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青春有你2最新排名

青春有你2最新排名  时间:2021-02-25  阅读:()

目录一、重要讲话与权威媒体评论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袁贵仁8中国教育报:九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11中国教育报:四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25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基本思路和任务杜玉波3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立德树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朱善璐37"三个面向":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针史秋衡41高等教育改革的逻辑马陆亭46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的逻辑阎光才51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特征与核心问题李立国57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与反思刘尧63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何总是处在两难之中钱民辉69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现代化苟朝莉78推行行政"大部制"改革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陈鸿海80告别碎片化、表象化,高校改革:好政策要执行到位罗志敏84培养一流的学生建设一流的大学谢和平87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李立国93深化高校用人机制改革瓶颈何在范贤睿戴长亮安家琦97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大学刘道玉99办学自主权"下放"到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采访纪行柯进102"聚精会神办好本科教育"——访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陈建强106校内改革并非简单放权——访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李功毅唐景莉108深化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提加强国际化建设六点要求姜朝晖112重庆大学:深化高教综合改革建设"最好的大学"袁巧115专访华中师大校长杨宗凯:改革要谋与动结合周健118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向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习近平在信中表示,你们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执着的理想,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十几年如一日,写下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历程.
你们的坚守、你们的事迹,令人感动.
习近平指出,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
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像你们一样在西部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

习近平强调,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
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2000年,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河北保定学院的15名毕业生毅然放弃多家用人单位的录用及继续深造的机会,带着户口选择到万里之遥的新疆且末县中学任教.
截至2013年,这所学校已有97名毕业生在新疆、西藏、贵州、重庆、四川等地基层工作.
虽然条件艰苦,但十几年来没有一人退缩,全部扎根在西部大地,参与见证了西部的改变和发展.
他们的事迹经《光明日报》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
近日,这批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表示,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需要,才会有意义有价值.
西部需要我们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我们愿像一棵棵红柳、一株株格桑花一样,扎根西部、坚韧不拔、甘于吃苦、平实做人,为广袤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

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05月04日01版)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同志们: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很高兴来到北京大学同大家见面,共同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
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刚才,朱善璐同志汇报了学校工作情况,几位同学、青年教师分别作了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听后很受启发.
这是我到中央工作以后第五次到北大,每次来都有新的体会.
在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校园里一路走来,触景生情,颇多感慨.
我感到,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

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者.
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我说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行百里者半九十.
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
光阴荏苒,物换星移.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同学们、老师们!
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借此机会,我想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同各位同学和老师交流交流想法.
我想讲这个问题,是从弘扬五四精神联想到的.
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
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
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
今天,我们13亿多人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
这段历史悲剧决不能重演!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对前人的责任,对后人的责任.
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中国已经发展起来了,我们不认可"国强必霸"的逻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中华民族被外族任意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为什么我们现在有这样的底气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了.
现在,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这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百年奋斗赢得的尊敬.
想想近代以来中国丧权辱国、外国人在中国横行霸道的悲惨历史,真是形成了鲜明对照!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
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去年12月26日,我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时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

我说这话的意思是,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而这"三个自信"需要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作支撑.

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
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
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
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
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德者,本也.
"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
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
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
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
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
"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
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
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滴水可以穿石.
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同学们、老师们!
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
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
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
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
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也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现在,关键是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
我也希望北京大学通过埋头苦干和改革创新,早日实现几代北大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

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我体会,这样的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
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工作,始终关心和爱护学生成长,为他们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要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流动,不断激发广大青年的活力和创造力.
要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学生们中去、同他们交朋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
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
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相信,当代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袁贵仁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同志到北京大学考察,出席师生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一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指出当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是指引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建功立业的科学行动指南,是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深刻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深刻回答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自觉践行以及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命题.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他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意义.
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同志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辩证角度,全面深刻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同志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全面最深刻的阐述,充分反映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新成果.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掌握其主要内容,明晰其历史渊源,理解其基本含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变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同志强调,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
这四个方面,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基本要求,又指明了其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勤学是前提.
只有下得真功夫、求得真学问,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修德是基础.
只有注重品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既立意高远、又立足平实,既修好公德、又修好私德,才能真正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明辨是保障.
只有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才能正确把握青春奋斗与奉献的航向.
笃实是关键.
只有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才能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宝贵人生.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切实在这四个方面下功夫,注重认定和养成,做到坚守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少年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全面把握,又要突出重点.
要围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落细、落小、落实入手,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习近平同志指出,大学阶段,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
这充分肯定了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
要在课程建设和教材修订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组织编写普及读物,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引导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及时宣传推广各地各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

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
习近平同志指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
这深刻揭示了不同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要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将其作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要利用重要仪式和重大节庆日等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
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着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品牌.
要加强校报校刊、广播电视、校史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和管理,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引导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养成作用.
习近平同志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用.
要把实践环节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相应学时学分,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创新创造、勤工俭学等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
要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广泛开展学雷锋、学道德模范等道德实践活动.
要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在与广大师生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语重心长、情真意切,从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娓娓道来,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要求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发,对进一步办好高等教育、培养青年成才提出新的要求,是新时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强大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先进文明的成长.
在中国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要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确立各族人民共同认可、普遍遵守的价值观,形成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的合力.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每个人的幸福安康,是全党全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这些价值理念,是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历经上下求索、经过不断筛选形成的理想和信念,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坚定不移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基础,也是我们坚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朝着"中国梦"不断奋进的力量源泉.

回眸历史,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正是通过不断培育和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展望未来,我们更要坚定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去创造更多的辉煌.
弘扬中国精神,坚守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想,"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针对青年,却不仅仅限于青年.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每个人都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年,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就更应该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字要求: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和内在的信念理念.

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是塑造青年、培育青年价值观的主阵地.
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
陶行知曾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高等院校的改革创新,以及广大教师的耕耘培育,为广大青年搭建放飞梦想、人生出彩的舞台,让当代中国青年在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了当代青年继承五四精神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揭示了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努力方向,对于指导青年走好人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
无论是从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上,还是从勇挑时代重担的责任担当上来说,青年一代都扮演着无可争议的主角.
时代把青年人放在了这样一个位置,毫无疑问,青年人就要奋勇前进,奋斗进取.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青年人将不可避免遭遇各种考验和"逆流",奋进的精神将激励青年人走在时代前列.
当代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而奋斗,而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正如一场接力赛一样,青年人接过每一棒之后,都需要振作鼓劲,勇往直前,只有这样,才能把个人的理想和中国梦紧密结合,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

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开拓创新是青年人最可宝贵的品质,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
在青年身上,涌动着开拓的梦想与勇气.
开拓的道路是艰难的,其中必然有挫折和失败,有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尤其是当下的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更需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为人先的锐气和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
当代青年要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脚踏实地、开拓创新,把本职工作干好干出新意,干出成绩,这样才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历史赋予青年的使命.

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奉献者.
青年时代是用奋斗来书写的一本华丽乐章,而奉献是这部乐章里最深沉的音符.
对青年人来说,为时代奉献自己的青春,用才华和实干兴家、兴国,既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又是对祖国和人民尽责.
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就是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就是选择了高尚.
奉献精神是一个人最高贵的品质,是一种最深沉的爱,也是一种对自己事业不求回报的爱,更是一种全身心付出的爱,它会让一个人充满斗志和干劲,不抱怨、不虚荣、不计较,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而这正是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所有追梦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品格和精神.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青年人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要勇当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奋斗和中国梦一起在开拓和奉献中完美结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本领、创新创造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勇敢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言简意赅地阐明了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联性,指出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倡导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构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在根本点上亮出了社会主义的旗帜.

社会主义究其本质要求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这个目标可分解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统一,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愿和广大青年的心声.
随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党中央一再阐明,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倡导,这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价值引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示给世界的应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新中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在社会层面提出的倡导,这是对建构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价值引导,究其价值取向,追求自由和法制,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公民层面提出的倡导,这一层面的价值指向表明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爱国、敬业是每一个公民的操守,诚信、友善更是做人的根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体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从三个层面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解决时代问题的钥匙,它的确立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吾道以一贯之".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间正道的经典解读.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今天,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营养,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都有很多经典论述,蕴含着深刻的思想.
如"民惟邦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仁者爱人"、"扶贫济困""德不孤,必有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瑰丽的宝库,纵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但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对于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八字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这实际上与传统文化强调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是一脉相承的.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实际上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如何培养一代青年人才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智慧.
孟子说,有大人之事和小人之事.
大人之事为国家民族着想,小人之事为自己谋私利.
青年的视野和格局就在此区别.
从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到王安石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的牺牲精神;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到岳飞的《满江红》;从戚继光的抗倭到文天祥的《正气歌》,这些先贤哪一个不是历史上的一流人物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有这么多的杰出人物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践行了时代的理想和历史的责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和担当.
今天,我们的青年更应该珍惜今天,敬畏历史,展望未来,有所作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多元、利益诉求纷杂的今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深刻领悟,积极践行,为实现中国梦助力.
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当代青年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核心价值观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这一重要论断对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了明确指向,即不仅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虚心学习借鉴了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腾飞,更是文化和价值观的崛起.
历史表明,勇于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国家,往往能够迅速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部华夏文明史,就是一部与世界各国交流融合、相互学习的发展史.
历史上我国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思想和技术,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代以来,由于长期闭关锁国,失去了吸收世界工业革命成果的机会,一度落后挨打,饱受欺凌.
新时期,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必须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在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放在国际视野中加以定位,这样才能更清楚认识到核心价值观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
在核心价值观24字元素中,既有我国五千年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因子,如富强、爱国、敬业、诚信、文明、和谐、友善等,也包含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共创共享的文明成果,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
民族的,往往也是世界的.
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中,我们不难剖析出公正、诚信、友善等普遍历史意义的基本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全人类文明共享的价值元素的继承和提升.

世界文明有益成果吸收是辩证动态的过程.
我们要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但是,我们决不能奉行"拿来主义",鲁迅先生曾批判过,"国外的月亮总比国内圆"等僵化思想是站不住脚的.
因此,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一方面需要学习和引进,另一方面始终要立足本土国情、立足民族传统的"根".
同时,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要吸收和借鉴,更要创新和引领.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升,在世界事务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发展道路的精神支撑,是兴国之魂,对中国成功之路的探讨最终要深入到核心价值观的讨论中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世界性社会思潮,这实际上是在以一种新的方式持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其内涵.

总之,核心价值观吸收世界有益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我们需要辩证的吸收、积极的创新.
这就需要广大青年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勇于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核心价值观体现时代精神——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时代精神.
这一重要论断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不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更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契合.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改革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蕴含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蕴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
弘扬时代精神的落脚点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蕴含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这是在长期的改革创新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代精神高度契合,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

在时代精神这一有机整体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
所谓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过去依靠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今天,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共筑民族复兴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之一.

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是实现树立国家价值、传递社会价值和塑造个体价值的重要载体,也是激发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统一、稳定的根本途径.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之源,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
面对纷繁复杂的观念世界,如何在多元价值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在多样化思潮交锋中谋求最大共识;面对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如何以更大智慧与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完成艰巨繁重的社会转型与改革攻坚任务.
这些,都更加凸显弘扬时代精神的极端重要性.
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需要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迈过沟沟坎坎、越过发展陷阱,才能迎接更加光明的前景.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树立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上下功夫——七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强调,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上下苦功夫.
这句话精辟地指明了勤学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广大青年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躬行实践,求得真学问.

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勤学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知识是智慧的源泉,更是德行的"美容师".
儒家经典《论语》开篇即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一个人只有勤于学习,驾一叶扁舟畅游知识的海洋,如蜜蜂广采百花酿成甜蜜一样,在丰富知识、深厚学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人生方向的定力,进而牢牢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大学是求知最理想的殿堂.
广大青年要珍惜大好年华,把更多时间用在博览群书、阅读经典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攀登知识高峰、追求人生真理上.
热烈拥抱真善美的青春,孜孜不倦以求知为乐的大学生活,才是送给人生最美好的礼物.

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
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可能是一日之功,而要靠长期的学习、体验、思考.
求知也是如此,只有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方能学有所成.
青年人的最大特点是有活力、充满热情,对未来满怀美好的想象、期待,常常因此热血沸腾.
但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既要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春豪情,更要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求知韧劲.
学品即人品,有什么样的为学求知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品格.
不可否认的是,当下功利实用主义开始抬头,社会上充满着浮躁的空气.
大学生是民族、国家的未来,要自觉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不为一时世风所惑,心无旁骛,勤奋学习,以高洁的学品涵养高尚的人品,以良好的学风锻造做人的风格.

青年既要敏于求知,又要学会担当责任.
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是为了致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在于经世致用和人格的完善.
如果把为学求知与社会责任割裂开来,甚至以读书的名义拒绝社会责任的担当,那么就容易死读书、读死书.
学习知识贵在"活",联系实际,勤于思考,把书读活.
唯其如此,所读所学才会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死的知识才会变成活的思想.
处于伟大变革时代的青年,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为学求知的目标,应该自觉与时代潮流、民族命运联结起来.
新时代的青年,不能只关心个人的小天地,而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做一个有远大理想、胸怀天下、勇担责任的大写的人.

学以增智,学以怡情,学以养德.
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广大青年和教育工作者勤奋学习、终身学习,在孜孜不倦的求知中陶冶、锤炼高尚的品德,把求真与行善统一起来,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示范者.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树立核心价值观要在修德上下功夫——八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箴言,既是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也是重要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
修德是一项基本功,因为修不好德,就没有强劲的动力,很难求得真学问;修不好德,就没有坚定的立场,很难做出正确的决断选择;修不好德,就没有明确的方向,很难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修德就是修养德行,注重道德实践,行善积德.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
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素养及未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
青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面临的选择很多,能否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关键在于能否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指导.
青年只有以高尚的品德做积淀,才能舞出充实而无悔的青春,才能走得正、走得宽、走得远.
德是首要、是方向,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
品德高尚,才能青春勇担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青年把修德作为一项基本功.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
立意高远,方能胸怀理想,成就大业;立足平实,才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终成大德.

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
当代青年要有"志存高远"的胸怀,以祖国的利益、人民的要求、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和方向,将个人的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谱写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乐章.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
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这是修德的必然规律.
大德是由无数小善构成的,体现在无数的小节之中.
学会劳动,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学会勤俭,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学会感恩,慷慨地向他人施与爱;学会助人,享受"手留余香"的快乐;学会谦让,谦让他人、谦让自然;学会宽容,用微笑来"融化冰雪";学会自省,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学会自律,征服自己的弱点.
这些都是小节小善,但小节不小,小善实大,小善行多了就积成了大德.

道正才能梦圆.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作为圆梦生力军的青年必须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以大德为方向、以小善为基础,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树立核心价值观要在明辨上下功夫——九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强调,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明辨上下苦功夫,"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广大青年要深刻领会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学会思考,明辨是非,正确抉择,牢牢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做到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
青年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定型的时期.
这个时候,确定什么样的人生理想,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对一个人至关重要.
人生如扣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青年只有在面临正确与错误抉择时能明辨是非,在做人做事原则问题上能坚定正确的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人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
人生理想的坚守、信念的坚定源自一个人思想的成熟.
哲人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如果放弃了对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和省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如果不经历思想的磨砺和锤炼,人生信念就容易左摇右摆.
因此,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学会理性思考,明辨是非,在人生每个关键路口做出正确选择.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信息、思想相互交杂,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与形形色色的诱惑、陷阱相互交织,广大青年只有炼成思想和价值观的"火眼金睛",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中洞察人生的真谛,才能从容自信地沿着正确的人生轨道前进.
青年意味着无限可能,也伴随着无穷的选择.
无论择业还是做其他选择,一个人如果只是考虑一己之得失,那就太渺小了,要学会从社会、民族、国家等"大我"出发,把个人的事业与同胞、人类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会得到大幸福.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人生观、价值观则分别是人们对人生问题、价值问题的根本意见.
"三观"是人生的总钥匙、总开关.
有了正确的"三观"做指导,对一切是非、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明察秋毫,自然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石,而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孜孜不倦的求知过程中探索人生的奥秘.

方向决定命运.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广大青年在明辨是非中选准未来的方向,在正确抉择中走向人生的正道.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的长跑,广大青年要有足够的定力和耐心,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功夫,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见诸行动.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树立核心价值观要在笃实上下功夫——十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强调,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这一要求指明了广大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广大青年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实处着力,知行合一,在为学、创业与做人的过程中,牢牢树立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笃实是广大青年做人、做事的根本,又是青年克服困难的金钥匙.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是当代青年必须要面对的基本问题.
为人要笃,做事要实,广大青年只有为人笃厚老实,做事实实在在,才能让自己的德行、学问、事业日有所长.
时代给广大青年宽广的舞台和机遇,而机遇中又有困难和挑战,广大青年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机遇与挑战至关重要.
好高骛远、心浮气躁这些心态都会阻碍青年的进步.
如果缺乏实实在在的奋斗,忽视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面对逆境就容易丧失信心.
在这个时候,笃实是广大青年克服困难的金钥匙.
广大青年只要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从基层做起,从细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于实处用力,将自己的人生价值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能克服眼前的困难,毫不动摇地向着梦想迈进.

笃实不是空谈,关键要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优秀的遗产之一,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途径.
当代青年要认识到实处着手、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无论是勤学、修德、明辨,还是笃实,都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去,这样才不会变成夸夸其谈的表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时代的价值取向,更是青年人的共同追求和共同理想,青年人应自觉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锋.
同时,青年人也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主体,其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践行实效影响着反映当前我们时代"最大公约数"的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广大青年只有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才能将其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笃实需要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是践行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要树立核心价值观,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广大青年必须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砺自己意志和能力的人生机遇.
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迎难而上,矢志艰苦奋斗.
滴水可穿石,困难是弱者的牢笼,却是强者的磨刀石.
只要青年拥有一颗艰苦奋斗的心,勇于挑战自我,自当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为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不竭的动力.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广大青年和教育工作者以笃实为做人、为学和创业的行动指南,在脚踏实地、坚忍不拔的奋斗中,把自我人生的实现和时代的召唤完美结合在一起,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示范者,在实现中国梦的舞台上演绎出精彩的人生篇章.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十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广大教师要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认真贯彻落实.

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就要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
教师要成为帮助学生进步、促进学生成功的人梯,乐闻学生进步,追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至高境界.
甘当人梯者,心胸宽广,是一座丰碑,令人敬仰.
教师要具有"直腰做人梯,弯腰做人桥,甘当铺路石子"的伯乐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让新一代学生在教师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前行.
教师要扶持和帮助青年学生,鼓励青年学生超越自己,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教师要淡泊名利,爱岗敬业,具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教师要关爱学生,把对学生的爱凝结成一种教育的巨大力量,以自己的爱赢得学生的爱,搭建起师生之间的感情桥梁.

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就要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
学为人师,教师首先要用学术魅力去引导学生的心灵.
一位不能在学术上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教师,其人格魅力是软弱无力的,自然也得不到真正的尊重与敬慕,教师必须把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结合起来,进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行为世范,教师是"品行之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的心灵,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在学生心里深深地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扎根学生的心灵,积淀为成长的力量.

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就要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教师是"学问之师",不仅需要渊博而高超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业务,还需要广博的文化修养.
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不学无术.
缺乏独立见解,不善思考,学术功底浅薄,是无法引导学生心灵的.
教师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成为一名严师,并用严谨的学风熏陶学生,真正起到教书又育人的作用,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既要传授做人的品德,又要讲授专业知识;既要对学生设疑和解疑,做到循循善诱,又要做到教书育人和言传身教.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的伟大使命.
全国广大教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十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
全国高等学校要锐意改革,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高等院校改革,要把更好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人才.
学校是教育的细胞,教育改革只有最终落实到学校层面,体现到学生和教师身上,才真正见到了实效.
我们要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和发挥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要切实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教育发展观,树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争创一流业绩,争当教育改革排头兵.

高等院校改革,要把教育治理体系创新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作为关键环节.
各级教育部门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促进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
高等学校要把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作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在政府依法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着力完善高等学校治理结构,建立更加完善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
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尊重学术权力,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加强民主管理.
在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同时,加强高等学校治理的社会参与,为高等学校改革发展提供更多支持,进一步构建起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高等院校改革,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保证.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既为学问之师,更做品行之师,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教育改革发展目标,让我们努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突破体制带给教育改革的困境.
教育要通过综合改革在教育内部形成一个制度化的治理架构.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教育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路线图,激起了人们对教育改革的新期待.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它在教育领域里体现为各种教育体制、法律法规和教育的管理,体现在有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教育制度以及这些制度的执行能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国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制度的完备和进步为教育改革提供更好的制度背景.
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制度改造、利益调整以及效果评价等虽然都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但却无法自下而上地改革,只能自上而下地推进,这意味政府领导、协调、实施力量的大小、强弱决定着改革成效.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有勇气、有魄力、有智慧的政府,来突破体制带给教育改革的困境,而不是选择绕道走.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将为教育改革提供更大的舞台,教育改革所需的来自教育外部的制度支持和支撑才能成为现实.
这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基础.

其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路线图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实践需要相衔接,国家积极提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六个领域的治理能力.
这些治理能力的提升必将更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红利和效能.
对教育而言,这将从外部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速度.
这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率保证.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本身包含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教育同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子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教育改革的执行效率会获得更为充分的释放和提高.
这是一个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的过程.
这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教育是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国家跨越式发展经久不衰的力量源泉,在国家发展中具有超前性和导向作用.
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路径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这就意味着要通过综合改革在教育内部形成一个制度化的治理架构.
这个构架有三个基本的要求.
一是要有完整和科学的制度安排;二是要建立起协调有效的教育组织体系,形成保证制度和组织体系灵活运行的机制;三是要能够有效形成和充分发挥教育治理能力,有效解决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
这三个方面是衡量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指标.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应该以此为目标.

当然,要形成这样的一个构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改革任务的繁重,直面来自各个方面的重重阻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教育要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协同共治,必须理清理顺政府、教育和学校的关系.
注重协商、协调、协作、协同,并妥善处理好这些关系,这是我们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前提.
比如政府要分权,理顺政校关系,把重心向战略管理方向转移;政府要放权,抓大放小,要舍得简政放权,把不该管又管不好的微观事务向学校放权,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同时为了预防"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要监权,善于运用法律、规划、经费、标准等综合政策工具进行监督、引导和问责.
总之,要以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抓手,实现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治理.

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理顺教育改革的体制机制,把着力点放在教育体制、法规的建设上,这是教育治理体系的范畴.
教育治理要现代化,首先要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面对现实问题,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内容,才能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各项教育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推进管办评分离是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制度保障.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涉及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教师教书育人,涉及学生全面成长,涉及国家怎么选拔人才.
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等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充分发挥了治理体系的效能.

三是教育问题错综复杂,综合性和关联性都很强,必须处理好教育改革与社会领域改革的关系,教育改革必须通过综合改革的方式来推进,这是我们的方法论.
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必须把握和运用好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三大规律,统筹兼顾,推进改革;改革不是一个或几个教育领域改革,而是涉及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的各级各类教育,并选择若干重点进行突破.
此外,"孤掌难鸣",在着力破除制约自身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外,教育改革还要与其他社会领域改革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对教育现实的困境和难点,我们不能回避,直面现实是第一要点,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运用综合的手段统筹解决一块块硬骨头.

因此,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从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激励引导、强化检查监督、营造良好氛围等多个方面着手,才能在综合改革的进程中实现教育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教育治理的能力和效率,科学、民主、依法地实施教育治理,从而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乃至教育的现代化.

当然,这一切的改革要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
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唯有如此,我们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才能更靠近理想的教育.
我们相信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正给教育新的高度和宽度,更接近教育的本质,更接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教育梦.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必须将《决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构想,转化为扎实、具体和可见成效的改革实践.
只有如此,中国教育才能在整个推动国家治理体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承担起崇高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撑.
(中国教育报编辑部)抓住招考制度改革的"牛鼻子"——二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让考试招生制度起到真正的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学校沉下心来搞素质教育,进一步推动社会观念转型.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必须强调整体改革概念,纵向上涵盖义务教育到继续教育,横向上考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使考试招生系统性、综合性地推进,为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创造条件.

在教育领域,从未有一项改革能吸引如此多的目光,也从未有一项改革能遭遇如此多的难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从中央到地方,无论是教育界人士,还是家长,都高度关注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路径.
考试招生一直被视为国家的"抡才"大典.
考试招生制度是信号灯,决定了社会成员受教育和社会阶层流动机会的公平性.
招生考试制度是指挥棒,一头连着中小学,对基础教育有强导向作用;一头连着大学,关系到大学招收什么样的学生.
招生考试制度是总开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很多问题都可以从它身上找到症结,教育问题的求解也要从它身上下手.
毫不夸张地说,招考制度改革关乎教育的公平、方向和质量,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潜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招生考试制度的病症在于"三难":过高考独木桥难,国家选拔创新人才难,考试发挥正向激励作用难.
这"三难"又具体体现为三大弊端:评价方式单一,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决定作用.
一考定终身,学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行政权力主导,考试缺乏多样性,学校缺乏自主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这为当前的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说白了,我们的目标就是告别拥挤的独木桥,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为国家选拔和培养真正有创造力的人才.
同时,让考试招生制度起到真正的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学校沉下心来搞素质教育,也进一步推动社会观念转型,加速新型人才观的形成.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不是一张白纸,过去我们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当前研究如何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时,必须客观分析:今天要提出什么解决什么怎样才可以实现很多人将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目光聚焦于高考改革,希冀以"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突破扭转"考什么就学什么"的应试之风,尽力消除教育界的浮躁之气.
这方面不乏有益探索,近年来,浙江建立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
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按会考成绩、综合素质测试和高考成绩2:3:5的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这较"全国一卷、千校一面"显然更为科学,社会也是一片赞扬之声.

但我们不要忘了,高招制度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制度群,既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也涉及社会人才选拔机制.
事实上,一切高考招生中存在的问题,都是各类教育问题的反映.
在矛盾的漩涡中,高考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解决所有问题.

今天的教育,纵向上的问题为"郁结"症状:小学就有选拔,"奥数"等各种考试成绩仍然作为入学和升学的依据.
中学阶段应试倾向长期未得到解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不到真正体现.
最终,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选拔的人才,很多只是擅长考试的"能手",踩着考试失意者肩膀而上的"胜利者".
而横向上则是,"独木桥"已经大大加宽了,但仍然拥挤,各类教育之间并未沟通,没有真正建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因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必须强调整体改革概念,纵向上涵盖义务教育到继续教育,从中小学的考试制度、招生制度上统筹考虑.
横向上考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使考试招生系统性、综合性地推进,为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创造条件.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必须有大棋局的眼光,整体布局、环环相扣.
按照《决定》要求,首先落实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严禁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入学的依据.
其次,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让学生学好每门学科,发展自身兴趣、志向和优势.
再其次,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
每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教学特点都不相同,必须按照层次和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试模式.
最后,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涉及责任主体,也必须各就其位、系统推进,不能缺位、错位,更不能越位.
学校要对选拔标准的科学性负责,同时在招生方式上推行综合评价.
专业机构要提高研究命题的专业性,使专业测评能够更好地测量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政府则要运用必要的行政措施来保障教育公平,保障招生规范有序.

