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医药+X"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招生简章一、项目特点"医药+X"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医药学部建设,中心聚焦临床问题,设置肝胆胰疾病精准诊治、心脏功能重建、微创医学等重点研究领域以及若干医药与工学、信息科学的交叉培养方向,开展具有交叉特色的创新研究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探索立德树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满足现代医学健康事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
二、招生目录序号招生专业(代码)导师组(带*为主导师)招生学院(主导师所在学院)交叉研究方向交叉研究支撑课题招生对象学术背景要求1儿科学(100202)毛建华*刘志红医学院遗传性肾脏病1.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省部共建重大项目),儿童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GPICs综合精准诊治技术的临床研究(WKJ-ZJ-1908),50.
0万元,2019/01~2021/12.
2.
国家自然基金PP2A调控YB-1表达致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发生的分子机制(81770710),65.
0万元,2018/01-2021/12.
3.
浙江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儿童GPICs综合精准医学/细胞生物学/药学诊治技术(2019C03028),187.
0万元,2019/01-2021/122儿科学(100202)傅君芬*许迎科医学院实时超高分辨率成像与光学调控胰岛β细胞分泌、细胞内磷酸肌醇代谢及细胞信号通路研究胰岛中磷脂信号的体内成像和光遗传学控制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科学、生物物理等背景3儿科学(100202)舒强*苗晓晔医学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儿童咳嗽疾病辅助诊疗研究与应用以咳嗽为第一主诉症状的儿童疾病智能分析平台及应用儿科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医学人工智能4妇产科学(100211)张丹*王慧泉医学院空间环境对哺乳动物生殖繁育及子代安全性影响研究1.
项目名称:辅助生殖的表观遗传安全性研究资助单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YFC1005003经费总额:330万元(直接经费)起止时间:2018.
12-2021.
122.
项目名称:JMRH-空间中心资助单位:浙江大学项目编号:181201*194232001/016经费总额:100万元起止时间:2020.
1-2021.
6妇产科学专业背景,具备较好的生殖医学研究基础;熟练掌握细胞培养、IVF和ICSI操作、小鼠胚胎培养等实验技术.
5干细胞与再生医学(100120)郭国骥*贺诗波医学院人类基因组的人工智能解析科技部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研发计划,单细胞分析技术的开发与血液细胞图谱数据库的构建,2018-2022,729万;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人体组织器官区域免疫图谱的绘制,2019-2022,298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利用微孔板测序技术绘制人类细胞图谱,生命科学、临床医学或计算机2020-2024,288万.
6干细胞与再生医学(100120)张进*翁勤洁医学院未诊断疾病和肿瘤的干细胞免疫细胞药物临床前研究1.
浙江省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项目,肿瘤精准医学创新团队,2020/01-2022/12,子课题160万(总项目1000万),主持;2.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研究与转化子课题:450万元;2018年7月到2023年6月,主持;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发计划培育项目,77万,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主持细胞生物学、药学7光学工程(080300)斯科*龚薇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脑图谱光学高分辨率绘制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1735016,深穿透多尺度光遗传学精准操控方法研究,2018/01-2022/12,336万,主持人:斯科2.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C03009,重大脑疾病的环路解析和干预,2020/01-2023/12,800万元,参与人:龚薇光学工程、物理、电子电路8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潘纲*王菁计算机学院脑信息建模与计算、类脑智能1.
脑机混合智能,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
脑机融合神经芯片及视觉修复原理应用,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3.
双向脑机接口的互适应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NSFC-浙江省两化融合重点支持项目计算机科学、计算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9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王跃明*胡海岚医学院基于脑机接口的抑郁症神经调控方法1、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18YFA0701400,脑机融合的脑信息认知关键技术研究,2019-09至2024-08,1362万,在研,主持人:王跃明;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830032,外侧缰核胶质细胞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2019-01至2023-12,296万,在研,主持人:胡海岚;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10口腔临床医学(100302)陈谦明*柏浩医学院仿生智能材料在口腔疾病中的应用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81991500,牙周稳态维持与重塑机制,2020/01-2024/12,1793.
4万元,首席专家,在研;2.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外创新单元,口腔黏膜癌变与防治创新单,2019/01-2023/12,500万,在研,主持;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81730030,口腔扁平苔藓基于免疫调控网络的生命科学、药学、材料学、化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分子分型与个体化治疗研究,2018/01-2022/12,297万元,在研,主持11口腔临床医学(100302)王慧明*翁文剑医学院口腔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1.
骨架相关蛋白介导的材料物理性征对干细胞命运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2019-01-01-2022-12-3159万2.
高端介入、植入产品和微创手术器械研发-个性化仿生牙种植体的研发2018-01-01--2021-12-31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50万3.
基于定向光控细胞片层技术的血管化组织工程肌肉的构建及机制研究2017-01-01--2020-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9.
6万生命科学、药学、材料学、化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12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吴息凤*华晨医学院健康城市省重点研发项目: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精准的癌症预测、预防和治疗省创新团队项目:智慧大健康创新团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智能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或其他相关工学学科背景13免疫学(100102)鲁林荣*刘婉璐医学院免疫学信息数据库和资源库建设CTLA-4突变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国家基金重点项目#31930038(2019-2023)有生物学、医学、生物信息学或计算机科学及统计学相关专业背景.
14免疫学(100102)王青青*周如鸿医学院肠道黏膜免疫稳态的维持和失调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819300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FXYD3介导的信号网络对肠道黏膜免疫稳态的调控研究,300万,2020.
1-2024.
12,在研,主持人:王青青生物学、医学、药学、化学等相关专业15内科学(传染病)(100201)李兰娟*程翼宇医学院临床医学+药学,微生态制剂肠道微生态影响"肠肝对话"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1790631,李兰娟,2018.
01-2022.
12,1511.
8万元.
临床医学专业,具备药学专业背景优先16内科学(肾刘志红*医学院AlportSyndrome遗浙江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校长专项)2020/01-2021/12,未诊断疾病分子生物学或病)(100201)俞晓敏传学研究的精准诊治与临床转化研究,80万元基因组学17内科学(消化系病)(100201)曹倩*靳津医学院探究特异性地参与调控IL-12和IL-23的诱导和平衡的分子及其具体机制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901-202112医学专业18内科学(心血管病)(100201)王建安*余路阳朱旸医学院生物瓣的功能化技术及其延长TAVI瓣膜耐久性的机理1、心脏瓣膜病治疗新技术研究,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
12-2021.
12,110万.
2、心脏学科建设经费,浙江大学基金会项目,2020.
1-2025.
12,400万.
医学专业、生物专业、生物医学工程或材料学专业优秀毕业生19内科学(心血管病)(100201)徐清波*周耐明医学院G蛋白耦连受体在血管干/祖细胞参与血管重塑中的作用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
2.
科技部重点项目(骨干).
3.
国家千人计划基金医学/生物学20内科学(心血管病)(100201)黄进宇*伍广朋医学院心脏类器官构建基质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优化1.
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019YFC0120700"心血管科用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的研制与产业化"子课题2.
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2020C83"基于心肌灌注的无创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精准评估系统及关键技术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研究".
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BQ20H020001聚乙二醇温敏水凝胶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源心脏类器官构建中的应用研究临床医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21内科学(血液病)(100201)黄河*高长有医学院三维材料对造血干细胞的作用和机制探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81520108002):WAS-iPSCs突变基因通过CRISPR/Cas9靶向修复并向造血细胞定向分化研究,282万临床医学或材料学22内科学(血液病)(100201)蔡真*吴兴坤医学院光镊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精准诊疗中的应用研究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骨髓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及细胞因子网络在诱导骨髓瘤细胞DNA损伤/修复异常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917421007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光纤光学的生物对象间接微操控系统(61775189)3、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免疫、细胞与基因治疗新技术研究(2020C03014)临床医学/光学工程23神经病学(100204)楼敏*周青医学院遗传性早发性脑血管病的致病机制及精准预防研究1、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优先主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8/01-2021/12,160万元;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0.
1-2023.
12;55万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遗传学、生物学等24神经生物学(071006)汪浩*钱骏医学院凝胶皮层Ecog电极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面上项目生物学,临床医学或工程学背景(要求是直博生)25神经生物学(071006)龚哲峰*郑能干医学院果蝇幼虫软体运动的神经网络编码1.
果蝇幼虫运动行为的神经控制编码,之江实验室开放课题,2021-2023,560万,负责人:龚哲峰2.
微型全植入式脑机接口及运动行为精确控制的应用研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2020-2023,550万.
