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时iis配置web服务器

iis配置web服务器  时间:2021-01-13  阅读:()

唐山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大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目录《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3《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20《C++程序设计》(上)课程教学大纲27《C++程序设计》(下)课程教学大纲39《概率统计》课程教学大纲45《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60《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67《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91《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99《网页制作》课程教学大纲116《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37《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152《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163《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69《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173《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185《网络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204《经济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217《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227《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大纲233《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244《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255《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277《网络数据库开发》课程教学大纲289《JQuery》课程教学大纲297《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305《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大纲310《Photoshop》课程教学大纲316《密码学》课程教学大纲325《模糊数学》课程教学大纲332《支持向量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340《差分方程》课程教学大纲345《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352《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大纲363《图形与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371《小波分析》课程教学大纲380《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学大纲38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习教学大纲40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论文教学大纲407《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0001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时学分:上册80学时,下册80学时共10学分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朱艳伟审定人:王东华编写时间:2015年12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它是学习其他理工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工具.

2、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含傅里叶级数)、常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极限和连续概念,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及求法,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不定积分、定积分的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积分上限函数及其求导定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用定积分表达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变量可分离的方程及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二阶线性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解法,空间直角坐标系,向量的概念及运算,平面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多元函数的概念,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复合函数—阶偏导数的求法,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及其求法,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两类曲线、曲面积分的概念,格林公式,无穷级数收敛、发散以及和的概念,几何级数和P—级数的收敛性,正项级数的比值判别法,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定理,幂级数收敛区间的求法.

难点:极限的ε—N、ε—δ定义,利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复合函数的导数,隐函数和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高阶导数,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泰勒定理,变上限函数的求导,用定积分求功、引力等,向量的向量积,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解决有关问题.
复合函数的高阶偏导数,隐函数的偏导数,求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条件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三重积分的计算方法,格林公式,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
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定理,幂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函数展开为傅里叶级数,二阶线性常系数非齐次方程的解法.

4、考核方式第一、二学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其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讨论(习题)课学时数一函数与极限160二导数与微分102三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102四不定积分102五定积分102六定积分的应用40七微分方程120小计第一学期结束课程(共80学时)728第二学期八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122九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142十重积分142十一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182十二无穷级数122小计第二学期结束课程(共80学时)7010总计16014218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函数与极限(讲授16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几种特性,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图形.
2、理解复合函数、反函数、初等函数的概念.
3、掌握数列极限、函数极限、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概念.
4、理解极限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或局部有界性),保号性.
5、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极限存在判别法、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与无穷大的性质,并应用它们熟练地求极限.
了解数列的柯西收敛准则.

掌握无穷小的比较.
7、掌握连续、间断的概念.
8、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并会简单应用.
9、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本章重点函数的概念,几个常用非初等函数的定义及图形,极限的概念,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两个重要极限,连续函数的概念.

本章难点极限的、定义,两个重要极限的应用,连续函数的概念.
讲授内容第一节映射与函数(1学时)一、集合、常量与变量(一)集合(二)常量与变量二、函数概念三、函数的几种特性函数的有界性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周期性四、反函数五、初等函数(一)、基本初等函数(二)、复合函数初等函数第二节数列的极限(2学时)一、数列的极限(一)数列极限的"ε-N"定义及其几何意义(二)数列极限的性质1、唯一性2、有界性第三节函数的极限(2学时)一、自变量趋于有限值时函数的极限函数极限概念:"ε-δ"定义,左、右极限及其与极限的关系.
函数极限的性质:唯一性、局部有界性、保号性.
二、自变量趋于无穷大时函数的极限(一)、函数极限概念:"ε-X",定义.
第四节无穷小与无穷大(1学时)无穷小二、无穷大(一)无穷小与无穷大之间的关系第五节极限运算法则(1学时)无穷小的运算法则与性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第六节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2学时)函数极限存在判别准则二、两个重要极限=1,第七节无穷小的比较(2学时)第八节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2学时)一、函数的连续性(一)函数的改变量(二)函数连续的定义二、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第九节连续性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1学时)一、连续函数的和、积及商的连续性二、反函数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第十节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2学时)一、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二)最值性(三)零点定理(四)介值定理第二章导数与微分(讲授10学时,习题课2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导数与微分的概念,了解导数与微分的几何意义及一阶导数、二阶导数的物理意义.

2、牢固掌握导数与微分的基本公式和导数与微分的运算法则.
3、了解一阶微分的形式不变性.
4、掌握高阶导数的求法.
5、了解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本章重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初等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的求法.

本章难点复合函数的求导法,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高阶导数.
讲授内容第一节导数的概念(2学时)一、导数的概念(一)导数的定义、几何意义(二)、导数的基本公式(三)可导与连续的关系第二节函数的求导法则(2学时)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反函数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第三节高阶导数(1学时)第四节隐函数的导数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3学时)一、隐函数的导数二、对数求导法三、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第五节函数的微分(2学时)一、微分概念(一)微分的定义(二)可导与可微的关系(三)微分的几何意义二、微分公式和运算法则第三章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讲授10学时,习题课2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中值定理的内容,会用中值定理研究一些恒等式与不等式,判断某些方程根的存在性.

2、掌握洛比达法则求不定式的极限的方法.
3、理解函数的泰勒公式(麦克劳林公式),掌握其简单应用.
4、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极值、拐点及其判定方法.
5、掌握函数的最值的求法,能利用导数处理应用题中的最大、最小、最省等实际问题.

6、了解求曲线的渐近线与函数作图的步骤.
了解曲率和曲率半径的概念,会求曲线在某点的曲率和曲率半径.
本章重点罗尔定理和拉格朗日定理,罗比达法则,函数的极值概念,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凹凸性和拐点的方法.

本章难点中值定理的应用,泰勒公式及其应用.
讲授内容第一节、微分中值定理(2学时)一、中值定理(一)洛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及其推论柯西中值定理第二节、洛必达法则(2学时)一、型不定式二、型不定式三、其它型不定式第三节、泰勒公式(2学时)一、泰勒公式二、麦克劳林公式第四节、函数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2学时)一、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法二、曲线的凹凸性定义三、判别曲线的凹凸性的定理第五节、函数的极值及最大值最小值(2学时)一、极值的定义二、极值的必要条件三、极值的充分条件四、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概念五、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第四章不定积分(讲授10学时,习题课2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
2、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3、掌握有理函数和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方法.
4、了解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方法.
本章重点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基本积分公式,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本章难点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不定积分,三角函数有理式的不定积分.

讲授内容第一节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学时)一、不定积分概念(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积分曲线)二、基本积分公式三、不定积分的性质第二节换元积分法(4学时)一、第一换元积分法(凑微分法)二、第二换元法第三节分部积分法(2学时)第四节有理函数的积分(2学时)一、可化有理真分式为部分分式二、最简真分式的不定积分第五章定积分(讲授10学时,习题课2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
2、了解某些可积函数类.
3、掌握定积分的性质、积分上限函数的性质.
4、牢固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定积分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本章重点定积分的概念,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牛--莱公式,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本章难点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讲授内容第一节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学时)一、定积分的概念(一)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二)定积分的定义(三)可积函数类二、定积分的性质三、积分中值定理第二节微积分基本公式(2学时)一、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二、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第三节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4学时)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第四节反常积分(2学时)无穷限的广义积分二、无界函数的广义积分第六章定积分的应用(讲授4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定积分在几何方面及在物理上的某些应用.
2、掌握"元素法"在定积分中的应用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重点运用元素法,建立数学模型,将所求量表示成定积分的方法.
本章难点元素法.
讲授内容第一节定积分的元素法(1学时)一、定积分的元素法第二节定积分在几何上的应用(3学时)一、直角坐标情形二、极坐标情形三、旋转体的体积四、曲线的弧长第七章微分方程(讲授12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微分方程中的基本概念:微分方程、阶、解、通解、特解、初始条件.

2、掌握可分离变量,一阶齐次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和二阶线性常系数齐次和某些非齐次方程的解法.

3、掌握贝努里方程及可降阶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
4.
了解一阶及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定理,掌握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本章重点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二阶线性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

本章难点二阶线性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及可降阶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
讲授内容第一节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1学时)一、基本概念微分方程、阶、解、通解、特解、初始条件第二节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1学时)一、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第三节齐次方程(2学时)一、齐次方程第四节一阶线性微分方程(2学时)线性方程第五节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2学时)一、型的微分方程二、型的微分方程三、型的微分方程第六节高阶线性微分方程(1学时)一、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的结构第七节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2学时)一、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第八节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1学时)第八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讲授12学时,习题课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会求空间两点的距离.
理解向量概念,掌握向量的各种运算及其规律.
掌握利用向量的坐标进行计算的方法.
掌握两向量夹角余弦公式及两向量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
掌握平面的点法式和一般式方程.
掌握直线的对称式和一般式方程.
了解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面与直线的夹角公式,了解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

掌握常见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图形特点.
本章重点向量的运算,空间的平面、直线,常见二次曲面本章难点向量积,空间直线一般式化对称式讲授内容第一节向量及其线性运算(2学时)向量概念向量的线性运算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做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模、方向角、投影第二节数量积向量积(2学时)一、两向量的数量积二、两向量的向量积第三节曲面及其方程(2学时)一、曲面方程的概念二、旋转曲面三、柱面第四节空间曲线及其方程(2学时)第五节平面及其方程(2学时)第六节空间直线及其方程(2学时)一、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二、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与参数方程三、两直线的夹角四、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讲授14学时,习题课2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会求二元函数、三元函数的定义域,理解二元函数极限及连续的概念.

2、掌握偏导数、全微分、高阶偏导数的概念及其求法,了解偏导数的几何意义,掌握全微分、偏导数、连续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全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3、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会求隐函数的导数或偏导数.
4、掌握求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方程的方法.
5、了解方向导数的概念及其求法.
6、了解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某些简单的极值与最值问题的求法.

本章重点多元函数概念,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偏导数的计算,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拉格朗日乘数法)本章难点复合函数的高阶偏导数,隐函数的偏导数,求条件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

讲授内容第一节多元函数的概念(2学时)一、区域二、多元函数的概念三、多元函数的极限四、多元函数的连续性第二节偏导数(2学时)一、偏导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法二、高阶偏导数第三节全微(2学时)一、全微分的定义(一)、偏导数与可微的关系(二)、全微分的计算第四节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2学时)第五节隐函数的求导公式(2学时)一、一个方程的情形二、方程组的情形第六节微分法的在几何上的应用(2学时)一、空间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二、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第八节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2学时)一、多元函数的极值及最大值、最小值二、条件极值、拉格朗日乘数法第十章重积分(讲授14学时,习题课2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和几何意义,理解三重积分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掌握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的计算方法.
3、掌握求某些曲面的面积、物体的质量、重心、转动惯量的方法.
本章重点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

本章难点三重积分的计算.
讲授内容第一节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学时)一、二重积分概念二、二重积分的性质第二节二重积分的计算法(6学时)一、在直角坐标下计算二重积分二、在极坐标下计算二重积分第三节三重积分(4学时)一、三重积分的概念二、在直角坐标系下计算三重积分第四节、重积分的应用(2学时)一、曲面的面积二、平面薄片的重心三、平面薄片的转动惯量第十一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讲授18学时,习题课2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两类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概念.
2、了解两类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性质.
3、掌握格林公式、高斯公式的内容和某些应用,了解斯托克斯公式的某些应用.

4、掌握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几个充要条件.
5、掌握计算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方法.
本章重点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及计算,格林公式,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充要条件.

本章难点第二型曲线积分与第二型曲面积分的概念和计算,格林公式,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

讲授内容第一节对弧长的曲线积分(2学时)一、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的概念二、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的计算第二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4学时)一、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的概念二、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的计算第三节格林公式及其应用(4学时)一、格林公式二、平面曲线积分与路线无关的条件第四节对面积的曲面积分(4学时)一、对面积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二、对面积的曲面积分的计算第五节对坐标的曲面积分(3学时)一、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第六节高斯公式(1学时)高斯公式第十二章无穷级数(讲授12学时,习题课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无穷级数收敛、发散、绝对收敛、条件收敛等概念,收敛级数的性质.

掌握正项级数与任意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法.
理解函数项级数、和函数、幂级数、收敛域等概念,了解和函数的分析性质.

掌握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与某些幂级数的收敛域的方法.
掌握将某些函数展开成幂级数的方法.
理解三角函数系的正交性与函数的傅立叶级数概念.
理解傅立叶级数收敛性的判别法.
8、掌握将某些函数展开成傅立叶级数的方法.
本章重点无穷级数收敛、发散的概念,正项级数的比值判别法,幂级数的收敛区间,泰勒级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函数的傅里叶级数,正弦级数和余弦级数.

本章难点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用间接法展函数为泰勒级数,将函数展开为傅里叶级数.

讲授内容第一节常数项数级数的概念和性质(2学时)常数项数级数的概念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第二节常数项数级数的审敛法(4学时)正项级数及其审敛法交错级数及其审敛法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第三节幂级数(4学时)一、函数项级数的概念二、幂级数及其收敛性三、幂级数的运算第四节函数展开成幂级数(2学时)一、泰勒级数二、函数展开成幂级数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使用教材: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教研室编,高等数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教学参考书:[1]四川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数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2]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六版)学习指导.
[3]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教研室编,高等数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0002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程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时学分:42学时2.
5学分所需先修课:高中数学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乔雪芬审定人:王朝霞编写时间:2014年5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线性代数》是高等院校理工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数值计算的基础和有力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物理、经济及其他领域.
2、教学目的要求线性代数是一门基础数学课程.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及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运用线性代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当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为相关后继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行列式,矩阵的初等变换,线性方程组的解.
教学难点:矩阵的初等变换,线性方程组的解.
4、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的形式闭卷,总分为100分,成绩的合成平时占20分,期末占80分.

5、学时分配表本课程的教学包括如下环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辅导、习题课、课外作业.
通过各个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1课程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讨论(习题)课学时数一行列式(10学时)91二矩阵及其运算(11学时)92三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10学时)82四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11学时)92总计42357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行列式(10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二、三阶行列式的计算方法;2、了解排列、逆序的概念,会求一个排列的逆序数;3、掌握阶行列式的概念,会利用阶行列式的概念计算特殊类型的阶行列式;会确定行列式的某一项的符号.

4、掌握行列式的基本性质,会利用行列式的性质和按行(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

5、掌握线性方程组的克拉默法则的运用.
本章重点二阶与三阶行列式的对角线法则,阶行列式的定义,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克拉默法则的运用.
本章难点阶行列式的概念与计算,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教学内容第一节二阶与三阶行列式(1学时)一、二、三阶行列式的定义第二节全排列及其逆序数(1学时)一、排列、逆序数的定义(一)排列逆序数的求法第三节阶行列式的定义(1学时)一、阶行列式的定义(一)阶行列式的定义(二)利用阶行列式的概念计算特殊类型的阶行列式第四节对换(1学时)一、对换的定义第五节阶行列式的性质(3学时)一、行列式的六个主要性质二、利用行列式的主要性质计算阶行列式第六节行列式按行(列)展开(2学时)一、余子式、代数余子式的定义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与应用第七节克拉默法则(1学时)一、线性方程组的克拉默法则的运用第二章矩阵及其运算(11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矩阵的概念及所产生的背景.
掌握一些特殊矩阵及其性质,如零矩阵、单位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等;2、掌握矩阵的基本运算及其运算规则,如矩阵加法、乘法运算、矩阵相乘运算等;3、掌握逆矩阵及伴随矩阵概念,掌握逆矩阵性质及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4、了解矩阵的分块运算.
本章重点矩阵的概念与运算,可逆矩阵的概念与性质,求逆矩阵的方法.
本章难点求逆矩阵的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矩阵(2学时)一、矩阵的概念(一)矩阵,阶矩阵(二)实矩阵,复矩阵(三)同型矩阵(四)零矩阵(五)维行向量,维列向量第二节矩阵的运算(3学时)一、矩阵的加法与数乘(一)相等矩阵,矩阵的加法和减法,数与矩阵的乘法(二)矩阵的线性运算二、矩阵的乘积(一)矩阵的乘法定义(二)矩阵乘法的性质(三)单位矩阵(四)阶矩阵的方幂与多项式三、阶矩阵的乘积的行列式第三节逆矩阵(4学时)一、可逆矩阵(一)可逆矩阵与逆矩阵定义(二)逆矩阵的唯一性(三)矩阵可逆的充要条件;伴随矩阵第四节矩阵分块法(2学时)一、分块矩阵的定义二、分块矩阵运算(一)分块矩阵的加法(二)数与分块矩阵的乘法(三)分块矩阵的转置(四)分块矩阵的乘法(五)准对角矩阵及其简单性质第三章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10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有解时会求全部解;2、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3、掌握用初等变换求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的方法;4、掌握用初等变换求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的方法;5、了解初等矩阵的性质和矩阵等价的概念;6、掌握用初等变换求逆矩阵的方法.
本章重点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的秩的求法,线性方程组解的求法本章难点矩阵的初等变换,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与求解教学内容第一节矩阵的初等变换(2学时)一、矩阵的初等变换的定义(一)用初等变换的方法把矩阵化成行阶梯形、行最简形及标准形第二节初等矩阵(2学时)一、初等矩阵(一)初等矩阵的定义及其性质(二)方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三)可逆矩阵分解成初等矩阵乘积定理二、初等行变换方法的运用(一)用初等行变换的方法求解矩阵方程(二)用初等行变换的方法求逆矩阵第三节矩阵的秩(3学时)一、矩阵的秩(一)矩阵的子式与秩(二)矩阵乘积的秩(三)利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第四节线性方程组的解(3学时)一、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一)有非零解的条件(二)系数矩阵的初等行变换二、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一)无解、有惟一解以及有无限个解的条件(二)增广矩阵的初等行变换第四章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11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向量组的线性组合及线性表示;向量组等价;2、掌握向量组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掌握其证明方法;3、掌握向量组的最大线性无关组及秩的概念,弄清其与矩阵秩的关系;4、掌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本章重点向量组的线性组合,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向量组的秩;本章难点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向量组的秩,教学内容第一节向量组及其线性组合(3学时)一、向量组的线性组合(一)一个向量由向量组线性表示的充要条件(二)一个向量组能由另一向量组线性表示的充要条件(三)两个向量组等价的另充要条件第二节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2学时)一、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一)向量组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及证明方法(二)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的判定二、向量组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三节向量组的秩(3学时)一、向量组的秩(一)向量组的最大线性无关的概念(二)向量组的最大线性无关组的求法(三)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的关系第四节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3学时)一、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一)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概念及系数矩阵的秩与全体解向量的秩之间的关系;(二)掌握基础解系的求法;(三)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通解的结构;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同济大学数学系编,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1]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前代数小组编,高等代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张禾瑞、郝鈵新等编,高等代数(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C++程序设计》(上)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200011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学时学分:64学时(32理论+32上机)3学分所需先修课:计算机文化基础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冯玉芬审定人:詹胜编写时间:2013年04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C++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应用范围非常广.
它与C语言兼容,既支持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又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和编程,从根本上解决了从现实世界的问题空间到计算机空间的直接映射,使所设计的系统能更加准确地模拟现实世界;同时面向对象的系统从程序的结构、运行机制上保证了程序的安全性,灵活性;大大提高了程序代码的重用性,易维护性和易扩展性.
根据专业的特点本课程并不涵盖C++语言的全部内容,主要介绍C++最基本的概念、语法规则和编程方法.
本课程共分11章,三部分,第一部分有:第1章C++语言概述,第2章变量和常量,第3章运算符和表达式,第4章语句和预处理第5章函数和存储类,第6章指针和引用第7章结构和联合第2部分有:第8章类与简单对象,第9章类和复杂对象;第三部分有:第10继承性与派生类,第11章多态性和虚函数,第12章C++语言的I/O流库.
前5章是本课程讲授的内容;第6章到第9章为下学期开设课程《C++程序设计》(下).
该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是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的信息与计算学专业和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两个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编程语言,是两个专业学习《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后继课程的基础,是学生以后程序开发所必备的基本功.
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本概念,又要勤于动手操作,熟练上机调试过程和运行程序.

2、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属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课.
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基本语法和编程方法;课程详尽地讲述C++语言面向对象的基本特性,其内容包括类、对象、派生类、继承、多态性、虚函数、模板、流类库、等;从而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和领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和风格,类的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与程序的安全性、结构性和灵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达到掌握其设计方法和编程基础的目的,并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数据类型(数组、指针、结构体、共用体类型的定义和使用);控制语句结构化程序设计三种结构(顺序,分支和循环结构);函数的定义和调用;类和对象(类和对象的定义、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类的静态成员和友元)难点: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类与对象、静态成员和友元.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考试的形式是是闭卷,总成绩=平时*20%+期末*8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上机学时数1C++语言概述222变量和常量223运算符和表达式444语句和预处理885函数和存储类666指针和引用667结构和联合44总计64学时3232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1章C++语言概述(讲授2学时,上机2学时)教学目标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有关概念,了解面向对象的由来,初步认识C++语言,了解编程语言的发展史,掌握C++语言的编程特点,熟悉C++语言的词法和语法规则以及使用VisualC++6.
0来编译和运行C++代码.
本章重点C++语言的框架;main()函数;掌握C++程序的组成;用VisualC++6.
0编写、编译、执行一个C++程序本章难点用VisualC++6.
0编写、编译、执行一个C++程序教学内容(1.
1-1.
5共2学时,上机共2学时)1.
1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有关概念1.
2C++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及补充内容信息的表示与储存1.
3C++的语法及词法规则1.
4C++程序结构的特点1.
5C++程序的实现思考题1.
面向对象语言最早在什么年代出现的它所提出的对象的含义是什么2.
什么是面向对象方法3.
类类型和C语言中的结构体类型有何异同4.
如何理解对象、类和继承三个概念5.
C++语言具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哪些主要特征如何理解C++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6.
C++语言和C语言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C语言是C++语言的一个子集7.
C++语言和C语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8.
C++语言的词法中有哪些单词它们各自的规则是什么9.
C++程序在其结构上有什么特点10.
C++程序中标准输入输出语句的格式如何11.
C++程序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包含哪些内容12.
C++程序的书写格式有哪些特点对大括号的书写格式有哪些规定13.
C++程序将如何实现C++源程序的编译过程包含了哪些内容14.
C++程序在编译中会出现哪两类错误这两类错误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15.
如何使用VisualC++6.
0版本编译一个C++源程序第2章变量和常量(讲授2学时,上机2学时)教学目标:主要讲解各种常量、变量的声明、赋值及转换,给变量赋值和赋初值有什么区别.

本章重点变量与常量的定义格式,不同进制常量的表示方法.
变量与常量,整型、实型、字符型数据;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字符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使用的定义和使用,字符数组;指针的定义和初始化,指针的运算,用指针操作数组;引用的定义和引用的初始化;运算符的种类、功能、优先级和结合性;表达式的种类;表达式中数据类型的转换;本章难点数组的初始化,数组的赋值,字符数组的特点,字符数组的赋值与访问;2.
1基本数据类型2.
2常量和变量2.
2.
1常量2.
2.
2变量2.
3数组2.
3.
1数组的定义2.
3.
2数组的赋值2.
3.
3字符数组2.
4枚举2.
4.
1枚举类型和枚举变量2.
4.
2枚举变量的值思考题1.
C++语言有哪些基本数据类型用于数据类型的修饰符有哪些2.
常量有哪些种类表示常量的前缀和后缀各有哪些它们的含义是什么3.
字符常量和字符串常量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4.
字符的转义序列表示法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作用5.
什么是符号常量C++语言中的符号常量如何表示6.
命名变量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C++中,变量名的大小写是否相同7.
变量类型有什么用怎样给变量定义类型8.
变量具有两个有用的值,这句话对吗9.
什么是数组如何定义数组10.
什么是数组元素它们在内存中是如何存放的数组元素的下标是从0开始的还是从1开始的11.
如何给一个数组赋初始值12.
字符串和字符数组是不是一回事13.
什么是枚举类型对枚举类型变量的值有何规定14.
什么是枚举符枚举符是一个常量,其值如何规定的第3章运算符和表达式(讲授4学时,上机4学时)教学目标:主要讲解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要求掌握算术运算符和各种表达式.
本章重点运算符的种类、功能、优先级和结合性;表达式的种类;表达式中数据类型的转换;本章难点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表达式中数据类型的转换教学内容(3.
1--3.
22学时,上机2学时)(3.
3--3.
52学时,上机2学时)3.
1运算符的种类及其功能3.
1.
1算数运算符3.
1.
2关系运算符3.
1.
3逻辑运算符3.
1.
4位操作运算符3.
1.
5赋值运算符3.
1.
6其他运算符3.
2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3.
2.
1运算符的优先级3.
2.
2预算法的结合性3.
3表达式3.
3.
1表达式的种类3.
3.
2表达式的值和类型3.
4类型转换3.
4.
1保值隐式转换3.
5强制转换思考题1.
举例说明单目运算、双目运算和三目运算在使用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2.
逻辑运算符与逻辑位运算符有何不同3.
有哪些运算符具有副作用其副作用指的是什么4.
位操作运算符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5.
三目运算符的功能是什么使用时应该注意些什么6.
C++语言中的运算符如何记忆7.
C++语言中,运算符的结合性有几种如何记忆8.
什么是表达式C++语言中有哪些常用的表达式9.
表达式的值如何计算,表达式的类型又如何确定10.
书写表达式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11.
逻辑表达式中计算值有何特点12.
类型高低是什么意思类型高低是如何规定的13.
C++语言中,对数据类型转换有哪些规定第4章语句和预处理(讲授8学时,上机8学时)教学目标:了解预处理命令的功能,掌握C++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熟练掌握关系、逻辑表达式、掌握if、switch控制语句,循环控制语句等等本章重点C++程序设计语言的三种结构;条件控制语句if;分支控制语句switch;循环控制语句for、while、dowhile;转向语句break、continue语句本章难点分支控制语句switch;循环控制语句for、while、dowhile;转向语句break、continue语句教学内容(4.
1-4.
2共2学时,上机2学时,4.
32学时,上机2学时,4.
42学时,上机4学时,4.
52学时)4.
1表达式语句和复合语句4.
1.
1表达式语句和空语句4.
1.
2复合语句和分程序4.
2选择语句4.
2.
1条件语句4.
2.
2开关语句4.
3循环语句4.
3.
1while循环语句4.
3.
2do-while循环语句4.
3.
3for循环语句4.
4转向语句4.
4.
1goto语句4.
4.
2break语句4.
4.
3continue语句4.
5预处理功能4.
5.
1宏定义命令4.
5.
2文件包含命令4.
5.
3条件编译命令思考题1.
C++语言提供了哪些预处理命令2.
文件包含命令的功能是什么使用它有什么好处4.
宏定义命令有何用处简单宏定义和带参数的宏定义有何不同5.
使用宏定义和使用const定义符号常量一样吗6.
使用宏定义应该注意哪些问题7.
用带参数的宏定义宏体时,为什么要注意括号的使用8.
C++提供哪些语句9.
什么是表达式语句它与表达式有什么不同10.
什么是空语句,它有什么用处11.
什么是复合语句什么是分程序12.
条件语句的格式如何if语句中对else子句有何规定14.
开关语句中,case子句的条件有何特点15.
C++语言提供哪些循环语句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可以相互代替吗可以互相嵌套吗16.
while循环语句与do-while循环语句有何区别17.
for循环语句有何特点18.
goto语句在C++中受到哪些限制语句标号的作用范围是什么19.
break语句在循环语句中有什么作用20.
continue语句的功能是什么第5章函数和存储类(讲授6学时,上机6学时)教学目标:C++程序是函数的集合,本章讲函数的声明方法和函数定义格式,函数的参数传递方式和函数的返回值,内联函数的定义,重载函数的原则,递归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的嵌套调用等重要内容,还讲了变量和函数的作用域和函数的生存期,提高对变量和函数使用的灵活性.

本章重点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调用,参数的传递,值传递、地址传递和引用传递之间的区别,函数的缺省参数,内联函数,重载函数,嵌套调用和递归函数,变量的作用域的种类.
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的区别本章难点参数的传递,递归函数,内联函数,重载函数,作用域和可见性教学内容(5.
1-5.
32学时,上机2学时,5.
4-5.
62学时,上机2学时,5.
7-5.
82学时,上机2学时)5.
1函数的定义和说明5.
1.
1函数的定义格式5.
1.
2函数的说明方法5.
2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5.
2.
1函数参数的求值顺序5.
2.
2设置函数参数的默认值5.
2.
3函数的返回值5.
3函数的调用方式5.
3.
1函数的传值调用5.
3.
2函数的引用调用5.
4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5.
4.
1函数的嵌套调用5.
4.
2函数的递归调用5.
5内联函数和函数重载5.
5.
1内联函数5.
5.
2重载函数5.
6作用域的种类5.
6.
1作用域规则5.
6.
2作用域种类5.
6.
3关于重定义标识符的作用域规定5.
7变量的存储类5.
7.
1自动变量和寄存器变量5.
7.
2外部类变量5.
7.
3静态类变量5.
8函数的存储类5.
8.
1内部函数5.
8.
2外部函数思考题1.
在c++语言中,函数定义的格式如何为什么说函数定义是更高级的抽象2.
什么是函数的说明说明函数和定义函数有什么区别是否必须进行函数的说明3.
什么是函数的值和函数的类型函数的返回值如何实现是否所有的函数都有返回值4.
函数的值传调用与函数的传地址调用各自有何特点它们是怎样实现的5.
函数的传地址调用和函数的引用调用各自有何特点为什么在C++语言编程中常用引用调用6.
在什么情况下,由于编译系统的不同会引起在参数计算顺序方面的二义性7.
设置函数参数的默认值有何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要注意的事情8.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和数组元素作为函数参数相同吗9.
什么是内联函数为什么要引入内联函数使用内联函数应该注意什么10.
什么是函数重载实现函数重载的原则是什么11.
嵌套调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2.
C++语言中是否可以用递归调用递归调用有什么特点14.
关于重新定义标识符的作用域规定是什么什么是可见什么是不可见15.
什么是局部变量什么是全局变量16.
什么是自动存储类变量什么是寄存器存储类变量17.
什么是静态存储类变量内部静态存储类和外部静态存储类变量有何区别18.
什么是外部存储类变量它的定义和说明是一回事吗19.
什么是外部函数什么是内部函数20.
在C++语言中如何使用系统函数21.
什么是模板通常模板有哪两种形式22.
如何定义函数模板函数模板和模板函数有何不同23.
模板函数与重载函数有何区别24.
模板函数的类型适应范围如何确定25.
函数模板的模板参数与模板函数的参数有何不同第6章指针和引用(讲授6学时,上机6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指针的定义和初始化;指针的运算;用指针操作数组,指针作函数的参数和指针函数的区别.
本章重点用指针来访问变量,用指针来访问数组元素.
指针作函数的形式参数的时候,实参用地址.

教学内容(6.
1-6.
2.
22学时,上机2学时,6.
2.
3-6.
32学时,上机2学时,6.
42学时,上机2学时)6.
1指针6.
1.
1指针的概念6.
1.
2指针的格式6.
1.
3指针的赋值6.
1.
4指针的运算6.
2指针与数组6.
2.
1数组名是一个指针常量6.
2.
2数组元素的指针表示6.
2.
3字符数组、字符指针和字符串处理函数6.
2.
4执行数组的指针和指针数组6.
3指针与函数6.
3.
1指针用作函数参数6.
3.
2指向函数的指针和指针函数6.
4引用6.
4.
1引用的概念6.
4.
2引用的应用思考题1.
什么是指针它的值和类型是如何规定的2.
各类指针类型是如何定义的3.
如何给不同类型的指针赋值和赋初始值4.
指针有哪些运算为什么说"指针运算实际上是地址运算,但指针运算又不同于地址运算"5.
如何用指针表示一维数组、二维和三维数组的元素的值和地址值6.
什么是引用,它与指针有什么区别第7章结构和联合(讲授4学时,上机4学时)教学目标:类型定义typedef的使用;掌握结构体类型的定义,使用结构体类型定义和初始化结构体变量,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指针及其操作.

本章重点掌握结构体的定义,结构体变量的定义,结构体变量的赋值及使用,掌握如何定义结构体的指针,如何通过指针来访问结构体成员,掌握联合体的概念,掌握联合体和结构体直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本章难点掌握如何定义结构体的指针,如何通过指针来访问结构体成员,教学内容(7.
1--7.
22学时,上机2学时,7.
3—7.
42学时,上机2学时)7.
1结构7.
1.
1结构与结构变量的定义7.
1.
2结构变量的成员表示7.
1.
3结构变量的赋值7.
1.
4结构变量的运算7.
2结构与数组7.
2.
1数组作为结构成员7.
2.
2结构变量作为数组的元素7.
3结构与函数7.
3.
1结构变量和指向结构变量的指针作为函数参数7.
3.
2结构变量和指向结构变量的指针作为函数返回值7.
4联合7.
4.
1联合的概念7.
4.
2联合的应用思考题1.
什么是类型定义为什么要类型定义如何进行类型定义2.
什么是结构类型它与数组有何不同3.
如何定义结构类型,如何定义结构变量4.
结构变量的成员如何表示如何给结构变量赋值和初始化5.
结构变量在程序中有哪些应用6.
什么是联合类型联合类型和结构类型有何不同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吕凤翥著,《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参考书:(1)谭浩强著,C程序设计(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2)王超主编,C++程序设计,地址出版社,2006(3)钱能著,C++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4)邵维忠,杨芙清,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清华大学出版,1998(5)BruceEckel著,刘宗田等译,C++编程思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StanleyB.
Lippman著,李师贤,蒋爱军等译《C++Primer》中文版,第4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3月《C++程序设计》(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20002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教学对象:信息计算科学和信息管理学专业学时学分:48学时(32讲授+16上机)2.
5学分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冯玉芬审定人:詹胜编写时间:2015年11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C++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应用范围非常广.
它与C语言兼容,既支持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又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和编程,从根本上解决了从现实世界的问题空间到计算机空间的直接映射,使所设计的系统能更加准确地模拟现实世界;同时面向对象的系统从程序的结构、运行机制上保证了程序的安全性,灵活性;大大提高了程序代码的重用性,易维护性和易扩展性.
根据专业的特点本课程并不涵盖C++语言的全部内容,主要介绍C++最基本的概念、语法规则和编程方法.
本课程共分3章,分别是:简单对象,复杂对象,继承性与派生类.
该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是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的三个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编程语言,是信息与计算学专业和信息管理专业学习《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后继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以后参与专业领域算法设计和程序开发所必备的基本功.
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还要上机调试运行.

2、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属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课.
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基本语法和编程方法;详尽地讲述C++语言面向对象的基本特性,其内容包括类、对象、派生类、继承、多态性、虚函数、模板、流类库、等;从而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和领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和风格,类的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与程序的安全性、结构性和灵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达到掌握其设计方法和编程基础的目的,并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部分:类与对象、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静态成员和友元、运算符重载、继承性与派生类、多态性与虚函数、流和文件.

难点:类与对象、静态成员和友元、运算符重载、继承性与派生类、虚函数与多态性.

4、预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先修课:C++程序设计(上)信息技术基础后续课:数据结构、操作系统5、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C++语言的词法和语法规则,数据类型,包括数组,指针,结构体和联合体,三种结构的语句,面向对象理论,使学生建立扎实的面向对象观念,分析相关的程序实例.
由于这门课程包含大量的程序代码,因此上课应该在多媒体教室或机房进行,同时也要准备适合演示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适应这门课的学习.

6、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总成绩=平时*20%+期末*80%.
7、指定教材吕凤翥著,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8、教学参考书(1)谭浩强著,C程序设计(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2)王超主编,C++程序设计,地址出版社,2006(3)钱能著,C++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4)邵维忠,杨芙清,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清华大学出版,1998(5)BruceEckel著,刘宗田等译,C++编程思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根据本课程实际情况填写)课程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上机操作、网络课堂辅导答疑、布置作业、讨论通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1课程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上机学时数8简单对象1269复杂对象10610继承性和派生类104总计3216二、教学内容第8章简单对象(讲授12学时上机6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类的基本概念和类的简单操作,掌握对象的概念和对象的初始化,掌握成员函数的特性、掌握静态数据成员和静态成员函数的使用,友元函数和友元类的添加.

本章重点什么是类,类与对象的关系,对象成员的表示方法,类与结构体的区别,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和复制构造函数,类的静态数据成员和静态成员函数,类的友元函数和友元类.
本章难点类与对象的关系,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和复制构造函数,静态成员和友元讲授内容(8.
1-8.
22学时,8.
32学时,上机共2学时,8.
4-8.
5共2学时,上机共2学时,8.
6+习题共2学时,,8.
7共2学时,上机2学时8.
8+习题共2学时)8.
1类的定义8.
1.
1什么是类8.
1.
2类的定义格式8.
1.
3类定义中的注意事项8.
2对象的定义和成员表示8.
2.
1对象的定义格式8.
2.
2对象成员的表示8.
3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8.
3.
1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特点与功能8.
3.
2拷贝构造函数和默认构造函数8.
3.
3拷贝构造函数的其他用途8.
4成员函数的特性8.
4.
1内联函数和外联函数8.
4.
2成员函数的重载8.
4.
3成员函数可以设置参数的默认值8.
5静态成员5.
5.
1静态数据成员5.
5.
2静态成员函数8.
6常成员8.
6.
1常数据成员8.
6.
2常成员函数8.
7指向成员的指针8.
7.
1指向数据成员的指针8.
7.
2指向成员函数的指针8.
8友元函数和友元类8.
8.
1友元函数8.
8.
2友元类第9章复杂对象(讲授10学时上机6学时)教学目标:本章掌握对象指针和对象的引用,对象数组和对象指针数组,常成员函数和常数据成员,掌握new和delete运算符的使用本章重点new和delete运算符号对象指针和对象的引用,对象数组和对象指针数组,常成员函数和常数据成员本章难点对象指针和对象的引用,对象数组和对象指针数组讲授内容(9.
19.
22学时上机2学时,9.
22学时上机2学时,9.
32学时,9.
42学时,9.
5-9.
6共2学时上机2学时)9.
1对象指针和对象引用9.
1.
1指向对象的指针和对象引用9.
1.
2this指针9.
2对象数组和对象指针数组9.
2.
1对象数组9.
2.
2指向对象数组的指针9.
2.
3对象指针数组9.
3一般常量和常对象9.
3.
1一般常量9.
3.
2对象常量9.
4子对象和堆对象9.
4.
1子对象9.
4.
2堆对象9.
5类型转换9.
5.
1类型的隐式转换9.
5.
2构造函数具有类型转换功能9.
5.
3类型转换函数9.
6类的作用域和对象的生存期9.
6.
1类作用域9.
6.
2对象的生存期9.
6.
6局部类和嵌套类第10章继承性和派生类(讲授10学时上机6学时)教学目标:本章主要介绍什么是继承、如何从已有的类中派生出新类.
要求掌握三种继承方式下基类成员在派生类中的访问权限,掌握继承中基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调用顺序和构造函数参数的调用方法.
掌握多继承的概念,引入虚基类的意义和说明虚基类的方法.

本章重点派生类的定义,派生类的三种继承方式,单继承和多继承中派生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实现,含有虚基类的派生类的构造函数.

本章难点派生类的定义,构造函数、析构函数与单继承和多继承的关系,;含有虚基类的派生类的构造函数.

讲授内容(10.
12学时,10.
2+习题2学时,上机2学时,10.
32学时上机2学时,10.
42学时上机2学时,10.
5+习题2学时)10.
1基类和派生类7.
1.
1派生类的定义10.
1.
2派生类的三种继承方式10.
1.
3基类和派生类的关系10.
2单继承10.
2.
1派生类对基类成员的访问权限10.
2.
2派生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10.
2.
3子类型和赋值兼容规则10.
3多继承10.
3.
1多继承的概念10.
3.
2多继承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10.
3.
3多继承的二义性10.
4虚基类10.
4.
1虚基类的概念10.
4.
2虚基类及其派生类的构造函数7.
5应用实例《概率统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200140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对象:信计,信管本科学生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所需先修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编写单位:数信系编写人:杨云飞审定人:董永权编写时间:2016年1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从数量侧面研究大量随机现象规律的数学学科,它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军事和工农业生产.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数信系信息管理与信计学科专业必修课程,是继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之后的又一门基础理论课.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必要的基本运算技能,同时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扩大数学知识方面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为培养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人才服务.

2、教学目的要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基础学科,力求在理论上打好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做到讲细讲透.
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力求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突出该科与实际联系这一特点.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一学期课,每周4学时,共64学时,并适当安排一些习题课.
每次课后都要布置一定量的习题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古典概型的计算、条件概率、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事件的独立性、贝努里概型,随机变量的定义、离散型随机变量与分布列、连续型随机变量与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函数及其性质、多维随机变量的定义、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一维、二维随机变量及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字特征、期望和方差的性质,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及其概率意义、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
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计算,矩估计法(一阶、二阶)与极大似然估计法,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与方差的置信区间,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的假设检验法(Z检验,t检验),单个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法(检验).

教学难点:大数定律和隶美弗--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独立同分布)的应用,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分布及计算.
矩估计法(一阶、二阶)与极大似然估计法,假设检验法.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考试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含作业、出勤、平时测验和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占80%,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的难易程度应该适中,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值比例大致应为:容易占3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1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习题课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82第二章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82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82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62第五章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22第六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22第七章参数估计62第八章假设检验82小计4816总计64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事件与概率(10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随机试验的概念.
2、理解样本空间的概念;理解事件的运算与关系,掌握它们的集合表示法.

3、理解频率和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性质、加法公式和对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

4、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5、理解条件概率概念,掌握乘法公式.
6、掌握全概率公式,Bayes公式.
7、理解事件的独立性概念,掌握相互独立事件的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
8、了解几何概型的概念,会作基本的计算.
本章重点1、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2、古典概型及其计算公式.
.
3、加法公式,乘法公式.
4、事件的独立性.
5、全概率公式,Bayes公式.
本章难点1、事件表示为基本事件的运算.
2、古典概型中的计数问题.
3、全概率公式,Bayes公式适用情境的判定.
教学内容第一节随机试验一、随机现象二、随机试验第二节样本空间,随机事件一、样本空间二、随机事件(一)随机事件(二)基本事件(三)必然事件(四)不可能事件(五)一事件发生三、事件的关系和运算(一)事件的关系1、包含2、相等3、互不相容(二)事件的运算1、和2、差3、积4、相互对立(三)运算律1、交换律2、结合律3、分配律4、德摩根律第三节频率与概率一、频率(一)定义(二)性质1、非负性2、规范性3、有限可加性二、概率(一)定义(二)基本性质第四节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一、古典概型(一)模型背景(二)计算公式二、常见的古典概型问题第五节条件概率一、条件概率(一)定义(二)计算公式(三)性质二、乘法公式(一)定义(二)计算公式三、全概公式和贝叶斯公式(一)全概公式1、划分2、全概公式(二)贝叶斯公式第六节独立性一、两个事件的独立性(一)定义(二)性质、定理二、多个事件的独立性第七节几何概型一、几何概型(一)模型背景(二)计算公式二、几何概型的典型问题习题课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0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
2、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其概率分布律及其表示方法;掌握(0—1)分布,二项分布和Poisson分布.

3、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掌握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正态分布.

4、掌握与正态分布有关的积分运算和查表计算.
5、理解分布函数概念及其主要性质.
6、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掌握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本章重点1、6种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
2、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及其图像、性质和有关计算.
本章难点求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密度.
教学内容第一节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第二节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一)定义(二)分布律二、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0—1)分布(二点分布)(二)Bernoulli试验,二项分布(三)Poisson分布(四)其他分布简介第三节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一、分布函数的定义二、分布函数的性质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第四节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一、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二、常见的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一)均匀分布(二)指数分布(三)正态分布三、分位点第五节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一、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律二、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密度函数(一)分布函数法(二)公式法习题课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0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联合分布函数概念及其性质.
2、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
3、理解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密度.
4、理解边缘分布函数以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边缘密度.

