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落伍中文

落伍中文  时间:2021-05-22  阅读:()
目录一、前言.
2二、观世音菩萨的出典7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22四、观世音菩萨的示现31五、观世音菩萨的形象41六、观世音菩萨的法门482一、前言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
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
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死.
我的兄姐皈依理教,我也参加过理教的法会,理教虽非正宗的佛教,理教的信仰中心「圣宗古佛」,其实就是观世音菩萨.
我在童年出家时的江苏南通狼山,其所奉的大圣菩萨,原系唐高宗时代由西域来华的一位高僧,名叫僧伽,据《宋高僧传》的记载,他曾现十一面观音像,所以是观世音菩萨的化3一、前言身.
我少年时很笨,虽不像佛世的周利槃陀伽,佛经说他三个月诵不会一首偈,教他「扫帚」两个字,记住了「扫」字便忘了「帚」字,记住了「帚」字又忘掉了「扫」字,但他毕竟由于佛陀的有教无类而证到阿罗汉果.
可是,据我母亲说,我到了六岁才会讲话,到了九岁才开蒙读书,当我十三岁出家之际,仅仅是个初小四年级的小学生;可是,出家之后,师父讲给我听的第一个故事,便是向观世音菩萨求智慧得智慧的事例:宋朝的永明延寿禅师,因修法华忏法二十一天,梦见观世音菩萨以甘露灌其口,便得无碍辩才,他著有《宗镜录》一百卷及《万善同归集》,乃为佛教史上的不朽名作,他的地位之高由此可见.
4所以我的师父教我每天早晚,至少要拜二百拜的观音菩萨,我拜了半年多,边拜边做观想:观音大士手执杨枝,以甘露清凉净水,洒在我的头上,因此,我对厚厚的一本《禅门日诵》,在数月之间就背熟了,当时连我自己也有点意外地吃惊.
后来我到了上海,狼山的下院大圣寺,天天做经忏,适巧静安寺创办佛学院,现在我们善导寺的监院妙然法师及知客守成法师,也是当时负责院务及管理的人员.
我要求师长上人送我去求学,上人则说我的程度太差,纵然送我去了,第一是考试不会录取,第二是即使录取了,我也听不懂课.
我在失望之余,每天夜里起来礼拜观世音菩萨,过了半年,我终于达成求学的目的,做5一、前言了静安寺佛学院的插班生.
这使我又是一次意外的欣喜.
一九四九年春天,在动乱局面之下,我加入军队到了台湾,以我当时的身体状况,有的同学认为不消三个月,就会在军中拖死,但在我的心中始终没有离开观世音菩萨,往往利用行军及晨操跑步的时间默念观世音菩萨,所以我也经常都在观世音菩萨的慈光照顾之下.
军中一住十年,最后退役,随东初老人重行出家之后,我的愿望是求菩萨赐我一个静修用功的道场,所以天天礼《大悲忏》,念观音大士圣号,当时有几个朋友都认为我的愿望是注定要落空的,在台湾这个地方,有一些长老上座,要求一个理想的用功之所尚不容易,何况我6是一个初出家的人呢当时我对台湾的佛教界,可用「人地生疏」四个字来形容,在无从找人资助道粮,也无从探听何处容我安身静修的情形之下,竟由于浩霖法师的偶然介绍,以及悟一法师的从旁协助,使我认识了高雄山区美浓镇的两位尼师,因此去朝元寺一住就是六年多,若非悟一大和尚把我请来本寺,我尚可以在那里继续掩关下去.
由于我自己如上所说的经历,我对观世音菩萨的有求必应,那是深信不疑,也是感恩不已的.
7二、观世音菩萨的出典二、观世音菩萨的出典现在我们再从藏经中检阅关于说到观世音菩萨的许多资料.
释尊化世之际,在各大乘经中,说到诸大菩萨之处极多,就以佛在灵鹫山的法华会上,便有八万多位大菩萨,重要的也有十八位,观世音菩萨是十八位大菩萨之一.
但是,在印度、在西域、在越南、在日本、在韩国,特别重视观世音菩萨的信仰,这从各地古代佛教美术的表现中,发现所有的绘画及雕塑,以观音圣像占有多数的比例,可以得到证明.
尤其在我国,西藏的密教中心,便是观音信仰,没有观音便没有西藏的佛教.
至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的民间,8以及南洋的华侨,他们尽管可以不知有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却无一不信有观世音菩萨的.
所以俗话说:「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
」可见观音菩萨之于佛教中的地位和观念,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来说,仅次于释迦世尊与阿弥陀佛.
就是由于这位大士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寻声救苦,有求必应.
至于这位大士的出典,反而很少有人注意了.
虽然,信仰的本身,并不一定要理解它的道理,只要依照佛的开示,知道观音菩萨是有求必应的、救苦救难的,信仰他而祈求他,你就可以得到灵验.
但是,信仰的维系和发扬,必须要有事实的例子及理论的基础来支持.
所以今9二、观世音菩萨的出典天我才选择了本题,来向观世音菩萨的诸位弟子们介绍,使得已经信仰的人更加虔诚,也使尚未信仰的人赶紧信仰.
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Avalokitevara),在中文佛典中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为「观自在」,中国通用的则为罗什的旧译.
我们中国人好求简约,一般略称为观音.
但照梵文原义,尚可译作「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窥音」、「现音声」、「圣观音」等.
我们中国通常多用观世音来称这位大菩萨,主要原因是由于《法华经》第二十五品〈普门品〉的盛行,我国通行10的《法华经》,即是鸠摩罗什所译.
