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百度美秀

百度美秀  时间:2021-02-28  阅读:()
i目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
1国际创新创业竞赛G1UIA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9G2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
10G3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11G4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12G5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13G6国际VELUX建筑学生设计大赛.
14G7亚洲建筑新人赛.
15G8ICCC国际学生设计大赛.
16G9ASLA学生奖.
17G10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18G11世界网络炼钢大赛.
19G12国际大学生数学竞赛.
20G13"园冶杯"风景园林(毕业作品、论文)国际竞赛.
21G14中日高校建筑景观设计作品竞赛.
22G15中外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竞赛.
23G16REDDOTAWARD(红点奖)24G17德国IF国际工业设计竞赛.
26G18德国博朗设计大奖赛.
27G19IDEA奖.
28iiG20GOODDESIGNAWARD(G-MARK)29G21亚洲环境设计学年奖.
30G22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
31全国创新创业竞赛Q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33Q2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34Q3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35Q4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36Q5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38Q6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39Q7"周培源杯"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
40Q8"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41Q9"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42Q10全国高校城市规划学科城市交通出行创新实践评优.
43Q11"中联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
44Q12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规划设计作业评优.
45Q13全国城市规划专业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评优.
46Q14全国高校建筑设计教案/作业观摩和评选活动.
47Q15《建筑师》杂志"天作奖"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48Q16"AUTODESK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
.
.
.
.
.
.
.
49Q17东南·中国建筑新人赛暨亚洲建筑新人赛中国区选拔赛.
.
.
.
.
.
.
50Q18中国建筑院校境外交流学生优秀作业展评.
51Q19TEAM20两岸建筑与规划新人奖竞赛.
52iiiQ20《中国建筑教育》"清润奖"大学生论文竞赛.
53Q21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业评优.
54Q22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暨纸板建筑设计与建造竞赛.
55Q23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美术作品大奖赛.
.
.
.
.
.
.
56Q24奥雅设计之星大学生竞赛.
57Q25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
58Q26"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
59Q27SUNRISE杯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
60Q28UA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
61Q29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62Q30"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
63Q31全国高校木结构设计邀请赛.
64Q32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
65Q33全国高校学生钢结构住宅体系创新竞赛.
66Q34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
67Q35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
68Q36EMERSONCUP数码涡旋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
69Q37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
70Q38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
71Q39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72Q40"广联达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算量大赛.
73Q41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大赛.
74Q42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
75Q43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
76ivQ44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
77Q45全国MBA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
78Q46全国高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
79Q47"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
80Q48"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
.
.
81Q49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
82Q50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
83Q51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84Q52"龙芯杯"中国科学院开源软件设计大赛.
85Q53全国虚拟仪器设计大赛.
86Q54IEEE电脑鼠走迷宫竞赛.
87Q55"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88Q56"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
89Q57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CCCC)91Q58全国JAVA程序设计大赛.
92Q59TIC100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93Q60"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94Q61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
95Q62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96Q63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
97Q64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98Q65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99Q66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100Q67"金相学会杯"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
101vQ68全国网络模拟炼钢比赛.
102Q69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
103Q70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
104Q71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
105Q72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
106Q73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
107Q74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
108Q75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
109Q76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
110Q77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111Q78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
112Q79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大赛.
113Q80全国英语写作大赛.
114Q81"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115Q82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
116Q83"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
117Q84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118Q85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
119Q86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
120Q87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121Q88中国风景园林大学生设计竞赛.
122Q89"靳埭强设计奖"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比赛.
123Q90"WA.
总统家杯"建筑手绘设计大赛.
124Q91"和成·新人杯"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
125viQ92PIP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126Q93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
127Q94中国高教影视教育专业年会.
128Q95红星奖.
129Q96"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
130Q97中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
132Q98"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
133Q99"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
134Q100中国小家电创新设计大赛.
135Q101"镇海杯"国际创新设计大赛.
136Q102华帝工业设计大赛.
138Q103"三诺杯"中国工业设计精英赛.
139Q104美的"创意嘉年华"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
140Q105世界华人创新设计大赛·华人创新奖.
141Q106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
142Q107"和丰奖"工业设计大赛.
143Q108创新顺德工业设计大赛.
144Q109中国座椅设计大奖赛.
145Q110"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
146Q111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创意设计大赛.
147Q112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
148Q113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
149Q114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150Q115"赛伯乐杯"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
151viiQ116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CIOB)——绿色建筑全国邀请赛.
.
152Q117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
153Q118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154Q119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155Q120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
156Q121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157省内创新创业竞赛S1陕西省大学生"德州仪器(TI)杯"模拟及模数混合电路应用设计竞赛.
159S2"ALTER杯"陕西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160S3西安市"盛群杯"HOLTEK大学生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
161S4陕西省大学生基础力学竞赛.
162S5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
163S6陕西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
164S7"海伦斯诺杯"翻译大赛.
165S8陕西省高校制冷产品设计大赛.
166S9陕西省家具设计大赛.
167S10陕西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
168S11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游泳比赛.
169S12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网球比赛.
170S13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乒乓球比赛.
171S14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羽毛球比赛.
172S15陕西省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
173viiiS16陕西省大学生健美操比赛.
174S17陕西省大学生足球比赛.
175S18陕西省大学生排球比赛.
176S19陕西省大学生篮球比赛.
177S20陕西省大学生体育舞蹈比赛.
178S21陕西省大学生轮滑比赛.
179S22陕西高校土建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评优活动.
180S23"知识产权杯"陕西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
181S24"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182S25"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183S26陕西省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
184S27陕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
185S28西北地区研究生英语演讲邀请赛暨陕西省研究生英语演讲赛186S29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暨创新成果洽谈会.
187校内创新创业竞赛X1实体空间搭建大赛.
189X2大学生服装设计大赛.
190X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意手绘大赛.
191X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二·九设计大赛.
192X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意摄影大赛.
193X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194X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保知识竞赛.
195X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营销实践大赛.
196ixX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SONIX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197X1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198X1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
199X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正大科技杯"IBM-ROBOCODE机器人编程大赛200X1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装机大赛.
201X1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网答尽"网络知识竞赛.
202X1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行知汇元杯"软件编程大赛.
203X1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204X1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网络炼钢大赛.
205X1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金相技能大赛.
206X1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材料设计与创新大赛.
207X2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
208X2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209X2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
210X2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英语文化主题活动.
211X2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法律知识竞赛.
212X2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艺术作品大赛.
213X2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论的力量"大学生演讲比赛.
214X2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田径运动会.
215X2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排球比赛.
216X2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篮球比赛.
217X3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网球比赛.
218X3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足球比赛.
219X3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新生运动会.
220xX3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方案设计及展示大赛221X3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比赛.
222X3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场馆模型设计制作大赛.
223X36"粉体杯"暨"中星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224X37"粉体杯"暨"中星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25X3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英语演讲邀请赛.
22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具体负责单位、联系人员、联系信息一览表.
227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推进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促进学科和专业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创新创业竞赛包括: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实践技能大赛等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三条学校按照学校组织、院(系)承办、目标管理的原则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分别成立学校和院(系)创新创业竞赛领导小组,并以竞赛门类为单位成立创新创业竞赛指导委员会.
校创新创业竞赛领导小组下设校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公室,与校创新工程办公室合署办公.
第四条校创新创业竞赛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一)校创新创业竞赛领导小组组成校创新创业竞赛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
副组长由主管教学副校长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校长担任.
成员由教务处、研究生学院、2校团委、学生处、科技处、学科办、财务处、人事处、宣传部、国资处、图书馆、网络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
(二)校创新创业竞赛领导小组职责校创新创业竞赛领导小组负责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整体规划和宏观领导,每学年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工作;制定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相关政策及文件,指导和督察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工作;审批院(系)创新创业竞赛领导小组、创新创业竞赛指导委员会的组成及职责.
第五条校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公室组成及职责(一)校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公室主任由教务处、研究生学院、校团委负责人担任.
(二)校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公室职责1.
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
2.
负责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组织、协调、经费管理、总结考核、表彰奖励、对外联系及交流等工作.
3.
举办创新创业竞赛相关讲座、报告会等交流活动.
4.
广泛宣传,组织动员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
5.
组织和指导大学生做好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工作,并为相关专利申请、著作权登记等工作提供服务.
6.
根据本年度创新创业竞赛总体情况,制定全校当年创新创业竞赛的经费使用计划.
7.
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委派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院(系)创新创业竞赛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3(一)院(系)成立创新创业竞赛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系主任)担任.
(二)院(系)创新创业竞赛领导小组职责1.
创新培养方式,调整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实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SSRT项目、研究生论文等内容和要求,使之与创新创业竞赛紧密结合.
按照培养要求,加强对学生指导,凝练成果,培育创新创业竞赛项目.
2.
执行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和相关政策,制定院(系)所承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管理细则和相关规定.
3.
统筹协调,做好本院(系)所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组织实施工作,按照赛事要求提供必要的场地、仪器设备等必要条件.
4.
负责领导创新创业竞赛指导委员会开展相关工作,负责创新创业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较高业务水平和相对稳定的创新创业竞赛指导教师队伍.
5.
做好创新创业竞赛赛事准备、宣传动员、报名选拔、赛事举办、经验交流等工作.
6.
核定和申报竞赛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开展本院(系)创新创业竞赛的总结及表彰奖励工作.
7.
结合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第七条创新创业竞赛指导委员会组成及职责(一)创新创业竞赛指导委员会组成在院(系)学术委员会下,设立创新创业竞赛指导委员会,设主任1名,成员5-10人.
指导委员会成员可来自不同的院系.
(二)创新创业竞赛指导委员会职责41.
负责与校外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专家委员会的沟通联系、赛事规则的制定与解读工作.
2.
参赛作品的评审及推荐等工作.
3.
组织教师做好创新创业竞赛赛事的业务指导工作.
4.
选拔与确定参赛学生,并为学生或团队配备指导教师.
第八条指导教师(一)对于需要配备教师进行指导的创新创业竞赛,原则上一个参赛队配备1名指导教师.
(二)主要职责:研究与制定指导方案,组织与实施指导活动,做好参赛人员储备,并对参赛学生进行全过程指导.
第三章创新创业竞赛管理第九条创新创业竞赛的分类(一)根据竞赛主体来源及承办单位级别不同,将创新创业竞赛分为以下4级:1.
校内创新创业竞赛:指以学校名义组织并行文公布的全校性创新创业竞赛.
2.
省内创新创业竞赛:指省级政府有关部门或省级学术团体组织的全省性或跨省区的创新创业竞赛,或国家各地区(如西北地区)举办的区域范围的创新创业竞赛,或由市级政府有关部门或市级团体组织的全市性或跨市区的创新创业竞赛,或省内各地区举办的区域范围的创新创业竞赛.
3.
全国创新创业竞赛:指国家政府部门或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的全国性创新创业竞赛.
4.
国际创新创业竞赛: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其他国际学术团体5组织的国际性创新创业竞赛.
(二)根据竞赛组织单位层次及社会影响程度,将创新创业竞赛分为一类竞赛科目和二类竞赛科目.
一类竞赛科目是指国际创新创业竞赛、国家政府部门主办的重要的全国性创新创业大赛;二类竞赛科目是指其他竞赛.
(三)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的级别和类别由校创新创业竞赛领导小组审批.
第十条创新创业竞赛程序管理(一)学校创新创业承办单位在赛事启动前制定竞赛工作方案,并报校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公室审核.
(二)创新创业竞赛信息由校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公室统一向全校发布.
(三)学校创新创业承办单位在竞赛结束后将成果、书面总结、竞赛获奖文件、证书(原件和电子文档)、奖杯(牌)、作品照片送交校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公室存档.
第十一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成果,其知识产权原则上归学校所有.
第十二条为保证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顺利开展,学校每年拨付专项经费支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同时接受校内师生、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助.
专项经费重点用于支持以基础课为竞赛内容的创新创业竞赛、学校主办和承办的省内、全国和国际创新创业竞赛,其他竞赛项目以奖励为主.
第十三条经费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经费由校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公室管理.
6各承办单位应在竞赛方案中列入竞赛经费预算,在竞赛开始前报校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公室审批.
竞赛结束后,汇总竞赛所用经费的有效票据,经院(系)创新创业竞赛领导小组验收审核、签字同意,报校创新创业竞赛工作管理办公室审批备案后,由财务处予以报销.
第四章指导教师工作量及学生课外教育学分认定第十四条学校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奖的教师按下列标准计算工作量,并按学校通识课程的标准发放课时费:(一)指导教师每指导1组参赛学生参加一次创新创业竞赛获奖,按24个标准学时计,指导2组获奖按36个标准学时计,指导3组获奖按48个标准学时计.
(二)指导教师指导的同一参赛队连续参加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竞赛并获奖,参赛层次每提高一次,工作量在第一次计算的基础上增加50%.
第十五条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课外教育学分,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外教育学分考核认定办法》规定的程序及标准认定,其中对于未获奖的参赛学生,经指导教师考核同意后,其课外教育学分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外教育学分考核认定办法》中有关"科研创新活动"项目的规定认定.
第五章表彰奖励第十六条有关获奖学生的素质综合测评附加分及推免硕士研究生平均学分绩点奖励的具体规定如下:(一)在每年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中,对于创新创业竞赛获奖学生,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给予相应的附加分.
(二)创新创业竞赛获奖学生,可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推荐优7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参加免试硕士研究生的推荐和选拔,并按照附表中规定的分值对个人竞赛获奖者及团体竞赛获奖且排名第一者给予平均学分绩点加分;对于团体竞赛获奖的其他成员,按照后一名为前一名的75%依次递减加分.
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创新创业竞赛获奖的平均学分绩点加分仅按最高加分计一次.
第十七条学校每年对各院(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比,评选表彰创新创业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和个人.
第十八条创新创业竞赛获奖的奖励标准(一)学校每年评选出2-3个创新创业竞赛优秀组织单位,每个单位奖励3000元;每年评选出5-8名创新创业竞赛优秀组织个人,每人奖励1000元.
(二)根据附表中的标准,对创新创业竞赛获奖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奖励.
(三)相同项目、不同级别竞赛中获奖者,按获奖的最高级别奖励.
(四)凡按学校参赛学生总数的一定比例设奖的省内、全国、国际创新创业竞赛的奖励,按附表奖励标准的五分之一执行.
第十九条在参加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以学校名义申请并获准专利授权的在校学生,每项发明专利奖励2500元、每项实用新型专利奖励300元、每项外观设计专利奖励200元.
第二十条由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竞赛,设奖比例为:一等奖不超过参赛人数的5%,二等奖不超过参赛人数的10%,三等奖不超过参赛人数的15%.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校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奖励一览表类别主体一类竞赛科目国际、国内一等奖一类竞赛科目国际、国内二等奖和二类竞赛科目国际、国内一等奖一类竞赛科目国际、国内三等奖和二类竞赛科目国际、国内二等奖二类竞赛科目国际、国内三等奖和省内一等奖省内二等奖省内三等奖和校内一等奖校内二等奖学生加分0.
60.
40.
30.
20.
1\\个人竞赛奖金30002000100050030010050团体竞赛奖金500030001500800500200100指导教师奖金30002000100050030010050注:"加分"仅指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各类奖项的学生,在参加我校免试硕士研究生的推荐和选拔过程中,对其平均学分绩点进行的加分.
9G1UIA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国际建筑师协会,原文为法文UnionInternationaldesArchitectes,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UnionofArchitects,中文简称国际建协,英文简称UIA.
UIA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被喻为"世界建筑学专业学子的奥林匹克大赛",是当今世界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最高规格竞赛.
一、组织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二、竞赛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建筑师协会根据每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主题设计竞赛内容及方案,竞赛语言为英语.
三、参赛资格建筑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均可参赛.
四、竞赛时间国际建协世界建筑大会(UIAWorldCongressofArchitecture)每3年举办一次,每届大会根据大会主题举办一次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五、奖项设置竞赛最高奖"联合国教科文—国际建协联席大奖".
同时设立"北欧建协分会奖"、"美国建协分会奖"、"日本建协分会奖"、"瑞士建协分会奖"、"英国皇家建协分会奖"等奖项,获奖作品在大会期间展出,并邀请获奖者与会领奖.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十二届国际建协叙利亚分会奖;第十三届国际建协北欧分会奖、国际建协澳大利亚分会奖和国际建协匈牙利分会奖;第十四届最高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第十五届美国建筑师学会奖;第十六届哥仑比亚建筑学会奖和中国建筑学会奖;第十九届日本建筑师学会奖;第二十届第七名1项和优秀奖1项,第二十四届优秀奖1项;2014年第二十五届包揽第一名、第二名,以及入围奖1项、优秀奖1项.
10G2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IFLA是"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LandscapeArchitects"的英文简称,中文名译为"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于194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凡尔塞,现有57个国家的风景园林学会是其会员.
IFLA是一个民主的、非盈利的、非政治的、非政府的组织,是世界上风景园林行业影响力最大的国际学术组织.
2005年,经中国外交部批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正式加入了IFLA,成为代表中国的国家会员.
联合会每年召开的一次全球性年会,是IFLA最重要的学术活动.
一、组织机构由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发起,并由IFLA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CHSLA)共同举办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
二、竞赛目的对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完成的优秀的环境设计作品给予认可,并鼓励在全球范围内开展高质量的风景园林教育.
三、参赛资格风景园林专业或相关专业(限尚未开设正式风景园林专业的学校或国家)大学生均可参赛.
可以个人或设计小组的形式参赛提交作品,设计小组的组员数量不应超过5位.
四、竞赛时间上年10月——次年5月.
五、奖项设置竞赛设立一等奖大汉风景园林奖1名(奖金3500美金和获奖证书);二等奖IFLAZvi米勒奖1名(奖金2500美金和获奖证书);三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奖1名(奖金1000美金和获奖证书);评委奖9-15名(获奖证书).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46届入围奖3项;第47届评委会奖1项;第50届优胜奖1项;第51届一等奖1项、评委奖1项.
11G3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是一项国际级的竞赛项目,为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之鼻祖.
MCM/ICM是MathematicalContestinModeling和InterdisciplinaryContestinModeling的缩写,即"数学建模竞赛"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
MCM始于1985年,ICM始于2000年.
一、竞赛宗旨鼓励大学生对范围并不固定的各种实际问题予以阐明、分析并提出解法,每队在4天内对一考题展开设计,要求以清楚定义的格式写出解法论文.
二、组织机构本项赛事由美国自然基金协会和美国数学应用协会共同主办,美国运筹学学会、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数学学会等多家机构协办.
三、参赛资格竞赛以三人(本科生)为一组,在四天时间内,就指定的问题完成从建立模型、求解、验证到论文撰写的全部工作.
竞赛限制为本科生及以下参赛,研究生不得参加.
四、竞赛时间每年2月份举行,为期四天.
五、奖项设置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在2011年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2年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2013年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2014年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2015年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2016年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15项.
12G4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英文全称:ACMInternationalCollegiateProgrammingContest(ACM-ICPC或ICPC)]是由位于美国的计算机协会组织的年度性竞赛,是全球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能力竞赛活动中最有国际权威性和影响力一项赛事,它已成为衡量大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和学校计算机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为国内外各高校展示实力、加强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一、竞赛宗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组织机构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主办,IBM公司赞助协办.
三、竞赛方式赛事由各大洲区域预赛和全球总决赛两个阶段组成.
各预赛区第一名自动获得参加全球总决赛的资格.
一个大学可以有多支队伍参加区域预赛,但只能有一支队伍参加全球总决赛.
四、参赛资格ACM-ICPC以团队的形式代表各学校参赛,每队由3名队员组成.
每位队员必须是在校学生,有一定的年龄限制,并且最多可以参加2次全球总决赛和5次区域选拔赛.
五、竞赛时间决赛安排在每年的3-4月举行,而区域预赛一般安排在上一年的9-12月举行.
六、奖项设置总决赛前十名的队伍将得到高额奖学金:第一名奖金为12000美元,第二名奖金为6000美元,第三名奖金为3000美元,第四名至第十名将各得到l500美元.
除此之外还将承认北美冠军、欧洲冠军、南太平洋冠军及亚洲冠军.
13G5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Decathlon,SD)是由美国能源部发起并主办的,以全球高校为参赛单位的清洁能源建筑科技竞赛.
目的是借助世界顶尖研发、设计团队的技术与创意,将太阳能、节能与建筑设计以一体化的新方式紧密结合,设计、建造并运行一座功能完善、舒适、宜居、具有可持续性的太阳能居住空间,从而证明单纯依靠清洁能源的住宅,一样可以是功能完善、舒适而且具有可持续性的居住空间.
希望通过比赛加快清洁能源国际化的产学研融合与交流,推进相关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商业化.
我校2013年受邀参加该项赛事.
一、组织机构中国国家能源局、美国能源局主办,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主办.
二、竞赛内容大赛要求在竞赛期间每支参赛队建造一栋地面投影面积120-200平米的双层太阳能住宅,供单一家庭使用.
每个参赛房屋须以永久使用为设计目标,并完全由太阳能提供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能源房屋须配备电视、冰箱、烹调灶具、洗碗机、洗衣机和计算机等日常家用电器及家具等生活设施,并配备家用电动汽车与配套充电装置竞赛将全面考核每个参赛作品的成本可行性、节能、建筑物理环境调控及能源自给能力,通过十个单项评比确定最终排名.
三、竞赛形式由组委会邀请相关高校团队参赛四、参赛资格全球土建类相关高校五、竞赛时间每两年举办一届六、奖项设置大赛设定十项标准全面考核每个参赛作品的各项节能、建筑物理、环境调控及能源完全自给能力,通过综合十个标准的单项比赛评比最终确定总体排名,因此称为"十项全能"竞赛,被誉为太阳能届的奥运会.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2013年十项全能3个单项第一,总排名11.
14G6国际VELUX建筑学生设计大赛国际VELUX建筑学生设计大赛是威卢克斯(VELUX)集团与国际建筑联盟(UIA)和欧洲建筑教育协会(EAAE)密切合作组织举办的.
大赛评委会由两组织代表及来自全球国际知名的建筑师和建筑专业人士组成,是业内高水准的国际奖项.
一、组织机构国际建筑联盟(UIA)和欧洲建筑教育协会(EAAE)二、参赛资格参赛群体为全球注册报名的建筑学生个人或团队,包括工程、设计、规划等团队.
每一个学生或学生团体的注册报名,必须有建筑院校的老师支持和准许.
三、竞赛时间自2004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每年10月份开始.
四、奖项设置奖金总额为:30,000欧元,将会颁发给获胜者以及获得提名的学生和他们的老师.
获胜者和提名者的人数将由评委会决定.
五、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在2012年获得一等奖1项.
15G7亚洲建筑新人赛亚洲建筑新人赛源于2009年日本在国内举办的"日本建筑新人赛",该赛事为建筑学学生作业竞赛和作业展示、各国建筑教育者搭建了积极的交流平台.
后来逐渐拓展,成为每年一度的"亚洲建筑新人赛".
为了促进亚洲地区建筑学本科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充分加强亚洲各国建筑院校师生之间的直接对话,建立一个亚洲建筑教育的交流平台,该赛事首先由各个国家在本国举行国内的建筑新人赛,选出的各国优胜选手集结到当年的东道主国家参加最后的总决赛.
现在这个赛事已成为有亚洲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一项建筑学学生作业竞赛和作业展示的平台,也成为各国建筑教育者的交流平台.
一、组织机构亚洲建筑新人赛组委会二、竞赛内容参赛者在本科阶段一年级至—三年级学习期间的独立完成的建筑设计作业,每个参赛者只能提交一份参赛作品.
三、竞赛形式各国建筑新人赛获胜的优秀选手进行现场答辩,评委根据答辩情况进行多轮投票,最终票选出前三,并确定名次.
四、参赛资格中国国内高校建筑学院(建筑系)三年级及以下在读本科生,且为各国建筑新人赛获胜优秀选手.
五、竞赛时间自201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具体时间以每年组委会通知为准).
六、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若干;分别颁发证书和奖励金.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2年青龙奖(最高奖)1项,2013年优秀奖1项,2014年第二名1项,2015年第二名1项.
16G8ICCC国际学生设计大赛ICCC国际学生设计大赛是由ICCC(世界关爱协会InternationalCouncilForCaringCommunities)和UN-HABITAT(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老龄署、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DESA)以及全球财富控股公司等机构联合举办的,是代表着国际最高水平之一的建筑设计竞赛.
该竞赛于1994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20余年,旨在充分展示建筑设计领域学生在设计和创新人类发展模式方面的才能,以帮助老年人全面融入社会,参与到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中来,促进一个世代共享的社会.
一、组织机构ICCC国际学生设计竞赛由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DESA)、人居署(UN-Habitat)等机构同ICCC共同主办二、竞赛内容大赛邀请世界各地的建筑系学生将其创意才能应用到开发解决方案中,促使老年人和社区生活的无缝融合,包括他们的社会、文化和生产活动.
三、竞赛形式根据大赛组委会设计的主题,提交参赛作品.
申报须以学生个人或者学生团体为单位.
参赛者在提交参赛作品的同时须提交一份作品所有权承诺书.
报名的学生个人或团队登录www.
international-iccc.
org,免费填写并提交报名表.
四、参赛资格世界范围内的具有良好素质的建筑学大学生或研究生个人或团队五、竞赛时间报名截止日期定于9月份,参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定于12月.
六、奖项设置团队组获奖作品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提名奖2项);个人组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提名奖2项).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荣获2014年ICCC国际学生设计大赛团队组一等奖,摘得本次国际竞赛团队组的最高荣誉.
17G9ASLA学生奖ASLA是"AMERICANSOCIETYOFLANDSCAPEARCHITECTS"的英文简称,中文名译为"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成立于1899年,已有100多年历史,是一个世界性的专业协会,代表全美50个州和全世界42个国家的景观设计师.
成立以来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自首位中国会员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加入协会起,迄今已经拥有超过110位的中国会员.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景观设计师已经获得了17项富有盛誉的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专业奖项,其中包括2项杰出大奖,以及来自中国顶尖高校的4个学生团队所获得的学生奖项.
日渐涌现的跨国实践意味着中美景观设计师在中美项目中更加频繁地合作.
ASLA学生奖起源于2004年,在美国本土以及世界各地,ASLA学生奖已经作为专业判定的一个标准而被广泛关注并得到一致的认可.
一、组织机构由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ASLA)主办.
二、竞赛目的以奖励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三、参赛资格参赛者必须是学生、学生组织、ASLA免费准会员或者有资格加入ASLA任何类别的个人或组织.
四、竞赛时间每年5-11月份五、奖项设置竞赛主要分为综合设计类、住区设计类、分析和规划类、研究类、交流类、学生社区服务类、学生团队合作类7个大类,每个类别设置一个杰出奖和若干荣誉奖.
18G10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秉承"科技为本,创新育人,创业成真"的口号,旨在倡导创新创业文化,激发全社会对创新创业的关注,加快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组织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无锡市人民政府、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
二、竞赛内容1.
制作出可以演示和操作的创新作品,应用范围和领域不限.
2.
作品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好具备一定的成熟性.
3.
作品原创,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
三、参赛资格1.
全球范围内拥有前瞻性、创新性、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科技项目并有志于创业的创业团队,每支队伍2-5名队员.
团队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并有持续创新的意识.
2.
国际在校大学生皆可.
在校学生的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无不良在校记录.
四、参赛流程选手均需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报名后方为有效参赛队伍.
大学组:"美新杯"大赛大学组且有作品实物的团队均可报名参加.
分赛区选拔赛获胜队伍可参加10月份总决赛.
五、竞赛时间10月26—30日.
六、奖项设置一等奖(创业奖,1名),奖金人民币10万元(奖杯、证书);二等奖(创新奖,4名),奖金人民币2万元(奖杯、证书);三等奖(创意奖,8名),奖金人民币1万元(奖杯、证书);单项奖(20名),奖金人民币2千元(奖杯、证书).
19G11世界网络炼钢大赛网络炼钢大赛是国际钢协每年2月举行的世界性网络模拟钢铁生产竞赛,通过每次不同的竞赛项目,参赛者(单人或两人小组)可以在模拟钢铁生产过程的操作界面上扮演冶金专家,生产出符合品种要求或经济效益好的产品,同时可以进一步实践相关的钢铁知识,理解上下游生产工艺的相互关系.
一、大赛宗旨激发全校大学生对钢铁生产奇妙性的认识,树立创新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国际钢铁协会参与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三、参赛资格凡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可个人或组队参赛.
参赛小组成员自由结合,组队人数不超过2人.
最终以个人或小组署名参赛.
四、竞赛时间每年2月份.
五、奖项设置按照参赛队伍数量确定获奖数量.
其中,一等奖占5%,二等奖占10%,三等奖占20%.
对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和奖品,以资鼓励.
请注意,如果选手(小组)进入世界学生组前100名,将进行额外的奖励.
20G12国际大学生数学竞赛IMC国际数学竞赛联盟(Internationalmathematicscontestunion,简称联盟),是由世界各地致力于普及青少年数学教育的机构、团体和个人组成的合作性组织.
联盟每年度组织一次IMC国际数学竞赛.
国际大学生数学竞赛(IMC),是一项国际级的竞赛项目,一、组织机构IMC国际数学竞赛联盟主办,主要由欧美有关大学协办,2009年国际大学生数学竞赛,由伦敦大学、布达佩斯罗兰德依亚托斯大学(ELTE),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一起协助举办.
二、竞赛内容问题主要来自于线性代数、数学分析、图论、组合论.
三、参赛资格具有正式学籍的本科学生均可参加.
四、竞赛时间每年7月底.
五、奖项设置IMC竞赛决赛分设金、银、铜和纪念奖四类奖项,根据参赛学生成绩颁发相应证书和奖牌,获得纪念奖的学生将只颁发证书而没有奖牌.
21G13"园冶杯"风景园林(毕业作品、论文)国际竞赛为促进风景园林行业和谐发展,提高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园林设计水平,活跃学习气氛、展示学子风采,同时为毕业生们提供一个全面展示才华和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
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部、韩国江陵大学环境造景学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等近二十家国内外风景园林相关专业院系联合主办"园冶杯"风景园林(毕业作品、论文)国际竞赛.
一、竞赛宗旨旨在以竞赛为契机,推动各相关院校、地区和国际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中国风景园林教育与国际接轨,提高国内风景园林院校的教育水平和质量,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进而推动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机构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部、韩国江陵大学环境造景学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台湾朝阳科技大学景都系及建都所和中国风景园林网发起,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等近二十家国内外风景园林相关专业院系联合主办.
三、参赛资格应届毕业生(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5—10月份.
五、奖项设置竞赛分毕业设计作品、规划作品、规划设计论文和园林植物研究论文四类分别评奖;各设一、二、三等奖,鼓励奖若干名.
另设参与奖、团体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0年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1年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鼓励奖1项;2012年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鼓励奖4项;2013年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鼓励奖3项;2014年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鼓励奖1项.
22G14中日高校建筑景观设计作品竞赛中国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建设为中国带来了建设理想城市的机会,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危机.
