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论文集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湖北省人民政府2006年8月8-9日第五届全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论文集主办: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湖北省人民政府协办:湖北省魔芋产业化领导小组湖北省魔芋产业协会恩施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湖北省板块基地办公室恩施自治州农业局恩施自治州魔芋产业协会湖北省建始县人民政府2006年8月8-9日于湖北建始目录一、产业发展161、小魔芋—大产业—新农村…张盛林牛义(1)2、魔芋产业现状及未来需求趋势的浅析…杨跃红张远建盛德贤等(7)3、创新是富源魔芋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永动力…中共富源县委、县人民政府(11)4、利用农业标准化手段促进魔芋产业化升级…刘虎(15)5、发挥资源优势做强魔芋产业…叶经琳(18)6、促进产业标准化建设特色新农村…冉农平(22)7、恩施市2006年魔芋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周昌(25)8、恩施自治州魔芋种植业的崛起…于斌武张文学柳文录等(29)9、咸丰县魔芋产业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冉超…涂德文余成志刘爱国等(32)10、发展传统优势振兴魔芋产业…黄军洲(36)11、做强魔芋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熊九洲孟祥生(38)12、金阳县白魔芋产业发展思路…尔古友祖陈文明(41)13、狠抓魔芋基地生产营造下谷魔芋产业化…尚继祥(43)14、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魔芋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李旭王继平(46)15、加强"六大"体系建设推进魔芋生产基地健康发展…陶长友(51)16、魔芋网络建设在魔芋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董坤(54)二、种植技术管理81、恩施自治州魔芋产业发展研究…张文学于斌武柳文录等(57)2、研究推广魔芋种植技术促魔芋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李仕东(65)3、科技创新引领魔芋产业全面升级基地建设推动魔芋产业突破发展…………廖文月费甫华等(69)4、规避风险因素构建保障措施稳步推进魔芋基地发展…………………彭家春夏良荣封静等(75)5、落实关键技术措施确保魔芋高产稳产…李谟菘(79)6、突破魔芋产业的种植瓶颈全面推进魔芋产业科技创新……………廖文月费甫华彭金波等(83)7、依靠科技大力推进魔芋种植标准化…冉超(87)8、勉县魔芋生产状况及丰产高效生产途径的探讨…闫文学张富全封秀芹(89)三、防病研究121、我国魔芋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新进展与展望…………………费甫华张明海廖文月等(93)2、魔芋不同海拔立体种植软腐病发生试验研究…崔鸣吴廷新黄雅芳等(99)3、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崔鸣(103)4、营养液酸碱度及光照强度对魔芋生长状况及软腐病发生的影响……………陈永波钟刚琼等(108)5、不同覆盖物对魔芋软腐病影响的试验研究…李仕东盛德贤粟廷书(113)6、魔芋抗病丰产栽培"十改"关键技术标准研制……………………费甫华郭小密余展深等(116)7、四种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效果…田友高肖支富(119)8、魔芋白绢病生物学特性室内观察试验研究…彭金波费甫华廖文月等(123)9、推广魔芋病害综合防治新技术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张先鹏(127)10、秦巴山区魔芋防病药袋开发研究…崔鸣束仲明吴廷新等(129)11、魔芋白绢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孟祥生李京群郭海燕(133)12、魔芋软腐病发生与防治方法…孟祥生郭海燕王章伟(135)四、栽培技术与资源研究151、湖北省魔芋种植规程…涂德文冉超田大声(138)2、富源县有机魔芋生产技术规程…田友高肖支富钱兴华等(143)3、鄂西南魔芋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孟祥生李京群徐雪云(149)4、鹤峰县魔芋种植技术规程…孟祥生郭海燕李京群(151)5、有机魔芋栽培技术…高祥伍(154)6、勉县魔芋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张富全邢礼军闫文学(159)7、魔芋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的研究…盛德贤钟刚琼滕建勋(165)8、秦巴山区商品魔芋种植密度试验初报…崔鸣赵兴喜吴廷新等(170)9、花魔芋种子安全生产及调运技术…刘列平王晓兵查晓康等(173)10、白魔芋三种自然繁殖方式田间比较研究…李川张盛林(175)11、高海拔地区不同级别魔芋种膨大系数研究初探…焦亚(179)12、白魔芋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刘好霞高启国夏永久等(184)13、灰色理论在魔芋种质资源创新评价及育种中的应用………………钟刚琼李莉滕建勋等(189)14、珠芽类魔芋——中国魔芋不应错过的机遇…张东华米开先赵建荣等(193)15、魔芋种芋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柳俊谢从华彭会军(198)五、组培研究61、魔芋组织培养中褐变成因的探讨…王玲房亚南马继琼等(203)2、魔芋试管芋营养液栽培生产原原种技术研究…陈永波钟刚琼赵清华等(207)3、魔芋微型试管芋(拟球茎)繁殖技术研究…陈永波赵清华钟刚琼等(213)4、光照强度对魔芋试管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钟刚琼陈永波李莉等(216)5、魔芋组培苗栽培技术探讨…方顺权王玲房亚南等(220)6、魔芋组培工厂化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王玉珍史印山罗景兰(224)六、加工及食品安全81、鲜芋湿法加工魔芋精粉技术的发展…李经邦黄中伟(225)2、魔芋行业干燥设备的各类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分析…………………孙兴伟孙毅孙鋆耀(231)3、浅谈魔芋精粉湿法(有机)加工中的酒精回收…曾建鸿岳鹏志(233)4、魔芋化学去皮技术初探…陈绍光陈平(236)5、魔芋飞粉中提取神经酰胺的初步探索…魏静屈浩亮张盛林等(238)6、我国魔芋食品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黄中伟张树全岳鹏志等(247)7、美国蒟蒻有机食品概况…黄秋婷周志红陈伯南(251)8、魔芋是人类健康的贴身保镖…吴大畏吴庆宁(254)小魔芋—大产业—新农村(张盛林牛义(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北碚400716)摘要:魔芋产业起步晚、投入少、宣传少而不为大家所知,但小魔芋因市场好,可以发展为上百亿的大产业.
魔芋产业链上游在西南山区农村,可发展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魔芋产业发展需加强领导、作好规划、增加投入、开拓市场、加强宣传工作.
关键词:魔芋;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中央为新农村描绘的美好前景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其中生产发展是基础,是第一位.
因为没有农村生产的发展就谈不上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
农村生产的发展除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逐步形成"城乡互动、三次产业联动"的长效机制外,还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畜牧业、花卉业、优质林果业等经济作物在农业中的比重,建立健全以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扩大农产品出口.
那么各地在调整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中,应该怎样选择发展适合当地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呢作者认为各地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当地的各种资源寻找结合点,大力挖掘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
魔芋——这个很不起眼的小作物就是一个潜力巨大,而且可以发展成为大产业,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经济作物.
1小魔芋魔芋(Konjac,日文こんにゃく,日本又译为konnyaku)又名磨芋,我国古时称蒟蒻,传入日本后承袭其名,至今仍称蒟蒻,而在中国蒟蒻之名在民间已失传.
魔芋在植物分类上属天南星科魔芋属(AmorphophallusBlume)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gluco-mannan)的作物.
之所以把魔芋称为"小魔芋",一是因为魔芋这种作物虽然在我国二千年前就开始利用,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魔芋的栽培也还只限于农户房前屋后的零星栽培,其方式也是挖大留小、自生自灭,实际上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而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甚至20年前魔芋在西南地区产地还是很不起眼的植物,根本谈不上是产业;二是到现在为此我国魔芋的面积仍然相对较小,全国净作加上间套作不到100万亩,因此在全国的影响小,尤其是对北方的影响更小,甚至有许多人连魔芋是地上长的还是树上长的都不清楚;三是因为魔芋作物的研究和产业化的时间短,仅仅20年的时间,相对于其它作物成百上千年的研究和利用时间及大量的投入而言,魔芋产业起步的基础弱,加之发展所走过的道路曲折,影响小;四是魔芋虽然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宣传工作不足,其社会影响小.
由于以上原因使魔芋产业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令国外竞争对手惊恐的成绩,但在国内的影响仍然小,仍被认为是"小魔芋".
2大产业小魔芋可以做成上百亿的大产业,其依据如下.
2.
1魔芋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魔芋产自中国、日本、印度、缅甸等国家.
目前,中国是世界魔芋产量最大的国家.
2005年全世界共产魔芋粉约25000吨.
其中:中国产魔芋粉150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0%;日本产魔芋粉近7000吨,占28%;印尼、缅甸等其它国家共产魔芋粉约3000吨,占12%.
中国魔芋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年产15000吨魔芋粉中,农贸市场传统魔芋消化约5000吨,产值3亿元人民币;国内仿生食品、机械化凝胶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消化约5000吨,生产的各类产品销售额约为6亿元人民币;另外5000吨魔芋粉以原料或魔芋制品形式出口,每年创汇4000-5000万美元.
目前魔芋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现在我国生产魔芋的国内外销售额约13亿元人民币.
2.
2我国加入"WTO"后,魔芋抢占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更强2.
2.
1日本是国外重要的魔芋市场,日本市场年消化魔芋粉约10000吨(其中本国生产约7000吨),销售额约合人民币100亿元,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但是由于土地、劳动力价格偏高等原因,日本国产魔芋粉价格居高不下,如2005年7月日本魔芋精粉价格为2025日元/kg,折合人民币14.
4万元/吨,而同期中国魔芋粉价格仅3.
1万元/吨.
日本魔芋粉价格是中国魔芋粉价格的4.
6倍.
但是日本为保护本国芋农利益,一直实行高关税政策.
目前,日本除每年200-300吨魔芋粉配额进口外,对其余进入日本的魔芋粉实行高关税政策,征收2796日元/kg的关税.
关税超过日本国内魔芋粉的价格,所以中国魔芋粉直接进入日本市场比较困难.
另外,日本对魔芋食品进口的政策较宽,现在对魔芋食品仅征21%的关税即可进入日本市场.
因此,中国魔芋食品进入日本市场份额逐年增加,由1990年占日本进口魔芋食品总量的12.
5%上升到2004年的82.
9%,进口食品量达25409吨.
目前,以日本需求为主的国际市场需求逐年攀升,我国加入"WTO"了,已经初步具备了与日本魔芋产业竞争日本国内外市场的条件.
可以预计一旦日本开放其市场后,中国将承担全球90%以上的魔芋原料和50%以上的魔芋制品生产任务.
由此推算中国魔芋行业将新增加60亿元以上的市场.
2.
2.
2除日本外的国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目前除日本外魔芋产品市场需求主要是中国、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欧美等发达国家应用较少.
但近些年一些魔芋应用关键技术突破后,不仅亚洲传统魔芋消费国家的需求量上升,而且欧美发达国家已出现需求增加的势头.
尤其是美国于1996年将魔芋粉列入美国食品用化学品法典(FCC)准许使用,欧盟于1998年批准魔芋粉用于食品(DIRECTIVE98/72/EC魔芋粉编号为E425),以色列等犹太国家在通过casher认证后也使用魔芋粉.
专家预计经过5年左右,欧美及其它国家的魔芋粉年消费量将由现在的3000吨增至6000吨以上.
由此推算中国魔芋行业将增加10亿元以上的市场.
2.
3魔芋产品的应用领域逐步拓展魔芋的加工产品是魔芋粉,其主要成份为葡甘聚糖.
魔芋粉是最优秀的纯天然流汁膳食纤维,并且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凝胶性,作为天然原料和配料,魔芋粉可广泛用于医药、化工、食品、印染、石油等行业.
目前,魔芋粉最多的是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行业,开发应用比较单一.
随着对魔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魔芋新产品开发,在医药、化工、印染、环保涂料、饲料、卫生用品、化妆品等行业也越来越多地采用魔芋这种天然吸水剂、凝胶剂.
魔芋粉的优良特性表现出了其巨大的国内外新应用潜力.
由此推算中国魔芋的行业将增加20亿元以上的市场.
根据以上分析,预计中国魔芋产业发展在未来5-10年可做成上百亿的大产业.
近5年左右中国魔芋行业将拥有新增15000吨魔芋粉需求市场的发展机遇.
即占领日本市场供给7000吨,进入欧美等市场新增供给3000吨,国内市场新增需求5000吨.
按当前魔芋出粉率测算,生产15000吨魔芋粉,需鲜芋22.
5万吨,相当于商品芋种植面积需新增加22.
5万亩,加上1/3的配套种芋面积,共需新增30万亩魔芋基地,若按魔芋与玉米及经济林木间套作计,共需新增60万亩的种植面积,即全国当前生产规模需要扩大一倍才能满足需求.
综合上述分析,魔芋产业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尽快促进产业的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3新农村为新农村建设而发展的产业应该是产业链的上游在农村,下游在国内外超市的长链条产业,只有这样的产业才能持速稳定地带动农村的发展.
而中国魔芋产业正是属于这样的产业.
一方面魔芋的原料来于中国西南的云、贵、川、渝、鄂、湘及陕南的山区农村,而各种各样的魔芋保健食品、药品等下游产品又在国内外大中城市的超市上.
由于产业链长,在农村的魔芋种植、初加工、收购与销售、包装与运输等环节解决了一大批农民在农闲时的就业问题,可以使一大批魔芋种植户首先富裕起来.
事实上发展魔芋产业已成为西南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于2005年8月21-22日专门对云南省富源县老厂乡的50户魔芋重点种植户进行较详细的问卷式调研.
调查结果表明50户魔芋种植户共计238人,耕地面积1080.
7亩,其中2004年魔芋地为310亩,占28.
7%,收入为660026元,占当年50户农民总收入的48.
7%,接近一半,户均魔芋收入13200元,人均魔芋收入2773元.
魔芋收入占家庭收入的近一半,也位居种养殖业收入的第一位,充分说明当地发展魔芋产业对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作用.
再通过调查当地同条件而没有种植魔芋的后所镇洗养塘村三道箐上村打工比例为15.
9%,魔芋种植户仅占7.
6%,说明魔芋种植对稳定农民安心务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位于武陵山区与大巴山交汇的湖北省恩施市通过发展魔芋使之成为当地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仅2005年农民销售鲜魔芋的收入就达1.
6亿元.
据调查,2005年平均每亩魔芋产值2500元以上,基本是种植1亩魔芋脱贫1户农民.
以上事例说明小魔芋完全可以做成具特色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大产业.
总之,魔芋是西南山区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化开发基础较好、产业链条较长的特色产业.
四川盆周山区、三峡库区、武陵山区、云贵高原既是发展魔芋的适宜区域,也是当前魔芋生产的主产区.
因此,实施魔芋产业化发展是发展西南山区经济,实现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现实途径.
4制约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国魔芋产业形成较晚,虽然国内外魔芋消费市场的不断开拓和发展,市场需求迅速扩大,但以下几方面因素制约我国魔芋产业的快速发展.
4.
1种植业发展是瓶颈魔芋种源严重不足,使原料生产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是魔芋繁殖系数很低,目前大规模生产繁殖率仅能达到1∶3-4,种源严重不足,迅速扩大原料生产规模困难;二是种芋首次投入每亩需千元,农户很难筹集大量资金进行首次投入,生产规模扩大的速度很慢.
原料数量不足成为制约整个魔芋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三是魔芋病害严重,甚地发展极易受挫.
魔芋生产发展缺乏优良品种,加之农民认为容易发展,管理粗放,生产水平较低的情况普遍.
盲目调种造成严重的软腐病发生,使部分农民想种却不敢种.
现在,大规模魔芋单产仅1吨左右,与品种单产潜力差距较大;影响农户对魔芋连续生产和投入管理的积极性.
4.
2魔芋科研投入不足,技术支撑乏力由于魔芋行业起步晚,多数为从零开始作起的小企业,所以新产品和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加之我国魔芋产业发展一直缺乏总体规划,缺乏持续的科技投入资金.
长期以来科研、生产、企业各方力量缺乏有机的整合,许多科研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没有得到转化、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在种芋快速繁殖、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科研成果没有形成生产能力,面临发展机遇,产业发展技术支撑明显乏力.
4.
3政府重视不够要作大一个产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事实上,在西南产区如果当地政府重视,并予以适当的支持,魔芋在当地的区域优势就明显地表现出来,湖北恩施市和云南富源县即是例子,整个魔芋产业由于地处西南,远离首都,得到政府的支持较少,这是20年来魔芋产业没有作得更大更好的原因之一.
5建议5.
1尽快制定我国魔芋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议有关部门首先制订我国魔芋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该目标而制订详细的魔芋产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加强对魔芋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立足国内市场,力争更多地占领国外市场,推进魔芋产业化发展进程.
5.
2加强基础研究组织国内有关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尽快解决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技术,包括尽快摸清我国的资源情况,加快育种和防病研究和推广工作,发展有机魔芋产业,支持低硫和无硫等加工技术,支持新产品开发和推广等.
5.
3建立魔芋出口基地魔芋种植业要作好总体规划,在最适宜区建立魔芋出口基地,研究和推广魔芋有机栽培技术、无硫干燥技术;初加工环节完善有关设备,推广机械化烘烤,提高芋角质量,努力将SO2含量控制在标准内;精加工要进一步研制高粘度、高纯度、高透明度和低SO2的魔芋胶,完善有关设备,降低纯化粉加工成本;深加工要大力开发新产品,尤其是附加值高和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和扩大国内外市场.
5.
4支持扩大对日出口量日本是魔芋消费大国,但是日本为了保护本国魔芋种植业,采取各种措施抵制中国魔芋的进入.
因此,我们呼吁我国政府为了山区农民增收,国家创汇,重视魔芋产业,支持魔芋产业,尤其是对日谈判中应要求日本取消进口配额和加速降低关税.
5.
5重视并积极开发欧美市场欧美由于不产魔芋,无同类产品竞争,只要我们重视欧美市场,多研究和开发适合欧美市场的高质量的魔芋粉及魔芋复配胶等产品,国家有关部门支持魔芋协会、魔芋企业多做宣传和开发工作,就能进一步扩大欧美市场.
5.
6支持出口型龙头企业近年来国家在魔芋产业中也进行了一些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如对种植产地发放贷款等.
但对于在产业下游的企业,即产品有销路、有研究力量的加工型企业,缺少政策方面的扶持.
作为在产业发展中有一定影响的龙头企业,掌握着一个相对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这是魔芋产业扩大影响、走向成熟、立足于国际舞台的基本要素.
建议通过对龙头企业在贷款、税收和进出口政策方面的扶持,有利于市场的拓展、带动种植,使整个产业向良性方向发展.
5.
7提高行业协会的权威性近十几年来魔芋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行业内部的无序竞争和不规范经营,会对产业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尽管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从成立到现在的9年时间里作了大量的行业指导性工作,但由于受资金和权限等限制,业内影响力还不够大,在国际上无法与日本魔芋协会抗争.
从国外(日本)魔芋协会的建设和发展来看,协会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将对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如今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转折点,建议支持魔芋协会工作,使协会更好地作好产业宣传、信息服务、行业指导和政府的沟通联系工作,协调、规范业内企业行为、产品标准制订与实施、舆论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有力促进魔芋行业向健康、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1]张盛林.
龚达书.
卢俊.
冯建新.
富源县魔芋种植重点户调查.
《中国魔芋通讯》.
2005年.
总第31期.
10[2]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网站(www.
konjac.
org)[3]日本魔芋协会网站(www.
konnyaku.
or.
jp)魔芋产业现状及未来需求趋势的浅析1杨跃红2张远建3盛德贤3滕建勋(1中共建始县委员会2湖北省建始县政协委员会湖北建始445300;3恩施州省科院魔芋研究所湖北恩施445000)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世界魔芋产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魔芋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未来市场对魔芋需求的趋势,供魔芋界同行参考.
关键词:魔芋;现状;未来;趋势魔芋(Amorphophalluskonjac)为天南星科魔芋属(AmorphophallusBlume)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约有130多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其中印度魔芋资源最为丰富.
在我国黔、滇、桂、川、渝、湘、鄂及陕西南部等地区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魔芋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葡甘聚糖、淀粉、蛋白质、多种生物碱、氨基酸,可制成多种食品.
魔芋葡甘聚糖具有40多种理化性质,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石油钻探、建筑业、农业等方面的重要原料.
近些年来,随着魔芋开发研究的突破和加工工艺及设备的改进,魔芋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魔芋制品的品种不断增加.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加工业的蓬勃兴起,魔芋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利地促进了魔芋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世界魔芋产业的现状魔芋属半阴性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疏林下,喜散射光及弱光,怕强光直射,一般都是在魔芋种质资源分布地方才适宜该种资源的环境条件,从全球来看,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没有魔芋种质资源的自然分布,因此就没有魔芋种植,有的地区(如非洲)虽然魔芋种资源的分布,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没有魔芋种植业.
因此,世界上魔芋的主产地在亚洲,而亚洲又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缅甸、印尼、泰国等国家,全世界魔芋种植面积约为20多万亩(不包括中国),年产精粉12000多吨.
(一)日本魔芋产业日本的魔芋从中国传入,栽培利用晚于中国,但日本的魔芋凝胶食品为主而形成的魔芋产业则早于中国,日本是除中国外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2000年其国内种植面积达10万亩,鲜芋产量10多万吨,精粉产量达近万吨.
日本对魔芋食品有特别的嗜好,是世界上最大的魔芋食品消费国,每年不仅从国外大量进口魔芋精粉用于制作魔芋食品,而且还直接进口大量的魔芋食品.
日本的魔芋产业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完善,其鲜芋烘干用重油作燃料,减少了SO2的污染,芋片(角)含硫量低,合格率高,制品业以凝胶食品为主,其技术和设备已相当完善,其生产模式已基本定型,但目前的技术难题仍在种植业,因种植业中的叶斑病、根腐病、白绢病、软腐病等严重威胁着产业的发展,虽然大量使用农药,丰欠仍不稳定.
品种改良研究虽仍在进行,也曾选育出了如榛名黑、赤城大玉等优良品种,但至今仍未找到抗病的种质资源,常规育种技术在一定时期尚难解决问题.
近年来,日本魔芋产业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魔芋凝胶食品的销量有下滑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一代食品西化,不会也不愿意烹调魔芋食品;第二,劳动力成本高,造成魔芋同级精粉及制品的价格比国外产品高于5倍以上,难免受到国外产品的冲击.
(二)东南亚及欧美魔芋现状缅甸、印度尼西亚魔芋生产发展状况较好,缅甸魔芋价格比中国低,印度尼西亚对魔芋出口实行补贴政策,但生产技术落后,品质较差,且加工行业的规模相对较小,欧美国家和地区不生产魔芋,但市场对魔芋精粉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加,以葡甘聚糖作为纤维素来源的纤维食品开发已受到欧美一些企业的高度重视,美国一家公司成功地开发了用葡甘聚糖作为食品添加剂,这将促进魔芋产业链在欧美的延伸.
(三)中国魔芋的产业现状中国是最早将魔芋用于医药和栽培的国家,但魔芋产业的形成却晚于日本,由于借鉴了日本魔芋产业形成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形成产业快于日本.
我国魔芋产业启动于20世纪80年代,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魔芋产业历经坎坷,三起三落,发展初期主要是结精粉外销日本,受控于日本,80年中期日本恢复生产,向中国进口锐减,90年代初价格回升,盲目抬价,市场缺乏主体,亚洲金融危机引起日本及东南亚国家经济低迷,以外销为主的魔芋出口困难.
由于魔芋的自身价值及广泛的用途和开发前景,企业界和一批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在市场萎缩中勇于开拓,克服困难,不断进取,使普通魔芋精粉上升到微粉和魔芋胶,在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研究开发,其工艺和产品质量受到国内关注.
因此,中国魔芋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1、魔芋生产由零星种植向规模化发展,随着魔芋价值被社会所认知和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近几年来山区农民把魔芋种植作为收入的重要来源来抓,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八七"攻坚计划以来,加大了魔芋基地的开发性投入,一些企业和大户从事魔芋开发,使魔芋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种植面积120万亩以上,鲜芋总产量达130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
2、魔芋的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水平不断提高.
20世纪80年代我国魔芋科技工作者,先后对魔芋种植资源搜集、整理、保存、魔芋胚胎学、细胞学、孢粉学、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魔芋种植区划、栽培制度及栽培技术、魔芋品种选育、魔芋基因工程、病虫害防治等基础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并命名了白魔芋最优新种,先后选育出万源花魔芋、清江花魔等优良种,为中国魔芋科技奠定了基础.
在加工方面,魔芋科技工作者进行了魔芋综合利用的研究,开发了20多种魔芋食品和饮料,提出了有机溶剂湿法加工工艺,在深度开发研究方面,先后完成了魔芋可溶可食薄膜、生物全降膜、魔芋内外墙涂料、魔芋胶等多项研究,已取得多项科研成果,部分成果已进行中试,这些成果为魔芋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3、市场逐步多元化.
近几年来随着开发研究的突破和加工工艺及设备的改进,魔芋应用范围扩大和品种增加,内销增加,出口由单一的精粉向微粉、魔芋胶,仿生食品等综合发展,由单一的中间体逐步向终端产品过渡,出口地由单一的日本市场向东南亚、北美、欧洲市场延伸,价格由大幅波动逐渐趋向平稳,有利促进了魔芋产业发展.
4、龙头企业基地基本形成,加工企业门类齐全,分工合理,全国现有加工企业400家,年产魔芋食品5万吨左右,消化商品芋近100多万吨,且销售渠道畅通,在魔芋的烘烤已实现机械化,精粉加工设备已经国产化.
二、我国魔芋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魔芋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魔芋栽培中仍然以当地的地方品种为主体,地方混杂群体种性不好,品质不优退化严重,而优质丰质、抗病的优良种较少.
(二)魔芋病害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魔芋病害突出,没有得到有效的方法解决,特别魔芋软腐病,白绢病等土传病害没有办法根治,魔芋重茬种植,损失每年在1/3以上,有的甚至绝收.
(三)魔芋精粉质量不高,有的小型企业不按国际标准加工生产,影响外销.
(四)市场主体仍然比较单一,魔芋制品目前主要外销,而外销市场主体仍然是日本,国内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开发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尚不十分成熟,在一定时期内还不能成为市场的主体.
再者国内市场花样不丰富,产品及相关开发工作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五)产品开发研究进程较快,但成果转化相对滞后,在新产品开发特别是产品中试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企业不愿意承担,政府没有专项资金支持.
因此,出现的科技成果多,但转化的少,产业化进程慢.
三、中国魔芋产业对策(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加科技含量,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应用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选育高产、优质、抗病的魔芋新品种,支持科院所开展栽培,植保、组培技术研究,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做好试验示范工作,加强魔芋综合利用及深加工的研究,进一步提高魔芋的附加值.
(二)建立扶持魔芋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鼓励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建立魔芋良种繁育体系,将加工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企业项目进行扶持,集中财力,重点支持魔芋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病害等攻关研究及魔芋深度开发应用等影响全局的社会性、公益性投入,为保证魔芋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坚定信心,科学规划,选好适宜的种植区,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培植龙头企业和魔芋营销组织,及时进行市场信息服务,协调各方利益,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应对能力,抑制恶性竞争,按照市场需求调节生产.
四、未来魔芋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基于魔芋葡甘聚糖的优秀理化性质,除了现在已开发利用于食品和广泛的添加剂外,还可通过化学物理改性,使其用途更加拓宽.
在80年代研究开发的基础上,90年代和21世纪初,再一次兴起魔芋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热,并尽力注入高新科技,甚至提出使用"纳米技术"等等.
无污染魔芋涂料、魔芋地膜等现已投产,一起高科技含量的魔芋产品正在试验.
国内对魔芋消费的巨大市场有待开发.
工业品上充分发挥魔芋产品是天然无污染原料这一优势,制成绿色产品,在化妆品、印花糊料、石油钻探业的压裂剂、卷烟粘合剂等方面,在过去已经投产受到接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进工艺、配方等,降低成本,培育和扩大市场;在凝胶食品业上,仅农贸市场的中国式软型魔芋豆腐,每年全国消费魔芋精粉不下2千吨,且可用次级粉,日本式的硬型凝胶食品,虽外观美好,但吸味力较差,不适合中国人口味,价格高,只要改进配方和工艺,降低售价,就可更大规模在中国市场销售.
中国魔芋在外销上虽历尽艰辛,但已取得很大成绩,打下良好基础.
外贸中的市场竞争是无情的,有的国家虽竭力执行保护主义,抵制中国魔芋产品进入,但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发展趋势,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可合法竞争,终必达到公平竞争的格局,中国在魔芋上有许多优势,竞争中定会取胜.
魔芋胶是天赐的最优秀保健食品和添加剂原料,以其优秀的理化性质和多功能,且价较廉,虽在一时一地及某一产品上受到挫折,但一段时间后必将得到人们的重新公正而科学的认识而再启用它.
由此可见,魔芋产业是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十分诱人.
随着产业链的延续和用途的广泛,未来魔芋产品将呈供不应求之势.
我国魔芋种植面积严重不足,目前市场反应供不应求.
全国有魔芋加工企业几百余家,其中90%是原料加工企业,10%为成品制造.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企业历来重出口,轻内销,对国内市场开发不够,加之企业生产能力不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创新是富源魔芋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永动力中共富源县委、县人民政府富源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03°58′37″-104°49′48″,北纬25°02′38″-25°58′22″之间.
历史上就是内地入滇的交通要道,素有"入滇第一关"和"滇黔锁钥"之称.
全县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748m,最低海拔1110m.
气候属南温带山地季风型半湿润气候.
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形成南部热、中部暖、北部凉的区域气候和槽坝热、半山暖、山区凉、高山寒的立体气候;季节特征为冬春暖和干燥,夏秋高温多雨.
全县有国土面积33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
92万亩,中低产田地占国土面积的60%,水利化程度为13.
8%;林地1465759亩,森林覆盖率为38.
41%.
富源辖11个乡镇159个村委会,175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627066人,占总人口的92.
3%.
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同时,2004年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13个创新扶贫开发机制试点县之一.
一、魔芋生产现状我县魔芋规模种植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通过10多年的发展,到2000年种植面积达8700亩.
根据富源的气候、土壤适合魔芋种植的特点,2003年本届县委、政府提出打响魔芋品牌,培育特色产业的思路,经过艰苦努力,魔芋产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5年种植魔芋60160亩,种植面积占曲靖市的73.
6%,云南省的40%.
规模种植已形成万亩以上乡镇2个,千亩以上村委会22个,30亩以上种植大户28户,百亩以上种植大户5户.
基地建设成为全国魔芋基地建设重点县.
2005年富源魔芋产业实现产值1.
7125亿元,农民人均魔芋收入273.
09元,种植魔芋人口人均魔芋收入1038.
22元;种植魔芋农户户均魔芋收入4517.
32元.
二、创新是富源魔芋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永动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永动力.
我县魔芋产业在"十五"期间持续健康发展,充分体现在把创新的理念运用于发展魔芋产业之中.
(一)观念创新一个地方的产业如何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党委、政府的思路.
为此,我县县委、政府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化农业,提出打响富源魔芋品牌、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发展思路.
(二)机制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魔芋生产中,病害、种源和土地轮作是魔芋生产的三大制约因素,病害是整个魔芋产业的瓶颈.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县通过认真分析,认为依托云南省农科院的科技优势,采取县院共建方式,于2003年组建云南省农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从农业系统抽调精干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工作班子,与云南省农科院实现强强结合,领导班子通过竞争上岗产生.
基层工作上,在万亩以上乡镇建立魔芋产业办或技术推广站,为种植百亩以上魔芋的村委会配备1名魔芋辅导员,组建了一支与魔芋产业相适应的150余人的科技队伍.
魔芋研究所成立以来,立足大田和农民的需求,着力解决大田和农民在魔芋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注重总结农民成功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培训芋农掌握魔芋科技知识.
魔芋科技攻关上,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植物重点病理实验室开展合作,根据云南农大校长朱有勇生物多样性防控病害理论,在魔芋上广泛开展试验、示范,在《生物多样性防控魔芋病害》理论方面开展研究,并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四年来该技术累计推广10万余亩,使魔芋大田综合发病率由魔芋研究所组建前的35.
4%,下降到15%以下,每亩为农民挽回因病害造成的损失660元,累计为农民挽回损失6600万余元.
同时,魔芋研究所开展基础研究,摸清了富源魔芋病害的发病规律,从大田生产的实际选题《两年制垄作免耕栽培技术》、《魔芋防病栽培技术应用研究》、《生物多样性保种》、《有机魔芋栽培关键技术》等课题进行研究,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两年制垄作免耕栽培技术》和《生物多样性保种技术》两项研究技术已趋成成熟,有望能解决魔芋大田生产中的连作难题.
通过机制创新,为魔芋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投入机制创新自县委、政府提出打响魔芋品牌以来,每年县财政投入魔芋产业的资金都在200万元以上,对科技防病、规模种植、产品研发、有机魔芋基地建设、无公害魔芋产地认定、市场开拓、协会建设、龙头企业产品研发进行扶持,并采取"财政扶一点,扶贫挂钩单位帮一点,金融部门贷一点"和"农民自筹一点"的办法,千方百计增加魔芋产业发展投入.
仅2005年,我县各种渠道投入魔芋产业扶持资金就达9286万元,通过财政投入的拉动,形成了多元化投资魔芋产业格局的投入机制,为魔芋产业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市场创新几年来,我县采取多方面措施,实现市场建设与开拓同时并举发展,具体是在规划建设好富村、迤德黑和大丫口3个交易市场和千亩种植村周边交易市场的同时,建立有机魔芋基地(2006年2000亩),开拓日本乃至国际市场;建立无公害魔芋基地抢占国内市场,并采取各种手段打造诚信体系,规范市场交易.
(五)激励与约束机制创新为了促进魔芋产业发展,我县每年都出台政府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考核奖惩,对下达的目标任务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督察,对开展的新项目制定管理办法,对种植万亩以上乡镇、千亩以上村委会、30亩和100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实行以奖代补.
同时,县委政府把魔芋产业发展与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创评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先进集体和文明村建设相结合,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和提拔使用相结合,通过这些措施的运用,调动了乡、村基层干部和芋农的积极性、创造力,确保了基地建设的稳步推进.
(六)协会工作创新在协会工作中,我县通过组建协会网络,在县协会下万亩以上乡镇建立分会,千亩以上村委会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建立农民魔芋研究会,在百亩以上魔芋自然村建立魔芋合作社.
目前,我县协会网络有县协会1个,乡镇分会2个,村魔芋研究会4个,自然村组建魔芋生产合作社3个,拥有网络会员603人.
通过县、乡、村和自然村四级网络会员的服务,使魔芋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得到较好的服务,使产业发展中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得到较好的协调,促进了基地建设的迅猛发展,规模效应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实施六大创新体系,富源魔芋产业由"十五"初期2001年的11000亩,发展到2006年的80043亩,预计实现产值2.
1亿元,规模种植上有了较大的突破,有万亩以上乡镇3个(其中3万亩1个,2万亩以上1个,1万亩以上1个),千亩以上村委会25个,百亩以上村委会90个;百亩以上种植大户6户.
今年,县政府调整了奖励政策,30亩以上种植大户奖2000元,百亩以上种植大户奖1万元,同时各乡镇分别对种植大户实行以奖代补每亩60-80元.
种植区域由富村、老厂两个乡镇4个村委会辐射到全县所有11个乡镇和80%以上的村委会,受惠农民占全县农村人口的三分之一,实行了发展魔芋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今后工作打算我县魔芋产业发展,现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基地建设中病害、种源问题研究不够,龙头加工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深加工不够,产业链短,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很好解决,将严重制约这一产业的持续发展.
对此,今后我县将按照中国魔芋协会论证通过的《10万亩魔芋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培育》项目来抓魔芋产业.
(一)基地建设规划到2010年,魔芋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种芋面积3万亩,商品芋面积7万亩,实现商品芋产量15万吨.
(二)加大魔芋产业的投入力度县财政在现有200万元的基础上,逐年增加50-100万元,用于扶持基地建设、科研和龙头加工企业,逐步创造条件解决魔芋研究所的基础设施问题,使之与发展中的魔芋产业相适应.
(三)扶强龙头加工企业利用富源财政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实行工业扶持农业,进一步加大对金田原和光华两个加工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外和国内魔芋加工企业到富源进行魔芋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把富源魔芋品牌打造成名牌.
(四)创新运行机制加强魔芋研究所建设,并在魔芋研究所下组建魔芋种业开发公司,实行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魔芋协会、种业开发公司、魔芋所四块牌子一套人马工作,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四轮同时启动,运载富源魔芋产业,真正把富源魔芋打造成云贵高原的魔芋聚散地和产品加工中心.
(五)加强协会工作充分发挥魔芋协会作为行业协会的作用,县政府制定政策对协会建设给予扶持,县协会每年补助30000元,乡镇分会补助5000元,村魔芋研究会和魔芋生产合作社补助2000元,作为开展正常活动的经费.
通过3-5年的扶持,发展乡镇分会5个,村魔芋研究会30个、魔芋生产合作社30个,拥有协会网络会员2000人,辐射带动全县10000户魔芋种植大户.
以魔芋协会为载体探索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新形式,实现农民增收,把魔芋产业做成富民的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利用农业标准化手段促进魔芋产业化升级刘虎(陕西省岚皋县人民政府陕西岚皋725400)岚皋魔芋产业从八十年代起步,九十年代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抢抓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发展绿色产业,打造旅游品牌"战略,大力发展魔芋产业.
特别是2004年以来,我县积极申报并承担了全国第四批农业标准化魔芋标准示范区项目,起草制定了魔芋标准综合体,充分运用标准手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基地建设、体系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促进了岚皋魔芋产业化升级.
一、建设成效(一)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通过抓基地乡镇,培育专业村和专业大户,使基地规模不断壮大.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要求,目前已建基地乡镇10个,培育专业村20个,发展5亩以上的大户431户、10亩以上的大户22户.
全县17个乡镇189个村中有159个村892个组17788户种植魔芋,面积达到3.
8万亩,其中有3.
2万亩都是按标准化技术实施的,标准化率达84%,夯实了产业发展的基础.
(二)单产水平不断提高标准化建设使魔芋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几年来标准化操作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单产水平,亩产由标准实施前的1007kg提高到1208kg,增产20%.
据对全县10个点的调查,栽植个体芋种在250-500g,魔芋平均亩产为2614.
6kg,高产者甚至超过万斤.
如示范种植大户刘才兵、王永富、肖能刚和侯定平自实施标准化生产以来,亩产比传统生产法增加一倍,亩产值翻了一番.
目前,全县已利用标准化手段建立了3.
2万亩标准化示范区,年产商品芋2.
5万吨,种芋1.
7万吨,产值超过4000万元,全县仅魔芋一项人均增收300元.
(三)生态环境有效改善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杜绝了"两高"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化肥用量,减少了土壤中农药及化肥残留,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排放,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保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无公害基地通过认证随着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全面推进,我们针对魔芋的用途主要在食品行业这个大头,狠抓魔芋无公害种植基地建设,时刻关注产品质量,非常注重质量安全认证.
通过不懈努力,2006年6月全县4万亩魔芋无公害种植基地顺利通过省级农产品产地认证.
同时魔芋食品加工企业也与时俱进,奋发进取,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高起点高标准地生产.
"明珠"牌魔芋精粉、"南宫山"牌雪魔芋和麻辣魔芋干都获得了"QS"管理体系认证,彰显了岚皋魔芋的特色品质,提升了产品市场知名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二、主要做法(一)抓好地方标准的制订我县于2003年开始着手起草包括魔芋种芋(种子、种茎)、魔芋栽培技术规程、魔芋专用肥、魔芋病害防治技术规程、商品魔芋、魔芋干片(角、条)等六项魔芋标准综合体陕西省地方标准,通过反复试验、示范,多次组织调查座谈和专家研讨,反复修改完善,于2004年7月底形成了魔芋标准综合体,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省质监局先后3次组织专家对其示范标准进行了实地评审和最后审定,并于2006年5月16日正式发布实施.
该标准涵盖了魔芋种植的全过程,并对加工环节进行规范,为陕西省魔芋标准首次制定与发布,填补了全国魔芋地方标准空白.
(二)着力抓好基地建设依据资源潜力和原有基础,确定了示范区建设范围,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严格按标准化的要求组织生产,努力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
一是狠抓农民培训.
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技术讲座、印发技术资料和播放光碟等多种形式对种植户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培训,使魔芋系列标准得到了广泛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改变了农民盲目从事魔芋生产的习惯,提高了农民认识标准、坚持按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是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
几年来,我县狠抓积肥、种商分级、堆垄栽培、间作套种、统防统治等关键增产技术的推广,使种植户的单产水平稳步提高.
三是严格考核.
我县把魔芋产业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了对各乡镇的目标管理,实行"一把手"工程,将建设效果与干部的工资奖金和职务晋升挂钩,有效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三)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为推动魔芋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县上立足长远,着眼当前,修订了关于加快魔芋产业化建设的意见,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使岚皋县明珠魔芋食品公司成功改制,并于2006年4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的重点食品龙头企业.
为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县在10个重点基地乡镇建设了20个小型机械化芋角加工厂,全部实行标准化生产,降低了SO2及其它有害物质含量,确保了企业原料质量.
三、几点体会(一)必须加强领导,为标准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03年省上确定我县实施魔芋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魔芋标准化示范建设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农业局、质监局、财政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和技术工作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二)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战略眼光谋划魔芋产业发展的新篇章魔芋是新型产业,其用途的广泛性、生长的区域性和栽培的苛刻性决定它具有很好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性.
要把产业做大做强,必须改变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走标准化生产之路,与国际接轨,才能勇立市场潮头,把握市场的风浪,保证产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必须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为标准化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一要明确标准化技术研究体系.
为加强魔芋标准化生产的技术研究工作,县上争取市政府支持,在安康市魔芋所设立了"岚皋县魔芋标准化建设技术研究课题组",抽调技术骨干14人专门负责魔芋标准化的技术研究工作.
二要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搞好技术服务,实行县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农户的责任制,逐级落实标准化生产任务.
三要建立标准化监测体系,抓好标准化示范区生态环境监测、产品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督,确保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必须实行政策倾斜,为标准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我县被省政府确定为魔芋标准化示范区以来,县委、县政府一直将此项工作作为做大做强魔芋产业的重头戏来抓,实行政策倾斜,从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了重点支持.
几年来累积投入资金300余万元,配套物资100余吨.
坚持财政专户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合同承包制和责任追究制,扶持龙头企业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为标准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建设生态经济强县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研究魔芋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加大魔芋标准化宣传贯彻及应用力度,努力把魔芋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
发挥资源优势做强魔芋产业叶经琳(湖北省建始县农业局湖北建始445300)建始县地处鄂西南山区北部,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辖5乡5镇,361个村,6个社区,总人口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
8万人,农业劳动力21万人.
全县国土面积26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万亩.
近年来,建始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丰富的魔芋资源,以企业为龙头,以基地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大户为中坚力量,致力于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魔芋种植大县、加工强县和标准化生产大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到2005年,全县魔芋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产量达到10万吨,魔芋龙头企业达到6家,年加工芋角8000吨,魔芋精微粉2000吨,实现总产值1.
8亿元,带动农民增收8000万元.
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在我县,魔芋产业基本形成了有龙头企业带动、有规模化生产基地、有标准化生产技术、有魔芋产品知名品牌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魔芋已成为促进农民我县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
一、发展魔芋产业优势明显(一)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魔芋用途十分广泛,在保健饮料、纤维素食、减肥胶囊、药品添加、美容日化、石油化工等方面有较高的用量,具有降脂、降血压、开胃、通便、防癌、减肥等功效.
国际市场上,每年对魔芋精粉的需求量都在20万吨以上,并逐年增加,主要依靠中国市场供应.
近年来,我县流入日本市场的魔芋产品量大增,精、微粉价格稳中有升.
(二)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我县海拔、土壤、植被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气候湿润,多雾寡照,从低山到高山,跨亚热带、南温带和中温带三个气候带,平均气温16-17℃,夏无酷暑,适宜魔芋的生长,尤其是二高山、高山地区更为适宜.
同时,我县境内现代污染极轻,土壤富含硒元素,为生产无公害富硒魔芋产品提供了天然条件.
(三)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1998年省政府把我县列为了全省魔芋产业开发重点县,2004年又把我县列为全省魔芋板块基地建设重点县,得到了省、州各级的大力支持.
我县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魔芋产业.
另一方面,我县区位优势也比较明显,"318"、"209"两条国道穿境而过,随着天二公路改扩建和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的修建,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县的交通条件.
(四)具有良好的产业优势我县种植魔芋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掌握了生产上的关键技术,探索、总结了一些好的栽培模式.
近几年来,我县通过不懈地努力,魔芋生产、加工、销售和科研初具规模,全县魔芋产业化链条基本形成,为我县魔芋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县魔芋种植平均亩产在1500kg左右,产值在2000元以上,可获纯利1500元以上,魔芋主产区人均可增收400元以上.
最高亩产可达5000kg,按1.
5元/kg鲜芋收购单价计算,每亩产值达7500元,除去种子等投入可获纯利5000元以上.
同时,魔芋企业通过加工增值,年可创利税2000万元.
二、我县魔芋产业发展现状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魔芋产业作为发挥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
"十五"期间,全县魔芋面积由2001年的5.
4万亩增加到2005年的8万亩,新增面积2.
6万亩;鲜芋产量由2001年的6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0万吨;综合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650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
4亿元;魔芋企业由2001年的3家发展到2005年的6家,年加工能力由2001年的1500吨增加到2005年的2万吨,年加工芋角10吨以上的大户由2001年的18户增加到2005年的85户.
通过五年的发展,建成了花坪、官店、红岩、茅田四个魔芋主产乡镇,36个魔芋专业村.
魔芋加工企业新增了精、微粉生产线12条,获得了7个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创立了"农泰"、"金璐"、"花果山"等魔芋产品品牌.
在巩固2005年魔芋面积的基础上,2006年重点加强了魔芋板块基地建设,在规划上实行科学化布局,在生产上推行标准化生产,在经营上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推动了我县魔芋产业的发展,全县魔芋面积达到8.
5万亩.
一是在红岩、花坪一线建立了万亩魔芋标准化生产示范长廊,对农户实行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二是重点加强官店、花坪、红岩、茅田四大魔芋主产乡镇建设,大力发展魔芋专业村、专业大户,积极推行魔芋标准化生产;三是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从产前、产中、产后实行跟踪服务,推动魔芋产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四是建立良种繁育体系,为魔芋生产提供优质种芋;五是引进魔芋快餐面生产线、魔芋粉丝生产线,加快了魔芋产品精深加工步伐,拉长了魔芋产业链条.
三、我县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保障体系一是成立了县魔芋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明确5名工作人员专抓魔芋产业发展.
县财政每年从支农资金中安排10万元魔芋专项经费.
各魔芋主产乡镇也相应成立魔芋产业化建设专班,主抓魔芋基地建设工作.
2006年,县委、县政府又明确一名政协副主席专抓魔芋产业发展工作,重点搞好相关部门的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的优势.
二是建立考核机制.
每年年初,县政府都与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签订魔芋产业发展目标责任状,按照"一个领导带一支队伍,分管一片,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明确各自的责任,并把魔芋产业的建设成效与乡镇和相关部门领导年终考核挂钩.
三是加大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力度.
1998年,县委、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魔芋产业化,加速建设魔芋基地大县的决定》后,又相继出台了税费优惠政策,提供了企业融资担保平台.
县委、政府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魔芋产业发展问题,安排部署和检查督办各项政策和工作目标任务落实情况.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了"十五"魔芋产业发展规划.
在规划实施中,把魔芋板块基地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攻方向,将全县魔芋生产规划为三大板块基地,南部板块为官店、景阳、花坪三个乡镇,种植面积4.
8万亩;中部板块为高坪、红岩、三里三个乡镇,种植面积1.
4万亩;北部板块为业州、长梁、茅田、龙坪四个乡镇,种植面积1.
8万亩.
其中花坪、官店、茅田、红岩四个魔芋主产乡镇面积占全县魔芋总面积的70%,其中花坪乡和官店镇各突破2万亩,分列"全州十大魔芋乡镇"第一位和第三位.
到2005年底,全县培植魔芋种植面积500亩以上的专业村36个.
同时,全县以花坪、官店为中心,建立魔芋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每年外调种芋150万斤以上.
(三)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在魔芋产业建设中,县委、县政府建立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2005年,除芋农自我投入外,以农民为承贷主体的小额信用贷款规模达到2000万元,龙头企业和营销大户投入1200万元.
在市场体系建设上,按"谁投资,谁主管,谁受益"的原则,初步建成了花坪、红岩两个魔芋专业市场,促进了魔芋产品的流通.
同时大力发展魔芋专业合作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县共组建各种形式的魔芋专业合作组织6家,入会社员1200余户,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共发展魔芋12000亩.
2005年1月,由金璐食品有限公司创办的东湖魔芋专业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授予全国示范专业合作社.
(四)大力推广科技,提供科技支撑自2000年以来,我县在魔芋产业发展上与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湖北民族民院、恩施州魔芋研究所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经常现场指导我县的魔芋产业建设.
县农业局成立了魔芋技术推广服务站,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有3-5人专门从事魔芋技术推广,通过印发资料、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电视讲座、示范带动等方式开展技术服务,为我县魔芋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培植龙头企业和营销大户,带动产业发展我县按照"政府推动,企业拉动,市场运作"的产业发展思路,先后培植了协力建始公司、农泰产业有限公司、金璐食品有限公司、花果山实业有限公司等6家魔芋加工龙头企业和85家加工营销大户,年消化鲜芋6万吨,年加工芋角8000吨,精、微粉1500吨.
通过产前投入、技术服务、签订收购合同、明确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措施,龙头企业与芋农建立起互利互惠发展机制,从而调动了农民种植魔芋的积极性.
魔芋企业的健康发展,带动我县魔芋基地种植面积稳步增长,魔芋产业也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我县魔芋产业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县魔芋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建好"两大基地"(种植基地和工业基地),建成"三大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科研和人才服务体系、质量标准及品牌体系),组建一个集团(全县建成一个以魔芋深加工企业为龙头,以魔芋精、微粉加工企业为核心层,以全县重点初加工大户为基础的魔芋产业集团).
到2010年,全县魔芋产业总产值达到3亿元,其中种植产值2亿元,工业加工增值(除魔芋原材料成本)1亿元.
在种植基地建设上,以官店、花坪、茅田等三个乡镇为中心,进一步壮大南部、中部、北部三大魔芋板块基地.
到2010年,全县魔芋总面积稳定在10万亩,总产量达到15万吨,总产值达2亿元.
在魔芋专业村和专业合作社建设上,到2010年,全县结合魔芋板块基地建设,发展魔芋专业村50个,发展魔芋专业合作社20个.
在龙头企业建设上.
一是按每500亩基地培植1个初加工大户,到2010年,全县培植150-200个重点初加工户,鲜芋年初加工能力达15万吨,芋角2万吨,实现加工增值2000万元.
二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现有6家魔芋加工企业改造升级,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
三是突破性发展魔芋精、深加工企业,着力培植花果山实业、金璐公司、农泰公司、协力等龙头企业,实现魔芋加工增值8000万元以上.
促进产业标准化建设特色新农村——关于绿色食品魔芋板块基地建设的实践冉农平(湖北省建始农泰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建始445300)在迅速开放和更加广泛的国际市场竞争条件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础是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产品品牌化,农泰公司在不断推进建始县魔芋产业化的进程中,突出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以企业生产的标准化拉动基地建设档次的提升,在创建专业协会、创新立体投入和立体服务机制,大力促进产业标准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提高建始县魔芋产业的整体素质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
一、发挥区位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建始县地处川鄂咽喉,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显著,这里远离污染,生态优良,气候宜人,是理想的魔芋种植区.
县内魔芋种植历史悠久,从零星生长到规模化发展,已成为全国著名的魔芋主产地.
在"十五"期前,县委、县人民政府就把魔芋作为支柱产业,实施了"百村万户工程",使全县魔芋产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由于基地标准化水平低,加工分散、粗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
在这一期间,农泰公司作为魔芋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是注重租地示范、向农民无偿投入办基地,这种运作模式并没有使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得到快速提升.
针对这种现状,公司及时调整思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规模优势,创建专业协会,在发展模式上,由"公司+基地+农户"转变到"公司+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依靠农民办基地、依靠协会办基地,公司重在加强标准化体系设计、绿色板块的规划布局和系列化服务上.
公司立足于区位优势、规模优势、协会优势,因地制宜、优化布局,把绿色食品魔芋板块基地布局在清江北岸的恩施州魔芋第一乡——花坪乡,以火田槽、三岔槽为核心区域,建成了5000亩绿色食品魔芋板块基地,统一种植规程,实行规模种植.
同时将鲜魔芋初加工网点布局在板块基地附近,形成山上基地,山下工厂,近距、保鲜、快速加工的格局.
二、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定位魔芋是一种富含优质膳食纤维的奇特植物,其产品主要市场方向是医疗、保健食品原料,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魔芋在食品、化工、医疗等方面的特殊功效被不断地发掘,市场需求越来越广泛.
长期以来,广大芋农只是把魔芋作为一般的农产品进行种植,公司过去对产品的开发也停留在普通食品原料的提供上,在精细产品和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开发上没有重大突破.
为了适应国际国内食品、日用化工、医药市场对绿色、环保、安全的更高需要,公司充分认识到,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魔芋产品开发必须上档升级.
为此,公司从三个方面着手,及时调整产品定位.
一是立足现实优势,强力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于2004年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时在2005年经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对魔芋基地进行了环境评价,充分肯定了公司所属魔芋基地优良的生态环境.
二是公司借助建始县农业综合开发魔芋产业化项目,迅速对产品生产、设备及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推广了鲜魔芋"两段烘烤"工艺,新建了纯化魔芋粉生产线,开发出普通魔芋精粉、纯化魔芋精粉、纯化魔芋微粉等系列优质产品,并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
三是强化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实行产品质量的严格监管,真正做到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实现了产品销售合格率达到100%,产品质量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从而推动了建始县魔芋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创建专业协会,依靠科技兴业为了实现芋农和公司的共同利益,保证原材料规模化、标准化供应,公司于2004年开始发起倡导,联合花坪乡火田槽、三岔槽、小西湖、李家坪、黄鹤、铜锣坪等7个村,52个村民小组共114个种植加工大户,创建了"建始县绿色食品魔芋蔬菜协会".
在创建协会的过程中,公司与村委会密切配合,走访农户,共同研究种植模式、生产布局、病害防治,大力宣传农户联合与协作以及标准化生产的含义与意义.
在宣传发动过程中,公司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对100余户积极性高、带动力强的种植、加工大户优先提供种芋、肥料、农药及铺底资金支持,并对板块基地内的产品实行"三优先一保护"措施,即价格优先、收购优先、服务优先、保护价合同收购.
广大芋农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依托公司、紧密联合与协作、标准化生产,才能实现增产增收.
公司及时抓住芋农认识成熟的时机,于2004年11月组织召开协会筹备会,讨论协会章程,明确协会宗旨,并在组织上确保协会与公司的相对独立性,由芋农出任理事长,公司参与理事会,聘请县农业、科技部门专家出任荣誉理事,确保协会的科技支持.
经过细致地筹备,2005年10月,"建始县绿色食品魔芋、蔬菜协会"正式成立,由此改变了过去"种植模式粗放、加工水平低下、市场无序竞争、芋农利益不稳"的状况,我县绿色食品魔芋产业真正开始走向长效、稳健的发展道路.
魔芋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收益、农民致富、消费者受益充满无限生机的产业,同时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也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公司深深认识到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至关重要性.
借助专业协会成立、芋农走向紧密联合的良好势头,公司把着眼点迅速转向依靠科技兴业.
首先,公司积极寻求与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恩施农科院魔芋研究所及县农业植保部门的科技合作,成功引入"湖北省重大科技攻关招标课题即魔芋软腐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在花坪乡火田槽村和三岔槽村的实施;引进了生物药剂防治魔芋软腐病试验项目;分别建立商品魔芋、清江种芋、组培苗种植和软腐病、白绢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进行了物理防治、农业防治、沼液浸种及栽培等系列试验,总结出魔芋病害综合防治和绿色食品魔芋增产增收的宝贵经验.
其次,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大型培训与零散培训相结合、专家讲座与试验示范相结合、电教培训与田间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开展对芋农进行科技培训,培训面涉及10多个村,2000余户,5000余人次,并在生产过程中树立了科技示范户6户,科技带头人30名,使标准化绿色种植规程和各环节的操作技术深入人心.
广大芋农不仅掌握了魔芋种植的技术规程,而且还认识到绿色标准化种植的意义以及绿色魔芋产品发展的广阔前景.
四、抢抓政策机遇,创新投入机制由于山区农业基础薄弱,积累不足,因此,魔芋要发展成规模化、标准化的大产业,必须依靠政策支持、信贷投入和长期的科技服务,而这些单凭公司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公司在充分引导和尊重农民自我发展、自主发展意愿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形式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争取农村信用社、农业、能源、交通、科技等各部门的倾力帮扶.
随着绿色魔芋产业建设的发展壮大,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信贷、沼气节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小型水利建设以及科技进村入户等投入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以农民自力更生为主、多渠道投入帮扶的立体投入机制,确保了绿色食品魔芋产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近两年来,基地板块核心区域火田槽、三岔槽、李家坪村就争取到15公里村级柏油路建设项目,总投资300多万元,争取到魔芋单项小额信贷投入100多万元,沼气池建设430多口,投入补贴25万多元,科技试验示范投入50余万元.
火田槽村还因"魔芋标准化建设第一村"的美誉被列入花坪乡集镇"后花园"建设规划.
这些多渠道投入快速拉动了绿色食品魔芋专业村的快速发展.
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绿色食品魔芋产业的建设上,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提升建始魔芋产业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公司将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容、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魔芋产业,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突出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的产业特色,为农民稳步增收创造条件,为公司稳健永续发展奠定基础,为逐步改变山区农村面貌、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恩施市2006年魔芋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周昌(湖北省恩施市魔芋办湖北恩施445000)恩施市在魔芋产业发展上,坚决按照"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讲求效益"的思路进行发展.
2006年,全市继续把魔芋作为主导产业狠抓落实,魔芋生产面积已达10.
31万亩,比上年略有增加.
预计全市今年的魔芋产值将达到2.
4亿元,现金收入将达到1.
8亿元.
一、全市魔芋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新特点(一)魔芋生产在逐步向主要产区和大户集中我市的一部分魔芋生产老区,今年仍然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同时,一部分不适宜魔芋产业发展的地方也作了相应调整,因地制宜的减少了种植面积.
红土乡的生产面积达到了2.
4万亩,比上年增加0.
3万亩;太阳河乡达到了1.
8万亩,比上年增加0.
4万亩;新塘乡、沙地乡分别为1.
6万亩、1.
3万亩,与上年持平;白果乡达到了0.
8万亩,比上年增加0.
2万亩;崔坝、屯堡、龙凤等乡镇,也分别达到了0.
5万亩以上.
全市500亩以上的专业村达48个,有5亩以上10亩以下的生产大户1702户,10亩以上的大户242户,其中,20亩以上的大户有13户.
白果乡见天坝村芋农张文俊,今年种植的魔芋达到了近50亩.
(二)魔芋生产科学技术进一步得到运用一是全市今年的魔芋种芋贮藏效果好,种子资源就质而言,绝大部分是优良的,就量而言是充足的.
少数地方虽有种子调剂,但在调剂过程中,做到了按科学的方法和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二是各地认真落实了我市总结认定的"芋鞭两年促成法"和对病害"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基本上做到了把魔芋生产中的病害消灭在了的萌芽状态.
三是加强了与农业科技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已经在太阳河、白果、屯堡等乡,针对魔芋生长的特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并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益.
(三)注重了生产技术的创新在田间管理工作上,今年,我市既运用了过去已形成的成熟的经验,同时也有了一些新的探索与创造.
如,给魔芋田间盖草这一方法,就是我市过去不太重视的一项实用技术.
今年,屯保乡田凤坪村的农民,就自觉的运用了.
从本质上讲,科学技术运用的过程,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探索和创新的一个过程.
只有从生产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的东西,才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也只有这样的东西才有用.
我市的这种现象,我们是大力支持的.
(四)机械化耕作运用到了魔芋种植中由于种植魔芋劳动强度大,再加上我市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力不足的难题始终困扰着我市的魔芋生产.