负责人:郑能干神经生物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或其他工程学科背景26神经生物学(071006)章京*潘纲医学院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与转换应用国自然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重点研发项目神经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或其他医学、工程学科背景27神经生物学(071006)周煜东*傅君芬胡玉正医学院发育过程中宏营养素摄入失衡调控食欲控制中枢的机制2019-2024,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神经系统感知外周营养信号及调控摄食行为的机制,项目编号2019YFA0801900,729万元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或药学相关专业28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夏宏光*史炳锋周青医学院未诊断疾病药物筛选与优化1.
浙江省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项目,肿瘤精准医学创新团队,2020/01-2022/12,子课题160万(总项目1000万),主持;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91854108,MCL-1蛋白调控线粒体自噬的功能和机制研究,2019/01-2021/12,96万,在研,主持;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2017YFA0104200,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治疗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替代作用及调控机制,2017/07-2021/12,子课题174万,在研,子课题主持;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3182,二甲双胍诱导分子伴侣介导自噬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功能和机制研究,2018/01-2021/12,50万,在研,主持;医学、生物制药、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等29生物物理学(071011)杨巍*钱骏杜滨阳医学院无创活体操控神经元兴奋性的技术研发1、军工项目(二期)(SM),****,2019-2021,220万,主持人,在研;2、军工项目(一期),电磁波调控温度敏感通道技术操控情绪、恐惧和认知行为,2017-2019,150万,主持人,已结题;3、国家重点项目,TRPM2通道在帕金森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特异性抑制剂研究,2021-2025,297万,主持人,在研;4、国自然面上项目,钙离子调控TRPM2激活门控的分子机制,2019-2022,60万元,主持人,在研.
工学和生物学相关背景30生物医学工程(083100)许迎科*郭晓纲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心血管疾病的成像与光学介导的调控技术研究1.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超高分辨显微视频中运动目标物体的追踪与定量分析,2020.
01-2021.
12,94万2.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心血管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基于细胞标志物早期预警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技术研发,2020.
01-2023.
12,160万3.
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细胞内分子的光学操控与同步动态成像,2018.
01-2021.
12,50万生物医学工程(083100)、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基础医学等.
31生物医学工程(083100)张祎*罗本燕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新型磁共振CEST成像技术在阿尔兹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研究1.
基于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成像的儿童髓母细胞瘤分子分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01-2023/12,55万元2.
高敏感快速磁共振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方法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9/01-2021/12,26.
5万元生物医学工程(083100)、计算机等32生物医学工程(083100)叶学松*蔡秀军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超高清荧光胸腹腔内窥镜成像系统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医用CMOS专用图像处理通用模块研发",来源:国家科技部,起止起止时间:2019年12月-2021年12月,经费1938万.
项目编号2019YFC0117900.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名称"多模态影像整合肝脏微创手术导航仪器系统的研发",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起止时间:2019年1月-2023年12月,经费236万.
项目编号81827804.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经输尿管肾内介入诊疗机器人系统"课题"术前影像与术中图像联合定位导引与虚拟内窥镜技术",来源:国家科技部,起止时间:2017年12月-2020年11月,经费65万.
项目编号2017YFB1302800.
4)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高端内窥镜关键技术和系统研发-超高清胸、腹腔镜系统及超细径电子肾盂软镜系统研发",来源:浙江省科技厅,起止时间:2018年1月-2020年12月,经费120万.
项目编号2018C03064.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高端电子内窥镜关键技术和系统研发-3D1080P高清电子腹腔镜及微型柔性电子鼻咽喉镜研发",来源:浙江省科技厅,起止时间:2017年1月-2020年12月,经费250万.
项目编号2017C03036.
生物医学工程(083100)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临床医学或计算机等背景.
33外科学(骨外)(100210)范顺武*唐睿康医学院研究聚芳醚酮可控制备技术,开发高成骨活性聚芳醚酮和高强度聚醚酮.
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医用聚芳醚酮材料的量产关键技术及其骨科植入器械表面仿生改性技术研发,2020YFC1107100,798万,2020/7/1-2022/6/31.
临床医学、化学、材料学34外科学(骨外)(100210)叶招明*凌国平医学院骨修复材料和植入器械表界面设计及生物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肌肉-骨骼系统修复材料和植入器械及其表面改性的工程化技术,2018YFC1105400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35外科学(普外)(100210)梁廷波*平渊医学院用于肝胆胰肿瘤的纳米药物和纳米机器人1.
国自然重点项目,20190101-20231231,293万2.
利用程序性响应的新型纳米载体调控肝癌巨噬细胞功能的研究》,国自然面上项目,20200101-20231231,70万临床医学专业,有纳米材料和肿瘤学交叉研究背景36外科学(普外)(100210)徐骁*申有青医学院基于核酸纳米药物的肝移植并发症防治研究1、免疫代谢稳态失衡在移植肝早期功能不全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0-2024,293万)2、基于新型核酸纳米药物调控免疫微环境的肝癌免疫治疗新技术研究(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2022,250万)临床医学、材料学或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专业背景37外科学(普外)(100210)吴李鸣*易文医学院糖基化修饰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研究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功率脉冲电场精准消融胆管癌治疗新技术的应用与研发,2018C03018,2018-2021,主持,175万.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38外科学(普外)(100210)白雪莉*李劲松医学院肝胆胰恶性肿瘤诊治智能辅助系统的开发与应用1、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C03117,基于多维医学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及其在胰腺癌化疗敏感性预测中的应用;2、之江实验室重大科研项目2018DG0ZX01,面向多中心协同的生物医学智能信息技术平台构建及应用临床医学/普外科39外科学(普外)(100210)林辉*钱骏医学院外科精准诊疗及手术导航技术研发1.
多模态影像融合肝脏微创手术导航系统研发(国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学仪器项目81827806),2019.
01.
01-2023.
12.
31,820万;2.
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关键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110802),2017.
07.
01-2020.
12.
31,1000万;3.
智能医疗开放创新平台开发及应用示范-基于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智能医疗开放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2020C01059),2019.
01.
01-2021.
12.
31,360万.
临床医学专业,具备光学工程和计算机图像处理背景者优先.
40外科学(普郑树森*医学院纳秒脉冲电场肝癌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81721091、人工肝与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临床医学外)(100210)闫克平融的基础应用研究,2018/01-2020/12、580万、在研、主持41外科学(烧伤)(100210)韩春茂*董树荣王利群医学院战时用伤口自动修复笔核心技术的研发1.
战时用伤口自动修复笔的研制(一期),军工项目,2017.
08-2018.
07,50万;2.
战时用伤口自动修复笔的研制(二期),军工项目,2018.
07-2020.
12,70万;3.
CD26/Integrinβ1调节真皮成纤维细胞异质性促进创面修复及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9.
1-2021.
12,50万.
临床医学(外科学)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背景42微创医学(1002Z3)蔡秀军*尹俊医学院肝脏再生活性的功能性植入体的研究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C01018,医用生物材料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220万元.
临床医学背景43细胞生物学(071009)陈伟*居冰峰医学院微纳检测面上项目及蛋白质重大研究计划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免疫学,力学,生物技术,细胞生物学,药物化学,结构生物学44细胞生物学(071009)周青*俞晓敏生命科学研究院未诊断疾病的研究1.
ART环节影响配子、胚胎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分子机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004903),资助金额345万,2018.
12.
01-2021.
12.
31;2.
线性泛素化缺陷和K63泛素化缺陷导致自身炎症疾病的分子机制,国自然面上项目(31771548),资助金额61万,2018.
01.
01-2021.
12.
31;医学遗传学,生物信息,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的学术背景45眼科学(100212)姚玉峰*吴飞医学院数据驱动与知识引导结合的人工智能辅助角膜病诊断模型与系人工智能辅助角膜病诊断系统的研发和应用,WKJ-ZJ-1905,浙江省医药卫生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019.
01-2022.
12,50万元.
临床医学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统46药理学(100706)裘云庆*楼燕游剑医学院抗感染创新药物研发1.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化药新药临床前研究-抗乙肝新靶点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LAF-OH的临床前研究,2020C03046,220万,2020-1至2023-12裘云庆主持2.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项目,联合抑制葡萄糖苷酶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LGF18H310002(2018-2020年)楼燕主持药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47内科学(呼吸系病)(100201)应颂敏*余倩医学院DNA张力感应蛋白PICH在粒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定位及功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重点合作项目《PICH介导的粒细胞分化对慢性气道炎症的病理生理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命科学/药学48药学(100700)杜永忠*田兵药学院纳米金的生物合成及其在药物诊疗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特种损伤药物研发(国防项目)药学或材料学49药学(100700)邹宏斌*杨巍钱俊药学院基于聚集发光探针的脑部钙离子成像示踪研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印尼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子课题浙江大学-象外环保健康治理联合研究中心项目药学、医学、化学等相关专业50药学(100700)凌代舜*孔学谦周民药学院智能可视化药物的可控合成及其在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2.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4.
