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专业:网络工程内容: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图专业实践项目一览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目录1.
数字逻辑电路12.
计算机组成原理73.
C语言程序设计124.
数据结构195.
计算机网络原理246.
操作系统297.
数据库原理348.
多媒体技术389.
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4210.
Java程序设计(双语)4711.
企业网组建与管理5712.
网页设计6013.
互联网及其应用6414.
项目管理6715信息安全7116.
网络接入技术7617.
通信原理8018.
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8319.
IPv6技术8720.
网站建设与维护9121.
物联网概论(双语)9522.
Web应用开发10123.
计算机图形技术10524.
工程训练10925.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11226.
网络集成11427.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11728.
数据库应用12029.
网络协议分析与编程12230.
物联网应用12431.
专业综合设计12632.
企业生产实践128附1:《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图130附2:《网络工程》专业实践项目一览表131数字逻辑电路DigitalLogicCircuit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80166】课程学分:【4】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机电学院电子系】使用教材:主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杨志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辅助教材【《数字电子技术》朱承高崔葛瑾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参考教材【《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张申科,岳备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后续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2050069(4)】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气类、电子类与信息类等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结构与组成、数字集成器件的设计和工艺等课程打好基础.
课程内容主要是介绍数字逻辑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以及数字器件的基本构成、分析方法和设计原理.
基础部分的内容包括二进制数和二进制编码的表示法、基本逻辑运算和布尔代数的定理规则、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和化简方法、集成逻辑门的外部特性和参数等.
数字逻辑部分的内容包括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中规模集成标准组合构件(如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的功能介绍和应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中规模集成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的功能介绍和应用.
课程还介绍了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随机读写存储器、只读存储器以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电路构成和功能.
三、选课建议本课程适合于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以及应用数字技术的相关专业学生.
四、课程基本要求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熟悉逻辑代数的基本知识以及数字逻辑电路基本器件(含数字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基本逻辑门的功能和外部特性、触发器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用途、常用逻辑部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应用逻辑门电路、触发器、存储器和中规模集成器件设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的方法;了解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用途;具有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数字技术知识,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课程内容第1章绪论重点: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知识点:1.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运算方法以及各种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2.
二进制编码、8421BCD编码,其他常用编码.
能力目标:领会数制与码制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第2章逻辑代数基础重点: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重要定律和规则、逻辑代数及化简方法.
难点:逻辑函数的相互转换、功能替换.
知识点:三种基本逻辑及其运算、复合逻辑及其运算.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和卡诺图化简法.
能力目标:领会基本逻辑运算关系,逻辑变量和逻辑函数的基本概念,逻辑函数化简.
掌握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定律和定理,逻辑函数与逻辑代数公式的运用.
3.
熟练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
第3章集成逻辑门电路重点:各种基本门的逻辑功能及TTL门电路外特性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注意事项.
难点:TTL门电路外特性的理解掌握与应用.
知识点:1.
各种基本门和复合门的逻辑功能、真值表及逻辑符号.
2.
TTL门电路的基本特性,三态门和OC门的应用方法.
3.
CMOS逻辑门电路的基本特性和应用.
能力目标:1.
领会各种基本门和复合门电路的工作原理、逻辑功能、真值表及逻辑符号;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性;三态门和OC门的特点.
2.
掌握各种逻辑门电路实现的功能及其表示方式,三态门使能控制信号的使用.
3.
熟练掌握TTL门电路的基本特性和应用,三态门和OC门的应用,CMOS逻辑门电路的基本特性和应用.
第4章组合逻辑电路重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常用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部件的功能、结构和使用方法.
难点:现实逻辑问题的抽象;常用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部件的功能扩展;竞争冒险现象及其消除.
知识点: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
常用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部件的功能表及功能扩展.
3.
竞争冒险现象及其消除.
能力目标:1.
领会组合逻辑电路的结构、功能特点及描述方法;常用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部件的一般结构、外部引脚;竞争冒险现象及其消除.
2.
掌握常用组合逻辑部件(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及数据分配器等)的功能及功能扩展,现实逻辑问题的抽象.
3.
了解组合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及其消除方法.
第5章集成触发器重点: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触发方式和使用方法.
难点:主从触发器的一次变化现象,时钟型触发器和边沿型触发器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方面的异同点.
知识点:1.
各种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触发特点.
2.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描述方法.
3.
不同类型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和不同描述方法的相互转换.
能力目标:1.
领会触发器的基本概念;触发器的逻辑分类;各种触发器的不同功能和特点以及用不同逻辑电路实现触发器的功能;触发器储存功能、分频功能和计数功能的应用.
2.
掌握各类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触发特点.
3.
熟练掌握各类触发器功能的描述方法(包含功能表、特性方程、状态图和时序图等);不同类型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和不同描述方法的相互转换.
第6章时序逻辑电路重点: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应用中规模集成时序逻辑部件分析与设计电路的方法.
难点:时序逻辑电路的自启动设计方案;集成计数器的异步清零和同步置数法.
知识点:1.
时序逻辑电路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描述方法.
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3.
以集成计数器和集成移位寄存器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能力目标:1.
领会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计数器的概念与分类;寄存器的特点与分类;运用典型时序逻辑部件设计电路的一般步骤.
2.
掌握时序电路逻辑功能描述方法;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以集成计数器和集成移位寄存器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3.
熟练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典型中规模时序逻辑器件控制端的功能、使用方法和多片联用的逻辑设计.
第7章模数和数模转换器(选修)重点:A/D和D/A的工作原理、常用转换电路、主要参数难点:A/D和D/A的转换电路结构知识点:1.
A/D和D/A转换的概念与作用.
2.
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与常用的转换电路.
能力目标:1.
领会A/D和D/A转换的基本概念与应用2.
了解常用的D/A转换器电路的结构与技术指标.
3.
了解采样-保存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常用的转换电路的结构与特点.
第8章半导体存储器(选修)重点:存储器的结构与功能、存储器的容量扩展,用存储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难点:存储器的容量扩展.
知识点:1.
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ROM、RAM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3.
各类PLD器件的结构特点与应用.
能力目标:1.
领会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分类;不同存储器的结构特点与应用;各类PLD器件的结构特点与应用.
2.
掌握半导体存储器的扩展方法;ROM、RAM和PLD的工作原理.
3.
熟练掌握PLD器件的电路表示法;ROM、RAM和典型PLD的基本结构和应用.
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逻辑门的应用学习集成器件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
掌握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所设计电路的逻辑功能.
3验证型2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通过实验了解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和具体应用,掌握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方法,熟悉中规模组合逻辑器件功能的测试和设计方法.
3设计型3集成触发器的应用学习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基本RS触发器、D触发器及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触发方式,掌握用D触发器和JK触发器构成二进制加计数器和二进制减计数器.
3验证型4集成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的应用掌握任意进制计数器的设计方法,掌握计数器的级联方法,了解计数器的清零和预置功能对计数器模的影响.
验证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掌握用移位寄存器构成环形计数器的方法.
3设计型5按键扫描电路学习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方法.
采用二进制译码器、数据选择器、计数器、显示译码器设计一个按键状态扫描显示电路.
4综合型七、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第一章绪论441.
1,1.
2,1.
3,1.
4,,1.
5,1.
8,1.
9,1.
102第二章逻辑代数基础1082.
2,2.
3,2.
4,2.
5,2.
6,2.
7,2.
8,2.
9,2.
12,2.
133第三章集成逻辑门电路223.
3,3.
5,3.
114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161064.
2,4.
3,4.
10,4.
12,4.
14,4.
6,4.
15,4.
17,4.
19,4.
20,4.
24,4.
255第五章触发器10835.
1,5.
5,5.
6,5.
7,5.
11,5.
12,5.
14,5.
15,5.
176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161076.
2,6.
7,6.
9,6.
26,6.
27,6.
21,6.
22,6.
11,6.
187第九章半导体存储器229.
2,9.
58复习课44共计6444164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3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50%.
撰写:史君系主任:喻玲教学院长:吴庆彪计算机组成原理PrinciplesofComputerOrganization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069】课程学分:【4】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基础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计算机组成基础(第2版),孙德文,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辅助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参考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2050048(2)】、【数字逻辑电路20806166(4)】并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操作系统2050025(4)】二.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在计算机专业各门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占有重要地位.
学习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从层次的观点,掌握计算机硬件各组成部件的原理及实现技术,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该课程为后续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原理等的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适用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也可作为电子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四.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逻辑实现,包括硬件部件的结构及如何连接这些组件使它们成为一个计算机系统,最终掌握冯.
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存储程序控制思想.
建立起计算机在CPU级和硬件系统级的整机概念.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采用配套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装置(DVCC实验机)开设相关章节的实验课程和课程设计的环节,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知识点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五.
课程内容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
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概念及计算机的主要的性能技术指标.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概念.
掌握冯.
诺依曼机"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了.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概况及应用领域.
本章重点是电子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第2章运算基础—数值的机器级表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机器数的表示方法.
掌握非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了解汉字编码和效验码.
本章重点是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机器数的表示;机器数和真值之间的转换、浮点数的一般格式、典型格式浮点数、数据校验码.
第3章数值的机器运算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定点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加、减法电路的实现.
理解定点数的乘、除法运算和乘、除法电路的实现.
掌握基本逻辑运算.
掌握定点运算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理解浮点数运算和浮点数运算器的实现.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单元(74LS181)的工作原理,并验证算术逻辑运算单元74LS181的组合功能本章重点是定点数加法、减法的运算及其实现电路;定点数乘法、除法的运算及其实现电路;浮点数运算方法和浮点数加减运算器的实现.
第4章存储系统和结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1)存储器的分类;2)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技术指标;3)两种RAM芯片的功能和特性以及芯片的互联技术;4)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5)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主存与高速缓存之间的三种地址映像;6)虚拟存储器的概念和三种存储管理方式.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掌握随机存储器RAM工作特性,学会存储器数据的读写方法.
本章重点是Cache的工作原理、地址映象和替换策略;虚拟存储器的存储管理方式.
第5章指令系统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指令系统的发展与性能要求.
理解指令格式和操作数类型.
掌握指令功能和类型.
了解RISC技术.
本章重点: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第6章中央处理器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央处理器的功能与组成.
掌握硬连线控制器与微程序控制器设计的区别及设计方法.
掌握中断与异常处理的方法.
理解中央处理器中流水线技术的基本概念.
通过本章的实验掌握时序信号发生电路组成原理,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思想,学会微程序的编制、写入、观察微程序的运行.
本章重点是硬连线控制器的结构和设计技术;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基本结构;微程序设计技术;中断和中断处理.
第7章I/O接口与外围设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常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掌握外围设备与主机的定时方式和信息交换方式.
理解有关图形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掌握数据通路的概念及特性.
本章重点是程序查询、中断、DMA和通道传送方式的接口电路和工作过程.
第8章总线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总线的概述和结构形态.
理解总线的定时和数据传送模式.
了解实用总线标准.
本章重点:总线标准和总线的分类;总线的通信协议;总线的组成与仲裁.
六.
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八位算术逻辑运算学会算术逻辑运算器ALU74LS181的使用,验证其算术逻辑运算组合功能.
2验证型DVCC组成原理实验箱,2人1组.
2半导体存储器原理掌握随机存储器RAM工作特性,学会存储器数据的读写方法.
2验证型DVCC组成原理实验箱,2人1组.
3数据通路使用DVCC组成原理实验箱学会分析、观察数据在数据通路中的传输过程.
2验证型DVCC组成原理实验箱,2人1组.
4微程序控制器的实现学会指令的微程序的编写并观察微程序的执行过程.
2设计型DVCC组成原理实验箱,2人1组.
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22第1章习题2运算基础机器数与真值定点表示与浮点表示汉字编码、校验码6222第2章习题3数值的机器运算定点数的加减运算与电路实现逻辑运算定点运算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浮点运算和浮点数运算器的实现八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1022222第3章习题4存储系统和结构存储系统的组成主存的组织与操作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高速缓冲存储器虚拟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原理实验14223322第4章习题补充习题15指令系统指令格式与寻址方式指令流程844第5章习题补充习题26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的功能与组成组合逻辑控制器微程序控制器中断与异常处理微程序控制器的实现14224222第6章习题7I/0接口与外围设备常用外设与外存外围设备与主机的信息交换方式数据通路实验8242第7章习题8总线总线概述与总线标准22第8章习题总计645284备注:讨论题题目第1章讨论题:谈谈个人对计算机系统的认识与理解.
第4章讨论题:分析主流存储器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第7章讨论题:外设与主机的信息交换方式有哪些区别在哪具体应用举例.
八.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形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占50%.
撰写:朱京莲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C语言程序设计CLanguageProgramming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006】课程学分:【4】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与应用》张晓东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4月】辅助教材【《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参考教材【TheCProgrammingLanguage(美国)BrianW.
Kernighan和DennisM.
Ritchie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第1版】网络资源【维基百科C】后续课程:【数据结构2050082(5)】、【操作系统2050025(4)】二、课程简介C语言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学院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重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为后继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运用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语义,并能进行代码级程序设计;使学生学会从计算机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具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C程序设计能力;并能把C语言作为程序设计的基本工具使用,为今后学习各种以C语言为描述工具的后继课程打下基础,也为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软件设计与开发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教学特点之一:因材施教、循序而进,分模块教学,渐进式引导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
其中"第一模块简单C程序设计","第二模块模块化程序设计","第三模块复杂数据类型程序设计".
实践环节也根据教学模块分为三大模块,每个模块均包括三个实验,共九个实验.
本课程教学特点之二:注重运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通过课内外上机实践,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三、选课建议本课程是各种与软件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例如《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等课程,也是这些相关课程的实训和课程设计中需要使用的程序设计工具,更是用来精确地说明有关概念和方法的描述工具.
本课程也是面向过程的程序方法的代表课程,更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打下基础.
建议在第二学期开设.
四、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程序或程序模块的基本能力,按照指定的算法和数据结构设计较简单的程序或程序模块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运用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和语义理解各种类型的数据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能正确地定义各种类型的变量,运用常用的数据类型和数据存贮类型,能正确地书写各种类型的常量.
理解各种类型语句的执行效果,能正确地使用各种语句,以及各种嵌套的控制结构描述计算的过程.
(2)具有一定的阅读程序的能力能理解给定的程序或程序段中所描述的数据结构及算法的设计思路,汲取经验.
(3)能进行简单的代码级的程序设计能运用包括自然语言、伪代码和流程图在内的算法描述工具,进行简单算法设计,并用C语言编写语法和逻辑正确的C语言源程序或函数定义实现之.
理解并使用结构化和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具有一定的上机调试能力熟练运用一种C语言开发环境,如VC++6.
0;熟练运用源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连接等各阶段的操作步骤,能生成小规模的源程序对应的可执行程序.
初步理解并能运用基本的程序调试方法调试程序,解决程序逻辑方面的问题.
五、课程内容第一模块简单C程序设计第一讲说课——C语言程序设计开设本课程目的,课程主要特点,如何学习.
教学特点:分模块教学、由浅入深渐进式学习方式.
知道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知道网络资源和参考资料出处.
理解程序设计语言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C语言基本特点和发展简况;理解源程序、目标程序和可执行程序的作用.
理解源程序的结构;能运用编译器编辑源程序、并对源程序进行编译、连接和执行等操作;理解源程序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等问题.
本章重点是以一个简单计算问题的简单源程序为例,介绍源程序的结构、及从源程序到可执行程序的处理全过程.
第一模块简单C程序设计第二讲结构化程序设计与C语言理解常量、变量及数据类型的概念;知道各种数据类型的数值范围和内部存贮格式;能熟练运用常量的原形式和常用基本数据类型进行变量定义,灵活运用int型变量和算术类型数据.
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
了解程序设计的过程,并运用到程序设计中.
运用C语言构成要素阅读程序.
理解C语言函数的作用,并运用主函数、输入/输出函数和数学函数解决简单问题.
本章重点是要注意各种不同类型的变量和常量的作用以及它们的区别;在设计程序过程能针对问题灵活运用数据类型.
第一模块简单C程序设计第三讲简单选择结构的实现理解C语言语句和语句类型.
灵活运用表达式语句、选择结构语句等基本语句.
理解C语言选择控制结构.
学会运用关系运算、逻辑运算和if-else语句解决简单选择结构问题.
学会运用浮点double和float型数据类型.
本章重点是简单选择结构的实现.
实验一简单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第一模块简单C程序设计第四讲简单循环结构的实现学会运用for语句构建计数型循环结构.
深入理解C语言语句;理解循环控制结构,灵活运用复合语句、空语句,循环结构语句等基本语句解决简单循环问题.
本章重点是简单循环结构的实现.
实验二简单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第一模块简单C程序设计第五讲函数定义及调用熟练运用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调用;理解函数调用的实现过程.
理解函数调用时的数据传送机制;实参与形参的区别;函数的原型说明;预处理程序等.
知道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在运用函数定义和函数调用形式的基础上,理解函数调用的实现过程;特别强调函数头的设计要领.
本章重点是函数定义,函数说明和函数调用的三种格式和用途.
并能运用return语句将被调函数的处理结果返回主调函数.
注意不同存贮类型变量的生存期限和影响范围.
实验三函数结构程序设计第二模块模块化程序设计第一讲多分支嵌套结构的实现深入学习if语句,理解多种if语句结构,运用if.
.
.
else条件嵌套的匹配规则,实现多分支嵌套结构.
本章重点是表达式与语句的区别,if语句嵌套.
教学建议以if.
.
.
else选择为重点,介绍if语句的执行流程;重视对情况进行判断的表达式的构造,灵活运用各种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解决具体问题.
第二模块模块化程序设计第二讲循环嵌套结构的实现回顾for语句的执行流程;理解计数型循环和条件型循环语句的不同设计、语句的综合运用.
比较do.
.
.
while、while语句与for语句差异及适用场合分析.
循环嵌套的实现,复合嵌套的实现及熟练运用if和switch语句、while/do.
.
.
while/for语句、continue和break语句设计程序,理解上述语句的执行流程和功能;运用循环嵌套解决具体问题.
理解直接递归函数调用的实现过程.
直接递归函数定义实例,如计算n的阶乘,对一个正数倒序输出等.
习题课一嵌套结构程序设计实验一嵌套结构程序设计第二模块模块化程序设计第三讲数据文件及应用理解变量的存储类型与作用域.
理解文件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文件指针和处理文件的常用库函数:fopen、fclose、feof、fputs、fgets、fprintf、fscanf等的使用方式和规则,达到运用程序控制输入/输出文件的能力.
本章重点是要注意文件与变量在数据存贮方面的区别和用途,文件处理的基本模式:打开,各种读、写等处理,关闭等.
实验二模块化程序设计第二模块模块化程序设计第四讲指针及应用理解指针的基本概念、定义、赋值及使用方式.
运用指针变量的定义、赋值及引用,解决被调函数向主调函数传递多值问题.
理解变量的存贮区分配、字节地址和变量地址概念.
理解函数的形参是指针的意义;函数的返回值可以是指针类型.
