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云操作系统
云操作系统 时间:2021-02-28 阅读:(
)
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技术大纲(2017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7年8月目录一、背景1二、任务、定位与作用2(一)任务.
2(二)在智慧城市中的定位与作用.
4三、目标、思路与原则5(一)目标.
5(二)思路.
5(三)建设原则.
7四、时空大数据8(一)资源汇聚.
9(二)空间处理.
12(三)数据引擎.
13(四)管理分析.
14五、时空信息云平台.
18(一)通用化平台.
18(二)专业化平台.
26(三)个性化平台.
28六、运行服务及支撑环境.
28(一)时空大数据.
28(二)时空信息云平台.
29(三)支撑云环境.
30七、示范应用.
32(一)示范要求.
32(二)典型领域.
33-1-一、背景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城市科学发展的方向选择.
智慧城市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和社会管理精细化.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着力打造智慧城市,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城市管理.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要"推进城市智慧管理.
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
"自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后,各地区、各部门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性很高,取得了不少进展,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一是盲目跟风,目标不明确;二是协调不够,各自为政;三是试点较多、流于形式;四是体制机制缺乏创新;五是信息安全考虑不足.
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的苗头,亟待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引导,有序推进.
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4〕1770号),以统筹顶层设计,加强相互协调,促进健康发展.
为从国家层面进一步统筹"条块"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大议题和重点工作,包括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内的25个部门,成立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
-2-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2016-2018年任务分工》,对未来三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对各部门、各领域工作进行了统筹协调,这对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条块"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各领域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任务分工明确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职责、定位和主要任务,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
为切实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规划与工作部署,根据任务分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前期全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近几年智慧城市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对2015版技术大纲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2017版,突出了时空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两项重点任务,以进一步明确目标,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试点与建设,加强同其他部门智慧城市工作衔接,全面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二、任务、定位与作用(一)任务根据《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2016-2018年任务分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任务为指导各地区开展智慧时空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具体包括:推进智慧时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指导开展时空大数据及时空信息云平台构建,鼓励其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与管理、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公众服务中的智能化应用,促进城市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研究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参与联合开展的年度评价工作.
时空基础设施是指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征的基础地理信息、公-3-共管理与公共服务涉及的专题信息,及其采集、感知、存储、处理、共享、集成、挖掘分析、泛在服务所涉及的政策、标准、技术、机制等支撑环境和运行环境的总称.
其建设内容可以归结为:时空基准、时空大数据、时空信息云平台、支撑环境.
其中,时空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是时空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
随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转型升级为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相应要实现"四个提升",即空间基准提升为时空基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提升为时空大数据,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提升为时空信息云平台,支撑环境由分散的服务器集群提升为集约的云环境.
相比地理空间框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分别部署在不同网络环境,信息交换需跨网摆渡,时空基础设施中时空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则可部署在同一云环境中.
如图1所示.
图1时空基础设施与地理空间框架的构成与历史联系-4-(二)在智慧城市中的定位与作用综合国内外智慧城市的认识和建设实践,尽管运作方式、建设内容和解决问题等存在差异、各具特色,但其体系框架具有共性,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感知层、网络层、计算存储设施、公共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智慧应用和用户层,以及制度安全保障体系和政策标准保障体系.
图2智慧城市典型结构时空基础设施内容在智慧城市总体架构中的位置分别是:时空大数据蕴含在公共数据库层,是政务数据、民务数据、运营数据和感知数据时空化的基础;时空信息云平台是公共信息平台层的重要组成,是支撑其他专题平台的基础性平台;支撑环境中的云计算环境是计算存储设施层的核心,政策机制、标准规范等软环境包含在制度安全保障体系和政策标准保障体系中,如图2所示.
时空基础设施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既是智慧城市不可-5-或缺的、基础性的信息资源,又是其他信息交换共享与协同应用的载体,为其他信息在三维空间和时间交织构成的四维环境中提供时空基础,实现基于统一时空基础下的规划、布局、分析和决策.
三、目标、思路与原则(一)目标在原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基础上,依托城市云支撑环境,实现向智慧城市时空基准、时空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提升,建设城市时空基础设施,开发智慧专题应用系统,为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的全面应用积累经验.
凝练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技术体制、运行机制、应用服务模式和标准规范及政策法规,为推动全国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升级转型奠定基础.
(二)思路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建设,应以既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并实现"四个提升".
1.
统一时空基准时空基准是指时间和地理空间维度上的基本参考依据和度量的起算数据.
时空基准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时空大数据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基本依据.
时间基准中日期应采用公历纪元,时间应采用北京时间.
大地基准统一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统一到1985国家高程系统,具体参照GB22021《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执行.
该部分内容可另立专项支撑.
2.
丰富时空大数据时空大数据主要包括时序化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公共专题-6-数据、智能感知数据和空间规划数据,构成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地上下、室内外、虚实一体化的时空数据资源.
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传统基础测绘数据,以及实景影像、倾斜影像和激光点云等新型测绘产品数据;公共专题数据包括人口、法人、宏观经济、POI兴趣点、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等数据;智能感知数据包括各种公共设施及各类专业传感器感知的具有时间标识的即时数据;空间规划数据包括空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发展蓝图等反映未来空间性发展规划的数据.
3.
构建时空信息云平台面向不同的应用对象,构建通用化平台、专业化平台和个性化平台.
通用化平台汇聚数据服务、接口服务、功能服务、计算存储服务、知识服务,形成服务资源池,扩充地理实体、感知定位、接入解译及模拟推演API接口,新增地名地址引擎、业务流引擎、知识引擎、服务引擎,全面提升按需服务能力.
专业化平台在通用化平台基础上,扩充专业化数据、功能和业务流程,为空间规划、生态环境监测等工作提供平台支撑.
个性化平台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功能和服务的智能组装、自动部署和按需服务.
4.
搭建云支撑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时空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迁移至全市统一、共用的云支撑环境中;不具备条件的城市,改造原有部门支撑环境,部署时空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形成云服务能力.
5.
开展智慧应用基于时空信息通用化平台、专业化平台和个性化平台,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和需求,本着急用先建的原则,开展智慧应用示范.