浙江省"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药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51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黄品同*吴庆标医学院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基于人工智能超声图像分析1,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声空化生物学效应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2,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和多学科远程联合会诊系统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综合评估系统研究临床医学/生物化学背景52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张敏鸣*夏顺仁吴丹医学院帕金森病影像人工智能1.
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生物标记及综合诊断指标体系研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
9-2020.
12,603万元.
2.
上海张江重大专项,"中国人脑分子与功能图谱"平台建设与示范应用项目子项目,本单位设备经费1500万元,研究经费100万元.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模态MR脑影像组学的帕金森病脑退变模式研究,2020.
1-2023.
12,55万元.
临床医学/生物化学背景53重症医学(1002Z4)方向明*徐志南医学院利用大数据筛选、改造新型纳米抗菌肽治疗脓毒症国家重点研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感染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三、招生规模每位主导师限招1名,本中心共招收53名.
四、招生办法专项计划招生采用"申请-考核"制.
五、招生对象根据多学科交叉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特点,专项计划仅限招收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
六、奖励办法1.
优秀本科生通过推荐免试被录取为直接攻博生,如加入专项计划,入学后共颁发20000元/人"新生奖学金",以激励产出创新性研究成果.
2.
多学科交叉培养博士研究生在完成归属学科培养方案的课程学习及培养环节要求基础上,直接攻博生完成所交叉学科5门及以上专业课程,硕博连读生完成所交叉学科3门及以上专业课程,可申请所交叉学科的课程辅修证书.
3.
多学科交叉培养博士研究生达到学位授予要求的授予相应学科的博士学位,如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可向研究生院申请交叉培养荣誉证书.
4.
多学科交叉培养博士研究生在申请浙江大学学术新星计划项目、赴国(境)外大学或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或短期学术交流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或优先资助.
七、导师组简介与联系方式序号主导师姓名导师组简介联系方式1毛建华主导师:毛建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肾脏病学教授,主任医师.
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肾脏学组顾问,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肾脏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童临床与保健分会常委兼秘书长,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肾脏学组组长等学术兼职.
长期从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的遗传背景及免疫机制研究,曾分别在德国基尔大学、瑞典皇家医学院、美国罗马琳达大学进行博士后及访问学者等工作,近年来共主持国家自然基金6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近年来共发表论文16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0余篇,包括ClinChem、JASN、CJASN、AmJEpidemiol、ClinGenet等.
合作导师:刘志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973"课题.
先后承担完成国家"863"课题、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精毛建华:maojh88@zju.
edu.
cn刘志红:liuzhihong@zju.
edu.
cn准医学"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国际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军医学科技十二·五重大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高水平的科研课题.
发表论著650余篇,SCI收录240余篇,主编中文专著三部,英文专著一部,肾脏病科普丛书一套2傅君芬主导师:傅君芬,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教授、求是特聘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医学重点创新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
现任第10届亚太儿科内分泌学会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长、中国妇幼协会儿童疾病与保健分会副会长、中国儿童糖尿病协作组副组长,是BMCPediatrics副主编.
多年来围绕儿童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代谢综合征、儿童糖尿病等做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等课题20余项.
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7/10),妇幼健康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次(1/13),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1/13),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一等奖1次(1/13).
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
参与国际诊治指南修订5项,执笔中国专家共识6项,牵头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10余项,多次受邀在国际重要会议上做大会报告及专题讲座和主持,是国内儿童肥胖及糖尿病研究领域有较高威望的领军人物,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合作导师:许迎科,浙江大学生仪学院教授/博导,院长助理.
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8年至2012年,于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先后担任博士后及研究助理科学家.
目前担任美国耶鲁大学兼职正教授(AdjunctProfessor)、JournalofCellularandMolecularMedicine(IF5=5.
02)杂志副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杂志(IF=4.
6)青年通讯专家、浙江省光学学会理事等职务.
入选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及省151人才工程,从事生物光子学与细胞生物学的应用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有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与科技部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纵向研究课题,发表SCI论文60多篇.
傅君芬:fjf68@zju.
edu.
cn许迎科:yingkexu@zju.
edu.
cn3舒强主导师:舒强,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医师.
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和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宋庆龄儿科医学奖等10余项.
合作导师:苗晓晔,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舒强shuqiang@zju.
edu.
cn苗晓晔miaoxy@zju.
edu.
cn4张丹主导师:张丹,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生殖遗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PI.
浙江省高校生殖健康与生殖安全高水平创新团队带头人、浙江省杰青,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近5年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参编中/英文专著6部、临床指南/专家共识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妇幼健康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合作导师:王慧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科研岗,浙江大学微小卫星研究中心副主任,先进空间实验技术联合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空间应用新技术领域专家组专家,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空间应用项目通讯评审专家,MARSS国际会议SteeringCommittee成员、分会主席;APCOT国际会议TechnicalProgramCommittee成员.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张丹:zhangdan@zju.
edu.
cn王慧泉:hqwang@zju.
edu.
cn5郭国骥主导师:郭国骥,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干细胞联盟副主席,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
2010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之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4年入职浙江大学医学院.
2019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其主要利用单细胞分析技术研究干细胞的再生和分化机制,并在哺乳动物细胞图谱的绘制上有突出贡献.
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Cell,CellResearch等著名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合作导师:贺诗波,2014年入选浙江大学百人计划,聘为研究员,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
IEEE/ACM会员、CCF传感器网络专委会委员.
发表(含接收)期刊论文67篇,包括国际知名期刊PNAS、IEEEToN、IEEEJSAC、IEEETMC、IEEETWC郭国骥ggj@zju.
edu.
cn贺诗波s18he@zju.
edu.
cn等,会议论文37篇,包括旗舰会议ACMMobiHoc、IEEEINFOCOM、IEEERTSS等.
著有个人专著一本,并参与编著学术著作一本、"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
至今研究成果被同行googlescholar引用4000余次,其中WebofScience核心合集他引超过2000次.
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杰出青年研究学者奖、中国自动化学会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IEEEiThings、IEEERFID-TA、IEEEWCNC、IEEEPIMRC最佳论文奖等多项荣誉.
现任国际SCI期刊IEEETransactionsonVehicularTechnology、SpringerPeer-to-PeerNetworkingandApplications的编委以及ElsevierComputerCommunications、HindawiInternationalJournalofDistributedSensorNetworks的客座编委.
6张进主导师:张进,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百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青年千人,浙江省杰青.
浙江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执行主任,浙江省生化协会副秘书长,浙江大学医学中心基因/细胞工程平台负责人.
2011年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博士学位.
2012-2017年于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从事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工作.
曾担任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mgen科学家负责开发iPS新药靶点研发平台.
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干细胞多能性维持的分子机制,iPS结合基因编辑进行疾病模型的建立以及基因/细胞工程在免疫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在干细胞相关领域文章以通讯或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于CellStemCell,CellMetabolism,GenomeBiology,CellReport,EMBOJournal,NatureProtocol等杂志.
曾多次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报告,包括2016年受邀为国际干细胞研究协会(ISSCR)年会报告人等.
2019年获得CSSCR授予的干细胞青年研究员奖.
合作导师:翁勤洁浙江大学药学院百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GLP中心副主任.
2015-2016年,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挂职.
研究方向1)少突胶质细胞发育调控及相关疾病模型机制研究2)药物免疫毒理学机制研究3)创新药物研发.
曾在CellStemCell,Neuron等国际顶尖杂志发表论文.
2017年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4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1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进zhgene@zju.
edu.
cn;翁勤洁:wengqinjie@zju.
edu.
cn7斯科斯科:浙江大学教授、博导.
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浙江省"千人计划"入选者,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脑与脑际融合前沿科学中心副主任.
主要研究生物光子学,包括脑功能信息的光学获取(深穿透光学成像技术和系统)、脑功能精准光学调控(非侵入精准光遗传学等)和医学人工智能.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Photonics、PNAS等.
担任PhotonicsResearch、ChineseOpticsLetters、HighPowerLaser等编委/青年编委.
龚薇: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
研究生物组织光透明处理、深穿透光学显微、精准光遗传光操控等技术和设备,致力于为神经生物学和脑机接口领域提供共性关键技术支撑.
相关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PNAS,OPTICSEXPRESS,JOURNALOFBIOPHOTONICS等国际期刊上,被推荐为2019年F1000,担任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青年委员等.
