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佣兵志

佣兵志  时间:2021-03-21  阅读:()

*中西方科学文化比较——从"李约瑟难题"说起主讲:马佰莲教授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E-mail:mabl1209@aliyun.
com;mabl6910@gmail.
comQQ:1471483853*个人简介学习经历:山东安丘人.
理学本科、硕士,哲学博士.
工作经历:1990.
7入山东大学(东区)马院工作至今.
主要讲授的课程有:《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专题》《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续前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理论人生格言:求真尚善趋于美"上帝给你一条荒凉的路,不是为了把你带到沙漠里,而是为了让你走上属于自己的巅峰.
"*近年来主要代表性成果主要代表性论文:1、适度坚持科学知识的地方性《哲学研究》2009(1);2、科学家个人自由的三种形态《哲学研究》2006(8);3、精神分析与当代梦说的新进展《哲学研究》2000(3);4、论中国传统科技的人文精神《文史哲》2004(2);5、西方近代科学体制化的理论透析《文史哲》2002(2);6、近代科学体制化的内在机制初探《文史哲》1997(1);7、责任自由:国家目标和研究自由的统一《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1);8、自然辩证法应重视科学实践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5);9、从责任自由看我国科研体制的弊端及解决《科学学研究》2007(7);10、中国科学创新能力评价《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5).
11、中国科学文化研究三十年(1983-2013)《东岳论丛》2014(6).
著作(个人专著)1、《国家目标下的科学家个人自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9万字2、《当代科学论与科学创新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
26万字主持的课题1、科学知识生产中的计划与自由,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2、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理论发展研究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子项目,20113、中国科研诚信建设状况的社会学分析与对策研究教育部社科规划一般课题,2012*从李约瑟难题说起关于课程名称的一点说明:"李约瑟难题":又称"李约瑟之谜",它是由英国学者李约瑟于1938-64年间提出的"近代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发生"问题;在此之前,外国传教士、中国学者任鸿隽、梁启超、梁漱溟、冯友兰等都提出并探讨过.
李约瑟的贡献是使这一领域在国际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
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实现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我国既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也缺乏世界一流科学大师.

2005年,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担忧.
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李约瑟之谜"与"钱学森之问",一个是对中国历史的描述,一个是对中国现实的审度,二者有着共同的文化根源.
*续前"科学文化比较"关于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三层次:器物、产品;行为、体制;世界观、价值观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科学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科学:专指自然科学,与人文对立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科学文化包括了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次,其中,观念层次是核心.
*何谓科学文化李醒民认为,科学文化是随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物质生活、制度环境和思想观念的强力渗透和升华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不仅指具体的知识系统,而且包括人们理解、把握科学的一种独特视角,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
科学文化的基本内容,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
器物部分是支撑科学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其中的实验设备、观察和测量器具直接与科学活动密切相关.
制度部分包括科学活动的各种建制,主要有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出版部门、法规章程等等.
观念层次可以细分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这是科学文化的内核.

*科学文化的基本内涵两种视角:一曰从文化的观点来看待科学.
科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人类思想观念的一种形态.
科学文化即科学——二曰科学的文化.
科学化或科学性的特征,即:客观性、系统性和精确性——理性文化科学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知识(基础)、科学方法钥匙、科学思想(支撑)、科学精神灵魂*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将从中西方传统科学思想比较的角度,对所提问题进行初步思考;通过学习,促进对于中外传统科学文化的初步认识;引导从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文化传统的更深层次来思考科学、科学发展乃至文化发展,培养理性批判精神,并提供综合能力的锻炼.
授课方式:专题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考核成绩:读书报告,写小论文,课堂研讨参与*课程内容安排:一、"李约瑟难题"的提出及其背景二、国内学者关于"李约瑟难题"的讨论三、古希腊自然哲学脉络与西方科学传统的形成四、中国传统科学演进的脉络和李约瑟的基本观点五、近代科学革命发生的条件六、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体制化进程七,当代西方的科学与人文之争八、"钱学森之问"与中国教育问题九、结语*阅读参考书目刘钝、王扬宗编《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李约瑟著《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李约瑟著.
《中国科学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
[法]莱昂.
罗斑.
《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美]托马斯.
L.
金汉斯.
《科学与启蒙运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R.
霍伊卡.
《宗教与现代科学的起源》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美]默顿.
《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商务印书馆2000.
贾向桐著:《科技文化》天津出版传媒集团,2012.
12[英].
劳埃德著《古代世界的现代思考-透视希腊、中国的科学与文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

*赵敦华.
《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吾淳著《古代中国科学的范型》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尚智丛.
《传教士与西学东渐》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栾建军《中国人谁将获得诺贝尔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以及有关道家、儒家和《周易》的自然观、宇宙观及其和科学的关系方面的论文著作.
*李约瑟(JosophNeedham,1900-1995)转自: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引子:何为李约瑟难题(1/2)1、李约瑟难题(NeedhamThesis)的准确表述:关于"李约瑟难题",李约瑟在不同的场合中、不同的论题下,以不同的方式表述过"难题".
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的表述:"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大致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和中古型的理论……并在公元3世纪到15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科学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第一章中的表述:"为什么现代科学,亦即经得起全世界的考验、并得到合理的普遍赞扬的伽利略、哈维、凡萨里乌斯、格斯纳、牛顿的传统——这一传统肯定会成为统一的世界大家庭理论基础——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发展起来,而不是在中国或亚洲其他任何地方得到发展呢"——这些问题被科学史家称为"李约瑟难题"续前一般采用李约瑟在1964年发表的《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提出的,有两种表述形式:第一、"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得多"也就是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曾经有过辉煌,其发达的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原因是什么第二,"为何近代科学只在欧洲而不在其他地方产生.
"关于这一问题,李约瑟从儒学官僚体制、中国无宗教等方面作出了回答.
其他学者有从政治、体制、经济;思想,文化,哲学;科学本身等方面探求原因.
*引子:何为李约瑟难题(2/2)2、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从科技史来说,有内史和外史的不同角度.
深入考察: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科学,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和科学的发展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文化和文化的发展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
怎样看待近代科学、现代科学与传统科学技术等等.
1982年在成都召开"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研讨会,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学者对"李约瑟难题"兴趣的肇端.
会后出版了论文集《科学传统与文化——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一、"李约瑟难题"的提出及其背景(一)早期学者对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思考(二)李约瑟其人(三)李约瑟的工作及其意义*(一)早期学者对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思考西方耶稣会士最先注意到近代中国科学的落后意大利利玛窦(1552—1610)于1582年来华,1610年在北京病逝.
他起初对中国所达到的文明程度表示惊讶.
但后来他发现"中国的天文历算何以停滞不前"1600年左右,西班牙庞迪我(1571—1618):"他们不知道,也不学习任何科学,也不学习数学和哲学.
除修辞学以外,他们没有任何真正的科学知识.
"1730年,法国巴多明详述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一是数学家的努力工作得不到任何奖赏,而一旦失误即受重罚,故形成墨守成规的陋习;二是里外无竞争和刺激,中国人只为个人而学;三是科举制对科学不利.
--文化因素马克思.
韦伯与《西方文明的独特性》马克思.
韦伯的疑问: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中,并且只有在西方文明中才出现了一种文化现象,…科学只有在西方,才真正处于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健全的发展时期.
"韦伯论题,宗教改革引起的"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生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儒教"虽然"入世",但强调社会与自然的和谐而忽略对自然的改造;"道教"则过于"出世",因而二者都不能使资本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

*Einstein的一段话1953年爱因斯坦在《西方科学的基础和中国古代的发明》一文中写道:"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发明了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不用惊奇的.
这些发现竟然被做出来了才是令人惊讶的.
"(《爱因斯坦文集》1卷76)*(二)李约瑟其人1、李约瑟的生平(1900-1995)英国原名为约瑟夫·尼达姆(JosephNeedham),1900年12月9日生于伦敦的知识分子家庭.
早年就读于剑桥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师从英国近代生物化学之父霍普金斯(1861—1947),生物化学与胚胎学科学博士双学位.
李约瑟1931年出版三卷本著作《化学胚胎学》,成为这门学科的奠基人,同时是剑桥大学科学史系的发起人.
1941年当选为皇家科学院院士,1971年选为英国文学院院士(FBA),一人身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科学院的院士起人.

