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目录第一部分本科教育基本情况3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3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33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44本科生源质量情况4第二部分师资与教学条件71师资队伍的数量及结构情况.
72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73教学经费投入.
84办学基本条件.
94.
1教学实验用地94.
2教学基地建设104.
3图书信息服务115信息资源及应用情况.
13第三部分教学建设与改革151专业建设.
151.
1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151.
2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162课程建设.
162.
1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162.
2课程的数量、结构173教材建设.
194.
1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194.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204.
3毕业论文(设计)22第四部分专业培养能力241各专业培养目标.
242教学条件.
243人才培养.
243.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243.
2培养计划的特点253.
3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生师比.
253.
4教学经费投入253.
5立德树人落实机制263.
6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83.
7教授授课.
283.
8实践教学293.
9创新创业教育.
301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3.
10学风建设管理.
35第五部分质量保障体系381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381.
1落实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381.
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391.
3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
39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常监控及运行.
402.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402.
2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432.
3加强教学过程检查432.
4规范教学行为情况442.
5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442.
6做好顶层监控.
443以评估为抓手开展本科教学质量文化建设.
453.
1开展院系教学工作考评453.
2开展临床教学基地教学工作评估453.
3开展校内专业评估453.
4开展临床医学专业认证463.
5申请中医学专业认证.
46第六部分学生学习效果481学习满意度.
482毕业与授位情况.
483应届本科生攻读研究生情况.
484就业情况.
485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496学生各类竞赛获奖情况.
49第七部分特色发展511教学抗疫,停课不停学,开拓在线教学新篇章.
512凝炼和传承"爱国奉献、忠诚担当"的西迁精神523重视思想政治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育医学人文精神和奉献意识523.
1全程、全方位渗透思想政治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内容533.
2增进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体验与感悟.
55第八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581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尚需健全和完善.
582本科教育教学激励力度仍有待加强.
583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
59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指标602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第一部分本科教育基本情况重庆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而成,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2015年11月,我校成功获批为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和省级政府首批共建的地方医科大学,正式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重庆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总体目标,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造就特色鲜明、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人才"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坚持"医学与人文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具有医学人文精神、医学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医学人才和引领医学发展的精英"为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2019~2020学年,我校开设本科专业36个,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等四个学科门类,详见表1.
表12019~2020学年普通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序号专业名称学科授予门类学制备注1法医学医学52基础医学医学53口腔医学医学54临床医学医学5,85麻醉学医学56医学影像学医学57预防医学医学58针灸推拿学医学59中医学医学510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52015年开始招生11儿科学医学52016年开始招生12精神医学医学52016年开始招生13护理学理学43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14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理学415卫生检验与检疫理学416药物制剂理学417药学理学418医学检验技术理学419中药学理学420中药制药理学42017年开始招生21康复治疗学理学42012年开始招生22生物信息学理学42013年开始招生23医学影像技术理学42013年开始招生24应用统计学理学42013年开始招生25口腔医学技术理学42014年开始招生26医学实验技术理学42014年开始招生27生物技术理学42015年起停招28公共事业管理管理学42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430医学信息工程工学42015年开始招生31应用心理学工学42016年起停招32临床药学工学533生物医学工程工学534英语文学435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理学42019年开始招生36智能医学工程工学42019年开始招生3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截止到2020年10月,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为26,059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人数为18,587人,占比为71.
33%.
4本科生源质量情况2019年,我校普通本科实际录取人数为4030人(含"5+3"一体化180名),因重庆市在我校挂牌筹建"重庆中医药学院",为支持中医药专业发展,市教委下达普通本科招生计划4020名,较2018年增加100名.
本科实际报到3889人,报到率96.
5%,较2018年增加0.
4%.
(1)重庆和四川是学校最主要的生源地,两地招生计划占比达72.
5%以上,随着"双一流"建设逐渐深入人心,各学校展开了激励的生源竞争.
医学仍然是高考志愿填报的热点,我校整体生源质量稳定,起伏在正常范围内.
重庆和四川理科本科第一批最低录4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取分分别高于省控线73分和94分,重庆基本保持不变,四川较2018年增加16分;四川理科本科第二批最低录取分高于一本省控线14分,重庆理科本科第二批最低录取分低于一本省控线5分.
表22018-2019年重庆市和四川省录取分数统计表2018年2019年省别批次科类学制省控线平均分最低分超省控线分值省控线平均分最低分超省控线分值重庆提前批理科五428585126435579114文科五434535.
580458567.
987本一理科八524645113525639.
5104五、四61876611.
973农村专项五、四59052575.
225贫困专项五、四61580605.
867本一文科五5245744054559339本二理科五、四42854793435543.
985文科五、四43452380458544.
677四川本一理科八546651101547663.
6110五、四63778649.
294本二理科五、四45857391459583.
2102文科五、四49256063472579.
171(2)我校面向23个省市自治区招收"5+3"一体化学生,"5+3"在6个不分批次省市中,有除上海高于当地自主招生线39分,其余5省市全部高于当地自主招生线或高分段线60分以上,6省市平均高78.
3分;其他17个省市招收的"5+3"中,江苏总分低,高于当地一本线30分;其余16个省市中,11个省市录取最低分高于省控线差值100分,5个省位于70—100分,16个省市差值平均分112分.
(3)本科不分批次的8个省市中:北京、天津、辽宁、浙江、山东、海南、广东高于当地自主招生或者高分优先投档线,上海低于自主招生线47分,有所下滑.
我校在20个省市自治区一本录取新生,最低分高于省控线的差值高于100分的有3个、高于50—100分的有16个;在14个省市自治区二本录取新生,有12个省市自治区二本录取最低分高于当地一本控制分数线,其余2个全部相差6分以内.
(4)4030名本科新生中,除开预科转段和港澳台招生的31人,剩余的3999人,满足第一专业志愿学生数为1834人,占45.
9%,满足第二专业志愿学生数为687人,占5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17.
2%,满足第三专业志愿学生数为513人,占12.
8%,满足第四、五、六专业志愿学生数为605人,共占15.
1%,调剂专业志愿学生数为360人,占9.
0%.
6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第二部分师资与教学条件1师资队伍的数量及结构情况我校根据办学宗旨、培养目标配置各专业、各学科的师资队伍.
全校现有教职工(含附属医院)在编在职人员9234人,专任教师1640人,全日制在校生数26,059人,生师比为15.
71:1.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为62.
32%;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为92.
92%,博士学位为60.
91%;45岁以下专任教师比例为58.
6%;31%的教师有出国留学经历;另有外聘教师757人.
详见表3.
表3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项目专任教师外聘教师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总计1640/757/职称教授27016.
46111.
45副教授37823.
05445.
81讲师34821.
2210413.
74助教150.
9181.
06其他正高级1509.
15688.
98其他副高级22413.
6621127.
87其他中级17810.
8525533.
69其他初级392.
38385.
02未评级382.
32182.
38最高学位博士99960.
91628.
19硕士52532.
0137249.
14学士965.
8531141.
08无学位201.
22121.
59年龄35岁以下28817.
5622029.
0636-45岁67341.
0435647.
0346-55岁50630.
8515220.
0856岁以上17310.
55293.
83学缘本校99960.
9100.
00外校境内59936.
5200.
00境外422.
5600.
002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2019~2020学年,共305位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为77.
81%;435位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为78.
24%.
2019~2020学年学校开设课程3053门次,其中教授授课858门次,占28.
1%;副教授1543门次,占50.
54%.
详见表4.
7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表4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课程情况类别总人数项目授课人数百分比(%)课程门次(门次)百分比(%)课程门数(门)百分比(%)学校//3053/1213/教授392总计30577.
8185828.
148139.
65其中:公共必修课5313.
521364.
45403.
3公共选修课174.
34140.
46110.
91专业课29073.
9870823.
1943335.
7副教授556总计43578.
24154350.
5462751.
69其中:公共必修课10518.
8851416.
84584.
78公共选修课152.
7381.
24191.
57专业课40372.
4899132.
4655946.
083教学经费投入我校先后执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专注国际化、特色化内涵发展,优化校内外资源,培育学校整体核心竞争力.
学校教育事业收入逐年递增,在保障人员经费和基本运行经费需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支持教学建设,教学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各附属医院的教学耗材和生产实习等相关费用由附属医院承担,费用在医院财务账上反映),校本部教学经费投入详见下表.
表5本科教学条件经费投入分析表项目201720182019增幅备注学校教育经费总额(万元)65,714.
7667,708.
8785,832.
9930.
61%本科生人数:2018年18460人,2019年18436人.
教学经费总额(万元)50,931.
3157,866.
4666,515.
7630.
60%学校年度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经费(万元)4,912.
3311,351.
3711,366.
59131.
39%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总额(万元)10,385.
0713,293.
3615,421.
5148.
50%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5,625.
397,200.
978,364.
8948.
70%教学改革支出(万元)2,457.
942,682.
862,773.
8612.
85%专业建设支出(万元)3,050.
004,446.
574,346.
5742.
51%实践教学支出(万元)3,358.
333,409.
063,506.
034.
40%生均实践教学经费(元)1,819.
151,849.
131,901.
734.
54%近年来,学校在临床技能中心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的购置、师资培养、智慧校园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均加大了投入力度.
2019年相比2017年教学经费投入有了较大增长,其中校本部用于教育事业的总支出经费增长了30.
61%,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增长了48.
50%.
2017年至2019年间,校本部投入教学耗材、学生创新实验费、三特行动计8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划、院系工作经费等教学费用总计4,880万元,学校对相关财政专项进行了1:1配套.
我校地处西部,资源禀赋与双一流建设不匹配.
学校通过资源整体优化,拓宽资源配置渠道,专注核心竞争力培育,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稳定本科教育规模,逐步实现资源配置与办学规模相协调,走质量优先的内涵发展之路.
4办学基本条件学校有袁家岗校区和缙云校区2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585亩,其中袁家岗校区385亩,缙云校区2200亩(不含附属医院面积).
具体见表6.
表6学校办学基本条件类型项目2019年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平方米)788,551,13生均(平方米)22.
49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总值(万元)48,385.
97生均(万元)1.
38新增(万元)634.
91纸质图书总数(册)1,976,094生均(册)56.
69新增(册)80,4664.
1教学实验用地学校实验教学管理中心负责全校教学实验室的统一管理,做到了资源统一、高效调配和共享.
学校现有本科教学基础实验室138间、专业实验室213间,场地使用面积共计43647m2,生均实验室面积2.
35m2.
校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标准,对各学科实验教学中心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
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3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临床检验诊断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医药实验教学中心),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
2020年,学校启动了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实验室改造项目,根据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17的要求,对4间普通型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和1间加强型BSL-2准备室,共325m2的实验教学用房进行了升级改造,配备了生物安全柜IIA29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级8台、安全柜专用红外线灭菌器15个、二氧化碳培养箱371型4台、复合式紧急喷淋洗眼器4台,进一步改善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和基础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条件.
2020年,学校按照药学专业认证标准,对药学实验教学中心21间实验室进行了整体升级改造.
高标准建设了4间药物化学实验室、1间高效液相色谱仪器室、1间气相色谱仪器室、1间制剂室和1间天平室.
为所有实验室配置摄像机、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施,以满足实验教学信息化需求;为每间实验室配备了2套洗眼器和1套喷淋装置,并对实验室通风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极大改善了实验教学环境,提高了实验室安全性能.
2020年,中医药实验教学中心新建成针灸3D实验室、针灸推拿MR混合现实实验教学可视化系统、基于光波导和微显示技术的MR计算平台的中医骨伤科远程全息临床见习教学系统、针灸骨伤虚拟仿真(VR)教学系统,在传统中医教学方法基础上,融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了中医学教学效果.
2020年,学校继续支持大学生创新实验教学平台的拓展和建设,启动了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动物行为学创新实验平台建设工作,新购置了CO2培养箱、动物行为学研究分析系统及软件、大鼠无创血压测定系统、粒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酶标仪等实验设备,学生开展创新实验条件进一步改善.
