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3.
220.
20CCSC8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717—202X代替GB4717-2005火灾报警控制器FireAlarmControlUnits(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GB4717—202XI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分类和命名25要求2总则2外观要求2主要部(器)件性能3整机性能5绝缘电阻14泄漏电流14电气强度14电磁兼容性能14气候环境耐受性15机械环境耐受性166试验16外观与主要部(器)件检查18火灾报警功能试验18火灾报警控制功能试验19故障报警功能试验21屏蔽功能试验(仅适于具有此项功能的试样)21监管功能试验(仅适于具有此项功能的试样)21自检功能试验22信息显示与查询功能试验22系统兼容功能试验(仅适用于集中、区域和集中区域兼容型试样)22检查功能试验22与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通信功能试验23电源性能试验23程序运行监视功能试验24调试功能试验(仅适于具有此项功能的试样)24绝缘电阻试验24泄漏电流试验25电气强度试验25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25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25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26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26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26GB4717—202XII电源瞬变试验26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27低温(运行)试验27恒定湿热(运行)试验27恒定湿热(耐久)试验28振动(正弦)(运行)试验28碰撞试验287检验规则.
28产品出厂检验28型式检验298标志.
29产品标志29质量检验标志29附录A(规范性)控制器外壳燃烧性能30A.
1要求.
30A.
2试验.
30附录B(规范性)控制器运行数据存储单元34B.
1要求.
34B.
2试验.
36附录C(规范性)消防系统设备控制总线通信协议37C.
1范围.
37C.
2术语和定义37C.
3通信方式37C.
4FECbus协议38C.
5FECbus在CAN总线的应用56C.
6FECbus在串行链路的应用57C.
7通信地址与编号58参考文献60GB4717—202XIII前言本文件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文件按照GB/T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4717—2005《火灾报警控制器》,与GB4717—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按键与指示灯设置要求(见5.
3.
1.
5);——增加了控制器的通信线路要求(见5.
3.
1.
6);——增加了外壳防护要求(见5.
3.
1.
8);——增加了外壳燃烧性能要求(见5.
3.
1.
9);——修改了指示灯(器)的要求(见5.
3.
2);——增加了备用电源及蓄电池的要求(见5.
3.
7);——增加了运行数据存储单元的要求(见5.
3.
9);——修改了延时时间的显示要求(5.
4.
1.
2);——增加了确认按钮(键)的要求(见5.
4.
2.
3);——增加了联动启动控制按钮(键)的要求(见5.
4.
2.
4);——增加了控制输出的要求(5.
4.
2.
5);——修改了信息传送的指示要求(5.
4.
2.
8);——增加了网络通信要求(见5.
4.
2.
15);——修改了屏蔽功能(见5.
4.
4.
2);——修改了系统兼容功能(见5.
4.
8.
2);——增加了检查功能(见5.
4.
9);——增加了与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通信功能(见5.
4.
10);——增加了程序运行监视功能(5.
4.
12);——增加了调试功能(见5.
4.
14).
本文件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4717-1984;——GB4717-1993;——GB4717-2005.
GB4717—202X1火灾报警控制器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火灾报警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的分类、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检验规则和标志.
本文件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安装使用的控制器,其他环境中安装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控制器,除特殊要求应由有关文件另行规定外,亦应执行本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706.
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12978消防电子产品检验规则GB1680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T16838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及严酷等级GB/T17626.
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
3—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
4—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
5—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
6—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GB/T17626.
11—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屏蔽状态disabledcondition控制器在屏蔽功能启动后所处的状态.
监管信号supervisorysignal控制器监管的除火灾报警、故障、联动相关信号之外的其他输入信号.
监管报警状态supervisorysignalcondition控制器发出监管报警信号时所处的状态.
自检状态self-testconditionGB4717—202X2控制器进行自检功能时所处的状态.
正常监视状态monitoringcondition控制器接通电源后,无火灾报警、故障报警、屏蔽、监管报警、自检等发生时所处的状态.
运行数据存储单元operationaldatastorageunit用于记录控制器连接的全部火灾报警触发器件、消防联动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为火灾调查提供参考的单元.
消防联动通信模块automaticcontrolcommunicationmodule具有通信协议转换功能,实现消防联动控制器或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与各类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之间信息交互的通信模块.
消防系统报警总线FAbus(firesystemalarmbu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火灾报警触发器件与火灾报警控制装置之间传送信息的通信线路.
消防系统联动总线FCbus(firesystemcontrolbu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与输出模块、输入模块、输入/输出模块之间传送信息的通信线路.
消防系统设备控制总线FECbus(firesystemequipmentcontrolbu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消防联动控制器或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过消防联动通信模块与气体灭火子系统、消防给水监控子系统、防排烟监控子系统、消防应急广播和电话子系统、防火卷帘监控系统、防火门监控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等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之间传送信息的通信线路.
4分类和命名控制器按应用方式分为:a)独立型(不具有向其他控制器传递信息功能的控制器);b)区域型(具有向其他控制器传递信息功能的控制器);c)集中型(具有接收其他控制器传递的信息并集中显示功能的控制器);d)集中区域兼容型(同时具有区域型控制器和集中型控制器功能的控制器).
5要求总则控制器应满足本章要求,并按照第6章规定进行试验,以确认对本章要求的符合性.
外观要求控制器应具备产品出厂时的完整包装.
控制器表面应有产品标志,包装中应包含质量检验合格标志和使用说明书.
控制器表面应无腐蚀、涂覆层脱落和起泡现象,无明显划伤、裂痕、毛刺等机械损伤,紧固部位无松动.
GB4717—202X3主要部(器)件性能5.
3.
1通用要求5.
3.
1.
1控制器的主要部(器)件,应采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定型产品.
5.
3.
1.
2控制器主电源应采用220V,50Hz交流电源.
5.
3.
1.
3控制器应设有保护接地端子.
5.
3.
1.
4控制器应能为其连接的部件供电,供电电压可优先采用直流24V.
5.
3.
1.
5控制器应具有中文功能标注和信息显示,按键与指示灯应采用图1或图2的设置方式,按键的尺寸不应小于12mm*12mm,直径不应小于12mm,按键的间隔不应小于10mm.
控制器不具备启动延时、反馈、监管、屏蔽等指示灯时,其他指示灯应保持图1或图2的排列顺序.
标引序号说明:1——指示灯;2——指示灯;3——按键;4——钥匙开关;5——按键;6——按键.
图1按键与指示灯横向设置GB4717—202X4标引序号说明:1——指示灯;2——指示灯;3——按键;4——钥匙开关;5——按键;6——按键.
图2按键与指示灯纵向设置5.
3.
1.
6控制器的消防系统设备控制总线应采用独立的通信线路,不应与消防系统报警总线、消防系统联动总线共用.
5.
3.
1.
7控制器应有相应的中文说明书.
说明书的内容应满足GB/T9969的要求.
5.
3.
1.
8控制器的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不应低于GB/T4208中IP30的要求.
5.
3.
1.
9控制器外壳为非金属材料时,应满足附录A规定的燃烧性能要求.
5.
3.
2指示灯GB4717—202X55.
3.
2.
1指示灯功能应有中文标注,并应以颜色标识,红色指示火灾报警、监管报警、设备动作反馈、检查、启动和延时等;黄色指示故障、屏蔽、消音、回路自检等;绿色表示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正常工作状态、手动工作状态、自动工作状态、停止工作状态等.
5.
3.
2.
2在5lx~500lx环境光条件下,在正前方22.
5°视角范围内,手动状态指示灯、自动状态指示灯和检查开启状态指示灯应在0.
8m处清晰可见,其他指示灯应在3m处清晰可见.
5.
3.
2.
3采用闪亮方式的指示灯每次点亮时间不应小于0.
25s,其火警指示灯闪动频率不应小于1Hz且不大于20Hz,故障指示灯闪动频率不应小于0.
2Hz且不大于20Hz.
5.
3.
2.
4用一个指示灯(器)显示具体部位的故障、屏蔽和自检状态时,应能明确分辨.
5.
3.
3字母(符)—数字显示器在5lx~500lx环境光线条件下,字母(符)—数字显示器,显示字符应在其正前方22.
5°视角内,0.
8m处可读.
5.
3.
4音响器件5.
3.
4.
1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除按键提示音以外的音响器件,在其正前方1m处的声压级(A计权)不应小于65dB,且不大于105dB.
5.
3.
4.
2在控制器额定工作电压85%条件下音响器件应能正常工作.
5.
3.
5熔断器用于电源线路的熔断器或其他过流保护器件,其额定电流值不应大于控制器最大工作电流的2倍.
当最大工作电流大于6A时,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应采用最大工作电流的1.
5倍.
在靠近熔断器或其他过流保护器件处应清楚地标注其参数值.
5.
3.
6接线端子及保护接地每一接线端子上都应清晰、牢固地标注编号或符号,相应用途应在有关文件中说明.
控制器应有保护接地,电源线输入端应设独立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应设有防止人手触及的保护措施.
5.
3.
7备用电源及蓄电池5.
3.
7.
1蓄电池应固定安装,并具有防止电池端子间及电池端子与金属部件接触的措施.
5.
3.
7.
2电源正极连接导线应为红色,负极应为黑色或蓝色.
5.
3.
7.
3控制器的备用电源不应采用钴酸锂、三元锂及其它含钴元素的锂离子蓄电池.
5.
3.
7.
4控制器应能显示备用电源的电压和电量.
当控制器串接电池组额定电压大于等于12V时,控制器应对电池(组)分段保护,每段电池(组)额定电压不应大于12V,且在电池(组)充满电时,每段电池(组)电压均不应小于额定电压.
当任一段电池电压小于额定电压时,控制器应发出故障声、光信号并指示相应的部位.
5.
3.
8开关和按键开关和按键应在其上或靠近的位置清楚地标注出其功能.
操作按键时,应发出提示音.
5.
3.
9运行数据存储单元控制器的运行数据存储单元应为独立可拆卸结构,采用金属外壳,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不应低于GB/T4208中IP54的要求,功能应满足附录B的要求.
整机性能GB4717—202X65.
4.
1火灾报警功能5.
4.
1.
1控制器应能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自火灾探测器及其他火灾报警触发器件的火灾报警信号,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指示火灾发生部位,显示并记录火灾报警时间,并予以保持,直至手动复位.
5.
4.
1.
2当有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输入时,控制器应在10s内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
火灾报警信号可设置报警延时,其最大延时不应超过1min,延时期间应有延时光指示,延时时间应采用倒计时方式显示,延时设置信息应能通过本机操作查询.
5.
4.
1.
3控制器与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等非控制器直接供电的火灾探测器连接时,控制器还应能接收并显示火灾探测器发出的与火灾报警相关的火灾发生部位,火灾报警时间等信息.
5.
4.
1.
4当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报警信号输入时,控制器应在10s内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并明确指示该报警是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报警.
5.
4.
1.
5控制器应有专用火警总指示灯(器).
控制器处于火灾报警状态时,火警总指示灯(器)应点亮.
5.
4.
1.
6控制器应能手动消除火灾报警声信号,消声后,应点亮消音指示灯;有新的火灾报警信号输入时,声警报信号应能重新启动,并熄灭消音指示灯.
5.
4.
1.
7控制器采用字母(符)—数字显示时,还应满足下述要求:a)应能显示当前火灾报警部位的总数;b)应能采用下述方法之一显示首火警部位:1)用专用显示器持续显示;2)如未设专用显示器,应在共用显示器的顶部持续显示.
c)后续火灾报警部位应按报警时间顺序连续显示.
当显示区域不足以显示全部火灾报警部位时,应按顺序循环显示,首火警信息不参与循环显示;同时应设手动查询功能,每手动查询一次,只能查询一个火灾报警部位及相关信息.
5.
4.
1.
8控制器需要接收来自同一探测器(区)两个或两个以上火灾报警信号才能确定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时,还应满足下述要求:a)控制器接收到第一个火灾报警信号时,应发出火灾报警声信号或故障声信号,并指示相应的报警部位,但不能进入火灾报警状态;b)接收到第一个火灾报警信号后,控制器在60s内接收到要求的后续火灾报警信号时,应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并进入火灾报警状态;c)接收到第一个火灾报警信号后,控制器在30min内仍未接收到要求的后续火灾报警信号时,应对第一个火灾报警信号自动复位.
5.
4.
1.
9控制器需要接收到不同部位两只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才能确定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时,还应满足下述要求:a)控制器接收到第一只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时,应发出火灾报警声信号或故障声信号,并指示相应部位,但不能进入火灾报警状态;b)控制器接收到第一只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后,在规定的时间间隔(不小于5min)内未接收到要求的后续火灾报警信号时,可对第一个火灾报警信号自动复位.
5.
4.
1.
10控制器应设手动复位按钮(键),操作手动复位按钮(键),控制器应在20s内完成复位;复位后,仍然存在的状态及相关信息均应保持或在20s内重新建立.
5.
4.
1.
11控制器火灾报警计时装置的日计时误差不应超过6s,使用打印机记录火灾报警时间时,应打印出年、月、日、时、分、秒等信息,但不能仅使用打印机记录火灾报警时间.
5.
4.
1.
12通过控制器可改变与其连接的火灾探测器响应阈值(响应时间)时,对探测器设定的响应阈值(响应时间)应能手动可查.
GB4717—202X75.
4.
1.
13除复位操作外,对控制器的任何操作均不应影响控制器接收和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5.
4.
2火灾报警控制功能5.
4.
2.
1控制器在火灾报警状态下应有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控制输出.
5.
4.
2.
2控制器应有手动和自动控制功能,并设置手动控制状态指示灯和自动控制状态指示灯.
手动、自动控制状态转换应采用自复位钥匙开关操作.
5.
4.
2.
3控制器应设置独立的确认按钮(键).
控制器应能通过操作确认按钮(键)逐条确认接收到的故障信息和火灾报警信息,并对已确认的信息进行标识.
5.
4.
2.
4控制器应设置独立的联动启动控制按钮(键).
联动启动控制按钮(键)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圆形红色按钮(键),并具有防止误操作的措施,且不应采用密码保护的方式.
当控制器处于手动控制状态时,手动操作联动启动控制按钮(键),应能按已接收的火灾报警信号,启动满足设定控制逻辑的联动控制信号.
5.
4.
2.
