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Android系统介绍

安卓4 3系统  时间:2021-02-22  阅读:()

2007年,Google公司推出了一款无与伦比的移动智能设备系统——Android,这是一种建立在Linux基础之上的为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提供的软件解决方案.
截至2013年,根据知名IDC公司的统计,Android系统在世界智能手机发货量中占据75%的份额,已经成为了当今最受欢迎的智能设备系统之一.
本章将引领读者一起来了解Android系统的发展历程和背景,充分体验这款操作系统的成功之处.

1.
1纵览智能设备系统知识点讲解:光盘:视频\知识点\第1章\纵览智能设备系统.
avi在当今市面中有很多智能手机系统,在Android推出之前,智能手机系统领域塞班、苹果、微软互不相让,呈三足鼎立之势.
除此之外,还有占份额较小的PDA、黑莓等.
本节将一一介绍这些智能手机系统.

1.
1.
1Symbian(塞班)Symbian作为昔日智能手机的王者,在2005—2010年曾一度盛行,街上大大小小拿的很多都是诺基亚的Symbian手机,N70—N73—N78—N97,诺基亚N系列曾经被称为"N=无限大"的手机.
对硬件的水平要求低,操作简单,省电,软件众多是Symbian系统手机的重要特点.

在国内软件开发市场内,基本每一个软件都会有对应的塞班手机版本.
而塞班开发之初的目标是要保证在较低资源的设备上能长时间稳定可靠地运行,这导致了塞班的应用程序开发有着较为陡峭的学习曲线,开发成本较高.
但是程序的运行效率很高.
例如5800的128MB的RAM,后台可以同时运行十几个程序而保持操作流畅(多任务功能是特别强大的),即使几天不关机它的剩余内存也能保持稳定.

虽然在Android、iOS的围攻之下,诺基亚推出了塞班^3系统,甚至依然为其更新(SymbianAnna,SymbianBelle),从外在的用户界面到内在的功能特性都有了显著提升,例如可自由定制的全新窗体部件、更多主屏、全新下拉式菜单等.

由于对新兴的社交网络和Web2.
0内容支持欠佳,塞班占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日益萎缩.
2010年末,其市场占有量已被Android超过.
自2009年底开始,包括摩托罗拉、三星电子、LG、索尼爱立信等各大厂商纷纷宣布终止塞班平台的研发,转而投入Android领域.
2011年初,诺基亚宣布将与微软成立战略联盟,推出基于WindowsPhone的智能手机,从而在事实上放弃了经营多年的塞班,塞班退市已成定局.

1.
1.
2Android(安卓)Android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作家利尔亚当(AugusteVilliersdel'Isle-Adam)在1886年发表的科幻小说《未来夏娃》(L'èvefuture)中.
他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Android.
从2008年HTC和Google联手推出第一台Android手机G1开始,到2014年10月15日(美国太平洋时间),Google公司发布全新Android操作系统Android5.
0为止,Android系统经过了多个版本的发展.
从2011年第一季度开始,Android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第一.

2014年8月15日消息,根据IDC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市场的最新数据显示,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两大系统平台继续领跑.
Android阵营增长则更惊人,达到了33.
3%,出货量达到了2.
553亿台.
Android系统的市场份额得到了提高,从2013年第二季度的79.
6%增长到了2014年第二季度的84.
7%.
具体信息如图1-1所示.

图1-12014年8月智能手机平台调查表由此可见,Android系统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并且毫无压力.
Android机型数量庞大,简单易用,相当自由的系统能让厂商和客户轻松地定制各种各样的ROM,定制各种桌面部件和主题风格.
简单而华丽的界面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对手机进行刷机也是不少Android用户所津津乐道的事情.

可惜Android版本数量较多,市面上同时存在着1.
6、2.
0、2.
1、2.
2、2.
3、4.
4.
2等各种版本的Android系统手机,应用软件和各版本系统的兼容性对程序开发人员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同时由于开发门槛低,导致应用数量虽然很多,但是应用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不少恶意软件,导致一些用户受到损失.
同时Android没有对各厂商在硬件上进行限制,导致一些用户在低端机型上体验不佳.
另一方面,因为Android的应用主要使用Java语言开发,其运行效率和硬件消耗一直是其他手机用户所诟病的地方.

1.
1.
3iOS(苹果系统)iOS作为苹果移动设备iPhone和iPad的操作系统,在AppStore的推动之下,成为了世界上引领潮流的操作系统之一.
原本这个系统名为"iPhoneOS",直到2010年6月7日WWDC大会上宣布改名为"iOS".
iOS用户操作界面的最大特性是可以使用多点触控的方式完成所有操作.
控制方法包括滑动、轻触开关及按键.
与系统交互包括滑动(Swiping)、轻按(Tapping)、挤压(Pinching,通常用于缩小)及反向挤压(ReversePinchingorunpinching,通常用于放大).
此外,通过其自带的加速器,可以令其旋转设备时改变其y轴以令屏幕改变方向,这样的设计令iPhone更便于使用.

最早iPhoneOS1.
0:内置于iPhone一代手机中,借助iPhone流畅的触摸屏幕,iPhoneOS给用户带来了极为优秀的使用体验,相比当时的手机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iPhoneOS2.
0:随着iPhone3G的发布,AppStore诞生.
AppStore为第三方软件的提供者提供了一个方便而又高效的软件销售平台,在软件开发者与最终用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与销售的桥梁,从而极大地丰富了iPhone手机应用功能.

iPhoneOS3.
0:iPhone3GS开始支持复制粘贴.
iOS4:在iPhone4推出时,苹果决定将原来iPhoneOS系统重新定名为"iOS",并发布新一代操作系统"iOS4".
在这个版本中,开始正式支持多任务功能,通过双击HOME键实现切换.
iOS5:加入了Siri语音操作助手功能,用户可以与手机实现语言上的人机交互,该功能可以实现对用户的语音识别,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操作,使用Siri来实现查询天气、进行导航、询问时间、设定闹钟、查询股票甚至发送短信等功能,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从最初的iPhoneOS,演变至最新的iOS系统,iOS成为了苹果新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横跨iPodTouch、iPad、iPhone,成为苹果最强大的操作系统.
甚至新一代的MacOSXLion也借鉴了iOS系统的一些设计,可以说iOS是苹果的又一个成功的操作系统,能给用户带来极佳的使用体验.