本章重点是注意变量和变量地址之间的区别,注意指针变量的用途,以及指针基本类型的意义.
通过实例讲解函数通过指针类型的参数向外传递计算结果.
习题课二综合程序设计实验三综合程序设计第三模块复杂数据类型程序设计第一讲数值数组及程序设计熟练运用一维数组的定义及引用;运用数值型数组的输入/输出基本处理.
熟练运用与指针变量相关的运算;使用指针进行数组元素的顺序处理.
运用数组的典型处理解决具体问题.
如:求数组的最大(小)值、均值,顺序查找,对分查找,选择交换排序,冒泡排序等.
利用一维数组在函数之间传递一组类型相同的数据,包括数组方式和指针方式.
重点强调数组在程序设计中的广泛用途、数组变量定义的整体性和处理的个别性;运用循环控制语句,按不同的模式处理数组中的数据,重视下标表达式的构造;以数组处理为背景,综合运用循环控制和选择控制语句,尤其是for-for、for-if形式的控制;重视字符串在字符数组中的存贮格式,结合循环和选择控制语句进行字符串的各种常用处理.
本章重点是使用二重循环控制语句,按不同的模式处理数组中的数据,重视下标表达式的构造及运用.
与循环控制语句结合使用,实现对数组元素的顺序处理.
注意数组变量定义的整体性和处理的个别性.
实验一数值数组程序设计第三模块复杂数据类型程序设计第二讲二维数组在一维数组的基础上理解二维数组的定义;数组成员的引用及下标表达式;数据的输入/输出.
理解二维数组的典型处理,如:计算行(列)和、寻找行(列)的最大(小)值、计算上(下)三角阵数据之和等.
第三模块复杂数据类型程序设计第三讲字符数组及程序设计字符数组、字符串存贮格式及字符串的输入、输出等.
字符串的典型处理,如求串长,字符串复制、连接,字符串的字典次序比较等.
理解指针数组的典型用途,如:字符串的字典次序排序.
实验二字符数组程序设计第三模块复杂数据类型程序设计第四讲构造类型及程序设计运用结构类型的定义、结构变量定义和成员的引用;结构指针的定义及成员的引用;结构数组及处理.
理解结构与函数;知道联合类型.
强调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广泛用途、结构变量定义的整体性和处理的个别性;重视结构数组的用途及相应的处理.
.
本章重点结构数组与结构指针的关系,节点的插入和删除.
实验三结构体程序设计.
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做.
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序号实验名称学时实验内容实验类型备注1第一模块简单C程序设计4运用关系运算表示选择条件,掌握简单分支if语句的功能和使用.
利用for语句掌握计数型简单循环结构的功能和使用.
理解函数在C程序设计中的作用,掌握函数的定义方式及调用方式.
设计型第一模块2第二模块模块化程序设计6理解嵌套结构概念,掌握选择嵌套、循环嵌套和复合嵌套结构的使用.
体验模块化程序设计过程.
综合利用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C程序设计.
设计型第二模块3第三模块复杂数据类型程序设计6掌握一维数组的典型处理.
掌握字符串的典型处理.
掌握结构类型定义和变量定义的形式,熟悉结构成员的引用方式,用函数的编程方法来处理结构数组.
设计型第三模块合计16七、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课程设计(大作业)第一模块简单C程序设计1第一讲说课——C语言程序设计222第二讲结构化程序设计与C语言431第2章3第三讲简单选择结构的实现22第2章4实验一简单选择结构的实现2115第四讲简单循环结构的实现22第3章6实验二简单循环结构的实现2117第五讲函数及调用44第4章8实验三函数结构的实现229小计201343第二模块模块化程序设计10第一讲多分支嵌套结构的实现44第2章11第二讲循环嵌套结构的实现44第3章12习题课一嵌套结构的实现2213实验一嵌套结构程序设计22期中考试14第三讲数据文件及应用22第9章15实验二模块化程序设计2216第四讲指针及应用22第6章17习题颗二综合程序设计2218实验三综合程序设计22小计221264第三模块复杂数据类型程序设计19第一讲数值数组及程序设计44第5章20实验一数值数组程序设计2221第二讲二维数组22第5章22第三讲字符数组及程序设计44第5章23实验二字符数组程序设计2224第四讲构造类型及程序设计44第7章25习题课三复杂数据类型程序设计2226实验三结构体程序设计22小计221462期末考试合计6439169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期中考试10%;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50%.
撰写:成长生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数据结构DataStructure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082】课程学分:【5】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李云清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8月第二版】辅助教材【数据结构,田鲁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参考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2050006(4)】后续课程:【操作系统2050025(4)】、【数据库原理2050114(4)】二.
课程简介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及其之间关系与操作的学科,是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三者之间的一门核心课程,属于计算机学科中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基础课程,它不仅是一般程序设计的基础,也是设计和实现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他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的重要基础.
主要介绍:线性表、栈、队列、数组、串、树、二又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及其应用;排序和查找的原理与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特性、存储结构及相关算法;熟悉它们在计算机学科中最基本的应用;培养和训练学生能运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结构清晰、可读性好的算法及初步评价算法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计算机软件的研制和开发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基础.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适用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要求具有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及一定的数学基础.
四.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几种典型的数据结构:线性表、栈、队列、树及图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类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各种数据对象的特点,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的数据对象的特性,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和实现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以及设计相应的算法,并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及空间分析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实现查找和排序的算法.
并进一步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和实现的能力.
五.
课程内容第1章概论知道: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及要求,数据结构的发展及所处的地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算法的描述.
理解:算法的时空效率评价.
应用:运用时间复杂度分析算法的时间效率.
第2章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知道:线性表基本概念;栈、队列基本概念及其特点;顺序表、顺序栈与顺序队列操作的描述.
理解:顺序表、顺序栈与顺序存储循环队列的存储结构、数据类型描述及基本操作运算的实现.
应用:顺序表的应用(有序表的插入、有序表的合并等);顺序栈的应用(数制转换、括号匹配、算术表达式求值等).
分析:顺序表运算的算法时空效率分析.
综合:以学生基本信息顺序存储为例,设计并实现学生基本信息表的建立、插入、删除、遍历、统计、拆分等操作的应用程序.
难点:顺序表算法综合应用.
第3章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知道:单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的基本概念、区别及操作描述;链栈、链队的基本概念及操作描述;链式存储及其特点.
理解:动态存储技术;链表的存储结构、数据类型描述及基本操作运算的实现;链栈、链队的基本运算实现.
应用:单链表的应用(倒置、有序表的合并、一元多项式相加等);链栈的应用(数制转换、括号匹配、算术表达式求值等).
分析:链表运算的算法时空效率分析.
综合:以学生基本信息链式存储为例,设计并实现学生基本信息表的建立、插入、删除、遍历、统计、拆分等操作的应用程序.
评价:学会根据实际线性表数据对象的特性的判断与分析,选用合适的存储结构并设计出相应的时空效率最佳的算法并实现.
难点:链表算法的综合应用;双向链表基本运算实现;循环队列和链队列的运算实现.
第4章字符串、数组和特殊矩阵知道:串、数组的定义、基本概念、与线性表定义的区别;矩阵的存储结构.
理解:串的顺序及链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的实现;二维数组以行/列为主序的存储结构中的地址计算方法;特殊矩阵(对称矩阵、三角矩阵)压缩存储到一维数组的方法;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的方法,三元组顺序表存储稀疏矩阵运算实现.
应用:字符串的模式匹配(BF算法);三元组存储的矩阵转置及相加运算实现.
难点:BF算法实现;三元组存储的矩阵的运算实现.
第5章递归知道:递归基本概念;递归程序设计特点.
理解:递归问题分析,简单递归程序设计方法及递归执行过程分析.
应用:常用问题的递归程序设计.
难点:递归程序的设计及执行过程分析.
第6章树型结构知道:树的基本概念、术语.
理解:常用的树存储结构(双亲表示法、孩子表示法、孩子兄弟表示法);常用的树的遍历(前序遍历、后续遍历、层次遍历)描述;树的两种线性表示法(括号表示法、层号表示法)描述.
第7章二叉树知道:二叉树的基本概念,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定义;二叉树遍历的定义.
理解: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的顺序及链式存储结构;二叉树遍历的算法实现;二叉树其他运算的实现;树、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方法;Huffman树创建方法.
应用:二叉树的线索化及中序遍历中序穿线二叉树的算法实现;运用Huffman树进行Huffman编码的设计.
综合:以字符串中字符建二叉树为例,实现对二叉树的创建、遍历、统计、查找、左右子树交换等运算.
难点:二叉链表存储的二叉树的创建算法实现;二叉树的遍历及其他运算的实现.
第8章图知道:图的定义及术语.
理解:图的存储结构(邻接矩阵表示法、邻接链表表示法)、数据类型描述及建图运算实现;图的遍历方法(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及其算法的描述和实现.
应用:运用图的遍历算法求解各种简单问题(如:连通分量、最短路径);连通图的最小生成树;有向无环图的拓扑排序.
综合:顶点信息以顺序字母(A,B,C,D.
.
.
,)为例,创建一个无向连通图,实现图的创建及遍历运算.
难点:邻接矩阵、邻接链表存储结构上图的建立及遍历算法的实现.
第9章检索知道:检索的基本概念,查找效率的度量方法;不同检索方法对查找表的要求;二叉排序树的基本概念;散列存储概念.
理解:顺序检索、二分法检索(折半查找)、分块检索的查找思想及算法实现;二叉排序树的创建及其上的查找、插入、删除算法思想及实现;常用散列函数(除留余数法)的构造方法及散列存储处理冲突方法(开放地址法、拉链法).
分析:各种查找方法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时和失败时的平均查找长度的分析计算.
难点:二叉排序树的创建、插入、删除算法实现;平均查找长度的分析.
第10章内排序知道:排序的基本概念.
理解:常用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方法的基本思想、排序过程及算法实现.
应用:在顺序表中的排序实现.
分析:不同排序方法的时空效率分析;不同排序方法的特点.
综合:以学生基本信息顺序表为例,实现学生表的创建、不同方法的查找及排序等操作的实现.
评价:学会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选择最优的排序方法并设计算法.
难点:各种排序方法的算法实现及时间复杂度分析.
六.
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线性表的应用——顺序存储设计并实现学生基本信息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遍历、统计、拆分等操作的应用程序.
4设计型C语言开发环境2线性表的应用——链表设计并实现学生基本信息单链表的建立、插入、删除、遍历、统计、拆分等操作的应用程序.
4设计型C语言开发环境3二叉树应用对字符串中的字符按前序遍历方式建二叉树,实现二叉树的创建、遍历、统计、查找、左右子树交换等运算.
2设计型C语言开发环境4图应用顶点信息以顺序字母(A,B,C,D.
.
.
,)为例,创建一个邻接矩阵存储的无向连通图,分别用BFS与DFS进行遍历并验证.
2设计型C语言开发环境5排序及查找应用创建学生基本信息(学号、姓名、成绩)顺序表,按不同排序方法实现排序,对排完序的顺序表进行二分查找,并分析比较不同排序方法的效率.
4设计型C语言开发环境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概论及C语言回顾431第1章习题2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13841第2章习题补充习题13线性表的链式存储14842第3章习题补充习题24字符串、数组和特殊矩阵761第4章习题补充习题35递归226树型结构117二叉树10622第7章习题补充习题48图9621第8章习题补充习题59检索9621第9章习题10内排序9621第10章习题补充习题6复习机动22小计80521612八.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50%.
撰写:陈莲君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计算机网络原理PrincipleofComputerNetwork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064】课程学分:【4】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辅助教材【计算机网络教程(第2版),谢希仁,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5月】参考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施晓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2050069(4)】并修课程:【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2050130(3)】后续课程:【网络集成2059028(2)】、【操作系统2050025(4)】、【企业网组建与管理2050154(3)】、【网络接入技术2050133(3)】、【信息安全2050132(4)】二.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体系结构、局域网标准及主流局域网技术,IP网络技术、常见的Internet服务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还将培养学生具备局域网组网与管理能力,从而为后续网络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也可作为传播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四.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广域网基本原理和接入方法,掌握局域网基本原理和组网方法,掌握TCP/IP协议基本原理和协议功能,了解网络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了解网络服务和应用系统构架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为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与构建,网络应用系统的建立与开发等方面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以实用为最终目的.
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的知识,进行网络的比较、产品和协议的选用、网络的配置和管理.
五.
课程内容第1章概述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因特网的发展过程,理解因特网的组成.
知道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和覆盖范围分类.
运用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并会进行计算.
知道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定义.
理解具有五层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TCP/IP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和难点是网络时延的计算问题和TCP/IP体系结构各层次的名称和代表协议.
第2章物理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知道物理层的主要传输媒体.
理解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的区别.
理解信道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复用技术.
知道信道复用技术的实例(SONET和SDH).
了解物理层的标准(EIA-232)和宽带接入技术.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数据跳线的制作.
本章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各类线缆的使用场合和适用范围.
第3章数据链路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理解点对点协议(PPP)和HDLC协议.
知道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理解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知道以太网的MAC层、扩展以太网和高速以太网的基本概念.
知道无线局域网的组成和实例.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差错检测的方法(CRC法)、CSMA/CD协议和工作方法.
第4章网络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网络互连的概念.
运用IP地址的计算方法、划分子网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知道ICMP协议.
综合运用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知道因特网的多播.
知道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化(NAT)的概念.
知道IPV6协议.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静态地址的配置.
本章的重点是IP地址的相关计算和子网划分的方法以及动态路由协议.
本章的难点是划分子网的相关计算.
第5章运输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运输层的两个协议.
综合运用运输层的端口和端到端通信的方法.
理解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传输控制层协议(TCP)的概念,理解这两种协议的区别.
本章的重点是TCP运输连接管理(三次握手).
第6章应用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常见的Internet服务,如DNS、FTP、TFTP、TELNET、WWW、SMTP和DHCP等.
理解DNS的工作原理.
知道TFTP和TELNET协议的工作模式.
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和常用协议.
理解DHCP的工作原理.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架设WWW服务器,并能进行网站发布.
本章的重点是电子邮件和WWW服务的工作原理.
第7章网络安全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知道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和防火墙技术.
理解公钥加密体制并达到简单应用的水平.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安装和配置软件防火墙.
第8章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流式存储音频/视频的方法;知道IP电话和"尽最大努力交付"服务的含义.
第9章无线网络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无线局域网的组成;知道无线个人区域网和无线城域网的概念.
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下一代因特网的网际协议.
知道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和P2P共享的概念.
六.
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数据跳线的制作与测试学会UTP线缆的制作.
学会网卡的测试方法和ping等命令的用法.
4验证型PC机2台;集线器1只;UTP线缆3根;制线工具1把;网线测试仪1只.
建议3人/组.
2路由器的配置学会路由器的配置、学会静态路由器配置.
4设计型PC机2台;路由器2台;交换机1台.
建议4人/组.
3WWW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学会WWW服务器的架设和网站发布的方法.
进行简单网站的管理设置.
4设计型PC机1台.
建议1人/组.
4软件防火墙的安装与设置学会个人防火墙的安装和设置.
能够进行访问规则的设置.
4设计型PC机1台.
建议1人/组.
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6231第1章习题2物理层通信系统模型数据传输技术8242第2章习题补充习题13数据链路层数据跳线的制作与测试844第3章习题4网络层IP地址及计算IP协议路由器的配置144442第4章习题补充习题25运输层网络端口端到端通信624第5章习题6应用层Internet服务概述万维网和主要应用WWW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8224第6章习题7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现状和标准软件防火墙的安装与设置8242第7章习题8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22第8章习题9无线网络22第9章习题10下一代因特网22第10章习题总计6441167备注:讨论题题目第1章讨论题是"若要组建一个办公室局域网络,需要准备哪些软、硬件设备;这些硬件设备分属于通信子网还是资源子网采用何种拓扑结构根据性价比,若有50个结点,资金预算在3万元,如何采购,请结合实际市场报价做出方案.
"第7章讨论题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请结合生活实例,举出日常网络有哪些安全隐患,如何解决.
"八.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50%;撰写:蒋中云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025】课程学分:【4】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操作系统实用教程》(第二版)任爱华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出版2008.
7第10次印刷】辅助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汤子瀛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出版】参考教材【《Linux标准教程》王俊伟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出版】参考网站【上海建桥学院/课程中心/操作系统】、【http://www.
cn.
redhat.
com/】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2050069(4)】、【C语言程序设计2050006(4)】、【数据结构2050082(5)】、【计算机网络原理2050064(4)】二、课程简介《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所配置的软件中最基础的系统软件,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涉及较多硬件知识,是信息技术类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操作系统实现计算机系统资源管理功能,是所有其他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唯一接口,所有用户打开计算机并使用计算机完成的各项操作都是在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基础之上.
操作系统自身体现了计算机硬件技术及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成果,也体现了日益发展的软件研究成果.
从信息技术学院各专业角度的知识体系看学生不仅要掌握学会使用它,而且需要学习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原理.
本课程围绕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功能,学习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原理,其特点是概念多、较抽象和涉及面广,为此引入linux操作系统作教学实践案例.
三、选课建议本课程作为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学生的学习基础至少要在学习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先修课程基础上.
四、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基本的设计思想和实现原理;掌握一种主流操作系统,如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管理和配置.
五、课程内容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理解操作系统目标和作用;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知道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和操作系统的设计结构;能运用虚拟机技术搭建应用环境.
重点:设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
第2章操作系统接口知道操作系统接口的基本概念;理解Linux操作系统接口的分类;理解系统调用的作用.
能运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图形用户接口使用计算机;能运用基本Shell命令操控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能运用Linux的shell命令管理用户.
课内实验:基本shell命令及用户管理.
重点:命令解释程序,shell命令.
第3章进程管理理解进程的基本概念;理解进程控制、进程调度、进程通信、进程同步的作用;理解进程调度算法的实现原理;理解死锁的概念和死锁避免算法,即银行家算法的实现原理.
能通过进程管理的原理知道Linux操作系统的相关内容.
课内实验:Linux进程管理及进程调度.
重点:程序的并发执行;进程、进程的状态及进程状态的转变;进程控制,进程调度;进程同步及经典的同步问题;死锁及银行家算法.
难点:并发程序的实现.
第4章存贮管理理解存贮管理的基本概念;知道基本存储分配的方式.
理解基本分页存储管理方式、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和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的实现原理;知道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理解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和请求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实现原理;理解页面置换算法的实现思想;知道Linux操作系统与存储管理相关的内容.
重点:基本分页和请求分页方式;地址转换;虚拟存储器的概念;页面置换算法.
难点:动态分区管理的分配和回收.
第5章设备管理知道I/O系统、设备分配概念;理解I/O控制方式和I/O软件的作用;理解缓冲管理的实现原理;理解磁盘存储器管理及磁盘调度算法.
知道Linux操作系统与设备管理相关的内容.
重点:通道技术,缓冲技术,SPOOLING技术,磁盘调度.
难点:设备独立性和虚拟设备的概念.
