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报2009年第4期(总第197期)2009年4月21日第1版我校与杨浦区举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心组联组学习会本报讯(记者白水)4月10日,我校党委中心组和杨浦区委中心组在杨浦区举行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心组联组学习会".
我校党委书记楼巍、主持工作副院长韩生等全体校领导带领我校有关干部40人参加学习会.
杨浦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安杰,区委副书记、区长宗明等区领导带领杨浦区有关干部20人参加学习会.
学习会上,陈安杰书记就杨浦改革、发展情况做重要讲话.
楼巍书记代表上戏对杨浦的发展成就表示祝贺并希望以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为契机把杨浦区的经验学到手、促进学校新发展.
学习会上,两单位还对进一步合作新模式进行了沟通、达成初步意向.
学习会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先进行参观考察活动.
下午两点,联组学习会在杨浦区规划馆听取了区历史和发展规划的总体介绍,使我校同志了解到杨浦区是一个有着"三个百年历史积淀"的区域:百年大学历史、百年工业历史、百年市政历史.
但是,在上海的城市发展中,杨浦区的人口最多、区域最大、贫困人群最多、发展困难最大.
在这些挑战面前,他们没有退却,知难而进,创造了世界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奇迹.
在五角场商业区、创智高科技园区、新江湾城的文化中心和复旦大学新校区等参观景点,大家为杨浦区同志的干劲和智慧所折服,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的城市发展新形态振奋.
第二阶段为大会交流学习.
宗明同志主持会议,陈安杰书记和楼巍书记先后做重要讲话.
杨浦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秀芬,杨浦区区委常委、人武部部长李建飞,杨浦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邹明,副区长吴乾渝,区政协副主席方伦贵等区领导率领区委办公室、区府办公室、区发改委、区文化局、区教育局等有关干部出席学习会.
我校主持工作副院长韩生,副院长葛朗,副院长刘志钢,副院长孙惠柱等校领导率领我校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老干部处、人事处、教务处、基建处、保卫处、演艺中心和有关院系、中专等有关干部出席学习会.
陈安杰书记在讲话中充满激情,他向我们讲述了杨浦区委、区政府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带领全区人民改天换地、锐意进取的一个个感人故事.
他总结经验时深有感触地指出:"回顾我们的工作,有几点体会是深刻的:一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二是要有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
三是必须要有科学发展方法和路径.
四是战略思维和作风过硬.
"最后,他强调:"好的精神状态、勇气、智慧和敢于负责、敢于破难题、敢于迎接风险、敢于承担责任是我们取得成绩的关键.
心中装着人民是我们工作的准星.
什么错误都可以犯,唯独失去历史机遇的错误不能犯——邓小平同志的这个告诫是让我们深深体会和受益的.
"楼巍书记在讲话中首先对杨浦区同志对我们此行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
他十分动情地指出:"这次学习考察活动,是我们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内容最深刻的一次活动.
杨浦同志的热情、激情和豪情一直感动着我们.
因此,我们的感谢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杨浦区的事迹是一出改天换地、气势恢弘的大戏;是一支弘扬创新精神、创造一流佳绩的歌;是一幅描绘时代变迁、历史行程的画;是一首抒发杨浦人民奋斗进取、一往无前精神的诗.
"楼巍书记最后强调:"我们和杨浦区一样,都是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
我们要认真学习杨浦区的经验.
我们的深刻启示主要有以下六方面:一是高起点、科学布局、着眼于根本解决问题;二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步;三是边创建、边再创建;四是引进和营造结合,种子与土壤结合;五是善于变挑战为机遇,不断克服困难、更创造奇迹;六是我们之间要联组、联动、联合,要互学、互动、互赢,产生倍增效应.
我们要把杨浦区的经验带回去,同时,也邀请杨浦区的同志到上戏送宝.
"学习会上,根据双方领导的意向,两单位接下来将成立一个协调、联络双方合作事项的工作组,具体实施两单位在学习实践活动以及进一步发展中的事项.
董卿毕业汇报成功举行本报讯(记者子鱼)4月11日晚,我校07级MFA(艺术硕士)主持专业毕业演出——董卿专场在端钧剧场举行.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我校领导楼巍、韩生、葛朗、刘志刚、孙惠柱出席并观看了演出.
作为自己的毕业汇报作品,07级MFA主持专业毕业生、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以她精湛娴熟的主持艺术再次征服了到场观众.
央视主持人朱军、张泽群、马东,助阵嘉宾余秋雨、徐沛东、郎昆、朱海、韩红等也出现在演出现场,以合作者的身份对董卿在央视的工作和主持艺术给予了很高评价.
上海戏剧学院是全国首批艺术硕士培养试点院校,至2009年共已招收4届艺术硕士.
艺术硕士学位的设立,是国家根据艺术专业的教育特点,着重于以造就适应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大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
根据这个培养目标,上戏制定了周密的培养计划,明确了对艺术硕士的培养定位,就是让艺术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基本艺术理论的同时,更加侧重于艺术的实践运用能力,让艺术硕士在系统的学习之后,艺术理解力、艺术表现力、艺术创作技能都有一个显著的提升.
MFA教学通常以创作成果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此次董卿的专场演出就是她为MFA毕业汇报而专门策划的.
目前,在上戏就读和已经毕业的艺术硕士研究生中有不少人已经取得了突出的业务成绩.
如导演系何念导演的话剧《武林外传》、盛艳导演的话剧《双面胶》、陈铭嘉导演的话剧《父亲》、孟真宇导演的话剧《家庭恩怨记》、戏文系龚孝雄编剧的京剧《小吏之死》;表演系周鸣晗主演的话剧《只有一个女人》、肖英主演的《倒挂的星条旗》、刘婉玲主演的《最后的瞬间》等.
主持人董卿,昆剧演员张军、谷好好等,在攻读学位期间还获得了国家级表演艺术奖项.
今年,又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艺术硕士研究生正式在上戏入学,他们是学校经过严格的考试考核,从300多名报考者中择优录取的,生源以高等院校、文艺院团、传媒单位等为主,全部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我校与台北艺术大学签约正式建立两校合作关系本报讯近日,我校主持工作副院长韩生与台北艺术大学校长朱宗庆签署了两校合约,正式明确了两校将在四个方面开展合作:一、戏剧教育之合作计划;二、戏剧创作与展演之合作计划;三、教职员交流计划;四、学生交流计划.
以上计划将授权两校相关部门负责具体执行.
正在台湾访问的上海高校校长访问团访问了台北艺术大学,并出席了我校与台北艺大的签约仪式.
访问团团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奇,上海市台办副主任赵雅君,以及上海八所高校的校长出席和见证了两校签约仪式.
韩生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两校在专业学术方面的交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已经实际展开,签约将合作以文件形式固定下来,将促进今后的有计划、可持续的深入交流合作,最终受益的是双方的学生.
如选派学生访学、教师访问学者等会使双方开拓教育视野,促进艺术专业发展.
"朱宗庆校长在致辞中强调:"上海戏剧学院是一流水平的艺术专业学院,我们的合作可以说是门当户对.
台北艺术大学以建设国际一流水平艺术大学为目标.
我们通常只选择一流艺术大学开展合作.
下个月我将去日本并与东京艺术大学签约.
"台北艺术大学成立于1982年,是台湾第一所高等艺术教育学府.
目前在校学生2000人.
创校时期,当时社会上蕴含着一股文化能量,云门舞集、兰陵剧坊等团体先后涌现,为台湾带进新的艺术文化思潮,对大众造成很大影响,从而也催生了台北艺术大学.
她的办学理念为"兼顾传统与现代,国际与本土并进",以提升整体文化展现为使命,建设国际一流艺术大学.
(白水)上图为签约仪式现场学习实践活动研讨会暨课题发布会昨举行本报讯(记者白水)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研讨会暨课题发布会昨天(4月20日)上午在虚拟实验室举行.
楼巍同志代表学校学习实践领导小组作讲话,韩生同志主持会议.
教卫党委指导检查组副组长施小明,组员蒋尧鹏、刘志钢、孙惠柱和我校中层干部、全程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专家教授代表等共计40位同志出席会议.
楼巍同志在讲话中首先传达了中央和市委领导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的讲话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和干部带头学习、带头落实、带头整改,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推进高校改革.
楼巍同志指出,我校前一阶段活动进展有序、特色明显,成效初步显现,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楼巍同志强调,在成绩面前我们不能自满.
我们还要看到不足,比如,工作发动的面不广;各院系班子学习进展也参差不齐;学习不够系统不够深刻;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责任心上还有"等靠要"思想,主动性、责任心有待提高.
最后,楼巍同志要求:一是小结第一阶段各项任务完成情况;二是向各界代表通报活动进展情况;三是组织课题小组,以课题研究的方式促进科学决策,推动学校发展.
会议还发布了我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课题(课题全文另发).
这些课题分布在发展规划、大学精神、大学制度以及人才培养和学科布局等方面.
希望广大师生员工群策群力,帮助学校做好课题研究,推动学校工作顺利开展.
《解放日报》消息:上海戏校喜迎建校55周年在共和国即将迎来60岁生日之际,素有"艺术家摇篮"之称的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4月17日至26日将举办喜迎建校55周年华诞系列校庆活动.
55年来,上海戏校为京、昆、越、沪、淮、评弹、滑稽、木偶等各剧种培养了近2000名各类艺术人才,毕业生荣获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和其他全国性大奖的有上百人次.
为继往开来,再谱辉煌,上海戏校特别筹划了为期10天的10台专场.
参演者中,既有年过花甲的国宝级艺术家,也有不到10岁的小朋友.
如昆剧就有17日晚在艺海举办的《昆曲"传"字辈艺术家教学研讨展演——五代同堂大型昆曲清唱会》,18日晚在艺海推出的挖掘昆曲失传剧目《寻亲记》,以及18日下午和晚上在上戏剧院上演的"雏凤清声"昆曲新人版《牡丹亭》和"兰蕙芬芳"昆曲经典折子专场.
以"艺苑新蕾"命名的3场京剧经典折子戏将于25、26日在逸夫舞台演出.
此外,还有26日、27日在上戏莲花路校区剧场展演的"姹紫嫣红开遍"戏曲综合汇报专场和"申韵曲雅"沪剧经典折子戏专场.
在舞台展演同时,"昆曲'传'字辈在上海戏校"图片展暨专题研讨会,以及"戏曲教学改革与创新"专题研讨会也将召开.
此前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芷苓,昆曲"传"字辈硕果仅存的百岁名师倪传钺,京昆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言慧珠和京剧梅派名师杨畹农等举行的教学和表演艺术研讨,也将整理成系列文集,于校庆期间正式编辑出版.
