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影的资料和图片
飞影 飞影:动漫作品<幽游白书>中四主角之一 [飞影/声优:桧山修之]: 生日:11月11日 星座:天蝎座 血型:AB型 身高:156cm 出生在冰河之国,因是忌子而遭舍弃,为了生存不停的抢夺和杀人,为了寻找妹妹和自己的冰泪石,而请时雨装了邪眼。
一开始偷了灵界的3个宝物,与灵界侦探的幽助对抗,最后被由暗黑镜反射回来的灵弹给击中,而被捕。
后来灵界以帮助幽助为条件交换自由,飞影帮忙幽助打败四圣兽,在垂金别墅救出妹妹雪菜,参加暗黑武术会…… 飞影表面上虽然冷酷,但实际上却…… 与藏马关系密切,在《幽游白书》第7卷的卷末番外 中相识。
被幽助影响深刻。
与桑原拌嘴是习惯。
幽游白书故事大纲 一个十四岁的不良少年,浦饭幽助为了救一名小孩而被汽车撞死了,由于灵界并没有预计到他的死亡,并没有他的容身之所,所以他得到了一个重生的机会。
经过了灵界的考验,幽助终于重回自己的身体,并成为灵界侦探。
在一次任务中,幽助结识了藏马和飞影,他们三个加上桑原(幽助的死党)一起替灵界解决了不少的案子。
接着在“暗黑武术大会”中击败实力强劲的对手们,他们的实力和友谊与日俱增。
为阻止前任灵界侦探-仙水忍,打开魔界到人间界的通道,幽助他们进入了魔界,幽助更为仙水“杀”了,但原来幽助本来是魔族的后代,因此幽助又复活了。
在老爸的帮助下,幽助终于打败了仙水,众人亦回到了人间界。
幽助他们和仙水的打斗惊动了魔界里的妖怪,其中势力最大的三组集团--黄泉、雷禅和躯各自向幽助,飞影和藏马发出邀请,希望他们成为自己的助手。
幽助因为不满雷禅在他和仙水打斗的时候“帮”了他,要去找他“算帐”,而飞影为了给自己多些的住战机会和经验,亦接受了躯的邀请,藏马则因多年前的一些恩怨,不得不接受黄泉的要求,他们三人都又再到了魔界,更于不到一年就成为了各国的次强。
一年后,雷禅死了,幽助成为了该国的国君,并提出了要举行一场魔界统一战,胜利者可以成为魔界的统治者,反之,落败者便要听从胜利者的命令。
第一次魔界统一站的胜利者是雷禅以前的朋友--烟鬼,他订立了“不准干扰人间界”的规定,并希望每三年便再举行一次同样的比赛。
赛后,幽助和藏马回到了人间界,而飞影则打算继续留在魔界。
【飞影】在魔界中有名的盗贼妖怪,额头上有第叁只眼-邪眼,睁开可使妖力上升。
人如其名,身法之快有如影子般迅捷。
除了是一位拳术高手以外,更是剑术的高手。
在冷酷无情的外表下,却有一颗热血柔情的心。
为了寻找妹妹雪菜,流浪於人间界和魔界之间,然而在找到妹妹之后却不敢与她相认。
虽然常与幽助等人保持距离,但在行动上一致。
且由于受到幽助等人的影响而逐渐消弥原有的残忍妖怪性格。
【必杀技】 〖剑术〗手持一把不算长的直刀,剑法之快连幽助与藏马都自叹弗如,与四圣兽之一的青龙对决时,盛怒之下一次砍了十六刀! 〖邪王炎杀炼狱焦〗邪王炎杀拳之一,以火炎包裹着拳头击出。
虽然是人间界的火焰,但威力惊人。
在暗黑武术会中曾对黑桃太郎使用过。
另外,还有以火焰和妖气组合使用的邪王炎杀剑。
〖邪王炎杀剑〗邪王炎杀拳中的招式之一,以混合着妖气的火焰包裹剑身,配合飞影高超的剑术发动致命的攻击,因邪王炎杀剑招式与桑原的灵气之剑相似,因此被飞影认为是很丢脸的一件事。
〖邪王炎杀黑龙波〗操纵火炎的邪王炎杀拳是飞影最厉害绝技!能成为投射性的武技,也能使术师的妖力大增,在暗黑武术会中对武威一战时发挥了强大的威力。
放出黑龙波的飞影需六小时的冬眠才能恢复体力。
另外这里不能发图片
搞笑短片。
搞笑短片啊?我觉得林家小妹的都不错,像《遇鬼篇》这个系列的视频都特别有意思,虽然说前面有点吓人,但是那结局绝对搞笑。
还有搞笑短片《光棍在行动》,教光棍怎样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光棍节,绝对经典!搞笑短片《要老婆还是要老妈》也不错,竟然能想到用古人的心理去回答这个问题,真的很佩服林家小妹!其实林家小妹还有好多搞笑短片呢,你可以去搜搜啊!