自20c40s起,他从最新一门硬科学转向全新的主攻方向,即对中国科学文化史的探讨.
(潘吉星)*2、李约瑟研究转向的原因(1)(1)李约瑟与中国三位留学生的结识1937年鲁桂珍、王应睐和沈诗章三位来到剑桥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鲁桂珍(1904—1991),出身于医药世家,祖籍湖北蕲春(李时珍故乡,对中国传统科学成就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在日常交流中,激发李约瑟对中国及其科学文化史的兴趣与好奇心,从37岁起发誓学习汉语.

王应睐(1907-2001),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
*2、李约瑟研究转向的原因(2)(2)李约瑟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李约瑟:基督教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医生,母亲是画家和作曲家.
李是一个科学家兼虔诚的基督徒,同时又是世界共产主义的支持者.
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和社会主义的平等信念,是李约瑟思想的两块重要基石.
俄国十月革命和西方经济大萧条等事件,对李约瑟的世界观产生了很大影响.
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英国知识分子的"红色年代".
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有《赞美马克思主义》、《基督教与社会革命》、《基督教与共产主义》.

*续前"世界科学"或"统一科学"的主张在李约瑟眼中,所有非西方的文明不再被视为"落后"的,而近代科学不过是众多不同文明中科学知识的总汇.
科学知识就如同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天下神器",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也不是任何民族的专擅.
近代科学应被看作是来自不同文明的知识聚汇而成的.

*2、李约瑟研究转向的原因(3)(3)李约瑟眼中的中国科学与文明在李约瑟看来,中国像古希腊一样有巨大科学财富,而且中国古代科学遗产是个绝对的金矿.
从公元后至1500年漫长时间内,中国科学技术遥遥领先于欧洲和任何其他文明.
因此,他决心全面发掘这个科学金矿,为人类提供一笔精神财富.

*2、李约瑟研究转向的原因(4)(4)《中国科学技术史》要解决的科学问题1.
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和工业革命首先在西方兴起2.
为什么在公元后1500年间,中国发展科学比西方更为有效与领先中国都有哪些成就,其贡献如何3.
为什么中国传统科学基本上处于经验阶段或达芬奇式的水平,而未能自发地出现近代科学按总体规划,全书要写成七大卷、五十章,作十六开本,有的卷再分若干册,总共35册,一千多万字.

*(三)李约瑟的工作1、筹建中英科学合作馆二战爆发后,李约瑟于1942年作为皇家科学院代表率其他科学家来中国肩负援华使命.
李任英国驻华大使馆科学参赞,后在重庆筹建中英科学合作馆.
1952、1958、1964、1972、1978、1984年及1986年多次访华.
2、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科学部首任主席.
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建立,李约瑟成为这一"世界合作联邦"科学部的首任主席.

*续前13、发起组织英中友好协会,并自任会长.
4、1972—1975年任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科学史分会主席,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
1972—1990年,剑桥东亚科学史图书馆馆长,改为李约瑟研究所,任所长.
5、系统研究中国科学通史的开山鼻祖和奠基人.
李约瑟的杰作初问世时,一度受到非难,甚至被扣上"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帽子,当成"共产党嫌疑分子".
*(三)李约瑟的工作从40年代起,李约瑟穷五十多年心力于中国科学史事业中.
在世界上第一次以令人信服的史料和证据对四千年来中国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了全面系统的历史总结.
他通观全局地研究中西科学史,从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角度综合分析中西社会体制、经济结构、语言逻辑、地理环境各因素影响,作内史与外史的交叉研究,导出一系列独到见解.

参与完成这项巨大工程写作的,除了李约瑟和鲁桂珍外,还有王铃、何丙郁、席文、罗宾逊、钱存训、白馥兰、黄兴宗、梅泰里、傅汉思、叶山、迪安、鲁、卜正民、郭郛等人,是由英、中、美、德、法、加等不同国籍学者组成的"跨国军团".

*李约瑟取得的荣誉称号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教授1983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5年获中国国家科委国际合作奖1990年李约瑟九十大寿时,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他"人民友好使者"荣誉称号.
与加拿大白求恩(1890—1939)博士相媲美.
1993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名人传记系列之一《20世纪的文艺复兴人》,李约瑟被称为"20世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
"*李约瑟带给我们的思考第一,关于近代科学和近代化:"近代化"是否必然等同于"科学化"和"西方化"或者,是否存在着不同于在西方已发生过的那种模式的"近代化"的途径(刘钝)第二,"现代化"是否就简单地等同于"科学化",甚至"欧洲化"第三,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第四,西方各种"反科学"与"后现代"主义引发的思考.
李约瑟指出:"整个反科学运动是由于我们西方文化的两个特点而决定的:第一是认为科学是认识和理解宇宙的唯一有效途径;第二是认为将科学应用于掠夺性技术从而增加个人财富是天经地义的".
"之所以陷入这种错误,或许是因为近代科学起源于我们西方;相反,中国人从未受到过使我们陷入类似错误的引诱,现在正是他们帮助我们返回真正人性王国的时候.
""坚信科学对人类所作的有益贡献远远超过其危害.
"*二、中国早期学者对近代科学落后的思考(一)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学者的讨论(二)抗战时期学者的探索*(一)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学者的讨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少数有识之士探讨了中国在科学方面"落后"的原因:任鸿隽(1886-1961)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科学事业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1915年《科学》创刊号上发表《说中国之无科学的原因》,文中将原因归结于中国人没有使用归纳法.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启蒙者,文学家,史学家,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在《清代学术概论》(1920)中提出:自然科学在中国不发达,乃是国人"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观念因袭已久;加上中国社会缺少学校、学会、报馆之类的建制,造成科学上之发明不能流传和交流.
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4)中提出:乾嘉时期自然科学未能得到发展原因,主要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制度约束.

*化学家王阧dou(1888-1966)1922年发表"中国之科学思想"一文,指出中国科学不振之原因,不仅是"吾国学者之不知归纳法",或"我国素鄙视物质科学,不加注意";而强调"历史之影响,即专制之影响",以及"民性之影响,乃依赖之影响也".

*续前1922年冯友兰(1895—1990)在"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一文中提出,关于中国没有自然科学的原因,主要应由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中国人的哲学入手去加以探讨;自从汉代以后中国人就失去了征服自然的理想并完全从外部世界撤退回来.
基本观点:中国古代有三大学派,道家主张自然,墨家主张人为,儒家主张中道.
而后墨家失败,人为路线消亡.
宋代兴起的新儒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不寻求控制外部世界,而只求控制内心.
这样,民族思想注重人伦实用,只在人心之内寻求善与幸福,而不寻求认识外部世界的确定性;只寻求对人的治理,而不寻求对自然界的征服.

