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期(总24期)教学管理办公室编制目录校领导一行考察西南联大旧址4北京大学召开2015年迎新工作部署会6北大图书馆举办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文献图片展-7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在北京大学揭牌9北京大学校领导前往鸟巢慰问田联世锦赛志愿者11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讲师团"赴广东河源开展暑期实践-12北京大学滨海医院(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参与天津滨海新区爆炸救灾----15北京大学致申办冬奥会代表团的贺信16美国科学院院士受邀访问北京大学并发表演讲17英国外交大臣菲利浦哈蒙德访问北京大学并发表主题演讲-18移动学习的三大模式20美国现"纳米学位"教育培训旨在帮人快捷就业22陈耀松:夜寒星更耀松晚翠方深24蔡蓉华:勤恳工作,踏实践行31-2-张公善:读书之道38冯亦代:漫话读书44李猛:人文教育要让学生明白,做一个好人难且值得(三)46只愿无战事——范明、何健夫妇抗战回忆52燕园花事荷花582015年毕业生返校感想-613这是硝烟远去的第七十年.
七十年前,动荡的东方大国顶着破碎的山河换来了最伟大的胜利,北大的师生终于得偿"神京复,还燕碣";在那之前,华北平原上最优秀的英杰跋山涉水,在边陲山城共度了一段名为"西南联大"的艰难岁月.
曾经焚烧着中华大地的战火已熄,但镌刻下的历史不灭,唱给英烈的悲壮挽歌未终,对无数救国志士的遥远致敬永不停止.
七十多年来,艰苦抗战锤炼出的"中兴业,继往烈"的气质始终凝练于北大的精魂中;哪怕已是耄耋之年,曾保家卫国的北大人心中仍燃烧着当年的烈火与热血.
这一期《燕园网讯》的史苑钩沉栏目,选了两位老北大人的抗战回忆.
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更致敬这胜利背后的铁血与风骨.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主办: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教学管理办公室编委会组成:主编:关海庭、张虹副主编:杨虎、常崝执行副主编:王凝、杨雯宇、吴晓风、张凯编委会成员:肖志欣、曾玉芬、郑鹍、杨舒婷、刘晴晴、石传芬、唐海峰、孙叶敏、王帅、王迎春、王姗姗、林以晴、高前余、张翼、吴丹、王凯惠、徐燕、赵晓玲、白永花、司敏、李文文4校领导一行考察西南联大旧址70多年前,北大、清华、南开师生在抗日炮火中同赴国难,举迁昆明,合组西南联大,云集三校英才,成为全国的文教重镇和民主堡垒.
1937年至1946年,西南联大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写出中国教育史上绚烂的一页,西南联大8年招收的8000余名学生中,培育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五四青年节同北大师生的座谈会上提出,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纪念西南联大所承载的文化抗战精神,探索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015年8月17日校党委书记朱善璐、副书记叶静漪一行在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叶燎原、校长蒋永文等陪同下,来到西南联大故园,考察凭吊,参观联大校史,探索一流大学办学经验.
"千秋耻,终当雪.
中兴业,须人杰",在聆听了云南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吴宝璋关于"西南联大与抗日战争"的主题讲座之后,朱善璐一行与北京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学子在西南联大原教室共同唱响《西南联大校歌》.
朱善璐表示,西南联大校歌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包含着民族大义,北大师生都要学会唱,铭记这段历史,从中汲取力量.
随后,朱善璐一行共同向一二一运动中牺牲的革命先烈敬献花圈,默哀悼念.
朱善璐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即兴发表演讲,他指出,这次北大学生重走西南联大路,是北京大学在120周年校庆之前的一个活动,也是抗战70周年、我们国家将要举行隆重纪念活动前夕,学校党委组织的一次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活动.
这既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一次特殊的纪念,也是一次寻根之旅,是北大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
北大建校以来,有过几个办学空间,其中有一个平津三所高校共同在抗战大后方办学的特殊阶段,就是在西5南联大.
重返西南联大,是多年来北大党委历届班子和全校师生的共同意愿,这里是我们的又一处不可割舍的精神家园.
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还存有很多西南联大遗存,任何历史遗迹在经历千百万年自然的洗礼后都可能会被"磨灭",真正不朽的遗存应该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西南联大精神.
先烈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未来新的辉煌还有待后来人去奋斗开创.
他希望,大家能够把西南联大精神带回北大去,让它在新时期的北大传承弘扬,鼓舞全校师生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朱善璐一行共同向一二一运动中牺牲的革命先烈敬献花圈朱善璐一行还参观了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柱、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等联大历史遗存,并走进西南联大博物馆展厅,认真听取博物馆工作人员关于联大旧址遗存及联大历史文化的介绍.
朱善璐表示,西南联大的遗存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是四校共同的财富,更是民族的财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
西南联大精神与北大精神一脉相承,"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西南联大的历史是北大的"家史",今后北大要更好地挖掘、整理西南联大历史,在学生尤其是新生中广泛开展校史教育.
朱善璐指出,西南联大在战火纷飞的时代,于艰苦卓绝的办学条件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当前北大正处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今天来到西南联大,既是寻根,也是带着问题来寻找答案.
总书记在同北大师生座谈时提出要求,要扎根中国大地,建世界一流大学.
什么叫扎根中国大地,这份卷子的答案能不能拿出来,走什么路子,有什么样的模式,可以借鉴哪些经验,这是学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借鉴历史经验和国外优秀经验的同时,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经验,不能忽视,对于北大来说,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无论如何不能不借鉴.
在一张泛黄的学生成绩单前,朱善璐详细询问了联大时期的课程设置和通6识教育推行情况,他表示,西南联大培养出众多优秀的人才,这离不开它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
看到联大时期的办学方针,朱善璐深有感触地指出,学校在研究确定未来科研工作方针时,西南联大一手抓为抗战服务,一手抓基础学科建设的历史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值得后人深思.
朱善璐强调,学校教学科研单位要认真研究探索联大办学经验,吸收借鉴先进成果,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一流大学.
参观结束后,朱善璐一行还看望了参加北京大学"重走西南联大路,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社会实践的同学们,出席了活动总结会.
与会领导共同为"北京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朱善璐表示,北大将继续深入开展同云南省政府、云南省教育厅、云南师大的合作,推进校省合作更上新台阶;希望北大、清华、南开、云南师大四校共同组织开展纪念活动,让西南联大的文化抗战精神绽放光彩,让西南联大先进的育人理念、办学经验成为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精神源泉.
来源:北大新闻网编辑:江南北京大学召开2015年迎新工作部署会8月27日下午,北京大学迎新工作部署会在图书馆北配殿举行.
校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出席会议并讲话.
叶静漪代表学校向参与迎新筹备、组织的工作人员表示慰问和感谢.
她引用"先拥抱学生,再教育学生"说明迎新工作的意义.
她指出,学期初是建立积极、活泼的校园文化的好时机,也是建立起和学生间美好联系的好时机,各单位要服从指挥、强化责任、注重细节,在新生入学报到时,为新生和家长们提供更加优质、便捷、贴心的服务.
党办校办副主任胡新龙介绍了2015年迎新工作方案,对招生部门的信息统计、后勤部门的前期准备、迎新当日的服务安排、新生教育工作要求等各方面内容进行了说明.
7"迎新是新生认识学校、与学校建立感情的第一步,也是新生接受学校教育的第一步.
"党办校办主任郭海表示,迎新工作反映了一所学校是否真正以人为本、亲切可爱、值得托付,希望各单位承担责任、各司其职,共同保证迎新工作圆满、顺利地进行.
人事档案管理办公室、校医院、保卫部、公寓服务中心、校园卡管理和结算中心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向与会者介绍了今年迎新工作部署情况和与往年相比发生的新变化,并就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
各院系、直属附属单位行政主管,各单位迎新工作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郭海主持.
来源:北大新闻网编辑:江南北大图书馆举办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文献图片展2015年8月31日,北大图书馆精心准备的"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抗战文献图片展"在图书馆展厅展出.
展览分文献和展板两部分.
文献部分集中展示与抗战有关的馆藏图书、报刊精品以及部分珍贵图片,主要包括:毛泽东主要抗战著作,抗战期间学生和社会各界团体主办的抗战杂志,抗战期间各报刊关于抗战的评论报道,抗战时期出版的画报,反映抗战的中外文图书,招思虹女士捐赠的抗战图片等;展板部分的图片主要取自北大馆藏中外文图书、报刊,主办者从收集的1000余幅照片中精心挑选出300余幅,按时期、主题编排,配以简练的文字,概括介绍了十四年抗战的重大历史事件.
8本次展览是北京大学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图书馆领导非常重视和支持,馆长朱强亲自审核了展板的文字和图片.
展览由特藏部负责策划准备,并得到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
展览一经展出,即受到北大师生和校外读者的欢迎,观众在一件件珍贵的文献前驻足,在一幅幅感人的图片下沉思,无论是英勇杀敌的将士、支援前线的群众,还是赶制军衣的妇女、站岗放哨的儿童,都深深感染着他们,其中所展现的众志成城、百折不挠、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他们,而那些坚毅的目光、英挺的身影、勇猛的呐喊、胜利的欢笑,将会久久留在参观者的记忆之中.
(文/邹新明)来源:北大新闻网编辑:安宁9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在北京大学揭牌2015年8月27日上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由北京大学鄂维南院士发起,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由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共同筹建,将在交通大数据、金融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医疗大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医疗图像处理,以及生物、化学、天体物理、神经科学等方面进行学术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成果产业化.
目标是吸引国际一流大数据研究人员来京发展,建设国际化的大数据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陈英,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海淀区代区长于军,以及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郑吉春、副校长聂祚仁,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院士、鄂维南院士等出席仪式.
北京市有关部门、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大数据企业和媒体等共约100人参加了仪式.
仪式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郭广生主持.
林建华首先代表北京大学对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大数据的学术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成果产业化作出贡献的社会各界表示敬意.
他指出,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政府、大学和市场的结合,这个平台有利于吸引国际一流的大数据研究人员,推动大数据研究和北京市的产业创新发展.
北大与北工大在前沿的大数据领域正式携手合作,对两所高校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林建华希望在市政府和各界朋友的支持下,使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成为在中国乃至世界大数据产业和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并祝愿北京市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祝愿北京大数据研究院蓬勃发展.
10郑吉春在致辞中代表北京工业大学对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一贯支持表示感谢,并从国家、北京、学校自身三个层面阐述了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成立的重要意义.
他表示,作为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属高校,北工大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的建设,将其打造成学校的科技特区和人才特区,通过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激发自身的动力和活力,带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整体提升.
接着,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鄂维南院士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的发展愿景、筹建情况及初步运营规划,并提出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的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的大数据教育、科研创新和产业化平台.
企业代表、用友集团董事长王文京在发言中从企业角度阐述了对大数据研究发展和应用的认识,并期望企业参与到大数据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共同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随后,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宣鸿、海淀区副区长孟景伟、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聂祚仁分别代表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签署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共建协议.
签约仪式后,隋振江、林建华、郭广生、郭洪、于军、郑吉春共同为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揭牌.
隋振江在最后的讲话中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代表一直大力推动研究院成立的北京市教工委书记苟仲文同志,向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
他表示,北京在大数据人才、产业资源、科研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北京大数据研究院这个大数据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平台,希望推动大数据的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项目,发挥北京在全国原始创新中的策源地作用.
举行揭牌仪式前召开了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领导小组会议,会上正式任命鄂维南院士为院长.
来源:北大新闻网编辑:安宁11北京大学校领导前往鸟巢慰问田联世锦赛志愿者8月27日是2015北京国际田联世锦赛的第六个比赛日,45名北京大学赴田联世锦赛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已经过半.
当天下午,校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在校团委书记阮草、副书记张莉鑫等的陪同下前往国家体育场鸟巢,亲切看望、慰问了北大志愿者.
本次田联世锦赛,北大志愿者扎根服务于媒体工作部,分布在主新闻中心、文字记者席等多个志愿服务岗位.
老师们逐个走访每一个工作岗位,志愿者们则向老师们详细介绍了相应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志愿工作中的心得感悟.
在北大志愿者中,有在混合采访区、新闻发布厅、即时引语等岗位工作,承载着赛后协助媒体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的重要工作,但却远离看台,无法亲身领略精彩的比赛;有的负责信息分发,被称作鸟巢中的Runner(奔跑者),快速向全场媒体记者传递比赛结果等文件信息.
志愿者们表示,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会坚守志愿者的承诺,兢兢业业为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助力田联世锦赛赛事新闻工作有序推进.
叶静漪向全体北大赴田联世锦赛志愿者们送上了诚挚的问候,并高度赞扬了志愿者们昂扬奋发、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
她指出,志愿服务是北京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长期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无论是在北京奥运会、APEC会议、田联世锦赛等大型赛会,还是校内外日常进行的公益行动中,都有北大志愿者温暖热情的服务与美丽笑容.
最后,叶静漪向每位志愿者赠送了世锦赛"燕儿"徽章,并在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的纪念相册上题写寄语——"青燕归巢,京彩世锦",鼓励大家坚守岗位、圆满完成任务,将美丽的身影定格鸟巢,在志愿之路上继续前行.
北京大学赴田联世锦赛志愿者鸟巢合影122015年北京大学田联世锦赛志愿服务团队45名志愿者于8月11日开始培训,8月15日提前上岗,将持续服务至世锦赛闭幕.
