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外链查询工具

外链查询工具  时间:2021-02-27  阅读:()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实施标准RegulationImplementationStandardof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征求意见稿)2前言为贯彻国家积极推进建设行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法规和政策,落实住建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的BIM具体推进目标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关于"加强基础和关键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的研究运用"的要求,全面提升BIM技术应用和工程全寿命期的信息管理水平.
受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9年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标准设计立项计划的通知》(陕建标发[2019]1034号)中第48项《陕西省建筑信息模型实施标准与应用指南》(后更名为《陕西省建筑信息模型实施标准》)编制立项批复文的要求编制.
陕西建筑业协会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同主持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编制参照了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和行业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等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及管理规定,并参照了国内其他省市相关标准,结合陕西省的实际情况,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结合编制组成员在国内外参与BIM项目的经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经过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为BIM的落地和实施提供具体的准则,并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对具体内容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完成了本标准的编制工作.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BIM执行计划书及主要内容;4BIM建模标准及协作流程;5BIM基础应用与拓展应用;6数据交互管理.
本标准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本标准编委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陕西建筑业协会(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北大街宏府大厦1509,邮编:710003,电话:029-87200231;联系人:刘卫兵,手机:15667068806,邮箱:925622921@qq.
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陕西建筑业协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参编单位: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建工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建工绿色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市建筑工程总公司西安理工大学西安欧亚学院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陕西分院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洲际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陕西信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向书兰王茹梁保真宁小社时炜王齐兴白雪赵钦谭克林张泽林武雷杨振潮董凯浮尔立殷颖迪王蓉王逍申屠海滨本规程主要审查人:4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BIM执行计划书及主要内容.
33.
1BIM执行计划.
33.
2主要内容.
54BIM建模标准及协作流程.
154.
1建模标准.
154.
2协作流程.
215BIM基础应用与拓展应用.
235.
1基础应用.
235.
2拓展应用.
316数据交互管理.
396.
1文档管理.
396.
2数据安全与保存.
416.
3BIM数据的交换格式.
436.
4BIM成果交付.
46本标准用词说明.
48引用标准名录.
49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Terms错误!
未定义书签.
3BIMExecutionPlanandMainContents.
33.
1BIMExecutionPlan.
33.
2MainContents.
54BIMModelingStandardandCollaborationProcess.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
1Modelingstandards.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
2CollaborationProcess.
215BIMBasicApplicationandExtendedApplication.
235.
1BasicApplication.
235.
2ExtendedApplication.
316DataInteractiveManagement.
396.
1GeneralProvisions.
396.
2PrefabricatedExteriorWallDesign.
416.
3ExternalWallWaterproofDesign.
436.
4ExternalWallInsulationDesign.
46DescriptionofWordsUsedinthisStandard.
48ListofCitedStandards.
491总则1.
0.
1为促进陕西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设领域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运维阶段的应用,提升建筑业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应用效率和效益,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的要求,推动BIM技术在我省建设行业中的应用,全面提高陕西省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咨询服务、软件开发等单位的BIM技术应用能力,规范BIM技术应用环境.
结合目前我省工程建设整体发展水平,为BIM技术应用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提供实施标准和指导,进一步提升我省工程建设信息化应用水平.
1.
0.
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各参与主体建筑信息模型的创建、使用和管理.
【条文说明】为发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协同管理的效率,建设项目全寿命期不同阶段,各参与主体均可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创建、使用和管理.
1.
0.
3陕西省建筑信息模型的实施,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陕西省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符合国家和陕西省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是建筑信息模型实施的前提条件.
22术语2.
0.
1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寿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在全寿命期内提供共享的信息资源,并为项目不同阶段各参与方提供协同工作的载体.
简称模型.
【条文说明】建筑信息模型指在工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参与方可以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各自职责的协同工作的模型.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也可简称BIM,建设工程寿命期内某一时间点具有属性和几何信息的模型.
BuildingInformationManagement也可简称BIM,是使用模型内的信息支持工程项目全寿命期信息共享的业务流程的组织和控制,其效益包括集中和可视化沟通、更早进行多方案比较、可持续性分析、高效设计、多专业集成、施工现场控制、竣工资料记录等.
2.
0.
2全寿命期Life-Cycle建筑物从计划建设到使用过程终止所经历的所有阶段的总称,包括但不限于策划、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审批、验收、运营、维护、拆除等环节.
【条文说明】也可称为全生命期.
2.
0.
3模型精细度(LOD)LevelofDevelopment模型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的详细程度.
【条文说明】模型精细度是模型的几何信息及非几何信息在项目不同阶段被考虑和需求的程度.
2.
0.
4模型元素Element模型元素是指能满足建筑物某功能的部件、集合或施工区段.
【条文说明】模型元素既包括工程项目的实际构件、部件(如梁、柱、门、窗、墙、设备、管线、管件等),也包括建造的过程、资源等.
模型元素包含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
2.
0.
5BIM执行计划BIMExecutionPlan通过分析项目需求,结合项目各参与方实际情况,确定BIM应用的战略目标.
【条文说明】BIM执行计划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框架,阐述了项目参与各方的职责以及责任,共享的细节和信息范围,描述了业务流程、进度管控、标准确定等实现项目BIM应用实施的一切行动方案.
2.
0.
6BIM协同基于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数据共享及相互操作的过程.
【条文说明】BIM作为一个特殊的信息交流平台,其实最终目的就是要完成参建人员之间能够通过BIM模型相互协同工作.
BIM技术的协同作业可以建立共同标准和环境达到确保建置作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提高团队的协调能力与工作效率.
2.
0.
7交付成果基于建筑信息模型交付的成果.
【条文说明】应用BIM并按照一定工作流程所产生的交付成果,包括建筑、结构、机电等多种BIM模型和与之对应的图纸、信息表格,以及综合协调、模拟分析、可视化等成果文件.
33BIM执行计划书及主要内容3.
1BIM执行计划3.
1.
1BIM执行计划制定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在BIM项目的初期制定一个《BIM执行计划》.
【条文说明】为了更好的使BIM技术在项目应用中产生价值,在项目实施初期应制定《BIM执行计划》,并在执行计划中概括整个项目运行中需要达成的目标和实施的具体细节,以保障项目的有序进行.
制定《BIM执行计划》可以使各方清楚理解实施BIM的战略目标;了解其在项目不同阶段的角色和职责;清晰制定项目过程中的时间节点;BIM实施中的资源配置、项目进度;同时可约定所需的具有项目特殊性的其他服务.
BIM执行计划编制人员应由业主、咨询公司、服务提供方等组成.
其中业主提供项目BIM战略目标、项目各阶段时间节点、提供所需求的其他服务要求等;咨询公司协助编制执行计划、提供项目资源配置建议、协同执行者分解各时间节点等;服务提供方共同编制执行计划、分解战略目标及时间节点、编制人员组织计划及内容等.
3.
1.
2BIM执行计划组成项目执行计划宜根据项目需求分析,结合项目各参与方实际情况,确定BIM应用的战略目标,并通过软硬件评估和准备、人员分工及职责划分、协同流程、进度管控、标准确定等内容实现项目BIM应用实施的一切行动方案.
【条文说明】建议BIM执行计划包含表3.
1.
2组成部分.
表3.
1.
2BIM执行计划的组成组成分项内容编制目的结合具体项目的战略目标,体现本项目中BIM实施的优点.
BIM项目战略目标项目整体目标项目阶段性目标依据项目自身特点以及项目BIM应用程度的深浅,可分阶段制定目标,如:设计阶段目标、管理及施工阶段目标、运维阶段目标等.
项目管理目标要求BIM模型应如实反应相关设计意图,正确输入构件属性,避免因基础模型的信息(几何信息、属性信息)的错漏而寻致设计意图的偏差.
另外还要保证BIM模型中各极件信息等级划分的一致性以及信息的延续性,从而使BIM设计模型的能够满足进一步施工阶段的要求.
项目质量目标质量控制的流程及内容有:BIM模型的三级审核机制,主要包括建模人员的自检及互查(一级审核),各专业负责人针对模型的构件信息与专业设计意图沟通和审核模型及报告(二级审核),项目经理依据项目需求及相关方要求校验BIM工作(三级审核)设计方案优化依据正确的BIM信息模型,利用三维的可规化技术、碰撞检4目标查技术、建筑性能化分析技术等手段,对BIM所反应的设计问题给出优化建议,保障业主对建筑相关空间的需求,增加设计环节中LEED评比的数字依据,减少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因设计缺失或遗漏等问题而寻致的发更数量,提高建设方对于整个项目整体控制力.
项目社会目标如资源整合等项目信息项目描述项目特点项目难点项目计划重点节点BIM资源配置项目组织架构软件平台的统一各方工作职责及其具体人员配置业主方BIM工作职责:管理公司工作职责:设计院BIM工作职责:BIM团队BIM工作职责:施工包商BIM工作职责:模型要求建模深度要求可依据实际需求,对各个阶段的模型深度做出不同的要求建模配色标准对模型的具体系统配色提出要求,在执行大而复杂的BIM项目时尤其体现优势交付物标准在进行贯穿全生命周期或多阶段的BIM项目时,因可能会由多个服务方提供BIM交付物,所以在项目初期确定各阶段的交付物标准尤为重要现场实施要求BIM项目始终为项目主体服务,是项目主体的一部分.
所以,执行计划中可依据实际情况,对现场实施提出要求.
可包含有管理BIM实施要求,服务商BIM实施要求等其他项目特殊要求BIM深化设计要求BIM管理处罚规定BIM保密及版权规定53.
2主要内容3.
2.
1项目BIM应用目标项目团队要综合考虑项目特点、需求、团队能力、技术应用风险及合约要求,选择适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项目BIM应用的总体目标,以及对项目工程效益提升有帮助的BIM应用点.
【条文说明】确定BIM应用的总体目标,以明确BIM应用为项目带来的潜在价值,是BIM实施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步骤.
这些目标一般为提升项目施工效益(缩短工期、提升工作效率、提升施工质量、减少工程变更等).
BIM应用点筛选可由专业负责人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可以用优先级的形式标示每个应用点的价值,完成BIM应用点筛选:(1)罗列BIM应用点,认真筛选可能的BIM应用点,并将其罗列出来,在罗列BIM应用点时,要注意其与BIM应用目标的关系.
(2)决定是否应用BIM项目团队应该详细讨论每项BIM应用的可能性,确定是否适合项目和团队的特点.
项目团队需要确定潜在价值或效益的同时,均衡考虑需要投入成本.
也需要考虑应用或不应用某项BIM对应的风险.
在考虑所有因素之后,项目团队需要做出是否应用各项BIM应用点的决定.
BIM成功应用的关键是项目团队成员要清晰认识和理解建立的模型信息用途.
(3)标示每项BIM应用点各责任方需要具备的条件:确定责任方应用BIM所需的条件,一般包括:人员、软件、硬件等.
(4)确定责任方应用BIM所需的能力水平,项目团队需要知道BIM应用的细节,及其在特定项目中实施的方法;确定每项BIM应用点的责任方,为每项BIM应用点至少明确一个责任方.
表3.
2.
1-1BIM应用目标筛选分析表优先级(高、中、低)BIM应用目标BIM应用点提高施工效率设计审查、3D协调提高施工效率深化设计建模、设计审查、3D协调面向运维精准3D竣工模型竣工模型、3D协调提高项目绿色节能指标工程分析、LEED评估跟踪优化项目进度4D建模设计变更下快速核算成本成本估算消除现场冲突3D协调6表3.
2.
1-2BIM应用点筛选示例表BIM应用点应用价值(高、中、低)负责单位(责任人)负责单位价值(高、中、低)需要的条件(高、中、低)是否应用资源能力经验成本估算总包4D建模总包专业协调(施工)总包分包设计专业协调(设计)建筑师结构工程师MEP工程师3.
2.
2项目BIM应用流程BIM应用流程编制宜分为整体和分项两个层次.
