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淘宝回应崩了

淘宝回应崩了  时间:2021-03-16  阅读:()
"三新"活动剪影目录1.
"教研大餐",宁波职教又一品牌——2010年全市中职教学观摩研讨系列活动成功举办…12.
计算机:技术创新课堂、互动提升实效…33.
电子电工:坚持课程改革,提高课堂实效…224.
外贸:摒弃花哨形式回归有效课堂295.
语文:三课同观赏、特色相与析…316.
德育/创业教育:告别"独舞"的课堂把精彩还给学生…347.
电子商务:再现工作情境,打造课堂新特色…368.
学前:新音符新节拍…389.
数学:预设解惑拓展…3910.
英语:从理想的教学设计到现实的课堂教学…4311.
机械:回顾研讨提升…4612.
旅游:大珠小珠落玉盘…5113.
财会:以赛促教,呈现课堂新亮点…5314.
服装:打造优质师资队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590103222931343638394346515359~1~"教研大餐",宁波职教又一品牌——2010年全市中职教学观摩研讨系列活动成功举办10月18-20日,在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成功举办了2010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观摩研讨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以"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为主题,由宁波市职成教教研室主办,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承办、镇海区教师进修学校协办.
在18日的活动开幕式上,宁波市教育局张力鸣副局长要求全市学校继续增强职教吸引力,提高办学活力,提升教育质量;积极探索行业联动机制、工学结合机制、社会评价机制,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让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服务科技进步、服务产业转型、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树立"大职教、新职教、好职教"意识,办出富有吸引力的、受社会信任和欢迎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职业教育.
他殷切希望职教课程改革能找准问题、注重实效,依靠教师主体、营造课改环境,加强学习互动、扩宽改革视野;他最后勉励职高教师"改变别人的想法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做法","小学校也有大舞台,小项目也能创一流".
本次活动历时三天,以教师论坛、学术报告、教学观摩、互动研讨、学校展示、资料共享等多元形式展开,本着开放、互动、务实、创新的活动理念,以突显就业导向、推进内涵发展、搭建交流平台、提升教育质量为宗旨,为全市范围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一次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共同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
本次活动在承继历年活动经验基础上,广泛发动,群策群力,进一步开拓创新,从而形成了以下几个较为成熟的特色鲜明的活动模块:"教师课改论坛"——活动安排11位学科/专业骨干教师,结合课改实践和研究反思,以"课程改革和课堂探索"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论坛.
11位论坛教师作为市直属和八个县(市)区优秀教师代表,着重汇报了他们在课程改革实践活动中的模式探索、方法创新、个性呈现、特色形成、学生成长等方面的轨迹与思考,他们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或条分缕析,深深感染并打动每一位听众.
为了发挥教研员作为"教师成长的服务者、课程改革的指导者和内涵发展的引领者"的作用,还安排两位职教教研员参与课改论坛,引导教研员置身于职教课改的主体之中.
"专家学术引领"——活动特别邀请了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工作协作会副会长、高职课程与教学资源协作组组长姜大源教授作了题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及其理性思考》的学术报告.
姜教授从职业教育培养"立地"的人才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谈起,以丰富渊博的学识、严谨生动的分析和典型详实的案例,通俗、系统、深刻、透彻的阐述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以及教学实施.
整场讲座历时四小时,让近五百多位与会教师沉浸在视觉冲击、信息冲击、观点冲击之中,时时绽放出思维火花,处处引发观念碰撞与问题探究.
"课堂教学观摩"——19-20日安排了13门学科/专业的39位青年教师开设了现场教学观摩课,旨在通过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探索,进一步厘清课改思路、明确课改任务、突破课改瓶颈、探索课堂实效,~2~活动吸引了近千人次教师前来观摩.
这些青年教师激情洋溢,充满着指导成长的渴望,他们刻苦钻研教材、潜心设计方案、虚心寻求指导,积极探索策略,充分展示良好的教学基本功、相对成熟的教学艺术和正在形成中的个性风格.
尽管活动只安排了39位教师展示课堂风采,但从中无不凝聚着所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学科/专业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教研部门的合作指导.
"多元研讨指导"——39节教学观摩课之后,策划组织了13场互动评议活动.
每场首先安排3位上课教师就教学设计和课堂达成展开教学反思,陈述理念和亮点,剖析成败和得失,归纳经验和教训;然后以学科/专业为单位由三位骨干教师围绕教案设计、课前谋划、现场施教等过程进行评议,从教材处理、内容安排、课堂策略、师生互动、实际效果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实事求是地肯定成效并指出问题;最后设置"三言两语"环节,组织听课教师就自己的感受与感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与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结束后,还将汇编13篇"课堂教学综合述评"作为后续资料,进一步引导深度评议,扩大受众面.
"学校成就展示"——镇海职教中心作为承办学校善于抓住活动机遇,主动理清职教办学思路,展示办学理念与特色,利用"课改专报"介绍课改基地行动与成就,通过"活动展板"宣传校企合作基地和"企业冠名订单培养"合作模式,开放学生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和专业实训7S管理现场,接受职教同行指导.
同时,广泛发动学生志愿者行动参与环境维护与礼仪接待活动,充分调动教职工投身各项专业模块实施和组织,让与会教师真切感受镇海职教中心师生热情向上的和谐形象的和"主人翁"的精神风貌.
"活动资料共享"————活动精心编制了"教学设计卷"和"讲座论坛卷"两个文本,详尽介绍"三新"教学观摩研讨系列活动理念、宗旨、思路、组织、策划与安排,汇总1份专家学术讲座课件、11份课改实践论坛讲稿和39份课堂教学设计,同时配附论坛教师和上课教师简介,并专门印制成册,提前一周在宁波职成教信息网上公开发布,要求相关单位和学校及时下载活动文本,主动部署与会工作,请参与听课观摩的老师预先打印好相关教案进行认真研读,有针对性地准备好研讨与评议;现场为与会教师分发"教学设计卷"和"讲座论坛卷"资料,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
此项传统教研活动始于2004年,每年安排在一个县(市)区的职业学校举行,经过连续七年的缜密策划与精心组织,现已发展成为全市"职教人"共同期盼的"教研大餐",为广大教师和教研员搭建了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有效地推动了宁波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在省内外职业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湖州、嘉兴、舟山等地职校组织150人次的教师前来学习观摩,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杂志社也派出专家亲临指导,从而使一年一度的"教学观摩研讨系列活动"演进成又一"宁波职教现象",发展为我市职教的又一品牌.
~3~技术创新课堂、互动提升实效——记2010年宁波市"三新"活动计算机公开课三新活动是教研室为广大年轻教师搭建的一个展示风采的成长舞台,课堂教学观摩成了广大计算机教师走在一起学习、交流、分享教学智慧的盛会,每次活动一张张新脸孔总是给听课教师带来惊喜,课后的反思和点评令人回味无穷,今年的活动更是如此.
本次活动的三位上课教师和主评老师均作了非常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技术的运用在本次活动中显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新课程的理念和职业教育理念在课堂中交相辉映,三堂课各有千秋、相映成趣.
一、技术创新亮课堂、情感互动留遗憾王刚老师的辅助设计独具匠心、富有个性,能及时获得学生的操作情况.
通过在线调查花5分钟时间了解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和水平,再逐一分析调查结果,期间讲到搜索引擎百度的名字由来时,引起学生的共鸣,由于大家对"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诗句比较熟悉,化解了在之前提问http协议时尴尬(没有人回答,源于设问不合理),所以要引起学生的共鸣,必须要有共同的语境,首次共鸣在行课至12分钟时总算出现了.
紧接着搜索任务一,要求搜索老师"王刚"的信息比较巧妙地把自我介绍和搜索任务结合在一起,学生尝试着搜索了约3分钟,效果并不理想,有效地埋下了如何高效搜索的伏笔,16分钟时,通过辅助软件,王老师捕捉到了学生搜索的3种关键词"王刚、王刚老师、王刚教师",所以引出如何来分析搜索关键词,引导学生从"王刚到王刚老师,再到宁波王刚老师",在提出"王刚老师"后,有一位学生提出"王刚电脑老师"时,部分学生笑了,王老师要是把握住此激励点,肯定赞扬一下这位学生该多好啊!
精彩之处是王老师给出了如何搜人物的要素"姓名、组织、地区、事件、职业"后,学生找到王老师信息时的成就感.
课已不知不觉过了一半,王老师开始讲解关键词的分词功能,他播放一段百度搜索的广告视频,按理说能吸引学生,但学生微笑似乎不够,可能是学生还没明白这段搞笑视频的用意,在播放到最后时,可以说是蓦然回首才发现是百度宣传分词功能的广告.
其实,如果这里设置一个过渡问题,或让学生对比一句话和一组关键词的搜素差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分词的意义.
在牛刀小试环节让学生搜索班主任老师获奖信息,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5分钟后大家基本找到了老师获得三等奖的网页,此环节有点重复的嫌疑,接着王老师给学生示范讲解了网页保存的方法,学生把搜到的网页保存了下来.
37分钟时,搜索任务二,搜"2010年镇海会计资格证考试",结合学生专业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出了搜索事件的五个要素,WHAT/WHEN/WHERE/WHO/HOW,40分时学生开始搜索,2-3分钟后部分学生找到了相关信息,接着仓促地进入课堂反馈,还没展开,下课铃响了.
单从技能教学的角度看,本堂课采用讲练结合的模式,学生有所习得,学会了基本的搜索和保存方法,应该说是成功的,是典型的LearnFromIT的演绎,倘若让学生通过搜索引擎解决一个与"会计资格证"考试有关的一个知识疑点,本课将会更精彩.
总的说来整堂课设计严密、创意灵巧,是一堂创新的课,不过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还需进一步落实,尽管辅助软件较好地获得了学习结果的反馈,但与学生的情感互动有所缺失,这是本课最大的不足,教师活动占了25分钟,比学生活动多了5分钟.
二、互动激趣活课堂、仓促应变现瑕疵~4~黄老师是一位富有激情的教师,以世博贯穿整堂课,在教学素材载体的选择上别具一格,从教学内容上吸引了学生.
导入用世博知识竞赛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非常成功的是设置了几个学生不能有把握回答的问题,这样的导入不哗众取宠,是有效的导入,为用搜索引擎查打下伏笔,自然过渡到世博之旅,学习浏览专题网站,学习保存网页、文字、图片等操作,之后进入秘书之旅,让学生从一个秘书的角度,替老板规划上海世博行,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很好地体现了培养学生用网络等技术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过,整个任务过于综合,要是能够进行适当的细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些.
最后的小组评价虽然有点勉强,但在一个陌生的教学环境中,仍然敢于尝试小组合作,值得赞赏,侧面反应了新课程理念在黄老师平时教学中已随处可见.
黄老师是一堂互动良好的课,整堂课除了输入法环节的失误引起了2分钟的尴尬,课堂氛围整体较好,无论是与学生的情感交互,还是教学互动,都比较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三、设计专业实课堂、语言肢体欠功底张会展老师是一位工作才2年的新教师,表现出了非常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对搜索引擎使用的独特的专业理解,搜索的技能方法角度,分别从单关键词、多关键词、分类搜索、在线数据库5方面列举,教学活动的组织比较丰富、紧凑、有效,导课时引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诗句,引起学生共鸣,随后的分类搜索讲解清楚、示范到位,PPT的呈现重点突出.
8分钟的赛一赛环节,比较好的尝试了小组协作学习,冠军直接晋级校技能比赛信息搜索项目决赛,激发了学生的求胜欲,辅助软件中的限时功能比较好地控制了教学进程.
赛一赛的12个题目经过精心设计,特别是雪莱的英文诗句在百度的搜索结果不理想,引导学生尝试用谷歌非常具有启发性,搜索技巧总结在学生赛一赛后进行总结归纳非常及时,这一环节也往往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被疏忽,张老师也强调了在搜索引擎使用过程中学会信息的甄别的重要性.
作业阶段让学生搜索重阳节的立意较好,无形中起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拓展延伸部分是高级搜索的内容,是否可以考虑以设问方式情境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
张老师的课是一堂成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计算机课,并尝试了小组合作,基于局域网络的辅助教学平台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开始迈出步伐,给听课教师以启迪.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不断地跳动着教材、互动、软件、理念、小组、小班、分层、评价、板书、语言等词汇.
三位老师给了我许多灵感,断断续续地在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关于教材.
学生上课均基本脱离教材,脱离教材后如何有效地把握教学大纲.
2、关于技术.
计算机课堂中从以往单纯的应用辅助课件,到应用素材视频资源包,再到应用辅助教学系统的发展,给每一位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提高教学资源、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能力,创新课堂模式显得尤为迫切.
3、关于板书.
有效的板书是建构知识和技能的支架,应该好好利用黑板这一经典的设施.
4、关于互动.
如何在情景中与学生互动,在情景中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点拨学生,提高互动效率,提升课堂实效.
课后的互动点评可谓是精彩纷呈,所附材料共有2篇上课教师课后反思,3篇主评教师点评以及选取了11位教师的听课心得,供大家学习交流.
宁波市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研究会执笔:简易附1:上课教师课后反思(3篇)附2:主评教师点评(3篇)附3:听课教师心得(11篇)~5~附1:上课教师课后反思(2篇)课后反思1: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黄素媛一年一度的"三新"活动结束了,留下了太多的感想,有甜、有酸、更有苦.
恍惚着,一遍又一遍的品尝着这些甜、酸、苦,没有心思干别的事情,于是怀着深深自责的心理写下了这篇文章.
(1)准备过程中的甜在这次"三新"活动中,我很高兴,也很荣幸地担任了上课老师.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是快乐的,我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我充实.
经过教案设计——试上课——听取意见——教案改写这一翻"折腾",终于完成了自认为还可以的课.
于是怀着"紧张"而又"自信"的心情迎来了上课的那一天.
(2)上课过程中的酸在上课的过程中,突然遇到了一个问题,怎么"五笔"打不进去呀,好不容易打进去,怎么搜索不出来呀,貌似"偶然"的现象居然被我碰到了,我鼻子一酸,后面坐着那么多老师呢脸丢大了,当时的我脸都红了.
这一环节的错误像一盆冰冷的水,狠狠的泼向我饱含激情的心,可想而知,失败是注定了.
(3)课后反思中的苦上完课后,我已等待着评课老师的厉评,为了缓解我难过的心情,我自嘲到"真想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痛定思痛,觉得这堂课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有这些:(1)准备的还不够充分,没有用足够的时间来熟悉陌生的环境.
(2)学情分析不够.
说实话,当初我把这堂的重点难点定为"搜索",可在学校班级里一试,学生都非常厉害,甚至有不少学生比你还厉害,你话音一落他们马上就给出了答案,学校听课的老师还说我这堂课的内容太简单,于是我就改了.
没想到,上课班级的学生动手能力如此弱,也许是女生与男生的差别,也许是其他原因吧.
(3)应变能力不强.
上完课后,师傅跟我说,其实当你意识学生操作能力弱时,你应改策略,在学生尝试过种中,给予提示,还有就是把大任务立刻分解,分解成若干小任务,一步一步教学生,这样就不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是呀,当时我怎么没有想到呢看来,还得闭关修炼职业素养.
(4)计算机技术不够高.
在上课的三位老师中,有二位老师用了比较好的反馈系统,这就是一个计算机专业老师与别的课目老师的区别,而唯独我没有用,看来应该把程序好好捡起来.
~6~当然,自己也觉得还是有一起亮点:(1)以世博为线,以回答问题为导入,这种方式更能吸引学生.
(2)师徒结对方式.
职高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如果不分组的话,单靠老师一个人是根本不可能,但如果5,6个人一组的话,组长一个人是顾不过来的,尤其是在老师讲解的时候,如若学生此刻听不懂,不可能下位置去问组长,所以这种师徒结对方式就很有必要了,位置上的按排要作特殊处理,让师傅做中间,徒弟做两边,这样方便讨论.
在平时的课堂都是采用师徒结对这种方式,而且每次都让师傅对徒弟进行考核,考核的成果作为平时分的依据,感觉效果很好.
之所以在公开课上不能体现,我觉得要想让这种方式有效果,并不是一堂课就能做到,首先是师傅的确定,师傅的确定并不是很随便的,就相当于班干部的选举,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充分的了解.
其次,要想让师傅真正负起责任来,一定要有相应的考核制度相配套.
另外,对师徒结对这种方式,我还会继续探索下去的,眼前觉得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何不效仿王刚老师与张会展老师那样,把师傅反馈表与组长反馈表做成在线反馈系统,那么老师的任务就会更轻松了.
(3)教材处理,教材处理选取了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例子,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当然,通过这个活动,让我产生了一些困惑:什么样的公开课才是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如果你的课设计的大胆、开放,虽然新颖,但必然会有很多风险,没准你会在你的大胆、开放上摔得鼻青脸肿.
本来这堂课我是想采用一个活动的形式开展,这个小品的名称就是"招聘秘书",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发现对于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像我们班——男生居多,对INTERNET的应用根本不存在操作问题,很多老师认为这堂的难点是:搜索信息,我觉得未必,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是不同的难点,根据我对我校几个班级的调查,用BAIDU搜索信息,不管是视频,音乐等等,他们都很熟练.
我觉得这堂课真正的难点是:学生无法从BAIDU中搜索出来的信息,进行判断筛选,而真正为自己服务,在他们眼里,网络就是娱乐.
比如:我这堂课中的其中一个任:为曹老板订一家酒店,学生只会从搜到的信息里,随便选一个酒店,而不会结合实际情况选酒店.
我想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让网络成为生活中的好帮手.
可我这个想法被很多老师否定,原因就是太冒险了.
但我始终认为我们的老师不要为了公开课而公开课,不要因为这种做法太冒险而采用保险的方法,如果大家都采用保险的方法,那我想开设公开课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当然,老师也应该不断学习,争取让课堂更完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简单的45分钟,包括了太多的东西.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想把握好这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的易事,需要我们长途跋涉的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自我.
~7~课后反思2:宁波经贸学校王刚(1)本节课的内容在编排上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网页的保存"知识点切入的时间不合适,显得比较生硬.
应将其调整到后面任务二的过程中去,将无法复制内容的网页保存下来后处理,这样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这样这部分内容就能与任务很好地结合起来.
(2)知识点的传授在于任务结合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量也控制得比较好.
几个任务的选择与要实现的目标相互之间是很贴合的.
其实学生很希望了解老师,通过前面两个小任务即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同时又达到了让学生了解老师的目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样的任务其实就是一种互动.
(3)在授课时间的把握上,有所欠缺,没有考虑到学生打字速度慢的特点.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这八个字,居然有十几个学生打了近一分钟时间,实在有点太多了.
(4)教学设计上,对教材的处理我觉得还是合适的.
(5)对于任务的选择,我认为梯度设置是比较恰当的.
小调查每个学生都会做,没有什么困难,任务1相对简单,但是学生的错误完全在我的预计之内,通过讲解非常快可以突破;牛刀小试环节的任务并不是对任务1的简单重复,而是任务1的变式,因为在任务1中提出了五个方面,用了其中三个,而这一环节则需要使用的三个方面并不是简单地重复任务1;任务二是一个新的问题形式,也是实际工作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而且具有外延性,既能够与专业配合,又能够将一类事物的处理方法学习到,难度相对前两个要高一点.
整体形成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几种东西.
突出了课程的主题——获取信息.
(6)对课题的核心问题,我将它落在"信息"上,任务都是围绕"信息"两字展开,并没有涉及"知识".
我认为,获取"信息"和获取"知识"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根据香浓的"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这样的定义来定位我的教学内容.
"信息是对物质属性的反映","信息是事物属性的标识"、"信息是客观事物普遍属性的表征",由此来确定我们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这是建立在对"信息"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课后反思3:镇海职教中心张会展《获取网络信息》是实践性较强的一节,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操作为主线,而教师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讲解.
课程导入环节采用视频形式引入吸引学生眼球,由此引出课堂主题——获取网络信息,并以百度名字由来点缀课堂.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应用能力,所以在教学开始采用个人测验的形式.
课堂新授前的个人测验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针对性的测验题铺设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测验完成后,教师利用评价系统动态及时地掌握学生的知识应用情况,针对学生完成情况和分数做出点评,逐题讲解并演示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步骤,这种方式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答题情况迅速汲取知识和技能,既铺设性地讲授了本堂课的知识点,也对学生的测验题目进行了答疑.