志愿者以90后学生为主,但其中也不乏吕丹、魏然这些经历了北京奥运、AEPC会议历练的"老"志愿者.
45名"新鸟巢一代"用奉献书写青春,成为最美世锦名片.
来源:北大新闻网编辑:江南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讲师团"赴广东河源开展暑期实践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到北京大学考察时,鼓励当代青年根据时代需要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脚踏实地追逐"中国梦".
为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全院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于2014年6月正式组建"前沿交叉学科讲师团",鼓励优秀学生走出校园,发挥医学、生物、工学、物理、化学、材料、信息、数学、心理等交叉学科专业优势,综合创新创业的人才引进和区域发展的改革试点,开展科技人才服务专题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青年座右铭.
2015年暑期,"前沿交叉学科讲师团"经过两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划准备,组织来自不同年级、专业的12名同学赴广东省河源市实践学习.
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实践团重点调研了河源市及其下属江东新区政府部门在经济发展和人才引进方面的现状、政策、规划,并通过与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的交流座谈,切实掌握当地对人才的具体需求.
同时,讲师团成员结合前沿交叉科技知识讲座的形式,向当地中学生积极宣传普及前沿科学知识,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
7月27日早,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讲师团"2015广东河源暑期实践团怀揣着憧憬与向往整装出发、一路向南.
当晚,实践团成员顺利抵达河源,受到河源市江东新区经济促进局张宇光局长与吴浬根老师的热情迎接.
7月28日下午,实践团与河源市江东新区管理委员会举行座谈.
中共江东新区委员会副书记、江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北京大学1987级校友赖小卫和江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巍就河源的历史、13现实及未来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
由于国家环保政策的约束,石油、水泥、化工等高污染、高耗能工业无法落地河源,这成为当地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与矛盾.
因此,基于河源实际情况,新区领导经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考量,最终制定了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持续发展战略:在传统电子制造业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重硒土、钨矿资源及优越的地理环境,重点发展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型电子信息和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打造出一座智慧城市.
在熟悉了江东新区的各项情况后,实践团就医疗健康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现状向与会领导作了报告,并联系河源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与在场领导长时间讨论,收获了许多经验.
7月29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共青团河源市委员会,在团市委张志勇副书记等领导的主持下,与在河源市创业的多位优秀青年代表进行交流.
首先,团市委城乡部梅志广部长为同学们介绍了河源市若干项重点创业扶持举措,包括"创新创业基金""创业大赛""创业培训"及"创业导师库"等.
随后,来自办公文具、软件开发、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以及医疗保健等行业的创业精英与企业家代表分享了他们的创业经验与感悟.
之后,实践团领队郝天祎同学介绍了目前北大学子利用网络平台积极投身水果、外卖等行业的创业热潮;其他成员也纷纷结合在河源当地的所见所感,畅谈自己对就业创业的认知与疑惑,与在场创业人士展开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
长达数小时的座谈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纵览河源创业环境、创业现状、创业前景的窗户,更让大家在课堂之外见识了"扎扎实实干实事"所需要的本领与素养.
7月30日上午,实践团一行参访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其代表性企业,感知该区对河源市增加就业机会、转化科技成果、提高经济效益的卓越贡献.
在参观美晨通讯公司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公司主打手机产品的品牌特点与生产流程,真切感受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巨大推动作用.
而在国内最大的吉他制造商——红棉乐器14有限公司,琳琅满目的乐器典藏、五花八门的生产工艺让同学们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提升了艺术素养.
7月30日下午,实践团在已有百年历史的河源中学举行宣讲会.
几位主讲人从历史沿革、学科分类、师资力量、校园风物和学生活动等角度全方位介绍了北京大学;接着又针对高中学习的方式方法作了详细讲解,勉励同学们坚持不懈、勤能补拙、学会分享、乐于思考,正确规划学习生活,为了自己"摘星星"的梦想去努力奋斗.
针对高三师生非常关心的学习压力问题,实践团成员也为大家准备了非常简单但行之有效的压力释放游戏.
其间,台下学子纷纷举手提问,就学习计划、时间管理以及树立目标等问题和困惑与实践团成员交流讨论,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此外,在紧凑的五天行程中,实践团一行还先后参观了河源恐龙博物馆、客家文化博物馆、万绿湖风景区和龙川县系列古迹,领略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瞻仰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加深了对河源这一"粤东北明珠""中华恐龙之乡""客家古邑"的切身体验.
在最终圆满完成各项实践工作后,同学们于7月31日离开河源、返回北京.
本次"前沿交叉学科讲师团"赴河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全面、突出重点,围绕地方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青年创新创业、知识宣讲普及等多个主题,密集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一系列相关活动,成效显著,反响强烈,成功服务于河源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夯实了河源市与北京大学、与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进一步校地合作的基础.
与此同时,通过短短几天的实践,同学们丰富的不仅仅是生活阅历,更是思维模式;改变的不仅仅是价值观念,更是人生坐标;提升的不仅仅是实用技能,更是踏实肯干、勇往直前的那一股精气神.
"前沿交叉学科讲师团"在未来将继续深入基层、发挥特长,启动更多、更有价值、受众更广的综合性实践项目,助力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推动培养出更多专业水平优秀、综合素质全面、社会能力一流的高层次人才.
来源:北大新闻网编辑:安宁15北京大学滨海医院(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参与天津滨海新区爆炸救灾2015年8月12日晚11: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特别重大突发爆炸险情.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北京大学滨海医院(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医护人员通过网络或医院微信通知得知有大量伤员需要救治,立刻赶到医院.
医院在第一时间启动了突发应急事件预案,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李长春及领导班子成员成立了临时指挥部,李长春亲自调度指挥,院领导班子成员分组在现场指挥,先后有近500名医务人员赶到急诊和各自岗位参加伤员救治工作,爆炸发生后的半个小时医院对伤员的救治工作全面展开.
张俊院长在获悉消息后立即带领张殿英、吴问汉、安友仲、赵建勋等20多名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专家赶到医院,投入对伤员的抢救工作,北京大学专家与滨海医院专家一同对伤者的伤情进行诊查、会诊、确定治疗方案和手术.
截至14日晚,医院共接收伤者970人,开放手术间11个,完成手术40例,收住院130人,目前在院治疗117人,其中急危重症患者16例.
目前收住院患者117例,其中危重症患者19例,收治的病人以骨科、脑外科和胸腹外伤患者居多.
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一时间从各附属医院派出专家团队参加北京大学滨海医院的抢救,仅8月13日一天,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医护专家来塘沽达24名,其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派来了8名医护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派来了手术室护理团队,医学部姜保国副主任也受柯杨常务副校长委托,于8月14日在慰问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同时,现场指导疑难病人的救治.
目前,医务人员已连续在岗工作,医院医疗秩序正常.
救治现场8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卫计委主任李斌、天津市市长黄兴国深16夜来到医院,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看望受伤患者和医务人员,向大家表示慰问和致敬.
张俊院长就医院的救治情况以及北大共建在此次救灾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汇报.
领导们高度肯定了北大的共建成果,以及北大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所起的示范带头作用,并对参与此次救灾的北大专家表示感谢.
在医院救治伤员的同时,社会各界也非常关心伤员,医院到处彰显和谐社会大爱无疆社会新风尚,医护人员在全力救治每一名伤员的同时,不少单位组织,也有个人自发来院协助搬运伤员、爱心接送、献血、电梯保障以及捐赠饮用水、食品等志愿服务.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编辑:安宁北京大学致申办冬奥会代表团的贺信申办冬奥会代表团:欣闻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为之倍感振奋,特向代表团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申办冬奥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13亿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又一次呼唤和拥抱.
此次申奥成功,是对中华民族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作出重要贡献的充分肯定!
也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们向世人再次展现中华民族团结筑梦的精神、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重要机会!
在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刘延东副总理的直接指导下,代表团为申办冬奥会付出了巨大努力,展现了锐意进取、矢志成功的拼搏精神,为北大师生、为全国人民树立了榜样、做出了表率.
成功申办冬奥会对正在加快推进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师生也是巨大的鼓舞.
17北京大学与奥林匹克运动有着深厚渊源,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乒乓球赛事举办、志愿者服务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标志着筹办工作拉开帷幕.
北京大学将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再接再厉、扎实工作,为把2022年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作出新的贡献!
北京大学2015年7月31日来源:北大新闻网美国科学院院士受邀访问北京大学并发表演讲近日,应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筹)、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邀请,世界著名植物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BrianStaskawicz教授与JamesC.
Carrington教授访问北京大学,并进行学术演讲,同两院师生代表进行深入交流.
两位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演讲分别由生命科学学院朱玉贤院士和现代农学院筹备组组长邓兴旺院士担任主持和点评.
BrianStaskawicz教授的演讲题目为"GenomicStrategiestoEngineerDurableDiseaseResistanceinAgriculturalCrops".
JamesC.
Carrington教授则以"ArgonautesandAntiviralDefense"为题进行演讲.
演讲围绕植物抗病机理的分子基础、最新进展与应用前景展开.
此次演讲是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系列讲座的一部分,吸引了百余名校内外师生.
演讲结束后,现场听众围绕演讲主旨与两位美国科学院院士进行了互动与讨论.
邓兴旺院士、朱玉贤院士和李毅教授向BrianStaskawicz教授和JamesC.
Carrington教授赠送了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筹)现代农业系列讲座纪念章.
BrianStaskawicz教授和JamesC.
Carrington教授此次的演讲,不仅为听众们提供了富有思辨力的学术洞见,还为植物生物学研究者们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观察视角.
背景资料: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系列讲座设立于2014年12月,已成功举办了8讲.
系列讲座旨在通过邀请全球范围内农业、生物技术界学术大师、领军人物来校举办讲座、进行学术交流,18增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综合竞争力.
迄今为止,已有中国科学院黄季焜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万建民教授、中国科学院傅向东教授、德克萨斯大学JeffreyChen教授等世界著名学者在系列讲座上进行了演讲.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编辑:安宁英国外交大臣菲利浦哈蒙德访问北京大学并发表主题演讲8月12日下午,英国外交及联邦事务部大臣菲利浦哈蒙德(TheRtHonPhilipHammondMP)访问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副校长李岩松接待了哈蒙德一行并与大臣进行了友好会谈.
随后,哈蒙德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发表了题为"21世纪中英全球伙伴关系"的主题演讲,演讲会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主持.
朱善璐与哈蒙德会谈哈蒙德首先对出席演讲活动的现场嘉宾及北大师生致以亲切问候,表示很高兴能够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他说,戴维卡梅伦(DavidCameron)作为英国首相首次访华时也在这里发表了演讲.
"英国与中国的关系紧密而牢固,并且不断增强.
我很荣幸以英国外交大臣的身份首次访问中国.
"在随后的演讲中,哈蒙德评价英中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哈蒙德对英国能成为对中国最开放的欧洲国家感到荣幸——英国不仅欢迎来自中国的商业和投资,更对来自中国的创新和理念敞开大门.
哈蒙德称,英国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并将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项目上与中国展开合作.
两国政府间高层互访数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建立并扩大了两国之间未来的合作,为英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关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教育交流方面,英中两国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牢固,目前有135000名中国学生在英国院校留学.
哈蒙德还谈到英中之间在伊朗核问题谈判中的成功合作,称英国是中国在19欧洲的"最佳合作伙伴".
哈蒙德同时表示,双方还有足够空间来深化其它领域方面的合作,如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打击"伊斯兰国"、抗击埃博拉病毒等.
通过合作,两国可以在实现全世界人民热切期盼的和平繁荣的世界愿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问答环节,哈蒙德还就大家关心的英国移民留学政策、亚投行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包括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暑期学校在内的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来源:北大新闻网编辑:白杨20移动学习的三大模式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很多人都相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将对世界产生颠覆式的改变.
如果不相信呢可以看看滴滴打车、看看微信.
甚至还有人说,现在股票为什么会如此暴涨暴跌,或许跟微信的普及也有关系,信息扩散非常快,要买一起买,要卖一起卖,所以涨也涨得快,跌也跌得快.
鉴于移动互联网不可估量的价值,各行各业都在争分夺秒的向移动互联网转移.
教育领域自然也不甘落后,移动学习现在也备受关注.
加拿大学者巴格利曾经分析了新媒体联盟于2004年到2012年期间发布的《地平线报告》,他说其中先后提出37项新技术,但是只有7项被后期的4份地平线报告证实,这7项分别是:基于游戏的学习、移动学习、情境感知运算、社会化计算、电子书、基于动作的计算以及学习分析技术.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后面这几项技术,其实都和移动学习多多少少有点关系,比如基于游戏的学习和移动学习很难断开联系,而情境感知运算、电子书等也都依赖于移动设备,而现在处于研究热点的学习分析技术,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移动设备提供的各种数据.
那么移动学习都有哪几种模式呢我自己感觉,目前来说,至少可以笼统地分为如下三种模式:碎片式学习、情境感知学习、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互动式学习.
所谓碎片式学习,这是利用移动设备的第一个特点:随时随地和你在一起.
这样就可以让学习者将零散时间利用起来,学学数学,练练英语,听听公开课,既学知识又练听力.
所谓情境感知学习,这是利用移动设备的第二个特点:知道你在哪里.