(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4月8日11版·文化娱乐新闻作者/端木复)近日,我校在图书馆举办"学习实践活动纪实"专题展览.
图为指导检查组同志在校领导刘志钢陪同下巡视展览.
雨田/图白水/文上海戏剧学院学习实践活动课题1、迈向国际一流艺术大学征程计划(2010-2020)2、与国际一流艺术大学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3、现代大学精神的塑造与上戏校园文化建设4、一流艺术大学的专业布局与招生就业工作改革5、面向国际一流艺术大学的专业、学科建设6、一流艺术大学人才资源构架及可持续发展战略7、大中专一体化建设实践的研究及发展对策8、社会化艺术教育的拓展与体系构建我校再获市级精神文明单位称号本报讯(记者子鱼)3月27日下午,上海举行2009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俞正声作重要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文明委常务副主任殷一璀主持会议.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文明委副主任王仲伟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命名上海市文明城区、文明小区、文明村、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的决定和市文明委关于命名上海市规范服务达标先进行业、文明示范标志区域、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的决定.
市领导屠光绍、丁薛祥、胡炜、钱景林等出席会议.
会上,我校获2007-2008年度市级精神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
联组学习创新进取——论我校与杨浦区互学互动的新尝试4月10日,我校党委中心组和杨浦区委中心组在杨浦区举行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心组联组学习会".
两单位领导和有关干部共同出席、商谈,特别是杨浦区领导的重要讲话,给了我校同志以极大启发和鼓舞.
联组学习,创新进取——这在我校中心组学习历史上也是不多的一次开创性尝试.
这个形式非常新颖,对我们长期在学校工作的同志是一次开阔眼界、增进对地区工作了解的很好机会.
虽然,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也感受到它的变化,但对于变化的过程以及来之不易的成果的体验却没有像这次这么深刻.
好形式为好内容服务,通过联组学习,我们学到了经验,学到了干劲和智慧,更学到了他们把科学发展观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的勇气、胆略和风范!
联组学习,创新进取——学习是手段,目的是创新进取,促进我们的工作.
这正如我校党委主要领导在联组学习时指出的:杨浦经验对我们的深刻启示有很多,我们一定要高起点、科学布局、着眼于根本解决问题;一定要边创建、边再创建;一定要把引进和营造结合,种子与土壤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才能联组、联动、联合,互学、互动、互赢,产生倍增效应.
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阶段工作即将结束,更深入的活动马上又要启动.
我们要进一步向兄弟单位学习,结合学校工作使活动开展得更有效、更出色!
跳出上戏看上戏,推进国际一流艺术大学建设——记"我们眼中的上戏"大学生社会调研本报讯从4月初开始,我校学生党总支开展了"我们眼中的上戏"社会调研活动,由各系(院)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等组成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利用课外时间采访校友和用人单位,深入社区、走上街头,发放社会问卷和校友问卷共计1500余份.
本次调研活动是"上海戏剧学院学生党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跳出上戏看上戏,展开对学校知名度、期望值、发展建议等方面的调研,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问卷内容涉及"上海文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匹配""繁荣百姓文化生活,哪种艺术门类最受欢迎""上海是否需要一所国际一流的艺术院校"等宏观问题;同时也涉及"是否了解上戏""对于上戏毕业的艺术人才的印象""上戏在国家和上海文化事业发展中,所应当承担的功能"等具体问题.
在走访校友过程中,各专业校友们围绕"在母校最大的收获""上戏核心精神关键词"等话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回忆起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温暖;用人单位普遍表现出对上戏毕业生在专业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较大肯定,不但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而且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街头的群众也都欣然接受采访,大家对于余秋雨、焦晃等艺术家充满崇敬之情,认为他们是全国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代表;另外一名路人表示,作为上海人,为上戏师生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出色表现而骄傲;在静安、东明等社区,社区居民对上戏师生志愿演出活动表示感谢,希望能有更多的优秀艺术作品进社区,更好的繁荣基层文化建设.
目前志愿者们正在对所有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
本次调研活动不仅追求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结果,为我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国际一流艺术大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调研过程本身也是一次展示上戏学子风采的机会,又是一次学生受教育,增强自豪感和责任感的过程.
(学生处牛文佳)第2版女教授联谊会杭州行本报讯4月2日上午,我校女教授联谊会一行15人在会长刘明厚教授的带领下,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开展联谊活动.
上午,大家参观了中国空军的摇篮——杭州笕桥基地,感受中国现代化空军国防建设.
笕桥空军基地是抗日战争初期空战的主战场,著名的"八一四"空战曾经创造了中国空战史上辉煌的战绩.
女教授们参观了曾当过中国空军学校校长的蒋介石故居旧址,聆听了笕桥空军基地历史,参观了目前最现代化的军用飞机,与具有军人气质的师长和英俊的机长进行了交谈.
临别时,戴平教授代表女教授们题词:"空中卫士,威武之师".
下午,在宁静优美的湖畔茶居,女教授们召开了联谊会2009年第一次会议.
楼巍书记出席会议.
刘明厚教授总结了08年的工作与女教授们的业绩,并简要谈了09年的工作打算.
作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化妆造型总设计师的徐家华教授介绍了她此次参加奥运会的体会和感受,前不久,她获得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的荣誉称号.
会上,楼巍书记仔细听取了女教授们对学校的发展思路与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也把他自己对学校的拓展型发展设想与大家做了坦诚的交流,他开朗的风格与务实的精神给女教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楼巍书记说,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如何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研讨工作,女教授们要发挥重要的作用.
杭州行是今年女教授联谊会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既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又交流思想、沟通近况,特别是与新上任的党委书记楼巍教授一起切磋上戏的今天与明天,倾听并共同探讨楼书记的工作思路,和谐温馨的气氛犹如温暖明媚的春日,女教授们对上戏的未来建设充满了信心.
图/文工会顾颖)《解放日报》:上海构建戏曲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连日来,由上戏戏曲学院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毕业大戏《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倩女离魂》《孽海记》正在上演.
刚刚揭晓的上海白玉兰戏剧新人奖,3位得主也都出自该院.
徐幸捷院长深有感触地表示:"是上海文教结合工程打破了以往文化、教育的条块分割,改变了传统育人、用人两张皮,才使我们今天构建起了戏曲拔尖人才的培养新模式,也才会出现今天的好戏连台和新星耀眼.
"请来最好师资传承非遗经典从第15届白玉兰新人奖设立迄今,上戏戏曲学院培养的舞蹈新秀严闻、越剧新人陈湜、京剧新苗傅希如、赵欢和昆曲女小生翁佳慧等榜上有名.
连续数届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上,该院成绩优异,届届夺金.
这和建立创新实验区,积极打造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分不开.
如国家昆曲人才培养基地自2005年挂牌以来,华文漪、蔡正仁、王世瑶等顶尖艺术家均来校执教.
他们还请来梅葆玖、李世济、尚长荣等百余位京剧名家授课.
为改变麒派传人青黄不接的窘迫局面,他们邀请小王桂卿、裴永杰、赵麟童、陈少云等前来主持周信芳艺术传承研习班.
为改变木偶皮影"人走艺丢"的现状,该院在全国率先创办了木偶本科专业,展开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和皮影等样式的教学.
去年该校学生的4个节目在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上摘金夺银,学院去年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建中国木偶皮影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建立实训基地培育创意人才为了更好打造拔尖的戏曲后备人才新军,学院建立起创新型人才实训基地,鼓励大胆创新,让新人在舞台实践中迅速得到锻炼成长.
学院全面突破专业限制,开设了《戏曲角色塑造》和《诗词意境小品》等特色课程,组建了青年京昆剧团.
由卢秋燕等8位同学编导的京剧《培尔·金特》,公演后广受好评.
逸夫舞台、美琪大戏院等也与学校联手,为学生创造"周周有彩排,月月有演出"的实践条件.
市群艺馆、徐汇文化艺术中心、闵行群艺馆等都成为该院实训基地,每年实训演出50多场,实训人数近3000人次,使学生提早为戏迷所认识,还为今后就业拓展了道路.
加强科学研究探索现代教育学院积极探索传统戏曲教育的现代化道路,用以提高戏曲拔尖人才培养的成活率,以弥补长期以来传统戏曲教育口传身授和凭经验选才的不足.
2004年以来,学院大胆引入人体科学理论,建立起戏曲专业人才的体质监测数据库和骨龄数据库.
有一次招生时遇见一个很不错的学小生苗子,但骨龄测试却显示他至少要长到1.
85米,并不适合学小生.
这就避免了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学院还建立了"表演人才培养科学训练实验室",已完成《上海戏曲专业学生伤病情况调查与分析》和《运用人体科学理论完善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的课题研究,在国内尚属首创,因此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正式批准为创新实验区项目.
(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4月1日11版·文化娱乐新闻作者/端木复)"星光计划"技能大赛闭幕式日前在我校举行本报讯(记者白水)上海市"星光计划"第三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4月18日下午在上戏剧院举行.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钱景林,市委副秘书长姜樑,市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市教卫党委书记李宣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等领导在我校领导楼巍、韩生、刘志钢陪同下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致辞.
我校附属戏曲学校和舞蹈学校的学生也在闭幕式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上海市"星光计划"第三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
开展这个活动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广大职业学校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练就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硬本领.
全国劳模马桂宁、徐虎以及国家高级烹饪技师陆亚明、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王军等在职业生涯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进人物也纷纷到会祝贺同学们获奖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人民再立新功.
为了做好这次闭幕式的准备和接待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领导挂帅、宣传部牵头的组织领导协调小组.
创意学院、演艺中心、后勤、保卫等部门的同志放弃假日休息做好各项演出和服务工作.
教卫党委和教委领导以及职教处干部对我校有关方面的配合和支持表示感谢.
职教处王处长动情地对我校领导说:"上戏的技能比赛选手出色,上戏为这次比赛作出的努力更出色.
"上海市节水型学校创建工作验收组赴我校现场验收本报讯(记者雨田)4月14日上午,由市教委、市水务局组成的上海市节水型学校创建工作验收组一行五人,在组长、上海市供水管理处副处长沈伟忠的带领下,赴我校现场验收.
验收会议在佛西楼会议室举行,副院长刘志钢出席了验收会议.
会上,副院长刘志钢对验收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创建节水型校园的工作一直深受我校的重视,培养节约的美德不仅有利于节约、环保,同时也能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希望验收组对学校进行现场验收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会议听取了我校对创建节水型校区工作的总结汇报,查看了学校的各项用水制度和有关台帐情况,实地检查了节水设施、设备和跑冒滴漏情况等.