光棍节的是整样产生的?
光棍节的来历,一直是个迷,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说法。
但是,其实那些流传都是错误的。
光棍节真正的来历,知道的人非常少。
光棍节的由来一:神话篇 据说这个节起源于800多年前,也就是1111年11月11日,那天光棍达到和创纪录的8条。
其实,设立这个节是上帝的意思。
耶稣诞生那天,也就是公元1年1月1日,第一个光棍诞生了(耶稣到底是不是光棍啊)。
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成为一些光棍纪念的日子,可是真正成为节日,则是1000多年以后的1111年11月11日。
其实,说耶稣是第一光棍,并不是说在他之前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光棍。
那样的话,当时的这个世界岂不成了人间乐土了吗?那上帝也就不用派耶稣来拯救人类了。
只不过耶稣成了最有名的光棍。
其实举个不恰当的比喻,总统的夫人不是叫第一夫人吗?那并不是说在她这前就没有夫人了。
我这么说大家就明白了吧? 光棍节的由来二:校园篇 十一月十一日,是年轻人的一个另类节日,因为这一天的日期里面有连续四个“一”的缘故,这个日子便被定为“光棍节”。
“光棍节”,既非“土节”又非“洋节”,乃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诞生于南京高校,是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产品之一。
随着一批批学子告别校园,近两年“光棍节”的气氛,竟然渐渐向社会弥散,如今,也已经成为南京年轻人的一个特别日子。
这两天,记者发现网络社区“西祠胡同”上,有关“光棍节”聚会的消息渐渐增多,虽然主体活动依旧是饭局,但强调“AA制”似乎成为这个节日个性独立、彼此尊重的一个标志。
南京长江花园附近的茶餐厅浦菲站,十一日全天的包房早早被预订出去了,据说是七、八位年轻人要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进行一次“相亲式聚会”。
据说,《单身情歌》将成为这天的热门歌曲,在“光棍节”,借这首歌唱出“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这唱词,其实也是年轻人的爱情宣言。
“光棍节”的热闹聚会是都市年轻人渴望爱情的一种炽烈表达。
因为“单身”而诞生了一个特别纪念日,不过也有一些年轻人爱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结婚。
南京的媒体从业人员小虞在十一月十一日结婚。
他说选择这一天,首先取意于一心一意、一生一世的喻意;其次,从单身到结婚,算是走过了起步阶段。
而在喜帖发出后,小虞身边的朋友纷纷打来电话提醒说这天是“光棍节”呀,他听后不仅不改期,反而觉得更有意思,因为他是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结束单身,便更有纪念意义了。
光棍节的由来三:博彩篇 传说中,有四个男人,当然都是光棍,也就是没老婆没女朋友没情人也没某某伴侣的那种。
他们聚在一起搓麻将。
从上午11点打到晚上11点。
输赢倒是次要的,奇怪的是,搓麻过程中,不论是谁和牌,自摸或者接炮,都是和四条。
于是自始至终,都在,四条,四条,四条。
最后有输得多的人火了,拍桌子说,四条四条,四条什么啊?另外三个说,四条就四条,还四条什么。
四条什么?这本来不算个问题,麻将牌里,四条就是四条,没有四条什么的说话。
不过,打完麻将,他们一起去冲澡,把衣服裤子一脱,答案很快就出来了。
输钱的那个人,十分兴奋,边冲水边欢呼,我知道四条什么了,我知道四条什么了! 后来,这四个光棍为了纪念终于知道四条是什么,特把这个设为光棍节。
事有凑巧,这天刚好是11月11日,日历上,刚刚好,不多不少,也就是四条……
“给力”是怎么得来的?
