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生性生理已发育成熟,性意识增强,他们渴望友谊,向往异性交往,渴望爱情,因此当代大学生中恋爱已成为普遍现象.
他们在性心理发展与谈恋爱的过程中也有不少烦恼与困惑,需要高质量的心理指导.
大学生性与恋爱团体心理辅导就是帮助大学生正确了解性科学知识,做好爱的心理准备,学会爱的艺术,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发展型团体心理辅导.
要组织好这类团体辅导,必须了解性与恋爱的心理学理论与知识,掌握组织这类辅导必须注意的问题以及常用的心理测试与结构性练习.
一性心理与恋爱心理概述组织大学生与恋爱团体心理辅导,首先应对性与恋爱心理有个总体的、科学的了解,了解性的概念和特征及爱情的心理实质,了解性与恋爱的有关心理学理论,清楚人类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恋爱心理的发展阶段.
1、性的概念与特征性是一个含义极多、涉及学科极广的概念,它在不同学科中都有自己各具专业特点的解释.
从性心理卫生学的角度来看,性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的性从广义上说,性指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上的特征之和.
前苏联性心理学家约瑟夫和卡刚(1986)曾指出:"从广义上说,性——这是决定个体是男孩还是女孩,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般躯体、心理和社会的特征.
"(前苏联约瑟夫等《儿童性心理卫生学》列宁格勒医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性在生物学上的特征可从男女两性差异形成的生物学过程来探讨.
男女两性差异形成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即:受孕时性染色体的决定作用——胚胎发育过程中性腺的主导作用——内外生殖系统和大脑发育过程中性激素的分化作用——性征的表现作用.
首先是性染色体的决定作用.
人体细胞核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
1对为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携有决定两性性别差异的遗传基因.
正常男性生殖细胞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是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正常女性生殖细胞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两条一样的X染色体.
在受精时,如果精子的X染色体和卵子的X染色体相结合形成XX型受精卵,日后就发育成女性;如果精子的Y染色体和卵子的X染色体相结合形成X丫型受精卵,则日后就发育为男性.
现代生物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环境中,精子的Y染色体和卵子的X染色体易于结合,而在酸性环境中,精子的X染色体和卵子的X染色体易于结合.
从女性正常的月经周期来看,在排卵前半期,阴道PH值偏高(即呈碱性环境),后半期,阴道PH值偏低(即呈酸性环境).
有时出于预防某些显性遗传性疾病的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性别是必要的.
此外,现代生物科学的研究结果还表明.
X染色体较大,携带的遗传物质较多;反之,Y染色体较小,携带的遗传物质较少.
如控制免疫球蛋白(lgM)的基因,因位于X染色体的短臂上,故就免疫球蛋白而言,女性多于男性.
这就是女性比男性更具生物学优势,女性先天免疫性强,遗传性疾病及导致死亡的一些疾病的发病率较低,性偏离也较男性为少的原因.
总之,男女两性的差别在妊娠期就已形成.
其中性染色体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果性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发生改变,将会导致发育的异常和性身分的识别困难.
其次是性腺的主导作用.
人类胎儿发育初期,两性在解剖和生理结构上是相同的.
如果有Y染色体存在,则在第八周后,胚胎的原始性腺组织迅速发育为睾丸,这是男性的主性器官;如果无Y染色体存在,则在第十二周后,胚胎的原始性腺才出现卵巢的分化,这是女性的主性器官.
性腺一旦形成,它就开始分泌性激素,其余的两性分化过程就由性激素主动控制了.
男性的性腺睾丸分泌出睾丸酮.
在睾丸酮的作用下,胚胎的某些结构就发育为附睾、输精管、阴茎、前列腺等男性副性器官.
女性性腺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研究资料表明,性器官分化的方向取决于胎儿在发育过程中有无一定数量的睾丸酮,如果没有适量睾丸酮,则胎儿性器官就自然地朝女性方向分化发展,逐步形成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女性副性器官.
再次是性激素的分化作用.
狭义的性激素是指雄激素、雌激素及孕激素,广义的性激素还包括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所有与性活动有关的激素,如黄体生成素等.
性激素除可决定生殖器官分化方向外,还具有调节性发育、促进脑分化、影响性行为等作用.
性激素对性发育的调节作用表现在,雄激素可刺激阴茎、精囊、前列腺等副性器官发育井使其维持在成熟状态,刺激青春朗男性副性征出现并使其维持在正常状态;雌激素可刺激女性副性器官发育和副性征出现.
促进乳腺导管增生,促进宫颈粘液分泌等;孕激素为孕卵着床和维持妊娠所必需,它还可刺激乳腺腺泡发育.
性激素对脑分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胎儿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对胎儿的和性有关脑中枢的正常发育有重要影响.
性激素对性行为的影响作用表现在,雄激素对男性性欲起正性增强作用,由于疾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睾丸酮减少,会逐渐降低性的要求、性兴奋及勃起能力.
雄激素对女性性欲也有重要作用.
有人曾报告在排卵期前后,女性表现出较高程度的性反应和强烈的性欲.
这证明睾丸酮对女性来说也是一种高效催欲剂.
雌激素对性行为的影响还不十分清楚.
还有不少学者认为,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仍不很清楚,这主要是因为性行为更多地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存有个体差异之故.
最后是性征的表现作用.
表现男女性别差异的特征称性征.
性征可分为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
男女两性在染色体细胞、性腺和副性器官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特征称第一性征.
在习惯上,人们把性腺和副性器官称为第一性征.
男性性腺睾丸又称男性主性器官,具有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双重功能.
副性器官有附睾、输禁管、前列腺、精囊、阴茎等,它们对精子的贮存、精液的产生、排出等各起着不同作用.
女性性腺卵巢为女性主性器官,具有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功能.
副性器官包括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它们在卵子的运输、受精、胚胎发育等过程中各起着不同作用.
男女两性在青春期开始出现一系列与性有关的特征,称为第二性征,又称副性征.
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身体形态特征.
男性主要表现为喉节突出,声音低沉浑厚,肌肉发达粗壮.
胡须、阴毛、腋毛生长,外生殖器发育等.
女性主要表现为嗓音尖细,皮肤细腻,胸部和臀部及肩部皮下脂肪增多、骨盆宽大、乳房发育,出现腋毛、阴毛等.
当然,由于遗传、种族、营养、环境、健康状况、体育锻炼等因素的影响,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的时间及表现的个体差异可有较大不同.
性在心理学上的特征表现为性别同一性与性度.
性在心理学上的特征首先反映在性别同一性,或者称为"性身分认同"、"性别自认"上.
一般说来,人们的性别同一性与其生物学上的性是一致的,人们总是悦纳自己的性别生物学特点.
但有一些人也不尽一致,最典型的不一致是易性癖,具有这种"性别同一性障碍"的人,在遗传学、性腺和其他性征上.
是完全正常的男性或女性,但却强烈地认为自己是异性(即男人认为自己是女人井按女人方式生活,女人认为自己是男人井按男人方式生活),直到一定要作性别改换手术(男性切去阴茎、阴囊并作人工阴道,女性作人造阴茎才行,否则宁愿自杀.
性在心理学上的特征还反映在性度上.
性度是指抛开男女生理上的天赋差别,而依据其体质、心理(性格、能力、意志等)、行为表现等来区别"男性"和"女性"的概念.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性度是一种颇谱变化,即每个个体都同时具有一定程度的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
具有男性特征多的人其男性度就高,当然同时表现为其女性度低,反之亦然.
一般说来,生物学上的男性其男性度高些,女性度则低些,反之亦然.
但是由于性别同一性程度和性度的不同,个体的性爱心埋和性行为才有千差万别的变化.
性在社会学上的特征表现为性角色与性成见和性歧视.
性在社会学上的特征首先表现为性角色.
性角色是两性在社会结构中的让自身钉以及与该身分相适宜的行为规范,性角色表明男女两性在社会学上的差别.
社会在男女两性的生物差异的基础上,塑造着两性的心理行为摸式,因此,性角色也是社会在男女两性社会活动中制定的种种约束的总和.
这种约柬不仅取决于个体在生物学和心理学上的差异,更多地受风俗、习惯、道德、宗教等的限制,常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个体的性角色化是其社会化的一个部分,因为个体从具有生物差异的男女婴儿到承担社会责任的、由社会认可的男性角色或女性角色,必然要经历一个社会化过程,以习得或内化与男女性角色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价值准则、生活方式等.
性角色一方面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性别的意识和体验,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性别的归类,另一方面,性角色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某种限制.
由于这种限制,人们才产生了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性活动方式和性欲,才产生了不同民族和群体的性意识、性态度、性行为.
性在社会学上的特征还表现性成见和性歧视上.
性成见又称性别刻板印象,它是指传统的、被广泛接受的对两性生物属性、心理特质和角色行为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和要求.
性成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性特质成见,主要指人们认定男女在生物属性和心理特质上的某些差异.
如通常认为男孩高大、强壮、结实,女孩纤弱、苗条、小巧;男性刚强、自主、自信、果断,女性温柔、依赖、细心、敏感等.
另一类是性角色成见,主要指男女在从事角色活动方面的差异,如通常认为男性多工作成就取向,善于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女性多感情社会取向,善于维持社会成员关系等.
人们常常用性特质成见如女性是温柔、细心的,来解释性角色成见,如认为女性适宜于作护土;又用性角色成见来解释性角,如护土几乎都是女人担当,等.
自母系社会崩溃以后,性成见多带有明显的扬男抑女的色彩.
性成见一旦发展成男优女劣、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男女同工不同酬等贬低、排斥和压迫女性现象后,便属于性歧视了.
自母系社会崩溃后,性歧视通常多是对女性的歧视.
②狭义的性从狭义上说,性即指人的性行为.
原始的有性生殖生物最初的性行为,即两性在繁殖期里表观出的特殊活动的行为.
进化到人类之后,性行为已不仅与生殖相联系.
而是扩大到性感满足的更广泛领域之中,这与人类生理和心理的高度进化有关.
一股说来,人企图实现性欲、获得性快感的行为都是性行为.
性行为对于人类是一种自然的本能行为.
一般说来,性行为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从性行为的对象来分,在性行为中指向异性,是一种普遍的性行为——异性恋;指向同性,则是同性恋;指向自己,则是自恋.
从性行为的方式来分,性交是性行为,手淫也是性行为.
身体密切接触,如恋人间拥抱、接吻、爱抚等是性行为,非触觉的接触,如露阴、窥淫等也是性行为.
通过语言的交往,如淡情说爱.
淫秽语癖等是性行为,非语言的交往,如脉脉含情地注视也是性行为.
从性行为的性质来看,可分为:(1)目的性性行为.
这是指性交.
性交是性行为的直接目的和最高体现,它能使个体获得性快感和性欲满足,在性行为中居核心地位,故又称核心性性行为.
(2)过程性性行为.
这是指不以性交为目的,使性欲得到一定程度补足和获得某种性快感的性行为,如抚摸、拥抱、接吻等.
故又称温存性性行为.
(3)边缘性性行为.
这主要是指为了交流爱的情感而进行的行为,边缘性性行为有时很隐晦、含蓄,仅仅当事的两个人感觉到,他人则茫然无知,如眉目传情即一例.
但双方从此种眉目传情中可获得足以引起脸热心跳的性欲满足和快感.
有些学者把边缘性性行为又称为模糊性性行为.
(4)类似性性行为.
这是指类似性交以获得性快感、实现性满足的行为.
最常见的是手淫,某些性偏离如摩擦淫亦属此类.
另外一些行为虽不直接类似性交,但内容中含有性交成分,如性梦、性幻想等,亦可归于此类性行为,因为这些行为常伴有手淫或意淫.
就性行为的结构而言.
一些研究者(刘燕明,1990)指出,人类性行为原则上可分为性行为者、性行为对象和性行为方式.
手段三个方面,一是性行为者.
是性行为的主体,即追求性快感的男人或女人.
这些个体的性激素水平、生理状态或节律、社会文化背景、性经历、外部条件和刺激等都会影响个体的性动机水平.
二是性行为对象.
一股而言,人的性行为对象是成熟的异性,且两性关系是建立在爱恋、健康和适应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的.
但由于多种原因,可能成为人类性行为对象的事物很多,情况也十分复杂.
如以人体某一部位作为性对象等.
即使以人作为性对象,种类也颇繁多,除成熟异性个体外,同性个体、他人、自身等均可以作为性对象.
个体对某一性对象的依恋可以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也可能是长朗的、固执性的.
