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及产业行业研究/行业深度证券研究报告计算机2015年10月26日云计算大数据:最大趋势全面验证阶段到来!
中性——""金融+数据+产业"系列之六"相关研究"部分"三维"计算机标的已有分步买入价值——计算机行业含新三板协同周报20150824_20150830"2015年8月31日"着眼研究未来,静待风险偏好提升和估值切换——计算机行业含新三板协同周报20150803_20150809"2015年8月10日证券分析师刘洋A0230513050006liuyang2@swsresearch.
com刘智A0230515080003liuzhi@swsresearch.
com联系人孙家旭(8621)23297818*7460sunjx@swsresearch.
com本期投资提示:全市场首提的"数据+产业+金融"三维新信息经济判断持续被验证.
1)"云计算大数据"(正文用比喻解释云、大数据和安全)是三维研究体系重要成分,投资机会也大.
原因一是数据(数据应用和安全)在市场上的研究透明度不高,原因二是代表未来投资主题和信息技术阵地.
2)国家和投资者对于云计算大数据价值的认识有了更高的层次,而未来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或接踵而至.
我们"数据+产业+金融"即是这种更高层次认识的预判.
美国科技巨头云计算模式明确和季报超预期是重大趋势验证.
2015年第二季度亚马逊AWS的营收高达73亿美元,高于微软、IBM等竞争对手.
但市场对亚马逊"电商式"IaaS生态系统研究较多,本报告将不再赘述.
谷歌、Vmware、IBM、微软四大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公司的共同点都是从自己的优势项目出发,拓展式进行云计算布局.
其原因是云计算对于客户而言是一体化的服务,对于商业而言建立生态系统才更有产业主导权.
不同于2006-2008年主题,全面验证阶段到来.
在国外,云服务重要性日益凸显:成最赚钱业务,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是:各大巨头的云服务开始真正显现出威力.
微软、谷歌、亚马逊三大科技巨头先后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业绩好的一天之内三家公司的市值新增了1000亿美元.
全球IT并购金额中,云计算相关的并购在金额上一直处于前列,Dell以67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EMC,创造了科技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案,谷歌、甲骨文、IBM等为布局云与数据产业的并购早已展开.
在国内,紫光股份将通过紫光联合持有西部数据发行在外的约15%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太极股份将持有金蝶中间件21%股权为金蝶中间件第二大股东.
网宿科技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6亿元,募集的资金将用于社区云、海外CDN和云安全三大战略项目的实施与推进.
同有科技、浪潮信息等,受益云计算大数据带来盈利格局变化.
必须明确的是,我们对"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外延和内涵的理解,包括对其机会和范畴的理解,有所不同,区别于大众所提的"大数据"狭义机会:一是我们认为这是国家推动信息化发展的下一个抓手,是未来五年的信息化大机会,所以企业和资本市场都应该高度认识其意义,否则容易错过产业大机会;二是所理解的"大数据"产业链范畴存在较大不同,我们认为其范畴不仅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安全、数据运营、数据分析,还包括数据通信、产业数据、云计算等环节,这才是国家的根本考虑,理解了外延和内涵就更加理解了上述抓手的意义;三是我们对未来"大数据"产业链发展趋势有较为深刻客观的理解,认为未来大数据产业演进路线丰富,而横向和纵向的维度均有不同的机会存在,不是短期更不是主题.
投资策略即站在产业趋势的角度,择机布局领军标的.
1)云计算大数据:中搜网络(430339.
OC)、同有科技、海兰信(海洋大数据)、久其软件(龙信数据)、浪潮信息、浪潮软件等.
2)云计算伴生安全:启明星辰(收购有条件已通过)、绿盟科技、卫士通等.
3)互联网金融与产业互联网标的参见周报.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目录1.
一句话比喻云计算与大数据42.
云计算已现商业模式!
62006-2013年,云计算主题盛行.
但62.
12006年云计算概念期发展条件缺乏62.
2巨头启示:商业模式形成62.
2.
1谷歌:亦互联网亦云72.
2.
2IBM:企业级服务IT可传承72.
2.
3VMware:虚拟化组件价值链形成82.
2.
4微软:端能力整合92.
3中国IT基础储备形成92.
4政策加码和巨头投入信号出现103.
全面验证阶段到来!
103.
1科技巨头受益于云计算103.
2围绕云与数据出现并购潮113.
3美国互联网+调研再次验证124.
A股+新三板验证层出不穷144.
1中搜网络(430339.
OC)144.
2Ucloud154.
3浪潮信息:基础设施到产业主导者164.
4同有科技:受益带来盈利格局变化174.
5启明星辰:最佳执行力的安全厂商185.
最大趋势是云+大数据195.
1央视财经专访:"数据+产业+金融"新信息经济之数据端大数据探讨195.
2上海证券报专访:"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是未来五年信息技术行业最大机会22图表目录图1:云计算的演进过程4图2:云计算的组成结构4图3:大数据的产业环节5图4:VMware在虚拟化领域占有相当优势8图5:全球IT并购金额中,云计算相关的并购在金额上一直处于前列11图7:A股主要相关标的15图8:浪潮信息合作伙伴17图9:同有科技毛利率高于30%以上,2014Q3开始进入新上升后奏起18图10:中央财经频道专访团队大数据观点19表1:思科利润摘要(单位:百万美元,美元/股,%)12表2:道富利润摘要(单位:百万美元,美元/股,%)131.
一句话比喻云计算与大数据云计算定义(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被广为接受):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云计算可用衣柜共享来比喻.
云计算前:一家三口本来有3个一米宽衣柜,必须保证每人衣柜都不要放满衣服.
云计算后:用一个3米宽衣柜代替.
即使孩子的衣服买多了,只要恰好父亲衣服少了(在晾晒),仍然放得下.
同样的,即使妈妈某天逛街大量买衣服,只要父亲和孩子的衣服少(在晾晒),仍然放得下,甚至可以衣柜左右2.
5米宽,节约成本.
图1:云计算的演进过程图2:云计算的组成结构资料来源:申万宏源研究资料来源:申万宏源研究大数据有两处定义得到普遍承认.
Gartner公司:"超出了常用硬件环境和软件工具在可接受的时间内为其用户手机、管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麦肯锡全球数据分析研究所(MckinseyGlobalInstitute)143页的报告:"大数据指超过了典型数据库软件工具搜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
"超出了常用硬件环境和软件工具在可接受的时间内为其用户手机、管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说明"横向扩展"比"向上扩展"(Scale-up,即增加单个设备的处理能力)更重要,对存储设备的并发数、服务器能力、网络扩展能力的要求提高.