*(二)抗战时期学者的探索1930-40年代,随着科学组织在中国出现与发展,知识界对科学的热情也在增长,关于中国古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一直延续到1949年.
1944年高潮.
1944年中国科学社成立30周年.
这一年,中国学术界展开了关于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
心理学教授陈立认为,我国科学不发达的心理因素包括:1)拟人思想的泛生论;2)直观方法;3)没有逻辑;4)没有分工;5)客观与主观的混淆等.
而这一切,都是反映著宗法社会的组织.

数学史家钱宝琮(1892-1974)认为,"吾国自然科学不发达"是中国人太重实用.
而这些又是由中国的大陆文化,自给自足之经济所使然.
德国人魏特夫(1896-1988)认为:"除了历史科学、语言科学和哲学而外,中国只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得到了真正的科学上的实际成就;而就整个的情形看来,那和工业生产的形成有关的自然科学,不过停滞于收集经验法则的水准罢了.

*续前李约瑟首次出场.
1944年中国科学社创立30周年.
10月24-25日,在贵州湄潭浙江大学内举行了中国科学社湄潭区年会.
在此次演讲会上,李约瑟作了《中国之科学与文化》的讲演.
他首先批驳了"中国自来无科学"的论点,他认为:"中国之经济制度,迥不同于欧洲.
继封建制度之后,为亚洲之官僚制度或官僚封建制度,而不为资本主义.
大商人之未尝产生,此科学之所以不发达也.
"这里实际上就提出了"李约瑟问题".
*时任浙江大学校长、气象学家竺可桢参加了这次演讲会,会后整理发表了《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一文,竺可桢首先分析了结论,然后说明"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农业社会能保持这种压倒的势力如此之久"这一问题.
他指出:"从战国到汉初,一方面是工商业发达时期,一方面也是中国思想最灿烂的一个时期.
但是,由于汉武帝厉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工商业的发展被扼杀.
"竺可桢的结论是:"中国农业社会的机构和封建思想,使中国古代不能产生自然科学.
"续前*(一)古代希腊的自然哲学(二)希腊化时期的科学与哲学(三)西方近代科学传统的建立三、古希腊自然哲学脉络与西方科学传统的形成*(一)古代希腊的自然哲学年代:公元前800—B.
C.
400年左右始于泰勒斯,止于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诞生和繁荣对应于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1、特点:一是非宗教精神;二是思辨精神科学与哲学一体化,起因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自然哲学家的职业化:一门独立而高尚的职业思辨精神与之比较,印度哲学家从属于僧侣阶层;中国哲学家在官宦阶层2、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特征重大贡献:发展了抽象的知识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证明的体系.
形式逻辑发达亚里士多德:一切科学都是证明的科学.
*(1)泰勒斯与"水"泰勒斯(前624--前547),古希腊科学和哲学始祖,七贤之一,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希腊几何学的先驱,在数学上引入了命题证明的思想;天文学上测量和计算太阳的直径;确定一年365天,预言日食.
哲学思想:万事万物都只不过是表象,所有的表象的本原是隐藏在背后的东西.
这个本原便是"水",万事万物产生于水.
这种提法打破了传统的神话和神学观点——宣告了理性和逻辑哲学时代的到来.
哲理名言:"不要做你讨厌别人做的事情.
"黑格尔:一个民族只有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眼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2)苏格拉底与智者派苏格拉底:创立了"通过对立意见的争论而发现真理的艺术",即辩证法.
——后来被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发展为一种形成概念、下定义和检查定义是否正确的方法:以寻求"本质"作为推理的起点,并从而作为真正知识的起点.
真正的知识基于"普遍的定义"和"归纳的论证".
柏拉图:苏格拉底是"爱神"的化身.
*(3)柏拉图与理念论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克勒",苏格拉底的学生,最早使用"哲学"一词,并第一个对哲学研究进行分类.
名言:"不懂几何者免入内,能谈哲学者才可治国.
"《理想国》——正义可以被理解成事物的正确规则.
理念论: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理念是事物之作为事物存在的根据.
其特征有二:分离性和普遍性柏拉图认为,理念、型相自身不运动、不变化,与感性事物相分离;但它们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存在.

*续前柏拉图:只有理性的认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科学".
柏拉图把这种理性的科学叫做"辩证法".
辩证法作为最高的学问,摆在一切科学之上,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石和顶峰.
在柏拉图看来,辩证法是以概念和推理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是一种探求范畴"理念"体系的方法.

*(4)毕达哥拉斯与数学本体论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32年):哲学思辨是净化灵魂的一种活动.
毕达哥拉斯的基本思想1,"数即万物".
2,哲学的首要对象是数,数是众多的,不变的3,所谓智慧是指对数的本性的把握.
主要科学贡献1,毕达哥拉斯定理2,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3,音乐学上,发现了不同谐音的数量关系4,第一次提出大地是圆球的概念和天球概念.

*(5)德谟克利特与原子论(Bc.
460-)基本思想:只有原子与虚空存在,万物由原子构成,"质的"差别全是"量的"及"位置的"差别.
人的灵魂为球形原子,能动并最有穿透力,所以人可以产生感觉、思想与知识.
认识论:感官知识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知觉是真理的判准.
外部客体的意象渗透入感官,则产生知觉.
错误乃由于判断.

*(5)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成就亚里士多德:"我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用一个体系把众多的互有矛盾冲突的哲学和思想家的工作协调在一个理论之中.
基本观点闲暇是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总汇,包括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和艺术科学三类;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既不是自然,也不是理念型相.
而是"是者"自身和本质属性,是关于本原、存在、本质、一与多、不变与变、真理和善等等的学说.

……科学之科学*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成就基本思想有三:①两个世界理论:整个世界分为月上界和月下世界,它是一个球形结构的多层次宇宙系统;月上界是永恒不变的,由以太构成;月下界有生有灭,地球是宇宙的中心;②四元素说:由水,土,气和火四元素构成世界万物;③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其中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都属于形式.
"形式比质料重要的多"④三实体说:可朽的运动实体(地上个体),永恒的运动实体(天体)和永恒不动的实体——纯思想实体.
政治理论:女人比男人低级;奴隶比任何人都低级.

*亚氏的最主要贡献第一,建立了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理论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第二,发明了将观察和演绎推理相结合的科学发现方法;提出了建立理论的公理化方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坐标.
第三,把理论科学界定为"为知识而知识"的科学和"对真理的纯思辨的研究".
①最抽象的,在本体论上便是最真实的;②逻辑或辩证法应当成为建立各门科学的基础或工具.

*2、古希腊前期科学活动特点1)"闲暇出智慧".
学者从事自然哲学的目的,完全出于兴趣和好奇心,而不为任何其他功利目的.
在这种闲暇中,古希腊人培育了追求知识,发展学术的新态度:审视一切自然现象背后的本来面目.
2)建立了一些非正式的组织或团体.
在每一个中心,成群学者在一二个大学者周围开展活动.
如柏拉图学园、毕达哥拉斯社团、亚里士多德的逍遥派学校等.
3)自然哲学的主要对象是自然和宇宙,其中心内容是宇宙万物的原因、根源或始基.
——宇宙论时期5)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公理系统是最高的理论形态.
概念、公理和推理是核心骨架.