-7-实施过程中,在城市人民政府统筹领导下,以应用部门为主,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做好数据与技术支撑,在原有部门信息化成果基础上,突出实时数据接入、时空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处置等功能,鼓励采用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开展深入应用.
(三)建设原则秉承上述思路,应遵循以下建设原则:1.
开放性原则云平台的体系架构应是开放的.
一方面,用户可以分享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开发接口和关于地理信息功能软件的服务;另一方面,也能够把用户的上述服务能力便捷部署至云平台.
2.
继承性原则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已经融入了云计算服务的理念和思想.
从数字走向智慧,特别在初级阶段,具有云计算条件的城市,可迁移至该环境;未具备条件的城市,可采用虚拟云计算环境.
3.
安全性原则凡部署在非涉密网络环境中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以及数据资源应不涉及与国家安全保密有关的内容和事项,否则需经国家指定部门进行统一的保密处理.
4.
智能化原则建立知识引擎,提升平台功能的个性化定制能力和大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实现知识服务.
5.
重点性原则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应把建设重点放在时空大数据和时空信-8-息云平台,示范应用宜求精不求多,要能体现跨部门协同和智慧的特点.
四、时空大数据时空大数据应包括历史的、现状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公共专题数据,智能感知数据以及空间规划数据,和这四类数据的数据引擎及管理分析系统等六部分;依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用全空间信息模型形成全空间,并时空化公共专题数据、智能感知数据和空间规划数据,通过管理分析系统经数据引擎实现一体化管理.
其构成如图3所示.
应在完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公共专题数据的基础上,优先开展专业化平台和示范应用所必需的空间规划数据和智能感知数据的建设,其范围和数量应根据本地的信息化基础、应用需求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逐步丰富.
图3时空大数据的构成-9-(一)资源汇聚1.
资源内容(1)历史与现状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内容至少包括矢量数据、影像数据、高程模型数据、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三维模型数据、新型测绘产品数据及其元数据.
矢量数据.
进一步丰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确保1:500、1:2000等大比例尺地形图至少覆盖规划区范围,1:5000或1:10000应覆盖市辖范围.
影像数据.
进一步丰富高分辨率影像数据,0.
1米或0.
2米等至少覆盖规划区范围,0.
5米影像应覆盖市辖范围.
高程模型数据.
进一步丰富高程模型数据,0.
5米、1米格网至少覆盖规划区范围,2米、5米格网应覆盖市辖范围.
地理实体数据.
以地形图为基础,对境界、政区、道路、水系、院落、建筑物、植被等内容进行实体化,并赋予唯一编码,作为与其它行业和专题数据进行关联的基础.
地名地址数据.
应扩充自然村以上的行政地名,建立市(地区、自治州、盟)级、县(区、县级市)级、乡(镇、街道)级和行政村(社区)级四级区划单元,实现市辖范围精细化全覆盖.
三维模型数据.
至少分等级实现市辖范围全覆盖.
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地标(标志)性中心区、中心商务区(CBD)以及特定区域应建立一级模型;除上述以外的政治、经济、文体、交通、旅游等中心区域,高档住宅、公寓以及特定区域应建立二级模型;其他政治、经济、文体、交通、旅游等中心区域,普通住宅以及特定区域应建立三级模型;城中村、棚户-10-区、工厂厂房区等区域,远郊、农村地区以及特定区域应建立四级模型.
新型测绘产品数据.
宜涵盖全景及可量测实景影像、倾斜影像、激光点云数据、室内地图数据、地下空间数据、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等.
(2)历史与现状的公共专题数据内容至少包括法人数据、人口数据、宏观经济数据、民生兴趣点数据、地理国情等普查与监测数据及其元数据.
其中民生兴趣点数据宜涵盖制造企业、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和邮政、住宿和餐饮、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金融和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居民服务、教育科研、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文化体育娱乐、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内容.
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数据种类涵盖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等基本国情数据和专题国情数据.
(3)智能感知的数据智能感知的具有时间标识的即时数据,其内容至少包括采用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传感网实时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依托专业传感器感知的可共享的行业专题实时数据,以及其元数据.
其中,实时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实时位置信息、影像和视频,行业专题实时数据包括交通、环保、水利、气象等监控与监测数据.
(4)空间规划数据反映未来空间性发展规划的数据,应包括空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发展蓝图及其元数据,至少涵盖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边界、城镇开发边界等"三区三线"-11-核心内容.
2.
汇聚方式对于历史和现状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定期从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将分级分类后可共享的数据内容离线拷贝;对于历史和现状的公共专题数据,以及空间规划数据,通常源于部门间信息共享;对于智能感知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依照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在线或离线共享;对于行业专题可共享的实时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入,采取多层次部署、多层次摘要、多层次服务的方式动态追加到大数据.
智能感知源数据通常部署在具体专业部门,解译并形成的摘要以推送或调取两种模式分布式实时追加,确有必要时才调用源数据,避免信息肥胖.
可以探索采用互联网爬虫技术抓取互联网上公开的人口、法人、兴趣点、舆情等数据.
3.
时空标识上述数据主要表现为矢量数据、影像、高程模型、地理实体、地名地址、三维模型、新型测绘产品和流式数据等形式,对其进行时空标识,即注入时间、空间和属性"三域"标识.
时间标识注记该数据的时效性,空间标识注记空间特性,属性标识注记隶属的领域、行业、主题等内容,以便捷后续的时空大数据的整理和序化.
(1)矢量数据应按幅增添"三域"标识.
(2)影像数据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分辨率增添"三域"标识.
该数据采用连续的时间快照模型进行数据重组,将同一分辨率的不同时相影像,构建影像时间序列,形成客观世界的连续快照;对具体一个快照,应采用紧缩金字塔模型进行空间组织.
-12-(3)高程模型数据应针对不同格网间距增添"三域"标识.
该数据采用连续的时间快照模型进行数据重组,构建时间序列.
(4)地理实体数据应面向实体增添"三域"标识.
该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进行数据重组,将每个地理实体构建具有唯一"三域"标识的时空对象.
