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120ask.com

120ask.com  时间:2021-03-25  阅读:()
药学快讯主编:郭姣(广东药科大学校长)副主编:张幼铎(广东药科大学副校长)编委:刘颖(广东药科大学图书馆馆长)苏政权(广东药科大学科技处处长)安东(广东药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本期责任编辑:李萍班俊峰编审:温玉琴季刊(内部刊物)1999年创刊2017年9月第3期(总第67期)编辑出版:广东药科大学图书馆医药科技情报服务中心合办单位:广东药科大学科技处通讯地址:广州市广州大学城广东药科大学图书馆邮编:510006电话:(020)39352362传真:(020)39352343电子邮箱:infoservice@lib.
gdpu.
edu.
cn主页:http://www.
lib.
gdpu.
edu.
cn/tsfw/yxkx/承印:广药勤工助学复印部,联系电话:020-39346878137268847682目录【医药进展】4Science:大人们的努力观,会影响婴幼儿.
4Nature子刊:运动为何能让人健康长寿4Cell子刊:华人学者找到控制癌细胞沉睡的开关.
6PNAS:治疗糖尿病,或能从肠道微生物入手.
7新研究发现让脂肪燃烧的靶点.
7科学家找到治脑梗新"靶标"8致命脑瘤恶性生长机理揭秘揭秘.
9m6A调控造血干细胞命运的新机制.
10上海生科院揭示外周T细胞稳态维持的分子机制.
10Cancer:口腔卫生会影响HPV相关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患病风险吗11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新基因位点有前途.
11研究发现了可消除HIV的新方法.
12科学家首次完成对亚洲前列腺癌患者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工作.
13非编码MiRNA双重调控作用的全新分子机制研究获系列进展.
14抑郁症患者易自杀大脑炎症难逃责任.
15"3合1"新抗体有效对抗多种HIV.
15PD‐L1或可成为ATLL的预后因素.
16揭示预防中耳炎复发的新疗法.
17癌症"帮凶"竟让免疫疗法更强.
18【政策法规】21日本政府提出增加仿制药应用目标.
21FDA将采取措施阻止制药行业「投机」仿制药规则.
21卫计委:下半年医改重点工作划定.
22人社部解读36种药品进医保药价最高降了70%23【业界新闻】242010‐2017年FDA批准的前体药物盘点.
242017财年全球销量Top20药物.
282017年糖尿病领域10大制药公司.
30美日欧三大监管机构联合加强抗菌药物研发.
31Kite在欧盟启动CAR‐T疗法KTE‐C19的临床试验.
31首个可降低T2D合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降糖药在我国获批上市.
32EMA和FDA呼吁业界创新高雪氏症药物研发方法.
32PTC杜氏肌营养不良症药物Ataluren上市前景遇冷.
33全球首款CART疗法产品Kymriah获FDA批准.
34Tagrisso显著增加EGFR突变阳性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35无论血糖起点如何恩格列净均有心血管获益.
36CHMP推荐批准Tesaro旗下Zejula用于卵巢癌维持治疗.
363再生元/赛诺菲旗下PD‐1药物Cemiplimab赢得FDA突破性疗法资格.
37Aspen以7.
66亿美元收购阿斯利康麻醉药物在美国的权利.
382型糖尿病市场规模到2026年将飙升到640亿美元.
38日本第一三共否决阿斯利康2016年发出的收购要约.
39【专题】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39肠道菌群——被遗忘的"器官"392015年诺奖热门"肠道菌群研究"究竟在研究些什么43多篇文章共同解读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的奥秘.
45重磅级文章解读为何肠道菌群是开发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疗法的关键.
49Nature:揭秘肠道菌群与人类细胞对话机制有望帮助开发多种人类疾病的新型疗法53Nature新文章为人类肠道菌群研究提供结构基础.
54Science:肠道菌群互相竞争保证肠道生态稳定.
54肠道菌群,开辟抗感染的新途径.
55利用新型肠道菌群促进人体健康.
56靶向肠道菌群真的能够治疗糖尿病吗57容易肥胖或因肠道菌群"物种"少最新研究揭示肥胖和减重干预人群肠道微生物和血清代谢组变化.
60科学家首次发现熬夜会影响肠道菌群诱发肥胖.
61肠道菌群如何影响患癌风险及机体对疗法的反应.
624【医药进展】Science:大人们的努力观,会影响婴幼儿来自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最新证实,15个月大的婴儿可以学会这一条人生建议.
他们发现,如果宝宝们看到大人们坚持完成某些挑战,他们也会受此影响,更努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这意味着,婴儿具备领悟努力价值的能力.
虽然科学家们并不知道这种积极影响会持续多久,但是它依然可以为父母教育子女带来一定的启示——给孩子灌输努力的价值并以身作则.
相关研究成果于9月21日发表在《Science》期刊.
上述结论的得出,源于一个精心设计的实验——让15个月大的婴儿第一次观察大人完成两项任务:从一个容器中取出玩具青蛙;从一个安全钩里取出钥匙链.
约一半的婴儿会看到大人在30秒内完成任务,重复观看3次.
而另一半婴儿会看到大人努力超30秒才取得成功.
随后,研究人员会给婴儿一个音乐玩具——这个玩具有一个看起来似乎是控制玩具开关的按钮,但是事实上它并没有什么用.
相反,在玩具的底部,有一个隐蔽但是能够真正操控玩具的按钮.
研究人员会提前(不让宝宝们看到具体过程)将玩具打开,让他们知道这个玩具可以唱歌,然而再将其关闭,并让宝宝们尝试自己打开.
每个婴儿都有两分钟时间玩这个玩具,研究人员会记录下他们尝试按压按钮(假的)的次数.
大人们的努力,影响着他们研究人员很快发现,那些曾经观看过大人努力尝试完成任务的幼儿按压按钮的次数,是观察大人轻而易举成功的幼儿按压按钮的次数的两倍!
不仅如此,他们从开始玩玩具到第一次请求帮助或者扔掉玩具的时间也是另一组小朋友的两倍!
"真正的区别在于,他们在请求帮助之前按下玩具按钮的次数.
"文章一作JuliaLeonard强调道.
研究人员还发现,是否与婴儿直接互动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当研究人员叫他们的名字,并跟他们进行眼神和语言交流,他们会比没有沟通交流的宝宝们更倾向于努力尝试.
努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这一研究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人类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学习支配努力资源的能力.
研究团队认为,努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我们需要合理分配.
他们希望进一步研究这一效应持续的时间.
文章通讯作者、MIT认知科学教授LauraSchulz表示:"让所有事都看起来得心应手,并不在孩子面前感到沮丧——这让很多父母感到压力.
实验室研究的成果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子女教育,但是,它至少能够提供一些建议——在孩子面前坦诚你正在为一件事而努力,这并不是坏事.
"http://www.
nikest.
com/web/kj/2017/0927/226921.
htmlNature子刊:运动为何能让人健康长寿无论是跑步、骑自行车还是游泳,众所周知,想要保持身体健康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做有氧运动.
你从中获得的益处不仅仅是减肥,还能够改善睡眠,缓解压力,提升心情,对抗高血压,强化骨骼和肌肉……5"肌肉是否健康确实决定了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弗吉尼亚大学(UVA)医学院的ZhenYan说.
"运动能力,主要由肌肉尺寸和功能决定,是总人口死亡率的最佳预测指标.
"但是,运动为什么能让我们更健康呢Yan或许能提供一些答案.
他和UVA的同事们将目光投向细胞内,试图从分子水平上理解,为何锻炼对身体如此重要.
他们发现,其中一个关键的益处与细胞发电厂——线粒体有关.
这一研究发表在近日的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上.
运动诱导线粒体氧化应激Yan和同事们在小鼠身上完成了这项研究,他们发现,中度至剧烈的运动能够导致线粒体氧化应激.
而有氧运动诱发的线粒体应激又促进了线粒体自噬(mitophagy)的过程,即肌肉会处理受损或功能失调的线粒体,维持肌肉健康.
自噬,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吃自己".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中进化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的重要过程.
在自噬中,一些损坏的蛋白或细胞器被自噬囊泡包裹后,送入溶酶体中进行降解并得以循环利用,藉此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
"有氧运动可以去除骨骼肌中受损的线粒体,"Yan说,"如果你经常运动,你就会持续清除损伤线粒体.
拥有线粒体质量更好的健康肌肉.
"图片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在这项研究中,Yan同事们评估了小鼠模型的骨骼肌,在这些骨骼肌中他们表达一个名为"pMitoTimer"的线粒体报告基因.
"线粒体在健康时会发出变绿色荧光,而在损伤或被细胞的废物处理系统——溶酶体降解时,会变成红色.
"这些小鼠在一个小型跑步机上跑了90分钟,研究小组在小鼠运动后6小时观察到线粒体应激和一些线粒体自噬.
Yan解释说,在这些小鼠的运动刺激了体内一种名为AMPK的激酶,而AMPK又激活了另一种激酶——Ulk1.
这些化学反应似乎对调控功能失调的线粒体清除十分重要.
"当Ulk1开启时,它会激活细胞中的其他成分来清除功能失调的线粒体,"Yan说,"然而,我们仍然不知道这些活动是如何协调的.
"Ulk1在运动诱导的线粒体自噬中具有重要作用接下来,研究人员删除了小鼠骨骼肌中的Ulk1基因,发现如果没有该基因,损伤或功能失调的线粒体的清除会被显著抑制,这表明在运动和线粒体自噬中,Ulk1基因扮演着重要角色.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Yan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JoshuaDrake解释说:"那些不能进行线粒体自噬的小鼠无法从运动中获得好处.
"虽然它们能够和正常老鼠一样运动,但它们在训练中无法获得代谢的益处.
"Drake指出,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对锻炼没有反应,这是一个日益严重的临床问题.
他希望Yan的实验室的后续研究将会带来新的发现来帮助这些人.
http://www.
chinacdc.
cn/gwxx/201709/t20170930_153986.
html6Cell子刊:华人学者找到控制癌细胞沉睡的开关如果找到控制癌细胞沉睡的开关,我们或许就能开发出更好的抗癌疗法.
《细胞》子刊《CellReports》上就刊登了这样一则研究——来自亚利桑那大学(TheUniversityofArizona)癌症中心的姚广教授团队发现,Rb-E2F信号网络是控制癌细胞"深睡"、"浅睡"的关键.
什么癌细胞也有深睡和浅睡的区别没错.
在这里,浅睡的癌细胞是指那些容易苏醒,开始分裂的细胞群体,深睡的癌细胞则是指不容易苏醒的细胞群体.
在普通的肿瘤中,那些醒着的癌细胞会快速分裂,这正中许多抗癌疗法的下怀.
以化疗为例,许多疗法针对的就是这些快速分裂的细胞.
然而,如果在使用化疗的过程中,癌细胞保持沉睡,化疗对它们也就无能为力了.
因此,了解哪些细胞浅睡,哪些深睡,它们怎样从沉睡转为苏醒,对癌症的治疗有着很大的意义.
"我们想要让沉睡的癌细胞睡得更浅,"姚广教授说:"这样它们在抗癌疗法中就无所遁形.
"正如姚广教授所言,他的团队想要做的,就是找到方法让癌细胞睡得浅一点,使它们更容易受环境影响而苏醒,从而被抗癌疗法杀伤.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能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
另外,如果研究人员能掉转方向,让癌细胞陷入"昏迷",同样也能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
为了找到这样的方法,科学家们从先前的研究中寻找到了灵感.
他们发现,Rb-E2F信号网络在许多正常细胞的分裂和沉睡中扮演了重要功能.
那么,这个信号网络会不会也同样影响了癌症的分裂呢计算机模型能用来预测不同基因对熟睡程度的影响(图片来源:《CellReports》)作为癌症系统生物学的专家,姚广教授在构建信号通路模型上有着大量成功经验.
他的团队利用计算机建立了一个模型,来模拟Rb-E2F信号网络——在模型中,通过调整某些基因的表达量,研究人员可以估计对癌细胞熟睡程度的影响.
随后,他们在活体细胞中检验模型预测的靠谱程度.
后续的研究不但证实了这个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还做出了一个意外发现——这个信号网络并不是简单粗暴地分为"苏醒"和"睡眠"两档,而是有着多个调节的阶段.
"Rb-E2F信号网络的不同部分能以不同的程度影响熟睡程度,这就好像有些开关能让灯发出不同亮度的光.
"姚广教授说.
举例来说,高表达Myc基因就像每天早晨的闹铃一样,只能让癌细胞小幅度清醒,而高表达CyclinD基因就像被子突然被掀开,让癌细胞大幅清醒.
因此,后者也更有可能使沉睡中的癌细胞苏醒,从而遭受化疗的攻击.
这项研究的图示(图片来源:《CellReports》)7"了解这个'渐变开关'的机制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细胞的沉睡程度,从而让我们更好地靶向这些细胞,"姚广教授评论道:"我们正在研究Rb-E2F如何与其他控制沉睡的调控通路互动,这有望能带来针对沉睡癌细胞的新疗法.
"http://www.
ebiotrade.
com/newsf/2014‐4/2014430155552412.
htmPNAS:治疗糖尿病,或能从肠道微生物入手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体内生产胰岛素的β细胞做出攻击,最终导致体内无法生产胰岛素.
目前的研究认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
不过仍然有一些科学家试图寻找其他可能导致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因素.
近日,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如居住在肠道的微生物,可能会影响1型糖尿病的发病.
此前,许多研究都曾报道过肠道微生物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比如,今年6月发表在Nature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Ameta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ofgutmicrobiotaintype2diabetes)发现,治疗糖尿病的经典药物二甲双胍,能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来控制血糖.
去年7月一项发表于Nature上的研究(Humangutmicrobesimpacthostserummetabolomeandinsulinsensitivity)显示,肠道菌群失衡与胰岛素抵抗存在密切关系.
为了进一步研究微生物与糖尿病的关系,耶鲁大学的研究小组将非肥胖糖尿病小鼠与微生物改造的小鼠合居,从而调整小鼠的肠道微生物.
他们发现,合居的非肥胖糖尿病小鼠对糖尿病的易感性较低.
研究人员称,这种共合居使小鼠肠道中的免疫细胞——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增加,从而导致了这一有益的结果.
通过给予小鼠人体临床试验中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抗体,他们也观察到相同类型的调节性T细胞水平增加.
这些T细胞是可移动的,能够迁移到发炎的器官,并抑制导致1型糖尿病发展的其他致病性T细胞.
"通过促进肠道相关组织中的保护性T细胞,这一研究可以引导预防或治疗1型糖尿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更有效的策略.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论文的第一作者HuaYu说.
资深作家兼免疫生物学教授RichardFlavell补充道:"这些策略可能包括饮食、益生菌或药物疗法.
例如,在1型糖尿病管理中,调节病人的饮食来丰富有益细菌并增加肠道调节T细胞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http://www.
ddvip.
com/weixin/20170916A01AGT00.
html新研究发现让脂肪燃烧的靶点白色脂肪是人体内脂肪组织的一种,主要功能就是把多余的脂肪存储在体内,并堆积于我们的腹部、臀部和大腿.
与之相反,在我们的脖子和肩膀附近还有一种棕色脂肪,其主要负责分解引发肥胖的白色脂肪,将其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热量.
研究人员发现,在白色脂肪中阻断特定蛋白质的活性会导致脂肪转变成米色脂肪,后者介于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之间,一些研究发现米色脂肪细胞可能是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新作用靶细胞.
阻断这种蛋白质促进米色脂肪的生成,从而使脂肪细胞升温并燃烧卡路里.
"我们的目标是找到治疗或预防肥胖的方法,"第一作者Irfanj.
Lodhi博士说.
"我们的研究表明,通过靶向作用于白色脂肪中的蛋白质,我们可以将坏脂肪转化为一8种抗肥胖的脂肪.
"2015年,科学家在成年人体中发现了米色脂肪,尽管它看上去像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的中间物,但Lodhi说它更像棕色脂肪,可以预防肥胖.
http://www.
chinacdc.
cn/gwxx/201709/t20170925_153767.
html科学家找到治脑梗新"靶标"科学家发现,脑内大量聚集的铁离子是引起"脑梗"患者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之一.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雷鹏和墨尔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发现,控制铁在细胞内的转运及相关死亡通路,能阻止脑梗造成的神经元损伤.
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
"脑梗"(医学名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俗称"脑中风")的主要类型.
在我国,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脑中风成为国民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对脑中风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或者药物治疗,把堵塞血管的血栓清理掉,让血流通畅.
但在堵塞及疏通过程中,会造成脑血管周围的神经细胞二次损伤.
因此,迫切需要有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雷鹏介绍说,此前的临床研究表明,"脑梗"患者血流再通后,缺血脑组织内有大量的铁离子聚集.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专家对铁离子是否参与"脑中风"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进行探索,但没得出明确答案.
雷鹏团队经过三年多合作研究发现:"脑梗"患者在发病时,铁离子会聚集,导致铁稳态的紊乱.
这就如同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触发了神经元损伤的级联反应,阻碍了患者血管再通后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如果能够阻断铁离子聚集后,导致细胞死亡的'信号'通路,就能制止神经元损伤的级联反应.
我们在对脑梗模型鼠做了很多次实验后发现,有两种铁死亡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能有效阻断这一过程,从而让实验鼠免受二次细胞死亡的伤害.
就此推断,如果应用到可能瘫痪的病人身上,可以使其恢复部分运动功能.
"雷鹏说,希望这项研究成果能在5年-10年内在临床上得以应用.
据悉,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精神病学》上.
NeuroImage:单不饱和脂肪酸影响智力水平的内在机制此前研究已经发现营养与认知能力之间存在相关性,但研究者们还没有准确地找到其中的联系.
最近,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单不饱和脂肪酸(即一种常见于橄榄油、坚果以及牛油果中的脂肪酸成分)对于普遍性的智力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大脑的神经网络的组织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项研究囊括了99名健康的老年人,研究者们比较了他们血液样本中的脂肪酸营养成分,通过功能性MRI数据分析了大脑网络的工作效率,以及分析了志愿者们在普通智力测验中的成绩.
相关结果发表在《NeuroImage》杂志上.
"我们的目的是理解营养摄入如何影响智力水平,以及营养成分对大脑功能性组织架构的影响".
该研究的组织者,心理学教授AronBarbey说道.
"这项研究对于开发新型的,基于营养干预的手段调节大脑认知水平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前研究结果表明地中海饮食中富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对于认知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这使得研究者们着重于分析志愿者9血液中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结果显示,一般性的智力水平与大脑背侧的,与注意力有关的网络的组织架构的形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血液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水平影响了大脑背侧该区域网络架构的组织.
这一发现揭示了单不饱和脂肪酸影响大脑智力水平的内在机制.
http://news.
ifeng.
com/a/20170921/52101361_0.
shtml致命脑瘤恶性生长机理揭秘揭秘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信号分子neurogligin-3(NLGN3)不存在或该分子的活性被药物阻断时,高分级神经胶质瘤(high-gradeglioma,HGG)竟然能够停止生长,这一项突破性研究发表在著名国际期刊《Nature》上.
而早在2015年,该研究团队就已经发现了脑瘤细胞释放的neuroligin-3蛋白可以促进胶质瘤细胞生长,并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而此次的最新研究结果则是基于先前的研究发现,旨在进一步确定neuroligin-3对于胶质瘤生长的必要性.
研究人员首先从不同类型的胶质瘤患者中分离出肿瘤细胞,然后再将这些肿瘤细胞移植到两组小鼠的脑中.
其中一组小鼠为neuroligin-3野生型,另一组小鼠为neuroligin-3缺陷型.
作为该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论文的第一作者,MichelleMonje博士表示:"我们认为当将胶质瘤细胞置于缺乏neurogligin-3的小鼠脑中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肿瘤生长.
但实验结果却令人相当吃惊,几个月的时间里,这些肿瘤根本没有生长.
"在neuroligin-3缺陷型的小鼠组中,四个半月的时间内胶质瘤没有生长,并且50%的小鼠肿瘤在六个月时仍停滞生长,而neuroligin-3野生型的小鼠组中的肿瘤则是意料之中的快速生长.
另外,研究人员还将人乳腺癌细胞植入到了neuroligin-3缺陷型的小鼠脑中,结果发现,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并没有受到影响.
这表明neuroligin-3对高分级神经胶质瘤(high-gradeglioma)的影响具有高度特异性.
至此,这一实验结果已经足以说明neuroligin-3在高分级神经胶质瘤(high-gradeglioma)生长过程中所占的分量了.
Monje博士补充说:"neuroligin-3是促进肿瘤生长的许多因子之一,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它如此重要却出乎意外.
"为了找出原因,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实验,结果发现neuroligin-3能够激活多种癌症的信号通路,同时也会提高跟恶性肿瘤增殖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并且还确定了可用于靶向治疗的分泌机制.
研究发现,当活性神经元分泌一种被称为ADAM10的蛋白质时,neuroligin-3的释放就会被触发,导致其从细胞表面上分离出来.
而抑制ADAM10的表达则能够减少neuroligin-3的释放水平.
此外,研究小组还发现,一组叫做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的脑细胞也可以释放neuroligin-3,也就是说,这些细胞在促进神经胶质瘤的生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基于此发现,Monje博士的研究小组通过一种本用于治疗其它癌症的药物,来抑制ADAM10的活性,结果发现显著降低了注入大鼠脑部的两种胶质瘤类型的生长.
这一实验也验证了ADAM10抑制剂可以作为目前已有治疗方式的补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针对ADAM10和neuroligin-3的治疗都具有延长胶质瘤患者寿命的潜力,但它们并不会杀死肿瘤,Monje博士表示最终还是希望将其与10针对肿瘤的其他治疗策略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来攻击这些肿瘤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在努力推进相关的临床试验,我们也期待着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研究能够顺利进展.
http://www.
vodjk.
com/news/170926/1413389.
shtmlm6A调控造血干细胞命运的新机制为了探究RNA转录后修饰与血液发育的关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峰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杨运桂课题组开展了长期的合作研究,他们首先报道了斑马鱼中的m6A甲基转移酶复合体(CellRes,2014).
在此基础上,通过m6A测序技术(m6A-Seq),发现缺失m6A甲基转移酶mettl3后,m6A在胚胎发育相关mRNA中的富集程度显著下降.
同时,在斑马鱼的血液-血管系统中,可检测到mettl3的特异性表达.
由此推测,m6A修饰与血液发育过程密切相关.
系统的表型检测显示,在mettl3缺失的胚胎中,造血干细胞不能正常产生,血管的内皮特性却明显增强,内皮-造血转化(EHT)过程受到阻断.
m6A-Seq和RNA-Seq综合分析发现,在mettl3缺失的胚胎中,一系列动脉内皮发育相关的基因,尤其是notch1a的m6A修饰水平显著降低,而其mRNA水平却显著升高.
上述结果证明,m6A修饰与EHT过程中内皮和造血基因表达的平衡调控相关.
此外,YTHDF2-RIP-Seq和单碱基分辨率的m6A-miCLIP-Seq发现,m6A通过YTHDF2介导notch1amRNA的稳定性,以维持EHT过程中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基因表达的平衡,进而调控造血干细胞的命运决定.
上述结果在小鼠中也得到了验证,证明m6A对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的调控在脊椎动物中是保守的.
该工作揭示了m6AmRNA甲基化修饰在脊椎动物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中的调控机制,丰富了对m6AmRNA甲基化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生物学功能的认识,为体外诱导扩增造血干细胞提供了理论指导.
http://www.
sohu.
com/a/193799556_436267上海生科院揭示外周T细胞稳态维持的分子机制T细胞的稳态对适应性免疫系统发挥正常功能,抵制病原体至关重要.
机体通过调控T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调节外周T细胞数目.
通常情况下,外周T细胞的数目需要保持稳定,以便T细胞群迅速响应,识别并清除病原体,维持机体健康.
以往研究发现,T细胞稳态的调控来源于TCR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呈递自身肽段的识别,以及一些细胞激活类因子如IL-7和IL-15等传递的信号.
尽管TCR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呈递自身肽段的识别所产生的信号对T细胞稳态至关重要,但如何维持TCR在细胞表面的水平,以及这种水平维持相对稳定的生物学意义尚不明确.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Actin-relatedProtein(ARP2/3)是一个多个蛋白组成的复合体,它在真核生物中是高度保守的.