商家知道你在哪里,给你发的广告,让你很难拒绝.
如果换成学习信息,"欢迎你来到北京动物园,你想了解一下大熊猫的历史吗"站在大熊猫面前,你说你想不想了解一下这就是博物馆科技馆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麻省理工学院曾经做过项目,让学生拿着掌上电脑,21让学生去穿行,去解决问题;香港中文大学资讯科技教育促进中心也推出了EduAdventure系统,教师可以在后台编辑游戏化学习课件,学生拿着平板电脑可以在城市里、校园里、公园里开展基于情境的探究学习,深受师生喜欢.
第三种模式是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互动式学习.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试验平板课堂,学生和老师人手人手一台平板电脑.
学生可以利用平板电脑看看微课,做做虚拟实验.
不过目前最常见的方式是这样的,教师在电子白板上打出一道题目,然后发送到每一位同学的平板电脑上.
同学在自己平板电脑上做好以后,就可以提交到服务器端,教师就可以在白板上调出同学的答案,并选择若干答案进行点评.
如果用一个词总结这种学习模式的最大特点的话,我觉得可以用"互动".
在传统课堂中,老师提一个问题,一个同学举手回答,他们在互动.
但是我相信旁边还有一些同学,在脑子里也跟着互动,这些同学都进入了这个"互动场",真的在学习,但是班里还有一些孩子,他们或许从来都不想,因为他知道老师一学期都不一定会提问他,就算真问到了,只要回答"不会"这事儿可能就过去了.
但是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所有的答案都被记录下来了,就算老师真的不管他,父母会不会看一下,"孩子啊,10道题目错了9道,就算全选C,也不至于这么差啊,你在学校到底干什么啊"当然,记录下来的意义不仅于此,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肯定有助于给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第三种学习模式可能是最重要的,但是就长远来说,第一种、第二种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生活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越来越重要,而移动学习的前景也就注定了越来越广阔.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作者:尚俊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技术系主任22美国现"纳米学位"教育培训旨在帮人快捷就业据《纽约时报》8月19日报道,对于许多美国年轻人来说,上大学是一个遥不可及且无法承受的梦想,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可能发现,在学校里所学的内容并没有给自己提供一种极好的进入某种行业的技能.
不过,面对这些问题,一些新的尝试也正在进行中.
据报道,美国AT&T公司与斯坦福大学教授、前谷歌公司工程天才塞巴斯蒂安特隆创建的在线教育公司Udacity近期宣布,他们将推出一种"纳米学位(NanoDegree)",这项课程最终或将成为一个利用互联网为年轻人提供有效教育的机会.
据报道,这项学位课程每月收费200美元(约合人民币1229元),旨在向任何一位掌握高中数学的学员传授足以胜任AT&T公司入门级工作(比如数据分析师,iOS应用设计师等等)的基本编程技能.
有趣的是,这项课程表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佳途径,或许就是让它走出大学校园.
迄今为止的证据表明,如果网络教育直接与工作相关联,它或许能够给予低收入学生更大的帮助.
最适合设计课程的或许是公司,而不是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ofPennsylvania)的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学生在两个星期内就对在线课程(MOOC)失去了兴趣,通常情况下,完成在线课程的学生仅有不到10%.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菲奥娜霍兰茨与其他人合作撰写的MOOC评估报告认为,典型的社区学院学生往往没有受惠于在线课程所需的读写能力和动力——学习这些课程需要大量的自我激励,而且几乎没有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机会.
但事实证明,MOOC能更有效地帮助另一个群体:可能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且拥有一份工作,但觉得有必要学习新技能以推动职业生涯的美国人.
Udacity是第一家朝这个方向发展的在线教育公司.
这家教育平台致力于通过一种相对没那么雄心勃勃的商业模式,帮助公司创建MOOC课程来培训它们的员工和客户.
比如,谷歌(Google)与Udacity合作创建了专门面向谷歌平台程序员的23MOOC课程.
他们已经开设了一门HTML5语言的游戏设计课程,另一项设计课程则是基于安卓系统(Android).
"我们想大规模地快速推广最佳实践,"谷歌公司MOOC课程开发团队负责人彼得吕贝尔斯(PeterLubbers)说.
"我们希望传授我们知道的所有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
"Udacity帮助软件公司Cloudera开发了一门旨在向客户和潜在客户传授如何使用该公司系统分析大数据的MOOC课程.
"纳米学位"是朝着类似方向迈出的一步:传授一套范围很窄,但可以明确应用到某项工作上的技能,为学习者提供一小块易理解的知识,以及立即掌握这些知识的动机.
它可能无法提供文理教育的所有优点,但它可以为那些或许没有时间、金钱或技能来完成四年制或两年制学位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可行的教育路径.
AT&T将认可"纳米学位"是有能力从事入门级工作的凭证(并希望说服其他公司也接受它),该公司已经为这一学位的毕业生预留了100个实习岗位.
此外,Udacity正在与其他公司合作创建各类"纳米学位".
如果一切顺利,特隆说,Udacity最终将为"四年制"高等教育模式创建一个替代方案,将其分割成学生能够终生学习的"知识块".
霍兰茨教授说:"我们仍然需要全面发展的人,而这些迷你证书课程显然无法培养出这类人才.
但是我们也需要解决美国经济面临的就业问题.
"来源:环球留学实习编辑:刘卉24陈耀松:夜寒星更耀松晚翠方深【编者按】"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君子治学处事,立志高远却又基础扎实,胸襟开阔更能兼察微理.
北大老前辈们用自己的人生为这种君子之风做了很好的诠释.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离退休工作部启动了"君子志道"专题访谈活动,走访了一批离退休老同志.
他也许是工学院整栋技物楼里年纪最大的"上班族",今年已经87岁,但是日日坚持来办公室,一头雪白的发丝让人印象深刻.
他也许是最会"玩手机"的老爷爷,发email、刷微信,样样得心应手.
早在几十年前,正是他率先把计算机技术引入了国内的力学研究.
他也许还是最爱发表公共言论的"理工男",他在科学网开了博客,写了数十篇文章讨论学科发展和高校建设,往往切中时弊,发人深省.
他,就是北大力学系的退休教授、目前仍然奋斗在科研一线的老科学家陈耀松先生,一个以真性情求真学问的老北大人.
抑心自强,勤奋治学和那个年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1928年生于浙江杭州的陈耀松,在求学过程中几度辗转,历尽艰辛.
但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形成了勤奋、坚韧、自强的性格,并受益终生.
抗战期间在农村念完小学后,陈耀松被家人送到上海求学,寄住在亲戚的弄堂工厂里.
而正是在这里他看到了旧社会工人所面临的残酷现实,他第一次感到,"为求生存,就必须要奋斗",也学懂了"复杂的机器由简单的螺丝钉组成".
1945年,高中毕业的陈耀松因不愿继续在沦陷区求学,就和几位同学一起沿富春江北上,希望到"大后方"去.
不曾想半路遭遇国民党游击队洗劫,以致身上财物所剩无几,无法继续赶路,只能就地留在安徽屯溪,投考了当地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院——安徽学院皖南分校.
学校虽不够理想,但陈耀松并没有放弃努力,他不仅从旧书摊上淘来了上海交大等名校的教材自学,而且还托人买来清华大学的入学考试题仔细研25读.
功夫不负有心人,1948年,陈耀松终于以转系生的身份考入了清华大学土木系.
消息传来,身边的亲朋好友甚至陈耀松自己都不敢相信.
也许是因为上学太早(16岁即高中毕业),陈耀松从小到大成绩都不佳,中学背榜,小学甚至蹲班一年.
但在报考清华时陈耀松憋了一口气:"自己不一定比别人差!
如果不考就完全没可能,考了也许还有点希望!
"这份好强心不仅鼓舞了陈耀松考学,也直接影响了他的专业选择.
"其实,我感兴趣的是理科,但当时大家都学工科,我就跟着报了工科.
"转学后,陈耀松就利用清华自由听课的条件改学力学,考取了周培源的研究生.
而这份勤奋和自强也贯穿了他学术生涯的始终.
他曾经以一人之力先后创办了三份国际学术期刊,均被SCI收录.
而关于办刊,还有一段小故事.
有一次国务院评审博士生导师,需要上报近年来发表的论文.
陈耀松名下突然新增三十多篇,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因为对于力学来说,很少有人能在短短几年内发表这么多文章.
"我自己当时也不信,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因为初办刊物时没人投稿,我就只能自己赶写.
"回忆起这段往事,陈耀松也被自己当年的举动逗笑了.
1999年,陈耀松从力学系退休,但他的学术研究却没有随着退休而停止.
他想方设法又组织起了课题小组.
从此,十几年如一日,他每天早早地到办公室,像退休前一样地勤奋、努力.
天道酬勤,十多年来,这个小小的课题组常常有重大成果问世,引发学界的瞩目:2004年完成高精度航磁探潜试验,2005年采用LBM完成飞机大攻角计算,2007年完成某型号导弹发射的仿真计算,2008年完成高速列车的各项气动计算……2010年,在时任常务副校长林建华等人的支持下,陈耀松又把自己的课题组扩建为"郭永怀计算科学实验室",先后与各个科研院所合作,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水动力学、微电子装备研制等领域完成了许多重大课题的研究.
陈耀松说,自己并没有很特别的学术技巧,只有一点,就是遇到问题不放弃:"遇到问题你得时刻记在心里.
有时候不一定能很快解决,但是这个问题你得记着,走路想、吃饭想,也许有时候一下子就想出来了,反正就是要把道理给弄通.
"好奇不已探索不止26"你们看,这是我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孙子,我最近当爷爷咯!
"陈耀松打开手机上的微信,指着儿子传来的照片笑着说.
已87岁高龄的陈耀松,使用起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这些高科技产品,其熟练程度丝毫不亚于年轻人.
"我喜欢尝试新东西,人的本性就是好奇嘛!
"这份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总能让他敏感地把握住科研发展新方向,始终走在学术的最前沿.
上世纪50年代末,早在微型计算机诞生前,陈耀松就颇具预见性地看到了计算机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在1958年陈耀松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刚刚建成的国产104计算机,并在其上进行冲击波计算.
他敏锐地意识到,如果能利用计算机解决流体力学的问题,将大有作为.
因此,他主张开展计算流体力学研究,成为了国内最早倡导计算流体力学研究的学者之一.
事实证明,把计算机应用到流体力学的计算中来,的确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60年代初,陈耀松受工程兵部委托帮助建设原子防护研究所,把这套研究思路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完成了一系列关于冲击波的重大科研创新.
在他参与下设计制造出1485mm激波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陈耀松也因此得到了工程兵总部的嘉奖.
1979年,陈耀松面向全国举办了两期"计算流体力学短训班",在讲授基本计算流体力学算法的同时,也让学员到北大计算中心上机实习.
全国各高校的专业教师纷纷报名,学成后就把这套知识带回自己的学校.
这两期短训班就像发令枪,迅速把计算流体力学推向了全国.
除了计算机,陈耀松还是国内最早的一批互联网使用者.
如今中国互联网界也许没人知道,首建中国网络"最后一公里"的,正是这位研究力学的科学家.
文革期间,陈耀松从报纸上得知欧洲已开启"信息时代".
70年代末,当他得知中科院数学所进口了一台能远程控制的计算机时,曾自请施工队把通讯电缆从北大架到数学所,用自制的通讯联结器建成远程操作.
可不曾想,网虽然上去了,但由于当时对网络使用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导致才上了两次网的陈耀松就收到5000元的账单.
陈耀松不好"赖账",只得放弃这一"网络系统".
这次尝试虽以失败告终,但对于互联网的好奇与向往并未在陈耀松心里消失.
1993年底,身在国外的陈耀松在听说中关村试验网建成后马上回国,租来27两对电话线,用自制的'猫'将网络从学校计算机中心接到自己的实验室,连成了国内互联网的首个"最后一公里".
从此,他的实验室就能直接用个人电脑上网了.
1995年,在这一"破楼"里,大家尝试用互联网为清华铊中毒学生朱令寻求治疗方案.
这是中国首次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远程医疗的尝试,是当时国内第一件互联网大新闻.
1993年出国前和周培源先生合影(左一为陈耀松)互联网大大便利了陈耀松的科研工作.
1996年,他独自创办了国内首家以互联网为运作平台的杂志CommunicationsinNon-linearScience&NumericalSimulation(《非线性科学及数值模拟通讯》).
这几乎是一份个人包办一切编辑出版工作的国际刊物,曾创下从投稿、审稿到编辑发行所有工作仅用8天完成的记录.
六年后,因为规模扩大等原因,陈耀松把杂志交给国际最大出版社Elsevier接办.
如今,这份杂志在中国、欧洲、美国都设有编辑部,已经成长为一份名副其实的国际优秀期刊(影响因子超过PhysRevE).
延揽英才整合资源"马云看中的是大家的钱包,他想方设法把大家的钱给掏过来;我看中的是大家的脑袋和能量,我就在想方设法把大家的脑力资源联合起来.
"谈起治学经验,除了勤奋自强、创新尝鲜,陈耀松还有一条重要经验,那就是注重学术队伍的组织建设,通过人才和资源的有效整合来发展科研.
1953年,陈耀松研究生毕业后留北大任教,接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协助周培源创建北大力学系,这正是1952年院系调整后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力学系.