(5)地名地址数据应逐条增添"三域"标识.
该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进行数据重组,将每个地名地址条目构建具有唯一"三域"标识的时空对象.
(6)三维模型数据应逐层、每一模型增添"三域"标识.
该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进行数据重组,将每个三维模型构建具有唯一"三域"标识的时空对象.
(7)新型测绘产品数据应按类型、批次增添"三域"标识.
(8)流式数据及其多层次摘要,在注入相对稳定的空间和属性同时,着重标签时间特性.
(二)空间处理对实时在线、定期在线和离线拷贝的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时空大数据,序化前的处理工作包括:统一格式、一致性处理和空间化.
1.
统一数据格式不同地理信息数据能够基本实现无损格式转换,对于无拓扑关系图形数据如CAD要能够转换至地理信息数据,并建立拓扑关系.
格式统一后的地理信息数据应合并、自动接边,数据表格能够实现自动属性赋值.
2.
一致性处理对于存放的矢量数据、影像数据和实体数据,将更新后的地-13-理数据快速及时进行地图综合,利用综合的结果联动更新相应范围数据,原内容自动变成历史数据.
3.
空间化(1)地名谱特征萃取汇聚的数据,有些带有空间位置坐标信息,经过了统一时空基准后,即可匹配集成;部分自身没有空间坐标信息,但在属性项中蕴含了地名地址;还有一部分只是蕴含了一些地名基因,要结合汉语分词和数据比对技术,通过基于语义和地理本体的统一认知,提取地名谱特征.
(2)空间匹配对于具有空间位置坐标的数据,直接坐标匹配;对于无空间位置坐标的数据,根据识别萃取出的地名地址信息,建立含有地名标识的切分序列与逻辑组合关系,开展基于分词、本体和词语相似性的多种匹配,提出局部模糊匹配后的歧义消除方法,实现高效、精准、实用的地名地址匹配.
(3)数据序化依托时空基准,采用地名地址匹配的技术方法,将"三域"标识的信息内容进行时空定位寻址.
对于带有空间位置坐标的信息内容,通过坐标匹配定位;蕴含地名地址的信息内容,通过地名地址匹配定位;仅蕴含地名基因的信息内容,先萃取地名地址信息,再通过地名地址匹配定位.
(三)数据引擎建立全空间信息模型,实现地上下、室内外、虚实时空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克服非关系数据库存储时空大数据存在的存储与访问的效率低下,难以满足高并发、大数据量下的实时性要求,-14-充分发挥非关系数据库的性能优势;支撑云服务系统,帮助用户在线调用现成的时空大数据中的数据.
(四)管理分析1.
动态数据获取(1)接收物联网智能感知设备采集的流式数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应该分层次管理,源数据存放在专业部门,而生成的多层次摘要数据主动推送相应节点,这些节点不仅能够接收,而且可动态积累.
(2)调取在数据挖掘与分析过程中,及时利用动态积累的物联网智能感知设备推送的摘要数据,确有必要,透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调取相应的原始流式数据.
2.
数据管理(1)输入输出支持对静态地理信息数据以通用格式导入、检查、添加和确认;支持三维模型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以通用格式导出;支持按照产品类型、数据时相或用户需求所进行的产品制作、内容提取、导出和分发.
(2)数据编辑及处理支持坐标及投影变换、高程换算、数据裁切、数据格式转换以及影像数据的对比度、灰度(色彩)、饱和度一致性调整等;支持对二维矢量数据的图形编辑;支持对三维模型数据模型替换、模型空间位置修改、纹理编辑、属性编辑、元数据编辑等.
-15-(3)查询统计应具有按时间、属性和空间或其组合条件,查询与检索不同时相、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时空信息的能力,并可提取与统计;应具有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查询的功能;应具有对数据及服务资源进行目录检索的功能;应根据检索结果进行快速定位的功能.
(4)数据可视化支持将多时相数据组合、叠加、符号化显示和放大、缩小、漫游、前视图、后视图等浏览功能,并可通过动画、动态符号和颜色模拟变化;支持三维模型数据的显示,为提高系统性能宜支持模型动态加载;具有三维漫游功能,宜支持拖动、滑动、飞行模式;支持多视角浏览,宜包括平视、仰视、俯视角度;支持将多时相数据在三维上叠加、符号化显示及漫游、多视角浏览等.
(5)动态更新应具有流式数据或者其多层次摘要动态追加和积累功能;支持数据索引的实时修正;支持数据按范围、按时间、按类型以及整体的更新;支持三维模型的替换、模型属性的更新和局部区域模型的整体更新;支持对地图瓦片数据及三维缓存数据的整体更新、按层更新和局部更新.
(6)历史数据管理应具有历史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应具备历史数据的版本创建、管理及版本数据对比功能.
(7)元数据管理支持实时追加数据元数据的实时更新;支持元数据注册、编辑、修改和元数据查询、统计、分析、输出等;元数据与其对应的数据应建立关联,应能实现与其对应的数据进行同步更新.
-16-(8)安全管理应具有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事务管理、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备份包括数据的备份和系统软件的备份.
备份可采用全备份或增量备份方式,定期检查备份的可用性.
3.
分析量测(1)常用分析应具有不同类型数据融合、多时相数据比对、变化信息提取等,以及时空数据分类、时空叠加分析、时空序列分析和预测分析.
(2)空间量测应具备对二维数据进行距离、面积量测功能;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空间距离量测的功能;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水平面积量测的功能;对三维模型数据进行体积量测的功能.
4.
模拟推演(1)时空过程模拟以事件或者情景为对象,检索调取相应的地理对象及其时间、空间和属性"三域"内容,模拟发展变化过程,实现情景与事件数字化再现.
(2)决策预案的动态推演通过调整关键参数或人工干预,计算决策方案的实施效果,并提供模拟效果的动态可视化.
5.
大数据挖掘(1)基础分析开发集成历史推理方法、聚类分析、连接分析、神经网络、判别分析、逻辑分析、人工智能等通用性的挖掘方法,形成基础-17-分析工具包.