第6章文件管理知道文件存贮空间管理方式和外存分配方式;理解文件和文件系统;理解文件的逻辑结构;理解目录的实现原理和功能;理解文件的共享、保护和完整性概念;知道Linux操作系统文件相关的内容.
能运用Linux的shell命令管理系统和用户文件.
课内实验:Linux文件系统及文件管理.
重点:文件系统的基本功能,文件的逻辑结构,目录结构,Linux的索引结构.
难点:文件的物理结构,Linux文件系统的实现(虚拟文件系统).
第7章配置基于Linux的服务器理解并能运用Linux和Windows网络基础,运用Linux操作系统相关shell配置命令,搭建配置samba服务器所需的环境,配置samba服务器,实现Windows操作系统与Linux操作系统之间的相互通信、资源共享等功能.
课内实验:配置samba服务器.
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基本shell命令及用户管理1.
Linux桌面环境的基本操作2.
字符界面与基本Shell命令3.
用户与组群管理4验证型基于"VMware"虚拟机2Linux进程管理及进程调度1.
vi的基本操作2.
进程管理及调度4设计型基于"VMware"虚拟机3Linux文件系统及文件管理1.
文件系统的管理2.
目录和文件管理3.
文件归档与压缩4.
解压缩zip压缩文件5.
管理RPM软件包4设计型基于"VMware"虚拟机4配置samba服务器1.
建立samba服务器的应用环境2.
配置共享级的samba服务器3.
配置用户级的samba服务器4设计型基于"VMware"虚拟机七、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课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课程设计(大作业)1操作系统概论操作系统目标、作用及发展操作系统基本特性及结构虚拟机概念4211第1章习题2操作系统接口概念及Linux操作系统接口基本Shell命令Linux用户管理命令课内实验:基本shell命令及用户管理122424实验13进程管理基本概念及进程控制进程调度进程通信及进程同步死锁Linux操作系统相关内容Linux中的进程管理及命令课内实验:Linux进程管理及进程调度1622221241第3章习题实验24存储管理概念及基本分页、分段及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及请求分页、分段方式页面置换算法Linux操作系统相关内容822211第4章习题5设备管理I/O控制方式磁盘存储管理及磁盘调度4211第5章习题6文件管理文件、文件系统及逻辑结构外存分配方式目录管理Linux操作系统相关内容Linux文件管理命令课内实验:Linux文件系统及文件管理162221441第6章习题实验37配置基于Linux的服务器课内实验:配置samba服务器44实验4小计6444164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20%,期终考试50%.
撰写:巢爱棠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数据库原理PrincipleofDatabase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114】课程学分:【4】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数据库系统概念AbrahamSilberschatz著,杨冬青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0月第3版】辅助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李建中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参考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2050048(2)】、【数据结构2050082(4)】并修课程:【Java程序设计(双语)2050010(3)】后续课程:【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2050134(3)】、【web应用开发2050015(2)】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系统地介绍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基本方法,数据库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及其设计、实现技术,具有设计、实现数据库和数据库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
三、选课建议数据库原理适合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必修,除了学过高等数学外,这些学生已掌握1-2门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结构,从而具备了学好该课程的抽象能力和基本必要的知识.
四、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及其设计、实现技术,具有设计、实现数据库以及访问数据库的基本能力.
五、课程内容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论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描述数据管理技术发展过程;复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为数据库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字段、域、属性、对象、记录、元组、关系、表等)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下定义;能叙述数据库系统及其三级模式体系结构.
本章重点:数据库系统特点;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及其三级模式体系结构本章难点:数据库系统及其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第2章数据模型和ER数据模型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复述数据模型的概念;能转换ER数据模型;能制定ER数据模型的应用方案.
本章重点:ER数据模型的应用本章难点:数据模型第3章关系数据模型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复述关系数据模型的概念;能进行ER图到关系数据库模式的转换;能使用关系代数原理解答数据的基本操作.
本章重点:ER图到关系数据库模式的转换;关系代数本章难点:关系数据模型的概念;关系代数第4章数据库存储结构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描述数据文件的类型;能描述文件的组织和文件结构、叙述文件的索引结构,能使用文件的索引.
本章重点:文件的索引结构;B树和B+树本章难点:B树和B+树第5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运用SQL中的DDL进行模式、库、表的定义;能运行SQL中的DML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能设计存储过程、视图和T-SQL程序.
本章重点:SQL中的DDL和DML本章难点:SQL中的DML和T-SQL第6章关系数据库完整性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运用关系数据库完整性原理对数据表进行完整性定义和约束.
本章重点:关系数据库完整性第7章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叙述函数依赖关系、第三范式(3NF)和BCNF的含义.
本章重点:BCNF本章难点:4NF第8章数据库安全与保护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叙述事务的概念、能运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还原和备份、能运用相关知识对数据库用户和角色进行权限设置.
本章重点:数据库还原和备份;本章难点:事务处理.
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SQL环境及数据库定义实验主要掌握SQLServer的使用环境及数据库的定义4验证性WindowsXP操作系统;SQLServer2000个人版及以上2数据库管理实验主要掌握数据的更新、输出、插入语句及简单的查询语句及复杂查询语句的使用4设计型WindowsXP操作系统;SQLServer2000个人版及以上3视图、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的使用主要掌握如何定义视图,如何使用视图主要掌握,如何创建触发器和存储过程4设计型WindowsXP操作系统;SQLServer2000个人版及以上4关系数据库设计实验主要掌握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及关系模式的分解4综合型WindowsXP操作系统;SQLServer2000个人版及以上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数据库基本概论数据库概念及特点数据库三级模式422第1章习题2数据模型和ER数据模型数据模型ER数据模型8242第2章习题3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概念ER图向关系数据模型转换SQL环境及数据库定义实验8224第3章习题4数据存储结构44第4章习题5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DDL语言DML语言数据库管理实验144442第5章习题6关系数据库完整性44第6章习题7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函数依赖范式关系数据库设计实验102242第7章习题8数据库安全与保护事务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还原与备份数据库新技术视图、触发器实验1222224总计6442166八.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50%;撰写:谷伟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Technology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034】课程学分:【2】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鄂大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版】辅助教材【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张正兰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2050048(2)】后续课程:【网页设计2050100(3)】二.
课程简介"多媒体技术"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处理技术和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系统组成与体系结构、音频信号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及视频处理技术、数据压缩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多媒体数据库、多媒体创作系统、多媒体硬件、人机界面、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多媒体通信等技术.
同时以实例介绍多种媒体的制作方法和基本工具的使用,使学生具有解决一般多媒体信息制作问题的能力.
三、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适用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四.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应该具备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理解多媒体的数字图象、音视频技术,数据压缩、存储技术、软件技术等,熟悉多媒体对象制作的主要方法和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掌握图像图形的制作方法,为培养学生在网页设计、动画制作、视频制作等多媒体作品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
课程内容第1章多媒体概述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多媒体的概念,知道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知道多媒体的应用领域,理解多媒体数据的特性与表现形式.
理解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本章重点和难点是多媒体的数据有哪些特性以及它的表现形式.
第2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理解多媒体计算机主机系统本章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第3章多媒体光盘存储系统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光盘存储系统,理解光盘的标准.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光盘的各类标准及其基本参数.
第4章多媒体音频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音频信号及其概念,知道模拟音频的数字化过程,理解音频文件的格式与处理软件.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音频文件的格式和简单处理.
第5章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解图像处理中的色彩学,理解图像文件格式知识.
综合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图像的方法.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图像基本处理与制作.
本章的难点与重点是图像处理基本制作.
第6章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形处理技术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与应用,理解矢量图格式,综合运用图形处理软件绘制矢量图的方法.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图形处理软件的使用.
本章的重点是处理与绘制矢量图的方法.
第7章多媒体视频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广播电视信号及其标准,知道视频基础知识,理解视频文件的类型.
本章的重点是视频文件的各种类型格式.
第8章计算机动画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计算机动画及其发展,知道计算机动画采用的技术与方法.
知道二维动画、三维制作过程及其软件.
第9章数据压缩编码技术与JPEG标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数据压缩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理解数据压缩的分类,包括预测编码、统计编码、变换编码,理解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运用统计编码算法.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用软件压缩静态和动态图像的方法.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霍夫曼编码算法.
第10章运动图像压缩标准MPEG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MPEG标准,知道MPEG-4和MPEG-7的编码方法.
第11章多媒体辅助设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常用多媒体辅助设备.
六.
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矢量图形的编辑和处理学会矢量图形的编辑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学会矢量图形的简单制作.
6设计型PC机或MAC机1台,安装Illustator软件.
建议1人/组.
2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压缩学会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压缩方法、学会使用常用软件压缩静态图像以及对视频进行压缩与格式转换.
2验证型PC机1台,Windows操作系统.
建议1人/组.
3图像的编辑和处理学会静态图像编辑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8设计型PC机或MAC机1台,安装Photoshop软件.
建议1人/组.
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多媒体概述11第1章习题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11第2章习题3多媒体光盘存储系统11第3章习题4多媒体音频信息处理技术22第4章习题5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图像的编辑和处理1028第5章习题补充习题16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形处理技术矢量图形的编辑和处理826第6章习题补充习题27多媒体视频信息处理技术11第7章习题8计算机动画22第8章习题9数据压缩编码技术与JPEG标准静态图像压缩321第9章习题10运动图像压缩标准MPEG动态图像压缩211第10章习题11多媒体辅助设备11第11章习题总计321616八.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
撰写:李玮莹系主任:矫桂娥教学院长:徐方勤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NetworkintegratedWiringandTesting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130】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网络工程】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型:【独立设置实验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综合布线技术教程陈桂芳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3月】辅助教材【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刘天华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1月】参考教材【综合布线技术教程李瑛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4月】并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2050064(4)】后续课程:【网络集成2059028(2)】、【企业网组建与管理2050154(3)】、【网络接入技术2050133(3)】二.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介绍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知识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操作技能,包括双绞线连接技术、模块压制技术、线槽桥架连接技术、光纤连接技术等,并能熟练操作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使用的各类认证测试设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为后续网络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适用于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科专业必修课.
四.
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具备:了解网络综合布线和网络测试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铜缆、光缆的基本连接技术,掌握桥架线槽的基本连接技术,掌握各类型认证测试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能独立搭建各类链路,包括永久链路、通道链路、光缆链路等,能对相关的网络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并能为用户提交一份最终测试检验报告.
该课程非常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实际操作技能.
五.
课程内容实验一: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实验知识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布线标准,理解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解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步骤、方式,并能运用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方式进行信息点数据统计表、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图、端口编码表、工程施工图和材料统计表的制定.
技能点:学会使用绘图软件进行图表的绘制.
实验二:工作区子系统施工实验知识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铜缆的基本分类,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大对数电缆等,并能运用各类工具进行双绞线的连接操作.
技能点:使用打线刀和制线钳进行双绞线和水晶头连接技术,以及五类模块压制.
实验三:大对数电缆连接实验知识点:掌握大对数电缆的打线上架操作,同轴电缆的连接操作,以及模块的压制技术.
技能点:学会使用打线刀进行大对数电缆的连接操作.
实验四:光纤研磨熔接实验知识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光缆的基本分类,理解光纤的基本结构、特点,并能运用光纤研磨工具和光纤熔接工具进行光纤的连接技术操作.
技能点:学会使用光纤研磨设备和光纤熔接设备进行光纤的研磨和熔接实验.
实验五:水平干线子系统设计施工实验知识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桥架、线槽、管槽的基本设计方法,铺设方式,运用相关工具进行桥架、线槽、管槽的铺设.
技能点:学会对水平干线子系统进行桥架,线槽,管线的铺设设计与施工,并熟练掌握各类工具的使用.
实验六:认证测试仪操作实验知识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网络综合布线竣工验收的基本流程,知道认证测试仪的基本使用方法.
技能点:学会使用各类认证测试仪的基本操作.
实验七:网络综合布线竣工验收实验知识点:理解永久链路、通道链路、光纤链路的基本结构,运用认证测试仪对永久链路、通道链路、光纤链路进行认证测试.
技能点:学会使用认证测试仪进行各类链路的认证测试,包括通道链路,永久链路,光纤链路等.
实验八: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故障分析排除实验知识点:能分析相关的认证测试报告.
技能点:学会分析测试报告,对报告中出现的各类故障现象进行分析与解决.
实验九:网络性能分析实验知识点:要求学生能运用OPVXG等网络分析仪进行网络性能的分析.
技能点:学会使用OPV等网络分析设备进行网络性能分析.
六.
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实验学会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方法,步骤,并能绘制各类设计施工图4设计型PC电脑1台2工作区子系统施工实验学会使用制线钳进行双绞线与水晶头连接操作,学会使用打线刀进行五类模块压制操作4验证型制线钳,剥线钳,打线刀,RJ45水晶头,双绞线,五类模块3大对数电缆连接实验学会使用打线刀进行大对数电缆的连接操作4验证型打线刀,25对大对数电缆4光纤研磨熔接实验学会使用光纤研磨设备和光纤熔接设备进行光纤的研磨和熔接实验8验证型光纤研磨工具,光纤熔接机,ST头,多模光纤5水平干线子系统设计施工实验学会对水平干线子系统进行桥架,线槽,管线的铺设设计与施工,并熟练掌握各类工具的使用4设计型线管剪,剪刀,PVC线槽,PVC线管,弯头等6认证测试仪操作实验学会使用各类认证测试仪的基本操作6综合型LANTEK认证测试仪,DTX认证测试仪7网络综合布线竣工验收实验学会使用认证测试仪进行各类链路的认证测试,包括通道链路,永久链路,光纤链路等10综合型LANTEK认证测试仪,DTX认证测试仪8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故障分析排除实验学会分析测试报告,对报告中出现的各类故障现象进行分析与解决4综合型认证测试仪,测试报告生成软件9网络性能分析实验学会使用OPV等网络分析设备进行网络性能分析4综合型OPVXG网络分析仪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实验一: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实验网络综合布线概述网络布线图表绘制422第1章习题2实验二:工作区子系统施工实验双绞线和RJ45水晶头连接五类模块压制实验三:大对数电缆连接实验大对数电缆连接8224第2章习题3实验四:光纤研磨熔接实验光纤研磨技术实验光纤熔接实验844第3章习题4实验五:水平干线子系统设计施工实验线槽线管铺设实验44第4章习题5实验六:认证测试仪操作实验各类认证测试仪操作实验实验七:网络综合布线竣工验收实验链路认证测试实验八: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故障分析排除实验测试报告分析实验实验九:网络性能分析实验OPV网络分析仪操作实验2461044第5章习题总计48246八.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测验1成绩(30%),测验2成绩(40%).
撰写:王磊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Java程序设计(双语)JavaProgramming(ChineseandEnglish)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010】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JavaProgramming,PoornachandraSarang,McGraw-HillOsborneMedia,January2012】辅助教材【程序设计导论—Java编程("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吴萍,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参考教材【ThinkinginJava(4thEdition),BruceEckel,PrenticeHall,February2006】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2050006(4)】后续课程:【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2050134(3)】、【web应用开发2050015(2)】1.
BasicinformationCourseCode:【2050010】CourseUnits:【3】For:【ComputeScienceandTechnology】、【DigitalMediaArt】、【NetworkEngineering】etc.
CourseNature:【Requiredcourseforspecialty】CourseType:【Theorycourses】Offering:【InformationTechnologyInstitute&ComputeScienceandTechnologyDepartment】TextBooks:MainTextbook【JavaProgramming,PoornachandraSarang,McGraw-HillOsborneMedia,January2012】SubsidiaryTextbook【JavaProgramming,Farrell,Joyce,FarrellCourseTechnology,CENGAGELearningCustomPublishing,January2013】ReferenceTextbook【ThinkinginJava(4thEdition),BruceEckel,PrenticeHall,February2006】Prerequisites:【CProgramming2050006(4)】Follow-upCourse:【MobileDeviceApplicationDevelopment2050134(3)】、【DevelopmentofWebApplication2050015(2)】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介绍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概念并运用这一思想和概念进行程序开发的一门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得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思想体系,并能运用面向对象的三大主要特点进行程序开发;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成为富有创新思想、开拓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将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开发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并为其毕业后从事科研、生产和经济建设活动服务,从而提高学生面向市场的竞争能力.
2.
CoursedescriptionJavaprogrammingisan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languagewithabuilt-in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API)thatcanhandlegraphicsanduserinterfacesandthatcanbeusedtocreateapplicationsorapplets,anditiselementarycourseofcomputescienceandtechnology.
Aftercompletionofthecourse,studentsshouldbeableto:1.
Grasptheobject-orientedthoughtsystem,anddevelopjavaapplicationswiththreemaincharacteristicsofobject-orientedandexceptionhandlingtechnology;2.
Becomehigh-qualitypersonnelwithinnovativeideas,infiniteability,internationalvisionandknowledge;3.
Haveahighprofessionallevelofforeignlanguage.
三、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和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建议在第四学期开设.
3.
SuggestionsThiscourseisrequiredcoursesuitableforComputeScienceandTechnology、DigitalMediaArtandNetworkEngineer,andtaughtinthefourthsemester.
四、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面向对象的思想体系,掌握类和对象的设计方法,掌握类封装的意义和使用,掌握类继承的意义和使用,掌握多态技术的实现和应用,了解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为培养学生面向对象应用程序开发等方面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以应用为最终目的.
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面向对象的三大主要特点,进行应用类程序的开发.
4.
LearningObjectivesA.
Learnprogrammingmethodologyofobject-orientedfromtheoryandpractice,designmethodsofclassandobjects,encapsulationtechniquesofclassandinheritanceofclass;B.
Learnjava'spolymorphismtechnology;C.
Gainanin-depthprogrammingofobject-orientedanddevelopgoodsoftwareusingOOsoftwaredevelopmentmethods五、课程内容第1章基本知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Java的发展过程和Java的编译环境、运行环境、开发环境及安装.
理解JDK、JDK工具程序和JavaAPI的作用.
运用JDK工具程序编译Java源程序、运行Java类文件和生成类的帮助文档.
本章重点和难点是如何正确编译和运行Java源程序和相应的类文件.
第2章类和对象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面向对象中的类和对象.
理解类的设计要点和对象的访问;理解类的成员变量、成员方法和常量;理解构造函数的定义和作用;理解this关键字的使用.
运用类和对象的特性设计类和访问对象.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根据需求进行类的设计,合理使用构造函数完成对象的初始化,并学会使用对象的成员变量、成员方法和常量.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使学生掌握符合需求的类的设计.
第3章封装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封装的概念和意义.
理解访问控制符所达到的封装级别.
知道包的概念和意义.
综合运用访问控制符和包封装类.
理解不同包中的类的访问级别;理解不同包中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的访问级别.
分析不同包中所封装的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并运用封装的访问特性,根据需求实现不同包中的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的访问.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封装类、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
本章的重点是使用不同级别的访问控制符封装类.
本章的难点是如何封装包中的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
第4章继承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继承的作用和意义.