我校袁家岗校区拥有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1个,人造草皮足球场1个;多功能室外塑胶篮球场8个,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6个,乒乓球台26座,塑胶网球场1个;带循环水系统标准化游泳池1个.
我校缙云校区拥有多功能体育馆1个(具有篮、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健身舞蹈训练功能),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1个,标准人造草皮足球场1个,室外塑胶篮球场19个,排球场6个,羽毛球场9个,乒乓球台24张,网球场2个,简易训练场1个,游泳池2个,多功能风雨操场1座.
室外场馆面积合计69685㎡,室内场馆面积合计8451㎡.
以上场馆均免费对全体学生开放,满足了体育课教学及群体、竞赛活动的需求.
同时为了提高体育场馆质量,学校在2019、2020连续两年,投资近2000万对缙云校区韵博体育馆及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至2020年11月工程已经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4.
2教学基地建设学校临床教学资源丰富,目前,我校共有直属附属医院9所(综合性医院5所,儿10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童医院、口腔医院、中医院、康复医院各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6所,教学医院22所和实习医院3所,附属医院和非直属附属医院均建设有一至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实践教学基地.
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第二医院连续第9年入选"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百强.
学校修订了《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教学管理办法》、《重庆医科大学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以制度和机制推动各直属附属医院和其它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规范管理,切实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实现学校与教学基地的双赢发展.
学校坚持临床教学基地质量评估制度,严格临床教学基地的准入评审制度和动态管理.
修订了《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基地评审指标与等级标准(准入)》,由我校派出专家组从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实施三个方面对申请医院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合格后才能批准成为我校的临床教学基地.
学校还根据发展需要定期对临床教学基地进行评估检查,把"以评促管、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作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指导方针,修订了《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基地评估指标体系》,定期组织校督导专家到各教学基地进行临床教学工作评估检查,通过听课、教学查房、检查教学资料等方式,从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对教学基地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检查,指出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予以整改,整改不合格予以淘汰摘牌.
各直属附属医院负责对口指导相应的临床教学基地,教学基地评估成绩与指导附属医院密切相关.
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对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学工作考评,修订了《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学工作考评指标体系》,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水平、实践教学、教学督导、规章制度、教学运行、教学改革等方面每年对各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考评.
从而使我校的临床教学基地教学意识不断加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建立教学基地淘汰制度,近三年来,淘汰临床教学基地3所.
4.
3图书信息服务学校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不断丰富馆藏文献、优化阅读环境,提升图书信息服务品质.
目前两校区图书馆建筑总面积为3.
38万平米,阅览座位4592个.
图书馆功能齐备、环境舒适,提供图书阅览、自助借还、数字阅读、研习预约、读者培训、参考咨询等多种服务.
图书馆经费列入学校预算,文献信息资源购置费逐年增加,能较好的保障学校教学11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学校2018—2020年投入文献信息资源购置经费3093万元.
其中,2020年为1390万元,较往年增加400万,重点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和相关学科资源建设.
图书信息资源以医学和生物科学为主,兼顾人文社会科学,数量和品种更加丰富;以学校图书馆为资源主体、各临床学院图书馆为补充和延伸,资源保障系统完善.
学生可利用的图书资料及电子资源丰富.
目前,学校拥有馆藏文献6278636册(其中纸本图书1987598册、电子图书4291038册),按全校折合学生人数31696人计算,生均拥有图书198.
09册(其中纸本图书62.
72册);学校数字资源丰富,中外数据库资源62个;信息化程度高,拥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和计算机硬件环境,建立了完善的网络化管理与运行机制.
本年度增加纸质图书91342册,生均年进书量2.
88册,新增电子图书136078册;纸质图书借还量16.
57万册次,电子资源访问量438.
9万人次,电子期刊全文下载177.
04万篇,电子图书阅读使用32.
7万本,多媒体光盘及多媒体资源利用18.
13万次;接待读者81.
33万人次,资源利用情况较好,有效满足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图书信息服务方面的需求.
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师生满意度.
两校区图书借阅实行通借通还,馆内WIFI无线网络全覆盖,电子资源全天24小时开放,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访问学校各类数字文献资源,建设移动图书馆,实现自主终端移动学习.
缙云校区图书馆周开放时间达94小时,设有自助借还机、数字阅读区、多个研习间及协作学习室;优化拓展服务空间,缙云校区图书馆新增五六楼阅览区域,袁家岗校区图书馆开辟学习场地,新增150余座的学生自习室,增加学生的学习场所.
特别是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为保障师生在校外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顺畅使用数字文献资源,图书馆通过申请加入CARSI联盟,实现多个中外数据库资源校外访问新方式,保证了线上资源和服务一直在线;师生返校后,图书馆作为重点公共卫生防疫部门,按照疾控等级和防控需要,入馆采取体温监测、预约限流、单向通行、分散入座等防控措施,引导同学有序看书学习.
除了常规工作,图书馆还开展了以下专项活动:积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根据两校区学生不同需求,积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有针对性的开设信息素养教育讲座,内容涉及资源推介、文献查找利用、信息获取、知识管理、网络化学习、APP学习应用等实用技术,同时,改革预约讲座方式,调整讲座对象,把预约对象细分为院系、学习小组、科研团队等,使服务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师生欢迎.
本年度共举办读者培训讲座22场,参加培训总人数近3000人次,拓宽了学生12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提升信息能力的渠道.
通过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多种形式阅读推广,发挥文化教育阵地育人功能.
在图书馆内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我和我的祖国"大型艺术画展活动,庆祝新中国70华诞,激励全校师生的爱国情怀.
举办了第七届4.
23世界读书月线上系列活动,包括"寻找春天的声音"朗读大赛、"趣味文学及科普知识"在线竞答、"答题战疫"线上竞赛等活动.
举办了主题为"我阅读,我成长"的三期阅读分享会,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同学们乐于读书的热情,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能力、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深受同学好评.
发挥重庆市人类生命与健康博物馆第二课堂的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博物馆作为大众健康教育和医学生课外拓展学习的重要场所,本年度举办科普日和科技活动周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活动紧扣健康教育主题,突出医学特色;本年度在博物馆内开展专业教学52学时,涉及8个专业的572名学生,发挥了博物馆的医学教育功能.
5信息资源及应用情况近年来,在网络环境方面,我校持续推进校园网络基础建设,着重提升网络质量.
2020年,为保障我校国际医学院访问国际互联网的网络带宽质量,将教育科研网带宽由100M扩大至1G,有力地保障了国际医学院线上日常教学及师生互动.
同时,单独为国际医学院师生开通了无线SSID:MCQMU-international,免费使用.
目前,两校区总出口带宽达29G,有线信息点约31500余个,无线AP9700余个,为全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上半年学校主要开展了线上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与运营商沟通,对全校出口网络进行了优化,以满足全校师生在家教学、办公的需求.
通过与教育科研网、北京大学合作,接入CARSI系统,为全校师生在家访问校内图书资源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硬件平台方面,对原VMware虚拟化集群服务器及存储进行了设备升级更换,目前共有虚拟机433台,资源池中CPU共计1.
93THz、内存5.
25T、存储325T;同时已建成小型超算平台,现有计算节点24个,已部分满足科研大规模运算需求,全校高性能超算中心论证已基本完成,预计明年完成建设,以满足我校科研大规模运算需求;在智慧校园应用方面,结合我校内控建设,全面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在实现数据共享和实时交互的基础上,将各类传统业务及应用逐步搬迁至线上,通过轻应用及微服务建设规范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13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0年以来,以服务教学为宗旨,目前建设有42间智慧教室和16间研讨型教室,其中,今年新建智慧研讨型教室14间,构建基于云+端一体化的、具有医学类高校特色的、互联网形态的教学环境体系,为我校"5+3"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2019-2020学年智慧教室共录制课堂视频12311个,督导评教178次,学生登陆平台133910次,教师登陆9299次,共开展4次网络直播,直播内容包括新生入学教育、传统文化宣传等.
以人事主要业务为依托,继续完善职称评审、教师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教师绩效考核系统,新建人事招聘系统;以财务业务为依托,完善网上报销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科研试剂耗材采购报销平台;以学生管理业务为依托,建成留学生管理系统、学工系统(正在建设中)、校友系统;以安防管理业务为依托,全面升级校园GIS可视化系统.
下一步,将对校园信息门户进行全面升级,完善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同时更换移动信息门户,拓展移动端应用功能,实现PC和移动端一体化、可视化,重构移动服务功能.
14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第三部分教学建设与改革1专业建设1.
1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1.
1.
1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的总体原则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按照教育部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意见,严格遵循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围绕学校定位与中长期发展规划,认真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优势,注重培育特色,控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发展与扶植新设专业,加强专业基本条件建设和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在"十三五"期间,学校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能适应学校规模发展需要的专业框架,构建教学条件优良、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专业建设体系.
"1.
1.
2专业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学校严格按照专业建设规划制定的原则与目标,采取以下主要措施,积极推进专业建设.
①积极响应国家及重庆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继续发展和巩固现有临床医学、儿科学、医学检验、药学、护理学等国家级、市级特色专业优势,同时积极发现和培育新的特色专业,以特色专业的发展带动特色学科专业群的发展.
②发挥学校传统学科优势和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积极培育和申报医学、医学相关专业及医学与理工科交叉的学科专业,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③探索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制度.
结合国家高考录取制度改革,积极应对新的录取方式对学校带来的冲击,选择专业培养目标接近、录取分数相近的专业试行按大类招生如中医药类,探索医学专业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可行性.
④加强本科专业认证、评估与监控.
学校鼓励相关专业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各类专业认证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开展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实施校内专业评估工作,对于专业评估、就业等排名在全校后三位的专业,采取隔年招生、停招整顿直至撤销等措施,促进各院系树立责任意识,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对于批准15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设立的新增专业,实施校内专业评估和考察工作,以指导专业建设,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⑤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专业的举办严格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学科专业发展目标,各专业招生规模等进行常态化的调整.
各院系建立专业调整机制,适当淘汰办学条件不足、发展前景不理想、招生与就业形势不乐观的专业.
⑥改进专业建设投入机制.
在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上实行分类指导,将各院系的办学定位、师资队伍、本科生规模等作为教育事业经费分配的依据之一,用经费投入来调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布局调整.
对于主动适应学校发展、开展专业布局调整的院系,予以多种形式的支持.
1.
2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①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前瞻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②符合学校定位与发展规划;③有相应学科依托,有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④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⑤有利于学校教学的组织安排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对于新增专业,制定了如下原则要求:①在满足专业设置与调整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新专业的设置须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的相关要求.
②拟增设新专业应全面考察、论证专业设置所需条件是否成熟.
应有人才需求论证报告,专业建设规划,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必需的基本教学设施,如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基本办学条件.
2课程建设2.
1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为切实加强课程建设,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目标:16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搭建重庆医科大学在线课堂平台,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教师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积极制作和建设微课、慕课等网络在线开放课程,丰富相关教学资源;建设100门精品在线课程、300门优质在线课程,实现全部医学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程在线课程全覆盖,打破教学工作的时空限制,促进学生更充分自主地学习.
同时,逐步引进优质网络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好、更多的学习资源.
积极推进互联网模式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导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医学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程全部实现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全面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以疾病为中心,以临床思维路径为导向,基础与临床全线贯通整合"的新型课程体系.
加强整合课程教材建设,在我校编写全套器官系统整合医学教材基础上,探索整合教材电子化,为顺利推进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基础条件.
进一步加强"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医学整合课程教学组织建设,完善教学组织架构.
进一步完善课程负责人制度,建立由基础与临床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不断完善整合课程教学运行的管理制度与体系.
2.
2课程的数量、结构2019~2020学年学校开设本科课程2884门次(不含引进网络通识课程169门),其中公共必修课1157门次,专业课1657门次,公共选修课70门次.
表7全校课程开设情况课程类别课程门数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讲授课程门数比例课程门次数双语课程门数平均学时数平均班规模(人)公共必修课8785.
0611571139.
0779.
24公共选修课3775.
6870036.
1158.
66专业课97584.
5116572649.
96104.