整体流程应描述不同BIM应用之间的逻辑关系、信息交换要求及责任主体等.
分项流程应描述BIM应用的详细工作顺序、参考资料、信息交换要求及每项任务的责任主体等.
【条文说明】在确定BIM应用目标和应用点后,要设计BIM应用流程.
使团队的所有成员清晰地了解BIM应用的整体情况,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
BIM应用总体流程的设计可参考如下过程:(1)将所有应用的BIM应用点加入总图;项目团队确认了将要应用的BIM应用点,就应该开始设计BIM应用流程,如果某项BIM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多个阶段应用,则每处应用点都要表达.
(2)根据项目进度调整BIM应用顺序;项目团队建立BIM应用流程后,应按照项目实施顺序调整BIM应用顺序.
建立应用流程的目的之一就是标示项目每个阶段(施工深化、施工管理、竣工验收)应用的BIM应用点,使项目团队成员清晰每个阶段BIM应用的重点.
(3)确认各项BIM应用任务的责任方;为每项BIM应用任务确认一个责任方,对某些BIM应用,责任方很明确;对某些BIM应用,责任方并不容易判定.
不管哪种情况下,都应该考虑用最能胜任的团队来完成相关任务.
有些任务可能需要多个团队配合完成,那么确认的责任方负责协调各方工作,明确完成BIM应用所需信息,以及BIM的成果.
BIM应用总体流程创建后,应该为每项BIM应用创建二级流程,细化的BIM应用流程图显示的是某一专业分包团队(或几个专业分包团队)完成某一项BIM应用所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的流程图,清晰地定义完成BIM应用的任务顺序及每项任务的责任方.
7企业环境和项目环境不同,导致具体实现每项BIM应用的方法不同,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企业的目标制定流程详图.
流程详图涉及三类信息,即参考信息、BIM应用任务、信息交换,将对应的信息包含在各自范围内.
(1)参考信息:企业内部或外部的结构化信息资源,支持工程任务的开展和BIM应用;(2)流程任务:完成某项BIM应用的多项流程任务,按照逻辑顺序开展;(3)信息交换:BIM应用的成果,作为资源支持后续BIM应用.
BIM应用流程详图的制作可参考如下过程:以实际工程任务为基础,将BIM应用逐项分解成多个流程任务;根据任务的实际需求,将BIM应用分解成若干核心任务,按照相应顺序节点表达.
定义各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连线和箭头,表达各项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表明各项任务的前置任务和后置任务.
有些时候一项任务有多个前置任务或后置任务.
补充其他信息:将支持BIM应用的信息资源作为参考信息加入流程图,补充所有的信息交换内容,补充责任方信息,为每项任务指定负责人.
添加关键的验证节点:验证节点用于控制BIM应用的工作质量,是质量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验证节点也是项目团队决策的关键点.
检查、精炼流程图,以便其他项目使用:BIM应用流程详图可用于其他项目,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不断检查、修改、精炼和对比分析,以便其他项目使用.
表3.
2.
2-1BIM应用总体流程(示例)8表3.
2.
2-2深化设计建模流程图(示例)3.
2.
3项目BIM应用基础条件项目团队应确定支持BIM应用的基础条件,包括:协作策略、质量控制、模型组织,以及项目交付等.
【条文说明】1.
协作策略项目团队应该制定适合自身团队特点的任务协作策略,并建立支持协作过程的软件系统.
协作策略包括:沟通方法、协作过程文档的传递和记录存储管理方法.
(1)确定BIM协作任务的工作内容,如:模型管理(模型检测、版本确定等);(2)确定协作的时间节点和频率,如:深化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各阶段内及阶段间的协作安排;(3)确定协作的地点和议程,以及必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2.
协作重点对基于BIM的协作过程,模型交付是至关重要的协作过程,特别是跨组织(向业主方、施工方)的模型交付.
模型交付是信息交换的核心部分,(1)明确模型的发送人、接收人;(2)明确模型交付的频率,是一次性的还是周期性的,如果是周期性的,时间间隔是多长;(3)明确模型交付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开始和结束的条件);(4)明确模型交付的类型和文件格式;(5)明确模型创建的软件(注明版本号).
3.
项目团队应该建立支持协作过程的IT环境.
在整个项目施工的周期内,支持必要的协作、沟通和模型评审过程,提高BIM应用的效率.
4.
质量控制检查方法为确保每个阶段信息交换前的模型质量,需在BIM应用流程中加入模型质量控制的判定节点.
每个模型在创建之前,应该预先计划模型创建的内容和细度、模型文件格式,以及模型更新的责任方和9模型分发的范围.
项目经理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该起到协调控制的作用,作为BIM应用的负责人应该参与所有主要BIM协调和质量控制活动,负责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模型数据的及时更新、准确和完整.
伴随深化设计评审、协调会议或关键节点,都要进行BIM应用的质量控制活动.
在BIM策划中要明确质量控制标准,并在项目团队内达成一致.
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本标准的模型细度要求都可以作为质量控制的参考标准,质量控制标准也要考虑业主和施工方的需求.
质量控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该深入跟踪,并进一步研究和预防再次发生.
每个专业分包团队对各专业的模型质量负责,在提交模型前检查模型和信息是否满足模型细度要求.
每次模型质量控制检查都要有确认文档,记录做过的检查项目,以及检查结果,作为BIM应用报告的一部分存档.
相关责任人对每一修正后新版模型质量负责.
质量控制检查方法包括以下部分:(1)模型与工程项目的符合性检查;(2)不同模型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检查;(3)模型与相应标准规定的符合性检查;(4)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5.
模型组织项目团队应该通过合理模型组织方法,在内部和外部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需要考虑因素包括:(1)确定统一的文件结构和命名规则;(2)确定统一的模型拆分规则;(3)确定统一的模型色彩规则;(4)确定统一的度量单位和坐标系统;(5)确定统一的BIM和CAD信息交换标准,例如:如果应用IFC标准,要确定应用IFC标准的具体版本等.
6.
项目交付项目交付方法和合约形式对BIM应用有一定的影响,施工企业在承揽项目时应予以考虑.
如果在项目启动之初确定适合共享信息的项目承揽模式,将有助于BIM策划的制定和技术应用.
当采用集成度不高的项目交付方式时,详细的BIM策划更加重要.
对BIM应用有影响的方面包括:项目组织结构和交付方式、工作分解结构等.
应注意以下细节:(1)模型创建的要求;(2)模型共享和可靠性要求;(3)与相关方的协作方式和文件格式;(4)模型管理要求;(5)知识产权.
3.
2.
4各阶段交付成果在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形成的建筑信息模型成果,宜预先规划制定.
【条文说明】可参照如下形式制定各阶段交付的成果.
10表3.
2.
4各阶段交付成果示例项目阶段模型名称模型内容模型信息实施公司软件示例方案设计阶段建筑模型-主体建筑构件的几何尺寸、定位信息:建筑层数、标高、基本功能分隔构件-主要建筑细节的几何尺寸-主要经济指标-建筑总面积、占地面积、建筑层数、建筑等级、容积率等-建筑防火类别及等级、人防类别及等级-建筑房间及空间功能,相关参数RevitArchitecture规范设计/概要设计阶段场地模型-场地红线、高程;-地形地表,建筑地坪、场地道路等.
-地理区位、基本项目信息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公用设施用地及其他相关建筑物用地、场地分析Civil3D规范设计/概要设计阶段结构模型-主体建筑构件深化的定位及几何尺寸:如构造柱、过梁、基础、排水沟、集水坑等-主要建筑设施深化的几何尺寸:卫浴、厨房设施等-隐蔽工程、预留孔洞的定位及几何信息建筑物构件或系统、剪力墙等,结构分析RevitStructure规范设计/概要设计阶段MEP模型-主要机械设备的定位及几何信息-电器系统、器械的主要几何尺寸及定位信息-管道设备定位及几何信息机械系统、设备、附载信息、建筑物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公用设施信息电气系统,器械,附载信息,建筑物周边一定范围内公用设施信息管道系统,设备,附载信息,建筑物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公用设施RevitMEP规范设计/概要设计阶段能源模型采光、能耗分析模型能源数据,循环利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估算Ecotect规范设计/概要设计阶段预算模型成本数据,数量估计广联达、鲁班等113.
2.
5各阶段项目成员及职责BIM执行计划宜明确项目成员及职责.
【条文说明】可参照如下形式制定各阶段项目成员及职责.
表3.
2.
5各阶段项目成员及职责示例业主设计师咨询工程师施工经理委托代理概念化/所需程序提供关于形成功能、成本和进度计划表的要求基于大量理论研究和对建设地点的考虑开始进行设计对初始建筑形成的目标及需求提供反馈性的意见对初始建造成本、进度计划及施工可能性提供反馈性的意见对预先委托需求提供反馈性的意见规范设计/概要设计提供设计审查及进一步改善设计需求利用业者输入的信息,咨询工程师和建设经理改善设计模型,进行反向阶段的调度活动提供能源建模和系统迭代原理设计模式,继续开发提供设计审查,同时继续对成本、进度计划和施工可能性进行反馈改善预先委托要求详细设计/设计发展部门设计审查,项目设计和规则的最终批准继续完善设计模型、引进顾问模型并执行模型的协调创建特定学科的设计模型,创建详细的能源模型为模拟协调,评估和进度计划创建建筑模型对所有条款的设计模型进行审查执行文件/建设文件最终设计模型,建设文件和说明确定具体的设计模型和最终的能源模型加强施工模型的创建,执行最终估算和最后的施工进度对所有条款的设计模型进行审查机构协调/最终收购协助代码遵从协商和许可工作与机构代码遵从性,计划验收和应对施工中工作与机构代码遵从性,计划验收和应对施管理投标过程,项目收购和施工前施工阶段建造模型-整体的建筑构件或系统、有准确的尺寸、形状、位置、方位和数量-施工组织设计调度信息,序列信息建筑物必须提供的属性数据Navisworks施工完成阶段竣工模型建设项目完工时的最终数字模型及相关信息:施工图、制造模型和图纸-建设项目完工时的最终数字模型及相关信息-相关设施的管理数据:建筑管线综合图、建筑设备清单及专业图纸Revit施工完成阶段竣工模型管理平台软件12的信息需求工中的信息需求的信息需求施工监督施工并输入施工变更及问题执行合同文件,随着变更更新设计模型协同信息需求及更新条款的具体设计模型,现场条件和调试与分包商和供应商管理工程施工,通知设计模型的变更遵守施工程序和执行预先调试设施管理聘请设计师和设备操作人员,为建模配备人员通过模型和设备组进行信息交换3.
2.
6各阶段模型创建者的预期费用参照本地区的发展状况,根据BIM应用程度、应用的不同阶段及项目类型可进行相应的取费.
【条文说明】可参照如下收费标准计划公式:应用费用=基价*(A应用阶段调整系数)*(B应用专业调整系数)*(C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1.
基价费用基价是基于全阶段、全专业应用的标准,可参考表3.
2.
6-1.
表3.
2.
6-1全阶段、全专业参考基价序号应用阶段计费基数单位或费率备注1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0元/㎡全专业是指包括建筑、结构、装修、给排水、电气、消防、通风、空调、弱电2装配式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0元//㎡3园林景观工程建安造价0.
6%全专业是指包括景观、绿化、景观照明、景观给排水、景观智能化4城市道路工程建安造价0.
3%全专业是指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机电安装、给排水以及交通安全设施5城市轨道工程建安造价0.
25%全专业是指包括土建、轨道、电气、给排水、消防、通风、空调、通信、信号以及弱电6综合房廊工程建安造价0.
25%全专业是指包括管仓的土建、电气、给排水、通风、消防、弱电以及管仓收容管钱设施备注:部分专业采用BIM技术时,基价以所应用专业的造价作为计费基数.
2.
应用阶段调整系数A应用阶段调整系数A可参考表3.
2.
6-2.
13表3.
2.
6-2应用阶段调整系数A序号应用阶段单阶段应用调整系数1设计阶段0.
