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编者按教育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民生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教育决策的复杂性增大,改革举措实施和创新探索的难度增加.
深入分析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原因,探索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的对策,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众多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面和深层次的原因.
概而言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主要矛盾转化,发展方式转变,质量和公平问题凸显;学校内涵发展任务繁重,建设周期较长,与社会期盼形成强烈反差;教育利益相关者增多,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教育体系内部改革关联度增加,系统改革已成为必然要求;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内外部协同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把握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及阶段性发展特点,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遵循教育发展内在规律,加强系统研究和综合改革,是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的必然选择.
1.
加强政策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改革能否平稳涉过"深水区",首先取决于政府部门和学校是否具有新理念,即所谓的观念创新.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表明,任何教育观念的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对传统进行价值反思和对现实审时度势基础上的适时调整和应对.
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教育观念的更新,树立涵盖和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大教育观、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和统筹协调的管理观念,在转变政府职能、探索宏观管理路径和手段的过程中,打破不同管理部门(如司局或处室)之间的壁垒,克服各自为政和部门本位主义倾向.
在制定涉及不同教育领域(如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政策时,要通过联合调研和共同论证等方式,加强沟通协调和合作研究,提高政策制定质量,从教育全局的角度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观念变革在学校改革发展实践中的重要先导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树立先进的教育观与教育价值观、现代的教学观、富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和多样化的质量观,并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师生的改革行动.
在学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要努力践行科学的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速度之间的辩证II关系,抓住重点、加强综合、彰显特色.
在发展规划和政策设计、改革举措制定和实施等方面,要切实增强统筹协调、综合改革和系统推进的意识,扎实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2.
加强教育研究,促进科学决策教育系统内部的复杂性和外部发展环境的约束性,使得教育规律愈来愈隐蔽和复杂,仅靠纯粹思辨与经验判断已经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迫切需要教育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咨询.
因此,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是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的重要前提.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宏观指导和信息服务.
一是加强对教育科研的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稳步加大研究经费投入,引导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诉求开展研究;二是在加强数据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有选择地对学校和科研机构开放统计数据信息,提高数据资源的使用效益;三是加强项目评估和经验总结,促进研究成果的辐射和推广;四是重视教育学术社团功能的发挥,有计划地将有关管理职能或项目逐步转移、下放到教育学术社团,从政策设计、资金安排、项目实施和管理监督等方面加强对教育学术社团的管理和支持力度.
学校和研究机构的教育科研工作者要增强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高度关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发现和提炼"真问题",重视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化研究;力求发现规律、升华理论;要不断提高科学咨政和指导实践的水平,增强教育科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决策服务的实效性,在推动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科学民主决策、服务学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等方面做出贡献.
3.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协调机制完善教育综合改革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相关管理部门之间和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协同规划,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是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的重要保障.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梳理、调整和制定相关政策与规定,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教育改革发展的协调性与延续性,引导教育内部各领域和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沟通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支持,协同进行改革探索.
一是建立有关职能部门(如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基础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会商制度及相关文件的会签制度,提高制定相关政策的科学性、协调性和针对性;二是推动建立不同教育领域和各级各类学校(如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之间的共同研讨机制,如召开相关工作研讨会、定期举办大中小学校长论坛等,促进观点交锋,相互启发借鉴,协调改革步伐;三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中国教育学会或高等教育学会下成立相应的二级学术团体,为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调改革搭建平台;III四是建立相关管理部门(如中央部委和地方厅局)之间的协调机制,通过设立协调工作机构、联席会议或会商制度等方式,加强在涉及教育综合改革有关政策和举措方面的沟通和协调,达成改革共识、形成推进合力,加大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力度,加快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的进程.
学校要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通过调整优化学术和行政治理结构、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程序、建立相关协调机构或协调机制等措施,切实加强职能部门之间和院系或学科组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调,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研究和协同推进,形成教育教学改革的合力,加快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
4.
加强综合改革,探索协同创新教育内涵发展和均衡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而加强系统研究和统筹规划,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则是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仅国家层面就立项启动了425项综合改革项目和17个二级学院试点项目.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引导学校积极稳妥地进行综合改革的探索.
一是在教育改革项目的立项方面,要重视顶层设计,加强项目内部和项目之间的系统性,适当增加投入或调整项目规划,设立有关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教育领域内部与教育领域外部协调改革的试点项目,建立综合改革的实践试点或实验区,避免立项上的"碎片化".
二是在教育改革项目的管理方面,要重视统筹协调,加强不同司局、处室在项目管理上的协同性,避免项目管理上的"条块化".
三是在教育改革项目的实施方面,要尊重学校的自主权和首创精神,支持学校的改革探索,加强自主性和多样性导向,避免项目推进上的"趋同化".
四是在教育改革项目的成果应用方面,要重视总结改革经验和成功案例,并适时加以宣传推广,加强教育改革项目的实效性,避免项目成果的"形式化".
学校要密切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汇聚多方智慧,整合校内外资源,统筹谋划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协调改革,认真研究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和路径,推出综合改革的举措和项目,力争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方面有所突破.
5.
优化社会环境,平稳推进改革教育改革关系到我国近三亿学生的前途和未来,涉及数千万家庭的幸福,社会关注度极高,政策性、政治性很强.
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把握改革的主动权,是顺利推进综合改革、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的重要基础.
政府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引导,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一是要加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破除陈旧思想观念束缚,使育人为本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真正理解教育改革的目标,尽可能凝聚社会共识;二是要多做正面引导,多宣传教育改革成效,尤其要避免吸引眼球的"炒作";三是IV要实事求是地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及教育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客观全面地分析教育改革遇到的挑战和热点难点问题,让公众对教育发展有理性的认识,对教育改革有合理的期待.
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通过完善公共问责制、建立信息发布和质量年报等制度措施,不断提高教育信息的透明性和对称性,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社会监督权.
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认真落实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学生会和校友会等师生代表组织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高度重视他们的权益诉求,保证利益相关者对于学校事务的参与权,努力营造教育综合改革的良好氛围.
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难题,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需要以先进的教育观念作为重要先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以有效的制度和体制机制作为根本保障,以综合改革和协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以优化社会氛围作为重要基础.
本期《高等教育参考》继续秉承"推进我校干部、师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提升学校的内在品质,培育学校的大校风范,促进学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思路,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相关文章进行了整理和辑录,并以钟秉林教授发表在《教育研究》2013年第7期上的《加强综合改革,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节选)代"编者按",供大家学习参考.
目录文件·讲话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4-2018年)6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10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袁贵仁23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4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王恩哥31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4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陈吉宁38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一流大学董奇研究·探索41改革综合教育领域——简析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要义吴康宁47关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问题的若干思考吴康宁50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杨银付66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考杨东平73理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吴康宁78自我革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绕不过去的坎吴康宁87有守方有为:教育改革须正本清源刘云杉93坚定不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宋德民695教育综合改革应由"教育工具论"向"教育民生论"转型张学文101教育综合改革:扎根吾土服务吾民叶赋桂文件·讲话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4—2018年)/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4-2018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扎实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活力为主线,以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为重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育体制机制,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重点任务(一)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教育公平1.
支持和规范学前教育发展.
坚持公办民办并举,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面.
出台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提高幼儿园教师待遇水平,制订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实施科学保教,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2.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加大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使学校教学、生活设施、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
科学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保障学生就近上学.
加快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建立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鼓励到农村学校,城市薄弱学校任职任教.
支持各地对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中央财政进行奖补.
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覆盖面.
3.
多措并举破解城市择校难题.
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制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严禁将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提高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
通过合理划分入学范围、规范入学手续、实行阳光招生等措施,规范招生入学行为.
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采取组建集团、实行托管、结成对子等方式,支持薄弱学校提高办学水平.
强化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督促县级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级差异.
4.
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差距.
制定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提高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儿童教育保障水平.
完善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机制,鼓励东部地《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2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区职业院校(集团)对口支援贫困地区职业院校.
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支援贫困地区初中毕业生到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接受教育.
继续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
5.
大力保障公平受教育机会.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国家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女童保护措施.
进一步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的政策.
全面清理、严格规范高考加分政策,合理降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招生计划属地比例,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提高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比例.
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扩大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规模,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逐步实现残疾学生免费接受高中教育,鼓励普通高校招收更多残疾学生.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1.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重视成长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完善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综合考察学生德智体美状况.
探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中毕业凭据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完善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办法.
实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分类考试招生,推广"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入学考试制度,加强高校自主招生规范管理,确保公平公正.
2.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体育、艺术教育.
实施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完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构建维护国家语言主权和安全的体制机制.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研究订制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标准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
改进美育教学,探索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课外活动三位一体艺术教育模式,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力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研究制订音体美教师配备办法,实现到2020年全国中小学配齐音体美教师.
3.
深化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
把立德树人全面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合理确定各学段培养目标,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
改革教材编写、审定、选用、发行机制,提高教材质量.
完成品德、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统编教材编写或修订工作,开发推广一批优质课程资源.
推广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完善教师资格管理办法,加强教师管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文件·讲话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4—2018年)/34.
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多种形式促进中职高了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推动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和行业特色院校转型发展.
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完善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推广弹性学制,加强工学结合,完善顶岗实习,多种机制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研究制订校企合作办法,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财政奖补等方式吸引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配套政策.
出台"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
5.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积极探索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探索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
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学生开放,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
建立健全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的招生、培养、考核、评价和管理体系.
健全研究生考核、申诉、转学等机制,规范以同等学历申请学位工作.
制定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健全高效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估制度.
推动国内外高效合作建设高水平联合实验室.
研究建立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绩效拨款制度.
研究制订整体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
6.
创新学习成果认证制度.
开放高等教育学习资源,通过开放大学、在线学习、在校学习等多种方式,为多种形式学习创设方便途径.
推动普通高校之间学分互认,推动自学考试、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之间学分转换.
探索建立学业资格认证框架和学分积累、转换的"学分银行".
推动高校完善非全日制学生获得学历学位的具体要求和条件,包括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学分要求及申请、评价、考核办法,向社会公布,实行注册学习.
推动建立健全在线学习质量保障体系,鼓励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以多种形式提供大规模、系统化开放在线课程,实现共建共享.
建立开放大学体系,完善配套政策,规范开放教育学历文凭授予办法.
(三)改革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增强教育发展活力1.
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
出台进一步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意见,明确中央与地方教育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推动中央向地方放权.
扩大省级政府在教育结构调整、院校布局、学科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统筹权.
省级政府自主确定教育发展目标、规划和重点并组织实施,切实履行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职责,不断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2.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出台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意见,探索建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依法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规则,明确党委集体领导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规范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的职责、议事规则.
加强高校学术组织建设,避免行政权力过《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4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多干预.
加强教代会、学代会等组织建设,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拓宽师生参与管理的渠道.
建立健全符合高校实际的人事制度、科研管理制度.
完善大学校长遴选机制,全面推行高校总会计师制度.
建立健全高校理事会(董事会)制度,形成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高等学校教授、副教授评审权下放到高等学校,政府部门加强监督指导,各地区可结合实际采取逐步下放、稳步实施的过渡性办法.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向社会公开招生、财务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到2015年所有高校都要制定公布章程.
3.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放宽准入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多种形式进入教育领域,通过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方式,多种途径扩大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全面清理对民办学校的歧视政策,营造公平政策环境.
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引导民办学校规范办学.
4.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拓宽出国留学渠道,完善留学服务,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的监管和引导.
建立高校海外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吸引人才回国服务.
改革中国政府奖学金招生和培养模式,健全监管机制,支持学校、学生双向自主选择,提高政府奖学金生培养质量.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积极发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孔子学院建设.
5.
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
以建机制、调结构、强监管、增效益为着力点,筹好、用好、管好教育经费.
按照隶属关系,研究制定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
进一步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
建立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落实对个人和企业捐赠教育的税收优惠政策.
完善教育财务制度,加强预算和资产管理,健全监管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加强基础管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在各级各类学校推行"阳光财务",公开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情况.
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教育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将评价结果作为经费安排的重要依据.
6.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加强各级教育督导工作力量,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督导工作专业化水平.
全面推行督学责任区制度,实行挂牌督导,全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整合现有监测评估机构和资源,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鼓励和支持相对独立的专业机构开展评估.
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
进一步取消、下放、转移教育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减少政府对学校办学的微观干预.
推进学校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
文件·讲话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4—2018年)/5三、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领导,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主动履职尽责,统筹制订改革方案,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及时了解、汇总改革中的重要事项,研究提出重大教育改革建议方案,集中力量进行突破.
(二)完善联动机制.
建立教育改革多方联动推进机制,确保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学校的改革实践紧密结合、相互衔接、同步推进.
国家层面主要负责改革的统筹安排,组织实施重大改革;国家教育咨询委员全程参与教育重大改革政策制定的咨询指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年度改革重点任务.
充分发挥基层和学校的主体作用,尊重基层和学校首创精神,支持各地各校大胆探索,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改革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强化宣传引导.
制订重大改革方案和重大政策,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搭建各地各校教育改革信息沟通平台,畅通相互交流和借鉴渠道.
采取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推进会等方式,及时推广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经验.
及时宣传教育改革和成效,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支持教育改革,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改革信心,为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四)加强督查评估.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改革实施情况,及时跟踪掌握进展,督促工作落实,探索建立改革工作考评制度和工作情况通报制度.
省级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本地区教育改革工作进行督查督办,重大情况要及时报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6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部署,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根据《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意,现就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精神,以构建政府、高校、社会新型关系为导向,积极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明确政府高等教育的管理职责和权限,进一步明确高校的办学权利和义务,更好地落实高校的办学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社会的支持和监督作用,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支持的格局,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二、积极简政放权,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根据《高等教育法》规定,立足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当前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着重从以下七个方面推进.
——支持高校科学选拔学生,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高职院校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成绩为基本依据,自主确定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
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校依据学生的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支持高校选拔具有特殊才能和创新潜质的人才.
支持高校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主调整优化同一层次研究生类型结构,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推进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健全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制度,完善以导师团队为主导的复试选拔机制,支持高校选拔符合培养定位的学生.
支持高校建立博士研究生选拔"申请—考核"机制,发挥专家组审核作用,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潜质的综合评价.
——支持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鼓励高校办出特色.
尊重高校专业设置主文件·讲话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7体地位,高校可自主设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内所有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除外).
支持高校在博士、硕士一级学科授权内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在不增加授权学科总量、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高校可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进行动态调整.
研究规范"双学位"设置和授予工作的管理办法,支持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
——支持高校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鼓励高校推进全面学分制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支持高校深化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高校可自主确定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课学分学时.
鼓励高校间教育教学资源开放共享,通过搭建平台、对口帮扶、政策引导等方式,支持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促进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支持高校自主选聘教职工,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
全面落实公开招聘制度,高校可根据教育教学需要面向社会依法依规自主公开招聘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等各类人员.
教授、副教授评审权逐步下放到高校.
支持高校建设职业化管理干部队伍,扩大实施高校职员制,逐步拓宽管理人员晋升通道.
——支持高校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为提升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优化财政科研经费的投入结构,稳步增加中央部属高校经常性科研业务经费的投入,鼓励地方为高校设立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潜心研究、自由探索.
按照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改进科研项目预算编制方法,健全预算评估评审的沟通反馈机制,进一步下放预算调整审批权限.
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完善和落实促进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政策.
——支持高校自主管理使用学校财产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完善高校生均拨款制度,建立高校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新增经费继续向基本支出倾斜,提高基本支出经费比例,降低专项经费的比例,扩大学校对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自主权.
捐赠收入财政配比资金由高校统筹安排使用.
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学费标准并动态调整.
——支持高校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支持高校与外国高校之间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
开展高校自主确定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试点,支持高校加大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力度.
支持高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与境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
支持具有相应实力的高校海外办学,开展国际合作和跨境教育服务.
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内《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8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容.
在近期取消下放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网校审批等教育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取消下放一批教育行政审批事项.
严格规范教育行政审批,规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不得在行政审批事项公开目录之外实施其他行政审批.
精简评审评估评价和检查事项,取消一批评审评估评价事项,整合内容交叉重复或关联度高的评审评估评价事项,统筹常规性、临时性检查.
编制确需保留的评审评估评价和检查事项目录清单,不得开展目录清单之外的评审评估评价和检查事项.
探索实施高校依法自主办学负面清单管理,清单之外的事项由高校自主行使并依法接受政府、社会及校内监督.
三、坚持权责统一,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高校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着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切实加强自律机制建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确保用好办学自主权.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规则.
结合学校实际,明确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范围、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探索建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
凡属学校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作出决定.
对由学校自主决定的事项,要逐项完善决策机制与程序.
要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向院系放权,调动基层组织积极性.
探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建立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保障学术组织相对独立行使职权.
认真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依法设立学术委员会,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
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完善学术管理的体制、制度和规范,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尊重并支持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
建立完善对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行为的认定程序和办法,维护良好的学术氛围.
——完善校内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
认真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
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收入分配方案等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事务,要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要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
积极拓展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进一步改革完善高校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学生自主管理.
要完善多元参与的校内治理体系,加强议事协商,积极探索师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结构的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
——健全社会参与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理事会,充分发挥其在加强社会合作、扩大决策民主、争取办学资源、接受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把公平透明作为高校的基本制度,完善各类信息公开制度,重点加大高校在招生考试、财务文件·讲话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9资产及收费、人事师资、教学质量、学生管理服务、学风建设、学位和学科、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力度,保障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接受利益相关方的监督.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准确回应师生和社会关切.
——健全以章程为统领规范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制度体系.
认真落实《高等学校章程制度暂行办法》,加快章程建设.
要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健全和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利运行规则.
所有高校应于2015年前完成章程制定.
要依据法律和章程,制定、梳理和完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学生管理、后勤等方面自主管理的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实现自主权运行和监督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四、放权监管同步,健全高校用好办学自主权监管体系在加大放权力度的同时,要改进和加强宏观管理,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规划、公共财政、标准、信息服务和必要的行政措施,把该做的放开,把该管的管住,针对每一个放权事项建立监管办法,避免"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
——健全质量评估监测制度.
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实施本专科教育相关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鼓励行业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制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改进评估办法,加快建设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
完善高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进一步规范质量报告的内容,完善发布方式,探索建立质量报告核查机制.
强化行业自律,鼓励相同类型、层次高校之间组建各类联盟或协作组织,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组织的作用.
——完善依法监管机制.
探索建立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大对学校办学自主权行使的监管力度.
综合运用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手段,健全对高校自主办学中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机制,完善教师、学生申诉制度,畅通师生权利的救济渠道,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对高校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规范办学行为等事项进行督导,完善教育督导报告的公开、限期整改制度,加大复查和监督问责力度.
改进巡视工作,把决策程序和自主权使用等情况作为巡视监督重要内容,强化巡视成果运用,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依据办学需要提出的本意见以外的办学自主权事项,应牵头认真研究,提出处理意见,根据赋权与能力相匹配原则,对有能力用好、有机制规范的、以协议、试点等方式放权.
选择若干自律机制健全、办学行为规范的高校,赋予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对出现重大违规办学行为的高校,实行协议暂停或试点退出机制.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7月8日《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10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分析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
刚刚过去的201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努力,教育系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着力促教育公平、调教育结构、提教育质量,工作有进展、有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方面,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启动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学考试开始破题,26个省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12个省份4440名考生参加高考;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达18.
5万,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1万扩大到3万名;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000多万名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在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方面,建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学籍管理的无缝衔接和互联共享;首批认定14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深度结合有了体制机制保障;全面启动高校章程制定,教育部首批核准公布6所高校章程;基本实现中小学校挂牌督导全覆盖,293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推进,就业率进一步提高.
在改进作风、维护稳定方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规定;深入推进"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保持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开始进入第二个三年.
做好今年的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方向、保持定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狠抓落实,积极稳妥、务求实效.
坚定方文件·讲话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1向、保持定力,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就是要针对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优化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就是要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把中央的部署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现实.
积极稳妥、务求实效,就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不做表面文章,不求轰动效应,为适应国家需求、回应人民期待,扎扎实实地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是国家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各领域改革的总要求.
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一切改革的举措和行动,毫无疑义都要自觉围绕这一总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从教育部门自身改起,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教育治理能力提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通过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促进公平、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更好地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
作为教育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带头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一)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了改革朝什么方向奋斗、在什么地方聚焦、于什么环节着力.
过去我们习惯讲管理,现在强调治理;过去我们常说四个现代化,现在提出治理现代化.
这反映了新形势下我们党对治国理政理念和治国理政方式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重大理论创新.
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三中全会的重大部署,也是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实践,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晶.
一年多来,党中央把改进作风放在突出位置,在全党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一届政府把转变职能作为开门办的第一件大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中央坚持改作风、转职能,实质上都是在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12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力.
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为教育改革开启了新的窗口期,各级教育部门一定要深刻理解中央精神、自觉遵循中央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切实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适应教育形势变化,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当前,教育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我国举办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2.
6亿学生、1600万教师、52万所学校,各级各类学校组织的复杂化、结构的多样化、水平的差异化以及人民群众教育诉求的个性化都在不断增强.
教育规模扩大后,各方面更加关注教育质量和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增多,各方面更加关注教育公平和效益;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不断增长,各方面更加重视教育结构和布局;城镇化加速推进,教育人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迁移流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日益紧迫;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理念和方式带来多方位的冲击.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实现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三)破解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开放35年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3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不断推进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当前,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还不足,办学活力还不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还不紧,国际竞争能力还不强等.
这些问题,原因有很多,究其根本,不在学生、不在教师,也主要不在书记校长,而在教育管理部门,在于我们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体制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方式落后、管理能力落后: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教育权责交叉,上级部门管得过多过细过于简单,制约了基层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管理方式单一,习惯于用分数管学生、用升学率管教师,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的创造性,等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针对性破解,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不能实现很好转变,我们的工作就难免事倍功半,甚至可能事与愿违.
实现国家现代化,教育要率先现代化.
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再用7年时间,让世界最大教育体系整体进入现代化,任务十分艰巨.
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治理要率先现代化.
如果不能尽快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如期实现.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以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完成好我们这一代人必须面对、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文件·讲话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3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根据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更好地激发每个学校的活力,更好地发挥全社会的作用.
政府宏观管理,就是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创新方式,把该放的放掉,把该管的管好,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学校自主办学,就是要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明确权利责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社会广泛参与,就是教育质量要接受社会评价、教育成果要接受社会检验、教育决策要接受社会监督,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
政府、学校、社会,管、办、评三者之间,权责边界既应当是清晰的,又一定是相对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持,由此形成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
(一)把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办学方向,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始终是教育第一位的要求.
当前的关键,是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具体化,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体现到课程标准、教材编写以及考试评价之中.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近,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要抓好主题教育活动.
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教育,创造有效形式、形成长效机制.
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开展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活动.
特别是节约粮食工作,要从餐桌抓起,从食堂抓起,从各级各类学校抓起,营造劳动光荣、节约光荣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要突出诚信教育重点.
在教育系统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将学生诚信表现记实性写进成长记录,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有效机制,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价值观念和制度保障.
要用铁的手腕治理考试招生违规违纪问题,用铁的纪律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坚决守住教育考试招生这块净土.
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创新教学方法,分学段有序推进,打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根基.
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明确学生在学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要求,以记实方式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
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工作.
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通过多种形式,保障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教会学生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推进体质健康测试,学生测试结果通知家长,学校测试结果向社会公开.
要改进美育教学,充分发掘传统艺术资源,《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14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因地因校制宜,教会学生使用一两种乐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部署和推进各类课程改革.
出台实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对各学段育人目标和各学科内容设计提出具体要求.
修订课程标准,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修订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大纲,研究提出大学相关教材修订和使用意见.
做好教材编写工作,全面修订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教材,完成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三科起始年级统编教材审定;组织修订中等职业教育教材;修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高质量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确保其政治性和学术性的高度统一.
(二)促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要在教育公平上多想办法、多做实事,用教育公平重新审视体制机制,重新评估政策措施,通过规则调整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教育公平水平.
兜底线,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
要抓好贫困地区教育.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保证贫困家庭孩子平等接受教育.
研究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编织贫困地区儿童成长安全网,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
把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流入地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努力保证他们能在当地就读,完全由公办学校接收暂时有困难的,可以采取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
努力做好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考试工作,扩大进一步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机会.
要支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提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率.
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抓紧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密切会同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留守儿童安全、学习、情感等提供有效服务.
要高度重视残疾人教育,全面部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保基本,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
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
落实《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使贫困地区学校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符合安全、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要.
对确有需要的村小和教学点,不仅要坚持办,而且要办好.
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将各地办学条件达标情况列入督导,全面普查,纳入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公开.
要多策并举,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抓好2013年启动实施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使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上水平,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要优化学校布局.
学校布局规划要纳入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从严控制农村学校撤并行为,调整文件·讲话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5须经省级政府批准.
创新学校管理模式,鼓励强校带弱校,组建教育联盟,推行学区一体化管理,探索学校托管,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
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
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规模,调整完善招生规则,让更多部属及省属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学生,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形成巨大的人才红利.
各地各高校都要建立健全逐步提高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长效机制,并将每年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向社会公布.
要提升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
教育资源要继续向中西部倾斜,加强东中西部教育协作,鼓励优秀教师以多种形式到中西部服务,强化国家重点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为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作出贡献.
今年,全国80%以上中小学校要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奠定教育信息化基础.
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通达具备条件的每一个班级,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
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2013年1.
5亿学生数据入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学籍全覆盖.
(三)调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不断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政府教育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当前应着力在发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上多下功夫.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要从完善基本制度入手,加快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普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今年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要全面清理各类歧视性政策,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在2012年《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解决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法人属性、产权归属、教师保障、财政扶持等问题.
要根据三中全会要求,积极探索运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
(四)抓改革,积极稳妥破解考试招生制度难题推进改革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当前,教育改革任务艰巨繁重,三中全会作了全面部署,我们要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
今年的重中之重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16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出台实施方案.
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配套"实施意见".
各省要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改革"实施方案".
开展改革试点.
在有意愿、有条件的若干省份和高校开展改革试点.
改革试点包括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
改革试点省份和高校要出台试点"实施办法".
改进考试内容.
抓紧研究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考试内容改革,完善国家考试题库.
高等职业教育推广"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方式.
确保公平公正.
这是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问题.
确保公平公正,最重要的是理清责任、落实责任.
要抓紧完善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办法,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调整高校招生委员会人员构成,增加教师、学生及校友代表.
建立校长作为法人代表签发(或授权签发)录取通知书制度,公布各校录取通知书签发人名单.
对学生作弊、作假,经查实除按规定处罚外,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就学、就职单位了解.
