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汇编防灾科技学院二〇一一年月前言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是高校教学活动的最根本文件.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促进专业建设,推进教学内容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本专业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新的2010级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本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修定了教学大纲,并汇编成册.
本次修订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1.
教学大纲的修定要符合2010版教学计划所体现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2.
教学大纲的修定要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更新与改革.
从教学目标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的角度,规定课程的教学任务和基本要求,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各教学环节安排;注重相关课程的衔接和配合,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和遗漏.
3.
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的原则,突出学院特色,合理分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
本次专业汇编主要针对专业理论课程.
理论课程主要由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及专业任选课组成,其中,学科(专业)基础课包括14门课程,数学类基础课程4门,理化类基础课程2门,计算机类基础课程7门,电子类基础课程1门;专业必修课中共设4门课程;专业限选课共设置7门课程;专业任选课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训练,共设置8门课程.
本次教学大纲的修定工作,在学院和灾害信息工程系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网络工程专业教研室各位教师和灾害信息工程系其他专业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本次大纲的修定任务.
编者:网络工程教研室时间:2011年9月网络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审委员会主任:丰继林副主任:高方平成员:刘庆杰、王小英、孙晓玲、潘志安、张震编写组:杨秋格、张震、白灵、张艳霞、杨颖、袁静、邢丽莉、张兵、陈丹琪、黄猛、庞国莉、刘庆杰、孙旭光、李鑫、陈福明、王茂发、郭娜、李忠、王小英、高方平目录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理工类上)》课程6《高等数学(理工类下)》课程15《大学物理》课程24《大学物理实验》课程45《线性代数》课程6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66《数字逻辑》课程74专业基础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81《数据库原理》课程95《数据结构》课程108《操作系统》课程122《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133《计算机网络》课程143《网络工程专业导论》课程156专业必修课《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164《Linux系统与网络管理》182《网络工程》课程189《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201专业限选课《微机组装与维护实验》课程220《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225《网络系统集成》课程231《Web应用技术》课程244《Java程序设计》课程254《网络协议分析》课程270《局域网安全》课程289专业任选课《网络新技术介绍》课程298《DSP技术及应用》课程305《嵌入式系统基础》课程311《智能监控》课程319《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328《知识产权与信息法》课程334《WAP技术》课程339《PHP网站开发》课程349《高等数学(理工类上)》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226课程名称:高等数学(理工类上)/HigherMathematics(ScienceandEngineeringVol.
1)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学时学分:96学时/6学分适用专业:理工类相关本科专业开课部门:基础课教学部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高等数学(理工类上)》在大学本科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
在以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的前提下,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既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的通用性,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性《高等数学(理工类上)》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本科院校工科各相关专业一年级学生,是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空间想象、概括问题和自学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算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初等数学,它与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工学、理学及经济类各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素质的手段,为学生学习相关后继专业课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函数与极限1.
教学内容第一节映射与函数(1)集合(2)函数第二节数列的极限数列极限的定义收敛数列的性质函数的极限函数极限的定义函数极限的性质无穷小与无穷大极限运算法则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连续函数的和、差、积、商的连续性反函数与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与最大值最小值定理零点定理与介值定理2.
重点难点重点:极限的概念,极限运算法则,函数的连续性难点:极限的概念,连续性的概念,用极限方法判别函数的连续性3.
基本要求在中学已有的函数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复合函数概念的理解;了解反函数的概念;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理解极限的概念,了解极限的定义;熟练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了解极限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和两个极限存在准则(夹逼准则与单调有界准则),熟练掌握两个重要极限与.
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及其阶的比较,会利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理解函数在一点处连续和在区间上连续的概念;会判别间断点的类型;掌握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第二章导数与微分1.
教学内容第一节导数概念(1)导数定义(2)导数的几何意义(3)函数可导性与连续的关系第二节函数的求导法则(1)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2)反函数的求导法则(3)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4)基本求导法则与导数公式第三节高阶导数第四节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相关变化率(1)隐函数的导数(2)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3)相关变化率第五节函数的微分(1)微分的定义(2)微分的几何意义(3)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4)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2.
重点难点重点: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导数的求法难点:复合函数,隐函数和参数方程的求导方法3.
基本要求在中学已有导数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的理解(不要求学生做利用导数的定义研究抽象函数可导性的习题);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理解导数作为函数变化率的实际意义,掌握利用导数表达实际问题中一些量的变化率的方法.
熟练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理解微分的概念;了解微分概念中所包含的局部线性化思想;了解微分的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
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初等函数的二阶导数(不要求学生求函数的阶导数的一般表达式).
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导数以及这两类函数中比较简单的二阶导数;会求简单实际问题中的相关变化率问题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
教学内容第一节微分中值定理(1)罗尔定理(2)拉格朗日中值定理(3)柯西中值定理第二节洛必达法则第三节泰勒公式第四节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1)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法(2)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第五节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1)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2)最大值最小值问题第六节函数图形的描绘第七节曲率(1)弧微分(2)曲率及其计算公式(3)曲率圆与曲率半径2.
重点难点重点:拉格朗日(Lagrange)定理,函数的极值概念,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
难点:拉格朗日(Lagrange)定理,用洛必达(L'Hospital)法则求不定式的极限,泰勒(Taylor)定理,最大值、最小值的应用问题3.
基本要求理解罗尔(Rolle)定理;理解拉格朗日(Lagrange)定理;知道柯西(Cauchy)定理(对三个定理的分析证明不作要求,并且不要求学生掌握构造辅助函数证明相关问题的技巧);熟练掌握利用洛必达(L'Hospital)法则求不定式的极限方法.
了解泰勒(Taylor)定理以及多项式逼近函数的思想(对定理的分析证明以及利用泰勒定理证明相关问题不作要求).
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会求解简单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掌握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拐点方法,会描述一些简单函数的图形第四章不定积分1.
教学内容第一节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1)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2)基本积分表(3)不定积分的性质第二节换元积分法(1)第一类换元法(2)第二类换元法第三节分部积分法第四节有理函数的积分(1)有理函数的积分(2)可化为有理函数的积分2.
重点难点重点:求不定积分的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难点:对各种积分法的灵活应用3.
基本要求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的性质;了解原函数存在定理.
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会用不定积分的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淡化特殊积分技巧的训练,对于求有理函数积分的一般方法不作要求,对于一些简单有理函数、三角有理函数和无理函数的积分可作为两类积分法的例题作适当训练)第五章定积分1.
教学内容第一节积分的概念与性质(1)定积分问题举例(2)定积分的定义(3)定积分的性质第二节微积分基本公式(1)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2)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第三节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1)定积分的换元法(2)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第四节反常积分(1)无穷限的反常积分(2)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第五节反常积分的审敛法(1)无穷限反常积分的审敛法(2)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的审敛法(3)函数2.
重点难点重点:定积分的概念;牛顿—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难点:对定积分概念的理解3.
基本要求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几何意义(对于利用定积分定义求定积分与求极限不作要求),理解定积分的性质和积分中值定理.
掌握变上限积分的求导方法;掌握牛顿—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熟练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计算定积分.
了解两类广义积分及其收敛性的概念;掌握简单的广义积分的敛散性的判别方法.
了解定积分的近似计算法(梯形法和抛物线法)的思想第六章定积分的应用1.
教学内容第一节定积分的元素法第二节定积分在几何学上的应用(1)平面图形的面积(2)体积(3)平面曲线的弧长第三节定积分在物理学上的应用(1)变力沿直线所作的功(2)水压力(3)引力2.
重点难点重点:定积分的元素法难点:定积分的元素法3.
基本要求理解定积分的元素法,掌握元素法(微元法)在几何学上的应用,了解定积分在物理学上的应用,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中一些量的积分表达式第七章微分方程1.
教学内容第一节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第三节齐次方程(1)齐次方程(2)可化为齐次的方程第四节一阶线性微分方程(1)线性方程(2)伯努利方程第五节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1)型的微分方程(2)型的微分方程(3)型的微分方程第六节高阶线性微分方程(1)二阶线性微分方程举例(2)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的结构第七节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第八节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1)型(2)型2.
重点难点重点:变量可分离的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定积分的元素法难点:建立微分方程,确定初始条件3.
基本要求理解微分方程、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熟练掌握变量可分离的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掌握齐次方程,并从中领会用变量代换求解微分方程的思想;会用降阶法求下列三种类型的高阶方程:,,.
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会求自由项形如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特解,其中为实系数次多项式,为实数.
了解自由项形如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特解结构,其中为实数;掌握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一些方法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函数与极限16218导数与微分12214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6218不定积分8210定积分12214定积分的应用628微分方程12214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高等数学》(第六版(上册)),作者: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月:2007.
4,版次62.
教学参考书:《高等数学辅导》,作者:张元德,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部,出版年月:2004.
1,版次3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精讲多练.
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互结合,取长补短2.
本课程采用"两学期三段式"考核方式,试卷密封后按评分标准集体流水阅卷.
对学生成绩评定上,我们按平时成绩(占30%)、期中成绩(占20%)和期末成绩(占50%)做加权平均,形成最终成绩,同时还将课堂笔记作为学生成绩给定的必要条件,以此来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修订人:赵宜宾修订日期:2011-04-18审核人:审核日期:《高等数学(理工类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227课程名称:高等数学(理工类下)/HigherMathematics(ScienceandEngineeringVol.
2)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学时学分:96学时/6学分适用专业:理工类相关本科专业开课部门:基础课教学部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高等数学(理工类下)》在大学本科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
在以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的前提下,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既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的通用性,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性《高等数学(理工类下)》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本科院校工科各相关专业一年级学生,是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空间想象、概括问题和自学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算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理工类上,它与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工学、理学及经济类各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素质的手段,为学生学习相关后继专业课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1.
教学内容第一节向量及其线性运算(1)向量概念(2)向量的线性运算(3)空间直角坐标系(4)利用坐标作向量的线性运算(5)向量的模、方向角、投影第二节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两向量的数量积两向量的向量积向量的混合积曲面及其方程曲面方程的概念旋转曲面柱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及其方程(1)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2)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3)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平面及其方程(1)平面的点法式方程(2)平面的一般方程(3)两平面的夹角空间直线及其方程(1)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2)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与参数方程(3)两直线的夹角(4)直线与平面的夹角2.
重点难点重点:向量的运算,平面和直线的方程难点:向量的各种运算及几何意义,空间直线、曲线、平面、曲面的方程,常用的二次曲面方程3.
基本要求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了解混合积运算,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熟练掌握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以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了解二次曲面方程的概念,了解空间曲线方程的概念;知道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掌握以坐标轴为旋转轴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了解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理解曲面的交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掌握平面方程的求解方法;掌握空间直线方程的求法,知道空间直线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会求点到直线及点到平面的距离第二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1.
教学内容第一节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1)平面点集(2)多元函数的概念(3)多元函数的极限(4)多元函数的连续性第二节偏导数(1)偏导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法(2)高阶偏导数第三节全微分(1)全微分的定义(2)全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第四节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第五节隐函数的求导公式(1)一个方程的情形(2)方程组的情形第六节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1)一元向量值函数及其导数(2)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3)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第七节方向导数与梯度(1)方向导数(2)梯度第八节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1)多元函数的极值及最大值、最小值(2)条件极值拉格朗日乘数法2.
重点难点重点:二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复合函数一阶偏导数的求法;二元函数极值与条件极值的概念难点:对二元函数极限的概念、全微分的概念的理解;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求法3.
基本要求理解二元函数的概念,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掌握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理解二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高阶偏导数的概念;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求法(要求会求二阶偏导数);掌握求解隐函数(包括由两个方程构成的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一阶偏导数的方法(对求二阶偏导数不作要求);了解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以及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概念,掌握其方程的求法;理解二元函数极值与条件极值的概念,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掌握求条件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会求解一些简单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应用问题第三章重积分1.
教学内容第一节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1)二重积分的概念(2)二重积分的性质第二节二重积分的计算法利用直角坐标计算二重积分利用极坐标计算二重积分第三节三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三重积分的计算第四节重积分的应用(1)曲面的面积(2)质心(3)转动惯量(4)引力2.
重点难点重点:二重积分的概念,直角坐标和极坐标下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难点: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各种计算方法3.
基本要求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了解三重积分的概念,掌握重积分的性质;熟练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掌握简单三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掌握利用元素法(微元法)求曲面面积的方法,了解元素法在物理学上的应用第四章曲线曲面积分1.
教学内容第一节对弧长的曲线积分(1)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的计算方法第二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1)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的计算方法(3)两类曲线积分之间的联系第三节格林公式及其应用格林公式平面上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二元函数的全微分求积第四节对面积的曲面积分(1)对面积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对面积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第五节对坐标的曲面积分(1)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3)两类曲面积分之间的联系第六节高斯公式通量与散度(1)高斯公式(2)沿任意闭曲面的曲面积分为零的条件(3)通量与散度第七节斯托克斯公式(1)斯托克斯公式2.
重点难点重点: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与计算;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与计算;格林公式;高斯公式难点: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对格林公式、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的理解3.
基本要求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两类曲线积分的计算方法;掌握格林(Green)公式;掌握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了解科学技术问题中建立曲线积分表达式的元素法(微元法)及建立某些简单的几何量和物理量的积分表达式.
理解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两类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了解两类曲面积分之间的关系;掌握利用高斯(Gauss)公式计算简单的曲面积分的方法,了解斯托克斯(Stokes)公式的物理含义及简单应用第五章无穷级数1.
教学内容第一节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1)常数项级数的概念(2)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第二节常数学项级数的审敛法(1)正项级数及其审敛法(2)交错级数及其审敛法(3)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4)绝对收敛级数的性质第三节幂级数(1)函数项级数的概念(2)幂级数及其收敛性(3)幂级数的运算第四节函数展开成幂级数第六节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及一致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第七节傅里叶级数(1)三角级数(2)三角函数系的正交性(3)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4)正弦级数和余弦级数第八节一般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1)周期为的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2.
重点难点重点:正项级数的审敛法;利用间接展开法将函数展开为幂级数并求其收敛区间;将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的收敛定理难点:函数项级数收敛域的判定及将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3.
基本要求理解无穷级数收敛、发散以及和的概念,掌握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及必要条件;掌握几何级数与—级数的敛散性,掌握正项级数的审敛法.
掌握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Leibnitz)判别法;理解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与和函数的概念,掌握简单幂级数收敛区间的求法,掌握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一些基本性质;掌握利用与的麦克劳林(Maclaurin)展开式将一些简单的函数展开成幂级数方法;理解用三角函数逼近周期函数的思想,掌握函数展开为傅里叶(Fourier)级数的狄利克雷(Dirichlet)条件,掌握定义在的函数展开为傅里叶级数和定义在的函数展开为正弦级数或余弦级数的方法;了解一般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法,了解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和一致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四、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14620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18624重积分12416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14418无穷级数14418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高等数学》(第六版(下册)),作者: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月:2007.
4,版次62.
教学参考书:《高等数学辅导》,作者:张元德,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部,出版年月:2004.
1,版次3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精讲多练.
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互结合,取长补短2.
本课程采用"两学期三段式"考核方式,试卷密封后按评分标准集体流水阅卷.
对学生成绩评定上,我们按平时成绩(占30%)、期中成绩(占20%)和期末成绩(占50%)做加权平均,形成最终成绩,同时还将课堂笔记作为学生成绩给定的必要条件,以此来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修订人:赵宜宾修订日期:2011-04-18审核人:审核日期:《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099、2008100课程名称:《大学物理》/UniversityPhysics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学时学分:128学时/8学分适用专业:全校理工类本科生(除地球物理学专业)开课部门:基础课教学部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大学物理学课程的作用:第一方面是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
物理学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因此,学生应通过学习物理学获得关于物质的基本结构、物质基本运动形式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基本规律的知识,为学习其他课程打好基础.
第二方面是使学生通过物理学的学习,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素质,激发求知和创新的精神.
因此,学好本课程不仅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知识的更新也有较深远的影响.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为:1.
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较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
通过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和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高等数学》鉴于本课程对数学知识的需要,本课程适宜于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第一学期两学期开设.
相关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后续课程:各专业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理论力学、通信原理、电工原理、地震前兆测量、工程物探等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质点运动学1.
教学内容第一节质点运动的描述(1)参考系、质点;(2)位置矢量、运动方程、位移;(3)速度、加速度;第二节求解运动学问题举例第三节圆周运动(1)角位移、角速度;(2)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角加速度;(3)匀速率和匀变速率圆周运动;第四节相对运动(1)时间与空间(2)相对运动2.
重点难点重点: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难点:运动学中各物理量的矢量性3.
基本要求(1)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
能借助于直角坐标系计算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速度、加速度.
能借助于极坐标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2)理解质点运动的瞬时性、矢量性和相对性.
(3)掌握运动学两类问题的求解方法.
运动学的第一类问题:由运动方程求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运动学的第二类问题:由质点的速度或加速度及初始条件,求运动方程.
第二章牛顿定律1.
教学内容第一节牛顿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2)牛顿第二定律(3)牛顿第三定律第二节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第三节几种常见的力第四节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1)物体受力分析、隔离体方法(2)应用举例2.
重点难点重点:牛顿定律的应用难点:微积分和矢量运算方法应用与力学;变力作用下牛顿定律的应用3.
基本要求(1)掌握牛顿运动三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能求解一维变力情况下质点的动力学问题.
(2)理解力学单位制和量纲.
(3)熟练掌握用隔离体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能用微积分方法求解变力作用下的简单质点动力学问题.
(4)理解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的概念.
第三章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1.
教学内容第一节质点与质点系动量定理(1)冲量质点的动量定理(2)质点系的动量定理第二节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守恒条件(2)动量守恒举例第三节动能定理(1)变力做功的计算(2)质点的动能定理第四节保守力和非保守力势能(1)万有引力、重力、弹性力作功的特点(2)保守力和非保守力(3)势能第五节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1)质点系的动能定理(2)质点系的功能原理(3)机械能守恒定律第六节碰撞(1)几种碰撞情况(2)相关例题第七节能量守恒定律2.
重点难点重点:并灵活运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律;变力的功;难点:三个运动定理及其守恒定律的应用;综合性力学问题的分析求解.
3.
基本要求(1)掌握动量、冲量概念,掌握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2)掌握功的概念,能计算变力的功,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万有引力、重力和弹性力的势能.
(3)掌握动能定理、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掌握运用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力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4)了解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并能处理较简单的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问题.
第四章刚体转动1.
教学内容第一节刚体的定轴转动(1)刚体转动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2)角量与线量的关系第二节力矩转动定律转动惯量(1)力矩(2)转动定律(3)转动惯量及其计算第三节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1)质点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2)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第四节力矩作功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1)力矩作功和功率(2)转动动能(3)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2.
重点难点重点: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难点:应用刚体定轴转动定律求解连接体问题.
3.
基本要求(1)掌握描写刚体定轴转动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并掌握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2)掌握力矩和转动惯量概念,掌握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理.
(3)理解角动量概念,掌握角动量定律,并能处理一般质点在平面内运动以及刚体绕定轴转动情况下的角动量守恒问题(4)理解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动能概念,能在有刚体绕定轴转动的问题中正确地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五章机械振动1.
教学内容第一节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和相位(1)简谐振动满足条件(2)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和相位(3)简谐振动常数的确定第二节旋转矢量(1)旋转矢量的引入(2)利用旋转矢量计算举例第三节简谐运动的能量第四节一维简谐运动的合成拍现象(1)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运动的合成(2)拍现象2.
重点难点重点:描述简谐运动和简谐波的各物理量,简谐振动方程的建立;旋转矢量法;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运动的合成;难点:谐振动方程的建立和特征量的确定.
3.
基本要求(1)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根据受力分析能建立简谐振动的微分方程.
(2)掌握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
根据振动系统特征及初始条件,能确定振动方程中的三个特征量:振幅、初位相和圆频率.
(3)掌握旋转矢量法.
(4)了解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
(5)理解同方向、同频率的两个生产率振动的合成规律.
(6)了解拍现象和频率,了解两个同频率相互垂直简谐振动的合成.
第六章机械波1.
教学内容第一节机械波的基本概念(1)机械波的形式(2)横波与纵波(3)波长、波的周期与频率,物体弹性与波速(4)波线、波面、波前第二节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1)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2)波函数的物理含义第三节波的能量声强级(1)波动能量的传播(2)声强级第四节惠更斯原理波的干涉(1)惠更斯原理(2)波的干涉条件第五节驻波2.
重点难点重点:波的传播规律,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波的干涉现象和规律;难点:波动方程的建立,波的干涉规律.
3.
基本要求(1)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件,了解波动与振动的联系与区别,了解波动过程的几何表式.
(2)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能根据波线上某一点的振动方程,写出波动方程.
(3)理解波动的能量传播特征及波的能量密度能流和能流密度等概念.
(4)理解波的惠更斯原理,理解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现象,掌握波的干涉条件.
(5)了解驻波的形成条件,驻波的特征及驻波与行波的区别.
第七章气体动理论1.
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1)气体的物态参量(2)平衡态理想气体物态方程(3)热力学第零定律第二节物质的微观模型统计规律性(1)分子的线度和分子力(2)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及统计规律性第三节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1)理想气体模型(2)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第四节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第五节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1)自由度(2)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3)理想气体的内能第六节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率(1)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2)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定律(3)三种统计平均速度第七节分子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2.
重点难点重点: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微观本质;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难点:微观统计平均值与宏观参量的联系.
3.
基本要求(1)理解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解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微观模型和统计假设.
(2)掌握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以及宏观量压强和温度的微观本质.
(3)掌握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及内能的概念,并能应用该定量计算理想气体的定压热容、定体热容和内能.
(4)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及速率分布函数和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
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的三种速率;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及最概然速率.
理解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
第八章热力学基础1.
教学内容第一节准静态过程功热量(1)准静态过程(2)气体对外作功(3)热量第二节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1)内能(2)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三节理想气体的等体过程和等压过程(1)等体过程摩尔等体热容(2)等压过程摩尔等压热容第四节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1)等温过程(2)绝热过程(3)绝热线和等温线第五节循环过程卡诺循环(1)循环过程特点(2)热机和致冷机效率(3)卡诺循环第六节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定理(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2)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3)卡诺定理(4)能量品质2.
重点难点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在理想气体各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应用;难点:计算理想气体各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内能改变量.
3.
基本要求(1)掌握功和热量的概念,理解准静态过程,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计算理想气体等体、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和内能的改变量.
(2)理解循环过程的特征及热机效率和致冷机的致冷系数.
理解卡诺循环以及卡诺热机的效率和卡诺致冷机的致冷系数.
(3)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
(4)了解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了解卡诺定理和能量品质.
第九章静电场1.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荷的量子化电荷守恒定律(1)电荷的量子化(2)电荷守恒定律第二节库仑定律第三节电场强度(1)静电场的描述电场强度(2)点电荷的电场强度(3)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4)电偶极子的电场强度第四节电场强度通量高斯定理(1)电场线电通量(2)高斯定理(3)用高斯定理求电场强度第五节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能(1)静电场力作功(2)静电场的环路定理(3)电势能第六节电势(1)电势(2)点电荷电场的电势(3)电势的叠加原理(4)电势的计算第七节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1)等势面(2)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2.
重点难点重点: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应用叠加原理、高斯定理计算带电体的场强;利用电势的定义和叠加原理计算带电体的电势;难点:叠加原理和高斯定理的理解及其应用.
3.
基本要求(1)理解库仑定律和电学单位制.
(2)掌握电场强度的概念和电场的叠加原理.
根据电荷的分布能计算电场强度的分布,理解电偶极子和电偶极矩的概念,能计算电偶极子在均匀电场中的力矩.
(3)掌握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掌握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4)掌握静电场力作功的特点及静电场的环路定理,掌握电势能和电势的概念及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
由电荷的分布,根据电势叠加原理会计算空间电势的分布.
(5)理解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第十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1.
教学内容第一节静电场中的导体(1)静电平衡条件(2)静电平衡时的导体性质(3)静电屏蔽第二节静电场中的电介质(1)电介质对电场的影响(2)电介质的极化极化强度第三节电位移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1)有电介质时高斯定理的推导(2)例题解析第四节电容(1)导体的电容电容器(2)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第五节静电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1)静电场能量计算(2)能量密度2.
重点难点重点:导体和电介质处于静电场中所显示的各种特性,并利用这些特性对导体的电荷分布、电势及电介质中的场强等物理量进行计算;难点:导体处于静电场中电荷分布和电势的计算,电介质高斯定理的应用.
3.
基本要求(1)掌握静电平衡的条件,掌握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的电荷、电势、电场分布.
(2)了解电介质的极化机理,掌握电位移矢量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掌握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并会用它来计算电介质中对称电场的电场强度.
(3)掌握电容器的电容,能计算常见电容器的电容.
(4)理解电场能量密度的概念,掌握电场能量的计算.
第十一章恒定磁场1.
教学内容第一节恒定电流(1)电流电流密度(2)电流的连续性方程恒定电流条件第二节电源电动势第三节磁场磁场能量第四节毕奥-萨伐尔定律(1)电流元毕奥-萨伐尔定律(2)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2)磁矩(4)运动电荷的磁场第五节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1)磁感应线磁通量(2)磁场的高斯定理第六节安培环路定理(1)安培环路定理(2)用安培环路定理求磁感应强度第七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所受的力(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3)带电粒子在电场与磁场中的运动应用举例第八节载流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力(1)安培力国际单位制(2)载流线圈受外磁场的磁力矩第九节磁场中的磁介质(1)磁介质磁化强度(2)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磁场强度(3)铁介质2.
重点难点重点:磁感应强度的计算以及对稳恒磁场的基本规律的理解;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难点: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安培环路定理应用.
3.
基本要求(1)理解恒定电流产生的条件,理解电流密度和电动势的概念.
(2)掌握描述磁场的物理量——磁感强度的概念,理解它是矢量点函数.
(3)理解毕奥-萨伐尔定律,能利用它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磁感强度.
(4)掌握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
掌握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5)理解洛伦兹力和安培力的公式,能分析电荷在均匀电场和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
了解磁矩的概念.
(6)了解磁介质的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了解磁场强度的概念以及在各向同性介质中H和B的关系,理解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
了解铁磁质的特性.
第十二章电磁感应电磁场和电磁波1.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磁感应定律(1)电磁感应定律(2)楞次定律第二节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1)动生电动势(2)感生电动势(3)电子感应加速器涡电流第三节自感和互感(1)自感电动势自感系数(2)互感电动势互感系数第四节磁场能量磁场能量密度(1)磁场能量的计算(2)磁场能量密度定义及计算第五节电磁振荡电磁波(1)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2)平面电磁波的特性(3)电磁波的能量能流密度(坡印廷矢量)(4)电磁波谱2.
重点难点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楞次定律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难点:计算几何形状简单的导体的自感和互感.
3.
基本要求(1)掌握并能熟练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来计算感应电动势,并判明其方向.
(2)掌握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本质.
理解有旋电场的概念.
(3)理解自感和互感的现象,会计算几何形状简单的导体的自感和互感.
(4)理解磁场具有能量和磁能密度的概念,会计算均匀磁场和对称磁场的能量(5)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及其性质第十四章波动光学1.
教学内容第一节相干光(1)光的相干性(2)相干光的获取第二节杨氏双缝干涉劳埃德镜(1)杨氏双缝干涉(2)缝宽的影响空间相干性(3)光程、劳埃德镜和半波损失问题第三节薄膜干涉(1)透镜的作用(2)薄膜干涉条件(3)劈尖、牛顿环第四节迈克尔逊干涉仪(1)迈克尔逊干涉仪(2)等倾干涉第五节光的衍射(1)光的衍射现象(2)惠更斯-菲涅尔原理(3)菲涅尔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第六节单缝衍射第七节圆孔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1)圆孔衍射(2)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的计算第八节衍射光栅(1)光栅(2)光栅衍射条纹的形成(3)衍射光谱第九节光的偏振性马吕斯定律(1)自然光偏振光(2)吸收产生偏光偏振片起偏与检偏(3)马吕斯定律第十节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2.
重点难点重点:杨氏双缝干涉、薄膜等厚干涉的有关原理和应用;单缝衍射、光栅衍射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马吕斯定律;难点:干涉条纹的规律及位置的计算;光栅衍射的成因及特点.
3.
基本要求(1)理解光的相干性、相干无条件及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掌握光程、光程差、半波损失及光的干涉条件.
(2)理解杨氏双缝干涉,能确定干涉条纹在屏上的位置,理解等厚薄膜干涉、等倾干涉以及增透膜和增反膜.
(3)掌握劈尖干涉,能确定的间距,相邻明(或暗)纹对应的膜的原度差等,理解牛顿环、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4)理解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及处理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的半波带法.
理解单缝衍射公式,会分析、确定单缝衍射条纹的位置及缝宽和波长对衍射条纹分布的影响,了解光学仪器的分辩本领.
(5)掌握光栅衍射方程,会确定光衍射各级明纹的位置,理解光栅衍射的缺级现象.
(6)掌握自然光、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
掌握布儒斯特定律和马吕斯定律,理解线偏振光的获得方法和检验方法.
第十五章狭义相对论1.
教学内容第一节伽利略变换式牛顿的绝对时空观(1)伽利略变换式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2)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3)光速依赖于惯性参考系的选取吗第二节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洛仑兹变换(1)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2)同时的相对性和时间延缓(3)长度收缩和时间延缓的实验证明(4)洛仑兹变换洛仑兹速度变换第三节相对论性动量和能量(1)动量与速度的关系(2)狭义相对论力学的基本方程(3)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及其应用(4)能量与动量的关系2.
重点难点重点:狭义相对论时空观;教学难点狭义相对论中质量、动量与速度的关系,以及质量与能量间的关系.
3.
基本要求(1)理解伽里略变换,伽里略相对性原理和经典时空观.
(2)理解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础假设,理解洛仑兹坐标变换,了解洛仑兹速度变换.
(3)理解狭义相对论中同时性的相对性以及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概念.
理解牛顿力学中的进空观和狭义相对论中时空观以及二者的差异.
(4)理解相对论动力学的几个重要结论:动力学基本方程、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能量和质量的关系以及能量和动量的关系.
第十六章量子物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黑体辐射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1)黑体辐射(2)对黑体辐射实验结果的解释经典物理的困难(3)普朗克假设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公式第二节光电效应光的波粒二重性(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2)光子爱因斯坦方程(3)光的波粒二象性第三节康普顿效应第四节氢原子的玻尔理论(1)氢原子光谱的规律(2)氢原子的玻尔理论及其困难第五节德布罗意波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1)德布罗意假设(2)德布罗意波的实验证明(3)德布罗意波的统计解释第六节不确定关系第七节量子力学简介(1)波函数概率密度(2)薛定谔方程(3)一维势阱(4)一维势垒隧道效应2.
重点难点重点: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设;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关系;教学难点对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实验规律的解释;测不准关系.
3.
基本要求(1)了解热辐射的两条实验定律: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以及经典物理理论在说明热辐射的能量按频率分布曲线时所遇到的困难.
理解普朗克量子假设.
(2)理解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规律以及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对这两个效应的解释.
(3)理解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及波尔的氢原子理论.
(4)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了解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及其正确性的实验证实.
(5)了解一维坐标动量不确定关系(6)了解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了解一维定态的薛定谔方程,以及量子力学中用薛定谔方程处理一维无限深势阱等微观物理问题的方法.
四、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质点运动学516第二章牛顿定律516第三章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88第四章刚体定轴转动718第五章简谐振动88第六章机械波88第七章气体动理论66第八章热力学基础88总复习516第九章静电场10212第十章静电场中导体和电介质516第十一章恒定磁场11112第十二章电磁感应718第十四章波动光学11112第十五章狭义相对论44第十六章量子物理66总复习224合计11612128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物理学教程》,作者:马文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月:2006年11月版次;第二版2.
教学参考书:《物理学教程习题与解答》,作者:马文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月:2007年,版次:第二版.
3.
教学参考书:《物理学教程学习指导》,作者:马文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月:2008年1月,版次:第二版.
4.
教学参考书:《大学物理》,作者:张三慧,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年月:1998年,版次:第二版.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教学录像片、CAI课件及教师自己制作的电子教案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们课堂学习的兴趣和课外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结合板书进行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教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层层剖析,主要采用讲要点、讲方法、讲思路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坚持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最后达到"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益.
考核方式:1.
通过联合命题或试题库抽题等命题形式实现教考分离,并组织任课教师密封流水阅卷.
2.
成绩报送实行双及格线制: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50%.
平时成绩由考勤(10%)、作业(20%)、期中考试成绩(20%)和读书笔记四部分组成,设置平时成绩及格线、期末考核成绩及格线,两个及格线均达到的学生通过课程考核.
平时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末考核.
修订人:杨健修订日期:2011.
4.
10审核人:李瑞东、康永刚审核日期:2011.
4.
11《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101/2008102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ExperimentofCollegePhysics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理工类本科开课部门:基础课教学部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物理实验是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课程;是理工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开设物理实验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而且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理工类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2008版)规定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1.
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基本素质,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2.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
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们既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和配合,又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物理实验课作为其他实践课的专业基础课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考虑到课程性质,本科程应在第二、三学期分别开课,需要预先学习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及大学物理部分课程内容三、教学、实验内容与要求本课程应在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一)物理实验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下:大学物理实验应包括普通物理实验(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具体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如下:1.
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能力(1)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能逐步学会用不确定度对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评估(2)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包括列表法、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等.
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普及,应包括用计算机通用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
2.
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例如:长度、质量、时间、热量、温度、湿度、压强、压力、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光强度、折射率、电子电荷、普朗克常量、里德堡常量等常用物理量及物性参数的测量,注意加强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计算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3.
了解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并逐步学会使用例如:比较法、转换法、放大法、模拟法、补偿法、平衡法和干涉、衍射法,以及在近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的其他方法4.
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性能,并能够正确使用例如:长度测量仪器、计时仪器、测温仪器、变阻器、电表、交/直流电桥、通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分光仪、光谱仪、常用电源和光源等常用仪器同时根据自身条件,在物理实验课中逐步引进在当代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现代物理技术5.
掌握常用的实验操作技术例如:零位调整、水平/铅直调整、光路的共轴调整、消视差调整、逐次逼近调整、根据给定的电路图正确接线、简单的电路故障检查与排除,以及在近代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仪器的正确调节6.
适当了解物理实验史料和物理实验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知识(二)能力培养基本要求1.