25表8全校课程规模情况课程类别课程门次数课程规模30人及以下课程门次数31-60人课程门次数61-90人课程门次数90人以上课程门次数公共选修课703414616公共必修课11573474528350专业课165756500253848依据2017版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详细界定了知识、能力、17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素质方面具备的核心能力,并以此设置了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对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各专业各类课程所占学分比例更加合理.
一是优化课程体系的模块结构.
新修订的培养计划在课程体系结构与能力培养方面,设置了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等四大课程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又包含思想政治、自然科学、医学人文、卫生法规及创新创业等课程,专业基础课包含公共卫生、科学方法教育等课程,专业核心课包含专业核心理论及专业核心技能等课程.
二是增加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学校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并首次将创新创业模块纳入课程体系,所有专业都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每个专业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学分不低于2学分32学时,此外还引进了20余门优质创新创业网络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修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素质教育活动取得创新创业学分.
学校多个专业还以不同的形式开设素质拓展等创新创业活动,并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加,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三是大力推进网络通识课程教育.
为满足学生公共选修课选课需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丰富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开设了大量的公共选修课程.
此外,为共享国内优质课程资源,学校先后与超星尔雅、智慧树和学堂在线等校外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引进了名家大师的通识课程供学生选修学习,除重点引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外,还引进其它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学习.
四是积极推进课程建设.
学校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鼓励教师参与一流课程、慕课及在线课程建设,目前已经建成慕课及在线课程2521余门,在线课程建设取得初步成绩,《妇产科护理学》等11门课程被认定为重庆市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麻醉学》等5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系统解剖学》被认定为2019年重庆市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妇产科护理学》、《精神病学》被评为重庆市2019年度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示范案例,6位老师被评为重庆市2018-2020年度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先进典型.
学校被教育部办公厅认定为2019年度网络学习空间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在重庆市第五届微课教学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
五是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学校继续借助重庆市大学城高校教学资源共建18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共享平台,开展了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和学生跨校选读等教育交流.
几年来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等高校为我校开设课程42门次,学生修读达到19500余人次.
3教材建设学校鼓励教师结合学科专业优势,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材建设与改革,积极参加编写国家级、省(部)级统编或规划教材,并对参加教材编写的教师给予经费资助.
学校建立教材备案制度,为规范教材建设行为,集中反映各院系教材建设成果,调动广大教师编写更多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教材,对我校教师参与编写的公开出版教材实行备案登记制度和推荐制度,将备案登记的结果作为我校教师职称晋升中教学工作考核和年终岗位绩效考核中"教材编写"评价指标的依据,同时作为推荐教师参与国家、省市级教材编写或推荐评优教材时的参照.
2019-2020学年我校教师参编各级各类教材73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7本、国家级出版社规划教材36本、国家级出版社非规划教材8本、国家级出版社配套教材3本、省部级规划教材14本、一般教材5本.
主编、副主编教材29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国家级出版社规划教材12本、国家级出版社非规划教材5本、配套教材1本,省部级规划教材8本、一般教材2本.
主编(主审)23人次、副主编34人次、编委、编者152人次.
4教学改革4.
1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医学教育带来的冲击,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群众健康服务新需求、健康产业发展新要求,立足新医科要求,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积极构建面向未来的医学教育新体系,全方位推进医教协同,以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切实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改革的政策措施:学校先后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重庆医科大学教育教学建设和研究项目配套经费管理办法》、《重庆医科大学教学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教学改革相关文件,激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规范教学改革项目经费的使用.
19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校每年发布教改项目申报指南,引导学院及教师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验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开展本科教学改革研究,对"器官系统整合教学"这类举全校之力开展的重大教学改革,通过指定学院开展委托研究项目形式推动教学研究的实施.
近三年,学校围绕以上几个方面的改革共立项市级项目121项,校级项目98项,有35个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
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统计,2017-2019年期间,我校在近180所中国医药院校中医学教育论文发表数量排名分别为第6名、第6名和第8名.
4.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4.
2.
1临床医学专业整合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需求、深化医教协同育人模式改革,我校举全校之力,在整合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持续十年的探索和实践.
整合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8项重庆市重大重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在深刻分析整合医学教育内涵基础上,坚持"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以疾病为中心,以临床思维能力为导向,基础与临床贯通整合"的原则,在精心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研究,构建基础与临床贯通整合的课程体系,建立跨学科、跨基础与临床的教学组织体系,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合作出版国内第一套从基础到临床真正全线贯通的医学整合教材,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搭建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云平台和智慧教室等信息化平台,按照器官系统推动附属医院中心制建设等方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该项改革共获得相关研究项目83项(重庆市级24项,校级59项),发表教学论文60余篇,获得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1项.
这些成果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深化医教协同改革的临床医学专业整合医学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得到了对医学教育改革有深入研究的中国工程院樊代明、詹启敏、张运三位院士的高度评价,认为成果对整合医学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及实践20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价值,为国内整合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对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先后有吉林大学医学部、中山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延安大学、川北医学院等多所院校前来进行专题交流,并在其中部分院校推广应用,对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及推动作用.
2020年,学校与英国莱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的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正式招生,首批招生115人.
本专业基于重庆医科大学领先的"从基础到临床全线贯通"的医学整合课程教学体系,融合莱斯特大学先进医学教育理念与方法,共享英方的图书馆等医学信息与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手段,采用"智慧教室"、"翻转课堂"、"在线考试"教学及考试,量身定做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医生教育培养模式.
同时,学校在近几年在临床医学和儿科学专业全面实施整合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整合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
这些都将继续深入推动我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整合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
2.
2探索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新方法和新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重庆市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校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立足课程思政工作实际,紧密围绕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聚焦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建设相关主题,在近两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中特别新增"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等相关问题研究"栏目.
2019年学校立项6项课程思政改革相关项目;2020年有14项课程思政相关项目参与校级教改项目申报,占申报总数的24%,拟立项项目7项.
同时,我校有5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在2020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专项中获得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
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并激励广大教师聚焦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建设,挖掘新经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探索新方法,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
同时,为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自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0年学校也将举办校院两级课程思政创新设计大赛,让参赛教师通过所授21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科专业课程展示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融为一体,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
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学校还创建了900多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4.
2.
3国家需求导向的儿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校以来,我校儿科医学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儿科医疗、保健的需要,建成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我校儿科学院以儿科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创建教师遴选募集模式,打造出具有国际视野的特色师资团队;创建教学目标考核与教学质量监控联动机制,并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以教研教改为手段,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以教学成果转化为纽带,辐射引领区域儿科发展.
多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儿科人才,特别是近十五年,我校培养的儿科毕业生约占全国新增儿科医师总数的40%,儿科毕业生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一次性通过率持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
2015年,我校附属儿童医院获批为首批全国24家、儿科唯一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
2018年该项改革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4.
3毕业论文(设计)学校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管理,修订了《重庆医科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重医大文〔2018〕531号),并下发了"关于做好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相关学院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分必须按照学校统一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分标准进行".
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采取教务处宏观指导,学院具体负责,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具体实施的体制.
目前学校需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专业包括医学检验技术、预防医学、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应用统计学、英语等专业.
学校从指导教师职责、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写作规范、重复率检测、答辩等各环节强化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为加强大学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杜绝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创作过程中的抄袭和非22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正常引用等学术不端现象,保证毕业论文质量,从2016届毕业生开始,学校开展了本科毕业论文查重检测,并从2017年全面推进本科毕业论文查重工作,对全校所有本科毕业论文进行了查重.
毕业论文查重的工作由学校教务处统筹安排,各学院组织具体实施.
初次检测不合格的毕业论文,给予一次修改机会,经再次检测合格后方可申请答辩与成绩评定;复检仍不合格的按毕业论文不及格处理.
2020年,学校共评选46份校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
4.
4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将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列入学校"十三五"规划的五大重点内容之一.
探索"创意激发创新,创新带动创造,创造促进创业"模式,通过不断提升学校原始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创业稳步发展,增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把我市打造成西部创新中心作出积极贡献.
学校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重医大文〔2018〕530号)和《重庆医科大学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重医大文〔2018〕140号),积极引入校外优质创新创业在线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院系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面向专业学生开设学科前沿、创业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讲座,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019-2020学年学校在本科专业开设专业导论等创新创业必修课26门,限选课1门,另外引进超星尔雅、智慧树、学堂在线等校外在线教学平台的优秀网络在线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21门.
23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第四部分专业培养能力1各专业培养目标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完全学分制改革的需要,学校于2017年再次全面修订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修订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导向,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立足国际视野和学校办学实际,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计划修订明确要求要科学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应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部分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临床药学、药学、中药学等)以及部分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并详细界定了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具备的核心能力,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大课程内容整合、重组力度,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相互融合贯通,同类专业和相关专业间统筹协调设置共同的基础课程.
学校对培养计划的制订与修订的流程及要求均有明确的规定,学院必须邀请相关各利益方进行充分论证,经过学院学术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论证后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通过.
2教学条件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围绕本科教学,在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社会资源引进等方面合理配置资源,不断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保障了本科教学的运行与发展需要.
具体内容详见本报告的第二部分"师资与教学条件".
3人才培养3.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学校坚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推动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实施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基础与临床的贯通整合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岗位工作能力,使医学毕业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要.
同时,学校坚持"医学与人文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思想政治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既有精湛医学24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服务技能,又具有良好医学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精神的未来良医,以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3.
2培养计划的特点2017版培养计划强调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导向,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严格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部分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临床药学、药学、中药学等)以及部分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并详细界定了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具备的核心能力,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大课程内容整合、重组力度,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相互融合贯通.
在课程体系结构与能力培养方面,设置了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四大课程模块(临床医学专业采用了基础与临床贯通整合的课程体系,无医学基础课).
培养计划规范了学时学分的计算方法,其中医学类专业必修课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比例约为1:0.
6,所有专业实践教学的学分要求达到了教育部等七部委文件的规定.
所有专业都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每个专业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学分不低于2学分32学时,此外还开设了近20门优质创新创业网络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修读.
3.
3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生师比我校根据办学宗旨、培养目标配置各专业、各学科的师资队伍.
全校现有教职工(含附属医院)在编在职人员9234人,专任教师1640人,全日制在校生数26059人,生师比为15.
71:1.
3.
4教学经费投入学校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优先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学校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与学费收入之和的合理比例,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比例逐年递增.
学校每年预算编制优先安排日常教学支出,形成了保证教学经费投入随着教育经费的增长逐年增长的机制.
教学经费的分配科学合理,优先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实验耗材预算逐年递增,附属教学医院投入了大量实验实习经费,确保了实践教学质量.
学校制定了强化经费管理的规范性措施,先后修订完善了80多个有关经费报销、预算25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执行、内控制度、绩效评估、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办法,确保了经费使用的规范与效益,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
3.
5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责主业,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提升我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主要在以下方面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课程建设.
学校加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教育部本、专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新版本统编教材.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重视并积极支持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教师在内的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攻,鼓励教师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并将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作为首要评价标准.
二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切实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学校多次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专题会议,要求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厚植爱国奋斗精神,培育医者仁心,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大课程思政工作力度,切实推进思政课程和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形成育人合力.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全校已形成约970余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三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到学校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
一是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2019年我校包括中医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在内的共3个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二是深度挖掘、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
举办西迁精神主题展览,把创校之根—西迁精神作为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宝贵资源,相关内容被人民网、光明日报、重庆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三是不断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充分把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前提下,出台《重庆医科大学2020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四是注重仪式教育.
26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校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毕业生最后一课等活动,通过仪式教育,全面激发学生感恩、爱校热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遵循,组建学生国旗班,举行元旦、国庆、日常升国旗仪式,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成为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四深化厚德教育,灌溉医者仁心.
一是建立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常设机构,即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和辅导员值班室、党团宣传栏、谈心谈话室设在学生园区内,及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日常管理.
二是立足仁爱,厚德育人.