(2)空间分布计算单一专题数据源的空间粒度,通过地名地址匹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将其分布在相应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之上,分析挖掘其空间分布规律.
(3)多因子关联分析将两种及以上专题数据源分布在相应尺度的统一基础地理信息之上,综合运用各种数学模型,探求挖掘专题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和依赖度.
(4)时空分析将单一或多种带有时间特征的专题信息,分布在相应尺度的统一基础地理信息之上,研究揭示专题信息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规律、在空间维度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在四维时空中的时空特征.
(5)主题分析面向某一主题,在基础分析工具包和空间分布、多因子关联分析、时空分析的基础上,提炼主题大数据分析的专业模型和业务流程,形成定制化、流程化的知识链,开发高自动化的分析功能,发现潜藏数据背后的知识与规律.
6.
大数据管理(1)存储检索应实现时空大数据的分布式存储、高效存取、精确检索、并发响应及负载均衡,具备管理节点动态增加和容灾备份等能力,提升时空大数据的查询效率、吞吐量、可用性、容错性、稳定性.
(2)数据流转应实现多源异构时空大数据的共享、互操作和无缝流转,实-18-现不同类型数据库的有效集成,并提供应用层面的统一访问接口、统一查询方式和统一操作行为.
(3)智能监管应实现对各存储节点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负载均衡动态调整,监控信息主动收集和统一展示,运行问题的实时分析及应对处理.
五、时空信息云平台根据时空信息云平台应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通用化平台、专业化平台和个性化平台,以支撑多类型应用需求.
(一)通用化平台时空信息云平台通用化平台应包括服务资源池、服务引擎、云服务系统,以及地名地址引擎、业务流引擎、和知识引擎等六部分.
以计算存储、数据、功能、接口和知识服务为核心,形成服务资源池,建立服务引擎、地名地址引擎、业务流引擎和知识引擎,连同时空大数据的数据引擎,通过云服务系统,为各种业务应用按需提供大数据支撑和各类服务.
其构成如图4所示.
图4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构成-19-1.
服务资源池(1)数据服务针对历史的、现状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公共专题数据,智能感知数据以及空间规划数据,池化的服务通常以如下模式(见表1)提供:目录服务、元数据服务、要素服务、地图服务、瓦片地图服务、覆盖服务、三维模型服务、三维地形服务、纹理数据服务、地名地址服务,以及实时位置服务、基于位置的感知信息服务、多层次摘要服务和流式数据服务.
表1服务提供对照表数据类型服务提供方式时空基准实时位置服务历史与现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历史与现状公共专题数据、空间规划数据地理实体数据要素服务WFS(WebFeatureService)地图服务WMS(WebMapService)目录服务CSW(CatalogServiceWeb)影像数据和高程模型数据地图服务WMS(WebMapService)覆盖服务WCS(WebCoverageService)目录服务CSW(CatalogServiceWeb)三维模型数据模型数据服务3D-WMS(WebModelService)地形数据服务3D-WTRS(WebTerrainService)纹理数据服务3D-WTTS(WebTextureService)矢量要素服务3D-WFS(WebFeatureService)目录服务3D-CSW(CatalogServiceWeb)地名地址数据地名地址服务WFS-G(WebFeatureGazetteerService)目录服务CSW(CatalogServiceWeb)新型测绘产品数据地图服务WMS(WebMapService)目录服务CSW(CatalogServiceWeb)智能感知数据基于位置的感知信息服务多层次摘要服务流式数据服务-20-(2)接口服务网络应用程序接口(WebAPI)至少应包括基本API、地图类API、地理实体API、事件类API、控件类API、数据解析类API、三维类API、专业API、感知设备API、历史分析API、比对分析API、模拟推演API及平台管理API.
应用程序接口应根据应用需要预留扩展空间.
—基本API:描述GIS应用的工程属性.
—地图类API:地图要素的描述、操作以及编辑.
—地理实体类API:包括行政区划、建筑物、道路、水系等实体要素的描述、操作及编辑.
—事件类API:地图交互中可侦听和触发的事件.
—控件类API:GIS系统中常用控件的操作.
—数据解析类API:格式化数据的读写和解析.
—三维类API:三维地理信息的定义及操作.
—专业API:专业化应用的描述.
—智能感知API:感知设备定位、接入、解译、多层次摘要、推送与调取.
—历史分析API:历史数据的分析.
—比对分析API:按空间、时间、属性等信息的对比.
—模拟推演API:过程模拟、情景再现、预案推演.
—平台管理API:平台管理如用户认证、资源检索、申请审核等.
(3)功能服务功能服务包括四种:①地图必选模块至少包括注册认证、登录认证、权限认证;-21-地图的放大、缩小、漫游、切换;距离、面积量测;属性查询、空间查询、兴趣点定位;二三维地图浏览、历史地图切换、历史资源叠加、历史要素检索展示.
②地图可选模块至少包括服务加载;目录浏览、查询、订阅和检索;元数据注册、查询、下载、编辑、图形预览;角度量测;叠加、缓冲、最佳路径、统计等空间分析;专题地图;地理编码;定制服务;数据托管与发布;服务注册、查询、聚合和链接;服务申请、审核、授权和预览;服务元数据查询、服务元数据自动更新;服务状态监测、服务统计分析.
③地图专业模块至少包括保密处理、坐标转换、投影转换等.
④其他非地图类的功能服务,具备服务访问日志收集与分析、用户注册审核、用户消息通知等.
(4)计算存储服务①应具有宿主服务.
通过高可靠的云服务/云计算软件,将集群服务器、刀片机、小型机、磁盘阵列等存储、计算物理硬件设备,虚拟出若干逻辑区,支撑宿主服务能够寄存用户数据和开发的系统,且可部署在云上向端服务.
②应具有弹性分配服务.
通过云操作系统,针对大数据、高并发访问,支撑弹性分配服务,按需动态分配资源,每一用户弹性地调用资源,迅速完成任务并释放,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应具有计算资源管理服务.
通过云操作系统,对计算存储资源及软件服务状态进行检测与管理,能够及时发现运行异常并进行报警.