日本景观环境设计领域在其本国高速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高水平的立体绿化技术、防止公害技术、能源节省技术、环保技术、顾及到老人和儿童的通用设计等先进技术和理念都为高品质的城市景观的构筑发挥重要作用.
一、竞赛宗旨为了加强国际交流,培养中国景观设计及其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及设计能力,促进国际化高校间园林、建筑、景观、规划、环艺等相关专业的学术交流,展示学子风采,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设计才华和沟通交流的国际平台.
二、组织机构《LANDSCAPEDESIGN》国际版主办,上海易亚源境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加拿大木业协会协办三、参赛资格参赛对象主要为园林、建筑、景观、规划、环艺等相关专业的全日制在读本、专科生与在读硕士研究生,可以以个人名义参赛及至多三个人(含三人)的团队形式参赛.
四、竞赛时间6月份举行五、奖项设置竞赛设立特等奖1名,免费参加日本经典考察团;一等奖1名,奖金2000元人民币+证书+奖品;二等奖2名,奖金1000元人民币+证书+奖品;三等奖3名,奖金500元人民币+证书+奖品.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在2008年获得三等奖1项.
23G15中外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竞赛历届的"中外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在检阅高校雕塑年度教学成果、促进艺术院校教学交流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也产生了发现优秀人才、推介优秀作品、鼓励青年人坚持创作等多种效应.
同时,搭建起一个国际化的雕塑教育交流平台,促进了中国与国外的美术院校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交流.
一、组织机构主办方: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承办方:《雕塑》杂志社协办方:各大艺术院校二、参赛资格中外高校立体造型艺术专业(包括雕塑、公共艺术、设计等)本、硕、博毕业生的毕业创作.
三、竞赛时间每年6月底.
四、奖项设置1.
雕塑杂志学术奖2.
雕塑杂志优秀奖奖项总数按参展作品量的20%设置.
获奖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并在《雕塑》杂志上单独重点宣传,组委会有优先收藏获奖作品的权利,收藏费另议五、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4年优秀奖2项;2015年优秀奖1项.
24G16RedDotAward(红点奖)红点设计大奖(Reddotdesignaward)是国际公认的全球工业设计顶级奖项之一,与德国"iF奖"、美国"IDEA奖"并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
获得红点设计大奖不仅仅代表某产品的杰出设计品质在国际范围内得到确认,还意味着该产品获得了设计与商业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接受,得奖的作品可以获得在德国Essen的红点博物馆展出作品以及参加颁奖典礼的机会.
一、组织机构德国著名设计协会DesignZentrumNordrheinWestfalen二、竞赛项目该设计奖项主要分为产品设计(productdesign)、传达设计(communicationdesign)和概念设计(designconcept)三个部分,每部分竞赛的举行与评选都是分别进行.
三、参赛资格世界任何国家地区的设计师、设计工作室、设计公司、研究试验单位、发明者、设计专业人士及设计学生,皆有参赛资格.
四、参赛时间评审在7月间进行,所有获奖者将在8月份获得通知.
没有获奖的设计概念将不会向外界公布.
只有获奖的设计概念才会在颁奖典礼和庆祝活动中揭晓具体设计.
所以获奖者有大概三个月的时间来申请对获奖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五、参赛官网参赛官网:http://en.
red-dot.
org/25六、奖项设置reddot由"reddotproductdesign"产品设计奖,"reddotcommunicationdesign"传播设计奖及"reddotdesignconcept"设计概念奖,三大奖组成reddot设计奖家族.
reddot设计概念奖将目光坚定地瞄准未来.
这个竞赛着重点在于产品在成型前的的设计创意概念阶段,reddot设计概念奖致力于成为未来设计方向和潮流的晴雨表.
reddot设计概念奖分为29大类别,每年根据参赛质量颁发不同数量的reddot奖.
获得reddot奖的设计绝对是高品质设计,reddot荣誉只颁给在同类设计中出类拔萃的设计概念,要让这些获奖设计从众多设计创意和设计革新中脱颖而出.
-reddot至尊奖reddot至尊奖是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奖项,是"红点设计概念奖"的顶级奖项.
只有各组别中最优秀的产品才能荣获这一奖项.
-reddot之星奖红点之星奖是红点设计概念奖的最高奖项.
该设计概念从红点最佳中的最佳奖得奖者中甄选而出,是设计界的导航灯.
-reddot红点奖红点奖是高品质设计的象征.
国际评审团只会将这一设计师梦寐以求的品质认证授予那些凭借非凡的设计而从同类中脱颖而出的作品.
-reddot优异奖优异奖表彰的是作品中做得尤为出色的方面,获奖作品在细节上应提出卓越的解决方案.
26G17德国iF国际工业设计竞赛iF是德国汉诺威工业论坛(IndustrieForum)的缩写,每年评出的iF设计大奖已经是国际上知名的工业设计奖项.
大赛始创于1954年,每年都能够吸引成百上千的作品参赛,是国际公认至今最权威的设计奖项,素有"设计奥斯卡"之称,一直以来在世界设计行业中都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
一、参赛类别1.
交通设计;2.
休闲/生活方式;3.
视听设备;4.
电信;5.
计算机;6.
办公/商务;7.
照明;8.
家具/家用纺织品;9.
厨房/家居;10.
浴室/健身;11.
建筑;12.
公共设计/室内设计;13.
医药/保健;14.
工业/技术行业;15.
特殊车辆/建造/农业技术;16.
先进的研究.
二、评审标准设计质量、工艺、材料选择、创新度、环境兼容性、功能性、人体工学、使用可视性、安全性、品牌价值/品牌塑造、通用设计.
三、参赛资格iF概念奖邀请全球各地所有的设计、建筑、市场行销和工程学系之学生,同时也欢迎相关领域毕业两年内之年轻创作者参加本项竞赛(以参赛时间为参考依据).
个人作品及团队作品皆可参加.
参赛作品不限数目,惟每件参赛作品仅可于一项参赛类别中提交一次.
参加iF概念奖无需缴交报名费.
四、参赛官网参赛官网:http://my.
ifdesign.
de/www/my_if/login.
php五、竞赛时间报名时间:每年1月到2月;参赛作品寄送:每年2月中旬;评选结果通知:每年3月初.
六、奖项设置竞赛设IF产品设计奖;IF传达设计奖;IF中国设计大奖;IF材料奖;IF包装奖.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给学生的方案设计奖(概念奖):IFconceptawardproduct;IFconceptawardcommunication;IFconceptawardmaterial.
27G18德国博朗设计大奖赛由德国博朗(Braun)公司发起的博朗设计大奖赛,创建于1968年,是德国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大赛之一.
德国博朗设计哲学:创新,品质,实用,美观,简洁,细节,经典,环保.
一、组织机构德国博朗(Braun)公司二、竞赛目的1.
提高年轻设计师的创新能力;2.
提高工业设计水平;3.
为年轻设计师与大众、企业或未来客户搭建桥梁.
三、参赛资格全球所有还未毕业的学生均可参加.
四、竞赛时间每年1月31日截止报名.
五、奖项设置奖金总额达36000欧元.
一等奖获得者可以获得12000欧元奖金,或在博朗公司设计部带薪实习6个月的机会.
其他的每位入围者可获得5000欧元的奖金.
优秀作品将会在博朗设计大奖赛展览上展出.
28G19IDEA奖IDEA奖全称是INDUSTRIALDESIGNEXCELLENCEAWARDS,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
IDEA由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主办、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IndustrialDesignersSocietyofAmerica)担任评审的工业设计竞赛.
一、组织机构IDEA由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主办、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IndustrialDesignersSocietyofAmerica)担任评审的工业设计竞赛.
二、评判标准1.
创新:你的设计有什么新意或独特之处2.
美观:外观设计对产品的是否有提升作用3.
实用性:你的设计给用户带来了哪些实际意义4.
环境:这个项目对环境的影响5.
商业性:你的设计是否能提升客户的商业三、参赛官网参赛官网:http://www.
idsa.
org/四、参赛资格1.
面向全球的设计师和设计作品.
2.
面向NASAD和被普遍认可的NON-NASAD学生及国际工业设计行业里的学生.
学生登入只要提交学生目录栏,即使你的设计、产品还在研究和筹划中也可以.
3.
如果你参加过去年的评选,但没有获奖,只要你的产品符合标准,你可以再次提交作品参选.
4.
公司评审团成员及这些成员指导过的学生作品不能参加今年的竞赛.
五、竞赛时间每年12月1日开赛,每款作品收费350美金,若为IDSA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会员,则每递交参赛作品一款少交100美金,费用250美金.
学生每递交一款作品,费用100美金.
次年2月4日前交付作品.
六、奖项设置IDEA的作品包括工业产品、包装、软件、展示设计、概念设计等(共9大类,47小类),奖项分为金奖和银奖.
29G20GoodDesignAward(G-MARK)"GoodDesignAward"创立于1957年,也是日本国内唯一综合性的设计评价与推荐制度,通称为G-mark,中文称之为日本优良设计大奖.
设计大奖由日本工业设计促进组织(JapanIndustrialDesignPromotionOrganization,简称JIDPO)于1957年创立的奖项,它也是亚洲地区最具权威性及影响力的设计奖项,素有"东方设计奥斯卡奖"之称.
其代表性的G-Mark标志是优良设计产品的保证,广受全球消费者的肯定与认同.
一、评选目的通过评选,向大众推荐设计优秀的产品,加深与生产流通有关的人员与消费者对设计的关心和理解.
同时,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从而改善国民生活质量,并有助于工业知识的集约化,有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使其高品质化,取得高附加值.
二、评选标准1.
外观方面:从形态、色彩、样式等因素综合体现出产品的外观造型之美,并具有独创性.
2.
功能方面:产品或设施合理使用的功能性、便利性、维护及管理性.
3.
品质方面:制作产品时能有效合理地使用材料,充分满足商品或设施通常所要求的品质标准,包括售后服务的合理措施与制度的完善化.
4.
安全方面:产品要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5.
其他方面:产品的产量要合适,价格要合理.
三、参赛资格全球各个企业或个人,参赛作品均为企业投入生产的产品.
四、参赛时间每年6月份.
五、参赛官网参赛官网:http://www.
g-mark.
org六、奖项设置设立"人-机关系协调奖"、"景观奖"、"生态环境奖"、"用户指导奖"等奖项.
30G21亚洲环境设计学年奖亚洲环境设计学年奖由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全面升级而来.
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历经改名、增设奖项、增加评委,拓宽参与的院校与机构、多次与国际学术和专业机构的交流,她所包含的内容与外延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界和产业合作的国际联盟组织,十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托举她进入一个更大的国际、国内、学术、行业联盟的国际平台.
亚洲设计学年奖是其学术和专业作为平台进行产学研结合、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组织机构亚洲城市与建筑联盟、亚洲设计学年奖组委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建筑与文化学术委员会二、竞赛内容参赛内容主要面向本科以上的设计教学交流设置竞赛内容,分为建筑设计、城市设计、风景园林、室内设计、展示设计等几个方面.
具体分为历史街区与村落,更新、改造与转型,临时及可移动,商业空间,文化空间,生态及可持续发展设计,展示设计,设计研究等内容.
三、参赛资格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地区各类开设城市设计、建筑学、景观学、风景园林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艺术设计、光环境设计等专业的高等学校.
四、竞赛时间每年均举办一次,举办时间为每年的6月至7月.
五、奖项设置第一类:专业奖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及其以上)1.
建筑设计2.
城市设计3.
风景园林4.
室内设计5.
展示设计,每类奖项再按照最佳设计和最佳创意分类评选(城市设计类除外)金奖1名银奖3名铜奖5名优秀奖30名.
第二类:主题奖项光与空间最佳设计奖金奖1名银奖3名铜奖5名优秀奖30名.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3年第十一届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金奖1项、银奖1项,优秀奖5项;2014年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亚洲环境设计学年奖前身)优秀奖6项;2015年亚洲环境设计学年奖金奖1项,铜奖2项,优秀奖3项.
31G22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冰雪文化的影响,提高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和大学生群体的雪雕创作水平,使雪雕艺术活动成为黑龙江省高校冬季特色品牌文化活动,从2009年由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组委会及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哈尔滨市冰雪办和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每年举办一届,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
比赛旨在进一步扩大冰雪文化的影响,提高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和大学生群体的雪雕创作水平,使雪雕艺术活动成为高等学校冬季特色品牌文化活动.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组委、哈尔滨工程大学二、竞赛内容竞赛组委会为了进一步扩大冰雪文化的影响,提高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和大学生群体的雪雕创作水平,每年提出竞赛主题.
三、参赛资格国内外高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四、竞赛时间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每年举办一届,每年的11月征稿开始,正式竞赛时间为次年1月初.
五、奖项设置大赛分设一、二、三等奖若干,现场由各参赛团队评选出艺术家奖1-2名.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4年第六届三等奖1项;2015年第七届二等奖1项、最佳技巧奖1项;2016年第八届一等奖1项、最佳技巧奖1项.
33Q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
二、竞赛内容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要学过高等学校的数学课程.
三、竞赛形式全国统一竞赛题目,采取通讯竞赛方式,以相对集中的形式进行.
竞赛期间学生可以查阅有关纸介或网络技术资料,队内学生可以集体商讨解题思想,确定方案,分工负责、团结协作,以队为基本单位独立完成竞赛任务.
四、参赛资格大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3人(须属于同一所学校),专业不限.
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进行,本科生参加本科组竞赛,专科生参加专科组竞赛(也可参加本科组竞赛),研究生不得参加.
五、竞赛时间竞赛每年9月(一般在中旬某个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时)一般在某个周末前后的三天内举行.
六、奖项设置1.
各赛区组委会评选本赛区的一等、二等奖(也可增设三等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余凡完成合格答卷者可获得成功参赛证书.
2.
各赛区组委会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数量将本赛区的优秀答卷送全国组委会.
全国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全国评阅委员会,按统一标准从各赛区送交的优秀答卷中评选出全国一等、二等奖.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1年陕西赛区二等奖15项;2012年国家二等奖1项,陕西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2013年国家二等奖1项,陕西赛区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2014年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陕西赛区一等奖8项、二等奖20项;2015年国家二等奖8项,陕西赛区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
34Q2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和课程学科课程体系内容的改革,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一、竞赛宗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以推动其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
竞赛的特色是与理论联系实际,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以全面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组织机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主办.
三、竞赛形式竞赛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分赛区组织的方式,竞赛采用"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进行.
竞赛期间学生可以查阅有关纸介或网络技术资料,队内学生可以集体商讨设计思想,确定设计方案,分工负责、团结协作,以队为基本单位独立完成竞赛任务.
四、参赛资格每支参赛队由三名学生组成,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均有资格报名参赛.
五、竞赛时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每逢单数年的9月份举办,赛期四天三夜.
六、奖项设置1.
各赛区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赛区评委会,评选本赛区的一、二、三等奖,对参赛成功者,赛区也可酌情颁发"成功参赛奖"或"成功参赛证书".
2.
全国分组设立一、二等奖.
竞赛颁发全国统一的获奖证书.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7年陕西赛区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09年陕西赛区二等奖1项;2011年陕西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3年陕西赛区三等奖1项;2015年全国二等奖1项,陕西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35Q3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是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联合著名高校共同承办,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
一、竞赛目的目的在于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机械创新、设计、制作的实践工作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二、竞赛形式参赛队学生自接到大赛通知后,即可按大赛主题和内容的要求进行准备,最终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工艺制作,并向各赛区组委会提交.
三、参赛资格全国在校本、专科大学生均可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通过学校推荐报名参加,每个参赛队学生人数不得多于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参赛队由所在学校统一向本赛区组委会报名.
四、竞赛时间每两年举办一次,上年5月—次年9月份.
五、奖项设置1.
各赛区组委会负责本赛区的评奖工作.
赛区奖的评奖等级及各奖项获奖比例由各赛区自行确定.
2.
全国决赛设立一、二等奖;并设立"优秀组织奖",对预赛组织中表现出色的赛区给予表彰奖励.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二届陕西赛区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第三届陕西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优秀奖4项及优秀组织奖;第四届陕西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6项及优秀组织奖;第五届陕西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及优秀组织奖;第六届陕西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及优秀组织奖.
36Q4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重在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地各高校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
二、竞赛内容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
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
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
三、竞赛形式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
校级初赛由37各高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省(区、市)负责组织,全国总决赛由各省(区、市)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
四、参赛资格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
允许跨校组建团队.
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
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已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再报名参赛.
五、竞赛时间每年10月中下旬.
六、奖项设置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
设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佳带动就业奖、最具人气奖.
获奖项目颁发获奖证书,提供投融资对接、落地孵化等服务.
设高校集体奖、省市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颁发获奖证书及奖牌.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5年首届陕西赛区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5项;2016年陕西赛区金奖1项、银奖11项、铜奖10项、高校集体奖.
38Q5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由国家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由高校轮流承办,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九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
一、竞赛宗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参赛资格参赛学校原则上以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的学校为主,已有省、直辖市、自治区级竞赛的地区,可由各地区推荐优秀作品参赛;根据需要,可适当邀请其他高校参加;参赛队员应为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每件作品参赛者不超过3人.
三、竞赛时间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原则上每年举办一次,竞赛时间一般安排在下半年.
四、奖项设置1.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设立等级奖、单项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
等级奖设特等奖一项(可空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参赛奖若干项.
一、二、三等奖的获奖比例由竞赛委员会根据参赛规模和队数实际情况确定.
2.
单项奖设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制作奖各一项.
3.
优秀组织奖若干项.
4.
对参赛获奖学生和单位,由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
五、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二届三等奖1项;第三届二等奖1项、最佳制作奖1项;第四届二等奖1项;第五届三等奖1项;第六届三等奖1项;第七届三等奖1项.
39Q6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经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由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英语辅导报社承办的全国唯一的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
本竞赛是全国性大学英语学科竞赛.
一、竞赛宗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精神,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英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
二、竞赛内容本竞赛内容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学习阶段应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读、听、说、写、译五方面的技能,特别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三、竞赛形式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初赛和决赛均为全国统一命题.
初赛包括笔答和听力两种方式.
决赛分两种方式,各地可任选一种:第一种是只参加笔试,第二种是参加笔试和口试.
四、参赛资格竞赛分A、B、C、D四个类别,全国各高校的研究生及本、专科所有年级学生均可自愿报名参赛.
A类考试适用于研究生参加;B类考试适用于英语专业本、专科的学生参加;C类考试适用于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参加;D类考试适用于体育类和艺术类的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类的学生参加.
五、竞赛时间初赛基本安排在每年四月中旬,决赛在五月中旬.
六、奖项设置竞赛设四个奖励等级: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十二届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第十三届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3项;第十四届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7项;第十五届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33项.
40Q7"周培源杯"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为教育部委托主办的大学生科技活动,目的在于培养人才、服务教学、促进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助于增进大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有助于发现和选拔力学创新的后继人才.
一、组织机构本项竞赛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力学学会教育、科普工作委员会、各省(市)、自治区力学学会与一所高校协办,并委托《力学与实践》编委会承办.
二、竞赛内容力学竞赛的基础知识覆盖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着重考核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竞赛形式竞赛包括初赛和决赛,初赛采用个人闭卷笔试方式,决赛采用团队课题研究方式.
四、参赛资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年龄在30周岁(含)以下的在校大学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均可报名参加.
以学校为单位组队,每个学校至多一队,每队由3人组成.
五、竞赛时间逢单数年举行(具体时间届时通知)六、奖项设置由竞赛组织委员会组织专家组进行最终评定,根据初赛成绩评定出全国竞赛个人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人数为参赛总人数的5%左右.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六届陕西赛区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第八届全国三等奖1项、优秀奖9项;第九届全国三等奖1项、优秀奖7项.
41Q8"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
一、竞赛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二、竞赛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三、竞赛形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四、参赛资格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五、竞赛时间每两年举办一届(具体时间届时通知).
六、奖项设置1.
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各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发起高校报送的参赛作品进行预审,评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决赛.
2.
参赛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各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各等次奖分别约占进入终审决赛各类作品总数的3%、8%、24%和65%.
3.
竞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
最高荣誉"挑战杯"为流动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若干,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
累计三次捧得"挑战杯"的学校,可永久保存复制的"挑战杯"一座.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十一届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十二届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第十三届二等奖2项.
42Q9"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竞赛是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
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在中国,创业计划竞赛最早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行.
目前,创业计划竞赛已与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道,成为"挑战杯"旗帜下的重要赛事,并形成两赛来年举办的格局.
一、组织机构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二、竞赛宗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旨在宣传风险投资理念,传播自主创业意识,激发广大青年学生适应时代要求,勇于创新,投身实践,努力成为新世纪的复合型骨干人才.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高等学校(含社会力量举办高校)在校学生.
四、竞赛时间每两年举办一届(具体时间届时通知).
五、奖项设置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及优秀奖.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六届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七届三等奖2项;第八届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43Q10全国高校城市规划学科城市交通出行创新实践评优该竞赛为"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课程作业交流评优活动之"城市交通出行创新实践竞赛"单元,同时也是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一年一度的核心赛事.
一、组织机构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二、竞赛内容要求学生针对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与建设,尤其是交通出行,采用调查研究的种种方法,发现客观现实中的问题,反映事实,掌握一定规律,体现学生对研究、分析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三、竞赛形式作业评优四、参赛资格参与者应为我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相关专业高年级(非毕业班)在校学生五、竞赛时间每年7—10月份六、奖项设置由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组成评委会进行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以及佳作奖各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2年三等奖1项、佳作奖1项;2013年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佳作奖1项;2014年佳作奖1项;2015年佳作奖1项.
44Q11"中联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为繁荣建筑创作,提高建筑专业大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中国建筑学会与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共同举办"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协办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承办单位: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二、参赛资格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院系全日制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参加,成员1—4名;每组可有不超过2名的指导教师.
三、奖项设置获奖作品由组委会颁发奖金和获奖证书.
本次竞赛设一等奖2名,奖金各2万元人民币;二等奖5名,奖金各1万元人民币;三等奖10名,奖金各3仟元人民币;优秀奖若干名,奖金各1仟元人民币.
以上奖金均含税.
同时并将向获奖项目的指导老师颁发相应的获奖证书.
所有获奖的学生均可优先获得公司实习或录用机会(需通过面试).
四、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9年第一届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2010年第二届优秀奖4项;2012年第三届一等奖1项、优秀奖8项;2015年第四届优秀奖2项.
45Q12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规划设计作业评优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全国性学生作业评优,竞赛在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院系中开展.
一、组织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二、参赛资格参与者应为我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高年级(非毕业班)在校本科生.
三、竞赛时间每年7—10月份.
四、奖项设置评选出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规划设计作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发证书.
五、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8年佳作奖1项;2009年三等奖3项、佳作奖4项;2010年三等奖1项、佳作奖2项;2011年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佳作奖1项;2012年佳作奖1项;2013年三等奖1项;2014年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5年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46Q13全国城市规划专业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评优为培养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态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增强学生将工程技术知识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法律法规、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结合的意识及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本科生的文字表达水平,进一步规范调查报告的写作,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面向所有设置城市规划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组织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的交流及评优活动.
一、组织机构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二、活动内容可围绕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各相关方面进行,用调查研究的种种方法,如访谈、问卷、案例分析等形式,发现问题,并结合社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地提供解决问题的研究报告.
三、参赛资格参与者应为我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高年级(非毕业班)在校本科生.
四、评选时间每年7—10月份.
五、奖项设置由全国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组成评委会进行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1年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佳作奖3项;2013年二等奖1项、佳作奖2项;2014年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佳作奖1项;2015年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47Q14全国高校建筑设计教案/作业观摩和评选活动"全国高校建筑设计教案/作业观摩和评选活动"旨在促进全国各建筑院系的建筑学教学的交流,提高各校的本科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激发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学热情和竞争意识,促进优秀的、有创新能力的建筑设计后备人材的培养.
该赛事自1993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采取建筑设计作业观摩与评选方式,是在中国高等建筑院校建筑学专业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和学科影响力的官方竞赛活动.
一、组织机构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二、竞赛内容主要针对建筑学专业高年级课程教学以及毕业设计进行三、竞赛形式竞赛经过预审、评选、观摩、出版四个阶段.
由专指委委托当年评选的组织院系组成预审组,对所有参与评选的图纸进行顺序编号登记和技术性审查,凡不符合评选章程和办法的图纸,在正式评选前向专业指导委员会书面汇报并提出预审合格与不合格名单,交专指委审定通过后,进入正式评选.
评选委员会由专指委委员中的建筑设计教师、从建筑设计院聘任的知名建筑师等11—13人组成.
四、参赛资格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院系等建筑学专业师生五、竞赛时间每学年第一学期末选送,9—10月举办"建筑设计教案和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六、奖项设置该奖项不设等级,优秀奖即为最高奖.
学生优秀作业授予"优秀作业奖",发给学生证书或奖章.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1年优秀作业奖7项;2012年优秀作业奖3项;2013年优秀作业奖2项;2014年优秀作业奖2项;2015年优秀作业奖5项.
48Q15《建筑师》杂志"天作奖"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建筑师》杂志创刊于1979年,迄今已经37周年,它曾经在1982年首次创办了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可谓开建筑界一时风气之先.
当年的竞赛反响热烈,收到的参赛方案数量惊人.
当年的获奖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早已成为建筑界的栋梁之才.
20多年后,经过反复权衡与酝酿,《建筑师》杂志决定与广州天作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合作,于2012年重启了这项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鲜明价值导向的竞赛活动.
"天作奖"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2015年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承办.
凭借声誉良好的出题人与开放、新颖的竞赛主题,严苛的评审过程与出色的获奖作品,在建筑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一、组织机构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师》杂志社广州市天作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竞赛内容根据大赛组委会主题设计竞赛内容及方案,提交参赛作品.
三、竞赛形式本竞赛采取国内外高校学生自由报名、公开竞赛的方式.
竞赛不收取参赛者报名费等任何费用,参赛作品不得一稿两投.
四、参赛资格在读的国内(包括港、澳、台)外大学本科、硕士或博士生(参赛者可跨校合作)五、竞赛时间参赛作品提交,截止九月(具体时间以当年通知为准)六、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评审结果和获奖作品将刊登于次年出版的《建筑师》杂志上.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在2015年荣获三等奖1项.
49Q16"Autodesk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Autodesk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赞助、欧特克学生设计联盟以及ABBS提供网络支持的设计类竞赛.
一、组织机构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二、竞赛要求要求所有提交作品的内容、表现、分析等任何方面需使用AutodeskRevit软件,并使用AutodeskEcotectAnalysis软件对所设计的建筑进行性能分析.
三、参赛资格主要面向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职业院校学生自愿参加.
以1—6人为小组参加,每小组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建议每个学校指定1名设计教师或CAD教师负责竞赛活动组织以及指导.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3—7月份.
五、奖项设置学生组:特等奖1名,获得Autodesk资助赴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AutodeskUniversity大会(将从获得一等奖的竞赛选手中选拔);一等奖3名,获奖证书奖金各0.
8万;二等奖4名,获奖证书及奖金各0.
5万;三等奖8名,获奖证书及奖金各0.
2万;优秀奖16名,获奖证书.
以上获奖者均有机会额外获得由Autodesk中国研究院提供的实习机会(需通过面试).
每个学校指定1名设计教师或CAD教师负责竞赛活动组织,教师组织提交的参加竞赛活动的合格作品10份以上方可参加评奖活动.
评奖将根据组织参赛学生作品总数和质量,以及参赛学生在欧特克学生设计联盟上注册的数量由大赛评委会评选.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8年一等奖1项;2009年优秀奖1项.
50Q17东南·中国建筑新人赛暨亚洲建筑新人赛中国区选拔赛"东南中国建筑新人赛"旨在帮助建筑学的学生在大一到大三的建筑设计的学习中走的比较顺利,帮助本科三年级的学生顺利度过专业课愈发多样、设计课题愈发复杂的瓶颈期,并帮助他们形成人性化的设计思维,从而迈入下一个设计阶段.
学生通过不同学校间的比较和交流来取长补短的同时新人赛也成为全国建筑学本科教学成果的展示舞台.
一、组织机构主办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协办方:亚洲建筑新人赛组委会二、竞赛内容参赛者在本科阶段一年级至三年级学习期间的独立完成的建筑设计作业,每个参赛者只能提交一份参赛作品.
三、竞赛形式学生自由递交参赛作品四、参赛资格中国国内高校建筑学院(建筑系)三年级及以下在读本科生,本科阶段是规划专业,或者风景园林专业的一至三年级学生也可以参加比赛,但投稿作业必须是建筑设计作业.
五、竞赛时间具体时间以每年组委会通知为准第一阶段:海选;第二阶段:现场评选及展览.
六、奖项设置1、Best16,现场投票决出前16名,其中前10名参加答辩.
2、Best5,通过答辩决出中国赛区前5名,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
从中筛选2人参"亚洲建筑新人赛"总决赛.
3、"一年级新人奖"2人;"二年级新人奖"3人;"三年级新人奖"5人通过网上学生投票,选出"最受欢迎新人奖".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2年BEST51人,优秀奖1项;2013年优秀奖1项;2014年第二名1项;2015年BEST31人(并列第一),BEST163人,二年级新人奖1人,三年级新人奖1人,中国区前10013人.
51Q18中国建筑院校境外交流学生优秀作业展评"中国建筑院校境外交流学生作业展评"自2012至2016年已成功举办四届.
该赛事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主办的全国最高水平的建筑院校境外交流学生作业展评活动,旨在交流全国各建筑院校与境外建筑设计院校、设计单位进行合作教学的经验,以及学生参与国际联合教学和国际设计竞赛的成果,代表了中国建筑院校对外交流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
一、组织机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二、竞赛内容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建筑院校征集上一年度中国建筑院校境外交流中完成的作业或是联合设计作业.
三、竞赛形式作业评优(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常务理事及全国建筑教育界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委团认真评审)四、参赛资格全国范围内的建筑院校五、竞赛时间每年3月份进行评选六、奖项设置获奖作业及优秀作业的学生作者和指导老师将获得由分会颁发的证书.
获奖及优秀作业在"中国建筑院校境外交流优秀作业展"以及全国建筑院校院长系主任大会期间作为专题展览展出.
此外,作业还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XX年中国建筑院校境外交流优秀作业集》.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4年优秀奖3项;2015年研究生优秀作业特别奖1项,本科优秀作业特别奖1项,优秀作业7项,2016年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入围奖2项.
52Q19TEAM20两岸建筑与规划新人奖竞赛TEAM20两岸建筑新人奖由中华工商业联合会、台湾都市计画学会及两岸四地房地产研究中心及台湾皇延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共同发起的年度活动.
旨在透过广邀两岸建筑重点校系之菁英学子,以毕业设计作品相互切磋竞技,促进彼此的对话,为未来的互动扎下理解与互信的根基.
为国内少有完整将两岸建筑与都市规划作品同时邀请并分组竞图之赛制,是海峡两岸极具影响力的专业设计竞赛.
一、组织机构中华工商业联合会、台湾都市计划学会二、竞赛内容本科生毕业设计作业三、竞赛形式各受邀高校推派1至3组毕业作品参赛.