至于〈普门品〉的盛行,最早是由五胡乱华时代的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害了一场大病,正在群医束手,百药罔效之际,有一位来自印度的译经法师昙无谶,劝他至诚读诵〈普门品〉,即可消障除病,能使身体恢复健康.
沮渠蒙逊就遵照昙无谶法师的指示去做,真的使他那场怪病,不药而愈.
因此,不但国主教令国人读诵〈普门品〉,很多人也自动地读诵〈普门品〉了.
所以,《法华经》是经中之王,〈普门品〉又是《法华经》中与我国最有缘的一品.
我们再来介绍观世音菩萨的意思,可有两种解释:1.
是《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11二、观世音菩萨的出典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致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所动,生起贪瞋爱恶的烦恼,促成杀盗淫妄的恶业,再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这也就是观察分析世间音声之虚妄不实,而能不受所动,入于如如不动的大解脱境.
2.
是《法华经.
普门品》所说的:「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
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也就是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而专心虔诚的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叫作观世音.
《悲12华经》中也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可见,《楞严经》是依观音法门的自修而言,〈普门品〉及《悲华经》则是依观音菩萨的度他而言.
至于「观自在菩萨」,是唐玄奘的新译,最有名也最通用的,是出于《心经》的头一句,现在流行的《心经》,便是出于玄奘的译笔.
但是,《心经》自古以来,共有七种汉文译本,玄奘属于第二译,初译则出于罗什之手,故在玄奘未去印度求法之前,他已学到了《心经》,而且对于观世音菩萨抱有绝对的信仰心.
根据玄奘大师传中记述,他至少有多次祈求观音灵感的经验,例如:13二、观世音菩萨的出典(一)是当他经过八百里流沙河的时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只是妖魔鬼火之多,犹如天上的繁星,不知遇到了多少恶鬼邪妖,在他前后缠绕,他都以念《心经》而遣散了这些魔鬼的作祟.
(二)是当他出了玉门关,晚宿沙漠中,随从他的胡人忽起变心,拔刀指向玄奘三藏,玄奘即时诵经念观世音菩萨,胡人见了顿失杀心,又睡了下去.
(三)是玄奘正在横度八百里流沙,亦即是莫贺延碛的时候,经过了五天四夜的沙漠旅行,未得滴水可饮,他和他所骑的马,均因缺水而倒卧在沙漠之中,奘师便在心中默祷观世音菩萨,他说:「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14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耶」祷告之后到第五夜半,忽有凉风触身,爽快如沐寒水,全身舒畅,眼得明朗,马儿也能起来走了,走了十多里,马儿忽然走向岔路,制之不住,又经数里,忽见青草数亩,并有一个水池.
奘师与马,始得救济,重保身命,此一水草绝非原有,乃是观音菩萨慈悲变现而来.
为什么观世音又名为观自在根据梵文「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的原义,含有「观照纵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的意思.
现在借用太虚大师的话来做一解释,他说:「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
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15二、观世音菩萨的出典有自、有他、有人、有我.
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人我、是非皆能消除.
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为无我的大慈大悲,才能成立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功用.
」(见《太虚全书.
杂藏》五五一页)实则,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
在显教方面,例如《成具光明定意经》、《维摩经》、《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大宝积经》第八十二卷及第一百卷、《楞严经》卷六、旧译《华严经》卷五一、新译《华严经》卷六八、《悲华经》、《地藏经》、《大阿弥陀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以及《观无量寿经》等;16在密教方面,则有《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陀罗尼集经》、《一切功德庄严王经》、《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大方广曼殊室利经》、《大日经疏》卷五、《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理趣经》、《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阿俐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等.
由此可见,观世音菩萨是显密两教共同重视,且特别尊仰的一位大菩萨.
不过,在我们中国,《法华经》的〈普门品〉及《心经》,特别受到普遍的弘扬和诵持.
〈普门品〉的内容,重在观音菩萨的化迹示现,是对凡夫众生在现17二、观世音菩萨的出典实生活及实际苦难的救济.
《心经》则为说明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是从观照人生宇宙的缘生空性,而证入究竟理体,发出大慈大悲的救世精神.
正由于观世音菩萨的悲愿宏深、感应广大,故从历代以来的佛教史传之中,对于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及灵感事迹,可谓俯拾即是,笔不绝书.
例如《法苑珠林》、《比丘尼传》、《梁高僧传》、《名僧传抄》、《唐高僧传》、《出三藏记集》、《弘明集》、《观音义疏》、《法华义疏》、《辩正论》、《弘赞法华传》、《法华经传记》、《三宝感通要略录》、《往生集》、《宋高僧传》、《佛祖统纪》、《说郛》、《五朝小说》、《旧小说》、《太平御览》、《金石续篇》等书,均有18关于观世音灵感的许多记载.
又自北魏时代的孙敬德开始,依据经义,编出了《高王观音经》,接着又出现了《观世音菩萨救苦经》、《观世音十大愿经》、《观世音三昧经》、《观世音咏托生经》,其中除《高王观音经》及《观世音菩萨救苦经》,如今尚可找得之外,其于的已不流传.
但请诸位不要以为这些经典系由中国人编写的,就没有灵验.
关于这点,我在八年前的《今日佛教》杂志第四十一期上就曾说过:「文字虽出伪造,诸佛菩萨圣号,却是出于佛经,所以仍有灵验可观.