力学系初创,一切从零开始,白手起家的陈耀松仅有的资源就是一份苏联莫斯科大学的教学计划和周培源这面大旗.
1954年国内第一个大风洞在北大开建后,为了聚集足够的老师,陈耀松四处奔走,以周培源的名义向中科院、清华、北航等院校求援,聘来了多位专家前来授课.
1956年,随着一批留学生学成归国,部分毕业生留校任教,再加上从一些工科院校分配来的专家、老师,28力学教研室的教师和实验员总数终于超过了20人.
在人才聚集起来的同时,材料力学实验室、水力力学实验室和教学用的小型风洞都初步建成.
力学专业终于结束了初创阶段,步入新的发展轨道.
而这时候整天忙于奔波的陈耀松不仅为力学系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自己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日后建设中国水动力学团队打下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初,国家需要大力开发海洋资源,陈耀松就响应国家的号召把研究方向转向水动力学.
"其实这也算不得转行,因为水动力学才是老祖宗.
"转变研究方向本就不易,更加困难的是,如何尽快在国内组建起一支高质量的水动力学学术队伍再三考虑后,陈耀松决定从创办学报入手.
1982年底,陈耀松邀请了一批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流体力学专家到上海开会.
当时国家没有钱,大家决定以民间联合的方式创办《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杂志.
最终杂志办得非常成功,分别获得了国防科工委和国家科委一等奖和二等奖,且中文版发行后不久,又另出了英文版(已为SCI收录).
但最让陈耀松高兴的是,学报编辑部成了中国组织水动力学学术活动的中心,成功地完成了国内、国际多次水动力学学术活动的组织工作.
退休后,来自国家和学校的纵向资源没有了,陈耀松把目标转向同行,设法横向招纳人才、整合资源.
没有直接招收研究生的指标,他就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继续指导研究生,培养出了一大批有能力、有想法的科研能手;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他就自己借钱开了一家咨询公司,依靠完成计算工程课题赚取科研经费,养活自己的课题组.
只要能搞科研,陈耀松并不在乎资源是来自国家还是企业.
在这一点上,陈耀松认为自己跟许多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不太一样.
"有些人会认为,你要是自己要赚钱就不要来搞科研,他们觉得做自然科学很神圣,赚钱就是玷污了.
可搞科研你需要经费呀.
"如今,陈耀松正筹划吸引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联合同行共同发展我国的科技计算事业.
87岁高龄的他在科研领域还有很多好的想法,对于力学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他希望能通过青年优秀人才把研究传承下去.
292012年在科大作报告直率真诚一身正气"大家都知道周老(注:指周培源)平生有一个最好的学生是林家翘,可都不知道他有个最'坏'的学生,叫陈耀松.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北大退休老教授陈耀松自己.
聊起往事,鹤发童颜的陈耀松拍着腿,笑得一脸率真,银色的发丝随着他的笑一起一伏.
"我当时说了我对力学的观点,系里的人都反对.
"关于力学的发展方向,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而陈耀松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北大的力学就该是技术科学.
90年代中期,在一次讨论力学发展方向的学术会议上,陈耀松刚说了两句就被人打断了.
回家后的他觉得话没说完,心里郁闷,便撰写了一篇题为《力学、力学家与信息时代》的文章,发表在1996年7月8日的《光明日报》上,阐释了自己的主张.
六年后,著名力学家林家翘回国参加周培源诞辰百年大会,在会上提出"广义应用数学"一说,和陈耀松1996年文章的主张完全一致.
这篇文章成了陈耀松写作的起点.
后来,陈耀松开了博客,先后贴出了数十篇博文,其中有对早年人事的回忆,更多的则是讨论国内力学发展现状、学科人才培养问题以及科研体制问题.
这些文章往往切中时弊,字字掷地有声.
陈耀松一生耿直坦荡,学术如此,做人也如此.
大跃进时期,各个单位都讲自力更生.
于是,当时系党委书记提出办个钢厂.
系里多数人不说话,有些人还支持,只有陈耀松和少数几人公开表示反对.
自此,每次开会都有人批"力学系陈耀松反对自力更生".
文革期间,力学系迁到位于陕西的北大汉中分校,又有人异想天开,提出开发"电池直升机",还要以此作为北大力学的教改方向.
陈耀松再次公开表示反对.
为此,陈耀松被下放到养猪场养猪.
但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放弃科研,在养猪间隙自学了半导体电子学——他自己买教材和废旧的电子元器件做实验,30最终不仅学会了修理电子仪器,还做出了誉称"猪圈里的国家级发明"的改良型应变片测量仪.
回想起这些坎坷,陈耀松十分豁达:"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没工夫去计较那么多.
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跟别人计较,有什么帮助"陈耀松即便自己被划为'思想严重右倾',在对待其他被打成右派的同事时,他也仍如常交往,绝不踩低捧高.
问到他不怕被牵连吗,陈耀松狡黠地眨眨眼,"人民内部矛盾嘛.
"一位好友被批判后情绪低落,陈耀松便买了一本《司马迁的故事》送他.
有空了,陈耀松就跑到这位朋友家,骑摩托车带朋友的小孩上街兜风.
后来陈耀松办学报需要外文专家,这位好友说什么也要帮忙,朋友的夫人觉得朋友年纪大了,记忆力也下降了,就想把所有工作都推掉,也拦下了陈耀松的信,这位好友得知后很生气:"别人的事可以不干,陈耀松的事我一定要干.
"即便在鼎鼎大名的"相对论周"(周培源因研究相对论被人戏称)面前,陈耀松也敢于坚持己见.
1954年,陈耀松提出北大力学系要建设大型风洞,而周培源并不同意.
陈耀松据理力争:"北大力学专业是全国唯一的力学教研单位,不但要有教学实验用的小型风洞,也该有可进行科研、能为生产服务的大型风洞.
""当年我是初生牛犊,没有一个怕字,从未想过万一完不成怎么办.
"因为这一点,两人没少"吵架".
尽管在治学和工作上偶有分歧,但这丝毫不影响师生的感情.
一旦大家最终决定建风洞,周老还是全力支持他.
实践证明,这一风洞的建成不仅在教学和科研上有了很大帮助,还推动了我国早期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恩师泰斗面前也要据理力争以坚持己见,谈笑打趣背后亦有惺惺相惜的深情,就是在这样一篇风格独特的周培源老师纪念文章结尾,陈耀松郑重地自问自答:"周老故去了,我们该继承些什么我想只有一点:在困难时刻,能否坚持真理.
"(文/离退休工作部特约学生记者裴苒迪缪亚敏)【记者手记】采访结束后很久,陈老师那和蔼可亲的面容、吴侬软语的乡音,仍不时在我脑中闪现.
他回答问题时流露的敏捷和聪慧,他对待小辈时的真诚与温和,他回忆往事时的从容与豁31达……都让记者印象深刻,这实在是一位极其有趣的老先生.
囿于篇幅限制,陈老师身上还有很多的闪光点都没能被写进文中:比如,陈老师往往把自己的发明创造无私贡献给兄弟单位,自己甘当幕后英雄;又如,陈老师常常把出国期间节省下的外汇用来购买先进仪器带回国内,供课题组和业内同行使用;再如,他积极培养年轻同志和学生,甚至自费送学生出国留学,真心希望他们能超越自己;再如,陈老师非常重感情,尤其对一些老前辈的感情极深,他组织为周培源、虞福春等前辈制作纪念雕塑,还撰文以寄相思……陈老师为人低调踏实、从不计较名利,从没有在言谈中流露过半分作为北大教授的自豪感和优越感.
但正在陈老师身上,记者看到了一个北大学人真正的风采和风骨!
【人物简介】陈耀松,流体力学家,力学教育家.
北京大学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诸暨人.
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同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先后在陆士嘉、周培源指导下学习流体力学.
1952年院系调整后进入北大.
1953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
20世纪50年代中期协助周培源创建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和建造中国第一个大型低速风洞.
在北京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近60年,为中国计算流体力学和水动力学的发展以及风洞实验技术的计算机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来源:北大新闻网编辑:歆琴蔡蓉华:勤恳工作,踏实践行【编者按】"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君子治学处事,立志高远却又基础扎实,胸襟开阔更能兼察微理.
北大老前辈们用自己的人生为这种君子之风做了很好的诠释.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离退休工作部启动了"君子志道"专题访谈活动,走访了一批离退休老同志.
在这些交织着历史沧桑和个人生活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在历史长河中北大人默默担当的身影,感受到了北大人浓郁沉淀的家国情怀,体会到了北大精神的深厚源长.
本期"君子志道"访谈专题,将带我们一起走进北大老前辈们的朴实与精彩.
雷厉风行——这是蔡蓉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无论是采访伊始便开门见山,还是采访结束随即扑到其他工作中去,无不透露着蔡蓉华的一份爽朗干练.
随着话匣子的打开,这位老人的故事穿过32时间的长河缓缓流泻下来,娓娓道来的,是那些属于她的岁月积淀.
蔡蓉华"我是一个随大流的孩子"2015年,蔡蓉华70岁.
谈起儿时的往事,她笑言"我是一个随大流的孩子",从这句再简单不过的话里,凝练了老人在时代中浮沉的一生和她看待生活独有的睿智.
1945年,蔡蓉华出生于江苏无锡,她的少年时代就是在一个小镇度过的.
作为家中的长女,蔡蓉华既要照顾家里三个弟弟妹妹,又要帮助父母操持家务,忙里忙外.
"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这是母亲工作的缝纫店里最醒目的一条宣传标语,提醒大家及时补补丁.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似乎是那个年代的时尚.
蔡蓉华的衣服上也打了很多补丁,却不是为了赶时髦.
蔡蓉华放学后经常去母亲单位里帮忙——缝纽扣、拆衣服,不久也都变得非常熟练了.
虽然身处艰苦年代,但裹挟在时代大潮里随遇而安的蔡蓉华还算是幸运.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蔡蓉华正在上初中.
因为家在小城镇,可以吃到国家供应粮,所以没有挨过饿.
虽然也赶上了几次"上山下乡"的热潮,但每个时间点蔡蓉华都正好升学,所以没有"上山下乡".
在那个年代,读书与"上山下乡",可能开启的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对于童年的生活,蔡蓉华常怀欣幸:"我们还算挺幸福的,没有挨饿,也没有很吃苦,就是平平淡淡的.
"在她波澜不惊的语气中,充溢着生活的幸运和满足.
"我的求学过程也很顺利,那时升学率很低,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是三大关,每道关都只有少部分人能考上,大部分落榜生就可能要回乡务农,我很幸运,每次都能成功升学.
""你也不要再帮家里干活了,来学校上上自习吧.
"高考前,老师对蔡蓉华如是说.
中学的蔡蓉华在班里成绩一直是中等,那时的她对未来不曾有过太多幻想,33但她知道能上大学是一件"很厉害"的事.
"那个时候,因为我哪门课都不是特别出类拔萃,所以老师说要考大学了,我才赶紧好好读书.
"在那个年代,个人的前途并不是自己的意愿能够决定的.
考大学前,蔡蓉华喜欢的是驾驶员、飞行员、航海这类职业,她特别喜欢有挑战性的东西,但是因为近视,这些专业全都不能报考,蔡蓉华就退而求其次,想报考地质学,这又遭到了老师的反对:"你一个女孩子家搞什么地质嘛"蔡蓉华再退一步,选择了气象学.
"因为我要选择我感兴趣的、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有挑战性的.
"这是蔡蓉华能对她的人生做出的最大权限的决定了.
1964年,蔡蓉华进入南京大学气象学专业学习.
因为文革的缘故,蔡蓉华的大学学习生涯实际上只有两年.
"文革开始之后我们就不学习了,就只是随大流,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天到晚游行,尤其是晚上游行.
夜里,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一出来,大家穿上衣服就去游行.
同学当中的积极分子忙着搞革命,其他同学大部分都是随着大流,组织起来进行政治学习.
"1969年10月,在林彪发布全军的战备命令(俗称"一号命令")之后,南京大学的部分学生被转到了在溧阳的分校.
在溧阳,蔡蓉华和她的同学们下田种地,帮农民干活.
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蔡蓉华不胜惋惜:"我们在当时其实并没有特别的感觉,没有意识到自己浪费的时间,玩儿得还挺开心的,当时也不需要考试,一直到工作之后才发现,文革耽误的几年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该学习的时候玩掉了.
像专业知识这类,因为我大学的时候专业知识学得不多,所以必须经过培训和学习,才能把工作顺利完成.
文化大革命所浪费的那些时间,在以后的工作当中都是要补回来的,人就要一直去学习,要不然工作做不了.
""我就喜欢和那些资料打交道"大学毕业后,蔡蓉华到南京气象台工作.
她一边做气象台的日常工作,一边开始接触资料统计和分析,负责的内容都与气候相关.
1978年,蔡蓉华的先生——杨永义从南京的部队转业到北大,蔡蓉华也开始了在北大的另一段生活.
"初入燕园"的蔡蓉华因为有气象学的学科基础和在气象台的工作经历,被安排到了北大地球物理系资料室工作.
虽然并不是资料整理的科班出身,但蔡蓉华在这里获得了一份归属感.
系34里的老师对蔡蓉华很好,也常常会关心蔡蓉华的业务、她的气象学专业.