④应具有系统备份与恢复服务能力.
系统能够定期自动备份当前节点资源状态,当资源节点因为故障导致服务停用时,应能-22-够快速恢复原有可用状态.
(5)知识服务大数据分析形成的专题信息时空分布规律、关联规则和时空演变等潜藏在大数据深层的规律和隐性联系,池化为知识服务.
2.
服务引擎——帮助用户在线调用现成服务和知识服务引擎是指以灵活的方式实现服务彼此通信和转换的连接中枢,并且这种连接与开发环境、编程语言、编程模型或者消息格式具有支撑在线调用现有服务和知识,实现将其他资源上传、注册与发布等功能.
具体功能包括:(1)服务地址编目规则建立服务地址可扩展、开放式的编目规则,开发自动统一编目功能.
(2)服务地址转换与编目对自主发布和第三方发布服务的地址按照编目规则进行转换,实现统一、自动化编目.
(3)服务通信对申请的服务,解析物理服务地址.
(4)服务围栏通过服务地址编目与解析实现服务的注册与共享,建立服务资源的虚拟电子围栏.
3.
地名地址引擎——帮助用户完成专题数据在线空间化地名地址引擎是空间信息与其他信息之间的桥梁,能够实现大数据在全空间信息模型上的精确定位,具体功能包括:(1)精确匹配不完整地址和不规范地址针对人们进行定位时习惯使用不完整地址和不规范的地址-23-的特点,提供精确匹配不完整地址和不规范地址功能,并能进行定位.
(2)精确匹配地址别名针对人们进行定位时习惯使用别名的特点,如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学校等,提供精确匹配地址别名功能,并返回这些别名的标准地址.
(3)精确匹配地址要素别名针对人们进行定位时习惯使用地址要素别名的特点,如定位餐馆,只习惯说餐馆的特色菜等,提供精确匹配地址要素别名功能,并返回这些地址要素别名的标准地址.
(4)容错匹配功能当用户输入的地址不规范甚至错误时,匹配引擎可以根据同音字、通假字和同义词对地址进行分析,并返回最佳的匹配结果.
(5)非法或超界地址识别功能可以识别严重的输入地址错误,或超出参考地址范围的地址输入,给出匹配失败信息.
(6)可定制功能的开放服务接口可封装为网络服务接口,并提供不同精度(点地址查询、线面地址查询),不同输入模式(单条匹配模式、多条匹配模式)的功能定制.
(7)批量匹配支持对excel格式的样本数据匹配,匹配时可选择地址匹配字段,用户可通过上传文件的形式,对文件中多条记录进行匹配;支持成果下载,可导出为excel格式和shp格式.
-24-(8)逆向匹配将坐标映射成地名地址,并在地图上展示.
根据用户输入的X、Y坐标值,实现逆向查询得到该坐标所在的行政区划、所处街道、以及最匹配的标准地址信息.
4.
业务流引擎——帮助用户完成业务定制可视化业务流引擎是将业务流程中的工作,按照逻辑和规则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实现工作业务的自动化处理.
具体功能包括:(1)业务规则库管理预定义标准化规则模块,以及模块间流向关系;预定义业务流程样例;已有的业务流程样例存储、解析、调用、修改、删除和退回操作.
(2)运行服务管理业务流程的装载与解释;业务实例的创建和控制,如实例的运行、挂起、恢复、终止等;外部应用程序的调用;数据的调用.
(3)运行监控管理实时数据查询;日志监督服务;日志分析挖掘服务;图形化的监测业务实例的运行情况;实时跟踪业务实例的运行情况;业务实例的状态控制.
5.
知识引擎——帮助用户完成在线大数据分析知识引擎是通过提供不同层次能力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帮助用户完成对数据的深度挖掘,进而获取有价值的知识.
具体功能包括:(1)分析模型库以时空大数据挖掘分析为基础,建立统计分析、特征提取、-25-变化发现,以及神经网络、聚类分析、连接分析、网络分析、判别分析、逻辑分析、人工智能等在线分析模型库.
(2)推演模型库以时空大数据挖掘分析为基础,建立决策树、群集侦测、基因算法等预测推演模型库.
(3)业务知识链以上述在线分析模型为原子工具,针对用户需求,形成定制化、流程化的知识链,根据反馈情况,自适应调整知识链和原子工具,并在运行过程中实现知识链丰富扩充.
6.
云服务系统(1)入口门户系统入口门户至少应包括地图窗口、栏目入口、功能面板、数据切换、工具条、鱼骨条、鹰眼和比例尺等内容,并进行合理布局.
(2)基本服务功能通过入口门户,依托数据引擎和服务引擎,能够实现时空大数据中的数据和服务资源池中的数据服务、功能服务、接口服务、计算存储服务、知识服务的申请、注册、查询、调用和聚合.
(3)按需服务能力通过建立的知识引擎,根据用户提供的关键信息、自然语言描述或使用习惯,实现自动或智能组装,按需提供服务.
按需自动组装时,同时应建立人机协同的调整环境,对其中不适宜的功能、数据和界面等内容,实现功能与数据增删、界面自主调整改进.
-26-(4)运维管理能力至少应包括系统设置、用户管理、业务审核、系统监控、资源宿主、资源发布、分平台统一运维等功能:①系统设置可以修改基本信息、数据库信息、服务器信息、地图浏览、地图功能、皮肤设置和布局设置.
②用户管理包含用户列表、用户组管理、角色管理和审核审批.
③业务审核包含标注审核、服务审核、纠错反馈、功能审核和皮肤审核④系统监控包含用户监控、系统监控、流量监控、服务监控和日志查看与分析.
⑤资源宿主是寄存节点的各种资源部署在云中.
⑥资源发布是指把时空大数据以服务的形式在系统中发布并注册,进入资源池.
⑦分平台运维是指将云平台的数据、功能等云化,在线为区县或部门用户提供分平台系统,满足其对平台数据与功能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能够对分平台数据与功能进行动态更新与统一运维,降低区县或部门用户的运维成本.
(5)数据同步服务能力通过接口或数据文件的方式,实现时空大数据和资源池中服务资源的更新同步.