优秀系统设计以及严格的AppStore,iOS作为应用数量最多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加上强大的硬件支持以及iOS5内置的Siri语音助手,无疑使得用户体验得到更大的提升,感受科技带来的好处.

1.
1.
4WindowsPhone(微软系统)早在2004年时,微软就开始以"Photon"的计划代号开始研发WindowsMobile的一个重要版本更新.
直到2008年,在iOS和Android的巨大冲击之下,微软重新组织了WindowsMobile的小组,并继续开发一个新的移动操作系统.
WindowsPhone,简称WP,是微软发布的一款手机操作系统,它将微软旗下的XboxLive游戏、XboxMusic音乐与独特的视频体验集成至手机中.
微软公司于2010年10月11日晚上9点30分正式发布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Phone,并将其使用接口称为"Modern"接口.
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全球战略同盟并深度合作共同研发.
2011年9月27日,微软发布WindowsPhone7.
5.
2012年6月21日,微软正式发布WindowsPhone8,采用和Windows8相同的WindowsNT内核,同时也针对市场的WindowsPhone7.
5发布WindowsPhone7.
8.
现有WindowsPhone7手机都将无法升级至WindowsPhone8.
WindowsPhone具有桌面定制、图标拖曳、滑动控制等一系列前卫的操作体验.
其主屏幕通过提供类似仪表盘的体验来显示新的电子邮件、短信、未接来电、日历约会等,对重要信息保持时刻更新.
它还包括一个增强的触摸屏界面,更方便手指操作;以及一个最新版本的IEMobile浏览器——该浏览器在一项由微软赞助的第三方调查研究中,和参与调研的其他浏览器和手机相比,可以执行指定任务的比例超过48%.
很容易看出微软在用户操作体验上所做出的努力,而史蒂夫·鲍尔默也表示:"全新的Windows手机把网络、个人电脑和手机的优势集于一身,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想要的体验".

WindowsPhone力图打破人们与信息和应用之间的隔阂,提供适用于人们包括工作和娱乐在内完整生活的方方面面,最优秀的端到端体验.

1.
1.
5BlackBerryOS(黑莓)BlackBerry系统,即黑莓系统,是加拿大ResearchInMotion(RIM)公司推出的一种无线手持邮件解决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由RIM自主开发.
它和其他手机终端使用的Symbian、WindowsMobile、IOS等操作系统有所不同,BlackBerry系统的加密性能更强、更安全.
安装有BlackBerry系统的黑莓机,指的不单单只是一台手机,而是由RIM公司所推出,包含服务器(邮件设定)、软件(操作接口)以及终端(手机)大类别的PushMail实时电子邮件服务.
"黑莓"移动邮件设备基于双向寻呼技术.
该设备与RIM公司的服务器相结合,依赖于特定的服务器软件和终端,兼容现有的无线数据链路,实现了遍及北美、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的梦想.
这种装置并不以奇妙的图片和彩色屏幕夺人耳目,甚至不带发声器.
"9·11"事件之后,由于BlackBerry及时传递了灾难现场的信息,而在美国掀起了拥有一部BlackBerry终端的热潮.

黑莓赖以成功的最重要原则——针对高级白领和企业人士,提供企业移动办公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企业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及时处理,出差在外时,也需要一个无线的可移动的办公设备.
企业只要装一个移动网关,一个软件系统,用手机的平台实现无缝链接,无论何时何地,员工都可以用手机进行办公.
它最大的方便之处是提供了邮件的推送功能:即由邮件服务器主动将收到的邮件推送到用户的手持设备上,而不需要用户频繁地连接网络查看是否有新邮件.

黑莓系统稳定性非常优秀,其独特定位也深得商务人士所青睐.
可是也因此在大众市场上得不到优势,国内用户和应用资源也较少.

背景说明:(1)2010年9月,诺基亚宣布将从2011年4月起从Symbian基金会(SymbianFoundation)手中收回Symbian操作系统控制权.
由此看来,诺基亚在2008年全资收购塞班公司之后希望继续扩大塞班影响力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2)在苹果和Android的强大市场攻势下,诺基亚在2011年2月11日宣布与微软达成广泛战略合作关系,并将WindowsPhone作为其主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这家芬兰手机巨头试图通过结盟扭转颓势.

(3)2011年8月15日,谷歌和摩托罗拉移动公司共同宣布,谷歌将以每股40.
00美元现金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总额约125亿美元,相比摩托罗拉移动股份的收盘价溢价了63%,双方董事会都已全票通过该交易.
谷歌CEO拉里·佩奇表示,摩托罗拉移动完全专注于Android系统,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将增强整个Android生态系统.
佩奇同时表示,Android将继续开源,收购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获得专利.

(4)2013年9月3日,微软公司宣布将以37.
9亿欧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的设备和服务部门,同时还将以16.
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的相关技术专利,本次交易总额达到54.
4亿欧元,其中有3.
2万名员工将从诺基亚转入微软,整笔交易预计将于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

(5)2013年9月24日消息,黑莓表示已经与由FairfaxFinancialHoldings主导的财团达成交易,准备以47亿美元出售,但是后来没有任何爆炸性消息发布.

1.
2分析Android成功的秘诀知识点讲解:光盘:视频\知识点\第1章\分析Android成功的秘诀.
avi从2007年诞生,到2014年占据市场80%的份额,为什么Android系统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移动智能设备市场占有率的第一名本节将从4个方面来为读者解答这个问题.

1.
2.
1强有力的业界支持Android系统基于Linux内核,是一款开源的手机操作系统.
正是因为如此,在Android刚刚崭露头角之后,各大手机厂商和电信部门纷纷加入到了Android联盟当中.
Android联盟由业界内的世界级企业组成,主要成员包括中国移动、摩托罗拉、高通、T-Mobile、三星、LG、HTC等在内的30多家技术和无线应用的领军企业.
Android通过与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开发商和其他有关各方结成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希望借助建立标准化、开放式的移动电话软件平台,在移动产业内形成一个开放式的生态系统.