独立实验的能力——能够通过阅读实验教材、查询有关资料和思考问题,掌握实验原理及方法、做好实验前的准备;正确使用仪器及辅助设备、独立完成实验内容、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逐步形成自主实验的基本能力2.
分析与研究的能力——能够融合实验原理、设计思想、实验方法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归纳与综合.
掌握通过实验进行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分析与研究的能力3.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学习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创新能力——能够完成符合规范要求的设计性、综合性内容的实验,进行初步的具有研究性或创意性内容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分层次教学基本要求上述教学要求,应通过开设一定数量的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或研究性实验来实现.
这三类实验教学层次的学时比例建议大致分别为:60%、30%、10%(各学校可根据本校的特点和需要,做适当调整,建议综合性实验、设计性或研究性实验的学时调整幅度分别不高于25%,并含有一定比例的近代物理实验)1.
基础性实验:主要学习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测量方法、误差与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等,可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各个领域的内容.
此类实验为适应各专业的普及性实验2.
综合性实验:指在同一个实验中涉及到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多个知识领域,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和技术的实验.
此类实验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在基础性实验阶段的学习成果、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提高学生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3.
设计性实验:根据给定的实验题目、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并基本独立完成全过程的实验4.
研究性实验:组织若干个围绕基础物理实验的课题,由学生以个体或团队的形式,以科研方式进行的实验设计性或研究性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全过程、逐步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给定问题的能力(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实验学时的基本要求1.
结合我校实际,物理实验课根据《理工类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2008版)实验学时一般不少于64学时,本课程安排为64学时2.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根据要求基础性实验上课分组采用单人单组实验方式,综合性实验1~2人每组(五)本课程的具体实验内容:Ⅰ、基本理论部分1.
教学内容本部分主要讲述误差的基本理论以及误差的形成及其分类,重点讲述实验过程中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表示以及间接测量结果表示以及有效数字的运算;同时讲述实验过程中实验数据的常用处理方:法列表法、图解法以及逐差法等2.
重点难点重点为实验过程中直接测量结果和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正确表示,以及实验数据的常用处理方法;难点为实验过程中直接测量结果和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正确表示3.
基本要求本部分要求学生掌握误差的基本理论及其分类,学会实验过程中直接测量结果和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正确表示,学会有效数字的正确运算Ⅱ.
操作实验部分实验一基本测量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基本操作实验,主要讲述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物理天平等的工作原理以及基本使用方法,练习物理实验过程中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表示以及有效数字处理,选做部分为练习测量物体的密度,并给出正确表示2.
重点难点重点为讲述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物理天平等的工作原理难点为直接测量结果和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正确表示及有效数字运算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测量工具的原理和基本测量方法,学会利用其测量物体长度等物理量并给出测量结果的正确表示,练习实验报告的写法实验二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基本操作实验,主要讲述如何利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利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方法,巩固测量结果的正确表示,以及光学仪器的基本调节方法2.
重点难点重点为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的原理与方法难点为光学仪器的基本调节技术及其误差处理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如何利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学会利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掌握光学仪器的基本调节方法,同时养成实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精神实验三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基本操作实验,主要讲述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方法,可选做液体的粘度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加强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练习2.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方法难点为实验过程中选择控制好钢球的匀速运动位置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如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方法,理解粘滞系数与温度有关,进一步加强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练习实验四用三线摆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基本操作实验,主要讲述如何利用三线摆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以及验证平行轴定理2.
重点难点重点为利用三线摆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难点为验证平行轴定理3.
基本要求本实验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利用三线摆测量刚体转动惯量的方法和验证平行轴定理的方法,学会日常生活中如何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实验五霍尔效应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基本操作实验,主要讲述霍尔效应形成的机理,验证霍尔电压与工作电流VH-IS关系以及和励磁电流VH-IM的关系,讲述如何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和判断试样的导电类型,载流于浓度及迁移率等2.
重点难点重点为霍尔效应形成的机理及其利用其测量磁场难点为利用霍尔效应测磁场及消除"负效应"造成误差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霍尔效应形成机理,以及如何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和判断式样导电类型.
同时要求学生了解影响实验结论的各种"负效应",以及消除各种"负效应"的方法实验六直流电路的研究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基本操作实验,主要研究电流表内接、外接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比较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研究直流分压电路输出电压和负载大小的关系2.
重点难点重点为直流电路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研究,以及分压电路特性的研究难点为直流电路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研究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会连简单的基本电路,会利用伏安特性曲线判断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以及二极管的类型,给出分压电路会选择合适的分压器来组成电路实验七电子示波器的使用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基本操作实验,主要讲述双通道电子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以及低频信号源的使用方法,讲述如何利用电子示波器进行信号频率和幅值的测量2.
重点难点重点为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利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频率和幅值难点为示波器的工作原理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示波器的基本构造,以及示波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学会利用示波器观察各种波形以及测量信号频率及其幅值.
同时学会低频信号源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示波器观察李莎茹图形和测量信号频率实验八模拟法描绘静电场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基本操作实验,主要讲述何为模拟法,以及如何利用稳恒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2.
重点难点重点为利用稳恒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了解同轴电缆和偶极子电场的分布规律;难点为模拟法成立的工作条件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何为模拟法以及其成立的条件,平且掌握如何利用稳恒电流场描绘静电场,了解同轴电缆和偶极子电场的分布规律实验十惠斯通电桥测电阻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基本操作实验,主要讲述单臂电桥测电阻的工作原理以及何为电桥灵敏度概念,讲述如何消除电桥不等臂造成的测量误差;此外,讲述箱式电桥QJ-23的使用方法2.
重点难点重点为惠斯通电桥的工作原理及其测量电阻方法难点为如何利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及其处理实验误差方法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惠斯通电桥的工作原理,学会自组电桥测电阻,以及利用箱式电桥测电阻,同时要求如何学会消除利用电桥不等臂对于结果造成的误差和结果的正确表示.
实验十一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测棱镜折射率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基本操作实验,通过本实验讲述分光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讲述何为自准法,以及怎样利用自准法调节光学平衡和学会利用最小偏向角测量棱镜折射率2.
重点难点重点为分光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难点为如何利用最小偏向角测棱镜折射率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分光计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学会利用自准法调节光学平衡,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如何利用最小偏向角测量棱镜折射率实验十二利用电位差计测量温差热电偶电源电动势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本实验主要讲述补偿原理,以及如何利用补偿法测量电源电动势,通过UJ-31型电位差计的讲授,讲述如何利用其测量温差热电偶电源电动势以及利用温差电效应来标定温度2.
重点难点重点为UJ-31型电位差计工作原理难点为UJ-31型电位差计使用方法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去学生掌握补偿原理,掌握UJ-31型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会利用UJ-31型电位差计测电动势,同时学会利用温差电效应标定温度.
实验十三空气比热容比γ值的测定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主要讲述如何利用理想气体的热力学循环观测该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以及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比热容比;同时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2.
重点难点重点为利用热力学循环观测该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以及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比热容比难点为热力学循环中绝热膨胀过程放气时间的控制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理想气体的热力学循环过程中状态的变化即基本规律,学会利用绝热膨胀测定空气比热容比,了解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实验十四声速的测定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主要讲述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气体状态参量的关系;以及超声波产生和接收的原理;学习用相位比较法和共振干涉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用逐差法处理数据,知道利用行波法测量声速的方法2.
重点难点重点为学会利用相位比较法和共振干涉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难点为掌握超声波的产生和接受原理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气体状态参量的关系;掌握超声波产生和接收的原理;学习用相位比较法和共振干涉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了解利用行波法测量声速;加深利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实验十五等厚干涉—牛顿环,劈尖干涉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主要讲述等厚干涉的原理,通过等厚干涉的两个特例牛顿环,劈尖干涉了解等厚干涉原理及其图像,学习利用等厚干涉向现象测量牛顿环的曲率半径以及微小长度等2.
重点难点重点为学会利用等厚干涉测量微小长度难点为等厚干涉条纹的形成机理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了解等厚干涉现象,知道等厚干涉的原理,学会利用等厚干涉测量微小长度,加深对于读数显微镜的使用实验十六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与使用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主要讲述等倾干涉现象,通过等倾干涉的原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学会利用其测量微小长度,及其各种光波的波长2.
重点难点重点为掌握迈克逊干涉仪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学会利用其测量微小长度难点为等倾干涉的原理的介绍及其迈克逊干涉仪的原理及其测量方法介绍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等倾干涉的原理以及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学会利用其测量微小长度实验十七利用分光计测量光栅常数/测量白光的光谱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为二选一,主要讲述利用光的衍射现象测量光栅的光栅常数,通过衍射现象,学会利用光栅测量白光的各种光波的波长,进一步加深学习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方法2.
重点难点重点为利用光的衍射现象测量光栅常数的方法/利用光栅测量白光的光谱的方法难点为光的衍射现象及其测量光栅常数的方法/利用光栅测量白光的光谱的方法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利用光的衍射现象测量光栅常数的方法/利用光栅测量白光的光谱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方法实验十八波尔共振实验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专业选做实验,主要研究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研究不同阻尼对于受迫振动影响,观察共振现象,学会利用闪频法测量相位差2.
重点难点重点为对于受迫振动的观察与理解难点为受迫振动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测量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在了解受迫振动的基础上,了解不同阻尼对于受迫振动影响,观察共振现象,了解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学会利用闪频法测量相位差实验十九利用磁阻传感器分析和测量地磁场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专业选做实验,主要通过巨磁阻传感器测量地磁场以及磁偏角2.
重点难点重点为巨磁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难点为地磁场磁场强度的测量以及磁偏角测量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在了解受巨磁阻的含义以及巨磁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学会利用巨磁阻传感器测量地磁场及其磁偏角实验二十密里根油滴实验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近代物理实验,主要讲述利用密里根通过油滴实验测量电子电荷基本方法,介绍这个实验的设计技巧及其理念,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测量电子电荷得基本方法,以及讲述验证电子电荷得不连续型常用方法2.
重点难点重点为介绍密里根油滴实验的原理及其方法难点为密里根油滴实验中油滴的选择技巧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密里根油滴实验的设计技巧与理念,学会利用测量电子电荷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倒证法"以及"斜率法"确定验证电荷的量子性实验二十一夫兰克—赫兹实验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近代物理实验,主要讲述如何利用电子碰撞的方法验证波尔的原子理论,证实原子能级的存在;本实验通过电子与氩原子碰撞验证了氩原子能级的存在,以及如何利用逐差法求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态电位2.
重点难点重点为讲述如何利用电子碰撞方法测量测量氩原子的第一激发态电位难点为夫兰克—赫兹管的工作机理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利用夫兰克—赫兹实验验证及测量氩原子能级的方法,以及其设计思想,学会利用逐差法求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态电位实验二十二利用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近代物理实验,主要讲述如何利用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数以及材料的红限频率,通过本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光电效应2.
重点难点重点为利用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数和材料红限频率的技巧及其方法难点为如何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数和材料红限频率的原理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如何利用光电效应测量朗克常数以及材料的红限频率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光电效应及其应用实验二十三电表的改装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设计实验,主要让学生设计一种方法测量表头内阻,通过表头和电阻箱设计单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通过与标准表校对,给出改装表的校对曲线2.
重点难点重点为让学生设计一种方法测量表头内阻,通过表头和电阻箱设计单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通过与标准表校对,给出改装表的校对曲线难点为让学生设计一种方法测量表头内阻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会利用简单的仪器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改装并校对一个电表,给出校对曲线,学会对于简单实验技术的独立综合独立运用实验二十四直流单臂电桥灵敏度的研究1.
教学内容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为选做实验,主要然学生设计一个自组电桥,结合以前的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学习,自己设计电路,确定两个方面来研究电桥灵敏度与那些因素有关2.
重点难点重点自己设计电路确定影响电桥灵敏度的因素难点自己独立连接线路确定以何种方法讨论这些因素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在学习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基础上,自己设计电路分析影响电桥灵敏度的因素,选择研究方向,研究电桥灵敏度Ⅲ、演示实验部分1.
教学内容本部分为演示性实验,主要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参与的方式,通过角动量守恒验证,驻波形成演示,超声波共振演示,静电演示,静电高压演示,荷质比演示,地磁场演示,偏振光干涉演示,扫描成像原理,晶体声光效应,光的衍射、干涉、光栅等演示,光电趣味实验演示介绍物理学中各种知识应用2.
重点难点重点介绍各种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难点各种演示实验的成功操作3.
基本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通过不同实验演示,了解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广泛中应用,知道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四、课程学时分配实践项目学时基本理论3基本测量3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3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波尔共振实验3用三线摆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3霍尔效应/利用磁阻传感器分析和测定地磁场3直流电路的研究3电子示波器的使用3模拟法描绘静电场3惠斯通电桥测电阻3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测棱镜折射率3利用电位差计测量温差热电偶电源电动势3空气比热容比γ值的测定3声速的测定3等厚干涉—牛顿环,劈尖干涉3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与使用3利用分光计测量光栅常数/测量白光的光谱3密里根油滴实验3夫兰克—赫兹实验/利用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3电表的改装/直流单臂电桥灵敏度的研究3演示实验2考试占用2五、教学参考书(实验指导书、讲义)1.
教学参考书:《大学物理实验》,作者:防灾科技学院物理实验室2.
参考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作者:赵维义;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理工类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防灾科技学院大学物理实验计划开出64学时课程,其中分为两学期开出,第一学期为32学时,包括误差基本理论3学时,实验学时为27学时,含9个基本操作实验,考试占用两学时;第二学期为32学时,包括实验30学时,含10个实验,外加演示实验2学时;共计19个实验本课程采用教学方法.
理论课3学时采用讲授法,操作实验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教师指导与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演示实验部分采用教师讲授、演示与学生参与的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考核、实验报告等)50%和期末成绩50%组成第一学期采用闭卷笔试加实验操作部分组成;第二学期采用开卷笔试加设计部分的考核方式修订人:张新超修订日期:2011.
4.
10审核人:杨健、李瑞东、赵立珍日期:2011.
4.
18《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677课程名称:线性代数/LinearAlgebra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理工、经管类本科相关专业开课部门:基础课教学部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线性代数是高等院校理工、经管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主要讨论有限维空间线性理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在计算机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学习和掌握线性代数的理论和方法,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数学工具,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和扩大实践能力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线性代数中行列式、矩阵、向量等基本理论工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解,并初步掌握利用这些工具解决线性方程组求解、方阵对角化等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线性代数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是许多后续课的基础,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以及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随着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可考虑将本课程与高等数学中的某些部分结合起来讲授,如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也可在多元函数的微分学中介绍其部分应用,如二次型的正定性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行列式1.
教学内容行列式的定义、性质和计算;克拉默法则2.
重点难点重点:利用行列式的性质及按行(列)展开法则计算行列式难点:n阶行列式的计算3.
基本要求掌握二、三阶行列式的计算;了解排列及逆序数的概念,会计算排列的逆序数;理解行列式的定义;掌握行列式的性质及按行(列)展开法则,会运用其计算简单的n阶行列式;了解克拉默法则及其相关推论第二章矩阵及其运算1.
教学内容矩阵的定义;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及其运算规律;方阵的行列式;逆矩阵及其性质;矩阵的分块运算2.
重点难点重点:矩阵的概念及其各种运算和运算规律;逆矩阵的定义及矩阵可逆的判别难点:矩阵的乘法运算;逆矩阵的概念及性质3.
基本要求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零矩阵、单位矩阵、对角矩阵、对称矩阵等特殊矩阵及其性质;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运算、转置运算、方阵的行列式及其运算规律;理解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判别矩阵可逆的充要条件,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了解分块矩阵及其运算规律第三章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1.
教学内容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的解法2.
重点难点重点:利用初等变换求逆矩阵;矩阵的秩的概念;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定理及利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难点:矩阵的秩的定义及性质;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定理3.
基本要求理解矩阵的初等行(列)变换及矩阵等价的概念;掌握用初等变换求逆矩阵的方法;理解矩阵的秩的定义及性质,掌握用初等变换求秩的方法;掌握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定理;掌握用矩阵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的一般方法;了解矩阵方程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第四章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1.
教学内容向量组的线性组合和线性相关性的概念、性质及其判定定理;向量组的最大线性无关组;向量组的秩;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向量空间2.
重点难点重点: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及其判定;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难点: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判定;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3.
基本要求理解维向量和向量组的概念;理解向量组的线性组合的概念,理解一个向量能由一个向量组线性表示的概念及其与线性方程组的联系;理解一个向量组能由另一向量组线性表示的概念及其与矩阵方程的联系;理解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定义;掌握判别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基本方法;理解向量组的秩和最大线性无关组的定义及性质,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求向量组的秩和最大无关组的方法;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概念,并掌握其求法;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通解的结构;了解向量空间及相关概念第五章相似矩阵及二次型1.
教学内容向量的内积、长度和正交性;方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相似矩阵的定义和性质;对称矩阵的对角化;二次型及其标准形;正定二次型2.
重点难点重点:方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矩阵的相似对角化难点: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要条件3.
基本要求了解向量的内积、长度、正交等概念,了解正交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知道施密特正交化方法;理解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了解其性质并掌握其求法;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及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要条件,了解利用正交矩阵将对称矩阵化为对角阵的方法;掌握二次型的概念及其矩阵表示,了解将二次型化为标准形的方法;知道惯性定理和二次型的正定性四、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一、行列式88二、矩阵及其运算88三、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88四、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1010五、相似矩阵及二次型1212总复习22合计46248注:根据实际情况可作适当调整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工程数学——线性代数》,作者:同济大学数学系,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月:2007年5月,第五版2.
教学参考书:《高等代数》,作者: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代数小组,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月:1999年1月,第二版3.
教学参考书:《高等代数习题解》,作者:杨子胥,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年月:2001年9月,修订版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线性代数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配置一定课时的习题课,具体实施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
在教学中应采用引导式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步认识、领会线性代数的内容并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此外,教学中也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讲清基本概念、理论的同时,多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
由于本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书写量很大,因此,在教学手段方面,任课教师可考虑采用黑板书写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但应注意黑板书写仍是线性代数课程的主要教学手段,尤其对于定理证明等理论上的内容,仍要求教师一边书写一边讲解,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顺着教师的思路理解和思考3.
习题课是完成线性代数教学基本要求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借助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解题过程,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在练习中巩固对方法的掌握.
习题课形式可多样化,选讲题型覆盖面要宽4.
作业布置应有一定灵活性,除计算证明外,也可适时布置总结性作业,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认识.
此外,根据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需要,可考虑逐步建立基于试题库等网络资源的在线作业模式本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一定比例综合评定,即总成绩采用百分制,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50%,60分为及格,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考勤、期中测试和课堂提问等项成绩,期末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考核,考题类型包括客观性试题(填空、选择)和主观性试题(证明、计算),全面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技能及理论的理解程度和演算能力,尽可能反映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际水平修订人:刘艳艳修订日期:2011-4-10审核人:王福昌审核日期:2011-4-1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214课程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Theory&MathematicalStatistics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理工、经管类各专业开课部门:基础课教学部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全校理、工和经管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是专门研究和探索客观世界中随机现象中数量关系的一门数学学科,是非随机定量分析所不能替代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有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程提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应用到高等数学中的微分、积分、无穷级数、微分方程等知识,以及线性代数中的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求解等知识,应该在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课程的后面开设.
本科课程的知识为理工、经管系等专业的学科的一些专业课程提供的数学理论与数学基础,适合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
教学内容(1)随机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等概念(2)频率、概率的定义与性质(3)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4)条件概率(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5)独立性及其应用2.
重点难点重点:概率的定义、古典概型、概率的加法和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独立性难点:事件的关系和运算、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的应用3.
基本要求(1)知道随机现象,理解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2)理解事件的频率的概念,了解概率的定义,掌握概率的重要性质(3)掌握简单的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的计算,知道实际推断原理(4)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5)理解事件的独立性概念,掌握一些简单应用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教学内容(1)随机变量(2)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3)分布函数(4)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5)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2.
重点难点重点:常见随机变量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和简单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难点: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的概念,分布律与概率密度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求法3.
基本要求(1)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掌握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会计算与随机变量相联系的事件的概率(2)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的概念,掌握0-1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几何分布,了解帕斯卡分布(负二项分布)和超几何分布(3)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函数的概念,掌握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了解柯西分布、瑞利分布和伽玛分布(4)会求简单的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概率分布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教学内容(1)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的概念(2)边缘分布(3)条件分布(4)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5)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2.
重点难点重点:联合分布、边缘分布的概念,独立性及其应用难点:联合分布、边缘分布概念和条件分布3.
基本要求(1)理解二维随机变量及其的联合分布函数的概念,了解多维随机变量(2)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理解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密度函数(3)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的概念,了解其条件分布,会求其边缘分布及条件分布(4)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的概念(5)会求两个随机变量的简单函数的分布(和、积、最值)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1.
教学内容(1)数学期望及其计算(2)方差及其计算(3)协方差与相关系数(4)矩2.
重点难点重点:期望、方差、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概念、性质和计算难点:期望、方差、矩、协方差、相关系数的概念理解3.
基本要求(1)理解随机变量数学期般、方差、矩、协方差、相关系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与计算方法(2)掌握常见分布(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3)掌握切比雪夫不等式(4)了解协方差矩阵第五章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1.
教学内容(1)大数定律(2)中心极限定理及应用2.
重点难点重点: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及应用难点: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及应用3.
基本要求(1)知道辛钦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了解大数定律在解释频率稳定性、矩估理论基础中的应用.
(2)理解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和棣莫佛—拉普拉斯定理,并会解决简单近似计算问题.
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1.
教学内容(1)总体、样本、统计量的概念(2)直方图和箱线图(3)抽样分布2.
重点难点重点:常用统计量(分布,t分布,F分布)难点:三大统计量分布分布,t分布,F分布的定义与性质.
3.
基本要求(1)理解总体、个体、样本和统计量的概念(2)了解直方图和箱线图的作法(3)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矩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4)掌握分布,t分布,F分布的定义并会查表计算分位数第七章参数估计1.
教学内容(1)点估计(2)估计量的评选标准(3)区间估计(4)单侧置信区间2.
重点难点重点: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难点: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3.
基本要求(1)理解点估计的概念,掌握矩估计法与极大似然估计法(2)理解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等估计量的评选标准(3)理解区间估计的概念,会求单个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置信区间,会求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与方差比的置信区间第八章假设检验1.
教学内容(1)假设检验(2)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2.
重点难点重点:单个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难点: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与方差比的假设检验3.
基本要求(1)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了解假设检验可能产生的两类错误.
(2)掌握单个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了解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与方差比的假设检验四、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88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010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88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66第五章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22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44第七章参数估计66第八章假设检验4448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者:盛骤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月:2008年6月,版次:第四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者:沈恒范,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月:2003年4月,版次:第四版2.
教学参考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作者:茆诗松,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月:2008年7月,版次:第一版《概率论基础》,作者:李贤平,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月:1997,版次:第二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作者:魏宗舒,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月:1983年10月,版次:第一版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精讲多练.
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与现代"ppt、统计软件"教学手段相互结合方式2.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考核方式,试卷密封后按评分标准阅卷3.
本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50%.
修订人:王福昌修订日期:2011-4-10审核人:赵宜宾审核日期:2011-4-22《数字逻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10301课程名称:《数字逻辑》/《DigitalLogic》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防灾仪器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与任务《数字逻辑》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该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主干课程.
数字逻辑课程阐明了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设计方法,以门电路构成的逻辑电路的"经典方法"作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以全加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计数器、寄存器以及存储器等较复杂的逻辑器件来构成更复杂的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二、和相关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大学物理》,后续课程为《网络工程》、《智能监控》、《网络新技术》.
通过大学物理中的电路的学习,为数字逻辑课程奠定良好的电路集成基础;通过数字逻辑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的网络工程等课程的设备原理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数字逻辑电路基础1.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学逻辑电路概述第二节数制与编码第三节逻辑代数基础第四节逻辑函数的化简2.
重点难点重点:逻辑代数难点:逻辑函数3.
基本要求(1)掌握逻辑代数基本定律和基本运算规律,了解逻辑函数的各种表达式,掌握利用逻辑代数和卡诺图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的方法.
第二章组合逻辑电路1.
教学内容第一节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第二节加法器第三节数值比较器第四节编码器第五节译码器第六节数据选择器第七节数据分配器2.
重点难点重点:加法器、编码器、数字选择器难点:加法器、编码器、数字选择器3.
基本要求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ROM与可编程逻辑器件1.
教学内容第一节只读存储器第二节可编程器件基础第三节可编程阵列逻辑第四节通用阵列逻辑GAL第五节PLD设计方法及步骤数组2.
重点难点重点:可编程器件难点:可编程器件3.
基本要求掌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理解编程过程.
第四章触发器1.
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RS锁存器第二节钟控锁存器第三节主从触发器第四节边沿触发器第五节触发器的功能转换2.
重点和难点重点:触发器的概念和功能难点:触发器的概念和功能3.
基本要求掌握触发器的基本类型及状态描写,了解触发器的简单应用.
第五章时序逻辑电路1.
教学内容第一节同步时序电路分析第二节同步时序电路设计第三节同步计数器电路及其应用第四节异步时序电路分析第五节寄存器电路及其应用2.
重点和难点重点:时序电路设计难点:时序电路设计3.
基本要求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第六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1.
教学内容第一节555定时器第二节脉冲信号产生第三节单稳态电路第四节施密特触发电路第五节集成门组成的肪冲波形电路2.
重点和难点重点:脉冲波形的分析和变换难点:脉冲波形的分析和变换3.
基本要求掌握脉冲异步时序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第七章模/数及数/模转换电路1.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模转换电路第二节模数转换电路第三节模数及数模转换电路应用2.
重点和难点重点:数模转换原理难点:数模转换原理3.
基本要求掌握数模转换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第八章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初步1.
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数学系统设计概述第二节常用设计工具软件第三节VHDL语言编程基础第四节基本逻辑电路的VHDL设计第五节系统设计实例2.
重点和难点重点:VHDL.
难点:VHDL.
3.
基本要求(1)了解现代电路设计概念(2)掌握VHDL语言(3)了解系统设计方法四、主要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数字逻辑电路基础606第二章组合逻辑电路606第三章ROM与可编程逻辑器件606第四章触发器606第五章时序逻辑电路606第六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606第七章模/数及数/模转换电路606第八章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初步606共计48048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逻辑电路》,郑阿奇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
参考书:《逻辑电路基础》,孙燕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其间适当安排1-2次习题答疑,课程为考试课,期末考核采取闭卷形式,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应用关键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自学、上习题课等教学形式.
最终成绩由平时出勤和提问、作业、期中考试以及期末卷面成绩汇总计算.
平时出勤和提问10%作业20%期中考试20%期末卷面成绩50%修订人:姜运芳修订日期:2011年10月审核人:王新刚审核日期:2011年10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919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CLanguageProgramming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80学时/5学分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课程的地位:《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
其内容以C程序设计语法知识和程序设计技术的基本方法为主,同时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等方面的内容.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日后从事程序设计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理论学习和编程训练,使学生掌握C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语法知识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熟练使用开发工具,初步具有应用C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本课程主要相关的知识点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数值表示及数制、逻辑代数基础、数据结构基础、计算机软硬件基础.
后续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C语言概述1.
教学内容第一节C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1)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2)C语言发展过程第二节C语言简介(1)C语言特点(2)C程序的基本结构(3)C程序的书写规则第三节上机运行C程序(1)运行C程序的步骤(2)C程序开发环境(3)调试C程序2.
重点难点重点:C程序的基本结构和C程序的运行步骤难点:编写简单的C程序及调试C程序3.
基本要求了解C语言的历史,熟悉TURBOC++3.
0或VisualC++6.
0集成环境的使用;掌握C程序的基本结构和C程序的运行步骤;掌握编写简单的C程序的方法;掌握调试C程序的方法.
第二章程序的灵魂—算法1.
教学内容第一节算法概述(1)算法的概念(2)算法的特性第二节怎样表示一个算法(1)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2)用流程图表示算法(3)用N-S流程图表示算法(4)用伪代码表示算法(5)用计算机语言表示算法第三节程序设计方法(1)结构化程序设计(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
重点难点重点:使用流程图、N-S流程图、伪代码表示算法难点: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3.
基本要求理解算法的特征;理解用流程图、N-S流程图、伪代码表示算法;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第三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1.
教学内容第一节C语言的数据类型(1)数据类型概述(2)整型(3)浮点型(4)字符型第二节常量与变量(1)常量和符号常量(2)枚举常量(3)变量(4)变量赋初值第三节运算符与表达式(1)C语言运算符简介(2)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3)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4)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5)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2.
重点难点重点:整型数据、浮点型数据、字符型数据的定义及使用;各种数据类型常量的使用及符号常量的使用;算数、赋值、逗号运算符及表达式的使用;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难点:算术表达式中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和运算规则3.
基本要求掌握C语言中的整型数据、浮点型数据、字符型数据的定义及使用;掌握各种数据类型常量的使用及符号常量的使用;了解枚举常量的使用时机;了解枚举类型的定义;了解C语言的所有运算符及其优先级次序;掌握算术、赋值、逗号运算符及表达式的使用;掌握算数表达式中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和运算规则;掌握算术、赋值、逗号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
第四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1.
教学内容第一节C语言语句(1)控制语句(2)函数调用语句(3)表达式语句(4)空语句(5)复合语句第二节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1)putchar函数(2)getchar函数第三节格式输入与输出(1)printf函数(2)scanf函数2.
重点难点重点:C语言语句;C语言中不同数据类型的输入输出方法难点:格式输入与输出3.
基本要求理解C语言语句;熟练掌握C语言中不同数据类型的输入输出方法;掌握格式输入输出函数中的格式控制符.
第五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1.
教学内容第一节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1)关系运算符及其优先次序(2)关系表达式第二节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1)逻辑运算符及其优先次序(2)逻辑表达式第三节if语句(1)if语句的3种形式(2)if语句的嵌套(3)条件运算符第四节switch语句(1)switch语句的形式(2)switch语句的嵌套2.
重点难点重点:关系运算符及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及逻辑表达式;if语句;条件运算符;switch语句难点:if语句的嵌套;switch语句的嵌套3.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关系、逻辑表达式的用法;熟练掌握if语句及switch语句的用法;掌握if语句及switch语句的嵌套.
第六章循环控制1.
教学内容第一节循环结构(1)while语句(2)do…while语句(3)for语句第二节循环的嵌套(1)几种循环的比较(2)循环嵌套的形式第三节流程的转移控制(1)goto语句(2)break与continue语句(3)exit()函数2.
重点难点重点:while、do…while、for循环语句;循环的嵌套;break和continue语句的运用;难点:break和continue语句的运用;循环的嵌套3.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当型循环(while)、直到型循环(do-while)和步长型循环(for)的用法;掌握break和continue语句的运用;了解goto语句及exit()函数;能熟练使用循环结构编制程序;掌握循环的嵌套.
第七章数组1.
教学内容第一节一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1)一维数组的定义(2)一维数组的引用(3)一维数组的初始化第二节二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1)二维数组的定义(2)二维数组的引用(3)二维数组的初始化第三节字符数组(1)字符数组的定义(2)字符数组的引用(3)字符数组的初始化(4)字符串和字符串结束标志(5)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6)字符串处理函数2.
重点难点重点: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字符数组的使用难点: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3.
基本要求掌握数组的定义,数组元素的引用、赋值、输入和输出方法;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掌握与数组有关的插入、删除、排序、查找等常用算法.
第八章函数1.
教学内容第一节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1)无参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2)有参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3)空函数第二节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1)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2)函数的返回值第三节函数的调用(1)函数调用的方式(2)对被调用函数的声明和函数原型(3)函数的嵌套调用(4)函数的递归调用第四节数组作为函数参数(1)数组元素作函数实参(2)数组名作函数实参(3)多维数组名作函数实参第五节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1)局部变量(2)全局变量第六节变量的存储类别(1)动态存储方式与静态存储方式(2)auto变量(3)用static声明局部变量(4)register变量(5)用extern声明外部变量(6)用static声明外部变量第七节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1)内部函数(2)外部函数2.
重点难点重点:函数的定义及函数的调用方法;数组做函数参数;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的使用;变量的存储类别难点:变量的存储类别;递归程序设计的方法3.
基本要求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掌握数组做函数参数方法;掌握变量的存储类别,理解变量的作用域,理解递归程序设计方法;了解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的作用及使用.
第九章预处理命令1.
教学内容第一节宏定义(1)不带参数的宏定义及宏展开(2)带参数的宏定义及宏展开第二节"文件包含"处理(1)"文件包含"的功能(2)"文件包含"的形式第三节条件编译(1)条件编译的功能(2)条件编译的形式2.
重点难点重点:不带参数与带参数的宏定义方法及宏展开方法;文件包含的使用方法难点:条件编译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机3.
基本要求掌握带参数与不带参数宏定义的使用方法及宏展开方法;掌握文件包含的使用方法;理解条件编译的使用时机;了解条件编译的形式.
第十章指针1.
教学内容第一节指针的概念(1)地址与指针(2)指针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3)指针的运算第二节指针与函数(1)指针做函数的参数(2)返回指针值的函数(3)指向函数的指针第三节指针与数组(1)指向数组元素的指针(2)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3)多维数组与指针第四节指针与字符串(1)字符串的表示形式(2)字符指针(3)字符指针与字符数组第五节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1)指针数组的概念(2)指向指针的指针(3)指针数组做main函数的参数第六节指针数据类型和指针运算小结(1)指针数据类型小结(2)指针运算小结(3)void指针类型2.
重点难点重点:指针变量的定义、引用;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函数、指针与字符串的关系及相应类型指针变量的使用;指针数组的使用.
难点:用指针访问变量、数组以及处理字符串及函数的方法3.
基本要求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与引用;掌握指针与变量,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字符串的关系;掌握用指针作为函数参数的方法,有关指针的算法.
第十一章结构体与共用体1.
教学内容第一节结构体类型与结构体变量(1)结构体类型的定义(2)结构体变量的定义与初始化(3)结构体变量的引用(4)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5)用typedef定义类型第二节结构体数组(1)结构体数组的定义(2)结构体数组的初始化(3)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针(4)结构体数组的应用第三节动态数据结构(1)链表概述(2)建立动态链表(3)输出链表(4)对链表的删除操作(5)对链表的插入操作第四节共用体(1)共用体的概念(2)共用体变量的引用方式(3)共用体类型数据的特点2.