给力读音为,gěi lì,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
“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
”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对该词的广泛运用,“给力”开始成为网络热门词汇。
词语释义
1. 作为形容词,类似于“牛”、“很带劲”、“酷”。
用法如:“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呀!”、“这BOSS真给力啊!”、“这装备真给力啊!”、“这个动画太给力了!”。
尤其是当某个事件或某个现象给人以强烈的刺激,让人精神为之振奋,例如dota里队友的犀利操作,内涵的歌曲或视频, 我们就可以说:“太给力了!”
2. 作为动词使用,相当于形容词动使用,随着被网民(DOTA玩家较多)用得越来越频繁,也经常被用作动词,也就是它的本意“给予力量”、“加油”的意思。
用法如:也是dota中“大家给力啊”,“DPS要给力啊 ,后期靠你了”。
来源出处
最早广泛使用给力一词的是一家叫做“给力网”(又名雷人给力网)的网站,该网站主要关注古今中外、人文历史、天文地理、热门新闻、图片、视频等等各方面的最雷最给力的资讯。
在一些男性网友之间很受欢迎.给力一词开始慢慢流传开来,在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的对给力一词的广泛运用,“给力”一词正好能很好的表达网友看球赛的绪,“给力”一词开始成为热门词汇,广泛流传。
世界杯期间,网友们说的最多的词是什么?不是越位,不是进了进了,而是给力。
“西班牙太给力了。
”“不给力啊,德国。
”……类似于这样的感叹声不绝于耳。
但是追根溯源,一些网友却又纳闷了,这“给力”一词究竟从哪来的呢?其实,秘密就在由“201”配音组配的六集《搞笑漫画日和》中。
在《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一集中,画面一开始,师徒三人(动画设定为八戒仙去了)历经磨难到达天竺后,却发现所谓的天竺只有一面小旗子,上书“天竺”二字。
弄得师徒三人都愣了神,悟空不无抱怨地说:“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
”悟空的这番话也成为后来“给力”一词的渊源。
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自己预想的目标相差甚远。
而“给力”自然就是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的意思了。
以上出处不全面,其实“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
闽南话、海南话中,给力就是很精彩、很棒的意思。
会说闽南话的人直接用“够力”(闽南话音)来解释“给力”就便一目了然!在茅台话里面,“给力”可以用“得力”来表达。
“给力”一词解释:给力不是外来词,它是闽南漳州话,来原于古中原的闽南话。
这个词的“给”的漳州读音与“革”、“戟”本地读音一样,不是读为普通话的“gěi ”,“力”也不是读为“lì”,原读音 。
“给力”是动词,也可做形容词。
表示凝神、用劲、发力。
例:在漳州,婴儿学上台阶,抬腿迈上时,大人会说“给力”;又如:某人尽其十分力气干完某事,人家会称赞“真给力”。
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以漳州话而言十分贴切。
英文表述
请看例句:“Being smart, acrid, alternately sharp and sentimental, Jackie Peyton pelled to make sense of the chaos and to level the playing field whenever she can. There’s a forcefulness to the character.”
“聪明且尖刻,时而严肃冷酷,时而多愁善感;在诸多复杂情况面前,杰基佩顿不得不保持清醒,能屈能伸。
这是一个十分给力的角色。
”
forcefulness to the character给力的角色,这句话里用了forcefulness表示很给力的东西。
当然还可以用How fantasitic、cool、awesome,etc!---感叹词表达
还可以用strong, powerful, cool, awesome, etc形容词来表达。
总之,视语境不同,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英文:gelivable
其他翻译: geilivable geilivalbe geliable geiliable
[生造词]由中文"给力"生造出来的英文词汇
另有一词 ungeiliable 意为 "不给力" un表示否定 geili为“给力”的汉语拼able为形容词词尾表示
日文表述
ゲリる
自动五段动词
意味:力を出す。
活用:未然:ゲリら、连用:ゲリっ、ゲリり、终止:ゲリる、连体:ゲリる、仮定:ゲリれ、命令:ゲリれ、推量:げりろ
例:
*あんた达、ゲリれ!你们,给点力啊!