讲解完成后对所讲内容进行文字总结和二次回放,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
在讲解完课堂内容后,进入课堂核心环节——小组竞赛,并借助课堂测评系统以定量分数、时间的形式反馈学生的完成情况.
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实践技能;另一~8~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分工协作能力,综合训练了学生的素质.
小组竞赛完成后,邀请获胜队学生发言,结合教师点评,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系统化课堂内容,为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奠定基础.
课堂结尾以传统节日——重阳节相关文化搜索作为作业,引出其他搜索技巧作为拓展延伸,使课堂自然结束,同时为下堂课埋下伏笔.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学理念、"分组合作"的教学形式、技能知识与传统文化结合、定量直观的评价方式等特点.
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以下几个方面:1.
可适当展开计算机相关文化课堂对百度名字的由来进行了展开,渗入了传统文化元素.
实际上可针对当前学生计算机文化欠缺的现状,大胆将计算机文化引到课堂中去,如百度CEO李彦宏、百度和谷歌在中国的市场竞争等,引领学生更多地了解计算机相关知识,提升专业知识素养.
2.
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上稍显欠缺整个课堂在实施过程中都流畅自然,但在小组竞赛之后,学生发言可再进一步深化,如可考虑让发言学生讲述他们提取关键字的过程等,这样技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深度掌握.
另外,在满分为12分的竞赛活动中,绝大多数的小组均只能获取11分,那1分到底丢失在哪里课堂没有做好讲解.
如能针对这一错题进行展开讲解,不仅能对学生错误进行纠正,还能深化课堂知识.
3.
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度还需加强在新课程概念理念指导下,师生互动是课堂中的一类重要元素.
在本次课堂中,虽然在小组竞赛环节体现了师生互动现象,但还实施得不够.
应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时实施师生互动环节,既可从教师出发进行展开,也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和课堂表现进行实施.
师生互动的良好开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快乐学习酿造良好氛围.
只有学生快乐了,他们才能最大限度、最高效率地汲取知识.
4.
需注意课前准备工作、小细节方面一堂课尤其是公开课,其课前准备工作、小细节方面至关重要,这些小细节可直接影响到课堂的实施,甚至决定课堂的成败.
本课应在课堂开展之前下发相关文件、助学视频等教学素材,准备工作的良好铺设,不仅可使课堂各环节衔接自然,更能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是课堂交响乐的指挥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演奏者和主导者,课堂教学便是师生一起演奏交响曲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完美追求是无止境的.
附2:主评教师点评(3篇)主评1:宁波职教中心周巧霞每次听完走进新课堂的课,总是会有很多收获,今天也不例外.
三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取舍、不同的教学策略向我们完美地诠释了《获取网络信息》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领略到了教学的魅力.
王刚老师以学生当场完成的任务统计结果,让人信服地娓娓道来,及时地掌握着学生的动态,这对于借班上课的老师来说,就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我们说一堂好课是有生成性的课,也就是丰富的课.
王老师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
课堂中有~9~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状态过程生成.
学生们从刚开始只查找到国家领导王刚、演员王刚,不能顺利地查找到王刚老师,到经过王刚老师信息点细化点拨后,顺利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个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说,学生在课堂进来前和出去时有了变化,这个课堂就是有意义的.
值得探讨的是:1、在"牛刀小试"与"网页保存"之间的过渡还不够自然.
作为听课老师,也是课堂内的一位学生,正听得津津有味,希望王老师能继续开展时,王老师却突然把我们的思维拉到了网页保存,让人觉得这个百度搜索部分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有些断层.
2、后来的几个环节只见有学生有搜索任务,未把搜索结果作反馈,也是比较遗憾的地方.
3、因时间紧张,课堂收尾简单了些,比较生硬.
黄素媛老师的课则以世博主线贯穿全场,并且主要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水到渠成,表现出了较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使课堂呈现出了既轻松活泼,却又掌控得当的局面.
黄老师将教材中的内容与世博主线很好地结合起来,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了深层的处理,使得教学内容丰富立体.
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使得整堂课具有生动力和感染力.
本节课,黄老师的开场白、过渡语和总结点评,都在以积极热情的语言营造气氛,进行课堂上的精神感染.
学生们快乐学习,活泼进取.
在这种快乐的状态中,学生们的心思往往是灵动的,课堂效率因此也会较高.
为了保证课堂的有效性,黄老师又采用师徒结对的方法,使得效率提高,学生真正有所获.
遗憾的是,师徒结对本是个很好的亮点,但在课堂中没有很好地发挥师傅的作用.
对于任务四,这是个综合性的搜索任务.
黄老师的定位是让学生以企业老板的秘书的角度出发,帮老板做个去世博的方案.
十分钟的时间要让学生搜索到去上海的列车表、订好酒店,收集当日最热门的新闻,实在有些紧.
当学生上传作业,教师作点评时,未对他们收集的信息是否可用作讲解,如酒店离世博园区的距离应该做个考虑、老板的出行方式也应做下调整.
这个任务如果改为世博园内的攻略,是否会更加妥当些.
从学生的上传作业情况看,存在很多易错点.
这种课堂生成性的问题是很好的课堂资源,应该"就错点错",详加分析,可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张会展老师则以百度作为载体,对多关键字搜索、分类搜索、以及在线数据库信息搜索分别进行展开,对如何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作了深度的学习.
张老师在讲解、比较了各种搜索方式后,进行了一次小组竞赛,给学生留出了时间进行消化、运用新知识,通过小组竞技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将理论知识提升为操作经验和技能.
整堂课流畅自然,风格平实.
值得一提的是,张老师与王老师的新课引入中都有个细节亮点,那就是与学生交流了"百度"名字的由来.
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穿插些计算机专业文化,可以让学生多些专业的浸染.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可以稍微再展开些,包括百度的CEO李彦宏,百度与GOOGLE在中国的市场竞争等等,相信能开拓我们学生的眼界,课堂的教学节奏也可以更加张弛有度.
本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有,小组竞赛后获胜组的同学发言很有亮点,后来的教师演示如何搜索部分完全可以由她来展示.
另外,学生需搜索的题共有12题,但学生最好的成绩是11分,其中失分的一题到底是哪一题,为什么会失分可以展开详加分析.
最后,我套用李开复的一句名言,与各位老师共勉:一个课堂有你,另一个课堂没有你,如何让两者有所不同,这便是教师的意义.
主评2:镇海职教中心王会宏首先对全市的计算机教师代表到我校来参加"三新"研讨活动表示欢迎!
同时也希望在座的老师们能~10~够对我校的计算机教学多提意见和建议,欢迎大家指导我们的工作!
其次是要说声抱歉,由于机房场地的原因,今天一部分老师只能在另一个机房观看"现场直播",敬请大家的谅解.
下面我就三位老师的三节课谈点自己的看法:1、王刚老师"学生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帮助学生学会而已"这是王刚老师的教学感悟,我也深有同感,尤其对于如计算机基础这类动手操作类的课程更是如此,王老师的这节课,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比较好,也给我不少启迪.
(1).
结合学生是会计专业的实际,创设了职业情境"我想报考会计从业资格",需要搜索相关的资料来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教学设计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我觉得这是王老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情况的有效把握,也体现了他对教材的处理艺术,将课堂的重点和难点放在提升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上,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
高效网络信息搜索的核心内容是关键词的提取,王老师引伸出信息的五个要素:WHAT、WHERE、WHEN、WHO、HOW,好记好学好用,很有新意,从这一节课来看,能做王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学生.
(4).
王刚老师的实时评价系统做得非常好,能够实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随时地了解学生动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所在.
本节课学生的互动比较少,课堂的气氛能够再活跃一些就更好了.
2、黄素媛老师今天也不是第一次听黄老师上课,在9月27日的说课比赛中,黄老师就给了我很深的印象,黄老师在说课选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也将代表宁波市的计算机老师参加全国比赛,在此先预祝她能够在全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也期望其它四位选手能为宁波的计算机老师争光!
针对这节课,谈几点个人的看法:(1)今天黄老师的这节课个人感觉教学设计上比较好,但我觉得教学内容安排的有点多,一节课里面什么都讲,就什么都讲不透、什么都讲不好.
(2)"秘书之旅"选题非常切合学生的专业实际,但我觉得任务难度有点大,内容有点多,感觉有点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所以学生的掌握不理想,交上来的作业比较少,质量也不高,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3)采用"组长评价制",分级管理与评价,有效地拓展了教师"一张口一双手和一个脑"的难题,"小帮手"帮大忙,但是在课堂中实际执行效果不够理想.
3、张会展(1)百度的起源,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业布置时,布置与重阳节有关的作业,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处理得比较自然,收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11~(2)在线评价系统,能实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讲解与辅导,效果良好;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专业技术为教学服务,这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3)竞赛设计比较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另一方面,竞赛的题目设计也非常有新意,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的氛围被调动了起来.
对于这节课,我认为张老师上课的语速有点快,特别是在讲解总结的时候应该慢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会更好些.
最后提一点:老师在讲解信息的搜索时,最好给学生提一下对搜到信息的辨别,Internet是信息的海洋,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拿来主义".
主评3:行知职高张裕生本次"新课改、新课堂、课教法"活动,通过三节课的观摩赏析,的确让我们受益非浅,感想颇多.
现将有关评课信息整理如下,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勉.
首先,是观摩课的优点:(1)教学设计理念先进.
三节课均采用了"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理念先进,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课堂实施策略合理.
课堂教学要讲究实效性,三节课导入创新、形式各异,通过"问卷调查"、"知识竞赛"和"视频导入"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由浅入深、先尝试,后讲解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合作探究、激励竞争机制,也快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内容体现生活.
有人云,最快乐的学习莫过于体现生活的学习,三位教师通过认真分析教材,提炼教材,通过教材处理,最终实现了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的目标.
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了生活的乐趣,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4)教学手段智能先进.
高效的教学活动,需要有先进的教学手段来驱动.
针对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很难做到快速、合理地捕捉学生学习行为.
本次三新课堂,其中有两位教师通过自制的在线学习平台,有效实时地捕捉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互动式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其次,是观摩课的不足之处:(1)部分教师课前虽然做了充分准备,但还不够到位.
比如,教学环境的测试、演示操作的规范等.
(2)教学互动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的人机互动,但缺乏学习团队的有效合作.
(3)个别教学活动的重、难点没有准确定位,影响了教学的实效.
再次,观摩课引发的思考与建议:(1)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本人和专业教研组的共同努力.
加强学校专业教研组的内涵建设,~12~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快速提高.
学校教研组可以通过组织"集体备课"、"公开评课"、"我的精品课"等各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说课、上课、技能比赛等教学业务活动,有利于自身的业务成长和提高.
附3:听课教师心得(11篇)教师1:余姚一职黄承红"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教学观摩活动给了我们计算机教师欢聚一堂学习的机会,有幸聆听了三节精彩的计算机基础课.
三位老师今天展示的课是《获取网络信息》,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方式展开.
三位老师上得各有特色,很好的体现了计算机学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
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清晰,主要内容层层递进,亦步亦趋,表现出了较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
首先来说说王老师的课.
整个教学过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以任务驱动法贯穿教学.
很好的体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整堂课有以下的闪光点:(1)导入部分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师生自然地引入教学情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重点突出.
(3)从教学方法来看,王老师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将本课分成几个任务进行教学,每个任务完成一个教学目的.
老师将本课的内容分成每一个任务让学生进行探索、演示汇报,教师进行大面积的巡视指导,在操作中,掌握本课知识.
在每个任务的后面都会出示一个"想一想"给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提升的机会.
(4)从教学评价来看,自己制作在线评价系统,效果较好,能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能及时解决.
以上是本节课中的精彩之处,但在细节处有一点点小的遗憾:利用在线评价系统,能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但反馈不足.
下面我就来说说黄老师的课.
黄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的教学思想.
整堂课主要有以下亮点:(1)以世博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课堂教学.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在每一节课讲解下来,大多数学生都能领会、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但一个单元学完之后,让他们做点儿什么,学生却往往不知所措.
也就是说,学生根本不能把零碎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在这节课上谢老师为我们解决了这方面的困惑.
(2)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的模式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的模式,让学生先尝试,在体验中收获知识.
(3)扮演了一名成功的组织者黄老师在任务出示之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角色有着相当准确的定位,不是在做个说教者,没有刻意的去进行任何知识的讲授,而是通过学生分小组讨论,独立大胆尝试,运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说,老师在本节课中不再是一名导演,而是剧中的一个组织者,带着学生一起来学习,很好的发挥了教师引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3~(4)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学生共同探究,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是本节课中的精彩之处,但也有一些环节有待商榷.
如:学生演示操作方法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大胆的讲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师这时不必过多的帮助学生去讲解.
另外,"秘书之旅"任务布置太大,可安排每一小组完成一小题,并加以点评;而且个别同学对找到的内容保存方法(前面刚学的知识)还不到位,教师应指出,并做总结.
最后我来说说张老师的课.
张老师的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整堂课主要有以下亮点:(1)以百度为载体,贯穿整个单元课堂教学.
(2)以"小组竞赛"形式消化新知识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的模式,让学生先尝试,在体验中收获知识.
并加以"小组竞赛",来消化新知识.
(3)扮演了一名成功的组织者老师在任务出示之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角色有着相当准确的定位,不是在做个说教者,没有刻意的去进行任何知识的讲授,而是通过学生分小组讨论,独立大胆尝试,运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说,老师在本节课中不再是一名导演,而是剧中的一个组织者,带着学生一起来学习,很好的发挥了教师引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教材分析、内容选取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材分析、内容选取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能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5)使用在线评价系统,及时反馈学生信息以上是本节课中的精彩之处,在细节处则有一点点小的遗憾:利用在线评价系统,能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但反馈不足.
以上是我对三节课粗浅的看法.
教师2:北仑职高何运峰今天三堂课,碰出来的一些火花,现摘录如下:1.
当上一个任务学生做了以后,老师讲解完以后,是否尝试着再让学生去做一遍,这样的收获更大一点呢2.
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结合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也是一种姜教授所引用的"跨界"风格.
有一天晚自习我翻了一下职高的高一数学教材,发现数学讲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的时候,有要求学生尝试用Excel来画图,我想数学老师是不太可能给学生机会来实现了,那么我们是不是等学生学到那一章的时候,来给学生机会用一下呢3.
学生掌握设置主页,使用收藏夹到底有多少人,我们是不是需要教学生呢教的东西如果学生会做,那么不用了,还是讲一点更加深奥的东西呢如果不会做,那我们教的是不是很有戏呢学生差异那么大,我们如何才能很好地,很有效地来消除呢~14~4.
大胆假设,是否可以把激励学生的分数,以"钱"来替代,当然是虚拟的钱.
每一个学生通过任务可以来挣很多钱,也可以通过教授其他学生来挣钱,我们生活在一个这样的"Q姓时代",有无必要再遮遮掩掩.
当然这个方案在当下肯定摆不上台面,但可能很管用.
就像有则新闻采访一个老师为什么你们班的学生考试考的那么好,他说"我对学生说,你读的好就有好车,好房,美女,读的不好就什么都没有.
"这个人很实在,在这个"Q姓时代"很管用,但是摆不上台面,他受到再也不是什么好评,而是人们的数落,批判.
或许这个假设也有用,但是我想如果评职称,那么几乎肯定是要被枪毙掉的.
5.
每一个教师会教出不一样的学生来,这就像我们的中餐,每一个厨师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
也许这就是艺术,艺术是不能复制的,是需要个性的.
但是我想我们的教师能教学生是否可以和"肯德基"那样呢我吃过的肯德基都是一样的味道.
这应该是一个伪命题,孔子说我们要因材施教,我们的材不一样,我们的教肯定不一样.
但是我们认为应该也可以有一样的东西的,我们对于"网络信息的获取"把这个内容选出来是否会太单一,我们做一个oc-wps课程是否就可以把他给包含进去呢我看到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课本就是一个项目.
但是这个项目不是基于工作工程的,更不是一个系统,因为它只有一个项目,我们是否可以设计一门更好地课程.
我是有一些想法的,或许有一天我会简单写一下整个框架.
6.
技能是永远教不完的,我们的学生出去应该是有一定的技能,这些技能能够满足日后工作的需求,但是上课中更一个分享上课的乐趣.
我觉得我们的课程可以罗列出某门课程的技能的123,但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多少种呢我罗列不出来啊,我看到我们很多老师讲到这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诸如爱国主义之类的,很泛很泛,比如我们的方法,我还没有听到老师讲到"提问的技巧"的培养,太少了,所以既然技能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起学的.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东西好好归纳归纳,整理整理,也来说出一个123来呢关于知识的素材,我觉得我们的生活就是很好的教材,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我们的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应该与生活、当下的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
还有很多要说的,但是那些思想可能在那些光波中消失了,那些美丽的珍珠,还没有等我拾起来就已经消失了,不管怎么说这次活动还是让我非常受益的.
教师3:古林职高王良飞自身的一次提高和脱变--参加"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活动"后感几位老师的上课都充分体现了"三新"教学理念:课堂设计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主动练为原则,教师起到组织者和引领者的作用,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教".
首先他们对教材的分析不仅仅是对课本上的东西进行组织,在教学情景项目设计时都把当前的很多其他因素都加到其中,比如黄素媛老师任务中的世博游,这是课本上没有的,她把当然的国家大事引用过来,不但完成课堂任务,另外从学生的情感教育方面也有爱国主义教育和关心国家大事教育的效果.
还有张会展老师叫学生搜索重阳节的来历,习俗,传说,诗歌等.
从中又加上了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
~15~其次在学情分析方面,他们都充分考虑到了职高生理解力不强不善于理论上的分析,但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所以他们在课堂设计方面,整节课主要都是以完成一个个任务为主,这些任务环环相扣.
而且每个任务都要学生的动手才能完成,有时还增加一些竞赛项目,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就更加强烈,如黄素媛老师的小组竞赛,张会展老师完成最出色小组的奖励法等都在上课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几位老师上课过程也只给出任务和一些帮助教程,让学生自己来完成这些任务,在做这些任务过程中出现问题师生一起来解决,然后继续完成任务,真正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这几节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最受启发的还是,王刚和张会展老师使用的在线调查软件和学生的课堂练习反馈系统,通过他们的老师使用更加觉得这些软件的使用,不但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有效性,而且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
上课时对通过这些反馈信息可以及时的调整自己上课的节奏和进程,更加有得于我们教学的灵活性.
另外也可以练练自己早已不用的编程技术,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当然对几位老师的上课我个人觉得有几点值得商确的地方:(1)、王刚老师的牛刀小试的练习以及下面的学生练习几个任务没有反馈.
而且这部分过渡性不好,有些跳跃式的.
最后的结尾也许是时间的关系,有些仓促.
(2)、黄素媛老师一开始自己用关键字查找的时候就查不出来,也就说自己备课没备好,所以上课有打折了.
对学生的学情也了解不够最后的练习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完成.
再就是学生虽然分组了,但学生间的团结互助没有一点的体现.
(3)、张会展老师的觉得就是上课语速太快,还是最后的总结也太快没听清楚就好.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觉得要学的很多,自己跟他们的差距还很大,对这次接受的这么多的新理念新方法,自己慢慢消化,以后在教学中以他们为榜样取他们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
使自己在各方面都能有一次提高和脱变.
教师4.
宁海职教中心王云巧这一次三新活动的活动理念是开放、互动、务实、创新,听了三位教师的课后,觉得他们都非常地出色,上出了自己的个性,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
听完课之后,我体会到以下几点:(1).
作为一个教师对教材的处理非常的重要,一堂课要上得好,首先重点、难点要抓得准确,否则不管你上得怎么精彩,都是一堂失败的课,这三位教师中,我觉得王刚老师和张会展老师做得非常地好,他们把网络获取这一节知识中重难点的把握非常的到位,并且对教材进行了自己的处理,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学内容的要旨,很善于对教材进行处理和组合,尤其是王刚老师对人和事的搜索进行了自己的总结,使学生容易掌握和理解.
(2).
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共同合作,互动发展,而不能墨守成规,教师不能一味地传授知识,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我们都知道计算机专业有很多的专业课,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自学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教会他们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我觉得这一点黄素媛老师做得非常好,她把学生进行分组,并进行组长制和师傅制,理念非常地先进,只是有点~16~可惜,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来,同时,这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探讨和尝试的.