理解继承的特点、继承中的方法覆盖和属性的隐藏;理解super关键字的使用;理解继承关系中的构造函数的执行.
综合运用包的特性使用继承.
理解访问控制符protected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本章的重点是在封装包中设计类的继承.
本章的难点是如何在不同包中实现继承类的设计,并对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提供不同级别的访问控制符.
第5章多态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多态的分类.
理解多态的不同形式.
综合运用多态的不同形式实现应用程序的需求.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载、覆盖的意义,并能利用多态技术开发应用程序.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在程序中应用多态技术.
第6章接口和抽象类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接口和抽象类的概念.
理解接口和抽象类定义的意义;理解接口与接口的继承、类与接口的实现;理解抽象类的继承.
综合运用接口的继承、实现功能以及抽象类的继承功能完成应用程序的需求.
分析应用程序中的接口与抽象类的作用.
分别评价接口和抽象类在应用程序开发中的作用.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应用接口或抽象类进行编程.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在程序中如何设计和运用接口或抽象类.
第7章异常处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异常的概念和分类.
理解引发异常的原因;理解异常的处理机制;理解throw、throws关键字的作用和使用;理解自定义的异常类创建.
综合运用异常处理机制和自定义的异常类处理应用程序中的异常.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发现程序中的异常并进行处理第8章文件的输入/输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文件的输入输出形式.
理解文件管理File类;理解字节输入输出流类及文件访问;理解字符输入输出流类及文件访问;理解标准的输入输出流对象.
综合运用文件管理类、标准的输入输出对象和文件的输入输出流类共同完成文件的读写操作.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不同的输入输出流类对象的正确创建和使用.
第9章Swing编程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Swing包中的控件类的使用.
理解GUI界面的布局;理解Java中的监听事件.
运用GUI界面和相应控件的监听事件完成界面中的内容保存到文件中的操作.
通过本章实验使得学生能够将Swing编程、面向对象的思想、异常处理和文件的输入输出综合应用在一起,完成大的应用程序的开发.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监听功能如何与相应的控件关联.
5.
CoursecontentsChapter1BasicConceptAftercompletionofthischapter,studentsshouldbeableto:knowjavadevelopmentprocess,javacompilerenvironment,javarunningenvironment,javadevelopingenvironmentandjavainstallation;understandeffectofJDK、JDKtoolsandjavaAPI;masterstructureofajavaprogram;writejavasourcecodeusingJDKtools;compilejavasourcecode、runjavaclassandgeneratehelpdocumentationofthejavaclass.
Inthischapter,itisimportantanddifficultonhowtocompilejavasourcecodeandrunthecorrespondingclassgeneratedbyit.
Chapter2ClassesandObjectsAftercompletionofthischapter,studentsshouldbeableto:knowwhatclassesandobjectsare;understandclassmemberaccesscontrolandconstant;understandhowtouseconstructor;understandhowtomakegooduseofconstructor;howtocreatejavaclassusingcharacteristicofclassesandobjects.
Inthischapter,studentsmustmasterhowtodesignclassesaccordingtoactualdemand,andhowtofinishinitializationofobjectsthroughtheuseofconstructor,andhowtouselocalvariables,classvariables,objectvariablesandconstant.
Inthischapter,itisimportantanddifficultonhowtomakestudentsmasterjavaclassesprogrammingaccordwithactualdemand.
Chapter3EncapsulationAftercompletionofthischapter,studentsshouldbeableto:knowtheconceptandsignificanceofencapsulation;understandclassaccesscontrolcharacter;knowtheconceptandsignificanceofpackages;encapsulateclassusingclassaccesscontrolcharacter;understanddifferentaccesscontrolcharacterusedbyclassormembervariableindifferentpackages;analyzemembervariablesandmembermethodsencapsulatedindifferentpackages,andfinishaccessofmembervariablesandmembermethodsfromdifferentpackagesaccordingtoactualneed.
Inthischapter,studentsmustgrasptoencapsulateclasses,membervariablesandmembermethodsthroughtheexperiment.
Inthischapter,itisimportantonhowtoencapsulateclassesusingdifferentaccesscontrolcharacter.
Itisdifficultonhowtoencapsulatemembervariablesandmembermethodsofclasses.
Chapter4InheritanceAftercompletionofthischapter,studentsshouldbeableto:knowtheimportanceandthefeatureofthehierarchicalorganizationofprocedures;knowthefeatureofinheritance;knowhowtooverridemethodsandhidevariablesinhierarchicalstructure;understandhowtousesuperisjava'skeyword;understandhowtoexecuteconstructorinhierarchicalmanner;masterhowtowriteaprograminaclear,hierarchicalmannerusingpackages;understandtheimportanceandusageofprotectedisaccesscontrolcharacter.
Inthischapter,itisimportantonhowtobuildclassesareextendedinpackages.
Itisdifficultonhowtoread,modifyandextendtheclassesfromdifferentpackages.
Chapter5PolymorphismAftercompletionofthischapter,studentsshouldbeableto:knowthesignificanceofpolymorphism;knowdifferentformofpolymorphism;writeaclearjavaapplicationusingdifferentformofpolymorphismaccordingtoactualneed.
Inthischapter,studentsmustgraspthesignificanceofoverrideandoverloadthroughtheexperiment,andwritejavaapplicationprogramusingpolymorphismtechnology.
Inthischapter,itisimportantanddifficultonhowtomakestudentsusepolymorphismtechnologyinjavaapplications.
Chapter6InterfaceandAbstractClassAftercompletionofthischapter,studentsshouldbeableto:knowtheconceptofinterfaceandabstractclass;understandthesignificanceofinterfaceandabstractclass;understandinheritanceamonginterfacesorinheritancebetweeninterfaceandclass;writeacomplexjavaapplicationthroughacomprehensivegraspoftheinheritanceininterfaceorabstractclass;analyzetheusageofinterfaceandabstractclassinjavaapplications.
Inthischapter,itisimportantanddifficultonhowtomakestudentscreateinterfaceorabstractclassinjavaapplications.
Chapter7ExceptionHandlingAftercompletionofthischapter,studentsshouldbeableto:knowtheconceptandassortmentofexception;understandthecauseofexception;understandexceptionhandlingmethods;understandthefunctionandusageofthrowandthrows;understandtheformationofcustomexception;handleexceptionexistedinprogramusingexceptionhandlingmethodsandcustomexception.
Inthischapter,itisimportantanddifficultonhowtofindandhandleexceptionexistedinprogram.
Chapter8FileInput/OutputAftercompletionofthischapter,studentsshouldbeableto:knowclassesoffileinput/output;understandfileclass;understandbytesinput/outputandaccessoffile;understandcharacterinput/outputandaccessoffile;understandstandardinput/output;writetexttoafileandreadtextfromafileusingFileclass,standardinput/outputandfileinput/output.
Inthischapter,itisimportantanddifficultonhowtocreatedifferentinput/outputobjectrightly.
Chapter9SwingAftercompletionofthischapter,studentsshouldbeableto:knowtheusageofcontrolclassinswing;understandlayoutofGUIinterface;understanddifferenteventsfromprogram;savetheresultfromtheuserinterfacetothefileusingdifferentcontrolevents.
Inthischapter,studentsmustlearnhowtowriteacomplexprogramusingSwing,Object-orientedthinking,ExceptionhandlingandFileinput/outputtogetherthroughtheexperiment.
Inthischapter,itisimportantanddifficultonhowtodosomethingwheninputeventsoccur.
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类的设计和使用设计符合需求的类和构造函数,并根据需求使用构造函数等一系列方法,完成对象的访问.
3设计型1台PC机/1人;JDK6.
0以上的开发环境2类的封装通过不同级别的访问控制符,封装类中的需要隐藏的属性或方法,并提供对外的接口,使得不同包中的类及其操作能够被正常访问.
4设计型同上3多态的应用将包、继承、重载等技术综合应用到程序中.
4设计型同上4综合设计将图形用户界面、面向对象的思想、异常处理机制和文件的输入输出类综合应用在一起,设计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
5设计型同上6.
ExperimentsandRequirementsNo.
NameMaincontentsHoursTypeComment1Howtobuiltaclassownedobject-orientedthinkingYoucanuseconstructorOrusemembervariablesOruseinstancevariablesetctobuiltaclass3DesignmodeOnePC/1person;nolessthanJDK6.
0environment2HowtoencapsulateaclassYoucanusedifferentlevelaccesscontrolcharactertoencapsulatevariablesandmethodsandprovidepublicinterface4Designmodeditto3HowtousepolymorphisminjavaapplicationYoucanbuiltclasseswithacomprehensivegraspoftheapplicationowedinheritance、overloadandoverrideetc.
4Designmodeditto4IntegrateddesignYoucanbuiltacompositivejavaapplicationusingGUI,Object-orientedthinking,ExceptionhandlingandFileinput/output5Designmodeditto七、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基本知识Java发展、JDK安装及作用Java程序的编译和运行311.
50.
5课后习题网站习题2类和对象类与对象的建立构造函数的设计和使用类的设计和使用6213课后习题网站习题3封装包的声明和创建包和访问控制符的使用624课后习题网站习题4继承继承的特点、方法覆盖及属性隐藏super关键字的使用继承中的访问控制符的使用82312课后习题网站习题5多态多态的分类及分类使用多态的综合应用514课后习题网站习题6接口和抽象类接口和抽象类的作用及定义接口与继承、实现的关系和使用抽象类与继承的关系51112课后习题网站习题7异常处理异常的定义及系统异常类异常的处理机制自定义的异常及使用40.
5111.
5课后习题网站习题8文件的输入输出文件管理类的介绍及使用输入输出流类的介绍及使用标准的输入输出流类的介绍及使用4121课后习题网站习题9Swing编程控件类的介绍及使用GUI的流布局监听事件的介绍及使用综合设计70.
50.
515课后习题网站习题总计48261667.
TeachingScheduleNo.
TopicsDurationTheoryExperimentsPresentationAssignments1IntroductionwhatmakesJavasuchahitwithprogrammers,whatthecomponentsintheworldofJavaare,howyoubuildaJavaapplicationbygoingthroughthe"Edit,Compile,Execute"process.
311.
50.
5Courseweb2Classesandobjectswhataclassisanditssyntax,whataobjectisanditssyntax,whataconstructoris,anditssyntax,howtodesignaclasswithoothinking.
6213Courseweb3Encapsulationwhatapackageisanditssyntax,howtocreateapackage,whataccesscontrolcharactersare,andtheirsyntax.
624Courseweb4Inheritancewhatainheritanceisandhowtooverrideandhide,whatsuper'skeywordisanditsfunction,howtouseaccesscontrolcharactersinhierarchicalstructure.
82312Courseweb5Polymorphismwhatapolymorphismisandhowtouseit,howtobuiltajavaapplicationusingpolymorphism.
514Courseweb6Interfaceandabstractclasswhatainterfaceisanditsfunction,whataabstractclassisanditsfunction,howtobuiltinterfacesorabstractclassesaccordingtoactualneed.
51112Courseweb7Exceptionhandlingwhatexceptionisanditsfunction,howtohandleexception,howtocustomizeexception,andhowtouseit.
40.
5111.
5Courseweb8Fileinput/outputwhatFileclassesareandtheirfunction,whatFileinput/outputclassesareandtheirfunction,whatstandardinput/outputclassesareandtheirfunction.
4121Courseweb9Swingwhatcontrolclassesareandtheirfunction,whatGUI'sflowlayoutsareandtheirfunction,whatlistenerisandeventis.
integrateddesign70.
50.
515CoursewebAmounts4826166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40%.
8.
GradingGradingType:Exam.
GradingMethod:Perfermance(60%),FinalExam(40%).
撰写:朱丽娟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企业网组建与管理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ofEnterpriseNetwork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154】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课程性质:【学科必修课】课程类型:【独立设置实验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中小型企业网络组建与管理,史宝会,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参考教材【网络管理从入门到精通,崔北亮,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2050064(4)】后续课程:【信息安全2050132(3)】二.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介绍局域网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为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局域网的基础知识,包括局域网组建介质及硬件设备与特性,局域网规划与设施,局域网规划与综合布线,局域网与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的硬件连接,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构建,局域网的管理,局域网客户机的配置与管理,局域网的典型应用及局域网与Internet的接入.
通过本课程学习,还将培养学生具备局域网组网与管理能力,从而为后续网络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适用于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科专业必修课.
四.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局域网的基础知识,局域网组建介质及硬件设备与特性,局域网规划与设施,从而掌握中小企业网规划与设施,企业网综合布线知识,掌握中小企业局域网所应用的服务器,并对服务器的的管理,了解局域网客户机的配置与管理,了解局域网的典型应用和如何接入互联网,为培养学生在中小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与构建中,建立与开发网络应用系统等方面的能力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以实用为最终目的,应用局域网组建的有关知识、技术和实践操作技能.
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局域网的知识,进行网络的比较、网络的配置和管理.
五.
课程内容实验一:企业局域网解决方案的制订知识点: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知道局域网的基本知识.
分析局域网的组成与分类,并理解无线局域网.
综合掌握局域网的结构与建设.
知道网络传输介质,包括网卡、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和路由器等.
知道什么是用户需求分析,理解如何进行网络硬件系统规划和网络软件系统的规划,理解综合布线系统等基础知识.
应用这些知识,对一些局域网进行分析.
技能点: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和TCP/IP协议族.
理解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结构,分类和协议.
应用网络设备.
综合分析网络系统规划.
实验二:WWW和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知识点:学生知道如何安装网卡,如何使用集线器/交换机连接局域网.
并能知道如何对这些设备进行配置.
知道安装与配置文件服务器,WWW服务器,和FTP服务器,并综合应用这些服务器和理解如何进行管理这些服务器.
从中评价各种服务器的作用和功能,分析这些软件和他们的应用.
技能点:应用集线器/交换机在局域网中的连接.
理解各种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实验三:局域网用户与资源管理知识点:学生知道管理用户和计算机账户,设置用户账号的安全属性.
知道创建和使用组,并理解使用组策略.
理解文件安全性管理,设置权限.
技能点:知道局域网用户与资源管理.
实验四:C/S局域网的构建知识点:学生知道客户机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设置,知道如何对客户机进行DHCP服务器和DNS服务器的设置.
应用FTP客户端软件,知道如何下载和上传文件.
并应用ipconfig命令检查设置.
学生知道远程桌面连接.
能应用一些软件来进行远程连接和远程控制.
并对他们进行评价.
技能点:知道客户机的配置.
理解远程连接.
六.
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企业局域网解决方案的制订知道局域网方案的制订,并应用软件和硬件来构成局域网.
18验证型PC机1台.
建议1人/组.
2WWW和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知道WWW和FTP服务器的架设,并知道他们的一些应用.
12设计型PC机1台.
建议1人/组.
3局域网用户与资源管理知道局域网的用户与资源管理.
理解安全属性.
8验证型PC机1台.
建议1人/组.
4C/S局域网的构建知道局域网客户机的配置与管理.
包括DNS和DHCP等等.
10设计型PC机1台.
建议1人/组.
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实验一:企业局域网解决方案的制订18846实验报告2实验二:WWW和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12642实验报告3实验三:局域网用户与资源管理8242实验报告4实验四:C/S局域网的构建1064实验报告总计48221610八.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50%),实验大作业(50%).
撰写:朱曙锋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网页设计WebpageDesign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100】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型:【独立设置实验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CSS网页设计标准教程,温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辅助教材【网页制作综合技术教程,温谦赵伟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第1版,2009年5月】参考教材【CSS设计彻底研究,温谦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第1版2010年7月】先修课程:【多媒体技术2050034(2)】并修课程:【网站建设与维护2050136(3)】二.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各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该课程是一门集技术应用和实践操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站建设基础知识,包括XHTML语言的使用、网页设计工具Dreamweaver、CSS样式表的使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的使用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还将培养学生网站规划和建设的能力,为后续搭建完整的网站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建议在第五学期开设.
四.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网页设计的基本知识、相关原理,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HTTP、WWW、URL、网页、网站、动静态网页、主页等基本概念,掌握Xhtml标记语言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Css样式语言的结构、使用方法,掌握的布局的常用方法、行为的应用、JavaScript在网页中的使用方法;综合性网站开发的完成流程、掌握用photoshop或Firworks进行网页布局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相关软件独立完成静态网站建设.
本课程是以实用为最终目的.
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网页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网页的规划、页面的设计、网站的设计与制作.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可由校企合作单位参与进行.
五.
课程内容实验一:table与表单的应用通过本部分的实验,掌握表格、表单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知识点:知道网站、动静态网页、主页、HTTP、WWW、URL等的基本概念、网页开发工作流程、常见的网页制作软件、网站的设计流程、网页布局的步骤、常见的网页布局以及技术.
理解服务器、客户端、浏览器的概念和作用、建立网页标准的目的和优点、网页的基本元素、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基本分类、网站的目录结构.
理解表单、框架、列表等标记的含义和使用方法、xhtml标记的使用规范.
技能点:掌握网站的建立、使用xhtml创建网页的基本结构、标记的使用方法、段落、文字、超链接、图像、表格、多媒体等基本标记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能运用表格和表单等基本标记建立一个简单的网站.
掌握常见的段落、文字、超链接、图像、表格、表单等标记的使用、xhtml标记语言的结构、表格与表单的应用.
重点:网页标准的基本组成、网站的内容、目录结构、网页的色彩搭配原则实验二:css+div在网页布局中的应用通过本部分的实验,掌握什么是CSS样式、Css样式在网页布局中的应用.
知识点:掌握CSS样式的相关概念、Css样式文件的作用,掌握Css的书写规范、Css的语法、Css的继承和优先级;掌握Css的文档结构、常见样式属性的使用方法、在Dreamweaver中创建和应用CSS样式的方法,理解框架、表格、div+css布局的含义技能点:掌握常见的几种布局技术;掌握div+css在布局中的应用;掌握DIV+CSS布局、表单布局和美化方法;掌握Dreamweaverspry的应用;知道Dreamweaver模板和库的应用;能运用div+css布局法建立网站的首页.
重点:css文字、背景、边框等属性的应用方法,Css样式的文字图像的使用、二级导航的制作,div+css布局的兼容性等.
实验三:综合主题网站的制作通过本部分的实验,掌握javaScript常用语法结构,掌握制作综合性网站的完整流程知识点:web标准中行为的作用和功能;行为的构成和含义、javaScript常用语法结构、不同浏览器的特点;网站开发的完整流程、Photoshop的基本切图技巧、商业化网站的制作规划、不同浏览器的兼容性、标准化企业网站的制作过程、网站发布过程.
技能点:JavaScript在网页中的使用方法;掌握Dreamweaver中添加行为的方法、JavaScript表单验证方法;掌握div+css布局兼容性问题调试的基本方法;掌握制作综合性网站的完整流程;运用Photoshop等相关软件设计并制作网页布局的效果;掌握商业网站的布局制作方法、网站的发布预览方法.
能运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创建简单的网页动画效果、验证表单;掌握制作综合性网站的完整流程;能运用制作网站的相关软件,独立设计制作一个网站.