1.
2.
2研发阵容强大Android的研发队伍阵容强大,包括摩托罗拉、Google、HTC(宏达电子)、PHILIPS、T-Mobile、高通、魅族、三星、LG以及中国移动在内的34家企业,这些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都在业界内堪称大佬.
他们都将基于该平台开发手机的新型业务,应用之间的通用性和互联性将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持.
无论是从硬件到软件,还是到电信服务商,Android从一开始便成为了业界内的宠儿,被当作重点新秀而培养.
这样Android系统在强大的开发团队的培育和呵护下,最终顺利地功成名就,成为了一方霸主.

1.
2.
3为开发人员"精心定制"Google公司一直视程序员为前进动力的源泉,为了提高程序员们的开发积极性,不但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流的开发装备和软件服务,而且还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奖励机制.

(1)保证开发人员可以迅速转型为Android应用开发人员Android应用程序是通过Java语言开发的,只要具备Java开发基础,就能很快地上手并掌握.
作为单独的Android应用开发,对Java编程门槛的要求并不高,即使没有编程经验的门外汉,也可以在突击学习Java之后不影响学习Android.
另外,Android完全支持2D、3D和数据库,并且和浏览器实现了集成.
所以通过Android平台,程序员可以迅速、高效地开发出绚丽多彩的应用,例如常见的工具软件、管理软件、互联网应用和游戏等.

(2)定期召开奖金丰厚的Android开发大赛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Android开发,已经成功举办了奖金为数千万美元的开发者竞赛.
鼓励开发人员创建出创意十足、十分有用的软件.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这种大赛不但能练习自己的开发水平,并且高额的奖金也是学员们学习的动力.

(3)开发人员可以利用自己的作品赚钱为了能让Android平台吸引更多的关注,谷歌提供了一个专门下载Android应用的门店:AndroidMarket,地址是https://play.
google.
com/store.
在这个门店里允许开发人员发布应用程序,也允许Android用户下载获取自己喜欢的程序.
作为开发者,需要申请开发者账号,申请后才能将自己的程序上传到AndroidMarket,并且可以对自己的软件进行定价.
只要你的软件程序足够吸引人,你就可以获得很好的金钱回报.
这样实现了程序员学习和赚钱的两不误,所以吸引了更多开发人员加入到Android大军中来.

1.
2.
4开源Android是一款开源的系统,开源意味着对开发人员和手机厂商来说是完全无偿免费使用的.
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所以吸引了全世界各地无数程序员的热情.
于是很多手机厂商都纷纷采用Android作为自己产品的系统,这当然也包括很多山寨厂商.
因为免费所以降低了成本,因此提高了利润.
而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因为Android深受众多移动设备产品厂商所青睐,所以这方面的人才也变得愈发珍贵.

1.
3剖析Android系统架构知识点讲解:光盘:视频\知识点\第1章\剖析Android系统架构.
aviAndroid系统是一个移动设备的开发平台,其软件层次结构包括操作系统(OS)、中间件(MiddleWare)和应用程序(Application).
根据Android的软件框图,其软件层次结构自下而上分为以下4层.

(1)操作系统层(OS).
(2)各种库(Libraries)和Android运行环境(RunTime).
(3)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Framework).
(4)应用程序(Application).
上述各个层的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Android操作系统的组件结构图本节将详细介绍Android操作系统的基本组件结构方面的知识.
1.
3.
1底层操作系统层(OS)因为Android源于Linux,使用了Linux内核,所以Android使用Linux2.
6作为操作系统.
Linux2.
6是一种标准的技术,Linux也是一个开放的操作系统.
Android对操作系统的使用包括核心和驱动程序两部分,Android的Linux核心为标准的Linux2.
6内核,Android更多的是需要一些与移动设备相关的驱动程序.
主要的驱动如下.

显示驱动(DisplayDriver):是常用的基于Linux的帧缓冲(FrameBuffer)驱动.
Flash内存驱动(FlashMemoryDriver):是基于MTD的Flash驱动程序.
照相机驱动(CameraDriver):常用基于Linux的V4L(VideoforLinux)驱动.
音频驱动(AudioDriver):常用基于ALSA(AdvancedLinuxSoundArchitecture,高级Linux声音体系)驱动.
WiFi驱动(CameraDriver):基于IEEE802.
11标准的驱动程序.
键盘驱动(KeyBoardDriver):作为输入设备的键盘驱动.
蓝牙驱动(BluetoothDriver):基于IEEE802.
15.
1标准的无线传输技术.
BinderIPC驱动:Andoid一个特殊的驱动程序,具有单独的设备节点,提供进程间通信的功能.

PowerManagement(能源管理):用于管理电池电量等信息.
1.
3.
2各种库(Libraries)和Android运行环境(RunTime)本层次对应一般嵌入式系统,相当于中间件层次.
Android的本层次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各种库,另一个是Android运行环境.
本层的内容大多是使用C++实现的,其中包含了如下所示的各种库.

C库:C语言的标准库,也是系统中一个最为底层的库,C库通过Linux的系统调用来实现.

多媒体框架(MediaFramework):这部分内容是Android多媒体的核心部分,基于PacketVideo(即PV)的OpenCORE,从功能上本库一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音频、视频的回放(PlayBack),另一部分则是音视频的记录(Recorder).

SGL:2D图像引擎.
SSL:即SecureSocketLayer位于TCP/IP协议与各种应用层协议之间,为数据通信提供安全支持.
OpenGLES:提供了对3D的支持.
界面管理工具(SurfaceManagement):提供了管理显示子系统等功能.
SQLite:一个通用的嵌入式数据库.
WebKit:网络浏览器的核心.
FreeType:位图和矢量字体的功能.
在一般情况下,Android的各种库是以系统中间件的形式提供的,它们的显著特点是与移动设备的平台的应用密切相关.
另外,Android的运行环境主要是指Dalvik(虚拟机)技术.
Dalvik和一般的Java虚拟机(JavaVM)是有区别的.
Java虚拟机:执行的是Java标准的字节码(Bytecode).
在最新的Android5.
0版本中,将使用ART为默认的运行环境,Java虚拟机只是作为一个备选项而即将被淘汰.