进一步清理规范和逐步减少各类加分政策.
加强宣传引导.
要加强改革举措的可行性论证,加强改革的风险评估.
充分考虑教育的周期性,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提前公布高考改革实施办法.
要加强对改革办法和政策的宣传解读,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五)转职能,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政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管办评分离"中,政府管理的改革是前提、基础.
推进政府管理改革,核心要义是加快转变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同时督促基层和学校把权接住、管好,确保放而不乱.
积极简政放权.
"善政必简".
只有该简的简,该放的放,才能激发学校和社会活力、需求潜力和发展动力,才能从名目繁多、繁琐细碎的评估、评审、评比中解脱出来,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抓大事、议长远、谋全局,做好该做的事、能做的事.
要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
按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对已经明令取消的,要不折不扣地放给学校、放给社会,不能变相保留.
对保留的项目,要抓紧清理审批流程,公开审批的标准、程序和结果.
要统筹整合专项资金.
根据财税体制改革要求,整合农村义务教育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统筹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资金,扩大基层和学校资金统筹使用权,提高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要减少各种检查活动.
建立检查工作归口管理,整合各种常规性和临时性检查,给学校创造一个安心静心办学的环境.
简政放权,当前重点是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
目前,教育部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研究制定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意见.
原则上凡是由省级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一律下放省级管理,凡是由学校能自主决定的事项一律下放到学校.
文件·讲话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7加强标准建设.
标准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要依据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用标准加大投入、加强监督、加强约束,从根本上减少管理中的随意性.
这些年,相继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标准,但目前一些领域仍然空白,有的已经不合时宜,有的甚至相互矛盾.
去年教育部制定了《标准与指南》制定和发布规程,强化对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
要加快对一些标准的废止、修改,制定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教师编制、教育质量、仪器设施、专业教学、语言文字等标准,加快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标准体系.
特别是要推动健全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完善职业教育、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研究学前教育、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健全教育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要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坚持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
要加强教育经费监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严防违规违纪行为和铺张浪费现象.
推进法治建设.
"政贵有恒".
法治是现代教育治理的基本特征,对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稳定持久的保障作用.
要推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等4部法律一揽子修订工作,抓紧职业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工作,不断健全教育法律制度体系.
要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强化教育督导.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简政放权,也要加强监督监管.
教育督导是政府加强宏观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互协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要进一步完善督学、督政、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
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
印发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见,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充实教育督导队伍力量.
研究制定督学管理办法,提高督导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做好督导重点工作.
督政方面,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省级督查、国家认定工作,探索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和复查制度,印发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办法、省级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督导考核办法,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监督检查.
督学方面,完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实现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推进学校规范办学行为.
制定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办法,推动学校办出特色,扎实实施素质教育.
质量监测方面,制定发布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方案,开展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科学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为改进教学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制定教育督导报告发布办法,完善教育督导报告发布和限期整改制度,加大复查和问责力度.
(六)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教育有没有活力,关键要看学校有没有活力.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学校作为基本立足点,建立以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为导向的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学校作为教育"细胞"的活力.
《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18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
这也是政府放权的制度前提.
对公办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根本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范围和规则.
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参与机制、理事会(董事会)的社会联系和合作机制.
加强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出台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规范学术委员会的组成、权责和运行规则.
章程是明确学校内外部权利义务关系、促进高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载体.
要按照统一部署,加快推进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
对民办高校,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完善理事会(董事会)结构,规范决策程序.
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保障校长、教职工特别是学生等相关主体的权利.
对中小学,主要是加强党组织建设,实行好校长负责制,加快推进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建设.
推进依法办学.
教育部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正在研究制定依法治校指标体系,形成依法办学的考核标准、考核办法,为政府、社会、家长监督评价学校办学行为和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要把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成效作为评价学校领导管理水平、治校水平的重要内容,切实推动学校管理观念的转变.
教育部门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对学校办学活动合法性的监管上,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水平,坚决杜绝任何学校出现有悖于法治原则的管理手段和规定.
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申诉、学生申诉制度,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在学校管理中都能直接感受到法治的力量.
要建立教育领域公益性法律服务机制、学校安全事故依法调解制度,完善保障学校依法办学的制度环境.
坚持面向社会.
学校只有主动面向社会、服务社会,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在办学思路、模式、方法上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变.
继续实施"2011计划",通过机制创新,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当前,青年教师住房存在困难,要主动协调学校与当地政府、社会,因地制宜,努力加以解决.
(七)发挥社会评价作用,动员社会参与支持监督教育在"管办评分离"中,评价是反馈环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客观、科学、公开、公正的评价,是增强教育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的前提,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学校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治理模式下的"社会评教育",实质是要把评价权和监督权更多交给社会、回归社会,在"管"与"办"的互动中,保持相对独立性,成为教育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发挥行业企业作用.
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下,教育所提供的课程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所创造的科研成果,最终都要接受市场和社会的检验.
这不仅要求我们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和培养模式做出调整,也要求我们的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相应变革.
行业企业是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毕业生最终文件·讲话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9的去向.
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普通院校,都要加快建立行业企业评价机制,吸收行业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把行业企业的评价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重视行业企业评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毕业生就业状况.
就业是个试金石,高校办得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看学生就业能力强不强、创业水平高不高.
今年高校毕业生727万,这都是国家宝贵人才.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责无旁贷,教育部门义不容辞.
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在开发就业岗位、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基层就业、激励自主创业等方面,出台更多具体政策,解决毕业生就业创业中的具体困难.
要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作为高校评估重要内容.
实行高校学生学籍信息和就业信息贯通,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和把握各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并向社会公布.
强化专业组织评价功能.
教育评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正确发挥评价的监测、诊断、指导功能,专业机构不可替代.
要支持现有专业机构建设,发挥专业学会、行业协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要加快培育独立于教育部门的专业教育服务机构,不断提高其评估监测水平.
要引入竞争机制,推广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合同、委托等多种方式向专业组织购买高质量的服务.
今年,将加快整合国家教育监测评估机构和资源,为开展专业化监测评价提供支撑.
加大力度推进一些机关职能向直属单位和社会组织转移,原则上各司局不再直接组织评估评价评审等具体事项.
委托第三方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和"教育满意度测评"两项监测评估工作.
通过测评,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找出差距,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做好工作的自觉性、针对性,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教育满意度.
重视社会公众监督.
社会监督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要推行教育部门、高校权力清单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社会各界在公开中监督.
要通过信息公开,确保社会公众及时、便捷、有效地获取各类教育信息,这是社会监督不可或缺的环节和基础.
强化社会评价,首先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主动加强信息公开,主动让社会了解,提高政务和校务公开的水平,提高政府和学校的公信力.
对各级教育部门,要按照中央关于推进政务公开的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把各项政策和重要事项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社会公开.
进一步加强职能公开、依据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监督公开.
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都要公开征求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公布意见采纳情况.
要加大行政审批公开力度,及时公布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办理程序和审批结果.
大力推进工作过程公开,及时发布重大教育项目和工程实施情况.
大力推进工作结果公开,推动教育质量标准、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和教育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开.
要公开违法违规事件查处结果.
对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办学条件能力、《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20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质量水平等信息向社会公开,让社会了解.
今年要进一步推动本科院校向社会发布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积极公开群众关注的信息,对学校重大决策、政策及时宣传,赢得社会理解;对突发事件要及时回应,掌握舆论主动权,树立和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当前,特别要加大高校招生和财务信息公开力度,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扩大公开范围,切实加强师生和社会对招生、财务工作的监督.
信息公开,核心是"公开",关键在"真实",根本在"监督".
没有"监督"的公开,就可能是不公开、半公开,甚至是假公开.
2014年,要改革信息公开监督检查机制,引进第三方参与教育信息公开监督.
三、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面临的时代命题,是必须完成的崭新课题,也是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
完成好这一任务,无论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还是知识储备、工作方法,我们都还有许多不适应之处,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现实地摆在每一个教育管理者的面前.
我们要以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切实提高认识、增强本领,打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场攻坚战,实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一)深化学习领会,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
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身体力行.
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作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思想武器.
教育部门各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
要真心实意学,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认认真真地学习原文,全面系统领会讲话基本精神,着力把握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
要联系实际学,紧密联系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更好地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要抓住精髓学,坚持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来思考问题、谋划思路、改进工作.
要认真学习各方面知识,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素质能力基础.
(二)增强担当意识,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为官避事平生耻".
担当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品格.
教育部门管理干部一定要牢记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事业的责任,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当前,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利益格局错综复杂,改革难度和风险都在不断加大.
责任重于泰山.
打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场攻坚战,缺乏担当意识不行,担当意识不强也不行.
我们要敢于旗帜鲜明、较真碰硬,勇于尽心竭力、攻坚克难,善于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要正确推进改革.
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正确推进策略,确保改革取得可预期成果.
要准确推进改革.
吃透中央精神,立足基本国情,更加富有成效地把教育改革推向前进.
要有序推进改革.
该国家统一安排的不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等,该试点的要先行试点积累经验,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
文件·讲话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1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教育部门、学校、师生创造的新鲜经验.
加大国外先进理念、经验和资源的引进力度,以教育开放促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
要协调推进改革.
在教育内部,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统筹推进课程、教学、考试、招生改革.
在教育外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有关环节的衔接,主动会商解决重大问题.
要务求改革实效,从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最期盼的事项改起,从各个部门、社会各界、师生员工拥有共识的环节改起,从制约教育公平、质量最突出的问题改起,让教育改革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强化为民情怀,全心全意服务师生群众.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是要让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必须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必须养成真挚为民的情怀,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把师生需求贯穿工作始终,调研要深入群众,决策要吸纳群众,执行要依靠群众,监督要动员群众.
教育部门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努力在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永远保持为民、务实、清廉本色.
要深入基层和学校调查研究.
了解群众师生的想法,发现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的办法.
要完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
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要做好公示、听证,增强决策的透明度,扩大公众的参与权.
要善始善终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做好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工作,强化整改落实,推进建章立制.
及早谋划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将两批活动有机衔接、深入推进,以严的标准、严的程序、严的要求,全面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坚决守住阵地,切实维护好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保持校园和谐稳定,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没有和谐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
两亿多大中小学生,其中大部分还是未成年人,确保他们安全上学下学、安心学习生活、健康成长进步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阵地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要注重形成合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心理干预机制,切实抓好日常管理,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
要坚持源头治理,认真解决师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和信访反映的突出问题,把他们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
要完善应急预案,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定应对计划和方案,做到全覆盖、能操作、已演练、常更新.
教育部将发布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各地各校要认真加以落实.
(五)加强舆论引导,努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这既是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树立教育系统良好形象的现实需要.
要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上下功夫.
舆论氛围好不好,关键在引导.
要更好地唱响主旋律、提振精《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22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气神、激发正能量.
准确解读教育改革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改革焦点难点,提高宣传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要在扩大新闻宣传覆盖面上下功夫.
建立覆盖报刊、广播、电视、新兴媒体在内的教育新闻宣传大格局.
把网络舆论工作作为教育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
发挥微博、微信、社交网络和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的独特优势,研究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让更多主流舆论和正面信息上网传播,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
要在提高舆情应对能力上下功夫.
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定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要求,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尽早发出正面声音,争取第一落点.
通过扎实有效的舆论引导,最大限度凝聚改革的正能量.
同志们,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予我们崇高的使命、重大的责任.
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谱写教育改革的新篇章,开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5期)文件·讲话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4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23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4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今年5月4日,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北京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强调,全国高等院校要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并特别要求北京大学通过埋头苦干和改革创新,早日实现几代北大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
当前,北大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已经进入冲刺阶段.
我们深刻认识到,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是加快创一流的根本动力,是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事业的重要探索和实践,也是学校自身发展进入到关键冲刺阶段的内在要求,凝聚了全体师生员工的共识和社会各界对北大的期待.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北京大学从两个方面汇报我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有关情况,请大家给予指导.
一、北京大学全民深化综合改革的目标和思路在"中国梦"的指引下,结合国家战略和北大实际,我们提出了"北大2048远景规划"和"三步走"战略设想:第一步,在2018年北大建校120周年前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之际,努力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第二步,用15年左右或更多一点的时间,继续加快创建,巩固提升,将北大进一步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第三步,再用15年左右的时间,大体上到2048年北大建校150周年前后,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全面实现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力争走在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现在,距离实现"三步走"的第一步目标只有不到四年时间.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综合改革,力争到2018年前后,使北大在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中的地位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在探索完善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模式方面取得新的重要成果,为实现北大2048年远景规划和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奠定基础.
近年来,在中央和教育部、北京市的指导、支持下,北京大学在内部治理结构、人事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重要的实质性进展,为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进全面综合改革积累了重要经验.
当前,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好解决、好克服的问题大多已经改革,《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24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越来越难,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些硬骨头都是关系到治理核心的关键问题,就在眼前,绕不过去,必须要啃.
在硬件方面,资源紧张的问题比较严峻,发展建设空间不足的局限较大.
在软件方面,我们在思想理念、管理水平、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上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不小差距,这些都是我们的短板.
建设一流大学必须扬长补短,补好这些关键之短,要通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构建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用好办学自主权,着力提高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激发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总书记指出,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根据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认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要着重把握以下几条关键思路:第一,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融入民族复兴伟业,服务国家战略.
北大要创建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扎根当代中国土壤、继承优秀中华文化、服务伟大"中国梦"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因此,北大的综合改革要面向国家和民族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圆梦北大,筑梦中华,坚持以知识创造、保存和传播为使命,以培育中国和实践拔尖创新领导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根本性重大科学、技术、文化问题为关键方向,在服务于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探索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模式.
第二,要继承百年办学传统,尊重教育规律,守正创新.
从19世纪90年代创办近代大学以来,中国大学在学习其他国家大学的办学模式中不断发展,但总体来看,中国大学在学习其他国家大学的办学模式中不断发展,但总体来看,复制、跟随有余,创新、创造不足,这就导致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容易被被人牵着鼻子走,而难以结合国情、校情形成自身的办学风格和教育特色.
因此,在此次综合改革中,我们将深入发掘北大百余年办学传统,认真总结、充分尊重前人的办学经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在继承传统中凝聚学校办学特色和风格,不唯书、不唯洋,不照搬照抄当前西方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
要继承中华文化和中国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回归中国大学之道,坚守中国大学之本,塑造中国大学之魂,你努力探索出一条体现中国特色、遵循教育规律、具有鲜明北大风格的发展道路.
第三,要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关键突破口,以实现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
当今世界,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其规模、名声、资产,甚至也不在于拥有多少名师大家,这些因素都很重要,但又不是最本质的.
如果管理混文件·讲话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4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25乱,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内斗内耗,失去方向,人心涣散,那再有多大的家底也经不起折腾.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最核心的竞争力在管理,而管理的核心在于制度.
因此,尽管学校的综合改革千头万绪,但要清醒地认识到体制机制改革是带动其他各项改革向前有序推进的火车头,要通过制度建设有效协调党委和行政的关系、学校和院系的关系、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中心工作与后勤保障的关系等各方面关系,使各办学要素有机统一、形成合力,实现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二、北大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改革的主要措施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既要注重改革的全局性,也必须学会"弹钢琴",通过几个核心领域的改革来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从而避免泛泛而论、泛泛而改,真正通过改革解决制约学校办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
为此,我们将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作为改革的核心目标,通过法人治理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资源配置以及党政管理和服务改革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牢牢把握大学使命,实现改革核心目标1.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育人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强调,高校综合改革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推进,并对广大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明确希望.
北大制订的综合改革方案,核心就是立德树人、提高质量,我们始终把创新育人模式作为重中之重,其他各项改革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的,都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核心.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北大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结合自身传统和特点,提出要努力培养这样一种领军人才:他们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对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和广泛的涉猎,他们既有高尚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也具备建立在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之上的远见卓识.
为此,北大正在酝酿、研究、讨论新的教育教学方针,对多样性与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构想进行提炼,进一步体现以学生为本,更加重视教育教学,同时,也更加面向人文与科学发展的前沿与未来.
近年来,北大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自2012年以来,在全校范围试点推行"小班课教学改革",确保最优秀的师资投入到本科教学一线,强化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的深入互动,提倡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大胆探索差异化、模块化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下一步,北大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卓越育人计划",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切实贯彻到立德树人全过程中.
《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26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继续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以通识教育和提升人才培养全球化水平为重点,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继续深化和推广"小班课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探索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进一步完善教材体系建设,促进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过程有机衔接.
建立完善跨学科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探索形成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机制.
汇集世界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生源,构建全球化的育人体系.
积极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联授互授,建设英文课程平台,支持更多学生参与多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内容,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事政治等教学内容,帮助广大师生特别是青年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引导广大教师忠实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既要做学问之师,更要做品行之师.
2.
改革科研体制机制,适时调整科研方向与学科结构,提高学科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
大学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
通过提升科研水平,既能为国家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又能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培养人才,实现科研反哺教学,促进科教融合育人.
多年来,北京大学以科研体制创新推进学科体系建设,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例如,北大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新体制机构建设,先后建立了分子医学所、国际数学中心、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等十余个新体制科技创新平台.
这些平台瞄准世界一流学术水平,在国家科技发展中已发挥显著作用.
根据汤森路透"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公布的最新数据,我校19个学科进入全球前百分之一,5个学科进入前千分之一,在全国高校中保持领先.
但我们也看到,哈佛、加州伯克利等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呈现纺锤形,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的尖端学科较为密集,学科发展整体水平较高;而我们在学科分层结构上呈现正金字塔形,顶尖学科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差距.
此外,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有国家级大科学装置和一流的实验平台,直接为创造国际顶尖学术成果提供支撑和平台.
目前,我校在这方面暂时还难以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肩,校级科学实验室用房和实验平台的规模、质量也还比不上国外一流大学.
文件·讲话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4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27下一步,北大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国际评估的导向作用,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学科层次,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
构建"基础研究特区",为加强基础研究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与国家发展战略的结合,重点在关系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的领域进行布局.
在资源配置上从以项目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支持项目转向支持机构(实验室、基地、公共平台等)的运行.
3.
改革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提升对全面深化改革事业的贡献率.
北大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第一轮改革开放中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为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我们要紧密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积极促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
切实改革国内合作体制机制.
加强社会服务资源的全校统筹力度,实现全校社会服务的协调统一;及时把握合作需求,掌握项目进展,构建协同创新平台;调动校内校外两方面的积极性,全力争取政策、资金、土地等外部资源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支持.
深入学习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开展联合科研攻关,优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
继续办好国家发展研究院、社会调查中心、国际战略研究院、海洋研究院、医疗大数据研究院等一系列新型智库,不断产生并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引领性、标志性学术成果.
继续发挥北大医学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为首都乃至全国的卫生健康事业提供优质服务.
以新机制建设好北大国际医院,为医改探索新路.
(二)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实现核心目标提供支撑和保障1.
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实现改革核心目标的体制机制基础.
现代大学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大学的体制设计,涉及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等.
其中,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是体制设计的核心.
二是关于大学内部机制安排,主要表现为内部治理结构.
在改革过程中,北京大学在内部治理结构上进行了积极探索,致力于以北大章程为核心,为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奠定基础,并大力加强学校自律机制建设.
近一个时期,我们完成了《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工作,初步理顺了北大学术治理结构.
我们将按照"小机关、大服务"的思路,逐步实现行政管理由"条条"管理向"块块"管理转变,探索责权利向院系下放,管理中心下沉.
同时,以法律、法规、规章及《北大章程》为上位法,分类清理和完善学校各类规章制度,推进依法治校.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内部治理结构的调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28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特别是为推进学校综合改革提供合法性,留足政策空间.
前一段时间,北大已经和清华、上海市向教育部提出了综合改革所需的政策支持事项,教育部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得到了扩大和落实;我们还积极配合教育部,就所需的一些政策支持征求了其他相关部委的意见.
下一步,北大将根据各部委的反馈意见,认真修改完善改革方案,建设好学校与政府的新型关系.
2.
深化师资人事制度改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人才是学校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立德树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体和主力军.
目前,北大教师队伍中约1/3已具备国际学术竞争力,其中部分已具备国际一流水平.
但是,世界最顶尖的人才和学术领军人物还十分缺乏,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的资源十分短缺,能够给予优秀人才的待遇与国际一流大学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北大正在着力建设"人才高地",主动适应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转变,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程度.
在全面实施公开招聘和全员聘用制度基础上,北大已经初步建立起以教师为主体的学术人员系列管理和聘任制度,完善了以质量为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我们重点投入建设了若干示范性研究机构,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招募人才,创造了一流的干事创业环境;推出"博雅讲习教授计划",启动北京大学第三批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评审工作,进一步落实人才强校战略.
同时,为了确保人事制度改革平稳有序推进,我们确定了新旧体制并存、逐步过渡的改革方针.
我们希望通过师资人事制度改革,力争到2018年前后,通过招聘引进和内部培养,教师队伍中具有国际学术竞争力的比例从当前的约1/3提升到2/3,为实现"北大梦"打造一支以30名顶尖人才、200名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卓越师资队伍.
3.
改革学校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办学国际化的水平和质量.
北大综合改革的目标,不仅是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更要紧紧盯住世界顶尖大学,在对外开放办学中奋起直追.
1998年,与北大具有校际交流关系的学校仅为128所,分布在39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北大已与世界53个国家和地区的293所大学建立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其中,与近80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
但我们也看到,基层学术单位的国际交流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校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发挥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用国际语言开设的课程相对较少,全日制学生中的留学生比例和教师队伍中的国际学者比例相对较低.
随着世界一流大学到中国竞争优质生源,并且为优质生源提供越来越优厚的条件,北大对国内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已经受到挑战,争取国外一流生源方面也始终没有实现大的突破.
下一步,我们要把国际化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驱动力.
抓紧实施"顶尖伙伴行动",围绕国家重点建设的前沿科学领域,强化与世界名校、著名科研所、国际评估机构、数据公司巨头、出版集团的战略伙伴关系;深度参与"国际研究文件·讲话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4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29型大学联盟"等国际大学组织和联盟,探索双边或多边合作新模式、打造"大外事"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北大国际咨询委员会职能,汇集全球力量为北大国际发展献策献力;推动外事工作"重心下沉",调动基层单位推动国际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前,北大还正在努力建设面向世界的高端研究平台.
以北大"燕京学堂"为依托,以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尤其是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为研究重心,吸纳全球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顶尖学者,推进"中国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之间的互相促进,实现"三位一体"的整体创新.
4.
深化资源配置体制改革,提高资源汲取、整合能力和利用效率.
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北大获得的教育资源投入依然相对不足.
例如,北大在校学生数是哈佛大学的1.
7倍,专任教师数是哈佛大学的1.
5倍,而每年的办学经费仅为哈佛大学的三分之一左右.
土地和空间问题也是限制北大未来发展的重要瓶颈,生均占地面积大大低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水平(仅为哈佛大学的66%、耶鲁大学的19%).
在千方百计汲取资源的同时,我们更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改革现有资源分配格局、整合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要建立健全学校土地、房屋、文献资源、大型仪器设备等重要公共资源利用机制,探索以成本补偿等方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当前,北大正在积极推进"魅力校园计划",以"功能疏解、布局优化、品质提升、空间拓展"为目标,努力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秩序井然、品味不凡的世界一流的魅力校园.
目前学生中心已经建设完成,后勤服务中心和行政服务中心正在抓紧建设之中,实现教学科研、学生生活和行政服务的功能分区,推动学校空间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此外,北大还希望通过校园周边的改造、提升以及"北大未来城"的规划建设,为学校未来发展拓展战略空间.
5.
深化学校党政管理与服务改革,进一步实现管理与决策执行的规范、廉洁、高效.
随着办学规模体量不断扩大、对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更加凸显,学校加快发展需要进行的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等各项工作,都迫切需要有高质量的党政管理与服务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这也是提高大学自治能力的关键.
学校建设与发展,基础在院系.
院系建设的速度和水平决定着学校整体的建设速度和水平.
因此,我们将是否有利于发挥院系的优势、激发院系的创造性、增强院系的执行力作为衡量学校党政管理和服务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
着力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提升院系自主决策和治理能力;优化管理结构、职能配置和机构、岗位设置,突出党政、教辅和后勤单位服务效能;建设综合素质高、执行有力、精简统一、廉洁高效的管理和服务队伍,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优质的行政、技术、后勤支持和保障.
党的领导是综合改革的根本政治保障.
近期,学校已制定完成了《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30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党的建设2014-2018年工作规划》,我们将按照这个规划,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实现党的建设制度创新,为深化综合改革保驾护航.
改革是北大实现百年梦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
今天的北大,距离实现梦想从来没有这么近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今天面临的压力、竞争和挑战也从来没有这么复杂过.
我们将认真贯彻实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坚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懈怠,坚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折腾,坚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水平不停步,埋头苦干、改革创新,向着率先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进而走在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不懈奋斗.
文件·讲话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4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31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4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清华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要,深入谋划、全面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努力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作一个汇报.
一、我校综合改革的思路与目标清华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争取在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到本世纪中叶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相连.
自启动一流大学建设以来,我校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办学质量、综合实力和国际声誉大幅提升,一批学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2003-2013年ESI学科排名中,我校工程、计算机和材料三个学科分列第5、5、6位,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化学、物理、数学和环境四个学科也进入了前千分之一.
在2014年QS学科排名中,清华有1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名,6个学科进入前20名.
新时期的办学实践证明,通过重点建设、整体支持、持续改革创新,我国部分高校和优势学科实现了跨越发展,有可能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和先进学科行列.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国高等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985阶段性目标,但与世界顶尖大学长期稳定发展的深厚积淀相比,我们在学术大师、原创成果、办学资源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软环境建设特别是在治理架构、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机制、科研体制、资源约束上受到的制约日益增强.
如果不全面深化改革,在发展模式上有所突破,学校很难摆脱当前传统的相对封闭、粗放、资源投入型的发展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将很难再有新的全面提升.
我们感到,深化学校综合改革,需要着力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怎样把一流大学建设和国家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一流大学建设既要立足于当前,为现阶段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建成创新型国家服务,又要着眼于更加长远的未来,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科技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国家的制度、道路、文化和发展阶段不同,大《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32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学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也不尽相同.
我们讲一流大学的中国特色,就是指我们所探索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不能脱离中国的制度、道路、国情和文化,不能脱离改革开放的大舞台,更不能偏离服务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一流大学的建设从来不是靠简单复制取得的,复制永远做不了一流.
我们探索一流大学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既要遵循国际高等教育的共同规律,又不能脱离我们发展的条件、现实和基础.
过去这些年我们走得比较快,主要靠向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跟踪和模仿的模式.