重点:JavaScript语言的常见对象的使用、网页动画效果的制作;不同浏览器的兼容性.
六.
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table与表单的应用学会使用表格进行简单网页布局、能用表单制作各种信息采集页面、能正确运用常用标记.
用表格布局法制作一个简单的个人网站.
12设计型PC机、数码照相机、数位板、移动终端;DreamweaverCS3以上、photoshopcs3以上、flashcs3以上2css+div在网页布局中的应用利用css+div进行主题网页的布局、表现,添加必要的交互行为;用css+div布局法临摹一个真实的企事业网站的主页.
16设计型PC机、数码照相机、数位板、移动终端;DreamweaverCS3以上、photoshopcs3以上、flashcs3以上3综合主题网站的制作以标准化布局的商业网页为案例,全面提升多个软件综合应用能力,完成一个网页从设计到完成制作的全过程,包括构思分析、页面排版、布局、美化、发布等.
20综合型PC机、数码照相机、数位板、移动终端;DreamweaverCS3以上、photoshopcs3以上、flashcs3以上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训)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table与表单的应用网页的基础概念网页与HTML网页设计与开发过程网页与色彩用HTML设置文本和图像超链接使用表格与表单12222222第2章作业2css+div在网页布局中的应用Web标准与CSS概述CSS选择器与相关特性CSS盒子模型CSS设置超链接与导航菜单用CSS设置表格和表单样式固定宽布局剖析与制作变宽网页布局剖析与制作1622222222第3章作业第4章作业3综合主题网站的制作JavaScript基本知识JavaScript应用案例案例概述原型设计HTML结构设计CSS布局交互效果设计发布202222222222第6章作业小计4818228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训)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table与表单的应用网页的基础概念网页与HTMLWeb标准网页设计与开发过程网页与色彩用HTML设置文本和图像超链接使用表格与表单12222411第2章作业2css+div在网页布局中的应用Web标准与CSS概述CSS选择器与相关特性CSS盒子模型CSS设置超链接与导航菜单用CSS设置表格和表单样式固定宽布局剖析与制作变宽网页布局剖析与制作162224222第3章作业第4章作业3综合主题网站的制作JavaScript基本知识JavaScript应用案例案例概述原型设计HTML结构设计CSS布局交互效果设计发布20222422222第6章作业小计483018八.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table与表单的应用10%,css+div在网页布局中的应用20%,综合网站设计与制作30%.
撰写:石潇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互联网及其应用TechniqueandApplicationofInternet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041】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型:【独立设置实验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网络互联技术及应用,汪燮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出版】参考教材【网络互联设备实用技术教程,安淑芝,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出版】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2050064(4)】后续课程:【信息安全2050132(3)】二.
课程简介《互联网及其应用》课程是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将向学生讲授网络互联基础知识、网络互联协议、网络互联设备及其配置、互联网接入技术、网络互联的规划与设计方法、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互联网的几种主要应用等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涉及内容多,技术更新快.
设立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互联网络中的关键技术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掌握互联网络中重要协议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以及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方式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网络互联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从事相关领域的网络规划、设计、配置和管理奠定基础.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适合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第五或第六学期时主修.
四.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网络互联设备的基本功能和常用互联网协议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互联、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的知识,规划并组建高效可行的计算机网络.
通过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网络互联基础能力.
(2)网络配置经验.
(3)网络规划与设计经验.
(4)团队协作能力.
五.
课程内容实验一配置三层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知识点:交换机的工作原理、VLAN技术、Trunk技术技能点:交换机的基本配置、VLAN的配置、Trunk的配置、三层交换机的路由配置实验二多区域OSPF配置知识点: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选择算法与路由协议、NAT技术技能点: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NAT的配置实验三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知识点: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对策、防火墙的工作原理、访问控制列表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特征技能点: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扩展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实验四网络互联的规划与设计知识点:网络互联基本概念、IP地址、互联网接入技术、网络互联的管理、网络互联的规划设计方法技能点:IP地址的规划、网络设备的选型、网络服务器的选型、网络互联的规划与设计六.
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配置三层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学会VLAN的配置、Trunk的配置,并能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8验证型S21261台S37601台网线3条计算机3台2多区域OSPF配置掌握实验环境中环回接口的配置,掌握多区域OSPF的配置.
8设计型路由器3台V.
35线缆2对3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理解访问控制列表在网络安全中的功能和应用;掌握在路由器等三层设备上配置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的方法.
8设计型路由器2台PC机3台网线3根4网络互联的规划与设计对需求进行分析;根据需求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对互联设备进行选型;对服务器进行选型;撰写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探讨方案的优劣.
24综合型PC机1台建议2人/组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配置三层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交换机工作原理VLAN技术交换机的基本配置VLAN配置Trunk配置三层交换机的路由配置82111122多区域OSPF配置路由器工作原理路由选择算法与路由协议NAT技术NAT的配置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821122第3章习题4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对策防火墙的功能、分类、特点访问控制列表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特征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82114第7章习题5网络互联的规划与设计网络互联基本概念IP地址的规划互联网接入技术网络互联的管理网络互联的规划设计方法网络互联的规划与设计241122216第1章习题第2章习题第4章习题第5章习题第6章习题总计481929七.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实验成绩(70%).
撰写:蒋中云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131】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IT项目管理郭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辅助教材【IT项目管理王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参考教材【基于Project的项目管理杨志波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先修课程:【企业网组建与管理2050154(3)】后续课程:【专业综合设计2059035(4)】、【毕业设计2059004(16)】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和管理交叉型、指导项目实施过程的组织与管理的课程.
课程全面介绍IT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方法、项目管理的流程及一款主流的项目管理软件.
让学生树立项目管理意识、掌握项目管理方法,并能综合运用项目管理工具对具体的IT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三、选课建议适合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三年级学生.
四、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IT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IT项目管理的流程.
培养学生在IT项目中组织实施项目的能力,并将项目管理的理论应用于IT项目的实践中,提高组织、协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借助于项目管理软件进行IT项目的管理.
五、课程内容第1章项目管理基础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项目管理的过程,项目经理的地位和作用;IT项目的特点.
本章重点:IT项目的特点.
第2章项目管理的基本表述方法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综合运用项目管理的基本表述方法分解项目任务,绘制甘特图.
能运用IT项目的网络表示法、关键路径法及计划评审技术等到实际IT项目中.
综合运用项目管理软件描述IT项目.
本章重点:项目任务分解、绘制甘特图.
第3章项目策划与启动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效益预测与评估、项目风险评估等内容.
知道可行性研究的具体内容,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及评估方法.
运用相关工具分解IT项目任务,制定IT项目进度计划.
本章重点:IT项目任务分解及进度计划.
本章难点:项目进度计划.
第4章项目成本与质量管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IT项目成本的估算方法,并运用到具体的IT项目中;知道项目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知道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知道项目的质量体系、质量控制分类等内容,并运用到具体的IT项目质量控制计划中.
本章重点:IT项目质量控制计划;IT项目成本估算.
本章难点:质量体系.
第5章项目配置与维护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项目配置的概念,并运用到具体的IT项目配置中.
知道IT项目成本因素、流程及方法,并运用到具体的IT项目成本控制中.
本章重点:IT项目配置.
本章难点:IT项目成本控制.
第6章项目文档管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项目文档的作用、地位和分类;知道项目文档规范,并运用到具体IT项目的文档撰写、整理和归档中.
本章重点:项目文档的质量.
第7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人力资源管理在项目实施中的作用,并运用到具体IT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同时运用到IT项目的团队管理方案设计中.
本章重点:项目团队建设和激励机制.
第8章项目风险管理和收尾管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项目风险概念,并树立项目风险意识.
知道风险管理策略、并运用到IT项目的风险识别和规避中.
学生应该知道项目收尾是项目全过程最后阶段,知道收尾工作包括项目验收和评估2个阶段;具体运用到IT项目的验收范围确认、质量验收、资料验收、项目移交、项目清算、项目评价等各环节中.
综合运用项目管理软件全面跟踪IT项目进度.
本章重点:风险识别;项目移交与清算.
本章难点:项目评价.
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Project基本操作主要掌握Project的使用环境及基本操作4验证性WindowsXP操作系统;Project20032建立项目任务利用Project创建编辑任务列表,建立任务相关性4设计型WindowsXP操作系统;Project20033项目时间管理利用Project定义项目的时间、项目的跟踪等4设计型WindowsXP操作系统;Project20034项目资源管理和成本管理利用Project创建资源列表、资源分配、成本分配等4设计型WindowsXP操作系统;Project20035跟踪项目进度利用Project跟踪项目进度、跟踪项目成本等4设计型WindowsXP操作系统;Project20036软件配置管理使用SVN进行项目配置和版本管理4设计型WindowsXP操作系统;SVN软件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项目管理基础项目管理概念、特点项目特点及管理4222项目管理的基本表述方法工作分解结构、甘特图网络表示法Project基本操作8224第2章习题3项目的策划与启动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进度计划建立项目任务8224第3章习题4项目的成本与质量管理项目开发成本估算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资源管理和成本管理122244第4章习题5项目的配置与维护管理项目配置管理项目维护管理项目配置管理6114第5章习题6项目文档管理22第6章习题7项目人力资源管理228项目风险管理和收尾管理跟踪项目进度624总计482424八.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中大作业成绩30%,期末大作业成绩40%.
撰写:谷伟系主任:陈莲君教学副院长:徐方勤信息安全InformationSecurity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132】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
贾铁军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年2月第1版】辅助教材【信息安全概论.
徐茂智等.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年2月第三次印刷】参考教材【信息与网络安全.
程光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第1版】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2050064(4)】、【操作系统2050025(4)】、【网络集成2059028(2)】、【企业网组建与管理2050154(3)】、【互联网及其应用2050041(3)】后续课程:【专业综合设计2059035(4)】二、课程简介《信息安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安全的发展过程;常用安全技术和管理技术;黑客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密码学基础知识,侧重古典密码学和经典密码学的介绍;数据库技术安全;计算机病毒和防火墙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掌握维护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技术,有一定保障服务器安全的加固能力.
三、选课建议本课程适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在第五、六学期主修.
四、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原理及其应用技术,主要包括:知道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和基本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方法;网络协议安全、安全体系结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无线网安全技术及应用;学会入侵检测技术、黑客的攻击与防范技术;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网络安全中的密码与压缩技术;病毒及恶意软件的防护技术;防火墙技术及应用;操作系统与站点安全技术、数据与数据库安全技术;电子商务网站安全技术及应用等技能.
五、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共分为12章,每章要点及教学目标如下所示:第一章信息安全简介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信息安全的发展历程,定义和涵盖范围.
理解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手段.
知道信息安全中有关的非技术因素.
本章的重点是网络安全主要的技术手段.
第二章网络安全技术基础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计算机网络协议安全概述;知道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和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
应用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和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应用常用的网络命令.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虚拟专用网技术和学会常用的网络命令.
第三章网络安全管理技术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网络安全管理概念、内容及功能;理解安全管理的原则及制度、防护体系规范和政策;理解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策略及主机网络防护、网络安全管理解决方案;知道实体安全防护有关技术;知道软件安全有关技术.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策略及主机网络防护、网络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第四章黑客攻防与入侵检测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黑客攻击的目的及攻击步骤;熟悉黑客常用的攻击方法;理解防范黑客的措施;掌握黑客攻击过程,并防御黑客攻击;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功能、特点、分类、检测过程和常用检测方法.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WireShark的基本操作及捕获数据包.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防范黑客的措施;掌握黑客攻击过程,并防御黑客攻击.
第五章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身份认证技术的概念、种类和方法;了解登录认证与授权管理;掌握数字签名技术及应用;掌握访问控制技术及应用;掌握安全审计技术及应用.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访问控制技术及应用;掌握安全审计技术及应用.
学会Windows操作系统的NTFS权限应用.
第六章密码与加密技术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密码技术相关概念、密码学与密码体制;理解数据及网络加密的方式;知道密码破译方法与密钥管理;综合应用各类实用加密技术,包括:对称/非对称加密、单向加密技术、无线网络加密技术等.
知道实用综合加密方法、加密高新技术及发展;知道数据压缩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各类加密软件的使用.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数据及网络加密方式;掌握实用加密技术.
第七章数据库系统安全技术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数据库系统安全的概念、组成和安全性要求;知道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框架与特性;理解数据库的数据保护三个方面: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控制;熟练应用几种常见数据库攻击方法,并能用于防御实践;理解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概念、策略和方法;知道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措施.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在WEB应用服务器上实现SSL协议访问(包括证书的请求和颁发).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数据库的数据保护三个方面: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控制;掌握几种常见数据库攻击方法,并能用于防御实践.
第八章病毒及恶意软件的防护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计算机病毒发展的历史和趋势;理解病毒的定义、分类、特征、结构、传播方式和病毒产生;掌握病毒检测、清除、防护、病毒和反病毒的发展趋势;理解恶意软件概念、分类、防护和清除;综合应用个人杀毒软件.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计算机宏病毒的防治.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病毒检测、清除、防护、病毒和反病毒的发展趋势.
第九章防火墙应用技术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防火墙的概念;知道防火墙的功能;知道防火墙的不同分类;理解SYNFlood攻击的方式及用防火墙阻止SYNFlood攻击的方法.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防火墙的功能.
学会个人防火墙的设置(以天网防火墙为例).
第十章操作系统安全与站点安全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的重要性.
应用Windows系统的安全配置;知道UNI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知道UNIX系统安全配置;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理解Linux系统安全配置;理解Web站点的安全和Web站点的安全策略;知道系统恢复的过程和方法.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
应用组策略进行管理.
第十一章电子商务安全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理解电子商务的SSL、SET协议;理解基于SSL协议Web服务器构建方法;知道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与WPKI技术.
本章的重点是综合应用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实现网站SSL的授权与访问.
第十二章网络安全方案设计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网络安全方案概念和内容;知道安全方案目标及设计原则和质量标准;知道安全方案的需求分析和主要任务;知道安全方案分析与设计、安全解决方案案例;知道实施方案与技术支持、检测报告与方案编写.
本章一般认知,不做考核要求.
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WireShark的嗅探及抓包理解wireshark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应用wireshark进行网络协议分析的方法,会分析FTP服务器与Telnet服务器登录用户名和口令.
4设计型PC机2台.
建议2人/组.
2加密软件的使用理解RSA算法的加密和解密过程;知道MD5算法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能应用PGP软件进行数字签名.
4设计型PC机2台.
建议2人/组.
3安全套接字层(SSL)在WEB服务器的应用知道SSL协议;理解在服务器上配置证书服务的方法;能实现客户端证书访问WEB服务器的应用;4设计型PC机2台.
建议2人/组.
4计算机宏病毒的实现与防治理解计算机宏病毒的概念.
能够利用给出的基本代码编制宏病毒和修复宏病毒.
4设计型PC机1台.
建议1人/组.
七、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的发展历程,定义和范围.
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手段.
422第1章习题2网络安全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协议安全概述;常用的网络命令4112第2章习题补充习题13网络安全管理技术22第3章习题4黑客攻防与入侵检测黑客攻击过程及入侵检测系统WireShark的嗅探及抓包624第4章习题5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4112第5章习题补充习题26密码与加密技术密码学与密码体制密码破译方法与密钥管理加密软件的使用8224第6章习题7数据库系统安全技术安全套接字层(SSL)在WEB服务器的应用44第7章习题8病毒及恶意软件的防护计算机病毒发展的历史和趋势计算机宏病毒的实现与防治8242第8章习题补充习题39防火墙应用技术22第9章习题10操作系统安全与站点安全22第10章习题11电子商务安全2212网络安全方案设计22合计4826166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50%.
撰写:徐方勤系主任:陈莲君教学副院长:徐方勤网络接入技术NetworkAccessTechnology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133】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网络工程】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宽带接入技术与实践杨威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5月】辅助教材【接入网技术雷维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参考教材【用户接入网技术与工程王延尧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2050064(4)】并修课程:【企业网组建与管理2050154(3)】后续课程:【互联网及其应用2050041(3)】二.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介绍网络接入技术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网络接入技术的基本原理,接入系统结构和各类接入技术的应用,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接入环境和接入需求,对接入网进行规划,培养学生对接入网的实际应用能力,可对接入网进行运行、维护和管理.
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网络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适用于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四.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接入网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技术与标准发展、应用特色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熟悉和掌握接入网的背景与体系结构,包括总体标准ITU-TG.
902与ITU-TY.
1231;宽带有线接入技术,包括以太网接入、光纤接入、电话铜线接入、HFC接入等技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包括WLAN、WMAN、WWAN等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用户接入管理系统,包括管理体系、管理协议、管理应用.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各类接入技术,进行网络接入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五.
课程内容第1章概述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知道接入网的概念:定义、界定、功能结构、参考模型、接口类型、协议分层模型、业务、拓扑结构和特点.
理解接入网的接入技术分类,接入的基本结构,现有技术方案的特点,理解IP接入网和以太网接入技术.
本章重点和难点是理解IP接入网和以太网接入技术.
第2章接入网的接口技术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户网络接口的类型及其功能;理解V5接口和VB5接口的定义、功能和所支持的业务;掌握V5接口和VB5接口的应用、配置、测试和维护.
本章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理解V5接口和VB5接口的定义、功能和所支持的业务.
第3章金属线缆接入网技术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有线窄带接入技术:PSTN拨号接入技术;N-ISDN接入技术;DDN接入技术;线对增容技术.
xDSL接入技术:高速数字用户线技术HDSL(工作原理、帧结构、编码技术、系统配置、性能和应用);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ADSL(工作原理、帧结构、调制技术、ADSL.
Lite技术、性能和应用);超高速数字用户线技术VDSL(原理、系统结构、性能和应用).
HomePNA接入技术:定义;工作原理;参考模型;帧结构;特点和应用.
理解金属线缆接入技术的定义和类型;理解各种金属线缆接入技术的原理、帧结构和调制编码技术;掌握各种金属线缆接入技术的系统结构、性能和应用.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PSTN拨号接入技术和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各类接入技术的特点和运行方式.
第4章光纤接入网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光纤接入网概述:基本概念、FITL系统接入方法、光接入网的参考配置和功能结构;光纤接入网的拓扑结构.
无源光网络:ATM无源光网络APON(基本概念、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帧结构、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基本概念、网络结构、工作原理、帧结构、所采用的关键技术);电话无源光网络TPON;WDM无源光网络.
光纤接入网的设计.
理解光纤接入的相关概念和拓扑结构;理解各种无源光网络的工作原理、帧结构和关键技术;掌握各种无源光网络的系统结构、性能和应用.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光纤接入技术的特点.
第5章CATV和HFC网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CATV光纤传输系统的构成和类型;理解CATV光纤传输系统的性能参数;知道CATV光纤传输系统的规划;理解HFC的工作原理、频谱分配掌握HFC和几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知道HFC的系统结构、相关设备和应用实例;理解CableModem接入系统的原理;知道基于MCNSDOCSIS和IEEE802的两种CableModem接入系统;知道CATV综合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知道CATV调制解调器的使用;知道交换式数字视频(SDV).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CableModem接入系统的原理.