Dalvik:执行的是Dalvik可执行格式(.
dex)中的执行文件.
在执行的过程中,每一个应用程序即一个进程(Linux的一个Process).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Java虚拟机是基于栈的虚拟机(Stack-based),而Dalvik是基于寄存器的虚拟机(Register-based).
显然,后者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硬件实现更大的优化,这更适合移动设备的特点.

1.
3.
3ApplicationFramework(应用程序框架)在整个Android系统中,和应用开发最相关的是ApplicationFramework,在这一层,Android为应用程序层的开发者提供了各种功能强大的APIs,这实际上是一个应用程序的框架.
由于上层的应用程序是以Java构建的,在本层提供了程序中所需要的各种控件,例如Views(视图组件)、List(列表)、Grid(栅格)、TextBox(文本框)、Button(按钮),甚至还有一个嵌入式的Web浏览器.
一个基本的Andoid应用程序可以利用应用程序框架中的以下5个部分.
Activity:活动.
BroadcastIntentReceiver:广播意图接收者.
Service:服务.
ContentProvider:内容提供者.
IntentandIntentFilter:意图和意图过滤器.
1.
3.
4顶层应用程序(Application)Android的应用程序主要是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方面的,本层通常使用Java语言编写,其中还可以包含各种被放置在res目录中的资源文件.
Java程序和相关资源在经过编译后,会生成一个APK包.
Android本身提供了主屏幕(Home)、联系人(Contact)、电话(Phone)和浏览器(Browers)等众多的核心应用.
同时应用程序的开发者还可以使用应用程序框架层的API实现自己的程序.
这也是Android开源的巨大潜力的体现.

1.
4核心组件知识点讲解:光盘:视频\知识点\第1章\核心组件.
avi在分析Android4.
4的源码之前,很有必要了解一下Android应用程序的核心组件功能.
一个典型的Android应用程序通常由5个组件组成,这5个组件构成了Android的核心功能.
本节将详细讲解这5大组件的基本知识.

1.
4.
1Activity界面Activities是这5个组件中最常用的一个组件.
程序中Activity通常的表现形式是一个单独的界面(screen).
每个Activity都是一个单独的类,它扩展实现了Activity基础类.
这个类显示为一个由Views组成的用户界面,并响应事件.
大多数程序有多个Activity.
例如,一个文本信息程序有这么几个界面:显示联系人列表界面、写信息界面、查看信息界面或者设置界面等.
每个界面都是一个Activity.
切换到另一个界面就是载入一个新的Activity.
某些情况下,一个Activity可能会给前一个Activity返回值——例如,一个让用户选择相片的Activity会把选择到的相片返回给其调用者.

打开一个新界面后,前一个界面就被暂停,并放入历史栈中(界面切换历史栈).
使用者可以回溯前面已经打开的存放在历史栈中的界面,也可以从历史栈中删除没有界面价值的界面.
Android在历史栈中保留程序运行产生的所有界面:从第一个界面,到最后一个.

1.
4.
2Intent和IntentFiltersAndroid通过一个专门的Intent类来进行界面的切换.
Intent描述了程序想做什么(Intent意为意图、目的、意向).
Intent类还有一个相关类IntentFilter.
Intent请求来做什么事情,IntentFilters则描述了一个Activity(或下文的IntentReceiver)能处理什么意图.
显示某人联系信息的Activity使用了一个IntentFilter,就是说它知道如何处理应用到此人数据的View(视图)操作.
Activities在文件AndroidManifest.
xml中使用IntentFilters.
通过解析Intents可以实现Activity的切换,我们可以使用startActivity(myIntent)启用新的Activity.
系统会考察所有安装程序的IntentFilters,然后找到与myIntent匹配最好的IntentFilters所对应的Activity.
这个新Activity能够接收Intent传来的消息,并因此被启用.
解析Intents的过程发生在startActivity被实时调用时,这样做有如下两个好处.

(1)Activities仅发出一个Intent请求,便能重用其他组件的功能.
(2)Activities可以随时被替换为有等价IntentFilter的新Activity.
1.
4.
3Service服务Service是一个没有UI且长驻系统的代码,最常见的例子是媒体播放器从播放列表中播放歌曲.
在媒体播放器程序中,可能有一个或多个Activities让用户选择播放的歌曲.
然而在后台播放歌曲时无须Activity干涉,因为用户希望在音乐播放的同时能够切换到其他界面.
既然这样,媒体播放器Activity需要通过Context.
startService()启动一个Service,这个Service在后台运行以保持继续播放音乐.
在媒体播放器被关闭之前,系统会保持音乐后台播放Service的正常运行.
可以用Context.
bindService()方法连接到一个Service上(如果Service未运行的话,连接后还会启动它),连接后就可以通过一个Service提供的接口与Service进行通话.
对音乐Service来说,提供了暂停和重放等功能.

1.
如何使用服务在Android系统中,有如下两种使用Service服务的方法.
(1)通过调用Context.
startService()启动服务,调用Context.
stopService()结束服务,startService()可以传递参数给Service.

(2)通过调用Context.
bindService()启动,调用Context.
unbindService()结束,还可以通过ServiceConnection访问Service.
二者可以混合使用,例如可以先startService()再unbindService().

2.
Service的生命周期在使用start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后,即使调用startService()的进程结束了,Service还仍然存在,一直到有进程调用stopService()或Service自己灭亡(stopSelf())为止.

在bindService()后,Service就和调用bindService()的进程同生共死,也就是说当调用bindService()的进程死了,那么它绑定的Service也要跟着被结束,当然期间也可以调用unbindService()让Service结束.

当混合使用上述两种方式时,例如你startService()(启动服务)了,我bindService()(绑定服务)了,那么只有你stopService()(停止服务)了,而且我也unbindService()(解除服务绑定)了,这个Service才会被结束.

3.
进程生命周期在Android系统中,会尝试保留那些启动了的或者绑定了的服务进程,具体规则如下所示.

(1)如果该服务正在进程的onCreate()、onStart()或者onDestroy()这些方法中执行时,那么主进程将会成为一个前台进程,以确保此代码不会被停止.

(2)如果服务已经开始,那么它的主进程的重要性会低于所有的可见进程,但是会高于不可见进程.
由于只有少数几个进程是用户可见的,所以只要不是内存特别低,该服务就不会停止.