5控制器应设置不少于2点且不多于5点的控制输出,用于控制火灾报警传输设备和消防联动设备等设备,并满足下述要求:a)每组控制开关应对应一个直接控制输出,并设置一个带灯启动按键、一个带灯停止按键、一个启动/反馈指示灯和一个故障指示灯,按键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按键间的间隔不应小于10mm;每组控制开关应采用图3或图4的设置方式;b)启动按键指示灯应以闪亮方式指示输出请求,常亮方式指示输出启动;停止按键指示灯应以常亮方式指示输出停止;启动/反馈指示灯应以闪亮方式指示输出启动,常亮方式指示收到受控设备的反馈信号;故障指示灯应常亮方式指示受控设备的故障;c)当控制器处于手动控制状态时,满足输出控制逻辑的控制开关应使对应的启动按键指示灯闪亮;操作启动按键应能启动控制输出,并使启动按键指示灯常亮,启动/反馈指示灯闪亮;具有延时控制逻辑的控制输出,应在延时结束后使启动按键指示灯常亮,启动/反馈指示灯闪亮;收到反馈信号后,启动/反馈指示灯应常亮;操作停止按键应能停止控制输出,使对应的停止按键指示灯常亮,启动/反馈指示灯熄灭;对于仍满足输出控制逻辑的控制输出,应使对应的启动按键指示灯闪亮;d)控制器处于自动工作状态时,满足输出控制逻辑的控制输出应能启动,指示灯应满足b)项要求;e)受控设备的启动、停止、反馈和故障状态还应在控制器的显示器上显示;f)控制器的MCU不能正常工作时,不应影响指示灯和控制输出正常工作;g)启动按钮(键)和停止按钮(键)同时处于不释放状态时,不应启动控制输出;h)有源输出应满足生产者规定的电压、电流要求;无源输出应满足生产者规定的容量要求.
标引序号说明:1——指示灯;2——带灯按键;图3控制开关横向布局GB4717—202X8标引序号说明:1——指示灯;2——带灯按键;图4控制开关纵向布局5.
4.
2.
6控制器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后3s内应启动相关的控制输出(有延时要求时除外).
5.
4.
2.
7控制器应设置独立的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控制按钮(键)和启动状态指示灯(器).
控制器应能通过操作控制按钮(键)手动消除和启动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的声、光警报信号,并指示警报信号的启动状态.
5.
4.
2.
8具有传输火灾报警信息功能的控制器,应具有独立的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指示灯.
在发送火灾报警信息期间,发送指示灯应闪亮;发送信息结束后,发送指示灯应常亮,并保持至复位.
接收反馈信息期间,接收指示灯应闪亮;接收信息结束后,接收指示灯应常亮,并保持至复位.
5.
4.
2.
9控制器发出消防联动设备控制信号时,应发出相应的声光信号指示,该光信号指示不能被覆盖且应保持至手动恢复;在接收到消防联动设备反馈信号10s内应发出相应的声光信号,并保持至消防联动设备恢复.
5.
4.
2.
10如需要设置控制输出延时,延时应按下述方式设置:a)对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及对消防联动设备控制输出的延时,应通过火灾探测器和/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或特定部位触发的信号实现;b)控制火灾报警信息传输的延时应通过火灾探测器和/或特定部位触发的信号实现;c)延时不应超过10min,延时时间变化步长不应超过1min;d)在延时期间,应能手动插入或通过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直接启动输出功能;e)任一输出延时均不应影响其他输出功能的正常工作,延时期间应有延时光指示.
5.
4.
2.
11当控制器要求接收来自火灾探测器和/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1个以上火灾报警信号才能发出控制输出时,当收到第一个火灾报警信号后,在收到要求的后续火灾报警信号前,控制器应进入火灾报警状态;但可设有分别或全部禁止对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火灾报警传输设备和消防联动设备输出操作的手段.
禁止对某一设备输出操作不应影响对其他设备的输出操作.
GB4717—202X95.
4.
2.
12控制器在机箱内设有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时,不应影响控制器的火灾报警功能和非故障部位的火灾报警控制功能.
5.
4.
2.
13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还应满足GB16806中消防联动控制器的相关要求.
5.
4.
2.
14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接收来自火灾探测器及其他火灾报警触发器件的火灾报警信号,指示火灾发生部位和发生时间,并将火灾报警部位信息发送给消防联动控制设备.
5.
4.
2.
15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应通过消防联动通信模块与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信,与消防联动通信模块连接的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总数不应大于63个.
消防联动通信模块应至少具有CAN接口或RS485接口,可增加以太网接口等其他接口.
消防联动通信模块的CAN接口和RS485接口的通信协议应满足附录C的要求.
5.
4.
3故障报警功能5.
4.
3.
1控制器应设故障总指示灯(器),无论控制器处于何种状态,只要有故障信号输入,该故障总指示灯(器)均应点亮.
5.
4.
3.
2当控制器与其连接的部件间发生故障时,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与火灾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故障声、光信号,故障声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再有故障信号输入时,应能再启动;故障光信号应保持至故障排除.
5.
4.
3.
3控制器应能显示下述故障的部位:a)控制器与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及完成传输火灾报警信号功能部件间连接线的断路、短路(短路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除外)和影响火灾报警功能的接地,探头与底座间连接断路;b)控制器与火灾显示盘连接线的断路、短路和影响功能的接地;c)控制器与其控制的声和/或光警报器、火灾报警传输设备和消防联动设备间连接线的断路、短路和影响功能的接地;d)控制器与无线探测器或其他通过无线方式连接的设备通讯故障.
其中a)、b)两项故障在有火灾报警信号时,除影响功能的接地故障外可以不显示,c)、d)项故障显示不能受火灾报警信号影响.
5.
4.
3.
4控制器应能显示下述故障的类型:a)给备用电源充电的充电器与备用电源间连接线的断路、短路故障;b)备用电源与其负载间连接线的断路故障;c)主电源欠压;d)电池故障;e)运行数据存储单元不能保存数据.
5.
4.
3.
5控制器应能显示所有故障信息.
在不能同时显示所有故障信息时,未显示的故障信息应手动可查.
5.
4.
3.
6当主电源断电,备用电源不能保证控制器正常工作时,控制器应发出声故障信号并应能保持1h以上.
5.
4.
3.
7对于软件控制实现各项功能的控制器,当程序不能正常运行或存储器内容出错时,控制器应有单独的故障指示灯显示系统故障.
5.
4.
3.
8控制器的故障信号在故障排除后,应自动或手动复位.
复位后,控制器应在100s内重新显示尚存在的故障.
5.
4.
3.
9任一故障均不得影响非故障部分的正常工作.
5.
4.
3.
10当控制器采用总线工作方式时,应设有总线短路隔离器.
短路隔离器动作时,控制器应能指示出被隔离部件的部位号或故障部位号.
当某一总线发生一处短路故障导致短路隔离器动作时,受短路隔离器影响的部件数量不应超过32个.
GB4717—202X105.
4.
4屏蔽功能(仅适于具有此项功能的控制器)5.
4.
4.
1控制器应有专用屏蔽总指示灯(器),无论控制器处于何种状态,只要有屏蔽存在,该屏蔽总指示灯(器)应点亮,并显示屏蔽时间.
5.
4.
4.
2控制器应仅能通过手动方式屏蔽火灾探测器,每操作1次应仅能屏蔽1只火灾探测器,且不能屏蔽处于火灾报警和故障状态的火灾探测器.
5.
4.
4.
3控制器应在屏蔽操作完成后10s内启动屏蔽指示.
5.
4.
4.
4控制器应能显示所有屏蔽信息,在不能同时显示所有屏蔽信息时,则应显示最新屏蔽信息,其他屏蔽信息应手动可查.
5.
4.
4.
5控制器仅在同一个探测区内所有部位均被屏蔽的情况下,才能显示该探测区被屏蔽,否则只能显示被屏蔽部位.
5.
4.
4.
6控制器在同一个回路内所有部位和探测区均被屏蔽的情况下,才能显示该回路被屏蔽.
5.
4.
4.
7屏蔽状态不应受控制器复位、开/关机等操作的影响.
5.
4.
5监管功能(仅适于具有此项功能的控制器)5.
4.
5.
1控制器应设专用监管报警状态总指示灯(器),无论控制器处于何种状态,只要有监管信号输入,该监管报警状态总指示灯(器)应点亮,并显示监管报警时间.
5.
4.
5.
2当有监管信号输入时,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与火灾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监管报警声、光信号;声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当有新的监管信号输入时应能再启动;光信号应保持至手动复位.
如监管信号仍存在,复位后监管报警状态应保持或在60s内重新建立.
5.
4.
5.
3控制器应能显示所有监管信息,在不能同时显示所有监管信息时,未显示的监管信息应手动可查.
5.
4.
6自检功能5.
4.
6.
1控制器应能检查本机的火灾报警功能(以下称自检),控制器在执行自检功能期间,受控制的外接设备和输出接点均不应动作.
控制器自检时间超过1min或其不能自动停止自检功能时,控制器的自检功能不应影响非自检部位、探测区和控制器本身的火灾报警功能.
5.
4.
6.
2控制器应能手动检查其面板所有指示灯(器),显示器的功能和所有声器件的功能.
5.
4.
6.
3具有能手动检查各报警部位或探测区火灾报警信号处理和显示功能的控制器,应设专用自检总指示灯,只要有部位或探测区处于检查状态,该自检总指示灯(器)均应点亮,并满足下述要求:a)控制器应显示(或手动可查)所有处于自检状态中的部位或探测区;b)每个部位或探测区均应能单独手动启动和解除自检状态;c)处于自检状态的部位或探测区不应影响其他部位或探测区的显示和输出,控制器的所有对外控制输出均不应动作(检查声和/或光警报器功能时除外).
5.
4.
7信息显示与查询功能控制器信息显示按火灾报警信息、监管报警信息、故障信息、屏蔽信息及其他信息顺序由高至低排列信息显示等级;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信息显示按火灾报警信息、启动信息、反馈信息、监管报警信息、故障信息、屏蔽信息及其他信息顺序由高至低排列信息显示等级.
显示的信息应易于辨识,高等级信息应优先显示,低等级信息显示不应影响高等级信息显示.
当控制器处于某一高等级信息显示时,应能通过手动操作查询其他低等级信息,各信息不应交替显示.
5.
4.
8系统兼容功能(仅适用于集中、区域和集中区域兼容型控制器)GB4717—202X115.
4.
8.
1区域控制器应能向集中控制器发送火灾报警、火灾报警控制、故障报警、自检以及可能具有的监管报警、屏蔽、延时等各种完整信息,并应能接收、处理集中控制器发出的手动启动控制指令.
5.
4.
8.
2集中控制器应能接收和显示来自各区域控制器的火灾报警、火灾报警控制、故障报警、自检以及可能具有的监管报警、屏蔽、延时等各种完整信息,进入相应状态,不应向区域控制器发出除手动启动控制外的指令.
5.
4.
8.
3集中控制器在与其连接的区域控制器间连接线发生断路、短路和影响功能的接地时应能进入故障状态并显示区域控制器的部位.
5.
4.
8.
4集中控制器应能向区域控制器授时,校准系统时钟.
5.
4.
8.
5集中区域兼容型控制器应满足5.
4.
8.
1~5.
4.
8.
4的要求.
5.
4.
9检查功能5.
4.
9.
1控制器应设置独立的检查按钮(键)和检查功能状态指示灯(器).
检查按钮(键)应采用不小于12mm*12mm的方形红色按钮(键),控制器处于检查功能状态时,应点亮检查功能状态指示灯(器);控制器退出检查功能状态时,应熄灭检查功能状态指示灯(器).
检查功能按键的操作不受操作级别的限制,应能通过手动操作按键,显示以下信息:a)控制器连接的所有工程设计设备类别和地址总数;b)控制器连接的所有正常工作设备类别和地址总数;c)控制器接收的故障设备类别和地址总数;d)控制器已屏蔽设备的类别和地址总数.
5.
4.
9.
2控制器显示的工程设计设备类别和地址总数输入后,不应受5.
4.
9.
1中b)、c)、d)的总数调整的影响.
5.
4.
9.
3控制器的检查功能不应影响火灾报警功能.
控制器处于检查功能状态时,接收到火灾报警信息或1min内未收到后续的操作信息,应退出检查功能状态,熄灭检查功能状态指示灯(器).
5.
4.
10与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通信功能5.
4.
10.
1控制器应采用RS485总线接口、CAN总线接口、以太网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接口同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通信.
通信接口应具有防脱落措施.
5.
4.
10.
2当有火灾报警信号、监管报警信号、联动相关信号、屏蔽信号、故障信号输入时,控制器应向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发送输入信号的类别、名称、部位、位置、时间、工作状态(火灾报警状态、监管报警状态、屏蔽状态以及故障状态)等信息.
5.
4.
10.
3控制器应能接收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发出的授时信息.
5.
4.
10.
4控制器输出通信协议应满足附录C的要求.
5.
4.
11电源性能5.
4.
11.
1控制器的电源部分应具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转换装置.
当主电源断电时,能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当主电源恢复时,能自动转换到主电源;主、备电源的转换不应使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主、备电源的工作应有状态指示,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应有过流保护措施.
5.
4.
11.
2控制器至少一个回路按设计容量连接真实负载(该回路连接线长度为1000m或生产者规定的长度,但不应小于1000m,截面积为1.
0mm2的铜质绞线),其他回路连接等效负载,主电源容量应能保证控制器在下述条件下,连续正常工作4h:a)控制器容量不超过10个报警部位时,所有报警部位均处于报警状态;b)控制器容量超过10个报警部位时,百分之二十的报警部位(不少于10个报警部位,但不超过30个报警部位)处于报警状态.
GB4717—202X125.
4.
11.
3控制器至少一个回路按设计容量连接真实负载,其他回路连接等效负载,备用电源在放电至终止电压条件下,充电24h,其容量应可提供控制器在监视状态下工作8h后,在下述情况下正常工作30min:a)控制器容量不超过10个报警部位时,所有报警部位均处于报警状态;b)控制器容量超过10个报警部位时,十五分之一的报警部位(不少于10个报警部位,但不超过30个报警部位)处于报警状态.
5.
4.
11.
4当交流供电电压变动幅度在额定电压(220V)的110%和85%范围内,频率为(50±1)Hz时,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
在5.
4.
11.
2的规定条件下,其输出直流电压的电压稳定度和负载稳定度不应大于5%.
5.
4.
12程序运行监视功能5.
4.
12.
1控制器应有程序运行监视功能,当不能运行主要功能程序时,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系统故障信号,点亮系统故障指示灯,进入安全状态.
注:安全状态是指控制器程序出错时,不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不启动控制输出,不向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发送信息的状态.
5.
4.
12.
2手动或程序输入数据时,不论原状态如何,都不应引起程序的意外执行.
5.
4.
12.
3控制器采用程序启动火灾探测器的确认灯时,应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同时,启动相应探测器的确认灯,确认灯应为常亮,且应与正常监视状态下确认灯的状态有明显区别.
5.
4.
13操作级别控制器的操作级别应符合表1要求.
表1控制器操作级别划分表序号操作项目IIIIIIIV1查询信息OMM2消除控制器的声信号OMM3检查OMM4确认OMM5联动启动OMM6消除和手动启动声和/或光警报器的声信号PMM7复位PMM8手动直接启动控制输出PMM9进入自检状态PMM10调整计时装置PMM11接通、断开或调整控制器主、备电源PMM12手/自动转换PMM13屏蔽和解除屏蔽POM14输入或更改数据PPMGB4717—202X1315分区编程PPM16延时功能设置PPM17修改或改变软、硬件PPPM18数据导出和回放PPPM19进入调试状态PPPM注1:P-禁止;O-可选择;M-本级人员可操作.