改革有了路线图是良好开端.
但招考改革历来是教育和社会矛盾的集中区域.
如何落实《决定》、把握好度,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再到实践中完善,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招考制度新路,将是教育领域面临的长期而重大的课题.
(中国教育报编辑部)构建管办评各安其位的共治格局——三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管办评挤在一条道上,势必会造成"堵车",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无谓地湮灭在内耗之中.
人事、财政、发改委等部门对教育干预太多压抑学校的办学活力.
管办评分离的关键是政府部门要敢于自我革命,勇于在管理上放权.
任何一项事业的科学发展,都需要科学的分工和责权利相统一的制度安排,教育也不例外.
但在一些地方,教师职称评聘要由政府部门来管,更有甚者,一些地区就连学校的学习进度也要按照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来进行,致使学校千校一面,暮气沉沉,这种大一统的管理体制成了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症结之一.
但我们不用担心,政府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教练员的现象,将会逐渐成为历史.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促进管办评分离"之后,日前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一次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这犹如明亮的灯塔,为我们指明了理顺教育管理体制、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目标,描绘出了一幅"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教育发展新图景.

教育改革是一项综合的复杂工程,只有用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思维去审视教育,才能更好地厘清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种症结.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管得过多,管办评交织在一起,犹如打了很多死结的乱绳互相撕扯、互相缠绕,无谓地损耗着教育的精气神.
要化解这一问题,需要从顶层设计、制度重构等方面对各方关系进行重新调整,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误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疑难杂症.

毋庸置疑,管办评的三方都有各自的职责和专业要求,如果都挤在一条道上,势必会造成"堵车"、"剐蹭",甚至"重大交通事故",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无谓地湮灭在内耗之中.
从某种程度上说,近些年教育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与政府、学校、社会的权责界定不清晰有关.
在一些地方,政府大包大揽,不仅学校没有办学决定权,连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多少发言权,人事、财政、发改委等部门对教育干预太多,这一方面容易导致政府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决策失误、效率低下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压抑学校的办学活力,抑制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改革的热情和潜能.

革别人命易,革自己命难.
管办评分离的关键是政府部门要敢于自我革命,勇于在管理上放权.
政府部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逐渐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管、办、评分离后的政府部门,不再直接参与学校的办学和对学校的评价,而只有作为举办者的投入责任和依法监管学校依法办学的责任,这就要求扩大省级政府的教育统筹权,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学校是办教育的主体,这就需要真正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使学校能够静下心来潜心办教育.
与此同时,还需要探索新的教育拨款方式,改革现有的学校人事制度,为学校自主办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但由于长期以来政府的手伸得过长,滋长了学校对政府的过度依赖,绝大多数学校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不足.
因此,还需要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去除学校教育的行政化倾向,激发和释放学校的办学潜能,使学校领导能够以教育家的情怀,按照教育规律去办教育.

专业的教育评价和社会评价,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管办评分离,需要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
但由于政府长期垄断了教育评价的权力,许多社会组织先天发育不足,这就迫切需要各方齐心合力,积极培育、提高社会组织在评价上的专业性、独立性和权威性,并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认证体系,把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和第三方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导向性.

当然,要把一条老路改造成管办评分离的三条高速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一旦政府责任明确了,学校办学规范了,社会评价组织更加专业了,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了,教育何愁办不好(中国教育报编辑部)促进改革朝公平不断迈进——四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及价值取向.
不仅要保障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更要关注教育过程的公平,关注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关注影响学业成就和毕业生就业的公平因素.
促进教育公平,必然要打破教育不公背后的既得利益,还要善于抓住改革的关键环节.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十八大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再次将其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仅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教育公平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及价值取向.

公平被誉为"比太阳还要光辉".
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个人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相关关系,提高教育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大大弥补不同社会阶层的贫富鸿沟,是促进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也高度赞扬:"在走向平等的路上,没有比免费提供公共教育更伟大的步骤了.
"教育公平神圣却敏感.
这是由于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没有人会忽视教育公平的状况.
当城市孩子坐在现代化教室里使用iPad、电子白板上课,而边远山区的孩子连一双上体育课的运动鞋都没有时;当别人家的孩子轻而易举凭借关系进入名校,自家孩子只能孤零零走进薄弱校时;当地方院校的毕业生拿着简历兴冲冲跑到人才市场,却发现满眼皆是"限211、985高校毕业生"的门槛时,诸如此类不公,带给当事人一种强烈的被剥夺、被歧视感,这样的感觉谁愿意承受然而,教育公平的实现并非易事.
这不仅在于公平感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相对性,更在于教育公平本身的复杂性.
公平问题的实质,是资源、利益的分配与再分配.
促进教育公平,必然牵涉到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牵涉到既得利益者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博弈.
以异地高考改革为例,这项涉及万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改革,从一开始推动就备受社会关注.
地方政府、迁入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机会公平诉求与维持不同区域间录取率相对平衡的结果公平,使得异地高考的改革步伐,哪怕是迈出极其微小的一步,也得付出更多艰辛努力.

教育公平的内涵丰富,包括起点公平,即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机会;过程公平,即提供相对平等优质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结果公平,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
当前,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追求,已从单纯"起点公平"向更多追求"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转变.
人们不仅追求"有学上",还想让孩子"上好学";不仅追求"学有所教",更想"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这就意味着不仅要保障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更要关注教育过程的公平,关注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关注影响学业成就和毕业生就业的公平因素.

促进教育公平阻力重重,但再大的困难,再难啃的骨头,也得以壮士断腕、抓铁有痕的智慧和勇气去攻克.
十八届三中全会充分认识教育公平的复杂性,顺应人民对公平的新期望、新追求,在深化教育改革整体部署中,在关注起点公平的同时,更强调教育过程的公平,取消重点班重点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更关注教育结果的公平,促进人人成才,促进大学生就业.
这为深化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促进教育公平,必然要打破教育不公背后的既得利益,这就需要改革的勇气和智慧,要善于拆除利益固化的藩篱.
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不是从文件中、名称上作改变,而是要从根本上清除那些"保护"重点学校掐尖招生的倾斜政策,斩断五花八门诸如共建生、条子生等利益输送.
推动教师交流轮岗,不能只是发个文件、刚性推行,而是要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上下功夫,免除交流者的后顾之忧,提高教师主动交流的积极性,真正形成"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

促进教育公平,还要善于抓住改革的"牛鼻子",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儿,实现公平的目标.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对于缓解择校、促进公平具有重要引导作用,要积极探索并坚定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优质高中指标分配到校等促进均衡的好做法,通过招生录取的变革,引导家长不盲目择校.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非常重要,推进管办评分离,教育部门不再对办学评价大包大揽,发挥社会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家长和社会的监督权、知情权,才能破除"潜规则",让择校在阳光下无所遁形.
教育改革永无止境,教育公平永无止境.
当教育改革朝着公平的方向不断迈进,相信每个家庭都能感受到公平的阳光和幸福.
(中国教育报编辑部)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基本思路和任务杜玉波"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关系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关系高等教育强国梦和中国梦实现.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随之进入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阶段.
近年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三年多来,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启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开展了试点学院综合改革等,取得了积极进展、积累了有益经验.
但也必须看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不够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
集中表现在:高校根据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的主动性不强,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好办法不多,集聚社会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活力不够,特别是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还不完善等.

为此,必须下决心向机制开刀,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质量,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思路应当包括:第一,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是基本前提.
只有以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适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化"同步发展新要求的人才.
要引导高校摒弃唯考试评价、唯分数论的观念,真正树立起纲要提出的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理念;摒弃拼规模、比数量的观念,真正树立起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
所有的政策设计都应把握这样的导向.

第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主要手段.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选拔录取到培养过程再到社会评价都需要改革,但对高校来说主要是培养过程的改革,而其中教育教学改革是核心.
具体说,要在"四个推动"上下功夫.
一是推动形成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层次结构;二是推动建立教学内容的更新机制,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材质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三是推动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创新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向不同的学生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四是推动教学团队发展机制创新,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三,创新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是迫切要求.
高校的人才培养类型是多样的,但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下大气力创新多层次的"三型"人才培养机制的任务极为迫切.
这就要求高校突破传统学术型基础型的培养模式,改变"三重三轻"的现状,做到"四个更加注重":即,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社会合作上更加注重用人单位的参与,培养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的面向地方、面向行业企业的高素质人才.

第四,提升实践能力是重要突破口.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中,实践能力培养是目前非常薄弱的环节.
我在学习《邓小平年谱》时看到,小平同志1985年评价云南边防前线作战部队时曾说过:"听过枪响和没有听过枪响的部队大不一样.
没有打过仗的经过训练可以打仗,打过仗的经过训练更能打仗.
"要下大力气落实好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高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加强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建立完善学生实习实践的相关制度.

归纳起来,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思路就是:在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引下,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潜力和活力,特别是通过创新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机制,着力突破实践能力这个薄弱环节.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做的工作很多,我认为,目前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是主动适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针对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选准突破口,在与之密切相关的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等学科专业领域,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形成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良好局面.

在法学教育方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迫切需要大批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目前有631所普通本科高校设有法学类专业,在校本科生近31.
25万人.
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不够深入,能在国际舞台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领土、发展和安全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迫切需要大批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
目前新闻传播相关专业有专业布点1080个,在校本科生达到23万人.
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不够深入,对外宣传人才短缺,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好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在农林教育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农林人才.
目前,高校开设的农林类专业有27种,专业布点824个,在校本科生达24.
4万人.
但基层人才培养能力不足,能够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应用型复合型农林人才相对短缺.
在医学教育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目前有167所普通本科高校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37万人.
但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乏,面向乡村、服务基层的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因此,我们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要求,以实施"卓越计划"为抓手,着力创新高等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领域人才培养机制.
这些改革的思路可以归纳为"必须三个坚持":一是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
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领高等法学教育,增强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高等新闻传播教育,引导学生始终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秉持新闻职业操守,履行新闻工作社会责任.
要培养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服务群众的前沿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的农林、医学人才.

二是必须坚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要紧紧扭住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基本要求,推动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共建实践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培养与需求的对接.

三是必须坚持制度建设重要保障.
要抓住培养标准制定、教师与从业人员互聘、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等重要环节,建立系统完善的制度.
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共同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协同机制、教师队伍协同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管理协同机制,实现协同育人、合作共赢.

2014年,要在这四个学科专业领域实实在在地干成几件事,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一是以推进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为重点,把高等法学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引向深入.
会同中央政法委等部门选聘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兼职或挂职任教,选聘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
建设若干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涉外法律人才、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二是以推进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为重点,把高等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引向深入.
推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管理机构、精品课程、骨干团队、实践基地、研究智库.
建设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继续选聘优秀编辑记者到高校兼职或挂职任教,从相关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选派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
三是以召开全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为契机,把高等农林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引向深入.
会同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启动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遴选一批高校开展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开展国家农林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设立"双师型"教师岗位,深化面向农林基层的教育教学改革.
四是以推进"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为重点,把高等医学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引向深入.
会同卫计委推进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重点推进"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加"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合格医生培养制度.
深化面向基层的医学教育改革,培养能在乡镇卫生院从事全科医疗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

在做好以上四个学科专业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同时,还要围绕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这个核心,继续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耕细作已经启动实施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有关计划.
总结"拔尖计划"实施四年来的做法和经验,探索完善"一制三化"的拔尖人才培养机制.
促进高校与中科院优势互补,继续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探索完善校所协同、教学与科研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
以推进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继续实施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依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开展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

二是基本建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要按照基本建立适应大众化阶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目标要求,颁布实施"国标",制定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颁布实施"行标",推动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颁布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颁布实施"校标",推动高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优化本科专业结构.
重点完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公共服务与管理网络平台,促进形成专业设置宏观监管和动态调整机制.
突出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导向,推动高校办好一批优势特色专业,加强社会紧缺的集成电路、服务外包等专业人才培养.

四是继续实施好"本科教学工程".
改革项目管理方式,允许高校跨项目统筹使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经费,鼓励高校把钱用在支持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上,系统推进本科教学改革.
五是深入推进试点学院等改革试点项目.
引导高校把试点学院的"三改革一完善"也就是"改革人才招录与选拔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遴选、考核和评价制度、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的重点任务更加聚焦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上.
进一步完善试点转示范机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试点院校之间的交流研讨平台,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总之,要按照上述改革思路和工作安排,努力实现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等学科专业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新突破,同时做好五项相关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工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立德树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朱善璐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青年如何传承五四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高校和社会各个方面如何教育引导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等重大问题,为高校弘扬五四精神、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为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

深刻领会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们社会历练相对欠缺、思想困惑较多的时期,如果不注意帮助青年扣好价值观形成链条的"第一粒扣子",就可能导致有的青年走上"一步错,步步错"的歧路.
青年的价值取向又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因此,高校必须把立德树人摆在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位置,坚决反对"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轻德"的倾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对新时期国家、社会、公民应当遵循的价值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全面概括,为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确立了根本依据.
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最根本的就是着力培养真心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有"新人.

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同志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
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
"世界一流大学不仅体现在教学、科研水平一流,更体现在文化一流、校风一流、精神内涵一流.
我国是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是绵延五千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古国,也是具有独特制度属性和发展方式的国家.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树立更加高远的雄心壮志,不仅在教学、科研等硬指标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更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价值追求,在精神文化和办学模式等软实力上对世界作出自己的独创性、引领性贡献.
实现这样的远大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吸吮中华民族在漫长奋斗中积累的文化养分,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面先进的精神旗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育人之本、兴校之基、办学之魂,成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深厚文化内涵和鲜明发展特色.

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正能量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务极为繁重,难度世所罕见,离不开强大的精神信念作为引领和支撑.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来自对崇高价值观念的共同认可,来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时代精神.
它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信念,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因而具有最广泛、最深刻、最持久的精神感召作用,是我国各族人民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
当代青年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在当代青年中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正能量.

牢牢把握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习近平同志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和凝练.
作出这样的概括和凝练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在理论上、实践上进行长期探索.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经历了几百年,我国古代社会形成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用了上千年,而新中国成立只有60多年,现在我们能够从3个层面用24个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出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价值自觉和巨大的创新勇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汲取古今中外的有益文明成果,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我们要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3个层面、24个字的基本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牢牢把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作用.
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价值观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文化问题.
我们身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这也是它能对广大中华儿女产生强大感召力的"文化密码".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上的优势,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从中吸收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文化养分.

牢牢把握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实践途径.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践行.
习近平同志提出,广大青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
这4个实践途径也是送给青年朋友的8个字的立德箴言.
广大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3个倡导与这8个字的箴言紧密结合起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尤其要牢记"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的道理,迈稳步子,坚韧不拔,久久为功.

积极探索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五四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习近平同志指出:"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者.
"北京大学是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基地,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基地,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形成了爱国主义传统,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紧跟党走的传统,与工农结合、服务人民的传统,民主与科学的传统,勇于担当的传统.
这些光荣传统和五四精神同根同源.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
我们要充分利用独特的校情校史和精神传统,把校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名人名言作为3个倡导和4个实践途径的重要载体,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认同.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习近平同志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高校用以立德树人的"德",必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德性",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个人私德、社会公德、国家发展大德.
我们要扭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德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首要地位,促进学校资源和激励机制向育人聚焦、向德育发力.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奖惩机制,促进青年学生于实处用力、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充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和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第二课堂"两个载体,着力构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和工作体系.
高度重视教师的言行对青年学生的示范熏陶作用,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和带动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体系,全面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紧密结合起来.
在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北京大学确立了在2018年建校120周年前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在2048年建校150周年前后走在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发展战略.
我们要按照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切实增强"使命自觉、创建自信、差距自省、奋斗自强"意识,正确把握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坚守中国立场、彰显中国底蕴、塑造中国风格,努力开创和引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潮流.
坚持"围绕创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创建",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把广大师生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朝着共同目标前进,一天一天积累,一年一年奋斗,不畏艰险、不辞劳苦,忧劳兴校、实干圆梦.

"三个面向":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针史秋衡"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理论的精髓.
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许多历史性突破,我们快步走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行列,正在向高等教育普及化迈进,我国高等教育人才总量已居世界前列.
重温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战略思想,并结合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能够指引我们从总体上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从顶层设计与战略高度来思考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三个面向"的必然性与科学性"三个面向"是小平同志在1983年给景山学校的题词,"在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前一年,即1982年,有关部门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资料测算表明,我国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还不到五年(即小学五年的文化程度),其中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只占2.
8%,达到大学文化程度者只占1%.
"当时全国重心已实现战略转移,现代化建设已经全面开展,社会改革开放已经启动,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呼声日渐加大.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
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
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
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
"从国际形势来看,当时世界各国正经历"第三次工业化浪潮",工业化水平与科技进步跨越式发展,各个国家都把教育作为尽快发展自己的途径,以期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都相继进入教育大改革、大发展时期,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必然结果.
在国外严峻形势的背景下,"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正是在对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战略决策.
"三个面向"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在艰难的国内外形势下,从国情出发,结合历史转折的新要求,既不怕困难,又高瞻远瞩,放眼长远发展,挑战未来的信心、勇气与魄力.

"三个面向"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而做出的正确判断,是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任务提出的,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提出的在教育领域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针.
因此"三个面向"不仅具有时代价值与意义,而且超越时空,对于今天乃至今后的很长时间都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

二、"面向现代化":立足现实、构筑基础"面向现代化"确立了我国百年教育改革的发展战略.
根据1983年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精神,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状况,1985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
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是改变教育事业发展落后这一状况的根本,国家今后的发展重要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
同时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建成科类齐全,层次、比例合理的体系,总规模达到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当的水平;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能为自主地进行科学技术开发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出较大贡献.
"从确定教育体制改革开始,国家战略决策就把教育事业的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关系民族振兴的大事.
"1988年,邓小平同志通过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态势的深刻分析,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命题.
他再三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是教育;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及党的十四大召开,正式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由此,不仅明确了教育事业发展在国家战略决策中的重要性,并明晰了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位置,为今天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依据"面向现代化"的目标,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持续深入推进.
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情况,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纲要指出,到20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对于高等教育,则强调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为此我国高等学校以及专业、学科进入调整期,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规模效益、办学效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单一性学科被复合性学科取代,例如1995年启动的"211工程",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继前几次党的代表大会之后,十五大仍然将教育摆在了首要位置,在此基础上,结合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响亮地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要求"要从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制订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之后,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
""985"工程随即展开,积极建立高等学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坚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提出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
我国高等教育正式从精英化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迈进,大力拓展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成为世纪之交高等教育新的命题.
三、"面向世界":对话合作、放眼世界上个世纪中后期,全球化打开了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封闭空间,各种文明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交流更加广泛,世界的共同性和融合性更加突出.
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与深化,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度逐渐增强,任何国家要求更快更好的发展,都离不开全球化的大环境,需要在合作的环境下最大限度的实现各自的发展.
合作共赢成为了时代主题,时代发展要求教育与世界融合,这是"面向世界"的时代背景.
就高等教育领域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在20世纪90年代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起步较晚且属于外源型生长,但随着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
同时,知识经济和科技进步决定了未来国际竞争中人力资源竞争处于核心地位.
要想缩小差距,高等教育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更好地坚持"面向世界".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国际舞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应该"面向世界".
真正转变理念,形成服务意识,采取面向世界的积极态度和全球意识观,以"面向世界"作为改革背景,推动政府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变革管理手段和方式,加大服务咨询的力度;在机构设置、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适应国际发展的趋势,接纳国际惯例,完善大学法制化、民主化建设.
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人才,着力进行制度创新,以国际规则来促成和规范政府的管理行为和学校的办学行为,真正形成高校国际化的管理氛围和管理团队.

人才资源是国家经济结构的基础与根本.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革命,高等教育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和丰富专业内涵,设置跨学科专业,实行跨学科协作教学模式,为培养视野宽广、知识结构合理、自主获取信息能力的创新人才创造便利条件.
全面改革旧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国际化程度和水平.
例如,在传统课程中增加国际性内容;开设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程;增加各种涉外专业,以培养懂科技、通外语的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外语教学,应用原版材料进行双语教育,以掌握国际交流、国际对话、获取国际信息的工具和能力等.

进一步加强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国际的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的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利用这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面向世界办学,真正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
致力于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的合作,逐步形成中国特色高等学校评价体系.

四、"面向未来":大胆创新、引领未来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与完善,高等教育体制与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创新,"通过'划转'、'合并'、'共建'、'合作'等重大举措,基本上改变了长期来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部门办学、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形成了以政府教育部门为主管理和举办高校的新格局.
"但是要看到,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依然存在,教育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尤其是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历史时期,改革重点与目标不断发生变化,要使更多群体受益,就必须不断改革,建立灵活的教育体制.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这体现了新时期在"三个面向"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深入改革的着力点.

未来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社会必将更紧紧依靠知识与科技的力量促进社会发展一个国家要在世界拥有强大的地位并保持此态势,就必须拥有非凡的教育,教育只有不断地变革与发展才能使国家真正拥抱未来.
要使教育能真正"面向未来",强化三种意识即质量意识、结构意识和创新意识是其必然要求.

质量意识.
教育质量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其内涵与意义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不同变化.
上个世纪80、9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教育,着力解决"有学上"的问题.
到了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我们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尽管如此,在规模极度扩张的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达到的水平仍然是不全面的,教育效益不高,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教育差距过大,发展不平衡,教育内部深层次的质量问题凸现出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有学上"的问题上,而是转移到"上好学"的矛盾中.
2012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差距较大,要使高等教育始终在良性的轨道上可持续发展,在世界上具有领先位置,变人力资源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必然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才是教育引领未来的根本保障.

结构意识.
从教育内部来看,伴随着社会发展,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高等教育出现一些新问题,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提出不小的要求;从外部来看,社会结构加速变迁,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劳动力市场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也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提出了挑战.
而这种内外部因素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挑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越来越凸显.
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如果不强化结构意识,建立适应社会需求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将制约我国高等教育更好地"面对未来".
评价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结构是否合理,并不是根据系统结构本身的特征,而是根据系统发挥的功能,即它对社会需求满足的程度和推动社会发展作用的大小.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除了根据自身发展特点,还要依据社会、市场需求来进行适应性调整,增强高等教育结构的多主体,使高等教育多元化并加强之间的有序和开放,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建立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加强与劳动力市场的对话,打破封闭、僵化的局面,营造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环境,利用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合理分配与流动,使高等教育结构发挥最大效能.

创新意识.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面向未来"的战略目标也不可能实现.
必须占据国际竞争主动地位,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
2012年,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这次计划将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团队创新放在了突出位置,这与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因为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尤其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不再是单兵作战,新的科学研究发现、新技术的研发越来越依靠跨学科、跨地区、国际化合作来开展,协同作战成为目前以及今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没有合作意识,没有跨学科意识,就不可能持续创新;不坚持团队合作,教育创新就会遇到瓶颈.
"面向未来",失去创新将不可能立足,只有不断地深入强化创新意识,才能保证高等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高等教育改革的逻辑马陆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对教育的总体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可见,改革是今后工作的主旋律,而改革的任务又是艰巨的.
十八大报告在总体目标部分提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改革进入到攻坚期和深水区.
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本文结合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和逻辑关系进行探讨.

高等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1.
国家总体改革的逻辑改革是为了发展的活力和人民的福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革的方向就是激发发展的活力,并着力构筑保障活力的体制环境.
笔者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延续了这一思路.
例如,提出深水区和攻坚期,是担心活力不足,而需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为了增加活力;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要以制度保证活力.
最后,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发展,改革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

2.
高等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出现深水区,是因为我们的发展出现了悖论,如何解决悖论将成为继续发展的关键.
主要悖论有:这是一个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科教兴国、人才强国都是国家战略,家庭、学生也都为教育付出了巨大的精力,结果却产生了钱学森之问和毕业生就业难现状;这是一个高度重视人才的社会,政府想尽所能给予的称号、给出巨额资金、重用大量人才担当起各种职责,结果却难以见到真正的大师,大学又开始去行政化;这是一个高度重视科技的社会,我国每年发表的论文数已位居世界第二,近几年来科技投入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并于2013年越过GDP2%的门槛,但显然我们还不是创新型国家.
3.
高等教育改革的攻坚期一是许多难题久攻未下,如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关键是改变政府对高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明要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的体制,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如果它们当时真正实现了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提法了.
再如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提出过"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继续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但分类体系是什么标准是什么目前怎么操作等,一直都还没有明确.
二是难在对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没有形成共识.
没有共识,怎么改革、朝什么方向前进许多问题是提出来了,但往往各说自话,最后不了了之.
例如,对教授治校的理解,坚持者认为是必须的,是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反对者认为正如战争太重要了不能让将军说了算一样,高等教育已成为国家战略,怎么能让教授说了算;更多人则认为教授治校不可行,学校规模很大,还要实行战略管理,教授本身不懂如何治校、相互间不认识、又怕耽误时间,怎么治校虽然后来有关如何治校教育部门用教授治学来代替,但学界也不是没有争议.

以改革促活力在改革的深水区我们的攻坚任务十分严峻,因此需要综合改革:就是要解决掉那些综合性、深层次难题,增强解决问题方式的协同性、系统性,有效激发各方的活力.
1.
构建学校、政府、社会新型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包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而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正确履行职能、实现宏观调控.
因此,高校需要完善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改革的重点是探索政府对高校的新型目标管理关系.
高校有自己独特的社会职能和运行规律,不是行政机关,不能用政府管理模式管理学校;但教育也不可能超越社会而独立发展,政府也不该放弃自己应有的责任.
因此,有效的管理应是学校特色和国家意志的综合体现,满足政府目标和学校自主的双向要求.
政府与大学间建立起契约型目标关系就是:政府对大学提出目标和要求、提供财政及政策支持、进行绩效评估,大学在宏观框架内实行自主办学.

在高校与社会关系方面,还应探索各利益群体参与治理的途径,探讨不同高校的适宜治理模式,如行业特色大学需加强产业界的参与,地方性高校应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权和地方各界的参与,理事会的构成要反映这些特征.

