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赵广立校对:么辰E-mail押glzhao@stimes.
cn55年·前行元旦特刊2014年1月1日星期三Tel押(010)6258072035随着世界可利用资源的日趋减少和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加,海洋开发的呼声越来越高;而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海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原来以"渔盐之利,舟楫之便"为目标的海洋经济,已经拓展到千米水深的海洋油气;原来以为不可能有生命的深海底部,居然滋养着地球上30%的生物量.
于是自古以来被留给神话世界的深海远洋,近来变成了资源勘探的对象;历来乏人问津的小岛礁石,也变成了国际争夺的热点.
但是,与陆地的开发不同,海洋的开发只能依靠高科技.
因此,21世纪的海洋之争,实际上就是科技之争.
科技在国际海洋权益争夺中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科技界对于维护国家海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
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开始迅猛发展,自然而然地走向了世界大洋.
于是,在这片古老而又新生的土地上,在郑和下西洋600年之后,一次又一次响起了进军大洋的号角,科技界也在调整步伐、开始重视海洋.
现在,我们的科学考察已经到达南、北极,我国的能源勘探已经进入世界三大洋,从大洋中脊的热液,到深海底部的冷泉;从海面的波浪,到深水中的微生物,都成为我国科学家的探索对象.
海洋中蕴藏着我国科学家对未来的憧憬.
未来,我国海洋科学的腾飞,将是古老华夏文明与新时代海洋文明的交相辉映.
海洋之争即科技之争汪品先中国科学院院士进入21世纪以来,天基、空基、岸基、海面、水下、海床基的观测平台共同构成人类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将人类对海洋的观测由点及面地整合了起来.
船舶是海洋科学的基本平台.
如今,根据不同目的,海洋考察船已发展出各种类型.
其中,"志愿船舶系统"因可利用商船大大扩展观测数据,颇值得推广.
从沉船搜索到深海热液,深潜器是人类直接探测深海的基本手段.
中国"蛟龙号"即为载人深潜器的杰出代表,日本、美国则在无人深潜器研制方面表现出色.
卫星与实地观测相结合,是整个地球观测的主导方向.
遥感技术具有覆盖广、信息量大等诸多优势,是常规观测所不能替代的手段.
近来正在建设的"海底观测网",更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相当于将观测站和实验室建在海底.
在不久的未来,科学家也许就可以在个人电脑上了解深海的各项指标或实验进程.
观测网把海洋看透40年前人类对海洋微生物缺乏兴趣,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海洋微生物丰度低估了整整3个数量级.
微生物不仅在数量上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主体,而且主宰着整个海洋碳和营养元素的循环.
而随着"深部生物圈"的发现和"微生物海洋学"的诞生,一切个体小于20微米的海洋微生物成为海洋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
海洋微生物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小则影响局部资源环境,大则影响全球变化.
另外,海洋微生物带着远古的讯息,跨越生命历史的长河,是解读生命起源和进化的一把钥匙.
其次,海洋微生物也是改造地球环境的先锋.
正是产氧微生物的大量繁生,改造了海洋和大气成分,才有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地球.
此外,微生物在调节气候变化中也有重要作用.
总之,微生物是藏身海洋的巨人,它们是海洋生物量和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是物质和能流的主要承担者,是生源要素循环的主要驱动力.
然而,人们已研究过的海洋微生物不及总量的1%.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将引领这一新学科的崛起.
海洋微生物待研究的"巨人"世纪以来的大国崛起的历史,正是海洋科学从萌芽到形成的发展史.
全球性经济的发展,将人类的活动带到了远洋;海底资源的发现,又把人类的活动推向深海.
这一切,都是在科学和技术并肩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
这样发展起来的海洋科学具有深刻的全球性,在自然科学众多门类中,海洋科学也是一门更加需要国际交流合作的学科.
人类最先关注近岸海洋,以为只要研究近岸浅海就够了.
但是科学的发展表明,以前被认为的区域问题,如今也需要从海盆尺度甚至全球尺度来看待.
例如,全球性温盐环流的变化,通过中纬度大气影响北太平洋及东亚季风,从而影响黑潮及我国近海环流的物质及热量输运.
不研究远洋,也就不可能理解近海.
同样迫切的任务在深海.
地球表面13亿立方千米的水中约有97%集中在海洋里,平均3800米深的海水使人类对深海海底的了解还不如月球表面.
直到百余年前甚至几十年前,人类还以为深海是个没有生命的死亡世界.
未曾想,近几十年来,深海成了地球科学接二连三的突破口.
海洋科学一系列重大问题均来自于深海,如深层大洋环流的驱动、海底"热液"和"冷泉"物质通量及其环境生态影响、"深部生物圈"在碳循环中的作用等.