注2:进入Ⅱ、III级操作功能状态应采用钥匙、操作号码,用于进入III级操作功能状态的钥匙或操作号码可用于进入Ⅱ级操作功能状态,但用于进入Ⅱ级操作功能状态的钥匙或操作号码不能用于进入III级操作功能状态.
注3:IV级操作功能不能通过控制器本身进行.
5.
4.
14调试功能(仅适于具有此项功能的控制器)5.
4.
14.
1控制器应设置专用的调试接口和调试设备.
控制器接入调试设备时,应能进入调试状态.
控制器处于调试状态时,应能接收火灾报警信息和故障报警信息,不应启动联动控制输出.
5.
4.
14.
2控制器应能区分调试状态与正常工作状态.
控制器处于调试状态时,传输的信息应与正常工作状态有区别.
5.
4.
15软件设计5.
4.
15.
1为确保控制器的可靠性,软件设计应满足下述要求:a)软件应为模块化结构;b)手动和自动产生数据接口的设计应禁止无效数据导致程序运行错误;c)软件设计应避免产生程序锁死.
5.
4.
15.
2生产者应提交软件设计资料,资料应有充分的内容证明软件设计符合标准要求并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主程序的功能描述(如流程图或结构图),包括:1)各模块及其功能的主要描述;2)各模块相互作用的方式;3)程序的全部层次;4)软件与控制器硬件相互作用的方式;5)模块调用的方式,包括中断过程.
b)存储器地址分配情况(如程序、特定数据和运行数据).
c)软件及其版本.
5.
4.
15.
3若检验需要,生产者应能提供至少包含以下内容的详细设计文件:a)系统总体配置概况,包括所有软件和硬件部分;b)程序中每个模块的描述,包括:1)模块名称;2)执行任务的描述;3)接口的描述,包括数据传输方式、有效数据的范围和验证.
c)全部源代码清单,包括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常量和注释、充分的程序流程说明;d)设计和执行过程中使用的应用软件.
5.
4.
16程序和数据的存贮GB4717—202X14程序和出厂设置等预置数据应存贮在不易丢失信息的存储器中.
改变上述存储器内容应通过特殊工具或密码实现,并且不允许在控制器正常运行时进行.
绝缘电阻控制器的外部带电端子和电源端子的工作电压大于50V时,外部带电端子和电源端子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大气条件下不应小于100MΩ.
泄漏电流控制器在1.
06倍额定电压工作时,泄漏电流不应超过0.
5mA.
电气强度控制器的外部带电端子和电源端子的工作电压大于50V时,外部带电端子和电源端子应能耐受频率为50Hz、有效值电压为1250V的交流电压,历时60s的电气强度试验.
试验期间,控制器不应发生击穿放电现象(击穿电流不大于20mA).
试验后,控制器的火灾报警功能应满足5.
4.
1的要求.
电磁兼容性能控制器应能耐受表2所规定的电磁干扰条件下的各项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应满足下述要求:a)试验期间,控制器应保持正常监视状态,电源瞬变试验期间允许控制器发出主电源故障信号;b)试验后,控制器性能应满足5.
4.
1~5.
4.
10的要求.
表2电磁干扰条件试验名称试验参数试验条件工作状态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场强V/m10正常监视状态频率范围MHz80~1000扫描速率十倍频程每秒≤1.
5*10-3调制幅度80%(1kHz,正弦)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频率范围MHz0.
15~80正常监视状态电压dBμV140调制幅度80%(1kHz,正弦)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放电电压kV空气放电(绝缘体外壳):8接触放电(导体外壳和耦合板):6正常监视状态放电极性正、负GB4717—202X15放电间隔s≥1每点放电次数10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瞬变脉冲电压kVAC电源线:2*(1±0.
1)其他连接线:1*(1±0.
1)正常监视状态重复频率kHz5*(1±0.
2)极性正、负时间每次1min施加次数3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电压kVAC电源线:线-线1*(1±0.
1)AC电源线:线-地2*(1±0.
1)其他连接线:线-地1*(1±0.
1)其他连接线:线-线0.
5*(1±0.
1)正常监视状态极性正、负试验次数5试验间隔s60电源瞬变试验电源瞬变方式通电9s~断电1s正常监视状态试验次数500施加方式每分钟6次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持续时间ms200(电压下滑至40%)20(电压下滑至0)正常监视状态试验次数10气候环境耐受性控制器应能耐受表3所规定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的各项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应满足下述要求:a)试验期间,处于正常监视状态的控制器应保持正常监视状态;b)试验后,控制器不应发生破坏涂覆和腐蚀现象,性能应满足5.
4.
1~5.
4.
10的要求.
表3气候环境试验条件试验名称试验参数试验条件工作状态低温(运行)试验温度℃-10±2正常监视状态持续时间16GB4717—202X16h恒定湿热(运行)试验温度℃40±2正常监视状态相对湿度%93±3持续时间d4恒定湿热(耐久)试验温度℃40±2不通电状态相对湿度%93±3持续时间d21机械环境耐受性控制器应能耐受表4所规定的机械环境条件下的各项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应满足下述要求:a)试验期间,控制器应保持正常监视状态;b)试验后,控制器不应有机械损伤和紧固部位松动现象,性能应满足5.
4.
1~5.
4.
10的要求.
表4机械环境试验条件试验名称试验参数试验条件工作状态振动(正弦)(运行)试验频率范围Hz10~150正常监视状态加速度m/s25扫频速率OCT/min1轴线数3每个轴线扫频循环次数1碰撞试验碰撞能量J0.
5±0.
04正常监视状态碰撞次数36试验6.
1.
1试验程序见表5.
GB4717—202X176.
1.
2试验样品(以下简称试样)为控制器2台(集中区域兼容型控制器为4台).
试样在试验前予以编号;集中区域兼容型试样,每2台试样组成系统后予以编号.
非金属外壳控制器,应增加1台试样,按照附录A的要求进行外壳燃烧性能试验,试验合格后对其他试样予以编号,进行试验.
6.
1.
3如在有关条文中没有说明,则各项试验均在下述大气条件下进行:——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
6.
1.
4如在有关条文中没有说明时,各项试验数据的容差均为±5%.
6.
1.
5生产者应提交试样的使用说明书;对于软件实现控制功能的控制器,还应提交软件文件和模拟MCU不能正常运行的装置,软件文件应满足5.
4.
15的要求.
表5试验程序序号章条试验项目控制器编号1216.
2外观与主要部(器)件检查√√26.
3火灾报警功能试验√√36.
4火灾报警控制功能试验√√46.
5故障报警功能试验√√56.
6屏蔽功能试验(仅适于具有此项功能的试样)√√66.
7监管功能试验(仅适于具有此项功能的试样)√√76.
8自检功能试验√√86.
9信息显示与查询功能试验√√96.
10系统兼容功能试验(仅适用于集中、区域和集中区域兼容型试样)√√106.
11检查功能试验√√116.
12与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通信功能试验√√126.
13电源性能试验√√136.
14程序运行监视功能试验√√146.
15调试功能试验(仅适于具有此项功能的试样)√156.
16绝缘电阻试验√166.
17泄漏电流试验√176.
18电气强度试验√186.
19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196.
20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206.
2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216.
2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226.
23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4717—202X18236.
24电源瞬变试验√246.
25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256.
26低温(运行)试验√266.
27恒定湿热(运行)试验√276.
28恒定湿热(耐久)试验√286.
29振动(正弦)(运行)试验√296.
30碰撞试验√外观与主要部(器)件检查6.
2.
1试验步骤6.
2.
1.
1试样应按5.
2、5.
3.
1.
1~5.
3.
1.
7、5.
3.
2~5.
3.
8的要求进行外观与主要部(器)件检查;按GB/T4208的要求对试样进行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6.
2.
1.
2按GB/T4208的要求对试样的运行数据存储单元进行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试验时,运行数据存储单元处于断电状态,按照外壳内气压与周围大气压力相同的外壳类型进行试验.
6.
2.
1.
3按附录B的要求对试样的运行数据存储单元进行功能试验.
6.
2.
1.
4按5.
4.
13的要求检查试样的操作级别.
6.
2.
1.
5按5.
4.
14的要求检查试样的调试功能.
6.
2.
1.
6按5.
4.
15的要求检查试样的软件设计.
6.
2.
1.
7按5.
4.
16的要求检查试样的程序和数据的存贮.
6.
2.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T4208、附录A和附录B的相关要求.
火灾报警功能试验6.
3.
1将试样同一报警回路中至少两个部位或探测区接上火灾探测器、两个部位或探测区接上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多回路的试样还应至少在另一个回路上按上述要求接上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他回路可分别接上等效负载;接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6.
3.
2使一只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测量从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至试样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时间间隔,观察并记录试样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包括火警总指示、部位或探测区指示等)情况及计时、打印情况.
6.
3.
3对于能够连接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吸气式火灾探测器、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等非控制器直接供电的火灾探测器的试样,分别使试样连接的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观察并记录试样的火灾报警信息显示情况.
6.
3.
4使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记录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至试样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时间间隔,检查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报警的指示情况.
6.
3.
5手动消除火灾报警声信号,并使另一火灾部位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检查试样消音功能、消音指示功能、火灾报警声信号再启动功能和火灾报警信息显示功能.
6.
3.
6观察并记录首火警显示情况.
6.
3.
7观察并记录后续报警部位或探测区显示情况.
对采用字母(符)—数字显示的试样,如后续报警部位都能在显示区域内显示,应增加报警部位数,直至所有的后续报警部位不能同时在显示区域内显示;检查试样的手动查询功能,观察并记录每个火灾报警信号的显示情况和火警总数显示情况及火灾报GB4717—202X19警事件记录情况.
6.
3.
8手动复位试样,20s后观察并记录试样的指示情况.
6.
3.
9撤除所有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火灾报警信号,手动复位试样,20s后观察并记录试样的指示情况.
6.
3.
10对可设置火灾探测器延时功能的试样,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设置火灾探测器延时功能后,修改延时时间,使该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记录其火灾报警延时时间和修改时可改变的时间步长.
6.
3.
11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检查试样对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报警信号是否有报警延时功能.
6.
3.
12对具有可改变与其连接探测器响应阈值(响应时间)功能的试样,连接需配接的探测器,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设定与其相连接的火灾探测器的响应阈值(响应时间)并退出设置功能,再手动查询响应阈值(或响应时间)的设定值.
6.
3.
13对接收同一只火灾探测器或探测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火灾报警信号才能确定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试样,连接需配接的探测器,进行下述试验,观察并记录试样火灾报警情况:a)使火灾探测器发出第一次火灾报警信号,至少保持10s,60s内再使火灾探测器发出要求的后续火灾报警信号,观察并记录试样火灾报警情况;b)复位试样后,再使火灾探测器发出第一次火灾报警信号,保持30min,观察并记录试样火灾报警情况.
6.
3.
14对具有接收不同部位的两只火灾探测器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才能确定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功能的试样,进行下述试验:a)使一只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再按生产者规定的后续报警时间要求,使另一只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观察并记录试样报警情况.
b)复位后,使一只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至少保持规定的时间间隔(不少于5min),观察并记录试样火灾报警情况.
火灾报警控制功能试验6.
4.
1检查并记录试样的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控制输出、手动/自动状态转换钥匙、手动控制状态指示灯和自动控制状态指示灯的设置情况.
6.
4.
2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设置试样连接的火灾探测器分别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和故障信号,检查显示器的显示情况.
操作确认按钮(键),检查试样信息确认功能及信息标识情况.
6.
4.
3操作试样,使试样处于手动控制状态,且至少1组控制输出满足输出控制逻辑,操作联动启动控制按钮(键),检查试样的控制输出启动情况.
6.
4.
4检查并记录试样控制输出点数及直接控制输出按钮(键)和指示灯的设置情况,并按下述要求检查试样的控制输出功能:a)操作试样,使试样至少1组控制输出满足输出控制逻辑,检查试样启动按键指示灯的指示情况,操作启动按键,检查试样的控制输出、启动按键指示灯、启动/反馈指示灯的指示情况和显示器的显示情况;b)操作停止按键,检查试样的控制输出、停止按键指示灯、启动/反馈指示灯、启动按键指示灯的指示情况和显示器的显示情况;c)使试样连接受控设备分别发出故障和反馈信号,检查试样的输出故障指示灯和反馈指示灯的指示情况和显示器的显示情况;d)操作模拟MCU不能正常工作的装置,使试样的MCU不能正常工作,分别操作启动按键和停止按键,观察并记录试样的控制输出、启动按键指示灯和停止按键指示灯的指示情况;e)操作试样,使试样处于自动工作状态,检查满足输出控制逻辑的控制输出启动情况;GB4717—202X20f)同时操作手动启动按键和手动停止按键处于不释放状态,检查试样的控制输出情况;g)测量试样控制输出的输出电压、电流和容量.
6.
4.
5将试样接上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和火灾报警传输设备(如具备),可用模拟装置,在任一报警回路接入两只火灾探测器和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他回路可分别接上等效负载,接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并确认控制逻辑.
6.
4.
6使相应的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记录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输出启动时间;对连接火灾报警传输设备的试样,观察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指示情况,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在火灾报警信息传输期间的指示情况.
6.
4.
7手动消除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声警报信号,再手动启动声警报信号,消音后,再使相应的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记录声警报信号的情况和声报警信号状态指示情况.
6.
4.
8将试样任一组控制消防联动设备的输出端接入消防联动设备(或模拟负载),分别完成下列控制操作:a)操作手动/自动状态转换钥匙,使试样处于自动工作状态;b)对相应的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编程,使试样启动该消防联动设备,并手动恢复检查并记录试样声光信号指示和消防联动执行情况;c)使消防联动设备动作并产生反馈,观察并记录试样反馈声光信号的指示情况及声光指示发出的时间;将消防联动设备的反馈撤销,观察并记录试样反馈声光信号指示情况;d)操作试样的手动/自动状态转换钥匙,使试样处于手动工作状态,重复b)、c)的操作过程,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声光信号指示和消防联动执行情况.
6.
4.
9对具有输出延时和/或火灾报警信号传输控制延时的试样,通过对火灾探测器和/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或特定部位的信号编程设置火灾声、光报警器及消防联动设备输出的延时;通过对火灾探测器和/或特定部位的信号的编程设置火灾报警信号传输的输出控制延时并按下述进行试验:a)分别使相应的火灾探测器和/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或特定部位的信号启动,记录试样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到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消防联动设备和火灾报警信号传输的输出控制启动的时间间隔及延时指示情况;b)观察并记录试样的控制输出最大延时及延时设置步长情况;c)处于延时阶段时,通过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启动输出控制,观察并记录输出控制的指示情况;d)检查其他未设置延时功能的输出,观察并记录相应的输出情况.
6.
4.
10如试样要求接收来自火灾探测器和/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1个以上火灾报警信号才能发出控制输出时,连接要求的火灾探测器和/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并逻辑编程,进行下述操作:a)使任一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动作,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及控制输出的禁止情况;b)启动其他未禁止的控制输出,观察并记录试样控制输出情况;c)按要求启动相应的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发出要求的确认信号,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及控制输出的禁止情况.
