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企业网站建设

企业网站建设  时间:2021-04-30  阅读:()

《高等数学B(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2503课程总学时/学分:60/3.
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和任务《高等数学B(一)》是化学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深入学习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
本课程主要包括一元微分学及积分学的内容.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深刻理解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正确理解并掌握基本定理的条件、结论;熟练掌握各种基本计算方法;能够对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会求解.
教学中要注重介绍概念产生的背景,注重数学思想的理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及理论直观易懂.
注重基础教学,使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以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的深造提高.
教材的选取,要注重微积分与初等数学内容的衔接,要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数学思想的传授,并且注重微积分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函数与极限(14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2.
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3.
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4.
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5.
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式;6.
理解极限概念,理解函数左、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7.
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8.
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去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9.
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方法;10.
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右连续),会判断函数间断点的类型;11.
了解函数连续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
教学重点:1.
数列及函数极限的计算;2.
两个重要极限;3.
等价无穷小;4.
函数的连续和间断.
教学难点:极限的定义及计算.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12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
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2.
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反函数的导数,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3.
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4.
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一、二阶导数;5.
理解微分的概念,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了解微分的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导数概念及几何意义;2.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求导法则;3.
参数方程和隐函数的求导法则;4.
高阶导数.
教学难点:1.
隐函数求导;2.
隐函数和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二阶导数.
第三章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2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并会用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泰勒公式;2.
了解并会用柯西中值定理;3.
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4.
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简单应用;5.
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和拐点,会求函数图形的水平、铅直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教学重点:1.
洛必达法则;2.
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3.
函数图形的凹凸性和拐点.
教学难点: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的极限;函数图形的凹凸性和拐点.
第四章不定积分(8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原函数概念,理解不定积分的概念;2.
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及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3.
会使用积分表查积分.
教学重点: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以及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教学难点:不定积分的计算.
第五章定积分(14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定积分的概念;2.
掌握定积分的性质;3.
理解变上限定积分是其上限的函数及其求导定理,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4.
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及分部积分法;5.
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变力沿直线作功、引力、压力及函数的平均值等);6.
了解广义积分的概念并会计算简单的广义积分.
教学重点:1.
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2.
变上限定积分函数的求导定理;3.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4.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5.
定积分的几何应用.
教学难点:变上限定积分函数求导定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定积分的计算.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盛祥耀.
《高等数学》(第四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数学》(本科少学时用,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数学》(第五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李心灿.
《高等数学应用205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5]陈兰祥.
《高等数学典型题精解》学苑出版社,2001[6]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数学习题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素描与简笔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2030课程总学时/学分:44/2.
5(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素描绘画原理并掌握简笔画绘制技巧,熟记三种以上简笔画绘制方法并能做到活学活用.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简笔画的特点.
通过边讲边学,边讲边画的教学活动,语言与画面融为一体,相映成趣,寓教于乐,使学生基本掌握简笔画技能,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为未来从事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掌握简笔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养成严谨、细心的创作习惯.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如何学好简笔画(4学时)本章教学要求:综述素描、速写与简笔画的关系,了解简笔画的几大绘画形式,了解现今简笔画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三维静物到二维素描的转换意识练习教学难点:简笔画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第二章基础练习(4学时)本章教学要求:详细讲解并演示简笔画中点线面的运用和简单集合图形的组合.
教学重点:点线面的运用和简单集合图形的组合教学难点:点线面的运用和简单集合图形的组合第三章生活用品的画法(4学时)本章教学要求:通过上一节课中对简单几何图形的掌握,学会归纳总结,对生活用品进行写生练习并总结绘画方法.
教学重点:写生物体的几何图形归纳教学难点:三维静物到二维素描的转换意识练习第四章植物类的画法(4学时)本章教学要求:详细讲解并演示植物类的叶子、枝干、花卉的画法并对它们的组合进行再创作.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并归纳绘画要领教学难点:学会如何归纳第五章动物类的画法(2学时)本章教学要求:讲解动物的组成部分和绘画技巧.
教学重点:两足动画与四足动画的绘制方法教学难点:动物的绘画统一性和具体个性第六章交通工具的画法(4学时)本章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抓特点并能概括总结出该章节的物体特性,绘制自己的资料库.
教学重点:交通工具绘制方法教学难点:绘制自己的资料库第七章人物的画法(4学时).
本章教学要求:详细讲解并演示.
教学重点:人物头部的绘制方法教学难点:人物性格表现第八章职业与服饰的画法(4学时)本章教学要求:对服饰进行了解并写生练习通过之前简笔画绘制方法绘制.
教学重点:写生练习教学难点:衣服褶皱的处理方法第九章景物的画法(4学时)本章教学要求:学习一点、两点透视,近大远小的绘画技巧应用.
教学重点:透视学习教学难点:三点透视、两点透视的运用第十章环境与人物的画法(4学时)本章教学要求:这一章节是对前两章节的总结,了解构图原理.
教学重点:构图学习教学难点:平行构图、对角线构图的运用第十一章简笔画创作(4学时)本章教学要求:综合该课程全部教学内容,绘制属于自己的简笔画作品,要求有之前所有课程内容.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练习教学难点:简笔画的主题如何表现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王红云.
简笔画技法.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教育技术学导论(双语教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2031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大一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有全面概括的专业认知,以便能引导今后的专业学习.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的起源与发展;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学科性质、学科体系与专业方向;了解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理论;了解教育技术学的主要实践领域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教育技术学导论是一门理论性性很强的课程,且采用双语教学.
内容既涵盖了教育技术学学科基础知识,又反映了国际教育技术学的最新进展.
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帮助学生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了解教育技术学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向,也要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术语、专业词汇以及如何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如阅读、撰写专业文献、与国内外同行用英语进行交流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服务.

要教好和学好本课程,应注意:(1)本课程属于专业认知教育课程,而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性强,而这门课程主要是从理论上认知专业,学生尚且没有任何专业实践,没有感性认识支持的理性认识是很抽象很难掌握的.
因此,在教学中的某些环节要适当联系专业实践,从而使专业认知不是空中楼阁.
(2)中英文材料交叉教学.
鉴于学时数量少、新生英语基础薄弱、专业零基础,以中文教材为主,辅以一定数量的英文材料.

本课程教学重点:国际国内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学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媒体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教育技术学的实践领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支持的教与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技术新领域);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本课程采用教师课上讲解、师生讨论交流、学生课下实践练习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中文教材选用李芒、金林、郭俊杰主编的《教育技术学导论》(2013.
5第二版),英文教材选用焦建利、叶力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2011.
6第1版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教育技术是什么(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了解不同时期教育技术的定义,掌握教育技术的1994定义及定义界定的教育技术的范畴和理论框架;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教学重点:不同时期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的1994定义及定义界定的教育技术的范畴和理论框架教学难点:不同时期教育技术的定义第二章………教育技术的起源与发展(10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了解国外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形成;了解我国电化教育的出现与发展以及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重点: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教学难点: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第三章………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12学时)教学要求:理解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及其对教育技术的影响;了解几种教学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了解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传播模式及其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了解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媒体理论、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重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及其对教育技术的影响;教学难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第四章………教育技术学的实践领域与研究方法(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教育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支持的教与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技术新领域;了解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学重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支持的教与学教学难点:教育技术新领域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李艺、颜士刚《教育技术导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6.
8[2]尹俊华、庄榕霞、戴正南《教育技术导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3]焦建利、叶力汉《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教育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12002课程总学时/学分:20/1(其中理论20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传播类型及国际与全球传播领域中的主要理论问题,掌握教育传播区别于大众传播的特殊性,培养学生利用传播理论分析教育现象和过程中的方法,并为后设的相关于媒体的设计和开发以更有效地传播信息的课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传播理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和现实生活中信息传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教育传播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体系;能够运用教育传播理论与方法,和评价教育、教学过程,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能够把教育传播理论应用与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在自己感兴趣的范围内,继续从事教育传播理论的探究,为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传播学而努力.
教学重点是教育传播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体系的掌握以及教育传播理论的实践应用.
本课程需要教育技术学导论为先行课程,后继课程为计算机辅助教育.
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角色扮演等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的具体应用.
教材选用本专业的权威教材,以较好适用学生与专业发展的选材原则.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要求:要能说出相关传播的一系列概念并理解其含义;能陈述传播的类型、功能、发展及教育传播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区分大众传播与教育传播的异同.
教学重点:传播的概念、类型、功能;教育传播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区分大众传播与教育传播的异同教学难点:传播的一系列概念第二章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2学时)教学要求:说明模式、传播过程、教育传播过程及各要素的含义;陈述建立模式的方法、模式的功能;解释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阐释拉斯威尔、香农—魏佛、贝罗、宣伟伯等传播模式的基本内容并作简要的评价;阐释教育传播过程的六个阶段;陈述坂元昂和海曼、弗郎克的教育传播模式,并作简要的评价.

教学重点:教育传播过程及各要素的含义理解;拉斯威尔、香农—魏佛、贝罗、宣伟伯等传播模式的基本内容;教育传播过程的六个阶段教学难点:模式的含义;建立模式的方法;对教育各种教育传播模式的评价第三章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2学时)教学要求:理解信息的概念、本质、特征及相关的概念;掌握教育传播信息的特征、来源;理解教育传播符号的含义;掌握语言与非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教学重点:教育传播信息的特征、来源;教育传播符号的应用教学难点:信息的概念、本质、特征;语言符号的含义;教育传播符号的应用第四章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2学时)教学要求:说明通道、教育传播通道、干扰、复合通道、教育传播媒体等概念;掌握教育传播媒体的功能与特点;了解教育传播媒体利用的观点,并能够能够运用其选择模型,掌握教育传播媒体利用的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教育传播通道、教育传播媒体的概念;教育传播媒体的功能与特点;教育传播媒体利用的教学策略教学难点:干扰;教育传播媒体利用的观点;第五章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3学时)教学要求:说明把关人、教师传播与学生传播行为、教师传播心理等概念;阐释在教育传播中教师的传播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一个合格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阐述影响教师和学生传播行为的心理因素.
教学重点:把关人;教师传播与学生传播行为、教师传播心理;教育传播中教师的传播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合格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影响教师和学生传播行为的心理因素教学难点:影响教师和学生传播行为的心理因素第六章教育传播环境(3学时)教学要求:说明环境、社会信息、教育传播环境、人际关系、校风班风等概念的含义;阐释环境与人的关系及优化教育传播环境的重要途径;说明教育传播环境的四种功能;阐述设计教育传播场所和设施时应注意的几点要求及消除信息污染,实现信息优控应注意的几点要求;说明教育传播环境对教师和学生的作用.

教学重点:教育传播环境概念;教育传播环境的四种功能;教育传播环境对教师和学生的作用;优化教育传播环境的重要途径教学难点:设计教育传播场所和设施时应注意的几点要求及消除信息污染第七章教育传播效果(3学时)教学要求:说明传播效果的含义、特点与表征方法;陈述在大众传播中,子弹论、有限效果论、使用与满足论、文化规范论、强效果理论的内容;分别阐释共同经验理论、抽象层次理论、重复作用理论和信息来源理论的原理并举例说明;掌握教育传播效果的测量和评价方法;阐释最小代价律与媒体选择原理,并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传播效果的含义、特点与表征方法;各传播效果理论观点;教育传播效果的测量和评价方法;最小代价律与媒体选择原理教学难点:传播效果的含义;各传播理论观点的认识;教育传播效果的测量和评价第八章教育传播效果(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教育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特点;阐释教育传播学研究的类型和方法;说明教育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掌握三种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教育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特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类型和方法和一般程序;三种研究方法教学难点:三种研究方法的具体实施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南国农.
教育传播学(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美]宣伟伯、余也鲁著.
传媒教育现代化——教育传播的理论与.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2013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18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与掌握平面设计基础理论、图像大师PhotoShop7/CS、绘图大师CorelDRAW12等有关平面设计的知识、技能与软件.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广告设计概论,平面构成,色彩基础与应用,Photoshop的基本操作,详尽地说明了各种工具和滤镜的使用方法.
即介绍了入门级的图像处理技术,又讨论了中高级的滤镜、通道、路径和蒙版的处理技巧,并着重解释所有滤镜的处理效果,由"入门"起步,侧重"提高",使新手成为行家里手.

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设计与广告设计软件的使用与操作;能够熟练设计和制作平面图形、外理图像;能独立进行广告的创意与设计,制作内容丰富的平面作品,达到较为专业化的程度.
教学重点是平面设计的理论知识、一般方法、步骤,平面制作软件的使用.
教学采用理论讲授、演示、实例制作与分析结合的方法.
计算机文化基础、美术基础、摄影技术与艺术是该课程的先行课程,网站设计与开发、多媒体课件制作是该课程的后继课程.
教材选择以符合学生与专业发展的原则.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图形图像处理基础知识(1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掌握图像分类;掌握常用图像文件格式及其扩展名.
教学重点:图像的分类;图像文件格式;矢量图和位图的原理教学难点:各图像处理软件的原理及特点;矢量图、位图的编码原理第二章Photoshop软件基础(1学时)教学要求:掌握Photoshop的文件基本操作;掌握Photoshop的界面窗口布局操作.
教学重点:Photoshop的文件基本操作(新建、打开、保存、另存);窗口布局教学难点:保存和另存的路径;布局各部分的功能第三章图像的选取(1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图像的选取、编辑与变形;掌握工具箱工具选取的创建、编辑.
教学重点:图像选取的多种方法;图像选取后的编辑;工具箱中选取工具的应用;其他选取图像的方法教学难点:选区工具的参数调节;各选区工具的灵活运用第四章图像的编辑(1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图像的绘制和修复方法;掌握画笔和喷枪工具的操作;掌握图形、图像工具的使用.
教学重点:图像绘制的各工具的操作及参数调整;图像修复的方法教学难点:画笔的参数调整第五章调与色彩的运用(2学时)教学要求:学会图像色彩模式的设置;掌握图像色调、对比度和颜色的设置;学会复制、合成和抽取图像.
教学重点:图像色彩模式的设置与切换;图像色彩的参数设置;图像色彩调整的技巧教学难点:图像色彩模式的原理;图像色彩色调的认识;图像色彩调整的参数组合[实验名称]绘画与色彩调整创作练习[实验要求]1.
熟悉Photoshop的桌面环境与文件操作.
2.
灵活的制作各种选区.
3.
通过对选区的填充,变换以及应用样式,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图象.
4.
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
5.
掌握绘图工具的参数设置、选取与编辑.
6.
熟练的运用Photoshop的绘图和图象处理工具进行创作、绘画7.
理解色相、色调、对比度、亮度、色阶等概念.
8.
掌握Photoshop拾色器的参数设置.
9.
掌握色阶与曲线的调整.
[实验学时]6学时第六章径与形状工具(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路径的创建、编辑技巧;掌握形状的操作.
教学重点:路径的创建;路径的运算;路径的编辑调整的技巧;形状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路径锚点的调整;路径工具模式参数的选择第七章文字的运用(1学时)教学要求:熟悉文字操作要求;掌握文字基本技巧以及制作时的要求.
教学重点:文字工具的使用与参数调整;文字属性和效果调整;文字工具的灵活应用教学难点:美术字与段落文字的区别;文字蒙版的使用;文字效果第八章图层的运用(1学时)教学要求:熟悉图层操作要求;熟悉图层的交换使用及方法.
教学重点:图层的编辑;图层的类型;图层的合并、链接教学难点:形状图层;专色图层;图层的运算第九章蒙版和通道(4学时)教学要求:熟悉通道及蒙版的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通道与各种蒙版的运用.
教学重点:通道的查看;蒙版的类型;的合并、链接教学难点:通道与蒙版的原理;alpha通道的应用;图层蒙版快速蒙版的区别[实验名称]路径与图层的应用[实验要求]1.
熟练掌握路径、形状的相关工具;2.
了解矢量图的相关概念.
3.
使学生掌握几个常用的文字特效的制作;4.
通过文字特效的使用达到对文字工具的熟练掌握.
5.
掌握图层的相关知识,学会使用图层(通道、蒙版)制作复杂的图象;6.
熟练掌握图层样式的应用.
[实验学时]6学时第十章动作和历史面板(1学时)教学要求:熟悉动作与历史操作要求;熟悉动作与历史操作.
教学重点:动作与历史记录的查看;动作记录的操作流程;历史面板的应用操作教学难点:历史记录的原理与应用;动作记录的操作顺序第十一章图像特效设置(1学时)教学要求:熟悉滤镜的种类及操作要求;滤镜的使用及其方法.
教学重点:滤镜的种类与参数调整;滤镜的加载教学难点:滤镜参数;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滤镜第十二章实例练习(2学时)教学要求:熟悉1.
制作证件照2.
黑白转色彩3.
个性挂历4.
艺术删格效果5.
合二为一6.
恢复照片的色彩层次7.
制作清茶效果操作实例;巩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教学重点:各实例的制作思路;各工具的熟练结合及操作应用教学难点:实例制作的思路和详细参数的调整[实验名称]综合实例[实验要求]1.
对学生的Photoshop知识进行综合的应用;2.
培养学生利用Photoshop进行创作的素质.
3.
了解利用Photoshop创作的意义.
4.
制作一份海报.
5.
制作一幅桌面图片.
[实验学时]6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刘赟.
Photoshop7.
0电脑平面设计实例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陈思聪纪壁焜.
Photoshop设计宝典.
科学出版社,2002[3](韩)崔钟振.
Photoshop7从入门到精通.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4]王英.
电脑平面设计与制作实例教程张锁梅.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5]王凤文.
平面设计与制作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高等数学B(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2504课程总学时/学分:72/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高等数学B(二)》是本校化学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理论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多元函数微积分、级数、常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运用所掌握的高等数学所特有的思维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去分析、解决现实世界中各种实际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深刻理解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正确理解并掌握基本定理的条件、结论,熟练掌握各种基本计算方法,能够对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会求解.
教学中要注重介绍概念产生的背景,注重数学思想的理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及理论直观易懂.
注重基础教学,使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以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的深造提高.
教材的选取,要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数学思想的传授,并且注重微积分的应用,有较多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六章常微分方程(10学时)教学要求:1.
了解微分方程及其解、阶、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2.
掌握变量可分离的方程及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3.
掌握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的解法及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教学重点:1.
变量可分离方程的解法;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3.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和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第七章向量代数空间解析几何(16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2.
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3.
掌握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会用坐标表达式表示向量的模和方向余弦,并会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的运算;4.
掌握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有关问题;5.
理解曲面方程的概念,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会求以坐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6.
了解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7.
了解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并会求其方程.
教学重点: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平面及方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以坐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教学难点:以坐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学(16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2.
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3.
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了解全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4.
掌握多元复合函数的偏导数的求法;5.
会求隐函数的偏导数;6.
了解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的概念,会求它们的方程;7.
理解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多元复合函数和隐函数的偏导数的求法;多元函数的极值以及条件极值的求法.
教学难点:隐函数的偏导数的求法;条件极值的求法.
第九章重积分(12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重积分的概念,了解重积分的性质尤其是二重积分的概念和性质;2.
掌握二重积分(直角坐标、极坐标)的计算方法;3.
会用重积分计算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空间图形的体积、曲面面积、重心等).
教学重点:二重积分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二重积分的计算.
第十章无穷级数(16学时)教学要求:1.
理解常数项级数收敛、发散以及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掌握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
2.
掌握几何级数与P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条件;3.
掌握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和比值审敛法;4.
掌握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判别法;5.
了解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关系;6.
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7.
掌握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的求法;8.
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函数的连续性、逐项微分和逐项积分),会求一些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的和函数,并会由此求出某些数项级数的和;9.
了解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的充分必要条件;10.
掌握的麦克劳林展开式,会用它们将一些简单函数间接展开为幂级数.
教学重点:1.
常数项级数敛散性的判断;2.
条件收敛和绝对收敛;3.
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收敛域的求法;4.
幂级数的和函数求法以及将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教学难点:1.
条件收敛和绝对收敛;2.
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求法;3.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盛祥耀.
《高等数学》(第四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吴赣昌《高等数学》(简明版理工类,下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数学》(本科少学时用,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数学》(第五版,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李心灿.
《高等数学应用205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陈兰祥.
《高等数学典型题精解》.
学苑出版社,2001[7]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数学习题集》.
高等教育出版《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2032课程总学时/学分:54/3(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获得电子技术中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设计一般电路的能力,在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增强学生关于电子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

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应通过各教学环节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器件方面: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并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了解线性和数字集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
(2)电路方面:掌握共射与共集放大器、差动放大器、基本运算放大器、基本逻辑门和触发器等的基本性能、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负反馈的基本类型及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熟悉寄存器、计数器及由运算器组成的某些功能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及应用;熟悉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逻辑电路;(3)分析方法方面:掌握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和图解分析法;熟悉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关系、基本定律和卡诺图;掌握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4)基本技能方面:熟悉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电子器件及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检测故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初步掌握阅读和分析电子电路原理图的一般规律.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课外作业、实验、考试考查等.
课堂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以及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
在教学中采用插播教学录像,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实验课是电子技术课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
要使学生能对具体电路进行测试、调试.
以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电路工作原理的能力.
实验课可选做其中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实验4-5个.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也可结合适当的实践教学.
需在《高等数学》、《电路分析》开设后,方可开设此课程.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第一章半导体器件(4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半导体知识,能较为深刻地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教学重点:PN结的形成和单向导电性;二极管、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教学难点:PN的形成、三极管电流放大的基本原理、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理解、稳压管的稳压特性.
第二章放大电路基础(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常用基本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原则、基本分析方法.
掌握常用基本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特点和分析过程.
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估算和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
了解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

教学重点: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实验名称]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要求]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掌握共射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测试方法,掌握共射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器与负反馈放大电路(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工作原理,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时的分析方法,熟悉比例、加减等基本运算电路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重点:差动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理想运算放大器在应用时的分析方法,比例、加减等基本运算电路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
教学难点:电路中的反馈判断,集成动放中的信号运算电路的分析计算.
[实验名称]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实验要求]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求和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第四章逻辑代数基础(6学时)教学要求:建立起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能运用代数法和卡诺图法化简逻辑代数式.
教学重点:计数体制及其相互转换、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基本公式、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与卡诺图化简法.
本章难点:数制与码制、逻辑函数的基本运算公式、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第五章集成逻辑门电路(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与门、或门、与非门、异或门的逻辑符号、逻辑功能和表示方法,了解TTL和CMOS门电路的特点.
教学重点:各种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应用.
教学难点:集成门电路逻辑功能的分析.
[实验名称]集成逻辑门电路功能测试[实验要求]掌握基本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实验学时]2学时第六章组合逻辑电路(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对加法电路、编码电路、译码器、译码显示电路、数据选择器等组合逻辑电路有一个初步系统的认识和应用.
教学重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能进行简单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教学难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电路分析.
[实验名称]组合逻辑电路[实验要求]熟悉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及一般分析设计方法,掌握编码器、译码器和数码管的性能和应用.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七章集成触发器(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基本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教学重点: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教学难点: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
[实验名称]集成触发器[实验要求]掌握基本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熟悉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八章时序逻辑电路(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掌握寄存器和计数器工作过程的分析和设计应用.
教学重点: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应用.
教学难点:计数器、寄存器的分析.
[实验名称]时序逻辑电路[实验要求]熟悉同步计数器的一般分析设计方法,学会用触发器组成计数器,熟悉中规模集成触发器的功能特点,学会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组成N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实验学时]4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王克义主编.
电子技术与数字电路(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蔡惟铮主编.
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康华光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_模拟部分(第四版).
高教出版社,2003[4]阎石主编.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高教出版社2003[5]李中发主编.
电子技术.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12003课程总学时/学分:54/3(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
它不仅是一般程序设计的基础,而且是设计和实现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它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的基础.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深入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及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培养提高对给定实际问题选择和构造合适数据结构及设计有效算法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以便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相应的算法,并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技术.
在复杂的C程序设计的过程中,要求编写的称序结构清楚和正确易读,符合软件工程的规范.
《大学IT》《C语言程序设计》等先继课程的学习对本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有较大.
本课程采用教师课上讲解、学生课下练习以及上网搜索翻译文献资料并进行相互交流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选用耿国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据结构》(C语言版).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4学时)教学要求:(1)熟悉各名词、术语的含义,掌握基本概念,特别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之间的关系.
分清哪些是逻辑结构的性质,哪些是存储结构的性质;(2)了解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表示及实现方法;(3)熟悉类C语言的书写规范;(4)理解算法五个要素的确切含义;(5)掌握计算语句频度和估算算法时间复杂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1)熟悉各名词、术语的含义,掌握基本概念,特别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之间的关系.
(2)了解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表示及实现方法;(3)掌握计算语句频度和估算算法时间复杂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1)熟悉各名词、术语的含义,掌握基本概念,特别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之间的关系.
分清哪些是逻辑结构的性质,哪些是存储结构的性质;(2)掌握计算语句频度和估算算法时间复杂度的方法.
第二章线性表(8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特性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计算机中表示这种关系的两类不同的存储结构是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2)熟练掌握这两种存储结构的描述方法,如链表中的头结点、头指针和首元素结点的区别及循环链表、双向链表的特点等,链表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扎实的指针操作和内存动态分配的编程技术是学好本章的基本要求;(3)熟练掌握线性表在顺序存储结构上实现基本操作:查找、插入和删除的算法;(4)熟练掌握在各种链表结构中实现线性表操作的基本方法,能在实际应用中选用适当的链表结构.
了解静态链表,能够加深对链表本质的理解.
(5)能够从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的角度综合比较线性表两种存储结构的不同特点及其使用场合.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这两种存储结构的描述方法,如链表中的头结点、头指针和首元素结点的区别及循环链表、双向链表的特点等,链表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扎实的指针操作和内存动态分配的编程技术是学好本章的基本要求;(2)熟练掌握线性表在顺序存储结构上实现基本操作:查找、插入和删除的算法;教学难点:在线性表的两类存储结构(顺序的和链式的)上实现基本操作[实验名称]链表的插入和删除[实验要求](1)编写程序生成一个单链表;(2)插入、删除用子程序实现;(3)输出每次运算前后的链表,进行比较与分析.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三章栈和队列(4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栈和队列这两种抽象数据类型的特点,并能在相应的应用问题中正确选用它们;(2)熟练掌握栈类型的两种实现方法,即两种存储结构表示时的基本操作实现算法,特别应注意栈满和栈空的条件以及它们的描述方法;(3)熟练掌握循环队列和链队列的基本操作实现算法,特别注意队满和队空的条件以及它们的描述方法;(4)理解递归算法执行过程中栈的状态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1)栈和队列的结构特性;(2)在两种存储结构上如何实现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3)栈和队列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在两种存储结构上如何实现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
[实验名称]栈及其应用计算逆波兰表达式的值[实验要求]输入一个逆波兰表达式,例如:中缀表达式:5+6*12-20/2的逆波兰表达式为:5612*+202/-#要求输入的逆波兰表达式数字之间用空格隔开,运算符号及运算符号与数字之间不用留空格,表达式以#号结束.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六章树和二叉树(6学时)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二叉树的结构特性,了解相应的证明方法;(2)熟悉二叉树的各种存储结构的特点及适用范围;(3)熟练掌握二叉树各种遍历策略的递归和非递归算法;(4)理解二叉树线索化的实质,熟练掌握二叉树的线索化过程以及在中序线索化树上找给定结点的前驱和后继的方法;(5)熟悉树的各种存储结构及其特点,掌握树和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方法;(6)学会编写实现树的各种操作的算法;(7)了解最优树的特点,掌握建立最优树和哈夫曼树编码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和存储结构;(2)二叉树的遍历和线索化以及遍历算法的各种描述形式;(3)树和森林的定义、存储结构与二叉树的转换、遍历;(4)树的多种应用.
教学难点:二叉树的遍历和线索化以及遍历算法的各种描述形式.
[实验名称]二叉树的建立及输出[实验要求]先将二叉树通过加入虚节点的方式使其完全化,然后按层将其输入.
可以用二叉树中不会出现字符表示虚节点例如@,另一二叉树中不会出现的字符表示输入序列结束例如#.
如下二叉树须输入序列a@b@@@c#.
或以广义表的形式输入二叉树的节点.
按先序,中序,后序序列将其遍历输出.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七章图(8学时)教学要求:(1)熟悉图的各种存储结构及其构造算法;(2)熟练掌握图的两种搜索路径的遍历:遍历的逻辑定义、深度优先搜索的两种形式(递归和非递归)和广度优先搜索的算法;(3)应用图的遍历算法求解各种简单路径问题;(4)掌握图的最小生成树算法及最短路径的求法.
(5)掌握拓扑排序及关键路径的的推倒方法.
教学重点:(1)图的定义和术语;(2)图的四种存储结构:数组表示法、邻接法、十字链表和邻接多重表;(3)图的两种遍历策略: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4)图的连通性:连通分量和最小生成树;(5)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6)两种求最短路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图的两种遍历策略: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连通分量和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实验名称]图及其遍历[实验要求]将图以邻接矩阵的存储形式存入计算机,然后输出其深度优先及广度优先序列.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八章查找(6学时)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顺序表和有序表的查找方法;(2)熟悉静态查找树的构造方法和查找算法,理解静态查找和折半查找的关系;(3)熟练掌握二叉排序树的构造和查找方法;(4)掌握二叉平衡树的维护平衡方法;(5)掌握B-树、B+树和键树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建树过程;(6)掌握哈希表的构造方法,深刻理解哈希表与其他表的实质性差别;(7)上述查找过程的判定树的构造方法,以及等概率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教学重点:(1)查找表的各种实现方法:顺序表、有序表、树表和哈希表;(2)衡量查找表的主要操作:查找的查找效率的平均查找长度的讨论.
教学难点:查找表的各种实现方法:顺序表、有序表、树表和哈希表;衡量查找表的主要操作:查找的查找效率的平均查找长度的讨论.
第九章排序(8学时)教学要求:(1)深刻理解排序的定义和各种排序方法的特点;(2)了解各种方法的排序过程及其依据的原则;(3)掌握各种排序算法及时间复杂度的分析方法;(4)理解排序方法的"稳定"或"不稳定"的含义.
教学重点:(1)插入排序;(2)交换排序;(3)选择排序;(4)归并排序;(5)基数排序;(6)比较各种内部排序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比较各种内部排序方法.
[实验名称]排序[实验要求](1)对于给定的N个关键字进行选择排序与快速排序输出.
;(2)设计的关键字序列应有关键字值相同或不同的情况.
这样才能比较出各算法的稳定性不同.
[实验学时]2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耿国华.
《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2]严蔚敏.
数据结构(C语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3]张铭.
数据结构与算法.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4]廖明宏.
数据结构与算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胡学钢.
数据结构(C语言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西北大学《数据结构》精品课程:a.
http://www.
icourses.
cn/coursestatic/course_4246.
htmlb.
http://jpkc.
nwu.
edu.
cn/datastr/《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12004课程总学时/学分:54/3(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语言及数据库设计理论等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信息数据存储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数据处理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给定实际问题选择数据模型,逐步开发和设计数据库的能力,为进一步开发和设计大型信息系统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概念模型、数据模型.
数据模式的基本定义;掌握关系数据理论;熟悉关系代数、SQL语言在关系数据库中的查询表示,并能够熟练应用;了解关系数据理论;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掌握数据库的完整性掌握数据库的安全及并发控制等数据库维护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数据库和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系统阶段的特点和概念模型的建模方法(E-R方法);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掌握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掌握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两级映像与数据独立性.

