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凌霄双塔导游词
凌霄双塔高度分别54.76米和54.78米。古塔最早起源于印度是埋藏佛舍利的建筑。公元一世纪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塔建筑进入中国。后来塔建筑逐渐中国化在明清之际大量出现与佛教无关而取塔如笔状、以改变文运为建塔目的的文峰塔。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原凌霄双塔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太原凌霄双塔导游词1
太原双塔寺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里左右的郝庄村南之向山脚畔。这里绿树红墙宝塔梵殿龛阁玲珑碑碣栉比花卉溢香松柏凝翠肃穆幽静古香古色。 双塔寺的建筑方位一反我国千百年来寺院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习惯 因地势而拓建居高临下坐南朝北。可谓背拥太行群峰面俯汾水一带。身临其境凭着古老的塔身可广瞰古城太原之全貌晋中盆地之沃野千畴。双塔寺始建于明代万历中叶大约在万历二十五年至三十年之间(公元1597——1602年) 距今38O余年。
初创之时还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所寺院也没有达到现在这样的规模。那时仅建了一座补辅太原“文运”不足的文峰塔
取名“宣文塔”即如今偏于东南隅的那座旧塔。至于那紧靠塔而建的几间简陋寺舍而今早已荡然无存。当时寺名也不叫“永祚寺”而是叫做“永明寺”。关于“永明寺”和“宣文塔”的起建原因明万历本《山西通志》和万历本《太原府志》都曾作过明确的记载。
福登计划中的.寺院规模是非常宏伟的除了目前现存的后院三座大殿外还有天王殿、后院门庭、前院诸殿和山门的殿堂。然而终因年迈体弱积劳成疾无法完成其计划于这年(万历四十年)秋天九月完成新塔之后抱病返回五台山不久即圆寂于台怀镇显通寺。这个终未能完工的塔寺遂更名“永祚寺”两塔均定名为“宣文塔”。 寺庙依山而建坐南朝北 由前院、后院、塔院三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3万平方米。塔院现存双塔、过殿和后殿。后院现存大雄宝殿、三圣阁、排堂、方丈等建筑。寺内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皆系无量殿形制以青砖雕仿木结构建造。
三圣祠原名观音阁面阔三间长16.75米深9.7米。处在当心间顶部的砖雕藻井被认为是双塔寺砖雕艺术和建筑艺术中的代表作。正中龛内为观音大师彩塑。塑像高2米造型丰满线条流畅是为明代彩塑中的精品。
双塔位于双塔寺最高之处均在寺之东南名宣文塔。两塔均为八角13层高约54.7米。砖筑楼阁式塔表仿木结构用
砖磨刻成斗拱、坊和檐椽塔内设踏阶可盘旋而上直达最上层。两塔相距60米塔高54.85米十三层底层高7米八角形砖石结构。塔表面用精美的砖雕、斗供、琉璃、飞檐装饰。飞檐上嵌饰各色鸟兽、花卉、人物。塔顶为八角攒尖式。塔内有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
太原凌霄双塔导游词2
在山西太原市东南郊郝庄村南。原名永祚寺因寺内双塔高耸俗呼今名。明万历年间高僧佛登奉敕建造。现存寺内主要建筑全为砖构大殿及东西配殿形制用青砖雕以仿木结构建筑有檐柱、斗拱及瓦檐雕工洗炼富丽精巧。
大殿为两层重檐楼阁式 内置砖雕藻井玲珑雅致。寺侧砖塔两座名文宣。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高54.7米,檐下镂以斗拱檐上饰有琉璃兽绚丽壮观。塔内有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人们出入太原双塔寺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寺内牡丹遍地枝老叶茂传为明代所植。
华池县双塔寺遗址及双塔简介双塔寺遗址和石造像塔位于甘肃庆阳华池县林镇乡张岔村双塔沟和豹子川河交汇处的台地上寺院和两座石造像塔始建于金正隆至大定年间(11561189) 筹建人有寺院主持僧普恩、德敬和保义校尉华池寨主李世雄等人 当时名为石塔院后于大安年间又更名为兴教院。