」又例如最受我重视的一部《大悲忏》,它的全名应该是《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忏法》,乃是出于宋朝的慈云忏主遵式大19二、观世音菩萨的出典师,根据伽梵达摩所译的《大悲心陀罗尼经》编成,我们绝不能说忏仪是祖师所编就不灵验,事实上这是一部极其灵验的忏法,真可做到有求必应的程度.
正因为「观音」普遍地受到广大众生的欢迎,中国民间,也就出现了以观音菩萨为题材而写的小说,最有名的便是一部《观音得道》又名《大香山》的传奇小说.
关于这本小书,凡是略具佛学知识的人,谁都知道它的内容并非事实,它的观点也不够正确,但到目前为止,这本小书已被改编成好多部话剧和电影.
去(一九六七)年香港的邵氏电影公司,还推出了一部叫作「观世音」的影片,就是根据《观音得道》这本小书改编的.
这部小书的内容,大约是说20有一位妙庄王,生了三位公主,大公主爱文才,招了一个文驸马;二公主爱武才,招了一个武驸马;三公主妙善爱修行学佛,仁孝贞洁,慈悲爱物,舍己为人,后来在大香山成了正果.
此一传说,原出于《汝州志》.
汝州是河南省的一个地名,民国以后改为临汝县,唯在这部志书中所说的观音之父,名叫楚庄王,小说中则改为妙庄王.
可是这个故事为《观音感通录》等佛教典籍所不载,所以不能信为事实.
此书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极大,其大原则,在于教导大家仁孝慈悲,并不违背佛教.
又因为发生在人间的观音灵感的事迹,与时日俱增,所以就有人发心,将这些事迹编集起来.
初有会稽地方的谢21二、观世音菩萨的出典敦和吴郡的陆澄,合撰了《观音验记》,陆皋撰《续观音应验传》,王琰的《冥祥记》,宋朝临川刘义庆的《宣验义记》,清朝的周克复的《观音经持验记》,弘赞的《观音慈林集》等.
近人的著作之中,则有慈航法师的《怎样知道有观世音菩萨》(收于《慈航法师全集》第九册),家师东初老法师的《救世大悲者》(六十四开单行小册),煮云法师的《普陀山传奇异闻录》,另有印顺老法师在担任善导寺住持期间的两篇开示记录,也很有价值,现收于印老的文集《顽石点头》一书之中.
此外凡是有关〈普门品〉的诸家讲记及注释,都录有许多观世音菩萨的灵感事迹.
22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观世音菩萨究竟是何许人氏,他老人家究竟是住于何处这是很多人希望知道的事,正像尊客初次见面,先要请教一下贵姓大名,贵府上是哪里一样.
根据佛经的记载,以及后来的示现而言,有好多种说法,现在试为介绍其重要者如下:依照《悲华经》所说,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他是即将继承阿弥陀佛佛位的大菩萨.
他在阿弥陀佛因地之时,做转轮圣王之际,是千子之中的第一太子,名叫不眴,出家后号观世音,他将在弥陀入灭后成佛,号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那时他的23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国土叫作「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
同时在《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以及《观世音受记经》等,也说观世音菩萨是西方阿弥陀佛的胁侍,常住于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师,并辅助弥陀之教化.
又在《观无量寿经》中也说,观音菩萨于宝冠中,戴阿弥陀;若有众生愿生极乐,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观音等诸圣众,来现此界,手持莲台,接引往生.
由此可知,观音菩萨的根本道场,是在西方极乐世界.
但是,依照《华严经》的记载,叙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过程之中,第二十八位大善知识,便是参访观世音菩萨,说在印度的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那里住的一位菩萨,就是观自在.
此山是24在海上,山为众宝所成,极其清净,遍山都长满了花果树林,泉流及池沼,也均极巧妙之能事.
观音菩萨在那里,结跏趺坐,无量菩萨恭敬围绕,聆听观音菩萨宣说大慈悲法.
从这一记载看来,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就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南印度了.
又照我国一般人的信念来说,观世音不在西方净土,也不在南印度,而是就在我们浙江定海县的普陀山.
南海普陀山之得名,实系受了《华严经》所说补怛洛迦的影响而出现.
《华严经》有晋朝佛驮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卷本及唐朝实叉难陀所译的八十卷本与般若所译的四十卷本之三种.
至于浙江定海的普陀山,本名梅岑,古时我国与日本、高丽、25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新罗等诸国来往,多取此岛为转站,以候风信扬帆.
到了五代的后梁末帝贞明二年(西元九一六年),距今(一九六八年)一千零五十二年之时,有一位日本僧人,名叫慧锷,来华求法,请到一尊观音像,想带返日本供养,谁知他的坐船经过舟山群岛,却被狂风恶浪阻住了归程,传说当时的海面伸出了许多铁莲花,船不能前航,被迫将圣像请上了一个小岛,筑了一所茅蓬来供养.
观世音菩萨与此岛有缘,日子久了,朝拜的人日渐多了起来,终于更名为普陀山,成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与文殊菩萨的五台山,普贤菩萨的峨嵋山,地藏菩萨的九华山,并美齐名.
又在西藏的佛教徒,相传他们的民26族是由观音的化现所生,在西藏历史上的名王及高僧,也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现在的达赖喇嘛,仍被信为观音的权现.
他们相信世界如一朵莲花,西藏的拉萨为莲花的中心,为观音的净土,所以将达赖喇嘛的所居,命名为布达拉宫,布达拉之得名,则同我国普陀山之得名一样,是由梵文的补怛洛迦而来.
我们知道,西藏的民族,除了佛教之外,便没有文化;也可进一步说,西藏的人民除了观世音菩萨之外,佛教的信仰,便不能完成.