最后,组长沈伟忠对各项检查工作进行汇总评定后表示,上戏节水型学校创建工作富有成效,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校2009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端钧剧场举行本报讯4月2日下午,我校2009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端钧剧场举行,有60家上海企事业单位前来参加.
相对于社会上的综合招聘会,我校专门邀请了相关行业的用人单位,旨在有针对性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招聘会现场,毕业生踊跃地向单位投递简历、个人作品.
有的摊位前还排起了长队.
学生们表示,现在是求职的冲刺期,一定要抓住机会.
通过与学生交流,用人单位感到学生的业务素质很强,招聘会后将通过面试、实习来进一步了解学生.
(文/学生处徐莹图/雨田)《新浪网》:上戏招聘会引来60多家单位揽才昨日下午,上海戏剧学院开展了2009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60多家上海企事业单位携420多个招聘岗位来到校园.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招聘岗位涉及表演、编导、策划、设计、主持、舞蹈、动漫、创意策划等方面,颇对上戏学生的"胃口".
上百名应届生踊跃地向单位投递简历、个人作品,有的摊位前还排起了长队.
此次招聘会不乏沪上一些知名企业的身影,如上海唐人电影制作公司、上海亚太影视公司等.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的薪资最低为2000元,最高薪资不封顶,绝大部分的学生表示能够接受这样的待遇.
(《新浪网》转载《上海商报》2009年4月3日报道实习生/唐迎寅、费晓倩商报记者/滕华)创业沙龙近日举行本报讯4月8日下午,我校创业沙龙在学生处举行.
副院长葛朗、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副秘书长顾春玲、导演系党支部书记眭慕蛟出席,学生处、创作中心的老师以及我校的学生创业团队参加.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于2007年发起了"创智上海,源自校园——2007上海大学生创业周"活动,并与全球创业周筹备组签订合作备忘录,正式成为"全球创业周中国站"的主办方.
2008年成功举办了"放飞梦想,创响中国"的2008创业周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系列活动.
为了迎接2009年创业周,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拟与我校合作,推出以创业为主题的戏剧.
此消息极大地激励了我校有创业想法的青年学子.
来自导演系05级的谢迪同学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目前创业团队的人员构建和创作构想.
顾春玲副秘书长对同学们的创意很感兴趣,希望能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助推我校大学生创业.
(文/学生处牛文佳图/徐莹)赴日考察学习报告创意学院陈晔在国家留学基金和学校的资助下,我利用寒假中14天时间,涉足了日本4个地区的9个市,走访了3个专业公司、1所学校,参观了各类展览9个.
一、参观学习感受:1、设计为了取悦于人.
日本著名设计大师福田繁雄老师曾经说过:"日本设计师的作品大多数是为了取悦于己取悦于人.
"我的导师松井桂三教授也常用"有趣"二字来解释他的设计作品.
这次在日本参观了许多设计展览、也特别去了几个以创意设计而出名的用品商店,看到很多当代日本设计师的作品后更深深体会到"设计需要取悦于人"的意义.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城市中的人们每天总是忙忙碌碌,生活节奏加快,如何通过有设计的产品来缓解工作和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有趣的设计"、"开心的设计"应运而生:"开心的表情"——分享快乐体现在很多生活用品设计中.
拥有开心表情的商品并不只属于孩子们,日本的生活用品商店内经常可以买到有如此表情的生活所需品.
蔬菜表皮刨刀、可滤油炒菜勺、水果食用小叉、紫菜制作模具、水果饮料、擦地的刷子等等,用开心的笑脸来愉悦人们的心灵.
连打扫卫生的刷子上也设计成笑脸的形象,在制作上也只是把原本厚实的3M百洁布中间挖去了眼睛和嘴巴线条,材料上并没有增加什么成本,但当你劳作疲劳时看上一眼却会轻松许多.
"小小点缀,视觉享受.
"食品,特别是休闲食品不再是满足品尝,而是在此同时满足视觉的艺术享受.
日本设计师很注重在这个领域的创意和工艺制作.
一是根据节日配合以不同的设计,如情人节、女儿节、圣诞节、新年等均会推出一大批的礼品装、组合装的新设计.
就连一些家用电器产品、科技产品也都会以优美的流线造型,或阳光、或可爱、或典雅的色彩增强其产品的观赏性和个性,让你心情愉悦,爱不释手.
市场上的商品大部分出自日本设计师之手,也有些是国外设计师的杰作,但在功能同等的情况下,很多消费者喜欢多花一些小钱去买一份快乐,这是设计的魅力,也是设计给商家带来的利润.
2、设计并非偶然.
商品的所有元素都是由人设计的,有些很成功有些较失败,其中没有半点偶然性.
对于设计师而言,设计就是付诸于实践的艺术,设计并不是标榜个性或个人偏好,必须要针对大众喜好、产品的功能性、合理性的和谐统一,设计出一些能够发挥实际的人性化功能,同时拥有漂亮或有趣的形态的产品.
这是赴日考察学习时感触最为深刻的一点,日本设计师不仅相当重视这一点,而且做到细节.
"小小的改变"——感受舒适!
在琳琅满目的厨房用具陈列区,我发现了这个比较独特的切菜板,除了色彩鲜艳外,在形态上比一般的菜板多了两条折线,提起时变成了一个翻斗形,当切好食物入锅时,食物有时会滑出锅外的情况就自然的解决了.
"拥有可爱熊猫脸的炒菜锅",这是近期日本销量最好的炒锅,不但受到家庭主妇的欢迎,同时也让不少年轻人爱上了厨房,连NHK的美食节目里也使用了此锅.
日本的设计师在锅的外观色彩上大做文章,很多时尚的鲜艳色彩被运用到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锅的外观,有时简单的蔬果图案也会被印在锅底,直到这款以白底为主,侧面印有熊猫脸的锅推出市场,整个炒锅设计走进了一个新领域.
在注重黑色内胆优质材料的不断开发同时,厨房用品的美观及使用后的清洁同时受到了商家和消费者的关注.
具有美观外表的炒锅,使用时拥有快乐,清洗时不但内外都洗干净了,也能同时有个愉快心情.
3、环保设计的新趋势.
日本很早就注重环境保护的国家,垃圾分类回收、回收后再利用、节约能源等各项环保措施都位于世界前列.
当然日本的设计行业也不断在鼓吹环保之风,但是它们的环保设计观念并不等同于节约设计也更不是省略设计,而是推行设计需要采用合适的外观、可循环的材质的环保观念.
在日本,几乎所有的商品外包装上都会印有此材料属于哪类再利用范围的标记.
日本王子集团推崇的是大环保的概念,它在日本及世界十几个国家种植了大批自植快速林,十年成材用于造纸,循环种植,循环使用.
在包装设计上也充分利用纸质特点,巧妙设计、不用覆塑、烫金等工艺,采用环保水性油墨和食用粘合剂,使产品彻底环保.
ヘッズ株式会社的包袋和礼品的包装也从以前的越大越好到现在的越合适越好的设计理念转换,而且包装上也不忘分别标注所使用的不同材质名称.
二、回访大阪艺术大学,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思考:大阪艺术大学是一个拥有14个学科51个专业,是日本国内所设专业最多最广的艺术类大学.
学校教学以"自由、创造、国际、实用、边缘"为教育理念.
日本的艺术类大学一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也把作业分成两大块要求:一是不受任何商业、材质等限制,学生根据老师的命题可以天马行空地进行艺术的创作,而老师只对于艺术感和是否符合主题作指导;二是模拟社会实际,根据客观商业需求进行设计,老师必须根据虚拟客户需求进行实战评论和指导.
这次回母校看了艺术学部、大学院、短期大学的3个学生作品展,从学生的作品中充分体现了此教育方针的实施,展品中有非常艺术性和极具个性的作品,也有非常商业化的成品.
除了以上所述的教学方针外,大阪艺术大学有许多专业工作室、校内电视台、电台、演剧场、校展览馆、图书馆、校博物馆、网络咨询室等学习与实践的场所,另外学校的告示栏是最值得关注的,除了同其他院校一样的教学信息外,学校会有专辟的几个信息墙:可以告知学生国内外近期艺术展览、近期艺术比赛及专家讲座信息,还针对不同年级提供与专业有关的兼职咨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找到合适的勤工俭学的地方.
根据以上体会,我想在我们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也可以借鉴一些日本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上戏的本身特色,通过实验性与实践性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将好的创意转化为实际的使用价值.
我校师生代表赴南汇区老港镇成日村开展文化志愿活动4月的南汇春风拂面、桃红柳绿,10日上午,在党办主任金永林老师、组织部长邱中岳老师的带领下,我校学生处和团委联合支部成员及学生代表30余名赴南汇区老港镇成日村开展文化志愿活动.
上戏师生带着捐献的2000多本图书、一台电脑和一台空调走进南汇,开展"桃花灿烂,共塑春泥"文艺演出活动.
离演出还有半个多小时,数百名村民就早早来到舞台前翘首以盼.
演出在舞蹈学院同学们表演的民乐演奏《喜洋洋》《步步高》中拉开序幕,成日村党支部书记黄卫平上台致辞,对我校师生给予成日村文化、演出事业方面的支持表示深深的谢意.
随后,舞蹈学校的同学们还奉献了《邵多丽》《太极印象》《爱莲说》等节目,上戏青年艺术团曹品独唱《你》等节目博得了到场村民热烈的掌声.
最后,金永林老师代表学校捐赠图书,成日村黄卫平书记上台接收.
演出结束后,村民们依依不舍.
我校党员师生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下乡演出活动,让大家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农村,激发了师生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文/学生处牛文佳图/徐晶)新编历史京剧《成败萧何》上演上戏剧院本报讯(记者雨田)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演出剧目之一,上海京剧院新编历史京剧《成败萧何》近日应我校党委宣传部邀请,假上戏剧院演出.
该剧由上海京剧院著名麒派老生陈少云(饰萧何)和著名裘派花脸安平(饰韩信)联袂献演,着重对历史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进行深度挖掘剖析,酣畅淋漓的"麒风裘韵"流派的精彩演绎,三易其稿的精雕细琢,使全剧凝练、紧凑、大气,一气呵成,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和热烈好评.
全剧讲述秦末群雄起义,楚汉相争时期的历史人物萧何辅佐刘邦夺天下的历史故事.
从举荐韩信、力佑韩信,到吕后以安稳大汉江山为由迫使萧何诱骗韩信进宫被吕后所斩,该剧对历史事实进行了全新的艺术诠释,令人震憾.