三是性行为方式、手段.
人类性行为的方式.
手段主要有以下五种:(1)触觉性性行为方式,除夫妻性交方式是最常见的性接触方式外,还有其他一些较常见的性接触方式.
(2)视觉性性行为方式.
一般情况下,视觉并不能直接导致性高潮出现,只起诱发性兴奋作用.
但有些人在视觉性刺激下亦能获得性满足,如窥淫癖者即如此,(3)听觉性性行为方式.
听觉通常并不直接引发性快感,但在某些情况下,有的人则以之作为主要性行为的方式或手段,如淫秽语癖患者即如此.
(4)嗅觉性性行为方式.
对人类来说,某种香味或体臭可激发一些人的性欲,但完全靠嗅觉达到性高潮的情况极为罕见.
(5)自动恋性行为方式.
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性紧张度高而引发的性满足行为,性梦、梦遗、性幻觉等均属此类.
此类性行为又称"自动"性性行为,多见于未婚青年及某些性偏离患者.
性行为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使性器官发挥功能、获得快感,男性以射精,女性以阴道规律性连续收缩为标志.
由于这一阶段人的性欲能量得以宜泄,故称解欲.
另一阶段是性行为者与性行为对象发生生理、心理上的接触,是性能量的积累过程,是解欲的准备阶段,它常导致性行为对象或性行为方式、手段的变化,故称积欲.
2、性科学的发展及有关性心理的理论性心理指与人类"性"有关的心理,它包括围绕性欲望、性冲动、性行为、性满足而产生的认知、情感、需要和经验等心理活动.
有关性心理的研究都是伴随着性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的.
因此了解有关性心理的理论,有必要简要了解性科学的发展.
①西方性科学的历史发展19世纪以前,西方被中世纪禁欲主义笼罩着,对"性"的研究成为一个敏感的被阻挠的领域.
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高尔顿人种优化概念的问世,大大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揭示了"性"的生物学基础.
欧洲、北美的医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闯入"性"这个敏感领域,开始了对性科学的艰难探索.
西方性科学从开创到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参见樊民胜、刘达临《性心理学》1995年出版,SS号:11110369第42-49页)最初开拓性科学领域的是德国出生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一埃宾(Krafft-Ebing,1840-1902).
1886年他出版了《性心理病》,第一次把性的疾患独立出来详细讨论,第一次创立了"性心理"这个名词.
德国心理学家摩尔(Moll,1862-1939)对性心理的研究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1891年,他出版了研究同性恋的专著.
1897年,出版了论性欲的专著.
1909年又发表了第一本关于儿童性心理的专著.
1912年,编写了第一本性学手册.
德国医学家赫希菲尔德(Hirschfeld,1868-1935)1914年出版了《同性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出版了《性病理学》3卷,1919年建立性学研究所,1928年出版《性学》5卷,内容涉及整个性学领域.
德国医学家布洛赫(Bloch,1872-1922)把民族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引入性障碍的研究.
1906年首先使用"性学"一词,1907年出版《我们时代的性生活》,1912年开始主编《性学手册大全》,他是现代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以德国精神病学、医学家为主,揭开了近代性科学研究的序幕,这可视为性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开拓阶段.
第二阶段可以认为是从性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人类性行为的阶段.
英国的心理学家霭理士和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的研究对整个西方文化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影响,也大大推进了性科学的发展.
霭理士(Ellis,1858-1939)在性压制最严重的维多利亚时代就开始了性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从1896年到1928年,他先后出版了7卷本的巨著《性心理学研究》,被公认为这一领域中最权威的经典著作,成为性心理学的创始者.
他系统收集性研究的个案资料,得出了不少惊世骇俗的结论.
他指出几乎每个人都手淫;他对同性恋和其他性畸变表示容忍和理解;他主张,性活动和性的态度是个人私事,应当由私人自己裁决,与公众并不发生关系.
他的有些观点一直沿用至今.
弗洛伊德1905年出版了他的著作《性学三论》,从此奠定了他在性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地位.
弗洛伊德学说在西方盛行,他的以泛性理论为特征的精神分析主义,在性心理学界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思想体系.
这一体系在20世纪初推动和促进了人们对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一直到现在,在性心理学领域仍有影响痕迹.
20世纪40年代前后,行为主义心理学兴起,几乎否定了弗洛伊德的学说,这为性科学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从此生理学、生物学与社会学相互交叉,并运用实验的方法对性心理进行深入研究,可视为性科学发展被推进到了第三个阶段.
(参见马保华《二十世纪的性科学》《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4期)美国早期的性科学研究方向主要是性器官的解剖和性行为调查的描述.
1933年,迪金森博士在美国出版了《人类性解剖学》,描绘了男女生殖器的正常与异常的图像,轰动了当时性学领域而成为权威著作,对性器官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著名性学家金赛是美国印地安纳大学教授,他和他的助手们详尽地调查了不同人种、不同年龄和不同区域的近两万人的性生活状况,写成了《人类男性性行为》和《人类女性性行为》两大专著.
把人类的性行为纳入实验室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教授.
他认为,心理学应归属于自然科学,人类的性心理及性行为应该得到实验室的科学证据.
但他的性反应实验被扼杀在摇篮里.
60年代初,美国妇产科学家玛斯特斯博士和约翰逊博士认为,要使性方面的疾病真正得到治疗,必须使性科学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实验研究基础上,玛斯特斯与约翰逊携手进入了人体实验这一禁区.
他们在世俗偏见势力的压力下,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先进的实验手段,记录了男、女数百人次的性交过程中的反应状态,终于获得了成功,成为现代性医学的真正奠基人和当代性科学的权威.
1966年,他们出版了第一部专著《人类性反应》.
1970年他们出版了又一部专著《人类性机能障碍》,从此揭开了性功能疾病治疗的帷幕.
到20世纪末,西方性科学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反映现代性科学发展的另一个标志是世界性学大会的召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届世界性学大会1968年6月在布拉格举行,有19个国家300多位科学家参加.
1987年6月14日在海德堡举行第八届世界性学大会.
通过这些大会,交流世界各国性科学的研究情况和信息,进一步推动世界性科学的发展.
②我国性科学的历史发展我国古代的性科学萌发于远古商周,筑基于春秋周秦,鼎盛于两汉隋唐,已有数千年历史.
(参见徐天民《中国性科学的历史发展》载《中国性科学》2003年第1期)其理论基础是作为本体论的《周易》阴阳论和"食色性也"(孟子告子)的坦荡人性论.
我国性科学的一些理论和知识散在历代道家和中医学的典籍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房中术.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性科学著作,是从上世纪70年代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得到的.
其中涉及房中术的有《十问》、《合阴阳》和《天下至道论》等书.
以后历代的道家和医家对房中术的研究都不断有新的发展和贡献.
如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明代张介实的《类经》和《景岳全书》等.
可以说我国古代性科学研究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
我国的近代性科学启蒙是引入西方性心理学和性教育学观念而发展的.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一批接受西方思想影响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就在国内宣传新的性观念,提倡性教育.
他们一方面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酷迫害(如鲁迅、胡适等人).
另一方面搞调查,出书刊,身体力行提倡新型的性教育;1909年鲁迅先生首次在浙江初级师范,向青年学生讲述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学;1925年,周建人发表了《性教育的几条原理》;1926年,北京大学教授张竞生正式出版了他所征集的《性史》第一集;1939-1946年潘光旦教授翻译并出版了英国霭理士的《性心理学》.
他们的这些活动,都为当时的中国性科学与性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好的启蒙作用.
然而我国近现代性科学的这些启蒙工作因受到社会上旧观念旧势力的阻挠,又因国家处于长期战乱的时代,社会无暇顾及对这些新思想、新文化的消化与吸收,因而在实践上不可能取得什么效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困扰中国社会的战乱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团结,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这就为性科学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基础条件.
新中国的领导人都很重视性科学与性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周恩来总理,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问题,他曾多次指示,并亲自嘱咐中国的医学家吴阶平、叶恭绍等教授,要用移风易俗的精神把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抓起来,但终因"左倾"思潮的干扰,这些指示并未完全得到彻底落实.
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性科学才真正迎来自己的春天.
1983年吴阶平院士集中了当时国内外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编译出版了《性医学》,从此,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性科学研究和性健康教育才进入蓬勃兴起的新历史时期.
全国涌现了一大批从事性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并初步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如刘达临教授的《中国古代性文化》、潘绥铭教授的《中国人的性行为调查》、史成礼教授的《敦煌性文化研究》、李银河研究员对性社会学的研究等.
国外有影响的性科学成果,也纷纷被引进和介绍,霭理士、弗洛伊德、金赛、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等著名学者和他们的学术观点,也为愈来愈多的中国人所知晓.
1994年12月,在多年筹备和酝酿的基础上,国家卫生部和民政部正式批准,中国性学会成立了,各省市性学会也纷纷相继成立,对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更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转变,性健康教育,特别是学校的青春期教育开始走上正轨,受到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广泛欢迎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③有关性心理的理论从上述性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性心理的理论已浩如烟海,为了有效指导大学生性与恋爱团体心理辅导,我们仅介绍有关性意识及成熟标准的理论和人类性心理的形成发展阶段的理论.
关于性意识与性意识成熟的一般标准.
性的自我意识是明确自己是男还是女的本能意识,它是男性之性和女性之性的基础部分,是在儿童3~4岁时形成的.
但是这种意识到了成年就变得淡薄了.
性的自我意识不同于我们头脑中的生物学上的男、女概念.
而且性的自我意识不仅存在着个体差异,还存在着性别差异.
在个体差异中,这种意识会因人而异,有人健全、有人缺乏.
在性的自我意识缺乏的人中对性别的作用很敏感,在其交往中极力想用行为来证明自己是男或者是女,存在着性的自我意识障碍,严重者会导致同性恋症、异装癖症或变性症者.
在性别差异中,这种意识是基于男女的身体形态和身心各种功能差异所表现出的能力、态度、行为上的心理特征差异.
性意识的发展大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性相关问题的疑问、关心和态度;二是对自己身体成熟变化的关心和疑问;三是对男女性别差异和作用的关心和态度;四是对异性以及异性关系的关心、需要、意见和态度.
伴随着生理发育成熟,男女青年的性意识也在发展成熟,其成熟的一般标准是:⑴能够正确理解两性关系,即领悟到两性的意义;⑵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性需要,即乐于与异性接触谈情说爱,建立正常的爱情观;⑶形成正常的性意志,即能自觉地控制性冲动,理智感较强;⑷进入正常的婚姻状态.
关于人类性心理的形成发展阶段.
人类性心理在儿童期就开始萌生,在青春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到成年期完善,老年期衰退.
这里重点了解儿童期和青春期的性心理形成发展理论.
儿童期的年龄界限一般为从出生到11~12岁.
其中从出生到1岁为乳儿阶段,1~3岁为婴儿阶段,3~6岁为幼儿阶段,所有这些阶段又可统称为学龄前阶段.
6、7岁~11、12岁称为童年阶段,或称为学龄初期阶段.
关于儿童的性心理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忽视.
正像吴阶平教授在其编译的《性医学》第三章中所写的那样:在当代科学研究中,没有哪一个领域比儿童期性问题更受到严重的忽视.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一般人总有一种误解,即认为儿童最为天真纯洁,根本就无"性"可言.
而实际上,从呱呱坠地到寿终正寝,"性"始终伴随着人生.
专家指出,儿童从出生之日起,其个性就要在所处的环境和教育中接受熏陶,完成性别的自认和性角色的认同,形成初步的性意识.
儿童早期形成的性意识,是成人成熟的性意识的基础,也是成人性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更是许多成人发生性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原因.
一般说来儿童性意识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性别自认阶段,这是从幼儿期开始的.
因为3岁以前的婴儿阶段儿童才开始产生以躯体认识为基础的原始的自我意识——"生理自我",还没有进入性别自认.
性别自认是一个人把自己看成是男人还是女人.
3~6岁儿童才开始进入性别自认的性心理发展阶段.
高级阶段则开始产生异性意识和性欲意识.
6岁以后到11、12岁童年阶段,儿童开始产生异性意识和性欲意识.
一是因为儿童进入学校生活,扩大了交往范围,交往与游戏不仅使儿童意识到男女不同,也相对分化为男女两个集团.
二是因为生理发展到童年末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也促进了儿童异性意识和性欲意识的产生.
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一直受到心理学家们的关注,有不少理论,如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H.