"超过了典型数据库软件工具搜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
使软件平台增加分布式处理能力.
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分析型数据库的需求增加.
大数据可用衣柜升级来比喻.
一家三口本来有3个一米宽衣柜,必须保证每人衣柜都不要放满衣服.
衣服变多后,传统做法是每个衣柜加大,这是方案一.
方案二是再买3个、6个、9个普通衣柜代替.
衣柜加大总有尽头,但多买普通衣柜代价低廉.
3个大衣柜坏掉一个就放不进衣服,但9个普通衣柜坏掉一个剩下8个还是可用.
这就是大数据的硬件基础.
6个、9个甚至未来90000个普通衣柜汇集了各式各样的衣服,可以分析每个衣柜成员的偏好和习惯了,这是大数据的软件应用.
而传统大衣柜容纳不了海量衣服,更无法完成此类大数据分析.
云安全的比喻:若衣柜里的名牌越来越多,打开衣柜越来越有诱惑力.
钥匙、钻孔、从衣柜侧门潜入相邻衣柜都越来越有诱惑力,防护也更有价值.
防止钥匙的是防火墙,防止钻孔的是物理安全,装摄像头是IPS/IDS,防止相邻衣柜潜入的属于云安全.
因而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的投资交织在一起.
在上半年核心推荐金融IT(12篇深度、涨幅前20中80%+为金融IT,推荐数个半年5+倍股票)后,现在推崇"金融+数据+产业"研究和投资框架,即从计算机的"金融"衍生到"金融+数据+产业".
"云计算大数据"是该体系重要成分,投资机会也大.
原因一是数据(数据应用和数据安全)、在市场上的研究透明度不高,原因二是代表未来投资主题和信息技术阵地.
9月我们组织云计算大数据会议,8月20日同有科技基本面深度、9月8日启明星辰基本面深度、9月24日深度加推高伟达、新大陆,10月8日美国调研深度均在强调该逻辑.
判断被验证才刚刚开始.
图3:大数据的产业环节资料来源:申万宏源研究2.
云计算已现商业模式!
2006-2013年,云计算主题盛行,但商业模式不清晰.
2015年完全不同.
2.
12006年云计算概念期发展条件缺乏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EricSchmidt在2006年8月9目的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并很快风靡全球.
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08年2月,IBM在无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云计算中心,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曾经引领过一波云计算的热潮,但当时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存在几个显著的问题:核心组件技术缺失.
此类技术主要掌握在一些互联网和IT巨头手中,如Google的MapReduce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VMware的虚拟化技术解决方案、Microsoft的HyperV虚拟机解决方案等.
由于这些企业具备强大的开发能力和行业领先地位,一般的小型企业很难在一朝一夕就掌握这些技术并超越它们.
云生态需要整合和积累.
云计算平台的服务整合技术,主要是指向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完善的云计算服务的能力.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IaaS服务提供商——亚马逊并不掌握VMware这样的虚拟化技术,而是基于开源技术Xen,提供平台整合的个性化服务.
类似于核心组件技术,整合能力同样也需要很强的技术实力和长期的积累.
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概念缺乏.
在云计算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计算能力逐渐标准化,计算资源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另一方面,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及使用体验逐渐成为新的云计算服务或产品关注的重点.
服务产品使用是否便捷、是否容易掌握将是赢得用户的关键.
但在中国用户体验概念是2010年后消费级市场刺激形成,在Saas层形成应用级服务的意识较为薄弱.
2.
2巨头启示:商业模式形成从全球来看,2015年第二季度亚马逊AWS的营收高达73亿美元,高于微软、IBM等竞争对手.
但市场对亚马逊"电商式"IaaS生态系统研究较多,本报告将不再赘述.
谷歌、Vmware、IBM、微软四大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公司的共同点都是从自己的优势项目出发,拓展式进行云计算布局.
其原因是云计算对于客户而言是一体化的服务,对于商业而言建立生态系统才更有产业主导权.
谷歌.
操作系统、文件系统GFS、并行计算架构MapReduce、并行计算数据库BigTable以及开发工具,30多个数据中心,100多万台服务器.
应用丰富,C端用户多.
整合底层技术与终端平台,不强调云概念,互联网属性强.
IBM.
优秀硬件能力、强大IT咨询能力、丰富企业服务经验.
混合云为主,针对企业级IT服务.
Vmware.
虚拟化领域绝对领先.
虚拟化相关技术及平台解决方案、并购丰富服务内容.
微软.
平台涉及PC、智能手机、平板,全面涵盖各类云服务内容.
提供软件与服务、平台、自有选择的全面服务.
2.
2.
1谷歌:亦互联网亦云云计算提出者:2006年8月9日,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Computing)的概念.
这算是五年多来云计算最正统的诞生记,而谷歌作为这一概念的首创者,也有着很大的必然性.
网格计算的核心架构是依托专网或互联网,将部分处于不同地域的、自愿参加的计算机组织起来,统一调度,利用闲散的计算资源,组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形成超级计算能力.
事实上在谷歌初创期间由于低端主机难以满足其搜索服务器的高性能和稳定性要求,于是只有在已有基础上提高可靠性,机器获得更高的性能,一定程度上说,这就是云计算的雏形.
完备技术架构准备:在2006年之前,硬件网络方面应用了自己设计的机架架构、服务器刀片、数据中心、全球网络连接,软件系统方面开发完善了操作系统、文件系统GFS、并行计算架构MapReduce、并行计算数据库BigTable以及开发工具等云计算系统关键部件.
至此,谷歌提出"云计算"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与其说"云计算"是谷歌包装出来用于引导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的概念,不如说是谷歌对自身发展经验和技术积累的系统性总结.
互联网基因重,多终端整合:在全球有30多个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总数超过100万台,在运营效率和自动化管理程度这两个非常重要的云指标上领先,并且产品大都以Web的形式发布.
此外Google的云技术的client端的核心就是Chrome浏览器,所有相关的技术都嵌入到了浏览器中,甚至操作系统的内核也算嵌到了浏览器中,成为云浏览器.
2.
2.
2IBM:企业级服务IT可传承IBM在2007年11月推出了"改变游戏规则"的"蓝云"计算平台.
为客户带来即买即用的IBM云计算平台,它包括一系列的自动化、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复的虚拟化云计算软件,使来自全球的应用可以访问分布式的大型服务器池,使得数据中心在类似于互联网的环境下运行计算.