ARP2/3复合体的功能是聚合形成分支的肌动蛋白丝,从而在细胞中形成网状的肌动蛋白结构.
Arpc2,ARP2/3复合体的组成蛋白之一,与Arpc4共同形成复合体的核心部分,在参与维持复合体结构稳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
通过在T细胞中特异敲除ARP2/3复合体的组成蛋白编码基因Arpc2,结果显示,Arpc2的缺失不影响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和成熟,但却造成存在于脾脏、淋巴结中的外周T细胞大量减少,且外周T细胞细胞膜上的TCR水平降低.
ARP2/3复合体聚合的肌动蛋白丝通过调节TCR+endosome的运输及上膜,来维持细胞表面TCR水平的稳定.
这种调节机制不仅在静息状态下维持TCR在细胞表面的稳定,也在T细胞识别抗原并激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rpc2缺11失的外周T细胞不能形成免疫突触.
研究结果证实,Arpc2的缺失导致外周T细胞大量减少的原因是T细胞表面TCR的降低,而不是由于免疫突触形成的缺陷导致的.
该工作揭示了ARP2/3复合体调控的endosome的运输与细胞表面TCR的维持及外周T细胞稳态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http://www.
cas.
cn/syky/201709/t20170914_4614439.
shtmlCancer:口腔卫生会影响HPV相关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患病风险吗背景:口腔卫生指标差(包括吸烟),已被证明可以增加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特别是口咽部鳞状细胞癌(OPSCC)的风险.
但很少有研究探讨该联系是否也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状态有关.
正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致瘤性DNA病毒,具有嗜上皮细胞特性,是公认的肿瘤相关病毒.
在已知的100多种HPV型别中,约有25种型别与头颈部肿瘤有关.
方法:数据来自一个大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卡罗来纳州的头部和颈部癌症研究[CHANCE])中的数据,评估口腔卫生指标和吸烟的102名HPV阳性患者与145名HPV阴性的患者和1396例对照组,与OPSCC之间的关联.
HPV状态是由p16INK4a(P16)免疫组织化学确定的.
通过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口腔健康指标和其它重要协变量的比值比(OR).
结果:常规牙科检查与HPV阴性OPSCC风险降低(OR,0.
52;95%可信区间[CI],0.
35-0.
76)和HPV阳性OPSCC风险降低(OR,0.
55;95%CI,0.
36-86)均相关.
牙齿松动度(一种牙周病的替代指标)对HPV阴性疾病风险(OR,1.
70;95%CI,1.
18-2.
43)的增加略高于其对HPV阳性疾病风险(OR,1.
45;95%CI,0.
95-2.
20)的增加.
每年吸烟10包及以上与HPV阴性OPSCC风险增加显著相关(OR,4.
26;95%CI,2.
85-6.
37)和HPV阳性OPSCC风险增加(OR,1.
62;95%CI,1.
10-2.
38)的关联较小.
结论:虽然从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HPV阳性和HPV阴性的头颈部鳞癌的差异显著,但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对于HPV阳性还是HPV阴性的头颈部鳞癌患者而言,口腔卫生、牙科检查的频率都与二者风险相关.
未来还需继续研究以阐明口腔卫生差、烟草的使用和HPV对OPSCC发展变化的相互作用.
http://www.
medsci.
cn/article/show_article.
doid=7202e63153b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新基因位点有前途食管腺癌在高收入国家中的发病率不断攀升,Barrett食管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而从Barrett食管演变为腺癌,要经过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腺癌3个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最终发展为恶变癌症的患者只是少数,恶变预测缺乏有效的指标.
近日,根据一项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的基因组相关meta分析显示,囊性纤维化可能是影响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之间复杂基因联系的因素之一.
研究者表示:该研究结果或能为今后发展食管癌治疗和干预手段提供目标.
此外,将引起食管癌风险增加的基因缺陷与环境因素高危因素相结合,可以帮助预测哪些人群罹患食管癌的风险最高.
该研究汇集了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四项全基因组数据,涉及6167名Barrett食12管患者,4112名食管腺癌患者,以及17159名对照.
通过分析,研究确认了8个新的Barrett食管或食管腺癌的风险基因位点,分别在下列基因之中或位于附近:CFTR(rs17451754);MSRA(rs17749155);LINC00208和BLK(rs10108511);KHDRBS2(rs62423175);TPPP和CEP72(rs9918259);TMOD1(rs7852462);SATB2(rs139606545);HTR3C和ABCC5(rs9823696).
其中,位于HTR3C和ABCC5基因附近的新位点与食管癌密切相关,但不依赖于Barrett食管的发展.
该基因标志物有助于判断哪些患者容易从从癌前病变转变为癌症.
与风险变异关系最密切的位点在CFTR基因内,而CFTR基因突变将导致囊性纤维化.
囊性纤维化的患者胃食管返流发生率更高,从而更容易引起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
该meta分析扩充了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风险基因位点,在两者之间建立了可能的遗传性联系,并揭示了新的可能发生机制(囊性纤维病).
此外,HTR3C和ABCC5附近的基因位点可能成为预测恶性转化的基因标志物.
但是,基于回顾性分析所发现的Barrett食管或食管癌易感位点缺乏体外或体内功能实验的证据,若想转化为具有临床价值的指标,未来还需更加严谨的设计和验证.
http://www.
medsci.
cn/article/show_article.
doid=e34ae70647a研究发现了可消除HIV的新方法在JCIInsight发表的这一研究可能会促使制定新的治疗策略来补充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改善对HIV感染者病毒复制的控制,并预防与慢性感染有关的并发症.
UdeM的蒙特利尔医院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兼教授PetronelaAncuta说:"我们已经确定了一种刺激位于肠道内的CD4T细胞中HIV复制的分子.
""我们还开始测试用药物来阻止这种复制并减少肠粘膜的炎症,这是一种可消除艾滋病毒的有希望的新方法,至少可实现功能治疗.
"用于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可以将病毒载量降低到通常不可检测的血液水平,并有效预防HIV感染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演变.
但艾滋病毒是顽强的.
Ancula解释说:"尽管抗病毒药物是有效的,但它隐藏了特定的免疫系统细胞,CD4T细胞,其携带病毒,并在各种外周组织中形成病毒"储库",特别是在胃肠道中.
"在这些"储库"里面,一些病毒生物继续复制,导致肠道有害的炎症,这样做是为了限制病毒在各个层次的复制并抵抗其炎症.
"研究的主要作者,蒙特利尔医院研究中心的博士生DelphinePlanas补充说:"消化道是一个有利于病毒"储库"的环境.
""我们的研究表明,从血液迁移到肠道的CD4T细胞将被修改,在途中,他们获得了帮助病毒感染它们的工具,识别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肠道对艾滋病毒感染者代表一种有利庇护,从而打击这些"储库".
艾滋病毒的"邮政编码"13由于表面表达的标记分子,CD4T细胞从血液迁移到肠道;其中一些,称为CCR6,像细胞的"邮政编码"一样,表明它们应该引导病毒进入肠道.
以前,研究人员已经表明,表达CCR6分子的细胞是体外感染的优选靶点,并且是在被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受试者中的病毒"储库".
Ancuta团队以及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RI-MUHC)研究所的Jean-PierreRouty领导的团队使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乙状结肠和血液进行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活组织检查,已发现,结肠中表达CCR6的邮政编码的CD4T细胞也含有大量称为mTOR的分子,其是代谢机制的重要调节因子.
Planas说:"mTOR分子,部分导致存在于肠道中的CD4T淋巴细胞(表达CCR6)的高度易感性.
"潜在的治疗方法通过在现有药物的体外实验中干扰mTOR活性,研究人员已经能够显着降低不可检测的HIV感染患者的细胞中的HIV复制.
抑制mTOR活性的药物成功用于治疗癌症和糖尿病.
需要进行其他研究来验证其在治疗艾滋病毒/艾滋病方面的用途.
但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可通过使用mTOR抑制剂补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增加治愈艾滋病毒感染患者的机会.
Ancuna说:"我们认为这些特别针对携带含有休眠HIV的CCR6分子的CD4T细胞的药物,会降低个体对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胃肠道炎症反应.
""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减少肠道"储库"中存在的病毒的数量,因此,这是治疗艾滋病毒的重要策略,也是值得进行测试的重要策略.
"http://www.
cnbeta.
com/articles/tech/653389.
htm科学家首次完成对亚洲前列腺癌患者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工作由上海长海医院、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原"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芬兰奥卢大学、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首次完成了对亚洲前列腺癌患者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工作,其研究成果发表在《欧洲泌尿学》(EuropeanUrology)杂志.
前列腺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发和主要的致死癌症之一.
在中国,2015年约有60300个新增前列腺癌患者和26600个前列腺癌死亡患者,该数据从2000年起,就以每年12.
6%的比率不断攀升.
不同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可存活10年之久,但侵袭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存活期一般只有2~3年.
以往的一些研究已经确定了前列腺癌的基因图谱特征,鉴别出了许多潜在的癌症驱动基因(如SPOP,FOXA1,TP53,PTEN等)、受影响的细胞通路(如AR,RAS/RAF,PI3K,RBsignaling等),以及最为频发的基因融合事件(TMPRSS2-ERG).
然而这些研究都是基于从西方人群中搜集的前列腺癌样本.
考虑到东西方人前列腺癌上可能存在的差异,以及前列腺癌在中国乃至亚洲不断上升的发病率,对来自亚洲人的前列腺癌样本进行基因图谱测序分析具有重大意义.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210个前列腺癌病人的样本进行了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分析.
通过与已发表的欧美人前列腺癌基因组进行对比,研究人员发现,在亚洲人群中,除了存在已知的显著突变基因SPOP、TP53和PTEN等外,还存在高频的CHD1基因缺失以及AR通路上游调控基因的突变;14同时,研究发现,PCDH9在前列腺癌中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其低表达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预后标志物;此外,一些轴突引导通路相关的基因也存在着大量的突变,其中PLXNA1基因扩增突变和高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复发和生存明显相关.
该项研究首次完成了亚洲人前列腺癌基因组图谱构建,揭示了东西方人前列腺癌基因组图谱的巨大差异,发现了与前列腺癌预后及生存相关的新基因,将为前列腺癌的治疗、诊断和预后检测提供新的基础.
http://news.
sciencenet.
cn/htmlnews/2017/9/389255.
shtm非编码MiRNA双重调控作用的全新分子机制研究获系列进展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RNA生物学领域中的重大发现.
它是一类平均长度只有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
在人类中表达的MiRNA有一千多种,人体中60%的基因都可能被其调节.
MiRNA对靶基因的调节参与了个体发育、细胞分化与增殖、凋亡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在肿瘤、代谢紊乱等人类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MiRNA调控靶基因的作用机制只有在转录后水平才能抑制靶基因的表达,进而实现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安评中心")经过多年努力,首次发现了非编码MiRNA具有双重调控作用的全新分子机制,即具有广泛基因表达调控作用的非编码MiRNA分子不但能够在转录后水平抑制基因表达,而且在转录水平也能发挥抑制作用.
这种全新的MiRNAs非经典调控作用机制具有更好的靶基因沉默效果,彰显了MiRNAs经典与非经典调控联合作用的优势.
相关研究已于2016年3月发表在国际同领域期刊BBA-GeneRegulatoryMechanisms上.
基于这个基因调控机制的新发现,安评中心研究生蒲梦藩和赵阳在副研究员戚新明和研究员任进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探讨和研究,最近又连续发表了两篇重要文章,发现并证明了MiRNAs不仅可以通过其种子区序列发挥转录后的经典调控作用,也可以通过其非种子区序列与靶基因/转录因子的3'UTR结合,发挥转录水平的非经典调控作用,当这两种作用方式发生在细胞内同一条信号转导通路上时便可达到更加有效且稳定的基因调控作用.
这些研究成果再次证明了非编码MiRNAs双重调控全新分子机制存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同时对以非编码MiRNAs为靶点的多种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小核酸类分子作用机制研究的逐渐深入将极大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带来药物研发的新机遇.
相关新机制、新作用和新靶点已经成为国际上对于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和药物研发的新热点.
安评中心针对这些MiRNAs,进一步探索性地建立了系列早期筛选、体内外表达和优化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型的研究体系,应用于先导和候选MiRNAs的筛选和评价.
相关研究工作于2017年6月和2017年8月分别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PlosGenetics和CancerLetters上,评委对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MiRNA的双重调控作用机制的发现极具创新性,并且实验结果充分、确实可信,MiRNA这一全新调控机制将对RNA生物学研究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http://www.
nikest.
com/web/kj/2016/0929/186560.
html15抑郁症患者易自杀大脑炎症难逃责任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
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历的短暂的情绪低落不同,它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最可怕的是,抑郁症可能会导致自杀,全世界每年都有80万人因此失去生命……随着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程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抑郁症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疾病,它背后同样存在复杂的生理基础.
而曼彻斯特大学开展的这项研究,进一步印证了这样的观点——"这项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对于那些具有自杀念头的抑郁症患者亚群来说,炎症是一个重要的神经生物学特征.
"期刊编辑JohnKrystal博士说.
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抗炎药可能具有抗抑郁的作用,但仅限于存在明显炎症的患者.
研究中,Talbot博士和他的同事们测量了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患者大脑中转运蛋白(translocatorproteins,TSPO)的水平.
TSPO蛋白是一类运输胆固醇的线粒体膜蛋白,它在免疫反应、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大脑中,升高的TSPO水平将激活大脑中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
后者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并引起大脑的炎症反应.
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都与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有关.
研究人员考察了14名未使用抗抑郁药物的中到重度抑郁症患.
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扫描被试者的大脑,并识别炎症迹象.
研究发现,那些具有自杀念头的抑郁症患者,他们的TSPO水平显著升高,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大脑炎症增强.
这一现象在一个名为前扣带皮层的区域尤为显著,该脑区与认知和情感过程密切相关.
事实上,抑郁症与神经炎症并不是第一次产生关联.
2015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ElaineSetiawan博士和她的同事揭示了大脑炎症和重度抑郁症之间的相似联系.
"这个领域现在有两份独立的报告——我们的研究报告和多伦多的Setiawan及同事在2015年的一份报告——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在重度抑郁发作的患者的大脑中存在炎症迹象,更具体地说就是小胶质细胞的激活,"Talbot博士补充道,"这意味着,减少小胶质细胞激活或许能成为一种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新疗法.
"http://www.
1168.
tv/news_176793.
html"3合1"新抗体有效对抗多种HIV《Science》期刊一篇学术成果带来好消息:制药公司赛诺菲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共同研发出一款"三合一"的特异抗体,能够有望防御猴子免受SHIV的感染,且效果优于单一的天然的抗体!
这一被寄予厚望的抗体能够与HIV表面3个不同位点结合,从而防御更多的HIV病毒.
NIH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长AnthonyS.
Fauci认为:"将结合HIV病毒不同位点的抗体集合起来,有望克服病毒的变异,从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NIAID疫苗研究中心(VRC)主管JohnR.
Mascola博士、赛诺菲首席科学官和高级副总裁GaryJ.
Nabel带领团队完成了这一研究.
他们在实验室检测了几十种双特异抗16体和三特异抗体,以便寻找最佳的组合,打造多款"三合一"抗体.
借助赛诺菲的专利技术,他们可以将单抗与三特异抗体结合.
最终,他们找到了最有效的"配方"——结合3种广泛中和抗体的特有结构:VRC01、PGDM1400和10E8v4,由此组合了一款新型抗体.
"三合一"抗体结构示意图:蓝色、绿色与紫色部分均能识别不同的病毒位点(图片来源:NIAID)动物试验证实三特异抗体的有效性疫苗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以猴子和两种SHIV菌株为模型,检测了三特异抗体.
其中一个SHIV对VRC01和三特异抗体引发的中和反应较敏感,但是对PGDM1400中和作用却无反应.
另一种SHIV对PGDM1400和三特异抗体的中和反应敏感,但是对VRC01的中和作用却不敏感.
他们选取了24只猴子,分成3组分别接种VRC01、PGDM1400和三特异抗体.
5天后,研究人员给这些猴子都接种SHIV病毒.
结果显示,有5只接种PGDM1400抗体的猴子、6只接种VRC01抗体的猴子最终还是被SHIV感染了.
但是接种三特异抗体的猴子都没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这表明,这种三合一抗体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
赛诺菲正在生产用于临床Ⅰ期的三特异抗体,预计试验将于2018年年底开展,以测试抗体的安全性和药物动力学.
此外,NIAID资助的AIDS临床试验小组正在计划对它开展一个单独的临床Ⅰ期试验.
Mascola表示:"NIAID和赛诺菲的合作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我们将努力把这一特异抗体从实验室推向临床.
"除了艾滋病,这种3合一的抗体还可以用于其他传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艾滋的预防和治疗中.
http://www.
nikest.
com/web/kj/2017/0925/225506.
htmlPD‐L1或可成为ATLL的预后因素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是由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引起的一种外周T细胞肿瘤.
ATLL的4种临床亚型中,急性型和淋巴瘤型较慢性型和隐匿型更具有侵袭性.
特别是有预后不良因素的慢性型ATLL,尚未确立有效的治疗.
因此,新的治疗策略正在围绕着分子致癌相关机制展开研究.
细胞程序性死亡1配体(PD-L1)的表达与多种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HiroakiMiyoshi和同事探讨PD-L1的表达可以提示ATLL的预后价值.
Miyoshi等人回顾性分析了经活检证实的135名患者,并且将病人按PD-L1免疫组化表达的结果分为两组,即肿瘤PD-L1阳性组和肿瘤PD-L1阴性组.
肿瘤PD-L1阴性组进一步分为微环境PD-L1阳性组和阴性组.
中位随访时间10.
9个月后,肿瘤PD-L1阳性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比肿瘤PD-L1阴性组的差,微环境PD-L1阳性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比肿瘤PD-L1阴性组的好.
该研究表明:在总体生存(OS)上,他们首次证实PD-L1表达ATLL肿瘤细胞,是一个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而在ATLL的非恶性间质细胞表达PD-L1则是一个独立的良好预后因素.
这项研究发现,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间质细胞表达PD-L1提示有较好17的预后.
表达PD-L1的间质细胞呈大量的圆形细胞核和较少的细胞质.
这些细胞可能是单核细胞衍生的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一些表达PD-L1的基质细胞分为基于免疫组化巨噬细胞.
以前的报告表明,PD-L1可上调活化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至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在霍奇金淋巴瘤和DLBCL也表达PD-L1.
几种树突状细胞在反应性淋巴组织中表达PD-L1.
然而,在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上表达PD-L1的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
关于表达在间质细胞上PD-L1的生物学效应在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需要更详细的了解.
关于更好的预后和PD-L1表达之间的关系,很少的研究表明间质细胞表达PD-L1与预后良好有关.
与此相反,在某些恶性肿瘤中,PD-L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是一个很好的预后因素.
在这些恶性肿瘤中,PD-L1在肿瘤细胞及间质细胞上的表达增加了IFN-γ及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包括CD8阳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
体外研究报道CD8阳性T细胞和IFN-γ诱导间质细胞在微环境中表达PD-L1.
因此,对肿瘤细胞PD-L1表达与ATLL不良预后相关,可能是由于PD-L1的免疫抑制作用.
令人惊讶的是,表达在间质细胞上的PD-L1是通过一种尚不明确的机制,提示良好预后.
未来的研究需要阐明这一机制,以及评价PD-1/PD-L1抗体作为药物治疗ATLL患者.
这项研究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
但这是第一次报告描述ATLL表达PD-L1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结果.
更详细的研究将揭示PD-L1的表达在临床和生物学的意义.
http://zkxy999.
com/jkxw/211.
html揭示预防中耳炎复发的新疗法近日,来自国立儿童医院的研究者研究揭示了,剔除细菌的DNA或者增强抗微生物蛋白质或许可以阻止中耳炎的复发.
该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ofInnateImmunity上.
同时该研究也揭示了中耳中一种常见的免疫防御蛋白质与一种细菌防御结构作用的方式.
流感嗜血菌(NTHI)在机体全身可以引发一系列疾病,包括中耳炎,就像其他细菌一样,其可以产生生物被膜来促使细菌入侵宿主的免疫系统,并且保护细菌免于抗生素或者别的疗法的清除作用.
人类的β防卫素3是一种在中耳中表达的抗微生物防御蛋白质,此前研究表明,如果该蛋白质表达被抑制,那么宿主控制细菌入侵的上呼吸道就很容易发生改变,严重者可引发感染.
在本文中,研究者假设β防卫素3可以通过"捕捉"细菌的胞外DNA来失去其杀灭NTHI的能力,从而阻止其与生物被膜接触的机会.
研究者Lauren说,抗微生物宿主防御蛋白质就好比是人类的防卫素3一样,可以结合非宿主的DNA,这种结合反应对于防御蛋白质发挥功能至关重要.
NTHI诱导的生物被膜和eDNA(胞外DNA)的作用可以降低抗微生物防御蛋白的活性,当从生物被膜中移除胞外DNA后,防御蛋白的活性就可以恢复.
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为开发由NTHI引发的中耳炎中细菌的生物被膜为靶点的疗法提供了思路,一种方法就是运输一种制剂来破坏细菌的DNA,同时结合人类防卫素3来避免中耳炎的复发.
这项研究也帮助研究者理解先天免疫系统控制NTHI诱导生物被膜感染的能力,同时也避免不必要抗生素的使用,这样就可18以消除慢性中耳炎的复发.
http://www.
bioon.
com/biology/biomed/532126.
shtml癌症"帮凶"竟让免疫疗法更强淋巴管能够在肿瘤周围和内部扩张,这一过程被称为淋巴管生成(lymphangiogenesis),长期以来被认为与癌症转移到新部位的能力有关.
一项题为"TumorlymphangiogenesispromotesTcellinfiltrationandpotentiatesimmunotherapyinmelanoma"的研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在癌症免疫疗法中,淋巴管起到了一种相反的作用.
芝加哥大学的MelodySwartz教授领导的这一研究小组发现,在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一种帮助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免疫疗法,如CTLA-4抗体ipilimumab、PD-1抗体nivolumab)治疗的患者中,淋巴管生成能够有力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的效果.
具体来说,淋巴管生成增强了免疫系统的主要抗癌工具——T细胞——使它们能够浸润到肿瘤中,并杀死癌细胞.
论文的通讯作者Swartz教授说:"我们的研究证实了淋巴系统在癌症治疗中一种完全意想不到的作用.
"Intratumorallymphaticvessel(green)imagedinthemicroenvironment(red)ofaBraf-drivenprimarymousemelanomatumor.
Credit:ManuelFankhauserandMariaBroggi/EPFL淋巴管生成部分由一种叫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的化学信使驱动.
VEGF-C长期以来被认为与癌症转移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它还能在肿瘤微环境中促进免疫抑制.
Swartz教授说:"VEGF-C一直被认为对癌症患者有害.
我们原以为,阻断VEGF-C能够通过去除一些抑制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能力的因素来增强免疫疗法.
这是我们最初的假设.
"然而,在小鼠中的研究结果,以及从两个针对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试验中获得人体数据彻底改变了他们的想法.
在临床试验开始前,科学家们采集了患者的血液样本,测量了很多因子,但除了VEGF-C,没有其它因子是相关的.
研究发现,几乎所有血液中VEGF-C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患者都对免疫疗法有反应.
这不仅使原发肿瘤得以根除,也促使T细胞浸润到转移性肿瘤,并导致了长期的保护.
Melanomatumorstriggernewbloodandlymphvesselgrowth(showningreen).
Credit:M.
Fankhauseretal.
,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2017)Swartz教授说:"得到如此令人惊讶的结果是令人兴奋的.
VEGF-C有望变成一个有用的生物标志物.
"19作者们认为,这一研究表明,医生可以在治疗前通过一个简单的血液测试来预测哪些患者更有可能获益于癌症免疫疗法,至少在黑色素瘤患者中可以这样做.
此外,基于这一成果,研究者们有望开发出新的治疗策略,使癌症免疫疗法对更多的患者更有效.
http://cancer.
cmt.
com.
cn/detail/1317991.
htmlFDA要求强生提供类风湿关节炎药物Plivensia更多数据美国FDA经拒绝了强生的类风湿关节炎药物Plivensia,支持其咨询委员会在8月份所做出的决定.