竞赛分为初审、复审两阶段,初审由两岸建筑系所推派专家学者,及两位两岸专家外评作为评委,选出12个作品进入复审.
复审则是由两岸参赛学生互评,最终选出6个得奖作品.
四、参赛资格采取邀请制(两岸建筑类知名高校)五、竞赛时间每年七月份六、奖项设置2015年起,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分组竞图,呈现高度专业的竞图品质.
由全体专家和所有参赛学生打分的最终评选中获得最高分,并增设以人为本和永续环境两个特别奖项.
在竞赛当天举办盛大颁奖典礼,竞图总奖金高达新台币30万元.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我校自首届受邀至今,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二等奖1项,2015年建筑设计组(八强)第5名1项.
53Q20《中国建筑教育》"清润奖"大学生论文竞赛为促进全国各建筑院系的建筑思想交流,提高各校的学生各阶段学术研究水平和论文写作能力,2014年由《中国建筑教育》发起,联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润国际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大学生论文竞赛.
旨在通过对不同阶段学生论文的评选,及时了解和发现我国现阶段不同专业层面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在教学中进行调整和反馈,有序推进理论教学水平的提升;通过优秀论文的点评与推广,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思考热情,为学生树立较好的参照系统,使理论教学有章可循;通过持续的论文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群体的整体理论素养,并为及时发现优秀研究型人才做好培养和储备工作.
一、组织机构《中国建筑教育》编辑部、北京清润国际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东南大学二、竞赛内容论文竞赛每学年举办一次,每年有一定范畴内的设题,对来稿进行内容规范与约束,本科组与硕博组分开评选,并分别予以奖励.
三、竞赛形式高校推选或学生自由投稿的方式参赛.
竞赛通过预审、复审、终审、奖励四个阶段进行.
竞赛评委由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中国建筑教育》联合推选,设有评委会主任及轮值评委委员.
四、参赛资格论文竞赛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国内学生为主,并欢迎境外院校学生积极参与.
五、竞赛时间参赛作品提交,截止九月(具体时间以当年通知为准)六、奖项设置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若干名;组织奖3名.
获奖论文将择优刊发在《中国建筑教育》、《建筑师》杂志以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相关出版物上.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在2015年荣获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
54Q21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业评优该赛事是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于2015年联合主办,为首届全国性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优秀作业的评选活动.
评选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46个建筑类、林农类和艺术类院校的本科生毕业设计优秀作业180余件,最终评出优秀奖30名.
一、组织机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二、竞赛内容根据大赛组委会要求提交送评作品.
送评作品每份不超过3张A0图纸,图纸成果需转为JPG格式拷贝光盘(精度:按A3大小的300dpi,勿过大或过小)三、竞赛形式毕业设计评优(各单位送评作品不超过3份)四、参赛资格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含园林、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五、竞赛时间6月—7月提交作品六、奖项设置设置优秀奖一个级别(最高奖)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在2015年荣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业评优"优秀奖"2项.
55Q22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暨纸板建筑设计与建造竞赛该竞赛开始于2007年,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的大学生实验与实践活动.
自2012起,同济大学建造节成为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的全国性实验邀请赛.
每年参加同济大学建造节的学生除了来自于同济大学本校近300位学生外,还有来自于全国各大建筑院校的学生代表队以及海外高校代表队,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师生建筑设计的热情和创意.
一、组织机构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同济大学二、竞赛内容通过建造实践,使学生获得对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过程的感性及理性认识,理解建筑的物理特性.
通过在自己建造的建筑空间中进行的活动体验,初步把握建筑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空间形态以及建筑物理、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三、竞赛形式根据大赛组委会设置的主题,各个参赛队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后,进行现场搭建.
在举行竣工仪式后,评委团对每一栋纸板建筑进行参观、讲评和打分.
四、参赛资格建筑类相关高校大一本科学生五、竞赛时间每年6月份六、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入围奖若干,并颁发证书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5年入围奖1项;2016年二等奖1项.
56Q23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美术作品大奖赛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美术作品大奖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由建筑学科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景观、环境设计等相关学科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在内的美术比赛.
同时,也是最高级别的学生美术作品竞赛项目.
2015年由我校承办第三届赛事.
该竞赛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我国美术、建筑院校在美术基础教学上的教学成果,在促进各高等院校专业交流同时,必将推动我国美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一、组织机构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二、竞赛内容学生作品包含素描、速写、水彩、水粉、手绘建筑表现、形式与空间构成训练、电脑美术等不同的表现内容.
三、竞赛形式公开征集美术作品,承办单位委托全国相关院校36位评委异地盲评,保证了大赛评选公正、公平.
四、参赛资格全国高等院校的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工业设计等相关学科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学生美术作品五、奖项设置大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秀奖若干,并将学生美术优秀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发行.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3年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3项;2015年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3项.
57Q24奥雅设计之星大学生竞赛该竞赛是奥雅与中国及海外知名院校合作,一同致力于培养中国乃至世界设计大师的长期计划.
同时,也旨在提供一个有价值的联接学校教育和行业热点的设计交流平台,推动行业的发展.
近几年推出不同设计主题:2011年"概念花园"、2012年"梦想校园"、2013年"梦想古镇"、2014年"梦想旧城"、2015年"美丽乡村".
该竞赛关注民生及社会发展,影响力逐步扩大,成果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参考意义.
一、组织机构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办公室奥雅设计集团二、竞赛内容根据大赛组委会主题设计竞赛内容及方案三、竞赛形式在线报名,提交作品,所有图文表现须中英文双语四、参赛资格1、全国高校、国外高校的规划、景观、建筑及相关专业学生,国籍不限,不包括业余爱好者.
可独立参赛,可组队参赛,每组最多不超过3人;2、参加过其他竞赛的作品,或使用他人曾经在公开场合发表过的创意的作品不允许参加竞赛.
五、竞赛时间根据竞赛组委会通知为准六、奖项设置1、综合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10名.
2、特别奖:最佳创意奖1名、最佳表达奖1名、最佳逻辑奖1名.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3年前六强(排名不分先后);2014年三等奖1项,入围奖1项;2015年最佳创意奖1项.
58Q25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为了唤起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关注,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引导在校大学生培养绿色建筑技术、生态模拟分析以及健康建筑理念,特在全国建筑院校中发起绿色建筑课程设计及竞赛活动,使绿色建筑设计成为建筑设计专业必修课,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认识学习建筑节能的所必备的技术能力,培养低碳减排建筑设计思维理念,创新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在竞赛过程中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将绿色建筑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从而将建筑行业推向绿色生态为主导的新阶段.
一、竞赛宗旨改善现有大学教育体制的弊端,加大大学生交流的意识!
通过这种交互式学习模式,让自己在大学期间学到更多实用的东西,他们是新一代的设计者,他们承载着中国绿色建筑的未来,他们用最好的方式,提高综合设计水平,学习交流新的设计理念.
二、组织机构主办机构:绿色建筑论坛中国绿色建筑协会深圳市深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三、参赛资格全国高校院系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暖通专业等相关专业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研究生学生、设计院工作人员.
四、竞赛时间从201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9月—次年3月).
五、奖项设置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获奖作品择优刊登于"建筑学报"杂志社、"建筑创作"杂志社;出版学生竞赛作品集;获得者将另外颁发"绿色建筑认证专家"认证证书(相当于美国LEEDAP)证明获得者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水平.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2年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3年二等奖1项,优秀奖5项;2014年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2015年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
59Q26"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下简称西部之光)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下称学会)和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下称专指委)主办,是学会"规划西部行"系列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部之光"活动专门针对西部地区提升规划教育水平的需求,选择西部地区的真实项目(地块),由西部地区的高校组织本校规划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进行规划设计实践.
一、竞赛宗旨活动旨在通过竞赛促进低碳、生态等科学发展理念的传播,促进东西部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之间的交流,提高西部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设计水平.
二、组织机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三、参赛资格西部身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
四、竞赛时间从2013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5月—8月).
五、奖项设置参赛对象以大学为单元,以小组形式参加竞赛,每组人数为2至5人.
每所大学可以推荐多组学生参赛.
以小组为单位设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专项奖六项,并设置佳作奖若干,由学会、专指委颁发获奖证书和竞赛奖金.
学会将邀请获奖团队及指导教师参加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并为团队和教师颁发获奖证书.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3年三等奖1项,理念创意专项奖1项;2014年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理念创意专项奖2项,设计表达专项奖1项,调查分析专项奖1项;2015年一等奖1项,佳作奖1项.
60Q27SUNRISE杯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当前设计单位对员工的需求,已由经验型人才转向追求创新、学习、变革的创意型人才.
创意设计竞赛不仅让企业实现人才引进、品牌营销的双赢目标,而且能让众多拥有梦想、锐意进取的毕业生,在理想舞台上激发潜能,成就自我,成就团队.
该竞赛是在经济、科技、城市高速发展背景下,通过中国大学生的建筑设计,传达建筑领域的新想法、新观点,为建筑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一、竞赛宗旨提供多元思考、释放设计理念和交流成长的舞台;探索地域、文化、场所与建筑有机结合的新思路;塑造和培养有理想、有创意的青年建筑设计人才;主办单位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职业责任感.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河南徐辉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郑州大学建筑学院三、参赛资格全日制三年级级及以上学生以个人形式或1-3人组队参赛,每组可设1-2名指导教师.
四、竞赛时间每年举办一次(9月—12月).
五、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名.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1年三等奖2项;2013年优秀奖3项.
61Q28UA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UA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以下简称UA竞赛)是由《城市建筑》杂志社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协办的国际性设计竞赛.
UA竞赛是面向全社会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国内国际建筑新概念的交流、推动建筑学科专业发展,为建筑师与建筑院校的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发现和培养人才.
一、竞赛宗旨在虚拟的UA城中构建理想的城市空间,用城市的视角解读建筑,用建筑的语言诠释城市.
参赛者通过提交作品阐释自己的设计概念与建筑思想,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城市建筑》杂志社协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三、参赛资格建筑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均可参赛.
四、竞赛时间自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具体时间届时通知).
五、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30000元人民币与获奖证书;二等奖2名,奖金10000元人民币与获奖证书;三等奖3名,奖金5000元人民币与获奖证书;佳作奖若干,奖品为《城市建筑》全年杂志与获奖证书;指导教师奖若干,奖品为《城市建筑》全年杂志与获奖证书.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8年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佳作奖3项;2011年佳作奖1项;2012年佳作奖1项;2013年佳作奖1项;2014年佳作奖2项.
62Q29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始于2012年,由国际建筑师协会任国际主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任主办单位,是面向国际建筑高校大学生的年度建筑设计竞赛,已成功举办四届.
2016年,竞赛将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
每届竞赛的评委会主席由一名国际著名建筑大师担任,竞赛评委为来自国内外的著名建筑师及学院院长.
经过四年的推行实践,这场由中国学术机构主办的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与公信力,规模最大的学生竞赛之一,在国内外建筑教育界具有广泛影响.
一、组织机构国际建筑师协会任国际主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任主办单位.
二、竞赛内容根据大赛组委会主题设计竞赛内容及方案,提交参赛作品.
英语作为竞赛官方语言;以公制作为单位系统表达.
三、竞赛形式本竞赛采取国内外高校学生自由报名、公开竞赛的方式.
关注UED微信或霍普杯官方微信参与竞赛,网上提交注册报名表,费用提交后将获得唯一报名序列号,参赛者一律提交电子版作品.
在竞赛组委会的协助下,评审团对参赛方案进行评审,并确定获奖作品.
四、参赛资格经教育部认证的全日制建筑专业学生(含硕士、博士研究生及2016年毕业的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赛,每组成员不超过4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名.
五、竞赛时间每年1—6月份注册,作品提交截止8月31日,评委评图公布结果9月份六、奖项设置一等奖1组,二等奖3组,三等奖8组,优秀奖若干组,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获奖学生通过"跟大师学设计"新锐选拔赛可获得去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实习的机会.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在2012年二等奖1项,2013年优秀奖1项,2014年优秀奖2项,2015年优秀奖1项.
63Q30"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该竞赛旨在促进太阳能建筑的理念传播,构建国内外太阳能建筑技术交流的平台,提高中国太阳能综合利用水平,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深入人心,促进太阳能建筑的普及与推广,使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走上开源节流之路,创造舒适、环保的人居环境.
一、组织机构国际太阳能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二、竞赛内容根据大赛组委会主题设计竞赛内容及方案,提交参赛作品.
三、竞赛形式竞赛注册及提交,并经初评和终评两个环节确定竞赛名次.
四、参赛资格高等院校、建筑设计院、研究机构等单位,组织专业人员组成竞赛小组参加竞赛.
五、竞赛时间自2005年举办第一届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具体时间以竞赛通知为准)六、奖项设置1.
综合奖:一等奖作品:2名颁发奖杯、证书及人民币50000元奖金(税前);二等奖作品:4名颁发奖杯、证书及人民币20000元奖金(税前);三等奖作品:6名颁发奖杯、证书及人民币5000元奖金(税前);优秀奖作品:30名颁发证书.
2.
优秀设计方法奖:10名颁发证书及人民币2000元奖金(税前).
3.
技术专项奖:名额不限,颁发证书.
4.
建筑创意奖:名额不限,颁发证书.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在2015荣获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
64Q31全国高校木结构设计邀请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木结构建筑应用的项目类型愈发丰富,木结构建筑贴近自然、低碳环保、外观美观等诸多特点都使得木结构建筑备受青睐.
那么,激发国内设计师使用木材作为建筑主材设计,使得木结构建筑展现其优势,推动现代木结构建筑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此竞赛的意义.
一、竞赛宗旨通过设计竞赛,加强大学生对木结构建筑特性的认识,提高大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木结构设计中的运用能力,增加各高校师生对木结构的设计研究兴趣.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木结构教学研究会承办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资助单位:加拿大木业协会三、竞赛内容木结构构思、作品建筑设计、作品结构设计、作品计算书、施工图.
四、参赛资格参赛小组每队3-5人,鼓励建筑、结构不同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或硕士研究生协同设计,每小组指导教师不超过2名.
各校也可结合校内设计竞赛进行选拔.
五、竞赛时间每年8月至11月份.
六、奖项设置三等奖5名,总分第4—8名,二等奖2名,总分第2、3名,一等奖1名,总分第1名;未得到上述奖项的参赛队获参赛奖.
对获奖者和团队颁发证书和奖金,以资鼓励.
65Q32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为了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岩土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促进不同高校的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积累宝贵经验,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培养优秀人才创造条件.
一、竞赛宗旨通过竞赛活动,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对岩土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促进不同高校学生间的沟通交流.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承办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三、竞赛形式主办方邀请部分已通过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的高校参赛,每校1支参赛队.
竞赛秘书处最终审定参赛资格.
每支队伍由一名教师带队,学生人数3人(本科生至少1人).
四、参赛要求各参赛队应独立设计制作,比赛期间不得换人,若有参赛队员因其它原因退出,则该参赛队只能由其余队员参加比赛.
每人只允许加入一个参赛队;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给作品命名,同时针对作品准备一定的叙述介绍;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参加竞赛活动,迟到或缺席者视为自动弃权处理.
五、竞赛时间每年7月份(具体时间届时通知).
六、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首届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荣获三等奖.
66Q33全国高校学生钢结构住宅体系创新竞赛为激发我国高等学校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训练,促进产学研究结合,为优秀钢结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一、竞赛宗旨本竞赛就是针对高层钢结构住宅的结构体系及相应的户型进行竞赛,发挥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的创新潜质,为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钢结构协会三、竞赛形式全国高等院校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均可参赛.
要求以组队的形式通过所在学校报名,每校或二级学院参赛队数不超过3个,每支参赛队学生不少于3人.
四、参赛要求所有作品均以匿名形式提交,任何参赛者不得在提交的作品中标注真实姓名或特殊记号,否则视为无效方案.
五、竞赛时间每年6月份至10月份(具体时间届时通知).
六、奖项设置特等奖(白金奖)1项;一等奖(金奖)2项;二等奖(银奖)5项;优秀奖若干,同时颁发获奖证书.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2015年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67Q34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是国内中央空调行业第一个全国性的设计应用比赛,始创于2002年,由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中国制冷学会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主办,美的空调协办.
一、竞赛宗旨推动中国中央空调行业技术发展与应用.
二、参赛资格1.
专业组:全国各大设计院的暖通设计师、装饰装修公司的设计人员、空调安装工程公司的设计师及技术人员.
2.
学生组:国内高校暖通空调本科专业三、四年级学生,研究生.
三、竞赛时间大赛从6月份开始,到9月底截止征稿.
10月中旬由全国权威的暖通专家进行稿件评审,并于11月初将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
四、奖项设置学生组奖项共72名,总奖金15万元.
学生组设计达人奖1名,价值10000元奖励,提供在美的中央空调实习机会;学生组杰出设计奖15名,价值3000元奖励,提供在美的中央空调实习机会;学生组优秀设计奖40名,价值1000元奖励.
五、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七届一等奖1项;第八届特等奖1项;第九届特等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第十届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第十一届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十二届杰出设计奖3项.
十三届杰出设计奖2项.
68Q35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在大学生中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以科技竞赛的方式,鼓励大学生以其独创的科技理念和发明制造参与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来,引导高校学生特别是与环境专业相关的学生在环境保护领域进行科技创新.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协办单位:浙江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二、竞赛内容参赛的作品分为科技理念作品和科技实物作品两类.
科技理念作品可以是能够有效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内涵的一种创意、理念、产品的概念设计或者实践调研报告,可以论文或者调研报告的形式提交;科技实物作品可以是已经制造出来的能够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效果的发明制造或者计算机软件作品,必须以实物或者软件的形式提交.
参赛者可自行选题参加,也可以选择大赛提供的参考题目来参加比赛.
三、竞赛形式竞赛作品可以个人或者集体的形式申报.
参赛作品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由知识产权引发的纠纷,责任由参赛者自负;参赛作品不能是参赛者本科生毕业设计或者博硕士论文的课题论文.
四、参赛资格在全国各高校正式注册的学生(含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五、竞赛时间:上年11月—次年9月.
六、奖项设置:特等奖0-1个,按照理念类作品和实物类作品分别评出一等奖各1-2名、二等奖各2-3名和三等奖若干名.
其中,特等奖奖金10000元;理念类作品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5000、2500、1000元;实物类作品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8000、5000、2000元.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三届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第六届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第七届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第八届三等奖2项;第九届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十届二等奖1项;第十一届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各一项.
69Q36EmersonCup数码涡旋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EmersonCup数码涡旋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作为制冷空调领域的领先企业,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致力于为市场带来先进技术.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艾默生杯旨在促进优秀的节能技术发展,发掘行业内优秀节能设计方案和项目,表彰中国空调市场上那些为技术和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协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中国制冷学会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暖通空调》杂志二、竞赛要求需提交设计图纸(施工图白图或电子图纸)、设计项目相关设计文字资料或设计体会等.
应包括:1.
工程概况:建筑用途、总面积、层高、温度、湿度要求等;2.
专业要求:工程特色及设计案例特点分析、技术创新、推广价值等;3.
运行经济分析和应用效果.
每篇稿件不超过5,000字,已应用项目应附有空调布置示意图或实景彩照.
文稿用计算机打印,打印图纸请用A3或以上标准规格.
三、竞赛流程1.
稿件提交:填写完整《"艾默生杯"数码涡旋中央空调设计大赛项目资料登记表》连同参赛资料一同寄往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三路55号巨安大厦5楼,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
2.
在线提交:参赛资料发送至EmersonCup2010@emerson.
com四、参赛资格院校学生组:各暖通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学生五、竞赛时间每年9月份.
六、奖项设置竞赛设未来之星奖3名,奖金人民币各肆仟元整;优胜奖10名,奖金人民币各壹仟元整.
获奖项目的文字资料将择优在《暖通空调》或其他专业杂志上发表.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六届一等奖1项;第七届优秀设计奖1项;第八届一等奖1项;第九届二等奖1项;第十届三等奖1项.
70Q37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人环奖"举办的目的是激励青年学生的奋发进取精神,促进我国暖通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培育优秀的暖通人才,奖励立志在人工环境领域做出贡献的优秀在校大学生.
一、组织机构建设部高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二、竞赛内容考题涉及科目:《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三、竞赛形式"人环奖"选拔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
1.
初赛:采用网络计算机考试的形式,时间9月,根据各校初赛最高得分,选拔出50所高校的50位同学,经校方推荐晋级复赛.
2.
复赛:采用笔试形式,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获奖名次.
四、参赛资格本科三年级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生.
五、竞赛时间填写《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推荐表》,于5月提交给"人环奖"管理委员会.
"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于每年9月进行评选和颁奖.
六、奖项设置设立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
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学金.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优秀奖1项.
71Q38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为推进我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本专业学生实际设计水平,促进国际交流,ASHRAE(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中国制冷学会(CAR)、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举办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
一、组织机构ASHRAE(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中国制冷学会(中国制冷学会代章)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二、竞赛内容1.
参赛团队根据组委会提供的竞赛题目,进行相应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作品.
2.
评审委员会选取优秀参赛作品参加答辩,答辩后根据各作品综合情况评定授予奖项与否及奖励等级.
三、参赛资格1.
参赛者以团队的名义参赛,每个团队最多不超过4人.
其中,可以有不超过1人为全日制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必须无相关执业经历),其他参赛者均为全日制在读本科生.
2.
团队负责人、主要工作完成人、答辩代表、领奖代表必须为全日制在读本科生.
团队成员身份以作设计时的身份为准.
3.
参赛者最高年龄不得超过28岁.
四、竞赛时间每年举办一次,前一年11月至当年7月.
五、奖项设置竞赛设立一等奖1个:奖金16000元,同时资助赴美参加ASHRAE冬季年会费用;二等奖2个:8000元;三等奖3个:5000元;入围奖若干个.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9年优秀设计奖1项;2010年三等奖1项.
72Q39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唯一由高等教育司办公室主抓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
该竞赛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和广大高校的积极协作下,起点高、规模大、精品多,覆盖面广,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大学生竞赛.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二、竞赛内容竞赛内容为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为主题,体现新思维、新思想的实物制作(含模型)、软件、设计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作品.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参赛者必须以小组形式参赛,每组不得超过7人,可聘请指导教师1名.
四、竞赛时间每年1—8月份.
五、奖项设置1.
竞赛设立等级奖、单项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2.
等级奖设特等奖(可空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各等级的获奖比例由竞赛委员会根据参赛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73Q40"广联达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算量大赛随着建筑产业市场化的飞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已日益成为广大建筑企业的共识.
这就使得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员的动手能力,进而对应届毕业生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算量大赛旨在促进高校实践教学进一步深化、推动高校课程改革、倡导以能力为本的理念.
一、组织机构大赛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远程教育部、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二、竞赛内容1.
竞赛范围是清单规则下的土建算量2.
初赛:采用算量基础知识、软件算量知识同时考核的形式,由各分赛区组织进行.
3.
决赛:工程实际案例测试,由大赛组委会与承办方院校负责进行组织.
三、竞赛形式参赛学院分两阶段竞赛,即先分赛区院校决赛、最后全国总决赛.
广联达公司在比赛全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及工具产品.
四、参赛资格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及建筑相关专业的学生.
五、竞赛时间每年5—10月份.
六、奖项设置竞赛设决赛总冠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胜奖.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2011年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2年获得三等奖1项;2013年获得二等奖1项;2014年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5年获得全国三等奖1项.
74Q41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是当前国际国内各高等院校普遍开展的、与数学建模大赛齐名的比赛,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大型企业管理技能竞赛.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
所谓沙盘模拟,是运用形象直观的沙盘教具,融入不可预知的市场变数,集商战角色扮演,全真模拟企业运营过程.
一、竞赛宗旨培养工商管理及经济专业的大学生及MBA,综合运用企业战略、市场营销、财务分析、生产运作、物流管理等各方面知识,进行企业经营决策与市场运作的一项实战性演练.
二、组织机构主办方:用友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方:相关院校三、竞赛内容每个团队经营一个拥有一定数量资产、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连续从事六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
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
其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让竞赛者在游戏般的比赛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
四、参赛资格参赛者以六人为一单位小组,每一小组即为一家独立经营的企业实体,而六名参赛选手则分别扮演CEO、财务总监、财务助理、生产主管、采购主管和营销主管企业六大重要角色.
五、竞赛时间每年4—9月份.
六、奖项设置大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2年三等奖1项;2013年三等奖1项;2014年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5年二等奖1项.
75Q42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BIM大赛是以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根据协同工作理念,由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相互配合,分别承担产业链中3类重要角色(设计师、造价师、建造师),协同完成的大赛.
一、组织机构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二、竞赛内容大赛内容涉及到工程设计(包括建筑方案、建筑报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工程造价(包括土建工程算量、安装工程算量、工程计价)、工程管理(施工组织技术方案、项目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和虚拟现实(设计方案展示、施工过程模拟)等多个方面.
三、竞赛形式在比赛过程中参赛团队成员通过相互配合、协同合作做出决策,并用BIM大赛配套系列软件进行预赛作品展示、决赛现场对抗,最终决出优胜团队.
四、参赛资格每支参赛队由1-2名指导教师和1-5名学生组成,学生必须为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五、竞赛时间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报名在每年6月,期间半年时间是培训和准备,预赛在来年1月,5月份进行全国总决赛.
六、奖项设置总决赛设立全能特等奖、全能一等奖、全能二等奖、全能三等奖和专项特等奖、专项一等奖、专项二等奖、专项三等奖、挑战奖第一名、挑战奖第二名、挑战奖第三名以及最高人气奖等奖项.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我校承办了2012年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总决赛,学生也是首次参加此项大赛,由建筑学院、土木学院、环境学院、管理学院联合组织的4支队伍成功杀入决赛,取得建筑设计专项二等奖、设备与暖通负荷专项二等奖,安装算量与清单计价二等奖,全能三等奖三项的优异成绩;我校学生之后获得2013第四届全能三等奖1项、建设工程三等奖1项、建筑设计三等奖1项、结构设计二等奖1项;2014年第五届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15年第六届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76Q43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为大力推动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掌握和运用企业经营管理及决策知识,剖析企业运营过程,提高创业与就业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举办"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
一、组织机构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二、竞赛内容各参赛队经营一家虚拟的企业,队员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对该企业每个虚拟年度的经营作出一系列的决策,与同一赛区的其他虚拟企业竞争.
各参赛队的决策通过企业经营模拟软件系统处理后,由模拟系统根据公司销售收入、每股收益、投资回报率、债券评级、股票市值、战略评分6大要素自动评分,作为比赛成绩.
三、竞赛形式大赛采用《商道》企业经营模拟系统平台作为竞赛平台,分为常规赛和淘汰赛.
四、参赛资格参赛者必须是具有学籍的高等学校在校学生.
以学生组队形式参加,每队参赛队员只能由3人组成,每个学生至多参加一个队.
每对配备1名指导教师,老师可以指导多个队.
五、竞赛时间每年3—7月份.
六、奖项设置进入全国半决赛及以后级别赛事的团队将颁发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签署的获奖证书.
总决赛设立冠、亚、季军团队;参加总决赛答辩环节的其他13支团队,办法总决赛特等奖证书;总决赛各赛区的第3—6名颁发总决赛一等奖证书;总决赛各赛区的第7—11名颁发总决赛二等奖证书;大赛还设立个性化奖项,颁发证书.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2年全国一等奖1项,西北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2013年全国三等奖1项,西北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14年全国一等奖1项;2015年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77Q44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是为了加快推动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主办单位决定在以往国际贸易竞赛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和充实赛项设置,联合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赛事.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商业行业商会、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中国商业会计学会联合主办.
二、竞赛内容及形式竞赛设置知识赛和实践赛两个环节.
1.
知识赛为个人赛形式.
由赛区组委会组织进行,以机考或笔试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国际贸易业务运营方面的专业知识.
2.
实践赛为团体赛形式.
由知识赛合格的选手自行组成团队.
实践赛分选拔赛和总决赛(即为本次竞赛的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
总决赛以"跨国采购模拟洽谈会"的形式举行.
各参赛队以企业(模拟出口商)名义参赛,洽谈出口商品限定为日用消费品、食品、玩具、纺织服装、工艺品和电子产品等.
三、参赛资格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应用日语、英语韩语等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学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3月-5月下旬五、奖项设置1.
知识赛合格的选手,可自愿申请相关职业资质证书.
2.
总决赛按照本科组置一、二、三等奖,颁发奖杯以及荣誉证书,并分别给予人民币5000元、3000元和2000元的奖励.
一等奖获奖团队将代表大陆地区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大学生国际贸易模拟展览竞赛.
完成总决赛全部赛事环节的选手,颁发由商业贸促会和商业国际商会共同用印的《国际贸易从业能力综合实训合格证书》.
3.
本次竞赛活动还将设立最佳院校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最佳校企合作奖等奖项.
六、取得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2016年首届参加,获得全国二等奖.
78Q45全国MBA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该竞赛由学员组成虚拟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在模拟的市场环境里展开竞争,进行多期经营决策的演练,通过竞赛对抗的手段,锻炼学员正确制定企业的经营决策,并培养其宏观企业管理的能力.
一、组织机构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
二、竞赛内容及形式在企业竞争模拟比赛过程中,学生通过计算机在互联网上模拟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决策变量,并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输入计算机.
模拟软件根据各公司的决策,依据模拟的市场需求决定各公司的销售量,并给出各公司经营结果.
然后,各公司再根据上期经营状况,做出下一期的决策,直到模拟结束.
一个比较完整的模拟过程一般需要7至9期.
在整个模拟结束后,要按照多项指标加权平均评出竞争模拟的优胜者.
比赛使用新版企业竞争模拟系统平台(BIZSIM企业竞争模拟系统),比赛网址:http://www.
bizsim.
cn.
校园热身赛、全国预赛、复赛、半决赛都是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比赛,决赛集中进行.
三、参赛资格具有MBA培养资格的院校的在读本科生、MBA学生和其他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3月-4月五、奖项设置校赛、省赛、大区赛、全国总决赛各设有奖项六、取得成绩2015年全国二等奖;2016年全国一等奖.
79Q46全国高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该竞赛由学员组成虚拟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在模拟的市场环境里展开竞争,进行多期经营决策的演练,通过竞赛对抗的手段,锻炼学员正确制定企业的经营决策,并培养其宏观企业管理的能力.
一、组织机构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和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决策模拟专业委员会主办.
二、竞赛内容及形式在企业竞争模拟比赛过程中,学生通过计算机在互联网上模拟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决策变量,并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输入计算机.
模拟软件根据各公司的决策,依据模拟的市场需求决定各公司的销售量,并给出各公司经营结果.
然后,各公司再根据上期经营状况,做出下一期的决策,直到模拟结束.
一个比较完整的模拟过程一般需要7至9期.
在整个模拟结束后,要按照多项指标加权平均评出竞争模拟的优胜者.
三、参赛资格全国高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限于所有高等院校的全体在读学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3月-4月五、奖项设置1、校赛、省赛、大区赛、全国总决赛各设有奖项.