6.
4.
11对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试样按GB16806的相关要求,检查试样的联动控制功能;使试样中安装的联动控制设备发生故障,按6.
4.
1~6.
4.
7的要求,检查试样非故障部位的火灾报警控制功能.
6.
4.
12对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试样,按照控制逻辑使火灾探测器等火灾报警触发器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检查试样的报警信号指示情况,以及与试样连接的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火灾报警部位信息指示情况.
6.
4.
13对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试样,设置与其连接的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分别处于手动、自动控制状态,检查试样的控制状态信息显示情况.
6.
4.
14对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试样,按附录C的要求,检查试样的消防联动通信模块的通信接口和通GB4717—202X21信功能.
故障报警功能试验6.
5.
1将试样同一报警回路中至少两个报警部位或探测区接上火灾探测器、两个部位或探测区接上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多回路的试样还应至少在另一个回路按上述要求接上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他回路可分别接上等效负载,接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6.
5.
2分别按5.
4.
3.
3中a)~d)和5.
4.
3.
4中a)~d)的要求,对试样各项故障功能进行测试,观察并记录试样的故障声、光信号、故障总指示灯(器)、故障响应时间及部位和类型的区分情况.
6.
5.
3手动消除故障声信号,并使另一部位发出故障信号.
检查试样的消音功能、故障声信号再启动功能和故障信号显示功能.
6.
5.
4手动复位试样,记录试样发出尚未排除的故障信号的时间;排除试样所有输入的故障信号,手动复位试样后(故障自动恢复时不复位),观察并记录试样的指示情况.
6.
5.
5当5.
4.
3.
3的c)、d)故障发生时,使另一非故障部位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观察并记录试样故障显示情况.
6.
5.
6当备用电源单独工作至不足以保证试样正常工作时,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声信号及其保持时间.
6.
5.
7对由软件控制实现各项功能的试样,操作模拟程序不能正常运行的装置,使程序不能正常运行或存储器内容出错,检查试样故障指示情况.
6.
5.
8使任一部件或部位处于故障状态,检查并记录试样非故障部分工作状态.
6.
5.
9对采用总线工作方式的试样,使总线某点处于短路故障状态,观察并记录隔离器动作及隔离部件的指示情况.
6.
5.
10试样的所有故障信息都能在显示区域内显示时,应增加故障总数,直至所有故障信息不能同时在显示区域内显示,观察并记录故障信息查询情况.
屏蔽功能试验(仅适于具有此项功能的试样)6.
6.
1将试样的任一组控制输出接上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另一组控制输出(如具备)接上火灾报警传输设备(可用模拟装置),任一报警回路接入两只火灾探测器和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他回路(或报警部位)可分别接上等效负载,接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6.
6.
2手动操作试样的屏蔽功能,对探测器进行屏蔽,观察并记录试样屏蔽指示灯(器)启动情况、屏蔽完成并启动屏蔽指示的时间及屏蔽信息显示和手动查询情况.
6.
6.
3操作处于屏蔽状态试样的手动复位机构,观察并记录试样显示情况.
关闭处于屏蔽状态试样的主、备电源开关,确认关机后,重新打开试样的主、备电源开关,观察并记录试样显示情况.
6.
6.
4手动操作试样屏蔽解除功能,分别解除所有屏蔽操作,观察并记录试样显示情况.
6.
6.
5对探测器设置屏蔽,再使另一非屏蔽部位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观察并记录试样屏蔽显示情况.
监管功能试验(仅适于具有此项功能的试样)6.
7.
1将试样接入生产者声明具有此项功能的设备,接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6.
7.
2使任一设备发出监管信号,观察并记录试样监管报警声、光信号、监管总指示灯(器)及监管信号发出时间.
6.
7.
3手动消除监管报警声信号,再使另一设备发出监管信号,观察并记录试样监管报警声、光信号情况及信息显示和手动查询功能情况.
6.
7.
4对处于监管状态的试样,操作手动复位机构,观察并记录试样监管报警声、光信号情况及信息的显示和手动查询功能情况6.
7.
5排除所有设备的监管信号,操作手动复位机构,观察并记录试样显示情况.
GB4717—202X22自检功能试验6.
8.
1将试样的任一组控制输出接上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另一组控制输出(如具备)接上火灾报警传输设备(可用模拟装置),任一报警回路接入两只火灾探测器和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他回路(或部位)可分别接上等效负载,接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6.
8.
2手动操作试样自检机构,观察并记录试样的火灾报警声、光信号及输出接点动作情况;对于自检时间超过1min或不能自动停止自检功能的试样,在自检期间,使任一非自检回路处于火灾报警状态,观察并记录试样火灾报警显示情况.
6.
8.
3手动操作试样的指示灯(器)、显示器自检功能,观察并记录所有指示灯(器)和显示器的指示情况.
6.
8.
4对于具有能检查各部位或探测区火灾报警信号处理和显示功能的试样,使任一部位或探测区处于自检状态,检查并记录试样的自检总指示灯(器)的设置、点亮情况及处于自检状态部位或探测区显示或手动查询情况.
6.
8.
5手动操作解除正在进行的任一部位或探测区自检状态,观察并记录试样的状态.
6.
8.
6使任一部位或探测区处于自检状态,检查并记录试样其他非自检部位或探测区的显示、输出及外控接点动作情况.
信息显示与查询功能试验使试样分别处于火灾报警状态、故障状态、自检状态及试样可能具有的监管报警状态、屏蔽状态,观察并记录试样信息的显示及查询情况.
系统兼容功能试验(仅适用于集中、区域和集中区域兼容型试样)6.
10.
1将区域型试样及其负载与集中型试样相连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集中区域兼容型试样将其中一台设为区域,另一台设为集中.
使区域型试样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故障报警信号以及试样可能具有的火灾报警控制、监管报警信号,观察并记录区域型试样和集中型试样的状态.
6.
10.
2使区域型试样处于自检状态以及试样可能具有的屏蔽、延时状态,观察并记录区域型试样和集中型试样的状态.
使集中型试样发出手动启动等相关指令,观察集中型试样和区域型试样的状态.
6.
10.
3复位试样,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分别使集中型试样与区域型试样间的连接线发生断路、短路、接地;检验并记录集中型试样的显示情况.
检查功能试验6.
11.
1将试样的任一组控制输出接上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另一组控制输出(如具备)接上火灾报警传输设备(可用模拟装置),任一报警回路接入10只以上火灾探测器和2只以上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他回路(或报警部位)可分别接上等效负载,接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6.
11.
2操作检查功能按钮(键),观察并记录试样显示的设备类别和地址总数.
6.
11.
3按5.
4.
3.
3中a)~c)和5.
4.
3.
4中a)~c)的要求,使试样至少处于3种故障状态.
6.
11.
4操作检查功能按钮(键),观察并记录试样显示连接的所有正常工作设备类别和地址总数以及接收的故障类别和地址总数.
6.
11.
5手动操作试样的屏蔽功能,对探测器进行屏蔽.
6.
11.
6操作检查功能按钮(键),使试样处于检查功能状态,观察并记录试样检查功能状态指示情况以及显示已屏蔽设备的类别和地址总数.
6.
11.
7观察并记录后续检查信息显示情况.
对采用字母(符)—数字显示的试样,如所有检查信息都能在显示区域内显示,应增加故障类别、故障地址总数、已屏蔽设备类别和已屏蔽地址总数,直至所有检查信息不能同时在显示区域内显示;操作试样,观察并记录每条检查信息的查询显示情况.
GB4717—202X236.
11.
8使试样连接的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检查试样的火灾报警信息显示情况.
6.
11.
9操作检查功能按钮(键),使试样处于检查功能状态,然后不进行后续操作,1min后检查试样的检查功能状态.
与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通信功能试验6.
12.
1将试样的任一组控制输出接上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另一组控制输出(如具备)接上火灾报警传输设备(可用模拟装置),任一报警回路接入两只火灾探测器和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生产者声明具有监管报警功能的设备(可选择),其他回路(或报警部位)可分别接上等效负载,接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6.
12.
2将试样通过通信接口连接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6.
12.
3操作试样发送状态信息,观察并记录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的显示信息.
6.
12.
4使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观察并记录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的显示信息.
6.
12.
5手动操作试样的屏蔽功能,对探测器进行屏蔽,观察并记录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的显示信息.
6.
12.
6按5.
4.
3.
3中a)~c)和5.
4.
3.
4中a)~c)的要求,使试样处于故障状态,观察并记录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的显示信息.
6.
12.
7使试样发出监管信号,观察并记录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的显示信息.
电源性能试验6.
13.
1主备电转换试验在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下,切断试样的主电源,使试样由备用电源供电,再恢复主电源,检查并记录试样主、备电源的转换、状态的指示情况及其主电源过流保护情况.
6.
13.
2主电源试验6.
13.
2.
1将试样一个回路按设计容量连接真实负载,其他回路连接等效负载.
6.
13.
2.
2按5.
4.
11.
2中a)、b)的要求,使试样处于火灾报警状态,观察并记录试样工作情况,然后使试样恢复到正常监视状态,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6.
13.
2.
3对于输出电压为直流电压的试样,将试样一个回路按设计容量连接真实负载,其他回路连接等效负载:a)按5.
4.
11.
2中a)、b)的要求,使试样处于报警状态.
使试样的输入电压为220V(50Hz).
测量并记录试样输出直流电压值U0;b)使试样的输入电压为187V(50Hz),在试样输出直流电压达到稳定后,测量并记录该电压值U01.
使试样的输入电压为242V(50Hz),在试样输出直流电压达到稳定后,测量并记录该电压值U01.
c)将试样复位,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重复6.
13.
2.
3中b)试验.
按下式计算出试样输出直流电压的相对变化量,取其最大值:S0=|ΔU0/U0|式中:ΔU0=U0-U01.
d)按5.
4.
11.
2中a)、b)的要求,使试样处于报警状态.
使试样的输入电压为242V(50Hz),在试样输出直流电压达到稳定后,测量并记录该电压值U0.
然后使试样的等效负载阶跃变化到监视状态下的数值,在试样输出直流电压达到稳定后,测量并记录该电压值U01.
GB4717—202X24e)使试样的输入电压为187V(50Hz),重复6.
13.
2.
3中d)试验.
按下式计算出电压的相对变化量,取其最大值:S1=|ΔU0/U0|式中:ΔU0=U0-U01.
6.
13.
2.
4对于采用总线控制方式的试样进行下述试验:a)将试样一个回路按设计容量连接真实负载(该回路连接线长度为1000m,截面积为1.
0mm2的铜质绞线),回路末端连接10只火灾探测器(容量少于10只按实际数量),其他回路连接等效负载,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b)使试样的输入电压分别为220V(50Hz)、187V(50Hz)、242V(50Hz),使末端的10只火灾探测器(容量少于10只按实际数量)处于报警状态.
观察并记录火灾探测器确认灯的状态及试样接收和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情况.
6.
13.
3备用电源试验6.
13.
3.
1将试样一个回路按设计容量连接真实负载,其他回路连接等效负载.
将试样的备用电源放电至终止电压,再对其进行24h充电.
6.
13.
3.
2关闭试样主电源,8h后观察并记录试样的状态.
6.
13.
3.
3按5.
4.
11.
3中a)、b)的要求,使试样处于火灾报警状态,观察并记录试样工作情况,然后使试样恢复到正常监视状态,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程序运行监视功能试验6.
14.
1检查并记录程序存储器种类、标识情况及其软件防护措施.
6.
14.
2将试样主要功能程序置于不能工作状态,观察并记录试样的状态及发出故障信号的时间.
6.
14.
3使试样的存储器(包括程序和指定区域的数据)的内容出错,观察并记录试样的状态及发出故障的时间.
6.
14.
4操作试样进行手动和程序输入数据,观察并记录试样的状态.
6.
14.
5对采用程序启动火灾探测器确认灯的试样,观察并记录探测器确认灯的点亮情况.
调试功能试验(仅适于具有此项功能的试样)6.
15.
1将试样同一报警回路中至少两个报警部位或探测区接上火灾探测器、两个部位或探测区接上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多回路的试样还应至少在另一个回路按上述要求接上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他回路可分别接上等效负载,接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6.
15.
2将试样接入调试设备,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工作状态情况.
6.
15.
3分别使试样连接的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和故障报警信号,观察试样的状态信息显示情况和消防联动输出情况.
绝缘电阻试验6.
16.
1试验步骤在正常大气条件下,用绝缘电阻试验装置,分别对试样的下述部位施加500V±50V直流电压,持续60s±5s,测量试样的绝缘电阻值:a)工作电压大于50V的外部带电端子与外壳间;b)工作电压大于50V的电源端子或电源接线端子与外壳间(电源开关置于开位置,不接通电源).
6.
16.
2试验设备GB4717—202X25应采用满足下述技术要求的绝缘电阻试验装置:a)试验电压:500V±50V;b)测量范围:0MΩ~500MΩ;c)最小分度:0.
1MΩ;d)记时:60s±5s.
泄漏电流试验6.
17.
1试验步骤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调节主电供电电压为试样额定电压的1.
06倍,测量并记录其总泄漏电流值.
6.
17.
2试验设备符合GB4706.
1—2005的规定.
电气强度试验6.
18.
1试验步骤6.
18.
1.
1将试样的接地保护元件拆除.
用电气强度试验装置,以100V/s~500V/s的升压速率,分别对试样的下述部位施加1250V/50Hz的试验电压,持续60s±5s,再以100V/s~500V/s的降压速率使试验电压低于试样额定电压后,方可断电:a)工作电压大于50V的外部带电端子与外壳间;b)工作电压大于50V的电源端子或电源接线端子与外壳间(电源开关置于开位置,不接通电源).
6.
18.
1.
2试验后,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6.
18.
2试验设备应采用满足下述技术要求的电气强度试验装置:a)试验电压:电压为0V~1250V(有效值)连续可调,频率为50Hz;b)升、降压速率:100V/s~500V/s;c)计时:60s±5s;d)击穿报警预置电流:20mA.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6.
19.
1试验步骤6.
19.
1.
1将试样安放在绝缘台上,接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15min.
6.
19.
1.
2按GB/T16838中的要求,对试样施加表2所示条件的射频电磁场辐射干扰.
6.
19.
1.
3干扰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工作状态.
6.
19.
1.
4干扰结束后,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6.
19.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7626.
3—2016的相关规定.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6.
20.
1试验步骤GB4717—202X266.
20.
1.
1将试样安放在绝缘台上,接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保持15min.
6.
20.
1.
2按GB/T16838中的要求,对试样施加表2所示条件的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6.
20.
1.
3干扰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工作状态.
6.
20.
1.
4干扰结束后,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6.
20.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7626.
6—2017的相关规定.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6.
21.
1试验步骤6.
21.
1.
1将试样放在绝缘台上,接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保持15min.
6.
21.
1.
2对绝缘体外壳的试样,实施空气放电;对导体外壳的试样,实施接触放电.
6.
21.
1.