那时气象局的一些业务会议还叫她一起参加,但蔡蓉华却认为该告别气象学了——"既然在资料室做资料方面的工作,那就往资料这个方向走.
"为此她主动放下了自己的气象学专业,重新去学图书馆专业.
"当时自己也没有什么舍不得,也没有想着再研究气象去做老师,我在资料室为系里的老师们服务也挺好的.
"蔡蓉华接触图书馆学始于在地球物理系工作以后,大量接触资料整理工作使蔡蓉华意识到要开始新的专业学习.
已经是本科学历的她报名参加了北大图书馆系的大专班,而且一学就是三年.
作为较早去北大图书馆系大专班学习的一批人,那几年的学习经历对蔡蓉华之后的工作发展影响很大.
为了能更高效地工作,蔡蓉华又开始学习计算机.
当时,地球物理系资料室承担了一个有关南极考察资料整理的项目,因为南极科考需要整理的文献很多,蔡蓉华和她的同事们就要做出一个南极文献资料数据库来.
对于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蔡蓉华和同事们最初是用卡片来做,后来才改成计算机存储和处理.
通过这次工作,蔡蓉华更坚定了自己和资料的缘分:"我就喜欢和那些资料打交道,然后做做分析.
把各种数据整理起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样的工作做起来其实很枯燥,但是是我喜欢的东西、是我自己的选择.
"1995年,时任地球物理系副主任的蔡蓉华听说图书馆期刊部主任要退休,想找一个接班人.
蔡蓉华觉得相较于做领导工作,自己更喜欢做资料工作,当即决定申请去图书馆.
她回忆当时的情况:"我申请调到图书馆时,组织部还找我谈话,觉得很奇怪,他们认为我需要平级调动,而图书馆当时不缺副馆长,但我说我不是要过去做副馆长,我就是当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
"就这样,蔡蓉华来到北大图书馆期刊部工作.
直到现在,退休后还被返聘的她仍在负责期刊评价.
掐指算来,蔡蓉华与北大图书馆已有二十年的缘分.
谈起图书馆的变化,蔡蓉华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从外观上看,这二十年的变化倒不是特别大;但是内在的工作就有很大的变化了.
"首先,以前都是针对传统纸本文献资料的采编和服务,在期刊部的多年工作经验,蔡蓉华真切地体会到了这种变化,以前在期刊阅览室,看期刊的人多35得不得了,而现在人们基本上都选择看电子版.
其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结构也变化很大.
蔡蓉华说:"以前人家都说图书馆工作轻松,但是现在图书馆的工作一点儿都不轻松.
现在不会计算机根本不能在图书馆工作,如果想稍微做一些细致深入的工作,仅仅掌握一点儿计算机皮毛是不够的.
我在做核心期刊时,很多资料都是用计算机来进行处理.
比如定量的评价,而这些工作以前都是人工算的.
"在蔡蓉华眼中,北大图书馆就像是几代图书馆人辛苦养育大的孩子.
当我们问起她对这个孩子未来的期望时,蔡蓉华笑言:"孩子大了,这个不是我能操心的吧"但是她略一沉吟,随即又开口:"一方面,图书馆要现代化,要走在前头;另外一方面,图书馆要有威望,要有名声,也就是说要有馆藏,要有镇馆之宝.
"蔡蓉华对北大图书馆的古籍收藏传统特别重视.
她认为,古籍的收藏要有眼光,文献资源的建设上要有特色,要在纸本、电子、古籍等方面要做好结构安排.
最后她笑言:"我从图书馆退休这么多年之后,其实已经落伍了,但是希望图书馆不要落伍,一直跟着世界潮流.
""干什么事情我是一定要把它干好的""饭都已经做好了,怎么还不回家吃饭啊"电话那头是再熟悉不过的声音.
在家里,为了给蔡蓉华腾出更多的学习工作时间,先生杨永义负责做家务.
蔡蓉华一看表,已经十二点多了,这才匆匆收拾东西离开办公室.
这样的场景一度成为蔡蓉华生活的常态.
从气象工作到资料整理,从北大地球物理系到图书馆,蔡蓉华的工作生涯几经变化,但是每次调动工作以后,蔡蓉华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风生水起.
这与蔡蓉华的工作态度密不可分——善于学习和勤勤恳恳.
"我从来都是干一个新项目就需要进行新的学习,努力去干,做业务都是加班加点去干,来到北大的这几年,觉得自己有时真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儿.
怎么干出来的就是加班加点.
"在做2004版的期刊评价时,蔡蓉华每天早上六点起床锻炼,然后工作一整天.
她属于工作起来饭都顾不上吃的人,工作忙的时候就干脆不歇礼拜天.
"当时其实自己也没有想什么,也不是说非要做成什么事情,就这样干着干着就一直36干下来了.
没有什么优于别人的特长,我最大的特点也就是勤勤恳恳工作.
这几十年,我主要的时间还是放在工作上的,这一点上我问心无愧,干什么事情我就一定是要把它干好的.
"蔡蓉华的勤恳工作也得到了回报.
她当地球物理系资料室主任时,资料室曾被评为北京大学图书资料先进集体;多年来,她连续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她主持和参加的研究成果也曾多次获奖.
这些成绩的背后无一不是蔡蓉华的勤恳工作,踏实践行.
"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大部分都是踏踏实实做事情出来的.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肯定不能要求你们像我们这辈人一样,你们会考虑自己的发展,会考虑做什么事情更适合自己.
但是有一点一定要记住:干什么事情一定要干好,如果再想去做其他的事情,就再去学习,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来,不要好高骛远.
现在的社会很浮躁,会影响到年轻人,年轻人要把握好自己,确定自己的方向,好好干.
很多事情做出成绩来都是要吃苦的,再聪明的人也要能吃苦,聪明加上勤奋才行.
当一个人做的事情越多,并且这些事情没有流于表面化,那么就一定能干出成绩来.
"面对当代北大的莘莘学子,蔡蓉华的寄语,朴实而真诚,天然去雕饰,这也正是她一生"踏踏实实"的真实写照.
正是这种朴实和真诚,让蔡蓉华的生活平凡而深刻.
(文/北京大学离退休工作部特约学生记者刘兰芷)采访手记:采访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但留在记者印象中的仍然是蔡蓉华简洁干练的模样.
回忆起来,这似乎是一场"速战速决"的采访,不是因为时间短,而是蔡蓉华开门见山、直来直往的聊天风格.
虽然刚开始记者多少有些不适应,但聊着聊着,在她的带领下走进她的那些故事和回忆中,我们之间的距离也就拉近了不少.
一个多小时的聊天,蔡蓉华几乎没喝几口水,采访结束,她安排我们休息一会儿,"我明天有个图书馆的讲座要赶紧准备,你们坐".
蔡蓉华又回到了她的工作中.
看着蔡蓉华在准备讲稿的侧影,"勤恳工作、踏实践行"——记者就这样决定了这次专访的题目.
采访结束许久,蔡蓉华老师的寄语仍时时萦绕在耳畔,在浮躁的环境里,她不忘初心,甘于沉淀,也是对我们年轻人的另一种提醒.
也许哪天走在校园中,身边匆匆而过的就是蔡蓉华老师,还有许多像蔡老师一样兢兢业业为北大贡献了青春与梦想的老人.
人物简介:蔡蓉华,1945年出生,江苏无锡人.
1964年进入南京大学学习,毕业后在南京气象台工37作.
1978年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95年调至北大图书馆工作,曾任期刊部主任,分馆建设办公室主任、文献计量学研究室主任、馆学术委员会主任,曾兼任北京高教学会图书馆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高等学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期刊专业委员会常委等.
2005年退休后,被图书馆返聘,继续做期刊评价研究工作.
来源:北大新闻网编辑:安宁38张公善:读书之道读书之道的"道"有两层含义:一是具体的道路或方法;二是形而上的抽象之"道".
这两种含义往往互相融合,难以分清.
下面我取有关读书的最重要的四个方面来谈这些具体又抽象的"道".
读书的境界读书的境界因为读书的目的不同而有高低之分,境界如同山峰,虽然高低不同但都姿态万千各有千秋.
现在我指出最常见的三种读书境界:利的境界:为功名利禄而读书这是古往今来大多数读书人的读书境界.
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古人要想当官就必须一级级应考(童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试/进士).
要考好就必须要苦读,头悬梁锥刺股什么的,于是就有许多脍炙人口劝勉人勤奋读书的句子:"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闻";"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宋真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汪洙).
现代中国莘莘学子读书好像并不是为了当官,更多的是想着一个"铁饭碗",终生吃喝无忧.
后来铁饭碗被废除后,一度兴起"读书无用论",似乎读书就是为了吃饭.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读书只为稻粱谋,不少大学的教育也沦为职业教育,这些着实令人痛心.
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呢从饭碗的角度来说,读书可以提高人的综合实力,加强人的技能素质,这些都为以后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书是有备之用、无用之用.
读书之大用何在这就进入以下两个读书境界了,一是为了个人内39心的充实与快乐;一是为了一种崇高理想的实现.
乐的境界:为充实快乐而读书"学而优则仕"被认为是儒家传统,其实孔子认为读书不应只为稻粱谋而应追求快乐,他的如下言论足以证明:"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更有甚者,孔子还将"道"放在首要的位置,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
"为"道"而读书是又一层境界了,后面再说.
真正把读书的快乐说得让人神往的人可能是翁森的《四时读书乐》.
翁森字秀卿,号一瓢,浙江仙居人,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宋元更替的时代.
他学问很好,宋朝灭亡以后,不愿为官,隐居办学,著有《一瓢稿》.
他创作的这组诗在后代读书人中影响深远.
春:"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夏:"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秋:"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听到如此赞美读书的诗句,谁会不对读书充满遐想与渴望呢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并参悟宇宙人生的真谛(悟道).
它已经不再是为了一种单纯的求知而是为了一种智慧的富足.
拥有这种境界的人,像鲲鹏一样逍遥于天地之间,大千世界皆可阅览,人间万相莫不为书.
清代张潮在其《幽梦影》中说得好:"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法国女作家杜拉斯也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阅读,是事物的智慧".
但是这种读书境界旨在个人的圆满透悟,并没有向外实践的行为.
古人的知行合一观念可以作为补救.
把读书悟道与生活实践统一起来,这是更高层次的境界了.
40道的境界:为崇高理想而读书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9年3月,周恩来为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大业,毅然决定放弃在日本求学的机会,归国加入革命,回国前夕,赋诗一首赠给为他饯行的同窗好友:"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首诗其实也形象地再现了五四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读书境界.
郭沫若、巴金、鲁迅等等,无不胸怀为国家民族繁荣富强、为人类团结友爱而读书的坚强信念.
孔子说:"道不远人",是说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道,但作为文明结晶的好书更是道的源泉.
当我们读书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内心充实与快乐,而是通过书本悟道,进而传道、践道,那么我们的读书就拥有了一份崇高的意味.
读书的方法读书之法,不仅仅关于阅读行为本身,更要注意阅读的最终效果.
关于读书的方法,人们的谈论可谓汗牛充栋.
在此,我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简谈谈.
阅读单之法"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培根)有的书需字字精读,有的书可以一目十行地泛读,更多的书可能需要我们精读泛读相结合.
中国古人非常强调精读,相当于外国新批评派的"细读"法.
精读重在字里行间咀嚼出文章的味道与思想.
慢速和重复是精读的标志.
"韦编三绝"说的就是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
朱熹则强调读书要慢慢地咀嚼涵化:"读书切记太匆忙,涵泳功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细思量.
"那么,哪些书需要或者值得精读呢主要有三类:古代经典;自己专业经典;痴迷钟情之书.
光有精读还不行,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发展一种快速的泛读技能.
泛读的目的何在拓展精神空间.
哪些书需要泛读呢休闲性的通俗读物;非专业的经典著作;普及性的知识小品等.
如何泛读呢快速阅读技巧有:首先细看目录和标题;其次精读序言或结尾;最后快速浏览正文,等等.
现代人更多的可能是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有些书我们不知道好不好,不知道自己能否读下来,不妨先快速泛读一遍,如果你觉得比较好,你可以再次阅读,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精读.
还有些书我们知道是比较有名的经典著作,但书中的论证似乎又比较繁琐,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读,抓住提纲挈领,领会核心41思想.
比如我读罗蒂的《哲学与自然之镜》.
大多数的著作都需要重复阅读才能把握其精华.
我个人的读书习惯是:先通读(泛读+精读),再回头选读(精读).
吸收之法很多人书是读了不少,可往往不能充分吸收,不能很好积累自己的"精神库存".
为此我们还要在读的同时做以下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做记号、夹纸条、批注、读书笔记(摘录与感悟).
做记号和夹纸条目的是书海拾贝.
一本书就是一片海洋,记号和纸条就是一种参照物,方便你定位你所发现的五彩斑斓的贝壳.
批注是你阅读时忽然的感悟或启发,随手在空白处写的性灵文字.
我国古人很喜欢这种阅读方式.
脂砚斋、金圣叹、张竹坡都是古典小说的批阅高手.
读书笔记是你阅读一本书最后形成的属于你的一种精神食粮的库存.
你可以摘录非常精彩的文字(要注明书的出版社、版本和页码,便于引用查阅),你也可以写一些随感性的阅读体验.