2.
推动高校分类办学高校分类发展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十分复杂的问题.
政府当然喜欢分类管理,社会也需要分类办学,问题是学校是否乐意和安于定位.
问题出在学校身上,但板子不能打在学校身上,因为现实的高校分类给人的感觉是有高低、好坏之分的.
谁不想争上游,进步有错吗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有发展的冲动才会有发展的动力.
因此,定一个较高的发展目标,有利于激励教职员工进取,似乎也合乎情理.
模式趋同其实也有符合规律的一面,因为办学本身就有很多共同的形式,创新、模仿、趋同、再创新,本身就是世界各国高校体系进化的基本方式.

千校一面现象不仅包含着低端学校对高端学校的模仿,而且也包含着高端学校向低高端学校的趋同.
我们既看到了高校"升格风"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也看到了许多重点建设大学广泛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其实并不符合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人才多样化的实现,而多样化是紧密地与学校特色和社会需求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高校分类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学校定位和行政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选择需要.
为此,我们需要从一流的大学建设向一流的体系建设迈进,以不同的标准努力办好每一所高校,使不同的学校都有内在发展冲动.

3.
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首先是思想观念层面的东西.
因为在我们的发展文化上,扩张、外延式的发展深入人心,感觉地盘大了、楼高了才叫发展,有形的发展才叫发展.
例如,大家都知道盲目扩张、跑步前进、教授争官、官谋教授、论文唯上等不属于内涵发展的内容,但大家还都这么做,因为非内涵发展可以得到资源、项目、荣誉、官位、机会等具体实惠.
发展愿望与游戏规则不一致,说的和做的两张皮,对此现象经济学专门有个术语叫劣币驱良币.
不加入价值判断,劣币驱良币符合规律;加入价值判断,它是不好的规律,危害很大.

这种危害主要是对创新文化的破坏.
例如,在现有体制下一个非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课题立项、出版论著等专业环节得到教授称谓,甚至成为评委而决定着专业人员的学术命运,而事实是该教授的研究不是自己做的、书和论文不是自己写的.
这一现象想必大家已司空见惯,危害是:学术的平庸化!
资源控制者成为大师,学术人员沦落为打工仔.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呢结论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按事物最本质的属性去发展.
每个事物都有其最本质的属性,如教师、行政各有其工,不能混淆,不能功夫在诗外.
在什么位置谋什么政,本职工作是什么就评价什么,就是按本质属性发展,而遵循了本质属性发展才能实现内涵发展.
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需要:教师心无旁骛,潜心学术醉心育人;行政恪守尽职,提高效率把握方向;学校面向社会,满足需要提高质量.
不能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占必走歪门邪道,通吃是内涵发展之大忌,特色是内涵发展之结果.

以制度保活力如前所述,模式趋同、劣币驱良币符合规律,但它们是不好的规律.
那么就要制定规则,规避它们,如银行的回收机制就是使劣币退出流通.
这就是制度建设,制度可以保障健康发展.
1.
把科学理念转化为治理结构对制约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些难题,学者们其实发表过不少高论,但对工作的推动并不明显.
除了各说自话、没有共识之外,很多是只有理念描述,没有制度设计.
有些话听上去很美,但不能操作.
当然,也不能说我们就完全没有共识.
如在改革开放35年的历程中,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到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再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大学制度的建设方向十分明确.
但是,我们的目标没有达到,我们的共识过于笼统,有时甚至成为空洞的口号.

问题出在我们虽有理念但缺少治理结构,很好的理念不能真正转化为制度.
多年来,我们循环不断地出现放权与收权、办学模式趋同、学者对权力的追逐等问题,不是源于认识上的不到位,而是由于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因此,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显得尤为重要.

高等教育的改革最终要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创建有助于学术创新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而这些需要治理结构予以保障.
对外需落实办学实体地位,避免行政部门的过度干预和项目抓手的过度牵制,即所谓的面向社会和自主办学;对内需建立有效治理结构,通过职责明晰、程序公开、同行评议等措施规避学术寻租现象和人情关系影响,即所谓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机制.
因此,我们不能只讲意义,而要有明确的制度约束和保障,通过治理结构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2.
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大学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人的成长,具体来说是提高质量和推动创新,而不是为制度而设制度.
第一,要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遵循教育基本规律进行制度设计.
培养人是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教学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因此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
学校的课程、专业、学科建设等均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社会需求,考试、评价制度要有正确的导向,学校的行政要切实做好育人服务工作.

第二,要着力保护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建设让广大教师醉心于学术工作的机制.
大学的管理一定要放弃"奖官提拔"的重视人才方式,杜绝"以权谋学"现象,让一流人才在学术框架内成长、走学术发展的道路,建立学术、行政双梯阶道路.

第三,要致力于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推进依法治教.
完善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工作层面尽量减少行政对学校的直接介入,推进政校分开、管办评分离,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第四,构筑创新制度文化.
大学的制度文化不能扼杀新想法,而要有灵活机制激发和保护各种创新.
从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以高校为基础产生的制度性创新模式有:解决现实问题—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要面向社会实际;访问讲座制—避免思想僵化,促进灵感和理解;跨学科中心—新学科新生长点及解决综合问题;产学研结合—更好地面对社会需要;国际化—跨文化思想碰撞,促进思维方式的改进;科学共同体—共同的范式,平等、规范交流.
这些,需要我们很好地归纳和总结.

3.
大学章程建设章程是把科学理念转化为治理结构的理想载体.
章程被称之为大学的宪法,但当前的问题是改革未完,尚处在"攻坚期和深水区",如何使章程建设不流于形式笔者的观点是:第一,是章程的有无问题.
从笔者接触到的一些章程版本来看,最大的问题是过于雷同.
笔者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高校发展和管理肯定会有一些共性的东西.
欲速则不达,初生之物不会很完善,完善需要过程.
例如,把学校建设成什么样的大学,在高校分类改革没完成的情况下,谁来认定因此,章程建设的第一步是先解决有无问题,对共性问题给予规范,对特性问题给予方向.
即使如此,也仍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将结束高校长期以来无章办学的历史,是推动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第二,聚焦影响高校科学发展和治理能力的基本问题.
主要是彰显学校使命和明确治理结构,这有助于学校的科学、内涵发展,对各利益相关群体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指引作用.
章程是改革成果的结晶,要能奠定起学校新的发展根基.

第三,章程建设需要有完善期.
章程的制定过程需要与高等教育的改革过程相衔接,在许多改革的难点尚未突破的情况下,仅满足于近一两年内把章程制定完成可能还不现实,在章程内容的选择上需要有一个甄别、充实、完善的过程,这也是一个促进反思的过程.
待国家规划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之时,各高校形成规范性的章程版本,真正实现依法治教、按章办学.

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的逻辑阎光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顶层设计"的说法在我国各级政府的官方文本中日益流行.
在高等教育领域,近年来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也渐成声势,它与"综合改革"联袂,一起成为当下改革话语中最为醒目的两个关键词.
然而,究竟如何理解"顶层设计",在现实的政策设计与实践中究竟如何把握顶层设计的精髓,使之不流于一种套话和官话甚至被曲解为一种逆潮流而动的不当改革托词,这正是本文在此所尝试加以探究的.

一、顶层设计与政府作为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由政府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了规模意义的快速增长,让我国迅速成为世界人力资源大国;实施人才强国与人才强校战略,推动一流大学建设,让部分大学和学科在短期内获得了相对充裕的资源优势,学术水平和研究实力迅速提升;通过实施对外开放政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大大提高,如此等等.
在短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所取得上述如此显赫的成就,应该说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政府推动的结果.
如果说,顶层设计就意味着存在一个强有力的有为政府,以其所特有的行政强势和传统权威,全面发动,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这30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或许就足以把"顶层设计"理解为"强势的政府"的佐证.
然而,正如我们在现实中所普遍意识的,强势的政府推动,也为中国当下高等教育遗留下诸多原本就存在且至今尚未破解的难题以及众多新出现的问题:譬如,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纲要》,其中特别提出:"通过立法,确定高等学校的地位和任务、权利和义务、利益和责任.
学校在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计划的前提下,享有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自主权,人事调配权,经费、物资的占有和使用权,开展国内外教育与学术的交流、合作权.
政府通过法规、计划、拨款、组织评估等手段和人才劳务市场的调节作用,引导学校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但是,迄至今日,我国高校实质性的自主依旧极为有限,高校对政府还存在高度的依赖性,与早在30年前就倡导的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预期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在政府主导的资源分配体制与评价制度框架中,高校自身作为独立办学主体的活力和主动性远未得以发挥.
尽管政府逐渐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刚性管理和"基数+发展"的拨款方式,转向了注重评估手段、采用仿市场竞争方式旨在增加灵活性的"综合定额+专项补助"财政分配体制,但是,因为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完全为政府所控制,如此反而进一步强化了高校对政府的依赖性.
在为各种纷杂的"专项"而竞逐过程中,为迎合和满足政府各种专项设计目标的需要,高校的自主权甚至教师学术工作的自由权反而往往受到抑制.

我们甚至不妨可以这样认为,30多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尽管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政府在特定时期和特定领域的强势推动,也的的确确凸显出了它的一些优势.
但是,不容否认,政府与高校间关系问题迄今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30多年中,这些改革中有些成就的获得与其说是来自于政府深谋远虑、"有心栽花"的"顶层设计",还不如说是它基于特定时期国家发展的情境顺势而为、"无意插柳"的结果.
譬如,"扩招"、"211工程"和"985工程"、"2011计划"、各种人才计划项目等等,都带有浓厚的"事件性"色彩,而并非是既有的相对稳定成熟的制度的自然演绎.
换言之,在3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处于顶层的强势政府,其行为更多地带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多样化甚至不乏权宜性和灵活性的政策创新有余,而相对稳定的宏观法律和制度框架建设明显不足.
正因为对强势政府的政策存在高度依赖性和受动性,高校层面及其内部反而缺少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自主性和探索性.
其实,与经济领域情形相仿,就长远而言,一个国家的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持续繁荣取决于政府所订立的公平市场规则下私人市场活动的自由.
在高等教育领域亦然,高等教育的整体效率体现并不在于政府政策本身的效率取向,而在于政府是否能够确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制度结构,为具体的高等教育活动实施主体在提供一定的确定性同时,释放出足够的自主空间,一个社会的整体效率往往是源自基层的自主创新和探索而未必是政府过多的政策和制度创新.

因此,在总结30多年我国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特别指出:"坚持政府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在此,结合高等教育领域改革,我理解的所谓"顶层设计",其实并非是进一步凸显政府自上而下全面介入的强势地位,而是从宏观法律和制度层面,进一步厘清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从法理上不仅要清晰界定政府的能为角色,即如何通过宏观制度的设计和指导,维护高等教育的公平和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还要明确界定在哪些方面政府应该扮演无为角色.
正如袁贵仁部长在题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讲话中所提出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特别是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在此所谓"简政放权"和"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其实就反映了政府在顶层设计中的角色内涵,即明确政府宏观指导职能和依法管理责任,逐步建立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相对稳定成熟的制度框架,使其从无限责任的陷阱中解脱出来,淡化其过多过频政策和项目创新者角色,强化其依法统筹全局和作为战略管理者的地位.
同时,通过建立大学章程,明确高校法人地位,让高校成为真正的自主办学实体,在接受国家依法治理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特色,开展丰富多样的、"摸着石头过河"意义上的自主创新.
简言之,顶层设计是针对宏观层面政府而言的,而"摸着石头过河"更多体现在微观实践层面上,宏观层面力求稳健即"步子要稳",微观层面鼓励多样化的自主探索与创新,前者为后者提供保障,后者为前者提供经验和宏观制度变迁的路径参考.
二、顶层设计的整体布局30年多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尽管成就卓著,但是,改革也遗留下众多难题.
譬如高考制度的持续改革虽从未中断,但是,在如何确立人才评价和选择标准、正确引导中小学教育和维护教育公平之间,根本性的矛盾依旧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了高等教育规模增长,但规模扩张难掩质量之阙如;在追求一流大学的水平过程中,注重硬件建设,但是,软件建设和对人的关注明显不足,功利化和浮躁化弊病日益凸显,甚至危及整个学风建设;片面强调与国际接轨,重表面形式而漠视实质内容;普遍追求办学层次提高,忽略与社会需求、劳动力市场间的衔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重;由于政府以及社会资源分配和评价导向存在偏差,导致各类各层次高校内部重量轻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极为普遍,大学人才培养的本体功能发生了动摇,30多年前就存在的"千校一面"现象在今天依旧普遍甚至更为严重,例如在所谓综合化的改革浪潮中,传统行业院校的特色反而有被湮没的趋势.
除此之外,在更为宏观层面上,原来因为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而引起的接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新的形势下,又产生许多甚至更引起社会不满的新的公平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表明,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在宏观层面上可能太多地关注了改革步子的快节奏,以及改革过程中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又往往昙花一现的所谓制度与政策创新,忽视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全局性、决策的科学性和广泛征求民意的民主性.
正因为步子太快、节奏失调,各种问题纷至沓来,甚至有些问题经年积累,已经成为"老大难"和"硬骨头".
针对上述问题,传统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纠偏和补漏方式显然难以为继,在宏观层面还依靠单纯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更难以行得通.
正因为如此,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顶层设计和综合改革成为教育领域的关键词,它们的出现并非是偶然的,而是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基于形势的发展和对众多深层次基础性问题所做出的战略性判断.

所谓"综合改革"其实就代表了当下以及未来高等教育领域改革"顶层设计"的基本思路,其主导思想即为袁贵仁部长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讲话中所提出的:"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
""以改革推动发展"意味着改革是发展的前提,改革要应对的问题不仅是30年来至今未解决的沉疴,而且特别指向了30年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积弊以及有关利益格局.
而"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则回答了如何改革和改革的目的指向和机制问题,这三个主题不仅覆盖了整个高等教育领域,而且也必须通过整体推进、全面布局和系统综合的改革才能够达到目的.

在此,结合现实中全局性、关键性问题,笔者尝试着对今后高等教育领域改革整体布局概括以下5个方面:1.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布局.
改革开放30年多年来,尽管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相对于东部以及核心城市,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无论在品质还是数量上都存在巨大的落差,没有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崛起,我们很难真正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而缺乏人才资源优势,中西部的地方社会和经济建设恐怕也难以取得真正的突破.
因此,重视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投入,加强区域间的院校交流与合作,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质量和规模的整体提升,不仅有助于缓解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的公平问题,而且就长远而言,也是解决流动人口异地考试困境的重要路径之一.
2.
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结构与分类指导.
近30年来,在具体政策与现实实践中,我们始终没能破除传统的高等教育分层观念,综合化与升格风曾一度盛行.
在各种项目与学科建设过程中,过于强调学术水准,忽略了不同类型院校根据社会现实需求和自身条件所应持有的多样化质量观,在资源分配、学科水平评估以及各种大学排名的导向下,人才培养规格日益趋同化,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调问题,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下与就业难问题日益严重,急需政府从资源配置、评估方案调整和分类指导的角度加以系统解决.
3.
高校教师与学生学习评价制度.
正是由分类指导不到位所导致的机构定位不清的问题,不同类型高校内部教师考核要求和标准雷同化,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全面盛行;在过于强调研究成果与晋升、报酬挂钩的业绩考核机制下,即使是以教学为主高校中的教师,也把论文发表数量视为第一要务,教学精力投入严重不足,教的学术成为鸡肋,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特色与质量.
因此,如何通过对各种评估体系的系统改革,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强化教师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成果评价导向,这是撬动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大棋局、从根本上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支点.
4.
开放办学与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
就整体而言,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与具体的办学机构,主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的意识还比较薄弱,适应社会和吸纳社会办学资源的能力明显不足.
正因为如此,对政府资金来源的过度依赖不仅弱化了高校主动面向社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而且也因为囿于政府资金使用的导向性和刚性限制,难以真正获得更多的或真正的自主发展空间.
开放办学和建立社会广泛参与机制需要着重如下方面:一是在国家和高校层面,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尽可能发挥专家在决策中的资政作用,充分预估政策风险,并广泛征求民意,维护公众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要进一步推行和落实高校对外信息公开制度,尊重公众对高校内部运作状况的知情权.
二是深入开展高校事业单位改革,鼓励高校建立吸纳社会人士加入的理事会或董事会,参与高校决策并协助高校广泛筹措办学资源.
三是强化高校的经营意识和能力,通过提供有偿社会服务,如研究成果转化、科研合作、向社会开放高校有关设施和设备,获得更多办学经费.
四是通过税收激励机制改革,为高校获得更多民间捐赠提供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
与此同时,在依法监管的前提下,鼓励高校通过资本管理与运营获得合法收益,以作为高校办学资源的补充.
五是推动高校与社会部门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协作,加强高校在有关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专业组织资格认证之间的有机衔接,吸纳社会部门的专业人士参与高校内部教学活动,等等.

5.
学术氛围营造与学风建设.
良好的高校文化氛围营造与学风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表征,同时又是提升高校教职员工士气、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保证.
学风建设与高校文化氛围的营造固然取决于人们的道德伦理自觉,但更需要从制度的顶层设计和综合治理入手.
近些年来,无论是在高校、学科、团队还是师生个体层面,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整体设计更偏于效率取向与强调竞争机制,这种机制固然在激发活力上显现出其一定的优势所在,但在现实的实践中也的确多多少少地引发了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甚至出现一些有违学术道德如学术不端现象,严重损害了高等教育的公共形象.

三、顶层设计中要注意处理好的关系鉴于上述问题,从高等教育改革与长远发展角度而言,在制度的顶层设计中可能需要特别关注以下4个方面的关系.
1.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间的关系.
我国社会目前依旧处于转型期,因为转型期社会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和我国政治传统的惯性,宏观层面上的高等教育制度尚具有不确定性,出于赶超与快速发展的需要,改革由政府发动并遵循自上而下线路来推动,这依旧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
但是,在此过程中,政府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相对稳定的宏观制度框架建构的必要性.
行政思维的冲动和政策的多变,往往会为高等教育实践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也会影响基层根据自身条件立足长远的自主探索和实践.
虽然从来不存在恒定的和完美的制度框架,但是,无论在任何时期,一个体现"善治"的宏观制度框架都具备如下特征:它在坚守公平底线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介入,为基层自主创新、探索、实验提供法律与政策保障,进而达到全面提高效率的目标.
而在既有的制度框架下的基层自主行动与多样化实践,一旦遇到制度瓶颈,会反过来推动宏观层面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2.
公平与效率间的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当前改革的核心主题是公平与效率兼顾,相对而言,在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中公平议题更为突出.
譬如区域和城乡间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在差异性社会中不同阶层间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间的资源分配、配置的公平问题,在竞争性制度安排下高校内部教师和学生发展机会均等问题,等等.
当前,宏观制度层面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公平问题之所以需要尤为重视,是因为经过多年来差别化和效率化改革,不断涌现的公平难题已经影响到稳定甚至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和效率提高.
譬如区域间的差异拉大,进一步激化了人才资源区域间分布的马太效应;不同类型高校间资源分配不平衡,强化了高校之间中心与边缘关系以及同质化的格局,进而影响了各校办学与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资源的分配过多地依赖于竞争性专项的形式,不仅牵扯了基层太多组织的精力,打乱了其本应长期坚守的办学方向,而且还因为资源分配在学科、团队与个体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引发不公平感并影响了组织内部的氛围和士气.

3.
整体布局与重点突破间的关系.
顶层设计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高等教育的全局改革中,唯有政府才能担当整体布局的重任.
但是,整体布局并不意味着要面面俱到,在高等教育各个领域和主题事项上都均匀或同时发力,而是要善于研究和探索其各自间所存在的互动和有机联系,因情势和阶段性特点,从中选择重点议题加以突破,进而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譬如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学校的分类指导议题中,地方政府要统筹省域不同归属、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采用规划手段,特别是擅用基于各个学校自我定位(而不是划一刚性的)的评估方案,来促成各校在特色和满足各自面向(学术与市场)需求上形成独有的优势.

4.
立足本国传统与借鉴国外经验间的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30多年来的改革,其实就是一个立足本国传统和借鉴国外经验、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在如何处理好这两者间关系上,我们取得了不少经验,同时也有不少的教训.
立足传统,譬如实行统一高考,让我们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教育秩序,维护了教育机会获得的程序公正;借助强势政府的传统力量,高等教育各个领域的改革得以全面铺开并取得了快速的进展.
但是,时过境迁,随着形势变化,传统所具有的局限性也渐渐显现出来,甚至在特定时期它所具有的优势被转化为劣势,以至于成为改革进一步深入的障碍;30多年来,国际化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调,但是,在借鉴国外经验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似乎我们依旧没有解决好"体"与"用"的关系问题.
例如,在制度的引入上重形式轻内容、重琐碎的细节和技术而轻理念和系统化的设计,片面强调量的比较而忽视品质和内涵,一厢情愿地追求国际接轨而漠视了把握全局、以我为主和为我所用的立场,等等.

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在高等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中,我们有必要确立如此态度或发展思路:立足传统,并不意味着传统是封闭的和特殊的,它可以通过揉入或融合国际理念与制度而成为被国际所认可、接纳甚至可推广的经验;借鉴国外经验,必须考虑到国外理念与制度在本国整体传统、文化和制度中的契合性,做到立足全局和拥有国际视野、以我为主和主动开放而不是亦步亦趋和被动适应.
与此同时,又要避免唯我独尊、以特色作为拒绝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的理由.
我国已经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是,能否成为高等教育强国,不仅仅取决于我们是否在水平和实力上赶超国际发达国家,而且更取决于未来它是否能够具备为国际所认可和接纳的"中国气派",正如其高等教育曾经为世界所瞩目的德国和如今依旧处于领先的美国.
就此意义而言,在立足传统与借鉴国外经验关系处理上,我们顶层设计所指向的高等教育系统和制度,应该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特征与核心问题李立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
具体到高等教育战线,高等教育事业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关键靠改革,尤其是综合改革,以改革为动力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一、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特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不断推进并取得了明显进展.
在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最根本的标志是从适应计划经济的高等教育体制逐步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体制,高校的办学积极性和自主权得以发挥和落实.
现在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上世纪80、90年代的改革大不相同,由解决"有学上"的问题转变为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也就是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能力与水平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我国高等教育是"大而不强",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性日益突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
因此,如何解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
同时,必须看到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势任务发生了重要变化,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功能、目标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精英教育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功能日益拓展,这都需要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制度环境,需要高等教育体制的转型与变革.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要以综合改革为突破口.
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和功能,大学已不再仅是少数精英接受教育的场所和学术精英探讨学术问题的机构,也不再是自我封闭的机构,而是日益向社会开放,由社会的边缘进入到了社会的中心,由"象牙塔"成为"社会服务站"进而发展成为"发动机".
高等教育被视为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发展的新动力,其变革与发展日益取决于社会的需求与变化,且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成为社会子系统中的一个有机连接的子系统,并且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子系统,"世界发展的动力之源"正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新定位.
高等教育改革不能"就教育论教育",在高等教育内部看改革,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待高等教育改革.
当前尤其要站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角度深化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高等学校坚持向社会开放,面向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并积极参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推进协同育人、协同创新.

高等教育改革应遵循渐进式改革方式.
现阶段的改革特点与20世纪80、90年代不同,改革开放初期的改革是高等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制度创新,重在"破",破除适应计划经济和原来上层建筑的体制机制,改革方式是疾风暴雨般快速的、具有转折意义的.
而现在的高等教育改革则是完善式的、除弊式的,重在"立",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进行完善、补充、发展.
现在的高等教育改革同其他改革一样,步入改革的深水区,改革举措必须积极稳妥,不能出现大的闪失,因此,这种改革方式应该是渐进式的.
一百多年来,我国在后现代化发展模式下形成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追赶型高等教育实践,短期之内要实现西方国家长达几百年自发演进状态下所解决的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大学模式等,会有强烈的"时空压缩"感.
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西方大学所不能比拟的.
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建立起完善的、适应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理念、模式、制度,这些需要探索、实践与理论自觉.
这也注定了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宜遵循渐进改革方式,注重试点改革,首先在局部范围内进行制度创新,然后进行试点先行、取得经验、逐步推广、完善政策、渐进突破的改革模式,从而由制度的量变达到整体政策变迁的质变过程.

高等教育改革宜遵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注重改革实践与探索的路径.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经开始超越单纯由中央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模式,高校和地方政府争取自身利益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推动中央政府放松和规范权力关系,给高校和地方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高等学校是制度创新的主体和自觉发动者,他们具有改革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
随着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创新中地位的彰显,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和制度创新上有许多创新和突破,出现了许多新鲜经验和鲜活案例,这些案例和经验为深化改革提供了思路和出路.
因此,改革注意吸取高校和地方改革经验,吸收来自基层和改革一线的好的做法,改革从实践出发,植根高校,指向未来.

高等教育改革要注重利益格局调整,破除束缚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力争从增量改革走到存量改革.
高等教育改革从各利益相关方普遍得到实惠的阶段,进入对既有利益格局进行调整的攻坚阶段.
解决长期束缚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教育秩序,理顺政校关系,要求必须深化体制改革.
改革不能只做加法,用增加资源、增加编制和扩大规模的办法来解决矛盾和问题.
改革还要做减法,调整利益格局,转变资源分配方式,真正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要在增量的基础上改革存量,在体制机制上有重大突破,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用.
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解放高等教育生产力、调动各方积极性,但是这种积极性要在统一的制度框架与体制机制下运转,而不是各显神通、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状态.
所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是在尊重高等教育规律、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人民群众期盼的基础上,逐步地建立起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宏观体制和现代大学制度,让各高校在有序中竞争,在规范中运行,在制度下发展.

高等教育改革要有世界眼光,注意吸收国际发展经验与好的做法.
中国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它不同于传统苏式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西式资本主义.
中国不应该也不可能去照抄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
当然,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并未定型,强调中国特色或中国模式,并不是忽视人类文明的共性.
高等教育的改革仍然要坚持开放心态,积极吸收国际有益经验.
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坚持向世界开放,学习世界的先进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并积极面对世界的挑战.
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要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政治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有中国特色.
但是,同时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遵循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体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共有特性.

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等学校办学规律.
学术性是大学组织最为核心的特性,它界定了大学组织的根本属性,构成了大学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边界.
大学的根本职责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具有缓显性、长期性、不易测量性特征,高等学校的管理与企业、公司、政府机构不同,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院所.
比如,现行的高校财务方式是财政部门对高校采取与政府职能部门相同的管理方式,即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实际上,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功的必备条件是需求预算具体、准确和完整.
但由于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与高校运转机制,特别是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的成本行为和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其预算难以做到充分的准确、完整,存在众多不可预计性,需要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修正.
过度强化预算的刚性管理,有违高校的办学规律.
与此同时,由于中央财政的增加,来自中央的专项补贴性的转移支付经费大量增加.
由于专项的转移支付比例过高,相关制度不正规、不透明,其后果是相关政府部门的权利过大,决策受非制度化的人为影响较大,并极易导致"寻租"行为.