3按GB/T16838中的要求,对试样施加表2所示条件的静电放电干扰.
6.
21.
1.
4干扰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工作状态.
6.
21.
1.
5干扰结束后,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6.
21.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7626.
2—2018的相关规定.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6.
22.
1试验步骤6.
22.
1.
1将试样安放在绝缘台上,接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保持15min.
6.
22.
1.
2按GB/T16838中的要求,对试样施加表2所示条件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
6.
22.
1.
3干扰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工作状态.
6.
22.
1.
4干扰结束后,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6.
22.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7626.
4—2018的相关规定.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6.
23.
1试验步骤6.
23.
1.
1将试样安放在绝缘台上,接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保持15min.
6.
23.
1.
2按GB/T16838中的要求,对试样施加表2所示条件的浪涌(冲击)干扰.
6.
23.
1.
3干扰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工作状态.
6.
23.
1.
4干扰结束后,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6.
23.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7626.
5—2019的相关规定.
电源瞬变试验6.
24.
1试验步骤GB4717—202X276.
24.
1.
1连接试样到电源瞬变试验装置上,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保持15min.
6.
24.
1.
2开启试验装置,使试样主电源按"通电(9s)~断电(1s)"的固定程序连续通断500次,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工作状态.
试验后,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6.
24.
2试验设备能产生满足6.
24.
1的要求试验条件的电源装置.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6.
25.
1试验步骤6.
25.
1.
1连接试样到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试验装置上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保持15min.
6.
25.
1.
2使主电压下滑至40%,持续200ms,重复进行10次;再使主电压下滑至0V,持续20ms,重复进行10次.
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工作状态;试验后,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6.
25.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7626.
11—2008的相关规定.
低温(运行)试验6.
26.
1试验步骤6.
26.
1.
1试验前,将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2h~4h.
然后按正常监视状态要求,将试样与等效负载连接,接通电源.
6.
26.
1.
2调节试验箱温度,使其在20℃±2℃温度下保持30min±5min,然后,以不大于1℃/min的速率,降温至-10℃±2℃.
6.
26.
1.
3在-10℃±2℃温度下,保持16h后,立即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6.
26.
1.
4调节试验箱温度,被其以不大于1℃/min的速率升温至20℃±2℃,并保持30min±5min.
6.
26.
1.
5取出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1h~2h后,检查试样表面涂覆情况,并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6.
26.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6838的相关规定.
恒定湿热(运行)试验6.
27.
1试验步骤6.
27.
1.
1试验前,将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2h~4h.
然后按正常监视状态要求,将试样与等效负载连接,接通电源,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6.
27.
1.
2调节试验箱,使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先调节温度,当温度达到稳定后再加湿),连续保持4d后,立即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6.
27.
1.
3取出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处于正常监视状态1h~2h后,检查试样表面涂覆情况,并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6.
27.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6838的相关规定.
GB4717—202X28恒定湿热(耐久)试验6.
28.
1试验步骤6.
28.
1.
1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将试样至于试验箱内.
6.
28.
1.
2调节试验箱,使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先调节温度,当温度达到稳定后再加湿),连续保持21d.
6.
28.
1.
3取出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2h后,检查试样表面涂覆情况,并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6.
28.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6838的相关规定.
振动(正弦)(运行)试验6.
29.
1试验步骤6.
29.
1.
1将试样按正常安装方式刚性安装,使同方向的重力作用与其使用时一样(重力影响可忽略时除外),试样在上述安装方式下可放于任何高度,试验期间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6.
29.
1.
2依次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在10Hz~150Hz的频率循环范围内,以5m/s2的加速度幅值,1OCT/min的扫频速率,各进行1次扫频循环.
6.
29.
1.
3试验后,检查试样外观及紧固部件,并按6.
3~6.
12的规定进行功能试验.
6.
29.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6838的相关规定.
碰撞试验6.
30.
1试验步骤6.
30.
1.
1按正常监视状态要求,将试样与等效负载连接,接通电源,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6.
30.
1.
2对试样表面上的每个易损部件(如指示灯、显示器等)施加3次能量为0.
5J±0.
04J的碰撞.
在进行试验时应小心进行,以确保上一组(3次)碰撞的结果不对后续各组碰撞的结果产生影响,在认为可能产生影响时,不应考虑发现的缺陷,取一新的试样,在同一位置重新进行碰撞试验.
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工作状态;试验后,按6.
3~6.
12条进行功能试验.
6.
30.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6838的相关规定.
7检验规则产品出厂检验企业在产品出厂前应对控制器进行下述试验项目的检验:a)主要部(器)件检查;b)火灾报警功能试验;c)火灾报警控制功能试验;d)故障报警功能试验;GB4717—202X29e)屏蔽功能试验;f)监管功能试验;g)自检功能试验;h)检查功能试验;i)同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通信功能试验;j)绝缘电阻试验;k)泄漏电流试验.
每台控制器在出厂前均应进行上述试验.
以组件形式出厂的控制器,应配接相关部分组成整机,进行上述试验.
其中任一项不合格,则判该产品不合格.
型式检验7.
2.
1型式检验项目为6.
2~6.
30规定的试验项目.
检验样品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
7.
2.
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的试制定型;b)正式生产后,产品的结构、主要部件或元器件、生产工艺等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c)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差异较大;e)发生重大质量事故;7.
2.
3检验结果按GB12978中规定的型式检验结果判定方法进行判定.
8标志产品标志8.
1.
1每台控制器均应清晰地标注下列信息:a)产品名称和型号;b)产品执行的标准号;c)生产者名称、地址,生产企业名称、地址;d)制造日期和产品编号;e)产品主要技术参数(供电方式及参数、控制器内软件版本号).
8.
1.
2产品标志信息中如使用不常用符号或缩写时,应在与控制器一起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中注明.
质量检验标志每台控制器均应有清晰的质量检验合格标志.
GB4717—202X30AA附录A(规范性)控制器外壳燃烧性能A.
1要求控制器外壳为非金属材料时,在控制器外壳上切割长80mm、宽10mm的样块,按照A.
2的要求进行试验.
试验后,样块的燃烧长度不应超过50mm.
A.
2试验A.
2.
1试验步骤A.
2.
1.
1在控制器外壳上切割长80mm、宽10mm的样块.
A.
2.
1.
2将样块固定在向上流动的氧气、氮气混合气体的透明燃烧筒里,调节氧气和氮气的流量,使燃烧筒内的气流为40mm/s±2mm/s,氧气含量为28%.
A.
2.
1.
3将火焰的最低部分施加于样块的顶面,如需要,可覆盖整个顶面,但不能使火焰对着样块的垂直面或棱.
施加火焰30s,每隔5s移开一次,移开时恰好有足够时间观察样块的整个顶面是否处于燃烧状态.
A.
2.
1.
4在每增加5s后,观察整个样块顶面持续燃烧,立即移开点火器,并观察样块的燃烧特性,样块停止燃烧后,测量样块的燃烧长度.
A.
2.
2试验设备A.
2.
2.
1试验燃烧筒试验燃烧筒由一个垂直固定在基座上,并可导入含氧混合气体的耐热玻璃筒组成(见图A.
1和图A.
2).
优选的燃烧筒尺寸为高度(500±50)mm,内径(75~100)mm.
燃烧筒顶端具有限流孔,排出气体的流速至少为90mm/s.
注:直径40mm,高出燃烧筒至少10mm的收缩口可满足要求.
如能获得相同结果,有或无限流孔的其他尺寸燃烧筒也可使用.
燃烧筒底部或支撑筒的基座上应安装使进入的混合气体分布均匀的装置.
推荐使用含有易扩散并具有金属网的混合室.
如果同类型多用途的其他装置能获得相同结果也可使用.
应在低于试样夹持器水平面上安装一个多孔隔网,以防止下落的燃烧碎片堵塞气体入口和扩散通道.
燃烧筒的支座应安有调平装置或水平指示器,以使燃烧筒和安装在其中的试样垂直对中.
为便于对燃烧筒中的火焰进行观察,可提供深色背景.
A.
2.
2.
2试样夹试样夹用于燃烧筒中央垂直支撑试样.
对于自撑材料,夹持处离开判断试样可能燃烧到的最近点至少15mm.
对于薄膜和薄片,使用如图A.
2所示框架,由两垂直边框支撑试样,离边框顶端20mm和100mm处划标线.
夹具和支撑边框应平滑,以使上升气流受到的干扰最小.
A.
2.
2.
3气源气源可采用纯度(质量分数)不低于98%的氧气和/或氮气,和/或清洁的空气[含氧气20.
9%(体积分数)]作为气源.
GB4717—202X31除非试验结果对混合气体中较高的含湿量不敏感,否则进人燃烧筒混合气体的含湿量应小于0.
1%(质量分数).
如果所供气体的含湿量不符合要求,则气体供应系统应配有干燥设备,或配有含湿量的检测和取样装置.
气体供应管路的连接应使混合气体在进人燃烧筒基座的配气装置前充分混合,以使燃烧筒内处于试样水平面以下的上升混合气的氧浓度的变化小于0.
2%(体积分数).
注:氧气和氮气瓶中的含湿量(质量分数)不一定小于0.
1%.
纯度(质量分数)≥98%的商业瓶装气的含湿量(质量分数)是0.
003%~0.
01%,但这样的瓶装气减压到大约1MPa时,气体含湿量可升到0.
1%以上.
标引序号说明:1——气体预混点;2——截止阀;3——接口;4——压力表;5——精密压力调节器;6——过滤器;7——针型阀;8——气体流量计.
图A.
1外壳燃烧性能试验设备GB4717—202X32注:试样牢固地夹在不锈钢制造的两个垂直向上的叉子之间.
图A.
2非自撑试样的支撑框架A.
2.
2.
4气体测量和控制装置适于测量进人燃烧筒内混合气体的氧浓度(体积分数),准确至±0.
5%.
当在23℃±2℃通过燃烧筒的气流为40mm/s±2mm/s时,调节浓度的精度为±0.
1%.
应提供检测方法,确保进人燃烧筒内混合气体的温度为23℃±2℃.
如有内部探头,则该探头的位置与外形设计应使燃烧筒内的扰动最小.
注:较适宜的测量系统或控制系统包括下列部件:a)在各个供气管路和混合气管路上的针形阀,能连续取样的顺磁氧分析仪(或等效的分析仪)和一个能指示通过燃烧筒内气流流速在要求范围内的流量计;b)在各个供气管路上经校准的接口、气体压力调节器和压力表;c)在各个供气管路上针形阀和经校准的流量计.
系统b)和c)组装后应经过校准,以确保组合部件的合成误差不超过A.
2.
2.
4的要求.
GB4717—202X33A.
2.
2.
5点火器由一根末端直径为2mm±1mm能插人燃烧筒并喷出火焰点燃试样的管子构成.
火焰的燃料应为未混有空气的丙烷.
当管子垂直插入时,应调节燃料供应量以使火焰从出口垂直向下喷射16mm±4mm.
A.
2.
2.
6计时器测量时间可达5min,准确度±0.
5s.
A.
2.
2.
7排烟系统有通风和排风设施,能排除燃烧筒内的烟尘或灰粒,但不能干扰燃烧筒内气体流速和温度.
注:如果试验发烟材料,必须清洁玻璃燃烧筒,以确保良好的可视性.
对于气体入口、入口隔网和温度传感器也必须清洁,以使其功能良好.
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免人员在试验或清洁操作中受毒性材料伤害或遭灼伤.
A.
2.
2.
8制备薄膜卷筒的工具由一根直径为2mm一端带有一个狭缝的不锈钢杆构成(见图A.
3).
单位为毫米图A.
3非自撑试样的支撑框架GB4717—202X34BB附录B(规范性)控制器运行数据存储单元B.
1要求B.
1.
1数据记录功能B.
1.
1.
1控制器运行数据存储单元应能记录如下消防设备运行状态信息:a)与控制器连接的全部火灾报警触发器件的火灾报警信息、屏蔽信息、故障信息、监管信息、手动/自动状态信息等消防设备运行状态信息;b)确认按钮(键)、联动启动控制按钮(键)的动作信息;c)与控制器连接的消防联动设备的启动信息、反馈信息、屏蔽信息、故障信息、手动/自动状态信息等消防设备运行状态信息;d)控制器的开、关机和复位、检查、时钟调整的操作信息;e)集中型控制器所连接区域型控制器的a)~d)规定的信息.
B.
1.
1.
2控制器每产生一次新的数据记录的同时,控制器运行数据存储单元应同步记录对应的年、月、日、时、分、秒等时间信息;并应具有按照时间顺序提供导出记录信息的功能.
B.
1.
1.
3控制器运行数据存储单元应有防止存储信息被更改或删除的功能.
B.
1.
2数据存储功能B.
1.
2.
1生产者应规定控制器连接的火灾报警触发器件和消防联动设备的数目.
运行数据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应满足下述要求:a)区域型控制器记录的火灾报警信息数目不应小于控制器连接的火灾报警触发器件数目的100倍,记录的消防设备运行状态信息数目不小于控制器连接的火灾报警触发器件与消防联动设备数目之和的200倍.
b)集中型控制器应能记录本机及与其连接的所有区域型控制器的运行状态信息.
B.
1.
2.
2消防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超出运行数据存储单元的记录容量后,应始终保持最新的状态信息记录.
首火警信息、火灾报警信息和故障信息应独立记录,其他消防设备运行状态信息不应覆盖首火警信息、火灾报警信息和故障信息.
B.
1.
2.
3控制器运行数据存储单元应采用十六进制格式进行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格式见表B.
1.
B.
1.
3数据导出功能B.
1.
3.
1应仅能用专用技术手段将控制器运行数据存储单元记录的信息导出.
数据导出格式与数据储存格式相同,见表B.
1.
B.
1.
3.
2应至少提供USBB型接口(母口)或USBC型接口(母口)进行数据导出,USB接口应支持USB2.
0标准的从机模式(Device).
B.
1.
3.
3数据导出命令格式见表B.
3.
表B.
1数据导出与数据存储格式定义描述起始符(1字节)第1字节,固定值0x40.
记录总数(3字节)第2—4字节,数据记录总的数量.
地址(1字节)第5字节,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地址.
类型(2字节)第6—7字节,控制器的类型代码,具体定义见表C.
16.
产品编号(20字节)第8—27字节,控制器的产品编号.
GB4717—202X35定义描述数据信息1第28字节开始,具体的数据信息,格式见表B.
2.
数据信息2……数据信息nCRC16校验值(2字节)以上所有数据进行CRC16校验后形成的校验数据.
低字节在前,CRC16多项式为0xA001.
停止符(1字节)固定值0x40.
表B.
2数据信息格式定义描述控制器编号(2字节)控制器编号.
单元编号(1字节)单元编号.
设备编号(1字节)设备编号.
通道编号(1字节)通道编号.
设备类型代码(2字节)设备类型代码,见表C.
16.
事件代码(2字节)事件代码,见表C.
17.
状态代码(2字节)状态代码,见表C.
18.
年(1字节)事件发生的时间年,事件发生的年份减2000.
