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密级:UDC:硕士学位论文泰山女神与女性宗教信仰关系研究学位申请人:许宏:张桥贵教授:硕士:宗教学:宗教学原理:2006年5月:2006年6月:云南民族大学二六年五月目录一、导言(一)选题(二)研究背景与目的(三)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二、泰山女神崇拜的演变与特征(一)早期的泰山女神1、泰山女神肇始于原始社会的"女神崇拜"2、男性神主宰下的泰山女神(二)明清以来泰山女神--"碧霞元君"信仰的兴起及特征1、碧霞元君信仰的兴起2、碧霞元君信仰的特点--"三教合一"3、妇女问题是碧霞元君信仰的核心问题三、泰山女神与女性宗教信仰(一)妇女在泰山女神信仰兴盛中的作用1、香社中的女性2、碧霞元君庙会--妇女的节日3、上层妇女对泰山女神信仰的推崇(二)泰山女神对妇女宗教信仰心理需要的满足1、送生保育2、婚姻爱情的保护神3、祛病祈福4、慈母形象四、泰山女神信仰对女性及社会的现实意义(一)泰山女神信仰对女性及社会的积极功能1、泰山女神信仰对妇女解放的积极意义2、满足女性的心理需求,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泰山女神信仰对女性及社会的负面影响1、麻醉精神,消磨意志2、加剧女性信徒群体的弱势化3、迷信和愚昧对女性及社会的危害(三)加强对泰山女神信仰的引导与管理1、积极引导泰山女神信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2、加强对泰山女神信仰活动的管理,尽力消解其消极作用五、结语注释主要参考文献后记内容提要本文将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资料,着力于泰山女神和女性宗教信仰关系的研究.
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言.
介绍论文的选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了泰山女神崇拜的演变与特征.
第三部分:一方面从信徒构成、组织者、修建碧霞元君庙等方面分析了妇女在泰山女神信仰兴盛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从泰山女神信仰的特征、司职等方面来揭示它对女性心理的满足和影响.
立足于宗教学的独特角度来深入考察研究泰山女神与其信仰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是本文的一个创新.
第四部分:科学分析了泰山女神信仰对女性及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为加强对泰山女神信仰的引导与管理,积极引导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第五部分:结语.
对全文作了总结,并提出一些思考.
AbstractThisarticlestudiestherelationshipbetweenMt.
TaiGoddessandthefemale'sreligiousbelief,basedontheresourcesfromthedocumentrecordsandinvestigation.
Thearticleisdividedintofiveparts.
Thefirstpartisthepreface,whichintroducestheselectingsubject,researchbackground,researchpurposeandresearchmethodaboutthepaper.
ParttwoclarifiestheevolutionandthecharactersaboutMt.
TaiGoddesscult.
Thethirdpart,ontheonehand,analysesthefemale'sfunctionintheprimeperiodofMt.
TaiGoddesscultfrombeliefgroup,organizersandBixiayuanjuntemplesreparingandbuildingaspects.
Ontheotherhand,thispartrevealsthatMt.
TaiGoddesssatisfiesthefemale'sphychologyanditsinfluencefrombeliefcharacterandfunctionaspects.
Itisthearticle'soriginalitythatstudiestherelationshipbetweenMt.
TaiGoddessandbeliefindividalssimplyfromreligiousangle.
PartfourscientificallyanalysesMt.
TaiGoddessbeliefhasactiveandnegativeroleforthefemaleanditssociety,andputsforwardtosomepracticalandavailablemeasuresinordertointensifyguideandmanagementforMt.
TaiGoddess,activelyguideittoserveforsocialistconstructionoftheharmonioussociety.
Partfiveistheconclusion,whichconcludesthewholepaper,andputforwardstosomethinking.
一、导言(一)选题我出生在泰山脚下的孔孟之乡,凝重而丰富的齐鲁文化,从少年时就感染、熏陶着我.
记得老人们常讲起泰山娘娘和东岳大帝的故事,从前的女人们特别是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奶奶登泰山、朝拜"泰山老奶奶"时,那颠着小脚、一步一拜、三步一叩的虔诚让我充满了好奇.
上学以后,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从司马迁笔下的"封禅大典"和《水浒传》里的"九天玄女"中,我逐渐领略到泰山宗教文化的丰富内涵.
两年前,我有幸考入云南民族大学,在导师指导下从事宗教学的学习和研究.
出于乡情和专业的原因,我决定把《泰山女神与女性宗教信仰关系研究》作为我的硕士论文题目.
"五岳之尊"的泰山,自古为历代帝王封禅之所,平民百姓朝拜之处,有着浓厚的宗教信仰文化底蕴.
作为儒释道三教交汇之地,因其神仙种类齐全而被称为"神山",故当地有"济南府的人多,泰山上的神全"的说法.
泰山女神,民间一般称为泰山娘娘、泰山奶奶、泰山圣母、泰山老母等.
她和东岳大帝是众多泰山神中影响最大的两大神祗.
自两汉"魂归泰山"之后,东岳大帝渐渐成为泰山的正统尊神,是阴间鬼魂的最高主宰.
而明清以来,随着碧霞元君信仰的兴盛,泰山女神的影响超过了东岳大帝等男性神,并走出泰山,成为中国北方地区信仰的"女皇".
登泰山,拜泰山女神是泰山一带老百姓千百年不断的习俗.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政府对反动会道门等组织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香社形式的泰山进香活动,但个人的泰山进香行为始终没有停止过,甚至在"文革"期间,仍有人偷偷跑到泰山顶上给老奶奶磕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策的松动,民间的信仰活动又开始活跃起来,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到到泰山进香的民间信仰组织.
各地的泰山娘娘庙也相继修复,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农村妇女成了泰山女神的信徒,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而目前,国家对民间宗教、民间信仰尚未出台有关政策,一些地方政府把泰山娘娘信仰视为一种单纯民俗事项,为了发展旅游经济,一味纵容.
也有一些人认为,泰山娘娘信仰是一种封建迷信,必须给以打击.
这似乎都有不妥.
因此,科学对待泰山女神信仰,深入地调查和研究它的历史、现状,特别是它与信仰主体的互动关系,可以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这不仅有助于政府加强对民间宗教、民间信仰的引导和管理,也有助于民间宗教、民间信仰的健康发展,对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研究背景与目的有关泰山女神的史料和研究成果颇丰.
追溯泰山女神的历史,在西晋张华的《博物志》就有对泰山神女的记载,干宝的《搜神记》中也有泰山神女嫁为河泊妇的传闻,这两条资料是现存较早的关于泰山神女的记载.
以后的一些文献对其也有记载,但总起来说,明代以前她一直声名不显,明成化以后突然名满天下,于是关于她的记载多起来,然而都是泛泛介绍,多属神话、传说.
对碧霞元君信仰进行严格学术意义上的研究,是从20世纪初对北京妙峰山碧霞元君庙进香的考察开始的.
1925年,顾颉刚、容肇祖等人对北京妙峰山碧霞元君香会进行过民俗田野调查,调查成果在容庚主持的《京报》副刊上连续发表,影响很大.
1929年,顾颉刚、魏建功、罗香林等人又作了第二次调查,两次调查后发表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文章,如顾颉刚的《妙峰山庙会》,通过抄录当时99个香会名称及会帖,分析了其地域分布、类别、组织结构等;罗香林的《碧霞元君》对碧霞元君产生的社会背景、渊源、出身及其功能等进行了探讨,是一篇较全面系统研究碧霞元君信仰的文章.
(容庚的《碧霞元君庙考》发表在《民俗》1929年(60、70合刊)).
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碧霞元君的研究又掀起高潮.
出现了一些有关的研究成果,如顾颉刚的《妙峰山》,徐本坚的《东岳泰山》都涉及到碧霞元君的一些方面.
石芳苓在1984年的《泰山志资料选编》(第二辑)发表了《泰山女皇--碧霞元君》一文,从泰山碧霞宫的兴起、碧霞元君的由来以及碧霞元君在泰山上的仙迹、碑刻、庙宇等诸方面对其进行了考察,对碧霞元君这一信仰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90年代后,北京妙峰山香会的重新复兴,吸引了一些学者作了新的调查,出现了一些新的成果,如刘锡诚的《妙峰山: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俗流变》,刘守华的《论碧霞元君形象的演化及其文化内涵》;邢莉的《碧霞元君--道教的女神》,这些文章都对碧霞元君的起源和形象问题展开了论述.
此外,1994年呂继祥的《泰山娘娘信仰》是一本系统介绍泰山娘娘的著作,还有1995年2月范恩君在《中国道教》上发表的《论碧霞元君信仰》一文,从多方面研究碧霞元君信仰状况,对民众了解泰山娘娘信仰有一定的帮助.
近些年来,一些泰山女神研究的文章相继发表,如车锡伦的《泰山女神的神话、信仰与宗教》(《岱宗学刊》2001年1月)一文指出泰山女神肇始于原始社会的女神崇拜,道教割断了碧霞元君同古代泰山女神的联系,到明代对这位女神的信仰又隆重起来,全国各地修建了碧霞元君庙,泰山顶上碧霞元君的香火压倒了所有的男性神,该文通过考察传世宝卷,把明代碧霞元君信仰的盛行同当时民间宗教崛起的女神崇拜结合起来;田承军的《清代东北地区的碧霞元君庙》(《泰安师专学报》2002年1月)一文就清代东北地区出现的众多碧霞元君庙,从移民角度,通过多个个案的分析,证实这些祠庙正是由鲁冀豫等地移民建立的,同时指出东北的碧霞元君庙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混杂,如碧霞元君、观音、斗姆的合祀或难以区分等;此外,田承军的《碧霞元君与碧霞元君庙》(《史学月刊》2004年4月)一文指出碧霞元君之祠庙概况、其建筑规模、修建、庙产、管理及其在全国的分布、有关庙会状况等.