一代贤相名将相残,让萧何背负着流传千古的悖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中蕴含着错综复杂的历史和政治因素,难以言表.
所以,成败萧何,不由萧何.
韩信是悲剧的,裘派花脸高亢的唱腔衬出了他的高傲寂寞、英雄束手,而念白时改用老生的气口,又显出了他重情重意、甘为牺牲的一面.
对朋友忠、对红颜惜、对知遇敬,安平演绎的韩信有血有肉、任性率真,似乎他的性格就注定他逃不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命运.
酣畅淋漓的唱段数次将剧情推向高潮.
全剧中,尤其令人动容的是萧何二次追韩信时所表现出的激烈的内心矛盾冲突,将人性在这一时刻的痛苦、扭曲,艺术性地外化为灰髯霎时变白,人物突然苍老许多.
全剧以厚重苍凉的历史氛围、强烈的戏剧矛盾冲突、人物内心情感的激烈交锋,使剧情充满着跌宕起伏的艺术张力.
演员阵容齐整,韩信的重义率真、萧何的干练智慧、刘邦的老谋深算、吕后的阴毒泼辣、钟离昧的士为知己者死,人物群像性格刻画鲜明生动.
在剧本、演出和戏曲音乐等方面,也不愧为一部精心打磨的京剧力作.
舞美系召开周本义艺术家工作室研讨会本报讯近日,我校周本义艺术家工作室全体教师一行七人赴杭州红星剧院观摩了越剧音乐剧《女人街》的第十场演出,一同前往的还有特邀访问学者——来自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JimCulley教授.
组织工作室全体教师赴外地观摩演出对周本义艺术家工作室而言尚属首次,按以往惯例,观摩过后必定会有针对性地展开一次小范围研讨.
本次活动受到该剧出品方杭州越剧院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
杭州越剧院院长候军、副院长展敏(该剧导演)及该剧主创人员与周本义艺术家工作室全体教师在杭越会议室展开了热情洋溢的讨论和交流.
候军院长、展敏导演首先介绍了该剧创作的背景、创作的过程以及从首演至今各方观众的反映等.
之后,我校周本义教授、刘永华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JimCulley教授以及该剧主创人员围绕剧本、演出样式、导表演、舞台美术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梳理.
研讨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持续了两个半小时,结束时,全体与会人员意犹未尽,一致认可并支持此剧的大胆探索,并高度肯定了这种在高等艺术院校和戏剧院团之间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
(舞美系胡佐)第3版走一条完全陌生的路,可能比以前的路更辉煌余秋雨严格说来,这是一个教学环节,但实际起到的效果却完全不一样,我们看到了21世纪前十年中国最高水平的主持人聚会,那种思维等级、语言等级、快乐等级,我相信在其他地方很少能够找到,他们在其他时候,可能会承担其他额外的使命,而没有今天那么自由.
今天的话题是董卿,又和教学有关,大家都做过学生,所以一下就很自由,也像董卿说的很幸福,而且我相信不止是你,大家都会感到幸福,就因为这样,这个教学环节有一点不太像教学环节,有点像示范,所以需要一个我这样的角色来充当这么一个不太愉快的任务,从教学角度来做一个点评,也不能板着脸呀.
我想说的是,我们怎样从学术角度来认识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个职业.
因为刚才出现的人都太成功了,他们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不知道这个高度怎么出现的,楼梯是怎么攀爬的,其实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无法想象的一个思想角色,是一个没有界定话题、又需要没有界定受众的汪洋大海般的现实中的掌舵者,要对于这件事投入自己的生命,这几乎在人类历史上无法想象,他们不曾遇到过,这是在我们的时代才遇得到的特殊人群.
遇到这些,我们有过一些转折,开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自己扮演成共同话语的代言人,扮演成无限定的广大受众的喜怒哀乐的代言人,借用他们的嘴、眼神、表情倾吐共同的声音,那个时候,我们也喜欢这样的主持人,但他们和现在的董卿一类人比起来,有相应的局限,在发展中,主持人要渐渐唤醒自己,投入自己,这个过程很难,因为假如过于自我化,那么多的受众怎么能接受,因此他们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探索,但是勤奋是不够的,只有那么几个人奇迹般地完成了一个美学原理:以个体的生命扛起了无法想象的集体话语,难度很大.
这是一种扮演,要成为集体化的个体承担者,承担后还没有丢掉自己的个人魅力,这是一个戏剧学上的大的、难的课题.
这些话题又衍生出许多项课题,例如,因为话题无限,有些主持人拼命在学问、知识上武装自己,让我们一听觉得不应是他,觉得是当晚背的,为何董卿也有很多知识却没让人有此感觉她越过了这个难关,很多主持人都还没越过此难关,因为她们把自己打扮成了"亚学者"可能他们自己就是学者,但当成为主持人的时候,这种感觉要洗掉,要对每一点从自己嘴里出来的知识,投入自己的生命、投入感情,我在关注董卿的准备工作,青歌赛时间实在很长,要关注的机会非常多,她慢慢地和每一个代表队的选手聊天,慢慢地看书,问那个知识的,实际是在不断地激起自己的内心的热点,在想象哪一点可以和选手进行沟通,如果哪一点无法唤起董卿她自己的情感和知识储备,她就不要了,所以刚才她的几位见证人说得很好,她所准备的要比说出来的多出来几倍,不单是用功两个字可以说明,其实她是在寻找那么多素材中的董卿,找到了,虽然距离时间很远,好像就是她要说的话,这是对于无限的话题;对于无限的人群也是如此,比如朱军,比如马东,后者曾经在一年前采访过汶川地震谈话,没法想象这些听众是什么样的人,这与一般的音乐类、文物类访谈节目是无限的受众不一样,我相信他们都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固定的、自己设定的观众——中上水平的观众.
有些主持人很忙乱,专家学者都要兼顾,怕遭到嘲笑,这是不需要的,他们应该面对固定的自己设定好的观众,设定好一个观众群体,这是主持人要越过的一个重要的难关.
接下来是如何唤醒自己,在座的很多主持人很好,董卿也是做了非常大的努力的,在我的接触中,包括很多省台的主持人,人们在评论一个有名的女主持的时候,往往会分类成,诸如"淑女型""才女型"或者"辣女型",但很难对董卿做这样的评判归类,理由在于,对自己对号入座的分类这其实是上了低层评论家的当,真正优秀的人一定不进入这个陷阱,在此意义上,其实她是无限的,心态是放松的,只要获得一个等级后,什么都可以,应该是这样的.
刚才听到几个同学提问,我觉得,与那些优秀的主持人相比,可能那些同学受了低层评论家的影响,用了相对世俗的角度来考虑成功,他们自己倒不太考虑,不是成功后不考虑而是历来不考虑,所以他们容易成功,所以在自己这个问题上,优秀的主持人紧紧把握住了自己,把握住了自己最美的和民间沟通的那个方位,而不是仅仅把自己归类、挖掘某种素质,我多么不希望在座的男主持人、女主持人们若干年后戴着眼睛、仿如五四青年,不说话、慢慢地、轻轻地望着被访者,大家要注意,风格过于强调,他一定不是大家.
董卿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在她身上,完全可以看到南方女孩,尤其是大城市上海的风格,但看不到明确的定位,这种不能明确定位的特点值得主持和其他专业同学的注意,不要一头扎在自己不成熟时候的风格定位,这是非常不好的.
因为她把自己变成一个空灵的、放松的,哪里都可以去,到哪里都不会失去自己的,留下了自己能够传达整体话语的,所以她当然需要学习的,不是一般的用功刻苦就能达到.
学习的最后成果,是变成一个像她这样的人.
董卿刚才说了很多诗人,我稍稍补充,怎么推敲自己的诗作,做多少的努力,我想说的是,这样的诗人一定写不出好诗,一切都需要沉淀在自己的快乐人格里,用功的目的是为了沉淀.
我相信李白最好的诗写的时候不会超过十分钟,如果李白也如贾岛一般"推敲"就不可能成为李白.
所有的用功都要沉淀成一种快乐的人格,成为一种习惯,董卿有一点好,就是没有被努力的学习建立的知识压垮,与她聊天,觉得她是个有智慧的人,但一定不是一个有学者的毛病,经常耍弄知识的人,很多优秀主持人都这样,都是活得非常好的聪明人.
在这我想起董卿的小道具,我一直想写篇小文章提到,今天提一下.
董卿已经是个全国著名的主持人,每次上台前带着一本破破烂烂的安徽的小学字典,(董卿在一旁补充道:当时父母在安徽工作,这是我在学校演讲比赛获得了二等奖的奖品.
)她为什么要一直带着这本字典呢当然她不是买不起更薄注释更准确的,是她要一直把自己放在一个学习的状态中,拉回到像小学生学习一样纯真可爱的状态中,她如此地善于学习,就像她刚才说的她非常喜欢校园气氛,这样的状态是很有魅力的.
我曾经问过我的好朋友金庸先生为什么如此高龄还要去英国读书,他说他太迷恋读书的生活了,这么高龄了还喜欢读书.
许多对我们来说觉得麻烦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是有魅力的,喜欢排队,喜欢注册,喜欢接受年纪比自己小很多的人问自己各种问题,让他拿出各种文凭才能考学,他非常兴奋全部拿出来,找得不对,还像个犯错的孩子那样,这是一个文学大师,文字震撼了整个华文世界的德高望重的文学大师,还是这样,这是他的可爱.
董卿当然还非常年轻,小字典却大体能说明董卿能成为一个自由出入各个领域的,能把自己的心态放松、保持那么大愉快地,受大家喜欢的一个秘密,这是我们今天作为课堂教学要推崇的学习精神.
最后我要讲几句,今天这样的聚会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我4岁读书,16岁考入上戏,冲着当年上海戏剧学院是全中国最难考的大学考进来,20年之前我是戏剧学院的院长,后来我觉得我能做的事做掉了,回答刚才的问题,什么叫"见好就收",我不认为这是顶峰,你看后来学校很漂亮,现在的院长书记都做得很好,比我做得好,但那时我有一种很空灵的心,在我的胸中刺激着我,你该做的既然做完了可以做其他的事了,我的脚步是松快的,于是我辞职了23次后,学校给我开了一个欢送会,然后我就披着薄棉袄出现在甘肃高原上,之后大家看到的我的各种书都是在那个以后的.
我作为这个学校的学生身份来参与今天董卿的教学汇报,我也想告诉我的母校,我从这里出发的脚步是很轻松的,有可能不轻松,也许人家可能说你是大学者,是院长,但即使这样,脚步也可能是轻松的.