但是走到今天,复制和跟踪已无法解决我们深层次的问题,必须在发展模式上有所创新,而要实现创新,必须进行全面的综合改革.
综合改革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突破当前的各种约束,将学术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人才培养的非功利性和国家经济建设需求的紧迫性有机结合起来.
这些问题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
一方面,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存在自我设计、自我运转、自我欣赏、自我封闭的问题,不愿意认真听取社会和市场的声音,远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国家战略需求不敏感.
另一方面,大学在学术追求和文化上又很浮躁,存在很多短期功利的行为,静不下心来敢做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事情.
清华大学一直在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和国家战略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
2012年学校党代会明确提出,必须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统一在办学实践中.
坚持世界一流,根本在于坚持学术一流,必须树立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从跟踪走向引领、从模仿走向超越.
坚持中国特色,核心在于创新发展模式,必须把清华放在中国现代化的大舞台上,紧密结合国家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需要,真正为国家做出战略性贡献,而不是一般性的服务,并从中看到世界的问题和需要,在全球大变革中抓住未来的趋势和规律,探索形成适合我们自身的发展模式.
坚持清华风格,关键在于保持学术独立和学术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凝聚有独立学术思想、敢于挑战的教师,培养有独立人格、勇于创新的学生,不畏权威,拒绝迎合,不要浮躁,远离功利,敢于建立新的学术范式,真正做一流的工作.
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关键在于制度创新,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把一流大学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师生做一流的事情,引导教师把重心回归到人才培养上来.
二是在大众化阶段到底用什么模式建设一流大学.
我们是第一个在大众化阶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家.
大众化,既要注重公平、提高普及率,又要促进竞争、提高质量,既要注重教育规范和标准,又要充分尊重大学的办学自主权,真正让教育家办有特色的大学.
过分强调公平、规范就会没有效率和创新,过于强调竞争则会导致大学丢弃长远的目标,做短期功利性的事情.
在大众化阶段,任何一所学校想主要依靠政府支持来建设一流,都是不可能文件·讲话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4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33的.
无论政府还是学校都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政府投入模式和大学建设模式.
其中最根本的措施,是要通过国家政策支持鼓励和带动社会资源的投入,形成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资源投入模式,同时又不影响大学的相对独立性.
大学自身要主动转变发展模式,实现更全面的开放.
如果没有这种模式的转变,再靠集中资源、重点建设,即使有一两所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也会慢慢失去竞争力,最终落回到二流的行列.
德国、法国大学的发展就是这种情况,日本大学也正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绝不仅仅是使个别几所高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是要通过一流大学建设使我国成为国际学术中心,从而带动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从全国来看,各高校各有特色、各有分工,有不同的发展目标,要相互合作、相互支撑,共同目标是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一流大学是群体中的领跑者,不仅要关注自身发展,实现人才聚集、形成学术高地,更要发挥引领作用,带头探索大学与国家战略需求的结合模式,解决大学治理中行政和学术关系、文化浮躁等一些关键问题,保持学术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我们的学术自信、道路自信.
三是怎样建立有效的大学治理体系和优秀的大学文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学在治理机制体制和文化建设上有明显进步,但是仍有很多关系没有理清,与一流大学建设、国家战略需要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行政权力和人情因素仍然很重,学术决策的边界不清晰,学术的作用还不够独立.
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或者政府怎样管理大学、怎样支持大学的建设.
是靠批项目、基地和各种评估、评奖等外力驱动,还是靠大学内在的驱动力从实际来看,靠政府部门的项目、评比、基地拉动的多,大学自发的少;自上而下的多,学术驱动的少;功利的多,长期的少;行政统筹多,交叉自愿的合作少.
政府评估导向越明确的地方,发展越快;越是不容易评估、需要长期投入解决的地方,发展越慢.
大学整天围着这些大大小小的指挥棒转,忙忙碌碌,疲于应付,很难清净下来从点滴做起、谋划长远.
另一方面,是大学怎样维护自己的核心价值和长远目标,大学内部同样没有处理好.
比如,人才靠外面引进的多、自身造血少,学术研究发展快、人才培养发展慢.
总体上,大学的功利色彩比较浓,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是体制机制和文化的问题,它直接决定了大学的导向,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的长远发展.
如果不从体制机制和文化上改革创新,就无法持续产生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原创性成果.
四是怎样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的制度保证.
办大学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核心是价值观的塑造.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要求.
我们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实际工作中价值观的教育并未有效地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教育方式方法急待改进和提高,育人模式需要转变.
《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34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办学依靠教师,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
我们要看到,在深化综合改革、转变发展模式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会带来各种观念的冲突和多种利益的矛盾.
有些人历史上对学校发展有贡献,但是他们会存在与改革的新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怎么来处理,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现实矛盾.
同时,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在增强,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往往个人认同大于学科认同,学科认同大于学校认同,学校认同又大于国家认同.
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也是如此.
大学面临的问题,是怎样使知识分子个体目标与国家长远目标保持一致,既尊重个人,同时能形成团队、发挥团队作用,既激励个人的成长,又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
当前大学改革,学校的领导体制在实践中还面临着很多具体问题.
我们认为,如何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质上是健全集体决策机制,还是突出个人领导.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大学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体,它还有很强的社区功能和校企集团的市场功能.
这样一个复杂综合体的改革已超越了教育本身的改革,更加需要集体领导,汇集更多人的智慧和能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从清华的实践来看,党委的作用,各级书记的政委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党委把握方向、没有班子集体相互配合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学校很多事情都做不成、很多改革也很难推动.
因此,我们把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列为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坚持制度自信,希望通过改革进一步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和一流大学建设的正确方向.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将这次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确立为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以开放带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通过扩大向社会和世界开放,把学校发展放在国家现代化的大舞台和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中,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坚决破除制约办学的各种体制机制弊端,打破大学相对封闭的发展模式,建立以学术为导向的开放和竞争发展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建设、内涵发展,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奋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二、我校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深入讨论,我们形成了综合改革方案,包括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以及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科技体制、社会服务体系、资源管理模式、内部治理结构等改革.
今天,我主要介绍五个方面.
一是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结合学校章程建设,我们想重点解决两个问题:对外,要解决大学相对封闭的问题,把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推动建立社会主导、公开透明的评估监督机制,通过社会监督、国际评估、内部管理等制度,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自我约束办学规模、层次和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以促进教育的公开公平公正.
探索建立社会深入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的制度,引导全校师生把学校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更好地结合起来.
在文件·讲话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4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35这个过程中,要探索国家通过间接补偿等方式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形成政府与大学的有效互动模式,支持大学增强从社会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支持大学的长期稳定发展.
对内,要处理好行政(党政)与学术的关系,突出大学管理的学术导向,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和核心教师群体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内部将进一步明晰学术和行政的关系,解决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交叉、越位问题,形成尊重、保障和发挥学术权力的基本制度.
特别是要严禁利用行政权力获取学术资源,这是社会诟病的热点,也是大学去行政化的关键所在.
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把创建一流大学与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通过改革建立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岗位明确、职责清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才能确保学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的过程中实现快速发展.
如果没有人事制度的改革创新,突破制约教师队伍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瓶颈问题,学校其他各项改革都难以深入、难免流于形式.
因此,我们把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深化综合改革的突破口,经过试点于去年初全面启动.
改革的着力点有三方面:第一,突出岗位职责导向,建立教师队伍分系列管理制度.
根据岗位职责,全校设置教研、教学、研究三个不同职务系列,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实行不同的支持模式,鼓励各系列教师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突出教研系列教师的学术核心作用和育人职责.
第二,科学制定选聘标准,实施教师岗位准聘长聘制度,既加大教师的流动力度,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又在制度上保证教师安心于长期的学术追求.
教研系列教师岗位分为准聘和长聘两种,所有助理教授均是准聘岗位,所有教授均是长聘岗位;副教授岗位既有准聘、又有长聘岗位.
准聘岗位聘期一般不超过6年,聘期届满时如果没有获得长聘岗位,原则上不再续聘.
获得长聘岗位的教授、副教授可签订无固定期限聘用合同,除非本人违反国家法律、学校规章以及设岗的学术机构撤销,学校不得单方面解除聘用关系.
第三,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加大年轻教师的支持力度,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统筹规划薪酬体系,探索规范化的收入分配模式.
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并存的工资体系.
逐步增强教师薪酬激励作用,引导教师从项目导向转向学术导向.
规范聘期考核,逐步建立规范化的薪酬调整机制.
我校人事制度改革以院系为主体进行,计划2015年完成.
目前,经管学院、工业工程系、电子系和医学院已完成改革,其他院系正在制订和完善改革方案,学校批准后陆续实施.
从已经改革的院系来看,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为了更好地凝聚共识、推进改革,我校于去年9月开始举行为期一年的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主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
经过研讨,大家达成了一系列共识,明确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面向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和世界变革的历史趋势,坚持立德《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36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努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为此,我们将落实以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向以学为主转变.
本科教育改革旨在打造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体系.
加强通识教育顶层设计,全面提高课程质量,推动学生价值观塑造和升华,养成高尚而独立的完整人格,培育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发扬专业教育特色,优化核心课程,减少课程数量,增强课程挑战度和思想性,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培养方案的弹性、灵活性和学生学习自主性、选择性.
研究生教育改革从培养定位和结构入手,重在培养机制改革.
博士生教育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为目标,进一步形成学术型人才培养与专业型人才培养两翼齐飞的格局.
改革学生工作模式,强化价值导向,健全评价、荣誉、奖励体系和资源配置机制,发挥教学环节和师生互动对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室、校园、国内、国际以及网络和成长社区等六类课堂综合布局,全面育人.
四是推进改革科研体制机制.
10多年以前,清华就确立了"顶天立地"的科研宗旨,这两年我们又强调统筹好引领国际学术前沿与满足国家战略需要"两个战场".
如果以世界一流水平为纵坐标,以国家战略需要为横坐标,我们教师的学术研究工作可以分为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就是既处在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又能够很好地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把"顶天""立地"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建立更合理的科研体制,通过评估和人事制度引导教师安心学术,敢于做有风险的题目,从追随者向引领者转变,长期持续地开展原始创新研究;激励教师突破院系行政约束和学科间的学术壁垒,加强深度合作,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组建高水平学术团队,提高解决重大技术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同时,探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解决当前教育、科技和经济脱节问题.
要推动科研工作从问题导向转变为问题和市场相结合的导向,平衡好短期功利目标与长期科学目标的关系,促使由教师带学生的科研小组转变为师生与经营管理人才、生产技术人员组建的创新团队,统筹好人才、科技、金融、管理等创新要素,促进科技、市场、资本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学校最近整合有关力量成立了技术转移研究院,将组织专业化队伍,统筹推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工作.
下学期,我校还将召开科技工作讨论会,进一步研究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五是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主要是根据教育规律调整理顺学校内部各种关系,强化学术导向和服务职能,改革重点是三方面.
第一,理顺行政与学术的关系,使行政权力让位于学术权力.
进一步明确学文件·讲话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4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37术事务和行政事务的界限,健全不同事务的决策、执行机制,完善保障学术权力的管理制度,健全行政权力的监督约束.
改革学校职能部门设置定位方式,从对应上级政府部门改为按照教学科研等实际需要设置,突出学校管理的学术导向.
第二,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推动学校及职能部门向院系下放管理权限.
目前,学校权力较为集中,职能部门管得过多,院系权力相对较少、责权利不统一,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
因此,必须简政放权,稳步推进院系下放管理权限,强化院系的主体作用,强化职能部门的服务职能.
第三,推进管理和服务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建立职业化的服务队伍.
按照专业化、职业化标准,深化职工聘用、考核、评价、激励等机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通过多种方式有效提升职工队伍的业务素养和敬业精神,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
总体来说,这是一场使命驱动的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和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对于大学发展来说,能否抓住这个战略窗口期,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调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我校人事制度改革已初见成效,教育教学改革也达成共识、开始启动,其他各项改革都正在酝酿和陆续启动.
综合改革是一项涉及长远、牵动全局的重大任务,具有系统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但我们有信心承担起综合改革历史任务,率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建设道路,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38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一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引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核心,全面谋划、整体推进各领域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化大学制度建设,着力提升自我管理、自学约束、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学校管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现将主要做法报告如下:一、以打破僵化、加强激励为导向,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针对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教师评价标准单一,缺乏绩效约束等问题,重点推进以下改革:一是全面实行人员分类管理.
细分学校岗位,分别制定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教师在科研、教学、服务社会方面的专长.
对主要从事教学的教师,单独进行职称评定.
二是在新进教师环节,全面实行"师资博士后"制度,所有新教师通过博士后的方式引进,待遇不变,但暂不解决事业编制,实行"人事代理",经过2—3年工作考核后,再正式录入,从而解决了"能进不能出"的问题.
三是在存量教师管理环节,加强绩效考评,对经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坚决辞退、转岗或降级聘用,不允许任何人"打招呼",解决"能上不能下"的问题.
去年,我校已有多名教师因考核不合格从教学科研岗退出.
四是加大教师绩效奖励力度,健全激励制度.
教师绩效奖励占其总收入的比例,从2012年的10%增长到2014年的近30%.
通过这几项改革,切实打破了僵化的教师管理体制,广大教师主动性得以调动,责任意识明显加强,教师队伍活力得以激发.
二、以夯实基础、精细管理为突破口,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面向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夯实人才培养的学科基础.
坚决停办一些不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师资力量弱、发展后劲不足的学科专业,有4个一级学科已停止招收研究生(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对生源差、师资力量弱的招生专业,坚决予以停招(如国际商务、电子工程等).
同时,着力打造一批国际前沿或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的学科专业(比如,以传统优势心理学为基础,发展了脑与认知科学;以传统优势地理学和生态学为基础,发展了资源生态科学、全球变化与地理系统科学、自然灾害及其防治科学等学科).
二是不断加大教学环节工作投入,增大本科教学工作量在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教师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体系中的比重,大幅增加教学经费投文件·讲话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一流大学/39入,激励教师潜心教学、学生安心学习.
2013年,全校学生奖助经费达1.
22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3200万元,2014年预计投入1.
6亿元.
2014年全校预算安排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奖励经费6200万元,比2012年新增4600万元.
三是对人才培养实施全过程管理和绩效奖惩制度.
加强教学秩序巡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学事故处理、教学督导等各环节工作,构建多元质量保障体系.
全面修订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覆盖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及课程建设、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成绩与学籍管理、教学成果与奖励等六大方面的教学规章制度体系.
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合的学生网上评教制度,严格实行教学质量公示和问责制.
四是推进研究生培养改革创新.
探索"申请—审核"的博士招生制度,扩大院系和导师招生自主权.
严格研究生学术标准.
对博士学位论文全部实行第三方匿名送审,抽检不合格的,对导师全校通报,暂停1年招生资格.
打破招生计划分配平均主义,以科研任务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对培养质量不高、就业状况不好的学科专业,坚决调减其招生计划指标.
此外,针对不同学科特点,设立了"励耕学院"、"瀚德学院"等创新型学院,深入开展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三、以学科资源整合与共享为导向,深化学科管理制度改革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重点建设与全面协调发展相结合.
针对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重点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矛盾,实施一级学科与学科交叉"双轮驱动"战略.
一方面,继续夯实一级学科建设基础,加强分类指导,明确不同学科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规划,实行分类建设.
另一方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跨学科、跨院系的交叉,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
学校在刚刚完成的学科规划中,遴选了9个一级学科作为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梯队;统筹现有学科和科研专项,推进了一批学科交叉项目的建设;另有6个一级学科将不再单独进行建设.
二是实行学科管理重心下移,确立学术机构作为学科建设主体的地位.
学校层面,弱化职能部处对学科建设的直接干预,统筹学科建设相关政策和资源,将可以下放的权力和资源整体给到院系.
例如,扩大院系经费使用权限,对不同来源渠道的学科经费,统一纳入预算,统一下达,尽可能减少学校职能部门的审批.
院系层面,成立跨院系专家小组和管理小组,前者负责学科规划和实施,后者负责行政支持和运行保障,形成学术与行政各负其责、相互支撑的管理格局.
三是建立基于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的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管理制度.
确立了"两个约束"原则:一是学科重大建设项目预算编制受目标约束,二是项目实施受预算约束.
基于此,建设实施了学科重大项目管理系统,覆盖学科目标确定、预算编制、项目实施、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等各环节,实现学科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形成了做大事、做实事、不虚报、不瞒报的良好风气.
近年来,我校学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2013年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达到14个,10个学科进入QS学科排名的世界前200名,5个一级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的排名中名列全国第一,10个学科位居全国前五.
四、以面向社会开放办学为引领,推进办学资源筹措机制改革《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40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创建一流大学,必须建立多渠道资源筹措机制,这是普遍规律,也是我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的必然选择.
针对筹资渠道单一、专业筹资力量不中、院(系、所)积极性不高、筹资机制不畅等问题,我校面向社会开放办学,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进行了大胆探索.
一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针对筹资人员的激励机制,将筹资能力纳入人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充分发挥基金会的经济杠杆作用,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管理制度,聘请专门人员和机构进行基金动作.
三是明确校院两级在争取社会资金方面的职责和作用,对筹资积极性高、成效显著的院(系、所)给予政策倾斜和奖励,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院(系、所)"等、靠、要"的局面.
四是结合重点学科领域,有针对性建立专项筹资激励机制.
这些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去年全校争取到社会资金协调金额达5.
36亿元,到账金额2.
5亿元,比2012年均有大幅增加,已成为学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
特别是依托社会捐赠,以新机制创建了一批高起点、高水平研究机构(比如,争取捐资1000万美元,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建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争取捐资1.
2亿元建设"瀚德学院",探索企业全过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流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同时,学校还与有关部委、民主党派中央、企业等,共建或培育了十余个满足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的研究机构(如与民政部、教育部共建的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与网龙科技公司共同培育的教育信息技术与移动学习国家工程中心等),广泛争取支持,为学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形成了"以服务换资源"的良性循环.
研究·探索改革·综合·教育领域/41改革·综合·教育领域——简析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要义吴康宁经过三十多年的"漫长"历程,中国教育改革终于进入冲闯"深水区"的新阶段.
在国家意志层面上,推进与深化综合改革已经被视为当今整个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条主线.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究竟意味着什么究竟怎样的改革才算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究竟需要怎样的条件这些都是有关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要义的基本问题.
本文拟从"改革"、"综合"及"教育领域"这三个关键词入手,简述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义.
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首先必须是"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首先必须是"改革".
这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第一层要义,也是其基本前提.
这就不能不谈到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
一方面,教育"改革"本身应当服务于教育"发展".
任何教育"改革"的目的都应当是为了教育"发展",其结果也必须是促进教育"发展".
因此,不着眼于教育"发展"的教育"改革"不是正当的教育"改革",最终不能带来教育"发展"的教育"改革"也不是好的教育"改革".
但另一方面,教育"发展"本身并不能代替教育"改革".
尽管在需求旺盛、资源增多、行政强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有时不进行"改革"而只维持现行体制、机制及模式,也能使教育有所"发展",甚至有较大"发展",但这样的"发展"所带来的多是教育的规模扩张与数量增长,而非教育的品质提升与质量提高.
而且,只"发展"不"改革",教育的深层次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这样的"发展"也很难持久;一味地只"发展"不"改革",其结果必然会掩盖深层次矛盾,导致积重难返.
因此,不以"改革"作基础的教育"发展"不是稳固的教育"发展",没有"改革"作保障的教育"发展"也不是可持续的教育"发展".
客观地讲,在迄今的教育"改革"过程中,既存在着不以"发展"为目的、只是为了"改革"而"改革"的偏向,也存在着用"发展"来代替"改革"的偏向.
相对而言,后一种偏向更为明显,也更为普遍.
中国教育改革之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迟迟不能真正进入"深水区",往往同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发展"来代替"改革"不无干系.
不可否认,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成就显著,各种数字都出现大幅增长,但需要看到的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国教育的一些关乎全局的重大难题,《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42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诸如素质教育的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农村教育的发展等,却并未随着教育的规模扩大与数量增长而得到相应的根本性突破.
相反,不时出现的只"发展"不"改革"、重"发展"轻"改革"等现象,导致问题愈加复杂,矛盾愈加尖锐,冲突愈加频繁,解决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种用"发展"来代替"改革"的偏向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也开始有所显现.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许多地方陆续出台了众多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甚至许多学校(主要是高等学校)也出台了各种各样的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并采取了一系列推进行动.
然而,只要仔细阅读一下方案文本,实际考察一下行动过程,就容易发现,有些所谓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其实并不具有多少"改革"的性质,而更多地属于"发展"的范畴,因为这些所谓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所提出的一些"改革"举措及采取的"改革"行动,与通常意义上的"发展"举措、"发展"行动并无多少实质性区别.
坦率地讲,即便不进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些"改革"举措及"改革"行动也是按部就班的教育"发展"过程本来会提出、会采取的.
如果说这些所谓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与以往的教育"发展"有什么不同的话,主要区别也只在于以往的教育"发展"常常只是教育的不同类型(如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不同阶段(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不同范畴(如德育、智育、体育)、不同要素(如教师素养、课程质量)等"各自为政"的发展,而现在的所谓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则力图囊括教育的"所有方面"的发展,企图实现这些方面的"共同发展".
但至于是否真正通过"改革"来推动与实现教育的"所有方面"的"共同发展",反而并非这些所谓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注重心.
当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一概念作为口号与标签,确实是频繁出现在各种文本与会议中,但"改革"作为当下推动与实现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杠杆,在这些所谓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却依然是高高提起轻轻落下,甚至只是高高提起并不落下.
在这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所谓的教育领域综合"发展"所替代.
进一步而言,指望只"发展"不"改革"、重"发展"轻"改革"就可绕开一系列难题,实现所谓教育领域综合发展,本身就是一厢情愿的.
区别于教育的某一方面独自发展或诸多方面各自发展,教育领域综合发展不可能仅仅通过"发展"本身便可实现,而是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获得根本动力.
这是因为,综合发展本身就意味着要改变以往"发展"中存在的相互分离、相互失调乃至相互冲突的状况,实现教育的不同方面的"发展"之间的关联、协调与和谐,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对教育的相关结构进行实质性调整乃至根本性改造.
因此,"改革"便成为综合发展的首要前提,"改革"才使得综合发展成为可能.
在这个意义上,不妨说综合发展绝非仅仅是"发展"的结果,而首先是"改革"的产物.
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关键在"综合"研究·探索改革·综合·教育领域/43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是"综合"的.
这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第二层要义,也是其区别于"零散"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零散"教育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要求.
从我国教育改革推进历程来看,在起始阶段,由于需要尽快启动各项教育改革,且因情况不明、缺乏经验,需要尽可能广泛调动更多人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因而这一阶段的关注重心并不在于教育改革的系统性、关联性,而是要鼓励人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胆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革尝试.
在这种情况下,各项教育改革基本上都是"零散"地独自进行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人们开始意识到,由于教育自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不同部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教育的任何方面的真正改变都受制于、并呼唤着其他相关方面的必要改变,且教育的任何方面的改变也必将影响到其他相关方面.
于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重要议题开始被正式列入教育改革议事日程,相关探索也陆续进行.
然而,由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毕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辩证思考、妥善解决价值冲突、利益调整、体制改造、体制创新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实现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之间的顺畅贯通,牵一发而动全身,阻力很多,难度很大.
因而,在这一阶段,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基本上还只是一种局部尝试,力度并不强劲,进程也较缓慢.
在此之后,不同价值理念之间的思想纷争愈发频繁,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冲突愈发尖锐,体制与机制等方面一些根本性障碍的阻力愈发强劲,使得教育改革的推进变得愈发困难,以至于举步维艰、进展迟缓,并在实际上进入"高原期".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愈加痛切地感到,"零散"独自进行的任何教育改革几乎都不可能真正取得完全成功.
有时,某项或某些"零散"独自进行的教育改革看起来似乎已大功告成,但由于与之关联的其他方面并未进行相互关联的必要改革,原有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因而这些所谓的成功都只是表面的、暂时的,且几无例外地都因得不到与之关联的其他方面的必要呼应而难以为继,以至偃旗息鼓,甚至回到改革前的状况.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综合"改革才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才在国家意志层面上被视为当今整个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条主线.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当下中国教育而言,不仅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而且是不进行"综合"改革同样没有出路.
"综合",已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改革需要牢牢把握的一个基本方针.
然而,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基本方针在当下正在进行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并未得到充分贯彻.
从有些地方制订的改革方案及采取的改革行动来看,或多或少存在着把"综合"等同于"全面"、以"全面"代替"综合"的偏向.
这些所谓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尽管在对象范围上囊括了教育的所有方面,却未体现出不同方面的改革之间究竟有何关联、如何统筹、何以评价等.
如果说这些所谓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与此前的教育改革有什么不同的话,主要区别也只在于前者把业已进行及将要进行的各种单项教育改革全部罗列了出来,并加以归类,至于实《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44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际的改革过程,则大体上还是各种各样的改革自成一体,独自进行,缺少关联,疏于照应.
坦率地说,这样的所谓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看起来规模庞大、涉及很广,并因此而显得很"全面",实际上只是众多分离的、"零散"的教育改革的简单叠加,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因此,一方面,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改革,因为若不"全面","综合"便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教育领域"全面"改革未必就是"综合"改革,因为除"全面"之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还应是"整体"的改革.
其"整体"性至少体现为以下三点.
一是"整体"设计.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在对改革的真实需求、基本条件、主要障碍及可能结果进行全面的客观分析基础上,对改革方案进行"整体"设计,从而确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总体架构、相互关联、可行线路、重要环节及主要策略.
在这种"整体"设计中,任何具体方面的改革(如高等教育改革、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都不是孤立存在、独成一体的,不是一个一个的改革"碎片",而是在整个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互关联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基于"整体"、归于"整体",可以说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设计的一个基本思想.
二是"整体"推进.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可以根据各具体方面的改革在整个改革结构中的位置和难易程度,确定不同时段的改革重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改革重点可以孤军突进,更不意味着其他改革无足轻重.
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不同方面的改革之间相互关联也就决定了任何方面的改革都不可自行其是,独往独来,以至于成为一个个改革"个体户",而应与其他相关方面的改革相互协调、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相向而行.
因此,照应"整体"、联动"整体",可以说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三是"整体"评价.
由于任何方面改革的效果都受制于、并影响到其他相关方面的改革状况,因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便不再是只对特定方面的改革效果本身进行就事论事式的评价,而应把这些方面的改革效果同时放到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整体"效果中加以审视,以便弄清这些方面的改革效果对于整个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推进究竟起到了怎样的具体作用.