代洪亮的《社会记忆的空间--以清代山东碧霞元君信仰为中心》(《济南大学学报》2003年3月),一文指出碧霞元君信仰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产生于女神兴起的宋代,大约明初开始经历了一个民间化、世俗化的过程,明中期以来,碧霞元君信仰在山东地区逐渐普及,泰山可以说是整个华北碧霞元君信仰的神圣中心;陈冬的《泰山之巅碧霞祠》(中国民族报/2003年/03月/07日/第003版)一文对泰山的碧霞祠的历史、修建以及对碧霞元君的信仰、民俗等状况进行研究和介绍等.
碧霞元君虽然作为中国女神,不仅广大的中国学者研究,国外也有一些研究成果,其中对碧霞元君信仰有研究的突出代表,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韩书瑞(SusanNaquin),80年代中期她曾在北京做过妙峰山研究.
回美国后,1989年召开"中国进香专题讨论会",并编成论文集,1992年发表了《中国的进香和圣地》(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她的论文《北京妙峰山的进香之旅:宗教组织与圣地》对清末北京妙峰山进香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以上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学者不论在田野调查、史料分析、还是在理论研究上,对泰山女神有的做了全面的研究,有的围绕一个专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已经取得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
以上研究成果对我的论文构思与选材将产生一定的启发作用,但也应看到到,已有的成果中,研究者多以民俗、史学等传统视角立论,偏重文本的历史性分析,注重对神灵起源的探讨等,而较少关注普通民众对泰山女神的宗教信仰活动.
在大多数研究者那里,泰山女神信仰只是一项单纯的民俗事项,而不是一种宗教信仰文化.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在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宗教学的视角,通过对泰山女神的演变、特点的考察、分析,深入研究泰山女神与信仰主体(主要是女性)的关系,科学分析泰山女神信仰对女性与社会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如何引导和管理民间宗教、民间信仰的新思路.
(三)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1、资料来源正史:《史记》、《二十四史》地方志:《泰山志》、《泰安县志》、《泰安文史资料》媒体:《大众日报》、《泰安日报》、新浪网、泰山网实地考察资料:访谈记录、观察调查、问卷调查2、研究方法材料分析法:言之有据为论文的基本要求.
本文的不少材料来自地方志书,必须对其记载的真伪进行分析考证.
实地考察法:近年来泰山及山东一些地方的泰山娘娘庙、信仰特点、信徒状况等,必须进行实地考察,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在综合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观为指导,最终完成了研究和论文写作.
二、泰山女神崇拜的演变与特征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从始祖黄帝始,泰山就贯穿了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全过程,成为中华民族万世崇拜的神山,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座大山所无法比拟的.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太阳崇拜、东方崇拜、生殖崇拜、大山崇拜,乃至泰山神崇拜的嬗变,而对泰山女神的崇拜始终是泰山崇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早期的泰山女神1、泰山女神肇始于原始社会的"女神崇拜"在人类社会早期,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女神地位都极其显赫,如中国神话中的女娲、西王母,希腊神话中的该亚、天后赫拉,北欧神话中的佛尔茄等等.
因为人类社会首先是从母系氏族开始的,祖先崇拜也是从女始祖开始的.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1](第二十五章魏王弼注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86年版第1055册第152页)这向人们揭示了女性在人类社会中的初始性地位.
尽管这里强调的是女性的母性功能,但事实上这也是原始女性基本的存在功能.
在原始社会里,崇拜母亲、信仰女性神灵本是自然之事.
人类学家和宗教史学家们都认为原母神(TheGreatMother)或大母神是后代一切女神的终极原型,甚至还可能是一切神的起源.
在中华民族的远古神活中,最著名的母性神当属女娲.
《山海经·大荒西经》"女娲"条云:"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说文》释"娲"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2](《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110页)传说中的女娲"人头蛇身"、"化生万物"、"抟土作人",她是皋媒之神,主婚姻,实际上掌管人类繁衍,仍与生殖、生命密切相关.
还说她"炼石补天"、止水、杀死猛兽、凶禽,拯救万民等,则充分反映了原始氏族社会先民对母性的爱戴和崇拜.
远古时候的泰山,是炎、黄两个部族的活动中心.
《国语·晋语》记载:"昔少曲氏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
"司马贞在《补史记·三皇本纪》中引古本把"有虫乔氏"写作"有娲氏",并认为"炎帝、黄帝皆有娲氏之子",女娲系炎、黄两族的始祖.
[3]可见,作为始母神的女娲与泰山确有密切的联系.
关于黄帝时代的泰山女神神话直到汉代仍然流传.
《太平御览》卷一五引《黄帝玄女战法》云: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
黄帝归子太山,三日三夜雾冥.
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起.
妇人曰:"吾玄女也,欲何问"黄帝回:"小子欲万战万胜.
"遂得战法焉.
[4](《太平御览》卷一五中华书局出版1960年2月第78页)《天中记》卷四三引《黄帝内传》云:(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
这些古代神话资料在先秦时期可能已经过篡改,但我们从中仍可看出,黄帝在统一华夏民族的过程中,曾得到一位泰山女神(上文说是"玄女",有的文献中是"旱魃"、"素女")的帮助.
而在《素女经》(《玄女经》)中的"玄女"则向黄帝讲授男女性爱之事,如何易孕、优生、房中养生益寿等问题,俨然又成了一位生殖、生命女神.
长期以来,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先民们所崇拜的始祖神女娲及其同一原型产生的其他女神,就是中华民族的大母神.
女娲神话向下延续到大汶口文化晚期以后,大约夏商之际,开始有了母神崇拜的记录.
甲骨文中记载着一种奇特的祭祀仪式,人们用牛、猪或犬燎祭"东母"、"西母".
这时女神的具体形态从女娲大神开始向早期的"西王母"转变,有的研究者认为昆仑山上的西王母也是这位女神的化身,这不无道理.
《山海经》对西王母的描绘有三处:"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有神.
人面,虎身,有纹有尾,皆白,处之.
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燃.
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此山万物尽有.
"[5](《山海经·大荒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112页)"玉山,是西王母之所居也.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6](《山海经·西次三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28页)"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7](《山海经·海内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94页)从这三则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西王母相貌丑陋无比,大体是一个"豹尾虎齿而善啸"的怪兽,其实她是兽、人、神的混合体.
其神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掌管着天灾、刑罚与杀戮,对人类的生命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
西王母掌管人的生命寿夭这一神职,与女娲是相通的,溯其源,亦源于对女性的生殖崇拜.
出于人们极度崇拜、敬畏的心态,早期女娲特别是早期西王母的形象是神秘而可怕的.
何新等一部分学者认为,昆仑作为神话中"万物尽有"的神山,正是泰山经过艺术加工和神话创造的结果.
[8]此外,在泰山南麓大汶口文化的遗址中,发现普遍存在着拔牙习俗,且拔牙多为"犬齿",亦称"虎齿".
这也许正是崇拜那位"虎齿"的始祖西王母的表现.
《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
音者各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9](《礼记》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版190页)可见,泰山古代为猛虎出没之地,与西王母确有渊缘.
今泰山有虎山,在南麓王母池东侧.
当社会进一步发展,寻根意识进一步加强,先民对于生育问题的认识也深化了.
于是,人们把从前只把"生育"同母亲、女阴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发展为"感生"的观念.
他们从母亲以外寻找生育的另一根源,以为儿女的降生是母亲感应外物的结果.
这种观念尤其表现在那些所谓种族始祖母身上.
[10](《道教与女性》詹石窗1990年05月第1版11页)从古代宗教的一般特征可以看到,由于妇女具有神圣的生殖力,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传播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神性,所以远古时代宗教出现了更多的女性神,常常是无性别的,同时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一切的意义源泉,是具有母性的或男女兼体的自然神.
与此同时,在一般的社会生活中,妇女可以参与众多的社会活动,获得广泛的尊重.
古代妇女的宗教地位一点也不比男人低,甚至是更伟大和更完全的人.
当古代宗教崇尚出神、占卜等神异能力,并由此发展出许多礼仪、祭祀等生活仪式时,出现了专门从事神事的人--"巫",最早就是由女性担任,这也是由女性的崇高地位决定的.
2、男性神主宰下的泰山女神随着母系社会向父权中心社会的转变,女神在神界的地位日渐下降,而男神地位则与日剧增.
女神从拥有独立神格的大神逐渐沦为男神的附庸,其神格也随自身权力向男神的交接而逐步丧失.
《山海经》中记载的早期西王母是掌管人间生死的大权的大神,后来的《神异经》中就给她添上一个来历不明的丈夫东王公,但还没有提到二人权力的分配问题.
而在托名晋代葛洪的《枕中书》中则编造了一个西王母与东王公的诞生故事,其中道家仙话成分很重.
东王公为天皇扶桑大帝,其地位已跃居西王母之上.
西王母终遭遇了被男神附会,沦为男神附庸的命运.
进入男权社会,特别到了秦汉以后,泰山已成了封建帝王们封禅祭天的圣地.
当然不能允许一位女性来做山神爷.
于是,经过长期的混乱,终于树立起一位男性泰山神--东岳大帝.
美国学者LeeIrwin在《神性拯救--中国的大女神》一文中指出:"随着伏羲地位的升高,女娲便降到了次要的地位.
但是,虽然女性不被允许进入男性世界的官方文献,女娲的形象和圣地却一直保存下来,并进入唐代以后的社会.
"[11]当然,这种"保存"体现的是男权意志的不断加强.
而在这同一过程中,无论是女神还是女人都遭受了神格或人格的扭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从两汉"魂归泰山"后的一千多年间,男性神主宰着泰山.
西王母信仰在泰山地区渐渐迷失,并不断西移,又被道教改造成了王母娘娘.
但作为一种文化和民俗心理的延续,长期在泰山地区发挥着影响.
西王母的神祠一直是泰山的重要庙宇,女神仙们也不时在泰山显现.
泰山神女.
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四中,有"泰山神女"条.