5、记住二维均匀分布的密度函数,了解二维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理解其中参数的概率意义.

6、了解条件分布概念.
7、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及其充分必要条件.
8、掌握求的分布的思路和方法;理解卷积公式.
本章重点1、二维连续型、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和边缘分布.
2、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3、随机变量和的分布.
本章难点1、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
2、二维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的解析表达式.
3、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概率密度.
教学内容第一节二维随机变量一、二维随机变量定义二、联合分布函数(一)定义(二)性质三、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一)定义(二)性质四、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密度(一)定义(二)性质五、维随机变量(一)定义(二)联合分布函数第二节边缘分布一、边缘分布函数定义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律(一)定义(二)性质三、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边缘密度(一)定义(二)性质四、常见的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一)二维均匀分布(二)二维正态分布第三节条件分布一、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条件分布律(一)定义(二)性质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条件密度(一)定义(二)性质第四节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一、定义二、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第五节两个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一、和分布(一)计算公式(二)卷积公式二、最大、最小分布习题课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8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概念.
2、掌握常见分布的期望和方差.
3、理解期望和方差的性质.
4、掌握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计算公式.
5、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
6、理解协方差、相关系数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公式.
7、了解矩、协方差矩阵的概念.
本章重点1、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的计算.
2、常见分布的期望和方差.
3、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公式.
4、随机变量不相关的充分必要条件.
本章难点期望、方差、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计算.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学期望一、定义(一)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二、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一)一维情形(二)二维情形三、期望的性质及其证明第二节方差一、方差、标准差的定义二、常见分布的方差三、方差的性质四、切比雪夫不等式第三节协方差及相关系数一、协方差(一)定义(二)性质二、相关系数(一)定义(二)性质第四节矩、协方差矩阵一、原点矩二、中心矩三、协方差矩阵习题课第五章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4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大数定律:Chebyshev大数定律,Bernoulli大数定律,辛钦大数定律.
2、会应用独立同分布中心极限定理,DeMorve—Laplace中心极限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重点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本章难点理解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的意义.
教学内容第一节大数定律一、Chebyshev大数定律二、Bernoulli大数定律三、辛钦大数定律第二节中心极限定理一、独立同分布中心极限定理二、DeMorve—Laplace中心极限定理习题课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4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总体、样本、样本值概念;理解简单随机样本概念及获取方法.
2、理解统计量概念;了解常用统计量的分布.
3、了解经验分布函数的求法.
4、掌握正态总体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的分布.
本章重点1、正态总体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的分布.
2、分布,分布,分布表的查表方法.
本章难点分布,分布,分布表的查表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随机样本一、总体与个体二、样本、简单随机样本第二节直方图与箱线图直方图箱线图第三节抽样分布一、统计量二、经验分布函数三、常用统计量的分布(一)分布(二)分布(三)分布习题课第七章参数估计(8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估计量的概念.
2、掌握矩估计法.
3、掌握最大似然估计法.
4、理解估计量的三个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和相合性.
5、理解区间估计的原理.
6、掌握单个、两个正态总体的期望、方差的区间估计.
本章重点1、矩估计法.
2、最大似然估计法.
3、单个正态总体均值、方差的区间估计.
本章难点1、最大似然估计法.
2、评定估计量的优劣.
3、两个正态总体的期望、方差的区间估计教学内容第一节点估计一、估计量二、矩估计法(一)基本思想(二)具体步骤三、极大似然估计法(一)基本思想(二)具体步骤第二节估计量的评选标准一、无偏性二、有效性三、相合性第三节区间估计一、置信区间二、置信水平第四节正态总体均值、方差的置信区间一、单个正态总体(一)均值的置信区间(二)方差的置信区间二、两个正态总体(一)均值的置信区间(二)方差的置信区间第五节0—1分布参数的区间估计一、0—1分布参数的区间估计的思想二、0—1分布参数的区间估计的方法与具体步骤第六节单侧置信区间一、定义二、均值的单侧置信区间三、方差的置信区间习题课第八章假设检验(10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2、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3、了解假设检验可能产生的两类错误;4、掌握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的假设检验法(Z检验,t检验);5、了解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的检验法(t检验).
6、掌握单个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法(检验).
7、了解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的检验法(t检验).
8、了解假设检验的p值检验法9、了解p值检验法与一般假设检验法的区别与联系本章重点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2、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的假设检验法(Z检验,t检验),3、单个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法(检验).
本章难点1、单边检验中拒绝域的确定2、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的检验法(t检验).
教学内容第一节假设检验一、问题的提出二、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一)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二)小概率原理(三)显著性水平(四)检验统计量(五)拒绝域(六)具体步骤三、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第二节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一、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一)已知方差(检验)(二)未知方差(检验)二、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的检验(一)已知方差,(Z检验法)(二)未知方差,但=(t检验法)第三节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一、单个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一)已知均值(二)未知均值二、两个总体情况F检验法第四节假设检验的p值检验法定义检验的步骤P值检验法与临界值法的区别与联系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盛骤等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1]复旦大学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2]魏宗舒等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
[3]梁之舜等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山大学出版社.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00090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适用专业:统计学本科专业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编写单位:数信系编写人:郝璞玉审定人:董永权编写时间:2016年1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统计学原理》的特点是不着重于统计方法数学原理的推导,而是侧重于阐明统计方法背后隐藏的统计思想,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各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从内容上看,统计学原理主要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显示、描述、判断和分析.
本课程的内容大体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统计,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介绍收集和整理统计数据的常用方法;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讲述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常用测度方法.
第二部分是推断统计,包括抽样与抽样估计,介绍抽样的一些方式以及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假设检验,介绍总体参数的检验方法;方差分析,介绍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指数,讲述各种指数的编制方法和因素分析法;统计决策,介绍一些主要的统计决策技术;产品质量管理,介绍质量管理的内容、试验设计方法及质量控制图的绘制方法等.
第四部分是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介绍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统计指标.

2、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统计调查方案与调查方式,描述统计数据的指标,常用的抽样方法,样本容量的确定,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几个常用的经济指数,统计决策等.

难点: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统计表的编制,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相对指标的比较,标准差的计算,长期趋势的测定,指数因素分析,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等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考试的形式是闭卷,成绩由平时和期末总评构成,平时占20%、期末占8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3第三章概率与概率分布2第四章抽样与抽样分布2第五章参数估计3第六章假设检验2第七章方差分析与试验设计4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4第十章统计指数4第十一章统计决策4第十二章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2小计32总计32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作用;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正确理解和认识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掌握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统计工作的一般过程及统计工作的任务和组织.

本章重点统计学的涵义、研究对象、统计活动过程、统计的职能和统计工作的任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

本章难点有关统计学的基本慨念及慨念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统计学的分科第四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3学时)教学目标理解统计资料整理的涵义和作用;了解统计整理的步骤和方法;会判断统计数据的质量.

本章重点掌握表现分布不同趋势的测度;会做统计图和统计表.
本章难点各种调查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的计量尺度第二节统计数据的来源统计数据的质量统计数据的整理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分布偏态与峰度的测度茎叶图与箱线图统计表与统计图第三章概率与概率分布(2学时)教学目标回忆并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基础知识.
本章重点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会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掌握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本章难点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教学内容随机事件及其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第四章抽样与抽样分布(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常用的抽样方法及其适用环境;掌握常用的抽样分布;会用中心极限定理解决问题.

本章重点掌握常用的抽样方法及其适用环境;掌握常用的抽样分布.
本章难点会用中心极限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常用的抽样方法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第五章参数估计(3学时)教学目标理解一般思想;会对单个、两个总体的参数进行估计;掌握确定样本容量的方法本章重点掌握确定样本容量的方法.
本章难点会对单个、两个总体的参数进行估计.
教学内容参数估计的一般问题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样本容量的确定第六章假设检验(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检验步骤.
本章重点假设检验.
本章难点常用的检验统计量.
教学内容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第七章方差分析与试验设计(4学时)教学目标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掌握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掌握如何进行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会进行初步的试验设计.

本章重点掌握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掌握如何进行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

本章难点会进行初步的试验设计.
教学内容方差分析引论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双因素方差分析试验设计初步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4学时)教学目标能对客观现象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加以分析,分析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并且用一定的数量表现出来;要掌握这种相关分析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掌握回归分析的概念及回归模型的确定方法;了解非线性回归分析.

本章重点相关关系的概念和种类、相关系数的计算及应用、相关分析的特点、回归分析的概念、配合直线回归方程的方法、参数a和b的及经济含义是什么回归分析的特点.

本章难点相关系数的计算、配合直线回归方程的方法、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估计标准误的计算.

教学内容相关与回归的基本概念简单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多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非线性相关分析与非线性回归分析第十章统计指数(4学时)教学目标理解统计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掌握综合指数的编制原则和方法;掌握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与应用;掌握平均指标指数的分析方法;会应用指数体系的概念、作用及因素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指数的涵义、作用和种类、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与应用,同度量因素的作用、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的方法.

本章难点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编制的基本原理、因素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教学内容指数的概念与分类总指数的编制方法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综合评价指数第十一章统计决策(4学时)教学目标理解统计决策的概念、特点;掌握统计决策的种类及其基本原则;掌握常用的决策方法;掌握贝叶斯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章重点常用的决策方法本章难点贝叶斯决策的求解步骤教学内容统计决策的基本概念完全不确定型决策一般风险型决策贝叶斯决策第十二章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2学时)教学目标正确理解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了解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分类;掌握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基本指标和分析指标.

本章重点掌握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基本指标和分析指标.
本章难点运用相应指标解决、说明实际问题教学内容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分类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基本指标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分析指标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袁卫、庞皓、曾五一.
统计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参考书:[1]粟方忠.
统计学原理.
大连: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8.
1[2]曾五一、肖红叶.
统计学导论.
科学出版社.
2013.
1[3]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
统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0005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信管本科学时学分:40学时2.
5学分所需先修课:大学一年级基础课编写单位:数信系编写人:李娟审定人:宗鹏编写时间:2015年3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2、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把握管理科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全面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职能和主要应用领域;(2)培养信息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合作意识以及管理能力,使之成长为能在科研和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发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3、3、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程以讲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为主,适当地介绍一些管理学的最新发展趋势.
在保证管理学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以企业环境管理和企业组织管理为重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鉴于学习本门课程的学生是刚入校不久,以前没有接触过此类专业知识,教师在教学时要有耐心,细心解答.
课堂讲述时应深入浅出,用贴近现实生活的语言和现实的例证来说明,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的原理知识.

(3)通过本门学科的教学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使学生认识到管理原理来自实践而又高于实践,通过实践反复检验理论、发展理论.

(4)在理论讲授中,应精讲基本内容,注意教学方法,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阐明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果,防止抽象的纯理论倾向.

(5)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布置适量的思考题,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考试的形式是闭卷.
成绩由平时占20%、期末考核各占百分之8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讨论(习题)课学时数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4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4第三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2第四章决策2第五章计划与计划工作2第六章计划的实施2决策游戏2第七章组织设计2第八章人员配备2第九章组织力量的整合1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1团队练习2第十一章领导与领导者2第十二章激励2第十三章沟通2教学片:CEO2第十四章管理信息1第十五章控制与控制过程2第十六章控制方法1第十七章管理的创新职能1/3第十八章企业技术创新1/3第十九章企业组织创新1/3复习1总计328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内容的讲授,使学生理解管理的含义,把握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也就是管理的基本内涵,掌握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本章重点管理的定义及内涵,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本章难点管理的定义及内涵,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讲授内容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二、管理的必要性三、管理的概念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二、管理的自然属性三、管理的社会属性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一、管理者的角色二、管理者的职能三、21实际管理者面临的挑战第四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4学时)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各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特点、作用及代表人物.
本章重点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历史和学术背景及主要内容.
本章难点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决策学派讲授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一)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二)重人——1、重人心向背2、重人才归离(三)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四)守信——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五)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六)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七)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
两个要点1、预测2、运筹(八)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九)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一)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二)查理巴贝奇(英国)(三)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二)对"泰罗制"的评价(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一、行为科学学派(一)行为科学的由来(二)"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代表人、梅奥)(三)"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二、"管理科学"学派(一)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二)数学模型与"管理科学"(三)系统管理理论的应用三、"决策理论"学派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五、21世纪的管理第四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一)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二)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三)全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四)探索中国现在管理模式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一)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二)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三)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四)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五)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第三章社会道德与社会责任(2学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的因素,掌握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本章重点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本章难点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的因素讲授内容课堂实践,团队练习,课堂讨论,每一小组选取一个案例结合本章知识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第四章决策(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按各种不同的标准对决策所进行的分类,决策过程通常所包括的几个步骤,常用的决策方法.

本章重点学会按照决策过程的步骤进行决策,学会用所学的各种决策方法对一些简单的决策问题做出决策.

本章难点常用的决策方法,各种决策方法的基本思想与优缺点.
讲授内容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一、决策的定义二、决策的原则三、决策的依据第二节决策的类型与特点一、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二、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三、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四、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五、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第三节决策的理论一、古典决策理论二、行为决策理论三、当代决策理论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一、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二、识别目标三、拟定备选方案四、评估备选方案五、做出决定六、选择实施战略七、监督和评估第五节决策的方法一、集体决策方法(1)头脑风暴法;(2)名义小组技术;(3)德尔菲技术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2)政策指导矩阵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方法;(2)风险型决策方法;(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第五章计划与计划工作(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计划的概念,计划的构成要素,计划的性质,计划的分类标准,计划编制过程;掌握计划与决策的逻辑关系,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各种职能计划、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之间的关系,计划层级体系,计划编制过程的内在逻辑.

本章重点计划的类型,编制程序,操作技术及方法.
本章难点计划编制过程讲授内容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一、计划的概念二、计划与决策三、计划的性质(1)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2)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第二节计划的类型一、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二、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三、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四、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五、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第三节计划编制过程一、确定目标二、认清现在三、研究过去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重要前提条件五、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六、制定主要计划七、制定派生计划八.
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第六章计划的实施(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及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内涵;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其实施步骤,目标的性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的基本逻辑及其评价,网络图的基本内涵;能运用所学的内容将战略性计划转化为战术性计划.

本章重点目标管理的要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难点网络计划技术.
讲授内容第一节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基本思想二、目标的性质(一)目标的层次性;(二)目标网络;(三)目标的多样性;(四)目标的可考核性;(五)目标的可接受性;(六)目标的挑战性;(七)目标的伴随信息反馈性三、目标管理的过程(一)制定目标;(二)明确组织的作用;(三)执行目标;(四)评价成果;(五)实行奖惩;(六)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第二节滚动计划法一、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二、滚动计划法的评价第三节网络计划技术一、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二、网络图三、网络计划技术的评价第四节企业资源计划一、1960后代开环的物料需求计划二、1970年代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三、1980年代制造资源计划四、1990年代企业资源计划第五节业务流程再造一、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二、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第七章组织设计(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组织的定义及组织设计的必要性,权变式组织设计与传统的组织设计的不同之处,组织结构的定义与三大基本特征,职权的定义、来源、种类,权力的定义、来源和种类,授权的定义、过程与原则,通过区分层级结构与有机结构可以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

本章重点学会根据组织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对组织进行设计,并对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和分析,应能对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结构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这些结构形式的适用条件.

本章难点组织与组织设计的区别与联系,组织设计的任务、基本原则以及影响组织设计的五个主要因素.

讲授内容第一节组织设计概述一、组织的层级化与管理幅度(一)管理幅度与组织层级的互动性(二)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二、有效的管理幅度设计应考虑以下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性质;(二)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情况;(三)下属人员的空间分布状况;(四)组织变革的速度;(五)信息沟通的情况第二节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一、环境的影响(一)对传统的职位和职能部门进行相应的调整(二)根据外部环境的不确定程度设计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三)根据组织的差别性、整合性程度设计不同的组织结构(四)通过加强计划和对环境的预测减少不确定性(五)通过组织间合作尽量减小组织自身要素资源对环境的过度依赖二、经营战略的影响三、技术的影响四、组织规模与生命周期的影响第三节部门化一、职能部门化二、产品部门化三、区域部门化第四节集权与分权一、权力的性质与特征二、集权与分权的相对性三、组织中集权倾向四、分极及其实现途径第八章人员配备(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人员配备的任务、过程,人员配备的一般原则,员工招聘的标准和来源,人员培训的目标和内容,绩效评估的定义和作用,职业计划与发展的意义以及阶段性特点.

本章重点管理人员选聘的方法、途径和程序.
本章难点掌握管理人员招聘的程序与方法,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的优缺点以及招聘工作的有效性分析,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绩效评估的方法,有效管理职业生涯的方法.

讲授内容第一节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一、人员配备的任务(一)从组织需要的角度考察(二)从组织成员配备的角度考察二、人员的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一)确定人员需要——主要以设计"职务数量和类型"为依据(二)选配人员(三)制度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三、人员配备的原则(一)因事择人的原则(二)因材器使的原则(三)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第二节管理人员的选聘一、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一)组织现有的规模、机构和岗位(二)管理人员的流动性(三)组织发展的需要二、管理人员的来源(一)外部招聘(二)内部提升三、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有两点需要说明)(一)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机构管理职务,需要完成不同的工作,要求职务担任者具备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二)管理干部的主要依据是贡献还是能力四、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与方法(一)公开选聘(二)粗选(三)对粗选合格者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考核(四)民意测验(五)选定管理人员第三节管理人员的考评一、管理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二、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一)关于贡献考评(二)关于能力考评三、管理人员考评的工作程序与方法第四节管理人员的培训一、培训与管理队伍的稳定(相互促进)(一)培训提供了个人发展的机会,能够减少管理人员的离职(二)管理干部的稳定性,又能促进企业放心地进行人力投资二、管理人员培训地目标三、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第九章组织力量的整合(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和相互影响,了解直线与参谋的概念及作用,理解委员会的局限性.

本章重点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的正面及负面影响.
本章难点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和相互影响.
讲授内容第一节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一、正式组织的活动与非正式组织的产生二、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一)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二)非正式组织可能造成的危害三、积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第二节直线与参谋一、直线、参谋及相互关系二、直线与参谋的矛盾三、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一)明确职权关系(二)授予必要的职能权力(三)向参谋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三节委员会一、运用委员会的理由(一)综合各种意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二)代表各方利益,诱导成员的贡献.
(三)协调各种职能,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四)组织参与管理,调动执行者的积极性二、委员会的局限性三、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组织变革的四种基本类型和三个基本目标,组织变革中有关压力、变革阻力、组织冲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和基本结构.

本章重点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对组织变革中的压力、变革阻力以及组织冲突进行识别,并能总结出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学会建构新型组织文化的方法与途径.

本章难点组织变革的内容以及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
讲授内容第一节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一、组织变革的动因(一)组织变革必要性的简要分析(二)组织变革的动因二、组织变革的类型和目标(一)组织变革的类型(二)组织变革的目标三、组织变革的内容(一)对人员的变革(二)对技术与任务的变革(三)对结构的变革第二节管理组织变革一、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一)组织变革的过程(二)组织变革的程序二、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管理(一)组织变革的阻力(二)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对策三、组织变革中的压力及其管理(一)压力的定义(二)压力的起因及其特征(三)压力的释解四、组织冲突及其管理(一)组织冲突的影响(二)组织冲突的类型(三)组织冲突的避免第三节组织文化及其发展一、组织文化的概念(一)组织文化的基本概念(二)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二、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一)组织文化的结构(二)组织文化的内容三、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一)组织文化的功能(二)组织文化的形成(三)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第十一章领导与领导者(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领导与管理,领导的三种作用,权力与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基本分类,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领导方式行为论,领导方式情景论.

本章重点领导方式及各种领导学说.
本章难点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讲授内容第一节领导的性质和作用一、领导的含义二、领导的作用第二节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一、领导者素质及条件(一)思想素质(二)业务素质(三)身体素质二、经济全球化对企业领导指出的新要求三、领导集体的构成(一)年龄结构(二)知识结构(三)能力结构(四)专业结构第三节领导方式及其理论一、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二、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三、管理方格论——布莱克、穆顿提出四、权变理论第四节领导艺术一、做领导的本职工作二、善于同下属交谈,倾听下属的意见三、争取众人的信任和合作四、做自己时间的主人第十二章激励(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激励的原理,激励对行为的作用,激励产生的原因,需要与激励的关系,X理论和Y理论,激励理论的分类基础及其三种类型——内容理论、过程理论和强化理论,激励的基本形式和实务;使学生一般可以有效识别实践中激励的形式,用需要层次论和双因素理论解决一般的激励问题,运用本章介绍的激励理论建立一般的组织激励机制.

本章重点激励的机制、方法和激励理论.
本章难点激励在管理的领导职能中的地位,激励与行为、结果的相关性,需要层次论的提出者、基本观点和意义.

讲授内容第一节激励的性质一、激励与行为二、内因与外因第二节激励理论一、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二、期望理论——弗鲁姆三、公平理论——亚当斯四、强化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一)正强化(二)负强化第三节激励实务一、委任恰当工作,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二、正确评价工作,合理给予报酬,形成良性循环三、掌握批评武器化消极为积极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进去精神第十三章沟通(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沟通的概念、过程和类别,组织中沟通和组织间沟通,有效沟通的般障碍,有效沟通的实现,冲突及其产生原因,管理冲突的方法,谈判以及判的有效性;学会审视自我在人际交往中沟通技能和沟通质量,比较熟练地运用沟通原理达到自我熟悉的沟通效果,对所处的组织基本能够看出效率与沟通质量的关系,学会应用冲突管理战略处理生活中的冲突.

本章重点沟通类型及沟通网络.
本章难点掌握沟通在领导职能中的作用,沟通过程的基本环节,沟通方式的优劣,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区别.

讲授内容第一节组织中的沟通一、沟通的重要性二、沟通过程三、沟通的类别(一)按照功能划分为:工具式沟通和感情式沟通(二)按照方法、(三)按照组织系统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四)按照方向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平行沟通(五)按是否进行反馈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四、非正式沟通及其管理(一)非正式沟通的特点交流速度比较快、信息比较准确、效率高、可以满足职工的需要、有一定的片面性(二)应正确对待非正式沟通五、企业中的沟通网络第二节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一、有效沟通的障碍(一)个人因素(二)人际因素(三)结构因素(四)技术因素二、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第三节冲突与谈判一、冲突的起源(一)沟通差异(二)结构差异(三)个体差异二、冲突处理三、谈判第十四章管理信息(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管理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本章重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
本章难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讲授内容第一节管理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定义二、对信息的评估三、有用信息的特征(一)价值的不确定性(二)内容的干扰性(三)形式和内容的更替性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一、概述二、信息系统的要素: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控制三、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一)系统调查:组织确定是否存在一个能被信息系统处理的问题或机会.
(二)系统分析:目的是确定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三)系统设计(四)系统实施(五)系统维护第三节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发展一、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事务处理系统)二、管理信息系统(一)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四个基本部分(二)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的特点三、决策支持系统四、经理信息系统第十五章控制与控制过程(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控制的必要性;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控制的过程(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认识到控制是管理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能够将控制理论用于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管理案例的分析.

本章重点控制的原理与过程.
本章难点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讲授内容第一节控制原理一、控制的必要性和基本原理(一)环境的变化——企业外部的一切环境都在无时无刻发生着变化(二)管理权力的分散——企业的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三)工作能力的差异——即使企业制定了全面完善的计划,经营环境在一定时期内也相对稳定,对经营活动的控制仍是必要的(四)控制的基本原理二、控制的类型(一)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控制过程分为四类(二)目标控制第二节控制的要求一、适时控制二、适度控制(一)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二)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三)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三、客观控制四、弹性控制第三节控制过程一、确立标准(一)确定控制对象(二)选择控制的重点(三)制定标准的方法二、衡量工作成效(一)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二)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三)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三、纠正偏差(一)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找出原因之前,要判断偏差的严重程度,是否足以构成对组织活动效率的威胁,从而值得去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二)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三)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第十六章控制方法(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预算的编制,预算的种类,预算的作用和缺点,对供应商的控制,经营审计;掌握控制方法的种类,几种重要的比率.

本章重点能够将控制方法用于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管理案例的分析.
本章难点控制方法的种类,几种重要的比率.
讲授内容第一节预算控制一、预算的形式(一)静态预算与弹性预算(二)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二、预算的内容(一)收入预算(二)支出预算(三)现金预算(四)资金支出预算——长期预算(五)资产负责预算——是对企业会计年度末期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三、预算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第二节非预算控制一、比率分析(一)财务比率(二)经营比率——活力比率二、审计控制(一)外部审计(二)内部审计(三)管理审计三、损益控制第三节成本控制一、成本控制的基础:成本对象与成本分配(一)直接成本分配方法(二)间接成本分配方法二、成本控制的步骤(一)建立成本控制的标准(二)核算成本控制绩效及分析成本发生偏差的调查(三)采取纠偏措施三、成本控制的作用第四节其他控制方法一、标杆管理二、平衡计分卡第十七章管理的创新职能(1/3学时)教学目标了解维持与创新的概念,创新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创新的过程;掌握创新与维持的功能及相互关系,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基本概念,创新活动的内容及其组织.

本章重点根据创新活动的特点和创新过程的一般规律组织企业的创新活动.
本章难点创新与维持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讲授内容第一节创新及其作用一、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二、"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三、创新的类别与特征第二节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一、目标创新二、技术创新三、制度创新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五、环境创新第三节创新的过程和组织一、一、创新的过程(一)寻找机会(二)提出构想(三)迅速行动(四)坚持不懈二、新活动的组织第十八章企业技术创新(1/3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技术创新在企业成本与特色竞争优势形成中的作用与贡献,意外的成功或失败、企业内外的不协调、工艺过程的需要、产业和市场的改变、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新知识的产生等七种不同的技术创新源泉;掌握材料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以及手段创新等技术创新的内涵,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对象、水平与方式等方面的战略选择.

本章重点根据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条件和环境,选择和组织实施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本章难点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对象、水平与方式等方面的战略选择.
讲授内容第一节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一、创新与技术创造二、技术创新的内涵(一)要素创新(二)产品创新(三)要素组合方式的创新三、技术创新的贡献第二节技术创新的源泉一、意外的成功和失败二、企业内外的不协调三、过程改进的需要四、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五、人口结构的变化六、观念的改变七、新知识的产生第三节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一、创新基础的选择二、创新对象的选择三、创新水平的选择(一)"先发制人"的贡献(二)"先发制人"带来的问题四、创新方式的选择第十九章企业组织创新(1/3学时)教学目标了解企业制度结构、资本逻辑的企业制度、知识逻辑的企业制度、层级组织、网络化层级组织、企业文化、一元企业文化以及多元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针对企业组织结构化的影响因素,学会分析如何根据知识经济的特征,组织和实施企业组织的结构化(制度、层级组织以及企业文化)创新.

本章难点知识经济可能给企业制度结构、层级组织以及企业文化带来何种影响.

讲授内容第一节企业制度创新一、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特征极其原因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创新第二节企业层级机构创新一、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二、知识经济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第三节企业文化创新一、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特点二、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创新实践课:一、团队练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教学目标通过团队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四种道德观、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结构变量、组织文化、问题强度;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

要求全班分为十组,每组六人,自由结组,通过已准备的案例,分析企业伦理道德的必要性、相关因素及企业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二、决策模拟——合同执行决策(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模拟练习,加深对科学决策理论知识的基本观点的认识要求1.
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双数小组,每组人数为单数,3人左右,模拟为董事会(这样的董事会做决定才能少数服从多数).

2.
各小组自由选择交易对象,分对进行模拟.
三、团队练习——组织调查(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对公司实地调查,了解组织结构的设置情况和层次结构、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各部门上下隶属关系等,使学生们能够运用管理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要求请每个团队上网登陆你们感兴趣的公司网站,选取某一公司作为实例,画出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图,简述该公司采取什么样的组织结构设计,说明你们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并预测未来企业部门化的趋势是怎样的然后与其他团队一起分享你们各自的成果.

四、教学片:CEO(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片欣赏,体会蕴含的OEC管理法、80/20原则、赛马机制、斜坡球理论、"6s"大脚印、激活"休克鱼"等管理思想.
要求请每个团队结合影片中的管理思想,总结心得体会,并已报告形式上交.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00070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编写单位:数信系编写人:李娟审定人:宗鹏编写时间:2015年9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会计学基础》是唐山师范学院信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

2、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

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是学习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重点在于有关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有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内容.
难点主要体现在会计基本原则的应用、账户的结构和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4、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形式为闭卷,成绩满分为10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一章总论4第二章会计恒等式与复式记账4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6第四章制造业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会计处理10第五章财产清查2第六章财务报告及其分析4第七章会计准则2小计32总计32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总论(4学时)教学目标本章阐述会计的产生、作用、概念和内容.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在了解会计产生的前提条件的基础上,理解会计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熟悉现代会计的基本组成内容,掌握会计的概念.
学习本章的目的主要是为理解以后各章内容打下基础.

本章重点会计的概念和会计的作用本章难点会计产生的前提条件教学内容会计为什么而存在一、必要的前提条件二、会计的产生三、会计的含义第二节会计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一、会计对公司股东的作用二、会计对公司外部利益集团的作用三、会计对政府管理部门的作用四、会计对公司经营管理部门的作用第三节会计: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第二章会计恒等式与复式记账(4学时)教学目标本部分内容重点阐述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部分教学,要求学生深刻理解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的含义,掌握会计事项对会计恒等式影响的规律性;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会计学的核心内容,通过本部分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内容和级次,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深刻理解并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理论,包括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等.
学习本部分内容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必要前提.

本章重点1.
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的含义;2.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借贷记账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相应账户的用途和结构的应用.

本章难点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理论及相应账户的用途和结构的应用教学内容第一节交易、事项分析与会计恒等式一、会计要素二、会计恒等式第二节复式记账原理一、账户二、复式记账原理三、借贷记账法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教学目标通过本部分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会计凭证的种类,掌握原始凭证的要素与审核,掌握记账凭证的要素与审核,了解设置和登记账簿的作用,熟悉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内容、格式、登记依据和登记方法,掌握登记账簿的规则、错账的更正方法、过账和试算平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熟悉对账和结账的基本内容和程序,掌握期末账项调整,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登记各种账簿、利用各种账簿.
掌握各种记账程序的特点、账务处理步骤、优点、缺点及适用范围.
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对实际工作中的多种多样的做法把握其基本原理.

本章重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种类,总账和明细账的平行登记、错账更正方法和账项调整,各种记账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章难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审核,总账和明细账的平行登记、错账更正方法和账项调整,各种记账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凭证一、原始凭证二、记账凭证第二节会计账簿一、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二、会计账簿的登记三、错账更正方法四、账项调整与试算平衡第三节记账程序一、记账程序的含义二、记账凭证记账程序三、客户汇总表记账程序第四章制造业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会计处理教学目标本章主要阐述制造业经济活动循环与会计处理.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理论进行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本章重点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本章难点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教学内容第一节制造业企业经营循环第二节企业筹集资金业务一、企业筹集资金业务的主要内容二、使用的主要账户三、主要经济业务实例第三节企业供应过程的核算一、供应过程业务主要内容二、使用的主要账户三、主要经济业务实例第四节企业生产过程的核算一、企业生产过程业务主要内容二、设置账户三、主要经济业务实例第五节企业销售过程的核算一、销售过程主要业务内容二、设置账户三、主要经济业务实例第六节利润形成及利润分配业务一、利润形成及利润分配业务主要内容二、设置账户三、主要经济业务实例第五章财产清查教学目标本章主要阐述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及清查结果的处理.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理解财产清查的必要性,了解财产清查的种类,掌握各项财产物资的清查方法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财产清查的基本技能.

本章重点1.
财产清查的意义;2.
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3.
财产清查的方法;4.
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本章难点财产清查的方法及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尤其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教学内容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一、财产清查的含义二、财产清查的种类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一、现金的清查方法二、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三、债权债务的清查方法四、存货的清查方法五、固定资产清查方法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一、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二、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三、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第六章财务报告及其分析教学目标本章主要阐述编制财务报告的含义、主要会计报表的结构原理和内容以及财务报表的分析.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明确编制会计报表的作用及编制要求,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原理及基本内容,熟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本编制方法,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悉会计报表的有关基础知识.

本章重点会计报表的作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作用、结构和内容与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和内容;财务报表的比率分析法.

本章难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财务报表的比率分析法教学内容第一节财务报告概述一、财务报告的概念二、财务报告的组成三、基本财务报表的分类第二节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一、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二、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四、利润分配表第三节资产负债表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与格式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第四节现金流量表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与格式第五节财务报表分析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和意义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七章会计准则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诸如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等有所了解.

本章重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本章难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一、会计准则二、会计制度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五、权责发生制第三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三、修订性原则《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0003117130006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时学分:96学时6学分所需先修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伍浏阳审定人:宗鹏编写时间:2014年4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主要研究稀缺资源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的经济学科.
它以市场经济制度为既定前提,阐述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我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订提供了基本思路.

2、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能够清楚地解释价格形成的机理,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并能够解释价格机制的作用和市场运作的原理,理解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含义及其条件,了解并说明价格机制作用的局限性.
而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政府进行经济决策的机制与过程,客观地认识经济现象,帮助学生们正确地运用宏观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来分析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对策.

3、教学重点难点由于经济学具有较成熟的分析框架和完备的体系,本课程的重点是已经发展成熟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难点是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经济思维的理解及对经济学理论的严密性把握.
为此,课程内容既充分注意本学科的逻辑性,又注意经济学的生动性.

4、考核方式本课程第一学期为考试课,第二学期为考查课.
考试形式为第一学期闭卷,第二学期开卷.
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期末成绩=20:8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讨论(习题)课学时数第一章经济学导论4第二章价格理论:需求、供给与弹性理论8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6第四章生产理论4第五章成本与收益4第六章市场结构理论8第七章分配理论8第八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8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8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6第十一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8第十二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8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8第十四章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8总计92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经济学导论(4学时)教学目标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学问,要求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及经济思维.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明确经济学知识对于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本章重点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本章难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讲授内容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资源稀缺性二、选择与资源配置(一)选择(二)资源配置1、生产什么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三、资源利用四、经济制度与资源配置和利用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一)对价值判断的态度不同(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三)事实检验二、实证分析方法三、实证分析工具第四节经济学发展简史思考题(或阅读书目)1、什么是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3、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有哪些4、经济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5、什么是规范经济学什么是实证经济学6、学习西方经济学有何意义第二章价格理论:需求、供给与弹性理论(8学时)教学目标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在市场经济中,需求和供给是决定市场价格的两大基本力量.
因此本章要求同学掌握需求与供给两大因素及相关内容,并能定性分析它们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理解弹性理论是对供给和需求的定量分析,从而对供求理论有更深刻理解;掌握弹性理论的一般原理及主要类型,并能据此分析简单经济问题.

本章重点1.
需求、需求定理;2.
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3.
供给、供给定理;4.
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5.
均衡价格的形成;6.
供求定理;7.
价格对经济的调节;8.
需求价格弹性定义及计算;9.
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

本章难点均衡价格的形成;供求定理;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
讲授内容第一节需求理论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一)商品自身的价格(影响需求量的变动,在需求曲线上移动)(二)收入(三)偏好(个人爱好、个性、社会风俗、时尚等)(四)预期(持币待购,积极购买)(五)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正相关,互补品——负相关)三、需求定理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第二节供给理论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二、影响供给因素与供给函数(一)技术状况(二)生产要素的价格(三)其他商品的价格(四)预期(五)政府税收三、供给定理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第三节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二、均衡价格的形成三、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一)需求曲线的移动(二)供给曲线的移动(三)同时变动(同左,同右,一左一右)四、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第四节弹性理论一、弹性的含义二、需求价格弹性(一)需求的价格弹性(二)需求价格弹性分类(三)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1、商品的必须程度2、商品的可替代性3、在总开支中的比重4、商品的类别5、时间的长短(四)商品的需求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三、供给弹性(一)进入退出市场的难易(二)供给者类别的大小(三)时间的长短(四)产量的大小四、弹性理论的应用思考题(或阅读书目)1、目前影响国人对私人轿车购买的因素有哪些2、什么是需求3、什么是供给4、什么是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5、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不同6、需求的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它们是根据什么划分的7、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8、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9、运用供求定理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什么经常限制石油产量10、政府为什么要干预市场价格干预市场价格会导致什么后果11、蛛网的稳定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6学时)教学目标本章要求从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法)掌握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如何实现.

本章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本章难点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讲授内容第一节效用理论一、欲望与效用二、基数效用论三、序数效用论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三、消费者均衡第三节无差异曲线分析一、无差异曲线二、边际替代率三、消费可能线四、无差异曲线分析思考题(或阅读书目)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2、什么是效用3、什么是边际效用4、用基数效用论推导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5、举例说明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第四章生产理论(4学时)教学目标本章研究生产者行为,要求掌握从边际分析和等产量分析两种方法研究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的相关内容.

本章重点生产函数、一种可变要素变动时的TP、AP、MP三条曲线、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本章难点一种可变要素变动时的TP、AP、MP三条曲线、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讲授内容第一节生产与生产要素一、生产与生产要素二、生产函数三、技术系数第二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三、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第三节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一、规模经济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四、适度规模第四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二、等产量线三、等成本线四、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思考题(或阅读书目)1、在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可变的条件下,厂商应如何选择合理投入区2、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解释这一规律存在的原因.
3、在两种生产要素可变的条件下,厂商应如何选择生产的经济区域4、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会出现递减5、什么是规模收益怎样判定规模收益的类型6、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组合的.
7、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组合的.
第五章成本与收益(4学时)教学目标成本是生产者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章要求掌握生产的短期、长期中成本与收益的相关内容.

本章重点微观经济学的短期、长期之分;各类短期成本变动规律及其关系;各类长期成本变动规律及其关系;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收益的相关概念;利润最大化原则本章难点各类短期成本变动规律及其关系;各类长期成本变动规律及其关系;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利润最大化原则讲授内容第一节成本及成本函数一、几种成本概念二、成本函数第二节短期成本分析一、短期成本的分类二、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第三节长期成本分析一、长期总成本二、长期平均成本三、长期边际成本第四节收益与利润最大化一、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二、利润最大化原则思考题(或阅读书目)1、简述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私人成本与会计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区别.

2、试说明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3、试说明总成本曲线、总变动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平均变动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

4、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是怎样导出的5、简述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和适度规模的含义及确定适度规模的原则.

6、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有哪些7、试说明当平均收益曲线的斜率为负时,边际收益曲线为什么位于它的下方并且具有两倍的斜率8、为什么说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第六章市场结构理论(8学时)教学目标本章开始研究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如何决定自己产品的价格和数量,以获取最大利润.

要求学生准确把握不同市场类型下利润最大化条件,借助图形能分析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实现条件.
明确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不仅取决于它的成本条件,而且还取决于它所面临的不同市场需求状况.

本章重点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需求曲线;垄断厂商的差别价格;不同市场经济效率的比较本章难点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垄断厂商的差别价格;不同市场经济效率的比较讲授内容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四、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五、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论第二节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四、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五、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与垄断利润六、对完全垄断市场的评论第三节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二、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三、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四、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五、垄断竞争市场上均衡的简化分析六、对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第四节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寡头垄断的含义与条件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三、寡头垄断市场上产量的决定四、古诺解:双头垄断理论五、拐折的需求曲线六、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决定七、对寡头垄断市场的评论第六节博弈论一、囚徒困境二、上策与上策均衡(一)简单上策均衡(二)复杂上策均衡(重复剔除上策均衡)三、纳什均衡四、重复博弈五、序列博弈思考题(或阅读书目)1、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合的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到的3、简述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4、试评述完全垄断的市场.
5、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有什么不同6、简述古诺模型.
7、斯威齐模型是如何对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的较少变动作出解释的8、试比较不同市场结构的经济效率.
第七章分配理论(10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及不同市场下的需求原则;掌握生产要素的供给与均衡价格的决定.

本章重点生产要素需求特点;边际生产力;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本章难点生产要素需求特点;边际生产力;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讲授内容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二、生产要素的供给第二节工资理论一、工资的性质与种类二、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三、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第三节利息理论一、利息理论二、利率的决定三、利息在经济中的作用第四节地租理论一、地租的性质二、地租的决定三、级差地租的形成与决定四、准地租与经济租第五节利润理论一、正常利润二、超额利润三、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第六节社会收入分配与分配政策一、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二、平等与效率:一个永恒的矛盾三、收入分配政策思考题(或阅读书目)1、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是什么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有哪些2、要素需求和要素供给的最优条件是什么第八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6学时)教学目标市场调节经济不是万能的,第八章一方面要求同学掌握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四种基本形式,另一方面要求掌握采取何种措施解决市场失灵.

本章重点外部性;公共物品;科斯定理;信息不对称本章难点外部性;公共物品;科斯定理;信息不对称讲授内容第一节市场失灵与政府职能一、市场失灵二、政府的职能第二节垄断与反垄断政策一、垄断造成的损失二、反垄断措施第三节外部性一、外部性的含义二、外部性的影响三、消减外部性的对策第四节公共产品一、公共产品的内涵二、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三、公共产品的效率改进第五节不完全信息一、信息的不完全性二、逆向选择三、道德风险复习思考题(或阅读书目)1、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有哪些2、非对称信息为什么会导致市场失灵3、为什么会出现逆向选择可以用哪些措施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6学时)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本章重点对GDP指标的理解本章难点对GDP指标的理解讲授内容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三、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四、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第二节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一、收入法二、支出法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二、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思考题(或阅读书目)1.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2.
教材课后练习.
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学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即掌握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掌握国民经济的均衡条件、以及两部门与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本章重点国民收入决定三大模型之间关系本章难点国民收入决定三大模型之间关系讲授内容第一节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总需求的构成二、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人的决定三、消费与均衡国民收人的决定四、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五、乘数理论第二节IS—LM模型一、IS曲线二、LM曲线三、IS—LM模型第三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总需求曲线二、总供给曲线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四、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五、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思考题(或阅读书目)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2.
教材课后练习.
第十一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8学时)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概念、类型、原因及基本理论本章重点失业的类型、菲利普斯曲线本章难点失业的类型、菲利普斯曲线讲授内容第一节失业理论一、失业与充分就业二、自然失业三、周期性失业四、隐蔽性失业五、失业的经济损失第二节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一、货币与货币理论二、通货膨胀及其衡量第三节通货膨胀理论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二、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三、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四、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五、预期的与惯性的通货膨胀理论六、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第四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凯恩斯的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二、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三、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思考题(或阅读书目)1.
失业的类型2.
通货膨胀的基本理论3.
教材课后练习.
第十二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8学时)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相关理论本章重点经济波动的原因本章难点经济波动的原因讲授内容第一节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二、经济周期的阶段三、经济周期的分类四、经济周期理论第二节经济增长理论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与现状三、经济增长的源泉四、经济增长模型思考题(或阅读书目)教材课后练习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8学时)教学目标要求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赤字与公债等基本理论.