这是一处佛教寺院。寺院历元、 明至清乾隆年间废弃。 现存寺院遗址主要有三圣殿、三门殿、伽蓝殿、双音阁、钟楼等建筑的残墙与基础及两座造像塔。造像塔通体遍雕佛、菩萨、弟子、供养人伎乐天等造像还有涅??等本生故事全塔造像多达3600余身;二号塔造像较少全塔615身塔高13层11.98米。双塔造型秀丽结构严谨雕凿细腻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无名工匠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善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2000年5月至7月间对寺院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出土了石碑、经幢、陶石建筑构件等文物370多件标本267件尤其是许多珍贵的文字铭刻记录了寺院的名称、始建年代和筹建人等。 1963年2月、 1981年9月两次经省人民zheng府审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凌霄双塔导游词3
太原双塔寺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里左右的郝庄村南之向山脚畔。这里绿树红墙宝塔梵殿龛阁玲珑碑碣栉比花卉溢香松柏凝翠肃穆幽静古香古色。 双塔寺的建筑方位一反我国千百年来寺院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习惯 因地势而拓建居高临下坐南朝北。可谓背拥太行群峰面俯汾水一带。身临其境凭着古老的塔身可广瞰古城太原之全貌晋中盆地之沃野千畴。双塔寺始建于明代万历中叶大约
在万历二十五年至三十年之间(公元1597――1602年) 距今38O余年。
初创之时还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所寺院也没有达到现在这样的规模。那时仅建了一座补辅太原“文运”不足的文峰塔取名“宣文塔”即如今偏于东南隅的那座旧塔。至于那紧靠塔而建的几间简陋寺舍而今早已荡然无存。当时寺名也不叫“永祚寺”而是叫做“永明寺”。关于“永明寺”和“宣文塔”的起建原因明万历本《山西通志》和万历本《太原府志》都曾作过明确的记载。
福登计划中的寺院规模是非常宏伟的除了目前现存的后院三座大殿外还有天王殿、后院门庭、前院诸殿和山门的殿堂。然而终因年迈体弱积劳成疾无法完成其计划于这年(万历四十年)秋天九月完成新塔之后抱病返回五台山不久即圆寂于台怀镇显通寺。这个终未能完工的塔寺遂更名“永祚寺”两塔均定名为“宣文塔”。 寺庙依山而建坐南朝北 由前院、后院、塔院三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3万平方米。塔院现存双塔、过殿和后殿。后院现存大雄宝殿、三圣阁、排堂、方丈等建筑。寺内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皆系无量殿形制以青砖雕仿木结构建造。
三圣祠原名观音阁面阔三间长16.75米深9.7米。处在当心间顶部的砖雕藻井被认为是双塔寺砖雕艺术和建筑艺
术中的代表作。正中龛内为观音大师彩塑。塑像高2米造型丰满线条流畅是为明代彩塑中的精品。
双塔位于双塔寺最高之处均在寺之东南名宣文塔。两塔均为八角13层高约54.7米。砖筑楼阁式塔表仿木结构用砖磨刻成斗拱、坊和檐椽塔内设踏阶可盘旋而上直达最上层。两塔相距60米塔高54.85米十三层底层高7米八角形砖石结构。塔表面用精美的砖雕、斗供、琉璃、飞檐装饰。飞檐上嵌饰各色鸟兽、花卉、人物。塔顶为八角攒尖式。塔内有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
太原凌霄双塔导游词4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飞速发展太原已经变成了一座繁华、热闹、富有现代气息的大都市!美丽的街道上宽阔的马路高耸林立的幢幢楼房。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十大建筑扮靓我们的省城太原山西大剧院、山西体育中心、太原煤炭中心、山西大医院、山西科技馆、太原美术馆、山西博物馆……放眼望去一个个被赋予了使命和生命的建筑拔地而起。太原国际机场新航站、太原铁路客运南站这些昔日的蓝图构想一步步变为了现实!
中博会召开之际备受瞩目的太原十大建筑整装待命这些代表着龙城现代新形象的建筑群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盛情
绽放展示着古城太原迷人的魅力!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高照十大建筑笼罩在灯的海洋中无比壮观、无限美好!
