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怎样弄qq全透明皮肤

怎样弄qq全透明皮肤  时间:2021-01-28  阅读:()

目录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2.
"电机学"课程教学大纲-163.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54.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335.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386.
"金融审计"课程教学大纲-457.
"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518.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599.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6410.
"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7211.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8112.
"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9613.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0914.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11915.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140"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omputerApplicationFundamentals课程编号:YG207学时:54(理论学时:36;上机学时:18;课外学时:36(课外学时不计入总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所有专业,标#内容为本科阶段(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二)要求,专科阶段可简略,所占课时由上机练习代替.

先修课程:无使用教材:颜志敏,郑相旺,陈杰思.
《计算机应用基础》.
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4.

桂小林.
《计算机应用基础》.
陕西: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基础课(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目的:使学生能较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网络知识、计算机安全知识以及常用的微机操作技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简介《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为本科生(以成人教育为主)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
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论,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特点、性能指标,基本结构和主要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基础知识,主要介绍计算机基本组成,软硬件结构、信息编码和软件开发等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主要介绍WindosXP的基本操作和基本设置;文字处理,主要介绍Word2007的功能及使用;电子表格,主要介绍Excel2007的功能及使用;电子演示文稿,主要介绍PowerPoint2007的功能及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即时通信系统QQ、P2P网络、FTP和WEB服务器构建、网页设计与发布等;计算机安全,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病毒及防护、防火墙技术、加解密技术、签名认证等.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目的和要求】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2.
了解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和性能指标.
3.
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4.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理解硬件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
5.
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基本教学内容】1.
1计算机概述1.
计算机发展简史2.
计算机的分类3.
计算机的特点与性能指标1.
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2.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3.
微处理器的发展1.
3计算机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了解计算机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人物,事件:图灵、冯·诺依曼、图灵机、冯·诺依曼机等.

2.
计算机发展史(第一台计算机出现的历史时刻及特征、计算机发展史上的3次飞跃及其特征)3.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超级计算机发展现状及应用介绍(重点))4.
计算机的特点(自动程序执行、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具有逻辑判断能力等)5.
计算机性能指标(字长、内存容量、主频、存取周期即兼容性),计算机中信息的存储单位:位(b)、字节(B)、KB,MB,GB,TB等.

6.
微型计算机系统构成7.
微机主机板组成(微处理器、主存储器、I/O接口、系统总线)8.
计算机应用领域(重点介绍典型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多媒体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容导入、讲授、提问、小结及作业.
[作业]P20单选题(1-20)、判断题(1-10)、问答题(至少完成50%)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
1-1.
32√2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基础知识[目的和要求]1.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
2.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数制与编码知识.
3.
理解进制转换和码制转换方法.
4.
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构成与分类.
5.
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基本教学内容]2.
1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基础知识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2.
计算机硬件系统3.
计算机软件系统4.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
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1.
数字化信息编码的概念2.
常用计数制及其转换3.
数值格式的表示4.
字符的表示5.
汉字的表示6.
图形图像数字化编码2.
3微型计算机组成1.
微处理器2.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3.
总线4.
输入输出设备5.
输入输出接口2.
4软件技术基础1.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与分类2.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3.
软件开发过程概述[教学重点及难点]1.
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各部件的功能.
强调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特点,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

2.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存储程序原理.
指令与指令格式、指令系统,理解指令的执行过程.

#3.
信息编码、进制数间的转换(十进制、二进制及十六进制).
(难点)#4.
数值格式的表示.
理解机器数、真值、机器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形式.
(难点)5.
字符的表示.
BCD和ASCII.
ASCII码采用7位二进制编码,可以表示27即128个字符,存储与操作时常以字节为单位(即8位).

6.
汉字的表示.
GB2312-80汉字编码方案(国标码字符集)、机内码、输入码、字形码;其他的汉字编码方案,如BIG-5,UCS,CJK,GBK(包含GB).
理解汉字从国标码到机内码间的转换表示(难点).

7.
图形图像的表示.
点阵表示,矢量表示.
图形分辨率、像元、真彩色等.
8.
微型计算机组成.
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处理器CPU的基本结构及其完成的操作,CPU执行指令的过程;区分内存与外存、RAM与ROM、PROM与EPROM概念;总线、输入输出设备与输入输出接口.

9.
系软件技术基础.
理解软件在计算机中的地位、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源程序、目标程序、可执行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软件开发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容导入、讲授、提问、小结及作业.
[作业]P58单选题(1-20)、填空题(1-15)、名词解释(1-10)、判断题(1-10)、简答题(至少完成50%)、计算分析题(1-6)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
11√12.
23√32.
3-2.
41√1第三章操作系统【目的和要求】1.
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及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
2.
理解进程、线程、死锁概念及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方法.
3.
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及维护方法.
4.
掌握WindowsXP环境下文件、文件夹的管理方法.
5.
掌握窗口、任务栏、资源管理器及控制面板中常用功能的使用方法.
6.
掌握常用及压缩软件的使用方法.
【基本教学内容】3.
1操作系统概述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2.
操作系统的功能3.
操作系统的安装及维护3.
2WindowsXP操作系统1.
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2.
WindowsXP桌面3.
WindowsXP窗口和对话框4.
WindowsXP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5.
WindowsXP磁盘管理3.
3Windows常用介绍1.
记事本2.
写字板3.
计算器4.
画图3.
4文件的压缩与解压缩【教学重点及难点】1.
操作系统定义、地位和作用,操作系统的分类.
2.
操作系统功能.
重点:处理器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管理.
重要概念:进程、死锁、线程;地址重定位、虚拟存储器、扇区、簇;文件、绝对路径、相对路径等.

3.
桌面中"我的文档"、"我的电脑"、"网上邻居"、"回收站"、"IE浏览器"以及"任务栏"的功能作用.

4.
窗口的组成、分类及对应的操作;窗口与对话框的区别.
5.
文件文件夹的命名规则,文件名中通配符"*"或""的含义.
6.
使用"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对文件文件夹进行管理和操作.
7.
掌握磁盘格式化、错误检查及磁盘碎片整理.
8.
使用控制面板进行系统设置和设备管理.
如打印机及其它硬件的设置、网络连接设置、添加/删除程序等.

9.
文件压缩与解压缩,了解常用的图像压缩方法,掌握WinRAR软件的使用.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3.
122√23.
22√23.
3-3.
412√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容导入、讲授、提问、小结及作业.
[作业]P98单选题(1-20)、填空题(1-10)、判断题(1-10)、简答题(至少完成50%)第四章文字处理【目的和要求】1.
理解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2.
掌握Word2007基本编辑操作和主要快捷键的定义.
3.
掌握Word2007中表格的创建、格式设置方法.
4.
了解Word2007表格数据排序、表格文本互相转换功能.
5.
掌握艺术字的创建方法,了解Word2007中绘制图形的方法.
【基本教学内容】4.
1办公处理软件概述4.
2Word20071.
Word2007简介2.
Word2007基本操作3.
打印文稿4.
3Word2007的显示视图1.
文档视图2.
显示/隐藏3.
显示比例4.
窗口5.
宏6.
页眉和页脚4.
4文档排版1.
字体设置2.
段落设置3.
项目符号列表4.
样式5.
背景与底纹6.
设置页边距7.
自动图文集和页码8.
图文混排9.
分栏10.
自动编排目录4.
5Word2007表格处理1.
创建表格2.
设置表格格式3.
表格高级功能4.
6Word2007图形处理1.
创建艺术字2.
绘制图形3.
组织结构图【教学重点及难点】1.
基本操作:常用热键:复制-Ctrl+C,粘贴-Ctrl+V,剪切-Ctrl+X.
2.
打印文稿:页面设置.
3.
显示视图:页眉和页脚、页码设置.
4.
文档排版:字体设置、段落设置、项目符号列表、背景与底纹、设置页边距、图文混排、分栏、自动编排目录.

5.
表格处理:创建表格、设置表格格式.
6.
建艺术字、绘制图形.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4.
1-4.
322√24.
4-4.
622√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容导入、讲授、提问、小结及作业.
[作业]P145单选题(1-20)、填空题(1-10)简答题(至少完成50%)第五章电子表格【目的和要求】1.
了解Excel2007的窗口、工作簿、工作表的概念.
2.
掌握Excel2007表格和绘图操作.
3.
掌握Excel2007函数的使用方法.
4.
掌握Excel2007数据填充的基本操作.
5.
掌握Excel2007数据排序,数据筛选.
【基本教学内容】5.
1初识Excel20071.
Excel2007工作界面2.
Excel2007的基本概念: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活动单元格、单元格区域5.
2创建工作簿与输入数据1.
直接创建新工作牌2.
根据模板创建工作簿3.
数据类型与数据输入4.
数据的快速输入5.
3工作表的基本操作1.
编辑工作表数据2.
重命名工作表3.
添加删除工作表4.
移动和复制工作表5.
工作表的显示方式5.
4格式化工作表1.
调整单元格的宽度和高度2.
设置单元格格式3.
格式的套用4.
设置格式条件5.
5公式和函数的应用1.
Excel公式2.
单元格的引用3.
函数的使用4.
公式运算中的常见错误5.
6数据管理1.
数据的排序2.
数据的筛选3.
数据的分类汇总5.
7数据的统计分析1.
创建数据透视表2.
格式化数据透视表3.
分析数据透视表4.
创建数据透视图5.
8数据图表与打印工作表1.
创建图表2.
编辑图表3.
设置图表格式4.
打印工作表【教学重点及难点】1.
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单元格区域等概念.
2.
工作表基本操作,编辑数据、清除数据、数据复制、数据移动添加删除列和行、添加删除工作表、移动复制工作表、重命名工作表.

3.
格式化工作表,调整单元格的宽度和高度、设置字体、格式套用、设置条件格式.

4.
公式和函数的应用(难点).
理解单元中公式的复制;理解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及混合引用.
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如Sum函数,Average函数,Count函数,Max函数,Min函数,Sumif函数,Countif函数,if函数,Datedif函数,Rank函数.

5.
数据管理(排序、筛选、汇总)(难点)6.
创建数据图表.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5.
1-5.
422√5.
5-5.
82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容导入、讲授、提问、小结及作业.
[作业]P189单选题(1-20)、填空题(1-10)简答题(至少完成50%)第六章电子演示文稿【目的和要求】1.
了解PowerPoint2007工作环境及视图窗口的使用.
2.
掌握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与保存.
3.
掌握幻灯片的制作与编辑.
4.
掌握幻灯片外观及放映效果的设置.
5.
了解打印文稿的打印与打包.
【基本教学内容】6.
1PowerPoint2007基础知识1.
PowerPoint2007主界面2.
PowerPoint2007视图模式6.
2演示文稿的操作1.
创建演示文稿2.
保存演示文稿3.
打开演示文稿4.
关闭演示文稿6.
3幻灯片的制作与编辑1.
幻灯片中文本的处理2.
幻灯片中对象的处理3.
SmartArt图形的应用4.
幻灯片的编辑6.
4幻灯片的外观设置1.
幻灯片母版的使用2.
主题的应用与修改3.
应用背景样式6.
5幻灯片的放映1.
设置放映方式2.
切换效果的设置3.
使用动画4.
演示文稿的超链接6.
6演示文稿的打印1.
打印预览2.
打印演示文稿6.
7演示文稿的打包与输出1.
打包演示文稿2.
演示文稿的输出【教学重点及难点】1.
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与保存.
2.
幻灯片的制作与编辑.
3.
幻灯片外观及放映效果的设置.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6.
1-6.
32√6.
4-6.
72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容导入、讲授、提问、小结及作业.
【作业】P233单选题(1-20)、填空题(1-10)简答题(至少完成50%)第七章计算机网络技术【目的和要求】1.
了解和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2.
掌握常见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使用方法.
3.
掌握计算机的组网方法.
4.
熟悉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的建立和配置方法.
5.
了解网页制作基础知识.
【基本教学内容】7.
1计算机网络基础1.
计算机网络概述2.
网络通信基础3.
网络拓扑结构和类型4.
网络体系结构#7.
2Internet与TCP/IP协议1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2.
TCP/IP协议3.
Internet域名系统4.
IP地址类型7.
3Internet服务与应用1.
WWW服务2.
文件传输服务FTP3.
电子邮件及其应用4.
搜索引擎5.
P2P技术及其应用6.
即时通信及其应用#7.
4组网技术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2.
局域网组件技术#7.
5网络信息发布技术1.
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2.
WEB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3.
网页制作技术基础【教学重点及难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有哪些主要的应用.
2.
理解网络通信中的基础概念:信息、数据、信号、数据通信、信道、数据传输速率、调制解调器等.

3.
什么是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类型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照网络共享服务方式分;按照网络节点分布的地理范围分;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分.

5.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的概念.
在OSI/RM中,网络体系定义为哪7层,目前流行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哪五层协议.
(难点)6.
TCP/IP协议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当前使用的主要是第四版,即IPv4.
TCP/IP协议是由一簇协议组成,其中TCP和IP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协议.
还需了解应用层中HTTP、FTP、DNS、SMTP、POP等协议的功能.

7.
理解网络中的物理地址、IP地址和域名地址.
理解IP地址的类型,IP地址的特殊形式、子网、子网掩码、TPv6地址.
(难点)8.
WWW是网络中最常用的一种网络服务.
了解WWW服务采用的服务模式、URL(统一资源定位器)的一般形式、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和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并理解HTTP响应"一次请求"的过程.

9.
理解文件传输FTP的原理,使用一种FTP客户软件如CuteFtp上传或下载文件.

10.
理解电子邮件系统的原理,常用的电子邮件协议、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
学会申请免费电子邮箱账号,并利用该邮箱账号发送、接收邮件.

11.
掌握局域网的组件技术.
组网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
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
(难点)12.
掌握Internet接入技术;13.
掌握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掌握WEB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创建站点;编写简单的网页;发布网页.
(难点)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7.
11√17.
22√27.
322√27.
41√17.
522√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容导入、讲授、提问、小结及作业.
[作业]P287单选题(1-18)、填空题(1-10)简述题(至少完成50%)计算题(1-3)第八章计算机安全【目的和要求】1.
了解计算机安全的概念.
2.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及方法措施.
3.
掌握防火墙技术的概述、工作原理及防火墙的配置方法.
4.
掌握数据加密技术的概念、分类及应用方法.
5.
了解数字签名技术的概念、功能和实现方法.
【基本教学内容】8.
1计算机安全概述1.
计算机安全概述2.
计算机系统所面临的威胁3.
计算机犯罪及防范8.
2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1.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3.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4.
计算机病毒的类型5.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6.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8.
3防火墙技术及其应用1.
防火墙技术概述2.
防火墙技术常用术语3.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4.
WindowsXP软件防火墙的配置5.
防火墙的优缺点#8.
4数据加密技术及其应用1.
数据加密技术概述2.
数据加密的物理层次3.
数据加密方法4.
数据加密的应用#8.
5数字签名技术及其应用1.
数据签名的概念2.
数据签名的实现方法3.
数据签名的发展前景[教学重点及难点]1.
计算机安全概述,计算机系统所面临的威胁;计算机犯罪及防范.
2.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计算机病毒的类型;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3.
防火墙技术概述;防火墙技术常用术语;防火墙的工作原理;防火墙的优缺点.

4.
数据加密技术概述;数据加密的物理层次;数据加密方法;数据加密的应用.

5.
签名的概念;数据签名的实现方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8.
1-8.
32√28.
4-8.
52√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容导入、讲授、提问、小结及作业.
[作业]P316单选题(1-15)、填空题(1-10)简述题(至少完成50%)四、实践环节(18学时)实验WindowsXP基本操作、文件压缩与解压缩、控制面板.
2学时实验记事本、计算器、画图软件的使用.
2学时实验Word2007基本操作、文档排版.
2学时实验Word2007表格使用、图文混排.
2学时实验Excel2007的基本操作、格式化工作表、公式和函数.
2学时实验Excel2007数据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图表.
2学时实验PowerPoint基本操作、动画、超级链接及多媒体.
2学时实验Internet搜索引擎,WWW,FTP,电子邮件的使用.
2学时实验设计制作简单网站并发布网站.
2学时五、课外学时分配章内容参考学时1计算机系统概论22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基础知识53操作系统54文字处理45电子表格46电子演示文稿47计算机网络技术88计算机安全4六、考核方式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作业占10%,考勤占10%.
大纲制定者:杨振平大纲审核者:李创社"电机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lectricalMachines课程编号:BZ014002YBZ014002HCZ014010H学时:54(理论学时:46;实验学时及上机学时:8;课外学时:36(课外学时不计入总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路》、《电磁场》等使用教材:闫治安,苏少平,崔新艺.
《电机学》.
第3版.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参考书:[1]汪国梁.
《电机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汤蕴璆.
《电机学》第5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阎治安,孙萍.
《电机学习题解析及实验指导》.
第3版.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4]戈宝军,梁艳萍,温嘉斌.
《电机学》.
(第三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5]StephenUmans(美)斯蒂芬.
乌曼著.
《电机学》.
(第七版)(英文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10月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电机学是电工技术类本科、专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也是本学科其它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
电机学讲述变压器、直流电机、异步电动机、同步电机等四类基本电机的结构、原理、特性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作为电气工程的主要设备的各种电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特性,及应用各种电机的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新一代电气自动化的高级工程人才.

二、课程内容简介电机学课程通常选择4种典型电机--直流电机、变压器、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来进行分析.
重点讲述这4种电机的原理、结构、特性和应用.

直流电机部分讲述了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和额定值,直流电机基本理论,直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

变压器部分讲述了变压器的原理,结构及额定值,变压器的基本理论,三相变压器,自耦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和互感器,变压器的暂态运行*(选学).

异步电机部分讲述了交流旋转电机的绕组,交流绕组中的感应电势,交流绕组产生的磁势,异步电机的基本理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及速度调节,单相异步电动机.

同步电机部分讲述了同步电机原理和结构,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理论,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同步电动机,同步发电机的异常运行*(暂态过程自学).

以上述为基础讲述了特种用途的电机(直流弧焊机、汽车用电机、无刷直流电动机、防爆电动机)及微特电机(步进电动机、自整角机、电机扩大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及运行性能.

三、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变压器和各种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对各种类型的电机的结构和绕组有基本了解,熟知各种电机的特点、应用范围及额定值.

2.
深入了解电机中的磁场性质和时间空间关系及电枢反应.
了解磁路饱和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3.
掌握各种电机稳态运行时的分析方法(包括基本方程、等效电路和相量图).
熟悉各种电机的参数的物理概念,掌握参数的求取的方法.

4.
熟悉各种电机的运行特性.
5.
掌握各种电动机的启动的特点及常用的启动方法.
6.
掌握各种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及其特点.
7.
掌握各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及其稳定运行的条件.
8.
了解电动机制动运行状态的物理概念.
9.
通过实验,熟练掌握变压器和各种电机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
10.
熟悉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条件和负载分配.
11.
熟悉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的条件、方法,并网后的功角特性、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节.

12.
了解变压器和同步电机异常运行和暂态运行的基本物理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及暂态参数.

13.
了解直流电机换向的定义、换向火花产生的原因及改善换向的方法.
了解自耦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互感器、单相异步电动机、磁阻式同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了解同步电机励磁系统.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1章直流发电机与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结构和额定值1.
1直流电机工作原理1.
2直流电机结构1.
3电枢绕组1.
4直流电机额定值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
1---1.
42√√第2章直流电机的基本理论2.
1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2.
2空载时直流电机的气隙磁场2.
3负载时直流电机的气隙磁场2.
4电枢绕组中的感应电势2.
5直流电机的电势平衡方程2.
6电磁转矩2.
7直流电机的损耗和功率平衡方程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
1--2.
31√√2.
4--2.
72√√第3章直流发电机3.
1他励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3.
2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3.
3复励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3.
1--3.
321√√第4章直流电动机4.
1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及改变转向4.
2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4.
3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4.
4串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4.
5复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4.
6负载的机械特性4.
7电动机稳定运行的条件4.
8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4.
9直流电动机的制动4.
10直流电机的换向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4.
1--521√√4.
6--4.
102√√第5章变压器的结构、原理及额定值5.
1变压器的用途和工作原理5.
2变压器的结构及类型5.
3变压器的额定值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5.
1--5.
31√√第6章变压器的基本理论6.
1变压器的空载运行6.
2变压器的负载运行6.
3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和相量图6.
4变压器的参数测量和标幺值6.
5变压器运行时副边电压的变化和调压装置6.
6变压器的损耗和效率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6.
1--6.
621√√第7章三相变压器7.
1三相组式和芯式变压器7.
2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7.
3三相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和电势波形7.
4变压器的并联运行7.
5三相变压器的不对称运行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7.
1--7.
521√√第8章自耦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和互感器8.
1自耦变压器8.
2三绕组变压器8.
3互感器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8.
1--8.
31√√第9章变压器的暂态运行9.
1变压器空载合闸9.
2变压器暂态短路9.
3过电压现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9.
1--9.
31√√第10章交流旋转电机的绕组10.
1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10.
2交流绕组概述10.
3三相单层绕组10.
4三相双层绕组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0.
1-10.
42√√第11章交流绕组中的感应电势11.
1一个线圈的感应电势11.
2交流分布绕组的感应电势11.
3高次谐波电势及其削弱方法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1.
1-11.
31√√第12章交流绕组产生的磁势12.
1交流电机定子单相绕组中的磁势--脉振磁势12.
2单相脉振磁势的分解12.
3三相绕组的基波合成磁势--旋转磁势12.
4*三相合成磁势中的高次谐波磁势(选学)12.
5交流旋转电机中的主磁通和漏磁通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2.
1-12.
52√√第13章异步电机的基本理论13.
1异步电机的结构及额定值13.
2异步电机的三种运行状态13.
3异步电动机的电势平衡13.
4异步电动机的磁势平衡13.
5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及相量图13.
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平衡及转矩平衡关系13.
7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和机械特性13.
8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13.
9*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测定(选学)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3.
1-11.
52√√13.
6-11.
921√√第14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及速度调节14.
1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性能14.
2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14.
3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14.
4改善启动性能的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14.
5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综述14.
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变极调速14.
7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14.
8改变定子电压调速14.
9绕线式转子异步电动机调速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4.
1-14.
41√√14.
5-14.
921√√第15章单相异步电动机15.
1单相异步电动机结构及分类15.
2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磁场和机械特性15.
3各种类型的单相异步电动机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5.
1-15.
32√√第16章同步电机原理和结构16.
1同步发电机原理简述16.
2同步发电机的型式与结构16.
3同步电机额定值和型号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6.
1-16.
31√√第17章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理论17.
1空载运行分析17.
2负载运行和电枢反应分析17.
3同步发电机的电势方程及相量图17.
4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特性和电抗测定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7.
1-17.
42√√第18章同步发电机的并网运行18.
1并联条件及其方法18.
2功率平衡方程和功角特性18.
3并网后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调节、V型曲线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8.
1-18.
322√√第19章同步电动机19.
1同步电动机工作原理19.
2同步电动机电势方程式和相量图19.
3同步电动机的优点19.
4同步电动机的功角特性19.
5同步电动机的异步起动法19.
6磁阻同步电动机19.
7开关磁阻同步电动机简介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9.
1-19.
32√√19.
4-19.
61√√第20章同步发电机的异常运行20.
1三相同步发电机不对称运行的分析方法20.
2稳态不对称短路分析20.
3三相突然短路分析20.
4突然短路电流20.
5同步电机的振荡20.
6不对称运行和突然短路的影响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0.
1-20.
62√√第21章特种用途的电机21.
1直流弧焊机21.
2汽车用电机21.
3无刷直流电动机21.
4防爆电动机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1.
1-21.
42√√第22章微特电机22.
1步进电动机22.
2自整角机22.
3电机扩大机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2.
1-22.
32√√五、实践环节(电机学基本实验安排:开设4个实验:)1.
直流发电机、电动机实验2学时2.
变压器空载及短路实验、变压器联接组2学时3.
异步电动机空载、短路及负载试验2学时4.
同步发电机并网及有功、无功功率的调节2学时六、课外学时分配章内容参考学时1每次课前预习,课后复习152作业,看参考书113总复习,做模拟试题10七、考核方式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作业占10%,考勤占10%.
大纲制定者:朱再云大纲审核者:段晨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utomaticControlTheory课程编号:BZ014005YBZ014005HCZ014006H学时:54(理论学时:43;实验学时:5;上机学时:6;课外学时:36.
5(课外学时不计入总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积分变换使用教材:薛安克,彭冬亮,陈雪亭.
《自动控制原理》.
第3版.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参考书:[1]王划一.
《自动控制原理》.
(第2版).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2]蒋大明,戴胜华.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王诗宓,杜继宏、窦曰轩.
《自动控制理论习题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程鹏,邱红专,王艳东.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不仅是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课.