后被张华《博物志》收录,只是"泰山神女"成了"东海神女".
清初学者顾炎武《碧霞元君考》引张华文说:"文王以太公为灌坛令,期年,风不鸣条.
文王梦见有一妇人当道而哭,间其故,曰:'我东海泰山神女,嫁为西海妇,欲东归,灌坛令当吾道,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骤雨过也.
'文王梦觉,明日,召太公,三日三夕果有疾风骤雨自西来也.
"这段故事中的"泰山神女",当属泰山女神的一个回应.
元君.
唐时道教盛行,著名女冠张炼师在泰山修炼,大历八年(773年),她曾陪同京师大臣朝拜岱岳.
在泰山万仙楼后的桃花涧断崖上,保留了张炼师的题刻.
刘禹锡在《送女道士张炼师归东岳》诗中赞颂她"堪为列女书青篇,久事元君住翠微".
道书以男修道成仙为真人,女修道成仙为元君.
此元君是否就是后世的碧霞元君,还不能肯定.
但却说明唐代道士已把泰山女神拉去做了道教的"元君".
九子母,即女岐.
最早见于《楚辞·天问》:"女岐无合,复焉取九子"[12](〈楚辞〉屈原宋玉著/吴广平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4月(国学基本丛书)91页)这位女岐没有与男子交合就生了九个儿子,显然是属于早期感生女神之列.
清人丁晏笺曰:"女岐,或称九子母.
"在明代的小说《三言二拍》中,这位女神被描绘成在唐宋时代曾灵应一方的泰山女神,她既能自由沟通凡冥二界,也是幼儿的保护神.
她的府邸在泰山岳庙,作品中写道:"上得岳庙,望那左廊下,见九子母娘娘,拜祝再三.
"这位九子母娘娘虽然神力无边,但她仍属东岳大帝管辖之下.
[13]这些泰山女神已失去了重要权力,仅保留了那些离权力中心较远的琐屑的职权.
从历史上看,妇女的从属形象不仅被认为有某种明显的生理或心理的缺陷,还往往被当成一些危险的因素,甚至是恶和危险的象征,所以,有些对女性的迫害也似乎合情合理.
据统计,欧洲历史上被宗教法庭烧死的女巫达900万之多,中国也不乏有像西门豹治邺中那样对女巫的处置,无论有多少的理由,但在方法上却似乎显得简单、粗暴,甚至野蛮了点.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通过诸如此类的一些运动,妇女的权利被不断剥夺,宗教信仰被压抑,女神成了男性神的附属.
庆幸的是,女神由于在司职上与人的接近,更多地参与了人的日常生活,其神性减弱、人性加强,在心理距离上也与人更为接近,在神格中流露出日趋世俗的倾向.
和男神相比,少了些威严,多了些亲切.
(二)明清以来的泰山女神--"碧霞元君"泰山碧霞元君是泰山信仰的主要对象,民间尊称她为泰山娘娘、泰山奶奶、泰山圣母、泰山老母等,她和东岳大帝是泰山的两位主神.
从北宋到明清,碧霞元君信仰从泰山推及到黄淮,有进一步影响到京津、东北、江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1、"碧霞元君"信仰的兴起"碧霞元君"这一称号,源自宋真宗封禅泰山.
清顾炎武经考证,在《日知录》中说:"泰山顶碧霞元君,宋真宗所封".
清人张尔岐在《嵩庵闲话》卷一中引《帝京景物略》也说:"按稗史,(碧霞)元君者,汉时仁圣帝(泰山神)前,有石琢金童玉女.
至五代,殿圯像仆,童泐尽,女沦于池.
宋真宗东封时,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尔涤之,玉女也.
命有司建祠奉之.
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
"[14][(清)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M].
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笔记小说大观本:第8册.
)但在当时,她只因为是仁圣帝(东岳大帝)之女,才得到了一个栖身之处-昭真祠(仅能栖身的小庙),其声望很小.
到了明代,昭真祠被重新修建,并改称碧霞祠.
万历年间,孝定皇太后被尊奉为"九莲菩萨",到泰山配祀碧霞元君,统治者大力宣扬碧霞元君的灵验.
泰山地区的一些民间宗教如白莲教等活动频繁,"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八字真诀在信徒中广泛流传,是道教恋母归根心态的典型表现.
这都为那位泰山玉女的神格的提高,碧霞元君信仰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而明太祖削去泰山神"帝"号,使东岳大帝地位有所下降,对碧霞元君地位的攀升却提供了机会.
这时候又有道士们出来,想方设法地造出几部道经,宣传她的灵验,同时也为她"正名".
明《万历续道藏》中的《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世妙经》说,她原是上界天仙.
因见众生遭受沉沦,就化作玉女之身,降临泰山,后被册封碧霞元君之号,"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罪福报应,感应速彰".
还说她"神功莫测,浩德难量,专薄天民",能"保生益算","消灾化难".
.
"[15](《道臧》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34册第744页)而《太上老君说碧霞护世弘济妙经》则言,碧霞元君乃西天斗母神精气的化身,在泰山修道成真,证得仙位,受玉皇之命率岱岳神兵,护国佑民,普济群生.
这样,碧霞元君在道教神殿中的正宗地位就确定了.
岱顶碧霞元君祠的宗教属性就是"道",祠中道士信奉的是全真道.
虽然庙宇不是很大,道士也一直不多,但泰山碧霞祠的名声很大.
明张岱在《岱志》中也说:"元君像不及三尺,而香火之盛为四大部洲所无".
登泰山,拜泰山娘娘是泰山一带老百姓千百年不断的习俗.
每年春节和农历三四月间,香客们风雨无阻,云集泰山.
人山人海中不乏七八十岁的老奶奶.
在除夕之夜、大年初一、初三、初六、初九,成千上万的人们登岱顶朝拜泰山娘娘,祈求她保佑一年的平安,俗称"拜年".
春节后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到三月又掀高潮.
农历三月十五日是泰山娘娘圣诞,以碧霞祠为中心的庙会要持续一个多月,这是春香.
还有一次秋香,以七月十五日为高潮.
因为这天是中元节,即鬼节,香客们要朝拜东岳大帝,当然更不会忘了给泰山娘娘烧香叩头.
明万历二十一年王锡爵撰文的《东岳碧霞宫碑记》中称:"自碧霞宫兴,而世之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即数千里,每岁办香岳顶,数十万众,施舍金钱币亦数十万,而碧霞香火视他岳盛矣".
在众多的善男信女中,有求福的,有求医的,也有求子嗣的,无所求而朝拜者,"千百中不一人焉".
[16](王锡爵碑文[A].
民国泰安县志:卷14艺文志·金石下[M].
)清人韩锡胙在《元君记》中也说:"统古今天下神祗首东岳,而东岳祀事之盛首碧霞元君.
元君者,泰山玉女.
元君,其封号也.
庙在泰山顶,自京师以南,河淮以北,男妇日千万人,奉牲牢香币喃喃泥首".
可见在明清时期,泰山娘娘成为泰山地区乃至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神祗.
除了泰山碧霞祠和北京妙峰山泰山娘娘庙较为有名之外,北方各地普遍建有泰山娘娘庙.
在南方泰山娘娘的影响虽小一些,但几千里外的广州、福州等地,也曾建有东岳庙,祀泰山娘娘.
"碧霞元君"信仰的兴起与中华民族母性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
前面已经提到泰山女神肇始于母性的生殖崇拜,她之所以能在明清甚至现在的女性生活中具有极大的吸引和诱惑,与这种母性崇拜是分不开的.
泰山女神所表现出的温柔善良的个性,伟大的同情心,自我牺牲精神正符合民众特别是女性的心理需求,体现出一种母性爱.
她以母性的伟力,或以儿女柔情庇佑、抚慰她们的子民.
在她光辉形象的映照下,许多神格较高的男性神也不禁黯然失色,所以明代以后碧霞元君的香火就大大超过了东岳大帝,成为北方地区的女皇.
2、碧霞元君信仰的特点--儒释道"三教合一""碧霞元君"是道教女神,似无疑问.
泰山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碧霞祠、玉皇庙、东岳庙、王母祠、元始天尊庙等道观密布,占据了岱顶和主要道路两侧.
但泰山自古为儒、释、道三教繁盛之区,绝非道教一家独有.
自山麓以下有不少佛教寺院,如灵岩寺、玉泉寺、普照寺、法华寺、资佛寺等.
道、佛两家,一家山上,一家山下,在泰山倒也能长期共处,相安无事.
如果我们再作进一步的探究,同样也会发现,身为道教尊神的泰山娘娘身上也有着诸多的"佛性".
在某种程度上泰山娘娘与另一位在民间有着重大影响的佛家偶像观音菩萨竟有着惊人的相似,简直是观音菩萨的"翻版".
其一,同为女性.
在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最低,受压迫也最深,所以神道也最容易受到女性的尊重和爱戴.
观音菩萨在佛教中原为男性,进入中国后为适应中国国情渐渐改头换面,到唐朝时便以女性的形象进入千家万户,而道教中的泰山主神原本也是男性神东岳大帝,到了北宋真宗时才有"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明清时期元君信仰逐渐兴盛起来并超过了东岳大帝,泰山娘娘才成为名副其实的泰山女神.
泰山女神的"制造"是否有"盗版"之嫌,尚难定论.
但从泰山娘娘信仰产生和兴盛的时间上来说,确实要晚于观音菩萨.
其二,同样大慈大悲,有求必应.
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仅次于"佛",其职责是协助佛普度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却一切烦恼.
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被看作是"大慈大悲"的救世主.
她神通广大,能使不孕者生子,盲人复明,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这与泰山娘娘的司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其三,同为慈爱、热情、正义、平等、公正和希望的象征.
观音菩萨救苦救难,不分贵贱贤愚,世俗群众有苦有难时希望她援福解脱,就是个人或家庭有什么愿望或烦恼时,都会到观音神像前祷告,求菩萨及时暗中帮助.