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3).
课堂应该是活跃的、互动的,而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
我们的学生在中考的成绩可能不尽人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可以张扬的个性,他们文化基础不好,并不代表他们的操作水平不好,他们可能比普高的学生更善于表达自己,更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能过分的强调让学生保持安静,一堂课不应该是静悄悄的,教师和学生应该产生共鸣和互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活起来,才是一个老师的成功之处.
(4).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我们不应该只会教一些软件,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编程功底再拿出来好好地练一下,在这一次听课过程中,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见识了王刚老师和张会展老师的在线反馈软件,真的觉得自己跟他们差了不只是一小步,而是一大步.
下面是我对几位上课老师的几点建议:我认为王刚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表情可以不用那么地严肃,可以更加地轻松一点,上课的气氛还可以再活跃一点.
黄素媛老师在对课程的处理中对重点难点还可以把握地更到位一点.
张会展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语带稍微偏快了,课堂气氛还可以更加地活跃,那么这一堂课会更加地完美.
总之,听了这五位教师的报告及论坛和三位教师的精彩课堂以及专家一针见血的点评,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督促自己要朝着这些方面努力.
教师5:鄞州职教中心杨放10月19日,我听了三位老师的三节课,也听了专家老师的评课,有一些体会.
(1)王刚老师和张会展老师的在线反馈系统很了不起王刚老师用直观的饼状图来分析在线数据,这难度实在太大了,害我一直想看清楚这饼状图数据是否在动态更新,要是王刚老师PPT播放慢一点就好了:)张会展老师的反馈系统分个体和小组,设计非常巧妙,特别是对小组成绩进行真实量化的对比,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合作精神,相比大多数教师采用的分组模糊给分的方法,让我眼前一亮.
另外,课后因为急于回家未能拷来张老师的反馈系统,留下一个错误的邮箱地址给张老师,张老师尽然通过我校另一老师问到我正确的邮箱地址,然后把他的软件发给我,让我实在感动.
(2)三位老师的课堂导入练习都非常贴近生活~17~王刚老师通过搜索自己和搜索学生班主任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如果我是那个班主任,我的心里会有小小纠结^_^),黄素媛老师通过世博知识的抢答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张会展老师的问题更体现了生活技巧.
我想我们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会生活并能生活好,这三位老师都在教我们一些有趣的生活小技巧,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有效地将学习和生活结合在一起.
(3)课堂任务的"收"与"放"同样是"获取网络信息"的课程,王刚老师草草结束、黄素媛老师拖堂解决、张会展老师速战速决,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课堂任务的难易.
印象最深的是黄素媛老师的任务"秘书之旅",有老师说任务太难了,要是细化一下、明确一下,学生的作品就能更丰富一些,课堂效果就能圆满一点.
黄老师自己也在为没能掌握学生的"学情"而心怀遗憾.
而我则很欣赏黄老师为学生设计的这个比较"开放"的任务,虽然看似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实现,但是能让学生发现一些问题、留给学生一些思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不就是成功吗当然,作为一堂公开课,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相对保守的任务,包括我.
(4)"生活化"的计算机教学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有时会想想计算机专业发展的问题.
本人报考大学时选择计算机专业,是因为计算机专业的新兴与神秘,记得当年全浙师大新生状元就在我们班,而现在的大多数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是最没有人报考、录取分数最低的.
原因之一应该是计算机已是一种生活工具,并且仅仅是一种生活工具了.
那作为我们中职的计算机教师努力带着学生用好这个生活工具吧.
三新课中三位老师"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会生活"的教学任务,"生活好"的教学目标也许就是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意义吧.
教师6、行知职高王曼娜这次三堂课选用了同一课题"获取网络信息",由王刚、黄素媛、张会展三位老师分别上课.
从课堂的教学理念、课堂的组织形式到课堂的实施教学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迪.
三位老师的课堂不在于完美、不在于作秀,而是实在的在倡导一种教学的理念,倡导自己教学的模式和手段,本人所理解的三新课堂也是如此.
(1)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三位老师的教学理念都体现了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无论从王老师的查找老师素材还是黄素媛的世博之旅,很好的把握住学生所熟悉或感兴趣的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用.
(2)教学设计,动态把握专业课的公开课,特别是借班上课,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
一般都会出现时间把握不好的情况,这其实非常正常.
因为课堂是动态的,而所讲授的知识点是固定的,所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反馈,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做出正确的调整.
王刚老师发现学生查找班主任老师信息时间过长,所以减少了展示评价~18~环节.
黄素媛老师因为关键字查找世博知识和学生完成第四个任务时时间有所耗费,所以作品展示阶段就减少了时间.
张会展老师则因为对于学生的熟悉和学生的配合,知识点都已经讲授完成,提前下课.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三位老师都采用了课堂评价,其中两位老师都采用了课堂评价系统,王刚老师的实时评价系统,很好的用饼图反馈了学生课堂的动态,及时让老师了解了学生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查找信息,从中总结出正确的查找信息的方法.
张会展老师的实时评价系统具体到对各个分组完成情况进行汇总,有小组完成作业数、完成时间等.
这两位老师的实时评价系统若进行整合,将会更加完善.
(3)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学生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中三位老师对学生都相当关注.
课堂互动、关注学生并不仅仅体现在课堂的冷热程度,学生在制作时并不过多需要教师喋喋不休的指引,他们更多是需要冷静的思考.
王刚老师是很酷,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等很少,几乎没有.
但是有了实时评价系统他也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弥补了他课堂中跟学生语言的交流.
黄素媛老师比较善于跟学生交流,从学生演示到学生回答,在分组时每组设立师傅和组长,各司其职.
张会展老师在学生的课堂测验中,从评价系统中及时的了解了学生状况.
这三堂课我觉得不是完美的课,但是是成功的课.
留给我很多很多感想,我想这些老师今天在这里上课,那平时肯定也在这样做,这样做了以后那么会有很多经验跟我们可以共享,会有更多的体会跟我们共享,从而让本人成长得更快.
从量变到质变的脱变早一天到来.
教师7:宁波职教中心苏东伟三堂别开生面的教改新课,给了我们三道教改大餐.
三位老师周密的教学设计,和精彩且各具特色的教学过程,我除了学习和吸收外,给我最大触动的是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两者的统一和融合,而这也深深地引起了我的思考.
当我们拿到教材,我们习惯性地开始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过程,总是挖空心思地去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去设计课堂的"起承转合";当我们每次听完一堂课,我们也都习惯性地去评说课堂的教学设计,去评说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诚然,"教好书、上好课"需要扎实和深厚的教学能力,但是我们现在都频于围绕"教学能力"来提升自己,而却忽视了自己"专业技能"的提升.
作为我们计算机老师,"专业技能"更是我们的"立教之本".
然而,面对飞速发展地信息技术,我们扪心自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真的在"与时俱进"吗想到这里,我很汗颜!
诚如陈伟师父在评课时说的,在我们频于备课和忙于工作之余,我们应该,也必须要重新拾掇起那荒废已久的专业知识,也得让自己停留在大学时代的知识库不断更新,让自己已经近乎生疏的技能重新熟练起来.
~19~教师9:宁波经贸学校俞奇峰一、王刚老师值得学习的地方:(1)借助自己开发的软件,学生的操作信息反馈比较及时,能快捷,有效地获取学生操作信息,及时呈现给学生,以便在上课时及时调整上课策略和方向,抓住上课重点.
(2)百度的由来的讲解很精彩.
(3)任务一中让学生先试验关键词搜索,从学生的试错后展开讲解,效果明显.
(4)层层深入,对知识点的细化.
王刚老师讲解过程流畅自然,衔接紧密,连贯性强,思维缜密.
值得探讨的地方:(1)在线调查环节结束后,在播放调查结果过程中是不是可以把题目的选项再次放映,与结果结合起来讲解.
(2)网页保存环节讲得太多,是不是可以让同学自己试验保存,再总结得出结论.
(3)牛刀小试与任务二结束后没有反馈学生的信息.
(4)结尾仓促.
王刚老师的课,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虽然学生可能没有形成良好的交互和轻松的课堂氛围,但是,学生在课堂知识的掌握上应该还是比较到位的,学生的态度认真,在试错后的操作改进明显,对关键词的搜索有了一定程度的深入理解.
在拓展延伸上可以在下一点功夫,可以把张会展老师的不同种类的搜索放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对关键词等搜索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本节课的内容中.
二、黄素媛老师值得学习的地方:(1)教学的总体设计一气呵成,以世博网站为主线,把本课的知识点串成了一条线,知识点的落实比较到位.
(2)评价环节设计到位,周全,不过在评价阶段没有很好的实施.
(3)结尾提出网络上的信息需要有鉴别得对待.
值得探讨的地方:(1)在细节的处理上不够充分,图片另存为,没有打开图片就另存为,导致图片质量不高,设置桌面背景不美观.
(2)感觉黄老师没有深入的去搜索上课的搜索内容,导致上课时有点慌乱,搜索不到结果.
(3)是不是有必要放结尾的那段视频,或者可以再短点.
我觉得黄素媛老师总的来说准备不够充分.
可能是借班上课或开始上课前的五笔输入的小插曲,让黄老师有点慌乱.
虽然分组,但是组间竞争与配合还是没有很好的实施,所以最后环节上交的人数有限,所以本课不是很成功.
三、张会展老师值得学习的地方:(1)借助自己开发的软件,学生的操作信息反馈比较及时.
在反馈上,把小组成员,所花时间,分数,对比情况等用数据条直观表现出来,效果明显.
(2)讲解百度的由来.
~20~(3)对于不同搜索方式讲解透彻,举例典型.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么原文"很好地区分开百度和谷歌两种搜索引擎.
(4)讲解简练,以学生为本,各阶段衔接紧密.
(5)小组竞赛,在规定时间内各小组都完成任务,并且由学生自己讲述搜索技巧,比较成功.
(6)提出"搜索信息未必准确,需进行主观判断".
(7)布置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作业.
值得探讨的地方:(1)讲话有点快,听起来有一点深沉模糊的感觉.
(2)学生总结搜索成果,成败原因时间仓促.
职教中心的周小霞老师的点评很到位,对各位老师的改进意见也很中肯,对课堂生成及有效性进行了阐述.
最后,其实最有创意的,最精彩的还是陈老师的发言,在结束时间上比较诙谐的询问,很好得掌握了听课老师的心理,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作为老师要很好得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让自己的讲话更有效,在轻松的氛围中度过听课时间.
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的举例形象生动概括了三个老师上课的特色.
三个老师各有千秋,无论怎么上课,只要达到目标,让课堂有效,就是成功.
本次听课活动,对我个人的启迪,主要是在专业能力上,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能力应该加强.
还有就是上课的形式,如何组织有效的课堂与如何有效的评价等都是我以后要注意的.
教师10:宁波经贸学校黄均峰一、王刚老师王老师在本次课中,思路清晰,条理十分清楚,教学过程严谨,一环紧扣着一环,内容安排上层层推进,并通过现实的情境来展开教学,使得学生一直保持着学习的欲望.
亮点:(1)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作为教学的评价机制,反馈及时,并能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
(2)及时总结,并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提出了5W模式,十分新颖,是知识的一个升华.
不足:与学生的交流不多,最后没有将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
二、黄素媛老师黄老师的《获取网络信息》这堂课中,采用的形式多样,知识点较多,通过让学生探索,尝试,然后教师总结的方法来展开教学,最后通过秘书之旅这样一个综合性的任务让学生练习.
但因为本课程的知识点太多,重点不易突出.
再则,最后的一个任务过于复杂,完全让学生去做,可能达到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应在这时给予及时的辅导.
三、张会展老师张老师的课与王刚老师的课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采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教学,反馈更加清晰,并在评价学生成果的基础了,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提升,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了意义的建构.
教学的第二个任务中,张老师采取了小组竞赛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并对项目的结果予以评价,让成功的小组谈谈体会,有效地促进了教学.
~21~教师11:奉化市旅游学校沈娜昨天,我在镇海职教中心参加了"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教学观摩活动,收获颇多.
首先,对我最大的启发是计算机课堂教学手段(平台)的多样化.
在这次的课堂观摩活动中,几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到的不仅仅是传统计算机教学常用的媒体,比如PPT课件、投影等,还引进了网站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和测验,同时结合视频观看、小组竞赛等方式,综合使用各种教学途径和手段,使课堂教学更生动.
其次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几位专家评委的点评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显得很关键.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反应来适当调整教学步骤,也要善于抓住学生在课堂表现中的一点一滴,从细节处着手,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整堂课的教学水到渠成.
这也使得教学过程充满了变数,为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考验着每一位老师的水平.
在这次的教学观摩中,给我的另一个启示是: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还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成长,渗透思想教育.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Internet的使用,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查询和检索.
除了让学生学会相关操作之外,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双面性也是很重要的.
网络包含了海量的信息,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高中的学生正处在思想转变较快的阶段,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渗透液.
以上是我本次教学观摩活动得到的启示.
~22~坚持课程改革、提高课堂实效——2010年"三新"活动电工电子评课汇总10月18日上午,秋风习习,镇海职教中心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2010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观摩研讨系列活动在此校举行.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研讨会的内容中有一项是课堂教学展示,全大市安排了13门学科/专业的39位青年教师开设了现场教学观摩课.
为此,电工电子专业选派了三位有朝气和实力的教师进行课堂展示,然后集中进行了评课.
19日下午2:00,在镇海职教中心的4401教室,大约有七十余位教师坐在一起,对三位授课的教师进行评课.
评课活动在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副主任蔡慈明老师的组织下正式开始,评课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多位教师纷纷发言、相互学习,给与位的教师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收集了许多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
本次选派出的三位授课教师分别是:宁波职教中心的辛艳凌老师,她上了一堂《串联谐振电路》;镇海职教中心的万华老师,他上了一堂《点矩阵显示器的设计》;鄞州职教中心的杨登奎老师,他上了一堂《抢答器设计》.
现就这三位教师的授课情况,结合各位教师在评课过程中的发言材料.
经过整理,汇总如下:一、授课教师认真的自评为后续精彩的评课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辛艳凌老师、万华老师的自评,给与会的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特别是辛老师自评中有一段感悟讲得特别精彩:"有心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快乐!
让学生快乐地学、让自己快乐地教是我努力追求的境界.
"的确,"让学生快乐地学,让自己快乐的教.
"正是这次研讨会举办的真正用意,也是目前课改的方向.
辛艳凌老师是一位年轻的老教师,不仅上课经验丰富,而且自己还是宁波市的双师型教师、高级教师.
可以这样说,她不仅会上课,而且更能把课上"活".
她在自评中说:"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兴趣,开课时我用卡通式收音机来导入新课,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为什么收音机能收到电台信号呢、那您知道收音机选台是怎么回事吗让学生感到无助,然后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学习工具——网络来寻找答案.
""这堂课从您知道吗——您想知道吗——您知道了吗——您还想知道吗这四个环节来开展,每一个环节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认知视觉用心来设计这堂课.
"辛老师的这节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清晰的、紧凑的、多样的、艺术的展示课.
作为一个工作仅四年的万华老师,充满着朝气和活力,而且整堂课设计新颖,万老师说:"本堂课的设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理念,采用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法.
"这样一来可以使教师真正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带领学生自始自终在积极主动地学习.
万老师还说:"在课程的最后设计了一个技能比拼的环节,融入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在竞赛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课程的学习作了自我总结.
在重难点动态扫描控制方式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教师演示提出方案,最后学生实践探究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会主动探究学习,同时也完成了重难点的突破.
"许多评课教师纷纷给了这位年轻教师很高的评价.
杨登奎老师因那天身有公务,下午已去成都参加轻轨课程设置研讨,因故缺席本次的评课活动.
~23~二、经验丰富的专家级教师的评课,让参加评课活动的教师收益匪浅.
本次参与评课的专家有三位,一位是余姚职成教中心学校的正教授级的电工电子特级教师陈雅萍老师,另一位是鄞州职成教教研室的李庆老师,还有一位是慈溪职成教教研室的唐黎明老师.
三位专家都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全面、教学理论能力很强的学者型的教师.
下面是三位教师对三位上课教师的精彩点评,摘要如下:陈雅萍老师充分肯定了万华老师上的这节课,给予了较高评价,她说:"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的主线或者说思路非常清晰.
整堂课沿着布置任务→学生自主探究→检查评估→不断完善这样一条主线展开教学.
"而且能及时找到万华老师的闪光点,她说:"最难能可贵的是,万华老师作为参加教学工作仅仅4年的一位年青教师,能根据单片机这门课程的特点,在没有实验实训设备的情况下,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单片机教学用实验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学得有趣、学得有用、并且能学.
这正是目前我们很多老师需要学习的地方,即面对现状,不是一味抱怨,而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
"而且对万华老师的教学方式给予了理论的提升,她说:"整堂课下来,师生互动非常好,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万华老师能够根据职高电工电子专业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充分利用了小步子教学.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一步一步做的过程中,在一个一个小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了点矩阵显示器设计的知识与技能.
"李庆老师在评杨登奎老师这节课时,写了近三千五百字的评课内容.
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条理上,李庆老师把评课的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老师对杨登奎老师的评课的中心思想是"职业教学就是要把学习任务放在职业岗位上.
"李老师认为杨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充满闪光.
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智慧,认为杨老师的上课是⑴引入巧,精心设计几个天文地理及历史类问题,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⑵跨步小,小跨步更能适合职高学生的学习能力;⑶情境妙,把职高生的学习放在一个身临其境的环境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⑷方法好,除常用的教学方法外,还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一是痛苦激励法、二是角色责任法、三是成果展示法;⑸拓展高,认为能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是衡量我们毕业生是否具有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
李老师提到,杨老师作为年青的教师,他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对杨老师提出了要求: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语言运用上要运用风趣幽默来点燃学生的学习意愿.
也勉励青年教师要积极打造自己,认为:"让更多青年教师的素质能更快提升,从而蜕化成为优秀教师,这个过程是痛苦且快乐的,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唐黎明老师在评辛艳凌老师这节课时,用了"职业教学领风骚,巾帼英雄显风采"的标题,认为辛老师上的这堂课:⑴教学设计的主线很清晰,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也体现了教师驾驭教学能力的强弱.
⑵教学内容安排很紧凑,辛老师把教学内容安排成四个环节,环环相扣.
一是首先利用先进的仿真软件,对谐振电路进行仿真研究,从而提示本节课的课题,二是利用仿真实验师生共同进行定量研究,揭示谐振现象.
三是对谐振的频率公式进行理论推导,得出规律,四是利用仿真软件对谐振规律进行验证,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⑶方法手段使用的多样性,纵观本节课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除常规使用的多媒体外,还采用了新型的仿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避开了实际实验难做的问题,效果良好.
⑷本节课是一堂艺术的展示课,认为这是本节课的亮点.
唐老师把艺术性概括成四个方面:肢体语言的艺术性、引入设计的艺术性、问题设计的艺术性、环节设计的艺术性.
三、群策群力,各校骨干教师的评课,丰富了评课的内容,更提升了评课的内涵参与评课的教师在专家指点过程中,也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丰富了评课的内容.
如余姚职成教教研室的励奇康老师在听完这三堂课后,就有这样的体会:他认为"三新"活动中的观摩课,要有"新"的体现,在教学设计和方法上作出积极的探索,充分体现现阶段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前沿的一些做法,要领~24~先于常态课,对以后本专业学科教学有指导引领作用.
但观摩课也不能脱离平常的教学,高高在上,使日常教学中根本不能学习模仿.
一堂课成功与否,最主要的要看其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学效果是否显著.
通俗地说,就是看给学生讲解的知识学生是否理解,让学生练习的技能学生是否学会,给学生传授的学习方法学生是否掌握,而不能单纯的看课堂好看不好看,热闹不热闹,现代不现代.
对杨登奎老师的评价是后生可畏,对辛艳凌老师的评价是语音亲切,仪态优美,听课就是一种享受.
余姚四职校的彭金华副校长在听完杨老师和辛老师的课后,他认为杨老师作为刚刚参加工作才一年的新教师,有这样的勇气、这样的扎实基本功开设出这样的一堂精彩示范课,实在不易,值得钦佩!
对辛老师的课作了这样的评价:每次听辛老师的课都有新的体会,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本堂课在辛老师美妙的语言循循善诱下,有效地做到了四个结合,值得我们教师学习和借鉴:1、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2、辅助多媒体应用与板书有并行结合3、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相结合4、教师演示与学生操作相结合.