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控制系统建模、系统性能分析、系统时/频域综合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控制系统基本原理、系统建模基本方法、系统稳定性分析和能控/能观性判定方法的学习,准确地了解上述概念的内涵,以及系统综合方法.

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共分为十二章,主要内容有: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响应法、控制系统校正、离散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状态空间分析法和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等,最后给出了一些控制系统设计的实例,以便提高本书的实用性.
书中结合相关的理论,以例题的方式介绍了MATLAB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
同时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了小结,并配合了一定数量的典型例题和习题,便于读者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基本要求1.
按照培养方案要求,系统讲授自动控制原理的内容,完整地体现教学内容的范围和份量;2.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时间分配,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式,细化不同教学环节(习题课、课程设计、实验、课程作业等)的内容及恰当学时比例.

3.
组成严谨的课程体系,全面体现教学的深度、广度和质量.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绪论1.
1自动控制系统简介1.
2自动控制系统分类1.
3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1.
4工程控制问题的基本要求小结习题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
1-1.
20.
51.
30.
51.
40.
51.
0第二章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2.
1线性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2.
2传递函数2.
3结构图2.
4信号流图2.
5线性定常系统数学模型的MATLAB实现小结习题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
1-2.
21.
0√√2.
3-2.
41.
0√√2.
51.
00.
5√√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
1动态和稳态性能指标3.
2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
3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
4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
5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
6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3.
7基于MATLAB的线性系统时域分析小结习题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3.
1-3.
21.
5√3.
3-3.
41.
5√√3.
5-3.
62.
0√√3.
71.
0√√第四章根轨迹法4.
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4.
2根轨迹的绘制4.
3广义根轨迹4.
4附加开环零点和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4.
5系统性能的分析小结习题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4.
11.
0√4.
21.
0√√4.
30.
5√√4.
40.
5√√4.
50.
5√√第五章频率响应法5.
1频率特性5.
2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5.
3控制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5.
4频域稳定性判据5.
5稳定裕度5.
6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5.
7频率特性的试验确定方法小结习题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5.
1-5.
21.
0√5.
31.
00.
5√√5.
4-5.
51.
00.
5√√5.
61.
0√√5.
71.
0√√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6.
1校正的基本概念6.
2线性系统的基本控制规律6.
3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6.
4串联校正6.
5反馈校正6.
6复合校正小结习题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6.
11.
0√6.
21.
0√√6.
31.
0√√6.
4-6.
52.
0√√6.
60.
50.
5√√第七章线性离散系统分析与设计7.
1引言7.
2信号的采样与保持7.
3z变换理论7.
4脉冲传递函数7.
5离散控制系统的性能与分析小结习题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7.
1-7.
21.
0√7.
31.
0√√7.
41.
0√√7.
51.
01.
0√第八章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8.
1非线性控制系统概述8.
2相平面分析法8.
3描述函数法小结习题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8.
11.
08.
21.
0√√8.
31.
01.
0√√第九章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与分析9.
1状态空间描述的基本概念9.
2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9.
3线性定常系统的响应9.
4状态转移矩阵9.
5线性离散系统的响应9.
6可控性和可观性9.
7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9.
8对偶定理9.
9线性定常系统的结构分解9.
10线性系统状态空间描述的Matlab实现小结习题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9.
1-9.
21.
0√9.
3-9.
51.
0√√9.
61.
0√√9.
7-9.
81.
0√√9.
91.
0√√9.
101.
00.
5√第十章线性反馈系统的时间域综合10.
1输出反馈和状态反馈10.
2极点配置问题10.
3状态重构和状态观测器设计10.
4最优控制问题概论10.
5Matlab在线性反馈系统时间域综合中的应用小结习题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0.
11.
0√10.
21.
0√√10.
31.
0√√10.
41.
0√√10.
52.
00.
5√第十一章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11.
1李亚普诺夫关于稳定的定义11.
2李亚普诺夫第一方法11.
3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11.
4线性定常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小结习题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1.
11.
0√11.
21.
0√√11.
31.
0√√11.
40.
50.
5√第十二章控制系统设计实例分析12.
1火炮稳定器的设计12.
2船舶自动驾驶仪的设计12.
3磁盘读写头的控制12.
4倒立摆控制系统的设计小结习题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2.
11.
01.
0√12.
20.
51.
0√12.
30.
51.
0√12.
40.
52.
0√√五、实践环节1.
倒立摆控制系统的设计,2学时2.
磁盘读写头的控制,1学时六、课外学时分配章内容参考学时1绪论:1.
1自动控制系统简介;1.
2自动控制系统分类;1.
3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1.
4工程控制问题的基本要求32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2.
1线性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2.
2传递函数;2.
3结构图;2.
4信号流图;2.
5线性定常系统数学模型的MATLAB实现3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
1动态和稳态性能指标;3.
2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
3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
4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
5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3.
6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3.
7基于MATLAB的线性系统时域分析64根轨迹法:4.
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4.
2根轨迹的绘制;4.
3广义根轨迹;4.
4附加开环零点和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4.
5系统性能的分析25频率响应法:5.
1频率特性;5.
2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5.
3控制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5.
4频域稳定性判据;5.
5稳定裕度;5.
6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5.
7频率特性的试验确定方法5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6.
1校正的基本概念;6.
2线性系统的基本控制规律;6.
3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6.
4串联校正;6.
5反馈校正;6.
6复合校正57线性离散系统分析与设计:7.
1引言;7.
2信号的采样与保持;7.
3z变换理论;7.
4脉冲传递函数;7.
5离散控制系统的性能与分析58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8.
1非线性控制系统概述;8.
2相平面分析法;8.
3描述函数法39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与分析:9.
1状态空间描述的基本概念;9.
2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9.
3线性定常系统的响应;9.
4状态转移矩阵;9.
5线性离散系统的响应;9.
6可控性和可观性;9.
7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9.
8对偶定理;9.
9线性定常系统的结构分解;9.
10线性系统状态空间描述的Matlab实现610线性反馈系统的时间域综合:10.
1输出反馈和状态反馈;10.
2极点配置问题;10.
3状态重构和状态观测器设计;10.
4最优控制问题概论;10.
5Matlab在线性反馈系统时间域综合中的应用611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11.
1李亚普诺夫关于稳定的定义;11.
2李亚普诺夫第一方法;11.
3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11.
4线性定常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312控制系统设计实例分析;12.
1火炮稳定器的设计;12.
2船舶自动驾驶仪的设计;12.
3磁盘读写头的控制;12.
4倒立摆控制系统的设计5七、考核方式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作业占10%,考勤占10%.
大纲制定者:胡峰大纲审核者:李创社"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anagement课程编号:CZ001008HBZ030005YBZ030005HCZ030008YCZ030008HBZ033003YBZ033003HCZ033005H学时:72(理论学时:72;课外学时:36不计入总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经济学专业本科、会计学专业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微观经济学使用教材:周三多.
《管理学》.
第六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12周三多.
《管理学》.
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1]罗宾斯,刘刚等.
《工商管理经典译丛.
管理学》.
第13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1.

[2]海因茨.
韦里克,马克.
V.
坎尼斯,哈罗德.
孔茨,马春光译.
《管理学》全球化、创新与创业视角.
第14版.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8.
[3]芮明杰.
《管理学现代的观点》.
第三版.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11.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管理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目的:通过教学,学生系统地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开展本学科研究和实践必备的观察和分析管理问题的方法与技术;能够针对现代管理组织(包括企业和政府等行政管理单位)运作的具体特点,运用恰当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实现特定环境下组织有限资源合理配置与综合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在经历复杂的管理决策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现代组织发展演进历程的理解;巩固对本学科研究方法论的认知.

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一门系统研究和介绍管理学科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课程主要讲授管理活动最一般的原理和实施模式,详细阐述现代管理活动中最主要的几项工作(职能)--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创新等的内容和特征,使学生初步了解管理职能之间的密切联系,熟悉管理职能实施的基本方法.
教学采用理论教学和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堂教学旨在加强学生对现代管理学科基本原理、方法的理解;专题讨论让学生感受到管理者面临的现实环境和紧迫问题,在运用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增强他们参与实践意识的同时,培养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应用性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系统掌握了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了解管理过程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管理方法,树立起现代管理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式;能初步运用综合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组织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1.
学生需先修政治经济学和西方微观经济学,了解现代管理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面临的环境,并初步掌握一些开展社会科学问题分析的基本方法;2.
理论知识讲述与管理组织发展现实紧密结合,注重案例教学;3.
多采用"团队练习、情景模拟、管理游戏、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树立学生的情景(Context)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认知和分析能力;4.
主要以小论文、小组作业与课堂答辩的方式安排课程作业.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管理概览1.
1管理由来、必要性、作用1.
2管理本质、概念、定义1.
3管理性质(1)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1.
4管理思想发展史(1)学习管理发展史的特殊意义(2)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简介(3)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前沿与管理理论评述1.
5管理实施的主流模式1.
6管理者、管理技能、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1)管理者与领导者(2)管理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3)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问题导向,方法导向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
111.
211.
32√1.
44√1.
511.
61√第二章计划、战略与决策2.
1计划本质、概念、意义、种类2.
2计划的制定(1)计划制定程序(2)计划工具与技术--环境分析方法,SMART原则,SWOT方法2.
3战略与战略管理(1)计划与战略(2)战略管理过程(3)组织战略类型(公司层、职能层、业务层)2.
3决策(1)决策概念提出与基本机理(2)决策制定过程与评价准则(3)决策类型与主要决策技术程序性决策与程序性决策,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决策效用模型、多目标决策方法等2.
4案例分析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
112.
2(1)3√2.
342.
34√2.
42第三章组织3.
1组织本质、概念、定义3.
2组织结构与设计(1)组织结构理解---体制与机制(2)组织设计基本原则分工与协作,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集权与分权,直线与参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等.

(3)主要组织结构形式介绍—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网络结构与虚拟组织(4)组织变革管理与组织创新3.
3案例分析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3.
113.
2113.
34第四章领导4.
1领导概念与本质4.
2领导核心--权力4.
3领导理论(1)素质论(2)行为论(3)权变理论(情景论)—-菲德勒权变模型,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途径目标理论等4.
4激励理论(1)激励内涵与基本机理—-目标、行为、动机(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郝兹伯格双因素理论)(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4.
4管理沟通与冲突管理(1)沟通机理、过程与方式(2)冲突管理4.
5案例分析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4.
114.
214.
34√4.
46√4.
42√4.
52第五章控制5.
1控制的本质、定义及重要性5.
2控制过程(1)制定控制标准(2)检查实际工作(3)采取纠正措施5.
3控制类型---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5.
4主要控制方法财务控制行为控制思想控制5.
5案例分析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5.
115.
21√5.
315.
415.
52第六章当前管理前沿专题(共8学时,教师根据自身研究情况任选专题,也可自定内容)6.
1企业兼并重组与现代企业制度6.
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开发管理6.
3技术创新6.
4组织流程再造6.
5电子商务6.
6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6.
12√6.
22√6.
32√6.
42√6.
52√6.
62√五、实践环节因教学对象均为在职人员,不再安排专门的实践环节.
六、课外学时分配章内容参考学时1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管理技能、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82组织战略、决策机理与主要决策技术83组织设计原则、主要组织结构形式、组织变革管理与组织创新84领导行为论与权变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冲突管理85控制过程、控制类型、控制方法4七、考核方式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作业占10%,考勤占10%.
大纲制定者:周为大纲审核者:樊耘"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课程编号:CZ001004HBZ002003YBZ002003HCZ002005HBZ030001YBZ030001HCZ030005YCZ030005HBZ033002YBZ033002HCZ033002H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22)学分:3适用对象: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使用教材: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五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1]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第七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高鸿.
《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第六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基础理论课.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个专业开设的核心基础理论课.

目的:目的是向学生讲授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理解并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以此来理解和分析市场经济体制中运行规律、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政府在矫正市场失灵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理解与记忆、原则与方法的关系,同时,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各类经济管理实践活动之中,进而吸收微观经济学的精华为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用.

二、课程内容简介经济学是在假设人是完全理性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稀缺资源合理配置的一门学问.
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在此基础上,微观经济学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引论、供给和需求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即,消费者在收入约束条件下的决策及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生产技术理论,即,企业的生产决策、企业的成本以及企业实现生产均衡的条件.
市场理论,即,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的定价理论,博弈论初步、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以及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一系列问题.

三、教学基本要求1.
理解西方经济学泛指的几类内容、亚当.
斯密的市场经济观,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2.
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经济学.
3.
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了解需求的概念、需求曲线、需求函数,掌握影响一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
了解供给的概念、供给曲线、供给函数;掌握影响一种商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
理解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掌握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计算方法、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计算方法以及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的计算方法.
掌握供求定理,需求和供给的变动,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动,恩格尔系数和恩格尔定律.

4.
理解效用的概念、理解基数效用、序数效用以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掌握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理解无差异曲线关于偏好的假定,掌握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掌握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及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了解预算线及预算线的变动,理解效用最大化和消费者选择,熟记并灵活运用消费者均衡的公式计算消费者的最优消费数量.

5.
了解价格—消费曲线、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理解恩格尔曲线和收入—消费曲线.
掌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理解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劣等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解市场需求曲线.

6.
了解厂商(企业)和生产函数,掌握短期生产函数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计算,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理解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掌握短期生产函数的三个阶段.
理解长期生产函数,掌握等产量曲线的特征,理解边际技术替代率及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理解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了解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和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掌握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及规模报酬不变的概念和公式.

7.
掌握机会成本和经济利润.
理解显成本和隐成本及正常利润,理解等成本线,掌握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公式,并能熟练地运用.
掌握在成本既定条件下实现产量最大化的公式,并能熟练地运用它.
理解扩张线和生产总成本,掌握短期总成本的分类和计算方法,理解长期总成本和短期总成本的关系,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

8.
理解市场的分类和行业.
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掌握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理解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生产者剩余及市场的生产者剩余,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理解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

9.
理解垄断市场的条件和形成原因,掌握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掌握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和长期均衡条件.
掌握价格歧视的概念和价格歧视的分类.
理解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均衡条件.
掌握寡头市场的特征.
掌握和运用古诺模型和斯塔克伯格模型分析现实问题,理解斯威齐模型、不同市场的比较.

10.
理解完全竞争市场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及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了解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和要素供给原则.
掌握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了解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了解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掌握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11.
理解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及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理解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掌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掌握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12.
了解博弈论和策略行为,理解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以及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13.
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
掌握不完全竞争、垄断与低效率,掌握外部性及其分类、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和科斯定理.
理解排他性与竞用性、公共产品.
理解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与商品市场、信息与保险市场、信息与劳动市场,掌握信息不完全和激励机制:委托-代理问题等.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引论1.
1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1.
2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经济学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
111.
21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2.
1微观经济学的特点2.
2需求2.
3供给2.
4均衡价格2.
5.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2.
6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
112.
21√2.
31√2.
41√2.
51√2.
61第三章消费者选择3.
1效用论概述3.
2无差异曲线3.
3效用最大化与消费者选择3.
4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3.
5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3.
6市场需求曲线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3.
113.
21√3.
31√3.
41√3.
513.
61第四章生产技术4.
1厂商和生产的基本概念4.
2短期生产函数4.
3长期生产函数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4.
114.
21√4.
32√第五章成本5.
1成本的概念5.
2成本最小化5.
3短期成本曲线5.
4长期成本曲线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5.
12√5.
21√5.
31√5.
41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6.
1厂商和市场的类型及利润最大化6.
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6.
3完全竞争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6.
4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6.
5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6.
6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6.
7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6.
11√6.
21√6.
31√6.
41√6.
516.
616.
71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7.
1垄断7.
2垄断竞争7.
3寡头及不同市场的比较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7.
12√7.
217.
31√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8.
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8.
2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8.
3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8.
4对供给方面的概述以及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8.
5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8.
6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8.
7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8.
118.
218.
318.
418.
518.
618.
71第九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9.
1一般均衡9.
2经济效率9.
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9.
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9.
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9.
6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9.
119.
219.
31√9.
41√9.
51√9.
61第十章博弈论初步10.
1博弈论和策略行为10.
2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10.
3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0.
11√10.
21√10.
31√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1.
1不完全竞争11.
2外部影响11.
3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11.
4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1.
1111.
2111.
3111.
41五、实践环节无六、课外学时分配章内容参考学时1引论22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23消费者选择24生产技术25成本26完全竞争市场27不完全竞争市场28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29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210博弈论初步211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2七、考核方式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作业占10%,考勤占10%.
大纲制定者:窦育民大纲审核者:宋浩平"金融审计"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inancialaudit课程编号:BF002004YBF002004HCF002007H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20)学分:3适用对象:金融专业本科先修课程:内部控制制度、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投资银行学、保险学使用教材:上官晓文,温国山.
《金融审计》.
(第二版).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书:[1]王家华,许莉.
《金融审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审计署.
《商业银行审计指南》.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金融审计》是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全面地阐述金融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方法,具有很强实务性和操作性的一门专业课.
目的:开设《金融审计》课程的目的在于将金融审计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实务操作结合起来,向学生展现一个比较完整的金融审计结构框架、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金融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程序.

二、课程内容简介作为实务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金融审计》以金融法规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为依据,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在阐述金融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方法的基础上,从内部审计视角兼顾外部审计的做法,围绕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及业务,实施审计活动,强化风险控制,以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课程内容分为六大模块:第一部分为金融审计基础;第二部分为商业银行业务审计;第三部分为保险公司业务审计;第四部分为证券公司业务审计;第五部分为金融创新业务审计;第六部分为金融机构财务审计.
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章节,每章都设计了拓展性知识点以及最新审计知识与案例的引导,旨在方便学生系统学习金融审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巧的同时,加强拓展性阅读与实践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基本要求1.
理解金融审计的概念与特征,掌握金融审计的目标与对象、职能与作用、金融审计风险与风险导向审计.

2.
了解金融审计程序,掌握金融审计计划与方案的制定,以及金融审计证据的搜集、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报告的编制.

3.
了解金融审计的分类,掌握金融审计的组织方式和金融审计方法.
4.
了解内部控制及其理论发展,掌握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目标、控制原则、控制方法、控制内容,以及金融机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5.
了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业务与风险、信贷资产业务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依据,掌握信贷资产业务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内容.

6.
了解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及其常见风险、存款业务审计目标和审计依据,掌握单位存款业务审计、储蓄存款业务审计、以及存款账户资金异常流动审计的方法.

7.
了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其分类、中间业务审计目标、审计依据、内部控制评价,掌握支付结算业务审计、代理业务审计、银行卡业务审计、以及表外业务审计等的内容和方法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金融审计概述1.
1金融审计的概念与特征1.
2金融审计的目标与对象1.
3金融审计的职能与作用1.
4金融审计的职能与风险导向审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
10.
5√1.
20.
51.
31√1.
42√第二章金融审计程序2.
1金融审计程序概述2.
2金融审计计划与方案2.
3金融审计证据与审计报告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
11√2.
211√2.
32√第三章金融审计方式与方法3.
1金融审计分类3.
2金融审计的组织方式3.
3金融审计方法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3.
11√3.
21√3.
32√第四章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评价4.
1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概述4.
2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4.
3金融机构内部控制评价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4.
11√4.
22√4.
33√第五章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业务审计5.
1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业务审计概述5.
2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业务内部控制测试5.
3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业务实质性测试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5.
11√5.
21√5.
32√第六章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审计6.
1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审计概述6.
2单位存款业务审计6.
3储蓄存款业务审计6.
4存款账户资金异常流动审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6.
10.
5√6.
20.
56.
31.
5√6.
40.
5第七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审计7.
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审计概述7.
2支付结算业务审计7.
3代理类业务审计7.
4银行卡业务审计7.
5表外业务审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7.
10.
5√7.
20.
57.
30.
5√7.
40.
57.
52√第八章商业银行资金与投资业务审计8.
1资金与投资业务审计概述8.
2现金业务审计8.
3同业往来业务审计8.
4短期融通业务审计8.
5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审计8.
6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审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8.
1—8.
21√8.
3—8.
41√8.
5—8.
62√第九章保险公司业务审计9.
1保险公司业务审计概述9.
2财产保险业务业务审计9.
3人身保险业务审计9.
4再保险业务审计9.
5保险公司投资业务审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9.
119.
21√9.
31√9.
41√9.
51√第十章证券公司业务审计10.
1证券公司业务审计概述10.
2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审计10.
3证券公司承销业务审计10.
4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审计10.
5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审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0.
1110.
21√10.
31√10.
41√10.
51√第十一章金融创新业务审计11.
1金融创新业务审计概述11.
2金融综合化业务审计11.
3互联网金融业务审计11.
4衍生金融业务审计11.
5资产证券化业务审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1.
1111.
21√11.
31√11.
41√11.
51√第十二章金融机构财务审计12.
1金融机构财务审计概述12.
2所有者权益类审计12.
3收入和费用审计12.
4过渡性资金审计12.
5利润及其分配的审计12.
6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2.
1112.
21√12.
31√12.
41√12.
51√12.
61五、实践环节因金融专业学生均为在职及非在职的成人,且来自不同的行业,社会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实践环节要结合学生的职业状况,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所以不做特别安排.

六、课外学时分配章内容参考学时1金融审计概述22金融审计程序23金融审计方式与方法24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评价25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业务审计26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审计27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审计28金融创新业务审计29保险公司业务审计210证券公司业务审计211金融创新业务审计212金融机构财务审计2七、考核方式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作业占10%,考勤占10%.
大纲制定者:柴学武大纲审核者:闫新华"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entralbanking课程编号:BF002005YBF002005HCF002005H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30)学分:3适用对象:金融专业本科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使用教材:王广谦.
《中央银行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7.
参考书:刘肖原,李中山.
《中央银行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15.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中央银行学是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是我校金融专业的学位主干课.

目的:1.
系统掌握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
2.
培养从事中央业务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3.
培养分析和研究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简介(一)中央银行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地位.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客观的经济背景和具体的经济原因,中央银行是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保持金融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同时又具有银行的特征,它的职能可以概括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二)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
中央银行职能的实现,要借助于中央银行业务运作.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都关系到基础货币的吞吐,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反映了社会货币供给结构的变化而总量的增减.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为全社会提供了安全、稳定、高效的支付保障.

(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与操作.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效果评估等内容.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依据国内外的宏观、微观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来确定.

(四)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是实施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机关.
金融监管的内容包括:金融监管的一般理论及其与货币政策操作的关系,监管的目标、原则、监管的内容与方法,监管体制,以及对商业银行、金融市场的监管等.

(五)中央银行在经济开放中的对外金融关系.
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中,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业务关系与业务往来不断扩大,中央银行在国际借贷、国际清算、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以及国际货币政策的协调等方面越来越发挥作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基本要求1.
在全面系统讲述的基础上,抓住中央银行性质、业务、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等重点.

