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新名词
什么是蓝客?
蓝客是一群充满活力富有想象力愿意为中国计算机网络安全而努力奋斗的年轻人。
他们热爱祖国,崇尚自由,为技术而发展技术!!!
什么是黑客?
1,黑客的定义
提起黑客,总是那么神秘莫测。
在人们眼中,黑客是一群聪明绝顶,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一门心思地破译各种密码,以便偷偷地、未经允许地打入政府、企业或他人的计算机系统,窥视他人的隐私。
那么,什么是黑客呢?
黑客(hacker),源于英语动词hack,意为“劈,砍”,引申为“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
在早期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俚语中,“黑客”则有“恶作剧”之意,尤指手法巧妙、技术高明的恶作剧。
在日本《新黑客词典》中,对黑客的定义是“喜欢探索软件程序奥秘,并从中增长了其个人才干的人。
他们不象绝大多数电脑使用者那样,只规规矩矩地了解别人指定了解的狭小部分知识。
”由这些定义中,我们还看不出太贬义的意味。
他们通常具有硬件和软件的高级知识,并有能力通过创新的方法剖析系统。
“黑客”能使更多的网络趋于完善和安全,他们以保护网络为目的,而以不正当侵入为手段找出网络漏洞。
另一种入侵者是那些利用网络漏洞破坏网络的人。
他们往往做一些重复的工作(如用暴力法破解口令),他们也具备广泛的电脑知识,但与黑客不同的是他们以破坏为目的。
这些群体成为“骇客”。
当然还有一种人兼于黑客与入侵者之间。
什么是红客?
红客是与黑客对应着的,一般简单的说黑客是那种习惯搞破坏的人,而红客也是那种拥有很牛的计算机技术的人,不过他们不会搞什么恶意的东西,可以与黑客作对保护人民的安全,也可以不这样。
红客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永不服输,敢于挑战自我,不断创新的精神.我们是为了研讨电脑的攻防技术,使它不断完善,从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而奋斗的.我们不是黑客,我们是光明正大的,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我们相信,没有入侵不了的电脑,也没有不可防御的入侵,只有先后问题.
什么是百客?
百客——适合中国国情的分类信息网站
百客,简单解释来说就是百货对百客,是一个纯粹的分类广告网站,它力图提供包罗万象的搜索项目,为中国创造出一个极为重要而且高价值的市场,能够完美展现分类广告的本质改变。
据百客公司()透漏,百客的原型是处于美国已经大名鼎鼎的craigslist,功能界面和容易使用的操作性上百客又表现了自己的想法。
有点像精品购物指南的网络版。
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
后续跟踪报道见后期。
什么是灰客?窥客?
窥客(破解爱好者),灰客(只会用现成工具的捣乱者)绝对是自己找死,保证你除了无情的抵制什么也得不到。
绿客,是一些热爱生活,崇尚健康时尚,酷爱户外运动,支持公益事业,善待自己的同时也善待环境的人的自称。
追求品位生活,但少些附庸风雅和装腔作势;接近自然,但不要远离社会离群索居;享乐人生,也对那些比我们不幸的人存有同情和救助之心;在品味自己生活的同时,还不忘走出去看一看这广阔的世界,这是绿客的宗旨,也是绿客追求的境界。
粉客”与“粉丝”有着密切的联系。
“粉丝”一词在中文原指一种食品,由于与英文中“Fans”(爱好者们、迷)谐音,因此也成为国内众多歌迷、影迷等明星拥趸们的通称。
“粉客”即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职业粉丝”,他们的任务是去热门网站发贴子,为选手制作个人网页、博客,扩大选手的影响面。
粉客由于其特殊性,可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对文化演艺人员或创意产品等的扩大宣传力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渠道。
相比文化创意产业的传统的扩大宣传的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粉客具有更好的平民亲和力与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隐客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超级英雄,他身世神秘,行动诡异,神龙见首不见尾,连他的名讳也是虚乎飘渺——魅影隐客。
他总能在关键时刻神秘现身,给予正义联盟警告和援手,然后神秘消失。
他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迷,他甚至跟身为宇宙法则或宇宙原力化身的幽魂Spectre和无穷Endless都不同。
他似乎自古即存,亘古不变,永恒不灭;他能穿越时空甚至上天堂下地狱,他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却总是独来独往,仿佛一位对一切事情都能置身度外的陌生过客。
当今社会流行的网络新名词是什么?