还发表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把头抬起来,他觉得除了结合学生特点巧妙地进行教材处理、合理引用教法和进行学法指导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课堂上需要教师的激情,特别是语言上的激情,通过教师的激情充分影响和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在教师激情调动下焕发学习激情,真正把头抬起来.
慈溪职高的孙俞老师评万老师的课,认为有三点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是新课导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二是三个任务既独立又紧密相连,各过程间过渡恰到好处,各任务难点能逐一突破;三是学生能互帮互助,课堂气氛活跃.
还有如周巷职高的干州杰、王镭老师;慈溪职高的任丽咪老师、沈建福老师;慈溪杭州湾职高的施俊杰老师;宁海技工学校的林叶老师;奉化职教中心的胡老师;鄞州职教中心的俞伟宏老师、王林英老师、张花老师等,也对自己听完公开课后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进一步提升了评课的内涵.
综观这次的"三新"活动,授课教师精心准备上课内容,评课专家提升理论高度、发表点评内容,让我们的专业教师真正领会了:"应该不断去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做到学以致用.
"进一步促进了专业教师的授课水平.
宁波市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研究会执笔:林如军1:陈雅萍评课内容2:李庆评课内容3:唐黎明评课内容对于万华老师开设的"点矩阵显示器的设计"这堂课的点评余姚职成教中心学校陈雅萍1.
从教学设计看,整堂课体现了当前电工电子专业课教学所倡导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理实一体,做中学,做中教.
教师真正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学生自始自终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
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的主线或者说思路非常清晰.
整堂课沿着"布置任务→学生自主探究→检查评估→不断完善"这样一条主线展开教学.
3.
最难能可贵的是,万华老师作为参加教学工作仅仅4年的一位年青教师,能根据单片机这门课程的特点,在没有实验实训设备的情况下,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单片机教学用实验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其目~25~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学得有趣、学得有用、并且能学.
这正是目前我们很多老师需要学习的地方,即面对现状,不是一味抱怨,而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
4.
整堂课下来,师生互动非常好,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万华老师能够根据职高电工电子专业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充分利用了小步子教学.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一步一步做的过程中,在一个一个小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了点矩阵显示器设计的知识与技能.
职业教学就是要把学习任务放在职业岗位上——学习姜大源教授讲话后对杨登奎老师施教的点评鄞州区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李庆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主办的"三新"活动,旨在推进我市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进程,积极营造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课堂,主动探索适合职教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教法.
通过活动,为我市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为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起到了引领推进作用.
杨老师是一位刚从去年九月份参加教育工作的职教新兵,能够荣幸地参加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市职成教教研室对年轻教师培养提升工作的一贯重视,彰显了市电子电工理事会及时发现优秀青年之功,更突显了新一批青年教师在市教研室组织下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受益多多、茁壮成长.
下面是我对杨登奎老师所施教的"抢答器设计"的一些想法,与各位同行、专家探讨,务请指点.
一、教学设计思想充满闪光1、镇海职教中心地处我市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职业教育的宗旨是要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
让机电专业学生学习PLC的意义,不亚于小学生学拼音、加减法,PLC对我市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在生产实际中的实现自动化控制,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2、由于该节教学内容抽象,知识技能与学生现有基础跨度甚大,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对学习任务缺少吸引力,因而如何让一群对PLC缺乏学习动力的"被学习"者、局外人,成为能初尝成功驾驭PLC所带来的快乐者与参与者,是本节课设计的中心思想,也是教学设计的匠心所在.
3、要实现这个学习目标,所采用的全新教学设计和教学环境是本节课的最大亮点.
教学设计针对施教学生的学习意愿不足,把课题化解成生产任务,把教室转化成工厂车间,把学生转化成一群创业者.
学习环境的创设凸现了把学习任务放在职业岗位上职业教学新理念.
即把一个对学生没有直接意义的PLC编程学习任务转换成设计制作可以与中央电视台媲美的"三星抢答器",学生经过互补整合,让一群无明确职责的"游民",落实在仿真化的生产岗位之中,各有所长,各负其责,互相合作,共同尝试走上一条创业之路.
二、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智慧教师应该是世上最善于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艺术家.
一位教师的高超教学就在于通过全面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基础上教师找到一个能高效、正确实施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杨老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充满教学智慧的历程.
1、引入巧精心设计的很容易回答的几个天文地理及历史类问题的提出,让全体学生无不亢奋激昂,纷纷无序抢答,但评委无法辨认谁最快,产生了不被赏识肯定的痛苦,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到破解这个难题有极大必要,从而引出课题,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2、跨步小小的跨步,在电工学上可避免学生被高压跨步电压触电麻倒,同理小跨步更适合职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设计三路抢答器,转化成设计一路的;一路的又由学生学过的最简单的串联电路组成,只含有电源、电铃、~26~电灯、开关、导线;通过一个很小的跨步转变成再让这个三个串联电路简化组合成一个串联电路,共用电源、电铃、电灯、导线,每组各控制一个开关的三个开关并联的简易电路.
然后让学生去发现这个电路的不足,学生能很轻松地说出:第一个人抢下按下去了要保持通电需要自锁;别人不能再按下了需要互锁;电灯要改成数码管才能区别抢先按下的一组.
小跨步教学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迅速激发,学习难点在快速化解.
3、情境妙姜大源教授讲过,让职高生的学习放在一个身临其境的环境中,才会心由境生,激发起学生的发自内在需求的学习动力,渐入佳境,最终实现积极学习,感悟到学无止境.
要发挥职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于抽象思维能力的特点,就需要教师着力打造学习情境.
让学生从抽象、枯燥、困难的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
教师应善于化抽象为形象,把枯燥转化成生动,把困难转变成征服之中的享受.
杨老师从家用电器、公交车等熟悉的环境中让学生体会数码管的用途,让学生抬头看头顶上排成一行的日光灯去联想数码管的"1"字,就是一种情境的创设.
再让学生动手接线、拔动开关,理解数码管的发光及控制转换原理,因势利导水到渠成,把平面上的图纸逐渐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使学生真切享受了数码管被突破被征服的乐趣.
4、方法好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处于激昂状态下投身于学习任务中,让学生积极地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成功带来的享受.
因而能否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考验教师能否成功组织教学的关键.
除常用的教学方法外,杨老师在本节课中主要还用到了以下新的教学方法:(1)痛苦激励法.
若没有抢答器,无法让最快抢答的人展示才华,这些群体势必愤愤不平.
心理学专家对人类发明史曾有过分析统计,人类最想改变现状的时候往往就在心理处于激愤的状态.
(2)角色责任法:学习任务由组内各负其责,合作完成,颁发"卡通笑脸"就是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学情分析落到实处:职高生要面子,渴望肯定、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比普高学生更强烈,让各小组形成竞争基础就在于职高学生个体都有着一股想展示能力的强烈冲动.
(3)成果展示法.
对职高生这个群体的年龄人,最大的痛苦是老师和同学漠视他的才华、他的成功.
而杨老师除了在巡视中不断肯定、鼓励学生外,特意采用了别人很少用的数字实物投影,巧妙地借用摄像头,把学生的设计图及时地展示出来,让各组间的比、学、赶、帮氛围渐入佳境.
还有大家都在用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多媒体展示等等,就不说了.
5、拓展高任何产品是否具有生命力,不在于会生产,而且会创造,能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是衡量我们的毕业生是否具有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
杨老师的项目拓展也不落俗套,不是一般程式化地、漫无边际地要学生所谓课后主动地去上网找资料、去探究,而是设置在仿真化的生产创造过程中,提出了如何让我们的产品更有竞争能力让沉浸在成功喜悦之中的学生在思维最活跃的时候,提出改进方案:加上声音提醒、加上倒计时、加上违规报警、设计更多路抢答器、外形设计更漂亮些、元件购置招标制,整堂课又走入了一个新高潮.
三、教师发展空间大作为一位新教师走进镇海职教中心全新的一所学校,在全新的学生面前施教,在全市行家面前展示自己,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希望得到的是高人的帮助、指导.
刚才许多资深同行对杨老师的课堂作了点评,我认为大家提的很到位、很深刻,由于他今日身有公务,下午已去成都参加轻轨课程设置研讨,不能在现场当面聆听,因而我首先代表他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帮助我区教师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今日还借这个机会对杨老师提些要求:~27~1、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在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上还欠火候,功力不足,在教学应变能力上还需提高.
2、教学语言的运用上不能过多地靠教师的"吼",而应在风趣幽默上点燃学生的学习意愿,在文化内涵上、人文关怀上激励学生,在激情飞扬,妙趣横生中感染学生,更要在有意义学习中培育出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展现.
3、由于听课人数远远超过学生,学生处在老师们的"包围"之中而感到有些"窒息",部分心理比较内向的学生参与展示不多,因此如何大面积地让学生"动"起来也是教师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学生动手时间安排上略显不够,如果把课间的10分钟也能用起来,使学生在采购、组装、制作、检验等系列活动的时间更充裕些,效果会更好些.
四、青年教师要积极打造自己杨老师的上课能力,已经让人看不出是一个只有一年教龄的新教师,整个施教90分钟,他充满激情,既阳光又阳刚;冷静老练,多种教法轻车熟路,令许多听课教师啧啧称奇.
教龄虽短,但由于他学习虚心、工作勤奋、为人踏实,综合素质提升快,赢得了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肯定,也引起了我区教研室的瞩目,正脱颖而出逐渐成为鄞州区优秀青年教师的一员,在不断追求之中渐入佳境.
让更多青年教师的素质能更快提升,从而蜕化成为优秀教师,这个过程是痛苦且快乐的,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感谢镇海职教中心对杨老师参加本次"三新"活动的全方位支持,通过这次展示活动,使我们深切感受到镇海职教中心厚德载物、至诚至精的高尚校风,镇海职教中心学校所创业绩是一流的,镇海职教中心的精神境界更是非凡的,这次活动让我们又学到了许多许多.
欢迎各县(市)区的老师与我们鄞州区互相开展交流切磋活动.
职业教学领风骚,巾帼英雄显风采———评辛艳凌老师执教的《串联谐振电路》慈溪市职成教教研室唐黎明2010年10月19日我参加了2010年宁波职成教教研室组织的"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中等职业教学观摩研讨系列活动.
对辛艳凌老师执教的《串联谐振电路》评课意见概括成一句话:"清晰的、紧凑的、多样的、艺术的展示课".
一、教学设计的主线很清晰.
教学设计的主线清晰是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也体现了教师驾驭教学能力的强弱.
由于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学习难度比较大,更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认识规律设计一条逻辑脉络清晰的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完成教学任务.
就教学内容的设计来分析,首先是从卡通收音机的引入,提出最基本的问题,利用网络来寻找最基本的答案.
利用先进的仿真软件,对谐振电路进行仿真探究,从实验中来发现谐振现象,出示本节课的课题.
再利用仿真实验师生共同探究,揭示出谐振现象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对谐振的频率计算公式进行理论的推导,得出串联谐振的规律.
随后又利用仿真软件对结果进行验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最后回到收音机接收电台的问题上来,用学过的知识从理论上来解释收音机为什么能选择、接收电台,前后呼应.
也就是说本节课的逻辑主线是现象的产生(感性的知识)上升到本质的揭示(理论知识),再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完全按照认识论的要求来设计,反映出教师处理教材能力强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很紧凑.
根据上面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多,难度较大.
她把教学内容安排成四个环节:知识的引入、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应用、知识的拓展.
如把引入环节安排成3个步骤,从出示卡通收音机,让学生猜想,紧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收音机能收到电台再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答案,问题设计紧密相连,步步紧扣,逐步提升,循序渐进.
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下了功夫,她把知识的学习环节分成下列几步:一是首先利用先进的仿真软件,对谐振电路进行仿真探究,从实验中来发现谐振现象,出示本节课的课题,到这里为止只是定性的发现谐振现象.
二是将电压表连接到相应的负载上、电流~28~表串接在电路上,在定性的基础上利用仿真实验师生共同进行定量研究,揭示出谐振现象的特点.
三是对谐振的频率计算公式进行理论的推导,得出串联谐振的规律.
四是再次利用仿真软件对串联谐振的规律进行验证,重点突出,也对难点进行了分解,各个击破,水到渠成,各个部分联系紧密,内容安排紧凑有序.
三、方法手段的使用是多样的.
纵观本节课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除常规使用的多媒体外,她采用了新型的仿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避开了实际实验难做的问题,效果较好.
利用学生喜欢的网络来寻找答案,将网络引进教室,以此来揭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网络来解决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消除学生网络只能玩游戏、聊天等不良的习惯.
卡通收音机等直观教具的使用更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
在教学方法上也是多样的,如仿真探究学习法、网络学习法、观察学习法等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辅设备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本节课是一堂艺术的展示课,这是本节课的主要亮点.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就需要教师运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大胆处理教材,用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节课在很多地方辛老师的处理很有艺术性.
1、肢体语言的艺术性,在本节课中亲切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信任的目光,优雅的手势,给整个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
辛老师的语言准确规范具有科学性,幽默机智具有感染力,手势指点恰到好处.
2、引入设计的艺术性,在本课的引入处理上,教师也会选用收音机来演示,收音机是平常的收音机.
但辛老师她选用卡通收音机来演示,说明她不但是一个细腻的女性,更是一个考虑问题周全的老师,她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吸引学生的眼球,将注意力能迅速集中到教学上来,她巧妙地选用卡通为直观教具,形象符合年轻人的心理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3、问题设计的艺术性,在教学过程的处理中,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忽略问题科学的、艺术的设计,造成单调的乏味的教学.
有些问题的设计缺少周密的引领性的考虑,如把问题提得范围很大,学生没有考虑的方向,觉得无从下手,有些问题提得很简单,学生不需要考虑,只需简单回答"是"或"不是".
在本节课的问题设计中,将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体现提问的艺术性.
如在知识学习环节中的提问,一般设计成"为什么串联谐振电路能让收音机收到电台呢"而辛老师却设计成"串联谐振电路有什么魔力能让收音机收到电台信号呢"尽管只加了"魔力"两个字,但起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积极探索,感染学生情感的作用,同时具有明显的艺术性.
其次是在问题的设计中,从简单到复杂,逐步递进,如:为什么收音机能收到电台呢串联谐振电路有什么魔力能让收音机收到电台信号呢你能根据上述发现的串联谐振电路的奥秘来专业性地分析收音机选台的原理吗这些问题的设计既科学,有严谨,充分展示了艺术性的问题设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4、环节设计的艺术性,从大的方面来看,本课的四个大环节的设计也很具有艺术性,如你知道吗(知识的导入)你想知道吗(知识的学习)你知道了吗(知识的应用)你还想知道吗(知识的拓展)简短的几个字,完全展示了教师语言精练,凝聚力强的艺术风格.
也充分体现了全新的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上台操作,回答问题,建立学生的自信.
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的安排也很有讲究,如在仿真实验定量研究揭示谐振电路的规律时,首先测电路的电流,随后测量L、C元件上的电压,最后测量R上的电压,科学有序地安排实验环节,避免了几个电学量一起测量数字太多,学习困难、混乱被动的局面.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是完美的,但在具体实施时有些问题值得商榷.
一是仿真实验只演示,教师可能考虑借班上课,学生对该软件不会使用而放弃让他们做,这是一个明显的缺陷.
我们可以事先做好铺垫,在上课施教的前几天让学生熟悉该软件的应用,在课堂上分组做该仿真实验,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活跃课堂气氛必将起到很大作用.
二是在教学中没有用实验来演示或者让学生分组操作感到遗憾,尽管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难做,成功率很低,但直观教具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不能因为难做而不做.
该实验电路在设计时必须科学地选用电源(频率可变的)、电阻(小灯泡)、电感线圈、电容器等,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电源输出地电压(电流)大小,一般的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功率很小,难以达到点亮小灯泡的要求.
电感的内阻尽量要小,否则对小灯泡的影响很大,电容器不能选用电解电容器,否则容量不准等等,稍不注意,实验就会失败.
三是多媒体仿真实验仪表显示的数字太小,下面看不清楚,是否可以将显示的数字变大,一目了然.
四是对固有频率点得不够明确.
五是在验证的环节上没有把握好数据,花费了较多的时间.
六是资料上对难点的分析不对,"串联谐振电路特点的推导与理解",把教学目标与难点混淆.
~29~摒弃花哨形式回归有效课堂——三堂外贸观摩课评课2010年10月18-20日宁波职教"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系列活动在镇海职教中心举行.
三位外贸专业教师在在本次活动中分别上了三堂展示课:慈溪职高王晓琳老师的"发票的制作"(外贸单证实务)、宁波外事学校王妮老师的"支付方式—信用证"(进出口贸易实务)和镇海职教中心叶舒曼老师的"拍卖"(进出口贸易实务),三位老师从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入手,结合生活、岗位实际展开课堂教学,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都有了新的突破,突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模式及教法优化".
她们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堂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教学有效性的内涵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效:即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学准备和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教学资源的有效性、教学媒体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从上述六个方面谈谈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有效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能检测.
三位老师都能根据所选定的内容分别列出了该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就目标设定的明确性来说,三位老师的知识目标都相对比较具体、明确,但能力和情感目标相对比较笼统,如叶舒曼老师的能力目标设定为"以课堂内容为载体,借由'拍卖'使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运用课堂所介绍的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此中,既没有明确指出课堂介绍了哪种学习方法,也没有说明解决什么实际问题等;又如王妮老师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明确指出哪些问题等.
(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内容的深广度、适切性等都与有效教学密切相关.
怎样在课堂上有效落实知识点,确保"人人清、堂堂清",这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也是个关键点.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前提下,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选择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合的教学内容,才能在课堂结束时让每个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有所提高.
显然,三位老师课前与学生都进行了沟通,都能较好地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的内容,能在课堂上较有效地落实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有一定的提高.
但对学情分析还略有不足.
王晓琳老师教学内容安排偏多,造成有些内容讲得不够透彻,有些环节落实不到位.
王妮老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认识不足,造成提前就完成教学任务,而叶舒曼老师所选择的肉鸭案例与教学内容不是很贴切.
(3)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丰富而开放的课堂活动是有效课堂的主线.
有效的教学活动应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注重趣味性、有效性及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活动,务必做到:1、活动形式要与内容相关,要为目标服务.
2、活动形式要多而不乱,并以已有经验作支撑.
3、活动设计要活而有序,要具有可操作性.
4、活动设计要尽量真实,要体现开放性和时代性.
依据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三位老师都能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在课堂上安排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基本符合学生实际的多个活动,较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但就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内容的有序性和真实性来说,三位老师做得稍有欠缺.
如王晓琳老师三个情境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以小组协作来完成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活动内容也基本没有梯度,活动之间层次感不强,这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学生独立操作技能的提升及活动的有效性等方面就有一定的影响;王妮老师整堂课基本都是以她问,学生答的活动形式来展开教学的,师生间活动形式不够丰富,趣味性不足,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相对较弱,课堂气氛就相对不活跃;叶舒曼老师课堂活动形式多样,有小组合作讨论、有学生角色扮演、头脑风暴式的自主活动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比较热烈,但活动的真实性方面略有不足,活动中涉及的案例不切合实际操作.
当然,最关键的是教师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并作出适度、合理、及时地处理,实施最切合课堂实际的教学方案,就会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的有效性.
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教学资源是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的关键.
而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只有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利用好教材.
关于这点,三位老师都做得比较好,他们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岗位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处理,同时,积极开发其他教学资源,充分做到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应用.
如王晓琳老师借助热播电视剧情境,创设了轻松诙谐的课堂场景,借鉴单证员岗位实际中的发票进行实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王妮老师通过播放视频片段,展~30~示实际案例来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叶舒曼老师通过模拟生活实际中的拍卖场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枯燥的拍卖相关知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5)教学媒体的有效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确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效果.
但多媒体只能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多媒体的使用应合理、适度.
我们不能完全将传统的教学媒体全部废弃,挂图、样品等一概不用,板书一个字不写,"哗哗哗"地由"人灌"改为"机灌",看起来效率很高,实质上不一定很有效.
关于这点,三位老师都做得比较到位.