(二)专业化平台时空信息云平台专业化平台,是根据用户需求,在通用化平台基础上,扩充行业专题数据,开发专业功能,定制工作业务流程,封装为能够满足专题系统建设需要的专业化平台,广泛服务于政府和行业各部门.
当前,专业化平台建设有两个重要方向:-27-一是服务城市"多规合一"工作,打造空间规划平台,二是服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城市地理国情监测等工作,打造生态环境监测平台.
要将这两个专业化平台作为平台建设必备的任务内容.
1.
空间规划平台空间规划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简称"三区三线"),注重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为统一的空间规划编制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空间规划平台应扩充坡度、城镇建成区、区位点、地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空间规划用地分类、空间分类与控制线划定、城镇布局、乡村布局、生态保护、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数据,开发各种指标计算的基础性处理工具,建立空间规划工作底图、空间规划评价图和空间规划图协调编制与管理的业务流.
其功能至少包括:基础模块、管控模块、业务管理模块、共享交换模块和运维模块,应具备资源分析与评价、项目/业务监管与协同审批等.
2.
生态环境监测平台生态环境监测平台是将城市开展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所积累的数据、文档、资料等各类成果信息,与城市各部门专业信息进行集成融合、挖掘分析,形成权威、标准、连续的城市地理国情产品,用于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生态空间治理和保护、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推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等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以及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工作,服务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监测平台功能至少包括三大模块:变化发现模块,-28-应包括历史信息与现状信息融合、人机协同变化信息提取、可靠性分析等;数据分析挖掘模块,应包含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数量与质量统计特征分析、时空格局分析、时空关联分析、时空模拟分析、发展趋势与演变规律预测分析等功能;成果展示发布模块,应包含各类城市地理国情资源目录、浏览叠加、查询检索、统计分析,以及监测的分析结果、专题地图、指标规范、资料报告等的展示、发布和分发服务.
(三)个性化平台用户调用智能组装模块,自主选择界面风格、底图风格,人机协同在线完成需求理解,经云服务系统自动侦测,在知识引擎的驱动下,通过服务引擎、地名地址引擎、业务流引擎,实现个性化平台的智能封装、自动部署和按需服务.
个性化平台应提供面向不同风格类型的封装模板,以及面向操作流程的组装向导,站在用户的角度,自动解译和侦测出其对平台的需求及个性化喜好,从而帮助用户智能化地挑选确定其所需要的数据资源、功能模块和界面风格,搭配出个性化的云平台并提供服务.
六、运行服务及支撑环境时空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成果内容应部署在云支撑环境中,并对外提供服务.
(一)时空大数据1.
数据内容一套时空大数据,包括市域全覆盖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历史与现状的公共专题数据、智能感知数据和空间规划数据.
-29-2.
管理软件一套时空数据引擎和一套时空大数据管理分析系统,以及地图工作站、空间匹配等工具软件.
3.
部署结构对于数据以及通过数据引擎与相应的管理分析软件构成的信息系统,进行分类分区部署,实现地上下、室内外、虚实时空大数据一体化管理.
数据和管理分析软件一般存储在云环境中的磁盘阵列或刀片机等介质上.
4.
运行服务时空大数据管理分析系统一要负责汇聚多层次数据,二要负责数据时空化,三要实现数据服务化和分析挖掘,并推送至云平台的服务引擎,支撑云平台对外提供服务.
(二)时空信息云平台1.
服务内容面向服务的、不涉及国家安全和敏感内容的、经过数据扩充、数据融合、分析挖掘形成的覆盖全市域的时空信息数据服务、接口服务、功能服务、计算存储服务以及知识服务.
2.
服务软件一套云服务系统,应集成数据服务、接口服务、功能服务、计算存储服务以及知识服务,提供按需定制、运维监控和入口门户等功能;四套引擎,分别为服务引擎、地名地址引擎、业务流引擎和知识引擎.
3.
部署结构在时空大数据推送至服务引擎上的数据服务、计算存储服务、知识服务基础上,连同云服务系统内置的在线地图、功能-30-APP服务和平台接口API服务,通过地名地址引擎支撑用户叠加专题信息,通过业务流引擎支撑用户定制专题系统,通过知识引擎完成在线分析.
服务内容与服务软件集成为时空信息云平台,一般部署在云环境中.
4.
运行服务平台运行在政务网、互联网、无线网等泛在环境,涉及的集群服务器、刀片机、小型机以及虚拟化软件、云操作系统有机构成了云计算中心.
(三)支撑云环境1.
云环境建立(1)全市统一云环境建设的集约模式政府牵头采用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整合现有云计算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云计算中心,面向全市各部门提供统一的云服务(数据服务、接口服务、功能服务、计算存储服务、知识服务).
全市所有新建应用系统及非涉密时空基础设施,都应部署于统一云计算中心,各部门不宜再新建机房、购置硬件设备.
图5统一云中心模式-31-对于原有系统要进行迁移,主要为应用迁移和数据迁移.
应用迁移的内容包括现有正运行的相关业务应用,其中对暂时无法迁移的应用,应及时进行改造并迁移;数据迁移为现有本部门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对异构数据应按照统一要求,进行数据结构的改造并迁移.
(2)全市虚拟云环境建设的过渡模式以现有的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支撑环境为基础,进行升级改造,将新建的基础平台和数据库都部署于此环境中,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业务系统建设,通过政务网分布式调用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服务.
在时空信息云平台已经具有的功能和服务,业务系统不得重复建设.
图6虚拟云环境搭建现有支撑环境的升级,包括网络的升级和计算存储能力的升级.
网络升级要实现全网接入,而不仅仅是政务网接入;计算与存储能力升级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2.
云环境要求云计算环境的管理智能化水平,以及虚拟化能力、存储能力-32-和计算能力应适应本地信息化条件和应用规模,并充分考虑未来发展,原则上不低于原专题应用部门的能力.
确保4万访问2千并发访问条件下,要素服务、地图服务、地名地址服务等核心服务调用,事务成功率100%、响应达到秒级.
3.
