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的一生
1961年生于中国台湾。
曾就读于卡耐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副教授;
在苹果公司工作了六年,主管该公司的多媒体部门;
曾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总裁;
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2000年升任公司副总裁,调回总部负责自然界面部。
李开复是国际知名的语音识别技术专家,原为卡耐基梅隆大学副教授,曾获《商业周刊》1988年“年度最重要的科学创新”称号。
2005年7月20日加入Google(谷歌)公司,并担任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负责Google(谷歌)中国公共关系事务以及Google(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的运营工作。
2009年9月4日,从谷歌离职。
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现在手机上用到的语音拨号功能就是李博士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研发出来的。
履历表
1966 - 1972 台湾就读小学
1972 - 1979 美国田纳西州就读初中、高中
1979 - 1983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学士
1983 - 1988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
1988 - 1990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
1990 - 1996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
1996 - 1998 美国SGI电脑公司(网络产品部全球副总裁、Cosmo 子公司总裁)
1998 - 2004 美国微软公司(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自然互动部全球副总裁)
1988 美国商业周刊最重要发明奖(语音识别)
1989 世界Othello对弈冠军(黑白棋)
1991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最佳论文奖
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博士曾任微软公司副总裁,负责公司的自然交互服务部,致力于开发使用户界面变得更加简便自然的技术和服务。
2000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
2005年7月,李开复离开微软,闪电加盟Google。
并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
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于2009年9月4日正式辞职,自我创业,将创立一只风投基金,支持中国青年创业者。
Google公司未说明离职原因。
2009年9月,李开复离开GOOGLE(离职)。
2009年9月李开复博士于在中国北京创立创新工场。
李开复“死时间”是什么时间
2011年12月7日,他自己发微博称,在日内瓦火车站外小巷,被三位劫匪抢走皮夹公事包,护照电脑iPad全被拿走,不过好在没有人身伤害。
随后既有网友称,“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还是得锻炼好身体,自己保护自己。
”而网络零售商当当网也恰逢其时的举行了一场“年末大清仓,全场2折包邮”活动,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健身器材,号召大家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朋友,祝圣诞节快乐!
李开复患癌症给我们什么提醒?
在中国大陆备受尊崇的华人企业家李开复,于近日被诊断患有淋巴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李开复感叹“世事无常”,也反思自己“以健康为代价去工作”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感叹和反思是否科学?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提醒? 李开复反思“拼命工作”有道理 “拼命工作”会导致久坐、缺少身体活动、吸烟、不合理膳食、忽视癌症征兆 面对癌症,李开复态度乐观,也有反思 李开复发微博坦言:在以往的职业生涯里,我一直笃信“付出总有回报”的信念,所以给自己的负荷一直比较重,甚至坚持每天努力挤出三小时时间工作,还曾天真的和人比赛“谁的睡眠更少”、“谁能在凌晨里及时回复邮件”……努力把“拼命”作为自己的一个标签。
现在,冷静下来反思:这种以健康为代价的坚持,不一定是对的。
上述反思,从医学的角度看正中核心。
“拼命工作”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以下仅在癌症医学的范畴内分析。
现在职场中拼命工作的模式,基本就是坐在椅子上面对电脑,忙起来几个小时身体一动不动,形成久坐。
由于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甚至无暇正经用餐,经常叫个快餐胡乱吃一通,膳食严重不合理;同时还会忽视和隐忍身体出现的症状。
有时候夜间加班为了提神,还要点上香烟、吃上零食、喝上饮料。
日常生活中围绕工作转,挤占了身体活动的时间,很多职场人士长年缺乏体育锻炼。
上述这些因拼命工作导致的生活方式,件件指向癌症。
久坐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肥胖会引发多种癌症 癌症是一种基因疾病。
完好的基因可以精准控制细胞的代谢,而变异的基因可能引起细胞无限增殖——即癌症。
多种因素会导致基因变异,其中一种因素就是细胞周围的微小环境。
这个微小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细胞内基因的变异,而肥胖、身体缺乏活动、不合理的饮食都会影响这个微小环境,一些影响会最终导致引发癌症的基因变异。
身体肥胖、甚至是身体局部的脂肪过量,是许多癌症发生的原因。
如腹部肥胖会引发结肠/直肠癌,随着腰围的增加,患这种癌症的危险性也增加。
而多项研究表明,随着久坐时间的增加,体重增加的危险性也在提高。
所以“你都长胖了,肯定没好好工作吧”是错的,更符合实际的情况是,坐在电脑前工作,越拼命越容易长胖。
缺少身体活动会直接增加三种癌症的患病率 身体活动是指通过骨骼进行的任何形式的身体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体育运动。
现在的职场工作本就让人们缺少身体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让人们下班后仍经常坐着。
而这些习惯,都会增加患上癌症的危险性。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身体活动对结肠癌具有预防作用的证据是充分的;身体活动很可能对绝经后期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具有预防作用。