选择机械化耕作,就成为了我市魔芋生产的必然.
全市今年已经新购置了148台耕作机械用于农业生产,极大的促进了包括魔芋生产在内的农业生发展.
见天坝村的张文俊,从去年起就开始了把机动耕作工具运用到了魔芋生产之中.
机械化生产,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把开拓市场放在了突出位置恩施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魔芋产品市场的开拓工作.
2006年1月,市政府拨款10万元专款用于魔芋市场开发工作.
我市抽出专人,在武汉市场上,就恩施市"土法"加工的魔芋豆腐产品,进行了为期两个月宣传与销售.
此举,扩大了恩施市富硒魔芋食品在武汉市场的引响,提高了武汉市民对魔芋食品的正确认识,对引导武汉市民进行魔芋食品消费和促进恩施市魔芋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恩施市魔芋加工、销售探索出了一些经验.
今年,我市的魔芋销售工作,从魔芋种植工作一结束就开始运作了.
白果乡在5月中旬就组织人员到外地考察市场,学习别人的经验,确保加工销售工作能有效进行.
(六)确保了对魔芋生产的资金投入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我市芋农有了较厚实的魔芋种植经济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我市仍然从财政支农资金和扶贫开发资金中拿出100万元,用于全市魔于生产的基地建设(含魔芋种植保险)、魔芋加工、销售工作.
(七)实行了种植减灾商业保险为了有效降低我市农民种植魔芋的自然风险,市魔芋办根据《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将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方式的创新,纳入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要求,并结合全市魔芋生产实际,经请示有关领导同意,计划对全市重点芋农大户种植的魔芋实行种植保险,总投入保险资金控制在20万元以内.
该业务已报市政府采购办采购.
二、存在的不足(一)我市的魔芋种植规模受地域环境制约近几年来,我市以种植花魔芋为主.
实践证明,大规模发展花魔芋这一品种,最适合在海拔1000m以上的地区种植.
800m至1000m的地区,在有良好遮蔽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种植.
也就是说,二高山以上地区,把烟叶、药材、蔬菜生产面积除了后,大约还有10万亩耕地面积可以发展魔芋,这也是目前我市魔芋种植仅有的地方.
(二)魔芋病害防治仍是难题我市种植的花魔芋,最易感染的病害是软腐病、白绢病、根腐病等.
这些病害一旦发生,除治十分困难.
特别是对魔芋软腐病的根治,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目前,对魔芋病害防治,总体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最主要的方法是"健身栽培,核心是保证种芋质量,在最适合地区发展,轮作换地"等.
但,要把这些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到魔芋生产中去,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芋农对魔芋的科学生产认识不足.
部分农民认为,魔芋是"很贱"的,在种植过程中不管理还长得好些,于是从魔芋播种开始,就凭自己的"经验"和想当然随意操作.
二是干部技术队伍业务素质不高.
由于少数干部工作作风漂浮,致使芋农缺少正确的技术指导.
三是少数芋农对魔芋病害有恐惧心理.
部分农民在发展魔芋之初,曾经历过失败,他们在总结失败教训的过程中,往往定位在"魔芋易得病"这一些表面现象上,而不是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运输困难和劳力较少恩施市的魔芋,绝大部分种植在二高山或高山的偏远地区,而这些地区往往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烟稀少,劳力缺乏.
一方面,种植魔芋需要劳力运输大量的农家肥到田间;在魔芋成熟后,又需要把成千上万斤的魔芋运到厂区加工或运到集市出售等.
这些强度极大的劳动,在交通条件极差的魔芋产区,一般是由人工肩挑背驮去完成.
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青壮年劳力,大多数又已外出务工经商,这样,就进一步加剧了魔芋产区劳力不足的程度.
我市魔芋产区的基本特征是:需要交通和交通落后,需要劳力和劳力不足.
(四)魔芋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魔芋产业,是农业产业中最适合产业化经营的产业.
恩施市在魔芋产业化经营方面的差距,主要是魔芋加工工业发展滞后.
一是魔芋龙头企业数量少.
就现有企业而言,块头不大,经营规模小.
二是一些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大.
他们收购鲜魔芋的量对于全市每年13万吨左右的总产量而言,所占份额实在太少.
再者,龙头企业直接到农村以合同形式发展的"订单农业"也很少.
三是市场开拓不够,企业带动力不强.
从魔芋产品销售情况看,我市去年主要是各乡镇收购加工大户占去了整个江山.
市内的魔芋主要企业并未从芋农手中收购大量的魔芋.
还有个别重点企业,长期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五)在今年的魔芋生产中也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一是由于5月至6月的干旱,导致魔芋生长缓慢;二是有个别地方没有按照魔芋生产技术规范要求生产,这就给魔芋生产留下了灾害隐患;三是在部分干部思想中出现了松懈情绪,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研究.
认为去年全市魔芋生产没有出现大面积病害,我市的魔芋生产技术已经过关了,今年还是就照老办法搞,不会出问题.
三、关于下一步打算魔芋产业必须不断向前发展,这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市要完成今年的魔芋收入计划目标,任务还十分繁重,所面临的困难异常艰巨.
只有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魔芋产业健康发展.
(一)切实加强魔芋的田间管理我市魔芋种植已经完毕,当前的重中之重是搞好魔芋田间管理.
魔芋的田间管理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的应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市已经总结行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魔芋防病丰产栽培技术.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们必须在魔芋生产中始终不渝的贯彻和执行的总方针.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预防魔芋病害大面积发生.
(二)不断改善重点魔芋基地的交通设施条件在魔芋生产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大,需要畅通的交通条件.
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引导农民义务投工投劳,修筑公路,不断改善乡到村、村到组、组到户、户到魔芋田块的交通条件;二是各有关部门,要把改善魔芋生产基地的交通条件,纳入项目建设的规划与计划中去.
要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如魔芋板块建设资金、魔芋扶贫开发资金、老区扶贫资金等,应当统一纳入规划,资金捆绑使用,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三)加强魔芋加工企业的发展在农产品中,只有魔芋与工业联系最为紧密.
一是魔芋与工业有着天然的联系.
魔芋虽然是食品,但人们不能直接生食,必须把鲜魔芋经加工后才能变为食品.
在一个地区,如果有大规模的商品魔芋生产种植基地,其身后就必须有一个能够满足其加工需要的加工厂甚至是加工企业群体.
二是魔芋商品化程度高.
凡是大量种植魔芋的农民,都不是以自食为目的,而是将其全部用于商品生产.
由于有了上述的两个特性,魔芋产业必须与工业联合才会有出路.
魔芋加工工业,必须走民营化和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企业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用合同的方式使企业和农民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
恩施自治州魔芋种植业的崛起于斌武张文学柳文录李平(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魔芋办公室湖北恩施445000)摘要:本文从市场剌激芋农自发集中栽植、加工企业带动、科技创新推动和政府行业引导四个方面分析了恩施自治州魔芋种植业20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魔芋种植业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并提出了恩施州今后5年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魔芋;种植业;崛起魔芋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恩施州特别是高山地区历来就有种植和食用魔芋的习惯,这里从低山到高山跨亚热带、温带和中温带三个气候带,其海拔、土壤、植被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气候湿润,多雾寡照,平均气温16-17℃,夏无酷暑,极适宜魔芋这一特种经济作物的生长.
近20年来,恩施自治州魔芋种植业发展较快,种植规模已达到35.
0万亩,其规模、产量和产值均占据全国四分之一,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魔芋原料生产区.
恩施州魔芋种植业的崛起,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因素:一、外商抢购鲜芋,剌激芋农自发集中栽植恩施州魔芋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自种自食、挖大留小的生产模式延续了近两千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少日本客商纷纷在恩施州各地大量收购鲜魔芋,每公斤单价在0.
6元左右,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种植魔芋的积极性,广大芋农逐渐从传统的半野生和粗放种植的"原始状态"自发地转移到大田小规模集中栽培,由于缺乏大田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规模种植受到很大限制.
到1995年的10年间,中国魔芋产业在遭受1987年产品出口量锐减和1992年产品盲目涨价自失国际市场的两次大波动之际,恩施州魔芋种植业也受到重创,发展规模不到10万亩,且种植水平也较低,单产水平在1000-1200kg.
但近10年间,恩施州魔芋产业虽然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产品出口受阻的袭击,但恩施州魔芋种植业的发展仍较为迅猛,新增魔芋种植面积25.
0万亩,种植水平明显提高,单产水平达到1500-2000kg,芋农种植魔芋每亩平均收入达到2000多元,且逐年递增.
恩施市的红土、新塘、沙地、太阳河,建始县花坪、官店、红岩寺、茅田,巴东县的清太坪、金果坪、野三关、大支坪,利川市的团堡、元堡,鹤峰县的邬阳、下坪、燕子、五里,咸丰县的甲马池、清坪,宣恩县的晓关、椒园、长潭河,来凤县的革勒、大河、三胡等,均已成长为恩施自治州魔芋主产区.
二、加工企业兴起,带动魔芋种植业快速发展魔芋加工企业的不断兴起和壮大,大力地促进了恩施州魔芋种植业的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恩施州最早兴起的加工企业有宣恩县阳光魔芋有限公司、恩施楚业魔芋公司等,之后如建始农泰、金璐、花果山,咸丰朝阳,巴东多仁、绿梦、清江,利川楚硒源、精诚,来凤祥合等魔芋精、深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年吞吐鲜芋量在25万吨以上,大大地缓解了恩施州魔芋原材料"卖难"的问题,有效地带动了魔芋种植业快速发展.
通过企业自办基地、组建魔芋专业合作社及魔芋专业协会等多种"业主+基地+农户"的种植开发模式,促使主产区魔芋规模不断扩大,并涌现出了一大批魔芋专业合作社、种植专业村和种植大户.
据统计,全州有一定规模的魔芋专业合作社10个,500亩以上的魔芋专业村达到65个,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500余户.
此外,为了降低魔芋种植风险,魔芋主产区芋农还自发地形成了千家万户土坑芋角加工生产线,不仅缓解了加工企业吞吐鲜芋量有限和芋农大量贮藏鲜芋损失大的矛盾,而且广大芋农通过初加工,增加了经济收入.
实践证明,魔芋企业的兴起和壮大,是魔芋种植业的健康发展的关键.
三、科技创新推动,有效推进魔芋种植标准化魔芋种植业始终存在新品种匮乏和软腐病危害两大"瓶颈".
在1985年前,恩施州魔芋种植延续的是本地花魔芋挖大留小的繁殖模式,后相继引进了"万源花魔芋"、"金沙江白魔芋"、日本魔芋"榛名黑"、"赤城大玉"等魔芋品种,改善了恩施州魔芋种植品种结构,使种植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这些品种的适应性、抗病性和丰产性均不理想.
恩施自治州魔芋研究中心自1998年以来开始筛选新品种,经过5年时间,从武陵山区14个地方品种资源中通过系统选育法筛选出了"清江花魔芋"这一抗病性、丰产性较强的新品种,成为恩施州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品种,填补了恩施州省无魔芋审定品种的空白,该品种现已推广面积20.
0万亩.
同时,该"中心"还利用茎尖脱毒快繁技术攻克了魔芋组培快繁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解决了目前魔芋种芋繁殖系数低和魔芋种子普遍质量差的问题.
为进一步解决魔芋种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恩施州民院和恩施自治州蔬菜办公室联合自1998年开始研究魔芋芋鞭繁种技术,总结出"芋鞭两年促成法"繁种技术,为解决恩施州魔芋种子严重缺乏、球茎种贮运损失大的技术难题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该技术现已在全州普遍推广应用,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为魔芋种植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多年来,魔芋病害成为制约魔芋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软腐病的危害极大.
湖北民族学院、恩施职院、恩施州农科院魔芋研究所、恩施州蔬菜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相继立项攻关,恩施州蔬菜技术推广站率先在魔芋病害综合防治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研究集成出魔芋抗病丰产综合配套关键技术,为恩施州魔芋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由于恩施州魔芋科技的进步,有效地推动了恩施州魔芋种植标准化进程.
2005年,恩施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相继发布了"魔芋种植规程(DB42/T307-2005)"(咸丰县魔芋办起草).
在"规程"的指导下,各魔芋产区正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
到目前为止,恩施州魔芋种植标准化水平和种植规模跃居全省乃至全国领先.
四、政府行业引导,加快魔芋种植基地建设步伐魔芋种植业是魔芋产业发展的基础.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及行业协会十分重视魔芋种植业的发展.
1998年,恩施州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化的决定》(鄂政发[1998]16号),要求打破行业地域界限,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种植上,规划以包括恩施州8个县市在内的16个县市为中心区,辐射周边县市,形成合理规划、连片种植、集约经营的发展格局.
在《决定》的指导下,州、县、乡、村相继成立了魔芋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服务团,并把魔芋种植业的发展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并落实了发展魔芋种植业贴息贷款、以奖代补等多项优惠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8年来,恩施州魔芋种植业快速发展,种植规模从10多万亩扩大到35万亩,其产量和产值每年递增5-10个百分点,魔芋种植效益每亩达到2000-3000元,是种植粮食作物的3-5倍,全州农民在魔芋种植上的人均收入已达到180元,主产区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000余元.
恩施州魔芋种植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拓宽了山区农村的就业渠道,而且提高了山区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
魔芋产业协会是各级政府发展魔芋产业的核心参谋和助手.
中国魔芋协会、恩施州省魔芋协会及地(市、州)级魔芋产业协会,在恩施州魔芋种植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魔芋产业发展引导、基地建设指导、科技信息交流、产业配套服务等诸多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全国5次魔芋种植基地经验交流暨经贸洽谈会有2次在恩施州的恩施市和建始县举办.
魔芋产业协会的积极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恩施州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的步伐,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种植基地先进县,其中恩施市被评为"中国魔芋综合实力第一市"(由中国魔芋协会名誉会长刘佩瑛教授亲自题写),恩施市、建始县、巴东县为全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第一、二批重点县(市).
与此同时,恩施州魔芋种植基地建设还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西开办、农业部、财政部、科技部的大力扶持.
近3年来,相继投资资金1000多万元,支持恩施州魔芋种植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了恩施州魔芋原原种、原种基地改造和魔芋防病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极大地提升了恩施州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的水平.
恩施州魔芋种植业方兴未艾.
"十一五"期间,恩施州将进一步加大种植业发展力度.
到2010年,全省种植规模拟发展到48万亩,产量达到115万吨,实现种植产值15亿元,农民在魔芋种植上人均增收40元.
与此同时,大力培植和扶持魔芋深加工龙头企业,以确保恩施州魔芋种植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咸丰县魔芋产业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冉超涂德文余成志刘爱国(湖北省咸丰县魔芋办湖北咸丰445600)摘要:咸丰县位于鄂西南,是全国魔芋种植适宜区,这里的二高山地盛产魔芋,且品质优良,个体较大;21世纪前5年,全县发展魔芋产业步子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现已有基地6万亩;有精加工企业一家,粗加工厂18个,专业合作社21家;其经验是大投入,抓技术,加工带,政府推.
下阶段该县将由基地建设重点向加工与市场开发重心转移,进一步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壮大产业规模,夯实产业发展后劲,稳定三支队伍,完善三个体系.
1县情咸丰县地处鄂西边陲,武陵山区腹地,鄂、湘、黔、渝四省市边区结合部,始建于公元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县名取"咸庆丰年"之意,是中国唯一与皇帝庙号同名的县,古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今有"湖北西大门"之称.
全县辖11个乡镇(区工委),183个村,总人口36.
48万人,版土面积25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8.
5万亩,林地面积228.
33万亩,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海拔800m以上的高山、二高山占总面积的77%.
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
咸丰是"全国森林绿化百强县",境内苍山如海,百溪争流,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浑厚.
有享誉世界的小南海国家级地震遗址公园,旅游胜地坪坝营森林公园;有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皇城遗址,有风格独具的土家吊脚楼群、肆态豪放的"摆手舞"、凄婉美丽的"哭嫁歌".
咸丰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7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5%;咸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贺龙、关向应、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都在这里留下了的光辉足迹.
改革开放以来,咸丰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培植起了烟叶、魔芋、畜牧、中药材、干鲜果、蔬菜六大支柱产业;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已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集镇为依托的城镇化网络,建成以三条省道、一条高速为骨架,乡村油路为经脉的道路交通网络,打造了咸丰"承东启西、东进西出"的区位优势.
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初步形成了以建材、电力、煤化、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
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小康社会建设顺利推进.
2魔芋产业化建设现状咸丰县魔芋产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咸丰是全国四大魔芋种植适宜区域之一的秦巴山地适宜区的组成部分.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悠久的魔芋种植历史经验,为发展魔芋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1998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魔芋产业化的决定》(鄂政发[1998]16号)文件,拉开了全省魔芋大发展的序幕.
咸丰县委、县政府立足于咸丰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作出了"把魔芋产业建成顶天立地的农业支柱产业,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把魔芋作为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开辟农民致富新渠道的主导产业来抓,并按照"政策引导,行政推动,项目带动,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县委、县政府全力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切实加快魔芋板块基地建设,着力培植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使魔芋产业在短短的五年时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迅速成长为全县第二大主导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2005年,全县魔芋种植面积达5.
8万亩,产量9.
5万吨,产值过亿元,农民收入过8000万元;全县初步建成了1万亩规模以上的魔芋种植专业乡镇1个,500亩以上的专业村15个,培植起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300户,组建起魔芋专业合作社21个,兴办芋角加工厂18个,形成了以咸丰清诚和明魔芋精粉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魔芋加工销售体系,构建起稳定的产业发展和技术服务队伍,建成了覆盖全县的技术支撑网络,形成了符合咸丰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和种植技术规程,魔芋已经发展成为支撑咸丰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3咸丰县魔芋产业建设化的基本经验3.
1切实加大产业投入,增强发展能力县委、县政府切实大力投入产业建设资金.
近几年来,全县累计向上争取魔芋项目建设资金340万元,基地建设资金、县级财政投放到生产保险650万元,县级金融部门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达6000万元.
全县建成了县级2000亩、乡级5000亩、村户级20000亩的魔芋原种、良种繁育基地以及基地配套基础设施.
全县围绕基地建设需要,新修改造村组公路120公里,架设加工供电线路30公里,新建加工蓄水池20口,蓄水量达15000立方米.
咸丰是全省唯一一个对魔芋产业进行种植保险的县市.
3.
2注重科技攻关,强化技术支撑3.
2.
1加强技术探索,寻求魔芋生产技术新突破,实现魔芋种植高产高效一方面广泛开展院(校)地合作,借助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上的优势,努力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
几年来我县先后与长江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湖北民院、恩施州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这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和帮助下,咸丰魔芋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另一方面组织现有技术人才,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先后成功地探索出了不同海拔高度、平地与坡地、各种间作套种以病害防治等种植技术.
通过近几年来的认真探索,咸丰县已经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魔芋生产种植技术,我县编制的《魔芋种植规程》得到了的有关专家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2004年12月被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湖北省执行的地方标准.
3.
2.
2坚持不懈地开展技术攻关,努力消除产业发展瓶颈魔芋软腐病、白绢病被誉为魔芋的"癌症",是影响魔芋产业发展的技术桎梏.
因此,我县一直在探索防治"两病"的有效方法.
承担实施了湖北省科技厅重大科研课题——魔芋软腐病综合防治研究.
3.
2.
3加大技术推广普及力度,全面提升魔芋种植水平为了提高芋农生产种植水平,我县组建了一支产业技术服务推广队伍,常年负责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做到了既有专家指点,又有技术骨干具体负责.
大力兴办科技示范园,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借助现场会,广播电视技术讲座等平台来提高芋农科学生产水平,切实加大《魔芋种植规程》宣传贯彻力度,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3.
3培植龙头企业,强化产业拉动始终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来推进魔芋产业化建设,把市场开发、龙头企业培植作为产业化建设的重点来抓.
3.
3.
1不断优化发展环境,采取外引内联,招商引资的方式,广泛吸引县外客商到咸丰从事魔芋生产加工销售.
在魔芋产业发展初期,就成功引进武汉清诚集团在朝阳寺镇建成了湖北省最大的魔芋精粉加工企业——咸丰县清诚和明魔芋精粉有限公司.
该公司建成投产,不仅解决我县及部分周边地区的商品芋加工问题,而且也拉动了规模的发展壮大.
3.
3.
2坚持"铺天盖地"与"顶天立地"并举,鼓励兴办芋角加工厂等中小加工企业.
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和支持中小魔芋加工企业的发展.
由于龙头企业拉动,中小企业补充,我县魔芋产业始终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
3.
3.
3加强专业组织建设,提高产业合作程度.
按照"能人牵头,统一组织,统一加工,统一外销"的思路,积极支持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整体联动,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业发展格局,既降低了生产风险,又提高了产业效益.
3.
4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政推动3.
4.
1加强组织领导在2001年产业发展之初,县委、县政府就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由县人大主任、县委分管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由一名县委常委任常务副组长,财政、信贷、保险、扶贫开发、广播电视、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魔芋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政府办公室一名副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产业发展的日常工作.
各个乡镇也分别组建了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落实领导专抓此项工作,并组建工作专班,负责产业发展具体事宜.
3.
4.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确保魔芋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在产业发展之初就科学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
咸丰县适合于魔芋的生长耕地面积在20万亩以上,考虑到轮作换茬和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及交通等条件,咸丰县魔芋种植总体目标为10万亩.
主要集中在海拔800m-1100m区域,确定了甲马池镇、丁寨乡、高乐山镇、清坪镇、活龙坪乡五个主产区以及忠堡镇、尖山乡、小村乡、黄金洞四个乡镇重点发展区,其中甲马池镇2万亩,丁寨乡1.
5万亩,高乐山镇1.
5万亩,清坪镇1.
5万亩,活龙坪乡1.
5万亩,忠堡镇0.
5万亩,高乐山镇1.
5万亩,尖山乡0.
5万亩,小村乡0.
3万亩,黄金洞乡0.
7万亩.
规划设计了魔芋县乡村户四级3万亩良种繁育供应体系、县乡两级农业部门组建的魔芋办技术指导组的技术服务体系、以清诚公司为龙头的加工销售体系以及县魔芋种繁中心、种植研发中心、产品开发中心的"三大中心"科技开发体系,确保产业化建设整体推进.
3.
4.
3实行目标管理,强化责任意识为了保证魔芋产业化建设实施,县委、县政府把魔芋产业化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同时设立"魔芋杯",从而形成了产业发展争先竞位的工作格局.
4咸丰县魔芋产业化建设今后思路我县在魔芋产业化建设上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芋种选育相对滞后,标准化生产仍需加强,市场开发尚待拓展等.
下阶段,产业建设着力点将由种植为主向加工销售转变.
我县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4.
1加大产业投入,夯实产业发展后劲采取"向上争取,政府支持,部门援助,群众主导"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增加产业投入,以保障产业发展需要.
4.
2培植加工体系,打造工业品牌继续做好龙头加工企业的培植工作,形成顶天立地的优秀企业,同时,加大品牌开发力度,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形成咸丰产业发展的独有优势.
加大市场体系建设,盘活市场渠道,从而形成"大产业,大流通,大市场"良好格局.
4.
3继续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壮大产业规模产业布局上,在支持农户发展的同时,向鼓励支持有能力、有资金、有技术保障的社会力量拓展,鼓励中小户扩大发展,变绝对连片为区域连片.
力争到2010年,全县魔芋种植面积稳定10万亩,实现产量20万吨,产值2亿元,使魔芋真正成为支撑咸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顶天立地支柱产业.
4.
4稳定三支队伍,完善三个体系稳定产业发展队伍、充实技术服务推广队伍和增强魔芋生产队伍,健全和完善技术推广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和市场开发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发展传统优势振兴魔芋产业黄军洲(四川省苍溪县运山魔芋协会四川苍溪628433)四川省苍溪县是全国闻名的庭院经济建设示范县,特别是久负盛名的"苍溪雪梨"使这个农业县的产业结构更具合理性.
近几年,在该县兴起的魔芋种植热潮,让苍山溪水更是锦上添花.
坐落在苍巴线上的运山镇,是苍溪雪梨第一镇,也是魔芋基地建设的中心镇.
2001年,该镇召开了魔芋种植经验交流会,使长期零星种植的魔芋资源得以有序引导.
2005年,在营销大户黄军洲等的筹备下,组建了苍溪县运山镇魔芋协会,并加入了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
在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的直接关怀下,以运山镇为中心的苍溪县魔芋种植基地建设打开了新的局面.
运山镇是魔芋种植适宜亚区,镇内多以浅丘平坝为主,最难得的优势是该镇有传统的万亩雪梨种植基地,雪梨园内,遮荫效果良好,土壤肥沃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多年的雪梨管理,使得有害病菌难有藏身之处,这些优势给魔芋基地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
运山镇魔芋协会及时地会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分布引导:一、实验推广巩固种芋基地通过两年时间的建点实验,最后择优选定了花魔芋作为推广品种.
根据魔芋的特性和先进经验相结合,决定在交通方便、排灌能力强的三个自然村,建立起相当规模的种子基地.
在种芋种植培育方面,采取专业户制度,协会补贴一定经费,建好种芋种植全程管理档案.
协会技术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的梨园中与种植户共同探讨.
2004年,共建种芋基地100余亩,当年收获种芋80万斤,采取了就近调运,严防损伤,反对大调大运,确把种芋质量关.
二、协会扶大户大户带基地在推广种植的关键时刻,不搞遍地开花,扶持大户,选择有事业心的、有实干能力、雪梨资源丰富而又热心魔芋事业的雪梨专业大户,发展为协会会员.
每户发放低于市场价格30%的优质种芋2000斤左右,协会垫支全部或部分种芋款.
先将他们集中起来,反复学习西南大学的《魔芋防病丰产栽培技术》,并参观种植基地,在技术员指导下,亲手操作直至达标.
领购种芋时,协会把相关消毒防病药剂一并送上,并赠送技术光盘或书面资料,还开通了服务热线.
2005年,推广大户约2000户,当年见效.
按协议收购鲜芋1000多吨,以此为基础带动了以运山镇为中心的千家万户,形成了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的高潮,为加工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雪梨魔芋互利双赢利用传统的梨园遮荫效果,进行魔芋种植,是每个种植户容易做到的.
但要提高雪梨魔芋两种作物的效益,是有难度的,协会多次请教专家,并多次召开种植户代表会,总结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经验:即根据树势高低决定种芋大小;根据隐蔽程度决定覆盖物多少.
同步管理,分开收获,扬长避短,精耕细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如双龙村何朝勇,创出雪梨魔芋亩产过双万,创产值15000多元的好效益.
四、利用闲置村校初加工厂建在基地里在基地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时,协会通过优选和芋兴公司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公司非常重视基地建设,注入了相当的发展经费.
为了节省成本\稳定军心、科学运营、双方科学规划,把较为先进的初加工技术工厂搬到种植基地,既节省了一大笔转运费,又使种植户通过劳务输出的形式增加了收入,深加工公司又将部分节省成本返还农户作为奖金,更加刺激了基地的发展.
初加工业的兴起,有效地利用了村村都有的闲置校舍,进行有计划的挖收,有计划的加工.
种植加工,相互依托,共同发展.
每到收获季节,梨乡上下一片欢声笑语.
五、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和谐基地每年魔芋收获后,协会一方面指导加大基地基础建设,一方面组织种植户进行经验交流,并评选出先进技术员、先进种植户.
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
如:"灰菜一枝花,农家肥当家";"一株魔芋十斤粮,五亩魔芋住楼房";"一不淘,二不晒,大的小的都可卖";"魔芋产业大发展,保护种子是关键";"魔芋工厂大家建,民主管理你有权";"种植魔芋要真心,种植好了有奖金"等的几十条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语.
同时利用春节,大做文章,继续举办免费技术培训班.
同时对先进进行表彰,发放奖金奖品,并利用公司收购发票号码进行公开抽奖,也对一些不够诚信的农户进行了批评和引导.
和雪梨协会一起协调好各方关系,达到公司—协会—基地农户和谐共赢,让新兴的魔芋产业为古老的雪梨之乡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1]刘佩瑛.
魔芋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2]赵兴喜.
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做强魔芋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鹤峰县魔芋产业化建设情况汇报熊九洲孟祥生(湖北省鹤峰县农业局湖北鹤峰445800)一、鹤峰县基本情况鹤峰县地处东经109°45′至110°38′,北纬29°38′至30°14′之间,位于湖北省西南隅、恩施自治州东南角,东毗宜昌市五峰县和湖南省石门县,南邻湖南桑植县,西接宣恩县,西北与恩施市、建始县相连,北连巴东县,版图面积2892平方公里,辖区7乡两镇一个省管八峰高新技术开发区,198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2.
0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8.
81万人,农村劳力9.
6万个.
全县土地面积431万亩,可开发利用面积422万亩,人均水平居全省前列;植被覆盖78.
2%,蕴藏着品种繁多的生物资源,为"华中药材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农作物品种多,农副土特产品丰富,是天然富硒绿色食品基地.
二、魔芋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有利条件鹤峰的土壤和气候适宜魔芋生长,魔芋种植历史悠久,到2000年全县魔芋零散种植5000亩.
2002年起,县委、政府把魔芋作为一大产业来培育,2005年全县种植29150亩,总产量75168吨,其中种芋20672吨,实现产值1.
2亿元.
2006年种植35168亩,其中种子基地5000亩,计划商品芋产量75700吨,其中种子产量达18500吨,实现产值1.
5亿元.
现有年加工魔芋芋角(片)500吨以上的加工厂11家,年加工魔芋芋角(片)100吨以上的加工厂20多家,年加工芋角(片)50吨左右的加工厂100多家,年处理鲜芋60000多吨,加工芋角(片)8000余吨.
目前,鹤峰县魔芋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
一是有适宜魔芋生产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鹤峰属山区农业县,耕地面积中85%以上是山地,土壤以黄壤、黄沙壤为主,适宜魔芋生长.
加之鹤峰的年降雨量在1400mm左右,且集中于夏、秋两季,尤其是海拔在1200-1300m的下坪、邬阳、燕子、中营、五里等乡(镇)有着雾大雨多、空气湿度大、日照弱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魔芋块茎的膨大和葡甘露聚糖的积累,不仅商品芋产量高,而且内在质量好.
二是有丰富的栽培经验.
鹤峰的魔芋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商品化栽培,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索,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
全县已经形成上千个魔芋专业户、重点户和一大批有种植经验的农民技术员,能促进和带动魔芋产业的发展.
三是有适应本地区环境的地方良种——清江花魔芋,全县种植的魔芋种都是清江花魔芋种子,通过商品芋栽培以来农民都是实行留优淘劣、自选自留和相互串换.
四是有一定的加工能力.
鹤峰县伦洲魔芋开发有限公司九十年代中期就在下坪乡建起魔芋加工厂,达到了年生产加工魔芋干角(片)800吨的能力.
邬阳乡湾潭河魔芋加工厂年生产加工干魔芋角(片)500吨的能力.
部分农民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利用烤房将鲜芋加工成干角(片),有利于魔芋的储存和运输.
五是市场前景好.
魔芋是一种用途广、效益高、国内外市场潜力大的经济作物.
它除食用外,已涉入医药、轻纺、化工、建筑、石油工业等领域.
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量将呈上升趋势.
我县魔芋的内在质量、种植规模、销售数量、市场占有率在全国都有一定的位置,具有一定的声誉,下坪、邬阳、中营、燕子、五里等乡(镇)的魔芋已成为国内数十家魔芋精粉加工厂的原料.
三、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县委、县政府决定将魔芋作为鹤峰的支柱产业进行培植,计划到2010年种植面积8万亩、总产量达25万吨、总值达3.
5亿元.
主要措施是:(一)组织机构按照"一个支柱产业一套班子"的要求,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农业的政府副县长,联系农业的县人大副主任、县政协副主席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农业局、科技局、财政局、扶贫开发办、发改局、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10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魔芋产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抓好产业的发展规划,市场研究和技术推广,指导农户规范种植和科学管理,协调和帮助加工、经销企业及农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技术、市场、农用物资等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优质农产品开发中心,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
各乡(镇)和种植面积较大的村也成立了魔芋产业建设领导机构.
把魔芋产业建设纳入经济工作责任制进行考核,领导小组成员挂乡包村,使魔芋产业建设形成上下齐抓共管、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科技推广依托恩施州农科院的技术力量,抽调农业系统内的技术骨干,组建了鹤峰县魔芋研究所.
乡镇农技推广中心把主要精力用于抓魔芋科技推广,在种植500亩以上的村配备魔芋种植技术员,依靠魔芋专业户、种植大户和有经验的农民辐射带动,组成县、乡、村、农民科技服务网络体系.
引进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在本地试验示范,对农民在调种、轮作、套种、地块消毒、种子灭菌、冬季贮种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使多数农民掌握魔芋栽培、病害防治和初加工的科技知识,为魔芋产业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三)协会网络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和民主管理、平等协商、民主监督的原则,在魔芋种植重点乡村分别组建由魔芋加工企业、种植专业户、营销大户、农技人员组成的魔芋协会.
县魔芋协会由农业局局长担任会长,重点乡(镇)的乡(镇)长、魔芋开发公司的经理担任副会长.
县魔芋协会挂靠在县魔芋研究所.
下坪、邬阳、燕子、五里等魔芋主产区也相继成立了乡魔芋协会,邬阳的凤凰村、下坪的云蒙村、燕子的新行村和五里的青山村等4个行政村也成立了村魔芋协会.
全县已发展会员519人,常务理事61人,理事168人.
(四)资金投入魔芋产业的资金采取芋农投入、社会投入、信贷资金帮扶、财政投入引导、项目建设拉动的方式,形成多元化投资的格局.
从2005年至2010年,每年由县财政安排50万元资金用于魔芋产业建设.
全县每年安排信贷资金800-1000万元,用于加工企业的厂房建设、机械设备购置和解决部分困难户的种子、化肥投入的问题.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列项支持发展魔芋,2004年我县已向国家农业部申报了《鹤峰魔芋良种繁育基地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年5月,农业部也批复我县项目资金110万元,无偿扶持我县魔芋产业发展,项目由县农业局具体实施.
2004年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给我县魔芋扶贫项目资金35万元,用于魔芋产业建设.
2005年4月由县农业局、县开发办、县财政局共同实施.
2006年3月县财政局安排魔芋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魔芋新品种的引进、示范,病虫综防等技术措施.
(五)基地建设一是建设良种繁育基地.
以下坪4个乡(镇)为重点,建立良种基地0.
5万亩,保证种自给以后还可向外销售.
二是建设商品芋生产基地.
依据种源、适宜种植地块、农民投入能力等条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在魔芋种植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建立魔芋商品芋生产基地.
2006年建设3.
5万亩,2007年建设4万亩,2008年建设6万亩,2009年7万亩,2010年8万亩.
三是建设加工基地.
引进企业和资金,建立魔芋加工厂,培育龙头企业扩大魔芋加工规模,指导芋农加工芋角(片).
金阳县白魔芋产业发展思路尔古友祖陈文明(四川省金阳县魔芋办四川金阳616250)白魔芋是金阳县最具优势的特色农业经济产业,发展潜力和增收潜力极大.
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做大、做优、做强白魔芋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对于我县贫困山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一五"期间白魔芋产业发展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我县"123"发展战略,按照"农业立县、工业富县、商业兴县、人才强县、生态亮县"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规划为龙头,以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以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为关键,以实现芋农实际收入增长为目标,立足资源,突出特色,建立规模化、标准化、效益化的生产、加工、制品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加强流通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增收比较效益,加快白魔芋产业化进程.
一、发展重点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以"一江(金沙江),二河(金阳河、西溪河)"流域白魔芋适栽区为种植发展重点,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模式,实施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扶持培养种植大户和初制产品加工大户,培育壮大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和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及时了解产品市场信息能量,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二、发展目标完成种植面积50000亩,实施高产示范基地4000亩,培养5亩以上种植大户500户,培训芋农16000余人次,实现总产量32500吨,总产值8000万元以上,芋农人均收入600元以上.
三、发展措施(一)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产品品牌,挖掘增收潜力,推动白魔芋产业化发展进程,提高产业优势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把白魔芋培育成为主导产业.
(二)严格兑现奖惩,实施单项目标考核为确保白魔芋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层层落实责任,建立责、权、利相对应,奖惩并举的机制,实行单项目标考核,县委、县政府与各项目乡(镇)、领导小组责任人签定责任书,责任人按规定缴纳责任金,年终以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兑现奖惩.
(三)强化培训力度,增加科技转换率依托"希望之光"白魔芋人才培养项目,加大对芋农的培训力度,拓宽培训领域,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用大市场的观念,把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加工措施办法交给芋农,建好优质白魔芋生产"第一车间",为制品加工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提高产品档次,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加大投入力度,推进种植基地建设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继续把白魔芋列为我县重点农业开发项目,争取列入国家、省、州重点支持发展项目的规划,尽量增加资金投入比重,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扩大投入范围,真正把白魔芋培育成为优势产业.
种植基地建设要从零星、分散、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向集中规模化生产转变.
一是加快野生白魔芋种的扩繁力度和地方优质高效品种的选育推广工作,实施品种、产量、产值比较试验和"两病"的防治科研工作,提高品种的增产水平和抗病能力;二是项目资金实行有偿服务,强化以种还种,滚动式发展的推广方式;三是抓好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和扶持培养种植大户,各项目实施乡(镇)重点建设标准化高产示范基地100亩,经县目标办验收合格,每亩补助种植农户150元;四是大力推广高效栽培模式,高秆作物、青花椒、经果林间套种白魔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白魔芋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五是加大对重点乡,重点村的基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投入力度,扩大种植面积,建立稳固的原料基地,形成白魔芋原料供应基地优势.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要以"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产业,扶持产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无形资源,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国土、科技等部门要加大对白魔芋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企业带动能力,带动农民自觉投入生产.
一是抓好粗制品芋角加工新技术的普及,增加扶持力度,推广抗硫烘烤新技术,努力提高芋角产品质量,使原料基地与加工基地共同发展,新增年加工芋角50吨以上规模大户,要积极扶持物资补助,同时奖励加工大户5000元,彻底解决芋农卖芋难问题,增加芋农实际收入;二是现有股份制企业要拓宽融资、参股范围,增加资产存量,改进技术设备,从瘫痪中盘活,从低谷中创盈,增强自身竞争力;三是积极制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引进优势外企注入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努力引资新建芋角自动化烘烤、精粉、粉丝等系列产品加工生产线,生产上游产品,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产品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带动能力,使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自然的"订单"农业;四是按照"谁有能力谁当龙头,谁当龙头支持谁"的方针,完善激励机制,帮助企业不断提高素质,树立企业形象,争创一流企业和一流产品,积极参与市场优势竞争;五是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和信息网络建设,及时了解产品市场信息能量,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宽产品市场占有率.
形成建立以标准化种植基地为基础,芋角(片、条)加工为依托,精粉加工及深加工为主体的产业化运行机制,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协调发展,使白魔芋产业真正步入"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良性发展轨道,真正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最终实现白魔芋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狠抓魔芋基地生产营造下谷魔芋产业化尚继祥(湖北省神龙架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人民政府湖北神龙架445600)下谷坪土家族乡地处湖北西部,是神农架林区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乡,也是区内唯一的魔芋产业专业乡.
全乡总人口6100人,国土面积22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8000余亩,退耕还林地13000亩.
气候条件和土壤都适合魔芋生长,魔芋在我乡种植历史悠久,2004年被确立为我乡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项目.
按照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稳步推进的方针,以培植主导产业为目标、以效益为中心,走市场牵动产业、产业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经营之路,使魔芋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最受我乡农民欢迎的短、平、快种植的项目.
2003年以前,我乡魔芋还是"荒野偷生",至2005年底,全乡已发展到2000余亩,鲜芋产品近30万吨,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00元.
在推动魔芋产业发展上,我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一、强化组织优化环境政策引导和扶持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乡着重从组织领导、资金扶持、政策激励三方面入手,营造了浓郁的发展氛围.
(一)在政府引导方面我乡成立了魔芋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由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小组组长,具体组织协调魔芋产业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魔芋办"),由副职领导任魔芋办主任,组织魔芋办的日常工作,并落实专项经费.
各村建立了由行政干部驻村包组的目标责任制,制定了严格的奖惩措施,形成了工作专班具体抓、村组全面落实的工作格局.
同时,魔芋办还配置了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并在各村培训了4-5名技术骨干作为临时指导,在全乡进行分期分批的实用技术培训.
2年以来,培训达2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达6000余份,有力地推动了魔芋产业科学发展进程.
(二)积极落实政策扶持及相应的激励措施我乡魔芋从野生零星分布发展为现在的产业基地,启动是很艰难的.
为了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组织芋种,首先是解决制约魔芋产业发展的经济"瓶颈"问题.
乡政府采取了"小额贷款、政府贴息"的扶持方式.
二是实行"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按照谁发展谁受益、大发展大补贴、小发展小补贴、不发展不补贴"的原则,对发展的农户实行奖励补贴,2004年我乡按发展面积补贴20元/亩,投入补贴资金1.
2万元;2005年,我乡魔芋按产品产量补贴0.
4元/公斤,投入补贴资金1.
5万元.
同时对发展大户,另外给予奖励:种植面积超过5亩、产量达到1万公斤的农户,政府给予500元额外奖励.
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植热情,推动了我乡魔芋产业的发展.
二、扩大基地规模夯实发展基础基地建设是产业发展的根本.
两年来,我乡按照因地制宜、重点突出、适度集中、规模发展的要求,狠抓基地建设,夯实了魔芋发展的基础.
(一)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我乡海拔650-1300m,魔芋适宜种植面积2100亩,占可种面积的85%,为了避免魔芋在低海拔区域受病害高发的影响,我乡把基地建设安排在800m以上的区域,按照连块成片的要求,动员农户调出好的庄稼地来种植魔芋,现已基本形成了2000余亩连片基地.
(二)强化科技兴芋狠抓示范带动作用在魔芋产业推动的过程中,我乡配置了四名专业技术人员,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吸取了恩施州种植魔芋的经验,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魔芋种植体系.
坚持五个做到:一是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把"防病"贯串在魔芋基地布局、生产地块选择、浸种催芽、田间管理和芋种采收、运输和贮藏等各环节.
二是科学布局,轮作换茬,芋种自繁自用,就地调剂,并加强芋鞭采集,加快栽培种的培育.
三是做到芋种消毒、粪种隔离和适时用药防治,及时铲除病株.
四是做到芋种越冬厢式覆膜贮藏、垄作栽培、垄面盖草、增施磷钾肥.
五是实行魔芋—玉米或魔芋—退耕林地套作,利用高秆作物适度遮荫.
通过这些种植体系的指导,让芋农明确了"科技兴芋"的方向,强化了芋农科技兴农的意识,从而提高了芋农的种植水平.
同时,我乡组织技术人员定点帮扶,培植20余户典型示范户,5亩以上的大户达30余户,建立了一个700亩的专业村.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值基地初建阶段,为了魔芋产品能够迅速转化,乡党委政府在各村建成了几个较大的魔芋角粗加工厂,对发展大户和集中区域,提倡农民自建加工作坊,鼓励芋农进行粗加工,促使鲜魔芋迅速完成初加工转化环节.
同时,预计发展3年以后,将在我乡引进一套粗加工生产线,提升魔芋附加值.
三、着力搞活市场流通全方位开拓市场市场是产业的导向,市场活则产业兴.
推进产业发展必须加强生产与市场对接,解决好农民的"卖难"问题,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实现生产与销售双赢目标.
(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稳定本地销售市场鼓励农业与企业签订销售订单,降低芋农种植风险.
我乡一直与周边多个魔芋深加工企业保持着紧密联系,巩固了魔芋产品的销售网络.
(二)发挥魔芋专业合作组织的窗口作用2004年我乡荣幸加入了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有了较为稳定的销售窗口.
同时我乡在神农架申报魔芋专业协会组织也获得成功,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网,为芋农的生产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三)着力打造精品,以优质产品迈入市场神农架以生态原始而著称,无大气污染,在种植行业里最讲究绿色、纯天然的,魔芋栽培更不例外.
随着我乡魔芋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将引资兴建一条全自动芋片干燥生产线,提高芋片品质,打造神农架魔芋精品.
目前,我乡魔芋产业正处起点阶段,虽然规模不大,还依托于各大魔芋协会组织的提携,但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对魔芋产业的赤诚信念,一定能使魔芋成为我乡的特色产业,更能成为兄弟组织的好伙伴.
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魔芋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1李旭2王继平(1重庆市索坤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巫溪县农业局重庆巫溪405800)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魔芋产业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一步通过法律、政策、资金、技术等措施促其"量"和"质"的快速发展,定能更加有效地为魔芋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关键词:农业;魔芋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目的意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组织制度一种新的创新形式,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内在需求.
世界合作社自1844年诞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合作社经济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日益显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在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活跃于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2002年农业部确定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单位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世贸后的新形势,均需要一批运转有序、功能强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整合户型经济,促进农业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增强农业竞争能力.
魔芋产业同样需要广泛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之在大市场和小生产之间架设桥梁,在企业和农户之间搭接纽带,为产业有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巫溪魔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巫溪属典型的山区旱作农业县、贫困县.
魔芋属县内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魔芋基地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被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评为全国八个魔芋种植重点基地县之一,2006年种植面积达到2.
5万亩.
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3个,其中魔芋协会10个.
魔芋协会中,1个县级协会,4个乡(镇)级协会,5个村级协会.
(二)巫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魔芋产业发展中显现的重大作用尽管巫溪魔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起步晚,但已经初步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产业推动作用.
1、推动基地区域化和规模化的形成协会尤其是村级协会在其职能的发挥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过去一些政府和企业一直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魔芋基地规划、地块落实方面过去党政部门都难以做到一刀切,而协会为了便于管理和产品收集居然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布局,促进了布局区域化的形成.
种芋不足一直是制约魔芋基地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政府每年采取许多措施都难以遏制半斤以下小芋加工的问题,而有了协会后,小芋加工现象轻而易举地得到了遏制,并且组织种芋就近调节,促进魔芋基地面积迅速扩大.
2004年以前,巫溪魔芋生产面积一直徘徊在1万亩左右,自2004年第一个魔芋协会成立后,协会数量不断增多,魔芋面积也以每年数千亩不等的速度递增,到2006年,全县魔芋规范化面积达到了2.
5万亩.
2、促进了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魔芋属嗜钾作物,过去农业部门反复宣传增施钾肥,农民就是不接受,文峰镇银峰村魔芋协会成立后,一下组织了5000kg氯化钾,被芋农抢购一空,通过产量对比增产18%.
过去农民种植魔芋习惯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或在洋芋行间插花种植,协会成立后,规范化生产程度大幅度提高,全县魔芋规范化面积达到95%.
3、促进了订单生产的发展自魔芋协会产生和发展以来,"索坤公司"与基地的鲜芋订单逐年增多,2006年达到3000吨,其中1800吨订单来自村级协会.
4、促进了农民增收过去芋农销售产品总是受中间商盘剥,企业收购鲜芋到厂价格与农户实际享受的价格一般要悬殊0.
3-0.
4元/kg,协会成立后,企业到厂收购价格与农民实际享受的价格差降低到0.
06-0.
1元/kg(差价为运输费用),农民净增收入0.
24-0.
3元/kg,每亩增加收入500元以上,仅价差农民年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三)巫溪魔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发展面太窄,与产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巫溪魔芋生产涉及18个乡(镇)210个行政村,面积2000亩以上的乡(镇)9个,300亩以上的村64个,协会乡(镇)覆盖面22%,行政村覆盖面2.
4%,组织化程度较低,与产业发展内部需求不相适应.
2、协会内部发育不良,服务功能未得到应有发挥一是国家未明确协会主管部门,协会内部管理制度不尽完善,会议程序、盈余积累、收益分配、风险保障等主要制度未能严格按《章程》执行;二是部分协会,尤其是村级协会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差,受训机会少,缺乏技术服务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三是协会积累不足,经济底子薄,缺乏支付能力和建设能力,工作运行困难.
3、协会登记条件高,制约了协会的产生和发展协会各方面条件远不及企业,难以开设正规账户,但开不了账户就登不了记,出现登记困难.
4、无明确的法律地位和可靠的融资渠道协会一直未明确法律地位,这给协会在社会经济交往中带来诸多困难.
也正因为无法律地位,使其无合法的主体身份争取投资.
这是协会难以发展壮大的根本问题.
三、发展壮大魔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措施(一)遵循"从下自上,循序渐进"的发展原则,把协会办实一般来讲,协会越贴近产地和田块,越能发挥作用,越是远离产地和田块的协会,越是空洞飘浮.
从这个意义上讲,应多发展村级魔芋协会,国家扶持政策多向村级协会倾斜,让农民真正受益.
(二)处理好协会纵向和横向的关系,避免无序竞争处理好纵向关系,一是要明确协会由谁主管的问题,巫溪协会有的是民政部门在管,有的是农业部门在管,有的是当地党政在管,非常混乱,等于是无人管.
农业局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会为农业产业服务,应该确定农业部门为协会主管部门.
二是明确县、乡(镇)、村三级协会的关系,县、乡(镇)、村三级协会应当是一个业务指导和资源逐级整合的关系;处理好横向关系就是要明确乡(镇)级协会与乡(镇)级协会、村级协会与村级协会之间的活动范围.
为避免无序竞争,同级协会应当在各自的辖区内活动.
(三)明确登记机关,简化登记程序巫溪"协会"一直在民政登记,"专业合作社"一直在工商登记,笔者认为"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职能职责及活动性质大致相似,应当归口一个机关登记.
同时要简化登记手续,降低登记门槛,通过部门会商,协调解决协会账户设立障碍,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乡(镇)、村能够登记.
(四)加强协会技能培训借助"阳光工程"的教育平台和其它正规培训渠道,为协会提供稳定的受训机会,提高协会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以利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服务.
农业部门借"信息入乡进村"工程实施的契机为协会资助信息设备,以增进协会与大市场的沟通;在试验示范的安排上多向有条件的协会倾斜,以培养协会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
(五)尽快确立协会的法律地位我国合作社事业发展了几十年,一直没有解决立法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也始终没有明确,致使其在发展和经营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
建议尽快在相关大的法律框架内,明确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使之有法可依.
(六)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订明确的扶持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互助互济的合作组织,有一定的公益性,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扶持农民.
但如何从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需要尽快制订明确的政策,并贯彻实施.
四、密切龙头企业与魔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机联系企业以自身盈利为目的,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始终是站在会员的立场上向企业索取利益的,二者在利益分配问题上是一对矛盾.
企业必须主动研究措施,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有机的利益联接机制,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企业所用,基地为企业所有.
否则企业花大把的钱建立了基地,仍得不到原料保障.
企业应当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方式密切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联系.
(一)订单约订企业与协会及早签署产品购销订单.
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企业都要认真履约,以提高诚信度,否则失信于人,就难再签到订单了.
(二)订单+物资企业除与协会签署订单以外,对协会给予一定量的肥料、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的支持.
(三)订单+资金企业与协会签署订单的基础上,对协会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以维持协会工作正常运转,减轻会员负担.
(四)订单+物资+资金除签署订单外,企业对协会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对会员给予生产资料扶持.
(五)订单+物资+资金+技术除订单、物资、资金配套外,还配套技术服务,更能密切关系.
几年来,"索坤公司"通过对基地实行订单、物资、资金、技术四配套,取得良好绩效,订单履约率达到95%以上.
(六)订单+利润返还双方履行订单后,企业可用利润的30%左右返还协会反馈农民,这样企业更能与协会结成有机的利益共同体.
(七)订单+股份通过订单约定,协会用会员的土地使用权或产品(按市场价折现)入股,获取的利润按订单约订的分配比例共同享有.
这种模式企业与协会完全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不但关联度高,而且分担了风险.
五、结论尽管巫溪魔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但已初步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法律、政策、资金、技术等有力的措施扶持,便可促其"量"和"质"的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善加利用,形成"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模式,定能更加有效地为魔芋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产生"助推器"的作用.
参考资料[1]全国农经类核心期刊.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重庆市农业局、重庆市农学会期刊.
《重庆农业》[3]中国农业产业化杂志社期刊.
《中国农业产业化》加强"六大"体系建设推进魔芋生产基地健康发展——勉县魔芋产业化种植基地建设体会陶长友(陕西省勉县锦泰实业有限公司陕西勉县724200)摘要:生产基地的建设是魔芋产业发展的基础环节,也是整个产业中最薄弱的环节.
种源不足,病害严重,造成基地建设滞后,通过建立起行政保障、产业运作、技术服务、良种繁育、技术创新、病虫草害防治体系,促进生产基地稳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立;生产基地;健康;发展勉县位于陕西南部,汉中盆地西端,县城海拔552m,平均海拔890m,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县域面积2406平方公里,其中平川占8.
8%,丘陵占16.
4%,山地占74.
8%,辖25个乡镇,2487个行政村,人口41.
89万.
勉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分,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
3℃,年平均日照1610.
6h,年降水量938.
9mm,其中6-9月降水量672mm,平均每月168mm,夏季雨水多有利于魔芋生长.
10月到第二年3月降水量为121.
9mm,雨量偏少有利于魔芋的采挖、储藏和下种.
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10.
2℃,无霜期239d,相对湿度78%,通过对《魔芋学》专著数据比较,勉县气候指标多数属于最适宜区,其余少数指标为适宜区,非常适合建立魔芋生产基地.
魔芋是我县一项传统种植项目,农民历来有种植魔芋和利用魔芋制作食品的习惯.
有适宜种植的耕地、林地60万亩,但由于过去都是农户房前屋后的小面积栽植,对规范化栽培技术知之甚少,对魔芋病害的危害程度认识不足及缺乏防病知识,加之资金投入高,单产低下,缺乏龙头加工企业等原因,虽有农户大面积发展但终因病害大面积发生而失败,使全县的魔芋种植面积不足3000亩.
今年县政府将魔芋列入产业开发计划,并给各乡镇下达了发展指标,将此纳入年终工作考核.
勉县锦泰实业有限公司的《六万亩魔芋种植加工产业化开发项目》被列入了2006年度勉县重点工程.
勉县将魔芋产业发展纳入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将魔芋产业培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我们坚持走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以建设优质魔芋生产基地为目标,坚持优良品种,良种良法配套原则,推动魔芋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之路,加强"六大"体系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一、建立行政保障体系,给基地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县上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的魔芋产业领导小组,下设魔芋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该产业的组织领导、方案拟定、技术培训、检查督办、工作目标考核等工作,各基地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下达了发展任务并实行目标量化考核,纳入年终综合考评.
二、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为基地建设提供技术保证虽然农户有多年种植习惯,但由于以前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技术推广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致使生产中还存在农家肥施用不足,偏施氮肥,播期偏早,种芋未分龄分级,未落实遮荫问题,畦面覆草等措施,管理粗放,药剂防治不到位.
这与规范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
为了将魔芋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到全县种植户中,县上以县农技站为依托,从乡镇抽调四名业务能力强的技术骨干成立了魔芋生产技术组,主要负责以订单农业的模式在全县建立魔芋生产基地、技术指导培训、开展生产试验示范、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广普及丰产栽培技术、探索丰产栽培模式,并以其为主体,以乡镇农业服务站为支撑,以丰产栽培为内容的技术服务体系.
采取以播种前、散盘前、采挖前请专家举办技术讲座,培训技术骨干和种植大户,再通过技术骨干和种植大户将丰产栽培技术宣传推广到种植户中.
三、建立产业运作体系勉县在魔芋产业化基地建设中,以龙头企业为主体,采取"公司+农技+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龙头企业对订单农户实行了种芋补贴,对商品芋实行保护价下的优质优价的优惠政策,让种植户吃上了"定心丸".
金融、财税、土地、城建、农业部门对龙头企业给予了融资、税收、土地征用等方面的优惠.
另外,对参与整个生产过程的镇村干部,以及高产典型给予补贴奖励,有力地调动了各级组织支持魔芋产业,建立生产基地的积极性.
四、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探索我县丰产栽培模式首先,针对种芋短缺,影响基地规模扩张,我们开展了魔芋切块繁殖试验和根状茎快繁试验.
其次是探索丰产间套模式,采用魔芋——玉米、魔芋——杨树、魔芋——油菜、魔芋——茶叶间套模式,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满足了魔芋对荫蔽条件的要求.
最后是普及丰产栽培技术,根据我县技术人员在生产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切实贯彻八项改革:改净作为套种;改早播为适期播种;改种芋大小混栽为分龄分级栽种,合理密植;改以氮肥、化肥为主,为农家肥、钾肥为主;改种芋水平摆放为种芋45°放;改浅覆土为合理覆土;改全程重管,为前重后轻;改种芋地里越冬为室内保温贮藏安全越冬.
五、建立良种繁育体系魔芋是一个需种量很大的作物,而且其种芋不适宜远距离调运.
因此我县在二道河乡、长沟河乡、同沟寺镇、小砭河乡、张家河乡、土关铺乡等重点乡镇,选择最适宜区域,把好十项技术要点,即:选地适当关;土壤消毒关;种芋灭菌关;施足有机肥和增施钾肥关;分级播种关;垄作、垄面覆草关;套种关;统一药剂防病关;减少田间操作防损伤关,为明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建立病虫草害防治体系魔芋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具有喜温暖湿润,土壤疏松肥沃,半阴半阳的环境特点.
而农户由于过去房前屋后的种植习惯认为魔芋容易种植,是"懒庄稼",而低估其病害的严重性.
魔芋病害主要是软腐病、白绢病、根腐病、叶斑病等,而且都是土传病害,同时利于魔芋生长的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和蔓延的有利时机,因此这给基地建设造成极大的潜在风险.
魔芋的病害是一项世界性难题,魔芋种植的风险主要是病害损失,我们将防治贯穿于魔芋种植生产全过程,贯穿于魔芋生产的基地布局、地块选择、催芽播种、田管和种芋的采收、运输等各个环节;让种植户明白防病是丰产的基础,是高产优质的需要;做到"一个贯穿、两个坚持、三个做到、四个推广";在全县重点乡镇,建立防治示范片,落实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在出苗后、按照统一药剂,统一剂量,每间隔7-10d防治一次.
通过典型带动,样板驱动,起到以点带面,增强辐射的作用,以此促使农户树立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积极预防的意识.
目前,我县已建立魔芋生产基地13000亩,建立种芋基地600多亩.
勉县作为魔芋种植适生区,只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强"六大"体系建设,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走高产、优质、高效、绿色产业化发展之路,就一定能做大做强魔芋产业,就能将魔芋产业培育成我县的特色优势农业项目,使我县丘陵山区群众通过种魔芋富起来,实现群众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的多赢格局.
魔芋网络建设在魔芋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董坤(云南省农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云南富源655500)摘要:随着魔芋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了解掌握魔芋科学知识和产品供求信息与价格动向,本网站的建立将为众多的人搭建一个魔芋网络平台.
通过访问本魔芋网站,浏览者可以得到魔芋种植技术、加工技术、魔芋的用途、魔芋产业现状等知识.
关键词:魔芋;网站;信息1国内魔芋网络现状与问题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也必然会受到这场浪潮的洗礼,从而使农业信息化成为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方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民对信息服务方式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种植大户、购销大户、龙头企业等农村经济主体急需通过网络来快速及时获取魔芋有效信息,提高生产经营效益,截止2005年9月底,全国能够持续正常访问的农业网站7554个,以魔芋为专业的网站也就8-9个,但内容较少或较保守,且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时效性差,难以满足生产、加工、经营与科研者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魔芋专业网站,把魔芋的科学管理、种植技术、科研成果、加工技术、品牌产品推广到全国,把魔芋行业当前最新的技术、信息反馈给用户,真正实现魔芋资源共享.
2网站的建设2.
1必须的设备硬件配置为电脑一台,操作系统为WindowsXP,扫描仪一台,数码相机一台,绘图板一块;应用软件:office2003、photoshop8.
0、Dreamweaver、FlashMX、服务器软件IIS6.
0.
2.
2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站的设计以实用性、开放性、可扩充性、灵活性、交互性等为基本原则,以魔芋产业和网络产业相互促进同步发展,依靠网络的进步带动魔芋产业的前进为魔芋产业的行业提供各种信息为目标,本网络的实现需经以下程序:模块与功能设计→页面制作→程序编写→调试→修改→材料收集、整理、输入→网站发布、更新、维护.