Hurlock)认为,青春期性意识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参见陈家麟《性心理咨询指南》1996年1月出版SS号:10712562):①性的反感期.
当自己身上发生思春期(即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变化时,由于明确了人类的性生理,因此产生了对性的不安、害羞和反感.
认为恋爱是不纯洁的表现,对异性采取的态度与其说是冷谈,倒不如说是粗暴.
②向往年长异性的牛犊恋期.
向往的对象是同性时,称为迷恋(Crush);向往的对象为异性时,则称为英雄崇拜(HeroWorshipping).
对年长异性的英雄崇拜,从性意识觉醒的角度讲,又称"牛犊恋"(CalfLove).
崇拜异性长者对于思春期的不安定心情具有相当程度的补偿作用.
③接近异性的狂热期.
此时一般只把年龄相当的异性作为向往的对象,在各种集体活动中,男女青少年都努力设法引起异性对自己的注意.
④浪漫的恋爱期.
浪漫恋爱的特征,是爱情集中于一个异性,对其他异性的关心显著减少了.
喜欢寻求与自己选择的对象单独在一起活动,不喜欢参加集体性的社会活动,经常陷入关于结婚的遐想之中.
心理学家琼斯(H.
E.
Jones)认为可将青春期性意识发展分为7个时期.
我国心理学家洪嘉禾、傅安球等则将它分为疏远期、爱慕期和恋爱期.
陈家麟教授还具体分析了这三个时期的表现和原因.
我们认为,性意识的发生发展,大体经历了"疏远"、"接近"、"向往"与"恋爱"四个时期.
性疏远期.
儿童在早期并不能真正感觉到男女之间的差异,到了中学时期开始关注异性,不过这种关注并不是以肯定的态度出现,而是表现为男女生之间的互相排斥.
因为进入青春期后,第二性征的出现使青少年对自己的身体及强烈的性冲动感到不安、害羞和罪恶感,认为两性在感情上的接近是不纯洁的表现,因此对异性强烈的关心和亲近的愿望以一种疏远和冷淡的方式表现出来.
性接近期.
随着性意识的发展,青春萌动期的男女生逐渐从彼此疏远发展为彼此接近.
这一时期一般是从15岁到16岁.
他(她)们常常以欣赏的心情和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异性的言谈和行为.
男女青年开始注意异性对自己的态度,往往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以博得异性的好感.
性向往期.
人们一般从16岁到18岁进入性向往期.
这一时期开始表现为对长者的崇拜和向往.
由于性发育给青年人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因此青少年特别容易对某个长者(长者可以是老师、高年级学生、明星、名人、父母等)产生崇拜,从中体验相应的性别角色,这种崇拜对安抚青少年内心的焦虑和负罪感有相当程度的补偿作用.
青少年崇拜的对象,既有同性,也有异性,尤其是对异性的感情,往往倾向于理想化和偶像化.
青少年不是把性冲动当作一种具有欲望的爱情表现,而是将异性长者当作自己的精神恋人而偶像化.
而随着性生理发育高峰期的出现,同龄异性之间接近的愿望随即产生并逐渐明朗化,同时以情感吸引和实际接触需求的形式强烈地表现出来.
这一时期的男女青年,往往以各种主动的方式对异性表示好感,希望得到对方的积极反应.
由于与异性交往的强烈愿望,富有吸引异性魅力的青年,往往会产生自我陶醉;而缺乏吸引异性条件的青年,则往往会产生自卑感.
对于异性的向往和倾慕,可分为有特定的对象与没有特定对象的两种情况.
前者如对电影、电视中的男女爱情的镜头很感兴趣;而后者则表现为只倾慕某一异性.
这个阶段的大多数男女青年,性机能日趋成熟,但正确的道德观和恋爱观一般尚未形成.
如果他们之间的正当交往受到压制,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可能会导致他们的越轨行为和不正当的交往关系.
恋爱期.
一般在18岁以后.
大学生的性意识随着交往的增多逐渐发展成明确的恋爱,对异性的欲望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此时对其他异性关心明显地减少了,喜欢与自己选择的异性单独在一起活动.
此时,性意识的发展在恋爱中与广泛的人格整合联系起来,性意识突破了其生理局限,进一步追求双方整体人格的融合,并在承认对方独立性的基础上与他(她)在精神等方面实现一体化.
这时,健全的性意识就建立了.
3、爱情观及爱情的心理实质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们把最美的赞喻赋予她.
莫里哀称"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巴尔扎克说"爱情是人生最难的学校".
至于何为爱情,人类理论研究至今,主要有以下三种爱情观.
一是超理性主义的爱情观.
以柏拉图式的爱为典型代表.
主张把性欲完全排斥在爱情之外.
认为性欲是低级的兽性,爱情是一种丝毫不带兽性的高尚精神活动.
这种主张非肉体的完全的精神的结合,是欧洲中世纪封建禁欲主义的产物.
二是自然主义即泛性论的爱情观.
以斯宾诺莎、休漠和庸俗纵欲主义者的"杯水主义"为代表.
他们完全以性本能来定义男女之间的爱情,认为"性欲付诸实践叫爱情",满足性欲和恋爱的要求就象喝杯水那样容易.
"性解放"论正是这种爱情观的典型.
18世纪19世纪这种爱情观在西方曾一度盛行,20世纪下半叶,随着性解放造成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艾滋病的蔓延,引起西方理论界的重视,西方开始了对性解放的批判.
三是性爱与情爱相结合的爱情观.
以沃尔斯特、沙赫特等为代表,马克思、恩格斯也赞同这种爱情观.
他们认为爱情是男女双方之间真挚诚实、相互爱悦的,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最强烈、最深沉、最稳定、最专一的高尚感情.
爱情是情爱与性爱的统一,是灵与肉的有机的高度和谐的结合.
因此,既没有理由将她庸俗化,也不必要把她神圣化.
爱情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即爱情是性爱和情爱的结合.
爱情的心理结构如图:倾慕+怜惜+性欲=性爱爱情理想+情操+个性=情爱性爱是以性欲为基础的对异性的倾慕、亲近的感情体验,这是构成爱情必不可少的成分.
性爱有如下特点:一是排他性.
爱情是两性间的情欲为基础的纯洁而高尚的感情,它一方面具有独自占有所爱对象的欲望,就这一点来说,人类的性爱是"自私"的,即是排他的.
另一方面,它将全部身心倾注于所爱的人,甚至愿为爱情奉献一切,爱情又是"无私"地献身于对方的.
这两方面融合统一时,爱情才使人心醉,令人神往.
排他性分为"外排他"和"内排他".
"外排他"指反对自己的恋人与其他异性发生感情关系;"内排他"则是一种自律,不让其他异性爱上自己而干扰甜蜜的热恋.
排他性对维持爱情的稳定有帮助.
爱情专一、不分心旁人是恋人间的基本要求.
但发展到极端的排他倾向就成了一种病态.
有的人出于嫉妒不允许情人与其他异性正常交往,这会给恋爱双方带来高度心理紧张.
二是冲动性.
这更是性爱的根本特点.
恋爱的产生来自生理冲动的基本需要,因此恋人们时时会感觉到对爱情的激动兴奋和要与对方更进一步密切关系的需求.
恋爱的冲动性使爱情充满活力,生机勃勃.
热恋中的男女常为一些小事而高度兴奋,也具有比平时更高的创造热情.
但冲动的不可遏止也会造成性欲需要的增强,如不加以克制就会引起性行为.
三是直觉性.
由于性爱注重身体外表吸引力、气质相投等感觉因素,因此直觉性也是爱情的重要特点.
青年恋爱注重第一次见面的感觉和印象,所谓一见钟情就是感受到对方的外在美而产生感情.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恋爱也是一种人际交往,当然不能例外.
不过,恋爱牵涉到以后的婚姻和长时间相处,直觉未必准确,而过于依赖直觉往往后患无穷.
情爱是由异性间的依恋感及理想、情操、价值观、个性追求等复杂因素混合升华而成的.
情爱是爱情的本质表现.
没有性爱不能产生爱情,但只有性爱缺乏情爱的爱情是不健康的.
情爱有如下特点:一是思想吸引.
价值观趋同,感情一致,这是真正爱情的思想基础.
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双方才有着共同的志向、信念和理想、共同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容易产生爱情吸引.
二是心理相容.
这是指恋爱双方经历相当充分的"磨合",全面了解了彼此多方面的差异,并能接受和容忍这些差异.
这是情爱发展的心理背景.
恋爱双方心理相容度愈高,情爱发展就愈充分,就愈能体验到爱情的欢乐.
反之,心理不相容,则会感到惆怅、痛苦和失望,情爱就会保持不了.
心理相容是男女恋爱成功的心理背景,理想、价值观、人生态度是否一致又是心理相容的最重要因素.
当你恋爱时,一定要对对方的思想感情、心理特征进行相当充分的了解.
当然,心理相容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只有经历过感情火花的燃烧和理性的审定后的婚姻才能美满,那种"一见钟情"的婚姻因缺少心理相容过程,往往是不可靠的,是冒险的.
应该强调的是性爱与情爱同等重要.
恋爱的一个根本目的是释放性能量、发展性意识.
没有了性就无所谓恋.
性欲是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的本能冲动,而情爱必须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
以情爱压抑性爱是病态的表现,完全只谈性不谈情又不叫爱.
只有二者并重,才符合爱情的心理结构要求.
综上所述,爱情的本质是由爱情的生理、心理、社会三个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
爱情的生理因素是人的性欲,这是一种延续种属的求偶本能.
人类的求偶本能有着深厚的生物学根源.
世界上的物种要得以延绵不绝,必须繁殖后代.
人类作为进化阶梯上最高的一支,也自然地保存着生殖本能,这主要表现为天赋的性欲,即个体对异性的渴求与吸引,它构成了男女相互倾慕、相互爱恋的基础和原始动力.
爱情的心理因素是思想吸引、心理相容.
人类的爱情生活与动物求偶不同的一个根本点就是人类情感的存在.
在人类爱情中,情爱制约着性爱.
人类的爱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人们首先必须按一定的标准选取对象,而后通过恋爱作进一步考察,最后才缔结婚姻.
这种选择和考察主要是就对象的思想、感情、性格、气质等人格特质而言的.
如果说性爱是爱情的基础方面,那么情爱则是爱情的本质规定;性爱促使人们追求异性,情爱则决定人们有选择地爱某个异性.
情爱以性爱为基础,反过来又制约着性爱.
爱情的社会因素有着丰富的内涵.
首先,人类的爱是社会交往活动中萌发的.
没有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没有社会生活,就既不会生产爱情,也不可能有全面而深入的爱的交往.
其次,人类的爱情生活受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制约.
在恋爱阶段,恋人的行为要受道德规范制约,若有违反就要受到舆论的谴责.
道德的作用还表现在,相爱的双方都意识到自己对对方的责任.
爱情一旦成熟,双方还须共同承担起对新生命诞生的责任和义务.
婚姻不但受道德限制,还受到法律保护.
再次,爱情生活所采取的形式是社会的,人们是通过合法合理的形式来满足其性欲的,恋爱、婚姻、家庭就是爱情的社会形式.
因此,爱情的定义可表述为:爱情是建立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综合需要基础之上的、使人能获得强烈的生理和心理享受的稳定而持久的情感.
这也就是爱情的心理实质.
(邵伏先,1987)4、恋爱心理的发展阶段大学生恋爱心理一般要经历理想对象建构、初恋、热恋、心理相撞调适到感情平静等四个阶段.
理想对象建构阶段.
即爱的意识萌生阶段.
大学生恋爱意识的准备阶段是自中学时代开始的.
起初是恋爱意识的朦胧期,约始自初中三年级.
高中为恋爱意识的探索期,高中生有了恋爱的意向和关于爱的思考,然而,背负高考前的重压,无暇顾及恋爱问题.
进入大学之后,重负释去,恋爱意识便萌生了.
开始考虑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或"娟美淑女",建构自己理想中的对象的内在和外在的素质模型了.
初恋阶段.
即现实对象的确定阶段.
当大学生觉得自己已找到了那个心中的他(她)时,初恋就开始了.
有人把初恋的心理发展细分为成醉我、疑我、非我、化我四个阶段.
"醉我"是指被追求对象迷住而陶醉.
"疑我"是怀疑对方是不是爱上了我,他(她)今天对我多说了三句话,是不是想表露和我的亲密"非我"则进入了实质的求爱,可以为对方抛弃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一切以求适应对方.
