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7日星期三责编:海鹰美编:刘福财投稿邮箱:yy1220@xmrb.
comB08·身边人身边事·我珍藏着一只精致的草编手链:它保持着最初的质感、同时增添了岁月的温润光泽;穿缀其间的宝蓝色珠子,如同夜空的繁星,宁默静美.
这是我的第一件七夕礼物.
说来,也有十几年了,那时七夕的商业价值尚待发掘,大街上行走的恋人,还没有过"中国情人节"的习惯.
那年七夕,我和他,一南一北异地恋的两个人,难得有机会在南京见了一面.
从大学时代算起,聚少离多的爱情,竟然已经跑过了七年的光阴.
虽然相聚难得,我还是跟他闹起了别扭.
他看出来了,我还是当初那个任性的姑娘,甚至因为在异乡独自打拼,更有了种不由分说、不管不顾的脾气.
他涎皮赖脸地拉着我:"生气老得快.
咱们去逛夫子庙,看中啥,我买给你当礼物.
"我嘟着嘴,任由他领着,在夫子庙的街上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他笑我只看不买是替他省钱,我只是觉得,两人难得有机会这样走走.
后来,一位老奶奶向他兜售忘忧草手链,他毫不犹豫地买下,给我戴到腕上.
我被他认真的样子逗笑了,他居然学究般地感慨:"忘忧草的功效这么明显啊.
"后来,我提出去莫愁湖走走.
杨柳依依、夕阳西下,十指相扣的两个人,谁也不想多说一句话.
是的,相聚匆匆,晚上我们就要回到各自的城市,此时此刻唯愿时光的脚步停住不动.
我最想说的几句话在喉头翻滚,却始终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我们彼此都有稳定的工作,是否一生就这样聚少离多、遥相对望他送我上了的士,我看着他的身影越来越远,鼻子不由一酸.
下车时已是夜幕低垂,正瞥见斜月如水,方惊觉今天是七月初七!
眼泪终于忍不住了,泉水般一直向外涌,一路上我擦个不停,直惹得路人都露出关切的目光.
后来,心有灵犀一般,他的电话打来了.
他清楚地听到了我的哭泣,听我愤然地说自己受够了这么多年的分离!
他哽咽地告诉我,虽然他知道异地恋很辛苦,但直到今天他才发现我们真的很需要彼此.
他说,希望他不在的这段短暂时光里,我能善待自己、开心生活.
我隐约觉得他话里有话,没想到他会那么快地做出抉择.
新年到来之际,他辞去了工作,只身来到我生活的城市,决定与我一生相守.
他说,就是那次相见让他明白,爱一个人无非希望她一生快乐安稳.
工作可以再找,一份真挚的感情却不能再等.
就这样,我们成了一家人.
有了他的呵护与关心,我不再那么任性,微笑悄悄挂在了嘴角.
再后来,我们开始过七夕节,数年来,他送过我很多礼物,让我始终保持着被爱的感觉,自信而欢乐.
不过,所有的礼物中,我依然最爱忘忧草手链.
它被我悄悄地当成宝贝一样收藏起来,我爱它经过多年还留有最初的质感,我爱它在岁月中增加了温润的气质,如果一定要用什么来摹画生命里那永远年轻的情怀,我愿意相信,它就是爱情原本的模样.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又是七夕,我不由得想起了已故多年的爷爷和奶奶.
自记事起,我就听大人们说爷爷在菲律宾.
长大后我得知,当年爷爷背井离乡前往菲律宾谋生时,我的父亲才五岁;直到1979年,爷爷第一次回国,我的弟弟也正好五岁.
在这长达32年的漫长岁月间,除了常常寄来的侨批,我对爷爷知道的不多.
侨批既是书信,也是汇款.
每次侨批一到,全家都会欢喜雀跃好几天.
父亲总是逐字逐句地把信的内容念给奶奶听,奶奶认真地听着,眼中是满满的期待,苍白的脸颊上竟浮现出难得的红晕.
奶奶还常常要求父亲多念几遍,然后细心地把信叠好放回信封,藏在枕头底下.
从父亲的话语中,我得知爷爷在菲律宾的一所华文中学当校长,后来经商.
