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的传为柴静离婚
网友爆料作家冯唐为了央视摄影师知名主播柴静和妻子离婚,后编剧宁财神跳出来予以辟谣,称冯唐和柴静只是普通朋友,传闻纯属无稽之谈。
而2012年11月1日下午4时,冯唐好友高晓松也发微博证实冯唐婚变了,他透露前晚和冯唐喝茶,并称其为“新晋钻石王二小冯唐”,让“文艺女青不要放过这个人”。
冯唐柴静渊源
柴静曾在2010年年底发表的一篇名为《杂种冯唐》的文章中,以颇为感性的笔触叙述了自己眼中的冯唐,洋洋洒洒10个部分的文字,可见对冯唐的了解相当深,“他本质上不是一个把女性当成猎物的人,甚至有点崇拜之情,不可能轻慢或者亵渎。
就他这样的,谈个恋爱分个手都纠结个十年八年,稍下点雨就要写几句诗内心才平静,一辈子跟自己左缠右斗,也就是个场面花哨。
有次饭局上,有个姑娘跟他同来,头发脸蛋黑白分明。
”“他说他喜欢的女的从没变过。
都是一个类型,都满强的,用他的话说像剪刀一样气势汹汹的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会两天没理,一回身发现已经上吊了’····两人还是要爱过,就算成了灰,也是后来婚姻的基础。
”此外,在柴静的笔下,也曾有过关于冯唐妻子的报道:“素颜、背着解放军包、极聪明、有趣。
”冯唐与柴静二人是相互为对方的才情所吸引。
高晓松石康微博证实
2012年10月29日,作家石康发微博:“在我眼里,中国目前的成功分子,从王石到冯唐都算上,都在通过搞离婚来补课,是中国欠他们的,在他们年轻时,应得到的是大量姑娘及损友儿,他们在青春期不听摇滚而拿上班或考托当奋斗,他们差不多一生都在垃圾堆里搞装修,令人伤感的是,已没用了,他们全被骗了,因错过太多与时间相关的优美的事情。
”间接证实冯唐离婚的消息。
紧接着,2012年11月1日下午4时,冯唐好友高晓松也在微博证实了此事,他透露前晚和冯唐清茶代酒叙四十人生,共同认定二事:“1.小概率事件每人每生会摊到一件且只摊到一件;2.该立遗嘱了。
文艺女青不要放过这个人……”
宁财神辟谣
2012年11月1日,宁财神在微博表示,冯唐与柴静在一起是假消息。
据悉,柴静曾在2010年12月号的《GQ》中文版上撰文《杂种冯唐》,叙述了自己眼中的好友冯唐,“他说他喜欢的女的从没变过。
都是一个类型,都满强的,用他的话说像剪刀一样气势汹汹地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会两天没理,一回身发现已经上吊了。
两人还是要爱过,就算成了灰,也是后来婚姻的基础。
”
柴静离开央视的原因?
辞职原因①
邱启明:唯一主持节目《看见》停播
从《看见》官网看,去年7月后柴静采访的《看见》再未更新,之后柴静于2013年10月底在美国生下了一个女儿。
其原同事,在《看见》中有过合作的主持人邱启明昨日在微博上“统一回复求证的朋友”:柴静确实于13年底辞去央视职务。
至于具体辞职原因,一方面因为她在去年10月底在美国生子,淡出荧屏。
另一方面,据邱启明了解到的信息,《看见》停播后,柴静便有了辞职意向,台里也曾提出挽留,但据他所知,目前柴静已经离开央视。
至于离职缘由,邱启明认为,“《看见》是柴静之前在央视唯一主持的一档节目。
但做得好好的一档节目,突然停播了。
我觉得这就类似一个再优秀的大厨,让你突然去端菜了,不让你在真正的空间里去施展专长的时候,提出离职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
辞职原因②
台里同事:在美生子舆论压力过大
至于柴静在不能继续主持《看见》节目而提出离职后,央视是否进行了挽留?据柴静曾经的央视同事透露,台里的确挽留了,但最终还是没留住。
至于柴静目前在做什么?该同事透露,“柴静目前主要是在家带孩子,应该没有去哪个媒体,她这级别,在这个时代,其实已经不需要平台了。
”
有媒体从央视内部人士处获悉,“央视内部并未公布柴静辞职的消息,但的确很久未在台里看到过她。
体制的原因,就算她真离职,也没有人方便说,我们作为旁观者更不方便发布言论。
”说起离职原因,该工作人员表示或许是因为美国产女的舆论压力让她有些吃不消。
■ 爆料
柴静是企聘非台聘
据悉,柴静在离职前与央视是企聘关系,而据央视员工介绍,“央视的劳动关系分台聘、企聘、栏目聘三大类,其中台聘的都是老职工。
目前央视的员工中企聘是主体,台聘、企聘两者这两年在待遇上差别已不大。
以前是企聘一年一签,最近几年改为两年一签。
而栏目聘就是编制外人员。
比如当初邱启明来央视《24小时》节目,应该是没企聘,后来不确定。
”
急需柴静的《看见》的写作背景。
写作动机:源于两个“离开”
新书《看见》与柴静目前央视主持的对话栏目《看见》重名,柴静说有些巧合的成分。
有人曾提议书名叫《我看见》,但柴静觉得“我”字刻意,去掉直接叫《看见》更自然,随后才发现跟自己的节目名字一样。
从让她广为大众所知的《新闻调查》,到已有近6000万访问量的博客曾用名“柴静观察”,再到现在栏目及新书《看见》,改变看似平淡,但很耐琢磨。
“你让别人看见,你才能看见别人,大家都同处于一样的生活,爱恨欲望都无不同。
” 不再刻意强调职业身份,老老实实“看见”,传递着柴静十年的人生感悟。
柴静介绍,《看见》的写作动机,很自然也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两个“离开”。
第一个是2008年引她入央视的“导师”、《东方时空》创办人之一陈虻去世,第二个是2009年突然调离《新闻调查》。