*(二)希腊化时期的科学和哲学年代:公元前322年至公元529年(这一时期希腊城邦衰落,氏族制度瓦解,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产生,雅典学校被关闭.
研究主题转向个人的幸福和快乐.
——这一时期社会危机、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的表征.

学术中心: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和雅典主要特点:1)自然科学与哲学分化,学术研究趋向专业化,产生了一些理论学科.
2)哲学研究对象的伦理化倾向:哲学的目标不是求智慧,而是追求幸福.
*1、希腊化时期的哲学成就1)伊壁鸠鲁派创始人伊壁鸠鲁(342-270B.
C),著名代表卢克莱修:原子论自然观.
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虚空说.
认为一切皆为原子机械式的活动,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身体,所以不必害怕死亡;认识论上,认为个体的感官对所有的认识而言是最终的,是明白无误的基础.
人的灵魂为光滑的圆形原子,有理性作用;人死魂灭.

2)斯多葛派的人生哲学第一创始人是芝诺(336-264B.
C).
基本观点:生命的气息是由火和气构成的,整个自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有机体,是由被动的资料和能动的理性或逻各斯结合而成;理性分为不同等级;宇宙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性质都受理性的秩序的支配.
*二分法阿基里追龟(运动连续性矛盾)飞矢不动(运动间断性矛盾)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芝诺(Zenon)悖论阿基里斯乌龟/飞矢不动飞矢不动阿基里斯乌龟剑运动是连续的,或空间无限可分运动是间断性的,或空间有限可分芝诺悖论的实质事物明明是运动的,但理论思维却不能无矛盾地把握运动.
芝诺看到了运动和静止、有限和无限是相互矛盾的,也看到了多、运动、有限本身也包含着矛盾.
芝诺悖论揭示了理论思维的有限性:对于一个运动物体,理性思维的描述必然会同时肯定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物体在某一瞬间处在某点,物体在该瞬间不处在某点.
但是,逻辑学上不允许一个理论体系中存在互相矛盾的命题.
——理性的有限性表明,理论活动不可能真正把握现实生活.

*3)怀疑论派代表人物:皮浪(BC.
365-275),批判一切独断论者.
认为:1)没有任何东西是真实存在的,指导人们行为的只是风俗与习惯;2)感觉与理智均不可信,主张"真理可知或真理不可知",都是独断.
基本哲学观点:任何命题都有一个相等的反命题与它对立.
强化感觉论,否认客观陈述的可能性.
任何事物都不能就其本身而被确知.
任何事物也不能经由其它事物而被确知.
"我什么都不确定.
"对此也不确定.
伦理学观点:所有生命都是脆弱的人应该保持继续研究的心态,放弃一切与价值相关的判断,方可达到内心的安宁.

*4)新柏拉图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柏罗丁,波菲利研究主题:太-至善的形而上学特点:哲学神学化,神的概念变得重要,强化了柏拉图哲学中的神秘主义倾向性.
基本观点:1)上帝是所有存在者超越的基础2)理念是上帝永恒的思想,而且思想在世界之先.

*2、希腊化时期科学的分化和中心学科的建立(1)科学研究组织活动情况科学文化城出现:亚历山大里亚建有博物馆和一个图书馆藏书70多万卷古希腊的科学教育规划的出现古典晚期实施由七项知识和技能构成的教育规划,它们包括:基础科目三科(文法、修辞和辩证法三种说话的技能)和高级科目四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这四种计算的技能).
以上七项技艺国家无偿提供培训.
而建筑学、手工艺、机械学和医学等实用学科要收取费用.

*2、希腊化时期科学的分化和中心学科的建立(续1)(2)主要科学成就欧几里德:把前人几何学知识的贡献,整理成为一个系统.
《几何原本》标志着几何学的确立,共有13卷.
阿基米德:扩展了数学的物理学领域,提出浮力定律、杠杆原理等,发明螺旋提水器、起重机等盖伦的医学:使医学和解剖学知识系统化*希腊化时期科学文化的特点学者传统有一定的社会和政治依托.
亚历山大里亚修建了一个供学者从事研教学术中心,由国家提供资金来供养.
逻辑学与科学的结合,产生了公理学;逻辑学的科学化,为逻辑思维的真正确立提供了前提.
数学科学和自然哲学两大学科,确立了西方的科学传统.
重科学轻技术.
科学技术的动力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其本身.
汤浅光照:"技术的空白—学术与技术的分离—对希腊科学的影响极大.
"这是古希腊由泰勒斯开始的自然哲学经过数百年之后又终结于自然哲学,没有向近代科学的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西方近代科学传统的建立1、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没落与中世纪的兴起2、文艺复兴与近代科学的酝酿3、近代科学革命的发生4、近代科学研究范式的确立*1、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没落与中世纪科学的兴起1)古希腊科学文化没落的原因外部动因政治动因:公元3世纪开始战乱不断,4世纪文化复兴,5世纪西罗马被外族灭,社会发生深刻变革,新柏拉图学园于529年被迫关闭,哲学家职业不再有利可图.
公元6-10世纪欧洲进入大混乱时期.
社会动因:罗马时代科学、哲学只是少数特殊人物的兴趣,缺乏文化激励和广泛的社会认同.
内部因素文化环境变质:以信仰为主的基督教宰制了西罗马帝国,基督教被奉为国教,开始对哲学、科学等异端的压制,哲学、科学沦为"侍女".
希腊科学体系内部:轻视实测,过分依赖思辩,造成认识的鸿沟.

*续前2)罗马晚期神秘主义的兴起柏拉图的哲学神学化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变革):罗马逐渐接受基督教,后被宗奉为国教;四世纪开始,日耳曼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面临解体,东罗马得以渡过危机稳定下来.
主要代表人物:柏罗丁(205~270),新柏拉图主义奠基人.
其学说融汇了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思想以及东方神秘主义.
基本思想:太一是万物之源,万物皆由它而生,是最高精神本体;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复返太一;太一高于现实世界,人的认识完全无法达到.

柏罗丁构建了一个善与美的永恒世界.
——暗示实际的世界似乎是毫无希望的,惟有另一个世界似乎才是值得献身的.
*3)伊斯兰科学文明的兴衰(750-1450)受开明君主的激励,伊斯兰接受古希腊的哲学与科学,促成伊斯兰科学的产生.
建立高等学院:培养教士、法官、行政人员等主要成就:实用的科学和计算数学沙提尔的天文学:《正确行星理论之总结研究》、《新天文手册》,详细讨论了宇宙模型所用基本参数以及计算所得日月五行星等运行数据.
柯洼列滋米的《代数学》:图西的《天文学》.
采用均-本论系统*伊斯兰科学文化的式微社会因素:自然哲学作为外来文化,受到压制,未能在伊斯兰社会中生根.
高等学院:宗教性和保守精神,受到宗教信仰的抑制.
*4)欧洲12C的翻译运动和大学的出现第一,翻译运动兴起的动因罗马主教的崛起和"教皇革命".
随着宗教力量壮大,罗马主教和罗马皇帝争夺"授职权"的斗争持续了50年,欧洲的政治平衡被打破.
基督教王国从伊斯兰教徒中收复平岛中部,获得大量阿拉伯科学典籍.
社会动荡、军事扩张刺激了人才需求和学术繁荣一是哥特式大教堂大量兴建;修道院和教堂学校的昌盛:社会变革导致律师、教士、官吏和专业需要.