学校重视仁爱精神的培养,以专题活动营造仁爱氛围,打造了"中国医学生誓词宣誓""512国际护士节爱心传递""国医节主题教育""清明主题教育""传统文化宣传月"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同时,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医学职业道德大讨论系列活动,以主题团日活动、校园明辨会(获评全国高校"四进四信"优秀项目,全国共180个)、"杏林杯"辩论赛、主题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帮助医学生更深刻理解"医者仁心"的内涵,深化仁爱认识,以更加坚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在建设健康中国新征程中贡献力量.
三是以志愿活动,践行仁爱精神.
以常态化组织开展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手段,推进仁爱精神在医学教育中的"落地",志愿活动教育成果斐然.
四是德育为先,筑牢思想防线.
注重德育教育的"点面结合",在"面"上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价值观;在"点"上将重点学生纳入特殊学生群体管理,持续关注、关心,注重强化个别引导,切实筑牢学生反分裂反渗透的思想防线.
五是聚焦人才培养,全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我校以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聚焦人才培养,多措并举,全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一是构建精准资助工作体系.
优化本科学生奖助学金评定体系,设立"贫困学生精准资助基金",坚持扩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覆盖面,开展诚信教育、防诈骗警示教育等,实现扶贫与扶志及扶智相结合,培养学生励志、感恩、自强的品格.
二是提升就业指导水平.
学校开设了线上和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通过高质量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提升.
三是提升"双创"服务水平.
修订本科培养计划,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着力双创教育,激发创新动能.
我校自2017年开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创业基础、创新教育、学科前沿、批判性思维、"互联网+"等方面的公共选修课,引入校外优质创新创业在线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面向专业学生开设学科前27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沿、创业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和讲座,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面向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开设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实验)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是坚持心理育人导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坚持把"第一课堂"作为主阵地,不断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入学测评+每月普查+日常关注",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动态追踪,实时预警,做好重点监控与危机干预工作;培养师生骨干,打造专业心理帮扶团队,为学生提供规范化、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加强辅导员和校级学生心理服务团队的业务培训,分类开设不同主题的专场心理健康讲座,不断提升心理工作能力;以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丰富的校园心理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自知、自助与助人"意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3.
6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了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等四大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包含专业核心理论及专业核心技能等课程.
学校明确要求培养计划修订要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部分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以及部分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并详细界定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具备的核心能力,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3.
7教授授课学校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教师1-9级岗位职责》和《重庆医科大学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明确每一级岗位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任务,建立了以量化评价体系和分级岗位职责为基础,以激励为主,科学、系统、灵活的岗位绩效考核制度.
学校在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中,积极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以职称评审条件为导向,将具有同行公认的教学能力、优良的教学效果、积极参与教学建设、指导学生课外创新实践,系统承担本学科本科生的理论课教学、累计教学工作量作为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
学校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关于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规定》(重医大文〔2018〕501)号),明确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巩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提高学校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是学校教师聘任的基本条件,教学工作是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
对无故不为本科生授课28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教授、副教授,视其情节轻重情况,按年度考核不能评为合格及以上等次、取消评奖评优资格、不推荐申报各类人才支持计划、转岗等方式处理.
该项规定的公布和实施,为推动我校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上讲台为本科生授课、以教风建设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9-2020学年度教授、副教授授课情况见详见表4.
3.
8实践教学根据专业的不同,实践教学环节包含实验教学、临床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军事训练等.
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统筹设计,并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比重,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的相关要求.
医学类(五年制)专业实践教学(含课内实验)比例占总学分比例为均在40%以上,中医类专业实践教学(含课内实验)比例占总学分比例在35%以上,医学类(四年制)、理学类、工学类的专业实践教学(含课内实验)比例占总学分为33%-40%.
其中仅有应用统计学、公共事业管理和英语等三个专业的实践教学(含课内实验)比例低于30%,但均符合文件规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的要求.
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优化临床教学基地资源,改革教学方式,增加实习时间,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一是以完善的制度管理实习实训.
学校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教学规范》、《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实践教学活动管理办法》等实习相关的制度,各专业都制定了完备的实习大纲和实习手册,实习计划合理,实习管理严格,严肃实习纪律,使实习管理有章可循.
二是以优质的基地保障实习实训.
学校建立了一批长期的、稳定的、教学规范的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建立了实习基地动态评估机制.
学校定期对临床教学基地进行考核、评估和动态调整,以优质的实习资源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我校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充足、质量较高.
三是以常态化的督导和培训优化实习实训.
学校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教学规范》,从理论上保证了各临床教学基地的同质化要求和管理.
学校每年开展临床教学基地考评,各教学基地每2-3年接受一次考评,对不符合要求的临床教学基地亮黄牌甚至淘汰摘牌.
我校各临床学院每年组织专家对指导医院的带教教师进行临床教学规范化的培训,培训内容包含理论授课、集体备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
各临床学院通过开展教学基地教师讲29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课比赛,提高教学基地的教师授课能力.
学校通过以上定期的实习教学检查、定期的带教技能培训,使实习实训管理常态化,使实习、实训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临床技能培训,将临床技能培训纳入培养计划,制定了《临床技能学》课程教学大纲,对学时、教材、考试等都有明确要求.
学校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类专业临床技能考核方案》(重医大文〔2019〕224号),从2019届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考试开始统一临床技能考试(OSCE),考试方案按照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站点要求进行设计,从考试对象、考试时间、考试范围、考试形式及考试内容、考核成绩、考试组织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我校临床医学类专业的临床技能考核,并制定了统一的考试大纲,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
学校充分利用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各学院的"临床技能训练室",切实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操作技能训练.
在临床见习阶段,学生会利用模拟教具学习主要的临床操作技能;在进入实习前安排临床技能专项培训,开放技能训练室;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在学习诊治病人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临床操作,实习中后期各临床学院将对临床技能操作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强化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训练的熟练度与规范性,并组织临床实习完成后的学生开展OSCE考试.
学校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在大学生中实施社会实践学分工作的规定》,并对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计入工作量.
按照"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医学人才培养理念,设置了丰富的社会实践岗位,形成了"实践育人在学校"、"实践育人在医院"、"实践育人在社区"的医学生实践成长骨干网络.
3.
9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并将创新创业模块纳入课程体系,所有专业都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每个专业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学分不低于2学分32学时,此外还引进了超星尔雅、智慧树和学堂在线等校外在线教育平台的20余门优质创新创业网络课程供学生选择修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素质教育活动取得创新创业学分.
学校多个专业还以不同的形式开设素质拓展等创新创业活动,并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加,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学校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平台的资源共享优势,健全完善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校级-市级-国家级"三级体系.
2012年,学校下发《重庆医科大学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实验30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重医大教〔2012〕12号),投入经费新建创新实验室,成立了本科生创新实验项目办公室,组建了专门团队负责学生创新实验的管理,并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指导.
2020年,学校进一步加强创新实验平台拓展建设,启动了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动物行为学等研究方向的平台建设,以满足不同学科方向的大学生创新实验研究.
2020年,新增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3项.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发表论文8篇,外文杂志论文4篇,其中SCI论文2篇(影响因子1.
8-2.
5),EI收录1篇,一般外文杂志1篇,发表中文论文4篇,CSCD1篇,中文核心3篇(见附表9).
本年度创新实验项目代表我校参加"第5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4项、三等奖5项(见附表10).
2020年,各学院资助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共结题66项.
本年度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讲座、实验室安全培训、实验技能培训等共6场,到场人次共计856人次.
附表9重庆医科大学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发表论文情况序号项目编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论文名称杂志名期、页档次1201811熊楊李晓愚Theprevalenceandassociatedfactorsof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suggestiveof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inagingmalesTheAgingMaleDOI:10.
1080/13685538.
2020.
1781806SCIIF=1.
82201811熊楊李晓愚Associationbetweendaytimenappingdurationanddepressioninmiddle-agedandelderlyChinese:evidencefromtheChinaHealthandRetirementLongitudinalStudy(CHARLS)MedicineAccepted:7September2020http://dx.
doi.
org/10.
1097/MD.
0000000000022686SCIIF=2.
53201710文松李晓愚Exposuretotraffic-relatedPM2.
5pollutantssignificantlyaffectthediversityandquantityoflungmicrobiotainaratmodel2020InternationalWorkshoponGreenEnergy,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2020.
8.
28国外会议论文EI收录31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evelopment4CXSY201803王倩如李晓愚EffectofSulfurDioxideInhalationonLungMicrobiotainRatModelIntJofHelthcareandMedSci20206(3):21-36一般外文杂志5201924刘守恒周新雨母婴分离模型的应用及其诱导抑郁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4):597中文核心6201924刘守恒周新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诊断与治疗进展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4):2732中文核心7201823张子杰王佳基于泛在网络的大学生情绪语料库的构建大学教育2020.
2中文核心8CXSY201802201810郭小宇冉建华氰酸盐诱导氧化应激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9,41(2):228-234CSCD附表10.
重庆医科大学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获奖情况序号项目编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项目名称奖项时间1201843李康杰陈玲小鼠下呼吸道菌群失调与炎症和菌群功能多样性相关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20.
6贵州2201902杨胜斐张玉蝉臧广超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监控策略:葡萄糖/氨的汗液传感分析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20.
6贵州3201619朱梓瑜刘含登胆钙化醇对于治疗特异性皮炎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20.
6贵州32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026蔡知潼彭峰"零点"——围手术期护理专家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20.
6贵州4202054熊楊李晓愚重庆市医学生含咖啡因饮料摄入量、晚时型及体质指数的研究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0.
6贵州6201974张量甘勇军王以武瑞戈非尼合成工艺研究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0.
6贵州7201510文松李晓愚与交通相关的PM2.
5污染物的暴露影响肺部菌群的多样性和数量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0.
6贵州8201824季田伊刘含登利用粪便微生物测序数据识别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肠道菌群改变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0.
6贵州9201803彭倩瑜臧广超张玉蝉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和健康智慧监控平台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0.
6贵州学校大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引导工作,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积极举办"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培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和素养.
学校举办了"重庆医科大学2020年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邀请专家对参加校赛和重庆市复赛选手的项目团队以及各学院指导老师,进行了全程的指导和培训,为提高指导教师能力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提供有力支持.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中,我校6个项目取得优异成绩,其中1个项目《爱博超声无线充电心脏起搏器》获得市级金奖,2个项目获得市级银奖,1个项目获得市级铜奖,2个项目获得市级优秀奖.
科研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的成绩:一是面向国家需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学校现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4个.
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平台5个.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5月获批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我市第一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20年3月,获批建设省部共建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我校在超声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正式迈入了"国家队",实现了重庆市在省部33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零的突破.
二是面向经济主战场,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成果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能力.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政产学研用工作,分别与高新区、渝中区、永川区、沙坪坝区、璧山区及重庆市药监局等区县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学校及医院在传染病防治、超声诊疗、儿童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神经科学、葡萄膜炎防治和医学大数据等领域的科研和临床优势,推动产学研合作成果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三是面向人民健康,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学校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等系列聚焦超声治疗设备,已经在2800余家医院成功应用,并出口德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治疗各类患者200万余例,开创了我国大型医疗设备出口发达国家的先河,增强了我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学校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已获得欧盟CE认证.
相关产品已成为国家疾控中心及全国省级疾控中心唯一指定的用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抗体检测产品,国家海关总署及各级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疫情防控指定的抗体检测产品(全国仅2家供应单位),同时也是中南海领导保健预防机构的指定检测产品.
相关的新冠抗体检测产品在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以色列等欧美国家已经实现大规模销售,为国际新冠病毒检测和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为重庆和祖国争得了荣誉.
当前,学校积极融入成渝双城地区经济圈国家战略,通过打造"环重医创新生态圈"、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IVD)研究院、建立创新创业基金等有效举措,为高水平建设科学城、将重庆打造成为西部创新中心做出积极贡献.
四是学生创新创业情况.
我校DNA众创空间、虫虫医客众创空间、药创未来众创空间自成立以来,坚持从创新创业培养人才出发,通过内部师生协作、高低年级团队搭配、"以老带新"团队和项目传承,外部依托创新创业资源平台、产业基地和孵化联盟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创客主动积极参与众创空间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培养和探索校大学生、研究生供创新创业之路.