FDA发出的完全回应函称,需要额外的临床数据来支持这款药物的批准,这表明FDA希望有进一步的有关该药物安全性的证据,此前其顾问强度,临床试验中该药物治疗患者的死亡人数高于安慰剂治疗患者的死亡人数,试验中受试者的死因主要是心血管疾病、感染和癌症.
根据需要的试验规模,强生寻求Plivensia(sirukumab)获批上市的进程可能会大大推迟,并因此影响该药物的商业化前景,也为其它新的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向前推进赢得时间.
投资者似乎已经完全接受Plivensia所面临的困难,在FDA做出这一决定后强生的股价并未出现大的波动.
强生寻求批准Plivensia作为一种疗法用于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适用于对一种或多种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没有充分应答或不耐受的患者.
这款药物在欧洲的上市申请已于上个月递交,目前仍在等待CHMP的决定.
Plivensia是一种IL-6抑制剂,它将与同类药物中的其它药物进行竞争,如罗氏市售的托珠单抗及赛诺菲/再生元刚上市的Kevzara(sarilumab),Kevzara于今年初首次获得批准.
托珠单抗去年的销售额为17亿美元,该药物与其竞争对手相比在定价上已给出了折扣,并且它的给药频次不高.
同时,类风湿关节炎市场将进行重组,因为价格较低的第一代抗TNF生物类似药不断推出,还有JAK抑制剂类药物也有推出,在欧盟除了托珠单抗,最近礼来的Olumiant(baricitinib)也已上市,另外艾伯维与吉利德/Galapagos的候选药物也正处于后期研究中.
强生子公司杨森的免疫肿瘤发展总监Yeilding称,杨森对事态的发展感到失望,因为我们认为目前积累的数据支持Plivensia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他补充说:「我们正在审查完整回应函的细节,并计划与FDA进行后续的讨论,以全面了解FDA批准这款药物的要求.
」在这一点上,Plivensia也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重磅炸弹.
困扰Plivensia的这些问题使得强生的合作伙伴葛兰素史克在今年初放弃了这款药物,现在看来这是一个有先见之明的举动.
http://yao.
dxy.
cn/article/531834转移性默克尔细胞癌药物Bavencio获欧盟批准随着默克雪兰诺与辉瑞联合开发的Bavencio获得欧盟批准,欧洲的转移性默克尔细胞癌(mMCC)成人患者将获得首个免疫疗法用来治疗他们的疾病.
欧洲每年约有2500人受默克尔细胞癌的影响,这是一种罕见而具有侵袭性的皮肤癌,其中5%-12%的患者被诊断为转移性疾病.
只有不到20%的转移性默克尔细胞癌患者其生存期在5年以上,这突出表明了对新的治疗方法的迫切需求.
基于JAVELINMerkel200的数据,Bavencio(avelumab)的上市申请资料于去年11月在欧洲提交,JAVELINMerkel200是一项多中心、单组、开放式2期研究,受试者为88名既往至少接受一次化疗治疗后疾病进展的转移性默克尔细胞癌患者.
该试验的数据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上,结果显示了疾病对该药物的持续缓解.
88名受试者中有28人达到了客观缓解率(客观缓解率为31.
8%),包括8例完全缓解与20例部分缓解.
德20国埃森大学医院的皮肤科医生Schadendorf称,Bavencio的批准「对患者及他们受这种疾病困扰的家人来说是一次有意义的进展.
」这款药物是一种全人源抗PD-L1IgG1单克隆抗体,它还被评价用于逾15种不同的肿瘤类型,预计未来几个月内,该药物将在欧洲市场上市,最快2017年10月将在德国和英国上市.
在欧盟这次批准之前,美国已于今年初加速批准Bavencio用于转移性默克尔细胞癌治疗,以及用于以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或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这款药物今年9月份还被瑞士药品监管机构批准用于转移性默克尔细胞癌患者治疗,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一种化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
http://www.
organicchem.
com/show.
aspid=53641艾伯维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钠在华获批用于治疗基因1型丙肝维建乐(奥比帕利片)联合易奇瑞(达塞布韦钠片)治疗方案已于2017年9月20日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包括无肝硬化或伴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
该治疗方案是全口服的、无干扰素、可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
维建乐联合易奇瑞方案包含3种直接抗病毒药物,即NS5A抑制剂、NS3/4A蛋白酶抑制剂和NS5B聚合酶非核苷类似物抑制剂,可针对丙肝病毒生命周期的3个主要靶点,抑制丙肝病毒的复制.
「维建乐(奥比帕利片)和易奇瑞(达塞布韦钠片)在中国获批,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这对于中国基因1型丙肝患者而言,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这是一款高效的治疗方案,最快能在12周实现临床治愈.
」艾伯维中国总经理欧思朗表示,「艾伯维一直致力于为尽可能多的中国丙肝患者提供创新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为实现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丙肝这一严峻的健康难题尽一份力.
凭借我们在丙肝领域的专业实力,我们期待能继续作为可信赖的合作伙伴,积极推进多方合作,共同推进我国尽早迈入『无丙肝社会』.
」丙型肝炎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之一.
全球丙型肝炎感染者估计有7100万名.
中国是世界上感染丙肝人数最多的国家,约1000万人.
从基因分型来看,基因1b型在中国最为常见,感染者比例为56.
8%.
维建乐(奥比帕利片)和易奇瑞(达塞布韦钠片)的获批是基于ONYX-I和ONYX-II两项3期临床研究数据的支持.
这两项研究共纳入了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754名慢性丙肝患者,目的是评估患有基因1b型慢性丙肝的亚洲成人使用奥比帕利+达塞布韦钠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疗效.
其中,ONYX-I纳入了650名基因1b型无肝硬化丙肝患者,包括410名中国大陆患者.
数据显示,无论患者既往是否接受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在接受为期12周的奥比帕利+达塞布韦钠方案治疗后,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99.
5%.
而另一项针对伴代偿期肝硬化丙肝患者的ONYX-II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受奥比帕利+达塞布韦钠联合利巴韦林方案治疗12周后,患者的持续应答率为100%.
研究过程中,患者耐受性好,无人因不良反应停药.
在疗效与安全性上,这两项临床研究结果与全球的3期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此外,研究表明,该治疗方案的疗效不受NS5A基线耐药影响,使用前无需检测基线耐药.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钠方案治疗中国基因1b型慢性丙肝患者,12周可获得近100%的SVR.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所长魏来教授介绍说.
「近来多个丙肝直接抗病毒(DAA)药物获批上市,标志着中国丙肝治疗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21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庄辉教授说,「艾伯维公司的维建乐和易奇瑞不仅可用于无肝硬化丙肝患者,也可用于伴代偿期肝硬化丙肝患者,丙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也可用,有利于更多的丙肝患者接受DAA治疗.
从已有的全球数据来看,DAA真实世界疗效数据和临床研究数据基本相符,持续病毒学应答率都很高,说明DAA治疗丙肝的效果很好.
希望这类创新药物能够尽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使更多丙肝患者能够接受DAA治疗,尽早实现「消除丙肝」的伟大目标.
」维建乐联合易奇瑞方案目前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用于临床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肝患者,包括美国以及所有28个欧盟成员国.
该方案已先后得到包括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及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等机构发布的多个丙肝治疗指南推荐,作为基因1型丙肝患者有效的治疗选择.
在美国,该方案曾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优先审评资格和突破性疗法认定.
在中国,该方案也被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药品评审中心(CDE)授予优先审评资格.
http://www.
organicchem.
com/show.
aspid=53639【政策法规】日本政府提出增加仿制药应用目标日本将提出加速仿制药使用的目标.
作为世界第三大处方药市场之一,日本的优先目标之一就是控制医疗费用的膨胀,政府在去年12月份已经表示将加快步伐扩大药品价格审核范围.
消息人士称,日本正在加速老龄化,国家的目标是将仿制药的使用率从现在的56%左右提升到80%以上,这一举措将使政府每年节省数百亿日元.
消息人士补充道,政府将在下个月初确定目标,该目标会作为其年度关键经济和财政政策指导方针的一部分,但其无权向媒体公布具体细节.
负责监管仿制药政策的卫生部代表没有立即就此发表言论.
http://zh.
jnchsd.
com/news_detail/newsId=116.
htmlFDA将采取措施阻止制药行业「投机」仿制药规则FDA专员Gottlieb在一篇博文中称,该机构计划在7月18日举行公开会议以确定制药公司正在使用FDA规则来给仿制药竞争对手施加障碍.
Gottlieb表示,FDA计划审查政策和方案的变化,包括更有力地使用自己的权力,并可能与其他机构开展更密切地合作.
「我们知道,有时候我们的监管规则可能会存在可以投机的方式以延迟仿制药批准时间,甚至超越法律规定的期限,从而减少竞争.
」Gottlieb写道,「我们正在积极地考虑我们的规则被使用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被滥用的.
」这一举动不久之前,特朗普和国会议员正着手寻找降低处方药费用的方法.
根据媒体报道,特朗普准备推出药物定价行政命令,上周美国参议员Wyden介绍了一项法案,要求企业解释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
俄勒冈民主党人Wyden称:「美国人不愿意让处方药的花费超过自己的工资水平.
」在决定是否批准新药时,FDA不考虑价格因素,但Gottlieb表示,该机构可以通过批准低价仿制药来促进竞争.
这意味着要消除品牌药公司给仿制药施加的一些障碍.
这些障碍可能包括限制向仿制药公司供应品牌药测试品,或延长与仿制药公司就实施共享风险管理计划进行的谈判.
Gottlieb最近表示,FDA正在评估是否放弃仿制药公司和品牌药公司共享一个系统以确保药物安全使用的要求.
不久之前,共和党参议员Grassley在一封信件22中敦促参议员Gottlieb考虑修正由Grassley共同赞助的两项法案,以促进仿制药的获取;并鼓励他与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密切合作,解决药品行业的反竞争行为.
制药业主要游说团体代表,包括美国制药研究和制造商并没有立即提出意见.
四川:行政审批改革助推医药创新四川本土药企自主研发的一款眼用注射液去年底获美国FDA认证,成为我国首个直接进入美国Ⅲ期临床试验的一类生物新药.
该注射液从研发开始,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便将之纳入重点支持项目,在申报、现场检查、审评审批等环节全程介入,使其得以在最短时间内上市.
去年,四川省食药监部门成立专门领导小组,针对企业实际困难,启动创新药械注册检验提速计划,并整合构建药械监管信息平台,建立闭环高效的技术审查、检验复核、行政审批等机制,同时联系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市州和药物重点研发机构.
目前,四川省低风险二类医疗器械审查审批流程得到简化,注册审批一次性通过率有所提高.
同时,对重大创新药械、首仿药、临床急需的品种,在标准不降、程序不减的前提下,食药监部门提前介入,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协调、创新产品审评审批快速通道等机制,通过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现场办公,主动协调解决药械注册等难题,缩短审评审批周期.
自主研发的乙脑减毒活疫苗进入联合国采购清单,实现中国疫苗国际化零的突破;某款抗癌针剂研发企业成为我国首家通过英国GMP认证企业;研制成功全球最大孔径71厘米1.
5T磁共振成像系统,并打入美国市场……借助行政审批改革契机,四川医药研发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医药创新事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http://yao.
dxy.
cn/article/521860卫计委:下半年医改重点工作划定目前,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20个省份、242个城市和全国所有县(市)推开,分级诊疗试点城市扩大到321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超过3.
2亿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有效解决短缺药品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妇幼健康服务不断改善.
公共卫生和卫生应急能力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进一步改善,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全系统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完成各项卫生计生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李斌强调,下半年全系统要把学习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向广度和深度拓展,重点向市县级以下覆盖、向专项业务领域深化.
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深入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加医联体建设并发挥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合理设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础包和个性包;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加大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改革,落实公立医院药品分类采购政策,实现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准入和运行、医疗质量安全监管.
推动三级医院全面实施预约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采取超常规举措和倾斜性政策,全力推进健康扶贫工程深入实施.
切实加强公共卫生、食品安全与卫生应急工作,当前要重点做好夏秋季传染病防控.
23以实施《中医药法》为契机,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统筹做好卫生计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信息化大数据、国际交流等工作.
弘扬职业精神,选树先进典型,持续加强卫生计生行风建设.
全系统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增强抓落实的主动性自觉性,从讲政治的高度抓落实,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抓落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落实,破解矛盾,解决问题,不断增进群众的健康福祉,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作总结讲话,崔丽、李五四、金小桃、王贺胜、曾益新、马奔同志出席研讨班.
12个地方和单位代表在研讨班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生计生委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人口计生委主要负责同志,委机关各司局、各直属联系单位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司局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了研讨班.
http://www.
sohu.
com/a/160084481_673818人社部解读36种药品进医保药价最高降了7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将36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将36种谈判药品纳入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并同步确定了这些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
这份牵动着整个医疗行业的目录酝酿已久.
早在2015年11月,国家卫计委正式启动了国家药价谈判试点,涉及3种疾病的5个药品被纳入谈判范围.
今年2月,新版医保目录公布.
经过与相关企业的谈判,其中36个药品谈判成功.
人社部社保中心副主任徐延君表示,入选药品中,半数为肿瘤靶向药物,如肺癌、胃癌等常见肿瘤,此外还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眼科、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用药.
与2016年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后平均降幅达到44%,最高的达70%,大部分药品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际市场价格,大大减轻了我国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徐延君说,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是国际上常见的做法,前期地方也有一些探索.
谈判成功的36个药品中包括了31个西药和5个中成药.
31个西药中15个是肿瘤治疗药,涉及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淋巴瘤、骨髓瘤等常见癌种.
其他的药品分别是肾病、眼科、精神病、抗感染、糖尿病以及罕见病用药.
包括了此前参保人员反映比较多的雷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底病学组组长许迅教授表示,本轮医保谈判中,国家将治疗黄斑变性(wAMD)的眼科药物雷珠单抗纳入其中,令许多眼科医生同仁和患者都备受鼓舞.
从雷珠单抗在中国的上市,到创新准入机制的出台,无疑都是国家对于许多患者诉求的积极响应.
这将帮助更多患者获益于创新药物的治疗.
徐延君表示,通过谈判将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肿瘤靶向药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纳入药品目录,大大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同时也兼顾了基金负担能力,并有利于引导合理医疗行为、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创新,基本实现了医保、企业、参保人"三赢"的目标.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指导地方做好谈判药品的落实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http://news.
ifeng.
com/gov/a/20170726/5854303_0.
shtml24【业界新闻】2010‐2017年FDA批准的前体药物盘点前体药物(prodrug),也称前药、药物前体、前驱药物等,是指药物经过化学结构修饰后得到的在体外无活性或活性较小、在体内经酶或非酶的转化释放出活性药物而发挥药效的化合物.
1958年,Albert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了前体药物的概念,目前已经在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系统药物和抗病毒药物有着很大的作用.
前药的特征一般包括三个方面:①前药应无活性或活性低于原药.
②原药与载体一般以共价键连接,但到体内可裂变形成原药,此过程可以是简单的酸、碱水解过程或酶促转化过程.
③一般希望前药在体内产生原药的速率应是快速的,以保障原药在靶位有足够的药物浓度;但当修饰原药的目的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时,则可设计代谢速度缓慢的前药.
另外前药可以根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大类:一类是载体前体药物,简称载体前药;另一类是生物前体药物.
前药开发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稳定性、减小毒副作用、促使药物长效化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前药设计在新药研究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2010-2014的五年间,FDA总计批准了127种小分子药物,这其中13种可归类于前体药物,占比高达10.
2%.
而在2015年FDA批准的45种新药中,32种小分子药物中有7种可明确归类于前体药物,占比超过20%.
如果我们把视野再向前推进,在2008年度,FDA批准了8种前体药物,在当年获批的小分子药物中占比高达33%.
前体药物的迅猛发展势头在2016年有所放缓,但在2017年2月,用于治疗类癌综合征的前体药物telotristatetiprate获得FDA批准上市.
据估计,目前全有越有10%的药物可被归类为前体药物.
本文即对2010-2017年间FDA批准上市的前体药物做一简要盘点.
Isavuconazoniumsulfate2015年3月6日,美国FDA宣布Cresemba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病和侵袭性毛霉菌病成人患者.
曲霉菌病是由曲霉属和毛霉菌病所致一种真菌感染,常发生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是一种罕见但非常严重的真菌感染疾病.
Isavuconazoniumsulfate是二代三唑类药物isavuconazole的水溶性前体药物,也是第一款专门用于成人侵袭性曲霉病和侵袭性毛霉菌病的抗真菌药物.
由于众多疏水性基团的存在,isavuconazole分子水溶性较差,从而严重阻碍了静脉注射制剂的研发.
经过多轮分子改造后获得的化合物,可在不同物种的血液中快速转变成为活性成分isavuconazole,在大鼠、猴子及人体中半衰期少于1分钟,并且无任何中间体残留.
该前体药物展现出非常优异的水溶性(超过100mg/ml)以及在广泛pH环境下的高度稳定性(pH1-4水溶液中,7小时后前体药物留存量大于99%),这些都是胃肠外用药的必要条件.
在进一步的口服方式给药的临床前研究中,该化合物在大鼠及猴中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62%及87%.
前体药物isavuconazoniumsulfate目前有口服胶囊及冻干粉末两种形式,后者可复溶于水中每天一次静脉注射给药.
口服给药后,在血浆中检测不到显著的前药或非活性裂解产物的存在,表明该药物在进入快速血液循环前已在肠道和/或肝脏以及血浆中发生了快速转化.
Isavuconazonium通常在给药2-3小时候达到isavuconazole成分的最高血浆浓度.
静脉注射后,isavuconazonium迅速被血浆酯酶如丁酰胆碱酯酶等完全水解25为活性成分及非活性环化副产物(BAL8728).
在1小时的静脉注射结束后0.
25小时,血浆中已不能检测到前体药物的存在.
AUC分析中,前体药物及非活性反应成分的暴露量分别小于活性成分isavuconazole的1%及1.
3%.
该药物的口服形式于静脉注射剂型具有生物等效性.
口服该前体药物后,isavuconazole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98%.
除此之外,isavuconazole的血浆浓度个体间差异较小.
HydrolysisofsacubitriltoitsactiveformsacubitrilatSacubitril2015年7月7日,FDA批准上市诺华有史以来最振奋人心的抗心衰药物Sacubitril/Valsartan(沙库必曲/缬沙坦),商品名Entresto(以前叫LCZ696),比PDUFA日期提前6周.
Entresto是血管紧张素II抑制剂缬沙坦和脑啡肽酶抑制剂AHU-377的复方组合.
FDA批准了三个剂量(24/26,49/51,97/103毫克),标签为降低慢性心衰病人心脏病死亡和因心衰住院风险.
鉴于心衰是成人最重要死亡原因之一以及几乎没有和Entresto竞争的同类产品,专家普遍看好该产品,峰值销售估计可达50-100亿美元.
Entresto是20年来第一个适用范围广泛的慢性心衰药物(10年前曾上市仅适用于黑人的肼屈嗪+硝酸异山梨酯复方组合).
在一个名为PARADIGM-HF、有8442人参与的三期临床实验中,跟踪27个月发现Entresto比标准疗法ACE抑制剂依那普利降低20%心脏病死亡率,降低16%全因死亡率,住院率下降16%.
Entresto几乎在所有终点超过依那普利,在所有亚组表现均衡,因此该实验被提前终止,Entresto获得突破性药物地位.
HydrolysisofuridinetriacetatetoitsactiveformuridineUridinetriacetate2015年9月4日,美国FDA通过优先审批途径批准了Wellstat公司的新分子实体药物Xuriden(尿苷三乙酸酯),用于超级罕见病(ultra-orphanindication)遗传性乳清酸尿症的治疗.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Xuriden(尿苷三乙酸酯)的临床研究仅纳入了4例患者.
遗传性乳清酸尿症(hereditaryoroticaciduria,HOA)为一种超级罕见病,目前全球仅有20例患者.
遗传性乳清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编码尿苷-5'-单磷酸合成酶的基因出现缺陷所致.
这种基因缺陷将导致机体不能正常合成尿苷,而尿苷是RNA合成的一个必要的成分.
尿苷不足会引起核酸和辅酶生成不足,生长迟缓,干扰红细胞正常生成等.
遗传性乳清酸尿症临床表现为尿中出现乳清酸,出现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白血球减少症和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等.
Xuriden(尿苷三乙酸酯)是尿苷的酰化物,机体对尿苷三乙酸酯的吸收要显著优于尿苷.
鉴于遗传性乳清酸尿症在全球内的发病率极低,因此Xuriden(尿苷三乙酸酯)的临床研究仅纳入了4例遗传性乳清酸尿症患者,患者年龄为3-19岁,其中3例患者为男性,1例患者为女性.
患者每日服用一次Xuriden(尿苷三乙酸酯),给药剂量为60mg/kg,持续用药6周.
4例患者接受Xuriden(尿苷三乙酸酯)治疗后,均达到了临床试验预期的血液学指标,并且没有观察到相关的不良反应.
美国FDA基于这项临床试验的结果,于2015年09月04日批准Xuriden(尿苷三乙酸酯)上市.
Xuriden(尿苷三乙酸酯)为口服颗粒剂,患者开始服用时的剂量为每天60mg/kg,当效果不佳时剂量可增加至每天120mg/kg,但总量不能超过每天8g.
BioconversionofaripiprazolelauroxiltoaripiprazoleAripiprazolelauroxil262015年10月5日,由爱尔兰Alkermes公司研发的阿立哌唑十二烷酸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Aristada.
该药物为缓释注射混悬剂,每月注射一次或每6周注射一次的长效治疗非典型精神分裂症药物,用于成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阿立哌唑十二烷酸酯是阿立哌唑的前药,阿立哌唑在功能上是多巴胺D2受体、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和5-HT2A受体拮抗剂.
阿立哌唑十二烷酸酯在体内经酶介导催化水解形成N-羟甲基阿立哌唑,随后水解成阿立哌唑,进而发挥抗精神分裂症作用.
Aristada是一种新型长效注射剂,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对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具有强效治疗作用,用药后症状迅速改善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
显著特点是持续作用时间长、剂量较少,每月仅注射一次即可.
目前仅适用于成年精神病患者.
剂型单一和首次注射不良反应较大是其不足之处.
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静坐不能、失眠、焦虑不安、恶心、便秘、腹泻、体质量增加、颈痛、磷酸肌酸激酶增加等.
关于该化合物的专利主要有WO2010151689A1,目前在美国和日本等获得授权,保护期至2024年.
该公司在中国申请了制剂专利CN103561746.
IntracellularactivationpathwayoftenofoviralafenamideTenofoviralafenamide2016年11月10日,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Sciences公司)对外发布消息称,用于乙肝治疗的新药TenofovirAlafenamide(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商品名Vemlidy,25mg,每日一次)已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成人慢性乙肝且没有失代偿期肝病患者的治疗.
Vemlidy是一种创新型、靶向性、Tenofovir(替诺福韦)前药,与先前产品300mg的Viread(tenofovirdisoproxilfumarate,TDF)相比,只需要少于十分之一的剂量便可获得相似的抗病毒效用.
临床数据显示,新批准的Vemlidy具有更大的血浆稳定性,同时能够更有效地将替诺福韦递送给肝细胞,由于用药剂量可以更低,从而可以降低血液中替诺福韦的浓度,因此,与Viread相比,Vemlidy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肾脏和骨骼的安全性参数.
Vemlidy在两个国际型3期临床试验(研究108和研究110)试验中,获得了长达48周的数据支持.
共有1298名初治和有过治疗的慢性HBV感染成人患者参与临床试验.
研究108使用Vemlidy或Viread随机化治疗了425例HBeAg阴性患者,研究110使用Vemlidy或Viread随机化治疗了873名HBeAg阳性患者.
两个研究都达到了它们的主要临床研究终点:在治疗第48周时,基于血浆HBVDNA水平低于29IU/mL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百分比这一指标中,Vemlidy显示出了相对Viread的非劣效性.
另外,Vemlidy和Viread在两项研究中患者的耐受性均表现良好,由于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的分别为1.
0%和1.
2%.
