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0年11月I目录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3(一)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3(二)本科专业设置.
4(三)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5(四)本科生源质量.
5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7(一)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7(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10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12四、专业培养能力.
16(一)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
16(二)针灸推拿学专业课程体系.
17(三)针灸推拿学专业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17(四)针灸推拿学专业教师数量及结构.
18(五)针灸推拿学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18五、质量保障体系.
18(一)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18(二)学校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
19(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校内评估.
19六、学生学习效果.
20(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20(二)应届本科生毕业及学位授予.
20(三)留学生本科教育.
20II(四)学生就业.
21(五)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21(六)毕业生成就.
21七、特色发展.
21(一)立足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培养服务健康云南建设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21(二)担当云南民族医药传承使命,开创傣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先河.
22八、需要解决的问题.
23(一)课程建设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23(二)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
24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1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云南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60年,是全国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3年、2015年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先后通过教育部认证,2016年成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
是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秉承"崇德和合,博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民族医药为特色,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对外教育呈现良好态势,医、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75.
47万㎡.
设有11个学院1个教学部.
截止2020年9月学校有纸本藏书110.
30万册.
纸质期刊359种,馆藏线装古籍图书1.
8万册,电子资源总量61.
78TB,拥有中外文数据库50个,电子图书359万册,电子期刊248万册,学位论文99万册,音视频16万小时.
是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在校全日制学生13451人,其中,本科生11497人,研究生1648人,留学生208人,预科生98人.
学校有教职工1123人(含学校直属附属医院),高级职称教师503人(正高级232人,副高级271人).
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58人(含校外兼职硕导453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首届全国名中医1人,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云南省千人计划产业人才1人、高端外国专家1人、青年人才5人;云南省万人计划云岭学者2人、名医专项15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3人、云南省国医名师4人、名中医36人、荣誉名中医33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6人、后备人才8人;技术创新人才2人,培养对象3人;首批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3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及培养对象2人.
聘请420余名国内外知名教授和专家担任硕士生导师、名誉校长、客座教授、名誉教授.
有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4个一级学科(涵盖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中药、护理及药学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有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包括云南省一流学科A类高原学科3个.
学校通过教育教学改革,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拥有省级以上(含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55个.
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业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一流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八大重点产业引领品牌建设专业2个,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7项,精品课程17门,精品资源共享平台课程1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东南亚南亚语种精品课程2门,教学团队6个,教学名师9人,名师工作室8个,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实验实训及创新人才培养中心9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1个,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1个,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1个,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工程中心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院1个,云南省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0项,以及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92个.
荣获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首届金奖、第二届银奖的好成绩.
学校建有世界唯一的中医西学博物馆;2017年7月,国家汉办批准为"孔子学院总部国际(西学)中医文化推广研究基地".
建有的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是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学校是云南省中医药国际教育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云南省民族医药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是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云南省中医药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学校现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公共科技服务平台2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4个、昆明市重点实验室3个、昆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2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4个(含站点1个).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基地128家,为我校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近5年来,我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5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5项,省部级439项.
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31项.
2018年,我校王睿睿教授参与的"艾滋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产品的评价关键技术建立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彭江云牵头完成的"温阳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及临床应用"项目获2015年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叶建州牵头完成的"云南名老中医治疗皮肤病学术思想及应用示范"项目获2018年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张超教授牵头完成的"云南民族医药传承模式创新及应用示范"项目获2019年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学校是开展对外教育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也是云南省较早具有招收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3留学生资格的学校.
作为中国和西班牙两国政府间的合作项目,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了"加泰罗尼亚-云南中医学院",奠定了学校对外教育的基础.
学校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加拿大、瑞士、韩国、泰国、越南、印尼及港台等3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校和医疗机构建立了对外教育交流合作关系.
在60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秉承"崇德和合,博学敦行"的校训,形成了"务实、进取、严谨、创新"的教风,"乐学、勤思、自主、合作"的学风,"树人求真传大医精诚,授业从严承岐黄仁术"的校风.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将德育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对医德医风、职业责任和使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大医精诚"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四得"人才.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1.
办学定位(1)目标定位: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中医药大学.
(2)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中医药大学.
(3)办学层次定位:强化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国际教育.
(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崇德至善、博学至精、敦行致道、和合致远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5)学科专业定位:以中医药为主,理学、工学、管理等相关学科融合发展.
(6)服务定位: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
(7)办学规模:到"十三五"末,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300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规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15%左右.
