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计算机网络概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计算机网络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二、因特网基本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IP地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三类主要的网络地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子网掩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4.子网掩码的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5.MAC地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三、 OSI七层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物理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数据链路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3.网络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4.传输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5.会话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6.表示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7.应用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四、 网络设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1.交换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2.路由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3.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区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4.无线路由器与无线AP的区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五、服务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1.入门级服务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2、工作组服务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3、部门级服务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4、企业级服务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5、视频服务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六、 RAID的简介及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1.RAID介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2.RAID的优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3.RAID的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
4.RAID模式下磁盘空间的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
5.RAID制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
计算机网络及服务器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计算机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多个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覆盖范围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
1局域网Loc al Area Network,简称LAN小于10km的范围通常采用有线的方式连接起来。局域网是组成其他两种类型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局域网有许多种类按照组网方式的不同局域网络的通信模式即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地位和关系的不同局域网分为对等网和客户/服务器网两种。
对等网P eer-to-P eer Networks指的是网络中没有专用的服务器
S erver、每一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每一台计算机既可充当服务器又可充当客户机C li ent的网络。对等网是小型局域网最常用的联网方式对等网组建简单不需要架设专用的服务器不需要过多的专业知识一般应用于计算机数量在十台至几十台左右。客户/服务器网与对等网不同 网络中必须至少有一台采用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 NT/2000 S erver、Linux、Unix等的服务器其中服务器可
以扮演多种角色如文件和打印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等。基于服务器的网络适用于联网计算机数量多在几十台、几百台甚至上千台以上。
2城域网Metropolis Area Network,简称MAN规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 10100km的区域。
3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广域网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网。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在Internet出现之前各个国家甚至大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这些网络体系结构各不相同。如日本DECNet等。其体系结构都不相同协议也不一致。不同体系结构的产品难以实现互连为网络的互联、互通带来困难。 80年代开始人们着手寻找统一网络结构和协议的途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下属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研究网络的标准化成立了一个分委员会。 1984年正式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这里的开放系统是指对当时各个封闭的网络系统而言它可以和任何其它遵守模型的系统通信。模型分为7个层次故又称为OSI7层模型。构成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 1990年最终形成世界范围的Internet。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配对结构定义和描述了一组用于计算机及其通信设施之间互连的标准和规范的集合它是管理两个实体实体是通信时能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任何硬件设施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遵循这组规范可
以方便地实现计算机设备之间的通信。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数据通信。这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如电子邮件、传真、远程数据交换等。
2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共享资源。共享的资源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其中共享数据资源是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目的。
3提高可靠性。计算机网络一般都属分布式控制方式如果有单个部件或少数计算机失效 网络可通过不同路由来访问这些资源。
二、因特网基本知识
Internet是20世纪末人类最成功的发明。 Internet规范的中文译名叫因特网也叫互联网。 Interne t本身不是一种具体的单个物理网络它是通过路由器和TCPIP协议集进行数据通信把世界各地的各种广域网和局域网连接在一起形成跨越世界范围的庞大的互联网络。 中国于1994年4月联入Interne t。尽管互联网上联接了无数的服务和电脑但它们并不是处于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而是每一个主机都有惟一的地址作为该主机在Internet上的唯一标志。我们称为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1. IP地址