本章重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本章难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讲授内容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况--、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与演变第二节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二、内在稳定器三、赤字财政政策四、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第三节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三、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第四节供给管理政策一、收入政策二、指数化政策三、人力政策四、经济增长政策第五节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一、菲利浦斯曲线与政策目标的选择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三、相机决择四、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困难思考题(或阅读书目)1.
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应用2.
教材课后练习.
第十四章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8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国贸政策的主要方式,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理解国际收支平衡的概念,了解国际收支平衡的调整过程本章重点国际收支平衡、开放经济中的IS-LM模型本章难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讲授内容第一节物品与劳务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理论二、国际贸易政策三、国际贸易组织第二节外汇交易市场与汇率一、国际收支平衡表二、汇率三、汇率管理体制第三节开放经济的均衡一、国际收支平衡二、开放经济下的均衡第四节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二、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考题(或阅读书目)教材课后练习.
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1]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8月第四版.
《网页制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200150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时学分:48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信息技术基础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葛卫军审定人:李宝凤编写时间:2016年1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网页制作》是信管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讲述了网站创建、网页制作基本知识、Dreamweaver网页制作集成工具使用的方法、html标记、css属性设置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构建网站的基本知识,熟悉网页开发平台的使用,能够独立的创建个人网站.

2、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html标记语言、css属性设置的基本概念;掌握网页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3、教学重点难点Html标记、Css样式表、Javascript.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学期末学生上机制作一个网站,考核标准是基本能够掌握网页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并在所制作的网页中应用.
考试占平时、期末的10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1章网页技术学前班12第2章网页制作的第一次接触1第3章html网页的整体设置1第4章html网页中的文字和段落1第5章html网页中的图片11第6章插入外部资源1第7章强大的表格12第8章和程序交互的利器——表单1第9章网页的框架页面11第10章css的第一次接触14第11章css布局方法2第12章css网页元素设计2第13章css编写技巧1第14章javascript的第一次接触12第15章javascript程序基础知识2第16章javascript程序核心语法2第17章javascript核心对象2第18章浏览器对象模型1第19章文档对象模型2第20章事件响应2第21章javascript综合范例1第22章制作个人网站22第23章制作门户网站22小计3216总计48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1章网页技术学前班(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internet相关基础知识,掌握html结构.
本章重点Tcp/ip协议、url地址、html结构本章难点Html结构教学内容第1篇html网页技术第1章网页技术学前班1.
1internet相关技术介绍1.
1.
1tcp/ip协议1.
1.
2ip地址和域名简介1.
1.
3url简介1.
1.
4web浏览器1.
2internet技术的应用1.
3html网页技术简介1.
3.
1什么是html1.
3.
2html网页的结构1.
3.
3如何获取网页的html1.
4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1.
4.
1有动画的网页就是动态网页吗1.
4.
2有了动态网页还有必要学习html吗1.
4.
3网站简介1.
5小结第2章网页制作的第一次接触(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IIS的安装、属性的配置;了解网页制作的基本流程.
本章重点IIS本章难点IIS的属性配置教学内容第2章网页制作的第一次接触2.
1配置web服务器运行环境.
2.
1.
1系统要求2.
1.
2iis是干什么的2.
1.
3安装iis2.
1.
4配置iis2.
1.
5网页制作工具的选择12.
2了解网页技术的工作原理2.
2.
1静态html的工作流程2.
2.
2如何设置web技术中的访问路径2.
2.
3网页中怎么表示颜色2.
2.
4学习网页技术的顺序2.
3制作一个完整的html网页2.
3.
1怎样写html网页的标签2.
3.
2完成第一个网页2.
4小结第3章html网页的整体设置(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html文件头部信息的设置方法;了解网页制作和css、javascript关系.
本章重点Html标记本章难点Html标记教学内容第3章html网页的整体设置3.
1html的头部信息设置3.
1.
1定义网页的标题3.
1.
2设置网页的基底网址3.
1.
3掌握强大的元信息标签3.
1.
4怎样和css及javascript产生联系3.
1.
5头部信息的其他设置3.
2html主体的常用设置3.
2.
1设置网页的背景色3.
2.
2设置网页的背景图片3.
3页面的整体边距3.
4html代码的注释3.
5小结第4章html网页中的文字和段落(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html标记中段落、换行、水平线、文字修饰的用法;掌握列表的用法;掌握添加超级链接的用法.

本章重点Html标记、列表、超链接本章难点Html标记教学内容第4章html网页中的文字和段落4.
1段落排版和换行4.
1.
1给大段文字进行分段4.
1.
2给文字加入空格4.
1.
3设置文字换行与不换行4.
1.
4设置文字对齐方式4.
1.
5添加水平分隔线4.
2文字的多样化修饰4.
2.
1文字样式设置的基本标签—[font]4.
2.
2设置文字的颜色4.
2.
3设置文字的尺寸4.
2.
4设置文字的字体4.
2.
5使文字倾斜4.
2.
6使文字加粗4.
2.
7给文字加下画线4.
2.
8多种标题样式的使用4.
2.
9学会处理网页中的特殊字符4.
2.
10如何更方便地忽略浏览器对部分html的解析4.
2.
11其他文字修饰方法4.
3制作滚动文字4.
3.
1设置文字滚动4.
3.
2设置文字滚动的方向4.
3.
3设置文字滚动的速度和形式4.
4用于组织数据的列表4.
4.
1列表的结构组成4.
4.
2制作无序列表4.
4.
3制作有序列表4.
5超级链接4.
5.
1给文字添加链接4.
5.
2修改链接的窗口打开方式4.
5.
3给链接添加提示文字4.
5.
4什么是锚(anchor)4.
5.
5电子邮件、ftp和telnet的链接4.
6小结第5章html网页中的图片(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html标记中图片以及图片属性设置的使用方法;掌握制作滚动图片的方法.

本章重点Html标记、img本章难点Img教学内容第5章html网页中的图片5.
1认识网页中的图片格式5.
1.
1常用的图片格式5.
1.
2选择合适的图片格式5.
2插入图片5.
2.
1插入图片到网页5.
2.
2设置图片的高度和宽度5.
2.
3设置图片的边框5.
2.
4给图片添加提示文字5.
2.
5给图片添加替代文字5.
3图文混合排版5.
4给图片加链接5.
5制作滚动图片5.
6小结第6章插入外部资源(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html中插入flash、声音、javascript脚本的方法并设置插入对象的属性.

本章重点插入外部资源本章难点插入外部资源教学内容第6章插入外部资源6.
1插入多媒体资源6.
1.
1为网页添加背景声音6.
1.
2为网页添加音乐、动画等更多媒体资源6.
2插入外部程序6.
2.
1插入外部javascript程序6.
2.
2区分程序的客户端程序与服务器端程序6.
3小结第7章强大的表格(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网页中表格布局的方法;掌握表格的相关操作,添加、删除、插入行列、删除行列、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设置表格、单元格的属性.

本章重点表格标记、行标记、单元格标记本章难点表格标记教学内容第7章强大的表格7.
1认识表格的作用7.
1.
1用表格组织数据7.
1.
2用表格布局网页7.
2创建一个表格7.
2.
1表格的基本构成7.
2.
2[tr]与[td]的配合7.
2.
3表头组和表尾组的设置7.
2.
4创建一个完整的表格7.
3表格的整体控制7.
3.
1控制表格的高度和宽度7.
3.
2调整表格的水平对齐方式7.
3.
3尝试不同类型的表格边框7.
3.
4调整表格的填充和间距7.
3.
5改变表格的背景色及背景图片7.
4表格行的控制7.
4.
1整行的高度设置7.
4.
2行内的对齐控制7.
5表格单元格的控制7.
5.
1控制单元格的高度和宽度7.
5.
2单元格的对齐设置7.
5.
3合并多个单元格7.
6表格的互相嵌套7.
6.
1嵌套表格的作用7.
6.
2表格布局网页实例7.
6.
3用photoshop切片迅速生成布局表格7.
7小结第8章和程序交互的利器-表单(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网页中插入表单、插入表单控件的方法;掌握设置表单属性、表单控件属性的方法.

本章重点表单、控件属性本章难点表单教学内容第8章和程序交互的利器——表单8.
1表单的用途及属性8.
1.
1表单的用途8.
1.
2表单的结构8.
1.
3表单的数据传递方式8.
2表单的控件8.
2.
1单行文本框控件和密码框控件8.
2.
2多行文本框控件8.
2.
3不同类型的按钮控件8.
2.
4单选框控件和复选框控件8.
2.
5下拉列表和列表框控件8.
2.
6图像域控件、文件域控件和隐藏域控件8.
3实战表单制作8.
3.
1表单控件的分组方法8.
3.
2用户注册表单页面实例8.
4小结第9章网页的框架页面(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网页中框架的使用方法.
本章重点Frame、iframe本章难点Frame、iframe教学内容第9章网页的框架页面9.
1用框架灵活地组织网页9.
1.
1框架在网站中的作用9.
1.
2框架的结构分析9.
2建立完整的框架页面9.
2.
1建立窗口框架集9.
2.
2帧的比例调整9.
2.
3调整帧边框属性9.
2.
4设置帧滚动条9.
2.
5复杂帧结构的框架页面9.
3特殊的[iframe]框架9.
3.
1使用[iframe]的好处9.
3.
2设置浮动框架属性9.
4框架综合实例9.
5小结第10章css的第一次接触(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网页制作中css样式表的使用方法;掌握css属性设置的方法.
本章重点Css本章难点Css教学内容第2篇css网站布局与样式第10章css的第一次接触10.
1何谓web标准10.
1.
1理解web标准的基本组成和内涵10.
1.
2关于web标准与浏览器的兼容性10.
2xhtml与css的概念10.
2.
1xhtml与css实现样式与结构分离10.
2.
2css布局与表格布局的分析10.
3xhtml的基本知识10.
4css编写基本模式10.
4.
1css的声明方法10.
4.
2css的媒介控制10.
5css的基本语法10.
5.
1css通过接口作用于xhtml元素10.
5.
2css的属性和选择符10.
5.
3css的各种选择符详解10.
5.
4id和class的区别10.
6css的颜色和数值单位10.
7小结第11章网页的框架页面(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利用div布局网页的方法;掌握div+css制作网页的设置div的样式的方法.

本章重点Div布局、css设置本章难点Div布局、css设置教学内容第11章css布局方法11.
1什么叫"div+css"11.
1.
1初识div11.
1.
2xhtml中的块状元素和内联元素11.
1.
3div元素的样式设置11.
1.
4布局页面的宽度11.
1.
5布局页面水平居中11.
1.
6div元素的嵌套11.
1.
7div元素的浮动11.
1.
8一些高级的div布局技巧11.
1.
9一个典型的网页布局实例11.
2列表元素布局11.
2.
1列表元素制作导航条11.
2.
2列表元素的综合使用——导航条制作11.
2.
3导航条的互动布局11.
3css盒模型11.
3.
1什么是css盒模型11.
3.
2外边距的控制11.
3.
3边框的样式设置11.
3.
4内边距的设置11.
3.
5盒模型兼容问题11.
4元素的非常规定位方式11.
4.
1css绝对定位11.
4.
2css固定定位11.
4.
3css相对定位11.
5小结第12章css网页元素设计(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css设置中关于背景样式、背景图片、超级链接、列表、段落、字体等属性的使用方法.

本章重点css设置本章难点css设置教学内容第12章css网页元素设计12.
1背景样式控制12.
1.
1背景色样式12.
1.
2背景图片样式的分类12.
1.
3背景图片样式的模拟12.
1.
4背景图片的位置12.
1.
5固定背景图片12.
1.
6背景属性缩写设置12.
1.
7背景样式综合示例12.
2超级链接深入应用12.
2.
1超级链接伪类的应用实例112.
2.
2超级链接伪类的应用实例212.
3表单的css设计12.
4列表的css设计12.
4.
1列表演示12.
4.
2列表显示技巧12.
4.
3使用图片作为列表符号12.
5段落及字体样式设计12.
5.
1字体样式的设计12.
5.
2字体修饰12.
5.
3段落样式的设计12.
5.
4设置行距12.
5.
5段落内容裁剪12.
5.
6纵向段落排版12.
6图片样式控制12.
6.
1图片作为超链接12.
6.
2漂亮的图文排版12.
6.
3技巧图片裁切12.
7css滤镜12.
7.
1如何使用css滤镜12.
7.
2css滤镜综合实例12.
8小结第13章css编写技巧(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css设置中class、id、标签的使用方法;了解css设置关于ie和firefox的不同之处.

本章重点css设置本章难点css设置教学内容第13章css编写技巧13.
1css设计与编写原则13.
1.
1养成好的命名习惯13.
1.
2用好id和class13.
1.
3提高代码重用率技巧113.
1.
4提高代码重用率技巧213.
1.
5提高代码重用率技巧313.
1.
6css属性值的缩写13.
2浏览器解析css的兼容问题13.
2.
1ie浏览器版本兼容问题的解决办法13.
2.
2ie与firefox之间兼容问题的解决办法13.
2.
3ie与firefox之间兼容问题的解决办法:属性选择符13.
2.
4ie与firefox之间兼容问题的解决办法:子对象选择符13.
2.
5ie与firefox之间兼容问题的解决办法:符号修饰选择符13.
3小结第14章javascript的第一次接触(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javascript的用处;掌握插入javascript脚本的方法.
本章重点插入javascript脚本本章难点插入javascript脚本教学内容第3篇javascript动态行为第14章javascript的第一次接触14.
1什么是javascript14.
2javascript有什么功能14.
3在什么地方编写javascript14.
4写一个简单的javascript程序14.
5小结第15章javascript程序基础知识(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javascript脚本应用的基本语法.
本章重点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本章难点javascript脚本教学内容第15章javascript程序基础知识15.
1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15.
1.
1字母大小写编写规范15.
1.
2javascript代码编写格式15.
1.
3注释格式15.
1.
4保留字15.
1.
5基本的输出方法15.
1.
6关于[script][/script]标签的声明15.
2javascript交互基本方法15.
2.
1最常用的信息对话框15.
2.
2选择对话框15.
2.
3显示提示的对话框15.
3数据类型和变量15.
3.
1数据类型的理解15.
3.
2学习几种基本数据类型15.
3.
3变量的含义15.
3.
4变量的声明与使用15.
4常用的运算符15.
4.
1运算符与表达式15.
4.
2基本算术运算符及使用15.
4.
3关系运算符及使用15.
4.
4逻辑运算符及使用15.
4.
5其他常用运算符及使用15.
5小结第16章javascript程序基础知识(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javascript脚本中分支语句、循环语句、函数、数组等的应用方法.
本章重点分支语句、循环语句、函数、数组本章难点分支语句、循环语句、函数、数组教学内容第16章javascript程序核心语法16.
1程序的核心:分支和循环16.
1.
1if和switch的条件分支16.
1.
2while和do…while循环16.
1.
3for和for…in循环16.
1.
4如何更合理地控制循环语句16.
2函数16.
2.
1什么是函数16.
2.
2学会使用函数解决问题16.
2.
3理解函数的参数传递16.
2.
4函数中变量的作用域和返回值16.
2.
5函数的嵌套16.
3面向对象编程的简单概念16.
3.
1什么是面向对象16.
3.
2如何创建对象16.
3.
3定义对象的属性16.
3.
4对象的构造函数和方法16.
3.
5关联数组的概念16.
3.
6with语句和for…in语句16.
4小结第17章javascript核心对象(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日期对象、数学运算对象、字符串对象、函数对象的使用方法.
本章重点函数对象本章难点面向对象教学内容第17章javascript核心对象17.
1数组对象17.
1.
1创建数组17.
1.
2数组元素的操作17.
1.
3创建多维数组17.
1.
4数组的方法17.
2日期对象17.
2.
1用date对象创建常用日期17.
2.
2date日期对象的方法17.
2.
3编写一个时间计算程序17.
3数学运算对象17.
3.
1数学运算对象的方法和属性17.
3.
2做一个小型计算器17.
4字符串对象17.
4.
1字符串对象的属性17.
4.
2字符串对象的方法17.
5函数对象17.
6小结第18章浏览器对象模型(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javascript脚本基于浏览器对象的操作方法.
本章重点操作浏览器对象本章难点操作浏览器对象教学内容第18章浏览器对象模型18.
1navigator浏览器信息对象18.
1.
1navigator对象的管理方法18.
1.
2在网页上显示浏览者系统的基本信息18.
2window对象18.
2.
1window对象的管理方法18.
2.
2制作可定制的弹出窗口18.
2.
3完美地关闭窗口18.
2.
4制作简单网页动画18.
2.
5延时执行命令18.
3location对象18.
4history对象18.
5screen对象18.
6小结第19章浏览器对象模型(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javascript脚本基于文档对象、表单数据验证的操作方法.
本章重点表单数据验证本章难点表单数据验证教学内容第19章文档对象模型19.
1文档对象模型概念详解19.
1.
1文档对象模型简介19.
1.
2文档对象的属性19.
1.
3文档对象的方法19.
2forms对象19.
2.
1访问表单对象的方法19.
2.
2表单控件19.
2.
3制作数据检测功能的注册页面19.
3image对象19.
4链接对象19.
5小结第20章事件响应(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javascript脚本事件响应的编程的概念;掌握添加javascript事件响应的方法.

本章重点添加网页行为本章难点添加网页行为教学内容第20章事件响应20.
1事件响应编程的概念20.
1.
1事件和事件处理程序20.
1.
2html元素常用事件的展示20.
2事件方法的使用20.
3event对象20.
3.
1event对象的各种属性20.
3.
2网页监视发生事件的元素20.
3.
3网页检测用户的鼠标信息20.
3.
4网页检测用户的键盘按键信息20.
3.
5鼠标随意拖动网页元素20.
4事件编程访问网页元素20.
4.
1数组方式访问20.
4.
2id名称和name名称访问20.
4.
3html标签名称访问20.
4.
4dom节点方法访问20.
5结合css制作动态页面20.
5.
1让html元素动起来20.
5.
2通过切换css给网页换肤20.
5.
3动态添加节点20.
6小结第21章javascript综合范例(3学时)教学目标熟练掌握网页制作中javascript脚本的应用.
本章重点Javascript本章难点Javascript教学内容第21章javascript综合范例21.
1流行的应用:javascript选项卡切换内容块21.
1.
1思路分析21.
1.
2编写内容容器切换程序21.
1.
3选项卡切换实例功能编写21.
1.
4选项卡切换实例美化21.
2仿猫扑:网页框架伸缩21.
2.
1思路分析21.
2.
2分析javascript的框架操作21.
2.
3框架伸缩实例功能编写21.
2.
4框架伸缩实例美化21.
3实用多级导航条21.
3.
1思路分析21.
3.
2css二级导航条实例功能编写21.
3.
3完善css二级导航条实例21.
3.
4javascript制作导航条21.
4各种对联广告的制作21.
4.
1分析对联广告如何适应不同分辨率屏幕21.
4.
2分析对联广告如何关闭21.
4.
3固定位置的对联广告21.
4.
4移动的对联广告21.
5html元素伸缩效果的制作21.
5.
1制作进度条21.
5.
2制作可伸缩的菜单组21.
6小结第22章制作个人网站(2学时)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制作个人网站的方法.
本章重点制作网站本章难点制作网站教学内容第4篇网页制作综合实例第22章制作个人网站22.
1网站整体规划22.
1.
1网站结构规划22.
1.
2页面功能划分22.
1.
3页面内容结构布局22.
2页面设计效果图22.
3站点目录规划22.
3.
1规划各种资源目录22.
3.
2配置iis虚拟目录22.
4构建xhtml结构并用css布局22.
5参照最终效果图美化页面样式22.
5.
1输入所有的标题和内容22.
5.
2用css设置背景图片22.
5.
3用css设置渐变背景22.
5.
4用css设置页面垂直滚动条样式22.
6首页添加动态行为22.
7制作日志页面22.
7.
1日志浏览功能思路分析22.
7.
2日志代码编写22.
8制作相册页面22.
8.
1相册浏览功能思路分析22.
8.
2相册代码编写22.
9注册域名并发布网站22.
10小结第23章制作门户网站(2学时)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制作门户网站的方法.
本章重点制作网站本章难点制作网站教学内容第23章制作门户网站23.
1门户网站整体规划23.
1.
1规划门户网站结构23.
1.
2规划页面功能结构23.
1.
3首页内容结构布局23.
2页面设计效果图23.
3站点目录规划23.
4构建xhtml结构并用css布局23.
5参照最终效果图美化页面样式23.
5.
1输入所有的标题和内容23.
5.
2设置页面主体背景23.
5.
3设置页面渐变背景23.
5.
4设置有规律的背景图片23.
6插入无虚框的flash动画23.
7javascript与flash制作轮换图片23.
8制作栏目页面23.
9制作文章页面23.
10注册域名并发布门户网站23.
11小结附录ahtml标记参考附录bcss属性列表附录cjavascript属性及方法列表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叶青译,网页开发手记—HTML+CSS+JavaScript实战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200050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必修)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学时学分:64学时(36学时讲授+28学时上机)4学分所需先修课:计算机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程明审定人:李宝凤编写时间:2016年1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构成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
数据库技术与信息类相关课程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它涉及到计算机许多领域的知识和相关的应用,因此《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也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数据库应用与开发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比较系统、完整地讲述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适当介绍当今数据库的新技术和新应用,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是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操作、SQL语言,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最终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数据库设计思想和养成良好的数据库程序设计习惯,具备用数据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要求《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广泛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现数据库系统的技术的同时,加强基础性实验环节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具有设计和开发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实践经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各种数据模型的特点,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SQL语言,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的设计理论;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研究内容;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了解数据库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动向,以指导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实践方面: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能有效使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开发工具,掌握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数据库系统基础部分:数据库系统结构、SQL语言、数据完整性和视图、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数据库保护及数据库保护;SQLserver基础及使用部分:数据库与基本表的创建和管理、安全管理、事务与数据的并发控制、数据库备份和还原.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期末考试的形式是闭卷的形式,平时成绩占20%,期末占8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4第2章关系数据库4第3章数据库设计2第4章SQLServer基础11第5章数据库的概念和操作22第6章表的操作33第7章数据库查询55第8章T_SQL编程33第9章视图和索引22第10章存储过程和触发器22第11章事务与并发控制22第12章安全管理22第13章备份和恢复数据库22第14章数据库系统开发24总计3628二、教学内容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4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2.
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3.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数据库的体系结构4.
理解信息的三种世界及其基本概念5.
熟练掌握概念模型的几个重要概念和E-R图的画法6.
掌握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关系数据模型,了解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本章重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概念模型的几个重要概念和E-R图的画法,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关系数据模型.

本章难点数据库的体系结构,E-R图的画法.
讲授内容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
1数据库技术发展史1.
1.
1数据处理技术1.
1.
2数据库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1.
2数据库系统介绍1.
2.
1数据库系统的组成1.
2.
2数据库的体系结构1.
3数据模型1.
3.
1信息的三种世界1.
3.
2概念模型1.
3.
3常见的三种数据模型第2章关系数据库(4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关系数据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2.
掌握关系的三种完整性3.
了解传统的集合运算,熟练掌握专门的关系运算4.
理解数据依赖中的函数依赖的概念5.
掌握几种特定的函数依赖,了解码的函数依赖表示6.
理解关系规范化的概念及目的7.
熟练掌握常用的三种范式,了解BC范式(BCNF)本章重点关系的三种完整性,专门的关系运算;几种特定的函数依赖,关系规范化的概念及目的,常用的三种范式.

本章难点关系的参照完整性,专门的关系运算;规范化方法和过程.
讲授内容第2章关系数据库2.
1关系数据结构2.
1.
1关系的定义和性质2.
1.
2关系数据库2.
2关系的完整性2.
3关系运算2.
3.
1传统的集合运算2.
3.
2专门的关系运算2.
4关系的规范化2.
4.
1数据依赖2.
4.
2关系模式的规范化过程第3章数据库设计(2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2.
掌握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方法3.
熟练掌握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4.
熟练掌握逻辑结构设计的完整过程: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关系模式的优化及设计用户外模式5.
了解如何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和评价6.
了解数据库实施和运行、维护本章重点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方法,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本章难点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讲授内容第3章数据库设计3.
1数据库设计概述3.
2需求分析3.
2.
1需求分析的任务3.
2.
2需求分析的方法3.
3概念结构设计3.
3.
1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3.
3.
2概念结构设计的步骤3.
4逻辑结构设计3.
4.
1将ER图转化为关系数据模型3.
4.
2关系模式的优化3.
4.
3设计用户外模式3.
5物理结构设计3.
5.
1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3.
5.
2评价物理结构3.
6数据库实施和运行、维护3.
6.
1数据库实施3.
6.
2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3.
7数据库设计实例第4章SQLServer基础(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SQLServer2008基本知识及新增功能2.
掌握SQLServer2008的安装与配置3.
掌握SQLServer2008的主要管理工具:服务器管理器、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和SQLServer配置管理器,了解SQLServer2008的其他管理工具4.
了解T-SQL语言的基本知识5.
熟练掌握T-SQL语言的分类和语法约定本章重点SQLServer2008的安装与配置,SQLServer2008的主要管理工具:服务器管理、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T-SQL语言的分类和语法约定本章难点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讲授内容第4章SQLServer2008基础4.
1SQLServer2008简介4.
1.
1SQLServer发展史4.
1.
2SQLServer2008新增功能4.
1.
3SQLServer2008的新特性4.
2SQLServer2008的安装与配置4.
2.
1SQLServer2008的版本4.
2.
2SQLServer2008的环境需求4.
2.
3SQLServer2008的安装过程4.
3SQLServer2008的管理工具4.
3.
1服务器管理4.
3.
2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4.
3.
3SQLServer配置管理器4.
3.
4其他管理工具4.
4T-SQL语言基础4.
4.
1T-SQL语言的特点4.
4.
2T-SQL语言的分类4.
4.
3T-SQL语言的基本语法第5章数据库的概念和操作(4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数据库基本概念:物理数据库和逻辑数据库2.
掌握数据库基本操作:创建、修改和删除操作本章重点数据库基本概念和操作本章难点物理数据库和逻辑数据库的理解讲授内容第5章数据库的概念和操作5.
1数据库基本概念5.
1.
1物理数据库5.
1.
2逻辑数据库5.
2数据库操作5.
2.
1创建数据库5.
2.
2修改数据库5.
2.
3删除数据库第6章表的操作(6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表基本操作:创建、修改和删除操作2.
掌握列约束和表约束的类型和实现3.
了解数据的导入导出本章重点表的基本操作,列约束和表约束本章难点掌握数据更新:插入、删除、修改.
讲授内容第6章表的操作6.
1创建表6.
1.
1数据类型6.
1.
2使用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创建表6.
1.
3使用T-SQL语句创建表6.
2修改表6.
2.
1在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中修改表6.
2.
2使用T-SQL语句修改表6.
3列约束和表约束6.
4表数据操作6.
4.
1插入(INSERT)数据6.
4.
2修改(UPDATE)数据6.
4.
3删除(DELETE)数据6.
4.
4使用MERGE语句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6.
5删除表6.
6数据的导入导出第7章数据库查询(10学时)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数据库的各种基本查询,包括简单查询、分组和汇总、连接查询、子查询等等2.
了解数据操作中如何使用SELECT子句3.
了解T-SQL的控制流语句,重点掌握SET、BEGIN…END、IF…ELSE、WHILE等语句的使用4.
了解系统内置函数的应用,掌握用户定义函数的分类和使用方法本章重点数据查询本章难点子查询、连接查询、聚合函数查询讲授内容第7章数据库查询7.
1SELECT查询语法7.
2简单查询7.
2.
1投影查询7.
2.
2选择查询7.
2.
3聚合函数查询7.
3分组和汇总7.
4连接查询7.
4.
1内连接7.
4.
2自连接7.
4.
3外连接7.
4.
4交叉连接7.
5子查询7.
5.
1无关子查询7.
5.
2相关子查询7.
6其他查询7.
6.
1集合运算查询7.
6.
2对查询结果排序7.
6.
3存储查询结果7.
7数据操作中使用SELECT子句第8章T_SQL编程(6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数据库编程基础知识:标识符、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等内容2.
掌握流程控制语句的应用3.
掌握函数的应用4.
了解游标的概念和应用本章重点T-SQL的控制流语句,用户自定义函数本章难点用户自定义函数讲授内容第8章T-SQL编程8.
1T-SQL编程基础8.
1.
1标识符8.
1.
2变量8.
1.
3运算符8.
1.
4批处理8.
1.
5注释8.
2流程控制语句8.
2.
1SET语句8.
2.
2BEGIN…END语句8.
2.
3IF…ELSE语句8.
2.
4CASE语句8.
2.
5WHILE语句8.
2.
6GOTO语句8.
2.
7RETURN语句8.
3函数8.
3.
1系统内置函数8.
3.
2用户定义函数8.
4游标第9章视图和索引(4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视图的基本概念2.
掌握视图的基本操作3.
理解索引的基本概念4.
掌握索引的基本操作本章重点视图的基本概念,索引的基本概念本章难点视图的基本概念讲授内容第9章视图和索引9.
1视图9.
1.
1视图概述9.
1.
2创建视图9.
1.
3修改视图9.
1.
4使用视图9.
1.
5删除视图9.
2索引9.
2.
1索引简介9.
2.
2索引类型9.
2.
3创建索引9.
2.
4查看索引信息9.
2.
5删除索引第10章存储过程和触发器(4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存储过程的基本概念2.
了解存储过程的分类3.
掌握存储过程的基本操作4.
理解触发器的基本概念5.
了解触发器的分类6.
掌握触发器的基本操作本章重点存储过程的基本操作,触发器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本章难点触发器的操作讲授内容第10章存储过程和触发器10.
1存储过程10.
1.
1存储过程概述10.
1.
2存储过程的类型10.
1.
3创建存储过程10.
1.
4执行存储过程10.
1.
5查看存储过程10.
1.
6修改和删除存储过程10.
2触发器10.
2.
1触发器概述10.
2.
2触发器的分类10.
2.
3创建触发器10.
2.
4查看触发器信息及修改触发器10.
2.
5禁止、启用和删除触发器第11章事务与并发控制(4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事务的基本概念2.
了解事务的分类3.
掌握事务的处理语句4.
了解并发操作带来的问题5.
理解锁的基本概念6.
掌握锁的分类和相关信息7.
了解死锁产生的情况和解决办法以及手工加锁的方法本章重点事务的基本概念,事务的处理语句,锁的基本概念本章难点锁的分类和相关信息讲授内容第11章事务与并发控制11.
1事务概述11.
2事务的类型11.
2.
1根据系统的设置分类11.
2.
2根据运行模式分类11.
3事务处理语句11.
4事务的并发控制11.
4.
1并发带来的问题11.
4.
2锁的基本概念11.
4.
3锁的类型11.
4.
4锁的信息11.
4.
5死锁的产生及解决办法11.
4.
6手工加锁第12章安全管理(4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SQLServer的身份验证模式和设置方法2.
熟练掌握账号管理方法3.
了解角色管理的分类和方法4.
熟练掌握权限管理的类别和操作方法本章重点SQLServer的身份验证模式和设置方法,账号管理方法,权限管理的类别和操作方法本章难点账号管理方法讲授内容第12章数据库的安全管理12.
1身份验证12.
1.
1SQLServer的身份验证模式12.
1.
2设置身份验证模式12.
2账号管理12.
2.
1服务器登录账号12.
2.
2数据库用户账号12.
3角色管理12.
3.
1固定服务器角色12.
3.
2数据库角色12.
3.
3应用程序角色12.
4权限管理12.
4.
1权限的类别12.
4.
2权限操作第13章备份和恢复数据库(4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库备份和还原的基本概念2.
掌握数据库备份和还原操作3.
了解数据库分离与附加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本章重点数据库备份和还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备份和还原操作本章难点数据库备份和还原操作讲授内容第13章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13.
1数据库备份概述13.
1.
1数据库备份计划13.
1.
2数据库备份的类型13.
2数据库还原概述13.
2.
1数据库还原策略13.
2.
2数据库恢复模式13.
3数据库备份操作13.
4数据库还原操作13.
4.
1自动还原13.
4.
2手动还原13.
5数据库分离与附加13.
5.
1分离数据库13.
5.
2附加数据库第14章数据库系统开发(6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C#语言的基本内容2.
全面了解使用ADO.
NET访问SQLServer2008数据库的方法3.
掌握数据库系统开发中数据库设计过程4.
掌握数据库系统开发中系统的实现过程本章重点数据库系统开发中数据库设计和实现过程本章难点数据库设计过程讲授内容第14章基于C#.
NET的数据库系统开发14.
1C#语言简介14.
2使用ADO.
NET访问SQLServer2008数据库14.
2.
1ADO.
NET的对象模型14.
2.
2利用ADO.
NET访问数据库的基本操作14.
3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14.
3.
1数据库设计14.
3.
2系统设计与实现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尹志宇、郭晴主编,《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Server2008》,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参考书:[1]郭常圳编著,《C#网络应用开发例学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2]郭常圳李云锦编著,《ASP.
NET网络应用开发例学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3]王永皎廖建军编著,《VisualC#2005+SQLServer2005数据库开发与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4]夏奕鲁波编著,《SQLServer2005数据库应用项目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5]屠建飞编著,《SQL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6]李春葆喻丹丹编著,《ASP.
NET动态网站设计教程-基于C#+SQLServer》,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7]陈长喜主编,《ASP.
NET程序设计基础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8]李锡辉主编,《SQLServer2008数据库案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200030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必修)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学时学分:64学时(38学时讲授+26学时上机)4学分所需先修课:C++程序设计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程明审定人:李宝凤编写时间:2016年1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数据结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课外练习和上机实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对象的特性,数据组织的基本方法,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实世界问题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和处理的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工作的参与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线性表、栈、队列、字符串、数组、广义表、二叉树、树、图、查找表等常用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操作及其典型应用例子.
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的实现方法,使学生了解数据对象的特性,数据组织的基本方法;在技能方面,通过系统学习能够在不同存储结构上实现不同的运算,并对算法设计的方式和技巧有所体会.

2、教学目标要求(1)掌握线性表的定义、两种存储结构及在不同的存储结构下基本算法的实现.

(2)掌握栈、队列的定义、特点、两种存储结构及基本运算的实现;了解栈、队列的应用.

(3)了解串的定义、存储方式及串的基本运算.
(4)理解二维数组的结构特点和存储方式;了解矩阵的压缩存储.
(5)理解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及其存储方法;熟练掌握二叉树的三种遍历算法;理解二叉树的线索化方法.

(6)理解树的定义、术语;掌握树的各种存储结构及森林与二叉树间的相互转换.

(7)理解图的基本概念及术语;掌握图的两种存储结构、图的两种遍历方法;理解图的一些应用.

(8)理解查找和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绪论:理解基本概念的含义:数据、数据对象、数据结构、数据类型,算法、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描述算法的方法,基本的算法分析方法.

线性表:(1)线性表的(逻辑)定义与基本运算.
(2)线性表的顺序存贮结构及基本运算的实现原理.
(3)线性表的链接存贮结构(单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及基本运算的实现原理.

栈和队列:(1)栈的定义及运算,栈的顺序存贮,栈的应用—一算术表达式的求值,数制转换.

(2)队列的定义及运算,链队列——队列的链式表示与实现;循环队列——队列的顺序表示与实现串(自主学习章节):串的概念,串的顺序存贮与链接存贮,串的基本运算.
数组:数组的定义、数组元素地址的计算和数组的顺序存贮,矩阵的压缩存储.

树:(1)二叉树的概念、性质,二叉树的顺序存贮表示与链接存储表示.
(2)二叉树的遍历.
先根、中根、后根遍历的递归算法与非递归算法.
(3)树的存贮结构(双亲数组表示,孩子链表表示.
左孩子右兄弟链表表示).

(4)树、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及遍历.
(5)哈夫曼树及其应用.
图:(1)图的基本概念,图的邻接矩阵存贮与邻接表存贮.
(2)图的遍历.
深度优先搜索与宽度优先搜索.
(3)生成树和最小生成树.
查找与排序(着重理解算法思想):(1)查找表、按关键字查找操作(2)顺序查找.
(3)有序顺序表的折半查找(4)排序、排序的分类.
(5)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等排序算法.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期末考试的形式是闭卷的形式,平时成绩占20%,期末占8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一章绪论(包含C语言相关内容的总结)64第二章线性表86第三章栈和队列66第五章数组44第六章树和二叉树64第七章图62第九十章查找、内部排序20小计3826总计64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包含C语言相关内容的总结)(10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在数据结构的学习中涉及到的C和C++中的重点内容,主要是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类型定义、malloc函数、realloc和free函数的内容;理解类C语言.
重点是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及类型定义.

了解数据结构的发展简史及其在计算机科学中所处的地位;理解数据结构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掌握算法定义、算法特性及算法分析.

本章重点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类型定义malloc函数、realloc和free函数理解数据结构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掌握算法定义、算法特性及算法分析.

本章难点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类型定义malloc函数、realloc和free函数掌握算法定义、算法特性、及算法分析.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C语言相关内容的总结1.
C语言中数据的输入、输出:scanf()、printf();2.
C语言中动态内存分配函数:malloc()/calloc()、realloc()、free(),字节运算符sizeof;3.
复习(1)指针(2)C++中的引用(3)结构体(结构体类型、结构体变量;结构体指针类型、结构体指针变量)(4)数组(5)类型定义:typedef第二部分绪论1.
1什么是数据结构1.
2基本概念和术语1.
3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现1.
4算法和算法分析1.
4.
1算法1.
4.
2算法设计的要求1.
4.
3算法效率的度量1.
4.
4算法的存储空间需求思考题1、简述以下概念的含义: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存储结构、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

2、简述算法的定义、算法重要特性及算法设计的要求.
第二章线性表(1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线性表的逻辑结构、顺序表示和实现、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及表现(链表的插入、删除).

本章重点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链式表示中插入和删除算法本章难点讲授内容2.
1线性表的类型定义2.
2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2.
3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2.
3.
1线性链表2.
3.
2循环链表2.
3.
3双向链表2.
4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及相加思考题1、实现顺序表的各种操作,设计算法对各种操作进行调用.
2、实现链表的各种操作,设计算法对各种操作进行调用.
3、编写算法,完成线性表两种存储结构下的PriorElem()、NextElem().
第三章栈和队列(12学时)教学目标深入了解栈和循环队列的特性、栈和递归程序设计的关系.
要求能灵活运用这两种结构来解决有关的应用问题,并受到递归程序设计方法的初步训练.

本章重点顺序栈的表示和实现链队列——队列的链式表示和实现循环队列——队列的顺序表示和实现本章难点链队列——队列的链式表示和实现循环队列——队列的顺序表示和实现讲授内容3.
1栈3.
1.
1抽象数据类型栈的定义3.
1.
2栈的表示和实现3.
2栈的应用举例3.
2.
1数制转换3.
2.
2括号匹配的检验3.
2.
3行编辑程序3.
2.
4迷宫求解3.
2.
5表达式求值3.
3栈与递归的实现3.
4队列3.
4.
1抽象数据类型队列的定义3.
4.
2链队列——队列的链式表示和实现3.
4.
3循环队列——队列的顺序表示和实现说明: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第四章串,体会线程结构的特征.
知识导引:4.
1串类型的定义4.
2串的表示和实现4.
3串的模式匹配算法4.
4串操作应用举例重点:定长顺序存储表示堆分配存储表示思考题1、简述栈和线性表的关系.
2、写一个算法,判断表达式中的左右括号(含小括号、中括号)是否匹配.

3、试写一个算法,识别一次读入的一个以@为结束符的字符序列是否为形如'序列1&序列2'模式的字符序列.
其中序列1和序列2中都不含字符'&',且序列2是序列1的逆序列.
例如,'a+b&b+a'是属该模式的字符序列,而'1+3&3-1'则不是.

第五章数组和广义表(8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数组的定义和数组的顺序表示和实现掌握矩阵的压缩存储,对称及对角矩阵的压缩存储,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矩阵的转置运算、矩阵相乘.

本章重点数组的顺序表示和实现矩阵的压缩存储本章难点数组的顺序表示和实现讲授内容5.
1数组的定义5.
2数组的顺序表示和实现5.
3矩阵的压缩存储5.
3.
1特殊矩阵5.
3.
2稀疏矩阵思考题1、写出并分析稀疏矩阵转置两种算法.
2、编程实现由二维数组(多0元)创建三元组表,并对其实现转置.
第六章树和二叉树(10学时)教学目标加深理解树的非线性结构特性,灵活运用树的存贮结构、二叉树的遍历技术、加深递归程序设计的训练.
注重提高关于模型选择、算法设计与分析方面的能力.

本章重点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遍历二叉树树的存储结构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最优二叉树(赫夫曼树)本章难点遍历二叉树最优二叉树(赫夫曼树)赫夫曼编码讲授内容6.
1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6.
2二叉树6.
2.
1二叉树的定义6.
2.
2二叉树的性质6.
2.
3二叉树的存储结构6.
3遍历二叉树和线索二叉树6.
3.
1遍历二叉树6.
3.
2线索二叉树6.
4树和森林6.
4.
1树的存储结构6.
4.
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6.
4.
3树和森林的遍历6.
5树与等价问题6.
6赫夫曼树及其应用6.
6.
1最优二叉树(赫夫曼树)6.
6.
2赫夫曼编码思考题1、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为ABCDEFG,中序遍历序列CBEDAFG,画出该二叉树,并求出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

2、写出层序遍历二叉树的实现算法.
3、将二叉树中所有结点的子树互换.
第七章图(8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图的定义和术语,掌握图的邻接矩阵表示、邻接表表示,会进行图的遍历掌握普里姆算法、克鲁斯卡尔算法及拓扑排序的方法,了解关键路径及最短路径的求法本章重点图的邻接矩阵表示、邻接表表示,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本章难点图的邻接矩阵表示、邻接表表示讲授内容7.
1图的定义和术语7.
2图的存储结构7.
2.
1数组表示法7.
2.
2邻接表7.
2.
3十字链表7.
2.
4邻接多重表7.
3图的遍历7.
3.
1深度优先搜索7.
3.
2广度优先搜索7.
4图的连通性问题7.
4.
1无向图的连通分量和生成树7.
4.
2有向图的强连通分量7.
4.
3最小生成树7.
4.
4关节点和重连通分量7.
5有向无环图及其应用7.
5.
1拓扑排序7.
5.
2关键路径7.
6最短路径7.
6.
1从某个源点到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7.
6.
2每一对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思考题1、写出你对ADT图的理解.
2、图的存储结构:邻接矩阵、邻接表有何存储特征.
3、写出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的算法思想.
4、通过学习,理解图有哪些应用.
第九章查找(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顺序表的查找方法及二叉排序对的构造和查找方法,了解平衡二叉树本章重点顺序表的查找有序表的查找本章难点动态查找的含义讲授内容9.
1静态查找表9.
1.
1顺序表的查找9.
1.
2有序表的查找9.
2动态查找表(了解)思考题1、静态查找表、动态查找表指的是什么.
2、分析顺序表的查找算法.
3、分析有序表的折半查找算法.
第十章内部排序(1学时)教学目标结合非数值应用问题,提高关于查找排序算法的运用、比较与分析能力.

本章难点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算法的理解讲授内容10.
1概述10.
2插入排序10.
2.
1直接插入排序10.
2.
2其他插入排序10.
2.
3希尔排序10.
3快速排序10.
4选择排序10.
5归并排序10.
6基数排序思考题1、理解各种排序方法:插入排序、交换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
2、了解各种排序方法的综合比较,如从稳定性、对数据原序列的依赖、时间效率、空间效率等方面.

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教材: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1]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2]李春葆、尹为民编著,《数据结构教程》(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李春葆、尹为民编著,《数据结构教程(第3版)上机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4]雷军环、邓文达编著,《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00121课程性质:专业核心必修课程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所需先修课: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学,C++语言程序设计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周树功审定人:宗鹏编写时间:2013年04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MIS)该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是通过讲授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应用、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认识,即从管理视角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对管理的影响,认识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性地位以及对组织变革的作用,从应用视角认识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和主要应用,从建设视角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和信息系统的管理.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使其具有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进行信息组织、信息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信息的基本能力.