所以,董卿和朱军,你们还很年轻,不管你们的地位多高、荣誉多大,也有可能轻松,走一条完全陌生的路,这条路可能比以前的路更辉煌.
(本文是余秋雨教授4月11日在董卿作品汇报会上的点评,郜宏伟、邵丹斌整理,题目为编者所加.
未经本人审阅.
)央视名嘴看上戏雷雯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楼前星光璀璨.
伴随着沉醉的春风,余秋雨、郎昆、徐沛东、韩红等文化艺术名人以及央视名嘴朱军、马东、张泽群等齐聚一堂,作为董卿的工作伙伴和好友,他们特地为参加董卿的主持艺术专业硕士毕业作品汇报而来,这使董卿的这场毕业演出,不仅仅是一台普通的教学汇报,更增添了许多轻松、愉悦和温情.
董卿为自己的演出取名为《一堂课》,汇报中她以学生的身份,取青歌赛、人物访谈和综艺晚会三种不同类型的主持节目为三本作业进行汇报,博得观众的阵阵好评.
当晚的董卿确实如她自己所言——"很幸福",沐浴在端钧剧场舞台灯光下的她,一身白色礼服,朴素、端庄而不失婉约,受邀前来的嘉宾的点评,更为她在上戏求学期间在主持艺术上的进步做了有力的注解.
有趣的是,嘉宾们在对董卿主持艺术进行点评的同时,不约而同地谈到对上戏的独特感觉.
董卿青歌赛的铁搭档张泽群在演出开始前,就把学校"深度游览"了一番,两张红楼前的海报抓住了他的目光,舞台上,他不无感慨地说道:"今天是我第一次进上戏,以前从门口过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敬畏之心,不敢进来.
但是今天进到校园里之后发现,这个学校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
有两张海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张是09届一个学生的答辩公示,这位同学答辩的题目叫"极端形式艺术正义的宗教资源",第二张海报是大师班的课程预告,课程叫节奏感的开发和训练,这两张海报都给了我灵感,激发了我.
"历任多届春晚总导演的郞昆,此次也是第一次来到上戏,当年,正是他慧眼相中董卿,并力荐她走上春晚舞台.
郞昆在舞台上风趣地说到:"同学们,我想借上海戏剧学院这样一个舞台向董卿的学弟学妹们说,在20多年的综艺节目的导演道路上,我们伴随着倪萍、周涛、董卿、张泽群、李咏、刘芳菲、朱迅等一位位主持人,见证着他们的成长,我曾经在董卿最困难的时候对她说,坚持住,相信我的眼力,有一天你会忙得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今天就证明了这一点,大家为她没有时间谈恋爱所付出的努力鼓一次掌吧.
(掌声)董卿不可能永远站在这里,希望上海戏剧学院的学弟学妹们勇敢地站出来代替她,没有董卿,倪萍就下不了课,没有你们,董卿什么时候下课期待你们!
"历任多届春晚总撰稿的朱海此时也兴奋地说:"好,同学们,那就让郎导再对你们其中一个人说,相信我的眼力吧!
"董卿大型节目主持的老搭档朱军,此次受邀与董卿共同参加晚会的随堂测试环节,和董卿共同回答场下观众的提问.
台上,朱军拉着董卿的手深情地说到:"上海戏剧学院在我的心里是温暖的,她是从容的,她是坚持的,今天我站在余秋雨大师楼上,站在那个美丽的回廊里,我仔细地端详着上海戏剧学院,觉得用两个字可能更为准确,那就叫:精致,所以我想说,在今后的岁月当中,让我们一起携手,走向精致,走向温暖.
"敬畏、灵感、发现、精致、温暖,听着央视名嘴们对上戏的感慨,不由得让人从另一种眼光凝视起这个校园来.
走出剧场,晚间的上戏,草坪上初春的雾气氤氲,图书馆中学习的灯光依然明亮,红楼里隐隐传来排练的声音,那一字字顿错、一行行疾书、一片片热忱,凝聚着多少汗水和奋斗、激情和梦想,这里已不单单是一座校园,因为她承载着历史与未来,生命与光荣.
上图为余秋雨(中)、郎昆(左)和朱军在热烈交谈,原载2009年4月12日《新民晚报》.
那一抹别样的风景——我的"传"字辈老师们王芝泉口述张泓整理编者按:今年是戏曲学校55周年华诞.
4月17日晚,昆曲"传"字辈教学研讨展演——五代同堂大型昆曲清唱会在艺海剧院举行,拉开了戏曲学校建校55周年系列演出活动的帷幕.
从戏校培养的首批昆曲演员、如今已成为"国宝级"昆曲表演艺术家的"昆大班",到现在还在戏校学习的"昆五班"学员汇聚一堂,并邀请苏、浙两地的昆曲名角同台亮相,共同演绎昆曲的无穷魅力.
与此同时,昆大班学员、昆曲"武旦皇后"王芝泉对"传"字辈老师们的深情追忆,将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带给我们"别样的风景"……戏如人生,人生却比戏更耐人回味.
五十五年前,当我拿着"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的通知书,头一次懵懵懂懂地走近华山路1448号那栋富丽精致的三层小洋房时,藏不住一丝胆怯和恍惚.
直到那铁门"砰"的一声关上,蓦然回过神来,一个问题随即浮上脑际——还没见过的昆曲,能和这房子一样漂亮吗不多时,一群不怎么年轻的男老师和我们见面了,还扮着戏装咿咿呀呀地演《白蛇传》,好玩不好听,好笑不好看.
特别是那个"小青",圆乎乎,胖滚滚,衬着一身绿,像绝了路边的邮筒.
台底下的嘻嘻哈哈,不少是冲着他来的.
我被分到了花旦组,主教老师就是这个邮筒一样的"小青".
他叫张传芳,我的第一位"传"字辈老师.
戏内戏外的闹学"春香"一口苏州话我不大听得懂,却看得出张老师是个好脾气:眼睛本就小,还总是笑成了月牙藏在褶子里;身架丰肥壮硕,浑浑然如一叠土丘.
这样的一副骨架,却不妨碍舞动起来的轻盈、灵动、活泼.
从静到动的一刹那,惊煞了我们几个小孩子,也大概见识了"花旦"是怎么一回事.
第一出戏是《春香闹学》.
这戏说的是个调皮的小丫头,不好好听老师上课,小动作无数,一会儿要小便,一会儿要大解,无一刻消停.
剧情很有意趣,而且人物的年龄、心理都和我们颇为相近,大家兴致挺高.
可后来一开唱,学起了一板三眼的拍曲,急性子的我就挺不住了,越来越慢,头也越来越沉,上下眼皮儿先是打架,然后紧紧"拥抱"在了一起……突然,好像是从极遥远的地方慢悠悠传来一声苏白——王芝泉!
我猛然惊醒,觳觫而立,用眼角的余光偷瞥一眼:他并无半点恼怒,垂着眼按部就班.
我重新坐了下来,像别人一样,正正经经继续拍下去,无奈过不了多久又会重蹈覆辙……于是,一次次地被"惊梦".
这不就是个生活中的"春香"吗就在这半睡半醒之间,《春香闹学》、《下山》、《胖姑》一一学过.
可怪,排演《胖姑》时,张老师让金采琴扮演那个"胖姑",我给她配戏,演个男孩子.
我骤觉不安:难道是因为上课的表现让他失望,老师不重视、不喜欢我了其实那时,我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
忘了是哪一天,我路过旁边武旦组的练功房,不经意往里看了一眼,脚便再也迈不动了.
那是另一个欢腾热闹的世界,下腰、出手花样百出,大靠、翎子来回飞扬,刀光剑影,万般潇洒!
那一刹,灵魂出窍……这一出,就再也没有回来.
从此,我动起了脑筋,要么假托小便,要么说是喝水,趁机到武旦组门外"偷"功夫,比比划划,不亦悦乎!
一日,依旧溜出来跟着武旦组"照猫画虎",冷不防后面被人拍了一下.
"王芝泉,张老师让我来找你.
"我只得灰溜溜跟着同学回去.
他不再是那个"大阿福"了,所有的褶子顷刻间都集中到了两眉之间,眉梢的青筋时隐时现:"年纪不大,玩兴不小,不好好上课到处跑!
这么下去怎么办""不是,我……""没见过这么不用功的孩子!
"我怕极了,愧极了,不敢再吐一字.
很快,班主任范静波老师严厉地通知我:到老旦组"下放锻炼".
我明白,这是对我"叛逃"的惩罚.
我不甘心,又去找张老师.
我辩解:自己的确不是不用功,而是喜欢上了武旦.
除了偷偷听课,早上天不明就起来练武功,晚上练功回去,大家早睡着了,所以上课才免不了打瞌睡……听着听着,他的眉头渐渐不那么拧着了,但还是坚持:"班主任布置你学老旦,你就去学吧.
哪一天学得好了,再回来.
"这下,我有点怨尤了.
这个张老师,到底想把我怎么办我当然不明白、也无法明白他的用意,而这几乎是所有传字辈老师的苦心——如果学生短期内找不到"感觉",绝不因此就认为"不是唱戏的料",而是转而尝试其他行当,直到寻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位置为止.
这样做有两样好处,其一可以考验学生的毅力和耐心,其二夯实基础:学的多,才能会的多,日后方有选择运用的余地.
由于学生艺术领悟力的差异,有人早早脱颖而出,一鸣惊人;有人却历尽周折、多方尝试才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婆家",岳美缇、刘异龙、计镇华、顾兆琳……也包括我,都属于这支队伍.
但是以我那时的年龄和见识,当然想不到老师的用意,只认定"我犯错了,老师不要我了".
这种感觉,如掉队的孤雁,个中滋味只有自知.
"小丫头,有进步"宋词中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我并不完全认同,少年不但识"愁",而且这"愁"并不比成年人来得轻浅;反之,因为历事不多、心思单纯,愁绪更浓墨重彩,不易化解.
愁,愁,愁!
怀着重重心事来到老旦组,才知道组里就我一人.
老师王传蕖,主教正旦,也教老旦戏.
他凹眼厚唇,脸颊边总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知道我心思不在老旦上,并不霸王硬上弓,而是时常地和我没话找话地"套近乎":"小囡,你知不知道,你长得很可爱很漂亮啊.
"我不接茬,他又换了语气提醒我:"所有的行当都重要,学了不白学,艺多不压身.
"我不吭声,只打算快点学几个戏,早点"脱身".
有了这样的打算,戏自然学得磕磕绊绊、别别扭扭.
第一出戏是《岳母刺字》.