重点难点重点:结构体与共用体类型数据的定义和引用方法;结构体数组的定义及使用;动态数据结构的使用难点:动态数据结构的使用3.
基本要求掌握结构体与共用体类型数据的定义和引用方法;掌握结构体数组的定义及使用;理解动态数据结构的使用第十二章位运算1.
教学内容第一节位运算符和位运算(1)"按位与"运算符(2)"按位或"运算符(3)"异或"运算符(4)"取反"运算符(5)左移运算符(6)右移运算符(7)位运算赋值运算符第二节位运算方法(1)位运算举例(2)不同长度的数据进行位运算(3)位段2.
重点难点重点:运算符及位运算方法难点:位段3.
基本要求了解位运算的含义;掌握运算符的使用;掌握简单的位运算;了解位段的使用时机及使用方法.
第十三章文件1.
教学内容第一节文件的基本概念(1)文件的定义(2)文件的类别第二节文件操作(1)文件的打开与关闭(2)文件的读写(3)文件的定位(4)出错检测2.
重点难点重点: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写等文件的操作函数的使用方法难点:文件类型指针的概念;文件的基本操作3.
基本要求掌握文件与文件类型指针的概念,掌握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写等文件的操作函数的使用方法;掌握文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用字符读写、字符串读写、格式读写和二进制读写方式进行文件操作.
四、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C语言概述224第二章算法101第三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437第四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24第五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426第六章循环控制426第七章数组426第八章函数627第九章预处理命令224第十章指针6512第十一章结构体与共用体6410第十二章位运算224第十三章文件426总结+测试0213合计4732180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版次3;2.
推荐教材:《C语言大学实用教程》,苏小红,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版次2;3.
教学参考书:《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版次3.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教学方法:1.
讲授法: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现场编程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启发法:抛出或引导出问题,启发学生找到答案或解决方法.
3.
作业法:理论课讲授完后给学生留课后作业,以题库作业为主,精讲多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自主学习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
任务驱动法:注重上机内容和理论课的衔接,提前公布上机内容,让学生想好算法后上机实践验证这些程序正确与否,节约上机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
最终成绩由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平时作业(使用题库)、考勤成绩组成,比例如下:期末笔试成绩:50%期中考试成绩:20%作业成绩:20%考勤成绩:10%附录: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为C语言程序设计理论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上机调试程序的能力.
要求学生代码量达到2000行以上.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过程熟悉C程序开发环境;编写、编译及调试程序等;编写若干简单程序22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C语言数据类型,如何定义这些类型的变量,对变量的赋值方法;常量的使用(普通常量及符号常量);C语言的有关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43顺序结构程序设计C程序的顺序结构;赋值、输入、输出语句;输入输出格式;24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关系运算符及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及逻辑表达式;if语句;switch语句;25循环控制while、do-while和for循环的用法;break和continue语句的运用26数组数组的定义,数组元素的引用、赋值、输入和输出方法;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与数组有关的插入、删除、排序、查找等常用算法27函数函数的定义方法;函数的声明及函数的调用方法;主调函数和被调函数之间的参数传递方式48编译预处理宏定义方法;文件包含处理方法;条件编译方法19指针指针的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的使用;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的使用510结构体与共用体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结构体类型数组的定义和使用;共用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枚举类型使用411文件利用常用的文件操作函数进行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取、写入等操作;利用错误检测函数进行程序的异常处理212测试题库抽题进行在线测试2合计32修订人:白灵修订日期:2011年10月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年10月《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583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Principleofdatabase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针对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系统讲述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
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及其标准语言SQL、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概念和方法、关系规范化理论、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数据库恢复和并发控制等事务管理基础知识,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要求在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熟练使用SQL语言在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行数据库操作;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使学生具有设计数据库模式以及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前导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本课程后续课程:《Web应用技术》.
联系与分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与本课程主要相关的知识点包括:程序设计方法学.
《数据结构》课程中与本课程主要相关的知识点包括:数据存储结构.
《离散数学》课程中与本课程主要相关的知识点包括:集合论与图论.
本课程与后续课程中主要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后台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库系统概述(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四个基本概念(2)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第二节数据模型(1)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2)两大类数据模型(3)常用的数据模型第三节数据库系统结构(1)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2)数据系统三级模式结构与二级映像功能第四节数据库系统的组成2.
重点和难点重点:(1)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2)ER方法(3)关系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4)数据库系统结构难点:(1)ER方法(2)数据库系统结构3.
基本要求(1)了解数据库系统兴起和发展(2)掌握概念模型相关基本概念(3)理解数据模型的分类及表示方法(4)掌握E-R方法第二章关系数据库1.
教学内容第一节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1)关系(2)关系模式(3)关系数据库关系操作(1)基本的关系操作(2)关系数据语言的分类关系的完整性(1)实体完整性(2)参照完整性(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第四节关系代数(1)传统的集合运算(2)专门的关系运算2.
重点和难点重点:(1)关系模式的基本概念(2)关系操作(3)三类完整性的概念(4)专门的关系运算难点:(1)关系模式的概念(2)专门的关系运算3.
基本要求(1)了解关系及关系操作(2)掌握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的概念及实施方法(3)理解传统的集合运算(4)掌握专门的关系运算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
教学内容第一节SQL概述(1)SQL的基本概念(2)SQL的产生、发展与特点第二节数据定义(1)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2)索引的建立与删除第三节数据查询(1)单表查询(2)连接查询(3)嵌套查询(4)集合查询第五节数据更新(1)插入数据(2)修改数据(3)删除数据第六节视图(1)视图的概念与作用(2)视图的定义、查询与更新2.
重点难点重点:(1)数据定义的方式(2)数据查询的各种方法(3)数据更新的方法(4)视图的定义、查询及更新难点:(1)连接查询、嵌套查询(2)视图的概念及作用3.
基本要求(1)了解SQL的产生、发展和特点(2)掌握数据定义的方法(3)掌握数据查询的各种方法(4)掌握数据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方法(5)理解视图的概念及作用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1.
教学内容第一节计算机安全性概述(1)计算机系统的三类安全性(2)安全标准简介数据库安全性控制(1)用户标识与鉴别(2)存取控制(3)自主存取控制方法(4)授权与回收(5)数据库角色(6)强制存取控制方法第三节视图机制第四节审计第五节数据加密第六节统计数据库安全性2.
重点难点重点:(1)计算机三类安全性问题(2)数据库安全性控制方法(3)统计数据库的安全性难点:(1)数据库安全性控制方法(2)统计数据库安全性问题3.
基本要求(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三类安全性问题及安全标准(2)掌握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五种方法(3)理解视图机制(4)了解审计、数据加密方法,(5)理解统计数据库安全性问题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1.
教学内容第一节实体完整性(1)实体完整性定义(2)实体完整性检查与违约处理第二节参照完整性(1)参照完整性定义(2)参照完整性检查与违约处理第三节用户自定义完整性(1)属性上的约束条件定义、检查和违约处理(2)元组上的约束条件定义、检查和违约处理第四节触发器(1)触发器的概念与作用(2)触发器的定义、激活与删除2.
重点难点重点:(1)实体完整性的定义、检查和违约处理(2)参照完整性的定义、检查和违约处理(3)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的定义、检查和违约处理(4)触发器的定义、激活和删除难点:(1)三类完整性的定义及实施方法(2)触发器的概念及实施方法3.
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库三类完整性的基本概念及实施方法(2)理解触发器的概念、掌握触发器的激活与删除方法第六章关系数据库理论1.
教学内容第一节规范化(1)函数依赖、码、范式的概念(2)1NF、2NF、3NF、BCNF、4NF的概念(3)多值依赖、4NF第二节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1)模式分解(2)模式分解算法2.
重点难点重点:(1)规范化的必要性(2)函数依赖、码、范式和多值依赖的概念(3)1NF、2NF、3NF、BCNF、4NF的概念(4)模式分解难点:(1)各级范式的概念(2)规范化的方法(3)模式分解3.
基本要求(1)理解规范化的含义和作用(2)掌握分析关系模式范式等级的方法(3)掌握规范化理论(4)掌握优化数据库模式设计的方法第七章数据库设计1.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库设计概述(1)数据库设计的特点与方法(2)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3)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各级模式第二节需求分析(1)需求分析的任务与方法(2)数据字典第三节概念结构设计(1)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2)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3)视图的集成第四节逻辑结构设计(1)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2)数据模型的优化(3)设计用户子模式第五节数据库的物理设计(1)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与方法(2)关系模式存取方法的选取(3)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4)评价物理结构第六节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1)数据的载入和应用程序的调试(2)数据库的试运行(3)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2.
重点难点重点:(1)数据库设计步骤(2)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各级模式设计方法(3)概念模型的设计方法(4)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方法(5)数据模型的优化(6)物理设计的内容与方法难点:(1)数据字典的概念(2)E-R图的设计(3)数据模型的优化(4)数据库存储结构的确定3.
基本要求(1)了解数据库设计在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2)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第八章数据库编程1.
教学内容第一节嵌入式SQL(1)嵌入式SQL的处理过程、与主语言间的通信(2)使用游标与不用游标的SQL语句(3)动态SQL第二节存储过程(1)存储过程的概念与作用(2)存储过程的定义、使用与管理第三节ODBC编程(1)ODBC工作原理(2)ODBC工作流程2.
重点难点重点:(1)嵌入式SQL的处理过程(2)动态SQL(3)存储过程的概念及实施(4)ODBC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难点:(1)嵌入式SQL(2)存储过程的运用3.
基本要求(1)了解嵌入式SQL的处理过程(2)理解存储过程的概念及类型(3)掌握使用ODBC来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的方法(4)掌握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各种编程方法第十章数据库恢复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事务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数据库恢复概述第三节故障的种类恢复的实现技术(1)数据转储(2)登记日志文件恢复策略(1)事务故障的恢复(2)系统故障的恢复(3)介质故障的恢复第六节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第七节数据库镜像2.
重点难点重点:(1)事务的基本概念及ACID特性(2)故障的类型(3)数据库恢复的实现技术(4)数据库故障恢复的策略和方法(4)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难点:(1)数据库恢复的实现技术(2)日志文件的登记规则及使用方法(3)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3.
基本要求(1)了解数据库恢复技术的重要性(2)掌握事务的基本概念和事务的ACID性质(3)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掌握恢复数据库的策略和方法第十一章并发控制1.
教学内容第一节并发控制概述第二节封锁第三节活锁和死锁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1)可串行化调度(2)冲突可串行化调度第五节两段锁协议第六节封锁的粒度(1)多粒度封锁(2)意向锁2.
重点难点重点:(1)并发操作产生的数据不一致性(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的确切含义.
(2)封锁协议与数据一致性的关系(3)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概念难点:(1)两段锁协议与串行性的关系、与死锁的关系(2)具有意向锁的多粒度封锁方法的封锁过程3.
基本要求(1)了解数据库并发控制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牢固掌握并发控制的基本概念四、课程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绪论4003第二章关系数据库4207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6219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3205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3205第六章关系数据库理论6006第七章数据库设计64111第八章数据库编程4206第九章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4206第十章数据库恢复技术3003第十一章并发控制3003合计4616264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高教出版社,2006年5月,版次:第4版2.
教学参考书:《数据库系统概论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王珊朱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次:第一版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本课采用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之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以及实验教学.
用于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和方法及应用的课堂讲授约占总学时的90%的时间.
习题课、案例分析讨论、研究分析报告、实验操作约占总学时的10%的时间本课程为考试课.
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50%.
平时成绩由考勤(10%)、作业(20%)和期中考试成绩(20%)组成.
本课程的考核方法,即逐步建立标准化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
在考核形式上,注重过程考核,突出能力考核,适当引入应用实例进行考核,强化实践教学考核.
附录:数据库原理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为数据库原理理论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据库原理的理论知识、并能联系实践,应用于实际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训练学生基于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开发与管理的能力,要求学生代码量达到500行以上.
数据库原理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认识DBMSSQLSERVER的安装与基本使用,初步了解其安全性及系统架构22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数据定义、数据操作、视图的操作43数据库安全性使用SQL对数据进行安全性控制24数据库完整性使用SQL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25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在SQLSERVER中进行实际数据库的设计开发46数据库编程存储过程的编写与应用、通过ODBC访问数据库2合计16修订人:张艳霞修订日期:2011年10月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年10月《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579课程名称:数据结构/DataStructures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80学时/5学分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数据结构是针对计算机类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概念及其有关算法,培养学生利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具体应用问题的能力.
同时能够编制、调试具有一定难度的中型程序,以培养良好的软件工程习惯和面向对象的软件思维方法.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后续课程为《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等相关课程.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结构的兴起和发展第二节数据结构的研究对象第三节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1)数据结构(2)抽象数据类型第四节算法及算法分析2.
重点难点重点:(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2)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二者的关系(3)算法及特性(4)大O记号的表示难点:(1)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和使用(2)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3.
基本要求(1)了解数据结构的兴起和发展(2)掌握数据结构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3)理解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4)掌握算法及其特性;描述算法的基本方法;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分析方法第二章线性表1.
教学内容第一节线性表的逻辑结构(1)线性表的定义(2)线性表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第二节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实现(1)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顺序表(2)顺序表的实现第三节线性表的链接存储结构及实现(1)线性表的链接存储结构——单链表(2)单链表的实现第四节顺序表和单链表的比较(1)时间性能比较(2)空间性能比较第五节线性表的其他存储方法(1)循环链表(2)双链表第六节应用举例(1)顺序表的应用举例——符号表(2)单链表的应用举例——一元多项式求和2.
重点难点重点:(1)顺序存储结构和链接存储结构的基本思想(2)基于顺序表和单链表基本操作的实现(3)基于顺序表和单链表基本操作的时间性能分析(4)顺序表和单链表之间的比较难点:(1)线性表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2)基于单链表的算法设计,尤其是要求算法满足一定的时间性能和空间性能(3)双链表操作的实现3.
基本要求(1)掌握线性表的定义及其逻辑特征(2)理解线性表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3)掌握顺序表的存储结构,基本操作算法及时间性能(4)掌握单链表的存储结构,基本操作算法及时间性能(5)掌握顺序表和单链表的比较方法和结论(6)掌握循环链表和双链表的存储方法(7)理解静态链表和间接寻址的存储方法(8)理解顺序表类、单链表类与线性表抽象数据类型之间的关系第三章栈和队列1.
教学内容第一节栈(1)栈的逻辑结构(2)栈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实现(3)栈的链接存储结构及实现(4)顺序栈和链栈的比较第二节队列(1)队列的逻辑结构(2)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实现(3)队列的链接存储结构及实现(4)循环队列和链队列的比较第三节应用举例(1)栈的应用举例——递归(2)队列的应用举例——火车车厢重排2.
重点难点重点:(1)栈和队列的操作特性(2)栈和队列基本操作的实现难点:(1)两栈共享空间的实现(2)循环队列的组织及队空和队满的判定条件3.
基本要求(1)掌握栈的定义及其操作特性(2)理解栈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3)掌握顺序栈和链栈的实现方法(4)理解两栈共享空间(5)掌握队列的定义及其操作特性(6)理解队列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7)掌握循环队列和链队列的实现方法第四章串1.
教学内容第一节串的逻辑结构(1)串的定义(2)串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第二节串的存储结构(1)串的顺序存储结构(2)串的链接存储结构第三节串的模式匹配算法(1)朴素的模式匹配算法(2)改进的模式匹配算法2.
重点难点重点:串的模式匹配算法难点:改进的模式匹配KMP算法3.
基本要求(1)掌握串的定义及其基本概念(2)理解串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3)理解串的存储方法(4)理解BF算法和KMP算法的执行过程第五章数组和广义表1.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组(1)数组的定义(2)数组的存储结构与寻址第二节矩阵的压缩存储(1)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2)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第三节广义表(1)广义表的逻辑结构(2)广义表的存储结构及实现第四节应用举例(1)数组的应用举例——幻方2.
重点难点重点:(1)数组的寻址方法(2)特殊矩阵、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方法(3)广义表中求表头和表尾的方法难点:(1)稀疏矩阵压缩存储的转置算法(2)广义表的存储结构3.
基本要求(1)掌握数组的定义(2)理解数组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3)掌握二维数组的存储结构及寻址方法(4)理解三维及以上数组的存储结构及寻址方法(5)掌握特殊矩阵和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方法及寻址方法(6)掌握广义表的定义及基本概念(7)掌握广义表的存储结构(8)了解广义表基本运算的实现第六章树和二叉树1.
教学内容第一节树的逻辑结构(1)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2)树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3)树的遍历第二节树的存储结构(1)双亲表示法(2)孩子表示法(3)双亲孩子表示法(4)孩子兄弟表示法第三节二叉树的逻辑结构(1)二叉树的定义(2)二叉树的基本性质(3)二叉树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4)二叉树的遍历第四节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及实现(1)顺序存储结构(2)二叉链表(3)三叉链表(4)线索链表第五节树、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第六节应用举例(1)二叉树的应用举例——哈夫曼树及哈夫曼编码2.
重点难点重点:(1)二叉树的性质(2)二叉树和树的存储表示(3)二叉树的遍历及算法实现(4)树与二叉树的转换关系(5)哈夫曼树及应用难点:(1)二叉树遍历算法的非递归实现(2)基于二叉树的遍历实现二叉树的其他操作(3)线索二叉树(4)树的基本操作的实现3.
基本要求(1)掌握树的定义及其基本术语(2)理解树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3)掌握树的各种存储方法;树和森林的遍历方法(4)掌握二叉树的定义及特点;基本性质(5)理解二叉树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6)掌握二叉树的各种存储方法、遍历方法及实现(7)掌握树、森林、二叉树之间的转换方法(8)掌握哈夫曼树的构造方法和哈夫曼编码方法第七章图1.
教学内容第一节图的逻辑结构(1)图的定义和基本术语(2)图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3)图的遍历第二节图的存储结构及实现(1)邻接矩阵(2)邻接表(3)十字链表(4)邻接多重表(5)边集数组(6)图的存储结构比较第三节图的连通性(1)无向图的连通性(2)有向图的连通性(3)生成树和生成森林第四节应用举例(1)最小生成树(2)最短路径(3)AOV网与拓扑排序(4)AOE网与关键路径2.
重点难点重点:(1)图的基本术语(2)图的各种存储表示(3)图的两种遍历思想及算法(4)图的各种应用难点:(1)运用图的遍历算法解决图的其他相关问题(2)最小生成树算法;最短路径算法(3)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算法3.
基本要求(1)掌握图的定义及其基本术语(2)理解图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3)掌握图的各种存储方法,遍历方法(4)掌握最小生成树算法;最短路径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求解过程(5)掌握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求解过程第八章查找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查找的基本概念(2)查找算法的性能第二节线性表的查找技术(1)顺序查找(2)折半查找(3)斐波那契查找(4)插值查找第三节树表的查找技术(1)二叉排序树(2)平衡二叉树第四节散列表的查找技术(1)概述(2)散列函数的设计(3)处理冲突的方法(4)散列查找的性能分析(4)开散列表与闭散列表的比较2.
重点难点重点:(1)折半查找的过程及性能分析(2)二叉排序树的构造及查找方法(3)平衡二叉树的调整方法(4)散列表的构造和查找方法(5)各种查找技术的时间性能及对比难点:(1)二叉排序树的删除操作(2)平衡二叉树的调整方法3.
基本要求(1)掌握顺序查找技术和折半查找技术(2)掌握二叉排序树的定义,基本操作算法及时间性能(3)掌握平衡二叉树的定义及调整方法(4)掌握散列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处理冲突的方法第九章排序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排序的基本概念(2)排序算法的性能第二节插入排序(1)直接插入排序(2)希尔排序第三节交换排序(1)起泡排序(2)快速排序第四节选择排序(1)简单选择排序(2)堆排序第五节归并排序(1)二路归并排序的非递归实现(2)二路归并排序的递归实现第六节各种排序方法的比较2.
重点难点重点:(1)各种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2)各种排序算法的执行过程(3)各种排序算法的设计(4)各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5)各种查找技术之间的比较难点:(1)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等算法的设计(2)快速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的分析3.
基本要求(1)掌握直接插入排序算法,起泡排序算法及时间性能(2)掌握快速排序算法,简单选择排序算法及时间性能(3)掌握堆排序算法,二路归并排序算法及时间性能(4)掌握各种排序方法的比较及结论第十章索引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索引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线性索引技术(1)稠密索引(2)分块索引(3)多重表(4)倒排表第三节树形索引(1)2-3树(2)B-树(3)B+树2.
重点难点重点:(1)各种索引结构的构造方法(2)各种索引结构基本操作的执行过程(3)各种索引结构的适用情况难点:(1)B-树的插入和删除操作(2)B+树的插入和删除操作3.
基本要求(1)掌握稠密索引和分块索引及其查找过程(2)掌握多重表和倒排表的基本思想(3)掌握2-3树的定义及其特性,基本操作及时间性能分析(4)掌握B-树和B+树的定义及二者的区别四、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绪论40004第二章线性表40228第三章栈和队列40228第四章串20226第五章数组和广义表30216第六章树和二叉树802212第七章图602614第八章查找技术60208第九章排序技术802010第十章索引技术20002习题答疑00022共计470161780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数据结构(C++版)》,王红梅、胡明、王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次:12.
教学参考书:《数据结构(C++版)学习辅导与实验指导》,王红梅、胡明、王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次:13.
教学参考书:《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耿国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次:1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其间安排1-2次习题答疑本课程为考试课.
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50%.
平时成绩由考勤(10%)、作业(20%)和期中考试成绩(20%)组成.
附录: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数据结构课程实验为数据结构理论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着眼于理论与应用结合,帮助学生在面对实际应用问题时,能够合理地选择、运用和设计数据结构,实现可重用的抽象数据类型,并以此为基础开发软件.
本课程对于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均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期间要求学生代码量达到900行以上.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线性表及其应用设计一元多项式的加法的演示程序.
实现抽象数据类型——多项式的元素,以及构造一元多项式并进行求和运算.
22栈和队列及其应用设计一个病人就诊的演示程序.
实现抽象数据类型——患者,以及设计程序操作界面,实现挂号、就诊、查看和退出功能.
23字符串及其应用设计一个字符串加密和解密的演示程序.
要求使用动态数组方式存储字符串,依据已知的字母映射表实现加密及解密功能.
24数组的表示和运用设计一个对称矩阵乘法(C=A*B)的演示程序.
要求压缩存储矩阵A和B,矩阵C以二维动态数组的方式存储.
25二叉树及其应用实现一个简单的哈夫曼编码/译码器.
要求根据一段电文设计哈弗曼编码,并能用该编码对一段给定的电文进行译码.
26图及其应用设计一个能为新生指路的校园自动导游程序.
要求用图来表示一个校园内各种地名及其相对位置,实现校园内主要地点的遍历,并能求解任意两个地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27查找算法的设计与实现设计一个微型电子字典.
要求实现字典的加入、查找和删除等操作,并能在屏幕上输出操作前后的结果.
28排序算法的比较与实现设计班级学习成绩排名程序.
要求实现M个班级、每个班级N个学生在本班级以及全体考生中的成绩排名.
测试数据2合计16修订人:杨颖修订日期:2011年11月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年11月《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082课程名称: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操作系统是针对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操作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了解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理解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分析或设计操作系统和其它应用软件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在《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后,对专业基础知识进行综合与提升,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专业基础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的研究型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专业学术视野,并为《嵌入式系统基础》等高级应用或特定应用领域的课程的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
教学内容第一节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1)操作系统的目标(2)操作系统的作用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简单操作系统(2)分时系统(3)实时系统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1)并发性(2)共享性(3)虚拟技术(4)异步性第四节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处理机管理功能(2)存储器管理功能(3)设备管理功能(4)文件管理功能第五节OS结构设计(1)传统的操作系统结构(2)客户/服务器模式(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4)微内核OS结构2.
重点难点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特点.
难点:各类操作系统的特点和概念.
3.
基本要求要求了解OS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特征以及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掌握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特点和概念;理解操作系统的分类,掌握各类操作系统的特点;了解操作系统的结构.
第二章用户接口1.
教学内容第一节命令控制界面接口(1)联机命令的类型(2)联机命令的操作方式第二节图形用户界面接口(1)图形化用户界面(2)桌面、图标和任务栏(3)窗口(4)对话框第三节程序接口(1)系统调用(2)系统调用的类型及实现2.
重点难点重点: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shell命令语言及系统调用.
难点:shell命令语言及系统调用.
3.
基本要求理解用户接口的概念;了解联机命令接口、shell命令语言;理解系统调用.
第三章进程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进程的概念(1)程序的顺序执行及其特征(2)前趋图(3)程序的并发执行及其特征第二节进程控制块和进程的状态(1)进程的状态及变化(2)进程控制块第三节进程的控制(1)进程的创建(2)进程的终止(3)进程的阻塞与唤醒(4)进程的挂起与激活第四节进程同步(1)进程同步的基本概念(2)信号量机制(3)信号量的应用(4)管程机制第五节经典的进程同步问题(1)生产者—消费者问题(2)哲学家进餐问题(3)读者—写者问题第六节进程通信(1)进程通信的类型(2)消息传递通信的实现方法(3)消息传递系统实现中的若干问题(4)消息缓冲队列通信机制第七节线程(1)线程的基本概念(2)线程间的同步和通信(3)线程的实现方式(4)线程的实现2.
重点难点重点:进程的定义和状态、进程的控制、用PV操作实现进程的同步与互斥.
难点:PV操作实现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线程与进程的区别.
3.
基本要求理解进程的概念和特征;掌握进程的状态及状态转换;了解进程控制块及主要内容、进程控制原语;掌握临界区概念及临界区的设计原则;掌握信号量的概念,PV操作的含义以及应用PV操作实现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掌握利用PV操作解决前趋关系;理解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哲学家就餐问题、读者与写者问题;了解进程间的通信;理解线程的概念.
第四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
教学内容第一节调度的基本概念(1)作业概念及作业的状态(2)分级调度(3)调度的功能与时机(4)调度原则与性能衡量第二节调度算法(1)先来先服务和短作业(进程)优先调度算法(2)高优先权优先调度算法(3)基于时间片的轮转调度算法第三节实时调度算法(1)实现实时调度的基本条件(2)实时调度算法的分类(3)常用的几种实时调度算法第四节多处理机调度(1)多处理机系统的类型(2)多处理机系统调度方式第五节死锁(1)死锁的产生(2)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第六节解决死锁的方法(1)预防死锁(2)避免死锁(3)死锁的检测与解除2.
重点难点重点: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功能及其相关算法、死锁的防止和避免.
难点:处理机调度算法、解决死锁的方法.
3.
基本要求掌握高级、中级、低级调度的基本概念以及调度的职责、算法和常用算法;了解选择调度算法和方式的若干准则;了解实时调度和多处理机调度方法;掌握引起死锁的因素、死锁的防止、死锁的避免、死锁的检测、死锁的解除;掌握银行家算法,能够灵活运用银行家算法解决死锁问题.
第五章存储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1)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2)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第二节分区式存储管理(1)固定式分区(2)可变式分区(3)地址变换与内存保护(4)分区式存储管理的优缺点第三节页式存储器(1)静态页式存储管理(2)动态页式存储管理(3)指令存取速度与页面大小问题(4)存储保护(5)页式存储管理的优缺点第四节淘汰算法与抖动现象(1)淘汰算法(2)抖动现象与工作集第五节段式存储器(1)静态段式存储管理(2)动态段式存储管理(3)分段和分页的主要区别(4)段的信息共享(5)段的动态链接(6)段式存储管理的内存保护(7)段式存储管理的优缺点第六节段页式存储器(1)实现原理(2)段页式存储管理的其他问题2.
重点难点重点:不同存储管理方式下如何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重定位、虚拟存储、淘汰算法.
难点:淘汰算法3.
基本要求掌握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的基本概念;理解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掌握重定位的基本概念及其要点,理解逻辑地址与绝对地址;理解分区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存储保护方法、主存空间的分配及分配算法;理解分区管理的地址变换过程;掌握页式存储管理的分页和分块,理解页表的构造和作用,了解快表;掌握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变换过程,理解页式存储管理的空间分配与回收;理解段式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掌握虚拟存储器的实现原理;理解分页式虚拟存储器的实现;掌握常用的页面调度算法;了解分段式虚拟存储器.
第六章设备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设备管理概述(1)设备的分类(2)设备管理的目标(3)I/0系统的层次结构第二节数据传送控制方式(1)程序直接控制方式(2)中断控制方式(3)DMA控制方式(4)通道控制方式第三节中断处理与设备驱动程序(1)中断处理过程(2)设备驱动程序第四节缓冲技术(1)缓冲引入的原因(2)缓冲的种类(3)缓冲池的管理第五节设备分配(1)逻辑I/O系统(2)设备分配中的数据结构(3)设备分配的原则(4)设备分配程序(5)Spooling技术2.
重点难点重点:独占设备的分配、设备使用方式、虚拟设备的实现.
难点:虚拟设备的实现.
3.
基本要求掌握共享设备、独占设备和虚拟设备;理解设备使用的特性;掌握设备使用的方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通道方式和DMA方式);掌握缓冲的概念;掌握虚拟设备实现.
第七章文件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和文件系统(1)文件及文件的分类(2)文件管理系统(3)文件系统的结构第二节文件的逻辑结构(1)无结构文件(2)顺序文件(3)索引文件(4)直接文件第三节文件的物理结构(1)连续文件(2)链接式文件(3)索引文件第四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1)位示图法(2)空闲表法(3)空闲链表法第五节文件目录管理(1)文件控制块的内容(2)目录结构(3)目录管理第六节文件共享和保护(1)索引结点共享方式(2)符号链接文件共享方式(3)文件的保护第七节磁盘管理与调度(1)磁盘性能简述(2)磁盘调度算法2.
重点难点重点: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和磁盘调度算法.
难点: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和磁盘调度算法.
3.
基本要求理解文件和文件系统的相关概念;掌握文件的存取方法;了解文件的目录结构;理解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掌握存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了解文件操作、文件的保护和保密;理解文件的共享;掌握磁盘管理与调度.
四、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3003第二章用户接口2204第三章进程管理84214第四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84315第五章存储管理84214第六章设备管理6006第七章文件管理6208合计4116764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小丹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次:第三版2.
教学参考书:《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版次:修订版《操作系统教程——原理和实例分析》,孟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次:第二版《操作系统原理与实例分析》,李芳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演示与多媒体教学相接合,配合实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使教学由单一方是转化为多元方式,由单向交流转化为多向交流,由灌输式转化为启发式,结合学习的认知过程,激发学生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随时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做到在以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
本课程为考试课,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50%.
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10%)、作业(20%)、期中考试成绩(20%)和读书笔记四部分组成.
附录:操作系统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是《操作系统》课程的配套教学环节,是一个重点的不可缺的实践环节.
通过本实验课的实践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系统实现的认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功能,并具有分析实际操作系统、设计、构造和开发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代码量达到600行以上.
操作系统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命令控制界面通过MS-DOS系统的练习,熟悉命令控制界面;观看DOS单道运行方式;对比Windows系统,观看多道程序同时运行的方式.
22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用程序模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43处理机调度算法与死锁的避免模拟在单处理器情况下的处理器调度,可任选一调度算法,加深对进程调度相关思想的理解;采用银行家算法实现死锁的避免44动态页式存储管理的模拟编写一个模拟的动态页式存储管理程序,实现对动态页式存储的淘汰算法的模拟(在先进先出淘汰算法、最近最少使用淘汰算法、最不经常使用淘汰算法三种算法中至少选择一种进行模拟),并计算算法的缺页率.
45磁盘调度算法的模拟用程序模拟磁盘的调度过程,并计算各磁盘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算法、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扫描算法和循环扫描算法的平均寻道长度.
2合计16修订人:邢丽莉修订日期:2011年11月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年11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396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PRINCIPLESOFCOMPUTERORGANIZATION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专业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计算机组成原理》是针对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技术,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对培养学生设计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先修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
本课程培养学生设计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开拓学生的专业学术视野,并为今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
教学内容第一节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2)冯.
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3)计算机的工作步骤第二节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1)机器字长(2)存储容量(3)运算速度2.
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组成的概貌和框架、计算机的工作过程难点:计算机组成的框架、计算机的工作过程3.
基本要求(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2)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和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3)掌握计算机硬件的机器字长的概念和存储容量的计算.
(4)理解计算机组成的框架和工作过程.
第二章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1.
教学内容第一节计算机的发展史(1)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2)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第二节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2)工业控制和实时控制(3)多媒体技术(4)人工智能(5)计算机的展望2.
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应用难点:计算机的应用3.
基本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2)理解计算机的应用.
第三章系统总线1.
教学内容第一节线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总线的基本概念(2)片内总线(3)系统总线(4)通信总线第二节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1)总线特性(2)总线性能指标(3)总线标准第三节总线结构(1)单总线结构(2)多总线结构(3)总线结构举例第四节总线的判优控制和通信控制(1)总线判优控制(2)总线通信控制2.
重点难点重点:总线结构、总线的判优控制和通信控制难点:总线的判优控制和通信控制3.
基本要求(1)了解总线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性能指标.
(2)理解总线结构.
(3)理解并掌握判优控制和通信控制.
(4)理解并掌握解决通信双方如何获知传输开始和结束,以及通信双方如何协调配合的方法.
第四章存储器1.
教学内容第一节主存储器(1)存储器分类(2)存储器的层次结构(3)半导体存储芯片简介(4)随机存取存储器(5)只读存储器(6)存储器与CPU的连接(7)存储器的校验(8)提高访存速度的措施第二节高速缓冲存储器(1)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结构(2)Cache-主存地址映射(3)替換策略第三节辅助存储器(1)磁记录原理和记录方式(2)磁表面存储器的性能指标2.
重点难点重点:主存储器的原理、CPU与存储器的连接、Cache-主存地址映射、辅助存储器的原理难点:CPU与存储器的连接、Cache-主存地址映射3.
基本要求(1)了解存储器的分类和层次结构.
(2)理解静态和动态RAM、ROM、Cache.
(3)掌握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4)掌握Cache-主存地址映射.
第五章输入输出系统1.