2、教学目标要求是通过讲授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应用、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认识,即从管理视角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对管理的影响,认识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性地位以及对组织变革的作用,从应用视角认识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和主要应用,从建设视角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和信息系统的管理.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系统功能详细设计;系统开发的方法.
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考试的形式是是闭卷,总成绩=平时*20%+期末*8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上机学时数1管理信息系统概述402管理、信息和系统403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404计算机网络405企业数据处理方式806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407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808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809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与运行40总计48学时480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讲授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性质.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概念结构.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质及管理信息系统同其他学科的关系本章重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性质本章难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概念结构讲授内容1.
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1.
2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质1.
3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1.
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第2章管理、信息和系统(讲授4学时)教学目标:回顾管理理论,加深对管理学所学内容的记忆,介绍信息论、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的定义和性质.
理解信息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初步了解系统工程理论.
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管理学,信息论和系统工程理论.

本章重点系统工程理论、信息的生命周期本章难点信息的生命周期教学内容2.
1管理理论的回顾2.
2信息论2.
3系统工程理论第3章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讲授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内部硬件的组成,软件的概念.
了解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
学生初步掌握软件开发的方法和工具.

本章重点软件的开发方法,软件开发工具本章难点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工具教学内容3.
1计算机硬件3.
2计算机概念3.
3软件的概念3.
4系统软件3.
5程序设计语言3.
6软件开发方法第4章计算机网络(讲授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通信系统的概念与实现技术;通过举例使学生了解网络通信技术在电子商务上的应用.
通过案例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本章重点网络通信协议、网络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本章难点TCP/IP协议的网络模型教学内容4.
1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4.
2通信管理4.
3电子商务与网络第5章企业数据处理(讲授8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数据的处理方式,掌握文件的组织方式.
简要介绍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了解什么是商业智能和数据仓库技术.

本章重点数据库的第三范式、关系型数据库、结构化查询语句和E-R图.
本章难点数据库的第三范式.
教学内容5.
1企业数据处理方式5.
2数据存储文件组织5.
3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5.
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5.
5商业智能与数据挖掘第6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讲授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历史.
了解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认知方法.
掌握如何进行对象需求调查.

本章重点瀑布开发方法,原型法,迭代开发方法本章难点系统的瀑布开发方法,迭代开发方法.
教学内容6.
1系统开发方法的回顾6.
2系统开发过程的认知6.
3对象的建立和需求分析调查第7章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讲授8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如何进行系统调研,掌握组织结构分析的方法,掌握业务流程分析方法,数据流程分析,系统功能结构分析的方法.

本章重点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功能结构分析本章难点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画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教学内容7.
1组织结构功能分析7.
2业务流程分析7.
3数据流程分析7.
4系统功能结构分析第8章管理信息系统系系统设计(讲授8学时)教学目标:了解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
掌握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功能设计.
掌握如何写系统规划报告.
进行系统设计的案例分析.

本章重点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界面设计和输入输出方式设计本章难点系统结构总体设计教学内容8.
1总体结构设计8.
2代码设计8.
3数据结构设计8.
4数据库设计8.
5输入输出设计8.
6功能模块设计第9章管理信息系统系的测试与评价(讲授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信息系统实施方法和系统地评价方法和信息系统的评价体系.
初步了解信息系统的管理制度.
掌握系统测试的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盒和遍历测试法等系统测试方法.

本章重点系统实施的评价体系.
系统测试方法本章难点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教学内容9.
1系统实施方法9.
2软件选择9.
3系统运行管理9.
4系统的评价方法9.
5系统测试方法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参考书:黄梯云著,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10160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限选课程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所需先修课: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学,数据库原理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周树功审定人:宗鹏编写时间:2013年04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ERP原理与应用是本校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科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ERP的基础概念、系统结构、工程关系、应用方法等内容.
使学生具有选择、实施、应用和评价ERP系统的基本能力.
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ERP的形成、发展过程、基本概念、运行原理、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法等内容.
并以用友U810.
1ERP软件为实践教学平台,介绍和讲解ERP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2、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应系统学习并掌握本课程系统原理和方法,认真思考并理解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的联系,使知识横向融会贯通.
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课前做好预习,案例的分析,初步掌握生产计划与排产、数据流程分析、功能模块分析、整体功能与数据集成、系统选型、实施与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方法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并且能够掌握一款流行的ERP软件(本校选取的是用友U8供应链管理模块)的供应链管理的四大模块(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存货核算和库存管理)在企业中的实际操作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MRP运算(主生产计划的制定、物料清单的定义);能力需求计划;、供应链管理:财务会计核算.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考试的形式是是闭卷,总成绩=平时*20%+期末*8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上机学时数1企业信息化402MRP/MRPII原理803ERP的相关概念403供应链管理系统2404项目管理与ERP实施方法80总计48学时480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1章企业信息化(讲授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企业信息化的背景.
掌握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和企业信息化的方法.
了解企业信息化的现实意义与发展阶段.

本章重点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本章难点企业信息化会遇到的管理瓶颈问题讲授内容1.
1企业信息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1.
2企业信息化的概念方法1.
3企业信息化的现实意义1.
4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第2章MRP与MRPII原理(讲授8学时)教学目标:了解MRP与订货点法的关系.
掌握MRP的含义、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记录与物料编码等MRP运算要素的含义.
掌握MRP的运算原理.
掌握闭环MRP的原理.
掌握MRPII的概念和原理.

本章重点MRP与订货点法的关系.
MRP的运算原理.
闭环MRP的原理.
MRPII与MRP的关系.
本章难点MRP的运算原理教学内容2.
1订货点法2.
2物料需求计划2.
3闭环MRP2.
4MRPII第3章ERP相关概念(讲授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物料编码、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物料清单、工作中心、能力需求计划、提前期、工艺路线等概念.

本章重点物料清单的定义和工作中心的划分.
本章难点能力需求计划的制定.
教学内容3.
1物料编码3.
2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3.
3物料清单3.
4工作中心3.
5提前期3.
6工艺路线第4章供应链管理系统(讲授2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企业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存货核算和库存管理的一般业务流程.
掌握供应链管理系统与财务会计系统的集成和单据票据的传递方法.
以一个实际企业的发生业务为案例让学生上机实际操控ERP软件来实践财务业务管理一体化.

本章重点掌握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存货核算和库存管理的业务流程.
本章难点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流程与财务业务流程的衔接.
教学内容4.
1采购管理4.
2销售管理4.
3存货核算4.
4库存管理4.
5财务会计4.
5.
1总帐模块4.
5.
2应收管理4.
5.
3应付管理第5章项目管理与ERP实施方法(讲授8学时)教学目标:掌握IT项目的需求分析方法.
了解ERP实施的人员构成.
了解为什么ERP项目实施是"一把手工程".
掌握ERP实施方法与实施步骤.
掌握ERP项目的实施绩效评价方法.

本章重点ERP实施方法本章难点ERP的实施步骤教学内容5.
1ERP项目实施的人员构成5.
2ERP项目的实施与"一把手工程"5.
3ERP项目的实施方法5.
4ERP系统的测试方法5.
5ERP系统的实施评价方法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周玉清,刘伯营,ERP原理与应用,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参考书:(1)陈启申著,ERP原理与实践(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2)徐瑞园主编,基础工业工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00150(171120050)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必修课程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统计学学时学分:64学时所需先修课:高等数学(或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李宝凤审定人:王东华编写时间:2015年12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运筹学》是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各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运筹学是一门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工具,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计算机工具研究和解决与定量因素有关管理、经济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的一门决策科.
其目的是使研究方法科学化、过程规范化、决策程序化.

2、教学目标要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一些运筹学的基本模型及其求解原理、方法技巧,掌握运筹学整体优化的思想和若干定量分析的优化技术,同时能够运用常用软件(如Lindo,Lingo,Matlab等)求解运筹学问题,从而使学生正确应用各类模型分析、解决不十分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而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
本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分支之一,为其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数量分析理论和方法,是其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和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
1.

使学生系统掌握若干运筹学的重要模型和基本分析方法,并理解它们所包含的优化决策思想;2.
使学生了解管理工作中使用运筹学模型和数量分析方法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效益所起的作用;3.
能初步运用运筹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及其标准,认识和理解线性规划解的几种情况和线性规划解的一些基本概念,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用单纯形表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对偶定理,影子价格的经济意义,灵敏度分析的涵义及作用,表上作业法,理解表上作业法与单纯形法的联系,理解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及单纯形法,掌握求解整数规划的割平面法及分支定界法的思想方法,掌握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最优化原理,图的概念、中国邮路问题,求图的最小生成树的方法,最短路的Dijkstra算法,理解反向弧的概念,寻找流量可增链,掌握网络图相关概念,会求关键路线,理解排队系统的相关概念,会计算主要数量指标,根据指标对排队系统进行优化.

难点:非标准形式转化成标准形式,线性规划解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单纯形法、退化和两阶段单纯型法、经济管理中一些实际问题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对偶定理,影子价格的经济意义,灵敏度分析的实际应用,利用运输问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目标规划优先级的确定及模型的建立,动态规划的建模,用图论的观点去分析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求最小生成树的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最短路的Dijkstra算法的清楚表达,Floyd算法,理解反向弧的概念,寻找流量可增链,网络计划的优化,排队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4、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期末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核.
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共同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8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绪论1第一章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9第二章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及灵敏度分析8第三章运输问题6第四章目标规划4第五章整数规划6第七章动态规划8第八章图与网络分析8第九章网络计划6第十章排队论8小计64总计64备注:作为选修时第八章不讲,两学时考核结课.
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绪论(1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运筹学的产生和发展;2.
了解运筹学的主要内容;3.
了解运筹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本章重点运筹学的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主要分支.
本章难点运筹学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一、运筹学的释义和发展历史二、运筹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法(一)基本特征(二)研究方法三、运筹学的主要分支(一)线性规划(二)非线性规划(三)动态规划(四)图与网络分析(五)存贮问题(六)排队论(七)对策论(八)决策论四、运筹学与管理科学第一章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9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与标准形式,学会用图解法求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2.
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几个解的概念,了解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3.
掌握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4.
掌握人工变量法(包括大M法和两阶段法)的计算步骤.
5.
解一些线性规划在经济管理中的典型应用.
本章重点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及其标准,认识和理解线性规划解的几种情况和线性规划解的一些基本概念,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用单纯形表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本章难点非标准形式转化成标准形式,线性规划解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单纯形法、退化和两阶段单纯型法、经济管理中一些实际问题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

教学内容第一节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一、线性规划问题的提出二、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三、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第二节图解法一、图解法步骤二、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的几种可能结局三、图解法得到的启示第三节单纯形法原理一、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二、凸集及其顶点三、几个基本定理的证明四、单纯形法迭代原理第四节单纯形法计算步骤第五节单纯形法的进一步讨论一、人工变量法二、两阶段法三、单纯形法计算中的几个问题四、单纯形法小结第六节数据包络分析一、有关概念二、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第七节其他应用例子第二章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及灵敏度分析(8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线性规划对偶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经济意义;2.
熟悉对偶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掌握运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3.
理解灵敏度分析的含义及作用,掌握调整的方法;4.
会运用对偶理论对一些基本的管理问题进行经济分析.
本章重点对偶定理,影子价格的经济意义,灵敏度分析的涵义及作用.
本章难点对偶定理,影子价格的经济意义,灵敏度分析的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一、对偶问题的提出二、对称形势下对偶问题的一般形式三、非对称形式下原-对偶问题关系第二节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一、单纯形法计算的矩阵描述二、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一)弱对偶性(二)最优性(三)强对偶性(四)互补松弛型第三节影子价格第四节对偶单纯形法一、对偶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二、对偶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第五节灵敏度分析一、分析的变化二、分析的变化三、增加一个变量分析的分析四、分析参数的变化五、增加一个约束条件的分析第六节参数线性规划第三章运输问题(6学时)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运用表上作业法求解运输问题;2.
掌握安排初始运输表的最小元素法、西北角法和求检验数的闭回路法、位势法;3.
了解运输问题的应用;4.
能够利用运输问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重点表上作业法,理解表上作业法与单纯形法的联系.
本章难点利用运输问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节运输问题及其数学模型一、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二、运输问题数学模型的特点第二节用表上作业法求解运输问题一、给出运输问题的初始基可行解(一)最小元素法(二)西北角法(三)沃格尔法二、解的最优性检验(一)闭回路法(二)对偶变量法三、解的改进四、几点说明第三节运输问题的进一步讨论一、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二、有转运的运输问题第四节应用问题举例第四章目标规划(4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目标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一般形式,学会用图解法求解简单的目标规划问题;2.
理解目标规划问题的相关概念,了解目标规划的基本理论;3.
掌握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4.
了解目标规划的灵敏度分析的意义、方法;5.
了解目标规划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章重点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认识和理解目标规划解的意义和目标规划相关的基本概念,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用单纯形表求解目标规划问题.

本章难点目标规划优先级的确定,目标规划正负偏差的概念,深刻理解目标规划满意解得概念,一些实际问题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

教学内容第一节目标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一、目标规划问题的提出二、目标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第二节目标规划的图解法一、图解法步骤二、目标规划问题求解的几种可能结局第三节解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第四节目标规划的灵敏度分析第五节目标规划应用举例第五章整数规划(6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整数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一般形式,了解整数规划解的特点;会用割平面法、分支定界法求解纯整数规划;2.
了解0-1整数规划的解法;3.
了解指派问题的标准形式及数学模型,会求解指派问题.
本章重点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认识和理解整数规划解的求解方法——割平面法、分支定界法——的思想方法,了解0-1规划的求解方法,掌握指派问题的模型及求解方法.

本章难点求解整数规划的方法的具体计算.
教学内容第一节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及解的特点一、整数规划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二、整数规划的例子三、解的特点第二节解纯整数规划的割平面法第三节分支定界法第四节0-1整数规划一、0-1变量及其应用二、0-1整数规划的解法第五节指派问题一、指派问题的标准形式及其数学模型二、匈牙利法一、非标准形式的指派问题第七章动态规划(8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2.
掌握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3.
掌握和一维离散动态规划的建模和求解方法;4.
会运用动态规划方法解决一些经济和管理中的基本问题.
本章重点掌握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最优化原理.
本章难点动态规划的建模.
教学内容第一节多阶段决策过程的最优化第二节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一)阶段(二)状态(三)决策和策略(四)状态转移方程(五)指标函数二、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第三节动态规划的建立和求解一、动态规划模型的建立二、逆序解法和顺序解法三、基本方程分段求解时的几种常用算法第四节动态规划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一、背包问题二、生产经营问题三、设备更新问题四、复合系统工作可靠性问题五、货郎担问题第八章图与网络分析(8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欧拉图、中国邮路问题的概念和求解方法;2.
掌握最小生成树的求法;3.
掌握求最短路的Dijkstra算法,Floyd算法;4.
理解最大流问题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求最大流的标号算法;5.
会用标号算法求最大流;6.
理解最小费用流问题的有关概念,掌握求最小费用流的对偶算法.
本章重点图的概念、中国邮路问题,求图的最小生成树的方法,最短路的Dijkstra算法,理解反向弧的概念,寻找流量可增链.

本章难点用图论的观点去分析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求最小生成树的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最短路的Dijkstra算法的清楚表达,Floyd算法,理解反向弧的概念,寻找流量可增链.
.

教学内容第一节图与网络的基本知识一、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二、连通图三、图的矩阵表示四、欧拉回路与中国邮路问题第二节树一、树的概念和性质二、图的生成树(一)深探法(二)广探法三、最小生成树问题(一)Kruskal算法(二)破圈法四、根树及其应用第三节最短路问题一、Dijkstra算法二、逐次逼近算法三、Floyd算法第四节最大流问题一、最大流有关概念二、最大流-最小割定理三、求最大流的标号算法四、最大匹配问题第五节最小费用流问题第九章网络计划(6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计划原理;2.
掌握网络图的绘制;3.
了解网络计划的优化.
本章重点网络图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时间参数的计算,网络图的绘制,网络计划的优化.

本章难点时间参数的计算,网络计划的优化.
.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图一、画网络图的规则二、实例三、网络图分类第二节时间参数的计算一、工作时间的确定二、事项时间参数三、工作时间参数四、时差五、时间参数的图上计算法六、时间参数的表上计算法七、概率型网络图的时间参数计算第三节网络计划的优化和实施管理一、把串联工作改为平行工作或平行交叉工作二、利用时差三、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四、最低成本日程五、实施计划的管理第四节图解评审法简介一、随机网络(GERT网络)二、图解评审法的基本原理三、图解评审法的基本解法第十章排队论(8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拥挤现象及其统计学规律;2.
理解排队论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3.
掌握单服务台排队系统;4.
了解多服务台排队系统的一般处理方法;5.
了解排队系统的优化.
本章重点排队论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排队系统的基本模型,主要数量指标,排队系统的优化.

本章难点排队系统的统计学规律,排队系统的模型建立,多服务台排队系统的一般处理方法,排队系统的优化.
.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言一、排队系统的特征及排队论二、排队系统的描述三、排队系统的符号表示四、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和记号五、排队系统的基本问题第二节生灭过程和Poisson过程一、生灭过程简介二、Poisson过程和负指数分布第三节M/M/s等待制排队模型一、单服务台模型二、多服务台模型第四节M/M/s混合制排队模型一、单服务台混合制模型二、多服务台混合制模型第五节其他排队模型简介一、有限源排队模型二、服务率或到达率依赖状态的排队模型三、非生灭过程排队模型第六节排队系统的优化一、M/M/1模型中的最优服务率二、M/M/s模型中的最优的服务台数第七节分析排队系统的模拟方法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胡运权主编,运筹学教程(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1]韩伯棠,管理运筹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徐玖平等,运筹学(Ⅰ类),科学出版社,2004年[3]钱颂迪,运筹学教程(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4]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200081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时学分:40学时,2.
0学分所需先修课: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李颖审定人:程明编写时间:2015年12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工程学科,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与发展,软件工程正逐步走向成熟.
本课程将结合当代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实际,向学生系统地讲述软件工程相关知识,并选择典型的软件工程开发案例进行剖析,使学生能够在牢固掌握软件工程书本知识的同时,可以将所学灵活地应用于实际的软件开发中.

2、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理论体系,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实用开发方法和技术.
理解工具对实现软件工程的作用,领会一些分析与设计原则的意义,能借助CASE工具、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实施跨越软件生命周期的完整开发.
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方向,以及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应用问题(或模拟案例).

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从实用的角度讲述软件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方法,按软件生存周期的顺序介绍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与软件维护等各个阶段的任务、过程、方法和工具.
同时,还要介绍一种软件工程的新途径----面向对象方法学.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面向对象方法学(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实现);要使学生在学习了软件工程学的理论、原理、概念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以课程设计小组的形式,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完成一项实际的项目任务.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考试的形式是闭卷,成绩由平时成绩及期末试卷成绩合成.
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试卷成绩占8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一章软件的概念、特点和分类,软件的发展和软件危机,软件工程过程和软件生存期,软件生存期模型,软件工程的基本目标11第二章软件度量,软件项目估算,软件质量度量,软件复杂性度量,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33第三章计算机系统工程的概念,可行性研究,系统模型11第四章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分析的一般性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11第五章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实体——关系图,基于数据流的分析方法,基于CASE工具的需求分析11第六章面向数据结构的系统开发方法,Jackson系统开发方法,形式化方法11第七章软件设计基本概念,软件工程设计技术和工具,设计规格说明与评审11第八章SD方法的设计过程及有关概念,变换分析,事物分析,设计优化及原则11第九章面向数据结构设计的概念,Jackson系统开发方法,基于结构化数据的系统开发方法11第十章人的因素,人机界面风格,人机界面设计过程,人机界面实现的原则与标准11第十一章程序设计语言的特性与选择,程序设计风格,程序设计效率,冗余编程11第十二章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软件测试技术,软件测试过程,调试,软件可靠性度量22第十三章软件维护概念,软件可维护性,软件维护的特点,软件维护的实施11第十四章面向对象基本问题,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和过程,业务建模,RUP生命周期44小计2020总计40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概述(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软件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了解软件工程的定义、性质、特点、目标;了解软件工程生存期各阶段的特点和内容;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理解软件定义及特点;理解软件危机的产生及表现,以及软件工程面临的各种问题;掌握软件工程生存期划分,软件的生存周期模型及特点.

本章重点软件定义及特点、软件危机、软件生成周期模型.
本章难点软件定义及特点、软件生成周期模型.
教学内容第一节软件1软件的概念2软件危机第二节软件工程的概念1软件工程的定义2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3软件工程的目标4软件工程的原则第三节软件生存周期1软件定义2软件开发3软件的使用与维护及退役第四节软件开发模型1瀑布模型2原型模型3螺旋模型4喷泉模型5变换模型6基于四代技术的模型7基于知识的智能模型第五节软件开发方法、工具及环境1软件开发方法2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3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思考题1、什么是软件软件有那些特点2、什么是软件危机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有哪些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什么是软件工程构成软件工程的要素是什么第二章软件项目管理(6学时)教学目标了解软件度量的基本概念,掌握面向规模和面向功能点度量方法;了解项目估算方法;熟悉软件项目估算模型;理解软件质量、复杂性度量方法;了解可靠性的概念、理解可靠性估算方法;了解软件项目管理过程、风险分析、进度安排、人员的组织与分工等.

本章重点面向规模和面向功能点的度量方法;;软件项目估算模型;软件质量、复杂性度量方法.

本章难点可靠性的概念、估算方法;风险分析、进度安排、人员的组织与分工.
教学内容第一节软件度量1软件度量的基本概念2面向规模的度量3面向功能的度量第二节软件项目估算1软件项目的估算方法2代码行和功能点的估算3软件项目的经验估算模型第三节软件质量度量1软件质量的定义2软件质量的度量模型第四节软件复杂性度量1软件复杂性的概念及度量原则2McCabe度量模型3Halstead度量模型第五节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1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过程2风险分析3进度安排4软件质量保证5软件项目组织的建立与人员分工6软件项目的跟踪与控制7软件配置管理8软件开发标准思考题1、什么是软件的测量、度量、估算和指标2、软件度量的分类如何3、软件项目的估算方法有哪几种第三章计算机系统工程(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系统工程的概念;理解可行性研究的基本任务和步骤;理解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了解系统模型、系统规格说明和评审.

本章重点可行性研究.
本章难点成本/效益分析.
教学内容第一节计算机系统工程的概念1硬件工程2软件工程3人机工程4数据库工程第二节可行性研究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及步骤2经济可行性3技术可行性4选择方案第三节系统模型第四节系统规格说明与评审1系统规格说明书2系统规格说明书的评审思考题1、分析一个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如计算机辅助图书馆管理系统),画出系统要素图,要求描述处系统的输入、输出及系统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需求分析(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步骤、评审标准和过程;掌握基本技术,理解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与组成.

本章重点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与组成.
本章难点需求分析基本技术.
教学内容第一节需求分析的任务1问题分析2需求描述3需求评审第二节需求分析的一般性技术1初步需求获取技术2需求建模技术3快速原型技术4问题分解与抽象、多视点分析技术思考题1、以下描述哪些属于不精确的用户需求描述如果不精确,应如何改正1)系统应表现出良好的响应速度.
2)系统必须用菜单驱动.
3)在数据录入界面,应该有10个按钮.
4)系统运行时占用的内存不得超过256KB.
5)电梯应平稳运行.
6)即使系统崩溃,也不能损坏用户数据.
第五章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的概念及用法;理解实体-关系图的绘制方法和作用;初步掌握基于数据流的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实体-关系图、基于数据流的分析方法.
本章难点实体-关系图.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1数据流图2数据字典第二节实体-关系图1数据对象、属性与关系2实体-关系图第三节基于数据流的分析方法1创建数据流模型2过程规格说明思考题1、选取一个你比较熟悉的中小型软件问题,分别采用或综合采用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进行部分需求分析工作,要求:(1)至少给出第0~2级数据流图;(2)给出相应的数据字典和实体—关系图.
第六章面向数据的分析方法与形式化方法(2学时)教学目标理解Warnier图及DSSD方法;掌握Jackson系统开发方法.
本章重点Warnier图及DSSD.
本章难点Jackson系统开发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面向数据结构的系统开发方法1Warnier图2DSSD方法第二节Jackson系统开发方法1Jackson图2标识实体与行为3生成实体结构图4创建软件系统模型思考题1、针对前几章中所述的"家庭保安系统"实例,分别采用DSSD、Jackson系统开发方法进行需求分析.

第七章软件设计基础(2学时)教学目标理解软件设计过程、抽象与逐步求精、模块化与信息隐藏等概念;理解软件设计的概念,掌握几种设计技术和工具,了解设计规格说明和评审.

本章重点几个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
本章难点模块划分与软件损耗的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软件设计基本概念第二节软件过程设计技术和工具1结构化程序设计2程序流程图3盒图4PAD图5判定表与判定树6过程设计语言思考题1、给出这样一个程序的过程性描述:输入任意长度的一段正文(text),列表输出其中的单词(word)和每个词的出现频度.

第八章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SD方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变换分析方法;掌握事务分析方法,理解设计优化原则.

本章重点SD方法的设计过程及有关概念.
本章难点变换分析,事务分析.
教学内容第一节SD方法的设计过程及有关概念1SD方法的设计过程2相关概念第二节变换分析及事务分析1变换分析2事务分析第三节设计优化及原则1启发式设计策略2设计优化策略思考题1、用数据流图和处理描述一个具有明显变换流特征的软件系统,并定义流界,按本章所讨论技术DFD映射为程序结构.

2、基于第5章习题9给出的需求规格说明,用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进行软件设计,要求给出设计规格说明书及评审结果.

第九章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面向数据设计的概念;掌握Jackson系统开发方法;掌握DSSD方法,了解复杂过程逻辑的描述.

本章重点JSP技术.
本章难点DSSD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面向数据结构设计的概念第二节Jackson系统开发方法JSD技术Jackson伪代码逻辑结构产生过程表示产生结构正文描述第三节基于结构化数据的系统开发方法DSSD设计步骤复杂过程逻辑的描述思考题1、说明在Jackson设计方法中如何定义模块,采用此方法时,程序结构与过程细节能分离开来吗说明原因.

第十章人机界面设计(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人机界面的特点、风格、设计过程和实现原则.
本章重点设计过程和实现原则.
本章难点设计过程和实现原则.
教学内容人的因素人机界面风格人机界面设计过程界面设计的有关模型任务分析与建模界面设计的一般问题实现工具思考题1、列出良好界面应具有的特性,分析MicrosoftWindows上的菜单、窗口、对话框、图标和警告是否满足你所列的特性.
2、考虑3个交互式应用软件:①桌面印刷系统;②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③图书馆管理系统.
试为任一系统建立设计模型、用户模型、系统假想和系统映像.

第十一章程序设计语言与编码(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发展;掌握选择语言的原则;理解编程标准,良好编程风格.

本章重点选择语言的原则,编程标准,编程风格.
本章难点选择语言的原则,编程标准.
教学内容程序设计语言的特性及选择程序设计风格程序设计效率代码效率内存效率I/O效率思考题1、试说明编译程序和解释性程序在效率和机制上的差别,并说明哪一种语言具有更好的可移植性.

2、试读Linux内核源代码,并理解代码中如何实现程序的可修改性、可读性、可移植性(不同硬件平台之间的移植)和可测试性.

第十二章软件测试(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掌握逻辑覆盖测试技术;掌握白盒、黑盒测试的概念和测试方法步骤;掌握软件的测试过程、调试的概念和策略,了解自动测试工具和调试工具.

本章重点软件测试技术、软件测试过程.
本章难点白盒测试、黑盒测试.
教学内容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软件测试的目标与原则软件测试的常用方法测试阶段的信息流软件测试的步骤软件测试中常见的错误类型软件测试技术白盒测试黑盒测试软件测试过程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系统测试调试软件可靠性度量软件可靠性的有关概念软件可靠性的估算思考题1、试说明软件测试的步骤.
2、白盒测试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3、黑盒测试主要测试的错误类型有哪些4、假设某程序读入3个整数,分别解释为三角形的各边,并据此打印信息,说明三角形是普通的、等腰的或等边的.
为此程序设计一组有效的测试用例.

第十三章软件维护(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维护的概念;掌握四类维护;了解维护过程、软件的可维护性.
本章重点维护的概念、维护过程、可维护性.
本章难点维护过程.
教学内容软件维护概念软件可维护性可维护性的度量可维护性复审软件维护的特点非结构化维护和结构化维护维护的困难性维护的费用软件维护的实施维护的组织维护的流程维护的技术维护的副作用思考题1、如何将维护的副作用限制到最低2、样度量软件的可维护性第十四章面向对象开发方法(8学时)教学目标以UP为过程框架,以RationalRose为工具,以Java、C++作为面向对象语言,通过实例来展示面向对象的关键技术.

本章重点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和过程.
本章难点RUP生命周期.
教学内容面向对象基本问题面向对象的编程结构化与面向对象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和过程面向对象方法Rational统一过程面向对象的工具统一建模语言业务建模需求分析设计实现面向对象系统的测试部署架构实现部署图RUP生命周期迭代概述先启阶段精化阶段构建阶段产品化阶段思考题1、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区别是什么2、UML有哪些组成部分3、试用RUP完成构造阶段的一个迭代.
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曹哲主编,软件工程(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1]孙涌主编,现代软件工程(第一版),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
[2]李代平主编,软件工程(第二版),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年.
[3]张海藩主编,软件工程(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C-Shar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120160课程性质:专业核心必修课程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时学分:60学时(30理论+30上机)3学分所需先修课: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学,C++语言程序设计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周树功审定人:宗鹏编写时间:2013年04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种通用的软件开发语言和软件开发技术.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C#开发语言和VisualC#可视化开发工具,并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软件调试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坚持精讲多练、注重能力培养;以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思想、方法、概念,和逻辑分析能力,初步具备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熟练使用VisualC#可视化开发环境,具备开发用户满意、界面简洁漂亮、使用方便、运行稳健的应用软件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winforms编程;委托和事件.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考试的形式是是闭卷,总成绩=平时*20%+期末*80%.
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上机学时数1C#语言概述222C#语法基础44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444Winforms编程445继承,封装和多态446抽象类和接口类447委托和事件448异常处理44总计60学时3030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1章C#语言概述(讲授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
NETFramework.
掌握C#程序结构.
熟练使用VS2010构建控制台应用程序.
掌握命名空间的概念.

本章重点C#程序结构本章难点C#程序结构.
使用VS2010构建控制台应用程序.
讲授内容1.
1.
NetFramework介绍1.
2C#程序结构1.
3构建控制台应用程序1.
4命名空间第2章C#语法基础(讲授4学时+上机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标识符和关键字.
掌握数据类型转换.
掌握C#的运算符的使用.
掌握C#中的语句、块和作用域.
掌握C#中的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
掌握C#中的选择语句和循环语句本章重点C#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行.
C#的循环和选择语句的使用.
本章难点C#语言类型转换时的循环代替原则.
教学内容2.
1标识符和关键字2.
2数据类型转换2.
3运算符2.
4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2.
5块和作用域2.
6选择语句与循环语句第3章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讲授4学时+上机4学时)教学目标:理解类和对象的概念.
掌握类的定义和实例化.
掌握实例和静态成员.
掌握字段和属性.
掌握方法和构造函数.
掌握方法的重载.

本章重点类和对象的概念、实例与静态成员和字段与属性方法的构造与重载本章难点实例与静态成员教学内容3.
1类和对象的概念3.
2类的定义和实例化3.
3实例与静态成员3.
4字段和属性3.
5方法和构造函数3.
6方法的重载第4章Winforms编程(讲授4学时+上机4学时)教学目标:理解WindowsForms的编程模型.
掌握常用窗体控件的使用.
能够响应鼠标和键盘的事件.

本章重点掌握常用窗体控件的使用本章难点掌握常用窗体控件的使用教学内容4.
1WindowsForms的编程模型4.
2常用窗体控件的使用4.
3响应鼠标和键盘的事件第5章封装、继承和多态(讲授4学时+上机4学时)教学目标:理解继承的概念.
掌握继承的使用方法.
掌握如何封装对象内部信息.
掌握多态的概念本章重点继承的使用方法本章难点多态的使用和概念.
教学内容5.
1什么是继承5.
2类如何实现继承5.
3对象的封装5.
4对象的多态性第6章抽象类与接口类(讲授4学时+上机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抽象方法和抽象类的使用.
理解接口的概念.
掌握在C#中如何使用接口.
掌握通过显式接口实现解决命名冲突本章重点抽象类的使用与接口的使用本章难点接口对多继承的实现.
教学内容6.
1抽象方法与抽象类6.
2接口的概念和使用6.
3显示接口解决命名冲突第7章委托与事件(讲授4学时+上机4学时)教学目标:理解委托的概念.
掌握使用C#如何定义委托.
理解事件的概念.
掌握使用C#如何定义事件.
掌握使用C#中的委托和事件实现基于事件的编程.

本章重点如何定义和使用委托.
如何为对象添加事件本章难点如何定义和使用委托.
如何为对象添加事件教学内容7.
1委托的概念7.
2委托的定义与使用7.
3何为事件7.
4事件的定义7.
5事件的编程第8章异常处理(讲授4学时+上机4学时)教学目标:理解为什么需要异常处理.
掌握C#中的异常处理机制.
熟悉并掌握如何自定义异常本章重点异常处理机制.
自定义异常本章难点异常处理机制教学内容8.
1异常处理的作用8.
2异常处理的机制8.
3自定义异常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郑阿奇著,C#语言程序设计(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参考书:(1)侯捷译著,深入浅出MFC(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网络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200070课程性质:专业核心必修课程适用专业:信息与管理系统专业本科生学时学分:40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信息技术基础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葛卫军审定人:李宝凤编写时间:2013年6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网络原理与应用》是信计、信管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讲述了网络技术基础、组建网络与网络管理、网络应用.

2、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网络管理技术.

3、教学重点难点OSI参考模型,局域网,广域网.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考试的形式是学期末闭卷考试,平时占20%、期末的8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2第2章数据通信技术2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第4章局域网技术11第5章广域网技术11第6章以太网技术21第7章组建中小型局域网12第8章局域网互联与接入11第9章网络管理技术12第10章网络安全管理22第11章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12第12章基本网络服务15第13章II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1第14章FTP服务12第15章网络的其他高级服务11小计2020总计40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常用的拓扑结构.

本章重点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本章难点拓扑结构教学内容前言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11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阶段112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113标准化系统阶段114高速网络互联阶段115计算机网络的未来趋势1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12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2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12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12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1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131总线结构132环形结构133星形结构134树形结构135混合形结构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41按覆盖范围划分142按通信传输方式划分143按使用范围划分15习题第2章数据通信技术(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数据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模拟传输、数字传输、单工、半双工、双工的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掌握多路复用技术的分类及其各类的特点.

本章重点模拟传输、数字传输、多路复用技术本章难点模拟传输、数字传输、多路复用技术教学内容第2章数据通信技术21数据通信系统211模拟数据与数字数据212通信系统与数据通信系统213带宽与信道容量22数据传输的基本形式221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222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223宽带传输23数据编码与信号调制技术231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232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233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24数据传输方式241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242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243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244多路复用传输25数据交换技术251电路交换252报文交换253分组交换26差错控制与差错检测方法261差错与差错控制262奇偶校验码263循环冗余码264海明码27习题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其组成;掌握各层主要的功能.
本章重点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本章难点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教学内容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1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概述311网络体系结构312网络协议313网络服务32物理层321物理层的功能322物理层的标准33数据链路层33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332数据链路层的标准34网络层341网络层概述342数据报和虚电路343网络层协议35传输层351传输层服务352传输层服务和协议36高层361会话层362表示层363应用层37习题第4章局域网技术(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局域网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局域网技术中传输介质及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本章重点介质及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本章难点介质及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教学内容第4章局域网技术41局域网概述411传输介质412介质访问控制方法413局域网的分类42局域网参考模型与局域网标准421局域网体系结构422IEEE802局域网标准43典型的局域网技术431共享媒体局域网432交换局域网433虚拟局域网434无线局域网44习题第5章广域网技术(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广域网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广域网应用的基本设备.
本章重点典型的广域网技术本章难点典型的广域网技术教学内容第5章广域网技术51广域网技术概述52常用的广域网设备53典型的广域网协议和技术531PPP协议532ISDN技术533ATM技术534帧中继协议535SDH技术536PPPOE协议54习题第6章以太网技术(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以太网的由来;了解以太网的组成及应用;掌握以太网技术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本章重点以太网本章难点以太网教学内容第6章以太网技术61以太网技术概述611以太网的产生612以太网的发展和标准62快速以太网63千兆位及万兆位以太网64以太网设备641网卡642集线器643交换机644双绞线645光纤65无线局域网651无线局域网概述652IEEE80211标准653无线应用协议WAP66习题第7章组建中小型局域网(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组建中小型网络的方法和流程;掌握简单测试网络连通性的方法.
本章重点需求分析、方案设计、通信介质本章难点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教学内容第7章组建中小型局域网71中小型网络工程设计711需求分析712方案设计713通信介质和网络设备的选取714网络综合布线72网络工程施工721施工准备722综合布线线缆施工723配置交换机724连接网络73系统测试与验收731系统测试732系统验收733工程文档74习题第8章局域网互联与接入(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ip地址的概念;了解ipv4和ipv6的差别;掌握域名解析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互联接入技术.

本章重点Ip地址、子网划分、域名解析本章难点子网划分、域名解析教学内容第8章局域网互联与接入81TCP/IP811概述812体系结构813IP地址814IPv682网络互联和接入技术821网络互联技术822网络接入技术83网络互联和接入配置831路由器概述832路由器接入配置833ADSL接入配置84习题第9章网络管理技术(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网络管理的目标;掌握常见的网络管理技术;掌握网络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

本章重点常见网络故障检测与分析本章难点常见网络故障检测与分析教学内容第9章网络管理技术91网络管理概述911网络管理的定义和目标912网络管理系统模型92OSI网络管理标准93网络管理协议931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932其他网络管理协议94常见网络故障检测与分析941网络故障概述942典型的网络故障943常用命令的使用944常见网络故障分析及处理95习题第10章网络安全管理(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影响网络安全的基本元素;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安全管理的常用技术.

本章重点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网络攻击和入侵检测技术本章难点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网络攻击和入侵检测技术教学内容第10章网络安全管理101网络安全概述1011网络安全概念1012网络安全威胁1013网络安全策略102密码技术1021数据加密技术1022数字证书和公钥基础设施103防火墙技术1031防火墙的类型和体系结构1032SSL协议的实现原理104网络攻击与入侵检测技术1041网络攻击的方法1042入侵检测系统概述105网络病毒防范技术1051网络病毒的特点及危害1052防病毒技术106习题第11章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windows2008的磁盘管理、用户管理和文件管理.

本章重点Windows2008本章难点Windows2008教学内容第11章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111网络操作系统概述1111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1112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1113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组成1114典型的网络操作系统112WindowsServer2008的安装1121WindowsServer2008简介1122安装WindowsServer2008113WindowsServer2008的基本配置1131磁盘管理1132文件管理1133用户管理114习题第12章基本网络服务(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windows2008基本的网络服务;掌握域名解析服务、dhcp服务的目标和概念.

本章重点Windows2008基本服务本章难点Windows2008基本服务教学内容第12章基本网络服务121域名服务器1211域名服务系统1212DNS的安装与配置122动态主机配置服务1221DHCP服务概述1222DHCP服务的工作原理1223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123习题第13章IIS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IIS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IIS的安装、卸载、属性的配置.
本章重点IIS本章难点IIS教学内容第13章II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131IIS服务器概述1311WWW服务工作原理1312IIS的相关概念1313Web服务器角色概述1314安装IIS132Web网站的管理和配置1321IIS的配置与管理1322Web网站安全和性能管理133习题第14章ftp服务(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IIS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ftp服务的安装和配置;了解其它ftp服务器软件的应用.

本章重点ftp本章难点ftp教学内容第14章FTP服务141FTP服务工作原理142在WindowsServer2008下配置FTP服务1421启动和配置FTP服务器1422站点的维护与管理143用ServU创建FTP服务1431ServU的安装和配置1432ServU的访问1433ServU的管理144习题第15章网络的其它高级服务(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windows2008其它高级服务的基础知识.
本章重点路由和远程访问、nat本章难点路由和远程访问、nat教学内容第15章网络的其他高级服务151路由和远程访问1511安装路由和远程访问1512NAT(网络地址转换)1513VPN(虚拟专用网络)1514管理远程访问服务器152代理服务器1521安装WinRoute1522管理WinRoute153习题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沈淑娟,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经济预测与决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10010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限选课程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统计学、西方经济学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周树功审定人:宗鹏编写时间:2014年05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数学与信息科学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
本课程所起的作用是将学生所学的基础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多门课程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综合运用于经济预测与决策的实践,帮助学生树立"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而决策的前提是预测"意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培养其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为社会经济预测和决策服务的能力.

2、教学目标要求1.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学习经济预测与决策的专门知识和相关案例,使学生熟悉和理解预测与决策的有关概念,掌握预测与决策中的一般规律、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初步具备解决经济预测与决策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合作意识以及决策能力,使之成长为此类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3、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掌握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定性预测的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一元及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平滑预测法、趋势曲线模型预测法、季节变动预测法、马尔可夫预测法、确定型决策法、非确定型决策法、风险型决策法、贝叶斯决策法以及决策的效用理论等.
难点为应用预测与决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在理论讲授中,应精讲基本内容,注意教学方法,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阐明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果,防止抽象的纯理论倾向.

3、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布置适量的思考题,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闭卷.
成绩由平时占20%、期末考核各占百分之80%.
32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一章经济预测的基本原理20第二章经济预测的基本要素20第三章市场调查预测20第四章专家判断预测20第五章一元线性回归预测60第六章多元线性回归预测60第七章序列相关和异方差的处理60第八章决策学概论与决策方法60期末复习20小计320总计32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经济预测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了解市场预测的含义及基本原理;掌握市场预测的基本原理,重点把握市场预测的步骤.

本章重点1.
市场预测的含义2.
市场预测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原则3.
市场预测的步骤.
本章难点市场预测的步骤.
教学内容§1.
1经济预测的基本概念§1.
2开展经济预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
3经济预测的可能性经济发展的连贯性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似性经济现象之间的相关性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1.
4经济预测的种类按预测目标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和微观经济预测按预测结果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定性经济预测和定量经济预测按预测期限的长短不同,可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近期预测和短期预测按预测条件不同,可分为有条件预测和无条件预测§1,5经济预测的发展概况§1.
6怎样进行经济预测思考题:1.
什么叫经济预测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经济预测的目的、意义是什么3.
试论述经济预测的可能性.
4.
什么叫宏观经济预测什么叫微观经济预测5.
什么叫定性预测什么叫定量预测6.
什么叫条件预测什么叫无条件预测7.
叙述经济预测的基本步骤.
第二章经济预测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掌握信息要素,方法要素和判断要素的分析方法.
了解三大经济预测要素的作用.

本章重点预测前的理论分析,预测后的检验与分析,对预测要发生的事件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判断用于预测的信息资料的选择.

本章难点判断预测值是否需要修正教学内容:§2.
1信息(资料)要素信息是预测的基础信息的作用信息的分类信息的收集与整理§2.
2方法(技术)要素§2.
3分析(或解释)要素预测前的理论分析预测后的检验与分析对预测要发生的事件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2.
4判断要素一、判断用于预测的信息资料的选择二、判断预测方法的选择判断预测值是否需要修正思考题:1.
什么是预测的信息要素2.
什么是预测的方法要素3.
什么是预测的分析要素4.
什么是预测的判断要素第三章市场调查预测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随机抽样方案和非随机抽样,抽样调查的误差分析及样本大小的确定.
掌握市场调查的数据处理技术、直方图技术、数字特征分析技术.
统计图表处理技术.
展销调查预测.

