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
1996年8月的一天,黄开宁在槟榔园除草时发现一条受伤的蛇躺在石头上,蛇的尾巴上有一个伤疤,还留着血渍。
黄开宁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抓,意外发现蛇竟然不咬他,他觉得条蛇认识他,用手摸它的时候,它也不咬。
黄开宁把蛇带回了家,用草药给它包扎伤口,那时这条巨蟒还只有四两重。
一开始黄开宁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把蛇养了起来,可没想到,如今这条蛇竟然在他家待了整整9年,小蛇已经长成了巨蟒,现在大约有4米长,100多斤重,黄开宁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黄兴财,黄开宁也已经结婚生子。
巨蟒似乎已经成了黄家的一员。
这条蟒蛇有个习惯,它特别喜欢睡在黄开宁的床上,喜欢睡在枕头上,喜欢睡在棉被上。
黄开宁对蟒蛇宠爱有加,经常是他睡床的一边,蟒蛇睡另一边。
有一次,黄开宁对蟒蛇说:“兴财我不想养你了,你出去觅食吧。
”没想到蟒蛇真的走了,而且一走就是四十八天。
可四十八天之后,蟒蛇又回来了。
它回来后就直接跑到床上睡觉,一身都是泥,把床搞得脏脏的。
后来黄开宁结婚有了小孩,他才用笼子把蟒蛇装起来。
但是他的孩子对蛇一点也不恐惧。
黄开宁的父亲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孩子刚出生几个月就开始接触蛇,坐在蛇背上玩。
蟒蛇对孩子也特别友善,从来没有伤过他。
孩子每天和蟒蛇一起玩耍,把蟒蛇当马骑,而且每当黄开宁夫妇外出时,蟒蛇还能帮忙照看家,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保姆蛇”。
据说有一天夜里,正在睡觉的黄开宁夫妇被一阵惊呼声惊醒,起床到客厅发现,蟒蛇正牢牢地缠在一个陌生男人身上,原来是一个小偷准备偷黄开宁刚收购回来的槟榔。
蟒蛇不仅能抓小偷,还能救人,当地有几个孩子在河里游泳,当时水流很急,其中一个比较小的孩子被水冲了下去,眼看就快被淹死了,年纪较大的孩子带着蟒蛇游到小孩的身边,小孩马上抓住蟒蛇,蟒蛇就把他带回了岸边。
刚开始,邻居们听说黄开宁养了条巨蟒都很害怕,也很好奇,到黄开宁家里看看,发现连小孩也完全没有顾虑地和蛇玩,抱着蛇在屋子里跑来跑去。
邻居们见得多了,先前的担心也都荡然无存,而且周围的孩子都非常喜欢这个蟒蛇朋友。
小孩不会打它,它也不会攻击小孩。
人和蛇和平相处着
龙背墙是什么?
传说龙背墙不是一面墙,而是一座山。
远古的南海龙王老来得子,所以对小龙王宠爱有加,但小龙王淘气任性,到处惹祸。
直到有一天,他真的闯出了大祸,失手烧掉了天庭神龛,慌乱中的小龙王回到家里,天庭自然不会放过他,南海龙王为了救儿子,他冒充小龙王,趴在盘龙山下,接受雷电的击打。
眼看父亲被烧的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小龙王悔恨愧疚,他一下冲出来,要承担这个惩罚,南海龙王为了让儿子封口,便一头撞向身旁的金刚壁,当场死去。
“养不教,父之过“,南海龙王认为自己死得其所,死后,他的尸体便化作龙背山,经过这场灾难之后,小龙王幡然醒悟,终生恪守本分,与人为善。
后人将龙背山改称为龙背墙,是因为这面墙,挡住了小龙王所有的罪行,故此,后人称为龙背墙。
[2]
富裕人家的主房,山墙多采取龙墙格式,即将山墙的屋背砌成波浪式的圆拱形,前檐做成龙头,后檐做成龙尾,远望犹如两条弯曲的游龙。
如何赏析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意思是: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官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这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杨贵妃的美貌,也突出汉皇重色思倾国。
出自《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其诗语言通俗。
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节选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53433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译文如下: 唐明皇偏好美色,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却都是一无所获。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让她很难埋没世间,果然没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官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春寒料峭时,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肤。
扩展资料: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
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
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
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
? 诗人开篇即借“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交代了唐朝祸乱的原因,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
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后面之事皆由此而来。
之后诗歌逐步展开,层层叙述:先讲唐玄宗重色,百般求色之后,终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揽入怀中。
接着,对杨贵妃的美貌进行刻画,写出她如何的妩媚,并因此得宠于后宫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