近年来,DNA众创空间辅导多个学生团队积极参与学院、校级及国家级创新项目大赛.
该空间开展小儿推拿师、健康管理师等职业培训项目年培训人数由300人增至800人,同时与重庆家康医院、好德医院中医科等6家医疗健康机构共建实训中心,输送近百名学员34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参加实习和到合作单位成功就业,逐步建成并完善大学城、渝中区、璧山区三处直营校区.
辅导学生成功创立医疗教育培训公司,并于两年来将注册资本由10万元增至100万元.
吸收重庆医科大学、重庆护理职业学院等数10名毕业生加入公司承担教学、销售、法务等工作.
学生团队自主汇编《金牌育婴培训手册》教材1套,《健康管理师习题集》1册,其创始人被评为2019年重庆市"大学生创业"优秀人物、和2019年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创新创业"典型案例人物,并承担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板块授课.
到目前,自2013级生物技术本科到2019级医学技术本科,一大批本科生通过虫虫医客众创空间得到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和孵化,创新创业渐入佳境.
一些创新相关项目,如"人人有医"、"寝小二"、"医酷"、"检验剪报"、"UriCloud"、"MedVR"、"检验微课堂"、"外泌体大数据知识发现平台"等相继在"虫虫医客"众创空间得以孵育,并不断斩获各级各类奖项.
同时,以信息化、数据科学、物联网为特征的系列开源技术,如Drupal、Arduino、Home-Assitant、ObjectVR、Neo4j、OpenCV、R、Python等,也先后在空间双创老师的亲身教学和组织下,得以生根发芽和届届相传.
2018年12月,空间还发起了"RAPOD2学习社区",会同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和重庆邮电大学等师生,定期/不定期进行生物数据挖掘、临床应用转化与开放式科研的线上线下学习及研究协同参与活动.
正是在多为双创导师的努力和坚持之下,虫虫医客众创空间不断在科教协同、创新创业方面不断斩获新收获.
药创未来众创空间通过联合太极集团、重庆医工院、重庆礼邦药业等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形成校内外创新创业的孵化联盟,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药学人才.
经过5年的运营,目前拥有校内导师25人,校外兼职导师5人,师生创客30人余人,每年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与比赛3-5次,筛选和支持10余个创新项目团队进入空间运行.
截止目前获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奖励20余项,其中全国性奖励15项.
本科生通过参与创新工作发表论文5篇,申请专利2项.
3.
10学风建设管理学校高度重视学风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风建设:一是通过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促进学风建设.
为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树立严谨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课堂教学管理办法(重35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医大文〔2017〕401号)》,明确课堂教学应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对教师课堂教学职责和学生课堂纪律要求均做出了明确规定.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对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管理课堂纪律负有主要责任,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应遵守学校纪律,尊重教师,自觉服从教师的组织、管理和指导,积极配合教师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是通过加强考试管理促进学风建设.
学校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考试工作管理规定》(重医大文〔2018〕142号)《重庆医科大学关于学生违反考试规则的处理办法》(重医大文〔2016〕294号),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监管和处理,对学校的考风、学风和校风建设起到了保障作用.
学校在每次期末考试前都召开期末考试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考试纪律教育,加强考试全过程的监管,依法依规处理考试违纪作弊行为,以考风建设促进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
三是以课堂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强化学风建设.
学生管理部门指导各二级学院协助开展课堂教学管理,充分结合信息化手段,抽查学生到课情况,严格执行审批假制度,及时处理教师提供的信息,对迟到、旷课或有其它不良行为的学生加强教育、及时纠偏.
指导学院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和学生督导制度,及时反馈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指导学院组建学生督导队,对学生上课迟到、带食物进教室、衣着不规范、言行举止不文明等不良行为进行督导纠正.
鼓励和支持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学生干部严格执行课堂出勤登记制度,如实记录在册,并及时报告辅导员;鼓励学生相互监督,及时、主动提醒和纠正违反课堂纪律或言行举止不文明等行为.
四是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促进学风建设.
学校每年坚持按照《重庆医科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全面考评学生在校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综合表现,并以此为基础按照《重庆医科大学学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个人)评选表彰办法》定期开展"先进个人""先进班集体"评选表彰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对获得荣誉的个人和集体强化宣传,以榜样的力量促进学风建设.
五是以市级文明公寓、文明寝室创建与申报带动学风建设.
我校充分重视学生寝室在学生习惯养成、素养提升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高校文明公寓和文明寝室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开展市级文明寝室创建工作,2019-2020学年度成功申报市级文明公寓1个、市级文明寝室21个、市级特色文36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明寝室4个.
学生管理部门指导各二级学院深入学生寝室开展学风建设工作,鼓励学生寝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研实践、文化艺术体育和技能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广泛开展寝室结对帮扶,组建寝室互帮互学团队,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实现朋辈式互学共进.
树立寝室学习典型,以榜样示范引领学风,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学习标兵先锋模范作用,用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一个寝室带动另一个寝室,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六是以学生学习效果分析及学业辅导推进学风建设.
学校坚持每学年开展学生学习状况分析会,由各学院梳理与总结各年级专业的学习状况、平均成绩、高频不及格课程及具体形成原因,形成学生"学年学习分析报告",在详细全面地分析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措施,为教师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对学习后进学生给予关心与帮扶.
同时,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37第五部分质量保障体系1人才培养中心地位1.
1落实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本科教育中心地位,全面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结合我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以下重要举措:一是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将"德高"放在第一位,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潜心教书育人,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是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亮底色",切实抓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切实加强学风建设,严格课堂教学管理.
加强课堂教学检查;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指导;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加强本科阶段专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管理.
四是切实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严格遵循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围绕学校定位与中长期发展规划,认真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优势,注重培育特色,控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发展与扶植新设专业,加强专业基本条件建设和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五是继续深入推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充分利用前期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坚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继续深入推进临床医学、儿科学、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深入推进"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以疾病为中心"的整合医学教育改革.
六是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融合的长效机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七是牢固坚持以本为本、促进四个回归.
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提升教学工作在教师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加大教学奖励力度,增强做好本科教学工作的荣誉感和吸引力,启动校园环境改造与品质提升工程,建设更加美丽的生态校园.
1.
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目标,自觉肩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牢牢把握新形势下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机遇,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出发点,在《重庆医科大学章程》中明确规定"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在《重庆医科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形成多层次、多规格、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
在学校工作中,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加快构建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为核心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贯彻大健康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强健的心理素质.
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统筹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1.
3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为使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我校在《重庆医科大学章程》中明确规定"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同时,在《重庆医科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教育教学专项规划)中也明确提出"牢固树立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需要,持续规范和完善本科教学各项规章制度(详见《重庆医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汇编(2018版)》),并严格执行,以强化教学管理,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校建立、健全教学工作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突出教学绩效在教师职称和岗位评聘,评优奖励中的重要性,注重对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评价,并明确规定晋升教学系列职称须对本科生有系统教学任务和学时要求,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具有同行公认的教学能力,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以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增强教师教学工作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学校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重医大教﹝2007﹞67号),并分别在2008年、2009年和2018年进行了修订.
该文件从教学工作量、质量工程、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学论文、教学成果、教学竞赛奖励等方面进行了考核并量化成教学业绩分.
学校设立了教学成果奖、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奖、年度优秀教师奖等多种教学方面的奖项,以激励广大教师真正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中心,更加高质量地做好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各职能部门和学院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始终把服务教学、服务教师和服务学生作为各自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简化办事流程,提供优质服务,为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常监控及运行2.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质量决策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质量评估体系、质量反馈体系和条件保障体系6个部分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闭环,围绕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有效进行顶层设计和具体的教学组织与实施.
质量决策体系由学校党委、行政办公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务处、发展规划处、校教学督导组和校教师代表大会共同构成,负责学校教学工作顶层设计,全面领导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开展.
学校设有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对教学工作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和决策.
各院、系、部也设有相应的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审议本部门教学方面重要事项.
质量标准体系由一系列教学相关管理制度构成,以确保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均有序开展,切实提升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这些教学规范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各学院教学管理专家,在深入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制订和修订,由学校教学指导会进行审议并经校长办公会批准执行.
教务处编印《重庆医科大学教学管理文件汇编(2018版)》,使教学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并编印《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使本科教学各环节质量控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质量监控是教学质量信息收集的重要手段.
学校及学院教学督导组,通过常规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检查、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开展情况检查、考试工作巡查、教学资料检查、学生自习情况巡查等多种方式,收集教学质量相关信息,做好教学工作质量监控.
校教务处质量监控科负责组织实施上述检查,并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学生处通过学生学习状况分析和学习状态巡视等做好学生学习情况监控,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质量评估体系由自我评估及外部评估共同构成.
学校开展的自我评估包括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就业质量报告、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常态监测、教师课堂教学三级评估、院系教学管理工作年度评估、专业建设评估、教学基地评估、学生学习状况评估、毕业生质量评估等.
外部评估包括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业认证及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组织的专业评估等.
质量评估信息的反馈及应用是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一环,是质量评估结果能够得到运用、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改进的重要手段.
学校通过校长信箱、专题教学工作会议、校区管委会例会、教学联席会、意见反馈报告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学质量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与应用.
通过质量评估信息的反馈及应用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完整闭环,以真正发挥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作用,切实保障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教学相关条件的保障也是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方面.
学校的教学质量条件保障体系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构成,从人、财、物等多方面提供保障,如财务处负责教学经费保障、人事处负责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保障、招标采购中心负责教学设备保障、图书馆提供课外学习保障等.
上述6个保障体系构成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为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结构图详见下图1.
图1重庆医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
2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一直以来,我校十分注重教育评价的作用,将教育评价作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有效监控课程计划的实施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目前,学校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采用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高度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工作,全校学生每学期均须完成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网上评价和课程质量网上评价,本学年度参评率达98.
94%;各班选派学生代表参加每学期学校及各院系教学联席会,对学校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到每一位同学.
学校建立了三级(领导、专家/教师、学生)听课、评课制度:①领导听课制度:学校及各院系部主要领导、教学管理部门领导均要求不定期地自主听课或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听课.
②专家听课制度:由各学院教学管理机构统一安排或自主听课.
③学生评课制度:基础阶段课程、临床理论课和临床示教课均采用网络评课制度,所有学生均要求参加评教活动,理论课、临床示教课实现了全样本评教.
另外,学校及各学院定期召开教学联席会,由学生代表、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人员参加.
教师、学生与管理人员面对面进行交流和总结,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设立了校、院两级督导机构,人员精干得力,两级督导组织既各司其职又交流合作.
学院督导组专家主要开展听课活动,也为学院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提供督促和指导.
校督导专家除了开展常规的指导性听课和期末巡考以外,还开展大量的专项工作,如:试卷抽检、教研活动检查、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抽查、留学生试卷重复率检查、教学改革项目评审、教学成果奖评审、学风学情调查等,全方位地督促和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的维度,有力地保障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2.
3加强教学过程检查学校每周都有校区综合检查,及时对教学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各学院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都深入教学一线,不定期开展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学校每学期在期中和期末都要召开教学联席会,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加强过程管理.
学校在《学院工作考评指标》和《临床学院教学工作考评指标》中明确要求各学院应定期开展教学过程检查,并在学年考核和评估时,依据指标和相关过程记录资料,对此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和评定.
2.
4规范教学行为情况为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树立严谨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课堂教学管理办法(重医大文〔2017〕401号)》,明确课堂教学应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对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管理课堂纪律负有主要责任,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应遵守学校纪律,尊重教师,自觉服从教师的组织、管理和指导,积极配合教师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文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职责和规范教学行为等进行了明确的要求.
对于违反课堂教学纪律的教师,一经查实,严格按照《重庆医科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重医大教〔2011〕44号)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019-2020学年度处理教学事故9起,其中严重教学事故3起,一般教学事故6起.
2.
5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学校每年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年度监测数据的填报工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报告,量化反映学校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常态监测,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改进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
2.