本章重点随机抽样.
二非随机抽样本章难点数字特征分析技术教学内容:§3.
1市场调查的内容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调查竞争对手的情况调查本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实施情况调查政策法规情况调查§3.
2市场调查的程序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情况分析非正式调查正式调查数据资料的整理加工分析§3.
3市场调查的方法调查方案调查方法§3.
4抽样调查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3.
5抽样调查的误差分析及样本大小的确定§3.
6市场调查的数据处理技术直方图技术数字特征分析技术统计图表处理技术§3.
7简明的市场调查预测方法一、展销调查预测二、试销——试验市场法三、市场因子推演法四、上加法五、类比预测法六、类比法的拓展第四章专家判断预测教学目标了解peri网预测方法的原理和预判方法.
掌握德尔菲法的预判方法、使用方法和德尔菲法原理.
本章重点德尔菲预测方法.
本章难点Peri网预测方法教学内容:§4.
1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理组织头脑风暴会议应遵守的原则对头脑风暴法的评价§4.
2特尔斐法特尔斐法的基本原理挑选专家的方法函询表的设计专家意见的统计处理对特尔斐法的评价特尔斐法应用的拓广和改进§4.
3趋势判断预测法趋势判断的基本原理综合趋势判断定量预测增加(减少)趋势的百分数§4.
4PERT预测法§4.
5销售人员判断预测综合法§4.
6经验分析法思考题:1.
直接头脑风暴与质疑头脑风暴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在专家选择上有何异同2.
若用特尔斐法预测2002年家用录像机的普及率,你准备:(1)如何挑选专家你打算挑选多少专家(2)设计预测咨询表应包含那些内容(3)怎样处理专家意见(4)为了提高专家意见的回收率,你准备采用什么办法第五章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教学目标掌握回归系数的简便求估方法.
掌握回归系数的精确求估方法.
掌握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理解回归方程的应用本章重点回归系数的精确求估方法.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本章难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教学内容:§5.
1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5.
2回归系数的简便求估方法目估作图法平均值法§5.
3回归系数的精确求估方法§5.
4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可决系数相关系数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5.
5回归方程的应用一、经济预测二、经济控制第六章多元线性回归教学目标掌握二元回归问题.
多元回归的建模方法.
多元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本章重点二元回归问题.
多元回归的建模方法.
多元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本章难点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预测技术教学内容:§6.
1二元回归问题§6.
2多元回归的建模方法§6.
3多元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复相关系数与复可决系数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6.
4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预测技术§6.
5回归方程在经济预测和分析中的应用一、预测二、经济分析第七章序列相关和异方差的处理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一阶差分法、广义差分法、广义最小二乘法、异方差性在观察点聚图上的直观表示、异方差性的检验方法、模型变换法、加权最小二乘法.

本章重点一阶差分法广义差分法广义最小二乘法异方差性在观察点聚图上的直观表示异方差性的检验方法模型变换法加权最小二乘法本章难点掌握广义最小二乘法和差异最小教学内容:§7.
1序列相关形成的原因惯性偏误蛛网其他原因§7.
2序列自相关的检验方法提出原假设构造D—W统计量确定D—W检验统计量d的上限和下限判断§7.
3消除序列相关的方法一阶差分法广义差分法广义最小二乘法§7.
4异方差性及其检验方法异方差性在观察点聚图上的直观表示异方差性的检验方法§7.
5消除异方差的基本方法模型变换法加权最小二乘法§7.
6多重共线性一、各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二、各经济变量子时间上有共同增长的趋势三、在建模时引入了一些解释变量的滞后值作为新的解释变量第八章决策学概论与决策方法教学目标了解决策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决策的程序.
掌握决策的方法和决策分类.
本章重点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规范性决策和非规范性决策.
单目标决策和夺目标决策.
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本章难点掌握确定型和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教学内容:§8.
1决策的概念和意义一、最优化原则二、系统原则三、信息准全原则四、可行性原则五、集团决策原则§8.
2科学的决策程序一、通过调研确定决策目标二、收集有关决策目标的资料三、预测未来四、拟定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五、方案评估六、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决策七、方案实施,控制决策的执行情况八、信息反馈,必要时实行追踪决策§8.
3决策的基本类型一、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二、规范性决策和非规范性决策三、单目标决策和夺目标决策四、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五、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8.
4决策学的发展历程§8.
5追踪决策的一个范例一、决策建设宝钢的历史背景二、建设宝钢的决策过程三、实现追踪决策§8.
6线性盈亏分析决策法一、设备更新决策二、自制或外购的决策方法三、生产规模的最有决策§8.
7非线性盈亏决策法§8.
8线性规划决策法§8.
9价值效益评价决策法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参考书:[1]暴奉贤:《经济预测与决策方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周雄鹏:《经济预测与决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0.
[3]冯文权:《经济预测与决策技术》,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顾岚:《时间序列分析在经济中的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5]乌家培:《经济信息信息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6]张守一:《市场经济与经济预测》,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刘树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8]毕大川、刘树成:《经济周期与预警系统》,科学出版社,1990.
[9]张守一、葛新权:《中国宏观经济理论、模型、预测》,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10]项静恬、杜金观、史久恩,《动态数据处理》,气象出版社,1986.
[11]于宗先:《经济预测》台北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12]唐宇文:《干预分析模型及中国农业改革的干预分析》,《经济数学》,1987年专刊.

[13]冯文权:《对预测研究的几点看法》,《预测》,1987年第3期.
[14]冯文权:《校正预测值提高预测精度的某些方法》,《数量技术经济研究》,1987年第4期.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10020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限选课程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管理信息系统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周树功审定人:宗鹏编写时间:2014年05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的介绍.
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该学科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
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本专业的英语文章的能力.
课程遴选难度适中、覆盖面广的实用性和前瞻性专业英语文章.
目的是使学生不断提高专业英语科技文献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掌握基本专业英语翻译技巧,为进一步阅读英语科技文献和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要求使学生不断提高专业英语科技文献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掌握基本专业英语翻译技巧,为进一步阅读英语科技文献和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扩展学生专业英语的词汇量和翻译技巧的讲解.
难点:解决如何学生在词汇量较小的情况下掌握专业英语文章的大意.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
成绩由平时、期末考核各占百分之50.
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一章Informationage6第二章Informationmanagementandinformationsystem8第三章Supplychainmanagement6第四章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4第五章Systemlifecircle6第六章Howtowriteascientificpaper4小计总计32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informationage(6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师对文章讲解使得学生了解信息时代到来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社会效应.
掌握20个核心专业词汇的拼写和发音及在句子中的使用技巧.

本章重点重点专业词汇的一词多义的理解.
对信息时代的产生背景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理解.

本章难点对文中部分超过50个的单词组成的复杂句的翻译.
教学内容1internetdevelopment(讲解互联网的发展历史)2Therelationshipbetweeninternetandinformationtechnology(介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关系)3howtheinternetimpactspeopleslife(介绍互联网如何影响人类生活方式)4howtoavoidwebpishing(如何避免受到钓鱼网站的干扰)思考题1、whatdoyouthinkofmakingfriendswithstrangersonline第二章informationmanagementandinformationsystem(8学时)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果.
掌握30个核心专业词汇的拼写和发音及在句子中的使用技巧.

本章重点重点专业词汇的一词多义的理解.
专业术语使用的方法.
本章难点对文中部分超过50个的单词组成的复杂句的翻译.
教学内容1Abriefofsystemdevelopmentlifecycle(英文讲解什么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2methodsofsystemrequirementanalyze(讲解系统需求分析方法所涉及的词汇,并结合文章讲解不同需求分析方法的优缺点)3waysofsystemanalyze(讲解文章中系统分析方法所涉及的专业词汇.
并剖析复杂的句式结构,帮助学生提高复杂句的翻译能力)4howtobuilddatabase(讲解如何根据系统需求和设计方案构建数据库,特别结合数据库管理系统,讲解insert,update,select,procedures,triggers等专业术语在信息管理领域等特定语境下使用时的特殊含义与普通使用的差别)5systemimplementation(讲解系统实施的方法相关的专业术语.
并指导学生翻译课文中复杂的句子)6systemevaluation(讲解系统评价的方法.
)思考题1、doyoudescribeabusinessprocessinenglish第三章supplychainmanagement(8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供应链管理中各个模块之间的组织结构关系.
了解并掌握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存货核算模块的业务逻辑关系并能用英文描述企业上述模块的业务逻辑.

本章重点了解并掌握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存货核算模块的业务逻辑关系并能用英文描述企业上述模块的业务逻辑.

本章难点对文中部分超过50个的单词组成的复杂句的翻译.
教学内容1whatissupplychainmanagement(什么是供应链管理)2Thepurchasingmanagementbusinessmodel(采购管理业务模型)3inventorycontrollogicmodel(库存控制逻辑模型)4marketingmanagementmodel(市场营销管理模型)思考题1whatisthebestmodelofsupplychain第四章ERP(6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ERP软件所涉及的专业英语词汇.
了解并掌握MRP、MRPII和ERP等缩略词的全称和拼写.
能够熟练使用英文来撰写企业MRP计划、BOM表.
本章重点了解并掌握ERP软件所涉及的专业英语词汇.
了解并掌握MRP、MRPII和ERP等缩略词的全称和拼写.
能够熟练使用英文来撰写企业MRP计划、BOM表.
本章难点对文中部分超过50个的单词组成的复杂句的翻译.
MRP计划的分解方法的讲解教学内容1therequirementsofMRP(物料需求计划需求条件)2themethodsofbuildBOM(物料清单的构造方法)3theintroductiontotheMRPII(制造资源计划的介绍)4theintroductiontotheERP(ERP介绍)5themethodsofimplementationofERP(ERP实施方法)6theevaluationofERP(ERP评价方法)思考题1whatdoyouthinkthetrendsofERPinthefuture第五章SystemLifeCircle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系统生命周期开发方法的专业词汇.
掌握系统周期开发方法的各个阶段的内容.
阅读和了解三篇相关开放方法的专业论文.

本章重点了解并掌握系统生命周期开发方法的专业词汇.
掌握系统周期开发方法的各个阶段的内容.

本章难点掌握系统周期开发方法的各个阶段的内容.
教学内容1Requirementanalysis2Systemanalysis3Systemdesign4Systemimplementation5Systemevaluation思考题1DescribethesystemlifecirclemethodinEnglish.
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蔡敏主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英语(第二版),科技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1]薛华成主编,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第六章howtowriteascientificpaper(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和管理学方面的英文专业论文的撰写方法.
阅读和了解三篇国外信息管理英文专业论文.

本章重点掌握信息技术和管理学方面的英文专业论文的撰写方法.
本章难点外文专业论文的编辑撰写.
教学内容1howtowritetheintroductionoftheinformationsciencepaperinEnglish2howtowritetheabstractoftheinformationsciencepaperinEnglish3howtowritetheconclusionofthepaperwhichisabouttheinformationscienceinEnglish4howtowritethereferenceofthespecializedEnglishpaper思考题1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thespecializedEnglishpaperandcommonEnglishpaper.
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蔡敏主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英语(第二版),科技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1]薛华成主编,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410170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限选课程适用专业:统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无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贾东芳审定人:董永权编写时间:2016年1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证券投资实务》是统计学专业的专业限选课.
内容涉及股票、债券、基金以及期货、期权等金融投资内容,开设的目的在于向学生阐述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比较系统地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对所面临的投资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从而促进专业知识的形成并提高就业的专业技能.
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设计方面,既注意证券和证券市场的基本理论的传授,更结合高职的实际情况注重与实际操作对接的证券投资内容,特别是增加实务案例的内容.

2、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证券的种类、投资方法、投资技巧、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了解整个证券市场的概况和发展前景,了解证券市场自身的运行规律,掌握选择投资品种和选择投资时机的基本方法,掌握基本面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要是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把握证券市场的运行,理解各种证券投资工具的特点、分类及收益计算;正确理解证券投资的风险控制理论.
掌握股票的发行与承销、债券的发行与评级的相关程序,掌握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与管理.
掌握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及技术分析理论.

难点:证券投资的风险控制理论,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及技术分析理论.
4、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期末考试为开卷考试,按百分制评定本课程的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一章证券市场导论20第二章证券投资工具20第三章证券投资的风险控制40第四章股票的发行与承销40第五章债券的发行与评级40第六章证券交易程序20第七章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与管理20第八章证券投资基本分析40第九章证券投资技术分析80小计32学时320总计32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证券市场导论(2学时)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了解这门课的价值意义,熟悉课程基本框架及主要学习内容.
从金融市场入手,了解证券市场的概念、特征、组成及主要功能及其发展.

本章重点正确理解证券市场的相关概念.
本章难点课程入门,理解证券市场的相关概念,理解证券市场的运行.
教学内容第一节证券市场概述金融与金融市场证券市场的特征与构成证券市场的功能与作用聚集社会资金进行资本定价优化资源配置间接金融调控第二节证券市场的构成要素市场主体交易对象债券股票基金中介机构监管机构第三节证券市场的运行一、证券的发行二、证券的交易三、证券交易所四、证券公司第二章证券投资工具(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各自的特征和具体分类;了解各种投资工具的价格确定;了解股票价格指数的概念、编制、计算方法,学会计算投资收益;掌握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理论.

本章重点掌握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各自的特征和具体分类,了解金融机构及其在国民经济机构部门中的地位.

本章难点金融衍生工具的理解.
教学内容第一节股票股票的特征、性质与分类股票价格与计算股票指数及其编制第二节债券一、债券的特征及分类二、债券收益的计算第三节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的特征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净值第四节金融衍生工具一、金融衍生工具概述二、金融期货与期权三、存托凭证第三章证券投资的风险控制(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对称性特点;掌握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特征及其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熟悉并掌握防范证券投资风险的基本对策,能够根据投资者的不同情况做出理想的投资选择.

本章重点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对称性;证券投资风险的识别、评估与衡量;证券投资风险的控制方法;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

本章难点理解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对称性、收益率标准差、系数,理解风险对冲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收益与风险的对称性证券投资收益证券投资风险第二节证券投资风险的识别与衡量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估风险的衡量第三节证券投资风险的控制方法一、分散投资二、组合投资三、风险对冲四、不同投资方式的比较第四章股票的发行与承销(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股份公司的制度特点及其治理结构;熟悉股票的发行申请与核准程序;熟悉股票的上市程序和定价方法.
系统掌握承销商资格、股票承销方式等专业要点.

本章重点掌握股票发行与上市的一系列程序,介绍股票的发行与承销过程.
本章难点理解并把握股票的发行与承销过程.
教学内容第一节股份公司股份公司概述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和组织机构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第二节股票发行的条件与程序股票发行的条件股票发行的程序股票发行的审核上市辅导与保荐制度第三节股票的发行承销一、股票的发行(一)发行方式(二)发行定价(三)发行费用二、股票的承销第五章债券的发行与评级(4学时)教学目标系统掌握债券市场的特征、各类债券的概念及特点,债券发行的条件及发行审核程序.
掌握债券承销的基本条件及承销方式,了解国债的主要类型、发行方式及认购主体,了解债券信用评级的意义及评级的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掌握债券市场及其构成、功能,债券及其构成要素、债券种类.
国债的主要类型、发行方式及认购主体,债券信用评级的意义及评级的主要内容.

本章难点正确理解债券市场及其构成、功能.
国债的认购主体及其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节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概述债券及构成要素债券的种类第二节债券的发行与偿还债券的发行债券的偿还到期偿还、期中偿还和展期偿还抽签偿还和买入注销第三节国债的发行与认购一、国债的品种二、国债的发行第四节债券信用评级一、信用评级概要二、信用评级的内容及等级三、信用评级的类型、程序和方法四、信用评级的指标体系第六章证券交易程序(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股票交易市场产生的历史;熟悉从事证券交易的开户手续和基本流程;理解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掌握证券成交、清算、交割、过户的流程.

本章重点从事证券交易的开户手续和基本流程;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的含义;证券成交、清算、交割、过户的流程.
本章难点理解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
教学内容证券交易概述一、证券交易的起源与发展二、证券交易的类型三、证券交易的参与者四、证券交易的风险提示五、证券市场的公示信息第二节开户一、证券账户的开立二、资金账户的开立三、证券托管业务和指定交易第三节委托与交易一、证券委托二、证券交易规则及竞价(一)证券交易规则(二)竞价1、集合竞价及过程2、集合竞价的撮合过程3、连续竞价三、交易暂停及规定第四节清算一、清算的含义二、清算程序和计算原则第五节交割与过户一、股票交割的原则与程序二、过户的意义与操作流程第七章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与管理(2学时)教学目标理解并熟悉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理解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区别,掌握基金投资的基本策略基金资产的收益分配.

本章重点基金管理组织结构的特点及管理规范;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投资程序;基金投资的基本策略基金资产的收益分配.

本章难点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运作与管理的不同.
教学内容第一节基金当事人及构成基金当事人二、基金当事人职责及禁止行为第二节封闭式基金的设立、发行与交易一、封闭式基金的设立与发行二、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三、封闭式基金的变更、终止与清算第三节开放式基金的发行、申购与赎回一、开放式基金的发行与流程二、开放式基金的申购与赎回三、开放式基金的终止与清算第四节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与估值一、基金资产的托管二、基金投资的管理三、基金估值的目的与原则四、基金资产净值的计算第五节证券投资基金的费用与收益分配一、基金管理费用二、基金收益分配第八章证券投资基本分析(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及其内容方法.
本章重点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及其内容方法.
本章难点公司财务分析及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
教学内容第一节证券投资基本分析概述一、基本分析的概念和意义二、基本分析的信息来源和主要内容三、基本分析的方法第二节证券投资的宏观分析一、宏观经济因素二、政策变动因素三、市场供求因素第三节证券投资的行业分析一、行业划分方法二、行业分析基本内容(一)结构分析(二)周期分析三、行业分析的市场应用第四节证券投资的公司分析一、公司基本素质分析二、公司财务分析三、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一)偿债能力指标1、负债比率2、净资产负债率3、流动比率4、速动比率(二)资产营运能力指标1、应收账款周转率2、存货周转率3、固定资产周转率(三)盈利能力指标1、销售利润率2、成本费用利润率3、资本利润率第九章证券投资技术分析(8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技术分析的基本理论及意义,熟练掌握K线图的画法和基本图形,以及K线图的组合形态.
掌握技术分析的主要方法.
理解移动平均线、支撑线和压力线、轨道线及其理论,缺口图形及其理论.
掌握平滑差异预测法(MACD)的分析与应用技巧,并且了解其他指标的分析技巧.

本章重点理解移动平均线、支撑线和压力线、轨道线及其理论,缺口图形及其理论.
平滑差异预测法(MACD)的分析与应用技巧.

本章难点K线图的画法和理解.
正确认识各种线的应用,并能与实际结合起来.
平滑差异预测法(MACD)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证券技术分析概述一、技术分析的含义、三个假设及应用意义二、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方法三、技术分析要素:价、量、时、空第二节K线及基本图形一、K线二、K线图的基本类型三、K线组合图形第三节技术分析的主要方法一、移动平均线二、支撑线和压力线三、轨道线及其理论四、缺口图形及其理论五、反转形态图形及其分析六、调整形态图形及其分析七、案例分析第四节技术分析的基本指标一、技术分析指标二、平滑差异预测法—MACD三、随机指标—KDJ四、量价指标—OBV五、相对强弱指标—RSI六、案例分析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孙可娜主编,证券投资教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参考书:[1]李国强,李雯主编,证券投资分析(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2]葛红玲主编,证券投资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
[3]杨大楷主编,证券投资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10071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限选课程适用专业:信管本科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管理学编写单位:数信系编写人:李娟审定人:宗鹏编写时间:2015年9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
也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作为管理学的分支学科,运用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从综合角度考察、研究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与其他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组织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般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特点,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了解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和发展动态,并能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十二章,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领域进行详细地介绍,对于培养学生认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规律提供良好的帮助.

2、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中的战略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确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哲学;掌握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技巧;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
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能够用理论分析管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3、教学重点难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功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人员选聘、人员配置、绩效管理、人员调配、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查课.
通过撰写学科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1人力资源概述12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3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24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15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16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27工作分析28人力资源规划49招聘录用410培训与开发411绩效管理412薪酬管理4总计30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人力资源的含义、性质和作用,以及人力资源的分布和结构,了解国家和组织的人力资源状况和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章重点人力资源的含义、性质和作用以及分布和结构本章难点人力资源的含义、性质和作用以及分布和结构讲授内容第一节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一、人力资源的含义二、人力资源的特点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四、人力资源和人口资源、人才资源第二节人力资源的性质和作用人力资源的性质人力资源的作用第三节人力资源的分布和结构国家的人力资源分布和结构企业的人力资源分布和结构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模式、功能、目标、职能和活动、地位和层次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本章重点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作用本章难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讲授内容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的界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工业模式投资模式参与模式高度灵活模式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及学科特点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特点第四节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及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基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基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本章难点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基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讲授内容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基础一、工业革命的影响二、集体谈判的出现三、科学管理运动的推动四、早期工业心理学的出现五、公务员服务委员会的成立六、私营企业对人事管理的态度以及人事专家的出现七、人际关系运动的发展八、行为科学的研究九、相关的立法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一、西方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一)六阶段论(二)五阶段论(三)四阶段论(四)三阶段论二、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1、我国古代人事管理的思想2、我国近代人事管理的概况3、新中国建立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补充: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一、教育将发展成为一种产业的趋势二、管理目标方面的趋势三、管理职能方面的趋势四、管理技术方面的信息化趋势五、未来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定义、分类、应具备的技能,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承担的活动和任务、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的角色、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绩效.

本章重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技能、素质及责任本章难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技能、素质及责任讲授内容第一节管理者概述管理者的分类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的出现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承担的活动和任务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的角色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第五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的分类、人力资源管理内外部环境的辨认、了解内外部环境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影响.

本章重点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的分类、人力资源管理内外部环境的辨认本章难点内外部环境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影响.
讲授内容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概述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分类怎样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人力资源环境的辨别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法律因素文化因素竞争者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环境企业发展战略(成长战略、稳定战略、收缩战略)企业的组织结构(机械式组织、有机式组织)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文化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主要有人性假设理论、激励理论、不同激励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义.

本章重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本章难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讲授内容第一节人性假设理论X理论-Y理论四种人性假设理论第二节激励理论一、激励的基本过程二、内容型激励理论三、过程型激励理论四、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五、综合型激励理论第七章工作分析(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职务分析的定义、描述的基本术语、分析的内容、意义及职位分析的具体步骤及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职务分析的内容、具体步骤及方法本章难点职务分析的具体步骤及方法讲授内容第一节职务分析概述职务分析的含义与职务分析相关的概念职务分析的内容职务分析的意义第二节职务分析的具体实施一、职位分析的时机二、职位分析的步骤三、职位说明书的编写四、职位说明书的发展趋势第三节职务分析的方法定性方法量化的方法第八章人力资源规划(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内容、分类、作用、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掌握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的方法,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

本章重点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的方法本章难点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的方法讲授内容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概述人力资源计划的概念和形式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类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第二节人力资源需求、供给的预测和平衡一、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三、企业人力资源供需的平衡第九章招聘录用(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员工招聘的含义、作用、特点及程序,了解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的含义,了解员工选拔的涵义、原则、意义、掌握选拔录用系统的标准、选拔录用的程序、面试方式和测试方式本章重点员工招聘的程序、选拔录用的程序及方式本章难点员工招聘的程序、选拔录用的程序及方式讲授内容第一节员工招聘员工招聘的含义与意义新时代员工招聘的特点员工招聘程序第二节招聘的渠道与方法一、内部招聘二、外部招聘三、招聘方式第三节选拔录用一、选拔录用的含义二、选拔录用的原则三、选拔录用的意义四、选拔录用系统的标准五、选拔录用的程序第十章培训与开发(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定义、意义、原则、分类、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的关系.
掌握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具体实施工作及主要方法本章重点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具体实施工作及主要方法本章难点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具体实施工作及主要方法讲授内容第一节培训与开发概述培训与开发的含义培训与开发的意义培训与开发的原则培训与开发的分类培训与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的关系第二节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具体实施一、培训前的准备二、培训的设计与实施三、培训迁移四、培训的评估和反馈第三节培训与开发的主要方法一、在职培训二、脱产培训第十一章绩效管理(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绩效管理的含义、实施过程,掌握绩效考评的方法本章重点绩效考评的方法本章难点绩效考评的方法讲授内容第一节绩效管理概述绩效的含义和特点绩效管理的含义绩效管理的意义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的关系第二节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一、计划绩效二、绩效监控三、考核绩效四、反馈阶段第三节绩效考核的方法一、比较法二、量表法三、描述法第十二章薪酬管理(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薪酬的概念与实质、薪酬的构成、薪酬的功能、及薪酬管理的内容与原则,了解基本薪酬和薪酬结构的确定,了解薪酬方案设计过程.

本章重点薪酬的构成,薪酬管理的内容与原则本章难点薪酬的构成,薪酬管理的内容与原则讲授内容第一节薪酬管理概述薪酬的概念与实质薪酬的构成薪酬的功能薪酬管理的含义薪酬管理的内容与原则薪酬管理的意义影响薪酬管理的主要因素薪酬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的关系第二节基本薪酬一、职位评价二、薪酬调查三、薪酬等级四、基本薪酬的调整五、基本薪酬的发展趋势第三节激励薪酬和福利一、激励薪酬二、福利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三、福利的类型四、福利管理《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10101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限选课程适用专业:信管、统计本科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编写单位:数信系编写人:李娟审定人:宗鹏编写时间:2015年9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计量经济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经济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经济类专业必修课,属于应用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前提,利用数学、数理统计方法与计算技术,根据实际观察数据来研究带有随机影响的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内在的数量规律.

2、教学目的要求计量经济学是由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为先修课程.
按照课程内容深度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非统计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定位于初级与中级之间的水平上,以计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经典的线性单方程及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模型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为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1)了解现代经济学的特征,了解计量经济学课程在现代经济学和经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2)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发展有概念性了解;(3)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并能以统计和计量分析软件为工具建立计量模型;(4)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异方差性;自相关性;多重共线性;随机解释变量;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虚拟变量回归;联系方程模型等.

4、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考试形式为开卷,平时成绩:期末成绩=30:7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实验课学时数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22第三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44第四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放宽基本假定的模型43第五章经典单方程模型:专门问题23第六章联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22第七章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11总计1715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基本概念与内容体系;掌握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

本章重点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基本概念与内容体系;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本章难点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基本概念与内容体系;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讲授内容第一节计量经济学概述一、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二、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一)计量经济学的含义(二)计量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三、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一)广义计量经济学和狭义计量经济学(二)初、中、高级计量经济学(三)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四)经典计量经济学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五)微观计量经济学和宏观计量经济学四、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五、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第二节建立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一、理论模型的涉及二、样本数据的收集三、模型参数的估计四、模型的检验(一)经济意义检验(二)统计检验(三)计量经济学检验(四)预测检验五、计量经济学模型成功的三要素第三节建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一、结构分析二、经济预测三、政策评价四、经济理论的检验与发展思考题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2、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3、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第二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经典假定;掌握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能应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并进行检验;能应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经济预测;初步认识EViews软件,并能应用它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操作.

本章重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经典假定;普通最小二乘法;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检验和预测;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理解回归分析的思想.

本章难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经典假定;普通最小二乘法;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检验和预测讲授内容第一节回归分析概述一、变量间的关系及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一)变量间的关系(二)相关与回归分析(三)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四)线性回归分析中"线性"的含义二、总体回归函数(PRF)(一)含义(二)表达形式三、随机扰动项(一)概念(二)随机误差项主要包括下列因素(三)产生并设计随机误差项的主要原因四、样本回归函数(SRF)(一)含义(二)表达形式第二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一、假设1:解释变量X是确定性变量,不是随机变量.
二、假设2:随机误差项具有零均值、同方差和无自相关假定(不序列相关性).

三、假设3:随机误差项与解释变量X之间不相关.
四、假设4:正态性假定服从零均值、同方差、零协方差的正态分布.
第三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一、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OLS)二、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一)线性性(二)无偏性(三)有效性三、回归参数的区间估计第四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一)经济意义检验(二)统计检验(三)计量经济学检验(四)预测检验二、拟合优度检验(一)总离差平方和的分解(二)可决系数R2统计量(三)决定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关系三、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四、正态性检验第五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一、0是条件均值E(Y|X=X0)或个值Y0的一个无偏估计二、总体条件均值与个值预测值的置信区间(一)总体均值预测值的置信区间(二)总体个值预测值的预测区间(三)影响预测区间大小的因素思考题1、为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方程中必须包含随机扰动项2、熟悉Eviews的使用及进行相关案例分析.
第六节实例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模型:截面数据模型中国居民总量消费函数:时间序列数据模型第三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8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经典假定;掌握多元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及模型的统计检验和预测;能熟练操作EViews软件,并运用该软件解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实际问题.

本章重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经典假定;普通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检验和预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理解回归分析的思想.

本章难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经典假定;普通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检验和预测讲授内容第一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矩阵表达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一)解释变量是非随机的,且各解释变量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无多重共线性).

(二)随机误差项具有零均值、同方差及不序列相关性.
(三)解释变量与随机项不相关(四)随机项满足正态分布第二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一、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二、参数估计量的性质(一)线性性(二)无偏性(三)有效性三、随机误差项方差的估计第三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一、拟合优度检验(一)可决系数与调整的可决系数*(二)赤池信息准则和施瓦茨准则二、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一)方程显著性的F检验(二)关于拟合优度检验与方程显著性检验关系的讨论三、变量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一)t统计量(二)t检验四、参数的置信区间*五、模型结构稳定性检验:Chow检验第四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一、点预测二、区间预测(一)E(Y0)的置信区间(二)Y0的置信区间第五节非线性回归模型一、可线性化模型(一)指数函数模型与对数变换法——对数模型和半对数模型(二)倒数模型、多项式模型与变量的直接置换法二、非线性化模型的处理方法三、回归模型的比较(一)图形观察分析(二)模型估计结果观察分析(三)残差分布观察分析第六节受约束回归模型参数的线性约束对回归模型增加或减少解释变量思考题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试说明在证明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无偏性和有效性的过程中,哪些基本假设起了作用2、为什么说对模型参数施加约束条件后,其回归的残差平方和一定不比未施加约束的残差平方和小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受约束回归与无约束回归的结果相同第四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放宽基本假定的模型(8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异方差的含义,理解经济现象中异方差产生的原因;掌握异方差性对模型产生的影响;掌握异方差的检验方法;学会处理和消除异方差的方法.
掌握自相关性的基本含义,理解经济现象中自相关性产生的原因;掌握自相关性对模型产生的影响;掌握自相关性的检验方法;学会处理和消除自相关性的方法.
掌握多重共线性的基本含义,包括完全多重共线性和近似(不完全)多重共线性;理解经济现象中多重共线性的表现;掌握变量出现多重共线性的后果;掌握多重共线性的诊断方法;学会解决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本章重点异方差的含义;异方差性产生的后果;异方差的检验及消除异方差的方法.

自相关性产生的后果;自相关性的检验;消除自相关性的方法.
多重共线性的表现;解释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后果;多重共线性的诊断方法;解决多重共线性的解决方法.

本章难点异方差的检验及消除异方差的方法;自相关性的检验;消除自相关性的方法;多重共线性的诊断方法;解决多重共线性的解决方法.

讲授内容第一节异方差一、异方差性的概念二、异方差的类型(一)单调递增型(二)单调递减型(三)复杂型三、产生异方差的原因四、异方差性的后果(一)参数估计量的非有效性1、参数估计量的线性性、无偏性仍然成立2、参数估计量不是一个有效的估计量(二)参数显著性检验失效(三)模型的预测失效五、异方差性的检验(一)图形法(二)Goldfeld-Quanadt检验(三)White检验六、异方差的修正七、案例分析与EViews操作第二节自相关一、自相关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二、自相关性的表现形式三、自相关性的后果(一)参数估计量非有效(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三)模型预测失效三、自相关性的检验(一)图示检验法(二)DW检验法四、自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一)广义差分法(二)自相关系数ρ的估计五、案例分析与EViews操作第三节多重共线性一、多重共线性的含义及原因二、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后果(一)对最小二乘估计量的影响(二)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方差变大(三)参数估计量经济含义不合理(四)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五)模型的预测功能失效三、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一)简单相关系数检验法(二)方差扩大(膨胀)因子法(三)直观判断法(四)逐步回归检测法四、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措施(一)修正多重共线性的经验方法(二)逐步回归法五、案例分析与EViews操作第四节随机解释变量问题一、随机解释变量问题二、实际经济问题中的随机解释变量三、随机解释变量的后果四、工具变量法五、案例思考题见课后题第五章经典单方程模型:专门问题(6学时)教学目标掌握虚拟变量的概念、设置方法及其应用;了解滞后效应与产生滞后效应的原因;掌握分布滞后模型及自回归模型的估计;掌握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统计思路及应用.

本章重点虚拟变量的设置方法及其应用;分布滞后模型及自回归模型的估计;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统计思路及应用.

本章难点虚拟变量的设置方法及其应用;分布滞后模型及自回归模型的估计;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统计思路及应用.

讲授内容第一节虚拟变量模型一、虚拟变量引入(一)加法方式(二)乘法方式(三)临界指标的虚拟变量的引入二、虚拟变量的设置原则第二节滞后变量模型一、滞后变量模型(一)滞后效应与产生滞后效应的原因(二)滞后变量模型二、分布滞后模型的参数估计(一)分布之后模型估计的困难(二)分布滞后模型的修正估计方法三、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一)自回归模型的构造(二)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思考题见课后题第六章联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联立方程模型及其特点、联立方程模型变量的类型,模型识别的内涵与识别准则;了解间接最小二乘法、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本章重点联立方程模型识别的内涵与识别准则.
本章难点联立方程模型识别的内涵与识别准则.
讲授内容第一节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提出一、经济研究中的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问题二、计量经济学方法中的联立方程问题(一)随机解释变量问题(二)损失变量信息问题(三)损失方程之间的相关性信息问题第二节联立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一、变量(一)内生变量(二)外生变量(三)先决变量二、结构式模型三、简化式模型四、参数关系体系第三节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一、识别的概念(一)识别的定义(二)模型的识别(三)恰好识别与过度识别二、结构式识别条件三、实际应用中的经验方法第四节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一、概述二、狭义的工具变量法(IV)(一)工具变量的选取(二)IV参数估计量及其统计特性(三)参数估计量与工具变量的次序无关三、间接最小二乘法(ILS)(一)一个简单的例子(二)一般间接最小二乘法的估计过程(三)间接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的统计特性(四)间接最小二乘法也是一种工具变量法四、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一)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量的统计性质(三)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也是一种工具变量法五、对于恰好识别的结构方程,三种方法是等价的六、案例分析思考题1、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识别状况可以分为几类其含义是什么2、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单方程估计有哪些主要方法其使用条件和统计性质各是什么第七章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2学时)教学目标理解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本章重点模型设定导向、模型设定函数形式本章难点模型设定导向、模型设定函数形式讲授内容第一节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设定一、问题的提出二、单方程应用模型类型对被解释变量数据类型的依赖性三、单方程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的选择对经济行为的依赖性第二节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总体回归模型设定一、问题的提出及其重要性二、计量经济学模型总体设定的"研究目的导向"及其问题(一)总体回归模型设定的研究目的导向及其问题(二)总体回归模型设定的一般性原则(三)为什么必须遵循一般性原则(四)不易发现的违背一般性原则的实例(五)什么情况下可以不遵循一般性原则三、计量经济学总体设定的现实性原则(一)总体回归模型设定的先验理论导向及其问题(二)总体回归模型设定的现实性原则四、计量经济学模型总体设定的统计检验必要性原则(一)总体回归模型设定的数据关系导向及其问题(二)计量经济学模型总体设定的统计检验必要性原则五、计量经济学模型总体设定的经济主体动力学关系导向原则六、案例——消费理论与消费函数模型第三节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函数关系设定一、模型的关系类型二、模型关系误设的后果(一)源生的随机扰动项(二)衍生的随机误差项(三)存在模型关系误差情况下的随机误差项三、模型关系的设定指导原则四、模型关系设定的检验五、案例:生产函数第四节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变量性质设定一、问题的提出二、变量之间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三、变量的内生性与外生性四、变量的随机性和确定性思考题1、为什么不能直接依据先验的经济学理论进行总体回归模型设定经济学理论在总体回归模型设定中具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不能直接依据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总体回归模型设定数据关系在总体回归模型设定中具有什么作用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李子奈主编,计量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1]古扎拉蒂著,计量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李子奈,高级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网络数据库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200060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学时学分:52学时3学分所需先修课:网页制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冯玉芬审定人:李宝凤编写时间:2015年11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1)本课程的开设将引导学生熟练使用ASP.
NET进行网络编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本课程研究对象主要是ASP.
NET的有关技术,本课程知识、技术在国内外均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各大型网站均以ASP.
NET为主要编程语言.

2)本门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C#及VisualStudio有着紧密的关系.
2、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ASP.
NET运行环境的配置方法,灵活运用C#语法掌握ASP.
NET中访问数据库的技术ADO.
NET.
了解一个ASP.
NET的高级开发技术,学会使用ASP.
NET技术开发综合网站.
教学基本方法以案例教学为主,采用教师机演示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使掌握ASP.
Net控件,能够在实际网络开发过程完成如论坛、聊天室等的制作工作.

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部分是代码的编写,各种控件、对象、组件的使用,对数据库的访问.
难点部分是如何更快速、更高效的访问数据库.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百分制.
本课程的考核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方面综合评价.

总成绩=平时成绩X20%+期末成绩X80%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学时上机学时1ASP.
NET概述222JavaScript语音简介443ASP.
NET内置对象444ASP.
net服务器控件445数据库操作技术446数据绑定技术227数据控件228ASP.
Net项目开发实例44910总计2626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1章ASP.
NET概述(讲授2学时)学时分配本章讲授2学时,上机2学时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了解ASP.
NET的含义,理解ASP.
NET与其他动态网页技术的区别,并掌握ASP.
NETP运行环境的安装,熟练掌握ASP.
NET环境配置方法2.
能力、技能培方面:了解.
NETFramework,初步掌握IIS,熟练掌握.
net环境配置本章重点ASP.
NET含义、历史及优越性,.
NETFramework公共语言运行库、.
NETFramework框架类库,:.
NetFramework的安装、IIS服务器的搭建;学会安装和配置.
NetFramework,安装和配置IIS方法.
本章难点了解.
net与其他动态网页技术的区别,并掌握.
NetFramework,安装和配置IIS教学内容1.
1ASP.
NET概述1.
2.
NETFramework概述1.
3.
NET运行环境构建第2章JavaScript语言简介本章讲授4学时(2.
2-2.
72学时2.
8-2.
102学时),上机4学时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掌握JavaScript语言的变量、函数、语句等的使用;掌握JavaScript语言的对象及浏览器对象、文档对象的使用2.
能力、技能培养方面:写JavaScript脚本程序,在客户端执行的脚本程序,可以降低服务器端的负担和通信流量,让脚本语言与ASP.
NET相结合会更有效率.

本章重点掌握基本语法的要求,掌握对象的使用.
本章难点对象的使用中,文档对象模型的使用教学内容2.
1JavaScript语言的历史了解该语言是脚本语言,不是编译语言,而是一种补充语言,配合HTML等标记语言,主要用于和Web相关编程.

2.
2一个简单的JavaScript开发例子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介绍JavaScript语言的使用格式2.
3JavaScript语言的基本语法要求了解JavaScript区分大小写,良好的书写格式,注释语句和分号的使用以及javaScript语句放置的位置,语句类型和有哪些关键字.

2.
4数据类型数据类型的种类,数字型,字符串类型,布尔型,空类型2.
5变量的使用Var是声明变量的关键字,数字转换成字符串,字符串转换成数字,boolean类型的转换2.
6操作符与表达式JavaScript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操作符,包括:加法,乘法,位,相等,关系,一元,赋值操作符等,操作符与常量、变量及括号等组成表达式.

2.
7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选择结构使用if和switch,循环结构使用关键字for和while.
2.
8函数的使用函数是一些语句的集合,完成特定的功能,定义后可以在程序中的任何位置调用.

2.
9对象的使用Window对象的常用方法,对象的创建,数组的使用,Date对象的使用及浏览器对象的使用.

2.
10文档对象模型的使用获取元素,文档属性操作,元素的使用第3章ASP.
net内置对象学时分配本章8学时,讲授4学时(3.
1-3.
22学时3.
3-3.
62学时),上机4学时.
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要了解ASP.
NET提供的七个内置对象,懂得对象的概念,掌握Request、Response、Application和Session的应用,熟练掌握这四个常用对象的编程技术.
2.
能力、技能培养方面要分层次写明了解ASP.
NET提供的七个内置对象,初步掌握Request、Response、Application和Session相结合编程.
本章重点Request、Response、Application和Session的应用本章难点Request、Response、Application和Session的相结合编程讲授内容3.
1Request对象概述、属性和方法、基本应用、实例3.
2Response对象概述、属性和方法、基本应用、实例3.
3Application对象简介、属性和方法、基本应用、实例3.
4Session对象简介、属性和方法、基本应用、实例3.
5Cookie对象简介、属性和方法、基本应用、实例3.
6Server对象简介、属性和方法、基本应用、实例第4章ASP.
net服务器控件学时分配本章8学时教授4学时(4.
1-4.
22学时4.
2-4.
22学时),上机4学时.
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要了解标准控件的各属性和使用方法.
2.
能力、技能培养方面要分层次写明了解ASP.
NET的标准控件,初步掌握标准控件的使用实例,掌握验证控件的使用,熟练掌握自定义用户控件.

本章重点基本标准控件的使用方法本章难点用户控件的创建和引用讲授内容4.
1ASP.
NET控件概述ASP.
NET控件的使用方法、ASP.
NET控件的分类、ASP.
NET控件的共同属性4.
2标准控件Label控件TextBox控件Button、HiddenField控件等ListBox控件、CheckBox与CheckBoxList控件、BulletedList控件等4.
3HTML服务器控件HTML服务器控件是由HTML元素封装转变而来的,在服务器端,该控件能够利用ASP.
NET访问其相关数据及属性,但无法执行程序代码,其程序代码需要在客户端,所以HTML控件还不能算真正的服务器端控件.

第5章数据库操作技术学时分配本章8学时,其中讲授4学时(5.
1-5.
32学时5.
42学时),上机4学时.
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要了解ADO.
NET类库的5个常用对象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DataSet、和DataAdapter.

2.
能力、技能培养方面要分层次写明了解ADO.
NET类库的5个常用对象,初步掌握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DataSet、和DataAdapter之间的关系,掌握结合这5个对象的编程技巧.
本章重点ADO.
NET类库的5个常用对象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DataSet、和DataAdapter的掌握.

本章难点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DataSet、和DataAdapter之间的相互结合进行编程开发.

讲授内容5.
1SQLServer2008简介概述、SSMSE安装与使用、集成开发环境数据库操作5.
2通过ADO.
NET操作数据库ADO.
NET架构,ADO.
NET数据提供者5.
3数据库的连接使用SqlConnection对象连接数据库,使用SqlConnectionBuilder对象连接字符串,使用Web.
config保存连接字符串并连接数据库5.
4操作数据库使用command对象操作数据库,SqlCommand的功能和意义,使用SqlCommand对象的属性操作数据库,SqlCommand对象的常用方法.

使用DataSet对象和DataAdapter对象操作数据库DataSet对象概述,DataAdpter对象的概述,SqlDataAdapter类,使用DataTable对象操作数据库.

第6章数据绑定技术学时分配本章4学时,讲授2学时,上机2学时.
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要了解SSMSE安装与使用,懂得SqlDataSource连接数据库的方法.