安全保障时空大数据应按照国家对地理信息内容分级分类的相关规定,对数据资源进行分版,其中基础地理信息应运行在涉密的局域网中,与政务网、国际互联网严格物理隔离,政务地理信息应运行在政务网,与国际互联网络逻辑隔离,公众地理信息运行在国际互联网.
各类信息运行支撑环境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措施,具备漏洞扫描、入侵检测、数据包过滤、防病毒、病毒查杀、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主机监控等能力.
应按时检查和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执行情况.
服务器设备能够支持海量信息存储,预留扩展空间,运行稳健、安全可靠.
存储备份设备具有空间数据的安全高效存储备份能力,并预留扩展空间,有条件可建立异地容灾存贮备份机制.
鼓励采用自主国产化软件开展建设.
4.
标准规范在时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各项政策、标准、指南、技术规范等方面,鼓励城市根据本地情况,积极探索.
成熟的标准规范应上升为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供各城市参考借鉴.
七、示范应用(一)示范要求应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特别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实现-33-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
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可采用多元化建设运营模式,在城市人民政府统筹领导下,由示范应用部门牵头,云平台建设与运维单位配合共同实施.
建成后的智慧示范应用系统要确实能够解决原有系统在未接入实时信息时,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重突出智能化、高效化、实时化、泛在化和便捷化.
示范应用系统应使用便捷、针对性强、服务泛在、与本领域专题信息能够实现无缝衔接、与其它相关领域实时协同.
以此为支撑建立的专题应用系统至少应新增以下内容:1.
在功能上,应开发云与端的专业功能.
根据示范应用的需求,优先采用云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API接口,研制相应的专业功能.
能公开的通过宿主环境部署在云,向端服务,不宜公开的部署在本地.
2.
在知识上,应深入挖掘潜藏数据背后的知识与规律,提升面向时空大数据的时空分布、关联分析、深度挖掘等大数据挖掘能力.
扩充知识引擎,帮助用户在线完成大数据挖掘分析,将空间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结果,变成直接可用的知识,辅助科学决策、促进精细管理、推动产业发展、便捷百姓生活.
3.
在性能上,应实现透彻感知、广泛互联、按需服务.
整合物联感知的流式数据及其多层次摘要信息作为服务,连同历史与现势地理信息服务,运行在泛在环境,根据用户的需求,如关键字提示、核心词汇表述等,萃析并自动处理,或智能组装应用平台,真正实现按需服务.
(二)典型领域依托时空信息云平台,在智能感知、自动解译、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选择城市管理、警用平台、防灾减灾、-34-公共安全、市场监管、旅游服务等重点领域,海绵城市、地下管廊、信息惠民等重大工程,以及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民生方面,开展智慧示范应用.
1.
智慧国土以时空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为基础,构建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及综合应用平台,提升国土资源业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还应扩展各类国土资源数据,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数据,以标准服务的形式提供各类服务,建立面向国土应用的流程模型、业务接口及功能组件.
搭建国土资源空间大数据中心,实现行业数据收集、加工、整合、持久化应用和服务;建立国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行政审批与办公一体化平台、社会化服务平台、不动产统一登记协同支撑平台等面向不同业务流程的应用系统,梳理业务数据、打通业务关联、优化业务流程、完善业务监管.
智慧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国土数据获取自动化、实时化,国土业务办公移动化,国土业务流程管理智能化.
2.
智慧公安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引擎、视频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公安信息资源、统筹公安业务应用系统,促进公安建设和公安执法、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发展.
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还应扩展房屋实体,以房屋基础实体集成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等统计和个体信息,建立人房关系.
建立公安地理公共信息数据库,公安信息地理关联数据库,直观再现全市地形情况、交通状况、公安机关布控堵截卡点和公安机关、-35-警力的分布状况等;建立全市统一的警务专用数据采集平台,实现数据统一采集入库,保持数据持续动态更新;构建主要公安业务单位的专题GIS应用,如数字警务GIS应用系统、110指挥中心协同作战、平安城市等GIS应用系统.
智慧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实时感知数据接入、管理和分析,时空警务大数据分析.
3.
智慧交通综合运用交通科学、系统方法、人工智能、知识挖掘等理论与工具,深度挖掘交通运输相关数据,实现行业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公共决策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的提升.
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还应扩展交通领域直接产生的静态和动态数据、公众互动交通状况数据、相关行业数据和重大社会经济活动关联数据.
实现的功能模块包括:智慧出行,整合交通出行服务信息,扩大各类交通出行信息服务覆盖面,使公众出行更便捷;智慧决策,即以系统整合和信息交互的思维,整合行业数据,强化交通大数据应用,提高决策水平;智慧运营,即以信息化促进传统行业转型的思维,形成地面公交、出租汽车、轨道交通、路网建设、汽车服务等领域的一体化智能管理.
智慧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交通路况、出行信息获取实时化,交通管理运营智能化,交通决策指挥科学化.
4.
智慧城管综合运用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感知、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全面实施智慧化城市管理体系,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
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还应扩展城管专题数据集,包括责任-36-网格、城市管理事部件、实景三维高清影像、业务专题数据、地下管线数据等.
在时空信息云平台中,通过数据比对、清洗、融合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授权,并提供各类服务.
其系统功能可包括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核心应用平台、专业拓展平台、市容市貌监管平台、市政设施监管平台、全民城管信息平台、综合执法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等.
智慧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城管信息管理可视化、立体化,城管指挥智能化,市民参与互动良性化.
5.
智慧环保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将环境监测、环境监管、环境监察及综合管理等业务进行全面整合,构建覆盖全面、技术先进的环境保护体系,实现环境管理任务及决策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环保工作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整合环境业务数据,搜集公众、企业参与数据等,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智能化、可视化的环保信息管理应用平台,解决环境监管过程中监测体系分散、决策分析不到位、调控措施不科学等问题.
其主要功能包括环境监测与预警服务、污染防治与总量减排服务、风险防范与应急指挥服务、环境管理服务、环境政务与公众服务等.
智慧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智能感知、智慧分析、智慧管理.
6.