教学内容第一节外设概述(1)输入输出系统的发展概况(2)输入输出系统的组成(3)I/O设备与主机的联系方式(4)I/O设备与主机信息传送的控制方式第二节I/O接口(1)接口的功能和组成(2)接口类型第三节程序查询方式(1)程序查询流程(2)程序查询方式的接口电路第四节程序中断方式(1)中断的概念(2)I/O中断的产生(3)程序中断方式的接口电路(4)I/O中断处理过程(5)中断服务程序的流程第五节DMA方式(1)DMA方式的特点(2)DMA接口的功能和组成(3)DMA的工作过程(4)DMA接口的类型2.
重点难点重点: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难点:周期窃取、CPU响应中断和允许周期挪用的时间3.
基本要求(1)了解I/O设备与主机的联系方式和信息传送控制方式.
(2)了解I/O接口的功能和组成及类型.
(3)理解并掌握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
第六章计算机的运算方法1.
教学内容第一节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1)无符号数(2)有符号数第二节数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1)定点表示(2)浮点表示第三节定点运算(1)移位运算(2)加法与减法运算(3)乘法运算(4)除法运算第四节浮点运算(1)浮点加减运算(2)浮点乘除法运算2.
重点难点重点:有符号数、无符号数、定点数和浮点数的各种表示、移位、定点补码加减运算、定点补码Booth算法、定点补码加减交替除法难点:原码、补码、反码及移码的表示范围、定点补码Booth算法、定点补码加减交替除法3.
基本要求(1)理解并掌握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
(2)理解并掌握数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
(3)理解并掌握定点运算、浮点运算.
第七章指令系统1.
教学内容第一节机器指令(1)指令的一般格式(2)指令字长第二节操作数类型和操作类型(1)操作数类型(2)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放方式(3)操作类型第三节寻址方式(1)指令寻址(2)数据寻址第四节指令格式设计(1)设计指令格式应考虑的各种因素(2)指令格式设计第五节RISC技术(1)RISC的产生和发展(2)RISC的主要特征(3)RISC和CISC的比较2.
重点难点重点:寻址方式、指令格式设计难点:指令格式设计3.
基本要求(1)理解机器指令的一般格式及其在存储器中的存放方式.
(2)理解并掌握各种寻址方式.
(3)掌握设计指令格式的方法(4)了解RISC技术.
第八章CPU的结构和功能1.
教学内容第一节CPU的结构(1)CPU的功能(2)CPU结构框图(3)CPU的寄存器第二节指令周期(1)指令周期的基本概念(2)指令周期的数据流第三节指令流水(1)指令流水原理(2)流水线性能2.
重点难点重点:指令周期、指令流水难点:指令周期、指令流水3.
基本要求(1)了解CPU的功能和内部结构.
(2)理解指令周期.
(3)理解指令流水及多发技术.
第九章微程序设计1.
教学内容第一节微程序控制单元工作原理(1)微程序设计思想的产生(2)微程序控制单元框图及工作原理(3)微指令的编码方式(4)微指令序列地址的形成第二节微指令格式(1)静态微程序设计和动态微程序设计(2)微程序设计举例2.
重点难点重点:微程序控制器在设计思想、硬件组成及其工作原理难点:确定微指令格式、编制微指令的码点3.
基本要求(1)了解微程序设计.
(2)理解微程序控制器在设计思想.
(3)了解硬件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四、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22第二章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11第三章系统总线325第四章存储器12214第五章输入输出系统628第六章计算机的运算方法12618第七章指令系统66第八章CPU的结构和功能33第九章微程序设计347共计481664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附光盘)》,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版次:第二版;2.
教学参考书:《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次:第四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蒋本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次:第二版.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本课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增加FLASH演示,让学生能形象地理解概念;以问题驱动,启发式教学,活跃课程气氛.
本课程为考试课,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形式.
期末总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50%.
附录: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实验结合计算机中几大功能部件的组织而设置,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化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具体地深化理解计算机中各功能部件的功能、组织原理和操作控制原理,从而掌握计算机单机系统的硬件组织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硬件基础实验介绍实验箱的结构及使用方法22总线控制实验输入/输出设备、存储器和加法器协调运用数据总线23存储器读写实验运算器和存储器协同工作24移位运算实验运算器的移位运算25运算器实验运算器所有运算功能46微程序控制器原理实验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27微程序设计实验微程序设计方法2合计16修订人:张兵修订日期:2011.
10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
10《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390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ComputerNetwork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80学时/5学分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的基本方法,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培养在TCP/IP协议工程和L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且了解网络新技术的最新发展.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综合运用这两个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
基于本课程内容涉及前期知识的需要,其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续课程为《网络与信息安全》等课程.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论1.
教学内容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发展概述(1)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三个阶段(2)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通信子网(2)资源子网第三节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第四节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2)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指标第五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网络体系结构的的形成(2)OSI/RM参考模型(3)TCP/IP参考模型2、重点难点重点:(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2)网络拓扑结构(3)网络性能指标(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念及OSI模型难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念及OSI模型3、基本要求(1)了解网络的发展现状(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3)掌握因特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及网络的分类(4)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念及OSI模型第二章物理层1.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2)信道的基本概念(3)信道的极限容量第二节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1)双绞线(2)同轴电缆(3)光缆(4)无线第三节信道复用技术(1)频分复用(2)时分复用(3)波分复用(4)码分复用第四节数字传输系统(1)脉码调制PCM体制(2)同步光纤网第五节宽带接入技术(1)XDSL技术(2)光纤同轴混合网2、重点难点重点:(1)物理层的功能(2)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3)信道复用技术(4)宽带接入技术难点:信道复用技术3、基本要求(1)了解物理层的基本概念(2)了解数字传输系统及宽带接入技术(3)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4)理解不同传输媒体及应用场合(5)掌握信道复用技术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2)封装成帧(3)透明传输(4)差错控制第二节点对点协议PPP(1)PPP协议的特点(2)PPP帧格式(3)PPP协议的工作状态第三节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1)CSMA/CD协议(2)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3)以太网的MAC层(4)扩展的以太网第四节高速的以太网(1)100BASE-T以太网(2)吉比特以太网(3)10吉比特以太网2、重点难点重点:(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2)PPP协议帧格式(3)CSMA/CD工作原理.
难点:CSMA/CD工作原理3、基本要求(1)了解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及功能(2)理解PPP协议(3)理解高速以太网采用的技术(4)掌握CSMA/CD工作原理(5)掌握扩展以太网的方法及技术第四章网络层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层提供两种服务(1)虚电路服务(2)数据报服务第二节网际协议IP(1)分类的IP地址(2)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3)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4)IP数据报格式第三节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1)划分子网(2)构造超网第四节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1)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2)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3)状态链路路由选择协议第五节IP多播(1)IP多播的基本概念(2)多播路由选择协议第六节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1)虚拟专用网VPN(2)网络地址转换NAT2、重点难点重点:(1)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的方法(2)ICMP协议的用途(3)路由选择协议的工作过程难点:(1)构造超网(2)路由选择协议的工作过程3、基本要求(1)了解网络层提供两种服务的区别(2)理解路由选择协议的功能(3)掌握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的方法(4)掌握ICMP协议的用途(5)掌握VPN和NAT的概念及功能第五章运输层1.
教学内容第一节运输层的概述(1)运输层的功能(2)运输层的端口(3)运输层的协议第二节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UDP概述(2)UDP首部格式第三节传输控制协议TCP(1)TCP概述(2)TCP连接(3)TCP报文段格式第四节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1)停止等待协议(2)回退N协议(3)选择重传协议(4)滑动窗口第五节TCP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1)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2)拥塞控制的几种方法2、重点难点重点:(1)UDP和TCP协议的工作原理(2)TCP可靠传输技术(3)TCP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所采用技术难点:(1)TCP可靠传输技术(2)TCP流量控制3、基本要求(1)了解运输层协议的功能(2)理解UDP和TCP协议的不同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3)理解TCP可靠传输的工作过程(4)掌握TCP中的流量控制技术(5)掌握拥塞控制所采用的技术第六章应用层1.
教学内容第一节域名系统DNS(1)域名系统概述(2)域名结构(3)域名服务器第二节文件传输协议FTP(1)FTP概述(2)FTP的工作原理第三节万维网WWW(1)万维网概述(2)统一资源定位器URL(3)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第四节电子邮件(1)电子邮件概述(2)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3)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IMAP(4)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第五节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1)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概述(2)DHCP的工作原理第六节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SNMP的工作原理2、重点难点重点:(1)DNS协议工作原理及应用(2)WWW服务原理及应用(3)SMTP协议工作原理及应用(4)DHCP协议工作原理及应用难点:(1)SMTP协议的工作原理(2)DHCP协议的工作原理3、基本要求(1)了解应用层协议的功能(2)了解SNMP的工作过程(3)熟练掌握DNS、FTP、WWW、SMTP、DHCP协议工作原理及应用第七章网络安全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安全面临问题(1)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2)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第二节两类密码体制(1)对称密钥密码体制(2)公钥密码体制第三节数字签名和鉴别(1)数字签名(2)鉴别第四节密钥分配(1)对称密钥的分配(2)公钥的分配第五节因特网使用安全协议(1)网络层安全协议(2)运输层安全协议(3)应用层安全协议2、重点难点重点:(1)两类密钥体制(2)数字鉴名和鉴别(3)密钥分配的工作过程;难点:(1)数字鉴名和鉴别(2)密钥分配的工作过程3、基本要求(1)了解当前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2)了解因特网使用的安全协议(3)掌握数字鉴名和鉴别的工作原理(4)掌握密钥分配的工作过程(5)熟练掌握两类密钥体制第八章音频/视频服务1.
教学内容第一节音频/视频服务的概述(1)多媒体信息特点(2)音频/视频服务的类型第二节流式存储音频/视频(1)具有元文件的万维网服务器(2)媒体服务器(3)实时流式协议RTSP第三节交互式音频/视频(1)IP电话概述(2)实时运输协议RTP(3)实时运输控制协议RTCP(4)改进"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2、重点难点重点:(1)流式存储音频/视频工作原理(2)交互式音频/视频的工作过程难点:流式存储音频/视频工作原理3、基本要求(1)了解当前网络上的音频/视频服务的工作过程(2)理解交互式音频/视频的工作过程(3)熟练掌握流式存储音频/视频工作原理和所采用协议.
第九章无线网络1.
教学内容第一节无线局域网WLAN(1)无线局域网的组成(2)局域网的物理层(3)局域网的MAC层协议(4)局域网的MAC帧第二节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WPAN的概述(2)两种WPAN类型第三节无线城域网WMAN(1)WMAN概述(2)WMAN标准2、重点难点重点:(1)无线局域网WLAN的组成及工作过程(2)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的工作过程及应用场合难点:无线局域网WLAN的组成及工作过程3、基本要求(1)了解当前无线网络的应用(2)了解无线城域网所采用的技术(3)理解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的工作过程及应用场合(4)掌握无线局域网WLAN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第十章下一代网络1.
教学内容第一节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1)IPV6概述(2)IPV6的主要特点(3)IPV6的地址表示方法(4)IPV6的基本首部第二节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1)MPLS产生背景(2)MPLS工作原理2、重点难点重点:(1)缓解IP地址耗尽采用的方法(2)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的地址空间分配方法及灵活首部的扩展(3)MPLS的工作原理难点:MPLS的工作原理3、基本要求(1)了解当前网络面临的IP地址耗尽问题(2)掌握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的地址空间分配方法及灵活首部的扩展(3)掌握MPLS的工作原理四、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概论426第二章物理层628第三章数据链路层82212第四章网络层102214第五章运输层102214第六章应用层448第七章网络安全628第八章视频/音频服务44第九章无线网络44第十章下一代网络22小计5816680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推荐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9月;版次:第五版2、教学参考书:《计算机网络》,吴功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次:第二版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授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之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教学,在进行理论教学中,尽可能地将实际中的应用项目分解贯穿教学的始终,使理论教学生动易理解.
2、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笔试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50%.
平时成绩由考勤(10%)、作业(20%)和期中考试成绩(20%)组成.
附录: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为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网络诊断技术、组建网络技术、协议数据包结构、网络服务配置及常用网络安全技术等,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具备组建网络、网络服务配置、网络协议数据包分析、网络安全防范等能力.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网络诊断技术采用网络诊断命令进行网络状态诊断22制作双绞线组建局域网制作直通线和交叉线,组建局域网23捕获数据包分析一用协议分析器捕获数据包进行链路层及网络层数据包结构分析24VLAN划分及RIP协议应用用虚拟器实现VLAN划分,使用RIP协议将服务器配置成路由器25捕获数据包分析二用协议分析器捕获数据包进行传输层数据包结构分析26网络服务综合配置实现WEB/FTP/DNS网络服务配置27DHCP和邮件服务器配置DHCP服务器及邮件服务器配置28数字证书和PGP的应用应用数字证书收发邮件,应用PGP软件加密和解密邮件2合计16修订人:庞国莉修订日期:2011年10月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年10月《网络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10046课程名称:《网络工程专业导论》/《IntroductiontoNetworkEngineering》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16学时/1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与任务《网络工程专业导论》是一门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知识的基本框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动向、本专业就业基本形势、本校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等;掌握本院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其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合理选修专业课程作好准备,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促进对网络工程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二、和相关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
通过学习专业定位、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法等内容,对本专业有一个总体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起到引导作用.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介绍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1)具有的专业知识(2)具备的专业技能(3)培养的人才类型第二节网络工程专业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2)能力要求(3)素质要求第三节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介绍(1)公共基础课(2)素质拓展课程(3)学科(专业)基础课(4)专业必修课(5)专业限选课(6)专业任选课(7)集中实践教学(8)公共选修课2.
重点难点重点: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难点:网络工程专业的各课程内容介绍3.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掌握各课程大概学习内容,并初步确定自己的研究兴趣.
第二章专业技能分析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工程阶段划分(1)产品设计/开发阶段(2)建设阶段(3)应用/维护阶段第二节网络工程专业的五种技能分析(1)网络硬件设备研发能力(2)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能力(3)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4)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能力(5)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与评估能力2.
重点难点重点:网络工程全阶段分析难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五种技能3.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工程专业的五种技能,并掌握五种技能达到的能力、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与课程.
第三章就业分析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去向(1)网络设备的研发、销售以及售前后的技术支持(2)网络的规划设计、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维护技术支持(3)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4)网络规划设计、大型网络维护(5)网络管理维护第二节网络工程专业的市场形势(1)所需人才分析(2)就业岗位分析(3)企业、公司分析第三节就业方向选择(1)网络设备生产企业(2)网络系统集成商(3)网络软件企业(4)网络运营商(5)其它第四节就业岗位选择(1)网络硬件开发工程师(2)网络协议软件工程师、网络协议研究工程师(3)网络应用开发工程师(4)网络规划设计工程师(5)网络管理工程师(6)系统集成工程师(7)综合布线工程师(8)网络安全工程师(9)技术支持工程师(10)网站开发工程师(11)网页设计师(12)网站管理员(13)售前工程师(14)销售工程师第五节网络工程专业的任职要求(1)社会能力要求(2)方法能力要求(3)专业能力要求2.
重点难点重点:招聘公司设置的相应职位难点:招聘公司设置的相应职位的任职要求、任职资格3.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形势、掌握任职所需能力并初步规划自己的学习方向.
第四章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学习路线图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1)网络工程专业基础课程(2)网络工程专业必修课程(3)网络工程专业选修课程第二节网络工程专业的各课程间的联系(1)网络工程专业的各课程的地位(2)和相关课程的分工与联系2.
重点难点重点: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难点:网络工程专业的各课程间的联系3.
基本要求了解课程概貌,掌握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其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第五章网络工程专业的相关认证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工程专业的认证考试(1)网络工程专业的相关认证(2)认证注意的问题第二节思科认证体系(1)CCNA:CiscoCertifiedNetworkAssociate,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2)CCNP:CiscoCertifiedNetworkProfessional,思科认证资深网络工程师(3)CCIE:CiscoCertifiedInternetworkExpert,思科认证网络专家(4)CCIP:CiscoCertifiedInternetworkProfessional,思科认证资深互联网工程师(5)CCDA:CiscoCertifiedDesignAssociate,思科认证设计工程师(6)CCDE:CiscoCertifiedDesignExpert,思科认证设计专家(7)CCDP:CiscoCertifiedDesignProfessional,思科认证资深设计工程师(8)CCSP:CiscoCertifiedSecurityProfessional,思科认证资深安全工程师(9)CCVP:CiscoCertifiedVoiceProfessional,思科认证资深语音工程师第三节华为认证体系(1)HCNE:HuaweiCertifiedNetworkEngineer,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2)HCSE:HuaweiCertifiedSeniorNetworkEngineer,华为认证高级网络工程师(3)HCIE:HuaweiCertifiedInternetworkExpert,华为认证网络互联专家第四节红帽认证体系(1)RHCT:RedHatCertifiedTechnician,红帽认证技师(2)RHCE:RedHatCertifiedEngineer,红帽认证工程师(3)RHCA:RedHatCertifiedArchitect,红帽认证架构师(4)RHCSS:RedHatCertifiedSecuritySpecialist,红帽认证安全专家第五节安全认证体系(1)记忆式密码认证(2)PIN码认证(3)智能卡认证(4)生物识别认证(5)双因素认证2.
重点难点重点:网络工程专业的各种认证难点:各认证考试内容及要求具备的专业技能3.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工程专业的相关认证.
第六章网络工程专业学习方法与经验1.
教学内容第一节专业特点(1)网络工程专业特点(2)我校七门专业平台课(3)与计算机相关其他专业的区别第二节各个课程的特点与学习办法(1)各个课程的特点(2)各个课程的学习方法(3)一些学习经验2.
重点难点重点:各个课程的特点与学习办法难点:区分各课程不同的学习方法,借鉴高效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经验3.
基本要求了解专业特点、各课程学习方法,逐渐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七章网络工程专业考研1.
教学内容第一节考研方向(1)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电路与系统第二节考研内容(1)高数、英语、政治全国统考(2)不同方向的专业课第三节考研准备(1)首先要确定报考专业和研究方向(2)根据所选方向选择想要报考的学校(3)最终确定报考学校,或者适合报考什么学校(4)根据报考学校准备科目的复习第四节考研注意事项(1)制定考研复习计划、选择复习用书(2)应考策略准备(3)知己知彼确定目标(4)制定计划缓解焦虑(5)复试准备2.
重点难点重点:相关专业的考研方向难点:不同考研方向的考试科目及考试形式3.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工程专业考研方向、考试内容及准备方法.
第八章网络工程专业职业规划1.
教学内容第一节专业特点(1)与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与电路与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就业岗位特点(1)网络设备的研发、销售以及售前后的技术支持(2)网络的规划设计、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维护技术支持(3)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4)网络规划设计、大型网络维护(5)网络管理维护第三节就业选择(1)就业方向选择(2)就业岗位选择第四节结合自身专业制作职业规划(1)职业规划的作用(2)如何做自己的职业规划2.
重点难点重点:职业规划的作用难点:如何做自己的职业规划3.
基本要求了解本专业特点、就业岗位特点、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作出自己的职业规划,为以后的就业选择做准备.
四、主要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介绍22第二章专业技能分析22第三章就业分析22第四章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学习路线图22第五章网络工程专业的相关认证22第六章网络工程专业学习方法与经验22第七章网络工程专业考研22第八章网络工程专业职业规划22合计1616五、教材与教参1.
自编讲义.
2.
教学参考书:《计算机导论》,黄国兴,陶树平,丁岳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版次:2.
3.
教学参考书:《计算机网络技术导论》王宣政,谢晓燕,赵婧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8,版次:1.
4.
教学参考书:《物联网导论》,刘云浩,科学出版社,2010.
12,版次:1.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教学方法,为考试课程.
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各占50%.
修订人:杨秋格修订日期:2011年9月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年10月《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943课程名称:服务器配置与管理/ServerConfigurationandManagement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与任务《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是一门针对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研究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下各种服务器的搭建、配置与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对各种网络服务器会安装、会操作、会配置、会管理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在今后的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中能顶岗操作的技能.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前导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后续课程:Linux系统与网络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
联系与分工:学生在学习完大学计算机基础之后,可以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以及各种服务器的搭建、配置与管理,培养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为Linux系统与网络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WindowsServer2003R2的安装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WindowsServer2003概述(1)WindowsServer2003的版本(2)WindowsServer2003R2的特点WindowsServer2003的安装与配置(1)安装前的准备(2)安装WindowsServer2003R2(3)网络服务的添加与管理配置网络协议(1)网卡(2)设置IP地址信息安全配置向导与系统升级(1)网络安全配置向导(2)系统补丁升级设置第五节WindowsServer2003服务器的管理(1)MMC管理控制台(2)WindowsServer2003系统管理2.
重点难点重点:WindowsServer2003的安装与配置、服务器的管理难点:安全配置向导相关概念和RAID概念的理解3.
基本要求了解WindowsServer2003的应用范围,掌握WindowsServer2003服务器的安装、配置与管理方法.
第二章活动目录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活动目录的安装与配置(1)活动目录的作用(2)安装活动目录前的准备(3)安装活动目录(4)活动目录的备份与恢复用户与组的管理(1)用户和计算机(2)组(3)组织单元子域与信任(1)子域(2)信任域加入域(1)添加域(2)登录域组策略及应用(1)组策略概述(2)组策略的设置2.
重点和难点重点:活动目录的安装与配置、用户与组的管理难点:子域与信任域的理解3.
基本要求理解域控制器的含义,掌握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ActiveDirectory的安装与使用,以及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
第三章DHCP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搭建DHCP服务(1)IP地址规划(2)安装与配置DHCP服务器(3)设置DHCP服务作用域(4)设置保留IP地址(5)DHCP服务跨VLAN设置DHCP客户端的设置(1)IP地址信息(2)Windows客户端的设置2.
重点和难点重点: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作用域的创建和作用域选项的配置难点:配置DHCP中继代理,监视DHCP服务器的工作状态.
3.
基本要求理解DHCP中继代理的配置方法和DHCP服务器工作状态的监视方法.
掌握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方法.
第四章DNS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安装和配置DNS服务(1)安装DNS服务(2)设置正向搜索区域(3)添加DNS域(4)设置反向搜索区域(5)设置DNS转发器(6)创建辅助区域添加主机记录(1)添加主机记录(2)添加MX邮件交换记录第三节Windows客户端的设置(1)WindowsXP/2003客户端的设置方法(2)WindowsXP/2003客户端的测试方法2.
重点和难点重点: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难点:DNS服务器的工作原理3.
基本要求理解DNS服务器的工作原理,掌握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方法,掌握DNS客户端的设置和测试方法.
第五章文件服务的安装、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文件服务与资源共享(1)安装文件服务器(2)设置资源共享(3)网络资源的访问(4)文件夹的Web共享(5)脱机文件与数据同步资源访问权限的控制(1)NTFS文件系统权限(2)规划NTFS文件系统权限(3)共享文件夹权限与NTFS文件系统权限的组合设置磁盘配额(1)磁盘配额的功能(2)磁盘配额管理(3)监控每个用户的磁盘配额使用情况文件屏蔽管理(1)定义要屏蔽的文件组(2)创建文件屏蔽(3)创建文件屏蔽例外(4)创建文件屏蔽模板存储报告(1)安排一组报告(2)按需求生成报告DFS管理(1)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创建(2)DFS复制2.
重点和难点重点:WindowsServer2003文件系统的管理难点:设置磁盘配额和文件屏蔽管理3.
基本要求掌握WindowsServer2003文件系统的管理,包括文件夹的权限、共享,以及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应用,掌握磁盘配额的实现方法.
第六章打印服务的安装、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安装打印机服务器(1)共享打印机的选择(2)安装打印服务器(3)网络接口打印机的安装(4)安装Web打印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的管理(1)打印队列的管理(2)创建打印池(3)打印机权限的设置(4)利用分隔页分隔打印文档(5)送纸设置(6)管理等待打印的文档共享网络打印机(1)安装打印机客户端(2)安装Web共享打印机(3)使用浏览器连接到打印机(4)使用"网上邻居"或"查找"安装打印机2.
重点和难点重点: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打印机共享的实现方法、打印机服务器的安装方法难点:打印机共享的实现方法3.
基本要求掌握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打印机共享的实现方法以及具体的操作过程,并能够解决共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七章Web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Web服务的搭建与配置(1)Web服务器的安装(2)Web服务的基本设置Web服务的管理(1)Web网站的访问安全(2)虚拟目录的创建与管理(3)虚拟网站的创建与管理Web服务高级应用(1)安全Web服务(2)MIME设置(3)制作自己的搜索引擎2.
重点和难点重点:IIS6.
0的安装与配置、虚拟目录和虚拟网站的创建难点:虚拟目录和虚拟网站的含义3.
基本要求理解虚拟目录和虚拟网站的含义,掌握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IIS6.
0的安装与配置方法,掌握虚拟目录和虚拟网站的创建方法.
第八章FTP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FTP服务器的搭建与配置(1)FTP服务的安装(2)FTP服务的基本配置第二节FTP服务器的管理(1)FTP站点的访问安全(2)虚拟FTP站点(3)虚拟目录(4)FTP站点的访问及应用2.
重点和难点重点: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难点:FTP服务器的管理3.
基本要求掌握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方法,掌握虚拟FTP站点的搭建方法.
第九章邮件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WindowsServer2003的邮件服务(1)设置POP3服务(2)设置SMTP服务第二节WindowsServer2003信箱管理(1)用户邮箱设置(2)用户邮箱限制2.
重点和难点重点:POP3服务和SMTP服务的设置方法难点:POP3服务和SMTP服务的原理3.
基本要求掌握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POP3服务和SMTP服务的设置方法,掌握用户信箱的管理方法.
第十章即时信息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LiveCommunicationsServer概述(1)LCS简介(2)LCS的软件环境要求第二节LC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1)LCS安装准备(2)安装LCS服务器(3)配置LCS用户(4)配置远程用户访问第三节LCS客户端的部署(1)安装WindowsMessenger(2)设置LCS登录方式(3)配置远程访问客户端(4)登录到LCS2.
重点和难点重点:LCS服务器的安装、配置与管理方法难点:LCS服务器的配置3.
基本要求掌握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LCS服务器的安装、配置与管理方法,掌握LCS客户端的部署方法.
第十一章视频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WindowsMedia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WindowsMedia服务的安装(2)制作流式文件(3)实现视频和音频点播(4)实现视频和音频广播(5)广播列表及其应用(6)发布广告第二节Real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搭建HelixServer(2)管理和配置HelixServer(3)访问HelixServer资源(4)下载和制作RM格式文件(5)广播列表及其应用2.
重点和难点重点:WindowsMedia服务和Real服务的搭建与配置难点:WindowsMedia服务和Real服务的管理3.
基本要求掌握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WindowsMedia服务和Real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方法.
第十二章办公站点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WindowsSharePointServices的安装与配置(1)WindowsSharePointServices概述(2)WindowsSharePointServices的安装与配置第二节管理WindowsSharePointServices站点(1)更改网站标题与说明(2)修改网站主题(3)自定义WSS主页的框架和内容(4)WSS网站用户管理(5)在WSS网站中创建个人网站(6)创建网站工作区(7)在WSS网站中创建分类库(8)在WSS网站中添加新的通知(9)在WSS网站中添加重复发生的事件(10)在WSS网站中添加到其他网站的链接(11)在WSS网站中创建和上传编辑好的文档(12)发布WSS网站到Internet(13)在IIS中配置SMTP服务器第三节使用WSS模板(1)WSS模板功能介绍(2)将模板上载到WSS网站(3)使用WSS模板创建站点2.
重点和难点重点:WindowsSharePointServices站点的安装与配置、WSS模板的使用难点:WindowsSharePointServices站点的管理3.
基本要求掌握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WindowsSharePointServices的安装与配置方法,掌握WindowsSharePointServices站点的管理和WSS模板的使用方法.
第十三章网络防毒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NortonAntiVirus的安装(1)NortonAntiVirus功能与特点(2)安装Symantec系统中心(3)配置服务器组第二节安装AntiVirus客户端程序(1)借助Web分发与安装(2)远程安装企业客户端(3)从服务器上的客户端安装文件夹安装(4)从本地安装客户端第三节升级病毒库(1)手工更新(2)自动更新2.
重点和难点重点:NortonAntiVirus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程序的安装难点:NortonAntiVirus服务器端的安装3.
基本要求掌握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NortonAntiVirus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程序的安装方法.
第十四章系统更新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WSUS概述(1)WSUS2.
0(2)WSUS3.
0第二节WSUS服务器的安装(1)WSUS服务器要求(2)WSUS服务器端安装准备工作(3)安装WSUS3.
0服务器(4)配置WSUS3.
0服务器(5)WSUS3.
0服务器其他常规选项设置第三节WSU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1)执行服务器同步操作(2)计算机及分组管理(3)更新的管理(4)WSUS服务器的报告监视(5)客户端获取并安装更新文件(6)设置特殊文件发布第四节WSUS客户端的设置(1)客户端的安装和配置(2)客户端安装注意事项2.
重点难点重点:WSUS服务器的安装、配置与管理方法难点:WSU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3.
基本要求掌握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WSUS服务器的安装、配置与管理方法.
第十五章认证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子证书服务(1)数字证书简介(2)企业CA的安装与证书申请(3)独立根CA的安装与证书申请(4)数字证书的管理第二节网络认证服务(1)RADIUS与IAS简介(2)安装与注册IAS(3)设置RADIUS服务器(4)设置RADIUS代理服务器2.
重点难点重点:认证服务器的安装、配置与管理方法难点:认证服务器的设置3.
基本要求理解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电子证书的相关概念,掌握认证服务器的安装、配置与管理方法.
第十六章代理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代理服务概述(1)代理服务的作用(2)宽带接入方式(3)代理服务器的连接(4)设置ADSL连接第二节利用ICS实现Internet连接共享(1)ICS简介(2)ICS的实现(3)实现对内部网络服务器的访问(4)Internet连接防火墙第三节搭建ISA代理服务器(1)ISAServer概述(2)ISA的安装与配置(3)Internet连接配置(4)发布服务器(5)VPN设置2.
重点难点重点:代理服务和共享Internet连接的常用实现方法难点:ISA代理服务器3.
基本要求理解代理服务的基本概念,掌握实现企业网共享Internet连接的常用实现方法,掌握搭建ISA代理服务器的方法.
第十七章VPN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VPN服务的搭建与配置(1)VPN服务的安装(2)VPN服务的配置第二节虚拟专用网的连接(1)WindowsServer2003客户机的设置(2)Windows2000/XP客户机的设置(3)Windows98/me客户机的设置2.
重点难点重点:VPN服务的搭建与配置,虚拟专用网的连接难点:VPN的基本原理3.
基本要求掌握VPN服务器和客户端的配置方法.
第十八章动态网站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动态网站环境的搭建(1)搭建JSP环境(2)搭建Perl环境(3)搭建ASP环境(4)搭建PHP环境第二节数据库的安装与设置(1)MySQL的安装与设置(2)Access的安装与设置(3)SQL安装与设置2.
重点难点重点:动态网站环境的搭建方法难点:数据库的安装与设置3.
基本要求掌握动态网站环境的搭建方法,掌握数据库的安装与设置方法.
第十九章终端服务与远程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终端服务的安装与配置(1)终端服务概述(2)终端服务器的安装(3)终端服务的配置与管理(4)远程终端客户端的安装及登录第二节利用远程桌面实现远程管理(1)远程桌面的连接设置(2)利用远程桌面实现远程管理2.
重点难点重点:终端服务的安装与配置,利用远程桌面实现远程管理难点:利用远程桌面实现远程管理3.
基本要求掌握终端服务的安装与配置方法,掌握利用远程桌面实现远程管理方法.
第二十章服务器的安全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系统漏洞的安全管理(1)系统漏洞(2)入侵检测第二节服务器安全策略(1)账户保护策略(2)网络防火墙(3)IIS的安全性2.
重点难点重点:系统漏洞的安全管理,服务器安全策略难点:服务器安全策略3.
基本要求掌握系统漏洞的安全管理和服务器安全策略的设置方法.
四、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
WindowsServer2003R2的安装与管理224第二章.
活动目录的搭建、配置与管理224第三章.
DHCP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224第四章.
DNS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224第五章.
文件服务的安装、配置与管理224第六章.
打印服务的安装、配置与管理224第七章.
Web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224第八章.
FTP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224第九章.
邮件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224第十章.
即时信息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224第十一章.
视频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224第十二章.
办公站点的搭建、配置与管理224第十三章.
网络防毒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12第十四章.
系统更新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12第十五章.
认证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12第十六章.
代理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12第十七章.
VPN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12第十八章.
动态网站的搭建、配置与管理112第十九章.
终端服务与远程管理112第二十章.
服务器的安全管理112合计323264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WindowsServer2003服务器搭建、配置与管理》(第二版),刘晓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9,版次2;2.
教学参考书:《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WindowsServer2003篇》,姚华婷,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10,版次1.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在理论课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与现场实际操作相结合,同时辅以板书,配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注意理论课与上机操作课内容的衔接,在上机实践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期中考试采用上机实际操作,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形式.
期末总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期中考试和考勤作业,期中考试占20%,考勤占10%,作业占20%.
附录: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为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理论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WindowsServer2003系统下各种服务器的原理和作用,使学生能够掌握WindowsServer2003系统下网络基础服务和网络应用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方法.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WindowsServer2003R2的安装与管理WindowsServer2003R2系统的安装和系统的基本使用22活动目录的安装、配置与管理创建域控制器、创建子域、创建额外域控制器、建立信任关系、将成员加入到域、创建用户、组和OU23DHCP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配置保留、DHCP客户端的配置与测试24DNS服务器的安装、配置与管理DNS服务器的安装,创建正向搜索区域和反向搜索区域,创建A记录、PTR记录和别名记录,DNS客户端的设置及DNS测试25文件服务器的安装、配置与管理文件服务器的安装、资源共享的设置及其访问、NTFS文件系统的权限和共享文件夹权限的设置、设置磁盘配额26打印机服务器的安装、配置与管理打印服务器的安装、添加本地打印设备和网络打印设备、打印服务器的管理、客户端共享网络打印机的设置27Web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Web服务器的安装、虚拟目录的创建与管理、虚拟网站的创建与管理28FTP服务器的安装、配置与管理FTP服务的安装、虚拟FTP站点的创建、FTP客户端的测试29邮件服务器的搭建、配置与管理POP3服务和SMTP服务的搭建、SMTP虚拟服务器的创建、邮件服务的测试210LCS服务器的搭建、配置与管理LC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LCS客户端的部署211视频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WindowsMedia服务的安装、流媒体服务器的配置与访问、建立流媒体链接网站、HelixServer的安装、配置与管理、制作RM格式的文件212WSS的安装、配置与管理WindowsSharePointServices的安装与管理、WSS模板的使用213NortonAntiVirus的安装与管理NortonAntiVirus的安装、AntiVirus客户端程序的安装114WSUS服务器的安装、配置与管理WSUS3.