进一步而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评价更为关注的,并不是自成一体的特定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而是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机组成部分的各具体方面的改革效果相互之间有着怎样的实际关联,更关注的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整体"效果究竟如何.
因此,考察"整体"、依凭"整体",可以说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效果评价的一种基本方式.
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只是"教育领域"的独家事务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虽然是"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却不能仅仅成为"教育领域"的独家事务;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仅凭"教育领域"自身努力不可能真正获得成功,而必须得到其他"社会领域"的合力支持.
这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第研究·探索改革·综合·教育领域/45三层要义,也是最容易导致改革者信心不足、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
这就涉及关于教育改革的又一个基本问题,即教育改革的社会条件问题.
由于教育本身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其生存与发展必然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阶层、城乡、地区等各种社会因素的深刻制约,因而,任何教育改革(哪怕是小规模的单项教育改革)的顺畅前行、真正成功,都不完全取决于"教育领域"自身的意愿和努力,而需要相关社会条件的必要支持.
在有些情况下,相关社会条件的支持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
这自然也符合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之关系的辩证法原理.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社会支持条件的重要程度问题.
有些单项教育改革因其任务较简单、涉及范围不广、触及利益不深、牵扯因素不多、周期不长,故其所需社会支持条件既较简单,也容易获取.
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然.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担负任务之重、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牵涉因素之多、所需周期之长,均非迄今"教育领域"任何改革所可同日而语.
更重要的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所遭遇的许多问题都无法完全归咎于"教育领域"自身,甚至主要不能归咎于"教育领域"自身,而是根源在外部社会,是外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阶层、城乡、地区等复杂因素深层次制约的结果.
所谓教育嵌入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之中并受其深刻制约,正是这个道理.
这意味着,对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样一种"巨型"改革而言,绝非"教育领域"单打独斗便可大功告成.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想顺畅前行并能真正成功,就不能不要求外部社会的必要改变,不得不仰仗于"社会领域"持续的合力支持.
这对"教育领域"与"社会领域"两方面都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一方面,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教育领域"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于自身,而要把视野延展至"教育领域"之外,对改革所需解决问题的外部社会条件进行客观的深入分析,主动协同相关"社会领域"会商寻求改革路径.
当然,长期以来,"教育领域"也一直强调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也不时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争取社会支持.
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与长期性,要求"教育领域"必须以前所未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工作力度,与"社会领域"进行持续的协同和会商.
这样的协同和会商需要体现在从方案设计到效果评价的各个环节.
事实上,在价值日趋多元、利益日趋分化、变化日趋频繁的当今社会境况中,不与"社会领域"进行必要协同和会商的教育改革几乎寸步难行,更谈不上"让人民满意".
由此来看,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与"社会领域"进行主动的协同和会商将不能不成为"教育领域"自身的一种工作常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也因此而不得不成为"教育领域"主动争取社会支持的一种"开门改革".
另一方面,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也要求"社会领域"真正把教育改革看成自己的事情.
在我国,"社会领域"长期以来习惯于用比较挑剔的眼光审视"教育领域",几乎持续不断地指责"教育领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提出各种各样的批评.
平心而论,这些指责与批评有助于"教育领域"不断反思与改进自身.
事实上,"教育领域"也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
但颇为吊诡的是,"社会领域"在对"教育《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46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领域"进行指责与批评时常常会忘记许多问题恰恰根源在"社会领域"自身.
这样的审视取向无助于问题解决,对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特别需要的"教育领域"与"社会领域"之间的协同和会商尤其不合适.
这意味着,为了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必要的支持,"社会领域"自身对于教育问题的审视取向也必须有相应改变,"社会领域"自身对于与"教育领域"的协同和会商也应持积极的态度.
而这就对政府提出了相应要求.
道理显而易明:在中国,由于"教育领域"相对于"社会领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而,即便"教育领域"主动、积极地谋求与"社会领域"之间的协同和会商,"社会领域"也未必总能"放下身段",积极回应.
此时,政府(而不只是政府教育部门)的协调、统筹,乃至一定程度的行政干预就显得十分必要.
事实上,严格来讲,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本来就既不是民间主导的教育改革(尽管这一改革必须调动民间智慧、依靠民间力量),也不是教育行政部门仅凭一己之力便可完全把握的教育改革(尽管教育行政部门承担着改革的组织实施任务),而是政府(而非单一政府部门)领导下的教育改革.
因此,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教育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协同和会商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工作,便是教育行政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协同和会商.
这显然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独家职责,而是教育行政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的共同职责.
(来源:《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研究·探索关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问题的若干思考/47关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问题的若干思考吴康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当今我国教育的一项中心任务.
随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逐步实施、不断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也开始日益凸显出来.
究竟什么方案才能真正体现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特点究竟什么行动才能真正符合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究竟什么结果才能真正表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成功对于诸如此类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问题,有必要及早研究,及早形成相应评价体系,以便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及时、客观、合理的评价,引导改革健康、有效地顺畅前行.
笔者认为,关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评价,至少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评价基点区别于单项教育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评价有三个基点,缺一不可.
其一,评价的重心在于"改革",而不是"发展".
教育改革必须推动教育发展,不能推动教育发展的教育改革不是好的教育改革,对于教育改革的评价自然需要用教育发展的成绩来证明.
不过,并非所有教育发展都是教育改革的结果,并非所有教育发展成绩都可用来表明教育改革成效.
因此,只有那些确为教育改革结果的教育发展成绩才能成为评价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效的依据.
其二,评价的核心在于"综合",而不是"全面".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是全面改革,若非全面改革,所谓综合也无从谈起.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必须检视这一改革有无涉及教育的各个具体领域(方面).
但问题是,并非所有全面改革都是名副其实的综合改革,有些所谓全面改革其实只是教育的一些具体领域(方面)改革的简单叠加,甚至近乎于捆扎与拼凑.
因此,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应当聚焦于改革的综合性、关联性,关注不同具体领域(方面)的改革是否相互协调、相互协同、相互促进.
其三,评价的本体虽然是"教育领域",但不能撇开"外部社会".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可能仅凭教育领域自身努力便可真正获得成功,而是必须得到外部社会有力支持.
在许多情况下,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能否顺畅前行甚至首先取决于有无得到外部社会必要支持.
因此,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也需要审视外部社会支持状况,以便判断改革最终能否成功,或者已经取得的所谓改革成效究竟能否持久.
二、评价对象《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48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面广量大、利益牵扯繁多、关系错综复杂.
对于这样一种巨型、多变、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改革而言,任何失败乃至失误都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不能只是在改革结束后才进行的一种终结性评价,而是应分布在从制订改革方案到改革结束的全过程之中,以便根据适时进行的评价结果及时加以必要的反思与调整.
因此,从时序上看,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的对象大致包括三种.
一是改革方案.
评价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查改革的整体设计,判断改革方案有无在对改革的真实需求、基本条件、主要障碍及可能结果进行全面的客观分析基础上,清楚提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总体架构、相互关联、可行线路、关键环节、主要策略以及时间表,尤其是要判断在改革方案中,各具体领域(方面)的改革(如高等教育改革、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农村教育改革等)同其他领域(方面)的改革是否相互关联,有无真正被作为整个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一项项零散改革的孤岛或碎片.
二是改革行动.
评价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行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查改革的进行状态,判断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无切实致力于"改革",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简单的"发展";有无真正着力于"综合",而不是仅仅止步于形式的"全面";有无同时努力寻求"外部社会"支持,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孤军奋战.
我们可以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整个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在每一阶段的重要节点进行评价.
相邻阶段的时间间隔不宜过短,也不宜太长.
间隔过短不易准确把握问题,间隔太长则容易导致积重难返.
三是改革效果.
评价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效果,需要判断教育的各具体领域(方面)通过改革是否在总体上都有明显改进.
如果某一具体领域(方面)并未出现明显改进,没有实质性变化,那么就不能说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成功的.
与此同时,评价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效果,还需要判断教育的具体领域(方面)的改革(如高中教育改革)有无受到其他领域(方面)的改革(如高等教育改革)的积极影响,且有无对其他领域(方面)的改革也产生积极影响.
如果教育的各具体领域(方面)的改革相互之间没有积极影响,那么我们同样不能说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成功的.
三、评价主体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不能只是由政府部门说了算的"官方评价",不能只是由业内权威说了算的"专业评价",也不能只是由改革实施者自己说了算的"当事人评价",而应是教育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多方评价".
其中,特别需要关注以下四类主体的评价.
一是教师.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最终能否落到实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同时作为改革结果承受者与改革活动参与者的教师的自觉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及其行动.
在这个意义上,教师的态度和行动便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合法性问题牵缠到了一起,来自教师的研究·探索关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问题的若干思考/49评价便成为判断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二是学生.
任何教育改革,只要最终并未相应促进学生的发展,都不是成功的教育改革,甚至不是正当的教育改革.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应当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效果最终要靠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来说话.
学生的评价应当成为判断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正当与否、成功与否的终端依据.
三是关联教育领域的专家.
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视野中,所有改革都不应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这决定了对于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组成部分的任一领域(方面)的改革的评价,都不能仅仅局限于该领域(方面)本身,而是应延伸至其他关联教育领域(方面).
这意味着其他关联教育领域(方面)的专家也可以,准确地说甚至是必须对该领域(方面)的改革进行关联性评价,以便判断该领域(方面)的改革同其他关联领域(方面)之间是协同的还是分离的,对其他相关领域(方面)的改革所起作用是促进的还是妨碍的.
让关联教育领域的专家一起对特定领域(方面)的改革进行评价,也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与一般单项教育改革评价的重要区别.
四是用人单位.
既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应当是学生,那么作为接受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对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也就具有充分的发言权,因为用人单位通过招聘与使用过程的考察对毕业生状况有着真切了解.
用人单位对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计划方案的评价,有助于对计划方案的检查与调整;对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行动过程的评价,有助于对行动过程的反思与改进;对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际效果的评价,有助于对实际效果的认识与判断.
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中,用人单位的评价不可或缺.
四、评价方式鉴于既往教育评价中存有逼良为娼、弄虚作假、行贿受贿等不正之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应确保干净、客观、有效.
这需要在评价方式上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独立的评价.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应当由同改革组织者、具体实施者及参与者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机构(组织)完全独立进行,改革组织者、具体实施者及参与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影响评价过程.
二是合理的评价.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它的评价尤需考虑全面、细致、科学.
其难点在于因情而异地合理确定各种权重,包括不同具体领域(方面)的权重、不同改革事项的权重、不同评价主体的权重等.
三是公开的评价.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应实行评价结果公开制度,应在网上原原本本公开发布评价报告,接受教育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广泛监督,使其既对改革组织者、具体实施者及参与者形成必要压力,也对评价机构(组织)与具体实施人员形成必要压力.
有改革,就需要有对改革的评价,需要有对于改革方案的合理性、改革行动的务实性及改革效果的显著性给出明确的说法、清楚的结论,否则难以保证改革的起端清醒、过程稳妥、终端成功.
而明确的说法、清楚的结论有赖于根据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进行的规范性评价.
在这个意义上,及早研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问题,及早形成相应评价体系,已成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得不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50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3期)研究·探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5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杨银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未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
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教育活力,创造性地推进教育改革,是当前教育政策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不是对教育的新要求,但在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教育部分中都被首先强调.
这表明,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的工作还有提升的空间,必须常抓不懈.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根本要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其核心要求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坚持面向全体面向全体,首先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需要,体现的是保障每一个人公平的发展权的价值观;同时它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只有在深厚的、普遍的人的创造性基础之上,才能使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基础教育首先要面向全体,培养每一个人的创造性,然后才是在此基础上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拔尖创新人才.
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是辩证的统一.
面向全体不是"一刀切",如果教学是"一刀切"的,势必有的学生听不懂,有的学生"吃不饱".
实际上,只有因材施教,只有面向差异,只有符合每个人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每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让能走的就走,能跑的就跑,能飞的就飞.
这也就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所强调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也是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也就是最好的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战略,是一种价值观,需要研究在不同教育阶段面向全体的具体实现策略,也有必要开展专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不断探索经验.
(二)坚持德育创新《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52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德育为先,首先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创造性问题,不仅是一个认知的问题,而且是一个非认知的问题.
要成为有益于科学和人类的拔尖创新人才,就必须有高远的志向和高尚的品行,就必须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能力宛若发动机,道德就是方向盘.
人类能够以智慧去创造一切,人类也应该能够以品质去掌握和控制一切.
落实德育为先,就要坚持德育创新.
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3年底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更加突出了核心要素,更加注重了凝练表达,更加强化了实践导向.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其具体化,就体现了德育创新的精神.
如何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信息时代和普遍的独生子女群体,就是我们要深刻研究的四个时代新特点.
它们带给德育的影响,往往是双面的.
以市场经济为例,德育既要服务市场经济,又要超越市场经济.
如何把握规律性和增强实效性回到基础、回到生活、回到实践、回到以人为本,就是我们加强德育的四个抓手.
针对当前社会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应该着力强调诚信品质与社会责任感.
(三)坚持能力为重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就要坚持能力为重,改变"高分低能"现象.
2009年上海学生首次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全部三项评价中均列第一.
2012年上海学生再次拔得头筹,成绩更为优异.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成绩与长足进步,可喜可贺.
但正如上海PISA项目主持人张民选教授所言,在成绩面前应该"三自":自信、自省、自觉.
阅读、数学、科学三科不等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不等于教育;上海不等于中国.
上海并不是中国的标准样本.
从全国范围来说,问题依然存在.
其中,对记忆的过分强调、对标准答案的过分重视、对分数的斤斤计较,仍然是教育中的弊端.
标准答案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体现的是惯性的巨大力量,也折射了现实中评价制度的制约.
而如何让"高分数"成为"高素质"的体现,如何让屡屡获奖的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成为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前奏,如何把"走得早"的少年班学生变为"走得远"的拔尖创新人才,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重视体育和美育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和美育,一则为基础,一则为升华.
但长期以来,体育在教育实践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美育甚至在一些学校是空白.
正由于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研究·探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53"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毛泽东同志当年第一篇研究论文即为"体育之研究",我们更应该切实重视面向人人、以健康生命强健体魄为本的体育,防止体育中的"应试"倾向.
就美育来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载体,美育的功能却超越了艺术本身,它让人们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让人们陶冶情操,让人们境界升华,让人们爱好美好和良善.
如同德育一样,它渗透在各育之中.
(五)坚持学生为本坚持学生为本有两层基本含义.
一是教育为了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滋养、教育的力量、教育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一定程度上说,我们的孩子活在成人的世界中,缺乏自己真正的兴趣.
面对普遍的独生子女群体,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家长们对自己子女的期望普遍升高,"望子成龙"愈加心切.
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口号下,教师、学生行为短期化,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多数学生成为少数尖子学生的陪练,许多学生为提高最后几分透支学习热情.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真正的兴趣逐渐失却,更缺少了童趣,缺少了童年的快乐,好奇心与求知欲没有得到鼓励,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也可能被搁置一旁.
学生为本要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服务人的发展要与服务社会发展相结合,这正是教育的两个基本职能.
在基础教育阶段,服务社会主要体现在宏观教育方向上,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则还体现在教育结构等中、微观层面.
二是教育依靠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教育当然要依靠教师,否则就是自学;教育同时要依靠学生,外因终归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否则教育就没有发生.
真正的素质教育是有灵魂的,它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谦爱和朝气蓬勃的人生.
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会不断变化,但素质教育的灵魂将永存.
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来讲,主体性是创造性的基础,创造性则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
"要我学"只能成小才,"我要学"才能活力迸发.
主体性、主动性,是创造性之根,是创造力之源.
这也就特别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养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养成学生学思结合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主体品质.
(六)养成学生"四个学会"综合素质这里所说的"四个学会",指学会学习、学会自立、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四个学会"不完全相同).
学习是输入,是认识世界;创造是输出,是改造世界.
自立是处理自己与自身的关系;合作是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自然界的关系.
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基础,学会自立是学会生存的支柱,学会合作是学会生存的环境,学会创造是学会生存的超越.
以学会学习为基础,以学会自立和学会合作为两翼,进而达到学会创造.
这是笔者心中理想的综合素质模型,盼望它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培养21世纪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七)以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54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在考试评价作为"指挥棒"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重要的是改革"指挥棒",使"指挥棒"指向全面素质教育.
上海市2011年构建的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就是典型个案.
其绿色指标体系共包括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身心健康指数和跨年度进步指数等十项指数,努力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
教育部2013年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从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五个方面设立20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将对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与着眼测量目标达成度的标准评价不同,作为常模参照的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更具目的性,也影响更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正因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来看待.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
这一运行机制要求把考试服务交给专业化考试机构,把招生自主权交给大学并赋予学校更大责任,把考试选择权交给学生,并通过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社会监督确保考试招生公平.
《决定》提出的逐步推行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将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八)建立地方政府科学领导教育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和问责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发出的减负指示和教育部门出台的涉及减负的文件有上百个,但学生负担之重却未有明显改观,在个别地方甚至像拍皮球一样越拍越高,负担越减越重.
这当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例如文化传统与普遍的独生子女产生的叠加效应.
因此,我们要改造文化生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全社会的人才观、教育观.
家长的工作必须要下大力气做,要举办家长学校,等等,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但我们也不能寄望过高.
其实,许多家长既是素质教育真心实意的拥护者,同时也是应试竞争无可奈何的实践者,许多家长都知道素质教育的科学合理性,但他们更知道唯分是举下现实竞争的残酷.
这就出现了家长家庭教育中知行不统一的现象.
但难道这一问题无解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困难,但依然有解,比如我们正在推进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是重要探索,比如更为根本的社会用人制度改革,等等.
这里尤其强调自上而下做起,首先建立对地方党委、政府科学领导教育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
如同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所说的,"干部考核再也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就教育方面来说,也要改变地方"简单以升学率论英雄"的做法.
2014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强调干部政绩考核要坚持科学发展导向,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作为评价考核研究·探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55的重要内容;教育政绩评价考核同样要强调这种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的导向.
有了这样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与问责机制,政府领导才能给教育局长松绑,局长才能给校长松绑,校长才能给教师松绑,最终,教师才能给学生减负.
不只减负,从许多的意义上,我们十分期待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办法的出台,并期待它的约束力.
二、关于教育改革的宏观考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是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激发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引领,促公平、调结构、提质量、转职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促公平、调结构、提质量、转职能促公平,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就是要保障每一个人公平的发展权,这是改变社会分层、促进社会流动、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教育公平是人们对教育的首要期盼,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就要保障教育公平.
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四方面的教育差距.
促进教育公平要突出重点,一是兜底线,保证每个孩子有学上;二是保基本,让每一所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三是上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调结构,以教育结构升级版支撑中国经济升级版.
服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四化"需要,服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调整我国教育结构.
调整教育结构要突出重点,一是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二是调整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三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提质量,以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实现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关键在于实现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在公平的基础上提高质量,也是世界性的教育发展趋势.
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要求,也就是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要加强保障,一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二要研究建立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筹好、用好、管好教育经费;三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机遇,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转职能,以教育管理方式、教育治理方式创新推动教育发展方式创新.
教育《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56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管理的重要任务,是正确处理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管理方式转变要突出重点:一是中央向地方放权,加强和改善省级政府教育统筹;二是政府向学校放权,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着力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治理结构;三是切实加强过程监管和督导评估,确保"放而不乱"、"放而有效".
(二)推进管办评分离全能型政府的职能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十八大报告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适应建设公共服务政府的要求,适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教育治理方式上,要继续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管办评分离的改革是最具全局视野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因而也被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特别强调.
在管办评分离中,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是基础性的.
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管理上的放权,将为办学和评价的创新提供空间,牵一发而动全身.
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的核心要求就是由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减少行政审批是转变职能的突破口,要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防止"一放就乱",更好地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的职责,更好地为教育消费者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平等的非基本公共服务选择机会,更好地为教育供给者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
要注意综合应用法规、规划、标准、规则、财政、信息服务、政策指导、督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三、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略)四、关于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近年来呈加快发展态势,尤其是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不是就业问题,而是招生问题;不是就业的数量问题,而是就业的质量问题.
这也凸显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仍然不够.
(一)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地位待遇不够高和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是当前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
其主要特征,一是紧紧围绕和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二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协调发展、有机衔接,普职渗透和沟通,打破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的"天花板"限制,提供上升发展空间;三是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的研究·探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57质量.
(二)制定《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法制化、常态化在校企合作方面,近年来亮点很多,点上突破很多,合作范围扩大,合作形式深化,但总体上看,发展还不平衡,因为缺少刚性规定.
虽然《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促进校企合作的相关条款,却仅限于倡导和鼓励,缺乏约束性的规定.
如能出台《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将会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常态化.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英国的"三明治"课程,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都有相应的法律支撑.
在我国,2009年宁波出台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其后厦门、深圳、苏州、无锡等地方也已出台了一些有关校企合作的政策与规范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在需要出台国家层面的《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对普遍开展校企合作予以保障、扶持、引导和规范.
条例中应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责任,规定行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作用,规定企业必须承担校企合作的社会责任.
条例还应明确促进校企合作的财政投入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政策等.
五、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也在规模上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
与此同时,国家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校正在全力推进内涵式发展.
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不够紧密、行政化倾向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还不够高.
(一)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
2011年,国家发布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大力推进高校章程建设.
2012年又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但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仍有很大的推进空间,深入推进的核心任务,一是政校分开,依法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二是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高校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才能为更好地行使办学自主权奠定基础,否则就可能"一放就乱".
只有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落实办学自主权.
就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而言,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落实党委职责和校长职权,这是我国高校的基本治理结构;要尊重学术权力,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推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对分离;要加强民主管理,建立监督制约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提出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高校也可开展这方面的探索,进一步加强高校管理的社会参与,一方面为高校提供更多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密切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构建起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当前,要以高校章程建设为抓手,完善治理结构,并加强和扩大社会参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58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二)转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虽然我国自1991年就开始招收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但直到2008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所占比例大约只有6%.
自2009年开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真正进入快车道,2012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达50%,提前3年实现学术性学位与专业性学位招生1:1的目标.
这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也是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标志性成绩.
但应当看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尚未根本转变,本来作为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相对应的分类概念,现在却还是分层概念.
也正是鉴于此,2013年3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颁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实现这一目标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改革,尤其是,一要加快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二要进一步突出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要切实建立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团队.
这一要求应可检查、可评估,最好落实到责任主体.
对于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均可采用"主要责任导师"与"导师组"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学术学位研究生有一位主要责任导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可有来自高校和产业界各一位主要责任导师.
导师组则是重要补充,分工合作,避免盲区;博采众长,继承创新.
(三)改变成人高校与普通高校分立分列状况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98所,成人高校共计298所.
改革开放之初,为解决人才断档问题,我国创新性地开展了成人高等学历补偿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但今天成人高等学历补偿教育的任务已经完成.
尤其是在终身学习背景下,以教育对象来区分教育类型已无大的必要.
而实际上我国普通高考已取消年龄报考限制,而成人教育的对象也不尽是人们心目中的成人.
为此,可考虑在具有质量保障的前提下,逐步把成人高校并入或转为普通高校(事实上成人高校的数量也在持续减少,但速度还可以更快).
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以成人为对象的高等教育必将走强,但成人高校与普通高校分立分列状况可逐步改变.
(四)以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带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开放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一些通常需要经由理性认识才能解决的问题,也许在借助开放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中就能找到答案.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开放,还包括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
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发展国内教育,实现民办教育与研究·探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59公办教育共同发展,推动远程教育与面对面教育相互结合,都将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教育国际化的要求首先应体现在以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带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上.
建议具体实施以下几项举措.
一是学习国外大学专业与课程建设经验.
鼓励设立专项课题组织译介美国等国的一流大学有重要影响的大学教材(或称教参),瞄准世界一流.
二是大幅提高高校外籍教师比例和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比例.
三是鼓励设立国外校园(或教学基地).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20世纪就通过"环球校园计划"建设了10所海外校园.
我国和日本、韩国也联合有"亚洲校园计划".
四是鼓励"985工程"高校试点研究生培养国内外双导师制.
五是高校自然科学学科专业评估、科研评估要重视国际同行评估.
六、关于教育信息化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和先导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人类社会正在以加速度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
我们置身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技术发展和更新的速度难以置信也难于预测,而飞速发展的信息化已经和正在带来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也给教育带来革命性影响.
(一)把握信息化带给教育的新机遇在宏观或战略的层面而言,信息化究竟带给教育什么机遇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信息时代必然带来一个终身学习时代,"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梦想"将借由信息化"照进现实".
二是信息化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带来"学习的革命",甚至颠覆了传统的学习的概念尤其是学习的方式,比如人们所说的"翻转课堂".
三是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的勃兴,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带来了崭新的问题解决方案.
这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在工业时代,很多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亦步亦趋;但信息时代不然,其提供了迎头赶上的重要机遇,使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给力教育,我们必须把握住机遇,带动整个国家教育上一个大的台阶.
(二)重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一是远程教育迅速发展.
从第一代函授教育到第二代广播电视教育,再到第三代以网络为基础,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讯网三网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的发展超出人们的预期,进行太空授课也不是技术上的难题.
在这种背景下,开放大学应运而生,目前世界上直接以"开放大学"命名的学校就有50余所,而具有开放大学性质的学校和机构则多达1400个.
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现有37个正式会员、26个准会员.
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自1938年成立已有65年历史,其第25届世界大会于2013年10月在天津召开.
二是自21世纪以来,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先锋,开放课件运动蓬勃发展.
2000年,MIT大胆提出开放课件(OCW)的思想,提出让所有大学生和研究生《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60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课程能够在线上免费自由地被任何人从任何地点取用;2002年,首批50门课程上线;2012年,上线课程已达到2150门,全球1.
25亿人学习和访问这些课程.
MIT认为,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在于分享知识,"为知识开锁,让大脑给力(UnlockingKnowledge,EmpoweringMinds)",反对知识的私有化与商业化;MIT还认为,通过开放,MIT自身的教学内容、方法、质量也将得到提高和创新.
正是基于这两个理念,MIT启动了开放课件运动,造福世人也造福自己,并影响了世界.
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协会(CORE)自2003年成立,主要推进国外优质资源的本土化及在我国大学教学中的应用,也对外输出优质中文教育资源.
此外,我国建设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向社会免费开放.
三是计学分的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MOOCs)的兴起.
之前MIT的公开课等只是提供课件,并不计算学分,MOOCs则显然进了一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学习平台,它们与知名大学合作提供课程、教学、讨论与辅导,可计算学分,可颁授微证书.
美国西部斯坦福大学教授设立的Coursera迄今已与108所知名大学及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等合作提供571门课程.