2、向推广和普及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以及组织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区域赛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校,评选出最佳组织奖和最佳贡献奖各1名,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并颁发证书和奖牌给予奖励.
六、取得成绩在该次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5全国三等奖;2016年全国二等奖.
80Q47"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是以智能汽车为研究对象的创意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一种具有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之一.
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
二、竞赛内容内容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协同工作,初步体会一个工程性的研究开发项目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
三、竞赛形式为保证竞赛公平,本竞赛在规定范围内的标准软硬件技术平台上开展.
每届竞赛由竞赛秘书处统一公布本届竞赛的模式、规则与技术数据.
竞赛首先在各个分赛区进行报名、预赛,各分赛区的优胜队将参加全国总决赛.
四、参赛资格每支参赛队由1-2名指导教师和3名学生组成:学生必须为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或研究生,其中至多1名研究生;若由两名教师联合指导,这两名教师必须具有不同的一级学科研究背景.
五、竞赛时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公布次年竞赛的题目和组织方式,并开始接受报名,次年的3月份进行相关技术培训,7月份进行分赛区竞赛,8月份进行全国总决赛.
六、奖项设置参赛队伍首先在各分赛区进行预赛,优胜队参加全国总决赛.
各分赛区评选出一、二等奖队伍.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四届西部赛区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第五届西部赛区三等奖5项;第六届全国二等奖1项,西部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七届西部赛区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第八届西部赛区三等奖2项;第十届西部赛区优胜奖1项、三等奖1项.
81Q48"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嵌入式系统"在电子、通信、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是目前国内外教学改革中广为关注的内容,该专题竞赛的开展,一方面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更新、整合、改革以及课程建设将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增强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育大学生创新意识均有积极作用.
一、组织机构2010年"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由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主办,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交通大学承办.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协办,并设英特尔杯.
二、竞赛形式竞赛队统一采用约定的嵌入式系统,由参赛队自主命题,自主设计,独立完成一个有一定功能的应用系统(竞赛作品).
竞赛采用开放式,不限定竞赛场所,参赛队利用课余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由参赛学生完成作品的设计、制作、调试及设计报告.
三、参赛资格有正式学籍的在校本科生,三人一队(另含一位赛前指导教师).
四、竞赛时间每年3—7月份.
五、奖项设置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原则上一等奖数目为参赛队数目的8%,二、三等奖的数目为16%和36%左右.
82Q49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是面向全国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以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工程设计与实现为核心内容开展的一项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
以促进国内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科发展,配合推动和促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指导思想.
旨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提高智能建筑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培养大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组织机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组委会.
二、竞赛内容包括:理论设计、工程设计、系统的安装实施和调试、组态控制、现场比赛等内容.
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通过全程协作,共同完成一个包含有若干建筑电气应用系统的工程性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三、竞赛形式为保证竞赛公平,竞赛在规定范围内的标准软、硬件技术平台上开展.
每届竞赛由竞赛秘书处统一公布本届竞赛的模式、规则与设计对象的技术数据和项目实施要求.
目前竞赛采用全国报名,分区或分组预赛,全国决赛的形式依次进行.
四、参赛资格每支参赛队由1—2名指导教师、2名学生组成:学生必须为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五、竞赛时间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一般在每年的4-6月份公布当年竞赛的题目、竞赛资料和组织方式,并开始接受报名,在当年的10-11月份进行分赛区竞赛和全国总决赛.
六、奖项设置参赛队伍首先分赛区或分组进行预赛,优胜队参加全国总决赛.
目前整个竞赛设立了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鼓励奖.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三届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项;第四届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项;2014年第六届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项;2015年第七届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83Q50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为推动应用电子技术的发展,向电子行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的高端人才及具有熟练职业技能的基础人才,提升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特举办"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指导单位:中国电子商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承办单位:北京国信长天科技有限公司二、竞赛项目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大学组)(专业组)单片机设计与开发、电子设计与制作(大学组)电子组装与调试(职业院校组)三、参赛资格具正式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高专学生.
四、竞赛时间大赛分为选拔赛和总决赛.
一般情况下,每年3月开始报名,5-6月开展选拔赛,9-10月总决赛.
五、奖项设置大赛将对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和获奖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大赛共设80万人民币的奖金和价值600万元的奖品.
所有成绩优秀的参赛选手均可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大赛指导单位联合颁发的证书.
决赛三等奖及以上获奖选手可获得金额不等的奖金奖品,决赛总奖金达80万元,最高单项奖金高达10万元.
决赛三等奖及以上获奖选手将获得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免试推荐研究生面试资格(选手须获得其所在学校的推荐资格).
决赛三等奖及以上获奖选手将有机会被推荐就业.
84Q51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为了宣传信息安全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技术水平和综合设计能力,促进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协调司的指导下,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决定开展"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一、组织机构指导单位:教育部高教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二、竞赛形式竞赛采用开放式,不限定竞赛场所,参赛队伍可以自主命题,自主设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参赛作品内容须符合"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章程"和当届竞赛指南.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
每支参赛队不超过4人(包括组长),每支参赛队须设置1名组长及1名指导老师,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队伍,各高校参赛队数不限.
四、竞赛时间自2008年起,每年举行一届,每届历时四个月,分初赛和决赛.
大致时间从每年3月到7月.
五、奖项设置竞赛设一等、二等、三等奖.
其中,一等奖获奖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进入决赛队伍的五分之一;二等奖获奖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进入决赛队伍的三分之一.
同时,设"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优秀参赛奖",完成竞赛要求比较好的参赛队可获优秀奖.
竞赛颁发统一的获奖证书,对获奖学生及指导教师予以奖励,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颁奖事宜.
85Q52"龙芯杯"中国科学院开源软件设计大赛"龙芯杯"中国科学院开源软件设计大赛旨在推动普及开源软件精神,宣传开源文化,促进中国科学院乃至全国软件团队的发展,建立中国开源代码库,建立基础开源代码推广平台,承担社会教育的责任,吸引优秀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就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储备专业的软件人才,建立起若干中国原创开源项目,创造市场价值.
一、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团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团委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团委、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团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团委、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江苏龙芯梦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龙芯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二、参赛资格高校学生、开源社区、独立个人或团队、开源企业均可参赛.
三、竞赛时间5月中旬——11月下旬.
四、奖项设置特等奖一名:奖金10000并颁发获奖证书、奖杯及精美礼品.
创新类:一等奖1名,奖金5000并颁发获奖证书、奖杯及精美礼品;二等奖2名,奖金3000并颁发获奖证书、奖杯及精美礼品;三等奖3名,奖金2000并颁发获奖证书、奖杯及精美礼品.
优化类:一等奖1名,奖金3000并颁发获奖证书、奖杯及精美礼品;二等奖2名,奖金2000并颁发获奖证书、奖杯及精美礼品;三等奖3名,奖金1000并颁发获奖证书、奖杯及精美礼品.
优秀奖:创新组优秀奖20名,颁发获奖证书及精美礼品;优化组优秀奖10名,颁发获奖证书及精美礼品.
86Q53全国虚拟仪器设计大赛为了培养高校在校生的科学兴趣、锻炼综合素质、展现创新能力;推动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向更广和更深的层次发展;构建高校、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支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和卓越工程师培养平台.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定期举办"全国虚拟仪器设计大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单位:清华大学(每届轮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虚拟仪器与网络化系统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单位: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二、竞赛形式大赛设置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
初赛作品统一提交至大赛制定网络平台—图形化系统设计门户网站GSDZone.
net,提交作品应包括:代码、视频和说明文档等;经大赛专家委员会评选出的初赛优胜者入围决赛,决赛将到当年承办高校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
三、参赛资格面向全国高校虚拟仪器研究及应用领域的相关理工科专业,包括: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计算机、电气工程、机械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动力工程、汽车工程、宇航科学等.
四、竞赛时间上年11月—次年5月.
五、奖项设置所有参赛队伍将获得由主办单位签发的"全国虚拟仪器设计大赛参与奖"荣誉证书;所有入围决赛的队伍,将获得协办方NI赞助到当年承办高校参加决赛的差旅费用;获奖队伍以参赛题目为原型撰写的学术及科技论文,将在大赛支持媒体期刊上优先发表.
所有入围决赛的队伍将获得主办方签发的各级"获奖证书"及协办方NI提供的奖金和礼品,其中设特等奖1名,奖金15000元;一等奖4名,奖金8000元;二等奖8名,奖金5000元;以及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
对于获奖队伍中的优秀个人,组委会推荐参与评选该年度"仪器仪表奖学金.
"87Q54IEEE电脑鼠走迷宫竞赛"电脑鼠",英文名MicroMouse,是使用嵌入式微控制器、传感器和机电运动部件构成的一种智能行走装置(微型机器人),电脑鼠可以在不同"迷宫"中自动记忆和选择路径,采用相应的算法,快速地达到所设定的目的地.
该项赛事1972年,由美国机械杂志发起比赛,最初的电脑鼠是纯机械结构,由弹簧驱动,1977年IEEESpectrum杂志提出电脑鼠的概念,真正的首场电脑鼠迷宫竞赛于1979年在纽约举行.
1991年以来,每年都有世界级的比赛.
2007年IEEE电脑鼠走迷宫竞赛进入中国,其优胜者可有资格参与国际比赛.
一、竞赛宗旨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设计能力.
二、组织机构IEEE国际国际电工和电子工程学会,国内赛事主办单位为中国计算机学会.
三、竞赛形式全国先以省为单位进行赛区比赛,各赛区的一等奖获得者参加全国总决赛,总决赛优胜者参与全球总决赛.
四、参赛资格IEEE电脑鼠走迷宫竞赛在校大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代表各学校参赛,每队最多由3名队员组成,学生层次可以是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生.
五、竞赛时间竞赛每年一次,一般安排在下半年.
六、奖项设置赛区比赛奖励: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30%,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总决赛奖励:第一名:奖金10000元+证书;并资助参赛队中2人参加"国际电脑鼠走迷宫"竞赛;第二名:奖金8000元+证书;第三名:奖金5000元+证书;第四名:2名,奖金3000元+证书;第五名:5名,奖金2000元+证书;第六名:若干,证书;优秀奖:若干1,证书;特别奖:奖金6000元+证书;为自行设计的优秀电脑鼠设立.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2010年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88Q55"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的前身为2009年发起举办的"江苏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是一项面向高校在校学生的公益性比赛.
在以往各届赛事经验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从2011年起升级为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性赛事.
"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是一项面向中国在校学生的公益性赛事.
大赛致力于正确引导我国在校学生积极参加软件科研活动,切实增强自我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富有自由、开放、创新精神的软件类别设计大赛,为广大青年才俊提供一个脱颖而出的平台,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培养出更多高端、优秀的人才.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参办单位: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单位:中国信息化周报、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会二、竞赛内容命题与竞赛形式:1.
本次大赛重点关注参赛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统一命题方式进行,大赛题目原型全部来源于软件企业的技术需求.
2.
参赛队自主设计,按题目需求独立完成一个应用系统(软件作品).
三、参赛资格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籍学生(含高职)均可报名参赛.
参赛须以组队的方式进行,每队可由3名以下(含3名)学生和1名指导教师组成.
指导教师应为学生所在学校的专职教师担任.
每校组队数量不限.
四、竞赛时间初赛从每年的1月—8月,决赛8月在南京举办.
89Q56"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的良好公益性、社会效益,开源、开放的大赛精神,以及面向全国普通院校的广阔覆盖面,深受教育部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2014年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吸纳"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为中心管理指导下的国内顶级赛事.
一、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承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协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系统专家委员会北京博创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二、竞赛时间1.
比赛报名:1月1日—4月30日;2.
分赛区选拔赛:6月1日—6月30日(各赛区具体比赛时间以官网公布为准);3.
全国总决赛:7月.
三、竞赛项目1.
标准赛项:标准赛项采用博创嵌入式物联网平台(不限型号),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将软件内核或应用文件系统嵌入到硬件中,完成应用需求.
比赛不限定命题,通过分赛区现场实物评审的形式选拔进入全国总决赛.
2.
智能车邀请赛:90智能车项赛为分赛区邀请赛,采用大赛提供的竞赛平台,在规定的轨道交通上,完成基于移动视觉感知的智能控制,是按行走时间多少决定胜负的嵌入式车联网速度竞赛.
3.
恩智浦专项赛:恩智浦专项赛采用恩智浦历年通过"博创杯"大赛发放的免费平台,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将软件内核或应用文件系统嵌入到硬件中,完成应用需求.
比赛不限定命题,通过远程资料评审的形式选拔进入全国总决赛.
四、报名流程1.
以学校为单位统一报名和申请平台.
2.
通过官方网站www.
cie-eec.
org浏览比赛详细条款后下载参赛电子报名表格,对应所属赛区按要求填写完整,在规定报名时间内发电子邮件至大赛组委会邮箱contest@cie-eec.
org;3.
报名表必须以"赛项名称-所属赛区-学校名称—作品名称"的格式命名,报名提交后5个工作日内组委会回复收到并确认没有问题为提交成功,否则请与组委会联系,请报名成功后再准备作品.
4.
组委会不向参赛队收取报名费、参赛费及评审费等费用.
五、奖项设置1.
本次大赛将设置学生奖、指导教师奖、赛区组织奖共三类;2.
全国总决赛中所有获二等奖以上且为大三以上的参赛队员将有机会申请"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系统(助理)工程师资格认证证书".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4年全国三等奖1项,陕西赛区特等奖1项;2015年全国三等奖1项,陕西赛区一等奖1项.
91Q57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CCCC)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ChinaCollegiateComputingContest,简称C4)是面向全国高校各专业在校学生的科技类竞赛活动,旨在促进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计算机问题求解水平,特别是计算机程序设计、大数据处理和移动应用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校际交流,丰富校园学术气氛.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二、竞赛内容1、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GroupProgrammingLadderTournament)2、大数据挑战赛(BigDataChallenge)3、移动应用创新赛(MobileApplicationsInnovationContest)三、竞赛形式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不设集中考场,按照竞赛模块的不同,可采取远程答题或作品提交的方式进行.
竞赛专家委员会按照各竞赛模块规程中确定的评审规则,遴选一定比例的队伍参加决赛.
决赛采用集中竞赛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题目,通过在线自动评判、答辩及演示等方式,由竞赛专家委员会确定最终的获奖队伍.
四、参赛资格由各高等学校组织参赛,参赛人员应为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生.
各队的教练必须是参赛队所在学校的正式教师.
每个参赛队可配备一名教练.
同一高校的多个参赛队可配备一名领队,负责竞赛活动中的指导、联系等工作.
领队可由教练兼任.
参赛队必须由教练提供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队员身份证明,包括带有教务部门公章的介绍信和参赛队员、教练名单.
只有当竞赛承办单位从教练处获得所有保证队伍合格的材料后,一支队伍才能获得参赛资格.
五、竞赛时间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具体时间以各模块当年的竞赛通知为准.
六、奖项设置设置高校奖、团队奖、个人特等奖、特别奖、成功参赛奖、成功参加初赛奖.
92Q58全国Java程序设计大赛"全国Java程序设计大赛"是面向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和社会技术人士的程序设计竞赛活动.
通过竞赛活动为IT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和技术人士搭建一个展现程序设计能力的平台,提高Java技术人士的实践技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竞赛响应国家加快推进软件产业创新的号召,培养造就高素质IT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
一、组织机构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二、竞赛内容竞赛考查参赛选手在Java技术和程序设计方面的综合技能,竞赛内容大纲如下:程序的构建,包括编译、运行、打包和文档生成等.
语言基础,包括语法、变量、数组、流程控制、方法、包、类、枚举、接口等.
面向对象特性,包括继承、封装、多态、抽象、访问控制.
相关运行机制,包括异常、断言、垃圾收集等.
常用工具库,包括线程及并发控制、文件及IO处理、泛型和集合类等.
常用的类和接口,包括Object、字符串、序列化、比较、克隆等.
三、竞赛形式竞赛题型包含客观题和编程题,采用自动评判系统客观评分,以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对于编程题,竞赛系统会对选手的答案进行即时评判,并将评判结果提示给参赛选手.
选手可以在交卷前重复提交编程题的答案.
四、参赛资格竞赛面向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和社会技术人士,分以下几组报名,每个选手只限参加一个分组.
A组: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B组:在校专科生;C组:社会技术人士.
四、竞赛时间初赛4月,复赛5月、决赛7月五、奖项设置区域奖: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全国奖:一等奖(5%)、二等奖(15%)、三等奖(80%).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赛事中,我校学生在2015年取得全国三等奖1项.
93Q59TiC100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TiC100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一直是研华文教基金会联合高校、企业资源实现跨界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
大赛以"智慧创新,互联未来"为主题,由研华文教基金会和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发起,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同时协同中国电信等海峡两岸知名企业,实现产业、高校、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对话,激发创新火花.
一、组织机构研华文教基金会和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二、竞赛内容关注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在医疗、零售、交通各领域更创新的技术以及智能的应用,力图挖掘智慧城市在垂直领域的创新产品.
因此,在赛制设置上,共分为"企业命题竞赛"和"校园自命题竞赛"两大组.
"企业命题竞赛"是企业根据实际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当下的热点提出的命题,由研华科技与本次大赛企业合作伙伴共同完成.
而"校园自命题竞赛"则是学生体察智慧城市和物联网创新点,在媒体网络、零售、医疗、物流、交通、农业、制造、机器人等不同领域提出创新产品和应用.
三、竞赛形式企业命题竞赛:由物联网企业根据真实商业环提出课题,涵盖智能零售、智慧照护、智能交通、智慧社区等领域;校园创业竞赛:由学校推荐或自主报名,锁定智慧城市&物联网创业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交通、智慧零售、数字物流、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能硬件、工业4.
0等物联网相关项目.
四、参赛资格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读,对于物联网和智慧城市产业具备热情的创业团队.
跨领域团队(理工+经管或其他专业科系),每组3-6人.
五、竞赛时间3月-9月六、奖项设置卓越创新金奖2队;卓越创新银奖4队;卓越创新铜奖6队,奖金10,000元及获奖证书;卓越创新优胜奖12队.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获得2015年,企业命题组二等奖1项、研究生组二等奖1项、本科组国内三等奖3项.
94Q60"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为推动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促进软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向软件行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全面推动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进程,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特举办"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大赛包括个人赛和团队赛两个比赛项目,个人赛设置:1、C/C++程序设计(本科A组、本科B组、高职高专组)2、Java软件开发(本科A组、本科B组、高职高专组)3、嵌入式设计与开发(大学组、研究生组)4、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大学组)5、电子设计与开发(大学组),团队赛设置:软件创业赛一个科目组别.
一、组织机构指导单位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主办单位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支持单位是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工业出版社、IBM、INTEL、国信蓝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国信长天科技有限公司等.
二、竞赛内容个人竞赛分为:c/c++本科A组,c/c++本科B组,c/c++高职高专组,java本科A组,java本科B组,java高职高专组,嵌入式设计与开发大学组,嵌入式设计与开发研究生组,单片机设计与开发本科组,单片机设计与开发高职高专组,电子设计与开发本科组,电子设计与开发高职高专组共12个组别.
每位选手只能参加其中一个组别的竞赛.
三、竞赛形式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
校级初赛由各高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省(区、市)负责组织,全国总决赛由各省(区、市)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
四、参赛资格可以团队或个人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
五、竞赛时间每年10月下旬.
六、奖项设置奖项分为团队和个人赛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
大赛设分赛区选拨赛优胜奖及以上、全国总决赛优胜奖及以上获奖选手均可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大赛组委会联合颁发的获奖证书.
总决赛三等奖及以上选手,如果获得本校免试推研资格,将获得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及众多知名高校的面试资格,并优先录取为该院普通硕士研究生.
大赛优秀获奖选手将获得IBM、百度等众多知名企业的免笔试直接面试及特别优秀者直接录用的绿色通道.
95Q61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是国内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机器人技术大赛和学术大会,基本覆盖了中国现有最顶级的机器人专家和部分美、日、德、法国等国际机器人专家,为当今中国、乃至亚洲机器人尖端技术竞赛、国际顶尖人才汇集的活动之一.
一、竞赛宗旨大赛以"发展机器人技术,推动机器人产品应用"为宗旨,并致力于培养青少年开发、研制和应用高科技的兴趣与爱好,普及现代科技知识,为机器人事业发展发掘培养后备人才,推动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RoboCup中国委员会、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支持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三、竞赛项目1.
RoboCup足球机器人比赛;2.
RoboCup救援组比赛;3.
RoboCup家庭组比赛;4.
FIRA足球机器人比赛;5.
空中机器人比赛;6.
水中机器人比赛;7.
舞蹈机器人比赛;8.
双足竞步机器人比赛;9.
微软(MS)足球机器人仿真比赛;10.
机器人武术擂台赛.
四、参赛资格在校全日制大学生均可参加.
每队派出3名选手,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
五、竞赛时间每年一届,7—8月份.
六、奖项设置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及优胜奖.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9年二等奖1项;2010年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1年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2012年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96Q62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竞赛活动.
本次竞赛是以各高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中心为平台,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而开展的一项公益性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一、组织机构本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每届由国内一所高校承办,比赛设秘书处、竞赛评委会与竞赛组委会.
二、竞赛宗旨竞赛为人才培养服务,竞赛为教育质量助力,竞赛为创业就业引路.
三、竞赛内容竞赛以"基于理论、注重创新、突出能力、强化实践"为方针,以节能增效为主题,内容涉及机械、电子、自动化、经济、管理和工艺设计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四、竞赛形式竞赛过程包含了方案设计、结构设计、现场加工、成本分析、现场比赛等环节,综合考察学生理论、实验、设计、工艺、成本、管理、检测和操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五、参赛资格本竞赛的参赛对象是全国高校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无专业限制.
要求以组队的形式通过所在学校报名参赛;参赛队的领队和指导教师总数不超过2人,参赛学生不超过3人.
参赛作品的设计及制作统一按照每届竞赛秘书处发布的命题及其规则进行.
六、竞赛时间每两年举办一次,大致时间安排在每年9月至次年6月份.
七、奖项设置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并设立优秀组织奖.
八、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赛事中,我校学生在第三届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同时荣获优秀组织奖.
97Q63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ITAT教育工程是一项面向全国的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以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动手能力、提升就业技能为宗旨.
为检验ITAT教育工程的人才培养效果,同时为广大的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平台,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自2005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举办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
2011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将这项赛事名称正式更改为"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
一、组织机构本竞赛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大赛设全国指导委员会,负责对本届大赛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监督;下设大赛组织委员会,负责本届大赛的组织管理工作.
二、竞赛内容1.
个人赛科目:Office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平面设计、Flash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二维CAD建筑设计、二维CAD机械设计、移动互联网站设计、电子商务运营、PCB设计等.
2.
团体赛科目:Android应用开发、智能终端创意、电气控制应用设计、组态软件仿真控制、电子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综合技能等.
三、竞赛形式比赛分为赛前培训、分赛区预赛、分赛区复赛以及全国总决赛四个阶段.
四、参赛资格大赛主要面向普通高校、高职、中职以及,民办院校在校学生.
五、竞赛时间每年举办一次,大致时间安排在5-12月份.
六、奖项设置个人赛设特等奖每科目2名、一等奖约200名、二等奖约500名、三等奖约2000名、优秀奖约5000名;团体赛设特等奖每科目2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40名,优秀奖若干名;大赛另设组织奖、伯乐奖和指导老师奖.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五届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在第六届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在第七届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第八届一等奖1项.
98Q64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英文简称:FSC)是一项由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比赛.
此赛事被誉为"汽车工程师的摇篮".
2010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中国20所大学院校在上海举办了首届大赛.
到2012年第三届举办时,已囊括全国所有汽车专业王牌院校,41支车队,参赛学生近千人,并吸引了多只国外车队前来参赛.
一、组织机构中国汽车工程协会(SAE)二、竞赛宗旨FSC秉持"中国创造,擎动未来"的远大理想,立足于中国汽车工程教育和产业的现实基础,吸收借鉴国际赛事的成功经验,着力打造培养中国未来汽车产业精英工程师与领导者的创新型教育平台,并将成为与国际青年汽车工程师的交流盛会.
三、竞赛内容FSC参照国际赛事规则,参赛车队须在一年内自行设计和制造出一辆在加速、制动、操控性等方面具有优异表现的小型单座方程式赛车,参加静态和动态8项比赛,具体是:营销报告、赛车设计、制造成本分析、直线加速、8字绕桩、高速避障、耐久测试和燃油经济性.
四、学生挑战挑战一学生智慧的竞争StudentCompetition;挑战二发动机(电动机)Engine;挑战三悬挂系统Suspension;挑战四空气动力性能Aerodynamics;挑战五轻量化Weight;挑战六安全Safety.
五、参赛资格为了确保FSC作为一项工程技术赛事而非纯粹的竞速赛,只限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才参赛.
每个车队研究生人数不超过3名,本科大三及大三以下人数不少于3名,博士生不超过三人,车队成员必须年满18岁,驾驶员必须有驾照.
六、竞赛时间FSC(FSEC)每年举办一次,需要学校先期注册成为协会成员,每年十二月至一月报名参赛,来年十一月举行赛事.
七、奖项设置大赛设置营销报告奖、赛车设计奖、成本与制造分析奖、直线加速奖、8字环绕奖、高速避障奖、耐久性能奖、效率测试奖等,分别设置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项.
99Q65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为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培养质量,传承材料学子"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经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批准,由材料学科实验教学研究会、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主办全国"金相技能大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协办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协会、中国体视学学会二、竞赛内容大赛内容涵盖磨制、抛光、侵蚀、金相制备等各个方面.
三、竞赛形式大赛分为两部分进行,参赛各学校在校内进行初赛,选拔本校优秀学生参加全国总决赛.
总决赛分为初赛阶段与复赛阶段两个部分,比赛试样统一选用低碳钢试样.
初赛阶段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样的磨光过程,根据比赛规则,成绩靠前的选手进入复赛.
选手初赛成绩由磨样质量、选手时间控制及操作能力三部分构成;复赛时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样的磨-抛-浸蚀-金相摄影全过程,选手最后成绩由试样质量、金相摄影、操作能力三部分评定.
另外选手若提前完成,在最终成绩上额外加分.
四、参赛资格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的本科生.
五、竞赛时间每年8月下旬.
六、奖项设置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
100Q66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为了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实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一、组织机构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
二、竞赛内容竞赛内容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新流程和新装置的设计,新的工厂生产过程操作运行方案等.
三、竞赛形式1.
竞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全国统一竞赛题目,参赛队伍根据竞赛命题和要求完成设计,提交设计作品的电子文档,参加分赛区初赛.
2.
由分赛区评审委员会评选获奖作品,并根据参赛队伍总数确定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队伍数量.
3.
全国总决赛在每届比赛的承办单位举行,参赛队要提交设计作品决赛文档并进行口头报告和现场答辩,由总决赛评审委员会评选获奖队伍.
4.
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参赛作品,并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报告会,缺席者作自动放弃处理.
四、参赛资格参赛者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以团队形式参赛,每队5人,设队长1人.
每位学生只允许参加一支代表队,鼓励学生多学科组队参赛.
五、竞赛时间竞赛报名时间为每年3月份,分赛区预赛、决赛截止时间为7月下旬,分赛区决赛遴选出的团队将在8月初参加全国总决赛.
六、奖项设置各分赛区组委会评选出本赛区的一等、二等、三等奖,遴选参加全国总决赛的作品经全国组委会聘请的专家组评审在各赛区遴选的作品中评选出全国一等、二等奖.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校赛事中,我校学生荣获2015年西北赛区二等奖,并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获得全国二等奖.
101Q67"金相学会杯"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为了贯彻教育部重视加强学生的实验教学,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指示精神,提高材料学科大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金相制样水平,中国体视学学会金相与显微分析分会组织开展"金相学会杯"高校大学生金相比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体视学学会金相与显微分析分会协办单位:北京普瑞塞司仪器有限公司美国标乐公司协作媒体:中国材料显微镜网二、竞赛内容比赛共设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其中,初赛在参赛各校校内举办.
经初赛选拔出来的选手参加在承办单位举办的复赛和决赛.
三、竞赛形式1.
比赛分理论知识笔试和实际制样操作两大部分.
2.
比赛分为笔试和实际制样操作两大部分,总分150分.
其中笔试30分,占总成绩的20%,试题全部为客观选择题(笔试按每道题实际分数进行评分);实际制样操作120分,占总成绩的80%(对腐蚀后的最终样品以及整个过程进行评分)制样操作评分.
3.
组委会讨论确定复赛、决赛比赛试样.
四、参赛资格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
五、竞赛时间每年9月下旬或10月上旬.
六、奖项设置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
102Q68全国网络模拟炼钢比赛全国网络模拟炼钢比赛是中国金属学会每年9月举行的全国性网络模拟炼钢比赛.
2016年9月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了"2016年转炉炼钢生产仿真模拟培训班暨宁钢杯全国转炉模拟炼钢比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金属学会参与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二、参赛对象1.
各相关企业有冶金专业背景、预赛成绩突出的青年技术骨干.
2.
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冶金类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竞赛培训工作的教师、预赛成绩突出的学生团队.
3.
各相关企业培训中心等负责炼钢操作及竞赛培训工作的教师.
三、培训及比赛规则1.
预赛:由各参赛单位自行组织,参赛单位凭账户、密码登陆仿真实训软件后进行内部培训、比赛,选拔出决赛选手.
2.
决赛:决赛采取现场比赛形式,设企业组和高校组,各单位可报名1-3支参赛队伍,每队2名选手组成,选手参加培训后,进行现场模拟炼钢比赛,现场比赛分为知识竞赛、实操竞赛和专家互动点评3个环节,对各项成绩进行综合排名,获奖者将获得中国金属学会颁发的证书及奖励.
103Q69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为推进混凝土材料知识的普及,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混凝土,并以混凝土材料与工程为事业追求,为混凝土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与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科技工作委员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等部门联合举办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
一、竞赛宗旨增进高校及企业间技术交流,检验在校大学生、混凝土企业技术人员对现代混凝土材料科学和制备技术的掌握程度,提高大学生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混凝土知识和技能.
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联合组织单位: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科技工作委员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筑材料行业分会三、竞赛内容包括混凝土材料的基础知识、现代混凝土科学技术理论、试验和施工操作技能等方面,还可以针对当前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发展的热点选题,促进先进技术的应用.
四、参加资格大赛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混凝土相关科研院所、混凝土相关企业和建筑设计施工单位.
五、竞赛时间每年3月底.
六、奖项设置高校组和企业组分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获得第二届设计创新奖1项.
104Q70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为促进混凝土材料设计的创新,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设计水平,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CCPA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
通过竞赛,促进混凝土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激发创新思维.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CCPA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主办.
二、竞赛内容大赛内容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
理论部分采用笔试的形式.
所有参赛队员均需首先参加笔试.
笔试内容涉及混凝土原材料与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拌混凝土的性能、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新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等),题型为单项选择题.
实践部分为现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合和性能测试.
三、参赛资格全国高校全日制本科生均可报名参赛.
每个参赛队由3名学生组成,提倡参赛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组队.