所以,西藏的人民,虽然不能像喇嘛一样地接受系统性的佛教教育,他们只要一位观世音菩萨,就足够安慰了.
我们又知道,佛教有一个〈六字大明王咒〉:「唵嘛呢叭咪吽」,这27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中国内地的盛行,为时并不太古,它是元朝时代随着蒙古人的崇信喇嘛教,而由西藏传遍内地的,这就是西藏民间家喻户晓的观世音菩萨六字陀罗尼.
在西藏民间,认为持诵〈六字真言〉的功效,可以大得不可限量,故在每逢节期,大家就持诵不息,平时遇到困难,便持诵真言.
如此看来,观世音菩萨的道场,究竟是在印度,是在中国的浙江省还是在西藏的拉萨可谓莫衷一是.
实则,我们对此问题,大可不必追问.
我且试举一例,比如有一居士,他是广东梅县的客家人,却在上海长大,后到美国留学,得到硕士学位,又到德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平一所大学教28书,抗战期间,又去重庆服务,后来他同我们一样住在台湾宝岛.
他也有语言天才,现在能操客家话、广东话、上海话、北平话、四川话、台湾话,外国语文则通晓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同时,他在宗教信仰方面,也有几度的转变,首先他是无宗教信仰的青年,到了美国,他信了基督教,到了德国又改信了天主教,到了台湾又选定了佛教,做为他最后皈依处.
现在试问诸位,这位居士究竟是住在哪一处的是说什么话的是哪一个宗教的呢我们固然可说他的祖籍是广东,是佛教徒.
但这能够包括他的全部吗因为他的一生,事实上曾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居住,接触了各种环境中的亲29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戚和朋友.
同样的,观世音菩萨的化现,也因时机因缘的不同,而会在许多的地方出现.
他的圣号叫作观自在,他可以观察众生的需要而自在地到任一处所应现.
若据《大悲心陀罗尼经》等记载,观音菩萨,乃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他老早就是古佛,为度众生而现菩萨身的.
可知,乃至西方极乐世界的观世音菩萨,也是方便的权现,而非他的根本道场,何况其他地方呢佛陀以全法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为理体,观音菩萨虽现菩萨身,但在密教的经中,已把观音菩萨与阿弥陀佛合而为一,认为观音是弥陀的因相,弥陀是观音的果德,所以修持弥陀净土法门的人,30念观音菩萨圣号,与念弥陀圣号的功德,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至于他的道场在何处实在不必追问,只要你修观音法门,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就在你的面前,所以太虚大师曾说:「清净为心皆补怛(普陀),慈悲济物即观音.
」31四、观世音菩萨的示现四、观世音菩萨的示现在佛门课诵之中,有一首〈观音赞〉,其中有四句话,很可借来一用:「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又说:「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
」根据《阿弥陀经》所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十劫的时间,对我们娑婆世界的凡夫众生来说,的确是非常的长久,但在佛菩萨而言,实在微不足道.
我们已知道,观世音菩萨,将在阿弥陀佛灭度之后,继承佛位,可是我们也知道,阿弥陀佛的寿命无可限量,所以又可译作无量寿佛,要等阿弥陀佛涅槃入灭,实在尚有一个无法可数其年32代的时间距离,足征观世音菩萨的悲愿,与地藏王菩萨相当.
地藏誓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观音救世,则选择在无量寿佛之后方成佛道,不像一般的凡夫众生,每希望向上爬得愈快愈好,在历史上,甚至有王子谋杀了老王,使得自己早日登上国王的宝座.
因此,前面所说「百千万劫化阎浮」,百千万劫,也只是无量数劫的一种表达方法罢了.
阎浮,就是我们的世界.
观世音菩萨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广度众生呢这就要说到「三十二应遍尘刹」了.
三十二种应身,典出《楞严经》卷六,也就是观音菩萨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根性及类别的众生,他可化现三33四、观世音菩萨的示现十二种不同的身分,为之说法教化,那便是:佛身、独觉身、缘觉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国太子身、人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药叉身、干闼婆身、阿修罗身、紧那罗身、摩呼罗伽身、人身、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等的变化身).
但在《法华经.
普门品》,则举出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身,名目则与《楞严经》的三十二身大致相同,那便是:佛身、辟支佛身(即是独觉和缘觉)、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34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毘沙门身(四大天王之一,印度又视为财神)、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女、童男、童女、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及非人等身、执金刚神身.
若据近世发现,梵文的《法华经》中,又只有十六身了:佛身、菩萨身、缘觉身、声闻身、梵天身、帝释身、干闼婆身、夜叉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转轮王身、鬼神身、沙门身、将军身、婆罗门身、执金刚神身.
这些应化身的多少出入,不过是传35四、观世音菩萨的示现诵及翻译者之间的详简增损而已,于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现没有影响,各经所举,亦不过列其大略,实际上由于众生千差万别,可以随着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品类不同,而做千差万别的身相来迎合众生、教化众生、救济众生.
以上所举的三十二身,或者三十三身,或者十六身,仅是适应佛陀当时的印度社会而说,如果佛陀在今天的中国来说《法华经》,一定会加入更多的身分,也会减略几种身分的.
因为,事实上的观音菩萨,乃是随类应化,无类不现,遍于尘沙法界.
所谓法界,便是众生身心的类别,众生所处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观音便是遍于一切、平等救济的大菩萨,当然不能用有限的身分来概罗他所应机36示现的身相了.