虽然经商颇有成就,但爷爷一直是单身,并无再娶.
念完信后,父亲按照奶奶的叮嘱给爷爷写回信,诉说家里的近况,例如"身体尚好,无须挂念""阿杰(我的堂兄)已上小学"等.
奶奶体弱多病,很疼爱我和弟弟.
每次弟弟犯了错,被父亲责骂时,奶奶就强撑着病躯坐起来,把弟弟护在怀里.
我清楚地记得,奶奶最喜欢站在窗前,静静地看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有时她似乎在沉思着什么,神情寂寞而惆怅.
或许,她是在人群中搜寻爷爷的身影成年后的我还常常忆起奶奶,觉得像她这么瘦弱的人,能独自一人把姑姑、伯父和父亲养育成人,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等我自己成家有了孩子后,我方才懂得了"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的道理,也明白了是怎样的感情,能让奶奶这样默默地坚守.
奶奶终究等到了爷爷的归来!
1979年,爷爷第一次踏上了阔别32年的祖国.
听父亲说,奶奶和爷爷见面时,竟是"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
爷爷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而奶奶青春的红颜早已不在,眼角上、额头上布满了皱纹.
虽然彼此容颜已改,然而那颗相互守候的心却没有改变.
爷爷和奶奶短暂相聚两年之后,一直饱受疾病折磨的奶奶去世了.
几年后,爷爷也追随而去,和奶奶合葬在一起.
遥望着夜空,我再次想起了牛郎织女星.
这32年的岁月,犹如一条时光银河,银河的一头连着爷爷,另一头连着奶奶,他们对爱情的忠贞跨越了这漫长的时空,留给我们最隽永的回忆.
如今他们已相聚在天上,再也不会分离.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祝愿天下有情人终生相伴!
城市副刊"爱在七夕"策划专版那时,还在老家龙海浮宫小镇读书,江湖很远,世事悠长,每晚门口茶话会,故事听过千千万.
关于七月初七,家乡人说那是牛郎会织女的日子.
七月初七的小镇变得很是热闹,对于闽南人来说,节日不分大小,家家户户都要烹制各种美食.
在家乡,最有代表性的七夕美食是油饭:糯米是前夜就泡好的,捞起沥干水分后,放入油锅爆炒,然后佐以葱花、瘦肉、高丽菜等;换锅,加适量水,根据锅器不同,蒸15至20分钟,遂成一锅油光可鉴、色香味俱佳的咸饭,俗称"油饭"或"糯米饭".
关于油饭,八闽各地的做法多有不同,漳州龙海一带接近于咸饭.
泉州晋江一带,还要在上面码上一层密密麻麻的花生.
油饭软糯可口,香味沁人心脾,奶奶那时身体还健朗,年年七夕,她都要做油饭,厨艺了得自是当然.
除了油饭,家乡人过七夕还需要八宝甜粥.
糯米、桂圆、绿豆、红豆、莲子、大红豆全部淘净洗好;糯米与豆类各自分开加水煮至熟烂,再放入桂圆与红糖,再次煮沸后即可起锅.
煮熟的八宝甜粥,闽南话又叫"甜糜",黏稠的粥中,糯米粒儿与熟烂的豆子缠绵,空气中飘荡着甜香味,把一众小孩的馋虫都勾出来了——那时,糖可不像如今这么寻常,小孩儿天生喜欢糖,不知道为了什么,大概,糖那甜丝丝的味儿,是对味蕾最大的满足,也是让身心愉悦的最大法宝.
油饭起锅后,并不能马上吃,要有些仪式感的流程.
比如,先盛上一大碗摆在门槛前的大石礅上,然后在旁边放上几碗绿豆、花生、稻谷或是炒熟的面粉.
这些东西得摆到日落西山,再把它们均匀地撒到门前屋后.
家乡人把七月初七也叫作"七娘妈节",传说孩子成年前,孩子的保护神"七娘妈"会请天上的仙鸟关照孩子平安健康成长,家乡人此举无非是希望天上的鸟儿们吃饱饱,好去庇护孩童,并为牛郎织女搭桥铺路.
时光更迭,那样的七夕离我越来越远.
节日用一餐佳肴以示祝贺,已是多年过节的风格,有没有礼物,似乎也并不在乎.