两个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腹痛、疲劳、咳嗽、恶心和背痛,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接受Vemlidy或Viread治疗的患者基本相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Vemlidy在其产品标签中有一个黑框警告,提醒注意治疗后严重急性加重性乙肝,伴有脂肪变性的严重肝肿大,以及乳酸性酸中毒风险.
Conversionofixazomibcitratetoixazomib27Ixazomibcitrate2015年11月20日由FDA批准上市的治疗多发性骨髓(MM)的药物.
该药由日本Millennium公司(被武田收购)研发,生产及销售.
Ixazomib联合Lenalidomide(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用于既往已接受过至少一种治疗方案的MM患者.
在此之前,FDA已授予Ixazomib孤儿药地位.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恶性肿瘤,中国的发病率为1/10万,多发于50-60岁人群.
主要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局部放疗及手术治疗.
其中化疗主要以联合治疗为主,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硼替佐米)的出现使MM的单药治疗变为现实,它是第一款被FDA批准的可单药治疗复发性及难治性MM的药物.
随后,多个蛋白酶体抑制剂被开发出来.
Ixazomib是一种不可逆的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inhibitor),也是FDA批准的第一个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其可优先结合及抑制20S蛋白酶体的糜蛋白酶样蛋白水解(β5)位点,通过阻断蛋白酶来抑制从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
Ixazomib的上市是基于一项随机双盲临床研究,该研究涉及722例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数据显示,与安慰剂+来那度胺+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组相比,Ninlaro+来那度胺+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PFS:20.
6个月vs14.
7个月)显著延长.
ConversionofselexipagtoitsactiveformSelexipag2015年12月21日,美国FDA批准了Uptravi(selexipag)片剂治疗成人肺动脉高压(PAH).
PAH是一种慢性、渐进的而使人衰弱的罕见肺部疾病,可导致死亡或需要接受新移植.
FDA的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药物评价办公室主任EllisUnger,M.
D.
表示,Uptravi为肺动脉高压患者提供一个额外的治疗选择,FDA支持继续努力为罕见的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PAH是发生在连接心到肺部动脉的血液高压.
它导致心脏的右边比正常负荷更重,从而导致运动的局限性和气短,并引起其他更严重的并发症.
Uptravi属于一类称为口服IP前列环素受体激动剂药物.
药物通过放松血管肌肉,扩张(开放)血管,降低供应血液到肺部血管的.
初始推荐剂量为200微克一天2次,以周为单位加剂量,最大耐受剂量为1600微克一天两次.
Uptrav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一个长期的临床试验来验证,临床试验的参与者达1,156例,且都患有PAH.
Uptravi与安慰剂相比,被证明能有效地减少住院的次数和减少疾病恶化的风险.
接受Uptravi治疗的患者临床试验持续时间中位数达1.
4年.
Uptravi在试验中观察到的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腹泻、下巴疼痛、恶心、肌肉疼痛(肌痛)、呕吐、下肢疼痛和肌肉发胀.
Uptravi同时被授予孤儿药.
HydrolysisoftelotristatetipratetotelotristatTelotristatetiprate2017年2月28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Xermelo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somatostatinanalog,SSA)疗法,用于单独接受SSA疗法无法充分控制病情的类癌综合征腹泻(carcinoidsyndromediarrhea,CSD)成人患者的治疗.
此次批准,使Xermelo成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治疗CSD的口服治疗药物,将为罹患类癌综合征28腹泻的患者群体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类癌综合征(Carcinoidsyndrome)是一个集群的症状,有时可见于类癌肿瘤患者.
类癌是一种罕见的、生长缓慢的、能产生小分子多肽类或肽类激素的肿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
类癌综合征在类癌肿瘤患者群体中的发生率低于10%,通常在肿瘤发生肝脏转移后出现.
在这些患者中,肿瘤会释放过量的激素血清素,导致腹泻.
而不受控的腹泻所伴随的并发症包括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脱水以及电解质失衡.
Xermelo由美国Lexicon制药公司开发,该药每日3次与食物同服.
Xermelo靶向类癌肿瘤细胞内的色氨酸羟化酶,通过抑制血清素(serotonin)的过量生产,降低类癌综合征腹泻的频率.
Xermelo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一项12周、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
该研究入组了90例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存在分化良好的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并伴随类癌综合征腹泻,尽管接受稳定剂量SSA治疗至少3个月,但每日仍发生4-12次排便(bowelmovement).
研究中,患者仍维持其SSA治疗,并随机分配至增加安慰剂或Xermelo治疗,每日3次.
数据显示,与SSA+安慰剂治疗组相比,Xermelo+SSA治疗组平均排便频率实现显著降低.
具体而言,Xermelo+SSA治疗组平均每日排便次数降低2次的患者比例达33%,安慰剂+SSA治疗组比例仅为4%.
在监管方面,FDA已授予Xermelo治疗类癌综合征腹泻的快速通道地位、优先审查资格、孤儿药地位.
总结前药是一种很有用的药物设计方法,广泛应用于多种药物分子的给药途径和剂型设计中.
要做到合理的前药设计,认真分析原药的性质和屏障本身的识别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临床上前药不仅用来改善药物的亲脂性增加其跨膜渗透能力,也逐渐被用来改善药物的水溶性,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前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前药策略已经成为药物设计和给药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前药及其相关专利被批准就说明了这一点.
希望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合理的前药方案得到应用,相信包括药物化学家、药剂学家、药代动力学家在内的多学科研究人员联合起来将开发出药物性质更好的前药药物.
http://med.
sina.
com/article_detail_103_2_34057.
html2017财年全球销量Top20药物2016年至2022年间,全球处方药市场预计将保持6%的增长率,2022年该市场的规模将达到约1.
05万亿美元.
销量排名前20的药物由14家公司生产,2016年这些药物占到全球处方药市场总份额的10%.
它们的总销售额估计将达到1280亿美元.
该名单中的大多数药物主要用于癌症、糖尿病、炎症性疾病及HIV或HCV感染的治疗与管理.
路透社一篇报道预测,今后每年平均有45个新药上市,这表明不断上涨的成本在某种程度上将由更多的专利到期药物来抵消,其中包括预期上市的生物类似药.
1、修美乐(阿达木单抗):该药物用于治疗自体免疫性疾病与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修美乐2016年位列处方药销售排名榜首,其年销售额增长15%,全球销售额达到160亿美元.
修美乐由艾伯维生产.
这款产品的美国专利于2016年到期,其在欧洲的专利将于2018年到期,这将为生物类似药创造竞争机会.
2、Harvoni(Ledipasvir/索非布韦):吉利德科学的这款产品用于治疗HCV/HIV感染.
它是全球销售排名第2的药物,其销售额达到90亿美元.
广泛的专利将有助于吉利德总体收入的增长,在某种程度这一增长可能被Harvoni在2015年-2016年-34%增长率所抵消.
3、Enbrel(依那西普):它是另29一款用于自体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包括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及其它炎症性疾病.
该药物在美国由安进销售,在欧洲由辉瑞销售.
在日本,该药物由辉瑞与武田共同销售.
4、Rituxan(利妥昔单抗):百健与罗氏共同销售这款癌症药物.
该产品的专利于2015年到期,这可能导致其销售额大幅下滑.
Rituxan目前因较高的销售收入及大约3%的增长率,在处方药销售排名中位列第4.
5、Remicade(英利昔单抗):该药物用于自体免疫疾病,由强生与默沙东联合生产,Remicade于2016年的销售额与2015年相比下降11%.
2015年2月份,该药物在欧洲市场的专利到期,从此它在任何市场不再有专利保护.
由于生物类似药的竞争,两家公司正经历定价与市场份额下降的阵痛,预计这种下降还会持续.
6、Revlimid(来那度胺):这款药物由Celgene生产,其销售额自2015年以来已增长20%以上.
这款产品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其专利将于2027年到期,这使得它成为该公司产品组合中极其重要的一员.
7、Avastin(贝伐单抗):该药物由罗氏生产,其旨在用于晚期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肾癌、宫颈癌与卵巢癌,以及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在获批用于肺癌之后,该药物的全球销售额持续强劲增长,特别是在中国.
8、赫赛汀(曲妥珠单抗):这是由罗氏生产的另一款产品,其用于治疗癌症,主要是乳腺癌和胃癌.
赫赛汀的销售增长了4%,这得益于中国将其额外纳入医保,其在美国的销售将持续增长,因为该药物与Perjeta的联合治疗时间较长.
9、Januvia/Janumet(西格列汀):该产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默沙东生产这款产品,预计2016年该产品的全球销售额将达到61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2%.
销售增长主要是受美国、欧洲和加拿大销量增长的推动,这一增长部分抵消了美国和欧洲的定价压力,以及因该公司在委内瑞拉推广减少而导致的销售下降.
10、来得时(甘精胰岛素):这是赛诺菲生产的一种长效人体胰岛素模拟物.
2016年,来得时的销售额为60.
5亿美元,与上年相比下降11%.
该产品的美国专利于2014年8月到期.
它曾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糖尿病产品之一.
11、Prevnar13/Prevener(13价结合型肺炎球菌疫苗):该产品的销售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其在美国用于成人适应证的预期收入下降,因为该产品于2014年第四季度成功推出之后,其对合适人群的初始捕获率较高,这导致与上年度同期相比,剩余的机会窗口较小,另外,该产品儿科适应证的政府采购时机也有不利影响(减少了大约4.
5亿美元).
12、拜瑞妥(利伐沙班):这是拜耳和强生的一款抗凝剂,其在排名前20的处方药中增长率最高,约为27%.
这款药物有助于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及全身性栓塞风险;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风险及DVT和PE复发风险.
13、Eylea(阿柏西普):该药物由再生元制药和拜耳公司生产.
FDA批准其用于视网膜适应证,2015年该药物净销售额增长24.
2%,并继续是美国市场上领先的抗VEGF疗法.
2015年至2016年,其全球销售增长率估计为27%.
14、Lyrica(普瑞巴林):这是辉瑞公司的一款抗癫痫药物.
2015年到2016年,该产品销售增长3%,达到50亿美元.
普瑞巴林的专利将于2018年到期,这很有可能确保该产品以较高的销售增长率持续到这一时期结束.
该药物主要用于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的神经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纤维肌痛和脊髓损伤相关疼痛.
15、Neulasta/Peglasta和Neupogen/Gran(培非格司亭和非格司亭):Neulasta是安进与协和发酵麒麟株式会社的一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它用于降低癌症治疗期间的感染发生率.
该产品的美国专利于2015年6月到期.
2016年,该产品的销售额为47亿美元,同比下降1%.
16、舒利迭(氟替卡松和沙美特罗):舒利迭用于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维持治疗.
该产品2016年的销售额为43亿美元.
2015年至2016年,这款产品的销售下降5%,而2014年至2015年下降13%.
预计其美国专利于2016年到期后,销售额将进一步下降.
17、克帕松(醋酸格拉替雷):该药物是一种皮下注射剂,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
该产品的30专利于2014年到期.
克帕松2016年的销售额为42亿美元(其中在美国的销售额为35亿美元),占梯瓦制药总收入的19%,在这时期内,该药物对梯瓦利润和现金流的贡献比例较大.
18、Sovaldi(索非布韦):该药物是一种口服制剂,每天服用一次,其作为联合抗病毒疗法的组成部分,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病毒.
2016年、2015年和2014年,索非布韦的销售额分别占到吉利德抗病毒产品组合总销售额的14%、17%和45%.
2016年,索非布韦在美国的销售额为19亿美元,欧洲为8.
91亿美元,日本为6.
35亿美元,其他国际地区为5.
8亿美元.
19、Tecfidera(富马酸二甲酯):该药物由百健生产,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
这款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9%,主要得益于在美国的价格上涨和销量增长,以及该产品在全球新兴市场的扩张.
20、Opdivo(纳武单抗):这款药物代表了百时美施贵宝免疫肿瘤产品组合的主要部分,其占到百时美施贵宝免疫肿瘤产品组合50亿美元销售额中的38亿美元.
该产品是一种已获批准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其作为一种抗癌治疗药物将继续得到研究.
由于纳武单抗用于黑色素瘤、头颈癌、肺癌、肾癌和血液肿瘤在内的多种适应证迅速被市场接受,两个时期内其在美国与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均有所增加.
http://www.
southmoney.
com/shuju/lsysj/201705/1330078.
html2017年糖尿病领域10大制药公司糖尿病是一种与高血糖有关的疾病.
该疾病对血管、心脏、肾脏、眼睛和神经有长期的不利影响.
2015年,糖尿病是美国第七大致死病因.
尽管糖尿病的治疗取得长足进展,但该疾病仍是影响健康问题的一个主要问题.
这种疾病影响各个年龄段的人,但老年人中发病率最高.
此外,糖尿病的发生也不分种族和民族.
然而,某些种族的人,包括西班牙裔、黑人、亚裔美国人和美国印第安人,他们面临着更高的糖尿病风险.
糖尿病由胰岛素活性不足引起.
在某些情况下,人体的细胞无法正常地对胰岛素做出响应,从而导致这种恶性疾病.
超过90%的糖尿病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风险因素包括肥胖、家族史、缺乏运动和高血压.
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数据,2015年美国有3030万糖尿病患者,占美国总人口的9.
4%.
他们当中,近125万儿童和成人属于1型糖尿病.
同年有79535名美国人死于与糖尿病有关的并发症.
2016年,抗糖尿病药物市场的规模达到436亿美元.
该市场占全球药物市场份额的5.
4%,其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市场保持主导地位.
瑞典的诺和诺德制药公司依然是抗糖尿病药物市场的主导者,2016年其糖尿病业务占到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份额的29.
7%.
今年,诺和诺德的抗糖尿病产品实现销售额129亿美元,主要产品包括Victoza(利拉鲁肽)、NovoRapid和Tresiba(德谷胰岛素).
美国礼来公司凭借其备受欢迎的GLP-1产品Trulicity也保持着领先地位.
2016年,Trulicity的全球销售额达到9.
2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
1%.
此外,赛诺菲的抗糖尿病业务在2016年实现80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但由于新的竞争对手及其长效胰岛素来得时生物类似药的加入,该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抗糖尿病药物市场的另一个主要玩家是勃林格殷格翰,2016年该公司抗糖尿病业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
9%,销售额为16亿美元.
http://med.
sina.
com/article_detail_103_2_32858.
html31美日欧三大监管机构联合加强抗菌药物研发最近,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的三家药物监管机构的代表在奥地利维也纳的一次会议中提出新的计划,共享抗菌药物数据要求,目的是促进抗菌药物研发,推动应对某些类型细菌感染(包括多重耐药生物引起的感染)的新疗法的发展.
抗菌药物领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最受忽视但有潜在公共卫生危机的领域之一,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这一领域新药的缺乏日益成为政府机构主要关心的问题.
现在,监管机构也正希望帮助生物制药公司通过临床试验获得新的药物.
但企业通常不愿意投资抗菌药物领域,因为其投资回报率很低,尤其与肿瘤学和罕见疾病领域相比更为明显.
为此,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日本药品和医疗器械局(PMDA)以及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联合声明,「同意就临床开发新型抗菌药物的数据要求达成一致,以刺激新型治疗方法的发展,应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和保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根据EMA的数据,结果显示有多个方面的数据要求「可以精简」.
所有这三家监管机构现在将集中更新其各自的指导文件.
虽然更新正在进行中,但各机构还补充道,他们将向个别生物制药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http://yao.
dxy.
cn/article/520981Kite在欧盟启动CAR‐T疗法KTE‐C19的临床试验Kite在欧洲已使用其B细胞淋巴瘤CAR-T疗法axicabtageneciloleucel(KTE-C19或axi-cel)治疗首例患者.
这项试验启动之前,Kite已基于在美国进行的ZUMA-1试验的数据向欧盟提交了axi-cel的上市申请.
作为ZUMA-1试验安全性扩展组的一部分,欧洲首例患者正以这款CAR-T疗法进行治疗.
ZUMA-1试验显示,在罹患难治性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几乎没有治疗选择)的大剂量治疗人群中,axi-cel达到了82%的总有效率,44%的患者在平均8.
7个月随访后仍有缓解,包括39%的完全缓解.
Kite在一份声明中称,axi-cel在欧洲的应用「代表了一次重大进步,可以让这一突破性的潜在治愈疗法用于已没有其它治疗选择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CAR-T疗法是一种新的免疫肿瘤方法,该方法利用患者自身改良版本的白细胞向癌症发起攻击,其在试验中已显示出惊人的结果,但这种疗法也有副作用,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这种副作用有时在输入大量白细胞后出现.
欧盟这一新的安全组将用来支持ZUMA-1试验.
目前,Kite正在欧盟多个医疗中心招募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原发性纵膈腔B细胞淋巴瘤(PMBCL)及转化性滤泡淋巴瘤(TFL)成年患者,首例病人正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学术医学中心(AMC)接受治疗.
EMA已根据PRIME(优先权药物)计划授予Axi-cel加速审评资格,PRIME计划支持用于高度未满足医疗需求的新疗法的开发与加速审评.
在向欧洲市场推出首个CAR-T疗法的竞赛中,Kite稍微领先其主要竞争对手诺华,诺华的tisagenlecleucel-T(CTL019)旨在治疗复发及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在美国的上市进程占有优势,因为FDA咨询委员会已投票支持批准这款疗法.
Kite描述其CAR-T疗法的市场机会非常有前景,估计在美国和欧盟有7000名患者适合这种疗法.
该公司已聘请百时美施贵宝前法国免疫肿瘤及血液产品总监Nowers作为其欧洲总监,并负责该疗法在这一地区的推进.
http://yao.
dxy.
cn/article/52671232首个可降低T2D合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降糖药在我国获批上市勃林格殷格翰-礼来糖尿病联盟宣布,新一代的口服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剂--欧唐静(通用名:恩格列净)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在中国大陆上市,该药可单药、联合二甲双胍或联合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据悉,恩格列净是高选择性的SGLT2抑制剂,拥有独特的不依赖胰岛素的降糖途径,即通过减少葡萄糖在肾脏的重吸收从尿中直接排糖.
除具有明确的降糖效果外,还能带来减轻体重、降低血压、降低尿酸的额外获益.
恩格列净安全性良好,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以及肾病进展,是全球首个经大型心血管结局研究(EMPA-REGOUTCOME)证实能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的2型糖尿病药物.
EMPA-REGOUTCOME是一项长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该研究在全球42个国家纳入了70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观察3.
1年,旨在评估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格列净(10mg或25mg每日一次)或安慰剂的效应.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治疗组相比,伴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治疗可以显着降低主要复合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全因死亡率.
对于心血管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恩格列净可使全因死亡率降低32%,使心血管死亡率降低38%,并可减少35%的心衰住院风险.
基于该研究结果,美国FDA于2016年12月批准恩格列净用于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适应症.
随后,欧盟委员会也于2017年1月批准了恩格列净在说明书中标明具有控制血糖与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双重效用*.
(注:恩格列净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不包含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EMPA-REGOUTCOME最新事后分析结果在今年9月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上公布,显示恩格列净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独立于背景血糖的控制情况.
糖尿病患者中,肾脏疾病更常见,并且可能导致肾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或肾脏移植大约半数2型糖尿病的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可以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上升高达4倍EMPA-REGOUTCOME的肾脏结果显示了恩格列净具有良好的肾脏安全性:恩格列净能够降低新发肾病或肾病恶化风险39%,降低进展到大量蛋白尿风险38%,降低肌酐水平翻倍的风险44%以及降低启动肾脏替代治疗风险55%.
目前,恩格列净已在全球超过八十个国家上市,总体安全性良好,恩格列净在中国上市的剂型为10mg,用法为每日一次口服.
http://yangsheng.
120ask.
com/article/111742.
htmlEMA和FDA呼吁业界创新高雪氏症药物研发方法美国和欧洲的药品监管机构FDA和EMA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旨在改进罕见遗传疾病高雪氏症的新型创新治疗方法研究.
欧洲药物管理局(EMA)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联合建议使用创新方法开发儿童疾病用药,并支持医药开发商通过建模和模拟技术获得更多临床数据.
这些机构还鼓励使用多臂临床试验在一次试验33中测试不同公司开发的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M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联合建议的目的是减少临床试验所需的患者数量,这意味着儿童及其家庭的总体负担较小,同时能保持高质量的药物开发标准.
此外,EMA正在完成一份意见书,其中概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允许可靠的推测数据来支持药物授权,预计将在2017年第四季度发布.
http://yao.
dxy.
cn/article/522933PTC杜氏肌营养不良症药物Ataluren上市前景遇冷据FDA网站发布的一项评论称,FDA科学家经初步审查后得出结论,认为确定该药物有效性的数据没有说服力.
FDA发布这项评论后两天,其外部顾问专家将召开会议对Ataluren进行讨论.
FDA已经要求顾问专家确定这款药物是否有效,或数据是否确定.
FDA没有义务遵循其顾问专家的建议,但通常会那样做.
摩根大通的分析师Rama称,FDA报告的负面基调使得该药物「获得批准的可能性很低」.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罕见的肌肉萎缩疾病,它由DMD基因突变引起.
Ataluren旨在治疗那些有所谓的无义突变的患者,无义突变可阻止人体产生肌肉发育所需的一种关键蛋白质.
大约10%-到15%的DMD病人有无义突变.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从儿童时期开始发病,主要影响男性.
超过90%的患者在15岁时就开始坐轮椅.
目前该疾病尚无治愈手段.
FDA已两次拒绝对Ataluren进行审评,因为该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没有显示出疗效.
PTC在「有异议的情况下」继续提交其上市申请资料,这是很少使用的一种举措,当FDA对申请资料的受理有异议时,企业可以采用这一举措让其申请资料得到审评.
如果获得批准,该药物将以「Translarna」为商品名销售.
当FDA做出最终决定时,它将受到特别的审查.
去年,FDA药品部门主管Woodcock博士在FDA咨询小组及自身科学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批准了Sarepta医疗公司的杜氏肌营养不良症药物Exondys51(eteplirsen).
审评人员对Woodcock的裁决向时任局长的卡利夫提出了上诉,但卡利夫听从了Woodcock的意见.
时任FDA新药办公室主任的Jenkins博士给卡利夫发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指责卡利夫有偏见,并质疑卡利夫所谓的该决定不会降低未来药品批准门槛的声明.
主要审评人员Farkas博士在布严厉报告批评Sarepta的数据质量后毅然从FDA辞职.
http://www.
vodjk.
com/news/170927/1413787.
shtml礼来再次向FDA提交JAK抑制剂baricitinib的上市申请礼来公司和合作伙伴Incyte已经计划在2018年1月再次向FDA提交曾经被拒绝的类风湿关节炎药物baricitinib(巴西替尼),比原计划提前.
两家公司还指出,他们认为FDA将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对新的申请进行审查,可能会在明年年中作出批准决定,如此巴西替尼将成为第二个在美国获得批准的JAK抑制剂.
如果审批时间确实在这个时间框架内,那么已经在欧洲和日本获得批准的巴西替尼(商品名Olumiant)可能会提前一年多的时间在美上市.
该产品上一次被FDA拒绝是在4月份.
美国监管机构在完整回复信(CRL)中表示,对礼来和Incyte的JAK抑制剂药物的安全性和剂量感到担忧,认为与产品临床试验中发现的血栓栓塞事件有关,特别是342mg和4mg每日一次剂量,而这种剂量也在申请范围中.
首个在2012年于美国上市的同类药物是辉瑞的Xeljanz(托伐菌素),获得批准用于类风湿关节炎.
FDA还对较高剂量Xeljanz的安全性表示担忧,辉瑞的药物获得批准的剂量为5mg每日两次,监管机构称10mg剂量较高,其获益并不超过其风险,尽管该公司坚持认为没有血栓栓塞升高的证据证明其药物有风险.
其他安全问题意味着Xeljanz尚未完全履行其早期销售承诺,但是在注射生物制剂如艾伯维的TNF阻滞剂Humira(阿达木单抗)和其他药物之后,该药物仍然经常被使用.
尽管如此,Xeljanz今年正在进入重磅炸弹产品行列,其上半年销售额为5.
87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40%,美国地区达50%以上.
礼来正在重新提交2mg和4mg剂量的巴利西汀,剂量很重要,因为只有较高剂量的药物在3期测试中表现优于Humira,而较低剂量的批准只会影响其竞争性.