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参赛队应独立设计、制作,且每个参赛队只能设计一组混凝土.
每队可设一名指导教师,从事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
四、竞赛时间竞赛一般每年6月下旬举行,5月底截止报名.
五、奖项设置大赛设置团体和个人奖项,以奖励优秀的参赛队伍和个人.
初步计划设置团体特等奖3个,团体一等奖7个,团体二等奖15个,团体三等奖30个;个人特等奖1个.
并设优秀指导教师奖与实践技能奖、绿色创意奖、组织奖等单项奖.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先后获得团体三等奖、团体二等奖等奖项,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的荣誉.
105Q71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是由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起主办、面向全国高校材料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项科技竞赛活动,旨在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强化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二、活动内容大赛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主要涵盖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方法三部分专业基础课程.
题目以无机非教指委制定的专业规范为基础,围绕专业规范中所界定的三门基础课程核心知识点,并综合考虑目前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新技术的应用趋势等.
三、竞赛形式比赛为现场作答计分形式.
通过电脑抽题、大屏幕投影、电子计分、评委集中点评的方式进行实况录播.
题目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其中客观题的题型为选择题,主观题的题型为问答题.
四、参赛资格全国各高校材料类专业本科生,均可参加报名五、竞赛时间10—11月份,大赛两年举办一届(2014年为第一届).
六、奖项设置由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评选,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和组织奖,并颁发获奖证书.
106Q72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是非盈利的、公益性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其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材料学科的教学改革,加强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联系,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和展示成果的机会,推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促使更多青年学生投身于新材料事业.
大赛的宗旨是促进高校创新学科建设,提高大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为社会提供创新型人才;为新材料产业博览会起积极的宣传、动员和助推作用.
一、组织机构国家工信部、国家教育部承办,省人民政府联合会主办,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资助,中国大陆境内高校承办.
二、竞赛内容大赛参赛作品以近年来我国材料类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获得的最新创新设计成果为内容,如实物、软件、专利、文章以及创新设计理念等,涉及领域符合下列范围:金属结构材料和金属功能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其它前沿新材料及其相关技术等.
三、竞赛形式参赛学生以团队形式报名,并按照作品性质和背景领域分类,其中性质分为技术应用型和学术创新型两大类,背景领域分为材料、工艺以及器件与装备三大方向,经过评审专家初审后确定进入决赛的团队,再通过现场决赛决出各种奖项.
四、参赛资格参赛对象为境内外在籍的全日制高等院校材料及相关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本大赛以成果的形式报名,每个成果完成人由1~5人组成,并由1名导师进行指导.
参赛的创新设计成果必须是距大赛申报日三年内完成的成果,且完成人身份需经本校相关管理部门审核确认.
其创新设计成果应提交样品,成分构成(原理、应用)说明书,检测报告(或成果鉴定、结题总结、专利证书)原件.
五、竞赛时间竞赛时间一般从6月初起至9月初止.
六、奖项设置单项奖设立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优秀组织奖由组织委员会根据各参赛单位参赛人数或参赛成果数量、遵守参赛规则、组织相关单位和学生到大赛现场参观情况、现场组织管理能力等因素,提名一定数量的参赛单位上报竞赛委员会批准.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共参加一届竞赛,获得三等奖1项.
107Q73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PMC大赛以"创新创业·中国梦—中国化工新材料"为主题,以原创性、先进性、实用性为原则,充分发挥PMC大赛在科研与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方面的积极作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研发能力,鼓励大学生热爱专业、关注行业发展,投身高分子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开发实践,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校企互动的国际化展示平台,引导和扶持项目转化或直接对项目进行孵化.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青岛市科技局、橡胶谷集团有限公司二、竞赛内容参赛作品内容涵盖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橡胶、塑料、涂料、胶黏剂、功能材料5大板块.
作品形式不拘,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方案、项目报告、发明专利(以受理号为准)、成果产品等.
参赛作品须已通过实验室小试(提供所在院校或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出具的小试报告),并具备中试的可行性和试验条件,有充分的理论技术基础、真实详实的实验数据.
三、竞赛形式大赛以院校为单位报名,分为研究生(含硕士、博士研究生)、本科、高职三个组别.
各院校应在院校初审选拔基础上报名,每个院校每个组别限报1-3支参赛队伍,每队配备指导老师1名.
指导老师只限于赛题与方案指导,禁止直接参与方案内容撰写或直接负责某部分竞赛内容.
大赛分为院校推荐报名、初审、决赛三个阶段.
四、参赛资格面向全国全日制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高分子及相关专业,欢迎境外相关高校、院、所派队参加,参赛队员为全日制在校学生.
五、竞赛时间竞赛时间一般为每年6月20日至10月20日.
六、奖项设置设立学生组奖和组织奖两类奖项.
大赛总体获奖比例为初评组作品数量的30%.
108Q74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为引导、支持、激励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隐患排查能力和安全评价深度.
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委员会每年举办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
通过竞赛,促进安全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激发创新思维.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委员会.
二、竞赛内容参赛作品分为个人作品和团队作品,团队作品指导教师1人,参加学生人数不超过5人,其中作品的第一完成人必须为学生.
本次大赛设安全实体作品与模型、安全软件与仿真模拟作品两类项目,参赛作品必须是与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直接相关的.
参赛作品要附有开发背景、作品简介、使用说明书等相关文字材料.
同一学校每类项目限报4项作品,由参赛学校按照推荐顺序统一报名.
获得过全国或全省科技创新竞赛奖励的、有知识产权争议的作品不在申报范围.
三、竞赛形式大赛以院校为单位报名,分为研究生(含硕士、博士研究生)、本科、高职三个组别.
各院校应在院校初审选拔基础上报名,每个院校每个组别限报1-3支参赛队伍,每队配备指导老师1名.
指导老师只限于赛题与方案指导,禁止直接参与方案内容撰写或直接负责某部分竞赛内容.
大赛分为院校推荐报名、初审、决赛三个阶段.
四、参赛资格面向全国全日制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安全工程及相关专业,欢迎境外相关高校、院、所派队参加,参赛队员为全日制在校学生.
五、竞赛时间竞赛时间一般为每年8月20日至11月20日.
六、奖项设置大赛设作品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组织奖.
大会主办机构将对获奖作品、指导教师和参与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109Q75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在2010年7月22—25日在重庆大学召开的第24届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学术年会上,许多参会的教授专家建议在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中开展有关实践作品的竞赛活动,以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逐步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矿学科(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各大设有采矿工程专业的高校承办.
二、竞赛内容大赛设采矿物理模型、采矿数字模型、采矿数学模型、采矿学习模型、采矿优异课程实践作品五类项目,参赛作品必须是与采矿工程直接相关的.
大赛不收任何参赛作品的评选费用.
三、参赛资格全国在校的采矿工程专业二至四年级本科生均可报名参赛.
参赛学生可以是个人或集体(一个集体作品人数一般不超过3人).
作品制作经费由学生自筹或在所在学校寻求资助.
作品不要求有指导教师,如果需要指导教师由学生自己联系.
四、大赛要求作品要求完全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以文字形式提交的作品在评奖之前评委会将先经过重复性检查;坚决拒绝由抄袭、请人代做等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作品.
每个参赛单位提交的采矿物理模型类作品不超过10件,每件采矿物理模型类作品大小不超过1m3.
五、竞赛时间竞赛时间一般从7月初起至11月初止.
六、奖项设置大赛作品分类评选获奖项目,每类项目设1、2等奖和优秀纪念奖.
获奖作品和名单将在《金属矿山》等媒体刊登.
获奖学生将颁发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盖章的获奖证书;由赞助单位提供的经费发放一定的奖金;对于一等奖获奖者,将由大赛承办单位资助旅费参加颁奖大会等活动.
110Q76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推动了产品设计和工程设计的革命,在各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计算机绘图与三维建模作为一种工作技能,有着强烈的社会需求,正在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新亮点,而阅读和绘制零件工作图及装配图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
为此,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决定举办"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二、竞赛内容1.
根据所给资料,用尺规绘图(90分钟).
2.
根据所给资料,用AutoCAD绘制二维图(60分钟),机械类由三维模型生成二维图形.
3.
根据所给资料和指定的三维绘图软件,完成三维模型的创建.
三、竞赛形式竞赛分三个单项,即尺规绘图、计算机二维绘图、计算机三维建模.
参加团体赛的选手必须同时参加三个单项的比赛.
四、参赛资格竞赛内容主要是针对学过"画法几何及土建制图"、"计算机二维及三维绘图"课程的高校在校学生.
五、竞赛时间每年9月份.
六、奖项设置1.
团体竞赛设第一、二等奖,颁发"高教杯"证书;2.
单项一、二、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首届团体一等奖,个人单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第三届建筑类团体一等奖,个人全能一等奖5项,单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第四届机械类团体二等奖,个人全能一等奖1项,单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第五届建筑类团体一等奖,个人全能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单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
111Q77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是为了培养人才、服务教学、促进高等学校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增加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和选拔数学创新人才,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展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舞台.
一、组织机构中国数学会主办,相关大学及机构承办.
二、竞赛内容1.
非数学专业组竞赛内容为本科高等数学内容(高等数学内容为理工科本科教学大纲规定的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
2.
数学专业组竞赛内容含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解析几何(均为数学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所占比重分别为50%、35%及15%左右.
三、参赛资格大学本科二年级及二年级以上的在校大学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9—10月份.
五、奖项设置竞赛设赛区(一般以省、市、自治区作为赛区,军队院校为一个独立赛区)奖与全国决赛奖.
1.
赛区奖:按照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数学类专业与非数学类专业分别评奖.
每个赛区的获奖总名额不超过总参赛人数的15%(其中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占各类获奖总人数的20%、30%、50%).
2.
决赛奖:参加全国决赛的总人数不超过300人.
每个赛区参加决赛的名额不少于5名(其中数学类2名,非数学类3名),由各赛区在赛区一等奖获得者中推选.
最后入选名单由竞赛组织委员会批准.
决赛阶段的评奖等级按绝对分数评奖.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1年全国三等奖1项;2012年陕西赛区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2013年陕西赛区一等奖16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41项;2014年陕西赛区一等奖18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55项;2015年全国二等奖1项,陕西赛区一等奖22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55项.
112Q78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是我国高等学校化学学科最高级别赛事.
秉承"检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加强交流,总结经验,探索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思路、途径和方法"的宗旨,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培养创新型化学人才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以提高我国化学实验教学总体水平.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办二、竞赛内容竞赛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理论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
实验理论笔试的考察范围主要是化学实验理论知识、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等.
实验操作考试的考察范围主要是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实验设计与操作、数据采集和分析、常规和大型仪器的使用、图谱解析、实验总结与报告等.
三、竞赛形式由各学校选派学生组成代表队现场参赛竞技,分为个人理论笔试和团队实验操作两部分进行竞赛.
分别计算个人成绩和团队成绩,确定最终获奖结果.
四、参赛资格各高校选派3名化学类专业学生组队参赛.
五、竞赛时间邀请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一般在7月中旬进行.
六、奖项设置个人奖设置:一、二、三等奖;根据个人奖获奖情况确定团体奖名次,团体奖取前6名.
113Q79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大赛于2015年全新举办,旨在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为他们提供阅读实践的机会和自我挑战的舞台.
大赛以高远的立意和创新的理念,汇聚全国优秀学子,竞技英语表达与沟通艺术,为全国大学生提供展示外语能力、沟通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综合平台.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
二、参赛资格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35岁以下,中国国籍.
曾获得往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出国及港澳交流奖项的选手不包括在内.
三、参赛时间参赛院校根据大赛组委会公布的时间(一般在6月—9月举行初赛)安排举办,确保在本省复赛之前完成初赛,并将入围复赛的选手名单报送复赛组委会.
大赛组委会在9月底前确定各地复赛时间与承办院校,发布复赛通知.
四、奖项设置初赛学校设置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特等奖获奖选手代表本校参加复赛.
复赛设置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其中特等奖3名.
决赛设置特等奖6名(冠军1名、亚军2名、季军3名),获得获奖证书及奖品,并赴国外或港澳地区进行学习交流.
114Q80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于2012年启动,旨在推动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引领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大赛以高远的立意和创新的理念,汇聚全国优秀学子,竞技英语表达与沟通艺术.
同一赛场,两个舞台,既各具特色,又互促互进,为全国大学生提供展示外语能力、沟通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综合平台.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
二、竞赛形式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包含初赛、复赛和决赛.
三、参赛资格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国国籍在校本科学生.
大赛组委会不接受选手个人直接报名.
四、参赛时间参赛院校根据大赛组委会公布的时间(一般在6月—9月举行初赛)安排举办,确保在本省复赛之前完成初赛,并将入围复赛的选手名单报送复赛组委会.
大赛组委会在10月中旬前确定各地复赛时间与承办院校,发布复赛通知.
五、奖项设置初赛各参赛学校设置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复赛设置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其中特等奖3名.
决赛设置特等奖6名(冠军1名、亚军2名、季军3名),获得获奖证书及奖品,并赴国外或港澳地区进行学习交流.
115Q81"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旨在为全国大学生搭建一个激励英语学习、培养思辨能力、展现综合风采的舞台,同时为中西文化架起一座促进文化沟通、增进国际交流的桥梁.
是目前我国外语界影响最大,水平最高,最具权威性的英语演讲大赛.
一、竞赛宗旨推动国内英语教学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提高全民英语水平,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二、组织机构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组委会)协办.
三、竞赛程序大赛分五个阶段进行,即: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总决赛.
四、参赛资格全国大专院校35岁以下中国籍在校本科、专科学生、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曾进入往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以及曾获得"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出国奖项的选手不包括在内.
五、竞赛时间每年5—11月份.
六、奖项设置大赛设决赛冠军(1名)、决赛亚军(2名)、决赛季军(3名)、决赛优胜奖(若干名)以及决赛单项奖和大赛鼓励奖.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3年陕西赛区三等奖1项;2004年陕西赛区特等奖1项;2005年陕西赛区三等奖1项;2007年陕西赛区三等奖1项;2009年陕西赛区二等奖1项;2010年陕西赛区三等奖1项;2013年陕西赛区三等奖1项.
116Q82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由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创办,自2003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由于其参赛作品质量高、评选公正、影响范围广、规模盛大,因此被香港影视界誉为华语学界的奥斯卡.
一、组织机构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二、大赛内容该奖项参赛作品分为四个类别:剧情片、纪录片、广告片、动画片.
三、作品要求参赛作品须为原创.
参赛作品应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且不得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邻接权、人身权等.
作品内容不含有涉及色情、暴力、种族与宗教歧视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禁止或与其抵触的内容.
参赛作品一旦提交,即视作授予主办方组委会免费及合法使用其在各类平台进行播放与展映的权力.
同一参赛者(个人或团体)可以提交多部参赛作品.
参赛作品无排他性,可参加其他各类比赛,但已参加往届华语大学生电影节的作品不得再次参加.
每年的参赛作品的集体要求请参考当年最新作品要求.
四、参赛资格海内外各大高校全日制大学生(包括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个人及团体皆可.
五、参赛时间参考每年组织机构的通知.
六、奖项设置亚太区组角逐共12个奖项:年度金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剧情片)、最佳创意奖(剧情片)、最佳创作(剧情片)、最佳纪录片奖、最佳动画奖、最佳实验片奖、优秀纪录片奖、优秀动画奖、优秀实验片奖、评委会特别奖.
117Q83"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创办于2005年,是由科讯网世界有限公司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联合国内13所影视传媒知名院校共同发起的大型比赛.
大赛得到了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及中国国情研习促进会(香港)的支持.
一、组织机构科讯网世界有限公司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联合国内13所影视传媒知名院校共同举办.
二、大赛内容该奖项参赛作品分为五个类别:剧情片、纪录片、宣传及广告片、动画片、非主流影片.
三、作品要求作品视频、资料刻录数据光盘(光盘上标记"作品编号+作品名称")注:每年作品要求请参考当年的最新作品要求.
四、参赛资格海内外各大高校全日制大学生(包括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个人及团体皆可.
五、参赛时间参考每年组织机构的通知.
六、奖项设置分组赛奖项各设:纪录片、剧情片、动画片、宣传及广告片、非主流影片类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总决赛奖项:最佳纪录片、最佳剧情片、最佳动画片、最佳宣传及广告片、最佳非主流影片、捷图科技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效、BIRTV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美术、年度大奖、优秀组织院校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作品3部(含)以上,至少1部获总决赛奖项、网络奖项、优网火爆人气影片(3名)、命题作品奖项、最佳环保命题作品、最佳古迹命题作品奖.
118Q84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为了纠正大学生只重视外语学习和使用而忽视或削弱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使大学生在强化外语学习的同时不忘母语基本功的锤炼,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委托国家语言文字报刊社举办"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一、竞赛内容1.
社会生活中应具备的语言文字基本功;2.
语言运用中应该遵循的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知识和规范标准;3.
书写及写作等语文基本功.
二、参赛资格高等院校、大中专院校学生自愿参加.
三、竞赛时间每两年举办一次,大致时间安排在6—12月份.
四、奖项设置大赛设立一等奖(参赛人数的3%)、二等奖(参赛人数的5%)、三等奖(参赛人数的7%)及组织奖,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办公室和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语文建设》编辑部颁发获奖证书,获奖名单将在国家语委《语文建设》杂志和相关网站公布.
五、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三届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第四届一等奖16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39项.
119Q85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北京联合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共同承办,是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的一项群众性的广告策划创意实践活动.
一、竞赛宗旨促进教改、启迪智慧、强化能力、提高素质.
二、竞赛目的目的在于活跃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激发大学生的创意灵感,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推动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竞赛平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竞赛内容大赛采取全国统一命题的公益广告和按统一规定的企业背景资料命题的商业广告两种形式.
四、参赛资格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全日制大学生均可参加.
五、竞赛时间全国大赛从2005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即单数年号为全国大赛年.
各分赛区可根据通知自行安排.
六、奖项设置全国大赛总赛区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每届大赛设大奖1个;分赛区设一、二、三等奖及入围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120Q86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为了促进中国景观设计行业的和谐发展,给全国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院校及毕业生搭建教学交流和展示自我的舞台,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此项赛事得到国际景观设计联盟IFLA等8个国际学术机构和媒体的支持.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承办单位:"景观中国"、《景观设计学》杂志、建筑时空二、参赛资格1.
全国高校(包括港澳台地区)应届毕业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2.
学习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学(景观建筑学、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并且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景观规划、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方向.
三、竞赛时间自2005年开办以来以来,每年2—10月份举行.
四、奖项设置竞赛设荣誉奖5-10名(最少5名获奖者);单项奖(六项,可以空缺);优秀组织奖,10名;优秀奖,(不超过总参与评奖数量的30%).
五、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四届荣誉奖、地球关怀奖1项,优秀奖7项,优秀组织奖;第五届荣誉奖、地球关怀奖1项,最佳分析与规划奖1项,最佳场地理解与方案奖3项;第六届荣誉奖、最佳选题奖1项,文化关怀奖、想象与超越奖1项,优秀奖3项;第七届最佳场地规划分析奖1项,最佳场地理解与方案奖1项,单项奖1项,优秀奖4项.
第九届景观分析与规划奖1项,优秀奖1项.
121Q87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的前身为"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教育委员会联合16家主要设计高校发起于2003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3届.
"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作为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全国1700所高等学校的参与,且已成为这一专业领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奖项.
为进一步把学年奖办成跨学科及关注人居环境为主题的教育交流平台,提升学术品质,使其成为可持续的优质人居环境设计教育交流平台,发挥清华大学的学科优势,整合资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建筑学院联手改组原活动,构建了更为强大的评委阵容,在2015年全新开启"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一、组织机构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单位:住房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属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奖与年会承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术支持:《装饰》、《世界建筑》二、竞赛内容组委会每年围绕热点话题、环境问题等一系列主题设计竞赛内容及方案,需表现对社会、文化、历史及环境的关注,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参赛作品以各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作品为主,竞赛语言主要为中文.
三、参赛资格中国各类开设城市设计、建筑学、景观学、风景园林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的高等院校.
四、竞赛时间每年举办一次,举办时间为每年的6月至7月.
五、奖项设置第一类:专业奖项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各评出金奖3项、银奖5项、铜奖10项、入围奖若干.
第二类: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该项赛事目前为止举办了一届,我校学生获得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项.
122Q88中国风景园林大学生设计竞赛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杂志社等承办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是为了配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的举办,旨在提高风景园林专业大学生的规划设计水平,鼓励和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大学生对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发展前沿性问题的思考.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承办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协办单位: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园林》杂志社、《风景园林》杂志社二、竞赛主题融合与生长—情理之中意料之外(Growth&Integration——NaturallybutUnexpected),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球化时代如何面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主流文化的影响所带来的碰撞,中国优秀风景园林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弘扬以及在当代生存与转型,并探寻其新的时代生长点等一系列重要议题.
三、参赛资格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在校风景园林类专业[园林、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均可参赛.
四、竞赛时间每年6—7月份.
五、奖项设置竞赛设立一等奖1名,奖状+奖金12,000元;二等奖3名,奖状+奖金6,000元;三等奖5名,奖状+奖金2,000元;表扬奖若干名,奖状.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2009年获得一等奖1项、表扬奖2项;2011年获得三等奖1项、佳作奖3项.
123Q89"靳埭强设计奖"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比赛"靳埭强设计奖"自1999年创立以来已成为中国大学生艺术设计比赛的知名品牌,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艺术设计比赛之一.
为了给广大喜爱设计的华人青年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创意的自由舞台、提升专业视野的广阔空间,比赛由2005年起将参赛对象扩大至全球华人大学生,并更名为"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比赛".
从2006年起,"靳埭强设计奖"获奖作品开始在全国十所高校进行巡回展出,以拓展专业交流的渠道.
一、竞赛目的比赛致力于以国际先进设计创意理念和具有原创性、本土精神的设计作品推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致力于用高水准的参评标准启发、引导大学生的设计思维与理念.
二、参赛资格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在校本科生、专科学生、研究生和成人教育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在高等院校正式注册的进修生.
三、竞赛时间每年6—11月份.
四、奖项设置未来设计师大奖:1名(奖金人民币10,000元及获奖证书)金奖:2名(奖金人民币5,000元及获奖证书)银奖:3名(奖金人民币3,000元及获奖证书)铜奖:6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及获奖证书)优秀奖:50名(获奖证书)入选奖:200名(入选证书)最佳包装设计奖(本项奖金由《包装与设计》提供):1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及获奖证书)124Q90"WA.
总统家杯"建筑手绘设计大赛"WA.
总统家杯"手绘设计大赛与庐山建筑草图艺术高峰论坛自举办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重视和业界的关注,经过多年的悉心运营,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作品质量上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实现了全新的突破.
在联合国内外几大艺术高校等单位的同时,还邀请业界资深人士组成阵容强大的独立评委团负责大赛的评委工作,并设立近百万的奖品奖金.
一、组织机构主办方:《世界建筑》杂志、总统家网协办单位:庐山艺术学会、华人手绘设计网、IFDA国际室内装饰协会二、参赛资格A组:设计师组(职业设计师、教师及艺术设计爱好者)B组:学生组(各艺术设计院校在读学生)三、竞赛时间每年7月份.
四、奖项设置1.
特等奖1名,奖金RMB8000元、证书、奖杯;(五年内若能出国留学,可获RMB10万元资助).
2.
一等奖3名,每人奖金RMB5000元、证书奖杯;(可获得一次1—2周的出国写生的费用资助).
3.
二等奖6名,每人奖金RMB3000元、证书、奖杯;(可获得一次1—2周的国内写生的费用资助).
4.
三等奖9名,每人奖金RMB2000元、证书、奖杯.
5.
佳作奖30名,每人奖金RMB500元,证书、奖杯.
6.
院校组织优秀奖10名,证书、奖杯.
125Q91"和成·新人杯"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为鼓励在校学生对室内设计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发现和表彰优秀学生,加强院(系)间的教学交流,促进我国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决定主办"和成新人杯"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
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是我国高校室内设计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全国性学生竞赛之一.
一、竞赛形式竞赛采用全国统一命题,不限定竞赛场所,参赛队利用课余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由参赛学生完成作品的设计,并按时提交给竞赛组委会.
二、参赛资格参赛者仅限各院(系)在读的专科、本科、研究生.
三、竞赛时间每年一届(具体时间届时通知).
四、奖项设置:竞赛设立一等奖3个:每个颁发人民币3000元(税前)、奖杯及证书;二等奖6个:每个颁发人民币2000元(税前)、奖杯及证书;三等奖9个:每个颁发人民币1000元(税前)、奖杯及证书;优秀奖20个:每个颁发证书;鼓励奖30个:每个颁发证书;产品设计奖2个:(面盆与坐便器1个、水龙头1个)每个颁发人民币3000元(税前)、奖杯及证书.
五、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8年优秀奖1项、鼓励奖1项;2009年三等奖2项、鼓励奖1项;2010年鼓励奖2项;2011年鼓励奖1项;2012年优秀奖1项、鼓励奖2项;2013年鼓励奖1项.
126Q92PIP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国际摄影(PingyaoInternationalPhotographyFestival,简称PIP)始创于2001年.
在国家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首次创办的"平遥国际摄影节",完全按照国际规范操作,国内与国际接轨、传统与现代互动,使平遥古城独特的风貌、古朴的民风以及形式多样的摄影活动交相辉映,在海内外产生了出乎预料的轰动效应.
一、组织机构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山西省委宣传部二、活动内容1.
独立影像展2.
省市企业摄影大赛3.
全国高校摄影大赛4.
摄影讲座与论坛5.
民俗摄影展6.
影像短片展三、竞赛形式每种竞赛项目均单独进行,具体办法详见各竞赛通知.
四、参赛资格来自世界各国从事摄影工作和全国省市及企业的摄影工作,全国高校大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五、竞赛时间每年9月中旬,一周时间.
六、奖项设置竞赛设立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评审委员会大奖"1名;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25名;影像短片大奖一、二、三等奖.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9年优秀作品二等奖1项、优秀摄影师1项;2010年新锐摄影师推荐奖1项、入围奖7项;2013年入围奖10项.
127Q93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秉承"扶持优秀艺术人才,推动雕塑教育发展"的宗旨,本着"为毕业生提供展示平台,搭建雕塑教育交流平台"的目的,2006年举办第一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实物展"至今,积极与社会各界展开合作,整合各方力量.
推介和表彰以雕塑为主的造型艺术领域优秀人才,认识、发倔毕业生的艺术才华,鼓励、扶持毕业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为社会艺术人才需要搭建良好平台的同时,也为雕塑行业的新生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飞扬的梦想.
一、组织机构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北京紫檀文化基金会、《雕塑》杂志社.
二、竞赛内容竞赛组委会举办作品展览、学术研讨会、网络展、石雕创作营、观众互动交流等形式.
三、参赛资格造型设计专业(雕塑、公共艺术、艺术设计)本、硕、博毕业生.
四、竞赛时间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每年举办一届.
每年5月开始征稿,展览时间为每年7月下旬.
五、奖项设置金奖:5名;10000元/名(包含钱绍武学术奖、陈丽华艺术奖、陆光正创作奖三项荣誉奖);银奖:7名;5000元/名;铜奖:9名;2000元/名;优秀奖若干名(入选参加实物展的作品统一颁发优秀作品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优秀奖两项;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优秀奖一项.
128Q94中国高教影视教育专业年会2008年,由中国高教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和重庆大学联合主办、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承办的"中国高教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影响研讨会"在重庆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百余名学者就高校影视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以及影视历史与创作等议题展开了热烈、广泛的研讨与交流.
一、组织机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二、活动内容1.
教学研讨:影视编导、播音主持课程教学2.
中外影视学科比较研究3.
中外电影电视现状研究4.
大学生dv短片大赛三、竞赛形式每种竞赛项目均单独进行,具体办法详见各竞赛通知.
四、参赛资格全国高校大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五、活动时间每年10月下旬.
六、奖项设置竞赛设中国高教影视学术著作奖、中国高教影视教材奖、中国高教影视创作奖、中国高教影视学术论文(含调研咨询报告)奖四大类.
每类设一、二、三等奖.
根据报名实际情况设立特等奖.
129Q95红星奖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于2006年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杂志社共同发起并会同国内地方相关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举办,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承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提供项目资助,并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大力支持.
2009年1月,通过了ICSID(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认证,并利用其世界性的交流平台和网络进行宣传,红星奖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国际权威设计组织的认可.
一、竞赛宗旨该奖项旨在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通过每年一届的表彰中国企业的优秀设计产品,促进设计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创新设计,推出品牌名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国民生活品质,推动中国设计国际化.
二、报名网站http://www.
redstaraward.
org/三、产品要求由在中国注册的单位或个人研发、设计,并在中国市场(含港澳台地区)有批量销售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经授权许可、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产品.
报送的产品应为过去两年和未来一年之间上市销售的产品.
同一件产品只能由一家单位或个人进行申报;历届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获奖产品不可重复参评.
产品包括: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新能源和环保、家居用品、服装服饰、玩具、工艺美术、产品包装、医用器械、五金建材、工业仪器、装备制造、建筑装饰、交通工具、航空航天、展览展示、公共设施等.
四、参评资格在中国注册(含港澳台地区)的内资、合资、外资企业、设计公司、院校和自由设计师.
五、竞赛时间每年一届(具体时间届时通知).
六、奖项设置设立至尊金奖1名、金奖8名、最具创意奖10名、红星奖若干、最佳团队奖1名、最佳新人奖1名.
130Q96"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是我国首个以政府首长名义冠名的工业设计大赛.
大赛依托广东制造业大省的先天优势,结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三促进一保持"及"双转移"等重大战略部署,通过创新的大赛模式,广泛发动全社会各企业、设计机构、院校、设计师参与,挖掘设计创意,营造全社会重视设计、崇尚设计的良好氛围;通过促进设计与制造的互动和对接以及产业化扶持等措施,实现产业设计化、设计产业化,从而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评价标准,促进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使广东成为设计人才培养聚集高地.
一、参评产品类别1.
消费产品类:如家用电器、民用电子产品、民用仪器仪表、家具、塑料制品、五金制品、陶瓷洁具、玻璃制品、乐器、玩具、文具、运动器械等;2.
工业设备类:如工农业生产专用机床、仪器、起重搬运设备、工具、农业机械设备等;3.
交通运输类:如飞机、火车、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或相关零部件;4.
办公设备及医疗保健设备类:如电脑及外围设备、商业用机具设备,医疗与科学专用或个人保健用专业医疗设备、器械、仪器、用品等;5.
新媒体和平面包装类:如交互界面、网页网站、视觉识别系统、平面和产品包装等;6.
其他.
二、基本条件1.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经授权许可,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产品,具备批量销售潜力或已在国内外市场上批量销售,产品范围应符合上述规定.
2.
在过去二年和未来一年内上市销售.
1313.
同一件产品只能由一家单位或个人进行申报.
4.
历届省长杯优良工业设计奖获奖产品不可重复参评.
5.
获得历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三等奖以上的产品,如已实现产业化并满足第(三)条规定条件的,可直接入围参评省长杯优良工业设计奖.