柴米油盐的日子,就是这样.
自从奶奶仙逝,我便再没吃过那么好吃的七夕油饭.
曾经的七夕,已经远去,家乡的老一辈人兴许还保持着七夕煮油饭的习惯,但生活在都市的我们,已经很难坚持.
女儿已长成了一个大姑娘,在我眼里,她懂事乖巧,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孩子.
而每每看着她将各种家务活做得无可挑剔,我都会想起九年前带她参加"乞巧"节活动的情景.
2010年七月初七,小区物业组织了"乞巧"活动,虽然那天酷热难当,可还是有很多家长带着女儿来参加活动.
一到活动室,女孩们就被工作人员带去装扮更衣.
没多久,身着汉服的女孩们袅袅婷婷地挪步过来,她们披着浅粉色外衫,拖着月白色长裙,清水芙蓉般站在我们面前,仿佛从古代穿越而来.
主持人向我们介绍"乞巧"节的来历:"乞巧"节起源于汉代,汉《西京杂记》有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乞巧"节,不仅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更是古代女子乞巧的节日.
我告诉女儿:"我们参加这个活动,穿汉服行汉礼,就是要传承华夏文明,做一个心灵手巧的新时代女子.
"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是老师教女孩们学习日常行礼.
家长们坐在台下,无比期待地望着自家的女儿.
女孩们依次站立,安静肃立,双手叠于胸前,右手在上,手心向内,微微向前欠身,眼光目视前方,向各自的父母行礼,表达对父母亲的敬爱与感恩之情.
女儿微笑着,向我行礼,我看到她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心里颇有些感动.
接下来,女孩们开始穿针比赛,这项技能难不倒女儿,婆婆喜欢缝缝补补,每次需要穿针时婆婆都会喊女儿帮忙,12岁的她看我在家绣十字绣,跃跃欲试,还为自己绣了一个小荷包呢!
只见她从容地左手捏针,右手捻着线头,熟练地把线头穿过针眼,家长们纷纷夸赞女儿的手巧.
最后是绘画环节.
女孩们一溜排开,摊开画纸,手执画笔,凝神静气地在画纸上作画.
女儿画了一幅山水画,阳光照耀着群山,山脚下是蔚蓝的湖泊,湖边凉亭座座,鸥鹭翩翩飞舞,一群身着汉服的姑娘在亭子里举行"乞巧"活动.
女儿给她的画命名为《我的"乞巧"节》——对呀,那画中浅笑嫣然的粉裙女子,不就是她吗这次活动是女儿第一次穿汉服,她感到隆重又新奇.
没想到的是,几日后,我们在小区散步,忽然发现女儿的画被喷绘成一幅一人多高的宣传画,挂在小区的外墙上.
女儿欣喜地站在自己的画前,拍照留念.
我非常感恩小区物业组织这样有意义、有文化内涵的活动,让女儿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乞巧"节.
通过这项活动,女儿学到了很多东西,如今,我们仍时常回忆起那年的"乞巧"节活动,女儿更是感慨万千:潜心修行,做一个兰心蕙质、心灵手巧的现代女子吧!
"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
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呀好手段……"孩子们在院子里跑呀跳呀,熟悉的童谣朗朗上口,带着我的思绪回到那遥远的童年.
小时候,农历七月初六的晚上,外婆就会招呼我们几个孩子:"囝仔,明天就是七夕啦!
我们该准备供品祭拜七娘妈了!
岩子到芝麻地里摘七朵芝麻花回来,千万记得别把花给压塌了;香儿把家里的铁脸盆清洗干净,明晚接露水……"事无巨细,外婆一一叮嘱,生怕我们给忘了.
初七晌午刚过,我抓过草帽,扣在头上,朝着芝麻地奔去.
村里种芝麻的人并不多,大多数的芝麻地分布在半山的旱地里.
这时的秋芝麻秆已经和我齐肩高了,一株株芝麻笔直地挺立在那里,翠绿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摆;洁白的芝麻花像长长的小喇叭,在翠绿的叶片中舞动.
此时的我惬意地唱着童谣,目光在芝麻地里扫来扫去:"这朵不错,花儿大;这朵也不错,花儿白……"很快,七朵芝麻花就摘好了,我用双手捧着花儿,一路飞奔回去.