如今校园,“晕菜”声此伏彼起,左一个“我靠”,右一个“我倒”。
不是“圈内之人”的你,听得懂“研究国粹”、“学习文件”吗?知道什么是“特困生”和“觉皇”吗?这些都是时下校园流行的“黑话”。
这些“黑话”是好是坏,该追捧还是该棒杀?支持者认为语言是需要不断丰富的,校园流行语丰富了话语空间;反对者则认为校园流行语显得很“痞子气”。
“异类”语言“你看!前面那个就是‘飘飘’!”记者刚走进重庆某高校就听到一个新名词儿,于是上前询问何为“飘飘”。
小李上下打量了记者一番,用稍显不屑的口吻回答说:“‘飘飘’是什么你都不知道呀,你是不是上个世纪的人哟?‘飘飘’就是同性恋!”小李见记者如此“无知”,继续补充道:“飘飘”还有一个同义词是“玻璃”。
如今,大学校园内像这样的新词汇多如牛毛,俯拾即是。
如“扁”、“K”、“修理”就是“打”的意思,“研究国粹”就是打麻将,“学习文件”就是玩扑克牌, “特困生”就是早上第一节课就打瞌睡的学生,“觉皇”就是嗜睡的人,“人性”、“甜蜜”、“晒月亮”、“青春必修课”都是约会,“白骨精”为白领骨干精英……传播流行对这些词汇的来源渠道,记者进行了简单的集纳。
首当其冲的是来源于网络流行语,如“MM(女孩)”、“GG(男孩)”、“汗(被吓到)”、“顶(支持)”、“3166 (再见)”、“88(再见)”等等。
尤其是一个最近风靡校园的词汇——“内秀”,来源于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在校园内时常可以听到一个不想表现自己的人说:“偶(我)是一个很内秀的人!”电影台词也为产生校园流行语提供了丰富的“弹药”,如“审美疲劳”,“做人要厚道”、“人心散了,队伍越来越不好带”之类的话语都来自于近年贺岁影片里面的台词。
“追求时尚”提及校园“黑话”的传播速度,小张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说:“刚出来一个新词,有人使用了,于是自己跟着用,这时自己还属于走在时代前沿的人。
不到一周,上学放学走在路上,沿途能听到这个词至少四次,这时就已经普及流行了。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大学生走在时代前沿,追求流行时尚,因此普遍都愿意接受并且广泛使用这些“黑话”,使自己不落伍、不掉队。
此外,这类“黑话”普遍简洁、精短、鲜活、生动、易于青少年接受,还能搞笑、减压、调侃、掩饰隐私,起到避讳的作用。
所以学生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成了“象牙塔”内的流行语,如“郁闷”、“我T(踢)你”、“BT(变态)”、“286(低智商)”、“7456 (气死我了)”等等,上口率非常高。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李伟认为,有很大一类校园“言子”是出于对日常刻板语言的叛逆心理,故意利用谐音表达与原词相反的意思,玩文字游戏,但绝非恶意。
正视“黑话”校园“黑话”的盛行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对此,重庆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孙元明认为,应该正视校园“言子”,它属于一种“亚语言现象”,这种现象是语言发展中一直都存在的,并且语言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大家所使用。
但是,孙元明强调对校园“言子”应进行适当的引导。
比如对校园“黑话”中一些不健康的成分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
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都有“青春期反社会行为”,在此阶段,学生们的求新求异、特立独行都是正常的,只要度过了这个“发展中的危机”时期,有了较强的分辨能力,自然就不会这样了。
参考资料: /staticpages/20051014/newgx434f52e1-475411.html
十大网络新词
1. 给力 gelivable 给力,在地方方言中就是“带劲儿”、“牛”、“酷”的意思;用作动词,指“给以力量”、“加油”。
2010年世界杯期间,因能很好表达网友看球赛的情绪,“给力”一词开始很快流传开来。
如今,它广受热捧,已广泛流行于论坛、游戏、网聊中,网友甚至还生造出了它的英文翻译gelivable和法语翻译très guélile。
如果用现有的英文词汇来表达“给力”这个词的话,形容词awesome、cool、exciting以及动词词组beef up都是不错的选择;外国媒体在解释这个词的时候还用了直译的giving power这个表达。
其实,最初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是它的反义词“不给力”,网友们给它的英文翻译为ungelivable。
之后才衍生出了“给力”的英文说法gelivable。
2. 偷菜 vegeteal/steal crops from neighbors 网络公司开发的模拟现实生活中农场操作过程的一款网络游戏(online game),如开心农场(Happy Farm),QQ农场。
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中,人们可以像现实中一样经营自己的虚拟农场(virtual farm),种菜、施肥、收获等等,与现实中不同是这里偷菜是容许的,一时间“偷菜”成风,使得这款游戏迅速风靡网络。
