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
微软删人脸识别库 时间:2021-04-24 阅读:(
)
一期工程招标要求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7年9月2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4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4第二节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4第三节主要依据5第二章项目投标总要求.
7第一节设计方案格式和内容要求7第二节商务和服务要求9第三章技术总要求.
13第一节技术路线13第二节应用系统所依循的基本原则14第三节体系结构设计要求15第四节应用系统的基本技术要素18第五节应用系统基本功能要求22第六节技术和业务相匹配要求23第七节业务信息规范编制要求25第四章信息资源库和应用支撑系统(A包)25第一节信息资源构成体系及内外关系26第二节信息资源库主要功能28第三节信息资源库一致性设计要求31第四节组织机构(人员)信息资源管理功能的设计和实现31第五节信息资源多态多版本生命周期管理的设计和实现32第六节信息资源查询的设计及实现32第七节信息资源查询视图设计要求34第八节联查和注册机制的设计和实现35第九节基础信息标准体系类信息资源的设计要求35第十节知识库类信息资源的设计要点37第十一节应用支撑系统38第十二节其他相关要求40第五章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云平台和相关系统(B包)42第一节项目概述42第二节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系统43第三节企业安全生产门户系统46第四节风险管控知识库系统47第五节风险分级管控系统48第六节重大危险源备案系统50第七节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集成51第八节物联网动态监控和存转系统52第九节远程动态监管巡察系统54第十节编制相关标准58第六章教育培训云平台和配套系统(C包)583第一节项目概述58第二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云平台性能要求60第三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云平台功能要求61第四节安监机构和人事管理系统64第五节专家管理系统65第六节编制相关标准规范65第七章巡察中心(D包)66第一节项目概述66第二节大屏幕显示系统73第三节高清图像切换系统78第四节拾音扩声系统79第五节中控系统80第六节图像采集与录播系统82第七节视频会议终端84第八节电子白板和无纸化会议系统86第九节网络接入和系统集成88第十节配电及UPS电源系统89第十一节配套施工91第十二节编制相关标准规范92第八章通信平台、呼叫中心和举报投诉系统(E包)93第一节通信平台概述93第二节VPN和网络接入.
93第三节虚拟桌面系统95第四节镜像应用系统98第五节呼叫中心和举报投诉系统100第六节编制相关标准规范103第七节采购清单103第九章工程监理(F包)106第一节项目概述106第二节监理服务要求106第三节监理工作内容107第四节监理工作要求109第五节其他要求110第十章工程评测(G包)111第一节项目概述111第二节测试依据111第三节测试内容112第四节成果交付113第五节人员要求115第六节其它要求1154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进行部署.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年初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示"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20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5〕48号)要求加快建设全省隐患排查治理等信息系统,实现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等信息共建共享和"大数据"分析利用.
针对2015年10月份以来较大事故多发的势头,在全省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要求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行业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第二节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一、建设目标紧扣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主题,依托电子政务云平台,利用标准开放技术,按照总体方案设计要求,初步形成纵向从省到市、县、乡四级安监机构,横向到安委会成员单位,前端到各行业(领域)、企业的一体化、集约化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以信息资源库为中心,在全省构筑"一库多用"的松耦合、一体化信息架构,标准开放包容,安全可靠可持续,为两体系运行提供支撑,为安全生产监管巡察提供信息平台,促进精准执法,实现安监大数据预警决策.
5二、主要建设任务"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一期工程"主要包含五大部分内容,分别是:信息资源库和相关支撑体系(A包),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云平台和相关系统(B包),教育培训云平台和配套系统(C包),巡察中心(D包),通信平台、呼叫中心和举报投诉系统(E包).
实施全程项目监理及第三方软件评测服务.
要求按照平台总体技术路线、原则、体系结构和本次招标要求,确保各包协调推进,严格设计、开发、部署、培训、运维服务质量,确保功能、性能以及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可扩展性、可集成性、可管理性达标,形成"一库多用"架构.
做好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服务、培训推广、应用部署、数据采集、数据接口、考核评估、标准编制、等级保护等相关工作,确保平台安全可靠持续运行,为两体系长期运行提供信息支撑.
第三节主要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20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的通知(鲁政办字〔2015〕204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总体建设方案》的通知(安监总规划〔2015〕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19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5〕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6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安监总局40号令)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细则、指南(山东省安监局)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细则、指南(山东省安监局)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国信办)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GB/T18391.
2)电子政务数据元(GB/T19488)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GB/T21064)山东省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指南(鲁政办字〔2015〕109号)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8567)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GB/T21062)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GB/T21063)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国务院应急办,2008)安全生产信息化顶层设计及配套材料(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6)安全生产信息化领域10项技术规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6)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相关标准与规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2)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框架(GW0101)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全接入平台技术规范(GW0202)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GB32100)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总体设计方案(2016-2020)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一期工程实施方案等等7第二章项目投标总要求项目投标须符合《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总体设计方案2016-2020》以及本标书有关设计、开发、部署、培训、运维等各方面要求.
本标书业务应用信息系统,也简称为业务应用系统、业务系统、应用系统、信息系统、系统.
本标书所说"支持",指软件设计上必须提供的功能.
本标书所列项目均为交钥匙工程.
报价应包含系统设计、开发、集成、安装调试、部署、培训、运行维护等所需要的各类软件硬件、数据和人力等资源的全部费用.
投标人须对系统的功能、性能以及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可集成性、可管理性要求,提供相应设计和实现.
系统的整体功能、性能以及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可集成性、可管理性等指标须满足且不限于本标书要求.
本标书技术要求为最低技术要求,投标方案不能低于本标书要求;本标书所列功能模块、设备清单以及其他类目为最低要求或配置,投标人须根据标书要求或实际需要,进行必要补充,确保功能完备、性能等各项指标达标.
任意一条加""条款不满足,按无效投标处理.
以下内容为投标重要内容(作为合同和实施的重要依据),投标人须按照技术总要求和分包项目要求,依次逐条响应,提出具体承诺和解决方案.
否则,视为不响应招标要求.
第一节设计方案格式和内容要求投标人须提供《项目设计方案》(简称《设计方案》).
响应《技术总要求》(第三章)有关技术路线、原则、体系结构等方面技术要求,确定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功能性能定位,提供完整、可行的解决方案.
其中,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基本技术要素、基本功能要求,以及技术业务相匹配、满足业务流程需要等要求,作为软件系统通过验收的必要条件,各应用系统须在投标和开发中予以响应和设计实现.
设计方案应通顺简练,按照下面所确定的章节框架和要点组织:一、第一部分响应平台技术架构1.
1标准开放XML技术;B/W/D三层计算模式和相关的数据库、Web、OOP技术;统一的用户认证和工作流,支持应用策略配置管理.
工作流要支持线上线上相结合策略.
依托山东政务云设施和资源.
采用跨平台、门户化、扁平化界面,支持新媒体应用.
81.
2松耦合架构业务软件系统须符合一库多用的松耦合架构,定义所投标系统与信息资源库的数据耦合(即信息联查和注册)关系:(1)列出业务信息资源(即系统的主题信息资源)目录及其数据结构;(2)列出支撑信息资源(即系统可引用的信息资源)目录.
信息资源库应列出信息资源目录树主要节点.
硬件系统也要实现松耦合架构,提供拓扑图.
1.
3部署架构遵循平台技术框架,设计实现集约化、虚拟化、一体化的全省部署架构.
(1)实现此部署架构的关键技术简述.
(2)提供系统部署图,标明所提供功能和信息资源在各网络(互联网、政务外网,云上云下,线上线下,各级各部门)的分布.
(3)提供云资源配置需求清单,说明所需的网络、计算、存储、安全等政务云设施、设备、资源配置需求.
1.
4完备的数据操纵功能基于角色,提供完备的全生命周期的增删改查等数据操纵功能.
二、第二部分功能性能设计基于业务信息资源规划,建立业务模型,做好相关概念定义(数据元和信息分类、数据设计)、功能和性能设计.
2.
1对象、事务清单提供业务所涉及的对象、事务清单,说明其相互关系,提供E-R图和业务模型.
事务类信息还须列出其包含的主要环节.
硬件系统列出主要设备及其服务对象和操作对象.
2.
2功能模块功能完备,功能模块划分(功能树)应与业务逻辑相匹配,能够支撑相关业务闭环运行(定义、实例化,计划、行动、评价、改进PDCA环,汇总、归档、发布),重要概念和对象可定义可实例化,重要节点和环节可配置,业务流程和工作策略可定制.
基于工作流,提供对业务(对象和事务)信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支撑;业务痕迹可追溯.
提供功能划分及功能模块设计说明,说明功能和信息(业务对象/事务)的关系,说明运行环境和系统边界;硬件系统还需提供拓扑图,说明设备分布和设备之间的关系.
2.
3性能要求列出满足业务需要的性能以及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集成性、可管理性等指标或要求.
对主要性能、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集成性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
9三、第三部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3.
1软件设计软件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结合两体系建设任务,所提供的深化设计、扩展集成、增值服务.
重要算法、方法.
3.
2数据设计数据元、信息分类;数据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
3.
3.
界面设计系统门户首页和主要操作页面布局设计.
3.
4供货清单可提供的功能模块、设备、服务、文档清单.
第二节商务和服务要求一、项目实施投标人须提供项目开发、测试、部署、培训、运维方案,以及有关的进度、人员安排.
(一)工期要求本项目建设工期(含6个月试运行时间)最长为11个月.
中标人必须作好实施记录、施工资料的整理、竣工资料的编制等工作.
在工程实施时,必须根据工程实施进度提交相应的阶段性文档.
必须服从采购人委托的监理、评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并积极主动配合.
(二)实施团队要求中标人须成立专门项目组,根据用户需要进驻现场.
其中,软件项目组须项目经理(具备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1-2人,系统架构设计师(具有系统分析师证书或系统架构师证书)1人,全面掌握数据库、Web、OOP三方面知识的核心设计开发人员3-5人以上,能熟练运用XML、SQL、C++/Java,HTTP,WebServices,HTML、CSS、正则表达式等技术,至少具备软件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OCP等软件工程有关的一项资质证书,了解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政策和数据元等信息规范,有大型软件开发经验.
硬件项目组须提供项目经理1-2人(具有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高级项目经理认证或PMP认证),核心设计施工人员至少2人(具备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资格认证证书),有同类大型系统设计施工经验.
应至少明确1名核心设计施工人员全职、全程参加维护团队并驻场服务.
项目团队所有成员必须全职、全程参与本项目工作,中标方对项目团队要做10任何变更,必须征得采购人书面同意.
未经采购人同意,不得擅自更换项目经理、架构设计、实施经理,否则,每更换1人,中标方向采购人支付违约金1万元.
对不符合项目要求的项目成员,采购人方有权提出更换,中标方需在3个工作日内安排2名替换候选人供采购人审核.
投标文件中应提供上述人员资质证书复印件以及与投标人的人事隶属关系证明(以3个月以上的社保缴纳记录为凭).
(三)培训要求投标人应免费提供本项目所有软件产品、应用集成、开发技术及工具等在内的全部培训.
培训包括技术人员培训、业务系统培训.
投标人应提供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培训的费用和人数、每次课程的文件和资料,培训课程应安排在整个项目计划的合适时间段内.
(四)部署和应用不同网络、层级、部门的部署(安装、定制、调试、运维)视为一套.
不得额外收取费用.
二、维护服务本项目维护服务全部为开发性维护.
要求提供高于软件工程规范的系统维护服务方案.
(一)服务内容软件维护是本项目软件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其主要任务是软件的开发性维护.
投标人对所承担项目需提供维护和升级服务,并及时根据政策业务变化、设备设施更换、支撑系统(如操作系统)升级、系统本身优化、应用规模缩放、用户需求调整,进行必要的开发工作,从数据、功能、性能、架构等方面,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硬件维护是指在原厂维保服务基础上,其软件部分(如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驱动程序等)提供补丁、升级服务.
提供系统巡检、故障现场处理、系统灾难恢复维保服务,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数据异地备份服务.
系统出现故障,应在报修4小时内恢复正常运行.
否则,每逾期一日,扣除违约金2000元.
配合组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并承担相关费用.
用户有权根据项目时效和维护服务质量问题,扣除质量保证金,并且招标人有权另行委托第三方维护服务,由此发生的费用由投标人全部承担.
(二)维护服务方式应包括但不限于驻场服务、现场支持服务、后援服务、紧急恢复服务、故障修复、巡检服务、邮件服务、例行工作会议服务等内容,须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服务方案.
11(三)维护期维护期为6年.
期间,不得收取合同之外的任何费用.
硬件系统厂家3年质保期满后,故障维修收取工本费.
6年期满后,继续提供终生维护服务,并可收取一定运维费和工本费,运维具体事项双方可另签协议,根据运维质量在系统二次开发和升级改造项目时对开发商予以同等条件下优先.
(四)维护团队要求提供参与维护人员名单、资质证明,并提供社保证明原件.
核心设计技术人员应全职、全程参加维护团队并承担软件维护、系统配置主要职责.
驻场工程师不应少于2名.
服务期内原则上不允许更换项目组人员.
维护期间确需人员变动,必须提前一个月向采购人提出申请,同时配备同资质人员接任,经采购人许可,并在新老人员并行运行一个月后,经过采购人按规定标准考核合格后,方可调整更换.
三、合同和验收合同由采购主合同、补充协议、设计方案组成.
补充协议和设计方案与主合同具备同等法律效力.
投标人中标后,须对投标文书中的商务、服务和设计方案,进行细化形成可实施方案,作为补充协议、设计方案重要内容.
已有成品软件的请出具相关证书并进行功能演示.
系统采用"边开发,边应用"的方式逐步部署完善.
根据投标方施工方案,在双方合同中明确试运行开始时间.
由工程监理、第三方评测机构根据实际施工完成情况、评测结果、甲乙双方人员和设施准备情况确定试运行实际开始时间.
系统试运行6个月后,在确定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基本技术要素、基本功能均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工程监理报告、第三方评测结果和实际应用情况,组织系统验收.
验收合格后,系统进入维护期.
未按约定进度而延误试用、验收重要节点工期,投标方需按日支付违约金.
验收前需提供完整的文档.
包括:项目设计说明书(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源代码、运维方案、标准规范,以及"技术总要求"(第三章)要求的全部内容.
将项目实施分为合同签订、试运行、验收、维护四个节点,分期支付款项.
软件项目(A、B、C包)双方签订合同后,采购方预付合同总金额30%,项目验收合格付合同总金额40%,剩余合同总金额30%在维护期分年支付;硬件项目(D、E包)双方签订合同后,采购方预付合同总金额30%,项目验收合格付合同总金额60%,剩余合同总金额10%在维护期头三年分年支付.
工程监理和评测(F、G包)双方合同签订后,预付合同金额的30%,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至付合同金额的100%.
12四、软件著作权各项目所开发软件的知识产权(软件著作权)、版权归采购人所有.
投标人就本项目开发的软件,应向采购人提供全部软件产品和文档.
投标人应保证采购人使用该系统及服务或其中的任何一部分时,免受第三方提出的侵犯其知识产权的索赔或诉讼.
如有任何上述指控,投标人应独自承担可能发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和费用.
投标人不享有基于本项目开发软件的知识产权、使用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披露、转让和许可有关的技术成果、计算机软件、关键技术、秘密信息、技术资料和文件等项目相关信息.
五、安全保密要求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测及等级保护相关工作.
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收集、产生的所有与本项目相关文档、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表格、数字等各种形式所属权均归招标人所有,中标人有义务对所涉及到的内容保密,并在签订合同时签署保密协议.
六、产品授权集成的第三方产品(含中间件),投标方须提供厂商授权书原件.
13第三章技术总要求各应用系统应功能齐全,性能可靠,响应迅速,标准开放,满足平台设计要求和业务发展需要.
第一节技术路线为了实现建设目标,应实施数据规范、架构开放、技术包容的技术路线,使平台具有良好扩充性和演化机制.
一、标准开放架构遵循国家信息化、电子政务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遵循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基于标准开放技术进行开发设计,构造松耦合的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注重层次设计和模块划分,面向服务,实现松耦合.
采用B/W/D多层计算模式,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分层管理和实现,各层之间具备相互透明性(Transparency),跨平台,可扩展,可切换.
二、依托电子政务云平台依托山东政务云建设和运行,有关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施和数据库、中间件、GIS平台等系统软件等,均采用政务云中心提供的云设施和云服务.
充分利用政务云平台提供的设施、平台、软件服务,以及云平台提供的地理信息、标准规范库、组织机构库、人口和身份证库、许可证库等信息资源和服务.
三、注重信息采用信息集成的方法进行系统集成和系统开发.
系统集成应保持被集成系统独立性,不得破坏、覆盖原有基础功能和性能指标.
注重信息资源规划、基础信息标准体系、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实现数据和应用分离,设计和业务分离.
注重信息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和管理,注重业务痕迹数据的保存、回溯与处理.
14四、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分析业务构成要素和活动方式,作为信息资源规划、架构设计、业务模型设计、方法算法策略设计、数据设计、界面设计、功能服务设计的依据.
五、采用原型化方法采用原型化方法,将原型作为开发平台、集成平台、交流平台、试用平台,迭代求精,逐步完善.
第二节应用系统所依循的基本原则应用系统应遵循以下互为关联、互为支撑的原则.
一、松耦合一方面,应用系统应与信息资源库进行信息关联和功能聚合,实现业务协同.
一方面,应用系统应具独立性、自治性,自我管理所需数据支撑和功能支撑.
二、一库多用,数据和应用分离信息资源库和业务应用系统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一个信息资源库,多个(种)业务应用.
信息资源库是统一管理平台信息资源的应用系统.
汇总各业务系统注册的信息,向各系统提供信息资源查询服务.
各业务应用系统是信息资源库的信息提供者和消费者.
支持不同版本、不同应用范围的应用系统重叠复合运行.
异构平台的相关应用系统,概念上仍作为平台应用体系不可或缺组成部分,其主题信息应纳入信息资源库.
相关业务系统要与山东省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山东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进行衔接.
软件系统须定义所投标系统与信息资源库的数据耦合(即信息联查和注册)关系:(1)列出业务信息资源(即系统的主题信息资源,须注册,可联查)清单及其数据结构;(2)列出支撑信息资源(即系统可引用的信息资源,需联查,可注册)15清单.
三、设计逻辑和业务逻辑分离开发方应着力于业务建模、数据设计、算法、服务和应用工具的设计和开发,构建概念、数据元和信息分类、业务内容和业务流、知识等应用逻辑表达平台,用户可配置管理,实现设计逻辑和应用逻辑隔离.
四、统一版本和多版本原则(一)统一版本原则在设计开发上,采用同一版本的业务软件.
各级各类平台,通过初始化和应用积累形成个性化应用版本;各类网络,对称部署,根据用户角色、权限、应用需求,合理分配软件、数据、功能.
(二)多版本原则在实际应用上,采用此原则.
只要合乎省级平台信息资源库信息联查注册要求,允许业务应用系统多版本并存.
在满足省级平台数据对接要求的前提下,各地平台或业务系统,可整体或部分保留,以保护原有投资.
第三节体系结构设计要求依托电子政务云平台,在统一的云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规章制度体系保障下,采用云端集中部署,省市县乡企及成员单位等依权限全网应用模式,构建纵向从省到市、县、乡级安监机构,横向到安委会成员单位,前端到高危行业(领域)企业,涵盖安监、行业领域、中介机构、企业、社会公众的一体化、集约化、开放包容的架构.
要求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技术框架、应用系统体系结构、云端部署架构、应用部署架构进行设计,提供符合架构要求的完整解决方案.
提供系统部署图,标明所提供功能和信息资源在各网络(互联网、政务外网,云上云下,线上线下,各级各部门)的分布.
体系结构设计之各项要求,作为软件系统通过验收的必要条件,各应用系统须在投标和开发中予以响应和设计实现.
一、技术框架设计要求16平台自下而上由信息基础设施层、数据库和存储层、应用服务和支撑层、信息资源库、业务应用层、集成门户层组成.
(一)基础设施层(IaaS)依托山东省政务云,包括云服务器、网络设施等.
要求提供详细的资源配置设计.
(二)数据库和存储层(DaaS)依托山东省政务云,要求提供满足需要的数据库和存储资源配置设计.
(三)应用服务和支撑层(PaaS)依托山东省政务云数据处理服务、天地图地理信息系统、工作流平台、认证平台等,构建基础应用支撑平台.
1.
地理信息应用支撑平台基于山东天地图提供的空间计算服务和地理信息服务建设.
2.
工作流平台基于山东电子政务云提供的工作流实现.
与用户认证、业务系统的紧密集成,支持应用策略.
3.
统一认证平台基于山东电子政务云提供的认证平台实现.
与安监机构人员、工作流平台紧密集成.
提供授权服务、认证服务,实现对多个应用系统用户、权限的集中管理.
提供用户登录、退出、密码管理和用户操作日志审计功能.
4.
其他基于山东政务云平台提供的服务总线设施、数据交换平台、云服务开放平台实现相关支撑和服务.
(四)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库存储权威的人事物单位等基本信息,是信息汇总中心和系统集成中枢,是系统开发和应用、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关键系统和重要支撑.