对于礼来和Incyte而言,如果血栓栓塞风险仍然是药物的问题,Jefferies分析师最近表示,这可能会「损害产品的未来商业价值」,这对于礼来和Incyte来说更为严重.
然而,提前重新提交巴西替尼使得其他JAK抑制剂难以轻易将其排挤出市场.
现有的竞争对手包括加拉帕戈斯与吉利德科学的filgotinib,该药物在去年开始3期试验,艾伯维的upadacitinib(ABT-494)最近报道了其第一个关键数据,并被一些分析师推荐,估计未来销售额将达到35亿美元领先其他产品.
http://www.
organicchem.
com/show.
aspid=53399全球首款CART疗法产品Kymriah获FDA批准全球首款CART疗法产品Kymriah获FDA批准,这次批准开创了治疗癌症及其它严重威胁生命疾病的新方法.
Kymriah(tisagenlecleucel)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和青少年患者.
FDA局长、医学博士Gottlieb说:「在医药创新方面,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前沿,我们可以改良患者自身的细胞来攻击致命的癌症,基因与细胞疗法等新技术有望改变医学,创造一个新的转折点,使我们有能力治疗甚至治愈许多棘手的疾病.
FDA致力于帮助加快有可能拯救生命的具有开创性治疗药物的开发与审评.
」Kymriah是一种基于细胞的基因疗法,其在美国被批准用于治疗难治性、或者第二次或之后复发的B细胞前体ALL,适用患者的年龄可高达25岁.
Kymriah是一种基因改良的自体T细胞免疫疗法.
每一剂量的Kymriah是一种定制的治疗方法,其采用病人自己的T细胞制成,T细胞是一种被称为淋巴细胞的白细胞.
采集病人的T细胞后将其送至生产中心,在那里T细胞被基因改良,细胞中包含了一种含有特定蛋白质(嵌合抗原受体或CAR)的新基因,它可以指导T细胞瞄准并杀死表面有特定抗原(CD19)的白血病细胞.
一旦细胞被改良,它们就会被注入到病人体内去杀死癌细胞.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骨髓及血液肿瘤,该疾病患者的体内产生了异常的淋巴细胞.
该疾病进展迅速,是美国最为常见的儿童肿瘤.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估计,每年约有3100名20岁及更年轻的患者被诊断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这种疾病可以是T细胞起源,或B细胞起源,其中B细胞起源是最常见的.
Kymriah被批准用于患有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其旨在用于对初始治疗没有应答或初始治疗后疾病复发的患者,这种情况占到B细胞ALL患者的20%-20%.
「Kymriah是一种首创35性疗法,它为患有这种严重疾病的儿童和年轻人填补了一项重要的未满足需求,」美国FDA生物制品评估与研究中心(CBER)主任、医学博士、哲学博士Marks称.
「Kymriah不仅为这些现有治疗手段有限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而且这种治疗方案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缓解及生存率.
」Kymria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临床试验受试者为63名患有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前体ALL的儿童与年轻成人患者.
该疗法在三个月的治疗内总有效率为83%.
Kymriah治疗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该疗法在获批时带有一项黑框警告,提醒人们在使用该疗法时会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这是免疫系统对CART细胞激活和增殖的反应,会引起高烧和流感样症状,以及神经病学事件.
CRS和神经病学事件都可能危及生命.
Kymriah的其它严重副作用包括严重感染、低血压、急性肾脏损伤、发热和缺氧.
大多数症状在注射Kymriah后1至22天内出现.
由于CD19抗原也存在于正常的B细胞中,所以Kymriah也会摧毁那些产生这种抗体的正常B细胞,这可能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增加感染风险.
FDA最近还批准托珠单抗(Actemra)在两岁或更大年龄的患者中用于治疗CART细胞诱发的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临床试验中,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有69%的人在使用一次或两次托珠单抗后其CRS完全消退.
由于CRS和神经病学事件的风险,Kymriah在获批时附带一项风险评估和减灾策略(REMS),其中包括确保该疗法安全使用的内容.
FDA要求医院及其使用Kymriah的相关诊所获得专门的认证.
作为该认证的一部分,需要对Kymriah处方开具、分发和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以便能够识别和管理CRS与神经病学事件.
此外,经认证的卫生保健机构必须有适当的协议,以确保Kymriah仅在托珠单抗被证实已备好,并可立即使用的情况下用于患者.
REMS计划规定,患者应被告知药物注射后发生CRS和神经病学毒性的体征和症状,以及接受治疗后,若出现发烧或其他不良反应,应迅速返回治疗地点的重要性.
为进一步评估该疗法的长期安全性,诺华还需要进行一项涉及Kymriah治疗患者的上市后观察性研究.
FDA授予了Kymriah优先评审资格和突破性疗法资格.
Kymriah上市申请资料的审评采用了一种协调的、跨部门的方式.
临床评审由FDA肿瘤优化中心协调,而其它资料由CBER进行审评,并做出最终的产品批准决定.
FDA同时扩展批准基因泰克旗下托珠单抗的新适应证.
http://yao.
dxy.
cn/article/528993trace=relatedTagrisso显著增加EGFR突变阳性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目前阿斯利康的肺癌药物Tagrisso只被批准用于治疗一组特定的患者人群,这些患者先前使用过其它以肿瘤EGFR突变为靶点药物.
但周末发布的新数据可能帮助改变这一现状.
周六早些时候,在马德里举行的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SMO)年会上,这家英国制药商公布了一项数据,展现了Tagrisso在既往未治疗的EGFR基因突变阳性肺癌患者中成为新的标准疗法的「明确可能性」.
在一项3期研究中,当与标准的激酶抑制剂疗法——罗氏的特罗凯与阿斯利康的易瑞沙相比时,Tagrisso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4%.
Tagrisso还使疾病进展平均延缓18.
9个月,相比之下,标准治疗方案平均使疾病延缓10.
2个月.
「你正看到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有一个显著的改善,」阿斯利康美国医疗事务、肿瘤业务副总裁Coop在数据公布前如是称.
这对病人和治疗这些病人的医生来说是有意义的.
此外,Tagrisso的无进展生存期优势覆盖整个患者亚群;在入组时肿瘤出现脑转移的患者及没有脑转移的患者中,该药物使疾病恶36化或死亡风险降低40%.
Tagrisso治疗组的患者也没有受到副作用的严重影响,33.
7%的患者登记了3级或更高级的不良事件,13.
3%的患者因副作用而停止治疗.
在标准治疗组,18.
1%的患者退出治疗,44.
8%的患者出现了严重副作用.
如果Tagrisso作为一线药物获批用于EGFR突变阳性肺癌患者,那它可以在疾病早期供患者使用,这扩展了其适用患者人群,目前该药物被限定用于先前对其它治疗药物失败的肿瘤有异常T790M基因的肺癌患者.
不过,阿斯利康依然在与监管机构讨论更广泛的批准,该公司表示,资料提交情况通常会在季度财报发布时提供更新.
阿斯利康很高兴披露新的Tagrisso数据.
该公司的高管们一直在寻求将投资者的注意力从Imfinzi与CTLA4抑制剂Tremelimumab的合并用药转移到EGFR药物上来,他们甚至在Imfinzi/Tremelimumab一线用于肺癌的Mystic研究失败之前就这样考虑了.
在2月份的第四季度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Soriot开玩笑说,Tagrisso的光芒被掩盖了,并补充说,虽然股东们对Mystic「着迷」,但「你必须看到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幸亏I-O组合疗法在延缓肺癌进展方面未能优于Imfinzi单药物或化疗,Tagrisso可能证明它对阿斯利康更为重要.
该公司正将其2023年的销售目标定为450亿美元,Soriot本人也表示,能够获得这样的结果是幸运的.
http://www.
sohu.
com/a/121080543_274126无论血糖起点如何恩格列净均有心血管获益早在2015年,勃林格殷格翰和礼来就首次证明糖尿病药物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现在它们仍在努力利用这一优势.
在9月12日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两家公司推出改变游戏规则的Empa-regOutcome研究的一项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组时不管血糖水平多少,他们的死亡风险降低都是真实存在的.
另一项单独的亚组分析表明,在已服用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药物的患者中,这种获益与总体试验人群的结果是一致的,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药物传统上一直被作为一线药物使用.
正如勃林格殷格翰临床发展和医疗事务代谢业务总监Braceras所说,这些结果「非常适用」.
他说:「有时候,有些数据可能是非常科学的、非常具有未来主义色彩的,但这与今天的情况是息息相关的.
」自恩格列净(Jardiance)显示它可以降低高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病发作、卒中及心血管死亡合并发生率及可以使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8%以来,勃林格殷格翰和礼来公司一直在分析这些数据.
在6月份的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上,这一合作伙伴推出的数据显示,恩格列净降低了心血管死亡风险、全因死亡率与住院治疗.
他们还在心衰和肾脏疾病方面启动了恩格列净的临床试验.
还有更多的结果将发布.
Braceras称:「我们正在进行一些其它的亚组分析,当然我们会在将来公布这些分析结果.
」他补充称,「最重要的是我们承诺了.
我们不会停止.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强生在ADA会上公布了自己的心血管结局数据后,该公司也将在本周晚些时候推出其自己的亚组分析结果.
http://www.
organicchem.
com/show.
aspid=53553CHMP推荐批准Tesaro旗下Zejula用于卵巢癌维持治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推荐批准瑞士生物技术公司Tesaro旗下PARP抑制剂Zejula用于卵巢癌维持治疗,而这也为该公司同阿斯利康及ClovisOncology相竞争增添了砝码.
37EMA顾问委员会对Zejula(niraparib)的支持基于相关的试验数据,数据显示该药物在治疗卵巢癌患者时与安慰剂相比,其可以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
一旦获得批准,Zejula将会同阿斯利康的Lynparza(奥拉帕尼)及罗氏的阿瓦斯汀(贝伐珠单抗)进行竞争,对于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和贝伐珠单抗是目前在欧洲唯一获批用于治疗卵巢癌的两种该类药物.
CHMP的推荐使Zejula获得了一个与默沙东奥拉帕尼(主要竞争对手)相比的关键优势,因为它被支持用于所有的卵巢癌患者,而阿斯利康的药物目前在欧盟仅被批准用于有BRCA突变的卵巢癌患者.
Tesaro在今年3月份为其药物获得FDA的批准,该公司当时称该药物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PARP抑制剂,尽管是在奥拉帕尼上市后大约3年才上市.
然而,上个月阿斯利康与默沙东为它们的药物奥拉帕尼赢得了向FDA申请的所有适应证,另外其一种处方改进版本的药物也获得批准,这使得奥拉帕尼重回竞争.
第3个PARP抑制剂是Clovis的Rubraca(rucaparib),该药物去年12月份在美国作为一款三线药物获批用于治疗BRCA阳性卵巢癌,但它尚未获批用于卵巢癌维持治疗,尽管它正寻求获批这一适应证.
Leerink的分析师认为,这3款药物将形成三强争霸的态势,并对市场进行分割.
CHMP会议综合消息除了Zejula,CHMP在其最后的会议中还支持批准葛兰素史克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三药复方药物Trelegy/Elebrato,杨森的斑块状银屑病药物Tremfya(guselkumab)及Steba生物技术公司的前列腺癌药物Tookad(padeliporfin).
同时,还有两款来自Mundipharma的药物获得批准推荐,它们旨在帮助阿片成瘾患者,这两款药物是Nyxoid(纳络酮)和Zubsolv(丁丙诺非/纳络酮),另外,西班牙制药商Grifols为其VeraSeal(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酶)获得批准推荐,这是手术期间使用的一种密封剂.
CHMP建议批准两款生物类似药,它们提三星Bioepis的Ontruzant(曲妥珠单抗)与勃林格殷格翰的Cyltezo(adalimumab),Ontruzant是罗氏在欧盟获得积极意见的乳腺癌药物赫汀的首个生物类似药,而Cyltezo是艾伯维免疫疗法修美乐的一款生物类似药.
http://www.
yidianzixun.
com/article/0HJXlyip再生元/赛诺菲旗下PD‐1药物Cemiplimab赢得FDA突破性疗法资格市场上已经有5款PD-1/PD-L1抑制剂,所以新进入者越来越像是「me-too」药物,但再生元与赛诺菲为它们的候选药物Cemiplimab找到了一个利基市场,并获得了FDA的突破性疗法资格.
美国FDA已将该资格授予PD-1靶向药物Cemiplimab(也称REGN2810),该药物旨在用于局部晚期及转移性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成年患者.
赛诺菲与再生元称,这是仅次于黑色素瘤的第二种最致命和最常见的皮肤癌.
这两家合作伙伴正努力推动Cemiplimab尽快上市,并计划2018年第一季度向美国FDA提交上市申请资料.
很显然,如果Cemiplimab获得批准,它将是市场的后来者,目前已有两个重磅级PD-1抑制剂上市,它们分别来自百时美施贵宝和默沙东,并且这两款药物已获批一系列的适应证,另外还有三款PD-L1药物,分别来自罗氏、阿斯利康和默克雪兰诺/辉瑞.
这就是说,目前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应该将PD-138药物与PD-L1药物区别开来,而不是将它们归为一类,因为在临床试验中它们的活性存在一些差异,这表明该领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不过PD-1与PD-L1相比是一种更好的靶点,至少对某些癌症是这样.
如果是这样的话,赛诺菲和再生元可能进入一个更分散的市场,有更大的机会创造自己的品牌.
目前还没有一款PD-1/PD-L1药物获批用于治疗CSCC,在美国这种疾病每年预计会使4000-8000人死亡.
对于被确诊患有晚期CSCC的患者,其治疗选择有限,并且没有标准治疗.
在今年初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议上,再生元和赛诺菲报告了一项1期试验头26名受试者的初步数据,这项试验共有400名患者参与,其旨在测试Cemiplimab用于转移性或不可手术的CSCC患者,结果显示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46%,其中包括两例完全缓解.
两家合作伙伴的其它试验涉及竞争更为激烈的领域,包括测试Cemiplimab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项3期试验,及一项用于基底细胞癌(另一形式的皮肤癌)的2期试验.
还有早期试验在对该药物与溶瘤细胞病毒疗法的联合应用进行测试.
赛诺菲和再生元将在今年底拆分它们已经合作很久的抗体发现联盟,该联盟已产出几款新药,包括关节炎药物Kevzara(sarilumab)、异位性皮肤炎药物Dupixent(dupilumab)及胆固醇药物Praluent(alirocumab).
不过,两家的合作仍然有一些后期的候选药物需要往前推进,这不仅包括Cemiplimab,而且也包括正在开发的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抗IL-33抗体REGN3500和治疗癌症的抗LAG-3抗体.
再生元与赛诺菲在免疫肿瘤领域的单独合作至少要持续到2020年.
http://www.
chemdrug.
com/news/232/13/60085.
htmlAspen以7.
66亿美元收购阿斯利康麻醉药物在美国的权利阿斯利康表示,该公司同意以7.
66亿美元将其麻醉药物的美国权利出售给南非的Aspen集团,而一年之前Aspen收购了阿斯利康麻醉药物在美国以外的权利.
阿斯利康表示,它将在5年的过度期内继续生产和供应7种药物,包括Diprivan、EMLA、利多卡因/Xylocard/Xyloproct、Marcaine、NaropinCarbocaine和Citanest.
阿斯利康总经理Mallon说:「处理药物的剩余权利可以使两家公司都能从更大的效率中获益,因为阿斯利康继续将资源集中在三个主要治疗领域.
」目前,阿斯利康正专注于肿瘤、心血管和代谢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治疗领域.
该公司表示,这笔交易包括5.
55亿美元的预付款和高达2.
11亿美元的绩效相关支付,这不会改变阿斯利康2017年的财务指标.
http://www.
yaojia.
org/article‐63327‐1.
html2型糖尿病市场规模到2026年将飙升到640亿美元2型糖尿病市场预计将出现大幅增长,从2016年的286亿美元涨至2026年的640亿美元.
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日本七个主要市场预计将出现8.
4%的复合年增长率,这主要源于该疾病的日益流行.
医疗保健分析师Cuaron称:「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所有药物最初都是有效的,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率,但由于胰腺B39细胞的功能障碍的不断进展,它们不具备长期维持血糖控制的能力.
这代表了2型糖尿病领域中最高的未满足需求之一,证明该市场对新的能成功解决潜在病理、心血管问题或依从性问题的专利保护产品有巨大的增长机会.
」http://www.
xinyaohui.
com/news/201409/24/3833.
html日本第一三共否决阿斯利康2016年发出的收购要约日本制药商第一三共否决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去年发出的收购要约.
该要约令前者当时的股价飙升13%,触发了交易暂停.
「日经商业」杂志在线版本曾报道称,阿斯利康提出要在2016年购买市值约160亿的第一三共,但日本公司对此表示了拒绝.
「日经商业今天报道,第一三共有限公司收到了阿斯利康的收购要约.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日本公司在简短的声明中表示.
阿斯利康拒绝在路透社联络时发表评论.
这两家公司有长期的关系,其中包括2015年在美国共同投资推出便秘药物Movantik的协议,以及2010年在日本供应和推广重磅胃药耐信的交易.
鉴于其在抗体药物共轭物方面的专业知识,第一三共也对癌症有兴趣,抗体药物共轭物是一种新型的「武装抗体」,可以对携带有效杀伤癌症载荷进入肿瘤细胞,这对阿斯利康在该领域的业务可以有所补充.
今年7月,阿斯利康的癌症产品前景受挫,被密切关注的免疫治疗组合未能如希望帮助患者.
这导致了阿斯利康本身成为收购目标的猜测.
这家制药商已经在癌症治疗领域放手一搏,以便在其最大的产品专利到期潮后恢复增长,但流动现金的减少可能会影响其进行重大收购的能力.
高盛分析师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由于需要对以前的收购进行投资和兑现承诺,包括Acerta,阿斯利康有进一步的支付义务,「资产负债表周围的灵活性有限」.
日本制药公司第一三共表示,将花费150亿日元(1.
36亿美元)来提高抗体药物共轭物的产量.
该公司宣布将测试其抗体药物结合物DS-8201与免疫肿瘤药物Opdivo(百时美施贵宝产品)的组合.
第一三共的股价截至交易暂停时上涨了5%.
阿斯利康在伦敦下午的交易中上涨了2个百分点,该公司希望能在下周于马德里举行的一次重大医学大会上为癌症药物提供更好的消息.
http://www.
cpia.
org.
cn/dt6520046914370.
html【专题】肠道菌群研究进展肠道菌群——被遗忘的"器官"2007年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将投入1亿1500万美元正式启动酝酿了两年之久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
经过10年的发展,人类有关微生物组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3年12月,"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被列入Science杂志报道的十大科学进展,肠道菌群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最热门领域之一.
肠道微生物作为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小生命体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肝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慢性肾病、艾滋病、过敏性湿疹、消化道癌症、自闭症、抑郁症及老年痴呆等精神性疾病相关,已经成为一系列代谢性疾病防控的新方向.
下面就肠道菌群的分布、分类、功能与疾病关系等方面进行介绍.
1肠道菌群的形成与分布40有关肠道菌群的初始定植有两种观点:观点一,大家普遍认为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时,肠道处于无菌状态,分娩时胎儿经过母体产道,接触母体粪便、医院环境,形成了人类肠道菌群的初期定植.
观点二,胎儿在子宫内可以接受母体的菌群.
2008年,西班牙的科学家在21例健康新生儿的胎粪中检测到细菌,推测胎儿在子宫时可以接受母体肠道菌群的定植,并在小鼠身上做了验证.
2011年,日本的学者Makino等证实双歧杆菌长型亚种能够从母体转移到新生儿肠道.
2012年,日本的科学家Mikami等同样证明新生儿肠道的双歧杆菌来自于母体.
所以,子宫内是否有细菌仍不确定,需要严格的实验设计确证.
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肠道菌群几乎完全来自于母体,刨宫产的新生儿肠道内会定植一部分医院环境中的细菌.
新生儿出生2小时后,肠道菌群迅速增殖,4‐6个月时达到成年人的水平.
肠道菌群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饮食结构的丰富,其多样性不断增加.
1岁以后肠道菌群的种类趋于稳定,健康人整个成年期都保持稳定,进入老年后,双歧杆菌的数量显着下降,梭杆菌、拟杆菌数量增多.
微生物主要分布在机体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体表,形成了四个微生态系统.
其中胃肠道细菌的种类繁多、数目巨大,占机体微生物总量的78%.
健康成人肠道内的微生物总量大约1-1.
5kg,有1000多种,数量高达1014个,相比于正常人体自身细胞数量1013个,肠道微生物的数量是人类细胞数的10倍,而且编码基因数目超过人体自身基因数目的100倍,是控制人类健康的"第二基因组".
人体每天排出粪便干重的1/3由细菌组成,大多数为肠道细菌.
数量如此庞大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经过长期协同进化,已经成为宿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维持机体健康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人体胃肠道内的生理状态不同,菌群的种类、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横向来说,上消化道内细菌数量约为102-104CFU/mL;回肠内细菌数量约为106-1012CFU/mL;远端结肠内细菌数量最多,约为1010-1012CFU/mL.
纵向来说,菌群形成三个生物层:最深层是膜菌群,菌群紧贴粘膜表面并与粘膜上皮细胞粘连,主要为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为肠道共生菌,对身体有益无害;中层为消化链球菌、粪杆菌、韦荣球菌和优杆菌等厌氧菌;表层为腔菌群,可在肠腔内游动,主要为大肠杆菌、肠球菌等需氧和兼性需氧菌.
2肠道菌群的分类人类的肠道菌群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①依据自然属性分类.
肠道菌群已经鉴定出细菌的9个门,包括: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疣微球菌门、梭杆菌门、蓝藻菌门、螺旋体门、VadinBE97门.
其中98%的肠道菌可以归属为前四类,厚壁菌门(64%)、拟杆菌门(28%)、变形菌门(8%)和放线菌门(3%).
②依据与宿主的关系分类.
肠道菌群可分为共生菌、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
共生菌是长期寄居在肠道内组成相对稳定的微生物,占据肠道细菌数量的99%,在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适应和自然选择形成,与宿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机体有益无害.
条件致病菌,顾名思义,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致疾病的细菌.
这类细菌在肠道内比较少,通常由于大量共生菌的存在,条件致病菌并不容易大量繁殖以致对人体造成危害,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肠球菌和肠杆菌.
致病菌对人体有害无益,可以诱发疾病.
致病菌一般不常驻在肠道内,从外界摄入后可以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导致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
③依据对氧气的需求.
肠道菌群可以分为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
肠道菌群以厌氧菌居多,共生菌一般都是专性厌氧菌.
413肠道菌群的功能肠道菌群作为机体不可分割的"器官",对宿主的生理活动有很大影响,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
1生物屏障作用肠道内壁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最大的区域,肠道菌群在肠道中形成重要的生物屏障,维护肠道生态平衡,抵御外来致病菌的侵害.
主要通过占位性保护、营养竞争和产生抗菌物质来发挥生物屏障作用.
肠道菌群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形成膜菌群,阻碍致病菌与肠粘膜的接触,起到占位性保护的作用;肠道菌群尤其是共生菌能够竞争营养供给,与宿主共同消耗营养来源,防止不需要的营养物质过度产生;肠道菌群还可以产生抑菌物质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同时,肠道微生物不断刺激胃肠粘膜分泌粘液素,以保持肠道的润滑.
3.
2促消化、营养吸收作用肠道菌群可以分泌一系列的酶来协助人类消化植物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类多糖,为机体提供能量.
肠道菌群通过发酵作用还能产生短链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供机体利用,如维生素B族、K族、生物素、尼克酸和叶酸等.
肠道菌群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如天冬门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
肠道菌群可以促进亚油酸吸收、胆酸脱羟基和脱饱和、胆固醇向类固醇转化等.
3.
3免疫作用肠道粘膜淋巴组织是人类重要的免疫细胞群,其所含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占人体免疫细胞总数的70%左右,与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粘膜下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共同组成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功能是将外来有害菌的抗原经过处理后,呈递给免疫活性细胞(T、B细胞),激发免疫应答,其中最重要的保护性应答产物是分泌性IgA.
肠道菌群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起到了关键作用,可刺激机体在肠道形成更多的淋巴组织,并提高免疫球蛋白在血浆和粘膜中的水平,使免疫系统处于一种适度的活跃状态,对入侵体内的病原菌保持有效的免疫作用.
