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会出现一次闰秒
专家表示,因为潮汐作用的影响,地球的转速正越来越慢,为了调整我们的计时时间和“地球时间”的差异,会有增添闰秒的现象,从1972年开始,每一次,都是增加闰秒,没有减少闰秒,因为减少一秒,就是得让地球转动变快需要巨大的能量,我们地球上发生的地震、海啸都不足以产生“秒”一级的能量。
人们对于时间的感知,还是依靠日出日落等昼夜变化规律——这仍然是基于地球自转的世界时系统。
有资料显示,地球正有越转越慢的趋势,日长在每100年内大约会增加1—2毫秒。
为了让原子时和世界时尽量接近,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于1972年引入闰秒概念:当两者之间相差0.9秒(含)以上,就要在当年的年中(6月30日最后1分钟)或者年底(12月31日最后1分钟),对原子时系统增加或减去1秒。
对于东八区的中国来说,就是在7月1日(或者翌年1月1日)7时59分内增加1秒。
整整40年里,地球一直越转越慢,所以自闰秒诞生以来,都是“多1秒”,先后共有25个闰秒。
由于地球自转变慢的速度不规律,闰秒的出现也没有规律可循。
闰秒多久出现一次?
没有固定的周期
闰秒(rùn miǎo)是指为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时刻,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在年底或年中(也可能在季末)对协调世界时增加或减少1秒的调整。
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和长期变慢性(主要由潮汐摩擦引起的),会使世界时(民用时)和原子时之间相差超过到±0.9秒时,就把世界时向前拨1秒(负闰秒,最后一分钟为59秒)或向后拨1秒(正闰秒,最后一分钟为61秒); 闰秒一般加在公历年末或公历六月末。
目前,全球已经进行了26次闰秒。
最近一次闰秒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日早晨出现,当时北京时间出现了07:59:60的特殊现象。
历史上都有哪些年份多一秒(闰秒)?
闰秒的调整时间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在年底(12月31日)或年中(6月30日)。
最近几次的调整时间分别为:1998年、2005年、2012年、2015年。
闰秒,是指为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时刻,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在年底或年中(也可能在季末)对协调世界时增加或减少1秒的调整。
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和长期变慢性(主要由潮汐摩擦引起的),会使世界时(民用时)和原子时之间相差超过到±0.9秒时,就把世界时向前拨1秒(负闰秒,最后一分钟为59秒)或向后拨1秒(正闰秒,最后一分钟为61秒); 闰秒一般加在公历年末或公历六月末。
目前,全球已经进行了26次闰秒。
最近一次闰秒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日早晨7时59分59秒和8时00分00秒之间出现。
闰秒是怎么回事啊
2月闰一天,12月31日又要闰一秒,整年366天零1秒,2008年将成为1992年以来最长的年份。
据美国媒体9日报道,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令2008年成为了“严冬”的代名词,很多人恨不得这一年快点过去,但时间似乎要和人们开一个玩笑。
因为地球转动越来越慢的缘故,国际计时组织决定给2008年12月31日多加一秒,以使时针和宇宙时间保持同步。
因此,要等2008年过去,人们还要多“熬”一秒。
今年增加一秒的决定是美国海军天文台做出的,该机构负责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原子钟的时间校正。
据报道,增加的一秒将在2008年12月31日美国东岸标准时区下午6点59分59秒至下午7点之间加入,也就是说,2008年的12月31日将比以往正常的一天长一秒。
该天文台的发言人切斯特表示,天文台工作人员会在当天18点59分60秒的时候举行一个宴会,“我们会对时钟进行监控,确保不出现什么变故,也算是提前庆祝新年了”。
提问闰秒是什么?
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由地球物质分布不均匀和其它星球的摄动力等引起的)和长期变慢性(主要由潮汐摩擦引起的),会使世界时(民用时)和原子时(一种较恒定的时制,由原子钟得出)之间相差超过到0.9秒时,就把世界时向前拨1秒(负闰秒,最后一分钟为59秒)或向后拨1秒(正闰秒,最后一分钟为61秒);
闰秒一般加在公历年末或公历六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