6做好顶层监控(1)教学督导制学校教学督导组按照《重庆医科大学督导工作办法》和《重庆医科大学督导工作细则》开展常规教学督导和专项检查评估工作,通过指导性听课、检查指导学院教研活动、试卷抽检、教学管理工作评估等方式,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导和反馈.
同时,通过校督导和院督导交叉任职和交流等方式,将优秀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在不同学院中推广交流.
每学期开学之初召开的校督导学期工作会,总结上学期工作开展情况,布置本学期工作,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处长及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干部在会上通报当学期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重点,为督导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2)领导听课制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教学一线,客观、深入了解学校教学动态,倾听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2018年12月我校印发了《重庆医科大学领导听课制度(暂行)》(重医大文[2018]482号),要求学校领导、院系领导、教学相关部门领导必须参与教师课堂教学听课,听课形式为随堂听课和网络巡课两种方式,并填写"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交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科存档.
2019-2020学年,校领导共听评课35学时,各学院领导听课433余学时,教务处和学生处领导听课30学时.
3以评估为抓手开展本科教学质量文化建设3.
1开展院系教学工作考评对校本部各院系,学校每学年开展由教务处牵头的学院工作考评,对学院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和指导,教学工作是学院工作考评的重点.
教务处组织督导专家对学院教学运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及相关资料进行检查,依据评估指标打分.
教务处汇总意见后出具评估意见书并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
对各附属医院,学校每学年组织教学工作考评,依据学校制定的评估指标对附属医院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校教务处组织专家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各临床学院(附属医院)教学运行、教学管理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工作并依据评估指标打分.
学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出具评估意见反馈书并督促各临床学院改进工作.
3.
2开展临床教学基地教学工作评估对各临床教学基地开展每三年一次的教学工作评估,学校组织教学管理专家和内、外、妇、儿科和护理学专家对教学医院的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和教学实施与效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评估,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召开座谈会、发放学生问卷、抽考学生操作及抽考带教老师教学查房等形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再根据评估指标打分、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校教务处汇总评审情况并及时发文通报,发送反馈评估意见书给各教学医院,督促各指导医院(附属医院)加强教学医院教学建设,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3.
3开展校内专业评估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各专业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建立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的教学评估制度,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同时为调整我校专业布局结构,促进专业内涵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需求间的结构平衡和良性互动,我校拟于2020年启动本科专业质量第三方机构评估.
第三方机构采用问卷调查(学生、教师、用人单位等)、本校本科状态数据库数据采集等方式收集我校各专业的专业设置、招生竞争力、就业竞争力、培养过程等各方面信息,通过数据表现定位优劣势专业分布,为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提供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数据支撑.
同时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结合入校咨询访谈、行业分析等,发现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为专业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3.
4开展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深入了解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整改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促进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按照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委员会的要求,我校2020年提交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进展报告(中、英文两个版本).
报告对专家组在回访考察中针对进一步控制招生规模、改革人事制度、加强社区实践教学、优化整合课程团队、加强教师教学与发展中心建设、培养校内教育专家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梳理,并将整改工作落实情况逐一汇报.
经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回访考察后,教育部将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期限延长至10年,即从2012年12月至2022年12月.
这是教育部对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办学工作的充分肯定,更将为未来我校进一步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3.
5申请中医学专业认证为更好的促进中医学专业发展,学校向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申请了中医学专业认证.
学校高度重视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成立以学校党政"一把手"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的中医学专业认证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安排部署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
学校以中医学专业认证和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为契机,认真总结中医学专业的办学经验,梳理办学定位和目标,凝练办学特色.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持续增强教学条件、实践教学平台、科学研究平台等建设的支持力度,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中医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强化师资队伍,保障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学校多次召开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会议,要求中医药学院、相关附属医院及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
同时制作中医学专业认证宣传册,向全校师生宣传中医学专业的重要性,让全校师生了解中医学专业的办学定位、办学思想等,营造良好的认证氛围.
第六部分学生学习效果1学习满意度学生满意度调查主要采用网络评价的方式进行,为完善教师业绩评价体系,2019-2020学年新增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目前学生学习满意度评价包括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2019-2020年第一学期满意度调查学生参评率为98.
88%,被评教师共计2572人,教师评价优良率为100%,被评课程1407门,课程评价优良率为99.
6%,收集学生对课程的评语23000多条,对教师的评语34000多条;2019-2020年第二学期满意度学生参评率为99%,被评教师共计2899人,教师评价优良率为99.
83%,被评课程1443门,课程优良率为99.
1%,收集学生对课程的评语15000多条,对教师的评语22000多条,均已及时反馈给学院,相关学院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并提交了整改报告.
2毕业与授位情况2020届普通本科生(含七年制)毕业及授位的情况详见表11.
表112020届普通本科生毕业授位人数统计毕业生人数毕业人数毕业率(%)授位人数授位率(%)3990397399.
57%396699.
40%3应届本科生攻读研究生情况截止2020年8月31日,2020届本科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1557人,升学率为39.
03%.
4就业情况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学校为主导、院系为主体的就业工作机制,强化毕业生"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的引导和教育,以服务学生、服务用人单位为中心,积极整合资源,依托医药卫生特色,与市教委、重庆市卫生人才交流中心、学校各院系、校友等形成合力,共同培育和挖掘就业市场.
针对2020届毕业生,学校已累计提供约2万余个就业岗位需求信息,岗位需求数量与毕业生比例达5:1.
2020届本科毕业生3984人,截止2020年12月7日,就业率为80.
57%.
在未就业本科毕业生774人中,"拟暂不就业准备继续复习考研"607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5.
24%,占未就业毕业生总数78.
42%.
有就业意愿而未就业毕业生167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4.
19%.
5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学校全面更新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系统,开通了微信公众号"重庆医科大学云就业服务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搭建更加通畅、有效的就业信息交平台.
同时,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相关数据采集、调研、分析,编制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评价报告(2019.
9)和毕业生培养质量(3年或5年)评价报告,使评价报告更加科学、规范,数据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全面的反映我校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情况.
根据"重庆医科大学用人单位跟踪评价报告"(2019.
9)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9.
29%,"非常满意"达41.
43%;未来聘用意愿高达99.
29%.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团队合作能力、执行力、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突出,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2020年,根据第三方机构长沙市云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云研数据研究院)对130家家用人单位,以及重庆市卫生人才交流中心对104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用人单位对2020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100%,其中表示"非常满意"占比46.
15%,表示"满意"占比49.
14%,表示"基本满意"占比4.
71%.
6学生各类竞赛获奖情况学校重视学生运动队的建设,重视竞技体育活动的开展,以竞技体育促进群众体育,以比赛成绩推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
学生运动队参加重庆市及全国比赛,开拓了学生视野,争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扩大了学校知名度、美誉度.
2019年,学院派出16支学生运动队参加了重庆市及全国的比赛:男子篮球、女子篮球、男子排球、女子排球、沙滩排球、男子足球、女子足球、健身气功(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艺术体操、健美操(啦啦操)、轮滑、游泳、跆拳道,总共获得33项奖杯奖牌,其中获得11个冠军、11个亚军、11个季军.
我校足球、排球集体大项目取得前三名的优异成绩:女子排球队获得2019年重庆市大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女子亚军、沙滩排球比赛女子亚军;男子足球队获得2019年重庆市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男子季军.
我校艺术体操代表队出征中国学生艺术体操锦标赛获得7金2银2铜的全优战绩,为校争得荣誉!
公共卫生管理学院程琳豪同学获评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在2020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2个学生团队晋级全国比赛,15个项目获重庆市等次奖;在第五届"互联网+"重庆赛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6个项目获等次奖.
我校"爱搏超声无线充电心脏起搏器"项目在重庆市第七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三等奖".
截至2020年11月,我校拥有注册志愿者8.
5万余人,有记录的服务时长162余万小时.
2020年,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国医"童"行中医药知识科普教育"三进"计划项目成功申报2020年中国红十字青少年社会实践项目并获得资助.
基础医学院展医学之美,承"三献"之爱——医学生"三献"推广、服务项目、公共卫生管理学院全民健康科普行动——重庆市大学城片区健康宣传教育项目和校团委"救"在你身边——"五位一体"急救知识同伴教育计划项目成功申报2020年"博爱山城"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并获得项目资助.
在重庆市第39届"校园之春"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中,17个项目获等次奖;29名同学获等次奖.
第七部分特色发展1教学抗疫,停课不停学,开拓在线教学新篇章在疫情期间,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和重庆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切实把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延期返校,正常教学,发挥优势,保质保量"的原则,学校积极拓展在线教学平台资源,利用超星尔雅慕课教学平台、清华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学校开发的COOC教学平台、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微信、QQ、钉钉组织全校师生按照课表和教学日历实施在线教学,获得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
为保障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保证在线教学的教学质量,学校召开延期开学教学准备工作视频会议,发布了《重庆医科大学关于2019-2020学年第2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决定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从2月17日开始,课程教学形式更改为线上教学,并对本学期的理论课、实习课、实验课、体育课和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工作做了详细的部署.
学校发布《关于共同维护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秩序的倡议》,对在线学习期间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提出了积极的倡议,要求广大师生严格遵守学校课堂和网络信息管理相关规定,遵守课堂纪律,遵守师德师风要求,尊师重教,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应对新的教学形式挑战,保证在线教学的教学质量.
学校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实习实训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学院要重点关注在外实习实训的学生,并就各学院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实习实训管理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为做好在线教学的准备工作,教务处、信息中心相关人员提前放弃休假,投入前期平台数据准备和网络硬件保障.
教务处处长亲自带头制作在线教程,并录制在线教学示范视频2个,示范如何开展在线教学,供全校教师学习使用.
广大任课教师放弃假期休息时间,克服困难,积极准备,为学校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体现了重庆医科大学教师关爱学生、服从大局的精神风貌.
实施在线教学以来,各学院精心准备,落实责任,强化管理,保障质量;教师言传身教,强化担当,并结合疫情积极开展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教育;教学方式虚实结合,形式多样,有力地保障了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
学校在"清华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和"超星尔雅慕课平台"新建在线课程1613门,参与教学的教师达1048人,参与学习的学生达19340人.
根据在线调查,结果显示有44%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一样能保证学习效果,有33%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比传统教学效果更好.
72%的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教学效果感到满意,11%的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教学效果感到很满意.
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根据上级疫情防控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制定了《开学复课教学工作方案》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2020学年第2学期开学复课本科教学工作准备的通知》,对复课后的各项教学工作安排做了周密部署,保证了学生顺利返校复课教学.
同时,学校通过考易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手机端,创新开展远程在线考试,顺利完成了部分不能返校的2020届毕业生的毕业综合考试和留学生、成教学生的课程期末考核工作.
2凝炼和传承"爱国奉献、忠诚担当"的西迁精神60多年前,以著名传染病学家、国家一级教授钱惪为代表的400余名上医人,胸怀大局、心怀天下,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繁华的大都市上海,来到百废待兴的重庆,他们怀着对医学教育的满腔热情,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白手起家创立了重庆医学院,铸就了"爱国奉献、忠诚担当,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西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西迁重庆的400多名上医人,怀揣着炽热的家国情怀,远赴巴山渝水,扎根巴渝大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创了重医基业,为西部地区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奉献了他们全部的心血!
他们身体力行,用责任担当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西迁精神的鲜明实质.
在六十余年艰辛奋斗的历程中,西迁开拓者们为学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校大力弘扬西迁精神,通过征集校史资料、开设校史专栏、开展口述史访谈、新师生校史讲座、党团支部活动等工作,推进西迁精神入课堂、入校园、入学生头脑,让西迁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在全校师生中蔚然成风.
3重视思想政治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育医学人文精神和奉献意识3.
1全程、全方位渗透思想政治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内容(1)将仁爱奉献的职业道德培养纳入医学生培养目标我校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培养,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人才".
同时,针对医学生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培养,制定了"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为内容的培养目标,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为医学事业而无私奉献的精神.
(2)系统开设思想政治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自身特点,有计划地在不同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的思政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将思想政治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学习全过程.
学校的思想政治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主要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公共课程及医学人文素质课程等,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临床医学导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卫生法学等为必修课,社会医学、患者安全教育、人际沟通等为专业限定选修课,另外还开设有医学史、音乐美术等60余门人文素质教育类公共选修课.