他告诉我:老旦的步法与花旦不同,得拄着拐杖,腿须蜷一点,间或抖一抖,步速还得放慢……一半是性急做不到,一半是成心不配合,走着走着,不知是哪里冒出一股怨气,我突然把手中的拐杖扔了出去,一屁股坐在地上,不练了!
他却不生气,不着急,弓着身慢沓沓捡回了棍子,温和地塞到我手中,扶我起来,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重新示范、矫正,一个动作一而再、再而三,甚至成十次、几十次地示范.
看着他浑身汗渍如雨,我心中百味杂陈——便是一块顽石,也要被这样的耐心捂软了;便是一块寒冰,也要被这样的温和融化了!
我再也无法成心和他作对,认认真真、心甘情愿地转身为"小老太",从此日日不同.
他夸我:"好,有进步.
"在王老师眼中,无不是的学生.
八十年代我在昆剧团演出时,无论是当行的《红娘子》、《白蛇后传》还是反串的《雅观楼》、《小罗成》,王老师常颙颙而来,默默瞩视.
演出结束看到我,他还像当年一样,一脸笑意,拍拍我:"小丫头,有进步.
"那时的我,早已年过不惑,可为了他这一句"有进步",我情愿再回到从前,回到那个被别人称为"小丫头"的岁月.
虽则我后来真正走上了武旦之路,但跟随第二位"传"字辈老师王传蕖学习老旦的短暂经历,绝不是一段可有可无的"盲肠".
当我日后渐渐明白武戏要"文唱"的道理后,回头一看,这段曾让我愁苦不已的日子,骤然显出了不一样的份量.
那一块巧克力的温柔正当我收了其他心思,老旦戏也渐渐有了模样时,忽然有一天,班主任范老师把我叫到了教室外面,我以为自己哪里又犯了错,有点忐忑.
不想她温和地说:"张传芳老师要教《借扇》了,这个戏武戏成分多,他欢迎你去.
"我没听错吗意外,喜悦,兴奋,感动,还有一丝丝委屈……融汇成滂沱的泪水.
我伤过他的心,拗过他的意,他完全有理由忽视、远离和唾弃这个"不用功"的学生,可他怎么还……见到他时,他仿佛前尘旧事皆忘,一双月牙眼喜孜孜地看着我.
"你不是喜欢武戏吗这下好好学吧.
"接下来,他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艺"不紧不慢展示出来,我意外:以张老师那样敦实浑厚的身材,却不但能乔装娇滴滴的小姑娘,还能瞬间变成"能踢能咬"的女妖精!
他很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我还记得他那句再三强调的法则:"铁扇公主是为了和孙悟空抢扇子才有身段的,不能为了身段而身段.
"他是在提醒我:不能因为热闹的外部技巧而忽视了人物内心的刻画.
这出《借扇》他教得认真卖力,我学得扎实用心,后来也成了我的一出"看家"戏.
我有个癖好:每每演出老剧目前,总要想点新办法,使之常演常新,而《借扇》是被我改得最少、面目最"原始"的,原因就是张老师的表演已趋于完美,我怕改得不好,反是"佛头着粪"了.
几个月后,长江剧场,《借扇》正式公演.
那日我紧张,偷偷看去,张传芳老师的神情也有几分不自然.
我身段繁复,运动量大,汗珠点点;而他在一旁前后叮嘱,递交道具,见缝插针提醒二三,竟然额发湿去一片.
终了谢幕时,台下掌声雷动,我心头释然,一边向观众鼓掌致谢,一边止不住地朝后台望望.
张老师如期而至,他红着脸膛,激动有如第一次上台的小学生,站到我身边,嘴里悄悄吐出几个字:"过会儿看看你的鞋子,里面有东西.
"我讶然,一俟观众离去便赶紧去找鞋子,啊,里面静静地躺着一盒巧克力!
这是张传芳老师给我的奖励.
我并不贪吃,却把它掰成了无数个小块,一点一点地用舌尖融化,小心地洇染开去,让这苦涩卷挟的甘甜停留得更久一些.
顷刻,他又急匆匆地找到我:"下次记住,站位还要靠中间,字再吐得清楚一点,但这次唱有进步".
我赶忙把剩下的塞到包里,又趁热打铁,照着他的指点舞弄起来……巧克力真和人生有惊人的相似:少吃苦,觉苦;多吃苦,觉甘.
而张传芳老师,也给予我如同这块巧克力一样复杂、渐变的人生况味.
所有的文戏学习阶段,加起来一共两年半.
我经历了"春香"到"岳母"再到"铁扇公主"的蜕变,也渐渐了解和掌握了体验人物的方法,深感所有的武戏演员,都应该从文戏学起,不如此,"技"就缺失了依靠和魂灵,缺失了可以打动观众内心情感的力量.
当然,这是后话了.
当时怎想得到这一层呢"听大哥的……"大哥是谁方传芸.
我的第三位"传"字辈老师.
他是"传"字辈老师中年龄最小,却职称最高的一位.
来戏校之前,已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形体教师,后来又成了副教授.
也许是因为年龄和我们差距不那么大,也许是因为和年轻的话剧接触频繁而思想开放,在他的身上,处处显示出一种特殊的可爱可亲.
"听大哥的……"是他时不时冒出的一句口头禅.
跟方老师学戏时,我已经"半个身子"入了武旦组.
他去戏剧学院上课时,也经常带着我去"见世面",慢慢与他的学生们——后来成为上海青年话剧团台柱子的郑毓芝、李光耀、娄际成等结成了朋友,视野渐开.
记得他安排与我合作排演《燕青卖线》,他饰燕青,让我演"小姐",能给老师配演角色,算得上"殊遇"了!
想不到的还在后面——他并不拘泥于一般"口传身授"的惯例,而是将"权力下放",让我自己设计身段动作.
在那时,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闻所未闻,而且简直有点让我心惊肉跳!
紧张中掺着丝欢喜,兴奋里透着点惶恐.
我慢慢进入了导演情境,越来越放得开;他既尊重我的想法,又以犀利的专业眼光不断地挑出毛病来.
那一段时间,我头一次转换思维、也头一次感受到了创作的巨大快乐.
是啊,让一个喜好美食的人不但会品菜、也能下厨掌勺了;让一个钟情书法的人不但会观赏、也能挥洒翰墨了.
可以不再被动、可以捅开那一层纸,步入一个活泼的、新鲜的艺术王国,尽情游弋……这难道不是一个戏曲演员难得的幸运吗他忙,一如既往地忙.
因为肚中戏多、思路开阔、主意灵光,大家一排戏,自然地请他去指导,去"点石成金".
他是大家公认的的"救星"和"福星".
但是,他还是忙里抽闲,帮我充实、丰富了我的第一部代表作《挡马》.
《挡马》是上世纪50年代初,方传芸、汪传钤老师从传统剧目中发掘出来的.
不几年,汪老师去世,方老师遂将这出戏传授给我和张铭荣.
没想一经上演,立刻引起了全国戏曲界的瞩目.
著名京剧演员李玉茹、孙正阳和张美娟先后慕名前来求教,湖南湘昆、河北梆子、浙江婺剧等剧种也先后搬演,《挡马》从上海走向了全国.
这时,我为老师的成果而欢喜,也有了一丝暗暗的焦虑:我演,你也演,大家都能演,这个戏不再属于我,我也不再属于这个戏了.
这时,他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主动找到我,说"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得演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来.
"我默默无语,话是有道理,可这"风格与特色"岂是一下子能找得到的不期然,他蓦地冒出一句话:"听大哥的,我都替你想好了.
"我一愣,他开始不紧不慢侃侃而谈,我听着听着,喜出望外……他建议我加上绝技"腿掏翎子",同时改穿厚底靴.
我惊叹:好个方老师,他这是为我量身订做的"秘方"啊!
我的腿功基础不错,又向来不惮于啃硬骨头,只要用心、卖力,是能做到"腿掏翎子"的;另外,我个子小,比较单薄,穿上厚底靴可以弥补不足,又能演出人物"女扮男装"的风度.
一时间,我恨不能振臂高呼"方老师万岁"!
在后来的毕业公演和赴港演出时,我及时地加上了这两个绝招,台下的反应证实了我的想法——这两个点子加得巧,加得好,改革成功!
结果,第二轮"《挡马》热"又随之兴起,为了满足各剧种青年演员学习《挡马》的热情,我和张铭荣又像几年前的方老师一样,让一出新《挡马》再次走向全国.
这时,有人问我:"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我笑笑:"不怕".
怕什么呢一想到方老师那股活泼泼的劲头,我就不会让它成为一出凝固的绝唱,而要变成一支旋律多变、生命力盎然的歌.
所以,几十年来,我和伙伴们不断地修改、丰富,又加上了"踢剑出鞘"、"掏翎"等融聚了大家智慧、血汗的"秘方",停不下,也无法停下,因为这个戏里,有方老师的艺术精神,有他的艺术生命.
时至二十一世纪,媒体有报道赞曰"《挡马》,五十年磨一剑".
我赞同,却也伤感,年龄不饶人,只能磨区区五十年!
向苍穹,一抬头,如同见到方老师生动的笑脸:"丫头,听大哥的……".
当我也跨过当年"传"字辈老师为我们教戏的年龄,跨过花甲,告别舞台回到学校,却并不觉得这是人生的夜幕.
我还想像张老师一样,多给青春一个巧克力式的鼓舞;像王老师一样,多给浮躁一句和风细雨的劝说;像方老师一样,多给沉寂一个划破长空的惊喜.
美哉,那一抹别样的风景!
第4版从历史积淀中寻求文化认同——我校将开展"大学精神"大讨论活动一品大学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精髓、灵魂和核心,也是大学的精神支柱,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在高等院校的发展中,大学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只有那些坚持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不断对办学理念进行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大学,才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不但指引着大学发展的价值导向,也同样指引着学生确立正确的精神信念,用先进的文化和高尚的精神品质塑造心灵.
对大学精神的探索,实际上也是学校历史的一次梳理和总结.
因为大学精神的最终形成和传承,背后的本质即是审视大学文化自身的积淀与认同.
积淀是前提,是基础,没有积淀就没有校园精神一说;而认同是后人对前人积淀的再选择,是校园精神得以传承的机会.
通过对校史中的大学文化进行过滤性的审视,凝炼出包含共同价值观的理念,这就是大学精神.
我校在近65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营造了具有上戏个性的文化氛围,积淀了具有上戏个性的精神特质.
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对于塑造一代代上戏人、对于促进上戏建设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关于上戏的精神理念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形成一种为广大师生普遍认可的、规范性的表述形式.
因此,对上海戏剧学院的大学精神进行梳理、归纳已刻不容缓.