第6章无线接入网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无线接入网概述:基本概念、拓扑结构、接口、种类、多址技术.
移动无线接入系统:无绳通信系统(ZXPCS系统的系统结构、ZXPCS系统的软件系统、ZXPCS系统的组网方式);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系统组成、类型、组网方式);理解无线接入网相关概念;理解各种无线接入系统的原理;理解各种无线接入系统的系统结构、性能和应用;理解无线局域网的原理、系统结构、性能和应用.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无线接入网的搭建.
本章的重点是无线接入网的原理和搭建.
六.
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PSTN拨号接入技术实验学会使用PSTN进行拨号上网实验4验证型PC机1台;调制解调器1台;网线若干.
2ADSL技术设计实验学会使用ADSLMODEM进行接入网实验6设计型PC机2台;ADSLMODEM1台;网线若干.
3无线接入网的搭建实验学会使用无线路由器进行无线接入网络的设计和搭建6设计型PC机3台,无线路由器1台;建议3人/组.
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概述接入网的概念接入网的接入技术分类844第1章习题2接入网的接口技术网络接口的类型V5接口和VB5接口的应用844第2章习题3金属线缆接入网技术各类线缆接入技术PSTN拨号接入技术实验ADSL技术设计实验14446第3章习题4光纤接入网光纤接入网概述44第4章习题5CATV和HFC网CATV的构成和类型理解HFC的工作原理633第5章习题6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概述无线接入网的搭建实验826第6章习题总计483216八.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测验1成绩30%,测验2成绩30%.
撰写:蒋中云系主任:陈莲君教学副院长:徐方勤通信原理CommunicationPrinciple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091】课程学分:【4】面向专业:【网络工程】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现代通信网技术,许辉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辅助教材【现代通信网概论,杨武军等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参考教材【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DouglasE.
Comer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后续课程:【物联网概论(双语)2050137(2)】二、课程简介目前,网络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以一种异乎寻常的速度持续发展,通信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现代社会的关键基础设施.
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主要特征和系统组网方式,同时也包含了传统电信广域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内容,涵盖了通信网发展演进的一般性规律的分析论述,各种网络技术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的总结分析,各种技术的产生背景、最佳应用场合,以及技术间的关联.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通信网有一个完整而深入的理解,为参加实际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三、选课建议本课程适合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在第五或第六学期选修.
四、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目的是把近年来通信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介绍给同学,使同学们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通信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工作原理的掌握,了解先进技术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对现代通信网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学习了本课程以后,在"识记"、"领会"、"分析应用"三个能力层次上,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识记:能识记现代通信网的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涵义,并能表述和判断是与非.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掌握现代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能表述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分析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现代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阐释常见的现代通信网的实现原理,分析有关的技术过程和方法,分析有关的系统模型与结构.
五、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知道通信网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理解通信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知道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理解电话交换网的组成及结构;知道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组成和功能;运用数字交换网络的时分复用和时隙交换技术;知道数字中继技术;知道No.
7信令系统;理解智能网和网同步.
第三章移动通信系统知道移动通信的发展及分类;理解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工作方式;运用移动通信中的主要技术;理解蜂窝移动系统的组网技术;理解GSM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路由及接续;知道GPRS系统和CDMA系统的特点;运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及标准.
第四章数据通信原理理解数据通信的概念及分类;运用分组交换技术;理解帧中继;运用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概念及其业务;理解ATM交换技术.
第五章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知道数字微波通信的发展;理解微波通信的概念和特点;运用数字信道的性能指标;知道微波中继通信系统;运用微波传播特性和和衰落特性;理解SDH技术.
第六章卫星通信系统理解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及特点;运用卫星通信的多址连接方式;知道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知道几种常见的数字卫星通信系统.
第七章光纤通信知道光纤通信的发展、特点及趋势;理解光纤与光缆的结构及光纤的传输特性;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主要性能指标;理解光纤通信新技术;知道SDH光同步数字传输系统.
第八章用户接入网知道接入网的引入与定义;理解接入网的传输技术及分类;知道光纤接入网的构成及应用实例;知道光纤/同轴混合接入网构成及应用实例;运用无线接入技术.
第九章通信电源系统知道通信电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对通信电源的要求;知道组合电源系统.
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GSM/GPRS短消息实验熟悉移动消息发送原理;实现移动终端的移动支付功能4验证型PC机1台;移动手机1部;试验箱1个.
建议3人/组.
2通信系统设计学习使用MATLAB的Simulink实现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
4设计型PC机1台,内装MATLAB.
建议2~3人/组.
七、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现代通信网概述33002数字程控交换系统10901第一章习题3移动通信系统9801第二章习题实验14040实验报告4数据通信原理9801第三章习题5数字微波通信技术7601第四章习题6卫星通信系统5401第五章习题7光纤通信5401第六章习题实验24040实验报告8用户接入网4301第七章习题9通信电源系统2200第八章习题10综合复习2200第九章习题总计644987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50%.
撰写:戴春妮系主任:陈莲君教学副院长:徐方勤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MobileDeviceApplicationDevelopment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134】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类型:【独立设置实验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GoogleAndroid开发入门指南(第2版),盖索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先修课程:【Java程序设计(双语)2050010(3)】、【数据库原理2050114(4)】二.
课程简介奔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移动设备上的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Eclipse和命令行开发环境的搭建,Android用户界面的布局、控件和事件的使用方法,Android生命周期的概念与作用,组件通信机制,数据存储的SQLite数据库和文件存储方法,位置服务与地图应用开发.
使学生具备Android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和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需有Java程序设计基础.
四.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移动开发基本理论和概念、资源访问、用户界面、组件使用、数据存储、多媒体程序设计、图形处理、网络访问、GPS定位服务等.
本课程是以实用为最终目的.
使学生能够从事移动APP的简单开发、测试、维护等工作.
五.
课程内容实验1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知识点:理解Android的系统构架;知道Android开发所需要的开发包和工具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理解Android程序项目架构;技能点:完成Android开发环境的安装与配置;能够在模拟器上运行和调试Android程序.
实验2用户人机界面(UI)设计知识点:理解Android生成屏幕的三种方式;理解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理解Android布局文件的结构;理解LinearLayout、RelativeLayout、TableLayout、TabWidget框架的使用方法.
技能点:能应用控件跟框架设计完成人机交互界面.
实验3Button事件处理知识点:知道事件的基本概念;理解控件的事件处理方法;理解View响应按键和触屏事件的处理方法.
技能点:能应用事件处理方式完成按钮的功能设计和实现.
实验4数据存取知识点:理解Android平台如何实现对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知道SQLite的基本功能及特点;理解SQLite的编程方法;理解ContentProviders的数据共享的处理方法;技能点:并能应用SQLite及ContentProviders设计完成数据库的访问及数据的传递.
实验5网络访问知识点:理解Android网络的标准接口;理解HTTP的通信方法;知道Socket的传输模式;掌握Android的Socket编程;掌握利用WebService、Ksoap2远程访问XML数据的方法;技能点:掌握在移动终端上的WebService的应用,实现远程数据访问.
实验6GoogleMap应用知识点:知道GoogleMap的基本功能;知道GoogleMap开发前的准备工作;掌握GoogleMapAPI的使用方法;知道Android系统中GPS的功能类;掌握利用GPS定位坐标的方法.
技能点:掌握利用GPS获取经纬度坐标的方法,及通过GoogleMap显示当前位置的地图的方法.
六.
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学会如何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
4验证型PC机1台.
建议1人/组.
2用户人机界面(UI)设计学会基本控件TextView、TextEdit、Button的使用方法.
了解各种布局Layout的应用8设计型PC机1台.
建议1人/组.
3Button事件处理掌握界面控件设计;学会控件的事件处理编程8设计型PC机1台.
建议1人/组.
4数据存取了解什么是SQLite;学会如何对数据库的增删查改.
8设计型PC机1台.
建议1人/组.
5网络访问学会使用Ksoap2来访问WebService10设计型PC机1台.
建议1人/组.
6GoogleMap应用学会使用GPS,并更新GoogleMap,显示当前地图10设计型PC机1台.
建议1人/组.
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实验1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Android的系统构架Android开发包和工具Android程序项目架构422实验报告2实验2用户人机界面(UI)设计Android生成屏幕的三种方式常用控件的使用Android布局文件的结构框架的使用方法82222实验报告3实验3Button事件处理事件的基本概念事件处理方法响应按键和触屏事件的处理方法82222实验报告4实验4数据存取SQLite的基本功能及特点SQLite编程ContentProviders的数据共享82222实验报告5实验5网络访问Android网络的标准接口HTTP的通信方法Socket编程远程访问XML数据10221221实验报告6实验6GoogleMap应用GoogleMap的基本功能GoogleMapAPI的使用方法GPS功能类GPS定位坐标10222121实验报告总计4822242八.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50%,实验成绩50%.
撰写:戴智明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IPv6技术TechnologyofIPv6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135】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网络工程】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IPv6技术与应用,伍孝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参考教材【IPv6技术,H3C网络学院系列教程,出版社,2010年5月】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2050064(4)】二.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介绍下一代IP网络核心技术IPv6的一门课程,为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特色必选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IPv6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知识,包括IPv6协议报文结构、IPv6地址、地址配置技术、IPv6路由协议、IPv6安全与可靠性、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IPv6的基本应用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将培养学生具备组建IPv4/IPv6网络的能力,为接入下一代互联网做准备.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适用于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选修课.
四.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IPv6基础知识,掌握IPv6路由技术和路由协议,掌握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的关键技术,掌握IPv6的安全机制,了解IPv6的基本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为培养学生在IPv6网络的组建和管理等方面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以实用为最终目的.
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IPv6技术的知识,进行网络的配置和管理.
五.
课程内容第1单元IPv6基础知识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知道IPv6协议产生的背景,知道IPv6地址的表达形式,并能分析IPv6协议的报文结构.
通过本单元实验使学生认识本地链路地址的特点;学会在不同的设备上配置IPv6地址;通过捕获IPv6数据报,分析并理解IPv6数据报结构的特点.
第2单元ICMPv6及邻居发现协议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知道ICMPv6协议;知道邻居发现协议.
第3单元IPv6路由技术及路由协议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掌握IPv6网络下的路由技术和路由协议.
理解IPv6路由选择和路由转发的原理.
综合运用IPv6网络下的路由选择协议.
通过本单元实验使学生能够搭建IPv6路由实验平台,进一步理解IPv6静态路由、RIPng和OSPFv3动态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
本单元的重点是IPv6动态路由协议.
第4单元IPv6过渡机制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知道IPv4到IPv6过渡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分析IPv6过渡机制.
综合运用IPv6过渡技术.
通过本单元实验使学生能够设计并组建IPv6实验网络,分析IPv6过渡技术.
本单元的重点是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和转换机制这三种过渡技术.
第5单元IPv6的基本应用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知道IPv6的基本应用,如DNS、WWW和FTP等,知道IPv6的特色应用如视频等.
第6单元IPv6的安全机制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知道IPv6安全的基本概念,理解常用的IPv6安全技术如ACL和IPSec.
通过本单元实验,使学生学会配置IPv6ACL.
第7单元移动IPv6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知道移动IPv6协议和移动IPv6的基本原理.
六.
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IPv6基础认识对本地链路地址的特点;学会在不同的设备上配置IPv6地址;使用Sniffer软件分析IPv6报文结构.
4验证型交换机RG-S3760-241台IPv6PC1台双绞线1条Sniffer软件1套2IPv6路由搭建IPv6路由实验平台;了解IPv6静态路由、RIPng和OSPFv3动态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4设计型交换机RG-S3760-242台IPv6PC2台双绞线3条3IPv6过渡技术设计并组建IPv6实验网络;分析IPv6过渡技术.
6设计型交换机RG-S3760-243台IPv6PC2台双绞线4条4IPv6ACL的配置学会配置IPv6ACL掌握在IPv6环境下对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2设计型交换机RG-S3760-241台IPv6PC2台双绞线2条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IPv6基础知识IPv6基本概念IPv6地址IPv6报文结构IPv6基础624第1单元习题2ICMPv6协议和邻居发现协议ICMPv6协议邻居发现协议4222第2单元习题3IPv6路由技术及路由协议IPv6路由技术IPv6静态路由RIPng协议OSPFv3协议IPv6路由1064第3单元习题4IPv6过渡机制双协议栈隧道技术转换机制IPv6过渡技术1486第4单元习题5IPv6的基本应用IPv6的基本应用IPv6的特色应用44第5单元习题6IPv6的安全机制IPSecIPv6ACLIPv6ACL的配置8242第6单元习题7移动IPv6移动IPv6协议移动IPv6工作原理22第7单元习题总计483216八.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阶段测试成绩40%,实验报告成绩30%.
撰写:朱曙锋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网站建设与维护WebsiteConstructionandMaintenance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136】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网络工程】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网站规划建设与管理维护(第2版),张殿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1日出版】辅助教材【网站建设与维护,孔长征,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8月1日】先修课程:【多媒体技术2050034(2)】、并修课程:【网页设计2050100(3)】、【互联网及其应用2050041(3)】二.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介绍网站建设和维护知识的一门课程,为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设和维护网站的一些知识,主要包括Web技术、网站技术基础、网站的规划和设计、网站的安装与配置、动态网站编程技术、网站的安全、网站的管理与维护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还将培养学生具备网站建设和维护能力.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适用于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科专业选修课,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四.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站技术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网站的规划和设计方法,掌握网站的安装与配置,了解动态网站编程技术,了解网站的管理与维护,为培养学生在网站的规划和设计,网站的管理与维护等方面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以实用为最终目的.
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网站技术的知识和网络的配置和管理.
五.
课程内容第1章Web技术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Web的基本应用.
知道如何应用HTML,理解HTTP协议的概念.
知道CGI的定义.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具备创建简单网页的能力.
本章重点和难点是HTML和CGI.
第2章网站技术基础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网络操作系统.
知道数据库的安装与维护.
理解MYSQL数据库.
了解TCP/IP协议.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MYSQL数据库的建立.
本章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安装.
第3章网站的规划和设计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网站的规划和设计的内容.
知道网页如何制作.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网站组建.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
第4章网站的安装与配置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网站的建设步骤.
知道网站服务器的安装.
FTPServer安装与配置.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学会Web站点设置.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网站服务器和FTP服务器设置.
第5章动态网站编程技术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PHP、PHP语法和PHP流程控制.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练习PHP网站设计.
本章的重点是应用PHP写动态网页.
第6章网站的安全与发布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安全问题和网站的测试.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练习网站安全设置.
本章的重点是网站的安全和测试.
第7章网站的管理与维护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网站管理的结构、内容及原则,知道网站性能管理和日常维护与管理.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练习常用网络管理软件使用.
六.
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创建简单网页学会用HTML编写一个简单网页.
4设计型PC机1台;Apache网站服务器.
建议1人/组.
2MYSQL数据库的建立安装MYSQL和建立一些表.
5设计型PC机1台;XAMPP软件包.
建议1人/组.
3网站组建学会网站服务器的架设和网站发布的方法.
进行简单网站的管理设置.
4设计型PC机1台.
XAMPP软件包建议1人/组.
4Web站点设置学会WWW服务器及虚拟目录设置.
架设FTP服务器.
5设计型PC机1台.
XAMPP软件包.
建议1人/组.
5PHP网站设计应用PHP编写一个动态网页,并连接到MYSQL.
5设计型PC机1台.
XAMPP软件包.
建议1人/组.
6网站安全设置WindowServer2003网站安全设置.
4验证型PC机1台.
建议1人/组.
7常用网络管理软件使用选择3种常用网络管理软件,并知道如何应用5验证型PC机1台.
建议1人/组.
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Web技术应用HTMLHTTP协议6114第1章习题2网站技术基础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的安装7115第2章习题3网站的规划和设计网站的建设步骤734第3章习题4网站的安装与配置网站的建设步骤服务器的安装8125第4章习题5动态网站编程技术PHP语法PHP流程控制7115第5章习题6网站的安全与发布安全问题概述网站的测试6114第6章习题7网站的管理与维护网站管理网站性能管理日常维护7115第7章习题总计481632八.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大作业成绩20%,测验1成绩25%,测验2成绩25%.
撰写:朱曙锋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物联网概论(双语)IntroductiontoInternetofThings(ChineseandEnglish)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137】课程学分:【2】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TheInternetofThings:KeyApplicationsandProtocols,OlivierHersent,Wiley2edition(February6,2012)】辅助教材【物联网概论,卢建军,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年5月】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2050064(4)】、【通信原理2050091(4)】1.
BasicInformationCourseCode:【2050137】CourseUnits:【2】For:【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NetworkEngineering】etcCourseNature:【ProfessionalElectiveCourse】CourseType:【TheoreticalCourse】Offering:【SchoolofInformationTechnology,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TextBooks:【TheInternetofThings:KeyApplicationsandProtocols,OlivierHersent,Wiley2edition(February6,2012)】SubsidaryTextbook【物联网概论,卢建军,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年5月】Prerequisite:【Principleofcomputernetwork2050064(4)】【CommunicationPrinciple2050091(4)】二.
课程简介本课程全面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应用、物联网安全及物联网标准的课程.
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们能对物联网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并对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传感技术、识别技术、通信技术、组网技术、物联网智能与中间件技术等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
CourseDescriptionThiscourseisacomprehensiveintroductiontobasicconceptsofinternetofthings,applicationofinternetofthings,safetyofinternetofthings,andstandardofinternetofthings.
Itisaselectedprofessionalcourseinthe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andnetworkengineering.
Throughthecourse,studentsmayhaveaclearerunderstandingontheInternetofthings.
ForafoundationinfurtherlearningtheyalsounderstandthearchitectureforInternetofthings,thesensortechnology,identificationtechnology,communicationtechnology,networkingtechnology,intelligentInternetofthings,andetc.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的专业选修课.
3.
SuggestionsThiscourseisaoptionalcourseinthe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andnetworkengineering.
四.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IEEE802等协议,通讯技术和体系架构.
掌握LonWorks控制网络平台的技术、Modbus技术、KNX技术,并了解ZigBee架构,ZigBee网络层,ZigBeeAPS层,以及ZigBee的安全性.
为学生对物联网进一步认识打下基础.
本课程以理解物联网的概念和技术为目的,对物联网有全面认识.
4.
LearningObjectivesBylearningthiscourse,studentsmaylearntheIEEE802protocol,communicationtechnologyandarchitecture.
Forunderstandingthefurtherstudyofinternetofthings,theyalsolearnthetechnologyofLonWorkscontrolnetworkplatform,Modbustechnology,KNXtechnology,theZigBeearchitecture,theZigBeenetworklayer,ZigBeeAPSlayer,andthesafetyofZigBee.
Apurposeofthecourseistounderstandinternetofthingsfromtheconceptsandtechniquesofinternetofthings.
五.
课程内容第1章IEEE802.