在完成各模块的设置与功能前提下,调试成功再往数据库中输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相关数据.
2.
3功能模块魔芋专业网站采用模块管理,根据魔芋产业的特点设置魔芋简介、政策法规、基地建设、技术开发、多媒体资料、魔芋简报、疑难解答、行业动态、信息检索等栏目.
2.
4数字信息的采集魔芋信息标准化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数据资源的真正共享.
而信息采集是整体信息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从源头上保证数据质量,必须对数据采集进行规范化.
本网站的数据采集按照《信息采集与更新规范》执行,对信息来源、采集种类、采集方法、采集流程等按农业数据标准化执行.
目前,有关魔芋的数据资源相当零散,本网站的建立将努力把魔芋数据资源统一规范集中,成为最大的魔芋数据库,以便不同的人查阅.
2.
5维护管理网站建成连接到互联网站,网络上的黑客、各种病毒很容易攻击网站,对这些病毒黑客以预防为主,安装杀毒软件,定期对服务器进行查杀病毒,及时升级杀毒软件,如发现病毒立即将服务器与网络断开,用软件或手工清除病毒.
网站的信息量很大,所有的信息都存储在网页中是很难办到的,这也会给网站的更新、维护带来困难,因此,网站信息通常都要存在数据库中,数据库管理过程中不但要充实各种文献型、数值型、事实型等单媒体数据,而且更要加强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我们将定期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维护,保证各种信息的时效性,同时及时更新备份好数据库,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
3魔芋网络的作用3.
1魔芋网络便于普及魔芋科学知识,通过访问魔芋网站,人们可以更多、更好、更全面的了解魔芋,甚至对整个魔芋行业都有所了解.
3.
2通过访问魔芋网站农民可以学习魔芋科学种植技术、初加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本网站可向全社会提供可以看得见、读得懂、用得好、公平免费享用的魔芋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魔芋,知道魔芋,用好魔芋,使魔芋产业蒸蒸日上.
3.
3利用魔芋网络可以使魔芋供求双方直接联系,提高魔芋信息透明度,从而使魔芋种植户、魔芋技术科研部门、魔芋加工销售企业等获得第一手市场信息,便进行及时综合的分析,加快魔芋产品流通,减少中间环节的利益损失,增大赢利机会.
3.
4通过交互性访问技术,人们在线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可立即得到有关魔芋专业人员的解答.
4今后的发展4.
1网络上要上下互动,信息要及时更新.
4.
2网络要充分发挥魔芋数据库的作用,要能提供丰富的魔芋专业技术,利于各种技术人员查询和参考.
4.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培训一批既懂魔芋专业技术又懂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4.
4不断完善网站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功能的开发利用.
对网站的栏目不断进行调整、更新.
充分利用魔芋专家人才优势,开设电话、语言、视频咨询系统,增强网络的实时互动性,进一步提高魔芋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提供实用的信息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1]李桢,梁若望,王宝维等.
王龙鹅(豁眼鹅)良种资源推广的设计与制作.
农业网络信息.
2006(6)[2]王志爽.
构建具有特色的冀州农业信息网.
农业网络信息.
2006(4)[3]张盛林.
魔芋栽培与加工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2005(7)恩施自治州魔芋产业发展研究张文学于斌武柳文录李平(湖北省恩施自治州蔬菜办公室湖北恩施445000)摘要:通过对恩施自治州魔芋产业优势的概括、基本经验的总结和薄弱环节的分析,提出了发展恩施州魔芋产业的战略对策,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政策,改善环境,大力发展加工业,培植企业龙头、强化科技服务,开展科技攻关;建立标准和品牌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提高我州魔芋产业知名度;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业服务.
关键词:魔芋;产业;发展;研究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延武陵山脉与大巴山之间,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邻渝黔、北靠神农架.
恩施州是全国四大魔芋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全省排第一位,是名符其实的全国魔芋第一州.
近几年来,全州上下把发展魔芋产业当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头戏来抓,魔芋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恩施州财政增税、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一、恩施州魔芋产业发展的优势(一)自然条件优越魔芋为半阴性植物,忌强光,性喜湿润气候.
我州海拔、土壤、植被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气候湿润,多雾寡照,从低山到高山跨亚热带、南温带和中温带三个气候带,平均气温16-17℃,夏无酷暑,适宜魔芋的生长,尤其是二高山、高山地区更为适宜.
同时,我州境内现代污染极轻,土壤富含硒元素,又为生产无公害富硒魔芋产品提供了天然条件.
(二)市场潜力巨大魔芋具有40多种理化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造纸、纺织、石油等工业,有"保健食品"和"工业味精"之称.
国际国内市场对魔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就我州而言,每年销售各类魔芋产品在25000吨以上,销售量逐年上升.
(三)产业基础良好恩施州种植魔芋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掌握了生产上的关键技术,探索、总结了一些好的栽培模式.
近几年来,我州通过不懈的努力,使魔芋生产、加工、销售和科研初具规模,全州魔芋产业化链条基本形成,这为我州魔芋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政策环境优越1998年,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大力推进魔芋产业化的决定,明确规定全省发展魔芋产业以恩施州为重点,布局的16个重点县(市)我州占了8个.
2003年,国家农业部把我州魔芋资源开发纳入定点扶贫项目,投入大量资金予以支持.
2004年,国家农业部继续把我州魔芋种子基地开发纳入2005年农业部定点扶贫笼子,重点扶持南四县(宣恩、咸丰、来凤、鹤峰).
2002-2004年,国家财政部、科技部把恩施州魔芋科技开发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科技产业化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予以支持.
省委省政府也将发展魔芋产业列为农业工作的重点,并把我州划为全省"魔芋板块"予以重点扶持.
近几年,我州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魔芋产业.
此外,恩施州属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这为魔芋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二、恩施州魔芋产业发展现状(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据统计,2005年全州魔芋种植面积达32.
9万亩,比2004年增6.
9%,比2003年增7.
4%,近五年每年平均增8个百分点.
其中,建始、恩施两县市种植面积较大,分别为8.
4万亩和8.
5万亩;其次是巴东、鹤峰和利川,分别为4.
1万亩、3.
6万亩和3.
5万亩;咸丰、宣恩、来凤也有一定数量的面积,分别为3.
2万亩、1.
0万亩和0.
6万亩.
恩施州魔芋种植情况统计(2004-2005年)县市2005年种植面积(万亩)2004年种植规模(万亩)产量(万吨)产值(万元)恩施市8.
58.
210.
4212121建始县8.
48.
110.
2911973巴东县4.
13.
84.
835617利川市3.
53.
24.
064730宣恩县1.
00.
70.
891035咸丰县3.
22.
93.
684287来凤县0.
60.
40.
51591鹤峰县3.
63.
34.
194878合计32.
930.
638.
8745233(二)产量产值大幅度增长2005年,全州鲜魔芋总产量已达42万吨,总产值达4.
8亿元,产量比2004年和2003年分别增8.
1%和16.
3%,产值比2004年和2003年分别增6.
1%和14.
3%.
商品芋产量达22.
5万吨,占总产量的53.
6%,比2004年增3.
2%,比2003年增13.
1%;商品产值达2.
3亿元,占总产值的31.
8%,比2004年增4.
1%,比2003年增14.
7%.
(三)加工转化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全州加工转化鲜芋21.
4万吨,其中用于加工芋角、精粉和深加工产品的18.
1万吨,用于加工传统魔芋豆腐的3.
3万吨,总加工转化率为51.
01%,比2004年增3.
9%,比2003年增16.
2%.
(四)农民收入明显增加2005年,全州农民在魔芋上的人均收入144.
62元,比2004年的136.
62元增5.
85%,比2003年的128.
62元增6.
22%,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例由2001年的3.
4%增加到2005年的5.
9%,在魔芋主产区已达到或超过20.
8%,如建始县花坪乡和官店镇分别达20.
1%和23.
8%.
此外,还扩大了农村就业渠道,提高了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
三、恩施州魔芋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一)抓基地建设近几年来,魔芋生产已成为全州耕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最高的项目之一,主产区的农民靠种植魔芋走上了富裕之路,各地着眼增加农民收入,狠抓了魔芋基地的规模建设.
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以农民投入为主的前提下,依靠各级财政投入和扶贫项目支持基地建设.
近五年,全州用于基地建设的各项资金达5亿元以上.
二是树立典型,带动生产发展.
全州10000亩以上的魔芋大乡(镇)已有8个,1000亩以上的重点村113个,培植专业大户20000多个,建立了200多个专业生产示范基地.
通过典型带动,促进了魔芋生产的快速发展.
目前,恩施、建始、巴东、利川、鹤峰和咸丰已发展成为我州乃至全省、全国的魔芋大县(市).
三是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私营业主到农村租赁土地,从事以魔芋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抓加工转化各地着眼提高综合效益,大力发展魔芋加工业.
一是通过政府扶持,在魔芋重点产区建立加工企业.
如恩施市投入500多万元在乡镇建立了10多个芋角加工厂,年加工能力达20000吨以上.
二是改组、改造部分国有、集体企业,搞活机制,提高加工水平.
如州外贸公司魔芋加工厂,以租赁方式长期让私人老板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又如建始县"农泰魔芋公司"和官店镇"花果山魔芋加工厂",通过改组改制,彻底实行民营化,成效显著;宣恩县原供销社阳光魔芋加工厂,通过"买断"方式由个体经营,效益也得到明显提高.
三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企业群.
近年来,按照积极引导、重点支持的原则,依靠扶贫项目、招商引资、企业联合和吸纳民间资本等途径先后投资3亿多元,相继建成了恩施宏业公司,咸丰朝阳公司,建始农泰、金源行、花果山、金璐公司,巴东多仁、清江、绿梦公司以及利川楚硒源、精诚公司等多家民营企业.
到2004年,全州共建芋角生产线20条、精粉生产线16条,微粉生产线2条,深加工生产线2条,加工精粉、微粉、超微粉和深加工产品30000余吨.
魔芋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魔芋产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
(重点企业情况见下表)恩施州魔芋加工重点企业一览表单位:吨企业名称加工产品年加工能力销售主渠道厂址法人代表恩施宏业限公司精、微粉20000自营出口、转口恩施市航空路向发业湖北花果山公司精、微粉5000广东、福建、武汉等建县官店镇赵熙选建始农泰公司芋角精粉6000香港转口建始红岩寺冉农平建始金源行公司芋角精粉5000重庆建始长梁乡陈泽民建始金璐公司芋角精粉2500上海、成都、沈阳等建始红岩寺洪家玉咸丰朝阳公司精、微粉15000自用、日本、韩国等咸丰朝阳寺镇张晏清宣恩阳光公司精粉2000广州、深圳、上海宣恩珠山镇杨胜华巴东清江公司芋角精粉3500上海等巴东金果坪乡江定富巴东绿梦公司芋角精粉3500韩国巴东野三关镇姚崇喜巴东多仁公司精、微粉3000韩国巴东信陵镇田恒太利川楚硒源公司魔芋饮料15000省内利川都亭胡彩婷利川精诚公司芋角精粉10000上海等利川都亭刘光勇(三)抓产品外销各地着眼两个市场,努力拓宽市场渠道.
一是稳步开拓国外市场,积极组织魔芋精粉出口外销.
凭借良好的信誉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与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洲国家建立了稳定的销售贸易关系.
全州每年有60%的精粉销往国外市场.
二是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狠抓初、精、深加工产品的国内销售.
全州每年有20000多吨芋角、10000多吨精微粉和深加工产品在国内销售,其中芋角主要销往四川、重庆、湖南、云南、贵州等地,精、微粉和深加工产品主要销往武汉、上海、天津、广州、沈阳、大连、北京等城市.
(四)抓科技支撑一是狠抓良种引进和种植技术推广.
在品种应用上,既立足于本地花魔芋的提纯复壮,开展芋鞭繁种和组织培养,又从国外和国内其它地区引进良种,组织引种试验,择优普及推广.
恩施州农科院通过三年的努力,开展魔芋组织培养研究获得成功,并在魔芋品种筛选上取得较大成效,筛选的"清江花魔芋"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鹤峰县引种"万源花魔芋",恩施市引种"日本赤城大玉"和"金沙江白魔芋"等品种亦相继获得成功,目前正着手在适宜范围内推广应用.
在栽培方式上,总结推广了"魔芋—玉米"、"魔芋—经济林"等间作套种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是积极开展技术服务.
各级农业、蔬菜(魔芋)部门和专业协会,经常性组织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科技下乡等活动,定期编发资料,开展技术培训.
三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依托湖北民院、恩施职院、州农科院等单位的科技力量从事产品开发和科技攻关.
全州先后完成魔芋科技攻关项目12个,其中,恩施州农科院选育的"清江花魔芋"新品种,填补了我省无审定品种的空白;宏业公司自行研制的超微粉生产线,采用高压分离、真空干燥等先进工艺可生产出高纯度葡甘聚糖,研制的保健食品"龙希"膳食纤维源胶囊,已申请国家商标注册,并获国家卫生部批文;魔芋饮料、魔芋果冻、魔芋面条、魔芋粉丝、魔芋口服片、魔芋口服液等产品也基本定型.
四、恩施州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从生产上看,种源不足,病害严重由于魔芋繁殖系数低,加之近几年全州魔芋种植面积大幅度增长,生产种源严重缺乏.
同时,在魔芋生产过程中,病害表现十分严重,主要病害有软腐病、白绢病等,其中软腐病表现最为突出,是魔芋生长过程中的"顽症",目前尚无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软腐病危害造成的减产达3成以上,有的受灾区减产达8成甚至绝收.
种源缺乏,病害严重,是当前生产上特别突出的问题,极大地制约着我州魔芋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从加工上看,加工水平较低就整体而言,目前我州魔芋加工水平比较低下,发展加工业,还十分缺乏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
在初加工上,尤其是芋角加工多采用炕房烘烤的"土办法",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差.
在深加工上,尽管部分企业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推出了一批极有市场潜力的产品,但在设备、工艺、企业建设及市场开发上还不很成熟、不成规模,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州还没有真正建成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大龙头大企业,魔芋产业链条还没有真正得到加粗和延长.
因此,发展魔芋加工业,提高魔芋加工尤其是深加工水平,培植强劲龙头,是当前魔芋产业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从流通上看,销售受制于国际市场目前,我州在魔芋销售上基本处于出售原料阶段,其中精粉为企业的主要产品,而精粉销售又主要依靠国际渠道出口,出口转口量占精粉总产量的60%以上.
可见,我州魔芋制品的市场渠道还比较单一,国内市场份额小,在销售上还没有摆脱国际市场的制约.
近几年,魔芋制品的国际市场看好,但我们绝不可忽视,在这个背后可能隐藏着危机,一旦国际市场下落,我州魔芋产品的销路将和过去一样遭到挫折.
因此,开发新产品、培育国内市场仍然是我们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从产业建设上看,投资不足,后劲不强推进魔芋产业化,须有正常的资金投入.
近年来,尽管各级各部门努力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投入的规模远远不够,与魔芋产业化建设的要求还很不相适应.
基地规模小、企业设备落后、科研条件差、市场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都必须依靠增加投入来解决.
投入不足,是目前发展魔芋产业过程中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恩施州魔芋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一)理清思路,目标明确恩施州作为全国魔芋主产区,其发展思路应定位为:依托本地优势资源,突出"一个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实施"三大战略"(科技战略、人才战略和品牌战略),搞好"五个结合"(与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相结合,与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与国家西部大开发相结合,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稳步发展种植基地,突破性发展加工业,参与大流通,抢占大市场,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提升产业档次,推进产业集团化,逐步把魔芋产业建设成为恩施州乃至湖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魔芋生产和加工基地.
(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按照建设恩施州魔芋板块基地的总体规划,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合理布局,长短结合,分步实施.
种植基地建设以40个乡镇为重点,建设东部、西北部、西南部三大基地板块.
东部板块以建始官店、景阳、花坪、红岩、高坪、茅田、龙坪,巴东金果坪、清太坪、野三关、绿葱坡,鹤峰邬阳、下坪、燕子、走马、太坪,恩施红土、沙地、新塘、崔坝、三岔,宣恩长潭等22个乡镇为重点.
西北部板块以恩施太阳、屯堡、白果,利川团堡、柏杨、凉雾、汪营、忠路、文斗、沙溪,咸丰活龙坪11个乡镇为重点.
西南部板块以宣恩沙道、晓关,来凤革勒,咸丰忠堡、甲马池、清坪、黄金洞7个乡镇为重点.
加工业从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三个方面考虑.
初加工根据各地魔芋发展的情况和初加工的经验,按600-1000亩商品基地布局培植1个重点初加工厂,全州共建初加工厂500个.
精加工根据各地精加工发展的基础,有重点的培植精加工企业,在恩施、建始各建1个年加工能力2.
5万吨的精(微、纯)粉加工厂,巴东、咸丰、利川、鹤峰、宣恩各建1个年加工能力1万吨的精(微、纯)粉加工厂.
深加工业重点抓魔芋膳食纤维保健品、魔芋系列饮料、魔芋仿生食品、魔芋环保型涂料、魔芋可溶可食薄膜加工等五个方面.
(三)建好"三大体系",增强服务功能一是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一方面结合过境国道、省道及州内交通主干道,在魔芋主产区集镇建初级产品重点产地集散市场;一方面依托各重点县市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抓好魔芋产品专业市场的建设;再一方面组织企业或专业协会与国内热点消费大城市的魔芋客商联合开设销售网点,与主要出口贸易国家和经济组织的客商合作在国外设立销售办事机构或联络网点,进一步扩大国内外两大销售渠道.
二是科技和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一方面引导企业与国内、省内科研机构,与州内湖北民院、恩施职院、州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联合,并鼓励、支持企业自办科研实体,开展多层次魔芋研究和科技攻关,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研发机制;一方面建立健全州、县(市)两级魔芋技术推广中心,与州、县(市)魔芋管理机构合署,由财政拨给专项经费,专门负责技术推广和成果应用工作,重点搞好魔芋种植、加工、贮运和销售各环节的服务,组织技术培训,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抓好成果应用;再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和培养魔芋产业建设各类人才,建好魔芋人才资源库,重点造就研发、营销、管理等三方面高层次人才队伍,逐步解决目前魔芋产业发展中高级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
三是质量标准及品牌体系建设.
一方面研究制定魔芋种植标准逐步实现魔芋种植规范化、标准化;一方面完善加工产品质量标准,进一步规范魔芋加工技术工艺,消除出口的技术障碍,强占魔芋终端产品标准化的制高点;再一方面建立品牌体系,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恩施山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打好"富硒牌"、"绿色牌",变品牌为名牌,真正把恩施魔芋产业推向世界.
(四)增加投入,落实优惠政策1、争取项目投入.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重点扶贫的机遇,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争取国家更多的项目支持.
重点抓好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深加工产品开发、质量安全及专业集散市场等方面的项目建设.
2、增加地方财政、公共投入.
将有关专项资金向发展魔芋产业倾斜;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科技三项经费用于支持魔芋科研、技术服务和产业开发.
3、扩大对外开放.
拿出一批重点项目对外招商,以资源换资金,以开放促发展.
4、是以企业和农民投资为主体.
组织相关企业自筹和农民投资、投劳、投物等方式,加大对产品加工和基地建设的投入.
5、争取金融信贷投入.
通过财政贴息、小额信贷等多种方式增加信贷规模,支持魔芋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6、落实优惠政策.
按照国家、省的相关规定,对从事魔芋生产、科研、加工、销售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对新开办的以新产品开发为主的企业3年内免征所得税.
对于魔芋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按照我省乡镇配套综合改革有关税费配套政策实行优惠.
(五)完善风险保障机制,确保企业和农民利益州、县(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经费,魔芋开发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产业风险保障基金,化解种植上的风险.
同时,与保险公司共同探索魔芋产业发展中风险保险新途径,以确保企业和农民利益不受损失.
(六)加强组织领导,促进产业快速发展1、落实目标管理.
把魔芋产业建设纳入有关县(市)、乡镇经济工作的考核内容,制定考核细则,年底考核评比,兑现奖惩.
2、按照"五个一"的要求抓好魔芋的发展,形成"一位领导分管、一个工作机构、一个发展规划、一笔配套投入、一套奖惩措施"的组织推动机制.
3、加强定期检查督办,促进健康发展,同时,总结先进典型,大力进行宣传,努力营造魔芋发展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研究推广魔芋种植技术促魔芋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李仕东(湖北省建始县魔芋办湖北建始445300)建始县位于全国魔芋适宜种植区域四大主产区中的秦巴山地适宜亚区,魔芋资源极为丰富,广泛分布于全县800m-1400m范围的二高山和高山地区.
自1998年湖北省政府把建始列为全省魔芋产业开发的重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魔芋作为我县发挥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使我县魔芋生产逐步由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魔芋面积逐年增加,产量效益逐步上升.
然而,随着我县魔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限制因素日益凸显.
一是魔芋品种单一,品性退化,缺乏优质、高产、抗病品种;二是种植技术不规范,多为广种薄收,效益低下;三是种植模式单一;四是病害发生逐年加重,损失逐年加大.
如何破解种植技术难题,打破产业发展瓶颈,保证魔芋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是县委、政府高度关注和交给我们魔芋办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自2002年开始,建始县魔芋办联合恩施州民院、州魔芋研究所、县科技局等单位,依靠州魔芋办的技术支持,深入开展魔芋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
通过试验、示范,研究总结推广了包括魔芋新品种引进、良种繁育、种植技术规程、种植模式、病虫综防等多项实用栽培技术,全面提高了我县魔芋种植技术水平,优化了种植结构,促进了全县魔芋产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研究推广主要技术(一)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2002年以前,我县魔芋种植品种为地方品种,芋农长期以来收大留小,没有正确的繁种方法,造成魔芋种性逐年退化,产量不高,葡甘聚糖含量和粘度降低,品质不优,市场销路不畅.
2002-2003年,我们引进了云南白魔芋、四川万源花魔芋及巴东清太坪、恩施沙地和红土等地魔芋品种在我县花坪乡小坪村和红岩镇涂坪村进行品比试验、示范和选育,经过连续两年的试验观察,筛选出了适合我县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魔芋优质品种,经恩施州魔芋研究所审定,命名为"清江花魔芋",成为我省第一个审定通过的魔芋推广品种,自2004年以来在全县大面积引种推广.
2004-2005年,我办与州魔芋研究所合作,引进该所脱毒魔芋原原种在花坪试种成功,为魔芋组培脱毒良种用于大田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
估计从2007年开始,魔芋脱毒种将在我县全面推广.
2005年,我办又开始筛选适合低山种植的魔芋抗病品种,从云南引进了"珠芽"魔芋在海拔650-1000m的不同地区试种.
2006年继续在长梁下坝科技示范园示范种植,一旦成功,将结束我县低山乡镇不能规模种植魔芋的历史,为我县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提供优良品种,对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带来深远影响.
(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与推广良种繁育滞后,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要求,是我县魔芋基地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1999年,我县曾实施了"魔芋良种选育示范繁殖基地建设"项目,建立了上百亩的良种繁育基地.
但相对于全县几万亩的商品魔芋基地而言,不过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2003年,我办与恩施州民院余展深教授联合组成攻关组,探索一家一户分布式魔芋良种快繁技术.
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魔芋芋鞭两年促成栽培技术",取代了芋农传统的"收大留小"繁种,使魔芋种子数量和质量有了飞跃发展.
2004年,我们在花坪乡小坪村建芋鞭繁种示范基地200亩.
2005年,在全县魔芋主产区推广魔芋芋鞭两年促成栽培繁种面积1.
2万亩,近4000户芋农掌握并实现了魔芋良种快繁.
(三)种植技术规程研究与推广我县魔芋种植历史虽然较长,但技术水平一直不高,多为粗放式经营,尤其是种子繁育和肥料施用存在很大误区.
在种子繁育上,芋农普遍忽略了芋鞭的作用,不是留在田里不管,就是密密麻麻种在一起,三年以后才能作种子用.
在肥料使用上,普遍磷肥超量,钾肥不足.
2002年以前,亩平产量只有1.
25吨.
我办从提高农民的魔芋栽培技术水平出发,不断研究总结魔芋规范花种植技术.
四年以来,先后总结推广了"魔芋良种繁育技术"、"魔芋健身栽培技术",出台了"建始县魔芋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规范了魔芋选田、留种、起垄、播种、施肥、防病、除草、覆膜、盖草、轮作换茬、消毒等技术,不断完善、提高我县魔芋种植技术水平.
我县魔芋种植基地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得到了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和省、州上级魔芋领导的肯定.
2003年,全省第一期魔芋技术培训班在我县成功举行.
2005年,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领导多次到我县深入魔芋基地参观考察.
今年,又迎来了第五届全国魔芋板块基地建设经验交流及商贸洽谈会在我县召开!
(四)种植模式研究与推广不同的种植模式,直接产生不同的产量效益.
我们根据魔芋喜阴怕晒、喜凉怕热的特点,从提高魔芋产量品质和农民的经济效益的目的出发,在我县官店、景阳、花坪、红岩、茅田、长梁等地建立对比试验、示范基地,不断研究总结不同海拔地区的魔芋种植模式.
分别探索总结出了海拔1200m以下地区"玉—芋套作"、"林(果)—芋套作"、"苕—芋套作"模式;海拔1300-1500m地区地膜覆盖栽培和"菜—芋套作"模式;以及"猪—沼—芋"生态开发模式;重点推广了魔芋"12345"高效栽培模式,即"一贯彻(贯彻两高一优栽培原则),二坚持(坚持无病留种,坚持轮作换茬),三把关(选种关、储藏关、消毒关),四做到(优化布局、合理间套、平衡施肥、科学防病),五推广(大棚储种、芋鞭快繁、催芽育苗、厢垄种植、地面覆盖)".
这些不同模式的建立与推广,使我县魔芋种植做到了因地制宜,促进了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魔芋病害是制约魔芋产业发展的"瓶颈".
尤其是魔芋"软腐病"易发难防,号称魔芋的"癌症".
2002年以前,由于芋农缺乏魔芋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全县每年魔芋病害发生率在30%左右,病害损失率在25%以上,个别地方病害损失达80%.
我县原来有名的魔芋专业村,如官店灯笼山村,羊角山村,景阳挖角坦村,茅田拦洪槽村等,都因为后来病害成灾,损失严重,魔芋基地不复存在.
尽管我县魔芋适种面积在20万亩以上,但基地面积始终在6万亩左右徘徊,其根本原因是魔芋病害发生与危害的自然控制,以及为了预防控制魔芋病害,采取的轮作换茬制度.
四年来,我们不断开展魔芋病害综防技术研究,总结了一套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特别是魔芋控氮增钾,间作套种,地面覆盖,大棚储种等农业综合防病技术的研究推广,极大的提高了我县魔芋病虫害综合防治能力,保证了我县魔芋基地建设和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技术推广应用效果(一)推广面积2002年以来,累积推广优良品种"清江花魔芋"8万亩,魔芋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应用面积24万亩.
其中,魔芋良种芋鞭繁种基地4.
8万亩,间作套种模式12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16万亩,病虫综防面积24万亩.
2006年,全县近6万亩魔芋实行了标准化栽培,建立芋鞭繁种基地1.
5万亩.
(二)经济效益魔芋优良品种和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魔芋单产由2002年以前的1.
25吨/亩提高到2005年的1.
75吨/亩,增长了40%.
魔芋两病发生率由原来的30%下降到2005年的11.
4%,下降了18.
6个百分点.
2002-2005年全县累计魔芋增产8.
75万吨,农民增收1亿元,整个魔芋产业增收1.
12亿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魔芋种植技术推广经济效益表项目年份面积(万亩)单产(吨)总产(万吨)增加产量(万吨)增加总收入(万元)20014.
21,255.
2520025.
41.
387.
452.
20264020036.
31.
479.
261.
81217220047.
51.
6212.
152.
89346820058.
01.
75141.
852220(三)社会效益1、推进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2、加大了优良品种的普及力度,提高了农民科技种芋水平,促进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生态效益通过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复种指数,减少了农药用量,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引领魔芋产业全面升级基地建设推动魔芋产业突破发展1廖文月1费甫华1张明海1彭金波1李方桥2李仕东1程雨贵1徐小燕1李光巨(1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4;2湖北省建始县蔬菜办湖北建始445300)魔芋是宜昌市七大特色产业之一,作为全省第二大产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魔芋产业当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来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自1996年以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魔芋产业的瓶颈因素——魔芋病害、丰产栽培、抗病品种等对症寻求解决办法:一是突破性发展魔芋规模化基地建设.
二是组织系统的科技创新.
三是超常规扶持龙头企业.
四是制定产业政策保驾护航.
宜昌市魔芋产业化链条基本形成,产业化初具规模.
2006年魔芋已纳入宜昌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为魔芋产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宜昌市魔芋产业化发展概况.
(一)魔芋种植基地面积、产量大幅提高1997年我市魔芋种植面积1.
5万亩,2003年面积6万亩,2005年基地种植面积达到9.
5万亩,2006年达到10.
5万亩.
同时由于魔芋科技的普及,魔芋病害发生率由30%-50%下降至15%以下.
魔芋总产量由1997年的1.
5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12万吨,农业产值达到2亿元.
规模化基地建设形成以五峰县、秭归县、长阳县、兴山县、夷陵区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魔芋加工企业纷纷上马,市场逐步拓宽,产值和创汇初具规模我市现有魔芋加工龙头企业10多家,其中大中型企业主要有五峰宏力、秭归花蕾、秭归正富峰、秭归奥海、长阳维特、宜昌永信等,年加工鲜芋超过10万吨,加工产值达到3.
0亿元,其产品以魔芋干片、魔芋精粉、微粉、细粉、魔芋仿生食品、魔芋粉丝等为主,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以及销往上海、广东、海南、武汉等地区.
(三)魔芋服务体系初具网络我市在加大魔芋栽培技术研究和实用技术推广的同时,我市成立了产业化领导小组,市农业局成立产业化科,加强对魔芋产业的引导、规范、健全.
主产区各县农业、科技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指导魔芋产业化基地建设,各重点乡镇明确3-5名农技人员督导基地面积的落实、丰产栽培技术的培训示范推广、政策配套的进村入户,各村建立魔芋专业协会,让每个芋农有学科技、用科技的场所.
2003年市人事局以市农科所为依托,成立宜昌市魔芋专家产业基地,开展了魔芋科技攻关,指导基地建设及新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
二、魔芋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自1996年以来,宜昌市农科所、宜昌市魔芋专家产业基地先后承担了省市科技攻关项目12项,开展了魔芋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丰产栽培关键技术、抗病品种选育及组培快繁技术,优势板块基地建设,新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
(一)魔芋病害研究取得突破进展从魔芋病害的种类、危害特点、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
一是明确了我国魔芋病害有魔芋软腐病、白绢病、根腐病、枯萎病、细菌性叶枯病、轮纹斑病、炭疽病、白纹羽病、紫腐病、病毒病、线虫病、叶烧病、黄白化病、缺素症等14种,其中魔芋软腐病、白绢病、根腐病、枯萎病等为当前魔芋主要病害.
二是研究表明魔芋病虫害种群结构发生变化且种类增多、魔芋种芋质量普遍偏差、魔芋病害防治未引起足够重视、不利的气象条件以及忽视魔芋健身栽培等是近些年来魔芋病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三是提出要把握"五关"的综合防治新技术.
"五关"就是"魔芋种芋关、魔芋选地关、科学施肥关、药剂预防关、健身栽培关".
四是魔芋病害项目获省市科技成果奖励.
主持完成的"魔芋主要病害生态学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于2000年9月获省市专家成果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该成果2001年获省重大成果登记,并被国家科技部、省农业厅列为重点科技成果推介与推广,2002年获宜昌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获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魔芋丰产栽培研究取得新进展一是基本弄清了魔芋低产的主要原因为魔芋种芋质量差;病虫害种类多且发生严重;魔芋种植地及栽培模式不当;农事操作不规范等原因.
二是阐明了魔芋丰产若干关键因子,较系统地比较了魔芋不同种芋质量、大小、播种期、海拔高度、施肥方式、施肥量和地膜栽培与产量及抗病性关系.
三是总结出魔芋抗病丰产"十改"综合配套关键技术.
"十改技术":一改随便留种为精选留种;二改随便堆放储藏为种芋架藏;三改种芋不处理为药剂浸种处理;四改播前翻耕为冬前深耕冻土;五改土壤不处理为土壤用三元消毒粉处理;六改施肥种在肥下为种在肥上;七改平地栽培为高垄栽培;八改春前播种为春后播种;九改单一药剂预防为综合配方药剂预防;十改传统耕作为抗病健身栽培.
四是魔芋抗病丰产栽培成果显著.
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农业科技通讯》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
主持拍摄了《魔芋抗病优质丰产栽培关键技术》专题片,并于2005年3月由北京中录音响出版社在全国正式出版发行.
主持完成的"魔芋抗病丰产栽培综合配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于2003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业科学院、湖北省魔芋产业协会等单位专家教授的成果鉴定,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4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2005年获宜昌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魔芋新品种选育及工厂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从国内外搜集、引进魔芋品种类型48个,通过抗病性鉴定、丰产性、适应性观察及品比试验等系统选育,初筛出4个目标类型,目前正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
利用杂交选育开展了定向杂交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数千粒种子,并开展抗病性及农艺性状的研究.
利用种芋田间扩繁技术摸索根状茎、小球茎、球茎切块繁殖的关键技术.
利用魔芋组培快繁及工厂化育苗技术在系统选育及杂交选育的基础上,已成功快繁抗病品种资源3份,获得部分原原种.
(四)魔芋技物配套——魔芋专用药肥的研制根据魔芋的需肥规律和病害发生特点,在国内首次研制出魔芋专用药肥,将魔芋平衡施肥理念与魔芋病害综合防治理念有机结合,收到了省肥、省药、省工、防病、节支、增产、增收的功效.
仅靠施用魔芋专用药肥魔芋病害减轻危害10%以上,魔芋增产18%以上,农民亩增收节支超过200元.
(五)魔芋技术标准研究进展主要参与制订的"魔芋软腐病调查测报国家标准GB"已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用.
主持完成的"魔芋丰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湖北省地方标准)在2005年10月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鉴定,12月正式颁布,2006年获省市重大科技成果登记.
三、抓住"十一五"发展良机,做大做强魔芋产业(一)"十一五"期间,重点是建好两大基地:种植基地和加工业基地.
在实施过程中分两个步骤:第一步:重点是抓好魔芋新品种引进及品种改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发展标准化种芋基地为基础,突破性发展标准化商品芋生产基地,同时,积极发展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企业,整合资源,狠抓科技创新,组织科技攻关,解决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的关键技术.
初步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
第二步:重点是壮大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向集约化发展,提高单产和质量;抓好市场建设,搞活流通.
魔芋加工产品要实现系列化、精品化,主要加工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并获得出口自营权.
(二)"十一五"期末,魔芋规模化基地种植面积15万亩.
其中商品芋基地12万亩,种芋基地3万亩.
魔芋商品芋基地平均亩产2000kg以上,种芋基地平均亩产1500kg以上.
重点支持建设或扩建5家大型魔芋龙头企业,到2010年企业年转化商品芋26万吨,精粉加工量1.
5万吨、仿生食品1万吨、粉丝制品1.
0万吨、环保涂料等0.
5万吨、膳食纤维及饮品0.
1万吨,魔芋加工产值达到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出口创汇4亿元,企业利税3亿元.
芋农人均增收400元.
四、建立健全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魔芋产业全面升级(一)以强大的科技研发为后盾,积极稳妥推进基地建设我市的魔芋优质商品芋基地及种芋基地主要分布在秭归县的杨林桥镇、梅家河乡、周坪乡、两河口乡、磨坪乡;五峰县的长乐坪镇、傅家堰乡、五峰镇、湾潭乡;长阳县的贺家坪镇、榔坪乡、鸭子口乡、都镇湾镇、火烧坪乡、乐园乡等乡镇;兴山县的高阳镇、黄梁镇、榛子乡;夷陵区的樟村坪镇、下堡坪乡、雾渡河镇等乡镇;远安县的荷花镇等.
我市基本形成以秭归、五峰、长阳、兴山为重点的魔芋产业发展格局.
其中五峰县8个乡镇79个村种植魔芋,面积500亩以上的村达到25个,该县魔芋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不足1万亩,发展到2005年的3.
5万亩,一跃成为了"全国魔芋种植基地重点县".
兴山县8个乡镇120个村种植魔芋,100亩以上的村69个.
秭归县杨林桥镇由1998年的零星种植不足1000亩发展到2005年的1.
5万亩,由原来的4个村发展到10个村,村村成立了魔芋专业协会,10亩以上的魔芋种植大户500多户,魔芋已成为该镇支柱产业之一,成为远近闻名的魔芋大镇.
(二)健全服务体系,加大魔芋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强化并增加对魔芋产业的科技投入.
可采取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吸引外资或从农产品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魔芋产业发展,并从每年的农业切块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来扶持魔芋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设立市魔芋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对全市魔芋产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科研项目的攻关及有关科研成果或先进设备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二是市县计划、扶贫部门要通过向省申报,争取从每年的以工代赈专款和扶贫基金中解决一部分,专项用于发展魔芋生产.
三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参与服务魔芋产业化.
四是建立魔芋科技研究示范基地.
山区各县要依托现有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每个县建立10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为魔芋重点产区、种植大户提供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示范.
五是建立健全魔芋生产技术推广站及魔芋病虫测报站,加强技术指导和病虫防治工作,为魔芋稳产高产提供服务.
六是建立健全魔芋生产、销售服务体系.
要按照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思路,注重研究市场,掌握国内外市场动态,及时向重点产区、农民提供相关信息,指导他们发展魔芋生产.
七是加强科技培训.
山区各县、重点乡镇要根据本地实际,邀请魔芋生产技术的科技人员,按生产季节及时组织技术培训.
通过培训,使基层干部,农民逐步掌握从良种精选到栽培模式、病虫防治等一整套生产技术.
八是加强魔芋产品精深加工研究与综合利用.
充分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集团、大企业联合开展魔芋产品的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可采取技术转让,科研经费投入,风险共担、利润共享,或独资或共同投资办厂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魔芋产品精深加工研究与利用工作.
(三)建立魔芋产业综合信息网要想将魔芋产业发展成为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就必须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手段,将我市地域优势、资源优势、魔芋产业发展规划、服务体系以及相关优惠政策上网对外发布,既有利于引进外资来宜投资开发,又有利于拓宽魔芋产品的销售渠道,对我市魔芋产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魔芋产业化发展经验(一)各级领导的重视自1998年湖北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大力推进魔芋产业化的决定后,省魔芋产业化领导小组、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魔芋产业协会高度重视我市魔芋产业发展.
宜昌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多次进行魔芋专题调研,划拨专款支持魔芋产业发展,并以市农科所为依托成立宜昌市魔芋专家产业基地.
市人事局、市农业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每年增加对魔芋产业的投入.
(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各兄弟单位的支持加强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农科院、湖北民院、长江大学等单位的交流合作.
加强与恩施州农科院、十堰市农业局、十堰市农科院等单位的项目合作.
目前本所已成为中国魔芋协会的会员单位、湖北魔芋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单位.
(三)基地县、乡镇的强力推进魔芋重点县、乡镇党委政府至少有一名领导同志负责,各县农业、科技部门成立魔芋产业化工作专班指导基地建设,各重点乡镇固定一支农技队伍督导基地面积的落实、丰产栽培技术的培训示范推广、政策配套的进村入户,各村建立魔芋专业协会,广泛吸纳会员,让每个芋农有学科技、用科技的场所.
多年来,五峰县的四大家领导坚持同芋农一道听魔芋技术课.
秭归县魔芋研究所设在杨林桥镇,由党委书记、镇长任所长,主抓魔芋产业,2004年被省农业厅确认为无公害魔芋生产基地,2005年成立了秭归县魔芋生产加工营销合作社,带动芋农2800人入社,2006年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
(四)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我所长期坚持立足三峡、面向全省、服务全国的魔芋研究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课题从生产实践中来,研究成果服务于生产实践,所以我们研究的技术具有如下四个特点:一是针对性,针对魔芋生产的三个瓶颈因素:魔芋病害、丰产栽培、优质种芋开展研究.
二是综合性,病害防治的综合:防治对象的综合、防治时间的综合、防治措施的综合、防治程序的综合、病害防治与丰产栽培的综合.
三是指导性,先后纳入国家科技部、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魔芋产业协会成果推介和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四是实效性,可视的魔芋技术光盘、可读的技术操作规程及农事年历、可效仿的魔芋技术示范样板,可咨询的魔芋专家技术服务电话.
我所的科技成果在魔芋产区受到了技术部门和农民的广泛欢迎,得到了高效转化.
参考文献[1]张盛林编著.
《魔芋栽培与加工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2]崔鸣,赵兴喜著.
《魔芋病害防治与丰产栽培》.
农业出版社.
2004[3]费甫华,李松等.
我国魔芋病害近年持续流行原因及其综合防治对策《湖北植保》2000第1期:21-22[4]费甫华主编.
魔芋抗病优质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北京中录同方音像出版社出版.
2004[5]费甫华,张明海,廖文月,彭金波等.
湖北省魔芋主栽品种丰产性及抗病性鉴定《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4年增刊[6]廖文月,费甫华,彭金波等.
魔芋块茎组培快繁及其育苗技术研究.
2005规避风险因素构建保障措施稳步推进魔芋基地发展1彭家春1夏良荣1封静2陈世春(1湖北省竹溪县魔芋科学研究所2湖北省竹溪县魔芋办湖北竹溪442300)魔芋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市场前景很好,所以魔芋产业被称之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同时,魔芋也成为魔芋适生区域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魔芋广阔的开发前景,呼唤着基地规模的迅速壮大,但由于魔芋种质资源脆弱、生长环境要求苛刻等生物学特性,加上魔芋病害尚无有效技术方法根治,魔芋规模化种植还存在很大风险,基地难以稳步推进.
笔者就我县魔芋生产实际,加以总结归纳,并浅述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魔芋产业生产现状竹溪县魔芋生产历史悠久,魔芋是我县农民增收的传统项目.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资源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引导和鼓励魔芋生产的发展,把魔芋作为富民产业来抓.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全县的魔芋由原来的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种植,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全县魔芋基地种植面积由九十年代初的0.
6万亩发展到现在的8万余亩,鲜芋总产量由0.
2万吨增加到5.
2万吨;种植户达3.
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0%,农民人均从魔芋产业中获得收入300元;初步培植了科玛协力、月亮神、东方、双竹等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已形成年加工精粉3000吨、微粉1000吨、魔芋面条3000吨、魔芋食品2000吨的生产能力;1999年竹溪县被国家授予"中国魔芋之乡",2003年,竹溪县又被评为湖北省魔芋产业化先进县,2004年,被中国魔芋协会授予"全国魔芋种植基地重点县"称号.
但我县魔芋生产及产业发展中仍存在风险因素多、保障机制不完善、认识有误区等问题,直接影响芋农的收益及魔芋产业的提升:(一)认识误区较深魔芋的生物学特性如喜温暖湿润、土壤疏松肥沃、半阴半阳的环境,在魔芋种植业形成前的栽培方式和环境(主要是房前屋后)实际上就是魔芋在长期生产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魔芋生长的最佳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为干扰少,魔芋生长好,很少发病,因而一些农户认为魔芋是"贱庄稼"、"懒庄稼"、"万年脏",很容易种植,为此,很多芋农就凭自己多年的"老经验",想当然的随意操作.
大面积种植后,其生长环境与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这种变化魔芋表现出不能完全适应,往往在魔芋种植失败后,也只注意到魔芋容易"得病"这一表面现象,要么认为魔芋是个"鬼",难以捉摸;要么对"魔病"产生恐惧心理,谈魔色变,造成种植业发展受阻.
(二)科技服务滞后魔芋大规模的种植只是近20年的事,因此,对魔芋的研究就显得机构薄弱、技术不高、手段滞后.
比如在病害防治及品种选育方面,缺乏后劲.
同时,当前各乡镇人员经费被压缩,队伍不稳不足,一个乡镇只有很少的人员进行技术推广和指导,加上魔芋的适种区域大多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芋农信息闭、素质差,致使魔芋生产中的一些常规技术难以示范推广,有效措施不易配套到位.
(三)风险因素众多当前,魔芋生产既面临市场风险,也存在着技术、病害等诸多风险,如种芋、生产资料价格风险、魔芋种植、生产加工中的技术风险、病虫害风险、干制品的价格波动以及最终产品的市场风险等,都会对鲜芋的价格产生重要的影响.
魔芋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的作物,价格暴涨时,许多农民只图眼前利益,把种芋和商品芋一起卖掉,致使第二年发展时缺乏种芋;价格下跌时,农民会失去种植魔芋的积极性,常常是一年受损,三至五年都难已恢复.
无论发生那种情况,农户都会改种其它作物,进而导致魔芋种植面积萎缩,基地难以稳步壮大.
(四)有效保障措施缺乏种植魔芋其总投入比一般经济作物要高出许多,而魔芋生产中还存在着严重的软腐病、白绢病的威胁,一旦发病其损失也是毁灭性的;同时,种植魔芋的地区一般都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魔芋加工企业,虽能够满足当前我县的魔芋加工需求,但大部分加工产品技术含量较低,高、精、深产品产量较小,还末形成规模效益,抗风险及带动能力弱,致使农民种植魔芋投入大、风险多、保障缺、效益低,使芋农的收入无法保障,基地发展缺乏有效机制.
二、建议与措施当前魔芋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魔芋原料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对于基地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从而带动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在魔芋种植基地的发展上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哄大上,而必须遵循魔芋生产的规律,结合实际,强化领导,完善保障机制,规避风险因素,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一)强化一个组织机构实践及经验表明,组织领导强的种植区域,魔芋产业发展就快速,领导抓的紧的年份与阶段,基地就稳步发展.
由于魔芋生产进入集约化新阶段的历程短,芋农对魔芋生产的认识误区较多,人们对魔芋的生产规律还处于不断探索和认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先试验,后示范,再推广的方法.
各魔芋主产区政府要将其纳入重点产业进行扶持,加强组织领导,配备专门机构,明确专人,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魔芋基地发展,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帮助芋农解决后顾之忧,为农民增收提供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种植收益,才会促进魔芋基地稳步、健康的发展.
(二)制定一套保障措施魔芋基地规模难以扩大,成果难以巩固,满足不了魔芋市场对魔芋资源的需求,已成为魔芋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魔芋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稳步推进板块基地建设,不断提高魔芋生产对农民致富的带动能力.
制定魔芋板块基地建设管理办法,要确定推进魔芋基地发展原则、目标任务、区域布局,以保证板块基地科学、稳步、有序的发展;其次是制定有效的保障机制,以降低、分散农民在种植魔芋后所遇到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保证农民的种植收益,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还要健全激励机制,每年召开一次魔芋基地建设的表彰大会,重奖有功人员和单位,调动方方面面的投入到板块基地上来.
长期坚持,常抓不懈,必定推进魔芋基地的发展.
(三)增加科技含量,提升兴魔水平一是引进和培育抗病优良的魔芋品种.
我县主栽品种仍然以本地花魔芋为主,其抗病性较差,是造成目前魔芋单产低而不稳的主要因素.
因此,当前应加速抗病、优质、高产、耐贮的新品种选育,以适应魔芋基地发展的需要.
二是普及推广魔芋种植技术.
魔芋规模化人工种植的实践表明,虽然魔芋病害尚无有效的药物防治方法,但采取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后,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的蔓延.
所以,当前应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开展技术培训,大力推广魔芋种植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三是健全推广体系,稳定农技推广队伍.
当前只有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农业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防治魔芋病害,而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的环节多,这些技术要推广到户,还需要广大的农技推广人员.
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推广部门的投入,保证农技推广人员的经费和待遇,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加大院合作、县校共建力度,为魔芋基地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壮大一两个知名龙头企业有无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产业化经营成败的关键环节,所以,魔芋基地建设必须树立产业化理念,跳出就基地抓基地,就生产论生产的传统农业思维定势,大力发展加工业,培植龙头企业,促进魔芋产业综合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以带动魔芋基地的发展.
一是发展魔芋加工业,支持加工企业迅速提高深加工能力,真正建成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大龙头大企业,使魔芋产业链条得到加粗和延长.
二是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做加号文章,提高加工企业与芋农的利益联结,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整体;并以"定单农业"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促进农户严格进行标准化生产,确保企业获取稳定、安全的产品,农户获得完善的服务及获取市场利益的最大化,保证芋农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五)培植一批中介组织成立魔芋产销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吸收厂家、营销大户和种植大户共同参加,中介组织及时进行市场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将技术和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增强芋农应对市场及技术风险的能力;并维护农户合法权益,抑制恶性竞争,协调各方利益,形成良好的产业化利益分配体系,实现利益最大化,以分散农户的种植风险.
如我县的凤蓝魔芋专业合作社,及时为芋农提供市场、技术和防病等方面的信息,并组织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现场传授种植技术.
自成立以来,已组织科玛协、月亮神等加工龙头企业与芋农签订收购定单750份,订购量达到22.
6万斤;合作社现有社员200余户、700余人;建有高标准魔芋生产基地4个,基地面积稳步增长到20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30个村、800户农民增收致富.
落实关键技术措施确保魔芋高产稳产李谟菘(湖北龙山县金山实业有限公司湖北龙山416800)魔芋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温带、亚热带、热带,诸如菲律宾、印尼、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家的丛林中,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耐荫的特性,是一种半阴性作物.
我们在栽培中应根据这一特性,顺应其生长发育规律,采用和落实一些关键性的技术措施,确保魔芋产量的稳步提高.
一、选地整土施足底肥魔芋没有主根,只有须根,根系不发达.
须根由球茎中央的主芽基部长出,大体上在接近地表的地方呈水平方向伸展,最长的可达1m以上.
要求土壤富含丰富的有机质,且要质地疏松、持水力强、通透性好、土层深厚又排水良好.
要使魔芋高产,必须按照上述要求进行选地,而且以宅旁、池塘和林边等有一定遮荫物、坡度在5°-10°、土壤pH值为5-6的地方最为理想.
选地以后进行深耕细整.
在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整土亩施用厩肥、秸秆、杂草、禽粪等沤制而成的堆肥1500-2000kg,以培养地力.
因而栽培魔芋有"不靠肥料靠地力"的说法.
在有机质短缺的地方,播种时亩用N、P、K复合肥50kg,硫酸钾12.
5kg,施于播种沟中,方能基本上满足魔芋一生对养分的需求.
二、严格选种适时播种高产魔芋对种用球茎的要求相当严格,一般要大小适中、健壮无病.
种用球茎要挑选二年生子芋长成的球茎,重量在150-200g的最适宜,这样的球茎生活力强,种后球茎膨大快、发病少、产量高.
种芋贮藏结束后,月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就可发根,稳定通过18℃就可出苗.
因此,一般来说月平均气温达到12-14℃最低地温10℃左右的4月底至5月初,主芽开始萌动时是魔芋适宜的播种期.
三、开沟起垄合理密植魔芋的根系分布非常浅,又不发达,根又没有通气腔,既怕干旱又怕湿害,长期干旱会使球茎的膨大和质量受阻,长期泡水会发生死根,生长严重受阻.
加上球茎在土中膨大需要克服土壤本身对它的压力,压力越小球茎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少,产量越高.
在栽培技术上解决的办法就是垄栽.
垄栽可以增厚土层、土壤疏松、降低地下水位.
通水透气良好,有利于魔芋生长.
垄宽一般为50-60cm.
魔芋有不怕荫蔽的特性,根据这一特性可对魔芋进行密植,相邻叶片可以相互交错重叠,一般相邻两叶重叠不超过1/3.
密植可使植株互相遮荫,减少太阳辐射对魔芋叶片的伤害,还能防止土壤水分过度蒸发,有利于抗旱,又有一定的抗风效果.
株距视魔芋大小而定,150-200g的魔芋株距为20-30cm,高垄单行.
小球茎还要视情况缩小株距,一垄可种2-3行,甚至多行.
四、及早培管彻底除草据我们观察,魔芋地上部分的生长大体上分为4个时期:即出芽期,开叶期,全展期,成熟期.
一般从幼芽出土至叶片打开需要7-10d,叶片打开至全部展开需6-8d.
叶片全部展开后即进入魔芋的旺盛生长阶段,直至10月中下旬叶片正常转黄倒苗成熟为止.
也就是说,魔芋从幼芽出土至叶片全部展开只有半个月左右,对魔芋的中耕、追肥、除草等一切培育管理工作必须力争在这半个月内全部完成.
魔芋的叶片比较柔嫩脆弱,叶片全展后,人畜都不得随便进入芋园,以免碰伤叶片和叶柄.
为此,魔芋幼芽出土后立即进行一次浅中耕除草,在底肥不足的情况下亩施尿素10kg或人畜粪水15-20担,并结合培土,此后不再进行中耕追肥.
草害是魔芋生长的最大障碍,为了彻底根除杂草,一是在播种前7-10d用农达等灭生性除草剂对土面喷施,消灭杂草.
二是在魔芋出芽后结合中耕彻底除草一次.
三是在叶片全展后杂草仍然滋生,只能进行人工扯草,或在垄上铺秸秆等覆盖物抑制杂草生长,操作时避免伤叶.
五、覆盖栽培促进高产覆盖栽培是一种促进魔芋高产稳产的一种栽培方法,但受到一定的制约,只有在栽培面积不大覆盖材料来源又丰富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这种方法是在播种后以茅草、落叶、稻草、麦秆等作为覆盖物铺于垄上.
覆盖栽培的优势是可防止土壤干旱及地温变化和土壤侵蚀,抑制杂草生长,保持土壤膨松状态,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魔芋产量的提高.
但这种栽培方法魔芋一生所需的养分在播种时要一次施足,今后不再追肥.
六、防治病害确保高产魔芋的病害种类多而复杂,常见的有腐败病(软腐病)、白绢病、叶枯病、干腐病、根腐病等10余种.
特别是软腐病已成为少数地区一种毁灭性病害,造成芋园成片倒苗死亡,减产失收,严重地威胁着魔芋生产的发展.
多数病害尤其是软腐病尚无特效药,必须以防为主.
软腐病发生于魔芋的全部器官(小叶、叶柄、球茎等),贮藏期也同样发生.
魔芋幼芽出土展叶后即开始发病感病,小叶向叶柄拥抱,形似蘑菇,叶色淡化逐渐死亡.
此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出现半边或全部发黄,叶片萎蔫,严重时叶柄基部变软,植株倒伏.
菌核病(白绢病)主要从叶柄茎部侵入,初为水浸状的褐色小病斑,后扩大包围着叶柄、使叶柄软化、腐烂、倒伏,严重时在叶柄接触地面的部分及附近土面都长有白色的小菌核和菌丝.
防治方法:(1)严格选种,彻底清除病芋.
发现病芋及时烧毁防止感染.
(2)种芋消毒.
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播前浸种10min,晾干后播种.
(3)生育期中发现病株和烂芋连同烂芋周围的泥土都要带出土外烧毁.
(4)药剂防治:软腐病发病前或初期亩用72%曙光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或噻菌铜500倍液喷施,7-10d一次,连续3-4次.
白绢病发病初期用50%粉锈灵或噻菌铜500倍液喷施.
(5)栽培上防止施氮过多,进行高垄栽培防止湿害,施以酸性为主的肥料,在生育期间和收挖块茎时防止弄破伤口,露水或雨水未干时不得进入芋园等对防止病害发生都有一定的效果.
(6)实行与禾本科作物如水稻、麦类等作物轮作.
七、建立基地种芋自给魔芋种芋能否自给,事关魔芋能否高产稳产、持续发展的关键.
魔芋的生产费用中,种芋的费用最大,约占总费用的70-80%.
以往我们在发展魔芋生产上有一个误区,一讲到扩大面积,就必然想到从外地大量调种,殊不知球茎在长途搬运中,难免大量碰撞损伤,加重了病害特别是软腐病的发生和危害,使球茎在贮藏中容易腐烂,还有不少带病球茎播种后还要在土中烂掉,造成大量缺兜断垅,损失惨重.
结果不但不能高产,反而挫伤了群众种植魔芋的积极性.
魔芋想要持续高产、稳产,首先要解决种源问题.
所需种芋原则上要做到基本自给.
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建立种芋繁殖基地.
基地建设要根据魔芋生产计划,遵从当年生子芋→二年生子芋→基地种芋→大田用种的程序,即有目的地大量收集当年生子芋,用于次年生产二年生子芋,二年生子芋作为基地繁殖用种,基地上收获的球茎才作为大田生产的种芋,这样的种芋大约有200g左右,是理想的种用球茎,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基础.
据此,也可在魔芋产地中直接挑选200g左右的健壮球茎作大田用种.
八、重视贮藏安全越冬魔芋贮藏非常重要,是魔芋高产稳产的基本保证.
贮藏不得法,球茎会在贮藏过程中大量腐烂,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现将魔芋贮藏时的有关生理特性介绍如下:(一)魔芋新鲜球茎的呼吸作用相当旺盛,球茎收回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呼吸作用相当旺盛,会产生大量的呼吸热和水分,这些热和水分如不能及时散失,就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条件,引起球茎大量腐烂.
(二)球茎的水分和淀粉含量高,适于细菌繁衍侵害.
堆放球茎的地方温湿度过高时,使魔芋球茎随时都有被腐败细菌侵害的危险,尤其是破口、水汽未干的球茎很快就会在贮藏中烂掉.
(三)球茎表皮比较粗糙,具有一定的耐寒力.
刚收后的球茎经过一段时间的预贮,让其晾晒摊放,促使表皮干燥,还会使球茎的抗寒力增强,可承受轻度霜冻,在室内即使温度下降到-2℃以上,也不会发生冻坏现象.
根据以上生理特点,刚挖回后的球茎不要急于堆放,应薄摊于通风干燥的地面或地坪上,适当晾晒,不要暴晒,使其充分收汗,吹干水汽,不要轻易翻动,以免伤皮破口.
切忌过早打堆.
低海拔地区只要把球茎摊于通风干燥的室内就可安全过冬.
高寒地区冰冻来临时,可适当打成平堆,厚度不超过1尺,上盖洁净干燥的秸秆,稻草或茅草,或干燥的火土灰,也能使球茎安全过冬.
高寒山区有火坑楼的农户,严寒来临时,把球茎堆放于火坑楼上,适当加盖覆盖物,是魔芋贮藏最佳方法,可以做到一个不烂,同时还有一定的催芽作用,播种后比用其它方法贮藏的球茎提早出苗15d左右.
严禁用桶装或缸装贮藏.
球茎数量很大,贮藏的地方有限时,可在室内装置多层木架,制作相当数量的木盘或竹框,把球茎分层摊放于木盘或竹框内,严寒冰冻时采用一些适当的保温措施,也可使魔芋安全越冬.
突破魔芋产业的种植瓶颈全面推进魔芋产业科技创新廖文月费甫华彭金波李方桥程雨贵徐小燕李光巨(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4)魔芋被誉为"保健食品"和"工业味精",魔芋产业为朝阳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财政增税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
自1996年以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魔芋生产环节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和难点,特别是魔芋产业的种植瓶颈——魔芋病害、丰产栽培、品种等,我所主持和主要承担了"魔芋主要病害生态学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市科技局1996-2000);"魔芋抗病丰产栽培配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省科技厅及市科技局2000-2003);"抗病优质魔芋品种资源引进、评价、创新及利用研究"(省人事厅2002-2005);"魔芋抗病丰产栽培配套关键技术示范推广"(省农业厅2004);"魔芋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省人事厅2003-2005);"魔芋良种繁育及丰产栽培示范"(省财政厅2003);"魔芋专用药肥配方研制"(市科技局2003-2005);"魔芋软腐病调查测报国家标准GB"(国家农业技术中心2001-2002);"魔芋抗病优质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光盘研制"(省财政厅2004-2005);"魔芋丰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DB"(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3-2005);"魔芋软腐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省科技厅2005-2007)等,其主要进展如下:一、魔芋病害研究取得突破进展多年来魔芋病害成为制约魔芋产业的瓶颈因素之一,我们从魔芋病害的种类、危害特点、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明确了当前我国魔芋主要病害、发现了五种新病害魔芋病害有魔芋软腐病、白绢病、根腐病、枯萎病、细菌性叶枯病、轮纹斑病、炭疽病、白纹羽病、紫腐病、病毒病、线虫病、叶烧病、黄白化病、缺素症等14种,其中魔芋软腐病、白绢病、根腐病、枯萎病等为当前魔芋主要病害.