IT咨询能力是渠道支撑.
IBM在云计算方面的品牌是"智慧的云计算".
IBM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集中于企业客户,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基于漫长的产品线,IBM需要提供从基础设施到中间件、应用软件,到咨询、服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混合云是IBM主导目标.
IBM在IaaS层面上布局的两朵云,SoftLayer和CMS企业云,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
前者是广泛的、标准化的公有云服务,后者则是针对性的、定制化的企业托管云服务,分别覆盖了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体现了"混合云"的理念.
ISP三层皆主要面向企业服务.
在PaaS服务上,2014年初,IBM投资10亿美元构建了BluemixPaaS平台.
Bluemix基于开源的CloudFoundry平台和IBM的SoftLayer公有云服务,可以让开发人员能够快速构建、部署和管理云应用程序,让传统开发者能快速转变为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开发者,更加快速的构建移动、Web、大数据等方面的应用.
从2007年开始,IBM在云计算上投入了70亿美金进行了17次收购,其中包括20亿美金收购SoftLayer、10亿美金投入BlueMixPaaS服务、投资12亿美金在全球建立40家云计算数据中心.
不仅如此,结合多年丰富的行业经验,IBM所拥有的独特的云咨询服务能力也使其在纷乱的云市场中占据了领导地位.
在SaaS服务上,IBM利用自身在软件上的优势和强大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构建了云市场(Marketplace),如今已经具备200多个IBM以及第三方软件和服务,包含面向市场营销、销售、人力资源、财务、分析和IT等领域的100多种IBMSaaS.
"IBMSaaS包含两条线,一个是IBM自己的,一个是IBM合作伙伴的.
2.
2.
3VMware:虚拟化组件价值链形成图4:VMware在虚拟化领域占有相当优势资料来源:IDC,申万宏源研究产品主要为虚拟化及平台解决方案:从VMWARE的产品分类看,主要为桌面软件和最终用户类、云管理类和应用平台类.
定位于针对衔接云计算结构各个层面的衔接与整合解决方案.
作为云计算虚拟化领域的绝对王者,VMWARE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于技术与软件积累,从这点出发不断布局延伸才能根基牢固.
以点到面并购延伸:VMware并不甘心仅在虚拟化市场上占据领导地位.
VMware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云计算的全面供应商,占领云计算的制高点,并通过收购、合作和研发来实现其战略目标.
2.
2.
4微软:端能力整合全面整合各类端口:微软的云计算平台WindowsAzure从整个云计算目前的市场需求和研究框架看,涵盖了公有云和私有云、囊括了SaaS、PaaS和IaaS三大领域的微软,推出包括存储、计算、媒体服务等多种应用,已经具备了一线领跑能力.
而在Windows8和WindowsPhone8成功整合了PC、平板和智能手机后,其"云+端"的大战略布局将真正显现出威力.
微软Azure云计算融合了基础设施即服务和平台即服务,它可允许企业用户在公共云计算、私有云计算或者混合云计算环境之间进行选择.
企业用户还可以选择让微软替代他们完全地管理这些环境.
Azure是微软公司专为那些寻求将他们现有数据中心与公共云计算或私有云计算相连的企业而设计开发的.
2.
3中国IT基础储备形成云计算需要深厚的IT技术与环境储备,相较于2006-2008年的云计算大数据炒作高峰,2014-2015年我国IT行业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技术储备.
1)需求侧基础层:BAT等互联网巨头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和计算资源,消费级互联网深入人心,云基础应用需求呼之欲出.
2)需求侧应用层:智慧城市推动,各类行业应用已形成丰富的解决方案(交通、金融、税务、运营商、企业财务、各类中间件等).
企业方已出现了优化计算资源及各类应用的需求.
3)供应侧:国产替代红利下,网络设备(华为、华三等)、服务器(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华为、联想)、网络安全设施替代成熟,存储替代(华为、宏杉、同有、创新科等)也如火如荼.
2.
4政策加码和巨头投入信号出现对于云计算巨头,形成生态系统的基础都是要在Iaas层有稳定的支持.
即使虚拟化技术积累丰富Vmware(其母公司EMC)也选择被DELL收购共同推进云计算是验证.
所以云计算Iaas层的投资可以看做是巨头发力云计算的信号.
2015年2月,苹果投资17亿欧元在欧洲建立两个数据中心.
2015年3月,苹果Reno数据中心的建筑物相较于去年增加了一倍.
苹果从2013年开始建设这一数据中心.
6个月后,苹果就完成了第三个数据中心集群的框架建设.
2015年10月,苹果迅速扩张位于内华达州Reno附近的iCloud数据中心.
同时,苹果还在俄勒冈州Prineville收购了近200英亩土地,发展iCloud的基础设施.
2015年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2015中国"互联网+"峰会上提出,将加大政策支持,在政策环境方面研究制定准入互联网清单.
林副主任预计,未来3年,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超过1.
2万亿.
目前国际巨头IBM、EMC等2014年年报中云计算仍是未来布局重点,而国内云计算ISP结构中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架构细节仍落后于国外.
考虑到目前CT领域基础设施水平较高,预计此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服务于云计算的IT投资.
3.
全面验证阶段到来!
不同于其它一些智能类主题的A股映射和商业模式预计5年后实现,不同于一些互联网化主题的已预期,该领域全面验证!
3.
1科技巨头受益于云计算截至2015年10月25日,微软、谷歌、亚马逊三大科技巨头先后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业绩好的令人咋舌,一天之内三家公司的市值新增了1000亿美元.
谷歌成为市场中除苹果以外,第二家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公司,微软股价也创出了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的最高点,亚马逊则以2800多亿美元的市值不仅将传统零售商沃尔玛远远甩在身后,还让其创始人贝索斯的身家直逼巴菲特,位列美国富豪榜第三位.
云服务重要性日益凸显:成最赚钱业务.
在该季度,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是:各大巨头的云服务开始真正显现出威力.
正如《纽约时报》评论员昆丁哈迪(QuentinHardy)所说"第三季度像是一个分水岭,云服务不再是附属,而是正在展现出全面的力量变得更大、更快.
"亚马逊、谷歌、微软这三大巨头无疑是云服务领域的领军者,从它们各自的财报以及管理层随后的电话会议中不难看出,云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亚马逊的云服务业务在该季度中营收同比增长了79%至20.
9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20亿美元,该业务部门的运营利润为5.
2亿美元,与亚马逊在全北美的零售业务的运营利润相当.