*第二,大学教育体制的形成11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确立,城市兴起,先是出现按学科组成的具有行会性质的"教授会"和一些学生团体;后来演变成为中世纪的大学.
翻译运动带来古典科学文化伊斯兰高等学院体制的示范作用*第三,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与科学基本特征:A)系统研究自然现象的活动从文化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B)对古希腊理性哲学进行创造翻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获得权威地位.
C)形成两大对立哲学唯名论:只存在具体、个别;普遍概念是具有共同性的事物的名称.
唯实论: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论,强调普遍概念实际存在,且先于个别事物.
D)阿奎那《神学要义》,将基督教教义与亚氏哲学实现彻底融合.
E)向往来世.

*经院哲学的思想特点经院哲学的基本思想第一,世界的可知性.
这种可知性包括自然界的法则性或逻辑性、人的心智对自然法则的认识能力二个方面.
而这二方面都根基于一种超越的秩序,即创造和维持宇宙万物的神性Logos.
第二,天与地具有统一性,它们为同一神所创造.
第三,自然界是由其自身的运动法则所支配的,其所遵行的法则是神性权能的彰显.
上帝不会进入到世界里面施展它的影响力,它只是世界的设计师.
目的性的自然观理查·戴尔斯:中世纪的神学传统是现代科学的摇篮.

*2、近代文艺复兴与近代科学的酝酿(1)时间起止:14C上半叶至16C末社会历史背景: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意大利战争(1494-1559)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远航运动发现新奇的事物,形成对传统观念和理论的冲击.
蒙古西征建立大蒙古帝国,为欧洲带去厚礼——中国火药和印刷术*(2)文艺复兴运动的基本内涵基本思想:推崇"人性"方面的研究.
包括两方面一是语言、文学和历史研究;二是数学、自然科学和医学.
中心思想:追求充分表达真实的人,宣传世俗价值,反对禁欲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与经验主义的发生(3)文艺复兴的成果其一,培育了人们有信心,面向未来的、积极研究事物的方式;其二,讲究事实确凿,精确描述事物,透彻的实用主义.
如解剖学、植物志、恒星-行星分类;达芬奇清晰的插图.
方法上,强调实验和数学的应用.
世界观上,积极入世,面向劳作,面向自然;自然是上帝对人类的赏赐.
——世俗价值观*3、近代科学革命的发生(1)哥白尼与科学革命的肇始(2)F.
培根:近代科学的先知(3)近代科学的发生(4)近代科学实现的变革(5)关于近代科学革命发生原因的讨论(6)与近代中国科技活动的比较*(1)哥白尼与近代科学革命的肇始哥白尼(1473.
2~1543.
5)其人哥白尼出生于波兰多伦城.
父亲是一位法官,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早年教会学校学习,青年时期在波兰首都的克拉科夫大学学习,比较早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1499年应聘当了罗马大学的天文学教授.

1543年,临终前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哥白尼学说的意义,一是对亚里士多德体系构成致命的打击,沉重地打击了宗教神学教义;二是扩大了判别理论真伪的实证基础.
*(2)F.
培根:近代科学革命的先知F.
培根(1561-1626),英国大法官,近代科学的先知.
代表作有《新工具》/《学术的伟大复兴》、《新大西岛》F.
培根的科学文化观特点在科学观上,科学的目标是为了应用.
在方法论上,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和观察法,倡导科学实验和归纳法.
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纯理论科学带来财富,政府要资助纯理论科学.
*(3)近代科学的发生1)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十字军东征,促进了文化交流;消耗了封建和教会势力,刺激资本主义发展;工场手工业崛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文化基础:宗教改革运动清教改革:崇尚商业和工业活动,强调人的天职默顿论题:清教主义有三个主要的价值观念——功利主义,理性主义,世俗主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放弃存在的权利.
基本信条:"一组普遍而不变的原则支配着世界.
"*3)哲学准备: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F.
培根:强调实验和归纳方法笛卡尔:强调直觉、数学和演绎法4)科学体制的出现英国皇家学会于1662年成立,历史上第一个被官方认可的学会,其前身是英国清教徒威尔金斯的"新哲学和实验哲学"活动团体.
学会成立章程,禁止其会员在科学例会中谈及政治和宗教问题,但被要求以自由探索的方式在关乎实践需要的领域进行选题.
学会管理文化:群众性业余组织,活动经费由会员缴纳会费中支付.
会员身份:政治家和来自上层的对科学有兴趣的人.

*补充:西方近代科学体制化历程科学体制化是科学技术能够得以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影响一个国家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
西方科学体制化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上与近代科学中心的转移规律相一致.
1)英国皇家学会:成员包括科学家、社会活动家、诗人,文学家等2)1666年法国科学院的建立:国家支付,研究生导师制,定编,配备助手.
--影响德国柏林科学院、俄国彼得堡科学院的产生3)19世纪20年代德国研究型大学的建立4)19世纪末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设立参见拙文:西方近代科学体制化的理论透析《文史哲》2002(2).

*(3)近代科学的发生(续1)科学革命的完成,从实践上说,要击垮亚氏体系,一方面要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等人的进一步发现;另一方面则需要笛卡儿与牛顿的机械哲学来取代亚氏有机化宇宙观.
*笛卡儿(1596-1650),法国数学物理学家,近代哲学之父.
著有《方法论》《哲学原理》基本思想:自然知识必须从毫无疑问的基本原理出发,然后以严格的数学推断出来.
"机械论世界观"创始者:无论天上地上的所有物体都是服从相同规律,世上一切事物至终都可以化约为粒子运动与碰撞.
"漩涡说":天体之间的吸引力即为充斥太空的原子流所产生的漩涡之冲击解析几何学:几何学问题转换为代数学问题提出圆周运动的物体有离心力;区分功和力;物体之间的作用通过接触、碰撞而发生补充1*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
提出大自然只能通过数学了解;对自然的探究不能诉诸权威.
对科学革命的贡献一是确立实验科学的地位,强调实验与数学相结合.
二是发明高倍数望远镜,发现月球表面不平颠覆了传统天体观念三是提出抛物体运动理论四是惯性定律、动能和势能的互换原理由于伽利略的工作,借助于科学实验和模型方法,巧妙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使数学处理得以进行,并获得正确结果.
——变革了古希腊思辨信条.