*あいつ、ゲリらんじゃないか。
那家伙,不给力啊
使用案例
南非世界杯以来,只要一打开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腾讯QQ,人们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就可以看到,“给力”“不给力”已经成为众多中国网民的口头禅。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网络上,在现实生活中,“给力”“不给力”这两个词的人气也出现疯狂的上升。
在课堂上,学生们说“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呀!”;在公司,职员们私下议论公司涨工资时,人们说“这boss真给力啊!”;在魔兽世界或者是dota游戏中,如果看到好的装备,玩家会喊出“这装备真给力啊!”……
2010年11月10日,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图)
央行给力 货币政策名义宽松实转紧缩 (《重庆晨报》11月12日)
CPI创25月新高 食品给力74% (《沈阳晚报》11月12日)
抗通胀工资是否能“给力”?(《成都商报》 11月12日)
中石油“给力”五大措施力保甘肃油品供应 (《西部商报》11月12日)
7万个亿了!财政应“给力”民生 (《燕赵都市报》11月12日)
新能源公交“不给力”故障频发 引乘客不满 (《生活新报》 11月12日)
高房价给力光棍节 (《东方早报》 2010年11月12日)
根除“霸王条款”,监管需“给力” (《济南时报》11月12日)
为青年法官成长“给力” (《江苏法制报》 11月12日)
江苏公推公选给力“阳光权力” (《南京晨报》11月12日)
本年度最给力演讲(柴静博客12月4日)
相关评价
长期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吉林大学副教授叶君告诉记者,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这两个词,但是她认为“给力”和“不给力”这两个词在民众中人气狂飙的现象很正常,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分说明社会的活力和民众很强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人们正在试图用这种更为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关新闻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
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 “给力”登上《人民日报》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
有网友将这一标题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
网络热词上党报
这篇文章引题为“改革攻坚迸发动力 政策创新激发活力 厚积薄发释放能力”,文章约3200多字,主要以上面三个方面为经验介绍了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变。
与很“潮”的标题相比,文章中并没有提到“给力”这个词。
“给力”,音gěi lì,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东北方言和日语的混合产物,意思类似于“牛”、“很棒”、“酷”,常作感叹词用。
另外,在实际使用中也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
另一种说法是,“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意思为很精彩、很棒的意思。
2010年,“给力”一词流行起来,并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还有网友根据“给力”造出一个新的英文单词——ungelivable(不给力)。
“给力”一词荣获2010十大网络流行语
“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荣获"2010十大文化事件"
登上《纽约时报》
文章说,“给力”在中国网络中意味着“酷”、“真棒”或者“爽”,在很多媒体报道和网络交谈中被频繁使用。
单从汉语语法角度来看,“给力”代表“给予力量”的意思,但现在它俨然已经成了中国网络形容“真棒”最合适的词了。
“给力”登上美国《纽约时报》更“给力”的是,这个词已经被别出心裁的中国网友音译成英语“gelivable”和法语“très guélile”。
不少网友称“意外”
像以前的“囧”等网络热词一样,“给力”原来只属于网民的“自娱自乐”,这次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立刻引发热议。
仅在微博,截至昨天晚上20:00,这一消息就被转发了数千次,评论近千条。
大多数网友都对此表示意外,有人大呼“今天的《人民日报》很给力!”。
在感到意外之余,不少网友表示,《人民日报》采用网络新词是顺应网络潮流,亲近网民的表现。
此前一天,也就是11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南京市委宣传部长叶皓题为《网络时代堵信息不现实》的文章。
其中谈到:“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上舆情,将亲自上网、了解舆情作为每天上班的必备功课。
”有评论认为,“既然领导干部都已上网了解舆情了,那作为党委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活用网络词汇,无疑是顺应了这个趋势,无形之中也是鼓励与赞同。
”
有人质疑用错了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人民日报》如此用“给力”令人费解,因为通常情况下,网友将“给力”用作形容词或感叹词,“给力文化强省”似乎不通。
网友“李蓬”在微博上表示:我请教各位网友:在网民使用这个词时,是当形容词用,还是当动词用?人民日报当什么词用了?是否合适?
还有人为《人民日报》的头版编辑“担心”,有网友说,不知道编辑检查写起来是不是“给力”。
对此,《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主编何炜在其微博中回应称:“顾虑很给力,不过神马都是浮云……”
“脖友”声音
@老记的崆峒岛:“给力”成为2010年网络流行词板上钉钉了!