2.
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介绍我国的货币政策.
3.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基本理论分析,力求深入浅出.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
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1.
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1.
3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与组织结构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
11√1.
21√1.
31√第二章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2.
1现代经济发展与中央银行的地位2.
2中央银行职能的扩展与主要职责2.
3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及其与各方面的关系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
112.
212.
311√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3.
1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范与原则3.
2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分类3.
3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3.
113.
21√3.
31√第四章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4.
1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4.
2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4.
3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业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4.
114.
21√4.
31√第五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5.
1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和贷款业务5.
2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5.
3中央银行的黄金外汇储备业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5.
115.
21√5.
31√第六章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6.
1中央银行支付清算服务的产生与发展6.
2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中的作用6.
3中央银行在跨国支付清算中的作用6.
4中央银行对支付系统的风险管理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6.
116.
21√6.
31√6.
40.
5√第七章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7.
1经理国库业务7.
2中央银行的会计业务7.
3中央银行的调查统计业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7.
10.
57.
20.
5√7.
30.
5第八章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分析8.
1宏观经济分析框架8.
2经济与金融运行状况分析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8.
11.
5√8.
21.
5√第九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与决策9.
1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及调控体系中的作用9.
2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9.
3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9.
4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与程序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9.
11√9.
22√9.
31√9.
41√第十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10.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业务操作10.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10.
3其他政策工具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0.
12√10.
21√10.
31√第十一章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与效果检验11.
1货币政策的变量11.
2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11.
3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及政策效果11.
4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1.
11√11.
21√11.
3111.
41第十二章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12.
1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能的强化12.
2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12.
3金融监管的内容与方法12.
4金融监管体制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2.
11√12.
21√12.
3112.
41第十三章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13.
1对商业银行设立与开业的监管13.
2对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监管13.
3对危机银行的处理与存款保险制度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3.
10.
5√13.
20.
5√13.
30.
50.
5第十四章中央银行对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14.
1对信托机构的监管14.
2对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14.
3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14.
4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监管14.
5对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4.
10.
5√14.
20.
5√14.
30.
50.
50.
514.
40.
50.
50.
514.
50.
50.
50.
5第十五章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15.
1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的监管15.
2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的监管15.
3中央银行对资本市场的监管15.
4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监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5.
10.
5√15.
20.
5√15.
30.
515.
40.
50.
5第十六章中央银行与外汇管理16.
1外汇管理概述16.
2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16.
3中央银行的外债管理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6.
11√16.
21√16.
31第十七章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与业务往来17.
1金融国际化趋势与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17.
2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17.
3国际货币体系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协调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7.
11√17.
21√17.
31√第十八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稳定18.
1金融稳定概述18.
2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主要措施18.
3金融监管协调与金融稳定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8.
11√18.
21√18.
31√五、实践环节1.
登陆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了解中国人民银行机构设置及其职能,4学时2.
登陆中国人民银行网站,阅读学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4学时3.
登陆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了解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资产负债表、货币概览等,4学时4.
登陆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了解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及使用情况,4学时六、课外学时分配章内容参考学时1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2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23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1.
54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25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26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1.
57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1.
58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分析1.
59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与决策210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211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与效果检验1.
512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1.
51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1.
514中央银行对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1.
515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1.
516中央银行与外汇管理1.
517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与业务往来1.
518中央银行与金融稳定1.
5七、考核方式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作业占10%,考勤占10%.
大纲制定者:宋浩平大纲审核者:窦育民"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eniorfinancialaccounting课程编号:BF030002YBF030002HCF030008YCF030008H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28;课外学时:30)学分:3适用对象:金融专业本科先修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使用教材:刘永泽,傅荣.
《高级财务会计》.
(第四版).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8.

胡燕.
《高级财务会计》.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年版).
参考书:[1]陈文军,傅桂英,韩磊,安永红,唐勇军,罗汉俊.
《高级财务会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12.

[2]苏强,李培根.
《高级财务会计》.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3.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高级财务会计"作为会计专业专升本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继基础会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之后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是对基础会计(初级会计)的应用和对中级财务会计的延伸、补充和发展,它与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的课程结合,共同构成完整的财务会计课程体系.

目的:1.
促使学生系统地把握这门课程的精神实质,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性;2.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会计学的学科体系,科学处理各层次会计学,特别是高级财务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及初级财务会计的关系;3.
培养学生运用高级财务会计这一特殊领域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熟练掌握个别业务、特殊业务、特殊行业的会计核算技能,更好地为会计工作和管理工作服务.

二、课程内容简介高级财务会计的学习主要是承接中级财务会计学,针对企业会计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加以研究和学习,高级财务会计学课程在会计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对"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的总结和升华,又是"会计理论"课程的铺垫性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一门关键性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解决生疏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独立解决问题,是一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课程.
.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包括:企业资产重组业务的企业合并会计;集团公司整体报表业务:合并财务报表;进出口业务的外币业务会计;企业融资活动的租赁会计;企业运用金融工具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企业进行股权激励的股份支付会计;企业提供和分析中期财务报告、分部财务报告;企业经营过程中进行的清算会计;生物资产、油气开采、保险合同等特殊行业会计.

三、教学基本要求1.
学习、掌握和解决企业会计中外币交易会计、租赁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股份支付会计等特殊的会计业务问题.

2.
学习、掌握和解决企业会计中的控股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等报表信息分析和利用.

3.
学习、掌握和解决企业清算会计非持续经营特殊情况下的会计问题.
4.
学习、掌握和解决生物资产会计、油气开采会计、保险合同会计等特殊行业会计业务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企业合并会计1.
1企业合并的含义、企业合并的类型、企业合并会计的主要内容1.
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1.
3.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
111.
21√1.
31√第二章并财务报表2.
1合并财务报表概述2.
2与内部股权投资有关的抵销处理2.
3与内部债权、债务有关的抵销处理2.
4与内部资产交易有关的抵销处理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
122.
222.
34√√2.
45√√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3.
1外币业务概述3.
2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3.
3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3.
113.
21√3.
31√第四章租赁会计4.
1租赁概述4.
2承租人的会计处理4.
3出租人会计处理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4.
12√4.
23√√4.
33√√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5.
1金融工具的定义、分类及特点5.
2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5.
3衍生金融工具用于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5.
11√5.
22√5.
33√√第六章股份支付会计6.
1股份支付的定义、分类及特征、股份支付的环节与时点、股份支付的可行权条件6.
2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6.
3股份支付的特殊问题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6.
11√6.
23√6.
31√第七章中期财务报告7.
1中期财务报告的定义、构成、分类、编制原则7.
2中期财务报告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7.
3比较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及披露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7.
11√7.
22√7.
32√第八章分部报告8.
1报告分部及其确定方法8.
2分部信息披露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8.
11√8.
21√第九章清算会计9.
1企业清算含义、清算的程序、清算涉及的主要会计事项和企业清算的特点及科目设置9.
2非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9.
3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9.
11√9.
21√9.
31√第十章特殊行业会计10.
1生物资产会计10.
2油气开采会计10.
3保险合同会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0.
12√10.
22√10.
32√五、实践环节1.
与内部债权、债务有关的抵销处理,作业练习8学时2.
与内部资产交易有关的抵销处理,作业练习8学时3.
承租人的会计处理,作业练习4学时4.
出租人会计处理,作业练习4学时5.
衍生金融工具用于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作业练习4学时六、课外学时分配章内容参考学时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32与内部债权、债务有关的抵销处理;与内部资产交易有关的抵销处理.
33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34租赁的概念、内容、形式及特点,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承租人的会计处理;出租人会计处理.

35金融工具的定义、分类及特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金融工具的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用于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

36股份支付的定义、分类及特征、股份支付的环节与时点、股份支付的可行权条件;股份支付的特殊问题;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37中期财务报告的定义、构成、分类、编制原则;中期财务报告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比较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及披露.

38中报告分部及其确定方法;分部信息披露.
39企业清算含义、清算的程序、清算涉及的主要会计事项和企业清算的特点及科目设置;非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

310生物资产会计;油气开采会计;保险合同会计3七、考核方式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作业占10%,考勤占10%.
大纲制定者:闫新华大纲审核者:柴学武"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arketing课程编号:BF033003YBF033003HCF033007H学时: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外学时:8(课外学时不计入总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先修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使用教材:吴健安,聂元昆.
《市场营销学》.
(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朴春万.
《市场营销学》.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1]郝渊晓,费明胜.
《市场营销学》.
(第二版).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
[2](美)philplcoter.
M.
《市场营销原理》.
(亚洲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美)philplcoter.
《营销管理》.
(第13版).
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市场营销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相关专业和专业选修课专业课.

目的:市场营销学是研究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学生通过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策略,分析市场环境,研究购买行为,制定营销计划及决策.
并在营销管理实践中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简介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
属于管理学的分支.
市场营销学主要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即在特定环境下,以企业的市场调研为基础,通过STP战略选择,即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市场定位.
为满足消费者现实和潜在需求,所制定并组织实施的4P组合策略,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分销(place)、促销(promotion)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活动过程.
研究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战略性和策略性等特点.

三、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本学科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2.
积极参加相关市场实践.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1.
1市场与市场营销1.
2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1.
3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及基本内容1.
4研究市场营销学的意义和方法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
10.
51.
20.
51.
311.
41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2.
1市场营销观念的产生与发展2.
2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主要内容2.
3贯彻全方位营销观念,达到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2.
4市场导向战略与组织创新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
10.
52.
20.
52.
312.
41第三章企业战略与营销管理3.
1战略与战略规划3.
2战略规划的一般过程和关键步骤3.
3营销管理与其他职能战略的关系3.
4分析竞争环境和选择竞争战略3.
5根据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要求规划营销过程和进行营销管理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3.
10.
53.
21√3.
30.
53.
40.
53.
50.
5第四章市场营销环境4.
1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和特征4.
2市场营销环境构成的因素4.
3分析、评价市场营销环境的基本方法4.
4企业面临营销环境机会与环境威胁的对策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4.
11√4.
24.
314.
4第五章分析消费者市场5.
1了解消费者行为与研究内容5.
2依据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5.
3认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因素及其营销应用5.
4认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及其营销应用5.
5消费者行为类型与营销策略制定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5.
11√5.
20.
55.
30.
55.
40.
55.
50.
5第六章分析组织市场6.
1了解组织市场的特点6.
2了解组织市场购买类型与方式6.
3分析组织市场购买决策过程、参与者和影响因素6.
4分析非组织市场购买行为6.
5针对组织市场购买行为特点开展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6.
11√6.
216.
316.
46.
5第七章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1.
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框架2.
市场调研过程3.
市场调研的方法、技术4.
市场需求测量方法5.
市场需求预测方法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7.
11√7.
217.
317.
40.
57.
50.
5第八章目标市场营销战略1.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的相关理论2.
市场细分的原理和标准3.
目标市场战略的选择与类型4.
市场定位的概念、方式和战略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8.
11√8.
218.
30.
58.
40.
5第九章分析竞争动态1.
识别竞争者,判定竞争者的战略和目标2.
掌握市场领导者的竞争战略3.
市场挑战者的进攻对象选择与进攻战略运用4.
市场追随者竞争战略选择与运用5.
市场利基者竞争战略选择与运用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9.
119.
20.
59.
39.
419.
5√第十章产品策略1.
熟悉产品与产品整体概念的有关理论2.
产品分类及产品组合的相关概念3.
产品组合策略4.
产品市场寿命周期理论及其策略5.
包装、装潢与包装策略6.
清楚新产品开发的有关理论与策略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0.
11√10.
2110.
3110.
410.
5110.
6第十一章产品包装和名牌战略1.
品牌与商标2.
品牌资产的构成与特征3.
品牌设计、组合与扩展4.
品牌保护与品牌管理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1.
11√11.
211.
3111.
4第十二章定价策略1.
熟悉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2.
确定基本价格的一般方法3.
定价的基本策略4.
企业的价格调整及其企业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2.
11√12.
2112.
3112.
4第十三章分销策略1.
分销渠道的职能与类型2.
分销渠道的设计与管理3.
批发商与零售商的基本类型4.
物流的规划与管理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3.
11√13.
2113.
3113.
41第十四章促销策略1.
正确理解促销与促销组合2.
人员推销的优缺点、基本形式与策略3.
掌握广告设计的原则与效果测定4.
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与工作程序5.
销售促进的方式和控制6.
互联网和新媒体营销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4.
11√14.
2114.
3114.
41第十五章营销计划、组织与控制1.
制定营销计划的一般流程2.
如何组建营销部门、调整营销组织架构3.
营销计划的实施与控制,监督、评估营销过程与效果4.
营销审计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5.
1115.
20.
515.
30.
515.
4√第十六章国际市场营销1.
国际市场营销概述2.
国际市场营销环境3.
国际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进入4.
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与战略联盟5.
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6.
1116.
21√16.
3116.
416.
50.
5第十七章服务市场营销1.
服务的分类、特征与服务市场营销要素2.
服务市场细分与定位3.
服务质量管理4.
服务的有形展示5.
服务定价、分销和促销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7.
1117.
20.
517.
30.
517.
4117.
5√第十八章市场营销的新领域与新概念1.
绿色营销的内涵及其实施2.
整合营销的概念及其执行3.
关系营销的特征及其实施4.
体验营销的概念与策略5.
营销道德的涵义与建立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8.
11√18.
20.
518.
318.
40.
518.
5五、实践环节:1.
市场观察、体验(课外),4学时2.
营销案例讨论分析,4学时六、课外学时分配:无七、考核方式: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作业占10%,考勤占10%.
大纲制定者:杨江萍大纲审核者:周琳"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ofNursingProfession课程编号:YGA203学时:72(理论学时:72;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外学时:16(课外学时不计入总学时))学分:4.
5适用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等课程使用教材:李小妹,冯先琼.
《护理学导论》.
第四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李小妹.
《护理学导论》.
2009年版.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参考书:李小妹.
《护理学导论》第三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专业基础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必修课.
目的:让学生在护理专业学习的入门阶段,全面了解护理专业的内涵及特点、主要学科知识及课程体系、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简介《护理学导论》课程属于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的基础课.
内容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公众对护理的需求,根据护理模式的转变,介绍了当前护理学中先进的专业思想、理论及学科框架,突出介绍了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思维及工作方法.
主要围绕人的健康及护理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健康与疾病、需要与关怀、文化与护理、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生命历程中的身心发展、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程序、护理理论及护理模式、护理科学思维方法与决策、健康教育、临终关怀及相关心理、护理伦理、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及护理职业生涯规划共15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护理学知识体系与相关概念、基础理论及其运用、护理专业的特点、发展史、国内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护理程序、护理伦理与法律等专业知识.
护理学导论的知识概念、基本理论原理、科学思维和工作方法也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撑.
通过多媒体理论教学,结合临床案例讲解及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并且为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促进专业自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1.
大纲每一章均有教学内容介绍,教学内容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知识点用划实线标示,重点内容以划虚线标示,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重点学习.

2.
教学大纲核心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
可根据实际情况,借助临床见习、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以增强对护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3.
总教学理论授课学时为72学时,课后可根据情况在所在医院参加实践学习.

4.
护理学导论包含15个章节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健康与疾病、需要与关怀、文化与护理、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生命历程中的身心发展、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程序、护理理论及护理模式、护理科学思维方法与决策、健康教育、临终关怀及相关心理、护理伦理、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及护理职业生涯规划).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1.
1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国外护理学的发展与形成过程,南丁格尔在护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功绩,中国护理近、现代的发展概况;中华护理学术组织及刊物.

1.
2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护理的概念及护理概念的3个历史演变过程;护理学的概念及其国内外对护理学的知识体系的认识.

1.
3护理专业: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特征;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专业护士的角色;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1.
4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道德与法律素养要求;专业知识的要求;身心健康的要求.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
10.
51.
20.
51.
311.
41√第二章健康与疾病2.
1健康:健康、亚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的测量指标;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

2.
2疾病:疾病的概念;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患者的常见行为与心理反应;疾病对病人及社会的影响;预防疾病的护理活动(三级预防).

2.
3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全球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初级卫生保健;中国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中国医疗卫生方针与发展战略;中国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
122.
222.
31√第三章需要与关怀3.
1需要概述:需要的相关概念,需要的分类,需要的特征,影响需要满足的因素.

3.
2需要的相关理论及模式:马斯洛的人类基需要层次论,卡利什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韩德森的病人需要模式.

3.
3需要与护理:需要理论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的意义,满足不同服务对象基本需要的策略.

3.
4关怀与护理:护理关怀的概念和意义;关怀的护理理论(华生的关怀理论,斯旺森的关怀理论);护理关怀的方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3.
10.
53.
213.
313.
41.
5√第四章文化与护理4.
1文化的基本概念:文化的概念、特征、模式及功能;文化休克的概念、原因、过程及表现,文化休克的预防.

4.
2跨文化护理理论:理论家及其背景介绍;莱宁格跨文化理论的主要概念与内容;跨文化护理理论与护理程序.

4.
3护理在满足服务对象文化需求中的作用:文化背景对护理的影响;文化护理的原则;跨文化护理的评估与诊断;满足服务对象文化需求的策略,帮助服务对象适应医院的文化坏境、建立适合的文化现象的护患关系、提供适当服务对象文化坏境的护理.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4.
114.
21.
54.
32.
5√第五章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5.
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的特征;人际关系PAC分析理论、人际关系平衡理论;人际关系的类型;人际关系的形成及发展(乔治.
莱文格和雅普.
斯诺克人际关系发展状态学说、朱迪.
皮尔逊的人际关系恶化过程).

5.
2护患关系:护患关系的概念及特征;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护患关系的分期;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

5.
3人际沟通:人际沟通的概念;人际沟通的意义;沟通交流的基本要素;沟通交流的层次;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人际沟通的主要障碍;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

5.
4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护患沟通的概念、护患沟通的目的、护患沟通的特征、护患沟通的常用技巧;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沟通错误;促进及培养护士的沟通交流技巧.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5.
115.
215.
325.
42√√第六章生命历程中的身心变化6.
1生长与发展概述:生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生长与发展的基本特征;生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6.
2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主要内容、在护理中的应用;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主要内容(8对心理社会危机)、在护理中的应用.

6.
3认知和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内容(4阶段)、在护理中的应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主要内容、在护理中的应用.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6.
116.
216.
32√第七章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7.
1压力的概念:压力的概念;压力源的概念;压力的分类.
7.
2压力的相关学说及理论: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基本概念、模式的主要内容;霍姆斯与拉赫的生活改变与疾病关系学说.

7.
3压力的适应:适应的概念;压力适应的层次.
7.
4压力的预防及管理:压力的预防;压力的管理.
7.
5压力与护理:压力、健康与疾病的管理;病人的压力源、压力源的评估、压力的预防与应对;护士的工作压力概念、护士工作中的压力源,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7.
10.
57.
217.
317.
41.
57.
52√第八章护理程序8.
1概述:护理程序的概念、发展历史;护理程序的步骤、特征;护理程序的相关理论基础贝塔朗菲系统论、诺伯特.
维纳的控制论.

8.
2护理评估:护理评估的概念、主要内容和方法;护理评估的资料分类、资料的来源;护理评估的步骤.

8.
3护理诊断:护理诊断的概念及命名意义;护理诊断的发展历史;护理诊断的分类方法及标准、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护理诊断的形成过程;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8.
4护理计划:护理计划的目的和意义、种类、护理计划的过程(护理诊断的排序原则,预期目标的制定,制定护理措施的注意事项);护理计划的格式及内容.

8.
5护理实施:实施的过程;实施护理计划的常用方法;护理实施的动态记录.
8.
6护理评价:护理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护理评价的过程.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8.
118.
218.
31.
58.
41.
58.
518.
62√√第九章护理理论及模式9.
1概述:护理理念的概念,护理理念的形成与发展;现代护理理念的基本要素,学习护理理念的意义;现代护理理念与护理理论的关系;护理理论的概念、发展、功能.

9.
2奥瑞姆的自理理论:自理理论的主要内容,自理理论对人、健康、环境和护理四个基本概念的阐述;自理理论与护理实践.

9.
3罗伊的适应模式: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适应模式对人、健康、环境和护理四个基本概念的阐述;适应模式与护理实践.

9.
4纽曼的系统模式:系统模式的主要内容;系统模式对人、健康、环境和护理四个基本概念的阐述;系统模式与护理实践.

9.
5科尔卡巴的舒适理论:舒适理论的主要内容;舒适理论对人、健康、环境和护理四个基本概念的阐述;舒适理论与护理实践.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9.
10.
59.
21√9.
319.
419.
50.
5第十章护理科学思维方法与决策10.
1护理评判性思维:护理评判性思维的概念;护理学评判性思维的标准;护理学评判性思维的层次;护理学评判性思维的构成;护理学评判性思维的应用及护理学评判性思维的发展.

10.
2临床护理决策:临床护理决策的概念与临床护理决策的分类、步骤;临床护理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护理决策发展的策略.

10.
3循证护理:循证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循证护理基本要素;循证护理实践的意义;循证护理实践的步骤.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0.
1110.
2110.
32√第十一章健康教育11.
1健康教育的概述:健康教育的概念、目的及意义;健康教育的原则;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1.
2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模式:健康信念模式、知-信-行模式、健康促进模式、保健过程模式等诸多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在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11.
3健康教育的程序及方法:健康教育程序、健康教育的内容、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1.
1111.
2211.
32√√第十二章临终关怀及相关心理12.
1希望与失望:希望的概念、特征及分期;失望的概念及表现;希望与失望学说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12.
2丧失与悲哀:丧失的概念及分类;悲哀的概念及分类;丧失与悲哀的理论,恩格尔的悲哀三阶段学说;丧失与悲哀学说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12.
3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的相关概念及姑息性护理;临终关怀的对象、内容与原则;临终关怀的相关理论(库伯勒.
罗斯的个人死亡心理分期、格拉泽及斯博斯的抛物线曲线学说、凯文纳夫的临终家属的心理压力及适应过程、黄天中提出的死亡分期);临终病人及家属的护理.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2.
1112.
2212.
32√第十三章护理伦理13.
1道德与伦理概述:道德的概念、结构及功能;伦理和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13.
2职业道德与生命伦理学:职业道德的概念、特点;生命伦理学的概念、相关理论及生命伦理学中常见的难题与处理.

13.
3护理伦理:护理伦理与护理道德的概念,护理伦理研究的对象、研究内容、基本原则;护理道德的基本规范与范畴;病人的权利与义务,护理人员的道德修养.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3.
1113.
2213.
32√第十四章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14.
1法律概述:法律的概念、分类、特征及作用;法律责任的特征与法律制裁的类型.

14.
2我国法律体系及卫生法规:我国法律体系及立法程序;卫生法规的概念、基本原则、特点及卫生法律关系的构成,卫生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概念、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分级及处理措施.

14.
3护理法:护理法的基本内容、历史发展、意义;护理职业中相关法律的种类.

14.
4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举证倒置的基本含义与护士的法律责任;护理工作中的违法与犯罪;护理工作中法律问题的防范.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4.
1114.
2114.
3114.
41√第十五章护士职业生涯规划15.
1概述: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形成与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原则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

15.
2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及测评: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职业锚理论、人职匹配理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职业生涯规划测评.

15.
2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的概述;护理职业生涯路径;护理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护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5.
10.
515.
21.
515.
32√五、实践环节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2学时课程结束后,在所在医院进行见习,要求使用沟通的技巧与患者沟通,回校后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护理程序2学时护理程序课程结束后,选择病例,应用掌握的沟通技巧理论和护理程序方法,收集患者的资料,根据病例进行护理诊断、护理计划的制定,书写护理病历.
并在一周内完成病历书写,交由授课老师批阅.