无菌动物的淋巴系统、抗体形成等发育不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低于普通动物.
无菌动物进行肠道菌群移植后,其免疫系统的发育明显好转.
3.
4生长、发育和老化肠道菌群的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健康婴儿中,双歧杆菌占肠道菌群数量的98%,主要为婴儿双歧杆菌;健康成年中,双歧杆菌数量减少,种类也转变为青春双歧杆菌;进入老年后,双歧杆菌数量进一步减少,甚至检测不到,而梭菌、芽孢杆菌类增多,生成硫化氢和吲哚,肠道腐败过程加快,有害物质被吸收后又加速老化过程.
3.
5抗肿瘤作用双歧杆菌是肠道菌群中的主力军,具有显着的抗癌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清除致癌物质,使致癌物质失活;抑制肠道内腐败菌产生的致癌酶;降低肠道pH值,促进肠道蠕动,缩短致癌物质与肠道接触时间,促进致癌物质的排放.
4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肠道菌群对于健康的意义已经毋庸赘述,近些年,Nature杂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的研究论文.
2016年,ChristophAThaiss等发现给予节食减重的小鼠高脂饮食后,促进了更快的体重反弹和代谢失常;将此类菌群移植到无菌小鼠并给予高脂饮食时,与移植正常菌群的小鼠相比体重增加更快.
通过菌群特征的研究发现,42节食后菌群促进了黄铜类水平降低和能量消耗减少,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节食减肥为何容易引起更大的体重反弹.
肠杆菌科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共生菌和条件致病菌,健康人中肠杆菌数量不超过1%,而在炎性肠道中增加.
2016年,MartinaSassone‐Crosi等研究发现有益菌EcN可以分泌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microcin,该蛋白可以抑制炎症肠道中肠杆菌的扩增,使炎症程度减轻.
2016年,HelleKroghPedersen等研究了277个非糖尿病丹麦人的血清代谢组,发现胰岛素抵抗个体中,支链氨基酸增加.
copri普氏菌和普通拟杆菌是推动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和胰岛素抵抗的主要细菌,提示该两种细菌可以影响宿主的血清代谢组和胰岛素敏感性,可以作为新药研发的靶点.
2016年,KenyaHonda等发表综述阐释肠道菌群和获得性免疫的关系,粘膜的T、B细胞具有区位特异性的表型和功能,它们抑制对无害抗原的响应,加强肠道粘膜屏障功能,维持免疫稳态,而肠道菌群的失衡会通过T细胞活化触发多种免疫疾病;肠道菌群和与宿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依据其相互作用可以协助确定炎症性疾病的治疗靶点,并促进肿瘤免疫疗法的效率.
2016年,JustinLSonnenburg等发表综述阐释肠道菌群是饮食影响宿主代谢状态的调节因子,并通过建立相关因果关系以探索个体化营养等干预疗法的前景.
2016年,ChristinaTobinKahrstrom等发表综述阐释人类健康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概述基础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的发展.
2016年,KennGerdes等研究表明持留菌(抗生素敏感型细菌转变为生长缓慢或休眠的状态获得抗生素耐受性)可能利用一种能量依赖型外排泵蛋白TolC将抗生素泵出,从而在抗生素的处理下存活率逐渐增加,提示持留菌可能与复发及慢性感染性疾病有关.
2016年,AndreasJBaumler等发表综述阐释肠道菌群与致病菌的相互作用:致病菌能利用来源于菌群的碳和氮,能调节促进自身生长和毒性的信号.
通过炎症反应,致病菌能改变肠道环境,利用特殊的呼吸系统和金属利用机制推动病原体扩张.
此外,抗生素对菌群有重要影响,可能改变人体营养结构或导致病原体扩张.
2016年,MichaelEisenstein系统阐释了肠易激综合征中,肠道菌群和大脑的关系.
2016年,HilaryPBrowne等基于大规模的全基因组测序、表型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实现目标表型培养新方法:从健康人肠道分离并纯化培养137种菌,分属于新的科属种.
揭示肠道菌群中50-60%的属会生成孢子;该方法让肠道菌群表型分析变成可能,从而打破了肠道菌群很难被培养的认识.
2016年,SethRakoff-Nahoum等阐释了肠道菌群之间内部合作的进化,多型拟杆菌在食物多糖中生长时只有有限的合作,而肠道共生的卵形拟杆菌在多糖中生长时,存在着一种专业的交互共生酶系统,其胞外消化菊粉后的产物可供普通拟杆菌利用.
2016年,DerrickMChu等综述了营养不良儿童肠道菌群的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可以矫正儿童的营养不良.
2016年,EricaDSonnenburg等发现低碳水化合物(MAC)的饮食可以降低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高MAC饮食可以恢复菌群多样性,但是低MAC饮食造成的小鼠后代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不能够通过高MAC饮食恢复,可以通过高MAC饮食与粪便移植恢复.
2016年,Peter等科学家呼吁要明智的使用抗生素,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需要全球行动.
抗生素应用于现代医学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作用在逐渐减弱.
新型抗菌药物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被广泛普及,细菌、病毒等不断的进化对新型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许多敏感性微生物由于抗生素的使用而消失.
2015年,DachuanZhang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TLR及MyD88信号通路介导中性粒细胞的衰老;清除肠道菌群导致循环中的衰老中性粒细胞显着减少,并增加了炎症相关的器官损伤.
2014年,ManonDSchulz等在K-ras小鼠身上证明,高脂饮食可以促进小肠肿瘤发生且与肥胖无关.
2014年,NanQin等构建了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基因组,找到了66个代表细菌物种的MGS,其中28个在患者组中富集,38个在健康组中富集,并根据15各基因标记物定义了肝硬化病人区别指数.
2012年,43JunjieQin等利用宏基因组相关研究的方法,对345个中国人的肠道菌群DNA进行了深度鸟枪测序,发现了60000个与二型糖尿病相关的标记物,作者根据标记物的丰度和分类对宏基因组模式进行归纳提炼,最终确定了可用于二型糖尿病分类的23个肠道生物标记物.
2012年,CatherineLozupone等系统综述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恢复力,有助于靶向肠道菌群的疗法设计.
2011年,AndrewLKau等利用宏基因组学和无菌动物,阐释了饮食、营养、肠道菌群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说明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2011年,ManimozhiyanArumugan等通过来自4个国家22个粪菌养的宏基因组分析,发现了三个特征集群,称为肠型.
肠型由菌种组决定,与宿主BMI、年龄、国家等因素无关.
2011年,ZenengWang等通过小鼠实验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代谢卵磷脂(代谢物胆碱、甜菜碱和氧化三甲胺)可预测心血管疾病.
2010年,JunjieQin等利用lllumina测序仪,分析鉴定了124个欧洲人的粪便标本中的330万个不重复的微生物基因,是人类基因数的150倍,包含了大多数人类的肠道菌群基因,并且在人类中共有,同时对肠道宏基因组和肠细菌基因组进行了功能性分析.
2016年5月,美国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与联邦机构、私营基金管理机构一同宣布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计划两年内投入5.
21亿美元用于该项研究.
随着微生物组研究中里程碑性事件的发生,全球范围的参与浪潮不断涌现,未来将是微生物组的时代.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人类微生物组的各种合作研究,并在开展人类元基因组研究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改变一个人的基因是困难的,但是改变生活在人体内的微生物组是相对容易的.
中药一向以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机理着称,而肠道菌群是理想的中药作用靶点.
此外,中医药中许多中药都很有可能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代谢来发挥作用的,中医药在人类微生物组研究中无疑将会扮演重要角色,并将在肠道菌群研究方面表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http://news.
bioon.
com/article/6695436.
html2015年诺奖热门"肠道菌群研究"究竟在研究些什么肠道菌群,作为寄居在人体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的总称,是近年来微生物学、医学、基因学等领域最引人关注的研究焦点之一.
2015年9月24日,万众瞩目的"引文桂冠奖"由汤森路透出版集团正式发布.
这个奖项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为获此殊荣的科学家,有很大机会摘得诺贝尔奖的王冠.
该年度的"引文桂冠奖"授予了18位科学家,他们都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其中医学组高居首位的是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JeffreyI.
Gordon教授.
他和他的团队,通过对肠道菌群的长期和细致研究,揭示了人与肠道微生物间的复杂关系,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营养不良、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息息相关.
Gordon教授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微妙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肠道菌群,作为寄居在人体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的总称,是近年来微生物学、医学、基因学等领域最引人关注的研究焦点之一.
近年来的研究逐渐揭示了肠道菌群的构成、数量、如何进入人体、如何辅助消化、如何影响肠道发育,以及肠道菌群失衡如何影响整体健康.
但肠道菌群如此庞大,与人体的交互关系如此复杂,关于肠道菌群仍有诸多悬而未解的难题.
无外乎很多科学家将其称为人体的另一个器官,甚至"另一个你".
不仅如此,组成"另一个你"的细菌的数量,比组成"你"的细胞数量,还要多!
44我们都知道,细胞是构成人的基本单位.
一个成年人的细胞数量大约是数十万亿的量级,也就是1后面13个零.
肠道菌群有多少细胞呢1后面14个零.
其次,肠道菌群的基因数量也比你多.
虽说单个细菌很简单,基因数远比不上复杂的人类基因,但架不住人家种类多.
肠道菌群包含500至1000种不同的细菌,基因总数是人类的100多倍.
最后,之所以把肠道菌群称作另一个你,是因为它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并且,它的"喜怒哀乐",甚至会影响到人的方方面面.
肠道菌群是什么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家,给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定义——生存在人的肠道里的大量细菌构成的集体,就叫做肠道菌群.
这家伙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
胎儿在子宫里是处于无菌状态的,但胎儿出生后,伴随第一口呼吸、第一口乳液、第一嘴辅食,肠道菌群的始祖们,也随着食物、空气、水进入肠道并安营扎寨,不断壮大队伍,扩充地盘,最终形成稳定的菌群构成.
这个外来户,将从此伴随你一生,也将与你有数不清的瓜葛.
肠道菌群有什么前面说了,肠道菌群构成复杂,细菌种类繁多,但还是能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共生菌群,主要有拟杆菌、梭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
这几个名很熟悉吧,现在各类产品中铺天盖地的益生菌,说的就是后两者,有很多益生元或益生素就是用于补充或者刺激双歧杆菌的生长.
这些细菌势力最为庞大,占到了肠道菌群的99%以上,跟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辅助消化多种食物,并保护我们的肠道.
第二种是条件致病菌群,主要有肠球菌、肠杆菌等.
这些家伙数量不多,但属于肠道里的不稳定因素.
肠道健康时,共生菌群占压倒性优势,条件致病菌群就很安分;但要是共生菌群被破坏了,这些家伙就会引发多种肠道疾病.
第三种是致病菌群,比如沙门氏菌、致病大肠杆菌等.
它们是健康的破坏者,本不属于肠道,但一旦误食进入肠道,就会兴风作浪,导致腹泻、食物中毒等.
肠道菌群都干些什么肠道菌群,或者说共生菌群,不是住在你的肠道白吃白喝的,它与你的健康休戚相关.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帮你吃饭.
人是所有生物中饮食最复杂的,肉、菜、谷物,无所不食.
但吃是一码事,消化吸收是另一码事.
人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就是肠道,但面对如此繁多的食物,纵使肠道有三头六臂,也处理不了这么繁重的工作.
于是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肠道请来了帮手——共生菌群.
肠道为它们提供天然的厌氧环境作为住所;后者特别擅长分解复杂纤维和多糖,把得到的葡萄糖、维生素、脂肪、微量元素,作为房租交给肠道,供人体吸收.
两者各取所取,有饭一起吃,有钱一起赚.
其次,保护你的健康.
一方面,大量的菌群黏附在肠壁上,为肠道穿上了一层天然的铠甲,避免肠壁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
另一方面,共生菌群会与肠道的免疫系统形成互动,刺激后者的发育,使肠道应对致病微生物的"反导系统"更加强大.
此外,共生菌群还会直接上阵,帮助消灭致病菌.
因为共生菌群与致病菌群都以肠道为生存环境,致病菌的入侵,直接侵占了共生菌群的地盘.
面对这种情形,占绝对优45势的共生菌自然不会答应,第一时间就会通过"菌数"优势,压制致病菌势力,在保护自己家园的同时,也保护人体的健康.
再者,调节你的生理.
正常的肠道菌群,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也就是你的肠道,会将分解的短链脂肪酸滋养肠壁细胞,促进肠壁细胞的生长和更替,还能促进肠壁分泌更多的消化酶.
同时,它们还能调节肠粘膜的生长,让受损的肠粘膜更快的得到修复——自家房子漏雨的还不赶快修呀.
除此之外,肠道菌群能产生类胡萝卜素类物质,降低动脉硬化和中风的风险;还能通过跟淋巴系统谈判,降低对食物的过敏反应.
更为神奇的是,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肠道菌群能根据对它对食物的喜好,调节你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肠道菌群该如何保护肠道菌群并不是简单的细菌群落,很多科学家认为,肠道菌群甚至可以看作是人体内的另一个有器官,需要你的细心呵护.
美国华盛顿大学JefferyGordon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肥胖症、糖尿病这些高发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密不可分.
保护肠道菌群,首要平衡膳食.
多吃蔬菜、杂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既喂饱了肠道菌群,也能为身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长期大鱼大肉、高热高脂饮食,既不利于肠道菌群生长,也增加自身罹患三高的风险.
其次规律作息和饮食.
肠道菌群在与人体的长期磨合中,也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物钟和食谱.
很多年轻人起居不规律,动辄熬夜通宵;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喜尝新鲜事物;长期下来,肠道菌群势必失调,引发多种疾病.
再者还可适度进补.
多进食一些富含益生菌的发酵食物,比如酸奶、豆制品,相当于把益生菌吃进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壮大肠道共生菌群的队伍.
最后,切勿滥用抗生素!
长期服用、滥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会将共生菌和致病菌同时杀掉,对肠道菌群造成严重影响,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因此,必须遵照医嘱,按量使用.
http://news.
medlive.
cn/infect/info‐progress/show‐84575_171.
html多篇文章共同解读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的奥秘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将机体的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联系了起来,当然我们很多人并不清楚免疫系统到底和机体肠道菌群有着怎样的关联免疫系统能够被肠道菌群调节,抑或者其能够主动调节机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从而来影响健康【1】免疫细胞帮助肠道好细菌战胜坏细菌国芝加哥大学科学家在《免疫》期刊上撰文指出,身体内的免疫系统可能是健康肠道菌群"卫士".
他们发现,白血球中的一种单一结合蛋白质可能影响小鼠的肠道菌群是否平衡.
如果没有该蛋白质,小鼠更容易感染有害细菌.
但其背后的机制尚不清楚,科学家表示,可能是免疫系统能以某种方式感知到入侵肠道细菌的存在.
"我们的研究揭示了人体免疫系统赋予肠道细菌天然的限制感染能力.
"芝加哥大学病理学系yang-xinfu说,"由于耐抗生素的有害细菌急剧增长,科学家亟须找到方法,在不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控制有害细菌感染.
未来,这种方法或能让有益细菌间46接杀死有害细菌.
"fu及其合作者发现,当缺少一种名为id2的蛋白质时,一种名为固有淋巴细胞3型的肠道免疫细胞(ilc3)对有害细菌感染的响应能力就会减弱.
【2】Science:肠道菌群失衡可致全身免疫系统过度活跃doi:10.
1126/science.
1217718近日,日本理化研究所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学术刊物《科学》Science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免疫抑制性受体控制着肠道菌群的构成,如果这种受体缺失,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就会紊乱,进而导致全身免疫系统过度活跃.
该报告指出,人体肠道内生活着500至1000种细菌,它们调节肠道免疫系统并使其适度活跃,以维持人体健康,肠道菌群的构成对于这种适度活跃非常重要.
日本理化研究所免疫与过敏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的专家,以肠道内数量巨大、具有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A为线索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免疫抑制性受体PD-1具有维持免疫球蛋白A的质量和控制肠道菌群构成的作用.
此前的研究表明,PD-1受体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而PD-1受体缺失的实验鼠,其免疫系统会有过激反应,最终出现自体免疫疾病症状.
不过,如果把PD-1受体缺失的实验鼠肠道内的细菌除去,实验鼠便不会出现自体免疫疾病症状.
但是,肠道菌群如何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其详情一直未获得解释.
【3】Immunity:天然肠道微生物菌群可增强机体免疫力doi:10.
1016/j.
immuni.
2012.
05.
020来自天然肠道细菌的信号对于机体免疫效应对抗病毒和细菌来说非常有效,这项研究成果由弗莱堡大学的研究者完成,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Immunity上.
数以万亿计的细菌生存在健康人群以及其它动物的肠道中,这种天然的肠道细菌对于维持机体消化和维生素代谢以及对于宿主的健康功不可没.
近日,研究者通过研究指出肠道微生物菌群在肠道免疫系统的形成上扮演着重要作用,如果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将会增加食品过敏或者肠道炎性疾病的风险.
以前我们并不清楚扩大肠道菌群的广度可以影响肠道外部的免疫过程,比如抵御病毒的能力等等.
研究者用不同的过滤性病毒感染了两组小鼠,两组小鼠中一组有正常的肠道菌群,另外一组仅仅是所谓的无菌小鼠.
相比正常小鼠来说,无菌小鼠的免疫效应会大幅降低,并且产生严重的疾病,当研究者给予无菌小鼠正常小鼠的体内肠道微生物菌群时,其免疫效应便可以恢复.
【4】Cell新研究阐述人类肠道菌群与免疫应答关系DOI:10.
1016/j.
cell.
2016.
10.
020由美国麻省总医院、MIT布罗德研究所、哈佛大学和荷兰两个医学中心德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关于阐述健康人体内肠道菌群差异如何影响免疫应答的最新研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上.
同期发表的还有另外两篇关于基因和环境如何影响免疫应答的研究.
这些研究是人类功能基因组学计划(HFGP)的一部分.
我们都知道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易受到感染;有些人会患自身免疫疾病,而其他人却不会.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研究发现基因,环境因素以及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免疫系统,如何影响人们对疾病的易感性以及如何影响免疫系统对不同病原体的应答.
47在这项关于肠道菌群与免疫应答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500名健康参与者的血液和粪便样本,希望找到对病原体免疫应答的个体差异,肠道菌群的差异以及这两个因素之间如何产生相互影响.
来自每个参与者的免疫细胞都暴露于三种细菌刺激物——共生细菌B.
fragilis,常见病原体S.
aureus和E.
coli产生的一种毒性物质——还有两种念珠菌属真菌.
它们的应答情况通过细胞因子的产生情况得到反映.
通过研究参与者的免疫应答与微生物群体之间的可能关系,研究人员发现了微生物群体及其功能与免疫应答之间相互作用的清晰模式.
其中一些相互作用依赖于特定病原体,也有一些依赖于细胞因子,还有的相互作用同时依赖于两者.
【5】Science:揭秘基因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引发炎性肠病的分子机制doi:10.
1126/science.
aad9948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人类机体中两种缺陷性基因和一类有益细菌释放的信息及肠易激综合征之间的关联,文章中研究者利用小鼠、离体人类细胞及人类肠道中的脆弱拟杆菌进行研究.
此前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fragilis)是机体的一种有益菌群,其带来的益处远大于对机体的损伤,其他研究人员发现,克罗恩病患者机体中缺失两种名为NOD2和ATG16L1的基因,这两个基因的缺失会诱发机体肠道发生炎症,研究者目前并不清楚这种缺失的基因如何诱发疾病的发生,但在本文中研究者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进行遗传改造使其携带人类缺失的NOD2和ATG16L1基因,随后研究者仔细观察小鼠机体的变化,研究者表示,当将脆弱拟杆菌引入到没有缺陷性基因的小鼠肠道中后,该细菌实际上可以帮助抑制和克罗恩病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机体的炎性反应;但实际上研究者发现这种细菌会释放特殊的外膜囊泡结构(OMVs),而这些囊泡结构中就包含有可以抑制机体炎性反应的免疫调节分子;在携带NOD2和ATG16L1基因的小鼠机体中,这种免疫调节分子就不会促进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这就意味着这些缺失性的基因或许可以促进机体肠道的炎性问题.
【6】NatCommun:突破性研究!
免疫系统如何利用肠道细菌来控制机体葡萄糖代谢doi:10.
1038/ncomms13329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机体免疫系统、肠道菌群以及葡萄糖代谢三者之间的重要关联,三者之间的串扰及相互作用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的话,就会诱发个体患2型糖尿病以及代谢性综合征.
研究者指出,深入理解上述系统或许就能够帮助开发出新型的益生菌疗法来治疗糖尿病和其它疾病;而且消化道中名为Akkermansiamuciniphila的细菌能够帮助调节机体的葡萄糖代谢;该细菌的功能非常重要,因为其经过了数百万年的进化已经具有了在人类和小鼠机体中发挥类似功能的角色.
NataliaShulzhenko教授认为,如今我们在生物学研究中发现多个系统间都存在互联和串扰的机制,这对于进一步探索生物学机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如今很多研究都发现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其它代谢性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当然这就顺势衍生出了一个新的学科—免疫代谢学,通过不断进化,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都进化出了功能性的系统来彼此互相交流,而在这其中微生物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此前研究者们48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IFN-y的免疫介导蛋白能够影响机体葡萄糖代谢的正常功能,同时IFN-y还能够帮助抵御机体多种病原体的入侵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但当其水平降低时就会明显改善机体葡萄糖的代谢,然而这其中所涉及的机制目前研究者并不清楚.
【7】Nature:突破性进展!
揭秘双胞胎肠道微生物群落和肠道免疫力发育的关联doi:10.
1038/nature17940近日,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双胞胎从出生到2岁时进行研究发现,双胞胎儿童机体中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同肠道中数以万亿的微生物菌群的发育是同步的,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该研究或为理解婴幼儿机体的健康生长发育提供一定思路,同时也为阐明多种机体免疫障碍,比如炎性肠病、食物过敏等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文章中,研究者对来自圣路易斯市都会区的40对健康的双胞胎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人员也收集了来自无菌小鼠的研究数据(无菌小鼠体内缺少肠道微生物),研究人员将双胞胎机体中的肠道微生物输入到无菌小鼠机体中;研究人员还分析了年龄、遗传特性、饮食及其它环境因子对机体肠道免疫系统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效应,比如婴儿的出生方式(顺产还是剖腹产).
【8】Science:肠道微生物竟然影响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DOI:10.
1126/science.
aac4255检查点抑制剂是能够唤醒免疫系统抵抗肿瘤的新型药物,对癌症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然而一些临床结果表明该类药物对一部分病人并没有效果.
最近两篇研究文章对此内在的机理进行了阐释.
作者们认为这部分病人体内的微生物种群存在异常,因而不能正常地产生免疫反应.
这两项研究第一次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肠道的菌群联系起来.
正常情况下,免疫细胞表面的一些受体能够限制其对自体组织进行杀伤.
然而肿瘤组织同样能够激活这些受体,导致特异性的免疫细胞无法对其进行识别与杀伤.
像ipilimumab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能够通过阻止肿瘤细胞对这些受体的激活而维持免疫细胞的活性.
这项新的研究能够改变医生用药的方式.
"这两篇文章证明了微生物能够影响治疗效果",来自NIH的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的免疫学家YasmineBelkaid说到.
过去研究者们经常专注于寻找患者基因组中的的突变,并以此解释为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而如今的这两篇研究指出除基因组之外,微生物可能也有同样的影响.
【9】JEM:肠道细菌或会耗尽T细胞引起细菌性感染的复发doi:10.
1084/jem.
20140039近日,来自瑞士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表示,在罕见遗传病患者的机体中,其脆弱的肠道或许会削弱机体抵御细菌感染的免疫细胞的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The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上,该研究或许会揭示为何罕见遗传病患者会不断遭受细菌感染的复发病.
患普通可变性免疫缺陷症(CVID)的病人由于其机体免疫细胞功能缺损,因此其总会引发复发性的细菌感染,但是尽管其机体免疫细胞缺陷,CVID患者仍然很少患病毒性感染疾病,研究者在文章中揭示,患者血液中抵御细菌的T细胞会表现出耗尽功能的迹象,但是抵御病毒感染的T细胞却是完好无损的,因此CVID患者往往很少被病毒感染.