32深化设计阶段0.
23施工过程管理0.
44运营维护0.
5说明:(1)全阶段应用时,调整系数A取值为1;(2)非全阶段整体运用,仅为单阶段应用时,按上表系数进行调整;(3)当连续的两阶段应用时,按两个阶段的独立应用调整系数之和的90%计算;(4)当连续的三阶段应用时,按三个阶段的独立应用调整系数之和的80%计算.
3应用专业调整系数B应用专业调整系数B可参考表3.
2.
6-2.
表3.
2.
6-2应用专业调整系数B序号应用专业应用专业调整系数备注1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工程(1)单独土建工程0.
2(2)单独精装修工程0.
5基价以精装修面积作为计算基数(3)单独机电工程0.
5如是精装修的单独机电工程,则基价精装修面积作为计算基数2园林景观工程(1)单独景观工程0.
8(2)单独机电工程1.
2-1.
53城市道路(1)单独的路基工程0.
5(2)单独桥梁工程1.
2-1.
5(3)单独隧道工程1.
0-1.
2(4)单独机电安装工程1.
5-2.
0(5)单独交通设施工程1.
0-1.
24城市轨道(1)单独的区间土建工程0.
3(2)单独的地铁站土建工程1.
5-2.
0(3)单独轨道工程0.
4(4)单独机电安装工程2.
0-3.
05综合管廊(1)单独的土建工程0.
3(2)单独机电安装工程1.
5-2.
014说明:(1)全专业应用时,调整系数B取值为1;(2)非所有专业整体运用,仅为部分专业应用时,按上表系数进行调整.
4工程复杂度调整系数C工程复杂度调整系数C可参照设计收费标准约定的工程复杂程度进行调整,调整系数可取0.
8~1.
2之间.
154BIM建模标准及协作流程4.
1建模标准4.
1.
1BIM建模标准制定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在项目实施初期制定项目BIM建模标准.
【条文说明】完善的BIM标准是企业BIM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性因素,也是实现项目BIM技术应用的基础,好的建模标准能够提高建模的效率和水平,规范建模的流程及模型的应用率,对项目、企业乃至整个BIM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在项目实施初期制定项目BIM建模标准.
4.
1.
2建模标准制定依据项目建模标准制定应考虑项目应用需求、设计图纸文件、国家规范标准、设计变更、企业建模标准、交付标准等依据,同时要考虑模型的统一性、完整性、传递性.
【条文说明】项目BIM建模标准的制定的依据包括:(1)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以及标准.
例如:《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等;(2)甲方合同中BIM相关要求及交付标准要求;(3)EPC项目及建设方主导的项目前期所制定的项目统一标准;(4)施工企业的建模标准;(5)项目具体应用需求,要求达到的精细程度等.
同时,项目建模标准应保证项目在建设周期内各个阶段以及各个参与方之间的统一性、完整性和传递性.
4.
1.
3建模标准主要内容建模标准中宜包含:建模基准准则、建模流程、命名规则、模型精细度、建模要点、系统划分及色彩管理、模型拆分及模型协作等.
【条文说明】1.
建模基准准则(1)基点:根据项目约定,一般选取建筑平面对应的左下角(A轴和1轴交点)作为项目基点;(2)定位:为所有BIM数据定义通用坐标系.
建筑、结构、机电统一采用一个轴网文件,保证模型整合时能够对齐、对正,原则上以建筑专业坐标为准.
使用相对标高,±0.
000即为坐标原点Z轴坐标点;建筑、结构和机电使用自己相应的相对标高.
(3)单位:单位项目长度单位为毫米,标高的单位为米.
(4)坐标系统:模型方位与建筑平面图方位一致.
当场地方位于建筑方位不一致时,如以Revit作为模型构建工具,在整合模型中需要保存共享坐标;若以AutoCAD平台或其他类似平台构建模型时,需提供所有参照文件对应的插入点坐标值(x,y,z)和旋转角度.
2.
建模流程可参考表4.
1.
3-1土建(基础设施)建模流程16表4.
1.
3-1建模流程流程说明:(1)项目BIM工作组根据项目情况编制《项目BIM技术实施方案》,项目总工审核,并报公司审批.
(2)项目BIM工作组依据BIM方案分层、分区、分段建立建筑(结构)专业模型,准确录入图纸上相关信息.
(3)项目BIM工作组组织项目相关部门及相关专业分包进行模型会审.
(4)如有设计变更或洽商,应由模型工程师对模型进行变更或更改.
变更处应做标记处理,方便今后查找使用.
3.
命名规则(1)专业模型文件命名项目名称_(区域)_专业分类_楼层.
其中,项目名称:用拼音首位字母大写缩写表示,如:陕西考古博物馆对应SXKGBWG;子项代号:住宅(1#)、地下室(D)、综合商业楼(ZS)、办公楼(BG);专业分类:各专业分类取指定代号;楼层:地下部分用"B+阿拉伯数字"表示,地上部分用"阿拉伯数字+F"表示,如:B1,2F;常见的专业分类代码如表4.
1.
3-2所示.
表4.
1.
3-2常见的专业分类代码专业名称英文缩写例建筑ASXKGBWG_D_A_B1结构SSXKGBWG_1#_S_15F土建整体ASSXKGBWG_ZS_AS_3F土建+机电ALLSXKGBWG_D_ALL_B2归档文件名称要加日期,例:SXKGBWG_D_S_B1_日期,rvt、nwd分别放入相应文件夹.
(2)CAD链接文件命名链接进软件的CAD底图命名格式:区域_专业分类_楼层_备注.
如:地下室_建筑_B2_防排烟系统,地下室_结构_B2_结构柱(框架梁)等.
(3)构件命名17建模过程中,结构所有梁类型、柱类型及基础类型需要通过族名称和族类型名称区分开,族类型下的结构构件命名为:用途_材质_尺寸,可参考表4.
1.
3-3所示.
表4.
1.
3-3构件命名族名称族类型名称构件命名结构框架框架梁_混凝土KL_砼C30_300X600mm框架梁_P8混凝土KL_P8砼C30_300X600mm梁_混凝土L_砼C30_200X500mm连梁_混凝土LL_砼C30_200x800mm梯梁_混凝土TL_砼C30_200x400mm坡道梁_混凝土PDL_砼C30_200x400mm过梁_混凝土GL_砼C20_120x300mm圈梁_混凝土QL_砼C25_200x300mm后浇带梁_混凝土HJDL_砼C30_200X500mm结构柱族框架柱_混凝土_矩形KZ_砼C30_600X600mm框架柱_P8混凝土_矩形KZ_P8砼C30_600X600mm框架柱_混凝土_圆形KZ_砼C30_D600mm框架柱_混凝土_L形KZL_砼C35_200x600x200x600mm框架柱_混凝土_异形KZ_砼C30暗柱_混凝土_矩形AZ_砼C35_600x600mm构造柱_混凝土_矩形GZZ_砼C25_200X200mm墙基本墙剪力墙_砼C30_300mm剪力墙_P8砼C30_300mm挡土墙_砼C30_300mm矮墙_砼C30_300mm后浇带墙_砼C30_300mm结构楼板楼板有梁板_砼C30_100mm有梁板_P8砼C30_100mm无梁板_砼C30_100mm平台板_砼C30_100mm(此处为楼梯休息平台)坡道板_砼C30_100mm悬挑板_砼C30_100mm后浇带板_砼C30_100mm结构基础基础底板基础底板_砼C30_300mm基础底板_P8砼C30_300mm垫层垫层_砼C15_100mm独立基础DJ_砼C30_2400X1800X450mm条形基础TJ_砼C30_500X500X600mm承台CT_砼C30_2400X1800X450mm桩ZJ_砼C30后浇带条形基础HJDTJ_砼C30_500X500X600mm18注:a.
结构竖向构件需严格区分混凝土标号;b.
若为抗渗混凝土,需在命名中注明区分;c.
剪力墙端柱、地下室外墙扶壁柱需用"暗柱_混凝土_矩形"建模;d.
后浇带需要单独建模区分,且需注意混凝土等级;e.
以上族类型及构件命名规则需严格执行.
(4)族命名标准族文件命名与所参考资料中的名称一致,例如给排水管件硬聚乙烯45°弯头族创建资料来源于给水排水设计手册,那么管件族命名须和该手册中管件名称一致,命名为"硬聚乙烯45°弯头".
设备族有型号的用型号名称命名、没有型号只有外形尺寸之分的用外形尺寸命名;接管样式不同的类型,在型号或外形尺寸后加接管样式,例如散热器族类型命名"型号—下进下出"、"型号—上进下出"等.
管件族参数都是实例参数,只有一种规格,所以类型命名统一用"标准".
用汉语全称对参数命名,例如长度、宽度、高度,不能用长、宽、高;直径、半径、周长、面积等,不能用英文字母代替.
4.
模型精细度建筑信息模型应满足模型精细度要求,模型精细度等级宜根据建设工程各阶段的需求确定.
建筑信息模型包含的最小模型单元应由模型精细度等级衡量,模型精细度基本等级划分应符合表4.
1.
3-4的规定.
根据工程项目的应用需求,可在基本等级之间扩充模型精细度等级.
表4.
1.
3-4模型精细度基本等级划分等级英文名代号建设工程阶段1.
0级模型精细度LevelofModelDefinition1.
0LOD1.
0方案设计阶段2.
0级模型精细度LevelofModelDefinition2.
0LOD2.
0初步设计阶段3.
0级模型精细度LevelofModelDefinition3.
0LOD3.
0施工图设计阶段;深化设计阶段;竣工移交阶段4.
0级模型精细度LevelofModelDefinition4.
0LOD4.
0具有加工要求的模型的深化设计阶段5.
建模要点(1)土建模型建模要点建筑专业要求楼梯间、电梯间、管井、楼梯、配电间、空调机房、泵房、换热站管廊尺寸、天花板高度等影响后期施工的位置定位必须准确.
结构专业建模要求梁、板、柱的截面尺寸与定位尺寸与图纸一致,管廊内梁底标高与深化设计保持一致,遇到管线穿梁需要设计方给出详细的配筋图,需做出管线穿梁的节点.
(2)设备管线建模要点给排水专业建模要求各系统的命名与图纸保持一致,并按要求建出管线坡度,各类阀门等按图纸位置加入,管线保温层也应建出.
19暖通专业建模要求系统命名与图纸一致,影响管线综合的一些设备、末端应按图纸建出,暖通水系统建模与给排水专业建模要求一致.
电气专业要求系统命名与图纸一致.
(3)管线综合建模要点管线综合应在施工图阶段和施工专业深化阶段各完成一次.
施工专业深化阶段BIM管线综合应加入相关专业深化的管线模型,对有矛盾的部位进行优化和调整.
专业深化设计单位应根据最终深化的BIM模型反映的三维情况,调整二维图纸.
管线综合过程中,若发现某一系统中普遍存在影响管线综合合理布局的,应提交设计单位做全系统设计复查.
6.
系统划分及色彩管理BIM模型管线颜色表的设置是为更好地运用模型理解图纸设计意图及施工工艺需求,同时为了清晰区分各专业模型和增强模型的传递性.
按以下要求,对模型系统类型进行颜色系统规范化、标准化处理.
在建模过程中,如遇补充颜色的系统或构件,可根据项目BIM策划书确定.
表4.
1.