0的安装与配置、WSUS客户端的设置115认证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安装证书服务并架设独立根CA、用户向独立根CA申请证书、数字证书的管理116代理服务的搭建、配置与管理IAS服务器的安装、指定RADIUS客户端、编辑连接请求策略、远程RADIUS服务器组的建立和设置117VPN服务的搭建与配置VPN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在VPN服务器启用RADIUS验证、VPN客户机在WindowsServer2003下的配置118动态网站的搭建、配置与管理Myeclipse环境的使用与简单网页的测试119终端服务的安装与配置终端服务的安装与配置、使用"终端服务器授权"激活许可证服务器、远程终端客户端的安装及登录120服务器的安全管理Windows系统命令的使用、服务器安全策略的设置1修订人:潘志安修订日期:2011-10-29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10-30《Linux系统与网络管理》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024课程名称:Linux系统与网络管理/LinuxSystemandNetworkAdministration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Linux系统与网络管理》是一门专门针对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主要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XWindowSystem及外部设备的配置、桌面环境的使用、文件系统及常用命令,Linux下的用户管理、进程管理、TCP/IP网络规划和管理,Linux下常用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网络安全工具的应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基本配置能力,系统管理能力,Linux下常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能力,Linux下安全工具的综合应用能力等,可为学生继续学习网络与信息安全等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网络,后续课程为网络与信息安全、局域网安全等.
本课程培养学生管理与配置Linux服务器的能力,并为今后的网络系统集成等课程的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1章Linux操作系统概述1.
教学内容第一节Linux系统基本知识第二节系统安装与基本配置第三节Linux桌面应用2.
重点难点重点:Linux的结构化组件、用户界面、LinuxShell和简单命令、如何获得在线帮助难点:Linux系统安装3.
基本要求掌握Linux用户界面,理解Linux的文件系统,掌握登录Linux、LinuxShell和简单命令、获取在线帮助的能力第2章Linux系统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Linux文件系统管理第二节Linux用户管理第三节Linux进程管理第四节Linux日志管理第五节Linux软件包管理第六节SHELL2.
重点难点重点:Linux文件系统管理、Linux进程管理难点:Linux进程管理、Linux软件包管理、SHELL脚本3.
基本要求掌握设置Linux文件与目录访问权限,掌握创建文件系统、加载与卸载文件系统的方法,掌握添加删除用户帐号方法,掌握查看系统进程并进行管理的方法,掌握查看Linux系统日志的方法,掌握更新系统软件包的方法,掌握进行简单SHELL编程的方法.
第3章Linux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TCP/IP网络基本设置(1)TCP/IP规划(2)TCP/IP网络基本设置第二节DN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DNS协议与基本原理(2)DN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第三节FT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FTP协议与基本原理(2)FT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第四节WWW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HTTP协议与Web服务原理(2)WWW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第五节EMAIL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SMTP协议与POP3协议(2)EMAIL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第六节文件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SMB协议与NFS协议(2)文件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第七节DHC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DHCP协议(2)DHC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第八节代理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常用代理协议(2)代理服务器配置与管理2.
重点难点重点:DN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WWW服务器配置与管理、EMAIL服务器配置与管理难点:DN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EMAIL服务器配置与管理3.
基本要求掌握TCP/IP网络基本设置,掌握DNS、FTP、WWW、EMAIL等服务安装、配置与管理方法,掌握文件服务器配置与管理、DHC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代理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能进行常见错误诊断与排除.
第4章Linux下常用安全工具应用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安全概述第二节防火墙(1)防火墙的工作原理iptables的应用第三节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1)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的基本原理(2)snort的安装配置与应用第四节安全审计(1)安全审计原理(2)安全审计工具nessus的应用2.
重点难点重点:iptables的应用,snort的安装配置与应用,安全审计工具nessus的应用.
难点: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原理3.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攻击常见手段,理解防火墙的工作原理,掌握iptables的应用,理解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原理,掌握snort的安装配置与应用,理解安全审计原理,掌握安全审计工具nessus的应用.
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1章Linux操作系统概述448第2章Linux系统管理8816第3章Linux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21224第4章Linux下常用安全工具应用8816合计323264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Linux服务器配置实训教程》,郝维联,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1,版次1;2.
教学参考书:《Linux实用技能教程》,孙永道邵慧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版次1;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演示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配合实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边讲边练,使教学由单一方式转化为多元方式,由单向交流转化为多向交流,由灌输式转化为启发式,结合学习的认知过程,激发学生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方式为上机测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各占5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10%、作业20%、期中考试20%.
实行双及格线,即平时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不及格者,总成绩按期末考试成绩记录.
期末上机考试主要考查Linux系统安装能力、系统管理能力、服务器管理能力,网络安全工具应用能力.
平时成绩的考核以考勤、课堂提问、课后作业、专题论文的方式进行.
附录:Linux系统与网络管理实验Linux系统与网络管理实验是与《Linux系统与网络管理》理论课程配套的分散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训练学生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基本配置能力,Linux系统管理能力,Linux下常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能力,Linux下安全工具的应用能力.
Linux系统与网络管理实验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1Linux的基本操作1)Linux的启动与关闭2)inux的运行级别更改3)inux常用命令4)Linux网络基本设置22Linux用户管理1)用户管理命令2)用户使用文件系统空间限制23Linux文件系统管理1)文件系统管理fdisk、mount、umount2)常用的文件和目录的管理命令3)文件系统共享24系统安装及备份1)nux系统安装2)备份命令25进程管理1)Telnet和FTP进程的配置和管理2)常用的进程操作命令26shell编程1)shell基本命令2)简单脚本编写与调试27网络基本配置与管理1)网络配置2)路由配置3)常用网络故障诊断命令及应用28DNS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管理1)DNS服务器的安装2)DN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29SQUID服务配置与管理1)SQUID服务安装2)SQUID服务配置与管理210FTP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管理1)FTP服务器的安装2)FT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211DHCP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管理1)DHCP服务器的安装2)DHC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212WEB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管理1)WEB服务器的安装2)WEB服务器配置与管理213邮件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邮件服务器安装2)邮件服务器配置与管理214防火墙iptables基本配置与应用1)Iptables基本命令2)iptables基本配置与应用215入侵检测系统snort安装与配置1)入侵检测系统snort安装2)入侵检测系统snort规则测试216Linux安全工具应用1)linux下杀毒软件的应用2)安全审计工具nessus的使用2修订人:高方平修订日期:2011-10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10《网络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646课程名称:网络工程/NetworkEngineering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网络工程课程是一门针对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其内容以网络工程项目中碰到的各种技术案例为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网络设备的访问和基本操作,能够配置静态路由、RIP、EIGRP、OSPF、ACL、NAT、VLAN、PPP和FrameRelay等,培养学生在网络工程项目中实践操作的能力.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后续课程是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协议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网络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网络系统集成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1.
教学内容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及其分类(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第二节局域网的结构类型(1)星形拓扑结构(2)环形网络拓扑结构(3)总线拓扑结构(4)网格形网络拓扑结构第三节以太网(1)以太网的工作方式(2)以太网的分类和技术特点(3)以太网技术的发展2.
重点难点重点:局域网的结构类型、以太网的工作方式难点:以太网的工作方式和技术特点3.
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理解以太网的工作方式和技术特点,掌握局域网的结构类型.
第二章网络通信协议1.
教学内容第一节ISO/OSI7层模型(1)概述(2)应用层(3)表示层(4)会话层(5)传输层(6)网络层(7)数据链路层(8)物理层第二节TCP/IP协议(1)TCP/IP的参考模型(2)IP地址及其分类(3)子网掩码(4)子网的划分2.
重点难点重点:ISO/OSI7层模型、TCP/IP的参考模型、子网的划分难点:子网掩码和子网的划分3.
基本要求理解ISO/OSI7层模型和TCP/IP的参考模型,掌握IP地址及其分类、子网掩码的作用和子网的划分.
第三章网络设备选型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硬件的选择(1)网卡(2)交换机(3)路由器第二节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1)同轴线缆(2)双绞线(3)光纤第三节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1)UNIX系统(2)Windows系统(3)Linux系统2.
重点难点重点:ISO/OSI7层模型、TCP/IP的参考模型、子网的划分难点:子网掩码和子网的划分3.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分类,理解网络的传输介质,掌握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在网络中担当的角色和功能.
第四章访问路由和交换设备1.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路由设备介绍(2)交换设备介绍第二节访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方法(1)通过Console端口访问路由器(2)通过Telnet访问路由器(3)通过Web方式访问路由器2.
重点难点重点:访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方法难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端口及其连接线缆的区别3.
基本要求理解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端口及其连接线缆的区别,掌握访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方法.
第五章路由器的基本操作1.
教学内容第一节路由器软硬件概述(1)路由器硬件(2)路由器IOS软件第二节路由器的基本命令(1)模式切换命令(2)上下文帮助及有关信息查看命令(3)使用历史记录、系统日志及调试工具的命令(4)使用安装模式配置路由器的命令(5)路由器口令设置和口令恢复的相关命令(6)管理配置文件的命令(7)备份和升级IOS软件的命令2.
重点难点重点:路由器IOS软件及基本命令难点:路由器的启动过程及其基本命令的使用3.
基本要求了解路由器的硬件组成,理解路由器的启动过程,掌握路由器基本命令的使用.
第六章配置静态路由1.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路由基础(2)路由器工作过程(3)路由协议第二节静态路由的设置及相关命令(1)静态路由的原理(2)静态路由的配置和实现(3)测试路由连通性第三节默认路由的设置及相关命令(1)默认路由的原理(2)默认路由的配置和实现(3)测试路由连通性2.
重点难点重点: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的配置和实现难点:路由器的工作过程、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的原理3.
基本要求了解路由器的工作过程,理解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的原理,掌握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的配置及其相关命令.
第七章配置RIP和IGRP协议1.
教学内容第一节动态路由协议概述(1)动态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2)路由选择协议及其分类第二节RIP协议及其配置(1)RIP协议介绍(2)RIP协议的基本配置(3)使用RIP协议处理不连续的子网和VLSM第三节IGRP协议及其配置(1)IGRP协议介绍(2)IGRP协议的基本配置(3)IGRP协议的高级配置2.
重点难点重点:RIP协议和IGRP协议的特点及其基本配置命令难点:RIP协议的工作过程、IGRP协议的高级配置3.
基本要求了解动态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理解RIP的工作过程,掌握RIP协议和IGRP协议的特点及其基本配置命令.
第八章交换机与VLAN1.
教学内容第一节交换机概述(1)交换机的工作原理(2)交换机的交换类型第二节VLAN(1)概述(2)VLAN的划分方法(3)VLAN的优越性第三节交换机的基本命令(1)交换机启动及基本配置命令(2)交换机端口和MAC地址表的设置命令第四节VLAN、VLANTrunk、VTP和STP(1)VLAN的配置命令(2)VLANTrunk的含义及其配置(3)VTP模式及其配置(4)STP的工作过程及其配置2.
重点难点重点:VLAN的配置命令、VLANTrunk的含义及其配置、VTP模式及其配置难点:交换机的工作原理、STP的工作过程3.
基本要求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VLAN的划分方法,理解交换机端口和MAC地址表的设置方法,理解VTP模式、VLANTrunk的含义和STP的工作过程,掌握VLAN、VLANTrunk和VTP的配置方法.
第九章配置EIGRP1.
教学内容第一节EIGRP(1)EIGRP术语(2)EIGRP技术(3)EIGRP数据包的类型(4)EIGRP协议的特点第二节EIGRP的配置(1)EIGRP协议的基本配置命令(2)使用EIGRP时的监测和诊断命令(3)EIGRP高级配置2.
重点难点重点:EIGRP协议的特点及其基本配置难点:EIGRP数据包的类型、EIGRP高级配置3.
基本要求了解EIGRP数据包的类型,理解EIGRP术语和特点,掌握EIGRP协议的基本配置命令.
第十章配置OSPF1.
教学内容第一节OSPF(1)OSPF简介(2)OSPF协议的操作过程第二节OSPF的配置(1)OSPF协议的配置和查看(2)OSPF协议的监测和调试2.
重点难点重点:OSPF协议的配置、查看、监测和调试命令难点:OSPF协议的操作过程3.
基本要求理解OSPF协议的操作过程和特点,掌握OSPF协议的配置、查看、监测和调试命令.
第十一章配置访问控制列表1.
教学内容第一节标准访问控制列表(1)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原理(2)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第二节扩展IP访问列表(1)扩展IP访问列表的原理(2)扩展IP访问列表的配置第三节命名访问列表(1)命名访问列表的原理(2)命名访问列表的配置2.
重点难点重点: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扩展IP访问列表和命名访问列表的配置难点:扩展IP访问列表和命名访问列表的原理3.
基本要求理解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扩展IP访问列表和命名访问列表的原理,掌握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扩展IP访问列表和命名访问列表的配置命令.
第十二章配置NAT1.
教学内容第一节静态NAT(1)静态NAT的原理(2)静态NAT的配置和监测第二节动态NAT(1)动态NAT的原理(2)动态NAT的配置和监测第三节PAT(1)PAT的原理(2)PAT的配置和监测2.
重点难点重点:静态NAT、动态NAT和PAT的配置和监测难点:静态NAT、动态NAT和PAT的原理3.
基本要求理解静态NAT、动态NAT和PAT的原理,掌握静态NAT、动态NAT和PAT的配置和监测命令.
第十三章PPP、ISDN和DDR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PPP技术(1)PPP协议简介(2)PPP的配置第二节ISDN技术(1)ISDN简介(2)ISDN相关设备和接口(3)ISDN的基本配置命令第三节DDR技术(1)DDR简介(2)DDR的基本配置2.
重点难点重点:PPP协议的验证机制和配置、ISDN的基本配置命令难点:ISDN相关设备和接口3.
基本要求了解DDR技术及其相关配置命令,理解PPP协议的验证机制、ISDN相关设备和接口,掌握PPP和ISDN的基本配置命令.
第十四章配置帧中继1.
教学内容第一节帧中继技术(1)帧中继概述(2)帧中继相关术语第二节帧中继配置(1)基本的帧中继配置命令(2)配置帧中继子接口2.
重点难点重点:基本的帧中继配置命令难点:帧中继相关术语的理解、配置帧中继子接口3.
基本要求理解帧中继的相关术语,掌握基本的帧中继配置命令.
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101第二章网络通信协议101第三章网络设备选型101第四章访问路由和交换设备123第五章路由器的基本操作448第六章配置静态路由224第七章配置RIP和IGRP协议448第八章交换机与VLAN6814第九章配置EIGRP224第十章配置OSPF224第十一章配置访问控制列表224第十二章配置NAT224第十三章PPP、ISDN和DDR技术224第十四章配置帧中继224合计323264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计算机网络工程与实践》,丰继林,刘庆杰,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次:第1版;2.
教学参考书:《网络工程实践教程》,孙兴华,张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次:第1版.
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在理论课程中,采用课堂讲授、模拟器现场演示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上机课程中,采用教师先演示,然后学生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结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网络工程项目中碰到的各种技术案例为主,理论联系实际,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方式为笔试,期末总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期中考试和考勤作业,期中考试占20%,考勤占10%,作业占20%,另外还要参考课堂表现和读书笔记的情况.
附录:网络工程实验网络工程实验为网络工程理论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网络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掌握路由器的基本命令、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配置、广域网相关技术的配置,为日后从事网络工程相关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网络工程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Boson模拟器的使用熟悉Boson模拟器界面、搭建网络拓扑、Boson模拟器的使用22路由器基本命令的使用四种模式的相互切换命令、上下文帮助及有关信息查看命令、23使用安装模式配置路由器使用安装模式配置路由器、路由器的口令设置和口令恢复、配置文件的管理24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的配置静态路由的配置与连通性测试、默认路由的配置与连通性测试25RIP的配置RIP的配置与连通性测试、RIPv2的配置与连通性测试26IGRP的配置IGRP的基本配置与连通性测试、IGRP的高级配置27交换机基本命令的使用交换机的配置和查看命令、交换机端口和MAC地址表的设置命令28交换机VLAN的配置VLAN的划分、通过VLANTrunk配置跨交换机的VLAN29VTP和STP的配置VTP的配置、STP的配置210单臂路由的配置单臂路由的配置与测试211EIGRP的配置EIGRP的配置、监测与诊断、EIGRP的高级配置212OSPF的配置OSPF的配置与查看、OSPF的监测与调试213ACL的配置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扩展IP访问列表和命名访问列表的配置和监测214NAT的配置静态NAT、动态NAT和PAT的配置和监测215HDLC和PPP的配置HDLC的配置、PPP的配置、PAP认证配置、CHAP认证配置216帧中继的配置帧中继的基本配置、配置帧中继子接口2修订人:潘志安修订日期:2011-10-29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10-30《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654课程名称:网络与信息安全/NetworkandInformationSecurity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网络与信息安全是是一门针对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较全面地学习有关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掌握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培养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增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具有使用网络安全方面的软硬件产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完成一系列的实际安全配置,并且能够熟练使用相关安全工具和软件.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计算机网络》、《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故障监测与排除》和《网络工程》等课程.
后继课程有《网络协议分析》和《局域网安全》等课程.
课程间的联系与分工:《C语言程序设计》是本课程中密码算法代码的编写的基础,《计算机网络》、《网络故障监测与排除》和《网络工程》中的网络基础知识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对系统的搭建和网络环境的配置理解深刻,基于其上的安全配置及攻防实验才能顺利完成.
掌握了网络与信息安全中的协议安全、攻防技术、防火墙和入侵监测等知识,对后继课程网络协议中的抓包分析和局域网安全系统的搭建才能理解更深刻,进而帮助学生完成一个实际的网络安全系统的构建与维护.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论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安全概论(1)网络安全案例(2)网络安全的含义(3)安全网络的特征(4)网络的安全威胁第二节网络安全体系结构(1)OSI安全服务(2)OSI安全机制(3)OSI安全服务的层配置第三节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模型2.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2)网络安全的研究内容(3)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4)安全威胁的类型难点: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3.
基本要求(1)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安全的研究内容、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安全威胁的类型(2)了解网络安全现状、网络安全发展趋势第二章网络安全协议1.
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协议的安全(1)物理层协议的安全(2)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安全(3)网络层协议的安全(4)传输层协议的安全第二节高级协议的安全(1)SMTP协议的安全(2)FTP协议的安全(3)HTTP协议的安全(4)TELNET协议的安全(5)DNS协议的安全(6)SNMP协议的安全(7)Finger和Whois协议的安全2.
重点难点重点:(1)IP协议安全的策略的实现(2)TCP协议的工作原理(3)存在漏洞以及应对策略难点:SSL工作原理及安全性分析3.
基本要求(1)掌握实现IP协议安全的策略(2)掌握TCP协议的工作原理、存在漏洞以及应对策略(3)理解ICMP、SMTP安全性分析过程(4)掌握FTP、SSL工作原理及安全性分析第三章操作系统安全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操作系统安全性概述(1)操作系统安全概念(2)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评估(3)国内的安全操作系统评估(4)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5)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第三节操作系统安全配置(1)用户安全配置(2)密码安全配置(3)系统安全配置(4)服务安全配置(5)注册表配置(6)数据恢复软件2.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WindowsNT/2000的安全管理(2)Windows的口令安全难点:Windows注册表的安全配置3.
基本要求(1)了解操作系统安全性的设计原理与一般结构、操作系统的安全等级、安全操作系统的发展状况(2)了解硬件安全机制、软件安全机制(3)了解UNIX用户账号与口令安全、UNIX的文件访问控制(4)掌握WindowsNT/2000的安全管理、Windows的口令安全、Windows注册表的安全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库安全概述(1)数据库特性(2)数据库安全威胁(3)数据库安全需求第二节数据库安全策略与安全评估第三节数据库安全技术(1)网络系统层次安全技术(2)宿主操作系统层次安全技术(3)数据库管理系统层次安全技术第四节SQLServer数据库安全管理2.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数据篡改(2)数据损坏(3)数据窃取(4)掌握数据库的备份(5)系统和网络完整性(6)数据库的恢复难点:C语言的编写系统程序的方法3.
基本要求(1)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特性、数据库安全系统特性、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要求(2)了解数据库的故障类型、数据库的数据保护(3)掌握数据篡改、数据损坏、数据窃取(4)掌握数据库的备份、系统和网络完整性、数据库的恢复第五章信息加密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数据加密技术(2)数据加密算法(3)数据加密技术的发展第二节数据加密标准DES与IDEA(1)数据加密标准DES思想(2)IDEA算法第三节公开密钥算法(1)RSA公开密钥密码系统(2)RSA的实用性(3)RSA的实用考虑第四节计算机网络的加密技术(1)链路加密(2)节点加密(3)端到端加密第五节密钥管理与交换技术(1)密钥的管理问题(2)Diffie.
Hellman密钥交换技术(3)RSA密钥交换技术第六节密码分析与攻击2.
重点难点重点:(1)通信模型(2)密码体制(3)DES算法(4)RSA算法(5)PGP配置过程难点:(1)用C语言(或学过的其他语言)编写DES和RSA算法(2)用PGP加密电子邮件正文3.
基本要求(1)了解基本概念、网络加密方式、密钥管理、保密密钥的分发、电子商务和虚拟专用网(2)掌握通信模型、密码体制、DES算法、RSA算法(3)熟练用PGP加密电子邮件正文第六章数字签名技术与CA认证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字签名原理第二节CA认证技术(1)CA认证与数字凭证(2)个人数字证书的申请、颁发和使用第三节认证产品及应用(1)通用认证中心(2)Kerberos认证第四节数字签名与CA认证实验2.
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数字签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CA的定义(2)熟练掌握RSA公钥签名技术(3)熟练掌握CA的下载(4)安装、验证和使用难点:(1)掌握RSA公钥签名技术(2)CA的下载、安装、验证和使用3.
基本要求(1)了解数字证书的标准和数字证书的使用、电子商务认证中心的作用(2)理解数字签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CA的定义、熟练掌握RSA公钥签名技术(3)熟练掌握CA的下载、安装、验证和使用第七章网络病毒防范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计算机病毒概述(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2)计算机病毒的特性(3)计算机病毒的发展(4)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5)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危害(6)计算机病毒的分类第二节木马攻击与防范(1)木马与后门技术(2)木马的分类(3)广外男生木马攻击(4)冰河木马攻击(5)木马程序的检查与清除第三节蠕虫病毒攻击与防范(1)病毒儒虫攻击概述(2)典型病毒代码分析(3)防病毒产品的部署(4)网络版防病毒系统的部署(5)防垃圾邮件系统的部署2.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病毒的概念、掌握病毒的特征、组成和种类(2)熟练掌握引导型病毒的工作方式、文件型病毒的工作方式、网络病毒(3)熟练掌握蠕虫、木马病毒的检测方法难点:(1)引导型病毒的工作方式(2)文件型病毒的工作方式和病毒的检测方法3.
基本要求(1)了解病毒的发展过程、了解传统的防毒策略、新防毒策略(2)掌握病毒的概念、掌握病毒的特征、组成和种类(3)熟练掌握引导型病毒的工作方式、文件型病毒的工作方式、网络病毒(4)熟练掌握蠕虫、木马病毒的检测方法第八章网络攻击与防范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攻击概述(1)网络攻击的概念(2)网络攻击的类型(3)网络攻击的步骤(4)网络防范策略第二节预攻击探测(1)网络常见命令的应用(ping命令)(2)端口扫描(3)OS类型扫描(4)网络资源扫描(5)用户和组的查找(6)预扫描的防范措施第三节端口扫描第四节欺骗攻击与防范(1)IP欺骗攻击与防范(2)ARP欺骗攻击与防范(3)web欺骗攻击与防范(4)dns欺骗攻击与防范(5)电子邮件欺骗攻击与防范第五节拒绝服务攻击(1)拒绝服务攻击概述(2)拒绝服务攻击(3)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4)拒绝服务攻击的防范第六节特洛伊木马攻击与防范(1)木马与后门技术(2)木马的分类(3)广外男生木马攻击(4)冰河木马攻击(5)木马程序的检查与清除2.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攻击的原理、掌握口令的破解方法、口令的破解机制(2)掌握端口扫描的原理,熟练使用常见的端口扫描工具(3)掌握网络监听的原理和实现、网络监听的检测与防范、常用的监听工具(4)掌握特洛伊木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种类、检测与清楚、防范(5)掌握拒绝服务攻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DoS的攻击方法与防范措施、DDoS的概念及原理、DDoS的攻击方法、检测与防范难点:(1)端口扫描的原理,常见端口扫描工具的使用(2)网络监听的原理和实现、网络监听的检测与防范、常用的监听工具(3)拒绝服务攻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DoS的攻击方法与防范措施、DDoS的概念及原理、DDoS的攻击方法、检测与防范3.
基本要求(1)了解IP欺骗的原理及方法、了解IP欺骗对象(2)掌握攻击的原理、掌握口令的破解方法、口令的破解机制(3)掌握端口扫描的原理,熟练使用常见的端口扫描工具(4)掌握网络监听的原理和实现、网络监听的检测与防范、常用的监听工具(5)掌握特洛伊木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种类、检测与清楚、防范(6)掌握拒绝服务攻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DoS的攻击方法与防范措施、DDoS的概念及原理、DDoS的攻击方法、检测与防范第九章防火墙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防火墙概述(1)防火墙的概念(2)防火墙的历史(3)防火墙的功能第二节防火墙管理的TCP/IP基础第三节防火墙的体系结构(1)双路由器体系结构(2)双端口主机体系结构(3)筛选主机体系结构(4)筛选子网体系结构第四节防火墙技术(1)包过滤技术(2)应用网关技术(3)电路网关技术(4)状态检测技术第五节常见防火墙(1)网络层防火墙(2)应用层防火墙第六节防火墙发展的新技术趋势2.
重点难点重点:(1)TCP/IP的协议模型(2)多宿主主机防火墙(3)屏蔽主机型防火墙(4)屏蔽子网型防火墙(5)堡垒主机、包过滤技术、代理技术、状态包检查技术难点:(1)TCP/IP的协议模型(2)多宿主主机防火墙(3)屏蔽主机型防火墙(4)屏蔽子网型防火墙(5)堡垒主机(6)包过滤技术(7)代理技术(8)状态包检查技术3.
基本要求(1)了解TCP/IP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CiscoPIX防火墙的配置过程(2)掌握防火墙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和防火墙的不足、掌握TCP/IP的协议模型、掌握多宿主主机防火墙、屏蔽主机型防火墙、屏蔽子网型防火墙、堡垒主机(3)熟练掌握包过滤技术、代理技术、状态包检查技术第十章入侵检测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入侵检测系统的概述(1)入侵检测的产生与发展(2)入侵检测的概念(3)入侵检测的作用(4)研究入侵检测的必要性第二节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原理(1)于主机入侵检测系统(2)基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第三节入侵检测的分类(1)按照数据来源分类(2)按照分析(或检测)方法分类(3)按照系统各模块的运行方式分类第四节蜜罐和蜜网技术(1)蜜罐技术(2)蜜网技术(3)蜜罐蜜网的研究方向第五节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第六节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第七节入侵检测系统的优点与局限性2.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基本概念(2)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3)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4)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5)基于内核的入侵检测系统(6)分布式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异常检测技术、误用检测技术难点:(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3)基于内核的入侵检测系统(4)分布式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5)异常检测技术(6)误用检测技术和入侵检测系统的设置3.
基本要求(1)了解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的过程和入侵检测系统的优点和局限性(2)掌握基本概念、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基于内核的入侵检测系统、分布式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第十一章VPN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VPN的概述(1)VPN的概念(2)VPN的特点(3)VPN的体系结构(4)VPN的应用领域第二节VPN的分类(1)传统的VPN(2)基于用户设备的VPN(3)提供者指配的VPN(4)基于会话的VPN第三节实现VPN的技术(1)实现VPN的隧道技术(2)实现VPN的加密技术(3)实现VPN的QoS技术第四节VPN的发展趋势第五节VPN的应用案例2.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1)掌握VPN的概念、特点、体系结构、分类和应用领域(2)掌握VPN中的隧道技术、加密技术和QoS技术本章难点:(1)掌握VPN的体系结构(2)掌握VPN中的隧道技术、加密技术和QoS技术3.
基本要求(1)掌握VPN的概念、特点、体系结构、分类和应用领域(2)掌握VPN中的隧道技术、加密技术和QoS技术(3)掌握VPN产品选购及发展趋势第十二章无线网安全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无线网的概述(1)无线网的发展(2)无线网的概念(3)无线网的特点(4)无线网的应用第二节无线网安全(1)无线网的协议(2)WEP协议(3)无线网的安全威胁(4)无线网的安全防范第三节无线局域网安全搭建(1)局域无线网设备选型(2)局域无线网的技术指标(3)局域无线网的拓扑规划(4)局域无线网的实施方案2.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无线网的概念、特点(2)掌握无线网的常用协议、安全威胁及防范措施难点:无线网的安全搭建3.
基本要求(1)掌握无线网的概念、发展过程、特点及应用(2)掌握无线网的常用协议、无线网的安全威胁及防范措施(3)掌握无线网安全搭建过程及注意事项第十三章电子商务安全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子商务的安全要求(1)电子商务所面临的安全问题(2)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3)电子商务的安全内容第二节电子商务网络的安全技术第三节交易安全技术2.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SSL协议(2)掌握SET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难点:能用学过的语言编写SSL协议3.
基本要求(1)掌握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2)保证电子商务安全的技术(3)了解SET的安全需求、关键特征、双向签名;了解SET交易过程、支付认可、支付获取;了解SET存在的问题掌握电子交易的基本流程(4)掌握SSL协议;掌握SET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第十四章网络安全评估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安全评估概述(1)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估的目的意义(2)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估内容第二节网络安全评估的方法第三节我国网络安全评估的标准第四节国际网络安全评估的标准2.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网络安全评估的内容(2)掌握网络安全评估的方法难点:网络安全评估的方法3.
基本要求(1)掌握网络安全评估的内容(2)掌握网络安全评估的方法(3)了解我国及国际网络安全评估的标准四、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论22(见附录)4第二章网络安全协议22第三章操作系统安全技术22(见附录)4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技术22(见附录)4第五章信息加密技术22(见附录)4第六章数字签名技术与CA认证技术44第七章网络病毒防范技术22第八章网络攻击与防范技术34(见附录)7第九章防火墙技术32(见附录)5第十章入侵检测技术42(见附录)6第十一章VPN技术22第十二章无线网安全技术22第十三章电子商务安全技术112合计3116148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网络安全技术》,丰继林、王小英等,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9,版次:12.
教学参考书:《信息安全实验指导》,崔宝江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9,版次:2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教学方法上,采用"先讲述,再演示",学生练、教师学生协作型、讨论型教学.
在教学手段上也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板书式,而引进了多媒体,使得教学信息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加大上机实践的时间,使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掌握安全攻防中的各种技术.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笔试形式考试.
最终成绩由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组成.
其中平时成绩由平时出勤和提问(10%)、作业(20%)和期中考试(20%)组成.
附录: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为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操作系统口令的配置与破解、常见协议的安全配置、密码算法的实现、证书的安装、病毒的分析与防治、防火墙和入侵监测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等,通过服务器的安全配置与维护,掌握网络中常见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系统服务器进行入侵检测操作,能更好的掌握各种协议的应用.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1漏洞信息收集检查主机上开放的端口、利用小软件查看端口与进程的对应关系,查看每个进程所对应的文件目录、查看本地共享资源、去掉windows2000等操作系统下的隐藏默认共享、如何远程登陆目标系统.
22常见协议的安全配置配置专用的IPSec策略,理解SSL协议的执行过程,用C语言完成两端代码的编写.
23DES算法实现用C语言完成DES代码的编写,用DES算法对实际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来深刻了解DES的运行原理.
24使用Ethereal检测混杂模式的网卡使用Ethereal检测网络环境,抓包,嗅探并分析扫描结果,截获账户和密码.
25CA证书安装完成根CA的安装和通过Web页面申请、颁发并安装证书,为Web服务器申请证书、颁发证书、安装证书26SQL注入攻击用wed.
exe和wis.
exe两个工具,其中wis.
exe是用来扫描某个站点中是否存在SQL注入漏洞的,wed.
exe是用来破解SQL注入用户名和密码的.
两个工具结合起来,完成从寻找注入点到注入攻击完成的整个过程.
27DoS、DDoS攻击与防范使用DoS/DDoS攻击工具,如Trinoo和Wintrinoo、TFN和TFN2K、Stacheldraht对目标主机进行攻击.
28Snort安装与配置手动安装Snort、利用安装包快速安装配置Snort、完善配置文件、使用控制台查看检测结果、配置snort规则、利用Snort检测ping攻击、利用Snort检测Superscan扫描.
2修订人:王小英修订日期:2011年10月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年10月《微机组装与维护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10310课程名称:微机组装与维护实验/ComputerAssemblyandMaintenance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学时学分:16学时/1学分适用专业: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课程的地位:《微机组装与维护实验》是计算机类本科专业限选课,为后续课程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通过微机组装与维护实验,使学生对微机的各个部件有感性的认识并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特点、软硬件工作原理;掌握微机的装配技术,具备能对微机的常见故障进行处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计算机应用和使用计算机提供必要的硬件知识,以便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好和维护好计算机,更好地使计算机发挥作用打好基础.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微机组装与维护实验》的先修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后续课程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基础如计算机组成、简单的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外部设备的认识等,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
三、教学、实验内容与要求实验一计算机硬件的识别与组装1.
教学内容各类微机主板的基本结构,常见的Pentium、PentiumII/III/4等各类主板的布局,主板所用元器件的外形特征及工作流程CPU型号、CPU的安装与拆卸,各类内存条的识别与安装电源及CPU风扇的拆装和维护方法观察软驱、硬盘、光盘等外存储器的外形特征并加以区别硬盘的基本参数,练习软驱、硬盘、光盘的拆卸与安装练习硬盘、光盘的主、从设置显卡、声卡、网卡、Modem的安装方法安装、调校显示器、安装键盘、鼠标及打印机拆卸及组装计算机:根据提供的一批微机散件及相应的工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机的组装2.