斯科kesi@zju.
edu.
cn龚薇weigong@zju.
edu.
cn8潘纲主导师:潘纲,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脑机融合与生物机器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获CCF-IEEECS青年科学家奖、IEEETCSCAwardforExcellence(MiddleCareerResearcher).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类脑计算、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普适计算等.
已发表论文100多篇(包括Nature、IEEETPAMI、TNNLS、TBME、ACMComputingSurveys等国际一流刊物,以及CVPR、ICCV、NIPS、AAAI、IJCAI、UbiComp等国际一流会议),授权发明专利39项.
指导学生获CCF-A类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1次、最佳论文提名奖(HonorableMentionAward)2次,以及其他IEEE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2次、时间考验奖(Test-of-TimePaperAward)1次.
相关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完成人).
目前担任《IEEETrans.
NeuralNetworksandLearningSystems》、《IEEETrans.
Cybernetics》、《IEEESystemsJournal》、《IEEETrans.
CognitiveandDevelopmentalSystems》等国际期刊编委.
合作导师:王菁,浙江大学系统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国家千人计划.
王菁博士在哺乳类动物大脑皮层的视觉和躯体感觉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领域内享有盛誉,是国际上研究非人灵长类脑成像和神经技术发展方面的学科带头人.
她长期从事神经科学、脑与认知科学等相关研究工作,潘纲:gpan@zju.
edu.
cn王菁:annawang@zju.
edu.
cn198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1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她在博士期间的工作:重组雪貂的脑神经网络,是大脑发育和可塑性研究的著名范式.
王菁博士在1991年加入了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TorstenWiesel研究组,在DanielTs'o博士的指导下,使用内源信号光学成像技术研究哺乳类动物初级和二级视皮层的功能结构(1991-1993),并于随后的1993-1995年期间,在美国贝勒医学院继续这类研究.
在1996年,王菁博士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开始了她的第一份教职工作.
2003-2015年期间,在美国范德堡大学担任心理学系、放射科学系和生物医学工程系的联合聘任教授.
曾主持多项美国NIH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了IF>5的高影响因子文章(如Science、NatureNeurosci、PNAS、Neuron等国际顶尖杂志)28篇,拥有多项授权的美国发明专利,担任NIH基金评委、多个神经领域国际主导杂志的编委和编审人员.
2016年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Fellow).
9王跃明主导师:王跃明教授长期从事"脑机接口"研究,近年来完成或正在承担脑机接口相关的、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项目4000万,发表脑机接口相关论文6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1.
683,SCI影响因子总和123.
188).
成果获国际脑机接口会议(BCIMeeting)脑机接口创新研究提名奖、入选2016年中国高校十大进展、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一等奖、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杰出贡献奖.
合作导师:胡海岚教授情况: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曾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第12届国际脑研究组织-凯默理神经科学国际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科技部"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奖,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等.
胡海岚教授在抑郁症的分子机制、社会竞争的神经调控、以及情绪的神经编码等脑科学前沿做出了突破性贡献.
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重要原创工作,其中包括独立通讯作者的三篇Science,两篇Nature,一篇NatureNeuroscience.
受邀在神经科学领域最著名的综述杂志(NatureReviewsNeuroscience,AnnualReviewinNeuroscience,TrendsinNeuroscience等)撰写综述.
作为唯一的本土中国代表受邀作为神经科学领军人物为Neuron建刊30周年撰写Voice专栏.
担任美国神经科学学会SFN程序委员会委员、国际分子和细胞认知学会(MCCS)理事和Faculty1000点评专家等.
王跃明ymingwang@zju.
edu.
cn胡海岚huhailan@zju.
edu.
cn10陈谦明主导师:陈谦明,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
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二等奖等;主编学术专著4本;授权发明专利5项.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指导教师,曾受聘香港大学牙学院,后于UCLA任ResearchScholar、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
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在MoleclarCellularProtemics和口腔最高影响因子杂志JDentRes等.
合作导师:柏浩,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和竺可桢学院混合班,获高分子专业学士学位;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2-2015年,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5年9月起,任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等多项荣誉.
代表性论文发表在Nature,NatureMaterials,NatureCommunications,ScienceAdvances,AdvancedMaterials等期刊,总引用6000余次,多次被Nature,Science,Chemistry&EngineeringNews等选为研究亮点陈谦明:qmchen@zju.
edu.
cn柏浩:hbai@zju.
edu.
cn11王慧明主导师:王慧明,现任浙大口腔医学院院长,附属口腔医院院长,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7年,临床治疗中注重于治疗的个性化、手术的微创化、愈合的功能化和外形的美观化,是浙江省口腔颌面外科学带头人.
大胆吸收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并加以改良,在浙江省内率先开展颌面部大型肿瘤切除及系列复合组织同期移植修复术、骨牵张成型术矫正面颌畸形术、上下颌骨同期正颌外科矫形术,缺损牙槽再造及复合牙种植术,颌面多发性骨折重建术等多项新技术、新方法,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在国际上首创胸锁乳突肌-锁骨重建下颌软硬组织缺损同期牙颌功能重建.
合作导师:翁文剑,教授,现任浙江大学材料系系主任.
现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生物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硅酸盐学报》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湿化学合成、生物材料、纳米功能材料.
在科学研究中以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设计及组装为手段,以产生材料高性能为目标.
近年来主持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发表SCI论文62余篇,获授权专利20余项,曾获浙江省科学进步一等奖.
王慧明:hmwang1960@hotmail.
com,翁文剑:wengwj@zju.
edu.
cn12吴息凤主导师:吴息凤,教授,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兼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医疗保障大数据和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曾任职于美国癌症医院历年排名第一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27年,获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终身教授、癌症预防BettyB.
Marcus冠名主席、癌前基因组图谱计划创始主任、转化医学和公众健康基因组学中心创始主任、病史数据库主任.
回国后获批浙江大学医疗保障大数据和政策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省智能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领军型智慧大健康创新团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防治"自然科学基金专项、教育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题案例专项等项目.
共发表超过770篇文章,很多发表在世界顶级杂志,H指数94,累计被引35521次,单篇最高引用1617次(Lancet,2011),是世界顶尖的公共卫生学家,是美国获科研资助最多的研究者之一.
合作导师:华晨教授于1994年取得比利时根特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在荷兰代尔夫特大学任研究员,现任浙江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所长,是法国总统项目"50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高级访问学者和中组部、团中央"2002博士服务团"成员.
华晨教授是多名研究生和规划师的指导老师,在健康城市方向,已指导研究生进行了城市健康韧性、城市医疗放在用地选址布局和结核病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
吴息凤:xifengw@zju.
edu.
cn华晨:huachen1212@zju.
edu.
cn13鲁林荣主导师鲁林荣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长期从事T细胞免疫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免疫调控和免疫耐受机制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4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被聘为爱丁堡大学荣誉教授.
现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免疫细胞分会秘书长,CMI(CellularandMolecularImmunology),AJCEI(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andExperimentalImmunology),FrontiersinImmunology和《中国免疫学杂志》编委.
在研国家基金重点项目2项,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组长).
合作导师刘琬璐,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助理教授PI,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在Cell、CellStemCell等杂志发表创新性论文.
鲁林荣lu_linrong@zju.
edu.
cn;刘琬璐wanluliu@intl.
zju.
edu.
cn14王青青主导师:王青青,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免疫学研究所副所长,医学院基础医学系主任.
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
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NatImmunol,NatCommun,JClinInvest,JImmunol,OncoImmunology,JBiolChem等发表数十篇论文,以合作者身份在Cell,NatImmunol,Immunity等发表论文,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并申报7项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3项获授权).
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曾获第七届浙江省青年科技奖、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学者奖等荣誉.
合作导师:周如鸿,美国IBM沃森研究中心软物质理论与模拟实验室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思源讲座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Fellow),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Fellow).
周教授在利用分子动力学理论模拟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纳米尺度水的特殊性质及生物效应、以及纳米-生物界面的分子动力学过程的研究领域成就卓著.
在权威学术刊物如Science,Nature,PNAS,JACS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2篇,SCI引用3100多次(最高单篇引用280次,h-index31).
近5年来,周教授仅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就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其中5篇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2011年关于"人眼晶球蛋白积聚的分子机制",以及"蛋白与纳米管的相互作用"的两篇论文,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刊》的"亮点论文"(featuredarticle)发表.
周教授应邀在世界各地大学、研究机构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130余次;曾多次担任全美化学学会年会分会主席;曾获全美化学学会计算化学奖(DECAward),IBM杰出科技贡献奖(2005,2008),以及IBM发明创造奖(2004,2009).
2009年以IBM蓝色基因组主要成员之一荣获美国总统奖(国家技术创新总统奖,NationalMedalonTechnologyandInnovation).