3-5模型系统划分及色彩管理管线名称系统缩写颜色参数RGB颜色红色(R)绿色(G)蓝色(B)给排水PD生活给水SJ02550热水给水RJ255175255热水回水RH2550255太阳能热水给水SRJ1280128太阳能热水回水SRH0128128直饮水ZY20190220污水W2552550压力污水YW1531530废水F2351750压力废水YF1751750雨水Y1280255压力雨水YY153053通气T1286464中水ZS59921软化水RS128255128泄水XS128128255消防FS消火栓管XH255550自喷ZP25512864高压细水雾XSW255127159气体灭火QT12243168水炮SP2550127暖通HVAC冷、热水供水LRG102153255冷、热水回水LRH102102255冷冻水供水LDG0255255冷冻水回水LDH0175255冷却水供水LQG100225180冷却水回水LQH10015318020管线名称系统缩写颜色参数RGB颜色红色(R)绿色(G)蓝色(B)热水供水RG255175175热水回水RH25564175冷凝水LN00255冷媒LM1020255排烟PY2552550厨房排油烟PYY1535151排风PF25512864新风XF02550正压送风JSF255550空调回风HF255153255空调送风KF102153255送风/补风SF0153255电气EL高压桥架GY255550普通动力DL2550255应急动力DL(E)2551280普通照明ZM51204200应急照明ZM(E)204102102弱电ELV弱电桥架RD0255255消防桥架XF25512864安防桥架AF02550综合布线桥架GLS760153火灾报警桥架HZBJ2040102燃气燃气管线RQ25525507.
模型拆分(1)按模型连接拆分对于小型项目分为多个文件链接在一起,可直接将链接取消形成单个小文件.
对于大型项目,直接将链接取消形成单个文件后,文件大小超过100MB的都应该进行检查,考虑进一步拆分.
原则上单个文件大小不宜超过100MB.
(2)按专业拆分主要是对项目的建筑、结构、给排水、消防、通风、空调、电气系统进行拆分,文件大小不宜超过100MB,对于文件大小超过100MB的都应该进行检查,考虑是否进一步拆分.
外立面幕墙、采光顶、导向标识将作为子专业分离出来,相关模型保持到对应的文件夹中.
(3)按楼层拆分基于专业划分的基础上,楼层数量在25层以上的项目,一般按楼层拆分,一般10-15层拆分一次.
(4)按里程拆分在基础设施工程中,按照项目规模大小,分不同里程段,不同专业拆分.
8.
模型协作以Revit软件建模为例(1)模型协作方式可采用工作集和模型链接两种方式工作,宜采用模型链接的方式来完成专业21内和各专业间的协同工作.
(2)模型链接可采用附着型和覆盖型两种方式,宜采用覆盖型链接方式,防止产生循环嵌套,且不影响模型文件大小;应采用相对路径,保证模型文件能够在不同的设备上使用.
(3)在工作组协同工作时,应使用模型监视功能,在某一专业模型变化时随时跟踪项目变化情况,保证模型的正确性.
(4)当某一专业模型发生变更修改时,应及时与工作组内其他专业模型沟通,并进行模型调整.
4.
2协作流程4.
2.
1制定协作策略BIM实施团队应制定适合自身团队特点的任务协作策略,并建立支持协作过程的软件系统.
【条文说明】BIM实施团队应制定适合自身团队特点的任务协作策略,通过建立协同机制,形成数据共享、协同工作方式的环境和条件,并结合项目相关参与方的职责分工进行权限控制,建立支持协作过程的IT环境,在整个项目施工的周期内,支持必要的协作、沟通和模型评审过程,提高BIM应用效率及管理效率.
4.
2.
2协作策略主要内容BIM实施团队任务协作策略包括:沟通方法、协作过程文档的传递和记录存储管理方法.
【条文说明】协作任务包括:(1)确定BIM协作任务的工作内容,如:模型管理(模型检测、版本发布等);(2)确定协作的时间节点和频率,如:深化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各阶段内及阶段间的协作安排;(3)确定协作的会议地点和议程,以及必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4.
2.
3模型交付对基于BIM的协作过程,模型交付是至关重要的协作过程,特别是跨组织边界(向业主方、施工方)的模型交付.
【条文说明】模型交付是信息交换的核心部分,协作重点包括:(1)明确模型的发送人、接收人;(2)明确模型交付的频率,是一次性的,还是周期性的,如果是周期性的,时间间隔是多长;(3)明确模型交付的开始和结束日期(或开始和结束的条件);(4)明确模型交付的类型和文件格式;(5)明确模型创建的软件(要注明版本号).
4.
2.
4多专业模型协调各专业在创建各自的单专业模型时,在满足建模精度标准要求和模型规划要求,在建模过程中各专业宜定期共享模型.
【条文说明】各专业共享模型的基本要求:22(1)建筑专业建模:要求楼梯间、电梯间、管井、楼梯、配电间、空调机房、泵房、换热站管廊尺寸、天花板高度等定位须准确.
(2)结构专业建模:要求梁、板、柱的截面尺寸与定位尺寸须与图纸一致;管廊内梁底标高需要与设计要求一致,如遇到管线穿梁需要设计方给出详细的配筋图,BIM做出管线穿梁的节点.
(3)水专业建模要求:各系统命名须与图纸保持一致;需要增加坡度的水管须按图纸要求建出坡度;系统中的各类阀门须按图纸中的位置加入;有保温层的管线,须建出保温层.
(4)暖通专业建模要求:要求各系统的命名须与图纸一致;影响管线综合的一些设备、末端须按图纸要求建出,例如:风机盘管、风口等;暖通水系统建模要求同水专业建模要求一致;有保温层的管线,须建出保温层.
(5)电气专业:要求各系统名称须与图纸一致.
共享之前,应该检查、审批数据,使其"适合于协调".
项目团队可以利用可用的软件解决方案,进行有效协调.
建议采用公共(软件)平台,降低共享不同模型时的数据丢失或错误的风险.
应当将协调中发现的问题形成书面材料,并进行跟踪.
应当记录、管理协调过程中发现的不一致,包括冲突位置和建议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协调报告与相应模型创建者进行沟通.
协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解决完后,建议冻结一份修正后的模型版本,并签字.
可以考虑使用数字签名进行保护.
235BIM基础应用与拓展应用5.
1基础应用5.
1.
1方案设计阶段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在BIM项目的方案设计阶段根据设计条件,建立设计目标与设计环境的基本关系.
提出空间建构设想、创意表达形成及结构方式等初步解决方法和方案.
具体应包括:投资估算;现状建模和模型维护;场地分析;成本估算;阶段规划;建筑性能仿真分析;设计方案比选等.
【条文说明】可参照表5.
1.
1做好方案设计阶段的BIM应用.
表5.
1.
1方案设计阶段BIM应用表应用项实施目标主要流程实施成果常用软件场地分析在场地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提供可视化的模拟分析数据,以作为评估设计方案选项的依据建立相应的场地模型,借助软件模拟分析场地数据,根据场地分析结果,评估场地设计方案或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设计方案场地模型场地分析报告Revit,SketchUp等建筑性能模拟分析利用专业的性能分析软件,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以提高建筑的舒适、绿色、安全和合理性.
收集数据,建立各类分析所需的模型,评估建筑综合性能平衡点,根据分析结果调整设计方案,选择能够最大化提高建筑物性能的方案.
专项分析模型专项模拟分析报告.
综合评估报告Revit,ArchiCAD,IES等设计方案比选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为初步设计阶段提供对应的设计方案模型收集数据建立方案设计信息模型,检查多个备选方案模型的可行性、功能性和美观性等方面并进行比选,形成相应的方案比选报告,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形成最终设计方案模型.
方案比选报告方案设计模型Revit,SketchUp等虚拟仿真漫游利用BIM软件模拟建筑物的三维空间关系和场景,通过漫游、动画和VR等形式提供身临其境的视觉、空间感受.
根据建筑项目实际场景情况,赋予模型构件相应的材质,设定视点和漫游路径,输出视频文件动画视频文件漫游文件LUMION,FOZOR,3dmax245.
1.
2初步设计阶段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在BIM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通过深化方案设计,论证工程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主要工作内容应包括:拟定设计原则、设计标准、设计方案和重大技术问题以及基础形式,详细考虑和研究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各专业的设计方案,协调各专业设计的技术矛盾,并合理地确定技术经济指标.
【条文说明】可参照如下表做好初步设计阶段的BIM应用.
表5.
1.
2初步设计阶段BIM应用表应用项实施目标主要流程实施成果常用软件建筑、结构专业模型构建利用BIM软件,进一步细化建筑、结构专业模型,以达到完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目标,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设计模型和依据.
根据方案设计模型或二维设计图建立相应的建筑、结构专业初步设计模型.
按照统一的命名规则命名文件,分别保存模型文件.
建筑、结构专业模型及图纸Revit,SketchUp等建筑结构平面、立面、剖面检查通过剖切建筑和结构专业整合模型,检查建筑和结构的构件,以消除设计中出现的建筑、结构不统一的错误.
整合建筑专业和结构专业模型,检查建筑、结构两个专业间设计内容是否统一、是否有缺漏,检查空间合理性,检查是否有构件冲突等内容.
修正各自专业模型的错误,直到模型准确检查修改后的建筑、结构专业模型碰撞检测报告Revit,Navisworks等面积明细表统计利用建筑模型,提取房间面积信息,精确统计各项常用面积指标根据项目需求,设置明细表的属性列表,根据模板创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面积明细表,命名面积明细表,统一明细表命名规则.
建筑专业模型面积明细表.
Revit,Rebro,SketchUp等机电专业模型构建配合建筑专业对建筑区域功能划分、重点区域优化工作.
通过初步建立机电专业主管线模型、配合协调并优化机房及管井设置、优化主管路敷设路线为施工图设计奠定基础.
应采用与建筑、结构模型一致的轴网和模型基准点.
对机电专业主管线进行设计建模,配合建筑专业协调机房、管井等功能区域划分,确保主管路由可行性,按照统一命名规则命名文件,保存模型.
机电专业模型Revit,Rebro等255.
1.
3施工图设计阶段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为施工安装、工程预算、设备及构件的安放、制作等提供完整的模型和图纸依据.
主要工作内容应包括:根据已批准的设计方案编制可供施工和安装的设计文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设施、工艺做法、用料等问题.
【条文说明】可参照如下表做好施工图设计阶段的BIM应用.
表5.
1.
3施工图设计阶段BIM应用表应用项实施目标主要流程实施成果常用软件各专业模型构建各专业模型在初步设计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使其满足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深度要求为碰撞检测、三维管线综合及后续深化设计等提供基础模型.
深化初步设计阶段的各专业模型,以达到施工图模型深度,并按照统一命名原则保存模型文件各专业施工图设计模型Revit,Rebro,SketchUp等碰撞检测及三维管线综合基于各专业模型,应用BIM三维可视化技术检查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碰撞,完成建筑项目设计图纸范围内各种管线布设与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和竖向高程相协调的三维协同设计工作,尽可能减少碰撞,避免空间冲突,避免设计错误传递到施工阶段,同时应解决空间布局合理整合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模型,形成整合的建筑信息模型,设定碰撞检测及管线综合的基本原则,使用BIM三维碰撞检测软件和可视化技术,检查发现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冲突和碰撞,并进行三维管线综合.
编写碰撞检测报告及管线综合报告,逐一调整模型,确保各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得到解决.
调整后的各专业模型.
碰撞检测报告Revit,navisworks等净空优化竖向净空优化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各专业模型,优化机电管线排布方案,对建筑物最终的竖向设计空间进行检测分析,并给出最优的净空高度确定需要净空优化的关键部位,如公共区域、走道、车道上空等;利用BIM三维可视化技术,调整各专业的管线排布模型,最大化提升净空高度;审查调整后的各专业模型,确保模型准确1.
调整后的各专业模型2.
优化报告3.
净高优化分析Revit,rebro等265.
1.
4施工准备阶段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工程施工方案开展深化设计及虚拟建造,深入理解设计意图、分析工程重难点,全面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准备阶段应结合施工工艺和现场情况,利用模型开展机电深化设计、装修深化设计、土建深化设计、大型设备运输路径检查、关键复杂节点工序模拟、工程筹划模拟等方面的应用,指导现场施工.
【条文说明】可参照如下表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BIM应用.
表5.
1.
4施工准备阶段的BIM应用示例应用项实施目标主要流程实施成果常用软件施工深化设计提升深化后建筑信息模型的准确性、可校核性.