Vegeteal这个词是由vegetable(蔬菜)和steal(偷)两个词组合而成的,为中国网友自创英文词汇。
但开心农场这样的游戏应用其实是仿照国外社交网站(working site)的FarmVille游戏应用开发的。
3. 胶囊公寓 capsule apartment 胶囊公寓源自于日本的胶囊旅馆,多个“胶囊”整齐摞起来,分为上下两层,每个“胶囊”长不过2米,宽和高不过1.5米,里面只容一张单人床,床头可当凳子,在一个小隔板上上网。
房内有灯、插头、电视插口和宽带口,电磁炉、锅灶,每个“胶囊”还都装有防盗门。
4. 富二代 the rich second generation/the second-generation rich 富二代,简单地说他们是“富一代”的子女。
“富一代”是改革开放后首先富起来的一批民营企业家,他们的子女大多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生活条件优越,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
类似的群体还有“贫二代”(the poor-generation second)。
5. 蜗婚 living together apart “蜗婚”,大体是指夫妻“离婚不离家”的情况。
蜗婚族面对房价压力,离婚的“80后”们宁可选择蜗居在一处也不分道扬镳,这类“80后”自嘲为蜗婚族。
因为无法单独承担房产月供或租金,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离婚后仍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房价还在不断上涨,出售房产可能不是明智之举。
因此,他们只好住在一处,希望房产会继续升值。
“蜗婚”的英文说法living together apart来源于近几年在国外很流行的living apart together(分开同居)的夫妻生活方式,只不过,蜗婚是“同住分居”而已。
在此之前,“蜗居”在大城市、看房价兴叹的蜗居族也曾经受到网友热捧。
6. 团购 group purchase/team buying 团购,指的是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消费者联合起来,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求得最优价格的一种购物方式。
根据薄利多销、量大价优的原理,商家可以给出低于零售价格的团购折扣和单独购买得不到的优质服务。
目前国内团购的主要方式是网络团购。
团购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国外的groupon网站,主要给消费者提供团体购买的各类商品和服务的优惠券(coupon)。
国内的团购网站将其发扬光大,团购的内容已经不限于优惠券了,还包括实物商品和各类商号的特色服务等项目。
7. 伪娘 cross-dresser/newhalf 伪娘,通常指的是有女性美貌的正常男性角色,常常带有很强的萌属性,有的可能更胜过一般女性角色。
伪娘和人妖的区别在于心理的鉴别,人妖在心理上承认自己是女人,而伪娘的萌态是浑然天成,毫无做作的。
有说法表示“伪娘”一词来源于日本,根据日语原意可译为newhalf,指拥有女性美貌的男性。
外国媒体的报道中基本都使用cross-dresser(异装者)来表示。
8. 秒杀 seckilling/instant killing 秒杀,原是电脑游戏中的名词,指在玩家PK或是和怪物打斗时,对方过于强大,在玩家没有还手、逃跑余地的情况下,被“瞬间击杀”。
也有把“杀”字去掉直接叫“秒”的。
网购中的“秒杀”,是一种网络竞拍的新方式。
卖家发布一些超低价格的商品,所有买家在同一时间网上抢购,以此促销的网店就被称为“秒杀店”。
9. 裸捐 all-out donation 比尔·盖茨与陈光标 裸捐(all-out donation),指把特定范围的个人资产全部捐出。
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在宣布退休时,将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全部捐给自己和妻子名下的基金会,创造了“裸捐”之最。
除此之外,近几年涌现出来的“裸”词汇还有“裸婚”(naked wedding)、“裸官”(naked official)和“裸考”(non-prepared exam)等。
10. 围观 circusee 围观,网络新兴用语,若某人做出非常醒目的行为就有可能招致围观。
在微博里,围观就是关注的意思。
我们说某位明星被围观,就是说关注他的人很多,他的粉丝很多。
“围观”的英文表达circusee是由circus和see两个单词合成的。
Circus是马戏团的意思,大家都知道。
然而从字面看来,circus的词根是circ,环形,circus也有圆形广场的意思,暗合了中文中的“围”。
此外,围观围观,自然是有可观之事才会去围,值得大家围观的,也就是和马戏团一类的表演差不多的事情吧。
11..私了 很多时候办一件麻烦的事情,有是要通过正规渠道给力也很难处理,有人就会想到私了的方式解决,有的时候私了也不为是个好的给力方法,有时对社会的和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