而到泰山娘娘神像前烧香叩拜的民众中,不少是为了祛病防疾,有为本人祈求祛病者,也有为亲戚朋友、父母儿女祈求祛病者.
人们相信泰山娘娘的灵验,会给他们带来福佑.
这诸多的相似并非巧合,自唐宋以来出现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潮流.
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主张三教合一,三教同源,尤其是大量地援引、融摄佛教思想,并仿照佛教的丛林制度建立了全真道十方丛林制度,它的首领如方丈、监院、都管等名目都是从佛教那里学来的.
"身"在全真派道观里的泰山娘娘恐怕也难以"洁身自好",为了寺院的香火,向佛教中的"实力派"观音大学士学点"感召信众"的功夫是自然的事情.
时间长了,泰山娘娘"法力"大增,也能名震四海,灵验九州.
其影响甚至超过了那些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道教显尊,如玉皇大帝、东岳大帝之流.
也许因为泰山娘娘的"佛性"太多,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泰山娘娘乃观世音的化身.
这在清人韩锡胙的《元君记》中有记载:"近世佞佛者云:观世音为千百亿化身,在南海为海神天后,封碧霞元君,在北为泰山玉女,亦封碧霞元君,皆一人也.
"泰山之阳的邹(邹城)、鲁(曲阜)是儒家文化的摇篮.
清代还在泰山建了孔子庙.
孔子的思想及其儒家精神也对泰山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庸是孔子思想的精髓.
中庸,即中正,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表现在思想行为上则是沉稳、厚重、圆熟老到、"稳如泰山".
而泰山娘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恰好体现了中庸、稳重.
她对任何人,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布衣平民都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她通晓古今事理,遍查人间善恶,所以泰山一带的人们称她为"老奶奶",拜"泰山老奶奶"似乎是祈求老一辈的指点和恩赐.
儒家崇拜"天、地、君、亲、师",把敬天尊主、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奉天法祖作为基本信条,并力图通过"神道设教"去实现教化民众、保国安民,这与历代统治者不谋而合.
历代帝王在受命登极时,举行封禅典礼.
他们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因而登岱顶设坛祭天,而在泰山脚下的小丘如梁父、萧然上面祭地,以表明其"受命于天".
而宋真宗封禅泰山时,把石琢玉女像作为天赐"祥瑞"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也无非是想表明其政权受天之命、受神之佑.
宋真宗以后的帝王们不在到泰山封禅,而以郊祭代替.
但仍有不少皇帝朝拜泰山娘娘,修建元君祠,以求助泰山娘娘保佑其江山社稷永固.
满清贵族入主中原后,惟恐汉人不服,便"借神安民",鼓动民众祀神.
清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都为泰山娘娘写了褒奖题额.
儒家倡导"孝悌".
在儒家崇拜的天、地、君、亲、师中,亲随居第四,实际上是崇拜的核心,天、地、君不过是亲的变形.
儒家思想具有强烈的宗法性,个人生死事小,家庭延续事大,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子绝孙是最可怕的.
儒家的这种思想在泰山娘娘身上也得到充分的体现,泰山娘娘要做的头等大事,便是送生保育.
她保佑妇女生产之神,其塑像旁常有一抱婴儿的侍之,称之为送生娘娘.
那些无子嗣者到泰山娘娘前烧香叩头,希望泰山娘娘能赐个胖儿子或胖孙子.
儒家主张入世,注重现实社会.
它为人类设计了一种"内在超越"的生存方式,即通过"内圣成德"实现"外王事功".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本是主张出世的,而身为道教神仙的泰山娘娘却干了一番入世的事业,她抗玉皇、斗龙王、救民女、爱百姓,使贫者富、耕者岁,求嗣者得子,管尽天下事.
这一方面体现了道教惩恶扬善、扶正压邪的教义,另一方面也正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目标的神学回应.
[17]中国不是一个宗教盛行的国家,在中国也缺乏虔诚的宗教信徒.
象泰山娘娘这样信徒如此广泛、香火千年不断的"神仙"也真寥寥无几.
碧霞祠香火独旺于泰山的原因,有人说她十分"灵验",有人说她比其他神仙更具人情味,恐怕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博取了儒释道三家的灵气,使自己的"法力"大增,对千千万万的中国百姓当然就有更大的感召力了.
3、妇女问题是碧霞元君信仰的核心问题《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指出元君"为化女流,普度群生"而降世,而《碧霞护世弘济妙经》中则指出元君以救度"女魂"为职司,"济厄救险,赏功伐罪.
"两部道经都以度化"女流"、"女魂"为主旨.
可见,妇女问题是碧霞元君信仰的核心问题.
古代中国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建立了一整套以男女有别、男尊女卑,歧视妇女为核心的性别伦理观念,这套伦理观念使妇女过着悲惨的生活.
她们在政治上无权利,经济上无地位,家庭中作陪衬,爱情生活不自由.
先秦时代的"殉葬"、两汉时期的"和亲"、宋代大儒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节烈"观、以至明清时代的"缠足"等,清晰的勾划了中国妇女作为男权统治牺牲品的生存状况.
不要说广大下层妇女生存的困境与精神的压抑了,就连曹雪芹笔下的"钟鸣鼎食之家"的大观园也酿成"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大悲剧.
她们多需要有人倾听她们的隐秘与悲苦,多么需要温情的慰藉.
因此,泰山女神是满足平民百姓特别是广大妇女的需求而产生的.
碧霞元君的巨大影响以及明代以后百姓对她奉若"女皇"般的崇拜,引起了很多封建士大夫的不满,如"(泰山神女之说)不免迂腐,其所以貌泰山为女像者,将以神之慈爱奔走天下之愚夫愚妇也.
"[18]山东淄博《颜神镇志》中有通判叶先登的《碧霞元君辩》,"辩"中云:"(碧霞元君)号召寰中,奔走寓内,重兰百舍,赢粮景从,虽达官贵胄、高士宿儒,莫不从众归依,望风顶礼,噫吁异哉元君倘岳帝配,不应别立庙,即别立庙,然阴统乎阳,妇从乎夫,祈赛祷祀应自帝始,乃舍帝而专媚后,尤其不可解者.
……碧霞元君,经史所不载者,其为荒唐、诬罔、迷惑、愚邪,可胜道哉"[19]由此可见,他们抨击的目标集中于碧霞元君作为女性神,地位和影响超过了传统的泰山男性主神---东岳大帝.
认为这是对男权社会的僭越,是决不允许的.
明嘉靖曾上泰山求子嗣,拜的当然是管生育的泰山女神,而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
清乾隆皇帝也曾十次到泰山祭祀,有六次到了岱顶碧霞祠,还为碧霞元君修了庙宇,塑了"金身",但所有记载提到的大多还是泰山神(东岳大帝).
在帝王们的眼里,和世俗社会一样,男性神才是天经地义的泰山主宰者,女神的地位是不能超过男神的.
其实,宋真宗封婵泰山,还是看在东岳大帝的面子上,为碧霞元君修了一个栖身之处-昭真祠(仅能栖身).
宋真宗的大臣王钦若在《禅社首坛颂》(碑佚、文存)中,颂扬真宗"惠洽于人,虽小不舍,新玉女之像是也".
但正是由于他这一个"虽小不舍"的不经意举动,却为这位长期无人问津的泰山女神带来了千年香火,日后成为了响遍大半个中国的信仰"女皇".
这恐怕是宋真宗没有想到也不愿看到的事情!
作为万民崇拜、享尽了人间烟火的碧霞元君,虽然进了道教神谱,但真正较起真来论职排辈的话,别说她与道教三清、玉皇大帝无法相提并论,就是与东岳大帝相比,也不知要低多少个档次呢.
尽管传说宋真宗时就赐号"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明清两代的统治者也把不少神祗纳入国家正祀,但作为一个"女流之辈"的碧霞元君始终没有被列入国家正祀之中.
可她却得到民间老百姓特别是广大妇女的厚爱和尊崇,影响也远远超过了那些男性神.
三、泰山女神与女性宗教信仰(一)妇女在泰山女神信仰兴盛中的作用需要特别指出,无论是饱受苦难的下层妇女,还是养尊处优的贵族妇女,她们构成了一个感情重于理性的世界,是更能体现宗教欲望和需求的世界.
如果说泰山上的东岳大帝可以香火不断,那么对于世人尤其是妇女而言更为亲近更为可以依靠,具有无所不能神格且吸引众多民众的碧霞元君则如慈母,如善友.
她之所以在华夏大地受到广泛的尊敬和崇拜,除了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神格外,还在于这位神祗与中国妇女结下了不解之缘.
1、香社中的女性泰山香社是指以泰山神为奉祀对象、以到泰山朝拜为结社目的的民间信仰组织.
泰山香社兴起于唐宋,繁盛于明清,一直延续到今天.
从现有的资料看,明代以前泰山香会所供奉的神祗,是东岳大帝,与信仰的神抵相对应,其香会的会首多是男性,其会员绝大多数由男性来组成.
这从泰山上的碑记及碑铭所著的姓名特征看,是显而易见的.
这与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是相适应的,也迎合了东岳大帝的圣威,因为在圣帝的面前"仰至者加其恭肃"也.
然而,明清之时,碑记及碑铭中留下的香客姓名多为"某某氏",表明这时香会的会首及成员多由妇女来充当.
在文人笔下的记事中,香客多以"士女"为对象.
在众多的进香碑中,题名也以女性为多,有些香会简直就是没有男性参加.
[20]如清代反映山东民间生活的小说《醒世姻缘传》中,薛素姐参加的那个明水镇上的香会,会首就是老张、老侯两个道婆.
素姐曾问:"怎么不找男人做会首,倒叫两个女人作为会首呢"两个道婆说:"这里没有汉子们,都是女人,差不多八十位人哩.