将施工操作规范与施工工艺融入施工作业模型,使施工图深化设计模型满足施工作业指导的需求依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和施工图设计模型,根据自身施工特点及现场情况,完善建立深化设计模型.
同时,对优化后的模型实施碰撞检测,最终生成可指导施工的三维图形文件及二维深化施工图、节点图.
施工深化设计模型深化设计图:Revit等施工场地规划施工场地规划是对施工各阶段的场地地形、既有建筑设施、周边环境、施工区域、临时道路、临时设施、加工区域、材料堆场、临水临电、施工机械、安全文明施工设施等进行规划布置和分析优化,以实现场地布置科学合理.
创建或整合场地地形、既有建筑设施、周边环境、施工区域、道路交通、临时设施、加工区域、材料堆场、临水临电、施工机械、安全文明施工设施等模型,并附加相关信息进行经济技术模拟分析施工场地规划模型.
施工场地规划方案、施工场地规划分析报告.
模拟演示视频Revit,SketchUp等施工方案模拟在施工图设计模型或深化设计模型的基础上附加建造过程、施工顺序等信息,施工工艺等信息,进行施工过程根据施工方案的文件和资料,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定义施工过程附加信息并添加到施工图设计模型或深化设计模型中,创建施1.
施工过程演示模型.
2.
施工过程演示动画视频Revit,3dmax,LUMION,FOZOR等275.
1.
5施工实施阶段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在施工实施阶段,根据项目分部分项实际,应利用BIM技术创建虚拟现场,开展标准化管理、进度管理、安全风险管理、质量管理、重要部位和环节条件验收、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条文说明】为了更好的发挥好BIM技术在施工实施阶段的作用,应用中应根据项目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难点,结合模型选择响应的软件解决项目的实际问题.
可参照如下表做好施工实施阶段的BIM应用.
表5.
1.
5-1项目分部分项工程BIM应用表名称实施目标实施主要流程实施成果常用软件模板脚手架工程优化施工方案,节约工程材料,指导现场施工创建三维结构模型→根据模板脚手架方案由软件按参数设定规则自动生成架体模型→结合现行模架规范要求,进行架体安全计算、材料统计、安全与经济性评价→确定细致合理的设计方案出具力学计算书、方案、技术交底、施工图纸,材料计划等.
品茗模架设计软件,广联达模架设计软件等钢筋工程节约工程材料,指导现场施工绘制结构钢筋模型→设置优化参数→检查钢筋模型及料单→生成结果资料出具钢筋加工下料单,辅助复杂节点技术交底.
鲁班,广联达,Tekla等混凝土工程指导现场施工,精细化提取工程量绘制混凝土结构模型→根据施工需要细化修改模型→生成需要的结果资料出具混凝土材料计划,施工流水划分展示图像,复杂节点成型图像或图纸Revit,鲁班,广联达等机电安装工制定合理的机绘制机电管线及设备模型出具图纸、模型、材RevitMEP、的可视化模拟,并充分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对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方案审核的准确性,实现施工方案的可视化交底.
工过程演示模型.
结合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对施工过程演示模型进行施工模拟、优化针对局部复杂的施工区域,进行重难点施工方案模拟,编制方案模拟报告创建优化后的最终版施工过程演示模型,生成模拟演示动画视频,编制施工方案可行性报告.
3.
施工方案可行性报告28程电安装施工方案→与建筑结构模型合模→发现管线及设备排布安装冲突→调整并进行深化设计料计划、确定净空标高MagiCADRebro等砌体工程优化砌体排布,精准下料,节约材料,指导现场施工根据图纸绘制砌体模型→根据标准、图集进行砌体排布→结合施工需要优化修改→生成结果资料出具图纸、模型、材料计划CAD,Revit,广联达,鲁班等瓷砖工程(项目中如果有)优化瓷砖排布,精准下料,指导现场施工根据图纸及材料规格绘制初步模型→根据项目情况确定优化原则进行二次修改→生成成果资料出具图纸、模型、材料计划,效果图像Revit,CAD,UZOR,LUMION,3DMAX等涂料工程多方案颜色比选,指导现场施工根据图纸绘制初步模型→根据材料更换模型材质、贴图、颜色→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二次优化修改→生成结果资料出具效果图像Revit,CAD,SketchUp,FUZOR,LUMION,3DMAX等表5.
1.
5-2施工实施阶段BIM应用表应用项实施目标主要流程实施成果常用软件虚拟进度和实际进度比对虚拟进度与实际进度比对主要是通过方案进度计划和实际进度的比对,找出差异,分析原因,实现对项目进度的合理控制与优化.
根据施工方案确定各项施工流程及逻辑关系,制定初步施工进度计划;将进度计划与模型关联生成施工进度管理模型利用施工进度管理模型进行可视化施工模拟.
检查施工进度计划是否满足约束条件、是否达到最优状况.
1.
施工进度管理模型.
2.
施工进度控制报告.
Navisworks,BIM5d等设备与材料管理运用BIM技术达到按施工作业面配料的目的,实现施工过程中设备、材料的有效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
在深化设计模型中添加或完善楼层信息、构件信息、进度表、报表等设备与材料信息.
建立可以实现设备与材料管理和施工进度协同的建筑信息模型.
输出所需的设备与材料信息表,并按需要获取已完工程消耗的设备与材料信息以及下个阶段工程施工所需的设备与材料信息.
施工设备与材料管理模型施工作业面设备与材料表Revit等29质量与安全管理基于BIM技术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是通过现场施工情况与模型的比对,提高质量检查的效率与准确性,并有效控制危险源,进而实现项目质量、安全可控的目标.
根据施工质量、安全方案修改、完善施工深化设计或预制加工模型,生成施工安全设施配置模型;利用建筑信息模型的可视化功能准确、清晰地向施工人员展示及传递建筑设计意图.
同时,可通过施工过程模拟,帮助施工人员理解、熟悉施工工艺和流程,并识别危险源,实时监控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情况,并更新施工安全设施配置模型;对于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在建筑信息模型中通过现场相关图像、视频、音频等方式关联到相应构件与设备上,记录问题出现的部位或工序,分析原因,进而制定并采取解决措施.
同时,收集、记录每次问题的相关资料,积累对类似问题的预判和处理经验,为日后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提供依据.
1.
施工安全设施配置模型2.
施工质量检查与安全分析报告各类平台软件竣工模型构建在建筑项目竣工验收时,将竣工验收信息添加到施工过程模型,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以保证模型与工程实体的一致性,进而形成竣工模型.
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在准备竣工验收资料时,应检查施工过程模型是否能准确表达竣工工程实体,验收合格资料、相关信息宜关联或附加至竣工模型,形成竣工验收模型;1.
竣工模型2.
竣工验收资料:Revit,SketchUp等5.
1.
6运营维护阶段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在运维阶段的BIM应用应包括建筑设施设备的运营与维护、资产管理和物业管理,以及相关的公共服务等.
【条文说明】为了更好的发挥好BIM技术在项目运营维护阶段的重要作用,应用中应做好竣工模型交付与维护计划.
施工方竣工后对BIM模型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整再向业主提交,这样运营维护管理方得到的不只是设计和竣工图纸,还能得到反映真实状况的BIM模型,里面包含了施工过程记录、材料使用情况、30设备的调试记录以及状态等资料.
BIM能将建筑物空间信息、设备信息和其他信息有机地整合起来,结合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空间定位和数据记录的优势,合理制定运营、管理、维护计划,尽可能降低运营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可参照如下表做好运营维护阶段的BIM应用.
表5.
1.
6运营维护阶段BIM应用表应用项实施目标主要流程实施成果常用软件空间管理主要应用在照明、消防等各系统和设备空间定位.
获取各系统和设备空间位置信息,把原编号或文字表示变成三维图形位置.
通过RFID获取大楼安保人员位置;消防报警时,在BIM模型上快速定位所在位置,并查看周边疏散通道和重要设备等.
其次应用于内部空间设施可视化,利用BIM技术将建立一个可视化三维模型,所有数据和信息可以从模型中获取和调用.
如装修时可快速获取不能拆除的管线、承重墙等建筑构件的相关属性.
竣工模型Navisworks设施管理主要包括设施装修、空间规划和维护操作.
BIM技术能够提供关于建筑项目协调一致、可计算的信息,该信息的共享和重复使用,可降低业主和运营商由于缺乏互操作性而导致的成本损失.
此外还可对重要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把原来商业地产中独立运行的各设备通过RFID等技术汇总到统一平台进行管理和控制.
通过远程控制,可充分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为业主更好地进行运维管理提供良好条件.
施工设备与材料管理模型Revit等隐蔽工程管理管理复杂的地下管网,如污水管、排水管、网线、电线及相关管井,并可在图上直接获得相对位置关系.
建筑设计时可能会对一些隐蔽管线信息不能充分重视,特别是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增加,这些数据的丢失可能会为日后的安全工作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建立详实准确的BIM模型或数据库,当改建或二次装修时可避开现有管网位置,便于管网维修、更换设备和定位.
内部相关人员可共享这些电子信息,有变化可随时调整,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项目隐蔽工程模型Revit,SketchUp等应急管理基于BIM技术的管理杜绝盲区的出现.
公共、大型和高层建筑等作为人流聚集区域,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非常重要.
传统突发事件处理仅仅关注响应竣工模型Revit,SketchUp等31和救援,而通过BIM技术的运维管理对突发事件管理包括预防、警报和处理.
如遇消防事件,该管理系统可通过喷淋感应器感应着火信息,在BIM信息模型界面中就会自动触发火警警报,着火区域的三维位置立即进行定位显示,控制中心可及时查询相应周围环境和设备情况,为及时疏散人群和处理灾情提供重要信息.
节能减排管理通过BIM结合物联网技术,使得日常能源管理监控变得更加方便.
通过安装具有传感功能的电表、水表、煤气表,可实现建筑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初步分析、定时定点上传等基本功能,并具有较强的扩展性.
系统还可以实现室内温湿度的远程监测,分析房间内的实时温湿度变化,配合节能运行管理.
在管理系统中可及时收集所有能源信息,并通过开发的能源管理功能模块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自动统计分析,并对异常能源使用情况进行警告或标识.
竣工模型维保平台5.
2拓展应用5.
2.
0BIM应用应与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和新技术进行结合,构建"泛在连接、高效协同、全域感知、智能融合、安全可信"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推进和传统基建协同共生,相互助力,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为传统基建赋能.
【条文说明】根据工程项目特点,BIM技术可与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一项或多项结合,提高建设项目的全寿命期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5.
2.
1BIM+PM集成应用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与PM进行集成应用.
可以降低施工后建筑变更的疑虑以及成本超支的风险与时间的浪费;相较于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可以更有效的达到工程质量的控管;完整掌握项目的施工进度,降低遗漏与舞弊;大大提升整体工程项目的效益.
【条文说明】PM是项目管理的英文缩写,是在限定的工期、质量、费用目标内对项目进行综合管理,以实现预定目标的管理工作.
BIM与PM的集成应用,是通过建立BIM应用软件与项目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32接口,充分利用BIM的直观性、可分析性、可共享性和可管理性等特性,为项目管理的各项业务提供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与技术分析手段,配合项目管理的流程、统计分析等管理手段,实现数据产生、数据使用、流程审批、动态统计、决策分析的完整管理闭环,以提升项目综合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
BIM与PM集成应用,可以为项目管理提供可视化管理手段.
二者集成的4D管理应用(BIM+进度计划),可直观反映出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和形象进度,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合理制订施工计划、优化使用施工资源.
同时,二者集成应用可为项目管理提供更有效的分析手段,针对一定的楼层,在BIM集成模型中获取收入、计划成本,在项目管理系统中获取实际成本数据,并进行三算对比分析,辅助动态成本管理.
此外,二者集成应用还可以为项目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利用BIM综合模型可方便快捷地为成本测算、材料管理以及审核分包工程量等业务提供数据,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有效提高决策水平,针对超高层施工难度大、多专业施工立体交叉频繁等问题.