2.
人才培养目标(1)人才培养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中医药及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学校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遵循高等教育及人才成长规律,根据人才培养总目标确立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素质要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职业素养、一定的创业创新能力,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知识要求:较为系统地掌握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各项领域发展需求的基础理论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4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必要的实践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
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学校制定了各专业教育质量标准和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和毕业要求,并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以人才培养成效为导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本科专业设置截止至2020年9月,学校设有本科专业28个,涵盖医、理、工、管、教育5个学科门类,其中医学17个,理学1个,工学5个,管理学4个,教育学类1个.
当年本科招生专业17个,未招生专业11个:中草药栽培与鉴定、食品科学与工程、医学实验技术、物流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运动康复、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市场营销.
表1:本科专业设置序号学科门类专业类别代码专业类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104教育学类0402体育学类040206T运动康复207理学0711心理学类071102应用心理学308工学0807电子信息类080711T医学信息工程40809计算机类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0813化工与制药类081302制药工程60827食品科学与工程类082701食品科学与工程70827食品科学与工程类082702食品质量与安全810医学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100402食品卫生与营养学91005中医学类100501K中医学101005中医学类100502K针灸推拿学111005中医学类100508TK傣医学121005中医学类100510TK中医康复学131005中医学类100511TK中医养生学141005中医学类100512TK中医儿科学151005中医学类100512TK中医骨伤科学161006中西医结合类100601K中西医临床医学171007药学类100701药学181007药学类100702药物制剂191008中药学类100801中药学201008中药学类100802中药资源与开发211008中药学类100806T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5(三)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截止至2020年9月30日,各类在校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如下表:表2:各类学生人数一览表类别实际人数(人)研究生1648留学生(攻读本科及硕士研究生)208本科生11497预科生98成人教育6785各类在校生总数20169全日制在校生数13451本科生占全日制学生比例85.
90%(四)本科生源质量我校生源结构合理,生源质量稳中有升,发展态势良好.
2020年学校把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儿科学纳入一本招生,至此,我校已有3个专业在一本招生.
2020年我校面向全国22个省计划招收本科生2500人,实际录取2500人,实际报到2443人,录取率为100%,报到率为97.
72%.
计划招收专升本950人,录取918人,录取率为96.
63%,实际报到903人,报到率为98.
37%.
本科生源情况详见下表:表3:生源情况省份批次录取数批次最低控制线(分)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文科理科不分文理文科理科不分文理文科理科不分文理天津市第二批次招生A0040.
00.
0476.
00.
000.
0080.
30河北省第二批次8120465.
0415.
00.
077.
00139.
500.
00221010医学技术类101002医学实验技术231010医学技术类101005康复治疗学241011护理学类101101护理学2512管理学1202工商管理类120202市场营销261204公共管理类120401公共事业管理271204公共管理类120410T健康服务与管理281206物流管理与工程类120601物流管理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6省份批次录取数批次最低控制线(分)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文科理科不分文理文科理科不分文理文科理科不分文理招生A山西省第二批次招生A7110469.
0449.
00.
065.
5067.
000.
00辽宁省第二批次招生A220472.
0359.
00.
063.
00139.
500.
00吉林省第二批次招生A220371.
0336.
00.
0153.
00141.
500.
00黑龙江省第二批次招生A240356.
0301.
00.
0123.
00198.
000.
00安徽省第二批次招生A470499.
0435.
00.
042.
0082.
000.
00江西省第二批次招生A580488.
0463.
00.
056.
5044.
500.
00山东省第二批次招生A00180.
00.
0449.
00.
000.
0089.
00河南省第二批次招生A7130465.
0418.
00.
088.
50132.
500.
00湖北省第二批次招生A660426.
0395.
00.
095.
50112.
500.
00湖南省第二批次招生A7190526.
0464.
00.
028.
0057.
000.
00广东省第二批次招生A240430.
0430.
00.
0117.
0091.
600.
00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次招生A10180381.
0353.
00.
0105.
50135.
000.
00海南省第二批次招生A00200.
00.
0463.
00.
000.
00118.
00重庆市第二批次招生A7170443.
0411.
00.
097.
5097.
500.
00四川省第二批次招生A9170459.
0443.
00.
063.
5092.
500.
00贵州省第二批次招生A7170463.
0384.
00.
087.
50104.
500.
00陕西省第二批次招生A350439.