2.
能力、技能培养方面要分层次写明了解SSMSE安装与使用,掌握SqlDataSource连接数据库的方法,掌握常用数据绑定控件,熟练掌握读取数据库表内容,并显示在页面中.
本章重点常用控件的数据绑定本章难点数据源控件的使用讲授内容6.
1绑定技术基础数据绑定运行在控件的声明代码中位控件的某个属性指定一个绑定表达式,从而将表达式的内容与该控件进行绑定.

根据数据源的不同ASP.
NET中的数据绑定又可分为简单绑定和组织绑定.
简单绑定一般只绑定单个的值到某个控件,所以数据源可以是表达式、变量、方法、控件属性等,当绑定到Label、TextBox等控件时,需要将绑定表达式赋值给控件的Text属性.
Text='',当采用数据库绑定技术还可以使用JavaScript调用C#定义的变量和方法.
可以将绑定表达式赋值给一个JavaScript变量.

Vara=''复杂绑定就是将多个值绑定到数据绑定控件的某个属性上,拥有多个值得数据源有集合,DataTable,DataSet等6.
2常用数据绑定控件RadidoButtonList控件的数据绑定,CheckBoxList控件的数据绑定,DropDownList控件的数据绑定.

6.
3数据源控件SqlDataSource控件的常用属性和事件,SqlDataSource控件实例.
第7章数据控件学时分配本章4学时,讲授2学时,上机2学时.
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了解数据控件的不同机制及他妈的属性与操作,掌握GridView控件分页、排序、编辑、更新、删除等操作.

2.
能力、技能培养方面要分层次写明了解SSMSE安装与使用,通过数据源自动绑定和显示数据,通过数据源控件对数据进行选择、排序、分页、编辑和删除.
本章重点GridView控件分页、排序、编辑、更新、删除等操作本章难点GridView控件分页、排序、编辑、更新、删除等操作讲授内容7.
1GridView控件是显示二维表格的控件,每列表示一个字段,每行表示一条记录.
GridView控件的常用属性、方法及事件,绑定GridView控件数据源,定制GridView的列,使用GridView控件的模板列,Gridview控件的选择功能与设置控件外观,GridView控件的分页和排序功能,GridView控件编辑和删除数据.

第11章ASP.
NET项目开发实例学时分配本章8学时,讲授2学时,上机6学时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2.
能力、技能培养方面,综合运用所学的ASP.
NET知识,建立一个高校考勤管理与预警系统.

本章重点数据库的创建,数据表结构设计,数据表中主外键关系,系统的功能设计,页面设计,功能编码,系统调试.

本章难点创建数据库、系统主要功能.
讲授内容11.
1开发背景11.
2系统需求11.
3系统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11.
4系统实现开发环境,系统存储过程说明,系统架构实现.
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陈长喜主编,ASP.
NET程序设计基础教程(第2版)(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实用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8教学参考书[1]崔连和编著,ASP.
NET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
[2]明日科技,郑齐心等编著,ASP.
NET项目开发案例全程实录(第2版)(配光盘)(软件项目开发全程实录丛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3]师硕主编VisualC#.
NET实用教程(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规划教材)(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10030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限选课程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管理学编写单位:经济管理系编写人:刘俊萍审定人:宗鹏编写时间:2014年04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市场营销学作为商品经济发展过程所形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综合运用了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以及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现代市场营销理论.
本课程是国际经贸专业、商务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涉及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发展、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分析、市场定位、市场调研与预测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等几方面内容.

2、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国内外营销理论和实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同时在实际能力方面,通过较多实例解剖,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由于本课程特点,教学重点:一方面,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因此对于市场营销的含义、特征、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发展;营销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分析;营销市场(包括消费者市场、组织市场)分析;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包括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策略及组合(包括竞争性营销策略、产品策略、品牌包装策略、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理论详细透彻地加以分析.
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对问题顾客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4、考核方式市场营销学课程是考查课.
本课程学生期末成绩由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两部分合成,考试采取开卷形式.
其中平时成绩(课堂考核和平时作业)占30%,期末试卷成绩占7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讨论(习题)课学时数第一章市场营销概述51第二章市场营销环境分析31第三章营销市场分析31第四章目标市场营销STP31第五章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4第六章产品策略31第七章定价策略1第八章渠道策略0.
5第九章促销策略0.
5第十章企业战略规划及营销管理过程3第十一章国际市场营销1小计275总计32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市场营销学概述(6)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内涵;市场营销学研究内容及营销相关理论;掌握市场营销管理观念的内涵;掌握传统、现代营销理念;掌握顾客满意的含义、顾客让渡价值体系的构成、达到顾客满意的途径.

教学重点1、市场营销的含义、营销"市场"的概念2、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及基本内容3、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4、以消费者为中的观念5、营销发展新趋势6、顾客满意教学难点1、营销相关理论2、以消费者为中的观念3、顾客让渡价值体系教学内容第一节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2学时)一、What`sMarketing二、KeyconceptionsrelatedtoMarketing三、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第二节市场营销观念(2学时)一、什么是市场营销观念二、传统营销观念三、现代营销观念第三节顾客满意(2学时)一、What`sCustomerSatisfaction二、What`sCustomerDeliveryValue思考题:1、市场营销学研究的内容2、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的三个核心3、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4、市场营销管理观念的类型各种类型存在的条件、特点及局限5、传统营销观念与现代营销观念的区别6、顾客满意顾客让渡价值及内容第二章市场营销环境分析(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市场营销环境对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影响作用,掌握市场营销环境的内涵、特征及分类;掌握企业微观环境的含义、微观环境五方面的内容及对营销活动的影响掌握企业微观环境的含义;掌握宏观环境六方面相关内容及对营销活动的影响;掌握四种业务类型及不同类型业务营销策略.

教学重点1、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2、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内容及分析3、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内容及分析4、不同市场前景所采取的不同对策教学难点1、微观环境中竞争者分析2、宏观环境中经济、人口分析3、不同市场前景所采取的不同对策教学内容第一节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及特征(1学时)一、市场营销环境(MarketingEnvironment)二、市场营销环境的重要性第二节市场营销分析的内容(2学时)一、企业微观环境分析二、宏观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第三节营销环境分析与对策(1学时)一、不同市场前景所采取的不同对策:思考题:1、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的意义2、微观环境及其内容3、宏观环境及其内容4、人均GDP什么是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及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5、影响支出模式及消费结构的因素6、不同环境背景下营销策略如何7、市场竞争者分类第三章营销市场分析(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现代市场的含义、特点,与传统市场的区别;消费者市场的含义、特点以及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应用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分析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类型及其特征;了解组织市场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分类,掌握生产者购买决策的参与者,影响生产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应用生产者、中间商和非营利组织的购买行为类型及其相关原理分析中国组织市场购买行为的特殊性.

教学重点现代市场的概念及其与传统市场的区别消费者市场的含义、特征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及主要影响因素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及营销工作者的任务生产者市场的含义、特点6、影响中间商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及主要影响因素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及营销工作者的任务教学内容第一节市场及其分类(1学时)一、市场的概念二、市场的分类第二节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2学时)一、消费者市场的含义、特点及发展趋势:二、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BuyingBehavior)三、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Factorsinfluencingbuying)四、消费者购买决策第三节组织市场分析(1学时)一、组织市场的含义、类型及特点:二、生产者市场三、中间商市场:四、非营利市场:思考题:1、市场的营销概念现代市场与传统市场的区别2、消费者市场的含义、特点3、7"O"研究法的内容4、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内容及主要影响因素5、消费者购买的类型及不同类型营销工作者的工作重点6、组织市场的类型、特点第四章目标市场营销STP(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等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各步骤的含义及其联系,掌握市场细分的作用和依据,应用市场细分原理和市场定位方法,处理企业目标市场营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教学重点1、市场细分、市场细分原则、市场细分的标准2、企业选择目标市场可采取的模式3、目标市场可采用的营销策略4、市场定位的含义、实质、类型5、市场定位的方法和战略教学难点1、市场细分的标准2、企业选择目标市场可采取的模式3、目标市场可采用的营销策略4、市场定位的方法和战略教学内容第一节市场细分战略(1学时)一、市场细分及其作用二、市场细分的原则三、市场细分的标准第二节市场选择战略(1.
5学时)一、企业选择目标市场可采取的模式二、目标市场可采用的营销策略三、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条件第三节市场定位战略(1.
5学时)一、市场定位的含义:二、市场定位的类型:三、市场定位的方法思考题:1、市场细分市场细分的原则2、市场细分与市场分类有哪些不同3、不同市场其细分标准如何4、企业选择目标市场可采取的模式5、无差异、差异及密集性市场营销战略的优点及局限6、市场定位的概念、类型和方法7、市场定位的主要战略有几种第五章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信息及其功能、明确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及运作原理;明确市场营销调研的内容、步骤与方法;了解市场需求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市场预测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1、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2、市场营销调研的内容、步骤与方法3、需求测量的方法4、市场预测的主要方法教学难点1、需求测量的方法2、市场预测的主要方法讲授内容第一节市场营销信息系统(1学时)一、信息的含义二、信息的功能与特征三、营销信息系统及其特点四、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第二节市场营销调研(1学时)一、营销调研的含义二、营销调研的类型三、营销调研的程序四、营销调研的技术(方法)第三节市场需求的测量与预测(2学时)一、市场需求测量二、估计目前市场需求三、市场需求预测方法思考题:1、信息及其功能2、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及运作原理3、市场营销调研的内容、步骤与方法4、需求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5、市场预测的主要方法第六章产品策略(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产品、产品组合的相关概念,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营销策略,理解新产品的含义及开发过程,了解品牌与商标的内涵、包装策略,尝试结合市场营销策略及组合理论,解决企业市场营销实践存在的各种问题.

教学重点1、产品的营销概念、产品组合及相关概念2、产品生命周期特点及营销重点3、新产品的含义、种类与开发4、品牌的含义、实质、特征5、商标与品牌的区别教学难点1、产品生命周期特点及营销重点2、商标与品牌的区别教学内容第一节产品的新理解(2学时)一、产品的营销概念:二、产品分类三、产品组合四、产品生命周期及策略五、新产品开发第二节品牌与包装策略(1学时)一、品牌二、商标三、驰名商标四、品牌与商标策略五、包装策略第三节新产品的开发策略(1学时)一、新产品内涵二、新产品开发思考题:1、产品的营销概念及重要意义2、产品组合及相关概念3、产品组合策略的种类4、产品生命周期及不同阶段的营销策略5、新产品的含义、种类开发新产品的步骤6、品牌的含义、实质、特征7、商标与品牌的区别第七章定价策略(1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商品价格的构成,掌握影响定价的因素、定价的基本策略、定价的方法,特别是尝试结合定价策略相关理论,解决企业市场营销实践存在的各种定价问题.

教学重点1、影响定价的因素2、需求缺乏弹性的原因3、定价方法、策略教学难点1、定价方法、策略教学内容一、影响定价的因素:二、定价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思考题:1、影响定价的因素2、需求缺乏弹性的原因3、定价方法的种类4、定价策略的种类第八章分销渠道策略(0.
5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分销渠道的含义、类型,掌分销渠道的的选择以及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掌握分销渠道的基本策略教学重点1、分销渠道类型、职能2、分销渠道策略的种类3、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教学难点1、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教学内容一、分销渠道的职能、类型二、分销渠道可采取的策略:三、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四、分销渠道的管理:思考题:1、分销渠道的含义与类型2、分销渠道的职能3、分销渠道涉及的"流"程4、分销渠道策略的种类5、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第九章促销策略(0.
5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促销的本质,掌握促销及促销组合策略的内容,了解促销的各种方式,尝试运用所学理论进行产品推销、广告宣传、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的技巧与方法.

教学重点1、影响促销组合和促销策略制定的因素2、人员促销策的形式、基本策略3、营业推广的方式教学难点1、影响促销组合和促销策略制定的因素2、人员促销策的形式、基本策略教学内容一、促销与促销组合二、促销组合及影响因素三、人员推销策略四、广告策略五、公共关系六、营业推广思考题:1、促销策略的方式2、影响促销组合和促销策略制定的因素3、人员促销策的形式、基本策略4、广告按内容或目的可分为几种5、广告促销的基本属性广告媒体的选择6、公共关系活动的方式7、营业推广的方式第十章企业战略规划及营销管理过程(3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企业战略的含义、特点,企业战略规划的内容、程序,把握战略规划的工作重点,掌握营销管理的步骤,明确分析市场机会、选择目标市场的意义与方法,熟练掌握SWOT分析法,概述市场营销控制、计划的原理及方法.

教学重点1、企业战略规划的内容、程序2、波士顿咨询集团法、通用电器公司法、SWOT分析法3、市场营销管理的步骤教学难点1、战略发展方案的内容2、波士顿咨询集团法、通用电器公司法、SWOT分析法教学内容第一节企业战略及规划过程(0.
5学时)一、企业战略的含义及特点二、企业战略规划过程第二节企业战略规划过程(1.
5学时)一、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二、市场营销计划第三节市场营销管理过程(1学时)思考题:1、企业战略及特点2、战略发展方案的内容及采用发展战略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3、密集增长的适用条件与类型、一体化增长的适用条件与类型、多角化增长的适用条件与类型4、波士顿咨询集团法(BCG矩阵法)通用电器公司法(多因素组合矩阵法)5、SWOT分析法6、市场营销管理的步骤市场营销计划的基本内容第十一章国际市场营销(0.
5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与国内市场的异同,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类型,熟悉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设计、控制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1、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的联系与区别2、国际市场营销环境、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教学难点1、国际市场营销环境教学内容一、国际市场营销概述二、国际市场营销环境三、国际目标市场选择四、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五、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思考题:1、国际营销和国内营销的联系与区别2、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的联系与区别3、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郭国庆主编,市场营销学通论(第四版),人大出版社,2011年参考书如下:[1]龙璇主编,《市场营销学》第一版,对外经贸大出版社,2009年.
[2]杨慧主编,《市场营销学》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
[3]吴晓云主编,《市场营销管理》第三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
[4]兰苓主编,《市场营销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
[5]PHILIP,《营销管理》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6]PHILIP,AFrameworkforMarketingManagement,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7]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第二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
[8]乔治·邓肯,《直复营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网络数据库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200060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时学分:52学时3学分所需先修课:网页制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冯玉芬审定人:李宝凤编写时间:2015年11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1)本课程的开设将引导学生熟练使用ASP.
NET进行网络编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本课程研究对象主要是ASP.
NET的有关技术,本课程知识、技术在国内外均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各大型网站均以ASP.
NET为主要编程语言.

2)本门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C#及VisualStudio有着紧密的关系.
2、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ASP.
NET运行环境的配置方法,灵活运用C#语法掌握ASP.
NET中访问数据库的技术ADO.
NET.
了解一个ASP.
NET的高级开发技术,学会使用ASP.
NET技术开发综合网站.
教学基本方法以案例教学为主,采用教师机演示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使掌握ASP.
Net控件,能够在实际网络开发过程完成如论坛、聊天室等的制作工作.

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部分是代码的编写,各种控件、对象、组件的使用,对数据库的访问.
难点部分是如何更快速、更高效的访问数据库.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课,百分制.
本课程的考核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方面综合评价.

总成绩=平时成绩X20%+期末成绩X80%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学时上机学时1ASP.
NET概述222JavaScript语音简介443ASP.
NET内置对象444ASP.
net服务器控件445数据库操作技术446数据绑定技术227数据控件228ASP.
Net项目开发实例44910总计2626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1章ASP.
NET概述(讲授2学时)学时分配本章讲授2学时,上机2学时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了解ASP.
NET的含义,理解ASP.
NET与其他动态网页技术的区别,并掌握ASP.
NETP运行环境的安装,熟练掌握ASP.
NET环境配置方法2.
能力、技能培方面:了解.
NETFramework,初步掌握IIS,熟练掌握.
net环境配置本章重点ASP.
NET含义、历史及优越性,.
NETFramework公共语言运行库、.
NETFramework框架类库,:.
NetFramework的安装、IIS服务器的搭建;学会安装和配置.
NetFramework,安装和配置IIS方法.
本章难点了解.
net与其他动态网页技术的区别,并掌握.
NetFramework,安装和配置IIS教学内容1.
1ASP.
NET概述1.
2.
NETFramework概述1.
3.
NET运行环境构建第2章JavaScript语言简介本章讲授4学时(2.
2-2.
72学时2.
8-2.
102学时),上机4学时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掌握JavaScript语言的变量、函数、语句等的使用;掌握JavaScript语言的对象及浏览器对象、文档对象的使用2.
能力、技能培养方面:写JavaScript脚本程序,在客户端执行的脚本程序,可以降低服务器端的负担和通信流量,让脚本语言与ASP.
NET相结合会更有效率.

本章重点掌握基本语法的要求,掌握对象的使用.
本章难点对象的使用中,文档对象模型的使用教学内容2.
1JavaScript语言的历史了解该语言是脚本语言,不是编译语言,而是一种补充语言,配合HTML等标记语言,主要用于和Web相关编程.

2.
2一个简单的JavaScript开发例子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介绍JavaScript语言的使用格式2.
3JavaScript语言的基本语法要求了解JavaScript区分大小写,良好的书写格式,注释语句和分号的使用以及javaScript语句放置的位置,语句类型和有哪些关键字.

2.
4数据类型数据类型的种类,数字型,字符串类型,布尔型,空类型2.
5变量的使用Var是声明变量的关键字,数字转换成字符串,字符串转换成数字,boolean类型的转换2.
6操作符与表达式JavaScript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操作符,包括:加法,乘法,位,相等,关系,一元,赋值操作符等,操作符与常量、变量及括号等组成表达式.

2.
7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选择结构使用if和switch,循环结构使用关键字for和while.
2.
8函数的使用函数是一些语句的集合,完成特定的功能,定义后可以在程序中的任何位置调用.

2.
9对象的使用Window对象的常用方法,对象的创建,数组的使用,Date对象的使用及浏览器对象的使用.

2.
10文档对象模型的使用获取元素,文档属性操作,元素的使用第3章ASP.
net内置对象学时分配本章8学时,讲授4学时(3.
1-3.
22学时3.
3-3.
62学时),上机4学时.
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要了解ASP.
NET提供的七个内置对象,懂得对象的概念,掌握Request、Response、Application和Session的应用,熟练掌握这四个常用对象的编程技术.
2.
能力、技能培养方面要分层次写明了解ASP.
NET提供的七个内置对象,初步掌握Request、Response、Application和Session相结合编程.
本章重点Request、Response、Application和Session的应用本章难点Request、Response、Application和Session的相结合编程讲授内容3.
1Request对象概述、属性和方法、基本应用、实例3.
2Response对象概述、属性和方法、基本应用、实例3.
3Application对象简介、属性和方法、基本应用、实例3.
4Session对象简介、属性和方法、基本应用、实例3.
5Cookie对象简介、属性和方法、基本应用、实例3.
6Server对象简介、属性和方法、基本应用、实例第4章ASP.
net服务器控件学时分配本章8学时教授4学时(4.
1-4.
22学时4.
2-4.
22学时),上机4学时.
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要了解标准控件的各属性和使用方法.
2.
能力、技能培养方面要分层次写明了解ASP.
NET的标准控件,初步掌握标准控件的使用实例,掌握验证控件的使用,熟练掌握自定义用户控件.

本章重点基本标准控件的使用方法本章难点用户控件的创建和引用讲授内容4.
1ASP.
NET控件概述ASP.
NET控件的使用方法、ASP.
NET控件的分类、ASP.
NET控件的共同属性4.
2标准控件Label控件TextBox控件Button、HiddenField控件等ListBox控件、CheckBox与CheckBoxList控件、BulletedList控件等4.
3HTML服务器控件HTML服务器控件是由HTML元素封装转变而来的,在服务器端,该控件能够利用ASP.
NET访问其相关数据及属性,但无法执行程序代码,其程序代码需要在客户端,所以HTML控件还不能算真正的服务器端控件.

第5章数据库操作技术学时分配本章8学时,其中讲授4学时(5.
1-5.
32学时5.
42学时),上机4学时.
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要了解ADO.
NET类库的5个常用对象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DataSet、和DataAdapter.

2.
能力、技能培养方面要分层次写明了解ADO.
NET类库的5个常用对象,初步掌握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DataSet、和DataAdapter之间的关系,掌握结合这5个对象的编程技巧.
本章重点ADO.
NET类库的5个常用对象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DataSet、和DataAdapter的掌握.

本章难点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DataSet、和DataAdapter之间的相互结合进行编程开发.

讲授内容5.
1SQLServer2008简介概述、SSMSE安装与使用、集成开发环境数据库操作5.
2通过ADO.
NET操作数据库ADO.
NET架构,ADO.
NET数据提供者5.
3数据库的连接使用SqlConnection对象连接数据库,使用SqlConnectionBuilder对象连接字符串,使用Web.
config保存连接字符串并连接数据库5.
4操作数据库使用command对象操作数据库,SqlCommand的功能和意义,使用SqlCommand对象的属性操作数据库,SqlCommand对象的常用方法.

使用DataSet对象和DataAdapter对象操作数据库DataSet对象概述,DataAdpter对象的概述,SqlDataAdapter类,使用DataTable对象操作数据库.

第6章数据绑定技术学时分配本章4学时,讲授2学时,上机2学时.
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要了解SSMSE安装与使用,懂得SqlDataSource连接数据库的方法.

2.
能力、技能培养方面要分层次写明了解SSMSE安装与使用,掌握SqlDataSource连接数据库的方法,掌握常用数据绑定控件,熟练掌握读取数据库表内容,并显示在页面中.
本章重点常用控件的数据绑定本章难点数据源控件的使用讲授内容6.
1绑定技术基础数据绑定运行在控件的声明代码中位控件的某个属性指定一个绑定表达式,从而将表达式的内容与该控件进行绑定.

根据数据源的不同ASP.
NET中的数据绑定又可分为简单绑定和组织绑定.
简单绑定一般只绑定单个的值到某个控件,所以数据源可以是表达式、变量、方法、控件属性等,当绑定到Label、TextBox等控件时,需要将绑定表达式赋值给控件的Text属性.
Text='',当采用数据库绑定技术还可以使用JavaScript调用C#定义的变量和方法.
可以将绑定表达式赋值给一个JavaScript变量.

Vara=''复杂绑定就是将多个值绑定到数据绑定控件的某个属性上,拥有多个值得数据源有集合,DataTable,DataSet等6.
2常用数据绑定控件RadidoButtonList控件的数据绑定,CheckBoxList控件的数据绑定,DropDownList控件的数据绑定.

6.
3数据源控件SqlDataSource控件的常用属性和事件,SqlDataSource控件实例.
第7章数据控件学时分配本章4学时,讲授2学时,上机2学时.
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了解数据控件的不同机制及他妈的属性与操作,掌握GridView控件分页、排序、编辑、更新、删除等操作.

2.
能力、技能培养方面要分层次写明了解SSMSE安装与使用,通过数据源自动绑定和显示数据,通过数据源控件对数据进行选择、排序、分页、编辑和删除.
本章重点GridView控件分页、排序、编辑、更新、删除等操作本章难点GridView控件分页、排序、编辑、更新、删除等操作讲授内容7.
1GridView控件是显示二维表格的控件,每列表示一个字段,每行表示一条记录.
GridView控件的常用属性、方法及事件,绑定GridView控件数据源,定制GridView的列,使用GridView控件的模板列,Gridview控件的选择功能与设置控件外观,GridView控件的分页和排序功能,GridView控件编辑和删除数据.

第11章ASP.
NET项目开发实例学时分配本章8学时,讲授2学时,上机6学时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2.
能力、技能培养方面,综合运用所学的ASP.
NET知识,建立一个高校考勤管理与预警系统.

本章重点数据库的创建,数据表结构设计,数据表中主外键关系,系统的功能设计,页面设计,功能编码,系统调试.

本章难点创建数据库、系统主要功能.
讲授内容11.
1开发背景11.
2系统需求11.
3系统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11.
4系统实现开发环境,系统存储过程说明,系统架构实现.
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陈长喜主编,ASP.
NET程序设计基础教程(第2版)(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实用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8教学参考书[1]崔连和编著,ASP.
NET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
[2]明日科技,郑齐心等编著,ASP.
NET项目开发案例全程实录(第2版)(配光盘)(软件项目开发全程实录丛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3]师硕主编VisualC#.
NET实用教程(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规划教材)(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JQuery》课程教学大纲---javascript技术课程编码:171210190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选修)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时学分:32学时学分所学先修课信息技术基础、网页制作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葛卫军审定人:李宝凤编写时间:2016年1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关于客户端脚本javascript、jquery学习的实用技能课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javascript基本语法、jquery选择器、jquery事件、jquery效果等,同时也包含了一些常见插件的使用等方面.

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jquery的使用,能够手动写出jquery的一些常见特效,并学会插件的使用.

2、教学目的要求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jquery制作网页特效的思想和方法.
学会jquery的一些相关知识,尤其是选择器及一些常用效果.
在jquery的一些基础知识之上,能够进行一些插件的使用或者对一些网上下载的一些jquery效果进行修改.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码,学习并掌握网页制作中jquery的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3、教学重点难点选择器、操作网页元素、方法、事件、插件4、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考试的形式上机考试,总分为100分.
上机制作一个网站,在网站的网页中恰当应用jquery技术.

5、学时分配表本课程共32学时,讲授16学时,上机实践16学时.
表1课程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试验(实践)课学时数一第1章认识jQuery0.
50.
5二第2章jQuery选择器22三第3章jQuery中的DOM操作22四第4章jQuery中的事件和动画11五第5章jQuery对表单、表格的操作及更多应用22六第6章jQuery与Ajax的应用33七第7章jQuery插件的使用和写法22八第8章用jQuery打造个性网站22九第9章jQueryMobile1.
51.
5总计1616教学内容认识jQuery(0.
5学时)教学目标掌握Javascript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语法(概念、变量定义、循环与分支),掌握网页中Javascript和jquery的使用方法本章重点网页中引用jquery教学内容1.
1JavaScript和JavaScript库1.
1.
1JavaScript简介1.
1.
2JavaScript库作用及对比1.
2加入jQuery1.
2.
1jQuery简介1.
2.
2jQuery的优势1.
3jQuery代码的编写1.
3.
1配置jQuery环境1.
3.
2编写简单的jQuery代码1.
3.
3jQuery代码风格1.
4jQuery对象和DOM对象1.
4.
1DOM对象和jQuery对象简介1.
4.
2jQurey对象和DOM对象的相互转换1.
4.
3实例研究1.
5解决jQuery和其他库的冲突1.
6jQuery开发工具和插件1.
7小结jQuery选择器(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jquery选择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结合选择器使用jquery设置网页元素的方法本章重点jquery选择器教学内容2.
1jQuery选择器是什么2.
2jQuery选择器的优势2.
3jQuery选择器2.
3.
1基本选择器2.
3.
2层次选择器2.
3.
3过滤选择器2.
3.
4表单选择器2.
4应用jQuery改写示例2.
5选择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2.
5.
1选择器中含有特殊符号的注意事项2.
5.
2选择器中含有空格的注意事项2.
6案例研究--某网站品牌列表的效果2.
7其他选择器2.
7.
1jQuery提供的选择器的扩展2.
7.
2其他使用CSS选择器的方法2.
8小结jQuery中的DOM操作(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网页中元素节点遍历的方法本章重点节点教学内容3.
1DOM操作的分类3.
2jQuery中的DOM操作3.
2.
1查找节点3.
2.
2创建节点3.
2.
3插入节点3.
2.
4删除节点3.
2.
5复制节点3.
2.
6替换节点3.
2.
7包裹节点3.
2.
8属性操作3.
2.
9样式操作3.
2.
10设置和获取HTML、文本和值3.
2.
11遍历节点3.
2.
12CSS-DOM操作3.
3案例研究--某网站的超链接和图片提示效果3.
4小结jQuery中的事件和动画(1学时)教学目标掌握jquery中事件绑定的方法,掌握简单jquery动画的制作方法本章重点Jquery事件、简单动画教学内容4.
1jQuery中的事件4.
1.
1加载DOM4.
1.
2事件绑定4.
1.
3合成事件4.
1.
4事件冒泡4.
1.
5事件对象的属性4.
1.
6移除事件4.
1.
7模拟操作4.
1.
8其他用法4.
2jQuery中的动画4.
2.
1show()方法和hide()方法4.
2.
2fadeIn()方法和fadeOut()方法4.
2.
3slideUp()方法和slideDown()方法4.
2.
4自定义动画方法animate()4.
2.
5动画回调函数4.
2.
6停止动画和判断是否处于动画状态4.
2.
7其他动画方法4.
2.
8动画方法概括4.
3视频展示效果实例4.
4小结jQuery对表单、表格的操作及更多应用(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利用第二章的选择器设置表单、表格的属性的方法本章重点设置元素属性教学内容5.
1表单应用5.
1.
1单行文本框应用5.
1.
2多行文本框应用5.
1.
3复选框应用5.
1.
4下拉框应用5.
1.
5表单验证5.
2表格应用5.
2.
1表格变色5.
2.
2表格展开关闭5.
2.
3表格内容筛选5.
3其他应用5.
3.
1网页字体大小5.
3.
2网页选项卡5.
3.
3网页换肤5.
4小结jQuery与Ajax的应用(3学时)教学目标掌握jquery使用ajax无刷新更新的方法本章重点Post、ajax方法教学内容6.
1Ajax的优势和不足6.
1.
1Ajax的优势6.
1.
2Ajax的不足6.
2Ajax的XMLHttpRequest对象6.
3安装Web环境--AppServ6.
4编写第1个Ajax例子6.
5jQuery中的Ajax6.
5.
1load()方法6.
5.
2$.
get()方法和$.
post()方法6.
5.
3$.
getScript()方法和$.
getJson()方法6.
5.
4$.
ajax()方法6.
6序列化元素6.
7jQuery中的Ajax全局事件6.
8基于jQuery的Ajax聊天室程序6.
8.
1基本设想6.
8.
2设计数据库6.
8.
3服务器端处理6.
8.
4客户端处理6.
8.
5客户端代码6.
8.
6整合代码6.
9小结jQuery插件的使用和写法(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jquery其它插件的使用方法本章重点Validation、Form教学内容7.
1jQuery表单验证插件--Validation7.
1.
1Validation简介7.
1.
2下载地址7.
1.
3快速上手7.
1.
4不同的验证写法7.
1.
5验证信息7.
1.
6自定义验证规则7.
1.
7API7.
2jQuery表单插件--Form7.
2.
1Form插件简介7.
2.
2下载地址7.
2.
3快速上手7.
2.
4核心方法--ajaxForm()和ajaxSubmit()7.
2.
5ajaxForm()方法和ajaxSubmit()方法的参数7.
2.
6表单提交之前验证表单7.
2.
7API7.
3模态窗口插件--SimpleModal7.
3.
1SimpleModal插件简介7.
3.
2下载地址7.
3.
3快速上手7.
3.
4关闭模态窗口7.
3.
5实际应用7.
3.
6API7.
4管理Cookie的插件--Cookie7.
4.
1Cookie插件简介7.
4.
2下载地址7.
4.
3快速上手7.
4.
4API7.
5jQueryUI插件7.
5.
1jQueryUI简介7.
5.
2下载地址7.
5.
3快速上手7.
5.
4与单击事件冲突7.
5.
5与后台结合7.
6编写jQuery插件7.
6.
1插件的种类7.
6.
2插件的基本要点7.
6.
3插件中的闭包7.
6.
4jQuery插件的机制7.
6.
5编写jQuery插件7.
7小结用jQuery打造个性网站(2学时)教学目标熟练使用jquery,制作网站本章重点教学内容8.
1案例背景介绍8.
2网站材料8.
3网站结构8.
3.
1文件结构8.
3.
2网页结构8.
3.
3界面设计8.
4网站的(X)HTML8.
5网站样式(CSS)8.
5.
1将CSS文件分门别类8.
5.
2编写CSS8.
6网站脚本(jQuery)8.
6.
1准备工作8.
6.
2首页(index.
html)上的功能8.
6.
3详细页(detail.
html)上的功能8.
7小结jQueryMobile(1.
5学时)教学目标了解jquery移动设备开发技术本章重点jQueryMobile教学内容9.
1HTML5简介9.
2jQueryMobile简介9.
3jQueryMobile主要特性9.
4jQueryMobile的使用9.
4.
1准备工作9.
4.
2构建HTML模板9.
4.
3data-role属性9.
4.
4添加内容9.
4.
5样式切换9.
5其他框架9.
5.
1移动框架9.
5.
2PhoneGap9.
6小结使用教材:单东林,张晓菲,魏然等著,锋利的jQuery(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7-1.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10120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时学分:32学时学分所学先修课信息技术基础、网页制作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葛卫军审定人:李宝凤编写时间:2016年1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信息安全概论是信息安全专业的必修课.
课程全面介绍了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保密技术、信息认证技术、PKI与PMI认证技术、密钥管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网络的攻击与防范、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技术和信息安全管理等内容.

2、教学目的要求信息安全概论课程以导论的形式对信息安全学科中的主要领域进行了全面而适度的介绍,有助于这些专业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对信息安全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的概貌认识.
应侧重于对主流信息安全技术的全面介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将来进一步查阅或学习信息安全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应坚持实用的原则,侧重于培养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普及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
这部分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目标应该确定为培养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人才.
相应地,在教学内容上应以信息安全基本概念、信息安全风险教育、以及常见信息安全问题的基本机理和防范手段、信息安全相关法规等为重点,不宜过多地纠缠理论细节.

3、教学重点难点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加密和解密、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的信息安全技术4、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考试的形式闭卷考试,总分为100分.
按各章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他知识点内容.

5、学时分配表本课程共32学时,讲授32学时.
表1课程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试验(实践)课学时数一第1章概述2二第2章信息保密技术4三第3章信息认证技术4四第4章PKI与PMI认证技术4五第5章密钥管理技术2六第6章访问控制技术4七第7章网络的攻击与防范4八第8章系统安全2九第9章网络安全技术4十第10章信息安全的管理2总计32教学内容第1章概述(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定义、性质和分类、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概述;深刻理解和掌握信息安全威胁、信息安全的实现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为信息安全威胁、信息安全的实现.
难点为信息安全威胁、信息安全的实现教学内容:信息的定义、性质和分类、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威胁、信息安全的实现信息保密技术(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古典密码;掌握分组加密技术、公钥加密技术、信息隐藏技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为分组加密技术、公钥加密技术.
难点为分组加密技术、公钥加密技术教学内容:古典密码、分组加密技术、公钥加密技术、流密码技术、电子信封技术、信息隐藏技术信息认证技术(4学时)教学目标:深刻理解和掌握Hash函数和消息完整性、数字签名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为Hash函数和消息完整性、数字签名技术、身份认证技术.
难点为身份认证技术教学内容:Hash函数和消息完整性、数字签名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认证的具体实现PKI与PMI认证技术(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数字证书、PKI系统、常用信任模型;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基于PKI的服务、PKI与PMI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为基于PKI的服务、PKI与PMI的关系.
难点为基于PKI的服务、PKI与PMI的关系教学内容:数字证书、PKI系统、常用信任模型、基于PKI的服务、PKI与PMI的关系密钥管理技术(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钥管理概述;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对称密钥的管理、非对称密钥的管理、密钥管理系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为对称密钥的管理、非对称密钥的管理.
难点为密钥产生技术、密钥的分散管理与托管教学内容:密钥管理概述、对称密钥的管理、非对称密钥的管理、密钥管理系统、密钥产生技术、密钥的分散管理与托管访问控制技术(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访问控制的模型、访问控制策略;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访问控制的实现、安全级别与访问控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为访问控制的实现、安全级别与访问控制.
难点为访问控制与审计教学内容:访问控制的模型、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控制的实现、安全级别与访问控制、访问控制与授权、访问控制与审计网络的攻击与防范(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网络的攻击;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网络攻击实施和技术分析、网络防范的原理及模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为网络攻击实施和技术分析、网络防范的策略和方法.
难点为网络防范的原理及模型教学内容:网络的攻击,网络攻击实施和技术分析、网络防范的策略和方法、网络防范的原理及模型系统安全(2学时)教学目标: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操作系统安全、软件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数据备份和恢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为操作系统安全.
难点为软件系统安全教学内容:操作系统安全、软件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数据备份和恢复网络安全技术(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内外网隔离技术、内网安全技术、反病毒技术;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技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为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技术.
难点为内外网隔离技术教学内容: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技术、内外网隔离技术、内网安全技术、反病毒技术信息安全的管理(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信息安全的标准与规范、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信息安全与政策法规;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信息安全策略和管理原则、信息安全审计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为信息安全策略和管理原则、信息安全审计.
难点为信息安全策略和管理原则、信息安全审计教学内容:信息安全的标准与规范、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信息安全策略和管理原则、信息安全审计、信息安全与政策法规授课教材:信息安全概论(第2版),牛少彰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4参考书目:(1)信息安全概论,唐晓波,邱均平,科学出版社,2010,9(2)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第三版),袁津生、齐建东、曹佳,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3)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修订本),石志国、薛为民、尹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120180课程性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管专业本科生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概率论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王红丽审定人:董永权编写时间:2016年1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信息论和编码》课程是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
它是一门利用概率论、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等数学方法来研究信息在存储、度量、编码、传输、处理中一般规律的重要学科.
它主要研究如何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保密性和认证性,以使信息系统最优化,为今后从事信息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工作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信息熵、信道容量、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等信息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编码的基本技术,为以后深入学习信息与通信类课程,为将来从事信息处理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信息熵及其基本性质、信道及信道容量、无失真信源编码方法以及有噪信道编码方法.

教学难点:信息熵、信道容量的计算、信源、信道编码方法.
4、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考试的形式为闭卷,总分为100分,成绩的合成平时占40分,期末占60分.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信源与信息熵9第三章信道与信道容量6第四章信源编码9第五章信道编码6小计32总计32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论研究对象、目的、发展简史与现状;2.
了解通信系统的模型以及通信系统各部分的主要组成以及作用本章重点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信息论发展简史.
本章难点通信系统的模型教学内容第一节信息论的形成和发展(1学时)第二节通信系统的模型(1学时)第二章信源与信息熵(9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自信息量、熵、联合熵、条件熵的概念;掌握信源的数学模型、离散无记忆信源、离散平稳信源;了解信源的相关性和冗余度的概念;本章重点信源的数学模型,离散平稳信源定义,联合熵,条件熵以及极限熵,熵的基本性质及最大离散熵定理.

本章难点联合熵,条件熵以及极限熵的理解,最大离散熵定理教学内容第一节信源的描述与分类(1学时)一、无记忆信源二、有记忆信源第二节离散信源熵和互信息(4学时)一、自信息量(一)自信息量的定义、单位、性质(二)条件自信息量二、离散信源熵(一)平均不确定度(二)条件熵(三)联合熵三、互信息(一)平均互信息量的物理意义(二)疑义度(三)噪声熵四、熵的性质第三节离散序列信源的熵(3学时)一、离散无记忆信源的序列熵二、离散有记忆信源的序列熵第四节冗余度(1学时)一、冗余度(一)冗余度(二)信息效率第三章信道与信道容量(6学时)教学目标1.
信道分类与表示参数;2.
了解一般信道容量计算,3.
掌握信道的数学模型,离散无记忆信道以及一些特殊信道容量的计算方法;本章重点无干扰离散信道、对称DMC信道、准对称DMC信道、一般DMC信道本章难点一般信道容量计算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信道的分类和表示参数(2学时)一、信道的分类二、信道参数(一)二进制离散信道模型;(二)离散无记忆信道;(三)离散输入连续输出信道.
三、信道容量的定义第二节离散单个符号信道及其容量(3学时)一、无干扰离散信道(一)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无噪信道(二)具有扩展性能的无噪信道(三)具有归并性能的无噪信道二、对称DMC信道三、准对称DMC信道四、一般DMC信道第三节离散序列信道及其容量(1学时)一、离散序列信道及其容量第四章信源编码(8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编码的定义.
2.
掌握定长编码定理、变长编码定理、最佳变长编码方法.
本章重点定长编码定理、变长编码定理、最佳变长编码本章难点定长编码定理、哈夫曼编码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编码的定义(4学时)一、分组码的属性(一)二元码、等长码、变长码、非奇异码、奇异码、唯一可译码二、即时码的构造方法三、唯一可译码的判断法第二节无失真信源编码(4学时)一、定长编码定理二、变长编码定理三、最佳变长编码(一)香农编码方法(二)费诺编码方法(三)哈夫曼编码方法第五章信道编码(7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2.
理解信道编码定理3.
了解检错码与纠错码的方法.
4.
会计算线性分组码的校验矩阵和生成矩阵5.
掌握伴随式与标准阵列译码本章重点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计算校验矩阵和生成矩阵,伴随式与标准阵列译码本章难点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伴随式与标准阵列译码教学内容第一节有扰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1学时)一、差错和差错控制系统分类(一)差错符号、差错比特(二)差错图样分类(三)纠错码分类二、矢量空间与码空间第二节纠错编译码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2学时)一、纠错编码的基本思路(一)增大信道容量C(二)减小码率(三)增大码长二、译码方法-最优译码与最大似然译码第三节线性分组码(4学时)一、线性分组码的校验矩阵和生成矩阵二、伴随式与标准阵列译码伴随式译码方法标准阵列译码方法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曹雪虹,张宗橙,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1]傅祖芸编著,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2]余成波编,信息论与编码(第一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唐朝京、雷菁编,信息论与编码基础(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
《Photoshop》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120151课程性质:专业方向任选课程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与管理系统、统计学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信息技术基础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冯玉芬审定人:李宝凤编写时间:2015年11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由Adobe公司出品的Photoshop软件是一款平面图像处理软件,在最新的版本中,Photoshop还能对三维和视频进行支持,在全世界的艺术设计领域,如影像制作、版面设计、艺术创作、相片后期处理、网页设计等诸多方面,Photoshop都是最主要的图像编辑工具.

学生在学习了本课程后,具有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综合处理能力,可胜任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等相关岗位的部分工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符合学生总体培养目标的要求.

2、教学目标要求《Photoshop》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平面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功能,熟悉Photoshop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利用Photoshop对位图进行输入、编辑、输出、创作,培养学生的平面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践制作技巧,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意识,能熟练运用Photoshop软件独立进行规范化的、具有创意的图形图像设计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选区、图层应用、蒙版与通道、路径、滤镜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学期末学生上机制作一张photoshop图片,考核标准是基本能够掌握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并在所制作的图片中应用.

总成绩=平时*40%+期末*60%.
5、学时分配表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章次教学内容理论与操作课学时数1初识photoshop22基础知识43绘画与修图44矢量图形45蒙版与通道46调色27图层的高级应用48滤镜29文本应用410动画2总计32第1章初识photoshop(讲授+操作2学时)教学目标熟悉Photoshop的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方式,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本章重点认识Photoshop界面与基本操作,调节参数的方法,Photoshop常用概念,定义Photoshop的属性.