这类文字,我们尽可不论字数之多少,单观性灵之有无.
读书的维度读书是一个非常具有可塑性、独立性的行为,只要读书的人勇于开拓善于挖掘,他完全可以在三个方面做到与众不同,甚至特立独行.
这就是读书的多维度带给人的风采.
广度: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培根说:"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人生在世,经验与书本要相辅相成,我们既要强调通过游历阅览世事沧桑,也要重视书本阅读的广博.
不同的书带给你不同的收获:"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读书的丰盈还可以使人的灵魂充实气质不凡,此所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深度:真正的读书应该触及所读之书的思想核心而不能浅尝辄止.
书如人,是有灵魂的.
好书往往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王安忆认为小说写的是作家的"心灵世界".
读小说就是要从字里行间通达作者的心灵世界,才可以说达到深度.
比如《老人与海》,如果我们能够穿透文字的表层意义,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它的内在而深沉的象征意义:大海如同生活,尽管生活中有些东西我们无法控制,但42我们可以像老人那样反抗,尽最大努力做到成败皆英雄.
艺术作品如此,学术著作也是如此.
一部学术著作如果满目专业术语,诘屈聱牙,毫无作者性情之文字,也是一大遗憾.
因为真正的思想是有温度的,它让我们温暖,让我们充实.
读书必须要抓住书的主题,那么整本书就好理解了.
康德的书,难读,但如果看通康德的精神,那就是他要协调人类知情意,让它们和谐统一,你就能从总体上把握了他的思想.
黑格尔的书是逻辑的正反合三段式的演义.
海德格尔的书是存在的宣言,存在是他的太阳,一切光辉都是从中发出.
如果我们读书能够把作者的思想融会贯通起来,可能就会一通百通了.
当然,作者的思想又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前后矛盾的现象也比比皆是.
这就需要我们走向另一个读书的维度――高度.
高度意味着反思与批判.
高度:"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们要能出入所读之书.
有人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后自杀,就是太耽溺于书的艺术世界了.
读书之人必须要做到清醒与投入同在.
不投入不能体会书的韵味;不清醒往往堕为书奴.
房龙说的好:"艺术只有一个目的,艺术家要为之不倦的努力,不懈的奋斗.
这个目的就是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生活的艺术.
"读书也要从这个生活的艺术的高度出发.
梭罗说:"两种文盲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一种是完全目不识丁的市民,另一种是已经读书识字了,可是只读儿童读物和智力极低的读物.
"我们不能满足于浅显易懂的书籍,而要给自己的智力向上登攀的体验.
庄子的《秋水》意味深长:井底之蛙缺乏的不是深度而是广度;北海缺乏的不是广度而是高度;秋水,没有深度没有广度也没有高度,只是拥有流动的生命,这可能就是我们绝大多数的平凡人.
生命因为有广度才姿态万千,因为有深度才波澜不惊,因为有高度才卓而不群.
追求生命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我们的生命将更加有意味.
在此,读书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读书的意义读书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可能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想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读书时往往目的很明确,或是为了打发时间,或是为了汲取知识,或是为了研究写论文等等.
这些急功近利的目的并非读书的真正意义.
读书应是一种"生43活的艺术",它的非同寻常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超越日常生活整体的生活是"生命-生活-存在"三位一体的结合.
其中"生命"是整体生活的形而下维度,"存在"是整体生活的形而上维度,而中间的"生活"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日常生活,它主要目的就是生存,它禀赋的是现实原则.
当学生们背负重重的课业负担,当商人们在生意场日夜打拼,当政客们殚精竭虑,当无数的平凡人为了吃饭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如何超越日常生活,立足生命感悟存在便是一个重要问题.
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重角色的统一体,兽-人-神的统一体.
纪伯伦说:"人性就是降临在人间的神性.
"梭罗说:"我们的整个生命是惊人地精神性的.
善恶之间,从无一瞬休战","自知身体之内的兽性在一天天地消失,而神性一天天地生长的人是有福的.
"人类为了求生和动物没有多少区别,但人不能停留在这个层次.
人性地活着就是内心拥有神性地活着.
我们内心的神性渴望更高级的生活――精神生活.
读书是超越日常生活的一种有效手段.
读书为我们开辟了一片纯净的精神领空,在此我们可以自由地吮吸让我们心灵安宁的甘泉,静静地积攒让我们重新生活的力量!
超越日常生活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跳出日常生活,把日常生活当书来读,这样我们便拥有了一份生活的坦然与超然,这就是前文所谓的"道"的读书境界.
认识生活、体悟生活、拓展生活生活是原生态的书本,书本是结晶化的生活.
读书可以认识生活.
一门科学就是生活身上的一根触角,从中我们窥探生活的奥秘.
一本书就是生活长河的一条支流,漂流其中,我们便可欣赏生活两岸的风景.
读书不仅仅可以借助别人的眼睛看世界,而且也可以书本反观自己的生活世界.
生活的困惑,在此疏解;生活的智慧,在此凝聚.
我们是活着的书本,书本是变形的我们.
我们和书本在生活的舞台上同台演出.
我们演绎着现实生活的悲喜剧,好书则往往预示着未来生活的万花筒.
读书还可以拓展生活,让我们进入被现实生活时空所束缚的领空.
"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
"我们可以深入历史,可以周游世界,可以进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自觉传承人类文明之火人类一代代繁衍生命的同时,也在传承着人类文明之火.
当我们自觉阅读44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并与人分享的时候,我们其实是不自觉地加入了传递圣火的行列之中,为此我们应感到光荣,并对那些伟大的作家心存感激,是他们照亮了我们的道路,让我们不再孤单、不再迷惘、不再绝望!
"多少人在读了一本书之后,开始了他生活的新纪元!
"来源:光明新闻.
博览群书编辑:丁香的耳朵冯亦代:漫话读书或有问我是怎样读书的,容我慢慢道来.
起初我一段时候只能读一本书,特别是读理论书.
但长时间只读一本书,不免觉得厌气,只能放下书来不读,去做一些别的事情,等到重又拿起书时,总觉得有难以为继的迷茫.
在读文学作品时,尤其是看长篇小说,读着读着就读到书里去了,甚至废寝忘食,欲罢不能.
这样又走到了另一极端.
后来我偶然读到一篇美国大文豪海明威的访问记,他读书是同时读几本的,以后又见到当代美国作家诺曼·梅勒的访问记,他也同时读几本书.
我当时颇以为奇,心想一个人怎么能那么快速改变他的思绪呢.
1980年我去美国访问,在一次招待酒会上遇到梅勒,便抓着这个题目向他请教.
他说这习惯可以有意识地养成,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他起初时只是个偶然的行动.
有一天他正在书斋里津津有味地读一本书,忽然邮件送来了(其中有一本作者送给他的书),他便放下原来在读的书,而把刚送来的新书翻了开来,这样便读了下去,脑里并不觉得有任何干扰,而且那种因久读一书所生的倦怠,也因接触了新的内容消散殆尽;他感到忽然发现了一个新大陆.
以后一本书看得厌烦,就另拿起一本,从同时读两本书,一直到同时读六本书.
每换一本,就有新的感觉,而那种读一书的陈旧感也一扫而空.
他发现以新的心情吸收新的内容,不但不会打乱他的思绪,而且反而增加脑子吸收新刺激的效力.
我听了他的话,回到45旅舍,便有意识地加以试验,以后也就养成了习惯,但只能以同时看三本书为限,多了还是不成,而且理论书也不能两本同时读,否则思绪便搅成一锅粥.
古人每以一目十行称许饱学之士,过去我总以为是夸张,但试试也成.
你把那些文章中的虚词形容词都去掉,十行也就剩不多几个字,再加以融会贯通,一目十行也是做得到的.
但是我觉得要精读就不成了,精读需要下死功夫.
一本书如果先读目录,把内容大致理一理,再读时便可省却许多时间,否则一时读几本要精读细读的书,我的经验是行不通的.
可惜当时我没有问梅勒的经验如何.
这种一时读几本书的事,适合于时间不够的人.
如果时间充足,那就无须这样赶读了.
但作为读书时的休息,一时读几本,倒有极大帮助.
因为可以使脑子得到新刺激而忘掉疲倦,也可以说这是心理上的一种移情作用,是不是的确如此,我非心理学家,不能妄作主张;但我总觉得一时读几本书完全可能.
现在我老了,已从繁杂的工作中退了下来,要读书有的是时间;正因为年老时间充足,读书便不能无为而治,要读更多的书.
书也有涯,而书也无涯.
古时读书五车,那时用木简,五车便了不起,如今是二吨半的大卡车,可以装多少书我看是无法读完的,这就需要抓时间.
我们要善于抓时间,一时读几本书便是个办法.
来源:中国好书编辑:丁香的耳朵46李猛:人文教育要让学生明白,做一个好人难且值得(三)澎湃新闻:那么现代社会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自然状态"的转向呢李猛: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觉得可以有两三种不同的回答.
一个是历史社会学的回答,政治单位是慢慢地从小的单位发展起来的,比如一个理想的城邦应该是所有人都熟悉彼此的小型熟人社会,这才可能建立古典传统所讲的最佳政体.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由城市共和国转向领土国家时,就面临到底往哪个方向走的问题.
意大利政治思想中的许多问题,比如但丁的《神曲》里教皇派和罗马皇帝派这两派的争夺,其实就是两种新的政治体制之争.
随着大型的领土国家的兴起,社会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但不是一步到位的.
这些新的政治力量一开始会借助传统的政治统治秩序,特别是传统的政治理论来帮助统治,后来会慢慢产生从理论思考和权力运用上都全新的政治秩序.
从思想上看,基督教千年之后的西欧,慢慢开始形成一些对传统的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不同的理解.
从奥古斯丁终结古典政治秩序到建成现在的民主社会,中间经历了一千年的历史,理解西方思想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要理解这一千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现代社会这台机器里的许多零件,都是在这一千年中分头弄好的,需要一些政治和历史的情势把它组合在一起.
16、17世纪发生的诸种政治变革,正是这些东西越来越明显地结合到一起的表现.
政治哲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把这些来自精神上的问题,来自历史处境中的问题,重新在政治上找到一个言说的方式.
我想用自己的思路来回答这些经典的自然法问题.
霍布斯、格老秀斯这些人用的概念可以回到托马斯,他们本人的政治立场都相当保守,并非激进自由民主观点的主张者.
但是为什么他们的思想到了17、18世纪会变成了革命性的学说莱布尼茨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认为这些学说发展到后来,会完全推翻整个欧洲的政治秩序.
在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比如罗马),都经历过将无数习俗不同的政治区域整47合在一个大帝国的统治难题,二者在各自的文明传统中都探索了处理这个问题的政治方式.
现代世界是来自不同文明的人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想退回到原来的封闭社会里是很困难的.
开放意义上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平等自由的个体组成的社会,在政治和思想上带来了相当多的挑战.
这不是唯一的现代政治问题,但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澎湃新闻:政治秩序与革命是本书下篇"政治社会"处理的问题.
您在全书结尾处发问,"当自然法不再能充当我们的星与罗盘时,谁能在荒凉的大海中看见我们日渐远离的陆地"革命需要为其中的人找到共同生活的可能,以自然法为根基创造的社会在这一点上为何失范李猛:这是借用了洛克的一个说法.
作为现代自然法学说的代表性人物,洛克认识到,从认识论和纯粹哲学的基础上讲,第一批自然法哲学家建立的自然法理论是存在严重的理论上的困难的.
现代自然法并不是因为哲学上更有道理才影响这么大,它并未克服自身的危机.
这点我还是挺受福柯方法的影响,现代自然法学派的广泛影响,并不是因为它在理论上更成功,或许是因为它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自然法的学说"失效"之后留下了它的"儿子",政治社会.
但政治社会虽然建立起来了,它的道德基础、伦理基础、认识论基础都并没有它外表那么强大,那么牢靠,需要新的奠基努力.
这个困难其实普通人并不能感受到,普通人感受到的是,这个社会生活起来不那么舒服,总有漂泊感,没有"安身立命"和"家"的感觉.
这个是非常麻烦的问题.
当然有一个办法就是回到传统,上帝或者文化传统都会缓和这种不适感.
韦伯认为这些东西最后都会"除魔",慢慢消失,但其实并没有走到这一步,比如在美国,宗教还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家庭观念也丝毫不比中国差,权威关系也并不比中国弱.
但在理论构建上缺乏一个思想性的东西把它稳定下来.
传统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吸引力,甚至在政治上某种号召力,是建立在人强烈的生存直觉上——不安全感、无家可归.
用卢梭的话说,现代社会没有幸福感.
从各种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上,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去追求幸福,但越这样越感觉不到幸福.
所以这本书我最关心的问题是,中国人作为现代人的某种形态,有没有可能去思考我们想要何种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应该怎么办这样一些问题.
48我将来还会继续写,看在霍布斯和洛克之后,人们如何努力地去谈这个问题.
不见得只是"家"这一个具体的制度,无论人类社会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架构,无论出现什么型号的手机、电脑,人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的生活.
我在这一点上的想法是非常朴素的,认为一个好的社会最终需要给人提供获得幸福的机会和能力.
我写到最后发现,自然法学说真正的困难是在这个方面,就是人获得幸福的能力.