其研究工作多次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生物信息技术世界(Bio-ITWorld),英国的《新科学家》(NewScientist)和《化学世界》(ChemicalWorld),以及《中国科学》等国际著名期刊和网站报道.
王青青,wqq@zju.
edu.
cn;周如鸿,rhzhou@zju.
edu.
cn15李兰娟主导师:李兰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家.
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对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有重大突破性贡献.
1994年始建立《感染微生态学》,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率先全面揭示肝病肠道微生态宏基因组变化规律,创立微生态干预防治重症肝病新策略,为感染防治提供崭新思路.
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
在Nature、Lancet、NEJM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SCI文章300多篇.
合作导师程翼宇:药学院,浙江大学首批求是特聘教授,1986年起从事人工智能、制药工程与医药分析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1992年创办浙江大学智能信息工程研究所、2003年组建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
创新提出医药分析信息学、药品质量控制工程学、数字制药工程设计方法以及智慧制药技术策略.
李兰娟:ljli@zju.
edu.
cn,程翼宇chengyy@zju.
edu.
cn16刘志红主导师:刘志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973"课题.
先后承担完成国家"863"课题、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精准医学"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国际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军医学科技十二·五重大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高水平的科研课题.
发表论著650余篇,SCI收录240余篇,主编中文专著三部,英文专著一部,肾脏病科普丛书一套.
合作导师:俞晓敏,俞晓敏,浙江大学医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医学遗传学,未诊断疾病,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通过结合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和临床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包括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测序、靶基因测序,转录组测序等,结合生物信息学与遗传学分析研究遗传病,以期确定遗传变异如何帮助遗传性疾病患者(罕见,常见,严重和轻度)的诊断、护理和治疗.
特别是在免疫失调性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特应性疾病等寻找致病基因,通过对患者及其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对致病基因影响的信号通路和功能,致病的机制和机理获得更好的见解.
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9篇,总影响因子超过200分,代表性文章发表在Nature,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PNAS),JournalofAllergyandClinicalImmunology,Naturegenetics等学术期刊.
刘志红:liuzhihong@zju.
edu.
cn,俞晓敏:yuxiaomin@zju.
edu.
cn17曹倩主导师:曹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消化科主任,浙江省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亚太炎症性肠病组织委员,领导的炎症性肠病中心为国内卓越IBD诊疗中心.
研究方向是炎症性肠病临床长期结局队列研究和炎症性肠病免疫调控机制研究,主持国家基金4项、省重点研发1项,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级多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
合作导师:靳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博士后,2015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研究方向是自身免疫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尤其是脑-肠微环境中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省杰出青年基金,主持/参与科技厅重大专项2项,已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回国后已在Cell、Natureimmunology,JEM,JCI,NC等高水平杂志发表高影响研究论文.
曹倩:caoq@srrsh.
com靳津:jjin4@zju.
edu.
cn18王建安主导师:王建安: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30余年来致力于心血管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治,在经导管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等领域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
以通讯作者在PNAS,CirculationResearch等刊物发表SCI论文168篇,总他引3279次.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全国八年制教材《内科学》共同主编、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荣获全国白求恩奖章、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等荣誉称号.
合作导师:余路阳: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赛傲生物再生生物学联合实验室主任.
朱旸: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浙江大学高分子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建安wja@zju.
edu.
cn;余路阳luyangyu@zju.
edu.
cn;朱旸zhuyang@zju.
edu.
cn19徐清波主导师:徐清波教授、国家千人特聘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曾任英国伦敦大学国学院心血管系终身教授,在Lancet、Nature子刊、JCI、Circulation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共发表SCI论文300余篇,总影响因子约2,700点,被引用约2.
5万次,H因子90合作导师:周耐明教授,浙江大学生化研究所所长,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中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成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膜生物学会(理事),2006年引进浙江大学至今发表G蛋白耦连受体相关SCI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科学自然基金10余项,参与国家科技部863和973重大项徐清波:qingbo_xu@zju.
edu.
cn周耐明:zhounaiming@zju.
edu.
cn20黄进宇主导师:黄进宇,教授/博士/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博导,附属市一医院党委书记,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省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收录20余篇.
合作导师:伍广朋工学博士、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博导,目前主要开展二氧化碳化学转化、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光刻胶、嵌段共聚物光刻技术(BlockCopolymerLithography)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等科研任务,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Macromolecules、EnergyEnviron.
Sci.
、NanoLetters、ACSNano,相关研究授权多篇专利,并获得2015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4/7).
黄进宇zdsyhjy0902@zju.
edu.
cn伍广朋gpwu@zju.
edu.
cn21黄河主导师:黄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血液学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干细胞基础及应用研究;免疫治疗临床基础及应用研究.
先后于2003年及2015年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作为负责人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等26项.
发表SCI论文205篇,其中通讯作者论文142篇.
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4项,授权发明专利17项.
近5年在国际大型会议担任主席、特邀报告和口头报告85次.
任国际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权威杂志BMT,BBMT,JHO编委.
合作导师:高长有,教授,博士生导师,杰青,国际生物材料学会Fellow,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Fellow,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系系主任.
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生物材料973计划课题2项.
在AngewandteChemie、AdvancedMaterials、Biomaterials等本学科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被他人引用8000余次;个人H因子57.
编著有《医用生物材料》(化工出版社)、《PolymericBiomaterialsforTissueRegeneration:FromSurface/InterfaceDesignto3DConstructs》(Springer出版社),参与撰写和编著专著多部.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
黄河:hehuangyu@126.
com;高长有:cygao@zju.
edu.
cn22蔡真主导师:蔡真教授、浙江大学二级教授、求是特聘医师、主任医师、博导,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心主任、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副主任;首批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被授予2013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被授予2012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一等奖;浙江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淋巴肿瘤分会-候任主委、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委员多发性骨髓瘤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近年来,蔡真教授带领其课题组在恶性淋巴瘤的免疫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耐药机制的研究、肿瘤免疫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索,在本专业顶级期刊《Blood》、《Leukemia》、《Haematologica》、《JNatCancerInst》、《CANCERLETTERS》、《Protein&Cell》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
合作导师:吴兴坤教授、浙江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光纤设计、制造业专家,中国大尺寸光纤预制棒研发、并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奠基人,被授予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曾于1995年获美国乔治亚大学物理学博士(Ph.
D.
),1995-1996年世界著名的美国斯坦福研究院博士后,曾在多家美国上市公司任资深科学家(SeniorScientist)和项目领导人(Projectleader).
导师组合作完成论文Controlledrotationofcellsusingasingle-beamanisotropicopticaltrap.
发表于OpticsCommunications杂志.
国际上首次实现使用光纤(0.
125mm直径)的特殊模式,形成4个抓手在不让细胞受激光影响的条件下,对细胞的空间状态实现操控.
蔡真:caiz@zju.
edu.
cn吴兴坤:xingkunwu@zju.
edu.
cn23楼敏主导师:楼敏,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卒中的精准诊疗研究,利用前瞻性收集的临床数据库探索卒中的病因和机制,并转化应用于临床诊治.
其机制研究填补了脑卒中急性期诊治领域的多项空白,有助于个体化精准诊治以及卒中诊疗规范的建立.
文章发表在NatureReviewNeurology、AnnalsofNeurology等学术期刊上.
合作导师:周青,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临床分子遗传学执业主任医师(DABMGG),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院专家委员(FACMG).
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手段,包括wholeexomesequencing,targetsequencing,wholegenomesequencing,ChIPsequencing,RNAsequencing结合生物信息学和遗传学分析,研究人类遗传病,寻找致病基因;深入研究致病基因的信号通路和功能,解析致病的机制和机理,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开展转化医学的研究,推动个体化医疗进程.
已发表文章36篇,总影响因子600多分,代表文章发表在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Nature,NatureGenetics,PNAS,AJHG等学楼敏lm99@zju.
edu.
cn周青zhouq2@zju.
edu.
cn;术期刊.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课题组长,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团队.
荣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ellowsAwardforResearchExcellence(FARE)(201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OrloffScienceAward(201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GenomeRecognitionofEmployeeAccomplishmentsandTalents(GREAT)Award(2017),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SystemicAutoInflammatoryDiseases(ISSAID)YoungInvestigatorAward(2019),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19),浙江大学2019年度十大学术进展等学术荣誉.
24汪浩主导师:汪浩;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PI.