夜晚走在繁华的大街上路灯亮了起来河水亮了起来小桥亮了起来人的心情也亮了起来。迎泽桥、漪汾桥、火炬桥、祥云桥、胜利桥、南内环桥……映着汾河的美丽妖娆。这些桥在霓虹灯的照耀下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动人。
假如你站到高处去看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你就会发现在桥下行驶的汽车像奔流不息的银河一样在流淌每一辆车灯串起来就像一条金色的巨龙在路中摇摆。你看那火炬桥看上去就像一把在熊熊燃烧的火炬一样!汾河两岸风景如画百花盛开游人置身其中如在花中走如在画中游!
啊!美丽的太原城是我可爱的家乡一座座大桥一条条街道把太原装饰的那么秀美!请大家都来太原游玩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喜欢太原城这美丽而繁华的都市!
太原凌霄双塔导游词5
今天我带大家游览阳春凌霄岩。凌霄岩位于阳春市西北部的河土朗镇罗阳峰林之中有南国第一洞府之称是国家级地质公园也是省级的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凌霄岩是以格斯特岩溶地貌为特征 自然山水溶洞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岩洞分3
层可游览的的面积有三万平方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四大奇景吉星高照一线天水底映月水滴明珠世间罕见。
凌霄岩于1979年正式对外开放但在此之前其已远近闻名不少文人墨客也来此游览。 1945年原国民大学校长吴鼎新到此游览 因见气宇宏敞胜景天开便欣然题下凌霄志汉从此这个岩洞就叫做凌霄岩凌霄岩首层的志汉大厅也因为此而得名。在1984年和1987年当时的广东省省长梁灵光和叶选平先后到此地视察。并且留下了宝贵的墨迹。
凌霄岩是如何形成的呢?这里在2.8亿年前是一片汪_大海当时海底中沉淀了3000米厚以石灰岩为主的碳酸盐类岩层。在7000万年前这里发生大的地壳运动也称为造山运动。就是海洋变成陆地石灰岩在上升为陆地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皱褶和断层在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强烈冲刷下便形成了岩洞和周边的石山这种地貌叫岩溶地貌也叫格斯特地形。岩洞形成后石灰石(碳酸钙)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生成一种可溶性碳酸氢钙即岩溶水但是岩洞里的岩溶水很多。岩溶水受热后二氧化碳挥发了又形成新的石灰石(碳酸钙) 在这些新的石灰石日积月累便形成了洞内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各种景物。
百步云梯
个位游客这是百步云梯。凌霄志汉上凌霄人间九天尽逍遥。现在我们已经征服了百步云梯的一半请在此欣赏南国第一
洞第一层的雄姿。志汉大厅长有105米宽有35米高有60米。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穿过岩洞可谓岩看千曲水洞藏九重天。
凌霄宝殿
直上凌霄气势宏迎门喜见寿星公。大家请看刚进凌霄宝殿寿星公就满脸笑容的欢迎我们的到来。他祝福我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左边有一个宝座上面有玉皇大帝的罗伞我们可以趁玉皇大帝不在的时候坐一会他的宝座。
各位游客请看左上角这里有群狮子在欢迎我们有一只还特别高兴张开嘴翘起尾巴还有一只走到我们旁边这叫瑞狮起舞。请往后面看这里有一个仙女刚起床在一面青铜大镜前梳妆打扮美人照镜越照越靓。我们离青铜大镜较远但是可以到上面以水为镜。这里的倒影看似万丈深渊殿内的景物在池水中相交辉映美轮美奂。看右边一朵朵巨大的灵芝环柱而生形成灵芝山。各位 《白蛇传》中白娘子用来就许仙的灵芝是不是从这里摘的呢?我们问问守护灵芝山的两位仙童就知道了。
请看下面这只万年龟 已有一万岁。在石柱上有一个酒杯 已经放了很长时间是谁忘记拿了呢?我们一边游览一边寻找他的主人。在旁边有一条青龙正努力的爬上灵霄殿 由于这条青龙未修成正果在过龙门的时候龙鳞脱落了变成斑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