教学重点:数据库和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概念模型的建模方法;常用的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两级映像与数据独立性教学难点:E-R方法第二章关系数据库(4学时)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关系模型的三要素;掌握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的三类完整性、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广义笛卡尔积);掌握选择、投影、连接、除等专门的关系运算、抽象的元组关系演算、抽象的域关系演算;学会关系代数表达式与元组关系演算、域关系演算表达式的转换方法.

教学重点:关系模型的三要素;集合运算;各关系运算;关系代数表达式与元组关系演算、域关系演算表达式的转换方法教学难点:关系模型的三要素;集合运算;各关系运算;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0学时)本章教学要求:理解SQL语言的特点、索引的概念、唯一索引与聚簇索引的区别;掌握SQL的表定义功能、SQL的索引定义功能;掌握SQL的单表查询功能、连接查询、集合查询、嵌套查询;掌握SQL查询的一般格式;理解视图的概念及其与基本表的区别;掌握SQL的数据更新、SQL的视图使用、SQL的数据控制功能.

教学重点:SQL语言的特点;索引的概念;唯一索引与聚簇索引的区别;QL的表定义功能、SQL的索引定义功能;SQL的单表查询功能、连接查询、集合查询、嵌套查询;SQL查询的一般格式;视图的概念;SQL的数据更新、SQL的视图使用、SQL的数据控制功能教学难点:SQL的单表查询功能、连接查询、集合查询、嵌套查询;SQL的数据更新、SQL的视图使用、SQL的数据控制功能[实验名称]SQL数据定义语言的运用[实验要求]通过在ACCESS中定义、删除和修改基本表,建立与删除索引,熟练和掌握SQL语言中数据定义部分的内容.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SQL数据查询语言的应用[实验要求]对学生-课程数据库中的Student、Course、SC三张表的数据进行单表查询、连接查询、集合查询、嵌套查询,加深对SQL语言的查询语句的理解,熟练掌握简单表的数据查询和数据连接查询的操作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SQL数据更新语言的应用[实验要求]本实验为数据库的更新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练习SQL语言中的INSERT、UPDATE、DELETE语句向数据库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通过练习熟悉并掌握本部分的内容.

[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关系统及其查询优化(4学时)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关系系统的定义;了解关系系统的分类;通过实例掌握查询优化的含义.
教学重点:关系系统的分类;掌握查询优化的含义教学难点:关系系统的定义;掌握查询优化的含义第五章关系数据理论(4学时)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关系模式可能的四种异常;掌握函数依赖的基本概念、各级范式的概念、关系模式规范化的基本步骤;理解逻辑蕴含、闭包、最小依赖集等概念;掌握数据依赖的Armstrong公理系统、无损连接的模式分解、保持函数依赖的模式分解.

教学重点:函数依赖的基本概念、各级范式的概念、关系模式规范化的基本步骤;数据依赖的Armstrong公理系统、无损连接的模式分解、保持函数依赖的模式分解教学难点:关系模式可能的四种异常;逻辑蕴含、闭包、最小依赖集等概念;第六章数据库设计(8学时)本章教学要求:理解数据库设计的特点和基本步骤;理解数据库的实施、运行与维护;理解掌握视图的集成和用户子模式的设计;理解逻辑结构设计的概念和步骤;掌握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方法;掌握概念结构设计中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掌握E-R图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原则、数据模型的优化;掌握数据库物理设计的概念与步骤、关系模式存取方法的选择、数据库存储结构的确定和评价方法.

教学重点:视图的集成和用户子模式的设计;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方法;概念结构设计中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E-R图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原则、数据模型的优化;数据库物理设计的概念与步骤、关系模式存取方法的选择、数据库存储结构的确定和评价方法教学难点:数据库设计的特点和基本步骤;逻辑结构设计的概念和步骤;数据库物理设计的概念与步骤、关系模式存取方法的选择、数据库存储结构的确定和评价方法[实验名称]数据库设计[实验要求]通过对数据库的设计,形成良好的设计理念,掌握数据库设计的过程.
并在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SQL语言.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七章数据库恢复技术(2学时)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事务的概念和ACID性质;了解数据库恢复的技术和策略;掌握SQLServer2000的恢复技术.
教学重点:数据库恢复的技术和策略;SQLServer2000的恢复技术教学难点:事务的概念和ACID性质;SQLServer2000的恢复技术第八章并发控制技术(4学时)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三类数据不一致问题;理解活锁、死锁的概念;掌握封锁的概念和三级封锁协议;了解封锁粒度的概念;掌握两段锁协议和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SQLServer2000的并发控制技术.
教学重点:活锁、死锁的概念;封锁的概念和三级封锁协议;两段锁协议和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SQLServer2000的并发控制技术教学难点:活锁、死锁的概念;两段锁协议和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SQLServer2000的并发控制技术第九章数据库的安全与保护(2学时)本章教学要求:了解TDI/TCSEC标准的基本内容;理解数据库安全性与计算机安全性的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掌握统计数据库的安全性规则;掌握SQLServer2000的安全性技术.
教学重点:数据库安全性与计算机安全性的概念;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统计数据库的安全性规则;SQLServer2000的安全性技术教学难点:TDI/TCSEC标准的基本内容;SQLServer2000的安全性技术第十章数据库的完整性(2学时)本章教学要求:理解数据库完整性的概念及其与数据库安全性的区别;掌握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掌握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掌握SQLServer2000的完整性技术.
教学重点:数据库完整性的概念及其与数据库安全性的区别;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SQLServer2000的完整性技术教学难点: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条件;SQLServer2000的完整性技术[实验名称]数据完整性的检验[实验要求]通过在ACCESS的查询视图中用PRIMARYKEY、CHECK、FOREIGNKEY、NOTNULL、UNIQUE等关键字验证各表的数据是否满足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及用户定义完整性.
[实验学时]2学时三、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萨师煊、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2]王珊.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2033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学与教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本课程比较全面地反映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与教学实践、企业培训与教学资源设计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运用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学生恰当地设计、开发及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教育技术学导论》,后续课程为教育实习.
本课程共8讲.
第一讲是教学系统设计概论,介绍了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含义、由来与发展,学科性质和应用范围,学习该课程的基本意义,旨在让学生对本学科产生研究兴趣.
第二讲是教学目标分析,第三讲是学习者特征分析,第四讲是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第五讲是学习环境设计,这四讲着重了教学系统设计的分析过程,旨通过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模式与策略、学习环境4部分的分析,得出教学系统设计的初步方案.
第六讲是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评价,着重介绍了教学系统设计结果评价的内容,及各部分的评价指标和方式.
旨在使学生明确几个常用术语的涵义及其相互区别,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结果评价的内容、教学系统设计方案、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评价,学会分析教学系统设计评价案例.
第七讲是教学系统设计应用案例分析.
介绍了4类不同的教学系统设计的案例,旨在使学生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应用领域,如何应用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系统设计和教学产品的设计.
第八讲是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新动向,介绍了本领域的新发展动向.
旨在使学生明确几个常用术语的涵义,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新发展和应用研究通过新趋势.

该课程兼具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讲授的过程中,讲选择一些微型课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并将内容实地进行讲授.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系统设计概论(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含义、由来与发展,学科性质和应用范围,学习该课程的基本意义,从而对本学科产生研究兴趣.
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教学系统设计方法;知道教学设计的不同应用层次,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教学重点: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学科性质,不同的层次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第二章教学目标分析(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和功能,了解基本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并掌握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能够阐明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分类理论,ABCD法阐明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第三章学习者特征分析(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必要性,掌握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内容以及如何获取和分析学习者的特征;了解成人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和网络学习者的特征.
教学重点:学习者起点能力的分析教学难点: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第四章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含义,掌握并能运用常见的教学策略,了解教学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了解选择和设计教学策略时应该注意的原则,了解学习活动的设计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常见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的运作方式,适合的教学情况教学难点: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环境设计(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学习环境的含义和学习环境设计包含的主要内容,了解在技术学习环境的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掌握创设良好的人际交互学习环境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媒体的特性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难点:创设良好的人际交互学习环境的方法第六章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评价(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结果评价的意义,理解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评价的方法,了解网络教学评价和传统教学评价的异同之处.
教学重点:教学系统设计结果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教学难点: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和实施过程第七章教学系统设计应用案例分析(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应用领域,了解如何应用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系统设计和教学产品的设计.
教学重点:教学系统设计的不同实践领域的应用方法教学难点:教学产品的教学系统设计第八章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新动向(2学时)教学要求:明确几个常用术语的涵义,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新发展和应用研究新趋势.
教学重点:教学系统新发展教学难点: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研究趋势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
教学系统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2]乌美娜.
教学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加涅布里格斯韦杰.
教学设计原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赖格卢斯主编,裴新宁,郑太年,赵健主译.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5]加涅等著,王小明等译.
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W·迪克等著,庞维国译.
系统化教学设计(第六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2066课程总学时/学分:46/2.
5(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平时的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与之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日益普及.
在校学生为了能增强自己在求职时的竞争力,更好地适应以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掌握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技术也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设本课程的目的是更专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的应用,让在校生通过竞争走向社会时,多掌握一种必需的技术,增加取胜的一份砝码.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的基础内容,如网络设备的功能和分类,以太网水晶头的制作,计算机网络参数的设定,小型局域网的设计与互连,常用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计算机网络安全及管理技术等,特别是熟练掌握常见网络故障的检测及排除等基本操作.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4学时)1.
1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1.
2计算机网络的类型与特点1.
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1.
4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1.
5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1.
6多用户系统和分布式计算机系统1.
7习题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网络的类型与特点、拓扑结构、通信协议、性能指标等.
第2章Internet/Intranet概述(6学时)2.
1Internet的基础知识2.
2Internet的基本技术2.
3IPv6基础知识2.
4连入Internet2.
5习题本章教学要求:掌握:Internet/Intranet的基本概念、支撑环境及两者的关系与区别.
第3章网络技术基础(4学时)3.
1以太网3.
2网络互连与实现技术3.
2交换式局域网3.
4虚拟网络技术3.
5虚拟专用网络(VPN)3.
6习题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以太网体系结构,理解各种网络设备在组网中的作用.
第4章网络实用技术(4学时)4.
1高速以太网技术4.
2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网络4.
3ATM高速网络技术4.
4X.
25与帧中继网络连接4.
5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4.
6ADSL技术4.
7CableModem4.
8无线局域网4.
9SDH网络4.
10全光网络4.
11习题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各种网络类型,重点掌握ADSL技术和Cable,Modem技术,并对无线网络有初步的了解.
实验教学:[实验名称]RJ-45水晶头网线的制作[实验要求]1.
掌握RJ-45水晶头网线制作时的两种标准.
2.
掌握制作RJ-45水晶头网线所用的工具.
3.
掌握制作网络连接线的步骤.
[实验内容]1.
RJ-45水晶头网线的制作方法.
2.
用网线测通仪测试网线是否连通.
[实验学时]2学时第5章网络应用技术5.
1WWW浏览5.
2电子邮件5.
3远程登录5.
4文件传输5.
5网络新闻组5.
6电子公告板5.
7多媒体应用5.
8Internet即时消息MSN和网络传呼ICQ5.
9电子商务5.
10网络打印5.
11习题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目前常用的网络应用技术.
第6章网络应用制作技术6.
1HTML语言简介6.
2Web页面设计6.
3JavaScript语言6.
4XML语言6.
5动态页面技术6.
6习题本章教学要求:了解HTML语言和动态页面技术.
第7章常用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7.
1域名服务器7.
2电子邮件服务器7.
3文件传输服务器、7.
4电子公告板BBS服务器7.
5WWW服务器7.
6动态主机配置服务7.
7代理服务器配置7.
8视频点播服务器7.
9习题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常用的网络服务器种类,并初步掌握在Windows系统中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实验教学:[实验名称]无线路由器参数的设置[实验要求]1.
掌握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方法;2.
学习掌握无线网的安全设置;3.
学习掌握防火墙的设置方法.
[实验内容]1.
设置无线路由器上网参数;2.
设置无线路由器密码和上网参数;3.
了解无线路由器中各个模块的功能.
[实验学时]4学时第8章计算机网络安全及管理技术8.
1计算机网络安全8.
2网络管理8.
3网络热点技术8.
4习题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和网络安全策略的设计知识.
第9章网络设计与综合布线系统9.
1网络设计9.
2综合布线系统概述9.
3光纤连接和线槽铺设技术9.
4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9.
5习题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和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选型,以及光纤连接和线槽铺设技术.
实验教学:[实验名称]室内网络布线设计[实验要求]1.
掌握简单的宿舍局域网的组建.
2.
掌握常用的网络设备,它们的大体性价比等.
3.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组建性价比高的小型网络.
[实验内容]1.
宿舍网的布线结构设计.
2.
组建宿舍网前的硬件准备.
3.
布线时的硬件安装和测试.
[实验学时]4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王洪、贾卓生.
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2]郝兴伟.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3]李兴保、郑春厚.
计算机网络基础.
山东科技出版社,2004.
3[4]黄叔武、扬一平.
计算机网络工程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7《媒体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12012课程总学时/学分:64/3.
5(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现代媒体的理论,教学媒体的编制方法.
掌握现代电声媒体、电视媒体、计算机媒体及现代教学媒体应用系统的原理与使用,提高教学媒体的应用和评价能力.

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媒体的涵义与发展;教学媒体的本质;教学媒体的理论基础;教学媒体的编制与应用;电声媒体、电视媒体、计算机媒体、以及现代教学媒体综合应用系统(多媒体综合教室、语言实验室、卫星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人工智能系统、虚拟现实系统、多媒体数据库与学习资源中心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求:掌握教学媒体的基本概念,了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掌握基本的媒体编制技术,能够利用所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等,根据教学需要编制教学媒体材料;了解教学媒体的内涵和特性,在教学中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了解教学媒体与教学的内在机制,综合利用所学的教学设计理论,合理运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教学材料的编制,学会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
本课程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实验联系、参观实践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积极有效主动地学习.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教学媒体概述(4学时)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课程各模块的学习内容;掌握教学媒体的概念、发展阶段及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媒体的概念、发展阶段及分类方法教学难点:教学媒体的发展阶段及分类方法第二章教学媒体本质(4学时)本章教学要求:理解信息的本质含义极其产生和形态;理解符号的类型和本质;掌握教学媒体本质的重要观点;理解教学媒体的特性.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本质含义极其产生和形态;理解符号的类型和本质.
教学难点:理解教学媒体的特性.
第三章教学媒体的理论基础(6学时)本章教学要求:理解教学原则与教学媒体的关系;了解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对编制教学媒体的作用;了解教学媒体的传播过程;了解教学媒体的艺术与美学,培养美学素养;运用教学媒体的策略.
教学重点:理解教学原则与教学媒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教学媒体的策略.
第四章教学媒体的编制和利用(6学时)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教学媒体编制的基本原则和传播原则;了解媒体使用的教学策略;了解教学媒体使用的选择模型;掌握选择媒体的程序和方法;设计教学媒体利用的教学方案;分析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教学重点:掌握选择媒体的程序和方法;设计教学媒体利用的教学方案.
教学难点:分析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第五章电声媒体(8学时)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电声教材制作的基本理论及所需设备;能够说明电声教材的编制程序及制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并能进电声教材的编制.
教学重点:能够说明电声教材的编制程序及制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并能进电声教材的编制.
教学难点:能进电声教材的编制.
[实验名称]电声教材的制作[实验要求]能够进行声音的录制和电声教材编制[实验学时]2学时第六章电视媒体(8学时)本章教学要求:能够说明电视教材的编制程序及编制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并能进行电视教材的编制;了解虚拟演播室系统的组成和应用.
教学重点:能够说明电视教材的编制程序及编制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并能进行电视教材的编制.
教学难点:能进行电视教材的编制.
[实验名称]有线电视前端的参观与设计[实验要求]掌握有线电视前端的设备构成、功能及其关系.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七章计算机媒体(10学时)本章教学要求:能够说明多媒体教材的编制程序及编制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并能进行多媒体教材的编制;能够正确使用多媒体制作工具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了解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了解移动媒体的教育应用;教学重点:能进行多媒体教材的编制;能够正确使用多媒体制作工具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教学难点:能进行多媒体教材的编制;能够正确使用多媒体制作工具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实验名称]电子课件的制作[实验要求]能够进行多媒体素材的选编,并能够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验学时]4学时第八章现代教学媒体应用系统(8学时)第一节多媒体综合教室的组成与应用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多媒体综合教室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使用各种类型的多媒体综合教室;掌握语言实验室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使用和维护语言实验室;掌握微型教学系统的基本知识并学会正确使用;了解其他几种现代教学媒体应用系统.

教学重点:掌握多媒体综合教室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使用各种类型的多媒体综合教室;掌握语言实验室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使用和维护语言实验室;掌握微型教学系统的基本知识并学会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各种类型的多媒体综合教室;学会使用和维护语言实验室;掌握微型教学系统的基本知识并学会正确使用.
[实验名称]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的使用[实验要求]掌握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的组成,能够使用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实验学时]2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李运林,徐福荫等.
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第二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心理学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2026课程总学时/学分:48/2.
5(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8学时)课程类别:教师教育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中学教育所必需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与相应的从教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与道德水平,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掌握心理自我完善的有关知识与方法,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心理学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应以讲授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基本概念与一般规律为基础,使学生不仅能通晓这些知识,而且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参加工作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知道怎样去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教育能力;使他们不仅成为一名好教师,还能成为学生心理保健的医生,会从事学生心理研究的学者,要想完成上述要求,心理学的教学应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测量、撰写分析报告、实验、调查、教育实践等多种形式与方法进行.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课时)主要内容: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简单发展概况,明确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了解心理学的理论分支与应用学科,掌握研究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人的心理现象所包括的方面,其具体内容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心理学与中学教育的关系,认识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什么是心理学;熟悉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心理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2课时)主要内容: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及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系统;脑功能的各种学说;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清楚脑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密切关系;明确大脑活动对认识、情绪、行为和人格等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真正领悟心理的实质.
教学重点:真正领悟心理的实质教学难点: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实验名称]分析讨论你理解的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异同[实验要求]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心理学的流派、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以及心理的实质[实验学时]2第三章注意(2课时)主要内容: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种类及其规律、注意的品质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注意的概念,功能,明确注意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使学生掌握注意的种类规律及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了解注意的品质及怎样培养良好的注意力.
教学重点:掌握注意的种类规律及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难点:掌握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感知觉(3课时)主要内容: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的基本规律、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明确感知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了解感知觉的规律;明确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了解对青少年感知能力培养的途径.
教学重点:感觉、知觉的概念,明确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难点:感知觉的规律第五章记忆(3课时)主要内容:记忆的概念、记忆过程的规律、青少年记忆力的特点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记忆的概念和记忆的分类,基本阶段,记忆的表象概念与特征;使学生掌握记忆过程的规律;使学生了解记忆的品质及如何培养良好的记忆力.
教学重点:记忆过程的规律及如何培养良好的记忆力教学难点: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记忆训练[实验名称]分析自身的记忆策略[实验要求]结合记忆规律,反思记忆策略的优缺点[实验学时]2第六章思维(4课时)主要内容:思维的概念、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青少年思维力的培养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思维的概念、过程、品质及种类;使学生了解概念的定义及科学概念的掌握;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了解影响解决问题的诸因素,懂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概念,特点及产生的条件.

教学重点: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教学难点: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七章想象(2课时)主要内容:想象的概念、想象的种类的规律、青少年想象力的培养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想象的概念与功能;使学生了解想象的种类与规律;使学生明确青少年想象的特点及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想象的概念与功能教学难点:(无)第八章情绪、情感(4课时)主要内容:情绪情感的概述、情绪情感的种类、情绪情感的修养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情绪、情感的概念,功能、品质等问题;使学生弄清人的情绪的基本形式及情绪与情感的分类情形;使学生了解情绪、情感修养的方法及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情感的概念、功能、品质,情绪的基本形式及情绪与情感的分类情形教学难点:学生了解情绪、情感修养的方法及在教学中的运用[实验名称]分析自身的情绪调节策略[实验要求]结合影响情绪的因素,尤其是认识因素,提高自身情绪调节修养[实验学时]2第九章意志(2课时)主要内容:意志的概述、意志行动的分析、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培养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意志的概念、特征;使学生掌握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使学生掌握意志的品质及培养.
教学重点: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教学难点:意志的品质及培养第十章需要动机(4课时)主要内容:需要、动机、兴趣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概念、种类及理论;使学生掌握动机的概念、功能、分类及产生的基础;使学生掌握兴趣的概念,过程、作用及品质.
教学重点:需要层次理论,动机的概念、功能、分类及产生的基础教学难点:用需要理论及动机理论理论分析行为现象第十一章能力(3课时)主要内容:能力概述、能力测量、能力形成和发展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能力的概念、种类;明确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懂得能力测量的有关知识;掌握能力的个别差异;清楚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教学重点:能力的概念,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教学难点:根据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进行实例分析第十二章人格(5课时)主要内容:人格的一般概念,人格的理论,认知风格,人格测验,人格成因.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气质、性格、人格的相关概念、原理和理论以及性格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因素,了解和掌握人格的测量,掌握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人格的概念;健全人格的培养教学难点:人格理论,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实验名称]分析自身的人格特征[实验要求]结合人格测验量表,分析自身的人格特征及改进措施[实验学时]2第十三章自我意识(2课时)主要内容:自我意识的概述,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培养.
教学要求: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结构;明确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与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和结构教学难点:(无)心理健康教育(2课时)主要内容:心理健康的概述、青少年心理异常的表现及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教育.
教学要求: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意义;了解青少年异常心理的表现及原因;把握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点,了解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意义教学难点:青少年异常心理的表现及原因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郑红樊杰倪嘉波等编著《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彭聃龄主编.
《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参考书目:[3](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4](美)DennisCoon著:《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9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5]张春兴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教育学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2027课程总学时/学分:48/3(其中理论40学时,实践8学时)课程类别:教师教育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教育学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高等师范院校针对师范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和核心课程,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体系,理解教育的实践原理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教育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也为从事教育实践活动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教育理论的基本体系,掌握教育学最基本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初步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授和学习该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系统学习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又要加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通过教育案例和设置问题情境,增强课程实施中的应用性;同时,加强课外阅读,开展扩展学习.
通过阅读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专业书籍,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补充课程学习中的不足和增强本课程学习的伸缩性.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内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理论及教学的基本过程与环节,德育的基本概念与规律,德育的方法,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等;教学难点是教育的基本概念、教学过程,教学的基本规律,德育概念,德育的基本规律,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等内容.
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及实践锻炼法等.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基础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该课程后续的课程有中学各科教学法、教师发展论、班级管理等.
选择的教材,以突出理论性、科学性、应用性等特点,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2学时)教学要求:阐述教育与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教育与教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本章主要运用讲授法.
教学重点:教育与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教育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原理(6学时)教学要求:分析教育的两个基本原理,即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
本章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育相对独立性.
第三章教育目的(4学时)教学要求:明确教育目的的概念,掌握教育目的的特征,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当前我国的教育目的.
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重点: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特征,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学难点: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发展与我国教育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4学时)教学要求:分析教师劳动的特点,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掌握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教师劳动的特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教学难点:教师劳动的特点.
第五章课程论(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课程的概念,分析课程论的不同流派及其关系,掌握课程的不同形式,认识与理解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本章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形式与我国的课程改革.
教学难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
第六章教学(上)(4学时)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的概念与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及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实践锻炼法.
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的规律与教学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实践活动名称]:设计教学环节,体现教学规律与原则[实践活动要求]:选择典型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教学规律或教学原则,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课题,设计一个教学环节,有意识地体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教学原则.
[实践活动学时]:3学时第七章教学(下)(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教学方法的概念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掌握教学的组织形式,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实践锻炼法.
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
[实践活动名称]:教学方法的运用[实践活动要求]:展示教学案例视频,组织学生分析运用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选择一个课题,设计一个教学环节,运用所学的教学方法并分析.
[实践活动学时]:3学时第八章德育(上)(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德育的概念和任务,分析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和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
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实践锻炼法.
教学重点:德育的内涵,德育的基本规律与原则.
教学难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实践活动名称]:德育规律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实践活动要求]:选择某个德育教学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所体现的的与规律和原则,并分析德育工作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和原则.
[实践活动学时]:2学时第九章德育(下)(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德育的基本内容,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实践锻炼法.
教学重点:德育的内容,德育的方法.
教学难点:德育方法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
[实践活动名称]:运用合理方法增强德育实效性[实践活动要求]:从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选择一个教学案例,选择合适的德育方法进行教学设计,进行班级教学展示,分析讨论德育方法在德育课教学中的意义.
[实践活动学时]:2学时第十章班主任工作(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流程与方法.
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重点:班主任工做的流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序号]作者.
教材名称(版本号).
出版社,出版日期[1]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
[2]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3]叶澜.
《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4]靳玉乐.
《现代教育学》(第二版),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2034课程总学时/学分:48/2(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2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信息技术教学法》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是发展本专业的学生专业化教学技能的课程,包括以课堂活动为主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以机房管理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技能训练、以交流和沟通为主的师生交往技能训练.
本课程关注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趋势,着力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能力的要求.
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将信息技术,教育学、心理学、视听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职业行为方式,使教学行为趋于职业化,专业化.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需要以现代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先进的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策略,借助现代化视听设备,系统训练高师信息技术教育学生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技能和师生交流与沟通的基本技能.
通过训练使学生经历构建并实施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体验与学生交往和互动的过程,初步掌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师生同为《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基本特征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学训练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
训练过程不仅是一种技能习得过程,更是一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过程,课程倡导教师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为主的实践训练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的先修课程应是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系统设计等.
后续课程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课程.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说课技能训练(10学时)教学要求:能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具有初步把握教材能力和教学能力,力求做到:说"准"教材;说"明"教法;说"会"学法;说"清"教学意图;说"清"练习层次.