三位教师PPT课件简洁,直观,教学手段形式多样,不仅提高了教学媒体的展示力和交互性,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同时,三位老师都能合理使用黑板,把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点和学生"智慧火花"及时记录下来,使动态课堂的预设和生成较好地融合,这充分体现了三位教师的良好的教学意识.
(6)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过程,检验学习效果,激励学习兴趣,进一步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要通过"评价目标全面化,评价方法和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等手段,努力实现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从而推动教与学两方面发展.
关于教学评价,三位老师在评价主体多元化方面做得较好,基本都能做到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师生共评相结合.
但评价目标不够全面、评价方法和形式较单一.
如王晓琳和王妮两位老师在小组活动后出现某一小组一边倒的现象,虽然对这一获胜组学生有极大地激励作用,但也影响了其他小组的参与热情.
评价标准应因人而异,学生只要有进步,就应给予肯定.
再如三位老师的评价方法和形式比较多地局限于口头语言上的呈现,建议老师们从精神层面上或物质层面上给予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形式,如通过肢体语言: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鼓励性的手势、一个赞赏的眼神等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及时评价.
同时依据动态课堂情况,合理采用延时评价.
用巧、用好延时评价,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多问思维,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等.
总上所述,三位老师都年轻有为,基本功扎实,语言清晰,表达准确,教学态度真诚,师生关系融洽,教学设计创新,各有特色,能很好地体现我们这次"三新"活动的主题,对于借班上课的公开展示课来说,确实都是相当成功的课,有许多地方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宁波市外贸专业教学研究会执笔:陆梦青~31~三课同观赏、特色相与析"三新"活动中语文三堂课述评在"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2010'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观摩研讨系列活动精彩纷呈的舞台上,语文学科的三位教师展示了自己精心打造、倾情演绎的三堂课,为这一系列活动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这三堂课分别是余姚职成教中心刘健老师的《善良》、宁海一职周稳老师的《一碗清汤荞麦面》和镇海职教中心翁晓萍老师的《哦,香雪》.
清水芙蓉见本色如果用一个词来简概刘健老师《善良》这堂课,那就是"本色".
首先是教师(刘健)的本色.
刘老师俊朗帅气的外表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更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他沉静大方的教态、机趣睿智的语言,这些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刘健教师缜密的思维和深厚的积累.
在本堂课中,刘老师引用了大量的资料,如《天龙八部》《西游记》《蜘蛛侠3》、顾城的诗、名句格言,彭宇案、壹基金等一系列案例,还有"建房子"等形象的比喻以及瓶装水、折纸等小道具的相机运用,无不显示出刘老师深厚的积淀和优秀的素养,而正是有了这样的素质,才有了课堂上的信手拈来,妙语如珠.
这点值得每一位教师反思.
平时我们总会有人抱怨教材编得不好,课文没意思,不好上,或是学生程度差,理解能力弱,没办法上.
听了刘老师的课,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反思一下自身:你平时的积累,你对教材的处理,你课堂上的语言表达,你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其次是教材内容的本色.
初看这次授课内容是《善良》,不免有些担心:这很容易上成一堂德育课.
这样的情况在语文教学中并不鲜见.
如上鲁迅先生的《祝福》上成了批判会"是谁害死了祥林嫂",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或是探讨得嘻嘻哈哈,却全然没有一点对人物命运的反思和应有的沉痛的感受;学习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则变成了"幸福畅想会",而没有时间去认真阅读一下文本,去深入理解一下标题中"提醒"二字.
李海林教授说过: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其他课程更多的关注是文本内容,而语文课程更多的关注是文本本身.
这个话简单的理解,就是说其他课程关注的是教材的内容,即"写的是什么意思",而语文课程更多的关注是"怎么写"及"为什么这样写"(即语言本身).
刘老师的这一堂课,用了5分钟时间导入,用了25分钟时间梳理了文章内容和思路,花了近10分钟时间来品味王蒙式语言,最后用了5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表达对善良的理解和感悟.
这种课堂构成说明刘老师在授课时牢牢把握了语文课本色,特别是在分析课文内容和结构时,注意引导学生对"似乎""但""然而"等关键词语的理解,以及"反问""对比"等手法效果的分析,这一点做得特别好,不满足于仅仅让学生懂得文章写了什么,而是让学生去关注"如何写"及"这样写的效果",这就是一堂本色的语文课.
第三是教法(学法)的本色.
一堂课怎么上,有很多种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语文课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去"听、说、读、写".
在这一堂课中,学生有"输入"(看视频、看图、听录音、读文本),有"输出"(思考并回答问题,表达自己对善良的感悟).
为了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刘老师在分析文本时,设置~32~了非常细化并有梯度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由易到难,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环环相扣,这样使学生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并且有效达到目标.
整堂课中,先后有20多位同学发言回答问题或是发表见解,在下课时学生自发地鼓掌,都说明了学生对这种授课的认同和欢迎.
谐理交融出效率有效性是教育的生命,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生命.
周稳老师所上的《一碗清汤荞麦面》就呈现了这一特点.
首先从执教者的教态来看:周老师始终保持他一贯的风格大方自然、精神饱满.
他那慷慨激昂的语势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带给学生轻松和振奋;他那不时写在脸上的笑意又极具亲和力,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构建了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本堂课的教学有效性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其次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来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准确是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
周老师能从新课标出发,立足教材,贴近中职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既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又突出重难点,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本堂课教学目标科学合理、落实明晰且达成度高.
这堂课教师围绕着阅读小说要把握的三要素去设计教学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且各个教学环节条理井然,结构紧凑.
教师思路清晰了,教学过程中自然就能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自然也都迎刃而解了.
再次从问题设计来看:一节课问题设计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关乎学生能否学有所得.
周老师的这堂课在问题设计煞费苦心,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来解决问题,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梳理故事情节设计的五道数学题,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对主题思想的挖掘起到了帮助.
又如分析人物形象中设计的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课堂总结时提出的问题"一碗清汤荞麦面,你吃出了什么味"等.
这些问题设计,在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同时,均体现出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整堂课的教学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还有从学生的活动看:不管是学生的个体活动还是小组讨论,老师都进行了合理的引导、启发和点拨,并特别注重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探究的时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出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使得学生参与热情高,能合作,善倾听,敢发言,有收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生本人文呈素姿翁晓萍老师施教孙犁誉之为"从头到尾都是诗",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的《哦,香雪》这篇课文,没有抒情的朗诵,没有煽情的语言,似乎没有诗意,纯真出演,素面朝天.
但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做到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发言此起彼伏,论辩头头是道,这无疑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首先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一切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教学就是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中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认识与实践的能力.
毫无疑问,翁老师的~33~这堂课在"主体"和"主导"的定位把握上是相当准确的.
我们看到,课堂上的教师只是一个配角,一个主持人,而主角则是全体学生,整个课堂就是学生的舞台.
尤其是关于香雪用40个鸡蛋交换铅笔盒值不值的问题的讨论,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学生敢于大胆质疑,对教学内容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老师呢,甘于居后,把舞台交给学生,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总是以欣赏的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表演、敢于质疑、善于辨析.
虽然有的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情绪过激,但是师生关系的平等融洽和谐一直是洋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
这堂语文课,可以说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并且培养了学生质疑、批判、讨论和理解表达等综合能力.
其次是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我们职高语文的教学目的早已从工具性教育逐渐向培养"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鼓励创新精神,提升人文素养"的方面发展.
我们教材的选文也越来越注重人文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人文意识.
1982年发表的《哦,香雪》这篇小说是铁凝最早描写清纯少女的成名之作,编者把这样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诗化的小说选入教材,不仅仅只是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主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小说的意境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性格美和社会人情美是小说美妙意境的主要成分,所以翁老师把这堂课的重点放在对人物行为的分析上,尤其是抓住这只小小铅笔盒做足文章,这个点找得非常合适.
学生的关于香雪用40个鸡蛋换1个铅笔盒值不值的辩论,就是为了感受小说的这种美.
小说中的这个铅笔盒,经香雪的凝视和爱护,以及作家的精心点染,已成为一种心愿、一种追求、一种象征,是文化和知识,是香雪要求摆脱小山沟封闭落后生活的一种企盼,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渴求.
理解了铅笔盒的象征意义,也就理解了香雪这个人物的人性美,学生在欣赏、辨析的过程中也经受了一次美的熏陶、思想的洗礼.
虽然有不少同学最后还是不能理解香雪的行为,以为换铅笔盒的行为表现了她的虚荣心,但是即使这样,不是也让我们看到了学生正在形成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吗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段里,要比较完整地呈现一篇课文(长短不论)的教学内容难免会让人生出削足适履之感.
一课一得也好,长文短教也好,剪枝蔓、立主脑也好都不能让我们的教师像平时那样从容不迫地去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刘健老师上课的节奏显得紧张了,周稳老师对人物语言的品味简单了些,翁晓萍老师导演的"辩论环节"不够有梯度.
但瑕不掩瑜,相信刘老师的睿智、周老师的洒脱、翁老师的淳朴一定会深深地烙在亲临现场的每一位教师的心中!
宁波市中职语文学科教学研究会执笔:凌云~34~告别"独舞"的课堂把精彩还给学生——德育学科课堂教学观摩互动评议活动综述10月19日,宁波市中职德育/创业教育"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教学观摩研讨系列活动在镇海职教中心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来自宁波大市的百余位德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奉化职教中心的竺辉老师、鄞州职高的薛珍老师、镇海职教中心的金玲老师分别开设了《创业机会的四个基本来源》、《供求规律——寻找潜在的市场需求》、《做个消费达人》三堂观摩课.
教学展示完毕,三位老师就自己的课堂教学向大家介绍了设计思路,之后来自外事学校的徐巧蓉、东钱湖旅游学校的施海静及北仑职高的夏铁宇三位老师分别对这三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听课老师也都畅所欲言,将听课感受进行了交流,下面将三节课的评议予以综述.
一、理念新传统的课堂往往是教师"独舞"的课堂,新课程、新课改的核心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和发展潜力,教师的职责就是成就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讲巧引,通过让学生多思、多说、多做的参与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智慧和活力.
竺辉老师的创业课无论从教学设计还是从具体的教学过程,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前教育的学生,竺老师不但能根据专业特点,设置情境和活动,如让学生结合幼儿教育寻找身边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创业项目选择如幼儿玩具店,而且这些情境和活动的设置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
薛珍老师在带领学生探讨市场需求时结合导课案例,让学生扮演案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任务探讨,这种身份意识让学生在活动时更有实效,也通过活动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激情.
同时薛老师也非常善于把握学生的兴奋点,比如选取的案例都很"潮",比如中国达人秀、iphone4手机等,这样的选材往往很容易让学生有话可说.
金玲老师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强调学生的亲身的消费经历,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有主题的具体活动,来积累感性经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而培养起合理的消费习惯.
在这个探讨过程中金老师只对其进行了必要的指导,留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发挥的空间.
三堂课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体验,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作用,促成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实现了能力的提高和积极价值观的形成,非常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
二、形式新虽然三位老师授课风格各异,竺老师沉稳大气、薛老师激情灵动、金老师婉约自然,但三位老师所采用的全员参与的活动课模式让与会者都感受到了富有生气、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其中竺老师和薛老师的两节创业课同时也是今年暑期光华公益创业培训活动的教学成果展示,光华参与式授课模式所持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听到的,我会忘记;看到的,我会记得;做过的,我会记住,并会改变".
学习是需要体验的,严格地说,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35~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
我们的创业课与德育课就是希望学生能记住些什么,并且由此做出些改变.
竺老师和薛老师的两节观摩课就践行了这种理念.
这两堂课主要是以参与式活动课为载体,竺老师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结合自己的专业在生活中寻找创业机会的来源.
薛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根据牛奶的产业链把学生分成牧场、奶粉生产商、超市、有创业意向者、消费者五个小组,从"各就各位"到"集体智慧"到"千锤百炼"到"现场制作"几个环节相辅相承,层层推进,让学生在实战演练中,得到知识、升华情感.
金玲老师也同样运用了活动探究课的形式,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实验考查","亲身经历","动手实践"、"探究体验"和"激励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并从生活体验中找到自己不良的消费习惯,对其进行引导和建议,从而使学生自觉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做个理智的消费者.
三位老师都注重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并在学中悟,继而悟后行,让学生在这样具有动感的教室里面轻轻松松地获得了知识和技能.
三、目标实培养一个会用知识、会生活的人,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归宿.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知识对学生是否具有个人意义,是学生愿意学习知识和知识能够保持的决定性因素".
德育课和创业教育课只有回归到生活中去探究拓展,学生才能体验到知识运用的成功与快乐.
三位老师在授课中都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比如竺辉老师的创业教育课贴近地域特色,从导入中对宁波帮的简单介绍到思维训练中的写出镇海的15个公司或店名的活动,能从学生身边的事说起;薛珍老师以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实际为起点,在授课过程中关注了学生的机电专业的创业前景,让学生在职业情景中捕捉市场需求,把握创业机会;金玲老师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根基,通过"我最喜欢的生日设计方案"的评选和个人消费计划的制定,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与"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
三位老师都将教学目标的实现植根于实践之中,植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中,让知识深入生活,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接触到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在学习中产生新的问题,最后带着问题离开学习,在师生共同的探讨中,在生生之间的交流中产生出新的知识,并能在离开课堂情境后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实实在在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交流中与会老师都对三位老师在短短45分钟展示的教学素质表示了一致的赞许,并对他们探索课改的创新精神表示钦佩,同时也诚恳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次创新课的观摩活动中,参与式活动课引入德育/创业教育课的尝试是课程改革的亮点,无疑为改变当前总体低效高负的德育教学现状打开了另一扇窗口.
当然活动课的开展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会老师都表达了将此作为一个新的课题带入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并进行创造性的实践,以期在下一届的创新课展示活动中有更令人期待的突破.
宁波市中职德育学科教学研究会执笔:忻洁琳~36~再现工作情境,打造课堂新特色在2010年"三新活动"中,电子商务专业新课堂由宁波经贸学校的胡丹波老师、余姚职技校的蒋海珍老师、镇海职教中心的童伟老师施教.
这三堂课有一个明显的特色是:都根据学生未来工作情境进行有效构建,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和任务的形式,达到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下面具体对三堂课进行综评.
一、上课教师自评上课内容:《网络营销消费者需求分析》,胡丹波老师施教.
1.
教学思路:删掉教材中第三块理论知识;2.
教学设计:降低难度,具体实务复习马斯洛需求动机;3.
不足点:讲述网络消费者时较拖沓.
上课内容:《淘宝网上开店业务流程》,蒋海珍老师施教.
1.
教材陈旧,以前老师上过,选择自主淘宝创业从表象入手——开点准备,并选择其中较简单的选商品和定店名;2.
课前准备多:事先选好队长、组队确定人员、定商品、定店名.
上课内容:《网店进货渠道的评价与选择》,童伟老师施教.
1.
教学理念:着眼于两点,第一、公司的文化精髓:诚信、合作,第二、培养学生敢说、敢想、敢做的能力;2.
本堂课的几个亮点:(1)课堂口号:好、很好、非常好!
(2)开心激情:游戏环节;(3)分组和团队口号特色;3.
内容的选择:知识点弱化,老师作为主持人的角色.
二、上课教师综评陈肖松老师认为:1.
课改的探索是从学科体系过渡到工作体系.
2.
老师都采用了小组学习方式,活力十足,体现了组员内部及组与组之间的密切配合.
但在小组评价的直观性上面,胡丹波老师最后没有结果,蒋老师和童老师都评出了结果,并且童老师还颁发了奖状.
3.
材处理方面,要有为什么要上这堂课的理念,这堂课在学科体系中起到什么作用来决定上什么内容.
蒋老师对教材变动较大,但开店程序没有完整.
4.
工作方法的传达,培养学生工作习惯的养成,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
吴丹辉老师认为:1.
新课堂的"三让"原则,大家都做到.
并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会学习、自信、诚信等职业素养的培养.
2.
最好玩:童老师的课,在玩中学、主持人角色、课堂反馈表、奖状的准备;最开放:胡老师的课,"创业一条街",临场的应变能力,开心网;最激情:蒋老师的课,PPT很美,音乐很活泼泼,小组合作好,学生身上贴名字,德育理念的渗透.
3.
最后谈一些个人的观点:胡老师的课的袜子调研应该分男、女生调查原因;情感和情绪的区分应该用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谁是市场总监"应该先讲规则;上课用到的表格应该课后交上来.
蒋老师对于商品的确定事先准备的太突兀,不够贴近学生生活;店标的选择可以让学生现场画,展示一下.
~37~符燕老师认为:1.
总的理念:自主探究,平等、自主合作.
2.
胡老师的课,优点:"创业一条街"、"开心农场"引发学生共鸣,通过接近学生的案例突破难点;跟教材结合紧密;过渡巧妙;"市场总监"使课堂练习的新颖形式.
缺点:时间、环节有点紧张;自评、他评目的由于时间限制没达到.
3.
蒋老师的课,优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卖家角度,源于教材,新于教材;对学生诚实守信职业道德教育;结构紧凑,重难点均突破.
4.
童老师的课,优点:竞赛式课堂,主持人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
缺点:教学效果如何,知识内化还需努力.
朱明老师认为:三堂课有激情、教师充满爱在教;同时准备充分、是用心在教.
闵亨锋老师认为:三堂课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再现了工作情境,教师用心准备大量素材构建学生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工作情境中完成项目和任务,最终达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目标.
其实,教学目标的低层次目标往往是通过高层次目标来实现的,没有必要在低层次目标中滔滔不绝,因为要实现高层次目标,学生是绕不过低层次目标的,你不讲,他都要去理解它,掌握它,否则,使完不成你给他的任务的.
而这些高层次的目标就是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的完成.
1.
新课程目标的转移: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移到工作方法的引导,工作思路、工作内容的言传身教,因此,要把"方法论"融入到职教课堂中.
2.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是目前大多数老师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知识目标:要可控、可测,表达清楚,如90%的同学能说出;技能目标:如会选择进货渠道;情感目标:如学生乐意探讨.
3.
研究教材、学材:精心准备,注重积累,如果每个老师分工负责几块内容,那么,将所有的材料整合起来就能成为一份很好的系统课材.
所以,请老师在平时工作中多用心、多留心,将课改进行到底.
宁波市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研究会执笔:沈忱~38~新音符新节拍——学前教育专业评课记录时间:2010年10月19日地点:镇海职教中心两堂不同形式的专业课,总的来说比较成功,突出表现在"新"字上:一是理论新,课堂形式新,注重启发,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二是教学手段新,能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趣",有效运用"活"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如《醇厚的中原韵》在选材上敢于挑战,在中学生中时尚流行乐曲的今天,选取"土得掉渣"的民歌欣赏作为上课内容,而且是一堂教学观摩课,勇气可嘉.
整堂课的完整性,教师的教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不说明了这堂课的成功之处:授课教师有较深的教学基本功、学科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整堂课思路明确,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藏族之旅》从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的教学理念,如导入中"学生模拟幼儿园小朋友乘着火车来到日喀则的入场"一下子吸引了在座的听课教师,整堂课以旅游的形式贯穿了对知识的复习和新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形式新颖而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尤其值得借鉴之处是这堂课能注重了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的有效结合,并做到了成功,这是我们平常课堂教学中一贯忽略而应能引起足够重视的细节,这恰恰是本堂课最成功之处.
但课堂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于"有效率、有效益和有效果",作为课堂教学观摩课,还是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进一步探索:一、《醇厚的中原韵》,首先是选题有点大,加个小标题,依此为重点,也许更能突出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避免素材选取中"多而杂"的弊端;其次是教案的编写上显得有点粗糙,不够精细,应从逻辑性与合理性上再下功夫;再次是教学环节的衔接,在素材的选取上做得不够合理,有些教案上有的课堂上却没显现;还有就是整堂课中分析总结欠深入,学生的体会不够深入,重、难点不能很好的突破,如在解决重难点中没有让学生能更深入的加以理解而直接得出答案,课堂结尾部分的两个乐曲欣赏安排用意不明.
二、《藏族之旅》出场堪称完美,遗憾的是在授课过程中,沿用了常规的授课形式,即教师在前面讲解示范,学生排在后面跟或看,如让学生围成园圈,教师站在中间讲解示范,即符合《舞蹈》课新教法的形式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的相互观摩;最后是在学生运用教学内容进行幼儿模拟教学的环节显得有点仓促,应在动作的分解中让学生理解"舞蹈动作是现实生活中的反应",这样会让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宁波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研究会~39~预设解惑拓展——"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系列活动数学课欣赏中国自古就有一句至理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者,计划也,可见从古代开始,人们就知道了计划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课前对未来发生的教学行为有所准备和设计,是教师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能有序地展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活动效率,尤其是预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设计、串联、拓展是课堂教学的命脉.