亚马逊方面表示,终有一天,云服务的总体业务收入将超过其最核心的零售业务.
2)微软的云服务Azure在该季度中增长了1倍,另外来自于基于云服务的Office365的收入增长了近70%.
3)谷歌首席执行官皮查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说:"世界上所有生意最终都会运行在云上.
"他指出,云服务在谷歌业务中的优先性正在进一步提升.
谷歌在财报中没有单独列示来自云服务的收入,所有该部分的收入都被归入"其他收入"中,该项目收入同比增长11%至18.
9亿美元,谷歌称大部分来源于谷歌应用商店,据TheInformation报道称,谷歌2015年全部云服务的收入约为4亿美元.
从财报数字中也不难看出,云服务正在成为这些巨头最为赚钱的业务.
拿亚马逊为例,尽管其云服务的20.
8亿美元收入仍远不及来自于零售业务150亿美元的收入,但其运营利润却已经与全北美地区的运营利润相当.
亚马逊的AWS云服务运营利润率已经由一年前的8%上升至25%.
这一情况在微软身上也是一样,其云服务的运营利润率已经超越了其Windows操作系统业务的运营利润率.
3.
2围绕云与数据出现并购潮Dell以67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EMC,创造了科技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案,"云计算大数据"趋势让其在财务体现困境.
世界第一的存储巨头EMC,被誉为世界第六大企业软件公司.
尽管收购仍有较多不确定性,一些协同考虑也匪夷所思,但事出有因,几乎可以推测EMC可能卖掉的原因:在全球"云计算+大数据"的趋势下,云化低端代替高端.
该趋势从网络设备到服务器,再到存储;该趋势从高端产品量下滑,到中高端产品价格下滑,再到外企人才回民企.
形成负反馈.
EMC之前两个财务数据值得警醒:a)FY2014A、FY2015H1,EMC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2%,净利润分别下滑6%、25%.
b)翻出2013Q3FinancialResult公开PPT,Info.
Infrastracture同比增长2%,分拆收入里,高端下滑8%,EmergingStorage增长66%,这其实已经是"云+大数据"趋势预兆.
图5:全球IT并购金额中,云计算相关的并购在金额上一直处于前列资料来源:IDC,申万宏源研究谷歌、甲骨文、IBM等为布局云与数据产业的并购早已展开.
1)2014年,美国IT服务巨头甲骨文公司以约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科技初创公司BlueKai,后者提供的云服务能够帮助市场营销人员了解网上顾客的需求,并向其目标客户群体派发广告;2)"蓝色巨人"IBM也宣布收购云数据库服务提供商Cloudant,旨在进一步夯实自己的云服务数据库产品组合.
3)谷歌2014年所并购的云计算公司:Stackdriver,系统和基础架构监测服务提供商;Appurify,移动云计算测试平台;ZyncRender,视觉特效云渲染技术公司;Firebase,后端即服务,提供实时数据后端服务的创业公司.
4)日本NTT通信斥资8.
75亿元收购美国两家云计算公司VirtelaTechnology及RagingWireDataCenters.
5)SAP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收购云软件开发公司SuccessFactors,溢价率达到61%,IBM斥20亿美元巨资并购了云计算领域公司SoftLayer.
3.
3美国互联网+调研再次验证10月8号,我们计算机/银行/建筑/电子联合发布36页美国"互联网+"联合调研/研究报告.
互联网思维跨度极大的调研中,Akamai/Ebay/Cisco等巨头极重视信息安全和云.
在缺乏新一轮硬件创新周期时,可确信全球云与安全投资.
大量IT投入和数据分析服务支撑下,银行托管与资管业务共生繁荣.
思科(Cisco):寻找安全与数据业务增量的稳健现金牛.
思科是全球最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广度和标准制定形成影响力,但2012-2015年思科收入和净利润几无增长,反映现金牛企业特性.
思科尚未找到下一个500亿收入的市场,但产品、战略和收购持续强调安全(两次沟通均极为强调)、数据、物联网,使投资者确信这些领域是未来机会.
表1:思科利润摘要(单位:百万美元,美元/股,%)2013A2014A2015E2016E2017E营业收入(百万美元)48607471424916151170.
2153171.
32同比增长率(%)5.
53-3.
014.
284.
093.
91净利润(百万美元)9296.
48711.
559378.
811596.
1212221.
76同比增长率(%)19.
1318.
4819.
0822.
6622.
99每股收益(美元/股)1.
731.
651.
832.
312.
44毛利率(ROE(%)18.
0813.
5715.
44市盈率12.
1318.
5114.
66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彭博,申万宏源研究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彭博,申万宏源研究收购领域在数据、信息安全、云.
2013-2014财年年报披露CompositeSoftware、SourceFire、SolveDirectServiceManagementGmbH的收购.
它们聚焦数据、信息安全和云.
数据中心业务过去5年已快速发展.
推出了UnifiedComputingSystem(UCS)、PrivateandHybridCloud、ServerAccessVirtualization等新产品.
公司还推出ACI(ApplicationCentricInfrastructure)解决方案,应用于数据中心内的虚拟化.
ACI是比Vmware更底层的数据中心虚拟化技术,已经有4100个客户使用了这种技术.
安全是未来重大新增量.
很多客户认为安全是最高优先级业务.
思科于2015年发布第一个安全集中的下一代防火墙(ThreatFocusedNext-GenerationFirewall,下同),集成FirePOWER(Sourcefire的NGIPS)服务到思科的ASA(思科的防火墙)解决方案,成为工业界首例.
公司还发布了硬件安全平台ASA5506-X/5508-X/5516-X/5506H/9300.
当前安全(包括云)收入还不到1亿美元,占比0.
2%,尚有大幅提升空间.
道富银行:每年IT投入超10亿美元,占营收9%.
美国道富银行StateStreet(NYSE:STT),是一家以托管和被动型资管产品闻名的托管和资管银行.
公司托管规模超过28万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达2.
5万亿美元,是全球前两大托管银行和全球前三大资产管理机构.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IT实力和先发优势.
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于托管业务,覆盖了全球15%的资产管理机构,这些信息也被运用于生成报告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表2:道富利润摘要(单位:百万美元,美元/股,%)2013A2014A2015E2016E2017E营业收入(百万美元)987510285107801132811746同比增长率(%)2.
31%4.
15%4.
81%5.
08%3.
69%净利润(百万美元)21362037210323002424同比增长率(%)3.
64%-4.
63%3.
24%9.
37%5.