5.
2.
2BIM+云计算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发挥好基于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将BIM应用中计算量大且复杂的工作转移到云端,以提升计算效率.
【条文说明】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以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和信息资源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终端使用.
BIM与云计算集成应用,是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将BIM应用转化为BIM云服务,目前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
为了更好的发挥云计算技术的计算能力,可将BIM应用中计算量大且复杂的工作转移到云端,以提升计算效率;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数据存储能力,可将BIM模型及其相关的业务数据同步到云端,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并与协作者共享;云计算使得BIM技术走出办公室,用户在施工现场可通过移动设备随时连接云服务,及时获取所需的BIM数据和服务等.
5.
2.
3BIM+IOT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可以承担底层信息感知、采集、传递、监控的功能作用和BIM技术发挥上层信息集成、交互、展示和管理的作用,二者集成应用可以实现建筑全过程"信息流闭环",实现虚拟信息化管理与实体环境硬件之间的有机融合.
【条文说明】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物品与互联网相连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BIM与物联网集成应用,实质上是建筑全过程信息的集成与融合.
BIM技术发挥上层信息集成、交互、展示和管理的作用,而物联网技术则承担底层信息感知、采集、传递、监控的功能.
二者集成应用可以实现建筑全过程"信息流闭环",实现虚拟信息化管理与实体环境硬件之间的有机融合.
目前BIM在设计阶段应用较多,并开始向建造和运维阶段应用延伸.
物联网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建造和33运维阶段,二者集成应用将会产生极大的价值.
为了更好的BIM与物联网的关系中,BIM是基础数据模型,是物联网的核心与灵魂.
物联网技术是在BIM技术的基础上,将各类建筑运营数据通过传感器收集起来,并通过互联网实时反馈到本地运营中心和远程用户手上.
没有BIM,物联网的应用将受到限制,在看不见的物体构件或隐蔽处只有BIM模型是一览无余,BIM的三维模型涵盖了整个建筑物的所有信息,与建筑物控制中心集成关联.
BIM与物联网的集成应用,实质上是建筑全过程信息的集成与融合.
BIM技术发挥上层信息集成、交互、展示和管理的作用,而物联网技术则承担底层信息感知、采集、传递、监控的功能.
二者集成应用可以实现建筑全过程"信息流闭环",实现虚拟信息化管理与实体环境硬件之间的有机融合.
5.
2.
4BIM+数字化加工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与数字化结合,发挥好数字化加工促进行业工业化发展的作用.
【条文说明】数字化是将不同类型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将这些数字保存在适当的模型中,再将模型引入计算机进行处理的过程.
数字化加工则是在应用已经建立的数字模型基础上,利用生产设备完成对产品的加工.
BIM与数字化加工集成,意味着将BIM模型中的数据转换成数字化加工所需的数字模型,制造设备可根据该模型进行数字化加工.
目前,主要应用在预制混凝土板生产、管线预制加工和钢结构加工3个方面.
一方面,工厂精密机械自动完成建筑物构件的预制加工,不仅制造出的构件误差小,生产效率也可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建筑中的门窗、整体卫浴、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许多构件,均可异地加工,再被运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既可缩短建造工期,也容易掌控质量.
数字化是将不同类型的信息转变为可以衡量的数字及代码,将这些数字添加在适当的模型中,再将模型导入计算机进行处理的过程.
数字化加工则是在应用已经建立的数字模型基础上,利用生产设备完成对产品的加工.
BIM与数字化加工集成,意味着将BIM模型中的数据转换成数字化加工所需的数字模型,制造设备可根据该模型进行数字化加工.
目前,主要应用在预制混凝土板生产、管线预制加工和钢结构加工.
其中,工厂精密机械自动完成建筑物构件的预制加工,不仅制造出的构件误差小,生产效率也可大幅提高;建筑中的门窗、整体卫浴、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许多构件,均可异地加工,再被运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既可缩短建造工期,也容易掌控质量.
基于BIM的工厂化预制加工技术,将制作工序移至场外,由专门加工流水线高效切割完成制作,再运至现场指定楼层完成组合拼装依靠BIM技术进行预制分段和现场施工误差测控,可以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BIM+数字加工技术的实现,最前端的BIM模型是基础,由于预制加工对于BIM模型的要求精度非常高,甚至达到LOD400精度,所以项目必须有非常精细化的BIM模型作为前端支撑,其次在实施过程中的细节比较多,需要现场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技术人员,过程跟踪实施.
345.
2.
5BIM+智能型全站仪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做好BIM与智能型全站仪集成应用.
施工测量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包括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建筑物的放样、施工期间的变形观测和竣工测量等内容.
【条文说明】施工测量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包括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建筑物的放样、施工期间的变形观测和竣工测量等内容.
BIM与智能型全站仪集成应用,是通过对软件、硬件进行整合,将BIM模型带入施工现场,利用模型中的三维空间坐标数据驱动智能型全站仪进行测量.
二者集成应用,将现场测绘所得的实际建造结构信息与模型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核对现场施工环境与BIM模型之间的偏差,为机电、精装、幕墙等专业的深化设计提供依据.
同时,基于智能型全站仪高效精确的放样定位功能,结合施工现场轴线网、控制点及标高控制线,可高效快速地将设计成果在施工现场进行标定,实现精确的施工放样,并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直观的施工指导.
此外,基于智能型全站仪精确的现场数据采集功能,在施工完成后对现场实物进行实测实量,通过对实测数据与设计数据进行对比,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5.
2.
6BIM+GIS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结合好GIS技术,为项目融入城市信息管理发挥作用.
【条文说明】GIS技术是利用相关软硬件对空间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呈现地理空间信息的系统,对整个工程空间上的信息进行宏观的分析与管理,是一种具有极强的空间综合分析能力的信息技术.
BIM技术与GIS技术的集成应用,是通过数据集成、系统集成或应用集成来实现的,通过研发和搭建相关技术管理集成平台,融合BIM技术和GIS技术信息数据,以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应用领域.
这两个系统整合以后的应用领域很广,包括城市和景观规划、城市交通分析、城市微环境分析、市政管网管理、住宅小区规划、数字防灾、既有建筑改造等诸多领域有所应用.
与各自单独应用相比,在建模质量、分析精度、决策效率、成本控制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BIM与GIS集成应用,可提高长线工程和大规模区域性工程的管理能力.
BIM的应用对象往往是单个建筑物,利用GIS宏观尺度上的功能,可将BIM的应用范围扩展到道路、铁路、隧道、水电、港口等工程领域.
为了更好的发挥好GIS技术与BIM技术结合后对项目的促进作用,项目部应选派具有成熟经验的BIM技术工程师统筹负责项目BIM技术与GIS技术的集成应用相关研发和搭建管理配合、项目施工信息数据采集等、录入等工作.
根据相关BIM与GIS信息管理平台具体要求,在建模质量、精度、效率、数据采集、成本控制水平等方面提高管理,对建立模型单位的数据信息录入标准,要求各专业分包在建立及更新模型时录入正确的信息,并通过高效的沟通,技术交底或会议沟通等方式,在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配合研究平台的应用,包括在工程的全寿命周期中从建筑物的选址、能源设计、交通规划、室内声学设计、建筑物设计审查和性能评估、现场堪探、测量、场地分析、土方工程、进度管理、地下管线三维建模、施工测量、后期运维管理等多个方面工作数据应用配合.
355.
2.
7BIM+3D扫描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发挥好3D扫描技术对BIM技术的促进作用.
【条文说明】3D扫描是集光、机、电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主要用于对物体空间外形、结构及色彩进行扫描,以获得物体表面的空间坐标,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使用方便等优点,且其测量结果可直接与多种软件接口.
3D激光扫描技术又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采用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可大面积高分辨率地快速获取被测量对象表面的3D坐标数据,为快速建立物体的3D影像模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
3D激光扫描技术可有效完整地记录工程现场复杂的情况,通过与设计模型进行对比,直观地反映出现场真实的施工情况,为工程检验等工作带来巨大帮助.
同时,针对一些古建类建筑,3D激光扫描技术可快速准确地形成电子化记录,形成数字化存档信息,方便后续的修缮改造等工作.
此外,对于现场难以修改的施工现状,可通过3D激光扫描技术得到现场真实信息,为其量身定做装饰构件等材料.
BIM与3D扫描集成,是将BIM模型与所对应的3D扫描模型进行对比、转化和协调,达到辅助工程质量检查、快速建模、减少返工的目的,可解决很多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BIM与3D激光扫描技术的集成,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建筑施工领域,在施工质量检测、辅助实际工程量统计、钢结构预拼装等方面体现出较大价值.
如,将施工现场的3D激光扫描结果与BIM模型进行对比,可检查现场施工情况与模型、图纸的差别,协助发现现场施工中的问题,这在传统方式下需要工作人员拿着图纸、皮尺在现场检查,费时又费力.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项目实体进行现场实际施工点云数据的采集,导入GeomagicStudio软件平台,利用扫描采集到的项目实体点云数据,生成点云数据模型,再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点云数据模型与项目实体原BIM模型融合拼接,进行误差分析与碰撞检测,以此确定实际施工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微偏差值,同时出偏差报告.
5.
2.
8BIM+虚拟现实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发挥好BIM技术的可视化作用.
【条文说明】虚拟现实,也称作虚拟环境或虚拟真实环境,是一种三维环境技术,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仿真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为一体,借此产生逼真的视、听、触、力等三维感觉环境,形成一种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技术是人们运用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的可视化操作,与传统的人机界面以及流行的视窗操作相比,虚拟现实在技术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BIM技术的理念是建立涵盖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模型信息库,并实现各个阶段、不同专业之间基于模型的信息集成和共享.
BIM与虚拟现实技术集成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虚拟场景构建、施工进度模拟、复杂局部施工方案模拟、施工成本模拟、多维模型信息联合模拟以及交互式场景漫游,目的是应用BIM信息库,辅助虚拟现实技术更好地在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应用.
BIM与虚拟现实技术集成应用,可提高模拟的真实性.
传统的二维、三维表达方式,只能传递建筑物单一尺度的部分信息,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展示一栋活生生的虚拟建筑物,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并且,可以将任意相关信息整合到已建立的虚拟场景中,进行多维模型信息联合模拟.
可以实时、任意视角查看各种信息与模型的关系,指导设计、施工,辅助监理、监测人员开展相关工作.
36BIM与虚拟现实技术集成应用,可有效支持项目成本管控.
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工程项目大约有30%的施工过程需要返工、60%的劳动力资源被浪费、10%的材料被损失浪费.
不难推算,在庞大的建筑施工行业中每年约有万亿元的资金流失.
BIM与虚拟现实技术集成应用,通过模拟工程项目的建造过程,在实际施工前即可确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及合理性,减少或避免设计中存在的大多数错误;可以方便地分析出施工工序的合理性,生成对应的采购计划和财务分析费用列表,高效地优化施工方案;还可以提前发现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对设计、预算、进度等属性及时更新,并保证获得数据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二者集成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减少建筑施工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低效、浪费和返工现象,缩短项目计划和预算编制的时间,提高计划和预算的准确性.
BIM与虚拟现实技术集成应用,可有效提升工程质量.
在施工之前,将施工过程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仿真演示,可以提前发现并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管线碰撞、构件安装等,以便指导施工和制订最佳施工方案,从整体上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消除安全隐患,并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与时间耗费.
BIM与虚拟现实技术集成应用,可提高模拟工作中的可交互性.
在虚拟的三维场景中,可以实时地切换不同的施工方案,在同一个观察点或同一个观察序列中感受不同的施工过程,有助于比较不同施工方案的优势与不足,以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同时,还可以对某个特定的局部进行修改,并实时地与修改前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此外,还可以直接观察整个施工过程的三维虚拟环境,快速查看到不合理或者错误之处,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返工.