经科技检索查找,新发现有魔芋白纹羽病、紫腐病、病毒病、线虫病、叶烧病等五种病害为国内首次研究报道,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
得到了日本国被誉为"魔芋之神"的菊池丰重先生、中国农业科学院谈宇俊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王就光教授等的高度肯定.
目前已将我魔芋病害进展相关内容编入魔芋科技教科书及魔芋科技网络教材.
(二)研究明确了魔芋病害的发生特点、流行规律及病因研究表明魔芋病虫害种群结构发生变化且种类增多、魔芋种芋质量普遍偏差、魔芋病害防治未引起足够重视、不利的气象条件以及忽视魔芋健身栽培等是近些年来魔芋病害发生、造成"魔芋得魔病"、魔芋产量锐减乃至造成绝收的根本原因.
这为有效安全综合防治魔芋病害提供了科学根据.
曾多次在全国学术交流会上典型交流,受到一致好评,多次获各级优秀学术论文表彰奖励.
(三)研究提出要把握"五关"的集成综合防治新技术"五关"就是"魔芋种芋关、魔芋选地关、科学施肥关、药剂预防关、健身栽培关";在上述基础上我们首次提出并应用"魔芋病害防治三字经"及"魔芋病害防治年历",收到了较好效果.
我市魔芋首席专家、正高职高级农艺师费甫华同志于2003年6月在省魔芋产业领导小组及省农业厅主办的魔芋科技培训班上主讲魔芋病害防治专题,得到主办单位领导和参加学员的好评.
2004年5月在全国第三届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交流并入编中国魔芋协会论文集和作为恩施魔芋网的重要技术内容.
还作为特邀编委编辑出版了《魔芋栽培加工新技术》,并主笔魔芋病害部分.
发表于《长江蔬菜》、《湖北植保》的论文"我国魔芋病害持续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策略""魔芋主要病害技术防治关键"分别获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四)魔芋病害项目获省市科技成果奖励本单位主持完成的"魔芋主要病害生态学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于2000年9月获的以华中农业大学王就光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谈宇俊研究员等省市专家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该成果2001年获省重大成果登记,并被国家科技部、省农业厅列为重点科技成果推介与推广,2002年获宜昌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获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魔芋丰产栽培研究取得新进展1996年以来我们在立项开展魔芋病害研究的同时,开展魔芋丰产栽培研究,特别是2001-2003年我们承担了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魔芋抗病丰产栽培配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取得了如下新进展:(一)基本弄清了魔芋低产或导致产量减产的主要原因1、魔芋种芋质量差:如种芋未精选、种芋病害严重、种芋存在机械损伤、种芋未完全成熟、种芋种脐过大、种芋年龄及大小参差不齐等;2、病虫害种类多且发生严重;经调查仅魔芋病害就有14种之多,种群复杂,往往造成病虫交错危害,是导致当前魔芋产量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3、魔芋种植地、魔芋播种时间及魔芋栽培模式选择不当:不少农户选用渍水田、连作田、贫瘠田、荒田、坑凹田、黄泥土田、低海拔田等不适宜种植魔芋的田块种植魔芋,魔芋播种不少为冬前播种,播种采用与马铃薯、西红柿、辣椒等不良套种模式.
4、魔芋农事操作不规范:采用未腐熟农家肥、偏施氮肥,使用氯化钾型复混肥、种芋及土壤未用药剂处理、播种或深或浅、不进行高垄栽培、排水不畅、魔芋生长期也不进行药剂预防、不清洁田园等,导致出现冻害、肥害、药害、水害、风害、草害、旱害等诸多问题,这是除病害原因外导致魔芋减产的另一重要原因.
(二)研究阐明了魔芋丰产若干关键因子较系统研究了不同魔芋地方品种类型的抗病性,比较了魔芋不同种芋质量、种芋大小、不同播种期、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施肥方式、魔芋施肥量和地膜栽培与产量及抗病性关系,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颗粒丰叶面肥及飞达可湿性粉剂除草剂在魔芋栽培上的应用研究等,在国内率先筛选出魔芋专用药肥等,(三)研究集成出魔芋抗病丰产"十改"综合配套关键技术"十改技术":一改随便留种为精选留种、二改随便堆放储藏为种芋架藏、三改种芋不处理为药剂浸种处理、四改播前翻耕为冬前深耕冻土、五改土壤不处理为土壤用三元消毒粉处理、六改施肥种在肥下为种在肥上、七改平地栽培为高垄栽培、八改春前播种为春后播种、九改单一药剂预防为综合配方药剂预防、十改传统耕作为抗病健身栽培.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魔芋栽培关键技术规程年历及"三字经".
近几年来课题组在湖北省秭归、五峰、长阳、兴山及恩施、十堰及周边省区进行抗病丰产栽培栽培技术示范应用,效果显著.
经专家组现场测定核心示范区魔芋病芋率为3.
70%,病情指数为1.
48,相当防效达93.
25%,亩产量6313.
3kg,示范田产量是对照田的2.
1倍.
一般示范区魔芋病害平均病株率与病指分别为7.
81%、6.
13,而对照田平均分别为42.
11%、35.
0,示范田比对照田产量平均增幅达88.
29%.
示范效果得到省市有关单位及广大芋农的认可.
(四)魔芋抗病丰产栽培成果显著近几年来我们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农业科技通讯》等发表多篇魔芋丰产栽培方面的文章,还在湖北省财政厅等单位的支持下,我们主持拍摄了《魔芋抗病优质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并于2005年3月由北京中录音响出版社在全国正式出版发行,产生了较大影响.
主持完成的"魔芋抗病丰产栽培综合配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于2003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业科学院、湖北省魔芋产业协会等单位专家教授的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4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2005年获宜昌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魔芋技物配套——魔芋专用药肥的创制我们根据魔芋具有喜肥怕瘦的特点、特殊的需肥规律和魔芋病害发生特点,在国内首次创造性地研究出魔芋专用药肥,将魔芋平衡施肥理念与魔芋病害综合防治理念有机结合,收到了省肥、省药、省工、防病、节支、增产、增收的功效.
仅靠施用魔芋专用药肥魔芋病害减轻危害10%以上,魔芋增产18%以上,农民亩增收节支超过200元.
四、魔芋新品种选育、种芋田间扩繁和工厂化克隆快繁技术研究进展系统选育:我们近些年来从湖北、四川、重庆等地搜集、引进魔芋品种类型50多个,通过抗病性鉴定、丰产性、适应性观察及品比试验,我们初步筛选出抗病丰产品种类型四个,目前正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
杂交选育:开展了杂交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数千粒魔芋杂交种子,并开展抗病性及农艺性状的研究.
种芋田间扩繁技术研究:摸索根状茎、小球茎、球茎切块繁殖的关键技术.
魔芋组培快繁及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我们在系统选育及杂交选育的基础上,已成功快繁抗病品种资源多份,获得部分原原种.
五、魔芋技术标准研究进展在十多年魔芋病害研究及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吸收了国内外魔芋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参与制订了"魔芋软腐病调查测报国家标准GB"(送审稿)并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用,主持制定了"魔芋丰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DB",已于2005年10月通过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蔬菜办公室、湖北省魔芋产业协会、湖北省标准化协会等单位专家教授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即将通过省标准局颁布实施.
六、魔芋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情况由于我所长期坚持立足三峡、面向全省、服务全国的魔芋研究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课题从生产实践中来,研究成果服务于生产实践,所以我们研究的技术具有如下四个特点:一是针对性(针对魔芋生产的三个瓶颈因素:魔芋病害、丰产栽培、优质种芋开展研究);二是综合性(病害防治的综合:防治对象的综合、防治时间的综合、防治措施的综合、防治程序的综合、病害防治与丰产栽培的综合);三是指导性(先后纳入国家科技部、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魔芋产业协会成果推介和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四是实效性(可视的魔芋技术光盘、可读的技术操作规程及农事年历、可效仿的魔芋技术示范样板,可咨询的魔芋专家技术服务电话).
正因为我们研究的技术具有如上四个特点,所以,我所研究的魔芋成果得到了魔芋产区技术部门和农民的广泛欢迎,我所现已成为全省知名乃至全国有影响的魔芋科技研究单位,在华中地区本所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齐名,一同作为我省魔芋产业科技支撑单位,目前本所已成为中国魔芋协会的会员单位、湖北魔芋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单位、宜昌市魔芋专家产业基地技术依托单位.
展望"十一五",我们更充满信心.
我们将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兄弟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继续围绕魔芋产业的种植瓶颈开展系统、全面、深入研究,将进一步加大魔芋科技创新与集成力度,加大魔芋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力度,为全面推进我国魔芋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依靠科技大力推进魔芋种植标准化冉超(湖北省咸丰县魔芋办湖北咸丰445600)摘要:咸丰县地处内陆武陵山区,森林植被自覆盖率77.
3%,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传统魔芋产地,也是湖北省特色农产品魔芋板块中心基地,国内魔芋龙头加工企业武汉清诚集团已在这里落户扎根,咸丰魔芋产业走"企业+基地+农户"运作路子,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科研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咸丰魔芋产业步入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良性循环轨道.
咸丰县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魔芋;种植;标准化魔芋是山区特种经济作物.
咸丰县具备适宜魔芋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随着近年对魔芋绿色食品及无公害环保产品的深度研发和开发,魔芋的价值量逐年上升.
咸丰县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当地自然优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把魔芋产业作为地方一大支柱产业来抓,生产、科研齐头并进,基地规模逐年扩大,生产基地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取得明显成效.
2003年,咸丰县魔芋办、县农业局在全县7个乡镇建立规范标准化种植基地10500亩,投放种芋3000吨,生产优质商品芋1.
5万吨,优质种芋0.
80万吨,平均每亩单产2.
19吨,亩增值系数7.
67,亩均效益4438.
1元.
全县规范化魔芋基地增收面积在98.
1%以上.
杨洞村村民杨海一亩地投放种芋1400斤,挖收商品芋10117.
2斤,种芋1320斤,创下当年亩现金纯收入过万元的效益.
排丰坝村中心基地128户农户有126户均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省、州有关领导专家通过实地检查验收,对咸丰县的魔芋规范化种植水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咸丰县紧紧依靠科技,在做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科学种植体系.
即:1科学选址根据魔芋生产适宜生态环境,利用山区半阴半阳的沟漕,山间林荫旁或高大建筑物或林木下,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方便的缓坡旱地土壤,分别建立种繁田和商品芋生产田.
基地年前预培肥处理.
2施足基肥、底肥农家肥于年前施入土壤,既培肥土壤,又能改善土壤结构.
3种芋选择、分级、晒种、消毒程序不可少作种繁的芋鞭,箭头要单一建立种子田.
一年生、二年生种芋、大小种芋也要按级别分别播种.
种芋分级后经多次日光曝晒,播前用杀菌剂杀菌消毒处理.
4"冷尾暖头"晴天播种要保证种子消毒除菌,种皮切口木栓化,在气温15℃左右阶段晴天播种.
5规范化播种,健身栽培,科学覆盖、立体遮荫5.
1播种规格:商品芋生产按1尺以上的行距,"排六退四"法确定行株距,双行错窝或大垄单行"之"字形放种,保证合理密植.
宜4-6尺带状种植.
种繁田每带播4-5行魔芋,商品生产每带种植两垄.
每带要预备一操作行.
5.
2播种沟土壤消毒,调节酸碱度.
采用适量生石灰粉撒于播种沟(酸性土)可起到调酸抑菌双重效果.
5.
3增施钾肥措施.
亩用硫酸钾30-50kg,作底肥施入根际土壤,保证土质充足的供钾能力.
5.
4科学作垄覆土.
根据海拔、地形确定垄型、大小及覆土厚度.
低海拔区域采用宽垄浅垄深栽,高海拔地区则高垄浅栽.
5.
5土表覆盖,配套作物遮荫,播后于土表覆盖作物秸秆、林间枯叶、枯杂草,保持土壤润泽,降低土表蒸发,控制杂草滋生.
中低海拔区域按4-6尺带距种单行玉米配套遮荫.
配套玉米宜迟播,于魔芋出土后移栽.
6施肥原则主施农家肥,增施钾肥,慎施商品肥.
魔芋生长80%的养分靠底肥(或基肥)提供.
苗期少量多次施淡粪水.
7加强病虫害预防工作,贯彻"健身栽培、综合防治"方针魔芋软腐病是生产头号大敌,宜健身栽培,积极预防,营造良好的魔芋生长环境前提.
以种芋药剂处理、土壤消毒,保墒免伤为主要措施,采用生石灰调酸、吸湿阻隔办法,降低发病率,采用杀菌王、猛克菌,结合生石灰踏实抑菌,效果明显.
8加强种芋贮藏管理,确保种芋质量种芋贮藏按外调种、自留贮藏技术体系严格操作.
勉县魔芋生产状况及丰产高效生产途径的探讨1闫文学2张富全3封秀芹(1陕西勉县农技推广站;2勉县锦泰实业有限公司;3陕西勉县土壤肥料工作站陕西勉县724200)摘要:魔芋在勉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产业特点.
充分认识魔芋的生长习性,合理布局、科学种植、规范管理,千方百计增加芋农的经济收入,是当前和今后魔芋生产技术指导工作的艰巨任务.
本文通过分析本地的自然资源现状,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存在原因,从中找出丰产高效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魔芋;生产状况;丰产高效;途径当前种植业中,魔芋是效益比较高的经济作物.
在现存自然条件下,确定合理的技术路线,通过精心整地、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规范化栽培措施的实施,实现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是广大魔芋种植农户的迫切要求,也是魔芋种植技术服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从分析勉县自然生产条件,魔芋生产发展的历史、现状和问题,寻求弊利因素入手,提出加快基地发展,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丰产高效的技术保障措施.
一、自然资源及生产条件现状(一)地貌类型多样,土质差异明显勉县地处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西端,北靠秦岭,南临巴山,山丘川兼备,地貌复杂,以山地居多,占69.
6%,境内海拔最高2621m,最低513m,相对高差2108m.
现有农耕地45.
33万亩,其中旱地36万亩.
按海拔分布,其中49.
7%分布在800m以下,34%的耕地分布800-1000m之间,16.
3%的耕地分布在1000m以上.
境内土壤pH值为5.
77-8.
15,呈中性微酸,变化范围较小.
土质种类繁多,差异明显.
农耕地土壤主要是黄棕壤,其次是水稻土,其中水稻土占农耕地面积的38.
3%,它的熟化程度较高,耕性较好,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魔芋种植面积较小;黄棕壤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耕性较差,魔芋种植面积相对较多,约占全县种植面积78%以上.
(二)光温条件较好,垂直变化明显据气象资料统计,勉县平均气温14.
2℃,7、8月平均温度22.
2℃,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5.
2℃,≥0℃的活动积温5190℃,日平均稳定通过10℃的始日为3月30日,终日为11月4日;≥10℃活动积温为4427℃,日平均稳定通过12℃的始日为4月11日,90%保证率为4月27日,日平均≥22℃的终日为8月27日,80%保证率为8月16日,全年无霜期平均239d,年均日照1676.
6h.
依照《中国魔芋种植区域规划》指标体系,光温条件十分优越,属最适区气候条件.
(三)降水分布不匀,干旱威胁较大年均降水量938.
9mm,除北部中山张家河乡外,均在800mm以上,总的趋势是南部最多,北部浅山次之,中间较少,而北部中、高山最少,南北相差473.
2mm,且降水分布不匀,以8-9月份较多,前期干旱,不利于提早出苗,导致营养积累少,球茎膨大系数低,产量不高;后期降水偏多,不利于干物质合成,球茎表皮开裂,导致软腐病发生,影响品质和产量.
劳力资源雄厚,经济基础薄弱,投入能力不足.
"十五"末全县劳动力总数20.
44万个,其中平坝丘陵地区呈饱和过剩状态.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85.
7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魔芋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产业特点,山区农民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二、魔芋生产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勉县魔芋栽培历史悠久,但始终没有产业优势.
长期处于自产自用、自生自灭、自我发展的状态,以房前屋后种植较多.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魔芋价值逐渐被政府及农户认识,种植由以前的零星栽种、家庭副业地位,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县政府将魔芋列入产业开发计划,将《六万亩魔芋种植加工产业化开发项目》列入重点工程和"十一五"经济发展产业规划,成立了勉县锦泰实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的模式,发展订单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推动产业发展.
2006年,建立生产基地1.
3万亩,涌现出一批基地乡、基地村和种植大户.
该县同沟寺镇柳坝村温国华投资8万元种植魔芋7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
并以勉县为据点,辐射带动留坝、宁强、略阳等地,形成了共同开发的发展格局.
但同产业发展要求和国家魔芋基地现状相比,存在规模偏小、芋农种植效益偏低的问题.
从对2005年种植魔芋50户种植效益调查结果来看,芋农亩平均投资1194元(不含劳动力),平均亩产1173kg,出售鲜芋收入1876.
8元,亩均收益682.
8元,若扣除劳动力等其它收入部分,收入水平300元左右,在50户当中有4户几乎绝收,投入血本无归,呈现高投入、低效益、高风险的生产实际,致使一些想种魔芋的农户望而却步.
通过调查分析,造成低产低效低规模的主要原因是:(一)气候条件差异大,气象灾害威胁重.
魔芋生产与气候条件比较密切,随海拔升高产量呈降低趋势.
同时干旱、连阴雨、冰雹时有发生,对魔芋的生产影响较大.
(二)耕作粗放,技术落后,科学种芋水平较低.
种植地块连作,不作土壤消毒,肥料选择不当,重施化肥,忽视农家肥、钾肥,肥料与种芋直接接触,播期偏早,种芋混种不分级,低海拔净作不套种,田间操作按传统种植管理办法及种植习惯等,严重违背了魔芋的生理特性.
(三)忽视软腐病、白绢病、根腐病和斜纹夜蛾、甘薯天蛾、蚜虫及杂草的综合防治.
特别是在软腐病、白绢病的预防上缺乏应有的防病意识和正确的防治方法,导致病害年年发生,减产甚至绝收.
三、魔芋产业发展实现丰产高效的途径(一)工作方向魔芋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
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按照良种、良法相配套,自然资源与生长特性相统一的原则,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科技"的订单生产模式,普及丰产栽培技术,提升单产水平,努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
(二)技术路线选择最佳生态环境,改进栽培技术,推广套种栽培模式,建立轮作耕作制度,运用精细整地、按需施肥、土壤消毒、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病虫草害综防等保优高产栽培技术路线,建立群体优、个体壮、高积累、抗逆强的优良栽培群体机制.
(三)丰产高效技术措施1、选择最佳生态环境,建立生产基地.
按照魔芋对环境条件适应性要求,严格选择温度、光照、土壤等符合魔芋生长的区域作为建立生产基地的首选条件.
在基地建设上提倡小面积、大规模,实行轮作倒茬,减少病害发生.
2、建立以防病为中心的技术体系.
魔芋软腐病、白绢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远距离调种,种芋未彻底消毒、土壤连作、低海拔地遮阴条件不好等原因,生产中结合春耕整地、用生石灰、甲托、多菌灵、敌克松对土壤严格进行消毒;要建立本地的良种繁育基地,尽可能避免远距离调种;播种前对种芋认真消毒,魔芋出苗后,在拔草、追肥、培土、防病等田间活动中,避免伤及魔芋植株,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田外集中烧毁,并用生石灰在株穴消毒.
海拔900m以下种植区域,实行玉米——魔芋套种,减弱光照温度,保护植株不受伤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7-9月,发病期每隔5-7d用龙克菌喷洒预防5-7次,要把防病贯穿整个生产始终.
3、改革栽培措施,提高单产水平.
要逐步建立良种繁育体系,采取小球茎繁殖、根状茎繁殖、切块繁殖、分芽繁殖,以组织培养对现有种源进行提纯复壮,提高魔芋自生繁殖能力.
采用地膜覆盖、种芋催芽、育苗移栽,促进提早出苗和生长发育,延长球茎膨大期,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推广间套遮荫技术,大量沤制堆肥,以满足魔芋对有机质的特殊嗜好,增施钾肥和农家肥.
4、设立专业机构,推广普及丰产栽培技术.
县上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魔芋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组装配套技术要素,形成本地的高产栽培方案,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
同时对已经发挥作用的合理布局、轮作倒茬、选地整地、科学施肥、合理密植、规格套种、土壤,种芋消毒、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成功技术,要进一步总结提高、扩大效益、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以保证魔芋产量不断提高.
5、培植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带动芋农增收.
芋农效益最终是通过龙头企业收购环节来体现的.
要充分认识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服务产业,服务产业就是服务芋农的辩证道理,加强龙头企业建设.
建立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
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科技部门"的订单农业模式,建立生产基地,实行优质优价,实现企业与芋农双赢.
我国魔芋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新进展与展望1费甫华1张明海1廖文月1彭金波1程雨贵2杨廷芳(1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4;2湖北省魔芋产业协会湖北武汉443071)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近10年来在魔芋病害种类、病害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并对今后魔芋病害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魔芋;病害;综合防治;研究;进展;展望魔芋是我国南方尤其是长江中上游地区重要特种经济作物,魔芋块茎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降压、减肥、利尿、散毒、养颜、开胃、防癌等特殊疗效,倍受消费者青睐.
同时魔芋含有丰富的优质淀粉、蛋白质、氨基酸、葡甘露聚糖、微量元素等,是食品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等的重要原料,其用途相当广泛,大力发展魔芋生产已成为不少地区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成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又一有效途径[1,2,3,4,5,6,7,8].
然而随着近10年来魔芋规模化种植大面积增加,魔芋软腐病等持续发生流行,且有不断发展蔓延趋势,发病后产量损失一般30%-50%,甚至造成大面积绝收,魔芋病害的严重发生已成为制约魔芋生产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因子[1,2],为此近10年来,我国在魔芋病害种类、病害流行原因及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简要介绍如下.
1魔芋病害种类研究概况经研究鉴定[1,2,9,10,11,12],我国魔芋病害种类主要有细菌性病害2种、真菌性病害7种、线虫病、病毒病各1种、生理性病害3种,它们分别是:1.
1魔芋细菌性病害1.
1.
1魔芋软腐病(Erwiniacarotvora)1.
1.
2魔芋细菌性叶枯病(Xanthomonaskonjac)1.
2魔芋真菌性病害1.
2.
1魔芋白绢病(Sclerotiumroifsijsacc)1.
2.
2魔芋根腐病(Rhizoctonia,Pythium,Fusarum)1.
2.
3魔芋枯萎病(Fusariumsolani)1.
2.
4魔芋轮纹斑病(Ascochytaamorphophalli)1.
2.
5魔芋炭疽病(ColletotrichumSp.
GloesporiumSP)1.
2.
6魔芋白纹羽病(Rosellinianecatrix)1.
2.
7魔芋紫腐病(Cylindrocarpondidymum)1.
3魔芋病毒病(CMV)1.
4魔芋线虫病(Heterodera,MeloidogyneSPP)1.
5魔芋生理性病害1.
5.
1魔芋叶烧病1.
5.
2魔芋黄白化病1.
5.
3魔芋缺素症此外生理性病害还有药害、草害、肥害、水害、旱害、风害、冻害等等.
其中我国当前主要病害为魔芋软腐病、根腐病、枯萎病、白绢病等.
魔芋白纹羽病、魔芋紫腐病、魔芋线虫病、魔芋病毒病、魔芋叶烧病为我国新近研究报道的新病害[13].
2魔芋病害持续流行原因探讨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魔芋规模化面积增大,加上栽培技术及病虫防治技术服务不到位,造成魔芋病害持续流行.
因此,近10年来加大了魔芋病害流行原因研究力度,并取得一些新进展.
2.
1魔芋病虫害种类多,种群复杂,往往造成"复合感染"如上所述我国魔芋病害多达14种,目前主要病害为魔芋软腐病等4种,此外我国目前主要病害虫有铜绿金龟子(老母虫)、甘薯天蛾、豆天蛾、斜纹夜蛾[3,4,5].
魔芋病害种类多,在魔芋的生长期及贮藏期均能造成不同程度危害,加上魔芋虫害近些年发生加剧,在一定程度促进了魔芋病害的发生流行,且往往是以一个病害为主,多个病害并肩作战,而构成"复合感染".
2.
2魔芋种芋质量普遍较差由于魔芋新老产区不太注意种芋筛选及安全贮藏,种芋大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带菌率高,种芋成熟不够、种脐过大、种芋大小、年龄参差不齐,刀伤等机械损伤严重,种性退化,品种抗病性差等问题,这是近10年魔芋病害持续流行的关键因子之一[9,10].
2.
3不利的气象条件近些年来,频繁出现的冬暖、倒春寒、夏热、夏湿等不利气象条件,增加了病原菌量基数,降低了魔芋的抗病性,诱导了魔芋病害的发生流行[9].
2.
4魔芋病害防治未引起足够重视不少产区农户魔芋病害防治观念淡薄,在种芋贮藏前未进行预处理,种芋贮藏时及播种之前,也不进行药剂粉衣、包衣、浸种等处理,更淡不上施药预防,有的农户往往看见病害严重发生后,才开始喷药,但已为时过晚.
2.
5忽视魔芋健身栽培主要表现为大量施用未经腐施的农家肥,不重视监测土壤的pH值,连作现象普遍;采用与大豆、烟叶、茄果类蔬菜等存在诸多共同病原的作物的不合理间作套种;农事操作不当,如播种深度或深或浅,除草时伤魔芋根系,未采用铺草保墒降温措施,遮阴条件差,收挖不及时,不规范等[1,2,9,10].
3魔芋病害综合防治研究新进展3.
1农业防治措施[9,10,18,19,20]3.
1.
1选用抗耐病品种如白魔芋比花魔芋抗病.
选用较高海拔产地魔芋作种具有较好的耐病性.
3.
1.
2精选种芋选择无伤、无病、大小相对一致,来源相同,成熟度好,表面光滑,形状色泽良好,种脐很小或不明显的魔芋作种芋.
且采用两次精选法,即分别在种芋贮藏之前以及种芋播种之前进行,以确保选用优良无病种芋作种源.
3.
1.
3种芋安全贮藏①种芋预处理:为了便于贮藏及降低贮藏时期病害发生程度,种芋收获精选后在室外晒10天左右,让其自然干燥,使之重量减少15%,这个过程即为种芋预处理.
②种芋药剂处理:种芋经预处理后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粉剂处理,为保证贮藏效果,还可在种芋预处理之前先用硝基黄腐酸盐600倍+退菌特800倍浸种30min,或用20%石灰乳液浸泡20min等处理后,再进行预处理.
③种芋贮藏:用木料做成贮藏架,由下至上分若干层,每层间距为30-50cm,最下层不放种芋,每层铺放上下两排魔芋即可.
④贮藏条件:贮藏处通风透气,最低温度控制在5℃以上,相对湿度70%左右,在贮藏期间应慎防老鼠为害,到来年3月底4月初播种时,种芋再失水15%左右.
3.
1.
4实行轮作套种选择与禾本科作物(如玉米、小麦等)轮作,轮作周期3年,并采用与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套种.
3.
1.
5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上中旬,地面以下10cm地温在5d内平均达到10℃以上,即可开始播种.
3.
2物理防治措施3.
2.
1贮藏后的种芋,先按要求进行第二次精选,剔除腐烂病芋.
3.
2.
2对感染病害较轻但主芽完好的魔芋种,可用锋利薄刀切除伤病部分,用草木灰包裹切面即可.
3.
2.
3对再次精选处理后的种芋放在太阳下曝晒1d-2d,以达到用紫外线杀菌消毒、促进魔芋主芽萌动、提早出苗的目的.
3.
2.
4在魔芋生长期间剔除田间中心病株等[14,17].
3.
3生态防治措施[3,4,9,22]3.
3.
1调整土壤的pH值,使之处于5.
5-6.
5之间,确保魔芋生长的最佳pH值,以提高魔芋植株的抗病性.
3.
3.
2高垄栽培,及时开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
3.
3.
3田间铺草.
铺草具有保墒降温除草增肥功效,以及预防病害快速流行作用,铺草厚度5cm左右,可用农作物秸秆(稻草、麦草、油菜秆等)或杂草.
3.
3.
4选择合适遮阴作物,主要选用高秆作物,如玉米、高粱、油茶林等遮阴.
3.
3.
5深耕冻土.
前作收获后,冬前进行深翻,把病菌埋于0.
2m以下,第二年春季进行第二次深耕时,撒施适量生石灰或结合土壤消毒进行.
3.
3.
6合理施肥.
施足底肥,选用完全腐熟的农家肥,并将农家肥施在种芋下面,同时适当增施磷、钾肥或使用魔芋专用肥.
魔芋出苗后,于7月上旬、8月上旬分两次根部追施尿素,每667m2每次追施5kg-8kg,7月中旬以后每20d-25d选用颗粒丰(1000倍)或磷酸二氢钾(0.
5%)等叶面追肥一次,连追2次-3次,叶面追肥可与防治魔芋病虫害药剂混配施用,增强植株抗病力.
3.
4化学防治[1,2,13,14,15,16,17,21222324252627]3.
4.
1种芋消毒处理主要药剂及配方有:3.
4.
1.
1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混合液浸泡30min.
3.
4.
1.
220%生石灰乳浸泡20min.
3.
4.
1.
3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混合液浸泡30min.
3.
4.
1.
4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粉剂500倍液浸种30min.
3.
4.
1.
5硝基黄腐酸盐600倍与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混合液浸泡30min.
3.
4.
1.
6用600倍硝基黄腐酸盐与40%杜邦福星800倍混合液浸泡30min等.
3.
4.
1.
7采用"三元消毒粉"粉衣(三元消毒粉配方同下述).
消毒方法是:将种芋表面均匀裹上一层三元消毒粉即可;也可采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做种芋粉衣消毒.
魔芋种芋在浸种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受伤害,可先将魔芋种装入竹篮后一并浸种,达到浸种时间后将种芋连同篮子一起捞出,待晾干后即可播种.
3.
4.
2土壤消毒处理.
采用土壤三元消毒粉,配方为草木灰∶石灰∶硫磺粉=50∶50∶2,效果较好,每667m2施消毒粉50-80kg.
3.
4.
3生长期药剂防治.
在魔芋生长期从7月初开始,每隔7d-10d,分别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与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混合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与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混合液,600倍硝基黄腐酸盐与50%退菌特800倍混合液等轮换使用,施药方法根据病情发展,可用喷雾、灌根等施药方法,施药时间截止9月中旬.
在魔芋虫害较严重产区,在加强魔芋病害防治的同时,注意适时防虫,可人工捕杀幼虫或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18%杀虫双乳油800倍液喷雾杀灭幼虫.
还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总之,只有以采用农业防治为前提,物理防治及生态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突破口的综合防治措施,把握好魔芋种芋精选关、种芋消毒关、土壤处理关、药剂预防关、健身栽培关,才能持续有效控制魔芋病害的发生蔓延.
4魔芋病害研究展望在"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魔芋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魔芋病害研究将步入新一轮合作研究的新阶段,并将从如下几个方面作深入研究:4.
1魔芋主要病害致病机理、相互关系、流行规律及预测预报.
4.
2魔芋抗病资源的搜集、创新、筛选、评价及利用研究.
4.
3魔芋抗病育种研究.
4.
4新型广谱高效低毒农药广泛筛选与利用.
4.
5魔芋转基因及脱毒快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4.
6魔芋主要病害无公害可持续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4.
7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及新试剂新方法在魔芋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4.
8魔芋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应用.
参考文献[1]吕佩珂,李明远等著《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2:190-191[2]吕佩珂,刘文珍等撰摄《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续集》.
远方出版社.
1996:352-353[3]刘国生,郑世发等编著《魔芋荸荠山药栽培与加工》.
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8:65-70[4]孔庆东,晏儒来编著《名优特蔬菜栽培技术》.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131-139[5]何家庆编著《魔芋栽培与加工技术》.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08-120[6]鄂政发[1998]16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我省魔芋产业化的决定》湖北政报.
1998年第5期:21-23[7]潘文华,王歆等报道《我省魔芋深度开发研究跃居全国前列》湖北日报.
2000年7月31日第一版[8]黄挺.
《魔芋产品世界市场潜力大》世界农业.
2000第8期:39-40[9]费甫华,李松等.
我国魔芋病害近年持续流行原因及其综合防治对策.
《湖北植保》2000第1期:21-22[10]崔鸣,赵兴喜.
秦巴山区魔芋病害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湖北植保》.
1999第1期:16-17[11]姚圣梅,王就光等.
魔芋软腐病的发生规律.
《湖北植保》.
1992第1期:16-17[12]费甫华,张化平等.
三峡地区魔芋病害的种类及为害调查.
《湖北植保》.
2001第1期:22-23[13]费甫华,李松等.
我国魔芋五种新病害识别与防治.
《植物医生》.
2001第2期:26[14]张化平,费甫华等.
魔芋病害的防治.
《植物医生》.
2000第1期:27-28[15]李松,费甫华等.
魔芋病害浸种及不同防治线路筛选试验初报.
《湖北植保》.
2000第4期:23-24[16]张曙光,王秀梅.
魔芋种芋处理的防病增产效果研究.
《湖北植保》.
1993第4期:20-21[17]黄德新,项长征.
魔芋白绢病的防治.
《湖北植保》.
1993第1期:25-26[18]姚圣梅,彭宇.
化学肥料对土壤中魔芋白绢病菌核萌发的影响.
《湖北省植保》.
1997第3期:4-5[19]李松,费甫华等.
魔芋软腐病与根腐病症状识别与防治.
《植物医生》.
2000第13卷第6期:25[20]费甫华,盛正逵等.
魔芋种芋筛选及安全贮藏新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00第1期:37[21]熊嗣慧,杨司群.
魔芋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农业科技通讯》.
1997第7期:29[22]崔鸣,吴延新.
魔芋遮荫防病试验初报.
《湖北植保》.
1999第5期:19-20[23]张盛林编著《魔芋栽培与防病技术》.
重庆出版社出版.
1999[24]刘佩英主编《魔芋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2004[25]崔鸣,赵兴喜编著《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
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
2004[26]费甫华主编《魔芋抗病优质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光盘).
北京中录音像出版社出版.
2005[27]费甫华,郭小密,余展深等编著《魔芋丰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DB42/T332—2005).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5魔芋不同海拔立体种植软腐病发生试验研究1崔鸣2吴廷新1黄雅芳1刘桂玲(1陕西省安康市植保站陕西安康725000;2陕西省岚皋县魔芋办陕西岚皋725400)摘要:试验结果表明,安康秦巴山区魔芋适宜种植区域在海拔700m以上.
同一海拔间套立体种植的魔芋软腐病病株率明显低于净作.
海拔700m以上区域采用魔芋间作玉米,适宜荫蔽度为55%-60%.
间作玉米的鲜芋产量和球茎膨大系数均高于净作.
魔芋与玉米双间单和双间双的鲜芋产量和球茎膨大系数较高,适宜生产应用.
关键词:魔芋;海拔;立体种植;软腐病;荫蔽度魔芋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逐渐兴起的一个新兴产业,地处秦巴腹地的陕西省安康市经过多年发展,魔芋已成为当地的一项重要经济作物.
针对当前魔芋种植上存在的面积分散、地块零乱、区域不明确、技术不规范,导致魔芋生产上细菌性病害软腐病十分严重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不同海拔、不同坡向、不同间套方式和同一方式不同间套带型,魔芋软腐病大田发生与危害的多点试验研究,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在岚皋县海拔400m-900m的区域设置6个试验点,对不同海拔、不同坡向、不同间套方式魔芋软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定点测定.
在岚皋县海拔900m的孟石岭乡仁沟村进行商品魔芋间作玉米试验,设置150cm带型魔芋玉米双间单、200cm带型双间双、200cm带型3间单、250cm带型4间单和魔芋纯种,研究魔芋玉米不同间作带型和带比软腐病发生和对产量的影响.
2结果与分析2.
1海拔通过对不同海拔软腐病病株率测定,表现出随着海拔升高,日照时数逐渐变短,光照强度减弱,魔芋软腐病病株率降低.
400m处软腐病平均病株率为53.
48%,500m为45.
72%,590m为36.
1%,700m为27.
45%,790m为12.
95%,900m为5.
75%.
900m处的魔芋病株率较400m处降低了89.
25%.
结果表明,700m以上区域种植魔芋的病株率相对较低,700m-900m的平均病株率较400m-590m平均病株率降低了65.
9%(表1).
为此,生产上可在海拔700m以上区域发展魔芋生产,扩大种植面积,形成区域生产格局.
表1不同海拔魔芋软腐病发生情况海拔(m)病株率(%)海拔(m)病株率(%)间套纯种间套纯种玉米林下阳坡阴坡玉米林下阳坡阴坡40050059041.
637.
337.
232.
731.
026.
486497142523570079090019.
018.
86.
38.
52.
83.
2432922151162.
2间套立体种植2.
2.
1间套与纯种从魔芋间套立体种植与纯种来看,同一海拔进行间套魔芋的软腐病病株率明显低于纯种.
400m间套平均病株率为39.
45%,纯种为67.
5%,间套较纯种降低了41.
56%;700m间套病株率为19.
3%,纯种为36%,降低了46.
39%;900m间套病株率为3%,纯种为8.
5%,降低64.
71%.
随着海拔的升高,间套与纯种病株率的差异逐渐缩小,但间套对降低魔芋病株率效果越来越显著.
总的来看,魔芋与其它高秆作物间套立体种植后,既增收了一季作物,又明显的降低了魔芋病株率,应在生产上扩大应用.
2.
2.
2间套作物类型从间套作物的类型来看,在400m-700m的4个试验点,间套玉米的魔芋软腐病病株率均高于林下种植,增加幅度为1.
06%-17.
42%,林下种植魔芋主要为杜仲幼林间套魔芋,可能由于低海拔光照强度较大,玉米的荫蔽度相对较低,致使软腐病相对较重.
790m和900m两个点间套玉米的魔芋软腐病病株率均较低,较林下种植降低幅度为12.
5%-25.
88%,可能由于随着海拔升高光照强度减弱,林下过于荫蔽而影响魔芋正常生长,从而使植株抗性降低,病菌易于侵染.
所以,在海拔700m以上区域采用魔芋间作玉米,遮荫度较为适宜魔芋生长,可有效降低软腐病发生.
林下间套应在幼林或稀疏果树林下进行.
2.
3坡向从不同坡向看,阳坡种植魔芋软腐病的病株率均高于阴坡,增加幅度为46.
67%-83.
33%.
随着海拔升高,光照强度减弱,病株率增加幅度呈现出降低趋势.
所以,在较高海拔种植魔芋,可不需要考虑坡向.
但在低海拔种植,必须考虑坡向,选择阴坡并进行间套.
2.
4魔芋间作玉米2.
4.
1病株率在玉米抽雄后测定田间荫蔽度,此时也正是魔芋生长高峰期.
结果表明,双行魔芋间作双行玉米的玉米密度大,荫蔽度最大,达60%;双间单的玉米密度次之,荫蔽度55%,第2;4间单的玉米密度小,荫蔽度最低.
从魔芋软腐病病株率看,纯种魔芋的病株率最高,达25.
7%,较间作的4个处理增加12.
4-18.
1个百分点.
间作的4个处理中,随着荫蔽度的提高,病株率呈降低趋势,4间单的病株率13.
3%,高于其它处理1.
9-5.
7个百分点;双间双病株率仅7.
6%,为最低(表2).
结果表明,玉米的遮荫对减轻魔芋软腐病发生效果明显;荫蔽度在55%-60%之间病株率低,为魔芋间作玉米的适宜荫蔽度.
表2魔芋间作玉米病株率测定处理玉米密度(株/hm2)荫蔽度(%)病株率(%)双间双30300607.
6双间单26336557.
8三间单185255011.
4四间单143254013.
3魔芋纯种26.
72.
4.
2魔芋产量纯种魔芋尽管密度较大,但因发病绝收率高,公顷收获株数减少较多,加之未明显发病的植株也部分受到病害的侵染,球茎膨大受到一定影响,膨大系数仅3.
17,魔芋产量17625kg/hm2,均最低.
间作各处理因玉米遮荫,魔芋病株率相对较低,而且收获植株受病害影响也较小,尽管密度均少于纯种,但因膨大系数较高,鲜芋产量均高于纯种.
魔芋球茎膨大系数明显表现出随着荫蔽度的提高而增加.
双间双荫蔽度高,球茎膨大系数5.
93,列第1,虽单位面积收获株数最少,但产量仍达20542.
5kg/hm2,列第3.
双间单荫蔽度次之,球茎膨大系数5.
43,列第2,鲜芋产量25050kg/hm2,列试验之首,较间作其它3个处理增产17.
4%-25.
1%,较纯种增产达42.
13%(表3).
表3间作玉米的魔芋产量比较处理种植密度(株/hm2)收获密度(株/hm2)收获产量(kg/hm2)单株产量(kg)膨大系数双间单333303073525050.
00.
8155.
43三间单375003322521337.
50.
6424.
28双间双250052310020542.
50.
8905.
93四间单400053468020025.
00.
5783.
85魔芋纯种499953714017625.
00.
4753.
173结论与讨论3.
1在400m-900m的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魔芋软腐病病株率降低.
生产上应在海拔700m以上区域发展魔芋生产.
3.
2同一海拔进行间套的魔芋软腐病病株率明显低于纯种.
随着海拔的升高,间套与纯种的病株率差异逐渐缩小,但间套对降低魔芋病株率效果越来越显著.
3.
3低海拔间套玉米的魔芋软腐病病株率高于林下种植,790m以上低于林下种植.
在海拔700m以上区域采用魔芋间作玉米,较为适宜魔芋生长.
3.
4阳坡种植魔芋软腐病的病株率高于阴坡,随着海拔升高,增加幅度呈现出降低趋势.
在较高海拔种植魔芋,可不考虑坡向.
3.
5魔芋间作玉米后,魔芋病株率明显低于纯种,玉米的遮荫对防御或减轻魔芋软腐病发生有良好的效果;随着大田荫蔽度增加,魔芋病株率降低,适宜荫蔽度为55%-60%.
3.
6间作玉米的鲜芋产量和球茎膨大系数均高于纯种.
间作各处理间,双间单鲜芋产量最高,较其它3个处理增产17.
4%-25.
1%,较纯种增产达42.
13%;双间双球茎膨大系数最高,较其它3个处理提高9.
21%-54.
03%,较纯种高出87.
07%.
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崔鸣(陕西省安康市植保站陕西安康725000)魔芋主产在我国西南贫困山区,秦巴山区为全国最大种植区域,地处秦巴腹地的安康市为优势种植区,魔芋栽培已有千余年历史.
近20年来,安康市魔芋产业化开发速度较快,生产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
但是,随着魔芋生产的发展,软腐病和白绢病不断加重,一直呈发展趋势,生产上常因病害等使产量和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安康市每年用于生产加工的魔芋仅及全市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左右,原料不足已成为安康市、陕西省乃至全国魔芋产业化开发的主要障碍因素.
为此,陕西省农发办于1999年,陕西省农业厅于2001年将"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列入省农业重点技术项目由我站主持实施,1999-2003年在安康市应用面积31.
8万亩,总增产鲜芋6757.
82万公斤,较计划任务分别增加58.
80%和65.
90%.
该项目于最近获陕西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
一、研究与推广的主要技术在项目实施中,实行多单位、多学科联合攻关.
以解决生产实际需要为目的,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采取建立基地,规范技术;提高产量,注重品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坚持试验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相结合、试验与示范推广相结合、技术宣传培训与物资相配套的技术路线.
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宜贫困山区实际的魔芋健身丰产栽培技术体系,较好的解决了魔芋生产上病害重、产量低和品质差的突出问题.
(一)推广农业防治措施与丰产栽培技术1、确定适宜种植区域.
根据魔芋喜温暖湿润、忌高温干旱的特点,结合安康市3大农业生态区域条件,海拔700-1100m的中山区年均气温12.
1-13.
9℃,>35℃高温持续时间短,昼夜温差较大,年降水904.
7-1117.
4mm,土壤湿润,年日照百分率33%-36%,该区土壤为黄棕壤,有机质积累作用强,土体松泡,适宜魔芋生长.
这一区域种植魔芋自然发病率一般在17%-27%之间,较700m以下区域发病率降低了50%-52.
78%,将此区域作为魔芋种植的主要地域.
2、推行轮作倒茬技术.
定点定期试验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从未种过魔芋的农耕地,第1年种植魔芋发病率3.
3%;第2年发展到14.
4%;第3年增加到21.
2%;第4年高达34.
1%,每年以217.
8%的速度递增.
魔芋不宜连作,根据连作地块病残体多,菌源量大,发病重的特点,将魔芋与禾谷类作物轮作种植,以减少田间菌源量,轮作周期为3年.
3、应用间套遮荫技术.
魔芋间作玉米后,魔芋发病率为7.
6%-13.
3%,明显低于纯种的25.
7%,且间作玉米的魔芋产量均高于纯种,增产幅度在13.
62%-42.
12%之间.
根据魔芋种芋的大小和生长所处的光照条件及土壤肥力状况,确定间作带型.
(1)150cm带型,2-3行魔芋间作1行玉米.
对150-250g的种芋,魔芋与玉米播种行数比为2∶1,魔芋亩种植密度为2200-3300株;对50-150g种芋,魔芋与玉米播种行数比为3∶1,魔芋亩种植密度为3300-5000株.
玉米采用拱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亩移栽密度1500-1600株.
对于种芋生产,也可采用2-3行魔芋间作双行玉米.
(2)200cm带型,3行魔芋间作双行玉米,魔芋亩种植密度为2500-3000株;玉米亩移栽密度1800-2000株.
4、推广垄作栽培技术.
改魔芋平作为垄作,可避免田间积水,增厚土层,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大昼夜温差,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球茎膨大和地上部分生长.
垄作适宜于旱平地以及坡度较小的旱坡地.
起垄的规格依据种芋的大小,可进行单起垄或双行起垄.
商品芋栽培中,采取魔芋种植垄面,玉米间作垄边,垄沟宽30cm.
根据间作带型确定垄面宽度.
据研究,在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仅由平作改为垄作,病株率减轻了32.
45%.
5、采用覆盖栽培技术.
覆盖栽培可防止暴雨造成的土壤流失,避免根群暴露,保护土壤团粒结构,增进地力,调节土壤温度和湿度,防止杂草危害,减轻病害等作用.
海拔1000m以下区域麦草和稻草秸秆较多,采用秸秆覆盖,早春增温促早播,夏季降温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全生育期蓄水保墒促生长发育.
在魔芋播种起垄后,垄面上覆盖一层稻草或麦草,亩用量为330-400kg.
出苗期可提前2-3d,出苗率提高16.
83%,病株率降低6.
04%-53.
21%.
1000m以上的高海拔区域春寒低温,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有效增加生育期活动积温,提早出苗,促进生长发育,延迟倒苗.
可先播种后起垄,再覆盖地膜.
6、普及科学施肥技术.
魔芋为喜钾作物,钾能使魔芋根系发达,叶柄坚实,植株健壮,从而明显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抗旱性、坚韧性、同时可促进养分积累,提高球茎的品质和耐贮性.
我们开展氮磷钾三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设计试验结果,亩施氧化钾在0-25kg范围内,每增施1kg氧化钾,魔芋病株率降低0.
74百分点.
魔芋施肥一般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硫酸钾15-20kg、磷酸二铵10-20kg,采用条带状沟施,既先开沟施肥,再覆土,然后将种芋播在施肥沟两边.
注意化肥不能直接与种芋或植株接触,以免烧伤表皮而有利于发病.
底肥必须施足,约占总施肥量的80%左右.
(二)推广药剂防病技术1、土壤消毒处理.
魔芋连作地块,土壤是白绢病的初侵染主要来源,也是软腐病的主要浸染来源之一.
研究结果为,采用药剂处理的大田,软腐病和白绢病病株率分别为17.
86%和3.
97%,较未处理分别减轻28.
19%和68.
39%,两病合计降低40.
78%.
对魔芋连作地块要进行土壤消毒.
一般亩用生石灰50-100kg均匀撒施,并将其翻耕于土壤中,施用1周后再行播种.
有条件的农户或种植年限较长的地块采用药剂消毒.
其方法为用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或敌克松250-300g均匀撒施.
2、种芋消毒处理.
播种前进行种芋消毒处理,以减少种芋带菌量.
平均出苗率高达97.
23%,较未消毒处理提高了21.
02%,软腐病平均相对防效为38.
52%,平均相对防效达88.
38%.
一般晒种1-2d后进行种芋消毒,采用77%可杀得5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78%科博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浸种20-30min.
在软腐病发生严重区可用农用链霉素消毒.
3、种芋营养药袋防病.
在筛选有效防治药剂的基础上,我们开展魔芋防病营养药袋的研发工作.
按照包衣型"外衣"思路,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一种魔芋病害防治营养药袋.
在种芋收获后,在选种、晒种的基础上贮藏或调运前或播种时,将种芋直接装入营养药袋内,每袋只装一个球茎,包好直接播种.
应用营养药袋上所涂涮的杀菌剂,可杀死种芋表面病菌,播种后又可预防土壤中病菌入侵,提高出苗率,预防和控制苗期发病.
试验结果表明,种芋套药袋播种较直播出苗提前2-3d,平均出苗率达92.
95%,较对照高出4%;发病率7.
8%,较对照减轻56.
4%.
4、药剂灌根与拔除中心病株.
魔芋出苗后,随着植株生长,田间温度逐渐升高,病害浸染逐渐加快.
当魔芋齐苗后,用科博或杀毒矾800-12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400倍液进行药剂灌根,每株灌100-150mL药液,以使种芋和叶柄周围形成药剂保护层,防止苗期发病.
当田间中心病株出现时,将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集中烧毁,对病穴灌洒5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400-500倍液或撒施生石灰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源菌传播蔓延.
5、病害统防统治.
植株散盘后,结合病虫测报,开展大田喷药防治.
应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针对山区单家独户防治效果差的问题.
我们在魔芋主产乡镇建机防队,以村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机械、统一药剂、统一连片防治,每隔7-10d防治一次,连续防治2-3次.
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在国内开题早,实施内容多,技术水平高,应用效果好,技术鉴定结论为,达国内同类研究和推广的领先水平.
课题组先后在国内20余种农业科技期刊和中省研讨会发表交流论文60余篇,出版《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著作一部.
国家科技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告》已将该成果向全国发布.
二、技术创新与改进点1、种植区域.
魔芋栽培海拔高度由原来300-1400m改为700-1100m集中种植.
700m以下区域伏天气温高,干旱严重,昼夜温差小,魔芋生长抗病性差,发病严重.
1100m以上区域气温低,产量低.
2、轮作倒茬.
由于魔芋连作病害发生严重,改魔芋长期连作种植为与禾谷类作物轮作种植,降低病害发生程度,提出轮作周期为3年.
3、魔芋间作玉米.
魔芋为半阴性植物,改魔芋纯作为间作玉米遮荫栽培,有利于魔芋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确定了适宜的间作带型和带比.
4、垄作栽培.
改魔芋平作为垄作,垄面种魔芋,垄边种玉米,提高魔芋产量和品质.
依据种芋大小,选择垄面宽度.
5、覆盖栽培.
改露地栽培为覆盖栽培,防止暴雨造成的土壤流失,调节土壤温度和湿度.
出苗早,齐苗快,病害轻,还可防止杂草危害.
不同海拔选用不同覆盖材料.
6、病害防治.
改过去单一药剂防治为综合防治.
采取适宜的农业防治措施,减轻病害发生危害程度.
药剂防治筛选出农抗120、可杀得,杀毒矾、科博和铜大施等新型高效低毒新药剂,组建机防队开展统防统治.
7、种芋营养药袋.
改种芋直接贮藏和播种为装入防病营养药袋内调运和贮藏,来年连药袋播入土中,可起到防止病菌传染和杀灭病原菌的作用.
三、推广效益几年来,为使研究成果能及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完善,迅速应用于生产.
我们充分发挥植保农技部门战线长,技术力量强的优势,采取试验与示范推广同步走,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应用,加快了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步伐,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目前,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技术已在我市的岚皋、平利、紫阳、汉滨、汉阴和石泉等主产县区的适宜种植区域广泛示范应用,推广效益逐年提高.
示范面积从1999年2.
36万亩,到2000年扩大到5.
74万亩,占魔芋总面积的76.
8%,2003年8.
31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6.
56%,在适宜推广区域内技术入户率达90%以上.
1999-2003年的5年间,示范推广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技术31.
8万亩,平均亩增产为265.
64kg,增产率28.
6%,共增产鲜芋8447.
27万公斤,共新增总产值13262.
21万元,新增纯收益11791.
72万元.
投入产出比1∶8.
12,科技收益率7.
12%,推广费用收益率91.
87%,农民得益率25.
92%.
示范推广的魔芋玉米间作技术,改一季魔芋纯种为魔芋间作玉米,增收一季玉米,提高了耕地生产率.
几年共增加玉米面积28.
62万亩,累计增收玉米6518.
59万公斤.
我们开展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技术成果在报刊上和有关会议报导交流后,得到了我国魔芋界的关注和相邻省市的重视.
尤其是中国魔芋协会2002年在我市召开全国第一届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知名度,使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技术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了应用.
营养液酸碱度及光照强度对魔芋生长状况及软腐病发生的影响陈永波(钟刚琼滕建勋赵清华(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魔芋研究所湖北恩施445000)摘要:摘要:研究了pH=3-10的不同营养液酸碱度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对魔芋的生长状况及软腐病的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魔芋最适宜的营养液环境为pH=6-8,光照应控制在7000Lux以下.
在实际栽培中,应根据不同的光照强度适当调节营养液液的酸碱度,以控制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魔芋;营养液酸碱度;光照强度;软腐病;生长状况1前言据报道:魔芋适合于中性土壤,pH值在6.
5-7.
5之间,最高不超过8.
2,最低不低于5.
5[1],通过施用硫酸铵、过磷酸钙等肥料和石灰能够调节土壤的pH值,以适于魔芋的生长,农业上也常用石灰来改变土壤的酸碱度,改变微生物环境,防止软腐病的发生.
作者曾对魔芋的营养液栽培技术[2,3]和立体栽培模式[4]进行过研究,但营养液酸碱度和光照强度与魔芋的生长状况及软腐病的发生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报道.
本试验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在智能温室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人为调节营养液的pH值,以观察酸碱度对魔芋软腐病发生的影响,从而为大田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2试验设计2.
1试验材料及处理方法20g左右的"清江花魔芋"小子芋400个,分成8份,每份50个,播种前晒1-2d,不用药剂处理,以保证有一定的发病机率.
2.
2实验地点恩施州农科院高新科技示范园内智能温室.
2.
3栽培方式采用蛭石∶珍珠岩=3∶1的基质,用直径15cm的营养钵栽培,营养钵放在培养盘中,分上、下两层,每层(盘)放25个营养钵,自栽培时起加营养液,每3-5d补加一次不同酸碱度的营养液,以保持基质湿润为准.
2.
4营养液1/8MS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分别用H2SO4和NaOH调节pH值至3、4、5、6、7、8、9、10.
3结果与讨论3.
1营养液的不同pH值对魔芋生长状况的影响试验于2005年4月25日播种,5月13日开始出苗,5月18日为出苗盛期,5月23日复叶开盘,此期间生长均匀一致.
不同的处理在8月26日开始倒苗,至10月10日完全倒苗后收获,在生长期间观察营养液酸碱度对魔芋出苗及生长状况、发病情况及产量的影响.
表1营养液的不同pH值对魔芋生长状况的影响pH架层出苗数8.
58.
119.
2倒苗期全生育期(d)3.
0124长势差、叶尖叶缘多出现褐色枯死斑长势差、叶尖叶缘褐斑多;1株黄化,倒伏叶片黄化,逐渐枯死9.
5115224长势差、叶尖褐斑较多长势差、叶尖褐斑较多;2株黄化,倒伏叶尖大量发黄和褐化9.
201304.
0125长势较差,叶尖褐斑多长势较差,叶尖褐斑多部分倒苗9.
16124225长势较差,叶尖少量褐斑长势较差,叶尖褐斑较多开始倒苗9.
211315.
0125长势一般,叶尖少量褐斑长势一般,叶尖少量褐化部分倒苗9.
19129225长势一般,叶尖少量褐斑长势一般,叶尖少量褐化部分倒苗9.
221326.
0123长势强,叶尖少量褐斑长势强,叶尖少量褐斑开始倒苗9.
21131225长势强,叶尖少量褐斑长势强,叶尖少量褐斑开始倒苗9.
221327.
0124长势一般,叶尖少量褐斑长势强,少量褐斑;开始倒苗10.
5145224长势强,叶尖极少量褐斑长势强,叶尖极少量褐斑开始倒苗9.
271378.
0125长势一般,叶尖少量黄化长势较强,叶尖少量褐化开始倒苗10.
8148225长势强,少量叶尖黄化长势强,少量叶尖黄化开始倒苗9.
291399.
0123长势差,叶尖叶缘黄化干枯较多长势差,叶尖叶缘褐化较多部分倒苗9.
30140224长势较强,少量叶尖发黄长势较强,少量叶尖发黄部分倒苗9.
2813810.
0125长势差,叶尖叶缘大量黄化,枯死长势差,叶片黄化,叶柄干枯,有3株倒伏全倒苗8.
26105225长势一般,少量叶尖黄化长势较差,叶尖少量褐化全倒苗9.
2112注:1为上层,2为下层,下同.
魔芋出苗期主要是消耗球茎母体的营养,因此在生长前期,营养液的酸碱度对出苗和生长影响不大,长势均整齐一致;但在生长中期,不同pH值的营养液对植株生长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在pH≤5的强酸性营养液中,长势差,且叶尖、叶缘多出现褐色枯死斑等生理性病害;在pH≥8的强碱性营养液中,长势差,出现叶尖、叶缘黄化、干枯等生理性病害.
相对来看,在强酸和强碱性环境,光照强烈的上层均出现症状早而严重,生长周期缩短,提前倒苗,而下层由于光照相对较弱,症状表现相对延迟;pH=6-7的环境,生长较为强健,且病害出现少,比较适合于魔芋生长.
3.
2不同pH值营养液对魔芋产量和鞭芋发生的影响在收获时,考虑到出苗率不同,且软腐病发生后,整株全部移走销毁,因此在统计时只能以球茎的均重、最大重量及鞭芋的均重和数量为衡量标准,其结果见表2.
表2不同pH值营养液对魔芋产量和鞭芋发生的影响营养液pH值项目最大球茎(g)收获个数收获球茎重量(g)平均球茎重量鞭芋个数鞭芋重量(g)鞭芋平均重量(g)平均鞭芋数3.
0184.
412428.
235.
71017.
61.
760.
83265.
422771.
135.
13565.
51.
871.
59平均74.
917599.
735.
422.
541.
61.
821.
214.
0157.
821917.
043.
75590.
11.
642.
62274.
120929.
946.
54384.
01.
952.
15平均66.
020.
5923.
445.
14987.
11.
802.
395.
0164.
7231125.
448.
94867.
61.
412.
09264.
220702.
535.
12743.
11.
601.
35平均65.
621.
5914.
042.
037.
555.
41.
511.
726.
0187.
319987.
652.
04057.
91.
452.
11269.
020844.
642.
23974.
61.
911.
95平均78.
219.
5916.
147.
139.
566.
31.
682.
037.
0167.
119825.
043.
43734.
00.
921.
95260.
618961.
147.
83967.
11.
722.
17平均63.
918.
5893.
145.
63850.
61.
322.
068.
0167.
216846.
452.
92539.
51.
581.
56288.
520876.
643.
83747.
41.
281.
85平均77.
918861.
548.
43143.
51.
431.
719.
0168.
815838.
755.
93373.
42.
222.
20281.
218845.
546.
94979.
01.
612.
72平均75.
016.
5842.
151.
44176.
21.
922.
4610.
0139.
125548.
721.
92446.
81.
950.
96251.
723721.
331.
42445.
21.
881.
04平均45.
424635.
026.
72446.
01.
921.