自2012年入职浙江大学以来以神经环路发育和功能为研究重心,从分子,细胞和环路水平解析突触精细化的分子细胞机理,及本能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
取得成果:建立用于研究发育过程中突触精细化机制的模型-丘脑感觉突触,阐明胡须触觉经验,星形胶质细胞内钙信号以及AMPA受体和NMDA受体不同亚单位在突触精细化中的作用;揭示了背外侧被盖区在气味诱导的先天性恐惧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发现中央导水管灰质区参与摄食调控;发明了基于水凝胶体系的柔性多功能电极.
近五年内,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Neuroscience,eLife,CellReports等(共同通讯或通讯作者);CurrentBiology,NatureNeuroscience(合作作者)发表论文12篇.
论文被Cell,Nature等多种SCI杂志引用约150余次.
受国家自然基金委优青项目资助,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7).
基于凝胶体系的脑电极研究已或2项国家专利授权.
合作导师:钱骏;博士:光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信息学部学术交流与合作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影像材料与技术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青年工作组副组长,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主要开展大深度活体生物成像的研究工作.
共发表SCI论文100多篇(一半以上为医工信交叉研究论文).
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67篇(包括Cell子刊Chem综述论文1篇,IF>10的期刊论文22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
SCI他引3000多次(单篇最高300多次),H-index为37.
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主题、邀请报告共30多次.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子课题,863子课题等.
汪浩haowang@zju.
edu.
cn钱骏qianjun@zju.
edu.
cn25龚哲峰主导师:龚哲峰,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PI.
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0-2005年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6-2011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2012年加入浙江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任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昆虫感觉信息加工及软体运动行为的神经网络控制编码机制,承担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多项,以及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在Science,NatureCommunications等期刊以通信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多篇,并曾获Science杂志同期配发特约评论文章.
同时还是国家基金委项目会评专家,ASNneuro编委,PlosGenetics,NeuroscienceBulletin,InternationalJournalofChemistry等期刊审稿专家.
合作导师:郑能干,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智能嵌入式系统.
2002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生仪学院,2007年获留学生基金委(CSC)中加联合培养,2009年获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获浙江大学优秀博士生卓越计划资助.
2008年9月加入求是高等研究院,2009年7月进入求是高等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
2011年6月出站,留校任计算机方向教学科研岗位教师,获林百欣高科技奖(二等,2011)、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一等,2016,团队成员5/15)、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6,团队成员).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浙江省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特别资助项目、先进技术预研项目等共计20项,作为科研骨干参与973、86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先进技术预研项目等共计13项.
在NatureCommunications,IEEETrans,AAAI,IJCAI,JMEMS,ScientificReports,ElectronicLetters等重要国际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版权3项.
现为IEEESeniorMember、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高级会员、CSIG视觉感知智能系统专委会委员、ACMSIGAPPChina专委会委员,担任IEEECPSCom2018/2019执行主席(ExecutiveChair),中国工程院院刊FITEE(《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首届通讯专家(2019.
7-2022.
12)、CCFB类期刊JournalofSystemsArchitecture编委(AreaEditor),并担任AAAI、IJCAI、ICML等多个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
龚哲峰:zfgong@zju.
edu.
cn;郑能干:zng@zju.
edu.
cn26章京主导师:章京,2020年初作为讲席教授加盟浙江大学、现任浙江大学"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主任第一附属医院佘杭院区副院长、病理科主任.
回国前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理科主任医师(担任神经病理科主任至2016年2月),教授和冠名讲席教授(ShawEndowedProfessor)、兼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及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教授.
合作导师:潘纲,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脑机融合与生物机器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获CCF-IEEECS青年科学家奖、IEEETCSCAwardforExcellence(MiddleCareerResearcher).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类脑计算、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普适计算等.
已发表论文100多篇(包括Nature、IEEETPAMI、TNNLS、TBME、ACMComputingSurveys等国际一流刊物,以及CVPR、ICCV、NIPS、AAAI、IJCAI、UbiComp等国际一流会议),授权发明专利39项.
指导学生获CCF-A类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1次、最佳论文提名奖(HonorableMentionAward)2次,以及其他IEEE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2次、时间考验奖(Test-of-TimePaperAward)1次.
相关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完成人).
目前担任《IEEETrans.
NeuralNetworksandLearningSystems》、《IEEETrans.
Cybernetics》、《IEEESystemsJournal》、《IEEETrans.
CognitiveandDevelopmentalSystems》等国际期刊编委.
章京jzhang1989@zju.
edu.
cn潘纲gpan@zju.
edu.
cn27周煜东主导师:周煜东,教授,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副院长.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爱丁堡大学HonoraryLecturer.
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NatureMedicine、NatureCommunications、JournalofCellBiology等国际著名杂志上.
主持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项目.
致力于神经发育疾病和代谢疾病的机理研究.
合作导师:傅君芬,主任医师、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常务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儿童内分泌学.
合作导师:胡玉正,浙江大学心理系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课题涉及心理学、脑科学、医学等学科交叉.
周煜东yudongzhou@zju.
edu.
cn傅君芬fjf68@zju.
edu.
cn胡玉正huyuzheng@zju.
edu.
cn28夏宏光主导师:夏宏光,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浙大医学中心主任助理,浙大医学中心分子筛选与合成平台首席科学家.
夏宏光博士长期聚焦先导分子调控细胞命运和人类疾病的研究,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鉴定调控细胞命运的先导化合物,揭示其作用靶点和调控机制,开发相关疾病的候选药物;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先后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和共同通讯作者在Cell、等杂志发表论文21篇,他引共计1800余次(WebofScience);主持国家、省级科研项目5项,校级、企业科研项目3项.
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项,PCT发明专利1项,与马大为教授合作开发的第三代EGFR有机小分子抑制剂已经获得中国1.
1类新药临床批件和美国临床批件,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临床I期实验,并实现海外市场权的成功转让.
合作导师:史炳锋,国家杰青,浙大化学系教授,副系主任.
合作导师:周青,浙大生研院研究员.
夏宏光hongguangxia@zju.
edu.
cn史炳锋bfshi@zju.
edu.
cn周青zhouq2@zju.
edu.
cn29杨巍主导师:杨巍,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生物物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导,浙江省杰青.
长期从事离子通道调节机制及其在神经系统生理病理功能的研究,并通过开发针对特定通道的抑制剂以期发现新的神经系统疾病干预治疗手段.
作为负责人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青年项目1项,科技部蛋白质重大研究计划子课题1项,国防科委JW项目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子课题1项和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科研项目1项等.
在Science,NatureCmmunications,CellResearch,CellReports等国际专业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
合作导师1:杜滨阳,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博导,国家优青.
主要研究方向为离子环境响应性高分子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及其应用研究合作导师2:钱骏,浙江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杰青;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
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红外二区荧光活体生物成像;三光子荧光显微活体生物成像杨巍:yangwei@zju.
edu.
cn钱骏:qianjun@zju.
edu.
cn杜滨阳:duby@zju.
edu.
cn30许迎科主导师:许迎科,浙江大学生仪学院教授/博导,院长助理.
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光子学与细胞生物学应用研究.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十多项省部级课题.
在NatureCommunications,NatureMethods,BiologicalReviews,JournalofCellBiology,Engineering等领域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61篇.
担任耶鲁大学兼职客座教授(AdjunctProfessor)、JournalofCellularandMolecularMedicine(IF5=5.
02)杂志副主编等.
合作导师:郭晓纲,浙一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导.
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许迎科yingkexu@zju.
edu.
cn郭晓纲gxg22222@zju.
edu.
cn31张祎主导师:张祎,浙江大学生仪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在快速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磁共振CEST成像等领域做出了若干原创性贡献,发明了SLAM、PANGS、vSENSE和FS-CEST等新型磁共振成像方法.
在磁共振成像领域顶级期刊《MagneticResonanceinMedicine》等发表了SCI论文30余篇,有国际专利授权3项和中国专利授权2项,有中国专利申请4项和国际专利申请2项,并于2015年获得国际医学磁共振协会青年会士荣誉称号.
合作导师:罗本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医师.
张祎yizhangzju@zju.
edu.
cn罗本燕luobenyan@zju.
edu.
cn32叶学松主导师:叶学松,长期从事现代传感检测技术以及医疗仪器研发等方面的科研工作,目前主要从事生物医学传感器、数字诊疗设备、可穿戴医疗设备等的科学研究工作.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合作项目30余项.
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学术论文7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防专利4项;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2项.
领导研发团队研制多款高端医疗装备,如3D腹腔镜及成像系统、冠心病诊断仪、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监护仪等,获医疗器械注册证书3项.
合作导师:蔡秀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主攻方向肝胆胰脾外科、微创外科.
叶学松yexuesong@zju.
edu.
cn蔡秀军cxjzu@hotmail.
com33范顺武主导师:范顺武,教授,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医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国医教会腰椎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中国骨伤》编委,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
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68篇,IF>10.