39%每股收益(美元/股)4.
714.
655.
095.
716.
26ROE(%)10.
369.
7310.
6111.
4612.
34市盈率14.
0114.
6613.
3市净率1.
411.
42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彭博,申万宏源研究科技投入占比高、私有云保障客户私密,数据沉淀是增值服务的资源.
公司在IT上的投入每年超过10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9%.
公司建立了私有云,目的是:第一:数据安全、保护安全就是主要原因.
第二:在云状态下非常容易使用.
第三:云状态下非常好用.
如果没有私有云,需要密码系统保护数据.
对于资产管理业务,会定制算法,一般一天就可以实现,保证指数均衡.
在外汇交易平台,所有技术由私有云做到,并保证客户的私密.
托管的数据用于提供增值服务,公司的客户涵盖15%的资产管理机构,因此可以得到其托管客户的交易买入卖出信息,拥有的资产和资金流信息.
在确认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把信息通过处理输出成分析报告.
公司建立了技术平台,从客户获取数据,了解风险,流动性和信用管理.
4.
A股+新三板验证层出不穷紫光股份下属香港全资子公司紫光联合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以92.
50美元/股的价格认购美国NASDAQ上市公司西部数据新发行的40,814,802股普通股股份.
认购发行完成后,公司将通过紫光联合持有西部数据发行在外的约15%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太极股份将以现金5880万人民币战略投资深圳市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投资完成后太极股份将持有金蝶中间件21%股权,为金蝶中间件第二大股东.
此次,太极股份与金蝶集团强强联手,旨在打造中国第一品牌的中间件软件.
网宿科技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6亿元.
募集的资金将用于社区云、海外CDN和云安全三大战略项目的实施与推进.
表3:A股与云计算大数据有关的公司软件/硬件/服务环节公司基础IDC迪威视讯、宝信软件等硬件数据存储同有科技、浪潮信息、中科曙光(预计OEM为主)硬件服务器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华胜天成软件数据平台(各行业数据)东方国信、久其软件(龙信)、拓尔思等软件数据行业应用(单行业)海兰信、广联达、航天信息、万达信息、常山股份等软件管理软件汉得信息、鼎捷软件、用友网络软件/硬件网络安全启明星辰、绿盟科技、卫士通、北信源等服务数据运维天玑科技、银信科技、荣之联资料来源:申万宏源研究4.
1中搜网络(430339.
OC)中搜是国内领先的第三代搜索引擎服务及技术应用提供商.
依托第三代搜索引擎和个性化微件技术,实现了人类知识与搜索技术的融合,通过两大WEB站点、移动APP、云服务平台等载体为网民及企业提供全新的第三代搜索引擎体验.
中搜采用以微件技术(Widget)为基础的个性化技术,将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各种应用程序制作成微件,用户通过调用微件的方式,在即便不懂技术的情况下,也可实现大型商务类网站的快速构筑.
中搜是国内领先的云服务应用提供商,如今,已有超过6000家行业客户和超过2000家企业客户,正在享受中搜提供的云服务.
7月初,中搜网络发布了基于整个移动生态系统的"生态云",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悉,中搜"生态云"包含四个层面,即:行业云、城市云、企业云以及云商城.
当前,由于高端产品线客户流水未明显增长,2014年底员工数量约2000人产生人力成本,公司利润不佳.
在团队调整后,我们认为昆仑决、东方美食代表的超级APP培育、高端产品线月度流水出现、城市云项目获取将使公司收入上行,人力调整减少成本压力.
公司经营状况改善将带来明确投资机会.
4.
2UcloudUCloud成立于2011年,Ucloud作为国内顶尖的IaaS(基础云计算)服务商,自主研发并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企业必需的基础IT架构服务,并深入了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传统企业不同场景下的业务需求,提供一系列的行业解决方案.
依托全球10个数据中心以及全国11地线下服务站,UCloud已为超过2万家的企业级用户提供服务.
2014年,Ucloud在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仅次于阿里巴巴.
公司创始团队来自腾讯、盛大等公司.
CEO季昕华曾全面负责过腾讯安全体系建设、盛大云计算平台的研发及管理;CTO莫显峰负责过腾讯海量云存储系统、海量CDN系统、腾讯云计算平台的研发及管理;而COO华琨同样在腾讯负责过腾讯开放平台、Qzone、QQ农场、QQ会员、电商等业务的运营服务.
图7:A股主要相关标的资料来源:申万宏源研究4.
3浪潮信息:基础设施到产业主导者公司在云计算领域有深厚根基:公司注重高端产品研发和设计,公司的K1服务器等产品在金融、电信、军工等对性能要求较高行业也获得大幅增长,验证全面竞争力.
预计2015年销售将超过200套,同时未来加速高端国产替代,K2也在研发适配中.
公司的SMARTRACK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已经60%.
部署到美国、英国,渠道到3月末签约71家,TOP100里60+签约,占所有有系统集成渠道65%.
签约原IBM渠道1200+家,占IBM渠道34%.
2014年公司在金融行业与电信电信取得突破,公司优势行业在政府、军队、互联网(60%)、金融(进展快,所有大行入围,希望今年提供大的销售收入)、电信(2015年已测试入围).
预计2015年互联网等重点行业收入增速超过100%.
2014年顶级VIP客户获得突破,奇虎(60%,括号内为占比,后同)、阿里巴巴(44%+)、中移动(26%)、国家电网(33%)、联通(32%),预计2015年金融签单超过2014全年.
转化为产业合作主导者: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公司业务依然以硬件代工为主,之后自主研发国产服务器产品,累计了深厚的技术实力和产品优势.
公司从2012年其成为了服务器国产化的主力军,服务器出货量一直快速增长.
随着整个云计算体系的丰富,各类产业合作将是巨大价值的挖掘地.
浪潮利用自己的行业地位,开始主导各类产业合作活动,领军者地位日益稳固.
国产主机产业联盟:在工信部、银监会的直接推动下,由浪潮牵头成立的国内首个专注于关键应用系统国产化的产业联盟,是支撑国家信息化自主的"国家队".
国产主机产业联盟旨在推动建立国产主机系统发展的良好生态圈,有助于形成以天梭K1为技术核心的关键应用产业链,不仅大大推动了天梭K1配套产业技术的发展,也奠定了浪潮在产业高端领域的领导者地位.
另外云计算大环境下,公司通过服务器的铺量,与多家互联网公司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公司与BAT的天蝎计划.
该计划中公司将为三家互联网巨头提供X86服务器,支持互联网企业的飞速发展.