智慧税务依托时空大数据和云平台,将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位置、税务征管、申报等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税务监管、稽查、税源分析等方面的可视化管理,加强对税源的监控能力和执法力度,-37-规范纳税服务行为.
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还应扩展税务体系下的征管数据、税源数据、纳税人数据等内容,以标准服务的形式在政务网和互联网上分别面向税务征收管理者和公众提供各类服务.
基于云平台,全面整合税务各项数据资源,针对税源监控和重点工程等项内容搭建整个智慧税务系统,为税务征收提供数据支撑;运用移动互联网、三维电子地图、办公电子化等技术,提升税务征收工作的效率;通过移动端设备方便纳税人资料快速上报与流转,方便税务人员快速调取纳税人信息至现场进行核实.
功能可包括精细税务、以地控税、税源比对、纳税跟踪等.
智慧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智慧税源、智慧分析、预警监控.
7.
智慧党建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实现各类党建资源数字化整合、智能化响应,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和服务群众水平.
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还应扩展党支部(组织)数据、党员信息数据、视频会议数据、学习监控数据等,以标准服务的方式,提供各类服务,和数据分析挖掘工具.
即时了解党组织时空分布情况、党员构成情况;便捷参加"三会一课",避免"三会一课"走过场;线上学习党建相关知识,办理党费收缴、党组织关系转接,公开党费收缴、党员发展等信息,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辅助党建工作决策和精细化日常考核管理.
智慧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党建管理时空化,党员活动即时化,组织活动效果评估科学化.
-38-8.
智慧社区综合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构建社区生活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增强部门协同服务能力,提升居民群众使用率和满意度.
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还应扩展网络化管理的社区居民数据、智能家居报警监测数据、可穿戴设备感知数据等.
以标准服务的方式,提供各类社区资源服务.
基于云平台,全面整合与社区管理相关的各类管理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系统构建全区统一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领导决策和公众服务打造系统服务管理大平台;对社区进行街道办网格管理,即时掌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信息动态,提供智能分析,精细量化日常工作考核,协助快速决策处置.
其系统功能可包括网格化精细办公、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安社区管理、智能物业管理等.
智慧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居家养老信息获取智能化、社区业务处理自动化、社区综合管理智能化.
9.
智慧旅游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旅游管理、游客服务、旅游营销等多领域资源进行整合,打造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实现景区流程化的生产运营、精细化的企业管理、精准化的营销决策、智能化的应急指挥、人性化的游客服务、网络化的生态保护.
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还应扩展互联网电子地图数据、旅游景区景点实景影像数据、旅游POI专题数据、旅游基础设施、互联网数据等.
基于云平台,对旅游数据进行分类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为旅游管理部门提供旅游信息资源查询、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为旅游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提供数据基础,为社会大-39-众提供旅游信息查询咨询服务.
其系统功能可包括智慧旅游公众服务平台应用系统、智慧旅游管控平台、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等.
智慧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旅游信息全面物联,旅游资源充分整合,旅游服务协同运作.
10.
智慧医疗综合运用新兴信息技术及生物技术等,建立统一便捷、互联互通、及时准确、感知预防、医疗普及、高效智慧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就医服务能力.
在时空大数据基础上,还应扩充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医疗大数据(电子病历数据、医学影像数据、电子健康档案、体检数据、免疫数据、基因组学、传染病数据等)、医疗时空大数据(环境数据、气象数据、突发应急事件数据、各类穿戴设备感知数据、社交媒体数据(微博、微信等)等.
基于云平台,形成智能专家知识库,辅助病情诊断、诊疗方案制定等,提高治疗效果;结合家庭医生、远程诊疗、智慧社区服务等配套方案,服务每一个患者及健康人群;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能力、服务传染病模型预测、辅助突发事件决策和处置.
智慧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智慧医院,智慧卫生应急,智能传染病预测.
HostHatch在当地时间7月30日发布了一系列的促销套餐,涉及亚洲和欧美的多个地区机房,最低年付15美元起,一次买2年还能免费升级双倍资源。商家成立于2011年,提供基于KVM架构的VPS主机,数据中心包括中国香港、美国、英国、荷兰、印度、挪威、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十几个地区机房。官方网站:https://hosthatch.com/NVMe VPS(香港/悉尼)1 CPU core (12.5%...
华纳云(HNCloud Limited)是一家专业的全球数据中心基础服务提供商,总部在香港,隶属于香港联合通讯国际有限公司,拥有香港政府颁发的商业登记证明,保证用户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华纳云是APNIC 和 ARIN 会员单位。主要提供香港和美国机房的VPS云服务器和独立服务器。商家支持支付宝、网银、Paypal付款。华纳云主要面向国内用户群,所以线路质量还是不错的,客户使用体验总体反响还是比较好...
目前舍利云服务器的主要特色是适合seo和建站,性价比方面非常不错,舍利云的产品以BGP线路速度优质稳定而著称,对于产品的线路和带宽有着极其严格的讲究,这主要表现在其对母鸡的超售有严格的管控,与此同时舍利云也尽心尽力为用户提供完美服务。目前,香港cn2云服务器,5M/10M带宽,价格低至30元/月,可试用1天;;美国cera云服务器,原生ip,低至28元/月起。一、香港CN2云服务器香港CN2精品线...
云操作系统为你推荐
ovOV是什么意思,还有HR是什么意思?注:某两个英文单词缩写。文件夹删不掉文件夹删除不了,怎么办?手游运营手册剑三的方士使开启阴阳之力凝聚而成的魂匣怎么做啊 有详细说明吗暴风影音怎么截图暴风影音3 如何截图博客外链怎么用博客发外链?渗透测试网站渗透测试怎么做?网站联盟百度网盟是什么,怎么加入镜像文件是什么什么叫镜像文件,作用是什么?申请证书申请毕业证书网店推广网站开网店如何做推广?
域名是什么 长沙域名注册 骨干网 国外服务器 监控宝 512au 轻博 线路工具 NetSpeeder 搜狗抢票助手 万网优惠券 lighttpd debian7 北京主机 浙江独立 免空 国外免费全能空间 183是联通还是移动 t云 超级服务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