(3)如果有多个客户端绑定了服务,只要客户端中的一个对于用户是可见的,就可以认为该服务可见.

1.
4.
4BroadcastReceiver发送广播在Android系统中,BroadcastReceiver是一个广播接收器组件.
广播接收器是一个专注于接收广播通知信息,并做出对应处理的组件.
很多广播是源自于系统代码的,例如,通知时区改变、电池电量低、拍摄了一张照片或者用户改变了语言选项.
应用程序也可以进行广播——例如,通知其他应用程序一些数据下载完成并处于可用状态.
应用程序可以拥有任意数量的广播接收器以对所有它感兴趣的通知信息予以响应,所有的接收器均继承自BroadcastReceiver基类.

在Android系统中,BroadcastReceiver广播接收器没有用户界面.
然而,它们可以启动一个Activity来响应它们收到的信息,或者用NotificationManager来通知用户.
通知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闪动背灯、振动、播放声音等.
一般来说是在状态栏上放一个持久的图标,用户可以打开它并获取消息.

Android中的广播事件有两种,一种是系统广播事件,例如ACTION_BOOT_COMPLETED(系统启动完成后触发)、ACTION_TIME_CHANGED(系统时间改变时触发)和ACTION_BATTERY_LOW(电量低时触发)等.
另外一种是我们自定义的广播事件.

在Android系统中,广播事件的基本流程如下所示.
(1)注册广播事件:注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静态注册,即在AndroidManifest.
xml文件中定义,注册的广播接收器必须要继承BroadcastReceiver;另一种是动态注册,是在程序中使用Context.
RegisterReceiver注册,注册的广播接收器相当于一个匿名类.
两种方式都需要IntentFilter.
(2)发送广播事件:通过Context.
sendBroadcast来发送,由Intent来传递注册时用到的Action.

(3)接收广播事件:当发送的广播被接收器监听到后,会调用它的onReceive()方法,并将包含消息的Intent对象传给它.
onReceive中代码的执行时间不要超过5s,否则Android会弹出超时对话框.

1.
4.
5用ContentProvider存储数据在Android系统中,应用程序会把数据存放在SQLite数据库格式文件中,或者存放在其他有效设备中.
如果想让其他程序能够使用我们程序中的数据,就需要用到ContentProvider.
ContentProvider是一个实现了一系列标准方法的类,这个类使得其他程序能存储、读取某种ContentProvider可处理的数据.
1.
5进程和线程知识点讲解:光盘:视频\知识点\第1章\进程和线程.
aviAndroid系统中也有进程和线程,代表当前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
当第一次运行某个组件时,Android会启动一个进程.
在默认情况下,所有的组件和程序运行在这个进程和线程中,也可以安排组件在其他的进程或者线程中运行.
本节将简要讲解Android进程和线程的基本知识.

1.
5.
1什么是进程组件运行的进程由manifestfile控制.
组件的节点一般都包含一个process属性,例如、、和节点.
属性process可以设置组件运行的进程,可以配置组件在一个独立进程中运行,或者多个组件在同一个进程中运行,甚至可以多个程序在一个进程中运行,当然前提是这些程序共享一个UserID并给定同样的权限.
另外节点也包含了process属性,用来设置程序中所有组件的默认进程.
当更加常用的进程无法获取足够内存时,Android会智能地关闭不常用的进程.
当下次启动程序时会重新启动这些进程.
当决定哪个进程需要被关闭时,Android会考虑哪个对用户更加有用.
例如Android会倾向于关闭一个长期不显示在界面的进程来支持一个经常显示在界面的进程.
是否关闭一个进程决定于组件在进程中的状态.

1.
5.
2什么是线程如果用户界面需要很快对用户进行响应,就需要将一些费时的操作,如网络连接、下载或者非常占用服务器时间的操作等放到其他线程.
也就是说,即使为组件分配了不同的进程,有时也需要再分配线程.

线程是通过Java的标准对象Thread来创建的,在Android中提供了如下管理线程的方法.

(1)Looper在线程中运行一个消息循环.
(2)Handler传递一个消息.
(3)HandlerThread创建一个带有消息循环的线程.
(4)Android让一个应用程序在单独的线程中,指导它创建自己的线程.
(5)应用程序组件(Activity、Service、BroadcastReceiver)都在理想的主线程中实例化.
(6)当被系统调用时,没有一个组件应该执行长时间或是阻塞操作(例如网络呼叫或是计算循环),这将中断所有在该进程的其他组件.

(7)可以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来执行长期操作.
1.
6物联网技术改变未来知识点讲解:光盘:视频\知识点\第1章\物联网技术改变未来.
avi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InternetofThings.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本节将详细讲解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知识.

1.
6.
1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
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由此可见,物联网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的.

1.
6.
2发展历程物联网的实践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CokeMachine.
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也曾提及物联网,但未引起广泛重视.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
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4年,日本总务省(MIC)提出u-Japan计划,该战略力求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希望将日本建设成一个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何人均可连接的泛网络社会.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2006年,韩国确立了u-Korea计划,该计划旨在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ubiquitoussociety),在民众的生活环境里建设智能型网络(如IPv6、BcN、USN)和各种新型应用(如DMB、Telematics、RFID),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慧服务.
2009年,韩国通信委员会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网确定为新增长动力,提出到2012年实现"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信息通信技术强国"的目标.

2008年后,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上.

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描绘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欧盟政府要加强对物联网的管理,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2009年1月28日,美国总统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
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

2009年2月24日,2009IBM论坛上,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
此概念一经提出,即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IBM公司的这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

而今天,"智慧地球"战略被不少美国人认为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被他们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
该战略能否掀起如当年互联网革命一样的科技和经济浪潮,不仅为美国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

2009年8月,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无锡市江南大学还建立了全国首家实体物联网工厂学院.
从此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截至2010年,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一些新政策措施,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2013—2017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表明,2010年物联网在安防、交通、电力和物流领域的市场规模分别为600亿元、300亿元、280亿元和150亿元.
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600多亿元.