【10】宝宝的免疫力好不好,妈妈的肠道微生物是关键!
49DOI:10.
1126/science.
aad2571大家最近有没有去公园踏青赏花呀厚重的冬天终于过去了,天气一转暖,户外的花也都开了,但是对于花粉过敏的朋友们来说,"满园春色"恐怕没有听起来那么美好.
春天是个过敏高发的季节,说起过敏,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而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堤坝",我们生病与痊愈几乎都离不开它.
一直以来,科研人员们都认为,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自身的肠道微生物就在一点一点塑造我们的免疫系统.
但是,前不久一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毫不客气地对这一传统观点发起了挑战.
这些厉害的科学家们来自于瑞士伯尔尼大学,他们发现如果在鼠妈妈的肠道内涂抹些细菌,这对新出生小鼠的先天性免疫系统会有一定的影响.
实验选用的细菌是微生物界大家都很熟悉的"老朋友"——大肠杆菌E.
coli,不同的是,实验人员赋予了它神奇的"自动消失功能",在植入鼠妈妈肠道内后,E.
coli会逐渐减少并在子代小鼠出生前消失,这样就能保证子代小鼠出生的时候是无菌状态.
相应的对照组是始终保持无菌状态的鼠妈妈生产的小鼠,对比之后发现实验组小鼠的肠道中有更多的先天性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这两种细胞是先天性免疫系统中得力的"杀手".
http://news.
bioon.
com/article/6693360.
html重磅级文章解读为何肠道菌群是开发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疗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曾经在研究中被他们所忽视的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被再次重视起来,多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和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有关联,比如风湿病、机体衰老、炎症甚至癌症等;当然了肠道菌群也是研究人员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的关键靶点,科学家们往往会利用机体肠道菌群来治疗诸如肥胖、糖尿病、致病菌感染等疾病.
【1】CellRep:改变肠道菌群的关键通路或有望开发出治疗肥胖的新型靶向疗法doi:10.
1016/j.
celrep.
2017.
05.
077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肠道细菌代谢和机体肥胖之间的生物学关联,研究者发现,阻断特殊的肠道微生物通路或能帮助抑制肥胖和胰岛素耐受性的发生,同时还会促进脂肪组织更加快速地进行代谢.
研究者J.
MarkBrown博士表示,这项研究中,我们对一种能够产生氧化三甲胺(TMAO)的代谢通路进行了研究,在肠道细菌对关键营养物质(胆碱、卵磷脂和肉碱)进行消化的过程中就会产生TMAO,而上述关键营养物质在动物产品中非常丰富,比如红肉、加工肉类、蛋黄和肝脏等.
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高水平的TMAO和个体高风险的严重心血管疾病事件直接相关,比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等.
由于心血管疾病和肥胖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人员就假设,TMAO或许参与了诱发机体肥胖的代谢通路,随后他们重点对一种名为含黄素单氧化酶3(FMO3)的宿主酶类进行了研究,该酶能够将TMAO转化成为其活性形式,此外,研究者还发现,缺失或FMO3基因失活的小鼠往往会免于肥胖,甚至在被喂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的情况下依然不会肥胖.
FMO3阴性的小鼠机体中往往会出现和浅褐色或棕色脂肪细胞相关的高水平的基因表达,相比白色脂肪细胞而言,这些脂肪细胞的代谢活性往往更高.
50【2】Cell:肠道细菌有望延缓衰老,提高动物寿命doi:10.
1016/j.
cell.
2017.
05.
036利用源自肠道细菌的补充物延缓衰老过程可能有朝一日是可行的.
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和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秀丽隐杆线虫中鉴定出延长寿命、也延缓肿瘤进展和β‐淀粉样蛋白堆积的细菌基因和化合物.
β‐淀粉样蛋白是一种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联的化合物.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6月15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icrobialGeneticCompositionTunesHostLongevity".
论文通信作者、贝勒医学院赫芬顿老化中心分子与人类遗传学副教授MengWang博士说,"科学界日益意识到我们的人体与我们体内的微生物组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影响很多功能,如认知活动、代谢活动和衰老.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这种微生物组的基因组成可能也在寿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哺乳动物中因存在技术上的挑战,这种问题是很难研究的,因此这些研究人员选择秀丽隐杆线虫开展研究.
在这些线虫的两到三周长的寿命中,它们以细菌为食,长到成年,繁殖,逐渐衰老,丧失力量和健康,最终死亡.
全世界的很多研究实验室(包括Wang实验室)利用秀丽隐杆线虫了解基础的生物学过程.
【3】NatMed:肠道微生物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DOI:10.
1038/nm.
4345最近由来自西班牙赫罗纳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了治疗糖尿病的经典药物二甲双胍的具体工作机制.
他们发现该药物调控血糖的关键在于调控肠道内的微生物.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虽然我们已经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长达60年的时间,但对于其具体的工作机制却一直不清楚",该研究的首席作者,分子医学系教授FredrikBckhed说道.
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Medicine》杂志上.
人体中含有的微生物数量远远超出细胞的数量,大部分细菌都存在于肠道中,是目前已知最密集的生态系统.
更令人惊奇的是,细菌拥有的基因的数量是人体基因总量的1000多倍.
FredrikBckhed等人此前已经发现在II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肠道肥胖症治疗手术之后,肠道的微生物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者们认为这是由于肠道微生物受到了二甲双胍的影响.
通过对接受药物治疗的22名患者的微生物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微生物组进行测序分析,发现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2个月内体内微生物组的水平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通过实验室水平的研究,研究者们证明二甲双胍能够促进肠道中一部分与提升代谢水平有关的微生物的数量的上升.
【4】Cell:肠道细菌或可影响结肠癌治疗效果doi:10.
1016/j.
cell.
2017.
03.
046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MarianWalhout博士和同事们发现,存在于人消化道中的细菌,即肠道菌群,可能在病人能够对化疗药物作出的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证实接受大肠杆菌喂食的秀丽隐杆线虫对化疗药物氟尿苷(floxuridine,FUDR)的敏感性是接受其他细菌喂食的线虫的100多倍.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4月20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BacterialMetabolismAffectstheC.
elegansResponsetoCancerChemotherapeutics".
51令癌科医生长期困惑的是,对患上相同疾病的两名病人如何对相同的治疗作出显著不同的反应,甚至是在具有相同的诊断结果的同卵双胞胎当中,也是如此.
Walhout博士说,"患上结直肠癌的同卵双胞胎能够因他们的肠道微生物组存在差异而潜在地对相同的治疗作出非常不同的反应.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细菌如何影响化疗的疗效或毒性,那么不难设想开发基于可能改善一些癌症治疗临床效果的益生菌(probiotics)的个人化疗法.
"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经常用于遗传研究.
Walhout和同事们利用这种线虫(作为癌症的一种相关物)来确定不同的细菌如何可能增强或抑制癌症药物的效果.
他们先给大肠杆菌喂食大肠杆菌或丛毛单胞菌(Comamonas),随后让这些线虫接触不同的化疗药物来评估它们的表型和基因型变化.
其中的一种药物是被用来治疗结肠癌的抗代谢物FUDR.
【5】Science:肠道细菌或有助让新生儿抵抗致病菌感染doi:10.
1126/science.
aag2029在全世界,每年有上万名婴儿死于破坏他们的消化系统的感染,包括沙门氏菌感染和大肠杆菌感染.
上百万多人也因此患病.
在小鼠体内开展的一项新的研究提供证据证实肠道细菌中的梭菌(Clostridia)除了有助消化食物之外,还提供至关重要的感染抵抗性.
但是这项研究也证实最年轻的新生小鼠并不含有梭菌,这就使得它们最容易遭受入侵细菌(类似于让如此多的婴儿患病的病原菌)的感染.
这些发现可能为开发出新的方法来保护婴儿铺平道路.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4月21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NeonatalacquisitionofClostridiaspeciesprotectsagainstcolonizationbybacterialpathogens".
论文通信作者为美国密歇根大学病理学系教授GabrielNunez博士和密歇根大学病理学系研究员Yun‐GiKim博士.
Nunez说,"任何父母都知道在生命的第一年里,新生儿非常容易遭受感染,包括肠道感染.
这项研究提示着肠道菌群中保护性细菌的缺乏是一种导致这种易感染性的机制.
"【6】Cell重磅!
肠道细菌会影响抗癌药物疗效!
DOI:10.
1016/j.
cell.
2017.
03.
040根据伦敦大学学院(UCL)的一项关于线虫加工药物和营养物质的最新研究,抗癌药物的活性居然依赖于肠道微生物的种类.
这项新发现强调了通过操纵肠道微生物和饮食改善肿瘤治疗的潜在价值以及研究药物疗效个体差异的价值.
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Cell上,由英国皇家学会和医学研究委员会资助,该研究报道了一种高通量筛选方法,揭示了宿主、肠道微生物和药物活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不同病人结直肠癌治疗的疗效差别巨大.
我们想知道这是否是由于微生物改变了身体加工药物的过程.
我们已经开发出了强大的系统,可以筛查药物、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是设计变革目前疗法的药物输送方式.
"该研究的领衔作者FilipeCabreiro博士说道(UCL生物科学).
"我们忘记了许多生物生活在我们的体内,它们可以与我们消化的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
迄今为止,阐明宿主、微生物和药物之间的关系很困难.
通常的微生物研究只关注微生物本身,这很不现实,但是通过使用我们的在体方法,我们发现了惊人的现象:肠道微生物可以增强或者抑制药物活性.
"论文第一作者TimothyScott说道.
52【7】Science子刊:惊人发现!
肠道细菌或可改变肠道和大脑的功能DOI:10.
1126/scitranslmed.
aaf6397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肠道中的细菌或许能够影响肠道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患者机体肠道和行为的症状,相关研究或为研究人员开发微生物定向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见解.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会影响机体的大肠组织,而患者也会遭受腹痛以及排便习惯的改变,比如腹泻和便秘等,通常患者还会伴随出现慢性焦虑和抑郁症等,当前的疗法目的就是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患者的病因并不清楚,所以这些疗法的疗效显得非常有限.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深入阐明是否发生腹泻的IBS患者机体的粪便微生物能够影响受体小鼠机体的肠道和大脑功能,利用粪便移植,研究人员就将IBS患者(焦虑或者非焦虑患者)机体的微生物群落转移到了无菌小鼠机体中,随后研究者发现,相比接受健康个体微生物的小鼠而言,接受IBS患者机体中微生物的小鼠慢慢会表现出肠道功能和行为的改变.
【8】CellRep:科学家揭示肠道菌群影响代谢疾病的新线索doi:10.
1016/j.
celrep.
2017.
01.
062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Reports上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肠道菌群能够协同宿主基因共同调节胰岛素分泌,影响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发生.
这篇文章介绍了宿主基因背景如何塑造肠道菌群,为代谢疾病的发生提供基础.
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糖尿病等代谢疾病主要受到基因和饮食的影响.
了解肠道菌群在食物消化代谢方面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更加全面的揭示基因、饮食和疾病之间的关联,还可以帮助找到与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相关的宿主基因.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八株不同的小鼠品系进行了队列研究,用这些小鼠的基因来模拟人类群体的基因多样性.
"这些小鼠表现出巨大的表型多样性.
有一些很瘦;有一些容易发胖;有一些会抵抗肥胖.
其中一些表型可以通过肠道菌群进行部分转移.
"文章作者Attie这样说道.
研究人员把小鼠饲养在无菌环境中,对小鼠进行高脂高糖饮食喂养,并在这样的实验中找到了基因影响菌群成分组成的线索.
通过粪便移植,肠道细菌可以在小鼠品系之间进行有效地交换,帮助研究人员找到基因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内在联系.
【9】JAMAOncol:科学家证实肠道菌群、饮食及结直肠癌发病之间的关联doi:10.
1001/jamaoncol.
2016.
6374近日,来自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和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机体大肠中生存的微生物或许在饮食和特殊类型结直肠癌发病的关联中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JAMAOncology上.
文章中,研究者重点对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nucleatum)进行了研究,这种细菌是寄居在人类大肠中的常见细菌,同时其也被认为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对超过137000名个体的饮食进行长达10年的追踪,并且对1000份结直肠癌肿瘤样本进行具核梭杆菌的检测,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稳健"的饮食疗法,即富含全谷物和纤维的饮食能够有效降低个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包含具核梭杆53菌),但如果缺失具核梭杆菌的话个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似乎并无改变.
研究者表示,这种特殊的饮食方式能够保护机体免于结直肠癌,而且健康的饮食似乎就能够使得个体获益,从部分方面来讲其能够改变个体消化道中多种微生物的相对水平.
研究者ShujiOgino博士指出,尽管我们的研究针对一种细菌来开展,但其却指向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表象,即肠道细菌能够同机体所摄入的饮食相互协作来降低或增加个体患特殊结直肠癌的风险.
【10】强大的肠道菌群!
竟然影响黑色素瘤病人对免疫治疗药物的应答原始出处:Gutmicrobeslinkedtoimmunotherapyresponseinmelanomapatients在利物浦举办的国家癌症研究所(NCRI)癌症会议上,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介绍了他们的一项最新发现:对于癌细胞已经扩散的恶性黑色素瘤病人来说,如果他们的肠道细菌多样性更加丰富,他们对免疫治疗产生应答的可能性会更大.
参与该研究的科学家们共分析了超过200张嘴和100份肠道菌群样本,这些样本都来自晚期黑色素瘤患者.
他们发现对免疫治疗产生应答的癌症病人其肠道中的细菌多样性也更加丰富,他们还发现了在应答者和不应答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细菌类型.
病人的口腔细菌类型并没有差异.
在小鼠上进行的一些早期研究已经发现改变肠道细菌可以提高对免疫治疗的应答情况,但这是首次在病人体内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联.
这项研究表明在进行免疫治疗之前通过给予抗生素,益生菌或者粪便移植改变肠道菌群能够增加免疫治疗药物的效果,这些新药目前已经用于治疗几种不同类型的癌症.
但是这还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验证.
http://news.
bioon.
com/article/6706766.
htmlNature:揭秘肠道菌群与人类细胞对话机制有望帮助开发多种人类疾病的新型疗法我们与居住在体内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菌群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共生关系,彼此之间互相帮助,这些微生物菌群甚至会说同一种语言,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及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共性,或能帮助科学家们对肠道菌群进行改造来帮助开发治疗人类多种疾病的新型疗法.
研究人员SeanBrady表示,尽管在很多方面不同,但肠道菌群和人类细胞能够根据配体分子以一种相同的化学语言来进行沟通交流,基于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来对肠道菌群进行遗传工程化操作使其产生特殊的分子,通过改变人类机体的代谢来潜在地治疗多种人类疾病,通过引入修饰后的肠道菌群就能够帮助降低动物机体的血糖以及其它代谢改变.
分子模拟研究人员开发的方法涉及配体的锁钥关系,配体能够与人类细胞表面的细胞膜上的受体进行结合来产生特殊的生物学效应,在这种情况下,由细菌产生的特殊分子就能够模拟人类的配体,同一系列名为GPCRs的受体分子进行结合(GPCRs:G蛋白偶联受体).
很多GPCRs与多种机体代谢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同时其也是很多药物疗法的常用靶点,通常GPCRs存在于胃肠道中,当54然胃肠道中也是肠道菌群的栖息地,研究者认为,如果你想要和细菌对话,那么胃肠道就是绝佳的地方.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Cohen及其同事对肠道菌群进行工程化操作使其产生特殊配体N‐酰胺,这种配体能够同名为GPR119的特殊人类受体分子结合,GPR119主要参与人类机体中葡萄糖和食欲的调节,此前研究者也发现该受体能够作为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的特殊靶点分子.
研究者表示,他们所开发的细菌配体几乎同人类配体结构完全相同.
操作系统研究者表示,机体中所有细菌中的所有基因在某一个时刻都能够被测序,在过去研究中,研究者Brady的实验室从土壤中"发掘"了很多微生物并试图从这些微生物机体中寻找天然的治疗制剂,而研究者Cohen则对人类粪便样本开始进行研究试图寻找能够进行工程化操作的肠道菌群,研究者发现他们能够对这些特殊细菌进行培养并且将其置于大肠杆菌中促其生长,随后就能够看到大肠杆菌能够工程化制造哪些细菌了.
本文研究仅仅是研究者开始深入探究肠道菌群的第一步,后期他们将会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来扩展与人类机体相互作用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理解.
http://news.
bioon.
com/article/6709262.
htmlNature新文章为人类肠道菌群研究提供结构基础2017年1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通过结构生物学方法深入了解了肠道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过程,这为众多肠道菌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人类肠道中定植着极端丰富的细菌群体,我们称之为肠道菌群.
最近一些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对人类健康非常重要,与自身免疫疾病,癌症和肥胖都有重要关联.
在人类肠道这种存在高度竞争性的环境中,肠道菌群的功能和组成依赖于每一种细菌获取营养物质的能力.
细菌获取营养物质的过程是由细胞膜上的蛋白机器来执行,对于肠道菌群中的许多细菌来说,该过程是由一个蛋白复合体完成,这种蛋白复合体由一个底物结合蛋白(SusD)和一个通道转运蛋白(SusC)组成.
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称他们首次纯化并通过X射线晶体成像技术确定了SusCD复合体的三维原子结构,明确了营养物质如何转运到细菌内部.
SucCD复合体在发挥功能时就像一个脚踏垃圾桶,SucC就像桶身,而SucD就像上面的盖子.
当出现底物时,盖子就会打开,在捕获到底物以后,盖子关闭底物通过桶身进入到细胞内.
这项研究为了解肠道菌群如何发挥功能以及人类与肠道菌群的共生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
同时也为借助肠道菌群干预手段寻找疾病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方向.
http://news.
bioon.
com/article/6697258.
htmlScience:肠道菌群互相竞争保证肠道生态稳定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人类肠道中的菌群生态系统复杂多样,不同菌群之间的竞争关系帮助维持了肠道生态系统的稳定,这对于保持人类机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相关研究结果,他们建立了数学模型用于研究人类肠道中成百上千种细菌如何能够成功共存.
55在他们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证明不同种类细菌之间的协作关系会扰乱菌群生态系统的稳定,这与之前大众的推测恰好相反,而益生细菌之间的竞争关系反而会通过负反馈回路抵消菌群多样性造成的不稳定,从而使肠道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研究人员推测,人类可能通过许多种方式干预了肠道生态系统,扮演了"生态系统工程师"的角色,帮助维持了肠道系统的天然稳定性.
文章通讯作者KevinFoster教授表示:"我们已经知道无论是在体表还是在体内,人类都携带了大量的细菌群体‐‐特别是在我们的消化道内,这些细菌的存在对于人类健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群体如何能够长期保持稳定,我们了解得很少.
之前人们认为这些细菌群体之间一定存在协作关系才使得我们如此健康,而我们的研究表明,菌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可能才是保持肠道健康的关键.
"肠道菌群能够为人类健康提供许多益处,比如消化食物,防止病原体感染以及维持免疫系统健康,不同的人携带的菌群种类可能不同,但同一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携带相同的关键菌群,这种稳定性对于宿主健康至关重要,菌群成分的改变往往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http://news.
medlive.
cn/infect/info‐progress/show‐86547_171.
html肠道菌群,开辟抗感染的新途径导读: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对于有助于人体免疫系统抗感染的白血细胞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是如何发现有益肠道菌群对先天免疫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发育发挥关键作用的,其中特殊的白血细胞可以作为防御入侵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人体内有成千上万种统称为微生物的菌群,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些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
在胃肠道,特别是结肠,分布着浓度高,多样性的微生物.
SarkisMazmanian(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教授),和他的团队在California理工学院(位于Pasadena)研究这一领域很长时间了.
他们关于老鼠的研究,已经得出了众多肠道菌群对健康重要性的启示.
例如,在2013年,他们报道了一项肠道菌群与自闭症症状具有性的突破性的研究,之后3年他们揭示了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多发性硬化症,以及如何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可以减轻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有利于先天免疫细胞的发育近期,发表在《CellHost&Microbe》期刊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是如何发现有益肠道菌群对先天免疫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发育发挥关键作用的,其中特殊的白血细胞可以作为防御入侵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全文下载:肠道菌群促进造血功能以控制细菌感染这些白血细胞不只是在血液中循环,它们也存在于脾脏和骨髓中.
当研究小组利用先天没有肠道菌群的小鼠(所谓的"无菌"鼠)与拥有正常肠道菌群的健康小鼠的白血细胞数量进行比较时,他们发现无菌鼠几乎没有白血细胞.
无菌鼠体内有较少的可以分化为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的干细胞样细胞数量.
另外,无菌鼠的脾脏内存在有缺陷的先天免疫细胞,且其菌群数量也从未达到健康小鼠肠道56菌群的规模.
肠道菌群影响肠道以外的免疫力研究的第一作者AryaKhosravi(Mazmanian教授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说:"有意思的现象可以发现,这些菌群对他们寄居的肠道以外的部位也有免疫作用.
他们可以影响如血液,脾脏,和骨髓那些本没有菌群的部位.
"研究小组将小鼠感染细菌(Listeriamonocytogenes,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经常用于小鼠免疫系统研究的细菌),测试其抵抗感染的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健康小鼠在注射病菌后很快就恢复了,但是无菌小鼠由于没能够抵抗感染而它们死亡.
但是,当给无菌小鼠植入健康小鼠的肠道菌群时,它们的白血细胞数量增加,并且从感染中存活下来.
在该项研究的另一部分,研究小组给健康的小鼠注射抗生素以杀灭它们的肠道菌群,然后给小鼠注射Listeria.
这些小鼠很快患病,并且很难抵抗这次感染.
抗生素能杀灭肠道菌群以保护我们不受其他感染研究人员说这些结果提示有关人类感染问题,正如Mazmanian教授所说:"例如,当病人们进行如髋关节手术类似的情况需要使用抗生素,是会破坏他们肠道菌群数量,使得患者更易于被与髋关节手术无关的情况感染"从另一方面看,确保患者肠道菌群数量能预防性替代对他们使用抗生素的作用吗这将会为处理对抗生素耐药的超级菌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限制感染的易感性可能是一个更富有成效的策略,该研究小组建议道.
http://news.
medlive.
cn/gi/info‐progress/show‐59755_137.
html利用新型肠道菌群促进人体健康根据《Nature》杂志上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桑格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经培养和编目了超过130种来自人类肠道的细菌.
医脉通整理了相关内容,详情如下: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方法培养大部分肠道细菌,这将使科学家能够了解人体细菌微生物是如何帮助我们保持健康的.
肠道微生物失衡可以引起复杂情况和疾病,如肥胖、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和过敏.
本研究将促进科学家利用有益细菌制定特定的疗法.
这一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得以大幅扩展,肠道微生物组被称为"被遗忘的器官",这就是它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人体内细菌的总量约占人体体重的2%.
这些细菌中的许多都对氧气敏感,是难以在实验室培养的,所以到现在为止,对它们的分离和研究都很困难.
桑格研究所的HilaryBrowne解释道:"微生物群落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起到很大作用.
通过开发隔离胃肠道细菌的新方法,我们能够对他们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来了解更多.
我们也可以将其储存很长一段时间,使其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抗生素消灭我们的肠道细菌——杀死病原体目标和有益细菌.
有一些不可取的细菌,如那些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的,增殖速度会超过有益细菌,导致进一步的健康问题,例如艰难梭菌感染.
目前对艰难梭菌的治疗包括粪便移植,重塑肠道菌群.
然而这种治疗是远远不够的.
桑格研究所的TrevorLawley博士和他的团57队希望利用新细菌库,发明一种药丸,药丸中包含合理选择的、明确的混合细菌,可由患者服下,代替粪便移植.
桑格研究所的SamForster博士说:"为了研究胃肠道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哪些细菌,缺失那些细菌,我们从这些细菌中获得的广泛基因组数据库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设计混合疗法作为这些疾病的候选疗法.
"研究人员还首次研究了在肠道内形成孢子的细菌的比例.
孢子是细菌的一种休眠形式,允许某些细菌在长时间内保持休眠状态.
他们发现,大约1/3的肠道菌群产生孢子,允许细菌在空气中生存,在人与人之间潜在移动.
这提供了一种尚未被研究过的微生物群传播.