(3)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实现课程思政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切实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及职业道德的培养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学校高度重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强调教师不仅要传授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切实发挥言传身教的育人作用,要求老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医生职业道德、关爱病人等职业素质和奉献精神的培养,实现课程思政.
学校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和"三全育人"精品项目建设工作,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基础医学院3个学院设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发挥校史育人功能构建特色育人体系"等30个项目评为"十大育人"精品项目,探索形成具有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可持续意义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
同时,学校强调教师不仅要传授医学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医生职业道德、关爱病人等职业素质和奉献精神的培养.
目前各学院已形成970余个典型案例,有力的促进了课程思政建设.
成立了"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师德建设工作委员会";并邀请市领导为师生作思想政治教育宣讲,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上思政课;出台《重庆医科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4)建设思想政治及人文素质教育品牌项目"缙云三坛"学校在缙云校区开设了"缙云三坛"(即缙云讲坛、缙云访谈、缙云论坛),并将其打造成人文素质教育品牌项目.
缙云讲坛、缙云访谈邀请的专家为国内外名师、大家、杰出校友等,他们演讲、接受访谈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形势政策、人生哲理、人文艺术、医学人文精神等内容,自2008年设立已开办70余期的"缙云讲坛".
"缙云三坛"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互动平台,在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5)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学校重视学生社团在拓展医学生综合素质、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学校现有学生社团61个(其中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1个,重庆市"十佳社团"1个),覆盖理论学习、医学科普、社会公益、文艺体育等6个大类,会员数量占在校生的70%.
为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促进各学生社团规范化管理,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并建立了学生社团动态积分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现了对学生社团的动态管理和形成性评价,学生社团开展社员活动高达4000余次(场)/学年,开展面向全校同学的活动80余次(场)/学年.
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对锻炼学生道德品质、奉献意识和人文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6)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为学生营造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校园环境学校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爱国爱校教育、医学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邀请高水平艺术家刘光宇、赵丹妮等来校演出;打造以学校风景、校园文化、医疗服务为特色的文化墙,在第二教学楼、图书馆、第一教学楼设计制作医学人文类绘画作品及历史照片80余幅;在缙云校区设置"ILOVECQMU"爱校景观;丰富校园文化传播载体,开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同时,大力弘扬传承西迁精神,夯实重医精神文化根基.
完成袁家岗校区校史馆修整工程;收集建校初期实物1000余件;开展"口述历史"访谈和校史研究专项课题;在官方微信和校园网开设"重医春秋"专栏,推出西迁人物专题文章;开展校史教育讲座;组建校史讲解志愿者队伍;举办西迁精神主题展览及西迁精神报告会,为学生营造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传承西迁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3.
2增进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体验与感悟(1)建立遗体捐献者纪念墙,传承和弘扬"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纪念遗体捐献志愿者、表达对遗体捐献者崇敬之情、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学校在缙云校区实验教学中心大体形态学实验室建立了遗体捐献者纪念墙,向遗体捐献志愿者致敬默哀已经成为所有学生进入实验室前的第一个学习内容.
同时,这里也是学生每年开展清明祭拜活动的场所之一,以缅怀遗体捐献者为医学教育事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2)建设生命与健康教育科普基地"重庆市人类生命与健康博物馆""重庆市人类生命与健康博物馆"是西南地区首个医学类专业博物馆,向全社会普及医学科学知识,让人们了解生命的规律,懂得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同时,博物馆里大量的人体标本、信息资源也可作为医学生学习的内容.
在这里,学生还可以了解医学发展的历史,感受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从事医学研究的执著精神和对医学事业的杰出贡献,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献身医学、无私奉献、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
(3)践行志愿者服务,参与健康科普活动截至2020年11月,我校拥有注册志愿者8.
5万余人,有记录的服务时长162余万小时.
2020年,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国医"童"行中医药知识科普教育"三进"计划项目成功申报2020年中国红十字青少年社会实践项目并获得资助.
基础医学院展医学之美,承"三献"之爱——医学生"三献"推广服务项目,公共卫生管理学院全民健康科普行动——重庆市大学城片区健康宣传教育项目和校团委"救"在你身边——"五位一体"急救知识同伴教育计划项目成功申报2020年"博爱山城"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并获得项目资助.
3.
3注重实践育人,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1)将医学人文教育内容贯穿于社会实践及专业实习的全过程学校将大学生带薪实习、社会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专业培养计划,必须达到4个学分,让学生深入了解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增进志愿服务的意识和仁爱精神.
学校注重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医学人文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精神,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医行为.
(2)创建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实践教育品牌活动根据医学教育的专业特点,在一些纪念日引导学生过好医学生自己的节日,让学生体验职业使命与担当.
目前,"国医节主题教育活动"、"护士节主题教育活动"、"清明祭拜遗体捐献者活动"已成为学校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均要举行一次.
这些主题活动的举行,使全校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使医学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锤炼.
(3)检验医学院为本科生开展科研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面对国家和社会在健康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检验医学院积极响应,主动顺应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以智慧检验和精准检验为抓手,建立创业创新检验医学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标杆.
依托学科专业优势,融合开源技术,开创"开源技术+检验医学"双创特色教育"的创新创业研究课题得到了稳步推进实施.
2020年7月,"医酷工场"、"优云医疗"、"艾格尚墨"等团队先后成立并入驻.
"MedVR"、"新型尿常规"、"外秘体标志物大数据发现平台"等项目相继喜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校赛一、二等奖、银奖、重庆市三等奖等奖项;"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形态学智慧检验诊断平台"创新项目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中荣获银奖,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切实做到了"离校不离创"和"双创不离线"的特色历程.
为持续推进检验医学院本科生开展科研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拓展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以科学和专业为核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学院在并在2020年8月开展2019-2019学年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验收,含一般项目30项,重点项目13项.
学院在2019-2020学年持续推进和扩大该项目的实施,批准了本科生科研创新创业一般项目立项共计44项.
第八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1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尚需健全和完善问题表现:一是学校虽然成立了教学质量控制科、教学督导专家组等相关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估监控机构,但这些教学质量保障机构均下设在教务处,在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的监控与评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教务处自身在管理理念和运行方式上的干扰和局限.
二是评估专家通常为校内教师,一方面受限于对教育教学理念与理论的专业性掌握不足,对一些指标的评价难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另一方面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教学检查与评价尚不能覆盖整个教学过程,检查与评价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原因分析:一是尚未开展学校以外的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估组织或具有独立性和专业性的专家所主导的教学工作监控与评估.
二是校内教学质量保障机构不健全,没有独立于教学运行管理部门之外的教学监督与评价机构.
教务处负责学校教学运行的指导与管理职能,一方面会对内聘专家的监督评价过程与结果造成干扰和影响,另一方面也无法客观公正地监督评价自身的教学管理行为,造成监督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
将与教学工作有密切关系、对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的职能部门都纳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组织实施系统中,并明确各部门的保障职责和工作内容,实现教学质量常态监控与保障.
二是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本科教学监控与评估工作.
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管理领域的专家、行业技术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共同探讨质量保障模式,制定教学质量标准.
组成以校外专家为主体的评估专家组,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开展观察和评价.
更加客观公正的监督与评价,能有效提高学校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能够有效推进学校的质量改进工作.
三是引进校外第三方机构开展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
2本科教育教学激励力度仍有待加强问题表现:"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仍然存在,本科教育教学激励力度仍有待加强.
原因分析:一是存在"重约束轻激励"的倾向,对充分调动教职员工投身本科教学工作积极性上重视不够.
二是部分学院领导和教师对教学重视不够,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学校对科研的奖励比教学更多.
三是学校对教学改革研究的经费投入不够.
四是在教师的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政策措施,教学只是基本的门槛,评审选拔时仍然是以科研课题、成果及文章为衡量标准为主,导致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不重视.
五是教师参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改进措施:一是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和绩效考核制度,真正体现以教学为中心的政策,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二是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经费投入,加大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教学论文的奖励力度.
3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问题表现:学校虽然已加大了对出国的政策支持和资助力度,但教师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仍不够活跃,尤其和世界一流学者之间的国际合作项目较少,教师的国外留学和访学经历依然有限,国际化视野有待增强.
原因分析:学校以建设"开放型、国际化的高水平医科大学"为办学定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人才"为办学宗旨,需要重点培养一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现有出国经历的教师距此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骨干教师出国培训送培力度,扩大教师国际视野,创建有利条件,培养中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力度,力争出国留学教师比例逐年稳步上升,形成一支富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技术后备人才队伍.
改进措施: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实施"优秀人才项目"支持计划,通过"优秀青年支持计划—卓越人才支持计划—优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根据人才成长规律,构建衔接有序的三层次支持体系.
加大骨干教师出国培训送培力度,扩大教师国际视野,力争通过5年时间使出国留学教师比例达到25%,形成一支富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重庆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指标1.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1)全日制在校生数为26059(2)普通本科生数18587(3)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18587/26059=71.
33%.
2.
教师数量及结构项目专任教师外聘教师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总计1640/757/职称教授27016.
46111.
45副教授37823.
05445.
81讲师34821.
2210413.
74助教150.
9181.
06其他正高级1509.
15688.
98其他副高级22413.
6621127.
87其他中级17810.
8525533.
69其他初级392.
38385.
02未评级382.
32182.
38最高学位博士99960.
91628.
19硕士52532.
0137249.
14学士965.
8531141.
08无学位201.
22121.
59年龄35岁以下28817.
5622029.
0636-45岁67341.
0435647.
0346-55岁50630.
8515220.
0856岁以上17310.
55293.
83学缘本校99960.
9100.
00外校境内59936.
5200.
00境外422.
5600.
003.
专业设置情况(全校本科专业总数、当年本科专业招生总数以及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2019~2020学年,我校开设本科专业36个,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等四个学科门类,详见表1.
表12019~2020学年普通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序号专业名称学科授予门类学制备注1法医学医学52基础医学医学53口腔医学医学54临床医学医学5,85麻醉学医学56医学影像学医学57预防医学医学58针灸推拿学医学59中医学医学510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52015年开始招生11儿科学医学52016年开始招生12精神医学医学52016年开始招生13护理学理学414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理学415卫生检验与检疫理学416药物制剂理学417药学理学418医学检验技术理学419中药学理学420中药制药理学42017年开始招生21康复治疗学理学42012年开始招生22生物信息学理学42013年开始招生23医学影像技术理学42013年开始招生24应用统计学理学42013年开始招生25口腔医学技术理学42014年开始招生26医学实验技术理学42014年开始招生27生物技术理学42015年起停招28公共事业管理管理学42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430医学信息工程工学42015年开始招生31应用心理学工学42016年起停招32临床药学工学533生物医学工程工学534英语文学435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理学42019年开始招生36智能医学工程工学42019年开始招生4.
生师比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15.
71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项目学校情况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万元)48,214生均(万元)1.
385000(元/生)当年新增(万元)5,813.
53当年新增所占比例(%)13.
71107.
生均图书8.
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数项目学校情况学校条件指标合格标准纸质图书总量(册)1,987,600生均纸质图书(册)56.
6980册当年新增纸质图书(册)91,342生均年进纸质图书(册)2.
613册当年图书流通量(本次)165,720电子期刊(册)641540学位论文(册)171,0389.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项目学校情况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平方米)585,985.
64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平方米)494,000.
3其中:教室(平方米)117,885.
85其中:其中:智慧教室(平方米)9,000图书馆(平方米)28,200实验室、实习场所(平方米)173,604.
39专用科研用房(平方米)80,127体育馆(平方米)81803.
49会堂(平方米)12,379.
57行政用房(平方米)91,985.
34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生)22.
4916运动场面积(平方米)89,387.
510.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1.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12.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13.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项目数量学校教育经费总额(万元)88,150.
62教学经费总额(万元)26,867.
75学校年度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经费(万元)11,446.
24本科教育事业收入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收入(万元)63,131.
75本科生生均拨款总额其中:国家(万元)4,954地方(万元)22,737.
