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网已被"千橡互动集团"收购,流传该集团为日本企业,真的假的?
4月30日中午消息,据千橡互动集团(下称“千橡”)确认,该公司将获得日本软银总额400亿日元(约合3.84亿美元)的投资。
交易完成后,软银将持有千橡约40%的股份,这将极大程度地鼓舞国内社交网站(SNS)的士气。
根据协议,软银于4月7日向千橡注资100亿日元(约合9600万美元),获得14%股份。
1年后,软银可行使300亿日元(约合2.88亿美元)的认股权证,将持股比例增至40%。
另据陈一舟本人确认,千橡本轮融资总额为4.3亿美元,除了来自软银3.84亿美元的投资外,还有Joho Capital和SBI的战略投资。
软银注资意在校内网
此前,包括千橡旗下校内网在内的国内SNS网站从未获得如此大笔的注资。
业内人士预测,软银注资千橡将迅速“搅热”国内SNS市场。
在一些互联网资深人士看来,千橡董事长陈一舟一直有校园社区“情结”。
1999年他曾与杨宁、周云帆联合创办大学生社区ChinaRen,2000年该网站出售。
随后陈一舟创办社区网站猫扑,猫扑先后经历转型门户,进军网游及裁员风波,最终回归社区定位。
2006年,陈一舟从王兴手中接过校内网,千橡在国内互联网市场的影响力随着校内网的高速发展而迅速扩大。
千橡目前在中国主要客户群是在校学生,该公司旗下的校内网目前是国内用户量第一的社交网站,对外宣布的会员数已超2千万。
分析人士认为,软银投资千橡是看中其校内网的价值。
实际上,软银总部所在的日本网络市场中,社交网站亦非常发达,这一定程度上也促使软银加大对中国SNS的重视。
校内网一位创始人与新浪科技谈及软银控股对校内网未来业务发展的影响,称目前尚不好判断。
“校内的发展取决千橡管理层,但软银作为大股东,会不会强加资本意志也不好说。
”该人士说。
他还表示,拿到资金后校内能做的事情更多一些,“相比较之前千橡拿到四、五千万美元的风投,他们现在显得更成熟。
”
易观国际总裁于扬表示,校内网是千橡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软银最看好的部分,因此软银此次的资金将更多的帮助校内巩固优势地位,短期不会对千橡策略作出重大调整。
但是从长期看,软银有可能将旗下投资的公司业务进行互动和整合,但这要取决于校内网的发展状况。
对于软银看好校内网而砸巨资的观点,一起网CEO、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提出了不同看法,他指出,孙正义一直看好无线宽带市场,目前软银在日本宽带市场已拥有350万用户,投资千橡可能与孙正义的整体布局有关系,“他有可能在中国通过社区切入无线运营”。
软银一直积极在中国市场寻求扩张。
除了千橡,软银还持有阿里巴巴近三分之一的股份。
陈一舟:是“注资”不是“收购”
千橡这两年在资本市场动作频繁,2006年曾有意与华友世纪合作并实现“借壳上市”,华兴资本当时负责幕后操盘。
后来,该合作因故放弃。
今年1月份,业内有消息称软银计划以3亿美元入股千橡。
今日上午,千橡相关负责人透露,陈一舟目前暂时不便和外界交流细节,但他刚刚与陈一舟电话确认了上述消息。
另据外电报道,软银发言人Takeaki Nukii今天表示,根据本月早些时候签署的协议,软银已投资约100亿日元(约合9667万美元)获千橡14%的股份,软银未来对千橡互动的总投资可能会达到400亿日元。
交易完成之后,软银总裁孙正义可能会成为千橡互动的执行董事。
具体做法是,千橡将面向软银发行新股,从而软银持有的股份将由现在14%增至40%。
预计软银将为此支出略高于200亿日元(约合1.92亿美元)到300亿日元。
陈一舟对上述交易数字给予了确认。
不过他强调指出,软银此次是“注资”千橡,而不是“收购”千橡。
陈一舟解释说,软银在持有千橡40%的股份后,确实会进入董事会并成为董事一员。
但软银进入中国任何一家公司的习惯做法都是,在股权上为第一股东,但软银不会去控制和主导这些公司的发展。
截稿前,千橡一位高管告诉新浪科技,目前集团还在内部讨论此事,下午将对外给出官方消息。
另据软银中国一位合伙人透露,此次注资千橡由日本软银公司全盘负责,软银中国未参与其中。
(全智 韩枝)
相关报道:
访陈一舟:就算没融资也敢说SNS竞争格局已定
谢文:软银投资千橡将推进互联网创新
陈一舟撰文称融资4.3亿美元 四个月前首笔已到账
千橡融资4.3亿美元 管理层依然控股
传软银计划2.9亿美元增持千橡股份至40%