0372.
00.
094.
00107.
000.
00甘肃省第二批次招生A240405.
0350.
00.
0107.
00106.
000.
00青海省第二批次招生A240439.
0352.
00.
037.
5039.
500.
00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7省份批次录取数批次最低控制线(分)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文科理科不分文理文科理科不分文理文科理科不分文理云南省提前批招生109440480.
0440.
00.
075.
2074.
500.
00云南省本科批招生45850555.
0535.
00.
037.
3544.
350.
00云南省第一批次招生1692410555.
0535.
00.
027.
7030.
700.
00云南省第二批次招生A37210320480.
0440.
00.
071.
7085.
400.
00二、师资与教学条件(一)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多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加大教师培养工作力度和健全人才引进工作机制为重点,多渠道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努力构建数量充足、结构优化、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学校有教职工1123人,其中,专任教师为701人,外聘教师302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30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3.
65%;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417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9.
49%;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49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0.
76%.
各项结构比例如下:表4近两学年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外聘教师数折合教师总数生师比本学年7013021007.
5516.
94上学年658296961.
5515.
49表4教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结构项目专任教师外聘教师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总计701/302/职称正高级15321.
837926.
16其中教授669.
4282.
65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8项目专任教师外聘教师数量比例(%)数量比例(%)副高级26437.
667825.
83其中副教授15822.
5472.
32中级22832.
5210434.
44其中讲师14120.
1141.
32初级456.
423712.
25其中助教192.
7130.
99未评级111.
5741.
32最高学位博士18626.
534916.
23硕士31044.
229230.
46学士17925.
5311638.
41无学位263.
714514.
90年龄35岁及以下14220.
2610133.
4436-45岁32346.
0811036.
4246-55岁16823.
976421.
1956岁及以上689.
70278.
94近两学年教师职称、学位、年龄情况见图1、图2、图3.
图1近两学年专任教师学位情况(%)图1近两学年专任教师学位情况(%)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9图2近两学年专任教师职称情况(%)图3近两学年专任教师年龄结构(%)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10(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学校严格执行主讲教师准入制度.
建立新进教师培养制度,对新进教师进行培训,安排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上岗前培训,帮助新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严把教学准入关.
制定了《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规定》.
文件规定每学年教授、副教授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并作为履职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条件之一.
本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508,占总课程门数的74.
27%;课程门次数为1415,占开课总门次的61.
23%.
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02,占总课程门数的29.
53%;课程门次数为402,占开课总门次的17.
40%.
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147,占总课程门数的21.
49%;课程门次数为310,占开课总门次的13.
41%.
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448,占总课程门数的65.
50%;课程门次数为1155,占开课总门次的49.
98%.
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397,占总课程门数的58.
04%;课程门次数为1018,占开课总门次的44.
05%.
承担本科教学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有74人,以我校具有教授职称教师82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为90.
24%.
本学年主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授46人,占授课教授总人数比例的100.
00%.
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本科专业核心课程182门,占所开设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为73.
09%.
图4各职称类别教师承担课程门数占比(%)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11(三)教学经费投入本科教学经费投入是支撑学校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预算保障的重点.
从教学运行、德育教育、教学设施及设备、实验室建设、师资培训、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教材建设等多方面投入经费,优先保证本科教学工作.
2019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3147.
56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401.
05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313.
41万元.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2737.
72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348.
83元,生均实习经费为272.
60元.
(四)教学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1.
教学用房根据2020年统计,学校总占地面积75.
47万㎡,产权占地面积为66.
55万㎡,学校总建筑面积为34.
25万㎡.
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152376.
29㎡,其中教室面积28020.
24㎡,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65451.
25㎡.
拥有体育馆面积4265.
0㎡.
拥有运动场面积35830.
6㎡.
按全日制在校生13384人算,生均学校占地面积为56.
39(㎡/生),生均建筑面积为25.
59(㎡/生),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1.
38(㎡/生),生均实验、实习场所面积4.
89(㎡/生),生均体育馆面积0.
32(㎡/生),生均运动场面积2.
68(㎡/生).
表5:各生均面积详细情况类别总面积(平方米)生均面积(平方米)占地面积754659.
7256.
39建筑面积342499.
2625.
59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2376.
2911.
38实验、实习场所面积65451.
254.
89体育馆面积4265.
00.
32运动场面积35830.
62.
682.
图书截至2020年9月,学校图书馆总面积达到20767.