三、参评报名报名参加省长杯优良工业设计奖的单位和个人须提供以下申报材料:1.
《省长杯优良工业设计奖申报表》;2.
设计作品照片3-5张(像素在300dpi以上A3幅面的jpg格式的数字照片,能说明整体与细部特点)设计说明(1000字以内);企业采纳设计的合同复印件或证明;取得专利的附专利证书复印件.
相关表格下载及文件上传请登陆广东工业设计网www.
gd-id.
com.
请将上述所有申报材料的文件打包压缩为RAR格式,以"公司名称+参评产品名称"命名上传,同时将纸质申报材料邮寄至省工业设计协会.
四、竞赛时间每年3月上旬大赛启动,3月上旬至4月上旬大赛项目征集、发动.
五、奖项设置"省长杯"优良工业设计奖的奖项按照参评的产品类别设置,除消费产品类外,其他每一产品类别中均设置有:"省长杯"优良工业设计奖大奖1名;"省长杯"优良工业设计奖若干名.
消费产品类奖项设置:"省长杯"优良工业设计奖大奖3名;"省长杯"优良工业设计奖若干名.
所有入围作品中,评选出"工业设计最具潜力奖"、"工业设计最具创意奖"、"工业设计最具价值奖"各一名.
132Q97中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全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原名"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始于1998年,由留德归国学者、设计教育改革者林家阳教授主持创办.
评审团队由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著名教授和设计大师组成,通过具有国际视野的评审标准和观念来影响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方向,推动文化和经济创意产业的发展.
名后的全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已经从原来的视觉设计扩展到工业设计和环境艺术领域,并逐渐从国内大赛走向国际大赛.
一、竞赛宗旨旨在搭建中国创新教育改革平台,提高全国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政府、机构、企业和学生之间创意、实践与应用的需求渠道.
二、竞赛类别视觉设计;产品开发设计;居家用品设计;服饰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影视、动画、游戏、网页设计三、参赛资格全球华人各设计团体、个人;各设计院校教师和学生(博士、硕士、本科、高职);在华注册的外国设计师和留学生四、竞赛时间每年4—10月份.
五、设计原则原创性:设计作品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品质和时代特征.
审美性:设计作品应具备中华民俗、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
功能性:设计应便于操作并具备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交叉性:设计应考虑新技术与新材料的综合交叉应用.
专利性:设计应具有申报国家专利的技术和商业价值.
六、竞赛官网竞赛官网:http://www.
masteraward.
org/133Q98"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在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科技厅的支持下,以前瞻性的比赛内容、强大的国际评委阵容、精彩纷呈的优秀作品,吸引了全球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多名设计师参与,大赛已经成为"创新湖南"的国际合作平台,设计、转化、分享工业成果的平台,发现、培养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平台.
一、参赛类别产业创新:数字化制造与设计融合创新;智能产品与服务设计融合创新社会化服务设计创新二、参赛资格根据据参赛对象不同分为两组,以设计师个人名义参赛的为公开组,以企业名义参赛的为企业组.
个人或团队参赛形式不限;大赛评委及工作人员不能参赛.
公开组参赛对象为:1.
国内外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师和学生;2.
企业或设计公司的设计人员;3.
其他工业设计爱好者.
企业组参赛对象为:湖南省内企业(包括在湘合资、独资的企业).
三、奖项设置金点子奖:(针对优秀设计命题的奖励);网络人气奖:(根据公众投票结果的奖励);创新设计优秀奖:不低于3000元人民币的奖金及就业、实习等其它奖励.
至尊大奖(全场大奖):1名,奖金50,000元,意大利设计之旅;最佳科技创新奖(制造业):3名,奖金20,000元;最佳智能设计奖(智能产品与服务):3名,奖金20,000元;最佳社会创新奖(社会创新):3名,奖金20,000元;最佳视觉效果奖:2名,奖金5,000元;未来之星奖:6名,奖金5,000元;最佳商业潜力奖:6名,奖金5,000元;获奖者还将获得大赛获奖作品集、奖杯、获奖证书、模型制作费等奖励.
四、参赛官网参赛官网:http://www.
lotusprize.
com/134Q99"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从2005年起每年定期在制造业名城东莞市举办,现已成为国内工业设计领域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成效最显著的工业设计竞赛活动之一.
自举办以来,"东莞杯"共征集到来自国内外各类工业设计作品23000余件,参赛设计院校、设计机构、企业等单位1500余家,参加大赛系列活动的企业代表、各界人士25余万人次,大赛奖金累计发放近900万元.
"东莞杯"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及设计师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工业设计的教育教学及应用水平;而且有利于加强东莞与国内外工业设计交流合作,广泛集棸优质设计资源,促进东莞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东莞工业设计水平和设计成果产业化能力等.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承办单位:东莞市科学技术局、东莞市知识产权局.
二、参赛组别及对象大赛根据参赛对象不同分为概念组和产品组两个组别.
1.
概念组参赛对象为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范围内的高等院校师生、企业和设计机构设计师、设计爱好者等个人,鼓励团队参赛.
2.
产品组参赛对象仅限于东莞市企事业单位.
三、参赛内容1.
电子信息产品设计:通信设备、语音娱乐设备、可穿戴智能设备等;2.
家居产品设计:家具、家庭用品、生活设施、智能家居系统等;3.
智能装备产品设计: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电气自动化装置等;4.
灯具产品设计:公共照明、商业照明、家用照明等.
5.
玩具及文体用品设计:玩具(电子教育玩具、智能玩具、婴童车等),文教用品(文具、教育用品等)、体育用品(高尔夫用品等);6.
印刷包装产品设计:商业(食品、礼品、产品等)印刷包装、工业(机床、大型电器等)印刷包装、运输印刷包装等;7.
其他产品设计.
四.
奖项设置概念组:至尊金奖1名;金奖4名;银奖6名;铜奖8名;优秀奖20名;入围奖若干名.
五、参赛官网参赛官网:http://www.
dgawards.
com/135Q100中国小家电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小家电创新设计大赛为全国小家电设计人员提供展示、交流的舞台,小家电优秀设计成果转化的平台,在国内外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大赛面向国内外征集设计作品,采用网络评选、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评出各类奖项.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余姚市人民政府.
二、竞赛对象家电行业企业所属工业设计机构(或部门);工业设计单位和专业人士;社会职业设计师;各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其他有意自行参与的设计爱好者.
三、作品范围厨卫类:微波炉、吸油烟机、电饭锅(煲)、电炖锅、消毒柜、洗碗机、电磁炉、多士炉、爵士炉、电炒锅、电炸锅、电压力锅、电蒸笼、电饼铛、电烤铛、电(热)水壶、热水器、燃气灶、电热水龙头、浴霸、搅拌机、电烤箱、打蛋机、豆浆机、榨汁机、咖啡壶、制冰机、削皮机、烧烤电器、厨房废物处理器等;家居类:电风扇、排气扇、空调扇、咖啡壶、咖啡机、电熨斗、吸尘器、空气加湿机、电暖器、电热油汀、空气清新机、空气净化器、地板打蜡机、饮水机、净水机、柔巾机、电子驱蚊器、干衣机、脱水机、抽湿机、干手机、干鞋机、擦鞋器、家用电动工具等;个人护理类及其他: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电动牙刷、电子按摩器、脱毛器、电子体温计、电子美容仪、卷发器、LED灯具、智能家居及其他应用新材料、新能源的绿色节能类产品等.
四、竞赛时间每年5—9月份.
五、奖项设置设立金奖3名;银奖6名;铜奖9名;优秀奖100名;根据参赛情况,可增设特等奖1名.
金、银、铜奖和特等奖颁发获奖证书和奖杯,优秀奖颁发证书.
设立最佳网上人气奖3名,并颁发获奖证书.
大赛将通过"姚江创潮"平台(E企工作台)进行网络评选,将E企台会员企业的点击率作为最佳网上人气奖评选的依据之一.
设立创新设计应用奖若干名,并颁发获奖证书.
鼓励设计作品与企业进行对接,凡是由企业产业化意向的作品,可参与创新设计应用奖的评选.
136Q101"镇海杯"国际创新设计大赛"镇海杯"国际创新设计大赛由宁波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其目的在于推动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提升制造业的自主设计创新意识,提高设计行业的整体实力,在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及设计大国迈进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竞赛认证"镇海杯"国际创新设计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光华龙腾创新奖龙腾之星认证,竞赛获奖人员被认定为"光华龙腾设计创新奖"龙腾之星提名候选.
二、竞赛主题提升创新设计能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三、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四、竞赛分组竞赛分工业设计专业组、创新设计公共组、企业产品创新组:(一)工业设计专业组参赛对象为国内外各类制造业企设计部门、优秀设计公司,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综合类和专业类设计院系,港澳台,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境外知名设计组织等.
1.
埃美柯:水暖洁具组内容:水龙头、卫浴洁具产品的设计;要求:①产品设计的创意要求新颖,并符合市场潮流趋势和人们使用习惯;②在设计上应考虑产品的实用性及功能、人性化要求;③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符合低碳、节能、智能化生活趋势.
同类产品的参考资料请登陆http://www.
amico.
cn.
2.
丽辰电器:老龄化生活智能产品设计组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居家老人的居家安全和生活品质越来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设想,奶奶有一套90平方的房子需新装修,你怎样设计一个适合老年人的生活智能产品、产品组合或小方案,使得奶奶有一个安全的居家环境,远离跌倒,碰伤,火灾的危险;方便起居;以及遇到紧急状况时联系到你或护理中心的用品.
137(二)创新设计公共组参赛对象为国内外各类制造业企设计部门、优秀设计公司,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综合类和专业类设计院系,港澳台,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境外知名设计组织等.
参赛内容必须是以应用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作为核心元素,符合绿色、智能、全球网络、个性化、文化情感等全部或部分创新设计特征,能够提升工业产品和日用消费品附加值的创新设计作品,包括创意作品和已生产上市的工业产品均可参赛.
创新设计作品具体要求:1.
创新设计是技术创新、文化创新、艺术创新、人本创新、商业创新等多种创新的总集成,其作品必须有"以人为本、技艺融合、商业持续、环境友好"的特征;2.
通过采用新的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来实现作品的绿色、智能、全球网络、个性化.
五、竞赛时间设计作品提交时间为5—8月份,作品评比及颁奖时间为9月.
六、奖项设置(一)工业设计专组、创新设计公共组每个组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优秀奖4名,分别给予6万、3万、1万、0.
5万的奖励;(二)企业产品创新组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分别给予6万、3万、1万的奖励;(三)至尊金奖从所有作品评出至尊金奖1名,给予10万元奖励(奖金不重复计算).
(四)组织奖设组织奖3名,分别给予1万元的奖励,其中特别优秀的,获评最佳组织奖的,给予2万的奖励.
138Q102华帝工业设计大赛华帝工业设计大赛由华帝主办,大赛的设计范围从最初单一的热水器到消毒柜、抽油烟机、灶具,再到整体厨房产品方案,大赛在不断拓宽设计师的畅想空间与未来梦想.
一、竞赛宗旨大赛旨在发掘和培养中国在校大学生与职业设计师的创造力,并为他们在设计的路上提供辅导与支持.
二、设计方向基于产品创新设计:针对目前的产品现状和使用情况,提出更适合使用和人性化的厨房产品,它需具有实现性,能以当前技术和生产条件将其投入生产研发和投入市场让消费者使用.
生活方式探索设计:新技术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整合当前技术工艺,结合当代人的生活价值观,设计出未来更适合人类的生活方式解决方案或实体的革新性的厨房产品.
三、设计范围厨房领域内任何的单项或者套系产品四、设计内容食材储备区神器:冰箱、保温盒、储物盒;餐具存储区神器:消毒柜、碗架、橱柜;清洗区神器:龙头、水盆、刷子;准备区神器:刀、锅、洗菜板;烹饪烘烤区神器:炉灶、油烟机、烤箱.
五、参赛资格国内外各大院校在校师生.
六、竞赛时间每年4—9月份.
七、竞赛官网大赛官网:http://www.
vatti-id.
com/八、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在2012年获得全国入围奖1项.
139Q103"三诺杯"中国工业设计精英赛由深圳市三诺数码集团冠名举办的,自2002年启动以来,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工业设计赛事.
有众多来自国内外设计院校、设计公司及企业设计部门的设计师纷纷踊跃参赛,吸引了数十万专业人群的关注和参与.
一、竞赛宗旨尊重设计价值;支持设计教育;提倡设计实践;推动设计发展.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三诺数码集团有限公司.
三、参赛资格国内外各高校设计专业的师生;设计公司、企业设计部门的职业设计师;自由设计师.
四、竞赛时间每年3—10月份.
五、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30,000元+资助出国学习考察+intel夏令营+奖杯+证书;二等奖2名、奖金20,000元+intel夏令营+奖杯+证书;三等奖3名、奖金10,000元+奖杯+证书;最佳概念设计奖1名、奖金5000元+奖杯+证书、礼品;最具商业价值奖1名、奖金5000元+奖杯+证书、礼品;最佳设计表现奖1名、奖金5000元+奖杯+证书、礼品;优秀奖10名、证书、礼品.
140Q104美的"创意嘉年华"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家电产品,"家"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提供休息和饮食的居所,人性化的家电产品可以将我们的生活环境打造成富有创意、个性十足的"心动空间".
不同的人群对产品的需求不同,让其心动的事物和感觉各不相同.
美的"创意嘉年华"工业设计大赛举办,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为优秀的参赛者提供在企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为美的培养工业设计的储备人才.
一、组织机构美的集团工业设计协会二、作品类别参赛作品类别主要为美的所生产的白色家电及其他产品,分为五大类:1.
空冰洗家电;2.
生活小家电;3.
厨卫家电;4.
炊具系列;5.
个人护理;6.
其他产品.
三、评分标准1.
创新程度新的设计概念、使用方式、特殊功能的实现、材料的搭配使用等占30%;2.
可行性是否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考虑其成本、结构和功能,能够在未来3年投入生产占20%;3.
环保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占15%;4.
用户体验易学、易用、有象征性、趣味性、使用过程愉悦占15%;5.
造型美观形态美观、色彩协调,与环境相搭配占20%.
四、参赛资格参赛选手必须为高等院校大专以上在校学生.
五、竞赛时间报名日期:每年6月底截止;作品提交:每年7月中旬截止.
六、奖项设置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单奖项若干;优秀奖若干;最佳组织奖1家.
141Q105世界华人创新设计大赛·华人创新奖"世界华人创新设计大赛"是华人设计届最权威的赛事之一,大赛给全球的华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发挥创造力的广阔舞台.
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组委会研究决定,从2010年起,大赛冠名为"华人创新奖"(ChineseInnovationAward简称CIA奖),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成为与德国红点奖、iF奖、IDEA奖、日本GK等国际设计大奖具有同样水准和影响力的全球性赛事.
一、竞赛宗旨旨在推动制造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价值,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塑造企业品牌影响力,搭建产、学、研平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工业设计与生产制造企业合作对接,选拔优秀的设计人才、扩大高校间的专业交流.
二、参赛资格国内外所有华人设计师、设计专业师生、企业设计师、设计机构以及设计爱好者等.
三、参赛时间每年10月份.
四、评审标准1.
概念的创新性(30%);2.
功能与人机性(20%);3.
设计表现效果(20%);4.
生产可实现性(20%);5.
整体展示效果(10%).
五、奖项设置个人综合奖: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优秀奖30名、入围奖100名.
个人单项奖:可乐马家具创新特别奖5名、最佳概念创意奖2名、最佳实用功能奖2名、最佳设计表现奖2名.
团体奖:优秀设计团队奖5名、优秀组织单位奖5名.
其他:优秀指导教师奖10名、大赛突出贡献奖2名.
142Q106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大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的公益性工业设计创意实践活动.
大赛旨在深入推进高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全社会展示高校工业设计教育与时俱进的面貌,搭建高校工业设计教育成果与经验的交流平台,为中国制造业、创意产业寻找设计新力量提供最佳途径和机会.
大赛按照"专家指导、部门协调、高校承办、学生参赛、企业参与"组织实施.
一、竞赛内容参赛作品应符合大赛主题要求,按照工作、生活、学习、沟通、出行、健康、娱乐、交互、服务等9大类别提交原创设计作品.
A工作,工业生产用机械装备、检测设备、加工设备、生产工具,商务活动用办公设备、金融机具等;B生活,消费生活用家用电器、视听设备、厨卫设备、家具、餐饮器皿照明器具、日用杂货、园艺用品、玩具、乐器、个性用品等;C学习,电脑及周边设备、学习工具、教育设备、文具等;D沟通,电话、移动电话及周边设备,传真、通讯终端、个人用导航设备;E出行,汽车、卡车、摩托车、自行车、船只、飞行器等;F健康,医疗用品、保健用品、运动用品、户外用品、训练装备等;G娱乐,玩具、游乐设备、娱乐设备等;H交互,以人机交互关系创新为特点的各类产品与具有突出界面设计特色的应用软件等;I服务(Service),以整合创新的理念开展商业模式的服务设计创新,作品应为包含产品、传播、物流、渠道、终端在内的完整新型业态系统.
作品提交形式:(1)平面图版;(2)设计产品实物或模型.
二、评审标准创新;可用;易用;环保;审美;精致.
三、参赛对象大赛参赛的学科专业范围主要是工业设计及相关学科专业.
参赛对象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及高职高专学生;鼓励不同学科专业学生跨学科、跨专业报名参赛;所有参赛者均须以所在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参赛.
四、参赛官网参赛官网:http://www.
cuidc.
net/五、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2012年获得陕西分赛区二等奖1项.
143Q107"和丰奖"工业设计大赛"和丰奖"工业设计大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宁波市制造业基础,充分发挥全市广大工业企业、设计机构、高等院校和专业设计人才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促进设计与制造的互动和对接,全面提升宁波市工业设计水平和设计成果产业化能力,加快推动"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跃升.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宁波市人民政府二、参赛资格主要是国内外高校学生,也包括国内外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计企业及设计师,设计爱好者等.
三、作品范围电子信息类:通信设备、物联网产品、语音娱乐设备、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家居用品类:家电、家具、灯具、日用品、厨卫产品、智能家居系统等;装备制造类:数控机床、塑料机械、海洋工程装备、物流设备、电动工具等;汽车及零部件类:车载产品、节能环保型乘用车、新能源乘用车、城市客车、城市轨道交通、乘用车专用产品等;其他:玩具、文体用品、医疗健康产品或根据本地制造企业提出的创意设计需求进行创意设计.
四、大赛官网大赛官网:http://www.
hefengid.
net/hfj/index.
htm五、奖项设置设立金奖3名,奖金各50000元;银奖20名,奖金各20000元;优秀奖100名,奖金各1000元.
金、银奖颁发获奖证书和奖杯,优秀奖颁发证书.
144Q108创新顺德工业设计大赛创新顺德工业设计大赛为广大设计参赛者提供一个展示能力,获得荣誉的舞台,为设计和制造提供一个对接、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佛山市顺德区工业设计协会二、参赛资格国内外各大院校设计专业师生、工业设计机构、设计工作坊、制造企业进行公开创意征集.
以个人、团体名义参赛均可.
三、作品范围参赛者可对市场现有小家电类产品进行改良设计,涵盖功能创新、时尚外观、健康环保等方面进行创新,为消费者创造更舒适的使用体验;也可选择特定的人群,如妇女、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群等为主要消费研究对象,通过关注他们生活的点滴细节,设计出适合他们使用,具备时尚特点,符合健康生活追求的小家电产品.
四、参赛方式全国范围内个人、团体参赛者,设计方案、作品通过Arting365创意擂台提交.
五、奖项设置设立金奖1名,奖金30000元;银奖2名,奖金各20000元;铜奖3名,奖金各10000元;菁英设计奖3名,奖金各5000元;最佳组织奖5名,奖金5000元;优秀设计奖10名;各奖项颁发获奖证书和奖杯.
145Q109中国座椅设计大奖赛中国座椅设计大奖赛是专业的全国性座椅产品工业设计大奖赛,以传播创新座椅、健康生活的理念,聚焦"座椅创意设计".
通过大奖赛,激发广大家具设计者的创造热情;体现设计师的价值和成就;唤起公众对选择健康座椅的追求.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家具协会、浙江省安吉县人民政府二、参赛资格各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其他有意自行参与的设计爱好者.
三、作品范围围绕"座椅、人与健康"的关系进行创作,研究如何通过椅子给人们带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更愉快的情感体验,通过结构设计等来体现健康功能,并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把握产品未来的趋势.
参赛作品主要类别为:办公座椅、公共及商业场所座椅、休闲座椅、家庭座椅.
设计不限定材料、结构和工艺,但要充分考虑市场价值和可实现性.
四、大赛官网大赛官网:http://goodchairs.
chinazaci.
com/五、奖项设置设立金奖1名,奖金30000元;银奖2名,奖金各10000元;铜奖4名,奖金各5000元;优秀奖10名奖金1000元.
金、银、铜奖和特等奖颁发获奖证书和奖杯,优秀奖颁发证书.
146Q110"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为更好地激发发明创造热情,倡导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提升杭州市工业设计水平,加快培养工业设计人才,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实现"杭州制造"向"杭州创造"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二、参赛资格工业企业,以及为国内企业设计工业产品和日用消费品的国内外高校和专业设计机构.
三、作品范围高校和专业设计机构可单独以其设计的工业产品和日用消费品参赛,也可与委托其设计的企业共同参赛;倡导以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意成果,所有参赛产(作)品必须已获得或申请国家专利或拥有软件著作权.
产品奖评选主要基于概念、功能、材料使用的创新,以及市场价值、低碳环保、产业化程度等方面评价产品的质量.
创意奖评选主要基于作品的概念、功能、使用方法和时尚等创新因素,以及低碳环保、安全和可实现性等方面评价设计方案的质量.
四、大赛官网大赛官网:http://www.
hzst.
gov.
cn/gysj/14hj/index.
html五、奖项设置产品奖: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6名、优秀奖20名,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5000元的奖励;创意奖: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6名、优秀奖20名,分别给予8万元、4万元、2万元、2000元的奖励.
147Q111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创意设计大赛为不断提升我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设计研发水平,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自2010年起,每年定期举办全国性的创意设计大赛,现已成功举办四届.
目前,大赛已成为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最具权威性和公正性的设计盛典.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二、参赛资格国内外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美术设计、汽车工程等相关专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
参赛者可以个人参赛或小组参赛,作品数不限,小组参赛人数不超过3人.
三、作品范围汽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带有保护带扣的织带或相应柔软的部件、调节装置、连接装置、以及辅助装置.
其设计是通过限制佩戴者身体的移动来减轻在车辆碰撞事故或突然减速情况下对佩戴人员的伤害.
四、参赛作品设计要求1.
设计作品符合参赛范围要求;2.
参赛作品充分体现创新设计和社会责任思想,具有安全性、舒适性和一定的商业前瞻性;3.
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原创作品;4.
参赛作品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任何法律法规的内容或有悖于社会道德和风俗的内容.
五、奖项设置特等奖1名:奖金30000元,另颁发奖杯、证书;金奖1名:奖金20000元,另颁发奖杯、证书;银奖2名,奖金10000元,另颁发奖杯、证书;铜奖5名,奖金5000元,另颁发奖杯、证书;优秀奖100名:颁发证书.
148Q112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是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各普通高等学校和体育院校,均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赛的全国大型赛事,每年有二三百所高校参赛,目的在于激励大学生顽强、积极的拼搏精神,展示各个学校的田径水平.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田径协会及当地人民政府.
二、竞赛内容符合国际田径协会最新田径规则所设立的项目.
三、竞赛形式分甲组、乙组,每名运动员限报2项,全能运动员不能兼报单项,但可兼报接力;各单项均录取前8名,各项参赛人数等于或不足8人时,名次减1录取.
四、竞赛资格参赛运动员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按照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的有关规定,经考生所在地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审核录取的在校在读大学生.
18—28周岁,在校学习,文化课考试合格,遵守学校各项纪律和有关规定,并经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并适宜参加比赛者.
就读大学本科期间,参加锦标赛届数不得超过四届,就读研究生期间,参加锦标赛届数不得超过两届,非会员学校不能报名参赛.
五、竞赛时间每年的暑假期间,比赛时间5—6天.
六、奖项设置获得各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颁发奖牌,获得前八名的运动员颁发成绩证书,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纪录颁发破纪录奖.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1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3000米障碍冠军,男子1500米第四名,女子400米第五名;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3000米障碍冠军;2014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链球冠军.
149Q113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是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各普通高等学校和体育院校,均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赛的全国大型赛事,每年有一二百所高校参赛,目的在于激励大学生顽强、积极的拼搏精神,展示各个学校的网球竞技水平.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网球分会及当地人民政府.
二、竞赛内容符合国际网球协会最新网球规则所设立的项目.
三、竞赛形式分甲、乙、丙、丁组,每名运动员限报团体和一个单项,各单项均录取前8名,各项参赛人数等于或不足8人时,名次减1录取.
四、竞赛资格参赛运动员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按照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的有关规定(以及相关的特殊招生政策),经考生所在地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录取(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注册备案)的在校在读大学生(函授学生、成人高考学生、电大学生、进修班学生、短训学生等不予报名).
18—28周岁,在校学习,文化课考试合格,遵守学校各项纪律和有关规定,并经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并适宜参加比赛者.
五、竞赛时间每年的暑假期间,比赛时间7—8天.
六、奖项设置获得各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颁发奖牌,获得前八名的运动员颁发成绩证书.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2年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女乙单、女乙团亚军;2014年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男乙单季军,网球联赛总决赛男乙团、女乙团第五;2015年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男乙单季军、男乙团第六、女丁单第四、女丁团第五.
150Q114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教育部的指导下,在高校学生中开展的一项普及知识产权、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发展和弘扬创新文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信息技术创新竞赛活动.
一、竞赛宗旨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刻苦学习、创新未来.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发明协会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承办单位:教育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三、竞赛目的引导和激励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实事求是、刻苦学习、提高素质,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现和培养一批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促进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
四、竞赛内容大赛根据不同内容共分为创意设计类、网络安全类、智能机器人、创业计划、发明创新类五个大类.
五、参赛资格凡在举办竞赛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中国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包括留学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报名参赛.
六、竞赛时间每年一届,时间在4—11月份.
七、奖项设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了"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以活动英文缩写"NOC"的中文译音为设奖名称).
这是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而设立的中国第一个面向广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以促进提高"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为目的的国家级奖项.
151Q115"赛伯乐杯"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以创业带动就业"及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进一步搭建资本和项目交流与对接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优秀创业人才、团队和项目来杭,经市政府同意,决定举办"赛伯乐杯"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市人事局、市人才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团市委、市劳动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政府新闻办、杭报集团、杭州文广集团、赛伯乐(中国)投资二、参赛要求1.
参赛项目选题应立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
2.
参赛项目中所提出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是参赛者参与或经授权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也可以是一项可能研发实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
3.
参赛团队核心成员必须对其参赛项目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或使用权(授权).
若在参赛过程中发现参赛项目知识产权不明晰或弄虚作假、被投诉,将暂停项目团队参赛资格.
三、参赛资格全国内地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生或2009年后(含)毕业的大学生(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同时欢迎港、澳、台地区高校大学生及海外高校的中国留学生参赛.
四、竞赛时间上年10月——次年5月.
五、奖项设置竞赛设特等奖2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32名.
特等奖奖金3万元,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2万元、1万元、5000元.
设大赛优秀组织奖35个,奖金各3000元.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1年一等奖1项;2013年三等奖1项.
152Q116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CIOB)——绿色建筑全国邀请赛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绿色建筑成为了通行的理念,不少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逐渐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融入到实践当中.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绿色建筑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技术实践上,都与国际标准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其推广就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CIOB)协办单位:香港环境师学会(HKIOE)二、参赛资格全日制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在籍研究生.
团队组建要求在5人或以下,可以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建议团队成员涵盖建筑、建工、管理、环境等多学科背景.
为了保证比赛公平,一名学生只限参加一支参赛队伍.
三、竞赛时间每年6—9月份.
四、奖项设置比赛将分为初赛阶段和决赛阶段.
初赛阶段要求各团队提供电子版成果,交由评审团统一评定,其中得分最高的8份作品将晋级决赛.
决赛阶段各队伍将以团队成果展示的形式呈现之前完成的作品,评审团现场打分,决出一、二、三等奖.
五、作品与知识产权参赛团队与本次赛事主办方共同享有参赛成果的所有权与知识产权.
153Q117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举办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下简称艺术展演活动).
一、活动项目和形式艺术展演活动的项目分为艺术表演、艺术作品、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和高校艺术教育论文报告会四类:1.
艺术表演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2.
艺术作品类包括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设计、雕塑(陶艺)、DV作品;3.
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包括书法(篆刻)、绘画、摄影作品;4.
艺术教育论文报告会另文通知.
二、参赛资格艺术表演类和艺术作品类的参加对象为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
参加对象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普通高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乙组为艺术院校、师范院校艺术专业、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
三、竞赛时间艺术展演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每3年一届,例如:第一阶段(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为各高校开展活动阶段.
第二阶段(2008年9月至2008年11月)为各省(区、市)组织集中展演活动阶段.
第三阶段(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为全国评选和现场集中展演阶段.
四、奖项设置竞赛设立1.
优秀组织奖:设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优秀组织奖和学校优秀组织奖;2.
精神风貌奖:奖励在集中展演期间表现优秀的学校;3.
艺术表演奖:各项目分设一、二、三等奖;4.
艺术作品奖:各项目分设一、二、三等奖;5.
优秀创作奖:在本届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的原创节目中评选;6.
指导教师奖:艺术表演节目一、二、三等奖和艺术作品一、二等奖的指导教师.
五、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二届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及优秀组织奖;第三届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154Q118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题赛事之一,是一项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科技竞赛活动,目的在于激发研究生群体的创新活力和学习兴趣,提高研究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研究生中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迅速成长,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增进各高校之间以及高校、研究所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一、组织机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各研究生培养高校轮流承办,组委会秘书处常设于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二、竞赛内容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与管理等领域的实际问题,并经过提炼加工,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
参赛者提交的作品应为一篇包括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改进以及结果分析与检验等内容的论文.
三、竞赛形式全国统一竞赛项目,赛题含两条以上不同的题目,采取网络或通讯竞赛方式,各校以相对集中的形式进行竞赛.
四、参赛资格参赛对象为在读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参赛选手需以组队方式参赛,每队为3人,专业不限.
每队可设一名指导教师(或教师组),从事赛前辅导和参赛组织工作.
五、竞赛时间大赛每年举办一届,一般在每年9月下旬举行.
六、奖项设置竞赛设立一、二、三等奖、专项奖、成功参赛奖、参赛单位优秀组织奖等.
其中,原则上一、二、三等奖获奖数,为参赛团队总数的40%.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五届三等奖1项;第六届三等奖1项;第七届三等奖2项;第十届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第十一届二等奖4项、第十二届二等奖2项.
155Q119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意实践活动.