华兴资本曾操作华友与猫扑合并
陈一舟的人物评价
千橡互动总裁陈一舟很会卖东西。
刘建是他的师弟,也是千橡互动现任副总裁。
他在斯坦福读书时就经常稀里糊 涂地被陈一舟当成买家。
陈曾经把自己的车以6000美元卖给刘健,结果在随后的半年里,刘健花了不止6000美元用来修理那辆破车。
当然,陈一舟最著名的手笔是在2000年把自己与周云帆、杨宁所创立的ChinaRen网站以约3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搜狐。
如今陈一舟开始对买东西有了兴趣。
这两年,他旗下的千橡互动连续并购了几家网站,包括猫扑、UUME、魔兽世界中国等。
这一次他似乎不准备再卖,在经历了ChinaRen的“半途而止”,又眼看着自己当年的创业战友周云帆等通过空中网登陆纳市后,陈一舟也想尝尝带领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滋味。
在收购了一批互动娱乐性社区网站后,陈一舟宣称千橡互动“已经是盈利的整合型互联网公司,通过网站、无线互联网、客户端互联网三条腿走路。
”千橡通过在有线和无线互联网上出售内容向用户直接收费,并卖出广告,而出售的很多内容是由互联网社区用户创造。
“经过可笑荒唐的事才会改变”
陈一舟称自己在2001年3月离开搜狐时的状态是“雄赳赳气昂昂”。
当时互联网正处于冬天,“又不是大股东,??”陈一舟开始研究一些光通信方面的知识,当时的互联网公司均不 盈利,但是网络接入商却财源滚滚,而光通信技术可以让网络传播的速度大大增加。
一次偶然机会,他前往美国达拉斯参加了一个国际光通信会议,在会上,陈一舟结识了当地参加会议的一些中国人。
对方有些好主意,但是缺乏融资开公司的经验,于是邀请陈一舟加入掌舵。
为了“开个公司一下值10个亿。
”陈一舟决定离开搜狐。
虽然背负着因违约而丧失40多万股搜狐股票的风险,他并不在意,因为“感觉上了一个快速道,到美国挖金子去了。
”
新公司的专利申请、融资过程都很顺利。
这时,“9.11”事件发生了。
美国经济一下子失去了活力陷入停顿,投资者捂紧了口袋,网络运营商不再大笔投入基础建设,陈一舟的光通信技术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理想中的“10亿元公司”就这么胎死腹中。
“凭着一身胆”就前往陌生城市达拉斯的陈一舟,开始反思自己离开搜狐时的狂妄,“说白了,比较幼稚,非常可笑。
”
“人总是经过这种可笑荒唐的事情,才会改变。
”随后的时间里,陈一舟在达拉斯渡过了半年平静时光。
那段时间陈一舟看了足有一千本书,其中不少是有关创业和投资的内容。
而且有了时间来整理自己的创业思路,“刚经过了一个泡沫,人都是非常浮躁。
到了美国,第一个钉子被恐怖分子打下来,第二个钉子被残酷的市场打下来,一看,咦!这个世界不是这么简单的事,老老实实在家研究开公司、投资的规律。
”
到2002年初,陈一舟发现搜狐的股票开始慢慢涨了起来,打听和研究之后,他发现是短信业务带动国内互联网公司情况开始好转。
于是,2002年底,从德州的三位天使投资人那里拿到几十万美元后,陈一舟回国了。
人人网的老板是谁
老板陈一舟。
陈一舟是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为人人网的定位是做城市社区门户网站。
几乎与Chinaren 同时诞生的人人网,曾被当时 Chinaren 网站的CEO 陈一舟视为主要竞争对手,但人人网最终的结果却没有Chinaren幸运,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夕,没有找到类似搜狐这样的接盘者。
人人网因资金链断裂,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而归于沉寂。
处于困境中的人人网被陈一舟收购,令很多业内人士猜测,陈一舟要和Chinaren直接竞争。
但出人意料,随后半年,人人网整体改版,被定位于城市社区门户网站。
陈一舟认为,这种定位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的网站,首先将覆盖国内省会以上的城市,里面主要提供资讯、求职、租房、论坛等功能。
对于千橡集团会不会再次利用自己的资金收购一些网站的提问,陈一舟认为可能性已经很小,“现在互联网泡沫太大,千橡暂时不再考虑收购。
而是首先做好自己的网站。
”
千橡集团和万象集团哪个更强?