可知,前面所说「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所谓的千处,也仅是象征性的一个形容词,并非仅限于一千个地方求他,他就显现,多了一处求他,他便不现了.
苦海也未必就在海中,而是象征众生生死之苦的如海无涯.
佛经的文字,请不要用计算器来分析它,因其经义往往是在文字之外的.
讲到这里,不妨顺便一提,就是有好多教外的朋友们,往往讨论到观世音菩萨是男人还是女人的问题,甚至于广播电台及刊物中也出现这个问题的讨论.
我在十来岁时,就曾听我父母两人,对着观音圣像争论,父亲说观音大士一定是男菩萨,因为大士长有一双男人的37四、观世音菩萨的示现大脚,而且还是光脚板.
母亲则说,观音大士才不是男菩萨哩,因为她要到处奔走,救苦救难,要是把脚缠成像我母亲一样的三寸金莲,出远门时,自顾不暇,那还能够救人呢不过,母亲的最大理由是,有好多人都称观音菩萨为观音娘娘或观音老母,并且观音常常照顾妇女,为没有子女的女人送来聪明智慧的子女.
结果,当然是我的母亲胜利.
实际上,在佛经中的观音,例如《楞严经》及〈普门品〉所举,为了化度众生的需要,固可应现种种型态的妇女身,但也可现种种型态的男人身.
观音菩萨的本身,乃是相好圆满的大丈夫,即如八十卷本《华严经》的卷六八所说,印度南方海上,补怛洛迦山的观音,便称38为「勇猛丈夫观自在」,根据研究,中国的观音圣像,在唐朝以前,是大丈夫相,唐朝以后,才有女相的观音像出现.
将观音做成女相,是由于观音常现妇女身度人的缘故,据《观音感应传》中记载,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西元八一七年),陕右地方的人尚不知有三宝,有一天突由金沙滩上来了一位绝色美貌的少女,手提鱼篮,到那里卖鱼,许多的男人,都为这个卖鱼女的美艳倾倒,向她苦苦求婚,卖鱼美女说:「我只一人,怎么能嫁你们这许多的人呢好吧,如果谁能在一夜之间背熟〈普门品〉的,就嫁给他.
」第二天,能背者竟有二十人,卖鱼女又说:「我还是不能嫁给你们二十个人,假使能在一夜之间背39四、观世音菩萨的示现熟《金刚经》的,我就做他的妻子.
」结果尚有十人能背.
卖鱼女再要他们在一夜之间背熟一部《法华经》,终于仅有一位姓马的青年做到.
但是万万想不到,在新婚之日,女的刚到新郎家里,就患急病死亡,并且立即腐烂,只好马上收殓埋葬.
这位姓马的青年,心中的悲痛,可谓到了极点.
几天之后,又来了一位僧人,劝他开棺看看,棺中并无尸首,僧人便告诉他说:「这不是什么卖鱼的女郎,实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啊!
」说完话,这个僧人也不见了.
由于这一应现,在观音像中,就有女相的「鱼篮观音」,在《法华经显应录》中,又将之称为「马郎观音」.
此外,在许多的观音灵感记载之中,示40相女相的尚有极多.
观音为何常现妇女相因为:第一,女人的苦难,自古以来,一直比男人多;第二,女人的特性,是慈和的,是柔忍的,例如伟大的母爱,在父性之中是不易多见的.
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应现妇女身,乃是借女性受苦之多以表现菩萨忍耐,借女性的母爱以表菩萨的慈悲.
尤其是于女人之身而深入妇女群众,广度多苦多难的妇女.
同时,经中有言:「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妇女之身可度女人及儿童;示现美艳的妇女之身,尚可广度男人,比如刚才所说的鱼篮观音,便是一例;示现老妇人身则可接近广大的人众.
41五、观世音菩萨的形象五、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在人间应现的菩萨,必定是与人类相同的形象,最多是相貌比一般人庄严而已,否则他便不能接近人类,或人类纵然敬仰、敬畏他,也不敢亲近他了.
所以观音应现度人的时候,被度的人往往是到事后才能发觉的,当时很难使人意识到是观音的应现.
因此,曾有一位基督徒到一所佛寺中,问了一位法师:「你们佛教讲慈悲,为什么会有千手千眼的观音像呢手中拿了各种古代的兵器,胆小的人岂不要被菩萨吓倒吗如果真有这样的菩萨,他也该为自己改换一套新式装备了,大炮、坦克车、火箭、原子弹,岂不要比42那些古代的兵器威力大得多.
」请问在座的诸位,我相信诸位之中绝多数是信仰佛教的,诸位,站在佛教的立场,当作如何解答告诉诸位,那位被问的法师,并未因此语塞,他很坦然地告诉那位基督徒,他说:我们佛教,在许多地方,都是采用象征的手法,佛教既以所奉的圣像为佛菩萨的象征,而不以为圣像即是佛菩萨的本身,那么,千手千眼的观音像,也是一种象征的手法,千手是象征观音菩萨的大悲愿力,纵然全宇宙的众生在一时间同时祈求观音,他老人家也能同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救济全宇宙的众生.
可见,说他有千手,尚不能形容其救济力量之无远弗届及无微不至于万43五、观世音菩萨的形象一.
千眼是象征观音菩萨的无限智慧,他能在同时知道全宇宙的众生,对他发出各种不同的祈求,也能同时决定各种不同的救济方法,若以他实际的观察能力而言,说他有千眼,也是不能形容其智慧程度于万一的.
所以,观音像的千手千眼,乃在表征菩萨的大悲及大智,手中各种兵器的是否落伍,并不值得我们去计较.