00在以上结果中,球茎的最大重量为pH6>pH8>pH9>pH3>pH4>pH5>pH7>pH10,均重为pH9>pH8>pH6>pH7>pH4>pH5>pH3>pH10,营养液在pH为6-9之间没有显著差别,所有试验均以pH=10的产量最低,说明强碱性营养液不利于魔芋产量的提高;pH=3的强酸性营养液在球茎最大重量虽然比pH=7的中性营养液高,但可能是由于种芋大小悬殊的影响,因其均重较低,同样不适合于产量的提高.
因此,营养液在酸碱度应在6-9之间为宜.
从平均鞭芋发生平均数量来看,依次为pH9>pH4>pH7>pH6>pH5>pH8>pH3>pH10,pH=9和pH=4的强酸和强碱性营养液最多,其次为pH=6和pH=7,但数量差异显著,可能是强酸及强碱性等不利环境有利于刺激鞭芋的产生,且鞭芋的平均重量并无多大差异,因此,如果利用该种特性,对用鞭芋繁殖种芋有一定的意义.
光照强度对鞭芋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影响,除pH=3和10的强酸、强碱性环境外,在pH=4-9的营养液环境中,其变化规律十分明显;pH=4-5时,光照强烈的上层鞭芋发生率均高于下层;pH=6-7时,上、下层一致;pH=8-9时,上层明显少于下层.
这一结论对通过调节光照和营养液的酸碱度来控制魔芋鞭芋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3.
3立体栽培条件下不同pH值营养液对魔芋软腐病发生的影响表3不同pH值营养液对魔芋软腐病发生的影响时间光强(Lux)架层3456789106月166-12680101000130发病率%*04.
00004.
0130115-6520201020210发病率%04.
008.
008.
04.
20平均发病率%04.
004.
006.
08.
607月5240-27157183343230发病率%33.
312.
012.
517.
412.
58.
013.
00576-8173233325630发病率%12.
512.
012.
58.
020.
82412.
50平均发病率%17.
912.
012.
512.
716.
616.
012.
808月1344-32328101201102发病率%04.
08.
004.
24.
008.
0440-7646200101000发病率%004.
004.
2000平均发病率%02.
06.
004.
22.
004.
0总发病率%8618-13969133.
320.
020.
517.
416.
716.
026.
08.
01887-5237212.
516.
016.
58.
025.
032.
016.
70平均17.
918.
018.
512.
720.
819.
021.
44.
0*发病率均按实际出苗数计算.
根据以上试验观察记载的结果,pH值在3-5的营养液,其软腐病发生率均在18%左右;pH值7-9的营养液,其软腐病发生率均在20%左右;pH值为6的营养液发病率较低,为12.
7%;pH为10的营养液发病率最低,仅4.
0%.
从发病时间来看,在生长前期的6月,发病率较低,pH值低于7的营养液发病率均8%以下,但pH为8-9的营养液发病率高于12%,pH为10的营养液没有发现病株;软腐病发病的高峰期在温度较高的7月,pH值3-9的的营养液发病率均在12%-18%之间,但pH为10的营养液仍然没有发病;8月的发病率显著下降,均在6%以下.
采用立体多架层栽培成,其主要区别是不同的架层光照强度不同,上层光照强度远高于下层,在生长前期,不同pH值营养液其发病情况似乎没有规律,这可能与带病的种芋有关.
但在生长中期,pH值低于6的酸性环境下,上层发病率明显高于下层;pH值为7和8的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下层发病率高于上层;pH值为9和10的发病率没有差别.
因此在进行营养液栽培时,应根据不同的光照调节营养液的酸碱度.
4结论营养液酸碱度和光照强度对魔芋的生长状况及软腐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关系,魔芋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为pH=6-8,光照应控制在7000Lux以下,强酸、强碱性环境不利于魔芋的生长,容易出现生理病害,但可刺激鞭芋的产生,该种特性对用鞭芋繁殖种芋有一定的意义.
该试验采用1/8MS营养液进行试验,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出现了叶尖、叶缘发黄,继而出现叶尖焦枯等缺钾症状[5],说明MS营养液并不完全适宜魔芋的无土栽培,对于魔芋的营养液栽培栽培技术,我们将另外的立题讨论.
参考文献[1]何家庆.
魔芋栽培与加工技术.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50-54[2]陈永波,吕世安,沈艳芬等.
魔芋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研究初报.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4.
26(2):8-10[3]陈永波,吕世安,盛德贤等.
魔芋试管苗及种芋共存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4,26(3):17-19[4]陈永波.
魔芋试管苗的营养液栽培管理技术和立体栽培模式初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3(3):299-302[5]崔鸣,赵兴喜.
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4:101-115不同覆盖物对魔芋软腐病影响的试验研究1李仕东2盛德贤3粟廷书(1湖北省建始县魔芋办湖北建始445300;2湖北省恩施州魔芋研究所湖北恩施445000;3湖北省建始县植保站湖北建始445300)魔芋是恩施州特色资源,是二高山以上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
软腐病是魔芋生产上极易发生的重要病害,由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carotovorasubsp.
sarotoovoraBerseyetal.
)浸染所致,从种植到储藏都易发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被称为魔芋的"癌症".
目前,防止魔芋软腐病还没有特效药剂,生产上主要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根据魔芋喜湿怕旱、喜阴怕晒、喜凉怕热的特点,通过对垄面进行不同覆盖物的处理,以考察不同覆盖物对魔芋软腐病田间发病率和产量的影响,同时考察各处理的经济效益,为制定软腐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材料选择无病斑、无伤痕、无霉烂、无畸形、芽窝浅而平、大小基本一致的150克/个"清江花魔芋"种芋作为试验材料.
1.
2方法实验设八个处理:A、稻草覆盖;B、油菜杆覆盖;C、玉米杆覆盖;D、青杂草覆盖;E、树枝叶覆盖;F、红薯叶覆盖;G、麦草覆盖;H、不覆盖.
每种覆盖厚度5cm.
试验地设在建始县魔芋主产地花坪乡,海拔1200m.
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水、透气性良好,且两年内未种植过魔芋和同科作物的土地作为试验地.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法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5.
2m2,1.
5m一带播二行魔芋一行玉米,共六行魔芋3行玉米.
每行魔芋20株,每行玉米28株.
小区及重复间走道宽0.
5m,四周设置保护行,种植相应的试验材料,以防人畜危害.
选择晴天播种.
播种前将试验种芋先在太阳下晒1-2d,然后用1000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石家庄曙光制药厂生产)浸种2h,捞起晾干后播种.
播种方式为条播,播种时每小区用3Kg硫酸钾复合肥(N:15%、P2O5:15%、K2O:15%)加0.
6Kg钾肥作底肥,并做到种肥隔离.
播种后出苗前7d用41%农达全田喷雾除草,封行前进行人工除草.
在达盛期后,每小区用0.
8Kg硫酸钾复合肥加0.
6Kg钾肥作追肥,同时清沟培土,并用试验设置的覆盖物进行覆盖.
以后每10d用1000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喷雾一次,连续三次.
2结果与分析2.
1生育期各处理的全生育期在118-121d之间,差异不显著.
从出苗期来看,出苗始期在6月24-27日之间,出苗盛期在7月3日-7月6日之间,其差异均不显著.
从幼苗长势来看,长势强的有D、E、F三个处理.
幼苗长势中等的有A、B、C、G四个处理.
对照的幼苗长势较弱.
2.
2产量各处理平均每667m2产量在1333.
4-1484.
2kg之间,各处理均比对照增产,其增产幅度在2.
74-11.
34%之间,增产幅度最大的是C、F、G,均为11.
43%,增产幅度最小的是A,仅为2.
74%(见表1).
表1产量结果表项目处理各小区产量(kg)与CK比差异显著性位次ⅠⅡⅢ总产平均折亩产±kg/亩±%0.
050.
01A52.
851.
053.
5157.
352.
41370.
036.
62.
74bBC5B55.
356.
454.
6166.
355.
41465.
7123.
39.
24aAB4C55.
453.
859.
0168.
256.
11484.
2150.
811.
34aA1D56.
455.
056.
4167.
855.
91478.
9145.
510.
91aA2E57.
456.
054.
2167.
655.
81476.
3142.
910.
72aA3F54.
857.
256.
3168.
356.
11484.
2150.
811.
34aA1G56.
056.
456.
0168.
456.
11484.
2150.
811.
34aA1CK50.
050.
450.
8151.
250.
41333.
400bC62.
3软腐病的田间发病株和田间发病率各处理软腐病累计的田间发病率在5.
97-25.
04%之间,其中对照的田间累计发病率为25.
04%(见表2),其它各覆盖处理的田间发病率在5.
97-18.
06%之间,与对照处理的田间发病率差异显著.
其中F(红薯叶覆盖)累计田间发病植株为4.
07株,平均累计田间发病率为5.
97%,比对照低18.
95%,差异极为显著,防病效果最好.
表2软腐病的田间发病株和田间发病率表项目处理ⅠⅡⅢ平均数差异显著性发病株发病率%发病株发病率%发病株发病率%发病株发病率%0.
050.
01发病株发病率发病株发病率A8.
012.
126.
08.
809.
013.
847.
6711.
56bcbcdBBCB3.
04.
4111.
016.
4217.
023.
2810.
3314.
70bbcABBCC6.
09.
237.
010.
147.
010.
456.
679.
94bcbcdBBCD6.
08.
118.
08.
338.
011.
117.
339.
18bccdBBCE6.
08.
467.
010.
148.
012.
297.
010.
24bcbcdBBCF6.
08.
602.
03.
064.
06.
154.
05.
97cdBCG7.
011.
1111.
016.
421524.
1911.
018.
06bbABABCK1828.
571319.
691826.
8716.
3325.
04aaAA(发病率:指累计发病率;发病株:指累计发病株)2.
4发病期各处理的发病期均在8月3日以后,而对照的发病初期在7月23日以前,这说明覆盖在一定程度上能推迟魔芋软腐病的发生.
实验同时表明,软腐病的高发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
3讨论试验表明,用不同材料对魔芋垄面进行覆盖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魔芋田间软腐病的发病率,提高魔芋产量.
尤以魔芋田间套作红薯,利用红薯扑伏生长的茎叶覆盖魔芋垄面,从而达到降温保湿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软腐病的发生.
其它利用小麦或玉米秸秆、稻草、树叶等进行魔芋田间覆盖,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对魔芋进行垄面覆盖,是一个魔芋生产上方便可取、经济有效的防治软腐病的农业措施.
魔芋抗病丰产栽培"十改"关键技术标准研制1费甫华2郭小密3余展深1廖文月1彭金波1张明海2谢国生3周光来1程雨贵1徐小燕1李光巨1张其蓉(1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4;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0;3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摘要:《魔芋丰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DB42/T332—2005)已通过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为了加速该标准的推广应用,现特将该标准总结为"魔芋抗病丰产栽培'十改'关键技术",其要点如下:一、改随便留种为"两次"精选留种;二、改任意堆放贮藏为种芋架藏;三、改种芋不处理为药剂浸种处理;四、改播前翻耕为冬前深耕冻土;五、改土壤不处理为土壤用"三元消毒粉"处理;六、改施肥种在肥下为种在肥上,并创新配方专用药肥;七、改平地栽培为高垄栽培;八、改春前播种为春后播种;九、改单一药剂预防为综合配方药剂预防;十、改传统耕作为抗病健身栽培.
示范推广表明该技术标准抗病丰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魔芋;丰产;抗病;栽培;规范;标准我们在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省地方标准——魔芋防病丰产栽培技术规范的研制,并于2005年12月21日以《魔芋丰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DB42/T332—2005)通过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该标准具有针对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突出了魔芋病害的防治,由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蔬菜办公室、湖北省魔芋产业协会、湖北省标准协会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一致认为该标准总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该标准适合在湖北及周边省区推广利用.
为了加速该标准的推广应用,现特将该标准提炼总结为"魔芋抗病丰产栽培'十改'关键技术标准",其要点如下:一、改随便留种为"两次"精选留种选用较高海拔产地魔芋作种芋.
选择无伤害、无病害、大小相对一致,来源相同,成熟度好,表面光滑,形状色泽良好,种脐很小或不明显的魔芋作种芋.
且采用两次精选法,即分别在种芋贮藏之前进行第一次精选以及种芋播种之前先按要求进行第二次精选,剔除腐烂病芋,对感染病害较轻但主芽完好的魔芋种,可用锋利薄刀切除伤病部分,用草木灰包裹切面即可,以确保选用优良无病种芋作种源.
二、改任意堆放贮藏为种芋架藏首先,为了便于贮藏及降低贮藏时期病害发生程度,种芋收获精选后在室外晒10d左右,让其自然干燥,使之重量减少15%.
其次,种芋经预处理后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粉衣处理,为了保证贮藏效果,还可在种芋预处理之前先用硝基黄腐酸盐600倍与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混合液浸种30min,或用20%生石灰乳液浸泡20min等处理后,再进行预处理.
再次,用木料做成贮藏架,由下至上分若干层,每层间距为30cm-50cm,最下层不放种芋,每层铺放上下两排魔芋.
对于较小种芋及根状茎可适当增加堆放厚度.
贮藏处通风透气,最低温度控制在5℃以上,相对湿度70%左右,在贮藏期间应慎防老鼠为害,到翌年3月底4月上中旬播种时,种芋将再失水15%左右.
三、改种芋不处理为药剂浸种处理对再次精选处理后的种芋放在太阳下曝晒1d-2d,以达到用紫外线杀菌消毒、促进魔芋主芽萌动、提早出苗的目的.
种芋经曝晒处理后再选用药剂浸种消毒处理,主要药剂配方及方法有如下几种,可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其中一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混合液浸泡30min;20%生石灰乳浸泡20min;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混合液浸泡30min;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粉剂500倍液浸种30min;硝基黄腐酸盐600倍与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混合液浸泡30min;用600倍硝基黄腐酸盐与40%杜邦福星800倍混合液浸泡30min等.
魔芋种芋在浸种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受伤害,可先将魔芋种装入竹篮后一并浸种,达到浸种时间后将种芋连同篮子一起捞出,待晾干后即可播种.
四、改播前翻耕为冬前深耕冻土前作收获后,冬前进行深翻,把病菌埋于30cm以下,第二年春季进行第二次深耕时,撒施适量生石灰(每667m2施生石灰50kg)或结合土壤消毒进行.
五、改土壤不处理为土壤用"三元消毒粉"处理采用土壤三元消毒粉(配方为:草木灰、石灰、硫磺粉以50∶50∶2的比例混合均匀),按每667m2施消毒粉50kg,在播种前撒施,然后翻耕细整,并开厢理沟.
六、改施肥种在肥下为种在肥上,并创新配方专用药肥即整田后先挖深12cm-15cm沟,然后在沟底施农家肥,再在农家肥表面施魔芋专用药肥或复混肥,接着再盖3cm厚的土,并放种芋(主芽斜向上),最后盖土起垄.
这种施肥方法适合腐熟不够彻底且用量大的农家肥的施用.
在魔芋病害发生流行较重的地区,适宜采取这一施肥方法.
同时尽可能多施农家肥,达到每667m2施用5000kg农家肥.
七、改平地栽培为高垄栽培播种时培土起垄:即采取高垄栽培技术,播种时培土起垄,使垄高达到10cm-15cm,高垄栽培可达到排水、保墒、增气、防病、增产目的;出苗后培土增垄:出苗后,封行前,结合除草进行培土,将垄增高5cm-8cm;暴雨后培土保垄:暴雨后,进行培土以防止土壤板结,保持垄高.
八、改春前播种为春后播种适时播种:一般采用春播,即在3月底至4月上中旬,或当地表以下10cm地温在5日内平均温度达到10℃以上,即可开始播种,这可避免魔芋发生冻害.
九、改单一药剂预防为综合配方药剂预防魔芋病害以细菌性的魔芋软腐病和真菌性的魔芋白绢病等为主要病害,往往同时和交错发生,且单一使用药剂容易产生抗药性,故在防治魔芋病害时要采用多种药剂配合和交替使用.
在魔芋生长期从7月初开始,每隔7d-10d,分别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与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混合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与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混合液,600倍硝基黄腐酸盐与50%退菌特800倍混合液等轮换使用,施药方法根据病情发展,可用喷雾、灌根等施药方法,施药时间截止9月中旬.
在魔芋虫害较严重产区,在加强魔芋病害防治的同时,注意适时防虫,可人工捕杀幼虫或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18%杀虫双乳油800倍液喷雾杀灭幼虫.
还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十、改传统耕作为抗病健身栽培主要抗病健身栽培措施是与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换茬、避免与马铃薯和辣椒等茄果类蔬菜间混套种、开沟排渍、科学除草、田间盖草覆膜、剔除"中心病株"、清洁田园以及叶面追肥等.
同时还要注意适时采收:首先,确定魔芋收挖最佳时期,即随机选择10株魔芋植株挖开观察,离球茎基部5cm处叶柄上硬下软,用手拔即可拔掉叶柄,且脱落处光滑,则表明魔芋成熟,否则表明魔芋未完全成熟.
若上述10株预选植株绝大多数均已成熟,则可以收挖了,魔芋的收挖期一般以霜降前后选晴天和土壤干燥时收挖较好;其次,收挖时从地边一角顺着魔芋行小心开挖,收获时注意精选抗病优良种芋,并将种芋与商品芋分开放置,且注意将大球茎、小球茎、根状茎及带病、带伤芋分开,轻拿轻放.
参考文献[1]刘佩瑛主编.
《魔芋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2004[2]张盛林编著.
《魔芋栽培与防病技术》.
重庆出版社出版.
1999[3]崔鸣,赵兴喜编著.
《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
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
2004[4]费甫华主编.
《魔芋抗病优质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北京中录音像出版社出版.
2005[5]费甫华,郭小密,余展深等编著.
《魔芋丰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DB42/T332—2005)2005年12月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四种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效果田友高肖支富(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农业局云南曲靖655500)摘要:本试验采用四种药剂进行土壤消毒,观察魔芋软腐病的发生情况,统计防治效果,旨在筛选出防治魔芋软腐病的最佳药剂,探索魔芋软腐病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魔芋单产,增加总产.
关键词:魔芋;土壤消毒;软腐病;药剂;防治魔芋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目前已发现2种病原菌即:Erwiniacarotovora(Jones)以及Erwiniaaroideae(Tousend)Holland[1].
过去,我县魔芋皆为零星种植,魔芋软腐病并不多见,2001年以来,县委政府根据魔芋产品市场需求前景调查分析,结合我县实际,决定把魔芋作为我县继烤烟、煤炭、乌猪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来抓,并通过增加生产投入、引导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等措施做大做强魔芋产业.
因此,全县魔芋种植面积由1998年的1134亩发展到2005年的60000亩,但是,由于连作、净种等原因,魔芋软腐病发病率及损失率逐年上升,并已成为我县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2003年综合发病率已高达35.
4%,损失率达21.
5%[2].
为此,我县农业局积极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合作,实施魔芋软腐病防治栽培技术研究,以生物多样性防病栽培为主,多个子课题为辅,本试验即为防病栽培子课题之一.
1试验材料与方法1.
1材料及来源1.
1.
1供试药剂生石灰:建材市场购买91%高猛酸钾可湿性粉剂(工业用):农资门市购买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农资门市购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农资门市购买1.
1.
2供试品种本地花魔芋(仔芋),农户自留,种芋规格:5-10g/粒.
1.
2试验方法1.
2.
1试验设计试验共5个处理(其中设空白对照),设置3次重复,计15个小区.
要求土地平整,土壤肥力分布均匀,地块形状规整.
处理1生石灰,直接撒施处理2高猛酸钾,拌细土撒施处理3敌克松,拌细土撒施处理4多菌灵,拌细土撒施处理5CK(空白对照),不作任何处理1.
2.
2小区区划采用勾股定律区划,小区形状长方形,面积10m2,长*宽为4*2.
5m,小区沟宽30cm,重复沟宽50cm,正区四周与保护行间隔沟宽50cm,沟深30cm.
1.
2.
3小区排列方式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1.
2.
4播种方法及密度开沟播种,种植规格15*25cm,每小区10行,每行27粒,共270粒,15个小区共4050粒.
播种密度:17800株/亩.
2试验经过2.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在富村镇富村村委会杉树林村,海拔2186m,地形规则,地势平缓,土壤为黄砂壤,肥力分布均匀,地力中等偏下,无灌溉条件,前作为魔芋(软腐病高发地块).
2.
2整地、施肥及播种2005年4月20日翻地、碎垡、清出田间杂草及作物残茬,同时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2000kg作底肥,4月24日将种子用72%农用链霉素200ppm消毒并晾干待播,4月25日前农家肥就位,4月26日区划小区,4月27日播种,播前分别用四种药剂对相应小区进行土壤消毒,然后开沟播种,亩用50kg魔芋专用复合肥作种肥(注意肥料与种球有一定间隔).
2.
3中耕管理魔芋中耕管理主要是除草,为减少机械损伤,多人工拔除.
3试验结果与分析3.
1观察记载分别于苗期、展叶期、块茎膨大期进行调查,具体采用五点起样法调查,每点调查10株,每小区调查50株,并记录相关情况.
收获期分小区计产,并数计带病球茎,统计发病情况.
3.
2结果计算与分析3.
2.
1结果计算发病率(%)=病株数/出苗株数*100;防效(%)=(对照平均发病率-处理平均发病率)/对照平均发病率*100%3.
2.
2结果统计分析3.
2.
2.
1苗期魔芋软腐病发生情况及防治效果(表1)表1魔芋苗期植株发病情况调查统计表处理出苗株数病株数发病率(%)平均发病率(%)防效(%)生石灰2582582581312145.
04.
75.
45.
010.
7高锰酸钾2672672675881.
93.
03.
02.
653.
6敌克松2672692671314134.
95.
24.
95.
010.
7多菌灵25826426413885.
03.
03.
03.
733.
9对照(CK)2532452481314155.
15.
76.
15.
6—从表1看,高锰酸钾土壤处理对魔芋苗期的软腐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发病率仅2.
6%,防效达53.
6%,其次是多菌灵,发病率为3.
7%,防效为33.
9%,其余药剂效果不明显.
3.
2.
2.
2展叶期魔芋软腐病发生情况及防治效果(表2)表2魔芋叶期植株发病情况调查统计表处理病株数发病率(%)平均发病率(%)防效(%)生石灰1818237.
07.
08.
97.
624.
8高锰酸钾1319214.
97.
17.
96.
634.
7敌克松2430329.
011.
212.
010.
7-5.
9多菌灵1821327.
08.
012.
19.
010.
9对照(CK)2325279.
110.
210.
910.
1—从表2看,高锰酸钾对软腐病的防效仍然最高,为34.
7%,但比苗期下降了18.
9个百分点,其次是生石灰,防效为24.
8%,比苗期上升了14.
1个百分点.
3.
2.
2.
3球茎膨大期魔芋软腐病发生情况及防治效果(表3)表3魔芋球茎膨大期植株发病情况调查统计表处理发病株数发病率(%)平均发病率(%)防效(%)生石灰522213208.
55.
011.
2-27.
3高锰酸钾2236278213.
510.
110.
6-20.
5敌克松1322314.
98.
211.
68.
26.
8多菌灵2222318.
58.
311.
79.
5-7.
95对照(CK)2020257.
98.
310.
28.
8—从表3看,仅敌克松还有6.
8%的防效,其余药剂已没有药效.
3.
2.
2.
4收获期魔芋软腐病球茎感病情况及防治效果(表4)表4魔芋产量及收获期球茎感病情况统计病处理小区产量产量小计(kg)平均(kg)折合亩产(kg/亩)产量位次平均发病率(%)防效(%)ⅠⅡⅢ生石灰8.
510.
19.
928.
59.
5631.
1116.
267.
1高锰酸钾3.
21.
61.
524.
38.
1540.
0330.
538.
0敌克松8.
98.
18.
525.
58.
5564.
5224.
350.
6多菌灵7.
97.
47.
823.
17.
7515.
6525.
049.
3对照(CK)8.
27.
67.
923.
77.
9526.
7449.
2—从表4看,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发病率最低为16.
2%,防效最高为67.
1%,产量也最高,单产为631.
1kg/亩;其次是敌克松,发病率为24.
3%,防效为50.
6%,单产为564.
5kg/亩;防效第三高的是多菌灵为49.
3%,产量第三高的是高锰酸钾为540kg/亩;防效最低的是高锰酸钾为38.
0%,产量最低的是多菌灵,单产为515.
6kg/亩.
4小结与讨论4.
1高锰酸钾进行土壤消毒对于苗期魔芋软腐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为53.
6%,收获期以生石灰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67.
1%,其余两种药剂效果不明显,但从总体防治效果来看,四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
4.
2该实验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药剂种类偏少,很难从中筛选出适合的药剂品种;二是种芋仅限于5-10g/粒的仔芋,对商品芋缺乏必要的试验.
结论及建议:使用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这项措施可通过进一步试验后加以推广,其他药剂有待试验筛选,但魔芋软腐病的防治还是要走综合防治的道路.
参考文献[1]何家庆.
魔芋栽培与加工技术.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2]温三明.
对富源县发展魔芋产业的思考.
2004魔芋白绢病生物学特性室内观察试验研究彭金波费甫华廖文月徐小燕程雨贵李光巨(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4)摘要:在实验室可控制条件下,对魔芋白绢病(菌核菌丝)在不同温度、不同酸碱度、不同光照强度等环境条件下的萌发、生长状况以及生物学特性表现的差异性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试验,找出了魔芋白绢病适宜与不适宜生长的外部环境条件.
其最适生长的外部环境条件为:25-29℃、无光照或弱光照、酸碱度为弱酸或弱碱条件下等;其不适宜生长的外部环境条件为:38℃及以上或10℃及以下温度、强光照、pH值1以下或10以上;-9℃左右贮藏15d以上的白绢病菌核,其萌发率大幅度降低等,为指导魔芋科研、生产上防病治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魔芋;白绢病;生物学特性;药剂防治;室内研究1材料与方法供试白绢病菌种为采自秭归县杨林桥镇白鹤洞村魔芋白绢病菌核;试验用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
各种试验因子如温度、光照、pH值等均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每个单因子试验中每个处理设五次重复,其它培养条件均相同,其中空气相对湿度为培养箱中的空气湿度,约在30%-50%之间,昼夜光照时长为12h,试验用白绢病菌核为同一批自繁菌种.
试验从接种后每隔24h观察记载一次,记载内容包括:菌核萌发日期、菌核萌发5d后菌落直径、新的白色菌开始和大量产生日期、黄色菌核开始和大量产生日期、褐色菌核开始和大量产生日期等.
2结果与分析2.
1不同光照条件下,魔芋白绢病生物学特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光照强度从0到3000Lx逐渐增强,菌核萌发5d后的菌落直径呈逐渐递减趋势,在11.
3㎝-7.
3㎝之间,表明光照强度的增强,对白绢病菌丝直线生长速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各个光照强度之间对菌落直线生长速度的抑制作用均达显著水平.
另外,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白绢病菌核从接种到形成大量新的褐色菌核的时间也呈逐步递减趋势,在30d-10d之间,其中无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但形成菌核数量最少最慢;3000Lx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但形成新的大量褐色菌核所需的时间最短,其它光照强度居二者之间.
2.
2不同温度条件下,魔芋白绢病生物学特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从表1中可看出,当温度从9℃逐渐增加到38℃时,魔芋白绢病菌核萌发5d后的菌落直径从0开始逐渐加快,在25℃-29℃之间达到最大值,然后从29℃-38℃,又逐步下降到0.
这说明,当温度从9℃逐步升高时,魔芋白绢病菌丝直线生长速度也逐步加快,并在25-29℃之间的范围内达到最快生长速度,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到38℃时,菌丝生长速度不再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相反,其生长速度随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而逐步下降,当温度达到38℃(或9℃以下)时,其菌核不萌发或萌发后菌丝也不能生长.
从18℃开始,随着温度逐渐上升到38℃,魔芋白绢病菌核从接种到形成新的大量褐色菌核所需的时间逐渐缩短,平均在7.
8d-25d以上之间不等,其中,9℃、10℃与37℃、38℃条件下,虽有菌核萌发或者菌丝略微生长,但均不能形成新的菌核;在18℃下培养的白绢病,25天后仍不能形成大量褪色菌核,便不再记载.
2.
3不同pH值条件下,魔芋白绢病生物学特性表现出较大差异从表1中可以看出,魔芋白绢病菌核在弱碱和酸性(pH值1-8)环境条件下,均能萌发和生长,除在强酸pH=1条件下生长困难外(菌核萌发5d后菌落直径仅为0.
9㎝),其余均生长良好,但在pH值10及以上环境下不能萌发和生长;在pH值为9的条件下,其菌落直线生长速度(菌落直径为6.
3㎝)比pH值9以下的均慢,且差异达显著水平.
pH值为1或10以上的条件下,白绢病菌核不能萌发或萌发后,也不能形成新的菌核;pH值在2-6之间,魔芋白绢病菌丝生长速度与从菌核萌发到产生大量褐色菌核所需的时间之间差异不显著,但pH值超过7以后,随着pH值在7-9之间的上升,魔芋白绢病菌核从萌发到形成新的大量褐色菌核所需的时间有逐步延长的趋势,其菌丝直线生长速度在pH值为8时达到最快(为11.
1cm)后,随着pH值超过8后,其生长速度呈快速下降态势.
2.
4魔芋白绢病菌核在不同低温下贮藏时间长短不一,其萌发率差异显著在0℃、5℃、8℃温度下贮藏的魔芋白绢病菌核,时间长短不一,其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平均都在85%以上;而在-9℃下贮藏的魔芋白绢病菌核,贮藏15d的萌发率为20.
0%,贮藏40天的萌发率为8.
2%,贮藏60d的萌发率为6.
2%.
由此可见,在一定范围内,-9℃条件下贮藏的魔芋白绢病菌核,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其萌发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当贮藏天数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其萌发率有逐渐趋于稳定的迹象.
3小结与讨论3.
1魔芋白绢病最适宜生长的外部环境条件为无光照或弱光照、温度25℃-29℃之间以及酸碱度为弱碱、中性或弱酸性环境条件.
3.
2魔芋白绢病不适宜生长的外部环境条件为强光照、低于10℃或高于38℃以上以及pH值小于1或大于10以上的酸碱度环境条件.
3.
3魔芋白绢病菌核在0℃以下(-9℃)低温贮藏,其萌发率比0℃以上贮藏大幅降低,这对魔芋生产实践上在冬季宜深耕冻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4本次试验没有对空气相对湿度进行研究,其对魔芋白绢病的生长影响有多大,有待下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1]吴佩珂,李明远,吴钜文.
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
农业出版社:1993,6:191[2]方仲达.
植病研究方法.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3]黄河.
湖北贝母(FritillariahupeheansisHsiao)茎腐病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生毕业论文.
1991表1不同光照、温度、pH值条件下魔芋白绢病生特学特性试验结果表试验类别培养温度(℃)光照强度(Lx)培养基pH值菌核萌发5天后菌落直径(㎝)差异显著性接种至菌核萌发所需时间(d)菌核萌发至产生大量白色菌核时间(d)菌核萌发至产生大量褐色菌核时间(d)接种至产生大量褐色菌核所需时间(d)备注5%1%光照2506.
511.
3aA2.
06.
028.
030.
0菌核形成数量较少10009.
7bB2.
05.
013.
015.
0菌核形成数量不多20008.
5cC2.
05.
010.
012.
030007.
3dD2.
05.
08.
010.
0温度920006.
50gG////菌核不萌发100.
3gG////无菌核形成182.
2fF4.
712.
5//25d后不再记载239.
7cdCD2.
04.
210.
112.
1249.
9bcBCD2.
04.
09.
711.
72510.
2abAB2.
04.
09.
511.
52610.
5abAB2.
04.
07.
39.
32710.
8aA2.
04.
07.
09.
02810.
7aA2.
04.
06.
88.
82910.
1bcABC2.
04.
06.
58.
5309.
3dD2.
03.
56.
08.
0327.
9eE2.
03.
25.
87.
8370.
2gG////无菌核形成380gG////无菌核形成pH值25200010.
9eD6.
4///无菌核形成28.
4cB2.
05.
08.
010.
039.
7bAB2.
05.
07.
09.
049.
5bB1.
84.
07.
29.
059.
1bcB1.
05.
08.
09.
069.
5bB1.
04.
08.
09.
079.
6bB1.
05.
68.
69.
6811.
1aA2.
47.
810.
813.
296.
3dC5.
89.
812.
418.
2100eD////菌核不萌发推广魔芋病害综合防治新技术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张先鹏(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科学技术局湖北五峰443400)摘要:魔芋的病害问题仍然是产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生产中防病措施应用普及率不高,增收效益不够理想.
本文结合在推广魔芋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的中遇到的一些情况,进一步指出了基地生产中应高度重视的五个主要要点.
魔芋的病害问题是各魔芋产区基地生产中普通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
近年来,湖北宜昌市农科所魔芋课题组费甫华教授等研究出了魔芋抗病丰产栽培综合配套关键技术,获得2005年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
2002年以来在五峰、秭归等魔芋主产区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防病丰产效果.
该技术仅在五峰就累计推广15万多亩,已把魔芋病害的损失有效控制在10%左右.
但在四年的推广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1、认识不高,对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信心不足芋农期望有一项很简单的措施就能将病害解决.
2、掌握不够,不按科学的方法办事如在生产中,种芋采挖后长期堆放,不及时摊晾晒种;药液浸种时间太长,有浸种24小时以上的;播种时种芋、肥料不间隔分开,肥料直接接触种芋导致烂种;播种过早造成冻种烂种;追肥时化肥用量过大,有的一次亩施尿素40kg以上;生长期滥用百草枯等除草剂;生产中后期忽视田园清洁,有发生病害后就放弃管理等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重大的沉痛教训,而农民往往还认识不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
3、基地不稳因魔芋防病措施未能很好应用,大面积单产不高,效益不十分突出.
加之近两年受蔬菜、烟叶收益的吸引,冲击了魔芋的快速发展,基地稳中有降.
2006年,五峰魔芋面积2.
8万亩,比去年下降10%.
为此,要特别注意抓好以下几点:1、高度认识魔芋从全国各地的经验来看,对魔芋病害防治的措施是一致的,普遍推行的是防病丰产综合配套技术.
而宜昌推广的这一套魔芋防病丰产综合配套技术是湖北省的重大科技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是有效防治魔芋病害的突破性措施.
要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加快推广.
2、高度重视种芋好种出好苗,好种一半收.
特别是魔芋,需种量大,种芋水分含量高,种芋的贮藏期长,加上贮藏期又处严寒霜冻季节,很容易造成烂种.
如果种芋贮藏不好,种下去的种芋本身就是病芋,难免不再染病.
只要精心抓好种芋贮藏管理,到翌年春有好种芋,就可以说有了一半的收成.
在种芋方面,具体应该抓好以下五个方面:(1)不提倡种芋田间越冬.
种芋采挖后,进行防病处理,又能人为调节贮藏温度等条件,比在田间自然贮藏条件优越;(2)架藏要注意保暖防冻;(3)晒种要小心轻放,避免损伤;(4)要推行就地留种,就近调剂,切忌远距离大调大运,不然会造成损伤烂种;(5)要用利于魔芋发展的观念选留种芋,千万不要看到价好而把种芋当商品卖掉.
3、高度重视管理认真总结生产中的各种教训,尊重科学,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种芋处理,用科学的态度抓好播种和田间管理.
4、高度重视预防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药剂防治要注意喷药时间和方法.
在时间的把握上,从7月上旬开始至9月,每间隔10d左右喷药一次,喷药后一天内遇雨重喷.
在方法上,要把药水喷在魔芋叶片的背面,让药水喷透植株后沿茎杆流至根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高度重视隔离中后期叶片发病,可用消毒的剪子剪去病叶,再喷药保护;对于中心病株,要引起高度重视,这是病害防治的最后一关.
生长中后期,一当发现病株,要及时铲除,带出田外深埋处理,原病株窝子要用石灰、硫磺、农用链霉素、百菌清等混合消毒粉进行隔离消毒.
只要认真落实综合防治的各项措施,狠抓"三早",即早发现、早防治、早隔离.
从头一年种芋采挖开始,一直到第二年收获为止.
包括种芋精选、晒种、消毒、架贮,播种前的消毒、晒种、土壤消毒、轮作换茬、施用腐熟(反堆)的农家肥、药剂防治、病株的及早清除隔离等,一环扣一环、环环抓落实.
魔芋病害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秦巴山区魔芋防病药袋开发研究1崔鸣2束仲明3吴廷新2金仁志1赵兴喜4谢利华3刘列平(1陕西省安康市植保站陕西安康725000;2陕西省岚皋县组培研究中心3陕西省岚皋县魔芋推广站4陕西岚皋县植保站陕西岚皋725400)摘要:按照农作物种子包衣思路,研究开发出魔芋病害防治药袋.
使用后可直接杀灭所接触的种芋表皮和土壤的病原菌,而且从留种、保管、搬运、播种直至生长的全过程都起到了药物防治和纸袋保护的双重作用,利于种芋安全调运和贮藏,避免种芋相互浸染,调整播种时间.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套药袋播种出苗较对照提早2-3d,出苗率提高5%以上,发病时间推迟10d以上,不同生育时期的相对防治效果为45.
94%-69.
21%.
该技术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明显,适应贫困山区生产水平,群众易于接受.
关键词:魔芋;药袋;套种芋;防病我国魔芋种植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及西南山区,传统栽培历史悠久,主要生长在房前屋后的疏林地带,种植方式为挖大留小的野生或半野生零星栽培.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魔芋应用价值的不断揭示,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魔芋栽培由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发展到好田好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
由于魔芋种植方式的改变,使魔芋生长发育的田间小气候相应发生变化,导致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逐年加重,轻者减产25%-40%,重者绝收,病害严重影响着我国魔芋生产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魔芋产业化开发.
为此,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了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发生规律、防治药剂筛选和综合防治等技术攻关,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于2004年获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
在全面开展魔芋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针对种芋带菌为大田发病主要原因之一的问题,重点从为种芋防病技术研究入手,通过反复摸索,在国内率先研究开发出一种群众易于掌握和接受的"傻瓜"型技术——魔芋病害防治药袋.
该项技术方法简单,使用方便,科学合理,效果较好.
经试验示范,有效的控制了魔芋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一、防病药袋的开发过程(一)种芋药剂浸种当前,对我国魔芋生产影响最大的就是细菌性病害软腐病和真菌性病害白绢病.
魔芋球茎含水量大于85%,表皮既薄又脆,擦破很小一块皮,就会给病菌的侵入敞开门户,而且一旦发病,蔓延速度很快.
据我们1997-1999年对安康市的7个魔芋主产县区的26个乡镇、38个村、281户、495.
8亩魔芋大田的魔芋软腐病、白绢病发生和危害程度调查,并对93户的魔芋田块进行定点、定期观察测定,魔芋软腐病病株率在5.
07%-48.
57%之间,平均24.
96%;白绢病病株率在2.
25%-21.
21%之间,平均14.
12%.
而且,基本上是发病一株,绝收一株.
多年研究结果表明,种芋和土壤带菌是导致大田生产发病的主要原因.
针对连作土壤带菌多,研究出了魔芋与其它作物轮作方式、轮作周期和进行土壤药剂处理方法.
针对种芋带菌量大,我们认真总结群众在播种前进行石灰水消毒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年份、不同海拔种芋处理后对出苗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宜的消毒药剂,研究出了在播种或贮藏前进行种芋消毒的方法,以减少种芋的带菌量,提高出苗率,降低发病率.
(二)播种前药剂浸种在播前选种和晒种的基础上,用78%科博或77%可杀得或64%杀毒矾500倍液浸种20-30min,也可用饱和生石灰水溶液浸种12h,晾干后播种.
1、贮藏前药剂喷雾.
种芋贮藏前将其晾晒8-10d,待种芋表面干燥并失水10%-15%后,用农用链霉素200万单位兑水5-7.
5kg,对摊开的种芋均匀喷雾,再晾晒干燥后贮藏.
2、种芋包衣剂研究.
在生产应用中,进行种芋药剂浸种或喷雾方法较为复杂,尤其是秦巴山区早春和秋季雨水较多,浸种或喷雾后种芋不易晾干,群众难以操作.
为此,我们按照农作物种子包衣思路,开展了魔芋种芋包衣技术研究,试图研究出一种适宜的包衣剂.
经过数次摸索,筛选出两种种芋包衣剂材料,分别具成膜性和透气性,在两种物质液体中加入适量的防治药剂,即成种芋包衣剂,在种芋贮藏或播种前进行浸种后,种芋表面形成一个"包衣"薄层,可在一定时期起到较好的杀菌作用.
但是,在种芋包衣剂应用中,工序较多,特别是成膜性材料加热溶解温度不好掌握,高温影响药效,低温药剂不容易均匀溶解,生产上不便应用.
(三)病害防治药袋研究1、我们按照包衣型"外衣"思路,根据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选择防病效果好,理化性状相对稳定的高效低毒杀菌剂,经过稀释后,加入一定的微量元素和凝固剂,制成营养药液.
2、选择透气性较好的软型纸作为包装种芋的袋子,用机械将稀释好的营养药液均匀涂抹在包装纸上,根据魔芋种芋的大小,制成3种不同规格的病害防治药袋.
也可将药物按照一定比例直接掺入纸浆中制成药纸,然后制袋,效果更好.
3、在贮藏或播种前,对种芋晾晒失水后,将种芋逐个装入药袋内,每袋只装1个球茎,然后封口,即可使用.
二、防病药袋作用(一)杀灭病菌,切断土壤病原种芋装入内外层均涂有药剂的纸袋后,受到药物的熏蒸,可直接杀灭种芋表面病菌.
套药袋播种后,外层药剂可杀灭所接触土壤的病菌,且一直起者防病保健作用.
在土壤中,受潮的纸袋紧紧贴在种芋的表皮上,与土壤残留的病菌一直处在相对隔离和不易扩散的状态中,种芋没有机会或极少有机会受到雨水飞溅、风力推动、水流浸蚀,人为影响等人为因素或自然气候因素的干扰和损害,基本上切断了与病菌的接触和传播的机会,从而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发生.
(二)药效期长魔芋从留种、保管、搬运、播种、生长的全过程,都在涂有药物的药袋中渡过.
将种芋晾晒失水后,逐个装入防病药袋中,受到药物的薰蒸,起到了表面灭菌的作用.
而且,种芋套袋后,空气中的病原菌不易侵入,在挪动、搬运和贮藏时,也不易损伤表皮.
纸袋的透气性不影响种芋在休眠期的新陈代谢作用.
种芋连袋植入土壤后,四周被土壤压紧,种芋处于保护服内,药袋继续起着防病保健作用,又不怕昆虫的叮咬和土壤的划痕,安全地渡过了萌动发芽期.
随着气温的升高,雨水的增多,种芋开始发芽长根,药袋的纸片较薄,极易被芽根穿透,不影响种芋的生根发芽和根系生长.
受潮的纸袋,像沾湿的衣服一样,紧紧贴在种芋的表皮,继续起着防护和灭菌作用.
从魔芋播种出苗直至换头期(异养完全转为自养),种芋始终在涂有药物的药袋中渡过,起到了药物防治和纸袋保护的双重作用,而且掺加的微量元素可促进生长.
(三)利于种芋安全调运和贮藏我国目前魔芋新区病害严重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为了扩大种植面积,采取较大规模调种.
在调运过程中,种芋皮薄、质脆、含水量高,极易碰伤表皮内的组织,利于病菌入侵;包装方法不当,容易造成种芋之间相互碰撞受伤,给病菌入侵创造了条件;包装材料不当,种芋呼吸受到影响,表皮和生长点受伤.
致使长距离调运经常出现播种后病害大爆发,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
而种芋套袋后,在调运中种芋之间不直接接触,相互碰撞很少,加上合理的调运包装物,就可避免或减少种芋在调运过程中受损伤的机会.
在种芋贮藏期,纸袋的透气性较好,不影响种芋正常呼吸,而且种芋之间相互隔离,利于安全贮藏.
(四)避免种芋相互浸染药剂浸种仅能对种芋进行表面消毒,能起到一次性的灭菌作用.
但在魔芋种芋贮藏中,种芋一直处在裸露状态,易受病菌的相互浸染,使其在贮藏期就发病.
若播种前药剂处理,播种后药效仅能维持一段时间,随着雨水冲刷,药效逐渐降低,易受病菌浸染种芋而发病.
套袋播种后,由于种芋是逐个装袋,即使有少数带病种芋混入其中,因为它们之间是相互隔绝的,极少有交叉感染的可能.
其"防护服"里面受药物密封消毒,外面防止了病原菌侵入,既可预防调运和贮藏期病菌相互浸染,又可预防播种后和生长期土壤中病菌对其浸染,较好地起到了防护和隔离病源作用.
(五)调整播期应用防病药袋技术,可根据药袋对种芋药效期长的特点,在海拔相对较低区域,种芋在露地即可越冬,故可将播期从春季调整到冬前,以减少种芋药剂处理、贮藏用工等费用.
其方法为在魔芋收挖后,选择大小适宜,无病斑和无伤口的健芋作种,将种芋晾晒至失水20%左右,根据种芋大小逐个装入不同型号的防病药袋内.
然后,拧住袋口,按规格播种,起垄覆土厚度一定要大于春季播种,以防冻害.
三、防病药袋应用效果(一)出苗率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在陕西、湖北、重庆及四川等省魔芋产区的部分县开展了魔芋防病药袋大田试验和示范应用.
从结果看,应用魔芋防病药袋技术的大田,出苗较未套袋提早2-3d,平均出苗率达98.
76%,较对照高出5%以上.
而且,出苗时间较为一致,植株生长整齐.
(二)防治效果2004年我们开展了套药袋与未套袋和套药袋不同播期试验,在套药袋栽培较未套药袋处理同为3月15日播种,在整个生育期未进行药剂防治的情况下,对照6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10日病株率3.
66%;套药袋栽培6月中旬开始发病,6月20日病株率2.
44%,发病时间较对照推迟10d,相对防治效果为60%;7月30日套药袋处理的病株率12.
20%,相对防治效果65.
51%;8月10日的相对防治效果为45.
94%.
而且,套药袋处理的大田魔芋长势良好,茎杆粗壮植株色泽好.
近年来开展魔芋套药袋栽培技术示范1万余亩,据对岚皋县6乡镇13村60户连续定点防治效果调查,套药袋栽培病株率0-10.
31%,平均为3.
55%;对照病株率3.
5%-20%,平均为9.
41%,套药袋栽培的相对防治效果为62.
27%.
使用防病药袋后,亩减少防治费用10元,亩增加产值201元,亩增收节支211元.
魔芋白绢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孟祥生李京群郭海燕(湖北省鹤峰县魔芋研究所湖北鹤峰445800)魔芋白绢病是影响魔芋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
人工栽培魔芋,产量高,效益好,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途径.
但近年来,魔芋白绢病发生严重,损失极大,已成为魔芋高产的主要障碍之一.
从各地实践看,防治魔芋白绢病,仅靠药剂防治效果很差,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病害症状识别与发病条件魔芋白绢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病菌可在土壤及块茎上越冬.
一般在离地面3cm处的叶柄基部首先表现出病害症状.
病斑初呈水渍状暗褐色小斑,3-5d即可长出放射状的白色绢丝状菌丝,7-10d菌丝继续向上下左右扩展,新部位前缘呈半透明的水渍状,老部位的组织逐渐软腐下凹,引起倒苗死亡.
倒苗后菌丝继续蔓延,向下延伸到土壤表层,后期在病部及其附近土壤表面长出许多茶褐色如油菜籽状菌核.
魔芋白绢病发生流行条件主要受4个因素影响:①平均气温25-28℃病害易于流行,高温、高湿发病特别严重.
②土壤湿度过大,尤其是雨后天晴时有利于白绢病病害暴发流行.
③微酸性及中性土壤利于白绢病的发生,pH值低于3.
0或高于8.
0不易发病.
④连作地块发病非常重,新地或轮作地块发病较轻.
轮作3年以上,发病最轻.
2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2.
1栽培防病即通过栽培措施来防治病害.
主要抓好六点:一是选好土壤.
宜选择土质疏松、湿润但排水良好,盛夏中午气温在35℃以下,生长期中不遭受大风袭击,在海拔900m以上的山间沙质壤土田块里种植.
如排水不良、低洼、粘重、日照过长、强度过高的土壤均不能种植.
二是坚持轮作.
一般与禾本科作物3-4年轮换1次.
三是深耕炕土.
白绢病菌核和菌丝主要在土壤表层,深翻土壤,将带菌表土翻到15cm以下,使病菌在缺氧条件下生长受到抑制,以减轻病害.
四是科学栽芋.
不宜过深,以种芋顶端距土表5cm左右为宜.
栽种时,种芋略倾斜,芽眼侧放,避免渍水造成病害烂芽.
五是合理施肥.
以腐熟有机肥为主,肥料不与种芋和植株直接接触.
追肥适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切不可多施氮肥,以免植株徒长,柔嫩多水,发病严重.
六是加强培管.
出苗时及时遮荫.
盛夏来临,应适量追加覆盖物.
高温天气,可在叶片上喷撒1次清水,以增湿降温,减轻病害.
魔芋园田要开好沟,防止渍水,避免地下块茎渍水感病腐烂.
中耕除草时不要伤根伤苗,以减少病菌入侵伤口.
2.
2消毒防病魔芋下种前,必须严格进行种芋和土壤消毒.
种芋消毒时,先将种芋翻晒1-2d,再用1000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兑水20kg浸种1h.
在播种前,再用硫磺、石灰、草木灰混合粉拌种一次,以进一步杀死种芋表面的病菌.
土壤消毒应选晴天结合整地进行,一般每亩撒施50-75kg生石灰.
2.
3治虫防病魔芋害虫既可危害植株造成大量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又可直接带菌传染.
因此,及时治虫对减轻病害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害虫主要有天蛾和夜蛾类的幼虫,可采用2.
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或2.
5%的功夫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
2.
4拔除病株病株、病叶应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销毁.
再用生石灰对病株周围的土壤进行消毒,以防病菌蔓延.
并对病株周围的健株用1000倍冠菌清药液泼蔸或喷洒,或用农用链霉素等药剂对健株喷雾保护.
发病芋田在魔芋收挖完毕后,将病株残体集中堆沤或烧毁.
2.
5药剂防病在发病初期可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一般采用25%粉锈宁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或50%代森铵800倍液;或0.
5%硫酸铜液等防治魔芋白绢病.
一般每隔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
同时对发病芋田撒施生石灰,对防治魔芋白绢病有较好的效果.
2.
6收挖贮藏防病适时收挖,安全贮藏对减轻来年病害有重要作用.
重点抓好四点:一是掌握收挖技术.
坚持适时收挖,一般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宜.
应注意采挖技术,避免机械损伤.
轻挖、轻放、轻搬、轻运.
二是选好种芋.
凡是0.
5kg以上大魔芋(魔芋顶芽凹陷很大)、带病带伤魔芋均不宜做种芋.
宜选择单个重0.
15-0.
25kg之间,形状整齐、凹陷很小、表面光滑、无腐烂症状的魔芋作种.
三是搞好贮藏.
四是加强贮藏期管理,要经常检查,发现病害烂种应及时剔除,并在病害烂种部分及周围撒草木灰、硫磺粉和石灰混合粉,以防止病害扩展,确保种芋安全贮藏.
魔芋软腐病发生与防治方法孟祥生郭海燕王章伟(湖北省鹤峰县魔芋研究所湖北鹤峰445800)魔芋软腐病是影响魔芋生产最重要的病害之一.
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重庆、安徽、云南、江西等省均有发生.
在国外,以日本发病最为普遍而严重.
魔芋规模化种植,产量高、效益好,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魔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软腐病大面积发生,在有些地方给芋农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该病害可危害小叶、叶柄、块茎等魔芋的各个部位,在种植田间魔芋一旦发病,病势发展非常快,一般在短期内造成魔芋成片倒伏死亡,甚至全田毁灭,导致产量严重损失,软腐病已构成魔芋高产的主要障碍,除此之外,软腐病还引起魔芋块茎在贮藏期的腐烂.
1发病症状魔芋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从伤口或气孔侵入寄主各个部位,并导致组织腐烂解体,甚至整株死亡.
球茎感病后,表现出现水浸状暗袍色条斑向内扩展,腐烂,散发恶臭.
病害沿呆柄导管向顶部发展,叶顶中心内部变空,外表与健株差异不大,最后叶柄顶部溢出灰色粘液,病菌靠虫害或接触或风雨、灌溉等途径进行传播,植株基部染病,呈软腐倒状,早期叶片尚绿色,后逐渐变黄袍色并干枯.
2发病规律软腐病发病的适温度是10-40℃,最适宜温度是22-35℃,特别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最易流行,10℃以下、40℃以上不发病.
染病种芋与带菌土壤是病害初侵染来源之一.
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球茎以及杂草根际存活越冬,连作年限过长,病害危害严重.
其寄主种类很多,十字花科、茄科等多种作物都可被害,通过试验发现,该病菌能危害大约13科21种植物.
因此前茬为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茄子、番茄、烟草、辣椒等作物轮作发病较轻,排水不及时、低洼粘重土、土壤过酸的地块发病非常重,土质疏松、背风阴凉中性壤白、沙壤土块,发病较轻.
中耕或除草、施肥碰伤,植株或叶片的发病重,虫害重,氮肥过多,病害较重.
应增施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少魔芋植株发病.
3防治方法防治魔芋软腐病应以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害虫,同时结合药剂防治,才能有效的防治魔芋的软腐病.
3.
1农业防治3.
1.
1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水好、中性土壤,夏季中午气温不高过35℃,海拔900m以上的沙壤土种植.
3.
1.
2与非寄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
3.
1.
3魔芋种植球茎不宜过深,种芋顶端距土表5cm左右为宜,种芋略倾斜,芽眼侧放,避免魔芋芽窝渍水造成烂芽,覆盖细土,施足基肥,最后覆土作垄.
3.
1.
4施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一般亩施2500kg,氮肥不能过量,亩施氮肥不能超过25千克,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3.
1.
5加强田间管理.
魔芋出苗后及时覆盖青草或干草,其好处是:防止杂草滋生、保水、保肥、保温等.
田间同时应注意排水,中耕除草不要碰伤球茎,减少伤口,高温季节时,每日最高温前,叶面喷雾1次清水,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3.
2药剂防治3.
2.
1种芋消毒.
选无病健芋种前晒种1-2d,并用1000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兑水20kg浸种1小时,晾干后再播种.
播种前在种植田间撒施生石灰50-75kg,对土壤进行杀菌消毒.
3.
2.
2治虫防病.
采用人工捕杀或用2.
5%的天王星乳油1500-2000倍液或2.
5%功夫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天蛾和夜蛾科的幼虫,可减少植株或叶片的伤口,减轻软腐病的发病.
3.
2.
3对已发病的植株应及时拔除并带出芋田外进行销毁或深埋.
在病株周围撒施生石灰进行杀菌消毒,病株周围健株用1000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兑水30kg灌穴2次,每株每次用0.
5L药液,也可用1000倍冠菌清液灌穴1次.
3.
2.
4发病前或发病初可选用1000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兑水30kg喷洒植株叶柄基部.
我们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并发现1000万单位的农用硫酸链霉素兑水20kg浸种1小h,防效可达86.
5%;1000万单位的农用硫酸链霉素喷雾兑水30kg喷雾三次以上,防效可达79.
9%.
具体方法:1000万单位农用硫酸链霉素兑水20kg于播种当天浸种,药液淹滑种芋,并用手翻动两次,30min后取出摊晒半天再下种.
魔芋灵+农用链霉素喷雾魔芋植株、叶片或灌穴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特别在病害初发期使用能明显控制病情发展,以每隔10-15d喷施一次为宜,连续喷施三次以上,效果十分明显.
4适时收挖一般从10月下旬至11月初收挖为宜,收挖时应注意轻挖、轻放、轻运,避免机械损伤.
5安全贮藏安全贮藏可减轻第二年病害.
要选单重0.
15-0.
25kg左右的种芋,形状整齐,表面光滑无病的健芋作种芋.
魔芋适宜的贮藏温度为8-10℃,相对湿度为70-80%,要经常调节好室内温度、湿度和通气状况.
5.
1准备好干细土,在收挖魔芋前20-30d用筛筛干细土备用,细土的多少根据种芋多少来定.
5.
2种芋摆放,首先开1.
3m的厢,整平厢面,撒细干土一层摆放魔芋种芋一层,再覆干细土一层再放第二层种芋又覆盖一层干细土,可连续摆放3-5层种芋.
每放一层种芋、覆盖一层细干土.
5.
3覆膜保温.
种芋摆放覆盖完干细土后,及时覆盖薄膜进行保温贮藏.
同时搞好厢沟的清理,防渍水冻坏种芋,如海拔过高还可在地膜上覆盖一层干草,增温放冻.
湖北省魔芋种植规程1涂德文1冉超2田大声2谭永平2黄芬(1湖北省咸丰县魔芋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湖北省咸丰县质量协会湖北咸丰44560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魔芋生产的环境条件、种芋生产、魔芋大田生产、主要病害防治、采收和种芋贮藏的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境内的魔芋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魔芋AmorphophallusrivieriDurieu天南星科,魔芋属,草本植物.
3.
2茎stem块茎:地下块茎为椭圆、圆球或偏球状,顶部中央凹陷.
根状茎:俗称芋鞭.
3.
4原原种superseedcorm具有本品种固有特征的球茎及根状茎.
3.
5原种basicseedcorm原原种扩繁的球茎及根状茎.
3.
7良种eliteseedcorm原种扩繁的球茎及根状茎.
4魔芋的环境条件4.
1地域条件热带、亚热带山区、丘陵地带.
缓坡地.
4.
2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
年均温14℃-20℃,7-8月平均温度17.
5℃-25℃最高温度20℃-30℃.
年平均降水量800mm-18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6%-95%.
无霜期240d以上.
散射光及弱光照射,地形及植被阻挡直射日光量2/3-1/2.
4.
3土壤条件土层深厚、肥沃、疏松.
有机质含量3.
5%以上,pH6-7.
8.
土壤质量符合GB15168规定.
4.
4地表水质量符合GB/T3838规定.
4.
5空气质量符合GB3095的规定.
5种芋生产5.
1种芋的选择和处理5.
1.
1种芋的分类种芋的分类:块茎、小球茎、芋鞭5.
1.
2种芋的选择应选用芋龄较小(1-2龄)、膨大率高、表面光滑、无皱裂、无疤痕、无伤烂、无霉变的小球茎或芋鞭作种繁用种.
5.
1.
3种芋的处理将种芋平辅地上,让太阳晒2d-3d,使种皮及切口木栓化;或将种芋置农用链霉素600-700倍液中浸泡3h-4h,晒干后播种.
魔芋的繁殖方法:根状茎繁殖、小球茎繁殖.
5.
2魔芋的繁殖方法5.
2.
1根状茎繁殖选无病疤、风干的成熟芋鞭,切成3cm-10cm,每段保留1-2个芽,用药剂消毒,稍干后,撒上少量生石灰粉或草木灰晒1d-2d;春播播期,800m-1100m区域在清明前后播,1100m以上区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低山河谷区域播期活动余地较大,也可冬播;按株距10cm-16cm,行距20cm-30cm播种,每宽165cm起沟套一行玉米,单作宽65cm-165cm起操作行或排水沟.
亩用种量150kg左右.
5.
2.
2小球茎繁殖选一年生健康小球茎经消毒、晾晒备播,春播播期,800m-1100m区域在清明前后播,1100m以上区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低山河谷区域播期活动余地较大,也可冬播;播种时,按行距20cm-26cm起4-5行,按株距13cm-20cm播种,亩播种量200kg-300kg.
6魔芋大田生产6.
1整地深翻土壤、清除石块和杂草宿根等,施入农家肥;开沟.
6.
2栽培方式中低海拔地区与稀疏或未成林的果园、玉米、高梁、蓖麻间(套)作.
高海拔地区采用催芽、地膜全程覆盖栽培.
太阳直射光较弱地域可单作.
6.
3选种及种芋处理以单个质量200g-450g、芋龄1-2龄、膨大率高的健康的块茎作种.
对种芋消毒、晒种,并按大小分级准备播种.
6.
4播种6.
4.