二、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体制改革,最为关键的是尊重高校办学主体地位,以高等学校这一办学主体为中心,处理好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高校之间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关系.
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
大学以"高深知识的创新与传播"为己任,决定了它是一个学术性组织,其组织特性不同于政府、企业等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
自治性是大学这一组织与生俱来的特性,是高等学校的本质体现和内在逻辑的客观要求,不是后天政府或社会赋予它的权力.
大学自治在中国的涵义就是办学自主权,或者说,办学自主权是中国特色的大学自治的说法.
从严格意义上讲,政府不是下放办学自主权给高校,而是还权于高校,是恢复大学办学的本来面目,是尊重教育规律的体现.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确立并落实高等学校法人和自主权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是根本性的制度创新.

从国际经验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确立高等学校法人地位,确保大学的自治与自主办学.
从1984年起至今,法国、美国、奥地利、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通过立法,赋予高校法人地位.
如2002年,日本《国内大学法人法》认定国立大学为独立的民事主体;2004年,澳大利亚国内的大学不再是国家机构,享有法人自治权.
再具体一点,日本自2004年起实行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从政府附属的机构变成与政府平等的民事主体,政府不再管理大学,大学和校长的权力扩大,社会参与大学的决策与管理,教师从政府公务员转变成为大学的雇员.
法人化之前,文部省是国立大学的办学主体.
法人化之后,国立大学独立法人成为大学的办学主体,文部省依然对国立大学法人拥有管理和监督权,但已不再是直接的办学者.
政府从作为大学办学的主体转变为办学的监管者,从具体的办学过程管理转变为宏观政策制定和经费拨款的监管者.

当前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扩大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高校法人地位.
建议修改《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扩大和正确规范高校在招生、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使用、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

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规划和配置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避免教育行政机关的越位、错位和缺位.
政府主要依靠法律、规划、拨款、评估、行政等手段管理和监督高等教育.
政府的行政管理权限表现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制定规范和标准,政府制定的这些规范和标准一般都是某一方面达到的最低界限,是高校办学必须达到和遵守的,主要包括设置标准、教师资格和职务标准、学位证书标准和干部人事任免标准等.
政府在承担程序职责方面,既要鼓励高校之间的合理竞争,又要严禁高校之间的不正当竞争.

高校与社会的关系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亮点.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和功能,大学已不再仅是少数精英接受教育的场所和学术精英探讨学术问题的机构,也不再是自我封闭的机构,而是日益向社会开放,由社会的边缘进入到了社会的中心,由"象牙塔"成为"社会服务站"进而发展成为"发动机".
高等教育被视为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发展的新动力,正如美国学者德里克·伯克所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学是象牙塔的说法过时了.
相反,有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把大学和社会其他机构联系起来.
"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日益取决于社会的需求与变化,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成为社会子系统中的一个有机连接的子系统,并且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子系统,"世界发展的动力之源"正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新定位.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行业经济模式转变为区域经济模式,要求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这需要改革现行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扩大省级政府统筹高等教育的权限,发展中心城市办学模式,并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转变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手段和策略,发挥协调、支持、引导、服务、监督等的作用和职能,为高等教育与区域良性互动提供法律、政策、制度、资源和技术上的支持.

在我国,处理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统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解决好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两张皮的问题.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体,这是国际的共同趋势和高等教育功能的反映.
1957年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给美国等西方国家带来巨大压力,使他们想要学习苏联科教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设立独立的科研院所系统,把基础科学研究及研究生培养交给科研院所.
但经过认真考察和研究后,他们指出,科研院所在应急研究和攻关项目方面有着研究型大学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开展基础学科研究、培养人才方面,却是研究型大学具有更大的优势.
因为大学不仅有高素质的教师,更有一批年轻、充满热情、创造欲望强,创造力处于顶峰,并且具有可塑性的青年研究生队伍.
他们参与导师和学校的科研,学习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研究的经验、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
研究型大学开展基础研究,不仅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有助于人才培养,研究生是提高国家科学技术竞争力的主要力量.
因此,一度想模仿苏联建立独立的科研院所系统的美国放弃了原计划,转而将研究任务交给了大学,促进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飞跃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战后,世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主要集中于美国,而美国获奖人数又主要集中于研究型大学中.
日本也将开展基础研究的任务交给研究型大学,而国立研究机构主要负责关键技术的研发.

我国现行科技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两张皮"的现状,既造成了相当程度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又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也影响了我国高校同世界一流大学的可比性.
建议国家统筹考虑科技体制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国际科技的发展规律,符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本要求的科技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化解乃至消除我国创建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这一体制性障碍.

高校面向社会办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高校的管理与决策应该吸收校外人士参与,以反映社会意见,促进高校的办学思想与行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如日本实行国立大学法人化后,校内组织机构进行了重建,形成了校长统领下"董事会+经营协议会+教育研究评议会"的"三会"校级管理机构.
"三会"通过分工合作,在校长的统率下来完成大学整体的运营管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大学决策的重要机构理事会必须要有校外知名人士,而负责大学运营管理的"经营协议会"要由半数以上的校外有识之士参与,如文部科学省的官员,知名企业或校友,建立了国立大学新的运营机制.
这一做法一方面使社会资源和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等纳入大学运作机制中,将社会上各种意见和智慧适当地反映于大学决策与管理方面,大学管理中资金的多样化筹措方式以及高效运用都得到了加强.
另一方面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加强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

处理好高校与高校之间关系的关键是创新高等教育体系.
202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根据这样的国家发展愿景,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较为发达的高等教育.
较为发达的高等教育,就是说:2020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将适应和满足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基本符合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基本符合中国在世界的国际地位.
较为发达的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和质量上培养出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的大批高层次人才,而且能造就一批世界顶尖的学术大师和科学家,在世界学术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作出世界级的、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对人类的知识进步作出重大的贡献,而且具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不仅以其科技成果服务社会,而且能为解决中国和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和民生问题提供方略;不仅意味着中国的学术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前列,而且成为世界学术和高等教育的主要中心之一,成为国际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的主要中心之一.
建成这样的高等教育体系,就不能只是依靠少数的几所大学,而是要建立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既要有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要有一流的教学型高校和一流的高职院校,而且,这些一流的院校绝不是一两所,而是若干所,形成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良好格局.
这就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通过统筹规划高等教育资源,建立层次清晰、定位明确、重点突出、与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理顺各种形式、各种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促进不同高等教育形式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衔接.
以灵活的学习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为纽带,搭建起开放多元、便捷畅通的高等教育"立交桥"和终身学习平台.
实施高等教育领域的制度创新,构建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结合的优质中学后教育体系,也就是世界通行的所谓"第三级教育".
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相应分别举行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入学考试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入学考试,以便于更好地选拔和培养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
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和通用型的应用性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岗位型操作型的应用性人才.
普通高等教育按照学科设置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按照岗位设置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面向高中毕业生的、学制为两到三年学历教育,主要是培养世界一流的劳动力大军;另一部分是承担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主要载体,由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培训和岗位培训、职业培训组成的非学历教育,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职业资格证书教育.
建立与各类教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价机制.
与此同时,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应将之纳入继续教育体系,以适应终身教育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同时,要以国民教育体系为依托,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系统的平台作用,建立更加开放和多样化的继续教育体制框架,以企事业单位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重点,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以在职学习提高为主体,促进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衔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有组织教育与自主学习相互补充,实现各类教育共同发展,资源共享,推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中国高等教育处于变革的时代洪流中,必须以改革为动力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必须建立符合时代性质和需要的、新的大学理念、模式与制度,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与反思刘尧2013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三周年.
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凝聚了国人对教育改革的深切思考与热切期盼,系统规划了中国教育10年的发展蓝图,为中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教育领域也吹响深化改革的号角之际,本刊特邀教育专家学者,透视《纲要》实施三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领域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变化.
本期刊发的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刘尧的文章,探讨《纲要》实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以及由此带给人们的反思.

2013年10月,在《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三周年之际,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有学者认为,教育部出台《规程》是高校"去行政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切实措施.

回眸我国高等教育,不难发现,这三年间,不仅在高校"去行政化"方面,在教育质量提升、高等教育公平、高考制度改革、一流大学建设等许多方面,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就.
当然,改革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高校"去行政化":从个案摸索到制度建设高校行政管理是一种客观需要,但高校行政管理日益异化为"官本位"的倾向,则背离了高等教育的宗旨.
因此,社会舆论对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此起彼伏,已经成为不能不直面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之一.
此前,一些高校就进行过校领导退出学术委员会的改革,但由于职责不明,收效也不尽如人意.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完善高校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探索学术委员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机制;等等.
尽管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非常复杂,但过去的三年,人们还是看到了在这条路上迈出的步伐.

2011年12月,教育部首次面向全球公开选拔西南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两所高校校长.
2012年11月,教育部召开公开选拔校长工作座谈会,总结经验、扩大范围.
2013年1月27日,教育部公布了面向全球公开选拔的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三所高校的新任校长.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教育部直属高校1/3以上的副校长已经实现了公开选拔,"此前对于校长都是上级任命,这直接降低了校长的声望.
"公开选拔是完善中国特色高校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的第一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洪成文认为,公开选拔校长有两大优点:一是扩大了选择的范围,二是遴选的公开性.
抓好了校长遴选工作,无疑有利于促进高校管理改进和学术进步.
中国教科院研究员储朝晖则认为,公开选拔校长把校长推向大众,能增加社会对校长的认可度,但由于我国公开选拔校长在试点阶段,选拔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完善,未来应朝着社会高度认可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还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比如着重考察校长候选人的协调能力、筹资能力,等等.

2012年1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规定了高校章程的法律框架,明确了内容以及制定章程的法律流程.
此后,各高校依此《办法》,开始制定自己的学校章程.
截至2013年9月,首批6所高校提请教育部核准并公示章程草案,全国1600多所公办高校制定章程的也仅有几十所.
虽然社会舆论对6所高校章程褒多于贬,但这的确是中国特色高校制度建设向前迈出的一小步.
厦门大学教授史秋衡认为,我国高校章程的制定始终遵循"自上而下"的逻辑,忽视师生的自主行为规范和对高校使命的向心力.
然而,高校章程只有遵循"自下而上"体现内在情理需要,落实保护高校内生力量的客观法则,才能改变将师生作为行政管制对象的倾向.
因此,制定高校章程时应完成"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变,重视师生对高校管理的反馈作用,保证师生充分参与章程制定与执行过程.

2013年10月18日,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规程》在学术委员会组成、权力边界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比如规定了学术委员会的决策事务、咨询事务,学术委员会的权力范围、委员产生、工作程序、分支机构设置等事项.
《规程》对转变高校行政管理的观念,消减行政权力的地位,回归学术权力地位,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决策与咨询中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和保障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要让学术委员会成为高校最高学术权力机构,还需要从三方面努力:一是学术委员会委员实行民主选举.
如果委员由行政部门委派的机制不变,委员"对上负责"的工作思路不会有根本变化.
二是学校行政领导实行学术利益回避,不再从事学术研究.
在行政领导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情况下,退出学术委员会只有象征意义.
三是学术委员会完全独立运行,不受高校行政力量的影响,才能成为真正的最高学术权力机构.

高校"去行政化",打破"官本位"回归"学本位"的积极探索,无疑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自觉一种进步,但要真正回归"学本位",还有漫长曲折的路要走.
笔者认为,必须在弄清中国特色高校本质的前提下,建立以高校章程为核心的中国高校制度,并以此进行全面系统理性的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在职业进一步专业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要对高校类别层次明确细分,并执行类别不转换与层次不升格的专业化改革;我国的高校内部管理要对教学、科研、教辅、行政、后勤岗位明确细分,并执行互不兼职与转换的专业化改革.

教育质量提升:从保障质量到追求卓越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
1998年至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数量年均增长21.
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
8%提高到19%.
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2004年已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教育质量备受社会舆论的质疑与诟病.
因此,《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一系列质量提升工程与计划.

2012年3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以推动高等教育全面提高质量为主题,部署实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2013年7月,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适应需要、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近年来,我国对《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高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等的修订,无不彰显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政策导向.

2011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2011年11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联合出台《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旨在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2012年5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Special专题正式启动,旨在培养"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人才.

2013年10月,中国9所"985"高校(C9)的代表,与美国大学联盟(AAU)、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澳大利亚八校联盟(Go8)的负责人共同签署了《合肥宣言》,就全面追求卓越、开展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重大科研工作、源源不断地输出值得尊敬的毕业生、坚持科研诚信和相关道德准则的最高标准、有责任地行使学术自由、支持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国际健康发展作出贡献等方面达成共识,明确了研究型大学的定位、责任与使命.

以上各种提高教育质量的工程、计划与宣言,对于改革高等教育模式、改善高校办学条件,以及规范高等教育管理无疑具有推动作用.
但是,如果依然把外显功利性教育GDP当成标准加以追求,不仅不能带来教育质量的提升,反而会损害完整而丰富的教育过程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会异化教育质量.
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创造物质财富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就是说,高质量教育不仅要能帮助学生提高升学与就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的个性、良好的品格,以及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创新精神等,成就人一生的幸福生活.

令人忧虑的是,在长期的功利教育熏陶中,要唤醒公众、高校对教育质量本质的探索精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只有当教育政策扬弃了停留于外显功利性的追求,把重点转移到内在超功利性的追求时,教育才会有真正的质量,也才会实现真正的高质量.

高等教育公平:从城乡公平到区域公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公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2013年10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东中西部高考录取率差距已经不大,但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的比例偏低.
北京"985"高校中农村考生比例仅为20.
8%.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的研究发现,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是造成高等教育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2013年,北京大学新生农村生源比例为14.
2%.
对此,《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完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主要解决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合理问题,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中西部高校,加强本科教学基本设施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解决中西部高等教育落后问题.
《计划》针对制约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从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建设、人才培养、区域均衡等10个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工程(项目),重点加强优势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全面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缩小与东部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012年,教育部推出《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适量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
袁贵仁表示,教育部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规模,降低部属高校在属地的招生比例,让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学生.
2012年,北京大学在自主选拔环节,提高农村户籍考生的入选比例,明确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中农村户籍考生的比例不低于20%.

仅《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前两年,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就从原来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惠及4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0%.
2011年4月,陕西省扶贫办、省财政厅联合出台《陕西省农村家庭贫困大学生助学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当年被本科院校列入国家计划内招生,并报到就读的农村贫困家庭应届大学生,每生四年累计补助1.
2万元,大专生每生三年累计补助6000元.
2011年安排了2700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6271人.

熊丙奇认为,纠结在农村和城市生源比例上将无法走出困境,应从基础做起,首先要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让农村孩子能够和城镇孩子得到一样的教育;要不断促进各地的高考录取指标的均衡,减少在发达地区的招生规模,把多余的招生数量投放给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杨东平也建议,对重点学校录取农村学生的比例采用必要的保护性措施,监测并公布重点学校学生家庭背景状况,作为对公办学校履行社会责任和公益性的一种评价.

事实上,从历史看,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是存在着明显差距的,在我国东部的沿海地区发展知识经济的时候,西部农村还处在前工业经济时期.
在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教育必然会受到的影响,使得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教育不公平,尤其是高质量教育供给的不公平.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公平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之间的转化,正在不断地反映在政府的教育改革举措之中.
事实上,教育公平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流价值追求.

美国乃至世界最负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兰德公司1999年教育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是,教育公平能够给政府创造巨额的财政收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全面推进教育公平,不仅是个人的诉求,也是政府消除贫困、减少失业以及推进社会公平的战略措施.
无疑,牢固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并以此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积极在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上寻求突破,应该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落脚点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高考制度改革:从局部探索到全面改革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一个为了公平、高效地遴选人才而设计的高考制度,渐渐演化为通往高等教育的"独木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批评与质疑.
对每年牵涉数百上千万人命运的高考制度,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平衡,成为改革永恒和难解的主题.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探索高水平高校联考、高职院校自主考试或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注册入学.
2010年,教育部等五部委出台《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从削减加分项目、下调加分分值、限制加分使用等方面做出全面调整.
2013年11月9日,新华网(成都)报道,近日全国各省份相继公布了调整后的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减"字当头的加分"新政",对加分项目、分值大幅度的"瘦身".
此次"瘦身"行动,是政府为肃清饱受社会诟病的高考加分乱象下的一剂猛药.

2012年7月,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对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制定高考改革总体方案,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考试方面的突出问题.
2012年8月31日,中国政府网刊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

2013年10月,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消息,2014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实施本专科分类考试的试点.
福建省"分类高考"主要体现在:一是分卷考试.
报考清华、北大的学生与报考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不再使用同一张试卷.
二是分时考试.
报考本科和报考高职的学生,不在同一个时间段参加考试.

作为教育改革的"轴心",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高考给予了更加明确深入的改革方向:"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厦门大学教授刘海峰认为,高考是高等教育的入口,牵涉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在招生过程中又牵涉到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在中国,入学机会公平又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因此,高考制度是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根本制度.
考试制度的核心是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公平是高考制度的根本和灵魂.
当今民众对高校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有更热切的期望,高考无论如何改革都要坚守其公平性.

我国近现代教育曾经进行过两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清末的"废科举、兴学校",实现了由封建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第二次是新中国教育体系建立,学校教育规模与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是,"读书做官"价值观依然阴魂不散.
笔者认为,高考改革的系列措施是教育治标良方,只有启动以变革"读书做官"价值观与知识评价制度为核心的第三次重大教育变革,才是标本兼治之良策.

一流大学建设:从注重学校到协同创新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教育难题.
在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如何破解这一教育难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认为,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破解创新人才培养难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2011年4月,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由此,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三大重要国家战略"2011计划"问世.
与"985"工程、"211"工程不同的是,"2011计划"打破了高校的"围墙",超越了高校的等级、规格,以开放、引领的姿态,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总体部署.
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2011计划",旨在通过理念创新和机制创新,实现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与外部创新力量的融合发展,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迈入协同创新的新阶段.
2013年4月,由北京大学等高校牵头的首批14家国家协同创新中心通过"2011计划"认定.
"2011计划"提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任务,目的是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增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使创新要素有效集成.
其中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

东北大学校长丁烈云在《中国高等教育》撰文认为,"2011计划"是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协同体的协同机制,二是人事聘用考核机制,三是社会资源共享机制,四是知识产权共享机制,五是科研项目引发机制,六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显然,"2011计划"不仅大大地拓宽了一流大学建设口径,而且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动态管理,有利于一流大学建设出现千帆竞出、百舸争流的局面.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地位主要是由政府分配的,一流大学获得了政府更多的政策倾斜和特权,然而,从本质上讲,一流大学应该是竞争的产物.
无论从冲刺世界一流水平,还是从规范高校竞争、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角度出发,都亟待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建立科学的分层标准和制度.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引导高校健发展中催生一流大学.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何总是处在两难之中钱民辉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深化时期.
因此在今天来看,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和深刻的变化,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却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也因此与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性.
这种不适应性集中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在办学体制上的单一和僵化;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过于集中;单一的政府拨款投资体制;统一考试统一招生制度;内部管理体制的行政化.
正是由于这些表现在体制上的不适应性,最终已经形成对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阻力和障碍.
于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期以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出现了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社会多元投资渠道并存体制;管理权、招生权的适量下放;毕业生计划分配制度取消等等体制上的变化.
但高等教育体制核心的机制并没有真正改变,在许多方面依然执行的是中央政府计划经济体制的功能.
面对这种情况,在高等教育内部,特别是由高校发起了改革行动如"引进市场机制"、"人事制度改革"、"自主招生"、"去行政化"等等.
这些改革举措虽然可以看做是直接挑战着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但统观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局部的、小规模的、涉及不同利益群体的、甚至碎片化的一种由下向上的改革浪潮.
由于在高校内部也不能形成共识,所以也不可能成为引发高等教育整体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因,更何况,高校内部进行的改革行动从一开始就处在两难之中,难以达鹄.
为何两难本文拟从两两关系中予以分析,并对如何走出两难、改革应当怎样走作了具体分析和建议.

一、历史文献及历程回顾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历程及研究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一阶段的研究对应于计划经济时期;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第二阶段的研究对应于改革开放及经济转型时期;21世纪初至今,第三阶段的研究对应于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社会全面转型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前可以看作是第一个历史阶段.
建国初期的任务和研究主要围绕着如何改造、接收旧的高等教育和建立新的高等教育体制方面.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这一时期被定性为是具有革命性的,把半殖民地性质的、深受欧美资产阶级反动思想毒害的旧的高等教育,彻底转变为工人阶级思想领导的、适合国家建设需要的新高等教育.
1953年在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建设的时期,新高等教育也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
于是,从高教体制上和学科专业分布、课程设置等方面均取法于前苏联,逐渐形成了党政领导下的高度集权的计划指令式的高等教育体制.
纵观这一时期的研究文献,人们对建国以后17年的高等教育体制是充分肯定的,因为它与当时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是高度吻合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作用,也确实为全社会输送高级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之后的"文革"十年是高等教育体制被破坏和遭受重创的时期.
这十年人才断代、学科断裂、学术断层和高等教育被横加改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第二个阶段后期大学学科的恢复和重建,以及高考制度恢复中直接显现出来,也对人们改革开放的思想和观念带来了束缚和顾虑.

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作为第二个历史阶段.
在此阶段初期,除了恢复学科重建和继续完善高考制度以外,为了解除人们在思想和观念上的束缚和顾虑,教育界在思想理论上陆续开始了史称的"六大讨论".
其中就有关于教育的本质和属性的讨论,对此的讨论虽至今也没有形成共识,但当时有人大胆提出了教育不仅是上层建筑,而且也是生产力的观点.
这无疑是具有突破性的,也因其顺应当时社会改革的大方向,而被人们接受.
后来,人们在研究中也集中爆发了高等教育体制如何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议题,甚至提出了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口号.
当然,高等教育这一改革或转型绝非易事,毕竟大多数人是充分肯定了计划体制前17年的做法和成果.
因此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两难的选择:高等教育体制是恢复与重建的问题还是直接转型的问题.
对此专家学者和政府管理人员内部意见分歧,各持己见,形成了保守复原派和改革转型派.
由于当时社会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再加上前17年高教经验不足以说明问题,旧有的高教体制已经暴露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等等问题.
因此,在政策上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在研究上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反映出改革的倾向和决心.
诸如,高等教育也是生产力研究、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研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直面供需关系的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周期的研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可以说,这一时期理论研究有重大的突破,通过市场化理论论证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转型的必要.
但从实际来看现行体制并没有触动多少也没有做实质改变,高等教育依然是政府主导的计划模式和集中式管理体制,这可以在90年代末期的两次大的变动中,如由中央政府主导的高校扩招和大学再次重组形成巨型大学的行动中再次证明.

21世纪初至今可以看作是第三个历史阶段,这一阶段也是高等教育结构变动或波动最大的时期,许多院校完成了再次重组并形成了"综合大学"的发展趋势.
当然,这种综合大学的趋势主要反映了中央政府的意志,虽然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多方面冲击着高等教育体制,但对高等教育的规划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看还是中央集权的体制在发挥着主导和决定的作用.
有研究指出,这一时期虽然宏观管理体制仍然是集权的,但完成国家对大学的再次重组后,中央政府对大学有了适度的放权和更大的资源支持.
继"211工程"之后,"985工程"开始对重点大学重点支持,这样,新的高教资源配置格局开始了重新分配,新的目标如建世界一流大学以及新的评估机制正在形成.
不管怎么看,大学国家化和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在现阶段是不可改变的,于是人们开始将注意力放到了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上.
如北大率先进行的内部新的人事制度改革不仅在内部掀起波浪,冲击着原有的制度,而且确实在海内外大学中掀起了大学体制改革的讨论.
有人说这是大学内部市场化的尝试,诸如开始引进市场机制,大学教师实行竞争上岗,目标责任制以及打破教师终身制等都预示了改革的动机和决心.
这场改革由于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不匹配,虽没有流产,但也向原来的制度做出了让步和妥协.
人们称这场改革是"拉皮筋",拉起后又不得不缩回去了.
由于这场改革直接涉及的是人的利益问题而不是体制问题,所以和者甚少.
紧接着第二波是自由主义教育理念支配的通识教育复活,由北大发起各大学相继建立了通识教育学院;接着是大学自主观念驱使下的"自主招生",由最初的小规模自主招生后来慢慢地扩大到大学招生联盟,这种势头大有挑战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
也因为对高等教育体制——高考制度形成了较大的威胁时,在教育部的压力下,各大学联盟最后也不得不声称自主招生并不会取代统一的高考制度,只是一种补充或小范围的多元化策略,于是这种自主才得以继续.
最近又开始的第三波大学内部改革,人们将注意力放到了行政化问题上,因为行政化干预了甚至控制了大学的自主自由的特性和学术的民主化,甚至有人提出了大学"去行政化"的口号和教授治校的自由大学理念.
但不管怎么说,高等教育要进行体制改革不仅是在外部还是在内部确实存在着两难困境,之前所进行的任何一项改革都因没有处理好这种两难问题而陷入困境.
因此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有一种理由或许是真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时机还不成熟、共识还没有达成,对于体制来说,破是容易的,但立什么、怎样立尚不清晰.

二、体制改革为何总是处在两难之中从上述文献和实际的历程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大的改革如结构与规模的变动总是由中央政府和教育部发起的,由高校发起的改革总是小规模的边缘性的和修修补补的.
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从来就没有触动过体制这个核心的东西.
这个核心的东西也正是高等教育进行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之所以是难点,改革要面对一种两难选择;之所以是重点,主要是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关全局.
从下面的几对两两关系中便可以看出.

(一)集权与放权高等教育体制的宏观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首先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一种权力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体制基本是中央集中管理,地方主要是从人事和政治方面参与、配合.
在这种体制下,地方基本没有办学的积极性,也没有从地方经济需要着眼参与高等教育的意识,暴露出一些人才与当地经济建设供需上的矛盾,和地方政府对当地高校支持不利的问题.
于是,中央政府开始适当放权,给予地方在办学等方面的权力和资源.
而地方政府一没有办学经验,二根据自身的需要办学,导致地方高校在管理和自身发展上的混乱.
于是中央政府又曾几度收回权力,这就是高教历史上有名的"钟摆现象".

其次是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一种权力关系,也是资源关系.
长期以来政府形成了对大学的统筹统管和层级治理的模式,因此大学具有了政府属性而弱化了其特有的属性.
于是,这种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愈加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恢复大学的学术属性,下放权力给大学,给予大学在学术上更大的自主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可以形容这样的呼声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部分大学可以享有招生自主权,甚至还结成了高校招生联盟.
但这种自主权究竟能给到多大,应该说是非常有限,其所占招生比例也是非常小的,不可能也不足以撼动高考制度.
还有,从南科大的例子也可以证明,从一开始的自主招生与去行政化做法,到最后所处的艰难与尴尬的局面,众人都目睹了这一全过程.
由于不能在制度上承认和地方政府对大学领导人的任命以及行政级别的公布,南科大因此只能妥协和改弦易辙(有人称是回到正轨).