15.
4使学生知道IEEE802的协议族,以及如何应用IEEE802.
并使学生理解802.
15.
4地址和帧格式.
本章的重点是IEEE802委员会的协议族.
第2章通讯在M2M应用使学生知道通讯技术和它的格局.
并知道什么是理想的M2MPLC系统.
本章的重点是通讯技术.
第3章BACnet协议使学生知道BACnet协议的标准化和其技术.
本章的重点是BACnet协议.
第4章LonWorks控制网络平台使学生知道LonWorks控制网络平台的标准化和它的技术.
本章的重点是LonWorks控制网络平台.
第5章ModBus使学生知道Modbus的标准化和Modbus技术,理解的Modbus/TCP.
本章的重点是Modbus的标准化.
第6章KNX使学生知道KNX的标准化和KNX技术.
本章的重点是KNX技术.
第7章ZigBee使学生知道的ZigBee架构,ZigBee网络层,ZigBeeAPS层,以及ZigBee的安全性.
本章的重点是ZigBee的安全性.
第8章Z-Wave使学生知道的Z-Wave协议.
5.
CourseContentsChapter1IEEE802.
15.
4StudentslearnIEEE802committeefamilyofprotocolsandhowuseIEEE802.
Alsostudentslearn802.
15.
4addressandframeformat.
AkeypointisIEEE802committeefamilyofprotocols.
Chapter2PowerlineCommunicationforM2MApplicationStudentslearntheoverviewofPLCtechnologiesandlandscape.
AlsostudentsunderstandtheidealPLCsystemforM2M.
Akeypointisthepowerlinecommunication.
Chapter3TheBACnetProtocolStudentslearnthestandardizationofBACnetprotocolandtechnologyofBACnetprotocol.
AkeypointistheBACnetprotocol.
Chapter4TheLonWorksControlNetworkingPlatformStudentsknowthestandardizationofLonWorkscontrolnetworkingplatformandatechnologyofLonWorkscontrolnetworkingplatform.
AkeypointistheLonWorkscontrolnetworkingplatform.
Chapter5ModBusStudentsknowthestandardizationofModBusandModBustechnology.
AlsostudentknowModBus/TCP.
AkeypointisthestandardizationofModBus.
Chapter6KNXStudentsknowthestandardizationofKNXandKNXtechnology.
AkeypointisthetechnologyofKNX.
Chapter7ZigBeeStudentsknowtheZigBeeArchitecture,theZigBeenetworklayer,theZigBeeAPSlayer,andZigBeeSecurity.
AkeypointistheZigBeeSecurity.
Chapter8Z-WaveStudentslearntheZ-Waveprotocol.
六.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IEEE802.
15.
4IEEE802的协议族802.
15.
4地址和帧格式4222通讯在M2M应用通讯技术理想的M2MPLC系统4223BACnet协议BACnet协议BACnet技术4224LonWorks控制网络平台LonWorks控制网络平台的标准化LonWorks控制网络平台技术4225Modbus的标准化和Modbus技术Modbus的标准化Modbus技术4226KNXKNX的标准化KNX技术4227ZigBeeZigBee架构ZigBee的安全性4228Z-Wave协议44总计32326.
TeachingScheduleIndexContentofCoursesTotalLessonExperimentExerciseHomework1IEEE802.
15.
4IEEE802committeefamilyofprotocols802.
15.
4addressandframeformat4222PowerlineCommunicationforM2MApplicationPLCtechnologiesIdealPLCsystemforM2M4223BACnetprotocolBACnetprotocolBACnettechnology4224LonWorkscontrolnetworkingplatformStandardizationTechnology4225ModBusStandardizationTechnology4226KNXStandardizationTechnology4227ZigBeeZigBeeArchitectureZigBeenetworklayer4228Z-WaveZ-Waveprotocol44Total3232七.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50%,大作业成绩50%.
7.
GradingGradingType:Testing.
GradingMethod:Performance(50%),Submittingassignments(50%).
撰写:朱曙锋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Web应用开发DevelopmentofWebApplication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015】课程学分:【2】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型:【独立设置实验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Web程序设计——ASP.
NET实用网站开发沈士根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辅助教材【ASP.
NET3.
5完全自学手册戴上平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参考教材【ASP.
NET3.
5宝典靳华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先修课程:【Java程序设计(双语)2050010(3)】、【数据库原理2050114(4)】、【网页设计2050100(3)】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独立实验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VisualStudio开发环境、ASP.
NET常用服务器控件、用户控件、验证控件、状态管理、数据源控件和LINQ访问数据库、数据绑定控件、母版、网站导航、ASP.
NETAJAX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ASP.
NET编写Web应用程序,例如信息发布系统、论坛、留言板、聊天室等.
三、选课建议Web应用开发课程适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三年级的学生,除了学过数据库原理外,这些学生已掌握1-2门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结构,从而具备了学好该课程的抽象能力和基本必要的知识.
四、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建立动态网站的基本技能,能够开发相关的web应用程序,并具备web编程实际应用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实验一VisualStudio基本使用知识点:通过本实验,能描述动态网站的工作原理;复述开发web程序所需知识点;能叙述创建网站、发布网站、管理网站的过程;能使用VisualStudio创建网站.
能使用C#语言编写面向对象的类、能复述.
net命名空间.
技能点:掌握网站的创建与发布.
掌握C#语言中类的创建、命名空间的使用.
实验二ASP.
NET常用控件使用知识点:通过本实验,能使用asp.
net标准HTML控件的属性和方法编写相关网页页面.
能使用asp.
net标准服务器控件的属性和方法编写相关网页页面,知道服务器控件和HTML控件的区别.
技能点:html控件的使用;服务器控件的使用.
实验三ASP.
NET常用内置对象使用知识点:通过本实验,能描述asp.
net常用内置对象response、session、application的作用;能使用内置对象在页面间传递相关参数.
技能点:常用内置对象在不同页面间如何传递值.
实验四使用ADO.
NET访问数据库知识点:通过本实验,能描述asp.
net中访问数据的基本步骤;知道如何ado.
net技术访问后台数据,能编写出访问后台数据的类和方法,能应用dataset进行数据访问.
能应用数据源控件进行数据访问,能分析数据源控件的原理,能应用数据控件在页面上显示数据库中数据,能使用LINQ访问数据.
技能点:数据访问的关键代码,数据控件、数据源控件的具体应用.
实验五Web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点:通过本实验,能运用asp.
net技术开发完整的web网站.
技能点:网站的创建、各种控件的使用、数据访问技术.
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VisualStudio基本使用使用VS创建web网站及编写相应页面6验证性WindowsXP操作系统;VisualStudio2008;Sqlserver/Access2Asp.
net常用控件使用熟悉ASP.
NET中的HTML和Web服务器控件的使用6设计型WindowsXP操作系统;VisualStudio2008;Sqlserver/Access3Asp.
net常用内置对象使用熟悉ASP.
NET中的内部对象,包括Page、Response、Request,Server、Application、Cookie等.
4设计型WindowsXP操作系统;VisualStudio2008;Sqlserver/Access4使用Ado.
net访问数据库掌握访问数据库的基本方法,掌握GridView等数据显示控件的使用8设计型WindowsXP操作系统;VisualStudio2008;Sqlserver/Access5Web技术综合应用能使用asp.
net技术开发应用实例8综合型WindowsXP操作系统;VisualStudio2008;Sqlserver/Access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实验一、VisualStudio基本使用VS安装与配置web基本页面创建C#类的创建、命名空间的使用61122实验报告12实验二、Asp.
net常用控件使用html控件操作、标准服务器控件操作编写用户注册和登录界面掌握常用控件的使用624实验报告23实验三、Asp.
net常用内置对象使用编写聊天室实例掌握各种内置对象传递各种参数的使用方法422实验报告34实验四、使用Ado.
net访问数据库连接数据库的步骤和主要方法访问数据库完成用户注册和登录功能练习GridView、DataList等数据显示控件操作82222实验报告45实验五、web技术综合应用系统总体设计、页面设计各功能模块实现测试运行8242实验报告5总计321418八.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中大作业成绩30%,期末大作业成绩40%.
撰写:谷伟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计算机图形技术ComputerGraphics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0055】课程学分:【2】面向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计算机图形学,(美)坎宁安著,石教英潘志庚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辅助教材【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孙家广,胡事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参考教材【计算机图形学(OpenGL版)(影印版),F.
S.
Hill,JR,科学出版社,2004】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2050006(4)】【数据结构2050082(5)】二.
课程简介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学科最活跃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用计算机进行图形输入、输出、表示和运算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图形学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科学计算、电子印刷及办公自动化、艺术模拟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因此,从事计算机工作的相关人员也就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有关计算机图形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使用.
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最新进展,为在计算机图形学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应用开发)做准备.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算法设计和编程实现是其基本特点,比较抽象难懂,低年级本科生学习起来有一些困难.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C语言和数据结构等是其先修课程,因此本课程建议安排在第六学期开设.
四.
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得学生熟练掌握有关视图变换和投影处理、建模、绘制、光照、着色处理,以及OpenGLAPI如何实现等基本概念和技术,使学生理解并学会使用图形API实现图形操作,训练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和编程实践能力.
五.
课程内容第0章导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过程、应用及研究前沿和常用的图形输入/输出设备.
第1章视图变换和投影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视图变换和投影变换(透视投影、正交投影),运用OpenGL定义视图变换和投影,知道双缓存,知道如何设置多个视图,理解消隐.
通过本章实验使学生熟悉开发环境,认识OpenGL的语句.
本章重点是视图变换和投影变换,本章难点是视图变换.
第2章建模原理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基于多边形建模的方法:在模型空间内以图形基元的形式来定义多边形对象,再使用(缩放、平移、旋转)模型变换将对象放置到世界空间内,理解局部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理解模型变换的顺序不可交换,理解变换栈;知道并使用场景图来组织层次化对象;理解反走样.
本章重点和难点是模型变换.
第3章在OpenGL中实现建模通过本章学习,运用OpenGL图形API实现上一章的建模功能,包括基本几何元素的定义和模型变换(缩放、平移、旋转).
本章重点和难点是OpenGL中的模型变换.
第4章建模的数学基础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图形编程的三维解析几何知识,包括向量(定义、点乘、叉乘)、矩阵(定义、加法、乘法)、三维变换、复合变换等.
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使用OpenGL实现三维图形的绘制、变换和投影.
第5章颜色及其混合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颜色视觉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颜色模型(RGB、CMY和HSV颜色模型),知道三色学说,运用OpenGL来定义颜色,理解颜色混合与α通道.
本章重点是RGB颜色模型如何定义颜色.
第6章光照处理和着色处理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并掌握局部光照明模型(环境光、漫反射光、镜面高光、Phong光照明模型);理解着色处理模型(FlatShading、GauroudShading、PhongShading)如何为多边形生成平滑变化的颜色;知道全局光照明模型需考虑间接光源;运用OpenGL来建立光照处理和着色处理.
本章重点和难点是OpenGL中的光照设置.
第7章纹理映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纹理可增强物体细节,理解并运用OpenGL进行函数纹理和二维纹理映射.
本章重点和难点是OpenGL中的纹理设置.
第8章绘制与绘制流水线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图元和几何流水线,理解基于多边形的图形系统的图像绘制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使用OpenGL设计一个真实感图形显示系统.
第9章动力学和动画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一个典型的三维动画系统的结构是造型表达(三维建模、真实感模拟)和运动表达(物理规则、传统动画方法),知道动画分类及如何创建动画图像.
第10章插值与样条建模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知道参数曲线和曲面,理解使用不同基函数对几何点进行插值,使用少量控制点来创建复杂的曲线和曲面的方法,如Bezier曲线与曲面、B样条曲线与曲面、NURBS曲线与曲面.
第11章非多边形图形技术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光线跟踪算法,使学生知道体绘制、分形和迭代函数系统.
六.
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熟悉开发环境了解和使用VS开发环境,熟悉VS环境下的语言基础.
2验证型2三维图形的建模、显示和旋转了解和使用VS开发环境,熟悉VS环境下的语言基础,使用OpenGL实现三维图形的绘制、变换和投影.
6设计型3设计一个真实感图形显示系统在3-D的平面物体领域中初步实现一个真实感图形的显示;使用OpenGL实现图形绘制,变换和真实感图形显示,综合运用.
8设计型七、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作业1导论222视图变换和投影熟悉开发环境3123建模建模原理在OpenGL中实现建模建模的数学基础三维图形的建模、显示和旋转1021164绘制颜色及其混合光照处理和着色处理纹理映射绘制与绘制流水线设计一个真实感图形显示系统12111185动力学和动画226插值与样条建模227非多边形图形技术11总计321616八.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期末测验成绩60%.
撰写:余莉系主任:矫桂娥教学院长:徐方勤工程训练EngineeringTraining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89073】课程学分:【2】面向专业:【非机械类工科专业】课程性质:【面向非机类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必修课】课程类型:【集中实践教学课】开课院系:【机电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使用教材:主教材【工程训练实习教案】二.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工科非机类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该实践环节过程,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之前提下,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及电工操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通过完成车工、铣工、钳工、电工等各工种的基本操作和训练,熟悉机械制造及电工操作的一般过程,熟悉各种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操作使用方法,掌握简单机械零件加工方法的选择、工艺分析能力和电工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图纸中各种加工符号及了解技术条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经济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严谨作风及工程意识、产品意识、质量意识,提高工程素质.
并为以后的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三.
选课建议该课程为非机类工科专业必修课,原则上应安排在第一学年之内进行.
四.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获得机械制造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体要求为:1、掌握钳工、车工、铣工等金属冷加工的基本操作能力.
2、学会使用常用的工、量、刃具.
3、熟悉普通机床的主要型号和主要组成部分,掌握普通机床的操作方法.
4、熟悉一般机械加工的工艺路线;能阅读简单的零件图及常见工种的工艺卡并能按工艺卡要求实施加工工艺.
5、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原理、装配和调试方法.
6、了解元器件的基础知识,能正确识别和测量常见元器件.
7、掌握手工焊接和接线方法,了解电工电子装配工艺规程,完成基本的操作训练.
8、具有劳动观点、遵守纪律、爱护国家财产、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初步建立市场、信息、质量、成本、效益、群体、安全和环保等工程意识.
五.
课程内容(一)车工实习应知:1、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2、车床型号、规格及加工范围.
3、车床的组成及其作用和传动系统.
4、常用车刀的组成和结构、车刀的主要角度及其作用.
了解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和常用刀具材料.
5、车床常用的工件装夹方法及装夹的结构及用途,掌握轴类、盘套类零件装夹方法6、车削端面、内外圆、锥面、螺纹、切槽、滚花的方法及刀具;应会:1、掌握普通车床的操作技能,能按零件的加工要求正确使用刀、夹、量具,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
2、能正确使用游标卡尺、百分尺等量具对零件进行测量.
(二)钳工实习应知:1、熟悉钳工工作在机械制造及维修中的作用.
2、掌握划线、锯削、锉削、钻孔、攻丝、的方法和应用,以及所用工具、量具的结构、用途和使用方法.
3、钻床的种类、组成和使用范围及特点,了解钻孔、扩孔、铰孔等各种孔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加工刀具的结构特点.
4、了解机械部件装配的基本知识.
应会:1、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
2、独立完成较简单钳工零件的加工操作.
(三)铣工实习应知:1、铣削加工范围及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铣床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3、铣床所用刀具和的结构、用途及安装调整方法.
应会:1、铣平面、沟槽、键槽的操作方法.
2、掌握铣工常用工、量、夹具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四)电工实习应知:1、掌握安全用电知识,了解电工学的一些基础知识.
2、能正确选用电烙铁,并能掌握电烙铁的使用方法、焊料及焊剂的特性及其用途.
3、了解印刷电路板的制作过程,掌握印刷电路板上元器件的焊接方法.
4、基本电工、电子元件的认识、基本电路的读图.
5、了解简单电工、电子电路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应会:1、正确使用电烙铁进行焊接、完成100—200个练习用元器件的焊点焊接练习.
对分立元件进行必要的表面处理及成型处理、完成1—2个实用电子产品的焊接工作.
3、完成双联开关控制灯(日光灯)的实验电路的安装调试.
4、完成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长动、点动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
5、了解典型控制电路的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六.
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1车工实习车工操作2.
5天综合型2钳工实习钳工操作2.
5天综合型3铣工实习铣工操作2.
5天综合型4电工实习电工操作2.
5天综合型七.
教学进度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习题课讨论课1实习动员、安全及纪律教育0.
25天0.
25天2车削加工2.
25天2.
25天3銑削加工2.
5天2.
5天4钳工加工2.
5天2.
5天5电工操作2.
25天2.
25天2.
25天6实习总结0.
25天八.
作业完成工程训练实习报告.
九.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实习成绩70%,实习报告成绩30%.
撰写:姚大同系主任:姚大同教学院长:吴庆彪计算机组装与维护PCTheAssembly&Maintenance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9019】课程学分:【2】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实践教学必修课】课程类型:【集中实践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刘瑞新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8第5版】辅助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情景实训,诸建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参考教材【笔记本电脑维修,王红军,科学出版社,06版】先修课程:【数字逻辑电路2080166(4)】、【计算机组成原理2050069(4)】二.
课程简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硬件装配和调试以及计算机故障排除.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和日常故障的处理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组装一台计算机所需的各个部件有感性的认识,并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适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的实践教学必修课.
建议在第2学期选修.
四.
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基本掌握微型计算机各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等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标及选购策略;3.
学习常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安装;4.
培养学生对微型计算机的常见软、硬件故障的排除和日常维护的基本能力;5.
学会使用常用工具软件,对硬盘进行分区、对系统进行备份与还原;五.
课程内容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特点,掌握各功能部件的参数及选购策略,在此基础上组装一台计算机,并使用BIOS设置程序对计算机硬件进行优化设计.
使用工具软件FDISK和PQ对硬盘进行分区,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并对系统进行优化.
使用工具软件Ghost对系统进行备份和还原.
对计算机常见故障作出准确的判断.
主要内容如下:计算机硬件拆卸与组装实践BIOS设置实践硬盘分区及格式化实践Ghost应用软件的使用实践企业定岗实践六.
实践环节各阶段名称及基本要求序号各阶段名称主要内容天数备注0准备阶段通过课程中心网站了解本课程的目标、任务及要求1计算机基本组成1、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演示装机过程、拆装计算机.
11、PC机1台;螺丝刀2把;主机内各部件备件若干;建议2人/组.
2、系统安装源、PQMAGIC分区软件、GHOST软件、劳动局仿真软件2BIOS设置1、讲解、演示BIOS设置2、做劳动局仿真软件:BIOS设置仿真题13硬盘分区1、讲解、演示硬盘分区工具FDISK、做劳动局仿真软件:FDISK仿真题2、讲解、演示PQMAGIC的使用及格式化;学生做分区练习.
14系统安装安装操作系统WindowsXP、LINUX虚拟操作系统、系统优化.
0.
55系统备份与还原1、讲解Ghost应用软件2、运用Ghost软件备份与还原0.