"化我"指恋爱初步固定,恋人把对方利益置于自身之上.
由于初恋是情窦初开时的第一次对异性敞开的爱的体验,双方的内心往往都充满了一种新奇的兴奋和激动.
初恋具有单纯性、强烈性、持久性等特点.
单纯性指初恋是第一次向异性敞开爱,恋情往往单一、纯真;强烈性指初恋是爱情积聚的爆发,常出现强烈的亲近欲;持久性指初恋的感情影响旷日持久,人们一生中会长存着初恋的感情记忆.
热恋阶段.
也称激情热恋阶段.
与初恋相比,初恋时爱的感受十分强烈,但表达方式较为含蓄,关系也不过于密切.
而热恋阶段,求爱已经完成,便进入恋人朝夕相处,关系十分密切的阶段.
这一阶段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常常使他们忘记了时间和空间,即要求相处的时间更长,空间距离更短.
处在此阶段的青年男女,其理智处于脆弱的地位,感情几乎支配了一切,看不到对方的缺点,诸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一阶段的典型反映.
处在此阶段,在性冲动中很容易发生越轨行为,而对其后果也不可能冷静地做出理智的判断.
心理相撞调适阶段.
热恋是甜蜜的,但过后会随即进入心理相撞调适阶段.
由于热恋中的朝夕相处,双方增进了互相了解,热恋过后,双方都会想去证实自己在求爱阶段对恋人的一些理想化看法,发现另一些在求爱中并没有注意的优缺点.
恋爱双方根据这些优缺点的综合印象作出判断,看这段感情值不值得延续下去.
因此在这一阶段双方会发生争论、冲突,心理碰撞,感情也会起伏波动,时而达到最高峰,时而进入低谷甚至破裂.
感情平静阶段.
如果在心理相撞调适阶段作出了肯定的判断,恋爱双方就进入感情平静阶段.
在这一阶段,恋爱双方既爱慕对方的长处与优点,又能容忍对方的缺点与不足,彼此心平气和,心灵上达到了融为一体的境地.
这样恋爱就可以慢慢发展到家庭角色扮演阶段.
恋人从浪漫的迷雾落回现实,开始考虑柴米油盐,谋生途径.
这种家庭角色扮演就为以后的婚姻生活打下了基础.
反之如果在心理相撞调适阶段作出了否定的判断,就会导致恋爱的破裂,出现失恋.
二大学生性与恋爱团体心理辅导的注意事项进行大学生性与恋爱团体心理辅导,应了解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完善、科学的性教育,还应掌握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引导他们做好爱的心理准备,并学会爱的艺术.
1、要了解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现状青年大学生的性生理已发展成熟,性心理的发展也基本上是积极、健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性"已不再成为禁区,大学生们可以通过"生理卫生"教科书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从学校正式渠道并从媒体、小说多种渠道中获得性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大部分同学已经逐步建立起了科学的性观念.
其次,当代大学生对性别差异的认识已突破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男优女劣"、"男智女愚"模式,大学女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断增强,其学业成绩、能力水平与男生不相上下,甚至比某些男生还略胜一筹,也给大学增添了男女平等的文化氛围.
再次,大学生性别角色的态度也逐渐摆脱了走极端的幼稚状态.
男生已经不再在"大男子主义"和"妻管严"这样两极间摇摆,女生也不再在"抗拒女性角色"或"向传统复归"两极间跳跃.
同学们不论男性女性的主体意识都在不断成长成熟,一般既能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待传统性别角色规范,又能以开放心态面对现代性别角色生活方式.
有调查显示,传统的男性重事业,女性重家庭的观念在当代大学生中已很少存在,大部分同学都向往事业与家庭两全的人生.
(汪海燕《女大学生性心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但是,大学生的性心理困扰也不容忽视.
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性生理成熟带来的心理困扰.
男女大学生性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
遗精和月经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自然和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仍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受其困扰.
有调查显示,男大学生对遗精的情绪反应感到"羞愧"、"厌恶"、"不安"、"困惑"的共占了16.
7%;女大学生对月经的情绪反应感到"紧张"、"厌恶"、"不安"和"情绪低落"的共占了60.
5%.
(赵美艳《当代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研究——浅析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困扰》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第8期)一些男大学生受"一滴精十滴血"、"遗精会大伤元气"的错误认识影响,对遗精感到恐慌担忧、焦虑不安;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思想肮脏、卑鄙所致.
由于对遗精缺乏正确认识,一些大学生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但遗精的现象仍然存在,扰乱睡眠,导致神经衰弱,出现失眠、头晕、头痛、耳鸣等.
这些症状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心理负担,个别大学生因此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月经是女性走向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种自然而且正常的生理现象.
相当多的女大学生随着月经的周期性变化,其食欲、性欲、情绪、记忆力等方面的心理活动都可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有的还会有诸如头痛、疲乏、腹痛等身体不适感.
部分女大学生还可能出现痛经和烦闷、焦虑、易怒或者沉默寡言、消极抑郁,甚至恶心、呕吐等身心体验的经前期紧张综合症,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二是性体像带来的心理困扰.
有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体像有或多或少的焦虑心理.
(郑日昌主编.
《大学生心理咨询》.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页)对男大学生而言,最苦恼的是对自己的生殖器官不满意,他们错误认为,阴茎小便意味着性功能差,有这样想法的人数超过一半.
困扰男大学生的第二大问题是觉得自己个子矮,这种心理的产生与女性的审美要求有极大的相关.
对女大学生来说,顾虑自己乳房小的最多.
乳房作为性吸引的重要器官,受到现代女性的重点关注.
女性还担忧肥胖问题,既希望苗条,又希望丰满,两者不能兼得,于是产生矛盾心理.
还有的大学生被脸上的"青春痘"所困扰,有人错误地认为"青春痘"与自己的性需求有关,所以面对异性时内心感到很难堪.
面对这些困扰,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和第二性征,甚至将其看作自己的缺陷,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以至影响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
三是性意识带来的心理困扰.
我国大学生的年龄多在18岁—22岁,就其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而言,大学生已经进入了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于成熟的阶段.
因此,在大学生活阶段出现诸如仰慕异性、渴望与异性相处,有时会有意无意地想到性的问题,甚至产生性幻想、性梦等各种性心理活动.
性幻想又叫性的白日梦和精神"自淫",有调查显示:"经常有"性幻想的大学生占5.
8%,"偶尔有"性幻想的大学生占68.
9%.
可见,性幻想是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和正常的心理活动.
性梦是指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在睡梦中出现的带有各种性内容色彩的景象.
调查显示,67.
7%的大学生做过性梦,其中男生占88.
5%,女生占40.
8%.
(胡玲主编.
《大学生性文明与性健康》.
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158页)有的大学生因为性梦或性幻想而认为自己是"不道德的"、"罪恶的"、"卑鄙下流的",进而感到羞耻、自卑、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焦虑不安.
有的大学生由于频繁性幻想或性梦,而影响休息、睡眠和体力的恢复,严重的还会导致神经衰弱,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四是性行为带来的心理困扰.
大学生的性行为主要是自慰性行为、边缘性行为和婚前性行为.
在大学生中自慰性行为(手淫)是构成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之一.
手淫是青春期成熟的一种生理表现,是解除因性紧张而引起的躁动、不安的一种自慰方式,适当的手淫对身体是无害的.
但一些夸大手淫害处的宣传,使部分大学生感到紧张不安、自责、担忧、羞愧和焦虑.
在大学中,与恋爱情感发展深度相适应的边缘性行为虽已基本上被大学生所接纳,但一旦发生,仍会使他们感到不安.
婚前性行为是大学校规中公开禁止的.
但不少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容忍度越来越高.
而发生婚前性行为后,男生往往产生严重不安、自我否定和恐惧焦虑,女生往往不能摆脱失贞心理,从而给双方心理罩上阴影.
由于缺乏避孕措施,大学生性交行为极易导致怀孕,所以双方事后总是担心、焦虑、不安甚至恐惧.
五是性压抑带来的心理困扰.
大学生性机能的成熟使性的生物性需求更加强烈,而性心理却未完全成熟,对各种性现象、性行为的认知评价还不完善,一些大学生对性冲动持否定、抵制的态度,采取压抑的方式.
调查表明55.
19%的男生和48.
77%的女生有性压抑感.
(梁斌.
《试论大学生健康性心理的塑造》.
《教育评论》.
1997年第6期,第48页)性压抑的结果不仅有碍于性心理的健康发展,严重者还会导致性变态或性过错.
性变态又称性心理障碍,是指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或满足性欲的方法上与常人不同,并且违反了社会习俗的心理与行为.
大学生中的性变态行为主要包括同性恋、露阴癖、异装癖、恋物癖等.
有性变态行为的大学生内心充满着矛盾,时常自责、焦虑、不安、恐惧.
担心自己的变态行为被人发现和耻笑,往往在人格上表现怯懦、卑微、缺乏自信.
大学生出现上述性心理困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性无知、性压抑、性教育滞后及性观念混乱等所致,因此我们必须开展系统、完整、科学的性教育.
2、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完善、科学的性教育开展系统、完善、科学的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律教育.
一是要进行性生理教育.
性生理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男女生殖器官解剖结构与生理机能的教育.
对大学生来说,尤其是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之所以存在着对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懂得性的生理学常识,以至于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竟然还有许多"性盲"存在.
让大学生了解有关性器官的构造、功能,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月经、遗精,让他们掌握科学的生理知识,可以消除性的神秘感.
进行性生理教育还要对大学生进行避孕知识的教育以及性疾病知识的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避孕知识的教育历来有不同的观点.
许多人认为对他们进行避孕知识教育,无疑是承认其性行为的合法性,使他们有恃无恐.
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教唆行为.
但我们应该看到,大学生这一群体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确有婚前性行为的发生,且未婚先孕的私自打胎或人流手术造成死亡的例子也累见不鲜.
如实地告诉他们生育和避孕的知识,有利于他们知道生命的诞生是爱情的产物,在婚后才能进行,应节制自己的性冲动,洁身自爱,并消除因某些性接触产生怀孕的恐惧感.
性疾病知识的教育也应成为性生理教育的内容.
除医学生外,我国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在书店中匆匆翻阅医学书籍或从报刊杂志上获得一知半解的性病知识的,因而常常产生对各种性病的恐怖和不安.
性病知识的教育首先要让他们知道性传播疾病主要有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非特异性尿道炎阴道炎、艾滋病及与肛交有关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阿米巴病等).
(藏镜浩等《乙型病毒性肝炎性传播的临床探讨》《中国性学》1993,1:26)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婚前、婚外性行为有关,也与性伴的增多有关,是影响社会公众的严重流行病.
因此要预防上述疾病,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既不损害他人健康,也要保护自己.
二是要进行性心理教育.
性心理教育首先应让大学生了解人类各种性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
除了应了解如前所述的人类性意识及成熟标准、人类性心理的形成发展阶段外,还应了解性心理发育的各个层面,即性意识与性情感、性欲望与性冲动、性的自慰行为等.
其次应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正常的性行为,什么是异常的性行为.
凡符合人类性生理、心理发展阶段规律的行为都属于正常的性行为,反之亦然.
儿童期萌生性意识,青春期产生性感情、性欲望与性冲动,都是正常的.
当然性欲望、性冲动产生虽是生理与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正常结果,我们还是应指导大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增强对性欲望、性冲动的驾驭能力,以保证心理健康和行为文明.
同时,还应让同学们了解性的自慰行为,即性幻想、性梦、手淫也是青年成熟过程的正常现象,是性的一种自我宣泄方式,应以平静的心态去正确对待.
而性偏离则属于异常的性行为或称性心理障碍了.
性偏离的异常可分为5大类,即性身份异常(易性癖、双性恋等),性对象异常(同性恋、恋童癖、乱伦、恋兽癖、恋物癖等),性目的异常(强奸、施虐淫癖、受虐淫癖等),性爱手段及方法异常(窥淫癖、口手淫癖等),性欲程度异常(禁欲、色情狂、性欲抑制等).
再次应让大学生了解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置性心理问题,消除性烦恼.
如前所述,大学生产生的性心理困惑主要是因为性科学知识的缺乏所致,进行性生理、性心理知识教育,是解除性心理困惑和烦恼的主要手段.
大学生中若产生性偏离的性心理障碍,则应寻求心理帮助,主动积极地进行治疗.
当然积极预防性偏离的价值远胜于治疗,预防的措施主要是加强性科学教育与优化家庭、学校、社会的性环境.