至于千手千眼的来历,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过去在千光王静住佛时,教他受持〈大悲咒〉之后,观音菩萨便发了一个大愿,他说:「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这个大愿一发,果然生了千手千眼.
实则这44也是一种大愿力大智慧的象征,当然,如以菩萨的神通力,化现一个千手千眼之身,也绝不是困难的事.
所以在必要之时,他会显现异乎常情的身相.
例如在中国梁武帝时代的宝志大士,就曾在当时名画家张僧繇的面前,现出十二面观音,妙相庄严,或慈或威,使得受了梁武帝之命来为他画像的张僧繇,不能画出来(见于《梁高僧传》).
其他在《楞严经》卷六中,尚有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臂,乃至四十臂、一百零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乃至一百零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
由于观音应现及其形象的差异,在45五、观世音菩萨的形象许多佛典中,就有好多不同的数量分类.
《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六种观音:大悲观世音、大慈观世音、天人丈夫观世音、大梵深远观世音、师子无畏观世音、大光普照观世音.
《诸尊真言义抄》,举有十五种观音.
《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举有二十五种观音.
普通于《佛像图汇》中,则有三十三种观音像.
凡此各种分类数量,无非出于各时编集者所收的不同,例如鱼篮观音像,在唐朝以前,这个灵感事迹尚未发生,所以不会有的.
讲到这里,观世音菩萨的主题,我46们已经讲完,最后我要奉劝诸位:诸位来听圣严讲观世音菩萨,是在了解观世音菩萨的伟大精神,及其自度度人的伟大法门,我们若能以自己的信仰行为和愿力向观世音菩萨学习,便能更容易与观世音菩萨的愿力相应,更容易得到感应.
临时遇到苦难时向观音菩萨求救,菩萨固然会来救你,可是,假如平时不念观音圣号,临到苦难来时,恐怕会想不到念观音圣号了.
所以,观音菩萨虽是有求必应,你不求他,他是不应的,因为感应是从虔诚的信仰中产生的.
最要紧的,我们念观音圣号,勿存功利观念,菩萨不会由于你许了为菩萨装金的愿,而助你去做损人利己的坏事,你来供养三宝,应当是出于清净的47五、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求福之心.
你之常念观音圣号,观音固然会在冥冥之中,随时给你保护,你却不一定老是为求菩萨在物质生活上给你帮助,应该更进一步地向人格的内心下工夫.
所以〈普门品〉中告诉我们:「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最后,祈愿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诸位,身心健康,福智增长,同成佛道.
同时,谢谢诸位的光临.
(本文讲于一九六八年三月十七日善导寺第二十二次佛教文化讲座,并刊载于《佛教文化》季刊第九期,一九六八年五月一日,本文现收录于《佛教入门》)48六、观世音菩萨的法门观音法门很多,大致分为显密二门,密法多用观想,必须身口意三业齐修,修学者必须师师传承,师弟亲授,修行时必须供养、作观等仪轨坛场,而且不是短时间能够成办.
显法则不拘形式,不限时地,不择师资,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效验.
所以本文仅将人人可修的观音显法,介绍如下,愿十方大众,人人择一而修,祈观音加护,处处皆成佛土.
(一)《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这是修定发慧的方法,出于《楞严经》卷六:「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
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49六、观世音菩萨的法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此一法门的修法与层级段落,已经非常清楚,不过初修之时,未必人人能够得其要领,所以我在教授初入门者的初步修法,称为「闻声音法」,共分四个步骤:1.
专念普听一切声音,不选择对象,不分别对象,由大至小,由近至远,不以耳根去听,乃让声自来.
2.
知50道自己在听声音,也有声音在被自己所听,此时只有声音和自己的和应,没任何杂念现前.
3.
仅有声音而忘失了自己,自己已融入无分别无界限的声音之中.
4.
声音与自己双亡双照,双亡则无内外自他,双照则仍历历分明,故与世间的四禅八定的仅存独头意识的境界不同,也与小乘的灭受想定有异.
经此四阶,再对照《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继续用功修行.
(二)《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法门《心经》开头便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是观音法门中大小乘共通的基51六、观世音菩萨的法门础,也是大乘的极则.
即是用分析的方法,观察众生及众生所处的环境,包括色法的物质世界和心法的精神世界,不出五类,物质的色法,即是众生的身体及身体所赖以生存活动的环境,精神的心法,即是心理的活动,以及其动因、动力、动的结果,此结果又成为另一循环的动因,佛学专有名词,称之为心念、称之为识.
凡动皆由于因,凡动皆产生果,其间动的作用,称为造业,造业的结果,称为业力的感受果报.
如果众生能洞察,五蕴所成的世界,无一是真,无一能常,便不起贪瞋等执着,不执着的当下即能不受贪瞋等的烦恼所苦,便能不再继续造循环不已的生死业,便能虽处生死,而离一切苦了.
观自在菩萨52是以甚深的智慧力,直下彻见五蕴的世间法,无非是空.
小乘知空而不住有,所以出世;菩萨证空,连空亦无,所以入世.
凡夫未证五蕴皆空,所以恋世、迷惑、困扰、不知何去何从,而又事事执着,处处烦恼.
(三)《法华经.
普门品》的持名法门〈普门品〉云:「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接着说明,若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即能入火不烧、入水不淹、恶鬼远离、刑器自毁、怨贼消退、除一切障、免一切难、满一切愿、成就一切福德,而且随类应53六、观世音菩萨的法门现,处处化身,救苦救难,无求不应.