77m2,阅览室座位数2497个.
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10.
30万册,当年新增4699册,生均纸质图书64.
62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12册;拥有电子期刊248.
34万册,学位论文99.
47万册,音视频160933.
15小时.
2019年图书流通量达到4.
91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313.
58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221.
35万篇次.
3.
信息资源及应用学校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10240.
0Mbps.
校园网出口带宽12300.
0Mbps.
网络接入信息点数量11370个.
电子邮件系统用户数1459个.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872.
0GB.
信息化工作人员40人.
4.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
5亿元,其中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4706台(套),合计总值0.
477亿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设备56台(套),总值1362.
76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
46万元.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29.
78万元,新增值达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6.
97%.
学校有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7个.
5.
科学研究平台学校现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公共科技服务平台2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4个、昆明市重点实验室3个、昆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2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4个(含站点1个)三、教学建设与改革本学年,我校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目标,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巩固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教学改革1.
稳步推进学分制改革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以深化学分制改革为抓手,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13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努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本学年一是用制度作保障推进学分制改革.
制定或修订了与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绩效管理、质量监控、考核评价等全方位的管理制度30多个;二是对思想政治课、英语课等公共基础课实行了选课制度,三是组建了课程中心、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
2.
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云南省对高等教育的相关要求及部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基于OBE理念,学校2019年11月全面启动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与上版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新一版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突出培养目标引领作用,培养目标更加体现学校特色和优势,社会要求和人才发展的自我需求相适应,同时在毕业要求上,增加了体现可操作性且有效覆盖毕业要求的"指标点"以及直接支撑培养目标的"课程目标".
此外,限制了核心课程的数量来凸显核心地位.
为方便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实践和交流,配套增加了"课外创新实践"、"小学期"模块,在总的教学周数不变的前提下调整过去一学年两学期(20周+20周)为一学年三学期(16周+16周+4周),用于满足学生跟师实践、阶段实习、跨校跨专业选修、重修、国内外短期访学及安排一年级学生军训等需要.
3.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改变了学校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疫情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学校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线上教学.
据3月2日-3月22日的调查统计,学校开课共计1187门次,参与授课教师626人,参与学习学生8167人,各学院学生平均到课率99%以上.
授课教师采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智慧树、钉钉、视屏会议ZOOM、QQ群课堂、QQ会议等在线教育平台和网络通讯手段进行直播、录播、网络慕课自主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全面开展教学.
教务处、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学校督导积极参与到听课中,听课、看课共计660余次,保证了我校教学秩序的平稳运行.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在教学中加入了课程思政和抗疫相关内容.
学生们希望学习更多的知识帮助他人,很多学生表示如果有可能,愿意加入战疫一线.
即便返校后,师生在线教学和学习的意愿也很大,这种"互联网+"、"智能+"的在线教学模式深得师生的喜爱.
4.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启动了"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的方案及调研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内涵建设,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修订了《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形成《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和中医药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14政策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对校级教育科学研究和中医药政策研究项目的规范管理;拟定了《课程质量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推进课程建设,将课程评价结论作为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
本学年立项教育科学研究课题25项,其中,省级哲学社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项,校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3项.
5.
改革学生管理服务方式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针灸推拿康复学院为试点单位,积极推进"书院制"改革.
采用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品学兼优的研究生任班主任助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办公室教师任副班主任、分管教学的院长任班主任的纵向管理方式,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有效促进了教学相长,以求培养"明道至善、博学至精、躬行至道、百会致远"的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中医药人才为目标.
(二)教学建设1.
加强师德学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在干部教师招聘、资格准入、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工作中严格执行师德要求.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弘扬优良学风、维护学术尊严、规范学术行为、提升学术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大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宣传教育及查处力度.
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师德违规查处通报制度》,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强化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深化德育答辩制度,制定了本科生德育学分实施办法,形成了新生德育规划、在校生德育积分、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德育教育闭环.
全年未发生师德违规事件.
2.
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着力培养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服务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的专业人才.
根据我校"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2020年,申报了"预防医学""中医生殖医学"专业,积极打造、布局服务于健康产业的专业群.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加强一流专业建设,制定了《云南中医药大学"一流专业"建设方案》、《云南中医药大学一流专业建设标准》.
2019年推出了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六个专业参评省级一流专业和国家级一流专业.
护理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药学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是推进专业"对标"建设,制定专业建设方案,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专业发展质量,突出专业特色发展.