补充2*惠更斯(1629-1695)荷兰著名科学家,以提出光学"惠更斯原理"著称,曾入法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主要贡献:数学上,致力于分析学,如曲线长度、几何体的面积和重心计算,各类曲线的研究动力学上,一是发表《碰撞产生的物体运动》,解决了平面上不同大小物体的碰撞运动的普遍问题;二是出版《悬摆钟》,讨论钟摆运动的数学问题;三是发表《离心力》,证明了向心加速度公式V2/r,给出离心力公式——通过精确的数学方法揭示宇宙自然的奥秘补充3*第谷和开普勒第谷:出身家族,家族是王室亲信重臣,12岁进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但对天文学有浓厚兴趣,由腓特烈王室赠送建造"乌兰尼堡"天文观测基地,20余年天文观察积累.
大量精确观测数据,为新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开普勒:出身寒微,父亲是雇佣兵,"天空立法者"主要著作:《宇宙奥秘》1596、《新天文学》1606提出行星运行三定律,后有《宇宙之和谐》《鲁道夫数表》、《天文光学》《折射光学》发现天体运行的椭圆轨道,"天空立法者"补充4*莱布尼茨(1646—1716),德国哲学家、数学家.
涉及的领域及法学、力学、光学、语言学等40多个范畴,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
和牛顿先后独立发明了微积分.
补充5*牛顿(1642-1727)出生于富裕的自耕农家庭,早年入剑桥三一学院学习,毕业之初因躲避瘟疫流行,回家乡自学1年左右.
后入剑桥三一学院,1669年,做了伦敦造币厂厂长,1703年当选皇家学会会长.
代表性著作有《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光学》《论曲线求方》等.
基本力学思想:惯性定律—物体有维持其状况的"内力",这一内力是惯性质量,它和引力质量完全相等,因为所有落体加速度必然相等.

补充6*1713年《原理》第二版修订;1711-1716年间公开与莱布尼茨争夺微积分发明权牛顿发明了流数论,但所用方法是几何方法.
后来瑞士数学家欧拉出版《力学》以分析法重写牛顿的质点力学.
续前*牛顿与近代科学范式的确立牛顿:"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一点儿,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对前期科学先驱的成果进行了第一次大综合,并通过自身的天文学和力学的研究,开创了实验与数学、数学与演绎相结合的新研究途径,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为近代科学探索确立了科学真理的范例.

*牛顿科学革命的实质牛顿《原理》的科学方法论哲学思想:在纷繁复杂的宇宙万象背后存在极少数几条基本原理、定律,现象与原理之间有完全的、非常紧密的对应,因此从部分现象可以得到普遍原理和定律,从而又可以了解全部的相类现象.
《原理》实现的革命在于,《原理》提出一整套前所未有的科学概念、态度、方法-即崭新的科学体系,其中包括大量精确严格的例证-有前人已提出和验证的,也有他以自己的新理论和数学计算出来的.

*(4)近代科学实现的变革1600年前后欧洲科学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一,希腊遗产中的数学部分,经由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的努力,被普遍接受并加以丰富,并开创了一种对自然进行数学化的进程;其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虚空说在笛卡尔和其他微粒说哲学思想家的促进下,在近代发扬光大,最终变为伽利略的运动数学的概念;其三,文艺复兴运动中出现的一种精确描述和实际应用的欧洲研究方式,即经验主义和面向实践的实验科学形式,在F.
培根思想的影响下加强.
以上三种探求自然的模式与这一时期其他的方法之间交流互动,构成了近代科学革命.
革命产生了三种不同模式:自然的数学化、培根的实验论以及运动微粒说.

*小结:近代科学文化的基本特征近代科学是"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1、近代科学的基本特征:一是以机械世界观取代了古希腊的有机世界观或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世界观;二是以数学模型与受控实验相结合的近代科学方法取代了古希腊的假设和演绎相结合作逻辑外推的形式逻辑方法.
2、近代科学精神的特点:对待自我的独立的精神对待自然的客观理性精神对权威的批判态度坚持客观理性的方法论科学主义的形成自然科学是人类唯一拥有的真正知识,而科学方法则是获取真理知识的唯一正确的方法.
科学:绝对真理体系四、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特点(一)中国传统文化分类特征(二)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及特点(三)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特征(四)近代中国科技文化的特点*(一)中国传统文化分类特征春秋战国(前770—221)学术繁荣、百家争鸣,初步奠定中国古代知识体系.
正好与古希腊的繁荣交映生晖.
百家争鸣,主要有:儒、墨、道、法、名、阴阳.
最重要:儒、墨、道三家.
两汉到明清,总体儒道交融,墨学中绝.
儒学主导,道学延绵.
其中,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古代科学影响很大.

1、《周易》--儒家的最高典籍《周易》的主要思想《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约成于殷周之际,传说伏羲氏始作八卦,周文王推演为六十四卦.
八卦分别象征天地水火风雷山泽《易传》孔子(前551—前479)所作,阐述天地之道的书.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生生之谓易.
刚柔相推而成变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应像日月星辰不断运动一样,自强不息《周易》是十三经之首,自古以来就很受重视.
《周易》研究的主要流派,主要有两大派,一派是将它作为占卜之书,一派将它视作哲理之书.
前者是术数,后者是易学.
把《周易》当作哲理来研究,是从孔子开始的.

*李约瑟的基本观点李约瑟指出,影响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三大哲学思想体系是阴阳理论、五行理论和《周易》,前两者对科学的发展是有益无害的,而"《周易》的那种精致化了的符号体系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灾难性的障碍,它诱使那些对自然界感兴趣的人停留在根本不成其为解释的解释上"《二卷,科学思想史pp363)*杨振宁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及易经的看法2004年9月3日《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上,杨振宁指出:"用今天的语言来描述到底《易经》的精神是什么.
浓缩化、分类化、抽象化、精简化、符号化是《易经》的精神.
这种精神我认为贯穿到了几千年以来中国文化里面每一个角落.
"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和自然界各有其规律和复杂现象,但二者不能合在一起.
杨教授反复强调《易经》和中华文化有归纳而无演绎.

2006年5月,中国科学院举行"周易阻碍科学的发展还是促进科学的发展研讨会",有专家认为,《周易》代表一条与西方不同的认识路线.
关于《周易》是否有演绎思维问题,一致认为,《周易》不仅有归纳,而且有演绎.
《周易》的演绎思维一般是"据象演绎推理"、"据辞演绎推理"、据象辞演绎推理".

2、关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1)儒学的主要思想特征其一,儒学,从整体上是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主义文化.
儒学的理性主义主要体现为绝不迷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自然事物一切对人实用为目的.
重视具体与实用,反对概念与理论上的讨论;过于重人文,对于不直接与人事相关的自然知识很少加以客观探究.
其二,儒家文化要求人们积极地面对人生,投入社会.
强调首先是立德、其次是立功、最后是立言.

其三,儒家分为传统儒学和新儒学.
新儒家的二个主要学派:一是程朱学派或"理学;二是陆王学派,或心学.
新儒家的"理学",其主要功用是为某种人生哲学提供合理的宇宙论,而不在于提供确切的科学预言.
李约瑟论儒学与科学李约瑟指出:在中国汉代,儒学曾分裂成为两个尖锐对立的流派:一派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现象主义,包括五行学说与《易经》六爻中的方术,强调"伦理的规律与宇宙的规律一致性",带有迷信色彩的半政治性的象数神秘主义另一派则是以王充为代表的怀疑主义—拒绝做迷信与权威的奴隶.
强调不盲从、独立评判与独立思考的.
李约瑟评价:儒家中过分的人文主义传统应当对儒学的这一缺陷负责.
*3、道家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第一,道家哲学的思想特征由老子(约前580—前500)开创,庄子(约前369—前286)继承、发扬.
道家的自然观是不以人为宇宙的中心,从而不以人的标准去权衡自然.
道家强调顺应自然,天道齐物,反对过分干涉自然和控制自然:"齐物论"即把人与宇宙万物一体同观第二,李约瑟关于道家与科学李约瑟指出:道家思想有两个来源.
首先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他们探讨的是大自然之道,而非人类社会之道.
其次,是一批古代术士们.
科学与方术在早期是不分的.
"道家由于强调自然界,在适当的时候就必然要从单纯的观察移到实验中来.
"道家认为观察自然需要感受式的被动性,务必去除一切先验理论:"静观自然","高呼无为(不要有违反自然的行为)"道家哲学中具有神秘主义与蒙昧主义的因素;在道家中形成一种"只要技术而不要理论科学的精神".