南科大现象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体制并没有实质的变化,正像早就有人指出的那样,高校大学校长、副校长的任命权集中于中央部门(包括教育部)而不是通过市场竞争或民主选举产生;教育行政机构设置依旧是集权式的,尚看不出如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而使自己变成一种服务性机构,即逐步转向通过立法、执法、协调、服务等方面对学校进行间接管理.
在招生制度和办学自主权上以及专业设置上,特别是对于学校财政拨款和评估等方面,仍然是中央集权.

(二)计划与市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一直实行政府计划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持续了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85年前,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造、调整、发展、停滞("文革"期)、恢复、再发展这几个阶段;第二个时期是1986年以后,主要控制发展规模,优化结构,改善条件,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第三个时期是1999年以后,高校扩招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跃进,高等教育机构从之前的800余所,到2005年时已经达到2000余所,高等教育机会逐年扩大,适龄入学青年从扩招之前的约9%迅速增加到今天的27%,已达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从这几个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和政策的实施情况来看都是由上至下的,虽然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定的放权,但在重大决策上和宏观体制上并没有真正改变计划管理的模式.

关于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讨论主要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要真做这样的改变肯定会直接触及到高等教育的体制核心问题.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主导思想是,高等教育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是公共属性不具有商品特性,所以说高等教育决不能市场化.
但可以通过市场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短缺、或提供高等教育的市场服务等方式进行融资;还可鼓励民间多渠道集资办学.
这就造成了高等教育在市场上出现的乱象:一方面利用国家政府资源进入市场,导致竞争的不公平;另一方面鼓励和放开民间办学政策,但限制其学历教育和自主性,使许多民营大学开办不久就纷纷倒闭,现存的除少数民营大学外,其他大部分学校不是办成培训机构就是采取非规范手段招生.
现在人们感到困惑的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向着更有利于计划管理的方向走呢,还是采取多元化的市场策略呢(三)行政化与去行政化关于高校行政化与去行政化的讨论,其实涉及一个高校的治理问题,高校行政化治理作为传统的做法一直沿袭至今,政府直接介入大学内部事务,以行政层级管理和控制着学校.
这样做也并不是没有好处,大学向政府输送干部人才曾经是主要渠道,今天依然会有大学领导直接进入政府部委或更高一级机构任职.
但大学毕竟是一个不同于政府的机构,其学术性质决定高校的核心应是学术而不是行政,当行政影响、渗透或干扰了学术自由自主时,人们提出的去行政化的诉求也就在情理之中.

当人们开始认真思考高校去行政化这一问题时,这就衍生出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诸如,大学的治理权和控制权交给谁如交给教授,教授怎样处理学术与治理的关系学术可以是自由的,但治理却无法自由治理,教务、学务、总务、政务、党务、团务等等分工很细,没有行政统筹就会是一团乱麻.
还有,大学与政府脱离,大学可以通过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调节.
但现今世界还没有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大学制度,即使在资本主义制度里大学依然与政府有着紧密的关系和联系.
可以假设一下,大学如果真的让教授治理、大学与政府完全脱离了关系,大学是否还能够存在,能够存在的大学是什么大学这些问题我们还没有想好,也还没有得出一个站得住脚的"去行政化的大学制度设计",因此,这场讨论由于没有实质的结果反而让人们感到更加纠结和困惑.

(四)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这一对理性不是对立的但却是不同的,形式理性是一种应然,而实质理性是一种实然.
如果从制度的设计、建立与行使功能的过程来看,在政府机构不存在着两种理性并存的现象,形式理性所建构的科层制是必然和唯一的.
但是在高校内部,这两种理性不仅并存,而且还经常出现实质理性挑战形式理性的现象.

为什么高校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并存,并经常会出现彼此竞争的现象呢这是高校自身的学术特性决定的.
学术本身是一种实质理性,如研究者总要从研究兴趣或需要出发,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特定的观察、思考、分析与解释,其观点和结果可能是多元的,甚至是对立的,充分反映出学术自由自主的一面.
而制度则是一种形式理性建构的,它由各种规章制度组成,对大学所有人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学术与管理制度不论在活动上、还是对时空的选择和分配上都是不同的,因此,常常会出现过于健全的制度反而限制了学术的自由和自主性,于是就有人说,大学制度越少越好.
但在今天的改革中,没有制度肯定是不行的,但如何处理制度与学术的关系至今还没有令人满意的方法.
这就是,大学内部改革要改什么,怎样改,其实并不清晰.

三、只有解决两难困境,才能再谈改革如何解决两难困境,笔者认为首要的是一个"权"的问题.
就高等教育体制来说涉及办学权、管理权、招生权、投资权这样几个方面.
就这几方面的"集权"与"放权"问题而言,如果完全打破中央集权和政府单一包办的高教体制并不符合国情,但不这样做也无法适应经济体制深入改革的社会大环境.
因此,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有人呼吁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方面参与和多种办学主体并存的体制.
但实际上,这样的体制并没有真正形成,难就难在"集权"与"放权"的"度"的把握上,高层管理者担心过度放权就会出现高等教育办学状况的混乱,这样反而会影响到高等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
当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放权"是肯定的,应该怎样"放权"这就涉及一个方式转变问题,也就是下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如何从计划走向市场,可以肯定地说,在高等教育中完全取消政府计划而走向自由市场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高校不走市场之路在将来也肯定是不行的.
现在不需要讨论政府放权的"度"的问题,这个问题讨论很久并没有解决,其实也没有实际意义了.
我们要讨论的是高等教育中哪些是政府计划主导的,哪些是可以进入市场的.
这涉及一个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
在这个结构中,我们要区分出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与专科、高等职业、社区大学和高中后的教育机构来.
即使在美国,虽有40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真正的学术型、研究型大学却只占其中的3%左右,也就是仅有100多所,政府对这些大学主要在财政和资源上给予支持并负有责任;而更多的高等教育机构是面向市场的社区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从我们国家的情况来看,现有20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而学术型与研究型大学应占到1.
5%是合理的,即30多所,政府主要在财政和资源上提供主要支持并负有责任.
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包括一般的大学统统进入市场,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其规模和效益,根据竞争原理去"适者生存"或发展,根据法律规范办学行为.
尽管如此,但政府在财政上和资源上也应作适度支持.
这样做也就解决了社会多元办学主体的问题、多渠道筹资的问题和民营大学发展的问题.
这样做就会理顺高等教育的结构,也避免了长久以来人们叫板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政府将更多的资源真正运用到培养科技界、学术界、管理界等领军人才的大学和具有创新的学科队伍中.
而高等教育进入市场也满足了社会各个行业对职业技术高级人才的需求,因为现在对于大学生的市场需求已经饱和过剩,而职业技术型人才需求缺口仍然很大.
因此,未来高等教育理想结构的调整应当是:大学精英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同时并存,这样的布局是符合我国社会劳动分工对劳动力多元与多层的需要和趋势的.

当高等教育确定了政府计划管理的大学和进入市场的高等教育之后,那么,后者就会根据市场的特征特点管理高等教育机构,采取灵活的、弹性的、具有适应力的和自主性强的市场管理模式,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就不存在着行政化与去行政化的问题了;而只有政府主导和管理的学术型、研究型大学涉及这一问题.
可以肯定地说,政府对于这些大学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无论是在宏观调控、财政支持、对外关系、目标督导等方面,还是大学内部的层级行政、人事制度、组织制度、院系建设、学科资源配置、校际交流、招生与就业等方面,大学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指导、支持和服务.
从这个方面看,大学管理的行政化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大学为什么还要提出去行政化呢这是因为大学行政化制度逐渐进入了大学的学术生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干扰或规定了大学的学术生活,这与大学的学术性质是抵牾的.
在这里,大学去行政化也是肯定的,但是,要先处理好学术与行政的关系,这两者不发生关系是不可能的,行政如果能给予学术以支持和服务,这样的关系就没有问题;行政如果是对学术进行渗透、影响和管理,必然会出现学术与行政的冲突.
这样看来,大学去行政化不是不要行政系统,而是去掉行政的官僚、僵化和对学术的侵入与武断.
大学里教师讨论最多的是,在大学学术委员会的组成中,应是一些具有学术资质、具有较高的学术判断和学术责任的人,经过大家民主选举出来的人担当.
但在实际中,只要是党政第一把手,可以没有任何学术资质,可以不经过民主选举,直接指定进入学术委员会.

行政化与去行政化的讨论使人们指向了大学的制度,可以说,大学的制度是最为完备的效率的,为什么这样完备效率的制度还要进行改革呢这就要从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说起.
大学的制度是一种形式理性,而大学生活中的教师、知识分子、学术人所形成的专业化群体是一个有充分自由和松散、自主和个性结合的特性,与重视上下绝对权力的科层体系经常因理念之差异和行动方向不同而产生冲突,所以大学教师们会经常挑战现行制度.
从本质上看,大学教师总是根据自身学术需要和所处的情境发动改革,这是一种实质理性.
而实质理性是能够对制度质疑、反抗和改革的,一旦旧的制度被推翻,酝酿新的制度建立就又涉及形式理性了.
因为,实质理性是基于个别的、专门的、少数人的关心,而形式理性是基于普遍的、持久的、大众的关照.
这两种理性不应是对立的,实质理性是形式理性的前提,是帕累托(VilfredoPareto)说的第一剩余物(residues),而形式理性是第二剩余物,前者是一种组合或变革,后者是一种维持和保守.
大学具有两种剩余物同时并存的特征,一方面知识(学术)要传承(第二种剩余物),另一方面大学要进行知识创新和转化(第一种剩余物).
知识创新是大学知识扩展的源泉,同理,实质理性是制度创新(形式理性)的基础.
处理好这两对之间的关系并达成共识,再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就少了阻力,多了助力.

四、结语高校内部进行的改革虽然还没有走出两难困境,但一波又一波的改革浪潮冲击着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
特别是最近的经济体制改革更加深化,放宽放松各项审批制度、培育市场活力正在进行中.
高等教育体制如果还不为所动显然不可能,改革时机不成熟也不是站得住脚的理由,现在是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了.
改革一方面是顺应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另一方面是使高等教育体制更有生命力、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效率更加突出.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非得政府先发起并引导改革;积极培育教育市场,实现高等教育转制并向市场转型;具体来说,这些步骤应该怎样走呢对于政府来说,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先要释放公共空间.
这是一个老话题了,喊了多少年了,但高等教育的公共领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出现过,依旧是管得过多、统得过死.
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公共领域其实就是教育市场,这也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
要让高等教育进入市场才谈得上体制转型或改革,正如人们所建议的那样,教育决策要多级化、分散化、下移化;学校要成为独立法人、自主办学、多渠道筹措经费;鼓励并扶持民营合资教育、私立学校、与国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为高校与社会经济实体建立沟通渠道;支持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等.
还有学者建议政府将公共服务变为市场购买服务,就是将政府的管理模式从以往的"公共官僚化"国家模式转向"合约化"国家模式;由以往的微观调控转为宏观调控;将市场的理念引入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领域以达至"节源增效";建立高等教育与市场和国家的关系成为"协调三角"模式,在这种三角关系里,国家权威代表着社会的集体意志、学术寡头则由资深教授和学者组成、市场则是供需关系组成的消费者的意愿.

对于政府来说,改革的第二步就是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入手,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也喊了好多年了,事实证明,如果不动真的改革就谈不上结构优化.
什么是真的改革真的改革就是保留30余所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重点支持和宏观指导.
这些大学一要保持精英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二要引领科学进步,以产学研结合创新知识;三要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使命.
其余的大学、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都可以松绑,并让它们真正进入教育市场,根据市场供求规律设置专业、课程、师资以及结构与规模,通过市场竞争决定教育质量并优胜劣汰.
这样既解决了政府盲目投资所带来的低效率和低产出,也解决了许多办学质量不高的大学、学院或高等教育机构可以申请破产、可以被收购、也可以退出高等教育市场的问题.
这样,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就不是政府说了算,而是由市场调节决定的.
当然,要进行这样的改革是很难的,因为涉及利益问题.
许多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一直依赖政府的支持,当松绑也就是说没有这种依赖时,直接进入市场所带来的茫然与无助可以想象.
但长痛不如短痛,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经过市场检验的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
到那时,所谓的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此看来,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一定是市场调节的结果.

对于政府来说,改革的第三步就是进一步完善大学的独立法人制度,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法,让大学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行事.
为此,有学者专门刊文指出:建立大学法人制度的目的在于保障大学独立办学的地位.
同时,大学作为一个有公共法人性质的主体,也拥有公权力,还必须满足公共利益的需求,在国家宪法、教育法律允许的范围开展活动,这又给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所以,大学独立法人地位并不等于政府的不干涉,而只是将大学的权力、地位和责任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既能获得法人的权力,但也必须作为独立主体争取资源、满足国家利益、履行法人的义务.
但从现实中看,大学独立法人制度尚未建立起来.
如果高等教育市场成熟以后再谈大学独立法人问题,这样既会影响大学体制的转型,又会使高等教育市场发育不良.

对于教育市场来说,要加强民营(私立)大学、社会大学、合资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和扮演的角色;减少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投资比例及增加非国家(包括市场、非政府组织、个人或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强化高等教育与经济部门的联系,加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大学及高等教育机构要通过市场决定专业、课程设置;收费制度、招生比例及就业人数要根据市场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来定.
我们知道,教育市场的培育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事情,涉及很多方面,诸如政府对大学和高等教育的松绑;社会各方对高等教育的多种参与;高等教育机构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如何发现教育市场的价值规律和供求变化;以及教育的投资与回报(个人、家庭、社会、公司企业)等.
从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教育市场的培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的,因此,不能一谈改革就是要将高等教育市场化.
我本人同意高等教育进入市场,但不同意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提法,因为高等教育还有着与市场不同的特征特点,绝对地按照供求关系和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也办不好高等教育,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不同的是,对人的投资是无法立即见到收益的,其收益是延迟的甚至是不确定的.
因此,高等教育进入市场是带有自己的特色的,而市场化就是要完全改变特色与企业和商业一样在市场中竞争和生存.

对于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来说,要进入市场就要先完成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并不意味着结构优化,结构优化是通过进入市场以后,根据市场规律和生存原则决定的.
结构调整主要的是先确定出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30余所大学,其属性是国家(国有)的.
而其余的就要考虑改制的问题了.
改制是当前改革的一种趋势,虽然高校建立了收费制度,并实现了并轨,也改变了单一的投资体制,各方面有一定的自主了,但仍然是在国有国办的体制下.
要改制就是要改变单一的体制,这种体制显然是与市场不相协调的,如果还带着这样的体制进入市场很快就被市场淘汰掉了.
市场需要的体制是一种灵活的、弹性的、多元化的,这样,社会办学、民办大学、私立大学、合资大学便出现了,这些大学是通过学费、企业投资和社会赞助维持的.
毕竟,这些大学是为国家、社会各界培养人才的,在保证基本的办学经费情况下,国家和政府仍然要在经济上和政策上给予一定的资助和支持.
也因此,改制后的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也一定具有"公助"的性质.
无论是公助民办、公助校办、公助社会办均应当先清晰产权归属问题,明晰产权就是让高校资产能够按照"举办者投入、政府资助和学校积累分清产权归属".
作为多元化的产权制度无疑是有利于促进高校独立法人制度的实行;也有利于理顺高校与市场的关系;更有利于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现代化苟朝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揭示了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引领,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标志.
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而国家治理能力,则是指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高等教育既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建设、发展和改革的方方面面,它的治理结构自然也就成了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它的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将对整个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起到助推、提升的作用.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治理体系主要包含三大方面:高等教育的行政治理,包括普通高等学校的机构设置、运行管理体制的系统设计以及实践运行等;高等学校的学术治理,既包含对教师的科学研究、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治理,更重要的是对彰显高校重点学科和办学特色的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的治理;高等院校社会活动和社会服务治理,既包含高校的社会活动,也包含高校的智力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校长和教授"共治"即校长教授共同治理的模式是重要路径,具体方式包括如下几方面:建立教授委员会制度,确保教授的参与度.
无论是欧洲模式、美国模式的"教授治校",还是20世纪初我国大学治理模式的构建,教授要充分发挥参与高校治理的作用,必须确立一个稳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教授委员会.
教授委员会的负责人不由校长担任,教授委员会既履行学术权力,在学术管理中具有决策权,又对学校的行政权发挥监督作用,确保学术在高校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教授委员会应当具有这样一些职责:讨论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讨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讨论学校的境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讨论学校的资源配置原则,讨论确定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工作考核与成果评价标准,讨论决定专业技术岗位的聘任,听取和审议学校工作报告等.
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给教授们充分的话语权和治学管理权力,善于领会和归纳大家的意见,吸纳教授委员会的各种思想、理念和原则,并将这些思想、理念和原则恰当地贯穿于日常的管理之中,一些较为专业和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和决策,应完全交由教授委员会全权处理.
需要强调的是,校长要妥善处理好自己与教授委员会的关系,处理好校长任主任的学术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的关系,要将校长与教授委员会的关系,延伸为教授与校长不断探索、不断获取和更新信息、不断改革创新、互相激励帮助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所在.

通过各层级的学术与行政组织交叉联系实现"共治".
为达到共同治理的效果,应注意在学校的各个决策层面系统地实现学术与行政组织的交叉联系,这至少体现在三个层级上:第一层级,学校的最高负责人层面,即高校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应当由具有学术和行政管理双重造诣的教授担任,他们也是高校教授委员会的重要成员.
只有这样,教授委员会制度才能比较正常地运行,教授参与学校治理的渠道才能畅通;第二层级,由校长同时主持校级行政机构和学术机构,即校长身兼两职,既是学校的行政最高负责人,又是学校学术机构的最高负责人,可以统筹行政和学术两方面的工作.
在学术机构中,宜采取充分发扬民主的"票决"模式,即给予教授委员会成员充分、平等、自主地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力,学术决策以教授们的多数意见为准,相当数量的教学决策、学术决策和政策制定,应先交教授委员会审议;第三层级,在学院(系)的层面,选拔学术和管理才能兼备的教授为院长(系主任),由他负责协调本院(系)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建立学院(系)层面的教授委员会或小组,以及一些特设的"共治"机构,确保学院(系)的各项事务也实现"共治".
只有在这三个层面上均达到行政与学术的平衡,强化行政机构与学术机构的交叉联系,高校的教授与校长共治局面方能形成.

妥善处理好"共治"中几个关系.
校长与教授共同治校的过程中,还需妥善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必须在国家《宪法》《高等教育法》等基本法律框架体系下办学,不能因为高校治理模式的变化而有违反法律法规的办学行为;二是高度重视高校自身《章程》等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在《章程》中应处理好教授"治学"和校长"治校"的关系,严格依照学校《章程》和制度体系办学,要把《章程》的制定过程作为探索和实践学校治理模式的过程;三是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科学处理好党委领导和校长治理学校的关系,尤其是在教授较多参与学校治理的情况下,不能动摇党委对学校的领导权,学校大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党委领导和集体决策;四是要充分发挥好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充分尊重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不能使教授参与学校治理变味为只维护教授的权力和利益,忽视广大教职工的权益.

推行行政"大部制"改革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陈鸿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六项任务.
为积极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于2010年底正式启动,其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快构建有利于高水平大学科学发展的内部管理体系,推进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
合肥工业大学将建设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作为学校"十二五"期间的总体发展目标,把"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实现目标的重要保障措施.
自2011年3月启动行政管理大部制改革以来,制度框架不断完善、治理结构不断健全,各项工作运行平稳,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开展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有益探索.

一、以"横向六模块、纵向三层次"为基本框架《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在传统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存在着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界限模糊,管理与服务、经营与服务职责不清,办理权与监督权空间不明,使得体制运行缺乏活力,工作人员缺乏动力,部门单位之间、上下左右之间缺乏合力,各层级执行力不强、工作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
合肥工业大学紧迫地认识到,要想提升学校的层次水平,实现学校"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向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迈进,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解决发展的潜力、活力、动力与合力问题,达到活化机制、激发潜能、提高效益的目的.
在此背景下,学校提出全面推进行政管理大部制改革的思路和实践探索.

行政大部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明晰关系、明确职责、规范权限、加强管理、强化服务为原则,以精简机构、转变职能、活化机制、激发潜能、提高效能为目标,全面推进职员制和管理重心下移,打通本研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机构再造、职责再造、流程再造和制度再造,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分离、经(营)与(服)务分离、(行)政与学(术)分离、办(理权)与(监)督(权)分离,构建与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机构体系.

行政大部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可以概括为"横向六模块,纵向三层次".
在横向上,根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校务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六个模块,将学校现有的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人事处、财务处等17个行政管理部门整合为校务部、教务部、财务部、总务部、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6个运行部,原有的53个科室归并为29个办公室(中心).
形成"三长(秘书长、教务长、总务长)、一师(总会计师)、两院(研究生院院长、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的管理运行模式,注重部(院)之间、部(院)内部的协调.
加强贯彻执行学校内部政策方针的力度,明确督办权限与职责,强化执行力,注重部门之间的合作.
取消行政级别,全面推进教育职员制度,实行扁平化管理.
在纵向上,按照"决策科学、综合协调、执行有力、运行高效"的要求构建决策层、运行层和执行层三层次管理模式.
决策层即校级领导层,按照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室会议事规则,负责关系学校改革、建设、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
运行层即六大部(院),按照《行政大部制运行若干规定》及《行政大部制部务会议议事规则》负责学校政策方针、决策贯彻落实的协调运行以及部(院)内部事务的协调.
执行层是六大部下各个办公室或中心,负责具体事务的落实执办.

二、以"四分离、两推进、一打通、一突破"为基本内容加快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大部门体制,有助于提升效能,使高效行政机构实现精简高效、运转协调的目的,既是贯彻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的客观需求,有事实现高校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合肥工业大学以四分离、两推进、一打通、一突破"为基本内容,积极推行行政大部制改革.

管务分离.
在行政管理部门设置上,通过管务分离,构建以行政服务为中心的行政服务体系,即把行政管理部门中的属于服务的职能剥离,成立相应的服务中心,这样做既可以保证行政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不受具体事务和利益的干扰,专注于学校行政管理事务以及各项政策的制定、贯彻和修改,使得行政管理精干高效,职责分工明确,工作范围清晰,又可以使新成立的服务中心专门从事服务师生员工的工作,服务机构健全,服务职能得以强化和专业化,能够提供面向师生员工的全方位服务,保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为此,学校成立了五大服务中心,即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会计服务中心、注册中心、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推行专业化服务.

经务分离.
将经营职能从工艺服务中心分离,经营性或以经营为主的部门从原后勤集团划出,隶属资产经营总公司管理,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营,实施目标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确保学校资产保值增值.
公益服务重在突出服务,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理念,在专业化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政学分离.
从制度上进一步保证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学术决策和发展问题上的话语权,明确了行政事务与学术事务的范围,确定了校学社委员会的组成原则,决策内容和议事程序等.
进一步分清行政管理和学术治理的界限,构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分离、各负其责的治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学术治理体制建设,行政管理在属于或者基本属于学术管理的领域逐步淡化,以致退出.
加强学术委员、学位委员会建设,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办督分离.
针对原来一些部门监督权与办理权合一的情况进行了调整,将监督权与办理权做了适度分离,对于监督和办理的职能也做进一步的厘清,使得决策、执行、监督三项职能更好地配合与促进.
学校制定了"合肥工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督查督办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工作和任务轻重缓急实施分类督办、强化督办,提高执行力和办事效率.

推进校院两级管理重心下移.
按照"院为基点、重心下移、经费包干、目标管理"的要求,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系.
扩大办学实体自主权,进一步深化目标管理模式、改革学院的行政管理结构、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
为骨干学科带头人配备秘书,强化服务功能.
实行院领导任期制,院长实行社会公开招聘,校长提名、教授委员会审议;业务副院长由院长书记联合提名推荐;培养职业化行政院长队伍(全校范围公开招聘);书记、副书记按照公推直选的方式进行.
完善学院领导班子选拔任用的提名机制、任命机制、考核机制和退出机制.

推进职员制改革.
取消管理人员行政级别,取消处长、副处长、科长、副科长等称谓,一律改称职员,办公室或中心主任为六级或五级职员担任,下面为七级一下职员,根据工作性质设不同的主管岗位,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解决校内新的管理体制与外部接口的问题;5级职员+任职高级职员岗位=正处级;6级职员+任职高级职员岗位=副处级;7级职员+任职中级职员岗位=正科级;8级职员+任职中级职员岗位=副科级.

打通本研人才培养体系.
积极探索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贯通,打破资源优化配置的壁垒,提高人才培养的效能,这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核心内容.
在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上,招生办公室、学生就业中心、学生工作部、学生资助服务中心等均已将本科生和研究生打通管理,学校目前也正在进一步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教材、平台、基地、师资、模式等方面,全面打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体系.

把"以事权的科学配置作为核定各部门设置及岗位职数的依据"作为一大突破.
在行政管理大部制改革具体操作中,一方面,学校重新审定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对于不该部门管理的,或者只能重复设置、交叉设置的予以清理,简化和规范了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在减事的基础上核减岗位,因事设岗,因岗聘任.
既避免人浮于事,又避免事浮于人.
另一方面,通过对行政部门事权的科学配置,使得各办公室(中心)的岗位设置更加合理,行政管理岗位上的人数有较大减少,通过减事而减人,有望避免精简后膨胀,膨胀后再精简的恶性循环.

三、以"四再造、三转变、两提高、一满意"为具体措施我们深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不仅是设计问题,更是操作问题;不仅是原有体制的改革问题,更是现有制度的创新与衔接问题;不仅是机构重设问题,更是职责、流程、制度再造问题.
我们主动尊重高等教育管理规律,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目标,打破原有行政框架,通过职能调整合并、机构精简,形成全新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

机构再造.
设立四部两院(校务部、教务部、财务部、总务部、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部(院)下设办公室(中心),建立扁平化行政构架,弱化行政色彩,强化服务职能,构建服务体系,形成全新的组织结构管理框架体系.

职责再造.
通过调研讨论、斟酌核查,围绕"干什么、怎么干"两个问题,重新拟定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制定了《合肥工业大学机关各部门、直(附)属单位工作职责》等文件,重点解决了职责不清、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等问题,实现了部门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加强了各部门、岗位间工作的有机配合.

流程再造.
根据各部门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流程,明确工作程序,优化工作路径,提升工作效率.
工作流程向全校公开,既方便了广大教职工办理业务,又以制度形式确定了工作程序,规范了工作运行,同时也加强了对工作人员的监督,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也加强了对工作人员的监督,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将流程再造与信息化平台建设相结合,真正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提高管理效能.