一旦出现性偏离,必须治疗.
目前医学界和心理学界主要采用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治疗和行为疗法相结合的方法.
前者主要是通过对个体潜意识中的性创伤经历进行分析,挖掘原因进行疏导矫正,以建立正常性行为方式.
后者则是直接针对异常性反应进行治疗,主要有脱敏疗法、厌恶疗法和双性疗法(夫妻治疗)等.
三是要进行性道德教育.
性道德教育主要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性观念,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友谊、爱情与婚姻;引导大学生在性问题上持严肃态度,遵循社会认同的性道德观和其他性伦理规范,以提高性道德水平.
性道德,简单地说就是指调节两性关系及性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性道德所回答的主要问题就是:什么样的性行为是正确的、合乎社会发展要求的.
性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性道德教育,进行系统的性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性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性责任教育、贞操观教育及异性交往方法教育.
即帮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性意识、性行为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性行为.
让学生懂得男女之间的性关系总是与应尽义务联系在一起的,人人都要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
明确告诉学生贞操观体现了人类的羞耻感、自尊心,重名誉、讲道德、性忠诚是男女共同的责任,人人都应自尊自爱.
教育学生掌握与异性交往的方法,学会如何看待异性好感,把握自己情感,掌握异性交往中来往和拒绝的技巧,使异性之间能文明礼貌、有节制地交流,增进友谊.
四是要进行性法律教育.
性法律教育主要是引导大学生对国家制定的专门调整性行为的法律规范进行学习,强化大学生的性法制意识,自觉防范有关性违规、违法现象的发生,加强法制观念,以端正同学们的性态度.
3、要掌握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恋爱学生约占在校生的1/3甚至1/2以上.
应该说,大多数学生的恋爱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但不能否认的是在一部分学生恋爱中也明显地存在着种种不良倾向,这些倾向对这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构成了很大威胁,这不能不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以及同学们的关注.
恋爱价值观是人们的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回答为什么恋爱、选择什么样的恋爱对象以及怎样追求爱情生活等的观念系统.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恋爱价值观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和方式、婚恋道德的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恋爱动机的多元化.
恋爱动机是产生恋爱行为的内部动力,它由恋爱需要引起,并直接指向恋爱目标.
恋爱动机决定人们的恋爱目标及恋爱生活方式的选择.
因此,恋爱动机是恋爱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大学生恋爱动机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明显具有多元化特点,满足生理心理需要、打发无聊的岁月和调剂紧张的学习及选择人生伴侣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宣传教育的要"选择人生伴侣"的恋爱动机在选择中仅2.
7%.
这可能与大学生持有的"恋爱并不一定要结婚"的价值取向有密切关系.
相反,满足生理需要、打发无聊岁月、调剂紧张学习三者比例之和达到72.
5%,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够纯正,多数大学生的恋爱并不直接指向"选择人生伴侣"这一恋爱应该追求的目标.
二是主张重内在素质轻外在条件的择偶标准.
择偶标准是人们选择婚恋对象时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对恋爱对象条件的要求.
择偶标准是婚恋价值观的核心成分,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地位和条件存在差异,不同的群体表现出不同的婚恋择偶标准.
有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存在以下特点:①注重对方的个性心理品质.
人品、能力、才华、兴趣、个性在其择偶标准中占有突出位置.
②相貌、健康两项身体条件被看重.
③家庭地位、家庭财产、学历等条件不再为学生看重.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代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更加自主,不再受传统的家庭地位等外在条件所制约,更注重对方的内在素质.
而大学生对恋爱对象的个性、人品中最注重的是体贴人、心胸宽广、专一、孝敬父母等个性品质.
男、女生比较发现,男生较女生更重视温和、尊敬父母、热情、贤惠、善良、聪明,女生较男生更重视心胸宽广、事业心强、好学上进.
三是坚持自主的择偶方式.
恋爱自由是法律赋予青年的权利,是青年人获得幸福的恋爱和婚姻生活的必要条件.
恋爱自由的保障和青年自主恋爱方式的确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男女双方确立恋爱关系的唯一途径.
随着社会进步,自主追求恋爱对象成为当代大学生缔结恋爱关系的主要方式.
对"你认为大学生恋爱主要靠谁"的调查发现,91.
4%选择自己认识,3.
9%选择他人介绍,0.
4%选择父母介绍,其他4.
3%.
可见,大学生的婚恋自主性水平很高,而且大多数能够自主选择恋爱对象.
而男女生比较发现,更多的男生在婚恋问题上自己拿主意,而更多女生喜欢听取父母意见,一定程度上表明男生的婚恋自主性高于女生.
这可能与女生对父母的依赖性较高有关.
同时调查还表明当恋爱遭到父母反对时,大学生中屈服于父母压力的是少数,多数学生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
但是不会因为父母的反对就轻易放弃.
他们相信通过长期的做工作,会使父母改变态度.
四是持宽容的婚恋道德价值取向.
婚恋道德价值取向中比较敏感的是婚前性行为、性解放的价值取向问题.
此项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容许度相当度,对于婚前性行为,认为"道德堕落"的仅有10.
8%,而多数持"可以理解"或者"说不清楚"态度.
在婚前性容许程度的研究中,人们常常使用"双重标准",即男女标准不同,男人可以比女人更开放些.
从"如果你的恋人向你提出婚前性行为要求,你将……"的调查统计发现,大学生在恋人提出婚前性行为要求时"答应"或"有可能答应"的占44.
8%,而表示将予以拒绝的只占41.
4%,可见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容许度较高.
婚前性容许度的增大势必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婚前性行为,由此可能引起一系列学生心理和社会及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值得充分注意.
由于大学生的恋爱价值观的以上特点,当今大学生恋爱现象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恋爱起点低龄(年级)化.
大学在校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正日趋成熟,男女同学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交相知,产生爱情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问题是现在约有1/3的大学生崇尚感觉和一见钟情,他们恋爱前的交往时间已明显缩短,开始恋爱的年龄和年级也有越来越低之势.
恋爱追求时尚化.
有的大学生谈恋爱是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追求时髦的结果.
他们认为能谈到女(男)朋友是有本事,谈不到朋友就会被人瞧不起.
在这种"压力"下,他们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开始"爱海泛舟"了,而且"相爱"的方式方法也是时下最为流行的.
日益普及化的校园恋爱趋势也对部分同学过早涉足爱情起了很大的示范和催化作用.
恋爱态度体验化.
现在有不少的同学是抱着一种体验的态度在谈恋爱.
他们往往并不是要寻觅终身伴侣,而仅仅是在寻求一种两性情感生活上的即时满足和人生体验,真正以婚姻为主要目的而恋爱的不多.
因此,"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恋爱的结果不一定是婚姻"的流行爱情观在大学里得到了多数同学的认同.
恋爱目的实用化.
无论是利用恋爱来打发时光,还是用来满足虚荣心,亦或用来体验情感生活,都是爱情价值观日趋实用化的一种表现.
这种实用化倾向还有一个更加危险的表现,就是用爱情作为交换条件来达到自己追求的特殊目标,如为了毕业留城、找好工作,恋爱对象可以"老少皆宜"、"美丑不分";还有极少数同学为了功课考试及格或弄到考研信息等而"以情相许",甚至不惜"以身相许",可谓"爱否不限".
恋爱过程快餐化.
与大学生恋爱人数越来越多,恋爱进展越来越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恋爱的过程越来越短,恋爱关系的稳固程度越来越低,恋爱成功率也越来越小,就像人们进快餐店,进去就吃,吃了就走;这餐在这里吃,下一顿却换了另一家.
恋爱交往放纵化.
大学生们现在对恋爱中男女双方交往的尺度普遍采取一种宽松甚至放纵的态度.
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可以和应该谈恋爱,并对婚前性行为表示支持或理解,近一半人认为多角恋爱是无可非议或不应干涉的,甚至有近1/4的人对一名女生与几名男同学发生性关系而受到开除学籍处分表示反对或异议,4/5的学生表示在热恋中可以接受爱抚行为,可以接受性行为的也占1/4,而承认自己发生过性行为的约有1/7至1/5.
可见,大学生恋人之间的交往密度(包括交往频度、亲密度和相处时间)已越来越大,交往方式也更加开放,以致达到了一种放纵的程度.
这一切都表明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恋爱道德意识,特别是责任意识和法纪意识弱化,甚至无视这种意识的倾向.
当前大学生恋爱潮中存在的种种不良倾向,对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十分不利,对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社会风气也构成了很大危害.
除了用校规校纪规范大学生恋爱行为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心理引导.
4、要引导大学生做好爱的心理准备从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恋爱是一种无可厚非的正常现象.
但大学生尚年轻,阅历浅,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在恋爱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甚至不良倾向.
这将妨碍恋爱者的成长成才,破坏恋爱者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的基础,造成他们严重的心理矛盾和人际关系矛盾,甚至直接导致他们违法违纪.
要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在大学生谈恋爱之前,必须做好爱的心理准备.
这些准备至少包括了解爱情及其心理结构,认识恋爱对青年心理的双重影响,学会恋爱心理的调适并做好失恋的准备.
恋爱对青年的心理发展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它能帮助你心理发展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它又会带给你各种心理问题.
也可以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恋爱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于青年心理成熟健全的一面,又有危害青年心理健康的另一面.
恋爱有利于青年心理成熟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从性心理发展的角度看,性冲动必须得到合理的控制和渲泄,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恋爱是青年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途径.
通过恋爱,接触异性,可以使青年不再感到性的压抑的紧张,从而合理地释放性冲动,得到身心愉悦感.
其二,从性意识发展的角度看,性意识的发展必须经过恋爱阶段才能逐步完善.
在与异性的深层接触中,才能使青年真正认识到男性与女性的气质的含义,从而在性角色上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
其三,从自我意识建立的角度看,恋爱可以使青年逐步建立完整的自我意识.
因恋爱是两个人人格的深层接触,在此过程中对方象一面镜子时刻刻画着自我形象,并鞭策你不断完善自我.
青年的自我概念会受到对方的影响而发展,自我意识也将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
其四,从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角度看,恋爱中两人的深层交往,必然遇到一般人际交往过程中所遇到的一般问题,深层交往中还须处理情感纠廓中的一系列问题,这将大大提高青年的交往能力,为日后适应社会人际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恋爱危害青年心理健康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恋爱需要时间和精力,若处理不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因此影响学习、耽误学业,将造成青年更重的心理负担.
其二,恋爱具有排他性,若处理不好恋爱与友谊的关系,将带来人际关系处理上的一大堆烦恼,影响情绪,以至影响生活.
其三,初恋、热恋在心理紧张量表上是分值很高的事件.
过度兴奋将加剧心理紧张.
处在恋爱中的青年会为一些小事而极度高兴或极度烦恼,这都会带来高度的心理紧张.
持续的心理高度紧张对心理健康是不利的.
其四,恋爱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带来一些其他问题.
如婚前性行为的增加将造成青年心理失调或心理负担超重.
恋爱受挫后,失恋将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失恋的青年身心都会受到沉重的打击,有的人还会失魂落魄,觉得人生意义不复存在,甚至走上绝路.
鉴于恋爱对青年心理发展的双重影响,同学们在谈恋爱前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素质特点权衡利弊,慎重地进行决策.
"爱情是人生中最难的学校".
同学们要涉足爱河,必须等你具备了能理智地、游刃有余地处理恋爱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时,才能开始.
什么时候才算具备了涉足爱河的条件呢有专家研究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心理断乳的完成.
心理断乳期指心理发展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的阶段,大学新生处于这一阶段.
心理断乳完成指独立人格基本形式,心理上不再依赖父母,而是靠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对事物独立进行判断.
心理断乳若未完成,对"爱"和"被爱"都会理解不清,可能把异性对自己的关心、友谊理解成"父爱"或"母爱",而不是"爱情".
在这种状况下谈恋爱,这种对"爱"的误解不但不能对自己负责,也不可能对他人、家庭、社会负责,是不合适谈恋爱的.
二是对性欲具有客观的认识.
人的性欲是一种生理现象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心理现象关联的自身应有的健全的东西.
这种自然的心理、生理现象并不是作为一种无抑制的本能的行为出现,而必须受到人类文化发展、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制约而升华.
也就是说,这种本能必然在人类理智的支配下表现出来.
因此,那种认为性欲是丑恶的、肮脏的,极力加以排斥的观点,以及那种缺乏控制性欲的必要理智,对性欲放任自流的认识,都不是对性欲的客观认识.