1.
6.
3Android正在成为物联网标准操作系统Linux基金会执行董事吉姆·泽林(JimZemlin)认为,Android已经在智能设备市场所向披靡.
iOS只在苹果的iPhone和iPad上运行,市场深度不够.
相反Android充斥于各种形状和尺寸及品牌的硬件设备上.
不同类型的屏幕、移动芯片和传感器都可以与Android完美配合,任何人都可以对Android进行优化,使它胜任各种工作.
泽林以中国上汽集团举例,上汽集团只靠着6个软件开发人员和Android就完成了内置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年轻工程师则利用Android系统开发了宇宙飞船的大脑,硬件大小不过一颗棒球.
卫星通常需要花费数百万美元进行建造和发射,而这款控制系统的造价不过1.
5万美元,之所以造价如此低就是因为采用了开源Android系统.

同样,Xively公司的副总裁菲利普也展示了他最骄傲的物联网作品:一款基于Android的农业灌溉系统.
这款系统利用一个小型防水芯片建立调节水量的网络.
菲利普表示,"有了Android,你可以开发一些低功耗的产品,它很容易进行用户界面和触摸控制的开发,同样很容易处理数据传输.
"Android的崛起对于微软来说并不是好事.
微软的嵌入式系统目前运行于福特汽车、NCR收款机等产品,但是微软的嵌入式系统并不廉价.
正像微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端的作为,微软在物联网嵌入式操作的表现并不理想.
菲利普表示,他了解到大量的公司想要做智能计步器、网络连接的LED照明和其他可以与iPhones和iPads互联的设备.
但最后最有可能的就是,这些设备将会选择Android或更简单的系统.
至于iOS,苹果似乎完全没有让其运行在非苹果产品上的想法.

安迪·鲁宾(AndyRubin),谷歌Android的长期领导者,目前成立了一个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斯阿尔托斯的孵化器,在那里他与朋友进行包括Android在内的有趣开发项目.
鲁宾说,谷歌已经收到了大量的对于Android进行物联网化的请求.
物联网还在起步,但是似乎Android已经做好了准备.
事实终将证明,Android会在物联网中取得和在移动设备中一样的强势地位.

1.
7智能设备凶猛来袭知识点讲解:光盘:视频\知识点\第1章\智能设备凶猛来袭.
avi因为Android系统的免费和开源,也因为系统本身强大的功能性,使得Android系统不仅被用于手机设备上,而且也被广泛用于其他智能设备中,例如当前的新兴热点——可穿戴设备.
本节将简要介绍除了手机产品之外,常见的搭载Android系统的智能设备.

1.
7.
1常见的Android智能设备(1)智能电视Android智能电视是指搭载了安卓操作系统的电视,使得电视智能化,能让电视机实现网页浏览、视频电影观看、聊天办公游戏等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
其凭借安卓系统让电视实现智能化的提升,数十万款安卓市场的应用、游戏等内容可随意安装.
例如海尔的MOOKA模卡U42H7030便是一款搭载Android4.
2系统的智能电视,如图1-3所示.

图1-3搭载Android4.
2系统的智能电视(2)机顶盒Android机顶盒是指像智能手机一样,具有全开放式平台,搭载了安卓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和卸载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电视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网线、无线网络来实现上网冲浪的新一代机顶盒的总称.

通过使用Android机顶盒,可以让电视具有上网、看网络视频、玩游戏、看电子书、听音乐等功能,使电视成为一个低成本的平板电脑,Android机顶盒不仅仅是一个高清播放器,更具有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模式,既区别于电脑,又有别于触摸屏,Android机顶盒配备红外感应条,遥控器一般采用空中飞鼠,这样就可以方便地实现触摸屏上的各种单点操作,可以方便地在电视上玩愤怒的小鸟、植物大战僵尸等经典游戏.
例如乐视公司的LeTV机顶盒便是基于Android打造的,如图1-4所示.

(3)游戏机Android游戏机就像Android智能手表一样,在2013年出现了爆炸式增长.
在CES展会上,NVIDIA的ProjectShield掌上游戏主机以绝对震撼的姿态亮相,之后又有Ouya和Gamestick相继推出.
不久前,MadCatz也发布了一款Andriod游戏机.
(4)智能手表智能手表,是将手表内置智能化系统、搭载智能手机系统而连接于网络而实现多功能,能同步手机中的电话、短信、邮件、照片、音乐等.
2013年3月媒体报道,苹果、三星、谷歌等科技巨头都将在2013年晚些时候发布智能手表.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urrentAnalysis分析师艾维·格林加特(AviGreengart)认为2013年可能会成为智能手表元年.
例如三星的GalaxyGear便是一款搭载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表设备,如图1-5所示.
图1-4基于Android的LeTV机顶盒图1-5搭载Android系统的GalaxyGear(5)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之下的物联化体现.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网络家电以及三表抄送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窗帘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
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还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是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例如乐得威公司的GW-9311智能主机产品便是一款Android智能家居产品,如图1-6所示.

上述智能设备只是冰山一角,随着物联网和云服务的普及和发展,将有更多的智能设备诞生.
到那个时候,Android系统更是如鱼得水,将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1.
7.
2新兴热点——可穿戴设备在最近两年来,随着Android和iOS系统的发展,可穿戴设备逐渐展现在广大用户的面前.
谷歌眼镜、苹果手表等新颖而又时尚的设备吸引了广大用户的眼球,相信在未来这些设备必将引领时尚的潮流,成为科技界的主流产品之一.
自从谷歌推出Google眼镜产品之后,可穿戴计算设备便成为了当今科技界的火热话题之一.
在CES2013和CES2014(国际电子展)上,也有不少公司推出了眼镜、腕带等各种可穿戴计算设备,可穿戴计算也越来越火热.

1.
发展背景穿戴设备看似是一个新兴事物,但实际上其发展历史可以上溯到20世纪80年代.
多伦多大学SteveMann教授被人称为"可穿戴计算之父",公认的第一个赛博格(Cyborg)——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很像科幻小说中的一些角色,利用机器设备来增强自己的感觉,从而加强对环境的掌控.

SteveMann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尝试制作类似于GoogleGlass这样可以架在自己的鼻梁上,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记录周遭事物的眼镜.
Mann最初设计的设备是戴在头盔上的,而经过多年的实验和反复改进,他的头戴式智能眼镜变得越来越轻巧.
后来Mann成功开发出令智能眼镜小型化,并与电脑和网络相连的技术EyeTab,这比Google眼镜要早13年.