本章难点基本操作,调节参数的方法,Photoshop常用概念,定义Photoshop的属性.
教学内容1.
1关于Photoshop1.
2认识Photoshop界面与基本操作1.
2.
1剖析Photoshop界面1.
2.
2查看图像的基本操作1.
2.
3标尺和参考线1.
2.
4调节参数的方法1.
2.
5定义自己的工作区1.
2.
6定义Photoshop属性1.
3Photoshop常用概念详解1.
3.
1像素和分辨率1.
3.
2位图和矢量图1.
4Photoshop中常用文件格式1.
5PhotoshopCS4新功能1.
5.
1【调整】面板1.
5.
2【蒙版】面板1.
5.
3流体画布旋转1.
5.
4更顺畅的遥摄和缩放1.
5.
5内容感知型缩放1.
5.
63D(三维)功能模块第2章基础知识(讲授+操作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选区、图形变换和图层等基本操作.
本章重点选区的应用,图层的操作,变换图像.
本章难点图层样式和图层基本操作教学内容2.
1图像的基本操作2.
1.
1图像的创建与保存2.
1.
2文件预设的使用2.
2选区的应用2.
2.
1选区的基本应用2.
2.
2选区的编辑命令2.
2.
3选区的布尔运算2.
3图层的基础应用2.
3.
1图层的概念2.
3.
2认识【图层】面板2.
3.
3图层的新建与删除2.
3.
4图层内容提取与复制2.
4应用变换第3章绘画与修图(讲授+操作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如何使用photoshop进行绘图和修图操作,并熟练掌握仿制图章工具,画笔工具等几个重要工具的使用本章重点修饰工具,填充工具,画笔工具本章难点画笔工具的使用教学内容3.
1修饰工具3.
1.
1修补图像工具3.
1.
2修饰图像工具3.
2填充类工具3.
2.
1颜色的填充和描边3.
2.
2[渐变]工具的应用3.
3绘画类工具3.
3.
1画笔类工具3.
3.
2橡皮类工具3.
3.
3【画笔】面板3.
3.
4画笔预设第4章矢量图形(讲授+操作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简单图形最为案例,学习如何使用形状工具盒路径工具进行绘画.
本章重点形状工具、路径工具本章难点路径工具教学内容4.
1[形状]工具4.
1.
1[形状]工具的使用4.
1.
2[形状]工具的绘制模式与编辑4.
2路径工具4.
2.
1路径的组成4.
2.
2创建路径4.
2.
3路径的编辑4.
3【路径】面板4.
3.
1【路径】面板基础应用4.
3.
2路径与选区4.
3.
3路径与颜色第5章蒙版与通道(讲授+操作4学时)教学目标蒙版与通道时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的应用非常灵活,掌握创建和修改蒙版图层,了解Alpha通道和专业通道的概念,掌握创建和修改通道.

本章重点图层蒙版,矢量蒙版,剪贴蒙版,通道的综合应用本章难点通道的综合应用教学内容5.
1应用在图层上的蒙版5.
1.
1图层蒙版5.
1.
2矢量蒙版5.
2快速蒙版5.
2.
1创建临时快速蒙版5.
2.
2应用快速蒙版5.
2.
3更改快速蒙版选项5.
3剪贴蒙版5.
3.
1添加剪贴蒙版5.
3.
2释放剪贴蒙版5.
3.
3关于剪贴蒙版的补充5.
4通道5.
4.
1关于通道5.
4.
2【通道】面板5.
4.
3关于蒙版和Alpha通道5.
4.
4Alpha通道5.
4.
5专色通道5.
4.
6通道的综合应用第6章调色(讲授+操作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颜色及颜色模式的基本概念,了解直方图面板和信息面板,掌握调色命令,如色阶,色相/饱和度,曲线等命令.

本章重点直方图面板,信息面板,调色命令本章难点调色命令的掌握教学内容6.
1颜色的基本概念6.
1.
1了解颜色6.
1.
2色彩三要素6.
2【直方图】面板和【信息】面板6.
2.
1【直方图】面板6.
2.
2【信息】面板6.
3调色命令的应用6.
3.
1色阶6.
3.
2曲线6.
3.
3色相/饱和度6.
3.
4快速调整图像色调6.
3.
5匹配、替换和混合颜色6.
3.
6对图像应用特殊颜色效果6.
3.
7其他色调调节第7章图层的高级应用(讲授+操作4学时)教学目标图层复合的应用,图层组与图层间的交互,图层混合选项,图层样式的应用,编辑自定义图层样式,将图层样式转换为图像图层本章重点图层混合选项,图层样式的应用本章难点图层混合选项教学内容7.
1图层组与图层间的交互7.
1.
1图层编组和取消图层编组7.
1.
2将图层添加到组7.
1.
3链接图层及取消图层链接7.
1.
4重命名图层或组7.
1.
5为图层或组分配颜色7.
2图层样式7.
2.
2应用预设样式7.
2.
3[图层样式]对话框概述7.
2.
4图层混合选项7.
2.
5图层自定样式选项7.
2.
6显示或隐藏图层样式7.
2.
7编辑自定义图层样式7.
2.
8拷贝图层样式7.
2.
9移除图层效果7.
2.
10缩放图层效果7.
2.
11将图层样式转换为图像图层7.
2.
12存储自定义样式7.
3智能对象7.
3.
1关于智能对象7.
3.
2创建智能对象7.
3.
3编辑智能对象的内容7.
3.
4替换智能对象的内容7.
3.
5导出智能对象的内容7.
3.
6将智能对象转换为图层7.
4应用图层复合7.
4.
1关于图层复合7.
4.
2创建图层复合7.
4.
3应用并查看图层复合7.
4.
4更改和更新图层复合7.
4.
5清除图层复合警告7.
4.
6复制与删除图层复合7.
4.
7导出图层复合第8章滤镜(讲授+操作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滤镜库,掌握各种常用滤镜的使用本章重点滤镜库,液化工具,多种滤镜的效果本章难点液化工具,多种滤镜的效果教学内容8.
1滤镜基础知识8.
1.
1初识滤镜8.
1.
2滤镜库8.
1.
2上次滤镜操作8.
2液化8.
2.
1工具栏设置8.
2.
2选项栏设置8.
3各种滤镜效果8.
3.
1风格化8.
3.
2画笔描边8.
3.
3模糊8.
3.
4扭曲8.
3.
5锐化8.
3.
6视频8.
3.
7素描8.
3.
8纹理8.
3.
9像素化8.
3.
10渲染8.
3.
11艺术效果8.
3.
12杂色8.
3.
13其他滤镜效果第9章文本应用(讲授+操作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文字工具和文字图层,编辑段落,掌握如何创建文字特效本章重点文字工具,创建文字特效本章难点创建文字特效教学内容9.
1文字的基本应用9.
1.
1关于文字和文字图层9.
1.
2创建文字9.
1.
3编辑文本9.
2【文字】面板9.
2.
1【字符】面板9.
2.
2【段落】面板9.
3特殊形态文字9.
3.
1在路径上创建和编辑文字9.
3.
2创建文字效果9.
3.
3文字蒙版工具第10章动画(讲授+操作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Photoshop中的动画,创建帧动画,创建时间轴动画,输出动画本章重点创建帧动画,创建时间轴动画本章难点创建帧动画教学内容第10课动画10.
1动画基础知识10.
1.
1关于动画10.
1.
2【动画】面板10.
2动画的应用10.
2.
1创建帧动画10.
2.
2创建时间轴动画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参考书(1)曾祥辉著,PhotoshopCS3重点技术及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9月(2)甲乙科技工作室PhotoshopCS3图像处理精彩实例光盘电子出版社2009年1月(3)火星时代,PHOTOSHOP.
CS4火星风暴,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
《密码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120211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管专业本科生学时学分:24学时1.
5学分所需先修课:初等数论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王红丽审定人:董永权编写时间:2016年1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密码学》课程是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
它以数论、概率统计、近世代数等数学方法为基础,研究信息安全和技术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古典密码、分组密码、公钥密码、序列密码体制的基本原理,介绍各种密码体制的算法及安全性讨论,从而了解现代安全技术,为今后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工作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常用的密码体制:古典密码、分组密码、公钥密码、序列密码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掌握一定的攻击方法对一些密码体制进行分析.
为以后深入学习信息与通信类课程,为将来从事信息安全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古典密码、分组密码DES、公钥密码RSA的密码体制.
教学难点:分组密码DES、公钥密码RSA的密码体制.
4、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考试的形式为闭卷,总分为100分,成绩的合成平时占40分,期末占60分.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古典密码6第三章分组密码6第四章公钥密码6第五章序列密码4小计24总计24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密码学的三个发展阶段;理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2.
了解密码分析的几种攻击方法.
本章重点重点是密码学发展的三个重要标志;密钥量是衡量密码体制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密码分析的几种攻击方法.

本章难点密码分析的几种攻击方法.
教学内容密码学的发展概况(1学时)密码学的分类及定义;密码学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二节密码学的基本概念(1学时)一、基本术语;二、密码分析者攻击密码体制的方法第二章古典密码(6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几种单表古典密码体制;掌握几个重要的多表古典密码体制;了解古典密码的统计分析;本章重点重点是掌握几个重要的多表古典密码体制,古典密码的统计分析本章难点古典密码的统计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古典密码中的基本加密运算(2学时)一、单表古典密码中的基本加密运算(一)加法密码(二)乘法密码(三)仿射密码(四)置换密码二、多表古典密码中的基本加密运算(一)简单加法密码(二)简单乘法密码(三)简单仿射密码(四)简单置换密码(五)换位密码(六)广义置换密码(七)广义仿射密码第二节几种典型的古典密码体制(3学时)一、几种典型的单表古典密码体制(一)Caesar密码体制(二)标准字头密码体制二、几种典型的多表古典密码体制(一)Playfair体制(二)Vigenere体制(三)Beaufort体制(四)Vernam体制(五)Hill体制第三节古典密码的统计分析(1学时)一、单表古典密码的统计分析二、单表古典密码与多表古典密码的比较第三章分组密码(6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分组密码的基本原理;2.
掌握数据加密标准DES的原理;3.
掌握数据加密标准DES的工作模式;本章重点DES的加密流程图,位选择函数、置换函数、S盒中的变换、子密钥生成器,多重DES,DES的工作模式本章难点DES加密过程、多重DES教学内容第一节分组密码的基本原理(1学时)一、分组密码的基本原理二、扩散与混淆三、分组密码设计的基本要求第二节数据加密标准DES(3学时)一、DES加密算法(一)初始置换IP、初始逆置换;(二)E—运算;(三)S—运算;(四)P—置换;(五)子密钥生成器;二、DES的安全性第三节多重DES(1学时)一、双重DES(一)双重DES的原理(二)中途相遇攻击二、三重DES第四节DES的工作模式(1学时)电子密码本模式密码分组链接模式密码反馈模式输出反馈模式第四章公钥密码(6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公钥密码的基本原理;2.
掌握RSA公钥密码体制;3.
了解RSA的安全性本章重点公钥密码的思想,RSA公钥密码体制,素性检测本章难点RSA公钥密码体制教学内容第一节公钥密码体制的基本原理(1学时)一、公钥密码的思想二、公钥密码体制的基本原理三、公钥密码的理论基础(一)陷门单向函数第二节RSA公钥密码(4学时)一、基本数论知识(一)中国剩余定理(二)欧拉定理(三)费马定理二、RSA公钥密码体制(一)加密方法(二)RSA公钥密码体制的安全性讨论(三)RSA公钥密码体制的攻击方法第三节素性检测方法(1学时)一、Legendre符号和Jacobi符号二、Solovay-Strassen素性检测方法第五章序列密码(4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序列密码的基本原理;2.
掌握移位寄存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章重点移位寄存器的反馈函数,线性移位寄存器的表示方法.
本章难点求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序列和状态序列教学内容第一节序列密码的基本原理(1学时)一、序列密码的加、解密思想二、序列密码的安全性三、序列密码的模型第二节移位寄存器与移位寄存器序列(3学时)一、移位寄存器二、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输出序列状态序列三、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表示(一)一元多项式表示(二)矩阵表示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陈鲁生、沈世镒编著,《现代密码学》(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1]王衍波、薛通编著,《应用密码学》(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2]DouglasR.
Stinson编著,冯登国译,密码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

[3]杨波编,《现代密码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4]张焕国、王张宜编,《密码学引论》(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5](加)梅尼斯等著,胡磊,王鹏等译《应用密码学手册》(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
《模糊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120020,171510030课程性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统计学学时学分:24学时1.
5学分所需先修课:数学分析(或高等数学)、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王东华审定人:李宝风编写时间:2015年12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模糊数学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一门数学新分支.
它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
模糊数学提供了一种处理不肯定性和不精确性问题的新方法,是描述人脑思维处理模糊信息的有力工具.
它既可用于"硬"科学方面,又可用于"软"科学方面.
是一门为扩宽学生理论与技术知识的专业理论选修课程.

2、教学目标要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介绍模糊数学基本知识及基本原理、特点和技术应有前景.
在扩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使学生理解模糊数学的优越性.
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模糊集合的基本概念,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等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必要的分析计算方法.
以培养学生使用现代新的理论解决实际中出现的大量模糊现象与模糊问题的能力,是对专业课的有宜补充与完善.
为专业课的学习、解决工程问题、获取新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模糊数学概念、模糊集的运算、分解定理、扩张原理、隶属函数的确定、模糊矩阵的运算和性质、模糊关系的合成、模糊等价关系、模糊等价矩阵、模糊聚类分析、模糊向量、最大隶属度原则、阈值原则、贴近度、择近原则、第一类模糊模型识别、第二类模糊模型识别、模糊意见集中决策、模糊二元对比决策、模糊综合评判决策、层次分析法.

难点:分解定理、扩张原理、隶属函数的确定、权重的确定、模糊关系的合成、最大隶属度原则、模糊聚类分析、模糊识别、模糊综合评判决策、层次分析法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开卷,成绩平时40%、期末6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一章模糊集合的基本概念40第二章隶属函数确定方法和模糊关系50第三章模糊聚类分析40第四章模糊模式识别60第五章模糊决策50小计240总计24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模糊集合的基本概念(4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有关模糊理论的背景,复习讲述经典集合,映射与扩张,二元关系的概念;2.
了解和掌握模糊子集的概念与运算;3.
理解截集的概念,掌握分解定理和扩张原理;4.
了解模糊数学在科学技术、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本章重点模糊数学的发展史,二元关系,模糊子集,模糊集,模糊集的运算,截集,分解定理,扩张原理,模糊集的应用.

本章难点二元关系,模糊集,模糊集的运算,截集,扩张原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模糊数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定理一、模糊数学概述二、模糊理论的数学基础(一)经典集合(二)映射与扩张(三)二元关系(四)格三、模糊子集及其运算(一)模糊子集的概念(二)模糊集的运算(三)模糊集的其它运算四、模糊集的基本定理(一)-截集(二)分解定理(三)扩张原理第二节模糊集的应用一、模糊数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二、模糊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思考题1、如何把经典数学和模糊数学联系起来2、模糊集之间的运算还有其他方式吗3、隶属函数有什么作用如何确定4、模糊数学都能解决什么方面的问题第二章隶属函数确定方法和模糊关系(5学时)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求出模糊概念的隶属度(函数);2.
理解隶属度(函数)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不同的模糊概念用不同的求算方法了;3.
熟练掌握隶属函数的典型函数求法;4.
掌握不同论域元素的模糊关系及同一论域上元素的模糊关系;5.
了解模糊相似关系与模糊等价关系;6.
学会如何由模糊相似关系矩阵变换为模糊等价关系矩阵;7.
掌握利用模糊等价关系矩阵会进行等价分类.
本章重点隶属度的客观存在性,统计方法,相对选择法(择优比较法、优先关系法、相对比较法、对比平均法),建立隶属函数的参考函数法,确定隶属函数原则,模糊矩阵,模糊矩阵的运算,模糊关系的定义,模糊关系的性质,关系的逆关系与合成关系,模糊矩阵和模糊关系的转换,模糊等价关系,关系的闭包,等价矩阵与相似矩阵.

本章难点确定隶属函数的统计方法,相对选择法,参考函数法,模糊矩阵和模糊关系的转换,关系的合成,等价关系,等价矩阵,相似矩阵,等价关系与等价矩阵的关系和转换.

教学内容第一节隶属函数的确定一、隶属函数的客观存在性二、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一)模糊统计方法(二)相对选择法1、择优比较法2、优先关系法3、相对比较法4、对比平均法(三)参考函数法三、确定隶属函数的原则第二节模糊关系一、模糊矩阵(一)模糊矩阵的概念(二)模糊矩阵的运算(三)模糊矩阵的基本定理二、模糊关系(一)模糊关系的定义(二)模糊关系的合成(三)模糊等价关系三、模糊等价矩阵(一)模糊等价矩阵(二)模糊相似矩阵思考题1、隶属函数有什么作用2、怎么能过利用模糊等价矩阵进行分类3、模糊矩阵的概念与运算和传统矩阵的概念与性质有什么异同之处第三章模糊聚类分析(4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模糊聚类的基本概念;2.
掌握模糊聚类分析的一般步骤;3.
熟练掌握数据的标准化;4.
掌握建立模糊相似矩阵的方法(相似系数法、距离法、主观评分法);5.
会基于模糊等价矩阵或相似矩阵求动态聚类图;6.
学会利用模糊聚类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重点模糊聚类的思想,数据标准化,建立模糊相似矩阵,动态聚类图,传递闭包法,直接聚类法,最大树法.

本章难点数据标准化,模糊相似矩阵,动态聚类图,传递闭包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模糊聚类分析思想第二节模糊聚类分析一般步骤一、数据标准化(一)数据矩阵(二)数据标准化(三)模糊矩阵的基本定理二、标定(一)相似系数法1、数量积法2、夹角余弦法3、相关系数法4、指数相似系数法5、最大最小法6、算数平均最小法(二)距离法1、直接距离法2、倒数距离法3、指数距离法(三)主观评分法三、聚类(一)基于模糊等价矩阵聚类方法(二)直接聚类法(三)最大树法(四)编网法第三节模糊聚类分析的应用生物学上的应用管理中的应用农业中的应用经济中的应用思考题1、怎么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解决实际问题2、建立相似矩阵时应该怎么选择方法3、聚类时应该怎么操作第四章模糊模式识别(6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模式识别的含义,直接识别与间接识别,最大隶属度原则与择近原则;2.
了解第一类模糊模型识别,掌握最大隶属原则和阈值原则;3.
了解第二类模糊模型识别;4.
了解贴近度公理化定义与计算式,掌握几种常用的贴近度计算式;5.
学会如何运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来求解具体问题,如何构造标准模糊模式.

本章重点模糊识别,模糊向量,最大隶属原则,贴近度,择近原则,模糊模型识别的应用.

本章难点最大隶属原则,贴近度数据标准化.
教学内容第一节模糊识别简介第二节第一类模糊识别一、模糊向量二、最大隶属原则(一)最大隶属原则I(二)最大隶属原则II(三)实例分析三、阈值原则第三节第二类模糊识别一、贴近度二、择近原则三、多特性的择近原则四、贴近度的改进第四节模糊识别的应用思考题1、最大隶属的原则的本质是什么2、择近原则的优缺点3、如何利用模糊模型识别解决实际问题第五章模糊决策(5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模糊意见集中决策的方法与步骤;2.
掌握模糊优先关系排序决策;3.
掌握模糊相似优先比决策,模糊相对比较决策方法;4.
掌握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熟悉模糊综合评判的评判过程与影响因素;5.
了解模糊映射与模糊变换以及权重的确定方法;6.
了解和掌握确定权重的确定方法,掌握模糊综合评判的一般步骤;7.
学会应用模糊聚类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重点波达数法,加权波达数法,模糊优先关系排序决策,模糊相似优先比决策,模糊相对比较决策方法,模糊映射,模糊变换,权重的确定(专家估测法,加权统计法,频数统计方法),模糊综合评判的一般步骤.

本章难点模糊优先关系排序,模糊变换,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权重的确定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模糊意见集中决策一、模糊意见集中决策的数学解释二、模糊意见集中决策的方法和步骤第二节模糊二元对比决策一、模糊优先关系排序决策(一)原理与步骤(二)实例二、模糊相似优先比决策(一)原理与步骤(二)实例三、模糊相对比较决策(一)原理与步骤(二)实例第三节模糊综合评判决策一、经典的综合评判(一)评总分法(二)加权评分法二、模糊映射与模糊变换(一)模糊映射(二)模糊变换三、模糊综合评判决策的数学模型四、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模型的改进第四节权重的确定方法一、确定权重的统计方法(一)专家估测法(二)加权统计法(三)频数统计方法二、模糊协调决策法三、模糊关系方程法四、层次分析法第五节模糊决策的应用思考题1、这几种决策方法有哪些异同2、权重的确定还有没有其它方法3、在你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模糊决策问题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谢季坚,刘承平主编,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第三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1]李洪兴,汪培庄,模糊数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2]章卫国,杨向忠,模糊控制理论与应用,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3]王立新,自适应模糊系统与控制,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年[4]李士勇,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支持向量机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120061课程性质:专业方向任选课程教学对象:统计学本科信管专业本科数学专业本科信计专业本科学时学分:24学时1.
5学分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朱艳伟审定人:董永权编写时间:2015年12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课程是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各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一门选修课程,是研究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
基础内容是讲解模式识别的基础知识,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某些物理现象进行分类,在错误概率最小的条件下,使识别的结果尽量与事物相符.
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统计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实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运用技能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继续深入学习或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各教学环节,本课程应达到下列要求:认识支持向量机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分类的过程;理解统计分类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几何分类法和概率分类法的几种典型算法;理解聚类分析的的基本思想,掌握聚类分析的几种典型算法.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设计获取信息的手段,选择要识别事物的描述方法以及进行分类器设计.

难点:各种方法的应用.
4、考核方式考查课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40%.
5、课程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讲授课学时数讨论(习题)课学时数一第一章支持向量机引论2二Bayes决策理论2三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4四线性判别函数8五非线性判别函数4六特征的选择与提取4总计共22学时24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支持向量机概述(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支持向量机的相关常识与概念,以及一些基本问题;2、了解支持向量机这门课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章重点支持向量机的相关常识与概念本章难点对回归基本概念的记忆,区分1.
支持向量机和模式识别中的相关概念.
2.
模式识别系统.
3.
支持向量机中的的一些基本问题.
4.
支持向量机应用与发展述评.
第二章贝叶期斯决策理论(2)教学目标1.
掌握几种常用的决策规则;2.
掌握正态分布时的统计决策;3.
了解序贯分类法,分类器的设计.
本章重点几种常用的决策规则;正态分布时的统计决策;本章难点正态分布时的统计决策;2.
1、几种常用的决策规则2.
2、正态分布时的统计决策2.
3、本章小结与评注第三章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4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参数估计的基本概念2、掌握正态分布的监督参数估计和非监督参数估计的方法3、了解非参数技术的基本方法4、熟悉分类器错误率的估计问题本章重点正态分布的监督参数估计和非监督参数估计的方法本章难点分类器错误率的估计问题3.
1参数估计的基本概念3.
2正态分布的监督参数估计3.
3非监督参数估计第四章线性判别函数(8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Fisher线性判别、感知准则函数;2、理解最小错分样本数准则、最小平方误差准则函数;3、理解随机最小错误率线性判别准则函数、多类问题.
本章重点Fisher线性判别、感知准则函数本章难点随机最小错误率线性判别准则函数、多类问题4.
1线性判别函数的基本概念,4.
2Fisher线性判别4.
3感知准则函数4.
4最小错分样本数准则4.
5分类问题第五章非线性判别函数(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分段线性判别函数的基本概念;2、理解凹函数的并表示分段线性判别函数;3、了解二次判别函数;本章重点分段线性判别函数的基本概念;设计分段线性分类本章难点设计分段线性分类5.
1分段线性判别函数的基本概念5.
2凹函数的并表示分段线性判别函数第六章特征选择与提取(4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特征提取中的基本概念;2、掌握类别可分离性判据;3、掌握特征提取与选择;4、了解特征的几种新方法.
本章重点类别可分离性判据本章难点特征提取与选择5.
1基本概念5.
2类别可分离性判据5.
3特征选择5.
4特征选择的几种新方法教学参考书:[1]《模式识别》(第2版),边肇祺、张学工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2]孙荣恒,应用数理统计(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VladimirN.
Vapnik著许建华张学工译.
统计学习理论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差分方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120070,171510050课程性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统计学学时学分:24学时1.
5学分所需先修课:《数学分析》(或《高等数学》)、《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常微分方程》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王东华审定人:李宝凤编写时间:2015年12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在数学上,递推关系(recurrencerelation),也就是差分方程(differenceequation),是一种递推地定义一个序列的方程式:序列的每一项目是定义为前一项的函数.
是用来描述自然现象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工具,如在种群生态学中用来描述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在经济学中描述价格和产量,消费、投资和收入等等之间的关系.
总之今年来差分方程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其实差分方程就是微分方程离散化所得的方程.
而从数学的角度来说,连续的结果与离散的结果是可以相互通达的.
我们之所以单独开设这门课程,是因为在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微分方程往往和复杂,在很多情况下都无法给出解的解析表达式,因此其离散化所得的差分方程往往更具有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差分方程所表达的离散系统常常与相应的连续系统有完全不同的特性,有自己的理论基础.
同时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控制等领域有不少现象只能用这种离散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故系统的开展对差分方程的研究,不仅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教学目标要求1、了解和掌握低阶和高阶差分算子、位移算子、恒等算子的概念和他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和掌握差分算子的一些性质;3、掌握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求差分的方法;4、了解幂指函数、Sterling数与逆Sterling数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利用幂指函数求幂多项式差分的方法;5、掌握求不定和、确定和的方法;6、了解有关线性差分方程、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概念;了解和掌握Casorati矩阵、函数线性相关性、差分方程解基的定义;7、会利用Casorati矩阵判断差分方程解的线性相关性,掌握求解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方法;8、了解差分方程正解存在性、稳定性、周期解等理论;9、了解差分方程一些前沿的研究.
3、教学重点难点高阶差分算子的定义和高阶差分算子与高阶位移算子之间的关系,利用阶乘幂函数求幂函数的差分,不定和、确定和的求法、Casorati矩阵,如何利用Casorati矩阵判断函数之间的线性关系,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解法,判断差分方程解序列的性质的方法,线性差分方程组解法,差分方程的定性问题、差分方程一些前沿的研究.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闭卷,成绩平时40%、期末6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一章差分演算100第二章线性差分方程100第三章差分方程的研究40小计240总计24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差分演算(10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差分算子、位移算子、恒等算子的概念和他们之间的关系;2、了解高阶差分算子的定义和高阶差分算子与高阶位移算子之间的关系;3、理解和掌握差分算子的一些性质;4、掌握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求导差分的方法;5、了解幂指函数、Sterling数与逆Sterling数的概念;6、理解和掌握利用幂指函数求幂多项式差分的方法;7、掌握求不定和、确定和的方法.
本章重点差分算子、位移算子、恒等算子、三个算子之间的关系、高阶差分算子、高阶位移算子、高阶算子之间的关系、差分算子的的性质、阶乘幂函数、阶乘多项式、Sterling数、逆Sterling数、各阶Sterling数和逆Sterling数之间的关系、周期函数、不定和、确定和.

本章难点算子之间的关系、莱布尼兹法则、阶乘幂函数、阶乘多项式、利用Sterling数和逆Sterling数进行阶乘幂多项式和幂多项式之间的转换、不定和和确定和的求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第1次差分函数一、算子定义(一)差分算子(二)移位算子(位移算子)(三)不变算子(恒等算子)二、三个算子之间的关系第二节二阶与高阶差分一、高阶算子定义(一)高阶差分算子(二)高阶移位算子二、高阶算子之间的关系第三节差分算子的一些性质一、一阶差分算子的性质二、高阶差分算子的性质第四节初等函数的差分一、幂函数的差分求导(一)阶乘幂函数的定义及差分求导(二)二项函数高阶移位算子(三)阶乘多项式二、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差分求导三、幂函数的差分(一)Sterling数和各阶Sterling数之间的关系(二)逆Sterling数和各阶逆Sterling数之间的关系(三)利用Sterling数和逆Sterling数求幂函数的差分第五节求和法一、周期函数(一)周期函数定义(二)周期函数的性质和判定二、不定和(一)不定和定义(二)不定和求解三、确定和(一)确定和定义(二)确定和求解思考题1、各离散算子之间有哪些区别与联系2、离散算子与连续算子有哪些异同3、是不是所有的函数都可以作差分演算4、如何利用差分来求和第二章线性差分方程(10学时)教学目标1、理解有关序列的基本性质;2、了解有关线性差分方程、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概念;3、理解线性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4、了解和掌握Casorati矩阵、函数线性相关性、差分方程解基的定义;5、会利用Casorati矩阵判断差分方程解的线性相关性;6、掌握求解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方法和判断差分方程解序列的性质的方法;7、了解线性差分方程组的解法.
本章重点序列、线性方程、n阶线性差分方程初值问题、存在唯一性定理、一阶差分方程的解法、Casorati矩阵、方程组解之间线性关系的判断、线性方程解的性质、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的解、差分方程解序列的性质、线性差分方程组的解法本章难点Casorati矩阵,如何利用Casorati矩阵判断函数之间的线性关系,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解法,判断差分方程解序列的性质的方法,线性差分方程组解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序列一、序列的定义二、序列的敛散性三、序列的分类(一)收敛序列(二)发散序列第二节线性差分方程一、算子二、线性差分方程的定义第三节存在性与唯一性一、存在唯一性定理(一)差分方程解的定义和初值问题(二)存在唯一性定理二、一阶差分方程的求法第四节一般理论一、函数之间的线性关系(离散下)二、Casorati矩阵三、利用Casorati矩阵判断函数之间的线性关系四、线性方程解的性质(一)通解的定义(二)齐次方程解之间的关系(三)齐次和非齐次方程解之间的关系第五节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一、齐次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解法(一)低阶齐次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解法(二)高阶齐次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解法二、非齐次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解法(一)待定系数法(二)常数变异法第六节差分方程解的敛散性和平衡点问题一、差分方程解的敛散性(一)齐次差分方程解的敛散性(二)非齐次差分方程解的敛散性二、平衡点(一)平衡点定义(二)最终平衡点定义(三)稳定性定义和其判定定理第七节线性差分方程组一、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一)差分方程组定义(二)齐次差分方程组解法(二)非齐次差分方程组解法二、解的结构—基本原理思考题1、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有什么异同2、差分方程求解时有哪些特点3、差分方程的解本质是什么第三章差分方程研究(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差分方程的应用范围和前景,了解差分方程的研究内容、重点和方向.

本章重点正解存在性、稳定性、周期解、振动性、渐进性、模型.
本章难点差分方程应用范围和前景的理解、差分方程定性问题的理解.
教学内容第一节有关差分方程建模、模型解的性质、有关差分方程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向的讨论一、差分方程建模和模型解的性质(一)差分方程建模举例(二)模型解的性质二、有关差分方程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向的讨论(一)差分方程的发展史(二)差分方程的研究方向第一节差分方程正解存在性、稳定性、周期解、振动性、渐近性等理论的介绍一、差分方程的正解存在性二、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三、差分方程的周期解四、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五、差分方程解的渐近性思考题1、为什么要讨论差分方程解的性质2、差分方程解的各性质之间有没有联系3、差分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应用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王联、王幕秋.
常差分方程.
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1参考书:[1]S.
Axler.
AnIntroductiontoDifferenceEquation.
NewYork:Springer,1999[2]阮炯.
差分方程和常微分方程.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埃莱迪.
差分方程导论(英文版).
北京世图.
2011《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310080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限选课程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时学分:30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管理信息系统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詹胜审定人:宗鹏编写时间:2014年5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工作原理、原则和方法,为今后从事信息系统开发与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该课程围绕着信息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首先系统地介绍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然后重点介绍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测试、试运行及运行管理等各项开发阶段的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最后结合现实开发需求介绍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2、教学目标要求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环节的组织方面,教师应通过课堂讲授、练习、案例分析与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和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学生应充分做好课前预习,特别是专业英语词汇的查阅准备工作.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应重点掌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作者的教学资源网站,了解有关内容的最新动态和补充材料.

3、教学重点难点信息系统系统分析过程与方法、系统设计过程与方法.
4、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课堂考试.
总成绩=平时*40%+期末*6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2第二章信息系统规划2第三章生命周期法概述2第四章需求分析4第五章逻辑设计4第六章总体设计4第七章详细设计6第八章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与管理2第九章原型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2第十章信息系统分析与建设的新进展2小计30总计30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2学时)教学目标信息的概念,信息与数据的联系及区别;信息系统的结构;理解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联系与区别.

本章重点掌握信息系统的结构.
本章难点掌握信息系统的结构.
教学内容第一节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化概览数据与信息信息的特征信息的生命阶段第二节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结构信息系统的发展第三节信息系统和管理工作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信息系统对管理的支持管理的科学化对信息系统的影响第四节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决策和决策过程决策问题的类型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关系第二章信息系统的规划(2学时)教学目标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战略规划的作用、内容、组织和常用方法;信息系统的目标与任务;信息系统应用的四个层次;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本章重点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本章难点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开发信息系统的策略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组织第二节信息系统规划内容信息系统的目标与任务信息系统的目标与任务思考题熟悉信息系统规划的几种主要方法.
第三章生命周期法概述(2学时)教学目标生命周期法的工作流程;各主要文档的内容;生命周期法的成功要素;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生命周期法的不足之处.
本章重点生命周期法的工作流程本章难点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教学内容第一节生命周期法的意义广义和狭义的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的意义和特点第二节生命周期法的工作流程生命周期法的工作流程第三节生命周期法的实施管理文档的规范管理信息系统的变更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监理第四节生命周期法的成功要素文档的有效性第五节使用生命周期法的条件生命周期法的不足之处思考题掌握生命周期法的工作流程及基本思想第四章需求分析(4学时)教学目标目标分析;管理与决策的信息需求;管理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字典.

本章重点目标分析;管理与决策的信息需求.
本章难点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
教学内容第一节战略目标、系统目标与项目目标息化概览织战略与信息化建设系统目标和项目目标第二节管理与决策的信息需求产作业层的信息化需求办公管理层的信息化需求战略决策层的信息化需求协作商务层的信息化需求第三节目标的分析、权衡及量化目标的分析目标的权衡目标的量化第四节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研究经济可行性研究社会可行性研究可行性分析报告的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审议调查研究的组织与步骤调查研究的组织调查研究的步骤调查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六节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的内容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建模与分析工具第七节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的内容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第八节功能与数据的交互分析U/C矩阵U/C矩阵的求解系统逻辑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第九节对于组织中信息管理状况的分析与评价信息管理现状分析与评价的内容分析与评价的指标分析和评价方法分析评价的步骤思考题掌握需求分析包含的内容、如何进行需求验证.
第五章逻辑设计(4学时)教学目标业务流程再造;总体数据规划;交互检验的方法;系统分析报告.
本章重点总体数据规划;本章难点系统分析报告.
教学内容第一节逻辑设计的目标与原则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逻辑设计的目标逻辑设计的原则第二节业务流程的改造与设计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流程重组的类型流程改造和设计的步骤与方法流程重组举例第三节数据处理和数据存贮的设计数据处理处理逻辑的描述工具数据存贮设计数据立即存取分析第四节设计方案的交互检验设计方案的交互检验结构预演软件过程评价第五节系统分析报告的撰写与审议系统分析报告的撰写系统分析报告的审议思考题熟悉总体数据规划以及交互检验的方法.
第六章总体设计(4学时)教学目标结构化系统设计;模块划分的方法、原则;总体数据库设计;系统总体布局;网络设计.
本章重点结构化系统设计,总体数据库设计;本章难点结构化系统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节系统设计的任务与原则系统设计的任务系统设计的原则第二节系统结构设计结构设计的原则模块划分的方法第三节总体数据库的设计总体数据库设计原则总体数据库设计第四节通信结构的规划与设计系统总体布局网络设计思考题掌握结构化系统设计,总体数据库设计和网络设计.
第七章详细设计(6学时)教学目标处理过程设计;代码的设计;用户的使用需求分析;友好用户界面的设计;实施方案的审议.
本章重点处理过程设计;代码的设计;友好用户界面的设计;本章难点处理过程设计;代码的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节模块的功能与性能设计处理过程设计处理过程设计原则第二节代码设计编码的目的代码的设计原则代码的种类代码的校验第三节人机界面设计用户的使用需求分析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的步骤第四节输入输出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思考题掌握处理过程设计,代码的设计,用户界面的设计;实施方案的审议第八章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与管理(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数据的转化;系统调试方法;系统切换方法.
本章重点系统调试方法;本章难点系统调试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信息系统项目的组织项目小组成立明确项目组各成员的职责建立项目组沟通计划并启动项目第二节数据准备数据的标准化基础数据的准备第三节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的目标软件测试方法系统测试过程系统测试步骤第四节系统管理建立和健全信息系统的运行制度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思考题熟悉数据的转化和系统调试方法第九章原型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法(2学时)教学要点: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原型构造;原型法的关键成功因素;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本章重点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本章难点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原型法的提出原型法的提出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原型法的工作步骤原型法的关键成功因素原型法与生命周期法的比较第二节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法面向对象的方法――概念与思想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实施方法思考题掌握原型构造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第十章信息系统分析与建设的新发展(2学时)教学目标信息系统体系结构;WebServices技术.
本章重点WebServices技术本章难点WebServices技术教学内容第一节信息系统分析与建设发展趋势Internet环境下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二、WebServices技术及应用第二节软件构件和分布式构件对象标准软件复用和软件构件三大主流分布式软件构件对象标准第三节统一建模语言UML统一建模语言UML概述统一建模语言UML概念模型和内容第四节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MM概述CMM模型与内容CMM的实施过程第五节信息系统安全规划设计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规划设计信息安全技术思考题了解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和WebServices技术.
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卫红春主编,《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1]邝孔武,王晓敏编著,《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2]左美云,邝孔武主编,《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120130课程性质:专业方向任选课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统计学、数学学时学分:48学时,3.
0学分所需先修课:C++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据结构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李颖审定人:程明编写时间:2015年12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其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强,是许多后续课程(如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等)的基础课程,在CAD/CAM、(汽车、船舶、飞机的)外形设计、计算机动画、计算机艺术、过程控制、系统环境模拟、地理信息系统、科学计算的可视化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2、教学目标要求学习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图形生成算法、图形变换与裁剪、真实感图形生成算法、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通过编写算法实现程序加深对图形学基本内容的理解,提高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和从事计算机图形学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计算机图形学及图形系统的基本概念,图形外围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性,计算机图形标准的基本知识;基本图元及常用曲线的生成算法.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投影变换、图形变换、裁剪、填充等图形处理的常用算法;三维形体及常用曲面的表示方法,三维图形的消隐问题;真实感图形的基本理论与算法.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查课,考查的形式是撰写论文,成绩由平时成绩及期末论文成绩合成.
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论文成绩占6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一章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应用领域11第二章计算机图形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下图形程序开发方法,OpenGL介绍33第三章光栅图形学概述,线的生成算法,区域的填充,文字的生成,用VisualC++生成基本图形,用OpenGL生成基本图形66第四章几何变换,坐标变换,显示变换,裁剪,OpenGL坐标变换机制55第五章窗口系统、事件驱动模式,交互式的显示控制技术,交互式的图形生成技术,交互式的图形编辑技术,OpenGL对图形交互的支持44第六章消隐技术,光照技术,细节模拟,阴影的生成,图形反走样技术,用OpenGL生成真实感图形55小计2424总计48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图形学的研究内容;了解图形学的发展历史;熟悉图形学的应用领域;了解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章重点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和应用.
本章难点计算机图形学的当前主要研究课题.
教学内容第一节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历史1起源2计算机图形学硬件设备的发展3计算机图形学算法研究的发展第二节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第三节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领域思考题1、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2、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几何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二章计算机图形系统(6学时)教学目标了解一个计算机图形系统的组成;了解计算机图形软件及标准;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下图形程序开发方法;熟悉OpenGL.

本章重点计算机图形系统的构成、光栅图形显示器的显示原理.
本章难点光栅图形显示器的显示原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计算机图像外部设备2计算机图像软件3图像标准第二节Windows操作系统下图形程序开发方法1Windows应用程序执行模式2基本的Windows应用程序3Windows图形环境4Windows图形程序开发方法第三节OpenGL介绍1OpenGL背景2OpenGL主要功能3OpenGL的绘制流程和原理4使用VisualC++开发OpenGL绘图程序的基本方法5OpenGL的缓冲区思考题1、当显示器分辨率为1024*768时,计算24位位图需要的帧缓冲内存.
2、通用编程软件包和专业应用图形软件包的区别.
第三章基本光栅图形生成技术(1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线的生成算法;掌握区域的填充算法;了解文字的生成;掌握用VC++生成基本图形的方法;掌握用OpenGL生成基本图形的方法.

本章重点基本图元生成算法、OpenGL中基本几何图形的绘制以及应用.
本章难点圆和椭圆的生成算法、应用OpenGL中的几何图元设计场景.
教学内容第一节光栅图形学概述第二节线的生成算法1直线的生成算法2圆弧的生成算法第三节区域的填充1扫描线算法2种子填充算法3区域图案填充算法第四节文字的生成1点阵字符2矢量字符第五节用VisualC++生成基本图形1图形设备接口2VisualC++绘图方法第六节用OpenGL生成基本图形1用OpenGL生成点2用OpenGL生成直线3用OpenGL生成区域图形4用OpenGL生成字符5OpenGL的颜色缓冲区思考题1、比较基本算法与DDA算法的区别与联系.
2、画出用Bresenham算法进行直线段扫描转换时的光栅点的位置,其中直线段的起点是(1,1),终点是(8,5).

第四章图形变换(10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几何变换、坐标变换、显示变换及其关系;掌握图形显示中的裁剪方法;掌握OpenGL坐标变换机制.

本章重点几何变换的矩阵表示、在OpenGL中的实现以及应用、二维图形裁剪算法,三维图形变换、在OpenGL中的实现以及应用、三维观察和裁剪.

本章难点二维图形变换和裁剪的应用,投影变换.
教学内容第一节几何变换1几何变换的概念和作用2基本几何变换3组合几何变换与齐次坐标第二节坐标变换1坐标变换的概念与作用2基本坐标变换方法3齐次坐标下的坐标变换方法第三节几何变换与坐标变换的关系第四节显示变换1如何将图形显示到窗口中2基窗口到视区的变换3透视投影变换4平行投影变换5视坐标系与视变换6窗口到三维空间的变换第五节裁剪1裁剪的概念与作用2线段的裁剪3多边形的裁剪第六节OpenGL坐标变换机制1OpenGL中与变换有关的数据结构2OpenGL中的ModelView变换使用方法3OpenGL的投影4OpenGL的深度缓冲区思考题1、写出三维图形几何变换的一般表达形式,并说明其中各子矩阵的变换功能.

2、写出空间一点对任意平面的对称点的组合变换矩阵.
3、利用坐标变换的方法求解相对于任意点的缩放问题.
第五章交互绘图技术(8学时)教学目标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例,介绍窗口、面向对象、消息传递及事件驱动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基于消息传递、事件驱动的面向对象编程模式.

本章重点各种交互任务.
本章难点各种交互任务的实现.
教学内容第一节窗口系统、事件驱动模式1窗口2事件驱动模式3Windows下基于消息的事件驱动编程4MFC中的事件驱动编程5状态与事件结合程序控制模式第二节交互式的显示控制技术1场景充满窗口(FitWindow)的控制方法2旋转操作的交互控制方法3平移操作的交互控制方法4缩放操作的交互控制方法第三节交互式的图形生成技术1交互式绘图概述2坐标的输入技术3橡皮筋技术第四节交互式的图形编辑技术1交互式图形编辑的基本方法2图形元素拾取技术第五节OpenGL对图形交互的支持1用OpenGL的反向坐标变换实现三维坐标输入2用OpenGL缓冲区技术实现橡皮筋功能3OpenGL中的选择机制思考题1、了解图形交互技术,分别用MFC和OpenGL实现直线的交互绘图.
2、用GDI绘图功能,编制一个二维图形显示控制功能,实现二维图形的充满、放大、缩小和平移,并显示进行实验验证.

第六章真实感图形的生成技术(10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几种消隐技术;;掌握简单光照技术;掌握物体表面细节的模拟方法;了解阴影的生成方法;OpenGL生成真实感图形的方法.