此时,外婆已开始制作糖炒花生,这是祭拜的重头戏.
外婆把铁鼎烧热,下油,油热时下白糖,将白糖炒成糊状后,下花生继续翻炒,直至糖浆裹满了花生.
我们看着外婆手中的铲子不停地翻动,一上一下,一左一右,馋得直流口水.
不一会儿,一颗颗裹着糖浆的花生便出锅了,来不及等它们放凉,我们这些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颗花生放入嘴里,只听得一声"咯嘣"响,香甜的滋味瞬间弥漫唇舌间……夜幕降临,外婆开始摆放供品,糖炒花生、芝麻花、花粉块、彩色针线、瓜果等依次上桌,一炷香袅袅升起,外婆微闭着双眼,口中念念有词.
我想她应该是祈祷七娘妈保佑她的儿孙们心灵手巧,身体健康吧!
香儿姐姐清洗干净的铁脸盆就放在脸盆架上.
经过一夜,铁脸盆里收集到些许露水.
外婆找来干净的瓶子,小心翼翼地将露水装进瓶子里.
孩子们生疮或者被蚊虫叮咬时,抹上这露水有奇效.
如今,外婆已驾鹤西去,母亲传承了外婆留下的传统,依旧在七夕祭拜七娘妈,供品依旧有芝麻花、糖炒花生,只是那些关于外婆的七夕记忆已渐行渐远,成了我心头的乡愁.
周末回老家,正值花生收获的季节,院子里晒满了胖乎乎圆滚滚的花生.
母亲一边翻晒着花生,一边乐滋滋地对我说:"正好带些花生回去炒糖豆,要到七夕节了.
"记忆深处七夕的节日味道猛然被翻起,那一粒粒裹着糖霜的花生和黄豆,又脆又甜,香味直从心底萦绕到舌尖,久久不散.
从我记事以来,每年临近七夕节的时候,都能看到母亲提早剥出花生,备好白糖和少量黄豆.
等到七月初七那一天,母亲早早地将花生米和黄豆炒熟,再放入白糖一起翻炒,出锅冷却后,糖和花生、黄豆便会凝结在一起,成了老家泉港七夕节的专属食品.
我曾追寻过老家七夕吃糖豆的由来,却遍寻不得.
说来奇怪,老家泉港隶属泉州市,但很多习俗和泉州大部分地区并不相同,反而和毗邻的莆田市相似,炒糖豆就是其中之一.
有的节日仪式,老人们虽一丝不苟地传承着,但当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却常常说不出理由来.
在他们看来,这些没什么好追根究底的,能让一家老小快乐过节的习俗,就是好习俗,至于习俗的来历,离他们太过遥远.
眼下城市里的七夕节,以"情人节"的名义,用鲜花和美酒、电影和礼物等各色新鲜事物围绕,给爱情增加了不少浪漫色彩,让情侣和夫妻间的幸福感大增.
在我看来,老家的糖豆虽取材简单,可乡土气息浓郁,其中所承载的幸福感并不逊色,甚至更宽更广,留给我们的记忆也同样悠远绵长.
儿时在老家过七夕节是很快乐的,除了糖豆,还有星夜里的故事.
七夕节的那天晚上,父母亲会早早收拾妥当,和我们一起在楼顶的露台上,在星空下,讲牛郎织女星海河汉的故事.
而我们姐妹,一边听着故事,一边吃着糖豆,直到困得眼皮抬不起来.
我一向只是糖豆的享用者,去年的七夕节,我忽然心血来潮,电话请教母亲,按母亲说的方法,动手炒了一小碗糖豆.
味道显然没有母亲炒的好,品相却还凑合,推荐给孩子吃,孩子勉强尝了一颗,再无食用的欲望.
如今有太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七夕的糖豆、七夕的星光,对孩子并没有多少吸引力.
不禁自我检讨,在民俗的传承上,我不是一个好的践行者.
今年的七夕节,我还想尝试着炒糖豆,尝试着再向孩子说说七夕的故事,希望可以让七夕的糖豆甜得更久、更远一点.