教学重点:说课的组成;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说课稿的撰写方法;说课的评价体系教学难点:说课稿的撰写方法;说课的评价体系[实验名称]说课[实验要求]选择一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人员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说"准"教材;说"明"教法;说"会"学法;说"清"教学意图;说"清"练习层次.

[实验学时]4学时第二章教学设计技能的训练(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了解教学设计的方法,通过训练掌握制定教学目标、分析和处理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策略、制订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的方法.
能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和批改学生作业,课后能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教学.

教学重点: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和要求;如何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和处理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本学科学生作业的类型及设计的方法;通过训练掌握学习评价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如何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和处理教材第三章使用教学媒体技能的训练(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教学媒体的种类和功能,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及常用软件编制的方法.
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使用教学媒体,设计制作教学所需的教学软件及简易教具.
教学重点:常规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现代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电视录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将各种媒体有机组合教学难点:将各种媒体有机组合第四章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1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课堂教学中基本教学技能的类型,理解各项基本教学技能的概念.
掌握各项教学技能的执行程序和要求,通过训练能根据教学任务和中小学生的特点把教学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
教学重点:导入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教学难点:板书板画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变化技能[实验名称]课堂教学[实验要求]选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一堂内容,进行教学分析,课堂设计,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技能,实地进行课程的实践授课.
[实验学时]4学时第五章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技能的训练(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学科课外活动的特点、方法、组织形式及活动方案的设计,能组织和指导与本学科教学有关课外活动.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课程课外活动常用的方法;信息技术课程课外活动方案的设计;信息技术课程课外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教学难点:信息技术课程课外活动方案的设计[实验名称]学科课外活动训练[实验要求]选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一堂内容,运用信息技术课程课外活动常用的方法,组织和指导教学有关课外活动.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六章教学研究技能的训练(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教学研究的方法、能初步运用本专业知识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重点: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教学研究的方法;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论文撰写的方法教学难点:研究论文撰写的方法[实验名称]教学研究技能训练[实验要求]选定一研究课题,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搜索引擎、学校图书馆资源等查阅相关资料,写出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实验学时]2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教基[2000]35号,2000.
11[2]教育部.
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03.
2[3]李艺.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4]周敦.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9[5]教育部师范司.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1994.
3[6]李艺.
信息技术教学:继承与创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教师语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2029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30学时,实验6学时)课程类别:教师教育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和任务学生能使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具备一般口语交际能力,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语言素养,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熟练地运用教师职业口语.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讲解、示范、训练、反思.
普通话语音教学侧重方言辨正,教育口语和教学口语侧重情境教学.
学生能掌握普通话语音知识,自觉积极进行训练.
了解一般口语表达技能和形式,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做到清晰、准确、流畅、得体,教态自然大方,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认识教师职业口语的特点和功能,初步掌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口语运用的基本技能.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等.
为后续课程《学科教学法》奠定基础.

教材选用高质量的教材,理论讲解正确清晰,配套练习合理全面.
优先选用"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级重点建设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以上各类获奖教材,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近三年出版(再版)或印刷的新教材,以及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普通话语音(18学时)绪论(2学时)声调(2学时)声母(2学时)韵母(4学时)语流音变(4学时)普通话测试(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掌握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特点和发音,能在语流中判断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并能正确地读出来.
熟悉普通话测试试题和应试技巧并能顺利完成测试.

教学重点:声调的读法,声母韵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语流音变的规律,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
教学难点:阳平的调形和上声的调尾.
声母zcszhchshjqx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单韵母aoü方音辨正,复韵母aieiaoouiou,鼻韵母的鼻韵尾的归音到位.
轻声和儿化的判断和读法,普通话测试题第四题.
[实验名称]普通话测试训练[实验要求]能掌握普通话水平测试技巧,流利地朗读测试题第一题和第二题,声母、韵母和声调发音正确或者比较正确.
[实验学时]2学时口语表达基础(10学时)朗读(4学时)演讲(2学时)交谈(2学时)态势语(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口语表达的相关概念,能运用语调技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把握演讲的技巧,了解交谈的类型和特点,掌握交谈的策略.
正确运用态势语表情达意.
教学重点:语调技术四要素,演讲的特点和模式.
交谈的类型和策略,教态的调整.
教学难点:重音和停连.
快速构思模式与即兴演讲.
交谈的技巧.
教态的站姿和手势.
[实验名称]朗读训练[实验要求]能掌握朗读技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普通话测试大纲文章[实验学时]2学时教师职业语言(8学时)教育口语(2学时)教学口语(6学时)教学要求:初步掌握教育口语,能认真进行教学口语表达的综合训练,把握主要教学环节的口语技能,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教育口语的分类和使用策略.
掌握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和结束语的作用、特征、分类,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表扬语和沟通语.
根据教材、学生和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语言,并能准确地表达.
[实验名称]十分钟试讲课[实验要求]选取对应学科中小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围绕一个知识点,设计一堂微课,要求教学环节完整,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展示.
[实验学时]2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程培元.
教师口语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姚喜双.
普通话口语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刘焕阳.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艺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彭红.
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第二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刘伯奎.
教师口语训练教程(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摄影技术与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2001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28学时,实验8学时)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摄影技术与艺术》课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通过这门科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摄影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摄影基础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理论讲授和摄影实践使学生了解摄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了解并掌握光学相机、数码相机的基本特性,并能在艺术理论指导下使用照相机进行图片的艺术创作.
通过28学时的理论学习和8课时的实验学习,学生能够用照相机进行艺术创作,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摄影摄像艺术的欣赏水平,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课,是学生艺术创作的延续,也是今后艺术创作素材积累的主要手段.

二、教学基本要求《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作业辅导、作品赏析、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
课堂讲授注重结合实际和优秀作品,有目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课堂上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对不同作品有自己的评价,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门课程将采用课堂讲授、作品评析和实践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本门课程的相关衔接课程有《图像图像处理》、《电视摄像》、《多媒体课件制作》、《平面艺术设计》等.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摄影概述(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数码摄影系统,了解摄影发展史.
教学重点:掌握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和数码摄影系统.
教学难点: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和数码摄影系统.
第二章照相机(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熟悉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照相机的使用与维护的基本常识.
掌握正确使用数码相机的技能.
理解景深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运用不同景深的效果和运用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使用数码相机的技能.
理解景深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运用不同景深的效果和运用技巧.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数码相机的技能,景深的运用技巧.
[实验名称]一、照相机的使用[实验要求]1、了解、熟悉照相机的结构.
2、熟练掌握照相机的常用功能.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三章景深(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景深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运用不同景深的效果和运用技巧.
教学重点:理解景深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运用不同景深的效果和运用技巧.
教学难点:景深的运用.
第四章摄影曝光(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曝光原理,掌握正确的曝光方法;了解熟悉正确影调的表.
教学重点:正确的曝光方法,正确的影调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的曝光方法.
第五章摄影用光(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景物在不同自然天气条件下受光特点,掌握各种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方法.
教学重点:室外自然光拍摄,室内自然光拍摄.
教学难点:室内自然光拍摄和逆光拍摄.
[实验名称]二、景深控制和逆光拍摄[实验要求]1.
了解景深控制的原理;2.
熟练掌握变化景深的方法;3.
能够拍摄出小景深和大景深的照片效果;4.
利用逆光拍摄剪影效果.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六章摄影构图(4学时)教学要求:熟悉构图基本知识;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法则,熟练应用到实践中.
教学重点:光线对造型的作用,摄影构图的基本法则.
教学难点:摄影构图的基本法则第七章专题摄影(10学时)教学要求:通过优秀作品的分析和实践操作,了解各专题摄影的特点和不同的技巧,同时提高学生对摄影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人物摄影、新闻摄影、动体摄影、旅游摄影、静物摄影、近距和微距摄影.
教学难点:不同专题摄影的特点和技巧[实验名称]三、运动物体的拍摄[实验要求]1.
学习运动物体的拍摄方法;2.
掌握快门速度的运用;3.
练习追随运动物体拍摄法[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四、摄影综合拍摄[实验要求]1、测评学生对摄影技术与艺术综合运用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实验学时]2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杨绍先等著.
摄影技术与艺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2]徐强.
摄影基础.
安徽美术出版社,1994年[3]张联.
摄影艺术构图[M].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4][德]科拉·巴尼克格奥尔格·巴尼克.
摄影构图与图像语言.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5]美国纽约摄影学院.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
中国摄影出版社,2010年4月《摄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13018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18学时)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掌握电视摄像的相关技术,学会利用画面的构成原理,增强电视画面的表现力,从而能够完成电视新闻、电视专题节目的拍摄.
教学任务:该课程将讲述摄像机的构成原理与相关功能、摄像机的操作技巧、电视画面构成的相关要素、画面的造型要素、电视光线语言的基本原理、运动画面拍摄、静止画面拍摄等内容,让学生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技术,了解电视摄像的深层艺术,进而能够适应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工作.

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在上学年《摄影技术》课基础上,熟练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掌握景别、构图、运动摄像、光照等方面的知识.
达到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实验、考试考查等.
课堂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以及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
在教学中采用插播教学录像,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实验课是摄像技术课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
以培养学生运用实际操作的方法掌握摄像的能力.
本课程需在《摄影技术》开设后,方可开设此课程.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以下摄像机的相关知识:摄像机的组成成像器件光学系统录像机构教学重点:1、摄像机的组成2、光学系统教学难点:光学系统摄像机的使用(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摄像机的准备和基本操作镜头特性和基本操作摄像机参数的调整摄像机的持机方式教学重点:1、镜头特性和基本操作2、摄像机参数的调整教学难点:摄像机参数的调整[实验名称]摄像机使用[实验要求]掌握以下摄像机的操作技能:1、电源开启2、磁带安装3、滤色片调节4、白平衡调整5、光圈调整6、摄像机菜单设置[实验学时]2学时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6学时)本章教学要求:掌握以下摄像知识点:电视景别拍摄角度构图教学重点:1、拍摄角度2、构图教学难点:1、拍摄角度2、构图[实验名称]摄像构图[实验要求]1.
熟悉摄像构图的原则.
2.
掌握常用电视构图方式.
3.
掌握根据不同的场景选用合适的构图方式.
[实验学时]4学时固定画面(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固定画面的特点、功用、局限以及拍摄要求.
教学重点:固定画面的特点固定画面的功用及局限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教学难点: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实验名称]固定画面[实验要求]掌握固定画面的特点、功用、局限以及拍摄要求.
[实验学时]2学时运动摄像(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移动摄像的特点、要求.
推摄拉摄摇摄移摄跟摄教学重点:1、推摄2、拉摄3、摇摄4、移摄5、跟摄教学难点:1、移摄2、跟摄[实验名称]运动摄像[实验要求]1.
掌握运动镜头的特点及功用.
2.
掌握运动摄像的表意功能.
[实验学时]4学时电视照明(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电视用光的基本知识,学好在自然光和人工光的条件下拍摄出合格的电视画面.
教学重点:1、自然光的利用2、人工光的布置教学难点:人工光的布置[实验名称]自然光拍摄技巧[实验要求]掌握自然光的利用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摄像布光[实验要求]掌握人工光条件下的拍摄要领.
1.
电视新闻演播室布光.
2.
三点式布光.
[实验学时]4学时第六章电视场面调度(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场面调度的一般规律,学会运用轴线规律,防止越轴现象的发生.
教学重点:1、电视场面调度2、轴线规律教学难点:轴线规律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任金州、高波.
电视摄像造型.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2]苏启泰.
实用电视摄像.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3]朱羽君.
电视摄像艺术.
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3094课程总学时/学分:46/2.
5(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Flash动画制作》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提高学生轻松创建网页上动态、交互的多媒体内容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美术和动画制作原理;了解Flash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有基本的卡通画绘制能力;会使用Flash来控制各种媒体,如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能够创作不同形式的动画作品;能够使用Flash进行简单的交互式编程.

本课程同时还是一门重在实践的科目,因此需要学生多上机、多进行实际操作,把老师所教授的各种实例动画、程序熟练制作和调试出来,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更进一步的发挥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图形图像处理》,后续课程为《Web程序设计》.
课程共12讲.
第1讲是Flash动画制作基础,第2讲是矢量图形绘制,第3讲是图形对象编辑,第4讲是文本的使用.
前4讲主要内容为动画制作的准备知识,如何绘制和编辑矢量图,以及文本工具的使用.
第5讲是逐帧动画、第6讲是形状补间动画、第7讲是运动渐变动画、第8讲是引导层动画、第9讲是遮罩动画.
第5-9讲介绍了各种不同的动画形式的制作方式,并讲述了动画的重要元素元件、引导层和遮罩层的相关知识,是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10讲是应用其他媒体素材,第11讲是动画脚本应用,第12讲是模板和组件应用.
这13讲是基本动画形式的提升,如导入其他素材,利用动画脚本和模版以及组件进行高级动画的制作,11-13讲为教学的难点.

由于授课对象是大一的新生,且教学内容需要有实践操作相辅助,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授方式,边讲授边练习,教材的选择以案例教程为最佳.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Flash动画制作基础(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Flash动画的基本特点,熟悉FlashCS5的工作环境和文档基本操作方法,理解动画制作的一般过程.
教学重点:软件的工作环境和文档的操作方法教学难点:动画的制作原理第二章矢量图形绘制(6学时)教学要求:本章教学要求:掌握Flash中的绘图和着色工具,选择与调整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达到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图形的绘制教学难点:图形的调整第三章图形对象编辑(2学时)教学要求:应用工具对对象进行各种编辑操作.
如变形、合并、分离、排列、对齐等.
教学重点:对象的变形教学难点:变形面板的使用[实验名称]图形的绘制与对象的编辑处理[实验要求]通过实验能够熟练的使用颜色调板设置笔触颜色和填充颜色,掌握Flash的各种图形绘制、选择、编辑工具,能使用铅笔、钢笔、笔刷、直线、圆、矩形等绘图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掌握复制和移动图形、对图形进行选取、变形、修改等操作;认识帧、关键帧、图层、时间轴的概念.

[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文本的使用(2学时)教学要求:能熟练应用"文本工具"进行文本的编辑,制作特效文字,并能够在文本中应用滤镜.
教学重点:特效文字的制作教学难点:滤镜的使用第五章逐帧动画(2学时)教学要求: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制作逐帧动画,在制作过程中能系统的应用Flash中的场景、层、帧、绘图纸外观.
教学重点:多种制作逐帧动画的方法教学难点:帧的表现形式,洋葱皮工具的使用第六章形状补间动画(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Flash中形状补间动画的创建方法,能够结合其他动画方式制作精彩的动画效果.
教学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创建教学难点:形状提示补间动画第七章运动渐变动画(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Flash中传统补间动画和补间动画的创建方法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能够结合其他动画方式制作精彩的动画效果.
教学重点:传统补间动画教学难点:补间动画[实验名称]补间形状动画与传统补间动画的制作[实验要求]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制作包含有补间形状动画和传统补间动画的作品,内容应包含文字、有动画内容的元件、色彩效果的变化、物体的旋转、形状的变化等元素.
作品应逻辑合理,构图清晰.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八章引导层动画(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Flash中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方法和注意要点,能够在制作时运用"调整路径"和合成多个引导层动画.
能够结合其他动画方式制作精彩的动画效果.
教学重点: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方式教学难点:路径的调整,与其他动画方式的合理搭配第九章遮罩动画(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Flash中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及注意要点,能够合理运用遮罩动画,能够结合其他动画方式制作精彩的动画效果.
教学重点:遮罩动画的制作方式教学难点:特殊对象作为遮罩层的使用方式[实验名称]引导层动画和遮罩动画[实验要求]通过实例制作,掌握用引导图层、遮罩图层制作层高级动画的制作要点;能灵活应用图形元件与影片剪辑元件,高效制作动画.
[实验学时]2学时第十章应用其他媒体素材(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Flash中导入图片、声音、视频的方法,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方法和参数的设置,帧声音的设置方法.
教学重点:各种媒体素材导入的方法教学难点:媒体素材的合理使用第十一章动作脚本应用(4学时)教学要求:熟悉Flash中ActionScript的开发环境,学会使用"动作"面板,能够运用AS2.
0进行程序流程控制,事件流程处理等.
教学重点:as的语法,动作面板的使用教学难点:程序运行流程,程序的调试方式第十二章模板与组件应用(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Flash中模版的概念、作用与分类,组件的分类与相关操作.
教学重点:模板的插入与编辑教学难点:组件参数的调用[实验名称]声音、按钮与脚本的综合应用[实验要求]掌握声音的导入、编辑与使用的方法,了解Flash中的4种声音同步类型的特点和适用情况,能够在动画中灵活的运用声音;了解按钮制作中4个关键帧的含义与作用;学会综合利用图像、声音和文字的变化,制作动态变化的按钮;掌握AS2.
0的编写方式,能利用简单脚本语言进行播放控制组的制作;能够在Flash文件中插入各种组件,并利用AS取回组件的数值.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贺卡制作-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要求]灵活利用图形(Graphic)、影片剪辑(MovieClip)和按钮(Button)元件进行动画的制作.
通过综合设计,将该课程中的重要概念整合起来,提高分析能力及设计能力.

[实验学时]2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刘万辉王桂霞黄敏.
FlashCS5动画制作案例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鲍雷.
FlashCS5动画设计实例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3]袁娜.
中文版FlashCS5动画制作高级案例教程.
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4]新视角文化行.
FlashCS5动画制作实战从入门到精通.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5]九州书源.
FlashCS5动画制作.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6]王建生杜静芬.
中文版FlashCS5动画制作实训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12009课程总学时/学分:54/3(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系统、完整地讲述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原理及应用软件——PowerPoint、Flash等软件的高级使用和编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完成大型、完整、自选主题的多媒体CAI课件,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能够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相关理论和开发技术,掌握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技术与基本方法,并能在一个特定的多媒体编辑系统下,完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从而培养学生多媒体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多媒体课件赏析及设计开发流程(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多媒体课件类型,认识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和重要性;掌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一般流程.
教学重点:多媒体课件的类型和功能;多美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流程教学难点:多媒体课件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流程第二章多媒体技术与课件设计(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多媒体的相关技术;知道什么是课件设计;掌握课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
教学重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相关软件;课件设计的方法教学难点:课件设计第三章演示型课件的制作-PowerPoint课件制作(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演示型课件制作的基础知识;了解制作演示型课件的软件;熟练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高级制作;会设计演示型课件;掌握PowerPoint高级技术——配色技巧、动画设计、触发器、图形编辑;会用PowerPoint独立完成演示型课件的设计与实例制作.