"香客以女性为主,这是明清以后泰山香社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农村老妪、媳妇、姑娘每年都组织朝山香会,给泰山老奶奶磕头.
正月十五日是元君的生日,大家要去朝山,一年四季随时都可朝山.
旧时乡间识字的人本来不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识字的人更少,以文字传播消息的"会启",对于众多的女香客显然起不了多大作用.
在这类进香的人群中,更常采用的是口传为主的联络形式,这就是所谓的"比邻相约".
[21]1949年以后,由于政府对反动会道门等组织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香社形式的泰山进香活动,但个人的泰山进香行为始终没有停止过,甚至在"文革"期间,仍有人偷偷跑到泰山顶上给老奶奶磕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策的松动,民间的信仰活动又开始活跃起来,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到到泰山进香的民间信仰组织.
山东大学的叶涛先生曾于农历2003年9月对邹城西关香社的一次泰山上香活动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这次进香来的24名邹城香客,其中女性就占了19人.
这些香客中最年轻的40岁左右,最年长的将近70岁[22].
从泰山香社中的成员和组织者(会首、香头等)多为女性这一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妇女对泰山娘娘的信仰状况及其所发挥的作用.
2、碧霞元君庙会--妇女的节日有较大影响神灵的庙宇,在每年的一定时间一般都有庙会,这个时间一般是神灵的诞辰,碧霞元君庙也不例外.
关于碧霞元君的诞辰,《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真经》明确指出碧霞元君于四月十八日降临泰山,人们把这一天视为她的诞辰.
尽管还有碧霞元君诞辰为三月十五日等的说法,[23]但大多数地区的碧霞元君庙会都在四月十八日.
明清时碧霞元君庙遍布全国,每到神诞庙会,各地游人相接,"倾城妇女往乞灵,祈生子".
一直到近代,仍很活跃.
傅振伦先生曾记述了他二十世纪30年代初游泰山时见到庙会景象:"时值夏历三月中旬,为泰山庙会之期,善男信女,远道而来朝山进香者,相望于途.
妇女皆缠足,头梳长髻,衣裳博大,不着裙衫,脚带宽可四寸,多深红艳绿色,盖犹有数千年内地古装之遗风.
"[24]那时的"小脚女人"曾是泰山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今天已不可能再看到了.
据〈帝京景物略〉,在明代,京城五顶中数弘仁桥元君庙香火最旺.
每逢元君诞辰,都城士女进香者络绎不绝.
"岁四月十八日,元君诞辰,都城士女进香.
先期,香首锣金号众,众率之,如师,如长令,如诸父兄.
"[25](〈帝京景物略〉,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133页)据《燕京岁时记》,北京的碧霞元君庙中,中顶庙会之日期,"市中花木甚繁,灿如列锦,南城士女多往观焉.
"[26](富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72页)南顶每年五月"自初一起开庙十日,士女云集.
庙岁残破,而河中及土阜上皆有亭幛席棚,可以饮食坐落.
至夕散后,多在大沙子口看赛马焉.
"[27](富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68页)旧时济南附近的乡村有个风俗,婚后不育的妇女要由亲近的人陪同去圣地"拴子".
穷人家就近去娘娘庙,有钱人到千佛山、灵岩寺甚至泰山,烧香,祈愿.
那时泰山脚下的平日以及娘娘庙庙会之日,都有人专卖陶瓷或纸糊的童子,前往祈子者任意挑选,相中者不惜重金买下,随即给他起上个乳名,两枚古铜币中间用一结实线穿孔扎紧,拴在买下的娃娃身上,揣在怀中抱回家.
据说花了重金,精诚所至,感动神灵,能把孩子拴住,然后便能怀孕生育了,这便是碧霞元君显灵.
泰山娘娘庙会也是东北地区非常隆重的庙会之一.
民国《铁岭县志》载,四月十八日为娘娘庙会,是庙名广嗣庵,祀碧霞元君,世人附会之,配以子孙、眼光各神及痘神,妇人育子,童子患痘,多于是庙祷之.
民国《呼兰县志》载,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等日娘娘庙庙会,各家妇女多往拜庙,焚香祈祷……不管仪式如何,祈祷的内容却大致相同,都是保佑生子、保佑除病、保佑儿童健康成长等平安吉祥类的大事[28].
由于碧霞元君影响巨大,娘娘庙会这一天,不仅娘娘庙,其它一些祠庙也都忙碌起来.
1933年5月28日的《盛京时报》这样描绘到:"乡村妇女的初夏第一件大事,便是逛庙会.
看吧!
四月十八到来的时候,吓!
老的,少的,丑的,俊的,挤满了庙宇的左近出所,连成年没出大门一步的王寡妇,也姗姗地逛庙会去了.
诸位晓得,乡村的妇女们终年度着那样辛勤狭小流水一般的日子,一年里郁积的希望和乞求的心愿都在这天,送在神的身上.
像王奶奶领儿子还俗,张八太太一步一磕头的还愿,赵四大娘头发髻上插戴上她新婚时候的大凤钗,她们心理把这庙会大典,表示得何等严重!
有孩子的小媳妇们,自然是手牵着孩子上了庙,没出门的姑娘,也尽可步出绣房和嫂子们到人们集的庙会走走,即使是老太太们,她们还老兴致勃勃地上个太平香呢.
所以,乡村的女人,几乎把庙会看成了初夏的佳节,而且,,它还属于女人的.
那时,庙会上,神的景气,商人的意识,都集在女人的身上,简直是年中绝无仅有的热闹呵.
"[29]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深受伦理纲常的影响,人生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长期处于某种程度的心理压抑之下,而碧霞元君庙会却给了她们一个合理合法的机会参加娱乐活动.
庙会不但毫不排斥妇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以妇女为主角.
所以这些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到"的女性,与外界交往极少,只有在具有宗教色彩活动的掩饰之下,才有可能参与此类活动.
她们在具有宗教色彩的碧霞元君庙会上,不仅仅满足对神灵的敬仰,还获得了娱乐、社交等方面的心理满足,故积极参与.
碧霞元君庙会,则俨然成了女人的节日,故有"十八庙会女人节"之说.
3、上层妇女对泰山女神信仰的推崇泰山女神不仅在一般平民妇女中广泛传播,在贵族妇女中也具有相当多的信徒.
清代金棨《泰山志·金石志》载有金明昌元年(1190年)《皇佑濮国大长公主偕附马登泰山绝顶,拜于玉仙祠下》的题记.
这处"玉仙祠"所祀必是泰山女神.
可见金时已有公主来拜泰山女神.
明代后妃对泰山女神更是崇信有加.
明神宗时,皇太后患眼疾久治不愈,便派人专程到泰山灵应宫(今碧霞祠)虔心求祷碧霞元君.
病愈后为答谢神恩,仿武当金顶铸铜亭和铜钟.
铜亭明末移下山,现存于岱庙.
铜钟现存于岱顶南天门西殿内,系青铜所铸,重约五百余斤.
整个造型精美,钟钮青龙栩栩如生.
叩之,声音浑厚清幽.
拭去斑斑绿锈,"大明万历年制"几个字格外引人注目.
钟身上刻有《太上老君说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妙经》.
据老道长讲一直在碧霞祠,"文革"期间,道教文物遭破坏,散失到南天门.
明神宗的一位妃子--郑贵妃为了给儿子朱常询谋求皇位,也祈求于泰山娘娘.
在泰山三阳观,有三处"郑贵妃修醮碑",分别立于万历十七年(1589)十月,万历二十二年正月,万历二十四年九月,三碑形式和内容大致相同:钦差乾清宫近侍某某奉(郑贵妃)明旨,遥叩泰山圣母娘娘,并行修醮之礼,祈求诸天默佑,圣母垂慈,保佑皇帝万岁无疆,贵妃康泰遐龄,太子平安吉庆.
皇图巩固,国脉延绵.
领教奉行,顿首谨意.
住持为三阳观道士昝复明.
明代时北京地区的碧霞元君信仰很兴盛,当时城内及周边地区建有好多座碧霞元君庙,这些庙宇大多都与皇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时,碧霞元君信仰香火最盛的地方是涿州与通州.
涿州的碧霞元君庙就是在皇太后的直接干预下建成的.
明末太监刘若愚所著的《酌中志》卷二十为"饮食好尚纪略",其"四月"条云:"初旬以至下旬,耍西山,香山,碧云等,西直门外之高梁桥;涿州娘娘,马驹桥娘娘,西顶娘娘进香.
二十八日,药王庙进香.
"涿州的娘娘庙还是宫中后妃常去进香的场所,在卷二十四"黑头爰立记略"记载:"涿州去京师百余里.
其涿郡娘娘,宫中咸敬之.
中宫进香者络绎.
"[30]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为"借神安民",曾大肆修建寺庙.
现在泰山碧霞祠的规模形制,大体是清乾隆皇帝所为.
而乾隆为泰山女神大修宫殿却与他的母亲有关.
《岱览》首编四中有记载:"上谕:朕幼诵简编,心仪先圣,一言一动,无不奉圣训为法程.
御极以来,觉世牖民,式型至道.
愿学之切,如见羹墙,辟雍钟鼓,躬亲殷荐,而未登阕里之堂,观车服礼器,心甚歉焉.
……朕寅绍丕基,抚兹熙洽,思以来年春孟月,东巡狩.
因朔洙泗,陟杏坛,仰宫殿,申景行之夙志.
复奉圣母皇太后懿旨:泰山灵岳,坤德资生,近在鲁邦,宜崇抱飨.
朕不敢违.
爰尊慈训,亲奉銮舆,秩于岱宗,用答鸿贶.
"可见,乾隆东巡,本要到阕里孔庙祭祀孔子,她的母亲却要去泰山上香.
帝王们都以泰山配天帝,而乾隆的母亲却说"泰山灵岳,坤德资生".
这位"普天之母"显然关注的是岱顶那位"主生"的泰山老母.
