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2005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 (统计报告 2006年第56期)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为了科学地反映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国家统计局每年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和评价。
监测结果显示,2005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
一、2005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结果
(一)全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达到28.2%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强化对“三农”的扶持政策,各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事业发展加快。
监测结果显示,2005年全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达到28.2%,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提高最快的一年。
1、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20.8%,比上年提升8.7个百分点。
在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三项指标中,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2%,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农民可支配收入为3131元,扣除价格因素后为2866元(2000年不变价)。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收入标准,农民可支配收入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17.5%,比上年增加6.2个百分点。
2005年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为45%,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33.3%,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
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为20.1%,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21.6%,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2、在农村社会发展方面,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33.9%,比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
从社会发展的四项指标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发展相对较快,2005年末农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1.79亿人,2005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24%,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17.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覆盖率为8.2%,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11.0%,只比上年微增0.2个百分点。
2005年每万个农村居民拥有的农业科研人员数为1.7人,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23.3%,与上年持平。
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仍处在0.3-0.4的合理区间内,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38,该指标的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100%。
3、在农民生活质量方面,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38.5%,比上年提升9.8个百分点。
从反映生活质量的四个方面看,2005年农村居民居住质量指数为37.5%,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34.2%,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为4%,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33.3%,与上年持平。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5%,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38.9%,比上年提高18.9个百分点。
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2005年农村居民的信息化程度为44.2%,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50.6%,比上年提高16.3个百分点。
4、在农村人口素质方面,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15%,与上年持平。
提高我国农村人均受教育水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05年全国农村劳动力文盲率为6.9%,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从业人员占79.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仅为13.7%。
从反映人口素质的监测指标看,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的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18.8%。
5、在农村民主法制方面,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72.7%,比上年提升3.7个百分点。
由于各地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制度,提高了农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
从反映民主法制的两项指标看,2005年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为77%,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73.3%,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农民对社会安全的满意度为78%,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72%,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6、在资源环境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的实现程度为0.7%,比上年有较大改进。
从反映资源环境的三项指标来看,2005年森林覆盖率为18.2%,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26.2%。
万元农业GDP用水量为2090立方米,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46.4%,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2005年耕地面积净减少543万亩,常用耕地面积变动幅度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仍为负值,但耕地面积减少幅度下降。
综上所述,2005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的总体特点是:在反映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六个方面中,农村经济、农民生活质量方面的全面建设小康进程提升加快,农村人口素质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相对缓慢。
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18项指标来看,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农民信息化程度全面建设小康进程加速;农村养老覆盖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小城镇人口比重、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的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较低。
2005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
指标 |
单位 |
全面小康值 |
实际值 |
实现程度(%) |
2005 |
2005 | |||
A、经济发展 |
|
|
|