通过数据联查和注册机制实现松耦合.
(五)业务应用层(SaaS)主要包括风险管控系统、隐患排查治理系统、重大危险源监管巡察系统、教17育培训系统、行政执法系统等.
各类应用系统间,要求定义XML数据交换界面,互为系统视图,通过webservices进行数据交换.
(六)集成门户层应用集成门户面向省市县乡、安委会成员单位、中介机构、企业、社会公众分别提供信息界面和应用入口.
二、云端部署架构要求系统采用符合国家《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国家标准》和《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要求的架构,云端按"门户(Portal)—应用系统群—信息资源库—数据库—存储"的层次结构进行部署.
软件均采用B/W/D计算模式,各层、各模块之间通过webservices交换信息.
充分利用政务云平台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
网络设施包括足够的信道、带宽和公网IP、域名、负载均衡服务;安全设施包括入侵防护、杀病毒、防篡改等技术防范设备.
数据库采用集群部署.
信息资源库两网同时部署,通过云数据交换设施实现数据同步,政务外网数据集要大于互联网数据集.
平台项目,如无特别说明,原则上根据需要部署到互联网或政务外网,集约化部署,全省应用.
跨网应用的系统,互联网和政务外网对等部署,根据用户角色、权限、应用需要合理分配软数据、功能;如需互联网和政务外网有差别部署,则需基于适用的跨网数据交换方式打通数据链.
系统能够集成山东政务云法人库、人口、行政许可、公共信用、天地图、标准化平台等信息资源,与电子政务各类主题数据库、业务数据库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
三、全省部署架构要求要求系统设计实现集约化、虚拟化、一体化的全省部署架构.
系统采用集约化开发、部署和管理,统一管理软件和核心数据,各级各类平台、各类系统(门户)通过虚拟化部署,形成省、市、县、乡(根据各地需要可以到村,下同)、企全网一体化应用平台.
支持省、市、县、乡各级、各专业平台以及成员单位、企业等各类系统(门户)的虚拟部署.
同时也支持市、县、乡各级平台以及成员单位、企业等各类门户的物理部署.
物理部署的信息资源库间需实现数据同步.
同一平台(系统、门户)的虚拟部署版本和物理部署版本可以并存运行.
对异构平台(系统、门户),虚拟平台(系统、门户)兼具信息交换界面18(数据接口和信息集成门户)的作用.
各级各类同构或异构平台(系统、门户),以及平台各类应用系统间,设置信息交换界面(基于XML),互为系统视图,实现松耦合.
面向其他系统的系统视图以自述信息为主,一是描述自身可提供的数据和服务,二是描述自身所需要的数据和服务.
减少与其他系统的相关性.
根据平台体系结构和集约化、虚拟化、一体化的部署架构,全省各级平台各类应用,可通过省局统一开发、集约化物理部署、全网应用的方式,实现上下贯通.
其本身兼具数据接口作用,与各地自行开发部署的各类信息平台和应用相互对接.
系统在不同网络、层级、部门的部署(安装、定制、调试、运维)视为一套.
不得额外收取费用.
要求提供详细解决方案.
四、云设施和资源配置要求根据部署和应用规模,配置所需云基础设施.
原则上互联网和政务外网采用同样架构,根据计算和存储需求自下而上合理配置平台信息基础设施层、数据库和存储层、应用服务和支撑层、信息资源库、业务应用层、集成门户层资源,根据业务需要合理分配数据采集、事务管理、监管、统计分析功能.
两区之间逻辑隔离,通过符合要求的网闸进行数据同步和传输.
投标方应根据政务云有关要求,结合系统部署需要,提出省级项目云设施配置方案,说明所需的网络、计算、存储、安全等政务云设施、设备、资源配置需求.
政务云未有的设施资源,投标人须提出采购方认可的替换方案,所造成费用由投标人负担.
第四节应用系统的基本技术要素以下七大基本技术要素,作为软件系统通过验收的必要条件,各应用系统须在投标和开发中予以响应和设计实现.
一、基于XML基于XML,实现表示、表现、存储各层的一致性,增加跨平台性和可移植性.
采用XML进行表示层定义和建模.
数据结构、数据元、基础信息标准、查询(信息资源)、信息流等,均采用XML表示或描述.
通过webservices交换信息.
19采用B/W/D三层计算模式,基于W3C标准、SQL标准实现.
二、面向对象和建模采用OOA、OOP技术,梳理领域知识和规则,分析业务实体和活动,定义业务对象,建立业务模型,确定方法算法策略,设计数据、界面、功能和服务.
建模是应用系统实现虚拟化部署、持续应用的必要条件.
三、工作流支撑应用系统应基于工作流引擎开发和运行,确保数据有效性和事务合法性.
原则上系统必须以云平台提供的工作流平台为支撑.
应用系统采用的工作流引擎必须与统一认证平台相衔接.
用户可按需定义和定制各种复杂流程,分配权限、确定应用策略.
参与者可以是角色、部门、人、信息系统、数据接口、设备.
可跟踪回溯,可与email等消息系统集成.
工作流实例可永久化.
系统能支持应用策略设定,支持外出、超时管理策略;通过定义相应流转和数据接口,满足不同应用模式需要,支持在线应用、数据上传以及手工填报、应用接口、双规运行等各种应用模式.
工作流应以有关信息资源(组织机构、人员、角色和用户)为流转主体和对象.
四、地理信息支撑系统基于天地图设计和运行,利用天地图提供的信息资源和功能,进行数据采集、集成和展现.
展示分层或集成的信息分布情况,进行空间分析计算、导航定位以及基于地理图形的信息查询、统计和检索,为信息系统提供空间信息服务.
空间信息的表示以SVG格式为主.
(一)空间信息采集方法要求支持以下几种空间信息采集方法:一是手工录入地理位置.
二是利用行政区划、地址在线匹配模糊匹配,通过网上征集方式逐步精确化.
三是利用智能手机拍照上传办法自动获取空间位置.
四是利用天地图专题数据采集系统标绘地理位置.
五是基于地图进行标注和构造模型.
六是按实际尺寸覆盖图纸、照片、航拍图.
20七是其他空间信息采集方法.
(二)地图视图地图视图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功能和元素:1.
矢量、栅格、地球视图切换,图形图像覆盖;2.
空间信息和各图层信息的检索,空间计算工具;3.
天地图注册图层(地形地貌信息、路桥交通信息、天气信息等地理信息类,社会单位信息、工矿学校医院等社会信息类);4.
信息资源库(之信息资源目录树)图层;5.
业务信息图层.
6.
可导出为XML、KML、SVG;7.
指北针、比例尺、图例等地图要素.
五、基于信息资源库(一)信息集成业务系统(含信息资源库自身)基于信息资源库进行数据耦合、信息关联和系统集成,以信息资源库为辐辏实现松耦合.
(二)信息联查和注册业务系统应支持信息资源联查注册机制.
即:(1)业务系统采集业务信息,如涉及基础支撑信息,首先应查询信息资源库,查得该信息最新版本,加以复制或引用.
如无此信息,可通过与山东省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基础信息库(如法人库、人口基础信息库)查对取用.
(2)业务系统应将所拥有的业务主题信息注册到信息资源库.
也可申请将非业务主题类信息注册到信息资源库.
支持单个、批量、增量、整文件、整数据库等多种更新方式.
以上过程可递归应用,确保信息资源库数据完整性、一致性,确保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库数据同步.
六、客户端和界面要求(一)薄客户端应采用薄客户端.
薄客户端,即B/W/D架构下支持W3C标准的浏览器.
数据表现需合乎W3C标准,适应各种主流浏览器和各种桌面配置(PC、Mac、平板、智能手机等),实现跨平台.
不得安装私有、专用或非主流插件.
通过浏览器提供完备的数据、功能表现.
21在此基础上,可附加微信公众号版本的类薄客户端应用.
支持二维码查询.
原则上不得采用非薄客户端模式.
客户端软件(包括Apps),仅可作为附加和增值版本供用户选用,不得另行收费.
客户端软件与B/W/D模式基于共同表示层(代码和设计)和存储层(数据库),在表现层实现之,客户端版本与对应的HTML版本在功能上、界面上、用户认证上应一致,降低开发、应用和维护成本.
客户端版本应支持全部主流操作系统(如Windows,iOS,安卓),并随操作系统版本升级而升级.
(二)扁平化注重界面设计.
合理布局业务相关的对象、环节,既展现信息内容、又展现信息结构;以用户为中心布置数据,以数据为中心(根据信息块属性和用户关注焦点)部署功能;所展示的文字、数字、图形等,需指向相应对象、事务或功能.
界面友好,用户驱动,非线性迭代易操作.
减少界面层次和用户操作.
利用AJAX技术,按需就地展开内容.
不得脱离上下文增加新界面;如非必要,不得采用弹窗方式.
(三)门户化一是面向角色,聚集相关信息和功能;二是面向业务,聚集相关信息和功能.
各应用系统首页,即相应的业务信息总目录.
通过文字、列表、统计图表、地图等视图,沿主显示方向按展窗大小分栏,顺次展示业务全景专栏、业务专题专栏.
按主显示方向的垂直方向,顺次布局专栏的综合视图和子视图.
各应用系统首页还要在视觉焦点放置当前业务态势信息和用户相关的事务信息.
支持鼠标点击、手势、键盘、语音等各种操作方式.
(四)个性化服务对已登录用户,需提供与其权限相关的信息和功能布局,展示职责相关的业务概况、待办事项、通知通告、知识库等内容.
提供操作导航和综合设置两种版本的操作界面,分别面向初用人员和熟练人员.
系统应主动记录用户操作习惯、操作模式,并提供给用户操作时使用.
(五)友好易用易用性:合理布局,页面要素与业务对象和业务流程相匹配,简单易学.
友好性:根据知识库、数据库挖掘、用户习惯、在线帮助文件,提供上下文相关的辅助信息或辅助功能服务.
(六)支持离线应用利用HTML离线存储技术,或移动智能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客户端(App)方式,提供离线应用支持.
系统的客户端版本支持在线和离线使用,能够在线下载必要的支撑数据支撑22离线应用.
七、用户和权限管理基于山东电子政务云提供的认证平台实现.
与机构人员、工作流平台紧密集成.
统一用认证平台通过一个统一的用户管理模块实现对多个应用系统用户、权限的集中管理.
内部用户帐号基于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和人员资源库生成,实名登录,全网漫游.
基于角色分配权限.
提供完备的帐号和密码管理功能,提供帐号密码初始化、密码恢复、帐号冻结等功能.
用户浏览和操作、数据注册操作等,均需进行日志.
第五节应用系统基本功能要求完备的、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操纵功能,为应用系统所必备.
以下基本功能,作为软件系统通过验收的必要条件,各应用系统须在投标和开发中予以响应和设计实现.
一、查询功能(一)提供路径导航、分类查询、条件查询、全文检索、按例查询、点选等多种检索手段,支持关联查询,可组合迭代使用.
(二)检索结果可为表现为记录清单,可表现为地理分布图,可进行多级排序,可逐条查看详情.
(三)检索结果可进行分类(按可分类字段及其组合)统计,统计量包括频度、数值求和等,统计结果可表现为表格、图形、地图或其组合.
(四)查询结果包含的对象(名称)、数字,须有具体链接,指向对应查询.
(五)可按用户要求定制各类查询(清单、统计表、统计图等).
(六)能应用信息资源库的查询机制和查询结果.
(七)提供基于某一业务主题或对象的关联查询结果,可按XML模板生成综合报告(含图表).
二、编辑修改功能(一)具备完备的数据增、删、改以及数据审核功能;23(二)提供单个、批量、集成数据操纵方式.
三、状态管理(一)基于角色和权限,对数据记录全生命周期(如:新增/修改、审核、冻结、删除、清除等状态)进行管理.
(二)宽进(采集)严出(审核),确保数据完整性和有效性.
(三)近期操作可恢复.
(四)进行操作日志.
四、其他(一)提供数据/文档转换和输出功能,可输出为PDF、DOC、HTML等多种格式.
(二)提供业务相关(上下文相关)的知识库关联应用.
(三)系统自身的管理信息、日志信息等,也应可管理,提供日志审计功能.
(四)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
第六节技术和业务相匹配要求以下技术和业务相匹配之需求,作为软件系统通过验收的必要条件,各应用系统须在投标和开发中予以响应和设计实现.
一、基本要求基于业务信息资源规划,建立业务模型,做好相关概念定义(数据元和信息分类、数据设计等)、功能和性能设计.
通过工作流融合业务流和信息流,提供对业务(对象和事务)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支撑.
提供业务信息多态多版本管理功能.
业务痕迹可管理可追溯.
功能齐全,性能可靠,响应迅速,标准开放,界面友好.
满足平台设计要求和业务发展需要.
编制相关业务的基础信息标准体系,包括主要业务对象、流程定义和操作规程,编制上下文相关的使用指南.
24二、概念与业务相匹配业务信息系统所包含的元素,应与业务领域相关概念、对象、事件、事务、知识、规则等相对应,具备完整性,作为业务体系运行的支撑平台.
根据领域知识、业务标准和数据规范进行数据定义,形成数据元、数据结构、信息分类体系.
提供业务所涉及的对象、事务清单,说明其相互关系,必要时须提供E-R图或业务模型.
事务类信息还须列出其包含的主要环节.
硬件系统列出主要设备及其服务对象和操作对象.
三、功能与业务相匹配功能完备,功能模块划分(功能树)应与业务逻辑相匹配,能够支撑相关业务闭环运行(定义、实例化,计划、行动、评价、改进PDCA环,汇总、归档、发布),重要概念和对象可定义可实例化,重要节点和环节可配置,业务流程和工作策略可定制.
提供功能划分及功能模块设计说明,说明功能和信息(业务对象/事务)的关系,说明运行环境和系统边界;硬件系统还需提供拓扑图,说明设备分布和设备之间的关系.
四、性能与业务相匹配系统应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标准开发,持续发展.
系统性能以及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集成性、可管理性等指标,应满足业务需要.
对主要性能和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集成性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
五、与两体系任务相结合各应用系统,应紧紧围绕两体系建设任务,深化设计、扩展集成、增值服务.
(一)由于各地、各行各业千差万别,系统设计应提供与之匹配的方法、策略和步骤,化繁为简,使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与企业生产管理流程相融合,持续发展不断完善.
(二)各系统是企业安全生产服务和支撑工具,一方面要尽可能融入企业内部网络和生产管理流程,另一方面应强化其安全生产数据备案(可追溯)、信息集成、大数据分析功能,为企业安全生产和政府监管服务.
25(三)风险分级管控,是提高隐患治理科学性、针对性的前提条件;隐患排查治理,是管控风险的有效手段.
两者形成闭环相互促进.
系统在设计上要支持这一机制有效运转.
风险点和危险源的管控措施系树状层次结构,宜采用XML技术表示和处理,安全检查作为对措施树状态的快照,用以排查隐患并进行治理,根据治理结果修正风险点危险源管控措施状态.
以此,贯通"风险-管控措施-安全检查-隐患"这一数据链.
信息资源库和相关业务系统在设计上要予以实现.
(四)"网格化、实名制"是确定企业安全生产信息访问权限和流向、贯通"双重预防体系"企业内部闭环和政府监管闭环的纽带.
(五)物联网网关是政府监管和企业监控之间的桥梁,设计上应准确把握定位.
(六)教育培训考试、专家库、行政执法等通用系统,也要围绕促进双体系建设任务,提出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
(七)为配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执法系统和执法终端实施,各业务系统应参照有关要求合理设计,进行衔接.
(八)各业务系统均应提供组织机构和人员信息管理功能,并向信息资源库联查注册.
根据需要提供将领域知识功能,并向信息资源库联查注册.
六、与已有业务信息系统相集成与已开发和部署的同类或相关业务的信息系统相互集成,做好数据、功能、应用的衔接,按照本标书技术要求,结合实际业务需要,实现系统功能、性能、可靠性、用户体验的整体提升.
第七节业务信息规范编制要求编制相关业务的基础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可在线管理和使用.
包括但不限于:(一)业务有关的数据元;(二)业务有关的信息分类编码;(三)业务信息资源(业务对象和主要事务)的数据结构;(四)业务信息资源目录;(五)业务流程定义(XML);(六)操作规程;(七)使用指南(XML+HTML,供上下文相关调用和web发布).
第四章信息资源库和应用支撑系统(A包)信息资源库负责信息资源基本数据的管理、聚集和关联应用,解决信息资源查询、联查和注册、信息资源库虚拟化、信息多态化管理等关键技术,实现"一26库多用"架构.
信息资源库是信息平台的核心系统,必须按照平台总体设计方案和本次招标要求进行设计和实现.
要求提供:(一)基本查询的XML定义,信息资源目录的设计实现;(二)提供实体-关系总图;(三)层次性列出信息资源基本类型及安全生产领域常见子类的数据设计;(四)联查和注册机制的方法和算法;(五)信息资源多版本管理数据设计和算法实现;(六)组织机构数据设计和单位编号生成算法;其他主要信息资源的数据设计;(七)信息资源目录、基本查询、聚集查询、编辑页面布局及设计思路;(八)原型化开发构想和计划,要求一个月一个迭代周期.
第一节信息资源构成体系及内外关系对应于电子政务人、事、物、单位四要素,安全生产信息化也存在安监机构和人员、事故和救援、执法和许可、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点和隐患等等要素,称为安全生产信息资源.
一、信息资源含义、标识方法和属性(一)含义一是指概念,通常指某类信息资源,用XML定义.
二是指查询,用XML表示.
三是指信息资源实例或查询结果,用XML描述.
可表现为图、表、地图等视图,可输出为HTML、WebServices、Text、PDF、MSOffice/Excel/Access、图片等格式.
(二)信息资源的标识方法要求提供信息资源多种标识方法,并利用XML、OID、SQL、XPath、正则表达式等技术,进行设计和实现.
对以下三种标识方法进行设计和实现:一是通过XML文本;二是通过可嵌入URL的查询表达式;三是通过指向OID等间接方式.
27(三)多态性管理一是对信息资源对应的数据记录,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数据有效性.
数据记录生命周期包括:新增/修改、审核、冻结、删除、清除等状态.
二是对信息资源对应的业务信息,进行全生命周期多态多版本管理,保证业务信息合法性.
二、信息资源基本类型安监信息资源构成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实体类(如:组织机构和人员,风险点、危险源、隐患等,设施、装备、物资等)、事件类(如:事故、救援、演练等)、事务类(如:执法检查、行政许可、危化品登记、举报投诉等)、文书证书类(如:整改通知书、许可证书、特种作业证等,重要资料和档案)、知识库类(如:法律法规库、标准规范库,危险品知识库,预案库,题库,检查表,两体系导则、细则、指南等规则库等)、基础信息标准类(如:信息分类编码、数据元、数据结构,数据接口,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等)、支撑类(如:信息资源目录、系统配置信息、角色和用户、用户定制信息、日志等)等七大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派生的信息资源类型,以及根据业务需要不断新增的信息资源类型.
将信息资源、领域知识、关于信息资源的知识、应用要素和支撑信息等,均纳入信息资源库进行管理.
要求层次性列出信息资源基本类型及安全生产领域常见子类的数据设计,说明主要设计思路,体现各类信息资源主要特点,体现数据元和信息分类规范,体现命名空间设计要求(一致性设计原则),体现其间的数据耦合关系,贯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管控措施-安全检查-隐患-监管执法-政府监管部门"业务链.
.
三、信息资源相互关系信息资源相互关系通过实体有关属性对实体引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定义和数据设计要体现信息资源间的数据关系.
实体类的行政主体(如安监机构)和监管对象(如生产经营单位/企业),依据知识库类(如法律法规)信息资源,通过事务类(如行政许可、执法检查)信息资源发生联系,产生各类文书证书类(如许可证、法律文书)信息资源,构成平台信息资源间主要关系.
"网格化、实名制"(企业之属地监管政府、专业监管部门、主管部门)信息,是贯通企业内部主体责任闭环和政府监管闭环的纽带.
风险点是企业内部双体系责任网格;风险管控措施是隐患排查的依归.
以此,贯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管控措施-安全检查-隐患-监管巡察-行政执法-政府监管部门"这一数据链,请在信息资源数据设计中予以体现.
28四、信息资源库与业务系统、政务平台集成关系信息资源库与外围业务应用信息系统是一库多用的关系,相互耦合,不断演化,迭代成长.
投标人应在不断完善信息资源库的同时,协调好与业务应用信息系统的关系,协助开发商解决相关衔接问题,确保"一库多用"架构的运转良好.
信息资源库存储权威的信息资源基本数据.
一方面,可供业务系统引用或复制,以保持数据一致性;另一方面,信息资源库提供数据注册机制,将业务系统采集的最新信息资源汇入信息资源库统一管理,以保证信息有源头活水.
通过山东省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与法人库信息进行比对,获取机构基本信息;与人口基础信息进行比对,获取人员基本信息;通过山东天地图获取各种地理信息资源,通过山东电子政务标准平台获取各类标准信息.