目的在于推动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信息与电子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促进研究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一、组织机构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
二、竞赛内容竞赛分为技术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
技术竞赛采用开放式命题与企业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商业计划书专项赛的产品可以是已实现功能的实物,也可以是未实现功能的概念产品.
三、竞赛形式全国统一竞赛项目,采取网络或现场评审竞赛方式.
赛事为分初赛和决赛,其中初赛以全国各分赛区选拔赛为主要形式开展.
参赛选手通过大赛官网进行报名注册、参赛与作品提交.
四、参赛资格参赛对象为在读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每支参赛队原则上由一名或两名指导老师、三名学生组成.
五、竞赛时间大赛每年举办一届.
六、奖项设置各分赛区分设团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由组委会统一颁发奖状,各分赛区一等奖参赛队获得决赛资格.
决赛设团体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个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指导老师奖;优秀组织奖;企业专项奖;商业计划书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由组委会统一颁发奖状,并视具体情况给予奖励.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研究生先后获得第十届全国决赛三等奖1项、分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第十一届分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156Q120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作为"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题赛事之一,紧紧围绕移动终端应用主题,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提高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培养创新型人才;联合多方力量,努力把大赛办成在研究生群体、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力,被国内外高校和企业广泛认可的高层次、全国性重要赛事.
一、组织机构大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中心和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
二、竞赛内容以移动终端或移动互联网领域特征及发展趋势为题,不设固定赛题,但主要包含移动生活、移动商务、移动娱乐、移动云服务与安全、自选项目五个方面的比赛内容.
三、竞赛形式参赛选手通过大赛官网进行报名注册、参赛与作品提交.
四、参赛资格参赛对象为在读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参赛选手可以个人或组队方式参赛,每队不超过4人.
每部参赛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每名指导教师最多限指导三个参赛队.
五、竞赛时间大赛每年举办一届,一般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六、奖项设置大赛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项.
其中,一等奖占比不超过有效作品总数的5%,二等奖占比不超过有效作品总数的10%,三等奖占比不超过有效作品总数的20%.
同时,设立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
大赛给予获奖者及队伍数额不等的现金奖励并颁发获奖证书.
157Q121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作为"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题赛事之一,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围绕智慧城市主题,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组织机构大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数字音视频编解码(AVS)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
二、竞赛内容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需求,联合"智慧城市"相关产业联盟,围绕"智慧城市"的技术创新和创意,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发挥研究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三、竞赛形式每届大赛的比赛类型、形式等具体问题,可根据技术发展趋势、时代特点和行业需求,由当届大赛组委会确定后公布.
参赛选手通过大赛官网进行报名注册、参赛与作品提交.
四、参赛资格参赛对象为在读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参赛选手可以个人或组队方式参赛,每队不超过4人.
每部参赛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已参加"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其他赛事或已参加本赛事往届比赛的项目不能报名参赛.
五、竞赛时间大赛每年举办一届,一般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六、奖项设置大赛设置等级奖、赞助单位冠名奖、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奖.
获得等级奖、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奖的单位及个人颁发相应荣誉证书,等级奖颁发相应奖金.
158159S1陕西省大学生"德州仪器(TI)杯"模拟及模数混合电路应用设计竞赛为了推进陕西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活跃在校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同时针对目前高校电气信息类本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数字电路"、轻"模拟电路"现象,经陕西省教育厅高教处批准,陕西赛区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和德州仪器(TexasInstruments,简称TI)公司决定联合举办陕西省大学生"德州仪器杯"模拟及模数混合电路设计竞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陕西省教育厅承办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协办单位:德州仪器(TexasInstruments,简称TI)公司二、参赛资格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每个参赛队限三人.
每个参赛队可配备一名指导教师.
三、竞赛时间每年5—9月份.
四、奖项设置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原则上一等奖数目为参赛队数目的10%,二、三等奖的数目为15%和25%左右.
另设德州仪器杯1个,从一等奖中产生.
五、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获得第二届三等奖1项.
160S2"ALTER杯"陕西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了加强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并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可编程逻辑技术的领导厂商——Altera公司与省教育厅联合举办"ALTER杯"陕西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教育厅和美国ALTERA公司联合举办.
二、参赛资格具有程序设计和微机原理等相关课程知识以及对电子设计具有浓厚兴趣的在校本科学生参加,每参赛队限三人.
三、竞赛时间每年9月份.
四、奖项设置竞赛共产生ALTERA杯一个(从一等奖中产生),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
五、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获得2008年成功参赛奖.
161S3西安市"盛群杯"HOLTEK大学生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盛群杯"HOLTEK大学生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是在着重基础、注重前沿的前提下,促进单片机类专业和课程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及工程实践素养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单片机研究、制作的综合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一、组织机构台湾盛群半导体公司、长安大学联合举办.
二、竞赛形式参赛作品由参赛队伍自行创作,竞赛分为初赛与复赛两个阶段,所有参赛队伍必须以HOLTEKMCU为主控单片机.
三、参赛资格在校的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研究生.
每队须有一位指导老师,队员最多四人.
四、竞赛时间上年11月——次年6月.
五、奖项设置1.
初赛奖励:所有通过初赛审核的队伍均可获得开发系统一套(含HT46ICE、烧录器)及IC.
2.
复赛奖励:一等奖4名:奖状一张、奖金1500RMB二等奖8名:奖状一张、奖金800RMB三等奖12名:奖状一张、奖金300RMB组织奖4名:奖状一张、奖金1000RMB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2010年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162S4陕西省大学生基础力学竞赛基础力学是解决各种工程技术问题的基础,其影响面已广及机械、动力、能源、材料、交通、土木、水利、环境、生物、气象、海洋、地质、兵器、航天航空等许多领域,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在自主高新技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发现和选拔后继的力学创新人才,陕西省力学学会主办并发起了"陕西省大学生基础力学竞赛".
一、竞赛科目竞赛科目为"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内容为教育部规定的工科多学时类课程内容(可参考高教出版社和各高等学校出版的有关力学教材).
试题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运用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二、竞赛方式采用闭卷笔试的方法.
三、参赛资格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在读专科、本科、研究生均可参加.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具体时间届时通知).
五、奖项设置1.
竞赛设个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
另设理论力学单科和材料力学单科优胜奖各十名.
2.
获奖比例(以报名人数为基准计算):一等奖2%,二等奖8%,三等奖15%.
3.
获奖者奖励办法:获奖者由陕西省力学学会颁发奖状和纪念品.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获得2009年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163S5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是由陕西省化学学会举办的面向我省普通全日制本科化学类的在校学生的科技活动.
一、竞赛宗旨旨在促进校际化学实验教学交流,增进学生化学实验兴趣,提高我省化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竞赛形式竞赛分为二个阶段:第一段:实验知识笔试,突出化学实验室安全、实验技能和基础化学实验知识;第二段:实验操作竞赛,突出检验学生基础化学实验技能操作与分析问题能力.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本科化学类(化学、化学教育、应用化学、材料化学)进化学缘(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冶金工程等)等专业的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四、竞赛时间两年一届,当年9月份.
五、奖项设置竞赛设个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9年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2011年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3年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164S6陕西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陕西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是由陕西省大学数学教学委员会组织,目的是激发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科学素质,通过竞赛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大学数学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改革,发现和选拔优秀尖子人才,为大学生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并为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做充分准备.
一、竞赛目的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竞赛内容以"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数学考试大纲"数学(一)的高等数学部分(不含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为准.
三、竞赛形式竞赛分初赛、复赛两阶段进行.
四、参赛资格在校的本科一、二、三年级学生均可参加.
五、竞赛时间两年一届,当年9月份.
六、奖项设置竞赛获奖比例为20%(设立奖项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者将由陕西省数学会与陕西省大学数学教学委员会颁发获奖证书.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七次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0项;第八次一等奖32项,二等奖56项,三等奖72项;第十次特等奖5项、一等奖27项、二等奖48项.
165S7"海伦斯诺杯"翻译大赛海伦·斯诺(HelenFosterSnow)是美国著名作家、记者、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她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为促进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为了弘扬海伦·斯诺的"架桥"精神,培养大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发现译界新人,陕西省翻译协会在斯诺第二故乡陕西设立"海伦·斯诺翻译奖".
一、组织机构由陕西省翻译协会主办,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外语教学》编辑部和陕西斯诺研究中心协办.
二、竞赛形式"海伦·斯诺翻译奖"设"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奖项.
英语参赛原文选自海伦·斯诺的原著;汉语参赛原文选自国内著名翻译家的汉语译文或国内、外学者撰写的有关海伦·斯诺的文章.
三、参赛资格全国各类高等院校的在读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9月份五、奖项设置每个奖项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授予获奖证书和奖品;获奖证书可作为考研、就业、出国进修、评审职称时的有效证据.
竞赛结果将在陕西省翻译协会网站公布,同时将刊出参考译文.
166S8陕西省高校制冷产品设计大赛陕西省高校制冷产品设计大赛是由陕西省工业设计协会主办,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尤其是通过与其他高校的学习和交流,使学生明确专业培养、综合素质方面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陕西省工业设计协会二、竞赛目的制冷产品主题设计大奖赛,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为基点,寻求提升人们未来生活方式的制冷产品,同时,为广大高校师生和产品设计的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自由舞台,进而促进我省工业设计在制冷产品领域的发展.
三、参赛资格各大院校设计系师生、各设计公司和设计单位、制冷产品设计爱好者.
四、竞赛时间上年10月——次年3月.
五、奖项设置竞赛设立一等奖1名,1000元奖金+证书+免费推荐申请外观专利;二等奖3名,500元奖金+证书+免费推荐申请外观专利;三等奖5名,300元奖金+证书+免费推荐申请外观专利;优秀奖10名,100元奖金+证书;入围奖50名,证书.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2009年获得入围奖4项.
167S9陕西省家具设计大赛陕西家具设计大奖赛是由陕西省家具协会、陕西省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主办的每年一届的行业活动,大赛主要邀请有关院校、设计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广大家具爱好者积极参加,为生产企业设计更多款式新颖的时尚家具,供企业选样,为陕西家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大赛宗旨通过大赛的成功举办,让家具行业厂家及经销商了解到最新的家具潮流,树立创新的设计理念,使更多的精品和消费者见面.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陕西省家具协会、陕西省工业设计协会三、参赛资格各高校家具和艺术类专业的在校学生均可以个人或者设计团队的方式报名参赛.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一般在下半年举行.
五、奖项设置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作品奖若干.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8年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0项;2009年二等奖1项,2010年三等奖1项;2011年一等奖2项、优秀奖1项.
168S10陕西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陕西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是陕西省大学生每年一次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旨在弘扬"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当代大学生勇于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教育厅二、竞赛项目男子组20项,女子组19项.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4—5月份.
五、奖项设置运动会共设男、女各单项、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女团体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组织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和精神文明奖若干.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30届4*100米、男子全能第三名,铅球第四至六名等;第31届个人全能第二名1项,100米、200米、400米第五名等;第32届链球、800米、100米、200米、3000米、5000米等多项比赛获得第一名,并破记录.
169S11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游泳比赛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游泳比赛,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弘扬"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当代大学生在游泳运动方面的特长,展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教育厅二、竞赛项目男子组20项,女子组19项.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6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男、女各单项、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女团体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组织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和精神文明奖若干.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2009年获得团体第二名.
170S12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网球比赛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网球比赛,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弘扬"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当代大学生在网球运动方面的特长,展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教育厅二、竞赛项目男子组3项,女子组3项.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6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男、女各单项、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女团体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组织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和精神文明奖若干.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2011年在甲、乙组的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了名次;2013年获得乙组女子团体第一名、男子团体第二名.
171S13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乒乓球比赛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乒乓球比赛,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弘扬"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当代大学生在乒乓球运动方面的特长,展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教育厅二、竞赛项目男子组3项(男子单打、男子双打、男子团体),女子组3项(女子单打、女子双打、女子团体)、男女混合双打、男女团体.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10—11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男、女各单项、男女混合双打、男女团体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组织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和精神文明奖若干.
172S14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羽毛球比赛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羽毛球比赛,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弘扬"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当代大学生在羽毛球运动方面的特长,展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教育厅二、竞赛项目男子组3项(男子单打、男子双打、男子团体),女子组3项(女子单打、女子双打、女子团体)、男女混合双打、男女团体.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5—6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男、女各单项、男女混合双打、男女团体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组织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和精神文明奖若干.
173S15陕西省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陕西省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弘扬"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当代大学生在足球运动方面的特长,展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展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教育厅二、竞赛项目男子甲组、男子乙组、男子丙组.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5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各组别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组织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和精神文明奖若干.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9年团体第三名;2013年团体第五名.
174S16陕西省大学生健美操比赛陕西省大学生健美操比赛,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弘扬"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当代大学生在健美操运动方面的特长,展现我国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提高,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教育厅二、竞赛项目男子组20项,女子组19项.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6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男、女各单项、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女团体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组织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和精神文明奖若干.
175S17陕西省大学生足球比赛陕西省大学生足球比赛,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弘扬"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当代大学生在足球运动方面的特长,展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展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教育厅二、竞赛项目男子甲组、男子乙组、男子丙组.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10—11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各组别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组织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和精神文明奖若干.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8年团体第五名;2009年团体第三名;2010年团体第二名.
176S18陕西省大学生排球比赛陕西省大学生篮球比赛,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弘扬"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当代大学生在排球运动方面的特长,展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展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教育厅二、竞赛项目男子组、女子组.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11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各组别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组织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和精神文明奖若干.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0年女子甲组亚军,男子甲组季军;2011年甲组第二名;2013年甲组第三名.
177S19陕西省大学生篮球比赛陕西省大学生篮球比赛,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弘扬"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当代大学生在篮球运动方面的特长,展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展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教育厅二、竞赛项目本科院校组:男子甲组、男子乙组、女子甲组、女子乙组.
高职高专院校组:男子组、女子组.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11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各组别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组织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和精神文明奖若干.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9年女子甲组第一名;2010年女子甲组第一名.
178S20陕西省大学生体育舞蹈比赛陕西省大学生体育舞蹈比赛,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弘扬"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当代大学生在体育舞蹈运动方面的特长,展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展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教育厅二、竞赛项目拉丁舞单项、摩登舞单项、拉丁舞集体舞、团体舞、健身交谊舞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10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各组别前六名奖项;评出优秀组织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若干.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14年拉丁舞6项冠军,健身交谊舞1项冠军,团体总分第五名;2015年拉丁舞5项冠军,摩登舞2项冠军,团体总分第四名.
179S21陕西省大学生轮滑比赛陕西省大学生体育轮滑比赛,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弘扬"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当代大学生在轮滑运动方面的特长,展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展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教育厅二、竞赛项目男子:自由式轮滑花式绕桩、自由式轮滑速度过桩、花式刹停.
女子:自由式轮滑花式绕桩、自由式轮滑速度过桩、花式刹停.
自由式轮滑双人花式绕桩.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5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各组别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组织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若干.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在2016年获得女子自由式轮滑速度过桩第六名的成绩.
180S22陕西高校土建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评优活动为促进陕西高校土建类专业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工程设计的能力,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自1995年开始在我省高校土木建筑类专业大学生中举办优秀毕业设计评选活动,迄今已15年.
此举有力促进了我省高校土建类专业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有效地推动了我省高校土建类专业大学生毕业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显著扩大了陕西省高校土建类专业在省内乃至全国同行业中的影响.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二、参评专业建筑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暖通空调专业.
内容相近而名称不同的专业靠相近专业.
三、申报资料土木工程专业、暖通空调专业毕业设计图纸、完成人简历、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要求、毕业设计计算书(或复印件)、指导教师评语和优秀毕业设计工作总结等;建筑学专业需提交光盘和A3规格图册.
四、时间安排每年一届,7月份.
五、奖项设置优秀设计分一等、二等、三等,获奖比例根据每年具体情况,由评委按分数确定.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8年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3项;2009年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2010年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4项;2011年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4项.
181S23"知识产权杯"陕西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知识产权杯"陕西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是由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学联共同举办的旨在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弘扬知识产权文化,提高我省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全省性赛事.
一、大赛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创造、勤于实践.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学联三、参赛资格全省各高等学校(含民办、独立院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
大赛以个人名义或团体形式参赛均可,每件作品的设计者不超过三人.
四、大赛时间每年一届,5月份举行.
五、奖项设置大赛拟设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0项,优秀奖50项.
大赛组委会可根据参赛作品情况对获奖名额做适当调整.
大赛设优秀组织奖,表彰组织工作表现突出的学校.
六、大赛官网大赛官网:http://www.
snid.
com.
cn/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7年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08年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6项;2009年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2011年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4年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6项.
182S24"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了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科研能力,激发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发展,由共青团陕西省委、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知识产权局、省科学院、省社会科学院、省学联、西安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一、竞赛项目包括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只限本科生申报)、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A类、B类)等三大类作品.
二、参赛资格全日制普通高校在册的所有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鼓励参赛者跨院系、跨专业、文理科搭配组建团队.
三、竞赛时间上年11月—次年6月.
四、奖项设置竞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胜杯".
五、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六届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第七届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第八届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
183S25"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了帮助在校大学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加强大学生与社会企业的沟通,探索大学生就业的渠道,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锐意创新;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由团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学联、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一、竞赛简介创业计划又名"商业计划"(BusinessPlan),是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服务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以取得风险投资的商业可行性报告.
二、参赛资格陕西省高校全日制在籍大学生(含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大赛必须以组队的形式参加,参赛团队一般由3—7名同学组成,鼓励文理学科搭配.
三、竞赛时间上年6月—次年3月.
四、奖项设置竞赛设金奖、银奖、铜奖以及"优胜杯".
五、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三届银奖3项、铜奖6项;第四届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5项;第五届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5项.
184S26陕西省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倡导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增强大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省环境保护厅、省教育厅、省林业厅、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共同举办陕西省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环境保护厅、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林业厅、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
二、竞赛内容环保创意工艺品设计类:作品要求原创,主题明确,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制作加工精美,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市场价值;环保创意公益海报创作类:凡具有POP形式的手绘宣传海报、艺术海报、漫画海报均可参赛,规格要求为40cm*60cm;环保文学艺术类:以环保为主题,包括影视文学剧本、小说、诗歌、散文、书画、戏剧小品、歌舞创作与表演等;环保影像创作类:凡涉及环保题材的,包括影视作品、微电影、DV视频、短片、公益广告、纪录片、歌曲等均可参赛;环保项目申报类:面向大学生和研究生在陕西本土进行的各类环保项目.
三、竞赛形式由校团委科技部和校大学生科协统计整理后统一上交竞赛组委会,竞赛组委会组织省内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进行统一集中评审.
四、参赛资格要求参与学生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和博士研究生.
五、竞赛时间该项竞赛一般在每年5月-6月宣传,9月-11月评审.
六、奖项设置该项竞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环保项目申报类设特别项目奖、最佳项目奖和优秀项目奖).
根据竞赛类别不同奖项数量设置上略有差别.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竞赛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第六届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3项;第七届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2项.
185S27陕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陕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展现当代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向全体大学生,立足于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示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陕西省教育厅二、竞赛项目艺术表演类目、艺术作品类、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优秀艺术科学论文.
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四年一届,3—12月份.
五、奖项设置活动共评出优秀组织奖、组织奖、精神风貌奖若干;艺术表演类节目、优秀作品、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优秀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
六、取得的重要成绩在该项赛事中,我校学生先后获得2009年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2011年一等奖30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26项.
186S28西北地区研究生英语演讲邀请赛暨陕西省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根据教育部关于西部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建设的精神,紧密围绕社会及教育发展热点主题,把握时代脉搏,以提高研究生思维能力、语言综合表达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为着力点,搭建研究生外语教育教学成果交流和展示平台,激发广大学生积极性,营造西北地区和研究生英语教育教学浓厚的学术氛围.
一、组织机构依托西北地区研究生教育平台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二、竞赛内容每届比赛由主办方指定竞赛主题.
围绕主题竞赛分为命题演讲、即席演讲和现场问答三部分.
三、竞赛形式竞赛分为非英语专业组和英语专业组,采用"同台比赛、统一评分、分组排名"的办法,即非英语专业研究生选手与英语专业研究生选手分别按照得分高低决定各自的获奖名次,不再另行按省区分别排名.
四、参赛资格参赛者必须是在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六省区)各高校注册在读的非英语专业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每个培养单位选送一名选手(非英语专业)参赛;有英语专业硕士点的培养单位可再选送一名选手(英语专业)参赛.
五、竞赛时间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一般在大赛当年的上半年举行.
六、奖项设置大赛设置非英语专业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英语专业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两组共评选出优秀教练4名.
主办单位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品.
187S29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暨创新成果洽谈会为了鼓励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展示科研成果、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和激励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为研究生展示(展销)学习创新成果、促进就业创业发展提供良好平台,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学位委员会举办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暨创新成果洽谈会.
一、组织机构成果展由陕西省教育厅和陕西省学位委员会主办.
二、展示原则和办法成果展是省级研究生创新成果展示,按照"鼓励创新,坚持标准,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展奖结合、展后评奖",与成果推介、洽谈同时进行.
该成果展评奖项目为省级研究生创新成果竞赛奖励.
成果展进行统一分类展示,按学科类别分为工科、理科、文科三大类,分别由有关高校承办.
三、参展作品要求参展作品为研究生在学期间原创的科技创新实物作品、学术论文、著作、艺术作品、技术设计图表、发明专利等.
四、参展对象在学的研究生或应届毕业生的征集参展作品.
五、举办时间每年春季或夏季举办一次,每次为期1周.
六、奖项设置各类别成果展分别设立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评奖比例由组委会根据参展作品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确定.
由省教育厅和省学位委员会公布评奖结果并对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
七、取得的重要成绩自2014年开始举办来,我校研究生先后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优秀奖7项.
189X1实体空间搭建大赛实体空间搭建大赛自2004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2届.
该赛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动手实践,团结合作,创新思维,责任心,策划力,组织能力.
为选手提供平台将自己的设计以1:1的比例亲自动手搭建出来.
在真正的施工过程中加强交流,在课外巩固知识,拓展思维,勇于实践.
近年来随着赛事的开展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民网、中国大学生在线、陕西传媒、西安晚报等知名媒体均有相关报道.
一、组织机构主办:校团委实体空间搭建大赛组委会承办:建筑学院合作院校: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二、竞赛内容根据组委会设定的主题完成作品.
作品须有一定的存在意义,并与要求主题相契合,在建构过程、材料、方法或构思等方面上,充分阐释主题,着重考虑其可搭建性及美观性.
强调结构、节点是否合理、美观.
要求作品兼具创意、美观、与人互动、环保、可拆卸并能多次利用等特点.
在划定场地范围内自由选择具体搭建位置,但必须遵循不破坏场地的地面、绿化、以及原功能和秩序的要求.
三、竞赛形式自组团队报名参加竞赛,在主办方提供的场地中,紧扣主题设计并亲自施工搭建本团的设计作品.
赛事分一草(报名)、模型(答辩)、实体搭建、评审颁奖等环节.
四、参赛资格陕西高校各专业本、专科生、研究生均可报名参加,提倡跨年级、跨专业、跨院校组队,每组队员不可超过8人.
五、竞赛时间每年4—5月份六、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颁发奖励金及获奖证书.
190X2大学生服装设计大赛服装设计大赛是由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办,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委员会承办的全省范围的大学生比赛.
该赛事淡化专业技能,旨在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己与同伴,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能走出宿舍与教室,观察,思考,动手,团队协作,解决问题.
自2009年开办以来,在大学生中反响强烈,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而且给全省大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因此,备受学校各级领导、老师的关注和同学们的青睐.
一、组织机构主办:校团委承办:建筑学院团委合作院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美院二、竞赛内容主办方每年设定相关主题,参赛选手根据主题思想设计服装并裁制服装,决赛现场T台展示.
三、竞赛形式大赛包含宣传报名、方案提交、作品制作、方案二审、网络投票、作品完善、MYSHOWMYCUT服装设计大赛T台秀晚会评审及颁奖等环节四、参赛资格陕西省范围主办及各承办高校非服装设计专业大学生五、竞赛时间每年5—6月份六、奖项设置综合奖项:一等奖1名"MYSHOWMYCUT"之星,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单项特别奖:人气之星1名,模特之星1名.
191X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意手绘大赛为丰富我校大学生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创新审美能力,扩大院系交流,提高专业素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意手绘大赛自2015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校团委、校学生会承办单位:建筑学院团委、学生会二、竞赛内容A4图幅,根据主办方提供的初赛题目,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补全图片中的缺失部分,可对题目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用手绘方式予以表现.
使用参赛纸作画,绘画工具不限.
需提交作品原稿,请勿在参赛作品上附带个人信息(由于题目图片所给人物占图比例较小,故在此只提供人物细节图,具体人物在图上位置及占图比例请参考主办方提供的初赛用纸).
三、竞赛形式主办方发布题目,张贴海报,参赛选手根据大赛要求自行领取题目用纸,完成作品,并交至主办方.
评委老师对所有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初步筛选,通过筛选的作品将进入初赛大众投票环节,排名前30的作品进入复赛.
复赛题目将对入围复赛的选手公布,题目形式与初赛题目形式相同,参赛选手可提前一天构思复赛事现场绘画内容.
进入复赛的参赛选手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表现.
比赛纸张由主办方提供,其余工具由选手自行准备.
选手现场创意手绘结束后由评委老师进行现场打分,评选,比赛最终结果于现场及微信公众平台公布.
四、参赛资格全校在籍本科生五、竞赛时间每年5月份(分初赛、复赛两个环节)六、奖项设置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颁发奖金及获奖证书.
192X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二·九设计大赛为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唤起当代大学生的担当和责任,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呼吁更多的人们关注社会,弘扬美徳,努力响应国家关于创建和谐社会的号召.
学校相关部门联合建筑学院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二·九设计大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校团委承办:建筑学院团委协办:艺术学院团委二、竞赛内容主办方设定主题,各组参赛选手结合大赛主题,释放自己的创意,发挥自己的能力,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我们鼓励选手们在其功能、形式及材质等方面大胆创新,亲自动手进行设计及制作,通过一审、二审和终审的评选,评选出若干优胜者.
三、竞赛形式小组参赛,每参赛组设计师人数不得超过2人,分为初审、二审以及最终评审等环节.
四、参赛资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全体学生五、竞赛时间每年11—12月份(分初赛、复赛两个环节)六、奖项设置1、综合奖项(按照综合分数依次排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2、单项特别奖(人气分数最高者):人气之星1名3、组织奖:优秀组织奖2个193X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意摄影大赛为了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建筑学院团委、学生会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以"角度相对论"为主题的首届创意摄影大赛,鼓励大家善于从独特的视角发现异于平日的生活趣味.
弱化摄影大赛在人们心中一直以来的专业性,突出其创意性.
同时在我校建校120周年,并校60周年之际,特以爱校为主要摄影主题,鼓励同学们在作品中体现出对母校的祝福.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校团委、校学生会承办单位:建筑学院团委、学生会二、竞赛内容作品创作时间不限,可以是单照也可以是组照.
如果是组照参赛,则一组作品控制在3—5张,组照作品可为相同拍摄手法拍摄的不同景色.
拍摄照片可以是专业相机也可以是普通相机手机,胶片等,黑白彩色均可.
每幅作品大小不得小于1M.
可适当调整作品色彩饱和度、亮度、对比度,但不可对作品进行剪裁拼接等.
三、竞赛形式参赛选手可以是个人也可以为团队四、参赛资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全体学生五、竞赛时间每年4—5月份六、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人气之星奖1名.
194X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作和工程实践的能力,促进各专业大学生相互学习、交流,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学校相关部门联合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一、竞赛宗旨倡导和发扬建大学子笃实、创新的精神,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通过综合应用结构和美学等多方面知识,自主进行模型结构的设计,提高我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创新办、校团委、校研究生会、校学生会.
承办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三、竞赛方式大赛分专业组和趣味组.
四、参赛资格我校各院(系)(含华清学院)在籍研究生、本科生.
每队人数限定在3—5名之间;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跨学校组队参加.
五、竞赛时间趣味组每年4—5月份,专业组每年10—11月份.
六、奖项设置专业组和趣味组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
195X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保知识竞赛为了进一步宣传学习环保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营造"天天环保,人人环保"的良好氛围,学校相关部门联合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首届环保知识竞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校团委承办单位: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团委、国际水协(IWA-InternationalWaterAssociation)中国区和我校补天环保协会.
二、竞赛环节1.
预赛:设置个人必答题、小组必答题、风险题和挑战题四个答题环节.
2.
决赛:包括"冲出重围"、"环保传递"、"电影配音"、"环保猜猜猜"、"回不回收"和"废物利用"共六个环节.
三、参赛资格我校具有正式学籍的本科学生均可以院(系)为单位组队参加.
四、竞赛时间每年5—6月份.
五、奖项设置按照参赛队伍数量确定获奖数量.
其中,一等奖占5%,二等奖占10%,三等奖占20%,对获奖选手颁发证书.
196X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营销实践大赛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帮助大学生整合社会资源,培养更多社会迫切需要的懂得营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人才,同时为我校大学生搭建项目和人才汇集的平台,特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营销实践大赛".
一、竞赛目的市场营销作为一种计划及执行活动,其过程包括对一个产品、一项服务、或一种思想的开发制作、定价、促销和流通等活动,其目的是经由交换及交易的过程达到满足组织或个人的需要目的.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共青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承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团委三、竞赛形式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部分,初赛采用营销策划方案提交的形式;复赛采用在规定的时间内销售指定产品,查看利润额,决出决赛选手;决赛采用现场答辩的形式.
四、参赛资格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加.
五、竞赛时间每年一届,3—4月份.
六、奖项设置按照参赛队伍数量确定获奖数量.
其中,一等奖占5%,二等奖占10%,三等奖占20%,对获奖选手颁发证书.
197X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SONIX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为了营造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与科技发明能力,不断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校企合作科研平台,学校与松翰(SONIX)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台湾千瑞科技公司联合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SONIX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
一、竞赛宗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弘扬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我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实力.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松翰(SONIX)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台湾千瑞科技公司,创新办、教务处,校团委,校科技处.
承办单位: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三、参赛资格我校各院(系)(含华清学院)在籍研究生、本科生.
学生可单独参赛,也可组队参赛,每队不超过四人;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组队参加.
四、竞赛时间每年7—11月份.
五、奖项设置竞赛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及优秀奖若干.
198X1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为培养我校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丰富校园文化氛围,给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平台.
教务处、创新办与信控学院决定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一、竞赛目的为充分利用大学生科技活动这个舞台,通过比赛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竞赛内容学生根据赛车自动识别路径(黑线或电磁线)的方案不同进行分组.
赛车在规定的比赛场地内,自动识别事先设定的路线(黑线或电磁线),在场地内正向反向各跑两圈,不允许跑出比赛场地.
两次比赛成绩中取最好成绩作为最终成绩,所用时间最少者为获胜者.
三、参赛资格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均可以参加比赛,学生自愿结合组队报名参加,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组队参赛,每队不得多于3人,参赛队队数不限,每队可由1—2名教师指导(不同专业背景).
四、竞赛时间每年2—6月份.