*4、阴阳和五行学说(1)阴阳学说春秋时,阴阳观念取自为天所生六气中的二气.
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易经》中没有阴阳观念.
《易传》中,以阴阳为相反相成的二气解释《周易》,赋以哲学性的构造,纠正了《周易》卜筮的迷信性质.
宋代周敦颐:无极生太极,太极产生阳(运动),静止产生阴,动静交错,不断派生阳阳;阴阳结合产生五行(万物),五行的气流形成四季.

(2)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尚书·洪范》九畴中的第一畴,是古人对生活资材的粗略归纳.
后来五行和五味关联(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战国时,《墨子.
经下》探讨了五行相生相胜学说,后来成为抽象的类比关联.
战国末期,邹衍使五行与阴阳结合.
顺序:木、金、火、水、土.
西汉董仲舒(约前178—前104)使二者形成完整的构架,通过阴阳五行把天与人的关系更加具体化,以强调天人感应,人副天数.
顺序:木、火、土、金、水.
近代(日常):金、木、水、火、土.

李约瑟关于五行的观念李约瑟:五行的概念不是一系列五种基本物质的概念,而是五种基本过程的概念.
中国人的思想在这里独特地避开本体而抓住了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的扩展,主要是靠类比推论,由五行到四方、四时、五色、五味;故阴阳五行大都被用来解释已知存在的现象,而非预测某一或某些现象的发生.

*(三)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及其特点1、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以儒家学说作为主干汉武帝"独尊儒术",而且,只采用儒家中有利于统治的内容.
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孔子思想以内圣"仁"、德性为重心,建功立业、知识学问对于道德修养只能处于附属地位.
隋朝确立科举制度.
后世科举考试的内容就是儒家的经典,到了宋朝以后,"六艺"中的数,射等等有关科技和生活技能的东西被废弃,中国的科技数学进一步落后西方.

*(四)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特征1、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农、医、天、算四大学科冶铸、丝织、农耕、水利工程为主体的工匠传统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群数学科学中国传统数学集中在代数领域,基本上是一门实用性科学,或称数学手册各部分关联性差,没有形成体系.
《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算经》、《测圆海镜》、《四元玉鉴》等都追求在算法上精益求精.
而没有发展出一些研究数学理论的基本方法,如归谬法、归纳法、演绎法、公理化法.
逻辑方法中国自然哲学遵循辩证逻辑原则,注重哲理的思辩,不考究命题在形式上的统一.
从而没有形成严密的符号逻辑系统,而是和道德观念相结合,形成伦理哲学.
物理学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物理学科,《墨经》中有关于光﹑磁﹑力等现象的记载,只限于定性探讨,未分析论证原因,没有形成规律性认识.
并且,墨家由于其独法自然,为统治阶级所不屑,故渐趋衰灭,后继无人,自绝于世.

*《九章算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承先秦数学发展的源流,进入汉朝后又经许多学者的删补才最后成书,这大约是公元一世纪的下半叶.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九章算术》共收有242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方田、栗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
——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技术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
"*(6)近代中国科技文化的特点1)明末清初中国科技发展概况2)西学东渐与徐光启科学活动蓝图3)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科学的影响4)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的原因*1)明末清初中国经济和科技活动概况在经济上,明末前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后来落后的奴隶制游牧民族入关,建立了清王朝,中国逐渐由封建制度转向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制度.
"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
但是,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又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恩格斯据相关资料表明:170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23.
1%,当时清政府在为国家制定的发展方向上的偏差,致使中国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
*续前科技活动上,中国传统科技的演变历程:从先秦萌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持续进展,至宋元鼎盛(如数学家有秦九韶、杨辉、郭守敬、朱世杰),明初开始下坡路,晚明开始复兴.
明末伴随资本主义萌芽,兴起自然科学研究的热潮,而且出现了会通古今,会通中西,会通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的倾向,并取得一大批划时代的科技成就: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朱载堉《律学新说》(1584年)-声学潘季驯《河防一览》(1590年);程大位《算法统宗》(1592年);屠本畯《闽中海错疏》(1596年);徐光启《农政全书》(1633年);宋应星《天工开物》(1637年)-物理徐霞客《徐霞客游记》(1640年);吴有性《瘟疫论》(1642年)–医药学等.
*2)西学东渐与徐光启的科学蓝图明清之际西方科学通过耶稣会士传入中国,在中国思想界激起反响,"新奇的欧洲科学知识震惊了整个中国哲学界"当时来华的耶稣会士有利玛窦(1582年首次来华),汤若望(1622年首次来华);南怀仁(1659年首次来华),艾儒略(1613年首次来华)等.
明末中西文化交流活动是在中国士大夫、学者与西方传教士之间自发进行的,有'群众基础',皇帝本人并未直接参与.

*徐光启其人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云扈,明末天主教徒,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文学家、农业科学家、政治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人之一.
著有著《农政全书》、《崇祯历书》130余卷;与利玛窦学习天文、算学、历法、水利、地理等实学学科,并翻译《几何原本》《泰西水法》.
基本思想倾向:提出"镕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的中西会通模式,主张以西方数学的演绎推理补我国传统数学的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会通中西,将中国的传统文明与西方先进的文化融会贯通.

*明末中西文化交流与近代科学家培育了学者的科学兴趣,产生一批科学家方以智(1611—1671).
安徽桐城人,明末清初最杰出的科学家,著有《通雅》、《物理小识》、《切韵声原》,《医学会通》等.
主要科学成就:他把中国传统科学精神和部分西方科学观念融会贯通,创立了"质测之学.
并把世间的一切学术活动划分为三类,即"物理"(质测之学)、"宰理"(道德及政治学)和"至理"(类似哲学).
一方面,继承和发挥了程朱'格物'说中所含有的外向性的科学理性精神;另一方面,突破了传统理学的社会伦理道德束缚,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格物致知说的基础上,对西方科学有批判地加以改造吸收,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科学观.

*薛凤祚(1599-1680)山东淄博人,明末清初民间著名科学家,《清史稿》称他"贯通中西,实不愧为一代畴人之首".
他曾拜师从学于传教士穆尼阁(1646年来华),其学术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涉及天文历法、数学、水利、、地理、医学、力学与机械制造、军事和占验等多个领域,主要著作有:《历学会通》、《天步真原》(译著)、《天学会通》(译著)、《两河清汇》、《圣学心传》、《气化迁流》、《车马图考》等.
主要科学贡献:最先采用哥白尼日心说;最先把对数引进到中国,在中西科学关系上主张"镕各方之材质,入吾学之型范"的会通模式.
*梅文鼎(1633-1721)安徽省宣城市人.
是清初著名的天文、数学家,被誉为"历算第一名家"的民间天文、数学家.
他一生博览群书,著述80余种.
其中著有天文学著作40多种,注重天象观测.
重要科学贡献是在数学方面.
他写了20多种数学著作,将中西方的数学进行了融会贯通,对清朝数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科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前有明末传统历算的衰颓和西方科学的输入;后有清中叶乾嘉学派对包括历算在内的传统学术的复兴.