可能意味着健康和某些疾病的传播不仅能通过人类遗传,也可通过微生物.
http://news.
medlive.
cn/gi/info‐progress/show‐113195_137.
html靶向肠道菌群真的能够治疗糖尿病吗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或和机体糖尿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而且通过修饰肠道菌群或许有望帮助治疗糖尿病,那么这真的能够治疗糖尿病嘛小编整理了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分享给各位!
与大家一起学习!
【1】PNAS:突破!
通过修饰肠道菌群或有望治疗1型糖尿病DOI:10.
1073/pnas.
1705599114诸如1型糖尿病等自身免疫疾病会受到机体基因的控制,因此研究人员非常想寻找到底是哪种因素会引发1型糖尿病,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就发现了直接的证据,研究人员表示,诸如生活在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等环境因素或能影响个体1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为了阐明肠道微生物和糖尿病之间的关联,研究人员通过让非肥胖的糖尿病小鼠与携带微生物菌群发生改变的动物共同"居住"来对小鼠机体中的肠道菌群进行修饰,他们发现,共同居住的非肥胖糖尿病对糖尿病的易感性较低,这种共同居住能够增加小鼠肠道中名为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细胞的数量,从而就能够给小鼠机体带来一定健康益处.
利用能够治疗人类糖尿病的的抗体来治疗小鼠,研究者同样也观察到小鼠机体中调节性的T细胞水平增加了,而且这些T细胞具有一定的活性,能够迁移到机体炎性组织中,并且能够抑制引发1型糖尿病的病态T细胞的活性.
【2】NatMed:肠道微生物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DOI:10.
1038/nm.
4345最近由来自西班牙赫罗纳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了治疗糖尿病的经典药物二甲双胍的具体工作机制.
他们发现该药物调控血糖的关键在于调控肠道内的微生物.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虽然我们已经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长达60年的时间,但对于其具体的工作机制却一直不清楚",该研究的首席作者,分子医学系教授FredrikBckhed说道.
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Medicine》杂志上.
人体中含有的微生物数量远远超出细胞的数量,大部分细菌都存在于肠道中,是目前已知最密集的生态系统.
更令人惊奇的是,细菌拥有的基因的数量是人体基因总量的1000多倍.
58【3】CellRep:研究揭示肠道细菌代谢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肠道细菌代谢与肥胖之间的生物学联系.
该团队表明,阻止特定的肠道微生物途径可以预防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并导致脂肪组织变得更具代谢活性.
该研究最近在CellReports中发表.
研究团队由克利夫兰诊所莱纳研究所J.
MarkBrown博士领导,研究了产生三甲胺氧化物(TMAO)的代谢途径,TMAO是一种在肠道细菌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胆碱,卵磷脂和肉碱‐在动物产品中大量发现,如红肉,加工肉,蛋黄和肝脏.
布朗博士的同事StanleyHazen,M.
D.
,Ph.
D目前的研究表明,高水平的TMAO与严重心血管事件(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相关.
由于心血管疾病和肥胖密切相关,该团队假设TMAO也可能参与导致肥胖的代谢途径.
他们专注于称为含黄素的单加氧酶3(FMO3)的宿主酶,其将TMAO转化为其活性形式.
他们发现,即使喂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也可以保护缺少或失活的FMO3基因的小鼠免于肥胖.
此外,FMO3阴性小鼠显示与米色或棕色脂肪细胞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更高,其比白色脂肪细胞更具代谢活性.
【4】2型糖尿病新发现:肠道微生物作用大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
芬兰东部大学的一项研究表示,血清中高浓度的吲哚丙酸(indolepropionicacid)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
吲哚丙酸是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得益于高纤维饮食.
研究报发表于《科学报告》中.
此次研究对比了芬兰糖尿病研究所提供的两组数据,所有参与者都体重超重,并且葡萄糖耐量降低.
研究人员调查了200名参与者的血清代谢物葡萄糖耐量,有的参与者在第一个五年中发展为2型糖尿病,有的在15年的随访中,未发展成2型糖尿病.
研究人员针对两组之间的差异进行了代谢组分析.
【5】JCEM:1型糖尿病可能与肠道炎症和细菌有关DOI:10.
1210/jc.
2016‐3222根据一项最新研究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与未患糖尿病的正常人以及腹腔疾病患者在消化道炎症以及肠道细菌构成方面存在差异.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CEM上.
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无法合成胰岛素,而胰岛素对于血糖调节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类患者一般发病年龄较小,当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胰腺导致无法合成胰岛素就会发病.
因此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
"我们的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的炎症特征和肠道菌群与未患糖尿病的正常人甚至是患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都存在不同.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肠道可能促进了1型糖尿病的发生,因此深入了解这种疾病如何影响消化系统以及肠道菌群有重要意义.
"文章高级作者LorenzoPiemonti这样说道.
【6】糖尿病的锅谁来背肠道菌和维生素D来搅局!
DOI:10.
3389/fphys.
2016.
0049859众所周知,高脂饮食可以引发一些列的代谢性综合疾病,尤其会使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大幅上升.
近日,来自中国四川大学和美国Cedars‐Sinai医疗中心的科学家发现,维生素D缺乏是小鼠患上这类高脂饮食诱发代谢综合症的必要条件,在小鼠患上代谢综合症的过程中,小鼠肠道菌群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菌群紊乱.
如果这一发现同样能够在人体中得到验证,那么日光浴和维生素D补充剂或许可以作为一种可行和可负担得起的方法来改善甚至预防包括一些糖尿病和心脏病在内的代谢综合征.
美国Cedars‐Sinai医疗中心的StephenPandol教授说:"基于这项研究,我们认为通过阳光照射,高维生素D饮食或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
StephenPandol教授与中国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韩源平教授课题组合作进行了这项研究.
代谢综合征影响了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口并同时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诱发.
代谢综合症患者通常会走上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道路.
代谢综合征的特征症状包括腰部肥胖,高血糖水平,高血压或高胆固醇.
通常,代谢综合症患者的肝脏中也会累积过多脂肪.
【7】NatMed:利用灭菌后的肠道细菌或有望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doi:10.
1038/nm.
4236日前,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比利时卢汶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名为Akkermansia的肠道细菌或许能为过重小鼠和糖尿病动物的肠道带来持久性的效益,甚至在巴氏灭菌后,该菌依然会为肠道组织提供强大的效益.
该项研究或为后期研究人员开发治疗糖尿病、肥胖症及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的新型疗法提供希望.
文章中研究者通过对肥胖小鼠进行研究发现,利用基于肠道细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的特殊疗法或许就能有效阻断小鼠的肥胖和糖尿病.
而且当进行巴氏灭菌(加热到70摄氏度)后该菌依然能够阻断小鼠疾病的进展,让研究者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的是,甚至在巴氏灭菌后肠道细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依然能够保持活性,不仅能够降低小鼠肥胖和糖尿病的进展,还能够在最开始抑制疾病的出现和进展.
肠道细菌Akkermansia的效力或许源于其能够抑制机体肠道炎性的效应,比如结肠炎和慢性肠易激综合症;如今这种细菌正在布鲁塞尔进行试验用来治疗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病人,研究者对研究结果充满期待,但首个临床试验中结果显示阳性.
【8】Nature:肠道细菌不平衡增加糖尿病风险doi:10.
1038/nature18646目前,科学家们认为导致胰岛素耐受性(insulinresistance)的主要因子是体重超重和缺乏身体活动.
一项新的由欧盟资助的一个欧洲‐中国团队开展的被称作MetaHit的突破性研究发现特定的肠道细菌不平衡能够导致胰岛素耐受性,从而导致2型糖尿病等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
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7月13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umangutmicrobesimpacthostserummetabolomeandinsulinsensitivity".
论文共同通信作者、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代谢中心教授OlufPedersen说,"我们证实特定的肠道菌群不平衡是胰岛素耐受性的重要促进因素.
胰岛素耐受性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不断增加的流行病)的先驱状态.
"在对277名非糖尿病丹麦人和75名2型糖尿病丹麦患者的研究中,这个团队分析60了胰岛素的作用.
他们监测了血液中1200多种代谢物的浓度,并且对人肠道中的上百种细菌进行先进的基于DNA的分析以便探究肠道菌群的某些不平衡是否与常见的代谢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存在因果关系.
【9】调节肠道微生物可治疗糖尿病和肥胖丹麦科技大学的科学家日前确定了此前未知的500种人体肠道微生物以及多达800种能够感染人体肠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
研究人员称,该发现让人们看到了人体肠道内此前从未见过的宏伟图景.
随着更多的肠道微生物被发现以及各个菌落之前的关系被理清,未来科学家将有望通过增加或删除某些细菌的方式来治疗糖尿病、哮喘和肥胖等疾病.
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为了发现并绘制这些微生物地图,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名为"联合丰度原则(theco‐abundanceprinciple)"的策略来分析各种肠道微生物的DNA数据.
通过这一策略,研究人员可以从先前未知的微生物中识别和收集基因组,即使是非常复杂的微生物菌落也不会受到影响.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种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0】Diabetes:肠道菌群影响糖尿病自身免疫过程doi:10.
2337/db13‐1676近日,科学家发现有典型糖尿病自身抗体的儿童患者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不同于健康儿童.
事实是,患者儿童与健康儿童这种的差异早在血液中自身抗体可被检测到之前就已经存在,这就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可能参与了自身免疫性过程的发生.
HelmholtzZentrumMünchen科学家已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杂志Diabetes上.
这项新研究作为BABYDIET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比较血液中有糖尿病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儿童与自身抗体阴性儿童的肠道菌群组成和相互作用的相关数据.
该BABYDIET研究主要调查可能影响糖尿病风险的营养因素.
在研究的过程中,Achenbach博士为首的研究团队确定了患者儿童与健康儿童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数量是相似的.
然而,患者儿童与健康儿童的肠道细菌相互作用网络发生显著变化.
http://news.
bioon.
com/article/6710222.
html容易肥胖或因肠道菌群"物种"少最新研究揭示肥胖和减重干预人群肠道微生物和血清代谢组变化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发现,同样都不爱运动,自己没怎么吃都容易胖,而身边吃得更多的人反而依旧苗条.
最近,国内研究人员找到了另一种答案——肥胖,还有可能是肠道微生物的问题.
肥胖病患起因或已经被发现肥胖已成为世界性流行疾病,是I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2012年我国成人肥胖率为11.
9%,与2002年相比,上升了4.
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6.
4%,比2002年上升了4.
3个百分点,超重肥胖问题在我国凸显.
对于肥胖的原因,国内外研究人员从未停止过更深层次的研究.
这次发布的成果,研究人员将焦点放在肠道菌群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华大等机构的研61究人员近日完成了中国青年肥胖人群肠道菌群、循环氨基酸和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研究.
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旗下子刊NatureMedicine.
这项研究阐明了肥胖病的起因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为建立肥胖病精准分子分型和临床转归精准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预防治疗肥胖可从肠道入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和肥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1、肠道微生物可以改变宿主对能量的摄取和贮存,成为肥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2、肥胖个体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和基因丰富度比正常人群偏低,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比值也偏低;3、研究表明肥胖个体通过饮食干预或者胃旁路手术(RYGB)降低体重后,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比值升高;4、肠道微生物移植实验表明肠道微生物和肥胖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因此,研究肠道微生物和肥胖的关系对肥胖的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
具体的作用机制如何研究人员共采集了257个来自健康人群、肥胖人群、经缩胃手术治疗后的肥胖人群的粪便样本和临床指标,通过宏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方法,进行肥胖相关基因的分类学研究和功能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肥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升高,促炎症因子、AAA和BCAA的产生增高.
随后,为研究肥胖患者肠道微生物的改变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科学家们又研究肠道微生物的改变与宿主代谢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的氨基酸代谢可能会调节血液循环中的氨基酸水平,从而加重肥胖和代谢并发症的发展.
肥胖预测治疗有了"中国版"为进一步研究肠道菌群、循环氨基酸和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对23例进行缩胃手术治疗的肥胖患者进行为期3月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肥胖患者通过缩胃手术减重后,宏基因组和代谢组趋向于健康水平,为肠道菌群失调与肥胖存在因果关系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证据.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宏基因组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揭着业表示,运用多组学方法预测肥胖进程和评估干预效能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但我国此类研究非常匮乏.
本研究是首次利用多组学方法研究中国人群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通过建立了宏基因组和临床指标的分类和预测模型以及预后判断相关的组学特征谱.
这也将意味着,针对中国人肥胖的精准预测和治疗有了新的"本土版".
此项研究的样本及所有数据均将分别存储于国家基因库生物样本库及生物信息库.
所有研究数据,届时可于国家基因库官网(http://www.
cngb.
org)的统一检索系统进行检索查询.
http://news.
bioon.
com/article/6705791.
html科学家首次发现熬夜会影响肠道菌群诱发肥胖最近在《科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现代人一个非常强烈的希望——减肥,可能恰恰藏匿在睡眠当中.
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熬夜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组成,会增加膳食脂肪酸的摄取以及脂肪的储存,从而诱发肥胖.
6万青年人,只有5%作息规律《百年孤独》里那个全村人睡不着觉的马康多村,可能已经散布在今天的全球各地了.
21世纪的人类,正在进入大失眠时代.
62《2017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调查了近6万人,结果显示:仅有5%受访者作息规律.
76%的受访者表示入睡困难,其中超过13%的人甚至感觉处在痛苦状态,只有24%的受访者表示睡眠整体状况不错.
能"一觉到天亮"的人堪称是上帝的宠儿,这样的青年人只有11%,其他受访者都表示会半夜醒来.
缺乏睡眠,会让你吃得更多睡不着的代价,是许多现代人最不可承受之重——发胖.
最近的一期《科学》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免疫研究所的LoraV.
Hooper教授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打破昼夜节律,会导致肠道菌群中的一种细菌变得强大,从而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促进小鼠摄取更多的膳食脂肪酸(我们每日所吃各种食物含油脂的总和),并且储存脂肪.
实验室里,在该睡觉时却睡不着的小鼠,体内的肠道菌群悄然发生变化:肠道微生物中的绝大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了更多的鞭毛蛋白以及脂多糖;这些物质能够穿过肠屏障,到达肠粘膜内部,与肠粘膜下方的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小鼠小肠上皮细胞对高热量食物的摄取,并且更加喜欢存储脂肪.
虽然实验对象是小鼠,但之前的大量研究也已经发现:经常熬夜,同样会使人类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发生显著的变化,从而引起肥胖等各种代谢相关疾病.
睡不好,睡不够,还会和吃联系起来,结果还是:让你胖.
一项分析发现:相比睡眠充足的受试者,被剥夺睡眠的人,在接下来的24小时中平均会多摄入385千卡的热量,相当于一份麦香鸡汉堡.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者曾进行过实验.
参与试验的是14名男性,体重正常.
他们被分成两组:一组一整晚不给睡觉;一组正常睡眠.
一夜过后,参与者在吃完一份标准化的早餐后,每人得到一笔约50美元的费用,可用于购买40种食品,其中包括20种高热量食物和20种低热量食物.
结果是:没睡觉的男人们比睡饱的男人,购买了含更多热量(增加了9%)和克数(增加了18%)的食物,其血液中饥饿激素的浓度水平也高于后者.
同样受到缺乏睡眠干扰的,还有人体内的瘦素.
瘦素会抑制机体摄入食物,增加能量释放.
2004年,发表在《内科学年鉴》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成年男性连续两晚睡眠时间只有4小时的话,体内的瘦素浓度即会下降18%.
这足以令机体认为饥荒来临了,并促使身体大量进食,尽快储存脂肪.
http://www.
chinanews.
com/life/2017/09‐29/8343681.
shtml肠道菌群如何影响患癌风险及机体对疗法的反应我们机体的肠道中居住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肠道微生物),其能够帮助决定机体患癌的风险,以及对癌症疗法所产生的反应;每个人机体中特殊的肠道微生物菌群都同其免疫系统之间保持着持久的联系;而且肠道微生物对于确保机体免疫系统能否有效抵御疾病非常关键,比如流感,甚至更为严重的癌症等疾病.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通过研究来确定机体中特殊的肠道细菌如何能够帮助确定个体的患癌风险,以及是否"修改"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就能够帮助控制个体癌症的进展以及预测癌症患者对疗法所产生的反应.
63你的肠道菌群每个人的肠道菌群都是非常特殊的,其就好像指纹一样;在我们出生的最初几年里,这些肠道菌群都是可塑的,同时其也能够反映我们在出生时的一些状况.
比如相比顺产的婴儿而言,经过剖腹产出生的婴儿机体中有益菌群的水平较低,而有害菌群的水平却较高;相比母乳喂养的婴儿而言,研究者也在人工喂养的婴儿机体中发现了类似的模式,这也就表明,通过饮食影响婴儿机体对细菌的暴露或许能够改变其早期机体中的肠道微生物组成.
然而研究人员并不清楚随着婴儿慢慢长大后期机体所发生的变化,但研究者们认为,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婴儿不仅机体中含有不同种类的细菌,而且其很有可能患上过敏症和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比如哮喘症等.
微生物群落和癌症风险机体肠道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正如我们机体肠道菌群能够控制免疫系统一样,机体的免疫系统还能够控制肠道菌群,有研究表明,这种相互作用在决定个体患癌风险上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缺失特定免疫分子(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小鼠往往免疫反应会变得迟缓,而且其机体肠道中有害细菌的水平较高,这意味着,强大的免疫反应能够确保有害细菌在肠道中的水平并不会太高.
相比机体中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充足的小鼠而言,这些小鼠同时对肠癌也较为易感,这种升高的癌症风险能够通过粪便移植而转移到正常小鼠机体中,这其中就包括从供体小鼠机体中收集粪便,随后移植到受体小鼠机体中.
来自供体小鼠机体中的粪便中含有能够反映其肠道菌群的细菌,这种高风险小鼠机体的粪便中含有许多有害细菌,一旦其被转移到受体小鼠机体后,这些细菌就会在受体小鼠肠道中迅速繁殖,并且改变受体小鼠肠道的微生物组成.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当新型的肠道菌群在受体小鼠机体中建立后,其患肠癌的风险就会增加.
最近一项在人类机体中进行的研究就得出了与上述研究平行的结果,而且研究者还发现,长期使用抗生素或许会增加个体患肠癌的风险.
众所周知,抗生素能够干扰肠道菌群的组成,就好像在缺失抗炎性细胞因子小鼠机体的表现那样,最终会导致小鼠机体中有害细菌的水平升高以及患肠癌风险的增加.
肠道菌群和化疗此前,一篇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综述文章中,研究人员就阐明了肠道菌群在患者对化疗产生反应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能够以两种方式来确定化疗的效力,即通过激活化疗药物,或者是通过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在缺失肠道菌群的小鼠中已经对上述机制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了,诸如无菌小鼠,其在完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繁殖,这些小鼠并没有暴露于外部的细菌中,而且其机体中的任何部分也不含有细菌.
有研究表明,相比正常小鼠而言,对无菌小鼠的化疗作用往往并不明显,而且无菌小鼠机体的肿瘤往往会发展迅速;这或许是因为化疗药物能够开启一种特殊的免疫反应,而这些免疫反应能够通过一种炎症过程来杀灭肿瘤细胞;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相比正常小鼠而言,无菌小鼠在接受化疗后,其机体肿瘤中炎性标志物的水平较低.
这就表明,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之间的交流对于癌症疗法的成功性非常关键.
很多化疗药物都会以一种无活性的形式应用于患者机体中,随后这些药物就会被患者机体肝脏中的特殊酶类或者肠道菌群直接激活,不同水平的肝脏酶类往往会帮助决定有效的化疗方法如何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作用.
相比正常小鼠而言,无菌小鼠的64肝脏中含有大量负责对化疗药物进行解毒的肝脏酶类,因此其往往能够很快清除掉化疗药物的药效,这也就使得化疗药物无法有充足的时间来杀灭小鼠机体中的肿瘤细胞,并且也无法对药物的疗效进行调节了.
相比正常小鼠而言,肠道中有害细菌水平较高的小鼠往往会对某些化疗药物表现出过度活跃的状态,尽管研究者认为这会增加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但同时却会诱发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产生,因为很多化疗药物无法有效区分机体正常的细胞和癌细胞.
肠道菌群和腹泻化疗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腹泻,化疗诱导的腹泻实际上具有致命的危害,其会让患者流失很多关键的营养物质,从而使其机体更加容易引发严重感染和死亡.
类似于癌症发生和疗法一样,腹泻和肠道菌群的改变也存在一定关联,一项尚未发表的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发现,化疗前机体肠道中较高水平的变形菌或许会使得小鼠腹泻加重并且加速小鼠体重的下降.
基于人类机体的临床试验,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表明,在患者开始进行癌症疗法之前,其机体粪便中肠道菌群的水平或许能够帮助预测患腹泻的可能性,同时研究者还在放疗治疗的患者机体中发现了类似的研究结果.
我们是否能够做出改变相关研究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定的机会来通过修饰肠道菌群来优化患者癌症疗法的治疗效果,比如通过粪便转移疗法、摄入益生菌,甚至是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等等.
在化疗开始之前理解个体的风险并且对其进行修饰,就能够有效确保患者机体化疗反应和毒性之间的完美平衡.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阿德莱德大学进行研究来鉴别能够帮助确定患者对化疗产生反应的特殊细菌菌群,一旦研究人员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很多能够降低患者患病风险的方法或许就能够被评估并且转移到人类患者机体的研究中去.
http://news.
bioon.
com/article/6703853.
html

美国服务器20G防御 50G防御 688元CN2回国

全球领先的IDC服务商华纳云“美国服务器”正式发售啦~~~~此次上线的美国服务器包含美国云服务器、美国服务器、美国高防服务器以及美国高防云服务器。针对此次美国服务器新品上线,华纳云也推出了史无前例的超低活动力度。美国云服务器低至3折,1核1G5M低至24元/月,20G DDos防御的美国服务器低至688元/月,年付再送2个月,两年送4个月,三年送6个月,且永久续费同价,更多款高性价比配置供您选择。...

RackNerd($199/月),5IP,1x256G SSD+2x3THDD

我们先普及一下常识吧,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是美国劳工节。于是,有一些服务商会基于这些节日推出吸引用户的促销活动,比如RackNerd有推出四款洛杉矶和犹他州独立服务器,1G带宽、5个独立IP地址,可以配置Windows和Linux系统,如果有需要独立服务器的可以看看。第一、劳工节促销套餐这里有提供2个套餐。两个方案是选择犹他州的,有2个方案是可以选择洛杉矶机房的。CPU内存SSD硬盘配置流量价格...

HostRound:美国达拉斯/洛杉矶/纽约/荷兰大硬盘服务器,1TB NVMe+4TB HDD,$179/月

hostround怎么样?大硬盘服务器,高防服务器。hostround,美国商家,2017年成立,正规注册公司(Company File #6180543),提供虚拟主机、VPS云主机、美国服务器、荷兰服务器租用等。现在有1款特价大硬盘独服,位于达拉斯,配置还不错,本月订购时包括免费 500Gbps DDoS 保护,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点击直达:hostround官方网站地址美国\荷兰独立服务器...

120ask.com为你推荐
同ip网站一个域名能对应多个IP吗mole.61.com摩尔庄园RK的秘密是什么?www.kanav001.com跪求下载[GJOS-024] 由愛可奈 [Kana Yume] 現役女子高生グラビア种子的网址谁有103838.com39052.com这电影网支持网页观看吗?www.123qqxx.com我的首页http://www.hao123.com被改成了http://www.669dh.cn/?yhcww.66bobo.comfq55点com是什么网站鲁伽欣打什么工啊 ? 大家一起卖猪肉吧www.niuniu.com哪里可以牛牛游戏在线玩?无聊就玩玩咯!www.8090.com重庆婚纱摄影www.xk8090.com这家好吗?源代码源码是什么东西啊?哪位大神给我讲讲
国外免费vps 域名解析服务器 科迈动态域名 新加坡主机 vultr美国与日本 rackspace 美国主机论坛 主机屋免费空间 标准机柜尺寸 debian7 卡巴斯基永久免费版 免费邮件服务器 smtp服务器地址 游戏服务器出租 浙江服务器 网页加速 江苏双线 存储服务器 双11促销 湖南铁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