制度再造.
根据大部制改革运行情况,适时完善各种制度建设,出台了《合肥工业大学关于行政大部制运行中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合肥工业大学部(院)务会议议事规则(试行)》等文件,规范了大部制改革后各项工作运行.
同时根据新的管理运行模式,对于原来制度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再造、重构、构建与中国现代大学相适应的内部制度体系.

实施"321工程".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化"三转变、两提高、一满意"活动,即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让师生员工满意,努力营造风清、气和、向上的人文环境氛围.

行政大部制改革运行两年,已初显成效:行政管理效能化.
构建了"决策科学、综合协调、执行有力、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清晰界定决策层、运行层和执行层的边界,缩短了管理链条.
通过改革前后对比,较好地将学校领导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便于更好地研究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同时也提高了学校工作的执行力和运行效率.
以前一件事需要几位校领导协调,现在决策过后由"长"协调运行即可,效率大大提高.

服务体系专业化.
学校改革中把服务职能从管理部门中分离出来,使得行政管理精干高效,服务更加专业.
成立的五大服务中心直接面向教职工与广大学生,中心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比以前更强,由于专业化分工明确细致,服务效率更高了.
比如说,学生资助中心成立后,学校将原来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实行一站式柜台服务,政策水平比以前提高了,办事效率也提高了.

政学权限清晰化.
构建行政和学术各负其责的治理模式.
原来的行政部门四级管理(处、副处、科、副科)变成部和办公室两级管理,取消了干部行政级别,全面推行了教育职员制度.
学校学术委员会主要又教授组成,校领导不参加,从制度上保证学术权利独立运行,现在学校学术评价、学科发展论证等都由学术委员会决定,有效地保障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制度顺利实现.

人才培养一体化.
改革前,学校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归两个部门负责,两个领导分管.
改革后,从招生、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条件建设和教学质量保障等都统一管理,优化了教学资源的配置,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告别碎片化、表象化,高校改革:好政策要执行到位罗志敏编者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正在逐渐清晰,步伐也明显加快,从两、三年前相继推出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大学章程制定、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政策,到今年年初以来大学学术委员会规程、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试点以及研究生质量体系保障政策的推出,再到教育部最近放出口风说要进行高考模式的分类改革,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已迎来了一个政策的快速供给期.
本文作者认为,高校改革的政策利好已经形成,但并不意味着高校改革就一定有成效,针对过去高校在改革中出现的碎片化、表象化现象,把好好的政策消解于无形,当前高校改革面临的难题仍是怎么把好政策执行到位.

碎片化、表象化的实质是"无改革"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有关高校改革的一些"试点"、"意见"、"治理"等隐含着将给高校更多、更大自主权的政策话语,越来越明确地告诉我们,在一阵密集的政策供给之后,政府将会很快把改革的"接力棒"交到高校手中.
这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将从国家层面的宏观改革走向高校层面的中观改革,从高校的外部治理走向高校的内部治理.

但是,让人难免担心的是,高校也许会在这一过程中只是汲取政府释放的"政策红利",而对触动相关人群利益的改革则采取太极推手式来回避或消解.
结合过去的经验,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
近年来,高校都在异口同声地强调改革,也没有哪一所高校说它没有在改革,但事实上仍是一种"无改革".
所谓"无改革",按照有些学者的说法,是指一种没有改革的客观局面,它不是说高校的领导者不想改革,而是想改革而没有执行或执行得很差,从而导致"无改革"局面.

事实上,我国的高校并不缺少改革的话语,谁都在谈论高校内部改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不缺乏改革的动力,因为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就足以构成改革的动力.
之所以会导致"无改革"局面,就是因为缺乏能把改革话语、动力转化为改革行动、富有成效的顶层制度设计以及相应的操作思路和执行能力,要么演化成"今天一个规定、明天一项措施"式的"碎片化"改革,要么沦为某些领导者个人推动、某些部门单独热衷的"从高调开场、以失望收场"式的表象改革.
如近年来一些高校为革除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学术行政化的弊端所推行的职员制改革,不仅步履艰难,而且最后只是在满是抱怨和不满中部分地解决了低阶行政管理人员的身份问题.
以上这种所谓的改革,大多只是技术层面的细化或局部调整,越来越难有以往的那种成效,也难以解决那些早已累积而成且各种问题盘根错节地搅缠在一起的结构性难题.

高校要突破过去那种"无改革",碎片化、表象化的局面,就需要高校的领导者有果敢的勇气和意志,敢于打一场高校内部治理改革的攻坚战.
要紧紧围绕目前格局下出现的高校改革难题,以当前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制定大学章程为契机,把顶层制度设计以及相应的操作思路和执行能力的优化和提升统一起来,寻找能为解决问题提供建设性制度力量的"抓手".

三方面分权,让责权界限不再模糊以治理主体多元化为主要标志的高校治理改革很有可能带来的一个负面效应就是使各主体的责权界限更加趋于模糊,因此当前高校改革最关键的是要分权,而且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权,从而让责权界限不再模糊.

一是把高校施政权中的校党委系统与校行政系统在体制上区分开来,明确其各自的权责范围.
因为在实践中本来处在大学内部系统中最高地位的校党委要么被架空(或被无视)而难有大的作为,要么为了寻找出路而跨越其权力边界,进入行政或学术领域,从而加重了高校的"行政化".
而与之相伴随的是,大学校长也往往就此在高校管理责任方面存在推诿现象,如把自身工作的低效说成是校党委对其权力的越位.

二是把校行政系统与以大学教授为代表的学术系统区分开来.
评上教授后虽然可以做官,做官后也可以评教授,但一定要在体制上逐步消除所谓的"双肩挑"现象,坚决防止行政权力和学术地位之间的"通兑"现象.
之前媒体曾报道湖南大学等高校的新任校长许诺任职期间不带研究生、不申请科研项目的做法虽令人感到鼓舞,但毕竟还只是个人作为,应该将这一做法扩大化,制度化.

三是要在学术系统中把学生的学习权突出出来、独立出来,使学生成为高校多元治理框架中平等的一方.
所谓学习权,就是指学生基于满足自身基本学习需求这一目标,而通过对学校的招生、教学、课程设置、教师评价、教师聘任、学生生活等事务发表意见和施加影响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权利.
实践已多次证明,教授们有自己的利益,他们代表不了学生的权利,指望他们在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场合中维护学生的利益,是不科学的.

有效参与,杜绝权力运行中的"摆设"所谓"有效参与",就是在高校治理中扩大并容纳有序参与,各有关方都能无阻碍、有效地参与到高校治理的进程中来,都能发表实质性且有影响力的意见,即高校的每一成员都能参与或都有代理人参与到会影响其自身利益的、以公共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权力运行过程.
如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们不能仅仅作为一种"荣誉头衔",而必须拥有发挥其维护和促进学术健康发展、维护教师基本权益的实质权力,要真正起到其在制度中规定的作用,千万要防止其成为一些学校规章制度"被合法化"和"被合理化"过程中的"摆设".

为此,一是要通过宣传乃至培训,增强有关各方尤其是处在传统弱势的一方参与高校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目前的重点就是唤起教授对学校事务的热情,激发学生对自身学习权益的重视,其权力诉求,不再仅仅以保护个人私有利益为前提,而应着眼于维护整个群体的权益.

二是要给他们多方创造便于参与的通道和方式.
如当前本科教学之所以总是容易受到忽视,不仅仅是因为大学生常被视为学校"来去匆匆的观光客",更重要的是他们参与教学改革等这些涉及其自身利益的政策的通道和方式非常少,即便其拥有的类似学生评教制度这一单一的方式也很不完善,这难免会使学校对学生提供的教学服务经常被打折、缩水.
而理想的状态应是,大学生除了可通过校理事会中的学生代表直接参与大学事务之外,还可凭借新闻媒体、家长组织、中介组织、雇主协会等方式来表达其权利诉求.

三是建立权力能得以有效行使的配套组织机构.
如学术权力之所以在学术委员会的组织框架下难以得到彰显,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校长是否退出学术委员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缺少相应的下属咨询机构和支持机构,从而导致学术委员会的很多职责不得不由行政机构来行使.

内外监督,促使高校改革注重办学绩效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任一群体及其成员的行动都能得到有约束力的监督.
一方面,在校内,由于高校是一个整体性的工作,高校的"分权"绝不是自弹自唱、各霸一方的诸侯思维,而是各相关方要通过相互监督,形成一种既相互制衡又互为"利益攸关方"的关系.
与此同时,还要想办法降低监督一方在道德、组织以及物质上的负担,并允许他们自由流动和退出.
如通过校园网开辟类似"校情评论"的专栏,并建立舆情收集、分析及反馈机制,这样,大学生等群体就可持不同动机而无须背上思想包袱或道德压力,对有关机构及人员展开广泛的监督,并能提高其参与学校治理的预期效果.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校的办学质量等事项已不再是其内部的"私事",而必须本着为社会负责的精神勇于随时亮出"家底",以接受社会大众、社会媒体等这些"看不见的眼睛"的关注、审视及其道德的、制度的乃至法律的评价和考问,让他们不再是仅仅听高校如何说,而是能看到高校如何做,如何使自己满意,由此形成一种自外而内的压力和期望,从而促使高校向更加注重办学绩效的方向渐变.
与此同时,只有敞开式地接受外界的监督,也才能争取到社会最大范围的理解和支持,有关改革也才能顺利而持久.

当然,由于"刀总是难以削自己的刀把",这就需要政府在现阶段还要继续发挥自身所拥有的主导功能,并从当前的"给予空间和放权"过渡到"为强化高校内部改革的预见性和持续性创造制度性条件",如花费时间和金钱在相关群体中间进行有关高校治理改革的、开放式的组织宣传和动员,连续性地向外界公布诸如办学绩效等相关数据,培育相关社会组织以使其成为高校"共治"结构所能借力的重要主体,等等.
如此这样,才能触动高校领导者的灵魂,使他们有进行实质性改革的意愿和决心,也才能顺藤摸瓜,为高校近些年来累积起来的诸多结构性难题提供解决的倒逼机制和自我强化动力,从而向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培养一流的学生建设一流的大学谢和平人才培养是大学存在的根本和基本责任,只有能培养出一流学生的大学才能真正成为一流的大学.
在建设国际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我国高校必须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更新教育观念,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围绕国家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着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构建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一流大学必须培养一流的学生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种功能,其中,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
自中世纪欧洲诞生以来,虽然因人才培养功能而产生的现代大学被不断赋予了新的职能,但是,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职能一直未曾改变.
大学因人才培养而存在,大学也因人才培养质量而彰显着其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

培养一流的学生,是一流大学的本质要求.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大学与其他组织或机构的最根本区别在于人才培养,大学里每个岗位都肩负着育人的责任.
如果没有人才培养,没有学生,大学就与从事科研、社会服务的机构、组织或者企业无异.
一流大学与普通大学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不仅是一流大学的使命和责任,更是一流大学的本质要求.

培养一流的学生,是一流大学的主要表征.
一流的大学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研.
应该有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校园环境等很多指标.
但是,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流的学生.
目前,社会上有多种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其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大学办学实力的首要指标,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人才培养质量指标分值甚至占到了54%.
可见,人才培养是大学贡献社会的重要途径,大学培养的人才也为其自身赢得了持久的社会声誉和地位,培养出的一流学生带来的成就与荣誉也成就了一流大学.

培养一流的学生,是一流大学的普遍目标.
国际一流高校普遍将培养一流的学生作为首要任务,剑桥、哈佛、牛津、麻省理工等世界著名高校均以培育能为人类进步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社会精英为人才培养目标.
并从给本科生上课教师的选择、课程设置、教育服务等方方面面全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支撑.

二、一流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一流学生没有一定的衡量标准,但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具备为国家和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必备素质是其基本表征.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阶段,我们还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经济结构转型、科技教育发展、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环境保护、民生社会保障等问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培养的一流学生,必须是能够肩负时代重任、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具体来看,应该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素养:一流的学生要有责任,就是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民族精神.
高科技的暂时落后并不可怕,但如果一个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缺少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才是最为可怕的.
一个人如果只顾个人的利益,往往会最终失去所有利益.
我国要建设成为世界强国,就必然要求有一大批具有良好民族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高素质公民.
所以,一流的学生是能够将个人的事业、追求和成功与自身所处的社会、时代、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
他们热爱祖国,把国家利益看作最高利益,并努力成长为国家事业发展所需要的栋梁和精英.

一流的学生要有知识.
就是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
知识是一个人成才立业的根基,世界未来发展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点,知识逐渐成为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财富.
只有掌握全面的、系统的、扎实的知识,只有对知识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才能够使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掌握、跟踪前沿知识的敏锐性,要有拓宽、延伸知识领域的主动性,更要有创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的自觉性.

一流的学生要有能力.
特别是要有创新创业的能力.
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教授认为,学生仅仅学习好、成绩好是不够的,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才是一流学生必备的素质.
因此,相对于知识的掌握,一流的学生往往更加注重对方法的掌握和探索,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无止境的创造欲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喜欢"异想天开",也更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流的学生要有视野.
就是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
视野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事业和成就,更能决定一个人人生的宽度和高度.
当前,我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必然会面对国际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必将迎接更加强烈的国际化竞争.
所以,一流的人才应该要有国际交流的经历,要有参与国际事务的自觉和自信,应当具备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和胆魄:要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性的思维方式.
主动融入多元化的人文、学术环境,更新观念、思想和方法;更要有国际化的情怀,胸怀天下,关注全球,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为己任.

一流的学生要有修养,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国内外历史上著名的专家、学者之所以被世人敬仰,不只是他们拥有很高的学术水平,还因为他们内外兼修,拥有很强的人文气质和人格魅力,科学家的修养与品格.
决定着科学创造的成功与失败;文学艺术家的修养和境界,直接决定着文学艺术作品的品质、意境,缺乏良好的修养,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人文艺术都难以成就大器.
因此,一流的学生应该拥有良好的人文修养,以"厚德博学、虚心从善"的态度和"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的胸怀成就大的智慧;要有"小我、无我、勿我"的境界.
为人处世低调、谦让.
不仅关心自己、更关心他人,不仅关注自我、更关注社会.

三、培育一流人才的改革创新实践学校应该是一所能够为学生提供精英教育的学校、是一所能培养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潜质与能力的学校、是一所能提供每个学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教育的学校.
为了实现教育理念,近年来,学校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试点学院改革为契机,构建完善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即把大学四年分成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个性化教育阶段,根据综合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双特生"的不同成长和发展需求,在个性化教育阶段提供学术研究型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型课程体系、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供不同学生选择学习.
同时,为了推进创新人才体系的构建,不断实施了"X"项支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具体计划,围绕学校新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突破固有思维的束缚,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人才培养载体和平台、育人管理服务等环节进行系列改革创新.

坚持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
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积极开展通识及人文素养教育.
把培养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贯穿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自2005年起,学校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素质必修课,打造了《中国诗歌艺术》、《西方文化》、《四川大学校史文化》等300余门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举办了"人文大讲堂"等系列学术讲座.
开放了校史文化教育载体"四馆一廊":校史展览馆、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和历史文化长廊.
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中多一些人文知识、多一种人文素养、多一份人文境界,努力使川大培养的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还要有胸怀、有境界,为学生将来真正成为"帅才"而不只是"将才"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全过程的精英教育.
这里所说的精英教育不是贵族教育,也不是培养几个尖子生.
而是强调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过程,就是通过整合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学研究等资源,对学生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培养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教育公平.
学校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人才培养观念,通过进行上课教师资格认证、提升上课教师的水平、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所有实验仪器设备面向本科生开放,并通过实施"本科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计划",构建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公平共享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实施全面的个性化培养.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学校采取了不同的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培养.
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培养过程创新,在本科教育的个性化教育阶段,设立学术型、创新型、实践应用型三大类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学生如果今后想从事学术研究、成为学者和科学家,就可以选择学术研究型课程体系:如果今后想创业办公司、进行创新创业,就可以选择创新探索型课程体系,并做一些创业尝试;如果毕业以后想先就业,就可以选择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特别是,为了加快个性化教育阶段三大类课程体系建设,学校制定了"课程建设10年规划",预计在未来10年建设1万门左右课程,其中,学术研究型课程至少达到5000-6000门,创新探索型课程至少达到2000门左右.
实践应用型课程达到2000门左右.

坚持全面发展教育.
培养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使整个学生群体都更加优秀,是大学教育的义务和责任.
学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在强调知识积累、创新能力培育、国际视野培养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实用心理学等13门品德与人格教育、诚信与责任教育、法律和公民意识教育课程.
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正处级职能部门独立创建,在学生宿舍区以门诊方式为学生开展心理咨询,鼓励学生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使学生不仅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还要身心健康、勤奋阳光,使学生具有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为了促进学生更多地参与科研过程,学校实施了科研实践"三进、三结合"改革举措.
"三进",就是鼓励学生从大三开始进课题组、进实验室、进科研团队,使学生尽早感受科研氛围,培养科学感悟和创新能力;"三结合",就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程与课题相结合、研究团队和教学团队相结合,促进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及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
同时,学校鼓励所有科研资源、实验仪器设备资源面向本科生开放,设立了拔尖人才科研创新基金.
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力争使50%的学生参与学校的开放课题.

推进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促进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并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校积极推进了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
把新生班级全部组编为25人左右的小班进行授课教学.
为启发式讲授、批判式讨论等教学方法的应用提供基础和教学环境,真正促进教与学的互动.
目前,学校已开设小班课程5926门次,占课程总门次数的54%.

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近年来,围绕高水平师资队伍构建,学校实施了海外教师培训、国际名校访学、学术休假等措施,着力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设立了青年教师办公室,实施了青年教师科研启动经费全覆盖、导师制全覆盖、博士学位和海外经历全覆盖"三个全覆盖",全面强化青年教师队伍的培育;实施了"高端外籍教师引进计划",特别是,在引进美国科学院院士AlanGaren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PhilpCoats教授等海外高端人才时,都明确把为本科生上课作为签订协议的第一条.
真正使川大的学生都能在校园里直接聆听一流学术大师的课程.
同时,学校通过与密歇根大学共建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开展教学研讨,进行教学培训.
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构建了一支育人责任心强、素质优良、具有国际视野、竞争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可靠支撑.

开展国际化教育.
近年来,学校实施了"本科生留学奖励计划"、"本科生国际交流计划",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联合定期举办各类学生国际夏、冬令营活动.
力争使在校本科生至少有一次海外交流经历.
同时,学校还设立了2000万元海外留学生奖学金,并努力建设20个左右面向全球招生的全英语授课专业,面向全球招收一流留学生.
力争使川大留学生规模达到在校学生总数的10%,使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国际化的校园氛围.
特别是,自2012年开始,学校利用暑期实施了国际课程周.
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向本科生开设内容丰富的以英文授课的国际课程,分学科类别组织了"国际交流营",开设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新论坛,使本科生有了直接接受国际化教育、与国际著名大学学生共同交流学习、共同创造分享、共同生活的经历.
仅2013年国际课程周,学校就邀请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外籍教师50余人为全校学生开设70余门全英语国际课程,邀请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莫斯科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300余名外国留学生参与了26个"国际交流营",全校有1.
2万名本科生参与.

完善全员育人机制.
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和谐成长,学校全面强化了"全员育人"意识.
特别倡导每位教授要关爱学生,下课后多待一会儿,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
完善了全员育人评价激励机制,建立了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接触时间、育人效果相结合的考评指标体系,建立了"四位一体"(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导师与全职教导员)的学生思想、学业、生活、爱心管理服务新体系,既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明理、做人.
目前,学校已聘请了刚刚退休的、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13位全职教导员.
特别是,学校全面实施了名誉班主任计划.
由知名专家、教授、校院两级领导干部带头兼任一个班的学生名誉班主任.
坚持每学期至少与学生见一次面、做一次交流,激励和引导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
目前,学校的名誉班主任已有李安民院士、项楚教授等320余名.
他们走进班级、深入学生,让学生们接受到了高水平大师全方位的引导和熏陶.

将学术诚信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学校将学术诚信教育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突出学生的真才实学,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重视学生参与学术科研的真实过程.
在学校自主招生录取环节中,逐步加大面试成绩所占比例,力争使面试成绩比例达到总成绩的60%,在学生保研、评奖和评优等过程中,更加注重考查学生提供材料的真实性.
特别是,在学生毕业设计时,实施了本科毕业论文"高质量、多样化"改革,允许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毕业论文形式,促进学生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的接触、参与实际科研过程,真正培养学生的真才实学和创新能力.
目前,全校有60个专业、1700名本科毕业生参加了毕业论文改革.

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10年.
学校将以"人文"为根基,以"理学和基础学科"为核心,推动文理工医全面交叉融合,进一步加强多元国际化办学,在"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全面实施基础学科强化计划.
人文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气质、人文境界和人文精神;理学和基础学科教育则可以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90位两院院士,与他们较强的文理学科实力是密不可分的.
面向未来,在抓好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学校明确了要进一步发挥多学科优势,加强文、史、哲、数、理、化、生物、力学、基础医学和公共卫生等十大基础学科课程建设,加大基础学科课程比例,着力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培育学生的后发优势和竞争力.

构建鼓励学生努力向上的学籍管理新机制.
川大的教育就是要让整个学生群体自由全面发展,更要让每个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的多样化成长,学校将建立允许学生多次学习的通道和新的学籍管理体制机制,不让任何学生因为一次失误而耽误一生;搭建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通道,构建灵活的连接不同专业、年级之间的学习选择"立交桥",真正使每个学生在任何时候想努力都不晚、都能优秀.

着力推进交叉学科专业培养计划.
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学生往往能比单一学科背景的学生具备更广阔的学科视野、更强的创新和竞争能力.
为此,学校将实施交叉培养专业试点工程.
进一步扩大交叉培养专业试点,力争建设15—20个交叉培养专业.
鼓励学院之间、学科之间联合建立交叉专业,突破专业、学科限制联合招收、培养学生,并逐步完善学院、学科之间联合招生、联合设置专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实施以学术社团为引领的学风建设计划.
培养一流人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一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智商、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品德和责任.
第二课堂则可以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质.
社团是第二课堂的有效载体,是培育学生兴趣、特长和潜质的平台,是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养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智商、情商的平台,可以让学生的兴趣变成一种爱好,并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可以让学生的特长变成一种专长,并成为未来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础,为了充分发掘和培育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质.
学校将一方面继续改革第一课堂,一方面着力创新第二课堂.
通过建立500-1000个包括文艺、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等内容丰富的社团,并通过把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计八创新学分、加强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创造条件等确保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社团、去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而带动营造形成积极向学的良好学风.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李立国编者按:目前我国共有普通高校2450所,专任教师队伍150多万人,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目标、多任务的大型组织,成为一个人员众多、专业领域广泛、结构复杂的组织体系.
在大学的发展中,教师是核心力量,教师的管理也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笔者认为,在即将启动的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应该把握以下走向,即应用人力资源理念而非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重新认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教师队伍布局,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重构适应现代大学组织的新型教师群体,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建立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制度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只有少量的研究型大学具备相对完整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职能,大多数的教学型高校及其他类型高校只需履行单一的人才培养职责,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高校的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服务于人才培养.
即使在研究型大学中,也只是部分教师从事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另外部分教师则只承担教学工作.

正如教学型高校不一定要求教师从事科研一样,研究型大学也没有必要要求每位教师都从事教学工作,僵化地要求教师都必须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用高校三大职能来要求和考核每一所学校和每一名教师,就教条了.
我们必须关注到,高校教师中形成了新的分工模式,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工作,而是只有少数的教师从事这三项工作、特别是科研工作,而大多数教师则从事教学工作.

可以说,教师队伍已经多元化,这意味着教师评价也要多样化.
需要建立有序和操作性强的教师评价体系,对于不同岗位的教师提供不同职业发展平台和晋升渠道,实行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不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教师.
所以,我们不能教条地用高校三大职能来要求和考核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位教师.
教学型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可盲目向研究型大学看齐,对教师的考核与晋升当以教学为主要指标,切不可以教师发表论文或承担课题为主要标准.
研究型大学相比教学型高校,除教学之外,亦重视研究与服务,重视以研究推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应更加多元.

近年来,浙江大学决定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把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并重岗"、"研究为主岗"、"教学为主岗"、"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和"团队科研/教学岗".
对不同岗位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岗位职责要求,实行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
改革方案的一个重要设想是,各学院内大约30%的教师将被"分流"到社会服务类岗位,告别学生和学术.
在我国现实条件下,这种分类管理虽然有些地方还需商榷,但总体上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的发展需求.

完善教师聘任制度高校教师聘任制是在高校和教师平等自愿、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以聘任合同的形式把岗位设置、任职条件、招聘过程、任用管理、争议处理等环节,同高校和教师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组合形成的教师任用和管理制度.
完善教师聘任制度,有三个方面要格外重视:第一,科学设置教师岗位是搞好教师聘任制的首要问题,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目标和条件,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和长远要求出发,科学地规划教师岗位、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目前,部分高校还存在着按人设岗,而不是因需设岗的问题,导致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急需发展学科岗位紧张,同时又有少数学科严重超编的现象.
发达国家的高校对空缺职位尤其是对教授空缺职位的控制是极其严格的,一般已有专业的教授职位数量根据专业需要设置,人数相对固定,在专业发展规划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只有当现任教授由于调岗、退休等原因空出岗位后,学校才会考虑招聘问题.
高校引进人才求贤若渴是好事,但如果引进的人才与学科发展目标相脱节,甚至为引进而引进,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带来诸多负面效应.

第二,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是落实教师聘任制的主要杠杆.
绩效考核涉及评价理念、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的运用等方面,是一个全方位的动态管理过程.
在考核方法上,应根据学科类别与学科层次、岗位类别与教师职称的具体情况,采取有差异的评价方式,并要注意考核的频率和节奏.
比如中南大学做出改革,规定讲师不必上讲台、教授必须上讲台的评价制度就是根据中南大学具体情况而定的.
中南大学在教师评价方面迈出了两大步,一是青年讲师的职称晋升要有高质量学术论文,可以不上课,但必须有高质量学术成果,这样可以用"新人新办法"的方式打造一支科研水平高的核心教师队伍;二是将评价权力下放给学院,不再设立学校统一的标准与尺度,学院根据本院的特点和学科特点,自主设置评审标准.
绩效考核不能是简单的GDP主义,要考核申请人的水平和能力,以及社会和学术同行的认可度,切不可唯论文的篇数多少,要根据学科的不同进行综合评价.