信息资源库中相关安监业务信息可与电子政务主题数据库、业务数据库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
五、信息资源库的作用信息资源库是平台的基础应用系统、关键应用系统、核心应用系统,作为信息汇总中心和系统集成中枢,对开发和应用、信息交换和共享具有重要作用:(一)按照国家云计算指南关于"数据和业务系统与承载的技术环境分离"的要求,信息与业务隔离,数据与应用隔离.
(二)信息资源库是实现松耦合开放包容架构的必要条件.
(三)基础信息资源作用,实现信息"一库多用";(四)基础信息标准体系作用;(五)知识库作用;(六)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作用;(七)信息资源目录作用;(八)是应用集成的中心数据库,是业务协同的总枢纽;(九)支撑集约化信息化体系,支持各级平台虚拟化;支持、促进应用系统多版本化;(十一)为大数据打下知识、信息、技术和应用基础.
信息资源库的核心设计,以及功能、性能、安全性、可靠性、扩展性、开放性等各项设计,应能够确保上述作用的有效发挥.
第二节信息资源库主要功能要求符合平台设计,功能齐全、性能可靠、响应迅速、标准开放.
功能要求如下:29一、查询查询是信息资源库各项功能、服务、机制之源本.
构造通用的信息资源查询,从初始信息资源类(源信息资源)按需、非线性、迭代查询获得所需信息资源.
查询的定义(XML),可注册为新的信息资源类,纳入信息资源目录.
查询结果可表现为各类视图及其复合:列表、统计表、统计图、云图、图谱、热力图、组织机构图、地图、综合报告等.
地图视图会聚图层包括:地理气象信息、社会信息、信息资源库目录及当前查询的信息资源.
二、两级注册提供两级注册功能.
(一)一级注册(类型注册)将预定义的信息资源类型,或查询派生的信息资源类型,注册进信息资源库,纳入信息资源库体系统一管理(信息资源目录增删改).
其表示、表现、存储各层均可配置、可维护.
在不增加源代码的情况下,融入信息资源体系,具备信息资源全部功能.
(二)二级注册(数据注册)将具体的数据记录、数据文件、数据接口,注册进信息资源库,纳入某相应类型的信息资源统一管理(增删改).
与查询配合,实现信息资源联查和注册机制.
三、联查和注册服务建立信息资源联查和注册机制,提供联查和注册服务.
四、信息资源多态多版本管理提供信息资源全生命周期多态多版本管理功能.
根据信息资源演化情况,对信息资源对象的不同状态和阶段进行汇总,并展示、播放.
如:通过地图视图展示某化工园区、或某企业近五年来风险等级变化图.
30五、信息资源库虚拟化自动生成或定制各级或各类虚拟信息资源库.
虚拟信息资源库可下载到物理平台进行物理部署,并同时建立与母平台数据同步机制.
信息资源库的部署方式(物理部署或虚拟部署),对应用或用户具备透明性.
信息资源库无论物理部署或虚拟部署,均可为同级平台物理或虚拟部署的业务系统提供等效支持.
六、各类信息(管理)门户功能基于角色、权限,基于当前(虚拟)信息资源库,自动生成或定制各类信息资源门户.
主要页面应包括:信息资源总揽(信息资源目录)、专题信息资源查询浏览、个体信息详情(个体信息资源目录,web百科式)、编辑和审核等等,相互关联引用.
专题可指向任意信息资源,如:非煤矿山、安监机构、住建部门、应急管理、配置信息、待审核信息、用户信息、日志信息资源,等等.
信息资源库配置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审核等,也采用信息资源库门户功能一致性地实现.
七、空间属性管理功能信息资源多直接或间接具空间属性,是信息可视化要素.
一幅画顶千言万语,地理信息是各类信息资源关联性可见的有效平台.
要求全面展现天地图数据和功能,实现空间信息的采集、展示和地理空间计算功能.
要求实现地理信息视图设计要求(第七节).
八、基础信息标准管理数据元、信息分类、数据结构、数据接口管理,提供相应的XML定义.
九、知识库管理和服务提供知识库管理工具.
提供上下文相关的知识库信息服务.
31十、工作流和消息服务应用工作流,并提供工作流服务.
提供跨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跨平台跨应用的统一消息服务.
十一、用户管理和认证服务提供用户认证服务,实现单点登录,跨系统全网漫游.
十二、日志和监控对信息资源库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对在线用户、登录用户、数据访问、数据操纵情况进行日志.
提供日志审计功能.
十三、备份管理提供基于信息资源库、各类虚拟信息资源库、各类门户、查询的数据备份、下载服务;提供数据回溯、恢复功能.
第三节信息资源库一致性设计要求通过数据库技术组织数据,通过XML技术表示概念和知识,通过信息资源查询来表达信息.
实现一致性设计和管理:一是一致性设计.
同一类信息资源,宜采用同一个设计同一个库表.
通过概念上归纳演绎、附加库表、信息集成三种方式,体现信息资源的特殊性.
二是一致性管理.
统一管理各类信息资源,功能、服务、界面一致.
三是一致性的用户服务.
信息资源库自身、人、系统、接口、数据文件等均视为用户.
四是一致的命名空间.
采用统一的命名和编号规则,贯穿标准规范、数据库设计、XML对象、编码和脚本、表现(HTML+CSS)和接口等各个层面.
按信息资源编号规则对信息资源进行编号,表示信息资源对象,通过相互引用确定信息资源间的关系.
五是通过XML实现信息资源表示(建模)、存储、表现(界面)层之间的一致性.
第四节组织机构(人员)信息资源管理功能的设计和实现组织机构泛指依法设立的机关、事业、企业、社团(如安监机构、救援队伍、32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安委会成员单位)以及其内设、派出、所辖的其他机构,简称机构.
单位一般指法人单位,或相对独立且内设机构人员配置齐全的组织机构.
要求将各类组织机构作为同一信息资源,实现设计管理的一致性.
不同类别组织机构扩展信息可视若业务主题信息另库管理.
同理,应将各类组织机构所属人员作为同一信息资源,实现设计管理的一致性.
不同类别人员扩展信息可视若业务主题信息另库管理.
组织机构数据结构设计应体现单位沿革,体现同类、主管两种关系.
应据此进行算法和数据库设计,提供家族树的XML、SVG视图.
组织机构编号应体现机构所在组织的层级和序列,有信用代码的其编号为其信用代码,或为其主管机构编号加序列号.
人员编号即所在组织机构编号加人员所在组织机构人员序列号.
其他有类属性和线属性的信息资源,亦依此设计.
第五节信息资源多态多版本生命周期管理的设计和实现要求对信息资源多态多版本生命周期管理进行设计实现.
可采用原记录加盖冻结时间戳予以冻结方法,也可用对象标识(OID)技术实现.
多态信息可用于记录实体沿革、信息勘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库或某类信息资源多版本管理.
第六节信息资源查询的设计及实现要求对信息资源查询进行设计和实现.
提供非线性用户界面,从初始信息资源类(源信息资源),通过检索、展示、处理三环节复合迭代,获得查询结果.
信息资源查询,其定义和结果,均可用XML格式封装--(1)注册为新的信息资源,纳入信息资源目录.
(2)作为数据接口.
(3)查询结果可展现为各种数据视图.
(4)可通过URL再现.
本方案将信息资源查询分为:基本查询、聚集查询、关联查询、集成查询(门户、虚拟库),要求加以设计和实现.
一、基本查询信息资源基本查询由信息资源类型、信息结构、检索条件、关注域、排序信息、查询结果、操作、查询视图等要素组成.
可组织为XML格式的信息框架,展现为非线性的操作界面.
信息结构即相关信息资源的指标属性集、数据元、信息分类信息;检索条件可包括SQL筛选语句,xPath,正则表达式,枚举值等;提供路径导航、分类查询、条件查询、全文检索、按例查询、点选、地图圈选等多种检索手段,可复用迭代,构造检索条件,可预置默认检索条件,参与查询;关注域即参与可视化或33信息结构分析的域,根据需要还应联合其他信息资源的相关域或其派生域.
操作主要有:(1)查询结果作为文档输出(打印)、保存,或作为数据交换数据源;(2)用于联查注册服务;(3)作为其他页面信息块、控件或超链接,用于数据项录入编辑,为数据采集、检索、登录等交互界面服务;(4)用于增删改、审核等用户权限相关的操作,实现二级注册;支持回填操作,即查询结果经编辑后,注册到信息资源库;(5)将查询模式存入信息资源目录,实现一级注册;支持将查询模式存入公共或私有知识库;(6)作为构造其他查询模式的环节或构件.
二、聚集查询提供Web百科(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式关联查询,以任一具体(如某人、某单位、某事故)或某类信息为主题,集成、汇总与之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各类信息,形成个体信息资源目录,按照界面设计要求,依用户预制或即时需要,分专题、分视图第次展示.
有直接或间接空间属性的应提供地图视图.
三、联合查询两种以上信息资源参与的查询.
通过图标、图谱、热词云、地图(地球)、机构树等视图,使信息关联可视化、可导航化.
四、信息资源门户信息资源门户,是针对不同用户,依据其角色和相应权限,按照特定需求,对信息资源库功能和信息的观照,可视为特定查询的集合.
信息资源库门户,可用于全景式或专题式展示:--信息资源库实体类、事件类、事务类、文书证书类、知识库类等各类信息资源;--基础信息标准体系主要组成如数据元、数据结构、信息分类、业务指标体系;--信息资源目录;--各类数据接口、查询模式;--各级虚拟平台定义.
五、虚拟信息资源库通过定义定制信息资源查询,求得信息资源库的特定子集,实现信息资源库虚拟化.
34第七节信息资源查询视图设计要求数据视图用于动态和静态地展示信息资源查询及其结果.
视图界面上所展示的文字、数字、图形、关系符号等,可导航到对应的信息资源查询视图.
一、视图种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0)XML特定内容(如SVG图形、接口数据等);(1)列表;(2)统计图表;(3)组织机构图;(4)地图;(5)云图;(6)热力图;(7)图谱;(8)综合报告;(9)以上视图各要素的时空分布;(10)以上各类视图的复合组合.
二、列表视图名录、表格、摘要、卡片式等,均作为列表视图.
提供字段取舍、分页和排序等功能.
三、统计视图从统计维度、统计量、表现形式等方面对统计表进行建模,用户可设置、动态定制,可永久化.
统计量包括频度、数值求和等.
纵横两个统计维度按可分类项及其组合组织.
统计结果可表现为表格、文字、图形、地图等.
统计图包括:分布图、对比图、趋势图、构成图等及其组合,与相应统计表应关联对应,四、地图视图(一)地图视图会聚图层包括:(1)地理气象信息:山川湖海、气象和污染情况、道路桥梁等;35(2)社会信息:行政区划、地标地名、厂矿、学校、医院、人口等等;(3)信息资源目录树;(4)当前查询的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目录树的信息资源可切换为当前查询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化查询.
(二)各图层信息检索和空间计算功能.
(三)可导出为KML.
(四)地理图形格式支持:矢量,栅格,地球,图形图像覆盖等.
第八节联查和注册机制的设计和实现联查即信息资源库提供查询服务,注册即信息资源库接收数据录入服务,联查和注册机制是信息资源库提供的一致性的数据操纵服务.
其服务对象包括:信息资源库本身、各应用系统、用户(人)、数据接口、数据文档等.
信息资源联查和注册可相互迭代完成.
信息资源注册需要通过查询确定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数据项编辑点可通过查询构造其初值、全文检索、数据约束、查询导航、友好性等要素.
可启动基本查询,对预注册数据、待审核数据、注册成功数据进行浏览或编辑.
投标文件须提供联查和注册方法和算法,说明数据联查和注册主题数据构造方法、结构要求和内容要求,数据域有效性确认方法,联查过程和注册过程的关系.
第九节基础信息标准体系类信息资源的设计要求梳理、汇编安全生产基础信息标准规范体系,纳入信息资源库统一管理,可作为知识库应用和管理.
支持版本演化和标准体系的维护.
一、数据元支持数据元的引进以及定义、派生、注册、注销等管理流程.
为其他系统提供数据元相关服务.
梳理、汇编安全生产数据元,形成数据元标准体系,并纳入信息资源库进行管理.
二、信息分类编码支持信息分类标准的引入以及信息分类的定义、派生、节点管理.
为其他系统提供信息分类标准相关服务.
梳理、汇编安全生产有关信息分类,形成信息分类标准体系,并纳入信息资源库进行管理.
36三、业务定义定义各业务对象和事务的数据结构,形成业务指标体系.
描述各业务的主要环节和流程.
四、信息资源目录信息资源目录是关于信息资源的信息资源.
根据信息资源相互关系,组织为层次化树状结构.
每一节点均包含特定信息资源的定义.
通过信息资源目录,定义和管理相关信息资源(查询)的数据结构、域定义、查询条件、会聚方式等.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各类查询(简单查询、聚合查询、联合查询、门户、虚拟库等)、数据接口,均纳入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五、信息平台规范、规则编制、汇编以下(不限于)规范、规则,纳入信息资源库进行统一管理,并在算法上予以实现:信息平台总体技术要求信息资源库命名和编号规则信息查询和注册规则信息版本管理规则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号规则和数据结构网格化实名制监管信息规则和数据结构风险管控信息编号规则和数据结构(风险点、危险源、设备设施、作业)风险管控措施设计和应用规则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编号规则和数据结构(安全检查快照、隐患整改、验收)监管巡查信息编号规则和数据结构执法检查信息编号规则和数据结构行政许可信息编号规则和数据结构举报投诉咨询业务信息编号规则和数据结构应急管理信息编号规则和数据结构职业健康信息编号规则和数据结构教育培训考试信息编号规则和数据结构…信息资源标识符设计和应用规则物联网网关设计规范37平台运行维护管理规范平台应用推进与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第十节知识库类信息资源的设计要点知识库也要纳入信息资源库进行管理.
提供基于XML的知识库建模(定义)、编辑、解读、运行工具.
作为题库的知识点可自动生成题库.
为其他系统提供上下文相关的知识库信息服务.
一、法律法规类重点是安监执法类法律法规.
二、标准规范类重点是两体系导则、细则、指南.
三、题库和试卷根据安全生产全员全程培训需要,题库、试卷纳入信息资源库进行管理.
试题应有门类(领域、考点)、难度、题型、题干、答案等数据项.
试卷模板定义试题约束条件(随机查询)、赋分、分布等.
试卷是试卷模板的实例.
四、风险管控措施和安全检查风险点和危险源的管控措施系树状层次结构,每一节点有措施文本、检查要求、最近检查时间和当前状态、子树状态.
状态有"完好"、"失效"、"整改中"等.
检查要求通常为检查频度,或为频度多元组{日常,专项,综合,…},其中数值为确定数或模糊数.
作为隐患排查的知识库.
企业编制针对管控措施的检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等类型)计划.
根据措施树状态和检查计划组织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确定风险点和危险源的状态,作为对措施树状态的快照.
据此确定隐患并进行治理.
以此,贯通"风险-管控措施-安全检查-隐患-监管巡察"这一数据链,具体运行中应及时修正管控措施节点状态,判定风险点和危险源的状态.
38五、应急预案类应急预案涉及机构、队伍、专家、单位、装备物资、地理信息、知识库等各类信息资源.
预案应是可推演的脚本,可集成各类信息资源.
应提供预案的编制、修订、播放和可视化功能.
第十一节应用支撑系统依托山东电子政务云提供的认证平台、工作流平台等基础设施,基于信息资源库的数据和功能服务,建立协作中心、用户中心、认证中心、应用中心,实现跨网络(政务外网、互联网等,下同)、跨平台、跨系统的工作流、统一消息、用户管理、认证、加密、应用调度等功能和服务.
组织机构(人员)与工作流、用户认证、业务应用、应用策略相互紧密集成.
组织机构(人员)是用户、角色、权限信息的直接来源和参照.
组织机构的管辖层级,是重要的工作流流向.
日志记录用户基于权限和工作流的活动信息;提供详尽的用户登录、退出和日志审计功能.
一、协作中心(一)工作流服务提供工作流服务.
工作流须具备实体、参与者、流程定义、引擎四要素.
参与者:即各环节的责任方,可以是角色、部门、人、信息系统、数据接口、设备.
流程定义:流程定义可文本化、图形化或可视化设计,可按需定义和定制各种复杂流程.
能设定应用策略,支持外出、超时管理策略,线上线下相结合.
可跟踪回溯,可与email等消息系统集成.
跨平台性:跨网络、跨平台、跨系统.
结合统一消息,全面支持常规和移动应用,可随时随地处理业务.
多功能:具备个人事务、协同通讯、计划任务、文书档案等功能.
多接口:提供API,WebService以及UI等多种接口,供其他业务系统进行开发调用.
反向驱动能力:工作流程引擎除可接受外部系统的调用驱动流程的运转外,更可反向驱动其他业务系统进行业务的处理,流转的过程中,更可把流程的运转数据注入到业务系统中进行处理.
安全可靠:数据安全,性能可靠.
内置电子印章、邮戳、笔迹等组件.
(二)统一消息服务提供跨网、跨平台、跨系统的统一消息服务.
消息种类包括:XML、webservices、文档、邮件、短信、在线对话、微信、39语音等.
集成文书、网站、邮件系统、通讯录、日程、即时消息、信息资源库、业务系统等应用.
消息传送至不同应用.
如:某数据文件通过专门邮件推送至信息资源库;某统计图通过专门邮件发布到门户网站;某投诉信息经过微信公众号进入举报投诉系统.
支持即时传送和异步传送.
提供邮件服务和短信服务.
提供跨网的文档中心、虚拟打印中心、白板服务,实现跨网、跨平台跨系统文件共享.
相关文档可借助URL或二维码等方式访问或下载.
将消息纳入信息资源库进行管理.
二、用户中心提供用户、角色、权限配置管理功能和服务.
以用户为中心,基于相关的组织机构、角色、权限、用户定制信息、日志等,提供界面友好、个性化的的数据服务、功能服务,可自定义门户,满足不同人员的信息获取需求.
具有多种界面样式供用户自由选择.
用户、角色、权限、日志等,也是信息资源库管理的信息资源.
三、认证中心提供统一认证服务,实现单点登录、跨系统全网漫游.
统一管理业务应用信息系统的用户、权限,根据需要将相应的身份数据分配给指定的应用系统.
跨网络:互联网认证和政务外网认证信息互通.
可集成性:集成多种架构的业务系统,实现单点登录.
可集成的系统包括:B/S架构的页面系统、C/S架构的桌面应用、以及微信公众号、客户端App等.
安全性:支持多种用户认证方式,包括密码认证,硬件证书认证,短信动态口令认证等.
文件数据独立加密,避免窃取.
支持SSL信道加密技术,避免传输时被监听.
四、应用中心对各级各类物理和虚拟部署的信息资源库进行监控,及时调整资源配置.
对纳入信息资源库联查注册的外围应用进行管理,确保安全可靠、运转有效.
根据信息平台考评标准对应用情况进行汇总评价,不断推动平台深化应用.
五、加密服务提供数据传输、存储、使用三种加密技术,结合分权策略构筑安全体系,解决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
40第十二节其他相关要求一、数据采集方式为信息资源库提供以下五种数据采集方式:一是通过政务平台数据资源比对、整理获取;二是通过业务系统注册(单个或批量)、推送(文件或数据库规模);三是来源于用户单个录入、批量导入;四是来源于系统集成或批量导入;五是来自面向各级平台系统的数据接口.
二、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基于信息资源库本身的查询技术、数据注册机制和推送技术以及政务云平台上的SOA服务总线、数据转换路由等支撑服务实现.
主要用于省市县各级系统的数据交换、信息资源库与业务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各业务模块之间数据交换.
省、市、县各级系统数据交换,按照每类数据的更新特点,充分考虑更新周期、更新频度、更新包大小等因素,制定每类数据汇交交换的数据包格式规范.
三、需先期集成或导入的数据(一)安监机构和人员、成员单位、标杆企业;(二)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三)危险品知识库危险化学品知识库(《危险化学品名录》、《剧毒化学品目录》、《易制毒化学品目录》及MSD5库(4000种以上危险物质数据库),对危化品处置方案、理化性质、中毒现场急救、危化品标签及泄漏初始隔离距离、防护距离等信息进行设置维护).
(四)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金属及非金属地下矿山、露天矿、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提供各危险物质的危险临界量.
(五)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体系(七)危险品登记信息.
(八)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调查摸底数据.
41四、集成门户设计要求为安监机构、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各类企业,依平台类型和用户角色权限,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界面,汇集相关信息和应用,实现统一平台、分级应用,展示信息资源、功能服务和数据接口.
利用单点登录技术,对现有网站、邮件、办公等系统认证进行整合.
集成安监局现有业务系统.
集成有关行业已有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
面向社会单位和公众,为安监门户网站提供可嵌入的信息查询界面.
为登录用户提供定制化板块,根据其岗位职责角色权限,将其相关的待办信息、通知通告、最新业务数据和分析报表、法律法规、业务规范和领域知识,推送至用户桌面.
42第五章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云平台和相关系统(B包)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云平台(简称风险管控云,下同)由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系统、门户系统、知识库系统、风险分级管控系统等部分组成.