重点难点重点: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各部件识别难点:各部件工作原理、连接方式3.
基本要求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组成掌握对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各个组成部件识别理解部件配置与连接方式实验二系统CMOS参数设置、BIOS设置1.
教学内容采用一至两种方法对CMOS进行设置、进入BIOS界面进行BIOS基本设置改变CMOS设置中的不同参数并观察参数的改变对微机系统性能的影响学习BIOS的升级方法BIOS一般故障及刷新故障BIOS与CMOS的区别2.
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系统CMOS主要功能及设置方法难点:常用的BIOS设置、BIOS与CMOS的区别3.
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的BIOS设置,了解高级设置理解BIOS与CMOS的区别掌握计算机系统CMOS主要功能及设置方法实验三操作系统的安装1.
教学内容硬盘分区意义及操作方法、硬盘格式化、文件系统的类型与选用硬盘的分区方法、硬盘格式化方法、格式化命令的使用常见分区工具(DM、FDISK、PQ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操作系统简介、设备驱动程序作用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硬件工作状态信息获取2.
重点难点重点:硬盘分区和格式化的方法、操作系统的安装难点:硬盘格式化的方法、各部件驱动程序的安装3.
基本要求:理解分区的意义,掌握硬盘分区和格式化的方法掌握各种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掌握主板、显卡、声卡及打印机等驱动的安装实验四系统软件使用与维护1.
教学内容打开注册表的命令——regedit注册表的使用与优化组件的添加与删除计算机性能测试与优化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2.
重点难点重点:注册表的管理、系统优化设置难点:注册表的优化、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3.
基本要求:掌握注册表的管理与优化掌握系统优化、升级及备份操作的方法实验五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1.
教学内容下载应用软件安装程序,并进行各种形式安装应用软件的使用应用软件的升级及卸载方法常用计算机系统优化工具如优化大师、超级兔子、360安全卫士等系统优化工具的安装与使用方法常见杀毒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2.
重点难点重点:应用软件下载、安装、使用与维护难点:应用软件的升级及维护3.
基本要求:掌握常用应用软件如杀毒、压缩、媒体播放、磁盘管理等软件的安装、使用及卸载方法.
实验六计算机故障分析与排除1.
教学内容系统软件故障处理应用软件故障处理计算机硬件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主板故障、CPU故障、ATX电源故障原因及排除、内存一般问题、内存超频引发故障、内存混插引发故障解决方法、硬盘无法启动故障、硬盘分区等故障、显卡基本故障及优化中出现的故障、声卡、键盘等一般故障、软盘驱动器读写异常的情况、显示器故障、打印机故障2.
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故障分析难点:计算机故障排除3.
基本要求:能够分析处理计算机故障掌握排除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方法四、课程学时分配实践项目学时计算机硬件的识别与组装4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8计算机故障分析与排除4合计16五、教学参考书(实验指导书、讲义)1.
教学参考书:《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操作教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操作教程》编委会,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01,版次:1.
2.
教学参考书:《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吴小惠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08,版次:1.
3.
教学参考书:《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杨秋格编著.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验》考核主要检验学生微机系统的安装调试、系统维护、故障排除等工作技能,通过学习态度、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交实验报告等形式进行综合考评,平时成绩50%,实验报告成绩50%,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修订人:杨秋格修订日期:2011.
10审核人:刘庆杰日期:2011.
10《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10302课程名称: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Networkfaultdetectionandexclusion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是一门针对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测试为主线,完整而深入地讨论了局域网、广域网和应用层协议各种常见的故障诊断与测试技术.
学生通过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测试基础、诊断工具的使用以及一些应用示例,能够了解局域网(以太网、虚拟局域网VLAN)、广域网和应用层协议(包括TCP/IP、HTTP、Telnet、FTP等)的基本原理,常见故障现象和原因,故障诊断以及测试方法和设计准则等内容,掌握提取与分析网络各项指标的能力和排除网络故障的能力.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
本课程的前修课是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
通过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等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动手进行实际的网络故障排除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网络故障和网络诊断测试工具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故障概述第二节常用的网络故障测试命令第三节网络故障管理系统第四节网络故障诊断第五节网络故障管理第六节网络故障的定位第七节网络诊断工具第八节网络测试工具2.
重点难点重点:网络故障诊断定位、网络故障管理系统难点:网络故障诊断定位、网络故障管理系统3.
基本要求掌握故障诊断的方法、故障定位方法、故障测试命令、故障测试工具.
第二章物理层故障诊断与排除1.
教学内容第一节物理层概述第二节物理层主要问题第三节双绞线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四节同轴电缆故障诊断与排除第五节光缆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六节中继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第七节集线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八节调制解调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第九节物理层故障排除实例2.
重点难点重点:物理层的常见故障与排除难点:物理层的常见故障与排除3.
基本要求掌握物理层的常见故障与排除的方法、命令与工具定位0尔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以及介绍网络故障管理和数据备份方式.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故障诊断与排除1.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链路层概述第二节网卡故障诊断与排除第三节网桥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四节交换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第五节数据链路层故障排除实例2.
重点难点重点:链路层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难点:链路层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3.
基本要求掌握链路层的常见故障与排除的方法、命令与工具,掌握协议分析方法.
第四章网络层故障诊断与排除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层概述第二节路由器原理与故障诊断第三节RIP协议概述第四节网络层故障排除实例2.
重点难点重点:网络层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难点:网络层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3.
基本要求掌握网络层故障诊断的方法、故障定位方法、故障测试命令、故障测试工具.
掌握常见路由协议的故障排除办法.
定位0尔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以及介绍网络故障管理和数据备份方式.
第五章以太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1.
教学内容第一节以太网络基础知识第二节故障诊断与排除2.
重点难点重点:以太网故障诊断定位、网络故障管理系统难点:以太网故障诊断定位、网络故障管理系统3.
基本要求掌握以太网协议分析、以太网工作机制、以太的常见接口、以太故障诊断的方法、故障定位方法、故障测试命令、故障测试工具.
定位0尔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以及介绍网络故障管理和数据备份方式.
第六章广域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1.
教学内容第一节广域网概述第二节综合业务数字网故障诊断与排除第三节虚拟专用网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四节帧中继故障诊断与排除第五节X.
25分组交换网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六节数字数据网故障诊断与排除第七节解决ADSL故障的方法2.
重点难点重点:广域网故障诊断定位、网络故障管理系统难点:广域网故障诊断定位、网络故障管理系统3.
基本要求掌握广域网故障诊断的方法、故障定位方法、故障测试命令、故障测试工具.
掌握常见的广域网协议分析方法与故障现象.
定位0尔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以及介绍网络故障管理和数据备份方式.
第七章TCP/IP故障诊断与排除1.
教学内容第一节TCP/IP协议发展模型第二节TCP/IP体系结构第三节TCP/IP网络会话第四节DNS协议和故障第五节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第六节BIND问题第七节DHCP问题第八节周知端口服务程序第九节服务器端口访问失败错误2.
重点难点重点:常见TCP/IP协议的故障检测与排除方法难点:常见TCP/IP协议的故障检测与排除方法3.
基本要求掌握常见TCP/IP协议的故障检测与排除方法,掌握DHCP故障方法、服务器常见端口访问失败的解决方案.
定位0尔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以及介绍网络故障管理和数据备份方式.
第八章服务器故障诊断与排除1.
教学内容第一节服务器概述第二节Linux概述第三节单机/服务器系统引导第四节Linux/Unix常见基本问题第五节服务器常见的故障现象和解决方法第六节服务器问答第七节BootPROM及其故障排除第八节Apache服务器的故障排除第九节Apache目录访问权限错误第十节Apache验证模式错误第十一节SAMBA排错第十二节多NOS文件服务第十三节文件服务失效第十四节操作系统安装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2.
重点难点重点:服务器故障诊断定位、服务器故障排除方法难点:服务器故障诊断定位、服务器故障排除方法3.
基本要求掌握服务器故障诊断定位、服务器故障排除方法、掌握常见的Linux系统异常处理方法.
定位0尔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以及介绍网络故障管理和数据备份方式.
定位0尔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以及介绍网络故障管理和数据备份方式.
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操作讨论习题第一章.
网络故障和网络诊断测试工具224第二章.
物理层故障诊断与排除224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故障诊断与排除224第四章.
网络层故障诊断与排除224第五章.
以太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224第六章.
广域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224第七章.
TCP/IP故障诊断与排除224第八章.
服务器故障诊断与排除224合计161632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教学参考书:《计算机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潘朝阳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
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教学模式上,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演示与多媒体教学相接合,配合实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期中考试采用上机实际操作,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形式.
期末总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附录: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实验《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上机实验为《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理论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学习各种应用环境下的各种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示例,使学生掌握常见设备、常见协议、常见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测试方法,掌握故障的排除方法.
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上机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网络故障和网络诊断测试工具测线仪的使用网络协议分析器的使用网络抓包工具的使用22物理层故障诊断与排除网线问题导致网速变慢网络中存在回路导致网速变慢光纤故障诊断光纤收发器故障诊断23数据链路层故障诊断与排除网卡故障诊断实验交换机故障诊断实验24网络层故障诊断与排除路由器接口故障诊断实验Rip协议故障诊断实验Ospf故障诊断实验Bgp故障诊断实验25以太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信号状态测试线缆测试交换式局域网故障诊断以太网故障诊断实例26广域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广域网中的在线测试广域网中的离线测试帧中继广域网中故障的查找adsl故障诊断分析27TCP/IP故障诊断与排除常见网络协议的各种诊断实验28服务器故障诊断与排除bind常见故障诊断dhcp常见故障诊断samba常见故障诊断2修订人:张震修订日期:2011-10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10《网络系统集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10303课程名称:《网络系统集成》/《NetworkSystemIntegration》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与任务《网络系统集成》是一门专门针对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主要涉及网络规划、网络组建、网络调试、网络管理等网络系统集成的各个层面,详细介绍系统集成过程中的各种应用及技巧,其中包括网络规划的内容、组网的标准和要求、网络的VLAN划分、网络路由设置、网络功能的调试与实现及网络的部分管理功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系统中使用的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无线网络,服务器,网络互联以及数据备份的各种通信线路联结成一个完整、可靠、经济、有效的整体,使之能够协调工作.
具有网络系统集成、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二、和相关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课程是一门网络工程专业的综合课程,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
其前导课程主要有:计算机网络基础、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网络工程等课程.
后续课程有网络与信息安全、局域网安全等课程.
通过与本课程相关前导课程、后续课程的系统学习,必将为培养网络工程方向的高层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网络系统集成体系框架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系统集成概述(1)系统集成的相关概念(2)网络系统集成的发展(3)网络系统集成的层面(4)网络系统集成的内容(5)网络系统集成的步骤第二节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1)基础知识(2)OSI模型(3)TCP/IP体系结构(4)IPV4协议(5)IPv6协议(6)网络系统集成体系框架2.
重点难点重点:网络系统集成的概念、网络系统集成的模型难点:网络系统集成的体系结构3.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系统集成的概念了解网络系统集成的层次结构了解网络系统集成的相关理论理解各种协议掌握网络系统集成的体系结构第二章网络工程项目管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项目管理基础项目的概念及特点网络项目管理要素网络项目管理特点网络项目管理内容第二节网络项目人员组成项目管理机构项目团队激励方法第三节网络系统集成需求分析(1)项目经理的职责(2)完整的需求调查文档记录(3)用户调查活动内容(4)系统集成功能描述文档第四节网络系统集成规划(1)网络物理拓扑结构(2)网络系统层次划分(3)有线网与无线网的融合(4)服务器布置策略(5)网络安全问题考虑2.
重点难点重点:项目的风险、项目的需求分析难点:网络项目管理规划3.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项目管理的概念了解网络项目管理的层次结构了解网络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理解网络项目管理的流程掌握网络项目管理的体系结构第三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安装1.
教学内容第一节综合布线系统标准TIL/EIA568A商业建筑物通信布线标准ISO/IECIS11801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常用的局域网光缆传输指标第二节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安装(1)设计思想与原则(2)设计范围与步骤(3)工作区子系统(4)水平子系统(5)垂直子系统(6)设备间子系统(7)管理子系统(8)建筑群子系统(9)机房布线第三节综合布线系统的保护(1)过压与过流的保护(2)干扰和辐射的屏蔽(3)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第四节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1)双绞线测试内容与标准(2)光缆系统的测试与标准(3)Fluke测试仪与UL认证简介(4)UTP五类线测试不合格的原因2.
重点难点重点:综合布线的国家标准、综合布线测试难点:综合布线规划3.
基本要求了解综合布线的相关行业标了解综合布线的原则掌握综合布线的相关概念掌握综合布线的设计与安装掌握综合布线的测试与评价标准第四章局域网技术与系统集成1.
教学内容第一节以太网技术概述(1)以太网技术发展(2)以太网通信原理第二节以太网络接口卡(1)以太网卡的功能结构(2)以太网卡的接口类型与选型(3)以太网卡的安装与调试第三节交换机原理与分类(1)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2)交换机工作模式(3)交换机的分类第四节多层交换与互连技术(1)VLAN虚拟局域网的设计(2)多层交换技术(3)VLAN间的信息传递(4)交换机之间的连接2.
重点难点重点:局域网技术的特点、局域网常见技术的工作原理难点:多层交换的原理3.
基本要求了解以太网技术的相关概念掌握以太网的工作机制了解交换机的评价指标掌握多层交换的配置掌握交换机的互联配置了解交换机的三种交换方式第五章宽带网技术与系统集成1.
教学内容第一节宽带网概述(1)宽带网的概念(2)宽带接入网络(3)宽带交换网络(4)主干传输网络第二节宽带网接入技术(1)宽带网接口(2)PPPOE协议(3)FTTX+LAN接入(4)ADSL接入(5)DDN接入第三节宽带网系统集成案例(1)基于静态路由的网络互连(2)基于IGRP的网络互连(3)基于NAT的网络互连2.
重点难点重点:网络接入的相关概念、网络接入技术选型.
难点:网络接入技术的工作原理3.
基本要求了解宽带网的概念了解宽带网的相关接口标准理解宽带网相关的协议掌握PPPOE的配置掌握DDN的配置掌握NAT的配置第六章服务器技术与系统集成1.
教学内容第一节服务器的结构与技术(1)基于CISC处理器的服务器(2)基于RISC处理器的服务器(3)对称多处理器技术(4)内存技术(5)高性能存储技术(6)控制与管理技术第二节服务器应用系统的架构(1)Client/Server模式(2)Browser/Server模式(3)Browser/Application/Server模式(4).
Net与WebServices的网格模式第三节网络资源设备与软件选型(1)服务器的性能与配置(2)网络服务器产品的选型(3)网络操作系统选型(4)网络数据库选型第四节服务器双机集群与热备(1)集群与热备的相关概念(2)双机集群的工作模式(3)双机集群的工作原理(4)双机集群的软件及技术(5)双机热备的软件及技术第五节服务器系统集成案例(1)服务器需求分析(2)服务器选型与配置(3)服务器整体架构(4)服务器双机热备2.
重点难点重点:服务器评价指标,J服务器选型,服务器的集群与设备难点:服务器应用系统的架构3.
基本要求理解集群的原理掌握集群的配置方法了解各种服务器的性能指标第七章网络系统安全部署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安全威胁与对策(1)网络威胁与对策(2)服务器威胁与对策(3)常用网络安全技术(4)建立安全事件响应小组(5)双机热备的软件及技术第二节网络安全接入与认证(1)802.
1x协议及工作机制(2)基于RADIUS的认证计费(3)基于802.
1x的认证计费(4)几种认证方式比较(5)防止IP地址盗用(6)802.
1x+RADIUS的应用案例第三节网络病毒及防御(1)网络防病毒技术(2)网络防病毒案例第四节保护网络边界(1)防火墙和路由器(2)使用网络DMZ(3)构建入侵检测系统(4)路由器的认证技术及应用第五节访问控制列表与应用(1)ACL的作用与分类(2)ACL的配置(3)ACL的操作(4)扩展ACL的应用第六节防火墙的配置与应用(1)PIX防火墙的配置(2)PIX防火墙的应用(3)双址路由防火墙的应用2.
重点难点重点:网络安全策略、病毒防御、认证技术、防火墙难点:访问控制列表与应用3.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安全策略的规划方法理解病毒防御技术掌握认证技术的配置掌握ACL的配置掌握防火墙的配置第八章网络系统测试、验收与评估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性能与缩放性测试(1)概念与标准(2)测试目的与类型(3)与测试相关的配置(4)性能和缩放性测试方法(5)网络响应能力测试(6)网络可靠性测试第二节网络性能和缩放性改进(1)改进的技术及思路(2)调整和优化服务器内存(3)操作系统组件优化(4)缩放性问题及对策(5)保持网络规划第三节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1)网络故障分析(2)常用的故障排除办法(3)常见故障排除案例2.
重点难点重点:网络性能的评价标准、网络性能优化方法难点:网络故障排除3.
基本要求了解网路性能的评价标准掌握网络测试的方法掌握网络性能调优的方法掌握网络故障分析方法掌握网络故障排除方法四、主要教学环节(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网络系统集成体系框架224第二章网络工程项目管理224第三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安装224第四章局域网技术与系统集成224第五章宽带网技术与系统集成224第六章服务器技术与系统集成224第七章网络系统安全部署224第八章网络系统测试、验收与评估224合计161632五、教材与教参1.
推荐教材:《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技术》,石沿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2.
教学参考书:《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杨威,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本课采用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之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以及实验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讨论,老师分析"的教学方法.
该课程是考试课,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考核成绩由以下几部分成绩构成:平时考勤+期中考试+作业+期末考试=课程总成绩,其中平时考勤占10%,作业占20%,期中考试占20%,期末成绩占50%.
附录:网络系统集成实验通过自己动手组建局域网环境,通过对网络操作系统、路由器、交换机等高级网络设备和IOS的学习,对TCP/IP协议和因特网技术有更深刻的理解,掌握和熟悉原理,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系统观念.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集成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并能灵活应用,为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学生提供一定的专业技能.
网络系统集成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实验一校园网考察(1)校园网的需求与拓扑结构(2)校园网所涉及的软硬件设备22实验二网络工程项目设计(1)总体设计(2)分层设计23实验三综合布线设计与安装(1)布线组件(2)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技术与安装技术(3)布线系统的测试24实验四局域网技术(1)以太网卡的安装与调试(2)交换机之间的连接25实验五宽带网技术(1)宽带接入网络(2)ADSL接入(3)基于静态路由的网络互连26实验六服务器技术和安装配置(1)服务器选型与配置27实验七网络系统安全(1)ACL的配置与操作(2)PIX防火墙的配置28实验八网络系统测试(1)网络故障分析和排除(2)应用系统运行测试(3)网络性能优化2修订人:陈新房修订日期:2011年10月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年10月《Web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10304课程名称:Web应用技术/WebApplicationProgramming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与任务《WEB应用技术》是一门专门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限选课程.
主要介绍JSP动态网页编程技术.
其主要内容包括:B/S开发模式和主流技术介绍,JSP编程基础,在Windows2000/XP和Linux环境下JSP运行环境的配置过程,HTML与JSP的交互过程,JSP中的页面元素,编译指令和操作指令,JSP中的常用对象,JDBC,JavaBean,JSP的综合应用举例,Servlet的概念与使用等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从事简单的Web应用开发,并为软件工程、项目实践等课程打好编码基础.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WEB应用技术》的先修课程是为《Java程序设计》,通过使用JavaWeb开发进行独立的项目开发学习,为后续的课程打下扎实的实践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JSP概述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开发模式介绍C/S模式与B/S模式C/S模式B/S模式及其优势第二节B/S模式主流技术介绍CGIASPPHPServletJSP2.
重点难点重点:C/S模式与B/S模式的区别、B/S的优势、JSP技术及其优势难点:C/S模式与B/S模式的区别3.
基本要求了解什么是C/S模式么是B/S模式理解B/S模式的优势了解B/S模式主流技术了解Servlet掌握什么是JSP技术第二章JSP编程基础知识1.
教学内容第一节Java简介Java的特性Java入门基础Java语法基础第二节表单编辑HTML标签基本结构使用form标签使用table标签第三节利用JavaScript进行数据校验2.
重点难点重点:Java基本语法、HTML语言、JavaScript难点:Java基本语法3.
基本要求了解Java的基本特征掌握Java的基本语法深刻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和Java对面向对象的支持掌握HTML语言和HTML语言中常用的标记理解JavaScript第三章配置服务器1.
教学内容第一节常见的集中支持JSP的应用服务器Tomcat应用服务器Resin应用服务器第二节几个典型的配置例子在Windows2000/XP环境下配置Tomcat在RedHatLinux7.
3下配置Tomcat在Windows2000/XP环境下配置Resin第三节JSP程序的初步体验编写第一个JSP程序在Tomcat下配置JSP程序在Resin下配置JSP程序JSP程序执行机制剖析2.
重点难点重点:Windows2000/XP环境下Tomcat与Resin的配置、JSP程序的编写、Tomcat与Resin下JSP程序的配置、JSP程序执行机制难点:JSP程序执行机制3.
基本要求了解Tomcat应用服务器与Resin应用服务器掌握Windows2000/XP环境下Tomcat与Resin的配置了解RedHatLinux7.
3下Tomcat的配置掌握简单的JSP程序编写方法掌握Tomcat与Resin下JSP程序的配置了解JSP程序执行机制第四章JSP与Web页面的交互1.
教学内容第一节初步了解JSP与Web页面的交互文本框的使用列表框的使用复选框的使用单选按钮的使用第二节HTML表单和JSP页面结合的方式第三节JSP页面与客户端脚本的结合2.
重点难点重点:文本框、列表框、复选框和单选按钮的使用,HTML表单和JSP页面结合的方式,JSP页面与客户端脚本的结合.
难点:Form表单与服务器程序的数据传递3.
基本要求掌握文本框的使用掌握列表框的使用掌握复选框的使用掌握单选按钮的使用掌握HTML表单和JSP页面结合的方式掌握JSP页面与客户端脚本的结合第五章JSP的页面元素1.
教学内容第一节JSP代码第二节JSP指令page指令include指令第三节JSP动作jsp:include动作jsp:forward动作jsp:param动作jsp:useBean动作jsp:setProperty动作jsp:getProperty动作2.
重点难点重点:JSP代码的类型,JSP指令,JSP动作难点:JSP代码的类型,JSP指令,JSP动作3.
基本要求掌握JSP代码的类型掌握JSP的page与include指令掌握JSP的六种动作第六章JSP的内建对象1.
教学内容第一节out对象第二节request对象第三节response对象第四节session对象第五节Cookie对象2.
重点难点重点:JSP的常用内建对象:out、request、response、session难点:session对象3.
基本要求掌握JSP的out对象掌握JSP的request对象掌握JSP的response对象掌握JSP的session对象了解JSP的Cookie对象第七章JDBC简介1.
教学内容第一节JDBCAPIDriverManagerConnectionStatementPreparedStatementCallableStatementResultSet第二节使用JDBC-ODBC访问Access第三节使用JDBC访问OracleStatement的应用PreparedStatement的应用CallableStatement的应用2.
重点难点重点:JDBCAPI难点:JDBC使用步骤和两种访问对象的区别3.
基本要求掌握JDBC中的DriverManager、Connection、Statement、PreparedStatement、CallableStatement、ResultSet等常用类的常用方法.
第八章JavaBean1.
教学内容第一节JavaBean概述第二节JSP与JavaBean的结合JSP与JavaBean的结合方法第三节使用JavaBean访问数据库设计访问数据库的JavaBean在JSP中调用JavaBean访问数据库第四节配置Tomcat以及访问Oracle数据库配置Tomcat创建访问Oracle数据库的JavaBean在JSP中使用JavaBean2.
重点难点重点:JavaBean的概念、JSP与JavaBean的结合方法、用JavaBean访问数据库难点:JavaBean与访问数据库3.
基本要求了解在JSP访问数据库时对Tomcat进行的相应配置理解使用JavaBean给软件开发所带来的优势掌握JavaBean的概念掌握JSP与JavaBean的结合方法掌握在JSP中调用JavaBean访问数据库的方法第九章Servlet1.
教学内容第一节Servlet概述Servlet的的基本概念Servlet与JSP的区别Servlet的生命周期Servlet的基本方法第二节JSP与Servlet的交互从JSP到Servlet的信息传递从Servlet到JSP的信息传递使用SAX解析XML第三节经典设计模式JSP+JavaBean模式MVC模式2.
重点难点重点:Servlet的概念,Servlet的基本方法,JSP与Servlet的交互方法与经典设计模式难点:JSP与Servlet的交互方法与经典设计模式3.
基本要求了解Servlet的生命周期掌握Severlet的概念了解经典设计模式理解Servlet与JSP的区别掌握Servlet的基本方法、JSP与Servlet的交互四、主要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
JSP概述213第二章.
JSP基础知识213第三章.
配置服务器426第四章.
JSP与Web的交互426第五章.
JSP的页面元素426第六章.
内置对象426第七章.
JDBC426第八章.
JavaBean426第九章.
Servlet426合计321648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Tomcat与JavaWeb开发技术详解》,封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2.
教学参考书:《JavaWeb程序设计》,高方平刘庆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教学模式上,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演示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配合实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结合学习的认知过程,激发学生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核采取闭卷形式.
最终成绩由平时出勤和提问、作业、期中考试以及期末卷面成绩汇总计算.
平时出勤和提问10%作业20%期中考试20%期末卷面成绩50%附录:Web应用技术实验《Web应用技术》上机实验为《Web应用技术》理论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能够了解CS/B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与网络编程有关的相应的计算机知识,掌握JSP基本的网络程序设计技术、软件构架、服务器的设置等.
要求学生代码量达到1500行以上.
JAVA程序设计上机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JSP概述JSP文件的基本结构与组成;JSP运行环境及其配置;JSP内置对象的应用;Web应用程序的部署.
12JSP基础知识编写登录系统13配置服务器Tomcat设置默认页Tomcat设置启动端口Tomcat设置启动虚拟目录Tomcat设置管理权限Tomcat设置应用的XML24JSP与Web的交互JSP中获得用户提交数据JSP中实现转码JSP中使用Cookie返回数据给客户JSP中返回流给客户程序25JSP的页面元素HTML中的常见标签实验FORM组件中的常用组件实验常用的JavaScript组件实验26内置对象Request与response实验Session实现用户一次登录多点验证Application对象实现网站的用户黑名单27JDBC无分页的数据展示带简单分页功能的数据展示带自动分页功能的数据展示带查询和排序功能的分页数据展示28JavaBean编写数据库访问组件编写购物车组件编写登录处理的JavaBean29ServletServlet实现过滤器Servlet实现在线用户监听Servlet实现数据转码2修订人:刘庆杰修订日期:2011.
10审核人:黄猛审核日期:2011.
10《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951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JavaApplicationProgramming》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与任务《Java程序设计》是一门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限选课程.
课程的内容包括主要包括:Java的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的语言特性、例外处理、applet、图形用户界面、多线程、输入输出、网络编程、JDBC.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具有面向对象的编程设计思想和新一代程序设计的逻辑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Java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能力.
二、和相关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后续课程是《Web应用技术》、《PHP》、《WAP》.
通过Java程序设计的语法学习,为后续的项目开发奠定良好的语法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Java和My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1.
教学内容第一节Java语言简介(1)JAVA语言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特点(2)JAVA与C++语言对比(3)JAVA的发展前景第二节My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1)MyEclipse介绍(2)MyEclipse环境下视图概念(3)MyEclipse下程序的编译与运行第三节MyEclipse下JAVA应用程序开发(1)MyEclipse下开发C程序(2)MyEclipse下开发JAVA程序(3)MyEclipse下Java应用程序的开发步骤2.
重点难点重点:两种Java程序开发工具JDK和MyEclipse的使用难点:在MyEclipse下调试JDK程序的方法3.
基本要求(1)了解JAVA语言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特点(2)掌握两种Java程序开发工具JDK和MyEclipse的使用(3)掌握MyEclipse下Java应用程序的开发步骤第二章Java基本程序设计1.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类型与变量第二节运算符和表达式第三节顺序结构第四节选择结构(1)if语句(2)switch语句第五节循环结构(1)循环语句(2)break语句(3)continue语句2.
重点和难点重点:数据类型和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及其控制结构语句难点: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的正确理解和应用3.
基本要求(1)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2)掌握Java语言的简单数据类型(3)理解运算符和表达式(4)掌握JAVA语句的三种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的应用第三章数组、字符串和排序1.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组第二节字符串第三节综合示例第四节排序与查找2.
重点和难点重点:数组的概念、创建、初始化以及字符串的使用方法难点:不规则数组、String和StringBuffer的区别3.
基本要求(1)掌握数组创建、初始化和使用的方法,字符串的使用方法(2)理解String类和StringBuffer类的异同第四章方法和递归1.
教学内容第一节方法的定义与调用(1)方法的定义(2)return语句(3)局部变量(4)形式参数(5)方法调用第二节参数传递(1)值传递机制(2)数组作为形式参数(3)引用作为形式参数第三节递归第四节System类常用方法2.
重点和难点重点:方法的定义、调用和参数传递难点:参数传递机制3.
基本要求(1)掌握方法的定义、调用和参数传递;掌握递归的应用(2)理解参数传递机制第五章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1.
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类的定义第三节对象(1)创建对象(2)使用对象(3)this和super(4)删除对象第四节继承(1)定义子类(2)子类构造函数(3)数据成员隐藏(4)方法重写第五节多态(1)编译多态(2)运行多态第六节抽象类与接口第七节初始化(1)类初始化(2)对象初始化第八节包package第九节内部类第十节综合示例(1)计算24点(2)航班管理2.
重点和难点重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语法定义难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3.
基本要求(1)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2)掌握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如类、对象、继承、多态、包、内部类等)和基本语法定义第六章异常处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异常第二节try-catch-finally语句第三节声明抛出异常子句第四节抛出异常语句第五节定义自己的异常类2.
重点和难点异常的捕获与处理方法3.
基本要求(1)了解异常的概念(2)掌握异常的捕获与处理方法(3)理解异常类的创建第七章输入/输出处理1.
教学内容第一节字节流(1)InputStream类(2)OutputStream类第二节文件字节流(1)文件字节流的顺序处理(2)文件字节流的随机读/写第三节文件与目录处理第四节过滤流与流的串接(1)DataInputStream和DataOutputStream类(2)BufferInputStream和BufferOutputStream类(3)PushbackInputStream类第五节字符流(1)Reader类和Writer类(2)InputStreamReader和OutputStreamWriter(3)FileReader类和FileWriter类(4)BufferReader类和BufferWriter类(5)PrintWriter类(6)StringReader和StringWriter类(7)PushbackReader类第六节对象序列化2.
重点和难点重点:简单的输入/输出流难点:流概念的理解与使用方法3.
基本要求(1)理解流的概念(2)掌握Java利用流进行数据访问的方法(3)掌握过滤流及随机访问文件的使用方法第八章多线程1.
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线程第二节线程的状态转换第三节创建线程第四节线程的控制(1)启动线程(2)终止线程(3)线程中断标记(4)自愿暂时放弃处理器(5)线程睡眠(6)检测线程状态(7)线程优先级及线程调度(8)线程间协作join()第五节线程间的同步与互斥(1)临界区(2)对象锁机制(3)线程间同步(4)死锁第六节线程的其它通信方式-管道流第七节守护线程第八节线程组2.
重点和难点重点:线程的概念、线程的创建、控制.
难点:线程的同步与互斥.
3.
基本要求(1)理解线程的概念及线程优先级(2)掌握线程的创建、线程的控制、线程的调度(3)了解线程和线程组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第九章AWT组件及应用1.
教学内容第一节AWT简介第二节容器第三节布局管理器第四节AWT事件处理机制第五节AWT常用基本组件(1)标签Label(2)命令按钮Button(3)单行文本编辑框TextField(4)多行文本编辑框TextArea(5)复选按钮及单选按钮Checkbox(6)列表框(7)下拉列表框(8)菜单Menu2.
重点和难点重点:AWT常用基本组件的使用.
难点:AWT事件处理机制.
3.
基本要求(1)了解图形界面组件之间的层次关系(2)理解容器的概念和作用.
理解AWT事件处理机制(3)了解Java常见的事件适配器类(4)掌握AWT常用基本组件的使用.
第十章Swing组件及应用1.
教学内容第一节Swing简介第二节Swing常用组件(一)(1)窗口Jframe(2)容器Jpanel第三节Swing常用组件(二)(1)标签JLabel(2)命令按钮JButton(3)单行文本编辑框JTextField(4)多行文本编辑框JtextArea(5)口令输入框Jpassword(6)开关按钮JToggleButton(7)复选按钮JcheckBox(8)单选按钮JRadioButton(9)按钮组JbuttonGroup(10)列表框Jlist(11)下拉列表框JcomboBox第四节Swing常用组件(三)(1)菜单Menu(2)弹出式菜单(3)工具栏JToolBar(4)第五节Swing常用组件(四)(5)第六节Swing常用组件(五)(6)用户对话框JoptionPane(7)通用对话框Jdialog(8)文件选择对话框JfileChooser(9)颜色选择对话框JcolorChooser(10)子窗口JinternalFrame第七节JBuilder中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示例-计算器2.
重点和难点重点:Swing常用基本组件的功能和使用难点:事件处理过程3.
基本要求(1)了解Swing组件与AWT组件之间的关系(2)理解Swing组件的基本思想(3)掌握Swing常用基本组件的功能和使用第十一章JBuilder数据库设计与应用1.
教学内容第一节关系数据库概述(1)SQL语言(2)Java环境与数据库的连接-JDBC第二节常用的JDBCAPI(1)DriverManger类(2)Connection接口(3)Statement类和接口(4)PreparedStatement接口(5)ResultSet接口(6)ResultSetData接口第三节Jbuilder中的常用数据库组件DataExpress(1)Database类(2)QueryDataSet类(3)ParameterRow类(4)ProcedureDataSet类(5)TextDataFile类(6)TableDataSet类第四节Jbuilder中的常用数据库组件dbSwing(1)JdbLabel,JdbTextField,JdbTextArea类(2)JdbToggleButton,JdbCheckBox,JdbRadioButton类(3)JdbComboBox,JdbList类(4)JdbTable,TableScrollPane类(5)JdbTree类(6)JdbStatusLabel,JdbNavToolBar类第五节Jbuilder的常用数据库组件MoredbSwing(1)JdbNavField类(2)JdbNavList,JdbNavComboBox类第六节其他数据库常用技术(1)可计算列(2)数据效验(3)排序(4)过滤2.