这是最平易近人,人人可修,时时可修,处处可修,效验也最彰着的一种法门.
只要持之以恒,信之恳切,有事无事都可称念的法门.
(四)《大悲心陀罗尼经》的〈大悲咒〉修持法此经属于密教部类,却是一种素朴的密法,虽无上师传承,人人也都可以修持.
该经中说:「观世音菩萨重白佛言:世尊!
我念过去无量亿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彼佛世尊,怜念我故,及为一切诸众生故,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以金色手,摩我顶上,作如是言:『善男子!
汝当54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
』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故,超第八地.
」此咒是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的千光王静住佛处初闻,一闻此咒,顿从初地越登第八地.
而且受命普为未来恶世的一切众生,以此心咒,作大利乐.
嗣后观世音菩萨又于无量的佛前,无量法会之中,重闻此咒.
由于诵持此咒,故所生之处,恒在佛前,莲花化生.
该经宣称:若能深信不疑,诵持此咒,可得无量利乐.
例如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援手;不堕三恶道;生诸佛国;得无量三昧辩才;现在生中,所愿皆遂;转女成男;消灭侵损常住的重罪;能除十恶五逆、谤法谤人、破斋破戒、破塔55六、观世音菩萨的法门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等罪;能得十五种善生,并除十五种恶死.
又说此咒的相貌,即是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着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心.
所以诵持此咒,即能通达外道典籍,能治世间八万四千种病,能降一切天魔鬼神,能伏一切山精、魑魅魍魉,而能感得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力士,常随卫护.
持此咒者,不论在何时何处,若有任何恐惧、灾难、危险、迷路、病变、烦恼业障,确可应验化解.
所以名为无碍大悲、救苦、延寿、灭恶趣、破恶业障、圆满、随心自在、速超上地.
〈大悲心咒〉,简称〈大悲咒〉,共56有八十四句,到处可以请到,此处不录.
根据此经的要求,诵持此咒者,也有规定:要发广度众生的大菩提心;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不断.
并且要求:住于净室,沐浴净衣、悬旛燃灯,香华及各味饮食,供养观世音菩萨,然后摄心静虑,不起杂念,如法诵持.
这种规定,即是仪轨.
若能如法如仪,当然最好,否则,至少也当以恭敬心及专注心来诵持此咒,若能恭敬专注,必能有愿皆成.
(五)〈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即是「唵嘛呢叭咪吽」,在中国的流传,始于元代,是跟着西藏及蒙古喇嘛密教的传入而到汉57六、观世音菩萨的法门地,故在元朝以前的佛教文献中,尚未见到,至清初已被收入《禅门日诵》所录十小咒内.
然在蒙藏喇嘛教的化区,此咒是一般信徒经常持诵的法门,即是表征观世音菩萨利益六道的神咒.
(六)〈白衣大士神咒〉此咒的出现和流传,为时更迟,不知出于何经,为何人译出,大概是出于大士化现时为某人所授的法门,而非来自印度的传译.
内有「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的句子,相当俚俗化,近于道佛相融的民间信仰.
可见,其中的皈敬三宝,皈敬观世音菩萨,皈敬摩诃般若波罗蜜,乃是自古即为佛教徒们日常持诵的内容,58所以灵验非常显著,民间的传诵也极为普遍.
并以持诵一万二千遍为一愿,一愿不成再持二愿乃至多愿,必得成就.
满愿后即当印施此咒一千二百张.
此咒的内容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怛垤哆伽啰伐哆伽啰伐哆伽诃伐哆啰伽伐哆啰伽伐哆娑婆诃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59六、观世音菩萨的法门此咒文见于早期的大陆时代,仅仅于一张纸上,印刷白衣大士像、咒文、六百个小圆圈,以备持诵者每诵二十遍点一圆圈的计数之用.
目前则有人参考了〈大悲咒〉持诵法而为之加上了持诵的规则,而谓欲持诵此咒者,宜先在大士像前,沐手焚香、恭敬供养、至诚顶礼,诵毕则发愿回向.
凡为正当心愿,如求愈病、消灾、解厄、求福、求职、求子、求延寿等,均有奇验.
(本节补述于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四日,本文现收录于《佛教入门》)(七)《延命十句观音经》此经系《高王观音经》的精简本,同出于古人的梦中传授.
《高王观音经》60早在东魏时代即已传出,《延命十句观音经》则出于刘宋元嘉二十七年(西元四五年).
据赵宋时代四明志磐于西元一二六九年撰成的《佛祖统纪》卷三六所载:「元嘉二十七年,王玄谟北征失律,萧斌欲诛之,沈庆之谏曰:『佛狸(魏世祖小子)威震天下,岂玄谟所能当,当杀战将,徒自弱耳.
』乃止.
」不仅未遭刑戮,后来官至开府,年八十二,寿终正寝.
王玄谟如何得此际遇乃由于受诛之前,夜梦异人,告以若诵《观音经》千遍,可免死难,并口授经文十句:「观世音,南无佛,与佛有因,与佛有缘,佛法相缘,常乐我净,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
」(《大正藏》卷四九.
三61六、观世音菩萨的法门四五页中~下)这部观音经,虽出于古人的梦中感得,并非传译自印度,以其仅仅十句,已具足三宝及观音的持名念法,故迄赵宋乃至清初,仍受到佛教界的普遍传诵.
特别是相当于中国清初的日本江户时代的白隐禅师(西元一六八五~一七六八年),为了弘扬此经,搜罗资料,编写了一部《延命十句观音灵验记》.