风险管控云与重大危险源备案系统、物联网动态监控和存转系统、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已采购)、远程动态监测巡察平台(远程动态监管巡察系统软件和省局巡察中心),协同支撑,构成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即企业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
第一节项目概述投标人应严格按照《项目投标总要求》(第二章)提供投标文书.
按照《设计方案格式和内容要求》(第二章第一节),提供解决方案.
其中:业务主题信息资源清单应含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关信息.
支撑信息资源应含有企业及其内设机构、设施设备、作业、两体系系列标准、企业内部标准.
物联网远程监管巡察系统通过"云端部署+物联网网关"实现松耦合,集约、轻量、可持续.
提供拓扑图.
提供物联网网关设计实现和产品选型方案.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企业安全生产门户系统、风险管控系统、重大危险源系统、物联网、远程监管巡察系统等,应提供集约化、虚拟化、一体化的全省部署架构的设计实现,并分别提供系统部署图.
系统应将企业机构(人员)、作业、设施设备、风险点、危险源、风险、管控措施、安全检查计划、隐患等对象,风险点划分、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安全检查(隐患排查)、隐患治理(整改和验收)、重大危险源备案等业务活动,以及业务规则和领域知识等,全部纳入设计.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风险而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事故隐患通常指潜藏或不易发现的危险或祸患.
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一个危险源可包含多个风险;风险点是风险管理(辨识、评估、管控)的基本单位,一个风险点可包含多个危险源;管控措施失效(危险源失控)会演变成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得不到治理,就可能引发事故.
要求依据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以及配套的两体系细则、指南有关的概念、方法、流程,进行建模、设计和开发.
功能完备,功能模块划分应与两体系建设相匹配,能够支撑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相关业务闭环运行(定义、实例化,计划、行动、评价、改进PDCA环,汇总、归档、发布),重要概念和对象可定义可实例化,重要节点和环节可配置,业务流程和工作策略可定制.
43要求开发方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基于工作流,提供对业务信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支撑,实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和双机制运行的痕迹(可追溯)管理,督促和服务于主体责任落实、促进监管模式创新,为实现智慧安全、精准监管,为构造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打好数据基础.
系统性能以及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集成性、可管理性等指标,应满足此需要,并对重要指标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两者相互促进.
系统在设计上要支持这一闭环机制.
风险管控系统、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其工作流应以企业内部组织机构(人员)数据库、生产设施设备数据库为支撑.
由于各地、各行各业千差万别,系统设计应提供与之匹配的方法、策略和步骤,使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流程相融合,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系统应实现安全生产海量信息存储、在线监测巡察、过程追溯以及大数据分析应用.
针对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庞杂、海量、多变的特点,系统支持第三方服务解决方案.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云平台及其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门户系统、知识库、风险分级管控系统、政府风险管控监管系统等,以及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物联网动态监控和存转系统、远程动态监测巡察平台(软件),均系满足平台要求的、可独立运行的应用系统.
第二节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系统一、技术要求以企业为单位,根据行业特点,本着全面实用的原则,建立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采集汇总企业生产管理信息、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应急管理信息、政府监管相关信息等,形成企业安全生产数据总目录.
实体类、事件类信息要求有空间信息管理.
实体类信息必须提供全生命周期多态多版本管理,痕迹可管理、可追溯.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是可独立运行的应用系统.
是信息资源库的重要数据源.
根据信息资源目录需要向信息资源库推送数据.
通过数据交换共享、人工录入等方式采集信息.
按需扩展和调整采集内容和采集方式.
及时与相关生产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进行对接.
二、主要内容要求对以下19类(包含但不限于)信息进行梳理,纳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
(一)生产经营单位(人员)信息单位(含内设机构及车间、班组、岗位)基本信息:如编号,名称,行政区44划,行业,经济类型,负责人,人数,实有人数,成立日期,上级同类机构,隶属主管部门,隶属类别,级别,地址,地理信息.
(层次化树状结构)经营信息:如信用代码,注册资本,主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固定资产,原料和产品,生产和储存能力,经营状态,经营范围,企业简介.
许可证信息:如工商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其他许可证(名称,编号,有效期限,发证机关).
诚信息系.
网格化信息:如属地政府,专业监管部门,主管部门.
设施设备信息:如名称,设备设施编码,所属设施,设备类型,规格,位置,是否为特种作业设备,责任单位,所属单位(层次化树状结构).
作业信息.
企业平面图及周边环境.
人员信息:如人员编号,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文化程度,所在单位,序列号,职务,调入日期;专业,职责/岗位,证件和取证日期;联系方式,相片,简历.
(二)风险分级管控信息风险点信息:如所属单位,序号,类型,名称,风险级别,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管控措施(层次化树状结构),责任单位,责任人,地理信息,识别日期,状态.
危险源信息:如所属风险点,危险源描述,风险级别,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管控措施(层次化树状结构),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
管控措施信息:系树状层次结构,每一节点有措施文本、检查要求、最近检查时间和当前状态、子树状态.
状态有完好、失效、整改等;检查要求通常为检查频度,或为频度多元组{日常,专项,综合,…},其中数值为确定数或模糊数.
作为隐患排查的知识库.
(三)隐患治理信息安全检查计划:针对风险点、危险源及其管控要求,编制阶段性检查计划,对检查类型、检查时间、检查对象、组织实施等进行计划.
安全检查信息:根据风险管控状况和检查计划,组织安全检查,查验风险点和危险源管控措施状态,核定隐患.
隐患信息:如隐患编号,来源,风险点,隐患等级,类别,排查日期,排查人员,填报人,隐患地点,隐患部位,隐患描述,地理信息,隐患形成原因,隐患影响范围,状态.
隐患整改和验收信息.
(四)安全评价情况如评价类别,评价项目名称,评价机构名称,评价完成时间.
(五)建设项目安全监督建设项目:如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投资额(万元),建设项目类型,审批(核准、备案),项目负责人,项目当前进度等.
安全设施设计信息专篇.
45(六)安全生产培训如培训日期,培训组织部门,参加培训人员数量,培训内容(培训教材)等.
(七)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如名称,编制时间,修订时间,备案时间,编制单位,类型、等级.
应急预案演练:如内容,时间,地点.
应急机构.
救援队伍和人员、装备:如队伍名称,类型,负责人,专职应急救援人员,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其他应急救援人员数,队伍成立时间,应急救援装备器材配备情况.
(八)职业卫生与健康职业卫生管理和劳动保护用品信息;职业卫生设施设计专篇;职业危害评价与监测信息等.
(九)生产安全事故事故发生日期,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别,死亡人数(人),受伤人数(人),结案时间.
(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如机构名称,电话,电子信箱,传真,人数(专职人数,兼职人数,其中取证人数),分管领导(姓名,职务,电话,移动电话),机构负责人(姓名,职务,电话,移动电话,证书编号,证书有效期).
(十一)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持证上岗人员信息:作业人员姓名,工种,操作证号.
(十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程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目录,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信息:安全作业和主要岗位操作规程目录,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库;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规程;危险源识别、评价及控制方法文件、制度或指南.
标准规范信息:企业相关的安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库;安全管理制度;各岗位职责或安全生产责任制.
(十三)安全投入上年度销售收入,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应提取安全费用总数,实提取安全费用总数,安全费用支出总额,主要用途.
(十四)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标准化等级,核准部门,考评机构,核准时间.
46(十五)非煤矿山、危化、烟花爆竹地下矿山主要生产系统:是否双回路供电,提升机型号,提升机单绳或多绳,提升机是否经过检测,提升机做脱钩试验的时间,通风主扇风机型号,主要巷道风速,主要作业场所氧气浓度,采取什么形式的探水措施钻探,水文地质条件,动态探水措施落实情况,储气罐是否定期清洗,水泵数量,管路直径,水仓数量,压风机的型号,压力表是否齐全,安全阀是否齐全,温度控制安全设施是否齐全,矿井井筒通讯电缆线路数量,卷扬机直径,提升机数量,提升机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提升容器类型,提升机做不脱钩试验的时间,矿井总进回风量,通风方式,主要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是否受河流或水库威胁,有透水危险的矿山是否采取探水措施,水泵型号,水泵扬程,管路数量,水仓容积,压风机的数量,压力表是否有效,安全阀是否有效,温度控制安全设施是否有效,通讯方式.
烟花爆竹安全设施与劳动保护: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参加商业保险人数,劳保用品的配置情况,健康查体情况,消防设施和器材配备情况,防静电设施配备情况,防雷设施配备情况.
危化压力容器情况:一类压力容器数量(套),二类压力容器数量(套),三类压力容器数量(套);危化工艺技术:产品名称,工艺流程简述,最高反应温度,最大操作压力,是否真空操作,是否深冷操作;危化区域:所在化工园区或集中区,区域位置图预览,区域位置图预览;重点危险化学品:产品名称,设计生产能力,上年实际产量,上年自用量,上年外销量,上年外购量,设计储存能力.
(十六)行政执法信息执法检查:检查组织部门,检查实施部门,检查日期,是否发现隐患,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期限,整改负责人,是否按时完成整改.
法律文书.
案件.
(十七)其他信息和运行过程新增信息第三节企业安全生产门户系统以企业(或其内设机构及车间、班、组)为单位,面向不同工作岗位,提供可定制门户,汇集角色相关的安全生产信息和功能,如: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知识库、信息资源库有关的信息,汇总风险管控系统、隐患排查治理系统、物联网等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以及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生产培训系统等业务系统功能和事务信息,集成各类与企业有关的政策法规、行政许可、行政执法、事故处理等政府监管信息,并提供数据交换接口和功能入口.
主要栏目如:企业基本信息模块;风险分级管控模块;隐患排查治理模块;47事务处理模块:根据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岗位职责,提供可定制的事务处理窗口,提供最新通知通告、待办事项、各类预警信息等;安全生产岗位培训模块:根据岗位相关职责和装置情况,向员工提供可定制的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应急自救和逃生疏散方面的知识(支持二维码扫描等登录方式);数据交换接口:其他安全生产相关的通知通告、法律规范、知识库信息.
第四节风险管控知识库系统知识库统将各种风险辨识和评价方法、规则、模型建立知识库进行管理,提供建模和设计、应用调用、总结和评估等功能,可增删改查,可根据语境引用,可注入信息资源库,支撑用户(含相关系统)按照两体系相关标准、规则,开展风险划分、评估、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整改,实现"风险管控-隐患治理"闭环管理.
一、规则库(一)相关法律法规(二)相关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三)山东省安全生产两体系建设有关标准规范;按类管理措施库.
1.
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通则、细则、实施指南)2.
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体系(通则、细则、实施指南)(四)企业安全生产和双预防机制标准规范支持企业定制企业风险管控标和隐患治理标准,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具体管控要求和检查计划等(五)其他标准规范、规则规程二、方法库系统应支持以下(但不限于)方法:(一)前期评价(二)专家经验(三)预期预设(四)事后认定:根据发生事故、排查隐患性质和频度,根据管控需要认定(五)事故模拟分析(六)工艺、装置、系统、区域风险分析(七)模型计算(专门建立知识库).
(八)其他方法(九)在"风险管控-隐患治理"闭环中综合运用以上方法.
48三、模型库模型计算方法主要有:(一)LEC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二)JHA法(作业危害分析)(三)MES法(风险程度分析)(四)类比法(五)安全检查表(六)PHA(预先危险性分析)(七)ETA(事件树)(八)FTA(事故树)(九)DOW(道化学公司法)(十)MOND(蒙德法)(十一)其他可用模型四、其他包括危险化学品知识库、企业应急预案体系等.
第五节风险分级管控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落实"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源头措施.
企业利用风险分级管控系统,依据相关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及风险评估方法,进行风险辨识、评估、确定风险分级,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管控措施,形成企业风险管控清单,实行动态管控,从而达到科学、全面识别,有效管控风险的目的.
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基于企业风险分级结果,掌握安全风险分布情况,为安全监管提供辅助支持,实施精准监管、巡察.
企业风险管控清单、重大危险源、重大安全风险信息注册或推送至信息资源库,供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以及监管巡察、行政执法使用.
系统应提供完备的功能模块,对风险分级管控各要素、全过程提供支持;提供数据接口,与企业内部基于ERP建立的系统相互对接.
一、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流程按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2)"及配套的细则、实施指南等,企业进行全面分析、排查、研判、管控各类安全风险,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责任,落实管控措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地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管线、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矿山采空区、49施工场所、城市垃圾堆场、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实施分级管控.
2、企业针对风险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落实具体的管控责任单位、管控责任人和具体管控措施.
3、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
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
企业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明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功能要点按标书要求提供完备功能,覆盖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业务全过程各要素.
其中:(一)知识库运用根据风险管控语境,对知识库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则措施、方法模型等进行调用、引用.
(二)风险管控计划管理企业制定风险管控计划,应包括风险管控部位、环节、范围、排查频次、时间安排、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等要素.
(三)风险排查、辨识管理结合风险管控标准,排查、辨识危险源及风险.
(四)风险评估分级利用知识库有关模型,依据风险管控基本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实现量化分级.
(五)风险管控措施管理管控措施按树状层次性结构设计.
每个节点具有本节点状态(如:有效、失效、整改等)、子树(下属节点)状态、检查频度等要求.
通过安全检查或隐患排查确认措施点的状态.
通过隐患治理修改措施点状态.
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实现痕迹化管理.
(六)风险点清单汇总企业各级各类风险点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50小、等级、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人员、以及所包含危险源等系列信息,形成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将清单推送至有关责任部门和人员、企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应的专业监管部门.
(七)风险"一张图"按照本项目地图视图要求,基于天地图基本图层和厂区图,制作企业安全风险"一张图",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结合二维码查询、移动客户端、微信等手段,让每一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实现网格化、体系化管控.
风险点、危险源状态痕迹可管理可追溯,如:可展示、播放风险等级变化.
通过一张图还要集成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各类信息.
(八)绩效考核管理绩效考核是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闭环推进的关键环节.
(九)预警分析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时的分析出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及后果,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协助企业优化安全管理,调整全管理评价标准及目标.
(十)第三方服务系统提供相应的平台,支持中小企业或专业人才缺乏的企业,可通过购买社会第三方(包括安全中介机构、协会等社会组织、安全专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等)服务模式,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第六节重大危险源备案系统与国家危险化学品登记系统进行衔接,集成危险品企业基础数据、企业生产原料和产品数据、重大危险源数据.
将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信息注册到信息资源库.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等标准和规定进行设计.
系统收集各类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基本信息,并提供完整的建档备案和审批机制;提供重大危险源的自动辨识功能;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水平等级自动进行评估分级,借助GIS实现全省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动态管理.
一、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企业在线向安全监管部门申报登记重大危险源,并随时查看其备案状态和备案结果.
51二、重大危险源自动辨识系统将所有危险物质的临界点建立到数据库中,提供重大危险源的自动辨识功能.
根据物质类别、危险特性及其储存的数量,与相对应的危险物质的临界点,进行比较(根据国家有关规范规定的公式),自动判断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
三、重大危险源评价分级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自动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四、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系统能够根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素质和技术保障三方面100多个评价指标,由重大危险源控制水平评估模型,对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估分级为A、B、C、D四级.
系统根据重大危险源评价分级结果自动进行风险分级管理,帮助掌握本管辖区内的重点监管重大危险源和非重点监管重大危险源,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本.
五、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系统为实现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分级、属地化的监管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基于天地图实现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分布管理.
六、信息集成纳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管理,并注册备案到信息资源库,进行集成应用.
集成国家危险化学品登记中心有关危险品企业、企业生产原料和产品、重大危险源数据,推送信息资源库.
第七节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集成要求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2883)",对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纳入双预防机制闭环管理.
企业在风险分级管控基础上,通过安全检查确定管控措施有效性和风险点状态,启动隐患治理.
监管部门监督巡察企业隐患治理情况,对重大隐患实施挂牌督办.
52第八节物联网动态监控和存转系统一、物联网监控和存转应用物联网监控和存转应用分为以下六个层面(环节):(一)企业按"政府指导,企业自主建设"的原则建设监控系统.
企业依托其生产信息系统,利用物联网和视频监控技术,对监控对象(包括危险源、安全风险、隐患、重点场所、部位等,下同)的状态实施持续监测、监控和预警,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
(二)企业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对监控对象的监控信息(包括监控对象基本信息以及监测、监控、预警数据和图像信息,下同),进行持续有效记录和存储,数据完整可追溯.
保存时间不得低于6个月,重要资料长期保存,保存地点应安全可靠,必要时可云端存储.
(三)在此基础上,监管机构根据按照监管业务和执法需要,对企业实时或历史监控信息进行巡察、抽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四)按照政府监管部门要求和技术标准,通过物联网网关,将重点监控对象的主要监控信息实时转发转存到监管巡察云平台,进行集约化管理.
(五)各级监管部门通过云平台进行远程监管巡察,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远程监测.
(六)企业自主存储以及监管巡察云平台存储的的监控信息,作为企业安全生产"黑匣子",可用于监管执法、事故调查和救援评估时数据回溯分析,或用于安监部门大数据分析,预警决策.
二、物联网监控的类型(一)监控对象的图像信息;企业控制室图像信息.
(二)生产和存储装置的压力、液位、温度、浓度、成分等参数.
(三)地下矿井作业人员跟踪定位信息.
(四)安全仪表、有毒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安全连锁装置运行状况及信号数据.
(五)临时布置监控点以及应急通信指挥系统、执法终端传回的图像、定位等现场信息.
(六)交通、公安等部门共享的GPS信息.
(七)其他企业物联网信息.
三、物联网网关及其接入方式采用"集约化、轻量化、可持续"的技术路线.
即:系统在云端集约化部署,企业监控信息通过物联网轻量级网关传至云端集中处理,各级监管部门可据需远53程巡察.
投标人应提供拓扑图,采用扁平化架构,对云端计算和存储、监控对象数据库、物联网网关以及数据采集、转发、处理、播放等前后端软硬件设施进行设计和实现.
物联网网关是政企信息系统松耦合的衔接节点.
(一)物联网网关部署于企业控制室,也可采用云端集中部署的虚拟网关.
(二)物联网网关支持多种标准通信协议,具备数据的存储转发功能.
根据监控对象确定端口类型和数量.
通过企业监控系统提供的规范接口(如视频的DVR输出;DCS、PLC提供Modbus、OPC等接口方式)进行对接.
(三)物联网网关至少有1路可远程操控的高清摄像,带云台,6倍以上变焦,可将控制室内景全部纳入镜头,有行为识别和报警功能,有录像和抓图策略.
(四)物联网网关应有网络安全隔离措施,保证工控系统以及生产网的安全.
物联网网关内置安全隔离功能,并可利用企业已有技术防护设施(如:网闸及工业级防火墙).
(五)监控信息采集需符合网络电子取证有关标准.
(六)监控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应符合标准开放技术要求.
(七)接入互联网带宽一般不得低于2M.
通过VPN方式实现视频访问的,应利用云代理设施,实现互联网访问透明性.
(八)对有关部门、行业已建的远程监控系统(如危险品运输远程监控系统),并通过完善物联网接入标准和数据交换和共享方式,逐步实现无缝对接.
四、系统功能要求(一)监控对象数据库管理企业监控对象应纳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管理,并注册备案到信息资源库,进行集成应用.
监控对象数据库应包含监控对象的监控类型、所属单位、所属部位、对象类型、管理人员,建设日期,空间位置、设备型号、采样参数、访问方式等信息,并与企业场所、风险点、危险源进行关联.
(二)图像管理通过网络进行危险源远程图像巡察.
(1)图像浏览通过浏览器对监控点实时图像和历史图像进行播放.
多画面,可缩放,可查询,可根据权限对前端摄像机进行控制.
(2)录像录像方式包括自动录像、周期录像、动态侦测告警录像、I/O报警触发录像,54以及智能分析报警触发录像等,可自动或人工抓拍快照.
保证录像文件回放连贯,不丢失信息,可将资料转存转录.
(3)存储支持企业前端存储、控制中心存储、数据备份中心存储、云端存储多种方式.
(三)监控信息调阅实时或按照时间轴查看全部监控信息.
设备发生故障或处于不良状态,能够提醒并记录,通知有关人员.
对监控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分析.
对全省危险品运输远程监控系统、特种设备监控系统等有关部门、行业已建的远程监控系统,以信息共享方式进行集成应用.
五、第三方云服务由政府部门牵头,制定安全生产物联网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相关本标准,在保障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由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负责存储和处理企业物联网信息,为企业安全生产物联网监控提供技术支撑.
企业可利用社会智力资源,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专家支持和信息服务.
第九节远程动态监管巡察系统本系统与另包采购的巡察中心构成远程动态监管巡察平台,实现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以及政府监管执法闭环监测跟踪,进行综合研判预警.
各级监管机构根据行业管理职能职责权限,按照监管业务和执法需要,对辖区内企业的两体系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培训、职业健康、应急管理等安全生产信息,以及各级监管机构两体系建设、行政执法、行政许可、教育培训、职业健康、应急管理等监管信息,进行监测、抽查、巡察、分析,提高监管目的性、针对性,督促主体责任落实.
一、监管巡察信息主要类型监测巡察信息主要有:1.
企业基础数据库信息;2.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信息;3.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4.
重大危险源备案信息;5.
企业自主存储以及云数据中心存储的监控信息;6.