月(1字节)事件发生的时间月.
日(1字节)事件发生的时间日.
时(1字节)事件发生的时间时.
分(1字节)事件发生的时间分.
秒(1字节)事件发生的时间秒.
表B.
3数据导出命令格式定义描述起始符(1字节)第1字节,固定值0x40.
数据导出装置识别码(8字节)第2—9字节,数据导出装置识别码,识别数据导出装置的权限.
版本号(1字节)第10字节,数据命令版本号,固定值为2.
地址(1字节)第11字节,数据导出专用工具地址,固定为0x7E.
类型(1字节)第12字节,数据导出专用工具代码,固定为0x7F.
命令长度(1字节)第13字节,导出命令的长度,见表B.
4.
命令数据(1字节)第14字节开始,具体的命令数据,见表B.
4GB4717—202X36定义描述CRC16校验值(2字节)以上所有数据进行CRC16校验后形成的校验数据.
低字节在前,CRC16多项式为0xA001停止符(1字节)固定值0x40.
表B.
4数据导出命令定义命令定义命令说明命令长度命令数据数据读读控制器运行数据存储单元1条数据11数据重发接收信息错误、超时,要求数据重新发送12数据读首火警信息读控制器运行数据存储单元1条首火警数据13数据读火警信息读控制器运行数据存储单元1条火警数据14B.
1.
4数据安全保护功能B.
1.
4.
1控制器运行数据存储单元数据的存储不受控制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B.
1.
4.
2控制器运行数据存储单元应在授权后才能导出和回放存储的信息.
B.
1.
4.
3控制器运行数据存储单元应能承受标称工作电压的120%的反向工作电压1min,试验后数据记录、存储及导出功能正常.
B.
1.
4.
4在火灾报警控制器断电后,控制器运行数据存储单元应自动进入保护状态,断电前存储的数据应保持14d以上不丢失.
B.
1.
4.
5控制器运行数据存储单元所有接口在非使用状态下应配置有效的保护装置.
B.
2试验B.
2.
1将试样的任一组控制输出接上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任一报警回路接入两只火灾探测器和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他回路(或报警部位)可分别接上等效负载,接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和联网状态.
B.
2.
2使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确认试样报警后,复位试样,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B.
2.
3手动操作试样,进行关机、开机、复位、检查和时钟调整操作.
B.
2.
4手动操作试样,屏蔽试样连接的火灾探测器.
B.
2.
5手动操作试样,按5.
4.
3.
3中a)~c)和5.
4.
3.
4中a)~c)的要求,使试样处于故障状态.
B.
2.
6使运行数据存储单元与试样分离,观察并记录数据存储单元的输出接口、授权管理情况、以及对以下信息的导出和回放情况:a)与试样连接的全部火灾报警触发器件的火灾报警信息、屏蔽信息、故障信息、监管信息、手动/自动状态信息等消防设备运行状态信息.
b)与试样连接的消防联动设备的启动信息、反馈信息、屏蔽信息、故障信息、手动/自动状态信息等消防设备运行状态信息.
c)试样的开、关机和复位、检查、时钟调整的操作信息.
B.
2.
7反向接通运行数据存储单元电源,调整工作电压为标称工作电压的120%,持续1min;切断电源,使数据存储单元与试样连接,重复B.
2.
1~B.
2.
6的操作.
B.
2.
8切断试样电源,观察并记录数据存储单元保护状态情况;14d后,观察并记录数据存储单元信息的存储、导出和回放情况.
GB4717—202X37CC附录C(规范性)消防系统设备控制总线通信协议C.
1范围C.
1.
1本协议适用于以下设备与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的通信:a)火灾报警控制器;b)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c)消防联动控制器;d)电气火灾监控设备;e)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f)应急照明控制器;g)消防设备电源状态监控器;h)防火门监控器.
C.
1.
2本协议适用于以下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通过消防联动通信模块与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的通信:a)消火栓系统;b)自动灭火系统;c)防烟、排烟系统d)防火卷帘系统;e)防火门监控系统;f)消防应急广播;g)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h)其他受消防联动控制的系统或设备.
C.
2术语和定义C.
2.
1消防系统设备控制总线通信协议FECbusprotocol消防系统设备控制总线中采用请求/应答模式的应用层报文传输协议,它在连接至不同类型总线或网络的设备之间通过一组功能代码提供规定的服务.
C.
2.
2请求request由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过FECbus发送服务申请给消防系统设备的操作,或消防系统设备通过FECbus主动发送状态信息给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操作.
C.
2.
3应答answer消防系统设备接收到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请求后发出的反馈操作,或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消防系统设备的请求后的反馈操作.
C.
2.
4事件event由消防系统设备感知的消防系统设备由正常监视状态向其他状态转换的信息.
C.
3通信方式GB4717—202X38C.
3.
1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的通信方式C.
3.
1.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与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之间的通信接口应采用RS485总线接口、CAN总线接口、以太网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接口.
通信接口应具有防脱落措施.
C.
3.
1.
2多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接入同一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需扩展多个接口.
C.
3.
2消防联动设备的通信方式C.
3.
2.
1消防联动通信模块应至少具有CAN接口或RS485接口,可增加以太网接口等其他接口.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可通过任一接口与消防联动通信模块连接,通信接口应具有防脱落措施.
C.
3.
2.
2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与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信时,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应为主控节点,负责接收网络内各子系统节点的上传信息,下发控制和管理信息.
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地址编号应为1,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地址编号应为2~64.
C.
3.
2.
3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通信链路中,任一点断路或短路时,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与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应能正常通信.
C.
3.
3应答采用FECbus通信时,接收到请求报文的目标设备应向源设备发送应答报文.
如源设备发送请求报文后1s内未收到应答报文,需重新发送请求报文,重发次数不超过3次.
C.
4FECbus协议C.
4.
1数据帧结构C.
4.
1.
1FECbus数据帧由帧头、报文头、报文、帧尾组成.
图C.
1数据帧结构C.
4.
1.
2FECbus数据帧的帧头、帧尾由实现FECbus协议的网络协议规定.
C.
4.
1.
3FECbus数据帧的报文头规定了与通信相关的信息.
本附录规定了CAN总线和串行链路中FECbus协议的报文头.
C.
4.
1.
4FECbus数据帧的报文是一个与通信无关的应用数据单元,报文内容与实现FECbus协议的网络无关.
C.
4.
1.
5FECbus数据帧分为请求帧、应答帧、状态应答帧.
表C.
1规定了FECbus数据帧的功能和格式.
GB4717—202X39表C.
1FECbus数据帧的功能和格式帧类型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请求帧00hXXh0XhXXhXXh00h0Xh功能码数据数据数据数据数据数据数据CRC0CRC1应答帧01hXXh03hXXhXXhXXh0Xh数据数据数据数据数据数据数据数据CRC0CRC1状态应答帧01hXXh03hXXhXXh00h02h0Fh应答码CRC0CRC1C.
4.
1.
6帧类型表示发送数据帧的类型.
00h表示请求帧,01h表示应答帧.
C.
4.
1.
7目标地址的数值范围为1~63,表示接收报文的设备地址.
数值0表示广播.
C.
4.
1.
8优先级的数值范围为0~3,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C.
4.
1.
9源地址的数值范围为1~63,表示发送报文的设备地址.
C.
4.
1.
10报文编号的数值范围为1~63.
报文编号应由发起请求的设备连续循环分配,发起请求的设备应对已完成"请求——应答"的报文编号进行回收.
C.
4.
1.
11分组编号的数值范围为1~127.
当一帧报文无法表示全部信息时,发送报文的设备应分组发送多帧报文,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1开始连续分配分组编号.
单帧报文的分组编号为0.
C.
4.
1.
12数据长度的数值范围为1~8,表示报文中数据字段的长度.
C.
4.
2FECbus功能码FECbus功能码规定了FECbus协议可提供的服务.
表C.
2规定了FECbus协议的功能码.
根据功能码类型,FECbus数据帧分为设置数据帧、通告数据帧、查询数据帧、应答数据帧.
表C.
2FECbus功能码功能码数值十六进制数值数据格式功能说明通信应答000H功能码同步系统节拍广播有101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系统复位广播/单播有202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系统消音广播/单播有303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系统自检广播/单播有404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时间(年+月+日+时+分+秒)广播时钟广播/单播有505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设备类型代码+事件代码+状态代码+时间(年+月+日+时+分+秒)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向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告紧急事件广播/单播有606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设备类型代码+事件代码+状态代码+时间(年+月+日+时+分+秒)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向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告一般事件广播/单播有707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设备类型代码+事件代码+状态代码+时间(年+月+日+时+分+秒)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向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告调试事件广播/单播有8~1408H~0EH自定义自定义自定义自定义150FH功能码+状态应答码反馈接收到请求的异常状态信息或结束帧标志广播/单播——GB4717—202X40功能码数值十六进制数值数据格式功能说明通信应答1610H保留保留保留保留1711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设备类型代码+事件代码+状态代码+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向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通告紧急事件单播有1812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设备类型代码+事件代码+状态代码+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向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通告一般事件单播有1913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设备类型代码+事件代码+状态代码+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向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通告调试事件单播有2014H功能码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向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通告心跳/巡检信息单播有21~3115H~1FH自定义自定义自定义自定义3220H保留保留保留保留3321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巡检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连接状态广播/单播有3422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查设备状态单播有3523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查设备配置单播有3624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查设备标识单播有3725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查设备参量单播有3826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查设备注释单播有3927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查设备编程单播有4028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查注册登记信息单播有4129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事件代码查设备当前事件单播有422A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事件代码+起始时间(年+月+日)查设备历史事件单播有432B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停止查询设备事件单播有442C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查FECbus协议版本号单播有452DH功能码+编号(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查设备列表单播有46~1272DH~7FH自定义自定义自定义自定义128~25580H~FFH保留保留保留保留注1:多字节代码,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注2:编号由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组成.
控制器编号为00H时,表示对目标地址的所有控制器广播;单元编号为00H时,表示对目标地址目标控制器的所有单元广播;设备编号为00H时,表示对目标地址目标控制器目标单元的所有设备广播;通道编号为00H时,表示对目标地址目标控制器目标单元目标设备的所有通道广播.
注3:紧急事件包括:火警通告、启动请求、停止请求、更改控制方式;一般事件包括:故障、屏蔽等事件.
事件代码可查表C.
17.
注4:状态代码可查表C.
18注5:状态应答码:0-分组报文结束;1-CRC校验错;2-无效服务请求;3-单元故障;4-系统忙;5-未识别命令;6-地址不存在;7-参数错误;8-正在处理中.
C.
4.
3设置数据帧与应答GB4717—202X41C.
4.
3.
1表C.
3规定了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给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设置数据帧.
表C.
3设置数据帧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0同步系统节拍00HXXH00H01H00H00H01H00HCRC0CRC11系统复位00HXXH01H01HXXH00H02H01H控制器编号CRC0CRC12系统消音00HXXH01H01HXXH00H02H02H控制器编号CRC0CRC13系统自检00HXXH03H01HXXH00H02H03H控制器编号CRC0CRC14广播时钟00HXXH03H01HXXH00H08H04H控制器编号年月日时分秒CRC0CRC15通告紧急事件00HXXH01H01HXXH01H08H05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事件代码0CRC0CRC100HXXH01H01HXXH02H08H事件代码1状态代码0状态代码1年月日时分CRC0CRC100HXXH01H01HXXH03H01H秒CRC0CRC100HXXH01H01HXXH00H02H0FH00HCRC0CRC16通告一般事件00HXXH03H01HXXH01H08H06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事件代码0CRC0CRC100HXXH03H01HXXH02H08H事件代码1状态代码0状态代码1年月日时分CRC0CRC100HXXH03H01HXXH03H01H秒CRC0CRC100HXXH03H01HXXH00H02H0FH00HCRC0CRC17通告调试事件00HXXH03H01HXXH01H08H07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事件代码0CRC0CRC100HXXH03H01HXXH02H08H事件代码1状态代码0状态代码1年月日时分CRC0CRC100HXXH03H01HXXH03H01H秒CRC0CRC100HXXH03H01HXXH00H02H0FH00HCRC0CRC1注1:广播类目标地址为00H时,表示全系统广播,如果不为00H,表示对目标地址广播.
注2:设备类型代码可查表C.
16注3:控制器编号为00H时,表示对目标地址的所有控制器广播.
注4:紧急事件包括:火警下传、启动命令、停止命令、更改控制方式;一般事件包括:故障、屏蔽等事件.
事件代码可查表C.
17.
注5:状态代码可查表C.
18GB4717—202X42C.
4.
3.
2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接收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设置数据帧后,应按表C.
4的要求向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应答数据帧,确认数据帧的接收状态.
表C.
4设置应答数据帧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0同步系统节拍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1H00HCRC0CRC11系统复位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1H01HCRC0CRC12系统消音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1H02HCRC0CRC13系统自检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1H03HCRC0CRC14广播时钟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1H04HCRC0CRC15通告紧急事件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1H05HCRC0CRC16通告一般事件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1H06HCRC0CRC17通告调试事件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1H07HCRC0CRC115状态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2H0FH状态应答码CRC0CRC1注:状态应答码:1-CRC校验错;2-无效服务请求;3-单元故障;4-系统忙;5-未识别命令;6-地址不存在;7-参数错误;8-正在处理中.
C.
4.
3.
3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根据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请求,完成指定的功能后,应按表C.
5的要求向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通告数据帧,反馈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状态.
C.
4.
4通告数据帧与应答C.
4.
4.
1表C.
5规定了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发送给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的通告数据帧.
表C.
5通告数据帧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17通告紧急事件00H01H01HXXHXXH01H08H11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事件代码0CRC0CRC100H01H01HXXHXXH02H08H事件代码1状态代码0状态代码1年月日时分CRC0CRC100H01H01HXXHXXH03H01H秒CRC0CRC1GB4717—202X43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00H01H01HXXHXXH00H02H0FH00HCRC0CRC118通告一般事件00H01H03HXXHXXH01H08H12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事件代码0CRC0CRC100H01H03HXXHXXH02H08H事件代码1状态代码0状态代码1年月日时分CRC0CRC100H01H03HXXHXXH03H01H秒CRC0CRC100H01H03HXXHXXH00H02H0FH00HCRC0CRC119通告调试事件00H01H01HXXHXXH01H08H13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事件代码0CRC0CRC100H01H01HXXHXXH02H08H事件代码1状态代码0状态代码1年月日时分CRC0CRC100H01H01HXXHXXH03H01H秒CRC0CRC100H01H01HXXHXXH00H02H0FH00HCRC0CRC120通告心跳00H01H03HXXHXXH00H01H14HCRC0CRC1注1:设备类型代码可查表C.
16注2:紧急事件包括:火警通告、启动命令、停止命令、更改控制方式;一般事件包括:故障、屏蔽等事件.
事件代码可查表C.
17.
注3:状态代码可查表C.
18C.
4.
4.
2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通告数据帧后,应按表C.
6的要求向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发送应答数据帧,确认数据帧的接收状态.