同时公司的SMARTRACK产品就更好的满足互联网企业的需求,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SMARTRACK的放量,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互联网行业的优势和地位.
渠道商全面拓展:截止2015年3月末,浪潮信息签约渠道6871家,与IBM、HP相当.
TOP20方案商全部签约浪潮;TOP100方案商中67家签约浪潮;签约渠道中有3067家具有系统集成资质,占具有系统集成资质渠道的65%;签约原IBM渠道2123家,占IBM总签约渠道数的34%.
图8:浪潮信息合作伙伴资料来源:浪潮信息,申万宏源研究渠道伙伴合作大会:2015年4月,浪潮渠道合作伙伴大会成功召开,出席人数超过2000人、合作伙伴家数达到1700家,很好的宣传了浪潮品牌,更为合作伙伴与浪潮合作树立了信心,吸引了200+家新合作伙伴加入.
4.
4同有科技:受益带来盈利格局变化自2014Q4-2015Q3出现收入加速增长、毛利率提升、费用几乎不增长的成长股典型周期.
在数据量飞速增长的情况下,企业的存储容量面临的压力最大,而应用的多元化和IT的分层管理,带来了系统IT资源配置和管理的复杂;要满足如此海量数据和多种应用的需求,企业的存储采购和运营成本也居高不下;而多个应用的同时运行,则对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非结构化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则进一步反映了企业数据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因此,为了满足大数据时代的IT需求,企业需要大容量、高性能、保证数据生命周期高性价比的存储来满足大数据存储、数据保护和业务连续性需求.
图9:同有科技毛利率高于30%以上,2014Q3开始进入新上升后奏起4.
5启明星辰:最佳执行力的安全厂商启明星辰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的信息安全提供商.
技术领域,它是入侵检测与防御、漏洞扫描、统一威胁管理网关(UTM)、安全合规性审计、安全专业服务和安全管理平台(SOC)的市场领导者.
市场领域,它的客户遍及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军队、军工、金融、电信、能源、交通、制造、媒体、烟草、教育等行业.
成长性暂居第一,是平衡盈利与成长性的领军企业.
2011-2014年,启明星辰的经常性税前利润率复合增长率为32.
1%,不仅高于集成型的卫士通(10.
3%)、蓝盾股份(-20.
0%)和任子行(-0.
1%),也高于产品型的绿盟科技(14.
6%)和北信源(9.
2%).
若启明星辰减少研发投入、降低销售人员薪酬(通过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推算出2012-2014年销售人均薪酬为26、35、36万元)或引入产品价格竞争,盈利能力会更强.
换言之,公司以适度的效率牺牲换取了更快成长性.
在盈利与成长的游刃有余暗示了领军地位.
2015年开始,启明星辰致力于打造安全生态圈.
它的意义首先在于引入华为、腾讯、东方电气等战略合作伙伴;其次在于业务范畴从单轴扩展到三轴发展,再次在于安全人才影响力.
三轴发展中,第一轴纵向深化网络安全产品;第二轴横向扩展安全种类为"业务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其中数据安全市场收入增速50%-100%;第三轴立体发展"云-管-端",而云端安全是蓝海市场.
回溯历年年报,执行力经过考验.
2010-2014年报披露收入目标、利润目标、收购对赌和战略计划.
绝大多数经营状况超过计划,网域星云的对赌大超预期,大多战略计划也已实现.
研发与销售得当的小企业可较好成长,大企业的终极形态是管理与执行力.
研发、销售、管理、执行力的兼具使启明星辰获得"均衡的发展",预计这是A股计算机大企业的终极形态.
信息安全可横纵双向发展的行业特性(第一段)和三轴发展的市场空间(第三段)使其依然置身蓝海市场.
2015年10月23日,启明星辰公告发行股份收购方案获得有条件通过.
公司以高执行力、强企业协同的管理风格继续追求"安全生态圈".
5.
最大趋势是云+大数据一些媒体观点对未来"云计算+大数据"展望.
5.
1央视财经专访:"数据+产业+金融"新信息经济之数据端大数据探讨图10:中央财经频道专访团队大数据观点资料来源:中央财金频道,申万宏源研究主持人:大数据产业近来政策利好不断,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未来5年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应实现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分析、处理、可视化软件和硬件支撑平台等产品.
并且培育10家大数据核心的龙头企业,500家大数据应用、服务和产品制造企业.
从来没有一次变革能像大数据一样,在短短几年之内,从少数几家企业转变为全球领先的企业,形成一股无法忽视、无法回避的历史潮流.
在新的数据世界中,数据成为最宝贵的生产要素.
毫无疑问,大数据正在开启一个崭新时代.
今天做客首席看市的嘉宾是来自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计算机行业的资深高级分析师刘智.
你好,刘智!
从刚才的背景来看,大数据产业利好不断,在你看来,大数据产业现在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度刘智:各位观众早上好.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是这样理解的,整个信息化发展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
经过过去十年的积累,整个数据的量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大数据带来的价值,还没有被很多管理者充分利用.
从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包括征信、互联网金融等等被寄予厚望的很多产业,基于数据创新,国家希望通过大数据发展纲要来推动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也是是大数据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特点.
主持人:从整个产业链上来说,受益程度,你给它做一个什么样的排列呢刘智:从整个产业链上来说,毫无疑问有这样几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包括数据的采集端,到数据的存储,保护;再往下,包括数据创新的应用及服务;除了这几个阶段,从发展纲要当中也能看出来,在各个产业链上个性化的服务也是未来大数据发展的一个方向.
从发展阶段来看,整个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智能手机应用量,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一,这也是基础设施一部分,还有就是成熟的网络技术以及热火朝天的数据中心的建设等,其实这些都是数据采集和存储领域的细分,这些领域为大数据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细分领域来说,最先受益的肯定是前面的两个方面,包括智能终端,大家也能看到,智能终端的发展成就了很多企业.
目前为止,数据的存储和安全管理到了比较快的增长阶段,这个细分领域的投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
可以看到各地的IDC建设,服务器市场的发展等,这是目前比较热的领域,后面的新服务模式创新也在迎头赶上,但还需要时间.
主持人:在基础结构建设这块,包括IDC建设等,你觉得投资主线是怎么演变的刘智:大数据发展从很早之前就有了,但是提出来是最近两年.
过去的发展形态是整个基础设施的建设,现在到了存储和保护,及后面而来的创新服务,再往后,是大数据对产业转型带来的巨大动能.