但是,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体验、发现的过程,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也就有了课堂的"创造".
因而,课堂教学的进程正是精心预设与动态创造的统一.
感受函数的魅力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
两节函数的概念课给观摩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观摩者学习提高的良好机会.
这两课共同的特点是:朴素,扎实,创新.
朴素,是因为教者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厘清了函数概念的外延与内涵,抓住了函数概念的本质特征,突出了概念教学模式显现.
因而这二节课与教师每天上的数学课一样——朴素实在,脉络清晰.
同时,对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课堂活动的展开、课件的利用,都是教师平常上课一样可以做得到.
高中对函数内容的学习是初中函数内容的深化和延伸.
主要体现在用集合和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且定义更具一般性.
老师抓住了初中知识无法说明的常值函数和判断同一函数二大问题作为本课的切入口,一石激浪,引发了学生思维之火.
说明老师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对初高中函数本质区别能精确把握.
同时,以"会判断是否函数,理解函数符号意义,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判断二个函数是否相等"为合理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以"函数概念及二要素为重点","函数概念及f的理解为难点",重难点把握精准,在教学中从生活实际问题(运动会报名、掷铅球)二个函数模型中抽象函数概念,从符号f的认识中体会函数二要素,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扎实,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是我们的目标,这二堂课都很好地达成了这个目标,整个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学生学得主动扎实,每一个问题都是扎扎实实解决.
同时,重视学生的课堂常规的落实,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每一位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在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四个环节:基础知识迁移,问题情境探究,形成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
在课堂上,以问题驱动为主线,架构起了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问题3的选取来源于授课学生身边实际:运动会报名刚结束,请本班参加运动会的同学起立!
请报出你们的学号及对应的运动员号.
通过这样一个"近体"问题,把二个变量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同时也使~40~学生对离散函数模型有了初步认识.
问题4则是铅球运动中时间与高度的连续函数图像,增添了"多对一"和考虑实际问题得出的自变量取值区间,此二例为抽象函数概念提供了定义域与"二类对应"的生活模型,完善了高中函数概念的知识体系.
另外,在例1到例3的设计中,老师从列表法到图象法乃至公式法,知识点层层递进,定义域既有离散的又有连续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彰显了数学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创新,使这二堂课更紧贴系列活动的主题.
授课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体现了教学设计新颖、数学问题情境设置到位深入,数学材料的充分利用,富有创新性,更重要的是二位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更是"驾轻就巧",以及对课堂即时性评价,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创建了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老师从"初中学了函数为什么高中还要学"的悬疑中拉开了课的序幕,从二大初中函数无法解释的问题中点明题意,使学生思维由已知向未知迁移.
选取生活中的二组对应及初中函数作为问题1到问题3,由情境向主题迁移,以列表法、图像法、公式法表达三种函数模型,由具体向抽象迁移得出函数概念,并用五大注意点对概念进行建构.
从知识向应用迁移引出例1至例3,运用新知判断是否函数,是的理由不是的理由由此得出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确定的取值区间,即定义域,继而转向定义域的学习及小结.
回应列表法和图像法中的某个对应的带出函数值的概念及例举,总结课堂引出同一函数的判断,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教学目标逐一落实.
在两节《函数的概念》的数学课堂上,我们体验到,学生不再退缩,而是主动地陈述自己的想法、辩论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思维;不再从众,有了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疑惑,提出自己的问题.
数学课不是知识的灌输与模仿练习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成了"精彩"的主体.
两位教师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从学生的角度着想,把观察、思考、讨论、合作、质疑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是,也决不放弃课堂"平等中的首席"的责任,尊重学生的思路而又高于学生的思路,不断地引导学生发展,教师成为创造"创造精彩的人".
1.
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创造"精彩"课堂的"精彩"是师生心灵与心灵、智慧与智慧碰撞的"火花".
朱老师首先创设了"嫦娥二号"卫星升空的视频,给学生一个宽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在这个环境中是安全的,为学生的创造做好良好的铺垫.
如:通过视频让学生体验卫星随着时间的变化,离地面的距离越来越远,自然引出了本节课的本质特征.
2.
找准起点,让学生足于创造"精彩"朱老师与胡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不断寻找顺应学生思维而又高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如朱老师的课始,以生活中两种类型的杯子为素材,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学生是带着知识、经验来探究的.
在课中,朱老师还以一条辅线的形式,把初始问题情境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不断地呈现出来,使函数概念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函数概念的本质属性,也为认识函数概念的二要素奠定基础.
3.
激发潜能,让学生乐于创造"精彩"朱老师与胡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让课堂变得灵动,富有情趣.
如:以学生运动会为契机,设置问题情境,使整堂课都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学生始终保持了强烈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41~快乐,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4.
开放情境,让学生易于创造"精彩"朱老师与胡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注意避免教师的权威者的角色影响,设计的问题多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发展性.
如:同一个函数的理解设问;从24小时的气温变化图回答以及自我小结等等,学生的发言十分精彩.
教师的问题设置给学生的回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然也就容易迸发"精彩".
探求CPI的奥秘《抽样》这堂课,吴老师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指数与我们老百姓的直觉有差异,来提出问题的.
前几天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报道过此事,CPI指数是国家统计局经过抽样,统计出来的平均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老百姓觉得这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况有比较大差异,其实,这就是一个抽样的问题.
一方面,个人的生活水平不一定处在全国的平均水平线上;另一方面,与个人所关注的商品有关,如果某个人买房子了就感觉商品价格贵了,如果某个人买汽车,就可能感到商品价格便宜了.
都是抽样的问题.
今天是2010年10月20日.
第64届联合国大会第90次会议于今年6月3日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0月20日为"世界统计日".
今天是第一个"世界统计日".
巧!
但是不只是这个"巧"字,在这偶然现象中蕴涵着必然规律,这是因为吴荣愚老师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人.
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用心了就能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这次三新活动上报的资料中有每位上课老师的教学感悟,吴老师的教学感悟是:数学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这就能说明巧不巧的问题.
现在,一般上课都是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的.
创设情景就是假设一个情景,而吴老师的这个情景是真实的,有新意,既是贴近生活的问题,又是现在的热点问题,而且与学生的专业有关系.
这节课的开头很好,是一个亮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这节课的结尾部分,即小结与布置作业部分处理得很完美.
所配的课外作业恰倒好处,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另方面配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能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作业是课堂45分钟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可以看作是课堂教学整体的一部分,布置的作业符合教学目标所确定的要求.
小结的效果很好.
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前面内容系统化的一个总结,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样能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个小高潮,免得老师作课堂小结,学生准备下课的尴尬局面.
一般,小结的时候可以来解决一下引入时提到的CPI指数与我们老百姓的直觉有差异的问题,这样前后呼应就更理想.
不过对本课而言这样做要求过高了,因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那么高,一堂课只学了点抽样的皮毛,不可能解决CPI指数所有问题.
而吴老师已经在课外作业中布置了"查找与CPI相关内容,探究CPI指数是如何统计得到的"等问题,这样既符合教学目标的难度定位,又是一种前后呼应的做法.
结尾部分相当漂亮.
本课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让学生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概念;了解三种抽样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针对不同的问题选用合适的抽样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器使用技能;过程与方法是:在探究如何合理选取记帐户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三种抽样方法的概念;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让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只有教学目标定位正确了,才能有明确的方向.
我认为吴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正确,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符合职高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专业特点,也符合大纲要求,教~42~学大纲对抽样这部分的认知要求是"了解",没有过高地要求"理解"和"掌握".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是朝着这些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的.
比如选配练习的类型和难度都符合教学目标所提出的要求.
三维目标是有联系的一个整体,没有过程与方法就没有知识与技能,没有知识与技能怎会有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课通过探究如何合理选取记帐户问题,让学生了解三种抽样的概念和具体操作步骤,注重了过程与方法;用CPI指数这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把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课的总体设计新颖时尚,符合现在课堂教学的潮流,也符合这次"三新"活动的要求.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找准教学重点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
如果没有找准教学重点的话,可能会变成有关CPI指数的讲座,变成抽签做游戏.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三种抽样方法的基础上,会针对不同的问题选用合适的抽样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中,先用CPI指数与老百姓的直觉有差异,来提出抽样的问题,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形式,设置如何抽取记帐户的问题,层层推进,使学生了解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概念,并且能针对不同的问题选用适当的抽样方法.
教学过程中该讲解的讲解,该讨论的讨论,教学方法选用合理,既注重了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纵观这三节课,大气中兼顾细节,美丽中透着数学凝练,两位老师清新、自然、洒脱的课堂上,每一个细节都见理念、见价值、见文化、见魅力,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不断探究发现、交流感悟,努力使函数概念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心间,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感悟数学的深刻与美丽,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
学生们在教师所设置的这些悬疑中,从怀疑到清晰,从迷茫到独自探究、拨开迷雾,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奥妙,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感受着数学文化的神奇与博大.
宁波市中职数学学科教学研究会执笔:陈建忠周红张骏~43~从理想的教学设计到现实的课堂教学----三堂英语观摩课评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曾提出,我们获取的知识20%来自听,30%来自看,50%来自边听边看,70%来自讨论,90%来自亲自做.
据此,我们相信"做中学"是非常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
与此相呼应的是,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在体验中学习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流.
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究竟能体验到什么我们认为,学生能体验不同情境、体验合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愉悦、体验学以致用、体验师生情感交流等等.
而帮助学生学会体验的有效途径就是"任务驱动".
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否以学生为主体;二、任务活动是否递进;三、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四、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五、教材是否合理开发;六、教具使用是否适度.
首先,让我们回顾三位教师的公开课留下的总的印象.
方瑛老师的学生活动相比之下更照顾到了全体,既有individualwork,pairwork,groupwork,teamwork还有classwork,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
沈妤老师对阅读课skimming和scanning两个步骤的处理是通过变换每一段阅读内容后的问题形式来实现的,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既能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习惯性倦怠与疲劳情绪,又能合理地突破教学难点.
刘玉玲老师设计的任务难度层层递进,任务与任务间的衔接十分紧密巧妙,具有挑战性.
三位教师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式,加快了教学节奏,扩大了教学容量,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教学目标、教材二次开发和教具使用方面,都值得肯定.
下面深入剖析三节课呈现的亮点和一些建议.
第一节课的内容是B1U5What'syourhobby听说课.
方瑛老师温柔可人、自然亲和的语音和教态吸引了学生,也打动了我们.
每一位学生的胸前都贴有英文名字,教师把课堂假设成开往东钱湖的巴士,老师是导游,学生是乘客.
权且不说这个环境在这堂课上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方老师在极力与学生的专业(旅游酒店管理)相结合,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渗透着专业的元素,一开始就让大家浸入到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这堂课上,方老师对教学微技能的运用相当自如.
比方说,她用三段视频调动学生的视觉(眼)和听觉(耳)、用传话等方式调动学生口头表达(嘴)、用survey和report调动学生的合作和思维(脑),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完成英语学习全身运动.
此外,她还善于根据学生的水平降低某些活动的难度.
比如,她会给学生充分考虑和讨论的时间;她会在warm-up环节学生捕捉hobbies有困难时,给出部分单词的首写字母;她会在学生误解她的本意时,通过身体语言或教师话语实施引导等等.
最后,方老师的sum-up有效复现了当堂课的学习重点,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
当然,任何一堂课都会有遗憾.
这节课亮点颇多,但同样留有瑕疵.
首先,warm-up中有部分拓展的词汇surfing,bungeejumping等在后面的活动中没有机会复现,使得对学生知识面的~44~拓展不够扎实和深入.
最后,纠错技巧不足.
在report环节里,第一位学生在表述上出现了Helike一类的错误,但被老师忽视掉了,于是后面的同学又有同样的错误反复出现.
在第二位学生表述时,教师没有听完学生的report就急于打断进行纠错,但学生仍自顾自地把report做完,并没有留意教师所纠的错.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的建议是:warm-up中扩充的词汇可以在后面extension环节里设计相关的任务进行"回炉";教师在学生表述的过程中先做goodlistener,记录下来学生的典型问题,待学生讲完后再加以提醒,这样既没有浇灭学生表达的欲望,又能真正让学生认识到他(她)的错误,并防止后续的学生再次出现同类的问题.
第二节课的内容是B3U3Whatcoursesdoyouoffer阅读课.
沈妤老师在热身环节逐一呈现与part-timejobs相关的图片,通过slides自动播放的形式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这个warm-up是高效而比较成功的.
沈老师这堂课的第二个亮点在于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Expo的元素,从上海世博会引出volunteer这一关键词(part-timejob的一种),做到了与时俱进、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沈老师对skimming和scanning两个阅读环节的处理是很有特色的.
她为三段材料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学习活动,连线、填写表格、完成划线部分等.
相比之下,沈老师更善于运用黑板,不仅呈现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也及时板书、讲解较难词汇和warm-up中的部分拓展内容,提请学生注意.
整堂课脉络清晰,教学设计比较理想.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是借班上课,沈老师对学生的水平似乎有一点估计不足.
首先,slides的播放间隔短了一点,量又比较多,所以只是少部分的学生抓住了所有的图片信息.
其次,阅读前的铺垫不足.
如salary这个词学生并不认识,所以学生误认为"thesalaryofpart-timejobs"在这段阅读材料中也有提及.
当一位同学大声地说文中有提到这个话题,另一位同学大声地说"Iagree"的时候,教师显然慌了神.
最后也是最大的问题出在evaluation环节.
这个评价的形式固然新颖,但费时多,出现的时机不好,所以用起来效果并不理想.
我们的建议是,幻灯片播放的速度宜慢不宜快,给学生记录的时间更能增加学生的信心.
当学生坚持自己的错误时,教师应追问几个"W".
比如,WhydoyouthinksoWheredidyoufindtheanswer等等.
找到学生错误的根源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最后,在课堂上完成评价表格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要看时间允不允许、这样做有没有必要.
在这节课上,教师已经使用了小组间竞赛的形式,评价形式已经存在,故而可以去掉evaluation这个多余的步骤.
第三节课的内容是B1U9Whatclubwouldyouliketojoin听说课.
刘玉玲老师大胆挑战自我,一改以前沉稳的作风,尝试活泼的教学形式.
她这堂课的最大亮点是情境的创设.
首先,她精心布置了这个临时的教室,在教室的墙面上张贴了许多俱乐部的海报和带有slogan的写有不同俱乐部名称的大卡片;其次,她录制了俱乐部招生现场学生间的谈话,丰富了听力内容;第三,她设计了让学生运用关键句型"Whatclubwouldyouliketojoin""Whatqualificationsdoyouhave"选择自己心仪的俱乐部这么一个活动环节.
其次,本课时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在各个环节中逐个突破,听力任务的形式多样.
如有总结谈论资格的表达方式、填写applicationform,~45~挑选出与应试俱乐部相关的谈话内容等等.
最后,刘老师对学生毫不吝啬她的鼓励与赞美.
"Marvelous!
""You'reverygood!
""Good!
""Mm,Ithinkit'sagoodquestion!
""Justnow,youwanttosay"等话语折射出刘老师善于维护学生的颜面,是位善解人意的老师.
但可惜的是,刘老师强大的气场并没有覆盖到第四大组的学生,"偏台"现象严重.
班上仅有的三个男生和最远离教师第四大组所有的学生都没找到机会表现.
另外,最后一个环节"Chooseoneoftheclubs"存在两大缺憾.
一、原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创意俱乐部slogan的步骤不该省略,这是一个发挥学生创造力的机会,应该保留.
二、这个活动时间不够充裕,主要原因在于刘老师让唯一的hostess逐个询问每一位挑选俱乐部的学生,耗去了大量的时间.
建议将最后一个活动改进为:让所有留在座位上的学生同时选择五个clubs中的一个,然后由主持人随机抽取几位学生询问他们选择该俱乐部的理由和资格.
这样既没有忽视学生,更能节省时间,比较从容地完成整个任务.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们在上公开课前,对教学的方方面面都会加以仔细斟酌.
然而即便是堪称完美的教学设计仍旧只是理想化的.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遭遇到不可预知的干扰因素.
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形成足够的教学智慧,才能更好地继续成长.
宁波市中职英语学科教学研究会执笔:唐敏~46~回顾·研讨·提升10月18-20日,在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成功举办了以"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为主题的2010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观摩研讨系列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机械组推出了四堂展示课:分别是宁海职教中心学校任美老师的《走进机器人》、宁波职教中心学校邓德成老师的《绘制盘类零件》、镇海职教中心学校王小羊老师的《外梯形螺纹的车削加工》和镇海职教中心学校蒋巧玲老师的《数控铣曲面——海宝的在线加工》.
四位教师融合了校内外教研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将"三新"理念融入备课、上课过程,在10月20日那天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引起了全体听课教师强烈的共鸣和深入的探讨,在由宁波教研室顾淑群老师主持的上课、听课、评课的机械系列活动中,与会教师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现在将本次机械评课内容作如下汇总,主要有执教者认真的自评和专家精彩的点评两个版块.
一、执教者预设与生成的回顾(一)遵循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体现教、学、做三合一的职教思想.
任美老师的《走进机器人》一课采用采用启发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配合实物模型、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使教学更直观、更形象,增强师生互动,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邓德成老师的《绘制盘类零件》一课将项目教学与网络资源,创新性地融入到AutoCAD教学中;蒋巧玲老师的《数控铣曲面——海宝的在线加工》一课采用校企结合的方式,将实训场地变为加工工场,教师变身为师傅.
为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容入生产实际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
王小羊老师的《外梯形螺纹的车削加工》体现了"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手把手教"的实训教学模式,用7S管理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车削加工习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自己完成零件的加工.
(二)根据学情设计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蒋老师和任老师针对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现状,采用世博元素——海宝来吸引学生眼球.
任老师通过海宝机器人这个时尚的主题和玩具机器人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堂课主要围绕激发兴趣、引入课堂——任务驱动、探究新知——实践应用、拓展延伸——课堂小结、课后拓展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重点是探究新知环节,细分为三个任务:任务一是通过视频短片,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任务二是通过阅读资料,归纳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任务三是通过足球演示,掌握智能机器人的基本功能.
以上三步将重点、难点分解,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分组操作,师生共同推导等手段,使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变重点、难点为趣点,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邓德成老师由学生的好奇心入手,选择能引起职高学生兴趣的汽车轮毂作为教学的项目,又以名车商标给各组命名,这种从生活中寻找机械图样的原型的教学方式,使课堂达到生活化和工程化的亲切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兴趣.
学生绘图过程中从简到繁,重在培养绘图思路.
对于学生的提问,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分层次给予提示.
课后作业是根据一副没有标注尺寸的轮毂立体图,让学生画出平面图,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王小羊老师用视频等手段示范车削过程,用确定的数值量化一些参数,有效地避免崩刀等问题.
整个~47~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配合,用心在学习车削梯形螺纹,整节课时间安排、学生完成速度上和预期基本符合.
从分析完理论、学生车削后的工件反馈中来看,学生对于车削加工的感性认识不是非常丰富,缺乏经验,对理论分析认识不够,车削完,学生才深刻体会到理论的重要性.
(三)认真反思,为评课营造良好氛围.
任老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中采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实施专业教学的有效途径,通过让学生动手去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在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同时,采用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扩充了学生的信息量,激发了学生学好专业课的信心.
邓老师对自己的项目教学从实施、评估、反馈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认为在实施阶段,制作和共享教学视频,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课后学生还可以自行观看视频,进行复习巩固;在评估阶段,自主研发了"网络评分系统"进行项目评估,借助网络平台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让网络资源服务于教学,使网络资源与项目教学达到有机整合,体现了信息化、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的趣味性、积极性和有效性的提高,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乐于评价;在反馈阶段,可以尝试借助论坛平台,进行问卷调查,以便老师在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教"与"学"相得益彰.
王老师和蒋老师重点谈了对实训课的看法,他们认为实训课可以先让学生"跟着老师做"(不要太深入原理),然后是分析"为什么这么做",最后是结合理论知识"我会做",在跟着做的环节中适当讲解理论,到了分析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再仔细分析原理,达到融会贯通.