五、奖项设置本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学校将从获奖者中选拔部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199X1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为了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学校相关部门联合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校团委承办单位: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团委二、竞赛形式分为初赛、复赛两个部分.
分别以笔试(C,C++)、机试形式展开.
三、参赛资格我校具有正式学籍的本科学生均可以组队参加.
四、竞赛时间每年6月份.
五、奖项设置按照参赛队伍数量确定获奖数量.
其中,一等奖占5%,二等奖占10%,三等奖占20%,对获奖选手颁发证书.
200X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正大科技杯"IBM-robocode机器人编程大赛为了能使广大学生在学习中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学习,锻炼实战能力,学校教务处、创新办、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与陕西正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决定联合举办"正大科技杯"IBM-robocode机器人编程大赛.
一、竞赛目的搭建学生程序设计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我校学生参加程序设计大赛的参与意识和参赛水平,发现与聚集我校顶级的软件人才,培育我校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程序设计大赛的队伍.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正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单位: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创新办三、参赛资格我校在籍的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均可报名参加,专业不限.
可以个人报名参赛,也可组团参赛,每组成员不能超过4人.
四、竞赛时间每年9月份.
五、奖项设置本竞赛设一等奖(1名):荣誉证书,推荐参加IBMRobocode比赛,同时获得"正大科技(极学堂JAVA培训)"实训基金500元;二等奖(2名):荣誉证书,推荐参加IBMRobocode比赛,同时获得"正大科技(极学堂JAVA培训)"实训基金300元;三等奖(3名):荣誉证书,获得"正大科技(极学堂JAVA培训)"实训基金100元;团队合作奖(1名):大赛团队奖状.
201X1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装机大赛为了加快计算机知识在校园内的普及,让更多的同学更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激发更多的同学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学校决定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装机大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校团委、校科技协会承办单位: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二、参赛资格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3人为一组参赛.
三、竞赛时间1.
报名时间:11月初2.
培训时间:11月中旬3.
比赛时间:11月下旬四、奖励政策大赛设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其中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二组,三等奖三组,优秀奖若干,颁发获奖证书.
202X1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网答尽"网络知识竞赛"一网答尽"网络知识竞赛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并在比赛中培养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实践意识和能力、营造浓郁的校园学习氛围,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为热爱计算机和网络的学生提供一个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和同台竞技的机会.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校团委承办单位: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二、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日常使用计算机的基本常识以及《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相关知识,要求大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将所学知识深化巩固.
三、竞赛形式比赛分为笔试和现场答题,通过笔试选拔出成绩优异的若干选手进入现场答题阶段.
现场答题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采取四人一组抢答赛,优胜者晋级决赛.
决赛采取攻(守)擂形式,晋级决赛的选手中笔试成绩最高者为首位擂主,主持人读题,擂主和挑战者依次答题,每人一题,答错者被淘汰,答对者为新擂主(每人有两次答错的机会),直至场上剩一人,成为最终冠军.
四、参赛资格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五、竞赛时间每年一届,3月份.
六、奖项设置大赛设冠军1名,亚军1名,季军1名,优胜奖2名,并颁发获奖证书.
203X1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行知汇元杯"软件编程大赛21世纪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信息社会的大学生,计算机编程已经成为我们谱写未来的工具.
为了展示我校学生雄厚的技术知识和动手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激发同学们的创新创造热情,我校联合西安行知汇元软件开发公司共同举办"行知汇元杯"软件编程大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校团委、创新办、西安行知汇元软件开发公司承办单位: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团委二、参赛资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全日制本科生.
三、竞赛时间每年3—5月份.
四、奖项设置本次竞赛设特等奖1组、一等奖2组、二等奖3组、三等奖5组及优秀奖若干.
204X1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同时在我校选拔一批高质量的机械创新设计作品参加全省、全国的比赛,学校面向全校大学生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一、大赛宗旨通过大赛进一步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科技实践能力及机械作品制作水平.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创新办、教务处、校团委承办单位:机电工程学院三、竞赛形式大赛总体分初审、终审两个阶段.
1.
初审阶段由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参赛项目的设计思想、方案和设计图纸进行评选,从而确定进入制作阶段的参赛项目.
2.
终审阶段由大赛评审委员会对作品的实物样机或者实物模型进行评选.
对于进入终审阶段的参赛作品学校将资助一定的制作费用.
四、参赛资格我校具有正式学籍的本科学生均可组队参加,鼓励跨专业组合.
(每队不超过5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五、竞赛时间文件下发之日起至次年5月份.
六、奖项设置按照参赛队伍数量确定获奖数量.
其中,一等奖占5%,二等奖占10%,三等奖占20%,对获奖选手颁发证书.
205X1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网络炼钢大赛世界网络炼钢大赛将每年举行一次,为了在我校选拔并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参赛队伍参加世界网络炼钢大赛,学校决定面向全校大学生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网络炼钢大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教务处、校团委、校学生会承办单位:冶金工程学院协办单位:冶金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二、竞赛形式steeluniversity.
org的虚拟钢厂,可提供虚拟钢厂、碱性氧气炼钢、电炉、二次精炼、连铸、抗拉强度测试、硬度测试、夏比冲击韧性测试、厚钢板的取样和测试、设计和生产高强度钢等十个模块.
参考steeluniversity.
org官方网站挑战赛竞赛说明:1.
每次网络炼钢大赛选用一个或两个模块进行模拟比赛.
2.
比赛结束后,大赛组委会以调阅模拟的详细情况,包括事件记录.
3.
参赛者可以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尝试,以取得最好的结果.
4.
参赛者必须注册并登录本钢铁大学网站后,再进行比赛.
5.
每个组别的成本最低者获得最好分,依次往下排名.
6.
可个人或组队参赛,参赛小组成员自由结合,人数不得超过6人.
最终以个人或小组署名参赛.
三、参赛资格凡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12月份.
五、奖项设置按照参赛队伍数量确定获奖数量.
其中,一等奖占5%,二等奖占10%,三等奖占20%,对获奖选手颁发证书.
206X1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金相技能大赛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营造一种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科研平台,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丰富广大师生在校期间的课余文化生活,校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公室与冶金工程学院联合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金相技能大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创新办、校团委承办单位:冶金工程学院二、竞赛内容参赛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需要的低碳钢试样的制作过程.
三、竞赛形式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
初赛要求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试样的磨光过程;决赛要求参赛选手完成试样的磨制、浸蚀、选区观察、金相摄影等工序.
四、参赛资格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五、竞赛时间每年一届,3月份.
六、奖项设置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单项奖四个奖项,按照参赛队伍数量确定获奖数量,其中,一等奖占5%,二等奖占10%,三等奖占20%,对获奖选手颁发证书.
207X1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材料设计与创新大赛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团队协作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各专业学生广泛交流,发挥专业特色,并通过团队合作,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相结合,切实提高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从而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提供平台.
学校相关部门联合材料学院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材料设计与创新大赛".
一、竞赛目的在学校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为广大学子搭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舞台,努力打造具有材料特色的科技活动,提升材料学院科技竞赛方面在学校的影响力.
二、竞赛内容以"大学生材料设计与创新大赛"背景为依托,结合我校土建类专业特色,每一届提出当次比赛具体竞赛内容.
三、参赛资格1.
凡统招的我校本科生(包括一本与三本),非在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可报名参赛.
2.
学生可以个人名义参加或组队参加.
每队人数不超过三人,且需注明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
鼓励参赛者组队参加.
四、竞赛时间每年3—6月份.
五、奖项设置竞赛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208X2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为激发广大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结合我校土建类学科优势,充分使学生掌握更多材料学科的丰富内涵,学校相关部门联合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创新办、校团委承办单位:材料与矿资学院二、参赛对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全日制本科生三、竞赛内容1.
比赛形式:现场书面作答,分主观题与客观题两种类型.
2.
参赛队伍:每支队伍由1名指导教师与3名队员组成,队伍名称由本队参赛队员自拟.
四、竞赛时间每年9月份五、奖项设置1.
比赛设立一、二、三等级奖.
2.
各等级的获奖人数由大赛组委会根据参赛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一等奖占5%,二等奖占10%,三等奖占20%,并颁发证书.
209X2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了推动创新实践教育的深入开展,同时为我校参加国内各项数学建模竞赛选拔参赛队员,教务处、创新办与理学院决定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一、竞赛目的数学建模竞赛是提高大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与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开拓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及合作意识的创新竞赛活动项目.
二、竞赛内容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所以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学过大学的基础数学系列课程都可参加,并且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供参赛者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
参赛者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竞赛论文,内容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
竞赛评卷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
三、参赛资格参赛对象为全校在校本科生,参赛人数不限.
四、竞赛时间每年4—6月份.
五、奖项设置1.
数学建模成绩优秀的学生将代表我校参加每年9月份举行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2.
按照参赛队伍数量确定获奖数量.
其中,一等奖占5%,二等奖占10%,三等奖占20%,对获奖选手颁发证书.
3.
学校向获得各奖项的学生计相应的课外素质教育学分,同时学校在争先创优活动中按照有关规定计算相应的附加分.
210X2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为了深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满足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外语能力、特别是英语口语技能的要求,学校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
一、竞赛环节包括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回答问题等部分.
1.
定题演讲:每位选手首先就规定题目进行有准备发言演讲时间为3分钟,选手可自定小标题.
2.
即兴演讲:赛题保密,选手提前15分钟抽题.
即兴演讲时间为3分钟.
3.
回答问题:1名中国专家和1名外国专家负责就定题演讲或即兴演讲的内容提问,回答时间各1分钟.
定题演讲和即兴演讲阶段允许使用实物、图片等辅助道具,但一个演讲只限使用一次道具.
二、参赛资格我校35岁以下中国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或进入往届大赛决赛的选手不包括在内)均可报名参加.
三、竞赛时间每年9月份.
四、奖项设置1.
本次竞赛共设一、二、三等奖三种奖项.
2.
经竞赛选拔得分最高的1名选手参加省上比赛.
211X2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英语文化主题活动为激发我校学生英语学习热情,提高英语应用水平,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环节改革,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英语水平展示及激励平台,学校决定开展校园英语文化系列主题活动.
一、组织机构创新办与文学院联合组织,文学院提供英语技能支持.
二、活动内容1.
英语征文翻译大赛;2.
英语配音大赛;3.
英语单词大赛;4.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5.
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初赛;6.
英语语音音调大赛;7.
英语小品大赛;8.
英文歌曲大赛.
三、竞赛形式每种竞赛项目均单独进行,具体办法详见各竞赛通知.
四、参赛资格我校在籍本科生(部分比赛在籍研究生也可参与),均可报名参加.
五、活动时间每学期开学后3周内进行宣传策划,5周后开始第一项比赛,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前3周全部结束.
六、奖项设置每项比赛均设置一、二、三等奖三种奖项,符合条件的获奖学生推荐参加相应的省级比赛.
212X2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法律知识竞赛我校作为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院校近年在发展理科特色的基础上一直注重加强文科建设,在全国"法律宣传日"来临之前学校法律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法律宣传的同时,面向全校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法律知识竞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校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承办单位:文学院团委、学生会、大学生法律志愿者协会二、竞赛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宣传法律知识、开展普法教育,另一方面,也是教育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争做合格的大学生.
三、竞赛形式竞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四、参赛资格我校具有正式学籍的本科学生均可以院(系)为单位组队参加.
五、竞赛时间每年一届(具体时间届时通知).
六、奖项设置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
213X2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艺术作品大赛为丰富我校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同学们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展示大学生的艺术才华,加强各个学院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学校特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艺术作品大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校团委承办单位:艺术学院团委二、竞赛内容绘画类:(国画/油画、水彩/水粉画、手绘、素描/速写等)摄影类:(单幅、组照、DV短片等)雕塑类:(泥塑,木雕,铸铜等)书法篆刻类:(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篆刻等)设计类:(工艺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三、作品要求绘画类作品不小于A3篇幅、摄影类不小于10寸(DV作品不超过5分钟)、书法篆刻类不超过四尺宣纸、其它类别作品自定.
四、参赛资格全校在籍本科生,可以个人或组队参加.
五、竞赛时间每年4—5月份开始征集作品,6月份进行评奖和全校展览.
六、奖项设置比赛分为专业组和业余组,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214X2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论的力量"大学生演讲比赛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学校相关部门联合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论的力量'大学生演讲比赛".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校团委、校研究生会承办单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院团总支二、竞赛形式1.
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
2.
初赛各院(系)参赛人数不限,取前12名参加决赛.
3.
演讲需围绕比赛所确定的主题展开.
三、参赛资格我校各院(系)全日制在籍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及进入往届决赛的选手不包括在内)均可报名参加.
四、竞赛时间每年5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
215X2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田径运动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田径运动会是我校每年一次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校大学生和教职员工,旨在弘扬"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当代大学生和广大教职员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检阅全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展示我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体育工作委员会二、竞赛项目学生组:男子组20项,女子组19项.
教工组:以校工会下发规程为准.
三、参赛资格全校大学生和教职员工.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4月份.
五、奖项设置运动会共设男、女各单项、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女团体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运动员和精神文明奖若干.
216X2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排球比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排球比赛,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校大学生,展示我校大学生在排球运动方面的特长,为我校排球代表队选拔和输送优秀运动员;展现我校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展示我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体育工作委员会二、竞赛项目男子组、女子组.
三、参赛资格全校本科生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3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各组别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裁判员和精神文明奖若干.
217X2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篮球比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篮球比赛,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校大学生,展示我校大学生在篮球运动方面的特长,为我校篮球代表队选拔和输送优秀运动员;展现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展示我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体育工作委员会二、竞赛项目男子组、女子组.
三、参赛资格全校本科生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5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各组别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裁判员和精神文明奖若干.
218X3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网球比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网球比赛,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校大学生,展示我校大学生在网球运动方面的特长,为我校网球代表队选拔和输送优秀运动员;展现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展示我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体育工作委员会二、竞赛项目男子组、女子组.
三、参赛资格全校本科生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具体时间届时通知.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各组别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裁判员和精神文明奖若干.
219X3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足球比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足球比赛,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校大学生,展示我校大学生在足球运动方面的特长,为我校足球代表队选拔和输送优秀运动员;展现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展示我校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体育工作委员会二、竞赛项目男子组三、参赛资格全校本科生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具体时间届时通知.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各组别前八名奖项;评出优秀裁判员和精神文明奖若干.
220X3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新生运动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新生运动会,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校新入校的大学生,利于新入校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大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培养大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体育工作委员会二、竞赛项目男子竞赛项目4项、体质测试项目2项;女子竞赛项目4项,体质测试项目2项;集体项目6项.
三、参赛资格全校每年新入校本科生及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11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各组别竞赛项目前八名奖项;院系团体总分前六名奖;评出精神文明奖若干.
221X3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方案设计及展示大赛为了全面贯彻中央及省上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大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的氛围,调动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的热情,发挥大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学校决定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方案设计及展示大赛".
一、大赛主题阳光体育,人人参与.
二、组织机构1.
主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工作委员会2.
协办单位:创新办、教务处、校团委、校学生会3.
承办单位:体育系三、竞赛办法1.
大赛分阳光体育活动方案设计及展示汇报两个部分2.
阳光体育活动方案设计提交采用院(系)集中选送方式,每参赛单位可报1—2项设计方案,方案设计中涉及学生人数不得少于30人.
要求阳光体育主题突出,参与性广、操作性强,锻炼价值高、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3.
活动展示汇报在阳光体育活动方案设计评审阶段同步进行.
四、参赛单位各院(系)、华清学院五、竞赛时间每年一届,4—12月份.
六、奖项设置1.
阳光体育活动方案设计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获一等奖的活动方案设计将由获奖单位组织本单位学生在学校阳光体育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做汇报表演.
2.
活动展示汇报设最佳主题奖、最具参与性奖、最具操作性奖、最佳表演奖和最具活力奖等奖项,所有活动展示汇报获奖都将参加学校阳光体育田径运动会开幕式表演.
222X3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比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长跑比赛,是响应"阳光体育运动"号召的重要举措,旨在活跃我校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全面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适应严寒气候和抵御疾病能力,并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荣誉感.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体育工作委员会二、竞赛项目校园长跑三、参赛资格全校本科生及在读研究生.
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12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前六名奖项.
223X3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场馆模型设计制作大赛为了倡导和发扬建大学子笃实、创新的精神,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建设团队合作精神,丰富校园文化,加强院系交流与学习,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公室主办,体育系承办的第一届体育场馆模型设计制作大赛.
体育场馆模型设计制作大赛突出了体育建筑管理专业的"多专业知识的交叉与融合"的特色,促进了校内各专业对体育建筑管理专业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展示了西建大体育建筑教育的丰硕成果,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一、组织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公室主办体育系承办二、竞赛项目体育场馆模型三、参赛资格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在读研究生四、竞赛时间每年一届,5月份.
五、奖项设置比赛共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胜奖若干名.
224X36"粉体杯"暨"中星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粉体杯"暨"中星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我校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长期性活动,由学校科技处、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联合举办.
旨在进一步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配合我校SSRT工程的开展和实施,同时积极跟踪国内高教先进水平,与省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接轨.
一、竞赛目的培养我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检验并总结一年来各院(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成果,选拔优秀作品参加"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竞赛项目参赛作品按科技发明制作、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三类作品申报参赛.
三、参赛资格凡普通招收的本、专科生,非在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职生,成教脱产类学生均可报名参赛.
评审时按作品作者学历层次划分为本专科生组、硕士研究生组、博士研究生组.
四、竞赛时间文件下发之日起至11月中旬.
五、奖项设置竞赛成绩将作为本学年"五四"团内评优的重要参评依据.
凡组织和参与科技活动的团支部、团员方有资格参评先进团支部和优秀团员,科技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参与程度也将作为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团干的量化考核内容.
225X37"粉体杯"暨"中星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和培养我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推动大学生创业竞赛活动的蓬勃发展,学校科技处、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联合举办我校"粉体杯"暨"中星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一、组织机构科技处、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二、活动目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引导大学生将创新、创业能力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并选拔优秀作品参加"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进而选拔优秀作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三、参赛资格凡对创业有浓厚兴趣的全日制本、专科生,非在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成教脱产类学生均可以个人或5人以下团队的形式参赛,鼓励跨学科、跨专业学生自由组队.
若为团队参赛,成员也可以有外校学生参加,但应以我校学生为主(占团队成员总数的1/2以上),团队负责人必须由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担任.
四、竞赛时间文件下发之日起至次年5月份.
五、奖项设置主办单位根据复赛项目规模按作品总数的3%、6%、9%设一、二、三等奖三个奖励等次,并对优秀创业团队和大学生创业明星进行表彰.
226X3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英语演讲邀请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
比赛由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每两年举办一届,旨在调动研究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给广大研究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舞台.
同时,比赛将为西北地区研究生英语演讲邀请赛选拔优秀选手.
一、组织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二、竞赛内容比赛分为命题演讲、即席演讲和现场问答三个环节.
1.
命题演讲:选手进行5分钟演讲.
2.
即席演讲:现场抽题,进行3分钟的即兴演讲.
3.
现场问答:由专家结合选手演讲的内容提问,时间约为2分钟.
三、竞赛形式演讲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
初赛评委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英语老师组成;决赛评委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中国籍英语老师和外籍专家共同组成,选手的成绩在演讲结束后当场亮分.
四、参赛资格我校在读的普通全日制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五、竞赛时间演讲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在举办当年的下半年进行比赛.
六、奖项设置比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
获得一、二、三等奖的研究生,其英语课程总成绩将分别加5分、3分和2分,同时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22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具体负责单位、联系人员、联系信息一览表1.
国际创新创业竞赛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负责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1UIA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建筑学院姜明波82202941429297626@qq.
com2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建筑学院3国际VELUX建筑学生设计大赛建筑学院4亚洲建筑新人赛建筑学院5ICCC国际学生设计大赛建筑学院6ASLA学生奖建筑学院7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顾欣82205439554143425@qq.
com8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9世界网络炼钢大赛冶金工程学院康彦82205095418398645@qq.
com228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负责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10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理学院徐克8902522517239722@qq.
com11国际大学生数学竞赛理学院12IFLA国际大学生竞赛艺术学院张艳8220245217705957@qq.
com13"园冶杯"风景园林(毕业作品、论文)国际竞赛艺术学院14中日高校建筑景观设计作品竞赛艺术学院15中外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竞赛艺术学院16RedDotAward(红点奖)艺术学院17德国iF国际工业设计竞赛艺术学院18德国博朗设计大奖赛艺术学院19IDEA奖艺术学院20GoodDesignAward(G-MARK)艺术学院21亚洲环境设计学年奖艺术学院22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艺术学院2292.
全国创新创业竞赛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负责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1全国高校城市规划学科城市交通出行创新实践评优建筑学院姜明波82202941429297626@qq.
com2"中联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建筑学院3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规划设计作业评优建筑学院4全国城市规划专业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评优建筑学院5全国高校建筑设计教案/作业观摩和评选活动建筑学院6《建筑师》杂志"天作奖"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建筑学院7"Autodesk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建筑学院8东南中国建筑新人赛暨亚洲建筑新人赛中国区选拔赛建筑学院9中国建筑院校境外交流学生优秀作业展评建筑学院10TEAM20两岸建筑与规划新人奖竞赛建筑学院11《中国建筑教育》"清润奖"大学生论文竞赛建筑学院12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业评优建筑学院13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暨纸板建筑设计与建造竞赛建筑学院14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美术作品大奖赛建筑学院15奥雅设计之星大学生竞赛建筑学院230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负责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16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建筑学院姜明波82202941429297626@qq.
com17"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建筑学院18SUNRISE杯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建筑学院19UA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建筑学院20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建筑学院21"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建筑学院22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土木工程学院屈鹏飞82201345406236130@qq.
com23全国高校木结构设计邀请赛土木工程学院24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土木工程学院25全国高校学生钢结构住宅体系创新竞赛土木工程学院26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冯永宁82202727417651955@qq.
com27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28EmersonCup数码涡旋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29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30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31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231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负责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32"广联达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算量大赛管理学院黄河82202249304574190@qq.
com33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大赛管理学院34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管理学院35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管理学院36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管理学院37全国MBA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管理学院38全国高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管理学院39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顾欣82205439554143425@qq.
com40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41"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42"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43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44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45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46"龙芯杯"中国科学院开源软件设计大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232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负责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47全国虚拟仪器设计大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顾欣82205439554143425@qq.
com48IEEE电脑鼠走迷宫竞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49"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50"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51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CCCC)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52全国Java程序设计大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53TiC100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54"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55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电工程学院张贤哲82205524245297933@qq.
com56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机电工程学院57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机电工程学院58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机电工程学院59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机电工程学院60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冶金工程学院康彦82205095418398645@qq.
com61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冶金工程学院62"金相学会杯"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冶金工程学院63全国网络模拟炼钢比赛冶金工程学院233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负责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64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材料与矿资学院吴刚822053954529290@qq.
com65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材料与矿资学院66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材料与矿资学院67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材料与矿资学院68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材料与矿资学院69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材料与矿资学院70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材料与矿资学院7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理学院徐克8902522517239722@qq.
com72"周培源杯"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理学院73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理学院74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理学院75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理学院76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文学院裴昶82205631263339005@qq.
com77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大赛文学院78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文学院79"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文学院80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文学院81"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文学院82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文学院234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负责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83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艺术学院张艳8220245217705957@qq.
com84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艺术学院85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艺术学院86中国风景园林大学生设计竞赛艺术学院87"靳埭强设计奖"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比赛艺术学院88"WA.
总统家杯"建筑手绘设计大赛艺术学院89"和成·新人杯"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艺术学院90PIP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学院91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艺术学院92中国高教影视教育专业年会艺术学院93红星奖艺术学院94"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艺术学院95中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艺术学院96"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艺术学院97"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艺术学院98中国小家电创新设计大赛艺术学院99"镇海杯"国际创新设计大赛艺术学院100华帝工业设计大赛艺术学院235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负责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101"三诺杯"中国工业设计精英赛艺术学院张艳8220245217705957@qq.
com102美的"创意嘉年华"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艺术学院103世界华人创新设计大赛·华人创新奖艺术学院104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艺术学院105"和丰奖"工业设计大赛艺术学院106创新顺德工业设计大赛艺术学院107中国座椅设计大奖赛艺术学院108"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艺术学院109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创意设计大赛艺术学院110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体育系葛文82205606704686195@qq.
com111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体育系112"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团委柯苏娟苌笑82205815515427551@qq.
com543439036@qq.
com113"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团委114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校团委115"赛伯乐杯"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校团委116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CIOB)——绿色建筑全国邀请赛校团委236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负责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117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校团委党铮82202841543439036@qq.
com118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研究生院刘冠8220534311484073@qq.
com119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研究生院120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研究生院121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研究生院3.
省内创新创业竞赛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联系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1陕西省大学生"德州仪器(TI)杯"模拟及模数混合电路应用设计竞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顾欣82205439554143425@qq.
com2"ALTER杯"陕西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3西安市"盛群杯"HOLTEK大学生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机电工程学院张贤哲82205524245297933@qq.
com4陕西省大学生基础力学竞赛理学院徐克8902522517239722@qq.
com5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理学院6陕西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理学院7"海伦斯诺杯"翻译大赛文学院裴昶82205631263339005@qq.
com237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联系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8陕西省高校制冷产品设计大赛艺术学院张艳8220245217705957@qq.
com9陕西省家具设计大赛艺术学院10陕西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系葛文82205606704686195@qq.
com11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游泳比赛体育系12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网球比赛体育系13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乒乓球比赛体育系14陕西省大学生暨"校长杯"羽毛球比赛体育系15陕西省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体育系16陕西省大学生健美操比赛体育系17陕西省大学生足球比赛体育系18陕西省大学生排球比赛体育系19陕西省大学生篮球比赛体育系20陕西省大学生体育舞蹈比赛体育系21陕西省大学生轮滑比赛体育系238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联系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22陕西高校土建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评优活动教务处实践科张静82202770sjjxk@126.
com23"知识产权杯"陕西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校团委柯苏娟苌笑82205815515427551@qq.
com543439036@qq.
com24"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团委25"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校团委26陕西省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校团委27陕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校团委党铮82202841543439036@qq.
com28西北地区研究生英语演讲邀请赛暨陕西省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研究生院刘冠8220534311484073@qq.
com29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暨创新成果洽谈会研究生院4.
校内创新创业竞赛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联系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1实体空间搭建大赛建筑学院姜明波82202941429297626@qq.
com2大学生服装设计大赛建筑学院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意手绘大赛建筑学院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二·九设计大赛建筑学院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意摄影大赛建筑学院239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联系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土木工程学院屈鹏飞82201345406236130@qq.
com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保知识竞赛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冯永宁82202727417651955@qq.
com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营销实践大赛管理学院黄河82202249304574190@qq.
com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SONIX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顾欣82205439554143425@qq.
com1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1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正大科技杯"IBM—RoboCode机器人编程大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1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装机大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14西安建筑科大学"一网答尽"网络知识竞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1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行知汇元杯"软件编程大赛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1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电工程学院张贤哲82205524245297933@qq.
com1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网络炼钢大赛冶金工程学院康彦82205095418398645@qq.
com1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金相技能大赛冶金工程学院240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联系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1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材料设计与创新大赛材料与矿资学院吴刚822053954529290@qq.
com2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材料与矿资学院2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理学院徐克8902522517239722@qq.
com2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文学院裴昶82205631263339005@qq.
com2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英语文化主题活动文学院2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法律知识竞赛文学院2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艺术作品大赛艺术学院张艳8220245217705957@qq.
com2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论的力量"大学生演讲比赛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娟娟1367276565profljj@163.
com2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田径运动会体育系张黎82205606704686195@qq.
com2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排球比赛体育系葛文82205606704686195@qq.
com2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篮球比赛体育系3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网球比赛体育系3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院系际足球比赛体育系3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新生运动会体育系241序号竞赛名称具体联系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E-mail3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方案设计及展示大赛体育系葛文82205606704686195@qq.
com3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比赛体育系3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场馆模型设计制作大赛体育系36"粉体杯"暨"中星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团委柯苏娟苌笑82205815515427551@qq.
com543439036@qq.
com37"粉体杯"暨"中星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团委3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英语演讲邀请赛研究生院刘冠8220534311484073@qq.
com

亚洲云-浙江高防BGP.提供自助防火墙高防各种offer高防BGP!

 亚洲云Asiayun怎么样?亚洲云Asiayun好不好?亚洲云成立于2021年,隶属于上海玥悠悠云计算有限公司(Yyyisp),是一家新国人IDC商家,且正规持证IDC/ISP/CDN,商家主要提供数据中心基础服务、互联网业务解决方案,及专属服务器租用、云服务器、云虚拟主机、专属服务器托管、带宽租用等产品和服务。Asiayun提供源自大陆、香港、韩国和美国等地骨干级机房优质资源,包括B...

特网云,美国独立物理服务器 Atom d525 4G 100M 40G防御 280元/月 香港站群 E3-1200V2 8G 10M 1500元/月

特网云为您提供高速、稳定、安全、弹性的云计算服务计算、存储、监控、安全,完善的云产品满足您的一切所需,深耕云计算领域10余年;我们拥有前沿的核心技术,始终致力于为政府机构、企业组织和个人开发者提供稳定、安全、可靠、高性价比的云计算产品与服务。公司名:珠海市特网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https://www.56dr.com特网云为您提供高速、稳定、安全、弹性的云计算服务 计算、存储、监控、安全,完善...

WHloud Date鲸云数据($9.00/月), 韩国,日本,香港

WHloud Date(鲸云数据),原做大数据和软件开发的团队,现在转变成云计算服务,面对海内外用户提供中国大陆,韩国,日本,香港等多个地方节点服务。24*7小时的在线支持,较为全面的虚拟化构架以及全方面的技术支持!官方网站:https://www.whloud.com/WHloud Date 韩国BGP云主机少量补货随时可以开通,随时可以用,两小时内提交退款,可在工作日期间全额原路返回!支持pa...

百度美秀为你推荐
解压程序手机解压软件zarchiver怎么用暴风影音怎么截图如何在暴风影音中截图?神雕侠侣礼包大全神雕侠侣手游版四重大礼包怎么得到啊?宕机宕机是什么意思网页打开很慢如何解决网速正常 网页打开很慢问题cr2格式如何打开CR2格式的照片呢网管工具网管软件好用吗?什么样的网管软件好呢?我想管理二十台电脑,让其中的四五台可以上网,其它的只能上局域网,谁能推荐一款软件吗?如果出钱买也可以!谢谢了!网络虚拟机虚拟机网络怎么连接php购物车php session实现购物车的原理网站排名靠前怎样才能做好一个网站?让网站排名靠前?新手求解
韩国虚拟主机 租服务器价格 腾讯云盘 华为网络硬盘 qingyun cdn联盟 腾讯实名认证中心 爱奇艺vip免费试用7天 稳定免费空间 美国网站服务器 drupal安装 ebay注册 监控服务器 net空间 畅行云 学生服务器 成都主机托管 服务器防御 512内存 西部主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