健康教育2学时健康教育课程结束后,运用所掌握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沟通技巧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制定特定的健康教育内容.
见习结束后,书写健康教育方案,上交授课老师批阅.

六、课外学时分配章内容参考学时1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0.
52健康与疾病0.
53需要与关怀0.
54文化与护理15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26生命历程中的身心发展17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18护理程序29护理理论及护理模式110护理科学思维方法与决策111健康教育212临终关怀及相关心理113护理伦理114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115护理职业生涯规划0.
516合计16七、考核方式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作业占10%,考勤占10%.
大纲制定者:黎巧玲大纲审核者:辛爱利"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edicalnursing课程编号:BF029006YBF029006HCF029003YCF029003H学时:72(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18)学分:4适用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等专业基础课程.
使用教材:尤黎明,吴瑛.
《内科护理学》.
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姚景鹏.
《内科护理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
参考书: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
第九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护理学专业课目的: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授课和见习指导,培养学生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进行独立判断和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内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治疗原则和诊断要点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整体护理的理念,能够对内科病人按照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并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协助医师对内科急症进行抢救和处理.

二、课程内容简介《内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基础上的综合性会学科,其知识体系整体性强,设计的临床领域宽广,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非手术"疾病的医疗和护理内容,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与代谢、风湿、神经各系统以及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每个系统的结构框架是一致的,第一节在复习该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了解其与疾病的关系,并对本系统病人的护理评估特点进行总体阐述.
第二节列出本系统疾病病人共有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给出具体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第三节以后每节为一种具体疾病的诊疗和护理程序的介绍.

本门课程以护理程序作为整体框架,在每个系统和疾病的介绍中既坚持以人为本和整体护理的理念,又反映了临床护理向预防、康复、健康指导等方向的扩展.
对于八大系统和传染性疾病中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介绍按照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治疗方案的顺序呈现,同时又详细列出了对应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的内容,护理计划的制订体现了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内容,涵盖了预防保健、临床护理、康复等疾病不同阶段的护理重点.

三、教学基本要求1.
本大纲仅列出《内科护理学》各章节必须掌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理论、医疗和护理内容.
教师必须本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2.
整体护理是《内科护理学》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护理程序是课程内容编排的基本框架,循证护理是护理措施制订的基本依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相应的理念和方法引入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思维全面、逻辑清楚、尊重事实的学习和工作方式.

3.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授课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要多引入一些典型案例增加授课效果.
同时要配合临床见习,增加学生对所学疾病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绪论本章内容包括:内科护理学概述;内科护理学与护理专业实践的发展;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内科护理学的概念、结构、专业特色以及内科护理学的新进展,熟悉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具体要求如下:1.
内科护理学概述识记:(1)内科护理学的概念.
领会:(1)内科护理学的范围、结构和专业特色.
2.
内科护理学的进展领会:(1)内科护理学的进展.
3.
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领会:(1)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的主要健康问题.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
1~1.
32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本章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急性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呼吸衰竭;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过程;掌握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的配合及护理.
具体要求如下:1.
概述识记: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领会: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
2.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识记:(1)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2)常见护理诊断.
(3)常见症状的护理.

应用:(1)促进病人有效排痰的护理措施.
(2)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措施.
3.
急性呼吸道感染识记:(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领会:(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应用:(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措施及保健.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4.
肺部感染性疾病识记:(1)肺炎的定义、分类、病因、诊断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2)肺炎球菌肺炎的定义、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3)其他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要点.

领会:肺炎的病因及解剖分类.
应用:肺炎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5.
肺结核识记:(1)肺结核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
(2)常用抗结核治疗的方法、药物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3)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领会:肺结核的临床分型及特点.
应用: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6.
支气管哮喘识记:(1)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病因.
(2)症状和体征、病情分度、并发症.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
(4)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领会: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应用: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7.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识记:(1)慢性支气管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及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及治疗要点、护理评估要点、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领会: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
应用:(1)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识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及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领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应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措施及保健.
9.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识记:(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定义、病因.
(2)类型及临床表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4)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领会:(1)肺癌TNM分期标准.
(2)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
应用:肺癌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10.
呼吸衰竭识记:(1)呼吸衰竭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2)I型呼吸衰竭、II型呼吸衰竭的特点.
(3)氧疗的指征.

领会:(1)缺O2和CO2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2)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应用:(1)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及保健.
(2)氧疗的护理.
11.
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识记:(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及术后护理要点.
(2)胸腔穿刺术的目的、适应证、术前及术后护理.
(3)机械通气的定义、使用指征及禁忌证,通气参数的选择,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机械通气的临床检测.

领会:(1)机械通气的治疗作用.
(2)临床常用的通气方式及选择.
应用:(1)纤维支气管镜检的术中配合.
(2)胸腔穿刺的方法.
(3)机械通气病人治疗前的准备、使用时的监测及护理、停机后的护理.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
1~2.
21√2.
3~2.
42√2.
52√2.
6~2.
83√√2.
9~2.
1012.
111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本章内容包括: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介入性诊治技术及护理.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掌握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掌握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掌握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具体要求如下:1.
概述识记: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领会: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
2.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识记:(1)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2)常见护理诊断.
(3)常见症状的护理.

应用:(1)心源性水肿病人的护理措施.
(2)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措施.
3.
心力衰竭识记:(1)心力衰竭的定义.
(2)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心功能分级、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及治疗要点.
(3)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4)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抢救要点.

领会:(1)常用利尿剂的作用和毒副作用.
(2)常用洋地黄制剂的作用、适应证、禁忌证、毒性反应及处理措施.

应用:(2)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2)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抢救配合.

4.
心律失常识记:(1)心律失常的定义、分类.
(2)窦性心律失常的种类、心电图特点、治疗原则.
(3)期前收缩的定义、种类、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治疗要点.
(4)阵发性心动过速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治疗要点.
(5)扑动与颤动的分类、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治疗要点.
(6)房室传导阻滞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治疗要点.
(7)心律失常病人常用的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领会: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种类、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应用: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5.
心脏瓣膜病识记:(1)心脏瓣膜病的定义.
(2)二尖瓣狭窄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
(3)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
(5)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
(6)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领会: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应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识记:(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定义、病因、临床分型.
(2)心绞痛的定义、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常用护理措施.
(3)心肌梗死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领会:(1)不同类型心绞痛的特点.
(2)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及心肌坏死标志物的改变.
(3)溶栓治疗、PTCA治疗的方法.

应用:(1)冠心病的预防.
(2)心绞痛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3)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急性期监护、预防、介入术后护理和后期康复指导.

7.
原发性高血压识记:(1)原发性高血压的定义、诊断标准.
(2)心血管危险度分层.
(3)临床表现:一般表现、并发症.
(4)急性高血压与亚急性高血压的特点.
(5)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6)治疗要点:非药物治疗、降压药物治疗、用药原则、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7)常用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领会:(1)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2)降压药的种类、作用及副作用.
应用:(1)高血压的预防.
(2)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3)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8.
心血管介入性诊治技术及护理识记:(1)心血管介入性诊治技术的定义.
(2)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目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护理.
(3)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目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护理.

领会:心血管介入性诊治技术的方法.
应用: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术前及术后护理措施.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3.
1~3.
21√3.
3~3.
43√3.
51√3.
6~3.
73√3.
81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本章内容包括: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肝性脑病;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消化系统常用护理诊疗技术及护理.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掌握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的配合及护理.
具体要求如下:1.
概述识记: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领会: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
2.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识记:(1)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2)常见护理诊断.
(3)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应用:(1)恶心与呕吐病人的护理措施.
(2)腹泻病人的护理措施.
(3)腹痛病人的护理措施.

3.
胃炎识记:(1)胃炎的定义.
(2)急性胃炎的定义、分类、临床特点、护理措施.
(3)慢性胃炎的定义、临床分类、病因、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应用:(1)急性胃炎病人的护理措施.
(2)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4.
消化性溃疡识记:(1)消化性溃疡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2)诊断及治疗要点.
(3)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领会: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应用:(1)应用护理程序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
(2)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健康指导.

5.
肝硬化识记:(1)肝硬化病因、临床表现、检查项目、治疗要点.
(2)肝硬化的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领会:(1)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2)门脉高压的表现.
(3)腹水形成的机制.
(4)有关检查.

应用:(1)应用护理程序护理肝硬化病人.
(2)肝硬化病人的健康指导.
6.
肝性脑病识记:(1)肝性脑病的定义、病因、临床各期表现、治疗要点.
(2)护理评估、常用诊断、护理措施.

领会:(1)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2)相关关检查.
应用:(1)应用护理程序护理肝性脑病病人.
(2)肝性脑病病人的健康指导.
7.
急性胰腺炎识记:(1)急性胰腺炎的定义、病因.
(2)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3)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领会: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应用:对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护理及健康指导.
8.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识记:(1)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定义及常见病因.
(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3)治疗要点.
(3)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领会:(1)有关检查.
(2)三腔或四腔气囊压迫止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应用:(1)护理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人并进行保健指导.
(2)配合医生对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进行急救.

9.
消化系统常用护理诊疗技术及护理识记: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术前与术后护理.

领会: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的方法及配合.
应用: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病人的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4.
1~4.
21√4.
3~4.
42√4.
5~4.
62√4.
7~4.
92√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本章内容包括: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肾脏的解剖、组织学及生理功能;掌握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掌握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掌握透析疗法的护理.
具体要求如下:1.
概述识记: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领会:肾脏的解剖、组织学及生理功能.
2.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识记:(1)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
(2)常用的护理诊断.
(3)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应用:(1)记录病人24小时的液体出入量.
(2)尿细菌学培养尿标本的留取.
(3)肌酐清除率的检查.
(4)肾穿前后的护理.

3.
肾小球疾病识记:(1)急性肾小球肾炎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概念、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慢性肾小球肾炎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领会:(1)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
(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及临床分型.

应用:(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及护理.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
(3)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4.
肾病综合征识记:肾病综合征概念、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

应用: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5.
尿路感染识记:尿路感染的概念、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领会:尿路感染发病机制.
应用:尿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6.
急性肾损伤识记:急性肾损伤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领会: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
应用:急性肾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7.
慢性肾衰竭识记:慢性肾衰竭概念、分期、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领会:慢性肾衰竭贫血的发生原因,水电解质失衡的动态表现及原因.
应用:慢性肾衰竭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8.
透析疗法的护理识记:(1)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适应症与相对禁忌症.
(2)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并发症.
(3)血液透析和膜透析病人的护理.

领会:(1)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原理.
(2)血液透析的通路.
(2)血液透析中肝素的应用.
(3)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操作过程.

应用:(1)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
(2)腹膜透析病人的护理.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5.
1~5.
21√5.
3~5.
42√5.
5~5.
72√5.
81√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本章内容包括: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贫血;出血性疾病;白血病;骨髓移植的护理.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血液及造血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生理功能、血液病的分类;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掌握贫血、出血、白血病不同类型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了解骨髓移植的分类及适应症,掌握骨髓移植和骨髓穿刺术的护理.
具体要求如下:1.
概述识记: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领会:(1)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
(2)血液的组成及血细胞生理功能.
(3)血液病的分类.

2.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识记:(1)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
(2)常用的护理诊断.
(3)常见症状的护理.

3.
贫血识记:(1)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
(2)缺铁性贫血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
(3)再生障碍性贫血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及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

领会:(1)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贫血的分类.
(3)铁的代谢.
应用:(1)缺铁性贫血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2)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4.
出血性疾病识记:(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及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2)过敏性紫癜的概念、临床表现特点、治疗要点、常用护方法.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概念、病因、临床表现特点、治疗要点、护理特色.

领会:(1)正常止血、凝血和抗凝血机制.
(2)不同出血性疾病在病因、临床表现、检查、治疗方法方面的鉴别.

应用:(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2)过敏性子癜的护理措施及保健.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5.
白血病识记:(1)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及治疗要点、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及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与措施.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及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

领会:(1)白血病的分类.
(2)白血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急性白血病的分类.

应用:(1)急性白血病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护理措施.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措施.

6.
血液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识记:(1)骨髓移植的适应症.
(2)骨髓移植的护理.
(3)骨髓穿刺术的方法.
(4)骨髓穿刺术的护理.

领会:骨髓移植的分类.
应用:(1)骨髓移植的护理.
(2)骨髓穿刺术前后的护理.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6.
1~6.
21√6.
3~6.
42√6.
52√6.
61√第七章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本章内容包括: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皮质疾病;糖尿病等.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内分泌腺的生理功能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节;掌握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和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掌握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
具体要求如下:1.
概述识记: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领会:(1)内分泌腺的生理功能.
(2)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节.
2.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识记:(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
(2)常用的护理诊断.
(3)常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

3.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识记: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护理要点.

应用: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护理与健康指导.
4.
甲状腺疾病识记:(1)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要点.
(2)Graves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领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分类.
应用:(1)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措施.
(2)Graves病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护理措施及保健.

5.
肾上腺皮质疾病识记:库欣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要点.

应用:库欣综合征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6.
糖尿病识记:(1)糖尿病的定义.
(2)糖尿病的病因.
(3)糖尿病的一般表现、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
(4)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5)糖尿病的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用药方法、糖尿病足的护理,低血糖的预防.

领会:(1)糖尿病的分型,1型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
(2)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3)糖尿病的药物种类、作用机制及用药时间.

应用: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和健康指导.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7.
1~7.
31√7.
4~7.
52√7.
62√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本章内容包括: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风湿性疾病的分类及基本特点;掌握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及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
具体要求如下:1.
概述识记: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领会:(1)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2)风湿性疾病的基本特点.
2.
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识记:(1)风湿性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
(2)常见护理诊断.
(3)常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

3.
系统性红斑狼疮识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领会: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与诊断.
应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尤其是饮食、皮肤和用药护理.
4.
类风湿关节炎识记: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领会: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
应用: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尤其是关节的活动方面的护理和用药护理.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8.
1~8.
42√第九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本章内容包括:概述;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病毒感染;类细菌感染.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传染病发生的条件、流行过程、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护理管理的形式;掌握传染病的相关概念、流行特点、预防管理具体方法;掌握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及常见护理方法;掌握常见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所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要点.
具体要求如下:1.
概述识记:(1)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传染病的基本概念.
(2)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传染病科护理管理的特点.

领会:传染病发生的条件、流行过程、发病机制、病理生理、预防和传染病科的组织设置及形式.

应用:(1)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和护理(2)传染病的预防.
(3)传染病科的护理管理.

2.
病毒感染识记:(1)病毒性肝炎抗原抗体系统、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护理措施.
(2)乙脑的定义、乙脑病毒的特点、临床表现、治疗、预防和护理措施.
(3)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的五期经过和三大主症、分型以及治疗原则、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措施与原则.
(4)艾滋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检查、、艾滋病的护理措施.

领会:(1)肝炎病原生物学分类、流行病学特征、病理生理.
(2)乙脑的流行性特征、发病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3)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
(4)艾滋病的病原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

应用:(1)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2)乙脑病人的护理评估及护理要点.
(3)流行出血热的预防与护理要点.
(4)艾滋病的预防及其病人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3.
细菌感染识记:(1)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病特点、临床表现、肥达氏反应价值及治疗;伤寒,副伤寒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2)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表现、临床分型、中毒性菌痢发病机理及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护理措施.
(3)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措施.
(4)疟疾典型发作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抗原虫治疗方案、护理要点.
(5)狂犬病的流行病特点、临床表现特点、治疗原则及护理.

2.
领会:(1)伤寒的临床分型及预防;副伤寒临床特点.
(2)细菌性痢疾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查.
(3)流脑的病原生物学,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
(4)疟疾的流行特征、鉴别诊断.
(5)狂犬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

应用:(1)伤寒、副伤寒病人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2)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评估及护理要点.
(3)流脑病人的护理评估及护理要点.
(4)疟疾的护理评估及护理要点.
(5)狂犬病的护理评估及护理要点.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9.
11√9.
22√9.
32√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本章内容包括:概述;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脑血管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发作性疾病等.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相应功能;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及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方法;掌握脑血管疾病的分类、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类、临床表现特点、检查方法、治疗原则、护理方法;掌握帕金森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要点;掌握癫痫的根本机制、临床分型及其临床特点、检查方法、治疗原则、护理要点.
具体要求如下:1.
概述识记: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
领会:(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2.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识记:(1)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的特点.
(2)常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评估要点、主要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3.
脑血管疾病识记:(1)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概念.
(2)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3)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4)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基本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要点、健康指导.
(5)脑血栓形成的基本病因、临床特点、检查方法、治疗原则、护理要点和健康指导.
(6)脑栓塞的基本病因、临床特点、检查方法、治疗和护理要点.
(7)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检查方法、治疗和护理要点.
(7)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检查方法、治疗和护理要点.

领会:(1)脑部的血液循环.
(2)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3)不同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鉴别.
(4)不同类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鉴别.

应用:(1)短暂脑缺血发作病人的预防和护理.
(2)脑梗死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
(3)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

4.
运动障碍疾病识记:帕金森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措施.
领会: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
应用:帕金森病病人的护理,尤其是运动和安全的方面的护理.
5.
发作性疾病识记:癫痫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措施.
领会:癫痫的发病机制、不同临床类型和诊断要点.
应用:癫痫病人的护理,尤其是癫痫大发作病人发作期的护理.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0.
11√10.
22√10.
31√五、实践环节1.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3学时2.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3学时3.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3学时4.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3学时5.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3学时6.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3学时六、课外学时分配章内容参考学时1结核病的宣传教育32心血管常见病的预防和康复指导33糖尿病的家庭护理指导3七、考核方式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作业占10%,考勤占10%.
大纲制定者:李宁大纲审核者:刘美丽"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urgicalnursing课程编号:BF029007YBF029007HCF029003YCF029003YH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54;实验:18)学分:4学分适用对象:本科护理学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基础护理学、护理学导论、健康评估、病理生理学等基础课程.

使用教材:李乐之,路潜.
《外科护理学》.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8.
顾沛.
《外科护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参考书: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本课程以体现"三基五性"为基本原则,以满足护理学教育培养目标为要求,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整体护理为方向,旨在为培养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同科护理人才服务.

目的:通过本顶目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外科常见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评估,能够发现现存及潜在性护理问題,能制定正确的护理计划(方案),并在实施中不断进行护理评价.

二、课程内容简介外科护理学课程是护理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是基于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的延伸,其着重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强化遵循护理程序的思维方式,利用本课程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开展临床及社区整体护理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性护理人才.

本课程紧密联系课本和临床实践,内容和顺序是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每一疾病按照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组织教学;护理部分按照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这一护理程序框架展开教学.
这种整体设计体现的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导向、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观念.
同时本课程顺应临床一线工作要求,遵循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护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设计的原则,为做好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教学模块、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进度表及课程考核方案的构思与设计提供了条件.

三、教学基本要求1.
本课程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学总论及普通外科、周围血管外科、颅脑外科、心胸外科、泌尿男性生殖外科、骨关节外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和病人的护理等方面.
教师需遵循大纲内容讲解各章节重点难点内容.

2.
本课程总目标是向学生介绍外科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的护理素养和护理道德得到培养,能云南用所学知识,以整体的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熟练的护理技术和优良的工作态度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3.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始终贯彻整体护理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讲授、自学、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以常见病、特色病种为教学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动态,反映学科发展水平.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
掌握外科护理学研究的范畴;2.
熟悉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方法和外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3.
了解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史.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史、外科护理学的研究范畴、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方法、外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2.
重点、难点:外科护理学的研究范畴、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方法、外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3.
学科专业新进展:我国护理临床的发展现状,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
1~1.
31√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水和钠代谢失衡、钾代谢失衡、酸碱代谢失衡的原因、临床表现与诊断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掌握钙、镁、磷代谢紊乱的护理;2.
熟悉钙、镁、磷代谢紊乱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水和钠代谢失衡、钾代谢失衡、酸碱平衡失调及钙、磷、镁、代谢失衡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水和钠代谢失衡、钾代谢失衡、酸碱平衡失调及代谢失衡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静脉补液的新途径-PICC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2.
1~2.
42√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休克病人的护理;2.
熟悉休克的病因、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休克的病因和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休克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休克并发症的防治进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3.
1~3.
22√第四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病人的护理;2.
熟悉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的方法和常用药物.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麻醉的分类,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的方法、麻醉药物、并发症,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的麻醉前、麻醉中和麻醉后护理;2.
重点、难点: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的方法、并发症,麻醉前、麻醉中和麻醉后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麻醉病人的心理护理.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4.
1~4.
51√第五章手术室管理工作和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手术前病人的护理;2.
掌握手术中病人的护理;3.
掌握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2.
重点、难点: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3.
学科专业新进展:音乐疗法在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手术前病人的心理需求调查研究.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5.
1~5.
22√第六章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病人的护理;2.
熟悉手术、创伤后三大营养素的代谢特点、总能量需求、营养不良的分类和诊断、营养支持的基本指征,熟悉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适应证、禁忌证、营养制剂、投给方法.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外科病人营养代谢的特点、总能量需求、营养不良的分类和诊断、营养支持的基本指征;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适应证、禁忌证、营养制剂、投给方法、护理;2.
重点、难点:营养不良的分类和诊断、营养支持的基本指征,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适应证、禁忌证、营养制剂、投给方法、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我国临床营养的成就(南京军区总院黎介寿为代表)—营养支持的途径、方法、监测及病人成活的时间等,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6.
1~6.
31√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外科感染的护理,掌握全身感染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护理,掌握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熟悉外科感染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熟悉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要点,熟悉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要点,熟悉破伤风的病因、病理生理,熟悉气性坏疽的处理原则和护理要点;3.
了解气性坏疽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外科感染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疖、痈、急性蜂窝组织炎、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甲沟炎和指头炎、腱鞘炎和滑囊炎、手掌筋膜间隙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全身性外科感染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的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疖、痈、急性蜂窝组织炎、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甲沟炎和指头炎、腱鞘炎和滑囊炎、手掌筋膜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全身性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破伤风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外科感染致病菌的新动向及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7.
1~7.
53√第八章损伤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创伤、烧伤和咬伤的护理;2.
熟悉创伤的分类、病理生理、创伤的修复、处理原则,熟悉烧伤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熟悉毒蛇咬伤、犬咬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创伤的病因和分类、愈合过程、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烧伤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毒蛇咬伤和犬咬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愈合过程、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创伤的愈合过程、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烧伤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烧伤治疗和护理的新进展—植皮、康复.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8.
1~8.
42√第九章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熟悉移植术的概念和分类、供者与受者的选择、供移植器官的保存方法、排斥反应与抗排斥处理;2.
熟悉肾移植供者准备、病人准备和病室准备、肾移植后护理;3.
了解肝移植病人手术前后护理.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器官移植的概念和分类、供者与受者的选择、供移植器官的保存方法、排斥反应与抗排斥处理,肾移植手术前、手术后护理,肝移植手术前、手术后护理;2.
重点、难点:器官移植的概念和分类、供者与受者的选择、供移植器官的保存方法、排斥反应与抗排斥处理,肾移植手术前、手术后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我国器官移植的准入制度.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9.
1~9.
31√第十章肿瘤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肿瘤的护理;2.
熟悉恶性肿瘤的病因、病理,熟悉良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恶性肿瘤的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良性肿瘤的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肿瘤检查、治疗及护理新动态——肿瘤标志物、新辅助化疗的概念、肿瘤病人的心理康复.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0.
1~10.
32√第十一章: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肿瘤的护理;2.
熟悉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熟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和病理、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熟悉甲状腺肿瘤的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手术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护理,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瘤的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护理,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关于高碘和低碘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到底是否应该食用碘盐.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1.
1~11.
33√第十二章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急性乳腺炎和乳房癌的处理原则、护理;2.
熟悉急性乳腺炎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熟悉常见乳房肿块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3.
了解乳房癌的病因、病理.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急性乳腺炎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乳房癌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乳房癌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3.
学科专业新进展:乳癌的内科治疗及护理进展,关注乳房健康—乳房自检不可取代医学检查,Mammotone微创与单纯手术治疗乳房肿块对患者心身影响调查分析.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2.
1~12.
43√第十三章腹膜炎和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急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熟悉急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腹部损伤的病因.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急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腹部损伤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腹腔镜检查在急性腹膜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影像学检查在腹部损伤诊断中的价值;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观察.