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上戏优良传统,发挥上戏文化资源在创建一流综合性艺术大学中的积极作用.
当前我校围绕"大学精神"开展大讨论活动,希望通过征文活动、校训征集、专题研究等形式,吸引广大上戏人建言献策,使之最终能形成有关"上戏精神"的规范性表述,深化落实我校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我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实现校风、学风和教风的良性互动.
国内外知名大学大学精神一览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上海外国语大学:格高志远学贯中西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上海音乐学院: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中央戏剧学院:团结、勤奋、严肃、活泼、创造哈佛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斯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为增长才干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走出去.
斯坦福大学:让自由之风吹拂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为了国家服务巴黎理工学校:为祖国的科学和荣誉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优秀学生论文选登让科学理论指导我的学习和生活07动漫方真作为一个以美术为专业课的人来说,其实我本来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毫无兴趣,觉得读起来味同嚼蜡,用来学倒不如用来做安眠药,读上几页,便仰面大睡,这功效,怎一个"赞"字了得.
真没想到这堂课让我感觉那么意外.
书本上的知识讲的不多,更多的是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的一些理论成果和伟人的趣事,我学得很开心,所以习惯性地打开书看了一下.
读完了这一章,又结合上课讲的一些故事,我第一次觉得有些明白,原来马克思主义看起来没太有用,都是些这个原理那个原理,但一旦将它用到实践上,它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我的生活琐事.
毛主席面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通过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运用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他说要从斗争中,即从实际出发,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不能搞本本主义,但要不能照抄照搬,而应该有创造性.
这件事使我茅塞顿开.
事实上那段时间我一直处于专业上的低迷期,十分迷茫于自己的画风的选择.
在画油画时,我正被老师要求放弃原本惯用的作画方法,用一种新的方式画画,也就是说,要放弃使用流动的笔触来塑造的细腻和人物对象的真实,笔触以写实派作画,由于过于追求笔触的细腻和人物的对象的真实.
我画出来的人体总是死气沉沉,有了真实的躯体,却总是没有原来作品中的情感,画中的人总是失了魂.
当我看到毛主席运用马克思的思想的实例后,我突然觉得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虽然我的问题与当时毛主席面临的问题大相径庭,但解决问题的原理却是可以共用的.
从实际出发是必要的,这就是老师要我改变画画方法的原因,从前的笔触太过抽象,不利于以后的深入刻画,这点我现在的确做到了,但是太过于从实际出发,我虽然不再"本本主义",但却过于照抄照搬了,不能够有创造性,只要在实际的模特的基础上,以自己的创造力去描绘,这样才会有传神的作品出现.
在这节课上想出的解决方法让我欣喜若狂,一下课就冲去画室修改那幅画,凭自己的印象再度修饰画中的任务.
这幅画后来被老师大大地表扬了一番,而我的画技也更上了一层.
这是我第一次觉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节课这么有用,这么有趣.
这件事后,我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劲头更足了,每一个理论的应用,我都会将它与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总会得到一些新的点子和学习的方法.
也许有写理论我不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但它的意思却一直被我牢记,也为我解决过许多问题.
也许它们看起来很生硬很晦涩,但只要认真读懂了其中的精髓,就会茅塞顿开.
我甚至开始读毛主席语录,看着古老的警句,我时而会被他粗俗的话逗笑,但再品品,却又不禁严肃起来,毛泽东的大白话都说得内涵哲理.
我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虽然谈不上改变了我的生活,但也最起码成熟了我的思想.
百岁老人陈钟老师白水著名演员刘威有一年在我校庆祝教师节大会暨开学典礼上代表校友发言:"祝愿我们的老师健康长寿,到90岁还能像胡导老师这样坐公交车外出.
"实际上,何止是胡导老师,90岁能坐公交车的在我们学校还有不少老师,原表演系形体老师陈钟就是又一位德高望重、健康长寿的老师.
陈钟老师生于1907年3月17日,生前几十年如一日从事形体教学.
他和方传芸老师一起在表演系基础课训练方面孜孜不倦,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曾经与他共事过的刘芷芬、卢若萍等老师回忆道,陈老师为了教学需要,不顾高龄、不顾危险,亲自给学生做鱼跃、腾飞等高难度动作,使大家受益匪浅.
有时,学生为了演大戏还常常请他指导形体,这时他义无返顾,放弃休息给学生加班.
作为基础教学老师,虽然一辈子默默无闻做幕后英雄,但陈钟老师心态很好,一生乐意融融.
学校对陈钟老师一直很关心,经常委派有关同志抽时间上门拜访、看望他,遇有重要活动还邀请他出席并用专车护送回家.
2008年的101岁生日,退管会和表演系的同志还代表学校专门到敬老院为他送上生日蛋糕和礼金.
他当时表示: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感谢学校的帮助,有生之年他不仅要看奥运会,还要看世博会.
令人高兴的是,他看见了奥运会;令人惋惜的是,他于今年2月22日去世,没有实现看世博会的愿望……他的长子腾万民对笔者说:"父亲没能看上世博会是一个遗憾,但在包括学校在内的那么多亲人关心下活过百岁、创造奇迹,又是他的幸福和我们做子女的荣耀.
"百岁老人陈钟,是时代风范,经历很多风雨,依然笑口常开;百岁老人陈钟,是人生楷模,退休难免寂寞,依然用奥运会、世博会激励自己百年梦想,内心歌舞升平;百岁老人陈钟,更是我们的追求,不仅用刚劲、柔美的肢体,更用透过肢体背后的精神力量感染着我们、导航着人生、希冀着明天!
导演系07级本科班物件音乐音响小品汇报举行本报讯4月2日晚7时,导演系07级本科班在红楼黑匣子进行了音乐音响和物件小品的优秀作品汇报.
本次汇报作品是从导07本科班上个学期创作的物件和音乐音响小品作业中精心挑选的6个风格迥异,原创生动的作品.
上个学期,导07的同学先后进入了导演元素训练中的物件小品和音乐音响小品的学习.
这是个快乐和艰难的过程,导演系的同学们要在这一阶段实现由表演思维向导演思维的进一步转变,学会由一个物件或一段音乐音响引发,激化,解决矛盾,学会了怎么用一个东西或一段音乐来"做戏".
这次的汇报演出由两个物件小品和四个音乐音响小品组成.
其中物件小品对物件的大胆选择及充分利用使观众耳目一新.
比如《这个真不能动》选用了一块"路障"来做物件,嬉笑怒骂之间,围绕着一块小小的路障,尽显了小人物间的喜怒和温情.
而在《这车真好》中更是大胆的使用了一辆"自行车"为物件.
一辆自行车,把它放到一个特殊的规定情景,同样也能产生一个风趣曲折的故事!
接下来的四个音乐音响小品由于充分融入了"听觉"这一元素,更是将整场演出推向了一个接一个的小高潮.
在青涩校园故事《胖子,加油!
》中,在友情的支持下,当故事中的"胖子"最后鼓起勇气向心爱的女孩唱出那首《同桌的你》,台下的观众都被感染了,在熟悉的旋律下,在场所有的观众都将掌声献给这份纯真的友谊,这份人人魂牵梦绕的青春记忆.
音乐音响小品《爱,放手》,则用一首情歌《我愿意》,将一个心理治疗的故事大胆的搬上了舞台.
一个心理医生最后一次给自己长期治疗的因感情受伤而失语的患者治疗.
表层的爱情悲剧下,这个故事却是用一种深藏的"大爱"来感动世人.
当最后患者小晗终于大声唱出《我愿意》的时候,李医生他微笑了,上帝也微笑了.
当观众还沉浸在《我愿意》的感动中时,一首摇滚版的《我只在乎你》又将观众拉回了动感刺激的都市人群里.
这个作品巧妙的用音乐来解决了矛盾.
最后一个作品《别了,温哥华》,以一曲加拿大国歌引出了一对彼此都有家庭,都在加拿大等国籍的相依为伴的情侣的爱情.
他们爱得真切而无奈,最后在一片凄美中,他们的情感得到了认同.
这次的汇报在导07的同学们齐心协力的排练和演出中完成了.
或许在他们的作品中难免存在许多青涩和不足,但他们的朝气与积极的态度让人感动.
他们在这学期将进行画面小品的学习创作,这又将是一个艰辛而快乐的创作过程.
导07同学们由衷的敬请大家拭目以待他们创造更多的新的作品!
(导07唐颖)"纳海杯"戏剧小品大赛圆满落幕本报讯4月14、15日,2009年"纳海杯"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小品大赛决赛在东排火热开赛,本次活动由表演系、学生处、团委主办,由表演系纳海剧社承办,七个来自表演系、导演系的小品冲进决赛,在舞台上一决高下.
教务处副处长张军老师、学生处副处长徐咏老师、团委书记陈云老师、余秋雨大师工作室刘云老师、表演系党支部书记张生泉老师、副系主任何雁老师、党支部副书记王学明老师、表08内蒙班班主任洪彬老师、表08戏剧影视班班主任吕岩老师担任决赛评委.
表演系系主任龙俊杰老师、团委副书记徐晶老师也亲临现场,观看比赛.
表演系纳海剧社自成立以来,一直努力为各院系同学搭建一个艺术创作与实践的平台.
短短一年半来,我们先后举办了表演系优秀教学小品汇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优秀戏剧作品片断展演,上演了《天堂的风铃》、《长椅》等优秀剧目.
2008年末,我们又向全校展开"纳海杯"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小品大赛的征募活动.
希望通过这场比赛,发掘更多编剧、导演、表演、舞美方面的人才,推动各院系学生在专业上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小品大赛进入决赛的小品基本都是同学利用业余时间自编、自导、自演的.
在比赛中,演员们都勇于挑战自己,表现出极佳的表演状态.
同窗好友的真挚友谊、患难夫妻的浪漫生活,小区保安的恪尽职守、重逢母子的感人情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台上亮相.
小品风格样式也呈现出多样形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
台下观众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最终,表08内蒙班小品《假戏真情》获得一等奖、表08(内蒙)班小品《额吉》、表08进修班小品《我的岗亭我的岗》获得二等奖、表08(戏剧影视)班《睡在我对铺的兄弟》、导08《泥土中的浪漫》获得三等奖.
表08内蒙班苏都尔等五名同学获得"优秀表演奖"称号.
获奖同学除了获得荣誉以外,还获得了丰厚的奖品与奖金.
整个小品大赛组织井然有序,从策划到组织到舞台工作人员,全都由学生担任,在工作中,他们体现出极佳的专业素质.