第三,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是落实高校教师聘任制的重要基础.
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到位与否,对落实高校教师聘任制意义重大.
因为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由事业单位来完成,如果没有一个具有充分自主权和创造力的事业单位,改革就缺乏合格的主体、合适的环境和重要的依托.
所以,要依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在用人制度、人事任免制度、分配制度、评审制度等方面赋予高校更多自主决定的权利.
只有在人事政策、干部制度、评审制度、分配方式、人员流动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教师聘任制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健全教师薪酬体系高校是人力资源密集型组织,需要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
薪酬制度其实是一种社会评价和激励机制.
高待遇可以吸引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可能带来高产出.
低待遇则可能会使组织陷入低投入、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恶性循环.

对于优秀教师,必须给予高薪.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言,好大学是用金钱堆出来的,这话虽然不完全准确,但也反映了高校吸引优秀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长江商学院现有43位全职教授,80%都在世界一流商学院担任过终身教职,这些教授辞掉了斯坦福大学、沃顿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职,加入到长江以后,仍持续在全球的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高校教师待遇总体偏低,学校运行经费中用于人力开支的比例偏低.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2009—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人员经费占其运行总经费的61.
7%,斯坦福大学为60.
7%,密歇根大学为66.
5%,其他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人员经费也大体占运行总经费的三分之二.
而我国北大、清华、复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5所大学的平均人员经费比例仅为36%.
中国一流大学运行成本低于美国研究型大学,所以人员经费的实际差距就更大.
我国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对于人员经费的投入,提高教师薪酬待遇,同时也应建立分类的激励制度,针对不同类型教师确立不同的薪酬体系.

形成教师声誉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就是确立了学术本位的价值理念,由学者来进行学术管理和学术评价的制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同行评议".
在同行评议的体系中,教师声誉是至为重要的.
形成大学教师声誉制度的关键是建立由本专业学术同行构成的"学术共同体".
学术共同体可以增加学术研究信息的流量,通过各种途径使大学教师的行为表现在学术同行的视野中,从而对采取投机行为的教师形成有力的制约.
如果一位大学教师不努力工作,长时间没有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他在学术界的威望就会降低.
反之,则有可能成为学术同行尊敬的对象.
如果一位大学教师搞学术欺诈,抄袭别人的观点或伪造数据,或者粗制滥造学术论文,他的劣迹就会被广为告之,就有可能在学术圈"混"不下去了.
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同行自律、多边惩罚的效果.
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学术造假,虽然或许可一时欺骗所在学校,但不可能骗过所在学术圈,这样他在整个高等教育界就会形成不良声誉,将来也就不会有大学愿意聘用他,这对一位大学教师来讲代价是非常大的.

可以说,在信息不对称、合同不完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一系列问题面前,大学内部的管理与激励机制并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声誉制度却可以取而代之.
声誉制度会明确地提醒每一个当事人,什么样的行为应该得到鼓励(勤奋工作,成为学术带头人),什么样的行为是必须的(专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什么样的行为会遭到惩罚(违反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
通过大学教师声誉制度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更自觉地潜心于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还可以有效防止和克服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行为,并形成大学之间良好的学术竞争格局.

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其进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改革重点是政府简政放权,高校自主管理,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形成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第一次高潮.
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成效是开始落实高校人事分配自主权,推动从政府直接管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政府间接管理、学校自主管理的转变.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的10年时间,改革重点是高校用人机制改革,全面推进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逐步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这个阶段具有标志意义的举措,一是1998年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引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创新性地实施岗位津贴制度,带动了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二是教育部先后发布两个关于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促进改革在更大的广度深度上展开.
之后,随着"985工程"、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高校大力推进编制管理、岗位管理、人员聘用、薪酬分配改革,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第三阶段改革自2006年开始至今.
这一阶段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强调完善机制制度,强调高校岗位管理与聘用制改革结合,与转换用人机制结合,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
高校进一步实行岗位分类管理,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和聘用制,加强合同管理,探索多种分配激励方式,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同时,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推进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

深化高校用人机制改革瓶颈何在范贤睿戴长亮安家琦近年来,高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推进符合自身目标定位和特点的用人机制改革,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做法,科学设岗、以岗定薪、择优聘任、合同管理,力求突破现行体制机制的束缚,理顺用人关系,搞活用人机制,提高用人效益,努力构建以提升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更加灵活高效、更加符合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特点的选人用人新机制,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夯实基础.

高校用人机制改革虽已取得积极进展,但还远未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关键是高校外部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问题,亟待国家政策层面的综合改革予以解决,以期为高校"松绑",不再"戴着镣铐跳舞",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更大的生机与活力.
当前,高校和社会普遍呼吁在以下三个关键环节深化改革:编制管理制度改革亟待推进高校编制管理制度改革亟待推进,关键在于建立能够体现政府监管和高校自主决策的人员规模确定机制.
高校现有编制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或90年代初期核定的,一直没有调整.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任务量成倍增长,事业发展与编制紧缺的矛盾愈演愈烈.
1998年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普通本专科、研究生人数增加了约6倍,而教职工人数仅增加一倍多.
编制捉襟见肘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缓解这一矛盾,高校不断在用人机制上进行创新,把宝贵的编制资源用于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
但高校及其教职工对编制的需求仍非常强烈.
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编制紧张,一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岗位没有空间;二是编制管理仍附带多种身份属性及福利属性,如北京市政策规定:提供给事业单位的北京户口指标,只能用于编制内人员,上海市养老保险有关政策规定,超出编制限额的人员不能按照事业单位职工退休,诸如此类的政策规定为编制附加了更大价值,束缚了高校发展的手脚.
近期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报告显示,部门高校对编制的作用和管理有矛盾心理,希望改革编制管理方式甚至取消编制管理,而地方高校认为"编制管理过死、编制偏紧"是最突出的问题.
2011年,《国办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明确提出,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制定和完善相关编制标准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机构编制备案制".
建议尽快实施高校编制备案管理,高校自主确定人员规模并实施动态调整,政府加强监管,避免对高校"鞭打快牛",为高校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人员流动退出机制尚未建立人员流动退出机制尚未建立,关键在于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当前,流动机制不健全仍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人员出口上,没有有效解决"只能进不能出""出不去流不动"的问题,对于解聘、辞退等人员,由于外部政策不完善,实际上很难"退出"学校,也极易引发人事劳动争议,增加人事工作的难度和管理成本;二是在校内人员管理上,没有很好解决岗位职务"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三是养老保障社会化程度不高,仍由学校负责养老待遇保障和生活服务,学校管理服务压力较大.
近些年,高校为探索建立人员流动机制,引入人事代理、"非升即走""非升即转"等管理方式,根据合同约定加强聘期考核,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流动退出机制缺失的局面.
其中原因,既有固有的观念问题,也有社会保障政策的制约.
全国问卷调查显示,大家普遍认为高校应当推行社会养老保险改革,但对改革后的待遇变化以及新老过渡的稳定性存在疑虑,高校教职工更多的认为自己是"单位人",而非"社会人".
从社会保障政策上看,高校与企业采取不同的养老保障模式、在部分地区采取不同的医疗保障模式,从高校向企业或社会的流动事实上会造成福利损失.
因此,构建统一的社会化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高校人员流动机制的制度保障,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因素.

用人自主权需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当前,高校用人自主权仍存在较大不足,落实和扩大高校用人自主权,是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全面提高质量的重要基础.
从管理体制上看,事业单位采取行政管理体制、行政手段调控,企业劳动力市场适用法制管理、价格手段调控,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没有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受到更多约束;从地方高校来看,用人机制不够灵活是地方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多数地方高校用人自主权亟待落实和扩大,很多高校在编制内人员招聘、高级职称评定等方面,仍需要主管部门层层审批,程序烦琐、费时费力,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来看,近年来,特别是2000年高校管理体制调整以来,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其用人自主权得到较为全面的落实和扩大,但在编制管理、岗位设置、工资总额等方面仍然实行原有的审批制度,不同程度地束缚着高校的发展.
全国问卷调查显示,部门高校认为高校人事制度的首要问题是"用人机制不够灵活完善",地方高校则认为是"主管部门管得太死".
在中央大力实施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高校用人自主权有望得到进一步扩大.
这一方面需要有关高校的有效自律、社会的理性关注;另一方面更需要人事、编制、教育等主管部门的自我革命、大力推动.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大学刘道玉教师是大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什么样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会有什么样水准的大学.
我国当今教师队伍的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又将如何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和没有"近亲繁殖"的教师队伍呢教师水平决定大学水平自大学诞生至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全世界大约有45000所大学,中国大约有4000所,几乎占了世界的十分之一.
当然,这些大学的水准参差不齐,但其中的一批顶尖的大学,它们对各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漫长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步积累了办学的经验,其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是一个战略性的任务,因为教师水平决定了大学水平.

首先,教师的质量与水准直接影响其在世界大学中的地位,它们就犹如学校的金字招牌.
现在,世界最著名的大学大多数都拥有最著名的教师.
詹姆斯·B·柯南特是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是该校历史上颇有建树的校长之一.
他曾深刻地指出:"高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素质优良的教师,一所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
"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索洛夫斯基曾对我说:"从教育规律来说,哈佛大学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聘请高素质的教师.
在美国流行一句口头禅: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大学.
因此,挖人、选聘最好的教师和评定终身教授,就是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最重要内容.
哈佛大学面向世界招聘教授,要求聘任的教授在其学术领域里位居世界前三名.
很显然,有了这样的著名教授,就不愁没有领先于世界的研究成果,他们决定了哈佛大学在世界大学名列前茅的学术地位.
"其次,教师的质量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这就是名师出高徒的道理.
我国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曾深刻阐明了教师的职责,他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这是迄今最全面诠释一个合格教师的职责,他们既要传授做人的伦理道德,又要讲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对学生设疑和解除疑惑,做到循循善诱,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和言传身教.

再次,大学教师的水平不仅关系到对国家当前的贡献,而且还肩负着为国家长远的发展储备基础理论.
大学中的每一个重大的科学技术发明,都会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教师队伍现状应当说,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一支数量可观的教师队伍,基本上满足了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需要.
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回避矛盾,敢于面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求量不求质,教师编制过大,导致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其次是教师队伍"近亲繁殖"严重,一个教授在一所大学工作一辈子.
大学教师的近亲繁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一个学生在一所大学学到底,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然后再留校工作,以至于导致教师队伍"三代同堂",甚至是"四代同堂".
有些名校甚至规定:在研究生的招生中,招收本校的保送生的数量,要占到计划招生数的50%到80%.
这些政策曾遭到普遍的质疑,这是研究生招生不公平的表现.

再次,教师队伍的构成,基本上是小农经济式的自产自销,没有校际之间的交流.
目前,各校教师的招聘,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公开性、竞争性和公平性.
第三,在科学研究中,"夫妻店"、"父子兵"的课题组,也屡见不鲜,甚至有儿子读父亲的博士生或博士后.
这是典型的小农生产方式,是所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既得利益的表现.
这些弊端,是与现代大学精神格格不入的.

最后是教师队伍没有激励机制,教师队伍成了一潭死水.
众所周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因此只有流动,才能保持"源头活水".
这里的激励机制正是优胜劣汰,唯有淘汰,才能促进流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最根本的是要端正指导思想,制定既是理想的又是可行的目标.
根据我对高等教育的研究,认为要达到教师队伍建设的总目标,应当采取以下几个重大的措施:第一,必须学习和研究教育学,钻研教材和教学方法.
现在,大学中有一个通病,就是只重视专业知识的训练,以为有了专业知识,就可以教好书.
大量的事实说明,不懂教育学和心理学,是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专业理论和教育技能,犹如一架飞机的两翼,缺少任何一翼是不能翱翔的.

第二,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所谓合理是包含多层意思,如年龄、职称、学位、师生比例等.
但是,不拘一格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则,现在各大学都把博士作为招聘教师的门槛,这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其实,以学位高低论人才,助长了懒汉思想,不愿下工夫去鉴别一个人是否有真才实学.
在年龄上,一定让最优秀的青年教师挑大梁,不要等到垂老才当上教授.

第三,一定要剪断教师队伍"近亲繁殖"的"基因遗传链",广开才路,做到兼容并包和博采众家之长.
为了铲除"近亲繁殖"的"土壤",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取消研究生免试推荐制,这对于校外其他的考生是极不公平的.
这个制度的设计者,美其名曰是保证"尖子人才"不外流.
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既然是尖子人才,那就不应该怕考试.
这是在考研上的"马太效应",即所谓的优秀生免试推荐,而非优秀生还必须考试,这是哪一家的政策在现行考研制度没有改变以前,任何人都没有免试的权利,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
而且,取消免试推荐,还有利于堵塞开后门和某些"潜规则"的不正之风;(2)博士研究生不得在其指导教师名下做博士后,导师也不得把自己的博士生留下做助手;(3)教授夫妇不得在同一课题组做研究,在学术研究中,必须实行亲属回避政策;(4)教师招聘必须公开、公平,需要在3种以上的媒体上公布招聘条件.
必须是从多名申请者中,通过竞争择优录用,如果只有一个人申请而被录用,这是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也是违法的行为;(5)教师队伍的构成,实行"三三三制",即本校毕业生占三分之一,国内其他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占三分之一,招聘有国外留学背景的占三分之一.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发扬锐意改革的精神,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浮夸和攀比.
我们必须看到,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远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下工夫,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持久努力,方可能建成一支包括有学术大师的、符合一流水平大学的教师队伍!

办学自主权"下放"到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采访纪行柯进几年前,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搬进了新办公大楼.
看到新办公楼内的中央空调和设施全新的办公室,政治学研究院分党委书记王长华为当时全校最好的办公条件兴奋不已.
可是,华中师范大学正在推行的一项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让王长华最近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为了压缩公用经费,主动请求学校关掉政治学研究院办公楼的中央空调.
按照华中师大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为扩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在总体把握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将过去统一掌握在各职能处室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管理调配权大头下放到各个学院.
今后,各学院办学将依据学校财务按学院学科专业、师生数等指标分别核算下达的经费,自行决策和分配各项经费支出.

人、财、物等资源管理调配权"下放"到学院,学校职能部门还能管什么在这场改革面前,不仅一些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第一次感到了身份认同危机,而且各学院管理者也预感到空前压力——过去,学院没钱,想开的学术会议、想推动的教学改革,都干不成;现在,60%的钱到了学院,怎么花,花在哪里才算合理60%办学经费"下放"到学院依据学院是大学办学行为的主体,华中师大以权、责划分为核心,整合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和学院两个管理层级,通过学校分权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学校对全校过去3年财务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并逐个学院按照不同的分配比例进行了数据仿真分析,最终确定了学院与学校之间资源配置的比例——6∶4.
这一比例,既保证了学院有自主调配、自主发展的空间,也使学校能够集中精力谋大事、办大事.
譬如整个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平台和重点学科建设等宏观的重大发展项目,不会因为经费下放学院而受影响.

"中国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师生人数众多,俨然是一个小社会.
在大学内部,学院是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最基层单位,它直接面向学生,最了解各学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
通过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可以把办学自主权交给学院,学校行政部门只负责教学质量评估、教学科研以及重大项目等宏观规划和监管.
最终,要在学校内部形成小机关、大学院的管理体制,真正做到管理重心下移.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说,过去的"一元制"管理体制,是一边"捆着草",一边"饿死牛",学院权力太小,学校行政管理的各处室掌握资源的权力过大,使学校整个管理体系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甚至出现了每到年底一些处室经费没用完、而学院"揭不开锅"的怪现象,造成学校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不改革这种体制,学院的活力无法释放,基层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很难推进教育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提高办学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也难以落在实处".

王长华所在的政治学研究院,是一个只培养研究生、没有本科生的"特殊学院".
今年年初,学校按照人头数、教师工资、奖金、学生奖学金等口径下拨给研究院的60%经费,达到798.
91万元.
这是政治学研究院"账户"名下第一次有如此巨额的经费,但是,作为掌管这笔资金去向的王长华感到"压力山大".
因为,按照2012年末同口径决算结果,政治学研究院的足额经费是880万元.

对于王长华而言,这不仅意味着她必须统筹研究院现有的师资、科研、教学资源,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学院一起,参与学校重点学科、大平台建设等项目竞争,从而填平经费的"缺口"部分,而且还得想办法增收节支.

60%财权"下放"学院后,过去长期掌管着学校各条块资源的管理部门和科室最初仿佛有种被"削权"的感觉,比如以前每年至少掌握2500万元教学经费的教务处,现在这笔经费的"大头"被直接划拨到了学院,教务处每年能掌握的经费仅600多万元.

"分家"后,精打细算过日子实际上,经费、资源集聚到学院后,主持学院工作的书记、院长并没有为"下放"的权力兴奋.
相反,他们有种壮士断腕、毫无退路可言的感觉——日常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成百上千师生日常的吃喝拉撒等难题,不可能再退回去交给学校解决.

物理学院是该校27个学院(中心)中率先参与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学院单位之一.
当改革方案公布后,作为主持这个学院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院长,杨亚东除了压力,脑子里还装着不合格教师如何退出、实验成本如何控制、基础学科办学成本如何计算等一连串问号.
在所有疑惑中,杨亚东最为担心的,原来是"一家几个兄弟一起过日子",而今是"兄弟分家过日子"后,整个学院的办学成本需精打细算,而过去支撑学院优势学科发展的高端人才还能否留住以后的高端人才还能否引得进来在现有师资数和经费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校外高层次人才引入后,是否会拉低学院教师的整体收入水平为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华中师大将2013年至2015年确定为改革过渡期.
过渡期内,学院财力在享受学校各项经费保障政策(含校内创收分配政策)后仍存在缺口的,缺口部分由校级财务"兜底",适当补贴:2013年按差额全额补贴,以确保不低于上一年度;2014年按差额2/3补贴;2015年按差额1/3补贴.
从2016年起,学校给所有学院彻底"断奶",不再补贴,由各学院自行解决.

对于"捆"在一起、过惯了几十年"大家庭"生活的学院而言,这场校院分权制改革,学院自主权大了,但各学院(中心)书记、院长们明白,3年改革过渡期一过,学校一旦移走放在学院"嘴边奶瓶上的吸管",各学院就不得不独立生活、被迫成长.

"分家过日子后,比如我分到了一辆宝马车,虽然可以风光地在路上一脚油门踩到底地飞奔,但我必须考虑油钱、维修、停车费等养护成本.
"杨亚东说,以现有的学生培养成本系数测算,"我所在的物理学院,仅实验费一项,一年就得赔180万元!
3年过渡期后,要填补这个资金缺口,学院就必须通过科研、社会服务收入、向学校申报重点学科平台或争取校级项目,争取到竞争性经费.
"院长有了"当家人"的意识与杨亚东一样,在华中师范大学,自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向学校书记、校长主动请缨承接各类校级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项目或申报重点学科建设平台的院长、书记多了.
而一旦争取到某个竞争性项目,该学院就能在学校下拨的60%经费之外获得一笔竞争性经费.

根据改革方案,关系学校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项目被作为竞争性资源单独切块,不再根据学生数平均分配,强调绩效,鼓励竞争.
在整个学校经费"总盘子"中,竞争性经费与基本办学经费的比例大致为1∶1.
不仅如此,为鼓励学院依法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学校教学服务收入、科研服务收入、产业收入、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将以较大比例纳入院级财力,其中本科生、研究生按所收学费加国家按学生培养经费拨款标准之和,分别按44%、56%纳入校级和学院财力.

这意味着学科建设越好、社会服务能力越强、人才培养质量越高、招生规模越大的学院,今后从学校和校外获得的经费就越多.
据华中师范大学校方透露,多年前,学校一直倡导教育国际化,但真正响应的学院并不多.
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铺开后,不少学院向学校提出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的申请.
如今,在该校就读的留学生总数,由10年前的32人跃增至目前的2400余人,他们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生入住的国际交流园区也因此被师生们称为"小联合国".

"只要是改革,就一定会有阵痛.
我现在的状态是:眼前有巨大的压力,但对改革的未来没有太多忧虑.
因为,改革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让教师们知道了有学生才有饭碗,这对于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有帮助的.
比如,过去,科研做得好的教授可以耍大牌,但改革后,大牌教授就必须入得了实验室、进得了本科生课堂了!
"王长华说,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后,明确了学院(中心)在学校办学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学校宏观调控的力度大了,学院办学成本意识明显增强.
比如,改革前,各学院从不用考虑水电、办公、实验耗材、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等成本问题,但现在这些开支都得各学院从学校下拨的经费中支付.

改革虽然刚刚推开,但干部和教师们的反响还很不错,改革的正效应也正在逐步释放出来.
"我们推出的这项改革,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办学思路的重要举措,改革的关键就是要通过管理机构、职能和流程的重组和再造,实现管理的扁平化和精细化,给学院、学者和学生松绑,让他们成为自主办学、自主育人、自主学习的主体,将我们发展中的每一个细胞都激活,从而共同服务于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办学目标.
"作为改革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认为,"此轮改革真正是大学体制机制深水区的改革,涉及诸多利益调整,困难和挑战不小,这是高水平大学建设必须迈过的一道坎,难免有阵痛,但阵痛过后一定会促进学校办学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
"对此,他坚信不疑.

"聚精会神办好本科教育"——访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陈建强近年来,不少高校把"争创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作为奋斗目标,"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学科调整""人才引进"等等成为热词.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高水平"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走.
天津大学在日前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聚精会神办好本科教育"作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着力点,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请他谈谈围绕这一理念所作的思考.

记者:您在天津大学教学工作会议上强调,本科教育是形成"名校"品牌的第一要素.
为什么这么说李家俊:本科教学是学校最基础的工作.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型大学都非常重视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不仅是开展高水平研究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也是形成这些"名校"品牌的第一要素.
例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成立之初形成的导师制,哈佛大学的选课制和学分制,芝加哥大学的"百科全书式教学计划"等等,都直接指向了本科教育.
正如耶鲁大学原校长理查德莱文展望该校未来一百年的发展重点时所言:"作为美国最好的研究大学之一,耶鲁大学特别重视其本科教育的质量.
"天津大学一直坚持"育人为先"的理念,不断加强本科教育.
30年前,我校召开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时,就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之间是"源与流""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强调要"避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
当时我们通过设立"教学研究成果奖",调动广大教师尤其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回到教学一线.
此后,历次教学工作会议,都把"推动本科教学工作改革,提升本科教学水平"作为重中之重.

记者:"重科研、轻教学"确实是目前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李家俊: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从评价体系做起.
目前的考核对科研是"硬指标",对教学是"软指标",因此,关键是要让"软指标"硬起来.
在这方面,天津大学正在探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我们提出"聚精会神办好本科教育",就是让全校师生员工了解,没有过硬的本科教育,"高水平"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虽然我们还不敢提"办国内最好的本科教育、办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但这确实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记者:如果要"办国内最好的本科教育",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和措施李家俊:老校长赵天麟告诉我们:"形上形下、达材成德.
""形上形下"既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内涵,也包括文理交叉融合的意思;"达材成德"源自《孟子》,是砥砺品德培养才干之意.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改革课程体系入手,探索并完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于课程体系建设,我们重点提出3个解决方案:一是通过"博雅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就要求在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为他们营造利于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
现在很多高校实行"书院制"管理模式,值得效仿.
二是通过调整专业课程体系,达到"宽口径"培养的效果.
大学是分专业的,要思考专业教育到底要专到什么程度我们的本科毕业生将来有50%要上研究生,本科教育怎样与研究生教育衔接好宽基础和专业教育之间应该怎样平衡这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通过强化实践环节,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现在我们正在大力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以之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平台,倡导"问题导向",打破专业界限,跨学科专业组织本科生创新团队.

记者:课程体系建设如何真正落到实处特别是,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李家俊:最重要的是要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要采用互动式的教学,用问题探究、专题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冒险精神,使他们不惧权威、不怕失败.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也要宽容失败:学生失败、犯错误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所以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实践,而不只是循规蹈矩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完成规定的课程.

眼下在本科教与学中,一些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投入都不足——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要逐渐让我们的学生从低强度的学习向高强度的学习转变.
我们的老校长吴咏诗说过"办大学就是办氛围".
建设一流大学必须继承和弘扬优良的校风,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
老校长赵天麟在任期间总结北洋大学近20年办学经验,概括出"实事求是"四个字,以之作为校训沿袭至今,已成为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实事求是"是指导我们办学的根本方针,也是我们努力达到"高水平"的保证.

校内改革并非简单放权——访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李功毅唐景莉编者按:在教育综合改革的大系统中,高校是一个子系统.
一方面,高校期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另一方面,高校自身也面临着简政放权,释放院系活力的改革任务.
记者了解到,近期许多高校正在谋划和实施这样的改革.
浙江大学目前选定8个院(系)进行综合改革发展试点,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可作为一种案例,供大家分析和讨论.

放权既要与任务和责任相一致,也要与事后监管相配合.
在给予院系更大自主权的同时,要明确院系的目标任务,并确定事后评价体系和方式,确保院系恰当地使用权力和资源.
浙江大学目前选定8个院(系)进行综合改革发展试点.
浙大校长林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是一个很复杂的机构,各学科特点不同,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也应不同,如果用一套管理办法、一套评价体系,很多学科只能削足适履.
大学的管理和评价必须与学科多样性和复杂性相适应,要充分调动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这是大学管理的要义,也是此番改革的主旨.

规模大的学校应逐步向分权管理转变问:此次浙大进行的改革,在校和院系之间权力划分方面是怎样考虑的林建华:目前改革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学校选了8个学院(系)进行试点,学院(系)和学校共同讨论,看哪些事情应该由院系来管,哪些事情应该由学校或者学部来负责.
学校从资源管理、队伍建设,以及学科建设、经费划拨等几个方面,努力把权力和责任真正落实到院系.
另一方面,学校开始对各院系进行定岗定编,并正在制定院系的学科规划和队伍建设规划,这些规划完成后,学校会把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责任落实到所有院系.

当然,这还不能说是完整意义上的权力重心下移.
在通常情况下,大学有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
一种是集权管理,另一种是分权管理.
美国学校多是分权管理,学院有比较大的自主权,特别是应用型和专业教育为主的学院,其自主权非常大,这种方式鼓励学院主动拓展和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增强办学实力.
哈佛、南加州大学等私立大学通常采用分权管理方式.
由于州立大学的部分经费由政府拨付,管理可能稍微要集中一些,但总体看,美国学校以分权为主.
比较而言,日本和欧洲的大学则比较集权,目前中国大学的管理是高度集权的.
对于像浙江大学规模这样大的学校,应该逐步向分权管理转变,这是从根本上调动院系积极性的一种做法,但这会涉及很多体制性问题,需要有一个过程.
我们现在处于过渡阶段,先把部分权责下放,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然后制定进一步下放权责的规划.