参加Coursera学习的人数已经达到615万人,主要为翻转式教学模式(单独上视频课,一起交流讨论及做作业).
美国东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则联合创办了edX,迄今已有30所大学参与,2013年5月21日我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时加入edX.
目前edX注册用户超过90万人,其课程学习证书同时有edX和大学的名字,例如MITx、HarvardX、BerkeleyX.
Udacity注册用户也超过75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网站的运行时间不到两年,可见其生命力.
网络让高品质教育平民化、大众化、普及化,开放教育的这种趋势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这并非遥不可及.
我们应着手建立自己的联盟.
(三)建设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建设高质量开放教育最重要的前提,是建设高质量、高效率的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
就教育消费者而言,他们接触的是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库.
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并不局限于某一物理位置,而是一个云存储的分布式结构,由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管理和组织,有统一的管理平台.
建设高质量、高效率的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要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整合、改造、开发多来源资源、多层次资源、多类型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其中,一是要倡导社会责任,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传统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开放的突破.
比如"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由于受到国家财政特殊支持,同时也就有责任提供优质数字化课程.
这理应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势.
二是一开始就要统一平台、统一标准,解决资源库分割和信息孤岛问题,为共建共享和开放服务提供技术可能.
三是建立利益共享和激励机制,以利益共享和激励机制促进资源共享.
四是充分利用云技术及其所带来的合作模式,保证数据和资源高可用性、高可靠性.
五是资源中心不仅要面向教师,更应面向研究·探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61学生,加速开发面向学生的优质教育资源.
六是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政府投入,运用市场机制,共同形成数据库资源不断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四)借助教育信息化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的教育技术化.
纸质资料变为电子资料、黑板改白板、人灌改电灌,并不自然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要的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些公开课之所以受人欢迎,不仅因为其形式,更因为其内容.
这就需要由教育专家和技术专家共同参与、密切合作制作高质量课程资源.
这就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并使交互式、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常态化.
(五)国家层面组织建立学分银行建立学分银行本质上是终身学习时代的必然要求,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存在又使得学分银行的建立更为紧迫.
就终身学习而言,各级各类教育是"路",比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首次教育与继续教育、面对面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等;学分银行则是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中的重要"立交桥",通过它能够实现对学习者不同途径、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评估、积累和相互转换.
就开放教育而言,"宽进"的开放精神尤其需要"严出"的质量保障,方能"放而不乱".
自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以来,上海、北京、江苏等一些地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而随着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和北京、上海、江苏、云南、广东开放大学的获批,各个开放大学都陆续启动或规划了学分银行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要求,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化,建立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着眼全国范围内的学分互认,建议借鉴韩国、日本、英国、南非等国经验,在国家层面组织建立学分银行.
如韩国的学分银行经过15年的努力探索,注册学生从最初的1万人发展到近30万人,占整个韩国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超过10%.
值得关注的还有更进一步的欧洲"博洛尼亚进程",它旨在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提高和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共同致力于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为此,欧洲委员会建立了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系统(EuropeanCreditTransferSystem,简称ECTS).
该系统承认以往在欧洲不同大学获得的学分,允许学生在任何时间、以不同背景入校,提高学位和学历认可,增强和促进学生、教师的流动.
(六)从教育领域开始探索三网融合三网融合过去受制于各方利益固化的藩篱,一直推动不快.
希望三网融合能在教育领域率先突破,从而真正实现便捷的资源传输、随处的资源接入、泛在的学习环境,这也是建设时时、处处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此外,比照教师、学生乘车半价,可推动三网的教育性使用减半收费.
(七)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62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教育管理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技术支撑.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其中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即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这对提高教育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意义重大.
国家业已建立国家教育考试招生与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成为招生"阳光工程"的关键支撑;高校学籍管理与学历认证信息化平台,成为高校学生管理与学历鉴别的重要工具;高校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成为学生就业的支持平台.
在中小学方面,业已建立全国联网的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每一栋建筑物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全部安装了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动态监管,全程跟踪学籍异动.
这些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更准确、更及时、更便捷的信息服务,由此提高教育决策和教育管理的水平.
而开展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和建立教育决策支持服务系统,也将是大数据时代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七、关于教育管理方式创新当前我国教育的阶段性特征,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从国家层面来讲,已经是一个"教育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教育强国".
在"学有所教"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就是"学有良教"、"学有优教".
实现"促公平、调结构、提质量、转职能",打造教育的"升级版",需要有更进一步的行动,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教育管理方式创新带动教育发展方式创新.
(一)与时俱进,开创教育发展新思路一是推动发展的新思路,重点要从项目驱动转向标准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
过去坚持以项目促发展行之有效,今后仍要坚持,但更重要的是要逐步走向以标准和标准提升促发展.
这才是具有制度意义的.
有人可能认为,现在教育经费增加了花不完,但其实一旦标准提高了,如办学条件标准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教师配置水平提高,可能经费就马上不够用.
二是推进改革的新思路,重点要从增量改革转向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相结合.
增量改革过去一直在做,今后还需要做,但目前改革的特点是容易改的已经改了,留下的都是硬骨头.
这就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这就包括稳妥推进存量改革(也需要渐进).
三是促进公平的新思路,重点要从机会公平转向机会公平与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相结合.
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目前我们在建立国家助学体系方面实现了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覆盖,较好地实现了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今后要更多关注过程公平、教育资源配置公平.
这样才能保障十八大报告所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四是提升质量的新思路,重点要从硬件建设转向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研究·探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63合.
硬件办学条件的标准化要继续推进,但提升教育质量,关键是教师,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教育拨款的方式,体现着教育工作的领导方式;教育拨款的思路,反映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
按照十八大所提出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要求,就要优化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改进教育资源的配置规则与方式,进一步把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真正转向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个基本点上,实现优先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内在统一.
(二)适应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略)(三)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略)(四)以教育督导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方式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就要建立健全教育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201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教育督导条例》,未来我国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督导全覆盖,依法对各级各类教育进行督导.
2013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成立,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督学、督政、监测工作体系.
强化国家教育督导,需要相应充实和加强督导机构、督导力量.
如英国于1993年成立国家教育标准局,负责教育督导工作,目前有皇家督学400余人,3000余名独立督学,近2000名工作人员.
俄罗斯、荷兰、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
我国未来教育督导工作的模式,将遵循教育督导规律,以监测评估为基础,以督政督学为重点,以整改问责为手段,突出专业性,体现科学性,增强实效性.
同时,根据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的要求,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片区督学队伍.
(五)以科学评价促进科学发展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评价问题.
一是分类评价.
分类规划是分类管理的前提,分类评价是分类管理的关键.
这包括进一步推进高校分类评估,要根据学校的不同类型,分别设计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鼓励学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水平,争创一流.
二是综合评价.
这在上文已经阐释,这里不再赘述.
三是形成性评价.
评价的功能不仅在证明,更要注重促进和提升.
四是进步度评价.
进步度的评价尤其需要强调.
如有的高中在中考招生中录取学生分数最高,毕业生高考分数也最好,这里的成绩主要源自好生源还是主要来自教育教学,需要通过发展性评价、进步度评价、增值性评价来鉴别.
有了进步度评价及其工作考核,就能一定程度上控制优秀生源的简单物理位移和集中;同时也应该给予薄弱学校改造突出的优秀校长以充分激励.
五是追踪评价,对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对于高考状元,应持续追踪其成长成就.
笔者以为,"走得快"很好,"走得早"很好,但最重要的是"走得远".
(六)在基础教育阶段,坚持标准引领,不建豪华校(略)(七)在高等教育阶段,坚持以学科为单位,竞争性支持《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64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就要改变以学校为支持单元赢者通吃的局面,实行以学科为单位给予分析性支持.
过去我们在实施"985工程"的同时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在实施"211工程"的同时建设"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就是这一目的.
尤其是2012年正式启动的"2011计划",围绕重大需求,强调协同创新,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不限定范围,不固化单位,只问水平,不问出身,同时坚持"花钱买机制",突破高校内部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充分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体现了项目管理的新思路.
此外,需要进行绩效评估,从而给予竞争性的支持.
八、关于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如何科学、民主决策是一个元问题,对教育政策与教育可谓影响巨大.
同时,这一问题也与职能转变相关.
(一)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良性互动推动中央向地方放权,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鞋合不合适,脚最知道.
"这或许就是分散决策、放权的依据.
尤其是中国如此之大,每一个省份的人口、面积几乎都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需要推动权力下放.
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基层是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经验出在地方、基层和学校,要热情鼓励、大力支持地方教育政策与制度创新.
建议对地方和学校经验,可更多运用批转方法,供各地借鉴学习.
这也是对地方政策最高级别的肯定性评价.
而在充分调研各地问题解决策略、政策创新经验的基础上,就能够较好地集中决策,出台国家层面的政策.
这就是政策创新的归纳逻辑.
在政策创新方面,要多用归纳逻辑,要有更多实证基础,更多地方支撑.
同时,国家层面的政策应多为指导性的,这样也为地方自主探索留下空间.
(二)试点突破为面上决策提供借鉴前面所说的放权,是普遍性的、具有制度意义的;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或建立"教育改革试验区"、"教育特区",则赋予这些地方或承担单位以更大的政策创新权力.
严格地说,面上改革应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所以我们才说政策创新要进行合法性审查;但经批准的"试验区"则可以在规定的权限内突破现行滞后法律的限制,从而特批了这些地方大胆探索的合法性.
建立特区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典型经验,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或试验区就具有这种性质,通过试点的突破为面上决策提供经验.
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要善于从"模范"中发现"模式",重在体制机制创新,为国家层面教育改革提供典型经验和示范引领,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良性互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
(三)利益相关人或其代表参与决策利益相关人或其代表参与决策,是民主决策的重要体现,是公共政策尤其是涉及民生的公共政策出台的应有程序.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鼓励利益相关人或其代表参与决策.
研究·探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65近年来,重大教育决策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作为必经程序.
政策就是价值和利益表达.
从民主决策来看,一要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充分征求不同利益主体的意见建议.
二要建立争端解决机制,使政策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如问一项政策对与错,可能见仁见智,如问一项政策是否得到多数人支持,则比较容易操作.
但这里仍有三点需要关注:一是取样是否科学,有时会面临"沉默的大多数";二是有时不能采用简单多数,教育决策应是理性选择,关键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有时多数是相对的,例如进城务工人员在流入地、就学地考试,就会存在不同范围的多数,这时就需要分析和统筹.
此外,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应避免重点学校话语权太大.
(四)以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政策评估推动科学决策没有教育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
教育科学研究尤其是教育政策研究在服务科学决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决策咨询就更是如此.
对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政策研究的根本要求是实事求是,因为它要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从关系中发现规律,从矛盾运动中找到问题解决方案.
这也就需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一种态度,实事求是是根本要求.
解放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就是解放到实事求是的程度;实事求是则在解放思想中开辟道路.
要着力建设国家高水平教育政策研究智库.
从能力建设而言,政策研究智库应时时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抓大事、谋长远、出实招,研究分析每种政策选择的利与弊;从国家支持而言,要探索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多种形式,支持政策性研究,有些还可以开展平行研究(《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中也有类似经验),政府择优或综合参考决策;从体制机制而言,要鼓励协同创新,注重实质性贡献.
总之,中国特色教育政策研究智库应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参谋部、宣传队的作用,服务教育科学民主决策,破解重大改革发展难题.
教育政策评估是教育政策研究的独特组成部分,它可以分析政策是否得到执行,政策目标是否达到,从而提出政策继续、政策调整或政策中止的建议,这十分重要,应予以高度重视.
以后可能会减少对学校的过多评估,但对政策的评估则应加强.
教育政策评估的独立性、专业化十分重要,否则可能就起不到评估的作用.
(五)一手抓教育改革,一手抓教育宣传越是推动改革的时刻,越是需要良好的宽松的舆论环境.
以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为例,多数专家认为这是方向正确的改革尝试,关注焦点在其能否选拔出创新人才;普通大众的关注焦点则更集中在其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和客观性上.
这就使得自主招生某种程度上陷入"两难境地".
面对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中进行的高考改革,虽然经过严格要求和认真设计,也时时可能面临人们的疑虑或对改革公正性的考问.
以上的例子其实也说明,与教育质量相比,教育公平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66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与教育发展相比,教育改革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因此,教育公平、教育改革也是教育宣传、舆论引导的重点.
就教育公平来说,促进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要不遗余力推进.
十八大要求"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本文提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要转向规则公平、教育资源配置公平.
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坚持以政策倾斜加快教育公平,向薄弱学校倾斜,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向农村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中西部地区倾斜,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但在努力推进教育公平的同时,必须注意加强宣传和引导,那就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既要尽力而为,又需量力而行,从而引导舆论,形成合理社会预期.
就教育改革来说,在努力推动教育改革的同时,需要进一步让全社会了解和理解改革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自主招生就是如此,需要进一步建立社会互信体系,自主招生也只能从监管机制健全、严格的高校中率先突破.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分化、多元化,同样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科学设计改革,有序推动改革,协调推进改革.
实际上,由于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决定了教育改革也必然是渐进式改革,不能有大起大落,更不可用"休克疗法",不能"只管起飞,不管降落",也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而是需要适合的、管用的、配套的综合改革.
此外,必须坚守教育改革的红线、底线.
教育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寻找改革的"最大公约数",理性看,齐心办,汇聚"正能量",形成"正导向",努力营造各部门、全社会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和良性互动局面.
(来源:《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研究·探索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考/67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考杨东平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
要求"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如何认识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问题,如何攻坚克难,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在此提出一些初步的认识.
一、改善教育民生,创新教育管理十八大报告是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标题下,将教育与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健康相提并论,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以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
在十六大报告和之前,是在"文化建设"的主题下讨论教育的.
十七大报告首次将教育放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章,十八大报告同样在社会建设的概念之下讨论教育,同时在"改善民生"之外增加了"创新管理"的概念.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央对教育功能的新认识.
我们需要在改善民生的概念中认识教育的功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创新管理的概念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攻坚克难.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功能和价值的认识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
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是教育对实现社会现代化、民族振兴具有的重要意义,是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事业,具有一种单向的国家主义视角.
伴随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中央提出了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目标.
十八大报告通篇强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学有所教"就是人民群众最直接、重要的现实利益.
因此,教育不仅要实现国家和政府的目标,首先必须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社,这一转变正越来越清晰和透彻.
对教育功能、价值的认识从国家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逻辑,也是当下教育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并将构建终身教育体制和学习化社会.
《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68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由于学龄人口不断减少,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的供求关系和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教育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满足基本需求,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经提出了这一任务,教育从外延式走向内涵发展,就是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这意味着要更新我们的教育软件,转变在计划经济时期和短缺教育阶段形成的面向少数人的学校教育制度、精英主义教育价值、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模式,恢复教育树人育人的本义,确立学生本位、儿童中心的价值,举办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的现代教育.
教育文化、教育范式的转变不能止于意愿,而必须与实质性的教育制度变革相联.
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必然伴随着政府转型和社会创新.
因而,"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管理",提出的是深化改革的任务.
将教育纳入"社会建设",不仅强调其民生事业的定位;而且超越了就教育谈教育的狭窄视野,提供了在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等社会发展变革的背景中,"大教育"的视野和开展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是很有意义的.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选项很多,在此着重讨论教育行政改革、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改革,以及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
二、以体制改革为核心,深化教育改革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发展和改革一方面围绕实现"普九"的目标,满足基本需求;同时围绕解决入园难、择校热等热点问题而展开.
尽管《规划纲要》确定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制度改革的任务,但实际开展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
我们需要认识无论是学前教育、择校热、应试教育、流动儿童教育等,许多积累至今、久治不愈的教育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整体的体制机制改革入手.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出现高质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一种能够产生教育家的制度环境.
教育改革需要进入以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新阶段,这就是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攻坚克难的意味.
在社会建设的概念中认识教育体制改革,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体制性弊端比较明显,既有"缺位"也有"越位".
十八大报告提出政府转型的要求是"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具体是四个"加快形成":"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责权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研究·探索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考/69通过体制改革和社会创新,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调动全社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同时,转变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改变政府包揽、政事不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弊病,实行管办评分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管理、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第三方独立评价等多种手段,提高公共服务的方式和质量,促进社会自我管理.
二是通过简政放权,调整政校关系.
需要探索在转型社会和市场经济环境下,有效的教育治理结构和机制.
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革除教育行政化的弊端,扩大和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恢复学校的自主性和学术的独立性,实行"去行政化"的改革和学术本位的管理,建立"教育家办学"的现代学校制度.
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学校自主管理,社会广泛参与的新的治理机制,即由政府、市场、教育实施者和参与者共同治理的复合模式,重塑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
三是建设教育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公开化等基本制度.
改革攻坚所面临的一些重大政策调整和变革,如高考制度改革、异地高考、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等等,都具有很高的复杂性、综合性,涉及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和平衡.
与此同时,我们传统的决策过程缺乏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较低,缺乏现代行政管理所要求的信息公开、绩效评价、问责制等等,在政策执行中运动式,一刀切的弊端明显.
十八大报告要求"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要求"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而协商民主、社会参与的前提,是信息公开.
今后可以将教育信息公开作为推进政府改革的重要抓手,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公开化.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综合改革在基础教育领域推进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主要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治理应试教育和择校热.
这一改革之所以进展不大,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面治理,没有真正深入到背后的制度和机制的改革.
首先是考试和评价制度.
应试教育的"指挥棒"高考制度改革喊了多年,一直没有真正提到议事日程,直到2010年的《规划纲要》才正式予以启动.
但高考制度并不是全部,中考、小升初制度的改革同样重要;而且,改变考试至上、分数至上的升学率竞争,还需要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上海市教委开发了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素质教育绿色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学业水平、学习动力、学业负担、品德行为、身心健康、跨年度进步指数、师生关系、教师教学方式、校长课程领导力等多项指标,从过度注重学科成绩转向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从而形成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就是一例.
其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制度改革.
众所周知,城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70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身体健康下降、奥数热、严重的择校竞争,背后是由于学校差距过大.
这种巨大的学校差距,是着重培养少数尖子的精英主义教育时代的遗留;问题是在教育已经普及化、大众化的今天,它仍然以"培养创新人才"、"优质教育"、"品牌学校"等各种名义出现,成为一种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
因此,需要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打破利益集团的藩篱,依法行政,依法办学.
实施这一变革,最重要的是改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
地方政府作为维护教育公平的主体,必须明确义务教育是为所有学生提供的基本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绝不仅是为了选拔少数尖子生,或者为了能够升学的部分学生,从而改变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分治、等级化的学校制度,改变主要面向城市、面向重点学校、面向少数人的教育价值,取消各种的重点学校,实施免费、免试、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
中小学学校制度的深入改革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方面.
在大一统、行政化的教育管理中,中小学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教育局办学"而非"教育家办学",出现千校一面、学校高度同质化,都在实行单一的应试教育.
许多家长寻找能够使学生免于恐惧的学校,能够善待学生、不以考试和作业压倒学生的学校而不得.
如何焕发公办学校的活力,改善品质,办出特色,增加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加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性,成为一个重要挑战.
为此,可以借鉴美国上个世纪80、90年代之后在中小学开展的"校本管理"和"特许学校"的模式,进行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
"校本管理"的根本点就是学校自主和共同决策,将教育决策权从州和县转移到学校,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负责预算、人事和课程安排,通过教师、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为儿童创造更为有效的学习环境.
"特许学校"是指地方教育部门与一些团体、企业或具有教育理想的个人签订合同,将独立的公立学校交由其管理,政府按照合同约定评估和检查其办学质量.
特许学校由政府提供所有经费,但在教师聘用、经费使用、课程设置等方面享有很高的自治权.
相信如果在我国有一部分学校实行这种改革,将会打破铁板一块的格局,出现教育家办学的生机.
四、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视野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由于快速城市化进程、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学龄儿童减少,今天的农村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
持续十年之久的"撤点并校",大量的寄宿制学校与"进城上学",致使乡村教育出现"城挤、乡弱、村空"的局面,出现"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以及巨大的安全隐患.
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新的研究·探索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考/71边缘化群体:城市的流动儿童和农村的留守儿童.
这一切突显了城镇化背景下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当前,我们需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下视野中,围绕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深化城市教育改革,探索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
1.
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准的城市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对于城市社会而言,改革的任务和目标是建立以常住人口为主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实行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
自90年代初开始的农民工进城正在改写城市的面貌和历史.
大城市面临外来人口急剧增长的巨大压力,最近关于"异地高考"的改革突显了这一管理困局,因为我们目前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全部是在没有人口流动的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无法适应大规模人口流动的现实.
必须认识在社会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流动的正当性和长期性,形成对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改变以户籍人口为主的现行管理体制,建立在流动状态下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即以常住人口为准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近年来,各地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服务的范围.
进一步地,一些地方将这一服务扩大到了学前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
上海市已经提出将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纳入地方政府服务的视野,纳入政府的工作规划和财政预算,并将有条件地开放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服务.
最终,在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中,逐渐放开城乡二元的户籍限制,使外来农民工真正成为新市民.
建立这一新机制所需的制度创新,包括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担的财政机制.
建立跨省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机制,完善流动儿童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
因为流动儿童的教育责任不应只由流入城市最基层的区县政府承担.
上海市已经建立了市一区两级的财政分担机制,是一个主要的制度创新.
当前,需要明确中央政府所应承担的财政责任,建立对流动儿童教育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而建立地方政府持久办好流动儿童教育的激励机制.
同时,需要通过体制创新,改变政府包揽包办的思路,构建由政府、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农民工子女家长、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新体制,不仅要发展民办教育,而且可以将符合基本条件的外来人员自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合法化,政府通过购买学位、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
还要鼓励社会公益组织举办的非营利的公益学校,多种渠道、多种模式扩大扩大教育资源和教育供给,满足社会需要.
2.
农村义务教育必须坚持公平优先的原则十八大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在城镇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建立城《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72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乡二元共生和一体化发展的新的文明框架,重新认识农村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
那种认为现代化就是消灭农村、取消农村教育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彩的乡村文明需要继承、滋养和更新,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为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以及文化、价值和生命意义,构建有别于都市文明的精神家园.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能够走出去进城上学的大多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受损的主要是偏远贫困农村、山区、牧区的弱势群体,这些沉淀在最底层走不出去的人,如果没有特别的关注,就将失去教育机会,形成"贫者愈贫"的恶性循环.
促进公平已经成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其根本措施就是如《规划纲要》提出的,"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刹,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因此,当务之急,首先是解决农村撤点并校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严格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改变盲目追求"学校进城"的规划,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以乡镇为中心适当集中"的概念,规划和建设好农村学校.
对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应按程序予以恢复.
湖北黄梅县、吉林通榆县等已经通过强基固本、反哺农村学校,改变了农村学生盲目进城上学和大班额的弊病,出现农村学生的回流.
农村学校布局必须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改变"一步到位"的思维.
有些随生源减少、将来不得不撤的学校,待其完成使命后自然消亡,不应提前撤并.
3.
面向未来,探索适合农村需要的教育农村学生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后,转为追求有质量的教育.
探索和提供适合农村的教育,是"后撤点并校时代"重大的、具有挑战性的主题.
为此,特别需要认识什么是农村所需要的教育,什么是农村教育的"教育质量",树立新的质量观.
否则,所谓的"上好学"不过是追随城市应试教育的尾巴,在不可能取胜的升学率竞争中挣扎.
认识农村学校的发展趋势.
在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的大背景下,农村学校的布局,主要以乡、镇为中心,按永久性学校、过渡性学校、小规模学校分类规划,区别对待.
学校的小规模化、小班小校也会是一个基本趋势.
学校的功能、内涵、教学过程具有"混合模式"的特点.
未来农村学校将建立与社区发展、经济、民生的新关系,不仅面向学前和学龄儿童,同时面向成人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其内容可以是全方位的,包括扫盲、移风易俗、家庭育儿、卫生健康、法制、科技等等,可以整合科技站、文化室、党员活动室等功能,实现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三教结合",有效发挥学校作为新农村的文化中心的功能.
认识农村教育的功能和质量.
农村教育不应该是单一的升学教育,不应该照研究·探索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考/73搬城市化的"应试教育".
农村教育的功能和内涵,应当满足升学、进城务工和建设新农村这样不同的需求,应当倡导平民教育、生活教育的价值,使教育回归生活,回归社区,与农村文化建设、社区发展紧密结合,重视乡土教育的价值,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特别重要.
通过实行综合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公民道德和能力培养,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如吉林抚松县农村学校的目标是"为18岁做准备",将那些缺乏良好习惯、行为粗野的农村孩子培养成"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心灵美雅之人",给予农村孩子走向社会、安身立命的"通行证".
这也是解决农村初中生辍学的重要思路.
这种新的乡村学校、乡村教育,需要陶行知式的教育家,需要教育家办学,通过大胆改革探索予以实现.
因此,不妨说中国"三农"难题的破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第四个"农"——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74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理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吴康宁一、改革的艰巨性与改革者的勇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其艰巨性至少体现在两点:其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本身便非同寻常的繁重.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是教育的特定类型(如农村教育)、特定层次(如义务教育)、特定范畴(如德育)、特定要素(如课程)的单独改革,而是所有领域、所有层次、所有范畴、所有要素的相互关联、相互照应、相互协同的改革.
因此,判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否成功的依据,也就并非教育的某个类型、某个层次、某个范畴、或某个要素有无发生积极变化,而是整个教育的结构、运行及质量有无焕然一新.
换言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最终结果,应当是教育系统各组成部分共同地、相互促进地全面提升,是整个教育的真正转型.
其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将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重重阻碍.
而其中的最大阻碍,便是长期以来一直为世人所垢病、但却一直难以撼动的现行体制.
现行体制的弊端对于教育改革的制约几乎无处不在,诸如:"过度集权"的体制导致教育改革决策缺乏必要的民主程序,"行政本位"的体制导致学校难以成为真正的改革主体,"部门分割"的体制导致政府对教育改革的支持本身形不成合力等等,不一而足.
尤为麻烦的是,在现行体制下,政府部门的角色出现了严重异化.
其最为甚者,莫过于许多政府部门己经在相当程度上成了一种"利益主体"乃至"寻租主体".
本来,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政府的宗旨应当是为公众服务.
这一本质属性内在地决定了政府工作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政府自身不应成为利益主体,更不应成为寻租主体,因为它根本不应有超越公共利益的私利.
然而,大量"日常现象"却告诉我们,许多政府部门在领导与管理过程中,恰恰是利用现行体制所赋予的几乎不受监督的无限权力,心照不宣甚至明口张胆地想法设法为自身谋利,为自身寻租.