教学重点:演示型课件的设计;PowerPoint软件的熟悉与灵活应用;演示型课件实例的制作教学难点:演示型课件的设计;演示型课件的制作;PowerPoint高级技术[实验名称]PowerPoint演示型课件制作[实验要求]1.
熟练掌握使用PowerPoint2010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要求2.
熟悉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流程,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能力;3.
用PowerPoint2010软件制作一个课件,题目从下面的选题中挑选;作品要有封面、封底,要求8张以上.
4.
整个课件的开发必须由个人完成.
可以开展小组协作讨论,但每个同学开发的内容不能相同;5.
课件主题明确、风格统一、逻辑清晰;6.
课件要遵循"一目了然",要提炼文字要点,要用合适字号和颜色显示;7.
课件要遵循"视觉化"原则,即使用图片、图形、表格、视频、flash动画等视觉元素;8.
课件要适当使用自定义动画,如进入动画、退出动画、强调动画和路径动画;[实验学时]4学时第四章Flash课件制作(16学时)教学要求:学习或复习Flash基本制作技术;掌握Flash制作的高级技术;会用Flash制作一个可用的课件或其他作品.
教学重点:Flash基础操作和高级技术-as3.
0;Flash课件实例制作教学难点:类设计课件;Flashas3.
0[实验名称]Flash交互性教学课件制作[实验要求]1.
熟悉Flash软件的编辑制作环境;熟练掌握Flash几种常用的动画和元件的制作方法;2.
学会使用flashas3.
0的基本编程,实现课件的交互和控制.
3.
熟悉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流程,形成初步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能力;[实验学时]6学时第五章课件开发(18学时)教学要求:运用PowerPoint软件开发一个小课件;运用Flash软件设计开发一个交互性课件;对完成的课件进行自评与互评.
教学重点:运用PowerPoint和Flash软件工具开发课件教学难点:课件的测试;课件设计的完善性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南国农.
教育传播学(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美]宣伟伯、余也鲁著.
传媒教育现代化——教育传播的理论与.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张军征.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高延武.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3]方其桂.
Flash多媒体课件制作实例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平面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12016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26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与掌握平面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图像大师PhotoShopCS等有关平面设计的知识、技能.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概论,平面构成,色彩基础与应用,Photoshop的基本操作,以及创意过程.
.
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艺术设计的理论、方法,掌握设计软件的使用与操作;能够熟练设计和制作平面图形、处理图像;能独立进行平面作品的创意与设计,制作内容丰富的平面作品,达到较为专业化的程度.
教学重点是平面设计的理论知识、一般方法、步骤,平面制作软件的使用.
教学采用理论讲授、演示、实例制作与分析结合的方法.
计算机文化基础、美术基础、摄影技术与艺术是该课程的先行课程,网站设计与开发、多媒体课件制作是该课程的后继课程.
教材选择以符合学生与专业发展的原则.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艺术设计概述(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平面设计概述;熟悉平面艺术设计的相关概念、构思;掌握艺术设计过程.
教学重点:平面设计概念;平面设计的构思过程教学难点:平面设计的其他概念;艺术设计过程第二章平面构成概述(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平面构成的发展;掌握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了解平面构成课程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平面构成学习的要求教学难点: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点、线、面的构成方法;掌握点、线、面综合构成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点、线、面的构成方法;点、线、面综合构成教学难点:点、线、面的构成方法[实验名称]基本型创作练习[实验要求]1.
熟悉点、线、面构成的规则.
2.
掌握Photoshop进行点、线、面构成练习.
3.
尝试点、线、面构成设计基本型作品.
4.
综合应用点、线、面设计制作一幅基本型作品.
[实验学时]2学时第四章平面构成的造型法(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基本形的概念;掌握基本形的造型方法及形象组合;理解正负形.
教学重点:基本形;基本形的造型方法——加、减;形象组合教学难点:基本形的造型方法;正负形第五章平面构成的组织形式(4学时)教学要求:熟记构成的组织形式;掌握基本组织形式;领会特殊组织形式;能够运用各种形式.
教学重点:构成的基本组织形式;运用各种组织形式设计作品教学难点:特殊组织形式;组织形式的应用[实验名称]基本型构成创作练习[实验要求]1.
练习渐变、发射等9种构成作品制作.
2.
掌握渐变、发射等9种构成制作技巧.
3.
根据案例图片验证渐变、发射等9种构成的制作过程.
4.
尝试用9种组织形式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幅作品.
[实验学时]4学时第六章平面构成在各领域中的应用(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服装、工业设计中的应用;熟悉平面构成的创意过程.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平面构成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平面构成的创意过程及实践教学难点:平面构成的创意过程及其实践第七章色彩的属性(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色彩的三要素;熟记色相环.
教学重点:色彩的色相、饱和度、明度属性;色相环教学难点:饱和度和明度的区别;色相环第八章色彩的构成法则(2学时)教学要求:熟悉色彩的推移的三个方法;掌握色彩的混合方法.
教学重点:色相、饱和度、明度推移;色彩的加法运算教学难点:色彩的加法和减法的区别第九章色彩的对比(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同时对比、连续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形状对比;能够区别上述对比.
教学重点:色彩的各种对比;各种色彩对比的区别教学难点:同时对比、连续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第十章色彩的调和(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色彩的调和原理与方法;掌握色彩的调性表达.
教学重点:色彩的调和原理和方法;运用参数调整色彩是调性教学难点:色彩调和的方法第十一章色彩心理(2学时)教学要求:熟记冷、暖色;掌握色彩的表情、联觉.
教学重点:冷、暖色;色彩的表情教学难点:色彩的表情、联想第十二章配色美的形式原理(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美的定义;学会色彩美的构成形式.
教学重点:美的定义;色彩美的构成形式教学难点:色彩美的构成形式[实验名称]色彩创作练习[实验要求]1.
熟悉色彩的设计法则.
2.
掌握色彩的推移操作.
3.
掌握色彩的混合操作及参数设置.
4.
理解色相、色调、对比度、亮度、色彩心理等概念.
5.
掌握Photoshop拾色器的参数设置.
6.
掌握色彩对比、调和的运用.
7.
体会创作过程.
8.
验证案例图片,做色彩推移、混合练习9.
设计制作一幅关于色彩对比或调和的作品.
[实验学时]4学时第十三章创意过程和印刷制作(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一个平面作品的创意过程;掌握创意的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题目实现作品的创意展现;了解平面作品的印刷制作工艺;掌握一些常用的印刷制作尺寸和制作常识.
教学重点:平面作品的创意过程;创意的方法;平面作品的印刷制作工艺;常用的印刷制作尺寸和制作常识教学难点:创意过程和方法;印刷制作工艺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崔齐、朱霖、刘小超.
构成艺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8月[2]吴筱荣.
构成艺术(平面色彩立体光).
海洋出版社.
2007年9月《电视编导》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13017课程总学时/学分:45/2.
5(其中理论45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电视编导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从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讲授广播电视中各种节目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力求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兼顾,努力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栏目及影视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能力,形成较先进的广播电视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的职能、作用,树立正确的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理念.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门课程将采用课堂讲授、作品评析和实践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独立策划和制作一般性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能力.
本门课程的相关衔接课程有《传播学》、《电视摄像》、《非线编》、《电视专题片制作》等.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电视媒介导论(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编导的含义、职业特征、素质要求及在具体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任务.
教学重点:编导的含义和编导的职责.
教学难点:编导在具体电视节目制作中的职责和地位.
第二章电视编导的视听语言基础(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编导的视听语言基础知识,明确画面、解说、同期声和音乐在具体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视听语言的特点和写作要求,画面、解说、同期声和音乐的作用教学难点:画面和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第三章电视编导与前期摄像(2学时)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摄像在电视制作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编导在前期摄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编导在前期摄像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编导如何有效设计和指挥电视片的前期拍摄.
第四章电视编导与后期编辑(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后期画面和声音编辑的技巧,理解蒙太奇组接的定义和规则,掌握电视节目编辑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电视节目的编辑技巧,理解和掌握蒙太奇组接的基本规则.
教学难点:理解蒙太奇组接规则,能在实践中恰当运用.
第五章电视节目概论(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电视节目的类型,通过分析经典电视节目范例,掌握不同类型电视节目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了解电视节目的分类,掌握不同类型电视节目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不同节目特点,活用第六章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和电视文案的创作(14学时)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前期创作涉及到的多项工作,从构思、立意、选材、到文案的撰写,以及诉诸于文字形成未来电视节目的内容框架、拍摄方法和结构技巧等内容,学生能够完成文案创意、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的撰写.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要重点讲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教学重点:掌握电视节目前期创作的方法和步骤,充分理解创意是电视节目的灵魂.
熟练掌握电视节目的结构和结构策划,电视文案写作技巧和创作中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电视节目的选题策划和电视文案的撰写.
第七章电视新闻节目编导方法(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电视新闻的符号要素和视听构成方式,掌握消息类和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掌握电视新闻采制的方法.
了解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使学生重点掌握消息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编导.
教学重点:掌握电视新闻的报道的步骤和技巧,熟练掌握消息类新闻电视节目的编导.
教学难点:新闻电视节目的编导.
第八章电视纪实专题类节目编导方法(5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纪实类节目的发展,理解纪实专题类电视节目创作在选材、提炼和结构上的特殊要求,并能够对其进行编导与创作.
教学重点:了解纪实专题类节目的属性,掌握纪实专题类节目编导的流程和纪实专题类节目编导的核心职责.
教学难点:掌握纪实专题类节目的创意和制作要领.
第九章电视谈话节目编导方法(4学时)教学要求:本章探讨谈话类节目的编辑思想,并重点掌握谈话类电视节目的编导与创作.
教学重点:掌握谈话类电视节目的编导策划和制作要点.
教学难点:谈话类电视节目的策划创意.
第十章电视综艺节目编导(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文艺娱乐节目的发展,着重理解综艺节目、娱乐节目与晚会电视节目的编导.
教学重点:掌握综艺节目、娱乐节目与晚会电视节目的编导.
教学难点:各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和制作方法的异同.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杨尚鸿主编.
编与导——电视编导学原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1]高鑫.
电视专题创作.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2]张联.
电视节目策划技巧.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3]石长顺.
电视栏目解析.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4]吕正标王嘉.
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5]冷智宏许玉琪.
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定位、形态与包装.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6]项仲平王国臣.
广播电视文艺编导.
浙江大学出版社[7]张静民.
电视节目创作与编导.
暨南大学出版社《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3017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18学时)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者对非线性编辑视频处理和非线编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解典型非线编系统的构成;能够与相关课程,如编导和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相结合,独立制作出较好的短片;熟练掌握专业非线性编辑软件Adobeprmierepro.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多进行上机练习,多进行以主题为主的创作训练;另外,注意模板文件的使用.
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该具备电视节目制作、电视系统、计算机相关软件(如3dmax,Photoshop)的知识,并要求有一定的摄像实践经验,以便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能达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教学重点是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要求会使用该软件实现视频的连接、剪切、效果和字幕添加等.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
教材选择本专业的权威教材,适合专业与学生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数字视频技术基础(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数字视频的相关理论、格式及相关概念.
教学重点:数字视频的相关格式教学难点:数字视频的相关理论第二章premierepro工作界面组成与项目文件的创建(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Premierepro的工作界面组成,项目文件的创建和素材的导入.
教学重点:项目的创建教学难点:项目文件的创建和素材导入[实验名称]premierepro工作界面组成[实验要求](1)掌握ppj项目文件的创建.
(2)了解premierepro的工作界面.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三章premierepro编辑技巧(2学时)教学要求: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对素材进行剪辑,学会使用时间线窗口编辑素材.
教学重点:使用时间线窗口编辑素材教学难点:使用时间线窗口编辑素材第四章过渡效果与视频滤镜(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各种过渡效果和视频效果的添加和编辑方法,掌握常用过渡效果和视频效果中常用参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常用过渡效果和视频效果中参数的含义教学难点:过渡效果和视频效果的编辑方法[实验名称]视频效果和过渡效果的使用[实验要求](1)掌握两素材间过渡效果的添加(2)掌握视频特效的添加方法和参数调整.
[实验学时]4学时第五章字幕的使用(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在视频窗口中添加字幕的方法,以及使用字幕编辑器编辑文字的方法.
教学重点:在视频窗口中添加字幕教学难点:使用字幕编辑器编辑文字[实验名称]字幕的创建[实验要求](1)掌握字幕文件的使用.
(2)掌握使用字幕编辑器编辑字幕.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六章键控效果与音频编辑(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使用键控制作视频特效,了解音频编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音频编辑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使用键控制作视频特效第七章插件和模板(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Premierepro模板的使用和编辑方法,能够借助模板制作影视片头.
教学重点:模板的使用和编辑方法教学难点:借助模板制作影视片头[实验名称]模板的制作与使用[实验要求](1)理解PPJ模板文件的工作原理.
(2)学会模板文件的套用方法.
[实验学时]4学时第八章综合实例制作(8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视频制作的程序,学会使用Premierepro制作综合视频效果.
教学重点:视频制作的程序教学难点:制作综合视频效果[实验名称]文艺性节目的编制(MTV的制作)[实验要求](1)了解文艺性节目的制作思路.
(2)掌握文艺性节目的制作步骤.
[实验学时]6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徐桂生.
premierepro视频编辑白金教学.
科学出版社.
[2]王志新.
premierepro完全自学手册.
海洋出版社[3]余胜泉.
非线性编辑系统.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影视项目实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3095课程总学时/学分:54/3(其中理论0学时,实验54学时)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集技术、艺术、文学于一体,实践性与应用性都很强.
通过本课程的集中训练使学生能将前期学过的影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综合起来加以运用,从而掌握影视编制从前期策划,分镜头稿本的编写,素材的拍摄到后期的编辑与合成的各个环节,了解各种题材的影视作品的特点和编制方法,积累一定的影视编制技巧,从技术和人文学角度给予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并积极参与信息化社会传播活动的能力,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学改革服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根据要求编写分镜头稿本,制定出拍摄制作计划,熟练使用摄像机拍摄出合乎要求的影视画面,并能熟练运用非编软件进行后期的编辑与合成.
教学重点是找出不同题材类型的影视作品具有的特点,然后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编制.
摄影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电视编导与制作、非线性编辑是其先行课程.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训练的方法.
教材选择本专业的权威教材,适合专业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纪录片类节目的编制-----校园新闻报道(1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纪录片的特点和结构类型,熟练摄像机的使用和键控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掌握纪录片的制作思路、步骤和录音技术.
教学重点:纪录片的特点和结构类型.
教学难点:键控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第二章文艺类节目的编制------MTV的制作(1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文艺片的特点,熟练使用编辑技术,掌握文艺片的制作思路和步骤.
教学重点:文艺片的特点.
教学难点:文艺片的制作思路和步骤.
第三章动画片类节目的编制------利用3D特性建立空间场景(1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动画片的特点,熟悉运用AE3D特性建立空间场景的方法,了解动画片的制作思路和步骤.
教学重点:动画片的制作思路和步骤.
教学难点:运用AE3D特性建立空间场景的方法.
第四章故事片类节目的编制----校园DV短剧(1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故事片的特点,掌握文字稿本及分镜头稿本的编写,熟练使用摄像机拍摄出高质量的素材,并能用非编软件的特效恰当处理素材,掌握故事片的制作思路和步骤.
教学重点:文字稿本及分镜头稿本的编.
教学难点:故事片的制作思路和步骤.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孟群.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张晓锋.
电视制作原理与节目编辑.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3]李晋林.
电视节目制作技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教育技术学专业前沿系列专题课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3096课程总学时/学分:18/1(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使用CamtasiaStudio制作微课,了解思维导图的发展及应用;掌握思维导图的画法和优化,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了解问卷调查的一般流程;掌握问卷设计的过程和原则.
了解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了解远程教育发展的近况和趋势,为以后从事教育技术相关工作积累相关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求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多上机练习,多进行以案例主的练习和训练.
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该具备电视节目制作、非线性编辑、电视系统、计算机相关软件(如3dmax,Photoshop)的知识,并要求有一定的摄像实践经验,以便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能达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教学重点是教育统计分析和CamtasiaStudio录屏软件的使用,要求会使用该软件实现视频的连接、剪切、效果和字幕添加等.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采用分模块分教师授课方式.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模块CamtasiaStudio(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CamtasiaStudio的安装及设置,掌握用CamtasiaStudio录制屏幕以及ppt的方法,掌握使用CamtasiaStudio对图像、视频剪辑进行剪接、制作片头、字幕、配乐/旁白、变焦缩放、视觉过场特效等.
教学重点:用CamtasiaStudio录制屏幕以及ppt的方法.
教学难点:配乐/旁白、变焦缩放等的制作.
第二模块思维导图(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发展与应用;掌握思维导图的画法和优化.
教学重点:思维导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思维导图的画法和优化.
第三模块教育统计分析(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问卷调查的一般流程;掌握问卷设计的过程和原则;掌握如何对问卷题目进行编码,输入.
教学重点:问卷设计的过程和原则.
教学难点:对问卷题目进行编码,输入.
第四模块远程教育的发展(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了解远程教育发展的近况和趋势,为以后从事教育技术相关工作积累相关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远程教育发展的近况和趋.
第五模块学习理论的变革(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掌握学习理论各流派的变革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教学难点:学习理论各流派的变革内容.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王志军.
数字媒体非线性编辑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2]白虹.
思维导图.
中国华侨出版社[3]张磊.
教育统计分析方法.
科学出版社《面向对象编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85课程总学时/学分:72/4(其中理论62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体来说,如下:1.
了解、掌握Java技术的基本思想和开发工具;2.
了解Java5新特性,Java语言的语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机制;3.
掌握异常的处理;文件输入/输出流编程;4.
熟练使用Java来创建图形用户界面(GUI),理解事件处理机制;5.
了解如何多线程编程和网络编程等知识;6.
针对实际开发需要,通过多种实例,熟练掌握Java各类开发.
7.
提供常用Java开发IDE工具软件的操作说明,使学员掌握这些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掌握编程技术的基本方法.
重点是类、对象、继承、多态、接口等概念,以及面向抽象、面向接口以及MVC编程方法.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后续课程有《web项目实训》.
本课程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理念为线索,结合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课程网站等教学手段.
改革考核模式,采用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有效利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社会评价等多种考核方式,不仅考核课程理论知识及概念的掌握,同时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核评价.

教材编选时,注重教材的基础性和思想性,有与知识点相吻合的程序实例,并对程序有较详细的解释,且能提供随书资源.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共包含10部分内容,分基础知识篇、基础开发篇、中级开发篇三大类.
强调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的阐述,注重知识联系实际的操作.
内容包括Java程序设计概论,Java基本的程序设计结构,类和对象,继承、接口与内部类,JavaAPI、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多线程、文件和流、异常处理等.
每部分都列举许多经典实例,配有相应练习思考题,引导学习者利用知识点进行思考和程序设计,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通过程序设计实例上机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对Java语言的应用能力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能力.
理论部分设计如下:序号学习项目课程内容(重点)学习要求活动设计参考学时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JDK环境了解Java特点,JAVA程序开发过程.
由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独立完成JDK1.
6安装、设置工作.
由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利用JCreator工具做演示讲解一些基本概念.
4结构化程序设计掌握三种控制结构及数组.
2类的设计与对象的创建及使用:矩形类的设计与实现类的设计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由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小组协作完成矩形类的设计与实现.
6对象的创建掌握简单的类与对象设计与实现方法.
3类的继承与多态性:点、圆、圆柱类的设计与实现类的继承理解类的继承的概念.
由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独立编程实现点、圆、圆柱类的设计与实现.
8类的多态掌握简单的类的继承与多态性的概念设计与实现方法.
4接口与包:图形类的设计与实现接口掌握简单的接口设计与实现方法.
由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独立编程实现图形类的设计与实现.
6包掌握包的创建、引用5异常的处理:标准异常与用户自定义异常异常处理1.
理解异常的概念.
2.
了解异常类的层次结构.
3.
掌握常见异常的处理.
4.
了解用户自定义异常的创建.
由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小组协作完成图形类的设计与实现.
46String与StringBuffer类:字符串的创建、比较、查找、转换、插入、删除等字符串类1.
理解String与StringBuffer类的概念、区别.
2.
掌握二个类的常用构造方法.
3.
掌握类的比较、查找、转换、插入、删除等方法.
由教师示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身份证类的创建与使用.
67文件分割器文件与数据流1.
理解输入输出流的基本概念.
2.
理解常用的输入输出流类及方法.
3.
会用常用的输入输出流类基本方法设计程序.
由教师示范、指导,学生自主编制与运行文件分割器.
68多线程的处理:实现面包的生产与消费多线程程序设计1.
了解程序、进程、线程及多线程的概念;2.
理解线程的状态及生命周期,线程类及线程对象的创建.
3.
基本掌握多线程程序的设计方法.
由教师示范、指导,学生自主编制与运行完成面包的生产与消费.
69文件分割器图形界面的实现Swing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设计1.
了解组件的种类及特点、类的层次结构.
2.
理解常用组件类的构造方法及常用成员方法.
3.
掌握创建常用组件的对象、设置属性的及调用方法.
由教师示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常用组件完成文件分割图的图形界面.
810图形用户界面:事件处理图形界面程序设计中的事件处理1.
理解事件、事件源的概念,事件的委托处理模型.
2.
掌握常用组件、容器及菜单产生的事件种类及事件处理步骤.
由教师示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常用组件完成文件分割图的事件处理.
8实验部分教学设计如下:序号实验项目实验要求学时1JDK环境的安装和JAVA程序的测试掌握JDK环境的安装.
掌握JAVA程序编绎环境ECLIPSE使用.
了解JAVA程序的基本概念:类、方法、变量(属性)、权限修饰.
22接口的使用1.
掌握接口的使用方法.
2.
接口作为参数传递的方法.
23事件理解事件的原理.
掌握事件的相关要素及其关系24Java调用数据库掌握JAVA操作数据库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理解JAVA操作数据库的"面向对象思想".
4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明日科技.
Java从入门到精通(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09[2]耿祥义.
Java基础教程(第3版)(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06[3]李刚.
疯狂Java讲义(第3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07[4][美]埃克尔.
Java编程思想(第3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06[5]http://www.
ibeifeng.
com/[6]http://www.
up4g.
com/《搜索引擎优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86课程总学时/学分:28/1.
5(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工具课,其原则是实用.
本课程通过企业网站推广实践,掌握网站推广方法与技巧,搜索引擎的基本用法、高级应用,SEO技术,网络营销与搜索引擎的关系,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熟练掌握在因特网上查找知识的技能,掌握搜索排名技术,从而实现网站的排名优化.

本课程通过培养学生通过技术的手段,使得让目标网站在搜索引擎想对应的关键词搜索中有个较好的排名.
主要任务是进行企业网站推广;掌握关键字的选择与布尔操作符的运用,懂得利用搜索引擎快速找到所要的资源;掌握域名选择、主机选择、关键字选择、网页优化等搜索引擎优化技术;学会有效的搜索引擎优化管理来进行企业网站推广应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Web程序设计》,后续课程为《Web项目实训》.
本课程共10讲.
第一讲是初探SEO,第二讲是搜索引擎工作原理.
前两讲着重什么是SEO及搜索引擎发展的历史、分类及工作的基本原理,旨在让学生了解SEO的基本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讲是关键字,第四讲是URL优化,第五讲是代码优化,第六讲是图片优化,第七讲是网页结构,第八讲是网站结构,第九讲是链接策略,这七讲主要从搜索引擎优化的关键字优化,URL、代码、图片、网页结构、网站结构和链接等每个基础环节讲授对网站的各部分进行优化的方法和步骤、操作技巧,旨在让学生掌握对具体网站的搜索引擎优化的过程和具体方法,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
第十讲是搜索引擎优化作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搜索引擎优化作弊的方式,以及网站因违规而遭受惩罚后的处理方法,如何举报正在使用违规手段操作排名的网站.
旨在防止学生在搜索引擎优化的过程中走捷径,进入误区.

由于课程本身的应用性很强,在整个课程讲授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前导课程《Web程序设计》的课程作品—学生自己设计的网站为基础,进行各部分的一一优化,方能理论联系实际,切实体现搜索引擎优化工作的效率.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初探SEO(1学时)教学要求:了解SEO的含义,SEO的发展历史、现状、前景、重要性及主要的工作内容.
教学重点:SEO的含义和主要工作教学难点:SEO与关键字广告和竞价排名的区别第二章搜索引擎工作原理(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搜索引擎的发展历史,掌握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教学重点: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第三章关键字(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与关键字相关的一系列因素(词频,密度,主、辅关键词,关键词分布等)掌握确定主辅关键词的方法教学重点:关键字的确定教学难点:关键字的确定[实验名称]关键词的选择和评估[实验要求]确定一网站主题;从SEO角度出发,查找网站关键词并进行评估,确定核心关键词;并根据核心关键词确定网站栏目和相应长尾关键词.
[实验学时]4学时第四章URL优化(1学时)教学要求:掌握URL个组成部分的命名和组合技巧教学重点:URL的命名和组合的方法与技巧教学难点:关键字在URL中的体现第五章代码优化(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代码优化的各部分的实现方式教学重点:代码优化的各部分的实现方式教学难点:代码优化的各部分的实现方式[实验名称]头部优化[实验要求]以自己设计的网站为例,对首页、栏目列表页和内容页进行头部信息优化.
[实验学时]2学时第六章图片优化(1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图片优化的方式了解图片压缩的原理教学重点:图片优化的方式教学难点:图片压缩的原理第七章网页结构(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网页结构构建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页面重要位置的分布规律教学难点:常见页面的优化方法的实现第八章网站结构(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站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的概念掌握网站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优化的方法教学重点: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优化的方法教学难点:逻辑结构优化的方法[实验名称]内容优化[实验要求]对网站的首页、栏目列表页和内容页进行URL、代码等方面的优化,体现关键字,优化代码,做到合理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优化网页结构.
[实验学时]2学时第九章链接策略(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内部链接和外部链接优化的方法教学重点:内部链接和外部链接优化的方法教学难点:外部链接优化的方法[实验名称]链接优化[实验要求]对网站进行内部链接和外部链接的相关操作,制作网站地图和相关性链接,与外部相关网站建立"友情链接",实现链接优化.
[实验学时]2学时第十一章搜索引擎优化作弊(1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几种常见的搜索引擎优化的作弊方式,及违规后遭到惩罚的处理方法教学重点:作弊方式及如何避免教学难点:遭受处罚后的处理方法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吴泽欣.
SEO教程:搜索引擎优化入门与进阶(第3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2]昝辉Zac.
SEO实战密码.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痞子瑞.
SEO深度解析.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4]金楠.
SEO搜索引擎实战详解.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5]姚金刚,周振兴.
网站运营直通车—7天精通SEO.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6]百度营销研究院.
百度推广—搜索营销新视角.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We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87课程总学时/学分:64/3.
5(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Web程序设计是本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方向课,它是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信息的发布、管理、维护.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信息网站建设的基本技术,包括HTML、JavaScript、PHP+mysql等编程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Web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了解B/S结构和C/S结构发展方向及新技术,掌握前端相关技术以及后台开发技术.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使用HTML、JS以及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数据库的基本设计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一)理论部分第一章网络程序设计概述(2学时)1.
学习要求了解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概念、动态网页的工作原理和网络平台组件的基本方法.
2.
课程内容网络程序设计语言的产生背景、WWW的工作原理、目前主要的网络程序设计语言.
3.
重点动态网页的工作原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第二章文本网页图像(4学时)1.
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HTML的语法结构,会使用HTML书写在文档中插入表格、图像、文本等内容.
2.
内容HTML文档结构、HTML文件的创建和测试方法、利用HTML设置文本格式、DreamweaverMX处理文本、图像的插入与属性设置、用HTML设置图像.
3.
重点HTML的基本结构;常见的HTML标签.
第三章DIV+CSS样式(12学时)1.
教学要求掌握样式的创建和使用方法.
2.
内容什么是DIV\CSS、CSS样式的种类、在网页中使用CSS的方法、CSS的各种属性.
3.
重点DIV盒子模型、CSS的种类和应用.
第四章JavaScript基本语法(4学时)1.
教学要求掌握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结构;深入理解JavaScript的数据类型、运算符;深入理解JavaScript程序结构、函数;掌握JavaScript的函数用法.
2、教学内容JavaScript语言概况;JavaScript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JavaScript程序结构、函数.
重点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结构;掌握JavaScript的函数用法.
第五章JavaScrtipt事件与对象(10学时)1.
教学要求深入理解JavaScript的事件运行机制;掌握JavaScript的常用事件的用法;理解JavaScript的对象模型;掌握JavaScript常用的浏览器内部对象和内置对象.
2.
教学内容JavaScript事件概述;JavaScript主要事件及其它常用事件;JavaScript对象概述;JavaScript浏览器内部对象和内置对象.
3.
重点JavaScript的核心内置对象的方法运用,浏览器对象事件处理程序的编写.
第六章PHP入门(4学时)1.
教学要求了解PHP程序的基本语法;通过学习,了解变量、常量、常用运算符、变量状态函数以及类型转换的相关知识;了解条件控制结构、循环结构以及程序跳转和终止语句3种类型的PHP流程控制语句.
2.
内容windows中安装、配置PHP开发环境以及运行环境;PHP程序的工作流程;在windows中配置Apache、PHP以及MySQL;PHP代码基本语法、以及基本的编码规范;掌握有关变量或常量状态的函数、PHP运算符、数据类型的转换;条件控制语句、循环语句、程序跳转以及终止语句.

3.
重点PHP数据类型;PHP数据的输出;isset()函数、unset()函数、empty()函数的使用.
第七章PHP数组(6学时)1.
教学要求:掌握数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组的创建方法;会熟练应用数组遍历的各种方法.
2.
内容:数组的基本概念以及数组常用的处理函数;几种数组遍历方法;数组的创建、遍历;常用数组函数的使用.
3.
重点:数组的遍历foreach语言结构、常用数组函数的使用;;各种数组遍历的方法;常用数组函数的使用.
第八部分PHP会话控制(6学时)1.
教学要求掌握浏览器端数据的提交方式;掌握PHP页面间参数传递的所有方法,页面跳转的方法;使用Cookie和Session实现PHP会话控制的方法.
2.
内容GET和POST提交数据;PHP页面间参数传递的方法、重定向的概念、会话控制的概念;Cookie会话技术;Session会话技术;运用header()函数实现重定向.
重点FORM表单的设计使用;使用Cookie会话技术以及Session会话技术.
第九章PHP与MySQL数据库(10学时)教学目的了解使用PHP函数实现PHP与MySQL数据库之间的交互过程;掌握PHP对数据库的查询和操作方法;掌握简单的WEB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2.
内容常用的MySQL操作函数;数据库连接函数的使用;开启和关闭数据库连接;生成记录集;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
3.
重点数据库的连接、增删改查、关闭操作.
第十章新闻发布系统的开发(6学时)1.
教学要求了解传统的结构化方法开发MIS系统的方法、流程以及分页函数的制作过程,并具备复杂WEB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2.
内容数据库系统的设计;MIS系统的设计;MIS系统的开发.
重点新闻发布系统系统编码实施.
(二)实验部分序号实验项目实验要求学时1用DIV+CSS搭建网页布局掌握盒子模型、CSS外部链接样式的基本用法;掌握常用的三行一列布局方法.
22表单设计熟悉掌握用代码书写表单表单;掌握用$_POST和$_POST接收表单变量的方法;理解在网页中PHP语句、JAVASCRIPT语句和HTML语句的解释原理.
23登录系统理解网站登录的原理;掌握$_SESSION变量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_SESSION变量登录的原理.
24PHP操作数据库掌握用PHP显示和操作数据库信息的原理和步骤;掌握相应的几个PHP函数.
4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徐琴.
CSS+DIV网页样式与布局案例教程.
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年8月[2]陶飞飞.
web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3]软件开发技术联盟.
软件开发实战:PHP+MySQL开发实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Web项目实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88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18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运用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相关的Web项目,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制作能力、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实际的操作,达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本课程注重教育技术实践的应用,所以实践的学习是本课程的重中之重,具体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教育技术诸方面的设计、制作、开发、管理和评价,以至于在今后的实践中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

本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位课,属于后级课程,学生要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也是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掌握教育技术项目实践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旨在应用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制作能力、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主要包括网站、APP和微信平台三个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具体内容如下:项目1项目方案的制作(10学时)任务:同学两两为组,模拟客户和网站技术人员,客户向网站技术人员提出网站制作的要求,网站技术人员为客户写出网站设计报告书,并制作网站.
要求:设计方案要有目标、栏目说明等详细的文字说明,至少要有首页、栏目列表页以及内容页的设计图.
项目2网站的设计与开发(16学时)任务:根据以上设计,制作开发出网站,要求包括前台和后台两部分,网站管理者通过后台将栏目及信息添加到数据库中.
要求栏目设计规范,信息较丰富,界面美观.
项目3APP的设计与开发(10学时)任务:运用APP在线工具,开发一企业或个人的APP,要求至少有信息发布与留言功能;结构合理,美观大方,图文并茂;至少三页内容.
项目4微信平台的申请与制作(16学时)任务:个人实名申请微信公众号,创建至少三个栏目,两页内容,能实现浏览、留言、点赞和后台信息统计功能.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系列规划教材》编委会.
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与管理(动态篇).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9月[2]http://wex5.
com/cn/wex5/utm_source=Baidu[3]戴晟晖.
微信公众平台搭建、开发与实践指南,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年11月《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89课程总学时/学分:18/1(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以网络信息资源及其相关检索系统的特点及使用方法为研究对象的方法课程,其目的旨在增加学生信息意识,提高获取文献信息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检索能力,为其将来的从事的职业以及实现知识更新,为继续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同时为各专业学生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检索技术,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具备信息分析、检索,信息获取、使用的能力,使之能在学习期间和未来的职业活动中独立地获取和运用文献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对学生拓宽专业知识,提高自学能力,更好适应当今网格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网络信息概述(2学时)教学要求:理解信息、知识、文献的概念;明确信息资源及其类型;了解网络信息浏览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按出版形式和内容划分信息资源的11种类型.
教学难点:信息、知识、文献的关系.
第二章信息检索基础(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信息检索的含义、类型;掌握信息检索方法、途径、步骤;理解根据信息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不同标识划分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检索途径;清楚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教学重点:检索语言——理解概念,划清类型、信息检索的原理、途径和步骤.
教学难点:网络信息检索技术.
第三章书刊目录检索与应用(4学时)教学要求:懂得OPAC概念和类型;掌握使用馆藏目录查询系统的方法:基本检索、分类检索、高级检索及其它功能模块的查询方法;学会使用联合目录查询系统的方法:CALISOPAC系统的简单检索、高级检索;具备准确检索书目的能力.
教学重点:馆藏目录及联合目录的检索方法.
教学难点:检索结果页所蕴涵信息的利用.
第四章电子图书检索(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电子图书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正确运用超星数字图书馆的三种检索方法:快速检索、高级检索、分类检索;学会筛选结果:在结果中搜索、在本分类下检索;培养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使用超星阅览器的主要功能教学重点:超星数字图书馆检索方法.
教学难点:检索操作步骤及其叙述的逻辑性培养.
第五章大型综合性检索系统及应用(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万方数据资源类型与特色;熟悉掌握万方数据资源各种检索方法,学会使用万方数据资源检索所需信息资源;掌握读秀学术搜索方法:基本搜索、高级检索、在结果中搜索;根据检索要求选择不同的检索方法;学会全文检索、图书搜索及其结果利用;具备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图书原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各种类型文献信息资源类型检索方法、高效、快速、准确统查询到所需信息资源,检索结果的调整.
教学难点:万方数据专业检索方法、读秀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类型及多面搜索结果(功能)的区别与联系.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王雅南.
实用网络信息检索.
高等教育出版社.
《网络营销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7028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12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学科20世纪90年代产生于美国,它主要研究网络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应用和网络通讯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内容之上的应用科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边缘性的特点.
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企业如何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从而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本课程要向学生完整介绍网络营销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使学生系统掌握网络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网络社区运作方式与网络礼仪基本规则,了解网络营销的现状、发展、以及商业用途,掌握开展网络营销的方法、策略,学会利用网络开展顾客服务.
从而在实践中有效地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网上经营活动,使企业切实以顾客为导向,灵活掌握运用网络营销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开展网络营销各项职能,为企业成功营造网络经营活动空间,提高企业网络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党的十五大报告所提出的"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同开发新市场结合起来"、"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等战略设想.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利用网络开展营销的能力;Internet网络的商务应用素质;现代网络技术与传统企业整合应用能力;利用网络进行市场调研,开展广告、公共关系,开拓渠道等各种营销策略的能力;利用网络开展优质顾客服务应用能力;除了职业岗位技能之外,课程中还注意培训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网络营销技术概论(2学时)教学要求:理解网络营销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优势;熟悉网络营销技术的基本体系与功能;了解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网络营销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优势.
教学难点:网络营销技术的基本体系与功能.
[实验名称]网络营销基础实操[实验要求]上网了解网络营销技术基本知识,收集网络营销技术应用案例.
[实验学时]4学时第二章网络营销技术的环境与基础(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网络营销技术环境的概念、分类与内容;熟悉各种环境对企业网络营销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企业可采取的应变对策;了解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环境的现状;熟悉现代流行的各种营销技术观念与理论.