以Google眼镜为代表的这种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最大的不同是把用户的眼睛和手从设备上解放出来了,所以不需要从兜里掏出一个东西,也不需要低下头去看它,它永远在你前面.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可穿戴计算设备(不一定是Google眼镜)一定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大的自由,并且在将来一定会成为潮流趋势.

2.
发展现状介绍可穿戴计算设备将成为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后的又一个潮流.
当前可穿戴技术正在处于一种过渡时期,一些看似疯狂的想法逐渐在摸索中变得更加成熟.
在CES2014电子消费展上,我们已经看到类似PebbleSteel这样拥有更精致设计的智能手表,还有很多其他运动腕带、智能眼镜等产品参与展出,下面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出色的可穿戴设备.

(1)GoogleProjectGlass谷歌眼镜(GoogleProjectGlass)是由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如图1-7所示.
谷歌眼镜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

2013年4月10日,美国科技博客Gizmodo发布了一张图片,揭示了谷歌智能眼镜的工作原理.
谷歌眼镜承载着可穿戴设备的开端,它极具想象空间,前途不可限量.
但现在看来,它暂时只是一个手机伴侣.
基础通信、文字输入还依赖手机.

2013年11月12日,发布谷歌眼镜的一系列新功能,包括搜索歌曲、扫描已保存播放列表,以及收听高保真音乐等.
美国东部时间2014年4月15日早上9点,GoogleGlass正式开放网上订购.
(2)苹果智能手表苹果智能手表,是苹果正在秘密研发的智能手表产品.
苹果手表可能将采用1.
5至2英寸显示屏,并将采用指纹识别技术.
苹果成立了一支100人左右的开发团队,专门开发这款设备.
2013年5月,凯基证券分析师郭明池(Ming-ChiKuo)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苹果手表的零部件尚未成熟,苹果手表最早2014年下半年投产.
而苹果CEO蒂姆-库克(TimCook)曾表示,苹果期待2013年秋季和整个2014年将推出令人兴奋的新产品.
苹果手表的预期效果如图1-8所示.

(3)MetaWatchMetaWatch是一款智能手表,其设计师此前设计了奢侈品手机Vertu,所以非常擅长将时尚元素与电子产品有机结合,如图1-9所示.

图1-8苹果手表图1-9MetaWatch由此可以看到,MetaWatch的金属表盘充满质感,皮革腕带也显得十分高级,无论是搭配西装还是T恤,都十分合适.
MetaWatch支持10至15米防水,支持iOS设备,用户可以从AppStore中下载应用程序,实现更多信息的通知功能.
(4)GarminVivofit健身腕带GarminVivofit——知名GPS厂商Garmin此前推出过运动手表产品,此次更是推出了Vivofit健身腕带,全面进入到运动监测设备市场.
这款运动腕带的设计充满活力,拥有多种配色款式,不仅能够实现全面的运动数据监测,还支持心率监测,与手机端的应用搭配,可实现出色的健身运动监测功能,如图1-10所示.

(5)英特尔智能手表及手镯芯片巨头英特尔在CES2014上也宣布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将陆续推出智能手表、手镯等产品.
有意思的是,英特尔的智能手镯将与时尚百货Barneys合作推出,或许能够让可穿戴设备在时尚领域更进一步,如图1-11所示.

图1-10GarminVivofit图1-11英特尔智能手表及手镯1.
7.
3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前景分析可穿戴设备是延续性地穿戴在人体上,具备先进的电路系统、无线联网及独立处理能力的终端设备,其具备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可长期穿戴和智能化.
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的发展进入停滞期后,以智能眼镜、手表等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成为谷歌、苹果等巨头下一部竞争的主战场.
著名科技媒体AndroidAuthority的撰稿人奈特·斯旺纳(NateSwanner)曾经撰文对2014年进行了展望,他总结道:穿戴设备将会蓬勃发展.
消费者有望买到谷歌眼镜,而且市场上会出现很多智能手表.
如果你有意购买一款这样的设备,请务必保持谨慎乐观的心态.
毕竟,你在这类产品爆炸式发展初期买下的设备,确实有可能在未来几年里登上"有史以来最糟糕产品"的榜单.

(1)智能手机推动力智能手机是可穿戴设备爆发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智能手机现在已经不只是拿来打电话,或者是上网,其内建的处理器与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使它成为远程的计算机引擎,而同时智能手机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预计未来,手机可能作为智能控制中心和计算系统,使可穿戴设备、平板、笔记本、电视等所有终端保持互联,而每个人的身体及可穿戴设备将变成微网络,身上配戴的各式与智能手机联接的装饰,提供各类功能并与智能手机、云端进行数据计算和交互.
根据权威统计数据证明,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超过桌面互联网用户.

(2)跨国公司推动力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便携性要求出现、硬件配置提升、传感器及电池改善,可穿戴设备的便携、云端互联等性能优势将越来越明显,预计可穿戴设备将继智能手机之后成为下一个爆发性增长点.
尤其是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5大平台及相应开发者都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时,后台数据及前端检测传输更加完善时,可穿戴设备将会变成主流.
按照ShareThis2013年6月最新数据,消费者在移动设备上点击和分享内容的行为是桌面电脑的2倍,随着社交网络越发重要,可供分享的数据暴增.
以社交分享平台中份额最高的Facebook和Google来研究,按照Searchmetrics数据,目前Facebook的分享量以每个月10%的速度增长,Google分享量目前以每月19%的速度增长,截至2013年4月,Facebook和Google的数据分享量相比2012年初增长分别是202%及788%,数据分享爆发时代到来.
即时的数据分享和社交网络的需求将导致用户对各类移动终端需求不断提升,可穿戴设备在数据分享和社交领域具备放量基础.

(3)用户推动力用户对健身、医疗及健康监测等需求也在持续抬升,未来可穿戴设备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将成为新的移动平台市场及生态圈,硬件终端不仅是营收增长点,也将成为黏住客户的产品形态,进而围绕消费者形成可穿戴设备、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视、汽车等终端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智能方案,因此原软硬件、互联网等各类厂商均参与到推出硬件终端产品的环节中来.