5本科学费收入(万元)12983.
36教改专项拨款其中:国家(万元)9804地方(万元)0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总额(万元)15,421.
51教学日常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本专科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9.
7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8,185.
08教学改革支出(万元)2773.
86专业建设支出(万元)4346.
57实践教学支出(万元)3,506.
03生均实践教学经费(元)1,886.
28生均思政课程专项建设经费(元)144.
5614.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类别总人数授课人数百分比(%)课程门次(门次)百分比(%)课程门数(门)百分比(%)院士1000000国家级241562.
5762.
49494.
04省部级17510660.
572859.
3418815.
515.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按学科门类,见下表)16.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按学科门类,见下表)序号校内专业名称学制总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实践教学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比例(%)1口腔医学技术420912459.
33188.
612口腔医学527814451.
80227.
913临床医学(留学生)6243.
512350.
5100.
004医学影像学5281.
514150.
09227.
825法医学527313248.
35228.
066智能医学工程41959347.
69189.
237儿科学528613547.
20227.
698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方向5年制)527212847.
06228.
099麻醉学528113246.
98227.
8310临床医学(5年制二系)5283.
513346.
91227.
7611临床医学(5年制一系)5283.
513346.
91227.
7612医学检验技术42069546.
12188.
7413医学实验技术41938946.
11189.
3314护理学4211.
59745.
86188.
5115临床医学(5+3一系)8295.
513545.
69227.
4516临床医学(5+3二系)8295.
513545.
69227.
4517卫生检验与检疫4201.
59245.
66188.
9318临床医学(专升本)528813145.
49227.
6419临床医学(5年制三系)528813145.
49227.
6420精神医学528613045.
45227.
6921基础医学5260.
511644.
53228.
4522康复治疗学52069144.
17188.
7423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方向)(5+3)830913543.
69227.
1224医学影像技术4205.
58742.
34188.
7625针灸推拿学5273.
511542.
05228.
0426听力与言语康复学42118841.
71188.
5327预防医学526210941.
60228.
4028临床药学5283.
511741.
27227.
7629医学信息工程41998040.
20189.
0530药物制剂4210.
58439.
90188.
5531生物信息学41887539.
89189.
573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192.
57639.
48189.
3533生物医学工程5222.
58739.
10229.
8934药学42128238.
68188.
4935中西医临床医学527410538.
32228.
0336中医学5273.
510438.
03228.
0437中药学42107636.
19188.
5738食品卫生与营养学4186.
56635.
39189.
6539中药制药42107133.
81188.
5740应用统计学4179.
55329.
531810.
0341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52897826.
99227.
6142公共事业管理41864323.
12189.
6843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律方向)41864323.
12189.
6844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41864323.
12189.
6845英语4195.
53115.
86189.
2146英语(医学英语方向)4195.
53115.
86189.
2117.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18.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类别总人数项目授课人数百分比(%)课程门次(门次)百分比(%)课程门数(门)百分比(%)学校//3053/1213/教授392授课教授30577.
8185828.
148139.
65其中:公共必修课5313.
521364.
45403.
3公共选修课174.
34140.
46110.
91专业课29073.
9870823.
1943335.
7副教授556授课副教授43578.
24154350.
5462751.
69其中:公共必修课10518.
8851416.
84584.
78公共选修课152.
7381.
24191.
57专业课40372.
4899132.
4655946.
0819.
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分专业)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相关类及非医学类专业主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览表序号学院实习基地名称建立关系时间面向专业1药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4年临床药学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5年3南充市中心医院2012年序号学院实习基地名称建立关系时间面向专业4上海交通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5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5年6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10年7福安药业集团重庆礼邦药物开发有限公司2015年药学、药物制剂8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9重庆键能医药开发有限公司2010年10检验医学院重庆市肿瘤医院2002年医学检验技术1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5年1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13天津血液研究所2015年14上海第二军医大长海医院2008年15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2008年1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5年17广东省中医院2014年18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9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20成都市妇幼儿童医院2008年2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4年2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14年23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2014年24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5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26重庆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2008年27上海兰卫医学检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28重庆中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29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2017年口腔医学技术30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2017年31广东粤诚牙科技术开发中心2017年32深圳康泰健牙科技术有限公司2017年33山西美原齿科器械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34成都口口齿科技术有限公司2017年35重庆态美齿科研究所2017年36珠海维登国际义齿研发制造有限公司2017年37重庆晶美义齿制作有限公司2017年38中医药学院太极集团桐君阁制药有限公司2007年中药学、中药制药39三九葵花制药有限公司2007年40重庆希尔安制药有限公司2007年41重庆华森制药有限公司2007年序号学院实习基地名称建立关系时间面向专业42重庆天圣制药有限公司2007年43多普泰药业有限公司2015年44重庆三立堂中药制药有限公司2017年45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应用统计学、公共事业管理46重庆市南川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013年47重庆市璧山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015年48重庆市合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49重庆市北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50重庆市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51重庆市九龙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52重庆市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53重庆市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54重庆市南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55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10年卫生检验与检疫56重庆市肿瘤医院2017年应用统计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公共事业管理57重庆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食品卫生与营养学58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7年59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公共事业管理60重庆市武隆县卫生局2012年61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017年62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2017年63重庆市九龙坡区卫生和计生委员会2016年6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2011年65基础医学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2009年法医学66天津市公安局刑侦局物证鉴定中心2011年67海南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技术处2010年68重庆市公安局刑警总队2011年69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刑科所2012年70海南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2015年71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生物信息学72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生物医学工程73外国语学院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编辑部2005年英语7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75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76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亚洲男科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2014年序号学院实习基地名称建立关系时间面向专业77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编辑部2014年78重庆华电翻译有限公司2014年79《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编辑部2014年80上海瑞金生物科技集团2015年81医学信息学院卫宁软件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82重庆中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2016年83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2018年84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2016年85重庆创业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86护理学院重庆市谢家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护理学87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基地一览表序号医院名称教学关系医院等级/类型建立关系时间备注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医院三甲/综合1957年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医院三甲/综合1962年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附属医院三甲/专科1956年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附属医院三甲/专科2000年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附属医院三甲/综合1963年/2009年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11年7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附属医院三甲/专科2016年8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16年9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15年10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00年11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01年12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01年13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00年/2017年14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05年15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06年/2016年16深圳市儿童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级/专科2008年17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09年18成都军区总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09年19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09年20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专科2009年/2015年21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09年/2016年22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01年/2009年23遂宁市中心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11年/2016年24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12年/2015年序号医院名称教学关系医院等级/类型建立关系时间备注25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2014年/2017年26西安市儿童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专科2015年27绵阳市中心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16年28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三甲/综合2016年29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三甲/综合1963年30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教学医院二甲/综合1992年31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三甲/综合1994年32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二甲/综合1995年33重庆建设医院教学医院二甲/综合1995年34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三甲/综合1995年现合并为重庆市人民医院35重庆市中山医院(渝中分院)教学医院三甲/综合2006年36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二甲/综合1998年37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三乙/综合1999年38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教学医院二甲/专科2005年3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重庆市总队医院教学医院三甲/综合2006年40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二甲/综合2006年41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二甲/综合2006年42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教学医院二甲/专科2006年43达州市中心医院教学医院三甲/综合2009年44重庆市黔江区中心医院教学医院三甲/综合2009年45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实习医院二甲/专科2009年46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实习医院二甲/专科2009年47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二甲/综合2010年48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三甲/综合2011年49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三甲/综合2011年50重庆市梁平县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二甲/综合2011年51重庆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实习医院二甲/综合2011年52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二甲/综合2012年53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教学医院三甲2012年54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教学医院三甲/综合2013年55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二甲/综合2015年56西安市中心医院教学医院三甲/综合2015年57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二甲/综合2016年58西安市第一医院教学医院三甲/综合2016年59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教学医院二甲2016年20.
应届本科生毕业率2020年应届本科生毕业率=3973/3990=99.
57%;21.
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2020年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3966/3990=99.
40%22.
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截止2020年12月7日,就业率为80.
57%.
在未就业本科毕业生774人中,"拟暂不就业准备继续复习考研"607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5.
24%,占未就业毕业生总数78.
42%.
有就业意愿而未就业毕业生167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4.
19%.
23.
体质测试达标率因为疫情原因,2019-2020学年未开展学生体质测试.
24.
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方法与结果)学生满意度调查主要采用网络评价的方式进行,为完善教师业绩评价体系,2019-2020学年新增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目前学生学习满意度评价包括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2019-2020年第一学期满意度调查学生参评率为98.
88%,被评教师共计2572人,教师评价优良率为100%,被评课程1407门,课程评价优良率为99.
6%;2019-2020年第二学期满意度学生参评率为99%,被评教师共计2899人,教师评价优良率为99.
83%,被评课程1443门,课程优良率为99.
1%.
25.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方法与结果)学校全面更新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系统,开通了微信公众号"重庆医科大学云就业服务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搭建更加通畅、有效的就业信息交平台.
同时,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相关数据采集、调研、分析,编制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评价报告(20109.
9)和毕业生培养质量(3年或5年)评价报告,使评价报告更加科学、规范,数据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全面的反映我校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情况.
根据"重庆医科大学用人单位跟踪评价报告"(2019.
9)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9.
29%,"非常满意"达41.
43%;未来聘用意愿高达99.
29%.
.
2020年,根据第三方机构长沙市云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云研数据研究院)对130家家用人单位,以及重庆市卫生人才交流中心对104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用人单位对2020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100%,其中表示"非常满意"占比46.
15%,表示"满意"占比49.
14%,表示"基本满意"占比4.
71%.
Friendhosting发布了针对“系统管理日”(每年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的优惠活动,针对VPS主机提供55%的优惠(相当于四五折),支持1-6个月付款使用,首付折扣非永久,优惠后最低套餐首半年7.18欧元起。这是一家保加利亚主机商,成立于2009年4月,商家提供VDS和独立服务器租用等,数据中心目前可选美国洛杉矶、保加利亚、乌克兰、荷兰、拉脱维亚、捷克和波兰等8个地区机房。下面以最低套餐为例...
BlueHost 主机商在以前做外贸网站的时候还是经常会用到的,想必那时候有做外贸网站或者是选择海外主机的时候还是较多会用BlueHost主机商的。只不过这些年云服务器流行且性价比较高,于是大家可选择商家变多,但是BlueHost在外贸主机用户群中可选的还是比较多的。这次年中618活动大促来袭,毕竟BLUEHOST商家目前中文公司设立在上海,等后面有机会也过去看看。他们也会根据我们的国内年中促销发...
Dynadot 是一家非常靠谱的域名注册商家,老唐也从来不会掩饰对其的喜爱,目前我个人大部分域名都在 Dynadot,还有一小部分在 NameCheap 和腾讯云。本文分享一下 Dynadot 最新域名优惠码,包括 .COM,.NET 等主流后缀的优惠码,以及一些新顶级后缀的优惠。对于域名优惠,NameCheap 的新后缀促销比较多,而 Dynadot 则是对于主流后缀的促销比较多,所以可以各取所...
drupal主题为你推荐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德国iphone禁售令苹果在中国禁售了?说说看dell服务器bios设置dell R410服务器 bios设置参数如何恢复出厂设置?my.qq.commy.qq.com,QQ用户上不去?生药http加多宝和王老吉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区别闪拍网关于闪拍网骗人的情况?爱买网超艾比安高达厉害吗,今天在网上看到的万代的果断入手了,168贵吗,不知道这款高达厉不厉害discuz伪静态求虚拟主机Discuz 伪静态设置方法什么是seo小红妹 seo是什么意思?seo网站优化该怎 随机阅读 seo是什么意思
高防服务器租用选锐一 合租服务器 提供香港vps 贝锐花生壳域名 免费申请网页 60g硬盘 浙江独立 骨干网络 howfile 七夕促销 双十一秒杀 cdn加速是什么 wordpress中文主题 免费蓝钻 万网注册 睿云 windowsserver2008r2 服务器操作系统 pptpvpn 卡巴斯基免费版下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