32年的时光银河张家瑛乐以忘忧岁月长叶蓁七夕里的乡愁浦岩七月初七"吃新"心上茉莉农历七月,早稻收成.
七月初七是老家闽西连城"吃新"的节日.
顾名思义,"吃新"就是品尝新米,庆祝好收成.
当然,"吃新"不仅是蒸一锅新米饭或煮一锅新米粥那么简单,那样未免太乏味,缺少仪式感,乡村有乡村的方式和花样——用新米打糍粑、蒸捆粄.
糍粑各地都有,我就不再赘述介绍,只说家乡"吃新"糍粑的吃法.
白糖或红糖加水熬成糖稀浇糍粑,撒几粒黑芝麻,口感甜蜜柔滑.
而我爱吃豆粉糍粑.
把黄豆碾成粉,炒得喷香,一粒粒雪白的糍粑逐个滚过豆粉,顿时变了模样.
裹满厚厚豆粉的糍粑又香又软,豆粉颗粒与软糯糍粑在舌尖交错相融,滋味美妙,我可以一口气吃下三四个.
相比糍粑,我更喜欢捆粄.
同类吃食,闽西武平叫簸箕粄,广东称肠粉,但做法略有不同.
家乡话"卷"叫"捆",捆粄就是卷起来的粄,音义倒是贴切.
我对家乡小吃总是心存敬畏,因为学不好也不会做,就比如捆粄.
做捆粄工序挺繁复,备料就不能马虎:大米得磨成浆,加入适当盐;白芝麻得炸过;香油得滚熟;馅料是新摘的嫩南瓜或葫芦刨丝加剁碎的猪油渣炒熟.
制作时,得用直径约三十厘米的铝制双耳圆盘,在圆盘内抹上油,打一勺米浆摇匀,放入滚水锅盖好.
米浆在滚水中迅速被烫熟凝固,开锅拎出铝盘,一只筷子沿边缘将米皮划一圈,顺势揭下一张完整的圆形米皮;将米皮平铺于案,舀一汤匙菜馅均匀地放在米皮上,卷起,用白芝麻与香油抹面,捆粄即成.
制作捆粄极其考验技术:米皮要薄且柔韧,完整不破;须眼疾手快,开锅拎盘的同时,另一只浇好米浆的铝盘也得下锅,一捆接一捆一气呵成,一大盘端上桌时还热气腾腾.
若是功夫不够,捆粄放凉了,米皮变硬、菜馅变冷,就不好吃了.
记得那些年的七月初七,午后至晚间,总有邻居端糍粑和捆粄来我家.
那时母亲忙于乡里的工作,父亲又身体不好,做不来打糍粑和磨米浆这些费力活,所以我家是不做小吃的,可邻居们感念父母平日友善,总会端一碗糍粑或一盘捆粄给我们尝鲜.
那时乡村还很闭塞,乡亲们长年累月忙于劳作,没有"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的愁绪,自然无人顾及牛郎织女是否鹊桥相会.
那时的七夕也还不曾被视作"中国的情人节",情侣无须借那日传情达意.
人们只是在那一天,精心制作美食,犒赏自己,以此方式表达对庄稼作物的敬重和丰收的喜悦.
那些年,七夕节是属于我们大家的!
美好爱情的样子春秋"好的爱情是互相成就.
"当我看见朋友小吴一脸明媚地朝我走来的时候,我想到了这句话.
眼前的小吴看起来优雅自信,这是一直活在爱情里的女人才有的状态.
我认识小吴和她爱人小潘将近二十年.
这么多年来,我看到他们对于爱情的坚守,对彼此的成就.
我想,这是爱情该有的样子.
20年前的小吴是厦门一所中学的老师,教书的日子平淡而快乐.
那时候的小潘是个风里来雨里去的海员,时常驾驶轮船航行在茫茫大海.
一次航行结束后,小潘回到厦门,小吴和小潘经由朋友介绍认识了.
小潘寡言少语、海员照顾不了家庭,种种因素让小吴对小潘的态度透着冷淡.
对小吴一见钟情的小潘却毫不退缩,三天两头来找她,有时带些蔬菜瓜果,有时带了食材来煲汤.
日复一日,小潘的诚恳和体贴终于让小吴听到了幸福来敲门的声音.
