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导,热辐射,热传递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其他两种方式是热辐射和对流。
区别:
一、性质不同
1、热传递: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2、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
3、热辐射: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
热量传递的3种方式之一。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短波成分也愈多。
二、形式不同
1、热传递: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2、热传导: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而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同时发生。
3、热辐射
物体在向外辐射的同时,还吸收从其他物体辐射来的能量。
物体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与它的温度、表面积、黑度等因素有关。
但是,在热平衡状态下,辐射体的光谱辐射出射度(见辐射度学和光度学)r(λ,T)与其光谱吸收比a(λ,T)的比值则只是辐射波长和温度的函数,而与辐射体本身性质无关。
三、应用不同
1、热传导
工业上有许多以热传导为主的传热过程,如橡胶制品的加热硫化、钢锻件的热处理等。
在窑炉、传热设备和热绝缘的设计计算及催化剂颗粒的温度分布分析中,热传导规律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高温高压设备(如氨合成塔及大型乙烯装置中的废热锅炉等)的设计中,也需用热传导规律来计算设备各传热间壁内的温度分布,以便进行热应力分析。
2、热辐射
黑体是一种特殊的辐射体,它对所有波长电磁辐射的吸收比恒为1。
黑体在自然条件下并不存在,它只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但可用人工制作接近于黑体的模拟物。
即在一封闭空腔壁上开一小孔,任何波长的光穿过小孔进入空腔后,在空腔内壁反复反射,重新从小孔穿出的机会极小,即使有机会从小孔穿出,由于经历了多次反射而损失了大部分能量 。
3、热传递
例如,车把手要套塑料套;保温瓶的材质;温差电池,利用两种金属导热能力的不同,形成电势差发电;CPU散热器中的合金;航天飞机的隔热涂层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热辐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热传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热传递
什么是热辐射?
、自然现象
定义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简称辐射。
辐射按伦琴/小时(R)计算
辐射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是“对等的”。
不论物体(气体)温度高低都向外辐射,甲物体可以向乙物体辐射,同时乙也可向甲辐射。
这一点不同于传导,传导是单向进行的。
任何已经遭遇辐射的人都应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彻底冲洗整个身体,并立即寻求医生或专家的帮助 !(图为放“射性物质危险,小心辐射”的警示标志)
辐射能被体物吸收时发生热的效应,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不同,所产生的温度也不同。
因此,辐射是能量转换为热量的重要方式。
辐射传热 (radiant heat transfer)依靠电磁波辐射实现热冷物体间热量传递的过程,是一种非接触式传热,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物体发出的电磁波,理论上是在整个波谱范围内分布,但在工业上所遇到的温度范围内,有实际意义的是波长位于0.38~1000μm之间的热辐射,而且大部分位于红外线(又称热射线)区段中0.76~20μm的范围内。
所谓红外线加热,就是利用这一区段的热辐射。
研究热辐射规律,对于炉内传热的合理设计十分重要,对于高温炉操作工的劳动保护也有积极意义。
当某系统需要保温时,即使此系统的温度不高,辐射传热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如保温瓶胆镀银,就是为了减少由辐射传热造成的热损失。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任何物体在发出辐射能的同时,也不断吸收周围物体发来的辐射能。
一物体辐射出的能量与吸收的能量之差,就是它传递出去的净能量。
物体的辐射能力(即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向外辐射的能量),随温度的升高增加很快。
一般说来,当一物体受到其他物体投来的辐射(能量为Q)时,其中被吸收转为热能的部分为QA,被反射的部分为QR,透过物体的部分为QD,显然这些部分与总能量之间有下式所示的关系: QA+QR+QD=Q如果把A=QA/Q称为吸收率,R=QR/Q称为反射率,D=QD/Q称为穿透率,则有: A+R+D=1
若物体的A=1,R=D=0,即到达该物体表面的热辐射的能量完全被吸收,此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若R=1,A=D=0,即到达该物体表面的热辐射的能量全部被反射;当这种反射是规则的,此物体称为镜体;如果是乱反射,则称为绝对白体。
若D=1,A=R=0,即到达物体表面的热辐射的能量全部透过物体,此物体称为透热体。
实际上没有绝对黑体和绝对白体,仅有些物体接近绝对黑体或绝对白体。
例如:没有光泽的黑漆表面接近于黑体,其吸收率为0.97~0.98;磨光的铜表面接近于白体,其反射率可达0.97。
影响固体表面的吸收和反射性质的,主要是表面状况和颜色,表面状况的影响往往比颜色更大。
固体和液体一般是不透热的。
热辐射的能量穿过固体或液体的表面后只经过很短的距离(一般小于1mm,穿过金属表面后只经过1μm),就被完全吸收。
气体对热辐射能几乎没有反射能力,在一般温度下的单原子和对称双原子气体(如 Ar、He、H2、N2、O2等),可视为透热体,多原子气体(如CO2、H2O、SO2、NH3、CH4等)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具有相当大的吸收能力。
怎样判断热辐射和热传导
热辐射:物体因自身的温度而具有向外发射能量的本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热辐射。
热辐射虽然也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但它和热传导、对流不同。
它能不依靠媒质把热量直接从一个系统传给另一系统。
热辐射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出能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
辐射的波长分布情况也随温度而变,如温度较低时,主要以不可见的红外光进行辐射,在500摄氏度以至更高的温度时,则顺次发射可见光以至紫外辐射。
热辐射是远距离传热的主要方式,如太阳的热量就是以热辐射的形式,经过宇宙空间再传给地球的。
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热的现象叫做热辐射
热传导:热量从系统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由一个系统传到另一系统的现象叫做热传导。
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在气体或液体中,热传导过程往往和对流同时发生。
各种物质的热传导性能不同,一般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玻璃、木材、棉毛制品、羽毛、毛皮以及液体和气体都是热的不良导体,石棉的热传导性能极差,常作为绝热材料。
热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的方式叫做热传导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定义与区别
1、定义:
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而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同时发生。
热对流又称对流传热,指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是传热的三种方式之一。
热辐射,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
热量传递的3种方式之一。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短波成分也愈多。
2、区别:热传导是热能从高温向低温部分转移的过程;热对流是热量通过流动介质传递的过程;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是在真空中唯一的传热方式。
扩展资料:
各种物体都能够传热,但是不同物质的热传导性能不同。
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
瓷、木头和竹子、皮革、水都是不良导体。
金属中最善于传热的是银,其次是铜和铝。
最不善于传热的是羊毛、羽毛、毛皮、棉花,石棉、软木和其他松软的物质。
石棉常作为绝热材料。
液体,除了水银外,都不善于传热,气体比液体更不善于传热。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热传导
搜狗百科,热对流
搜狗百科,热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