两件事,都是柴静无法预期的,让她感觉到生死万物的无常。
她说:“人其实是背对着死亡,一天天倒退地活着。
人都有一死,但内心需要一种东西活着,而用文字记录,就是唤醒这种内心的过程。
”
写作过程:一次“化学反应”
十年之间,柴静做了几百期节目,写了几百篇博客文章,积累了大量的文字素材。
新书《看见》用到了不少柴静即时写下、留有强烈个人色彩与鲜活感触的素材、笔记。
有很多出版社曾找柴静想将博客文章结集,但柴静并没接受。
她说,5年前、一年前的自己,思考方式、人生观都与现在的自己有所不同,简单的文章罗列,是对文字的不够敬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够诚实。
通过《看见》的书写,柴静再回到过去的场景中,跟所有的采访对象、所有的文章,跟过去那些日日夜夜再发生一次“化学反应”,重新与生活打滚,发现早已忘记了的东西,发现根本没有想过的事情。
所以,《看见》呈现了柴静很多节目中没有完成或不能完成的事。
《看见》一书,厚厚的400多页,20多万字,柴静也很吃惊自己竟然写了这么多。
谈到写书的过程,柴静说非常困难,从决定动笔至完成,用了4年多时间,中间停断过多次,有时一停就是半年一年。
当她觉得不能诚实对待自己的时候,就不动笔。
等待心结慢慢解开,等待记忆慢慢清晰,等待时间慢慢消化。
柴静说这就像一汪水,被一些石头一些坝给拦起来了,水本身又不够多,冲不破。
破不了就扔在那儿,等着下雨。
总会有一滴一滴雨水,慢慢攒起来,慢慢溢出来,高过这些石头这些坝的时候,就又再流淌出来了。
写书对于柴静,也是一个发现自我、唤醒自我的过程。
她说,不写作,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
柴静。。。。
柴静(1976年1月1日-),生于山西临汾,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学习电视编辑专业。
19岁在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22岁到北广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
2009年离开《新闻调查》,担任新闻频道《24小时》主播,新闻频道《面对面》主持人。
2011年担任《看见》周末版主持人。
曾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揭露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她曾经故意在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她曾经一个人独面黑社会的威胁。
2013年出版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引起热议,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
2014年2月,媒体曝记者柴静在美国产女,抱孩子回国被目击。
2014年初从央视辞职,2015年初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
柴静,生于1976年。
19岁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22岁到北广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
现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主持人,曾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揭露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她曾经故意在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她曾经一人独面黑社会的威胁。
央视主持人柴静简历
姓名:柴静
性别:女
民族:汉
生日:1976年7月17日
身高:172cm
体重:51kg
学历:湖南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铁道校区)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入行简历
1994-1998年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任主持人;
1998 年到北京广播电视学院进修电视编辑,并在湖南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
1998-2001年,湖南卫视《新青年》节目主持人;
2001年10月,加盟《东方时空·时空连线》,并担任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 ;
2003 年 4 月,成为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 “ 零距离 ” 报道 “ 非典 ”;
现为《新闻调查》出境记者 主持人、《面对面》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