于是,乾隆十三年二月,"上东巡,奉皇太后率皇后启銮"(《清史稿·高宗本纪》),先到曲阜祭孔,又至泰山,在山下岱庙举行祭祀,奉皇太后登泰山.
其后,泰山庙宇不断得以修建.
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为庆祝母亲80寿辰,乾隆提前把泰山碧霞祠等庙宇修饰一新,请皇太后再到泰山祭祀进香.
清代北京地区的碧霞元君达到鼎盛.
距北京80公里的丫髻山西顶建有碧霞元君祠,为皇室成员祭祀碧霞元君的地方.
道光帝的母亲曾特别关照过火灾后的丫髻山娘娘庙重建,并参加了1837年的开山典礼.
慈禧皇太后也说过她在1886年到过丫髻山,之后,她经常来拜谒此山.
历代后妃对碧霞元君的崇信、朝拜和对其庙祠的修建,进一步推动了泰山女神信仰的传播.
碧霞元君庙遍布北方、甚至遍布全国各地,使明清之际的泰山娘娘信仰达到兴盛.
不难看出上层女性在泰山女神信仰传播和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无论从泰山香社的组织者、泰山娘娘庙会中参与者,还是上层妇女对泰山娘娘信仰的推崇中,女性都是其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和发掘女性对泰山女神信仰兴盛和传播中的作用,是我们展开泰山女神和女性宗教信仰关系问题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泰山女神对妇女宗教信仰心理需要的满足中国传统社会中,男人处于主导地位,女人被看成是男人的附属物,只能被动、服从.
同时,女性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家庭事务,还在生理上担负着人类繁衍的重任,不可避免地要经受孕、产的艰辛.
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使女性更趋向于宗教的保护,这就需要有女性神明来保护她们.
而泰山神由男性向女性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妇女生理、心理需求的产物.
碧霞元君的慈悲和无所不能也符合女性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在女性中拥有相当多的信徒.
在泰山女神信仰及有关传说中,不少涉及了女性的问题,从中也反映了女性的宗教信仰心理.
特别是泰山女神的一些送生保育、保护婚姻爱情、祛病祈福等司职和慈母般的形象,正满足了广大女性的宗教心理需求.
1、送生保育传统中国社会以"孝"为本,注重家族香火永恒延续.
儒家把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看得很重,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人们最忌讳的是断子绝孙、灭了香火,所以儒家在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下,有无子嗣是当时社会一大问题.
泰山一带作为孔孟故里,儒家思想在人的头脑中可谓根深蒂固.
儒家对妇女人格的基本观念是做"贤妻良母",认为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为女性的根本任务.
同时,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男权社会,女子没有财产继承权,因此生儿育女(主要生儿子)不仅事关父系生命的延嗣,而且关系到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如婚后"无子"便可被"休",甚至皇后都难以幸免.
妇女只有生了儿子,才能"母以子贵",才能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因此妇女婚后期盼生子的欲望特别急切,但她们又无法决定自己的生育取向,唯一能做的就是向神明求助.
而碧霞元君作为生育之神,具有"送生保育"的这一神格正符合广大女性"求子"的需要,使中国千百万女性为之神往,把希望寄托在这位无所不能的泰山女神身上.
碧霞元君出于泰山,很自然地继承了东方主生的内容.
《岱史》云:"泰山位东土,禀木德,而玉女坤质为水,助生成之功.
"在《易经·泰卦》中,"泰"字表示"天地交而万物通"之意,故很多人附会认为是妇女生子之卦.
元君主生思想与妇女问题联系在一起,人们便认为元君主宰生儿育女,祈求子嗣者多求之于碧霞元君及其属神送生娘娘.
泰山碧霞祠及各地的泰山娘娘庙都主祀泰山娘娘,配祀送生娘娘.
泰山女神的"送生保育"职能的发挥符合了中国传统的生育观,满足了古代女性"乞求子嗣"的心理需要.
所以她尽管在道教中地位不高,但由于她和生育有关,在民众特别是广大妇女中影响很大.
妇女们相信她最同情女人的痛苦,人们认为祈求碧霞元君可以多生孩子,尤其是男孩,可以保佑妇女生产顺利平安,并使孩子健康成长.
碧霞元君的本宫在泰山之颠.
信仰者常常不顾疲劳,长途跋涉,到泰山之顶去参拜求子.
旧时的"小脚女人"是上香队伍中的一道"风景",其中不乏七八十岁的老太太.
让人感动的是,为表对元君的虔诚,她们竟不坐轿子,硬是颠者小脚,从山脚一步一步走上山顶.
所以泰山娘娘的香火越来越旺,超过了东岳大帝,结果连东岳庙也被搬到山下了.
2、婚姻爱情的保护神中国古代妇女在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要遵从"三从四德".
对她们而言,婚姻只能依"父母之命,媒灼之言".
即使嫁给自己不爱的男人,也要相随终生,即所谓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完全失去了婚恋自由.
千百年来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间传说实际上是一幕幕的古代妇女的婚姻悲剧,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女性的愤懑和呼声.
而泰山娘娘作为妇女的保护神,反映了中国女性特别是青年女性向往爱情婚姻自由的心理需求.
明清时曾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灵应泰山娘娘宝卷》上说,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投胎西牛贺洲升仙庄金员外妻黄氏托生,3岁吃斋,7岁彻悟,天子召其为妃不受,被父母赶出家门,来到泰山,修行32年,大获神通,玉帝封其为碧霞元君,永镇泰山.
[31]这里的泰山娘娘拒绝婚姻,体现出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抗争.
而当她做了泰山之神也更能体恤妇女,成了亿万妇女爱情婚姻的保护神.
在泰山脚小的孔孟之乡至今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泰山黑龙潭与东海龙宫相通,潭下的水晶宫有种仙草,人吃了能起死回生,长生不老.
龙王的女儿碧莲公主被碧霞元君派来负责看管仙草,认识了常到潭边开山种树的勤劳男青年海兰.
地主活阎王知道了这事,逼着海兰到龙潭去偷仙草.
海兰至死不去,活阎王恼羞成怒,将海兰毒打一顿,扔进龙潭.
碧莲公主发现后,用仙草救了海兰,并惩罚了活阎王.
碧霞元君得知此事后,非但没有降罪碧莲公主,反而认为她奖善惩恶有功,海兰又诚实勤劳,对他们二人的心事也早知一二.
泰山老母便成全他们,让他们结为夫妻.
从此,二人恩恩爱爱,共同劳动,把龙潭周围打扮得更俊美了.
这里,碧霞元君已经成为爱情的保护神.
广大妇女将自己对婚姻自由的向往,寄托在泰山娘娘的身上,希望泰山娘娘能给他们带来爱情的美满、婚姻的幸福.
3、祛病祈福在向碧霞元君乞拜的妇女中,有不少是为了给丈夫、子女、父母等家庭成员祛病祈福的.
她们怀着虔诚的心理,到泰山娘娘神像前,烧香、叩头、许愿,求娘娘保佑亲人病愈.
如灵验则还要还愿.
在泰山碧霞祠,有一种"磨碰御碑不生病"的说法,不少人用硬币或石头磨御碑,再用磨碰御碑的手摸头、胸等身体各部位,说摸到的地方,就不再生病了.
而把泰山娘娘前的供品,带回去一些给家人吃,据说可预防疾病.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处于下层的农民们成年劳作,却仍然经济窘迫,缺医少药,对疾病无力,对生活无助,遇到天灾人祸常常求告无门,就只好求助于神灵的保佑.
妇女作为家庭生活的组织者,不仅从事繁重的家务劳动,还要时时关护着家人的疾病祸福.
"家里有病人,不得不求神",这用来形容广大妇女对泰山娘娘信奉以祛病祈福的心理,应该是合适的.
4、慈母形象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妇女始终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长期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苦难.
与男性相比,她们更渴望得到解脱,寻觅精神上的慰藉.
在中国父严母慈的传统思想文化中,碧霞元君作为一位善良、仁慈、美丽的女神,在人们的眼中,正是一位慈祥的母亲.
日本石井昌子先生在谈到碧霞元君的神像时说:"(她)有着美丽而丰满的面容,给人一种可以信赖、庄重的感觉.
我理解人们的心情,他们怀着极大的心愿.
认为这种心愿不到泰山顶就无法祈祷".
[32]由于生理和社会的压力,妇女极其需要这样一个神明来解决其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大慈大悲、神力无边的泰山娘娘正迎合了妇女的这一需要.
她保护妇女儿童,治病救人,护佑人间善恶、生死、农耕和婚姻等事.
更重要的是,她显示神迹时,就像母亲对子女的爱一样,总是无条件地把救渡降临,从不附加任何条件.
不难想象,这类充满博爱精神的女神形象,对于生活多艰,而又身受种种压迫之下的广大妇女,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众多男性神明的世界里,妇女也需要女性神明来倾诉自己的心声.
同时,由于自身生理条件的制约和家庭、社会给她们造成的巨大压力,妇女需要泰山女神为她们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难题,满足她们的功利主义的需求.
四、泰山女神信仰对女性及社会的现实意义在今日中国,作为传统民间信仰的泰山女神信仰对女性及社会有何意义在前面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这里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其一,不可把它仅仅看作是一种封建迷信,因而对其打压.
实际上,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主流意识形态契合,具有一定的社会积极功能.
其二,也不能简单地将它视为纯民俗现象,为了配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一味纵容.
作为政府和主流社会,应该看到民间信仰本身无序的一面.
其三,要正视女性的信仰需求,对泰山女神信仰加以积极的引导和管理,以达到更好的正面效果.
)与结语重复在民间宗教的社会成分中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妇女比例较大,尤以寡妇为多.
固为许多民间宗教都主张"夫妻同修",故妇女在其中比例较大.
再有它的最高主神无生老母就是女性神灵,可见妇女在其中的地位之高.