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应用中,目前较受欢迎的应用是娱乐和社交,而较快进入商用的功能是健身、医疗及健康监测.
娱乐和社交领域的典型产品包括Google/百度智能眼镜、Sony/三星/果壳智能手表等,医疗和健康领域,可穿戴式设备主要包括脉搏血氧仪、葡萄糖监测、心电图(ECG)、助听器、药物输送等类型产品,目前主要功能进行一体化整合成为趋势,如三星智能手表同时也具备健康监测功能.

据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达到4.
2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元,到2017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将接近50亿元,市场年复合增长达到60%.

HIS预计全球范围内与健康相关的可穿戴设备App应用装机量(或下载量)会从2012年的1.
56亿上升至2017年的2.
48亿,随着开发者加入及生态环境改善,可穿戴设备将放量增长.

第三方机构EndpointTechnologiesAssociates预计,若未来5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占比达4000万个,便可能为开发商带来4亿美元的商机,而程序内广告(in-APPadvertising)可能大幅提升营收.

1.
7.
4Android对穿戴设备的支持——AndroidWear自从BluetoothSmart低耗能技术推出后,穿戴设备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苹果是从iOS5(iPhone4S以及以上版本的手机)开始支持BluetoothSmart,而Google直到Android4.
3才开始支持.
Google在Android4.
3中添加了BluetoothSmart,在操作系统层面建立一个统一标准.
也就是说,从Android4.
3开始,将完全支持新蓝牙传输技术,这样就为可穿戴设备开发铺平了道路.
而在Android4.
4中,新增加了地磁旋转矢量、脚步探测器和计步器3个传感器类别,这些功能很可能是面向谣传的谷歌Android智能手表、谷歌眼镜以及非谷歌出厂的设备.
随着更多的厂商在产品中加入运动传感器,追踪人们运动的Android手机应用也将从该新功能中获益.

北京时间2014年3月19日,谷歌正式公布了可穿戴设备操作系统AndroidWear.
AndroidWear是Android的一个修改版,基于GoogleNow语音识别技术,针对可穿戴计算设备设计,最初将被用在智能手表中.
谷歌同时表示,LG、华硕、HTC、摩托罗拉移动和三星将是AndroidWear的硬件合作伙伴,而博通、Imagination、英特尔、联发科和高通将是芯片合作伙伴.
FossilGroup将于2014年晚些时候推出采用AndroidWear的智能手表.
LG和谷歌将在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发布智能手表,而LG将是推出谷歌智能手表的首家合作伙伴.

AndroidWear与谷歌眼镜类似,将基于GoogleNow和语音命令.
通过OKGoogle的语音指令,用户可以提问或发送文字消息.
谷歌表示,AndroidWear的设计是为了提供相关性更好的信息,以及来自社交媒体应用的通知、消息应用的提示,以及购物、新闻和拍照应用的通知等.
这一修改版Android系统将专注于健康和运动追踪功能.
FitBitForce和耐克FuelBand等产品推动了这类功能的发展.
谷歌还希望,AndroidWear将成为联系用户与其他设备,包括电视机和计算机的纽带.
业内人士希望,谷歌的进入将有助于提升智能手表的设计美学.
尽管可穿戴计算设备目前非常热门,但相关产品的销售情况并不火爆.
三星第一代GalaxyGear和索尼SmartWatch仍是小众产品,这两款产品的尺寸过大,并不时尚.
对可穿戴计算设备的其他不满还包括电池续航时间过短,以及缺少某些实用功能等.

提速啦(900元/月),杭州BGP E5-2665/89*2 32核 48G 100G防御

提速啦的来历提速啦是 网站 本着“良心 便宜 稳定”的初衷 为小白用户避免被坑提速啦的市场定位提速啦主要代理市场稳定速度的云服务器产品,避免新手购买云服务器的时候众多商家不知道如何选择,妮妮云就帮你选择好了产品,无需承担购买风险,不用担心出现被跑路 被诈骗的情况。提速啦的售后保证提速啦退款 通过于合作商的友好协商,云服务器提供3天内全额退款,超过3天不退款 物理机部分支持当天全额退款提速啦提现 充...

易探云韩国云服务器仅50元/月,510元/年起

韩国云服务器哪个好?韩国云服务器好用吗?韩国是距离我国很近的一个国家,很多站长用户在考虑国外云服务器时,也会将韩国云服务器列入其中。绝大部分用户都是接触的免备案香港和美国居多,在加上服务器确实不错,所以形成了习惯性依赖。但也有不少用户开始寻找其它的海外免备案云服务器,比如韩国云服务器。下面云服务器网(yuntue.com)就推荐最好用的韩国cn2云服务器,韩国CN2云服务器租用推荐。为什么推荐租用...

香港服务器多少钱一个月?香港云服务器最便宜价格

香港服务器多少钱一个月?香港服务器租用配置价格一个月多少,现在很多中小型企业在建站时都会租用香港服务器,租用香港服务器可以使网站访问更流畅、稳定性更好,安全性会更高等等。香港服务器的租用和其他地区的服务器租用配置元素都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香港服务器那么受欢迎呢,香港云服务器最便宜价格多少钱一个月呢?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最便宜的是1核1G峰值带宽30Mbps,24元/月,288元/年。不过我们一般选...

安卓4 3系统为你推荐
赛我网赛我网(cyworld)怎么进不去?google竞价排名谷歌是靠什么关键词排名的?谷歌竞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势?淘宝收费淘宝网的收费项目有哪些天天酷跑刷积分教程天天酷跑积分怎么刷最快?什么是电子邮件 什么是电子邮件bluestacksBlueStacks是什么?在PC上畅玩Android 45万款应用http与https的区别http和https到底有什么区别啊???照片转手绘有没有一种软件是可以把一张照片变成手绘的图片,给推荐下今日热点怎么删除千牛里面的今日热点怎么取消_?如何建立一个网站怎样能创建一个网站
淘宝二级域名 cybermonday photonvps http500内部服务器错误 tk域名 css样式大全 远程登陆工具 网站挂马检测工具 qingyun 国外免费全能空间 adroit 东莞数据中心 qq云端 gtt 网通服务器 西安服务器托管 中国电信测速网站 阿里云邮箱登陆 wordpress空间 酷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