表C.
6通告应答数据帧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17通告紧急事件应答01HXXH01H01HXXH00H01H11HCRC0CRC118通告一般事件应答01HXXH03H01HXXH00H01H12HCRC0CRC119通告调试事件应答01HXXH03H01HXXH00H01H13HCRC0CRC115状态应答01HXXH03H01HXXH00H02H0FH状态应答码CRC0CRC1注:状态应答码:1-CRC校验错;2-无效服务请求;3-单元故障;4-系统忙;5-未识别命令;6-地址不存在;7-参数错误;8-正在处理中.
C.
4.
5查询数据帧与应答C.
4.
5.
1表C.
7规定了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给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查询数据帧.
GB4717—202X44表C.
7查询数据帧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33设备巡检00HXXH02H01HXXH00H01H21HCRC0CRC134查设备状态00HXXH02H01HXXH00H01H/02H/03H/04H22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CRC0CRC135查设备配置00HXXH02H01HXXH00H01H/02H/03H/04H23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CRC0CRC136查设备标识00HXXH02H01HXXH00H01H/02H/03H/04H24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CRC0CRC137查设备参量00HXXH02H01HXXH00H05H25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CRC0CRC138查设备注释00HXXH02H01HXXH00H04H26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CRC0CRC139查设备编程00HXXH02H01HXXH00H04H27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CRC0CRC140查注册登记信息00HXXH02H01HXXH00H03H/04H28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CRC0CRC141查设备当前事件00HXXH02H01HXXH00H04H29H控制器编号事件代码0事件代码1CRC0CRC142查设备历史事件00HXXH02H01HXXH00H07H2AH控制器编号事件代码0事件代码1起始年起始月起始日——CRC0CRC143停止查询设备事件00HXXH02H01HXXH00H01H2BH控制器编号CRC0CRC144查FECbus协议版本号00HXXH02H01HXXH00H01H2CHCRC0CRC145查设备列表00HXXH02H01HXXH00H01H/02H2D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CRC0CRC1GB4717—202X45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03H/04H注1:查设备状态数据帧的长度为01H时,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和设备编号为空,表示查询指定地址的设备的状态;数据长度为02H时,单元编号和设备编号为空,表示查询指定地址指定控制器的状态;数据长度为03H时,设备编号为空,表示查询指定地址指定控制器指定单元的状态;数据长度为04H时,表示指定地址指定控制器指定单元指定设备的状态.
注2:查设备配置数据帧的数据长度为01H时,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和设备编号为空,表示查询指定地址连接的控制器数目;数据长度为02H时,单元编号和设备编号为空,表示查询指定地址指定控制器连接的单元的数目;数据长度为03H时,设备编号为空,表示查询指定地址指定控制器指定单元连接的设备的数目;数据长度为04H时,表示查询指定地址指定控制器指定单元指定设备的通道数目.
注3:查设备标识数据帧的长度为01H时,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和设备编号为空,表示查询指定地址的设备的标识;数据长度为02H时,单元编号和设备编号为空,表示查询指定地址指定控制器的标识;数据长度为03H时,设备编号为空,表示查询指定地址指定控制器指定单元的标识;数据长度为04H时,表示指定地址指定控制器指定单元指定设备的标识.
注4:查注册登记信息数据帧的数据长度为03H时,设备编号为空,表示表示查询指定地址指定控制器指定单元的全部设备的注册登记信息;数据长度为04H时,表示查询指定地址指定控制器指定单元指定设备的注册登记信息.
注5:查设备列表数据帧的数据长度为01H时,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和设备编号为空,表示查询指定地址连接的控制器列表;数据长度为02H时,单元编号和设备编号为空,表示查询指定地址指定控制器连接的单元的列表;数据长度为03H时,设备编号为空,表示查询指定地址指定控制器指定单元连接的设备的列表;数据长度为04H时,表示查询指定地址指定控制器指定单元指定设备的通道列表.
注6:事件代码可查表C.
17,事件代码为0时表示查询全部事件信息.
C.
4.
5.
2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接收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查询数据帧后,应按表C.
8~表C.
13的要求向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应答数据帧,反馈查询信息.
C.
4.
5.
3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查设备当前事件和历史事件时,消防联动设备应分别按照表C.
12和表C.
13的要求发送一条事件信息,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应按表C.
6的要求应答,应答后消防联动设备应分别按照表C.
12和表C.
13的要求发送下一条历史事件信息.
全部历史事件信息发送结束后,消防联动设备应分别按照表C.
12和表C.
13的要求发送全部事件发送结束数据帧.
表C.
8单帧查询应答数据帧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33设备巡检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1H21HCRC0CRC134查设备状态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3H22H状态代码0状态代码1CRC0CRC135查设备配置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3H23H配置代码配置代码CRC0CRC1GB4717—202X46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0136查设备标识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8H24H标识代码0标识代码1标识代码2标识代码3标识代码4标识代码5标识代码6CRC0CRC137查设备参量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4H25H参量类型代码参量数值0参量数值1CRC0CRC143停止查询设备事件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1H2BHCRC0CRC144查FECbus协议版本号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3H2CH协议版本号0协议版本号1CRC0CRC115状态应答01H01H03HXXHXXH00H02H0FH状态应答码CRC0CRC1注1:状态代码、配置代码、标识代码、参量数值按照低位字节到高位字节的顺序传送.
注2:状态代码可查表C.
18,参量类型代码可查表C.
19,标识代码由生产者规定.
注3:配置代码返回查询目标设备的数量.
注4:状态应答码:1-CRC校验错;2-无效服务请求;3-单元故障;4-系统忙;5-未识别命令;6-地址不存在;7-参数错误;8-正在处理中.
表C.
9查询设备注释应答数据帧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38查设备注释应答101H01H03HXXHXXH00H/01H08H26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注释字节数X[0]X[1]X[2]CRC0CRC1查设备注释应答201H01H03HXXHXXH02H08HX[3]X[4]X[5]X[6]X[7]X[8]X[9]X[10]CRC0CRC108HCRC0CRC1查设备注释应答n01H01H03HXXHXXHnXXHX[(n-2)*8+3]X[(n-2)*8+4]X[(n-2)*8+5]CRC0CRC1分组报文结束01H01H03HXXHXXH00H02H0FH00HCRC0CRC115状态应答01H01H03HXXHXXHXXH02H0FH状态应答码CRC0CRC1注1:注释字节数不大于3时,应答数据帧为单帧报文,分组编号为00H,不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注释字节数大于3时,应答数据报文为多帧报文,分组编号从01H开始升序编号,查设备注释应答帧发送结束后,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注释采用Unicode编码.
注2:状态应答码:1-CRC校验错;2-无效服务请求;3-单元故障;4-系统忙;5-未识别命令;6-地址不存在;7-参数错误;8-正在处理中.
GB4717—202X47表C.
10查设备编程应答数据帧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39查设备编程应答101H01H03HXXHXXH00H/01H08H27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编程字节数X[0]X[1]X[2]CRC0CRC1查设备编程应答201H01H03HXXHXXH02H08HX[3]X[4]X[5]X[6]X[7]X[8]X[9]X[10]CRC0CRC108HCRC0CRC1查设备编程应答n01H01H03HXXHXXHnXXHX[(n-2)*8+3]X[(n-2)*8+4]X[(n-2)*8+5]CRC0CRC1分组报文结束01H01H03HXXHXXH00H02H0FH00HCRC0CRC115状态应答01H01H03HXXHXXHXXH02H0FH状态应答码CRC0CRC1注1:编程字节数不大于3时,应答数据帧为单帧报文,分组编号为00H,不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编程字节数大于3时,应答数据报文为多帧报文,分组编号从01H开始升序编号,查设备编程应答帧发送结束后,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设备编程采用Unicode编码.
注2:状态应答码:1-CRC校验错;2-无效服务请求;3-单元故障;4-系统忙;5-未识别命令;6-地址不存在;7-参数错误;8-正在处理中.
表C.
11查设备注册信息应答数据帧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40查设备注册信息应答101H01H03HXXHXXH00H/01H08H28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注册字节数X[0]X[1]X[2]CRC0CRC1查设备注册信息应答201H01H03HXXHXXH02H08HX[3]X[4]X[5]X[6]X[7]X[8]X[9]X[10]CRC0CRC108HCRC0CRC1查设备注册信息应答n01H01H03HXXHXXHnXXHX[(n-2)*8+3]X[(n-2)*8+4]X[(n-2)*8+5]CRC0CRC1分组报文结束01H01H03HXXHXXH00H02H0FH00HCRC0CRC115状态应答01H01H03HXXHXXHXXH02H0FH状态应答码CRC0CRC1注1:注册字节数不大于3时,应答数据帧为单帧报文,分组编号为00H,不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注册字节数大于3时,应答数据报文为多帧报文,分组编号从01H开始升序编号,查设备注册应答帧发送结束后,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设备注册信息采用Unicode编码.
注2:状态应答码:1-CRC校验错;2-无效服务请求;3-单元故障;4-系统忙;5-未识别命令;6-地址不存在;7-参数错误;8-正在处理中.
GB4717—202X48表C.
12查设备当前事件应答数据帧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41查设备当前事件应答101H01H03HXXHXXH01H08H29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事件代码0CRC0CRC1查设备当前事件应答201H01H03HXXHXXH02H08H事件代码1状态代码0状态代码1年月日时分CRC0CRC1查设备当前事件应答301H01H03HXXHXXH03H01H秒CRC0CRC1全部事件发送结束01H01H03HXXHXXH00H02H0FH00HCRC0CRC115状态应答01H01H03HXXHXXHXXH02H0FH状态应答码CRC0CRC1注1:应答数据报文为多帧报文,查设备当前事件应答帧发送结束后,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
注2:设备类型代码可查表C.
16.
注3:状态应答码:1-CRC校验错;2-无效服务请求;3-单元故障;4-系统忙;5-未识别命令;6-地址不存在;7-参数错误;8-正在处理中.
注4:事件发送时间的年值为事件发生的年份减2000.
表C.
13查设备历史事件应答数据帧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42查设备历史事件应答101H01H03HXXHXXH01H08H2A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事件代码0CRC0CRC1查设备历史事件应答201H01H03HXXHXXH02H08H事件代码1状态代码0状态代码1年月日时分CRC0CRC1查设备历史事件应答301H01H03HXXHXXH03H01H秒CRC0CRC1全部事件发送结束01H01H03HXXHXXH00H02H0FH00HCRC0CRC115状态应答01H01H03HXXHXXHXXH02H0FH状态应答码CRC0CRC1注1:应答数据报文为多帧报文,查设备历史事件应答帧发送结束后,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
注2:设备类型代码可查表C.
16.
注3:状态应答码:1-CRC校验错;2-无效服务请求;3-单元故障;4-系统忙;5-未识别命令;6-地址不存在;7-参数错误;8-正在处理中.
GB4717—202X49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注4:事件发送时间的年值为事件发生的年份减2000.
表C.
14查设备列表应答数据帧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45查控制器列表应答101H01H03HXXHXXH00H/01H08H2DH控制器数量控制器编号1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控制器编号2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CRC0CRC1查控制器列表应答201H01H03HXXHXXH02H08H控制器编号3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CRC0CRC1CRC0CRC1查控制器列表应答n01H01H03HXXHXXHnXXH……控制器编号m-1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控制器编号m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CRC0CRC1分组报文结束01H01H03HXXHXXH00H02H0FH00HCRC0CRC145查单元列表应答101H01H03HXXHXXH00H/01H08H2DH控制器编号单元数量单元编号1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单元编号2设备类型代码0CRC0CRC1查单元列表应答201H01H03HXXHXXH02H08H设备类型代码1CRC0CRC1CRC0CRC1查单元列表应答n01H01H03HXXHXXHnXXH……单元编号m-1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单元编号m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CRC0CRC1分组报文结束01H01H03HXXHXXH00H02H0FH00HCRC0CRC145查设备列表应答101H01H03HXXHXXH00H/01H08H2D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数量设备编号1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设备编号2CRC0CRC1查设备列表应答201H01H03HXXHXXH02H08H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CRC0CRC1CRC0CRC1查设备列表应答n01H01H03HXXHXXHnXXH……设备编号m-1设备类型代码设备类型代码设备编号m设备类型代码设备类型代码CRC0CRC1GB4717—202X50功能码数值报文名称报文头报文帧类型目标地址优先级源地址报文编号分组编号数据长度数据0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数据7校验0校验10101分组报文结束01H01H03HXXHXXH00H02H0FH00HCRC0CRC145查通道列表应答101H01H03HXXHXXH00H/01H08H2DH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数量通道编号1设备类型代码0设备类型代码1CRC0CRC1查通道列表应答2CRC0CRC1CRC0CRC1查通道列表应答n分组报文结束01H01H03HXXHXXH00H02H0FH00HCRC0CRC115状态应答01H01H03HXXHXXHXXH02H0FH状态应答码CRC0CRC1注1:查询控制器列表,当控制器数量不大于2时,应答数据帧为单帧报文,分组编号为00H,不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控制器数量大于2时,应答数据报文为多帧报文,分组编号从01H开始升序编号,查控制器列表应答帧发送结束后,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当消防联动通信模块连接的所有控制器为同一类型的控制设备时,设备类型代码为表C.
16规定的代码;当消防联动通信模块连接多种类型控制器时,设备类型代码为65535.
注2:查询单元列表,当单元数量不大于1、应答数据帧为单帧报文,分组编号为00H,不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单元数量大于1时,应答数据报文为多帧报文,分组编号从01H开始升序编号,查单元列表应答帧发送结束后,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当单元所连接的所有设备为同一类型时,设备类型代码为表C.
16规定的代码;当单元连接多种类型设备时,设备类型代码应为65535.
注3:查询设备列表,当设备数量不大于1时,应答数据帧为单帧报文,分组编号为00H,不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设备数量大于1时,应答数据报文为多帧报文,分组编号从01H开始升序编号,查设备列表应答帧发送结束后,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当单元所连接的所有设备为同一类型时,设备类型代码为表C.
16规定的代码;当单元连接多种类型设备时,设备类型代码应为65535.
注4:查询通道列表,当通道数量不大于1时,应答数据帧为单帧报文,分组编号为00H,不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通道数量大于1时,应答数据报文为多帧报文,分组编号从01H开始升序编号,查通道列表应答帧发送结束后,发送分组报文结束帧;设备类型代码为表C.
16规定的代码.
注5:状态应答码:1-CRC校验错;2-无效服务请求;3-单元故障;4-系统忙;5-未识别命令;6-地址不存在;7-参数错误;8-正在处理中.
C.
4.
6数据类型FECbus协议采用表C.
15规定的数据类型.
表C.
15FECbus协议支持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长度值域uchar(unsignedchar)单字节0~255char(signedchar)单字节-128~+127uint(unsignedint)双字节0~65535int(signedint)双字节-32768~+32767ulong(unsignedlong)四字节0~4294967295GB4717—202X51long(signedlong)四字节-2147483648~+2147483647float四字节±1.
75494E-38~±3.
