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大战 围棋 为什么不做图灵测试
首先简单解释下什么是图灵测试的目的:判断者是否能区分出交流的对象到底是不是人类
那么回到李世石和AlphaGo的比赛,我们可以理解的主要原因有:
1、Google之所以找李世石进行这次比赛,主要的目的是找出AlphaGo的不足
2、AlphaGo是一款围棋对弈软件,判断其优秀的标准是其奇艺是否高超,并不需要看其下棋的思路是否和人一样。
(AlphaGo已经战胜了李世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也算是通过了图灵测试了)
著名的图灵测试是什么?
图灵测试是测试人在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
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被测试者超过30%的答复不能使测试人确认出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的回答,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图灵测试 2014 的举办方英国雷丁大学发布新闻稿,宣称俄罗斯人弗拉基米尔·维西罗夫(Vladimir Veselov)创立的人工智能软件尤金·古斯特曼(Eugene Goostman)通过了图灵测试。
如果这一结论获得确认,那么这将是人工智能乃至于计算机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阿兰·图灵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视为计算机科学之父。
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
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的设想。
“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可计算函数。
“图灵机”与“冯·诺伊曼机”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史中。
1950年10月,图灵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
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
图灵测试是哪个发现的
艾伦?图灵(或称阿兰·图灵)发现的。
艾伦?图灵(Alan Turing),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他被认为成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
图灵测试(又称“图灵判断”)是图灵提出的一个关于机器人的著名判断原则。
一种测试机器是不是具备人类智能的方法。
如果说现在有一台电脑,其运算速度非常快、记亿容量和逻揖单元的数目也超过了人脑,而且还为这台电脑编写了许多智能化的程序,并提供了合适种类的大量数据,使这台电脑能够做一些人性化的事情,如简单地听或说。
回答某些问题等。
那么,我们是否就能说这台机器具有思维能力了呢?或者说,我们怎样才能判断一台机器是否具存了思维能力呢?
为了检验一台机器是否能合情理地被说成在思想,人工智能的始祖艾伦?图灵提出了一种称作图灵试验的方法。
此原则说:被测试的有一个人,另一个是声称自己有人类智力的机器。
测试时,测试人与被测试人是分开的,测试人只有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人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随便是什么问题都可以。
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测试人能够正确地分出谁是人谁是机器,那机器就没有通过图灵测试,如果测试人没有分出谁是机器谁是人,那这个机器就是有人类智能的。
目前还没有一台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也就是说,计算机的智力与人类相比还差得远呢。
比如自动聊天机器人。
同时图灵试验还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机器具备了“类智能”运算能力,那么通过图灵试验的时间会延长,那么多长时间合适呢,这也是后继科研人员正在研究的问题。
【图灵测试的提出】
1950年,图灵来到曼彻斯特大学任教,同时还担任该大学自动计算机项目的负责人。
就在这一年的十月,他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
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一顶桂冠——“人工智能之父”。
在这篇论文里,图灵第一次提出“机器思维”的概念。
他逐条反驳了机器不能思维的论调,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他还对智能问题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给出了定义,由此提出一假想:即一个人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对方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在相当长时间内,他无法根据这些问题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计算机具有同人相当的智力,即这台计算机是能思维的。
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Turing Testing)。
当时全世界只有几台电脑,其他几乎所有计算机根本无法通过这一测试。
但图灵预言,在20世纪末,一定会有电脑通过“图灵测试”。
目前为止还没有电脑通过图灵测试。
美国科学家兼慈善家休·勒布纳20世纪90年代初设立人工智能年度比赛,把图灵的设想付诸实践.比赛分为金、银、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