重点和难点重点:数据库常用基本组件的功能和使用难点:JDBC工作原理3.
基本要求(1)了解数据库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利用Jbuilder进行数据库应用开发的一般方法(2)理解JDBC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库连接方法(3)掌握常用数据库组件的的功能和使用第十二章多媒体程序设计1.
教学内容第一节图形图像处理Graphics类第二节图形图像处理Graphics2D类第三节声音第四节多媒体2.
重点和难点重点:Graphics类和Graphics2D类的功能和基本使用难点:Graphics类实现双缓冲3.
基本要求(1)了解多媒体的有关基础知识(2)掌握Graphics类和Graphics2D类的功能和基本使用第十三章网络程序设计1.
教学内容第一节TCP网络程序设计(1)InetAddress类(2)ServerSocket类(3)Socket类(4)一个简单的TCP通信程序(5)多线程的TCP服务器模型第二节UDP网络程序设计(1)DatagramSocket类(2)DatagramPacket类(3)一个UDP通信程序(4)组播(5)广播第三节URL(1)URL类(2)URLConnection类(3)向服务器发送FORM格式的数据(4)通过HTTP代理进行网络通信2.
重点和难点重点:TCP和UDP网络程序设计基本技术难点:URL类的应用3.
基本要求(1)了解TCP、UDP、URL基本概念(2)理解TCP和UDP通信模型及URL(3)掌握TCP和UDP网络程序设计基本技术第十四章Java小应用程序Applet1.
教学内容第一节Java小应用程序Applet第二节Applet通信2.
重点和难点重点:Applet的机制难点:Applet通信原理3.
基本要求(1)了解Applet基本概念和Applet生命周期(2)理解Applet与浏览器之间的关系与交互过程(3)掌握Applet类的功能和主要使用方法四、主要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Java和My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213第二章Java基本程序设计426第三章数组、字符串和排序426第四章方法和递归213第五章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13第六章异常处理213第七章输入/输出处理213第八章多线程213第九章AWT组件及应用213第十章Swing组件及应用213第十一章MyEclipse数据库设计与应用213第十二章多媒体程序设计213第十三章网络程序设计213第十四章Java小应用程序Applet213共计321648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Java实用教程》,郑阿奇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
参考书:《Java程序设计》,孙燕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演示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配合实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核采取闭卷形式.
最终成绩由平时出勤和提问、作业、期中考试以及期末卷面成绩汇总计算.
平时出勤和提问10%作业20%期中考试20%期末卷面成绩50%附录:JAVA程序设计实验《JAVA程序设计》上机实验为《JAVA程序设计》理论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实验,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掌握Java语言的主要特征和编程方法,包括:类型与转换、类的声明与对象产生、继承与多态性、包与接口、应用程序与Applet、HTML与Applet的交互、数组与字符串等内容.
加深学生对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提高学生Java编程能力.
要求学生代码量达到1000行以上.
JAVA程序设计上机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Java和My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安装JDK,设置Java的环境变量,JavaApplication的程序结构和开发过程.
12Java基本程序设计编写计算税费的程序编写计算机星期几的程序23数组、字符串和排序字符串查找程序简单的银行系统24方法和递归递归完成级联删除15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封装常见的现实对象编写主板、接口、U盘之间的继承关系程序16异常处理常见异常观察实验常见异常处理实验异常语法实验17输入/输出处理读写内存读写硬盘文件硬盘扫描程序18多线程通过卖票程序的各种变化实现多现程的各种语法现象19AWT组件及应用编写简单计算器程序110Swing组件及应用编写升级版的计算器程序111MyEclipse数据库设计与应用数据库的增删查改实验112多媒体程序设计编写一个多媒体播放器113网络程序设计编写一个简单的能够传递文本信息的聊天程序14Java小应用程序Applet编写一个简单的Applet程序1修订人:刘庆杰修订日期:2011年10月审核人:黄猛审核日期:2011年10月《网络协议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10305课程名称:网络协议分析/NetworkProtocolAnalysis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网络协议分析》是一门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限选课程.
本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对网络协议的基础理论、体系结构、性能特性、技术方法和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网络协议的基本知识,了解各个协议的工作流程及所在层次,能对网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具有按某一协议规范、独立从事技术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网络》,通过前导课程中TCP/IP的学习,为本课程深入分析主要协议的设计与应用奠定基础,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网络协议的理解和掌握协议分析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TCP/IP概述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互联与TCP/IP(1)用IP实现异构网络互联(2)TCP/IP协议族的引入第二节网络协议的分层(1)通用的协议分层思想(2)TCP/IP的分层模型(3)协议分层的原则(4)TCP/IP分层模型中的两个边界(5)点到点和端到端(6)协议依赖关系(7)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第三节TCP/IP的发展过程第四节TCP/IP协议的标准化2.
重点难点重点:网络协议的分层结构.
难点:TCP/IP的分层模型.
3.
基本要求了解TCP/IP概况、TCP/IP的发展过程及其标准化,掌握网络协议的分层结构.
第二章:点到点协议PPP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第二节PPP协议流程第三节PPP帧格式第四节LCP(1)链路配置(2)链路终止(3)链路维护第五节IPCP第六节认证协议PAP第七节认证协议CHAP第八节PPPoE(1)PPPoE的引入(2)PPPoE协议流程(3)PPPoE报文2.
重点难点重点:PPP协议流程、PPP帧格式.
难点:PPP链路的配置、维护和终止.
3.
基本要求了解PPP协议流程,掌握PPP帧格式;了解链路配置、终止及维护;了解认证协议PAP、CHAP;掌握PPPoE的引入及协议流程.
第三章:Internet地址及地址解析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第二节Internet地址(1)Internet编址方法(2)IP地址的格式(3)IP地址的分类(4)关于IP地址的几点说明第三节地址解析协议ARP(1)两种地址解析方法(2)ARP的思想和步骤(3)跨网通信时ARP的使用方法(4)ARP提高通信效率的措施(5)ARP报文格式及封装(6)ARP命令(7)ARP欺骗第四节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1)RARP的思想(2)RARP报文(3)RARP服务器设置2.
重点难点重点: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ARP的思想和步骤.
难点:ARP欺骗.
3.
基本要求了解Intemet编址方法,掌握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了解ARP的思想和步骤、ARP报文格式及封装,掌握ARP命令及ARP欺骗实现;了解RARP的思想及报文格式.
第四章:互联网协议IP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第二节IP数据报格式第三节IP数据报的分片和重组(1)分片控制(2)分片重组第四节IP数据报首部校验和的计算第五节IP选项(1)记录路由选项(2)源路由选项(3)时间戳选项(4)与选项相关的DOS命令第六节IP的一些安全问题(1)TinyFragment(2)teardrop(3)PingofDeath第七节IP数据报的选路(1)路由表(2)IP选路算法(3)处理传入的数据报2.
重点难点重点:IP数据报格式、IP选项.
难点:IP数据报的分片和重组.
3.
基本要求掌握IP协议的特点;掌握IP数据报的格式;掌握IP数据报分片及重组机制;了解IP选项的使用;掌握IP数据报选路的原理及算法;掌握路由表的一般形式及默认路由的概念;掌握IP软件对IP数据报的处理.
第五章: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第二节ICMP报文第三节差错报告类报文(1)目的站不可达报文(2)超时报文(3)参数错误报文第四节请求/应答类报文(1)回送请求和回送应答报文(2)地址掩码请求和应答报文(3)时戳请求和应答报文(4)路由器通告和路由器恳求报文第五节单向通知的控制类报文(1)源站抑制报文(2)重定向报文第六节实验性的ICMP报文(1)ICMP域名报文(2)ICMP安全失败报文第七节ICMP应用举例(1)ping程序(2)traceroute程序2.
重点难点重点:ICMP协议报文格式及报文类型.
难点:ICMP的应用实例.
3.
基本要求掌握ICMP协议的作用和报文类型;掌握ICMP协议的回送、时戳、掩码请求与应答报文;掌握ICMP的路由器恳求与通告报文;掌握ICMP的差错报告报文;掌握Ping,Traceroute命令;了解拥塞控制和路径控制技术.
第六章: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第二节引入传输层的必要性第三节网络应用的标识(1)数据传输的最终目的地(2)进程与端口号的关系第四节UDP概述第五节UDP报文(1)报文格式(2)报文封装(3)最大用户数据报长度第六节UDP校验和(1)校验和的计算方法(2)UDP-Lite第七节UDP的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第八节UDP端口号的使用(1)客户端/服务器模型(2)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的端口使用方法2.
重点难点重点:UDP报文的头部结构及工作机制.
难点:UDP校验和的计算方法;UDP的封装和复用.
3.
基本要求理解传输层在TCP/IP协议分层模型中的位置及作用;了解UDP数据传输服务的特点;理解端口机制;了解UDP数据报格式;了解UDP的封装和复用.
第七章:传输控制协议TCP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第二节TCP的特点第三节TCP连接(1)TCP连接建立(2)TCP连接正常关闭(3)TCP连接异常关闭(4)TCP半开放连接检测(5)端口、端点和连接第四节提供可靠性(1)防止丢失的机制(2)防止重复和乱序的机制(3)TCP确认机制的特点(4)超时重传定时器的设置第五节传输效率与流量控制(1)一般的滑动窗口机制(2)TCP的滑动窗口机制(3)端到端流量控制(4)TCP的坚持定时器(5)糊涂窗口综合症第六节TCP的拥塞控制机制(1)慢启动与拥塞避免(2)快速重传与快速恢复第七节IP层对改善TCP性能的支持第八节TCP报文段格式(1)TCP的码元比特(2)TCP的校验和(3)TCP选项第九节对TCP的几点说明2.
重点难点重点:TCP报文的头部结构、TCP的工作机制、TCP三次握手协议.
难点:TCP的流量控制及拥塞控制.
3.
基本要求了解TCP协议的特点;掌握TCP连接的建立过程;掌握TCP的三次握手协议;了解TCP的连接管理、流量控制、拥塞控制;掌握TCP报文段格式.
第八章:Internet地址扩展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第二节使物理网络数目最小的技术(1)透明路由器(2)代理ARP(3)子网编址第三节超网编址(1)思想(2)CIDR的地址表示(3)CIDR的路由查找(4)为专用网络保留的CIDR块第四节网络地址转换(1)NAT的工作原理(2)NAT的地址转换方式(3)NAT与ICMP间的交互(4)NAT与应用程序间的交互(5)NAT穿越2.
重点难点重点:子网编址技术、子网选路算法的步骤.
难点:超网编址技术.
3.
基本要求了解透明路由器、代理ARP解决网络地址复用的思想;掌握子网编址技术;掌握子网选路算法的步骤;掌握超网编址技术和CIDR;掌握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原理与应用.
第九章:路由协议概述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第二节路由表的建立与维护(1)静态路由配置(2)动态路由信息交换第三节路径确定(1)路径存在性(2)最优化选路(3)路由度量第四节路由算法(1)向量-距离算法(2)链路状态算法第五节Internet路由体系的发展(1)核心路由体系(2)对等主干网路由体系(3)自治系统路由体系第六节大规模网络拓扑发现(1)背景(2)目标(3)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及建模2.
重点难点重点:路由表的建立与维护、路由算法.
难点:两种路由更新算法:矢量距离算法和SPF算法.
3.
基本要求掌握路由表建立和维护的两种方式:静态配置和动态交换路由信息;掌握Internet的路由体系结构,特别是自治系统AS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两种路由更新算法:矢量距离算法和SPF算法.
第十章:选路信息协议RIP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第二节RIP概述第三节RIP的工作原理第四节RIP路由信息的时效性(1)更新定时器(2)过期定时器(3)删除定时器第五节RIPv1的报文格式第六节RIP的慢收敛问题及其对策第七节RIPv1中的额外跳问题第八节RIPv2(1)RIPv2的扩展(2)RIPv2的报文格式2.
重点难点重点:RIP的工作原理.
难点:RIP路由信息时效性相关的三个定时器;RIP1中的额外跳问题.
3.
基本要求掌握RIP的特点及思想;了解RIP路由信息时效性相关的三个定时器;掌握RIP慢收敛问题的起因及对策;了解RIP1中的额外跳问题;掌握RIP2比RIP1扩展的内容.
第十一章: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第二节OSPF概述第三节OSPF的思想(1)区域(2)虚拟链路(3)路由汇总(4)路由计算第四节OSPF报文(1)公共首部(2)Hello报文(3)数据库同步第五节几点说明(1)对OSPF本身的说明(2)对IGP的几点说明2.
重点难点重点:OSPF区域划分的思想;OSPF各种报文的功能.
难点:OSPF路由汇总的方法;OSPF路由计算的方法.
3.
基本要求掌握OSPF的特点;掌握OSPF区域划分的思想;掌握OSPF路由汇总的方法;掌握OSPF路由计算的方法;掌握OSPF各种报文的功能.
第十二章:边界网关协议BGP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第二节BGP概述第三节BGP的有限状态机第四节BGP报文的公共首部第五节BGP的OPEN报文第六节BGP的KEEPALIVE报文第七节BGP的UPDATE报文(1)BGP的IP地址前缀编码(2)BGP的路径属性第八节BGP的NOTIFICATION报文2.
重点难点重点:BGP的原理和流程;BGP报文的分类及各个报文的功能.
难点:BGP的状态机.
3.
基本要求掌握BGP的原理和流程;理解RIB的三个子库;了解BGP的状态机;掌握BGP报文的分类及各个报文的功能.
第十三章:Internet组播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第二节组播地址第三节Internet群组管理协议IGMP第四节IGMP的报文格式(1)IGMPv1及IGMPv2报文格式(2)IGMPv3报文格式第五节以太网组播数据报的交付第六节组播路由算法(1)最短路径树算法(2)最小生成树算法(3)Steiner树算法(4)最大带宽树算法第七节组播路由协议(1)DVMRP(2)MOSPF(3)CBT(4)PIM-DM(5)PIM-SM(6)分析与比较第八节可靠组播(1)可靠组播要解决的问题及策略(2)ARQ(3)前向纠错FEC(4)ARQ和FEC组合法(5)差错恢复2.
重点难点重点:IP组播编址机制、组播选路技术、组播路由协议.
难点:组播选路算法:RPM、CBT.
3.
基本要求掌握组播群组的概念和特点;掌握IP组播编址机制;掌握IGMP协议的作用及报文功能;掌握组播选路技术:RPF、TRPF、剪枝、接枝、组播树;掌握组播选路算法:RPM、CBT;了解组播路由协议:DVMRP、PIM-DM、PIM-SM.
第十四章:移动IP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第二节移动IP操作概述第三节移动IP的工作机制(1)代理发现(2)注册(3)数据传送第四节移动IP的三角路由问题第五节隧道技术(1)IP-in-IP封装(2)最小封装(3)通用路由封装2.
重点难点重点:移动IP的工作模型和机制、移动IP的三项基本功能和相应报文.
难点:移动IP的三种隧道技术.
3.
基本要求掌握移动IP的工作模型和机制;掌握移动IP的三项基本功能和相应报文;了解移动IP的三种隧道技术.
第十五章:应用层系统服务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第二节自举协议BOOTP(1)自举协议的引入(2)BOOTP的工作机制(3)BOOTP的报文格式第三节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1)DHCP的引入(2)DHCP的工作原理(3)DHCP地址租用(4)DHCP客户端状态转换(5)DHCP报文格式(6)DHCP的应用第四节域名系统DNS(1)DNS的引入(2)互联网的域和域名(3)域名解析原理(4)递归解析和迭代解析(5)高速缓存(6)DNS报文格式(7)对象类型与DNS资源记录(8)减少DNS报文长度的措施(9)使用UDP还是TCP(10)DNS面临的安全威胁(11)DNS的使用2.
重点难点重点:BOOTP的作用和工作原理、DHCP的作用和工作原理、DNS域名解析过程.
难点:Internet的层次型命名机制.
3.
基本要求掌握BOOTP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掌握DHCP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掌握Internet的层次型命名机制;掌握DNS域名解析过程;掌握DNS报文、域名压缩技术和资源记录类型.
第十六章:网络管理标准SNMP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1)网络管理需求(2)SNMP参考模型第二节SNMP发展历史第三节管理信息库MIB(1)管理对象注册树(2)管理对象命名(3)管理对象访问约束(4)mib-2子树第四节SNMP通信协议(1)访问控制机制(2)报文格式(3)请求报文的处理过程(4)读取表格对象值的方法(5)端口使用第五节SMI(1)抽象标记语法1(2)MIB对象定义格式(3)基本编码规则BER(4)用BER对SNMP报文进行编码第六节SNMP应用2.
重点难点重点:SNMP标准的框架及组成部分、SNMP协议报文格式及SNMP协议中的五种交互报文.
难点:用WinSNMP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
3.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管理的需求;掌握SNMP标准的框架及组成部分;理解ASN.
1在SNMP中的使用;掌握MIB对象的命名方式;掌握SNMP协议报文格式及SNMP协议中的五种交互报文;了解用WinSNMP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
第十七章:应用层协议1.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第二节文件共享(1)NFS(2)FTP概述(3)FTP进程模型(4)FTP端口使用(5)FTP命令(6)FTP报文格式(7)数据格式(8)访问控制第三节万维网和HTTP(1)万维网WWW(2)HTTP概述(3)HTTP请求方式(4)持久连接和长度(5)HTTP协商及条件请求(6)代理服务器和高速缓存(7)HTTP报文格式(8)HTTP客户端程序设计第四节电子邮件系统(1)电子邮件系统引入(2)邮箱地址及电子邮件格式(3)多用途Internet邮件扩充MIME(4)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5)邮局协议POP(6)Internet邮件访问协议IMAP(7)电子邮件系统使用第五节信息查询Whois(1)Whois基础(2)Whois与WWW2.
重点难点重点:FTP模型、HTTP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七种交互方式.
难点:电子邮件系统的三个关键部件.
3.
基本要求了解FTP特点;了解HTML语言;了解WinInet适用的应用层协议;了解Finger和Whois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掌握FTP模型;掌握HTTP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七种交互方式;掌握POP3、SMTP、MIME在电子邮件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掌握电子邮件系统的三个关键部件.
四: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TCP/IP概述101第二章:点到点协议PPP123第三章:Internet地址及地址解析123第四章:互联网协议IP123第五章: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123第六章: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23第七章:传输控制协议TCP123第八章:Internet地址扩展技术101第九章:路由协议概述0.
500.
5第十章:选路信息协议RIP0.
500.
5第十一章: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101第十二章:边界网关协议BGP101第十三章:Internet组播101第十四章:移动IP101第十五章:应用层系统服务123第十六章:网络管理标准SNMP101第十七章:应用层协议123合计161632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网络协议分析》,寇晓蕤、罗军勇、蔡延荣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1,第1版.
2.
教学参考书:(1)《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杨延双、张建标、王全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1,第1版.
(2)《网络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与验证》,李建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1,第1版.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演示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配合实例教学.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期中成绩(占20%)和期末成绩(占50%)组成.
附录《网络协议分析》实验网络协议分析实验为《网络协议分析》理论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涉及协议分析软件的使用、数据链路层协议分析、网络层协议分析、传输层协议分析、应用层协议分析等.
学生通过上机操作,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网络协议的理解,掌握协议分析的方法,增强对常见网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点到点协议PPP利用Bosen软件进行实验配置,配置并测试PPP及CHAP.
22ARP协议分析利用抓包软件捕获ARP数据包,分析ARP协议的报文格式,理解ARP协议的解析过程.
23IP协议分析利用抓包软件捕获IP数据包,分析IP协议的报文格式、IPV4地址的编址方法及IP分片过程.
24ICMP协议分析执行ping和tracert命令,分别截获报文,分析截获的ICMP报文类型和ICMP报文格式,理解ICMP协议的作用.
25UDP协议分析利用抓包软件捕获UDP数据包,分析UDP协议的报文格式及UDP协议校验和的计算方法.
26TCP协议分析利用抓包软件捕获TCP数据包,分析TCP连接建立的"三次握手"过程和TCP连接释放的"四次握手"过程,分析TCP报文格式.
27DNS协议分析利用抓包软件捕获DNS数据包,分析DNS协议报文格式和DNS协议的工作过程,理解DNS高速缓存的作用.
28HTTP协议分析在PC机上访问Web页面,截获数据包,分析HTTP协议的报文格式和HTTP协议的工作过程.
2修订人:孙晓玲修订日期:2011年9月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年10月《局域网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10306课程名称:《局域网安全》/《LocalNetworkSecurity》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与任务《局域网安全》是一门专门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限选课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Mac地址表;生成树协议和VLan安全;DHCP泛红攻击安全配置;ARP欺骗与防范;HSRP与VRRP;DCPP协议安全设置;COPP协议安全配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内网系统安全等级判定、内网安全检测分析和修复能力.
二、和相关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网络工程》,通过使用局域网安全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实践,为后续的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交换机工作原理和Mac地址表1.
教学内容第一节交换机(1)桥的工作原理(2)交换机的交换原理(3)三种交换方式第二节Mac地址表(1)配置端口限速(2)配置端口安全(3)Mac地址过滤2.
重点难点重点:三种交换方式的区别、交换机的交换原理、Mac地址过滤难点:Mac地址过滤3.
基本要求了解交换机的技术指标;了解交换机的发展趋势;了解交换机与桥的区别;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掌握Mac相关的配置;第二章生成树协议和VLAN安全配置1.
教学内容第一节生成树协议(1)生成树协议的作用(2)生成树协议的原理(3)生成树协议的工作原理(4)生成树协议的配置第二节VLAN(1)VLAN概述(2)VLAN的工作原理(3)VLAN的配置(4)VLAN之间的路由(5)VLAN实现安全配置2.
重点难点重点:VLAN、多生成树、多生成树的配置难点:多生成树的配置3.
基本要求了解生成树协议的原理和作用;了解VLAN的作用;理解集中Vlan的应用环境;理解VLAN和STP的安全配置.
第三章ACL实现设备访问安全1.
教学内容第一节园区网安全隐患(1)局域网的常见安全隐患(2)局域网安全解决方案的整体思路第二节交换机端口安全(1)交换机端口安全概述(2)交换机机端口安全配置第三节访问控制列表(1)访问控制列表概述(2)ACl的种类(3)配置ACL2.
重点难点重点:带时间的ACL、ACl与其它网络应用的结合、单反ACL难点:单反ACL3.
基本要求了解局域网常见隐患;理解局域网安全解决方案的整体思路;掌握交换机端口安全原理及配置方法;掌握ACL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第四章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安全配置1.
教学内容第一节安全补丁更新(1)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补丁更新(Mysql为例)(2)Web服务器的安全更新(Apache为例)第二节敏感信息保护(1)敏感信息过滤原理(2)配置Apache实现敏感信息过滤第三节防DOS攻击配置(1)配置连接参数(2)配置最大连接数(3)配置最大空闲进程(4)配置最大请求数目2.
重点难点重点:应用服务器的安全、数据库安全、DOS攻击原理与防御难点:DOS攻击原理与防御3.
基本要求了解常见的应用服务器的安全配置;了解了解DOS攻击的原理;掌握常见的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配置;掌握简单防止DOS攻击的配置策略;掌握Apache的安全配置;掌握Mysql数据库的安全配置第五章系统安全配置方案1.
教学内容第一节安全的初级方案基本规则(1)物理安全、停止Guest账号、限制用户数量(2)创建多个管理员账号、管理员账号改名(3)陷阱账号、更改默认权限、设置安全密码(4)屏保密码使用NTFS分区(5)运行防毒软件和确保备份盘安全第二节安全配置中级基本规则(1)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关闭不必要的服务(2)关闭不必要的审核策略(3)密码策略、账户策略、备份敏感文件(4)不显示上次登录名、禁止建立空连接和下载最新补丁第三节安全配置高级基本规则(1)关闭DirectDraw、关闭默认共享(2)禁用DumpFile、文件加密系统(3)加密Temp文件夹、锁住注册表、关机时消除文件(4)禁止非硬盘启动、使用智能卡、使用IPSec(5)禁止判断主机类型、抵抗DDOS(6)禁止Guest访问日志和数据恢复软件2.
重点难点重点:三种系统的安全级别、安全配置的规则、配置安全配置策略、审核策略与系统安全.
难点:审核策略与系统安全3.
基本要求掌握账号管理引起的安全问题;掌握权限分配引起的安全问题;掌握常见的安全配置;掌握IPSec等高级安全配置;掌握系统防御DDOS攻击;第六章网络安全认证1.
教学内容第一节IEEE802.
1X认证元素(1)客户端(2)认证系统(3)认证服务器第二节IEEE802.
1X认证过程(1)用户连接到交换机端口(2)执行认证(3)基于RADIUS服务器的VLAN分配被启动(4)交换机将开始信息发送至认证计费服务器(5)再认证(6)交换机发送更新信息到认证服务器(7)用户从端口断开连接(8)交换机发送终止信息到计费服务器第三节配置IEEE802.
1X认证(1)配置IEEE802.
1x认证(2)配置交换机到认证服务器的通信(3)配置重新认证周期(4)修改安静周期2.
重点难点重点:802.
1X认证的工作原理、802.
1x的工作工程,802.
1x的配置难点:802.
1x的工作工程3.
基本要求了解802.
1x的工作过程理解802.
1x的工作原理掌握802.
1x的配置.
第七章配置SPAN和RSPAN1.
教学内容第一节SPAN相关概念(1)入口业务(2)出口业务(3)源SPAN端口(4)目的SPAN端口(5)监控端口(6)操作源(7)管理源第二节SPAN模式(1)本地SPAN(2)远程SPAN(3)VSPAN第三节配置SPAN和RSPAN(1)SPAN和RSPAN的默认配置(2)SPAN会话中的流量监控限制(3)配置本地SPAN(4)配置RSPAN2.
重点难点重点:SPAN的概念:工作原理、工作流程、SPAN的配置难点:SPAN的工作原理3.
基本要求了解SPAN的工作过程理解SPAN的工作原理掌握本地SPAN的配置.
掌握配置远程SPAN第八章使用CiscoCNA配置安全1.
教学内容第一节CNA简介可管理的设备(1)拓扑视图(2)可管理视图第二节CNA安全向导(1)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特定服务器(2)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特定网络(3)来自网络的特定应用程序通信第三节配置端口安全(1)配置SNMP告警(2)配置触发策略(3)配置操作策略2.
重点难点重点:CAN管理可配置设备的原理、SNMP协议的触发策略、配置CAN难点:802.
1x的工作工程3.
基本要求了解CNA的工作过程理解CNA的工作原理掌握CNA的安全配置.
四、主要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
交换机工作原理和Mac地址表224第二章.
生成树协议和VLAN安全配置224第三章.
ACL实现设备访问安全224第四章.
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安全配置224第五章.
系统安全配置方案224第六章.
网络安全认证224第七章.
配置SPAN和RSPAN224第八章.
使用CiscoCNA配置安全224合计161632五、教材与教参1.
推荐教材:《网路安全配置》,:赵亮,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2.
教学参考书:《网络设备安全》,赵平张枫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教学方法本采用讲授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之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教学.
2、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笔试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50%.
平时成绩由考勤(10%)、作业(20%)和期中考试成绩(20%)组成.
附录:局域网安全实验《局域网安全》上机实验为《局域网安全》理论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学习各种应用环境下的系统安全配置、协议安全配置、设备安全配置以及一些应用示例,使学生学习局域网安全配置知识,掌握保障局域网内部的设备、系统、应用服务器的安全配置的能力.
局域网安全上机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交换机工作原理和Mac地址表交换机的常见安全设置22生成树协议和VLAN安全配置生成树协议的安全设置VLAN常见的安全设置23ACL实现设备访问安全通过ACL实现访问安全通过ACL实现数据流向控制通过ACl实现QoS24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安全配置Web服务器的安全配置文件服务器的安全配置邮件服务器的安全配置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配置25系统安全配置方案常见系统安全设置案例26网络安全认证CA服务器的配置CA客户端的配置使用安全认证实现数据安全27配置SPAN和RSPAN实现SPAN安全配置实现RSPAN安全配置28使用CiscoCNA配置安全使用CiscoCNA实现网络安全配置2修订人:刘庆杰修订日期:2011年10月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年10月《网络新技术介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10048课程名称:《网络新技术介绍》/《Introductionofnewnetworktechnology》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学时学分:16学时/1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与任务《网络新技术介绍》是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程.
本课程讲授国际上近几年来高速宽带网络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帮助学生梳理其知识结构,掌握网络新技术的重要内容,跟踪网络学科的新发展,全面了解网络前沿技术.
二、和相关课程的分工与联系前导课程:计算机网络后续课程:网络与信息安全、局域网安全等联系与分工:经过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可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网络新技术的新知识,后可扩展到网络安全领域,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用性强,它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究前沿.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及新技术概述1.
教学内容第一节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引领网络新技术潮流的驱动力第二节网络新技术体系和三网融合技术与构建(1)网络新技术体系(2)三网融合技术构建2.
重点难点重点:总体把握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3.
基本要求了解接入网的发展和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网络的总体演变;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体系结构概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协议与划分层次第二节TCP/IP概述(1)TCP/IP的体系结构2.
重点难点重点:网络协议难点:网络体系结构3.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的层次化体系结构与协议;掌握OSI/RM与TCP/IP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宽带网络及其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宽带网络接入技术接入网与宽带接入网基于PSTN的接入技术宽带以太网接入(4)10吉比特以太网新技术(5)宽带智能网新技术第二节扩展的宽带网络及其应用新技术(1)网格计算(2)网络存储2.
重点难点重点:(1)基于无线网的接入技术(2)网格系统结构难点:网格计算存储3.
基本要求了解宽带接入网;了解吉比特以太网以及宽带智能网的关键技术;了解网格计算及网络体系主要功能和结构;掌握基于PSTN及无线网的接入技术;掌握网络存储机构和网络存储的新技术.
第四章无线接入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无线接入技术;无线自组织网络无线Mesh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第二节无线接入系统;(1)无线接入系统概述2.
重点难点重点:无线接入技术类型难点:无线接入系统接口技术3.
基本要求了解无线接入技术特点、无线接入技术类型;了解无线接入接口技术;掌握无线接入技术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掌握无线接口技术.
第五章无线互联网及3G通信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无线互联网(1)无线互联网技术第二节3G通信技术(1)3G和3G网络(2)3G终端需求2.
重点难点重点:无线互联网的应用难点:开源的WiMax项目3.
基本要求了解无线互联网组成、基础和发展状况以及无线互联网应用;了解3G技术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开源的WiMax项目;掌握3G技术的应用及标准参数.
第六章新一代网络协议Ipv61.
教学内容第一节Ipv6的应用(1)解决IP地址耗尽的措施(2)Ipv6数据头标格式(3)Ipv6中的地址第二节移动通信中的Ipv6(1)移动Ipv62.
重点难点重点:IPv6协议中的地址表示难点:移动通信中的Ipv63.
基本要求了解因特网新协议Ipv6的应用;掌握Ipv6数据头标格式;掌握Ipv6中的地址以及移动通信中的Ipv6.
第七章三网融合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三网融合技术三网融合概念三网融合发展历程三网融合最新进展第二节三种网络融合的应用融合正在成为业内最强主旋律新应用、新业务层出不穷第三节三网融合技术解决方案(1)三网融合对宽带接入的总体要求(2)三网融合对电信承载网总体要求2.
重点难点重点:三网融合概念、发展历程难点:三网融合技术解决方案3.
基本要求了解三网融合技术概念及三种网络融合的应用范围;掌握三网融合技术解决方案.
第八章互联网应用新技术展望1.
教学内容第一节互联网应用新技术(1)SNS(2)网络云第二节网络发展态势(1)网络新技术发展展望2.
重点难点重点:预测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
3.
基本要求综合了解互联网应用新技术,结合当前网络发展态势做出有依据的展望.
四、主要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及新技术概述202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02第三章宽带网络及其技术202第四章无线接入技术202第五章无线互联网及3G通信技术202第六章新一代网络协议Ipv6202第七章三网融合技术202第八章互联网应用新技术展望202合计16016五、教材与教参1.
推荐教材:《现代网络新技术概论》,敖志刚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第1版;2.
教学参考书:《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安淑芝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演示与多媒体教学相接合.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考核方式为开卷考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各占5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10%、作业20%、期中考试20%.
修订人:沈焱萍修订日期:2011年9月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年9月《DSP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10307课程名称:DSP技术及应用/DSPtechnologyandapplication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开课部门:防灾仪器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课程的地位:本课程是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程.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研究TMS320C54xDSP芯片的原理及应用,包括硬件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和混合编程及应用实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DSP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前景,掌握DSP的硬件结构、各部件工作原理;熟悉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编程方法与技巧,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宽阔的基础.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先修课程为《计算机网络》.
通过《DSP技术及应用》课程的学习,掌握DSP器件的一般结构特征、软件体系、编程方法、基本的开发调试方法,以及常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DSP实现,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DSP技术概述1.
教学内容第一节DSP系统概述第二节DSP芯片技术的发展第三节DSP芯片的选择第四节DSP芯片的主要优点与应用领域第五节DSP应用系统的开发工具2.
重点难点重点:DSP的基本知识,TI的三大DSP产品系列难点:DSP芯片的特点及分类3.
基本要求了解DSP的基本概念,了解DSP的主要应用方向,掌握可编程DSP芯片的特点、分类及其发展状况.
第二章DSP芯片结构介绍1.
教学内容第一节TMS320C54x芯片的基本性能第二节TMS320C54x芯片的CPU结构第三节TMS320C54x芯片的内部总线结构第四节TMS320C54x芯片的存储器结构第五节TMS320C54x芯片的在片外围电路第六节TMS320C54x芯片的串行口第七节TMS320C54x芯片与外设的接口第八节TMS320C54x芯片的复位与省电第九节TMS320C54x芯片的中断第十节TMS320C54x芯片的自举加载第十一节TMS320C54x芯片的引脚2.
重点难点重点:总线结构,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系统,中断系统,片内外设的结构、原理和应用难点:存储器和I/O空间的分配,中断响应过程3.