企业安全生产岗位培训信息;557.
下级监管部门监管巡察信息;8.
信息资源库有关查询;9.
项目运维期间需要集成和对接的应用系统及其信息资源;10.
监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监管巡察的其他信息.
二、风险分级管控监管巡察基于信息资源库和相关系统,对风险分级管控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监督管理.
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将企业1、2级风险点作为重大风险点进行管控,绘制地区重大风险地图,全面掌握本地区重大风险点情况.
定期对重大风险进行研判,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对重大安全风险点逐一落实监管责任.
制定相关标准,对风险点、企业、区域进行分级管控.
定期对企业风险管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在线实时监控,确保每一处风险点有部门监管、有专人监控、有信息系统在线监测、有专家评估、有防范保障措施、有应急处置对策.
对涉及区域性、系统性的重大安全风险,要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研判,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一)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监管系统提供企业风险信息汇总功能,监管部门可抽查企业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和措施情况,对相关企业风险信息变更、时间到期、更新频率进行监管巡察,对未如期开展风险管控工作的企业予以警示,推送企业端敦促落实.
集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申报登记、辨识、评价分级、风险评估、动态监管信息.
(二)风险分布一张图按照本项目地图视图要求,基于天地图基本图层,制作区域、行业安全风险"一张图",展示风险点分布情况,结合企业风险一张图、城乡公共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登记,实现网格化、体系化管控.
风险点、危险源状态痕迹可管理可追溯,如:可展示、播放风险等级变化.
通过一张图还要集成信息资源库各类信息.
(三)风险分级监管建立"红橙黄蓝"四色预警监管模式,将对不同行业、不同级别的风险落实到各级政府部门,实现企业风险监管体系化管控.
设置企业风险分级标准,依据风险点、危险源、风险确定分级和相应监管内容,实施网格化分级监管.
(四)城乡公共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登记按照行政区划,对各级政府及责任部门辖区内重点部位(如:车站、地下空间、公园景区、商场超市、学校、人员集聚场所、石油天然气管道、城镇燃气56管线、建筑堆场、高危企业及园区周边等)安全生产风险、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等有关情况进行登记,形成公共区域安全生产风险点名册,实施动态跟踪监管.
三、隐患排查治理监管巡察基于信息资源库和相关系统,对事故隐患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监督管理.
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研究制定区域性、行业性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为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提供依据;建立事故隐患数据库,及时收集、汇总、分析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数据,全面掌握本地区重大隐患情况;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下达整改指令书,并建立信息管理台账.
(一)隐患监督管理监督检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对重大隐患,实现网上初审,移交移办、现场确认、挂牌督办、执法文书下达和验收销号等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相关信息推送门户网站.
(二)工作信息提醒管理处理时间到期提醒:重大隐患治理的整改期限到期提醒,定期进行监督检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监督检查的提醒.
可按用户需求配置.
业务信息变更提醒:业务信息变更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企业修改变更基本信息中重要的属性数据;企业新增的隐患信息;企业完成整改信息;挂牌督办需要验收销号的信息.
(三)统计分析系统提供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多维度进行汇总、统计,并提供信息报告、综合研判和总结评估等功能.
四、巡察辖区监管机构监管执法等情况各级安监机构对辖区内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等情况,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测跟踪.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安全生产两体系建设.
如: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动态,事故隐患挂牌牌督情况等.
(二)行政执法.
如:执法检查情况,立案情况,以及事故调查处理情况等.
(三)行政许可.
(四)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试认证.
如:考试次数、种类、范围、参加人数、成绩等情况.
(五)职业健康监管.
(六)应急管理.
如:预案编制备案演练、救援队伍装备等情况.
57(七)其他需巡察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信息.
五、第三方动态监测服务系统本系统主要面向第三方监测服务机构(以下简称监测中心)推送企业安全生产和相关监管巡察信息,监测中心重点对企业"双体系"运行信息和重要物联网存转数据,进行数据审计、检测、分析,及时向安监部门报告监测结果并提出监管巡察建议.
主要实现以下功能:(一)根据权限,归类汇总相关地域、行业的企业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物联网等安全生产动态信息.
(二)根据有关部门授权,系统向监测中心提供对企业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物联网以及相关监管巡察等信息查询功能.
(三)监测中心根据查询结果,结合现场数据采集,对企业备案数据进行追溯、审计、取证.
(四)根据行业企业授权,对特定企业物联网监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生产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为企业管控风险、排查隐患提供专家支持和信息服务.
(五)提供分析报告功能,协助监测中心按期、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监测结果,提出监管建议.
(六)对大数据分析和软科学研究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对双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为领导决策服务.
各监测中心获取数据途径有:(一)政府和监管部门公开发布的数据,如:诚信数据、许可数据、生产经营数据、举报投诉数据等;(二)企业提供的生产经营和安全生产数据;(三)本系统提供的数据.
六、远程动态监管巡察一张图按照地图视图要求,基于天地图基本图层,制作区域、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巡察"一张图",展示企业和公共领域的风险点和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备案、物联网以及隐患、事故等分布和关联情况,展现行政执法、行政许可、教育培训、职业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相关信息资源,实现集成化、网格化、体系化管控.
通过一张图:(一)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信息进行巡察监管;(二)对监测中心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三)调取企业在线或历史监控数据,进行数据回溯分析;(四)基于其他信息系统"推送"的重大危险源、重大安全风险、重大隐患、58要害部位信息、危险品登记信息,以及物联网转发的监控对象监测监控预警数据进行巡察监管;(五)巡察各级监管机构监管执法情况.
七、有关标准库管理及时更新、调整、发布行业风险管控标准和隐患排查标准、物联网标准等标准规范.
形成标准规范库,并纳入信息资源库管理.
八、绩效考核管理提供绩效考核功能.
根据各级各部门监管职责分工和企业两体系建设内容,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绩效考核评估,推进双重预防机制有效运行.
第十节编制相关标准按"技术总要求-业务信息规范编制要求"(第三章第七节)编制可在线管理和使用的业务基础信息标准规范体系.
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业务:(一)风险分级管控;(二)隐患排查治理;(三)重大危险源监管;(四)远程监管巡察;(五)物联网(编制物联网网关、数据传输技术标准等).
第六章教育培训云平台和配套系统(C包)面向全省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及其考试机构、考试点、安全培训机构,以及企业及相关人员,兼顾社会公众,建设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在线学习、考试考核、证书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规范开放的教育培训平台,提升培训工作水平.
第一节项目概述投标人应严格按照《项目投标总要求》(第二章)提供投标文书.
按照《设59计方案格式和内容要求》(第二章第一节),提供解决方案.
其中,系统设计开发应:一、以考试为核心教育培训云平台应以考试为核心,设计实现有关教育培训、考试考核、认证和制证等功能.
各子系统可独立运行.
培训考试系统与配套的安监机构和人事管理系统、专家管理系统相互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二、采用原型化方法要求考试系统、题库系统、培训系统、制证系统以及人事系统、专家库等,应有可用、可集成、可扩展的完备原型或产品,中标后即部署应用,采用原型化方法,迭代求精,不断完善.
所采用原型系统应为符合平台架构、总体技术要求和相应业务要求的可演化原型;所采用原型化产品应基本符合总体技术要求和相应业务要求,在全省范围有两年以上持续应用且至今仍在有效运行的成功案例.
三、业务建模要求对考试培训有关的业务对象和事务建模管理,并将相关资源建立数据库,主题信息纳入信息资源库.
(一)提供培训和考试业务所涉及的对象、事务清单,如:认证、试卷、考场、考生,题库、门类、课程、师资、班级、学生、证书等,以及报名、考试、补考、监考、阅卷等.
说明其相互关系,如:考试以及试卷和题库的关系.
必要时须提供E-R图.
事务类信息还须列出其包含的主要环节.
(二)功能模块划分应与教育培训考试业务逻辑相匹配,能够支撑相关业务闭环运行(定义、实例化,计划、行动、评价、改进PDCA环,汇总、归档、发布),重要对象(如题库、试卷等)可建模可实例化,重要节点和环节可配置,业务流程和工作策略可定制.
如考试:须有考试计划、拟卷(试卷定义、生成、编审、封存)、报名、开考、监考、成绩统计、考试评价、补考、归档等可配置环节;如试卷:须有题型、难度、内容、赋分以及相关题库、考生、成绩等信息.
(三)基于工作流和角色,支持培训、考试等业务信息全生命周期运行;业务痕迹可追溯.
培训机构、考试组织机构、考试监管机构、考试对象等,均可通过角色进行设置.
如:企业也可作为考试组织机构,针对员工组织考试.
(四)紧密结合两体系建设,将岗位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导则细则、业务知识库等内容以及其他定制课程推送至用户,形成员工学习培训栏目.
监管执法人员可针对风险管控,现场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考试.
60四、扁平化、门户化提供首页和主要页面布局设计.
按本标书界面设计技术要求,一是面向学员、教师等等不同角色,分别建立门户,聚集相关信息和功能;二是面向培训、考试、制证等不同业务,分别建立门户,聚集相关信息和功能;三是面向教材、课件、题库、试卷、师资等不同资源,分别建立门户,聚集相关信息和功能.
如面向学员的门户布局为:首页要包含Logo、导航、Banner、公告、最新课程、最热课程信息;公开课程页面支持按课程分类、正在进行、即将开始等来筛选课程,支持按最新、最热对课程进行排序;考试中心页面提供考试相关的通知公告、参考资料下载、考生报名入口、模拟考试入口、考试认证入口、考试成绩查询等栏目;个人中心页面显示与学员相关的学习活动:我的考试、我的公开课、我的培训班、我的调查、我的教辅、我的收藏、我的记录、消息通告等功能.
第二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云平台性能要求列出满足培训考核业务需要的性能以及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集成性、可管理性等指标或要求.
说明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集成性等重要指标的实现途径.
其中:一、可靠性关键设备具备可靠性保护能力、容错能力、故障恢复能力.
采用故障检查、告警和处理机制,保证数据不因意外情况丢失或损坏.
系统能够长时间不间断运行;软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为9,000小时,发生故障后的平均修复时间MTTR为0.
5小时.
二、安全性公网上传输的数据,以国际标准的加密算法加密.
系统提供完善的审计功能,对系统关键数据的每一次增加、修改和删除都能记录相应的修改时间、操作人和修改前的数据记录.
保证数据不被非法入侵者破坏和盗用,系统具备系统安全告警的功能.
三、可扩展性系统提供数据访问接口、二次开发接口,可适应数据级、应用级和系统级的扩展,功能、容量、设备处理能力可扩充.
61四、可管理性系统具有系统参数、业务参数配置能力.
系统具备自管理和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监控各模块的执行.
第三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云平台功能要求一、教育培训定义功能提供各类教育培训的定义和管理功能,对某一类型教育培训考试有关的内容、机构、对象等进行综合设计,并结合教育培训、考试、制证进行组织实施.
内容定义:可对有关的课程、培训计划、考试门类、考试安排、成绩计算、等级认证进行设计、配置和管理.
机构定义:可对培训机构、考试机构、考试点等机构(人员)进行设计、配置和管理.
对象定义:可对考试对象和培训对象进行设计和配置管理.
二、培训管理系统(一)机构和人员管理1.
机构管理:对培训机构、企业安全培训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培训教师、培训设备设施、场地管理等.
2.
人员管理:按照"一人一档"管理要求,记录、管理关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等过程的相关档案信息.
(二)培训内容管理1.
门类管理支持业务知识门类树的生成和维护.
2.
教材管理支持教材的管理;支持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传和播放管理控制.
(三)培训计划管理根据培训人员类别,依据有关标准和要求,制定培训计划,编制课程表.
(四)培训组织实施1.
组织报名:采集学员基本信息,依据相关规定对学员学历、身体状况、年龄等进行资格审核.
622.
培训实施:根据培训计划,安排培训课程、培训教师、课程资源等,组织实施培训.
3.
培训结果审核:按要求审核学员的学时和授课内容等信息,按"谁发证,向谁报备"原则,向考核发证机关报备.
(五)微信班级管理功能实现线下线上学习一体化.
三、考试管理系统(一)考试机构业务管理包括受理考试申请、人员资格审核、考试计划制定、审批、派发、考试组织实施、考试成绩审核等.
(二)题库管理可根据教材和课件,辅助生成题库.
支持题库的编辑和管理.
对题型、门类、难度、知识点、题干、答案等进行设计和管理.
(三)试卷管理提供试卷模板的编制功能,对知识点、题型、难度、赋分等进行定义.
根据不同试卷模板,自动生成试卷;支持试卷的编辑修改.
(四)报名管理可实现培训机构、企业集体报名和报考人员互联网报名等多种方式,支持信息发布、在线报名、上传照片、资格审查、网上打印、统计分析、成绩查询等功能.
(五)考试组织支持模拟考试和实际考试;支持试卷进行自动和人工评分,支持考试成绩排名、汇总统计.
落实考试计划、安排考场、发放准考证、实施考试.
考试点组织考生进入考场考试,考生按要求参加考试.
实现人员分配、身份识别、抽题组卷、答卷保存、自动判分、成绩查询和分析等功能.
支持补考和AB卷功能.
建立考场监控平台,具备身份识别核对、考试实时监控、录像存储回放等功能.
63四、证书管理系统考核发证机关受理考试机构提交的安全生产资格证书发证申请,并对学员(考生)的学历、身体健康状况、年龄、培训学时、考试成绩等信息进行审核,根据相关规定,制作并发放相应的资格证书.
此流程应与省政府山东政务服务网进行对接,以满足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相关要求.
五、问卷调查功能支持问卷策划设计、问卷发布、问卷汇总、评估分析全过程.
支持线上线下相结合.
可发布到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短信、OA、email等多种平台.
六、教材资源管理支持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题库、试卷等)的管理,建立数据库、知识库,并纳入信息资源库.
支持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传和播放;支持课件、视频、答疑三分屏.
支持课件上传,可预览、编辑、删除.
课件资源支持文档、视频、三分屏、网络资源各种类.
支持.
doc/.
docx/.
pptx/.
ppt/.
swf/.
pdf等类型文档,后台自动转换为.
swf/.
flv流媒体格式.
具备完备的课件播放控制功能,具备防止挂机功能.
七、讲座和会讨系统集成要求与现有视频会商系统集成,实现省局3个视频会议室、17市局视频会议室主培训讲堂功能,实现视频监控、web会议功能.
部署于互联网的web会议系统和部署于政务专网的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共享会议室系统.
通过web会议系统,将主讲人和听课人范围扩展至整个互联网.
web会议系统,是基于Flash技术的纯web系统,无需任何客户端软件或者插件,即可实现多方的音频、视频和数据内容(白板)的实时交流.
可集成、可二次开发、可敏捷部署,便捷应用于考试监考、培训讲座、专家交流、业务沟通等.
架构开放:基于实时消息协议RTMP;服务器端支持Windows、Linux、Unix平台,用户终端支持各类浏览器.
支持多会议室结构,支持B/S、C/S混合型的会议应用需求;系统可个性化定制,提供一整套完备的二次开发接口,能把会议系统集成到第三方系统.
64音视频功能:提供噪声消除、回声抑制等声场处理算法;支持多路混音.
系统默认支持音频优先策略;系统支持多种布局样式;视频切换模式包括终端用户自由切换模式和主席同步视频模式.
数据功能:数据操作模式为单人控制多人协同操作文档共享、屏幕共享、电子白板、文字聊天、文件传输、投票、召开会议、会议录制等多种数据功能.
会议的管理:进行会议的预约、中止,人员的增删、管理,会议相关内容的安排、调整.
第四节安监机构和人事管理系统根据组织部门干部信息系统指标结构体系,实现本级干部基本信息、任职信息、履历信息、家庭成员和重要社会关系信息等动态管理,指标结构灵活构建方便扩展;建立完善明晰的授权体系,实现信息分类分项授权维护;实现干部信息的分类管理,包括在职、离退、历史等类别;提供干部考察、干部考核、教育培训等功能,实现干部业务规范化管理.
在此基础上进行大数据分析,提升安监干部队伍管理的科学性、及时性、有效性.
提供数据接口,实现安监队伍管理系统与省委组织部干部处现有各类组织人事信息系统数据层面的对接和导入导出,避免数据信息的重复录入.
有效整合汇聚省市县乡四级安监机构和人员各项信息资源.
做好信息安全,敏感信息部署于物理隔离的PC,提供解决方案.
一、机构基本信息管理包括全省各级安监机构、安监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基本信息的管理.
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代码、负责人、地址、地理位置、值班电话、编制人数、实有人数、结构类别、隶属关系、行政区划、上级机构、内设机构、直属单位、下级机构、组织机构图、成立日期、撤消日期等.
可关联查询与其相关的行政许可、执法记录等相关安全生产监管事项.
二、人员基本信息管理人员基本信息包括:姓名、人员编码、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所属单位、职务、文化程度、参加工作时间、调入时间、调出时间、联系方式、个人简历、照片等可关联查询与其相关的执法记录等相关安全生产监管事项.
可作为信息平台帐号进入用户账号管理系统.
实现实名登录、依人赋权,全网使用.
65三、人事档案管理主要包括档案卡片、个人简历、家庭成员、调入调出、职务、工资等档案管理功能.
四、编制管理实现对各级安监部门职数、编制情况的管理与维护.
实现单位应配行政编制数、应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编制数、应配其他事业编制数、应配正职领导职数、应配副职领导职数、应配同级正职非领导职数、应配同级副职非领导职数等信息的维护,对实配情况可实现动态统计,生成各单位编制情况汇总表.
五、其他功能干部考察:对干部考察的信息采集、工作流程、考察结果提供全过程支持.
干部考核:对干部和班子年度考核提供全过程支持;对考核指标和考核成绩进行管理.
培训管理:对干部培训内容、学时额度、培训班等信息进行管理.
第五节专家管理系统投标人应严格按照《项目投标总要求》(第二章)提供投标文书.
按照《设计方案格式和内容要求》(第二章第一节),提供解决方案.
建设安全生产专家库,对专家基本信息、业绩、考核进行管理.
专家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学专业,学历,毕业时间,职称,工作单位,专长,工作记录,继续教育情况,住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
系统实现网上申请、专家个人信息维护、专家选聘、任务选派、绩效考核、社会监督、咨询服务等功能.
专家管理系统应适用于各级各类专家库的管理.
支持建设大型的跨地区、跨行业综合专家数据库.
专家库信息纳入信息资源库.
与教育培训、行政执法、应急救援、职业健康等业务系统协同应用.
第六节编制相关标准规范按"技术总要求-业务信息规范编制要求"(第三章第七节)编制可在线管理和使用的教育、培训、考试(题库和试卷)、认证、人事、专家库等业务基础信息标准规范体系.
66第七章巡察中心(D包)第一节项目概述一、说明(一)投标人应严格按照《项目投标总要求》(第二章)提供投标文书.
按照《设计方案格式和内容要求》(第二章第一节),提供解决方案.
(二)本标书文本所述的"图像信息"、"显示装置"、"图像接口"、"视频系统"、"图像系统"等概念,如无特别说明,均依以下解释为准:1.
图像信息主要包括:高分辨率图形工作站、PC、平板、智能终端显示信号;视频会议系统、摄像头、远程移动视频、网络视频等各类视频显示信号;有线、无线、卫星电视信号;各类静态或可播放的图片、flash、ppt以及其他可显示文件;其他类型的动态和静态可显示信息.
2.
显示装置主要包括:大屏显示墙;投影仪;各类计算机、智能终端及其显示器;电视机;视频会议系统、录播系统等支持图像输出的装置或系统;虚拟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他类型显示装置、设备和系统.
3.
图像接口主要包括:DP、DualLinkDVI等超高分辨力接口;DVI,HDMI等高清接口;RGB,VGA等模拟接口;可以传输图像信息的有线无线网络;虚拟的图像输入输出接口;其他类型图像输入输出接口.
4.
视频系统主要包括:分布在不同网络上的的国家局视频会议系系统、省局视频会议系统以及其他视频系统;视频会议终端;录播系统;图像采集系统.
5.
图像系统主要包括:上述对"图像信息"、"显示装置"、"图像接口"、"视频系统"的全部解释.
二、项目内容本项目为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巡察中心(省级)建设项目.
省巡察中心设于省安监局局机关六楼,主要包括大屏幕投影拼接显示系统、高清矩阵、视频会议终端、图形工作站、拾音扩声系统、录播系统、中控系统等组成.
巡察中心具备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两体系信息监管巡察、物联网信息(含67图像)调阅、调度(值守)会商等功能.
投标人对所投包号内的系统和设备须完全响应,负责项目所涉及的显示系统、高清图像切换系统、拾音扩声系统、图像采集与录播系统、中控系统、视频会议终端、电子白板、UPS、相关网络和电源的布线、其它配套系统和相关设备设施的设计、安装、集成、运维,确保各类图像信息在各类显示装置间传输,确保各类音频信息在各装置间传输.
三、场地情况及功能分布系统在省安监局机关办公楼六层实施,可用层高3米左右,按功能划分为巡察中心会议室和设备间.
其中巡察中心会议室面积约200多平米,设巡察席、会商席、操作席和辅助席.