婚后,小潘依然出海工作,他的心中有个船长梦.
聚少离多的日子,小潘与小吴常常如牛郎织女隔海相望;许多个七夕,小潘在海的另一端,小吴守在电话旁.
短短的通话,小吴从来报喜不报忧,闽南有句老话,"行船走马三分命",小吴牢记在心,要让爱人安心逐梦远方.
时光荏苒,小潘一步步从三副成长为船长,而小吴受到小潘的激励,完成了研究生课程.
真爱不一定是朝朝暮暮,但一定是照亮彼此梦想之路的光.
当上船长的小潘有了更远的目标,他认为要在事业上有所发展,还应该充分了解航运市场的运作,要有国际视野.
得到小吴支持的小潘上了岸,到新加坡一家国际船务公司工作.
天各一方的日子,他们互相鼓劲,分离是为了更好地在一起.
小潘生活安稳下来后,把小吴接到了新加坡.
初到新加坡的小吴有些迷茫,从职业女性到家庭妇女,落差太大.
小潘鼓励小吴走出家门发挥自己的专长.
爱的力量给了小吴勇气,几经努力,小吴进入新加坡莱佛士女中重新登上三尺讲台.
前两年,在小潘的支持下,小吴读完博士,以实力拼进了新加坡的一所知名大学当上系主任,而小潘成了世界排名前五的集装箱班轮公司的管理人员.
朋友们都说,小潘和小吴这对曾经的牛郎织女如今成了齐头并进的神仙眷侣.
经得起别离,忍得住孤独,坚守的爱情最后自然是幸福美满.
爱情美好的样子应该是遇上对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的坚定.
这样的爱情让人对未来心生期待,既有岁月可回首,也可深情共白头.
吃糖豆听故事阿萝女儿的"乞巧"节红霞浮宫油饭香杨秀晖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唐·杜甫)
菠萝云国人商家,今天分享一下菠萝云的广州移动机房的套餐,广州移动机房分为NAT套餐和VDS套餐,NAT就是只给端口,共享IP,VDS有自己的独立IP,可做站,商家给的带宽起步为200M,最高给到800M,目前有一个8折的优惠,另外VDS有一个下单立减100元的活动,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看看。菠萝云优惠套餐:广州移动NAT套餐,开放100个TCP+UDP固定端口,共享IP,8折优惠码:gzydnat-8...
CloudCone在月初发了个邮件,表示上新了一个系列VPS主机,采用SSD缓存磁盘,支持下单购买额外的CPU、内存和硬盘资源,最低年付17.99美元起。CloudCone成立于2017年,提供VPS和独立服务器租用,深耕洛杉矶MC机房,最初提供按小时计费随时退回,给自己弄回一大堆中国不能访问的IP,现在已经取消了随时删除了,不过他的VPS主机价格不贵,支持购买额外IP,还支持购买高防IP。下面列...
国外主机测评昨天接到Hostigger(现Hostiger)商家邮件推送,称其又推出了一款特价大内存VPS,机房位于土耳其的亚欧交界城市伊斯坦布尔,核50G SSD硬盘200Mbps带宽不限月流量只要$59/年。 最近一次分享的促销信息还是5月底,当时商家推出的是同机房同配置的大内存VPS,价格是$59.99/年,不过内存只有10G,虽然同样是大内存,但想必这次商家给出16G,价格却是$59/年,...
情人节送女孩礼物为你推荐
操作http企业cms最好是开源的企业cmssqlserver数据库SQL Server 数据库 (+) 这个是什么意思netshwinsockresetwin7系统我在输入netsh winsock reset后错误代码11003求大神解决上不了网面板flash大飞资讯伯乐资讯是什么公司颁发的拼音大致的致的拼音即时通平台老司机进来 求个直播平台网站方案设计求一篇校园网络设计的方案佛山海虹怎么分辨青口/海虹是活还是死?
香港虚拟空间 香港服务器租用99idc 动态域名解析软件 免费申请网页 鲨鱼机 directadmin 万网优惠券 警告本网站 国外网站代理服务器 合肥鹏博士 毫秒英文 炎黄盛世 me空间社区 河南移动m值兑换 dnspod 新加坡空间 新疆服务器 zencart安装 免费服务器 遨游论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