20.8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人 |
?6000 |
2866 |
17.5 |
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 |
% |
?35 |
45 |
33.3 |
小城镇人口比重 |
% |
?35 |
20.1 |
21.6 |
B、社会发展 |
|
|
|
33.9 |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
% |
?90 |
24 |
17.5 |
农村养老覆盖率 |
% |
?60 |
8.2 |
11.0 |
万人农业科研人员数 |
人 |
?4 |
1.7 |
23.3 |
农村居民基尼系数 |
― |
0.3-0.4 |
0.38 |
100 |
C、人口素质 |
|
|
|
15.0 |
平均受教育年限 |
年 |
?9 |
7.7 |
18.8 |
平均预期寿命 |
年 |
?75 |
69.5 |
0.0 |
D、生活质量 |
|
|
|
38.5 |
恩格尔系数 |
% |
?40 |
45.5 |
38.9 |
居住质量指数 |
% |
?75 |
37.5 |
34.2 |
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 |
% |
?7 |
4.0 |
33.3 |
农民信息化程度 |
% |
?60 |
44.2 |
50.6 |
E、民主法制 |
|
|
|
72.7 |
对村政务公开满意度 |
% |
?85 |
77 |
73.3 |
农民社会安全满意度 |
% |
?85 |
78 |
72.0 |
F、资源环境 |
|
|
|
-0.7 |
常用耕地面积变动幅度 |
% |
?0 |
-0.3 |
-50 |
森林覆盖率 |
% |
?23 |
18.2 |
26.2 |
万元农业GDP用水量 |
立方米 |
?1500 |
2090 |
46.4 |
综合实现程度 |
|
|
|
28.2 |
注:平均预期寿命为2000年人口普查数,这个指标的数据在有最新数据公布的年份进行更新。
森林覆盖率为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和农村养老覆盖率根据重点调查推算。
(二)分地区实现程度
1、总体上看,东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进程快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略快于中部地区。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差距进一步拉大,西部与中部地区差距略有缩小。
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分别为47.6%、24.6%和1.3%,分别比上年提升7.1、6.3和6.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提升速度分别比东部地区低0.8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提升速度略快于中部0.1个百分点。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差距进一步拉大,其中,中部与东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的差距比2004年扩大0.8个百分点,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扩大0.7个百分点;西部与中部地区的差距缩小0.1个百分点。
2、从结构上看,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方面差距较大。
东、中、西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差距较大的是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等方面。
在经济发展方面,东部和中、西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的差距分别为39.5%和59.0%,发展差距在8年以上;在人口素质方面,东部和西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的差距为80.3%,中部和西部差距为66.9%,发展水平差距10年以上;在生活质量方面,东部和中、西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的差距分别为28.6%和46.4%,发展差距在5年以上。
分指标看,东、中、西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差距最大的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居住质量指数和农民信息化程度等指标,这些方面是缩小东、中、西部差距,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
3、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迈出坚实的一步,实现程度首次为正值。
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补完了2000年以前小康建设没有完成的旧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始了新的篇章。
近年来,中央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民收入、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资源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进步。
2005年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1.3%,比2004年提升了6.4个百分点,实现程度首次为正值,标志着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4、从全面建设小康的实现程度看,地区之间发展呈不均衡状态。
2005年东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47.6%,已经走完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的近一半的路程,估计再过10年左右可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
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24.6%,走完了四分之一的全面建设小康路程,但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的实现程度均很低。
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仅为1.3%,刚刚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建设任重道远。
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重点和难点
总的来看,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农民继续增收的难度加大
农民收入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很大,对于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农民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
一是农产品价格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减弱。
2005年因农产品价格涨幅回落,农民来自第一产业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只有2.4%,其中,畜产品价格还下降了1.6%,农民来自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6个百分点。
农民靠出售农产品而增加收入的难度明显加大。
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农民增收。
2005年粮食亩均纯收益243元,比上年减少27元,其中有21元(占78%)是因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成。
三是从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看,2005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17.5%,在全部指标中处于偏低位置。
农民收入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还有82.5%的路程要走,也就是说,如果到2020年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农民收入每年要增加近200元左右,按现价计算,农民收入每年至少要增加250元以上,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二)农村教育费用支出仍在上涨
2005年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西部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只略高于小学水平。
据对全国592个扶贫重点县“两基”教育的调查,国家“两免一补”和“一费制”政策正逐步得到落实,但2005年得到资助的中小学生比例只占全部学生的8.1%。
与此同时,教育费用支出仍在上涨:2005年,扶贫重点县平均每个小学生教育费用支出为314.6元,比2004年上涨4.6%;平均每个初中生教育费用支出为854.2元,同比上涨4.8%;高中学生平均教育费用支出为2510元,其中学杂费和书本费1153.7元,分别上涨10.5%和1.9%。
2005年农村中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为2018元,低收入户为1067元,农民一年的收入也付不起一个孩子的教育费用。