这样一种己经"利益集团化"、"寻租集团化"了的政府部门不仅没有成为教育改革的推力,反而成了教育改革的阻力.
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己经成了教育改革的最大阻力、第一瓶颈.
因此,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不仅要清楚认识到改革任务本身便非同寻常研究·探索理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75的繁重,而且更要清醒意识到改革所面临的阻碍、尤其是来自现行体制的阻碍将前所未有的严重.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能不首先对现行体制进行一系列基本改造,不能不首先对政府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扮演加以"拨乱反正".
这是大势所趋、民意所向,但也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实践反复表明,许多教育改革尽管启动时轰轰烈烈,启动后也一度进展顺利,然而,一旦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旦涉及到体制问题,触及到政府部门利益,便几无例外地不得不绕道走,以致于最终或者不了了之,或者草草收场,或者虚报战果.
于是,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今天,能不能义无返顾地改造现行体制,能不能坚定不移地促使政府部门"去利益集团化"、"去寻租集团化",己成为对改革者的胆量的一种严PJ拷问,它需要改革者具有超凡的勇气.
而这里的一个悖论性问题却在于:改造现行体制虽是大势所趋、民意所向,但它作为一项具体工作却无法由"民问"来承担,而只能由"官方"去完成.
即是说,改造现行体制的工作不得不由作为现行体制既得利益者的政府部门去规划设计并组织实施.
这意味着,政府部门首先得革自己的命,并通过这种自我革命去实现自身使命的回归、职能的回归.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然会呼唤"勇敢的政府".
二、改革的复杂性与改革者的智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任务,因为它必须对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加以全面把握并统筹处理.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所要面对的各种关系十分庞杂且非常复杂,庞杂到无所不包,复杂到大牙交错,远非单项教育改革所可同日而语.
在教育系统内部,涉及到教育的各种不同类别(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等)的改革之间的关系、各种不同层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等)的改革之间的关系,各种不同范畴(德育、智育、体育等)的改革之间的关系、各种不同要素(教师、学生、课程、教育组织形式等)的改革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改革都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教育系统外部,涉及到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各基本领域重大改革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基本领域重大改革都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无法回避的背景与环境.
在关系的性质上,则涉及到改革者与被改革者之间、改革者相互之间以及被改革者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文化关系及心理关系,所有这些关系都影响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际过程.
面对这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无论如何也不能仅仅就教育的某个或某些类别、某个或某些层次、某个或某些范畴、某个或某些要素本身来谈论与实施其改革,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的任何类别、任何层次、任何范畴、任何要素的改革,最终都会受制于并影响到其它领域、其它层次、其它范畴、其它要素的改革;无论如何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系统自身来谈论与实施教育改革,因为教育系统己镶嵌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之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76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也已渗透于教育系统之中,任何教育改革、尤其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最终都将受制于并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同时,无论如何也不能孤立地考察与理解改革者与被改革者之间、改革者相互之间及被改革者相互之间的关系,孤立地考察与理解利益关系、文化关系及心理关系,因为这些关系本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于是,"全面把握"与"统筹处理"便成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过程中应对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时所需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
所谓全面把握,就是要把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全部放置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整个视野中去认识.
不能随意忽略,不能任意缺漏,因为任何忽略与缺漏都会影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完整性与均衡性.
全面把握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可谓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前提.
没有全面把握,所谓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也就无从谈起.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许多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常常会强调要避免"面面俱到",但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而言,对于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的把握恰恰需要"面面俱到",恰恰要做到"一个也不能少".
所谓统筹处理,则是要把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合理放置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整体结构中去打理.
明晰节点与难点,区分轻重与缓急,实事求是地确定深化改革的前行线路,因为任何不分青红皂白的单项突进或四面出击都会影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科学性与平稳性.
统筹处理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可谓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
没有统筹处理,所谓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到头来只会成为众多单项教育改革的简单叠加,而这些简单叠加的众多单项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不相干、不吻应、不协调的问题,甚至相互矛屑、相互冲突、相互制约.
这也己为迄今教育改革正反两方面经验一再证明.
同全面把握与统筹处理联系在一起的,是对整个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严谨的大视角的顶层设计、关联的大范围的制度改造、合理的大规模的利益调整以及科学的大尺度的效果评价,是对于改革的理念与原则的如一坚守、对于现实的条件与需求的灵活应对、以及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而不时采取的必要妥协.
所有这些,都是对改革者的才智的一种极大挑战,它需要改革者具有足够的智慧.
而在当下中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所需进行的上述顶层设计、制度改造、利益调整以及效果评价等等,均为民问力不能逮,而只能由官方来领导、协调与实施.
就此而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然会企求"智慧的政府".
三、改革的长期性与改革者的意志上述艰巨性与复杂性也就决定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将是一项相当长期的任务.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并非始自今天.
作为一个过程,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便己开始成为一种国家意志与总体战略,在其后至今已逾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问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方针不断被强调,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研究·探索理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77的实践一直在进行,并且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只要我们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那就不能不承认,迄今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来看基本上一直在"浅水区"蹒跚而行.
其普遍特征是:文本要求多,行动落实少;表面形式多,实际成效少;自我表扬多,外部认同少;一时效应多,可持续效果少.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础上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可以说清楚显示了要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向"深水区"推进的国家意志.
而改革的历史经验与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一旦进入深水区,其艰巨性与复杂性将绝非浅水区所可相提并论,将难免会充满曲折与挫折,甚至会出现反复.
从理论上讲,所有影响因素(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体制的、政策的、资源的,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阶层的、地区的、性别的等等)都有可能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乃至严重抵触.
这些不相适应与严重抵触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彻底消除,且即便经过一段时问的努力而有所改变,一旦遇到新情况、面对新问题,也仍然有可能出现反复,出现新的不相适应乃至严重抵触.
从实践来看,几乎所有影响因素事实上也都或多或少制约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
这些制约根源于两个基本冲突,即理念冲突与利益冲突.
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整个过程中,这两个基本冲突都如影随形.
只不过从冲突的程度来看,有时比较激烈,有时相对淡弱,消消涨涨反反复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未有过完全堰旗息鼓的时候.
这样,促成理念转变、谋求利益整合通常会成为改革者们殚精竭虑地去想、千方百计地去做的两大基础性工作,但多半难度很大,效果欠佳.
首先,理念转变就绝非轻而易举之事.
其原因就在于理念本身并非虚幻之物,也非从天而降,而是植根于人们的生活史、学习史及工作史之中.
祛除落后理念、内化先进理念,当有赖于对生活史、学习史及工作史的深刻反思与锐意更新.
这既不可能马到成功,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尤其是当改革实践遇到困难、改革效果不如人意时,很容易出现认识的疑虑、观念的动摇、思想的回潮.
至于利益整合,则更非手到擒来.
在许多情况下,利益冲突比理念冲突更为鲜明、更为尖锐、更为激烈、更难妥协、并因此而更易出现反复.
不少教育改革之所以难以启动,或者启动不久便止步不前、陷入僵局,分析到最后往往都会发现还是"利益"二字在作祟,还是因为在利益分配问题上没有达成相关各力-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正所谓"我们的胃远远比思想深刻".
而且,有关利益分配的任何解决方案都只是暂时的.
一旦改革的形势、任务及条件出现新的变化,利益相关者对于现有利益格局还会感到新的不满,提出新的利益诉求,并因此而产生新的利益冲突.
如此循环往复,己成为教育改革必然遭遇的常态.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自然更不例外,它所面临的利益冲突更为频繁、更为多样、更为大量,并因此也更易出现反复,如此也会给改革的具体过程与实际结果平添诸多不确定性.
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甚至也难以毕其功于几役,改革目标的最终实现注定要经过长时段持续不懈的艰苦努力.
《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78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换言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将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而不可能是速决战.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于改革者的意志将是一种严峻考验,它需要改革者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需要改革者一旦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改革的总体目标与具体方案后,就坚忍不拔地奋力大干,心无旁骛地真抓实干,善始善终地埋头苦干,不断地探索、总结、反思、调整,直至改革的预期目标彻底实现.
无疑,在所有改革者中,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领导者与组织者的政府的作用依然首当其冲.
政府只有坚忍不拔而非朝三暮四,心无旁鹜而非三心二意,善始善终而非虎头蛇尾,才能让人们不断看到希望、持久树立信心,才能引导人们同心同德地投入到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去.
因此,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还必然会期盼"顽强的政府".
(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研究·探索自我革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绕不过去的坎/79自我革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绕不过去的坎吴康宁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艰难曲折的历程,我国教育改革终于来到"深水区",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需要完成的任务之繁重、牵扯的利益之繁多、涉及的关系之繁杂,均非既往教育改革所可相提并论.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能否顺畅前行并获成功,无疑受制于诸多因素,而其最终决定因素则在于利益相关者们能否革自己的命,即能否"自我革命".
此处所谓"利益相关者"涉及除了学生之外的所有利益相关人群(也指部门、机构、组织),诸如校长、教师、家长、政府部门、出版机构、新闻媒体、用人单位等等.
可以认为,利益相关者的自我革命已成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问题在于:这是一道什么样的坎如何才能迈过这道坎一、自我革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保证通过对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及长期性的不断体验,国人如今已普遍认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基本论断.
就教育改革而言,我们似可把既往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总体上视为二次革命的序曲,或者说二次革命的初级阶段,因为这一时段的教育改革多半只是在"浅水区"内零散行动、蹒跚前行.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正式启动与强力推进,则可使教育改革真正凸显二次革命的特性.
因为这一阶段的改革必须对整个教育领域进行一种相互关联、相互促动的全面改造,必须深刻转变人们头脑中的那些已不适应当今教育发展需要的思想观念,必须根本改变那些长期阻碍教育健康发展的不合理体制及其庇护下的权力和利益格局,必须充分激发教育系统自身的活力与创造力.
为此,我们需要弄清:进行这种二次革命意义上的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究竟需要些什么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需要有顶层设计、线路图及时间表.
但需指出的是,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实际过程中,顶层设计能否得以全面体现,线路图能否得以切实遵循,时间表能否得以严肃执行,都将取决于改革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与行为是否符合改革要求.
这已为既往教育改革实践反复印证——只要政府部门迷恋于在官府本位的体制下所拥有的几乎不受约束的权力及由此而衍生的寻租机会,有意无意地干扰大学自主办学,那么,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便困难重重;只要优质初中与小学《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80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的校长们不愿把本校所有优秀教师全部纳入校际轮岗交流,以种种借口采取保留措施,那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便会大打折扣;只要教师们自觉不自觉地总想维持"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或者不愿为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付出艰苦努力,那么,促进学生自由、自主、有个性的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便无从谈起;只要名牌高校集中的大城市里本地学生家长普遍强烈反对"异地高考"政策,并不时出现过激言行,那么,寻求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高考制度改革便难免时时搁浅;只要出版机构借服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名、行中饱私囊之实,巧立名目、铺天盖地编写出版无穷无尽的辅导材料、练习手册、模拟试卷,诱导学生购买,加重学生学习负担,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许多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只要新闻媒体只考虑新闻报道的眼球效应而无视价值引导,依然有意无意地关注、展示、渲染高考中考状元,那么,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所必需的社会文化氛围便很难形成;只要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首先看重的不是应聘者的实际素质,而是毕业学校的层次、排位,那么,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特色办学、多元化与多样化办学的改革便缺少坚实的社会支撑.
上述例证清楚地表明,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与行为强力制约着改革的实际进程与最终命运,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和行为符合改革要求乃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顺畅前行并获成功的必要前提.
诚然,指望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与行为都符合改革要求,无异于天方夜谭.
事实上,一部分利益相关者反对乃至抵制改革,是任何改革都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
然而,无论如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顺畅前行并获成功都有赖于多数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与行为基本符合改革要求.
就笔者所识,最终不能得到多数利益相关者的理解与支持竟能顺畅前行并获成功的教育改革,迄今闻所未闻.
尤为重要的是,从上述例证还可看出,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使之符合改革要求,这对许多利益相关者来说不仅意味着需要自我否定,即否定自己对于学生成长、教育发展、社会运行等基本问题的一些不正确、不科学,甚至不道德的思想观念;而且意味着需要,或者说更需要自我放弃,即放弃自己对于有碍公平正义的一些不正当利益的贪求.
这种自我否定与自我放弃便构成了本文所说"自我革命"的意涵.
这样的自我革命自然只能由利益相关者自己去完成,任何他者都无法代替.
利益相关者们通过自我革命,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符合改革要求,便可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顺畅前行并获成功提供一种基本保证.
在这个意义上,不妨说利益相关者们真正起来自我革命之日,即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真正开始顺畅前行并迈向成功之时.
进而言之,如果说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成效不仅应体现为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数字的增长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也应体现为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与行为的积极变化的话,那么,利益相关者的自我革命当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题中应有之意.
研究·探索自我革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绕不过去的坎/81二、自我革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最大难题一旦意识到利益相关者的自我革命乃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顺畅前行并获成功的基本保证,我们马上就会发现,它其实也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最大难题.
对此,并不需要多少学理分析,也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因为它所关涉的只是人的趋利避害本能.
而利益相关者革自己的命,所需要的正是在相当程度上超越这种本能.
谁也无法否认,如同其它改革一样,教育改革中利益相关者趋利避害的现象俯拾皆是.
人们常常会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在某种特权或优势地位庇护下获取的既得利益,想方设法防止改革的结果导致既得利益的丧失或减损——诸多政府部门长期以来之所以在保障大学真正拥有办学自主权方面基本不作为,动辄巧立名目对学校正常运行过程颐指气使,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政府部门不想失去凭借官府本位的办学体制便唾手可得的寻租机会;一些优质初中与小学校长之所以对教师校际轮岗交流外热内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种种保留措施,目的就是想确保本校教师队伍常态优势不至于因教师校际轮岗交流而有所减弱;名牌高校集中的大城市里许多本地学生家长之所以强烈反对异地高考政策,除了担忧此类政策会挤压自家小孩升入本地名牌高校的可能空间外,别无它因让上述政府部门"交出"本该由大学自主决定并行使的办学权力,让上述优质初中与小学校长们将本校所有优秀教师毫无保留地纳入校际轮岗交流过程,让上述学生家长们冒着自家小孩升入本地名牌高校的可能机会有所减少的风险而拥护异地高考政策,一句话,让他们革自己的命,赞同与支持以"牺牲"自身既得利益为代价的教育改革,谈何容易!
另外,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即便清楚改革的结果终将对己有利,往往也不愿意自身在改革过程中陷入某种麻烦,以免影响对当下利益的获取.
在这方面,再有力不过的一个例证或许是许多大学自身在争取办学自主权方面普遍存在的言行不一的现象.
一方面,几乎所有大学都明白办学自主权乃是大学正确、健康、创造性地引领社会、服务社会的首要前提,几乎所有大学都希望能真正拥有办学自主权,几乎所有大学对于官府本位的管理体制都十分反感甚至极为厌恶,几乎所有大学对于政府部门违背高等教育规律、干扰大学自主办学的一些不合理行为都时常抱怨、批评.
但另一方面,几乎所有大学都不希望本校的既得利益在争取办学自主权的过程中受到损害,几乎所有大学都担心拒绝政府部门的不合理要求将导致本校在政府部门主导的资源配置与机会赋予中处于不利地位.
其结果,几乎所有大学面对政府部门的不合理要求都没有勇气旗帜鲜明地说"不",几乎所有大学都是抱怨归抱怨、服从归服从,批评归批评、执行归执行,呼吁归呼吁、观望归观望.
而且,即便是抱怨、批评、呼吁,基本上也只是在背后进行.
一旦与政府部门面对面,常常又会呈现出另一副面孔.
明确的反对凤毛麟角,率直的拒绝寥寥无几.
一切都依然按政府部门的不合理要求去做,并尽可能做得最好;做完之后继续在背后抱怨、批评、呼吁;然后还是按照不合理要求一丝不苟地去做如此便形成了抱怨与服从、批评与执行、呼吁与观望之间周《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82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而复始的循环,并持续不断地再生产出政府部门与大学之间寻租与交租、命令与服从的基本关系.
以至于许多大学校长都坦言,包括保障大学办学自主权在内的所谓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之所以始终未能有真正值得称道的突破性成果,大学自身精神猥琐难辞其咎.
这就愈发增加了教育改革的难度.
如果说仅仅是享有或更多享有某种既得利益的"优势人群"(如上例中的政府部门)因料想改革结果将会损害自身既得利益而明里暗里质疑、反对、抵制改革的话,那么,需要自我革命的便只是这一部分优势人群.
然而,如果较少享受乃至并不享有某种既得利益的"劣势人群"(如上例中的大学)明明清楚改革结果终将对己有利,却因不愿自己陷入某种麻烦也不积极投入实际改革过程的话,那么,问题就更加严峻起来.
三十多年的教育改革历程屡屡显示,改革的阻力并非仅仅来自优势人群,同时也来自劣势人群.
当改革进程需要后者挺身而出、积极支持时,后者却常常表现出沉默、退缩、躲避甚至客观上的"阳奉阴违".
他们虽然希望教育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并获成功,从而分享改革红利,但又不愿在这一进程中承受压力、付出必要代价,哪怕这种压力与代价同最终可能获取的利益相比微不足道.
于是,自我革命也就不只是优势人群所须应对的一种挑战了,而是所有利益相关人群都应完成的一项任务.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复杂性需要所有利益相关人群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趋利避害的本能,选择同改革要求相符的态度与行为.
无疑,"革自己的命确实是比较困难的,有很多人是不愿意革自己的命的.
但是,如果由此推论说革自己的命是不可能的,那就意味着在放弃改革.
"而且,如前已述,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并不奢望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与行为都符合改革要求,它所需要的只是多数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与行为基本符合改革要求.
当然,即便如此,其难度之大也超过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可能遇到的其它任何难题.
三、自我革命:从谁做起谈到革自己的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国人时常倡导的一个行为准则:从我做起.
按照这一准则,任何人(人群)都不应对他人(其他人群)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且不管他人(其他人群)如何,首先需要的是严于责己、洁身自好.
倘若所有利益相关人群都能首先从我做起,首先革自己的命,想必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一旦启动便会势如破竹,所有难题很快都会迎刃而解.
这不啻为一种理想主义的假设.
审视一下我们的社会活动与日常生活便可知道,在任何事情的起始阶段,从我做起都只是极少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精英与模范人物(即便是普通人)愿意奉行的行为准则.
只是在他们的带动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精神文明的逐步提升,从我做起才有可能渐研究·探索自我革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绕不过去的坎/83渐成为人们的一般行为准则.
由少数人从我做起到许多人从我做起直至人们普遍从我做起,无一例外都是一个过程,有时甚至会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这就涉及一个与人群之间的地位差异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
由于在特定社会结构中,相对而言的优势人群与劣势人群(如上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部门、政府强力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校长与教师、名优教师与普通教师、城市本地学生家长与外来务工子弟学生家长等)存在着地位差异及与之相应的利益获取差异.
在通常情况下,劣势人群不大可能不管优势人群如何作为就"义无反顾"地先革自己的命,而是希望优势人群表率在前,示范在先.
不仅如此,劣势人群有时还会通过表示不满、发牢骚、不予合作、提出批评等方式来"敦促"优势人群先革自己的命.
而且,从社会动员的角度来看(美国学者KarlDeu-tch对社会动员这一概念最早给出的界定是"人们所承担的绝大多数旧的社会、经济、心理义务受到侵蚀而崩溃的过程;人们获得新的社会化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国内学者郑永廷则认为,所谓社会动员,"是指人们在某些经常、持久的社会因素影响下,其态度、价值观与期望值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求劣势人群与优势人群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中同步自我革命的想法与做法既不符逻辑,又不合正义.
这意味着,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中的自我革命需要首先从优势人群做起.
只有优势人群首先革自己的命,才有可能产生较强的示范效应,带动劣势人群也革自己的命,才有可能推促自我革命最终成为多数利益相关者的普遍行为准则,使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顺畅前行并获成功得到基本保证.
当然,这并不是说劣势人群的自我革命一定要等到优势人群的自我革命全部结束之后,而是强调,首先从优势人群做起、以优势人群带动劣势人群乃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中推促利益相关者自我革命的一条合理路径,因为它符合社会心理的普遍规律与基本常识.
推进改革,不能不尊重规律,不能不服从常识.
在这个意义上,推促优势人群首先革自己的命,可谓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无法回避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动员工作.
行文至此,可以述及"优势人群"的辨识问题了.
即:所谓优势人群究竟是指哪些人群笔者以为,优势人群也好,劣势人群也罢,或者人们迄今常常使用的"强势群体"、"弱势群体"等等,都是一些关系性概念,是根据特定事项对不同人群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或在社会活动、社会生活中行为的可能空间加以比较后,就其相对境遇作出的一种判断.
以高等教育领域为例——譬如,在以官府本位的管理体制为依托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政府(部门)处于绝对主导的优势地位,一些政府(部门)也因此在相当程度上成了广遭诟病的利益群体.
有鉴于此,对于以改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为基本内容的改革事项来说,就需要政府(部门)首先革自己的命.
又譬如,当今时代,大学理应义不容辞地成为社会中知识创造、文化创新、精神引领的中心,成为反对腐朽、抗拒腐蚀、抵御腐败的基地.
不论大学的经济状况、政《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84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治境遇如何,这一社会使命都不可随意卸除.
否则,大学便失去其存在的重要理由.
据此审视,在把握文明方向、构筑文化高地、守护精神家园方面,相较于其他任何人群,大学教育工作者都更有理由被视为优势人群.
因此,在以大学教育立德树人为基本内容的改革事项上,尽管外部社会因素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但大学教育工作者应当首先革自己的命,首先祛除自身同所肩负神圣使命相背离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以切实具备教书育人的资格,无愧为培育高层次人才合格场所的从业人员.
再譬如,在我国,高等学校被区分为"2+7"(C9联盟)、(不含2+7的)"985"、"211"、"普通本科"及"高职高专"等不同层次,上一层次的学校在获取政府控制的(其实质是由纳税人的钱所支撑的)经费、项目、奖项、机会等几乎所有方面都为下一层次的学校望尘莫及.
相较于下一层次的学校,上一层次的学校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不论从既得利益的角度,还是从综合实力的角度,抑或从可能影响的角度,上一层次的学校都更有条件在自我革命问题上先行探索,为下一层次的学校先做表率.
由于这一缘故,需要高等学校自身痛下决心以壮士断腕精神进行自我革命时(比如高等学校自身管理去行政化的改革),就应首先从所谓的"2+7"C9联盟开始,从所谓的"985"高水平大学开始.
事实上,上一层次的学校不首先革自己的命,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也很容易成为下一层次的学校在自我革命问题上缩手缩脚、左顾右盼的托辞.
而下一层次的学校即便首先自我革命,往往也很难产生强劲的示范效应,不足以带动上一层次的学校自我革命.
这其实是我们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经常感受到的一种普遍的经验事实.
四、优势人群先行自我革命:何以可能既然自我革命有必要首先从优势人群做起,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优势人群首先自我革命的可能性何在这个问题稍微具体一点也更为明确一点的问法是:优势人群会冒着失去或减损既得利益的"风险"而首先革自己的命吗坦率地讲,在不合理的体制稳若泰山,人们普遍感到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出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指望凭借体制便可获得利益或者获得更多利益的优势人群首先革自己的命,无异于乌托邦式的空想.
然而,倘若作为整个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之有机组成部分的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坚定不移地要改变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并紧锣密鼓地采取一系列可持续的务实的改革措施,则优势人群凭借不合理体制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可能空间将越来越小.
而随着劣势人群的平等要求与不满情绪日益增多,同时也随着网络等各种媒体传播乃至放大的效应日益增强,优势人群利用不合理体制获取不正当利益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这会让优势人群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以至于不得不在相当程度上收敛此前利用不合理体制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譬如前文提及的政府部门利用体制权力对学校寻租的行为),不得不减弱此前对于改革的明里暗里的反对与抵制行为(譬如一些考试主管机构以种种借口拖延或扭曲考试改革进程的行为).
这种状况延续下去,当有助于迫使优势人群最终不得不选择同改革要求基本相符乃至完全相符的态度与行为,不得不革自研究·探索自我革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绕不过去的坎/85己的命,因为若非如此,便会成为众矢之的,甚至面临出局的危险.
同这样的危险相比,依然如故地维护既得利益就显然有点不识时务、得不偿失了.
这就有必要对前文所说自我革命需要超越人的趋利避害本能这一观点予以必要补充.
所谓自我革命需要超越人的趋利避害本能,其确切意涵是要超越鼠目寸光意义上的趋利避害,而从长远着眼、从根本利益出发对利与害重新加以权衡.
"下放部分权力是难免的,但是,为了整体利益同时也为政府自身的长远利益,愿意牺牲某些权力,我想有觉悟的人会愿意做".
就此而论,自我革命归根结底也还是属于趋利避害的范畴,只不过是一种基点较为高远、视野较为开阔的趋利避害.
如此,我们不妨把自我革命看成是优势人群的一种积极的危机反应,即优势人群在危机感的驱使下重新权衡得失后而采取的一种主动行动.
这种自我革命有时同优势人群的思想境界提升、道德人格完善不无联系,但在普遍意义上,这种联系所起作用远非危机感的驱使所可同日而语.
这样来审视与理解所谓优势人群首先自我革命,乃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
一旦优势人群清醒意识到自身已处于某种困境,以至于产生比较强烈的危机感,那么,只要其从自己的长远未来及根本利益出发来权衡得失、思考问题,便有可能改变态度与行为,革自己的命,从而避免面临更大困局、乃至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根据这一逻辑,促成危机感的产生便成了助推优势人群自我革命的关键.
在这个问题上,或可从近两年来开始实施并有初步成效的廉政建设推进工作得到启示.
笔者以为,其推进方式有三点值得借鉴:一是顶层表率,层层示范;二是建章立制,按规执行;三是舆论监督,曝光于众.
三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有助于促使政府官员逐步形成廉政习惯.
不难想象,对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中推促优势人群自我革命来说,这三者同样适用、缺一不可,原因就在于通过这三种方式,可以催生与强化优势人群的危机感:顶层表率、层层示范可使优势人群逐层逐级难寻拒绝自我革命的借口;建章立制、按规执行将使优势人群感到不自我革命便会遭遇麻烦;舆论监督、曝光于众则使优势人群时常处于良知与道德的探照灯之下.
限于篇幅,且鉴于优势人群自身有其一定的构成,本文此处只强调顶层表率、层层示范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优势人群是相对于劣势人群而言的,其自身常常是分层的,或者存在着"地位"意义上的不同"级别",或者存在着"评价"意义上的不同"等第",或者存在着"身份"、"背景"或"处境"意义上的不同"类型",等等.