蒋老师还特别提到了自己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遇到的比如参数选择等难题,以及解决途径,得到与会老师积极响应.
二、专家全面点评,引领提升(一)宁海第一职业中学校长、宁波市名师应龙泉老师评《走进机器人》1.
从欣赏与品鉴两个维度,走进预设与生成之美.
(1)视觉的冲击波:任老师准备非常充分,花费大量时间积累了视频、图片等许多与机器人有关的素材库,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波.
无论是任老师积累的资料,还是任老师积累资料的精神,都值得大家借鉴.
(2)课堂策略冲击波:根据学情,灵活处理教材,有利于学生理解,便于突破难点,达到巩固旧知、学习新知、拓宽知识面的目的.
突出职业教育专业特色.
(3)教学理念冲击波:将知识点融入到一个个小任务、小游戏中,体现"做中学、做中教、学中做"的理念,把学生带回到童年时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和积极参与的意识,让学生能轻松地学、快乐地学.
2.
"美"之兴奋点(1)机器人之美:整堂课中,学生最兴奋的是随着手中机器人的动作,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达到了高潮.
这是值得大家反思的问题,如何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使教学产生最大的效率.
(2)教态之美:任老师甜美的形象、自始至终的微笑、温柔的嗓音,先天与后天的结合,将自身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注意力.
(3)课件之美:课件版面设计合理,利于教学时师生间随时互动.
课件中素材丰富,很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3.
值得探讨的方面整堂课的知识点容量和课程深度,对于高三机械班的学生来说是否略显单薄对于机器人这部分内容,根据技能比赛的要求,是否可以再增加一些关于编程等方面的知识.
(二)宁波市机械职业常务理事、职教中心学校王姬老师评《绘制盘类零件》1.
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点:~48~(1)项目选取"新".
邓老师根据数控专业的学生特点:男生普遍较多,对汽车很感兴趣,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品牌车轮毂来作为教学项目.
在项目选取的同时,分组也是顺势按照汽车的品牌来命名,让学生自己挑选组名,选择项目.
在一开场,就渲染了热烈的课堂气氛.
(2)项目评估"新".
在项目教学中,我们一般常常会采用自评、小组互评等方式进行,但是很多堂课观摩下来,真正能做到有效评价的很少,都只是流于表面形式.
但是邓老师在这方面动了脑筋,他将网络资源与项目评估进行了有效整合,自己编程设计投票系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投票,并由计算机统计得出获胜小组.
当冠军队产生的一刹那,整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
这种新颖的项目评价方式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可以借助其他方式和资源来完善我们的教学.
2.
现场施教效果好(1)邓老师上课富有激情,语言幽默风趣,把气氛渲染得紧张而又热烈.
(2)师生配合得非常到位,课堂上每一位同学都在非常认真地完成任务书,最后阶段的互评也是一丝不苟.
3.
值得商榷的方面(1)课程的定位.
听完这节课我们有些老师提出疑惑:这节课到底是新课还是复习课如果是新课,那么对于知识点的讲解要细致,把命令讲清楚,但是整堂课中教师讲授知识点的时间只有10分钟,而且对知识点没有做过多的强调.
所以,根据我的理解,这节课应该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实训让学生能够学会综合应用知识的复习课.
既然是复习课,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建议能够增加项目优化、快速作图的技巧之类的知识技能渗透,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有能力上的提高.
(2)例题选取的典型性.
在讲授环形阵列知识点的时候,邓老师选用了一个奔驰的标志作为例子,但是这个例子缺乏典型性,当圆的三等分点找到以后,我们可以看到用直线直接连接点的做法比用环形阵列还要快速,体现不出环形阵列的优势.
所以建议在例题选取的时候,能够考虑选用更加具有典型性的例题.
(三)宁波首席工人、象山技工学校刘敏老师评《外梯形螺纹的车削加工》1.
优点:体现了作为机械人的严谨(1)整堂课贯穿了7S理念:从学生进入实训场地开始,女生带帽子、工装整齐,刀具的摆放也都各就各位,直到完成后的清扫工作、排队离开等,一直用整理、整顿、安全等标准要求学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操作、互相协作的精神,注重安全意识等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2)时间分配合理,课堂驾驭能力强.
王老师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充分体现了"做中教""边做边教"的教学理念,很好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3)最后的作品评价环节中实施效果好,尤其是对学生加工的几个不良品,不但指出其从评分结果中显示的不足,而且分析了造成这些不良品的深层原因,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有效地避免了同类情况再次出现.
2.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方面:(1)本堂课的重点、难点确定:本来把"切削用量的选择"作为难点,其实进给量的选择通过拖扳"进几格"就能解决,不会成为难点.
是否可以将难点设定在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控制.
因为这是造成产品不合格的一大原因.
(2)由于学生是第一次加工梯形螺纹,教师在对原理部分的讲解不够清晰、不够详细,是否可以在新课时再重点讲解"一刀分三刀"的原理,因为这对于后面的实践操作是有很大影响的.
有些重要的操作也~49~不能全部用视频来替代,毕竟视频与教师实际示范的效果还是有差距的.
(3)在点评环节中,如果再用到多媒体技术,把学生的作品投影展出后评价,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评价效果可能会更好.
(四)宁波双师型教师、奉化职教中心王增杰老师评《数控铣曲面——海宝的在线加工》1.
三个特点(1)准确制定教学目标,蒋巧玲老师能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制定了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采用灵活多变、边学边导边认定的方式进行导学达标.
(2)教学方法遵循职业教学的原则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多样,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突出了职业教学的两大特点:一是以数控铣技能为中心,二是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
(3)重视信息反馈及技能评价.
不仅在目标教学的五个环节中,及时反馈及时引导,在技能评价中也能紧扣教学内容进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确立学生学习的目标.
2.
两个元素(1)时尚元素:关注社会焦点、时事、新生事物,并把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准备期蒋巧玲老师扮演了教师、信息员、设计员等多重角色,搜集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形象,并把此形象以尺寸数据具体化来设计教学过程,在提高学生探索新知欲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2)企业元素:在线加工一般多为企业行为,在学校里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因设施设备的关系较难实现,而在本节课中蒋老师找到了职业教育及企业生产融合点,较好地处理好了二者的关系,在让学生学到真知的同时,了解了企业的行为也明确了学生努力的方向.
3.
三个商榷点(1)小班化教学形式还可具体化.
在企业里,模具在线加工方面有明确的工种划分,一般分为造型员、编程员和机床操作工,在本节课中蒋老师整合了这三个工种进行教学,90分钟的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和零件加工有点难度.
建议在小班化的教学中按以上三个工种进行大循环教学.
(2)由于专业教学的特点,工位多,实操教学时只安排一个实训指导老师有点紧.
建议增加实训指导老师,每位老师分配3—5台机床进行指导较合理些.
(3)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时间(40%)与实操教学时间(60%)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后来多数学生没有加成.
建议理论教学时间安排30%,实操教学时间安排70%,按教学的学生对象应能完成.
(五)应龙泉老师的总评:《搭建平台唱大戏,"三新"开拓走新路》应老师的评课,本着"教评相长"的理念,带着欣赏、品鉴的眼光深入地剖析了几位老师展示课,更是从评什么、怎么评、如何进一步探索提高等方面为我们作了一次简短而精彩的讲座.
1.
评什么、怎么评(1)评教学思想:是否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等先进的职教课改理念,是否符合浙江省基础课+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六项行动计划"的课改深化要求和理实一体的研究与应用要求,以此探索出宁波职教技能教学的规律.
比如任美老师的《走进机器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功能及发展历程,实践了"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
(2)评教学策略:是否以学生为主体,学什么怎么学教学生会学、让学生乐学,是否从"以学论教"出发来设置教学三维目标.
比如邓德成老师根据学生学情,选择车轮轮毂让学生熟悉绘制盘类零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生的提问,也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不一样的提示,使其"跳一跳摘桃",充分说明了"以学论教"的理念.
(3)评课业设计:"教师备课集体化、实习流程小班化"的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学项目的设计~50~要体现产品化、工作化、真实化的特点;教材的编写体例采用"教材与教案整合的模式,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在教案编写等方面的基本功.
在蒋巧玲老师的海宝在线加工课堂上,将数铣曲面的知识点和技能融入到"海宝"这一教学项目中,真正体现了教学项目"三化"的要求.
(4)评教学效果:是否实现"课堂与车间、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师傅、理论与实践、作品与产品、育人与创改"六合一;是否通过"成果展示、体验成功、树立自信"等方式,做到抬头教学;是否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比如在王小羊老师的课堂上,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场地和教学过程,尤其是最后的作品评价,使学生切实掌握了外梯形螺纹的车削加工,教学效果落到了实处.
2.
探索领域(1)理实一体"场"的探索:"场"涵盖了教学、实训中软件、硬件各方面的环境.
包括课程安排、教材编写与选择;包括教师能力、教学形式、教学活动组织与学习成绩评价;包括教学场所、实训设备等多方面的内容.
我们应该探讨如何才能提高"场"的条件,更好地满足理实一体教学、实训的要求.
(2)有准备地听课、评课:从自身需求出发,带着问题有准备地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设计评课学习志记录,更加详细地记录、学习.
规划自己专业成长之路、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不懈努力!
综观一个多小时的机械研讨活动,专家的点评深中肯綮,与会教师听得意犹未尽.
最后教研室顾淑群老师勉励大家要借着课改的东风,带着学到的新理念、新教法,走进新课堂,本着"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态度,时刻反思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怎样才能使课上得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还要有成效,学生又乐意接受.
让更多的老师亮相以后的"三新"课堂.
为了学生,为了把自己的课上得更加完美,我们宁波的机械同仁们将一起努力!
宁波市中职机械专业教学研究会执笔:潘越~51~大珠小珠落玉盘——旅游专业评课记录时间:2010年10月20日地点:镇海职教中心旅游专业的课堂教学展示安排为甬江职高张莉萍、象山职高陈丹、镇海职教中心阮国凤等三位教师,她们的教学内容分别为《小电话,大礼仪》(张莉萍)、《贵州苗族之旅》(陈丹)和《花样讲解》(阮国凤).
三位老师在各自所在学校教研组的支持和配合下,认真钻研教材,合理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做足了的课前准备工作.
在课堂上,三位教师围绕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创设相关情境,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合作和展示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学得知识和技能.
教师努力地为学生营造了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讲师"转变为"导师",而学生也由被动听课的"听众"转变成为积极自主学习的"主角".
三位老师激情洋溢又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深深地吸引了镇海职教中心旅游专业的学生,也让在座的听课教师陶醉其中.
听课教师感叹三位老师的课堂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新课改"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中心"的理念在课堂上得以体现,三位教师不论是从自身业务、仪表、仪态、学生的服饰及道具等方面,还是对教材的处理以及课堂设计等都做了精心的准备.
一、《小电话,大礼仪》(张莉萍)甬江职高的张老师是一位有着20多年从事酒店管理经验的行业人士,教师的教态、仪态、语态等各方面都展现了张老师良好的教师素养和行业素质,行业知识丰富,是年青教师们学习的榜样.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行业资源,如拍摄本校学生在南苑饭店工作的录像,编制了"小电话、大礼仪"的礼仪操,形成了鲜明的亮点;课前准备充分;选题切口小,内容丰富;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师引导总结等方法.
同时,本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商榷:1.
在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达与教授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环节的设计,建议适当放开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尝试、行动、总结、收获,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电话接听的姿态、礼仪、语言等教学内容上,可以考虑引导学生多一些体验、参与,当学生犯错,可以对其进行纠错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对于接听电话的时候不可以使用"免提键"这一要点,简单的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是不是可以直接让学生尝试使用免提键,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
2.
在教学设计上,建议采用纠错教学法,以"做错——纠错——改错——提升"的主线来组织教学;适当减少教师"自问自答"提问方式,可以考虑用更有效的方式来代替;"电话礼仪操"是一个亮点,应让学生多花些时间学做礼仪操.
3.
给学生设置的问题过大,不利于学生把握和回答问题,因此建议设置一个个循序渐进的小问题,引导学生顺着线索得出结论.
~52~4.
可以对课堂上的"做"、"想"、"总结"、"评价"等活动进行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板书书写、教学时间分配有些的地方,教学设计应更多地突出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使课堂更加有序、有趣、有效.
本堂课二、《贵州苗族之旅》(陈丹)课堂有效利用了学校与贵州苗寨的合作办学,选择了"贵州苗族的风俗和礼仪"这一主题,让本校的贵州苗族学生走进课堂,辅助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围绕苗族的服饰、饮食、礼仪等,让苗族学生进行展示、解说和表演,内容丰富,让人眼前一亮.
1.
PPT课件的格式和模板设计应再作修改,使知识更清晰明了;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还需不断培养;分组、评判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可思考创新评价方式;教学环节的时间设计可再精细些.
2.
某些教学环节应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可以尝试将板书写在黑板上,形成一个知识链,为后续的导游词创作环节作铺垫,使得学生能根据板书内容进行知识联想.
3.
后期的导游词环节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将近20分钟),在学生导游词展示中反映出学生的讲解模版雷同,没有太多创新的成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主创作导游词,使学生避免局限在事先准备的内容中.
三、《花样讲解》(阮国凤)在本堂课中,教师成为了一位引导性的主持人;整堂课的展示内容丰富、情景设置新颖、安排紧凑、注重细节;学生参与性很高,从"拉拉队"到"旅游局局长",几乎每一位同学都参与了,有所表现.
本堂课大胆地将本次课堂定位在考核课的形式,真正实现了新课改理念中"六个一"的两个一:给学生一个空间,促使其个性化发展;给学生一个机会,充分展示自我.
一路陪伴阮老师《花样讲解》备课过程走来的镇海职教中心郑彩伟老师深有感触地提到,与前一星期一次磨课中的表现相比,学生的进步非常明显,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类考核、展示型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的能力提升可能并不多,但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较大提升.
但是,本节课前期准备工作量太大,教学方式的可推广性有待商榷:1.
这种类似主题班会式的上课方式,若用在正式的专业课堂教学中,是否合适而"花样讲解"和"局长开例会"等形式相结合,或是其中加入的"主持人激情的调动气氛"环节,是否切合"花样讲解"的教学主题呢2.
老师对学生的点评可以再深入具体些.
宁波市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研究会~53~以赛促教,呈现课堂新亮点在2010年10月份举行的三新活动中,财会专业分别由慈溪职高的施群辉老师、鄞州职教中心学校的童燕燕(钱义斌)老师、镇海职教中心学校的陈秀波老师上了三堂公开课,这三堂课体现了一个新的亮点:以赛促教,教师通过设置竞赛环节掌控课堂教学节奏,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课堂气氛活跃,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就三堂课进行总的评述.
一、上课教师自评:教学内容:《生产过程的核算》,由施群辉老师施教.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摆脱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达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在对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改变,把表态的知识动态化,体现了新颖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课堂教学教学体现了开放性,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生活化.
大大的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若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能大胆的表现自我,那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能发挥出来.
本节课的例子举的是学生非常熟悉本地公司,学生学习尤如身临其境,学习效果自然会好许多.
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明白会计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较恰当的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学生明白怎么做,更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知识才能学活.
所以,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处,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是比较恰当的.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不是说教师就撒手不管,让学生自由学习,而是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有些地方还需教师注意.
教学内容:《房产税的纳税实务》,由陈秀波老师施教.
对于这一堂市里的公开展示课,我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难"、"乐"、"思".
一、准备阶段的"难"首先是确定内容难,该选哪块内容呢思量再三,觉得既然是新课堂,应该选择新的内容,结合我正在教的高三学生实际情况(财会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的方向主要是中小企业,在校内所学会计实务方面的知识足以应付工作的需要,但对税收知识往往停留在理论基础上,缺乏实际的税务处理能力.
而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几乎每月都要与税务局打交道,因此这种情况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不符.
)及当前的新闻热点,又考虑内实与课时的要求,最后选择了《纳税实务》选修课中的"房产税纳税实务"这一内容.
其次是教学过程设计难,教学过程的设计既要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又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符合"新课改、新课堂、教学法"的要求,最关键的是要能体现教学目标,让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真正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突出让学生在动中促思、在玩中长知、在乐中成才的理念,经过苦思冥想,围绕"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尽可能动手操作"的理念,通过设置任务,下达任务书并利用课件创设虚拟企业及房产税纳税申报的实际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加实务操作的真实感,并到企业和税务局采集资料,了解企业的实际申报情况,结合了本地区纳税申报方面的实际操作方法,以缩小学生校内学习与校外就业的距离,并设计了几个自认为比较满意的教学互动环节,如:"税收小老师"、"知识竞赛"、"问题快车"、"课堂辩一辩"等.
~54~再次是磨课过程难,由于选择的对象是高三学生,但我们学校只有两个高三财会班,因些试课的话只能放在高一或高二,学生的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只能在每次试课之前先去铺垫房产税的基础知识;连续两次试课下来都是同一个问题:内容太多来不及,学生操作较慢.
只能删减一些环节,由于每一个环节都是自己精心设计的,因此删减哪个都有点不舍,最后只能忍痛割爱把"税收小老师"、"课堂辩一辩"给删除了,但学生还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只能再次降低难度,分解任务.
由于同一块内容的反复试上,导致自己上课时缺乏激情,难免影响了学生的情绪,如何快速调整自己的心态这又是一大难题.
由于是主场作战有优势,最后一次试课是放在正式上课的场地,发现这个教室的投影效果很差,颜色较暗,导致原本较为满意的课件,又得临时调整色彩搭配.
二、上课过程的"乐"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专家、同行,要说不紧张肯定是假的,当期待已久的铃声响起的时候,我告诉自己:这只是一堂普通的课,我的任务是把准备好的内容以最佳的方式展现出来,以赢得学生的最佳反馈.
首先让自己快乐,想着能在这么多专家、同行面前展示自己,是莫大的荣幸,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想着等待了这么久的公开课终于快要上完了,心里特别放松;再想想这么好的学生,提早二十多分钟都陆续来到教室准备上课,心里由衷的喜悦,也特别感激,想到这些脸上不由地挂满了亲切的笑容.
整堂课学生的表现超出我的预想,各个环节都在我预设的时间内完成了,尽管也出现了一点小意外,"问题快车"交流环节有个学生提出"盖公章用红色印泥还是蓝色印泥"这是我课前不曾想到的,幸亏以前在上财模课时曾经也有学生问过类似的问题,我查过相关资料,因此总算有惊无险其次让学生快乐,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感染着学生,用亲切的语言鼓励着学生,共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利用"问题快车"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整堂课学生都没有畏难情绪,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盘点收获阶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再次让听课的老师快乐,因为整堂课进行得比较顺利,课堂气氛较好,内容上由于结合了地方性特点,对于很多老师来说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三、总结阶段的"思"课后几位专家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第一,认为我的课堂亲和力很强,大家的印象是学生在我的课堂里都很快乐,都乐意参与学习活动;第二,用任务驱动法非常明确指出了这节课的4个任务,并且这4个任务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将整节课的内容贯穿其中,条理非常清晰,用任务书的方式出现,感觉很新鲜,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将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有困难的地方列入"问题快车",集中整合,提高了效率,同时感觉到学生的观察力很强,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很关键;第三,纳税申报过程用VCR+实际场景使学生处于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加入了地方性的特点,情境设置、角色扮演在课堂上效果比较好.
第四,对学生的评价激励方式,出现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第五,课堂小结"我们收获了什么",让学生自我总结,教师板书,既简单又节约时间,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主要在小组竞赛中规则在个别环节中不够明确,比如在复习阶段"一锤定音"环节没有说清楚抢答规则,运用小组竞赛方式很难照顾全体学生.
教学内容:《原始凭证》,由童燕燕老师设计,钱义斌老师施教.
因为童燕燕老师的身体缘故,临时代替上课.
这节课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童老师完成的.
就准备来讲,课堂设计以"学生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强调以学习为核心,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让学生经历从确定任务、实施计划、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
课堂以情境模式导入原始凭证的内容,要求学生先自行填制发票,因为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所以使其产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再此基础上通过竞赛的方式,要求学生加~55~快填制速度,并把填制完的发票上交.
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完善学生填制发票的不足之处,通过让学生相互批改,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
由此深入学习原始凭证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归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的理念,通过行为导向、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讲解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加深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认识,注意在填制原始凭证时细节方面的把握.