本章重点图形消隐的概念,常用的各种消隐算法,尤其是Z缓冲区算法.
本章难点图形消隐的概念,消隐算法所需要的数据结构.
教学内容第一节消隐技术1消隐技术的综合介绍2多面体隐藏线消除3Z缓冲器消隐算法第二节光照技术1简单光照模型2光线跟踪与辐射度方法介绍第三节物体表面细节的模拟1颜色纹理映射技术2几何纹理映射技术3环境映射技术第四节阴影的生成1影域多边形方法2Z缓冲方法第五节图形反走样技术第六节用OpenGL生成真实感图形1OpenGL的光照环境设置方法2OpenGL的物体材料特性的设置3OpenGL的纹理映射方法思考题1、采用Z缓冲算法实现两个三角形之间的消隐,第一个三角形的顶点为:(1,0,0),(0,2,0)和(0,0,1);第二个三角形的顶点为:(0,0,0),(1,0,1)和(0,2,1).

2、用Gouraud明暗处理方法生成一个圆球的真实感显示图.
3、使用OpenGL绘制四个茶壶(调用OpenGL函数生成),通过设置OpenGL材质,使四个茶壶分别呈现出塑料、金属、石膏和瓷器的特性.

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杨钦主编,计算机图形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1]孙家广主编,计算机图形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
[2]唐荣锡主编,计算机图形学教程(修订版),科学出版社,2000年.
[3]唐泽圣主编,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
《图形与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120201课程性质:专业方向任选课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统计学、应用数学学时学分:32学时2.
0学分所需先修课:C++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李颖审定人:程明编写时间:2015年12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图形与图像处理》是高等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等学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研究内容涉及信息学、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极大的重视,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医疗诊断、交通、气象、军事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教学目标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图像处理技术的特点、应用范围和现状;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熟悉图像变换、直方图和点运算等基本运算;掌握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形态学处理、图像分割、图像的编码与压缩、彩色图像处理等相关原理;学会设计图像处理应用系统的方法,能够通过编写程序解决基本的图像处理问题,为今后从事图像处理的研究和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数字图象的基本术语和对数字图象的理解,数字图象的代数运算和几何运算,线性系统理论和小波变换,图象压缩和图象分割.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基本的数字图象处理系统,灰度直方图,Fourier变换和小波变换,图象压缩、分类和估计.

4、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查课,考查的形式是撰写论文,成绩由平时成绩及期末论文成绩合成.
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论文成绩占60%.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一章数字图像处理及其特点,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图像工程与相关学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及发展动向11第二章图像数字化技术,数字图像类型,图像文件格式,色度学基础与颜色模型11第三章VC++可视化编程,ImageLoad.
dll动态链接库,设计并使用CDibObject类22第四章直方图,灰度变换,图像噪声,去除噪声,图像锐化,图像伪彩色处理,编程实例33第五章图像分割,边缘检测,轮廓跟踪与提取,图像匹配,投影法与差影法33第六章几何变换基础,图像比例缩放,图像平移,图像镜像,图像旋转,图像复合变换,透视变换33第七章图像编码概述,哈夫曼编码,香农-范诺编码,行程编码,LZW编码,算术编码,JPEG编码33小计1616总计32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概论(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特点;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熟悉数字图像处理硬件系统;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

本章重点数字图象的基本术语和对数字图像的理解.
本章难点基本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字图像处理及其特点1数字图像与数字图像处理2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第二节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三节图像工程与相关学科1图像工程的内涵2相关学科和领域第四节数字图像处理系统1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硬件2高速图像处理卡3图像处理系统软件第五节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第六节数字图像处理的发展动向思考题1、什么是数字图像数字图像处理有哪些特点2、简述图像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第二章数字图像处理基础(2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图像数字化技术;了解数字图像的存储格式;熟练图像的种类;掌握色度学基础和颜色模型.

本章重点采样、量化,色度学基础.
本章难点颜色模型.
教学内容第一节图像数字化技术1采样2量化3采样与量化参数的选择4图像数字化设备第二节数字图像类型1位图2位图的有关术语第三节图像文件格式1BMP图像文件格式2其它图像文件格式第四节色度学基础与颜色模型1色度学基础2颜色模型思考题1、简述图像文件的一般格式.
2、试述颜色的色相、亮度、饱和度的意义.
第三章VC++图像编程基础(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用VC++结合MFC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熟悉ImageLoad.
dll,掌握CDibObject类的设计与实现;CDibObject类应用实例.

本章重点ImageLoad.
dll动态链接库的使用,设计CDibObject类.
本章难点CDibObject类的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VC++可视化编程1概述2用户界面3框架和文档-视结构4编程基本流程第二节ImageLoad.
dll动态链接库1ImageLoad.
dll库介绍2ImageLoad.
dll动态链接库的使用第三节设计CDibObject类1公用方法的设计2类属性的设计第四节使用CDibObject类1添加CDibObject类定义文件2设置工程选项第五节CDibObject类应用实例1建立应用程序框架2添加消息映射函数3改写OnFileOpen函数以打开图像文件4添加CDibObject类对象成员变量5为CDipDoc文档类映射消息处理函数6绘制读入的图像思考题1、简述用VC++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2、结合ImageLoad.
h头文件,说明ImageLoad.
dll动态链接库所实现的功能有哪些3、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CDibObject类时,主要应涉及哪些内容4、设计一个VC++工程,完成CDibObject类添加及使用ImageLoad.
dll动态链接库的库文件工程选项设置.

第四章图像增强与平滑(6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直方图、灰度变换;掌握图像噪声、去除噪声;掌握图像锐化、图像的伪彩色处理.

本章重点直方图和灰度变换.
本章难点去除噪声和图像锐化.
教学内容第一节直方图1直方图的基本概念2直方图的性质3直方图的计算4直方图的拉伸5直方图均衡第二节灰度变换1灰度变换性质2分段线性变换3非线性变换第三节图像噪声1概述2图像噪声分类3图像系统噪声特点第四节去除噪声1模版操作和卷积运算2邻域平均法3中值滤波4其它去噪技术第五节图像锐化1微分法2拉普拉斯运算3高通滤波第六节图像的伪彩色处理1密度分割2灰度级彩色变换3滤波法第七节编程实例1编程绘制灰度直方图2中值滤波的VC++编程实现3图像平滑的VC++编程实现思考题1、对于一副给定的64*64的3比特的数字图像,各个灰度级出现的频数已知,要求对其直方图进行变换,使变换后的灰度级分布如给定的形式,学会画出变换前后的直方图并比较.

2、简述对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的过程.
第五章图像分割与边缘检测(6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图像分割时常用的灰度阈值法和常用的边缘检测法;;了解图像的轮廓跟踪与提取;了解图像匹配和投影法、差影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本章重点图像分割的几种方法.
本章难点边缘检测涉及的运算.
教学内容第一节图像分割1概述2灰度阈值法分割3区域生长4区域聚合第二节边缘检测1边缘检测与微分运算2高斯-拉普拉斯(LOG)算子第三节轮廓跟踪与提取第四节图像匹配1模版匹配2直方图匹配3形状匹配第五节投影法与差影法思考题1、试设计一个本章末介绍的程序,该程序能够找出具有双峰直方图特性图像的最佳分割阈值.

2、按照基于搜索的轮廓跟踪方法,设计一个二值图像轮廓跟踪的VC++程序,进行二值图像的轮廓跟踪.

3、根据本章介绍的区域分割方法,用VC++编写函数,实现图像分割.
第六章图像的几何变换(6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几何变换基础;掌握图像比例缩放、平移、镜像、旋转;掌握图像的复合变换及透视变换.

本章重点图像基本几何变换,图像复合变换.
本章难点图像透视变换.
教学内容第一节几何变换基础1概述2齐次坐标3二维图像几何变换的矩阵第二节图像比例缩放1图像比例缩放变换2比例缩放的实现第三节图像平移1图像平移变换2图像平移的算法第四节图像镜像1图像镜像变换2图像镜像的算法第五节图像旋转1图像旋转变换2图像旋转的实现第六节图像复合变换1图像复合变换2图像复合变换的实例第七节透视变换1透视变换2其它变换3应用实例思考题1、说明为什么2*2的矩阵不能实现2D图像的旋转变换2、请写出图像旋转之后,插值处理中的列插值方法.
3、设有变长为1厘米的4*4方块图像f(x,y),现要将它逆时针旋转45°,请写出变换过程,并编程实现这个变换.

第七章图像编码(6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图像编码的基本理论和概念;通过实例掌握哈夫曼编码、行程长度编码、LZW编码、算术编码和JPEG编码.

本章重点图像编码基本原理.
本章难点哈夫曼编码.
教学内容第一节图像编码概述1图像编码基本原理2图像编码的方法3图像编码新技术第二节哈夫曼编码第三节香农-范诺编码第四节行程编码1行程编码基本方法2PCX文件中的行程编码第五节LZW编码1LZW编码方法2LZW编码实例第六节算术编码第七节JPEG编码1JPEG基本系统编码2JPEG编码实例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何东健主编,数字图像处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1]阮秋琦主编,数字图像处理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
[2]崔屹主编,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年.
[3]吕风军主编,数字图像处理编程入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小波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120210课程性质:专业方向任选课程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王伟芳审定人:张庆编写时间:2014年4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小波分析是近年来数学与应用数学领域迅速发展的新分支,它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小波"就是小的波形.
所谓"小"是指它具有衰减性;而称之为"波"则是指它的波动性,其振幅正负相间的震荡形式.
与Fourier变换相比,小波变换是时间(空间)频率的局部化分析,它通过伸缩平移运算对信号函数逐步进行多尺度细化,最终达到高频处时间细分,低频处频率细分,能自动适应时频信号分析的要求,从而可聚焦到信号的任意细节,解决了Fourier变换的困难问题,成为继Fourier变换以来在科学方法上的重大突破.
有人把小波变换称为"数学显微镜".

2、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应当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获得较熟练的演算技能和初步应用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包括Haar小波的定义及其标准正交完备性的证明、多分辨率分析的定义及基本理论、从多分辨率分析出发构造标准正交小波基的过程及构造定理的证明.

教学难点包括Haar小波的定义及其标准正交完备性的证明、多分辨率分析的定义及基本理论、从多分辨率分析出发构造标准正交小波基的过程及构造定理的证明.

4、考核方式本课程讲授一个学期,采用开卷笔试的形式,综合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80%)的成绩按百分制评定本课程的成绩.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1函数与收敛(4学时)42Fourier级数(4学时)43Fourier变换(4学时)44信号与系统(4学时)45Haar小波(6学时)66离散Haar小波变换(2学时)27多分辨率分析8总计32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章函数与收敛(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有界函数、可积函数、平方可积函数、可微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四类函数间的关系;掌握数列收敛、点态收敛、一致收敛、平均收敛及均方收敛的定义、性质及五种收敛之间的关系.
掌握极限号与积分号交换的几个重要定理本章重点四类函数的定义及关系、五种收敛的定义及关系、极限号与积分号换序的定理本章难点极限号与积分号换序的定理教学内容四类函数的定义及关系、五种收敛的定义及关系、极限号与积分号换序的定理第二章Fourier级数(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三角级数、广义Fourier级数的定义及收敛性定理本章重点三角级数、广义Fourier级数的收敛性定理本章难点三角级数、广义Fourier级数的收敛性定理教学内容三角级数、广义Fourier级数的定义及收敛性定理第三章Fourier变换(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Fourier变换的定义与性质、掌握卷积的定义与性质、掌握plancherel公式与parseval公式、掌握伸缩、平移、旋转算子的定义及运算性质本章重点Fourier变换的定义与性质、卷积的定义与性质、plancherel公式与parseval公式、伸缩、平移、旋转算子的定义及运算性质.

本章难点卷积的性质、plancherel公式与parseval公式教学内容Fourier变换的概念、性质、逆Fourier变换、卷积、plancherel公式、光滑性与衰减性、伸缩平移旋转算子第四章信号与系统(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信号及其Fourier变换的定义、掌握几类系统的定义、掌握一个系统是稳定的线性平移不变系统的充要条件本章重点一个系统是稳定的线性平移不变系统的充要条件本章难点一个系统是稳定的线性平移不变系统的充要条件教学内容信号与系统第五章Haar小波(6学时)教学目标理解二进阶梯函数的定义、掌握Haar尺度函数和Haar小波函数的定义、理解Haar函数的正交性与完备性、会将特征函数在Haar基下展开.

本章重点Haar函数系的正交性、Haar函数系的完备性本章难点Haar函数系的完备性.
教学内容二进阶梯函数、实直线上的Haar系、Haar系的标准正交性与完备性、Haar级数与Fourier级数比较第六章离散Haar小波变换(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一维DHT的分解与重构算法、理解二维DHT的分解与重构算法、了解DHT的图像分析本章重点一维DHT的分解与重构算法本章难点二维DHT的分解与重构算法教学内容离散Haar小波变换、二维离散Haar小波变换、DHT的图像分析第七章多分辨率分析(8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平移的标正系的几个等价条件、熟练掌握MRA的定义及性质、掌握标准正交小波基的构造方法、理解掌握尺度函数的必要条件本章重点平移的标正系的等价条件、MRA的定义与性质、标准正交小波基的构造方法、尺度函数的必要条件本章难点MRA的定义与性质;标准正交小波基的构造方法教学内容平移的标准正交系、MRA的定义与性质、MRA的一些例子、标准正交小波基的构造、标准正交小波基的构造定理的证明、尺度函数的必要条件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教材:EdwardsBrothers,Anintroductiontowaveletanalysis.
Inc,AnnArbor,MI.
1999年5月参考书:[1]魏明果编,小波分析与应用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2]刘明才编,小波分析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210030课程性质:专业方向任选课程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信息技术基础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葛卫军审定人:李宝凤编写时间:2014.
6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Flash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非成优秀的矢量动画制作软件.
它具有跨平台、高品质、体积小、可嵌入字体、声音和视频,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的特性.
《Flash动画制作》课程是一门二维动画设计课程,一般用于网站制作、课件制作、MTV类的动画设计等方面.
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在设计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掌握利用FLASH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绘制动画的素材;2.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中,充分掌握各种类型的FLASH动画制作方法和技巧.

3.
在应用分析中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动画的分析、设计与制作.
3、教学重点难点Flash动画生成原理、脚本4、考核方式本课程系考查课程,期末考试每人提交一个flash动画文件.
5、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实践)课学时数第1章建立FlashCS5工作平台0.
5第2章认识Flash工作环境0.
5第3章Flash操作基础0.
50.
5第4章绘图工具详解11第5章为图形添加色彩0.
5第6章使用文字对象1第7章使用滤镜和图层混合添加特效0.
5第8章掌握动画制作基础10.
5第9章利用模板快速创建动画0.
5第10章制作Flash动画22第11章利用元件和库组织动画素材1第12章使用外部图片、声音和视频10.
5第13章轻松掌握ActionScript1第14章ActionScript语言基础1第15章用ActionScript创建交互操作1第16章快速创建动画—ActionScript3.
0实用组件11.
5第17章测试和优化Flash作品1第18章动画的输出和发布1第19章制作广告23第20章制作MV23小计2012总计32二、各部分教学纲要第一节教学目标掌握Flashcs5的启动、退出,了解Flashcs5的界面,掌握新建、保存、打开文件的方法.
本章重点认识Flash工作环境本章难点建立FlashCS5工作平台教学内容第1章建立FlashCS5工作平台21.
1使用Flash可以做什么31.
1.
1绘制矢量绘图41.
1.
2设计制作动画51.
1.
3强大的编程功能61.
2FlashCS5的安装、启动与退出71.
2.
1运行环境需求71.
2.
2FlashCS5的安装71.
2.
3启动与退出81.
3FlashCS5的新增功能91.
3.
1FlashCS5Professional中的新功能101.
3.
2ActionScript3.
0的增强功能111.
3.
3轻松使用其他的Adobe软件121.
4专家支招13技巧1:在Flash中创建应用程序13技巧2:FlashCS5的新增功能13第2章认识Flash工作环境142.
1了解FlashCS5工作区152.
1.
1使用【开始】页152.
1.
2舞台162.
1.
3时间轴162.
1.
4【工具】面板172.
1.
5【属性】面板和其他面板192.
1.
6菜单栏和编辑栏202.
1.
7图层212.
2Flash文件的基本操作212.
2.
1新建Flash文件222.
2.
2打开Flash文件232.
2.
3保存和关闭Flash文件232.
3专家支招25技巧1:设置工作界面的方法25技巧2:Flash的一般工作流程25第二节教学目标熟练掌握选择工具、部分选择工具的用法,掌握对象变形、排列的操作方法,掌握绘图工具的用法本章重点选择工具的用法、各种绘图工具的用法本章难点选择工具的用法、各种绘图工具的用法教学内容第3章Flash操作基础273.
1选择工具283.
1.
1选择工具相关知识283.
1.
2选择工具应用示例283.
2部分选取工具303.
2.
1部分选取工具相关知识303.
2.
2部分选取工具应用示例313.
3对象的简单操作313.
3.
1对象的选取323.
3.
2对象的移动333.
3.
3对象的复制343.
3.
4对象的删除353.
3.
5对象定位点的移动363.
4使用查看工具363.
4.
1使用手形工具调整工作区的位置363.
4.
2使用缩放工具调整工作区的大小373.
5排列对象383.
5.
1如何使用【对齐】面板383.
5.
2【对齐】面板运用示例393.
6对象的编组403.
6.
1创建对象组403.
6.
2编辑对象组413.
6.
3分离对象组413.
7变形对象423.
7.
1缩放对象423.
7.
2旋转及倾斜对象423.
7.
3翻转对象433.
7.
4自由变形对象443.
8形状的重叠453.
8.
1形状的切割453.
8.
2形状的融合463.
9使用影片浏览器定位需要编辑的对象463.
9.
1打开影片浏览器473.
9.
2使用影片浏览器定位需要编辑的对象473.
9.
3右键菜单中的各项功能483.
9.
4对象的基础操作493.
10专家支招50技巧1:如何使用【3D旋转工具】50技巧2:使用工具快捷键有哪些好处50第4章绘图工具详解514.
1构成Flash形状的基本元素524.
2直线工具524.
2.
1相关知识534.
2.
2直线工具的使用534.
3套索工具544.
3.
1相关知识544.
3.
2魔术棒工具的使用544.
4铅笔工具564.
4.
1相关知识564.
4.
2铅笔工具的使用574.
5钢笔工具574.
5.
1相关知识584.
5.
2使用钢笔工具绘制红苹果594.
6椭圆和基本椭圆工具614.
6.
1相关知识614.
6.
2椭圆工具的使用624.
7矩形和基本矩形工具624.
7.
1相关知识624.
7.
2矩形工具的使用634.
8多角星形工具634.
8.
1相关知识644.
8.
2多角星形工具的使用644.
9刷子工具654.
9.
1相关知识654.
9.
2刷子工具的使用664.
10喷涂刷工具664.
10.
1相关知识664.
10.
2喷涂刷工具的使用674.
10.
3实例:飞扬的气球67第三节教学目标了解骨骼工具的用法,掌握油漆桶工具、墨水瓶工具的用法本章重点骨骼工具本章难点骨骼工具的用法教学内容4.
11Deco(装饰性绘画)工具694.
11.
1相关知识694.
11.
2Deco工具的使用704.
11.
3使用绘图工具制作漂亮的图案704.
12骨骼工具714.
13实战演练1——制作漂亮的大礼包724.
14实战演练2——制作可爱的大象744.
15实战演练3——制作钟摆774.
16实战演练4——动画场景背景效果814.
17专家支招82技巧:Deco绘画工具82第5章为图形添加色彩835.
1颜色工具845.
1.
1笔触颜色与填充色845.
1.
2颜色的设置855.
2墨水瓶工具865.
2.
1相关知识875.
2.
2墨水瓶工具应用875.
3颜料桶工具885.
3.
1相关知识885.
3.
2线性渐变填充885.
3.
3颜料桶工具应用——渐变球体905.
4滴管工具915.
4.
1相关知识915.
4.
2滴管工具应用915.
5渐变变形工具925.
5.
1相关知识935.
5.
2渐变变形工具应用935.
6橡皮擦工具945.
6.
1相关知识945.
6.
2橡皮擦工具应用955.
7实战演练1——为漂亮的大礼包填充颜色955.
8实战演练2——制作互动媒体按钮975.
9专家支招98技巧1:保存渐变的方法98技巧2:区分墨水瓶工具和颜料桶工具的用处99第四节教学目标了解文字对象的使用,掌握文字对象的排版、动画、分离、字体的应用方法,掌握图层、滤镜的用法本章重点对象的使用本章难点图层、滤镜的用法教学内容第6章使用文字对象1006.
1文本工具概述1016.
1.
1文本字段的类型1016.
1.
2利用文本工具输入文字1026.
2文字输入状态1046.
2.
1相关知识1046.
2.
2切换输入状态1046.
2.
3霓虹灯文字1046.
3设置字符属性1076.
3.
1相关知识1076.
3.
2设置字符属性1086.
4段落设置1096.
4.
1相关知识1096.
4.
2设置首行缩进1106.
5设置文本类型1116.
5.
1相关知识1116.
5.
2传统文本1136.
5.
3TLF文本1156.
6对文字进行整体变形1156.
6.
1相关知识1166.
6.
2整体变形文本1166.
7对文字进行局部变形1166.
7.
1相关知识1166.
7.
2局部变形文字1176.
7.
3局部变形应用——排版文字1186.
8实战演练1——书籍插页制作1186.
9实战演练2——TLF文本排版1216.
10专家支招124技巧:学会使用FlashCS5提供的多种文本功能124第7章使用滤镜和图层混合添加特效1267.
1从FireworksPNG文件中导入滤镜和混合1277.
2如何使用滤镜1287.
3应用滤镜特效1297.
3.
1【投影】滤镜效果1297.
3.
2倾斜投影效果1307.
3.
3【模糊】滤镜效果1307.
3.
4【发光】滤镜效果1327.
3.
5【斜角】滤镜效果1337.
3.
6【渐变发光】滤镜效果1337.
3.
7【渐变斜角】滤镜效果1337.
3.
8【调整颜色】滤镜效果1347.
4使用混合模式创建复合图像1347.
4.
1关于混合模式1347.
4.
2混合模式示例1357.
5实战演练1——制作璀璨的星空1367.
6实战演练2——制作"变幻莫测"效果1387.
7专家支招143技巧:如何使用FlashCS5滤镜143第五节教学目标了解Flash动画的生成机理,掌握动画中使用的概念: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图层本章重点掌握动画中使用的概念本章难点Flash动画的生成机理教学内容第8章掌握动画制作基础1458.
1基本知识1468.
1.
1动画原理1468.
1.
2动画的单元——帧1468.
1.
3帧频1478.
1.
4绘图纸工具的使用方法1488.
1.
5移动整个动画1498.
2使用帧1508.
2.
1在时间轴中处理帧1508.
2.
2插入帧1508.
2.
3选择帧1518.
2.
4删除或修改帧1518.
2.
5翻转帧1518.
2.
6延伸帧1528.
3使用图层1528.
3.
1图层的用途1538.
3.
2图层的基本操作1538.
3.
3改变图层状态1568.
3.
4使用遮罩图层1588.
3.
5用图层文件夹管理图层1608.
3.
6使用【分散到图层】命令自动分配图层1618.
4使用场景1628.
4.
1场景的用途1638.
4.
2添加和删除场景1638.
4.
3调整场景播放顺序1638.
5实战演练——制作几何静物1648.
6专家支招167技巧:区分开帧、关键帧和空白关键帧167第六节教学目标了解利用模板快速创建动画的方法,掌握Flash制作逐帧动画、补间动画的方法本章重点补间动画、逐帧动画本章难点快速创建动画的方法教学内容第9章利用模板快速创建动画1699.
1动画1709.
2范例文件1729.
3广告1749.
4横幅1759.
5媒体播放1769.
6演示文稿1779.
7专家支招177技巧:如何选择使用模板178第10章制作Flash动画17910.
1制作逐帧动画18010.
1.
1逐帧动画的特点及用途18010.
1.
2制作逐帧动画18010.
2制作形状补间动画18110.
2.
1制作简单变形18110.
2.
2控制变形18210.
3制作动作补间动画18410.
3.
1制作简单动作补间18410.
3.
2制作多种渐变运动185第七节教学目标掌握引导层动画、遮罩层动画的制作方法本章重点引导层动画、遮罩层动画本章难点引导层动画、遮罩层动画教学内容10.
4制作引导动画18610.
4.
1引导动画的制作步骤18610.
4.
2制作飞翔的海鸟18710.
5制作遮罩动画18910.
5.
1遮罩动画的特点及用途18910.
5.
2创建遮罩图层18910.
5.
3百叶窗效果190第八节教学目标在实战演练中学习、领悟flash动画的机理本章重点实战演练本章难点flash动画的机理教学内容10.
6实战演练1——制作网站片头19310.
7实战演练2——制作逐渐显示的古诗19710.
8实战演练3——MTV制作19910.
9实战演练4——飘逸广告制作20110.
10专家支招204技巧1:创建补间动画和创建传统补间的差别204技巧2:在制作补间形状动画时获得最佳效果的准则204第九节教学目标了解元件、库,学习、掌握利用元件和库组织动画的素材本章重点元件、库本章难点教学内容第11章利用元件和库组织动画素材20511.
1什么是元件20611.
2元件类型20611.
3对象的编组20711.
3.
1创建图形元件20711.
3.
2创建影片剪辑20811.
3.
3创建按钮21011.
3.
4启用按钮21211.
3.
5鼠标的网页链接提示效果21211.
3.
6文字遮罩按钮21311.
4建立实例21511.
5编辑实例21511.
5.
1为实例另外指定一个元件21611.
5.
2改变实例类型21611.
5.
3改变颜色效果21711.
5.
4分离实例21811.
5.
5调用其他影片中的元件21811.
6查看实例信息21911.
7库界面22011.
8管理库22111.
8.
1创建库元素22111.
8.
2重命名库元素22211.
8.
3库文件夹22211.
9使用库文件22311.
10库文件的编辑22411.
10.
1编辑元件22411.
10.
2编辑声音22411.
10.
3编辑位图22511.
11使用公用库22511.
12实战演练1——绚丽按钮22611.
12.
1有关知识22611.
12.
2制作过程22611.
13实战演练2——变色花朵22911.
14专家支招232技巧:区分图形、按钮和影片剪辑等3种元件类型232第十节教学目标学习从外部导入声音、图片、视频本章重点导入文件本章难点导入文件教学内容第12章使用外部图片、声音和视频23412.
1使用外部图片23512.
1.
1导入图片23612.
1.
2去除背景23712.
1.
3转为矢量图形23812.
1.
4使用位图填充23912.
1.
5使用矢量图形23912.
1.
6处理位图图像24012.
2使用声音24112.
2.
1Flash支持的声音类型24112.
2.
2导入声音24112.
2.
3为影片添加声音24212.
2.
4给按钮添加音效24312.
2.
5使用【属性】检查器设置播放效果和播放类型24412.
2.
6使用声音编辑器编辑声音24512.
2.
7声音的输出24612.
2.
8处理声音24812.
3使用视频24912.
3.
1Flash支持的视频类型24912.
3.
2为影片添加视频25012.
4专家支招252技巧1:声音的使用252技巧2:Flash视频的发布和播放252第十一节教学目标了解FlashCS5中应用动作脚本本章重点ActionScript本章难点ActionScript教学内容第13章轻松掌握ActionScript25413.
1FlashCS5中的动作脚本25513.
2动作脚本的开发环境25613.
2.
1使用Flash集成开发环境25613.
2.
2使用FlashBuilder25713.
3动作脚本的语法25913.
3.
1点操作符25913.
3.
2界定符26013.
3.
3字母的大小写26013.
3.
4注释26113.
3.
5保留字和关键字26113.
3.
6常量26213.
3.
7运算符26213.
3.
8条件语句26413.
4专家支招266技巧:使用ActionScript3.
0注意事项266第十二节教学目标学习掌握ActionScript语言基础本章重点ActionScript本章难点ActionScript教学内容ActionScript第14章ActionScript语言基础26714.
1数据类型26814.
1.
1字符串26814.
1.
2数值27014.
1.
3布尔型27114.
1.
4MovieClip对象27214.
1.
5对象27214.
1.
6数组对象27314.
1.
7未定义27414.
1.
8检测数据类型27414.
2变量27514.
2.
1变量名27614.
2.
2变量类型27614.
2.
3变量的作用域27614.
2.
4变量的声明27714.
2.
5变量的使用27814.
3函数28014.
3.
1预定义函数28014.
3.
2自定义函数28114.
3.
3函数的使用28314.
4类28414.
5从类中创建一个对象28614.
6创建自定义的类28814.
6.
1函数的使用28914.
6.
2创建一个自定义类29014.
7从Product类中创建两个对象29114.
8关于扩展现有的类29214.
9专家支招293技巧:注意使用嵌入的字体293第十三节教学目标学习ActionScript,掌握创建交互式操作的方法本章重点ActionScript本章难点ActionScript教学内容第15章用ActionScript创建交互操作29415.
1编写脚本29515.
2使用脚本助手29615.
3管理脚本29715.
4调试脚本29815.
4.
1一次性调试29815.
4.
2设置断点进行调试29915.
5控制SWF文件回放30115.
5.
1播放控制语句30115.
5.
2播放跳转30215.
6实战演练1——创建烟花绽放效果30215.
7实战演练2——坦克大战30515.
8专家支招315技巧:脚本助手315第十四节教学目标了解ActionScript3.
0实用组件,掌握利用组件快速创建动画的方法本章重点ActionScript本章难点ActionScript教学内容第16章快速创建动画——ActionScript3.
0实用组件31616.
1组件的下载、安装及使用31716.
1.
1自带的组件类型31716.
1.
2查看Flash组件31816.
1.
3组件的下载和安装31816.
1.
4组件的使用31816.
2拾色器31916.
2.
1拾色器介绍31916.
2.
2更改文本字体颜色31916.
3滑块32016.
3.
1滑块介绍32116.
3.
2控制影片剪辑的旋转与透明度32116.
4列表32216.
4.
1列表介绍32216.
4.
2制作下拉列表拾色器32316.
5加载32416.
5.
1加载介绍32416.
5.
2图片动态查看器32416.
6数字输入框32516.
6.
1数字输入框介绍32516.
6.
2简易价格计算器32516.
7加载进程32616.
7.
1进程栏介绍32616.
7.
2制作片头进度条(Loading)32716.
8滚动窗格32816.
8.
1滚动窗格介绍32816.
8.
2在滚动窗格中读文章32916.
9方格列表32916.
9.
1方格列表介绍33016.
9.
2制作缩略图查看器33016.
10视频播放器33116.
10.
1视频播放器介绍33116.
10.
2将视频播放器添加到应用程序33116.
11实战演练1——制作网站留言簿33216.
11.
1有关知识33316.
11.
2制作步骤33316.
12实战演练2——制作旅游问卷33516.
13专家支招340技巧:新的FLVPlayback组件有哪些改进340第十五节教学目标测试和优化Flash作品本章重点测试和优化Flash作品本章难点测试和优化Flash作品教学内容第17章测试和优化Flash作品34217.
1测试Flash影片下载情况34317.
1.
1流媒体与缓冲34317.
1.
2全方位下载测试34417.
2优化Flash影片34517.
2.
1谨慎使用位图、声音和视频34517.
2.
2减少对CPU的占用34517.
2.
3分散加载压力34617.
2.
4元件与动画的优化34617.
2.
5图形、文本及颜色的优化34617.
3专家支招347技巧:如何更好地优化Flash作品347第十六节教学目标掌握Flash输出文件的方法本章重点输出不同文件格式本章难点输出不同文件格式教学内容第18章动画的输出和发布34818.
1优化Flash影片34918.
2输出动画35018.
2.
1SWF动画35018.
2.
2GIF动画35018.
3影片的发布设置35118.
3.
1【发布设置】对话框35218.
3.
2发布Flash影片设置35218.
3.
3发布HTML设置35318.
3.
4发布GIF动画设置35518.
4发布预览35718.
5实战演练——生成可执行文件35818.
6专家支招360技巧:导出影片和发布影片有什么不同360第十七、十八节教学目标通过实例掌握Flash动画生成的机理本章重点动画制作实例本章难点Flash动画生成的机理教学内容第19章制作广告36219.
1Flash广告设计基础36319.
2基本制作步骤36319.
3设计前的指导36419.
4动画制作步骤详解36519.
5专家支招377技巧1:如何才能有条理地制作动画377技巧2:如何才能更好地管理图层377技巧3:如何才能遮住多余的影片377第十九、二十节教学目标通过实例掌握Flash动画生成的机理本章重点动画制作实例本章难点Flash动画生成的机理教学内容第20章制作MV37820.
1FlashMV设计基础37920.
2初期准备工作37920.
2.
1准备音乐素材37920.
2.
2根据歌曲内容撰写MV剧本38120.
2.
3人物设定和场景设定38220.
3实现动画效果38320.
3.
1制作人物原画和背景原画38320.
3.
2合成人物原画和背景原画38420.
4添加歌词38520.
4.
1设置声音同步38520.
4.
2标注歌词位置38620.
4.
3制作歌词元件38620.
4.
4将歌词添加到动画38720.
5预载Loading和按钮的制作39020.
5.
1Loading的制作39020.
5.
2制作按钮并控制影片播放39320.
6动画制作步骤详解39620.
7专家支招402技巧:如何设置某一元件的链接属性402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龙马工作室主编,FlashCS5动画制作完全自学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200130课程性质:综合实践必修课程使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时学分:15周10学分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周树功审定人:宗鹏编写时间:2014年5月一、专业实习简介专业实习是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社会实践工作的初步尝试,其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
通过毕业实习的过程,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
它是学校和社会为毕业生提供的,一个很好的就业实习机会,是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的一条纽带,对我们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我们既能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能具有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我们在毕业后,能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专业实习的目的和要求1、训练学生从事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及管理所必须的各种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2、学生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在企业内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3、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法的能力.

4、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应用所具备的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的素养.

三、专业实习的环节专业实习的环节和具体内容1.
听取实习单位领导报告,了解实习单位的情况.
特别是具体的规章制度.

2.
了解信息管理教研室的情况、作计划、活动安排,注意听取先进的教学经验.

3.
同学生实习单位东软集团、用友软件公司等定点实习单位进行联系结合我系学生教学特点确定实习内容和实习方案.

4.
确定实习方案.
了解学生实习单位的项目进展情况,确定学生实习所涉及到的项目设计方案.
并根据实习单位提供的实习机会所涉及的技术,定期进行技术讲座.

5.
评议.
实习学生要听本实习小组其他实习生的课,作好实习记录,小组要召开评议会,对每一个实习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议,指出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专业实习时在学生学习管理学,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原理和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后进行的,是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要充分的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五、考核形式及要求专业实习成绩的评定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实习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实习学校和实习学生,必须重视这一环节,方法及步骤:1、个人鉴定实习生本人,根据自己在实习全过程中的表现和体验,按照评定标准进行自我鉴定.

2、指导教师评定系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根据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写出评语,填写"实习成绩评定表".

3、系实习领导小组评定根据第1、2、3项结果,结合实习生的日常表现,评定实习生最终的实习成绩,填入"实习成绩评定表".
评定等级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

六、其他说明(一)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派和指导教师职责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因此实习指导教师的素质、态度、组织协调能力对实习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认真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教育实习工作,有一定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业务水平,并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和指导实习能力的教师担任.

(一)本院实习指导教师职责实习指导教师在外实习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自觉维护学院的声誉,要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检查实习学生的实习工作,并参加评议学生的工作.
填写好实习工作日志.
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实习生守则.

七、实习内容及时间安排序号实习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周数1实习前的技术讲座教师主讲和实习内容相关的技术点.
12见习到实习单位,熟悉实习环境,听从实习负责人13实习工作调查指导并解决学生实习中进行系统研发时遇到的问题,并阶段总结技术问题124总结、验收完成实习报告、进行实习成绩的评定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论文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1100250课程性质:综合实践必修课程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专业本科学生学时学分:10周8学分所需先修课学科基础课编写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编写人:张庆审定人:李师广编写时间:2014年4月毕业论文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毕业论文是数信系各个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对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数学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的基本训练.

二、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与要求1.
系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小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与落实.
工作小组原则上不低于5人,组长由主管教学副主任担任,并制定本系的毕业论文工作方案.

2.
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学习学校关于毕业论文工作的相关规定.
3.
指导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领域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校外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需安排校内教师合作指导.
助教不能独立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协助指导教师工作.

4.
为保证论文质量,每位教师指导论文原则上不超过10篇.
5.
指导教师要向学生讲明选题意义,提出明确要求,介绍相关参考资料,指导学生的开题报告、调查研究、科学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论文进展情况,解决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填写《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

6.
学生应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主动与指导教师保持联系,认真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按时完成毕业论文任务.

7.
学生开题报告一经通过,不得随意更改论文题目和更换指导教师.
因特殊情况需要更改的,须系毕业论文工作小组批准.

8.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剽窃或抄袭他人成果者,毕业论文成绩以零分记.

9.
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的公开答辩,答辩通过者获得毕业论文相应学分.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一)选题毕业论文的选题可由指导老师提供,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自拟选题.
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得到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训练.
题目应难易适度,分量得当,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另外,选题还要恰当,学生经过努力和教师指导能够按时完成论文的撰写.

(二)可行性研究对选题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包括立论依据、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研究基础等.

1.
立论依据.
其中包括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理论的背景;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2.
文献综述.
其中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所阅文献的的查阅范围及手段、参考资料;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其中包括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论文的创新点;4.
研究基础.
是指学生在写论文时所具备的研究基础、已具备的条件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能够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足够的支撑、支持.

(三)方案制定方案制定的目的:1.
通过制定方案,使学生对将要进行的工作任务有一个全面的设计和计划,对预期结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2.
学生制定的方案由指导教师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以避免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丢掉一些必要的内容或采用一些不合理的研究方法;3.
方案可作为学生在开题工作中检查工作内容和进度的标准.
方案制定的内容: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2.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3.
课题研究的目标;4.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5.
课题研究的步骤;6.
课题研究的方法;7.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四)方案实施首先是对设计方案及实现目标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技术关键,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
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查阅文献、研读相关论文等.
其次是构思可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各种方案,并提出对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该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五)论文撰写等1.
题目:题目应简洁、确切、有概括性,字数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题目应有中英文对照,英文题目应与中文题目含义一致.

2.
论文摘要:论文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论文主要论点、创新见解的高度概括,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
摘要应有中英文对照,中文摘要在100字左右,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要求用词准确、语法规范、意思完整.

3.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关键词一般列3~5个.
关键词应有中英文对照,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4.
目录:一般列至三级标题,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并标明页码.

5.
论文正文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或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前言(绪论).
内容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2)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理论分析、数据资料、实验方法及结果、本人的论点、结论等内容,还要附有关图表、公式等.
文中若有同指导教师或他人共同研究的内容以及引用他人成果或结论的内容,必须有明确说明,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

(3)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归纳和综合,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6.
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推演、源程序等.
如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

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查阅与毕业论文相关的文献(不含教科书)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篇.

8.
致谢:对给予支持、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
致谢应实事求是、诚恳热诚.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1.
第6学期第9—11周系主任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题目;2.
第6学期第12—13周系主任组织各答辩小组开题答辩;3.
第6学期第14周系主任组织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4.
第7学期第1—3周系检查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情况,并交初稿;5.
第7学期第4—8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撰写、修改毕业论文,并做好指导记录;6.
第7学期第9—10周系主任主持完成毕业论文评审工作及毕业论文答辩准备工作;7.
第7学期第11周各答辩小组完成毕业论文成绩评定.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与成绩评定系设立答辩委员会,并在各专业方向设若干答辩小组,每个答辩小组至少有三名教师(有讲师以上职称).
答辩委员会为每个答辩小组设置答辩组长、秘书各一名.

1.
答辩的基本方式是:学生自述(一般不超过10分钟)和教师提问(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学生应尽可能说明选题背景、所应用理论方法、创新点、价值与意义.
教师根据评阅论文情况和现场答辩情况进行提问,学生当场回答问题.

2.
每位参与答辩的教师要根据答辩情况,按百分制给每一位学生打分,最后由答辩秘书算出平均值,给出学生的答辩成绩.
如果有50%的答辩的教师认为学生的答辩不通过,则该生的答辩不通过,需经二次答辩.

3.
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毕业论文进行全面、认真评阅,并根据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的表现、完成情况、论文质量写出评语并按百分制给出成绩.

4.
答辩小组安排将学生的毕业论文送给其他教师审阅.
评阅教师要注意检查论文格式是否规范,论文的结论是否正确,论文的语言是否流畅,论文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合理.
评阅后写出评语并按百分制给出成绩.
如果有50%的评阅教师不同意学生参加论文答辩,则该生的论文要修改后方可参加答辩.

5.
学生的毕业论文的成绩由答辩成绩、指导教师评阅成绩、专家(其他教师)评阅成绩组成,权重分别是0.
4、0.
3、0.
3.

friendhosting:(优惠55%)大促销,全场VPS降价55%,9个机房,不限流量

每年的7月的最后一个周五是全球性质的“系统管理员日”,据说是为了感谢系统管理员的辛苦工作....friendhosting决定从现在开始一直到9月8日对其全球9个数据中心的VPS进行4.5折(优惠55%)大促销。所有VPS基于KVM虚拟,给100M带宽,不限制流量,允许自定义上传ISO...官方网站:https://friendhosting.net比特币、信用卡、PayPal、支付宝、微信、we...

无视CC攻击CDN ,DDOS打不死高防CDN,免备案CDN,月付58元起

快快CDN主营业务为海外服务器无须备案,高防CDN,防劫持CDN,香港服务器,美国服务器,加速CDN,是一家综合性的主机服务商。美国高防服务器,1800DDOS防御,单机1800G DDOS防御,大陆直链 cn2线路,线路友好。快快CDN全球安全防护平台是一款集 DDOS 清洗、CC 指纹识别、WAF 防护为一体的外加全球加速的超强安全加速网络,为您的各类型业务保驾护航加速前进!价格都非常给力,需...

HostSailor:罗马尼亚机房,内容宽松;罗马尼亚VPS七折优惠,罗马尼亚服务器95折

hostsailor怎么样?hostsailor成立多年,是一家罗马尼亚主机商家,机房就设在罗马尼亚,具说商家对内容管理的还是比较宽松的,商家提供虚拟主机、VPS及独立服务器,今天收到商家推送的八月优惠,针对所有的产品都有相应的优惠,商家的VPS产品分为KVM和OpenVZ两种架构,OVZ的比较便宜,有这方面需要的朋友可以看看。点击进入:hostsailor商家官方网站HostSailor优惠活动...

iis配置web服务器为你推荐
独立ip主机独立IP主机和CDN主机的详细区别?全能虚拟主机时代互联的全能云虚拟主机怎么样,稳不稳定,速度怎么样的?虚拟主机推荐谁能推荐个性价比高的虚拟主机?免费国内空间现在国内比较好的免费网站空间有那个啊?成都虚拟空间空间服务商那个好网站空间商网站备案为什么是空间商备案?求解国外网站空间怎么样把网站空间放到国外去?北京网站空间求永久免费的网站服务器!独立ip虚拟主机独立ip的虚拟主机和vps的区别和优势??虚拟主机管理系统急!高分!比较好用的虚拟主机管理系统有哪些?
播放vps上的视频 域名备案批量查询 adman kdata googleapps 128m内存 directadmin 京东商城0元抢购 中国电信测网速 域名接入 泉州移动 php空间购买 中国电信宽带测速器 cloudlink 跟踪路由命令 starry 新加坡空间 东莞主机托管 成都主机托管 umax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