教学重点:网络营销技术环境的概念、分类与内容.
教学难点:现代流行的各种营销技术观念与理论.
第三章网络营销技术的战略与规划(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企业战略的相关概念;了解网络营销技术战略分析的步骤及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基本的网络营销技术战略模型;掌握传统企业、专业网络企业从事网络营销的相关策略;了解网络营销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教学重点:透彻掌握网络营销技术基本理论,了解网络营销计划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网络营销技术战略模型.
[实验名称]网络礼仪、网络社区实操网络营销计划的制订实操[实验要求]掌握网络社区营销方法,学会制订网络营销计划.
[实验学时]4学时第四章网络营销网站的建设与策划(6学时)教学要求:理解网络营销网站的功能;掌握网络营销网站的策划与定位;了解网页设计的原则和内容构成;了解网站的完善与维护;掌握网络营销的网站推广方法和策略.
教学重点:网站的推广方法.
教学难点:网站推广方法和策略.
[实验名称]设计制作营销网站[实验要求]能设计制作一般的营销网站.
[实验学时]4学时第五章网络市场特征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网络营销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方法;了解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及心理分析;理解网络消费者的需求与购买动机;了解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掌握消费者购买过程.
教学重点: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及心理分析.
教学难点: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网络营销技术的市场拓展(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各种网络营销市场拓展方式的概念及特点;了解网络公共关系材料的制作与发布.
教学重点:网络营销市场拓展方式的概念及特点.
教学难点:网络公共关系材料的制作与发布.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段建,王雁.
网络营销技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2]赵晓鸿.
网络营销技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8年1月《远距离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12067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远距离教育学学科理论基础、远距离教育中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管理与评价理论有所了解.
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和发展远距离教育的理念、战略和方法;为将来更快的适应远距离教学和开放教学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远距离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中国远距离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系统结构;远距离教学、课程开发和资源建设;远距离学习、远距离学生、学习支助服务;远距离教育管理和质量保证等部分是教学重点.
远距离教育的教学设计和质量保证、远距离教育中的媒体与资源部分是教学难点.
本课距离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课程概述、远距离教育的历史与发展(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远距离教育的历史起源、掌握世界和中国远距离教育实践.
教学重点:远距离教育的历史起源.
教学难点:世界和中国远距离教育实践.
第二章远距离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远距离教育本质、掌握远距离教育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远距离教育基本理论.
教学难点:远距离教育本质.
第三章远距离教育学中的教学与辅导(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远距离教育中教与学的特点、掌握远距离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教学重点:远距离教育中教与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远距离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第四章远距离教育中的学生学习与学生支持(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远距离教育中的学生学习与学生支持的理论.
教学重点:远距离教育中的学生学习理论.
教学难点:远距离教育中的学生支持理论.
第五章远距离教育中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远距离教育中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方法.
教学重点:远距离教育中的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远距离教育中课程开发方法.
第六章远距离教育中的媒体与资源(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媒体选择方法、了解远距离教育技术标准.
教学重点:远距离教育技术标准.
教学难点:媒体选择方法.
第七章远距离教育中的专业文档与专业写作(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远距离教育中的专业文档与专业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远距离教育中的专业文档与专业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远距离教育中的专业文档与专业写作方法.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陈丽.
远程教育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丁兴富.
远程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络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90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网络管理学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任选课.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熟悉网络管理标准和网络管理平台,具有一定的网络管理程序的开发设计能力,能利用网络工具分析网络中一些常见故障发生的原因并排除故障,具有一定的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学习应在学习了《网络技术》之后进行,需要在学生有计算机组装与维修、WINDOWS系统操作基础、认识基本的网络硬件(网卡、网线、集线器或交换机、路由器)的前提下进行授课.
在知识上,深入理解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运行原理,掌握重要的网络应用和系统管理工具.
在能力上,能够搭建基于Windows的网络并对其实施管理,初步具备为网络用户提供网页浏览、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流媒体服务以及安全访问Internet等功能的能力,能够对网络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简单故障排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修课程:网络技术后续课程:Web项目实训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网络管理概论(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络管理的目标、对象和标准;掌握网络管理的模型、模式以及网络管理的软件结构和组织模型;掌握网络管理的功能教学重点:网络管理的基本模型,网络管理的功能教学难点:网络管理的软件结构和组织模型第二章抽象语法表示(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络数据表示;掌握ASN.
1语法;掌握ASN.
1基本编码规则;掌握ASN.
1宏定义教学重点:ASN.
1语法及基本编码规则教学难点:ASN.
1语法及基本编码规则第三章Internet管理信息结构(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SNMP网络管理框架;掌握SNMP管理体系结构;掌握SNMP管理体系的MIB树结构,SNMP管理信息结构.
教学重点:SNMP管理体系结构、SNMP管理信息和MIB树教学难点:SNMP管理信息和MIB树第四章管理信息库(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MIB的形成发展和局限性;掌握MIB-2功能组的组成教学重点:MIB-1和MIB-2的功能组结构、MIB-2功能组教学难点:MIB-2功能组第五章简单网络管理协议(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SNMP的演变历史;掌握SNMPv1、SNMPv2、SNMPv3的基本原理等教学重点:SNMPv1和SNMPv2ASN.
1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SNMPv1和SNMPv2ASN.
1的基本结构第六章远程网络监视(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RMON和RMON2管理信息库;掌握RMON基本概念,RMON2的应用等等教学重点:RMON管理信息库的组成、RMON2的应用教学难点:RMON管理信息库的组成第七章典型网络管理系统(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网络管理系统的的发展和网络管理系统软件(平台);掌握网络管理系统概念;StarView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应用教学重点:R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相关软件平台的应用教学难点: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第八章网络管理开发(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网络管理应用开发的基本方法;WindowsSNMP服务及其网络管理应用程序开发;了解有关SNMP++软件包等.
教学重点:网络管理应用开发的基本方法,WindowsSNMP应用程序开发教学难点:WindowsSNMP应用程序开发第九章网络管理实用技术(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网络故障的维护方法;常用网络测试命令,局域网诊断技术;了解SNMPMIB工具的应用等.
教学重点:网络测试命令及应用、局域网故障分析和排除教学难点:局域网故障分析和排除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云红艳,杜祥军,赵志刚.
计算机网络管理.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5[2]杨云江.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3]杨尚森.
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5《数字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91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18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根据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了《数字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是专业任选课.
本课程是为了合理开发、适当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掘课程资源价值,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尽力提高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努力培养教师业务素质,加大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等建设力度而开设的.
学生将学习对网络环境下学习过程和网络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及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应在学习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和《Web项目实训》之后进行,需要在学生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技术,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本课程通过网络教育环境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让学生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源,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具体项目的体验和开发.
在学习和浏览的基础上,能够对实地情况及应用需求进行分析,设计资源的开放方案,并运用已有的技术进行开发,通过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一门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先修课程:多媒体课件制作、Web项目实训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数字教育资源基础(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数字教育资源的涵义;掌握传统教育资源及数字教育资源的形式和特点.
教学重点:数字教育资源的涵义、形式和特点教学难点:传统教育资源与数字教育资源的区别及联系第二章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的理论依据(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现代教学思想、学科教学理论;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的理论.
教学重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理论[实验名称]在线学习[实验要求]了解网络教育的学习过程;掌握利用学习平台查看各种学习资料进行学习的方法;掌握提交作业,在线练习考试的方法;掌握利用教学平台提供的交流工具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的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三章数字教育资源的设计(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数字教育资源的设计的原则;掌握数字教育资源基本模块的设计思想及方法;掌握网络信息资源的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教育资源基本模块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网络信息资源的设计方法[实验名称]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及网络课程的创建[实验要求]加深理解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构成;掌握MOODLE教学平台的安装;掌握MOODLE教学平台的配置和管理;掌握如何利用MOODLE创建一门在线课程.
[实验学时]8学时第四章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数字教育资源开发的质量要求;掌握数字教育资源开发的来源教学重点:数字教育资源开发的来源教学难点:数字教育资源开发的来源第五章数字教育资源的管理(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的思想、管理形式教学重点: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的管理形式教学难点: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的管理形式第六章数字教育资源的评价(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数字教育资源的评价原则、意义;掌握数字教育资源评价的类型和方法.
教学重点:数字教育资源评价的类型教学难点:数字教育资源评价的方法[实验名称]标准化学习内容的制作[实验要求]加深理解内容包装和元数据等数字化学习标准;掌握reloadeditor创建IMS学习包的方法;掌握reloadeditor创建元数据文件的方法;掌握reloadeditor创建SCORM学习包的方法.
[实验学时]8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朱凌云、余胜泉.
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观念与方.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http://www.
hebiat.
edu.
cn/jjzx/MET/journal/articledigest10/ziyuan-ku.
htm[2]何克抗李文光.
教育技术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04[3]祝智庭.
网络教育应用教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07[4]黎加厚.
教育技术教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01[5]刘雍潜,李龙.
教育技术基础.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09《三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65课程总学时/学分:54/3(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三维动画制作》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
3DMAX广泛应用于三维图形图像设计、影视娱乐、动画制作、广告设计和建筑设计及教育科研等方面.
本课程旨在讲授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技巧,为学生深入地学习该软件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兼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三维建模的一般方法,具备运用修改器工具进行三维模型编辑,并运用材质编辑工具赋予三维体材质,掌握放置灯光和摄像机的方法,能创建一个完整的场景,最后通过参数设置制作计算机三维动画.

教学基本要求学会3DMAX程序的安装,熟悉菜单、工具栏、命令面板的使用,掌握材质的设计与贴图的添加,掌握灯光的设置,大气效果的设置,整体动画设计制作及动画的渲染.
该课程以《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Flash动画制作》等课程为先修基础课程,并通过后续的《媒体理论与实践》、《数字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及相关课程设计等课程来深入学习动画的具体应用及技巧,提高动画应用的创作水平.

教学需要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以利于对作品的展示、分析及操作学习.
教材编选时要避免纯实例编写体式的,而能使学生把握软件的各项功能及运用脉络.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初识3dsMax2015(4学时)教学要求:认识3dsMax2015的功能、界面与基本操作教学重点:3dsMax2015的功能教学难点:3dsMax2015的基本操作[实验名称]3dsmax的基本操作[实验要求]绘图环境、物体捕捉、坐标系、物体选择、物体变换、阵列、视图操作等[实验学时]2学时第二章几何体建模(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标准基本体、扩展基本体以及复合对象的创建教学重点:复合对象的创建教学难点:复合对象的创建第三章二维图形建模(2学时)教学要求:学习二维图形的建模及样条线的编辑教学重点:二维图形的建模教学难点:样条线的编辑第四章修改器建模(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编辑修改器的功能并由此生成三维对象教学重点:编辑修改器的功能教学难点:生成三维对象[实验名称]高脚杯设计制作[实验要求]掌握二维线形的特点与编辑方法,通过使用修改命令(车削)认识车削命令的特点,完成高脚杯模型设计与制作工作.
[实验学时]4学时第五章多边形建模(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多边形建模的方法并了解其应用教学重点:多边形建模的方法教学难点:多边形建模的应用第六章网格建模和NURBS建模(2学时)教学要求:以实例学习网格建模和NURBS的建模教学重点:NURBS的建模教学难点:NURBS的建模[实验名称]床体造型设计[实验要求]掌握如何利用可编辑网格制作床罩造型技巧与要点.
掌握3dsmax中动力学制作床体的流程与原理.
完成床体造型设计,为我是效果图设计与制作做好准备.
[实验学时]4学时第七章标准灯光技术(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3dsMax中灯光知识以及它们的应用教学重点:3dsMax中灯光知识教学难点:3dsMax中灯光应用第八章Vray灯光技术(1学时)教学要求:了解Vray灯光的知识以及技术应用教学重点:Vray灯光的知识教学难点:Vray灯光的技术应用第九章摄影机技术(2学时)教学要求:学习摄影机的相关知识以及应用教学重点:摄影机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摄影机的应用第十章标准材质技术(3学时)了解材质的概念,认识材质编辑器与材质/贴图浏览器,学会标准材质的设置教学重点:标准材质的设置教学难点:材质编辑器的使用第十一章Vray材质技术(1学时)教学要求:认识材质的高级使用方法以及如何与渲染器相结合教学重点:材质的高级使用方法教学难点:材质与渲染器相结合使用第十二章贴图技术(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贴图的概念以及贴图类型的应用教学重点:贴图类型的应用教学难点:贴图类型的应用[实验名称]卧室效果图渲染与输出并进行后期处理[实验要求]掌握3dsmax中mentalray渲染器的用法,灯光布置技巧,环境设定要素与渲染器设置.
将渲染完成的图像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后期处理,最终完成卧室效果图制作工作.
[实验学时]4学时第十三章环境与效果(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环境和环境效果的具体内容,学习大气装置辅助对象的应用教学重点:环境效果教学难点:大气装置辅助对象的应用第十四章Vray渲染器设置及应用(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渲染器的基本知识及Vray渲染器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Vray渲染器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Vray渲染器的使用方法第十五章粒子系统和空间扭曲(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各种粒子系统的使用,掌握空间扭曲工具的应用教学重点:粒子系统的使用教学难点:空间扭曲工具[实验名称]建筑效果图渲染与输出并进行后期处理[实验要求]学习主楼墙体、阳台、底脚线和大楼主体造型建模,掌握mentalray渲染器的用法,灯光布置技巧,环境设定要素与渲染器设置.
将渲染完成的图像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后期处理,最终完成建筑效果图制作工作.
[实验学时]4学时第十六章动力学(2学时)教学要求:以刚体及布料来把握动力学的相关应用教学重点:刚体及布料的相关知识教学难点:刚体及布料体现动力学的应用第十七章毛发技术(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毛发技术的Hair和Fur的应用技巧教学重点:Hair和Fur的应用技巧教学难点:Hair和Fur的应用技巧第十八章3dsMax动画技术(8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关键帧动画的制作方法,通过实例学习动画控制器、轨迹视图,了解骨骼及Biped动画教学重点:关键帧动画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骨骼及Biped动画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朱江.
中文版3dsMax2014技术大全.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6[2]朱霞,耿晓武,崔学敏,孙冬梅.
3dsMax2015从入门到精通.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11[3]麓山文化.
3dsMax2014Vray室内装饰效果图设计经典教程中文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10《计算机维护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03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26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平时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计算机作为一种从事脑力工作的劳动者的必备工具,掌握基本的维护与应用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达到学会基本的计算机维护与基本应用的目的,提高他们未来的工作效率.
同时本门课的学习还可以增强学生在求职时的竞争力,更好地适应以后可能从事的工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基本知识,如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的主要组成,了解计算机的物理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学会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技巧,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故障及维修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学时)1.
1计算机背景1.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
3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性能指标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的主要组成;掌握计算机的物理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
第2章CPU、主板与内存(2学时)2.
1CPU2.
2主板2.
3内存本章教学要求:掌握CPU的结构、发展历史、技术指标、主流产品及其选购要点;掌握主板的结构组成、组成芯片、各种插槽、接口的类型及其选购要点;掌握内存的工作原理、分类、性能指标、采用的新技术及其选购要点.

第3章存储设备(2学时)3.
1硬盘3.
2移动硬盘3.
3光驱3.
4优盘和存储卡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硬盘驱动器的结构、接口、技术指标、主要生产厂商等;掌握优盘的性能参数及选购时的注意问题;了解市场上各种存储卡的外观、工作参数等;了解移动硬盘的接口类型、主要技术指标及使用注意事项等.

第4章多媒体设备(2学时)4.
1声卡4.
2音箱4.
3电视卡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光驱的种类、性能参数、常见的品牌等,学会根据需要购买相应的类型;掌握声卡的种类、结构及性能指标,学会根据需要选购声卡;了解音箱的种类、性能指标及在音箱选购中注意的问题;了解电视卡的分类、构成元件,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型号和功能的产品.

第5章网络设备(2学时)5.
1网卡5.
2Modem5.
3网线5.
4集线器和交换机5.
5路由器本章教学要求:掌握网卡按网络接口的分类、与主板连接接口的分类、结构组成、技术指标,以及选购建议;了解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扩展功能、分类等;掌握网线的作用、类型、外观、适用的网络等;掌握集线器和交换机的外观、在网络中的作用及选购建议;掌握路由器的外观、基本参数的设置方法及其选购建议.

第6章输入设备(2学时)6.
1键盘6.
2鼠标6.
3扫描仪6.
4摄像头本章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主要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的分类、接口、技术指标,以及选购时要注意的事项等知识;掌握扫描仪的功能、外观、种类、技术指标及选购时注意事项等;了解摄像头的种类、技术指标等,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产品.

第7章输出设备(2学时)7.
1显卡7.
2显示器7.
3打印机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显卡的分类、结构、性能参数与选购建议;掌握显示器的分类、参数与选购建议;掌握打印机的分类、每种类型的工作特点、技术指标及选购建议.
第8章机箱、电源和UPS(2学时)8.
1机箱8.
2电源8.
3UPS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机箱的功能、分类、品牌和选购;掌握电源的功能、接口类型、分类、参数和选购.
第9章组装计算机(2学时)9.
1装机前的准备工作9.
2计算机的组装流程9.
3组装计算机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组装机与品牌机的对比;掌握计算机组装前的准备工作、使用工具及注意事项;掌握计算机组装的大体步骤,各种设备的安装与连线;了解计算机日常维护方面的知识.
实验教学:[实验名称]计算机硬件组装[实验要求]1.
了解计算机系统维护维修的必要性.
2.
掌握计算机系统组装、维护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计算机系统组装、维修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实验学时]4学时第10章BIOS设置及硬盘的分区、格式化(2学时)10.
1BIOS基础知识10.
2BIOS的基本操作10.
3配置BIOS实例10.
4硬件分区和格式化10.
5其他常见的硬盘分区工具本章教学要求:掌握BIOS的功能、主要生产厂商、AwardBIOS参数的设置等;掌握硬盘分区的格式、相关名词、一般步骤及所使用的工具等.
实验教学:[实验名称]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实验要求]1.
硬盘分区的基础知识;2.
使用分区助手、DM、Diskgen对硬盘分区及格式化.
[实验内容]1.
按步骤分别对新、旧硬盘分区;2.
使用多种软件对硬盘分区和格式化.
[实验学时]2学时第11章计算机软件的安装(2学时)11.
1操作系统的安装11.
2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11.
3应用软件的安装11.
4使用NortonGhost备份与还原分区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掌握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了解常用应用软件的种类及安装方法;了解杀毒软件的安装及卸载方法.
实验教学:[实验名称]系统维护盘的制作[实验要求]1.
学会制作U盘启动盘;2.
学会刻录光盘启动盘.
[实验内容]1.
制作U盘启动盘;2.
刻录光盘启动盘;3.
利用启动盘启动系统到维护界面.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名称]Windows操作系统及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实验要求]1.
掌握安装正版Windows操作系统的步骤;2.
掌握安装GhostWindows操作系统的步骤;3.
掌握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
[实验内容]1.
使用U盘或光盘安装操作系统;2.
直接在硬盘上安装操作系统;3.
安装硬件驱动程序.
[实验学时]2学时第12章硬件测试与系统优化(2学时)12.
1查看硬件信息及测试硬件性能12.
2优化计算机硬件12.
3优化计算机硬件12.
4使用Windows优化大师优化性能本章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各个硬件型号的查看方法、硬件性能的测试方法;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优化方法;掌握利用Windows优化大师对硬、软件进行优化及对系统、网络进行个性化设置的方法;掌握利用Ghost软件对硬盘分区进行备份和还原的操作步骤.