设备间位于中心机房,大屏背景墙要求隔音、吸音良好并能够防辐射,大屏后方如需存放系统后台音视频等设备要求具有防雷、接地系统和专业空调.
提供设备布局图,根据环保、职业健康、应用需要,合理布设后台支持设备、操作设备.
巡察大厅功能划分示意图:68四、项目组成省安监局巡察中心由大屏幕显示系统、高清图像切换系统、拾音扩声系统、图像采集与录播系统、中控系统、视频会议终端、UPS电源系统、其它配套系统组成.
根据场地情况和功能定位,进行系统设计和设备选配.
(一)大屏幕显示系统根据巡察中心场地情况和功能定位,采用70寸DLP显示屏2*6组合方案,支持11520*2160以上分辨率桌面显示和4k高清视频应用.
(二)图像切换系统图像切换系统指高清混合矩阵,是实现图像信息切换的核心设备,要求选用信誉品牌和性能良好、可靠性高的设备,并根据本项目各类设备接口和图像信息分布情况,科学设计,合理配置.
配置无线演示模块,将笔记本电脑或智能终端桌面分享到大屏上演示.
(三)拾音扩声系统根据会场面积及使用要求,合理设计声场布局,配备相应音频处理器、功放、音箱及发言话筒等设备,以满足视频会议、培训、会商入巡察指挥等的拾音与扩声的需要.
(四)中控系统要求操作便捷、多终端可移动,支持运维期间全部需求(如需二次开发,一周内完成).
以矩阵和音频处理器为中心,对包括本项目全部系统和设备设施如:拾音与扩声、摄像与图像、灯光、电源、空调,以及控制系统、矩阵、录播、软视频等设备和系统进行编程管理控制,实现音频、视频、图像设备信号和设备的统一管理.
支持各类模式的定义、定制和复用.
建立独立的控制网(LAN).
(五)图像采集与录播系统图像采集系统要求结合会场布局及图像显示要求合理设计摄像机位置和安装方式,并预留相应接口,实现会场全景及领导特写的图像采集任务.
录播系统要求实现多路高清音视频信号(本地、视频会议远端会场声音图像)的同时录制、直播、点播、存储等功能.
(六)视频会议终端增加两台视频会议终端,为方便统一管理终端选与原有会议终端型号一致的设备,要求与原视频会议系统完美对接.
并将MCU迁移至办公楼六层中心机房进行管理.
与web会议系统共享会议室.
69(七)电子白板和无纸化会议系统与信息资源库协作中心、消息中心以及web会议、OA等协同实现巡察席电子白板和无纸化会议功能.
(八)网络接入及配套设备为保证会议室内设备及与会人员上网的需要,会场应考虑不同网络的接入与综合布线,在相应位置预留内、外网信息点和无线AP等设备.
(九)配电及UPS电源系统考虑系统整体供配电,兼顾巡察中心照明与设备,支持对视频会议、中控、矩阵、录播、网络等主要设备供电和保护,并配备机柜专用配电单元.
(十)其他包括地板、天花板、灯光和消防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等.
五、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统一管理音频、视频、图像设备信号和设备,整体提升系统功能性能、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为山东省安全生产远程监管巡察提供技术支撑.
系统必须确保高负荷运转情况下可靠运行,为此,在设备选型上应采用信誉好的品牌和性能高的设备.
根据技术标准、业务规范和工作需要,本着先进适用、安全可靠、持续发展的原则,高标准设计,规范实施.
具体而言,项目设计建设要符合以下原则:(一)先进适用系统图像信息处理(信息采集、传送、显示、存储)必须快速、便捷、无损耗,能够处理千万像素级图像和1080p视频、4K视频等主流应用,为巡察提供高质量的图像信息支撑.
采用信誉好的品牌和性能高的设备,满足综合监管和远程执法高频率、高强度应用需要.
(二)标准开放的体系结构采用松耦合架构,集成不同单位、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技术、分散于不同网络(逻辑上、物理上)、异质异构的各类系统,实现本地视频会议系统、会议室系统、大屏幕系统、信息系统,以及自上而下国家局、省局、市局视频会议系统集成,从而构造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的、可扩充的体系结构.
以高清矩阵和web会议为中心实现松耦合.
(三)统一音视频、图像信息集成和管理视频会议系统、监控视频,电脑屏幕(显卡,图像输出接口)和信息系统图像,以及电视、电话、各类摄像装置,都作为音视频信号源进行集成和管理.
统一管理各类图像信息和显示装置.
各类图像信息传输、存储、显示应无损耗,不得使用有损压缩技术.
70(四)安全可靠系统必须符合信息安全、环保安全、职业健康安全标准.
系统运行必须稳定可靠,考虑系统冗余和设备备份措施,确保持续不间断运行.
在不同网络部署硬件、软件和音频会议系统.
可考虑原厂提供备件服务,或旧设备作为新设备备份等方式提高可靠性.
采用双路供电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五)易于管理,便于操作:要求开机迅速,支持应用模式、预案的定义和设置,便于操作.
六、项目的依据设备选型、系统设计、设备运输及安装、售后服务等严格遵循国际及国家相关标准,遵循下列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通信用配电设备规范》(YD/T185-199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规范》(GB4943.
1-2011)《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规范》(GB50395-200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06)《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200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环境电磁卫生标准》(GB9175-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电磁兼容性标准》(IEC801)《信息技术-数据中心场所的综合布线标准》(ISO/IEC24764)《国际建筑通用布线标准》(ISO11801)《综合布线设计规工程范》(GB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72:97)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F232-92)《电气安装工程低电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9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验收规范》(GB5016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范》(GB50055-93)《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87)《会议电视系统进网技术要求》GB/T15839《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32-97:《大屏幕拼接显示墙技术规范及测量方法》(CVIALPILSD01)《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GBJ4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169)IEEE802.
3以太网规范七、项目方案内容和格式要求(一)项目设计方案要求投标人须提供项目整体设计方案,要包括以下内容:1.
提供系统组成和选型说明2.
根据系统组成,提供拓扑图,拓扑图要求精确到每台设备,每个端口和连接线,与相关系统要有清晰边界.
须提供的主要拓扑图有:(1)图像系统拓扑连接图(图像矩阵为中心)(2)音频系统拓扑连接图(音频处理器为中心)(3)大屏显示系统拓扑连接图和尺寸图(4)中控系统拓扑连接图(标注详细的控制信号流向)(5)主要设备布局及线路图(6)巡察中心效果图3.
根据拓扑图提供设备清单,要求有原厂正式出具的货物规格型号、详细配置(包括硬件及软件)、主要技术指标、功能性能详细说明和价格.
4.
提供大屏显示系统、图像切换系统设备的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报告、原厂授权和三年质保承诺函.
5.
提供公司资质证明,提供设计、施工人员、维保/操作人员工作单位、技术资质(文凭)证明,并提供社保证明原件.
6.
提供施工方案,包括进度、人员安排.
(二)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中标后,中标人须对设计方案进行细化,编制详细施工方案,提供详细的设备布局和线缆布设CAD设计图纸,并做好与装修衔接.
此外,还须提供显示系统、高清图像切换系统、中控系统、拾音扩声系统等设备厂家授权.
72八、集成商和服务要求(一)集成商要求投标人要有相应规模的同类系统成功案例.
在济南要有分支机构或长设办事处,确保半小时内到省局主会场、两小时内到市局分会场维护故障.
(二)施工要求集成商负责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集成工作,严格按照国际、国家及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施工和操作,并做好与其他系统的集成以及项目施工配合工作.
(三)验收要求本项目建设工期最长为6个月(含3个月试运行时间),试运行期满组织系统验收.
施工单位要提供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项目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检测报告,并列入供货清单.
其中,项目设计说明书须包含总体设计、拓扑图、设备说明书以及相关软件和介质.
(四)运行维护服务要求集成商必须保证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工作,提供六年运行维护服务.
具体为:1.
集成商应保留至少1名核心设计施工人员全职、全程参加维护团队驻场服务,共提供2名驻场服务专业人员,负责常驻省安监局进行系统运行维护、设备操作等工作,并出具社保证明原件.
如需换人,需征得用户同意.
2.
集成商组织厂家相关技术人员做好会议调试和会期保障.
定期做好设备检测,并做好记录.
用户重大活动或重要会议,应提供免费安排技术人员在现场做调试和维护服务.
3.
集成商和设备厂家提供为期三年的技术设备免费保修及维护服务,设备厂家需出具针对本项目的3年服务承诺函.
提供终身维护服务,保修期后维修需更换的配件按照成本价计算.
4.
厂家如对其系统软件升级,均应为用户提供最新版本免费升级.
5.
厂家提供技术服务热线,负责解答用户在设备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操作方法.
如在电话中不能解决,应安排工程师提供上门服务.
上门服务要求在接到电话后8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设备的维修.
设备维修时故障如不能在48小时内排除,应提供免费备用机服务.
一年内发生2次硬件故障经维修后仍然不能正常使用,免费更换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
各投标商应在投标文件中承诺详细的售后服务.
73第二节大屏幕显示系统一、主要建设内容要求根据会议室场地情况和功能定位,充分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可扩充性,进行显示系统设备选配、安装.
主要内容有:(1)巡察中心显示系统的建设;(2)图像系统的集成;(3)支架安装,背景墙的安装、装饰,大屏包边及地面的处理.
二、接口和可集成性、扩展性要求(1)采用松耦合架构、标准开放技术以及合理适用的接口设计,构造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可扩充的体系结构,整体提升系统功能、性能、可扩展性,安全可靠,便于操作.
(2)确保各类信息系统图像信息(分布于不同网络和计算机)、各类视频图像信息(视频会议、摄像头、远程移动视频、网络视频)集成.
(3)实现各类图像接口集成,DP,DualLinkDVI,HDMI,DVI等各类图像接口的图像信息传输无瓶颈.
(4)系统按照主流技术设计,设备选型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内有关规范的要求.
(5)系统符合国际相关标准,保证系统扩充时的兼容.
(6)会议室各子系统的控制系统须实现联动.
三、安全和可靠性要求系统必须符合信息安全、环保安全、职业健康安全标准.
系统运行必须稳定可靠,提供系统冗余、设备备份和应急措施,确保持续不间断服务.
要求提供原厂备件服务.
可考虑旧设备作为新设备备份等方式提高可靠性.
智能控制和手工控制互为备用、相容.
四、DLP大屏要求实现高分桌面、投影、显示墙功能.
高分桌面是基础图层.
要求硬件信号处理与高分桌面显示互为独立,互不影响,超高分辨率图像应用软件的运行不占用多屏拼接处理器的资源,不会降低多74屏拼接处理器信号处理速度,系统必须配置独立的Windows高分桌面处理器,可直接在其上运行与DLP大屏同等分辨率应用程序,图像信息逐像素一一对应.
(一)屏体要求采用2行6列70英寸DLP大屏组合.
宽度:6*1550mm=9300mm,6*1920=11520像素;高度:2*872mm=1744mm,2*1080=2160像素.
采用一体化背投影箱体的投影单元的无缝拼接,形成一套功能完整的用于运行、控制、管理的大屏幕监控显示系统;各种计算机信号能以实时、直观、灵活多样的方式显示在大屏幕显示墙上.
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需选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DLP技术的背投式产品,含高分辨率投影机、专业背投显示屏幕、及相关外围设备(拼接控制器、框架、底座、线缆)组成.
技术先进,易于扩充,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运营成本低,并不出现屏幕烧死现象,可满足7*24小时/周长期应用.
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对比度,图像色彩还原性好,显示清晰,失真度小,亮度均匀.
屏与屏拼接后总体平整,具有较好的热胀冷缩性能.
屏幕之间的物理拼缝不大于0.
5mm,光学拼缝不大于0.
5mm,不影响文字和表格、图形和图像的正确显示.
支持高分辨率数字信号的显示:PC机和工作站的DVI信号.
操作界面简单、友好,可在控制台上使用键盘和鼠标完成大屏幕投影系统的控制.
硬件连接和软件安装设置简单,无需对用户的设施(设备、网络等)以及系统、应用做任何调整和改动.
不管用户的设施(设备、网络等)以及系统、应用有何改变,大屏幕显示系统均可正常使用,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设备在下列环境下能够保证正常工作:环境温度:10℃~35℃相对湿度(不结露):80%以下电源:交流:200V~240V,50Hz(二)拼接处理器(1)12路DVI输入、4路DP4k输入、12路DVI输出75(2)输入支持CVBS/VGA/DVI-D/HDMI/HD-SDI/YPbPr/DVIDual-Link/DP支持光纤/HDbaseT信号输入输出,可无需其他设备直接延长项目现场的信号传输距离,单链1920x1200@60Hz;双链3840x2400@30Hz,2560x1600@60Hz,音频接口3.
5mm(标配转接线)(3)可实现任意一路画面的任意比例缩放、任意位置漫游、跨屏、叠加、画中画、模式调用.
持通过苹果iPad或Win8平板电脑安装专用触摸式软件对处理器进行控制.
应用软件支持多点触控操作,可在平板上进行预监回显,实现所见即得所的可视化操作.
相关的应用软件均可在系统自带的应用商店内下载.
(4)支持4K接口输入,完美兼容NVIDIAMosaic、AMDEyefinity等图形工作站拼接技术.
(5)集成KVM控制功能:拼接器可选配KVM模块,通过外置的键盘鼠标对远端的信号源进行操作,实现一体化的综合控制.
五、配置要求以下配置为最低配置要求,投标人须根据标书要求或实际需要,进行必要补充,确保功能完备、性能等各项指标达标,下同.
显示系统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参数数量单位合计1拼接投影单元(单屏尺寸:1550x872mm)采用对角线为70寸的背面维护投影单元拼接,拼接规模为3行*10列的方式显示,(单元尺寸不小于1550mm*872mm).
显示屏系统为成套设备,采用以DLP(DigitalLightProcess)为核心技术的投影机,单芯片DLP(采用TI公司Darkchip3DMD单芯片),DLP显示单元制造商或所属集团公司拥有核心部件光机的自主生产能力,提供整机及机芯3C认证复印件加盖制造商公章.
DLP投影单元的光学机芯光源LED为6x3(R.
G.
B)冗余设计,每个LED灯独立供电,LED灯散热采用无噪音的双热导管或主动式液体冷却技术.
投影屏幕须采用国际知名DNPWV-FEL专业背投屏幕,具有不变形、防尘防潮防反光等功能,可以适应屏幕表面擦洗清洁维护(包括用水清洁).
并提供DNP公司证明文件并盖制造商公章.
投影显示单元采用Sense5自动校准与稳定技术.
投影单元应具备基于颜色传感技术的颜色亮度自动调整技术,保证整个显示墙在长时间运行中可自动对整个显示墙进行色彩和亮度的自动调整,无需任何人工操作.
投影单元内置Linux系统服务器,支持数据存储与读取,支持无限颜色、亮度、色温等数值的存储和12套76一键调用.
在替换任一内部部件时进行自动更新相应数据,替换新的部件后,投影单元会自动将亮度、色度调整到替换前的调整值.
需在技术文件中详细说明并提供实物照片.
投影机采用数字输入接口:双链路DVI输入/双链路DVI输出;投影幕具备长时间使用下的稳定性、抗疲劳性.
投影单元屏幕对比度:1600:1,动态对比度大于1,200,000:1,投影单元屏前亮度≥320Cd/m.
显示单元投影幕表面为漫反射幕,可视角=180度,增益视角不小于水平35°、垂直33°.
抗反光设计,无炫光、无光斑,无太阳效应,并提供第三方权威机构相关测试报告并加盖制造商公章.
投影单元工作噪音小,符合低噪声环保,屏前噪声应不大于20dB.
并提供第三方权威机构相关测试报告并加盖制造商公章.
投影单元采用模块化拼接技术,屏幕间物理拼缝93%(双转换模式)UPS标准防护等级IP203、输入特性超宽输入电压范围,不低于(-15%~+20%),可适应恶劣电力环境;宽频率输入范围(50Hz±10%),保证发电机供电时UPS稳定运行;先进的PFC技术,无须附加外接设备,输入功率因数就可达到0.
99以上;先进的PFC技术,无须附加外接设备,输入电流谐波(THDI<5%).
4、输出特性;输出功率因数为0.
8.
采用高精度矢量控制逆变技术,输出电压稳压精度高,动态响应快,且畸变率低,输出THDU可达2%,不高于5%;具有带三相100%不平衡负载的能力;具有很强的过载能力及抗冲击能力;150%时10秒钟.
5、智能化电池管理根据电池放电曲线自动调节放电终止电压,避免固定设置导致的电池过度放电;具有温度补偿的智能化充电功能,以延长电池寿命;全自动的电池管理,定期自动进行电池自检,确保电池可靠工作;精确预测电池的后备时间;电池配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例如可使用30/32只12V电池,以便于经济、合理配置电池.
6、完备的监控管理支持RS232、RS485、SNMP、MODEM多种后台通讯方式具有较强的管理功能,UPS标配SNMP网络管理卡.
系统具有电池放电终止预告警和自动安全关机功能先进的SNMP卡及其相关软件,兼容10M/100M以太网,支持SNMP、HTTP、等协议,监控软件具备电源事件记录和分析功能,灵活多样的组网方案,可实现在Internet/Intranet上的远程监控7、人机界面友好,便于操作和维护大屏幕中文液晶显示的操作界面;操作简单,在面板操作提示失效情况下仍能通过按钮正常开关机;同时具有LED、LCD、图形界面,显示形象直观,方便管理;8、证书投标人需提供国际或国家级检测机构提供的认证证书,包括TLC证书、CB证书、TUV证书、CQC节能认证证书、ISO900191证书2机柜式配电单元机柜内配单元主要元器件为施耐德元器件产品;20路输出;智能检测;国家3C认证;质保3年.
1台3铜鼻子、扎带、胶布、绝缘子、压线帽、六角接线盒、电工胶带、拉线弹簧、金属弯头、弯字压口、压线帽、金属软管、扎带、铜鼻子、三通口、四通口、钉子杂料、线管敷料等1批415口PDU15个C13PDU插座AP95684台5UPS主输入输出RYJV4*25+1*1620米6机房镀锌桥架200*100120米7防水工业连接器16A三眼机柜专用4套第十一节配套施工(一)负责设备安装、调试.
(二)负责会场三基色灯光设计安装,保证会场成像效果,角度合理,光源色温为3200K,会场第一排的照度,要满足视频会议需要.
根据巡察中心设备需要,对地面、天花板、墙面及灯光照明做适当更换及相应处理.
地板选用陶瓷净面防静电地板,天花板选用防尘微孔铝合金吸音天花板,墙面进行吸音处理.
(三)根据巡察中心设备需要,建设消防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并提供设备和线路布设图,严格按照消防有关标准规范设计和施工,并按照消防有关规定组织测试和验收.
大屏维修间通风良好.
根据巡察中心设备需要,及时与场地装修进行配合.
安装调试及其他费用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参数数量单位合计1其他配件、备件、耗材满足项目施工和运行维护需要2系统安装调试3三基色灯,及地面、天花板、墙面吸音处理三基色冷光源吊顶灯、侧灯及辅材;天花板及防尘处理、陶瓷防静电地板、墙面吸音处92理、维修间墙面刷漆4巡察设备间消防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根据巡察中心机房(32平方)和大屏需要,建设消防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并提供设备和线路布设图,严格按照消防有关标准规范设计和施工,并按照消防有关规定组织测试和验收.
第十二节编制相关标准规范按"技术总要求-业务信息规范编制要求"(第三章第七节)编制:巡察系统设计说明;巡察系统应用操作规程;中控、图像系统、矩阵、会议室等系统用户手册.
93第八章通信平台、呼叫中心和举报投诉系统(E包)第一节通信平台概述通信平台主要解决省安监局网络接入和访问问题.
主要包括:VPN和网络接入系统、虚拟桌面、镜像应用.
安监业务既有政务外网应用,也有互联网应用,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政企之间、各级平台之间数据交换任务繁重,信息安全要求高.
基于移动执法、应急救援、远程专家咨询、监管巡察之需要,本着节约、安全、便捷的原则,建议通过虚拟技术作为政务外网安全访问解决方案,实现单台终端对两网的接入.
省级平台通过虚拟桌面、镜像应用两种虚拟技术,分别实现互联网PC和智能终端对政务外网应用的安全访问.
其中,虚拟桌面服务器及配套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镜像桌面设备以及镜像应用服务器、配套的接入管理平台等,部署于省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
为实现政务外网访问畅通无阻,提供政务外网专用信道(光纤专线和配套VPN),连接省安监局机房到省电子政务云政务外网区,用于安监系统电子政务业务.
为实现互联网访问畅通无阻,提供互联网专用信道(IP专线)和4G以上移动安全访问信道,用于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管巡察、移动执法、应急救援.
支持第三方VPN接入政务外网服务.
对虚拟桌面系统提供云检测、云防护、云审计等技术措施.
要求投标人提供总体架构拓扑图.
虚拟桌面提供VPN+LAN以及VPN+政务云两种接入方式,以应对不同需求、不同网络环境下的虚拟桌面接入;镜像应用须同时满足基于互联网以及政务外网两种接入需求,并须支持WINDOWS、ANDRIOD、IOS等多种客户端的接入.