基本要求了解C54x系列DSP芯片的基本内核结构,掌握芯片存储空间及分配方法.
第三章DSP指令系统及特点1.
教学内容第一节TMS320C54x的寻址方式第二节程序地址的生成第三节流水线操作技术第四节指令系统概述2.
重点难点重点:寻址方式、常用汇编指令,流水线难点:寻址方式、常用汇编指令,6级流水线的工作情况和流水线冲突3.
基本要求掌握C54X系列的指令系统和基本的寻址方式,掌握流水线结构和解决流水线冲突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DSP软件开发过程1.
教学内容第一节汇编语言程序的缩写方法第二节汇编语言程序的汇编第三节COEF的一般概念第四节目标文件的连接第五节DSP的C语言开发方法2.
重点难点重点:COFF段的概念、链接命令文件的编写难点:链接命令文件的编写及目标文件的链接3.
基本要求了解C54x软件开发过程,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编辑、编译及链接第五章汇编语言编程举例1.
教学内容第一节汇编语言基本指令的应用第二节DSP的浮点运算方法第三节DSP在信号发生器上的应用第四节用DSP实现FIR滤波器第五节用DSP实现IIR滤波器第六节DSP的C语言开发方法2.
重点难点重点:汇编语言的源程序格式,简单程序的分析设计难点:与单片机汇编语言的相似性及各自特殊性对比,程序编写3.
基本要求掌握TMS320C54x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第六章CCS集成开发环境1.
教学内容第一节CCS集成开发环境简介第二节调试应用程序第三节DSP/BIOS的应用第四节利用DSP/BIOS和RTDX进行实时分析2.
重点难点重点:用CCS进行软件仿真及硬件仿真难点:工程项目的建立和调试3.
基本要求了解DSP的开发环境CCS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工程项目建立和调试的过程第七章DSP实验1.
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算数逻辑运算第二节汇编的数据访问第三节汇编的循环与分支第四节定时器及中断实验第五节利用泰勒级数展开法实现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第六节异步串口实验2.
重点和难点重点:CCS软件仿真及硬件仿真难点:CCS软件仿真及硬件仿真3.
基本要求掌握DSP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使用CCS仿真软件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DSP技术概述22第二章DSP芯片结构介绍66第三章DSP指令系统及特点66第四章DSP软件开发过程44第五章汇编语言编程举例44第六章CCS集成开发环境224第七章DSP实验066合计24832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DSP技术及应用》,陈金鹰,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2.
教学参考书:①《DSP应用技术》,赵明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第一版②《TMS320C54xxDSP实用技术》,汪安民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第二版③《DSP原理及应用》,邹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演示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配合实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本课程为开卷考查课.
最终成绩由平时出勤和提问、作业、期中考试以及期末卷面成绩汇总计算.
其中:平时出勤和提问:10%;作业:20%;期中考试:20%;期末卷面成绩:50%.
修订人:姜运芳修订日期:2010年10审核人:王新刚审核日期:2010年10《嵌入式系统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521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基础/TheFoundationofEmbeddedSystem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嵌入式系统基础》是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程.
本课程全面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组成部分,阐述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和开发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原理知识,掌握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通用软件设计的差异,具备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设计与实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开发基于特定微处理器的应用系统的能力,具有嵌入式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架构等方面的技能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嵌入式系统基础》在《数字逻辑》、《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基础上讲授,本课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嵌入式系统原理的知识,掌握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通用软件设计的差异,具备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设计与实现能力,开拓学生的专业学术视野,并为今后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相关课程的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1.
教学内容第一节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组成(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2)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3)嵌入式系统的组成第二节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1)冯诺依曼结构与哈佛结构(2)精简指令集计算机(3)流水线技术(4)信息存储的字节顺序第三节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结构和类型(1)嵌入式微控制器(2)嵌入式微处理器(3)DSP处理器(4)嵌入式片上系统(5)多核处理器2.
重点难点重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组成难点: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3.
基本要求1)了解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结构和类型.
2)理解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第二章ARM体系结构1.
教学内容第一节ARM微处理器结构(1)ARM7微处理器(2)ARM9微处理器(3)ARM9E微处理器(4)ARM10E微处理器(5)SecurCore微处理器(6)StrongARM微处理器(7)XScale微处理器第二节ARM微处理器的寄存器结构(1)处理器的运行模式(2)处理器的工作状态(4)处理器的寄存器组织(5)Thumb状态的寄存器集第三节ARM微处理器的异常处理(1)ARM体系结构的异常类型(2)异常类型的含义(3)异常的响应过程(4)应用程序中的异常处理第四节ARM微处理器指令系统(1)基本寻址方式(2)ARM指令集(3)Thumb指令集第五节ARM微处理器的接口(1)ARM协处理器接口(2)ARMAMBA接口(3)ARMI/O结构(4)ARMJTAG调试接口2.
重点难点重点:ARM微处理器结构、ARM微处理器指令系统难点:ARM微处理器指令系统3.
基本要求1)了解ARM微处理器结构.
2)理解ARM微处理器指令系统.
第三章32BitRISC微处理器S3C2410A1.
教学内容第一节S3C2410A内部结构(1)S3C2410A的内部结构(2)S3C2410A的技术特点第二节S3C2410A存储器控制器(1)S3C2410A存储器控制器特性(2)S3C2410A存储器映射第三节S3C2410A的I/O口(1)S3C2410A的I/O口配置(2)S3C2410A的I/O口寄存器第四节S3C2410A的中断控制、DMA控制器(1)S3C2410A的中断编程实例(2)S3C2410A的DMA编程实例2.
重点难点重点:S3C2410A存储器控制器、I/O口、中断控制、DMA控制器难点:S3C2410A存储器控制器、I/O口、中断控制、DMA控制器3.
基本要求1)了解S3C2410A内部结构2)理解并掌握S3C2410A存储器控制器、I/O口、中断控制、DMA控制器.
第四章嵌入式系统软件及操作系统基础1.
教学内容第一节嵌入式软件基础(1)嵌入式软件的体系结构(2)嵌入式系统的设备驱动层(3)嵌入式中间件第二节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1)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2)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2.
重点难点重点:嵌入式软件的体系结构、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难点: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3.
基本要求1)了解嵌入式软件的体系结构.
2)理解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第五章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1.
教学内容第一节ARM汇编伪指令(1)数据常量定义伪指令(2)数据变量定义伪指令(3)内存分配伪指令(4)汇编控制伪指令第二节ARM的汇编语言结构(1)ARM汇编语言程序结构(2)ARM汇编语言的语句格式第三节ARM汇编语言程序调试(1)ADS软件模拟环境下的程序调试(2)Linux环境下的gdb程序调试第四节ARM汇编语言与C语言混合编程(1)汇编程序中调用C程序(2)C程序中调用汇编程序(3)C程序中内嵌汇编语句(4)从汇编程序中访问C程序变量2.
重点难点重点:ARM汇编伪指令、汇编语言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调试、汇编语言与C语言混合编程难点:汇编语言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调试、汇编语言与C语言混合编程3.
基本要求1)理解ARM汇编伪指令.
2)理解并掌握汇编语言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调试、汇编语言与C语言混合编程.
第六章Bootloader设计基础1.
教学内容第一节Bootloader的作用(1)Bootloader的工作模式(2)Bootloader的启动流程(3)S3C2410平台下Linux的Bootloader第二节其他常见的Bootloader(1)vivi(2)U-boot2.
重点难点重点:S3C2410平台下Linux的Bootloader、U-boot难点:S3C2410平台下Linux的Bootloader、U-boot3.
基本要求1)理解并掌握Bootloader的作用、工作模式、启动流程.
2)理解并掌握S3C2410平台下Linux的Bootloader、U-boot.
第七章嵌入式Linux软件设计1.
教学内容第一节移植的基本概念(1)Bootloader的移植(2)关键文件的修改(3)串口设置示例(4)Bootloader的交叉编译(5)Bootloader的下载第二节嵌入式Linux文件系统的移植(1)内核的配置与裁剪(2)内核的编译(3)内核的下载2.
重点难点重点:Bootloader的移植、嵌入式Linux文件系统的移植难点:Bootloader的移植、嵌入式Linux文件系统的移植3.
基本要求1)理解移植的基本概念.
2)理解并掌握Bootloader的移植、嵌入式Linux文件系统的移植.
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44ARM体系结构6632BitRISC微处理器S3C2410A44嵌入式系统软件及操作系统基础22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88Bootloader设计基础44嵌入式Linux软件设计44共计3232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ARM9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教程》,黄智伟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次:第一版2.
教学参考书:《ARM9嵌入式系统设计――基于S3C2410与Linux》,徐英慧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次:第一版;《ARM9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教程》,于明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版次:第一版;《嵌入式系统技术》,张晓林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版次:第一版.
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演示与多媒体教学相接合,配合实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本课程为考查课,期末考试为笔试形式.
期末总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50%.
平时成绩的考核以考勤、实验、课上提问、课后作业的方式进行.
修订人:张兵修订日期:2011-10-28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10-28《智能监控》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10052课程名称:《智能监控》/《Intelligentmonitoring》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与任务《智能监控》是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程.
内容包括:智能技术概述,楼宇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智能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消防与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建筑通讯网络系统,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楼宇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楼宇智能化管理等,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智能楼宇管理的专业知识,对涉及到智能楼宇的管理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能了解和维护.
二、和相关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主要有:计算机网络、网络系统集成等课程.
通过与本课程相关前导课程的系统学习,为培养网络工程方向的高层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述1.
教学内容第一节智能建筑概述(1)智能建筑的定义(2)智能建筑的组成(3)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4)职能建筑的基本要求和功能第二节国内外智能建筑的动态与发展趋势(1)职能建筑产生的背景(2)职能建筑在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国内外职能建筑的发展趋势2.
重点难点重点:智能建筑的3A组成,智能建筑的三大支持技术难点:3A组成每个A的概念分类,智能建筑的功能,认识国内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重要性3.
基本要求(1)了解智能建筑的支持技术(2)了解智能建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掌握智能建筑的功能及特点(4)掌握智能建筑的组成第二章楼宇智能化的关键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楼宇智能化的技术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第二节典型BA系统设备(1)BA系统的检测技术(2)典型传感器(3)典型执行机构第三节楼宇智能化系统的集成技术(1)系统集成的概念(2)常用楼宇职能化集成技术——分散控制系统(3)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分散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分散化2.
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控制系统原理,检测设备,执行机构难点:系统集成技术3.
基本要求(1)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2)了解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各种关键技术(3)了解各种典型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4)了解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5)了解楼宇智能化集成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三章智能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1.
教学内容第一节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功能第二节暖通空调监控系统暖通空调系统工作原理智能楼宇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要求中央空调机组设备监控系统及其功能典型空调监控系统第三节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建筑给排水系统组成及工作方式职能楼宇对给排水系统的要求给排水监控系统及其功能第四节供配电监测系统(1)智能楼宇对供配电系统的要求(3)供配电监控系统及其功能第五节照明监控系统照明控制原理职能建筑对照明系统的要求照明监控系统及其功能第六节电梯监控系统电梯的主要组成与工作原理电梯监控系统及其功能第七节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集成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集成职能楼宇中央控制室职能第八节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工程实例(1)工程概述及设计方案(2)工程职能化系统实施2.
重点难点重点:暖通空调系统极其监控,给排水系统极其监控,供配电系统极其监控难点:暖通空调系统工作原理,监控点设置表,给排水系统组态软件编程,系统集成技术3.
基本要求(1)了解监控系统常用设备(2)了解楼宇自动化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工作原理(3)了解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在智能楼宇内的集成与联网(4)掌握楼宇自动化系统组成及监控功能(5)掌握各子系统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其监控功能(6)掌握楼宇自动化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实现方法第四章消防与安全防范系统1.
教学内容第一节消防系统(1)消防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职能消防系统的组成(3)消防系统工程实例第二节安全防范系统(1)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门禁控制系统(3)防盗报警系统(4)闭路电视监控系统(5)安防防范系统的集成(6)安防系统工程实例2.
重点难点重点:火灾报警与联动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难点:消防联动系统工作原理,各系统设备的认识3.
基本要求(1)了解常用安防系统组成设备(2)了解消防系统在智能楼宇内的集成与联网(3)了解安防系统在智能楼宇内的集成与联网(4)掌握消防系统的组成、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功能(5)掌握安防系统的组成及其各系统的控制功能第五章智能建筑通信网络系统1.
教学内容第一节楼宇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职能建筑对通信系统的要求楼宇通信系统的组成第二节智能建筑通信网络系统电话网和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电缆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多媒体技术2.
重点难点智能建筑通信网络系统3.
基本要求(1)了解智能建筑中通讯网络系统的概念(2)了解智能建筑中通讯网络系统的组成(3)了解各通讯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功能(4)了解各通讯网络系统的技术应用第六章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1.
教学内容第一节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办公自动化支持技术的作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第二节办公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流程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开发的流程通用信息管理软件特点第三节办公自动化系统软、硬件设备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硬件设备办公自动化系统常用软件2.
重点难点重点: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难点: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流程3.
基本要求(1)了解办公自动化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定义(2)了解办公自动化的组成及功能(3)了解办公自动化的支持技术(4)了解办公自动化的开发流程(5)了解办公自动化系统常用软、硬件设备第七章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1.
教学内容第一节住宅小区智能化概述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的意义职能住宅小区的主要系统及基本功能第二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家庭智能化系统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住宅小区设备监控系统工程住宅小区信息通信系统2.
重点难点重点:家庭智能化系统的设置,小区安防系统的设置难点:家庭智能化系统工作原理,设备性能了解3.
基本要求(1)了解智能小区中智能化系统的组成(2)了解智能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组成及功能(3)了解智能小区的公用设备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4)了解家庭设备智能化系统组成及功能(5)了解智能小区通讯系统组成(6)了解智能小区物业信息管理系统第八章智能化工程管理标准1.
教学内容第一节智能化工程实施程序及建设标准智能化工程的实施程序智能化工程建设标准第二节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工程前期工作施工阶段的管理第三节智能化工程施工管理措施(1)施工工期保证措施(2)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措施2.
重点难点重点:智能化工程实施程序,智能化工程建设标准,楼宇智能化管理内容难点: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施工管理实施3.
基本要求(1)理解宇智能化系统建设工程程序(2)理解化工程施工过程管理(3)理解智能化工程施工管理措施四、主要教学环节(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概述44第二章楼宇智能化的关键技术44第三章智能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44第四章消防与安全防范系统44第五章智能建筑通信网络系统44第六章办公自动化系统44第七章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44第八章楼宇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44合计3232五、教材与教参1.
推荐教材:《楼宇智能化技术》,沈瑞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演示与多媒体教学相接合,配合实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本课程为考查课,采取开卷考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各占5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10%、作业20%、期中考试20%.
修订人:陈新房修订日期:2011年10月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年10月《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10179课程名称: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s课程类型:专业课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任选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支持技术、服务支持技术、应用支持技术;理解ZigBee标准和802.
15.
4标准,了解基于TinyOS操作系统的开发,提高和培养学生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与本课程主要相关的知识点包括:程序设计方法学;计算机网络课程中与本课程主要相关的知识点包括:OSI体系结构及各层协议.
本课程的主要后续课程有: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1.
教学内容第一节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1)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历史(2)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3)无线传感器网络前景第二节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与应用(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2.
重点难点重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与应用难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3.
基本要求(1)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前景以及应用领域(2)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第二章网络支持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MAC层协议(1)概述(2)竞争型MAC协议(3)分配性MAC协议第二节路由协议(1)概述(2)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3)分层的路由协议(4)地理位置路由协议第三节通信标准(1)IEEE802.
15.
4标准(2)ZigBee标准(3)6LowPan草案2.
重点难点重点:ZigBee标准;IEEE802.
15.
4标准难点:MAC协议、路由协议3.
基本要求(1)了解各种MAC协议和路由协议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2)理解ZigBee标准和802.
15.
4标准第三章服务支持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时间同步技术(1)基本概念(2)典型时间同步协议第二节节点定位技术(1)基本概念(2)基于测距的节点定位技术(3)无需测距的节点定位技术第三节安全设计技术(1)WSN中的安全威胁(2)基本安全技术第四节服务质量保证(1)概述(2)服务质量保证研究现状2.
重点难点重点:时间同步技术难点:时间同步技术、节点定位技术3.
基本要求(1)了解各种时间同步、节点定位和安全设计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2)了解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服务质量保证的解决思路第四章应用支持技术1.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管理(1)网络管理概述(2)网络管理系统实例分析(3)网络管理的发展第二节操作系统(1)TinyOS操作系统简介(2)MANTIS操作系统简介(3)SOS操作系统简介第三节开发环境(1)测试模拟器(2)测试仿真器(3)测试床2.
重点难点重点:TinyOS操作系统难点:TinyOS操作系统3.
基本要求(1)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管理的内容(2)了解基于TinyOS操作系统的开发及TinyOS与其他操作系统的不同(3)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测试模拟器、仿真器、测试床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概述6410第二章.
网络支持技术61218第三章.
服务支持技术12012第四章.
应用支持技术808合计321648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李晓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第一版;2.
教学参考书:《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应用》,李善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第一版.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教程》,徐勇军,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第一版.
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其间适当安排1-2次习题答疑.
本课程为考查课.
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50%.
平时成绩由考勤(10%)、作业(20%)和期中考试成绩(20%)组成.
附录: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理论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处理器基本操作和通信方式,使学生掌握传感器数据获取、基础通信、自组织网络等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的能力,要求学生代码量达到400行以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实验走马灯实验、模拟采样实验、数字采样实验、按钮控制实验、温度监控实验、光强监控实验、加速度实验42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通信实验点对点通信实验、客户端/服务器通信实验、广播无线通信实验、无线交互通信实验交互、自存储/处理实验43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织网络实验指定路由多跳网络实验、基于简单的泛洪协议的多跳路由网络实验、点到基站的综合通信、网络Sniffer节点44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实验门开关监控实验、鼠标控制实验、基于基站通讯的用户查询节点通信实验、外接温湿度传感器实验4修订人:孙旭光修订日期:2011年10月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年10月《知识产权与信息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8915课程名称:《知识产权与信息法》/《IntellectualPropertyandInformationLaw》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学时学分:16学时/1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与任务《知识产权与信息法》是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程.
课程内容涉及:网络信息政策法规概述、网络信息安全法规、数字信息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网络信息服务法规等.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的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掌握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及信息安全的应用能力.
二、和相关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课程是一门辅助课程.
用于学生在应用网络过程中注意的一些政策法规的提示.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信息法导论1.
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信息化与信息规范第二节信息法与信息法律关系第三节信息法的特征与作用第四节信息法的制定与实施第五节信息法律体系建设与完善2.
重点难点重点:信息法的过程难点:信息发的形成过程3.
基本要求了解信息法产生背景及其发展状况.
第二章公民信息权利与义务1.
教学内容第一节公民基本信息权利与义务第二节公民信息收集与获取权第三节公民言论与信息传播自由权第四节公民信息保密与隐私保护权2.
重点和难点重点:公民言论与信息传播自由权难点:公民言论与信息传播自由权3.
基本要求掌握公民言论与信息传播自由权.
第三章政府信息法律制度1.
教学内容第一节政府的信息基本权利第二节政府信息公开法第三节政府信息化法律制度第四节各国立法状况2.
重点和难点重点:政府信息化法律制度难点:政府信息化法律制度3.
基本要求掌握政府信息化法律制度第四章大众信息传播法1.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新闻出版法律第三节广播电影电视传播法第四节大众传播者的权利与义务2.
重点和难点重点:大众传播者的权利与义务难点:大众传播者的权利与义务3.
基本要求掌握大众传播者的权利与义务第五章知识产权法1.
教学内容第一节知识产权法概述第二节著作权法第三节专利法第四节商标法第五节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保护法2.
重点和难点重点:专利法难点:专利法3.
基本要求掌握专利法第六章公共信息管理立法1.
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信息立法概述第二节图书馆立法第三节文博及档案信息管理法第四节统汁信息法律规范第五节气象及灾情信息管理规范2.
重点和难点重点:文博及档案信息管理法难点:文博及档案信息管理法3.
基本要求掌握文博及档案信息管理法第七章电信法律制度1.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信法概述第二节电信市场第三节电信服务第四节互联互通第五节电信建设第六节电信资源第七节电信资费第八节无线电法第九节电信普遍服务2.
重点和难点重点:电信法难点:电信普遍服务3.
基本要求了解电信法四、主要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信息法导论202第二章公民信息权利与义务202第三章政府信息法律制度202第四章大众信息传播法202第五章知识产权法202第六章公共信息管理立法202第七章电信法律制度404共计16016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推荐教材:《信息法》,周庆山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
参考书:《信息法教程》,朱琼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其间适当安排1-2次习题答疑.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核采取开卷形式,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关键法规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最终成绩由平时出勤和提问、作业、期中考试以及期末卷面成绩汇总计算.
平时出勤和提问10%作业20%期中考试20%期末卷面成绩50%修订人:刘庆杰修订日期:2011年10月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年10月《WAP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10309课程名称:《WAP技术》/《WAPTechnology》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与任务《WAP技术》是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程.
本课程介绍WAP基本知识,讲解常见WAP解决方案、WAP原理、架构和WAP网站的服务器建设方法,WAP开发工具包的使用方法.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较好的掌握WAP各方面的知识.
掌握基本的开发技巧,具备一定的手机网站编程能力,并能够较熟练应用在Windows和Linux环境下进行手机网站编辑.
二、和相关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
通过前期的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基础的学生,为学生学习WAP网站开发奠定良好的语法和数据库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认识WAP1.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WAP论坛(2)WAP装置的特点第二节WAP规范第三节WAP应用(1)WAP应用优势(2)WAP应用限制(3)WAP应用现状(4)WAP未来第四节著名的WAP解决方案(1)Nokia的WAP解决方案(2)Motorola的WAP解决方案(3)Ericsson的WAP解决方案2.
重点难点重点:WAP的规范、体系结构和WAP编程模型.
难点:WAP编程模型.
3.
基本要求了解WAP规范;理解WAP编程模型;掌握的应用环境和体系结构;第二章:WAP原理、架构与开发工具包1.
教学内容第一节WAP协议层组成及内容第二节WAP工作原理及系统架构WAP工作原理internet与WAP的系统架构WAP与internet的比较WAP网络服务方案第三节WAP测试环境(1)浏览器环境(2)模拟环境(3)实际环境第四节WAP开发工具包(1)encrisson.
APide(2)nokiaWAPtoolkit(3)iphone.
comup.
sdk2.
重点难点重点:WAP测试环境、WAP开发工具包.
难点:WAP开发工具包.
3.
基本要求了解WAP服务;掌握WAP测试环境;掌握nokia等三个开发工具包;第三章:WAP手机上网设置1.
教学内容第一节WAP手机上网前的准备工作第二节WAP手机上网设置举例(1)诺基亚7110上网设置(2)爱立信r320sc上网设置(3)摩托罗拉WAP手机上网设置(4)西门子3568i手机上网设置2.
重点难点重点:WAP手机上网设置.
难点:WAP手机上网设置.
3.
基本要求掌握各种型号手机的上网设置第四章:WAP网站的服务器建设1.
教学内容第一节WEB服务器构建概述第二节IIS的安装基本配置(1)IIS响应客户请求的方法(2)IIS的支持服务(3)IIS的服务账号(4)IIS的安装(5)IIS的基本配置第三节www服务器的建设管理(1)创建新的WEB站点(2)配置WEB站点(3)配置主目录(4)配置虚拟目录(5)设置主页文件(6)目录安全设置(7)WEB站点负载的多台IIS服务器分布(8)单站点服务器配置多个WEB站点第四节建立和配置WAP站点服务器第五节PWS的安装设置与WAP服务器配置(1)PWS的安装(2)PWS的设置(3)设置建立WAP服务器2.
重点难点重点:IIS服务器的建立与配置.
难点:IIS服务器的建立与配置.
3.
基本要求了解WEB服务器结构和服务器方式;了解常见的WEB服务器;掌握IIS下WA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第五章:WML语言基础1.
教学内容第一节WML的简单例子及编辑、测试方法(1)WML与WAP设备(2)使用文本编辑器编写WML程序(3)使用微浏览器测试WML程序(4)使用WAP开发工具包编辑和测试WML程序第二节WAP规范第二节WML程序结构(1)WML的元素和标签(2)WML程序结构形式及组成的实例分析(3)WML程序的基本结构第三节WML语言的基本知识(1)WML的字符集及编码(2)WML字符使用基本规则(3)变量(4)WML核心数据类型(5)WML数据值性质(6)卡片与卡片组(7)卡片组模板(8)WML与url、程序段锚点(9)浏览器操作历史2.
重点难点重点:WAP程序结构、WML基础.
难点:WAP程序结构.
3.
基本要求了解WAP开发的流程;掌握WAP程序结构和测试方法;掌握WML的常见语法;第六章:WML编程1.
教学内容第一节卡片、卡片组及其元素(1)共有属性(2)WML程序的文件头(3)WML元素(4)template元素(5)card元素(6)head元素(7)access元素(8)meta元素第二节WAP规范第二节任务及其元素(1)go任务(2)prev任务(3)refresh任务(4)noop任务第三节事件及其元素(1)do元素(2)ontlmer事件(3)onentedorward事件(4)onenterbackward事件(5)onpick事件(6)0nevent元素(7)postfield元素(8)卡片与卡片组的任务替代第四节变量设置元素与变量设置的有关规定(1)setvar元素(2)变量设置(3)变量定义和设置举例2.
重点难点重点:WML语法.
难点:WML语法.
3.
基本要求掌握常用WML语法标签;第七章:WMLscript语法基础1.
教学内容第一节简单例子:WML程序中调用WMLscript函数第二节WMLscript的主要优点及其字节码解释器(1)使用WMLscript的主要优点(2)WMLscript的字节码解释器第三节WMLscript基本规则(1)WMLscript与url(2)词法结构(3)WMLscript程序的基本书写规则第四节变量与数据类型(1)变量及其声明(2)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命期(3)变量的使用(4)变量类型与数据类型(5)变量值域第五节操作符与表达式(1)赋值操作符(2)数学运算操作符(3)位操作符(4)逻辑操作符(5)比较操作符(6)其他几种操作符(7)表达式第六节数据类型自动转换规则(1)一般转换规则(2)操作符数据类型转换规则(3)操作符与数据类型汇总2.
重点难点重点:WMLscript语法.
难点:WMLscript语法.
3.
基本要求了解WMLscript语法结构;掌握WMLscript编程模型;掌握WMLscript的常见语法;第一章:WMLscript脚本程序设计1.
教学内容第一节语句(1)基本语句(2)条件语句(3)循环语句第二节函数的声明与调用(1)函数的声明(2)函数的调用(3)函数的嵌套调用第三节预编译(1)外部文件(2)访问权限(3)meta信息第四节运行错误检测和处理(1)错误检测(2)错误处理的两类情况(3)致命错误及其处理(4)非致命错误及其处理2.
重点难点重点:WMLscript脚本编写.
难点:WMLscript脚本编写.
3.
基本要求了解WMLscript语法结构;掌握WMLscript编程模型;掌握WMLscript的常见语法;四、主要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
认识WAP224第二章.
WAP原理、架构与开发工具包224第三章.
WAP手机上网设置224第四章.
WAP网站的服务器建设224第五章.
WML语言基础224第六章.
WML编程224第七章.
WMLscript语法基础224第八章.
WMLscript脚本程序设计224合计161632五、教材与教参1.
推荐教材:《WAP编程应用指南》,常卫国,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2.
教学参考书:《WAP实用指南》,天宏工作室,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演示与多媒体教学相接合,配合实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考核方式为开卷考试形式,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各占5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10%、作业20%、期中考试20%.
附录:WAP技术实验《WAP技术》上机实验为《WAP技术》理论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实验,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掌握WAP语言的主要特征和编程方法,包括:类型与转换、类的声明与对象产生、继承与多态性、包与接口、应用程序与Applet、HTML与Applet的交互、数组与字符串等内容.
加深学生对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提高学生WAP编程能力.
要求学生代码量达到500行以上.
WAP技术上机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分配1认识WAP安装JDK,设置WAP的环境变量,WAPApplication的程序结构和开发过程.
12WAP原理、架构与开发工具包WAP开发环境搭建编写简单的WAP程序23WAP手机上网设置各种手机的WAP上网设置24WAP网站的服务器建设各种WAP网站的配置25WML语言基础WML语法练习26WML编程WML语法练习27WMLscript语法基础WMLscript语法练习28WMLscript脚本程序设计WMLscript综合小程序2修订人:刘庆杰修订日期:2011年10月审核人:刘庆杰审核日期:2011年10月《PHP网站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10051课程名称:《PHP网站开发》/《PHPWebDevelopment》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与任务《PHP网站开发》是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PHP开发的概念、编程方法、调试方法、测试方法和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本课程的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较好的掌握PHP各方面的知识掌握基本的网站技巧,具备一定的网站编程能力,并能够较熟练应用PHP在Windows和Linux环境下进行网站编辑.
二、和相关课程的分工与联系《PHP网站开发》是一门辅助课程,它的前导课程为《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
通过前期的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基础的学生,为学生学习PHP网站开发奠定良好的语法和数据库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编写基本的PHP程序1.
教学内容第一节创建PHP脚本第二节执行PHP脚本2.
重点难点重点:PHP脚本的编写和执行难点:PHP脚本的编写3.
基本要求了解创建PHP脚本;理解编写PHP脚本的文档;掌握执行PHP脚本;第二章PHP的组成部分1.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和字符串第二节文本和变量第三节标题和组数第四节操作符和函数2.
重点难点重点:字符串、运算符、变量难点:运算符3.
基本要求理解使用数字、字符串、变量;了解数组使用;掌握字符串使用;掌握使用函数完成常见操作;第三章创建HTML表单1.
教学内容第一节表单设计的基础知识第二节创建表单控件第三节提交表单的更多知识2.
重点难点重点:创建表单和使用表单控件难点:使用表单控件3.
基本要求了解表单的其它控件;掌握创建表单;掌握常用的表单控件;掌握文件上传控件;第四章访问数据1.
教学内容第一节获取和使用来之表单的数据;第二节获取和使用来之环境变量的数据;2.
重点难点重点:PHP中获取来自表单的数据和环境变量难点:PHP中获取来自表单的数据和环境变量3.
基本要求掌握获取来自表单数据的方法;掌握获取和使用来自环境变量的数据;第五章使用标量值1.
教学内容第一节使用常量和动态变量第二节使用类型2.
重点难点重点:常量、变量和类型转换难点:类型转换3.
基本要求掌握常量、动态变量使用;掌握类型转换;第六章使用PHP函数1.
教学内容第一节使用函数第二节使用包含文件第三节定义函数第四节PHP变量和引用2.
重点难点重点:函数的基本概念、定义和使用函数以及全局变量、局部变量使用.
难点:几个常见的算法函数的使用.
3.
基本要求了解定义和使用函数;掌握常用PHP函数库;掌握全局变量、局部变量使用.
第六章使用文件和目录1.
教学内容第一节使用文件第二节使用目录第三节常用的文件函数第四节文件树的形成2.
重点难点重点:文件和目录的概念、常用文件操作和目录操作函数.
难点:目录操作函数.
3.
基本要求了解常用的文件操作;理解常用的目录操作;掌握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和操作;第七章关系数据库和SQL基础知识1.
教学内容第一节关系数据库的概念第二节MySQL数据库的创建第三节MySQL数据库的操作第四节MySQL数据库的管理2.
重点难点重点:MySQL数据库的创建和MySQL数据库的操作难点:MySQL数据库的创建和MySQL数据库的操作3.
基本要求了解关系数据库掌握MySQL数据库的创建掌握MySQL数据库的操作掌握MySQL数据库的常规管理第八章访问数据库1.
教学内容第一节使用MySQL数据库第二节PHP中对MySQL中的CRUD操作第三节PHP中对数据库的模糊查询第四节PHP中通过MySQL语句来实现真分页2.
重点难点重点:在PHP中建立和关闭MySQL数据库中的数据处理和数据查询及显示难点:常见访问方法的使用3.
基本要求了解模糊查询;掌握在PHP中建立和关闭MySQL连接;掌握在PHP中对MySQL的数据处理;掌握MySQL的真分页技术;四、主要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讲课实验上机讨论/习题第一章.
编写PHP脚本336第二章.
PHP的组成部分336第三章.
创建HTML表单336第四章.
访问数据336第五章.
使用标量值336第六章.
使用文件和目录336第七章.
关系数据库和SQL基础知识336第八章.
访问数据库336合计242448五、教材与教参1.
推荐教材:《PHP4开发指南》,封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2.
教学参考书:《Web网站设计》,赵银刚王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六: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演示与多媒体教学相接合,配合实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本课程为考查课程,考核方式为开卷考试形式,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各占5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10%、作业20%、期中考试20%.
附录:PHP网站开发实验《PHP网站开发》上机实验为《PHP网站开发》理论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能够了解CS/B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与网络编程有关的相应的计算机知识,掌握PHP基本的网络程序设计技术、软件构架、服务器的设置等.
.
要求学生代码量达到1500行以上.
EtherNetservers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英国主机商,提供基于OpenVZ和KVM架构的VPS,数据中心包括美国洛杉矶、新泽西和杰克逊维尔,商家支持使用PayPal、支付宝等付款方式,提供 60 天退款保证,这在IDC行业来说很少见,也可见商家对自家产品很有信心。有需要便宜VPS、多IP VPS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优惠码SUMMER-VPS-15 (终身 15% 的折扣)SUMMER-...
稳爱云(www.wenaiyun.com)是创建于2021年的国人IDC商家,主要目前要出售香港VPS、香港独立服务器、美国高防VPS、美国CERA VPS 等目前在售VPS线路有三网CN2、CN2 GIA,该公司旗下产品均采用KVM虚拟化架构。机房采用业内口碑最好香港沙田机房,稳定,好用,数据安全。线路采用三网(电信,联通,移动)回程电信cn2、cn2 gia优质网络,延迟低,速度快。自行封装的...
georgedatacenter怎么样?georgedatacenter这次其实是两个促销,一是促销一款特价洛杉矶E3-1220 V5独服,性价比其实最高;另外还促销三款特价vps,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入手。georgedatacenter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美国vps商家,主营美国洛杉矶、芝加哥、达拉斯、新泽西、西雅图机房的VPS、邮件服务器和托管独立服务器业务。georgedata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