这个问题至少是对十八世纪西方思想家的一个挑战,也是我们今天自己面临的问题,我们也要回答霍布斯、洛克他们的问题.
中国现在的言论空间里,大家好像把西方过去三百年的思想家都聚在一起开一个大讨论会,把历时性都变成了共时性.
美国学者桑德尔来中国演讲时,他用一个故事开头,说下雪了,你卖铲雪的铁锹能不能涨价,据说在场的中国学生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认为可以涨价,他就讲不下去了,因为在美国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不能涨价.
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多么功利主义,或者功利主义有多么鄙俗.
功利主义之所以会在这些学生的某一个人生瞬间里变得非常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是因为所有中国人都感到,他们的自由,他们生活的活力来自于货币.
金钱使人实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生理想,街上那些送快递的、摆小摊的人,他们也在追求一种幸福的生活,中国人的社会活力就体现在这些人的身上,这和我们知识分子去读一本书,去画一幅画,去实现职业理想背后的人生动力是一样的.
我们得正视这个东西,无论它使社会面临了多大挑战.
所以写这个书并不是把"自然状态"当成敌人或者恶,而是看到它是中国人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其中蕴含了非常大的活力.
小悦悦事件和南京的彭宇案都是我上课经常举的例子,它背后包含很多和人的权利意识有关的东西.
其实所有人都希望自己道德上更好、生活更幸福,没有人愿意做坏人.
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这一挑战,我觉得在思想上不能太低估了,这不是一个道德水平提高就能克服的问题.
我们不能对道德抱太大的幻想,但要平和地看出道德困境或道德危机背后的真正逻辑.
所以我这本书背后想要讲的,是中国人必须要面对和克服的问题,我们或者能迈过这个坎,或者永远迈不过,但要找到一个办法和它共同生活下去.
我个人认为西学研究的意义就在于,看到西学中要处理的一些问题是我们必须经历的某种历史情势49或说命运,然后再看是不是有超越这个命运的其他可能性.
澎湃新闻:在直面自然社会困境的三百年中,西方哲学提供了怎样的"罗盘"又体现为何种社会思潮呢李猛:康德强调,自然法提供的社会和政治需要建立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哲学根基上,由此对德国哲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普通人在观念上比较明显的倾向我觉得有三个:一个是向传统和看上去像传统的东西复归.
最明显的是宗教,美国社会的许多教派都有非常大的活力,还有各种新型教派和先知,另外家庭的作用也很突出.
举个例子,《阿甘正传》描述的就是美国社会曾经经历过的一个非常动荡的低谷阶段,60年代到越战,整个国家的精神权威乃至整个西方文明本身都受到强有力的怀疑.
但是阿甘还是回到了安静的、普通人的生活中.
其后美国在八十年代突然变成了一个非常保守的国家,背后是对激进的六十年代的反动.
一方面是因为民主党、民权运动带来的一些成果慢慢被吸纳进去,另一方面也证明传统的东西有非常强有力的生机和活力在里面.
第二是对个人自我的更深层次的探索,笛福写鲁滨逊的精神自我:基督教有时候也讲一下,但并不那么专注,甚至正统,有时讲讲也就放下了.
《鲁滨逊漂流记》不是班扬《天路历程》式的精神忏悔书,而是精确地表现出普通人对精神自我的追求.
但从卢梭到德国浪漫派我们会发觉,现代个体有非常强的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比如很重视个人的创造力、关注艺术和审美经验.
整个现代文学并没有因为我们面临经济理性社会而枯萎,恰恰相反,现代文学完全不同于古典史诗和戏剧的传统,它探索了人的精神世界中方方面面的东西,探索了人的自我主体的丰富性,这一点在中国社会同样体现的很明显,并且带来政治上一系列的后果,比如各种社会运动和认同政治,比如在婚姻家庭关系上的许多新变化,这都和新的自我理解有很大的关系.
《自然社会》这本书大体对应传统上的古典自由主义的兴起,再往后就是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兴起.
保守主义是针对现代性社会产生的,但同样不能忽视的还有一个非常强的激进主义,这是第三点.
不断兴起的激进主义潮流和左派力量,背后是非常强烈的追求人类社会改善、追求平等和新的自由可能性的动力.
激进主义也认为必须继续往前走,但它和那种个人化的浪漫主义、对50精神性的追求并不一样,它要进行社会运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要重建一套社会制度.
在上个世纪末,激进主义浪潮受到了强烈的打击,在思想上和社会组织上,左派力量都处于17世纪以来最弱的状态.
现在几乎是自二战以来社会最不平等、但是民众却最容忍社会不平等的时代.
比如美国现在的不平等程度接近上世纪30年代,但是很少有真正的政治社会思潮能够去回应它,左派的新思想没能克服原有问题,从而提出有足够说服力的政治理论和公共话语.
保守主义对传统社会秩序的复兴或者再造、艺术上个人主体性的不断探索、激进主义的社会改良、社会变革乃至革命的努力,都是对现代自由社会的进一步反应,现代社会有能力从这些反应中汲取活力.
比如,整个自由社会体制之所以能维持到今天,在于它从左派中得到了很多东西,比如美国社会并不是18世纪英国的那种社会,其社会平等的程度、社会福利覆盖的程度,其实远远要大于英国自由主义者最初的设想.
澎湃新闻:怎么理解自然法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李猛:传统上有一派学者,比如英国的麦克弗森认为,自然法是"占有性个人主义"的政治理论,很代表资本主义的.
但我个人认为,虽然鲁滨逊在精神气质上是有和资本主义相近的地方,因为资本主义同样需要人变成个体.
但实际上自然法对人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它关切的点,与资本主义是有相当大的差别的.
资本主义要组织化的理性人,而自然法学派关切的是政治社会的建立,霍布斯和洛克并不是那么支持资本主义的.
不过,在财产问题这个关键点上,格老秀斯和洛克这些现代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现代社会和财产的关系非常大,财产是连接资本主义和自然法的一个共同的东西.
因为我们理解社会是从自然权利出发的,需要弄清何种东西是"我的","property"这个概念的原意,就是什么是一个人真正有的东西——我的生命、以及所有和我连在一起的东西都是我的财产,这是洛克思想影响非常大的地方.
尽管洛克本人并不是为了建立资本主义而去讲这些,但他的思想对理解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有很大意义.
这在今天的中国也很明显,凡是比较偏自由主义的思想,对"权利"这个概念都是非常认同的.
而且这个观念其实影响非常大,左派也是讲"权利"的.
也许今天你跟他51讲自然法,无论是哲学、生活方式还是政治理论他都不会接受,但自然法作为一种理论真正影响大的地方,就是让所有人认同了"权利"这个概念,并认为人生来就有自由平等的权利.
来源:澎湃新闻52只愿无战事——范明、何健夫妇抗战回忆人物:范明,生于1925年,于1941年参军,原北京大学法律系党总支书记.
何健,生于1929年,于1943年参军,原北京大学后勤副党委书记、北京大学幼儿园园长.
硝烟四起的年代,范明是根据地的司法审判员,何健是前线的医务员.
他们各自为家国命运奋斗着.
战火初平,二十出头的范明与十九岁的何健相遇、相知、相守.
战争只占据了他们人生的初始,关于炮火与鲜血的回忆却伴随他们一生.
耄耋之年,这对夫妻只愿那些回忆不被遗忘,也不再重演.
一条装满煤炭的小船从镇江的港口出发,孤零零地飘摇在长江上.
范明同他的五个姐妹及继母坐在那满船煤炭上,回望着渐行渐远的家乡.
他似乎又看到全家带着单薄的行李匆匆出逃时那来不及上锁的家门.
岸上火光飘渺,他知道自己大概再也回不去了.
这是动荡的1937年的一天.
几十年后,范明从书中得知自己的幸运,在那火光中,4562个镇江百姓不仅永远地离开了家,也离开了人世.
范明一家一路向东.
他们逃进了陌生的农村,走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希望能找个落脚的地方.
然而,时局艰难,家家户户自顾不暇.
在几天乞讨似的逃难后,七里长庄一间地主家废置的长工房成了范明的新家.
四年过去,正读初中的范明恍惚觉得日子就会继续这样平淡的流逝.
然而当老师奔入教室带来日本军队要来扫荡的消息时,这样的错觉破灭了,噩梦再一次降临.
带着没来得及看完的书,范明和他的同学们逃离了学校,再也没回来过.
无书可读,范明被送去上海一家小钱庄当学徒谋生路.
钱庄在日占区,每逢有日本人来,老板就恭恭敬敬地奉茶作揖.
这卑躬屈膝的样子是范明鄙夷的作派,但作为小学徒,他被迫要有样学53样.
钱庄内,他要给老板端茶倒水;钱庄外,他要对日本兵低头哈腰.
范明常路过一座桥,那桥上有日本哨兵站岗,想过桥的每个中国人都要向哨兵鞠躬,头几乎要低到地上去,不然就要挨打.
"就是亡国奴.
"他这样定论少年的自己.
"自己没有前途,国家更没有前途.
"他终究不甘心,几个月后就离开钱庄回了家.
村里的景象让苦闷的范明感到振奋.
他看到,新四军用劣质步枪把来扫荡的日本军队打了回去;每天都有年轻的士兵到他家里帮忙,扫地挑水,各种活计一手包揽;穿着军装的同龄人在临时搭建的土台子上高呼着抗日宣言.
范明心里有簇火被点燃了.
他意识到参军救国是他唯一的出路.
于是,1941年,他正式成为了一名新四军战士.
入伍不久,十七岁的范明就被指派到如西县东南行署当审判员.
行署没有固定办公地点,范明每天带着一个通讯员,背着装满案卷的背包,徒步走到老百姓家审案子.
这些村庄都在伪军据点边缘,住着伪军的家属.
一旦发现范明,他们就会立即通知伪军.
于是范明只能每天摸黑跑进村子,找到当地干部之后让他悄悄去给原告和被告发"传票".
次日一早,范明就在村民家里"开庭".
十七岁的审判官范明坐在老百姓家堂屋中央的八仙桌后,左右各摆一条凳子,当作"原告席"和"被告席".
范明一喊"开庭".
通讯员就从两侧厢房里提请原告和被告.
在这个法庭中,范明是唯一一个司法人员.
他兼任审判员、书记员,边问边记边想.
闭庭后,他再自己起草判决书和调解书,拿去油印或者用复写纸写出备份.
从清晨忙到日落西山,范明才能办完一个案件.
结案后,等天黑透,范明和他的通讯员又将上路,到下一个村子去.
这样日夜不分地辗转了几个月,范明病倒了.
但那时的他一心入党,决不肯离开工作,拖着病体继续背着他的小背包游走在日本军队时常出没的地方.
时间长了,与敌人的狭路相逢不可避免.
与死神最接近的那次,是在他被调入如西县政府当书记员后.
是夜,范明和县里的司法科长借宿在伪军封锁线旁的一个村落,却不料伪军的营部设在那里.
转移已经来不及,混乱中,范明和八九个游击队员被捕.
54他们即刻被押送到伪军据点.
伪军要求他们排成一排站好.
范明没穿军装,站在最靠边的位置,紧张地猜测着是刑讯还是死亡在等待着他.
但没等他的紧张转为害怕,枪声响起又落下.
伪军连长将另一头最靠边的游击队员拖到外面,一枪毙命.
鲜血让范明的脑海一片空白,连紧张都远离了.
后来,范明伪装成地方收税人员,被领导营救出来.
那时,他才有精力感到后怕:如果从那排人另一边抓人,又或者自己穿了军装,一切就都完了.
范明提起这段经历很平静:"既然出来打鬼子,参加革命,就知道有危险,很可能会牺牲,都有准备.
何况我们比前线拿枪要好得多.
"不在前线拿枪,范明也要跟着前线部队打游击.
那时的新四军是部队跑到哪,根据地建设就要做到哪.
范明跟着部队"天天走,天天跑"的那段日子正是雨季,乡间土路曲折泥泞,敌人在后面穷追不舍,范明和他的战友们深一脚浅一脚向前跑着,时不时就会摔在地上,在泥地里打个滚,然后静默而迅速地爬起来,拖着浸透了湿重泥水的军服和行囊继续跑.
跌倒、爬起,奔走、匍匐,周而复始.
范明对这段生活最美好的记忆是一个夜晚.
那夜没有敌人在后边追,老乡家里堆着一垛棉花,他就陷在软乎乎的棉花堆里沉沉地安睡了一晚.
那可能是他这辈子最心满意足的一夜.
范明背井离乡飘摇在长江上时,何健只有八岁,但却同样懂得了"家破人亡"的含义.
"鬼子一来,大一点的女孩都要藏起来.
"少年的她几乎将惊惶躲藏当成了家常便饭.
她还记得,村里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姐姐,在一次扫荡后变得格外孤僻,她几乎在村子里看不着她.
不久,她听说这个姐姐被父母发现肚子一日大过一日,分明是怀孕的样子.
这女孩不得不承认在扫荡中被日本士兵强奸,然后顺理成章地,她自杀了.
那时小何健只觉得可恨,却不知道,整个中国的乡村与城市里有无数柔弱的生命都在这样迅速凋零着.
何健母亲早亡,她跟着姑姑长大.
新四军来时,姑姑反复叮咛她:"小姑娘不要出头露面.
"但和范明一样,她亲眼见到了那支新四军,头一次发现有一支军队能真的打跑日本人.