提供镜像应用、虚拟桌面、VPN综合运用方案,解决省安监局互联网PC和智能终端在保持互联网桌面和连接的情况下安全访问政务外网及虚拟桌面问题.
要求通过拓扑图详细说明.
本项目建设工期最长为6个月(含3个月试运行时间).
第二节VPN和网络接入一、VPN配置VPN网关设备部署于省安监局机房.
与镜像应用和虚拟桌面集成、协同,解决互联网终端(PC、各类智能终端)访问政务外网问题,终端具备手工配置、文件配置、客户端软件工具配置等多种方式.
提供贯通VPN两端的认证设施和服务.
与信息资源库(机构和人员信息)配94合,实名登录,统一认证服务,实现单点登录、跨系统全网漫游,互联网认证和政务外网认证信息互通.
支持多种用户认证方式.
提供云端互联网访问政务外网VPN功能或服务,满足互联网服务器实时访问政务外网资源需要.
二、政务外网专用信道在省局政务外网局域网和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政务外网区之间布设光纤专线,用于省安监局机关政务外网办公.
要求根据用户需要随时开通.
在项目实施期间,所采用技术应随运营商技术和服务升级而升级,资费随运营商政策调整而下调.
可根据互联网和政务外网数据通信负载情况,调整为互联网另一专线,实现互联网双路由接入.
三、互联网光纤IP专线接入将现有的100M互联网IP光纤专线提速至300M,原有拓扑(直连互联网公网骨干)、付费方式不变,原有资费不变,要求在项目实施期间,所采用技术随运营商技术和服务升级而升级,资费随运营商政策调整而下调,原有互联网公网IP地址及数量(16个)不变.
1.
一站式客户服务体系(1)运营商提供端到端全过程(即售前、售中、售后)一站式服务.
(2)运营商应提供7*24小时电话技术支持和故障申告服务.
(3)客户在使用租用线路的过程中发现的任何问题均可申告,运营商负责故障的全程处理,建立"首问负责制",不能推诿扯皮.
2.
零时延故障响应服务(1)运营商应配合山东省安监局进行省市两级广域网络传输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2)运营商承诺对故障申告响应时间小于15分钟,故障恢复时间一般小于1小时,最长不超过4小时.
(3)当故障处理完毕后,运营商在三个工作日内向省安监局提交故障报告.
四、移动接入要求提供可安全访问政务外网的无线专用信道,满足移动执法巡察和应急救援需要,供监管执法人员、安全生产专家、应急救援人员使用.
采用4G以上无95线通信技术,提供150路每路每月不少于6个G的全国和省内流量,采购周期为24月.
要求运营商所提供的流量为4G以上网络制式流量,当无信号或信号弱时,可适时下切至3G以上网络,切换后要求最高速率上传大于等于7.
2M,下载速率大于等于42M.
要求在项目实施期间,所采用技术随运营商技术和服务升级而升级,资费随运营商政策调整而下调.
第三节虚拟桌面系统在政务外网云端部署办公用虚拟桌面,安装正版操作系统、办公软件、Chrome、火狐等主流浏览器以及其他常用工具.
提供基于浏览器、客户端、镜像应用等多种安全、便捷、跨平台的访问方式.
VPN+虚拟桌面解决方案重点解决的是省安监局终端安全访问互联网及政务外网云平台的问题,应安全可靠、好管易用.
安全可靠:确保所有数据及记录存储与云端,本地不保存任何数据,本地端断开连接后不再与云端产生任何联系;基于用户身份进行访问授权,并保存日志进行审计.
实现虚拟桌面环境99.
99%的高可靠性.
好管易用:实现新增桌面环境的快速上线和部署,管理人员可对整个计算中心环境进行可视化的运维管理;可根据需要,实现整个虚拟桌面环境快速、在线、弹性的扩容.
用户可通过电脑、瘦客户机等多种方式访问虚拟桌面.
一、总体要求(一)数据安全防护通过虚拟桌面将数据从PC本地迁移到数据中心,计算与存储在后台完成.
集中控制用户访问权限,例如控制用户是否能将文件从数据中心的桌面拷贝到本地设备或U盘.
(二)可持续性工作构建高可用的桌面架构,自动备份、集中运维,简化终端管理,使故障恢复从传统PC的几小时缩短至几分钟.
发生故障,用户可以从其他设备登录,并快速衔接中断的工作.
(三)冗余备份支持当物理硬盘出现故障的时候,存储重新指向另外一台服务器上可用的数据副本,整个过程毫秒级切换,用户基本无感知.
或者如果物理主机或者是网络故障,虚拟桌面可以快速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拉起恢复正常运作,整个虚拟桌面平台可以完成分钟级的切换.
96(四)跨越边界办公用户就可以使用云终端、笔记本、PC等不同设备随时随地访问桌面,获得一致的办公桌面体验.
(五)利旧现有终端可以有效利用现有PC,通过在PC上安装虚拟桌面客户端软件,实现对虚拟桌面和业务系统的访问.
二、安全防护要求采用的安全措施包括:传输协议安全加密、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区域安全隔离、业务数据加密存储.
(一)传输协议加密传输协议采用SSL加密手段,保证所有信息都在安全通道内传输.
(二)身份权限管理虚拟桌面系统可以通过本地数据库或基于LDAP实现平台的统一身份认证、权限分配和策略发布.
具备密码管理策略,可强制密码长度、密码生存期、密码更改最短有效期、密码复杂性要求、帐号锁定等各种密码安全策略.
支持6种身份认证方式随需组合,包括本地认证、短信认证、动态令牌、硬件特征码绑定等,以满足不同级别的安全接入需求,同时要求能够与AD域/Radius等第三方认证平台完美结合,实现用户认证.
支持Ukey双因素登陆认证.
支持设置首次登录强制修改密码、定时修改密码、图形校验码和软键盘等密码安全策略,以保障认证密码安全性,避免越权访问行为.
支持客户端安全检测,可根据用户接入的终端类型、操作系统版本、接入IP和时间、软件安装情况等指定访问策略,如客户端不满足安全检测要求则不允许接入,有效保障接入安全性.
支持用户终端与虚拟桌面平台之间采用VPN隧道传输,实现数据加密,保障外网接入安全.
支持个人盘加密技术,对虚拟桌面个人数据进行加密保存,保障个人隐私安全.
(三)个性化访问控制策略采用区域隔离技术,不同部门的业务应用可以根据不同的VLAN进行虚拟环境的网络逻辑隔离,保证员工访问的安全性.
(四)业务数据加密存储对个人业务数据采用加密存储手段,以确保数据安全性.
97(五)防拷贝措施可严格禁止本地机器与云端虚拟桌面之间的数据拷贝,不允许留有此类接口及扩展模块三、关键技术指标(一)用户体验支持全屏流畅播放1080P视频,且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
根据连接客户端的分辨率,动态调整虚拟桌面分辨率;显示分辨率可自动适应屏幕大小.
用户虚拟桌面颜色至少32位,保证图像显示质量;显示协议提供不低于30FPS的帧速率.
支持USB设备重定向,支持USB加密狗,扫描仪等外设.
虚拟桌面内播放视频不限制播放器和视频网站类型.
用户在虚拟桌面内可以禁用网络,桌面仍可用,不会断开.
web管理端可远程接入虚拟机桌面,管理windows系统C盘和数据盘容量,添加删除虚拟机网卡,查看应用程序.
双网卡绑定支持多种模式,且在Web端拖动即可,不需要后台命令配置.
(现场演示)用户可通过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网页端登陆虚拟机桌面(现场演示).
(二)部署实施支持纯web方式、软件工具方式(刷机方式)、硬件工具方式(云终端方式)部署和应用或其组合部署和应用.
可选择支持和域结合或者直接使用内部域的单点登录,不需要再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支持瘦终端开机直接登录到windows桌面.
虚拟桌面支持单独发布Windows系统,Linux系统,桌面池模板支持Windows系统,Linux系统,提供配置界面截图.
虚拟桌面必须同时支持JPEG解码与H.
246解码方式,且可以在同一台物理服务器上交叉使用.
且能在客户端持续运行进行桌面操作状态下对JPEG与H.
264编解码互相切换.
虚拟化必须支持通过JPEG及H.
246编码帧率进行手动及动态调整.
虚拟化必须支持对H.
264编码每个虚拟机占用带宽上限进行控制.
虚拟化必须支持对JPEG及H.
264编码进行桌面质量控制.
要求应用JPEG编解码的虚拟机每个1080P桌面带宽控制于各种用例下(包括视频拨放)不得高于30M,720桌面不得高于15M.
要求应用H.
264解码的虚拟机每个1080P桌面带宽控制峰值不得高于5M,720P桌面不得高于2M.
要求虚机内须提供符合Windows7要求之全虚拟WDDM(图形驱动程序模型)显示驱动(非XP架构下之旧式显示驱动).
要求对整个生产环境全部支持虚拟化(办公,设计,生产).
要求必须支持GPU虚拟化技术,可以将GTX650以上GPU卡进行虚拟化,并可以流畅的将虚拟GPU交付给虚拟桌面使用.
98要求在同一服务器配置下,配上GTX650以上GPU卡可以支持更多的1080P及720P本地及在线视频,并提供截图.
要求支GTX720以上GPU卡直接交付虚拟机连接调用的方式,以便客户扩充及流畅运行如AutoCAD及3DMax等设计类应用.
要求对桌面虚拟化终端设备不绑定,可以使用至少以下设备做为桌面虚拟化的连接终端如(老旧PC、笔记本、X86终端、ARM终端)要求桌面虚拟化平台可以与服务器虚拟化平台在同一管理面面中进行管理,资源可复用及切换使用.
连接服务器支持Linux环境下安装.
支持VLAN隔离;支持虚拟机的NAT网口配置;支持虚拟桌面在服务器开机的时候自动启动.
支持配置多个连接服务器的IP,避免当一台连接服务器性能不足时,能够自动连接到其他连接服务器上.
必须支持在共享存储或无存储两种架构下,多台服务器可以组成HA群集环境,以保障整个平台的高可用性,支撑持续的用户服务(无存储架构下,要求不同服务器之间,数据支持同步备份,满足迁移需求),提供界面截图.
可以采用分级存储方式,利用内存,SSD进行磁盘缓存,提升虚拟机的IO性能,提供配置界面截图.
(三)管理要求云桌面管理:控制台支持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控制台不需要安装任何客户端程序,直接通过浏览器以web形式访问,如在手机,iPad上均能实现对虚拟化平台的管理;管理控制台高可用性,登陆到每一台虚拟化服务器均可对其他虚拟化服务器进行管理和控制;控制台可以大于2个,以保证高可用性,提供配置界面截图;云桌面服务器支持分布式部署,集中管理.
无须二次登陆即可在同一管理平台实现对分布式服务器的管理.
会话管理和资源控制:具备会话意外中断桌面现场保存和恢复功能和桌面漫游功能.
四、虚拟桌面单机配置要求CPU:4核心;内存:4G;存储:系统盘64G,数据盘128G.
软件:win10专业版正版系统;OFFICE2016正版办公系统;360安全卫士套装(含安全卫士及杀毒);AdobeReaderPDF阅读器;Firefox、chrome等原厂主流浏览器;其他必要软件.
第四节镜像应用系统在政务云部署镜像应用系统.
提供基于浏览器、客户端等多种安全、便捷、跨平台的访问方式,供接入互联网的智能终端(平板、手机、PC等)安全、便捷地访问政务外网及互联网应用,实现移动办公.
镜像应用虚拟机群组分别部署于政务外网云端及互联网云端,镜像应用管99理平台设备部署于互联网云端.
一、总体要求兼容:能兼容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移动操作系统,IOS系统、Android系统、windows系统等,使现有的程序可以在多个平台上使用.
方便:作为虚拟桌面技术的补充,支持不断开本地互联网连接通过VPN安全拨入虚拟桌面.
要求不得对现有工作网络及终端形成干扰,不得通过刷终端PC、增加瘦客户端等方式来实现.
易学:不修改界面及使用习惯.
安全性:要求兼容多种登录认证方法,如:短信认证、动态密令认证、证书认证、硬件特征码绑定等认证方式外,还要求支持数据库认证、硬件绑定认证、SIM卡绑定认证、AD域认证等.
灵活性:针对某些安全级别较低的办公系统,使用TCP、IP隧道使远程软件本地化运行,以此降低前置ISEVER服务器资源压力.
IP隧道动态分配内网虚拟IP,能发布各种类型软件,具有更强的通用性,支持UDP协议、ICMP协议等多种底层协议.
个性化:支持移动客户端程序LOGO、名称、图片任意设计并自动打包;支持应用程序图标自定义,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应用图标及名称.
(提供后台配置示例截图)二、管理要求网络管理:能允许或限制特定运营商网络接入,可限制用户使用WIFI接入.
用户管理:以用户或用户组为单位对某个或某组用户设置私有云盘上传或下载的权限.
负载均衡:应用发布设备及前置服务器都可自动做负载均衡,既能互相做主备,又能自动根据流量压力按需分流,提高访问速度与性能,节省系统资源.
安全性要求: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128位SSL协议加密;身份认证方式不得少于7种,至少应包括数据库认证、短信认证、硬件特征码、动态令牌、数字证书认证、LDAP、RADIUS、CA等认证方式;可针对用户/用户组设置认证方式的组合.
三、关键技术指标系统支持任意Windows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发布,同时支持发布TCP隧道和IP隧道的应用,实现PC端本地化打开应用;支持视频发布,能把网络摄像头发布到系统中,用户点击系统随时调取摄像头,并在线查看监控;支持APP统一管理功能,可把多个第三方APP上传到系统中,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在系统APP中关联并下载.
管理员能统一管理APP应用,保证数据的安全;100支持搭建云文件存储服务,能够上传、下载文件,支持远程打开手机无法识别的文件,管理员可在系统中控制用户上传/下载的权限;系统支持原笔迹手写签批功能,配合现有的签批系统通过远程APP,记录用户的原笔迹,传递到现有的签批系统中,实现远程原笔迹签字审批功能,加强审批的安全性;系统支持SDK开发包,可通过SDK开发包轻松调用系统的SSL安全隧道功能、与第三方APP嵌套在一起,不需要再与系统厂商对接联合开发;系统支持C/S、B/S架构系统单点登录,在发布的应用中系统会模拟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实现登录,简便用户操作和记忆;系统支持用户个性化定制客户端.
第五节呼叫中心和举报投诉系统一、总要求系统对各类呼叫事项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呼叫事项包括:咨询、投诉、举报等;呼叫来源包括:12350电话、网站、微博、微信、短信、客户端、邮件、来访等类型.
处理环节包括:受理、分发、办理、催办、反馈、归档、统计分析等.
可通过平台已有的认证、协作中心推动.
各环节均可与信息资源库联查、与业务系统协同,处理完毕,将呼叫事项注册到信息资源库,其中常见咨询信息纳入知识库管理,并发布到门户网站.
投标人应提供系统部署图,标明系统设备设施、功能和信息资源在各网络(互联网、政务外网,云上云下,线上线下,各级各部门)的分布.
话务平台采用租赁的方式,由服务提供商提供,具备语音交换、CTI核心控制、IVR、录音、话务报表等功能.
业务平台部分部署在政务外网云,提供呼叫中心业务多渠道受理、工单处理、知识库、统计分析、智能客服等功能.
二、话务平台要求平台规模:坐席数量2-8席,IVR数量2-8,录音数量2-8,中继数量8,能够做到弹性扩容,为后期的扩容做准备.
IVR功能:语音导航,引导客户按键选择服务队列等.
智能ACD:系统可设置每个队列的排队时限,对于等待超时的呼叫,系统播放语音提示让用户输入按键决定继续等待或转入语音留言;系统支持每个队列两级坐席组,按优先级分配坐席,即第一座席组没有合适或空闲的座席才会到第二座席组寻找.
报表模块:系统提供接通率、呼损率、中断原因分类统计,汇总统计坐席签到时间/次数、示忙次数、工作时长、通话时长、接通响应时长等信息,系统可101灵活自定义/修改报表模板等.
座席功能:签到、示忙、示闲、签退等日常操作;坐席可开启/关闭离线模式,绑定手机号码作为离线接听号,在开启离线模式下,呼入转移到手机上接听,系统正常录音.
接听/自动接听,挂机、保持和取回电话、外拨和二次拨号、电话会议、电话转移、自动示忙等.
黑名单管理:黑名单导入导出、黑名单释放、黑名单查找、角色管理.
质检监控:话务员状态监控和统计、队列监控、话务监控统计、话务员监管、录音查找、录音回放、业务关联、质检.
VPN连接:可以根据客户网络条件自行设置是否开启VPN方式连接;软件自动判断操作系统类型,根据操作系统类型采用ikev2或PPTP协议;开启VPN后仅语音数据走VPN通道,电脑上网不影响;软件关闭后自动关闭VPN连接.
三、业务平台要求业务流程:网站受理:提供网站受理接口,与安监局网站进行对接,可以通过12350安监局网站、投诉模块获取民众的诉求,通过业务工单系统进行办理,并且可以通过网站查询办理结果;微信受理:提供微信受理接口,可以对接安监局微信公众号,通过12350安监局微信公众号获取民众的诉求,通过业务工单系统进行办理,并且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查询办理结果;短信受理:通过短信平台无缝连接,获取民众诉求,并通过业务工单系统进行办理;投诉/举报人热线电话领导信箱坐席受理生成工单办理单位督办反馈回复手机短信回访协调/批复核实是逾期未处理回退疑难问题申请延期当场答复微信举报网站举报咨询后答复办结(归档)否客户端102APP受理:通过公众APP系统、随时随地随手拍下安全隐患信息,及时进行举报,消除安全隐患;工单流转:受理工单进行闭环管理,快速响应、多级联动、闭环管理.
通过办理模块,各级单位接受并处理中心派发的工单任务.
主要功能点包括:工单办理、工单回退、延期办理、工单重办、工单督办、工单回访.
知识库:系统应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包括政策法规库、一问一答库、智能客服、专家在线咨询等.
智能客服(值守机器人)以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为平台,辅助受理一般呼叫事项,解决重复性较高的问题;具备问题维护、答案维护、问题分析功能.
工单考核功能:灵活定义考核指标,如:办结率、满意率、重办率.
自定义考核规则,如:办结率占25%、满意率占25%、重办率占25%.
自定义考核范围:全体单位或者部分单位.
自动生成考核结果,自动生成,自动排序.
主要包括:考核指标、考核规则、考核定义、考核报表、个人办公(待办/已办待阅/已阅)、通知/公告、通讯录移动办公功能:手机APP客户端业务办理功能;业务常用报表,手机办公功能.
统计管理功能:提供基于业务数据的工作报表.
接口功能:与其他安监系统进行接口对接,可以共享安监系统业务数据,进行业务查询,提供对接接口,将数据上报到办公系统中.
四、投诉举报和咨询处理流程要求对投诉举报和咨询受理全过程提供支持.
(一)登记对投诉举报来源、内容进行登记.
(二)审核对投诉举报信息进行审核,移交办理.
(三)处理对举报投诉内容进行处理,根据投诉举报的情况,可直接转入相关业务系统进行处理和办理,并及时跟踪反馈办理状态.
(四)催办根据办理进度,向有关方面发出催办信息.
(五)反馈及时向有关方面反馈投诉举报的办理状态和办理结果.
(六)归档对投诉举报信息进行备案归档.
103(七)统计分析提供完备的统计分析和查询功能.
提供满意度调查功能.
五、硬件配置要求服务器:依托政务云计算资源,提供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配置方案.
坐席设备:4台坐席电脑;4具支持SIP协议话机及配套话务耳麦.
话务平台租赁:项目包括6年话务平台租赁费(4坐席许可、4IVR许可、4录音许可),不含人员,坐席功能可根据需要设置在省安监局,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呼叫中心相关附属设施.
省安监局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话务平台租赁数量进行增减(总量控制在2-8个).
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随时将业务委托于服务提供商,服务商须能提供7X24人员包括服务.
第六节编制相关标准规范按"技术总要求-业务信息规范编制要求"(第三章第七节)编制可在线管理和使用的呼叫和举报投诉业务基础信息标准规范体系.
第七节采购清单以下清单,为最低配置.
投标人应根据实际需要补足完善.
网络接入和访问配置表(实施时应根据应用规模调整)序号名称说明数量单位合计1VPN设备配置千兆电口≥8、千兆光接口≥4,支持SSL并发用户≥6000和虚拟VPN网关≥256个,配置SSLVPN并发用户200,支持并配置双交流电源,支持并配置国密功能;支持SSLVPN、IPSecVPN、GREVPN、L2TPVPN、MPLSVPN等多种VPN类型;基于角色的授权、外部组的授权映射;基于接入终端安全等级的动态授权;基于应用、IP、端口、URL的细粒度访问控制;2套104可识别应用层协议数量≥6000种;支持访问控制、NAT、攻击防范等;支持Android、Windows、iOS、MacOS、Linux、Symbian、Blackberry等主流平台;具有《TL9000》品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提供贯通VPN两端的认证设施和服务.
与信息资源库机构和人员信息配合,提供统一认证服务,实现单点登录、跨系统全网漫游,联网认证和政务外网认证信息互通.