1播种期冬播适用于冬季霜冻轻、冰雪小的地区,方法是秋末将魔芋挖收后立即播种,使其在地里越冬;春播气温稳定通过10℃后选择晴好天气播种.
6.
4.
2播种规格取种芋直径4倍距离为株距,6倍距离行距,与间(套)作物配套种植.
6.
4.
3播种的方法和程序顺坡向开沟起垄,酸性土壤可亩用25kg左右生石灰消毒;播种时倾斜放种,芽口向东.
6.
4.
4施足底肥基肥占施肥量80%-90%,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化学肥料,足氮、重钾、补磷.
亩用腐熟农家肥2500kg以上,施三元复合肥(N、P、K比例13∶12∶20)40kg-50kg.
化学肥料不能直接与种芋接触.
施肥应符合NY/T394的规定.
6.
4.
5覆土以种芋上部外土层3cm-5cm厚度为宜.
6.
4.
6盖草在垄面覆盖一层3cm-5cm厚的禾杆或者干茅草等杂草.
6.
5田间管理6.
5.
1除草魔芋幼芽出土50%时,首次除草.
6.
5.
2追肥及培土第一次当幼芽出土80%时,亩用稀粪水1500kg-2500kg(可酌情加尿素4kg-5kg)、增施5kg-7.
5kg硫酸钾拌草木灰100kg-200kg撒施,并培土壅蔸.
第二次追肥应在6月底7月初,每亩用氮、磷、钾13∶12∶20三元素复合肥15kg-25kg拌草木灰100kg-200kg撒施,同时结合培土壅蔸.
第三次在8月底9月初亩用稀粪水1000kg-1500kg追施,结合清沟再培土.
7主要病害防治7.
1软腐病农业防治方法:采作优良品种,增施腐熟有机肥料,减少对植株机械创伤,实行轮作换茬;化学防治方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抗生素或杀菌类药剂喷洒叶柄基部周围或灌根.
7.
2白绢病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方法:避免连作,深翻土壤,施腐熟有机肥,增施硝酸钙、硫酸铵,清除病残体;化学防治方法:药剂浸种,发病初用药剂喷施叶柄基部及近地表土,7-10d喷一次,连续2-3次.
8采收和种芋贮藏8.
1采收植株自然倒伏10d左右选晴天采收.
8.
2种芋贮藏8.
2.
1露地贮藏12月上、中旬的晴好天气野外制作土床,种芋经分级、消毒后摆放,覆土覆膜,四周开好排水沟,膜内温度控制在5℃-20℃.
8.
2.
2室内贮藏球茎自然风干或晒失水15%-20%后进行室内贮藏:室内铺上1.
35m宽、5cm厚干细土床,种子经分级、消毒后摆放,细土覆盖,贮存温度应控制在5℃-20℃.
贮存温度控制在5℃-20℃.
相对湿度为60%,贮存室通风换气.
8.
2.
3宿地贮藏900m以下的低海拔地区种芋可以当年不挖收,11月上、中旬植株枯萎后进行清沟、垄面培土后覆盖10cm-15cm稻草或玉米秆保温.
(本规程于2005年2月6日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并于2005年3月1日实施.
标准号DB42/T307-2005)富源县有机魔芋生产技术规程田友高肖支富钱兴华高祥伍(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农业局云南曲靖655500)摘要:为保证我县申请的有机魔芋完全按照《有机产品》GB/T19630.
1-19630.
4的要求操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充分确保产品优质、安全,达到有机食品质量标准,本文参照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特制订有机魔芋种植技术规程.
关键词:有机食品;魔芋;生产技术富源县申请的10000亩有机魔芋基地位于竹园镇松林村委会鲁都牧场,属1991年建成的人工草场,牧场以养殖山羊为主,2004年富源县委、政府为做大做强魔芋产业,培育魔芋品牌,决定在牧场内采用机耕开垦部分草场发展有机魔芋种植,2005年开垦种植魔芋1000亩,并申请了日本"AFAS"认证,证书号为:"AFASSEQ-BA-050803",同时决定申请10000亩有机魔芋国内认证,进行进一步开发,2005年基地生产的鲜魔芋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检测合格,相关申报材料报送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经专家审核合格,将颁发有机食品证书,同时颁发AA级绿色食品证书.
1地块选择魔芋属喜阴性作物,一方面具有耐水、耐肥的特性,另一方面又怕旱涝、忌肥害.
因此地块选择要从地势,荫蔽条件,排水条件和土壤性质等方面综合考虑.
产地远离交通要道和乡村,植被茂盛,土壤疏松富含腐殖质,有较高的土壤肥力,周围无金属或非金属矿山,且土壤未受污染,无农药残留污染.
产地周围空气清新无大气污染源,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
2品种选择魔芋种球为本地品种—富源花魔芋,主要来源于我县富村、老厂、竹园等地,属非转基因种子.
3整地及施肥3.
1整地基地于2004年底采用机耕开垦建成,过去全部为牧草地,不需要转换,经深翻土(深度30-40cm)越冬后,土壤充分熟化,冻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翌年春季翻耕,耙平耙细.
同时为防止魔芋软腐病,亩撒50kg生石灰粉,清除田间杂草后作畦,畦宽1.
5-2.
0m,畦长可随地而定,畦间沟宽25cm,深30cm,作畦后开出种植沟或种植穴,准备播种.
3.
2施肥结合翻耕施基肥,每亩用2000kg腐熟农家肥(农家肥主要由青草+松叶+玉米桔杆+小麦桔杆+羊、猪、牛粪便+水堆沤3个月而成)、2000kg腐殖土(腐殖土为牧场周围茂密的灌木林下收集)、100kg桐枯(桐枯主要从贵州省兴义市购买)混合均匀后70%作基肥,30%作种肥,整个生产过程均不施用任何化学肥料[1、2].
4种芋选择精选种球,选择无病斑、无损伤、芽子壮的魔芋做为种芋,且要求球茎纵横径基本相等(淘汰扁圆形者),芽莴小而浅,肩宽,球茎充实,顶芽粗壮鲜红色,表面光滑,无病无伤,重量在150g/个以上,按大小基本一致进行分类、分龄、分地块种植.
播前利用太阳光照射1-2d进行消毒,禁止使用化学药剂处理[1、2].
5播种5.
1催芽播种前15-20d(约3月中旬),将种芋用温床、冷床、薄膜覆盖等方式,保持15℃-25℃,种芋埋于疏松土壤中保持湿度,待芽长出约1cm即可播种.
5.
2播种时间最佳播种时间以气温稳定在14℃以上为宜,一般在清明节令(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播种.
5.
3播种量根据种球大小决定播种量,种芋愈小,用种量愈少,膨大系数愈高;种芋愈大,用种量愈大,膨大系数愈低.
一般每公顷播种量约7000kg-10000kg,5.
4播种根据魔芋种球直径大小确定株行距,一般行距是魔芋直径的6倍,株距是魔芋直径的4倍.
种球150g/个直径约5cm,株行距为20cm*30cm,每亩播种密度11000株,种球越大,播种密度越小.
下种深度10-20cm,开出种植沟或种植穴,下种时芽眼向上,整个球茎朝一个方向倾斜45°,以免芋窝内积水,造成烂芽发病,种芋放置好后种肥盖塘后再覆土10cm.
5.
5覆盖魔芋播种后,及时覆盖3-4cm厚稻草或麦秸,起冬季防寒保暧、夏季防晒降温、防止土壤板结等作用,同时还可保肥、保墒、抑制杂草[1、2].
6中耕管理6.
1除草魔芋的根群多平行分布于土壤耕作层,中耕锄草易伤根,导致发病.
魔芋生长期间宜选择雨后天晴露水干后人工拔出杂草,并应尽量避免造成植株机械损伤.
魔芋展叶后,也只能用手拔除杂草,但也应防止伤根伤叶.
6.
2培土魔芋展叶时正值"换头"之际,由于球茎体积变小,窝内空虚,一有风吹草动,极易损伤须根,造成病菌侵入机会,因此要及时培土.
培土时间以6月中下旬为宜,培土高度根据种芋大小而定,种芋小的培土10cm,种芋大的培土15cm.
6.
3厢面覆盖厢面覆草是对魔芋防病丰产极有效的特殊管理措施.
用准备的无霉烂的干燥稻草或麦草或山间野干草覆盖,厚度5cm-10cm,也可用黑色地膜覆盖增温,还能保蓄土壤水分,防止暴雨冲刷.
6.
4灌溉与排水因基地地处山上,灌溉水主要是依靠自然降水,水质不会受到污染.
雨季及时疏通背沟、厢沟,使之排水通畅,防止土壤渍害和涝害.
6.
5病虫草害防治病害发生是魔芋减产的最主要原因,魔芋栽培应以防病丰产为中心,采取系列措施,才能达到丰产.
预防魔芋病害发生,除选择适宜地块,精选种芋球,搞好土壤及种芋消毒,而且在魔芋生长期间,遇阴雨天气应及时疏通排水沟防止田间渍害,为魔芋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魔芋主要病害为软腐病,防治上不得使用任何化学农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除在整地时亩撒施50-80kg生石灰,土面覆草外,发现病株及时清除,病穴用生石灰0.
3kg/穴消毒处理,同时保持田园清洁,排水流畅,避免机械损伤和虫害发生.
杂草主要是双浆草,在6月-8月视情况人工除草2-3次[1、2].
7轮作制度基地2005年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要求种植了魔芋,为尽可能地降低魔芋病虫害(主要是魔芋软腐病)的发生和培肥地力,特制定如下轮作制度[2]:魔芋//玉米→绿肥———魔芋→绿肥———魔芋/荞麦→绿肥(2005年)2006年)2007年)绿肥←玉米——绿肥←魔芋/荞麦——绿肥←魔芋//玉米(2010年)2009年)2008年)(绿肥主要是光叶紫花苕)8对来自水源及周边污染源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我市魔芋产地远离交通要道和乡村,周围无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无农药残留污染,也没有大气污染源,空气清新,产地植被较好,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
灌溉水主要依靠自然降水,不存在任何污染,预防工作重点是保护基地周围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同时防止进入人员乱扔垃圾,生活垃圾统一集中定点收集、堆放,用车拉出基地处理[2].
9发生异常问题时的处理方法魔芋生产中遭遇冰雹、水灾等自然灾害,基地人员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力求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同时将相关情况报告给有关部门[2].
10挖收10.
1挖收时间魔芋叶部自然倒伏时间,一般在11月底-12月底,在倒苗后10d,叶柄离层老化、球茎充分成熟后进行.
10.
2挖收方法选择晴好天气进行人工挖收,挖收时应注意尽量避免造成机械损伤,减少破损.
10.
3收后处理刚挖收的球茎含水量高,皮嫩肉脆,极易外伤内裂,导致软腐病菌侵入,引起腐烂,必须在田间晾晒半天后,除净泥土,转移到能遮雨通风的地方,在15℃-20℃温度下继续风干15d-20d.
球茎愈大,所需风干时间愈长,根状茎只须5d-10d即可.
风干的标准以失水约15%,表皮初步木栓化,伤口基本愈合为宜,此时内部脆性减低,利于贮藏.
收挖后将健康球茎、根状茎与带病、带伤芋分开,同时进行分级,小球茎、根状茎留作第二年的种芋进行贮藏,大球茎作商品销售[1、2].
11产品批号我县有机魔芋产品批号的形成包括产品名称(MY)、收获日期(年、月、日)、生产产地(H、L、D、Y)、地块(H1、H2、H3等),如MY20051215H1(表示2005年12月15日从黑龙潭片区第一号地块收获的魔芋产品),其中MY为魔芋的拼音缩写,H表示黑龙潭片区、L表示鲁都海子、D表示大梁水井、Y表示杨家坟[2].
12产品检测结果基地2005年生产的鲜魔芋产品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检测,依据NY/T745-2003判定合格[3](详情见下表).
富源县有机魔芋产品检测检验结果表No:2005-LR-0098产品名称:鲜魔芋型号规格商标受检单位云南省农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检验类别有机食品申报检验生产单位云南省农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样品等级、状态鲜品、块状抽样地点富源县竹园镇鲁都牧场到样日期2005-10-12样品数量3kg抽样费稳道、卢白娥抽样基数10000亩原编号或生产日期2005-09-29检验依据NY/T745-2003检验项目卫生指标所用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实验环境条件符合要求检验结论参照绿色食品根菜类蔬菜标准(NY/T745-2003)要求判定合格.
签发日期:2005年11月20日备注:抽样单位:曲靖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富源县有机魔芋产品检测检验结果表No:2005-LR-0098检验结果项目名称检测方法标准要求实测数据单项判定砷(以As计),mg/kgGB/T5009.
11≤0.
20.
02合格汞(以Hg计),mg/kgGB/T5009.
17≤0.
010.
01合格铅(以Pb计),mg/kgGB/T5009.
12≤0.
10.
10合格镉(以Cd计),mg/kgGB/T5009.
15≤0.
050.
01合格氟(以F计),mg/kgGB/T5009.
1835℃持续高温时间短,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适宜魔芋生长,魔芋病害发生较轻,应确定为魔芋主要种植区,是魔芋发展的主要地区.
海拔550-700m的川道地区为魔芋次适生区,本区特点:年平均气温13.
9-14.
5℃,植被差,>35℃高温持续时间较长,极易发生高温干旱,不利于魔芋生长,魔芋病害发生较重.
但本区群众经济、文化基础较好,种植魔芋积极性高,有多年种植的习惯和一定的种植面积.
通过深入调查后发现:川道地区低海拔地带种植魔芋失败的根本原因是6-7月高温干旱时,群众对魔芋种植田进行灌溉,从而导致高温高湿,引发大规模病害发生,造成毁灭性损失而失败.
针对上述不利因素,我们研究了三种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其一,实行间作套种结合覆草栽培,杨树林套种魔芋3*3m杨树林间套种两行魔芋,效果很好(三年龄杨树林);其二,玉米魔芋实行间作套种结合覆草栽培采用1.
2m带型,两行玉米之间套种2行魔芋;其三,村庄附近房前屋后树旁零星种植.
有条件的可采用人工喷灌、滴灌加盖遮阳网等措施,能有效缓解旱情降低环境温度,促进魔芋正常生长.
在魔芋产业建设中,积极推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走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路子.
在大力培育魔芋特色产业时,提倡小面积、大规模、培育专业户、发展专业村,把推进魔芋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推进魔芋生产集约化、专业化、区域化和规模化种植,规范化栽培.
二、建立种芋繁殖基地,解决种芋不足的问题在大力发展魔芋产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种芋的不足.
因此,在抓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应优先发展种芋基地,在种芋基地规划上,高海拔地区气温低、病害轻,可为生产提供带菌量少的优质种芋.
在发展种芋繁殖基地的同时还应积极推行,种芋田和商品芋田分离制度,并按1∶2.
5-3的比例进行配置.
建立种芋基地,解决种芋不足的有效途径:(一)充分利用本地现有种芋资源彻底杜绝"挖大留小"的不良习惯对本地种植的魔芋,在秋季或春季采挖时要挖光、捡净,充分利用本地种芋资源:严格按照"种稀点,管好点"栽种,具体密度:10g以上按1-1.
2万株/亩;10g以下的1.
2-3万株/亩;小于50g按8000-10000株/亩、50-100g按4000-5000株/亩,100g-150g按3600-4000株/亩;150-250g按2500-3000株/亩;250-500g按2000-2500株/亩.
(二)切块繁殖切块繁殖可有效提高繁殖系数,成倍地降低生产成本,既经济又实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切块方法:选择500g左右球茎作为切块繁殖材料.
切块时间:在3月中下旬为宜.
选择晴天中午进行,先将种球茎和切块刀具用0.
05%高锰酸钾药液消毒,晾干水分后进行切块.
切块时以顶芽为中心,纵向等分切下,破坏顶芽,让每一切块上的侧芽萌发生长,每个切块80-200g为宜.
切块时不能沾水,以免葡甘聚糖包裹大量病菌引起切块腐烂.
切后立即将切块在太阳下暴晒2-3d,使切口干固后再在室内放置3-5d,使伤口进一步愈合.
切口形成良好的保护层后进行切块药剂浸种消毒,晾干药液后直播或催芽处理.
直播推迟出苗10-15d.
通过催芽,可使大田出苗整齐一致.
催芽方法:将处理好的切块放入河砂中,保持自然湿度,注意不能浇水,以免引起切块腐烂,盖上小塑料拱棚升温催芽,催芽温度20-25℃,不超过28℃,15-20d后,切块长出蚕豆大小侧芽即可播种.
(三)外地引种外地引种中必须注意几个关键环节:①引种要引50g以下小种芋,最好以根状茎为主,避免引进大种芋,以免调运碰伤引发病害.
②装运过程中使用塑料周转箱或竹筐,避免袋装,以减少"碰伤"染病烂种.
③狠抓晒种关:因调入种芋多少都存在"碰伤"烂种等现象,因此播种前都要晒种2-3d并结合药剂消毒播种,可明显提高出苗率,降低发病率.
④严格进行种芋消毒,由于外调种带菌较多,播种前要严格进行种芋消毒: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500倍或0.
05%高锰酸钾药液消毒10-15min晾干后播种.
⑤对已"碰伤"的种芋要削去病疤,削时要削狠,削好后曝晒2-3d,再放2-3d愈合伤口后药剂消毒,单独播种.
三、选好地块,精细整地选择地块,按照魔芋喜温暖,怕高温;喜阴凉,怕强光;喜潮湿,怕水渍;喜磷钾,怕多氮;喜砂壤,怕黄泥等五喜五怕的特点,选择土壤疏松,肥沃,背阴、凉爽,不积水的微酸性土壤栽种魔芋.
精细整地:对计划种植魔芋的地块,要在前一年冬季前深耕翻坑,熟化土壤,杀灭越冬病源菌.
开春后要多次翻耕,耙磨,整细土壤,开厢理沟,为魔芋播种做好准备.
四、实行轮作倒茬,推行间作套种魔芋不宜连作,一般连作地块病害较重.
针对魔芋连作后土壤病残积累,菌源量大,发病重的特点,应将魔芋与禾谷类作物进行轮作,轮作周期为3年.
在魔芋生产中积极推行间作套种技术,魔芋间作套种后,高秆作物,林木可为魔芋遮挡一部分阳光,给魔芋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套种不但不影响产量,还能减轻病害,促进生长,提高魔芋产量.
目前常用的套种方式:1、玉米魔芋套种:低海拔地900m以下地区采用1.
2-1.
5m带型,2-4行魔芋套种1行玉米;海拔900m以上地区采用:1.
5-2带型;3-4行魔芋套种1行玉米.
2、杨树、魔芋套:3m带型,2-4行魔芋1行杨树行距3m(3年以上树龄).
适宜于500-700m低海拔地带.
3、茶树(3年以下茶园):两行茶树间套种1-2行魔芋.
五、做好土壤处理在春季整地的同时,对魔芋连作地要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以尽量减少土壤的初浸染病源菌来源,预防病原菌传染给新植株.
一般每亩用生石灰50-100kg均匀撒施,并将其均匀翻耕于土壤中,施用七天后再进行播种.
六、播种时间、种芋处理和播种方法(一)播种时间根据生产实践,800m以下地区应在3月20-4月10号完成播种,800m以上地区应在3月底-4月20号完成播种,播种过早易发生春季低温"烂种",播种过迟,影响出苗.
(二)播前晒种和药剂处理在下种前一周选择晴好天气,将种芋排放在阳光下晒种3-5d,可明显提高出苗率,降低病株率.
播种时还要对种芋进行药剂浸种处理,选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600-700倍溶液,50%甲基托布津可混性粉剂500倍,60%杀毒矾可混性粉剂600-800倍溶液,任选一种,浸种20-30min.
(三)播种密度播种时应对种芋进行大小分级,分区种植.
种植密度:行距以种芋直径6倍为行距;株距以种芋直径4倍为株距.
一般种芋在50g以下的,行距25cm,亩栽5500-7500株;种芋在50-100g,行距45cm、株距30cm,亩栽4500-5000株,种芋在100-200g,行距55cm,株距35cm;亩株2800-3800株;种芋在200-400g以上,行距55-60cm,株距40-45cm,亩栽1600-2800株(四)播种方法对土层疏松,坡度大利水的地块,可采用双行畦栽,每畦栽种2行.
其优点可防旱保墒,但必须要开好排水沟.
对缓坡地、平地则可推行,深沟高畦垄式栽培.
每垄一行.
摆种方法:为防止春季"换头"前芽窝积水烂种,种芋应倾斜摆放.
播种后覆土深度15-20cm为宜,覆土太浅,不利于抗旱保墒,影响出苗.
(五)严格实行粪种隔离底肥采用开沟穴施,施于两种芋之间,实行粪种隔离,可有效避免因肥料腐蚀造成的"烂种死苗"发生.
追肥时也应追施于两魔芋植株之间,不得靠近魔芋植株,避免追肥"烧苗"现象发生.
(六)畦面覆盖栽培魔芋栽种后,在畦面覆盖3-5cm秸秆、青草等物,具有保墒防旱灭草作用,还可以防止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避免芋外露,保护土壤环境,培肥地力,在魔芋生产中应积极推行畦面盖草栽培.
七、以农家肥为主,增施钾肥,减少氮肥、化肥魔芋生长要求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代肥为辅,生长后期以施用钾肥为主.
底肥:腐熟农家肥或堆肥、苗用量2000-3000kg,硫酸钾15-20kg.
施肥方法上提倡在垄中央开沟,将肥料先施浅盖,然后在施肥沟两侧开沟播种或挖窝播种,也可开沟播种后肥料施于两种芋之间,严格实行粪种隔离.
八、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杂草,中耕培土(一)及时锄草魔芋地里杂草种类繁多,危害时间长,与魔芋争水争肥.
杂草较多的地块,可推广使用化学除草剂,能有效防除前期杂草,在播种后出苗前25-30d,每亩用乙草胺100-150g兑水40-50kg兑水喷施.
(二)中耕培土魔芋中期培土具有除草松土保肥作用,时间应在出苗展叶前进行.
结合清沟排水,可疏松土壤,增强魔芋防风抗倒能力,保持田间水沟通畅,排除浸渍,减轻病害发生.
(三)看苗追肥弱苗早追,中等苗少追,壮苗不追,时间上把握两个时期:一是展叶期,每亩施腐熟人粪尿1500kg进行追肥;二是八月份球茎膨大期:可亩施1000kg腐熟人粪尿追肥,也可追施少量硫酸钾肥或复合肥.
结合病害防治,亩用磷酸二氢钾300-500g,兑水50kg与农药混合进行叶面喷肥.
追肥中也应注意肥料不能靠近魔芋植株,以免"烧苗".
九、坚持病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防治魔芋病虫害魔芋软腐病、根腐病、白绢病三大病害,7-8月达到发病高峰,虫害主要是斜纹夜蛾,甘薯天蛾和蚜虫为害.
对三大病害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配套各种栽培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的原则,辅之喷药化学防治,虫害结合防病时防治.
喷药防病的关键是时期:魔芋出苗现青时,即开始第一次喷药防病,以后每隔7-10d再喷药一次,连续喷药2-3次.
药剂选用:①龙克菌:每亩用两袋兑水60kg喷雾,②8%宁南霉素水剂600-800倍喷施,③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5g兑水60kg喷雾.
十、适时采收安全贮藏魔芋自然倒苗一周后即可采收,应选择晴天时采挖,有利于种芋晾晒储藏.
采挖时要将商品芋大球茎、小球茎、根状茎及带病、挖伤的魔芋分开.
晾晒5-10d后将种芋分别贮藏.
魔芋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的研究盛德贤钟刚琼滕建勋((湖北恩施农科院魔芋研究所湖北恩施445000)摘要:以目前在生产上栽培面积较大的七个魔芋品种为试验材料,试验对七个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叶片长度、叶盘直径、叶柄粗、株高、根状茎比例、增重系数、软腐病的田间发病率等九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在播种材料一致的条件下,(1)产量与生育期、叶盘直径、根状茎比例、软腐病的田间发病率呈负相关,与叶柄粗、株高及增重系数呈正相关,且与株高、增重系数呈显著的正相关;(2)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根状茎、软腐病田间发病率、增重系数、产量、株高、叶片长度、叶盘直径、叶柄粗、生育期.
因此,在品种选育和丰产栽培时,首先以应软腐病发病率低、增重系数大,株高适中为主要目标性状,其次综合考虑其它性状.
关键词:魔芋;品种;农艺性状;相关分析魔芋是一种适应广、生命力强、比较容易栽培,经济效益很高正在被深入研究开发的经济作物,魔芋是目前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主要经济作物,魔芋在食品、医药、化工、建筑、钻探等行业已显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魔芋的产量是魔芋栽培的主要目标,而产量受微效多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不可遗传的变异.
品种选育时直接选择的准确率较低,湖北恩施州及西南山区有种植魔芋的传统习惯,这些年随着魔芋价值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栽培面积越来越大.
但对魔芋品种研究较晚较少,仅限于利用当地的农家品种.
魔芋各主要性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在对某一性状进行选择时,势必对其它性状产生直接的选择效果,因此,寻找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对魔芋育种和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对目前栽培面积的7个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叶片长度、叶盘直径、叶柄粗、株高、根状茎比例、增重系数、软腐病的田间发病率等九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在湖北恩施及西南山区特殊的生态条件下,魔芋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各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为魔芋的育种实践和高效栽培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1试验材料及方法1.
1试验材料试验材料共7份,分别为:清江花魔芋(恩施州农业科学院魔芋研究所提供)、EM-1(恩施州主栽品种)、EM-2、赤城大芋、榛名黑、金沙江白魔芋(恩施宏业魔芋有限公司提供)、LM-1(恩施州农业科学院魔芋研究所提供)1.
2试验方法试验于2004年在恩施州农业科学院的试验基地进行.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小区面积6.
67m2,小区长3.
3m,宽2.
0m,株行距为0.
4m*0.
33m,密度5000株/亩,以90-150g/个种芋为播种材料,播种时每小区0.
4kg硫酸钾复合肥(N:16%、P2O5:16%、K2O:16%),50kg充分腐熟的牛栏粪作底肥,种肥隔离,生育期调查出苗期、封行期、倒苗期、成熟期,在软腐病发病率,在倒苗前每小区随机抽样10株考查其株高、叶长、叶盘直径、叶柄粗、收获时考查产量、根状茎比例、增重系数等性状.
并对9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
2结果与分析2.
1主要性状分析各供试材料的性状平均值、变异度、变异系数、标准差、极差列于表1.
从表1可知,各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在20%以上的有6个性状.
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根状茎、软腐病、增重系数、产量、株高、叶长、叶盘直径、叶柄粗、生育期、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根状茎比例为103.
8%.
在育种的实际工作中,只有性状的变异系数在20%以上才具备选择的潜力.
表1供试品种主要性状数值表品种产量(kg)生育期(天)叶长(cm)叶盘直径(cm)叶柄粗(cm)株高(cm)根状茎比例增重系数软腐病率(%)BM-1219012342.
250.
71.
9850.
39.
027.
328.
89LM-1155512439.
945.
51.
9343.
97.
25.
3216.
61EM-21109.
512442.
953.
21.
845.
66.
84.
0727.
32YWM-11030.
512731.
842.
31.
4631.
241.
53.
315.
75JM-1108713125651.
5286.
33.
213.
5JM-287612025461.
7255.
23.
67.
4EM-11073.
512232.
641.
11.
837.
311.
63.
826.
43平均值1274.
5124.
234.
249.
11.
7337.
312.
54.
416.
6变异度2190-876120-13125-42.
941.
1-65.
01.
46-1.
9825.
0-50.
311.
6-5.
23.
3-7.
327.
4-26.
43标准差(S)454.
233.
607.
608.
220.
29.
6312.
951.
617.
81极差(R)1314.
011.
017.
9023.
90.
5225.
36.
44.
0219.
03变异系数(CV%)35.
642.
922.
2216.
7411.
5625.
82103.
636.
5948.
51从表1可知,在9个主要性状中有产量、叶长、株高、根状茎比例、增重系数、软腐病的田间发病率其变异系数都超过了20%,因此在魔芋品种选育时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
而生育期、叶柄粗、叶盘直径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在20%以下,选择潜力较小,但对其它性状选择有间接作用.
2.
2各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供试材料的9个农艺性状之间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列于表2和表3.
从表3可知,产量与其它各性状的相关大小依次为增重系数>株高>叶柄粗>叶长>生育期>叶盘直径>根状茎>软腐病.
表2供试品种主要性状线性回归方程产量生育期叶长叶盘直径叶柄粗株高根状茎增重系数生育期Y=125.
42-0.
001x叶长Y=20.
01+0.
01xY=97.
604-0.
51x叶盘直径Y=375.
41-0.
144xY=-139.
267+1.
514xY=55.
048-0.
174x叶柄粗Y=1.
347+0.
0003xY=6.
087-0.
035xY=1.
086+0.
019xY=2.
02-0.
006x株高Y=16.
206+0.
017xY=113.
038-0.
609xY=-4.
44+1.
221xY=41.
839-0.
092xY=19.
458+6.
557x根状茎Y=19.
266-0.
005xY=112.
415+1.
004xY=17.
56-0.
148xY=45.
956-0.
618xY=75.
051-35.
969xY=23.
048-0.
282x增重系数Y=0.
339+0.
003xY=20.
606-0.
131xY=-0.
294+0.
137xY=4.
896-0.
011xY=-0.
626+6.
006xY=0.
257+0.
124xY=4.
761-0.
031x软腐病率Y=23.
09-0.
005xY=15.
391+0.
009xY=3.
738+0.
375xY=24.
082-0.
153xY=11.
206+3.
078xY=7.
434+0.
244xY=16.
236+0.
018xY=23.
197-1.
519x表3供试品种主要性状相关分析表产量产量生育期叶长叶盘直径叶柄粗株高根状茎增重系数生育期-0.
098叶长0.
662-0.
240叶盘直径-0.
1740.
663-0.
161叶柄粗0.
699-0.
6310.
7311-0.
236株高0.
782-0.
2270.
968-0.
078-0.
095根状茎-0.
1860.
2790.
087-0.
432-0.
554-0.
210增重系数0.
972-0.
3170.
704-0.
05910.
7710.
808-0.
272软腐病率-0.
2980.
0040.
367-0.
1610.
0790.
3010.
031-0.
2882.
2.
1产量与其它各性状的相关分析产量与叶长、叶柄粗、增重系数呈正相关,且与株高、增重系数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叶长、叶柄粗、增重系数的增加可以提高产量,而与生育期、叶盘直径、根状茎比例、软腐病的田间发病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表明生育期的延长、根状茎比例的增加、叶盘直径的加大、软腐病发病率的增高在某种程度都会影响产量的增加,因此,在高产育种对这些性状选择目标应低值为宜.
2.
2.
2生育期与其它性状的相关分析从表3可知,生育期与叶长、叶柄粗、株高、增重系数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
240、-0.
631、-0.
227、-0.
317,与叶盘直径、根状茎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
663、0.
279,与软腐病的发病率呈弱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004,说明软腐病的发病率与生育期的长短无明显的相关性,而是品种本身的抗性决定的.
2.
2.
3叶长与叶盘直径、叶柄粗、株高、根状茎、增重系数、软腐病田间发病率的关系从表3可知,叶片长度与叶柄粗、株高、根状茎比例、增重系数、软腐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
231、0.
968、0.
087、0.
704、0.
367,且与株高极显著相关,而与叶盘直径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
162.
2.
2.
4叶柄粗与其它性状的关系从表3可知,叶柄粗与株高、增重系数、软腐病的田间发病率呈正相关,且与增重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
2095、0.
771、0.
079,与根状茎比例呈明显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
554,表明增加叶柄粗,可降低根状茎比例,增加增重系数,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
2.
5叶盘直径与其它性状的关系从表3可知,叶盘直径与叶柄粗、株高、根状茎比例、增重系数、软腐病的田间发病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
236、-0.
078、-0.
432、-0.
059、-0.
161,但不显著,这表明,在品种选育时和高产栽培,不宜作为选择的主要目标,应选择叶盘直径较小的品种.
2.
2.
6株高与根状茎、增重系数、软腐病发病率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可知,株高与根状茎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其相关系数为-0.
21,表明适中的植株高度可减少根状茎的发生,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而与增重系数和软腐病的田间发病率呈正相关,与增重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
808和0.
301,表明采取措施增加株高,可增加球茎的生长率.
2.
2.
7根状茎比例与增重系数和软腐病田间发病率的关系从表3可知,根状茎比例与增重系数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其相关系数为-0.
272.
表明,降低根状茎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加速球茎的生长,增加球茎的重量,提高产量.
而与软腐病的田间发病率呈弱度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
031,表明根状茎比例与软腐病的发生与流行无明显的相关性.
2.
2.
8增重系数与软腐病发生流行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增重系数与软腐病的发生和流行有一定的相关性,增重系数越大,其软腐病的发生率越低.
因此,在魔芋高产栽培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增重系数,可降低或减轻软腐病的发生和危害,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3小结与讨论相关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性状有叶长、叶柄粗、株高、增重系数,其大小顺序依次为增重系数、株高、叶柄粗、叶长.
而与产量呈负相关的有生育期、叶盘直径、根状茎比例、软腐病的发生率.
因此,在选择魔芋高产品种,除直接作用较大的增重系数、株高、叶片长度、叶柄粗等性状外,还应注意选择软腐病发生率低、根状茎比例小、叶盘直径小、生育期适中的品种.
参考文献[1]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第二版).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7:202-207[2]张宁,张德厚.
魔芋科学及应用.
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7:27-31[3]盛德贤,吕世安,陈永波等.
魔芋新品种"清江花魔芋"的选育.
2004第三届全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6-28秦巴山区商品魔芋种植密度试验初报1崔鸣1赵兴喜2吴廷新2宋小先(1陕西省安康市植保站陕西安康725000;2陕西省岚皋县魔芋推广站陕西岚皋725400)魔芋是自然界惟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作物,花魔芋葡甘聚糖含量高达60%.
魔芋主产在我国西南山区,秦巴山区为全国最大种植区域,地处秦巴腹地的安康市为优势种植区之一.
近20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魔芋身价倍增,我国的魔芋产业逐步兴起,魔芋已成为20世纪的新兴产业和21世纪的朝阳产业.
随着魔芋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商品魔芋的需求越来越多,鲜芋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为有效提高商品魔芋产量和栽培技术水平,特开展商品魔芋种植密度试验.
1材料与方法1.
1处理设计本试验设4个处理.
密度设置为①40cm*50cm;②40cm*60cm;③50cm*60cm;④60cm*70cm.
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
每小区和试验地四周套种高秆作物玉米遮荫.
小区面积为5m2(2m*2.
5m),单个种芋平均重量250g.
1.
2试验基本情况试验设在岚皋县石门镇芙蓉村4组李焕有承包地,海拔870m,缓坡地,肥力中上等,底肥每小区施用农家肥50kg,魔芋专用肥0.
4kg,4月22日播种,播种前对种芋用生石灰消毒.
5月28日开始出苗,齐苗期为6月6日,6月25日散盘,7月2日和7月20日分别进行了药剂喷雾防治软腐病,11月4日倒苗,12月4日收获.
2结果与分析2.
1出苗情况试验用种大小均为250g,种芋较大,加之在播种前进行了严格的种芋筛选和生石灰消毒,各处理的出苗率均为100%,出苗期和散盘期基本一致.
2.
2病害发生情况从发病时间看,魔芋生长期间,8月中旬前雨水一直较多,气温相对偏低,较为适宜魔芋生长.
8月中旬后温度升高,处理③最早发病,处理①和处理②于8月21日发病,处理④一直未发病.
8月下旬发病3个处理的病株率为1.
39%-4.
44%,处理③较重.
9月上旬病情稳定.
从发病程度看,除处理④外,其它3个处理表现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软腐病发病率呈下降的趋势(表1).
表1不同时期魔芋软腐病病株率(%)测定处理8月1日8月11日8月21日9月1日①②③④000002.
221.
391.
884.
441.
391.
884.
4400002.
3产量分析从试验结果看,处理①小区鲜芋产量21.
43kg、亩产量2857.
35kg,均最高;单芋重量893g、膨大系数3.
57,均为第二.
处理②小区产量17.
27kg、亩产量2302.
68kg,均居第2位;单芋重量959g,膨大系数3.
84,均居第1位.
处理④的产量和膨大系数均为最低(表2).
表2不同播种密度鲜芋产量比较处理平均收获个数收获率(%)小区产量(kg)单芋重量(g)亩产量(g)膨大系数①24.
010021.
438932857.
353.
57②18.
010017.
279592302.
683.
84③15.
010012.
678451686.
943.
38④12.
01009.
608001280.
013.
20对不同密度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处理①与其它3个处理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②与其它2个处理差异极显著,处理③与处理④差异显著.
2.
4经济效益处理①亩种芋投入、收获产量和产值均最高,投入产出比第二;处理②种芋投入、收获产量和产值均为第2,投入产出比最大;处理④各项数据均为最低(表3).
表3种芋投入产出比分析处理小区播量(g)亩播量(kg)亩投入(元)亩产量(kg)亩产值(元)投入产出比①600080016002857.
355143.
231∶3.
21②450060012002302.
684144.
821∶3.
45③375050010001686.
943036.
491∶3.
04④30004008001280.
012304.
021∶2.
88注:种芋单价每2.
0元/kg,收获商品芋单价每1.
8元/kg.
3结论与讨论3.
1魔芋生长期的7月至8月上旬气候条件较为适宜魔芋生长,各处理均未发病.
8月中旬后除处理④外,其它3个处理均发病,并表现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软腐病病株率下降的趋势.
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增加密度使植株相互遮荫有利于魔芋生长发育,减轻发病程度,生产上应合理增加密度.
3.
2对250g商品芋生产,每亩播种密度在1600-3200窝的范围内,鲜芋产量与播种密度成正比,随着播种密度增加,亩产量和产值显著提高.
生产上要改变目前大田种植的偏稀现状.
推广间作套种应根据带型比例相应减少播种量.
3.
3处理②的膨大系数和投入产出比均为最大.
从综合效益分析,亩播种密度2400窝较为适宜秦巴山区的投入状况和生产技术水平.
花魔芋种子安全生产及调运技术刘列平王晓兵查晓康曾均元江伟何兴萍(陕西省岚皋县魔芋技术推广站陕西岚皋725400)魔芋产品的开发可谓日新月异,魔芋给人们带来的价值倍受关注.
诸多地方政府在选择区域经济发展项目时锁定了魔芋这个特色品种.
但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要发展魔芋,首先要有种子,而不少地方因盲目大调大运魔芋种子,导致烂种损失,劳民伤财,功亏一篑.
那末,怎样才能保证把魔芋发展成功呢下面给你介绍花魔芋种子安全调运技术.
一、花魔芋种子的性状特征栽培上所用的魔芋种子实际上是魔芋的缩短底下茎,并不是开花后所结果实中的种子,通常称之为球茎或块茎.
成熟的球茎从上到下可分三个区:即上部为分生区,包括顶芽、侧芽和不定根;下部为仓储区,主要储藏营养物质;中间为过度区,内有不规则分布的维管束结构,呈纵向、横向及斜面交叉排列.
成熟球茎的横剖面可见表皮的叠生木栓组织.
其内是2-3层细胞,再内是薄皮储藏组织.
球茎的表皮极薄,细胞结合韧性差,鲜球茎的含水量高达80-85%,生产上一般用种的个体都在50-500g之间,亩用种量大和球茎的自身特点形成一对突出矛盾.
二、魔芋种子安全生产及调运方法(一)种子田块的选择在魔芋生产适生区,选择交通方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相对向阳的壤土作为种子繁殖田.
保水保肥能力差,常年冬季冻土层3cm以上,人畜容易践踏的地方不宜做种子田.
(二)种子田的管理播种时,严格精细选种,其标准必须是:口平、窝小、碓窝状、芋头性、表面光滑、无病无伤口、个体重100g以下的幼嫩魔芋.
使用肥料,采用底肥饱施"一炮轰",并全部使用农家肥.
魔芋散盘前,除草,清理排灌水沟和防治病害一次到位.
若后期没有大的病虫危害,尽量减少人为在田间操作的次数,避免农事活动造成魔芋根茎叶的损伤,降低魔芋的侵染源.
(三)种子的采收与管理种子的采收一定要选择晴天,收挖时,一行一行地进行,挖出的种芋,先轻放到采收行的两边,让日光露晒2-3d,收种期间,要准备一些麻袋和草帘,遇到夜间降温时进行覆盖.
(四)种子包装物的准备魔芋种子含水量高,轻微碰撞对表皮和内层细胞都容易致伤.
实践证明,无论调种距离远近,麻袋、草带、枝条框包装调种,损失率一般都在15%以上.
要提高种子的完好率,必须按1000kg种芋备聚乙烯窗栏式食品箱30-40个,果用发泡网0.
4万只至2万只.
(五)包装环节要规范种子最好到种子田包装.
包装时,既要严格把握种子质量,更要按不同个体重量分别包装.
包装方法:先用发泡网套装,然后分门别类装入食品箱.
一批装完,起运一批.
整个包装过程必须有专人负责,集中时间,轻拿轻放,要像爱护鸡蛋一样爱护种芋.
(六)包装的标识每一包装箱上应标明魔芋品种名称、标准编号、标签、生产单位名称,详细地址、规格、包装日期和防雨防冻图标,标识要求字迹清晰、完整、准确.
(七)调运途中要注意的问题短途调种虽然距离近,但是仍然要按标准包装才能起运,并要注意防雨防冻.
长途调运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减少路途风险,在作好防雨防冻的前提下,还要注意车厢四周的通风.
运输工具原则上不能选择火车运输.
参考文献[1]何家庆.
关于魔芋的农业科学.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0[2]刘佩瑛.
魔芋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白魔芋三种自然繁殖方式田间比较研究1、2李川2张盛林(1安康学院陕西安康72500;2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北碚400716)摘要:本研究试验统计了白魔芋球茎、根状茎、实生种子三种繁殖材料田间农艺性状指标.
研究表明:白魔芋种子的部分性状(叶幅/株高、叶柄直径、平均球茎重)虽不如球茎和根状茎,但三种繁殖材料中重要的经济指标——膨大系数,种子的最高为24.
52倍,远高于根状茎(5.
68倍)和球茎(2.
84倍),说明白魔芋种子个体生产力强,可作为白魔芋繁殖材料来利用.
从三种繁殖材料在展叶完全后部分生理指标来看,种子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27.
637mg/g,说明种子叶片的同化能力强;种子的根系活力明显高于球茎和根状茎,为1.
45mgg-1FWrootsh-1,说明种子的根系吸收、合成代谢能力较球茎、根状茎强,而种子叶绿素含量低于球茎,但大于根状茎,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仅有8.
55mg/g,与其他二者相比,达到显著差异.
关键词:白魔芋;自然繁殖方式;膨大倍数白魔芋是刘佩瑛、陈劲枫于1984年发现并命名的新种,为中国特有,是我国的主栽种之一,自然分布区主要在我国金沙江河谷地带,四川省南部及云南省北部等地区[1].
白魔芋自然繁殖方式主要包括球茎、根状茎无性器官的繁殖和有性实生种子繁殖.
本试验拟通过对白魔芋三种自然繁殖方式作田间试验比较,总结分析生产上采用白魔芋种子作为繁殖材料的可能性.
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5年4月在西南大学魔芋研究中心苗圃中进行.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
选择无病,芽饱满的白魔芋球茎、根状茎、实生种子各30个,分别称重,栽于不同的9个小区.
约50d后测量出苗率,在完全展叶后随机抽样10株,测量株高、叶柄直径、叶幅以及收获时三种材料的各小区球茎重量等农艺指标,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同时在实验室分别测定三种魔芋材料完全展叶后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2]和根系活力[3]等生理指标.
2结果试验于6月6日统计三种繁殖材料的出苗率,所得结果见表1,经过约50d左右的时间,根状茎出苗率达到96.
67%,种子的出苗率也达到了92.
23%,与根状茎出苗率相比,差异不显著,而球茎的出苗率较低,不足50%,达到极显著差异.
在三种材料展叶完全后,分别测量各种材料形态指标比较三种材料叶柄直径、叶幅宽度/株高系数(见表1),可以看出,虽然叶柄直径三者差异较大,达到显著差异,但是从叶幅宽度/株高系数来看,只有根状茎繁殖材料的系数与其他两者比较达到极显著差异外,种子和球茎的系数,差异不显著.
表1三种繁殖材料田间性状比较试验结果处理出苗率(%)叶幅/株高(cm)叶柄直径cm)平均球茎重(g)膨大倍数种子92.
23aA0.
878bB0.
42aA8.
59cC24.
54aA根状茎96.
67aA1.
253aA1.
06bA54.
20bB5.
68bB球茎41.
10bB0.
884bB1.
20cB62.
58aA2.
84cC最后收获后分别称量各处理小区的产量,所得结果见表1,虽然挖收后种子的平均球茎重量最低,只有8.
59g,且与其他二者差异极显著,但是从膨大倍数来看,种子的膨大倍数最大,为24.
54,也达到了极显著差异.
说明种子具有较高繁殖系数,可作为魔芋基地发展的种源大力开发.
而且在田间发现种子出苗出现大量的"双苗"、"三苗"现象,即在主芽萌发展叶后,在主芽基部斜生出侧芽,为地下球茎的形成和膨大提供更多的同化产物.
在人工气候室3月3日播种白魔芋种子于装有蛭石的培养箱中,种子出苗后选5株对其测量部分性状(表2)发现,单苗植株的生长期为49d,双苗的第一株苗的生长期为47d,而第二苗的生长期为82d,比单苗生长期多33d.
其他性状中,株高双苗的第二株比单苗和双苗的第一株矮,而茎粗却比后两者高,叶幅三者差异不大.
收获球茎时,双苗的球茎重量7.
85g高于单苗的5.
87g.
表2种子"单苗"、"双苗"部分性状的测定分苗情况出苗时间倒苗时间株高(cm)茎粗(cm)叶幅(cm)平均球茎重(g)单苗5月15日7月3日18.
40.
327.
85.
87双苗第一苗5月14日6月30日16.
70.
278.
27.
85第二苗6月3日8月24日10.
20.
447.
1通过表3可以看出,各种材料在展叶完全后叶片及地下部分根系活力的部分生理指标.
种子在展叶完全后,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27.
637mg/g,采用LSD与其他二者相比较,达到极显著差异,说明种子叶片的同化能力强;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仅有8.
55mg/g,与其他二者相比,达到显著差异;种子叶绿素含量低于球茎,但大于根状茎;种子的根系活力明显高于球茎和根状茎,为1.
45mgg-1FWrootsh-1,说明种子的根系吸收、合成代谢能力较球茎、根状茎强.
表3三种繁殖材料生理指标比较试验结果处理材料可溶性糖(mg/g)可溶性蛋白(mg/g)叶绿素(mg/g)根系活力种子27.
637aA8.
550cB2.
208bB1.
45aA球茎17.
333bB11.
677aA1.
98bB0.
814bB根状茎16.
060bB9.
293bB2.
808aA0.
426cC3讨论与结论从三种繁殖材料的田间的整体表现来看,就单个白魔芋种子田间生长虽然出苗率不及根状茎,叶柄直径、叶幅/株高均最低,平均单个球茎重也最低,只有8.
59g,但膨大系数,却是最高,为24.
52倍,远高于白魔芋根状茎和球茎的生长方式,说明白魔芋种子个体生产力强,只要通过适当密植等措施可进行生产性试验.
张忠良等[4]从安康引进花魔芋种子,其千粒重为205g,1985年4月播种后,当年形成11g重的小球茎,1986年及1987年连续播种,球茎由50g增至201g,1988年达1087g.
崔鸣等人[5]对花魔芋种子产量统计分析,平均单个球茎重8.
07g,膨大系数为42.
16,比本论文研究的魔芋高,原因可能一是种的差异原因,二是白魔芋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本试验地与白魔芋的最适生长地区的气候环境较大,影响白魔芋的膨大倍数.
白魔芋种子繁殖中会出现大量的双叶、三叶现象.
即第一片叶展叶后,会在苗基部斜生出第二株苗,甚至第三片叶.
本论文对白魔芋种子多苗的部分性状测定发现,第二、第三片叶较第一片浓绿,而第一片倒伏后,第二、三片叶仍保持旺盛的生长能力,倒苗时间比第一片叶晚30-60d,生长期较单苗长,而且收获的球茎重量比单苗的重.
这种现象在魔芋球茎生长中是不多见的.
罗复权[6]对花魔芋多叶现象的研究结论是,花魔芋幼龄植株块茎增重随叶片数的增加呈几何级数增长.
同时本文通过研究三种材料的生理指标发现,种子的根系活力比根状茎、球茎强,说明其吸收营养的能力较强.
因此本文认为,种子繁殖的膨大系数与种子繁殖出苗的多叶现象和种子根系活力有密切关系.
多叶现象不仅使叶面积成倍增加,而且倒苗时间延迟,增加了叶片同化产物积累,为球茎的膨大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之所以对叶幅/株高作为一个魔芋生长指标,是因为魔芋叶柄的特殊性.
魔芋叶片在完全展叶后,形状为"T",通过对叶幅/株高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魔芋叶片是否为徒长苗,因为如果展叶不完全,且叶柄又长得很高,则叶幅/株高值很低,则可基本判定此植株为徒长苗,反之亦然.
本次研究对三种材料的叶幅/株高的值进行分析,得出种子的值最低,根状茎最高.
通过实际观察,种子的出苗是有部分徒长苗,表现为叶柄高且细,小叶展叶不完全.
参考文献[1]刘佩瑛,陈劲枫.
魔芋属一新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4,1:68-69[2]李合生主编,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69-172,164-165,182-184[3]宗学凤,王三根.
植物生理研究技术[M].
西南大学教材:58-60[4]李谟松,刘朝荣.
魔芋的种子繁殖技术[J].
作物研究.
1987,1(1):45[5]崔鸣,赵兴喜.
魔芋种子繁殖生长发育试验初报[J].
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论文集:11-12[6]罗复权,花魔芋第二、三叶发生与块茎增重及其速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
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论文集:17-20高海拔地区不同级别魔芋种膨大系数研究初探焦亚(云南省农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云南富源655500)摘要:通过对魔芋种芋不同大小分级,在高海拔的不同地区栽培,对不同级别的种芋生育性状、病害性状、膨大系数进行调查,探索不同级别魔芋种对芋农经济效益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富源高海拔地区,海拔低于2000m的地区种植种芋单粒重低于50g以制种为主要目的的栽培方式最能体现稳妥经济效益;在海拔高于2000m的地区,以魔芋单粒重50-150g作种芋栽培较好.
关键词:魔芋种;级别;膨大系数;高海拔魔芋种级别:根据魔芋种的大小即单粒重来确定魔芋种的级别规格,本文分6个级别:A级10g、B级50g、C级100g、D级150g、E级200g、F级300g.
农作物魔芋的产量高低与魔芋种的级别——大小,魔芋生育期的发病情况,栽培密度,中耕管理中的追肥数量、肥料类型、草害控制情况等因子都有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到魔芋种植农户(以下简称芋农)的经济收入,种植魔芋的面积越广、规模越大、涉及农户越多,则对当地农户的生活水平、国民经济生产都有一定影响,本文以芋农栽培的魔芋种大小因子为研究方向,探索魔芋种大小与魔芋膨大系数的关系.
一般来说,种芋越大,成本越高,产量越高,经济效益显著;但种芋越大,魔芋膨大系数越小,软腐病发病现象越突出,其相对经济效益降低.
种芋越小,成本越低,产量也相对低,经济效益不明显;但种芋越小,膨大系数越高,生育期病害越小,其相对经济效益比越高.
本人在富村镇魔芋产业办、老厂乡农技推广中心及芋农的大力支持下,在2005年对富源地方良种——富源魔芋(花魔芋)种芋按不同大小分成6个级别,进行栽培试验,调查不同级别种芋生育状况及抗病性,对魔芋产量进行考察,研究不同级别种芋的膨大系数,为魔芋四化即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种植提供科技栽培依据.
1试验材料1.
1试验材料富源魔芋(花魔芋、地方良种)、优质腐熟农家肥、魔芋专用复合肥(云南远东化肥责任有限公司配制提供,N、P、K比6∶10∶9)、尿素.
1.
2试验地点(海拔由低往高排列)老厂迤德黑、富村新坪、富村水井、老厂者米.
表1试验点情况单位:m、℃、d试验地点项目老厂迤德黑富村新坪富村水井老厂者米海拔1966203620862245日均温13.
113.
412.
512.
4年积温3710.
23804.
73441.
23396.
3无霜期2312352232222试验方法2.
1试验方法2.
1.
1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长10m,宽2.
0m.
2.
1.
2种芋分6个级别:A级10g/粒(A处理);B级50g/粒(B处理);C级100g/粒(C处理);D级150g/粒(D处理);E级200g/粒(E处理);F级300g/粒(F处理).
2.
1.
3土地深翻时间:2004年11月2.
1.
4播种时间:老厂迤德黑2005年4月16日;富村新坪2005年4月10日;富村水井4月28日;老厂者米4月13日.
播种时天气晴朗干燥.
2.
1.
5栽培方法每小区用腐熟农家肥30kg,魔芋专用复合肥1.
2kg,播种时作底肥施用,A处理播种8行,每行25粒,每小区用种200粒;B处理播种7行,每行18粒,每小区用种126粒;C处理播种6行,每行用种15粒,每小区用种90粒;D处理播种5行,每行播种13粒,每小区用种75粒;E处理播种4行,每行播种10粒,每小区用种40粒;F处理每小区播种4行,每行播种10粒,每小区用种40粒,播种时选择芋形、大小规整均匀一致,无虫斑,无烂斑,无疤痕,顶芽健壮魔芋作种芋,播种前阳光曝晒2d,利用日光紫外线杀灭种芋表皮病菌.
4个试验点均略有缓坡,利用地形由高向低划成规整18个小区,魔芋种植结束后在小区一侧播种当地玉米,玉米株距30-50cm,夏季利用玉米叶遮荫防魔芋叶片被强光直射,防止叶片烧灼伤诱发病害.
2.
2中耕管理2.
2.
1追肥两次追肥,第一次追肥于苗出齐时每小区追尿素300g(7月10日左右);第二次追肥于展叶期,每小区追魔芋专用复合肥450g.
2.
2.
2锄草结合追肥,利用人工拔除或用锄头铲除,不定期除草,发现杂草,不待杂草长粗长高,及时锄草.
2.
2.
3防病在近些年的试验研究中,发现资料或药物说明针对农作物腐烂、溃疡有显著防治作用的药物,对魔芋软腐病均无明显防效,故在本试验中未使用农药,发现染病植株,则拔除感病株,至远离试验地块销毁,对病窝每窝撒施生石灰100g,防止病菌蔓延,遏制病情发展.
2.
3采收4组试验分别于9月25日至9月28日采收,见表2、表3.
表2收获粒数种芋级别项目试验地点ABCDEF老厂迤德黑播种粒数600378270225120120收获粒数5873022471988596收获率97.
879.
991.
58870.
880综合发病率2.
220.
18.
51229.
220富村新坪播种粒数600378270225120120收获粒数5533602471639687收获率92.
295.
291.
572.
48072.
5综合发病率7.
84.
88.
527.
62027.
5富村水井播种粒数600378270225120120收获粒数497343235195100105收获率82.
890.
787.
086.
783.
387.
5综合发病率17.
29.
313.
013.
316.
712.
5老厂者米播种粒数600378270225120120收获粒数5903002261899797收获率98.
379.
483.
78480.
880.
8综合发病率1.
720.
616.
31619.
219.
23结果与分析由魔芋采收情况表可以看出,在高海拔地区,随着海拔的增高,同一级别种芋综合发病率虽极不规则,从总体上看有增加趋势;同一级别种芋膨大系数、净增长率都有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针对同一海拔地区来说,不同级别的种芋即种芋规格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的逐渐增加时,综合发病率逐步递升,亩产量整体上虽有增产趋势,但从投入产出比、膨大系数、净增长率来说,都是呈下降趋势.
表3魔芋产量种芋级别项目试验地点ABCDEF老厂迤德黑小区用种量618.
92733.
752436小区产量51139.
9153.
9121.
569.
664.
8膨大系数8.
57.
45.
73.
62.
91.
8净增长系数8.
79.
36.
24.
14.
12.
3富村新坪小区用种量618.
92733.
752436小区产量54145.
5116.
2118.
167.
261.
2膨大系数97.
74.
33.
52.
81.
7净增长系数9.
88.
14.
74.
83.
52.
3富村水井小区用种量618.
92733.
752436小区产量7271.
897.
270.
93650.
4膨大系数123.
83.
62.
11.
51.
4净增长系数14.
54.
24.
12.
41.
81.
6老厂者米小区用种量618.
92733.
752436小区产量55.
839.
772.
964.
140.
893.
6膨大系数9.
32.
12.
71.
91.
72.
6净增长系数9.
52.
63.
22.
22.
13.
2备注:膨大系数=产量÷用种量;净增长系数=膨大系数÷收获率.
表4亩用种量、产量单位:kg处理试验地点ABCDEF用种量产量用种量产量用种量产量用种量产量用种量产量用种量产量老厂迤德黑200.
11700.
9630.
34665.
7900.
55132.
61125.
54052.
1800.
42321.
21200.
62161.
1富村新坪200.
11800.
9630.
34852.
5900.
53875.
31125.
53938.
7800.
42241.
11200.
62041富村水井200.
12401.
2630.
32394.
6900.
53241.
61125.
53241.
6800.
41200.
61200.
61680.
9老厂者米200.
11860630.
31324900.
52431.
21125.
52431.
2800.
41360.
71200.
63121.
6膨大系数分析:由采收结果来看,随着种芋由小变大,膨大率也逐渐由高至低,(1)10g规格种芋,膨大9.
7倍,最高可达20倍;(2)50g规格种芋膨大5.
5倍;(3)100g规格种芋膨大4.
1倍;(4)150g规格种芋平均膨大2.
8倍,最高可达6倍;(5)200g规格种芋平均膨大2.
2倍;(6)300g规格种芋平均膨大1.
9倍,最高可达8倍.
见表5:表5膨大系数单位:倍试验点膨大种芋系数规格迤德黑新坪水井者米平均最高A8.
59129.
39.
720B7.
47.
73.
82.
15.
517C5.
74.
33.
62.
74.
115D3.
63.
52.
11.
92.
814E2.
92.
81.
51.
72.
210F1.
81.
71.
42.
61.
98注:膨大系数是魔芋产量除以魔芋用种量所得数值;最高值由小区试验测产时单粒重最大重量除以种芋单粒重所得数值.
4讨论本次试验为探索不同级别即种芋不同大小在高海拔地区的膨大系数、增产率,特在富源魔芋主产区富村、老厂海拔在2000余米地区进行试验,栽培方式均为当地传统栽培,由试验结果来看,在海拔2000余米地区以选择种芋大小在50g至150g左右栽培效果较好,海拔稍低的地区,以选择种芋大小在50g以内,以制种目的的栽培方式较好.
诚然,由于魔芋种的特殊性,大小不像稻种、玉米种等小颗粒种子悬殊不大,由于芋种本身差别等客观因素导致试验结果不够严密,但在魔芋的实际栽培时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1]刘佩瑛.
魔芋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165-167[2]张盛林.
魔芋栽培与加工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49-85[3]何家庆.
关于魔芋的农业科学.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0:33-38[4]《富源农业区划》(白魔芋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1刘好霞1高启国2夏永久1张盛林*(1重庆市蔬菜学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北碚400716;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北碚400716)摘要:采用种子浸泡法和根状茎顶芽滴液法进行白魔芋多倍体诱导,比较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出苗率和变异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滴液法对材料的毒害性更小,经同一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出苗率和植株形态变异率均高于种子浸泡法,但诱变加倍的效果不如浸泡法.
本实验中获得一株纯合四倍体植株,由0.
20%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种子48h诱变得到.
关键词:白魔芋;多倍体;秋水仙素;诱导;变异中图分类号∶S632.
9;S5–035.
2文献标识码∶A白魔芋(AmorphophallusalbusLiuetChen)是刘佩瑛、陈劲枫1984年发现并命名的新种,是我国的主栽种,为中国特有.