此外,女教首也不少,如黄天教的教首"普明"之妻"普光",以及他们的两个女儿,"普净"又称大姑奶奶、"普贤"又称二姑奶奶、白莲教教首唐赛儿、收元教教首王聪儿(又称齐王氏、齐二寡妇)、天理教教首李文成之妻张氏等等,不胜枚举.
至于教众中女性就更多了,其中尤以红阳教为最,该教成员中寡妇最多.
道德会提倡女学,兴办义务女校,自然在妇女中吸收了大批的教徒.
(何妍硕士论文《民国时期东北民间宗教问题研究》2003年《东北师范大学》)而泰山女神作为一种民间宗教信仰拥有更多的的女性信徒,对广大的的女性及其女性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一)泰山女神信仰对女性及社会的积极作用1、泰山女神信仰对妇女解放的积极意义.
将"女神"信仰与女性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是19世纪以来西方学术界较为流行的一种做法.
泰山女神的演变历史表明,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女性被奴役和压迫的结果.
也就告诉女性,她们可以重新获得自由和地位,这无疑会激发广大女性为争取自由和权力的斗争热情.
作为广大妇女的保护神,泰山女神凝聚着受压迫女性对自身幸福、自由的美好追求,对古代女性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今天的女性解放仍具有不可忽略的现实意义.
(1)泰山女神崇拜中对女性智慧、力量的赞美,是对"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否定.
作为百姓的保护神,碧霞元君善良、智慧、勇敢.
她似乎具有山东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性格,斗争性很强,而斗的对象都是男性,但从不蛮干,每一次都靠智慧取得胜利.
传说玉皇大帝叫她淹一千村子,她只淹了个"拾佰村",拾佰不是一千吗玉帝气急败坏,又下令叫她淹一万个庄子,她只淹了个叫"万家庄"的村子交差.
玉皇大帝知道她厉害,再也不敢和她闹别扭了.
还有泰山奶奶斗龙王的传说,古时候泰山周围是一片大海,山周围有许多岛屿,岛上的百姓春种秋收安居乐业.
有一年,暴风骤雨忽降,拔木倒屋,原来是东海龙王作怪,想占泰山.
龙王向碧露元君耍赖说:"小奶奶,你射一箭,箭落处以内归你,以外归我.
"泰山奶奶拿起震天弓搭上神翎箭,"嗖"的一声,向东射去.
那支神箭飞了三天三夜,出去了一千多里.
龙王只好把水撤到箭落处,可是龙王使坏.
把泥土全冲走了.
从泰山到东海成了一整块石头,百姓无法种地.
碧霞元君把脚一跺,把泰山上的土震下来将石头覆盖起来.
但龙干又使坏不下雨,元君用箭射穿龙门,这才吓得龙王求饶,答应及时行雨.
从此泰山一带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元君斗玉皇、斗龙王,还有收白氏郎,都是智取.
不论谁和她争占泰山,她都是胜利者,她的"深埋绣鞋"计,治服了好几个强手,连佛爷都吃她的哑巴亏,这表现了碧霞元君作为女性而不向男性屈服的精神.
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女性的伟大力量,对于男子强大、女子弱小的传统观念给予有力的回击,对现代社会中的女性争取自身解放也有很大的启迪.
(2)泰山女神救世济民的社会责任感,为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活动,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树立了榜样.
受儒家思想影响,"男主外,女主内"成为中国家庭的组织原则,"相夫教子"、"侍奉公婆"成了女人的专职,妇女被牢固地束缚在家庭范围内,被排除在社会责任之外.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大大提高了中国妇女的地位,颁布的《婚姻法》和新《婚姻法》为男女平等提供法律的保障,妇女在社会许多行业也争得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但离真正的男女平等还差距甚远.
目前,在各种行业的负责人和参政方面,女性所占比例也比较低,大多数的妇女可能获得的工作种类差和报酬与男性相比也偏低.
不少女性的个人价值取向仍以家庭为中心.
而在民间传说中,泰山女神同玉皇大帝斗、同龙王斗、同妖魔斗,护佑世间的风调雨顺、庄稼丰产;她惩强治暴,安抚弱小;她赐福禄寿,赐安康,赐子女,还能治百病,保护妇女儿童健康……这不仅是对自然灾害的征服,更是对社会不平等的改变和对社会秩序的恢复.
在这其中,女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在大力倡导男女平等的今天,泰山女神精神的发掘将为女性充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争得自身解放提供有益的借鉴.
2、满足女性的宗教心理需求,促进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泰山女神的信徒中,女性比重大大高于男性,这也再一次说明女人确实比男人更容易靠近神.
女性有着高度发达的右脑,所以她们的体验能力强于男性,而宗教信仰中又包含了很多感性的内容,这就不难理解女性为何比男性更易于信仰宗教.
从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上来说,女性在社会中是弱者,与男性相比更需要心理上的安慰.
广大女性信奉泰山女神更多的是一种精神需要,寻求心理的平衡与稳定,这又会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1)给信徒以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向往和平幸福,但天灾人祸和种种不平总会降临.
在无力克服之际,泰山奶奶这样的神灵就会出现,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
尽管她并不能满足世俗的一切愿望,但却能给人们带来精神的安慰和幻想的幸福.
可以使人超然于现实之外,淡化对现世个人得失的关注,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帮助人暂时摆脱现世的各种苦恼与烦忧,减少或消除人们对现实社会与现实生活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的不满情绪,寻求心理的平衡与稳定.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原有的社会群体发生裂变和重新组合,一些妇女特别是农村中老年妇女处在社会边缘状态,由于贫困和孤独,她们的心理十分脆弱,丧失了安全感和认同感.
而社会救助系统的薄弱又不能使她们得到有效的帮助.
这时,泰山女神信仰就成了这部分人获得内心平衡与精神抚慰的一种方式.
(2)为女性宣泄情感、消解紧张情绪提供了渠道.
许多妇女出现了烦心事,比较郁闷时,就会到泰山奶奶面前倾诉,希望老奶奶指点"迷津".
在微山泰山奶奶庙调查中,还发现了香客被老奶奶"附体"、"上身"的奇怪现象,据说在泰山也经常出现这种事情.
一些香客拜完泰山奶奶之后,会在神前大哭不止,边哭边说,说的都是些伤心事.
当她恢复常态后,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自己也不知道.
香客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被老奶奶"上身"了,有的人(特别是女人)和老奶奶有缘,到了这里,就会被老奶奶上身.
老奶奶借她们的口,说出自己的愿望、苦衷以及对香客们的要求.
但是,据当时观察,她们哭诉的其实都是自己家里的事情,说的都是儿女们如何之类的事情.
这些事情平常在家里可能无法说或无处发泄,来到这里可以借助这个途径一吐为快,而且还有其他人在旁边相劝,这可以达到两个效果:一是说出自己的心事,而且有人开导,心里会舒服些;二是在老奶奶面前说自己的苦和愁,希望老奶奶能听见,可以祈求老奶奶帮助自己解决家里的问题.
"拉呱"好像是人神沟通的一种固定方式,姐妹们无论谁被上身附体后,其他人就和她拉呱,让她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有什么要求也讲出来,讲完之后,"神"自己就走了,人也恢复了正常.
[33]通过这样的情感发泄,女香客们从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家庭邻里关系得到改善,也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艰难和种种不幸.
(3)满足了弱势女性的群体归属需求.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加速了女性群体的弱势化程度.
女性在就业、家庭生活等方而遭遇了更多的困难,女性资源与女性权益不断受到损害.
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妇女的生存状况更让人担忧.
在泰山娘娘的信徒中,处在40一60岁年龄段者女性居多,这个群体中的女性正处于身体疾病和家庭矛盾的多发期.
她们常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得不到及时的体养和治疗.
同时,又要上对公婆,下对儿女,常常是家庭矛盾的焦点,经济窘迫,生活无助,只有去求助于泰山娘娘了.
在这个心灵的避难所里,农村香社组织及信友间真诚友善的关心和帮助,使生活中白处于劣势地位的妇女感到欣慰和满足.
她们开始以新的视角审视生活,并重新燃起对生活的期望.
调查中发现,微山县夏镇20多位妇女,在"信了泰山奶奶"后,感觉"比以前活得有意思了".
(二)泰山女神信仰对女性及社会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泰山女神信仰对女性及社会也存在着某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方面它使信徒们在其宿命观中消极地去依赖和听任命运摆布;另一方面陷于"信仰圈"中的女信徒,对外界有排斥心理,自我封闭,长此下去,容易加剧这一群体的弱势化程度.
同时,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其中有不少迷信和愚昧的东西,给女性及社会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
1、麻醉精神,消磨意志在看到泰山女神信仰对信徒具有心理慰藉的作用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精神麻醉的消极作用.
每当女信徒们遇到灾祸和不幸时,往往习惯于向泰山女神求助.
当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后,会产生对她的进一步迷恋、依赖,当祈愿没能满足,又认为自己命该如此.
从而产生宿命论思想,消极地去依赖和听任命运摆布.
这容易使女信徒们逃避现实,不去正视现实中的困难与苦难、不公与丑恶,不去改变现实,而是沉浸在神灵世界的幻想中,丧失应有的进取心.
2、加剧女性信徒群体的弱势化出于对泰山娘娘的共同信仰,女信徒们达到相互认同,形成了一个能为他们提供心灵的归属感与认识感的"信仰圈",实际上是结成了一个宗教群体或组织(尽管她们出于种种考虑,对外不愿意承认).
这个"信仰圈"为信徒们提供群体亲和感,从而形成我们是一类人甚至是"一家人"的信念,也往往会阻止她们新的认同感的产生,对"圈外人"产生排斥感.
再者,目前我国对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尚未出台有关的政策,政府对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也没有实行相应的管理,使其长期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出于一种"半地下"活动状态.
而自我封闭,对社会现实的漠不关心,又必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女性群体的弱势化程度.
3、迷信和愚昧对女性及社会的危害作为一种民间信仰,泰山娘娘信仰中有不少的迷信成分.