第13章计算机的常见故障及维修(2学时)13.
1计算机常见故障13.
2计算机故障维修原则13.
3维修CPU故障13.
4主板故障的维修13.
5内存故障的维修13.
6显卡故障的维修13.
7硬盘故障的维修13.
8光驱故障的维修13.
9键盘故障的维修13.
10鼠标故障的维修13.
11显示器故障的维修13.
12网卡故障的维修13.
13电源故障的维修13.
14声卡故障的维修13.
15排除计算机软件故障13.
16解决硬件中断冲突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常见硬件、软件故障的分类;掌握计算机维修学用的工具;掌握计算机维修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检修步骤;掌握最常见的计算机故障的排除方法.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张虹、李秋潭.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用教程.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2]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教程.
刘瑞新.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3]杨聪、刘秋生.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案例实训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多媒体画面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92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26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地学习多媒体画面艺术规律,使学习者在开发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课程的过程中有"章"可循,达到准确、自如地表达知识信息的目的.
从多媒体画面语言角度看这门课程主要是解决如何用画面的基本元素合乎规律地构成画面,以准确地传递知识信息.
此外,对于大多数非艺术门类的本科学生来讲,通过本课程的思维训练,使之认识到并且习惯于一种不同于逻辑思维的形象思维方式,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右脑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后,总体来讲,应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要求:1.
深刻认识多媒体画面的内涵、特点和艺术规律的实质.
2.
掌握多媒体画面语言语法的语法结构体系,及各个部分具体内容.
3.
学会运用所学的艺术规律,赏析多媒体教学软件.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多媒体画面艺术概论(2学时)教学要求:理解多媒体画面的含义和特点;认识多媒体画面语言语法的内容及其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的重要性;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的概念;理解屏幕画面的特点:理解电视、计算机和多媒体画面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多媒体画面语言语法与教育技术的关系教学重点:多媒体画面语言语法的含义及包含的内容;屏幕缓慢的特点教学难点:多媒体画面语言语法的内容及其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的重要性静止画面艺术—构图(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构成静止画面的基本元素的定义;掌握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一些构图的艺术规律.
教学重点:视觉基本要素的概念及产生视觉效果的机理;量感的概念;构成画面的一些艺术规律教学难点:量感的概念;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一些构图的艺术规律静止画面艺术—色彩(4学时)教学要求:从艺术角度认识色彩的客观属性和主观属性;掌握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一些用色规律.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基本属性和表示方法;色彩对比、调和等配色等基本规律教学难点: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配色规律运动画面艺术基础(4学时)教学要求:学会三类运动画面(电视画面、计算机画面和多媒体画面)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运动规律;了解构成运动画面的基本元素、视觉要素和艺术规律.
教学重点:运动画面的概念和内涵;用摄像机和计算机分别制作运动画面的方法;运动画面两种形式.
教学难点:电视画面、计算机画面及二者结合画面的场合[实验名称]多媒体画面视觉要素的识别和分析[实验要求]区分多媒体画面上的基本元素和视觉要是,明确画面艺术规律规范的是视觉要素而不是基本元素.
[实验学时]4学时第五章文本艺术(2学时)教学要求:认识文章在媒体画面上的呈现的特点;掌握文本在多媒体画面上呈现的艺术规律.
教学重点:多媒体画面中文本的构成与呈现形式;常用典型字体在多媒体画面中的应用;文本在多媒体画面上呈现的艺术规律教学难点:多媒体画面中文本的构成与呈现形式第六章声音媒体艺术(2学时)教学要求:认识声音媒体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特点和作用;掌握三种形式声音媒体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运用的艺术规律.
教学重点:影视领域、教学领域中声音媒体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中解说词、背景音乐、音响效果的应用教学难点:解说词、背景音乐、音响效果的应用[实验名称]背景音乐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研究[实验要求]领会给运动画面选配音乐的两条原则:目的性和完整性.
[实验学时]2学时第七章运用交互功能的艺术(2学时)教学要求:从不同角度认识交互功能的实质及其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地位;掌握各种类型交互功能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运用的艺术规律.
教学重点:交互功能的实质和类型;交互功能的意思规律教学难点:交互功能的应用第八章多媒体教学软件赏析(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如何综合运用以上各章的知识,从艺术角度赏析多媒体教学软件;掌握多媒体教材的评价标准教学重点:多媒体教材的评价标准教学难点:如何从艺术角度分析多媒体教材[实验名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赏析[实验要求]学会运用多媒体艺术基本理论对实际课件进行综合赏析,指出其优点和缺点.
[实验学时]4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游泽清.
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Flash游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93课程总学时/学分:46/2.
5(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二维动画游戏设计课程,一般用于教学游戏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等方面.
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此门课程,可以给学生一个发展的方向,进入相应的动画设计、游戏设计领域或者广告设计行业.
在此专业,FLASH相关课程是一门系列独立的专业课程,就目前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网站设计、网页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重要内容,而FLASH作为一个优秀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利用它设计制作的二维动画与矢量图形可以方便地应用到WEB页上,利用它设计制作的学习类游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FLASH游戏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Flash游戏设计与制作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实现的方法以及完整Flash游戏实例制作的全部流程;使学生学会as3.
0的高级编程,能独立制作动画、图片和各种普通游戏特别是学习类游戏,学为网站、网页设计、多媒体课件提供相应的素材,为其它相应课程的学习服务,也为进入相应的领域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Flash游戏设计基础(1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一个好Flash游戏的基本要求;知道游戏用户需求;体会设计故事、创建角色;掌握关卡、地图、物品、奖励的含义;了解音乐和音效;掌握制作标准.
教学重点:游戏的基本要素;制作标准教学难点:音乐和音效;好游戏的要求第二章ActionScript基本概念(3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动作面板的使用;掌握基本数据的类型;掌握标识符、运算符、表达式;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律;了解编译器指令;掌握包含函数.
教学重点:动作面板的使用;数据定义规则;运算符规律;头部函数教学难点:运算符规律;头部函数第三章ActionScript基本语法规则(3学时)教学要求:掌握as3.
0语法规则概念;具体各语法规则指令;脚本控制结构体;脚本控制的具体语句组合教学重点:脚本控制结构体;大括号;点语法教学难点:大括号;while;do…while第四章第一个程序(2学时)教学要求:熟悉工作环境设置;掌握Flash开发人员工作区及as3.
0代码格式首先参数;掌握面板介绍及发布swf文件.
教学重点:开发人员工作区;一个Flash程序的基本构成框架;为代码添加注释;命名规范教学难点:包、类、构造函数、指令的理解第五章创建对象(3学时)教学要求:理解交互对象;学会绘制对象的方法;掌握创建角色方法;学会使用按钮.
教学重点:使用绘制工具创建角色对象;理解按钮状态,创建按钮状态;库的组织教学难点:按钮状态,创建按钮状态;库的组织第六章为对象编写程序(3学时)教学要求:掌握addChild方法在舞台上显示库中的对象;掌握变量的用法;掌握方法调用;理解方法的实际参数与形式参数;掌握事件侦听器.
教学重点:变量的使用;事件及事件侦听器;事件处理函数;为按钮添加程序代码教学难点::事件及事件侦听器;为按钮进行编程第七章控制应聘编辑对象(3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控制影片剪辑对象的两个重要方法;掌握控制影片剪辑的时间轴.
教学重点:MoveClip类的内置属性设置;代码控制对象的时间轴;移除不再使用的时间侦听器;单击和鼠标经过事件教学难点:MoveClip类的内置属性应用;代码控制对象的时间轴第八章游戏逻辑判断(3学时)教学要求:学会制作一个简单的猜谜游戏;掌握逻辑判断;学会显示游戏状态.
教学重点:创建简单的游戏用户图形界面;使用方法模块化程序;解决随机数字;记录游戏运行状态教学难点:记录游戏运行状态[实验名称]猜谜游戏[实验要求]掌握Flash的基本操作,掌握文本工具创建不同文字段落;掌握条件语句控制游戏逻辑判断[实验学时]2学时第九章控制游戏角色(3学时)教学要求:学会用键盘控制游戏角色的编程方法;学会设置舞台边界;学会卷屏特效的制作.
教学重点:键盘事件;控制角色位置教学难点:卷动:垂直、水平和视差卷动编程控制[实验名称]复杂的鼠标角色控制[实验要求]学会使用脚本实现动画效果;掌握用鼠标控制游戏角色的方法;学会如何移动对象以及360度开火的制作方法[实验学时]4学时第十章碰撞检测(3学时)教学要求:学会改变动态文本字段;掌握状态改变的触发;掌握检测与对象边框的碰撞;学会hitTestObject的使用;学会基于轴的碰撞检测.
教学重点:改变动态文本字段中的文字;触发状态改变;更新得分数;创建一个碰撞环境的边界教学难点:触发状态改变;实时数据更新;阻碍物体的移动第十一章面向对象的游戏设计(3学时)教学要求: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内涵;掌握实例制作;DungeonOne_Manager类.
教学重点:如何将类绑定到元件上;使用类的属性和方法;如何在类之间利用取值方法和赋值方法来进行通信教学难点:类绑定到元件上的方法;私有属性和方法第十二章平台游戏(3学时)教学要求:学会模拟真实的运动;学会具体的实例制作;新的Collision.
playerAndPlatform实用程序.
教学重点:模拟真实的运动;精确的反弹和摩擦;将对象的局部坐标转换为全局坐标;显示列表及对象层次顺序;数组的使用教学难点:使用一个物体旋转面向另一个物体;数组的使用第十三章教育研究成果表述(3学时)教学要求:学会拖放对象的控制;掌握用鼠标移动对象;掌握高级缓冲.
教学重点:鼠标拖放对象;使用缓冲来制作平滑的动画;旋转对象并根据旋转后的角色移动对象教学难点:使用缓冲来制作平滑的动画;旋转对象并根据旋转后的角色移动对象[实验名称]射击游戏[实验要求]掌握如何将各种任务分布到不同的类中;掌握用事件来通知对象游戏中所发生的事情;掌握碰撞检测的方法;掌握设计游戏的原型[实验学时]4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石民勇、姜宁.
FLASH游戏设计与制作教程.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章精设、胡登涛.
FlashActionScript3.
0从入门到精通.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3]沈钧、李庆.
FlashCS3ActionScript3.
0游戏开发基础与范例.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动画造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51课程总学时/学分:54/3(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通过系统对影视动画造型、动画造型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获得造型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辅助以相关的动画基础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画造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特别是游戏类课件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在一定的学时内通过一系列的课堂写生训练、理论讲授、作品分析、创作练习、师生互动、作业指导、讲评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在概念认知、方法体验、能力培养三个阶段教学过程中获取专业方向课程所给予的方向指导,独立完成学习的任务.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述(3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动画角色造型的特点及其作用;了解动画角色造型的分类;掌握影响动画角色造型的因素;掌握动画色造型设计的基本规则.
教学重点:动画角色造型的特点及其作用:动画角色造型的分类;影响动画角色造型的因素;动画色造型设计的基本规则教学难点:影响动画角色造型的因素第二章动画角色造型基础知识(3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规范;掌握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动画角色造型的色彩设计.
教学重点: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动画角色造型的色彩设计教学难点:动画角色造型的色彩设计第三章动画角色造型风格设计(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造型结构与动画角色的风格设计;了解绘画作品与动画角色的风格设计;理解民间艺术与动画角色的风格设计.
教学重点:造型结构与动画角色的风格设计教学难点:造型结构与动画角色的风格设计第四章动画片人物角色设计(20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人物造型设计的特点;掌握不同性格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方法;掌握群组人物的设计;掌握角色的基本动作分解;掌握人物造型设计与表现的步骤;理解造型方法与个性风格的把握.
教学重点:熟记动漫人物造型方法;自主设计合理的人物造型;分解动作原理和基本规律、透视法的运用;人物造型设计的表现步骤教学难点:掌握角色的基本动作分解;自主设计合理的人物造型[实验名称]动画人物造型设计[实验要求]了解人物人体结构;掌握动画角色头部卡通化处理方法;掌握角色表情设计方法;掌握人物运动状态设计;掌握多角色的组合关系[实验学时]6学时第五章动物角色造型设计(1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动物角色设计要点;掌握陆地行走、飞行类、鱼类、科幻类及其类动物的设计要点、掌握动物造型的设计步骤;熟记一些动物造型设计.
教学重点:动物造型的设计步骤;动物角色设计要点教学难点:主要特征的表现设计;创作的意图和艺术处理手法[实验名称]动画动物造型设计[实验要求]了解动物体结构;掌握动画角色头部卡通化处理方法;掌握角色表情设计方法;掌握动物状态设计;掌握动画场景设计[实验学时]4学时第六章三维立体造型设计(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三维建模、模型与泥塑的制作;立体造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步骤和要点;个性特征在三维空间中的展现方法.
教学重点:三维立体造型的设计步骤;三维建模教学难点:个性特征在三维空间中的展现方法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袁晓黎.
动画造型基础教程.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吴冠英.
动画造型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52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26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动画运动规律是动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程.
是研究时间、空间、张数、速度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处理好动画中动作的节奏的规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本专业基础软件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在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课题进行综合训练,达到能够灵活运用该规律进行创作的实用性教学目的.
二、教学基本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的运动规律、动物的运动规律、自然现象运动规律,掌握各种角色与物体动作的特点与表现方法,熟练地表达各种不同剧情中的不同动作.
本课程的重点是关于动画运动规律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
难点在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应用上.
动画运动规律是动画的基础规律,是其它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程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动画运动的基础知识(6学时)教学要求:详细讲解并演示动画运动规律的相关基础知识.
将动画运动的时间、空间、力学、材质,及创作要素讲解透彻.
并补充相关所需知识.
教学重点:动画运动的时间、空间、力学、材质,及创作要素.
教学难点:动画运动规律的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小球弹跳[实验要求](1)回顾课堂中所学知识,将动画基本原理;时间点和空间幅度;标尺和中间画;软件自动关键帧建立、修改;曲线编辑器的使用;参数曲线的添加等原理、命令知识,应用在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2)写出本实验操作具体步骤.
(3)思考影响动画运动的时间要素有哪些(4)简要总结制作过程中难点的解决过程.
[实验学时]2学时第二章人的基本运动及表现方法(8学时)教学要求:详细讲解并演示人的基本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
将人的行走、跑步、跳跃及口型、表情等的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讲解透彻.
并补充相关所需知识.
教学重点:人的行走、跑步、跳跃及口型、表情等的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人的基本运动规律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人的固定节奏行走、跑步、跳跃运动[实验要求](1)回顾课堂中所学知识,将动画基本原理、接触位置法和向下位置法两种动画制作方式;时间点和空间幅度;标尺和中间画;骨骼动画基本操作等原理、命令知识,应用在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2)写出本实验操作具体步骤.
(3)思考影响动画运动的时间要素有哪些(4)简要总结接触位置法和向下位置法在骨骼动画制作中的优缺点[实验学时]2学时.
第三章兽类的基本运动及表现方法(6学时)教学要求:详细讲解并演示兽类的基本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
将兽类的行走、跑步、跳跃及拟人化的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讲解透彻.
并补充相关所需知识.
教学重点:兽类的行走、跑步、跳跃及拟人化的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兽类基本运动规律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兽类的固定节奏行走中的预备动作[实验要求](1)回顾课堂中所学知识,将预备动作、夸张预备动作、闪动预备动作的基本原理;前期预备动作的添加;骨骼动画基本操作;接触位置法和向下位置法两种动画绘制方式等原理、命令知识,应用在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2)写出本实验操作具体步骤.
(3)思考影响预备动作的要素有哪些预备动作的时间要素如何把握(4)简要总结制作过程中难点的解决过程.
[实验学时]2学时.
第四章鸟类的基本运动及表现方法(6学时)教学要求:详细讲解并演示鸟类的基本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
将各种不同类型的鸟类的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讲解透彻.
并补充相关所需知识.
教学重点:各种不同类型的鸟类的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鸟类基本运动规律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阔翼类鸟飞行中的缓冲动作[实验要求](1)回顾课堂中所学知识,将缓冲动作;前期动作和强调动作;弹性动作中的缓冲动作;追随动作中的缓冲动作等原理、命令知识,应用在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2)写出本实验操作具体步骤.
(3)思考如何让缓冲动作更流畅(4)简要总结缓冲动作在各种动作中的使用.
[实验学时]2学时.
第五章鱼、虫类的基本运动及表现方法(6学时)教学要求:在前几章的基础上,详细讲解并演示鱼、虫类的基本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
将各类鱼、虫类的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讲解透彻.
并补充相关所需知识.
教学重点:各类鱼、虫类的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各类鱼、虫类基本运动规律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阔尾鱼类中的跟随动作[实验要求](1)回顾课堂中所学知识,将动画中的动作轨迹线;动作轨迹线的弧线、直线等轨迹对动画动作的影响;跟随动作中运动的保持;摄影表中跟随动作的延迟等原理、命令知识,应用在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2)写出本实验操作具体步骤.
(3)思考运用跟随动作表现的优缺点(4)简要总结跟随动作的特点.
[实验学时]2学时.
第六章自然现象的基本运动及表现方法(4学时)教学要求:在前几章的基础上,详细讲解并演示自然现象的基本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
将各类风、雨、雪、雷电、水、火、烟、爆炸、云的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进行详细透彻的讲解.
并补充相关所需知识.
教学重点:各类风、雨、雪、雷电、水、火、烟、爆炸、云的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各类风、雨、雪、雷电、水、火、烟、爆炸、云的运动规律及表现方法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袁晓黎.
动画运动规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1日[2]孙立军、张丽.
动画运动规律.
北京联合出版社,2011年9月[3]王礼艾.
动画运动规律.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4][英]理查德·威廉姆斯、邓晓娥.
原动画基础教程.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1月[5][英]哈罗德·维特克约翰·哈拉斯.
动画时间的掌握.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0月《虚拟现实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94课程总学时/学分:18/1(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人机交互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一直是游戏、影视动画领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热点方向之一.
本课程立足于虚拟现实的"3I"特性,从技术和应用两个方向全面系统地讲述虚拟现实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包括对虚拟现实最新硬件设备和高级软件技术的讲解,以及虚拟现实传统应用和最新应用的介绍.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系统组成及应用领域,了解虚拟现实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有关的人的因素;结合上机实验,了解虚拟现实的建模技术,掌握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虚拟现实技术概述(2学时)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系统组成及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念,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念,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
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设备(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虚拟现实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有关的人的因素.
教学重点:视觉感知设备概述,听觉感知设备概述,触觉和力反馈设备,位置跟踪设备,虚拟现实的计算设备.
教学难点:视觉感知设备概述,听觉感知设备概述,触觉和力反馈设备虚拟现实开发平台(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虚拟现实的建模技术.
教学重点:物理建模,运动建模,行为建模,声音建模.
教学难点:物理建模,运动建模第四章虚拟现实技术综合应用(8学时)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模型的创建及导入,灯光、材质与声音系统,景观系统,物理特效的制作,自定义角色.
教学难点:模型的创建及导入,灯光、材质与声音系统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刘光然.
虚拟现实技术(1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王正盛、陈征.
三维虚拟大师VRP10/3dsMax虚拟现实制作技能实训教程(1版).
科学出版社《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3088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的通识必修课程.
本课程在于揭示儿童的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特点,探索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和创意、形成态度和品德、激发动机和兴趣的心理规律.
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生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把握学与教互动中的基本规律,为从事教育科研打下理论基础;使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原则,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理解学生智力的发展特点,明确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各种差异,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明确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手段和方法,对课堂管理和教学设计有较为完整的概念,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存在于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强化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明确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方法,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心理与技巧;提高综合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观察分析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分析和就业竞争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领会和掌握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对基本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正确地联系实际和具体运用,为今后从事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与学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加强直接互动,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反馈往往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和学的难度.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文字教材不仅要承载教学内容,而且要承载教学要求;不仅要为学生明确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而且要解答难点、疑点;不仅要凝结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安排,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和如何利用各种媒体等信息.
为此在文字教材设计和编撰时,要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要注重各种教学媒体的教学设计,要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各自优势,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弥补文字教材难以实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易于接受的实践性辅导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法.
教师在进行讲授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把教师讲授、自主学习与探究很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
推广采用"课前儿童教育问题讨论"的做法,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到当前的教育问题、教育现象的思考上来.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结合教育理论以及学生实际,深入浅出地讲授,要保证基础理论.
讲授时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系统地提示,并进行归纳总结,并能充分利用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自己身边教育工作的问题,总结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尽量高标准、严要求,使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鼓励学生自学.
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要善于用零散的时间来学习个别知识点、个别概念,用集中的时间系统地、综合地学习大块的教材,消化理解教材,并应已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者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认真学习,按照教学要求,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通过形成性考核作业和练习习题中的自测部分,检验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网上辅导和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理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运用知识.

本课程先修课程是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教育学等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概论(2学时)1.
教学要求1)了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研究对象与任务2)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史3)了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理解学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意义2.
教学内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研究对象与任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3.
教学重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和教学的意义、发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第二章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4学时)1.
教学要求掌握学生个别差异的多样性以及它们(特别是智力和学习风格差异)在因材施教中的实际意义.
2.
教学内容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学习风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3.
教学重点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学习风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4.
教学难点学生个别差异的多样性以及它们(特别是智力和学习风格差异)在因材施教中的实际意义.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6学时)1.
教学要求1)把握学习的基本概念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分类;理解学习理论发展的脉络以及各派学习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的互相吸取的趋势;2)理解和把握各派别的学习原理及其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
2.
教学内容学习概述、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和认知学习理论.
3.
教学重点学习的基本概念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分类;学习理论发展的脉络以及各派学习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的互相吸取的趋势;各派别的学习原理及其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
4.
教学难点各派别的学习原理及其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
第四章学习动机(6学时)1.
教学要求把握学习动机的作用.
理解不同的动机理论的意义,特别是归因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指导作用;了解学习需要形成的因素以及如何培养学习需要的方法;学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各种措施以便指导实际教学工作.

2.
教学内容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理论、学习需要的形成和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
3.
教学重点不同的动机理论的意义,特别是归因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指导作用;学习需要形成的因素以及如何培养学习需要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各种措施以便指导实际教学工作.
4.
教学难点不同的动机理论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各种措施以便指导实际教学工作.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学习迁移的定义与分类,迁移的理论,影响迁移的条件.
2.
教学内容迁移概述、迁移的理论及影响因素.
3.
教学重点掌握学习迁移的定义与分类,迁移的理论,影响迁移的条件.
4.
教学难点迁移的理论第六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4学时)1.
教学要求掌握知识的含义与分类,不同知识类型的学习.
掌握技能的分类及不同技能的涵义.
注意运用各种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高原现象、练习曲线等理论指导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
掌握心智技能的概念和涵义并根据其形成的五个阶段进行训练.

2.
教学内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含义、分类、运动技能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
3.
教学重点知识的含义与分类,不同知识类型的学习.
技能的含义,分类及形成过程.
4.
教学难点运用各种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高原现象、练习曲线等理论指导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
心智技能的概念和涵义并根据其形成的五个阶段进行训练.
第七章品德的学习(2学时)1.
教学要求认识品德是一个具有不同维度和层面的复杂概念,对学生也不能以偏概全,要综合观察一个学生的行为.
理解不同的品德发展过程的学说及其特点.
从影响品德形成的各个因素考虑学生的品德发展情况并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生的培养方案.

2.
教学内容品德的涵义、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发展、品德形成及其培养、品德的内化过程、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品德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学生的不良行为及其矫正、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3.
教学重点品德的涵义、心理结构,内化过程,影响因素;品德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学生不良行为及其矫正.
4.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的品德发展过程的学说及其特点.
从影响品德形成的各个因素考虑学生的品德发展情况并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生的培养方案.
第八章学习策略(4学时)1.
教学要求了解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及资源管理策略的不同作用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几种不同策略的使用并训练学生发展这些策略,尤其是对元认知策略的理解和运用,这对于学生形成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非常重要.

2.
教学内容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结构、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元认知及其结构、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监视策略、元认知调节策略、习策略的训练、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几种常见学习策略的训练.

3.
教学重点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及资源管理策略的不同作用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几种不同策略的使用并训练学生发展这些策略.
对元认知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4.
教学难点元认知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第九章教学心理(6学时)1.
教学要求理解教学目标的分类和每一目标内部的具体层次,并在实际中运用这些分类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把握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组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并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策略.
了解课堂管理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而不仅仅是为了维持一定的课堂秩序.
了解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区分一般性的问题行为与较严重的问题行为,掌握矫正问题行为的不同策略;2.
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概述和课堂纪律管理.
3.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分类和每一目标内部的具体层次,并在实际中运用这些分类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把握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组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并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策略.
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区分一般性的问题行为与较严重的问题行为,掌握矫正问题行为的不同策略.

4.
教学难点把握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组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并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策略.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陈琦,刘儒德主编.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莫雷主编.
教育心理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4]皮连生主编.
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5]连榕编著.
现代学习心理学辅导.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6]史莱文[美].
教育心理学.
中国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7]斯腾伯格[美]著、张厚粲译.
教育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8]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9]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吴庆麟等编著.
认知教学心理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8月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2024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让学生掌握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教育研究的兴趣和意识;在教育研究中能够正确的选择和运用有效的教育研究方法;初步形成一定的教育研究理论和实践要领,为进行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对教育研究过程和教育研究方法的有关理论和概念阐释清楚,掌握各种教育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要领并能够用其做简单的教育研究和调查,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教育研究方法的有关概念,二是教育研究方法如何在教育研究中进行运用.
学习本课程前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和教育实践知识(如相关教学法).
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既重理论原理的阐释又进行实际操作的演示,还结合有关的案例,教学中既要运用讲授进行知识传授,又要运用实习作业法、练习法,演示法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4学时)教学要求:对教育研究的概念特征及其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形成对教育研究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教学难点:教育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教育研究选题与设计(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研究课题的来源,能对一个课题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能根据合理的选题策略选择并设计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
教学重点:研究课题的选择与论证的方式教学难点:研究方案的设计步骤与内容第三章文献检索与综述(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教育文献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文献的主要来源,学会查阅文献资料,能写简单的文献综述.
教学重点:利用计算机进行网络检索方法教学难点:文献综述的撰写第四章教育经验总结(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教育经验总结的内涵,能对教育经验总结进行分类,特别是学会对教育经验进行理论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育经验总结的实施步骤教学难点:如何将教育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5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各个教育调查方法的步骤,重点掌握访谈调查与问卷调查的实施原则与步骤,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教育调查.
教学重点: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的实施方式教学难点:调查中的个性与普适性第六章个案研究(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个案研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学会在教育研究中运用个案法.
教学重点:个案的选择方式教学难点:个案的个性与共性如何综合第七章教育统计与测量(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教育测量与统计的基本知识,能对研究对象进行有效的测量数据收集,能对收集的数据应用恰当的方法进行统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教育描述统计的类型教学难点:教学描述统计的应用环境与方法第八章教育实验研究(4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教育实验的基本内涵,能根据实验假设对实验过程中的变量进行选择和控制,掌握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教学重点: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模式教学难点: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模式与运用第九章教育行动研究(3学时)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理解教育行动研究产生的背景及意义,掌握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并在实际研究中运用出来.
教学重点:教育行动研究的运用方法教学难点:教育行动研究的运用方法第十章教育研究成果表述(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教育研究成果的各种表达形式,掌握不同教育研究成果类型的基本格式.
教学重点:一般论文的格式与撰写方式教学难点:一般论文的撰写方式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2]袁振国.
教育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董奇.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4]http://www.
xiexingcun.
com/jiaoyan.
asp《中外教育简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3089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中外教育简史》是教师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教育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思想.
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使师范生初步了解中外教育发展史中影响较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从而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的教育遗产,并通过知古识今,更好地认识我国今天的教育现状,提高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增强未来教师的教育革新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课程的讲授采用专题方式,在每个专题下面再按照历史和中外教育的维度进行划分.
本课程共八个专题:专题一是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专题二是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专题三是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专题四是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高峰,专题五是从形式化教育向制度化教育的转变,专题六是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专题七是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专题八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理论与教育制度是本课程的重点讲授内容,其中古代教育制度与教育理论是基础性知识,需要学生掌握;现代教育制度与近现代教育理论是重点内容,是学生理解当下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先行性知识,需要学生理解并能运用.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专题一: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2学时):包括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概况、世界早期学校的出现、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古希腊时期的教育、古罗马时期的学校教育等.
专题二: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4学时)包括孔子、孟子、荀子、墨家、法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专题三: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4学时)包括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制度的演变、中国封建社会私学的发展轨迹、西欧中世纪时期的教育.
专题四: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高峰(6学时)包括理学教育理论、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基督教新教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专题五:从形式化教育向制度化教育的转变(4学时)包括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与教育的发展、欧洲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美国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专题六: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6学时)包括:洛克的绅士教育主张、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裴斯塔洛齐的和谐教育理论、赫尔巴特的传统派教育思想、斯宾塞的实科教育思想、乌申斯基的民主主义教育主张、中国近代主要教育思潮、蔡元培的民主教育思想等.
专题七: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4学时)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教育的改革、世界各国六七十年代的教育改革、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演进、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
专题八: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4学时)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美主要教育思潮、杜威的教育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主要教育思潮、前苏联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国现代主要教育思潮以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等.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李全生.
中外教育简史.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6.
[2]刘德华.
中外教育简史.
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9.
[3]谢兰荣主编.
中外教育简史.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
《班级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3090课程总学时/学分:18/1(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国务院、教育部明确规定了班主任在学生德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规定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主业.
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工作,完成德育任务就要研究学生管理,建设好班级组织,发挥集体对个人的教育作用.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班级管理的教育目标、教育思路、教育策略、教育措施、工作技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班级组织建设、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教育合力建设、班级目标确立等技术,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在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把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人才,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教学要求本课程共七章.
第一章是班级管理的教育目标,明确了班主任与学生在管理活动中的最高追求;第二章是班级管理的教育思路,论述了班级管理的工作逻辑;第三章是班级管理的策略,讲述了班级管理中的三个基本原则;第四讲是班级管理的措施,论述了班级管理的途径;第五章是班级管理的技法,论述了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具体工作的方法,如班级规划、组织建设、活动组织、教育合力建设等.
第六章是班级发展的三个阶段,论述了三个阶段的一些基本特点与主要矛盾;最后是补充优秀班主任的视频,或邀请优秀班主任做报告,并与学生交流,包括班级管理策划、组织建设、主题活动策划、管理工作的反馈与改进等,让学生直观具体的了解班级管理的理论与技能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班级管理的教育目标(2学时)一、要求理解、掌握目标的参照系:班级管理的五层境界.
二、理解掌握与五层境界对应的五种班级三、理解掌握"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目标的班级形式四、掌握民主型班级的总体目标五、掌握新型班级的具体目标第二章班级管理的教育思路(2学时)一、理解掌握班级管理的思路1、教育主线(掌握班级管理的教育主线)2、教育主题(掌握班级管理的教育主题)3、学生是班级管理发展中的主体(理解学生作为主体的体现)二、理解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思路1、立足学生个体2、依据个体的发展三、掌握教育思路的实现(内涵)敞现、交流、辨析、提升的解释四、理解教育思路实现的原则1、结合实际进行创造2、整体格局第三章班级管理的基本策略(原则)(3学时)(掌握三个策略)一、成事育人为核心1、注重班级事务的教育内涵(如何将事务问题转化为教育性问题)2、开发事务的教育价值(掌握如何开发事务的教育价值)二、培育自觉为教育基础1、研究学生成长的需要2、培育学生自主的意识(掌握如何在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三、交往共生为教育方式1、交流中培育责任2、相互支持共同发展3、真诚合作升华体验第四章班级管理的主要措施(3学时)(掌握三个措施)建设民主合用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建立(掌握如何选用班级干部)开发岗位与角色的教育价值(掌握如何培养班级干部)规章制度的建立(掌握如何制订贯彻班级制度)创设主动参与的活动机制活动内容(掌握如何确定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掌握如何选择活动方式)培养全面的活动能力营造开放舒心的班级文化(掌握如何创设班级文化)提炼鲜明的发展主题(如何选择发展主题)营造舒心的成长环境(结合上章交往共生策略思考如何培育学生的人际关系)拓展广阔的生活空间第五章班级管理的方法(4学时)掌握班级管理的4个程序与方法一、管理工作的策划1、带领学生辨析发展主题(掌握具体的方法)2、制定班级发展计划(掌握具体的操作)3、设计班级工作岗位(工作岗位的设定方法)4、班级环境设计(掌握如何设计班级环境)二、管理工作的组织1、民主制定规章制度(掌握如何民主制定规章制度)2、安排系列主题活动(理解掌握如何安排主题活动)3、协调学生群体活动(把握如何组织全体学生参加活动)4、教育合力(掌握如何形成教育合力)5、沟通渠道(了解沟通渠道的建立途径与方法)三、管理工作的实施1、根据学生需要选择活动主题(掌握选择主题的方法)2、吸引学生参与活动设计(如何组织学生参与设计)3、指导学生提炼学习生活感受4、组织后续活动让体验深化和升华四、管理工作的反馈1、评价机制建立(把握建立的方法)2、交流反馈机制建立(把握具体方法)五、管理工作的改进了解改进的方法第六章班级发展的三个阶段(2学时)1、第一阶段管理体制活动机制班级文化重点掌握三个方面的特征与不足2、第二阶段管理体制活动机制班级文化重点掌握三个方面的特征与不足3、第三阶段管理体制活动机制班级文化重点掌握三个方面的特征与不足第七章实践部分(视频分析)(2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
鲁洁.
教育社会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072.
刘金花、邓锡平.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093.
张作岭,宋立华,教师教育系列教材:班级管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05《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68课程总学时/学分:18/1(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教育政策法规》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师教育的基础课程.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教育政策法规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获得运用相关知识和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涉及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知识与理论,重大教育改革政策,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内容.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解现行教育政策、法规及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初步运用法律武器解决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依法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现行教育政策法规的基础知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提高运用相关知识和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要求:理解学习《教育政策法规》的意义.
深刻理解型塑教育现实的政策与法律依据,本章主要运用讲授法与讨论法.
教学重点:教育政策法律的表现形式教学难点:教育现实与教育政策法律的关系第二章教育政策概述(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教育政策的涵义;教育政策的实质.
本章主要运用讲授法与讨论法.
教学重点:重点是教育政策内涵的分析教学难点:难点是教育政策关系的运动形式第三章教育法规概述(1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教育法律关系的涵义;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本章主要运用讲授法与讨论法.
教学重点:重点是教育法内涵的分析教学难点:难点是教育法律关系的运动形式第四章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2学时)教学要求:明确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了解教育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教育管理的体制改革;基础教育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本章采用讲授法、实践训练法.

教学重点:1985年确定的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因.
第五章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2学时)教学要求:明确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教育经费体制的确立.
本章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实践训练法.
教学重点: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
教学难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
第六章素质教育的实施(2学时)教学要求: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全面发展教育;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实践训练法.
教学重点:素质教育的内涵.
教学难点:素质教育的实施.
第七章基础教育的发展战略(2学时)教学要求: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的背景;基础教育存在众多问题;基础教育的战略规划.
本章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实践训练法.
教学重点: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
教学难点: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义务教育的内涵及其实施原则;学生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育经费及其法律责任.
本章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实践训练法.
教学重点:学生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教学难点:法律责任.
第九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学时)教学要求:掌握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资格和任用的法律规定;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教师考核;教师待遇以及奖励;教师的法律责任.
本章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实践教学法.
教学重点:教师资格和任用的法律规定.
教学难点:教师的法律责任.
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资格和任用的法律规定;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教师考核;教师待遇以及奖励;教师的法律责任.
本章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实践教学法.
教学重点:教师资格和任用的法律规定.
教学难点:教师的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学时)教学要求:正确理解;高等学校的设立原则;高等学校的组织与活动;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法律规定.
本章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案例法.
教学重点:高等教育基本制度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的投入与条件保障第十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办民教育促进法》(1学时)教学要求:正确理解民办学校的设立;学校的组织与活动;教师与受教育者、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的规定;管理与监督、扶持与奖励、变更与终止等法律责任.
本章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案例法.
教学重点:民办学校的设立教学难点:教师与受教育者、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的规定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张乐天.
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与实践(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2]阮成武.
小学教育政策与法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中学生学习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64课程总学时/学分:18/1(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中学生学习心理学课程教学目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规律和事实;二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赋予学生从心理学角度理解人、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观念,初步形成多视角的心理学观点,三是自觉自主地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提高适应教师职业和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中学生学习心理学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其结构为:(1)普通心理学部分.
第一章主要阐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历史发展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与第三章主要阐述心理的基本过程与人格;(2)发展心理学部分.
第四、五章主要阐述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学生认知发展的特征、个体差异与群体差异等;(3)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第六至第九章主要阐述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发生的机制、学习策略和不同知识的学习规律.