(三)农村社会保障程度低
2005年,虽然国家加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以及养老保险工作的力度,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和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提高有限。
2005年农村养老覆盖率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只有11.0%,只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全部指标中处于落后地位,按照近几年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实现养老保险的全面建设小康目标难度很大。
2005年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此项指标的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也只有17.5%,而且要维持已经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也不是一件易事。
(四)耕地保护和农业节水难
一是保证耕地不再减少有难度。
尽管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耕地不可避免。
据统计,2005年耕地减少幅度比上年下降,但仍然达到543万亩。
二是减少农业用水量有难度。
目前我国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45%左右,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20年有效灌溉面积要提高到60%以上,从这个角度看,农业用水总量大幅减少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总资源的比重不到20%,节水农业的规模偏小,今后如何使农业用水在总量上继续减少,使用效率上不断提高,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的一大难点。
(五)西部地区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最大的难点
2005年,虽然西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达到了1.3%,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巨大,尤其是西部地区在农民收入、城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居住质量、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的发展与东部地区差距在十年以上。
按照目前的发展进程,到2020年西部地区可能实现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直接影响全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西部地区仍然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最大难点。
三、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建议
(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收点。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要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收入;二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振兴农村第二、三产业,增加本地非农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不断加大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用十年时间造就一代新农民。
中央决定今后两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决策是英明果断的。
今后一段时期内,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大支持范围,另一方面,还应加大扶贫力度,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以及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问题,保障这些家庭的适龄儿童及时入学,并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现有文盲半文盲农村劳动力的扫盲教育,加大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
(三)不断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新保障。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刚刚起步,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卫生事业对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面貌和生活方式意义重大。
在发展农村养老保险方面,各级政府要制定规划,引导各种资金进入农村保险事业,稳步提高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
改善农村医疗条件,继续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
(四)加强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
一是实行更严格的耕地管理制度,加大耕地占用管理的力度,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审计联席制度,并由政府每年向全国人大提供耕地利用审计报告。
二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尤其要加强对节水农业设施的投入,不断提高节水灌溉面积。
三是加大农村居民住宅规划的力度,从2亿多农户住宅使用中节约土地资源。
(五)加强整体规划,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是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与开发。
二是对存在外部经济的领域,如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中央政府要建立必要的补偿机制,让受益地区分摊相应的保护成本。
三是继续推动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对口支援,建立东西互动,共求发展的协调机制。
案例一点评:该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为了科学地反映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国家统计局每年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和评价,这是一篇以主要结论“2005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为题,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的分析报告。
文章的开头寥寥数语,就将分析报告的写作背景、结论、写作目的、意义讲述得一清二楚。
该分析报告选题针对性强,调查分析深入细致,在分析了2005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结果以后,找出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了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和建议,为科学地反映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提供了依据,对于指导实际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文章结构严紧,层次分明。
材料数据翔实,论据充分,语言精炼。
今天看到群里的老秦同学在布局自己的网站项目,这个同学还是比较奇怪的,他就喜欢用这些奇怪的域名。比如前几天看到有用.in域名,个人网站他用的.me域名不奇怪,这个还是常见的。今天看到他在做的一个范文网站的域名,居然用的是 .asia 后缀。问到其理由,是有不错好记的前缀。这里简单的搜索到.ASIA域名的新注册价格是有促销的,大约35元首年左右,续费大约是80元左右,这个成本算的话,比COM域名还贵。...
搬瓦工和Vultr哪个好?搬瓦工和Vultr都是非常火爆的国外VPS,可以说是国内网友买的最多的两家,那么搬瓦工和Vultr哪个好?如果要选择VPS,首先我们要考虑成本、服务器质量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老玩家都知道目前在国内最受欢迎的国外VPS服务商vultr和搬瓦工口碑都很不错。搬瓦工和Vultr哪个稳定?搬瓦工和Vultr哪个速度快?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从线路、速度、功能、售后等多方面对比这两...
photonvps怎么样?photonvps现在针对旗下美国vps推出半价促销优惠活动,2.5美元/月起,免费10Gbps DDoS防御,Linux系统,机房可选美国洛杉矶、达拉斯、芝加哥、阿什本。以前觉得老牌商家PhotonVPS贵的朋友可以先入手一个月PhotonVPS美国Linux VPS试试了。PhotonVPS允许合法大人内容,支持支付宝、paypal和信用卡,30天退款保证。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