白魔芋为葡甘聚糖型魔芋的品质最佳种,其葡甘聚糖含量最高,达60%以上,粘度也最高,褐变较轻,加工品色泽洁白、品质最佳[1].
但其球茎生长个头小,单株产量不高[2,3],严重影响着产量、品质与商品率的提高.
因此培育品质优良且能大幅提高产量的新品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多倍体育种是一条很好的育种途径,其优越性在于多倍体植株所表现的"巨大性",以及同化物质含量高、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特点[4].
培育多倍体白魔芋有可能获得较大的球茎,提高产量,并增加球茎的葡甘聚糖含量.
目前,白魔芋的多倍体育种研究尚未见有资料报道.
本实验利用秋水仙素对白魔芋种子和根状茎进行多倍体诱变育种研究,以期获得多倍体白魔芋,为培育高产、优质的魔芋新品种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1材料与方法1.
1试验材料2005年4月选取白魔芋种子和根状茎进行试验,供试材料于2004年取自金沙江流域的白魔芋主产区.
1.
2试验方法1.
2.
1种子浸泡法将种子浸水催芽,萌动后,挑选饱满的种子在不同浓度(0.
05%、0.
10%、0.
20%、0.
40%)的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浸泡24h、48h、72h,以蒸馏水浸泡作对照.
每个处理60粒种子.
处理结束后,用自来水洗净表面残留药液,播至蛭石中,定期浇水.
观察记录出苗情况,比较各处理的出苗时间,并观察是否有变异株(包括鳞片、叶形、叶色、叶柄长度及粗度等方面表现变异的植株)出现.
90d后统计出苗率和变异率,计算方法为:出苗率=出苗株数/处理数;变异率=变异株数/出苗株数.
1.
2.
2根状茎顶芽滴液法选取顶芽饱满的根状茎催芽.
顶芽萌动时,破坏侧芽,将顶芽外面的鳞片剥掉2-3层,用小片的脱脂棉包裹后,分别滴上0.
05%、0.
10%、0.
20%、0.
40%的秋水仙素溶液使脱脂棉湿润(用蒸馏水滴液作对照处理).
每天早晚各滴加秋水仙素溶液一次,反复处理3d、5d、7d后除去脱脂棉,自来水洗净残留药液后,栽于蛭石中.
每处理30个根状茎.
出苗后统计出苗率和变异率,统计方法同种子浸泡法.
1.
2.
3多倍体植株的鉴定对形态变异株的根尖染色体计数确定是否为多倍体.
取分裂旺盛的根尖用对二氯苯饱和液预处理4-4.
5h后,卡诺固定液(乙醇∶冰醋酸=3∶1)固定2-24h,再用1mol/L的盐酸酸解10min,经蒸馏水洗3-4次后,用卡宝品红染色,压片镜检[5].
2结果与分析2.
1秋水仙素对处理材料生长和出苗时间的影响秋水仙素有剧毒,对处理材料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本实验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种子和根状茎顶芽的最明显效应是抑制材料的正常萌发和出苗,致使出苗时间比对照晚7-30d,且引起处理材料的大量腐烂.
秋水仙素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则出苗时间越晚.
2.
2植株外部形态变异与对照相比,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植株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异,表现为:顶芽出土时粗壮,生长缓慢,鳞片明显增厚变大;小裂片宽大,叶片皱缩卷曲,变厚,甚至严重畸形;叶色变深,叶片上有颜色深浅不一的斑块;叶柄短而粗壮.
其中最明显的变异是叶片卷曲皱缩.
2.
3秋水仙素处理对种子出苗率和变异率的影响由表1可见,秋水仙素处理后种子的出苗率明显降低.
秋水仙素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种子的出苗率越低,但变异率越高.
当浓度为0.
05%时,出苗率较高,但变异率低,仅7.
1%-14.
8%.
在0.
10%-0.
20%范围内,出苗率略低于0.
05%浓度浸泡相同时间的处理,但变异率却大大提高,尤以0.
20%浓度处理48h的变异率最高,达61.
9%.
当秋水仙素浓度达0.
40%时出苗率急剧降低,秋水仙素的毒害作用显著,但一半左右的植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浸泡72h的变异率最高,为75.
0%.
表1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种子的诱导效果处理浓度(%)处理时间(h)出苗数(株)出苗率(%)变异株数(株)变异率(%)CK245896.
700485693.
300725693.
3000.
05242846.
727.
1483558.
3514.
3722745.
0414.
80.
10242541.
7832.
0482135.
0838.
1722236.
71045.
50.
20242236.
71045.
5482135.
01361.
9722338.
3834.
80.
40241220.
2650.
0481118.
3545.
57246.
7375.
02.
4秋水仙素处理对根状茎出苗率和变异率的影响由表2可见,出苗率随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低浓度、短时间的处理组合对出苗率的影响较小,0.
05%浓度处理3d的出苗率与对照几乎一样,而高浓度、长时间的组合导致出苗率急剧下降,0.
40%处理5-7d的材料的出苗率均降低到20%-30%左右.
通过对处理群体观察分析,发现秋水仙素极易引起叶片发生变异.
在0.
05%-0.
10%范围内,随处理时间的加长,变异率逐渐增大,但0.
20%-0.
40%范围内,变异率随处理时间的加长反而下降.
可能是由于秋水仙素的毒害作用,导致大部分根状茎顶芽受害死亡,而时间的延长更加剧了这种伤害,从而导致在出苗率降低的同时,变异率也明显下降.
0.
10%处理7d、0.
20%处理3-7d及0.
40%处理3-5d的变异率均较高,达到55.
0%以上,其中0.
20%处理5d的变异率最高,为83.
3%.
表2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根状茎的诱导效果处理浓度(%)处理时间(d)出苗数(株)出苗率(%)变异株数(株)变异率(%)CK32996.
70052996.
70072893.
3000.
0532893.
3621.
452480.
0520.
871860.
0844.
40.
1032686.
7726.
952066.
7735.
071550.
0960.
00.
2031860.
01055.
651860.
01583.
371240.
0975.
00.
4031653.
31168.
851033.
3660.
07723.
3228.
62.
5多倍体的鉴定在形态学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对变异株进行细胞学鉴定.
结果表明,本实验诱导的多倍体植株多为二倍体和四倍体的混倍体,四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4x=52(见图1),而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26(见图2).
其中四倍体细胞占10%-30%,最多可达80%,说明在加倍过程中只是部分细胞得到了加倍.
在嵌合体植株生长过程中,正常二倍体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速度比异常细胞快,导致其比例逐渐增加,而加倍细胞的比例逐渐降低.
经过多次检测,最终只得到一株纯合四倍体植株,由0.
20%秋水仙素浸泡种子48h诱导获得.
而根状茎顶芽滴液法的变异率虽高,但经检测均为嵌合体,且四倍体细胞所占的比率较低,最高仅有40%左右.
说明秋水仙素处理种子的加倍效果要好于根状茎顶芽.
图1白魔芋四倍体染色体(2n=4x=52)图2白魔芋二倍体染色体(2n=2x=26)3讨论本实验采取了2种方法对白魔芋进行多倍体诱导,其中以浸泡法的加倍效果为好,可能是种子与秋水仙素充分接触,作用较强,从而能够诱导获得多倍体植株.
但由于魔芋的种子大,该法较浪费药剂.
滴液法在剥取鳞片时无法做到将生长点完全裸露,因此处理不充分,导致虽有高的形态变异率,但诱导加倍的效果较差.
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7].
在多倍体诱导过程中,如果所有的植株均进行细胞学鉴定的话,工作量非常巨大.
前人的研究表明,在育种过程中,结合形态特征和气孔保卫细胞进行间接鉴定,鉴定结果可靠,同时易于操作和简单快捷,能大大地减少工作量和提高育种的速度[6].
魔芋植株生长势弱,再生能力差,细胞学鉴定取根尖时极易伤害植株,导致其死亡,因此对处理群体进行形态变异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结果表明:形态变异群体中大部分植株的根尖中均发现有加倍的细胞,说明形态学鉴定是对魔芋多倍体进行初步筛选的较好方法.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较难获得纯合多倍体.
本实验发现,诱导获得的加倍植株多为二倍体和四倍体的混倍体植株,且在生长过程中四倍体细胞比例有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造成形态变异群体很大而真正加倍的植株很少的主要原因.
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使秋水仙素在离体组织水平中诱导多倍体,能得到较高的成功率,这已在多种植物的多倍体诱导实验中得到验证[8].
离体条件下白魔芋多倍体诱导的试验仍在进一步研究中,有望通过该途径快速获得大量纯合的多倍体植株.
对于白魔芋多倍体的产量、品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刘佩瑛.
魔芋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46,177-178[2]庞杰,张盛林,刘佩瑛,等.
中国魔芋资源的研究[J].
资源科学,2001,23(5):87-89[3]牛义,张盛林,王志敏,等.
中国的魔芋资源[J].
西南园艺,2005,33(2):22-24[4]乔永刚,宋芸.
我国园艺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2002,(6):7-8[5]刘桂丰.
遗传学实验原理与技术[M].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4,1:1-7[6]瞿素萍,熊丽,莫锡君,等.
香石竹的多倍体诱导及其变异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5):609-612[7]莫锡君,桂敏,瞿素萍,等.
大花香石竹多倍体育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262-264[8]代西梅,黄群策.
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5,1:9-12灰色理论在魔芋种质资源创新评价及育种中的应用钟刚琼(李莉滕建勋盛德贤陈永波牟方贵胡永忠覃宇(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摘要:应用灰色理论对5份魔芋种质资源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评价创新种质的综合表现及各主要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以期为魔芋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展开度、株高、叶片长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灰色理论;魔芋;农艺性状;评价;育种魔芋是自然界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KGM)的主要经济作物,KGM是目前公认最好的一种优质膳食纤维,随着人们对魔芋的认识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力度的加大,我国魔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并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调整农业结构、农民脱贫致富、出口创汇和增加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1].
灰色关联度是近几年广泛用于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该方法既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所需样本小,又在数据分析上不受数学理论分布的限制[2,3,4].
魔芋各农艺性状对产量作用的大小没有相关研究报道,本文对魔芋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明确各性状对产量作用的大小,找出制约产量的主导因素,为魔芋创新种质资源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
1参试材料分析资料来自2002-2003年度湖北省恩施州魔芋区域试验总结,参试魔芋品系有:BM-1、LM-1、EM-2、YMW-1、EM-1(CK).
BM-1于2003年12月通过审定,定名为清江花魔芋[5].
1.
2试验设计试验共设5个点.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6.
67m2(2m*3.
33m),4行区,每行10株,行距0.
5m,株距0.
33m.
记载标准按区试统一标准执行,对各性状数进行记载.
取第二重复第二行连续10株进行考种,求平均数.
1.
3分析方法采用邓聚龙的方法[6],按灰色系统理论将所有参试品种看成一个灰色系统,每一参试品种看作系统的一个因子,设产量性状为参考数列X0,其他性状为比较序列X,即株高为X1、叶片长X2、展开度X3、叶柄粗X4、叶柄长X5、根状茎比率X6.
计算系统中各因素的关联度,关联度越大,则相似程度就越大,反之则越低[3,4].
现将各品种的各性状值列表1.
表1参试各品种各性状平均值品种名称序号折合亩产(kg)株高(cm)叶片长(cm)展开度(cm)叶柄粗(cm)叶柄长(cm)根状茎比率(%)BM-1LM-1EM-2YWM-1EM-1(CK)12345216115551109.
51030.
51073.
550.
3043.
8545.
5931.
1537.
2342.
2739.
9042.
9031.
8432.
5550.
7045.
5053.
2042.
2641.
121.
981.
931.
801.
461.
8036.
5034.
0034.
4522.
6131.
969.
027.
206.
6741.
5011.
622关联度计算与分析2.
1数据标准化处理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参考序列分别除以比较序列X1……X8,结果见表2.
表2数据标准化处理KX0株高X1叶片长X2展开度X3叶柄粗X4叶柄长X5根状茎比率X6110.
02330.
01960.
02350.
00100.
01690.
0042210.
02820.
02570.
02930.
00120.
02190.
0046310.
04110.
03870.
04790.
00160.
03110.
0060410.
03020.
03090.
04100.
00140.
02190.
0403510.
03470.
03030.
03830.
00170.
02980.
01082.
2求关联系数∑i(k)=上式中K表示品种,i表示性状,∑i(k)是Xo与Xi在K点上的关联系数;|Xo(K)-Xi(K)|是Xo与Xi数列在K点上的绝对值差;是二级最小差;是二级最大差;ρ为分辩系数,通常取值0.
5.
利用公式求关联系数,计算结果见表3.
表3产量与各主要性状的关联系数KX1X2X3X4X5X610.
98330.
98090.
98350.
96870.
97910.
970820.
98660.
98490.
98730.
96880.
98240.
971030.
99530.
99371.
00000.
96910.
98860.
971940.
98800.
98840.
99530.
96900.
98240.
994850.
99100.
98800.
99340.
96920.
98890.
97512.
3求关联度按ri=公式计算,分别求出比较数列Xi对参考数列X0的等权关联度,并按大小进行排列关联顺序,结果见表4.
表4产量与各主要性状的关联度项目株高X1叶片长X2展开度X3叶柄粗X4叶柄长X5根状茎比率X6关联度0.
98880.
98720.
99190.
96900.
98430.
9767位序2316452.
4关联度分析按灰色关联度分析原则,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关联度越大,表明该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越密切,对产量越重要,关联度越小,与产量关系越不密切.
从表4可知,魔芋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展开度>株高>叶片长>叶柄长>根状茎比率>叶柄粗,表明展开度、株高、叶片长与魔芋产量关联度较大,分别为0.
9919、0.
9888、0.
9872,是影响魔芋产量的主导因素与优势因素,而叶柄长、根状茎比率、叶柄粗与产量关联度较小,说明这些性状对产量有一定的关联,但不是魔芋高产的主要因素,在后代选择中,要着重针对主要性状进行选择.
3讨论3.
1应用灰色关联度对魔芋新种质资源进行多性状的综合分析比较,克服了以前只采用单一的产量因素指标评价品种的不足之处.
由于产量性状受遗传和环境影响较大,各种性状对产量的相互作用有差异.
3.
2通过关联分析表明,魔芋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均有一定的关系,从它们与产量的关联度上看,在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过程中,应把展开度、株高、叶片长作为主要性状加以选择,而对其它性状应加以综合分析.
3.
3本文的结果可应用与魔芋高产栽培中,魔芋原产热带、亚热带的疏林之下,是半阴性作物,喜散射光及弱光照射,最怕强日光直接照射[7],因此针对性地改进栽培措施,如适当的遮阳通风透光,保持合理的密度,加强肥水管理,都可以达到魔芋高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1]钟刚琼,盛德贤,龙军等.
魔芋食品的开发利用与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106-108[2]王建迎.
灰色理论在玉米中晚熟品种综合评价上的应用[J].
杂粮作物,2001(5):15-17[3]魏淑红.
灰色理论在芸豆种质资源创新评价中的应用[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6(3):323-325[4]王晓林,甑志高,断莹.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花生农艺性状重要性的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316-318[5]盛德贤,钟刚琼,吕世安等.
清江花魔芋特征及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04(4):60[6]邓聚龙.
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96-129[7]张宁,张德厚,罗鸿源.
魔芋科学及应用[M].
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32-33.
珠芽类魔芋——中国魔芋不应错过的机遇1张东华2米开先2赵建荣1周凡(1云南民族大学2云南耕耘魔芋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223)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能生长叶面气生珠芽球茎的3个独特魔芋种.
文中对珠芽类魔芋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作了概括,建议采用开花后无性繁殖方式得到的大量种子以及叶面气生球茎作为独特的育种材料.
该类魔芋能满足高繁殖系数、低种植成本、抗病能力强的要求,种植适应面广,可缩短种植周期1-2年,推广价值高,经济潜力巨大.
该类魔芋已在国内6个省试种,长势喜人.
亲水胶体是应用极其广泛的高分子多糖的统称,种类繁多.
植物亲水胶体占亲水胶体种类及数量的绝大部分,而其家族中的卡拉胶(carrageenan)和魔芋胶(konjacgum)是当今植物亲水胶体中应用最为广泛、最具活力的两大类产品.
在食品、医药、化工、造纸、纺织、石油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虽然植物亲水胶体可以从海藻类植物中提取,但由于我国尚不是一个海洋大国,从海藻类植物中提取的植物亲水胶体产量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微不足道.
不过,我国的另一种重要的亲水胶体原料——魔芋资源却十分丰富,适宜种植的区域也很广,可规模化种植提取葡甘聚糖.
近年来,云、贵、川,湖北、陕西等省皆在大力发展魔芋种植业和加工业,并已形成较长的产业链.
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在全球魔芋胶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是完全可能的.
全球魔芋属约有130个种,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可食用魔芋有12个种.
我国及东南亚地区有10余个栽培价值较高的种.
目前,国内进行产业化开发的仅限于白魔芋(A.
albus)和花魔芋(A.
konjac)2个种,南方诸省大面积种植的品种是花魔芋.
云南南部边境地区有较为丰富的野生魔芋种质资源,开发潜力大.
一、我国魔芋产业发展的优势及潜在危机(一)我国魔芋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周边魔芋生产国进行比较,我国魔芋产业的优势一是政府重视,资金投入大;二是农户种植面积大,人力成本低;三是最近几年来在加工技术及设备方面与日本同行的差距缩小.
几项优势的结合导致我国魔芋半成品(主要是魔芋精粉、微粉等)具有相对有利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目前国内在魔芋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两个瓶颈也是十分严重的:一是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软腐病、白绢病发病率高;二是魔芋在种植过程中繁殖系数低(一般仅为2-3倍),这严重制约着国内魔芋总量的增长.
人们戏称:魔芋常常是种3亩收2亩,魔芋种植业难以成为地方农业的支柱产业.
(二)我国魔芋产业潜伏的危机1、野生种质资源相对缺乏.
2、野生新品种研发及种植推广乏力.
3、竞争对手日本、印尼、印度、泰国等国对魔芋新种的重视力度很大.
在东南亚地区,已经可以注意到外国同行在加快野生魔芋的引种驯化工作,特别是重点加快珠芽类野生魔芋的研发及人工种植.
如何加快我国野生优势魔芋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步子要实现短期内大面积种植,大幅度增加我国魔芋总量的目的,除在各省种植的白魔芋、花魔芋品种外,珠芽类魔芋是我们绝对不应该错过的难得魔芋种植品种.
它是会令人惊奇的!
二、珠芽类魔芋的分布情况珠芽魔芋(A.
bulbifer)在文献上已有报道[1],也有报道为A.
muelleri[2],但记载内容仅局限在魔芋种类分类方面,人们对其详细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潜在的经济意义了解十分有限.
事实上,二者被认为是十分相近的近缘种,在印缅边境、缅孟边境及印尼部分亚热带及热带雨林环境有分布,常不易区别.
另一个在叶面生长有气生珠芽球茎的种是A.
erubescens,其花型与A.
bulbifer十分相似,但开花结籽方式与A.
bulbifer及A.
muelleri完全不同.
A.
erubescens开花仍为有性繁殖.
生长珠芽类魔芋的生物基因特点:A.
bulbifer(珠芽魔芋)及A.
muelleri,其染色体属于三倍体,即2n=39的极少数魔芋种[3],生长繁殖能力突出,这与多数魔芋种源中染色体组多为2n=26或是28的情况完全不同.
国内分布情况:珠芽魔芋主要生长在中缅边境一带,境内一般分布于我国云南省德宏州弄岛、盈江县铜壁关原始森林一带.
长期以来,珠芽魔芋这一野生种多年来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更谈不上产业化开发.
三、珠芽类魔芋的特性及其比较优势珠芽魔芋开花未授粉以无融合性生殖(apomixis)的方式结籽以及在叶面生长有独特的气生"珠芽球茎(bulbils)"是珠芽魔芋生物学繁殖的最大特点.
以下是珠芽类魔芋的主要特性介绍,详细介绍可见珠芽魔芋科技新书[4].
(一)地上植株长出众多球茎(bulbils)在珠芽魔芋茎、枝、叶片交叉点上生长出大小不一的棕色扁球形或长形球茎,这是珠芽魔芋最显著的外部特征,也是其独特繁殖方式和高抗病生物学特性的原因之一.
在生长期为3-4年的植株上,可以观察到秆茎分叉处生长的珠芽小球茎可达20-30个,最多得到50个气生球茎.
(二)无地下繁殖(根)茎珠芽魔芋地下球茎周围无繁殖(根)茎.
珠芽魔芋独特的根系特点则更有利于其地下球茎生长迅速,其结果是块茎个头大,产量高,块茎中葡甘聚糖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
(三)切块繁殖成活率高珠芽魔芋地下球茎虽有顶芽优势,但因球茎表面具有丰富的芽眼,侧芽(潜芽)数量多,侧芽的发苗率亦很高.
(四)开花进行无性繁殖,结籽成熟率高,繁殖系数大珠芽魔芋开花时,种子生长成熟无授粉过程,为无性繁殖方式完成,这在所有魔芋种中只有(珠芽魔芋)A.
bulbifer和A.
muelleri两个种具有这一特点.
无性繁殖的结果是种子可完全生长成熟,是一种能采用种子进行大规模繁殖的重要魔芋种,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魔芋品种的一个重要特征.
(五)适宜高温高湿环境,抗病性强珠芽魔芋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及缅甸北部、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北部等高温多雨地区,气温高达38-40℃环境下也能正常生长.
长期以来的生物自然选择使热带雨林气候成为珠芽魔芋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较花魔芋、白魔芋在生长期更耐热、耐水,抗病能力强.
这也避免了长期以来魔芋种植在高温高湿的7-8月间规模化种植发病率高的风险.
(六)块茎重量大(产量高)、水分含量低、葡甘聚糖含量高珠芽魔芋在生长过程中其叶片宽大,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高,加上其根系发达,这是地下块茎生长膨大迅速的主要原因.
对于生长成熟的魔芋块茎,其组织致密,水分含量低,块茎单位体积较花魔芋、白魔芋重量大.
(七)多苗现象多苗现象在珠芽魔芋生长过程中较为常见,可分为多苗同体及多苗异体两种情况.
1、多苗同体现象多苗同体现象在较小地下球茎的生长比较多见,其特点是在原魔芋种球的顶芽处生长出1棵主苗,当主苗破土生长1-2个月后,紧挨着主苗周围会生长出1棵或2棵"侧苗",所不同的是,"侧苗"是从正在生长中的新球茎上长出的,且"侧苗"高度往往超过主苗.
在外观上表现为同一块茎会(先后)生长着2-3棵苗,作者在此将其称为双苗或多苗现象.
多苗现象这一特点显著提高了魔芋植株光合作用的效率,更有利于块茎中葡甘聚糖的积累.
2、多苗异体现象多苗异体现象主要出现在较大的块茎中.
(八)花叶同生现象花叶同生现象其实是多苗现象中的一种特例.
这是珠芽魔芋花叶基因在特定生长环境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可逆平衡:在不同的生长期间,魔芋球茎其组织中存在一个花芽基因和叶芽基因的相对可逆转换平衡.
这为人工诱导育种带来了机遇.
(九)鲜芋耐储运珠芽魔芋伤口组织特有的"自愈"现象,为远距离调种芋带来极大的方便.
"自愈"现象这一特点是珠芽魔芋品种自身免疫、抗病能力强的另一佐证,这为珠芽魔芋的大面积引种种植带来更大的可操作性.
三、珠芽魔芋人工诱导技术(一)国际植物开花育种研究状况2005年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年度评选全球十大科学进展之一的内容说:"今年,科学家揭示了几个有关植物开花和其他神秘特征的关键分子线索.
如找到了启动植物季节性发育的信号,一项研究发现了刺激开花的基因.
"(二)珠芽魔芋"开关基因"理论现有理论认为,魔芋具有花叶不见面的特点:即长叶植株就不会开花;开花植株就不会生长带叶植株.
"开关基因"模型:珠芽魔芋花叶基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可逆平衡,在不同的生长期间,其组织中存在一个花芽基因和叶芽基因的相对可逆转换平衡.
在本理论模型认为:魔芋球茎的整个生长期间,长叶基因多数时间处于优势地位,开花基因处于弱势.
珠芽魔芋具有花叶同生的现象,在魔芋品种中十分罕见,预示着其组织中基因遗传特点与白魔芋、花魔芋等魔芋品种有显著的差异.
花叶同生现象,是因为花叶基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具有某种可逆平衡,即珠芽魔芋球茎在不同的生长期间,其组织中存在一个花芽基因和叶芽基因的可逆转换平衡.
(三)人工基因诱导规模化开花无性育种技术的意义1、魔芋的繁殖系数从2-3倍提高到100倍以上.
魔芋育种方式发生彻底革命,种芋投入成本显著降低.
2、叶面气生珠芽球茎可缩短种植周期1-2年.
四、珠芽类魔芋的比较优势(一)高繁殖系数一个种子苞可生长500-700粒成熟的种子室,每粒种子室还含有2-4枚种子,繁殖系数提高100倍以上.
(二)期缩短1-2年;产量高1、种子(0.
22g)生长一年后可生长到260余克,最高膨大率超过1180倍!
2、余克的叶面气生球茎种植一季可收得到2300余克的商品芋,最高膨大率可达90-100倍,可实现种植一年即收获商品芋目的.
3、抗病性显著提高.
在夏季高温高湿度环境中几乎不受病害侵袭.
4、KGM含量高.
五、结论珠芽类魔芋在国内的研发及初步的推广时机已基本具备,云南耕耘魔芋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在其育种技术、多种珠芽类魔芋种源的提供及种植方面具有成熟的技术,其中,珠芽类魔芋诱导开花育种技术能大量低成本繁育魔芋种子,会使魔芋在繁育技术上产生剧变!
公司目前已拥有珠芽类魔芋种源基地2000余亩.
珠芽类魔芋在国内的快速推广种植,相信会改写我国魔芋种植的历史!
我们期待着珠芽类魔芋能在短时期内大幅度增加我国的魔芋胶产量.
参考文献[1]HetterscheidW.
IttenbachS.
AROIDEANA.
1996,19[2]张东华等.
中缅边境地区稀有魔芋品种资源研究初探.
资源开发与市场.
1998,6:245[3]BrandhamPE.
Evolutioninastablechromosomesystem.
In:BrandhamPEandBennettMD.
KewChromosomeconferenceII.
London,1983:251-260[4]张东华.
珠芽魔芋.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4魔芋种芋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柳俊谢从华彭会军(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70)摘要:魔芋种芋生产是影响魔芋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种芋生产技术研究滞后、种芋数量不足、质量难以保证是当前种芋生产的主要问题.
根据魔芋生产特点和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建立以实验室或设施繁殖基础种、基地隔离繁殖原原种和专业种芋生产户繁殖商品种的良种繁育和供种体系是魔芋种芋生产的较理想模式.
关键词:魔芋;种芋生产;趋势魔芋属天南星科,魔芋属(Amorphophallus)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具有悠久栽培和利用历史的传统产业.
随着魔芋在食品、医药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日益扩展,近年来我国魔芋产业发展较快.
我国的魔芋种植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因此,魔芋不仅是我国农业创汇的重要品种之一,更与我国西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密切相关.
毫无疑问,魔芋产业的纵深发展对于改善我国西部山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促进西部农业开发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由于魔芋产业的兴起是从魔芋的加工利用开始的,因此魔芋的选种、栽培以及种芋生产等研究薄弱(何家庆,2001).
魔芋的农业问题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首先是种芋退化严重、种芋质量差,同时因种芋需求量大,使资源开采泛滥,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其次是因为没有严格的种芋质量检测制度,致使种芋传播病害普遍发生.
因此,加强种芋生产技术研究,建立合理的种芋供应体系,提供适宜于生产区域种植的健康种芋是魔芋研究的当务之急.
1魔芋种芋生产现状1.
1种芋生产少,需求量大,供求矛盾突出传统上魔芋采用根茎无性繁殖,其繁殖系数极低,目前生产上大量栽培的花魔芋2年生以上植株仅能在块茎上产生3-4个根茎、白魔芋亦只能产生4-6个根茎用于繁殖.
且当年收获的根茎不能直接用作下一年的商品种芋,必须经过一年的种植后才能提供给下一年作种,种芋数量十分有限,而魔芋栽培用种量又相当大(每亩4000株左右约需种芋200-250kg),这种繁殖速度慢和用种量大的矛盾是发展魔芋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张盛林,2000).
据中国魔芋协会统计,2001年全国魔芋种植面积大约20万亩,按照魔芋协会的预测,"十五"期间全国魔芋面积将达到150万亩,湖北鄂西地区的魔芋种植面积在今后5年内将达到20多万亩.
按每亩需种芋200-250kg计算,仅湖北魔芋产区每年即需种芋4000-5000万公斤.
而目前除个别地区建有少量种芋生产田外,魔芋种芋基本上采用的是商品芋生产中不合格的小芋,全国尚无科学规范的种芋生产基地.
这种卖大留小的生产方式,即使不考虑种芋质量问题也很难满足魔芋面积扩大种植的需要,因此,在未来的几年里,种芋不足可能是魔芋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1.
2开放式的种芋调运使魔芋病害日趋严重由于魔芋种植由传统的庭院栽培逐步转变为大规模栽培,使得魔芋病害日趋严重,且有不断发展蔓延的趋势,魔芋病害已成为制约魔芋产业健康、稳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不完全调查,目前我国魔芋种植区流行的病害已超过10种,其中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主要有软腐病、根腐病和白绢病,又以软腐病最为严重(费甫华等,2001).
据研究,魔芋主要流行病害,特别是软腐病主要通过种芋传播蔓延.
(费甫华等,2000;陈雁,2001).
魔芋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可造成种植区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贮运芋种在短时间内全部溃烂,而至今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亦无有效的抗病品种和高抗的抗病资源.
因此,生产健康种芋和合理的供种体系,是控制魔芋病害蔓延的经济有效途径.
1.
3种芋经济性状一致性差,变异及退化严重魔芋栽培基本上是在传统的庭院栽培中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除了有几例选、育种的报道外,魔芋并没有经过严格选择、优化、分离、纯化的真正意义上栽培品种(cultiver),而只有原始种(species),是一种天然的混杂群体.
由于长期的无选择无性繁殖,即使是地下茎,亦可能累积了丰富的变异,也就是说球茎本身就是一种杂合体(张盛林,2000).
因而,球茎上的根状茎所繁衍的种芋事实上是一个存在广泛变异的群体,从而造成产量、品质等性状的差异.
据张盛林(2000)报道,在80年代收集的100份魔芋资源中,选出的12份花魔芋地方种进行2年的比较试验显示,除了地上部植株性状差异较大外,各地方种的块茎性状和产量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
因此,各地不加选择的自然繁种方式使得魔芋产品很难标准化,从而给加工利用,特别是工业利用和医药应用带来许多困难.
此外,和其它薯芋类作物一样,魔芋种芋亦不同程度存在种性退化现象,如白魔芋根状茎过度发达,有效主球茎相对变小.
尽管魔芋退化的原因迄今尚不清楚,但建立适宜的魔芋种芋生产技术体系,提高种芋质量防止种性退化是十分必要的.
2魔芋种芋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尽管魔芋植物本身的基础研究还十分薄弱,包括选育种程序、良种繁育体系在内的相关农业领域的研究报道甚少,然而,相关无性繁殖植物的良种繁殖技术体系已十分健全,可为魔芋提供良好的借鉴.
因此,魔芋的种芋生产技术应该立足于利用现有生物技术优势,借鉴相关作物技术体系,结合魔芋生产特点,高起点建设种质管理、良种繁殖与种芋供应整体技术体系.
2.
1以生物技术为依托,生产健康的魔芋基础种上个世纪50年代建立的植物组织培养脱毒与快繁技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现已成为许多植物特别是无性繁殖植物良种繁育的重要技术,以这一技术为依托已在马铃薯、香蕉、甘蔗等多种经济植物中建立了相应的良种繁育体系,在有效防止无性繁殖植物种性退化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组织培养繁殖植物种苗与田间自然繁殖相比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因其繁殖系数高、不受季节限制,因而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批量种苗;其次,可以选择优良单株获单芽扩大繁殖,能保证所繁品种的高度纯合性;其三,由于繁殖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可保证种苗不待任何病原物.
魔芋由于种传病害尤为突出,田间繁殖已很难获得完全健康的种芋,因此,利用组织培养基础脱菌脱毒是获得健康魔芋种子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针对魔芋繁殖的组织培养研究已有一些报道(王平华等,2001;曾昭初,1994;张兴国等,1993;黄丹枫,陆文初,1993;黄丹枫等,1994;).
但还未能形成可供应用的繁殖体系.
近年来,我们借鉴本实验室试管马铃薯种子技术,针对魔芋生物学特点,开展了魔芋试管苗和试管魔芋繁殖技术研究,取得了初步进展(柳俊等,2001).
目前,实验室正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扩大繁殖规模,有望在短期内提供可供实际应用的技术体系.
魔芋组织培养繁殖的应用有待于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其一,魔芋组织培养适宜的继代方式.
魔芋为单叶柄支撑的单复叶植株,不能通过植株继代繁殖;其二,虽然魔芋愈伤组织可以继代,但愈伤组织继代易引起体细胞变异从而影响品种的典型性;其三,试管魔芋可能是较为理想的基础种提供形式,但试管魔芋诱导周期长,诱导频率低.
2.
2利用农业设施,隔离生产魔芋原原种乃至商品种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扩大,不仅种芋的需求数量增加,而且以控制病害为目的的轮作可能很难实施,健康种芋即显得更为重要.
魔芋是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应该打破传统的种子繁殖方式,减少种芋生产的中间环节,尽量缩短供种链,减少病原物浸染.
种芋的繁殖可在魔芋产区建设适当的温网室隔离生产种芋,避免或减少病原物对种芋的危害,从而减少种传病害的蔓延.
利用设施隔离生产种芋还有利于种芋质量的标准化,同时也可形成专门从事种芋生产的企业,便于行业管理.
近年来,我们在湖北、湖南等地一些传统上不能生产马铃薯种子的地区,利用设施控制季节和栽培技术,已形成了多个马铃薯微型种薯生产企业,既解决了当地马铃薯种薯问题,又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魔芋能否采用同样的途径生产种芋,目前我们正在试验中,有理由相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设施隔离生产技术将是未来块根、块茎类作物种子生产的趋势.
2.
3加强专用型品种选育,整体提升魔芋栽培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魔芋的农业研究极大地滞后于魔芋工业研究,魔芋规模栽培亦是在市场需求刺激下急速形成的,因此,魔芋种芋的供求基本上处于自由交易的局面,缺乏种子法规的约束.
随着魔芋工业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魔芋商品原料的质量标准将日益细化,因而对品种和栽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种芋生产首先必需有符合市场要求的品种,而目前魔芋栽培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品种,现有农家种和原始栽培种均属群体品种,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一致性均交差.
有关专家指出,魔芋作为工业原料作物应根据不同工业用途选用不同品种(谢笔钧,2001).
因此,根据不同工业用途制定相应育种目标,选育适宜不同加工需要的魔芋品种,是未来魔芋生产研究的重要课题.
3建立适宜的供种体系魔芋块茎皮薄肉嫩,长距离运输易破损进而感染病菌,建立适宜的繁种供种体系是魔芋生产稳定发展的保证.
张盛林(2000)根据我国当前魔芋生产水平,已提出了魔芋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相关模式,2002年,由西南农业大学等单位起草的《魔芋繁育技术规程》也已公布,为魔芋种芋生产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从魔芋栽培特点和技术成熟程度考虑,魔芋繁殖和供种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其一,为避免长距离运输,应以就地生产和供种为主;其二,为规范种芋标准,应培植和建立相对稳定的种芋生产专门企业或基地;其三,为提高魔芋生产效率,避免繁殖过程中的病原菌感染和种性退化,应适当缩短种芋繁殖周期.
因此,未来魔芋种芋生产和供种体系可考虑实行三级制:基础种芋—以具有较好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的企业或研究单位为主,在实验室或温室控制生产,严格选用优良品种繁殖,保证基础种不带任何病原物;原种种芋—原种种芋生产可在魔芋集中栽培区,建立隔离网室或选择隔离区集中繁殖,以保证种芋的纯度和健康;商品种芋—商品种芋生产实行网络制,在魔芋种植区根据地理环境和栽培水平,选择相对稳定的种芋生产户,按照种植规模实行订购生产,每个种芋生产户按照生产规模覆盖相邻种植区,从而既保证了种芋质量又可避免长距离运输.
魔芋种芋是魔芋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一,适宜的生产和供种体系将有利于魔芋生产的良性循环.
提供优良品种和适宜的繁殖技术是魔芋繁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尽管已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但一个良好体系的建立还有待于各环节技术的突破和完善.
参考文献[1]陈雁.
魔芋种传病害管理探讨.
种子,2001,(4):40-42[2]费甫华,张化平,李松,徐小燕,刘仁.
我国魔芋5种新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植物医生,2001,14(2):26-26[3]费甫华,盛正逵.
我国魔芋病害近年持续流行原因及其综合防治对策.
湖北植保,2000,(1):21-22[4]何家庆.
论我国魔芋资源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1):5-9[5]黄丹枫,陆文初.
细胞分裂素与魔芋组织培养器官发生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5(6):522-526[6]黄丹枫,庄天明.
魔芋组织培养器官发生综合因子的数学分析.
上海农学院学报,1994,12(4):260-265[7]柳俊,谢从华,余展生,刘勇.
魔芋离体繁殖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3):283-285[8]王平华,谢庆华,吴毅歆,张勇飞,高丽琼.
白魔芋不同外植体组培分化条件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1):63-65[9]谢笔钧,李波.
魔芋胶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2,(3):43-45[10]曾昭初,高翔,罗鸿源,舒玲.
白魔芋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1997,25(1):28-31[11]张盛林.
魔芋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
山区开发,2000,(9):26-27[12]张兴国,苏承刚,刘佩瑛.
魔芋快繁体系建立和人工种子研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5(3):259-261.
魔芋组织培养中褐变成因的探讨王玲房亚南马继琼李勇军(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摘要:研究了魔芋在组培时制约其成功的瓶颈问题—褐变的成因.
结果表明,培养物的生理状态,培养的光、温条件及外源激数的种类、水平、组合影响了培养物酚类物质的多少、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而决定了培养物的褐变程度,通过试验比较,一龄芋的顶芽在培养基MS+6BA1mg·L-1+NAA1mg·L-1+4.
5%琼脂,温度25-30℃、光照1500lx的条件下培养物褐变率仅只6%,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4%,成功率最高.
关键词:魔芋;组织培养;褐变;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魔芋(Amorphophalluskonjac)是天南星科魔芋属的植株,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较大的开发潜力,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能有效的解决魔芋自身繁种系数低,种性退化等问题[1].
但在魔芋的组培中,组织、细胞常常发生褐变,影响其诱导和分化,甚至培养物死亡,整个培养过程前功尽弃.
本文就魔芋组培过程中导致其褐变的几个因素进行了探讨.
国内有关魔芋组织培养的研究多集中在培养基的筛选[2],而对引起材料褐变的成因尚未见相关报道.
1材料与方法1.
1材料采自云南省富源县的花魔芋(A.
konjac),种龄为1、2、3龄刚萌发的健壮顶芽.
1.
2方法1.
2.
1材料处理种龄为1、2、3龄的花魔芋球茎,顶芽萌发1cm左右,自来水冲洗数次,切取顶芽,75%乙醇表面消毒3s→0.
1%HgCl2灭菌15min→无菌水冲洗3次→无菌条件下剥取顶端生长点,分别接种于不同激素配比、浓度和不同琼脂浓度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
1.
2.
2培养基不同激素配比及浓度的诱导培养基:①MS+6BA1mg·L-1+2.
4-D0.
2mg·L-1;②MS+6BA1mg·L-1+2.
4-D0.
1mg·L-1;③MS+6BA1mg·L-1+2.
4-D0.
05mg·L-1;④MS+6BA1mg·L-1+NAA0.
5mg·L-1;⑤MS+6BA1mg·L-1+NAA1mg·L-1.
不同琼脂浓度的诱导培养基:⑥MS+6BA1mg·L-1++NAA1mg·L-1+琼脂0mg·L-1;⑦MS+6BA1mg·L-1+NAA1mg·L-1+琼脂4.
5mg·L-1;⑧MS+6BA1mg·L-1++NAA1mg·L-1+琼脂7mg·L-1.
1.
3培养条件接种的材料置于温度10-15℃、15-20℃、25-30℃,光照500lx、1500lx、2000lx的条件下培养.
2结果与分析2.
1外源激素的类型、水平及组合对培养材料的褐变的影响培养基中外源激素的种类、浓度及组合对培养材料的褐变起着重要作用[2].
对多数植物材料来说,2.
4-D是诱导愈伤组织和细胞悬浮培养的最有效物质,常用浓度为0.
2-2.
0mg·L-1,但在魔芋顶端生长点的诱导培养中,极少量的2.
4-D(0.
05mg·L-1)就能抑制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并且还会引起材料的褐变,导致细胞的死亡[3].
且随着生长素2.
4-D浓度的不断增加,细胞分裂素6BA浓度的相对下降,外植体的褐变速度加快,褐变率提高.
用生长素NAA代替2.
4-D,褐变率大大下降,愈伤组织块大、鲜活.
在细胞分裂素类中一般认为6BA有刺激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提高、加重褐变的作用[4],这在甘蔗组培中表现最明显[5].
但在魔芋的组培中6BA对材料的褐变似乎具有抑制作用,魏海蓉等[6]认为6-BA、GA3减缓了酚类物质的积累,这和本试验的结果一致.
魔芋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6BA与NAA的组合优于6BA与2.
4-D的组合,其中MS+6BA1mg·L-1+NAA1mg·L-1培养基上培养的材料褐变率小,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见表1).
表1培养基中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培养材料褐变的影响培养基接种数(块)培养天数(d)褐变数(块)褐变率(%)培养天数(d)褐变数(块)褐变率(%)出愈数(块)诱导率(%)①②5050101020154030202048319662219438③501010202017343366④⑤50501010326420207314643478694注:一龄种芋健壮顶芽作外植体,在培养温度25-30℃、光照1500-2000lx、琼脂粉浓度4.
5mg·L-1的条件下培养2.
2琼脂浓度对培养材料褐变的影响一般认为液体培养容易使有毒物质扩散[2],在魔芋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可通过调整琼脂浓度来降低培养物的褐变,减少材料的死亡.
由表2可知,当把诱导出来的愈伤组织转接在几组不同琼脂浓度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其结果全完不同,琼脂浓度为0时,培养物完全浸泡在液体中,最终培养物因缺氧,褐变而死亡;琼脂粉4mg·L-1,培养基在半固体状态下培养,培养物生长旺盛,培养至20d时褐变率仅只6%;琼脂粉7mg·L-1时,培养物处在全固体状态下,由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不畅,培养物分泌的酚类物质不易扩散,导致培养物生长缓慢,材料褐变、死亡.
表2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琼脂对培养材料褐变的影响培养基接愈伤组织数(块)培养天数(d)褐变数(块)褐变率(%)培养天数总褐变块数总褐变率(%)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块)⑥⑦50501010202404202050310060472509450⑧5010510202652注:以一龄种芋健壮顶芽作外植体,培养温度25-30℃、光照1500lx2.
3培养条件高温,强光照的培养条件,会提高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促进酚类物质的氧化,加速褐化[5].
因此大多数植物在组培时为了防止褐变,多进行一段时间暗培养而减少或克服褐变.
但也有研究表明:有的培养材料在光下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生长量是光培养优于暗培养[7].
魔芋的组培如表3所示,低温、弱光的培养条件,反而加快、加重了培养物的褐变,培养物在于25-30℃、1500lx的培养条件下培养,褐变率最低,诱导率最大,而在高温、强光下培养,培养物的褐变率有所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相对降低,这可能是不同植物对其的生态环境不长期适应的一种表现.
表3温度、光照对魔芋组培材料褐变的影响培养温度(℃)光照(lx)接种数(块)培养天数褐变块数褐变率(%)培养天数总褐变块数总褐变率(%)愈伤组织块数诱导率(%)15-2025-30200150050501010152304.
020203837661247249430-40200050105102017343366注:以一龄种芋健壮顶芽作外植体,培养基⑤MS+6BA1mg·L-1++NAA1mg·L-1+琼脂4mg·L-12.
4培养材料的生理状态和魏海蓉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酚类物质的多少及相关氧化酶的活性与植株的生理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魔组培过程中发现,同样的培养条件下,种龄愈大的魔芋球茎,在培养时愈易褐变,成功的机率愈小.
表4种龄对魔芋组培材料褐变的影响培养材料接种数(块)培养天数(天)褐变数(块)褐变率(%)1龄种2龄种3龄种505050202020371661432注:培养温度25-30℃、光照1500lx,培养基⑤MS+6BA1mg·L-1+NAA1mg·L-1+琼脂4mg·L-13讨论魔芋球茎中含有多种多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极易发生褐变[8],不仅影响了魔芋的产品加工,并且在魔芋组培时也成了制约其成功的瓶颈问题.
本试验从外源激素、培养基浓度、培养条件及培养材料的生理状态4方面着手对魔芋组培过程中出现褐变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魔芋在组培过程中培养物的褐变与酚类物质多寡及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酚类物质多寡及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又受其培养物生理态状、培养的光、温条件及外源激数的种类、水平、组合的影响.
幼嫩的植株生理活性强,酚类物质含量相对少,组培中不易褐变,如一龄种的褐变率比三龄种的褐变率低.
魔芋组培的培养条件与其原始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数植物在培养过程中采取一定的低温、弱光或暗培养,预防材料褐变,而魔芋则在低温、弱光或暗培养时褐变率达76%.
魔芋生长的最适光、温条件(25-30℃、1500lx)也是魔芋组培时的最佳培养条件,褐变率低,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94%.
不同的激素水平及组合对不同培养物酚类物质的积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激活反应不同,如6-BA在甘蔗组培中有刺激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提高、加重褐变的作用,而在魔芋的组培中并非如此,6-BA对材料的褐变似乎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培养材料的内源激数及内含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1]黄远新,何凤发,张盛林.
魔芋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4):300—312[2]王玲,李勇军,房亚南等.
魔芋组织培养的一步成苗技术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5):636-638[3]黄学林,李筱菊.
高等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的形态建成及其调控.
科学出版社,1995:30-40[4]李冬杰,张进献等,魏景芳.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与红豆杉细胞培养中褐化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1):95-98[5]曹孜义,刘国民,王蒂等.
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8-49[6]魏海蓉,高东升,李宪利.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樱桃休眠的调控及花芽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05,32(4):584-588[7]赵芳,倪良,耿征等.
南方红豆杉组织培养研究.
I.
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条件优化.
[J]中草药,1999,30(3):213-215[8]刘佩瑛.
魔芋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2魔芋试管芋营养液栽培生产原原种技术研究1陈永波(1钟刚琼1赵清华1滕建勋2郭芳(1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魔芋研究所2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恩施445000)摘要:在温室对魔芋试管芋立体多架层营养液栽培生产原原种技术进行了研究.
以不同含量和比例的N、P、K、Ca、Mg等大量元素和MS培养基的微量元素配制成营养液,对魔芋试管芋进行立体多架层无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状况和原原种的产量均以N∶P∶K∶Ca∶Mg的比例为4∶1∶2.
4∶0.
2∶0.
7的Ⅴ号营养液最高,光照强度以2000-6000Lux为宜.
该试验为魔芋营养液的配方研制及栽培管理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魔芋;试管芋;原原种;营养液;立体栽培1前言近年来,我国魔芋组织培养生产原原种技术取得了飞速的进展,该技术研究应用的重要意义在于:(1)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种芋不足的问题;(2)能够以较快速度对高产、高抗、优质魔芋新品种进行推广;(3)能够保证种芋不带病原,从而使病害的发生机率大为减少;(5)可以使因种芋大调大运造成的病害流行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为魔芋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采用试管苗和试管芋生产健康种芋,一般采用无土栽培,针对不同的作物,无土栽培中营养液的调控技术是研究的核心内容.
关于魔芋的无土栽培技术,我所曾做过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报道[1,2],但不同营养液对试管芋形成原原种的影响在2004-2005年才开始研究,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报道.
本课题根据魔芋试管苗(试管芋)工厂化生产原原种的需要,为了充分利用温室空间,针对不同的配比的营养液在立体多架层栽培模式下(主要是光照)的管理条件下对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2材料与方法2.
1试验材料魔芋试管芋(拟球茎)为以愈伤组织相连接多个微型试管芋,由恩施州农科院魔芋研究所提供.
2.
2营养液的配制分别采用不同的化学肥料,按表1配制成7种不同浓度的营养液母液,使用时按稀释倍数进行稀释,使使用液浓度在0.
5‰左右.
表1营养液浓缩液的化学成分组成(g/L)及稀释倍数化学肥料KNO319.
09.
5022.
6028.
09.
8027.
4K2SO420NH4NO316.
516.
519.
6317.
524.
70K2SO48.
23复合肥6.
0*KH2PO41.
73.
402.
0210.
014.
707.
94尿素19.
3CaCl23.
30.
553.
932.
272.
37Ca(NO3)2.
4H2O52.
314.
2MgSO4.
7H2O3.
77.
64.
4010.
024.
3027.
7430.
4总浓度44.
237.
5552.
5867.
7775.
87123.
6179.
5稀释倍数**8070100130150240150*复合肥为N∶P∶K=20∶15∶20的三元复合肥;**配制使用液时,稀释倍数为80,则取100mL浓缩液加水至8L;稀释倍数为70,则取100mL农缩液加水至7L,依此类推;配制时如母液产生沉淀,则将各肥料称量相应减半后溶解和混合.
使用液混合均匀后用NaOH或稀H2SO4调节pH至6.
5.
铁盐和微量元素用量与MS营养液相同,即每100mL大量元素浓缩液稀释后加1mL铁盐和1mL微量元素浓缩液,营养液中不添加有机物和糖.
2.
3试管芋的栽培管理方法试管芋在智能温室采用立体多架层栽培,光照和营养液的添加采用人工控制,温度调节由自动控制器进行:2.
3.
1栽培方法每种营养液栽培一架,分别标识为Ⅰ每架分四层,从上到下分别标识为1、2、3、4;每层间隔约0.
5m高,铁架间走廊0.
5m.
2.
3.
2栽培方式试管芋栽培采用蛭石-珍珠岩作基质,栽培在ф8cm的黑色营养钵中,每钵栽培1块.
营养钵放在0.
8m*1.
25m的营养盘中,每盘放置80钵.
2.
3.
3营养液浇灌方式每隔3-5d在营养盘中浇灌一次营养液,营养液自营养钵底部通过基质吸收,以使营养钵内保持湿润,浇灌时每盘稀释液用量相同.
2.
3.
4光照调节采用智能温室的内外遮阳网进行控制,根据光照强度,采用开启和关闭内、外遮阳网的方式对室内光照进行调节.
2.
3.
5温度调节由自动控温装置进行,当温室内高于25℃时,自动启动电风扇;当温度高于38℃时,自动启动水帘喷水,湿空气从另一端排出,对整个温室进行降温.
2.
3.
6观察记载魔芋试管芋于2005年5月栽培,6月出苗,7-9月观察记载株高、长势,10月27日收获后统计不同处理、不同架层的产量.
光照强度采用光照强度计测量,每10d测量一次.
3分析与讨论试验采用立体多架层栽培,在同一架的栽培中,营养液相同;架层不同,光照强度不同,自5月20日开始记载,至10月10日止,共统计15次,从上到下(第一层到第四层),平均值分别为6945.
0、2341.
3、1325.
2、702.
3Lux,各层差异很大,以此为依据进行比较,可分析光照强度对魔芋试管芋生产原原种的影响;在不同的架层之间,相同层次的光照强度相同,但营养液不同,因此对不同营养液处理进行比较可分析营养液之间的差异.
3.
1不同营养液和光照强度对魔芋生长状况分析3.
1.
1不同营养液和光照强度对魔芋试管芋生长株高的影响(表2)表2不同营养液和光照对魔芋试管芋株高的影响(单位:cm)架层平均112.
715.
315.
818.
423.
714.
711.
015.
9214.
921.
216.
520.
222.
818.
015.
618.
4314.
015.
616.
217.
321.
819.
515.
217.
1412.
915.
014.
813.
516.
613.
513.
314.
2平均13.
616.
815.
817.
3521.
216.
413.
816.
4位次7352146上表中从纵向比较,显示了营养液对魔芋株高的影响,平均株高顺序为Ⅴ第一层株高顺序为株高以前5位分别为Ⅴ(1)>Ⅴ(2)>Ⅴ(3)>Ⅱ(2)>Ⅳ(2),因此,以Ⅴ号营养液最好;从横向比较,显示了不同光照强度对魔芋生长状况的影响,平均株高以第二层最高,第一层和第四层均低于平均株高,其顺序为第二层>第三层>第一层>第四层,说明适度的遮阴有利于魔芋株高的增长,但光照太强和严重不足都不利于植株长高.
3.
1.
2不同营养液和光照强度对魔芋试管芋生长叶柄增粗的影响(表3)表3不同营养液和光照对魔芋试管芋叶柄粗的影响(单位:mm)处理平均10.
330.
300.
340.
300.
370.
300.
310.
3220.
320.
350.
330.
360.
320.
350.
320.
3430.
300.
280.
280.
280.
290.
310.
300.
2940.
280.
290.
290.
290.
290.
280.
220.
28平均0.
310.
310.
310.
310.
320.
310.
290.
31位次2222123上表中从纵向比较,显示了营养液对魔芋叶柄茎粗的影响,不同营养液之间,叶柄粗前5位的顺序分别为Ⅴ(1)>Ⅳ(2)>Ⅵ(2)=Ⅱ(2)>Ⅴ(2)=Ⅶ(2)(注:Ⅴ(1)表示第Ⅴ号营养液第1层,以此类推),平均叶柄粗以Ⅴ号营养液最高,以Ⅶ号营养液最低,说明Ⅴ号营养液最有利于魔芋试管苗叶柄增粗;从横向比较,显示了不同光照强度对魔芋生长状况的影响,平均叶柄以第二层最粗(0.
34mm),其顺序为第二层>第一层>第三层>第四层,说明适度的遮阴有利于魔芋叶柄长壮,但光照太强和严重不足都不利于壮苗.
3.
1.
3不同营养液和光照强度对魔芋试管芋多叶发生的影响(表4)表4不同营养液和光照对魔芋试管芋多叶发生率的影响(单位:%)处理平均194.
6098.
3694.
7495.
7797.
5695.
8388.
8994.
96291.
6794.
8087.
38100.
094.
3895.
8995.
7193.
39391.
5593.
9482.
2282.
1489.
1686.
3090.
3287.
95492.
5094.
7473.
7573.
8083.
0273.
3381.
8283.
02平均92.
5895.
4684.
5287.
9391.
0387.
8489.
1889.
83位次2175364上表中从纵向比较,显示了营养液对魔芋多叶发生率的影响,不同营养液之间,以Ⅱ号营养液最有利于多叶的发生,其次为Ⅰ号和Ⅴ号营养液;从横向比较,显示了不同光照强度对魔芋多叶发生率的影响,其顺序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说明较强的光照有利于形成多叶,光照越弱,多叶片形成的机率越少.
3.
2不同营养液和光照强度对魔芋原原种产量的影响分析3.
2.
1不同营养液和光照强度对魔芋原原种产量的影响表5不同营养液和光照对魔芋原原种产量的影响(单位:g)处理平均15.
568.
699.
1010.
0913.
418.
034.
068.
4223.
404.
772.
493.
432.
924.
934.
923.
8432.
713.
232.
082.
212.
742.
883.
762.
8042.
002.
851.
541.
071.
071.
272.
641.
78平均3.
424.
893.
804.
205.
044.
283.
844.
21位次7264135上表中从纵向比较,显示了营养液对原原种产量的影响,不同营养液之间,以Ⅴ号营养液产量最高,其次为Ⅱ号和Ⅵ号营养液,浇灌Ⅰ、Ⅲ、Ⅶ号营养液均低于平均值,说明这三种营养液均不适合原原种的繁殖;从横向比较,显示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原原种的影响,其顺序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
除第Ⅶ种营养液外,光照最强的第一层均比第二层增产,增产幅度随着营养液不同相差很大,在62.
9%-359.
2%之间,而光照相对较弱的第三层则均为减产,减产幅度在6.
2%-41.
6%之间,光照最弱的最下层(第四层),减产幅度在38.
2%-74.
2%之间,说明较强的光照有利于原原种产量的增加,光照越弱,产量越低.
3.
2.
2不同营养液和光照强度对魔芋试管芋产生多球茎的影响一个试管芋(拟球茎)生产多个原原种,也是增加魔芋繁殖系数的有效途径,因此,也是本试验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
(表6)表6不同营养液和光照对魔芋试管芋生成多球茎的影响(单位:个/钵)处理平均13.
22.
62.
92.
72.
42.
62.
52.
722.
32.
41.
92.
52.
22.
72.
32.
332.
62.
32.
42.
02.
11.
92.
62.
342.
11.
82.
02.
02.
01.
52.
11.
9平均2.
62.
32.
32.
32.
22.
22.
42.
3位次1333442上表中从纵向比较,显示了营养液对原原种产生数量的影响,不同营养液之间,以Ⅰ号营养液平均原原种个数最多,其次为Ⅶ号营养液,Ⅴ、Ⅵ号营养液发生原原种的数量均低于其他营养液,但差异不明显,在生产上不能以此否定该营养液配方的合理性;从横向比较,显示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原原种生成数量的影响,其顺序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且第一层与第四层差异很大,说明较强的光照有利于试管芋多球茎的发生,光照太弱,对多球茎的形成不利.
3.
3魔芋无土栽培营养液成分分析将表1营养液中的N、P、K、Ca、Mg等大量元素换算成元素含量,其中各元素的含量和比例(近似值)(表7)表7营养液中各营养元素的含量和比例元素g/L比例g/L比例g/L比例g/L比例g/L比例g/L比例g/L比例NNO-3-N4.
52202.
7056.
56226.
934.
45.
674.
010.
05.
6--NH+4-N2.
891.
403.
443.
074.
33--P0.
3910.
7710.
4612.
2813.
341.
01.
811--K7.
84204.
7569.
322013.
76.
08.
012.
416.
579--Ca1.
1932.
200.
71.
420.
90.
810.
40.
820.
28.
885--Mg0.
3610.
7410.
433.
00.
990.
42.
400.
72.
741.
5--S0.
481.
20.
991.
30.
571.
21.
300.
63.
160.
955.
783.
2--*以上元素比例以P为1计算,Ⅶ号营养液因使用化学肥料,其杂质含量高,没有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因此,暂不进行比较.
魔芋的生长与营养元素的关系相当密切,在2003年的魔芋营养液栽培研究中,已初步确定了魔芋耐盐浓度在2.
25‰以下[3],且以MS培养基为基础的营养液并不能完全满足魔芋的生长需求,主要是因为营养元素的均衡性问题[4],通过分析比较,MS营养液的N∶P∶K∶Ca∶Mg的比例为20∶1∶20∶3∶1,而Ⅴ号营养液中N∶P∶K∶Ca∶Mg的比例为4∶1∶2.
4∶0.
2∶0.
7,高钾、高氮、低磷的营养液(如Ⅰ、Ⅲ)并不能使魔芋很好的生长且获得较高的产量.
从Ⅴ号营养液的组成来分析,魔芋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的顺序为N>K>P>S>Mg>Ca,对于其他比例的营养液,均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营养液Ⅵ中,N源仅以NO3-N的形式提供,且降低了Cl-的浓度,但其植株长势和原原种的产量均不如Ⅴ号营养液,魔芋生长需要有NH4-N,且Cl-也是魔芋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在配方中不可缺少.
4结论魔芋属于半阴生植物,不适合强光照射的环境,在光照较强的第一层中,我们在观察发现了其植株长势不如第二层,且营养元素不均衡的营养液有叶片黄褐枯死、叶尖出现褐斑的现象,因此,试验中第一层平均近7000Lux的光照太强;而第三层以下光照低于2000Lux,其生长势随光照强调的降低明显减弱,产量明显降低.
该试验结果与文献[5]中报道的魔芋生长最适合的光照强调在2000Lux-4500Lux之间基本一致.