3.
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15一是开展核心课程的准入及认定.
制定了《云南中医药大学核心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根据教育部专业质量标准及本校实际教学情况,对全校所有专业进行了核心课程的准入及认定工作.
二是评选一流课程课.
根据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开展一流课程建设,制定了《云南中医药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实施方案》,并开展一流课程建设工作.
2020年,学校已立项37门一流课程,涵盖了全校所有专业.
并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制定了《云南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案》,遴选了39门课程思政示范课,覆盖全校所有专业.
三是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制定了《云南中医药大学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办法》,《办法》规定教师开发或使用线上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课时数可以按照1.
5系数计算,激发广大教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2020年,学校遴选了14门课程,投入140万进行在线课程的建设.
同时,学校遴选了中医皮肤学、中医养生学两门课程进行重点打造,预计于明年上线学堂在线国际化平台.
加强教材建设,投入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外出参编教材,本学年有95位老师参编各级各类教材64本,其中主编教材9本,熊磊教授主编的《中医儿科临床医学》获批云南省优秀教材.
4.
深化实践实训教学改革一是推进实践教学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本科生学术道德建设,严肃学术纪律,净化学术环境、维护学校声誉,明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促进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制订了《云南中医药大学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二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拓展优质实践教学基地资源,2019年新增教学医院6家.
三是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
继续保持与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交换实习学生,加强实习同学之间的交流,积极倡导朋辈教学理念.
四是强化实验教学管理.
每个月进行一次实验室安全培训,一次安全检查,对不合格不达标地方及时整改;及时解决各学院急需购的实验设备,为学生实验实训创造良好条件.
5.
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围绕"双一流"建设需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外引内培,加大人才战略实施力度.
实行学院、校学术委员会、学校三级评审制,精准引进和培养一批活跃在国内外学术前沿、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专家学者.
积极推进人才引培计划,引进35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四层次人才1人,五层次人才4人.
博士增加32人(在职培养2人),博士总数达到196人,占教职工比例由23%增至26.
3%.
积极申报、新增各级各类人才项目(荣誉)28人,其中,享受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16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后备人才3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养对象3人,云南省万人计划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名医专项(云岭名医)5人、青年拔尖人才10人,云南省优秀教师1人.
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开展"本科教学创新讲坛"6次,累计参加培训人数1220人次.
组织参加教学竞赛6个,荣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6.
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推进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14项获得教育部立项,47项获省级立项.
完成29个项目的结题评审.
在云南省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5项,铜奖3项;1项获国赛第二名.
获得"全国KAB大学生创业俱乐部""云南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中心""云南省省级校园创业平台""云南省众创空间"和"昆明市呈贡区青年创业创新协会会员单位"授牌.
做好创业园的建设、维护、管理,8个创新创业团队入驻"敦行阁"创业平台.
四、专业培养能力我校目前有28个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教育5个学科门类,下面就以我校省级一流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为例介绍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是本科教育的基本方针,是学校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理性思考与周密设计,具有导向价值、标识价值和激励价值.
我校《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设定是基于学校办学水平与外在社会需求,在理性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使命与愿景,而设计出的一种有关学生成长的合理性且理想化的未来图景,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及云南省中医药强省战略,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秉承"厚基础、强技能"的教育理念,按照"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全程临床"的培养模式,培养德才兼备、根植基层、一专多能的实用性人才.
专业定位符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针灸推拿学专业培养中首先以党建引领专业发展,创新德育教育工作,连续6年实施德育答辩,培养出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用得上"的优秀基层人才.
其次依托中国—缅甸中医药中心、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术交流平台,积推广针灸推拿特色理论和技术,增强文化自信.
第三创建特色"百会"班,搭建基于互联网+的"百慧诵读平台",创新学生纵向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
针灸推拿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内外结合,动静结合,活学活用"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17的人才培养理念,多措并举,强化教师"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
按照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改革学生管理模式.
根据社会需求及用人单位反馈意见,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完善校—院—教研室—学生四级教学质量监控反馈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针灸推拿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将康复医学概论、中医养生学、特色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等课程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开展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课下跟师实践,开拓学生的临床思维,增强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并加强外语教学,结合专业课课程思政,培育了一批线上金课,加强了虚拟仿真金课"平腕立指针法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使课程体系能够满足人才培养方案需求.