虚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在未来的设计、施工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必将推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BIM与AR/VR技术集成应用,实现了项目虚拟集成应用,通过BIM+AR/VR技术的结合理念对机电、装饰装修深化设计方案进行虚拟仿真,远程技术交底、预制化功能性用房、协同设计、安全教育等发挥有效作用.
项目必须有精细化BIM模型,有VR/AR程序输出软件,VR/AR相关软件及设备.
5.
2.
9BIM+3D打印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应结合3D打印技术,发挥好BIM技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条文说明】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是以三维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逐层打印或粉末熔铸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综合了数字建模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等方面的前沿技术.
BIM与3D打印的集成应用,主要是在设计阶段利用3D打印机将BIM模型微缩打印出来,供方案展示、审查和进行模拟分析;在建造阶段采用3D打印机直接将BIM模型打印成实体构件和整体建筑,部分替代传统施工工艺来建造建筑.
BIM与3D打印的集成应用,可谓两种革命性技术的结合,为建筑从设计方案到实物的过程开辟了一条"高速公路",也为复杂构件的加工制作提供了更高效的方案.
目前,BIM与3D打印技术集成应用有三种模式:基于BIM的整体建筑3D打印、基于BIM和3D打印制作复杂构件、基于BIM和3D打印的施工方案实物模型展示.
基于BIM的整体建筑3D打印.
应用BIM进行建筑设计,将设计模型交付专用3D打印机,打印出整体建筑物.
利用3D打印技术建造房屋,可有效降低人力成本,作业过程基本不产生扬尘和建筑垃圾,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工艺,在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方面较传统工艺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37基于BIM和3D打印制作复杂构件.
传统工艺制作复杂构件,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精度和美观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偏差.
而3D打印机由计算机操控,只要有数据支撑,便可将任何复杂的异型构件快速、精确地制造出来.
BIM与3D打印技术集成进行复杂构件制作,不再需要复杂的工艺、措施和模具,只需将构件的BIM模型发送到3D打印机,短时间内即可将复杂构件打印出来,缩短了加工周期,降低了成本,且精度非常高,可以保障复杂异型构件几何尺寸的准确性和实体质量.
基于BIM和3D打印的施工方案实物模型展示.
用3D打印制作的施工方案微缩模型,可以辅助施工人员更为直观地理解方案内容,携带、展示不需要依赖计算机或其他硬件设备,还可以360度全视角观察,克服了打印3D图片和三维视频角度单一的缺点.
BIM+3D打印在针对项目预制化拼接难度大,需要考虑的施工模拟较多的情况下,通过对相关设备及构件的模型建立、模型打印、模型定位编号、模型拆解分析、模型拼接施工模拟;进而扫清后续项目预制化拼接所遇到的施工障碍,助推项目预制化拼接效率.
5.
2.
10BIM+无人机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可结合无人机进行航测、实时监控等作业.
【条文说明】可借助无人机进行倾斜摄影航测作业,利用航测数据建立三维GIS模型,还可通过这个"天眼"进行巡视,可以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施工及形象进度等现场情况实时传回监控室,实现全方位、智能化监控,便于及时发现、处理现场存在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化协同工作成为我国越来越多的项目必要的业务方式,通过BIM基础软件加上无人机创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沟通各方协同进度的开展工作,提供现场土石方开挖、总平面布置的规划、施工过程中影像资料留存以及对城市三维数字模型构建数字城市所用到的倾斜摄影等,节约现场人力物力,通过BIM+无人机创新技术实现总承包单位真正对于项目的管控.
5.
2.
11BIM+装配式建筑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可积极探索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完美结合.
BIM+装配式建造模式也将引领建筑业走向更高、更快、更好的建造新世界,并成为行业新增长点并为创新型企业和行业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条文说明】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装配一体化"的实现需要设计、生产、装配过程的BIM信息技术应用.
通过BIM一体化设计技术、BIM工厂生产技术和BIM现场装配技术的应用,设计、生产、装配环节的数字化信息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实现协同.
在BIM一体化设计中,建筑、结构、机电、装修各专业根据统一的基点、轴网、坐标系、单位、命名规则、深度和时间节点在平台化的设计软件中进行模型的搭建.
同时各专业还可以从建筑标准化、系列化构件族库和部品件库中选择相互匹配的构件和部品件等模块来组建模型,提高建模的标准化程度和效率.
此外各专业需要进行各自设计流程的协同,通过协同工作,不断丰富BIM模型信息,最终形成集成各专业设计信息的综合设计模型.
工厂生产环节是装配式建筑建造中特有的环节,也是构件由设计信息变成实体的阶段.
为了使预制构件实现自动化生产,集成信息化加工(CAM)和MES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加工技术可以将BIM设计38信息直接导入工厂中央控制系统,并转化成机械设备可读取的生产数据信息.
通过工厂中央控制系统将BIM模型中的构件信息直接传送给生产设备自动化精准加工,提高作业效率和精准度.
工厂化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结合RFID与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及移动终端技术实现生产排产、物料采购、模具加工、生产控制、构件质量、库存和运输等信息化管理.
现场装配阶段是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建筑物实体从无到有的过程.
基于BIM的共享、协同核心价值,以进度计划为主线,以BIM模型为载体,共享与集成现场装配信息通过设计信息和工厂生产信息,实现项目进度、施工方案、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数字化、精细化和可视化管理.
5.
2.
12BIM+智慧建造拟实施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可积极探索智慧建造技术的应用.
【条文说明】利用BIM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业务战略,集成人员、流程、数据、技术和业务系统,实现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在5G时代,将会实现对工地的远程自动化操控,通过5G网络对工程机械设备的远程操控,切实解决工程机械领域人员安全难以保障、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等难题,实现智慧工地的目标.
有别于当前各自为战的建筑互联网电商平台,5G技术的应用将会打通建筑产业的各个环节,使得目前相互孤立的建材产业、工程机械、劳务派遣与项目施工的各方面整合成一体,实现全产业链互联网平台.
396数据交互管理6.
1文档管理6.
1.
1在项目各重要阶段,BIM实施各方应对BIM数据和相关可交付的成果及时归档.
并应在项目策划阶段明确各分阶段完成BIM成果要求,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归档.
【条文说明】项目实施中可能需要归档的模型和其他应用成果有:项目施工图;项目变更文件;场地布置模型;建筑、结构、机电、钢构、幕墙、措施类模型;节点深化模型;BIM优化方案、三维可视化交底;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数据;施工过程影像资料、项目阶段验收资料;其他BIM服务资料等.
建议将各单一专业BIM模型备份并整合,以便归档和查看.
6.
1.
2建议文件夹按项目阶段成果或主要成果、成果类型、成果文件的形式设置.
【条文说明】建议将从各个模型创建者那里收到的单专业BIM模型备份并整合,存放为原始模型和整合模型两部分.
原始模型作为归档的原始数据保存,整合模型便于查阅和调用.
图6.
1.
2文件夹设置形式示例406.
1.
3命名规则应符合以下要求,并按归档要求保存文档.
1.
文件命名应以扼要描述文件内容、简短明了为原则;2.
命名方式应有一定的规律;3.
可用中文、英文、数字等计算机操作系统允许的字符;4.
不应使用空格;5.
可使用字母大小写方式、中划线"-"或下划线"_"来隔开单词.
【条文说明】1.
模型文件命名应符合以下要求:以下是以Revit为例的模型文件命名规则,但使用其他软件也可参考采用:项目名称-区域楼层或标高专业-系统-描述-中心或本地文件.
rvt.
(1)项目名称(可选):对于大型项目,由于模型拆分后文件较多,每个模型文件都带项目名称显累赘,建议只在整合的容器文件才增加项目名称;(2)区域(可选):识别模型是项目的具体建筑、地区、阶段或分区;(3)楼层或标高(可选):识别模型文件是具体楼层或标高(或一组标高);(4)专业:按照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专业分类识别模型文件,具体内容应与企业原有专业类别匹配;(5)系统(可选):在各专业下细分的子系统类型,例如给水排水专业的喷淋系统;(6)描述(可选):描述性字段,用于说明文件中的内容.
避免与其他字段重复.
此信息可用于解释前面的字段,或进一步说明所包含数据的其他方面;(7)中心文件、本地文件(模型使用工作集时的强制要求):对于使用工作集的文件,必须在文件名的末尾添加"-中心"或"-本地",以识别模型文件的本地文件或中心文件.
2.
按归档要求保存文档,将所有整理完毕的文档按项目名称进行归档保存,并附归档清单如表6.
1.
3所示,由专人管理,方便以后查阅和调用.
表6.
1.
3BIM成果归档清单示例项目BIM成果归档清单编号成果类型文件名称主要内容文件类型份/个数备注1模型2图纸3方案说明:成果类型和文件名称按归档内容可自行更改归档人员:41年月日3.
成果归档后的文档是各类信息的集成和汇总,所以文件命名和存放应便于资料的快速检索.
6.
2数据安全与保存6.
2.
1数据安全存在着多个层次,如制度安全、技术安全、运算安全、存储安全、传输安全、产品和服务安全等.
对于计算机数据安全来说,制度安全治标,技术安全治本,其他安全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6.
2.
2应明确项目的BIM数据所属安全保护等级,依照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
【条文说明】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级: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一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指导.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强制监督、检查.
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专门监督、检查.
6.
2.
3为了保证数据安全,企业应制定的一套约束各工作人员和非工作的规章制度,确保制度安全.
【条文说明】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
2工作人员应熟悉项目保密等级,熟悉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信息安全保密制度并认真贯彻实施.
3不得随意复制数据和流通,如有确需传递的数据、文件、材料,应征得相关领导同意后方可复制.
4应建立用户进入权限,防止数据在交换、维护和归档过程中丢失或损坏.
5在网络服务器上的BIM项目数据应当定期备份保存.
6应加强用户保密意识,定期检查各项安全保密措施,如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426.
2.
4为保证企业数据安全管理和保存,需要从技术层面提供有力保障措施,确保技术安全.
企业应建立数据安全管理系统,系统应从网络架构、数据通信以及应用访问各个角度设计安全保护技术和方法,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性、机密性、完整性、访问控制和可恢复性.
【条文说明】为保证企业数据安全管理和保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1应建立全方位防毒功能的病毒防护系统,综合考虑所有可能的入侵通道,并完善具有多层架构的防毒机制.
2应安装具有地址转换、应用代理和过滤功能的防火墙系统.
基于访问控制的防火墙系统应能够有效实现网络系统访问控制、代理服务、身份认证,建立信息网络的安全边界,访问控制.
3应建立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应对意外断电、系统或服务器崩溃、用户失误、磁盘损坏,甚至数据中心的灾难性丢失,造成数据库文件的破坏或丢失.
6.
2.
5为了保证服务器安全,企业和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建设自有服务器或租用服务器,服务器应支持多云部署和完善的第三方接入能力,并应符合以下要求:1.
安全配置核查.
检测服务器账号与口令、权限、访问控制、文件系统、异常服务、日志和审计,以达到企业级服务器安全准入标准.
2.
主机漏洞管理.
支持一键修复,同时共享漏洞库,支持一键检测所有主机漏洞.
3.
主机入侵防护.
网络访问控制,实时拦截全网恶意IP攻击;敏感目录保护文件不被篡改;主动防御由各种漏洞入侵的行为等.
【条文说明】服务器应支持多云部署和第三方接入能力,具体配置和管理要求如下:1多云部署,具体配置和管理要求如下:1)所有中间件均进行多云适配,可以方便地在不同公有云和私有云上部署.
2)使用Kubernetes提供容器分组管理和隔离,对应用提供集装箱式的管理.
3)自动化部署流程,服务可实现一键式部署升级.
2第三方接入能力,具体配置和管理要求如下:1)具备完善的Restful接口体系及SDK,方便第三方系统进行集成.
2)完整的数据目录和数据访问能力,针对不同应用可授予不同的数据访问权限.
3)针对访问产品业务数据的场景提供统一的认证方式.
6.
2.