支持多种用户认证方式.
2政务外网专用信道在省局政务外网局域网和山东省安监信息平台政务外网区之间布设300M数据专线(6000元/月),用于省安监局机关政务外网办公.
根据省安监局工作需要随时开通计费,4年.
可根据互联网和政务外网数据通信负载情况,调整为与另一互联网光纤专线同等配置的互联网光纤专线,实现互联网接入双路由.
4年3IP专线接入将所租用运营商的100M的IP光纤专线互联网提速至300M,原有拓扑(要求直连互联网公网骨干)、资费和付费方式不变,原有互联网公网IP地址数量(16个)不变.
4移动接入信道4G以上,2年.
实施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140个5虚拟桌面管理软件虚拟桌面服务端后台管理软件1个6虚拟桌面终端授权虚拟桌面用户站点授权140个7虚拟桌面应用虚拟化授权桌面虚拟化应用授权140个8windows正版授权win10专业版开放式许可(根据国家正版化有关要求调整)140个9办公系统正版授权最新office全套标准版软件和工具包140个最新office全套专业版软件和工具包(含本地数据库)10个140个10镜像应用用户授权接入的用户站点镜像应用授权(镜像应用所需所有授权)140个11镜像应用发布设备最大加密速度0.
4Gbps,支持最大并发用户数600,最大并发会话数目60000,网絡接口不少于4个千兆电口4台呼叫中心和举报投诉系统配置表105序号名称说明数量单位合计1坐席电脑四核CPU/4G内存/500G/DVD2个2坐席租赁费3坐席、3IVR、3录音,可弹性扩容,根据需要扩种至8席6年3业务软件业务软件,支持举报投诉咨询全生命周期运行1套4业务话务集成业务话务集成;信息资源联查注册1套5网关话机耳麦支持SIP/MGCP协议,支持TLS/SRTP/HTTPS/SSH/VPN协议的语音/数据加密,支持TR069/SNMP/APS集中部署协议,支持T.
30/T.
38/SmartFoIP传真支持SIP协议话机及配套话务耳麦4个6其他备件配件备件一宗1宗7编制规范编制通信、举报投诉咨询基础信息标准、数据结构和流程,编制操作规程,编制上下文相关的使用指南等1套云基础设施配置(略)106第九章工程监理(F包)第一节项目概述本项目要求对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一期工程"进行全程工程监理服务.
"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一期工程"主要包含五大部分内容,分别是:信息资源库和应用支撑系统(A包)、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云平台和相关系统(B包)、教育培训云平台和配套系统(C包)、巡察中心(D包)、通信平台、呼叫中心和举报投诉系统(E包).
要求按照平台总体技术路线、原则、体系结构和本次招标要求,确保各包协调推进,对各项目设计、开发、部署、培训、运维进行全程监理,确保功能、性能以及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集成性、可管理性达标,构筑"一库多用"的松耦合、一体化信息架构,标准开放包容,安全可靠可持续,为两体系运行提供支撑,为安全生产监管巡察提供信息平台,促进精准执法和安监大数据预警.
第二节监理服务要求监理工作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硬件设备监理范围监理必须对所有设备从采购、安装、调试、验收、试运行、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出具设备验收报告,对设备验收和系统集成测试进行监督、审查.
二、软件系统监理范围系统软件及管理软件的到货验收、安装调试、验收全过程实施监理.
按照国家标准,对应用软件系统开发与集成进行监理,包括:审核软件开发方各阶段的开发文档,控制开发进度,验证开发内容与实际需求的一致性,控制开发方按标准进行开发.
协助做好项目建设中有关的软件平台建设项目的需求调研,在各系统的功能开发、测试、评审、培训、软件系统集成等方面做好的咨询监理工作.
具体应包含:软件需求、设计阶段:完成《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和评审并督促软件开发商按质按量实施.
107软件编码阶段:督促软件开发商完成软件代码编写,实现软件平台功能.
软件测试阶段:组织协调完成软件系统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功能性测试和性能测试.
系统集成及培训阶段:督促协调完成软硬件系统集成和系统初步验收工作.
初步验收完成后组织系统培训的咨询监理工作.
系统试运行:提供系统试运行阶段的咨询监理工作.
系统终验:包括对本项目各子系统的项目验收的咨询监理工作.
系统集成:督促承建单位对本项目建设内容做好集成工作,使本项目建设内容达到相关规范和业主需求.
并协助业主单位及承建单位对应用软件进行阶段性测试.
三、相关接口对接督促承建单位提供可行性的接口对接方案.
督促承建单位在本期项目建设过程中,与已建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项目进行整合对接,使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项目的不同阶段建设无缝对接.
第三节监理工作内容为了保证项目实施中配以恰当的咨询监理工作,针对本项目参与投标的监理单位要求如下:--具有为业主提供信息系统工程咨询服务的能力以及专业工作队伍.
在本项目中主要针对产品选型、技术架构选择、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提供综合的咨询服务,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阶段为业主单位提供项目建设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具有为业主提供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服务的能力以及专业工作队伍.
在本项目中主要针对项目的设计、实施及集成、测试和验收等阶段,通过规范的监理手段、依靠专业的技术背景,对项目建设所涉及到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硬件设备选型等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保证项目实施顺利完成.
一、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一)工程设计阶段——为业主选取最合理的建设方案协助业主单位和承建单位充分分析目标系统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协助业主单位优化工程设计方案,促使其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与工程建设合同相符合;审核工程设计方案;根据工程设计设计方案,确定对工程进行阶段性质量监督、控制的措施及方法;及时处理业主单位或承建单位对合同变更的申请,协助保持合同、协议及其内容的时效性、一致性;108与业主单位、承建单位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并要求各方在以后的项目工作中贯彻执行.
(二)工程实施阶段-为业主提供最有效的项目管理工程实施开始前,审核承建单位提交的质量管理计划;工程实施开始前,组织业主单位、承建单位召开工程实施准备会议,要求承建单位落实实施计划、实施方案和必要的准备工作;审核工程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与设计方案的符合性;审核工程实施计划,在工程实施过程,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控制;组织对承建单位提供的产品及服务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建设合同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监督、检查项目建设过程,确保工程实施的质量、进度、成本满足承建合同的要求,并与工程设计方案、实施方案相符合;监督业主单位、承建单位按照既定的要求编制和管理工程文档,如实施计划、实施方案、产品及服务验收报告、索赔申请和变更申请等;与业主单位、承建单位共同建立实施阶段协调的机制,如监理例会、专题会议等.
(三)工程验收阶段——为业主提供最可靠的质量保证协助业主单位审核承建单位提交的验收计划及其方案,明确验收目标、各方责任、验收内容、验收标准、验收方式和验收环境等内容;协助业主单位对工程进行验收,促使工程的最终功能和性能符合承建合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及时向业主单位、承建单位通报承建合同、协议及相关变更所规定工程内容的执行情况,提出监理意见;管理工程验收阶段的文档,如初验报审、初验报告、终验报审和终验报告等相关文档;敦促业主单位、承建单位按照事先约定,编制、签署和妥善保存工程各阶段形成的技术、管理文档;整理与工程有关的全部监理文档,并提交业主单位.
二、监理工作具体内容在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指导下,对工程建设进行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的控制,参与信息管理和合同管理,组织协调、并提供相应的系统质量抽测和咨询服务.
(一)工程质量控制审查并确认系统集成商的投标书、合同及实施方案;在技术上、经济上、性能上和风险上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为采购人提供建议;负责对采购的软硬件设备和施工材料的合格证、质检报告和准用证进行审查,对采购的硬件设备及网络环境的综合质量进行监督、审查、测试和验收;协助制定系统集成验收大纲;对设备安装、系统软件的安装调试与采购人共同验收;109与采购人共同对系统集成进行总体验收.
(二)工程进度控制审核工程的进度分解计划,保证总体计划目标的实现;根据项目总体实施要求,协调各项目工程建设方对进度计划按项目实施要求进行动态调整,确保项目工程的阶段和总体进度目标的实现.
当工程目标出现偏离时,及时指出,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监督系统总集成商尽快采取整改措施.
(三)工程合同管理跟踪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确保项目施工方按时履约;对合同工期的延误进行审核确认;对合同变更、索赔等事宜进行审核确认;根据合同约定,审核项目工程施工方的支付资金申请.
(四)接受委托,负责协调本项目所涉及的各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纠纷.
监理方应通过必要的会议制度来实施协调工作,主要包括:第一次现场会、周例会及采购人组织的例会、监理协调会、专题讨论会、专家论证会、阶段工作总结会、问题通报会、分项的阶段验收及最终验收会.
(五)信息管理在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做好工程监理日记及工程备忘录等;做好合同、技术建设方案、测试文档、验收报告等各类往来文件的存档;作好相关会议纪要工作,并监督会议有关事项的执行.
第四节监理工作要求一、监理工作质量要求监理单位应该在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知识产权控制、安全控制、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对所监理工程采取必要和完善的监督、控制和管理,保证监理工程能够按时、按质、按量竣工.
同时,监理单位应建立合理的自我质量控制体系,有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理单位自身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二、监理服务准则遵照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和省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有关规定,以"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执业,维护建设方与承建方的合法权益.
110三、监理机构要求监理单位应具有相应专业的监理工程师,监理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管理、通信"等.
本次监理项目实行总监理师负责制.
投标人在投标方案中应明确监理的各项运作,包括监理人员的相关资料、职能分配、监理组织的构成及工作流程、各项监理工作的相关负责人等,要求有详细的监理人员组织构成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阶段工作流程图等.
总监理工程师、各专业的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在本工程建设期间不得在其他工程中兼职,中标后不得更换总监理师及主要监理工程师.
投入本项目的监理人员不得少于5人,且具有国家注册信息系统监理师证书,在服务期内关键点,指派至少1名工程师驻场提供技术服务.
第五节其他要求一、检测设备、设施拟投入的检测设备设施应有针对性且完备,满足项目监理测试的要求.
二、响应监理单位服务响应时间,济南2小时内.
三、付款方式合同生效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金额的30%;监理工作完成且用户项目经验收合格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金额的70%.
111第十章工程评测(G包)第一节项目概述本项目要求对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一期工程"进行第三方全程质保测试服务.
"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一期工程"主要包含五大部分内容,分别是:信息资源库和应用支撑系统(A包)、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云平台和相关系统(B包)、教育培训云平台和配套系统(C包)、巡察中心(D包)、通信平台、呼叫中心和举报投诉系统(E包).
要求按照平台总体技术路线、原则、体系结构和本次招标要求,确保各包协调推进,对各项目设计、开发、部署、培训、运维进行全程质保测试,确保功能、性能以及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可扩展性、可集成性、可管理性达标,构筑"一库多用"的松耦合、一体化信息架构,标准开放包容,安全可靠可持续,为两体系运行提供支撑,为安全生产监管巡察提供信息平台,促进精准执法和安监大数据预警.
整个评测项目要求贯穿整个"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一期工程"建设开发全生命周期,直至系统通过验收上线运行.
要求依据项目招投标文件、建设方案、商务合同及项目开发过程资料,设计完善项目各个系统的软硬件测评方案,并依据软硬件测评方案及国家有关软硬件质量检测标准开展软硬件测评工作,对项目所属系统(新建或升级改造)实现的功能、性能等进行符合性验证.
及时准确报告测评期间发现的问题,并协助开发单位进行问题确认及修复验证,实现对软硬件质量的提升.
第二节测试依据GB/T25000.
51-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GB/T25000.
10-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10部分:系统与软件质量模型》GB/T16260.
2-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2部分:外部度量》(ISO/IECTR9126-2:2003,IDT)GB/T18905.
1-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1部分:概述》(ISO/IEC14598-1:1999,IDT)GB/T18905.
2-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2部分:策划和管理》(ISO/IEC14598-2:2000,IDT)GB/T18905.
5-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5部分:评价者用的过程》(ISO/IEC14598-5:1998,IDT)GB/T18905.
6-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6部分:评价模块的文档编制》(ISO/IEC14598-6:2001,IDT)112GB/T8567-2006《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11457-2006《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200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B/T18336-2001)项目涉及软硬件需要遵守的行业标准或规范本标书所列全部依据性文件各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文档等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文档一期工程招投标文件、开发合同中约定的验收依据、验收规范或准则第三节测试内容测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功能测评测试各系统功能操作、业务流程操作、数据接口是否正确、准确,功能实现是否完整,以及与其他系统的交互是否有问题.
测试时对软硬件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中的每项功能逐项进行测试.
功能测试应覆盖系统中的所有功能点,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业务、结构和技术等方面的分析,设计完善的测试用例.
二、性能效率测评测试各业务系统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从而保证各系统快速稳定的运行.
通过仿真模拟大量用户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进行业务操作,以检验业务系统运营服务能力和运行支撑平台的资源利用情况,及时发现系统是否存在性能瓶颈,并针对测试过程发现的效率问题进行原因定位,提出优化解决建议.
三、安全测评测试验证安全防护能力,发现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及数据泄漏、重要数据丢失、非法入侵等安全漏洞,定位安全漏洞和缺陷,解决安全性问题,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安全性测试应包括程序代码安全漏洞检测、应用安全漏洞检测、数据安全检测、访问控制检测、访问可审核性检测等内容.
113四、可靠性测评测试各系统在各种异常条件下,如异常用户输入、异常操作、异常网络状态等情况,是否仍然可以稳定、可靠运行.
主要是对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维持其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进行验证和测试,包括:成熟性:验证系统为避免由系统中故障导致的失效的能力;容错性:在系统出现故障或者违反其指定接口、操作模式的情况下,验证系统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五、易用性测评对各系统的被理解、学习、使用和界面的一致性进行验证和测评.
易用性测试应检查系统以及软件执行过程中的界面、图形、文字、信息和标识是否容易理解,易用浏览,检查软件的输入、操作方式是否便捷、易用、易学,并验证软件和相关标识、行业要求、双方合同在易用性方面的符合性.
六、维护性测评对各系统的通用性、适应性、配置灵活性进行测试.
应验证系统提供的缺陷与失效原因诊断、修改、错误排除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可扩展能力和相关标准、双方合同、行业要求的符合性.
七、文档测评对各系统相关文档的正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易浏览性的检查和验证.
尤其是系统文档与程序之间的一致性验证.
中标单位针对以上测试内容需提供3轮(含)以上测试(至少应包含2轮回归测试).
第四节成果交付测试方案:依据招标单位系统建设要求及国家有关软硬件系统质量检测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测试需求分析,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环境说明,项目风险分析,测试工作流程,测试计划,测试工具等.
测试报告:中标单位应依据"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一期项目"的建设目标及国家相关软硬件系统质量检测标准,认真执行测试方案,形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软硬件系统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含功能114测试结果、性能效率测试结果、可靠性测试结果、易用性测试结果、维护性测试结果、安全性测试结果、文档测试结果、测试环境描述等.
缺陷报告:中标单位应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通过规范的缺陷管理工具管理测试过程发现问题,并最终形成完整的项目缺陷报告.
整改建议:中标单位应针对软硬件系统存在的缺陷,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包括功能改进建议、性能优化建议、安全加固建议等.
一、系统开发前期系统开发前期,主要由开发方进行需求调研、系统分析、形成需求分析文档,需求分析文档用户审核确认后,开发方制定相关开发计划、项目建设规范等文档,在这个阶段,中标单位需完成如下工作:需求分析文档审计,协助系统建设方审计开发方的需求文档,并在整个项目建设周期进行跟踪.
项目开发计划跟踪,评审开发方的项目开发计划,对项目任务安排、项目工期等进行评估与建议.
主要交付成果:需求分析文档审计情况说明、计划跟踪情况总结文档等.
二、系统开发中期本阶段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这个过程的质量控制的优劣将直接决定信息系统建设的成败.
中标单位需完成如下工作:设计评审,主要内容包括:评审模块是否覆盖了需求以及模块划分是否合理,界面设计是否符合业务以及是否易用,数据库的设计是否覆盖业务内容且易于扩展,是否提供数据的完整性保证措施,系统性能是否能满足需求中定义,设计是否考虑了业务高峰的处理以及瓶颈分析解决措施,是否考虑信息系统的故障对策,系统的故障对策是否完备,系统的权限及安全保证措施等.
测试用例设计,主要报告基本功能测试用例设计、可靠性测试设计、安全性测试设计、性能测试设计等.
过程测试检查,主要包括:单元测试报告、集成测试报告、缺陷报告.
主要交付成果:软硬件系统测试设计、设计评审报告,产品过程测试报告,产品过程测试缺陷及整改清单.
三、系统开发后期系统开发后期,要求测试团队全员驻场执行测试任务,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以及用例设计,进行系统级的验收测试,中标单位需完成如下工作:验收测试,测试方制定验收测试方案,在方案获得认可后编制详细的验收测试计划,然后组织人员实施验收测试,及时提交给建设方和开发方系统测试进展、缺陷清单等.
115性能测试,根据业务系统应用现状,组织人员进行性能测试方案沟通,性能测试场景配置,性能测试问题反馈等,并协助开发方进行性能测试优化.
安全性测试,对所有应用系统进行安全测试.
回归测试,根据开发方的整改情况,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回归测试,并提交测试结果.
主要交付成果:测试方案、验收测试报告、缺陷报告.
第五节人员要求中标单位应针对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一期项目"成立专门测试项目组,参加测试的现场工程师应在5人以上.
中标单位成立的测试项目组要做任何变更,必须征得采购人书面同意.
任何项目成员发生变动(包括但不限于离项、在项目内职责变更等),成交供应商必须提供具备拟变动人员同等资历和能力的接替候选人,以及完备的工作交接措施,书面通知采购人.
在采购人书面正式认可后,方可进行人员变更.
项目核心成员发生变动,成交供应商必须提前20个工作日书面通知采购人.
项目普通成员发生变动,成交供应商必须提前10个工作日书面通知采购人.
第六节其它要求驻场要求:全过程测试项目实施过程中,中标方需提供每周至少一天的驻场服务,项目特殊时期(如上线前等)还需按照甲方要求实行驻场服务.
响应时间要求:1小时响应,2小时到场.
保密要求: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收集、产生的所有与本项目相关文档、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表格、数字等各种形式所属权均归属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标人有义务对所涉及到的内容保密,并在签定合同时签署保密协议.
培训要求:中标单位需要对采购人相关工作人员在济南市进行相关软件测试需求管理及控制、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组织与管理、测试项目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工作.
培训总时间不少于5天,参训人数不少于5人.
需制定有针对性的测试培训方案,明确培训课程,讲授安排等,提供实际操作体验.
费用包含在投标总价中.
付款:合同生效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金额的30%;评测工作完成且用户项目经验收合格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金额的70%.
易探云怎么样?易探云是国内一家云计算服务商家,致力香港服务器、国内外服务器租用及托管等互联网业务,目前主要地区为运作香港BGP、香港CN2、广东、北京、深圳等地区。目前,易探云推出深圳或北京地区的适合挂机和建站的云服务器,国内挂机宝云服务器(可选深圳或北京地区),独立ip;2核2G5M挂机云服务器仅330元/年起!点击进入:易探云官方网站地址易探云国内挂机宝云服务器推荐:1、国内入门型挂机云服务器...
青云互联怎么样?青云互联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6月份的主机服务商,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稳定快速的主机托管服务,目前提供有美国免费主机、香港主机、香港服务器、美国云服务器,让您的网站高速、稳定运行。目前,美国洛杉矶cn2弹性云限时七折,美国cera机房三网CN2gia回程 13.3元/月起,可选Windows/可自定义配置。点击进入:青云互联官网青云互联优惠码:七折优惠码:dVRKp2tP (续...
部落曾经在去年分享过一次Boomer.host的信息,商家自述始于2018年,提供基于OpenVZ架构的VPS主机,配置不高价格较低。最近,主机商又在LET发了几款特价年付主机促销,最低每年仅4.95美元起,有独立IPv4+IPv6,开设在德克萨斯州休斯顿机房。下面列出几款VPS主机配置信息。CPU:1core内存:512MB硬盘:5G SSD流量:500GB/500Mbps架构:KVMIP/面板...
微软删人脸识别库为你推荐
点击media360和搜狗360搜索和搜狗搜索谁好谁流量大?为什么我在网上搜索到的数据有一定矛盾?做广告推广哪个好呢?cuteftp什么是 CuteFtp Flashfxp Leapftp FlashGet申请支付宝账户怎么申请支付宝的账号?yixingjia报价是什么意思宜人贷官网我在宜人财富贷款2万元,下款的时候时候系统说银行卡号错误,然 我在宜人财富贷款2万我在宜人财富贷款瑞东集团海澜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drupal教程搭建一个多店家订餐网站,可以用joomla,wordpress完成吗?求教程社区动力如何大力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显示隐藏文件如何显示用属性隐藏的文件
info域名注册 虚拟空间免费试用 主机域名 查询ip地址 免费域名解析 怎样申请域名 漂亮qq空间 awardspace la域名 香港机房托管 火车票抢票攻略 主机合租 刀片式服务器 hinet 卡巴斯基免费试用 天翼云盘 流媒体加速 免费mysql数据库 web服务器是什么 新加坡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