@杨化涛:刚过去报夹看了看,是真的耶。
这是我近几个月看《人民日报》看得最认真的一次
@社上君:这是网络热词的一小步,却是中国语文的一大步。
@搜噶阿米达:不是PS的吧?
@伪文青小满:“给力”是形容词,又不是动词,没这么用的。
@滚吧吧弹子球:结合副标题,这个“给力”就说的通了,给力用在这里是一个动宾词组,而并不是一个网络名词。
网民造英文词
“ungelivable” 意为“不给力”
记不住成千上万的英语单词,不如自己创造一个好记又好玩的新单词吧。
昨日,“生活周刊”发出的一条微博,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被转发上万次。
一看,原来这条微博自信地宣告:“有一个新单词诞生了 :ungelivable(不给力)!”会心而笑的网友们纷纷转载,“不转的话,就太ungelivable了!”
网民造英语,老外看不懂
ungelivable这个词,虽然看上去是英语,却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造词逻辑。
前缀“un-”在英语中表示否定,可翻译为“不”;后缀“-able”在英语中表示单词为形容词;而中间的“geli”却是直接音译自中文的“给力(geili)”。
与其他英文单词相比,这一“中式英语”单词基本上符合了英语造词规则,唯一不同之处则在于——老外绝对看不懂。
虽然老外看不懂,但是ungelivable在中国网友中却大受欢迎。
“昂给力围脖!”网友们不仅第一时间就弄懂了它的发音,而且举一反三,“不给力是ungelivable,给力就是gelivable。
”“哈哈,这单词实在太 gelivable了!”昨日,各知名微博对此进行纷纷转载,转发量很快破万。
网友戏称,ungelivable可能是有史以来传播速度最快的英文单词。
如果gelivable真被收录进英语词典,那首先要归功于中文原词“不给力”。
据介绍,“给力”一词可能源自东北或闽南方言,有很棒、很精彩的意思,现多用来形容事物“够劲”、“使人振奋”、“感到力量”等。
中式英语小常识
中式英语是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在英语中被称为 “Chinglish”,而这个单词本身也是“中英合璧”的。
最著名的中式英语可能是longtimenosee(好久不见),过去被老外当成笑话,而今已成为标准英文词组。
goodgoodstudy,dayday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niubility(牛气哄哄)等也是知名度很高的Chinglish。
知名社交网站Facebook上有“救救中式英语”小组,收集有2500余条中式英语,小组成员达8000余名。
美国的全球语言监督机构日前发布报告称,在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至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成为英语新词汇最主要来源。
本意就是给予力量的意思。
用法如:“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呀!”、“这BOSS真给力啊!”、“这装备真给力啊!”…… 又如:“这个动画太给力了!”。
尤其是当某个事件或某个现象给人以强烈的刺激,让人精神为之振奋,例如dota里队友的犀利操作,内涵的歌曲或视频, 我们就说:“太给力了!“给力”的来源:最早广泛使用给力一词的是一家叫做"给力网"(又名雷人给力网)的网站,该网站主要关注古今中外,人文历史,天文地理,热门新闻,图片,视频等等各方面的最雷最给力的资讯.在一些男性网友之间很受欢迎.给力一词开始慢慢流传开来.在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的对给力一词的广泛运用,"给力"一词正好能很好的表达网友看球赛的绪,"给力"一词开始成为热门词汇,广泛流传. 世界杯期间,网友们说的最多的词是什么?不是越位,不是进了进了,而是给力。
“西班牙太给力了。
”“不给力啊,德国。
”……类似于这样的感叹声不绝于耳。
但是追根溯源,一些网友却又纳闷了,这“给力”一词究竟从哪来的呢?其实,秘密就在由“201”配音组配的六集《搞笑漫画日和》中。
在《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一集中,画面一开始,师徒三人(动画设定为八戒仙去了)历经磨难到达天竺后,却发现所谓的天竺只有一面小旗子,上书“天竺”二字。
弄得师徒三人都愣了神,悟空不无抱怨地说:“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
”悟空的这番话也成为后来“给力”一词的渊源。
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自己预想的目标相差甚远。
而“给力”自然就是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