*3)"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科学的影响第一,更新了中国传统科学的观念,使中国的传统文明与西方先进的文化融会贯通,给中国传统科学注入了近代科学的因子.
如《几何原本》和亚里士多德模型,托勒密模型,第谷模型与哥白尼模型四种宇宙模型随之引入.
其中,第谷模型在中国获得了钦定地位.
近代实验科学萌芽:这一时期的科学发展特点转向"重实践、重考察、重验证、重实测"和"注重数学化或定量化的描述".

*续1第二,建立学术机构,从事大科学工程研究.
康熙时期,在传教士张诚和白晋建议下,建立了算学馆蒙养斋,其任务是专门从事天文观测,以及编纂《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律历渊源》等大型历算著作.
另一项重大科学工程是绘制《皇舆全览图》,这是法国皇家科学院科研计划的一部分,由耶稣会士做指导,自1708年开始全国大地测量工作,1718年完成.
*续2第三,通过著作翻译和典籍整理,出版了系列大型科学工具书在康熙帝的支持下,1690-1721年编成了《数理精蕴》.
系统介绍西方数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康乾时期,组织人们开始致力于对中国古籍的辑佚、考证、校勘和注疏,形成了以整理古典文献为主要目标的乾嘉学派.

乾隆嘉庆时代,编撰了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传记《畴人传》46卷(1799年),记述了从黄帝以来各个时期共243位中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的生平事迹*4)近代科学革命为何未发生在中国//中国传统科技的演变历程:从先秦萌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持续进展,至宋元鼎盛(如数学家有秦九韶、杨辉、郭守敬、朱世杰),明初开始下坡路,晚明开始复兴.
关于落后的起始时间,一般认为始于明清之际,大约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至清乾隆(1736—1795)为止.
台湾学者陈进传研究认为,晚明中国融合了中西科技的精华,即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成就上与同时期的欧洲比较,相去无多,但火花旋即淡灭.

*第一,中国传统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能否导致发生科学革命库恩提出了科学发展的三段论式发展模式,指出,科学的发展要经历从规范期、反常期到革命期.
根据库恩的理论,科学革命的发生并不直接取决于科学发展的程度,而是与是否出现了无法在原有范式内提出和解的重大反常相关.
中国传统科学中基本上没有这种反常出现.
这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宇宙观密切相关的.

*李约瑟的解决其一,"科学突破之所以只发生在欧洲,乃是与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特殊的社会、思想、经济诸条件有关系的,而绝不是用中国人的精神缺陷,或思想、哲学传统的缺陷就能说明的.
"其二,现代科学在欧洲而不是在中国产生的最重要因素,是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
此过程中的巨变乃是假说的数学化,而假说的数学化所以可能乃是由于工匠开始受到教育,工匠和学者之间的鸿沟开始消除.

*第二,西方科学传入中国之后,为什么未发生科学革命首先,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在社会制度上缺乏产生科技革命的客观条件;中国封建统治者及其政策的局限性也是一个原因其次,耶稣会士传教目的使他们传入的科学技术带有很大局限性.
第三,清朝的入关和禁令,打破了传统的连续性有人指出:"康熙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与明末是有很大区别的.
明末中西文化交流的活动是在中国士大夫、学者与西方传教士之间自发进行的,皇帝本人并未直接参与.
康熙时期情况却不同,皇帝本人对西方科学技术有很大兴趣,而学者与西方传教士之间的文化交流却少见.
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容易受到皇帝个人兴趣的影喝.

*席文(NathanSivin1931-)席文:"科学革命同政治革命一样,发生于新旧社会交替之际,但十七世纪在中国掀起一场科学革命的人,却坚信他们自己的文化所具有的价值高于其他的文化.
即使他们的社会已经崩溃,在那时,任何学者都还不可能具有抛弃传统价值的动机和辨别各种思想把他们引向何处的意愿.
"——十七世纪中国科学彻底永久地改变了人们关于怎样着手去把握天体运行的意念,但它没有使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看法产生根本的改变.
席文:国际著名科学史家,主要研究中国科学史,涉及中国炼丹术史、中国天文学史和中国医学史等多个领域.

*关于中国近代没有发生科学革命的原因李约瑟的回答:"科学突破之所以只发生在欧洲,乃是与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特殊的社会、思想、经济诸条件有关系的,而绝不是用中国人的精神缺陷,或思想、哲学传统的缺陷就能说明的.
"现代科学在欧洲而不是在中国产生的最重要因素,是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此过程中的巨变乃是假说的数学化,而假说的数学化所以可能乃是由于工匠开始受到教育,工匠和学者之间的鸿沟开始消除.

Gcore(gcorelabs)俄罗斯海参崴VPS简单测试

有一段时间没有分享Gcore(gcorelabs)的信息了,这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国外主机商,总部位于卢森堡,主要提供VPS主机和独立服务器租用等,数据中心包括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荷兰、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几个机房,商家针对不同系列的产品分为不同管理系统,比如VPS(Hosting)、Cloud等都是独立的用户中心体系,部落分享的主要是商家的Hosting(Virtu...

Pacificrack:新增三款超级秒杀套餐/洛杉矶QN机房/1Gbps月流量1TB/年付仅7美刀

PacificRack最近促销上瘾了,活动频繁,接二连三的追加便宜VPS秒杀,PacificRack在 7月中下旬已经推出了五款秒杀VPS套餐,现在商家又新增了三款更便宜的特价套餐,年付低至7.2美元,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波促销,带宽都是1Gbps。PacificRack 7月秒杀VPS整个系列都是PR-M,也就是魔方的后台管理。2G内存起步的支持Windows 7、10、Server 2003\20...

HostKvm 黑色星期五香港服务器终身六折 其余机房八折

HostKvm商家我们也不用多介绍,这个服务商来自国内某商家,旗下也有多个品牌的,每次看到推送信息都是几个服务商品牌一起推送的。当然商家还是比较稳定的,商家品牌比较多,这也是国内商家一贯的做法,这样广撒网。这次看到黑五优惠活动发布了,针对其主打的香港云服务器提供终身6折的优惠,其余机房服务器依然是8折,另还有充值50美元赠送5美元的优惠活动,有需要的可以看看。HostKvm是一个创建于2013年的...

佣兵志为你推荐
原代码源代码是什么意思啊rawtools相机中的RAW是什么意思?罗伦佐娜手上鸡皮肤怎么办,维洛娜毛周角化修复液同一服务器网站同一服务器上可以存放多个网站吗?郭泊雄郭佰雄最后一次出现是什么时候?www.zjs.com.cn我的信用卡已经申请成功了,显示正在寄卡,怎么查询寄卡信息?javlibrary.comImage Library Sell Photos Digital Photos Photo Sharing Photo Restoration Digital Photos Photo Albumswww.gogo.com祺笑化瘀祛斑胶囊效果。www.dm8.cc有谁知道海贼王最新漫画网址是多少??www.1diaocha.com请问网络上可以做兼职赚钱吗?现在骗子比较多,不敢盲目相信。请大家推荐下
沈阳虚拟主机 高防服务器租用 二级域名申请 希网动态域名 美国主机推荐 jsp主机 12306抢票助手 web服务器架设软件 租空间 150邮箱 谁的qq空间最好看 能外链的相册 安徽双线服务器 双12 带宽租赁 vul 云服务器比较 登陆qq空间 可外链的相册 阵亡将士纪念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