以讲授法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配合其他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法、讨论法、阅读法等.
本大纲指定李红主编《基础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为主要参考教材,本教材获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委员会审定,发展和学习部分参照补充教材.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心理与心理现象(2学时)教学要求:1、明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心理学的内容2、理解心理的实质,了解心理与脑、客观现实的关系3、了解不同形态领域的心理学,明确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和理论观点教学重点:1、明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应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实质教学难点:关于人的心理实质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揭示第二章心理过程(4学时)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和意志的基本概念2、理解各种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3、了解各种心理过程对教学的意义4、掌握各种心理过程的特点和分类5、学会基本的情绪调节方法教学重点:1、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和意志的含义2、各种心理过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教学难点:1、各种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2、各种心理过程在教学中的应用第三章人格(2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个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明确动机的概念、功能、分类和基本理论3、掌握能力、气质和性格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理论4、学会在教学中应用个性知识教学重点: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1、气质和性格的关系2、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的理论第四章认知发展(4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认知发展的内涵和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2、了解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教学重点:1、认知发展的概念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2、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影响条件,以有效地指导青少年的学习活动教学难点:1、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2、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第五章学习理论(2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假设,理解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2、掌握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假设,了解模仿、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了解马斯洛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及其对学习的促进;4、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5、明确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并给予帮助.
教学重点: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假设,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内涵;2、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假设,模仿、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第六章知识、规范和态度的学习(2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分类和学习过程;2、掌握规范学习的概念和阶段,理解纪律的含义、类型和功能;3、了解态度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掌握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的条件,明确态度形成和改变的方法.
教学重点:1、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2、态度形成和改变的条件.
教学难点:1、陈述性知识的获得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第七章学习策略(2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学习策略的概念,了解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及元认知的关系,理解学习策略的作用;2、掌握认知策略的几种类型,明确提高学生的认知策略水平;3、了解监控策略的类型,明确提高学生监控策略水平的方法;4、了解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的类型,明确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的培养.
5、明确特殊需要学生的表现及其帮助策略.
教学重点:1、学习策略的内涵、构成要素;2、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的概念和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李红.
基础心理学(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2]林崇德.
中学生心理学(第1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0-01《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70课程总学时/学分:18/1(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课程是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熟悉新课程目标、结构与课程标准;掌握新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了解新课程与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新课程与教师发展.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要教好和学好本课程,应注意:(1)本课程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要注意多联系基础教育改革方面成绩突出的当地中小学教改实践和成果(2)要让学生通过研究基础教育中的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评价,才能更好把握新的教育理念、理解新时代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本课程教学重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目标、结构与课程标准;新课程的管理与评价;新课程与学生学习方式以;新课程与教师发展.
本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讲授、自学、研讨、调查研究与学年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以介绍课程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为主,压缩讲授时间;学生采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与团队协同学习以及各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本课程教材选用]何杰、伍红林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1.
01)出版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作为教材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知识经济、WTO与中国教育;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沿革;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重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沿革教学难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沿革第二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6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新课程观、新教材观、新学生观、新教学观教学重点:课程观、新教材观、新学生观、新教学观教学难点:课程观、新教材观、新学生观、新教学观第三章……新课程目标、结构与课程标准…(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新课程目标、新课程结构与新课程标准教学重点:新课程目标、新课程结构与新课程标准教学难点:新课程目标、新课程结构第四章………新课程的管理与评价(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改革;了解三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掌握课程评价的改革与发展性的多远课程评价教学重点:课程评价的改革与发展性的多远课程评价教学难点:课程评价的改革与发展性的多远课程评价第五章………新课程与学生学习方式(10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学习方式;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本质与过程教学重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本质与过程教学难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本质与过程第六章:新课程与教师发展(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教师专业化角色的定位、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培训教学重点: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难点: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培训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何杰、伍红林.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1.
01[2]卫建国、杨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01《书写技能》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3093课程总学时/学分:18/1(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师书写技能主要包括钢笔字、粉笔字,并具备一定的毛笔字书写能力,从而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奠定基础;进而为提高教师基本素质提供辅助,适合国家整体的教育方针.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按照理论和技法两大部分进行讲解.
理论讲解使学生认识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了解书法艺术几千年来发展的重要性和汉字发展的轨迹.
技法要求学生熟悉书写工具的性能,掌握楷书和行书的基本特点、运笔方法、字形结构和章法布局的基本技法.

要教好和学好本课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贯彻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本课程基本教学方法(1)书法课堂教学要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训练.
(2)书法教学以临摹为主,教师要直观书写示范,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课堂中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和简单绘画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直观感受书法的乐趣.
(3)注重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经常组织学生举办书法展览和比赛,通过书法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技能进行艺术创作,并结合专业特色进行粉笔的板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课程教材选用司马彦编著、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司马彦钢笔楷书入门练习》(2010.
12)和田英章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田英章硬笔楷书技法》(2011.
6)等作为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书法概述(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对硬笔书法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明白学习硬笔书法现实意义和重要性,做好学习硬笔书法的前期准备工作.
教学重点:中国硬笔书法的发展简史、学习硬笔书法的意义、正确的书写习惯、对学习硬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学习硬笔书法的兴趣.
第二章………硬笔的书法基础知识(1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钢笔书法的相关知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法工具,熟练掌握硬笔书法正确的书写姿势,运笔方法及技巧,及时纠正自己在日常生活书写中的不足,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执笔的原则和方法,熟悉硬笔书法的基本要领,学会选择合适的书写工具,为后期硬笔书法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学重点:运笔方法及技巧教学难点:运笔方法及技巧第三章………基本功训练硬笔楷书(6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硬笔楷书的发展历程,比较硬笔楷书和毛笔楷书的异同;熟练掌握硬笔楷书基本笔画点的特点及运笔技巧;了解硬笔楷书的实用;培养学习硬笔楷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硬笔楷书基本笔画点的特点及运笔技巧教学难点:硬笔楷书基本笔画点的特点及运笔技巧;学习硬笔楷书的兴趣第四章………硬笔楷书的基本笔顺(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毛笔楷书书写过程中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要有一定的顺序,笔顺在汉字书法中非常重要,如果笔顺不对,既影响书写速度,又影响字的美观,这里主要说楷书的笔顺,行书、草书不按笔顺规则.

教学重点:楷书的笔顺教学难点:楷书的笔顺第五章………间架结构及字型分析(3学时)教学要求:学习楷书结构要从整体掌握自行的结构特点入手,熟悉和掌握其形态、位置与其各自的作用,才能把、独体字、合体字写好教学重点:间架结构及字型分析教学难点:间架结构及字型分析第六章………硬笔偏旁部首剖析(3学时)教学要求:学习楷书结构首先要从部首偏旁字头入手,熟悉和掌握其形态、位置与其各自的作用,才能把合体字写好教学重点:偏旁部首的剖析教学难点:偏旁部首的剖析第七章………楷书的章法(1学时)教学要求:学习楷书创作的安排的格式和条例教学重点:楷书创作的安排的格式和条例教学难点:楷书创作的安排的格式和条例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司马彦.
司马彦钢笔楷书入门练习.
陕西旅游出版社,2010.
12[2]萧元编.
初唐书论.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4[3]潘运浩.
晚清书论.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1[4]王壮弘、刘晓君.
晋王羲之十七帖.
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
4[5]安徽省初级中学《写字》课教材编写组.
写字.
安徽美术出版社,1998.
4[6]陕西书学院.
颜真卿·楷书书法入门.
陕西旅游出版社,1995.
4[7]鲁迅美术学院.
美术之路书法·篆刻.
辽宁美术出版社,1992.
7[8]田英章.
田英章硬笔楷书技法.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6《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95课程总学时/学分:46/2.
5(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所蕴涵的客观规律.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教育研究中分析与处理数据的能力,是提升学生研究素养、能力与技能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整理、分析、解释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初步掌握从数量方面研究教育现象特征、探讨教育规律、进行有关决策的方法;初步具备从事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时,重点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统计推断的方法,尤其是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和如何科学解释统计计算结果;掌握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科学管理及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在修读本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规范和要求: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案例讲解抽象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并注重讲练结合,通过解题操练和实践应用来加深理解、巩固强化,因此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讲,更要及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边学边练、及时强化,从而保障课堂学习效果.

2.
针对课程重点难点,学生须做必要的课前准备,进行充分预习,从而使课堂学习有明确的针对性、目的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且要按时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及时复习学过的内容.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理论教学部分章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时第1章绪论什么是统计学和教育统计学、学习统计学和教育统计学的意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教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研究任务、主要内容和学习意义;理解并掌握教育统计学中几个常用术语的涵义及其相互区别;了解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
1第2章数据的初步整理数据的来源、种类及其统计分类、统计表、统计图.
熟悉整理统计数据的排序与分组方法;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基本结构及制作要求;熟练绘制各种统计图表;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和研究需求,灵活运用统计图表.
1第2章集中量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理解各种集中量数的含义、性质和作用;熟练掌握集中量数的计算方法;恰当地应用集中量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1第2章差异量全距、四分位距、百分位距、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相对差异量.
识记各种差异量数的含义;理解百分位差、四分位差、标准差、方差的性质和作用;掌握百分位差、四分位差、标准差、方差、标准分数的计算方法;熟练运用百分位差、标准差、方差描述数据的离中趋势.

2第2章概率及概率分布概率的一般概念、二项分布、正态分布.
了解掌握有关概率的基本知识;理解常用概率分布的基本特征;熟悉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及标准分数的具体应用.
4第2章抽样分布及总体平均数的推断抽样分布、总体平均数的估计、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理解抽样分布的原理;了解参数估计的类型;理解参数估计的意义与原理;掌握点估计与区间估计方法;理解假设检验的一般原理和步骤;掌握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4第2章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基本原理、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差不齐性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
理解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方法;理解方差齐性检验的原理;掌握方差齐性检验的方法.
7第2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各个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多组方差的齐性检验.
理解方差分析的一般原理;掌握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的步骤;熟悉事后检验方法.
8第2章卡方检验卡方及其分布、单向表的卡方检验、双向表的卡方检验、四格表的卡方检验.
了解卡方检验的特点;理解并掌握卡方检验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并能应用单向表、双向表及四格表的卡方检验.
2第2章相关分析相关的意义、积差相关、等级相关、质与量的相关、品质相关.
识记相关系数的类别和含义;理解各类相关系数的意义和适用条件;熟练掌握常用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恰当应用各类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
4第2章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
理解线性回归原理,掌握线性回归模型建立方法和检验方法,了解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的用途.
22.
实验教学部分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1教育数据文件的基本加工和处理1.
录入原始数据、获取二手数据2.
变量级数据整理3.
文件级数据整理22制作统计图和统计表1.
统计表的制作方法2.
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适用条件23数据描述分析和问卷多选题分析1.
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变量进行统计描述.
2.
对问卷中多选题进行频数分析和交叉表分析24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1.
假设检验方法分析2.
方差分析方法分析25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1.
相关分析原理、操作方法和实际案例分析2.
回归分析原理、操作方法和实际案例分析2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张厚粲、徐建平.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2]张敏强.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
[3]绍志芳.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出版.
[4]潘玉进.
《教育与心理研究中数据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5]王景英.
《教育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6]范晓玲.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7]统计学指南:http://home.
okstate.
edu/homepages.
nsf/toc/onlinetutorialsstatistics[8]G.
DavidGarson的在线教材:http://www2.
chass.
ncsu.
edu/garson/pa765/statnote.
htm《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4096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是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技术与理论兼并的核心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学习科学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信息技术、脑科学等方面关于学习的理论,较系统地了解和研究当前国内外学习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学习和培养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方法、学习技术和学习能力,促进学习观、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和教育研究方法的更新.
这样为后续课程以及学生的终生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要教好和学好本课程,应注意:(1)本课程理论性很强,没有感性认识支持的理性认识是很抽象很难掌握的.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多联系案例和专业实践(2)本课程涉及学科前沿,因此课下鼓励学生多自主阅读近几年出版的专业期刊、文献资料,最好阅读一些英文资料.

本课程教学重点: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的经验、心理学、教育学解释;学习科学前沿、对学习过程研究的新发现、学习的类型与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学习评价技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技术本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讲授、自学、研讨、调查研究与学年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以介绍课程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为主,压缩讲授时间;学生采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与团队协同学习以及各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学习科学范畴体系的总体把握与分专题深入研究结合,学习科学的探究与学习技术的修炼相结合,锻炼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

本课程教材选用桑新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学习科学与技术》(2004.
9)作为教材,同时参考茅育青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人类正在步入信息时代、了解人类学习方式及其历史演变、了解信息素养和教育目标模式的时代转变教学重点:人类学习方式及其历史演变、信息素养和教育目标模式的时代转变教学难点:信息素养和教育目标模式的时代转变第二章………学习究竟是什么(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经验中的学习概念及其演变、掌握西方心理学对学习研究与认识的深化、了解教育学视野中的学习定义教学重点:西方心理学对学习研究与认识的深化教学难点:西方心理学对学习研究与认识的深化第三章………人是如何学习的(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学习科学的前沿探索、了解感觉与记忆的重新解读——学习入口处的重大发现、理解从记忆和复述信息到发现和使用信息——"求知"意义的时代转变、理解如何在反思性学习中发展元认知能力——提高学习的自我监控水平教学重点:感觉与记忆的重新解读——学习入口处的重大发现;从记忆和复述信息到发现和使用信息——"求知"意义的时代转变教学难点:在反思性学习中发展元认知能力——提高学习的自我监控水平第四章………学习的类型与学习者的个性差异(4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学习的分类、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教学重点: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教学难点:学习者的个性差异第五章学习评价与学习效率(10学时)教学重点:了解学习评价的概念、掌握学习评价的技术教学难点:学习评价的技术第六章: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技术(6学时)教学重点:了解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掌握在团队学习中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策略与艺术教学难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策略与艺术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茅育青.
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
浙江大学出版社[2]梁宁建.
当代认知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2003[3]R塞思·索那.
剑桥学习科学手册》2010[4]约翰·D.
布兰斯福特,安·L布朗,罗德尼·R.
科金编著程可拉等译.
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美)B.
R.
赫根汉,马修·H.
奥尔森.
学习理论导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01[6]刘晓明主编.
学习理论与有效教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07《Flash项目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6028课程总学时/学分:2周/2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课程设计目的1.
熟练掌握flash制作所需的基本知识;2.
通过2周的集中实践,掌握Flash动画作品的制作流程;3.
将所学的知识点综合起来应用于实际设计中,培养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环境FlashCS5.
5,采用ActionScript2.
0.
如果使用FlashCS5.
5以上的开发工具,将源文件保存为FlashCS5.
5能打开的格式.
三、设计内容及填写要求课程设计时间为第19-第20通过2周的设计与制作,上交作品(包括fla及swf文件),按照作品和课程设计报告书考量最终成绩.
选题要求可从以下四类题目中任选一.
课题1:歌曲MTV类Flash动画制作1、设计要求(1)内容要求任选一首歌曲作为FlashMTV的背景音乐,在此基础上配作Flash画面,要求场景、人物(或动物及其他对象)自己独立绘制完成.
允许参考其他渠道的素材,但不允许拷贝使用.
作品的创作内容要求尽量原创,题材不限,主题积极向上,杜绝抄袭.
(2)制作要求音乐格式尽量选择mp3和wav,要求音乐音质清晰;音乐可以使用音频软件再次进行加工,要求加工后的音乐片段相对完整,音质清晰.
2、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要求写出创作前的构思和设计过程.
(1)构思要求写出拟创作作品的内容简介,选用何首歌曲主题是什么如何搭配画面将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和情绪等等(2)角色设计要求写出作品需要哪些角色.
分析各角色的外形特点,性格特征.
画出各角色的多角度透视图,可参考下图表现方法:(3)场景设计要求写出拟创建的各个场景;画出场景图示.
(4)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写出在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以及如何解决.
3、实现过程写出作品的具体实现过程,即制作思路和步骤.
(1)片头片尾的制作写出片头片尾的制作过程.
(2)元件的制作写出本作品中用到了哪些元件,如何制作的.
元件包括以下几类:角色;背景;道具等.
(3)场景的制作写出新建场景的方法,管理场景的方法.
写出作品的场景目录,以及主要场景(2个左右)的制作方法.
(4)声音的处理写出插入声音的方法.
写出处理声音的方法.
(5)as脚本若使用了as脚本,请写出具体的脚本语言.
课题2:短片类Flash动画制作1、设计要求(1)内容要求自定动画短片的内容和主题(如故事、诗歌等),作品的创作内容要求尽量原创,题材不限,主题积极向上,杜绝抄袭.
(2)制作要求同课题1.
2、设计方案同课题1.
3、实现过程同课题1.
课题3:课件类Flash动画制作1、设计要求(1)内容要求任选一门课程,例如小学语文、小学地理等,截取一个章节,制作一个课件类Flash动画.
作品的创作内容要求尽量原创,题材不限,主题积极向上,杜绝抄袭.
(2)制作要求同课题1.
2、设计方案同课题1.
3、实现过程同课题1.
课题4:游戏交互类Flash动画制作1、设计要求(1)内容要求制作一个Flash游戏,角色自定,游戏规则自定,代码可以参考相关资料完成.
作品的创作内容要求尽量原创,题材不限,主题积极向上,杜绝抄袭.
(2)制作要求同课题1.
2、设计方案同课题1.
3、实现过程同课题1.
作品内容要求动画作品有适当的场景,有一定的交互控制效果.
可导入相关素材,但整体内容必须是原创;应有背景音乐(须可控制播放或暂停).
动画首页或尾页应包含制作者的院系、专业、学号、姓名及动画简介等内容.
在动画实现中,须使用遮罩层、引导层、形状补间、动作补间、flash按钮、脚本语言控制等技术,没有运行错误或编译错误,补间应用合理.
动画作品应富有新意,效果流畅,画面颜色运用适当,色彩协调,构图美观大方情节引人,并具有个人设计风格.
课程设计报告书内容要求作品需求分析.
设计方案(含作品构思、角色设计、场景设计、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实现过程(含片头片尾制作、元件制作、场景制作、声音处理、as脚本)等.
总结与反思.
四、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专业年级:教育技术学级指导教师:时间:第18-19周序号时间内容地点118周前由指导教师向学生提出课程设计要求.
218周周一(6.
23)确定课题内容;对课题进行整体规划,确定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
机房3周二(6.
24)素材的搜集与处理.
机房4周三(6.
25)-周五(6.
27)形象设计、场景设计、元件设计.
机房5周一–周三(6.
30-7.
2)作品的制作.
机房6周四(7.
3)作品整体测试,发布.
编写文本文档;其它内容的整理.
机房7周五(7.
5)1、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上午)2、分组答辩(下午).
图书馆、教室(上午)机房(下午)820周周三前指导教师批改相关资料,并交给任课教师汇总:课程设计报告书、课件电子文件五、课程设计考核内容、成绩评定和时间安排考核方法:课件的内容、技术、美工、创意.
课程设计报告书.
成绩评定:Flash作品占70%,课程设计报告书占30%.
时间安排:17周布置题目;18、19周设计;20周进行成绩评定.
上交内容:每人建一个文件夹(以"学号-姓名-作品名"命名),内容包括:制作说明(word文档,介绍课件的主要功能,适用范围等)、动画源文件(fla文件)、所有素材(单独建素材文件夹)、编译后的swf文件.

六、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刘万辉王桂霞黄敏.
FlashCS5动画制作案例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鲍雷.
FlashCS5动画设计实例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3]袁娜.
中文版FlashCS5动画制作高级案例教程.
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4]新视角文化行.
FlashCS5动画制作实战从入门到精通.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5]九州书源.
FlashCS5动画制作.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6]王建生杜静芬.
中文版FlashCS5动画制作实训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专业见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6049课程总学时/学分:2周/2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教学目的和任务专业见习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对提高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培养合格的教师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通过学校见习,使学生了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现状、需求及存在的问题;懂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了解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明确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工作内容及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一般特点和意义.

(二)通过企业见习,使学生了解教育技术专业在社会的应用情况—现状、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锻炼本专业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对本专业及专业方向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为学生明确今后专业方向提供基础,为专业学习提供学习源动力,增强学好教育技术专业的决心;使学生尽早接触教育技术实践领域,使学生今后的学习能理论联系实践,从而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切实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一)学校见习1、听课:了解课堂教学任务、特点和方法,并进一步运用教育学有关知识去观察、分析课堂教学,探索教学规律,学习教师的教学艺术.
(1)信息技术课(至少2节写出听课记录及课评).
了解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任务、基本过程、课堂教学特点、课堂教学建议等);(2)其他学科课程(至少2节写出听课记录及课评).
了解所在见习学校学科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状况—媒体设备(如多媒体教室中的各种设备)、多媒体课件、网络与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观念、需求、问题等2、参观、访谈.
(1)了解所在见习学校教育技术硬件软件环境建设情况(网络、多媒体教学硬件环境;软件教学平台与资源);(2)了解学校领导及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观念(教育技术的主要概念和思想:媒体设备、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对教学的影响;对微课、翻转课堂、网络学习的看法;对教学设计重要因素的认识等)(3)了解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要求,实施改革的方法,措施,以及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
3、教学辅助帮助见习所在学校指导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教学辅助,如批改作业、课件制作等4、写出见习总结.
分析教育技术在所见习学校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感受和思考.
(二)企业见习1、参观和工作实践.
通过在见习企业参观和参加工作实践,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在社会的应用情况、需求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对高校信息化及相关专业(如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应用等)学生培养的要求.

2、实践活动记录.
较为详细记录每天的工作事项,记叙、列表均可.
3、见习总结.
根据工作实践,写出见习总结,分析教育技术在所见习企业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感受和思考.
三、实施的环节与时间安排注:以下实施环节及时间的安排作参考,请各位老师根据课程的不同灵活调整,详细度可自行设定.
序号时间活动时间地点104.
13上午中动传媒8:40学院南门204.
13下午现代教育技术中心14:307422门口304.
14上午金孔雀传媒公司8:307422门口404.
14下午7107多媒体录播教室14:307107504.
15—04.
23分组进入企业学校见习7:30-17:30604.
24上午撰写见习总结宿舍或教室704.
24下午见习汇报总结交流会14:307107四、实施标准与评价专业见习的评价分活动记录、见习总结两部分,活动记录占成绩的40%,见习总结占成绩的50%,答辩占10%.
评语中分别对见习活动记录、见习总结和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评价,并给出成绩,成绩相加后折算为五级制成绩.
五、见习期间纪律要求1、认真完成指导教师给定的各项任务要求.
2、见习过程中,文明礼貌待人,虚心向所在见习单位学习,时时处处考虑潍坊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形象.
3、遵守指导教师安排,集体行动,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
见习期间不允许请假,各调查小组长认真做好考勤工作,见习结束后一起返校,严禁私自在校外逗留.
4、见习中同学之间互相团结,认真做好各项记录.
5、见习结束后,按时完成听课记录、见习活动记录和见习总结,然后交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汇总到责任教师.
六、有关职责1.
指导教师职责(1)负责与见习单位的交流和沟通,确保见习工作的完成.
(注:为确保见习效果和见习工作的持续开展,请指导教师在见习开始、结束以及学生见习过程中要不定期到见习单位了解学生的见习情况,给予指导并与见习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
)(2)对学生进行见习动员,使学生明确见习的目的和意义,并作好本班见习的组织管理工作.
(3)加强见习纪律管理,检查学生纪律情况,对违纪者及时处理.
(4)指导学生听课评课和活动记录以及见习总结的撰写,收集见习材料,将学生见习中的表现列入学期操行评定中,评定学生成绩.
2.
责任教师职责(1)全面负责见习工作的安排,对指导教师、学生进行见习动员,使他们明确见习目的、意义、任务及具体步骤,并作好本次见习的组织管理工作.
(2)为指导教师及学生提供各方面的指导.
(3)汇总见习材料,汇总学生成绩.
七、专业见习的完成时间每人交活动记录两份,见习总结一份,各小组组长收齐于第7周周五下午交给指导教师,并进行小组交流答辩;指导教师于教育见习结束后下一周对教育见习资料进行批改,并将相关资料交给责任教师,由责任教师统一录入成绩.

八、1:听课记录格式2:教育技术见习总结提纲3:录播室、校园电视台及教育技术中心见习内容与要求指南1:听课记录格式时间年月日上午(下午)第节地点年级班授课人课题课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评课2:教育技术见习总结提纲教育技术专业见习总结引言:本人、见习单位、见习时间、指导教师情况简述二、见习内容完成情况(一)企业见习1.
实践活动简介2.
教育技术在见习企业中的应用状况(1)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状况:网络、设备、平台、资源、人员、管理等;(2)媒体工具、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3)企业中绩效问题(4)企业员工培训问题3.
企业需求:企业对对高校信息化及相关专业(如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应用等)学生培养的要求.
4.
问题与差距: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等在的问题(备注:在潍坊学院录播室见习的,3.
可略,2.
说明录播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构成、系统连接、软件界面、操作要领、使用意义以及电子白板的功能等;在潍坊学院校园电视台见习的,3.
可略,2.
说明校园电视台有关情况和非线编软件的使用;潍坊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见习的,3.
可略,2.
说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人员、系统、平台、资源配置以及运行使用状况等和自动录播系统的使用;)(二)学校见习1.
信息技术课听课与评课(1)简述听课活动、并对所听课进行简单评价;(2)介绍所在见习学校信息技术课的开展状况(师资情况、软硬件环境、内容与课时、教师态度、学生态度等;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要求,实施改革的方法,措施,以及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
)2.
学科教学听课(1)简述听课活动、并对所听课进行简单评价;(2)介绍所在见习学校学科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状况(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网络与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观念、需求、问题等)3.
教育技术应用参观访谈(1)简述参观访谈活动;(2)介绍教育技术在所在见习学校的应用状况:所在见习学校教育技术硬件软件环境建设情况(网络、多媒体教学硬件环境;软件教学平台与资源);学校领导及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观念(教育技术的主要概念和思想:媒体设备、网络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对教学的影响;对微课、翻转课堂、网络学习的看法;对教学设计重要因素的认识等);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要求,实施改革的方法,措施,以及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

三、反思(一)收获(二)存在的的问题、不足、疑惑等(三)引发的思考、建议和对策及今后的设想等3:录播室见习内容与要求1.
参观和观摩:了解录播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构成、系统连接、软件界面2.
实践活动:(1)探索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2)熟练使用录播系统录制微课:每人选两个主题,备微课(5-10分钟)两个,写出教案,要求使用电子白板功能,并用录播系统录制完成.
(3)对录制好的微课进行后期加工处理,添加片头片尾和字幕.
(4)辅助工作:辅助录播室工作人员做一些临时性的工作3.
实践活动记录4.
写出见习总结校园电视台室见习内容与要求1.
参观和观摩:了解校园电视台的摄录设备、人员、编辑系统2.
实践活动(1)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参与电视节目的前期摄制和后期制作,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操作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基本功能使用(2)辅助工作:辅助校园电视台工作人员做一些临时性的工作3.
实践活动记录4.
写出见习总结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见习内容与要求1.
参观和观摩:了解潍坊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职能(目前开展哪几方面的教学和教学辅助工作)、人员以及设备系统和资源配置和使用状况等.
2.
实践活动:(1)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参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日常工作实践(2)使用自动录播系统录制微课:每人选两个主题,备微课(5-10分钟)两个,写出教案,要求使用电子白板功能,并用录播系统录制完成.
(3)对录制好的微课进行后期加工处理,添加片头片尾和字幕.
(4)辅助工作:辅助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做一些临时性的工作3.
实践活动记录4.
写出见习总结《电视专题节目制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6051课程总学时/学分:2周/2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方向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影视制作方面的技术与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合理选择、合理搭配设备、制作影视节目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开设本课程,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影视节目制作的理论与方法的能力,按要求制作出较高水准影视节目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运用PremierePro视频编辑软件编辑制作一有一定主题思想的电视短片主题内容不限,可以是与大学生生活有关的,如学生生活、考研、或某一活动均可,也可以是其它有一定主题意义的短片.
要求:1.
按照每组1-4人进行分组.
2.
设计阶段:每组编写出有一定主题思想且在现有条件上能拍摄完成的剧本,并根据剧本写出分镜头稿本,经指导教师审核后方可进行下一环节.
3.
摄录阶段:每个小组根据分工,按分镜头稿本拍摄完成需要的素材并采集成avi格式.
4.
后期编辑阶段:每个小组根据前期的剧本编辑素材并输出作品,作品格式为除avi格式外任何较清晰的格式.
5.
设计报告:每人完成一份设计报告,若为分组合作,主要撰写自己完成部分.
三、实施的环节与时间安排序号时间内容要求方式118周前安排分组,进度安排及任务表述(分组名单见)2周一、周二编写剧本及分镜头稿本1.
每组根据选题内容写出高水准的剧本2.
根据剧本写出规范的分镜头稿本分组指导3周三完善剧本及分镜头稿本讨论分析每组分镜头稿本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分组指导4周四-下周一拍摄素材根据分镜头稿本拍摄素材外景5下周二-下周五后期编辑1.
根据分镜头稿本组织素材2.
编辑制作出作品机房四、实施标准与评价成绩构成及比例评价指标选题(20分)内容作品(60%)艺术性(10分)技术性(10分)选题立足专业,符合课程目标要求,有一定的思想性作品是否具有欣赏性及艺术价值镜头选取是否符合影视理论;镜头组接是否合理课程设计报告书(30%)完整性(10分)规范性(10分)写作水平(10分)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的描述、设计任务分析、具体设计过程的描述、设计方案的确定、系统实施、结论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技术用语准确;设计思路阐述清晰,格式符合要求.
报告内容详实,文字通顺,论述得当.
答辩(10%)思路清楚与否,语言表达清晰,观点是否正确,对电视节目制作的问题理解深入,回答问题是否正确说明:指导教师在评分的过程中可参考以上各部分进行打分,各评价指标的具体分数由于篇幅有限可不体现在评语中,只表述3大项即可.
本课程设计的评价分作品(电子文件)、课程设计报告书两部分,作品占成绩的60%,课程设计报告书占成绩的30%,答辩占10%.
评语中分别对作品、报告书和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评价,并给出成绩,成绩相加后折算为五级制成绩.
五、设计报告书参考内容:(一)参考内容:1.
作品的内容简介.
2.
作品的设计分析.
(布景、演员、灯光、摄像、音频、资料、切换等)3.
作品的分镜头稿本及编辑过程.
4.
录编效果分析.
5.
总结.
(对设计、分工、实施、最终作品分别进行总结)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自行书写,只要把问题交代清楚即可.
设计报告书书写注意事项1.
课程设计书是作品完成后,用全局的观点来设计和总结的,不要写成实验步骤书.
2.
报告书书写时,侧重构思,不可大篇幅写分镜头稿本.
要有自己真实的设计和制作体会.
六、课程设计的完成时间每小组一组长,每小组的网站作品刻一张盘,作品要用压缩文件,标明学号和姓名,课程报告书和网站作品于第18周周三前上交给指导教师,并进行作品展示和答辩;指导教师于课程设计结束后下一周对课程设计资料进行批改,并将相关资料交给责任教师,由责任教师统一录入成绩.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徐桂生.
premierepro视频编辑白金教学.
科学出版社.
[2]王志新.
premierepro完全自学手册.
海洋出版社[3]余胜泉.
非线性编辑系统.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课堂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6050课程总学时/学分:1周/1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课堂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集中进行的集中实践.
旨在将教学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在实践中的得以应用.
教学系统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系统级、课堂级、产品级.
课堂级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接触最多,且最容易实现的.
课堂教学设计主要针对于本层次的教学系统进行设计.