前来观看演出的著名演员尹铸胜夸奖道:同学们换景速度那么快,而且台下听不到任何搬景的声音,非常可贵,非常专业.
比赛结束后,所有演出人员与工作人员都兴奋不已,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与汗水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演出,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在小品大赛这个平台上,他们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友谊在合作中稳固并升华,为今后更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比赛虽然已落下帷幕,然而表演系纳海剧社仍将一如继往为搭建戏剧创作与实践的平台,探索各院系相互合作的方式而努力.
我们将努力把"纳海杯"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小品大赛做成品牌活动,希望来年的小品大赛比今年更精彩.
(尔东)"紫藤学术论坛——博士生系列讲座"拉开帷幕本报讯3月26日,紫藤庐内座无虚席,上海戏剧学院"紫藤"学术论坛·博士生系列讲座拉开了帷幕.
此次论坛是在研究生部倡导下,经过一个学期的精心策划与筹备,旨在增强在校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共享彼此在学术研究上的心得和体会开展的.
讲座开始之前,孙惠柱院长和宫宝荣主任分别对讲座活动的开展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预祝此次系列讲座的举办能够圆满成功.
作为博士生系列讲座的第一讲,我校07级博士研究生、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市场部经理喻荣军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讲座--《从上海话剧中心看当代话剧》.
凭借着自己多年从事话剧推广、创作的经验,喻荣军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为立足点,为大家介绍了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的话剧市场的现状;各话剧院团的经营体制、运作模式等;并对话剧在文化市场中的商业推广和话剧院团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此外,喻荣军还为大家介绍了德国、新加坡等国所举办的戏剧节,使同学们对国外的戏剧推广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
4月2日,该讲座第二讲在紫藤庐继续开讲.
这次讲座的主讲人是由刘元声教授指导的07级博士研究生李建隆,他演讲的主题是《日本舞踏艺术》.
李建隆从台湾来到我院求学,之前在日本进行过学习考察.
讲座上,他以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了他在台湾、上海、以及日本各地观看过的各种舞踏表演及参加的舞踏工作坊.
李建隆为此次讲座做了精心的准备,收集了大量有关舞踏的文字、视频资料,深入全面地介绍了舞踏艺术的历史及现状,以舞踏艺术的艺术精神为演讲的重心,围绕着各个时期不同的舞踏艺术家的艺术表演及艺术特点娓娓道来.
通过生动的图文解说,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舞踏大师田中冺先生在上海的精彩演出和日本著名的舞踏演出团体,如白虎社、山海塾、大骆驼舰等演出盛况,同时跟随着李博士对日本舞踏艺术的源起和艺术精神的分析,认识到舞踏艺术的精神是要回归到舞蹈的本源以及人的本源,抛弃一切伪装和虚伪,以一种神秘、仪式性的方式,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
李建隆的讲座给了大家很多有益的启示,讲座结束后,大家与他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喻荣军和李建隆的讲座只是本次"紫藤学术论坛·博士生系列讲座"的一个开始,此后,还将有多位在读博士生参加此次的讲座,而涉及的演讲题目也是异彩纷呈,如《剧作策划与管理》、《办公室女性的社会表演策略》等.
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同学们能够在浓郁学术氛围中探索前沿,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增进友谊、共同进步,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学术碰撞,激发起同学们对学术研究的热情,进一步激励同学们把学问做精做深,成为各自领域中的骨干力量!
(季芳聂熠)话剧《绝杀》完美上演本报讯由我校戏文系出品的原创话剧《绝杀》于3月12—14日在上戏新实验空间剧场成功上演.
演出自第一天起便场场爆满,观众反响强烈.
话剧《绝杀》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欲望的故事.
刘颂觊觎万象家传宝物卧龙匕,暗藏邪心,于是和万象结拜为兄弟.
派妓女芝寒暗自勾引以得到卧龙匕.
不想芝寒和万象产生真情,新婚之夜,芝寒无法忍受良心谴责,在洞房花烛夜将真相全盘拖出,祈求原谅.
万象惊愕间无法释怀,芝寒当着万象的面自杀.
万象痛悔,决定出家修行.
他一直在法容寺的山外苦修,每日砍柴打坐,任何女色干扰都坐怀不乱,甚至不惜断臂惊走妓女纤纤.
芝寒的妹妹灵灵乔装进入法容寺为姐姐报仇,二人不想再次产生感情……对人性的批判、以及带有宗教色彩的思辩,使得全剧具备一定的寓意,引人深思.
话剧《绝杀》的灯光设计是演出中的一个亮点,除了保留并进一步深化灯光在整部戏中塑造形象、渲染色彩、变化节奏、引领观众进入情境以及构成剧情、演员、观众相互影响的功能以外,还尝试着以另一种方式来传达灯光的语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来呈现整个舞台演出,即以"SHAPE"造型)为主导.
话剧《绝杀》的上演对于灯光造型设计来讲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观众欣赏效果众说纷纭,但这样的尝试也许是具有相当的探索意义.
除了话剧《绝杀》本身的主题以外,舞台设计也呈现出一定的抽象性,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舞台设计对演员表演本身更是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表演的主要区域——前、中、后三个平台正面都附上高亮的有机板,呈现出倒影的效果,反映了一个与现实颠倒的真实世界.
环绕演区的坠子也具有深意,坠子垂直接近地面,使人产生紧张与不安,更充满了一种威胁感,代表一种神秘的未知的力量在操纵着一切.
舞台设计从另一个角度很好的为观众诠释了《绝杀》的深意.
话剧《绝杀》从创作到排练再到演出得到了包括戏文系主任陆军老师和硕士生导师张仲年老师在内的众多领导、老师的指导与支持.
该剧由戏文系牵头,联合导演系、表演系和舞美系多个年级、多个专业的优秀同学共同打造完成.
其中,编剧朱舫(笔名朱古力)是戏文系04级学生,2008年获得上海市文艺人才创新奖,话剧《绝杀》改编自他销量已经突破十五万的同名小说.
导演马玥在本科期间已经独立导演完成多部小剧场话剧,部部作品皆有良好的口碑,现在是研究生的她,在导演《绝杀》时也更驾轻就熟.
制作人陈珊珊是戏文系06级艺术管理专业学生,曾参与制作多部小剧场话剧,积累了相当的话剧制作经验.
多元而强大的制作班底是话剧《绝杀》在宣传上的一大亮点.
当然,《绝杀》能够顺利演出离不开幕后众多的、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
凭借着共同的热爱,《绝杀》才拥有了更为完整的生命力.
(苏杭郑丝丝)黑匣子成功上演原创话剧《慢时光,好时光》本报讯4月12日至15日,我校原创无场次小剧场话剧《慢时光,好时光》在黑匣子剧场成功上演.
该剧由戏文系主任陆军担任出品人,戏文系教师钱珏担任剧本指导,导演系主任卢昂担任导演顾问.
本剧为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作品,文雅、耿耿、徐婷担任编剧,谭智泉担任导演,王悠、郑颖颖、娄艺霄等担任演出.
每晚前去观赏的师生络绎不绝.
全剧将舞台划分为三个场景,三条情节线相互穿插交织,此起彼伏,通过一种看似零乱却不失条理的表现手法,把当今社会上情感生活的浮躁、城市高速的节奏和人们纷乱的心境与同样心在局外却置身局中的观众结合到了一起,彼此之间产生了共鸣.
失去了工作的人,抛却了情感纠葛的人,不用再为什么而疲于奔命.
脱去了禁锢自身的束缚,回到了自由之身,心灵所承受的压力瞬间得到了释放.
时间就会变得缓慢,生活的节奏也就随之放慢.
这与现今一日千里的城市截然相悖,但对人来说,却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状态,舒缓而又美好.
作者的目光犀利、睿智,将人性急需得到抒发的一种情感抓住了作为题材,表现得淋漓尽致.
演员们同样准确出色地传达给了观众这样一种信息.
《慢时光,好时光》无愧为一部优秀的原创小剧场话剧.
(图/文07媒创梁达伟)云南民间舞蹈专家马文静赴我校舞蹈学院教学本报讯近日,我校舞蹈学院民间舞教研室邀请云南民间舞蹈专家、国家一级编导马文静赴舞蹈学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学.
此次教学是我校民间舞教研室在教学科研方面迈出的坚实的一步,也是舞蹈学院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项目之一.
马老师此次主要进行傣族舞蹈的传习.
授课期间,同学和老师们都被马老师的课堂所吸引.
马老师教学很有特点,她在教授动作的同时将动作背后的文化也一并传授给学生.
马老师凭借多年在傣族地区生活、学习和舞蹈的背景,将傣家文化和审美进行提炼,并融化在她的舞蹈中,因此,她所传习的傣族舞蹈充满了神韵,充满了傣家人民的诗意生活.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马文静老师在傣族舞蹈教材中所提炼出来的头和眼睛的训练,恰恰是这些训练,给她的傣族舞蹈教学插上了灵性的翅膀,让我们仿佛看到一只美丽的孔雀从竹林里走来,它轻踱着脚步,展示着它的美丽.
温雅的傣家少女从竹林深入走来,美丽的筒裙构络出她们优美的身姿……马老师的傣族舞蹈教学给学院派民间舞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如何在传授动作的同时真正渗透民间舞蹈文化,这是学院派民间舞教学模式必须力求解决的问题.
cmivps香港VPS带来了3个新消息:(1)双向流量改为单向流量,相当于流量间接扩大一倍;(2)Hong Kong 2T、Hong Kong 3T、Hong Kong 无限流量,这三款VPS开始支持Windows系统,如果需要中文版Windows系统请下单付款完成之后发ticket要求官方更改即可;(3)全场7折年付、8折月付优惠,优惠码有效期一个月!官方网站:https://www.cmivp...
香港ceranetworks提速啦是成立于2012年的十分老牌的一个商家这次给大家评测的是 香港ceranetworks 8核16G 100M 这款产品 提速啦老板真的是豪气每次都给高配我测试 不像别的商家每次就给1核1G,废话不多说开始跑脚本。香港ceranetworks 2核2G 50G硬盘20M 69元/月30M 99元/月50M 219元/月100M 519元/月香港ceranetwork...
青果云香港CN2_GIA主机测评青果云香港多线BGP网络,接入电信CN2 GIA等优质链路,测试IP:45.251.136.1青果网络QG.NET是一家高效多云管理服务商,拥有工信部颁发的全网云计算/CDN/IDC/ISP/IP-VPN等多项资质,是CNNIC/APNIC联盟的成员之一。青果云香港CN2_GIA主机性能分享下面和大家分享下。官方网站:点击进入CPU内存系统盘数据盘宽带ip价格购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