探索"固体地球循环"、"俯冲带加工厂"里水和碳的平衡及其对发震带的影响、地球深部与表层系统之间的圈层相互作用等研究领域也是方兴未艾.
尽快进入深海的前沿,不仅是我国海洋科学、也是整个地球系统科学的战略需要.
我国目前深海基础研究力量过于薄弱,迫切需要采取措施,迅速改变这种落后状况.
深海的呼唤人类历史是在海洋之外、从船上或者岸上观测海洋.
这类的"考察"航次只能从表面取得短暂甚至瞬间的海洋信息,甚至要画出一幅同时间的海水温度图都没有可能.
海上定点或者剖面的连续观测,是记录变化过程、变化机理的必要途径;从短暂考察到连续观测,是海洋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海洋观测不以海面为限.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遥感技术的发展,第一次使人类摆脱地心引力,从空间观测海洋,打开了海洋科学的视野,提供了海洋观测的第二个平台.
但遥感技术难以达到大洋海底.
随着锚系和自沉浮式剖面观测浮标技术的发展,可以进入海洋内部进行连续和实时的观测;而近来正在建设的"海底观测网",用光纤、电缆传送能量和信息,正在为海洋观测打造第三个观测平台.
海底观测网相当于将观测站和实验室建在海底,是地球科学又一次来自海洋的革命.
其优点在于摆脱了电池寿命、船时与舱位、天气及数据延迟等种种局限性,科学家可以在陆上通过网络实时监测自己的深海实验进程.
如果说,从海上或岸上进行观测,是从外面对海洋做"蜻蜓点水"式的访问,那么从海底设站进行长期实时观测,是深入到海洋内部做"蹲点调查",是把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的监测视域之内,将海洋科学从"考察型"向"观测型"推进.
去洋底"蹲点"多尺度入手海洋科学早已出现,但是深海研究却只有几十年,原因在于深海探测技术的滞后———有了回声声呐,才知道有海山与中脊;有了深海钻探,才证明了板块理论;有了深潜技术,才发现海底热液和冷泉.
总之,没有先进技术,就不可能有深海的探测.
因此,与许多兄弟学科相比,海洋科学更加需要科技的协同发展,许多国际的海洋科学计划,也是有科、技双方共同讨论,和技术发展计划一道制定的.
美国发布的《为美国海洋科学导航:今后十年研究的优先领域》文件中,提出三大任务:加强海洋过程的理解与预报能力,实施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管理,建设海洋观测系统.
其中第三项,海洋观测系统的建设,正是实现前两项目标的技术保障.
另外,海洋科学的发展需要解决科学和技术发展脱节的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是否有创新的目标.
重复性的工作只需要模仿或者多添购仪器,而创造型的研究却往往要求技术上的改进,因此发展计划只能由科学和技术双方共同制订.
科学和技术协同发展并不只是主管机关的责任,科学家对技术的了解,技术家对科学的兴趣,是两者结合的前提.
科学家只顾发表论文,技术家只知道申请专利,这是我国科学创新的大敌.
单纯依靠"雇佣"关系的科技联合,不可能带来创新的冲动.
这要从学生开始,培养科与技的结合,从根本上改变科协和技术发展脱节的弊病.
"科""技"共掌舵海底深部过程是研究地球表层与深部间相互作用的切入点,其中洋中脊的热液、冷泉活动及其相关的暗能量生物群,是海洋系统中新发现的重要环节.
热液来自海水.
人们的探索发现,洋中脊不仅有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黑烟囱",还有40℃~90℃的低温热液"白烟囱".
调查表明,热液之外还有冷泉,包括大洋的板块俯冲带和海底烃类溢出口.
深海热液所含的能量和水分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
深海金属矿床的形成不仅为陆上的成矿理论研究提供了现代比较,海底多金属硫化物作为未来资源,是当前各国竞逐的对象.
比热液、冷泉更为轰动的发现,是热液生物群和冷泉生物群落.
恰如沙漠中的绿洲,热液区成为新物种发现的热点;冷泉生物群落也有一套完整的生命体系,那里的生物居然能依靠甲烷、硫化氢等还原性物质自养.
深海过程是我国海洋科学新领域,当前我们要继续努力,在深海领域跻身国际前沿.
学科新贵热液、冷泉、暗能量海洋是一个包含多种时空尺度过程的复杂动力系统,不同时空尺度过程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从海洋动力过程来讲,它既包含小尺度(毫米量级)快速的湍流、表面及内部重力波等过程,又包含大尺度(几千米到上千千米量级)的潮汐、Rossby及Kelvin波,以及中尺度涡和环流系统.
这些不同尺度运动之间的能量相互传递,以维持海洋的温盐结构.
同样复杂的是海洋的时间尺度.