问:分权式管理,会触及学校管理系统的哪些深层问题林建华:分权式管理会带来预算体系的变化,因为事权和财权应当统一.
实际上,一些大学已经开始这样做了,特别是直接与市场相关的学科,像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自主财力比较大,基本实现了院系预算管理.
而主要从事常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院系,由于财务拨款体系的原因,各学校都还没有实现院系预算管理.
过去国家教育拨款较少,常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是学校贴钱的,现在国家教育拨款增加了,医科生均拔款达到了两万七,工科到了两万二,加上学费,已经与面向市场的教育相差不大了.
所以,现在已经具备院系预算条件.

建立合理的核算体系有利于理顺大学的价值取向.
例如,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与预算管理密切相关的.
有一次,我在一个院系调研,当时对大家说,我们的工资都是来自于"教学",来自于国家的生均拨款,而非"科研"或"社会服务".
当时很多老师都很吃惊.
人们误以为,既然大学有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职能,理应有相应的拨款,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能够厘清院系核算体系,建立相应的院系预算,教师自然会把精力放在教学和学生身上,因为这才是院系收入的主要来源.

制度和政策要体现学校使命和价值导向问:改革涉及一些制度和政策调整,要有一个什么样的导向林建华:我们现行的很多制度和政策或与学校使命和价值相悖,或体现得不充分.
例如,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安心教学、安心搞学术,但评价体系中却充满了急功近利;我们希望营造学术至上的氛围,制度中却充斥着官僚主义.
又如,在学生管理制度中,我们对作弊行为及其处理做了详细的规定,递纸条、开手机给予的处分条款写得很清楚,但我们制度中并没有阐明这样处理所隐含的价值观:诚信既是大学的精神基石,也是社会人的道德基础.
失去了诚信,大学和个人都将失去生存的根基.
在我们的制度中,除了具体的规范和条款,如果能有针对性地阐明学校的使命和价值,规章制度就不仅仅起到惩罚作用,还会发挥教育和诫勉作用.

在大学制度体系中,有不少含混或灰色的地带.
究其根源,也是对大学使命和价值认识不到位.
例如,学校是否允许教师自己办公司最近,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鼓励科技人员创业的政策,而学校的制度都刻意回避,这使教师们有些无所适从.
实际上,问题的本质可以归结为是否存在利益冲突.
教师作为学校的雇员,不能从事任何与学校利益相冲突的事情.
首先,学校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上,其他任何活动都不应影响教师履行其基本责任.
因此,可以通过建立教师备案制度,保障教师履行职责.
其次,是对知识产权的判定.
对学校而言,知识产权意味着潜在的学术声誉和经济利益,但这些只有当实现经济价值之后,才能转变成现实的声誉和利益.
我以为,学校可以把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免费赋予个人,并通过合同方式,规定实现其经济价值后,在声誉和经济上应当给予学校的回报.

问:学校的使命如何成为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自觉追求林建华:首先,要广泛宣传.
大学的使命和价值的描述要简洁清晰、朗朗上口.
比如,如果认为大学的核心使命是培养人才,核心价值是以师生为本、学术独立、追求卓越等,大家就很容易记得住、看得见、用得上.
其次,制度和政策与学校使命和价值要一致,传递的信息要准确.
例如,评价院系和教师的标准要体现学校的使命和价值,通过评价,引导院系和教师去实践学校的使命和价值.
再其次,资源配置也要体现学校的使命和价值导向.

单项改革难奏效,必须进行体系性建设问:8个学院(系)改革试点,学校放权是主要特征吗林建华:在一定意义上讲,应当说是院系的综合改革试点.
一方面,学校把相关的权力、学科建设资源和日常运行经费下到院系;另一方面,也要求院系根据各自的发展目标,推进队伍建设、评价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
从学校的角度看,我们希望大家思想要再解放一些,胆子再大一些,真正破解学校面临的发展瓶颈.
例如,我们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师评价体系,文科的评价体系显然应不同于理工农医,应用学科也应有别于基础学科.
当然,学术评价也有相通之处,就是要更多关注学术本身,而不是它的表现形式.

问:对浙大这次改革应有怎样的期待林建华: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
过去我们常讲的一个现象是: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折腾一圈,大家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反而是牢骚满腹.
当然,也有一些成功的尝试,如一些学校新设立的机构,采用了预算制,把经费使用、人员聘用和薪酬管理都下放给了机构.
由于在机构设置之初,就明确了任务和责任,总体看这类机构都比较成功,不仅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成效明显,经费使用和预算执行也比较规范.
因此,放权既要与任务和责任相一致,也要与事后监管相配合.
在给予院系更大自主权的同时,要明确院系的目标任务,并确定事后评价体系和方式,确保院系恰当地使用权力和资源.

从目前情况看,各院系的状况和管理水平的差别很大,学校资源核算方式也不尽完善,因此,我们不要指望所有院系马上都能适应新的管理模式,要有充分的耐心,持续推进,不断修正,才能逐步提高院系的管理水平.
事实上,任何制度的形成和完善都要经历一个过程.
例如,美国华尔街金融体系就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在开始阶段,各种投机、炒作……甚至诈骗都大行其道,混乱的金融秩序伤害了每个人的利益,经过长期制度建设,才建立了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
即使如此,还出现了几年前的金融危机.
我们的"放权"改革,也要有心理准备.

问:作为新任浙大校长,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林建华:中国大学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问题都是复杂的和综合性的,已经超出了只抓一两件事情,就能显著提升学校整体水准和质量的阶段了.
因此,分立的项目式的改革已经很难奏效了,必须进行体系性的建设.

首先,应当考虑我们的教育体系.
要进一步明确浙江大学培养人才的定位和目标,搞清楚我们培养的人有什么特点,如何协调学校各方面资源建设好教育体系,实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同时,还应当考虑学校的人事体系,如何使浙江大学更有竞争力,真正成为优秀学者向往的学术殿堂;考虑浙江大学的学科格局和学术研究体系,搞清楚未来学校的学术研究特色是什么,在哪些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前沿和交叉学科重点在哪里.
当然,还应考虑学校的管理体系、资源配置体系和干部体系,等等.
这些体系的建设都不是一个部门能够承担的,需要举全校之力方能实现.
如果能够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完成学校的综合改革,建立起较为完善合理的现代大学体系,学校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就可以步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快车道.

大学的综合改革需要系统思维,也需要有耐心.
要在整体战略规划指导下,抓住重点,把握改革进程和人们承受能力,分步实施,集小胜为大胜.
深化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提加强国际化建设六点要求姜朝晖2011年12月26-27日,厦门大学召开国际与台港澳工作会议.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在开幕式上做《深化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的工作报告,就该校"十二五"期间国际化建设提出了六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牢牢树立国际化是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由之路的思想.
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
厦门大学只有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发和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全校上下努力开展交流合作,吸收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层次,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
全校上下,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认识,强化国际化办学的意识,增强参与国际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要整合力量,整点建设一批国际及台港澳交流合作平台.
要以目前已有的14所孔子学院、"全球八校联盟"、欧盟"伊拉斯莫斯"项目、GE3(全球工程教育联盟)项目等为基础,着力提高与国外(境外)交流合作的水平和层次.
厦门大学要重点加强与全球50所世界排名200名以内的大学的交流合作,力争每个学院尽快与国外3-5所一流大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和人文优势,加强与台港澳高校的联系,特别注重加强与现有合作关系的36所大学的联系,深化优势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是要以新时期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需求为指导,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思路.
围绕精英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
推行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多元文化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
借鉴国际化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树立"世界公民"的意识,懂得不仅为自身利益工作,还要懂得尊重包容他国文化,有能力,有意愿为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贡献力量.

四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
要加大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或合作科研的选派力度,力争今后5年,40岁以下专任教师都有完整的一年以上在外学习科研的经历.
要敞开大门,加大海外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力度,想方设法广纳世界贤才,力争今后5年引进500位在国外高水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
要加强管理干部的海外培训,着力增强管理人员的国际化意识和管理能力.

五是要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建好海外引智基地,力争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
各学科要针对国外著名大学或国际知名企业,根据各学科特点,通过引进一流人才,至少建立1-2个学术团队或小组,形成国际交流核心网络.
国家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要与国外一流大学的相应学科与实验室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学校国际化的骨干平台.
学校要重点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建好海外引智基地,要集中全校力量,重点投入,争取3-5个学科尽快跻身世界一流.

六要改革和完善管理制度,开创国际与台港澳工作新局面.
学校要在现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成立"国际与台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科为依托的全方位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体系,改变现行外事工作管理过于单一的局面,努力构建大外事格局,让各部门各单位都能主动融入学校国际化进程,在体制保障到位的前提下,狠抓各项制度和资源的落实,形成对外交流合作工作的长效机制.

高等教育国际化须警惕过度商业化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我们都应该恪守最基本的学术底线,而不能假借高等教育国际化之名,行商业利益之实.
据媒体日前报道,国际大学协会(IAU)对131个国家的1336所大学就高等教育国际化做了一个调查.
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有意实施国际化战略,其中25%已在筹备中;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过度商业化"就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风险.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征之一.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互联网的普及,高等教育加速推进国际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化"也由此应运而生.
各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的战略规划纷纷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摆在了核心位置,通过合作办学和项目、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学生输出和短期互访、管理理念和课程教材、区域性和全球性学术组织等形式,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来.

然而,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过度商业性行为、资源发展不平衡、沽名钓誉、不正当竞争、兜售贩卖文凭、学术造假等,逐渐偏离了通过国际合作提高学术水准、夯实科研能力、攻克学术难题的导向,严重违背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交流、互惠的核心价值.

可以说,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商业化如影相随,只不过商业化的地域外延扩展了,不再局限于某一国家、地区和大学,而是成了一种国际性的商业行为.
据悉,留学市场最为发达的美国,2013年来自留学生的经济收入就超过了200亿美元,其中,中国留学生直接贡献了超过44亿美元,"留学经济"正在成为美国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新亮点.
而欧洲、澳洲、东亚的一些发达国家,正是看到巨额的经济利益空间,才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

在高等教育内部,许多大学为了"创收",不惜降低学术标准,通过各种途径攫取财富,比如与欠发达国家开展合作办学,进行项目、科研合作和人员交流,都受利益驱使,日趋商业化,实际意义上的指导和合作却相当有限.
在此背景下,不少大学成了"证书工厂",尤其一些国外野鸡大学更是打着国际化的幌子招摇过市,出卖文凭,搅浑高等级教育留学市场.

其实,早在2011年,加拿大学者简奈特在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上就曾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遭遇了"中年危机"的担忧,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过度商业化"的倾向提出了批判,与此次国际大学协会调查的结果互相印证.

那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输出国,和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世界第三大留学输入国,我国应该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过度商业化"的现象有所警醒.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迅速,除了常规的出国和来华留学之外,每年都公费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也有各种国际考察活动,或是举办各种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但是,成效究竟如何还需要仔细思量.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和"慕课"正在成为新的亮点,许多地方政府、高校和市场,也都瞄准了这块蛋糕,但是我们在办学和引进项目时,一定要认真设计、谨慎从事,切勿落入"过度商业化"的窠臼而忘记了初衷.

总之,高等教育的本质是探究高深学问,培养有用之才,服务社会发展;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则是合作、交流、互惠.
笔者以为,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我们都应该恪守最基本的学术底线,应不是假借高等教育国际化之名,行商业利益之实.

重庆大学:深化高教综合改革建设"最好的大学"袁巧重庆大学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至今已有84年历史,早在民国时期就是中国最杰出的国立大学之一,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此执教,学校亦享有"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的美誉.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重庆大学在深化高教改革方面也一马当先,成为内地首个高校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推动高教内涵式发展2010年,重庆大学确立了"建设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的目标,提出用五年时间打基础,走内涵发展之路,并确立了学科布局调整、学术队伍建设、教育体系建设和大学制度建设四项基础性任务.
两年来,重庆大学陆续进行了学科优化、人才引进、学部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系列工作,并为「重庆市大学联盟」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核心主导作用.
目前,重庆大学正在由一所传统的应用型工科大学转化为一所活力四射的现代综合型大学,为中国西部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提供后备人才.

重庆大学作为高校综合改革领头羊,在管理体系、资源调配、人事管理、学术研究、教育模式等方面均取得新成效.
2012年,重庆大学进入ESI排名前1%学科门类总数达3个,"211工程"三期建设的14个重点学科项目全部顺利通过验收;教师预聘制逐步实行,多途径、多形式的用人机制初步确立;学校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先后成立了经济可靠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山地城乡建设与新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深空巡视探测协同创新中心;全年学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到账科研经费分别为8.
13亿元和5167万元;学校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有序推进,《重庆大学章程》核心要素正在实施;学部的运行机制在实践中逐步深化,学术的责任链条得到明确.

改革大学制度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的核心使命是培养人才,"最好的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培养能够适应和驾驭未来的人,而现行的大学评价体系仍过于追求数量和急功近利,教学模式和内容也比较僵化,原有的大学制度与教学愿景不符,推进改革势在必行.

他提到,大学教育的改革应该充满创新和创业的精神,除传授知识外,还应该通过强化实践提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统筹考虑,着力构建以实践型的创新能力培养为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教育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不是简单的迎合学生、社会的需求,学校要更多的考虑未来.
林建华认为,知识决定一个人的第一份工作,而能力和素养则决定你能够走多远、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为提高重庆大学的学术队伍和教师队伍,重庆大学还设立了"青年百人计划",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惯例实行预聘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和生活条件,引进优秀的青年学者,目前已有30多位曾有过海外研修或工作经历、年均30岁左右、有潜力成为未来的学术带头人的青年学者加入了重庆大学这个大家庭.

林建华表示,从生活、交通和信息等基础条件看,重庆与东部城市没有大的差别,只要学校能敞开胸怀,为优秀学者提供良好的学术发展空间和条件,西部学校也能吸引到优秀人才.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朱峰是被重庆大学引进的青年人才之一,他主攻抗癌药物、抗抑郁药物和癌症致病机制分析,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虽然实验室设备不如国外齐全,但都是最先进的.
朱峰表示,重庆大学学术氛围浓厚,还提供2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让他更有信心和条件专心搞科研.

建立大学联盟促教育资源互补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市级以上重点大学就有9所.
这些重点高校各有学科优势,为实现教育资源互补与共享,重庆大学率先提出"大学联盟"的构想,试图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实现共赢与整体提升.
2011年6月,由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外语学院6所大学组成的「重庆市大学联盟」正式成立.
在大学联盟的章程中,明确规定联盟高校间"学分互认、学生互换、教师互聘、资源共享、高端人才共引共享",大学联盟实行1年多来,已取得不少实效.

重庆大学是重庆市唯一的"985工程"高校,作为综合性大学,重庆大学的工科仍强于文、理学科.
联盟建立后,与重庆大学联盟的高校可共享重庆大学土建、化学、机械等优势学科资源,重庆大学也能在教育、生物等学科得到拓展.
2012年7月,重庆大学和第三军医大学合作共建了实体的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融合两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借力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大坪医院这三所内地著名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优势资源,实现了强强结合,互惠互利,整体提升,成为大学联盟成立以来较有示范性的成果,亦为高等教育相对薄弱的西部欠发达地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模式.

推行学部制优化大学管理大学"去行政化"曾一度被当作高教改革热点受到各界关注,但大学作为独立的非营利学术机构,"去行政化"不应仅仅是"去行政级别",关键在于学校的氛围和管理架构能否鼓励创新,为学术和社会服务.

2011年,重庆大学以建设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契机,进行学部制改革,形成了"文理、工程、建筑、信息"四个学部,原先的26个二级学院划入学部,单列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和法学院.
这个看似增加管理层级的举措,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减少了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在学校-学部-学院管理构架下,学院是实体机构,负责教师管理和教学、科研的运行.
学部相当于学校的派出机构,负责所属学院的管理和协调.
同时,学校赋予学部一定的人、财、物调配权力,使得学院很多需求在学部层面就可以解决,不必再面对众多的职能部门,同时也会改变大家都在干预院系、但没有任何个人和机构担责的状况.

在新的管理体系中,学部要设立相应的委员会,如学术委员会、院长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等,重大学术问题要经委员会讨论决定,此时,学部又是一个学术色彩非常浓厚的管理机构,在教师的晋升、学科布局调整、学术标准确立、人才引进、跨学科研究平台的搭建、院系之间的学术合作等方面,学部与院系密切配合,也能提升学校的学术管理水平.

专访华中师大校长杨宗凯:改革要谋与动结合周健2013年的最后一天,校长杨宗凯在华大电视台演播室的聚光灯下录制新年贺词的时候略带紧张,他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将献词录了两遍.
他似乎不喜欢那样正襟危坐着发言.
2014年2月25日下午,杨宗凯在自己的办公室向我们阐述自己的治校和教育综合改革理念的时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神情.

在谈及改革时,他总是提到一个词:"扁平化管理".
杨宗凯说,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目的就是要激发学院活力,扩大学院按照学科规律办学的自主权,促使学院树立成本意识,充分体现学院办大学的思想.
与此同时,促进职能部门进一步放权,从传统的资源统筹管理型工作模式向以定规划标准、抓监管评估为主的宏观调控服务型工作模式转变.
作为大学校长,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学院和课堂,倾听大家的意见和想法.

没有可照搬的改革模式,不寻求"最优解""这是一场全面的综合性的改革.
"杨宗凯说的是我校正在推进的教育综合改革,包括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本科教学方案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等.
在没有统一模式可参照的"改革年"中,华师人应该如何应对H:华大在线Y:杨宗凯H:我校在2014年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什么Y:改革的首要目标是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其次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第三是提升创新能力.
此外,还要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实行扁平化管理,增强执行力.
我校在执行力方面还存在不足,所以我们要进行组织重组和流程再造.

H:既然无例可循,如何看待改革在预想和现实中的关系Y:改革要做到谋划和行动相结合.
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在实际中发现问题,反过来加强设计,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我的理念是,在信息化时代,没有最优解,bestsolution,我们追求的是一个goodsolution,一个好的解,等你把最优解弄出来,时间就过去了.
在碎片化、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要抢抓机遇,等你把什么都想清楚了,机会就没有了.
一年过去了,实践证明我校推行的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某些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近期,学校选取了十个有代表性的学院,进行了深入的专题调研.
学校将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对改革方案进行完善,使之更加公平合理.

H:如何理解"全面综合改革"Y:改革具有系统性.
我们面临的改革不仅仅是财务管理方面的,还有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还包括科研、后勤、评价机制的改革.
就拿科研来说,无论是质还是量,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去激励的话,那我校的科研确实已经到瓶颈期了.
过去那种按照科研经费配比给老师的方式,很难提升我们的科研竞争力.
因此,我们应不断加强协同创新,进行学科交叉,进行科研的体制机制创新.
评价机制也要改革,要分类管理,老师不能都当全能运动员,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评价不一样.

这种深层次的改革有其艰巨性,因为这是结构性的利益调整.
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利益的调整激发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活力,通过改革获得发展的动力,最终使全体师生员工获得改革的红利,使学校得到发展.

"要全面系统地看待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自2013推行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在杨宗凯眼中是典型的涉及既得利益再分配的改革.
他在不同场合曾提到,他相信部分学院已经在这一改革中尝到了"红利".
当然也有部分学院认为自己在这一改革中利益受损了.

"其实还有一部分人没有看懂这个改革.
"杨宗凯认为,重心下移式的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要全面地理解.
学校去年全面部署了各项改革,下发了1+8文件,它们是一个成系统的整体,不可分割.
因为大家比较关注财务改革,现在只反映了财务的问题,而没有看到其他方面的改革政策.
杨宗凯强调,希望大家一定要认识到"钱是钱,政策也是钱.
"从利益重组的角度来看,按照改革的设计,学院的收入由三部分组成,大家要全面理解.
具体来讲,它包括维持日常运行的基本运行经费、竞争性经费和创收经费,其中基本运行经费根据学院学生数量等固定数据测算直接分配到学院,并通过一定的质量系数进行调节;竞争性经费是学校可支配的经费,学院要通过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等平台建设,依靠自己的能力竞争获得;创收经费是通过高水平的社会服务而从校外获得的经费,这个是1+8文件里不包含的.
下一步,学校将出台事业收入分配办法,通过向学院倾斜来鼓励学院进行高水平的创收.

"第一项基本运转经费你可能是个'贫农',但是你应该是竞争性经费和创收经费的'富农'.
当然,这一定是干出来的.
"杨宗凯说.
他认为,部分科研单位如果只盯着基本运转经费,肯定会有意见,但这些单位争取竞争性经费和创收的能力比较强,综合起来应该不会吃亏.

改革的走向是从以身份论英雄向看岗位比绩效转变.
"如果你不努力的话,只想凭身份拿钱,那利益就会受损,改革就是要解决活力的问题,"杨宗凯坚定地说.
他说,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重心下移就是要激发学院的活力和自主性,扩大其自主权.
从经济利益来讲,就是要做到"保运转,利竞争,促发展".
这就是这一改革的初衷.
推进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不仅限于财务方面,还包括学术权力的下放.
学校已经决定,从今年开始把博导和四级教授评审权等管理权限逐步下放到学院.
"重心下移也对学院的领导如何职业化地科学规范管理学院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又特别补充到.

坚持"一体两翼,建设高水平大学"杨宗凯曾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这所学校有近万名员工,但行政职员数量很少,主要是教学科研人员.
该校聘用大量的专职科研人员令他印象深刻.
因此,在我校当前的发展水平与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此,他有着自己的冷静判断.
H:如何突出办学特色Y:我们的目标是要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首先,不能简单地认为教师教育就是一种特色,全国有师范教育的高校有200多所,他们都可以称特色了.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教师教育特色的特色.
我认为,应该在教育与技术双向融合中寻找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信息化教育特色.
我们学校现在是教育的信息化很强,反过来,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这方面我们还很弱.
这要求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学科重组,围绕重大问题进行研究.

H:如何突出研究型Y:以我的理解,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规模要超过本科生、教师要有足够的多,其中科研人员比教学人员多.
从这几个指标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要在结构方面进行调整,在创新能力方面要提升,在国家三大奖上要有突破,同时,要产生标志性的科研成果.
教学也要改革,要开展研究性、启发式、导学式教学,做到教学相长.

H:如何建设高水平大学Y:高水平大学体现在两个方面,学术高水平与管理高水平.
我们要通过"一体两翼"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信息化和国际化,重点在"化".
我们不是简单说信息技术和国际交流.
所谓"化",就是改革,这种改革符合信息时代的特征,即教学的信息化,管理的扁平化.
目前学校的层级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盲区,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和执行力的减弱.

信息化社会,要求我们培养个性化的创新型人才,而我们现在是工业化的培养模式,批量化培养学生,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因为他们同质化严重,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我们也不要狭隘地看待国际化,国际交流只是其中必要的物理层面的一部分,上层还是改革.
我们的教学、科研、人才、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都要国际化.
"最重要的是通过信息化国际化建立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
"杨宗凯认为,这是"化"的根本,包括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事会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这是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
学校近年来发展很快,一是人心齐,二是行动快.

"信息化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我们不能停留在工业时代.
"他说.
"我们要进一步拓宽与校内师生员生的沟通渠道"H:针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反应的问题,学校有何举措Y:我校一直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先"的办学理念,重视解决师生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我校教育实践活动从去年七月初全面启动,学校把征集到的2000多条意见梳理汇总成86条主要意见,并分为8个方面,按照工作分工归口到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据此提出了231项整改措施,其中即时性整改176项.
在即时性整改措施中,已经完成的有143项,正在实施的有33项.
确保整改责任到人,整改成效可查,整改落实不走过场.

我校每年都会把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当作"实事"纳入到工作考核之中,如学生反映的灯光球场问题我们纳入到年度目标考核中,有学院提到的气象站问题我们也列入到年度目标考核中,一定要解决.
对于大家反映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中的有关问题,我们组织了五个调研组到十个学院认真的调研,现在正在分析大家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力争拿出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要进一步拓宽与校内师生员生的沟通渠道.
除了继续发挥校领导午餐会这样的与学生沟通的平台外,今后,我们还将创造平台与学院的院长、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及其它各个群体沟通,与他们交朋友,听取他们对改革的意见与建议.

青果网络618:洛杉矶CN2 GIA/东京CN2套餐年付199元起,国内高防独服套餐66折

青果网络怎么样?青果网络隶属于泉州市青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青果网络商家成立于2015年4月1日,拥有工信部颁发的全网IDC/ISP/IP-VPN资质,是国内为数不多具有IDC/ISP双资质的综合型云计算服务商。青果网络是APNIC和CNNIC地址分配联盟成员,泉州市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信誉非常有保障。目前,青果网络商家正式开启了618云特惠活动,针对国内外机房都有相应的优惠。点击进入:青果网络官方...

无忧云:服务器100G高防云服务器,bgpBGP云,洛阳BGP云服务器2核2G仅38.4元/月起

无忧云怎么样?无忧云值不值得购买?无忧云,无忧云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老牌商家旗下的服务器销售品牌,现由深圳市云上无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是正规持证IDC/ISP/IRCS商家,主要销售国内、中国香港、国外服务器产品,线路有腾讯云国外线路、自营香港CN2线路等,都是中国大陆直连线路,非常适合免备案建站业务需求和各种负载较高的项目,同时国内服务器也有多个BGP以及高防节点。目前,四川雅安机房,4...

RackNerd:便宜vps补货/1核/768M内存/12G SSD/2T流量/1G带宽,可选机房圣何塞/芝加哥/达拉斯/亚特拉大/荷兰/$9.49/年

RackNerd今天补货了3款便宜vps,最便宜的仅$9.49/年, 硬盘是SSD RAID-10 Storage,共享G口带宽,最低配给的流量也有2T,注意,这3款补货的便宜vps是intel平台。官方网站便宜VPS套餐机型均为KVM虚拟,SolusVM Control Panel ,硬盘是SSD RAID-10 Storage,共享G口带宽,大流量。CPU:1核心内存:768 MB硬盘:12 ...

青春有你2最新排名为你推荐
绵阳电信绵阳电信宽带资费简体翻译成繁体简体中文转换成繁体怎么转换?深圳公交车路线深圳公交线路湖南商标注册在湖南商标注册到底有什么用,不就是一个图标吗?快速美白好方法有什么好方法能快速美白?依赖注入请问下依赖注入的三种方式的区别今日热点怎么删除如何彻底删除今日热点腾讯文章为什么最近腾讯网的文章评论都看不到qq怎么发邮件手机QQ怎么发邮件人人逛街人人都喜欢逛街吗
asp主机空间 asp网站空间 免费申请域名和空间 新通用顶级域名 virpus 缓存服务器 iisphpmysql 免费名片模板 线路工具 网盘申请 申请个人网页 web服务器架设 重庆双线服务器托管 架设邮件服务器 丽萨 免费网络 中国联通宽带测速 xuni 阿里云邮箱个人版 rewritecond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