6为了保证移动终端的使用安全,项目现场移动终端的使用,应充分考虑应用软件的日常安全管理.
移动端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1.
漏洞扫描.
对系统应用进行扫描,快速定位漏洞位置,并提供完整修复方案.
2.
恶意代码扫描.
通过对系统应用进行扫描,准确识别植入到应用中的恶意代码.
3.
仿冒检测.
精准识别仿冒系统应用的传播渠道,帮助企业遏制仿冒应用的传播.
436.
2.
7数据传输和服务安全应符合以下要求:1.
可采用https安全传输协议,全部网络交互过程均可采用SSL加密传输,保证上传、下载过程中数据不被侦听或窃取.
2.
定期与第三方安全厂商合作,对平台和产品服务进行全方位扫描,及时发现系统可能存在的漏洞,保障业务和数据安全.
【条文说明】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应支持自动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提供基于硬件的动态负载均衡支持,能够有效的支持系统扩展,具备容错和纠错能力.
系统可设置专门的备份服务器,安装备份服务.
系统支持完整备份和差异备份等备份方式.
企业数据安全管理和保存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系统数据的安全性、文档的安全性、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文档流转的安全性.
1系统病毒防护,应有全方位的防毒功能,能够考虑到所有可能的入侵通道.
1)具有多层架构的防毒机制.
2)易于集中管理及维护,具有自动更新升级的能力.
3)中央控管的防毒规则,完全不需使用者设定,提高信息人员效率.
4)具有病毒防护统计报告能力,易于掌握整个防护计划.
2数据备份机制.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是为保护一个数据库免于数据损失或者在发生数据损失后进行数据重新创建的各种策略和步骤、方法.
意外断电、系统或服务器崩溃、用户失误、磁盘损坏甚至数据中心的灾难性丢失,都可能造成数据库文件的破坏或丢失.
因此,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配套的备份机制,常见的备份策略有以下三种:1)完全备份.
可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数据都备份在磁盘或磁带中,此方式会占用比较大的磁盘空间.
2)增量备份.
只对最近一次完全备份拷贝后有变动的数据进行的备份.
完全备份每周一次,增量备份每日都进行.
3)系统备份.
对整个系统进行备份,因为在系统中同样具有许多重要数据.
这种备份一般需要每隔几个月或每隔一年左右进行一次.
6.
3BIM数据的交换格式6.
3.
1BIM应用各方在实施前,应明确定义项目数据交换格式,确保数据交换时信息完整性与准确性.
在信息交换时,相关各方均应了解信息交换内容,确保BIM应用效果.
【条文说明】1.
数据交换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产生在建筑生命期中上下游业务的承接,例如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的模型传递.
一种产生在两个软件间的数据交换,例如Revit软件与算量软件之间的模型传递.
在项目初期应采用规范的方式定义信息交换的格式、内容和细度要求,应当尽可能选取满足相关各方数据需求的提交格式或常见的开放标准格式,如IFC格式.
IFC格式是全球建筑专业信息共享的一个普遍意义的基准.
44表6.
3.
1常用BIM软件文件类型软件系列BIM软件可导入可导出AutodeskRevitdwg\dxf\dgn\sat\skp\3dmdwg\dxf\dgn\sat\dwfx\ifc\odbc\fbxAutoCADdwg\dws\dxf\dwt\dgndwfx\dwf\pdf\dgn\fbx\iges\stl\satNavisworks3ds\prj\drj\asc\txt\model\dng\dwf\dwfx\dwg\faro\fbx\ifc\iges\ipt\ptx\prt\sldprt\asm\step\stp\stl\zfc\man\prt\x.
b\rcs\rvt\rfa\rte\3dd\rvm\sat\skpnwd\nwfBentlyBentleydwg\dgn\dxf\rdl\iges\sat\cgm\stestl\text\imagedgn\dwg\dxf\iges\sat\cgm\step\stl\svg\luxology\obj\fbx\skp\u3d\jt\googleearth\visibleedges\2D\skpGraphisoftArchiCADpln\pla\bpn\tpl\2dl\mod\lbk\pmk\emf\wmf\bmp\dib\rle\gif\jgp\ipeg\jfif\png\dwf\dxf\dwg\dgn\plt\ifc\ifcxml\skp\dmz\3dm\dae\stlpln\mod\tpl\pla\gsm\gdl\pdf\emf\wmd\bmp\gif\jpg\png\tiff\df\dxf\dwg\dgn\ifcRobertMcNeelRhino3dm\3ds\dwg\dxf\.
x\eps\off\gft\ai\iges\lwo\dgn\fbx\scn\obj\ply\raw\m\skp\slc\sldprt\stp\stl\vda\wrl\gdf\3dm3dm\3ds\ai\dwg\dxf\dae\cd\.
x\emf\gf\pm\kmz\gts\iges\lwo\vdo\fbx\boj\csv\x.
t\pdf\ply\pov\raw\rib\skp达索Catiaigs\wrl\stp\step\cgm\gl\hpgl\3dmap\3dxml\act\asm\bdf\brd\pdb\ps\step\stp\srg\tdg\wrlstl\igs\model\stp\3dmap\3dxml\cgr\hcg\icem\navrep\vps\wrl广联达BIM5Digms\e5d\skp\3ds\dwgdwg\igms\excel6.
3.
2下层BIM应用受上游BIM应用产生信息的影响,所以在数据交换时应明确交换的有效信息的一致性.
项目相关方应分清责任,并根据需要定义支持BIM应用的必要模型信息.
【条文说明】数据交换过程可参考以下过程:1标明数据交换需求.
每项信息交换应该从输入和输出两个角度描述信息交换需求,例如:"设计模型"是"设计建模"的输出,是"专业协调"的输入.
如果某项信息交换的输入或输出由多个团队完成,并对信息交换需45求有差异,则在一张数据交换表中分开描述信息交换需求.
信息输入者应该在数据交换前标明数据交换需求,特别是不同专业团队之间的数据交换.
2确定项目模型的有效信息.
确定信息交换需求后,信息输出者应明确模型中的有效信息,填写数据交换表.
3核对每个信息交换的输入、输出需求.
由信息接收者查看信息交换表的数据交换范围和细度,核对是否符合交换需求,如不符合,可要求信息输出者补充或自行添加,并对比分析输入输出内容是否冲突.
4为每项信息交换内容确定责任方.
信息交换的每行信息都应该指定一个责任方,负责信息的创建.
负责信息创建的责任方,应是能高效、准确创建信息的团队.
模型输入的时间应该由模型接收方来确认.
5对比分析输入和输出内容.
数据交换表确定后,应逐项查询传递的模型有效信息与信息交换表是否匹配,是否满足输入输出需求.
6.
3.
3每个项目可以在实施前及时确定BIM交换协议和提交格式,保证在实施过程中各方数据流通顺畅,信息准确完整,还应该确定数据交换的时间,确保项目参与者了解BIM应用成果交付的时间.
实施过程中,根据需求在信息交换前定义数据交换标准,定义交换的信息情况和交换标准,如表6.
3.
3所示.
表6.
3.
3数据交换表示例BIM数据交换表交换双方交换格式有效信息输入输出需求责任方责任双方签字:年月日466.
4BIM成果交付6.
4.
1项目在制定BIM执行计划时,应明确BIM成果的交付要求、交付方法和交付内容,以保证BIM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满足项目各参与方对BIM成果的有效期望,清晰各方职责,并确保各阶段应用深度和应用效果达成应用目标.
6.
4.
2BIM成果交付应符合以下要求:1.
应保证BIM成果交付准确性.
交付前,应对模型、应用过程资料等成果进行有效检查,确保模型能准确反映建筑物的工程特性,应用成果真实体现实际效果.
2.
应保证交付BIM成果信息的有效性,BIM建设和应用成果应满足工程进度要求.
对阶段性应用成果,应满足本阶段节点要求.
3.
应保证交付的BIM成果达到应用深度.
在模型准确性和有效性基础上,还应保证BIM成果能够满足当前阶段的应用深度和后期应用的延续性.
4.
交付的BIM成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条文说明】交付对象一般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承建单位及项目相关方.
6.
4.
3交付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1.
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应明确BIM成果的交付标准,设定交付条件和交付依据,建立审查审核制度,明确责任归属,规避交付风险;2.
有交付合同的,应参照合同条款进行;无合同的,应根据国家标准、规范或项目各参与方协商进行.
【条文说明】交付对象应按交付标准对成果进行审查,确保获得准确、完整的信息.
6.
4.
4交付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不同应用阶段提交和交付的成果,详见本标准2.
2.
1章节,主要包括模型成果、文档成果、图纸成果、图片成果、动画成果等.
【条文说明】1模型成果:主要为工程模型文件,例如设计模型、深化设计模型、节点深化模型等.
2文档成果:主要为项目BIM策划方案、应用过程的各种报表、清单、分析报告、汇报资料等.
3图纸成果:主要为深化模型生成的各专业施工图等.
4图片成果:主要为模型渲染出的效果图、问题记录图片及和现场相关联的质量、安全图片等.
5动画成果:主要有模型漫游动画、施工模拟动画、展示用渲染视频等.
BIM应用成果交付的内容和格式如表6.
4.
3所示.
47表6.
4.
4BIM技术成果交付表示例交付单位接收单位成果描述交付类别格式主要内容备注模型施工图纸签字:年月日48本标准用词说明1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序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
49引用标准名录1《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2《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3《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4《建设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GB/T51301-20185《制造工业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GB/T51362-20196《建设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JGJ/T448-2018

DMIT:新推出美国cn2 gia线路高性能 AMD EPYC/不限流量VPS(Premium Unmetered)$179.99/月起

DMIT,最近动作频繁,前几天刚刚上架了日本lite版VPS,正在酝酿上线日本高级网络VPS,又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推出了美国cn2 gia线路不限流量的美国云服务器,不过价格太过昂贵。丐版只有30M带宽,月付179.99 美元 !!目前美国云服务器已经有个4个套餐,分别是,Premium(cn2 gia线路)、Lite(普通直连)、Premium Secure(带高防的cn2 gia线路),Prem...

宝塔面板批量设置站点404页面

今天遇到一个网友,他在一个服务器中搭建有十几个网站,但是他之前都是采集站点数据很大,但是现在他删除数据之后希望设置可能有索引的文章给予404跳转页面。虽然他程序有默认的404页面,但是达不到他引流的目的,他希望设置统一的404页面。实际上设置还是很简单的,我们找到他是Nginx还是Apache,直接在引擎配置文件中设置即可。这里有看到他采用的是宝塔面板,直接在他的Nginx中设置。这里我们找到当前...

HostYun(25元)俄罗斯CN2广播IP地址

从介绍看啊,新增的HostYun 俄罗斯机房采用的是双向CN2线路,其他的像香港和日本机房,均为国内直连线路,访问质量不错。HostYun商家通用九折优惠码:HostYun内存CPUSSD流量带宽价格(原价)购买地址1G1核10G300G/月200M28元/月购买链接1G1核10G500G/月200M38元/月购买链接1G1核20G900G/月200M68元/月购买链接2G1核30G1500G/月...

外链查询工具为你推荐
百度k站百度k站的原因是什么淘宝收费淘宝卖东西收多少手续费深圳公交车路线深圳公交车路线查询天天酷跑刷积分教程葫芦侠3楼几十万的积分怎么刷天天酷跑积分怎么刷arm开发板ARM开发板具体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商业价值?安卓应用平台app应用平台有哪些 应用平台哪些mate8价格华为mate8 128g售价多少钱mate8价格华为mate8什么时候会降价二层交换机什么是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bluestack安卓模拟器bluestacks怎么用?
万网域名证书查询 域名商 5折 息壤备案 台湾服务器 私人服务器 360抢票助手 xfce 搜狗抢票助手 最好的空间 本网站在美国维护 河南m值兑换 阿里校园 国外代理服务器软件 支付宝扫码领红包 永久免费空间 免费个人主页 攻击服务器 创速 重庆联通服务器托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