千橡互动集团(China InterActive Corp)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第一的互动娱乐集团,集娱乐互动门户、移动增值业务、多媒体内容传输等多元化业务为一身的综合性互联网集团公司。
作为WEB2.0理念的积极倡导者与实践者,千橡互动集团秉承网民自主创造内容的新一代互联网精神,以全新的互联网沟通方式,打造中国下一代最大的网络富媒体娱乐互动平台。
千橡互动集团的投资者包括全球顶级风险投资公司General Atlantic,世界五大风险投资公司之一的el Partners,顶级的资金管理公司DCM以及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和联想投资,软银。
万象”初创于民国33年(1944年)3月。
先为万象领带制造厂,由张汉斌在重庆南路160弄2号独资开设,仅有2名职工,专做批发生意。
“万象”的名称取自英文“onegiant”(一个巨人)的谐音。
张氏注重广告宣传,除在报刊、杂志、日历、霓虹灯、路牌上做广告外,还在电台、银幕上大力宣传,广告费约占销售额10%。
因善于经营,民国36年万象资本额已达2亿元(法币)。
同年9月在江宁路10号增设第一门市部。
1950年10月,又在南京西路60号开设第二门市部,在二楼开设羊毛衫工场,自产自销。
1956年公私合营后,万象第二门市部定名为万象百货商店,“文化大革命”中改名红都百货商店。
1978年万象百货商店原名恢复,并将店面扩大至八开间,商店面积增加至273平方米,全年销售额546.2万元,实现利润107.5万元。
改革开放后,万象百货商店注册“象”牌商标,保持和发扬“三衫一巾”(羊毛衫、衬衫、化纤衫、围巾)传统经营特色,运用自身技术力量,注意提高产品质量,力创名牌产品,坚持自产自销。
1982年,上海十七毛纺厂积压了10吨黑、白两种颜色针织绒,请“万象”帮助推销。
“万象”设计了黑、白两色三翻领羊毛衫,产品应市后成为抢手货。
厂方积压的10吨针织绒一销而空。
此后,厂方乐于为“万象”提供原料。
商店还每年自采毛纱120吨,自采面料400万米,不断扩大经营规模。
1991年,万象百货商店已发展成为拥有精品、皮草、金银珠宝、妇女儿童用品、男士用品、批发等六个分公司的万象百货公司,销售额猛增至15043.6万元,利润达到968万元。
1992年7月,由万象百货公司、上海卧室用品公司、恒源祥绒线公司、华东不锈钢制品公司、万象浦东分公司等单位组成万象(集团)公司,成为上海首批建成的商业集团公司。
翌年10月,又改为股份制公司,突破原有的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和经营领域,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上海卧室用品公司等单位已实现电脑前后台联网,恒源祥绒线公司还推行了ISO9002国际管理标准。
在品牌方面,注意维护“象牌”衬衫和羊毛衫,“恒源祥牌”、“小囡牌”绒线,“蝉翼牌”蚊帐和“上卧牌”床上用品的牌誉,并继续提高品牌质量。
这些品牌曾先后获得上海市名牌产品和商业部优质产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和国家银质奖等多项称号。
1990年,象牌衬衫荣获商业部衬衫评比第一名。
1996年,“万象”在部分分公司相继停业改扩建的情况下,销售额达到57377万元,比1992年增长174.4%,实现利润4370万元,比1991年增长289.8%。
就目前规模看是千橡集团实力更强。
“千橡互动”公司是干什么的?
千橡互动集团(ChinaInterActiveCorp)
千橡互动集团是集互联网社区、移动增值服务、互联网多媒体内容传输等多元化业务为
一身的综合性互联网集团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下一代最大的多媒体娱乐互动传输平
台。
千橡互动集团的目标是借力高速增长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发展顶尖的、可持续发展的事
业。
千橡互动集团的投资者包括世界五大风险投资公司之一的el Partners,顶
级的资金管理公司DCM以及Itochu Technology Venture和联想投资。
千橡互动集团具有丰富经验的运营和管理团队,创始人曾创建了全世界最大的虚拟社区
。
在短短的发展时间里,千橡互动集团依托先进的技术革新实力和一流的
市场开拓能力,迅速赢得了青少年娱乐互动门户、内容传输网络及宽带应用等诸多领域
的领先地位。
猫扑网是那个公司推出的网站?
千橡互动集团
猫扑网的雏形是猫扑的大杂烩,04年被千橡互动集团股权置换。
1997年10月猫扑大杂烩创站,最早只是作为一个游戏网站,以讨论电视游戏为主,也是大陆最早的个人游戏站之一。
当时大陆接触电视游戏和网络的人大多非常专业,所以有非常多的原创文章。
因为对游戏机的狂热,分成了“SONY派”和“SEGA派”。
但是ID“飞翔的荷兰人”在一次辩论失败后,注册大量的ID来灌水,出现了“灌水”这个名词,和为了限制马甲的MP制度(在MP达到15之前 只能看帖)。
发展期
猫扑创立时以TV Game为主,直到某次有人发了PC Game的帖子,引发了对是否应该有PC Game帖的讨论。
此事件以PC Game开始进驻猫扑为结果,从TV Game的天下,变为TV和PC Game两分天下。
此后是相对稳定的时间,期间好帖子不少,而且订立了不少网络名词,例如:BT、YY、874、253、TJJTDS、RPWT、011、110等
2004年以股份交换的方式出售给DUDU网,目前为DUDU网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