所以我们认为大数据的演变过程是:首先是整个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第二阶段是基于大数据的存储、管理以及云计算等基础结构、技术架构的发展、升级;第三个阶段是整个大数据共享,包括政府、行业数据等;第四个阶段是大数据对各个行业和产业商业模式和生态的深刻影响.
主持人:很多人认为最赚钱的可能是大数据的应用与分析上,最近注意到很多上市公司对IDC非常感兴趣,对数据机房的建设投入的很多资本,并通过并购进入到这个行业,行业未来的前景到底会怎么样从今年上半年,我们看到,像ST美利纸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未来的竞争会不会迅速上升刘智:整个基础设施建设最近两年发展迅速,从需求端来看,我们是看好的,需求是存在的.
刚才提到智能终端的发展中国是全球第一,增速也是基本第一,以前的数据来源是政府数据居多,现在来自企业和消费端的数据增长会非常迅速,对IDC机房的需求量和数据的增长基本是一个正比关系.
从整个行业竞争态势来看,确实非常激烈;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对于IDC的投资到了中期阶段,整个行业的增长是30%,发展还是非常快的,从中可以推断出,IDC发展处于一个高速期,我们建议行业的竞争者要冷静,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在整个产业链的角色.
第三个方面,作为IDC的提供方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未来IDC提供方能否进行创新,能够与数据提供方进行一些合作和互动,这也许是未来他们的一些看点.
主持人:在数据分析和运营方面,上市公司有没有获得明显利润的,赚大钱的刘智:刚才谈到其实大数据发展目前还是处于发展初期,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产业支持政策,都才刚刚开始,处于摸索过程中,从营业收入占比,还没占据很大权重.
很多公司在大数据运营、新的商业模式创新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大家也可以看到,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并购、合作等,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因为基础设施的发展、相关云计算等技术的突破,当然也包括各行业大数据商业模式的摸索,我们预计在最近两年内应该会看到这些公司会在大数据方面取得比较快的突破,对于业绩,我们态度还是比较谨慎,除特别公司外目前整体利润还不明显.
主持人:今天前5个月,上市公司对大数据的投资路线是非常清晰的,进入到下半年之后,大家可能更关注收入、业绩等,那么下面对大数据相关方面的股票投资,你有什么建议刘智:大家对大数据整个产业都给予了厚望,国务院发布纲要对大数据发展有重大意义.
国务院把大数据作为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政策,是从来没有过的高度,目前二级市场对大数据的期望短期过高,对于下半年的投资还是要谨慎.
建议投资者可以多关注类硬件产品形态的公司,这类公司业绩增长比较确定;而大数据服务业务虽然目前发展较快,但新商业模式创新需要过程,可多关注这类公司商业模式的进展,及时发现他们快速发展来临期的机会.
5.
2上海证券报专访:"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是未来五年信息技术行业最大机会毫无疑问,最近一个月信息技术领域最热门的两个名词,非"云计算"和"大数据"莫属!
看似偶然当中蕴藏着必然,有人认为这是市场主题泡沫、有人指出这是产业概念,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而我们认为这是一次巨大的投资机会,堪比五年前开始的"智慧城市"建设,许多五年前营收刚过亿的企业如今营收已超十亿,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更是如此!
首先,不妨来思考一下信息技术特别是软件业的核心.
有人认为是解决管理问题,我更愿意相信是数据的交互.
过去十几年软件业的大发展基本是帮助进行信息数据的交互,基于这种交互帮助人们更方便的工作生活,帮助政府更高效的办公管理,帮助企业更快捷的开展业务.
目前,数据交互功能对基础软件渗透率的提升已经较高,例如财务软件、OA办公软件、客户管理软件、ERP等等.
而过去的五年特别是近年来数据量的暴涨,更让诸多眼光独到者捕捉到了数据的特殊价值.
因此,"大数据"产业的未来是具有信息化基础的产业趋势.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远方,有了远方或对眼前将有更清楚的认识.
"数据+产业+金融"新信息经济是我们对未来五年形态的一个简要概述,数据被我们认为是新信息经济的内核,驱动着未来产业的升级转型,而金融手段或是1.
0版本的最好商业形态.
基于此,一幅"大数据"未来的美好画卷将徐徐展开:信息技术公司与产业创新企业、金融机构实现深度合作,廉价资金通过数据风控有序进入产业,产业资金成本有了较大下降,产业创新升级不断活跃.
市场上可能对这样的画面存在质疑的声音,但更多的是质疑时间.
这种质疑是合理的,我们同样认为这是一个过程,需要五年为计的时间周期.
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画面将是美好的,而美好画面中"数据产业链"将凸显其独特而巨大的价值.
为什么我们如此坚定"大数据"的美好未来,从前段时间国家出台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便可见一斑:"大数据"在大范畴上对政府管理、信息化推动、产业升级,乃至国家战略层面,均蕴含着非凡的意义.
一方面,国家有序开放数据资源,政府管理效率和能力有望继续提升,医疗、交通、教育等关键社会问题将得到较大改善,且不仅仅是效率提升,如医保控费等;另一方面,国家开放数据将推动信息化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数据开放将带动云计算、信息安全等各类技术快速进步,而这是国家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的迫切需求;同样,也是国家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数据作为高级生产力,伴随着各领域数据的价值的挖掘,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将对产业升级产生加大影响,如基于数据的互联网保险、基于数据的互联网金融、基于数据的供应链金融等.
基于此,"大数据"产业链将会成为信息技术下一个抓手.
过去五年有个词语你应该不会忘记,那就是"智慧城市",之前的行业增长、资本市场机会大多来自于此.
而目前,政府信息化建设下一个抓手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信息安全、国产化等均无法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未来五年的抓手,而"大数据"产业才最适合充当国家信息化抓手.
所以,我们认为下一个抓手一定是"大数据"产业链:(1)这个抓手必须有高度也需要有规模,而大数据产业链覆盖的环节面较广,包括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安全、数据分析等等细分产业链,其目前的总市场规模在2000亿左右,未来五年或保持复合增速30%,2020年或超过五千亿规模;(2)这个抓手必须承前启后,是前面信息技术发展的延伸,同时也必须为未来的新生态打基础,唯有"大数据"可以承担起这个重任,国务院颁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也肯定了大数据对未来经济结构转型的推动力量.
再次,让我们看看云计算和大数据又怎么搭上同一班列车的.
引用经常被提及的一句话,"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
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
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和虚拟化技术".