0论文3篇,IF>5.
0论文22篇,SCI影响因子累计近达250余分,累计被他引400余次.
合作导师:唐睿康,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
是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省骨骼肌肉退变与再生修复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的核心成员.
围绕生物矿化开展材料合成和材料调控生物等前沿基础研究,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并取得了原创性突破,主要方向有材料合成、生物材料、仿生修复以及材料与生物之间的相互调控复合等,涉及化学、材料、生物和医学等领域.
在Nature、PNAS、NatCommun、范顺武:fansw@srrsh.
com唐睿康:rtang@zju.
edu.
cnSciAdv、JACS、AgnewChemIntEd及AdvMater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
34叶招明主导师:叶招明,教授、博士生导师、求是特聘医师、主任医师,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主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原973/863)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骨科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骨科学位点负责人,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骨肿瘤学组副组长.
《OrthopaedicSurgery》、《中华骨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近5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
以通讯作者在CancerResearch、EBioMedicine、CellDeathandDisease、FrontImmunol、CellPhysiolBiochem等杂志以及骨科著名期刊ClinicalOrthopaedicsandRelatedResearch等发表SCI论文50余篇.
合作导师:凌国平,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表面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科技部ITER专项"氚提取系统(TES)设计与关键技术前期研究";浙江省重点计划项目1项;曹光彪高科技基金1项.
叶招明:yezhaominghz@163.
com凌国平:linggp@zju.
edu.
cn35梁廷波主导师:梁廷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浙江省胰腺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级专利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项.
合作导师:平渊,于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分别在新加坡科学技术局材料工程研究所(InstituteofMaterialsResearchandEngineering,A*STAR),墨尔本大学(TheUniversityofMelbourne)及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从事科研工作.
2017年底加盟浙江大学药学院,主要从事方向为高分子药物载体在基因编辑及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迄今为止在国际SCI刊物上已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NAS,NanoLetters,ScienceAdvances等国际SCI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总引用次数2700余次.
曾获得包括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访问研究奖,JCREmergingLeaderAward等奖项.
梁廷波liangtingbo@zju.
edu.
cn平渊pingy@zju.
edu.
cn36徐骁主导师:徐骁,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长期从事肝移植并发症防治、移植肿瘤学研究.
主持86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6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Gut、JHepatol、AdvFunctMater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90余篇.
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3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合作导师:申有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浙江大学工学部副主任、生物纳米工程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合成及其应用于纳米药物的研究,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在NatureNanotechnology、NatureBiomedicalEngineering、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和Adv.
Mater.
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80余篇.
徐骁:zjxu@zju.
edu.
cn申有青:shenyq@zju.
edu.
cn37吴李鸣主导师:吴李鸣,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大一院院长助理,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外科医学工程与转化学组委员.
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
从事肝胆胰肿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与诊疗新技术研究十余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0余项,在BMJ、ACSAppl.
Mater.
Interfaces、Oncologist等高影响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全国统编教材2部、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2项,以主参人员身份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合作导师:易文,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化学研究所副所长,InternationalGlycoconjuateOrganization青年糖科学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Science、PNASU、Natcommun等高影响杂志发文10余篇,主持国家重点培育项目、国自然基金面上等多个项目.
吴李鸣:wlm@zju.
edu.
cn易文:wyi@zju.
edu.
cn38白雪莉主导师:白雪莉,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常务副主任、长期工作在肝胆胰外科和肝脏移植临床一线,主攻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是浙江省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2019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
主持科研项目共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表学术论文128篇,SCI论文109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ut、Molecular白雪莉shirleybai@zju.
edu.
cn李劲松ljs@zju.
edu.
cnCancer和Hepatology等TOP期刊发表SCI论文56篇.
合作导师:李劲松教授,之江实验室网络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电子病历与智能专家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39林辉主导师:林辉,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邵逸夫医院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办公室主任,浙江省认知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副主委,入选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带头人、浙大医学院第二期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
长期从事肝胆胰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近年聚焦于外科手术导航和手术器械研发,授权发明专利7项;主导建设了国内首个区域互联协作的互联网医疗平台——邵医健康云平台,获中国健康产业创新"奇璞奖".
合作导师:钱俊,浙江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在NatureCommunications、Chem、AdvancedMaterials、ACSNano等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IF>10的期刊论文22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SCI他引3000多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大会、邀请报告30多次.
成果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入选"2012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林辉369369@zju.
edu.
cn;钱俊qianjun@zju.
edu.
cn40郑树森主导师:郑树森,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肝移植及多器官移植领域开拓者之一.
担任器官移植领域2项"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在Nature、Gut、AJT,Transplantation等SCI论文300余篇.
主编教育部规划《外科学》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及专升本教材,先后主编《肝脏移植》、《胰腺移植》、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团队奖、特等奖.
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共400余名,为我国器官移植和多器官联合移植领域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
合作导师:闫克平,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在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TU/e)获电气工程学博士学位.
回浙江大学工作后,开创超短高压电脉冲在电除尘、海洋勘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等新兴研究方向的应用.
在高电压放电技术和工业应用领域获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团队一等奖、浙江大学工学部三大标志性成果奖多项.
郑树森:shusenzheng@zju.
edu.
cn,闫克平:kyan@zju.
edu.
cn41韩春茂主导师:韩春茂,近三年承担国家、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其中2016年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总经费6000余万元.
课题组经过10多年研究,在组织工程皮肤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正在推进产品化和临床转化研究.
近几年来获省科技成果奖二等奖4项,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在人韩春茂:hanchunmao1@126.
com董树荣:工真皮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BiomedRep、BURNS、SciRepSep等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专著30部.
参与编写《中华烧伤医学》、《现代瘢痕学》等专著30部,其中副主编5部.
合作导师:王利群,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副系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12届化学部高分子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在生物医用高分子,药物靶向控释高分子载体系统,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高分子降解与扩散计算机仿真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已承担国家科技部"863"专项项目,"十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及企业项目20余项.
合作导师:董树荣,微电子学院微系统所副所长,浙江省微纳智能系统应用实验室副主任,微电子学院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导.
发表AcsNano、AM等SCI期刊论文120篇,申请发明专利93项,授权57项.
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863项目、国家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等15项.
获得国家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dongshurong@zju.
edu.
cn王利群:lqwang@zju.
edu.
cn42蔡秀军主导师:蔡秀军教授是浙江大学著名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外科学教授.
带领的课题组团队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卫生部行业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浙江省社会发展重大专项等课题.
目前已经发表相关著作120余篇,申请专利25项,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合作导师:尹俊,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于2004年在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获得学士学位;于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于2011年在美国Clemson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
自2011至2013年,在美国UCLA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自2013年至2014年,在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担任青年研究员.
自2014年12月起,在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担任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生物制造技术及生物材料研发,生物力学.
蔡秀军cxjzu@hotmail.
com尹俊junyin@zju.
edu.
cn43陈伟主导师:陈伟,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1)2018.
5-至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教授(2)2014.
4-至今,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3)2009.
5-2014.
4,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BME,博士后/研究科学家(4)2003.
8-2009.
5,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BIOENGINEERING,助理研究员.
研究领域:单分子及单细胞技术|力生物学与生物力学|分子免疫学及免疫工程|神经生物学(071006)|系统生物学陈伟jackweichen@zju.
edu.
cn居冰峰mbfju@zju.
edu.
cn合作导师:居冰峰,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超精密加工技术、微纳测量以及精密机电系统等.
第一获奖人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2013)、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3),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2003)、日本学术振兴会奖学金获得者(2003),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44周青主导师:周青,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临床分子遗传学执业主任医师(DABMGG),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院专家委员(FACMG).
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手段,包括wholeexomesequencing,targetsequencing,wholegenomesequencing,ChIPsequencing,RNAsequencing结合生物信息学和遗传学分析,研究人类遗传病,寻找致病基因;深入研究致病基因的信号通路和功能,解析致病的机制和机理,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开展转化医学的研究,推动个体化医疗进程.
已发表文章36篇,总影响因子600多分,代表文章发表在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Nature,NatureGenetics,PNAS,AJHG等学术期刊.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课题组长,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团队.
荣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ellowsAwardforResearchExcellence(FARE)(201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OrloffScienceAward(201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GenomeRecognitionofEmployeeAccomplishmentsandTalents(GREAT)Award(2017),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SystemicAutoInflammatoryDiseases(ISSAID)YoungInvestigatorAward(2019),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19),浙江大学2019年度十大学术进展等学术荣誉.
合作导师:俞晓敏,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医学遗传学,未诊断疾病,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9篇,总影响因子超过200分,代表性文章发表在Nature,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PNAS),JournalofAllergyandClinicalImmunology,Naturegenetics等学术期刊.
