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里的可用性是什么意思
说下我对“可用性”和“易用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9656533性”的理解,
刚接触这两个概念的时候,很容易望文生义。
即“可用性”是指产品的功能是否齐全,是否处于可操作状态。
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播放器,在我们看视频的时候它可以播放(提供这么一个功能),不一定是多么的流畅,体验多么的好,它更多的时候是倾向于能够提供这样一种价值(播放视频)。
用专业的角度来讲,“可用性”即“产品价值”,而“易用性”呢在更关心产品体验的问题,更倾向于体验。
很多人对“可用性”与“易用性”的理解是上面那样的,而Joe更倾向于下面的一种解释,即“可用性”与“易用性”是对Usability这个词的不同解释。
下面先来看看百度百科对易用性的解释:易用性- Easy of Use 从来源上讲,易用性和可用性是对Usability这个词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现在国内内比较流行用易用性这个翻译法,但是易用性和可用性还是有一些差别的,从一些权威文献中可以看出Usability这个词翻译成中文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可用性”。
因为在中文中易用性仅仅是指易于使用的特性,不能包含Usability的全部含义,且易用性翻译成英文是easy of use或者easy to use,可见,易用性只是可用性的一个方面。
那么什么是易用性?易用性是可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指的是产品对用户来说意味着易于学习和使用、减轻记忆负担、使用的满意程度等。
产品易用性好,很可能是因为产品功能少,界面简单;也可能是用户认知成本低等因素。
总之,同样的产品,功能,界面和环境都相同,对于不同的用户而言,易用性也是不同的,因为用户的认知能力,知识背景,使用经验等都不同。
比如说Word 2007,有的人认为很好用,很顺手,但是也有人觉得很复杂,没有Word 2003易用使用。
上面这段文字很好的解释了“易用性”即是可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指的是产品对于用户来说易于学习和使用,减轻记忆负担,使用的满意程度等。
那么,究竟什么是可用性呢?百度一下Usability这个词,是这样解释的:可用性(Usability)是交互式IT产品/系统的重要质量指标,指的是产品对用户来说有效、易学、高效、好记、少错和令人满意的程度,即用户能否用产品完成他的任务,效率如何,主观感受怎样,实际上是从用户角度所看到的产品质量,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
ISO 9241-11国际标准对可用性作了如下定义: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用户主观满意度(satisfaction)。
其中: 有效性-用户完成特定任务和达到特定目标时所具有的正确和完整程度; 效率-用户完成任务的正确和完整程度与所使用资源(如时间)之间的比率; 满意度-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主观满意和接受程度。
下面来探讨一下百科中的说法。
百科中把Usability翻译成可用性,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有效性,效率,用户主观满意程度。
有效性其实就是指产品的价值,而满意度实际上就是指易用性的一方面。
综上所述,"可用性"和"易用性"实际上是包含与被包含的问题。
前者包含后者,后者是前者的一个重要部分。
解释什么是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按照国际有关组织的定义,设备在任一随机时刻需要和开始执行任务时,处于可工作或可使用状态的程度。
通常用可用度(A0)表示,它把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等等产品的设计特性综合成为用户所关心的使用参数。
可用性的概率度量叫“可用度”。
固有可用度AI=TBF/(TBF+MCT)
其中:TBF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小时), MCT为平均修复时间(小时)。
使用可用性A0=累计工作时间/(累计工作时间+累计不能工作时间)
累计不能工作时间包括累计直接维修时间和累计维修保障延误时间MLDT。
故:
A0=MTBF/(MTBF+MTTR+MLDT)
可靠性的定义: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叫可靠度。
高可靠性是指该设备的可靠性水平高,例如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超过10000小时就比1000小时的高。
可扩展性是指设备设计成为模块结构,并且具有高可靠性水平,可以与新设计的功能模块组合成新型装备,具有良好的系统功能和高的可靠性、可用性水平。
如何撰写一个软件可用性分析报告
展开全部
软件分析报告主要涵盖涉及软件两方面的内容:用户使用中的问题 (用以在下一个版本中指导软件开发者去修补),将对用户使用起到帮助的设计 (用以指导下一个版本的软件升级)。
如果我们能够写出一个简单明了且全面的软件可用性报告,将对软件后续的衍生升级起到更大的帮助。
在书写这样一份报告时,我们仍然需要遵循良好的书写规范以保证报告的真实、明了、准确 为后续开发维护和升级提供良好的备案支持。
我个人在经历了一些开发后也深有感触,我同样支持“文档很重要 ”的论点。
软件开发实际上就是将大家平时反复的工作以软件的方式来模拟,开发过程的前前后后涉及到各种工作人员,保证软件质量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每一个参与者尽量多的有全局感,能够把握整个体系结构,那么如何保证这种“信息传递的热度 ”呢?强大的文档支持。
这种方式其实也适用于敏捷开发,合适的文档规模对敏捷开发也是有巨大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