三是对爱情的真谛有较深的理解.
理解了爱情是人类最高尚的情感表达,是性爱与情爱的结合,她具有专一性、持久性、责任性等最主要的特点.
理解了恋爱所构成的人际关系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而是一种排他的关系,隐喻着两个人最终要求身心结合.
具备了求爱和接受爱的勇气.
这种勇气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专注"的勇气,"承担责任"的勇气.
当你对对方说"我爱你"时,你要反问自己,这是我从内心发出的专一的爱吗这种爱能专一、能长久吗面对现实,我能承担得起爱的责任吗四是具备了失恋的忍耐力.
冷静地观察当今大学校园的恋爱现象,大学生恋爱达到婚姻这一目标的不是多数.
这就有一个失恋问题.
失恋是极度痛苦的,为此消沉、自毁、毁人、绝望、自杀者不乏其人,不具备失恋的承受力是不宜谈恋爱的.
做好爱的准备还必须学习恋爱心理的调适.
这里主要介绍热恋中常出现的猜疑与控制心理的调适和恋爱受挫后失恋的心理调适.
关于猜疑与控制心理及其调适.
性爱的特点是排他的,热恋中的男女不希望他人介入他们亲密的关系,本能地拒绝他人亲近自己的恋爱对象,但排他性发展到极点会引起对恋人行动的猜疑,不允许恋人与其他异性有任何接触,过度的猜疑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对方承受不了这种心理负担而产生痛苦、无奈,其结果是彼此之间隔阂越来越大,互相抱怨指责,有的恋人以分手结束,而有的甚至走向轻生.
对恋人无端的猜疑,实际上是一种自私心态.
他(她)把恋人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认为恋人只属于自己,不给对方一点自己的空间,想方设法加以控制,这种控制实际上只能使对方在心灵深处离你越来越远.
控制对方的心理实质上隐含着自卑心理,真正自信的人很少会有这种怯懦的表现.
恋人之间的自私、猜疑嫉妒和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里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但超过一定的度,不但对方痛苦,就是自己也很苦恼,也无法调整和控制.
要调整这种心理,最主要的在于要真正认识美好的爱情是建立在相互平等、尊重、理解、信任的基础上的.
恋人之间在相处中,如果缺少宽容、鼓励和欣赏,而过多地抱怨、苛求对方,控制对方,或嫉妒猜疑对方,就会给对方心灵深处留下阴影,制造许多情感上的麻烦.
人无完人,几乎每个人多多少少、大大小小都会有些缺点,因此彼此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要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相处方式,才能彼此达到和谐.
另外,在相处中还要注意克服个性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如自私、狭隘、偏执、自卑等.
关于失恋的心理调适.
有恋爱就有可能有失恋.
失恋的创伤有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自杀、心理变态等,必须学会失恋心理的调适,使其痛苦的情绪得到疏导和发泄,减轻其心理紧张,避免心理失调.
调适失恋首先要端正认识.
爱情不是生活的唯一内容,又何必为它耗费所有精力甚至抛弃生命向别人倾诉自己的内心烦恼也很必要,倾吐出郁积的情绪挫折会缓解积蓄的心理紧张.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奏效,适当应用心理保护机制,产生代偿迁移效应也是行之有效的.
代偿迁移,指青年把失恋造成的心理紧张纤移到其它方面,以此来缓解这种心理紧张.
代偿迁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确立"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信念.
这是一种心理保护方式.
失恋者要认识到好的异性在各个阶层各个地方都存在.
时刻向自己重复这个信念,就会在一段时间后使自己相信它.
既然好的异性到处有,我就没必要纠缠在一个人身上不放了.
二是"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
"酸葡萄"效应指失恋者为了缓解内心痛苦,像伊索寓言里的狐狸那样说:"葡萄是酸的".
指出以前恋人的一些缺点,有助于打破理想化倾向.
"甜柠檬"效应则是罗列自己的各项优点.
找出自己的美好之处可以恢复自信,从而减轻痛苦.
三是环境迁移.
不要再去过多涉足以前常与恋人呆在一起的环境,睹物思人会使你更加悲伤.
而时过境迁,痛苦就会慢慢淡去.
四是升华.
恋爱的挫折可以化为一种动力.
当你为了减轻心理紧张而把热情投入到事业中去,你就会把这种紧张慢慢地释放,变成事业的帮助.
贝多芬一生失恋多次而创下辉煌的乐章,由此可见恋爱挫折升华的力量.
5、要指导大学生学习爱的艺术心理学家弗罗姆说,爱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具备了爱的能力,才会正确地面对和处理爱情.
要使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发展,还应学习爱的艺术,包括爱的选择艺术、爱的表达艺术、爱情纠廓处理艺术和爱的升华艺术.
①爱的选择艺术学习爱的选择艺术主要应了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并了解怎样的选择才能保证爱情的和谐发展.
择偶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之物.
许多大学生也并不完全按照一个既定的框框去筛选周围的异性.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理想恋爱对象定出一些主、客观条件还是必要的.
我国学者孙守成等人根据大学生择偶的目标取向把择偶标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精神满足型.
这类大学生选择恋人以理想、信念、价值、事业、能力等标准来衡量对方的水平,或以气质、性格、兴趣的相投作为共处的基本条件.
他们对外貌、金钱、家庭背景等并不在意,而是以达到高层次的精神满足为标准.
虽然这种高尚的择偶标准在今天的大学生中占大多数(约占80%),但注重精神不在乎其他条件,如社会地位、物质等的择偶还要经受住社会现实的考验.
当大学生情侣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担当家庭责任的现实问题直接摆在面前时,理想化的爱情能否维持还很难预测.
第二类是以获得纯粹感官满足为目的之爱情,它是一种对"情欲之爱"的追求.
择偶者着重注意恋爱对象的外表(身材、皮肤、相貌)和风度的吸引力.
这类爱情很难维持长久.
问题是天长日久的相处会使外表失去新鲜感而降低吸引力.
第三类是以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为标准.
这就是所谓的现实之爱,其实质是一种相互交换、互惠的理性考虑.
现实的择偶标准分为物质、虚荣和利用三种类型.
物质型指以经济条件为追求目标,为满足物质需要而恋爱;虚荣型则看重地位、职称等荣誉性的东西;利用型择偶更具指向性,往往是为了达到一明确目的,达到后则着手将恋爱对象抛弃.
三类择偶标准都是客观存在的,但纯粹持一种标准的人很少.
大多数人择偶是在三种标准的混合中找出自己对理想对象的要求.
心理学家曾经调查大量幸福美满的家庭,得出爱情和谐至少需要以下三项保证:相互了解、地位背景相配、气质类型相投.
要使大学生的恋爱生活和谐,减轻恋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选择与自己心理特点相配的恋人也是有必要的.
胆汁质的人心理活动一般较强,心理变化比较频繁,对爱情的追求具有主动狂热的特点.
他们对自己的内心秘密毫不掩饰,对异性也非常热情,一旦确定目标就会毫不羞涩地向对方表白自己的爱.
这种气质特征的缺点是热情有余而冷静不足,造成爱情不能专一持久,两性关系较随便.
多血质的人敏感而感情丰富,能灵活地适应环境.
他们善于交际,易博异性好感,其表露爱情方式也较大胆直率,而且多血质的人较高的创造性使他们的爱情生活充满情趣.
但这种气质的人在爱情的稳定持久方面亦嫌不足.
抑郁质的人怯懦腼腆,不善与异性交往.
他们的感情深沉内向,经常缺乏表露的勇气,这使得他们的感情生活并不顺利.
但这种气质的人对爱情的体验非常深刻持久,不易改变.
粘液质的人做事较有计划,他们对异性的追求也是如此.
通常是先对异性进行周密的考察,再制订一套计划,按步骤行动.
他们在爱情追求上有锲而不舍的韧劲.
各种气质都有其优缺点.
气质的相投主要是指一种互补效应.
从择偶心理上说,人们容易对相同气质的人排斥,而想通过恋爱弥补自己的缺点.
一般说来:胆汁质的男性宜选择粘液质女性;抑郁质男性宜选择胆汁质女性;多血质和粘液质男女应相互选择.
这并不是说其它的选择就不行.
但最好不要是胆汁气质的男女互配或抑郁质的男女互配.
从气质嵌合的角度来说,以上两者是最不理想的搭配.
选择互补气质的恋人可以使恋爱生活处于心理平衡的状态.
②爱的表达艺术爱的表达艺术主要指恋爱之初的表达,即求爱的表达,以及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表达艺术.
关于求爱的表达艺术.
当你爱恋上某一异性后,不去向他(她)表达爱,对方不明白你的感情,不会作出回应,那么你很可能陷入单相思.
若你的表达不恰到好处,对方也不会有满意的回应.
怎样恰到好处地表达求爱呢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地把握对方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并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最佳的表达时机和恰当的表达方式.
选择最佳时机,即首先要选择对方和自己都处于好心情的时候,双方关系十分融洽,情绪轻松愉悦.
然后应选择合适的地点,应是一个能私下面谈的地点,一个不会给对方和自己造成心理紧张和不适的地点.
选择恰当的方式,即选择你自己最擅长,对方又最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
求爱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面对面的语言表达、书信表达、电话表达、网上聊天表达、信物表达都可以选择.
关于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达艺术.
男女间的爱情达到一定程度,渴望用语言、行为,尤其是身体的接触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大学生的性爱的行为主要有握手、挽臂、接吻、拥抱、爱抚、性交.
但这里面的表达有高雅与粗俗、含蓄与放荡、野蛮与文明之别.
如果双方在性爱中过多地倾向肉体的接触或屈从于性的生理诱惑,则是粗俗的表现.
马克思曾说过"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
"含蓄而文明的爱的表达方式,不仅符合社会道德要求,而且有助于爱情的健康发展.
距离产生美,过分亲昵的行为,粗俗甚至野蛮的示爱,反而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给纯洁的爱情蒙上一层阴影,甚至造成恋爱挫折.
特别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在热恋中表达爱,一定要防止和抵制婚前性行为.
婚前性行为对大学生恋爱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旦发生婚前性行为,它将使爱情的美好神秘感荡然无存;它会给爱情蒙上不洁的阴影,产生互相猜疑和不信任;它可能导致未婚先孕,其社会压力会使当事者感到自卑和羞辱;它还是不道德者玩弄女性的惯用技俩,玩腻了之后便会抛弃女性另寻新欢.
总之,在中国这样的传统文化社会,婚前性行为是社会文明和校规校纪所不容许的,也会受到社会、家庭的指责.
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性行为,当事双方都会因此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重,尤其是女方.
因此,大学生要理智地恋爱,防止和抵制婚前性行为.
没有终身负责和理智为后盾,一旦狂热迷恋就会变成兽性的饥渴和生殖冲动.
热恋中的男大学生要以对恋人的高度负责感把握住婚前婚后的界限.
女大学生要对自己负责,筑牢心理防线,要懂得保护自己,不要"奉献"得彻头彻尾,以便始终牢牢掌握爱情、婚姻的主动权.
③爱情纠葛处理艺术大学生在谈恋爱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麻烦,如自己并不爱对方,对方却拼命地追缠;双方谈得很来,但又常常发生争吵;自己喜欢的异性却同时喜欢别人;等等.
这些爱情纠葛如何处理呢这里主要介绍学会拒绝、学会争吵和学会面对"多角恋爱".
关于学会拒绝.
在谈恋爱的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必须明确地拒绝.
一种情况是当别人追求你,你却觉得对方并非你所爱的人时,要理智地拒绝.
这时别人的初恋或追求还才开始,感情并没有深入发展,你必须态度明确、果敢,不要含糊,不要使对方误解.
你应将拒绝的理由摆充分,以便使对方彻底死心.
但也应该注意拒绝的艺术,做到既拒绝了对方,又不伤害对方,给对方留下台阶.
另一种情况是当谈恋爱进入心理碰撞阶段后,发现对方并不是你心目中的他(她),也应理智地拒绝.
但此时的分手是痛苦的,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拒绝时更应慎重考虑,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
你必须明确,不能留佘地,不要给对方以幻想.
要清醒地分析对方可能会出现的情绪和行为,并做好应对准备.
你的拒绝使对方激动、气愤、发怒,都是可以理解的,你必须冷静,避免激烈交锋,更不要轻视他(她),刺激他(她),还可请要好的同学朋友帮你做工作,以免他(她)产生报复或自毁行为.
关于学会争吵.