56查资料了解计算机常用故障的类型及处理方法0.
57撰写报告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实训小结0.
58企业定岗实践到相关计算机硬件制造级维护企业产品作业流水线上操作5七.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实验成绩(70%),实践报告成绩(30%).
撰写:范新民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网络集成NetworkIntegration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9028】课程学分:【2】面向专业:【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课程性质:【实践教学必修课】课程类型:【集中实践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网络集成实验指导书(讲义),徐方勤等,2008年11月】参考教材【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刘天华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1月】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2050064(4)】、【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2050130(3)】后续课程:【信息安全2050132(3)】二.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集中实践教学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组建、管理维护计算机网络方面的职业能力、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光纤制作与测试、服务器的配置(包含Windows和Linux两种平台上服务器软件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设置等集中实践,使学生掌握有关网络组建、网络配置、网络管理的基本操作,达到中小型企业网络管理员的能力要求.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适用于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课,建议在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后开设.
四.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学会WindowsServer2003常见服务器(DNS和DHCP)的安装与配置;(2)学会WindowsServer2003域控制器的升级和利用域控制器进行网络资源管理;(3)学会Linux服务器(Apache和FTP)的配置;(4)学会结构化布线的方法;(5)学会光纤跳线的制作(包括研磨和熔接两种方式);(6)学会网络测试仪的使用;(7)学会交换机的基本配置;(8)学会利用交换机进行VLAN的划分;(9)学会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0)学会利用路由器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11)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的知识,进行网络的比较、产品和协议的选用、网络的配置和管理.
五.
课程内容第1单元网络综合布线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如何通过各类传输介质进行网络内或网络间的线缆连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常见的有线传输介质,了解结构化布线的基本方法和了解光纤的分类和基本特性.
通过本单元的实践,要求学生学会线缆的打线上架;学会光纤的研磨与熔接;学会利用网络测试仪进行六类线与光纤跳线的测试.
进行本单元教学时,由于光纤在研磨前的操作有一定危险性,需要进行安全教育.
第2单元网络互连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设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路由协议的概念,理解常用网络设备的概念和工作方式.
通过本单元的实践,要求学生学会路由器的基本设置、动态路由设置(RIP)的应用.
在交换机上实现交换机的基本设置和VLAN的划分与应用.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动态路由协议.
第3单元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本单元主要内容是WindowsServer2003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和Linux网络管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服务器的概念,理解常用服务器的功能和管理方式.
通过本单元的实践,要求学生学会在WindowsServer2003服务器下,进行系统设置与资源共享、完成域控制器的升级与设置、实现域策略的应用和DNS与DHCP服务器的设置.
在Linux服务器下完成网络基本命令的操作、Apache服务器的配置和FTP服务器的设置.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域控制器下的组策略应用.
第4单元网络结构调查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调查分析企业网络结构.
网络的拓扑结构反映出网中各实体的结构关系,是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第一步,是实现各种网络协议的基础,它对网络的性能,系统的可靠性与通信费用都有重大影响.
要求学生调查3-4家公司的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拓扑结构的每一部分进行描述.
六.
实践环节各阶段名称及基本要求序号各阶段名称主要内容天数备注0准备阶段通过课程中心网站了解本课程的目标、任务及要求1网络综合布线学会网络布线中理线、打线上架等基本操作;学会光纤跳线的研磨和熔接;学会利用网络测试仪对各类线缆进行测试.
撰写"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1.
5光纤线:2米ST光纤头:4个六类模块:2个PC机:2台路由器:2台交换机:1台2网络互连学会对RG-R1700路由器的基本设置;学会对路由器进行动态路由设置;学会对RG-S3760交换机的基本设置;学会对交换机进行VLAN划分.
撰写"网络互连设备的配置"实验报告.
1.
53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学会设置DNS和DHCP服务器;学会使用WindowsServer2003的域组策略进行管理.
学会设置DNS和DHCP服务器;学会使用WindowsServer2003的域组策略进行管理.
撰写"DNS与DHCP服务器的设置"报告.
学会Linux下的网络基本设置命令;学会Linux下的Apache服务器的配置;学会Linux下的FTP服务器的设置.
撰写"Linux网络管理"实验报告34网络结构调查调查并分析3-4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互联网络(如SOHO网络、校园网、小型企业网、智能小区网等)35撰写总结报告撰写总结报告、交流讨论1七.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课.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实验报告成绩40%,总结报告成绩30%.
撰写:蒋中云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操作系统课程设计TheCourseDesignofOperatingSystem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9007】课程学分:【1】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课程性质:【实践教学必修课】课程类型:【集中实践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2012.
6】辅助教材【《操作系统实用教程》(第二版)任爱华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出版2008.
7第10次印刷】参考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汤子瀛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出版】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2050006(4)】、【数据结构2050082(4)】、【操作系统2050025(4)】二、课程简介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是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系统软件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为:进程调度、请求页式存储管理、文件操作与管理、死锁观察与避免共四个具体课题,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可以进行分析、设计和测试;若对上述四个设计课题都不感兴趣,则可以选做学生自拟题,即开放性课程设计题.
按学生实际情况由4个同学组成的1个课题设计小组,在《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规定的5个课题中选择合适的题目,在组长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每位成员在课题中分配到相应的任务,并通过各自努力,最后合力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和相应的作品.
要求学生在分析问题基础上,提出数据结构并设计相应的算法,最后采用C程序设计语言进行验证.
三、选课建议本课程适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学生在《操作系统》课程后及时开设;学生的学习基础至少要学习了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等先行课程.
四、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操作系统与硬件、其他软件及用户的关系;(2)掌握操作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3)理解操作系统整体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工作流程;(4)学会编制具有结构清晰、合理和易读性的系统程序,并有准确而简明的注释;(5)培养具有初步分析、设计和实现操作系统功能的能力,并训练团队合作的实践精神.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特点:按各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分段实现,完成基本要求得基本分,基本分一般为60~70分,每增加实现一项内容则加10~15分直至满分100分.
详见《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
通过1周的集中实践环节,使学生具备初步分析、设计和实现操作系统局部功能的能力.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成果是完整的程序,每位成员需分别提交各自的课程设计报告.
五、课程内容课程设计任务(一)进程调度:编程模拟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功能.
课程设计任务(二)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编程模拟操作系统"请求页式存储管理"功能.
课程设计任务(三)文件操作与管理:编程模拟操作系统"文件操作"功能.
课程设计任务(四)死锁观察与避免:编制模拟操作系统"银行家算法"功能.
课程设计任务(五)开放性课程设计题:学生自拟与操作系统五大模块相关即可.
学生在以上的五项课题中任选一项进行分析、设计,最后用C语言实现并进行测试.
六、实践内容及进度安排序号各阶段名称主要内容天数备注0准备阶段通过课程中心网站了解本课程的目标、任务及要求1明确任务动员,选择任务分组讨论,确定分工查阅资料,制定小组计划确定方案,递交小组实施计划1C程序设计语言2算法设计查阅资料,设计算法13算法实现程序设计14算法测试程序调试,程序测试15撰写报告撰写课程设计报告递交课程设计报告上机考核总结交流1本课程设计基本要求:(1)要求以班级为单位,每4人组成1个设计小组,推选1名组长,采用组长负责制,明确每位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分工协作完成本组所选的课程设计任务.
(2)原则上课题分布应均衡.
(3)以课代表为主任成立由学习委员,C语言和数据结构课代表4人组成的考评委员会,负责分配任务,并评定初步成绩,经老师审核后给出本次课程设计最终成绩.
(4)课程设计任务的详细说明参见《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
七、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课程设计报告成绩40%,汇报答辩成绩40%.
撰写:巢爱棠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数据库应用ApplicationofDatabase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9026】课程学分:【1】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实践教学必修课】课程类型:【集中实践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数据库系统概念AbrahamSilberschatz著,杨冬青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0月第3版】辅助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李建中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参考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先修课程:【数据库原理2050114(4)】后续课程:【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2050134(3)】、【web应用开发2050015(2)】二、课程简介数据库应用是数据库原理课程的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分析,完成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规范化设计以及通过编程实现数据访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实现和数据库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学习其它课程打下基础.
三、选课建议数据库应用适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已掌握1-2门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结构,已学习过数据库原理课程,从而具备完成本课程内容的基本必要知识.
四、课程基本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课题小组(2-3人)完成指定题目,对于每个题目,分析题目需求,完成各部分设计内容,并写出课程总结报告.
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Java、C#、VB等程序设计语言,在小组设计创建的数据库基础上开发相关应用程序,实现和数据库的连接和数据访问.
五、课程内容指导老师给出结合实际应用的若干数据库设计课题内容,课题具体内容见每次课前下达的任务书,根据课题内容要求逐步完成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数据库的具体实现.
并此基础上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成数据库程序设计.
六、实践环节各阶段名称及基本要求序号各阶段名称主要内容天数备注0准备阶段通过课程中心网站了解本课程的目标、任务及要求1确定任务自选课题,确定课程设计内容0.
5SQLServer2000以上、VB6.
0/VB.
NET、C#、Java或其他任一高级语言2概念设计根据所选课题,进行ER图设计13逻辑设计根据概念设计,进行逻辑阶段设计0.
54数据库实现通过DBMS,实现数据库的创建、视图、索引及存储过程创建15数据库程序设计运用高级语言,通过程序设计实现数据库访问16撰写报告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汇报作品1七、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课程设计报告和答辩成绩(70%).
撰写:谷伟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网络协议分析与编程NetworkProtocolAnalyzingandProgramming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9047】课程学分:【2】面向专业:【网络工程】课程性质:【专业实践】课程类型:【集中实践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网络协议分析与编程》实验指导书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2012.
12】辅助教材【TCP/IP协议分析与应用编程李峰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11】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2050064(4)】、【IPv6技术2050135(3)】二、课程简介网络协议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是网络上的通信规则.
网络协议是基于网络体系结构设计的,本课程主要针对TCP/IP参考模型的相关协议而设计的实践环节.
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计算机网络的实现原理.
目前网络工程事实上工业标准为TCP/IP协议集,其上两层协议主要有:应用层协议:HTTP、FTP和DNS等.
运输层协议:TCP和UDP.
本实践环节主要分成网络协议分析和网络编程二部分.
网络协议分析主要运用网络协议分析软件,即网络嗅探器,通过抓取、查看、分析网络上传输的每一个协议数据包,包括4个应用广泛的运输层协TCP和应用层协议HTTP、FTP和DNS协议.
主要包括:对各种网路协议进行解析,提供网络故障分析和诊断,提供网络流量统计,并模拟生成网络测试所需的网络流量.
网络编程部分主要是TCP/IP协议应用——Socket编程.
三、选课建议本课程适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学生在第五学期的集中实验环节开设,建议时间为2周;学生的学习基础至少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集成等先修课程.
四、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掌握网络嗅探器的实现原理.
运用网络嗅探器,通过抓取、查看、分析网络上传输的每一个协议数据包.
包括对各种网路协议进行解析,并能对网络故障进行诊断、分析,提供网络流量统计,模拟生成网络测试所需的网络流量等.
掌握Socket机制的工作原理.
运用Win32Socket函数编制mini版客户/服务器程序.
五、实践内容及进度安排序号各阶段名称主要内容天数备注0准备阶段通过课程中心网站了解本课程的目标、任务及要求第一部分网络协议分析1准备阶段安装网络嗅探器软件学习使用方法配置参数1小计24学时2协议分析与撰写报告边分析协议,边撰写第一部分课程设计报告2第二部分Scoket编程3准备阶段查阅资料1小计56学时4算法设计查阅资料,设计算法15算法实现程序设计26算法测试程序调试,程序测试17撰写报告撰写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报告18整合报告将二部分课程设计报告整合起来上机考核总结交流1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网络协议分析成绩20%,Scoket编程成绩30%,课程设计报告成绩30%.
撰写:巢爱棠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物联网应用ApplicationofInternetofThings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9048】课程学分:【2】面向专业:【网络工程】课程性质:【实践教学必修课】课程类型:【集中实践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物联网实验教程,杨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先修课程:【通信原理2050091(4)】、【物联网概论(双语)2050137(2)】二.
课程简介为了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联网,从实验的角度,应用物联网相关技术,针对物联网的感知与标识、通信与网络、接入与处理等技术,精心设计了实验.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适用于网络工程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
四.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掌握物联网方面的基本知识.
掌握物联网相关技术.
了解物联网发展的前沿技术.
培养学生在物联网的规划、构建与开发等方面能力.
本课程是以实用为最终目的.
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物联网的知识,进行物联网的比较、产品和协议的选用、网络的配置和管理.
五.
课程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单片机实验平台,嵌入式实验平台和智能移动终端平台.
应用这些平台使学生理解感知与标识实验的基本概念,知道典型传感器感知实验.
从而学习物联网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
同时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实验和无线自组网实验,IEEE802.
15.
4实验,使学生知道无线通信的配置.
最后应用数据索引及搜索实验,来进一步学习物联网.
六.
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序号各阶段名称主要内容实验时数备注0准备阶段通过课程中心网站了解本课程的目标、任务及要求.
1键盘与显示屏实验熟悉8279与键盘、显示器接口的方法.
1天PC机1台.
建议1人/组.
2IEEE802.
15.
4实验学会物联网节点的点到点通信程序.
1天PC机1台.
建议4人/组.
3数据库全文精准搜索实验学会创建索引使用索引.
1天PC机1台.
建议1人/组.
七.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30%,实验报告成绩50%.
撰写:朱曙锋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专业综合设计ProfessionalIntegratedDesign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9035】课程学分:【4】面向专业:【网络工程】课程性质:【实践教学必修课】课程类型:【集中实践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主教材【网络工程《专业综合设计》指导书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2012.
12】辅助教材【网络工程设计实用教程刘昭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03】先修课程:【专业理论教学及专业实践教学课】后续课程:【毕业设计2509001(16)】二、课程简介网络工程的"专业综合设计"是对本专业所学课程的一个综合运用,侧重的是网络通信系统的建构和网络资源支持平台包括服务器;并涉及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安全部署和网络性能测试与改进等内容.
在"网络工程"基础上对单一的网络设备系统,局域网通信、广域网通信、服务器系统及安全系统的集成,逐步融合网络应用系统,进而为网络应用互连集成.
主要涉及到网络工程设计、系统集成和项目管理等多方面能力训练,主要内容有:网络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网络资源系统集成,网络系统安全部署等环节.
通过"专业综合设计"使学生加深对主流网络技术的理解,能在用户需求的引导下,自始至终运用贯彻项目管理方法,并撰写相关的技术方案和报告.
三、选课建议网络工程的"专业综合设计"需要较多的学习基础,因此建议在所有理论课程和单项实践课程结束后、毕业设计环节前开始进行.
四、课程基本要求网络工程专业综合设计,即网络系统集成是在网络工程中根据应用的需要,运用系统集成方法,将硬件设备,软件设备,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网络系统软件,网络基础服务系统,应用软件等组织成为一体,使之成为能组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全过程.
从技术角度来看,网络系统集成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系统开发技术、建筑装修等技术综合运用到网络工程中的一门综合技术.
一般包括:1、前期方案2、线路、弱电等施工3、网络设备架设4、各种系统架设5、网络后期维护等.
五、课程内容网络工程"专业综合设计"以上海建桥学院临港新校区网络建设为背景,主要任务及作用:1.
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根据应用需求的特点,结合网络技术发展的变化,合理选择所采用的各项技术,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和网络系统设计方案.
2.
网络设备配置:根据用户需求和费用承受能力,为用户软硬件产品进行选型和配套,完成工程施工和软硬件产品集成.
3.
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面向不同行业,为用户的各种应用需求提供一体化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4.
网络管理:通过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上的各项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涉及: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
5.
项目管理:是指整个专业综合设计阶段的全方位的科学管理.
六、实践内容及进度安排序号各阶段名称主要内容天数备注0准备阶段通过课程中心网站了解本课程的目标、任务及要求1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网络应用单位的信息基础结构42网络设备配置网络设备的选择和配置43信息系统安全浏览器安全配置数字证书的制作与应用44网络管理局域网性能测试45项目管理运用项目管理软件对专业综合设计进行全过程管理4七、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设计成绩50%,报告成绩30%.
撰写:巢爱棠系主任:陈莲君教学院长:徐方勤企业生产实践PracticeinEnterprises一.
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59042】课程学分:【8】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课程性质:【实践教学必修课】课程类型:【集中实践教学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使用教材:根据学生实践岗位选择相应参考资料先修课程:专业理论教学课及专业实践教学课后续课程:【毕业实习2059049(7)】二.
课程简介企业生产实践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在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对口工作的生产实践,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企业生产实践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将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所需要的人才.
校企双方互相支持、相互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
企业生产实践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团队合作意识、服务意识、敬业奉献、负责、诚信等.
只有紧紧围绕社会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才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三.
选课建议本课程适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在第七学期必修.
四.
课程基本要求学生经过三个学年的理论学习后,第四个学年在企业内进行2个月的生产实践,接受企业导师的指导,将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生产实践要求学生进入企业或科研机构,在计算机专业相关岗位,既要以准员工身份投入企业生产实践,同时又要以学生身份去观察、思考、学习.
生产实践环节通过解决企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既是工作也是学习.
生产实践不但要由企业出具实践证明和鉴定外,实践报告还要由学校教师给出成绩.
五.
课程内容在校外实习基地或个人申请经学院批准的单位进行为期2个月的企业生产实践,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相关岗位上工作,体验计算机专业工作的要素与流程,体验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工作内容.
在八月份的时候有分享到 Virmach 暑期的促销活动有低至年付12美元的便宜VPS主机,这不开学季商家又发布五款年付VPS主机方案,而且是有可以选择七个数据中心。如果我们有需要低价年付便宜VPS主机的可以选择,且最低年付7.2美元(这款目前已经缺货)。这里需要注意的,这次发布的几款便宜年付方案,会在2021年9月30日或者2022年4月39日,分两个时间段会将INTEL CPU迁移至AMD CP...
很久没有分享PhotonVPS的消息,最近看到商家VPS主机套餐有一些更新所以分享下。这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国外VPS服务商,Psychz机房旗下的站点,主要提供VPS和独立服务器等,数据中心包括美国洛杉矶、达拉斯、芝加哥、阿什本等。目前,商家针对Cloud VPS提供8折优惠码,优惠后最低2G内存套餐每月4美元起。下面列出几款主机配置信息。CPU:1core内存:2GB硬盘:30GB NVm...
春节期间我们很多朋友都在忙着吃好喝好,当然有时候也会偶然的上网看看。对于我们站长用户来说,基本上需要等到初八之后才会开工,现在有空就看看是否有商家的促销。这里看到来自HMBcloud半月湾服务商有提供两款春节机房方案的VPS主机88折促销活动,分别是来自洛杉矶CN2 GIA和日本CN2的方案。八八折优惠码:CNY-GIA第一、洛杉矶CN2 GIA美国原生IP地址、72小时退款保障、三网回程C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