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CPU是赫兹数越高越好吗?
一般情况下,其他条件差不多,那CPU的频率就越高越好。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
它决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在同系列微处理器,主频越高就代表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但对与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参数来作参考。
CPU频率的相关知识:
1、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
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2、说到处理器主频,就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倍频与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
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的倍数。
3、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
早期的CPU并没有倍频这个概念,那时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CPU速度越来越快,内存、硬盘等配件逐渐跟不上CPU的速度了,而倍频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使内存等部件仍然工作在相对较低的系统总线频率下,而CPU的主频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理论上)。
4、人们可以把外频看作是机器内的一条生产线,而倍频则是生产线的条数,一台机器生产速度的快慢(主频)自然就是生产线的速度(外频)乘以生产线的条数(倍频)了。
现在的厂商基本上都已经把倍频锁死,要超频只有从外频下手,通过倍频与外频的搭配来对主板的跳线或在BIOS中设置软超频,从而达到计算机总体性能的部分提升。
所以在购买的时候要尽量注意CPU的外频。
5、CPU的实际工作频率是外频和倍频的乘积,外频好比马路的宽度,倍频好比在这条马路上单位时间允许通过的车辆数。
目前主流CPU的外频通常为66、100 或133,比如PentiumIII 667就是133外频乘以5倍频。
一般来说,外频高的CPU性能要好一些,这就是为什么使用133外频的PIII667会与使用100外频的 PIII700不相上下的原因。
所以在选择CPU的时候除了要看总频率,还要注意频率的构成。
手机的cpu频率越高越好吗
1. 很多人认为CPU的主频越高,手机的运行速度就越快。
实际上,这正是受到了手机厂商宣传的误导。
2. 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主频的高低对于CPU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对于一台智能手机来说,影响它响应速度快慢的包含了多种因素,除了CPU之外,缓存与架构对于手机的响应速度也至关重要。
3. 所谓“缓存”,就像是手边书桌的抽屉,日常使用的书本文具,都会放在抽屉里,而平时很难使用到的东西,可能就会放在书柜里,和其他许许多多用不上的书本堆在一起。
而CPU则可以想象成的工作速度,即使的工作速度再高,可是如果没有在最短时间内没有在抽屉里找到计算使用的笔和本,而需要去书柜里一个一个寻找,那么实际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到哪去。
4. “架构”,则考验的是系统开发的功力。
众所周知,Windows Phone 8系统在早期搭载的通常是单核处理器,但是其手机速度的表现却往往比搭载双核处理器的Android机型还要迅捷,这就是好的架构所带来的优势。
Android在相应操作时往往要调取大量的资源,无形的拖慢了手机的反应速度。
就好比两个人赛跑,速度快的人在迷宫中前进,而速度慢的人则直线冲刺,个体的绝对速度就不是达到终点的根本影响因素了。
5. 虽然CPU的主频不代表CPU的速度,但提高主频对于提高CPU运算速度却又是至关重要的。
假设某个CPU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运算指令,那么当CPU运行在100MHz主频时,将比它运行在50MHz主频时速度快一倍。
6.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来说,当你在战场上遇见敌人,CPU高的处理器代表了冲锋枪,CPU低的处理器代表了手枪,冲锋枪虽然不能保证消灭更多的敌人,但是它为消灭更多敌人提供了基础。
电脑CPU频率越高就越好吗?
i5 一般意义上是的··但现在已经不是那么绝对了··因为···还有一个效率问题··频率就像工作能力····你两个工作能力都是一百的话就得看你的工作效率了····一个是80% 一个是 60% 肯定高的好···
一般来说最新的cpu他里面的指令集是最好的····所以··你直接看价格可以知道哪个cpu好了···
PS笔刷吧
/
电脑处理器GHz越高越好吗?
你说的GHZ是处理器的频率单位。
应该这么说,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频率越高越好。
处理器有核心数,架构,制程,缓存等等多个参数,频率是重要指标,但不是绝对的
CPU工作频率越高越好吗,高的话有什么坏处
这个当然了,只要主板支持,越高越好,高的话没什么坏处.如果是品牌机不用担心散热,如果是配装的,就需要买个好点的风扇了.
1.AMD跟INTEL的标示方式不同的, XXXX+只是一个PR值,XXXXMHz
才是它的实际频率。
533和800是前端总线,总线是将计算机微处理器与内存芯片以及与之通信的设备连接起来的硬件通道。
前端总线负责将CPU连接到主内存,前端总线(FSB)频率则直接影响CPU与内存数据交换速度。
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
目前PC机上CPU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等几种,前端总线频率越高,代表着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量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
2.CPU频率,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说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1秒内发生的同步脉冲数)的简称。
单位是Hz。
它决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主频由过去MHZ发展到了现在的GHZ(1G=1024M)。
通常来讲,在同系列微处理器,主频越高就代表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但对与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参数来作参考。
另外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
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说到处理器主频,就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倍频与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
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的倍数。
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
早期的CPU并没有“倍频”这个概念,那时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CPU速度越来越快,内存、硬盘等配件逐渐跟不上CPU的速度了,而倍频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使内存等部件仍然工作在相对较低的系统总线频率下,而CPU的主频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理论上)。
我们可以把外频看作是机器内的一条生产线,而倍频则是生产线的条数,一台机器生产速度的快慢(主频)自然就是生产线的速度(外频)乘以生产线的条数(倍频)了。
现在的厂商基本上都已经把倍频锁死,要超频只有从外频下手,通过倍频与外频的搭配来对主板的跳线或在BIOS中设置软超频,从而达到计算机总体性能的部分提升。
所以在购买的时候要尽量注意CPU的外频。
CPU的频率越高越好吗?
CPU的频率越高越好,主频越高就代表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
CPU主频越高那么性能就越强,这是在同代相架构、核心/线程数量、制造工艺、缓存等基础上,在选择CPU的时候,还需要看架构、核心/线程数量、制造工艺、缓存等核心参数。
CPU频率越高,电脑性能越好,其中要注意其它搭配配制。
随着CPU频率的升高,其发热量不可避免地也在跟着一起升高,那么带来的后果是笔记本使用过程中会发烫,热量聚集太多了还会引起系统不稳定、死机等。
扩展资料:
外频
CPU外部频率或基频,计量单位为“MHz”。
CPU的主频与外频有一定的比例(倍频)关系,由于内存和设置在主板上的L2Cache的工作频率与CPU外频同步,所以使用外频高的CPU组装电脑,其整体性能比使用相同主频但外频低一级的CPU要高。
这项参数关系试用于主板的选择。
倍频系数
CPU主频和外频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为:主频=外频*倍频。
如果笔记本散热做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导致笔记本元件烧毁,特别是对于那些喜欢把笔记本放在床上躺着用的用户而言,一块适合的主板才能更有利于显卡、CPU的发挥。
在同系列微处理器,主频越高就代表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处理器。
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参数来作参考。
另外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
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
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CPU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