结合课程思政,加大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力度,拟在五年内建成3-5门线下金课,2-3门线上金课,并将线上、线下金课与普通课程有机结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广泛引导学生进社区、进医院、进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将专业能力锻炼与社会服务活动结合起来,着力传承"大医精诚"理念及奉献精神,打造2-3门社会实践金课.
(三)针灸推拿学专业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学校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针灸推拿学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等必修课程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含德育答辩)等实践活动等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热爱中医事业,将预防疾病、祛除病痛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等课程培养学生重视患者的个人信仰、人文背景与价值观念差异,尊重患者及家属,尊重生命、依法行医;重视医学伦理问题,贯彻知情同意原则,为患者的隐私保密,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的人文素养.
学校将德育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特别是利用入学教育、主题班会、毕业实习前教育、毕业教育、德育论文答辩等关键环节,突出对职业道德、职业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18素养的培养,培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注重培养学生依法工作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针灸推拿学专业教师数量及结构针灸推拿学专业教师结构合理,师资队伍能够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发展态势良好.
教师中正高级职称人员8人、占20%;副高级职称人员12人、占30%;中级职称人员14人,占35%;初级职称人员6人,占15%;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1人、占27.
5%;硕士学位20人(含博士在读6人)、占50%;学士及其他9人,占22.
5%;教师中有博导1人,硕导16人.
(五)针灸推拿学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学校积极与社会行业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优质基地(含专硕培养基地)98家,能满足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阶段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需要.
对实习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提升基地对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支持意识和支撑能力.
结合我校实践教学基地实际情况,制定《实践教学基地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要求聘任指导教师,并对指导教师的带教工作职能职责及教学工作量进行考核.
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均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主要负责实习指导工作,按《专业实习大纲》要求落实各项指导任务,实习考核和检查,以及管理实习学生.
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验见习环节的学时较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有增加,比率提升3%左右,中医康复学的实验课比率提升高达11%.
实践环节的学分也大幅增加,康复治疗专业有46学分提升至56学分,针灸推拿、中医养生、中医康复专业由64学分提升至72学分.
五、质量保障体系(一)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从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本科教学的重要性.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质量战略,强调质量兴校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决心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中全面增强精品意识.
学校每年都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年度党政工作要点重点推进.
2020年重点对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快"一流本科""双万"建设;引导教师潜心育人,提升专业能力;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制机制等多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任务进行了细化,学分制改革、专业综合评价、完善教改班建设、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19学生管理服务改革等重大工作有序推进.
2020年初学校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了集中力量,办好本科教育的共识,明确了以学分制改革为抓手,统筹推进"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路,围绕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教学秩序整顿、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课程建设、信息技术融合、实践教学改革、"学生成长成才助力"计划等十一个方面对本科教学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二)学校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学校党政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理念,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项工作会等集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以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推动学校改革发展重大工作.
校领导带头中止休假模式,及时返岗,靠前指挥,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防控工作安排,研究制定了应对疫情防控涉及教学、学生管理等专项工作方案、预案.
学校于3月2日开始全面线上教学,5月7日开始有序安排学生错峰返校,实现正常线下教学.
紧扣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部振兴本科教育的系列文件精神,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
在深化学分制改革方面,制定了《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全日制本科学生成绩管理办法》《课程重修管理办法》《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本科生辅修专业管理办法》等多个教学管理制度.
分管教学校领导定期主持召开教学工作协调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会,协调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主题教育期间,围绕提高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聚焦课程建好、老师教好、学生学好关键环节,深化学分制改革,解决制约学生学习动力、教师教学投入精力等管理机制及配套措施;聚焦建设"一流专业",着重解决专业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校长和分管教学校领导分别带队开展专项调研,积极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
执行校领导联系教学单位制度,深入课堂、教研室、学生宿舍、实践教学基地调查研究,倾听师生心声,了解教学运行实情.
坚持校领导开学初、期中教学检查、期末巡考制度,固化新学期"第一课"的听课制度.
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走进思政课堂,全体校领导先后为学生讲授思政专题课.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校内评估1.
加强日常教学质量监控常规工作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日常教学质量监控评估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
领导干部深入一线,了解和掌握教学现场运行、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设施、教学环境等情况,获取本科教学工作的一手材料,确保掌握真实的教学状态,促进教学过程管理.
加强校级教学督导委员和院(部)教学督导组的协同机制,坚持专项督导和经常性督导相结合.
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合理运用评价结果.
规范学生评教程序,完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体系.