不同的物理网络技术有不同的编址方式不同物理网络中的主机有不同的物理网络地址。网间技术是将不同物理网络技术统一起来的高层软件技术。网间技术采用一种全局通用的地址格式为全网的每一网络和每一主机都分配一个网间地址以此屏蔽物理网络地址的差异。 IP协议提供一种全网间通用的地址格式并在统一管理下进行地址分配保证一个地址对应一台网间主机包括网关这样物理地址的差异被IP层所屏蔽。 IP层所用到的地址叫做网间地址又叫IP地址。它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统一网络内的所有主机使用相同的网络号主机号是唯一的。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分成4个字段每个字段8位。
2.三类主要的网络地址
我们知道从LAN到WAN不同种类网络规模相差很大必须区别对待。因此按网络规模大小将网络地址分为主要的三类如下
A类
1.0.0.0到126.0.0.0 0.0.0.0和127.0.0.0保留
B类
128.1.0.0到191.254.0.0 128.0.0.0和191.255.0.0保留
C类
192.0.1.0到223.255.254.0 192.0.0.0和223.255.255.0保留
除了以上A、B、C三个主类地址外还有另外两类地址如下
D类
224.0.0.0到239.255.255.255用于多点广播
E类
240.0.0.0到255.255.255.254保留255.255.255.255用于广播
其中多目地址multic as t addres s是比广播地址稍弱的多点传送地址用于支持多目传输技术。 E类地址用于将来的扩展之用。
3.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是一个应用于TCP/IP网络的32位二进制值它可以屏蔽掉IP地址中的一部分从而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基于子网掩码管理员可以将网络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网。
4.子网掩码的分类
1缺省子网掩码
即未划分子网对应的网络号的位都置1主机号都置0。A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 255.0.0.0
B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 255.255.0.0
C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 255.255.255.0
5.MAC地址
MAC(Medium/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或称为MAC位址、硬件位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MAC位址。因此一个网卡会有一个全球唯一固定的MAC地址但可对应多个ip地址。
MAC地址是烧录在网卡里。MAC地址,也叫硬件地址,是由48
比特/bit长,16进制的数字组成。 0-23位是由厂家自己分配.24-47
位叫做组织唯一标志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是识别LAN局
域网节点的标识。其中第40位是组播地址标志位。
三、OSI七层模型
O S I Op en S ys tem Interc o nnec tio n开放系统互连七层网络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一个规范它把网络从逻辑上分为了7层。每一层都有相关、相对应的物理设备比如路由器交换机。OSI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
1.物理层
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 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2.数据链路层
主要将从物理层接收的数据进行MAC地址网卡的地址的封装与解封装。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帧。在这一层工作的设备是交换机数据通过交换机来传输。
3. 网络层
主要将从下层接收到的数据进行IP地址例192.168.0.1)的封装与解封装。在这一层工作的设备是路由器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数据包。
4.传输层
定义了一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号WWW端口80等如T CP 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数据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与TCP特性恰恰相反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数据量小的数据如QQ聊天数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的。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址后在进行重组。常常把这一层数据叫做段。
5.会话层
通过传输层端口号传输端口与接收端口建立数据传输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或者接受会话请求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可以是IP也可以是MAC或者是主机名
6.表示层
主要是进行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释、加密与解密、压缩与解压缩等也就是把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东西转换成人能够能识别的东西如图片、声音等
7.应用层
主要是一些终端的应用比如说F TP 各种文件下载WEBIE浏览QQ之类的你就把它理解成我们在电脑屏幕上可以看到的东
西就是终端应用
四、 网络设备
1.交换机
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概念的提出改进了共享工作模式。我们以前介绍过的HUB集线器就是一种共享设备 HUB本身不能识别目的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主机传输数据时数据包在以HUB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包头的地址信息来确定是否接收。也就是说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同一时刻网络上只能传输一组数据帧的通讯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这种方式就是共享网络带宽。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 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 C 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 目的MAC若不存在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使用交换机也可以把网络“分段”通过对照MAC地址表交换机只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交换机。通过交换机的过滤和转发可以有效的减少冲突域但它不能划分网
PhotonVPS 服务商我们是不是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曾经也是相当的火爆的,我们中文习惯称作为饭桶VPS主机商。翻看之前的文章,在2015年之前也有较多商家的活动分享的,这几年由于服务商太多,乃至于有一些老牌的服务商都逐渐淡忘。这不有看到PhotonVPS商家发布促销活动。PhotonVPS 商家七月份推出首月半价Linux系统VPS主机,首月低至2.5美元,有洛杉矶、达拉斯、阿什本机房,除提供普...
易探云服务器怎么样?易探云是国内一家云计算服务商家,致力香港云服务器、美国云服务器、国内外服务器租用及托管等互联网业务,目前主要地区为运作香港BGP、香港CN2、广东、北京、深圳等地区。目前,易探云推出的国内云服务器优惠活动,国内云服务器2核2G5M云服务器低至330元/年起;成都4核8G/200G硬盘/15M带宽,仅1888元/3年起!易探云便宜vps服务器配置推荐:易探云vps云主机,入门型云...
野草云服务器怎么样?野草云是一家成立了9年的国人主机商家,隶属于香港 LucidaCloud Limited (HongKong Registration No. 2736053 / 香港網上查冊中心)。目前,野草云主要销售香港、美国的VPS、虚拟主机及独立服务器等产品,本站也给大家分享过多次他家的优惠了,目前商家开启了优惠活动,香港/美国洛杉矶CN2+BGP云服务器,1核1G仅38元/月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