没有人会真正喜欢与别人吵架,争吵既无助于矛盾的消除,又有害于双方的情感联系.
激烈的争吵所导致的负面情绪,还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但恋人之间的争吵是不可避免的事,必须妥善处理.
处理不好,伤害感情;若处理得好,可以增进互相了解,增进感情,所谓"不打不相识"、"不吵不相爱"就是这个道理.
学会争吵,首先应当从内心确立这样的观念: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以依靠理智加以调和、消除,不是无法解决的.
因此,当恋人之间发生矛盾时,要尽量局限在以理智为主导的争论范围内,避免演化为以情绪为主导的争吵.
如果你能够冷静地倾听对方、让对方充分地表达,并且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的看法、情感与动机,那么你就掌握了主动.
在争吵中,你可以既坚持自己正确的方面,又承认自己确实存在的局限与谬误之处.
在言语上尽量准确、具体地描述自己的见解、动机、情感体验,批评对方时有理有据、对事不对人.
这样才可能创造出一种平等的、互相尊重的、不为争面子而为了真正解决问题的气氛,双方才能尽快地沟通、和解.
其次要学会主动妥协.
双方在经过一番争论之后,要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这个办法应当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双方、被双方所接纳.
双方的所有要求与愿望并不能总是全部得到满足,在得到一些的同时不得不放弃另一些.
这时就需要双方学会放弃,本着务实的态度容忍小部分利益或优势的丧失,保证大部分的利益在新的关系中得以保存.
这种相互间的妥协十分必要.
而且恋人之间的争吵,要学会主动妥协,这样对方便会心软,争吵可能很快就平息了.
再次要注意保密.
既然两人相爱,争吵又是在"二人世界"中进行的,争吵后就应注意保密.
不要到同学朋友中去炫耀以满足自己的虚荣,这样容易引发对方的不满.
关于如何面对"多角恋爱".
首先要区分多角恋与多角恋爱.
处于多角恋位置的人通常往往具有出众的容貌、较突出的才华或诱人的魅力,从而引起数个异性的同时追求.
他(她)与这几个异性保持良好的友情,未与其中任何一个异性确立爱情关系,处于观察与选择的阶段.
而多角恋爱则是同时与数个异性建立恋爱关系,企图同时占有数个异性的感情而玩弄爱情游戏.
因此,多角恋与多角恋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相提并论.
但是,多角恋与多角恋爱之间仅隔薄薄的一层纸,只要认识上的模糊或道德上的偏差,就会由多角恋进入多角恋爱的阶段.
多角恋爱历来被认为是典型的爱情不专一,朝三暮四,视爱情为游戏,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牺牲他人的感情的基础之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多角恋爱为社会和道德所不容许,且可产生种种不良后果.
如多角恋爱使人陷入你争我斗的境地,给人带来众多的烦恼,耗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
我们认为,不要轻易说谈恋爱过程中的变化就是三角或多角恋爱.
同时,我们鲜明地反对三角或多角恋爱.
那么,多角恋爱的当事人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呢从被恋角色看,被恋者正处在多角恋爱的漩涡的正中,他(她)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有两个或以上的异性同时在爱着你,或先后向你求爱,你是一个幸福者,有选择爱情的神圣权利,你应当从多方面对这些追求者进行了解、比较,并尽快地予以抉择.
在抉择之前,对两个异性都保持不超过友谊的关系.
如果你与一个异性相处已有一段时间,彼此已有了一定了解,建立了一定感情,此时在你的生活中又出现另一个人,对比之下,你才明白与前者之间有的不是爱情只有友谊.
那么这时候你用不着被"喜新厌旧"的说法束缚,不要犹豫徘徊,你有权利做出选择.
这时候,良心自责,感情内疚也无济于事.
长痛不如短痛,尽快做出抉择.
关键的问题是要正面了却与其中一个的关系,待到他(她)感情的波澜较为平静之后,才方便与另一个发展恋爱关系.
从竞争者角色看,当发现自己站在了危险的"多角区"的角上时,自己应当宽容地理解:一个好姑娘、一个棒小伙有几个异性追求者,不足为怪,她(他)需要比较选择,也无可非议.
若是她(他)对两个人都有了感情,一时难以取舍,不易定夺,自己则应当抓住机遇去"自由竞争",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才能、气质、风度、自信和宽容大度,以争取她(他)下决心择优选择自己.
如果自己竞争"赢"了,你要特别小心地对待"失败者",设身处地地多想想:若是自己处于失恋境地会有怎样的心理苦闷因此对"输方"要予以同情和理解,甚至可以高姿态的向"失败者"表示歉意,一定不要再加剧人家的心灵创伤.
如果你是竞争的"输家",你要正视现实:自己与对方没有缘份,就不要再强求.
而应当尊重所钟爱的人的选择、裁决.
尽快从竞争中撤退.
④爱的升华艺术要使爱得到升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培养高尚的恋爱道德.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最圣洁的感情之一.
它以终身共同生活为目的,以性生理和心理成熟为前提,以两性相悦、心心相印、事业和生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相互监督、相互关心,同甘共苦为主要内容,具有专一性、持久性和责任性的特点.
爱情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满足恋爱双方的情感和归属需要,达到两性两情相悦,更表现在恋爱者的相互期望和督促以及自我期望和警醒会成为双方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追求事业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
只有懂得了爱情的真谛,才能采取对他人和自己都高度负责的态度,慎重选择恋爱时机,在自己真正成熟、恋爱观基本稳定、成才目标基本实现以及彼此了解较深、真正相互倾慕的时候,文明节制地进行恋爱交往,自然而然地步入爱情殿堂,并使爱得到升华.
第二,摆正爱情与事业的位置.
爱情是人们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
爱情若没有事业和工作支撑,就好像没有基石的大楼.
有相当一部分恋爱中的大学生,由于对爱情冲动缺乏心理准备,一旦掉入爱河便完全沉醉于絮语缠绵之中而无心学习,这种爱,只能说是一种盲目的爱.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习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爱情虽然离不开感情,但也不可能没有理智,因此理性地对待学习与爱情,使爱情与学习相助相长,爱情才会绽开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成果.
第三,处理好爱情与友谊的关系.
首先是不要错把友谊当爱情.
友情与爱情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性质不同,前者是友爱之情,后者是身心交融之情;二是包容性不同,前者不排他,后者排他;三是稳定性不同,前者可能随环境、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后者不会变化;四是冲动性不同,前者相见冲动平缓,后者相见具有强烈的冲动性.
其次是谈了恋爱后仍应建立广泛的友谊,这样才有利于互相学习,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谈恋爱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二人世界",这无益于身心发展,应以友谊作为它的补充.
友谊能为爱情提供养料,开阔视野,有利于丰富、更新爱情生活,有利于爱的升华.
第四,注意克服恋爱中的心理偏差.
恋爱中的心理偏差主要有自卑心理、猜疑心理、嫉妒心理、控制心理、报复心理等,这些都不利于恋爱的健康发展,更妨碍爱的升华.
我们应注意用已学过的心理调适方法培养健康的人格,克服这些心偏差,在恋爱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三性与恋爱团体心理辅导的常用测试及结构性练习组织性与恋爱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采用以下测试与结构性练习.
1.
恋爱态度测试指导语:下列题目均有A、B、C、D四个选项,每个选项后的括号内有项目的得分(0-3分),请在每题中选择一项你认为最适合的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⑴你对未来妻子要求最主要的是(男性选择):()A.
善于理家做活,利落能干.
(2)B.
容貌漂亮,风度翩翩.
(1)C.
人品不错,能体贴帮助自己.
(3)D.
顺从你的意思.
(1)⑵你对未来丈夫要求最主要的是(女性选择):()A.
潇洒大方,有男子风度.
(1)B.
有钱有势,社交能力强.
(1)C.
为人诚实正直,有进取心,待人和蔼可亲.
(3)D.
只要他爱我,其他都不考虑.
(2)⑶你认为完美的结合应是:()A.
门当户对.
(1)B.
郎才女貌.
(1)C.
心心相印.
(3)D.
情趣相投.
(2)⑷对最佳恋爱时间的考虑是:()A.
自己已经成熟,懂得人生的意义和爱情的内涵,并且确定了事业上的主攻方向.
(3)B.
随着年龄的增大,自有贤妻与好丈夫光临,"月老"不会忘记每个人的.
(2)C.
先下手为强,越早越主动.
(0)D.
还没想过.
(1)⑸你希望自己是怎样结识恋人的:()A.
青梅竹马,情深意长.
(2)B.
一见钟情,难分难舍.
(1)C.
在工作和学习中逐渐产生恋情.
(3)D.
经熟人介绍.
(1)⑹你认为推进爱情的良策是:()A.
极力讨好取悦对方.
(1)B.
尽力使自己变得更完美.
(3)C.
百依百顺,言听计从.
(2)D.
无计可施.
(0)⑺你希望恋爱的时间是:()A.
越短越好,最好是"闪电式".
(1)B.
时间依进展而定.
(3)C.
时间要拖长些.
(2)D.
自己无主张,全听对方的.
(0)⑻谁都希望完整全面地了解对方,你觉得了解他(她)的最佳途径是:()A.
精心布置特殊场面,连连对恋人进行考验.
(0)B.
坦诚相待地交谈,细心地观察.
(3)C.
通过朋友打听.
(2)D.
没想过.
(1)⑼你十分倾心的恋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出一些缺点和不足,这时候你:()A.
采取婉转的方式告知并帮助对方改进.
(3)B.
无所谓.
(1)C.
嫌弃对方,犹豫动摇.
(0)D.
内心十分痛苦.
(2)⑽当你初步踏进爱河之中,一位条件更好的异性对你表示爱慕时,你于是:()A.
说明实情.
(3)B.
对其冷淡,但维持友谊.
(2)C.
瞒着恋人和其来往.
(0)D.
听之任之.
(1)⑾当你久已倾慕一位异性并发出爱的信息时,你忽然发现他(她)另有所爱,你怎么办()A.
静观待变,进退自如.
(2)B.
参与角逐,继续穷追.
(1)C.
抽身止步,成人之美.
(3)D.
不知道.
(0)⑿恋爱进程很少会一帆风顺,而你对恋爱中出现的矛盾、波折怎样看()A.
最好平顺些.
既然已经出现了,也是件好事,双方正好趁此了解和考验对方.
(3)B.
感到伤心难过,认为这是不幸.
(2)C.
疑虑顿生,就此提出分手.
(1)D.
没对策.
(1)⒀由于性情不合或其他原因,你们的恋爱搁浅了,对方提出分手.
这时候你:()A.
千方百计缠住对方.
(1)B.
到处诋毁对方名誉.
(0)C.
说声再见,各奔前程.
(3)D.
不知所措.
(1)⒁当你十分依赖的恋人背信弃义,喜新厌旧,甩掉你以后,你怎么办()A.
当自己眼瞎认错了人.
(2)B.
你不仁,我不义.
(0)C.
吸取教训,重新开始.
(3)D.
痛苦得难以自拔.
(1)⒂你爱途坎坷,多次恋爱均告失败,随着年龄增长进入"老大难"的行列,你:()A.
一如从前,宁缺勿滥.
(1)B.
讨厌追求,随便凑合一个.
(1)C.
检查一下选择标准是否实际.
(3)D.
叹息命运不佳,从此绝望.
(0)⒃你认为恋爱作为人生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最终所达到的目的应当是:()A.
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爱侣.
(3)B.
成家过日子,抚育儿女.
(2)C.
满足性的饥渴.
(0)D.
只是觉得新鲜有趣儿,没有明确的想法.
(1)结果说明:将你所选字母后的数字相加,总分在42分以上说明你的恋爱观正确,总分在33~41分之间说明你的恋爱观基本正确,总分在32分以下说明你的恋爱观需要调整.
2.
爱的判断如何确定一个人喜欢你真正相爱的人可以听得见彼此心里的回声,但某些戴着玫瑰色眼镜的人有时却会发生爱的错觉.
当一个人深深地倾慕某个异性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对方身上,以为对方也有同样的意思,这时的观察和试探都会带上主观色彩,如:别人只是为了一般的礼节才同你交往,你却以为人家喜欢和你在一起;你不小心闯了祸,别人好心帮你善后,却成了献殷勤的行为……那么,如何判断一位异性确实喜欢你呢请你判断一下这些情况是否属实:⑴对方经常找借口和你在一起,而且愿意呆上很长时间.
⑵对方对你及你家里的情况很感兴趣,喜欢听你讲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经历.