一、课程目的及基本要求1、通过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教学系统设计课堂上所学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掌握教学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学会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使学生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进行规范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教育系统开发的思想,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3、使学生掌握运用各种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步骤、选择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提高学生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能力;4、通过设定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准备;二、设计内容及填写要求1、内容:选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一个课时的内容(45分钟),设计教案及配套课件.
2、课堂教学设计基本要求:明确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教学,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教学问题的解决而开展设计活动,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编写教学设计方案而设计.
立足于正确的教学设计观.
在教学设计中,一方面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强调方法的应用,从方法论范畴来思考设计教学,而不是以媒体观为指导,围绕教学资源展开教学设计活动.

注重教学设计的规范性.
教学设计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作用,使之发挥整体效应.
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其特定的作用,都会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不能疏忽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使之能够真正为解决教学问题服务.
并且,在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时要注意描述的规范性,不能似是而非,甚至产生错误.

重视教学设计的情境性.
教学设计实践面向具体的教学问题,因此教学设计必然会受到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特征(尤其是非一般性特征)、具体的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设计时必须对具体的教学环境、内容、学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不能采用宽泛、空洞的设计方法和描述方式.

强调教学设计的一致性.
教学设计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设计的各环节应该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因此要注意整个教学设计方案的一致性,不要孤立地进行各个环节的设计;二是教学活动是教学策略的具体体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都要与所选择的教学策略保持一致,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体现教学设计的创造性.
教学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
在注重教学设计的规范化的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灵活运用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设计过程作为教学设计的参考.

3、设计报告填写要求:课程设计报告书中应包括教学目标及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教学模式或策略的设计与选择,学习环境(教学媒体、教学资源、人际学习环境等)的设计,并有板书及课件的设计思路,能体现良好的教学过程结构.
需设计一定量的测试题,体现教学评价的设计.

4、课件要求:页数15-25页(特指PPT,其他类型的课件参考),设计合理,能够体现前期教学设计的思路,具体呈现教学内容,更好的辅助教学过程的展开.
三、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序号内容要求方式11、进度安排及任务表述2、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框架确定;3、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难重点的确定4、教学目标阐述;5、学习者特征分析;填写课程设计报告书中相应内容1、选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设计一堂课,时间为45分钟.
2、选定教学内容,写明教材、章节,分析教学难重点.
3、分析并阐明教学目标,使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注意使用内外结合阐明情感领域的目标.
4、分析教学对象的起点能力等特征.
分组指导2-31、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2、教学媒体的选择;3、学习环境的设计4、评价体系的设计1、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分析教学方法.
2、分析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媒体,并说明运用时机及运用方式3、说明如何构建合理的学习环境,创建教学情境.
4、给出具体的评价方式,并设计一定量的测试题.
分组指导4课件的设计;1、课件的设计需体现前期教学设计的思想,页数为15-25页(特制PPT,其他类型的课件参考),要求设计合理,能够更好的辅助教学.
机房51、课件的设计;(上午)2、课程设计指导书的完善(上午)3、分组答辩(下午)1、课程设计指导书需手工填写,将教学设计中各阶段的设计分步骤、分层次的写明,并注明板书及课件的使用时间和方式.
参考格式见.
机房四、课程设计考核内容、成绩评定和时间安排考核方法: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了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工作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
课程设计结束时,需充分体现在课程设计报告书中,并及时上交.
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分两部分,设计报告占80%,教学课件占20%.
课程设计时间安排:15周布置题目及小组分组;17周设计;18周进行成绩评定.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
教学系统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2]乌美娜.
教学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加涅布里格斯韦杰.
教学设计原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赖格卢斯主编,裴新宁,郑太年,赵健主译.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5]加涅等著,王小明等译.
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W·迪克等著,庞维国译.
系统化教学设计(第六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六、1、课程设计分组表2、课程设计书参考格式1.
课程设计分组表根据实际学生数进行分组2.
课程设计书参考格式(可参考以下格式或教材P222,7.
3课堂教学案例设计分析中的3个案例)【教学内容基本信息】教材版本:第章第节【教材内容分析】主要内容,知识基础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学习者特征分析】起点能力分析(认知能力,认知结构,知识和能力基础):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风格:【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资源及环境】【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流程图:(参考课本P224教学流程图)具体教学过程各环节:(参考下表)教学环节具体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书及课件运用1、导入(3分钟)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提问:一度电的价值展示:用数据表格和图表方式对比呈现"我国各地区近五年电力消耗情况"提问:用图表形式来呈现数据信息有何特点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对比感受表格数据图形化的特点.
让学生学会用事实数据分析问题.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自然引出课题和学习任务.
2、讲授新课(20分钟)(或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具体根据教学策略)3、巩固练习(10分钟)(包括拓展练习)或其他(依据教学策略)4、……5、……6、课堂小结【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设计2、测试题【教学反思】备注(反思,备忘,随感)《多媒体课件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6030课程总学时/学分:2周/2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设计旨在进一步加深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的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和软件编程能力,要求学生在独立完成任务书中指定的工作后,达到下面预期教学效果.
1.
通过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掌握多媒体课件研发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强化课件的研究、设计、开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2.
课程设计采取小组分工协作的方式,教师指导为辅,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通过一定的文档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风格,包括结构形式,行文格式和程序正文格式等.
4.
课题的选定应考虑既要工作量适宜,又能较好地溶合所学的主要知识点,综合使用多种制作和设计技术二、教学基本要求本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在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学科教育理论和学科技术知识的前提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实例制作使学生掌握如何将理论应用实践.
融合本专业学习过的理论与技能,在一个特定的多媒体编辑系统下,设计制作一个特定任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完成作品设计、作品制作、报告书撰写、答辩的训练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多媒体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一)主要内容1.
设计内容以小组协作的方式,使用powerpoint2010和flash软件作为制作平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一个针对3-6岁幼儿进行教育和智力开发的的教育游戏软件,具体题目组内讨论,与指导教师共同确定.

2.
作品要求(1)教学性:立意新颖、构思独特、设计巧妙,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采用的教学策略得当,注重启发幼儿思考、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2)科学性:教育软件内容适合,表述准确,无科学性、文字性错误.
(3)技术性:课件设计有较高的技术水准,媒体工具选用恰当,导航、链接清晰,交互性强,课件操作方便、灵活.
(4)艺术性:界面美观,布局合理,整体风格统一,色彩搭配协调.
语言简洁、生动.
文字清晰,声音播放协调、适宜,视听配合和谐,无不良的视觉、听觉效果.
3.
报告填写要求课程设计报告书要求强调文档的完善性和规范性,内容应包括:(1)课题分析、方案确定、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人员分工、工作进度及个人承担的工作.
(2)写明课件的名称、类型、适应对象、功能、课件的结构、制作过程、使用说明、制作的关键技术、课件测试、问题及解决方法.
既要有总体介绍,还要突出说明个人在课题的制作中的贡献.
(二)进度安排时长,一周;地点:实验室机房,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
搜集设计课题的资料.
(0.
5天)2.
总体方案设计.
(0.
5天)3.
脚本设计.
(0.
5天)4.
作品制作.
(2天)5.
调试程序.
(0.
5天)6.
编写设计说明书.
(0.
5天)4.
答辩,提交作品.
(0.
5天)(三)课程设计考核内容、成绩评定1.
评分内容及标准(1)作品主题(10分);(2)作品设计与制作(50分);(3)文档写作(10分);(4)组内成员贡献互评(20分)(5)答辩(10分)2.
评价主体任课教师+全体学生.
任课教师评价评分标准中的1-3部分,每个小组成员评价组内成员的贡献情况,即评分标准的第4部分.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张军征.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高延武.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3]方其桂.
Flash多媒体课件制作实例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微格训练(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6052课程总学时/学分:1周/1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微格教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重要的实践环节,内容涉及教师在教学中的七个基本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是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提高从师任教素质的必修教学内容.
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系指利用微格教学的方法对师范生进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
进行基本教学技能训练是师范生培训方法改革的重要方面.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生的基本教学技能,掌握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的一些特殊技能,能够灵活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根据教学任务和中小学生的特点把教学技能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在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育理论的前提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中小学教学的特点进行基本教学技能训练,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
其主要内容是把教师的教学行为分解为各种教学技能分别加以训练,熟悉各部分技能的应用,最终达到胜任中心教师教学标准的目的.
微格教学训练分两阶段,本阶段主要这样训练学生逐项掌握教学导入技能;教学演示技能;教学讲解技能等三项技能.
(一)本阶段基本要求如下:本课采取以学生实践训练与观摩、讲解、评价相结合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主要采取微格教学的方法.
其程序是:1.
进行技能的理论学习,了解技能概念的内涵、类型、目的和要求等;2.
观摩示范,对技能建立感性的认识;逐项掌握教学导入技能,教学演示技能、教学讲解技能三项基本教学技能.
3.
编写教案,从理性上对教学技能进行实践;4.
实践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践,即组成微型课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利用现代设备进行准确记录;5.
反馈,通过重放录像、自我分析、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进行反馈;6.
修改教案重教.
指定部分学生根据反馈的意见修改教案在微格教室重新教学训练.
7.
结束后提交相关录像、教案和评价表.
(二)考核方式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是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加实践、讨论、评价等活动.
最后以实践活动成绩作为考试成绩.
三、实践环节内容及学时分配时间内容要求方式1准备工作提前安排分组(分组名单见)明确小组指导老师,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2周一上午指导老师介绍掌握微格教学的概念,微格教学的程序和特点.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微格教学的概念,了解微格教学的程序和特点,能够撰写微格教学设计.
分组指导3周一下午观看示范录像,撰写教学导入技能训练的教案.
选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合适内容,设计具有个人特点的新课引入方案.
尽量有新意.
机房周二小组内试讲、评价反馈再试讲再反馈.
一人试讲,一人录像,其他学员为听课学生.
反馈一定要及时,并有评价意见.
微格教室4周二上午观看示范录像,撰写教学讲解技能训练的教案.
选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合适内容,找出具有自己特点的符合教学规律的课程讲解方法.
要求对课堂上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和分析.
机房周三下午周四上午小组内试讲、评价反馈再试讲再反馈.
小组内试讲、评价反馈再试讲再反馈.
微格教室5周四下午观看示范录像,撰写教学演示技能训练的教案.
预习演示技能的原理和方法,讨论演示技能的评价指标,以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某项功能的使用为内容,练习讲解其使用方法.
机房周五小组内试讲、评价反馈再试讲再反馈.
小组内试讲、评价反馈再试讲再反馈.
微格教室6周五下午5:00上交所有材料给指导老师.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郭友主编.
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小学、初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3]李志河.
"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微格教学概论.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9年11月1日《教育实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6053课程总学时/学分:6周/6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教育实习,加强本专业学生热爱学生,巩固献身于基础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使学生巩固所学得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掌握基本教育技巧,加强学生运用本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面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
在实习过程中,对每一项实习任务,制定计划要全面、工作准备要充分、具体实施要认真、方法运用要科学,说细做好每一个环节.
(一)教学实习的内容及要求1、教学实习的内容教学实习的内容包括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考虑教法、编写教案、设计板书、试讲、上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写课后记、测验命题及质量分析、开展教学评议、进行教学专题小结等.
2、教学实习的要求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考、练习为主线"的指导思想,进行启发式教学,避免单一的注入式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制作简单的教具.

(二)班主任工作实习的内容及要求1、班主任工作实习的内容班主任工作实习的内容包括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观察和了接学生、开展班级日常工作、指导少先队或共青团工作、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做好个别教育、做好家访工作等.
2、班主任工作实习的要求以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学校统一要求与班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确的思想教育内容与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
每个实习生均要实习班主任工作,要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并送原班主任审定;对于工作情况和学生情况要做好记录,随时向原班主任请教;每一工作阶段,要写好工作小结;实习期间至少组织一次班(队)会活动;实习结束时,向原班主任全面汇报工作情况.

(三)教育调查的内容及要求1、教育调查的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教育实习工作实际情况,选择有研究价值的主题进行调查,收集数据,为后期调查报告的书写做好基础.
可供选择的调查主题有一线教学问题、学生成长问题、教学管理问题、教师发展问题、基础教育学校的发展问题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等.
对实习学生和教师工作的要求1.
对实习学生的要求进行校外实习前,认真做好校内两周的见习;在校外的教育实习过程中,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认真完成实习任务,作好实习材料的书写和总结,真正实现实习实践的目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有问题及时与实习指导老师联系;,请各组长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确定有关事宜;完成相应的教学资料,并认真进行总结.

2.
校内指导教师要求校内指导教师要认真负责,组织好前两周校内见习,为校外教育实习做好准备;校外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单位及实习情况,至少每两周联系学生1次,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并给予指导;实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实习材料进行批改,并登记成绩.

教学安排实习分别随队实习和不随队实习,随队是否应在实习前一学期末确定.
1.
实习前先行安排2周的校内教学见习,中间进行为期6周的教育实习,回校后进行1周的进行课堂教学实习.
2.
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材料,包括实习总结、调查报告、班主任总结、试教计划等.
四、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实习学校负责组织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进行认真考核,协同学校带队教师,分别按照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等评定实习生各实习科目成绩.
《教育研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6054课程总学时/学分:1周/1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本实践环节是在本学期《教育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实践环节,目的是对教育实习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研修,为将来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做好准备.
本实践环节的任务主要是对三个学年的理论学习和为期6周的教育实习进行总结,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总结6周教育实习收获和不足,并与之前所学的理论进行比较,分析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并对后面(毕业前)的理论学习提了新的规划和打算;二是在以上总结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一次课,进行讲解和相互评价.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本实践环节内容包括教育实习总结和实践两部分内容,前者主要以书面总结的形式呈现,后者主要以课堂教学实践的形式呈现.
1.
实习总结(1)教学内容对三学年的理论学习和6周的教学实践的对比,分别对在校理论学习和教育实习工作进行汇总;对后面的学习进行深入的规划.
(2)教学要求对于实习总结,要根据自已切身的感受进行总结,要求真实,书面表达要求准确,具有较好的逻辑性.
教学实践教学内容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设计一堂课,并进行讲解;同学和老师进行反馈后,重新设计、讲解.
(2)教学要求对于教学实践,要求有科学规范的教学设计,任务明确,活动设计具体,流程清晰;同学间反馈后进行多次迭代设计和讲解,课堂实施效果良好.
四、教学安排时间环节具体安排相关事宜周一准备责任老师进行分组,布置本实践环节安排;书写总结.
小组内指导老师负责.
周二实习总结书写总结,小组发言交流.
根据评价表答分.
周三(课堂实践)设计选择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进行教学设计.
周四课堂实践小组内课堂讲解,反馈,教学设计修改.
周五课堂再实践小组内再次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纠正不足,提升课堂授课能力.
根据评价表答分.
《微格训练(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6055课程总学时/学分:1周/1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教学目的和任务《微格教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重要的实践环节,内容涉及教师在教学中的七个基本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是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提高从师任教素质的必修教学内容.
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系指利用微格教学的方法对师范生进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
进行基本教学技能训练是师范生培训方法改革的重要方面.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生的基本教学技能,掌握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的一些特殊技能,能够灵活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根据教学任务和中小学生的特点把教学技能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
本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在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育理论的前提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中小学教学的特点进行基本教学技能训练,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
其主要内容是把教师的教学行为分解为各种教学技能分别加以训练,熟悉各部分技能的应用,最终达到胜任中心教师教学标准的目的.
二、教学基本要求微格教学训练分两阶段,本阶段主要这样训练学生逐项掌握组织提问技能;结束技能等两项技能,同时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教学技能的能力.
(一)本阶段基本要求如下:本课采取以学生实践训练与观摩、讲解、评价相结合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主要采取微格教学的方法.
其程序是:1.
进行技能的理论学习,了解技能概念的内涵、类型、目的和要求等;2.
观摩示范,对技能建立感性的认识;逐项训练提问技能和结束教学技能.
3.
编写教案,从理性上对教学技能进行实践;4.
实践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践,即组成微型课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利用现代设备进行准确记录;5.
反馈,通过重放录像、自我分析、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进行反馈;6.
修改教案重教.
指定部分学生根据反馈的意见修改教案在微格教室重新教学训练.
7.
每人同学准备15-20分钟的教学内容,把微格教学训练的技能综合应用到教育实践中.
进行录像反馈和评价.
8.
结束后提交相关录像、教案和评价表.
(二)考核方式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是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加实践、讨论、评价等活动.
最后以实践活动成绩作为考试成绩.
三、实践环节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时间内容要求方式1准备工作提前安排分组(分组名单见)明确小组指导老师,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2周一上午观看示范录像,撰写教学提问技能训练的教案.
选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合适内容,设计具有合理的提问方案.
机房3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小组内试讲、评价反馈再试讲再反馈.
一人试讲,一人录像,其他学员为听课学生.
反馈一定要及时,并有评价意见.
微格教室4周二下午观看示范录像,撰写结束技能训练的教案.
选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合适内容,设计结束课程内容.
包括课程的总结及布置作业等内容.
机房周三小组内试讲、评价反馈再试讲再反馈.
小组内试讲、评价反馈再试讲再反馈.
微格教室5周四教学技能综合运用准备15-20分钟的相关教学内容,把微格教学训练的技能综合应用到教育实践中.
进行录像反馈和评价.
机房周五小组内试讲、评价反馈再试讲再反馈.
小组内试讲、评价反馈再试讲再反馈.
微格教室6周五下午5:00上交所有材料给指导老师.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郭友主编.
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小学、初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3]李志河.
"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微格教学概论.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9年11月1日《顶岗实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6056课程总学时/学分:4周/4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1.
实习任务实习是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特点,巩固和加深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进行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使学生能够科学地制定教学和管理活动计划,设计活动方案并合理组织,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解和热爱.

2.
实习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了解从事信息化教学和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
(2)增强本专业学生实践动手的操作能力.
(3)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正确地进行评价信息化教学和管理工作.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
了解基础教育信息化技术教学和管理工作.
全面了解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和管理工作,包括老师们课常中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等.
在此基础上,写出调查报告,从而对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解.
2.
做好班主任工作代理一个班的班主任,全面体验班级管理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要真正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并按时编写作计划,教育记录,以备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进行分析.
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

编写教案,进行信息技术课的授课.
选择一节信息技术课,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教案,实施教学,并对教学进行反思.
实习考核1.
实习考核内容及方式序号实习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责任人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的教育调查.
调查报告校内指导老师2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总结、相关日志材料.
实习学校指导老师3信息技术课授课工作教学设计、授课效果实习学校指导老师.
2.
实习成绩评定方法(1)成绩在实习学校指导老师评定基础上,由本专业指导教师根据实习生提供的材料,审核确定实习成绩;(2)实习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3)评定实习成绩时要严格掌握评分标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标准过宽与学生实际水平差距较大的倾向.
《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06007课程总学时/学分:6周/6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毕业论文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教学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它能够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其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立足于满足本专业的教学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不断引向深入.
同时,毕业论文工作也是专业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是检验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毕业论文的内容包括选题、查找资料、下达任务书、调研收集资料及开题论证、设计/论文过程、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文章撰写等.
1.
选题选题必须符合本学科和专业教学培养目标要求,符合本专业教学大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要根据专业基本要求,选择对所学专业知识和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题目.
题目在技术上应比较成熟,有相应的实验条件,亦可适当引入开发性课题.

论文(设计)题目一般由指导教师或实习单位提出.
经毕业设计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提供给学生,选题难易程度要适当,既要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又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工作量.
2.
下达任务书任务书是进行论文写作时的一个依据,一般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目的、题目、目的和意义、内容、进度要求、参考文献资料等.
毕业论文任务书上应明确学生独立完成的内容和进度计划.
指导老师填写好毕业论文任务书,经所在系讨论,系主任审查签字并报教学院长批准签字后下达给学生.
3.
调研收集资料及开题论证论文写作前必须充分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和调研工作.
通过认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做好摘录、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为论文归纳整理好论证材料;通过实践调研积累论文写作的第一手资料.
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论文在写作前还要进行开题工作,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题目进行论文写作的背景、意义、实施方案、主要的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开题审议,经过论文指导小组的审议通过的题目方可以进行写作.

4.
设计/论文过程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学生非常紧张而又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除要求教师、学生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与规范外,还要求:学生接到任务书后,在第二至第三周期间要向指导教师做开题报告(说明对题目的理解、承担的工作任务、自己的工作计划、要求、希望等).

在设计(论文)进行中期,以教研室为单位,以答辩、报告的形式,对每个学生进行逐一检查.
检查对题目的理解、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后续工作的安排,对不合格者出示黄牌警告,对指导不利的教师给予批评,以确保任务的按时完成.

在答辩前一周,要组织结题检查,对实验类题目要检查实验演示与实验数据,对软件类题目要进行程序演示等,以确定工作内容的真实性.
5.
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1)拟定提纲在正式撰写论文前,首先要理清思路,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及所分层次,并列出论文层次协作提纲.
2)撰写正文首先要打草稿,撰写时内容力求做到具有创新性、准确性、客观性、实用性及可读性.
文字叙述力求做到言简意赅,开门见山,重点突出,尊重科学,如实评述.
论文中牵涉到图表要规范.
论文结构要严谨、逻辑要严密.

草稿写完后要修改,并交指导老师审阅、指导,再进行适当修改,如此反复多次.
论文定稿后交指导教师审阅.
6.
答辩毕业论文(设计)须进行答辩,经指导教师评审,由学院组织毕业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由自述、提问与回答、成绩评定等环节构成.
三、毕业设计(论文)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工作的责任心;(2)调查研究、查阅中外文献和搜集资料的能力;(3)工作计划和组织能力;(4)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5)实际动手和各类数据处理能力;(6)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7)团结协作、相互交流能力;(8)论文撰写能力;(9)论文陈述和答辩能力.
1.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必须经过"指导老师批阅"、"评阅人评阅"、"答辩委员会答辩"三个环节,指导教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小组)成员在评分中坚持严格要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独立完成的实际情况和评分标准作出评定.

2.
指导教师批阅根据学生对待毕业设计工作的态度、工作纪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论文的水平及论文书写的规范性等给予评分.
对在毕业设计中具有创新精神,做了开拓性工作的学生,在评分时应特殊考虑.

ReliableSite:美国服务器租用,洛杉矶/纽约/迈阿密等机房;E3-1240V6/64GB/1TSSD,$95/月

reliablesite怎么样?reliablesite是一家于2006年成立的老牌美国主机商,主要提供独服,数据中心有迈阿密、纽约、洛杉矶等,均免费提供20Gbps DDoS防护,150TB月流量,1Gbps带宽。月付19美金可升级为10Gbps带宽。洛杉矶/纽约/迈阿密等机房,E3-1240V6/64GB内存/1TB SSD硬盘/DDOS/150TB流量/1Gbps带宽/DDOS,$95/月,...

CloudCone:$14/年KVM-512MB/10GB/3TB/洛杉矶机房

CloudCone发布了2021年的闪售活动,提供了几款年付VPS套餐,基于KVM架构,采用Intel® Xeon® Silver 4214 or Xeon® E5s CPU及SSD硬盘组RAID10,最低每年14.02美元起,支持PayPal或者支付宝付款。这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国外VPS主机商,提供VPS和独立服务器租用,数据中心为美国洛杉矶MC机房。下面列出几款年付套餐配置信息。CPU:...

修罗云50元/月起香港大宽带NAT VPS,香港沙田建站2核2G5M仅70元/月起

修罗云怎么样?修罗云是一家国内老牌商家,修罗云商家以销售NAT机器起家,国内的中转机相当不错,给的带宽都非常高,此前推荐的也都是国内NAT VPS机器。今天,云服务器网(www.yuntue.com)小编主要介绍一下修罗云的香港云服务器,适合建站,香港沙田cn2云服务器,2核2G,5M带宽仅70元/月起,同时香港香港大带宽NAT VPS低至50元/月起,性价比不错,可以尝试一下!点击进入:修罗云官...

企业网站建设为你推荐
includedgooglephpweb破解忘记phpweb网站后台用户名密码,怎么找回破解企业cms企业站cms哪个好my.qq.commy.qq.com,QQ用户上不去?字节跳动回应TikTok易主贾斯汀比伯的confident他在mv女主说了什么,大神回复,采纳易名网易名网交易域名是怎么收费的小型汽车网上自主编号申请网上选号自编号怎么选中国保健养猪网中央7台致富经养猪400电话查询如何辨别400电话的真伪?团购程序团购的具体流程是什么?仿佛很简单便捷的样子?
备案域名 未注册域名查询 vps代理 域名备案只选云聚达 中国万网虚拟主机 云网数据 buyvm 主机评测 香港机房托管 godaddy优惠券 css样式大全 mysql主机 777te qingyun 刀片服务器是什么 可外链相册 免费cdn idc查询 域名dns 便宜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