402823E+38bit位0或1C.
4.
7设备类型代码FECbus协议采用表C.
16规定的设备类型代码,占2字节空间,数据类型为uint.
表C.
16设备类型代码类型代码说明0预留1火灾报警控制器/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2消防联动控制器3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4~9预留10火灾显示盘11探测回路12控制回路13主电源14备用电源15充电电路16声光警报回路17运行数据存储单元18~19预留20火灾探测器21感烟火灾探测器22点型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23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24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25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26~29预留30感温火灾探测器31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32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33缆式线型火灾探测器34空气管式线型火灾探测器35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36~39预留40火焰探测器41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42点型紫外火焰探测器43点型复合式红外紫外火焰探测器44~49预留50多传感复合探测器51感光火灾探测器52图像型火灾探测器53点型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54~60预留6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62消火栓按钮63紧急启动按钮64紧急停止按钮GB4717—202X52类型代码说明65~70预留71模块72输入模块73输出模块74输入/输出模块75中继模块76短路隔离器77~80预留81火灾警报装置82火灾声光警报器83火灾声警报器84火灾光警报器85气体释放警报器86警铃87~99预留100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101可燃气体探测器102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103线型可燃气体探测器104~109预留110电气火灾监控设备111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112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113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114故障电弧探测装置115~119预留120应急照明控制器121消防应急标志灯具122消防应急照明灯具123消防应急灯具专用应急电源124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125~129预留130防火门监控器131常闭防火门132常开防火门133防火门电动闭门器134防火门电磁释放器135防火门门磁开关136~139预留140消防设备电源监控器141消防设备电源电压信号传感器142消防设备电源电流信号传感器143消防设备电源电压/电流信号传感器144~149预留150气体灭火控制器151泡沫灭火系统152干粉灭火系统153防烟排烟系统154防火卷帘控制器155挡烟垂壁控制装置156消防应急广播系统157消防电话主机GB4717—202X53类型代码说明158消防设备应急电源159传输设备160家用火灾安全系统控制中心监控设备161消防水位监视器162消防电梯163消防电气控制装置164~178预留179消防泵控制器180消防栓泵181水喷雾泵182细水雾泵183稳压泵184喷淋泵185雨淋泵186泡沫液泵187水流指示器188报警阀189压力开关190流量开关191阀驱动装置192电动防火阀19370℃防火阀194280℃防火阀195通风空调196管网电磁阀197防烟排烟风机198电动排烟防火阀199常闭送风口200排烟口201消防水炮202电动门203排烟机204送风机205电磁阀206照明配电207动力配电208空压机209阀门210配电箱211~255预留256~65534用户自定义65535连接了多种设备C.
4.
8事件类型代码FECbus协议采用表C.
17规定的事件类型代码,占2字节空间,数据类型为uint.
表C.
17事件类型代码状态代码说明0预留1正常2首火警GB4717—202X54状态代码说明3火警4电气火灾报警5可燃气体低限报警6可燃气体高限报警7可燃气体超量程报警8电气火灾预警9确认故障信息、火灾报警信息10报警撤销11~18预留19启动20自动启动21手动启动22现场急启23联动启动24气体灭火开始延时25气体喷洒26反馈27喷洒反馈28反馈撤销29停止30现场急停31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水压低32~39预留40应急41月检42年检43标志灯具改变方向44电梯迫降45卷帘半降46卷帘全降47呼叫48通话49消防设备电源失电50消防设备电源欠压51消防设备电源过压52消防设备电源过载53消防设备电源缺相54消防设备电源错相55消防水箱(池)水位低56消防电梯停用57~69预留70监管71监管解除72屏蔽73屏蔽解除74~79预留80故障81通讯故障82主电故障83备电故障84充电故障85回路故障GB4717—202X55状态代码说明86部件故障87线路故障88接地故障89常闭防火门打开90常开防火门关闭91~99预留100故障恢复101通讯故障恢复102主电故障恢复103备电故障恢复104充电故障恢复105回路故障恢复106部件故障恢复107线路故障恢复108接地故障恢复109常闭防火门恢复关闭状态110常开防火门恢复开门状态111~119预留120开机121关机122复位123自检124自检失败125手动状态126自动状态127确认/消音128确认控制按钮动作129检查功能按钮(键)动作130调整时钟131~255预留256~65535用户自定义C.
4.
9机器及设备状态定义FECbus协议采用表C.
18规定的机器及设备状态定义,占2字节空间,数据类型为bit.
表C.
18机器及设备状态定义位(Bit)说明00手动状态;1自动状态10主电工作;1备电工作20电源正常;1电源故障30无报警;1有报警40无启动;1有启动50无反馈;1有反馈60无监管;1有监管70无故障;1有故障80无屏蔽;1有屏蔽90无气体喷洒;1有气体喷洒100无应急;1有应急11预留12预留13预留GB4717—202X56位(Bit)说明14预留15预留C.
4.
10参量类型定义FECbus协议采用表C.
19规定的参量类型.
表C.
19参量类型定义类型代码说明单位量值数据类型0预留预留预留1高度0.
01mint2温度0.
1℃int3压力0.
1MPaint4压力0.
1kPaint5气体浓度0.
1%LELuint6气体浓度0.
1*10-6体积比uint7气体浓度0.
1%体积比uint8气体浓度1000*10-6体积比uint9气体浓度1mg/m3uint10时间1sint11电压0.
1Vint12电流0.
1Aint13流量0.
1L/suint14风量0.
1m3/minuint15风速0.
1m/suint16剩余电流1mAuint17烟参量自定义uint18~127预留预留预留128~255用户自定义用户自定义用户自定义C.
5FECbus在CAN总线的应用C.
5.
1接口参数C.
5.
1.
1波特率应优先选用5Kbit/s、10Kbit/s、20Kbit/s、50Kbit/s、100Kbit/s等标准波特率.
C.
5.
1.
2CAN总线协议采用ISO11898修订版中的CAN2.
0B协议.
C.
5.
2CAN总线帧定义C.
5.
2.
1CAN总线帧格式如表C.
20所示,由起始位、仲裁场、控制场、数据场、校验场、应答场和结束位组成.
其中,仲裁场、控制场和数据场应按照FECbus协议进行设置,帧的其他部分由CAN总线收发控制器自动设置.
表C.
20CAN总线帧格式起始仲裁场控制场数据场校验场应答场结束帧起始(SOF)11位标识符(ID28-ID18)SRRIDE18位标识符(ID17-ID0)RTRr1r0数据长度(DLC)数据(DATA)校验(CRC)应答(ACK)帧结束(END)1bit11bit1bit1bit18bit1bit1bit1bit4bit8byte15bit2bit7bit0设定11设定0保留保留设定设定自动01C.
5.
2.
2帧起始符(SOF),长度为1bit,为显性位(逻辑0),由CAN总线收发控制器自动设置.
C.
5.
2.
3CAN总线协议的仲裁场采用扩展格式29bit仲裁场标识符(ID),位于仲裁场标识符中较高GB4717—202X57位置的功能段是决定整个消息优先级的关键,每个功能段的编码值越小,则其代表的消息优先权越高.
仲裁场标识符应按照FECbus协议进行设置.
C.
5.
2.
4仲裁场中的替代远程请求位(SRR),长度为1bit,为隐性位(逻辑1).
仲裁场中标识符扩展位(IDE)为隐性位(逻辑1).
仲裁场中的远程发送请求位(RTR)占1bit,为显性位(逻辑0).
SRR位、IDE位和RTR位由CAN总线收发控制器自动设置.
注1:SRR位为CAN总线的"替代远程请求位"(SubstituteRemoteRequestBit),用于标准帧与扩展帧的总线裁决,SRR位为隐性(逻辑1).
注2:IDE位为CAN总线的"标识符扩展位"(IdentifierExtensionBit),CAN总线采用扩展格式时,IDE位为隐性(逻辑1).
注3:RTR位为CAN总线的"远程发送请求位"(RemoteTransmissionRequestBit),RTR位在数据帧里为显性(逻辑0),在远程帧里为隐性(逻辑1).
FECbus通信时,CAN总线采用数据帧,未采用远程帧.
C.
5.
2.
5控制场中的r1、r0为保留位,长度分别为1bit,未使用.
数据长度(DLC),长度为4bit,有效数值范围为0~8,应按照FECbus协议进行设置.
C.
5.
2.
6数据场(DATA),长度为8byte,应按照FECbus协议进行设置.
C.
5.
2.
7校验场(CRC),长度为15bit,由CAN总线收发控制器根据报文数据自动计算,计算范围包括起始符、仲裁场、控制场和数据场.
C.
5.
2.
8应答场(ACK)为2bit显性位(逻辑0),由CAN总线收发控制器自动设置.
C.
5.
2.
9帧结束(END)为7bit隐性位(逻辑1),由CAN总线收发控制器自动设置.
C.
5.
3FECbus协议在CAN总线的封装FECbus在CAN总线中的设置应满足表C.
21的要求.
表C.
21FECbus协议在CAN总线中的封装FECbus数据格式报文头报文帧类型(FT)目标地址(DA)优先级(PA)源地址(SA)报文编号(MN)分组编号(TN)数据长度(DLC)数据0~数据7校验0~校验1CAN总线数据格式ID.
28~ID.
27ID.
26~ID.
21ID.
20~ID.
19ID.
18~ID.
13ID.
12~ID.
7ID.
6~ID.
0数据长度(DLC)数据(DATA)校验(CRC)仲裁场(设定)控制场(设定)数据场(设定)校验场C.
6FECbus在串行链路的应用C.
6.
1接口参数C.
6.
1.
1串行链路总线接口为RS232接口与RS485接口.
C.
6.
1.
2字节结构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结束位、无校验位.
C.
6.
1.
3波特率应优先选用4800bit/s、9600bit/s、19200bit/s等标准波特率.
C.
6.
1.
4FECbus协议在串行链路总线的封装C.
6.
1.
5FECbus在串行链路中的设置应满足表C.
22的要求.
C.
6.
1.
6帧起始符和帧结束符各占1byte,为固定值0x7E.
C.
6.
1.
7数据校验采用标准16位CRC校验,CRC16多项式为0xA001,校验范围为校验码前的全部数GB4717—202X58据,包括:帧头、报文头、数据0~数据7.
校验码为2字节,低字节校验码在前,高字节校验码在后.
表C.
22FECbus在串行链路总线中的封装FECbus数据格式帧头报文头报文帧尾帧类型(FT)目标地址(DA)优先级(PA)源地址(SA)报文编号(MN)分组编号(TN)数据长度(DLC)数据0~数据N校验0~校验1串行链路总线数据格式帧起始符0x7E1byte1byte1byte1byte1byte1byte1byte(N+1)byte2byte帧结束符0x7EC.
7通信地址与编号C.
7.
1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通信模式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通信模式如图C.
2所示,附录C规定了火灾报警控制器与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以及火灾报警控制器与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之间的通信协议.
协议中的地址分配和编号应满足C.
7.
2和C.
7.
3的要求.
图C.
2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通信模式GB4717—202X59C.
7.
2火灾报警控制器与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信的地址与编号C.
7.
2.
1火灾报警控制器向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时,源地址为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地址,地址为1,目标地址为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地址,地址范围为2~64;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数据时,源地址为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地址,地址范围为2~64,目标地址为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地址,地址为1.
C.
7.
2.
2当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有多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时,与不同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的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地址也不应重复,系统中全部联动控制设备的总数不应大于63个.
C.
7.
2.
3控制器编号为分区控制设备的编号,范围为2~255.
C.
7.
2.
4单元编号为通信控制单元编号,范围为1~255.
C.
7.
2.
5设备编号为与分区控制设备连接的各类火灾探测器、监管信息探测器、联动控制终端、受控设备等各类设备的编号,范围为1~255.
C.
7.
2.
6通道编号为各类火灾探测器、监管信息探测器、联动控制终端、受控设备等各类设备的编号,范围为1~255.
对于复合型火灾探测器,不同探测原理的传感器应具有不同的通道编号.
C.
7.
3火灾报警控制器与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通信的地址与编号C.
7.
3.
1火灾报警控制器向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发送数据时,源地址为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的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地址,地址范围为2~64,目标地址为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的地址;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数据时,源地址为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的地址,目标地址为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的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地址,地址范围为2~64.
C.
7.
3.
2控制器编号、单元编号、设备编号、通道编号应满足C.
7.
2.
3~C.
7.
2.
6的要求.
GB4717—202X60参考文献[1]ISO11898-1:2003Roadvehicles-Controllerareanetwork(CAN)-Part1:Datalinklayerandphysicalsignalling[2]GB/T2406.
2-2009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室温试验
昨天,有在"阿里云秋季促销活动 轻量云服务器2G5M配置新购年60元"文章中记录到阿里云轻量服务器2GB内存、5M带宽一年60元的活动,当然这个也是国内机房的。我们很多人都清楚备案是需要接入的,如果我们在其他服务商的域名备案的,那是不能解析的。除非我们不是用来建站,而是用来云端的,是可以用的。这不看到其对手腾讯云也有推出两款轻量服务器活动。其中一款是4GB内存、8M带宽,这个比阿里云还要狠。这个真...
云基成立于2020年,目前主要提供高防海内外独立服务器用户,欢迎各类追求稳定和高防优质线路的用户。业务可选:洛杉矶CN2-GIA+高防(默认500G高防)、洛杉矶CN2-GIA(默认带50Gbps防御)、香港CN2-GIA高防(双向CN2GIA专线,突发带宽支持,15G-20G DDoS防御,无视CC)、国内高防服务器(广州移动、北京多线、石家庄BGP、保定联通、扬州BGP、厦门BGP、厦门电信、...
DMIT.io是成立于2018年的一家国外主机商,提供VPS主机和独立服务器租用,数据中心包括中国香港、美国洛杉矶和日本等,其中日本VPS是新上的节点,基于KVM架构,国际线路,1Gbps带宽,同时提供月付循环8折优惠码,或者年付一次性5折优惠码,优惠后最低每月8.72美元或者首年65.4美元起,支持使用PayPal或者支付宝等付款方式。下面列出部分日本VPS主机配置信息,价格以月付为例。CPU:...
unicode编码转换器为你推荐
操作http操作http全国企业信息查询网上如何怎么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波音737起飞爆胎一般的客机的起飞速度是多少?360防火墙在哪里怎么查找到360防火墙在自己电脑里的位置?并且关闭掉sns网站有哪些中国都有哪些sns网站?还有它们都是哪个类型的?三友网怎么是“三友”团购程序什么是团购 团购的目的与流程骑士人才系统公司要采购一套人才系统源码,看了一下骑士和嘉缘的,谁家的比较好一点呢?托就不要回答了。discuzx2Discuz! Database Error怎么解决
上海虚拟主机 山东虚拟主机 联通c套餐 siteground 美国主机网 mach godaddy域名优惠码 42u标准机柜尺寸 万网优惠券 hnyd 免费全能空间 个人免费空间 域名和空间 服务器托管什么意思 鲁诺 最漂亮的qq空间 中国linux 1美元 tracker服务器 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