这样一来,所谓"优势人群先行自我革命"就不是一个大而化之的命题了,也不是一种齐头并进的行动样式.
在优势人群内部,也应当呈现为一种由此及彼自我革命的传动与带动过程.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从更高者做起".
譬如,在官府本位的教育管理体制下,相对于学校而言,教育行政部门处于主导的、支配的地位,总体上属于优势人群,"教育上难以《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86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解决的问题,表现在学校,而根源大部分在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理应首先革自己的命,"通过自身的改革来引领学校的改革".
但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自身又分为若干所谓的级别,即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等.
因此,当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政府(部门)首先革自己的命时,政府(部门)自身从上到下的要求、自上而下的示范便成为不二选择.
即:转变政府职能、强调简政放权的国家意志终将促使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实质性地简政放权;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自身简政放权,可促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自身简政放权,可促使地市教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地市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自身简政放权则可促使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
如此自上而下、层层示范,有助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产生危机感,从而加快转变职能的速度,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保障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度.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里存在着一种悖论,即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却不得不借用现行体制的力量.
但这就是当下中国的实际,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只能从实际出发.
二是"从更强者做起".
譬如,在对教育改革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审视与评价时,政府(部门)与主流媒体都处于优势地位.
两者之间虽非严格意义上的上级与下级,却存在着实际上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即前者为支配者,后者为被支配者.
因此,当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要求政府(部门)与主流媒体在审视与评价教育改革方面也进行自我革命时,政府(部门)首先摒弃每每以展示政绩为主的审视与评价基调,保持清醒头脑与务实作风,将有助于促使主流媒体意识到对教育改革一味颂唱赞歌、回避反思深层次问题的宣传陋习所面临的困境,从而努力祛除这一陋习,不断推出真正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所需要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与评论.
三是"从更优者做起".
譬如,在中考指挥棒依然极大制约着初中教育的状况下,相对于初中以及一般高中而言,"优质高中"总体上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与此同时,几乎在所有地区,优质高中本身又被分为高低不同的评价等第,诸如省一级重点高中、二级重点高中、三级重点高中,省一级高中、市一级高中、县区一级高中,等等.
如此也就有了所谓"优质中的优质"的"顶级优质高中"之类的说法.
这样,当深化高中教育改革要求优质高中首先跳出应试教育怪圈,真刀真枪探索与实施真正能促进学生充分、健康、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时,那些所谓顶级优质高中率先进行自我革命,则不仅更为合理,也更具说服力.
顶级优质高中的自我革命可以使评价等第在其之下的其它优质高中感到巨大压力,形成跟进效应.
尽管这并不是说一般优质高中的自我革命非要等到评价等第在其之上的优质高中自我革命进行之后乃至成功之后方可进行;但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优质高中的自我革命较少会发生在评价等第在其之上的优质高中之前.
且与大学自我革命的逻辑相似,即便一般优质高中率先革自己的命,也较难对评价等第研究·探索自我革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绕不过去的坎/87在其之上的优质高中、尤其是顶级优质高中的自我革命起到较强的示范效应与带动作用.
这依然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种当下现实.
四是"从获利更多者做起".
譬如,这些年不少出版社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机,编辑出版了大量的中小学教学参考用书,赚取了巨额利益.
这当中,一部分出版社因其同教育行政部门在体制属性与利益分享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争取更多中小学使用本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用书方面占有某种得天独厚之利,并因此而获得更大利益.
由于出版社推出这些海量的中小学教学参考用书时,首先考虑的通常并非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真实需要,而是所能获取的利润,结果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应试教育氛围,干扰了中小学原本应有的素质教育正常秩序,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必然需要对中小学教学参考用书市场予以必要的规范与引导,这就要求出版社必须真正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切实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真实需要出发,对自己出版中小学教学参考用书的行为加以反思与自律.
即是说,出版社也需要革自己的命,尽管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
而这种自我革命,显然有必要从那些同教育行政部门在体制属性与利益分享上有着密切联系,在竞争中处境更优也获利更多的出版社首先做起.
应当承认,人毕竟是复杂的,自我革命当然也不会那么简单.
对优势人群而言,由于利用体制获取利益或者获取更多利益这件事本身毕竟十分诱人,而且轻而易举,因而优势人群的自我革命也就不会那么爽爽快快、顺顺当当、干干净净,而会是一个比较矛盾、比较犹豫、比较痛苦的过程.
且不说其它,这些年来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过程中常常表现得迟迟缓缓、断断续续、遮遮掩掩,并不时出现反复或反弹,即可为证.
然而,只要决意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那么,利益相关者的自我革命就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个中原委已如前述.
推促利益相关者自我革命,作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动员",只要尊重社会心理的普遍规律与基本常识,那就需要从优势人群首先做起;而在优势人群的自我革命中,又需要首先从更高者做起、从更强者做起、从更优者做起、从获利更多者做起.
从某种意义上讲,优势人群自我革命的问题解决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中利益相关者自我革命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而利益相关者自我革命的问题解决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真正成功也就可以预期了.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或可将本文所论视为对教育改革的一种动力学分析.
(来源:《江苏高教》,2014年第3期)《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88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有守方有为:教育改革须正本清源刘云杉中国现代教育建立的百年间,改革与革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维新是由外向内置入于现代教育的基因.
然而,维新与固本、有为与有守应相互依存,彼此成就.
百余年间,教育太过于求变与易,却忽略了必要的恒与常.
十八大提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希望此番教育再出发,首先是要回归,回归教育的根本.
教育改革若要求突破,亦希望为范式转换:换掉西医,无论是迅速退烧的速效感冒胶囊,还是切除肿瘤、移花接木的放疗化疗或手术刀,头疼医头、脚疼治脚的西医疗法己经捉襟见肘、处处被动,应急之余却受制于外,抑制甚至戕害机体的内在活力.
改用中医,将教育视为一个有内在生命的机体,求其与环境的两相适宜.
这个中医要理智清明,现代教育患有"心切于求,目眩于视"的外部(或救亡、或图存、或政治、或经济)主导症或服从症,而迷失了自身,教育应在反求诸己上用力,要明鉴自己"是什么",而非以"做什么"、以及"有多少"的衡量来遮蔽自己的品格.
这个中医要有内在裁节:哪些是自家的"本",却少做、或未作,或粗疏、潦草地做;哪些是"末",却不得不郑重其事地做浮事.
这个中医应敢于选择,有守方有为,教育的根本在于守护、建设一个社会的内在秩序、维持文明的仪轨与尊严.
这是教育的根底,守此,方能根干枝叶花实自然成就.
一、教育务本须以人为本现代教育弃晦转明,由枯而润,其前提是人重新回到教育的中心.
现代教育在听命外部差遣的忙碌中,逐渐丢失了"人".
专注知识的灌输或职业的训练,却忽视了人的身心涵养,这是偏枯的教育.
读书应明心性、知人事、通社会,现代教育仅有知识而无智慧,心智由明转为暗晦.
现代学校中有知识、有技能,有诱惑、有训练,现代学校也生产出智识超群、能力突出的"超人",但其过程却是"非人"的——如何让学校中的人,不仅有知识,有能力,同时还要有头脑、有心肝、有灵魂这是人回归学校的开始,晦与明、枯与润,其变化不是朝夕之功,但重要的是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用教育的方式务教育的根本.
教育应"滋养人生"而非"改变人生".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这是一个时代人们对教育的寄托,这一外在期待却是对教育品性的蒙蔽.
"改"与"变"以无视或贬斥人的本性为前提,而以一个典范的标准重新裁剪自身.
常人都知道,研究·探索有守方有为:教育改革须正本清源/89要依照自己脚的长短肥瘦来做鞋子,而不能根据风尚与流行以鞋子来裁剪自己的脚.
削足适履者何其少,拔苗助长者却何其多,其间的道理难道不一样吗潘光旦先生曾说:真正的教育,只有八个字的假定:顺其自然,因其固有,不顺自然是戕贼,不因固有则徒然.
他举例更生动地阐述:一棵橘子树,不能勉强移到淮河以北,否则不是不生长,也许会成为变种;普通的一条草狗,你不能教它打猎;一只鸡,你不能教它学泅水——人类也不例外,一切生命都有其位育.
这就提出了教育的要诣是"务本",所谓务本,就是要从固有的事物做起,不好高骛远、见异思迁.
这一思想转译为更直白的教育法则,即因材施教.
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因材施教,是千百年来中国教育最基本的出发点,也是中国教师最基本的入职训诫.
落实到教育中,"扬长避短"可谓其浅易的实施法则.
然而,在我们的学校甚至家庭教育中,却成了"改短"——不是回避,而是不断地克服与修正,"扬长"近乎奢侈.
今天的教育者,为何不引导学生"避"短而是"改"短因为教育选拔的逻辑是"木桶法则",即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板的高度,"改短"的目的在于"赢得"对手.
难道教育的目的也在于赢得对手是的,因为在当下的社会文化与制度逻辑中,"教育改变命运"不仅是深入人心的社会文化动机,也是制度所示明的光鲜通道.
教育成为各种稀缺机会、优质资源分配的代理者,教育成为利益分配的代理机制.
在利益分配的机会博弈中,人人忙于"改短","短"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相对状态.
水涨船高,"短"持续存在,而"长"却被遗忘了,准确地说是被"短"遮蔽了.
上海PISA考试所公布的成绩,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中国学生分数总值高居第一;其二,中国考生群体标准差最小.
前一个指标若让我们尚有几分沾沾自喜,后一个指标或许让人陷入尴尬:中国学生整体差异小,初看是整体地好,深究下去,其后的逻辑却是将差生训练得像好学生一样地好.
在过度的训练下,这一轮比赛,乌龟确实跑得与兔子相差无几.
常识告诉我们,若以跑步论短长,乌龟哪是兔子的对手乌龟或为肥皂泡里的光亮所激励,或不断地体受失败、挣扎,徘徊于坚持与放弃之间,将对比赛规则——制度结构可能的质疑与批判转换为对自我的怀疑与贬低,或转变为对获胜者与获胜逻辑的尊重与服从——乌龟就此被摆平.
胜者兔子获益了吗在无聊且无趣的比赛中,兔子的心智同样被消磨折损,他们或为虚荣所诱惑,或自得于获胜技法的高明,所谓的"长"——"特长"常是精明设计出的装饰.
我们所培养出的成功者中,有多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精明的机会主义者!
在"改短"的教育实践中,己经没有了偏长与怪才,也没有创新之才,我们教育所培养的却是——整体地好且整体地平庸,即整体地糟!
《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90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其实,乌龟可能是很好的举重选手,只有乌龟拥有了参加举重项目的选择,跑步才可能成为兔子的专长,兔子也才可能从跑步体验到真正的内在快乐.
人载其事,各得其宜,重要的是要承认人与人之间有本性上的不同,唯此,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为何忽略人的本性上的差异无视人品之不齐现代性开启之后,人的价值被定义为对物的攫取与征服,人的认同被参照于与他人的机会竞争中,人被彻底地放逐于内在世界之外,现代性将人置放于外在世界的同时,将人的纵深的内在不同彻底夷平了.
孔子有性近习远之说,《论语》中有"上智"、"下愚"、"中人"的流品之别,然现代性却将横向的品性之别转换为纵向的等级之差.
当纵向的参照体系确立后,平等说既有了观念与制度土壤,平等有极强的政治动员力,人皆可以为尧舜——教育应该且必须改变命运!
人本性之不齐、流品之区分,又何足道哉!
我们预设人性是一块光凸平整的沃土,教育的种子可以根深枝阔花繁叶茂,在蓬勃的人性塑造与昂扬的教育革新面前,"务本"——尊重人的本性,不拔苗助长、不削足适履,这一常识常理却成为保守、落后的.
因材施教就此搁浅.
回到教育之本,针对个人,关键是衡鉴.
"鉴"指鉴别"是什么",这是一个类别流品的不同,其次才是"衡"——衡量"有多少"数量程度的差异.
教育要帮助个人认识自己、认同自己、再提升自己.
而非随意地改变自己——哪怕与改变命运的利禄关联!
这既需要内在裁节,亦需要外在取舍.
教育要做到"毋自欺",让人能自明,能接纳自己、清楚自己所长所短、所欲所求,能在教育中获得自在,培植且成就自己,而非——改变自己,获得成功——这是我们对自己必要的尊重,也是教育对人性应有的谦卑.
二、教育务本:学校根基在下而非"向上"上个世纪末,中国青少年基金会鼎盛时期,曾邀请北京一批著名的学者以多学科视角研究"希望工程",其中有一本聚焦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标题极为醒目,直击要害,"村落中的国家",作者李书磊.
李书磊在闲散的叙事中却有清晰紧凑的问题意识与论述线索:小学是深入乡村的国家机器.
村小的校长由国家机构任免,学制、课程与教材都由国家教育部颁定;村小的正式教师工资由县财政支出,而乡以下公教人员的工资由乡里自筹,乡财政自然逊于县财政,保障了工资的教师在乡村更凸显了"国家教师"的身份.
学校的课程是国家的法定文化,课堂语言是有别于当地方言的普通话,显得正式、权威且高贵,学校里贴满各色标语,那是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话语.
在自然散落的村居中,学校是人为设置的国家环境,它是国家培育人才的工厂.
学校还有一套鲜明的符号系统:统一的校服、肃穆的校园、谨严的校礼、激昂的校歌——都是国家意志与形象的展现:学校是村落中的国家.
研究·探索有守方有为:教育改革须正本清源/91正如布迪厄所指出,国家不是高居于上,或远居于外,而是借助教育系统内化于我们每一个人认知生态秩序中,我们用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并主动拼装我们的世界的那些认识图式,既是社会的建构,更彰显着国家权力.
国家不在彼处,而在此处、在我们中间,镌刻于我们的身体之上、塑造着我们的行为方式与认知方式.
作为国家代理机构的学校与乡村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它位于乡村,为乡村而设,却又不属于乡村",现行的国民教育课程体系不是为农村生活做准备的,乡村社会的需要亦不再教育系统的考虑之内.
学校的功能在于将乡村精英经由教育轨道纳入国家体系与城市生活之中,即通过个体与家族生命历程中的"向上流动"而获得乡村的认可——学校是乡村人才的输出机制,准确地说,以城市为模板的现代学校成为乡村精英的掠夺机制.
向上流动即成功离开,成为教育选拔与培养人才的目标.
此间的教育知识,若不能让乡村孩子对父辈的营生方式、故土的风物人情,有基本的熟悉、理解、认同,对自己所根植的文化与历史怀抱"温情的敬意"以及难以割舍的亲情连带,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疏离、厌倦甚至背弃,现代学校只能生产大批无根的"弃儿".
此处的抛弃是彻底的,乡村孩子在抛弃乡村的同时,也失去了乡村的庇护.
"向上"与"高处"成为一个励志的意象,然而,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又如何能拓展出充足的空间,以容纳大量既被学校教育动员得野心勃勃、又被学校教育剥夺得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呢再回到个体,一个精神无处寄托、心灵无处安放的人又如何能安居一个位置、安享一种生活呢作为国家代理机构的学校如同一座飞岛悬浮在乡村社会之上,既傲慢又封闭,它早在精神上、心理上切断了与乡村的连带.
而学校物理空间的外移,不过是这一飞岛的具形化,真正变成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孤岛".
乡村学校,仅是村落中的国家吗乡村社会仅仅是等待国家权力来整齐化、规则化与现代化的"被改造对象"吗真实的社会生活多表现为复杂且不规则的镶嵌画,生活的丰富与滋味体现于此,文化的绵实与持久体现于此,而学校则应嵌入这幅不规则的镶嵌画中,与周遭融为一体,妥帖自然,因为它属于乡村.
三、安身立命与安心致远:接轨与忘本北大中文系陈平原先生撰文批判:中国大学唯哈佛剑桥马首是瞻,误将"与国际接轨"等同于"迈向世界一流".
今日的中国大学正亦步亦趋地复制美国大学的模样,几乎所有中国大学都在奖励用英文发表论文,理科迷信SCI,文科推崇SSCI或A&HCI;聘任教授时,格外看好欧美名牌大学出身的;至于教育行政官员,更是开口哈佛,闭口耶鲁.
即便是人文学——可谓一方水土一方人,承载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基因的人文学,都非要向美国大学看齐,用人家的语言及评价标准来规范自家行为.
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过于委曲求全,乃至丧失了自家立场与根基改革开放三十余年,若讲独立性与自信心,中国学界不但没有进步,还在倒退.
因此,"接轨说"可谓误尽苍生.
《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92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陈先生忧虑深切.
然而,对中国教育病因的诊判却需要再斟酌.
我以为,中国教育病不在"接轨",其病在"忘本";且"忘本的教育"并不始于晚近三十年,而肇始于中国现代教育的创始之初.
因此,此疾己久,此病甚深.
我们来细梳历史.
1932年,国联的教育考察团做出的《中国教育报告》指出: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把现代化等同于机械地照搬外国的教育制度.
教学计划、课本和教学方法都以西方的知识和榜样为基础,尤其是美国模式的影响为甚.
结果学校的标准远远高于贫困国家条件,而人民最迫切需要的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却被忽略了.
学校教育缺乏社会关切与社会理想,是一种抽象的教育,既不直接与周遭的生活建立切实的联系,亦不能明晰准确地服务国家利益.
这使中国的人民群众与知识分子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鸿沟,前者是文盲,不了解国家的需要,而后者在奢侈的学校受教育,对群众的要求漠不关心.
中国的现代教育下不接地气,上不晓星辰.
既不能切实地关照普通百姓生计之苦痛,亦不能在民族精神文化的价值谱系中清晰地定位.
同样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批评乡村中的教育以城市为榜样,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这样的教育不能帮助人在参与社会生活上有更多的能力,反而使人成为废物.
20世纪30年代,英国汉学家维克多·浦西考察了中国学校教育后,以滑稽的笔调写出其内在的忧虑:许多学校采用从德国传到日本,再被中国人复制出来的半军事化的大檐帽校服,看起来就叫人伤心.
中国家长们送孩子入学就是为了穿这种难看的服装,中国的教育是没有什么严肃的进步可言了.
还是在20世纪30年代,潘光旦应金山中学之约,做了一场演讲,题为"忘本的教育".
潘先生开宗明义: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以前的人叫做适应,教育为生命的一部分,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位的注解是"安其所",育的注解是"遂其生",安所遂生,是一切生命的大欲.
位与育的背景,一是横亘空间的物质环境,譬如土地、气候、物产等;二是纵贯时间的文化环境,涵盖文物、典章、制度等.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要安所遂生,自然第一得先和固有的各种环境发生相成而不相害的关系.
如何才能相成而不相害首先要认识"物本",一棵橘子树,不能勉强移到淮河以北,否则不是不能生长,也许会成为变种.
其次要敬重时间所馈赠的文化与制度,绵续的事物有滴水穿石的绵延的力量,有先民的生活经验,有生活的常道.
教育的文化价值在于掌一豆灯火,破万古长夜,体察生活常理中绵延的韧劲,传承文化重要的价值.
做到喜新不厌旧,见异不思迁.
潘先生指出:早先的教育唯恐离"经"背"道",失之于一成不变,固步自封;今天的教育,又唯恐不离"经"背"道",失诸无所维系,飘忽不定.
学校变成外来知识的贩卖地,教育成为功名利禄的交易场.
"出人头地"成为研究·探索有守方有为:教育改革须正本清源/93普通人投资教育的直接动机.
作为国家治理社会工具的教育,作为人才分类与选拔机制的教育,总是把人的欲望搅动得赳赳雄起,昂昂气盛,让人心神不宁.
向上流动,成为教育的黄金收益,20世纪30年代的主题是:逃离乡村,涌入都市;80年后,不过变成:来来来,来北大;去去去,去哈佛——根基尽失,如何坚守自家立场今天,借陈平原先生的话题,再回味潘光旦先生的"位育"说.
冷饭再炒,老调重弹,是因为我们像一群失忆症患者一般,忘记了教育的本原.
教育的价值在于让人获得安顿生计的知识与技能、安放心灵的价值与认同,即安身立命.
教育要让人安身、安心、安神.
让"忘本的教育"早日回归"务本的教育".
(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94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坚定不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宋德民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进一步确定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同时,十八大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系统部署,总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是党中央对教育改革作出的新判断、提出的新观点、进行的新部署,是我们今后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必将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这是一条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每一阶段的发展,都伴随着改革的强大推动.
我们理解,在当前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要意义就在于要求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系统的思维认识改革,用普遍联系的观念设计改革,用统筹兼顾的办法推进改革,真正做到以改革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以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改革增强教育活力,以改革促进教育战线和谐稳定,切实提高教育改革的协调性、针对性.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是要求我们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内部的系统性.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教育相互联系,各门学科相互渗透,各种学段相互影响.
在一个特定时期,单一的、单方面的、一个教育阶段的改革,也许能收到一定成效,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这种改革模式不仅难以奏效,反而会对其他方面产生掣肘.
推进综合改革,不是局限于局部内容的调整完善或单一制度的修修补补,而是要充分考虑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设计,整体考虑.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是要求我们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外部的关联性.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同时受外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
推进教育改革,一方面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改革的影响,要将改革的力度与社会可接受的程度统筹考虑,既要坚持按教育规律推进改革,同时也要更加注重社会评价对改革的引导作用,而不能关起门来搞改革;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改革政策的协调性,形成合力推进教育改革,营造更好的推进教育改革的社会环境,取得更好的教育改革的社会效果.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是要求我们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改革的整体性.
教育改革到今天,已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区、某一领域,而是全面展开、整体研究·探索坚定不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95推进.
深化改革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推进改革也成为各地区各部门教育工作的共同任务.
因此,在改革布点上,既要统筹考虑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和各级各类教育的现状,分类指导;又要突出重点,提高整体性.
两年多来,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确定了从国家统一实施、地方承担试点以及基层自主改革三个层面,围绕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开展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建立了由20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教育改革的领导体制;探索了成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咨询机制;实行了行政部门负责联系改革试点项目的工作推进机制以及教育改革重大政策协调突破、信息报送、经验交流、监督检查等工作机制.
这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对于下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继续坚持并发扬光大.
关于下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这样四点考虑:一是加强统筹协调.
当前,教育改革已成为全社会共识,但改革就意味着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在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时,首先把握的原则就是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兼顾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求,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凝聚最大共识,减小改革阻力.
二是实现上下联动.
教育体现着党和国家意志,一些涉及重大制度设计的改革,只能是自上而下,才能真正取得突破.
但同时应看到,基层蕴藏着无穷改革力量和智慧,是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
改革如何推进,基层是第一实践者;改革效果如何,广大师生和群众最有发言权.
必须保护和激发基层改革积极性,建立改革激励机制,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
三是找准重点难点.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找准突破口,集中力量攻坚,尽快取得更具标志性、有较高显示度的成效.
重点一旦突破,其他方面问题相应就会迎刃而解.
要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的改革目标,特别要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教育监督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确定改革任务,制定改革措施,协调改革政策,加快推进步伐,通过重点突破实现改革整体推进.
四是完善体制机制.
实践证明,体制顺,合力成;机制灵,活力生.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指导协调机制、激励机制、试点动态调整机制、监督问责机制和宣传工作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在改革推进中的责任分工,形成全社会理解、关心、重视、支持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开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局面.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2-12-12)《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96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教育综合改革应由"教育工具论"向"教育民生论"转型——"十八大"报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学理解读张学文"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这些"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就业稳定性"的表述充分表明,国家对教育的定位己不仅仅停留于"科教兴国"与"文化强国"这样单纯的工具论意义上,而上升到秉承以人为本精神,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样的民生论层面上.
这为今后一段时期如何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确保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功用的转型与回归"十三大"报告(1987年10月25日)提出,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这是因为科技的进步,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育,旗帜鲜明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必须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十四大"报告(1992年10月12日)充分回应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1992年1月)所描绘的改革开放新局面,提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十五大"报告(1997年9月12日)首次重新审视教育与科学的地位,把"发展教育和科学"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并用修饰词"切实"取代了"必须",强调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实践意义;"十六大"报告(2002年11月8日)更加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明确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坚定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首次提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时,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十七大"报告(2007年10月15日)改变了以往将教育问题纳入文化建设和科技发展范畴的做法,首次将教育纳入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范畴,把教育列为"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研究·探索教育综合改革应由"教育工具论"向"教育民生论"转型/97社会管理"社会事业和民生要素之首,既首次强调"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还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并在党的教育方针中明确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报告(2012年11月8日)则愈加重视教育的民生功能,因为就业乃"民生之本",故造就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就理所当然成为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因而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终达到"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目的.
概言之,自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科教兴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战略思想,到"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再到"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表明国家对教育功用的定位从"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过渡到"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最终提升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教育工具论"到"教育民生论"这一教育功用视角的转变,既体现了科技与教育、个体与国家之问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又反映出教育的本质从"人的物化"最终回归到"人的自身"的演变历程,而这恰恰是马克思有关"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导言》)经典命题在党的重大报告与纲领性文献上的经典体现.
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简要回顾,笔者认为,从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文本中有关教育的基础地位、外在功用与基本方针的相关论述,特别是近年来有关"教育为人民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相关提法值得回味和深思.
其一,如何理解"教育为人民服务"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何为"人民"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
在人类历史上,什么时候人民占据了社会的统治地位或拥有了社会统治的权力,则该社会就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这也是民主概念的初始内涵.
无论是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的"个体化的人民",还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统一人格的人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化的进程表明,民主思想史上最健康的民主形态都表现为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或一般平民享有基本的政治权利,受到了基本的尊重,能够平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国家的政治精英与社会精英阶层则能够主导社会政治生活,精英阶层与平民阶层之问互相制约,整个社会达成一种有效的平衡与均衡状态.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真正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因而也决定社会主义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要求"文化教育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之肇始,历经教育"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最终确定为"教育为人民服务",《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98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始终必须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基本规律,又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立党执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基本要求.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针,还是基于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教育基础:一方面,人类历史发展经验与人类文明史表明,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教育的基础地位与公益作用举足轻重,可以有效提高普通民众的基本素质与生产能力,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均衡程度,提高人民的整体物质文化生活水准;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程表明,正是由于人民群众自身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社会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反过来也前所未有地促进了人民群众对于自身及后代受教育权利的热切关注与较高期望.
基于对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的深入领悟与人民群众对教育批评的热切回应,当时的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2003年3月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提出了"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命题.
他认为,"十六大"报告在表述教育方针时强调教育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很关键,这表明本届政府教育工作的奋斗目标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新人.