授课学时:4学时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3.
1~13.
33√第十四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腹外疝的护理;2.
熟悉腹外疝的病因、病理解剖、临床分类、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熟悉常见腹外疝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腹外疝的病因、病理解剖、临床分类、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腹外疝的病理解剖、临床分类、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
学科专业新进展:无张力疝修补的现状及护理特点.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4.
1~14.
32√第十五章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肠梗阻、阑尾炎、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护理;2.
熟悉胃、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阑尾炎、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法;熟悉胃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3.
了解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肠梗阻、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病因及病理.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胃、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阑尾炎、结肠癌和直肠癌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法简介、手术前后护理;胃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的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胃、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阑尾炎、结肠癌和直肠癌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法简介、手术前后护理;: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胃切除手术后病人的教育处方;小肠移植的研究现状;肠梗阻病人的护理观察;腹腔镜切除阑尾及手术前后护理;痔的PPH治疗及护理.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5.
1~15.
43√第十六章:肝胆胰疾病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门静脉高压、原发性肝癌、胆道疾病、急性胰腺炎疾病病人的护理;2.
熟悉熟悉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细菌性和阿米巴性肝脓肿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熟悉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熟悉胆石症和胆道感染的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熟悉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病理,熟悉慢性胰腺炎和常见胰腺肿瘤的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
了解门静脉高压、胆道蛔虫病和胆道肿瘤的病因、病理生理;了解胆道疾病常用的特殊检查方法;了解继发性肝癌.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门静脉高压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肝脓肿、胆石症和胆道感染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门静脉高压的处理原则、护理;原发性肝癌处理原则、护理;胆道特殊检查及护理,胆石症和胆道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胆道蛔虫病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胰腺癌、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门静脉高压的研究及治疗现状—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新进展、门静脉高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肝癌治疗方法最新进展——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肝癌基因治疗研究最新进展.
胆道外科疾病临床诊治及护理进展;胰腺疾病内镜治疗及ERCP新进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6.
1~16.
43√第十七章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急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熟悉急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急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腹腔镜检查在急性腹膜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7.
1~17.
32√第十八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熟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病理.
教学内容:1、讲授的知识与技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重点、难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学科专业新进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的新进展、非药物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新研究进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进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8.
1~18.
53√第十九章颅脑损伤、疾病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颅内压增高、脑疝、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脑损伤、脑血管病、脑脓肿、脑肿瘤的护理;2.
熟悉颅内压增高、脑疝、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和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脑损伤、脑血管病、脑脓肿、脑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颅内压增高、、脑疝头皮损伤、脑血管病、脑脓肿、脑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颅骨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脑震荡、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颅内压增高的护理观察;头皮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颅骨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脑震荡、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脑损伤病人的护理观察、功能康复;颅内肿瘤手术治疗已经突破手术禁区.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9.
1~19.
33√第二十章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肋骨骨折、气胸、血胸、心脏损伤、脓胸、支气管扩张病人病人的护理;2.
熟悉肋骨骨折、气胸、血胸、心脏损伤、脓胸、支气管扩张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肋骨骨折、气胸、血胸和心脏损伤、脓胸、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肋骨骨折、气胸、血胸和心脏损伤、脓胸、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开放性胸部损伤中的应用,胸外伤病人的护理观察;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现状及手术治疗和护理的新动向.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20.
1~20.
63√第二十一章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熟悉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的处理原则、护理;2.
了解人工心肺机的主要配件、体外循环的实施、心脏直视手术前后护理,了解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人工心肺机的主要配件、体外循环的实施、心脏直视手术前后护理,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手术前后护理;2.
重点、难点: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的处理原则、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介入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地位及护理进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21.
1~20.
43√第二十二章泌尿生殖系统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肾损伤、膀胱损伤、尿道损伤、肾及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泌尿、男性生殖系结核和前列腺增生的护理;2.
熟悉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3.
了解肾损伤、膀胱损伤、尿道损伤、尿石症、泌尿、男性生殖系结核和前列腺增生的病因和病理.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肾损伤、膀胱损伤、尿道损伤、肾及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泌尿、男性生殖系结核、肾积水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肾损伤、膀胱损伤、尿道损伤、尿石症、泌尿、男性生殖系结核和前列腺增生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新技术在泌尿系统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泌尿系结石防治新进展一览、泌尿系结石成因及防治新进展;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前列腺疾病基础研究与诊疗新进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22.
1~22.
73√第二十三章骨、关节损伤疾病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掌握骨折、关节脱位、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和骨与关节结核、骨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掌握四肢骨折和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2.
熟悉骨折的病因和分类、愈合,熟悉四肢骨折和脊柱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熟悉常见关节脱位、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和骨与关节结核以及骨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3.
了解四肢骨折的病因与类型,了解脊椎骨折和脊髓损伤的病因和病理;了解关节脱位和常见关节脱位的病因与分类;了解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感染途径、病理,了解化脓性关节炎的病因与病理,了解常见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理;了解骨肿瘤的分类和病理.

教学内容:1.
讲授的知识与技能:骨折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愈合过程、处理原则、护理,常见四肢骨折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脊椎骨折和脊髓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常见关节脱位的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骨与关节结核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骨肿瘤的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2.
重点、难点:骨折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愈合过程、处理原则、护理,常见四肢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脊椎骨折和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骨肿瘤的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护理;3.
学科专业新进展:常见骨折治疗和护理新进展、脊髓损伤治疗和护理新进展;骨肿瘤治疗新进展—恶性骨肿瘤保肢技术的最新进展、骨肿瘤保肢治疗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骨肿瘤方面的治疗进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23.
1~23.
63√五、实践环节(实习)1.
外科无菌技术2学时2.
围手术期护理1学时3.
麻醉、感染病人的护理2学时4.
烧伤创面和清创,暴露疗法,包扎疗法2学时5.
巡回护士职责及工作内容模拟1学时6.
器械护士职责及工作内容1学时7.
常用手术器械及手术技术1学时8.
常见外伤包扎固定方法2学时9.
泌尿系特殊检查及护理2学时10.
常见骨折类型与手法复位固定方法示教2学时11.
示教常见关节脱位典型病例复位固定的示范2学时六、课外学时分配章内容参考学时1创伤性窒息、非爆震伤22煮沸法、消毒液的浓度、术前准备2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概念2七、考核方式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作业占10%,考勤占10%.
大纲制定者:齐希孟大纲审核者:蒋玉梅"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umanPhysiology课程编号:BZ029004YBZ029004HCZ029008YCZ029008HBZ025005YBZ028005YBZ028005HBZ027007YCZ027009Y学时:60(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12;上机学时:0)学分:3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药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物学等使用教材:朱妙章.
大学生理学.
(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参考书:[1]朱大年,王庭槐.
生理学.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JohnE.
Hall.
GuytonandHallTextbookofMedicalPhysiology(ThirteenEdition).
:Elsevier,2015.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基础理论目的:生理学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技能;适当介绍和三基内容相关的重要新进展,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前沿有所了解.
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课程内容简介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生理学是研究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包括,个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层次的生理活动研究,以及实验生理学、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
因为研究对象不同,生理学可分为微生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人体生理学.
通常所说的生理学主要是指人体和高等脊椎动物的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各个器官、细胞的功能表现的内在机制,特别是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关联系和相互作用,并阐明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其各个部分的功能是怎样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从而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生理学属于基础科学,是临床医学的科学基础和理论支撑.

三、教学基本要求1.
要求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技能;适当介绍本学科的发展前沿.

2.
要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要求学生了解常用的英语专业词汇,以利学生阅读英语专业书刊.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绪论1.
1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掌握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任务.
了解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
2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掌握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稳态的维持和生理意义.
熟悉体液及其组成.
1.
3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掌握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的概念和特点.
反馈(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控制系统.

熟悉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反射弧的组成.
了解非自动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
10.
51.
20.
51.
31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2.
1.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掌握物质的跨膜转运.
了解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和液态镶嵌模型.
2.
2细胞的电活动掌握静息电位的概念,极化、超极化、去极化、超射、复极化的概念,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概念,动作电位的特点,阈值的概念;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传导.
可兴奋细胞及其兴奋性:兴奋和可兴奋细胞,组织的兴奋性和阈刺激,组织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局部电位:阈电位的概念,局部电位的概念和特征.

了解电紧张电位的概念.
2.
3肌细胞的收缩掌握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
熟悉横纹肌的收缩和舒张机制,横纹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
11.
52.
2242.
31.
5第三章血液3.
1血液生理概述熟悉血细胞比容的概念及正常值.
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的比重和粘度,血浆渗透压,血浆的pH和缓冲系统.
了解血液的组成,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浆蛋白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3.
2血细胞生理掌握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和渗透脆性;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的功能.

熟悉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和形态,贫血的概念.
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红细胞生成所需的原料和辅助因子,内因子的概念和作用,红细胞生成的过程和调节.

了解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黏附、释放、聚集、收缩和吸附.

3.
3生理性止血掌握生理性止血概念,基本过程,血液凝固的概念、基本过程.
熟悉血液凝固的调控.
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溶解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的基本过程,纤溶抑制物及其作用.

3.
4血型和输血原则掌握ABO血型、红细胞凝集、凝集原和凝集素的概念.
熟悉Rh血型系统.
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3.
10.
53.
20.
53.
30.
53.
40.
5第四章血液循环4.
1心脏的泵血功能掌握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的泵血过程.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指数.

熟悉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心率.
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

了解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每搏功、每分功.
心房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
4.
2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和生理特性掌握工作细胞(心室和心房肌)和自律细胞(主要是窦房结P细胞和浦肯野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兴奋性:兴奋性的周期变化,心肌兴奋性变化的特点,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自律性:自律性、窦性节律、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潜在起搏点和异位起搏点的概念,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机制;传导性: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特点和意义.

熟悉心肌细胞分类和特殊传导系统.
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了解收缩性:心肌收缩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4.
3血管生理掌握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熟悉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外周静脉压及其特点,中心静脉压的概念、正常值及生理意义,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微循环的概念、组成、通路、和基本功能.
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的概念及相互关系(血流动力学).

4.
4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掌握心交感紧张、心迷走紧张、交感缩血管紧张的概念和作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熟悉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纤维的起源、递质和受体.
交感舒血管纤维的支配组织、递质和受体、特点.
心血管中枢的概念;心血管中枢紧张性活动的概念和作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4.
5器官循环熟悉冠脉循环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4.
124.
244.
324.
4344.
51第五章呼吸5.
1肺通气掌握呼吸及其全过程的三个环节.
肺通气的动力: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和原动力,胸膜腔负压的形成及意义.
肺泡表面张力与肺表面活性物质.

熟悉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形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及其在呼吸周期中的变化.
肺通气的阻力:肺和胸廓弹性阻力和顺应性,气道阻力及其影响因素.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肺容积: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肺容量:深吸气量、功能余气量、肺活量、用力肺活量、肺总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每分)肺通气量、最大随意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和生理无效腔.

5.
2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掌握通气/血流比值的概念及意义.
熟悉肺换气过程及影响因素.
5.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掌握氧离曲线的特点、意义和影响因素.
熟悉氧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氧的运输:氧的运输形式,Hb与氧结合的特征,Hb氧容量、Hb氧含量、Hb氧饱和度的概念.
紫绀的概念和意义.
5.
4呼吸运动的调节掌握呼吸的反射性调节: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熟悉肺牵张反射(肺扩张反射和肺委陷反射).
了解呼吸中枢:脊髓,低位脑干背侧呼吸组和腹侧呼吸组、脑桥呼吸组,高位中枢.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5.
11.
55.
20.
55.
30.
55.
41.
5第六章消化与吸收6.
1消化生理概述掌握消化和吸收、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的概念.
熟悉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电生理特性.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了解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内在神经系统和外来神经系统(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胃肠激素的分泌方式和生理作用.

6.
2口腔内消化和吞咽掌握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唾液分泌的调节.
熟悉咀嚼和吞咽,食管的蠕动.
了解食管下括约肌及其作用.
6.
3胃内消化掌握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胃运动的形式: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胃排空的及其控制.

熟悉胃液分泌的调节:促进和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消化期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6.
4小肠内消化掌握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熟悉胰液分泌的调节.
胆汁的分泌、排放及其调节,小肠的运动.
了解小肠液的分泌及其调节.
回盲括约肌的活动;小肠运动的调节.
6.
5大肠的功能了解大肠液的分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大肠的运动形式和排便.
6.
6吸收掌握吸收的主要部位熟悉食物吸收的途径和机制;水、无机盐、糖、蛋白质、脂肪、吸收机制和途径.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6.
10.
56.
2√6.
31.
56.
41.
56.
6√6.
70.
5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7.
1能量代谢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基础状态,正常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能量代谢的概念.
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了解能量代谢的测定: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测定原理和方法(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双标记水法),间接测热法的测算方法.

7.
2体温及其调节掌握体温的概念,主要产热器官,汗腺的神经支配和发汗的分类.
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学说熟悉表层温度和核心温度,体温的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动.
产热方式,机体的散热部位和散热方式,产热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了解体温调节:自主性和行为性体温调节,外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7.
117.
21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8.
1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熟悉球旁体的组成及其功能,滤过膜的构成,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调节(自身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

了解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和肾的功能.
肾单位和集合管,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肾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

8.
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掌握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
有效滤过压,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8.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掌握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水、葡萄糖的重吸收,肾糖阈的概念.
熟悉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氢离子、氨根离子、钾离子的分泌.
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8.
4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熟悉尿液的稀释和浓缩的基本过程,肾髓质高渗透梯度的形成机制和维持.
了解肾髓质部渗透梯度,逆流倍增和逆流交换现象.
8.
5尿生成的调节掌握体液调节: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内自身调节:小管液溶质的浓度.

熟悉神经调节: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球-管平衡.
体液调节:心房钠尿肽.
8.
6清除率熟悉清除率的概念和测定意义.
了解自由水清除率的概念.
8.
7尿的排放熟悉排尿反射,排尿异常.
了解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8.
10.
58.
218.
318.
40.
58.
5148.
6√8.
7√第九章神经系统的功能9.
1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掌握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
递质和受体的基本概念.
递质共存现象.
人体内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突触后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

熟悉神经元及其一般功能,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影响因素和纤维分类,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经典突触的微细结构和分类,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
反射的分类,反射弧,反射的基本过程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突触前抑制.

了解非定向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突触的可塑性.
递质的鉴定,调质的概念,递质的代谢;受体的亚型,突触前受体,受体的作用机制、受体的浓集、受体的调节.

9.
2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特性.
特异与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
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第一体表感觉代表区).
痛觉,内脏痛及其特点,牵涉痛的概念.

熟悉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第二体表感觉代表区,本体感觉代表区,第一感觉区的功能特征).
体腔壁痛,及其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

了解丘脑前的传入系统,丘脑的核团躯体感觉(触-压觉、本体感觉、温度觉).
9.
3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掌握脊休克,脊髓对姿势的调节: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
大脑皮层主要运动区及其功能特征.

熟悉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
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
去大脑僵直和去皮层僵直及其产生机制.

了解节间反射,脑干对姿势的调节:状态反射、翻正反射.
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
大脑皮层其他运动区;运动传导通路及其功能.
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
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的功能.

9.
4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掌握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
熟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了解脊髓、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9.
5脑电活动及觉醒和睡眠熟悉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的表现、意义和发生机制.
了解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的概念,脑电图的波形、意义及其形成机制,皮层诱发电位及其意义.
觉醒和睡眠.

9.
6脑的高级功能了解学习的形式,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操作式条件反射.
记忆的形式;人类记忆的过程;遗忘和遗忘症;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大脑皮层的其他认知功能.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9.
149.
229.
33√9.
41√9.
51√9.
61√第十章内分泌10.
1内分泌与激素掌握内分泌、激素的概念.
内分泌的细胞通讯方式.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熟悉激素作用概述.
激素的化学分类及细胞作用机制.
激素分泌的调控.
10.
2下丘脑-垂体和松果体内分泌掌握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熟悉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垂体门脉系统,促激素的概念和种类.
下丘脑调节肽(共9种)及其主要作用,催乳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了解促黑(素细胞)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下丘脑-垂体束,神经垂体激素:缩宫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10.
3甲状腺内分泌了解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合成、储存、分泌、运输与降解),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10.
4甲状旁腺、维生素D与甲状腺C细胞内分泌了解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维生素D3的生理作用和生成调节10.
5胰岛内分泌了解胰岛内分泌细胞及其分泌激素,胰岛素的作用机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10.
6肾上腺内分泌了解皮质激素的种类及产生部位,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肾上腺雄激素的作用;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应激和应急反应.

10.
7组织激素和功能器官内分泌了解组织激素(前列腺素、瘦素),功能器官(心、肝、消化道、肾、胎盘等)产生的心房钠尿肽、IGF、胃肠激素、肾素、hCG等.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0.
1110.
2110.
3√10.
4√10.
5√10.
6√10.
7√五、实践环节1.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兴奋性不应期观察,4学时2.
神经、体液因素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4学时3.
尿生成的调节,4学时六、课外学时分配章内容参考学时2细胞的功能27消化和吸收28尿的生成与排放29神经系统的功能210内分泌3七、考核方式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80%(实验占10%),作业占10%,考勤占10%.
大纲制定者:孟凯大纲审核者:霍福权"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urgery课程编号:BF024002Y学时:126学时(其中理论90;实验36)学分:7学分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专业基础课、临床桥梁学科---诊断学使用教材: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吴在德,吴肇汉.
本科《外科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本课程着重介绍了外科学三基.
外科学总论着重介绍外科学基础及手术学中无菌技术;外科学各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外科各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正确掌握外科临床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外科基本操做技巧和技能,学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够解决外科临床上日常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通过授课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措施以及疾病的预防,并通过见习、实习,逐步掌握无菌术及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为从事临床外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医学学科,特别是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医学学科的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外总、普外、胸外、泌外、骨科,讲授课必须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重视基础和临床结合,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最新进展和成就.
对于要求"熟悉"的内容,均应重点讲解,充分利用病例示范讨论、动物实验、参观及参加手术、观察大体标本、阅读X线片、阅读幻灯片和录像等各种教学手段,重点突出,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了解"的内容,可做概括性讲解,学生对此内容有一般认识即可,对于"自学"的内容,学生应根据不同要求认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外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
外科学教学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外科人才,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1.
学生应正确掌握外科临床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2.
树立严格无菌观念,掌握外科基本操做技巧和技能.
3.
学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够解决外科临床上日常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绪论1.
1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历史和我国外科的发展和成就1.
2掌握学习外科学的正确方法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2.
1√2.
22第二章无菌术2.
1树立无菌观念,明确无菌术的重要意义2.
2掌握常用灭菌法和消毒法(洗手穿无菌衣以及手术区示范和实际操作)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2.
1√2.
22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3.
1掌握各型缺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代谢性酸中毒和减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
2重点讲解各型缺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
3自学体内镁、磷的异常;呼吸性酸中毒和碱中毒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3.
123.
223.
3√第四章输血4.
1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和并发症的防治;了解自体输血的作用;了解血浆增量剂和血液成分的用途4.
2自学输血的适应症和途径.
输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自体输血的种类及其应用方法,血浆增量剂和血液成分的应用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4.
114.
2√第五章外科休克5.
1掌握外科休克诊断、休克的监测和防治5.
2掌握外科休克的临床表现.
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防治要点5.
3了解外科休克的的概念、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5.
125.
225.
3√第六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6.
1掌握: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概念、诊断指标及预防措施6.
2熟悉:急性肾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病因、诊断和防治要点6.
3了解:急性肾衰及呼衰的发病机制,应激性溃疡、急性肝衰的诊断及防治要点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6.
126.
2√6.
3√第七章麻醉(自学)第八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8.
1掌握: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胸外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注意事项.
复苏有效标志8.
2熟悉:后期复苏中监测项目及意义及复苏后治疗8.
3了解:了解复苏概念;循环、呼吸、肾功能监测指标及意义,呼吸治疗主要内容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7.
127.
2√7.
3√第九章疼痛治疗9.
1掌握:术后镇痛9.
2熟悉:癌症疼痛治疗9.
3了解:疼痛分类、疼痛程度评估、对生理的影响.
慢性疼诊治范围及常用治疗方法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9.
119.
2√9.
3√第十章围手术期处理10.
1掌握:手术前的一般准备;术后一般处理及术后不适的处理10.
2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种类、预防和治疗10.
3了解:手术前准备与手术急缓、病人耐受力的关系,手术前特殊准备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0.
1210.
2210.
3√第十一章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11.
1掌握:肠内、外营养的适应证11.
2熟悉:饥饿、创伤、感染所引起的营养代谢变化.
肠外营养的输入途径11.
3了解:机体正常的营养代谢.
肠内营养的途径及并发症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1211.
2√11.
3√第十二章外科感染12.
1掌握:外科感染的概念与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和方法.
外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2.
2熟悉:疖、痈、蜂窝组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结炎、脓肿、甲沟炎和指头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全身性外科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12.
3了解: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诊断、防治.
(自学)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2.
1512.
2√12.
3√第十三章创伤13.
1掌握:创伤处理(急救和治疗)原则.
浅部软组损伤(闭合及开放伤)处理原则及方法1.
2熟悉:熟悉创伤的概念、并发症、创伤愈合的不利因素及创伤愈合的类型,诊断方法13.
3了解:创伤的分类、创伤造成的组织损害及局部和全身反应及组织修复的过程.
火器伤的局部处理原则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3.
1313.
2√13.
3√第十四章烧伤、冷伤、咬螫伤14.
1掌握:烧伤面积的计算及深度识别,治疗原则,现场急救、转送与初期处理,创面的处理以及烧伤休克14.
2熟悉:热力烧伤伤情的判断、烧伤严重性的分度、吸入性损伤(呼吸道烧伤)的诊断.
全身性感染的诊断、防治14.
3了解:电烧伤和化学烧伤的特点急救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4.
1214.
2—3√第十五章显微外科(自学)第十六章肿瘤16.
1掌握:肿瘤的诊断步骤、肿瘤分期及意义、转移方式、防治原则16.
2熟悉:熟悉肿瘤概念、分类及临床表现,常见体表肿瘤与瘤样肿块的诊断和治疗原则16.
3了解:了解肿瘤的病因、病理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6.
1216.
2—3√第十七章移植(自学)第十八章内镜外科(自学)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19.
1掌握:掌握颅内压增高的概念、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19.
2熟悉: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诊断和治疗原则19.
3了解:了颅内压增高病因和机理;了解腰穿的适应症和禁忌证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19.
1219.
2—3√第二十章颅脑损伤20.
1掌握:闭合性原发性脑损伤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诊断方法20.
2熟悉:熟悉颅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0.
3了解:头皮损伤的处理原则.
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脑膜外血肿)的形成机制、解治疗原则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20.
1420.
2—3√第二十一章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自学)第二十二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掌握:颅内肿瘤的主要症状和定位诊断、诊治原则.
22.
1熟悉:颅内各类肿瘤的特性;颅内肿瘤的分类22.
2了解:颅内肿瘤的各种来源、起病方式;解椎管内肿瘤的分类、病程、诊断和治疗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22.
1222.
2√第二十三章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自学)第二十四章颈部疾病掌握:1.
如何检查颈部肿块并做出诊断.
2.
甲亢的外科治疗原则,甲亢分类及其特点、手术适应症手术治疗要点、手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熟悉:1.
甲状腺结节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2.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了解:1.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和治疗.
2.
了解颈部转移癌的临床特点.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242√第二十五章乳房疾病掌握:1.
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常用的乳房特殊检查方法.
2.
乳癌的临床表现、临床分期法及外科治疗原则.
熟悉:1.
乳房视诊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乳房扪诊的方法.
2.
腋窝淋巴结的分组;乳头血性溢液的病因.
3.
乳房肿块的鉴别诊断要点.
了解:1.
熟悉急性乳房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及切开引流的注意事项.