疫情期间加强在线教学质量监控,监测在线教学开展情况,保障教学有序运行.
全面落实教学信息反馈环节,畅通学生、教师、管理者之间的信息渠道,加强教学信息通报,使教学信息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效调控源.
2.
完成2019年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在2018年云南省首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的基础上,2019年,对标云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中医学专业认证指标自建专业综合评价平台,开展了校内专业综合评估工作,对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课程体系科学性、教学资源保障度、学生满意度、专业成果凸显度等进行诊改,全面评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
2020年4-6月,学校24个招生专业完成了云南省第二轮专业综合评价工作,有2个专业评价结果为B(国内一流),15个专业评价结果为C(省内一流),较第一轮评价结果有大幅提升.
综合评价工作已成为我校深化专业内涵发展,提升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六、学生学习效果(一)学生学习满意度根据2019年麦克思公司对我校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调查显示,我校2018届毕业生对我校总体满意度为96.
90%,教育教学满意度为91.
95%,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为92.
03%,教师授课的满意度为93.
80%,对课程设置满意度为88.
47%,对专业设置满意度为85.
54%,对实践教学满意度为85.
39%,对就业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87.
97%,总体满意度比2018年都有所上升.
(二)应届本科生毕业及学位授予2020学年学校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2172人,获得毕业证书的有2148人,毕业率为98.
90%.
,学位授予率为99.
53%.
(三)留学生本科教育2019-2020学年,学校有来自法国、比利时、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老挝、缅甸,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140名本科生.
分布在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同时,学校有云南省政府奖学金招收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1资格,为有志于学习中医药专业的高层次优秀留学生提供了支持,提高了留学生学习热情.
(四)学生就业截至2020年8月31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76.
77%.
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事业单位,占56.
40%.
升学231人,占10.
75%,其中出国(境)留学2人,占0.
12%.
(五)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根据2019年麦克思公司对我校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在98.
57%,对我校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评价较高;2018年毕业生重点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满意度为99.
28%,综合来看,我校毕业生的素质、能力、知识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毕业生的薪资水平近几年持续上升,就业稳定性有所上升.
(六)毕业生成就根据2019年麦克思公司对我校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调查显示,我校2018届毕业生中,有81.
43%毕业生在云南省就业,主要在昆明市就业.
从就业领域来看,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72.
34%).
从用人单位类型来看,本届毕业生有七成(71.
41%)以上在医疗卫生单位就业.
此外,从事医疗类工作的毕业生主要在二级甲等医院就业.
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充分体现了我校办学特色,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做出来较大贡献.
七、特色发展(一)立足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培养服务健康云南建设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学校经过57年风雨兼程,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四得"人才,为改善云南边疆基层医药卫生人才匮乏、百姓缺医少药状况,推进健康云南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中医药快速发展时期,学校抢抓机遇,奋发作为;胸怀本土,放眼世界;立足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和健康云南建设对人才的需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新要求,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系,完成了人才培养从立足基层到面向世界、适应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变.
cyun怎么样?cyun蓝米数据是一家(香港)藍米數據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蓝米云、蓝米主机等同属于该公司品牌。CYUN全系列云产品采用KVM架构,SSD磁盘阵列,优化线路,低延迟,高稳定。目前,cyun推出的香港云服务器性价比超高,香港cn2 gia云服务器,1核1G1M/系统盘+20G数据盘,低至29元/月起;香港多ip站群云服务器,16个ip/4核4G仅220元/月起,希望买香港站群服务器的站长...
无忧云怎么样?无忧云值不值得购买?无忧云,无忧云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老牌商家旗下的服务器销售品牌,现由深圳市云上无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是正规持证IDC/ISP/IRCS商家,主要销售国内、中国香港、国外服务器产品,线路有腾讯云国外线路、自营香港CN2线路等,都是中国大陆直连线路,非常适合免备案建站业务需求和各种负载较高的项目,同时国内服务器也有多个BGP以及高防节点。目前,四川雅安机房,4...
georgedatacenter这次其实是两个促销,一是促销一款特价洛杉矶E3-1220 V5独服,性价比其实最高;另外还促销三款特价vps,georgedatacenter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美国VPS商家,主营美国洛杉矶、芝加哥、达拉斯、新泽西、西雅图机房的VPS、邮件服务器和托管独立服务器业务。georgedatacenter的VPS采用KVM和VMware虚拟化,可以选择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