表层海水的更新时间以天计,深层水以千年计,而在俯冲带和洋中脊进入地球内部的水循环至少以百万年计.
海洋生物,既有每10分钟繁殖一次的浮游细菌,又有繁殖周期长达千年的"深部生物圈".
不仅如此,不同时空尺度的海气耦合过程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如热带气旋对温盐环流的形成及变异也可能造成影响.
不同尺度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的结合对于认识天气及气候变异机理、提高预测水平有重要意义.
因此,海洋过程的时空尺度跨越许多数量级,不可能用简单化的方法研究.
以探索机理为目标的研究需要跨越时间和空间尺度.
20世纪90年代美国海洋沉积学的研究计划,就是利用短期沉积过程(<100年)的观测,去求取长期地层记录(104~106年)的解释;时间和方法上都有大的跨度,从秒级的波浪周期到107年的地层周期,CNG海底观测的三脚架和沉积捕集器到地震和大洋钻探,值得海洋学各个领域借鉴.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预测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海洋科学的发展将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海洋问题不是哪个单一学科能够单独解决的.
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来说,人们将重点关注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洋污染、海洋酸化、海洋低氧区的扩大和有害藻华等问题;对于大洋来说,人们将重点关注海气相互作用、海洋中尺度过程和军事海洋学的发展;对于深海来说,人们将重点关注海洋矿物资源和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特殊环境观测和对深海特殊生境的探索.
因此,海洋科学将向应用方向发展.
首先是海洋信息系统的建立.
我们需要发展无人值守的自动观测装置,如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的研制.
海洋信息科学的发展不局限于海洋观测系统,还包括海洋观测数据处理和数据产品的产生等.
海洋信息系统的另一个方面是海洋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海洋数据信息将服务于交通运输、海洋灾害、海洋环境、海岸带管理等各个方面,人们将通过电脑网络和手机等各种工具获取海洋信息,形成海洋信息消费文化.
其次是海洋模式的发展.
多学科融合交叉的高分辨率海洋模式的建立势在必行,随着这些模式的发展,一系列的海洋问题都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人们基于现有的海洋信息,预测未来发展,为海洋管理、防灾减灾和国防建设服务.
(廖洋)孙松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所长海洋学科走向交叉融合2012年海洋灾害分灾种直接经济损失统计(亿元)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全球海洋新能源理论蕴藏量(亿千瓦)本版文章采写:本报见习记者赵广立前沿万花筒图说望
justhost怎么样?justhost服务器好不好?JustHost是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俄罗斯服务器提供商,支持支付宝付款,服务器价格便宜,200Mbps大带宽不限流量,支持免费更换5次IP,支持控制面板自由切换机房,目前JustHost有俄罗斯6个机房可以自由切换选择,最重要的还是价格真的特别便宜,最低只需要87卢布/月,约8.5元/月起!总体来说,性价比很高,性价比不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
ZJI发布了9月份促销信息,针对香港华为云线路物理服务器华为一型提供立减300元优惠码,优惠后香港华为一型月付仅450元起。ZJI是原来Wordpress圈知名主机商家:维翔主机,成立于2011年,2018年9月更名为ZJI,提供中国香港、台湾、日本、美国独立服务器(自营/数据中心直营)租用及VDS、虚拟主机空间、域名注册等业务,商家所选数据中心均为国内访问质量高的机房和线路,比如香港阿里云、华为...
raksmart作为一家老牌美国机房总是被很多人问到raksmart香港服务器怎么样、raksmart好不好?其实,这也好理解。香港服务器离大陆最近、理论上是不需要备案的服务器里面速度最快的,被过多关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本着为大家趟雷就是本站的光荣这一理念,拿了一台raksmart的香港独立服务器,简单做个测评,分享下实测的数据,仅供参考!官方网站:https://www.raksmart.com...
海氧之家为你推荐
usergoogle杭州市西湖区翠苑第四幼儿园智慧校园采购项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2.3ios5css3圆角在HTML里如何实现圆角矩形?win7telnet怎样在win7下打开telnet 命令联通版iphone4s苹果4S移动版和联通版有什么不同重庆电信宽带测速重庆电信光纤宽带网络,内外网络和电脑等设备都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办理了从20M提速到100M业务。win7关闭135端口如何用命令关闭135端口win7关闭135端口win7下怎么关135和8909端口
哈尔滨域名注册 主机测评网 美国主机网 gateone 网站监控 卡巴斯基永久免费版 蜗牛魔方 炎黄盛世 最好的免费空间 服务器托管什么意思 中国电信测速网 天翼云盘 鲁诺 免费网页空间 web服务器搭建 联通网站 移动服务器托管 外贸空间 我的世界服务器ip 德隆中文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