周济还指出,所谓"教育为人民服务",其内涵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新人,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第二,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前进方向;第三,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
值得注意的是,"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一切为了人民"与"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首次将教育纳入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范畴,明确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执政党及其政府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都为了造福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12年11月15日,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感人至深的执政演讲,完全把"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融入了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的先进理念中:"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以上论述充分表明,一方面,"人民满意不满意"继"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之后,作为党的执政理念的第五项基本标准,成为今后我国制定和恒量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另一方面,对教育事业而言,从"教育为人民服务"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再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己经正式成为今后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最终目标,最美好的愿景.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理所当然最终将作为今后我国教育行业的一种使命,一种理想,一种可持续发展过程,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根本方向和行动指南.
研究·探索教育综合改革应由"教育工具论"向"教育民生论"转型/99其二,如何才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尽管在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指向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己经是我国今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应该奉行的一个基本准则,但究竟如何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管是心理意愿方面,还是行动实践上,仍然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定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一个发展中国家或不太发达的社会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法似乎有些超前,让教育工作者及其从业人员从心理上不太易于接受;另一方面,如果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全理想化,不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状况,就会容易赋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过于虚幻的标准和内容.
所谓"理想",并非幻想或空想,亦非理想化,而是指对未来事物发展的想象或希望,它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愿望,其意义就在于能为平淡的生活中提供美好的希望,为不完美的现实提供一种完美的参照,从而促使人们努力追求完美.
比如,不管是普通的民众,还是大学举办者,或大学领导人,都在批评大学的现状,表达对当前大学教育的诸多不满意.
对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就是大学的"应然"价值取向和基本看法,事实上是对大学的一种美好期望;对大学举办者或大学领导人来说,他们的"大学理想"实质上是表达了对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纯洁美好和积极向上的参照系统、追求目标和基本信念.
当然,他们通过批评大学,提出"理想大学"或"大学理想",实质是间接表达出了自身或家庭成员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接受优质的教育,或通过建立理想大学,实现自身价值观和追求目标的期望.
中共中央连续在"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中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相关论述,恰恰从反面说明当前阶段的教育现实还有很多令人民不满意的地方,离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也是合理和可能的.
因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步,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各个阶段的教育开始由国家垄断走向多元化,原来作为一种纯粹公共产品的教育向介于公私之问的准公共产品过渡,教育开始成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问题;而且,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追求,都在试图通过教育实现各自不同的目的.
社会发展进入到了这个阶段后,如果想成功地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就需要处处以人为本,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就需要把教育视为重大的民生问题,通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民生视角,真正把人民的利益作为理解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重视他们已经表达出的或想要表达的教育舆情,并作为教育政策制定、修订与实践的重要参考依据,即真正倾听底层或基层人民的意愿,重视他们的各种教育利益诉求.
三、理论与政策意义通过解读"教育为人民服务"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策理念与内在逻辑演进的历程,至少可以得出如下三方面的启示:第一,"人民满意"是检验教育改革是否成功的最终标准.
比如,从投入与产出角度分析20世纪90年代末扩招以来若十年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就会发现,尽《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100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管经过"985"、"211"以及省市各级共建等诸多工程项目,国家投入甚巨,规模越来越大,办学条件更加优良,受教育机会越来越多,但人民对高等教育似乎是越来越不满意,因为大学教育不仅没有培养出杰出的创新型人才,而且学费高昂,象牙塔内外处处充斥功利和物欲,"潜规则"横行再如,从入学规模与学生就业角度讲,全国高校总规模从1998年的786万增加到2009年的2979万,毛入学率从不到10%增长到24.
200,每年毕业生从1999年不到100万到2009年突破600万,即自1999年扩招以来累计将近有4700万毕业生走向了劳动力市场,2013年更达到了创纪录的699万毕业生,如果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维持在7000-8000,那么到毕业时仍有100多万毕业生未能落实就业岗位.
对此,无论是人民群众还是学术界都觉得不满意,存在诸多争论:到底是该由超常规发展的高等教育负责还是由不成熟的劳动力市场来承担责任争论的本质就在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缺乏或缺少教育民生的视角,仅仅是一种信念伦理指导下的价值判断过程,这种取向无暇顾及规模扩张对个体发展是否适切或恰当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在规模上导致无节制的"大学教育膨胀",容易在未来滋生不安定的"教育无产阶级",另一方面在学术质量上产生"格雷欣法则",导致普通个体所接受高等教育的贬值.
当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一个文凭符号而对个体生活并没有产生实质改进时,必然就会滋生不满意的情绪.
应该说,这些争论表面上只涉及到如何认识和处理教育与就业市场的关系,实质是涉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民生问题,即高等教育到底为谁服务,如何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既适当满足人民群众正当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又基本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等实际的基本生存问题,因为"人民满意"才是高等教育改革是否成功的最终检验标准.
这也正是"十八大"报告把教育优先发展与就业优先两大战略问题并列为改善民生之首,"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的根源所在.
第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之根本.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提法作为一种以理想方式存在的理念,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教育性质的一般认知,其指向的不是当前教育存在的一般性状,而是指社会主义教育的存在是其有别于其他教育之根本.
对于这种教育性质的解读,方法论与研究视角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现有诸多视角的解释或解读方式大多将对这种教育理念的认知简单等同于对一般教育的绝对理性认识,要么是"应然的"教育,要么是"实然的"教育.
"十七大"与"十八大"报告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相关概念与诸多提法实质是在表达教育存在理想状态的理性认识和判断,既是对教育领域的某些存在状态的回应与批判,亦是对教育未来愿景的描述与期盼,如果不从民生视角加以解读与澄清,有关"应然"或"实然"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的表达方式反而容易给普通民众的认知带来了误导和混乱.
从心理学发生学研究·探索教育综合改革应由"教育工具论"向"教育民生论"转型/101角度讲,教育的理想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具有超越现存的性质,以类似"乌托邦"的形式刻画出对理想教育境界的期盼与追求,不仅预示着教育未来发展之愿望与努力方向,也映射或代表着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相当于教育改革的"理想类型").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某些知名大学的使命,就是通过语言来陈述大学发展的远景内容,表现出该大学未来或可能的理想境界,但在形式上却是指向了一个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综合起来的大学整体.
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大学使命也正是驱动大学组织为接近或达到理想大学的预期,遵循大学组织运行的固有规律,努力将行动积淀、深化、转变成为组织现实的不竭动力.
总之,这种与"理想"有关的"应然"与"实然"交替换位的规律不仅存在一般教育理论领域内充满偏好和规范的状态中,也存在一般教育实践范畴内充满多样性与倡然性的状态中.
第三,推动教育综合改革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实践选择.
满足人民的教育需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能仅仅是停留口头上的承诺,而应该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切实可行的举措.
"民生在勤,勤则不匾"(《左传·宣公十二年》),既是"民生"之源,亦为民生之道.
教育的好坏事关"人民的生计"(即"民生",《辞海》),决定着老百姓的生活来源(保障充分就业)与生活质量(调整收入分配),那么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首先需要切实从"民生"的角度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这里的"民生"必须从社会层面着眼,即成功的教育改革要着眼于普通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着眼于普通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否则,这种教育改革就是不成功的,也不是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为它没有以最公正的方式关注和解决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问题.
因此,对于中国今后的教育综合改革,不管是政策制定者,还是执行者,都必须放低身段,放弃简单粗暴的"自上而下"方式,要真正理解"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自上而下"的"指导"与"自下而上"的"谏言"与"献策"有机结合,真正把人民群众或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作为理解和解决一般与重大教育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才是今后科学有序地推进教育政策制定、修改、实施的基本宗旨和实践准则.
(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102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教育综合改革:扎根吾土服务吾民叶赋桂一教育综合改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21世纪初诊治中国教育顽疾、开辟中国教育前进道路的恰当的教育政策,切中其时,切中其事,切中其机.
所谓综合改革,当然是有一个全盘的观察,整体的思考,把教育之内与教育之外一并统筹,物质的和精神的、思想的和实践的同时兼顾,国家的和个人的都予以关照,主要利益诉求和教育目标都得到恰如其分的表达、衡量和体现,并在对过去、现在、未来有一个全面认识和透彻领悟的基础上,抓住大纲大本,兼顾枝末,进行系统的设计,完备的规划,错落有致的行动和推进,最终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适当的教育体系.
而这个体系可以让中国教育获得一种安定的心态和力量,让整个国家和人民至少受惠几十年.
教育不同于经济,也不同于政治,当代经济竞争剧烈,市场多变,政治常常受制于一时和偶然的事件,政治目标也基本上是短期的,这使得经济和政治应变图快,政策要及时到位,改革自然也频密繁多.
当代的教育相对于过去变革也显著增多加快,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是一种慢工细活,较少和本不应受个别和即时事件的影响,其效应一般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后才表现出来,因此不能每出一次太阳,就来一次改革,政策出台要慎重,改革方案要系统周全,做长远的规划,通盘的思考,综合改革是教育的特性所内在要求的.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一项独立活动和事务,同时与社会其他活动和事务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教育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但教育更有自身独立的功能和价值,教育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到政治、经济等要素及其作用,但其运行要顺应自身的习性和机制,而不为政治、经济等扭曲而变形.
因此,综合改革是作为社会系统中的教育所决定的,故要把握教育自身的特性,根据教育运行的规律,同时考虑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与其他社会要素的互动效应,综合布局和谋划.
教育要从现实出发,但教育更是一项理想的事业,不单纯是现实的需求,更不仅仅是眼前政治、经济的考量,当下的欲望满足.
教育过分屈从于当下的切近要求,会变得庸俗和市侩,过分追求理想的目标,会导致空疏和无用,应该把二研究·探索教育综合改革:扎根吾土服务吾民/103者调和起来.
教育的综合改革应当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将纯粹与功利交相并用.
综合改革是教育的超越性所规定的,这也是教育为什么在各种时代和境地下总是给予民族和个人以希望和寄托之所在.
二教育改革当然要从问题出发,中国这些年的改革大多也是针对现实问题的,不过很多时候,改革所针对的问题常常是表象的而不是实质的,枝节的而不是根本的,衍生的而不是本源的,教育综合改革当须在纷纭的表象背后洞彻和切中实质性的本原问题.
当代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无根性,这其实是现代中国教育一直存在和没有解决的问题.
现在的中国教育不是从本土生根发芽长大的,而是移植的,这种移植的教育基本上是悬浮在半空中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从未扎根于本土,始终悬隔于人民.
在世界主要大国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像中国的教育这样如此脱离本土社会和人民.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学习西方是必然的,但在此过程中,中国近代以来的主要权力精英和政府都把中国传统社会、制度、文化和教育视作落后的、腐朽的,加以批判、打烂和抛弃.
在教育上,本土的制度、思想及其与人民的关系被精英们扫荡殆尽,西方的教育不断被移栽到中国,移栽又不带土,长得不好,又不断换苗,日本的刚栽不久,就换美国的,美国的苗儿未秀,又换苏联的,苏联的秀而未实,又种美国的.
教育的禾苗不管怎么换,就是不接中国的土壤地气,远离中国的乡土、民众和民情.
精英们倒也因此多少受了些西式乳汁不浓不淡的浇灌,而民众却是西式的受不着,中土的一天天萎缩,离知识和文化一天天的望尘莫及.
因为精英们打碎了中国本土的社会和文化,斩断了中国固有的文化与人民的血脉后,却没有使现代教育与人民接触,人民拥抱不着现代知识和文化,于是,中国的基层社会和民众就走上教育、知识和文化的贫困化之路.
这一过程虽偶有转折,但总的趋势却是不断深化的.
即使现在号称普及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基层社会和民众的贫困化依然如此.
因为基层社会和民众受不到现代或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缺乏理性的力量和判断力,所以各种怪力乱神、邪道歪教、地下教会在基层社会(包括城市和乡村)极易流行,一旦风吹草动,则酿成社会问题.
中国教育的无根性特别表现在教育的目的是抛弃基层社会和民众,教育不是培养现代公民,增进知识和技能、理智和判断力,而是纯粹应试的,应试的目标是进入大学和留洋.
以前是北大、清华等精英大学与美国大学接轨,现在则不仅大学,连重点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都不想输在起跑线上,纷纷与美国大学接轨.
这种无根的教育不但导致中国教育不独立,而且使得一个个体靠教育获得的东西是无法用来谋生的,服务社会的,一旦不能升学出洋,所学的东西便百无一用,对个人无用,对社区无用.
教育所取得的功效是让受教育者脱离本土,看不起基层,看不起农村,看不起农民,即使是农村的子弟,也被培养出如此的思想和"精《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104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神境界".
近几十年来,中国移民之多,实在惊人,究其原因,决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上的.
中国教育科研机构的研究同样是脱离国家和人民需要的,科研不是在解决中国社会和现代化的各种问题,用有用的知识服务本国人民,而是为了发表SCI论文,把SCI当作科学技术,把SCI当作世界一流大学.
其实,有的SCI论文连洗脚水都不如.
美国作为世界强国、科技强国和拥有众多一流大学,不是因为SCI论文多,而恰恰在于藏之又藏、密之又密、决不发表、从不与人分享的无数科研成果.
美国政府对大学和科研的资助是从农业机械开始的,到20世纪后重点支持工业、国防、医药健康等方面的研究,这些领域不是与国家富强有关,就是与人民福祉相连.
美国大学从殖民地时期起就一直是社区的中心,到20世纪更是紧密地服务于社区的、国家的和人民的各种需要.
大学之所以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是因为它们不是漂浮在半空中的,而是与国家、企业、社区和民众亲密接触,交感互动.
美国的教育和研究是踩着牛粪走来,把各色人等召来,真心实意地使人民和国家满意.
封闭性是现行中国体制最要害的问题.
改革开放一是改革,二是开放,教育的开放不仅是中国教育对国际开放,而且教育应对社会开放,最基本的则在于教育体系内部必须是开放的.
中国教育近些年在对外开放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对社会的开放则有进有退,而教育体系内部的开放却完全是反动的.
但不论是教育的内部还是外部,封闭保守依然都是最突出的问题.
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群体,但中国无论是学者个人还是学术体制在融入国际高等教育体系和国际学术体系上的表现极其差劲.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也是被我们的体制封闭起来的,根本难以受到中国文化和人民的熏陶.
我们一方面要花那么多的金钱和人力到世界各地去办孔子学院,一方面却设法把在中国的留学生与中国的教育和社会隔离起来,真不知用心何在中国教育体系形成了一个奇怪的悖论:一方面是极度的封闭性,一方面则在不断丧失教育和学术的独立性,日益依附美国教育和学术.
中国教育和学校对社会的开放是一种逆向的开放.
正向的开放应是教育和学校作为全社会知识科技和文化道德的高地辐射和影响社会,既"建国君民",又"化民成俗",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但现在中国学校的知识科技并没有为经济和企业发展提供动力,虽然研究成果获奖无数,但都是在一个个封闭的小圈子里自己玩自己的,至于要在文化道德上引领社会、改造社会更无从谈起,相反,社会的各种风气和价值,如金钱至上、官本位、浮躁、形式主义等,全面渗透和影响了学校和教师,学校不再是净土和高地,而是沦陷地.
学校不是在办教育,而是要么在办企业,搞"经济",要么在办衙门,搞权位.
教育和学术最基本的自由、平等、对人的尊重、对知识的崇敬,对文化的热爱,在学校里越来越淡薄,越稀罕,各种社会价值越来越成为选择和评价学生和教师的标准.
中国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同样也形成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教育和学术在享受"光荣的"孤立,却又不是象牙塔;一方面与社会打成一遍,却又没成为社会的轴心.
研究·探索教育综合改革:扎根吾土服务吾民/105相对外部的不开放,中国教育体系内部的封闭性更为严重.
20世纪90年代以前,教育部和学界批评得最多的就是教育体制的条块分割,必须改革管理体制,但自1992年开始的那场改革结果则不过变成教育部的扩权运动,教育体系中的割据、封锁、隔离不但未见打破,反日盛一日.
城市、农村的教育两个世界,不同地方的教育各自为阵,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自为营,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各自为战,教育体系中各个部分不但不开放、交流、互通,反而都相互排斥、限制、禁止和自闭,连应有的正常的关联都没有,如中学本来对大学有重要的意义,但实际中除了招生之外,大学基本上不与中学发生关系.
在一般的分化之外,还特意增加了各种新的教育割据,如高等教育的"985"学校、"211"学校,每一个割据都树立起新的更为森严的壁垒.
在这样一个不开放的体制下,一个人天生就受到教育割据的限制,在受教育和成长的道路上,自由和选择越来越少,一旦进入某个轨道,就别指望进入另一个轨道,而且很多轨道早早地封顶了.
而所有的轨道一个最大的职能就是排斥农村和弱势群体子弟.
对一个中国学生来说,要进入一流大学,只有一条愈来愈窄的通道,即从好的幼儿园到好的小学,从好的小学到好的中学,从好的中学才能进入好的大学,要想进入清华北大或"985"高校,还必须在这些所有好的学校中排名最前列.
至于现在的学生要想获得清华、北大的教职,几乎只有华山一条路,不但要出身国内最好的若干所大学,还必须在国外一流大学镀金.
这样一个排斥性的不开放的教育体制倒正与日益难流动的社会不断合拍了.
中国教育在价值上表现出极端的功利性,不重视教育的实质,只关注教育的工具性价值.
在国家,把教育作为政治、经济的工具,在个人,把教育作为获得文凭的工具.
中国教育常常直接服务于切近的政策目标,在20世纪60、70年代是无产阶级政治,通过学校搞政治运动,在90年代后是当下的经济增长,为了把老百姓的存款掏出来就实施高等教育大扩招来拉动内需,然而政治运动和经济周期是短的,教育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关乎人的一生,关乎民族的未来.
中国人受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仅是为了一纸文凭,而不是对知识的需要.
所以,中国教育是功利的,而不是实用的,教育主要是象征性的外在价值,而不是实际获得的教育成果.
教育因此主要是用来分别人群、进行社会认证的工具.
其结果在于:正因为是社会身份的象征,所以全社会都追求文凭,社会在用人的时候根本不去考察能力如何,仅问其文凭轻重.
于是,有能力的人也得去弄个文凭,即使已经被证明最为成功的商界和政界领袖等最有权势的人物也还要去攫取文凭——这真是一个患了文凭癫狂症的国家!
而其在学校教育上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形式主义,要么不重视内容和技能培养,要么只进行形式的训练.
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下早已被磨灭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的冲动,只要一上大学,文凭在即,就再也没有学习的动力了,同时也迷失了人生的目标和追求.
三《高等教育参考》NO.
03/2014/106ResearchandEvaluationcentreForHigherEducation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惟有通过综合改革才能解决.
教育综合改革首先当确立中国教育的基本立场和根本用心,这就是要扎根于中国社会,立足于为人民服务.
在此前提下,设计和建构一个开放的教育体系,这个教育体系应该具有多样化的教育价值.
扎根吾土、服务吾民的教育宗旨当是培养有文明教养和谋生技能的公民,教育的结果当使社会进步,社区受益,人民受惠.
中国教育的根本使命是通过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文化,改造中国社会,增进人民福祉.
教育的责任不仅在学校培养学生,也在向社会和人民传递知识、科技、文化和道德,教师和学生不单修己,还要安人,要化民成俗,在中国基层社会扶植现代文化,这样,中国才会成为现代文明社会,只有经济指标的社会不可能是真正的小康社会.
社会重建是现代中国和中国教育一直未能完成的任务,这一任务在现今显得尤为急迫.
社会的重建一是文化道德和意识形态的,一是社会秩序的,两方面的关键都在于重塑政府、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关系,而教育在其中担当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综合改革必须在这上面有所表现.
扎根吾土、服务吾民的教育体系一定是开放的,各级各类教育之间是互联网、立交桥、高速路,教育与社会之间是相互开放的场域,体系之内及其与环境之间有活跃的交流,教育才能生生不息,蒸蒸日上.
只有教育体系是完全开放的,才能确保真正的公平竞争,形成合理的教育体系和社会秩序,政府设置诸多的限制,对机构、对公民和学生制定各种潜的或显的准入门槛,既不能带来公平,也不会导致优异.
开放的教育因此一定是公共的,即面向全体人民的,而不是专为某些特定集团的,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教育的福泽,国家优质的教育资源只能凭能力而不是凭身份(尤其是父辈的)或其他要素获得.
开放的教育体系能够为每个人提供多个渠道和多次机会获得优质教育,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避免在高考这个关口上的过度竞争,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教育变态和民众的心理失衡,恢复教育和社会的正常生态.
人类的历史已经反复昭示和证明,只有自由开放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也才能确保国家的繁荣富强.
扎根吾土、服务吾民的教育价值一定是多元的,这也是开放的教育所必然具有和要求的.
一个社会只有价值多元,才会和谐,才会有未来.
教育同样如此,只有开放的多样化的价值,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带来文化繁荣,才能赢得未来.
因为人类的理性根本无法预知未来的创新和突破在哪里,更无法控制社会的走向和进程.
多元的教育是未来的要求,实际上今天的中国社会也已经具备了教育价值多样化的条件.
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一直是国家主义的,教育的宗旨和根本任务在为国育才,以服务于救国、革命或建设,在民族危亡、国家积贫积弱的时代,国家主义的教育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是正当的,但中国社会、国家和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的价值应该也可以多样化了,国家主义的、个人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国际主义、功利主义的、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等等,皆可宽容待之,给予一定空间.
小康社会的教育甚至可以不以成才为目的,而以生活或闲暇为目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党和政府在这方面的认识已有很大的突破,希望在实践研究·探索教育综合改革:扎根吾土服务吾民/107中真正有所进展.
理想的状态是国家以政策、财政、用人等方式推行和引导其教育目的的实施,社会团体、家庭和个人也可以自由选择和追求其教育理想.
四教育综合改革要真正得以施行,还应具备和注意一些必不可少的东西——一些理想和精神,一些认识和洞见.
教育是一件理想的事业,当有富有一定理想的人来从事,投身教育改革,需要有为理想奋斗的精神,而不能只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驱动.
只有怀抱理想和超越立场的改革者才有改革的智慧.
这种改革的智慧不仅能把握和抓住现实问题的要害,而且能感知和体悟国家和人民长远的需要和愿景,并将之化为政策实践.
这种改革的智慧还是实践性的,不是为官僚所用,而是驱官僚为用,身在体制之中,又能超出体制之外.
教育综合改革需要观念和社会基础,全社会应树立正常的教育观:教育不是万能的.
近代以来,国家和社会、个人和家庭赋予了教育太多的东西、太多的希望,教育有不可承受之重,实际上不可能指望通过教育来对所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求解.
今天,我们要抱着教育的理想,但也应该看到教育的限度,要打破教育的神话,尤其要打破大学的神话、一流大学的神话,破除文凭论,选贤任能,唯才是举,唯功是赏.
当前中国人有一种制度饥渴和狂躁,以为制度能解决一切,大的对民主制度的渴求,小的对大学人事制度的迷狂,但美国民主的成功其实在民主之外,美国大学的人事制度相差无几,但美国的一流大学也就那若干所.
实际上,任何一种制度没有有品质的人的自觉终是虚妄,精英如果不控制自己的贪婪,不具备民主情怀、超越立场和同情之心,什么制度都是镜花水月.
中国教育的确需要有一个好的制度,但也特别需要理想而温情的人——纯良而仁爱的教师,纯真而执着的学生,纯洁而超越的官员.
改革不能被某些集团和少数人垄断,人民才是改革的主体,教育改革不能单靠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机构领导推动,而需要社会的力量.
中国的创造性来自民间,只要社会有活力,民族就不会衰颓,只要人民富裕,政府就不会积贫,只有社会有力量,国家就不会积弱.
历史从来都证明,民族生命、创造性和振弊起衰的力量蕴藏在人民之中.
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成功不是因为政府搞了改革,恰恰在于改革的政府腾出了社会力量发挥的空间.
今天,中国教育综合改革需要社会的力量,需要教育的进步主义,需要一场社会的进步主义运动.
(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美国服务器哪家平台好?美国服务器无需备案,即开即用,上线快。美国服务器多数带防御,且有时候项目运营的时候,防御能力是用户考虑的重点,特别是网站容易受到攻击的行业。现在有那么多美国一年服务器,哪家的美国云服务器好呢?美国服务器用哪家好?这里推荐易探云,有美国BGP、美国CN2、美国高防、美国GIA等云服务器,线路优化的不错。易探云刚好就是做香港及美国云服务器的主要商家之一,我们来看一下易探云美国云服...
ReadyDedis是一家2018年成立的国外VPS商家,由印度人开设,主要提供VPS和独立服务器租用等,可选数据中心包括美国洛杉矶、西雅图、亚特兰大、纽约、拉斯维加斯、杰克逊维尔、印度和德国等。目前,商家针对全部VPS主机提供新年5折优惠码,优惠后最低套餐1GB内存每月仅需2美元起,所有VPS均为1Gbps端口不限流量方式。下面列出几款主机配置信息。CPU:1core内存:1GB硬盘:25GB ...
今天遇到一个网友,他之前一直在用阿里云虚拟主机,我们知道虚拟主机绑定域名是直接在面板上绑定的。这里由于他的网站项目流量比较大,虚拟主机是不够的,而且我看他虚拟主机已经有升级过。这里要说的是,用过阿里云虚拟主机的朋友可能会比较一下价格,实际上虚拟主机价格比云服务器还贵。所以,基于成本和性能的考虑,建议他选择云服务器。毕竟他的备案都接入在阿里云。这里在选择阿里云服务器后,他就蒙圈不知道如何绑定域名。这...
非你莫属学历造假为你推荐
http500http://bb500.com 这个电影网站安全不?为什么?有人能告诉我吗?不懂的人表乱说浪费你我的时间谢谢苹果appstore宕机为什App Store下载软件 到了一半就停了 不动了cisco2960配置cisco 2960 配置VLAN上网cuteftpCuteFTP 和FlashFXP是什么软件,有什么功能,怎样使用?dell服务器bios设置戴尔服务器720bios设置硬盘启动大飞资讯手机出现热点资讯怎么关闭易名网诚询,易名网注册的域名怎么转到喜欢的网页上啊?curl扩展linux上怎么操作开启php curl扩展骑士人才系统公司要采购一套人才系统源码,看了一下骑士和嘉缘的,谁家的比较好一点呢?托就不要回答了。powerbydedecms如何去掉底部的 powered by dedecms
域名抢注工具 hostigation GGC 网站保姆 parseerror 云主机51web 主机合租 java虚拟主机 linux空间 169邮箱 135邮箱 佛山高防服务器 100mbps www789 shuang12 金主 免费个人网页 1美元 SmartAXMT800 zcloud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