2.
熟悉乳腺增生病和纤维腺瘤的临床特点和处理.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252√第二十六章胸部损伤掌握:1.
胸部损伤的急救处理原则.
2.
单纯肋骨骨折的处理和胸膜腔水封瓶引流的装置和使用.
熟悉:1.
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的临床表现、诊断、急救和治疗.
2.
心包压塞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了解:1.
创伤性窒息、肺暴震伤的临床表现和临床诊疗.
2.
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和临床诊疗.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263√第二十七章胸壁疾病(自学)第二十八章脓胸掌握:急、慢性脓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脓胸的病因、病理.
了解:脓胸的外科治疗方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281√第二十九章肺部疾病掌握:肺癌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1.
肺大泡、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和外科治疗、肺结核的外科治疗.
2.
熟悉肺转移性肿瘤的诊断要点.
了解:1.
肺棘球蚴病、支气管腺瘤、肺或支气管的良性肿瘤的临床诊疗.
2.
肺癌的病因、病理、转移等.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292√第三十章食管疾病掌握:食管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熟悉:食管癌的病理(分段、形态、扩散及转移)、鉴别诊断.
了解:1.
食管良性肿瘤、腐蚀性食管灼伤、贲门失弛症、食管憩室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
食管癌的治疗方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302√第三十一章原发性纵隔肿瘤(自学)第三十二章心脏疾病(自学)第三十三章胸主动脉瘤(自学)第三十四章腹外疝掌握:1.
腹外疝的概念、病因、病理和类型.
2.
腹股沟疝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和手术治疗.
3.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手术处理原则.
熟悉:1.
腹股沟区的解剖,包括腹股沟管、直疝三角和股管等部位.
2.
掌握斜疝与直疝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要点.
了解:1.
股疝的概念、病因、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手术修补原则和手术治疗.

2.
切口疝的概念、病因、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手术修补原则和手术治疗.

3.
脐疝的概念、病因、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手术修补原则和手术治疗.

4.
白线疝的概念、病因、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手术修补原则和手术治疗.

5.
斜疝和直疝的发病机制.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342√第三十五章腹部闭合性损伤掌握:1.
掌握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2.
急症剖腹探查的指征.
熟悉:1.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单纯腹壁损伤、腹内脏器(实质、空腔)破裂的临床特征.

2.
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步骤及辅助检查方法.
了解:1.
脾、肝、胰、小肠、结直肠损伤临床特点及外伤性肝、脾和肠破裂的鉴别诊断.

2.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分类、治疗.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352√第三十六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掌握:1.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治疗原则.
熟悉:1.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2.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程控演变、治疗方法选择与主要措施.
了解:1.
盆腔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
膈下脓肿及肠间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362√第三十七章胃十二指肠疾病掌握:1.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胃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诊断胃癌的主要检查方法)和治疗原则.
3.
胃大部切除术的理论依据,切除范围、术后主要并发症.
熟悉:1.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特点,手术适应症及术式.
2.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术式选择依据及治疗目的.
了解:1.
胃肠道重建的方式及基本要求.
2.
胃迷走神经切断术的理论依据和主要适应证及术式.
3.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374√第三十八章小肠疾病掌握:1.
肠梗阻的病因、分类、病理和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
各型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熟悉:粘连性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肠道蛔虫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了解:1.
解肠道炎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2.
小肠肿瘤、肠息肉和息肉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见小肠肿瘤类型.
3.
短肠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384√第三十九章阑尾疾病掌握:1.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鉴别诊断.
2.
急性阑尾炎外科治疗原则和手术并发症.
熟悉:1.
阑尾炎的病因、病理类型、临床表现.
2.
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婴幼儿、老年人、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了解:1.
阑尾的解剖生理.
2.
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
3.
阑尾肿瘤的类型和治疗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392√第四十章结、直肠与肛管疾病掌握:1.
直肠指检的体位、意义、特殊检查方法.
2.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手术原则.
3.
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4.
肛裂、肛瘘、痔的概念、诊断和治疗.
熟悉:1.
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法、适应证和并发症.
2.
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病因、类型.

3.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的概念、临床表现、病因、类型、诊断和治疗.

了解:1.
直肠肛管的解剖生理和检查方法.
2.
直肠肛管先天性的诊断、治疗.
3.
结、直肠癌的病因、病理等.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404√第四十一章肝疾病掌握: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熟悉:1.
继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和手术适应证.
2.
肝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类型.
了解:1.
肝脏解剖的分段法.
2.
肝包虫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
肝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412√第四十二章门静脉高压症掌握:门静脉高压症诊断、治疗原则和主要并发症.
熟悉:病理生理(肝硬化时门静脉系统主要侧枝循环通路)和临床表现.
了解:门静脉的解剖及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布-加综合症的病因、分型、诊断和治疗.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422√第四十三章胆道疾病掌握:1.
胆道疾病的特殊检查(B超、CT、ERCP、口服胆囊造影、PTC和PTCD)的临床意义.

2.
胆石症的分类和胆囊结石、胆管结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外科治疗原则.

3.
急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1.
胆道蛔虫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2.
胆道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和常见并发症.
3.
胆石症的形成原因及预防.
了解:1.
解胆道肿瘤(胆管癌和胆囊癌)的临床表现.
2.
解胆道肿瘤(胆管癌和胆囊癌)的临床表现.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434√第四十四章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自学)第四十五章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自学)第四十六章胰腺疾病掌握:1.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和外科治疗的适应证.

2.
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慢性胰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了解:1.
胰腺囊肿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
胰腺囊肿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462√第四十七章脾疾病(自学)第四十八章动脉瘤(自学)第四十九章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掌握:1.
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各种检查方法.
2.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辨膜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1.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一般检查方法.
2.
急性深静脉血塞形成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了解: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分期及诊断和治疗.
2.
急性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
大腿象皮肿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492√第五十章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掌握:1.
泌尿、男生殖系常见症状及体格检查方法.
2.
泌尿系症状与疾病的关系.
熟悉:1.
尿三杯试验,泌尿外科器械检查(膀胱镜、导尿检查、残余尿测定、尿道探条).

2.
影像学诊断(B超、尿路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其余的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造影检查.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502√第五十一章泌尿、男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自学)第五十二章泌尿系损伤掌握:1.
泌尿系统各器官损伤的及主要表现.
2.
泌尿系统各器官损伤的诊断及紧急处理及手术治疗原则.
熟悉:肾损伤、膀胱损伤的诊断及处理(急救、保守治疗要点,手术适应证.
)1.
肾损伤的诊断及处理.
2.
膀胱损伤的诊断及处理.
3.
男性尿道损伤的诊断及处理.
了解:输尿管损伤常见原因.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522√第五十三章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掌握:肾、前列腺、附睾感染类型、症状、诊断与治疗原则.
熟悉:1.
急、慢性附睾炎的诊断与治疗.
2.
慢性前列腺炎的综合治疗方法.
了解:泌尿、男性生殖系感染的发病情况.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532√第五十四章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掌握:1.
泌尿系结核的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2.
泌尿系结核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熟悉:肾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全身和局部治疗.
了解:1.
肾结核在泌尿、男性生殖系结核中的重要性.
2.
前列腺及附睾硬结的鉴别诊断.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541√第五十五章泌尿系统梗阻掌握:1.
梗阻引起的泌尿系的病理生理改变.
2.
常见梗阻的原因和处理原则.
熟悉:1.
感染、结石等与梗阻的相互关系.
2.
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
急性尿潴留的病因、鉴别及治疗.
了解:1.
梗阻引起的泌尿系的病理生理改变.
2.
常见梗阻的原因和处理原则.
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5523√第五十六章尿石症掌握:1.
泌尿系统各器官结石的主要症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

2.
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胱、尿道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方式.

熟悉:1.
尿石症所引起的病理变化.
2.
泌尿系统各器官结石的主症状、诊断治疗原则.
了解:1.
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原理、病因及常见结石的成分及性质.
影响成石因素.

2.
尿石症所引起的病理变化.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562√第五十七章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掌握:1.
膀胱肿瘤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2.
膀胱肿瘤的病因与病理.
熟悉:1.
肾脏肿瘤和阴茎癌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
肾癌、肾母细胞瘤和肾盂肿瘤的病理特点、转移途径、临床表现X线检查、鉴别诊断、手术治疗原则及放射与化学治疗的评价.

了解:1.
泌尿、男生殖系肿瘤的概况.
2.
睾丸、前列腺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572√第五十八章泌尿、男生殖系统的其他疾病(自学)第五十九章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自学)第六十章男性性功能障碍、不育和节育(自学)第六十一章骨折概论掌握:1.
骨折移位的机理,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早期、晚期)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2.
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专有体征,骨折愈合过程.
熟悉:1.
骨折的急救及治疗骨折的原则.
2.
手法复位的基本要求及固定的操作方法(小夹板、牵引术及石膏绷带).
骨折常用的复位方法及固定方法.

了解:1.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特点.
2.
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的防治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614√第六十二章上肢骨、关节损伤掌握:1.
桡骨下端骨折的移位特点及临床表现、诊断,熟悉其治疗原则.
2.
肩关节脱位的诊断和复位方法.
熟悉:1.
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移位特点及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
肘关节脱位及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诊断和复位方法.
了解:1.
骨外科颈骨折、前臂双骨折的移位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2.
肱骨髁上骨折分类、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治疗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623√第六十三章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掌握:1.
手部解剖、功能的特点.
2.
手外伤检查及治疗原则.
熟悉:断肢(指)的急救及术后处理.
了解:断肢(指)再植手术适应证、手术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632√第六十四章下肢骨、关节损伤掌握:1.
髋关节脱位的诊断和复位方法.
2.
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及胫腓骨骨折的移位特点表现和治疗原则.
熟悉:1.
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及胫腓骨骨折的移位特点.
2.
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及胫腓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了解:1.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641√第六十五章脊柱和骨盆骨折掌握:1.
腰椎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急救处理及治疗原则.
2.
颈椎骨折的治疗原则,骨盆环的构成.
熟悉:1.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急救处理及治疗原则.
2.
骨盆骨折的分类、并发症和处理原则.
了解:1颈椎骨折的治疗原则,骨盆环的构成.
2.
骨盆骨折的原因、分类、临床表现、并发症和处理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642√第六十六章周围神经损伤(自学)第六十七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掌握:1.
常见的慢性损伤的分类.
2.
常见的慢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1.
肩关节周围炎的表现与治疗.
2.
狭窄性腱鞘炎的表现与治疗.
了解:1.
腱鞘囊肿、滑囊炎及股骨头骨软骨病.
2.
髌骨软骨软化症、腕管综合征、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672√第六十八章腰腿痛及颈肩痛掌握: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病因临床表现.
2颈椎病的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1.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的诊断.
2.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的治疗原则.
了解:1.
腰腿痛及颈肩痛的概念、病因.
2.
腰腿痛及颈肩痛的分类、发病机理.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684√第六十九章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掌握:1.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2.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治疗原则.
熟悉:1.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发病机理.
2.
关节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
了解:1.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成因.
2.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692√第七十章骨与关节结核掌握:骨关节结核临床表现、诊断.
熟悉:骨关节结核的治疗原则.
了解:1.
髋关节结核及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手术指征.
2.
膝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702√第七十一章非化脓性关节炎(自学)第七十二章运动系统畸形(自学)第七十三章骨肿瘤掌握:良性与恶性骨肿瘤的特点、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1.
骨肿瘤的分类.
2.
骨软骨瘤、软骨瘤、骨巨细胞瘤及骨肉瘤的临床表现,X线诊断.
了解:骨软骨瘤、软骨瘤、骨巨细胞瘤及骨肉瘤的治疗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见习732√五、实践环节1.
自学煮沸法、消毒液的浓度、术前准备、手术进行中的规则和手术室的管理,4学时.

2.
在病房观察病人和分析讨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原则、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拟订治疗方案,3学时.

3.
休克病例讨论,4学时.
4.
烧伤创面和清创,暴露疗法,包扎疗法,4学时.
5.
床边介绍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3学时.
6.
结合临床病例,讨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学时.
7.
结合原发性肝癌的病史、体征、化验资料及相关影像学图象,讨论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1学时.

8.
结合临床病例,介绍脾切除手术适应症的范围,3学时.
病例示范:询问病史,进行泌尿、男生殖系统检查.
9.
病例示范:询问病史,进行泌尿、男生殖系统检查3学时.
10.
前列腺增生症病例示范,讨论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3学时.
11.
示教常见关节脱位典型病例,进行复位固定的示范,3学时.
六、课外学时分配章内容参考学时1创伤性窒息、非爆震伤22煮沸法、消毒液的浓度、术前准备2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概念2七、考核方式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作业占10%,考勤占10%.
大纲制定者:苏智祥大纲审核者:邓智平"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ernalMedicine课程编号:BF024001Y学时:98(理论学时:80;实验学时:18;上机学时:0;课外学时:10(课外学时不计入总学时))学分:6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药理学等.

使用教材:陆再英.
《内科学》.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1]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陈灏珠,林果为.
《实用内科学》.
第1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内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重点论述人体各个系统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知识要求:内科学课程,分为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
系统学习包括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堂系统讲课和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
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临床诊疗实践,要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用于临床实践,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并从临床实践中检验书本知识的正确性.

目的:《内科学》作为医学教育的教材,其目的是引导医学生在已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前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书本走向临床,用先进的医学思想和现代医学的成就,系统地传授内科学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注重临床思维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

二、课程内容简介内科学是二级学科,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及营养代谢疾病、风湿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常见病、多发病上,具体内容如下:1.
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下列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病因,熟悉发病原理,了解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胸腔积液、肺血栓栓塞症、呼吸衰竭、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常见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胃癌、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胃炎、胰腺炎、原发性肝癌、炎症性肠病、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肾小球疾病、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瘤、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2.
基本技能(1)掌握如何接诊病人,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初步拟定合理诊疗方案、填写检验单及撰写各种医疗记录.

(2)熟悉胸腔、腹腔、骨髓、腰椎穿刺等技术操作,熟悉心电图机的正确操作,了解人工呼吸机、人工起搏、心脏电复律、心脏电除颤器的应用及基础护理工作.

(3)了解X线、超声波、CT等影像学检查及内镜的适应症和检查方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基本知识和技能3.
熟悉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症的抢救知识与技能4.
学会正确的内科疾病临床思维方法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篇内科学绪论(自学)第一篇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第一篇√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自学)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二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分级、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预防.

教学内容:1.
概念2.
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3.
病理及病理生理4.
临床表现(1)症状:慢性咳嗽、咳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体征:肺气肿征.
(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CT,血气分析及其他.
4.
诊断根据高危因素、病史、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综合分析确定,分5级.

5.
鉴别诊断同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的鉴别.
6.
并发症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7.
防治稳定期治疗,急性发作期治疗,治疗指南.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预后及预防.

教学内容: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免疫学机制、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神经机制.
临床表现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咳嗽,胸部过度充气,广泛哮鸣音、呼气音延长.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痰液检查,呼吸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胸部X线,特异性变应原的测定.
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并排除其他疾病诊断,与心源性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鉴别.

治疗脱离变应原,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哮喘的长期治疗,免疫疗法,治疗指南.

预后及预防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了解:本病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和预防.
教学内容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支气管—肺感染、支气管阻塞、先天发育障碍和遗传因素、全身性疾病.

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感染中毒症状,下胸部、背部湿啰音.
鉴别诊断与慢支、肺脓肿鉴别.
治疗内科治疗:引流、抗感染;手术治疗;咯血的处理.
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第一节肺炎概述(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肺炎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重点难点:重点肺炎的分类、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难点本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
教学内容: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分类解剖分类、病因分类、环境分类.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咳痰、胸痛.
肺实变时有典型体征.
诊断与鉴别诊断确定肺炎、评估严重程度,确定病原体.
与肺结核、肺癌、肺脓肿、肺栓塞等鉴别.
治疗选择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疗效评价.
第二节细菌性肺炎(肺炎球菌肺炎)(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及X线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病因和发病机制肺炎球菌,分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变期及消散期.
临床表现上感前驱症状,起病急骤,发热、寒战、咳嗽、咳铁锈色痰,病情发展出现肺实变体征.

肺炎球菌肺炎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粒细胞增高,可有核左移;痰涂片;痰培养;PCR及荧光标记抗体检查.

X线肺纹理增粗、浸润影或实变影.
诊断和鉴别诊断典型症状与体征和胸部X线确诊.
与肺结核、其他细菌性肺炎、肺脓肿及肺癌进行鉴别.

治疗抗菌药物治疗,支持疗法,并发症的处理,治疗指南.
第三节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炎(自学)葡萄球菌肺炎、军团菌肺炎、厌氧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的临床特点和抗感染的主要药物;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治疗药物.

第四节肺脓肿(自学)目标要求:了解: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自学内容: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吸入性、继发性、血源性肺脓肿.
细支气管受阻.
临床表现咳嗽、咳粘脓痰、咯血,实变体征,白细胞、中粒细胞升高,核明显左移,X线见脓腔.
诊断症状、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
4.
鉴别诊断细菌性肺炎、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感染、支气管肺癌、肺囊肿继发感染.

5.
治疗抗菌和痰液引流,少数患者手术治疗.
第七章肺结核(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结核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过程,临床类型及鉴别诊断要点;抗结核病药物的正确应用;结核病预防原则和方法.

2.
熟悉:痰结核菌检查,结素检查,卡介苗接种、肺结核X线诊断特点、咯血处理.

3.
了解:外科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教学内容:概念病因和发病机理:结核杆菌、感染途径、人体反应性.
结核病演变过程及常见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全身及呼吸道)及体征.
并说明许多病例可无典型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痰结核菌检查方法和意义,结素试验剂量、方法、反应结果之判断及临床意义,结核病灶在X线上的特点,各种方法诊断的价值.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病灶性质,范围,是否排菌,血沉快慢确定其活动性.
鉴别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癌等.
治疗:抗结核药物、化疗原则第八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本病的分类、病因、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
教学内容:病因和发病机制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饮食与营养.
分类按解剖学分类,按组织学分类.
临床表现原发肿瘤、局部扩散、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癌作用于其他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

影像学及其他检查胸部X线、CT、MRI、放射性核素扫描、痰脱落细胞、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开胸肺活检.

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分期(1)诊断:病史、体格检查及有关的辅助检查可确诊.
(2)鉴别诊断:肺结核、肺炎、肺脓肿.
(3)临床分期:0期、Ⅰ期、Ⅱ期、Ⅲa期、Ⅲb期、Ⅳ期.
6.
治疗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其他局部治疗,生物缓解调解剂及中医药治疗.

7.
预后早期发现及早治疗,隐性肺癌痊愈,鳞癌预后较好,腺癌次之,小细胞未分化癌差.

第九章间质性肺疾病(自学)第一节间质性肺疾病的分类第二节特发性肺纤维化第三节结节病第四节其他间质性肺疾病第十章肺血栓栓塞症(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分型、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本病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预后及预防.
教学内容:概念病理生理机械阻塞作用、神经体液因素.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休克、下肢肿胀疼痛,呼吸循环系统体征,DVT的症状与体征.

诊断步骤根据症状、体征及行常规检查,对疑诊病人安排确诊检查.
鉴别诊断冠心病、肺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夹层及胸腔积液.
PTE临床分型大面积PTE、非大面积PTE.
治疗原则及方案(1)一般处理与呼吸循环支持.
(2)溶栓治疗,肺动脉血栓摘除术,肺动脉导管碎解和抽吸血栓,放置静脉滤器.

(3)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治疗指南.
第十一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第一节肺动脉高压分类第二节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第三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并发症.

了解:肺动脉高压的概念、分类及分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鉴别、预后及预防.

教学内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分类及分级.
肺心病的概念、病因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其他如OSAHS等.
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其他重要脏器的损害.
临床表现肺心功能代偿期,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
实验室检查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查,血气分析.
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加辅助检查确诊,与冠心病鉴别.
治疗急性发作期:控制感染、氧疗、控制心力衰竭,缓解期.
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和DIC.

预后及预防第十二章胸膜疾病第一节胸腔积液(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循环机制.
教学内容:胸腔积液的循环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第二节气胸(自学)第十三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自学)第十四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自学)第十五章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呼衰的概念、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慢性呼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处理原则.
了解:本病的病因和机制.

教学内容:概念与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血液循环系统、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PaO250mmHg.
诊断病史和临床表现及动脉血气分析可确诊.
治疗通畅气道,氧疗,纠正电酸碱平衡失调,抗感染治疗,合并症的防治,营养支持.

第一节急性呼吸衰竭(自学)第二节慢性呼吸衰竭(授课)第三节呼吸支持技术(自学)第十六章烟草病学概要(自学)第二篇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2.
1√2.
2√3.
113.
2142516.
116.
216.
3√6.
4√72829.
1√9.
2√9.
3√9.
4√10111.
1√11.
2√11.
3112.
1112.
2√13√14√15.
1115.
2115.
3√16√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自学)第二章心力衰竭(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和临床类型.
教学内容:病因基本病因,诱发因素.
病理生理心衰代偿机制,体液因素变化,舒张功能改变,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
临床类型急性和慢性,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分四级.

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目标要求: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判断心力衰竭程度的标准,慢性心衰的治疗原则,药物的合理应用.

了解:本病的机制、并发症、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的应用及治疗指南.

教学内容: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
实验室等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并做出心脏功能的分级诊断.
(2)鉴别诊断:左心衰与肺疾病、呼衰、支气管哮喘鉴别,右心衰与心包积液、肾炎、肝硬化鉴别.

5.
治疗(1)治疗原则: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死亡率.

(2)治疗方法:①病因治疗,消除诱因.
减轻心脏负荷、休息、限钠,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②洋地黄制剂和非洋地黄类强心剂的应用.
③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药物的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④、舒张期心力衰竭和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3)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
第二节急性心力衰竭目标要求:掌握:急性左心衰的概念、临床表现、抢救方法.
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急性肺水肿表现,呼吸困难、咳嗽伴咳粉红色泡沫浆液性痰、两肺满布湿啰音,休克、晕厥.

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作出诊断,与支气管哮喘和其它原因引起的休克、晕厥相鉴别.

治疗体位,湿化吸氧,快速利尿剂、镇静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氨茶碱、激素等的应用.
第三章心律失常(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和治疗原则.
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和心电学治疗.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
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脏解剖及生理.
2.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心脏冲动形成异常与传导障碍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3.
心律失常的分类按心脏冲动起源异常分为两类,按心率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两类.
4.
心律失常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动态及食管心电图、临床心电生理检查确诊.

第二节窦性心律失常1.
病因生理性、病理性(心脏性和心外性)和药物性.
2.
临床表现无症状或心脏排血量不足症状,发作或终止呈渐变,易受植物神经活动影响.