于是十四岁的何健像野丫头一样风风火火,开始带着村子里的妇女儿童给部队做军鞋、管粮食、搞宣传,成了"妇抗会"的少女主任.
55两年后,何健正式加入新四军,离家前往军区.
那次,包括何健在内一起赶往军区的五个人都是"新兵".
他们每人身上都带着一封"介绍信"和一枚手雷.
何健毕竟是个小女孩,实在觉得害怕,于是把手雷层层叠叠地包在小布包里背在了身上.
但第一次携带武器的恐惧很快被何健一心到部队去的热情驱散了.
新四军那时打的是游击战,不停地移动,她们几个人好几天都找不着队伍,但一点也不慌.
"不想家,就是高兴,想到部队去!
"到了苏中军区,何健被介绍到医务学校,跟着前线部队一起打到哪里走到哪里.
和范明一样,何健也是日日摸爬滚打着行军.
她最难受的时候就是生理期.
可是不能掉队是军队的死命令,清洁都顾不上,遑论为腹痛虚弱而休息.
何健只能悄悄绕到队伍的最后,看队伍稍走远了一点,附近也没有别人,就匆匆跑到树丛里做简单的清洁,然后又忍着腹痛去追赶大部队.
在这样的条件下,何健没见过一个女兵抱怨,"女同志虽然只是少数,但从来不比男同志差.
"何健作为医务学校的学生,白天跟着部队到处跑,晚上一安顿下来还要上课.
学生和老师满身满脸都是土,把背包往土地上一放就当作小凳,随便找堵土墙就当黑板.
就在这"土课堂"中,何健拿到了她这辈子第一个毕业证书.
她正式成为了一名新四军医务兵,要走上战场,直面鲜血.
前线炮火连天,不断地有人倒下,不断地有人被担架从一线抬回第二防线.
在这里,何健也只能为他们做简单的包扎.
等到了第三防线,很多战士已经缠着滴血的绷带长眠在了简陋的担架上.
撑到三线的士兵却不见得比那些战士幸运.
触目皆是血肉模糊,断肢的士兵比比皆是.
没有麻药和手术刀,医生有时就只能直接用木锯为伤兵截肢.
眼看着这些士兵几乎熬不住,真正地要因为疼痛而死去,何健虽知无谓,却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地想着:"我替你们行不行啊!
"何健不能相信的是,这些士兵从不哭闹,甚至连疼都很少喊,几乎是沉默着咬着牙度过了手术和恢复期.
在这沉默中,何健真正成长为一名战士.
"一心革命,死也不怕,离不开部队.
"范明和何健都是驻扎在苏中三分区新四军的普通士兵,一个忙着在后方审案子,一个忙着在前线救护伤员.
战时,56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成为了战争中的两个齿轮,不停休地转着,却从没有相互咬合.
机缘巧合,二人在抗日战争结束后都在大丰县工作.
依旧,一个是司法科长,一个是医务员.
一天下午,何健开完会出门要回医务室,领导在背后大声叫住了她,朝她招了招手.
她不解地走过去,却看到一个年轻小伙子站在门口看着自己,何健的一头雾水瞬间清明.
这对在战争中长大的青年不通情爱,见面只说了几句话,得知双方都是共产党员.
这次仓促的"相亲"在何健心里几乎水过无痕,但不久她却意外地收到了范明的来信.
信里,范明说,咱们还是谈谈吧.
交流中,他们发现,对方有和自己一样坚定的政治信仰,这成为了他们后来几十年共同生活"最重要的基础".
年过九旬的范明在提到这段往事的时候,一下子笑得脸上的纹路都聚拢起来,不知道是在掩饰微微的羞赧,还是笑自己当年的青葱往事.
"那会都是第一次谈恋爱,只见了几次面就结婚了.
"工作不在一起的二人从见面到结婚历时两年,只写过几封信,在出差途中见过两三次,甚至从未说破什么,却默契地在心里确认了恋爱关系.
1950年,这两个从战争机器中退休的齿轮终于不再擦肩而过,合在一处,一转起来就转了六十五年,以至于最终锈到了一起,生生成了不能分离的一整块.
那时,范明刚刚调到北京工作,何健也随之赴京.
于是,何健穿着一身绿军装,像少年入伍时那样背着个小背包孑然上路,走向全新的未知的生活,只是这回等待她的不是战争而是家庭.
两个人就在一个从前储煤的小屋里安了家.
两块门板一张床加上一条被子,还有一双衣服卷成的枕头,这就是他们全部的家当,似乎又像极了范明少年坐煤船逃难时的萧索.
但眼前却已是新婚燕尔,再没有国破家亡,自然也谈不上萧索,两个人只觉得满足.
在后来的几十年里,范明和何健一起走过了政治风波,走过了家长里短,如今也是儿孙满堂.
提起往事,何健说:"老头九十了,我也八十六了,但想起来抗战胜利还高兴.
"那些在年轻一代看来是"神剧"的抗战电视剧,却是他们不敢多看的催泪弹,"一看就哭,想到牺牲的那些人,实在太不容易了.
""那时候就是靠人命,什么叫人海战术小米加步枪对着敌人的飞机大炮,57那也得打.
"这就是范明、何健至今想起七十年前的那场胜利都还高兴得像个孩子的原因:"不打仗了,意思就是不会死人了.
"(感谢北京大学离退休工作部对本文的支持)来源:《北大青年》编辑:刘勤献58燕园花事荷花炎夏已至,花事未歇.
夏日土润溽暑,大雨时行,花的气质亦与春天不同.
浮瓜沉李,足为一夏乐事,而行乐岂可无花勺海的荷花开了,未名湖里的也开了.
燕赵苦寒,花开得晚,暑假前的荷花,不常有.
可惜霾天阴沉,纵有千顷田田叶,亦无半点风露清愁可寻.
前几日的天倒是好的,然而来得早了些,芙蕖与浮云未可兼得,堪嗟.
荷花未开时怕晒,因此往往傍生于大荷叶旁,好借阴凉.
待到花苞鼓胀,高出荷叶之后,便可望它开了.
此花开在凌晨四五点,过了中午,又会合起来.
开够三四日,其花瓣便不再收拢,风一吹,便纷纷落了.
据说荷花亦怕雨,经雨打过便易凋残,偏偏近日北京多雨,要赏荷,可得赶紧.
59古人有爱喝花茶的,荷花开时,会以轻舟径入芙蓉浦中,将装有茶叶的纱囊置于花苞内,以线缚其外,窨一整天.
如此反复三次,茶乃可饮.
不知何味,想来舌尖鼻下应生出十里风荷,香气拍人,最堪恍惚.
等到菡萏香销,亭亭翠盖凋零过半之时,人便有残荷听雨之想——李义山此诗经《红楼梦》一引,成了个大俗套.
然而人生在世,有时竟不可免俗,从心所欲也就罢了.
刻意避俗与刻意媚俗,都是傻子.
溽暑难销,白昼漫长,乃宜学书.
我爸在家写字,写到得意处,会拍下来发给我看.
有次他写"涉江采芙蓉",漏了三四两句,也就这么传过来了.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暑假将近,这人念女心切,表达却迂曲得很呢.
他们夫妻俩在家是真会去采花的,春天的桃花与海棠,夏天的广玉兰,都采回来供着,拍照片给我看.
家里却不养花,只养兰草,生了子株,便剪下来养在一个浅口石盆里,等到长了根须,便可移栽于小花盆中.
西岸,江上有桥.
每到七月,市政府会在桥头繁华处摆上几十缸荷花,市民傍晚散步时穿行于其中,只觉莲叶过人头,竟可闹中取静,甚妙.
兄教过我种荷之法:取老莲子,划开外皮泡水,待其嫩芽长至十几公分,60乃可移于缸内.
须用大深缸,装三分之二缸淤泥,将莲子所发嫩芽种在半深处,尔后注满水,便可静待其次第生出浮叶、立叶,最终开出花来.
若是移栽,花要来得早些;直接用莲子种,便要等上两三年,方有花可赏.
荷花缸内须养几尾鱼,不仅有趣,还可提供肥料.
疰夏之时,看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庶几可销永日.
来源:微信号燕园每日话题摄影:Yanz(文中照片均摄于北大校内)612015年毕业生返校感想早已经在职场中拼搏多年的我,面对许多的人生挫折早已学会了宠辱不惊的淡定和从容.
可是,当我的脚步踏上返校的行程时,才发现暗藏在心里的激动像是就要破土而出的种子,生机盎然.
仿佛又回到了我的青春年少,早已不可逆回的学生时代,充满了朝气,充满了斗志,血液仿佛又开始沸腾.
在学习和进步的路上,我仿佛又如豆蔻华年.
2015年07月13日,北大继续教育学院优秀毕业生返校的日子,我成为得到这样殊荣的一份子,这是一种荣誉,感谢母校!
感谢那些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
我想跟您们说一句:老师,您们辛苦了!
为了我们能享受到母校的温暖,院校领导及老师们也热情参与其中,大到为我们安排了返校期间的周全的活动行程,小到在校期间的饮食,住宿时的一个脸盆,而且全程陪同我们,给予我们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这里要特别感谢院领导及北大的老师们,同时感谢深圳研究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班主任龙静老师.
2015年07月14日早晨7:00,我们和北大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一同进入北大丘德拔体育馆,8:30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全体起立唱国歌,期间北大校长林建华发言、各专业教授、北大著名校友们发言、北大优秀毕业生发言,最后以一曲《燕园情》结束毕业典礼,之后由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关海庭教授为我们进行拨穗仪式,为我们人生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留下庄严而美好的回忆.
在此次返校行程中,感受北大的校风及文化,英雄不问出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北大人.
在毕业典礼上各专业教授为毕业生做毕业寄语,没有浮夸的高大上,而且非常接地气的脚踏实地,以育人为本,注重道德品质,以发扬爱国精神及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
自信,学校给予我们继续教育的毕业生与全日制毕业生一视同仁,发扬北大人的精神!
感恩,不管任何时候,心怀北大,常回母校62看看.
自尊,引用饶毅老师在毕业典礼的致辞:"退休之日,你觉得职业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迟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成功固然可喜,不成功也无需灰心,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只要好好把握每一个过程,结果肯定不会差,我们每个北大的学生都烙下了北大人的烙印,身上肩负着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
当看到毕业30年的北大人返校参加这次毕业典礼,期间不少前辈们已经双鬓白发,我更期待自己30年后,同学们30年后,有机会能再次接受学校的邀请返校,我想30年后的自己和现在的心境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同学们,一起加油!
争取100%全部拿到学士学位证,圆满毕业,踏上新的学习征程!
不忘理想,不忘初心,勤奋学习不仅是为了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在人生路上不断提高自己.
最后,依然想对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们,再次说声:"老师,您们辛苦了!
"谢谢!
北大深圳研究院:马静2015年7月
在前面的文章中就有介绍到半月湾Half Moon Bay Cloud服务商有提供洛杉矶DC5数据中心云服务器,这个堪比我们可能熟悉的某服务商,如果我们有用过的话会发现这个服务商的价格比较贵,而且一直缺货。这里,于是半月湾服务商看到机会来了,于是有新增同机房的CN2 GIA优化线路。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到Half Moon Bay Cloud DC5机房且进行过测评。这次的变化是从原来基础的年付49....
cyun怎么样?cyun蓝米数据是一家(香港)藍米數據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蓝米云、蓝米主机等同属于该公司品牌。CYUN全系列云产品采用KVM架构,SSD磁盘阵列,优化线路,低延迟,高稳定。目前,cyun推出的香港云服务器性价比超高,香港cn2 gia云服务器,1核1G1M/系统盘+20G数据盘,低至29元/月起;香港多ip站群云服务器,16个ip/4核4G仅220元/月起,希望买香港站群服务器的站长...
HostKvm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国外VPS服务商,产品基于KVM架构,数据中心包括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俄罗斯、中国香港等多个地区机房,均为国内直连或优化线路,延迟较低,适合建站或者远程办公等。本月,商家旗下俄罗斯、新加坡、美国、香港等节点带宽进行了大幅度升级,俄罗斯机房国内电信/联通直连,CN2线路,150Mbps(原来30Mbps)带宽起,目前俄罗斯和香港高防节点5折骨折码继续优惠中...
日本一小学上百师生发烧腹泻为你推荐
支付宝蜻蜓发布想做支付宝蜻蜓刷脸支付的代理么?怎么做?X1080012高等数学Ⅱ课程教学大纲开放平台众安开放平台是干什么的?上面的众推广是什么?抢米网什么意思抢小米手机免费代理加盟免费加盟代销怎么回事,能具体介绍下么关闭评论抖音上购物后给卖家的评价怎么删除掉?无忧登陆无忧登录好吗?shopex模板淘宝上购买shopex天猫商场模板,能长期用吗?localsettings电脑里一个叫做local setting的文件夹到底在哪里权限777-rwx-rwx-rwx- linux权限数字是多少 不是777
免费网站空间申请 太原域名注册 .cn域名注册 域名备案收费吗 泛域名绑定 linode日本 wordpress技巧 警告本网站 免费ftp空间申请 小米数据库 阿里校园 河南移动m值兑换 国外免费asp空间 台湾谷歌 免费外链相册 阿里云免费邮箱 photobucket 主机返佣 网页加速 1美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