最后总结出原始凭证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对知识结构进行了重新整合.
接下来就是要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先通过判断的方式,师生共同完成原始凭证的判断分析,使学生对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然后通过抢答的方式进行第二轮的竞赛,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
竞赛结束后,掌声表扬获胜的小组以资鼓励.
课堂内容到此结束,接下来就是归纳总结,学生基本能跟上教师的步伐,共同总结,使学生全面了解今天所学的内容.
作业的布置,由浅入深,突破传统的作业布置模式,加入课外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以趣味记忆的方式缓减紧张的学习氛围,要求学生记忆中文大写、数字书写的注意点.
通过这次活动,使本人发现自已在教学方面的诸多不足之处.
职校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使他们产生兴趣,但是本人在课堂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太过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学生实际操作的效果,在竞赛的开始前应该将规则讲解清楚,并且应该注意竞赛的时间控制.
对于高一学生来讲,马上填制发票可能有点难度,可以适当的放宽时间,让学生能更好的完成作品,因此本人在课堂驾驭能力有待加强.
发票填制结束后,对学生的错误点评时,可以让学生互评,以加深印象.
点评结束后,如果能再让学生进行一次发票的填制,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这个环节中,还可以通过投影仪来展示学生的作品,更能体现学生的掌握程度.
在例题的解答环节,出现的某些单据,学生不了解,导致出现冷场的局面,以后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出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最后,对于课堂时间的控制不够合理,过早的结束上课时间,出现了课堂掌控不利的局面,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吃一堑,长一智,通过此次活动,发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发现了与其他教师的差距,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上多加注意,积累更多的经验.
二、听课老师综评:1.
黄永丽老师:这三堂课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三堂课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小班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内容的印象.
三位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使用都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格.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施群辉老师的教学目标恰当,符合学科特点.
童燕燕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
陈秀波老师的教学目标全面.
(2)教学方法.
施群辉老师比较好地运用提问、讨论等启发式学习方法,通过生产费用粘贴,节约时间,激发兴趣.
通过费用分类解决课堂重难点.
童燕燕老师的课在教学方法设计中,跟学生实际相结合,运用启发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等.
陈秀波老师的课采用了小组竞赛法等等.
(3)教学程序设计.
施群辉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有小步骤设计,使内容简单化,有助于辅助学习.
童燕燕老师的课设计合理,过渡自然、巧妙,方法新颖,有艺术性.
教材处理中通过实操引入理论.
陈秀波老师的课在程序设计上体现了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4)教学思路设计.
童燕燕老师的课在设计初始采用了支票的形式,后来考虑到支票承载的东西太多,因此改用了发票,后来根据后面的教学目标又定为普通发票,从普通发票出发一路引出整堂课的相关内容.
(5)课堂驾驭方面.
教龄长的老师驾驭能力强一些.
特别是陈秀波老师,上课过程中亲和力很强,学生学习很快乐.
问题快车的方式我特别欣赏,用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是以后值得提倡的.
这堂课的亮点还在于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动中思考、在学习中成长.
相对来讲,钱立斌老师课堂驾驭能力弱一些.
~56~(6)竞赛法.
三堂课都运用了小组竞赛法,效果较好.
其中钱立斌老师的规则没说清楚.
陈秀波老师交代得很清楚.
施群辉老师在内容安排上在费用剖析后再做分类,重难点迎刃而解.
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既快乐又学到了知识.
陈秀波老师的总结很好,采用盘点收获的方式,学生真正说出了内心的收获.
2.
叶菁老师:这次三新活动是我们老师们教学能力提升的一个机会,三新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观摩和研讨建立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我们非常感谢三位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三节风格不一的课堂.
这三位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采用了分组竞赛法.
在运用中各有千秋,各有特点.
(1)施群辉老师的课.
这堂课的亮点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课堂开始时创设模拟情境,将白纸做成纸盒,通过动手操作自然引入到生产场景,导入到主题——生产过程的核算.
这种处理能使学生集中精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第二,这堂课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老师准备了14张卡片.
也许大家对学生能否理解这些内容有担心,但学生的潜能是很大的,我们在试上的时候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
这在后面的操作中也得到了验证,大部分学生能选择出来.
这堂课以卡片为素材,后面的课以此为基础和主线,整个内容比较完整.
第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
特别是在三个T字型帐户中,学生自学后再各组集体回答,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照顾到了每个学生,克服了小组竞赛的弱点.
此外在费用粘贴的环节中黄队对其他三个队作出判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是个引的过程,并不是判决者,对其他学生也是一次进步提升的机会.
第四,竞赛组织比较到位.
PPT第一章的安排,有个直观的空间组织方式,赛前的规则、分值很清楚.
第五,案例演练由浅入深,第一个案例是一种材料的领用,后面逐渐加零用部门和多种材料.
其中3、4连个案例小组讨论互动.
第六,左手法则交给学生,比较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课堂.
这堂课比较遗憾的地方是:首先课堂气氛调动不够热烈;其次老师讲解中站位大部分时间在右边,应该在教室内适当左右走动,对全体学生进行指导;语言衔接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钱立斌老师的课.
首先很敬佩钱老师,不能体现自己的任何想法,坚决执行童燕燕老师的设计,这种照搬照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就教案本身来讲,亮点有:第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填制发票到发票的基本内容,再到要求和概念导出,对教材做了较大的变更.
第二,教学组织中采用了竞赛法,效果和气氛不错.
第三,拓展知识:关于数学的趣味记忆比较好.
这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有:第一,开始填制发票导入是好的,但后面没有很好地利用好填好的发票.
第二,PK环节中的例题第1题判断题原始凭证出来的都是名称,学生对名称并不了解,建议改成实际的原始凭证或账单.
第三,题目总出现了相对比较复杂的原始凭证,建议简单化,通俗一点.
第四,实际授课时间是36分钟,这个考验上课老师林场的掌控能力,对于课堂素材的安排可以再丰富一些.
(3)陈秀波老师的课.
总体感觉陈秀波老师非常亲切,鼓励性的语言很好,这对职高生是个不错的方法和帮助.
这堂课的亮点有:第一,用任务驱动法非常明确指出了这节课的任务.
用任务书的方式出现,感觉很新鲜,学生小组有荣誉感,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将学生讨论中有疑问的地方记入"问题快车",集中整合,提高了效率,同时感觉到学生的观察力很强,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很关键的.
第二,纳税申报过程用VCR+实际场景使学生处于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加入了地方性的特点,这中情境设置、角色扮演在课堂上效果比较好.
第三,对学生的评价激励方式,出现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这个很好.
第四,课堂小结"我们收获了什么",学生自我总结,教师板书,既简单又节约时间,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点也很好.
这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主要在小组竞赛中规则在几个环节中不够明确,比如在复习阶段"一锤定音"环节的状况,比如分组后个别学生不积极,全体性的参与度如何保证是否在课堂中能提一下网上申报的方式.
总的来讲,小组竞赛要照顾到全体学生,激励到全体学生.
3.
张建强老师.
首先感谢上课老师和闵老师.
前二位评课老师说得很全面,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点评一下.
三新活动的课我们老师们都是准备了很长时间的,那么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们能够这么准备呢显然~57~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更重要的是关注课堂的实效性.
所有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过程等都是实现教学目标,均应服务于教学目标.
(1)首先看目标的设计是否有效.
一般目标都是三维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一般老师们对于知识目标的确定都很明确,对于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则往往不够具体,有时候会放大.
同时评价一堂课还有看目标能否检测.
施群辉老师的教学目标个人认为有点大,但重点非常明确.
(2)方法是否有效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今天的三堂课都采用了竞赛法.
通常竞赛法会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太过关注竞赛本身,而忘了竞赛是为了什么,竞赛不仅是个快乐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为课堂目标服务.
第二,竞赛中的细节问题.
如分组,分组后是否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了呢答案是NO,并不是全体参与,而是主要学生的表演.
如何让全体参与呢我在一些课里采取了这样的办法:在竞赛中要求是最低目标,全班同学都要达到,在设定了题目布置结束后,每个同学都要做,然后我随机抽查,查到的同学成绩作为该组的成绩,这样来每组每个人都有压力,积极参与,来促成每个学生的参与度.
如抢答环节中,题目未出现前,先将规则讲好,开始后学生再看题目,将阅读题目的时间也作为抢答的时间,同时要给予抢答的风险,设置倒扣分.
(3)教学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今天三堂课很好地利用了多媒体、自制教具等,为教学目标服务.
(4)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交流、沟通的有效性.
在教室里,老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从学生的眼神里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教室里,以前有人认为教师是演员,我认为不是,演员只关注自己,而课堂是学生的.
后来有人认为教师是导演,我认为也不是,导演特别强调按他的要求和标准来,而课堂是学生的,是不能强制的.
在今天的教室里,我认为教师应该是导游,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
教师创设场景,具体感受则由学生领悟.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收获和领悟.
好比是一座山,教师领着学生参观了,具体的山的美景还是由学生自己去体会的.
课堂里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需要教师日常教学经验的积累.
4.
章俊辉老师.
我就讲点儿微观的吧.
(1)施群辉老师的课.
在开始的时候我听不出是在上复习课还是在上新课,感觉比较模棱两可.
比如突然出现库存商品,再比如费用的归类,我们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才学了二个月不到的会计,是否有这个直观的能力费用的粘贴感觉是在让学生抓阄.
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建构已有的知识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目标中定位为"初步的运用",我认为过于广泛,管理部门和车间可以去掉,构建一个基本模型就可以了.
教学执行中前30分钟时间主要是放在费用的辨析上,这样的安排能否达成预设的目标其实我在想,将白纸变成纸盒的过程中,可以加这样一个环节,一元钱的纸,加工成纸盒后至少会以多少钱出售比如说回答是一元五,那么为什么会是一元五呢,在提问和回答中很自然地引出了人工费啊、机器损耗啊等的相应耗费,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具体有针对性地分析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从而得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2)钱立斌老师的课.
这课我一听不对劲啊,后来一问才知道是换了一个老师.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上到这样还是很不错的.
(3)陈秀波老师的课.
这课非常不错.
你能否把"学生报税"用实际场景展示,这样更实务化.
5.
闵亨锋老师.
几年的教学观摩活动以来,我们的课堂有没有进步呢这几年我们逐渐形成了竞赛式教学法,目前我们就这个内容正在申报教学成果奖.
当然我们的课堂中不止这一个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它的发展趋势.
这次观摩活动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新、实、动、展.
(1)新.
首先方法新.
如任务驱动法、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与探索学习)、竞赛式教学法等.
其次形式新.
课堂架构的形式新.
比如施群辉老师的视频导入,跟课堂结合好,分组形式,均面对黑板和教师.
最后教学评价新.
自评、互评、小组间评、学生间互评、师生评等形式多样.
在有效的45分钟时间里如何~58~充分进行学生互评,掌握45分钟课堂的节奏,这很重要.
(2)实.
内容实、过程实.
三堂课里都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把学生未来工作内容通过教学的形式呈现,形式充实.
(3)动.
三堂课里学生动手做、动口说、动脑学,并且调动组内与组间的互动.
(4)展.
展就是展示,这三堂课注重学生的展示,给学生一个自信展示的机会.
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细节把握上有不到位的地方.
比如施群辉老师的教学中出现了多借多贷的分录,这跟基础会计中强调的尽量不要编制多借多贷会计分录不符,容易误导学生.
其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还是值得推敲;最后模拟情境尽量做到高度仿真,为学生营造较为真实的工作环境.
宁波市中职财会专业教学研究会执笔:朱志芬~59~打造优质师资队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秉着开放、互动、务实、创新的活动理念,遵循凸显就业导向,推进内涵发展,搭建交流平台,提升教育质量的活动宗旨,宁波市于2010年10月举办了具有专家学术领导,课改探索论坛,课堂教学展示及多元评价指导特色的"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系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在此活动中,服装组推出了张国辉老师的《一步裙前片推挡数值的确定》、翁宁老师的《人体动态表现——拼贴画手法》和俞红霞老师的《小"T"大做》三门课.
课前,三位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学习课改理念,三个学校的服装教研组集体备课、听课,市教研室组织专家指导,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设计,为这次活动做了精心准备,成功的展示了服装教学新理念,展示了把新理念转换成教学过程中的新教法,展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的新学法.
服装专业的三位上课教师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风采.
引起了全体教师强烈的共鸣和广泛的探讨,三节课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观摩课结束后,来自各校的服装专业教师对三位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发掘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合理建议.
老师们开诚布公、认真细致的评课,既显示了老师们听课的水平,也显示了不同学校服装组教师之间互相帮助和团结共进的和谐气氛.
积极热烈的交流探讨使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受益匪浅,并启发每位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
一、教学内容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
1.
张国辉老师曾经在服装企业里就职打版师,他将企业里的打版经验很好地带入了职业中学的课堂,新课开始就跟学生明确服装企业从事打版岗位的技术人员必须要学会推档,而中职服装专业普遍存在教材内容和一些专业教师重打版轻推档的现象,整堂课程始终贯穿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
翁宁老师在教材处理上大胆突破,打破以往的传统时装画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临摹、创作等形式,运用撕剪、拼贴等方法,创作独特、新颖的时装画,拓宽学生的创作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劳动者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创业能力.
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稳定就业的有效途径.
目前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还比较淡薄,创业能力不强.
俞红霞老师适时地将创业项目引入服装设计的课堂教学,课前创作小组在教师的指导带领下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利用已经学到的设计知识进行T恤创意设计、采购创作材料.
在课堂上进行此项目的设计评价和最后的作品展示.
二、教学方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堂、新教法"的理念张国辉老师的整堂课从概念解释到例题讲解到课堂练习,利用X,Y轴的简便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学习到推挡的方法,并自己总结了推挡规律口诀方便学生记忆学习.
以一步裙前片推档作为本堂教学内容,切入点小,重点突出,难点讲解透彻,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配合难度适中的课堂练习,易于学生消化理解.
翁宁老师采用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本堂课有三个新颖.
首先方法新颖,采用日常生活中各种有色彩的物件做为拼贴画的素材,打破了传统设计课用笔、颜料来教授学习内容的模式;其次课件新颖,集视频、图像、音乐于一体,更值得一提的是,视频是翁老师自己制作并剪缉的,体现出老师很强的课件制作能力;最后是内容新颖,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入拼贴画的概念,然后先让学生团队合作小试牛刀,分析讲解作品的优劣得失,再让学生深入探究进行又一次团队制作,使得虽是同一堂课上的作~60~品但进步迅速.
整堂课层次感强,步骤明确、顺畅,教学个性鲜明,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翁老师对新课改理念有自己的认识,热爱学生,富有教学激情.
本堂课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俞红霞老师运用项目教学的方式,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采用了全新的"项目教学法"来增加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创意精神与创业意识.
这种集开放性探索性于一体的教学充分考验上课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
前期的充足准备是本堂课强有力的支持.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始终只起到了适当引导的作用,把更多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而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里更加被激发出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动手操作.
另外,采用团队合作分配任务的形式,每组成员分工明确,使学生全员参与,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专业素质全面、教学基本功扎实三位教师专业素质全面,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除了对所教学科的知识能熟练驾驭,而且对同学科不同教材的内容也能合理融合,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基本功扎实,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
教学中无科学性错误,语言朴实或干练、激情或亲和,专业用语严谨,形体语言自然、明确,具有激励性、鼓动能力强.
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新颖,学生兴趣高,乐于接受,乐于配合,板书工整、切入要点.
课堂演示和实验操作熟练准确,能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并且使用熟练,充分发挥出年轻教师的优势.
全体参与听课的教师对于三位施教教师总体评价较高,大家一致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教学技能,而且更加关注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并且能渗透到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上,落实到教学过程实处的能力,强调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赋予了教学基本功新的内涵.
三位教师能较好地领会新课程理念,并在三节公开课中得到体现和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基本达到了让学生"学有乐趣、学有兴趣、学有成效"的目标.
四、不足之处有待提高1、张国辉老师讲到需要理解的理论性内容时,没有留出一定时间给学生消化理解,有些学生可能会跟不上,以至于理解有一定困难;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师生间的互动尚可加强;在课堂时间有余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安排还需充实.
2、翁宁老师教学内容时间安排上有欠完美,在进行第一任务时用时过长,在讲评作业时,学生并没有很好地一起参与到这个环节,而且讲评过后就没有下面内容了,我认为可以先讲评学生,然后让他们针对讲评内容进行修改后再对比观察作品的不同,让学生课堂作品进行完善,这样学生才知道怎样修改后才是优秀作品,以便以后的创作或者说是制作要求都往这个方向进行.
3、俞红霞展示的是项目的最后环节,所以不知道之前所进行的环节,内容,细节等等,很难对这节课进行评价,而且在T恤改造要求上,有点不明确,到底是单纯地对一件T恤进行改造,还是可以利用其他辅料进行加工改造.
此次的观摩课均体现出了三位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更是他们身后整个教研团队集体智慧凝结的成果.
"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的现代教学理念自始至终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
三位老师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都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套路,力求让学生学得实用,学得新,学得好.
师生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努力尝试体现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地位.
教师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学习,平等交流.
教师的位置遍及课堂的各个角落,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大大促进了课堂的双向交流和师生互动.
在平等的交流中又体现了一定的引导、组织作用.
教师和学生完全是在平等地切磋、研讨、交流.
学生没有心理负担,但~61~是往往又受着教师的知识、经验和人格魅力的影响.
另外老师在学生讨论难以深入的情况下,能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这一次"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系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同时也给予了我们一个启发:课堂教学与教法手段的运用整合有极大的研究与发展空间,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了教学与教法的整合,我们的服装教学将会进一步实现大面积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服装专业知识的兴趣,从而促进服装专业的发展.
宁波市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研究会执笔:董飞鸿"三新"活动剪影

Friendhosting,美国迈阿密机房新上线,全场45折特价优惠,100Mbps带宽不限流量,美国/荷兰/波兰/乌兰克/瑞士等可选,7.18欧元/半年

近日Friendhosting发布了最新的消息,新上线了美国迈阿密的云产品,之前的夏季优惠活动还在进行中,全场一次性45折优惠,最高可购买半年,超过半年优惠力度就不高了,Friendhosting商家的优势就是100Mbps带宽不限流量,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Friendhosting怎么样?Friendhosting服务器好不好?Friendhosting服务器值不值得购买?Friendho...

vpsdime:夏日促销活动,美国达拉斯VPS,2G内存/2核/20gSSD/1T流量,$20/年

vpsdime怎么样?vpsdime是2013年注册的国外VPS主机商,实际上他还有一系列的其他域名站点如Winity.io, Backupsy,Cloudive, Virtora等等,母公司“Nodisto IT”相对来说还是很靠谱了的商家。VPSDime主要提供各种高配低价VPS套餐,其中Linux VPS和存储VPS基于OpenVZ架构,高级VPS基于KVM。VPSDime在上个季度的Low...

HostWebis:美国/法国便宜服务器,100Mbps不限流量,高配置大硬盘,$44/月起

hostwebis怎么样?hostwebis昨天在webhosting发布了几款美国高配置大硬盘机器,但报价需要联系客服。看了下该商家的其它产品,发现几款美国服务器、法国服务器还比较实惠,100Mbps不限流量,高配置大硬盘,$44/月起,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HostWebis是一家国外主机品牌,官网宣称1998年就成立了,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以不同品牌名称提供网络托管服务。2003年,通过与W...

淘宝回应崩了为你推荐
京沪高铁上市首秀哪些企业建设京沪高铁?permissiondeniedpermission denied 怎么解决原代码求数字代码大全?百度关键词工具如何利用百度关键词推荐工具选取关键词同ip站点同IP做同类站好吗?www.228gg.comwww.a8tb.com这个网站该如何改善125xx.com高手指教下,www.fshxbxg.com这个域名值多少钱?百度指数词什么是百度指数www.5any.com我想去重庆上大学baqizi.cc徐悲鸿到其中一张很美的女人体画
长沙域名注册 工信部域名备案系统 电信测速器 zpanel kvmla t牌 台湾服务器 免备案空间 韩国电信 国外空间服务商 ev证书 牛人与腾讯客服对话 福建天翼加速 web服务器的架设 135邮箱 网游服务器 paypal注册教程 创建邮箱 web应用服务器 工信部icp备案查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