3.
心电图除频率、节律改变外,必须具备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
4.
治疗病因治疗,辅以对症治疗.
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第三节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心电图异位P波与QRS波的关系,QRS波的形态,代偿间歇.
治疗β阻滞剂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房性心动过速病因及分类自律性房速,折返性房速,紊乱性房速.
临床表现心律、心音强度变化.
心电图及心电生理检查异位P波的形态,房室传导比例,心电生理检查的特点.
治疗洋地黄中毒引起者的治疗,非洋地黄引起者的治疗.
心房扑动病因阵发性房扑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持续性房扑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临床表现可无症状或心力衰竭和心肌供血不足表现.
心电图检查锯齿状扑动波,房室传导比例.
治疗原发病治疗,药物治疗,心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病因器质性心脏病或正常人.
分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快速性或缓慢性.
临床表现3个不1致体征特点,可导致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和栓塞并发症.
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距不等.
治疗急性房颤的治疗,慢性房颤的治疗特点,预防栓塞并发症.
第四节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房室交界性逸搏与心律心电图正常PP间期长的间歇后出现一个正常的QRS波群,P波缺失或逆行,位于QRS之前或后.

临床表现和治疗颈静脉搏动可见大a波,第一心音强度变化不定.
提高窦房结的冲动发放频率,改善房室传导.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病因常见为洋地黄中毒及心肌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心脏手术后,偶见于正常人.

临床表现心室律可不规则心电图可出现房室分离治疗针对基本病因,心房起搏,停用洋地黄药物.
与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因及分类绝大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
分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突发突止,症状轻重与心室率快慢及持续时间有关,第一心音强度恒定.
心电图P波的形态,P波与QRS波的关系.
心电生理检查房室结双径路的特点.
治疗刺激迷走神经,药物治疗,同步直流电复律,导管消融术.
预激综合征病因见于正常人及先天性、获得性心脏病均可出现.
临床表现预激出现心动过速时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电图A、B型预激综合征的特点.
治疗药物、导管消融术、外科手术及电复律.
第五节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病因正常人及各种心脏病.
电、化学刺激,心脏机械刺激或手术,某些传染病和其他感染等.

临床表现心悸,心排血量减少,晕厥、低血压及心绞痛.
听诊特点.
心电图期前异位QRS波群,其前无P波,QRS与T波方向相反,代偿间期完全.
治疗治疗原发病,急性心肌缺血和慢性心脏病变并发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
室性心动过速病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代谢障碍、药物中毒及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
临床表现持续室速有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症状.
听诊特点:频率、节律、心音,颈动脉搏动.

心电图P与QRS无固定关系,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QRS宽大畸形.
治疗病因、药物治疗、电复律.
第六节心脏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病因正常人或运动员、器质性心脏病、药物、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甲亢或甲减、心脏手术等.

临床表现Ⅰ、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特点.
诊断根据心电图特点确诊.
治疗病因治疗、药物、起搏器.
室内传导阻滞病因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及先心病等.
心电图右束支、左束支、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特征.
治疗病因治疗,起搏器治疗.
第七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第八节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分型及防治措施,各种类型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了解:本病的其他内容.

教学内容:一、概念、病因和发病情况,二、发病机制、病理、病生分期和分类,三、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四、防治措施,冠心病的临床类型.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概述(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冠心病的分型.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WHO冠心病分型:5型.
近年来新的分型:慢性冠脉病;急性冠脉综合征.
稳定型心绞痛(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心电图变化、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了解:本病的预后及预防.

教学内容:概念与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生心绞痛发作前和发作时的病理生理变化.
临床表现发作性胸痛的部位、性质、诱因、时间、缓解,心率增快、血压增高、S3S4,奔马律.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各项检查的适应证及临床意义.
(1)心脏X线检查.
(2)心电图检查:心绞痛发作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心电图连续监测.
(3)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三维超声心动图,心肌超声造影等.
5.
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病史,辅助检查,易患因素.
(2)鉴别诊断:心梗、其他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反流性食管疾病、肺癌、溃疡病.

6.
防治(1)发作期的治疗:休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
(2)缓解期的治疗:药物、介入、手术等.
第四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授课)教学时数:1.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急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心电图变化、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了解:本病的预后及预防.
掌握: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变化、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措施.

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介入治疗、预后及预防.
教学内容:不稳定心绞痛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一般处理,缓解痉挛,抗栓(凝),有条件医院冠脉造影、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心肌梗死概念及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冠脉硬化狭窄,血供中断,心肌急性缺血梗死.
斑块破裂、出血及血栓为诱因.

病理及病理生理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病变.
Killip分级法.
临床表现(1)先兆与症状:胸痛、全身与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和心力衰竭.

(2)体征:心脏稍大、心率增快,S1减低,S4、S3,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5.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动态改变、定性和定范围.
(2)放射性核素:超声心动图T1冷点扫描梗死区缺损等.
(3)实验室检查: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查增高,白细胞数增高、ESR增快、CRP增高.

6.
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症状、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
(2)鉴别:心绞痛、急性心包炎、急性肺动脉栓塞、急腹症及主动脉夹层.

7.
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和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及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8.
治疗(1)治疗原则、监护和一般治疗,解除疼痛:吗啡、度冷丁.
(2)再灌注心肌:介入治疗、溶解血栓疗法.
(3)消除心律失常,控制休克,治疗心力衰竭.
(4)恢复期的处理,并发症处理,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处理,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处理.

(5)治疗指南.
9.
预后及预防第五节冠状动脉疾病的其他表现形式(自学)第五章高血压(授课)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高血压的分类和定义,高血压的危险分层、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基本治疗方法和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及治疗指南.
教学内容:血压分类和定义国际统一的高血压分类和标准,高血压的定义、分级.
流行病学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情况.
病因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多因素,分遗传和环境因素.
发病机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肾脏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胰岛素抵抗.

病理长期高血压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导致心、脑、肾组织缺血,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累及中、大动脉.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症状、体征,急性或急进性高血压及并发症.
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危险分层标准.
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特殊检查(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
治疗(1)目的与原则:减少心血管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改善生活行为,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目标值.

(2)药物治疗:5大类降压药及其它降压药治疗,降压药物作用特点,降压治疗方案.

(3)有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降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治疗指南.

10.
高血压急症概述,治疗原则,降压物选择与应用,几种常见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原则.
第二节继发性高血压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的特点.

了解: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
教学内容: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

第六章心肌疾病(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原发性心肌病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心肌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了解:克山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预防要点及心肌炎的分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扩张型心肌病概述概念、临床分类和发病情况.
病因与病理与病毒性心肌炎有关.
心腔扩大,室壁变薄.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栓塞和猝死.
X线、超声心动图普大心.
诊断与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疾病.
治疗强心、利尿纠正心衰:β受体和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起搏器,抗心律失常.

第二节肥厚型心肌病1.
病因和病理不明,可有家族史.
非对称性心室间隔肥厚.
2.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胸骨左缘3-4肋间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为特点.
3.
辅助检查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4.
诊断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血管造影.
5.
鉴别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心病、主动脉狭窄.
6.
治疗药物、介入、外科手术.
第三节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第四节心肌炎1.
病因与病理病毒、细菌、药物等.
心肌细胞融解,间质水肿,单核细胞浸润.
2.
临床表现心悸、胸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心音低钝、心律失常、S3.
3.
辅助检查ECG出现ST-T改变、多种心律失常,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白细胞增高、血沉快、C反应蛋白高,血清病毒中和抗体,补体结合反应等.

4.
治疗休息、改善心肌代谢、对症.
5.
预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恶化死亡.
第七章先天性心血管病(自学)第一节成人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病第二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第八章心脏瓣膜病(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瓣膜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并发症和治疗原则.
了解:本病在我国的流行病学、病因及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二尖瓣狭窄(1)病因、病理、病理生理:风湿性,瓣膜粘连、增厚、僵硬.
影响左房压、肺循环、右心室.

(2)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咯血,体征、辅助检查(X线,超声、心电图、二尖瓣型P波).

(3)诊断:二尖瓣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超声心动图:城墙样改变.
(4)鉴别诊断:与心尖部杂音的鉴别,如左房粘液瘤、Austin-Flint杂音.
(5)治疗:一般治疗,介人:球囊扩张术,手术:闭式分离、换瓣.
第二节二尖瓣关闭不全(1)病因、病理生理:风心病、二尖瓣脱垂、腱索断裂等引起.
累及左心房、左心室、右心.

(2)临床表现:症状,收缩期吹风样粗糙杂音,辅助检查:X线、超声、心电图.

(3)诊断:症状、体征,杂音特点,超声心动图特点.
(4)鉴别:三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胸骨左缘收缩期喷射状杂音.
(5)治疗:内科治疗,外科治疗:换瓣.
第三节主动脉瓣狭窄(1)病因、病理生理:风湿性、先天性、老年退行性及结缔组织病.
(2)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X线、ECG、超声及心导管.

(3)诊断与鉴别诊断:典型的体征确诊,与左室流出道梗阻性疾病鉴别.
(4)治疗:内科治疗,外科手术换瓣,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第四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病因、病理生理: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疾病所致.
(2)临床表现:症状,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周围血管征,X线呈靴形心,超声,MRI,造影.

(3)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杂音、周围血管征确诊,与Graham–Steell、Austin-Flint杂音鉴别.
(4)治疗:内科治疗,外科手术.
第五节多瓣膜病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血栓栓塞、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及肺部感染.

第九章心包疾病(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心包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洽疗.
了解:本病的类型、病因和病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急性心包炎1.
病因和病理感染性、非感染性.
急性纤维蛋白性、急性渗出性.
2.
病理生理大量心包积液引起心脏压塞.
3.
临床表现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
心包摩擦音、心脏压塞征.
X线、心电图、心包穿刺.

4.
诊断临床表现、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5.
治疗病因治疗、对症治疗、穿刺、引流.
第二节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第三节缩窄性心包炎1.
病因和病理生理多由急性演变而来,结核性多见.
心包广泛粘连肥厚,心脏舒张活动所限.

2.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心脏受压、腔静脉回流受阻,心包叩击音.
3.
辅助检查X线左右心缘平直,心电图QRS低电压、T波低平倒置,超声心动图.
4.
诊断与鉴别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确诊.
与充血性心衰、肝硬化及限制性心肌鉴别.

5.
治疗早期手术、对症治疗.
第十章感染性心内膜炎(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原则.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病理,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
教学内容:第一节自体瓣膜心内膜炎1.
病因球菌感染及其他细菌、真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

2.
发病机制亚急性: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菌血症.
急性:正常瓣膜被细菌直接感染所致.

3.
病理心内感染扩散,赘生物碎片脱落致栓塞,血源性播种、免疫系统激活所致.

4.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并发症,辅助检查;血培养、超声心动图.
5.
诊断及鉴别诊断症状、体征、阳性血培养确诊,与各种感染疾病、免疫系统疾病鉴别.
6.
治疗抗生素治疗:早期、大剂量、长疗程.
外科治疗:换瓣、清除赘生物.
第二节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隐者心内膜炎(自学)第十一章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自学)第十二章主动脉和周围血管病(自学)第一节主动脉夹层第二节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第三节静脉血栓症第十三章心血管神经症(自学)第三篇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2.
11.
52.
20.
53.
10.
53.
20.
53.
3√3.
4√3.
50.
53.
60.
53.
7√3.
8√4.
114.
20.
54.
314.
41.
54.
5√5.
125.
216.
10.
56.
20.
56.
30.
56.
40.
57.
1√7.
2√8.
10.
58.
2√8.
3√8.
40.
58.
5√9.
10.
59.
20.
59.
3√10.
10.
510.
20.
511√12.
1√12.
2√12.
3√13√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自学)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了解: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

自学内容概述、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反流症状、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的症状、食管以外的刺激症状、并发症.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内镜、24小时食管PH检测、食管吞钡X线、食管滴酸试验及食管测压.
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维持治疗,抗反流手术治疗,并发症的治疗.
第三章食管癌(自学)第四章胃炎第一节急性胃炎(自学)第二节慢性胃炎(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慢性胃炎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了解:本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和预后.

教学内容:概述概念、分类、发病率.
病因及发病机制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和其他因素.
病理炎症、萎缩和肠化生、异型增生以及病理分型和分级.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不同胃炎有不同表现.
辅助检查胃镜及活检、幽门螺杆菌检测及免疫学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胃镜及活检、相关自身抗体及血清胃泌素等确诊,需与溃疡病、胃癌等鉴别.

治疗消除病因,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应予以根除治疗,对症治疗.
预防除病因,注意饮食卫生.
第三节特殊类型的胃炎或胃病(自学)第五章消化性溃疡(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了解:本病的病理、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和预后.
教学内容:概述概念、发病率、流行病学.
病因及发病机制粘膜损害和保护因素间平衡破坏,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消炎药物.
病理好发部位、数目、大小、病理特征及演变过程.
临床表现(1)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全身和消化不良症状,疼痛的部位、性质、规律,上腹压痛.

(2)特殊类型的溃疡: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巨大溃疡、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无症状性溃疡.

5.
辅助检查胃镜检查及活检、X线钡餐、幽门螺杆菌检测、胃液分析和血清胃泌素测定.

6.
诊断与鉴别诊断确诊靠病史、胃镜、X线检查,与胃炎、胃癌等鉴别.
7.
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8.
治疗治疗目的: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防治并发症.
(1)一般治疗:精神、饮食习惯、生活等.
(2)药物: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根除幽门螺杆菌,防治溃疡复发,NSAID溃疡的治疗.

(3)外科手术指征.
9、预后注意饮食、消除应激因素、防治并发症.
第六章胃癌(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胃癌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病因及病理.
教学内容: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与环境、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及胃部疾病恶变有关.
病理大体及组织学分型,转移途径.
临床表现进展期胃癌:全身症状,发生部位及范围不同,癌肿扩散转移的症状及体征.

辅助检查胃液分析、便潜血、胃镜、活检及X线钡餐造影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依赖于胃镜活检及X线钡餐造影,早期诊断是根治的前提.
与胃溃疡及胃良性肿瘤鉴别.

并发症大出血、幽门、贲门梗阻及穿孔等.
治疗早期手术可根治,梗阻可造瘘.
化疗、放疗及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
预后及预防早期手术,预后良好.
消除致癌因素,开展普筛.
第七章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授课)第一节肠结核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肠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病因及病理分型教学内容:概述、病因、机制及病理分型(溃疡型肠结核、增生型肠结核、混合型肠结核)、原发病灶、感染途径.

临床表现腹痛、腹泻与便秘、腹部肿块、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Rt、血沉、结核菌素试验、X线检查及肠镜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依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可诊断.
与克罗恩病、右侧结肠癌及阿米巴病鉴别.

治疗休息与营养,抗结核治疗,对症治疗,手术治疗:适应证.
预后及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第二节结核性腹膜炎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分型、预后和预防.
教学内容: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病灶、感染途径.
病理分型渗出型、粘连型、干酪型.
临床表现结核中毒症状,腹胀、腹痛、腹泻.
腹壁揉面感、压痛、腹块、腹水.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沉、PPD试验,腹水、B超、腹腔镜及X线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
从长期发热、腹水、腹痛、腹块等方面鉴别.

治疗一般治疗:营养、休息,抗结核治疗,腹水治疗,手术治疗适应症.
预防结核原发灶的彻底治疗.
第八章炎症性肠病(授课)第一节溃疡性结肠炎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病理和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环境、感染、遗传、免疫因素),病理、病变部位、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消化系统表现、全身表现、肠外表现、临床分轻型、重型、暴发型.
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癌变出血、肠梗阻、瘘管、急性穿孔.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Rt、便Rt及培养、自身抗体检测、结肠镜及钡灌肠.
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结肠镜活组织检查诊断,与急性自限性结肠炎、血吸虫病、克罗恩病、肠结核、结肠癌、痢疾等鉴别.

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激素、柳氮磺胺吡啶、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治疗,手术指征.

第二节克罗恩病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自学内容:概述、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临床表现腹痛、腹泻、腹块表现,全身发热、营养障碍表现,肠外各系统损害表现.

3.
并发症肠梗阻、腹腔脓肿、吸收不良综合征、穿孔、出血、癌变及胆肾结石等.

4.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Rt、血沉、便Rt、自身抗体检查、X线及结肠镜检查.
5.
诊断依临床表现、结肠镜、实验室及活组织检查确诊.
6.
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水杨酸制剂、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菌药,手术治疗.

第九章结直肠癌(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了解:本病的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其他检查、诊断及治疗.

自学内容:概述、病因及发病机制环境、遗传因素,大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等其他高危因素.
病理分类:腺癌、粘液癌、未分化癌,分期:ABCD期,转移:直接蔓延,淋巴结、血行播散.

临床表现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腹块、直肠肿块,贫血、低热、恶病质、腹水.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粪隐血试验、癌胚抗原、结肠镜、钡剂灌肠及CT.
诊断和鉴别诊断依临床表现、肠镜及病理确诊,与阿米巴病、肠结核、克罗恩病、痢疾鉴别.

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结肠镜治疗,化学药物5-Fu等治疗,放射治疗.
预后及预防取决于早期诊断及手术根治情况,应积极防治癌前病变.
第十章功能性胃肠病(授课)第一节功能性消化不良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自学内容:概述、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腹痛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抑酸药,胃肠动力药,抗抑郁药,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第二节肠易激综合征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自学内容:概述、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腹痛、腹泻、便秘,全身症状及体征,分型: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

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标准,需与腹痛、腹泻为主的其他疾病鉴别.
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解痉、止泻、肠动力调节,心理治疗.
第十一章慢性腹泻和便秘第一节慢性腹泻(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胃肠道水电解质的生理学,腹泻的病理生理、病因、诊断及治疗.
自学内容概述、肠道水电解质生理.
病理生理渗透性、分泌性、渗出性、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
病因胃肠道疾病、肝胆胰疾病及全身性疾病.
诊断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及X线检查、B超可诊断.
治疗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第二节便秘(自学)第十二章脂肪性肝病(自学)第一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第二节酒精性肝病第十三章自身免疫性肝病(自学)第一节自身免疫性肝炎第二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第十四章药物性肝病(自学)第十五章肝硬化(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教学内容:概述、病因与分类.
病理生理肝细胞变性、坏死及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门脉高压.
临床表现失代偿期肝功能减退:黄疸、出血及内分泌失调,门脉高压:腹水,脾大.
4.
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肾(肺)综合征、肝癌、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5.
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腹水试验,内窥镜、影像学、肝穿及腹腔镜检查、门脉压力测定.

6.
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病史、肝功能减退及门脉高压表现、肝功能、超声波、胃镜、肝穿、腹腔镜确诊,与引起肝大、腹水、昏迷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其他疾病鉴别.

治疗(1)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多种维生素及保肝治疗.
(2)腹水治疗:限钠水,合理应用利尿剂,输白蛋白、鲜血及血浆,放腹水或回输.

(3)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并发症治疗肝移植手术,治疗指南.
8.
预后预后不良,因病因、类型、肝功能代偿程度及有无并发症而不同.
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鉴别诊断.
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期.
教学内容: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某些致癌物质、遗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病理大体形态分型、细胞分型、转移途径.
临床表现早期症状不典型,晚期有肝区疼痛、肝进行性肿大、黄疸及癌转移症状.

并发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及继发感染.
辅助检查AFP检测,B超、CT、MRI及放射性核素肝显像,肝血管造影及肝穿活检,剖腹探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依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肿瘤标记物诊断,与继发性肝癌、肝硬化、活动性肝病及肝脓肿等鉴别.

治疗早期手术根治、放疗、化疗、局部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强调综合治疗.

预后及预防早期手术可根治,晚期预后差.
防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保护水源、防霉查毒.

第十七章肝性脑病(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肝性脑病的病因、重点诱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病理.
教学内容:概述、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神经毒素、神经递质的变化.
临床表现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
辅助检查血氨测定,脑电图、诱发电位,心理智能测验、影像学检查等.
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确诊,与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尿毒症、糖尿病等所致昏迷鉴别.

治疗(1)根除病因,减少毒物的产生和吸收.
以糖供热,禁蛋白质,清肠导泻,用抗生素和乳果糖.

(2)促进毒物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降血氨,护理、对症,血液灌流,肝移植等.

6.
预防积极治疗原发性肝病,防治诱因,早期发现肝昏迷表现及时治疗.
第十八章胰腺炎第一节急性胰腺炎(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和治疗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分型.
教学内容:概述化学性炎症、自身消化.
病因及发病机制胆系疾病、暴饮暴食,胰管阻塞、手术与创伤、感染、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病理急性水肿型、急性坏死型.
临床表现(1)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严重者休克,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2)体征:水肿型上腹压痛;坏死型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麻痹、胸腹水、抽搐及黄疸.

5.
并发症局部并发症:胰腺脓肿、假性囊肿.
全身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呼衰、肾衰、心衰,消化道出血、败血症.

6.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生化检查、B超及CT、CRP等.
7.
诊断及鉴别诊断依临床表现、淀粉酶、影像学确诊,与溃疡病穿孔、胆石症、肠梗阻、心梗及异位妊娠鉴别.

治疗(1)减少胰腺外分泌: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胃胰液、胰酶合成及分泌,抑肽酶抑制胰酶活力.
(2)对症治疗:解痉止痛,纠正水电解酸碱失衡、抗休克、抗感染等.
(3)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胆源性胰腺炎胆道减压、引流和排除梗阻.
(4)手术适应证,治疗指南.
9.
预后及预防水肿型良好;出血坏死型差,病死率高.
第二节慢性胰腺炎(自学)第十九章胰腺癌(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及治疗.

自学内容概述、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临床表现腹痛、消瘦、黄疸及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晚期可有消瘦、上腹压痛及黄疸.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尿粪、肿瘤标志物、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及细胞学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晚期依临床表现及有关检查确诊,与慢性胰腺炎、壶腹癌及胆总管癌鉴别.

治疗及预后外科治疗,内科治疗,预后较差.
第二十章消化道出血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量、出血是否停止、急诊处理和有关药物治疗.

了解:该病的病因及预后.
教学内容:概述、病因胃肠道、肝胆胰、全身疾病,常见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

临床表现呕血、黑粪,失血性休克及失血征象,发热、氮质血症.
诊断(1)消化道出血的确定,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和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
(2)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病因确定,预后估计.
4.
治疗(1)一般治疗:监测、抗休克.
(2)急诊止血措施:药物止血,三腔二囊管压迫,急诊内镜下止血.
(3)补充血容量,原发病治疗,治疗指南.
第四篇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
1√1.
2√213√4.
1√4.
214.
3√51617.
10.
57.
20.
58.
10.
58.
20.
59110.
10.
510.
20.
511.
1111.
2√13.
1√13.
2√14√15216117118.
1118.
2√191201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肾脏疾病的评估和常见综合征.
了解:肾脏结构功能、肾脏疾病的防治原则和展望.
教学内容:概述、肾脏的结构与生理功能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肾脏疾病的评估病程、尿检查、肾小球滤过率、影像学检查、肾活检.
慢性肾衰竭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无症状性尿异常、急性肾衰竭综合征、急进性肾衰竭综合征.

肾脏疾病的防治原则及进展(1)肾小球病理、免疫机制和慢性肾衰竭机制及病理生理研究.
(2)降压、对症治疗,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等应用.
(3)肾衰竭的肾脏替代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二章肾小球疾病概述(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
了解:肾小球疾病的分类及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原发性肾小球病的分类临床分型、病理分型.
发病机制免疫反应、炎症反应、非免疫机制的作用.
临床表现水肿、肾性高血压、肾区疼痛及及绞痛、尿路刺激征、排尿异常(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脓尿、菌尿)第三章肾小球肾炎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自学)第二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自学)第三节慢性肾小球肾炎(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和预后.
教学内容:概述、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多见,起病缓慢,隐袭,临床呈多样性,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基本临床表现,肾功能呈慢性进行性损害.

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尿化验异常,水肿及高血压病史一年以上,除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及遗传性肾炎.

(2)鉴别诊断:继发性肾炎、Alport综合征、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4.
治疗原则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和缓解临床症状.
(1)积极控制高血压,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

(2)应用血小板解聚药,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
第四节无症状血尿或(和)蛋白尿(自学)第四章肾病综合征(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及预后.
教学内容:病因与病理生理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减少、水肿和高脂血症.
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微小病变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病理及临床特点.