周青zhouq2@zju.
edu.
cn;俞晓敏yuxiaomin@zju.
edu.
cn45姚玉峰主导师:姚玉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求是特聘学者.
博士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部,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为角膜病、人工智能角膜病诊断平台、眼病原学和眼免疫学等.
研究开发的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技术被国际同行命名为"Yao's法角膜移植术",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被编入美国眼科教科书,并被相关的国际眼科专家学习效仿并得到推广应用.
合作导师:吴飞,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工作组组长、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指南编制专家、《中国人工智能2.
0发展战略研究》执笔人之一.
姚玉峰:yaoyf@zju.
edu.
cn吴飞:wufei@cs.
zju.
edu.
cn46裘云庆主导师:裘云庆,为求是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常务副院长、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浙大一院国家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主任,主要从事肝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在乙肝以及肝癌的创新药物研究、肝癌治疗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果.
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总经费1081万)、国家863计划(总经费1160万)、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平台项目("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平台")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重大专项、科技厅公益项目等十三项.
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25篇,其中5分以上10篇(10分左右4篇),以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一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二等奖等奖项5项,以主要完成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省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奖励5项,以及于2016年获年度"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3项,以第二发明人申请专利1项.
合作导师:游剑教授,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药学院;合作导师:楼燕,副主任药师,浙一医院药学部,博士生导师裘云庆:qiuyq@zju.
edu.
cn;楼燕:yanlou@zju.
edu.
cn;游剑:youjiandoc@zju.
edu.
cn47应颂敏主导师:应颂敏,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特聘专家、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一直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病理调控和靶向治疗的研究,注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逐渐在这些领域形成了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系统性研究体系.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优青项目、面上项目,科技部973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浙江省重大项目等.
主要贡献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NatureCellBiology、MolecularCell、CellResearch、AdvancedScience、JournalofAllergy&ClinicalImmunology、Biomaterials、CancerResearch等发表论文70余篇,总影响因子约570分.
6篇论文被Facultyof1000推荐.
其成果被Nature、Science、Cell等杂志共引用超过2900次.
受邀担任欧洲呼吸学会专家学院委员(Member,ERSCollegeofExperts)、世界癌症研究协会(WorldwideCancerResearch)、英国肺脏基金会(BritishLungFoundation)和丹麦独立研究委员会(DanishCouncilforIndependentResearch)项目评审专家.
合作导师:余倩教授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
2014年获选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青年项目回国加入浙江大学电镜中心工作.
一直以来致力于运用和发展多尺度、三维微结构表征,以及原位电子显微镜下的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研究结构金属材料中的缺陷结构、缺陷运动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关联性.
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文章40篇,其中包括《Nature》两篇、《Science》一篇、《NatureCommunications》五篇、《Acta》等,多篇获ESI高被引论文.
2019年获得浙江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奖、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四完成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2016年获得香港求是基金会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现主持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两项,骨干参与科技部青年973计划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一项等.
在重大国际会议(MRS,TMS等)做学术邀请报告30余次,担任MaterialsCharacterization期刊副主编,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并多次担任了美国材料研究学会年会MRS、TMS分会以及NatureConferenceonElectronMicroscopeforMaterials组办工作.
应颂敏:yings@zju.
edu.
cn;余倩:yu_qian@zju.
edu.
cn48杜永忠主导师:杜永忠,工学博士,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物制剂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从事药物新剂、新制剂和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设计与构建,及其在癌症、脏器损伤、脊髓损伤与神经再生、关节炎与骨再生、皮肤性疾病与损伤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已承担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子课题、国家863科技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和企业合作项目二十余项.
研究成果已在NatureCommunications,ScienceAdvances,ACSNano,NanoLetters,Angew.
Chem.
Int.
Edit.
,Biomaterials,Theranostics,JControlRel,ACSAppl.
Mat.
等SCI收录杂志发表研究性学术论文近200篇;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日本专利授权8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
合作导师:田兵,教授、博导.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
杜永忠:duyongzhong@zju.
edu.
cn;田兵tianbing@zju.
edu.
cn49邹宏斌主导师:邹宏斌,博士,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物发现与设计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研究基于化学与生物催化的活性功能性分子的设计与发现.
作为负责人已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十多项省部级课题,在J.
Am.
Chem.
Soc.
,ACSCatalysis,ACSChemicalBiology,Chem.
Commun.
,Org.
Lett.
等领域内知名起开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
合作导师1:杨巍,教授,博导,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
合作导师2:钱骏,博士,光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
邹宏斌:zouhb@zju.
edu.
cn杨巍:yangwei@zju.
edu.
cn钱骏:qianjun@zju.
edu.
cn50凌代舜主导师:凌代舜,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纳米药物研发中心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
长期致力于纳米生物医药的研究,提出纳米药物动态组装变构的学术思想和设计理念,合成出一系列高性能纳米生物医药材料,已在NatureMater.
,NatureBiomed.
Eng.
,NatureNanotechnol.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等著名国际刊物发表SCI论文9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50余篇.
担任SCI期刊NanoSelect副主编,ScienceBulletin、TheInnovation编委,ActaPharm.
Sin.
B和ChineseChem.
Lett.
青年编委,TheInnovation和NanoSelect编委,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浙江省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
合作导师:周民,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教育部凌代舜lingds@zju.
edu.
cn周民zhoum@zju.
edu.
cn孔学谦kxq@zju.
edu.
cn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合作导师:孔学谦,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51黄品同主导师:黄品同:1.
拥有多项课题: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071164、联合生物和物理超声空化的方法双重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2011/01-2013/12、33万元、已结题、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1584、靶向VEGFR2脂质微泡联合聚焦超声定向辐照治疗乏血供型原位胰腺移植瘤的研究、2013/01-2016/12、65万元、已结题、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81420108018、超声靶向GLP-1基因释放对高血糖肥胖2型糖尿病食蟹猴胰岛β细胞再生和血糖控制的研究、2015/01-2019/12、300万元、在研、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81527803、低频低强度聚焦超声介导液汽相变微泡空化肿瘤治疗仪、2016/01-2020/12、569.
3717万元、在研、主持.
5.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C03044-1、低频聚焦超声介导微泡空化效应治疗肿瘤的关键技术、2013/01-2016/12/、50万元、已结题、主持.
2.
拥有一项专利:一种具有超声聚焦定位功能的聚焦超声空化治疗仪、CN201110161278.
3、2011/11.
3.
数篇SCI文章及中文核心期刊文章.
合作导师:吴庆标:浙江大学科学与工程计算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
近十年来,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主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
持和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
主持完成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浙江省公益性项目1项.
主持完成重大和一般产学研合作项目20项.
主要研究方向:非线性数值代数,非线性数值最优化,大数据分析,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数值计算方法,MonteCarlo方法,计算机模拟,遗传算法.
2005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80多篇SCI检索论文.
黄品同:huangpintong@126.
com吴庆标:qbwu@zju.
edu.
cn52张敏鸣主导师:张敏鸣,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浙江大学医学影像学科带头人.
曾留学日本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后在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2年.
张敏鸣教授从事医学影像学的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近30余年,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
在国际和国内重要会议以及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并担任国内外多个核心专业期刊编委.
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并且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pigyun怎么样?PIGYun成立于2019年,2021是PIGYun为用户提供稳定服务的第三年,期待我们携手共进、互利共赢。PIGYun为您提供:香港CN2线路、韩国CN2线路、美西CUVIP-9929线路优质IaaS服务。月付另有通用循环优惠码:PIGYun,获取8折循环优惠(永久有效)。目前,PIGYun提供的香港cn2云服务器仅29元/月起;韩国cn2云服务器仅22元/月起;美国CUVI...
整理一下CloudCone商家之前推送的闪购VPS云服务器产品,数量有限,活动推出可能很快机器就售罄了,有需要美国便宜VPS云服务器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CloudCone怎么样?CloudCone服务器好不好?CloudCone值不值得购买?CloudCone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美国服务器提供商,国外实力大厂,自己开发的主机系统面板,CloudCone主要销售美国洛杉矶云服务器产品,优势特点是...
ProfitServer怎么样?ProfitServer好不好。ProfitServer是一家成立于2003的主机商家,是ITC控股的一个部门,主要经营的产品域名、SSL证书、虚拟主机、VPS和独立服务器,机房有俄罗斯、新加坡、荷兰、美国、保加利亚,VPS采用的是KVM虚拟架构,硬盘采用纯SSD,而且最大的优势是不限制流量,大公司运营,机器比较稳定,数据中心众多。此次ProfitServer正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