每五个因癌症死亡的人里面,有一个是因为吸烟死亡的 因为有“吸烟提神”的说法,很多经常熬夜加班的职场人士,靠抽烟来缓解疲乏,有人还靠抽烟来缓解压力。
但抽烟是癌症最重要的催化剂。
世卫组织指出,烟草使用是单一的最重要致癌风险因素,它导致全球22%的癌症死亡,以及全球71%的肺癌死亡。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指出,世界上大约1/3的癌症负担归因于吸烟和烟草暴露。
我国最新癌症风险因素的归因分析报告指出,吸烟是我国男性人群中主要的癌症死因,约占33%。
不合理膳食也是癌症推手 加班时候的饮食习惯——摄入快餐、饮料、零食,会导致肥胖,间接引发癌症。
而零食中含有烟熏、腌制、含防腐剂或高盐的加工食品,这类加工食品会直接增加患癌风险。
忽视癌症早期征兆,会贻误时机 癌症的早期发现能够大幅提高治疗成功的可能性。
早期发现的主要手段在于对身体出现的征兆保持敏感性。
某些癌症的早期征兆包括肿块、无法愈合的溃疡、异常出血、持续性消化不良和慢性嘶哑。
当发现这些征兆时,要及时诊断,如果为了工作忽视这些征兆,可能把小问题拖大,导致可治的变不可治。
很多癌症发病可以被预防,只要你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来自: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 做好个人预防,将减少至少三分之一的癌症发病 科学家的十条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至少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例可以得到预防。
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指出,许多或大多数癌症病例可被预防——杜绝烟草会直接减去约1/3的癌症负担;增加身体活动以及合理的膳食,会再减去约1/3的癌症负担。
个人预防的意义在于,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然后再把命运交由“无常的世事”。
癌症是由一类基因变异的积累造成的,我们的生命运转越久,这种积累越多,患癌症的概率越大,理论上,只要一个人活得够久,他终究会得癌症。
还有极少数人生来就带有足够引起癌症的基因变异,这部分人构成了5%-10%的癌症病例。
所以患不患癌症,有“听天命”的因素。
但毕竟我们的生活方式可以极大的影响基因变异的积累,所以相当部分的主动权也在我们自己手里。
科学家承认对癌症的认识还不充分,他们基于目前的研究成果,提出右图中的10条建议。
有人可能会觉得完全遵从这些建议,将会影响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乐趣,李开复也只是认为拿健康换事业“不一定”对。
那么如何抉择,就看您自己的认识了。
督促政府做出改善,能进一步预防癌症 要求严厉的控烟措施 吸烟可导致多种形式的癌症,二手烟(也称为环境烟草烟雾)已被证明能够使不吸烟者罹患肺癌。
去年发表在《美国实验生物学会联合会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父亲吸烟所导致的受损DNA会遗传给下一代,增加孩子患癌症的风险。
仅从预防癌症的角度,也促使世界各国严厉控烟。
但中国有负责烟草销售的政府部门,这些政府部门还将烟草的扩散作为政绩。
中国的科学部门还在将研究烟草扩散的“科学家”评为院士。
严重的控烟失败使中国由吸烟引起的癌症发病居高不下。
为了我们的健康计,应该督促政府控烟。
要求治理环境污染 “癌症村”现象被怀疑与环境污染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带有致癌化学物质的空气、水和土壤环境污染导致的癌症占癌症总病例的1–4%。
世卫组织确认的“可致癌环境污染”在中国均很严重。
中国卫生部和环保部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淮河流域及沿线居民的肿瘤发生与当地污染的相关性已被基本证实。
因此,为了预防癌症,要求政府治理环境刻不容缓。
要求改良卫生条件 病毒、病菌引发的感染会导致癌症。
我国的癌症病例有22%是由感染导致的,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字是7%。
中国是乙肝大国,约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20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通过急性、慢性炎症过程进一步演变为肝硬化,部分患者最终可导致肝细胞癌。
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溃疡的主要原因,长期炎症可能会慢慢演化成胃癌,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现症感染率平均为55%,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经济状况越差、居住越拥挤、文化程度越低,感染率越高。
另外,不安全的食品也会增加癌症风险,如常出现在陈化粮中的黄曲霉毒素是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
2011年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中也曾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
最后,防癌体检可以帮助人们对癌症早发现早治疗。
但中国人经历的普通健康体检不包括肿瘤筛查,难以发现它的踪迹。
这方面可以学习日本,日本的抗癌计划包括提供防癌体检,使日本80%的癌症发现于早初期。
所以,改善卫生条件可以大幅降低我国癌症发病率和致死率。
要求改善工作环境 在工作环境中,有40多种物质、混合物和暴露情况对人类有致癌性,它们被归类为职业致癌物。
职业致癌物与肺癌、膀胱癌、喉癌和皮肤癌、白血病及鼻咽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已有很好的文字记载。
间皮瘤(肺或胸腔外膜上的癌症)在很大程度上与工作相关的石棉暴露有关。
向死而生这本书是谁写的
您好。
李开复写了一本,北野武也写了一本。
李开复的全名叫《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讲述的是他与淋巴癌作斗争的17个月里的故事。
,而北野武的书内容简介如下:
“北野武因为摩托车事故而受重伤!”
挣扎彷徨在死亡边缘的北野武感悟到的极致思索、从事故发生到疗养期间的点滴心迹,都被赤裸地剖白,重新检视生存的意蕴。
“人究竟为什么而活?”
不断而严酷地自我“哲学”拷问,是否使北野武探寻到了自己的生死观?
满意望采纳哦,谢谢
李开复康复了吗
经过近两年的治疗,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今日在微博上宣布,自己的淋巴癌已经康复,并首次晒自称“李康复”。
2013年9月,李开复在微博上透露自己罹患淋巴癌,经过与病魔的积极抗争以及乐观向上的态度,如今终于康复了。
李开复发微博称,我最近两次检查都看不到肿瘤了。
我想感谢:1)谢谢许多网友给我祝福打气加油,祝我早日康复。
你们可以叫我:“李康复”了!2)当年宣布罹癌后,许多人跳出来说我肯定没病。
也谢谢你们,因为你们的“祝福”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