这充分说明了魔芋生长过程中仍然需要充足的阳光;第二层虽然叶片多,长势较好,株高平均高于第一层,但其产量却远低于光照充足的第一层,这也与在自然环境下常见的现象一致:在浓密的森林下,魔芋光照严重不足,植株虽然长得很高,但产量却不高,因此在采用立体多架层栽培时,下层应注意补光.
魔芋试管芋较为适合的营养液中N∶P∶K∶Ca∶Mg的比例为4∶1∶2.
4∶0.
2∶0.
7,生长中需要有NH4-N,且Cl-也是魔芋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在配方中不可缺少,这在魔芋专用肥的配方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1]陈永波,吕世安,沈艳芬等,魔芋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研究初报,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4,26(2):8-10[2]陈永波,魔芋试管苗的营养液多架层立体栽培技术研究初探,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3):299-302[3]陈永波,吕世安,盛德贤等,魔芋试管苗及种芋工厂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4,26(3):17-19[4]刘士哲,现代实用无土栽培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1:48-147[5]张盛林,魔芋栽培与加工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5:28魔芋微型试管芋(拟球茎)繁殖技术研究陈永波(赵清华钟刚琼滕建勋黄光昱(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魔芋研究所湖北恩施445000)摘要:在魔芋愈伤组织的基础上,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等因素对试管芋形成的影响.
魔芋愈伤组织在MS添加6-BA-3.
0mg/L、NAA0.
5mg/L、IBA0.
5mg/L、KT5.
0mg/L的培养基上,20d后形成大量不定芽.
待不定芽生长至约0.
5-1cm时,将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不定芽基部膨大,2个月后形成多达10个以上的微型种芋,种芋之间以愈伤组织相连.
将微型种芋连同愈伤组织取出,栽培到适当的基质中,浇灌营养液使基质保持湿润,自然条件下萌发,出苗率在90%以上,叶片多达18片,当年每块微型种芋可形成5g以上的多个子芋.
关键词:魔芋;愈伤组织;试管芋;繁殖技术通过组培快繁技术是解决魔芋种芋退化和因种芋大调大运造成的病害流行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组培快繁技术在中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试管苗繁殖种芋的技术[1,2,3,4]已处于推广应用阶段,试管芋的生产技术陆续有人报道[5,6,7],但各家的研究技术各有所长,以试管苗直接在瓶内形成试管小球茎的方法而言,其形成的种芋数量相对较少,对环境温度要求高,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为此,我们对愈伤组织直接在试管内形成微型种芋技术进行了研究.
1材料与方法1.
1不同时期的魔芋愈伤组织由恩施州农科院魔芋研究所提供.
1.
2培养基配方⑴MS+6-BA1.
0mg·L-1+NAA1.
0mg·L-1⑵MS+6-BA1.
5mg·L-1+NAA0.
5mg·L-1+IBA1.
0mg·L-1⑶MS+6-BA3.
0mg·L-1+NAA0.
5mg·L-1+IBA0.
2mg·L-1+KT5.
0mg·L-1⑷MS+6-BA3.
0mg·L-1+NAA0.
1mg·L-1+IBA0.
15mg·L-1⑸MS+6-BA1.
5mg·L-1+NAA0.
25mg·L-1+IBA0.
5mg·L-1⑹MS+NAA2.
0mg·L-1以上培养基均附加30%的蔗糖和0.
7%的琼脂粉.
1.
3方法将继代3-4次的花魔芋愈伤组织切成1cm见方的小块,接种到以上6种培养基上,每个处理40瓶,每瓶3块,放在25±1℃的培养室培养,不增加日光灯照,待不定芽生长至0.
5-1cm高时,将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观察愈伤组织、不定芽生长及微型种芋形成情况.
2结果与讨论2.
1激素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生长的影响试验于2004年11月进行,愈伤组织接种到6种培养基30d后观察统计,结果见表1表1激素对愈伤组织生长和不定芽形成的影响处理愈伤组织生长块数平均不定芽数最多不定芽数差异显著性310110.
518a4955.
28b5902.
55c2982.
44cd1691.
12d6000e激素的用量、比例和种类对愈伤组织生长和不定芽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含6-BA的培养基(6)中,由于没有细胞分裂素,尽管有生长素,但接种的愈伤组织停止生长;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为1∶1(1,2)时,在愈伤组织生长的同时,也有芽的分化,但不定芽形成的数量不多,激素绝对量减少,愈伤组织生长变慢,不定芽分化数量减少;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增大(5与2、1比较)时,不定芽分化数量增加,当比例增加至12∶1(4)时,不定芽数量大幅增加;添加KT,对不定芽的分化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1块愈伤组织最多可分化出18个芽,极大地提高了魔芋的繁殖系数.
2.
2温度对微型种芋形成的影响不定芽形成并长至0.
5-1cm后,当温度继续保持在25±1℃时,分化的不定芽少数(每块愈伤组织1-3株)从鳞片中长出叶片,并生根,形成完整植株,其它不定芽相继枯死;当温度降至15-18℃之间时,不定芽不继续长出叶片,继续培养1-2个月,基部膨大,形成微型种芋,一般肉眼可数的3-8个,中间有愈伤组织相连,较大的可达1g以上,也可在出瓶后与愈伤组织分开.
2.
3微型试管芋的栽培试管芋出瓶后,多为多头,且和愈伤组织连在一起,不用分开,只需用自来水将粘附的培养基冲洗干净,铺在滤水盘中,放在太阳下晒干1-2d,(同时也起到紫外线灭菌的作用),播前用1000ppm的农用链霉素浸种30min(防止病菌浸染)后晒干水分,以蛭石-珍珠岩(3∶1)作基质,栽培在φ7-9cm的营养钵中,放在营养盘内,营养盘内定期添加营养液,以使基质保持湿润为准,也可在网室栽培进行厢式栽培,但基质必须疏松透气,且有一定的保水性,以火土混一定比例的蛭石-珍珠岩为好,株行距7-9cm,定期喷洒专用营养液,出苗率90%以上,均为多叶,最多可达15片叶以上,当年每个微型试管芋块可收的原原种3-8个,栽培管理良好的条件下,最大可达80g以上.
2.
4试管芋生长的形状表现魔芋的自然繁殖方式多为无性繁殖,因此不存在变异,但在试管芋生产过程中,由于通过了愈伤组织阶段,愈伤组织的细胞处于无序排列状态,从不同的细胞团长出的植株表现形状可能不同,即可能会产生变异.
试验通过对近20000株苗进行观察,表现形状为:先出叶叶柄为浅灰色黑色花斑,后出叶叶柄色泽较先出叶浅,与大田魔芋相同品种一致,但发现6片叶叶柄为白色,但叶片为绿色,生长正常,其表现形状变异率为3/10000,但该表现是否为变异是否稳定,尚待进一步观察.
3结论虽然在近些年来,魔芋的组织培养技术发展很快,试管苗、试管芋生产技术都已研究成功并在一定程度得到应用,但各家自有其特点,我所研究的魔芋微型试管芋(拟球茎)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在试管内周年生产种芋,不受季节限制,特别是利用了南方地区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在不适合试管苗栽培的季节生产试管芋,在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过程中,试管苗的生产成本50%以上为能耗,而在11月至次年5月以前生产试管芋,不需空调和日光灯照射,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的试管芋出苗率高,发病率低,变异很少;试管芋比试管苗容易成活,种芋可达80g以上,当年可形成商品芋的种芋,优势非常明显,因此能够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魔芋组培苗批量化生产及组培苗栽培技术.
中国专利.
CN1154413.
[2]陈永波,吕世安,盛德贤等.
魔芋试管苗及种芋工厂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4.
26(3):17-19[3]陈永波,赵清华,钟刚琼等.
正交试验优化花魔芋组织培养条件.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5.
27(2):29-30[4]张盛林.
魔芋栽培与加工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95-98[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魔芋试管芋的繁育技术.
中国专利.
CN1493186.
[6]西南农业大学.
魔芋试管芋快速繁殖方法.
中国专利.
CN1422526[7]魔芋试管种芋工厂化生产技术.
西南农业大学科技咨询公司.
成果库光照强度对魔芋试管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1钟刚琼(2陈永波1李莉2陈大清1滕建勋(1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2长江大学生命科学院湖北荆州434025)摘要:以立体多架层无土栽培的魔芋试管芋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四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对魔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过强、过弱都不利于叶绿素合成,D处理魔芋叶绿素含量在各个测定时期都最低,C处理叶绿素平均含量最高,8月1日-8月21日,叶绿素含量A处理最高,A>B>C>D;8月21日-9月21日,叶绿素含量C处理最高,C>B>A>D.
关键词:魔芋;光照强度;试管芋;叶绿素含量;无土栽培魔芋属天南星科魔芋属(Amorphophallus)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目前自然界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作物,在食用、药用、工业及观赏上都极具开发利用价值[1].
魔芋原产热带、亚热带的疏林之下,是半阴性作物,喜散射光及弱光照射,最怕强日光直接照射[2].
在温室采用立体多架层栽培模式生产试管芋,既保持了一定的遮阳度,又保证了一定的散射光照,同时提高了温室空间利用率[3].
叶绿素合成受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光照强度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因子,而且叶绿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叶绿素含量同光合作用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植物同化物质的能力[4].
笔者以魔芋试管芋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魔芋试管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旨在探讨最适合魔芋试管芋生长的光照强度,进一步优化立体多架层栽培模式,为魔芋试管芋科学栽培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
1供试材料清江花魔芋组培生产的试管芋,由恩施州农业科学院魔芋研究所提供.
基质为蛭石∶珍珠岩=3∶1(体积比),宜昌市昌洪石材厂提供.
1.
2试验时间、地点试验于2005年4月14日至2005年10月10日在恩施州农业科学院魔芋研究所智能温室进行.
试验过程中,温室内最高气温不超过35℃,平均气温25.
4℃,空气湿度保持在70-85%,海拔410m.
1.
3试验设计与管理试验采用立体多架层栽培模式[3],即采用2m高的铁架,分四层,每层间隔0.
6m,中放1.
2m*0.
8m*0.
05m的试验盘,盘内放置直径8cm的栽培试管芋的营养钵,每盘80钵,用基质进行无土栽培试管芋,每层为一个处理,从下至上标记为A、B、C、D,D为完全自然光照,设为对照(CK).
试管芋于4月14日同一天栽培,栽培后,用水淋湿浇透基质.
从4月20日起往盘中浇灌营养液[5],每7天一次,雨天顺延,保持基质含水量60-80%[6].
定期记载各处理光照强度,认真观察各处理叶片颜色的变化.
从8月1日起,每隔10天,随机取每钵中3片最高的魔芋试管芋叶片检测叶绿素含量.
1.
4测定方法采用TES1332A光照计定期测定不同处理的光照强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处理的叶绿素含量[7].
2结果与分析2.
1不同处理的光照强度表1不同处理不同时间的光照强度变化(Lx)处理5/205/306/106/206/307/107/208/18/118/218/319/109/209/3010/10平均比例A128265861623914096442415004244901162404632244510702.
310.
1B2494110998453280214662421001450994146278627367507401325.
219.
1C268426228484883703870103057363190238131162012312996014592341.
333.
7D(CK)5129496502510981306106942512158805970812810680978010734542969316945.
0100经过定期的测量光照,从表1知,最上层的D(CK)为完全自然光照,光照强度最强.
把D(CK)设为100,则A、B、C处理的光照强度相当于D的10.
1%、19.
1%、33.
7%,即遮阳度分别为89.
9%、80.
9%、67、3%,从上至下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即光照强度D>C>B>A.
由于不同日期气候的不同,各处理光照强度在不同测量日期的数据在有一定起伏,但光照强度都是D>C>B>A.
2.
2不同处理的叶绿素含量表2叶绿素含量测定表处理8/1(mg/g)8/11(mg/g)8/21(mg/g)8/31(mg/g)9/10(mg/g)9/20(mg/g)平均含量(mg/g)A23.
1322.
7522.
0220.
0916.
3613.
8519.
70B21.
3522.
0522.
2021.
8620.
2018.
3020.
99CD(CK)18.
5015.
5320.
9015.
3522.
6414.
9822.
4814.
6721.
7214.
6421.
1813.
2521.
2414.
74经过定期的测量叶绿素含量,从表2、图1可知,D处理中叶绿素含量在各个时期均为最低,并且叶绿素含量逐步减少,平均含量为14.
82mg/g.
8月1日—8月21日,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关系为A>B>C>D,A处理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逐步减少,B、C处理叶绿素含量逐步增加,在8月21日,B、C处理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8月21日—9月21日,叶绿素含量C处理最高,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关系为C>B>A>D,各处理叶绿素含量都是逐步减少,呈下降趋势,A处理叶绿素含量下降较快,C处理叶绿素含量下降较慢.
图1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2.
3光照强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表3光照强度对叶片颜色与长势的影响单位:月/日处理8/18/118/218/319/109/20A浓绿,长势强浓绿,长势强浓绿,长势强绿,长势一般绿,长势一般叶片呈现黄色B浓绿,长势强浓绿,长势强浓绿,长势强浓绿,长势强绿,长势一般绿,长势一般CD(CK)绿,长势一般绿,长势一般浓绿,长势强绿,长势一般浓绿,长势强绿,长势一般浓绿,长势强浅绿,长势弱浓绿,长势强浅绿,长势弱绿,长势一般叶片呈现黄色魔芋是半阴性植物,喜散射光及弱光照射,最怕强日光直接照射[2],从表1、2、3和图1可知,光照强度过大即完全自然光照时,魔芋试管芋叶绿素含量的合成受到抑制,说明魔芋试管芋怕日光直接照射.
在试管芋生长前期,试管芋才展叶,长势比较弱,形成叶绿素所要求的光照强度相对较低,这时期光照强度不能太大,遮阳90%对魔芋生长较好,叶绿素合成多,生长旺盛.
在生长中期,试管芋长势渐强,光线过弱,不利于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光线过强,也不利于叶绿素的生物合成,适当的遮阳对试管芋生长有一定作用,可以看出70%对试管芋生长最佳.
到后期,光线过强、过弱,由于叶绿素合成受抑制,叶片开始发黄,植株长势渐差.
3结论光照强度明显能影响魔芋试管芋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光照过强、过弱都不利于试管芋叶绿素合成,适当的遮阳有利于试管芋叶片叶绿素合成和植株的生长.
在温室采用立体多架层栽培模式生产试管芋,既保持了一定的遮阳度,又保证了一定的散射光照,同时提高了温室空间利用率[3].
因顶层受完全自然光照,光照过强,不利于叶绿素合成和植株生长,对形成原原种可能有影响,可以在光照过强时打开温室遮阳网,降低光照.
低层遮阳度太大,光照过弱,可以适当增加与上一层的距离,以增加闪射光照,保证试管芋生长需要的光照.
魔芋试管芋表现的喜散射光及弱光照射,怕强日光直接照射的特性,与普通魔芋特性基本一致,在试管芋栽培过程中,应探索试管芋最佳栽培生理条件,以期为魔芋原原种繁殖、种植打下基础,推动魔芋原原种产业化,提供更多健康的魔芋种芋.
参考文献[1]钟刚琼,滕建勋,陈永波等.
恩施州魔芋产业发展的若干设想与建议.
湖北农业科学,2004年增刊:104-106[2]张宁,张德厚,罗鸿源.
魔芋科学及应用.
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32-33.
[3]陈永波.
魔芋试管苗的营养液栽培管理技术和立体栽培模式初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3):299-302[4]潘瑞炽.
植物生理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9-66[5]陈永波,吕世安,沈艳芬等.
魔芋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研究初报.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4,26(2):8-10[6]钟刚琼,陈永波,龙军等.
魔芋无土栽培灌水量与灌水方式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340-341[7]上海植物生理学会主编.
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
科学出版社,1999:87-89魔芋组培苗栽培技术探讨1方顺权(2王玲2房亚南2马继琼2李永军1焦亚1董坤(1云南省农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云南富源655500;2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所云南昆明650223)摘要: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的多年生宿茎草本植物,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从创造适宜于魔芋生长的环境条件入手,配与科学合理的农艺措施,探索魔芋组培苗移植入大田后的表现.
经三年的栽培试验,魔芋组培苗移入大田后,成活率可达95%以上,发病率低于2%,平均单个重50g以上,最大单个重达到300g.
关键词:魔芋;组培苗;栽培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来生宿茎草本植物,栽培学上属薯类作物,是唯一含大量葡甘聚糖的一种经济作物,由于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2].
生产上所用种芋以小球茎繁殖为主,因其繁殖系数低,以成为制约魔芋发展的障碍.
组培苗的成功培育是解决繁殖系数低的有效途径,国内外对魔芋组培苗的研究报道较多,主要侧重于组培苗的培育,以实验室操作为主,而研究组培苗从实验室移植到大田如何栽培的较少,移入大田后环境条件的改变,出现了存活率低,发病率高,当年单个重量较小的问题.
试验主要从创造适宜魔芋生长的环境条件入手,配与科学合理的农艺措施,探索组培苗移入大田后的成活率、发病率、单个重等重要指标.
为此,我们进行了三年的栽培试验,2003年栽培4万株,2004年栽培4.
5万株,2005年栽培7.
5万株.
1材料和方法1.
1材料采用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所培育的魔芋组培苗.
1.
2方法和处理1.
2.
1创造适宜的气候条件采用塑料大棚内拉遮阳网,遮阳网下设置小棚,遮阳网和小棚之间设置喷灌系统.
采取喷水和通风相配合的方法,把温度控制在适宜温度20-30℃[1],土壤湿度控制在60%-80%,空气湿度控制在80-90%,最适宜的荫蔽度40%-60%[1、3].
1.
2.
2精细整地和施足肥料①整地:对土壤进行深翻、碎垡、开沟理墒.
②施基肥:把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按每亩3000kg随着深翻和碎垡均匀混入土壤.
③土壤消毒:亩喷60kg40%甲醛200倍液,加盖薄膜,关闭大棚,闷熏10-15d,然后揭膜通风7-10d以上[4].
④浇水:栽前1天将土壤浇透水.
1.
2.
3组培苗栽植将组培苗根部培养基用水冲洗干净,放入50%多菌灵600倍液浸泡5-10min,然后按15*15cm的株行距定植,再浇足定根水,盖上小拱棚.
1.
2.
4栽植后的管理①浇水:根据土壤、空气湿度来确定是否浇水,土壤湿度低于60%,空气湿度低于80%就应浇水.
②保温降温:根据魔芋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30℃的要求,利用开关棚和喷水进行调节.
③除草:组培苗成活后,应及时拔除杂草.
④病虫害防治:魔芋组培苗一般没有病虫害,偶尔也会有发生,坚持预防为主,若有病害发生,及时清除病株,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浇灌病穴[5],或在病穴内及周围撒生石灰,防止病害曼延.
⑤收获:当组培苗完全倒苗15d后进行采收.
1.
2.
5观察处理①观察小区的设置每年设置为10个观察小区,2003、2004年每小区采用间隔取样抽取200株,2005年每小区内随机抽取300株,设定为观察对象,挂上标志小牌.
②观察处理栽植结束1个月后,统计各小区观察对象成活情况,栽植1个半月后开始统计病株数,每隔15d统计一次,致倒苗为止,累加得总发病株数.
收挖时,测算平均单个重,最小、最大单个重.
表12003年栽植组培苗观察记载表小区抽样(株)成活(株)死亡(株)发病(株)最小重(g)最大重(g)产量(g)平均单个重(g)成活率(%)发病率(%)12001937128.
5285.
61032851.
696.
50.
522001928024.
2290.
41162558.
1960320019550302701184359.
297.
50420019010131.
1300.
81248562.
4950.
55200188122292951178458.
994162001919027.
5275.
61123556.
295.
5072001946130.
6298.
31242562.
1970.
5820019010228.
8286.
41073653.
7951920018911125.
6297.
41205060.
394.
50.
5102001964122.
7260.
31097654.
9980.
5平均200191.
88.
20.
927.
82861154957.
795.
90.
45表22004年栽植组培苗观察记载表小区抽样(株)成活(株)死亡(株)发病(株)最小重(g)最大重(g)产量(g)平均单个重(g)成活率(%)发病率(%)120018812130302.
41281764.
1940.
522001955028.
6298.
71052352.
697.
5032001964129.
5287.
11107955.
4980.
542001928228.
8295.
81152057.
6961520018713125.
62781176258.
893.
50.
5620019010129.
7295.
21168458.
4950.
572001946233.
2302.
61306565.
397182001946124.
3275.
31004650.
2970.
592001973132278.
51221461.
198.
50.
51020018812230.
5292.
51208660.
4941平均200192.
17.
91.
229.
2290.
61167958.
496.
10.
6表32005年栽植组培苗观察记载表小区抽样(株)成活(株)死亡(株)发病(株)最小重(g)最大重(g)产量(g)平均单个重(g)成活率(%)发病率(%)13002982230.
12581575252.
599.
60.
723002973225.
2270.
51681256.
1990.
733002973230.
9260.
61756458.
5990.
743002928132300.
6225027597.
30.
353002964130.
6285.
11932064.
498.
70.
363002955425270.
41809560.
398.
31.
3730028911535.
3295210047096.
31.
783002955128.
7290.
61817160.
698.
30.
393002982330.
5270.
71675055.
899.
61103002919431.
9288.
21732157.
7971.
3平均300294.
85.
22.
130278.
21832961.
198.
30.
842结果2.
1组培苗移栽后的成活率从表1、表2、表3可以看出,在2003年栽植的4万株组培苗中,对10个小区随机抽样的结果,成活率最低94%,最高的成活率达到98%,平均成活率95.
9%.
在2004年栽植的4.
5万株组培苗中,成活率最低93.
5%,最高98.
5%,平均成活率96.
1%.
在2005年栽植的7.
5万株组培苗中,最低的成活率96.
3%,最高99.
6%,平均成活率98.
3%.
三年共栽植的16万株组培苗平均成活率96.
8%.
2.
2组培苗移栽后的发病率从表1、表2、表3可以看出,在2003年栽植的4万株魔芋组培苗中,10个小区随机抽样的结果,发病率最高2个小区为1%,没有发病3个小区,发病率为0.
5%5个小区,平均发病率为0.
45%.
在2004年栽植的4.
5万株魔芋组培苗中,发病率最高3个小区为1%,没有发病的1个小区,发病率0.
5%6个小区,平均发病率0.
6%.
在2005年栽植的7.
5万株魔芋组培苗中,发病率1%及以上的4个小区,最高1.
7%,没有不发病小区,最低0.
3%,平均发病率0.
84%.
三年的平均发病率0.
63%,最高1.
7%.
2.
3组培苗移栽后所得原种单个平均重,最小、最大单个重从表1、表2、表3可以看出,在2003年栽植的4万株组培苗中,得到的原种最小单个重22.
7g,最大300.
8g,平均57.
7g.
在2004年栽植的4.
5万株组培苗中,得到最小原种单个重24.
3g,最大重302.
6g,平均重58.
4g.
在2005年栽植的7.
5万株组培苗中,得到的原种最小单个重25g,最大单个重300.
6g,平均重61.
1g.
三年最小平均29g,最大平均284.
9g,总体平均重59.
1g.
3讨论从三年栽植16万株组培苗抽样的结果看,成活低于95%有四个小区,分别为93.
5%、94%、94%、94%,其余的26个小区均达到95%.
发病率在2%以下,平均单个重50g以上,各小区最大单个重均突破了250g.
没有发病率过高,成活率过低,平均单个重过小的现象出现.
因为该研究设计的出发点就是根据魔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其生长规律及发病规律,创造比较适宜魔芋生长的条件及采取相应的防病措施,没有设不利因素的对照.
但是组培苗单株本身不可能绝对一样,单株栽植的环境不可能绝对一样,所以还是具有微小的差别.
发病率从2003年至2005年有逐渐增高趋势,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
45%、0.
6%、0.
84%.
但增速缓慢,在0.
25%以内,无病小区第一年3个,第二年一个,第三年没有,说明栽植组培苗的发病率除以组培苗本身,人为的环境条件,管理措施外,还以是否连作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连作,有可能增加土壤中病菌的积累,从而发病率增高.
4结论只要创造适宜于魔于生长的环境条件,把温度控制在20-30℃,空气湿度控制在80-90%,土壤湿度控制在60-80%,荫蔽度控制在40%-60%,加上科学合理的其它农艺措施,魔芋组培苗移栽入大田后,成活率可达95%以上,发病率可控制在2%以内,平均单个重量可达50g以上,最大单个重可达300g以上.
参考文献[1]张盛林编.
魔芋技术与防病.
重庆出版社.
1999:1[2]刘佩瑛编.
魔芋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前言[3]何家庆著.
魔芋栽培加工技术.
安徽科学出版社.
2001(第二版):47[4]第三届全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2004:16[5]谢国生主编.
魔芋、荸荠、山药的栽培与加工.
科学技术.
1998:53魔芋组培工厂化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1王玉珍1史印山2罗景兰(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河北省气象局气象台河北石家庄050021)摘要:魔芋(Amorphophalluskonjdc)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蓿茎草本植物.
魔芋茎的葡甘露聚糖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60%,是目前工业大量提取葡甘露聚糖的唯一来源.
由于多年来采用传统的无性繁殖,致使病毒积累,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导致优良品种的资源受到严重威胁.
该研究采用生物组培快速繁殖技术,在人为调控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细胞分化和工厂化繁殖,可以脱出病毒,实现保持品种遗传特性的目的.
实验采用生长2年的花魔芋为外植体,通过常规无菌消毒分割成小快,置于改良MS液体培养基,附加0.
5-1毫克/升6.
苄基氨基嘌呤,经过5-10天的暗培养,然后转入2000LX的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10天左右,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褐化率有原来的40%降低到10%.
将明显突起的愈伤组织转接到附加1-1.
5毫克/升6.
苄基氨基嘌呤,0.
1-0.
5毫克/升奈乙酸(NAA),常规培养20天以上,芽分化数均5个以上,芽苗粗壮,生长速度快,芽分化率达90%.
生根采用新型培养容器(塑料袋).
将生长1.
5厘米以上的单芽,接种到1/2MS附加IBA0.
5毫克/升的固体培养基,在25-28℃的环境条件生长15-20天,生根率达95%.
采用该容器进行生根培养,使培养周期缩短,生根质量提高,提高2/3的培养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魔芋组培工厂化快速繁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将完整魔芋植株洗去培养基,移栽到蛭石基质中,基质的含水量在100%.
移栽后用塑料膜覆盖,一周后逐渐通风,移栽温度18-22℃,以散射光为主.
该研究保持了原有品种的遗传特性,缓解了魔芋远距离调种造成的严重损失,避免了病害的传播,拓宽了魔芋的种植区域.
为促进魔芋在北方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途径.
鲜芋湿法加工魔芋精粉技术的发展1李经邦2黄中伟(1四川省南充市魔芋研究所2四川省南充市农机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一、历史的回顾1995年6月,中日魔芋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在重庆市北碚召开.
我国著名魔芋专家、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原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会长现名誉会长刘佩瑛同志在会上发表了《中国魔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一文,对我国魔芋精粉生产技术发展,作了全面阐述.
在谈到湿法生产魔芋精粉技术时,她作了以下描述:"1986年刘佩瑛等试验成功了乙醇湿法生产工艺,1992年李经邦等以乙醇湿法生产工艺配套设备,由鲜芋直接生产精粉,现已投产".
(见1995年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增刊1-9页),这是对我国当时魔芋粉湿法生产技术发展历史的真实回顾.
但在1992年前,还有一段历史值得回顾,那就是我们研究湿法生产魔芋精粉加工设备,经历了一段由失败到成功的过程.
1990年南充市魔芋研究所成立,四川省科委针对当时干法生产精粉质量存在不高、不稳定的情况,给南充下达了《魔芋精粉纯化、细化加工》星火计划,由魔芋研究所负责该项目的研究、实施.
当时,魔芋研究所刚刚建立,在一缺资金、二缺人才、三缺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凭着对魔芋事业的热爱,对提高魔芋精粉质量的强烈愿望,独自开展了用湿法生产精粉和对干法精粉进行纯化、细化加工的研究.
生产工艺尚有刘佩瑛教授等研究成功的乙醇生产工艺和国外技术资料参考,经过反复小试,很快获得成功.
但在加工设备方面却是"一张白纸",无技术资料和现成样机可供借鉴,只靠自己反复摸索、试验,才找到一点门路.
由于急于求成,于1990年初与岳池县魔芋制品厂签订了联合研制设备的合同.
因技术力量薄弱,设计脱离实际,制作粗糙,配套不齐、不全,在1991年冬试产时没有成功.
使刚建立的魔芋研究所资金耗尽,濒临破产,负责人差点送上法庭.
正在处于危难之际,时任南充市科委主任的刘永熖同志,认识到湿法生产魔芋精粉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大有发展前景,力排众议,在他的支持促成下,于1992年2月,与南充市农机研究所合作,联合组成了有10位科技人员参加的《魔芋精粉湿法(有机)加工成套设备》研究小组.
在对岳池县魔芋制品厂原有设备全面剖析,找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认真改造完善,终于生产出我国第一批用鲜芋湿法生产的精粉,远销日本.
据日商原田雅司先生讲:该批精粉质量超过日本干法加工水平,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在对岳池设备进行改造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冬,重新研制成功了第一代湿法生产魔芋精粉成套设备,在云南龙陵天然食品厂顺利试产成功,云南日报1992年12月16日头版刊登了这一消息,填补了我国魔芋精粉湿法生产技术的空白.
1993年,经南充市科委推荐,四川省科委审查转报国家科委,经专家评审,由国家科委、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技术监督局、劳动部、工商银行五部委联合授予《魔芋精粉湿法(有机)加工成套设备》"国家级新产品"称号,四川省科委受国家五部委委托,组织专家验收,并颁布发了国家级新产品验收证书,向全国推广.
1994年和1995年连续获得"金奖".
从1993年起,先后为云南罗平、永德和四川营山三个精粉厂提供了第一代设备,生产出大批用鲜芋湿法生产的优质精粉,远销日本、美国和我国台湾,形势大好.
就在这段期间,绵阳某科研单位推出了用"无机溶剂"湿法生产魔芋精粉的工艺和配套设备.
由于用"无机溶剂"生产精粉比用乙醇生产精粉成本低,许多原来打算采用我们工艺和设备的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而转为采用"无机溶剂"生产工艺.
一时间,用"无机溶剂"湿法生产精粉的厂家四起,我们的乙醇生产工艺和设备几乎无人问津,推广处于低谷.
但我们根据用户反映:使用"无机溶剂"生产的精粉,含硼量超标,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情况,坚持乙醇生产工艺不动摇,从改进工艺、设备上下功夫,力求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大效益去赢得用户的信任.
直到1995年,在总结第一代工艺、设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成功了湿法与干法结合、多种精粉同时生产的"多功能魔芋精粉加工新工艺和新设备",被四川省科委评为"省级重点新产品",这种工艺和设备在第一代的基础上,作了如下重大改进:一是在工艺方面,适当调整了食用酒精的浓度,使分离、脱水、干燥得以顺利进行,为了大幅度提高加工能力创造了条件;在湿法加工过程中把干法加工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以干研磨和干分离代替部分湿研磨和湿分离,为大幅度降低食用酒精投入量、蒸馏回收量和净耗量创造了条件.
二是在设备方面,从提高加工能力和降低酒精消耗出发,作了以下改进:①设备排列式为阶梯式,使物料流动由原来的泵送式变为自流式,使酒精的始投入量减少三分之一,减轻了蒸馏回收的压力;②减少湿法研磨、湿分离设备,增加干研磨、干分离设备,以干研磨代替一部分湿研磨、湿分离,这一改进又为大幅度减少酒精投入量、蒸馏回收量和净耗量提供了设备保证.
而且,通过干研磨和干分离的精粉,淀粉和其它杂质除去得更干净,精粉颗粒光滑晶莹.
③改滚筒烘干设备为气流干燥设备,使干燥能力成倍提高,解决了因干燥能力太弱、卡住精粉加工量上不去的难题.
贵州省镇远县涌溪魔芋系列食品厂,采用经过改进后的"多功能魔芋精粉加工新工艺和新设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精粉生产量由原来的每小时40-50kg,提高到90多公斤;精粉质量大幅度上升,用鲜芋直接加工的精粉90%以上达到特级,未出现次级精粉.
经贵州省农学院熊绿芸教授于1996年5月28日亲自检验结果:鲜芋直接加工的精粉,粘度达到14(Pa·s);水分为9.
96%;灰分为0.
95%;含砂量为0.
025%;葡甘聚糖为80.
2%;二氧化硫为0.
06g/kg.
以干法粉为原料,经过湿法再加工的"纯化精粉",粘度由2.
5(Pa·s),提高到8.
1(Pa·s),各项质量指标均大大优于原粉.
1997年6月11日,将鲜芋湿法生产的精粉送交四川省产品质量检验所检测结果:粘度(4号转子,30转/分,25℃)为13.
8(Pa·s),水分为9.
8%,灰分为1.
14%,含砂量小于0.
04%,总二氧化硫仅为0.
56g/kg.
说明精粉的质量比较稳定.
1995年6月,在中日魔芋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上,李经邦发表了《改进魔芋精粉加工方法的新途径》一文,交流了干法与湿法加工相结合、多种精粉同时生产的经验,引起了到会的学者、企业家的极大兴趣,认为该项技术的推广运用,是魔芋精粉加工的新突破.
二、现有的技术水平多年来,我们坚持把高质量、高粘度、低含硫、低消耗作为研究的重点和奋斗目标.
现在无愧地说,这些目标已基本实现,一条小型湿法生产线,鲜芋直接生产精粉的产量,每8h一个班,生产精粉500kg以上,90%以上精粉优于国家标准"普通魔芋粉"特级品的要求,粘度在40000以上(mPa·s),二氧化硫含量不超过0.
3g/kg,每吨精粉的食用酒精消耗量控制在1200-1500kg之间.
为了说明现有技术水平,特将重庆市酉阳天一魔芋科技开发公司,采用南充市魔芋研究所提供的工艺和南充市农机研究所提供的设备,以新鲜花魔芋块茎为原料、食用酒精为加工溶液生产精粉的生产能力、精粉质量和酒精消耗等项目的检测结果分述如下:(一)设备生产能力测定2002年11月8日,由酉阳天一公司总经理张宗顺、质检员张卫东、南充市魔芋研究所李经邦、南充市农机研究所邓世明、黄中伟共同参与,对设备生产能力进行测定结果:1、鲜芋投入量:2020kg(毛重).
2、加工耗时:从开机到加工完毕共150min.
3、生产精粉:168.
8kg(含水量为10.
2%).
4、出粉率:8.
36%.
5、每小时生产精粉:67.
52kg.
6、每8小时为一班,生产能力为540kg.
(二)精粉质量检测1、2002年11月21日,厂方与两个研究所代表在场,在11月8日以后生产的精粉中,随机抽样封存.
由公司在12月9日将样品送四川省产品质量检验所检验,于12月12日检验结果如下表:检测项目计量单位国家标准普通精粉特级实际检测结果实际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比较粘度(4号转子、12号、30℃)mPa·s≥2200046100高出国标24100葡甘聚糖%≥7086.
99高出国标16.
99二氧化硫g/kg≤1.
60.
13低于国标1.
47水分%≤119.
35低于国标1.
65灰分%≤4.
51.
85低于国标2.
65含砂量%≤0.
040.
02低于国标0.
02砷(以AS计)mg/kg≤2B>A,即温度>料液比>时间,影响最小的为溶剂的浓度.
提取最佳工艺组合为A2B2C2D4,即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5min,提取料液比为1∶4,提取溶剂为95%乙醇.
神经酰胺粗提物的最高提取率可以达到2.
89%.
表4正交试验结果表试验号ABCD提取率(%)111111.
7898212222.
0138313332.
5369421231.
9964522312.
8932623122.
0566731322.
3567832132.
0513933211.
8947K16.
34056.
14295.
89776.
5777K26.
94626.
95835.
90496.
4271K36.
30276.
48827.
78686.
5846R0.
21450.
27180.
62970.
0525表5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p-值X(1)X(2)X(3)X(4)*0.
11170.
08690.
79000.
00522220.
04350.
05580.
39500.
002616.
459621.
1448149.
58270.
05730.
0452*0.
0066**3结论通过两组比较试验,得出超声波提取工艺明显优于普通溶剂浸提工艺;乙醇作为提取溶剂虽然效果不如氯仿,但是安全性较高且成本较低,因此选择乙醇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波作为提取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以及定性分析我们可知,从魔芋飞粉中提取出来的粗提物中确实为神经酰胺物质,并且通过对神经酰胺粗提物提取率的分析,得到了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5min,提取料液比为1∶4,提取溶剂为95%乙醇.
因此,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魔芋飞粉中的神经酰胺能够取得较好效果,具有可行性.
今后,还将继续纯化提取物,并对其分子结构、功能性质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魔芋飞粉的综合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和实际基础.
参考文献[1]何学民.
神经酰胺的性质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
日用化学工业,1996,(4):35-37[2]HannunYA.
Functionsofceramideincoordinatingcellularesponsestostress[J].
Science,1996,(274):1855-1859[3]HannunYA.
Functionofceramideincoordinatingcellularresponsestostress[J].
Science,1996,274(2):1855[4]MerrillAH,J.
A.
Shayman,R.
T.
Riley.
Sphingolipids-theenigmaticlipidclassbiochemistry,physio-logyandpathophysiology[J].
ToxicologyandAppliedPharmacology,1997,(142):2[5]蒲云峰,张伟敏,钟耕.
神经酰胺的功能和应用[J].
粮食与油脂,2005,(7):14-16[6]YokoyomaYoshimasa.
Dcsiccaots[P].
日本公开特许,日本专利:60143819,1985:07-30[7]周全,陈国强.
解脂假丝酵母中神经酰胺的鉴别和定量分析[J].
微生物学报,2004,44(5):692-694[8]谢建平,张敏莲,刘铮.
神经酰胺及其分析与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
精细化工,2002,19(7):382-384[9]蓝文健,苏镜娱,曾陇海,等.
海绵中Sigmadociasp的新神经酰胺的结构确定[J].
分析测试学报,2005,24(1):36-38[10]李爱红,刘长占.
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2003,5(4):29-33我国魔芋食品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黄中伟张树全岳鹏志曾建鸿(四川省南充市农机科研所四川南充637100)摘要:本文通过市场调研,叙述了我国魔芋食品加工产业在设备、企业、产品、工艺等方面的现状,并研究分析探讨了在加工设备、企业发展、产品品种、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魔芋食品;加工现状;发展趋势;研究魔芋食品的加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从工业大生产的角度,魔芋食品产业的形成却只有近20来年的时间.
近几年来,魔芋食品的产业化得到迅猛发展,加工企业、产品品种、产量、产值等均成几何级数的增长,在整个魔芋产业链中突现出生机活力,这说明魔芋食品加工的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前景可观,在魔芋深加工产业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比例,举足轻重的地位.
魔芋食品作为魔芋产业链的终端产品,它不仅带动了我国农民魔芋种植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魔芋初加工、精加工产业的发展,因此,魔芋食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研制是中国魔芋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种魔芋食品和魔芋食品的加工设备投放市场,深受商家和企业的欢迎,随着魔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魔芋食品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也在不断改进、完善、创新之中.
我们研究所魔芋课题组针对国内魔芋食品的加工现状,进行了信息收集、市场调研,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探讨.
下面综合研讨情况叙述如下:一、魔芋食品加工设备的现状我国魔芋食品加工设备按生产(产量)规模,可分为大型设备、中型设备、小型设备和简陋型设备.
(一)大型设备魔芋食品加工的班产量在15T以上,设备投资百万元以上,进口设备还要高出3-5倍.
国内目前有10多台(套)大型成套设备,每台(套)每年需要魔芋精粉150T-300T,主要分布在沿海大中城市及内地中心城市.
(二)中型设备魔芋食品加工的班产量在5-10T,设备投资约60-100万元,目前国内有30多台(套),每台(套)每年需要魔芋精粉50-100T,主要分布在沿海及内地的大中城市.
(三)小型设备魔芋食品加工的班产量在1-3T,设备投资约10-20万元,目前国内有60多台(套),每台(套)每年需要魔芋精粉6-10T,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及县级卫星城市.
(四)简陋型设备魔芋食品加工的班产量在0.
1-0.
5T,设备在几百元到几千元内,这样的小作坊约有2000多家,每家年需要魔芋精粉1-5T不等.
另外,市面上还有一种介于小型设备和简陋型设备之间的仿制设备,其价格不超过一万元,该设备自动化程度差,性能不稳定.
有的用材不符合食品卫生条件,应通过改进,加以完善后推广.
二、魔芋食品加工企业(公司)的现状(一)外资、合资企业(公司)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大中城市和内地中心城市,采用进口或国产先进的大型成套设备,自动化程度高,配备了系列魔芋食品专用机,有质量保证体系,生产质量稳定,品种丰富,产量大,效率高,有广泛的信息、营销网络,产品广泛在国内外商场、超市等销售.
(二)民营企业或集体(股份制)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内地大中城市及县级卫星城市,南方数量比北方多.
采用一些科研单位及企业研制的大、中、小型魔芋豆腐成套设备进行生产,自动控制加工生产全过程,产品质量稳定,符合食品卫生条件,生产效率较高,产品批发为主,批量供应食堂、餐厅、酒家等,有畅通的营销渠道,可上大雅之堂,超市中常有不少品种的产品销售.
(三)个体企业和作坊土法加工该类企业分布很广,几乎全国各地均有此类加工企业,条件较好的个体企业比较注意产品质量和卫生条件,但一般都比较差,特别是南方的农贸市场、菜市场,个体户普遍以土法加工的魔芋豆腐销售,他们简化工艺流程,利用简陋设备,普通锅灶,人工搅拌,作坊生产,加工成本及售价较低,卫生条件较差,劳动强度较大,内在质量不稳定.
从发展的角度看,有条件的个体户应尽量采用机械加工方法.
三、魔芋食品加工产品的现状(一)传统魔芋食品以个体企业和作坊加工为主.
加工的产品有魔芋豆腐,魔芋糕(条、块、片)等,根据各地口感习俗不同,有老魔芋豆腐(含水量比例小)、嫩魔芋豆腐(含水量比例大),各地市场售价不一,每公斤约1-2元.
(二)仿生魔芋食品该类食品是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品种,各魔芋食品加工企业几乎都生产过该类魔芋食品.
这种食品是采用各种仿生模具及手段,经不同工艺成型工序加工出的各种仿生态的魔芋食品.
如:魔芋粉丝、魔芋素鸭肠、素肚片、腰花、蹄筋、丸子、花卷,仿鱿鱼、对虾、田螺、猪耳片等.
这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花色品种,其中魔芋粉丝结、素鸭肠、片、条、块最多.
价格在2-4元/盒(袋),重约220-300g.
仿生魔芋食品加工品种多,市场占有量大,约占魔芋食品销售总量的60%左右.
(三)其它魔芋食品在保持魔芋豆腐固有特性的基础上,对魔芋豆腐的品质(色、香、味及营养成分)经一定工艺技术进行改良并添加各种色彩及风味的魔芋食品逐渐增多并派生出附味仿生魔芋食品、火锅魔芋食品、"神仙"豆腐等新品种.
在改性魔芋食品方面也增加了不少新品种,并朝休闲魔芋食品方面发展.
这些新品种工艺技术相对复杂,但附加值相对较高.
四、魔芋食品加工工艺的现状(一)工艺技术流程是加工合格产品的技术依据,不同品种的魔芋食品是按照不同的工艺技术流程,用不同的机器设备加工而成的.
(二)相同品种的魔芋食品按照工艺技术流程,可以配用大、中、小型不同的机器设备进行加工.
但是自动化程度有所区别,产品产量和质量有一定差异.
(三)各加工企业的工艺技术流程是本企业的技术秘密,加工过程中有一些操作技巧、小窍门是不允许泄露的,对关键技术参数如:膨化时间、加热温度、物料配方、碱液浓度、保鲜配比等绝对保密.
(四)各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不允许外企业人员参观.
五、发展趋势研究(一)加工设备发展趋势引进大型成套魔芋食品加工设备、大型专用机和关键设备等虽一次性投资大,但却具有很多优势,在地域分布经营条件成熟的大城市得天独厚,具有区域行业垄断的显著优势.
通过市场调研,在相对较长时间内,创新开发研制中,小型魔芋食品组合机,多功能的魔芋整形机或多种仿生模具,小型魔芋专用机等加工设备将受到市场的欢迎.
设备材料应完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设备价格3万元左右,班产量在100-500kg,自动化加工,能生产4-6个品种的魔芋食品加工设备需求量最大,它是众多小型作坊土法加工企业设备更新换代的首选产品,前景看好.
(二)加工企业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竞争力加大,投资少,风险小,船小好调头的理念使许多个体经营者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加工产品.
目前也有许多个体民营企业从诞生起,就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精干少量的加工人员组成了新型结构的企业进行魔芋食品的加工,还有不少其它食品行业的企业,也看好此行业而转产魔芋食品加工.
小型民营企业的急剧增加是魔芋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趋势.
这些小型企业一般具有起点高、设备小型化、工艺技术先进、产品品种不多、质量稳定、附加值相对较高等特点.
(三)加工产品趋势在传统魔芋食品、仿生魔芋食品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对附味仿生魔芋食品、火锅魔芋食品、休闲魔芋食品的创新开发具有积极意义,这是未来食品市场的新需求,对食味、营养、品质等多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在魔芋食品的研制上,对附味魔芋食品(色、香、味及营养成分),改性魔芋食品(不同组织结构和食感)及其它魔芋食品(功能性、保健性)的研究,加大其研究力度,创新开发新产品,这是魔芋深加工在食品方面的发展趋势.
(四)加工工艺趋势由于大、中、小型设备的投资不一样,成本构成不一样,不同的工艺加工技术,生产出不同质量档次的食品,产品销售价格也不一样,各种不同价格档次的魔芋食品在相当时间阶段,完全可以满足市场人们不同层次的消费水平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卫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有关部门对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的加强,个体土法加工的魔芋食品将受到一定的约束限制.
在工艺流程中要加强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开发满足新型魔芋食品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对工艺流程的深化、完善、创新是加工新型魔芋食品的技术保证,也是研究工艺流程创新的发展趋势.
综上研讨情况所述,阐明了我国魔芋食品加工产业在设备投资上、工艺创新上、花色品种上、保鲜(质)贮藏上、新上项目上、提高产品附加值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魔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将会研究探讨、创新开发出更多的新项目、新工艺、新产品,对我国整个魔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1]黄中伟编著.
魔芋加工实用技术和装备.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2]中国魔芋协会.
中国魔芋制品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2[3]网上信息.
中国魔芋食品行业信息.
2005-2006美国蒟蒻有机食品概况1,2黄秋婷1,2周志红1,2陈伯南(1香港佳合胶体科技有限公司2佳合胶体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广州白云510545)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污染问题的普遍关注,大众购买有机食品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本文介绍了美国有机种植及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有机种植的生产原则,美国农业部国家有机计划的情况及对我国蒟蒻种植业的启示.
关键词:蒟蒻;有机食品1前言有机食品(OrganicFood)或有机农产品(OrganicProducts),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1].
由于有机食品具有无污染、纯天然、高质量的特点,消费者对其需求不断增长.
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食品销售市场之一.
据了解,在美国的一些食品店中,添加了蒟蒻成分的食品已开始占有市场份额.
其实,蒟蒻作为食品原料已有相当长的历史,由于蒟蒻葡甘聚糖具有的亲水性、凝胶性、抗菌性、可食性以及低热值等特点,使蒟蒻具备作为乳化剂、凝胶剂、增稠剂、稳定剂和填充剂等用途的特性,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2美国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2]根据有机食品贸易协会进行的2006年制造商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美国有机食品销售额达到140亿美元,占所有食品零售额的2.
5%.
有机食品种类在2005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包括肉制品增长了55.
4%.
同时,非食品种类,包括宠物食品总共增长了32.
5%,年销售额达到了7.
44亿美元.
有机食品销售预计在2006年年底达到160亿美元.
据WholeFoodsMarket的调查结果,2005年,美国有机食品的消费需求增加了17%,超过75%的美国人会购买有机食品,其中73%的人经常购买有机水果和蔬菜.
作为全球最大的有机食品销售市场,美国成为发展中国家有机食品出口的重要市场.
美国农业部(USDA)在2002年10月开始实施国家有机计划(NOP,NationalOrganicProgram).
NOP只允许符合USDA规章的有机产品被作为有机食品在美国市场销售.
这一计划促使有机产品增加明显标识,提升消费者明白消费意识.
为了获得正式有机食品的标志,有机产品必须符合美国的国家标准,从而加强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心.
3有机种植遵循的原则[3]有机种植,强调的是生产过程而不是产品本身,有机认证过程认证的是基地而不是产品本身.
也就是说,如果某个生产基地通过了有机认证,那么在这个基地上生产的所有农产品都是有机农产品.
有机种植应遵循以下原则:3.
1建立尽可能封闭的养分循环利用体系的原则尽可能封闭的养分循环就是把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各种有机废弃物,如人畜粪便、作物秸秆和残茬等,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系统内,尽量不从外界购买农药、化肥、饲料等物质.
3.
2培养健康的土壤的原则有机农业的生产方法要立足于土壤和肥力的保持与提高.
3.
3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有机农业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内物质来为作物或畜禽提供养分和食物,这就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3.
4根据动物行为和生理特点进行饲养管理的原则有机农业要求从思想上尊重牲畜,要把牲畜看作人类的朋友.
在有机养殖中要为牲畜提供较为舒适的环境,让牲畜能够按照其天生的行为习惯自由地生活.
3.
5根据土地的承载能力饲养畜禽的原则良好的有机生产体系是种植与养殖共同发展,这样就可以利用养殖牲畜的粪便来生产有机肥.
在设计养殖的规模大小时,应根据种植作物土地面积的大小来确定,使牲畜产生的粪便正好满足种植的需求,以有利于有机生产系统内物质与养分的循环.
3.
6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机制的原则在有机农业生产中,治理虫害的原则就是采取适当的农业技术,建立合理的作物生长体系和健康的生态环境,提高系统内自然生物防治能力.
3.
7生产高质量的食品的原则发展有机农业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必须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改善有机食品的质量.
4美国农业部国家有机计划的有机农业种植要求[4、5]USDA在2003年10月修改的NOP文件中,对有机农业允许和禁止使用的物质、方法,有机种植允许使用的合成及非合成物质,有机养殖允许使用的合成及非合成物质,在被冠以"有机"或"由有机食品原料制成"的食品中或制造的过程中允许加入的非有机农产品或非有机的农产加工品等各项均做了详细的描述和限定.
例如在种植过程中杀虫剂的使用上,NOP允许使用硫磺、石灰、信息素、碳酸铵、硼酸、硫酸铜、皂类等;对于碳酸铵和硼酸,使用时不能直接与作物和土壤接触;对于硫酸铜,只用于作为水稻作物的水生动物控制上,使用频率为每24个月最多使用一次,同时有关的土壤检测指针必须符合质量认证部门的要求;在灭鼠方面,允许使用粘鼠贴、二氧化硫烟雾弹等.
5结论中国拥有丰富的、优良的蒟蒻种植资源,拥有从秦岭以南大面积适合蒟蒻种植的山区土地.
发展蒟蒻有机种植,既符合国家环保战略,也符合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
蒟蒻主产国仅中国和日本,我国和日本比较,种植业优势明显,如价格低,尤其是中国已加入WTO,这是我国蒟蒻种植业面临的一次全面发展、壮大、增加国际蒟蒻原料市场占有率的绝好机遇.
入世意味着关税下降,但必然增加绿色贸易壁垒.
发展有机种植,是绿色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可以成为我国蒟蒻产品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切入点.
根据NOP文件,从发展有机种植条件上看,我国的一些地区特别是山区、边远、贫困地区,由于很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所以相对比较容易转换成有机农业生产基地,而蒟蒻正好适宜生长在这些地区;另一方面,我国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很多传统农业技术可以直接运用于有机农业生产,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够适应有机种植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这些有利条件为发展蒟蒻有机种植提供了基础和保障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国际上重要的有机食品消费国具有自己独立的认证体系,如美国NOP只允许符合USDA规章的有机产品被作为有机食品在美国市场销售,日本农业标准JAS只允许被一个认可的组织机构所认证的有机食品在国内进行销售.
因此,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认证体系,实现有机产品认证的国际互认,对于发展我国有机农业,扩大有机产品出口,推动有机产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美国食品制造厂对其产品个别配料的质量要求极高;对蒟蒻末来质量规格,我们认为,一方面需要蒟蒻的种植符合他们国内所订定的标准,而另一方面则是蒟蒻本身的高纯度质量及良好的生产和质量管制.
参考文献[1]张剑,吴坤,李梦琴.
有机农业及其生产种植技术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96-99[2]OTA'S2006ManufacturerSurvey,2006[3]IFOAM.
BasicStandardsforOrganicAgricultureandFoodProcessing.
2001[4]USDZ.
NationalList–RegulatoryTextoftheNationalOrganicProgram.
Oct.
31,2003[5]OrganicTradeAssociation.
Antimicrobials∶FactsaboutOrganicProduction,2006魔芋是人类健康的贴身保镖吴大畏吴庆宁(江西九江林樱食疗药膳研究所江西九江332000)魔芋在中药名称里叫蛇六谷.
它适用范围广泛,特别在食疗药膳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食疗药膳是中医药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常把魔芋按中药名称用语为蛇六谷.
蛇六谷主要经济成分是葡甘聚糖,葡甘聚糖能被肠内细菌酵解产生氢、二氧化碳、甲烷、水及短键脂肪酸等,经离子交换作用与肠内胆酸结合,胆固醇用于合成胆酸的量增加,从而使血液内胆固醇降低,且减少其胆道排泄时积聚形成胆石和减少胆酵代谢产物可能致癌物资的形成及排出以预防结肠癌.
蛇六谷还能降低甘油三脂水平,且血脂达正常水平后不再持续下降,起到调节脂质代谢,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葡甘聚糖作为膳食纤维不被吸收,不含热量,有饱腹感,且能减少和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是糖尿病的良好辅助药物,且可预防肥胖和缓慢减肥.
葡甘聚糖为可溶性纤维,能吸收水,保水,并通过酵解增加粪便体积和松软度,利于通便,防止便秘.
葡甘聚糖又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胶,但与其它天然胶如:黃原胶、瓜尔豆胶、刺槐豆胶等相比,其粘度更高.
蛇六谷的药用价值早在《神农本草》、《本草图经》、《本草纲目》等诸家古籍书中都有记载:蛇六谷性寒、味平、入药可消肿去毒,主治:痛疮、肿毒、瘰疬等症.
民间常用于治疗毒蛇咬伤、无名肿痛、疗疮、颈淋巴结核、乳痛、烫伤等.
白蛇六谷精粉(特级、一级品)能降低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对人体的脂质代谢紊乱和习惯性便秘有明显疗效.
蛇六谷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在我国民间已经有二千多年的种植历史,现已证实的蛇六谷品种计有130种,分布在我国的就有24种,其中13种为我国所特有,蛇六谷品种很多,但真正能食用的只有13种,广泛分布在祖国西南山区.
蛇六谷现代广泛用于医药、药膳食疗、保健食品、药品等行业.
经九江林樱食疗药膳研究所蛇六谷研究开发办公室查证:《神农本草》、《草本便方》、《医林篡要》、《开宝本草》、《本草图经》、《本草纲目》、《中华医学宝典》、《国药药理学》、《安徽中医药》、《四川中药志》、《中医药膳学》、《食疗与疾病防治大全》、《保健素食精选》等古今中外书籍,杂志及相关学术论文查阅和华西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和华西医科大学检验室610041、610064等研究资料与临床应用证实蛇六谷对治疗便秘有显著疗效;对降低血糖、甘油三脂,特别是降低餐后血糖有良好效果;并具有较高的抗脂肪肝、降低清除脂肪肝作用;肥胖症的快速平安减肥效果十分显著.
九江林樱食疗药膳研究所用蛇六谷防病治病,均按患者各自身体状况辩证设计食疗药膳方案,认真执行运用30天可减肥5kg,糖尿病患者在一周内可将空腹血糖降至正常值以内,便秘患者最长不超过24小时通便,凡对慢性疾病都可达到快速、安全可靠的绿色最佳疗效.
一份来自日本的报导,中国译本,蛇六谷是6世纪随佛教从中国传到日本的、由于大正时代(1912-1925)从中国引进了(中国种),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被日本、美国誉为蛇六谷是"血液中净化剂"、"胃肠道的清道夫"、"天然的保健食品"、"食品彩花"、"天然神药"等.
九江林樱食疗药膳研究所,将古籍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蛇六谷功效、主治、适应范围与食疗药膳对蛇六谷临床运用经验熔于一炉进行了全面地深入研究开发.
并以白蛇六谷精粉(特级、一级)与大自然江海、湖泊、陆地中的动植物、五禽五畜、五谷杂粮、时鲜果蔬、禽蛋、中草药及中药饮片调味饮料等;依据中医药膳学辩证施膳原则,根据食物药物的寒、热、温、凉属性,对疾病的虚实寒热症状,进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精心设计食疗药膳绿色疗法方案,广泛运用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肾病、便秘、肿瘤、癌症放化疗病人等疾病的临床运用,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总结了一套成熟的经验,也受到了患者的好评和赞扬.
2004-2005年先后被九江广播电视报、九江潯阳晚报新闻采访:"用食疗药膳防病治病"、"他用佳肴去病痛"、"佳肴也可去病痛"的事迹事例先后新闻分别报道五次.
该研究所本着为工薪阶层、市民、民工、农民工都能享受绿色疗法的中等消费水平的大众化的服务,现已对餐饮业(含各单位职工食堂、各大专院校、幼儿园、中小学生食堂、各医院营养食堂、药膳房等)研究开发出:"蛇六谷全麦馒头"、"蛇六谷苦荞麦馒头"、"蛇六谷全麦花卷"、"蛇六谷苦荞麦花卷"、包子、蒸饺、水饺、饭、粥、菜肴药膳、"蛇六谷药膳火锅"、砂锅、汤羹等系列品种88个,不仅味道鲜美,并给人类健康长寿不断地带来健康福音.
同时给食品行业研究开发出"蛇六谷海马蔺面条"、"蛇六谷苦荞麦面条"、"蛇六谷百合面条"、"蛇六谷全麦面条"、"蛇六谷时鲜果蔬面条"、"蛇六谷玉米面条"、"蛇六谷米线"及"蛇六谷百合粉丝"等各39个系列品种,广泛运用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领域.
该研究所目前和今后将会以蛇六谷为中心的更广阔,更深度地研究开发出更多的品牌产品,立志推广到全球,并愿与天下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热爱食疗药膳事业的有志之士合作开发食疗药膳市场及技术转让、业务培训,使全球每个公民尽快了解到蛇六谷的确是人类健康的贴身保镖,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Hosteons,一家海外主机商成立于2018年,在之前还没有介绍和接触这个主机商,今天是有在LEB上看到有官方发送的活动主要是针对LEB的用户提供的洛杉矶、达拉斯和纽约三个机房的方案,最低年付21美元,其特点主要在于可以从1G带宽升级至10G,而且是免费的,是不是很吸引人?本来这次活动是仅仅在LEB留言提交账单ID才可以,这个感觉有点麻烦。不过看到老龚同学有拿到识别优惠码,于是就一并来分享给有需...
博鳌云是一家以海外互联网基础业务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运营全球高品质数据中心业务。自2008年开始为用户提供服务,距今11年,在国人商家中来说非常老牌。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域名注册(国外接口)、免费虚拟主机、香港虚拟主机、VPS云主机和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等地服务器租用服务,各类网络应用解決方案等领域的专业网络数据服务。商家支持支付宝、微信、银行转账等付款方式。目前香港有一款特价独立服务器正在促销,...
melbicom从2015年就开始运作了,在国内也是有一定的粉丝群,站长最早是从2017年开始介绍melbicom。上一次测评melbicom是在2018年,由于期间有不少人持续关注这个品牌,而且站长貌似也听说过路由什么的有变动的迹象。为此,今天重新对莫斯科数据中心的VPS进行一次简单测评,数据仅供参考。官方网站: https://melbicom.net比特币、信用卡、PayPal、支付宝、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