在泰山之颠有一"舍身崖",传说以前有不少"孝子""烈妇"为自己的父母、丈夫等亲人祈求祛病时,向泰山奶奶许愿:如亲人病愈,便在"舍身崖"舍身还愿.
这种"虔诚"的确是一种愚昧,不知坑害了多少人的生命!
直到今天,这种"还愿"习俗还在一些地方保留着,只不过"真人"变成了替身.
为了"扎替身",要给那些"神老妈"、巫婆一笔不少的"劳务费".
有的巫婆、神汉在给人算命、看病时,竟自称泰山奶奶"下凡"、"附体",装神弄鬼,制造紧张气氛,蛊惑人心,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骗取钱财的活动,甚至骗奸妇女、害人性命.
同时,还传播谣言,扰乱社会正常秩序.
这些迷信活动给那些女性信徒和社会带来很大危害,必须予以制止.
(三)加强对泰山女神信仰的引导与管理.
泰山女神信仰对女性及社会的双重作用,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与管理.
任何事物只要能够生存甚至是发展说明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民间宗教也是如此,它之所以能顽强地滋生下来,蔓延甚至遍及中国城乡的各个角落,并不是巧合,而是因为它的说教能够迎合民众的心理,它的生存与发展具备条件.
综合起来,民间宗教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民间宗教的负面作用恰恰在它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体现出来,因此,对于民间宗教我们应辩证地分析,全面地认识.
中国的民间宗教常常成了纯粹的功利主义的虔诚.
人们向神祷告,向许多神或圣徒祷告,希望他们真正地理解自己,最终为自己获取最大的利益.
民间宗教是杂神崇拜,人们信仰各种神灵目的是为了消灾避祸、祈福迎祥、强身健体等,都是一己之私利.
民间宗教的大量出现而且历经二千年不衰,正是下层民众寻求适合自身口味和心理要求、信仰依托的结果.
1、积极引导泰山女神信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泰山女神信仰的广泛传布所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各种形式的泰山女神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泰山女神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善良、正义、和智慧的化身.
她的保生送子、治病救人、为民除害、救危济困,都体现了正义、无私、仁爱、孝悌、乐善好施等美德,在某种意义上,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是相符合的,对于弘扬社会正气、净化社会道德、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吸收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2、加强对泰山女神信仰活动的管理,尽力消解其消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间信仰、民间宗教经过了一个复苏阶段,当前已处在比较活跃的时期,信徒呈日益上升的趋势.
但遗憾的是,国家对民间信仰还没有相对固定的政策.
以往的研究多从民俗或历史学的角度,将民间信仰视为一种单纯的民俗事象,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一味纵容.
这要求我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加强对泰山女神等民间信仰、民间宗教的控导,改变当前民间信仰无序发展的局面.
对那些利用民间宗教,制造和散布谣言邪说,具有反人类、反社会性质的邪教,以及谋财骗色、宣传迷信、破坏社会安定、带有黑社会色彩的会道门组织,要依法取缔和打击.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木国情出发,我们必须正视、发挥民间宗教、民间信仰的积极作用,引导女性信徒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大力鼓励和支持她们讲爱心、讲诚信,尊老爱幼、扶困济危,树立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尽可能地避免或者减少负面影响.
同时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妇女提高抵制各种迷信和邪教的能力,鼓励她们投身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六、结语本文在分析泰山女神崇拜的演变和特征的基础上,立足于宗教学的独特角度来深入考察研究泰山女神与其信仰主体之间的关系.
从中得出几点启示:其一,不可把民间宗教、民间信仰仅仅看作是一种封建迷信,因而对其打压.
实际上,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主流意识形态契合,具有一定的社会积极功能.
其二,也不能简单地将它视为纯民俗现象,作为一种"退化"的宗教,在适当的条件下,它对特定的群体仍有吸引力.
作为政府和主流社会,应该看到民间宗教、民间信仰本身无序的一面.
其三,要正视女性的信仰需求,对民间宗教、民间信仰加以积极的引导和管理,以达到更好的正面效果.
泰山女神信仰肇始于原始社会的女神崇拜,经过历代的演变,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泰山女神信仰在中国拥有众多的信众,它不仅在泰山一带家喻户晓,还传播到华北、东北等广大地区,被称为我国北方地区的"女皇".
在南方的影响虽然小一些,但也辐射到了数千公里以外的广东、福建等地,成为联系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
泰山女神信仰的广泛传布所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各种形式的泰山女神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此,我们理应不断深入研究这一民间信仰的人文社会价值,加大泰山女神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注释[1](第二十五章魏王弼注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86年版第1055册第152页[2]《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110页[3]袁爱国著《泰山神文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第16---20页.
[4](《太平御览》卷一五中华书局出版1960年2月第78页)[5]《山海经·大荒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112页[6]《山海经·西次三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28页[7]《山海经·海内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94页[8]山曼主编《泰山风俗》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37、38页.
[9]《礼记》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版190页[10]《道教与女性》詹石窗1990年05月第1版11页[11]龚浩群《从中原女娲神话与信仰看女神精神的失落与复归》,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2]《楚辞》屈原宋玉著/吴广平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4月(国学基本丛书)91页[13]凌濛初著《初刻拍案惊奇·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14][(清)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M].
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笔记小说大观本:第8册.
)[15]《道臧》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34册第744页[16]王锡爵碑文[A].
民国泰安县志:卷14艺文志·金石下[M].
[17]许宏、张进《泰山娘娘的宗教文化特征》,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第1期.
[18]民国东阿县志:卷三,舆地[z]成文影印本[19]转引自田承军《碧霞元君与碧霞元君庙》,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
[20][21]叶涛《泰山香社传统进香仪式述略》,民俗研究,2004年第3期[22][33]叶涛《泰山后石坞元君庙与邹城西关泰山香社-当代民间信仰组织的个案调查》,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1期[23]旧时泰山上碧霞元君诞辰为3月15日,20世纪80年代后把4月18日作为碧霞元君诞辰.
[24]刘秀池主编《泰山大全》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第1384页.
[25]〈帝京景物略〉,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133页[26]富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72页[27]富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68页[28]田承军《清代东北地区的碧霞元君庙》,泰安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29]《乡村的妇女们度着愉快的辛勤的日子》,盛京时报,1933年5月28日.
[30]吴效群《北京碧霞元君信仰与妙峰山庙会》,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1期.
[31]梁景之著《清代民间宗教与乡土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51、52页[32](日)福井康顺等监修:《道教》.
朱越利译.
上海古籍出版计,1990年3月第1版第237页参考文献1、《泰山娘娘信仰研究》吕继祥著学苑出版社1994102、《泰山宗教研究》刘慧文物出版社199443、《齐鲁之邦的民俗与旅游》山曼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14、《泰山神文化》袁爱国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65、《中国民间信仰》乌丙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6、《道教与女性》詹石窗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57、《佛道文化通论》张映勤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38、《中国民间的生育信仰》王晓丽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19、《中国民间文化》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学苑出版社1991610、《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11、《中国儒家》陈志良家润国等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1112、《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研究》丁娟著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313、《女性学学科建设与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杨国才主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514、《中国妇女地位概况》陶春芳、蒋永平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15、《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
》杜芳琴王向贤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016、《宗教文化学导论》张志刚著东方出版社1996317、《历史、史学与性别》李小江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018、刘慧泰山庙会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19、《金瓶梅》(第84回吴月娘大闹碧霞宫)[明]兰陵笑笑生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620、《道藏》(第35册)(岱史)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321、《太平御览》卷一五22、《宗教人类学--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考察研究》张桥贵陈麟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623、《道教与中国少数民族关系研究》张桥贵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24、《道教文化面面观》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室编,齐鲁书社出版社1995526、《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何新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927、《中国民间诸神》马书田团结出版社1997128、《宗教学原理》陈麟书、陈霞(新版)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829、《论原始宗教》蔡家麒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930、《道学与中国文化》张立文、张绪通等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31、《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6后记云南民族大学的学习生活转眼而过,三年来,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科研能力上,我都有了很大提高,然而,这一切离不开我的导师张桥贵教授的精心指导.
他渊博的知识,严谨治学的态度,崇高的人格魅力,坦荡的胸怀深深感染了我.
我衷心感谢张老师引导我走进了宗教文化的研究领域,我成长的每一步都与导师的辛苦栽培分不开的.
从论文的选题到定稿都得到了张老师的精心指导,对此,谨向张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妮妮云的来历妮妮云是 789 陈总 张总 三方共同投资建立的网站 本着“良心 便宜 稳定”的初衷 为小白用户避免被坑妮妮云的市场定位妮妮云主要代理市场稳定速度的云服务器产品,避免新手购买云服务器的时候众多商家不知道如何选择,妮妮云就帮你选择好了产品,无需承担购买风险,不用担心出现被跑路 被诈骗的情况。妮妮云的售后保证妮妮云退款 通过于合作商的友好协商,云服务器提供2天内全额退款到网站余额,超过2天...
racknerd在促销美国洛杉矶multacom数据中心的一款大硬盘服务器,用来做存储、数据备份等是非常划算的,而且线路还是针对亚洲有特别优化处理的。双路e5+64G内存,配一个256G的SSD做系统盘,160T SAS做数据盘,200T流量每个月,1Gbps带宽,5个IPv4,这一切才389美元...洛杉矶大硬盘服务器CPU:2 * e5-2640v2内存:64G(可扩展至128G,+$64)硬...
近日快云科技发布了最新的夏季优惠促销活动,主要针对旗下的香港CN2 GIA系列的VPS云服务器产品推送的最新的75折优惠码,国内回程三网CN2 GIA,平均延迟50ms以下,硬件配置方面采用E5 2696v2、E5 2696V4 铂金Platinum等,基于KVM虚拟架构,采用SSD硬盘存储,RAID10阵列保障数据安全,有需要香港免备案CN2服务器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快云科技怎么样?快云科技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