⑶对方对你细小的变化很敏感,如情绪的变化、发型的改变.
⑷对方有意向你提一些与爱情有关的问题,并试探你是否喜欢某个人.
⑸对方对你说的话都郑重地记在心上.
⑹对方在兴趣方面有同你接近的趋势.
⑺对方经常向别人打听你的情况.
⑻对方很乐意将你介绍给他的朋友、家人.
⑼对方不喜欢你和别的异性在一起.
⑽对方收到你爱的信息时,给予及时、明确的反馈.
如果你认为这些情况都属实的话,那么对方确实喜欢你,不过,由于实际生活要复杂得多,你有时还应该考虑一下对方的性格、社会背景等因素,以避免闹误会.
如何确定自己真正喜欢某个人你是否已坠入爱河爱上一个人若想知道,请回答以下问题:⑴你是否想经常与他(她)在一起⑵当你们即将见面时,你是否显得特别兴奋⑶如果一段时间没有相遇,你是否若有所失⑷你是否特别希望引起对方的注意⑸当他(她)在说话或做事时,你是否会被深深地吸引过去,有时候甚至会意识不到周围还有其他人的存在⑹每次相聚后,你是否都会觉得心情格外舒畅,觉得生活比平时更加美好⑺你是否特别在意他(她)对你的评价⑻如果你遇到高兴的事,是否首先想与他(她)分享⑼当他(她)与其他异性谈笑风生时,你是否感到很不舒服⑽你是否觉得他(她)是你接触过的最完美的异性⑾你是否对他(她)的一切都很关心,并在有意无意中了解他(她)的爱好、经历等⑿你是否会为他(她)制造惊喜以上这些问题可作为你分析自己情感的主要参考.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大多数是肯定的,那就说明你很可能就爱上他(她)了.
3.
姑娘与水手目的:澄清个人价值观.
时间:约60~80分钟.
准备:事先印好的顺序选择表(表1)及小组统计表(表2).
表1顺序选择表好感的顺序出场人物水手姑娘老人未婚夫亲戚理由表2小组统计表小组成员出场人物12345678小组决定水手姑娘老人未婚夫亲友操作:指导者给全体成员讲一个故事.
一艘船遇上了暴风雨,不幸沉没了.
船上的人中有5个人幸运地乘上了两艘救生艇.
一艘救生艇上坐着水手、姑娘和一位老人;另一艘上坐着姑娘的未婚夫和他的亲戚,气候恶劣,波浪滔天,两只救生艇被打散了.
姑娘乘的艇漂到一个小岛上.
与未婚夫分开的姑娘惦记着未婚夫,千方百计寻找,但找了一天,一点线索也没有.
第二天,天气转好,姑娘仍不死心,继续寻找,还是没找见.
有一天,姑娘远远地发现了大海中的一个小岛,她就请求水手:"请修理一下救生艇,带我去那个岛上好吗"水手答应了姑娘,但提出了一个条件,必须和他睡一夜.
陷入失望和困扰的姑娘找到老人,与他商量:"我很为难,怎样做才好呢请你告诉我一个好方法.
"老人说:"对你来说,怎么做正确,怎么做错误我实在不能说什么.
你扪心自问,按你的心愿去做吧.
"姑娘万般无奈,寻未婚夫心切,结果满足了水手的要求.
第二天早上,水手修好了艇,带着姑娘去了那个小岛.
远远地,她看到了岛上未婚夫的身影,不顾船未靠岸,从船上跳进水里,拼命往岸上跑,一把抱住了未婚未的胳膊.
在未婚夫温暖的怀抱里,姑娘想:要不要告诉他昨晚的事呢思前想后,下决心说明情况.
未婚夫一听,顿时大怒,一把推开她,并吼着"我再不想见到你了",转身跑走了.
姑娘伤心地边哭边往海边走.
见此情景,未婚夫的亲戚走到她的身边,用手拍着她的肩膀,"你们两人吵架我都看到了,有机会我再找他说说,在这之前,让我来照顾你吧.
"故事讲完后,指导者给每个成员发一张表,要求大家从刚才故事中出现的5个人物中,按照自己的好感程度做出选择并排序,然后简单地写下原因.
选择完后在组内交流,每个人说明自己的想法,并统计全组的倾向性意见.
通过听取他人意见,小组成员受到启发,可以修正自己的意见.
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
在共同讨论中表现出每个人的价值观,也可以了解他人的价值观,促进深入思考,逐渐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练习必须留有充分的时间.
4.
爱的表达与拒绝目的:通过角色扮演,学习爱的表达方式,并学会拒绝自己不爱的人.
操作:这是一系列的角色扮演,包括如何表白爱情,如何拒绝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如何约会交谈等.
都是先由指导者作提示,再进行角色扮演,然后评价,讨论,交流.
如何表白爱情指导者提示:表达爱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有以下方式:⑴用你的眼睛传达爱的信号.
这是一种比较含蓄的方法,当对方注意到你的注视时,不要再逃避,镇定地、坦然地凝望着她,把你的爱意表现在眼睛里.
⑵以你的关爱行动来表示.
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对倾慕对象的关心、帮助和亲昵,如下雨天送雨伞,在她生病时前去看望,或者投其所好.
⑶用书信和写字条来传情.
如果你无法用言语大胆地说出来的话,写下你爱的誓言也是很好的方法.
⑷送去代表相思之情的爱情信物,如红豆、有着心型相框的自己照片、亲手做的首饰、荷包、手工艺品等等,让对方睹物思人,知道你的心思.
最经典的表达方式就是送上一支写着"我爱你"的红玫瑰.
请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或独创一种方式进行角色扮演,之后评论,交流.
如何拒绝一个我不爱的人指导者提示:如何婉转而又坚定地拒绝一份不想要的感情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说"不"需要很大的勇气.
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密切交往的关系中,如果一方提出了某项请求是你不能接受也无法允诺的,尽管你十分想拒绝,但最后要说出"不"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他是你在意的人,你并不想伤害他.
但如果你一时心软,说了声"是",则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既伤了自己,又伤了他,而且伤得更重.
人的感情勉强不得,更何况这是一份揉不进一粒沙子的爱情.
不过,在拒绝之前,你一定要好好地问一下自己:"我有没有真正弄清自己对他的感情我是不是回答得太快了我是不是还需要好好地想一想"如果你确定不爱他,那么就坚持离开他,勇敢而温柔地说上一句:"Sorry!
"爱是一份美好的感情,不论你是否想要,简单、粗暴乃至伤害性的拒绝是必须避免的:"你可以拒绝一个爱你的人,但请你不要伤害一颗爱你的心!
"请考虑一种方式进行拒绝爱的角色扮演,之后评论、交流.
如何约会,建立和发展爱情指导者提示:如何建立感情、维系感情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约会,也要动动脑子,不断地变换约会的内容和形式.
约会可有多种形式,如:消遣游玩:逛街、看电影、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游动物园、野餐、逛书店、看话剧、旅行、品尝不同风味的食品、看日落、钓鱼、雨中散步、游公园、乘观光船游览……运动:打网球、打羽毛球、放风筝、爬山、游泳、打乒乓球、跑步、练健身操、骑单车、玩保龄球……社会服务:探访患病亲友、当图书馆义工、到社区当义工……学习与进修:参加讲座、兴趣班、提高班、阅读书籍、听录音带、到图书馆……扩大社交圈子:参与朋友聚会、庆祝生日、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交流,沟通思想:沟通双方对事物的看法,例如学校生活、交友体验、恋爱婚姻、对金钱的看法、对前途与职业的看法、自己的理想、生活中的难忘事件、受挫折的经历……进行约会交谈的角色扮演.
约会交谈要事先准备一些话题.
第一阶段可以从一些无关紧要的、比较虚的小事谈起,比如说"今天的天气多好呀"之类天气方面的话题,或者"今天车怎么还不来,车可真堵"之类交通方面的话题.
这类话题往往可以用做开场白.
然后可以把话题引到一些中性的事情上,切忌涉及私生活、经济状况等深层的问题.
中性的话题有很多,比如:谈报纸杂志上的流行趋势、当时比较轰动的新闻、热门的电影、电视节目、歌曲等公众性的话题.
但要记住一点:有很多女孩子并不关心时事政治,所以男孩想谈政治新闻时一定要先确定女孩子对这方面的熟悉程度.
谈校园内的大事、学业、校园生活等方面的事.
谈双方都知道的人.
谈业余爱好,对方喜欢什么,自己喜欢什么.
如若能找到共同的兴趣肯定就会有很多话要聊.
谈喜欢的电影、歌曲、小说等.
从身边的人或事谈起,逐步深入,双方产生共鸣,话题自然就会多起来.
角色扮演后讨论、交流.
5.
婚姻的周期目的:通过角色扮演,使同学们了解婚姻的周期,进一步澄清自己的婚恋观,将恋爱的目的指向婚姻,使婚姻成为爱情的温床.
操作:指导者提示后进行角色扮演,然后讨论、交流.
指导者提示:开始恋爱的日子,它或许是一段令人惊奇、兴奋、充满期望和发现的美好时光.
你精力充沛,生命的每个方面都焕发着光芒.
你感到自己聪明机智、有魅力.
你可能觉得你俩前世有缘.
他(她)欣赏你的独特性,你发自内心的信任他(她),对他(她)有一种本能的依恋.
你发现他(她)就是你要寻找的终身伴侣,你朝思暮想的另一半.
你们在一起如火一般热烈,如花一样芬芳.
时光如水.
随着时间的流逝,你感到激情慢慢在消退,芬芳渐渐消失.
你开始在你的配偶身上发现一些令人失望但凡人皆有的特性,更糟的是,你以前很完美的配偶也开始在你的身上发现了一些瑕疵,并加以批评指责.
于是令人乏味的生活到来了.
惊喜和发现逐渐让位于单调和无聊,话不投机互不相让,最终双方撕破脸皮,大吵大闹,互相谩骂.
你问自己:"我怎么眼瞎了我怎么会看上这么一个人作为终身伴侣呢相信这么一个人,我是多么傻呀!
"你的婚姻关系或许会结束,于是你又开始寻找另一个完美的配偶,认为尽管你受到了伤害,但你是明智的,你会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或者你会尽力挽救你的婚姻,你们调整各自的期望,丢掉幻想,立足现实.
你和你的配偶共同找到了解决分歧的方法,从而避免了矛盾的升级和关系的破裂.
对于大多数婚姻关系来说,彼此吸引、疏远,然后又走到一起,这三个阶段会多次循环发生.
如果每对夫妻都能认识到婚姻关系中冲突以及和解的周期,并能适应这些周期,那么,他们就能具备化干戈为玉帛的能力,使夫妻关系更加亲密,生活更加幸福.
最后,他们可能会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双方心心相印,生死相依.
从古至今,婚姻关系美满幸福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因为它是人们勇气和承诺的象征,代表着两个人在面对差异、干扰、灾难、怀疑的情况下,信守承诺的决心.
如今我们很多朋友做网站都比较多的采用站群模式,但是用站群模式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要拆分到不同IP段。比如我们会选择不同的服务商,不同的机房,至少和我们每个服务器的IP地址差异化。于是,我们很多朋友会选择美国多IP站群VPS商家的产品。美国站群VPS主机商和我们普通的云服务器、VPS还是有区别的,比如站群服务器的IP分布情况,配置技术难度,以及我们成本是比普通的高,商家选择要靠谱的。我们在选择美国多IP...
商家介绍:星梦云怎么样,星梦云好不好,资质齐全,IDC/ISP均有,从星梦云这边租的服务器均可以备案,属于一手资源,高防机柜、大带宽、高防IP业务,一手整C IP段,四川电信,星梦云专注四川高防服务器,成都服务器,雅安服务器,。活动优惠促销:1、成都电信夏日激情大宽带活动机(封锁UDP,不可解封):机房CPU内存硬盘带宽IP防护流量原价活动价开通方式成都电信优化线路2vCPU2G40G+60G21...
在八月份的时候有分享到 Virmach 暑期的促销活动有低至年付12美元的便宜VPS主机,这不开学季商家又发布五款年付VPS主机方案,而且是有可以选择七个数据中心。如果我们有需要低价年付便宜VPS主机的可以选择,且最低年付7.2美元(这款目前已经缺货)。这里需要注意的,这次发布的几款便宜年付方案,会在2021年9月30日或者2022年4月39日,分两个时间段会将INTEL CPU迁移至AMD 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