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肾衰竭,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
诊断和鉴别诊断确诊肾病综合征、病因、并发症,必要时肾穿刺活检,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性鉴别.

治疗及预后(1)一般治疗,对症治疗.
(2)主要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强的松要起始足量、缓慢减药、长期维持.
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等.

(3)中医药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第五章IgA肾病(自学)第六章继发性肾病(自学)第一节狼疮性肾炎第二节糖尿病肾病第七章间质性肾炎(自学)第一节急性间质性肾炎第二节慢性间质性肾炎第八章尿路感染(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尿路感染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特点、并发症、治疗、预后和预防.
教学内容: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致病菌,感染途径、机体抵抗能力、易感因素和细菌的致病力.
流行病学、病理临床表现(1)急性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
(2)急性肾盂肾炎:全身感染症状、肾脏和尿路局部表现及尿液变化.
(3)无症状性菌尿:有菌尿而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
4.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尿常规,细菌定量培养,尿涂片镜检细菌,化学性检查,影像学检查.
5.
诊断、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尿道综合征.
6.
并发症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
7.
治疗(1)急性膀胱炎的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
(2)再发性尿路感染的处理,妊娠期尿路感染的处理,男性尿路感染的处理.

(3)留置尿管的尿路感染的处理,无症状性菌尿的处理.
第九章肾小管疾病(自学)第一节肾小管性酸中毒第二节Fanconi综合征第十章肾血管疾病(自学)第一节肾动脉狭窄第二节肾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第三节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第四节肾静脉血栓形成第五节介入肾脏病学第十一章遗传性肾脏疾病(自学)第一节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第二节Alport综合征第十二章急性肾损伤(自学)第十三章慢性肾衰竭(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慢性肾衰竭的分期、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
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概述、病因肾功能分期:肾储备能力下降期、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
2.
发病机制进行性恶化和尿毒症各种症状的发生机制.
3.
临床表现(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钠、水、钾、钙和磷平衡失调,代谢性酸中毒,高镁血症.

(2)各系统症状:心血管、肺、血液、神经、肌肉,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内分泌代谢失调、感染.

4.
诊断基础疾病的诊断并寻找促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
5.
治疗(1)治疗基础疾病和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
(2)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饮食,必需氨基酸,控制全身性和肾小球内高压力.

(3)并发症的治疗,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
第十四章肾衰替代治疗(自学)第五篇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1223.
1√3.
2√3.
313.
4√425√6.
1√6.
2√7.
2√7.
1√7.
2√829.
1√9.
2√10.
1√10.
2√10.
3√10.
4√10.
5√11.
1√11.
2√12√13214√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自学)第二章贫血概述(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贫血的概念、形态学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步骤.
教学内容:概念、分类按细胞形态、进展速度、血红蛋白浓度及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临床表现皮肤粘膜,神经、呼吸、循环、血液、消化、内分泌、免疫、泌尿、生殖系统.

诊断明确贫血类型,查找原因,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
以血红蛋白浓度为标准.

治疗治疗原发病,纠正贫血.
第三章缺铁性贫血(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原则.
了解:铁的代谢,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概念、铁的代谢铁的分布、来源和吸收、运输和贮存、再利用和排泄.
病因和发病机制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
缺铁引起血红蛋白合成降低而致贫血.

临床表现缺铁原发病表现.
贫血表现,组织缺铁表现.
实验室检查血象、骨髓象、生化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缺铁、红细胞内铁缺乏、缺铁性贫血,与其他低色素性贫血相鉴别.
治疗病因治疗,铁剂治疗.
第四章巨幼细胞贫血(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原则.
了解:叶酸与维生素B12的代谢,巨幼细胞贫血的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概念、叶酸和维生素B12的代谢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来源、吸收、贮存、排泄.
病因和发病机制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吸收不良,利用障碍.
临床表现血液系统表现,神经系统表现和精神症状,消化系统表现.
实验室检查血象、骨髓象,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及红细胞叶酸含量测定,胃液分析等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病因治疗,补充叶酸、维生素B12.
第五章再生障碍性贫血(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造血干、祖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异常和免疫异常.
临床表现贫血、感染、出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实验室检查血象,骨髓象,发病机制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分型诊断标准.
治疗纠正贫血、控制出血、感染,免疫抑制、促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六章溶血性贫血第一节概述(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溶血性贫血的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概念、分类与发病机制红细胞破坏寿命缩短,血红蛋白降解,骨髓中红系造血代偿性增生.
临床表现溶血、疼痛、寒热、黄疸和肝脾大,周围循环衰竭、肾衰竭.
实验室检查血管内溶血的检查,骨髓代偿增生的检查,红细胞缺陷、寿命缩短的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5.
治疗去除病因,对症治疗.
第二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学)第三节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自学)第四节血红蛋白病(自学)第五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学)第六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自学)第七章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自学)第八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自学)第九章白血病(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急性白血病的分型、诊断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免疫学、细胞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分型.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概念、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病毒、电离辅射、化学因素、遗传因素及其他血液病.
第二节急性白血病1.
概念与分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L3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0-M7型.
MICM分型.
临床表现(1)起病急、高热、出血、贫血和衰竭,亦可缓慢.
(2)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感染发热,进行性贫血,皮肤、粘膜、内脏出血.

(3)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表现:淋巴结、肝、脾肿大,眼、口、皮肤、粘膜浸润,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及睾丸浸润.

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增多、正常或减少,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有原幼细胞.

(2)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白血病原始细胞占非红细胞30%以上,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系受抑,白血病细胞可呈"裂孔"现象,并有形态异常.

(3)细胞化学:过氧化物酶、苏丹黑、糖原和非特异性脂酶等染色.
(4)免疫学检查:单克隆抗体白血病细胞免疫学标志,区别急淋、急非淋及急淋的T、B细胞类型.

(5)其它:染色体检查,粒单祖细胞培养,血液生化如DIC检查等.
4.
诊断及鉴别诊断(1)根据临床表现、血髓象、化学染色和免疫学检查诊断,(2)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重症细菌性感染等引起的白细胞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

5.
治疗(1)化学治疗:1.
治疗策略:周期非特异药物和特异药物联合应用,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两个阶段.

2.
化疗方案:急非淋白血病常用DA方案和HA方案,急淋白血病用VP、VDP或VLDP方案.

(2)支持治疗:感染、出血的防治,纠正贫血及尿酸性肾病的防治等.
(3)骨髓移植: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自身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等.

第三节慢性髓系白血病1.
概念2.
临床表现代谢亢进、肝脾肿大、胸骨压痛和白细胞淤滞等,分慢性期、加速期、急性变.

3.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增高、NAP减低及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4.
诊断及鉴别诊断依病史、血象、骨髓象及Ph染色体确诊,与其他原因脾大、类白细胞反应及骨髓纤维化鉴别.

治疗支持治疗、化学治疗、慢粒急变的治疗.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概念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实验室检查以淋巴细胞持续增多为主要特征.
诊断及鉴别诊断依病史、血象、骨髓象确诊,与其他病毒感染及其他白血病鉴别.
治疗依据临床分期、症状和疾病活动情况而定.
第十章淋巴瘤(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淋巴瘤的及临床分期诊断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病理.
教学内容: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与病毒感染、免疫低下有关.
病理及分类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3.
临床表现霍奇金淋巴瘤:青少儿,慢性无痛淋巴结肿大,压迫症状,发热.
非霍奇金淋巴瘤:年龄大,淋巴结肿大扩散快,发热明显首发.

4.
实验室检查血象、骨髓象、影像学、病理学检查.
5.
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加实验室检查,临床分为4期.
6.
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骨髓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一节霍奇金淋巴瘤第二节非霍奇金淋巴瘤第十一章浆细胞病(自学)第一节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第二节多发性骨髓瘤第十二章骨髓增生性疾病(自学)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第十三章脾功能亢进(自学)第十四章出血性疾病概述(自学)第十五章紫癜性疾病第一节过敏性紫癜(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分型和治疗原则.
了解:本病的病因、实验室检查.
教学内容:概念、病因感染、食物、药物、其他.
临床表现单纯皮肤紫癜型、腹型、关节型、肾型、混合型.
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功能及凝血相关检查正常.
诊断及鉴别诊断上感史、临床表现、血化验、除外他因所致可确诊.
皮肤型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型与肾炎,关节型与风湿性关节炎鉴别.

治疗抗组胺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第二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
了解: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感染、免疫、肝脾、遗传.
2.
临床表现以出血为主,急性型和慢性型的不同表现.
3.
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相关抗体阳性,骨髓象表现.
4.
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急性型与慢性型.
与过敏性紫癜、再障、MDS、DIC、脾亢、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

治疗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
第三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学)第十六章凝血障碍性疾病(自学)第一节血友病第二节血管性血友病第十七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自学)第十八章血栓性疾病(自学)第十九章输血及输血反应(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成分输血,输血的适应证,输血程序和常见输血反应.
了解:血源分类和输血方式.
教学内容:输血种类:按血源分自体、异体输血,按血液成分分输全血、成分输血,按输血方式分加压、加氧、常规和置换输血.

输血程序申请输血、供血、核血、输血、输血后评估.
输血的适应证替代治疗,免疫治疗,置换治疗,移植治疗输血的不良反应溶血性不良反应:急性、慢性,非溶血性不良反应:发热、过敏、传播疾病.

第二十章造血干细胞移植(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造血干细胞的分类、来源与移植的主要适应证.
了解:移植的配型、预处理方案、植活证据及并发症.
教学内容:概念、造血干细胞移植分类异体、自体HSCT,骨髓、外周和脐血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及供体选择造血细胞的来源骨髓、外周、脐血.
预处理方案,植活证据及成分输血,主要适应证.
5.
并发症化学治疗早期毒性、晚期并发症,移植后复发.
第六篇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213140.
550.
56.
116.
2√6.
3√6.
4√6.
5√6.
6√7√8√9.
10.
59.
20.
59.
30.
59.
40.
510.
10.
510.
20.
511.
1√11.
2√12.
1√12.
2√12.
3√13√14√15.
1115.
2115.
3√16.
1√16.
2√17√18√190.
5200.
5第七篇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第一章总论(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断原则和实验室资料.
了解:本类疾病的概念和功能疾病的防治.
教学内容:概述:激素分类与生化内分泌系统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免疫系统和内分泌功能.

诊断原则(1)完整诊断:功能诊断,病理诊断,病因诊断.
(2)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分泌功能测定,影像学,放射性核素,病理检查.

4.
防治原则功能亢进者应以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为主,功能减退者以激素替代治疗和病因治疗为主.

第一节内分泌系统疾病第二节营养、代谢性疾病第二章垂体瘤(自学)第三章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自学)第四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自学)第五章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自学)第六章尿崩症(自学)第七章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自学)第八章甲状腺肿(自学)第九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授课)教学时数:1.
5学时Graves病目标要求掌握: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的临床表现、特殊临床表现、各项甲状腺激素的意义,治疗.

了解:Graves病的病因、机制、病理、鉴别、手术及放射治疗.
教学内容:Graves病的概念、病因、机制、病理.
临床表现(1)甲状腺毒症表现:高代谢综合征,精神神经、心血管、消化、肌肉骨骼、生殖、内分泌及造血系统的表现.
甲状腺肿.
眼征的表现、单纯性与浸润性突眼比较.

(2)特殊类型:甲状腺危象、甲亢性心脏病,淡漠型、亚临床型、妊娠期甲亢及胫前粘液性水肿、Graves眼病、T3型甲亢.

3.
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TT3、TT4、FT3、FT4和TSH的测定,TRH兴奋试验,甲状腺摄碘率测定、TSH受体抗体、TSH受体刺激抗体、影像学检查.

诊断诊断的程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GD的诊断.
2.
鉴别诊断甲状腺毒症原因的鉴别、甲亢的病因鉴别.
3.
治疗131(1)一般治疗:药物(ATD)、手术、放射性I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不良反应.
(2)甲状腺危象、甲亢性突眼、甲亢性心脏病和妊娠期甲亢的治疗.
第十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自学)第十一章甲状腺炎第一节亚急性甲状腺炎(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教学内容:概述、病因与病毒感染有关.
病理.
临床表现病毒感染症状,甲状腺区疼痛,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摄碘率与T3T4分离.
诊断主要为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与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鉴别.
治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普萘洛尔.
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教学内容:概述、病因机制与病理.
与自身免疫有关.
临床表现甲状腺肿大,质较硬,伴有结节,多数伴甲减.
实验室检查TGAb、TPOAb阳性,甲功为甲亢、甲减或正常,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加实验室检查确诊.
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鉴别.
治疗左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手术治疗.
第十二章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自学)第十三章Cushing综合征(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Cushing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了解:本病的概念、主要病因.
教学内容:概念、病因.
临床表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全身、神经、心血管表现、皮肤表现,代谢障碍,抗感染力降低、性功能障碍.
各种类型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因诊断.
不同病因Cushing综合征的鉴别.
治疗(1)Cushing病:垂体瘤:经蝶窦手术切除、r-刀治疗或开颅手术切除加放疗.
(2)肾上腺皮质增生:一侧全切,另一侧次全切.
肾上腺瘤:手术.
肾上腺腺癌:手术和化疗.
(3)异位性ACTH综合征:治疗原发病.
阻滞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的药物.
治疗指南.
预后第十四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自学)第十五章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自学)第十六章嗜铬细胞瘤(自学)第十七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自学)第十八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自学)第十九章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自学)第一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第二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第二十章伴瘤内分泌综合征(自学)第二十一章糖尿病糖尿病(授课)教学时数:2学时目标要求掌握:糖尿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急慢性并发症,诊断标准及药物治疗.
了解:本病的流行发病情况、病因、发病机制、分类和自然史.

教学内容:概述及分型病因、发病机制和自然史临床表现基本临床表现:代谢紊乱征状群,并发症和伴发病.
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并发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足.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浆胰岛素和C肽,尿常规,血脂、肝功、肾功、血电解质测定.
诊断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尿糖阳性鉴别,高血糖的病因鉴别.
治疗(1)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体育锻炼、监测、药物治疗.
(2)胰岛素的用法及适应证,胰岛移植治疗.
(3)慢性并发症的治疗.
第二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防治措施.
了解:本病的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概念、发病情况及诱因感染、手术及分娩等.
病理生理酸中毒,水电紊乱,呼吸、循环、肾、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糖尿病症状,严重的呼吸、循环、肾、中枢神经症状.
实验室检查尿糖、血尿酮体、血糖明显增高,CO2结合力降低,PH低,碱剩余负值增大.
诊断糖尿病史、昏迷、酸中毒、失水、休克,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低血糖昏迷、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及乳酸性酸中毒昏迷.
治疗防治原则,重点为小剂量胰岛素的应用,补液、纠酸,处理诱发病,防治并发症.

第三节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了解:高血糖高渗状态诱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教学内容:概念及发病情况诱因及发病机制糖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脱水、神经细胞脱水.
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为主的各种表现,休克、谵妄、昏迷.
实验室检查血糖、血钠、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加实验室检查确诊,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药物中毒昏迷相鉴别.
6、治疗补液疗法、胰岛素使用.
第二十二章低血糖症(自学)第二十三章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自学)第二十四章肥胖症(自学)第二十五章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自学)第一节水、钠代谢失常第二节钾代谢失常第三节酸碱平衡失常第四节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断与防治注意事项第二十六章高尿酸血症(自学)第七篇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
111.
212√3√4√5√6√7√8√91.
510√11.
10.
511.
20.
512.
1√12.
2√130.
514√15√16√17√18√19.
1√19.
2√20√21.
1221.
20.
521.
30.
522√23√24√25.
1√25.
2√25.
3√25.
4√26√第八篇风湿性疾病第一章总论(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风湿性疾病的概念、特点、分类及治疗.
了解:风湿性疾病的病理、实验室检查、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教学内容:概述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特点,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病理炎症性和非炎症性.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区别常见关节炎的特点.
实验室等检查:一般项目检查,特异性检查:关节液检查,自身抗体的检测,X线片及影象学.
5、治疗第二章风湿热第三章类风湿关节炎(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概念、病因、发病机制感染因素,机体易感性.
病理滑膜炎、血管炎.
临床表现(1)关节表现:包括晨僵、关节痛与压痛,关节肿胀、畸形及功能障碍.
(2)关节外表现:血管炎,心包炎,肺、胃肠道、肾、神经、血液系统病变,干燥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血象、血沉、C反应蛋白、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免疫复合物和补体、关节滑液、X线、活检.
诊断和鉴别诊断(1)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分类标准中7项具备其中4项者既可诊断.
(2)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

治疗(1)一般治疗,药物治疗:NSAID、DMARD、糖皮质激素及实验性治疗.
(2)外科手术治疗:关节置换、切除滑膜.
第四章系统性红斑狼疮(授课)教学时数:1学时目标要求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教学内容: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性激素有关,免疫复合物形成及沉积、致病性自身抗体造成组织损伤.

病理结缔组织纤维蛋白变性、基质粘液水肿,血管炎,苏木紫小体、洋葱皮样改变,肾脏病变.

临床表现多系统、脏器损害.
全身症状,皮肤粘膜、骨关节肌肉、肾、心血管、肺、神经、消化、血液系统表现,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眼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沉、肾功、肝功及脑脊液常规生化,自身抗体、补体和狼疮带检查,免疫病理检查,肾活检病理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美国风湿病协会(ACR)1997年分类标准中11项具备4项或4项以上即可诊断,判定活动的严重程度.
与其他有多系统损害的结缔组织疾病、药物性狼疮等鉴别.

治疗(1)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等.
(2)静注丙种球蛋白,控制合并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处理,治疗原则.

第五章脊柱关节炎(自学)强直性脊柱炎其他脊柱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自学)第七章原发性血管炎(自学)第一节概论第二节大动脉炎第三节巨细胞动脉炎第四节结节性多动脉炎第五节显微镜下多动脉炎第六节嗜酸性肉芽肿性多动脉炎第七节肉芽肿性多动脉炎第八节贝赫切特病第八章特发性炎症性肌病(自学)第九章系统性硬化病(自学)第十章雷诺现象与雷诺病(自学)第十一章骨关节炎(自学)第十二章痛风(自学)第十三章骨质疏松症(自学)第十四章纤维肌痛综合征(自学)第八篇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0.
52√30.
541√5.
1√5.
2√6√7.
1√7.
2√7.
3√7.
4√7.
5√7.
6√7.
7√7.
8√8√9√10√11√12√13√14√第九篇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第一章(自学)第二章中毒第一节概述(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了解:中毒原因和机制.

教学内容:概述中毒概念,毒物分类,中毒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因和中毒机制职业性与生活性中毒,毒物的吸收、代谢和排出途径及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
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皮肤粘膜、眼、神经、呼吸循环、泌尿血液系统症状及发热.
(2)慢性中毒:神经、消化、泌尿、血液及骨骼系统症状.

诊断依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
治疗(1)急性中毒:停止毒物接触,消除体内未吸收毒物:催吐、洗胃、导泻及灌肠,促进吸收毒物排出:利尿、供氧及血液净化,特殊解毒药,对症治疗.
(2)慢性中毒:解毒疗法和对症治疗.
(3)治疗指南.

第二节农药中毒(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了解: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原理.
教学内容:1.
概述有机磷杀虫药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及其理化特性、毒力和类别.
2.
病因及发病机制生产生活性中毒,毒物吸收途径及在体内代谢过程,抑制胆碱酯酶而致.
3.
临床表现毒蕈碱样、烟碱样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迟发多发性脑病,中间综合征,局部损害.

4.
辅助检查血胆碱酯酶测定.
5.
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接触史、临床表现及胆碱酯酶可确诊,与中暑、急性胃肠炎、脑炎鉴别.
6.
治疗彻底清洗毒物,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应用.
第三节急性毒品中毒(自学)第四节急性乙醇中毒(自学)第五节镇静催眠药中毒(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镇静催眠药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
了解:本病的的原理.

教学内容:概述与发病机制概念、分类.
药物作用于大脑引起镇静催眠、异常抑制和麻醉作用.
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意识障碍和呼吸抑制,分轻、中、重三度.
(2)慢性中毒:意识、智能、人格变化,药物依赖.
戒断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血药浓度测定.
诊断及鉴别诊断依病史、症状及排除法诊断,与脑血管意外、内源性中毒昏迷及精神病鉴别.
治疗维持重要脏器功能,洗胃、导泻,治疗肺炎、肾衰,治疗慢性中毒和戒断综合征.

第六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授课)教学时数:0.
5学时目标要求掌握: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概述、发病机制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引起组织缺氧,使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曲线左移.
临床表现分轻、中、重三度,昏迷期间接并发症和迟发性脑病.
实验室检查碳氧血红蛋白的测定.
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接触史、临床表现及碳氧血红蛋白测定可诊断,与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鉴别.
治疗脱离现场,高压氧,防治脑水肿,昏迷护理,促进脑功能恢复,防治并发症和后遗病.

新版本Apache HTTP Server 2.4.51发布更新(有安全漏洞建议升级)

今天中午的时候看到群里网友在讨论新版本的Apache HTTP Server 2.4.51发布且建议更新升级,如果有服务器在使用较早版本的话可能需要升级安全,这次的版本中涉及到安全漏洞的问题。Apache HTTP 中2.4.50的修复补丁CVE-2021-41773 修复不完整,导致新的漏洞CVE-2021-42013。攻击者可以使用由类似别名的指令配置将URL映射到目录外的文件的遍历攻击。这里...

提速啦(24元/月)河南BGP云服务器活动 买一年送一年4核 4G 5M

提速啦的来历提速啦是 网站 本着“良心 便宜 稳定”的初衷 为小白用户避免被坑 由赣州王成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赣州提速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投资1000万人民币 在美国Cera 香港CTG 香港Cera 国内 杭州 宿迁 浙江 赣州 南昌 大连 辽宁 扬州 等地区建立数据中心 正规持有IDC ISP CDN 云牌照 公司。公司购买产品支持3天内退款 超过3天步退款政策。提速啦的市场定位提速啦主...

百纵科技,美国独立服务器 E52670*1 32G 50M 200G防御 899元/月

百纵科技:美国高防服务器,洛杉矶C3机房 独家接入zenlayer清洗 带金盾硬防,CPU全系列E52670、E52680v3 DDR4内存 三星固态盘阵列!带宽接入了cn2/bgp线路,速度快,无需备案,非常适合国内外用户群体的外贸、搭建网站等用途。C3机房,双程CN2线路,默认200G高防,3+1(高防IP),不限流量,季付送带宽美国洛杉矶C3机房套餐处理器内存硬盘IP数带宽线路防御价格/月套...

怎样弄qq全透明皮肤为你推荐
316不锈钢和304哪个好304跟316的不锈钢材质有什么区别迈腾和帕萨特哪个好新迈腾和新帕萨特哪个更好一点·哪个更实用一点 ···明白人给解释一下·游戏加速器哪个好大家玩游戏用的都是什么加速器啊,哪个效果最好朗逸和速腾哪个好大众速腾与朗逸哪个好三国游戏哪个好玩三国类单机游戏哪个最好玩啊?炒股软件哪个好请问有什么好用的免费股票软件?手机管家哪个好手机管家 用什么最好?dnf魔枪士转职哪个好dnf魔枪士转职哪个职业好?dnf魔枪士转职哪个好DNF魔枪士转职转哪个好 决战者征战者转职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现在去哪国留学最有前途?
黑龙江域名注册 德国vps dreamhost 国外空间服务商 轻博客 42u标准机柜尺寸 双11抢红包攻略 标准机柜尺寸 轻量 网盘申请 空间出租 七夕促销 qq云端 服务器干什么用的 鲁诺 常州联通宽带 中国电信宽带测速器 数据库空间 国外网页代理 免费稳定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