级桥涵16座(处).
第三节风雹灾属局部性灾害,1990年后频发,程度较重.
林海、白山、胜利、东河等乡镇多发.
较重年份1998年、1999年、2002年、2005年.
1998年8月4日林海镇揣家洼子、长丰等7个村遭龙卷风袭击.
农作物受灾3200公顷,绝收1150公顷;损毁房屋51间,死亡牲畜20头.
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1647万元.
8月26日泉眼岭乡蒋机房村、新发堡村遭风雹袭击,持续20分钟,最大冰雹直径2厘米,地面积雹厚7厘米,受灾850公顷.
1999年7月15日20时至21时,16日12时许,十家堡镇、-25-东河乡、孟家岭镇、大房身乡、蔡家镇、金山乡、小城子镇、泉眼岭乡、梨树乡、林海镇10个乡镇遭龙卷风、暴雨、冰雹袭击.
农作物受灾6900公顷,其中减产五成以上的321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920万元.
7月29~30日,林海、刘家馆、四棵树、双河、东河、郭家店、万发、太平、团结8个乡镇遭暴风袭击.
部分树木折断,玉米大面积倒伏、折断.
受灾17430公顷,减产五成的4517公顷,绝收4020公顷.
风灾正值玉米授粉期,直接经济损失8500万元.
2002年7月4日16时30分,冰雹、暴雨、龙卷风袭击刘家馆、胜利、林海等5个乡镇.
农作物受灾2.
2万公顷.
房屋损毁6000间,畜禽死亡12万头(只),直接经济损失2950万元.
7月中旬刘家馆镇等10个乡镇45个村、14355户遭受风雹灾.
农作物受灾10.
72万公顷,减产五至七成的35231公顷,减产6亿公斤,经济损失8亿元,全县受灾人口45万人.
2003年6月上旬,万发等8个乡镇遭冰雹灾害,农作物受灾3660公顷,其中玉米2884公顷、大豆516公顷、水稻80公顷、瓜菜180公顷.
雷电击死1人,击死耕畜1匹.
2004年7月,叶赫镇遭冰雹、龙卷风、暴雨灾害,英额堡等8个村307公顷耕地绝收,受灾人口近万人.
小宽镇受灾68公顷;梨树镇倒塌温室大棚25栋5778平方米,损毁房屋30间;喇嘛甸镇14个村176公顷农作物受灾.
全县损毁房屋390间,砸死1人,绝收3300公顷,受灾人口2.
92万人.
2005年降雹5次,7级以上风力13天.
全县农作物受灾3.
8万公顷,占播种面积22%;绝收2520公顷.
受灾人口16万人,损毁房屋814间,倒塌蔬菜大棚33万平方米,折断树木2327根,倒塌猪禽舍18栋1950平方米.
-26-第四节病虫害梨树县农作物主要病害为玉米大斑病、黑穗病和水稻稻瘟病,发生频率低、面积小,危害程度轻;另有粘虫、玉米螟和鼠害.
以化学药物和生物防治为主,防治及时,未造成明显灾害.
1987年发生重度粘虫害5万公顷,轻度受灾3万公顷,减产1200万公斤.
1998年发生重度鼠害13万公顷,减产3600万公斤.
2004年发生中等玉米螟及鼠害10.
5万公顷.
2005年发生中等玉米螟及鼠害14万公顷.

npidc:9元/月,cn2线路(不限流量)云服务器,金盾+天机+傲盾防御CC攻击,美国/香港/韩国

npidc全称No Problem Network Co.,Limited(冇問題(香港)科技有限公司,今年4月注册的)正在搞云服务器和独立服务器促销,数据中心有香港、美国、韩国,走CN2+BGP线路无视高峰堵塞,而且不限制流量,支持自定义内存、CPU、硬盘、带宽等,采用金盾+天机+傲盾防御系统拦截CC攻击,非常适合建站等用途。活动链接:https://www.npidc.com/act.html...

Friendhosting,美国迈阿密机房新上线,全场45折特价优惠,100Mbps带宽不限流量,美国/荷兰/波兰/乌兰克/瑞士等可选,7.18欧元/半年

近日Friendhosting发布了最新的消息,新上线了美国迈阿密的云产品,之前的夏季优惠活动还在进行中,全场一次性45折优惠,最高可购买半年,超过半年优惠力度就不高了,Friendhosting商家的优势就是100Mbps带宽不限流量,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Friendhosting怎么样?Friendhosting服务器好不好?Friendhosting服务器值不值得购买?Friendho...

WHloud Date鲸云数据($9.00/月), 韩国,日本,香港

WHloud Date(鲸云数据),原做大数据和软件开发的团队,现在转变成云计算服务,面对海内外用户提供中国大陆,韩国,日本,香港等多个地方节点服务。24*7小时的在线支持,较为全面的虚拟化构架以及全方面的技术支持!官方网站:https://www.whloud.com/WHloud Date 韩国BGP云主机少量补货随时可以开通,随时可以用,两小时内提交退款,可在工作日期间全额原路返回!支持pa...

2美国士兵遭雷劈为你推荐
操作httpaccessdenied网页打开显示Access Denied,怎么解决新iphone也将禁售苹果手机现在在中国是不是不能卖了googlepr值seo谷歌pr值和什么有关系重庆400年老树穿楼生长重庆轻轨穿过居民楼在哪里,从解放碑怎么去sns网站有哪些有趣的SNS网站有哪些三友网广州三友集团在韶关分公司么?温州商标注册温州注册商标需要注册公司吗三五互联股票三五互联是干什么的?discuz伪静态discuz怎么才能把专题目录也实现伪静态的方法详解
网站虚拟主机空间 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 cdn服务器 监控宝 权嘉云 gspeed cdn加速原理 能外链的相册 服务器论坛 博客域名 百度新闻源申请 web服务器 hosting 硬防 瓦工工资 ddos攻击工具 主机游戏 电脑主机打不开 koss耳机 免费邮件服务器软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