云计算存在诸多商业模式,而这些商业模式的创新大多是基于数据存储的便利和基于数据的创新服务,于是它们搭上同一班列车也就不足为奇.
云计算与大数据是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两个主体,未来二者将相得益彰、共同推进.
云计算技术的创新将推动大数据的产业升级,大数据的发展也将加速云计算技术的更新换代,而云计算本身就是"大数据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
最后,必须明确的是,我们对"大数据"产业链外延和内涵的理解,包括对其机会和范畴的理解,有所不同,区别于大众所提的"大数据"狭义机会:一是我们认为这是国家推动信息化发展的下一个抓手,是未来五年的信息化大机会,所以企业和资本市场都应该高度认识其意义,否则容易错过产业大机会;二是所理解的"大数据"产业链范畴存在较大不同,我们认为其范畴不仅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安全、数据运营、数据分析,还包括数据通信、产业数据、云计算等环节,这才是国家的根本考虑,理解了外延和内涵就更加理解了上述抓手的意义;三是我们对未来"大数据"产业链发展趋势有较为深刻客观的理解,认为未来大数据产业演进路线丰富,而横向和纵向的维度均有不同的机会存在,不是短期更不是主题.
表:计算机行业重点公司估值表公司股价EPSPE2015/10/23市值(亿元)2015E2016E2017E2015E2016E2017E股本(百万,更新)2015利润2016利润2017利润信雅达69.
31520.
780.
961.
16967865219.
8159195236博彦科技45.
5761.
511.
602.
03302822167.
7253268340新国都32.
4740.
770.
991.
26846651228.
688113144汉得信息19.
91640.
370.
460.
57836754823.
6197245306新大陆26.
52480.
410.
470.
57655747936.
6381436530航天信息55.
95161.
862.
343.
53302416923.
41,7192,1603,260新北洋14.
1850.
480.
580.
83302417600.
0286350502启明星辰32.
02650.
330.
390.
57968256830.
2276323475绿盟科技42.
11510.
580.
740.
95735744358.
0207265341北信源41.
81130.
400.
530.
761047956270.
2108142202太极股份65.
52720.
640.
831.
001037965415.
6264344416海兰信26.
8560.
190.
370.
711417238210.
54078149卫士通55.
82410.
490.
731.
111157750432.
5210315479远光软件20.
41221.
041.
281.
60252117596.
6482591737东华软件21.
23310.
861.
041.
292521171,564.
51,3111,5891,972久其软件51.
21010.
791.
041.
28654940197.
8156206253千方科技37.
51900.
710.
921.
12534134505.
5357463564四维图新35.
22500.
270.
380.
451359581709.
4185262310万达信息30.
53050.
280.
400.
5310977581,001.
6280396527海虹控股34.
63110.
090.
110.
17404308201898.
877101155同有科技44.
4860.
310.
630.
941447047194.
460123183捷顺科技19.
81190.
230.
320.
41876248601.
0137192247刚泰控股15.
91710.
831.
261.
384228251,078.
5407615677资料来源:Wind咨询,申万宏源研究信息披露证券分析师承诺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并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
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与公司有关的信息披露本公司隶属于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本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许可,资格证书编号为:ZX0065.
本公司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情况下可能持有或交易本报告提到的投资标的,还可能为或争取为这些标的提供投资银行服务.
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履行披露义务.
客户可通过compliance@swsresearch.
com索取有关披露资料或登录www.
swsresearch.
com信息披露栏目查询从业人员资质情况、静默期安排及其他有关的信息披露.
机构销售团队联系人上海陈陶021-2329722118930809221chentao@swsresearch.
com北京李丹010-6650061018930809610lidan@swsresearch.
com深圳谢文霓021-2329721118930809211xiewn@swsresearch.
com综合朱芳021-2329723318930809233zhufang@swsresearch.
com股票投资评级说明证券的投资评级:以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证券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定义如下:买入(Buy)增持(Outperform)中性(Neutral)减持(Underperform):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相对强于市场表现5%~20%;:相对市场表现在-5%~+5%之间波动;:相对弱于市场表现5%以下.
行业的投资评级:以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行业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定义如下:看好(Overweight)中性(Neutral)看淡(Underweight):行业超越整体市场表现;:行业与整体市场表现基本持平;:行业弱于整体市场表现.
我们在此提醒您,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
我们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表示投资的相对比重建议;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证券的决定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比如当前的持仓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
投资者应阅读整篇报告,以获取比较完整的观点与信息,不应仅仅依靠投资评级来推断结论.
申银万国使用自己的行业分类体系,如果您对我们的行业分类有兴趣,可以向我们的销售员索取.
本报告采用的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法律声明本报告仅供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
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客户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短信提示、电话推荐等只是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需以本公司http://www.
swsresearch.
com网站刊载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司并接受客户的后续问询.
本报告首页列示的联系人,除非另有说明,仅作为本公司就本报告与客户的联络人,承担联络工作,不从事任何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业务.
本报告是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作出邀请.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
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
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惟一因素.
客户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公司特别提示,本公司不会与任何客户以任何形式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分担证券投资损失,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
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
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
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作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属于非公开资料.
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
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
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
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每年的7月的最后一个周五是全球性质的“系统管理员日”,据说是为了感谢系统管理员的辛苦工作....friendhosting决定从现在开始一直到9月8日对其全球9个数据中心的VPS进行4.5折(优惠55%)大促销。所有VPS基于KVM虚拟,给100M带宽,不限制流量,允许自定义上传ISO...官方网站:https://friendhosting.net比特币、信用卡、PayPal、支付宝、微信、we...
酷番云怎么样?酷番云就不讲太多了,介绍过很多次,老牌商家完事,最近有不少小伙伴,一直问我台湾VPS,比较难找好的商家,台湾VPS本来就比较少,也介绍了不少商家,线路都不是很好,有些需求支持Windows是比较少的,这里我们就给大家测评下 酷番云的台湾VPS,支持多个版本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了CN2线路,并且还是原生IP,更惊喜的是提供的是无限流量。有需求的可以试试。可以看到回程...
对于DMIT商家已经关注有一些时候,看到不少的隔壁朋友们都有分享到,但是这篇还是我第一次分享这个服务商。根据看介绍,DMIT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美国商家,据说是由几位留美学生创立的,数据中心位于香港、伯力G-Core和洛杉矶,主打香港CN2直连云服务器、美国CN2直连云服务器产品。最近看到DMIT商家有对洛杉矶CN2 GIA VPS端口进行了升级,不过价格没有变化,依然是季付28.88美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