近代的日本著名禅匠原田祖岳,也写了一部《延命十句观音经讲话》.
而在我国,竟又很少有人知道此一法门,所以乐为介绍,普劝诵持.
(八)结语从以上列举的七种法门,可知观世62音菩萨的救苦方便,有深有浅,有本有末.
《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是用禅定的观法而达到彻悟究竟的目的.
《心经》的「五蕴皆空」,是用观照世间无常无我的方法,以证般若实相.
这二部经是要众生还归法性而与佛同体,除一切烦恼而亲见本来面目.
〈普门品〉的持名,则强调观世音菩萨的救济,重于解脱现实人间的苦恼.
〈大悲咒〉的持诵,则虽重在现实疾苦的解除,也说因此而得「莲花化生、恒在佛前.
」持诵〈白衣大士神咒〉的功能,几乎全是为了现世的利乐,所以更为民间化和普及化的法门了.
不过,任何一种法门,不论其层次高下,只要不谤三宝,不违背因果原则,63六、观世音菩萨的法门都应受到发扬.
而且,一般人信佛学佛的初阶,多是从求现世利益及现前幸福开始的,种下善根之后,逐步听闻佛法,渐渐提高层次,便会修习《心经》及《楞严经》等所示的法门了.
因此,〈白衣大士神咒〉虽近似民间信仰,毕竟仍是佛法中的一个层次.
(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日再次补述,本文现收录于《佛教入门》)人间比丘圣严法师(一九三~二九),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曾获《天下》杂志遴选为「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
一九四三年法师于江苏狼山出家,历经经忏、军旅生涯,十年后再度出家.
不论六年闭关苦修、日本留学、美国弘法,或是开创法鼓山,总是在无路中找出路,在艰辛中显悲愿,在坚毅中见禅慧;他的生命,就是一场实践佛法的历程.
为了提高佛教地位及僧众素质,法师在四十岁时毅然赴日留学.
一九七五年取得东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历任台北文化大学、东吴大学等校教授,以及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所长、美国佛教会副会长、译经院院长,并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山僧伽大学、法鼓文理学院,培养佛教高等教育、研究人才.
一九八九年擘建法鼓山,历经十六年,终于在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举行开山大典.
此世界佛教教圣严法师简介育园区旨在推动学术研究、修行弘化、关怀照顾等工作,并逐步扩建海内外弘法、禅修、文化、教育、关怀的组织体系.
目前于台湾各地及欧、亚、美、澳,亦广设禅修中心.
为弘传汉传佛教,法师并于二五年开创继起汉传禅佛教的「中华禅法鼓宗」.
法师长年奔波美、台两地,密集应邀至世界各地指导禅修,为国际知名禅师.
秉承临济及曹洞两系法脉,以自然生动的方法随机应教,跨越文化藩篱,吸引了无数东西方人士.
更经常与科技、艺术、文化等领域之菁英进行对谈,乃至与不同宗教进行和平合作,深获海内外各界尊崇.
除此,法师擅长以现代人的语文普传佛法,至今已有中、英、日文著作百余种,先后获颁中山文艺奖、中山学术奖、终身文化贡献奖等;其中多种著作被转译流布世界各地.
法师教法以「心灵环保」为核心,立基于汉传佛教的传统,不断朝国际化、多元化的目标迈进,担负起现代佛教继往开来的人间使命.
四众佛子共勉语信佛学法敬僧三宝万世明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己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为了广种福田那怕任怨任劳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时时心有法喜念念不离禅悦处处观音菩萨声声阿弥陀佛

OneTechCloud(31元),美国CN2 GIA高防VPS月

OneTechCloud发布了本月促销信息,全场VPS主机月付9折,季付8折,优惠后香港VPS月付25.2元起,美国CN2 GIA线路高防VPS月付31.5元起。这是一家2019年成立的国人主机商,提供VPS主机和独立服务器租用,产品数据中心包括美国洛杉矶和中国香港,Cera的机器,VPS基于KVM架构,采用SSD硬盘,其中美国洛杉矶回程CN2 GIA,可选高防。下面列出部分套餐配置信息。美国CN...

HostKvm($4.25/月)俄罗斯/香港高防VPS

HostKvm又上新了,这次上架了2个线路产品:俄罗斯和香港高防VPS,其中俄罗斯经测试电信CN2线路,而香港高防VPS提供30Gbps攻击防御。HostKvm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国外主机服务商,主要提供基于KVM架构的VPS主机,可选数据中心包括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中国香港等多个地区机房,均为国内直连或优化线路,延迟较低,适合建站或者远程办公等。俄罗斯VPSCPU:1core内存:2G...

[黑五]ProfitServer新加坡/德国/荷兰/西班牙VPS五折,不限流量KVM月付2.88美元起

ProfitServer已开启了黑色星期五的促销活动,一直到本月底,商家新加坡、荷兰、德国和西班牙机房VPS直接5折,无码直购最低每月2.88美元起,不限制流量,提供IPv4+IPv6。这是一家始于2003年的俄罗斯主机商,提供虚拟主机、VPS、独立服务器、SSL证书、域名等产品,可选数据中心包括俄罗斯、法国、荷兰、美国、新加坡、拉脱维亚、捷克、保加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随便以一个数据中心为例...

落伍中文为你推荐
丁二、思维差别之圆满分二:一、五自圆满文件127重庆网通重庆联通现在有哪些资费???ipad如何上网ipad如何允许app使用网络win10445端口win7系统不能被telnet端口号,端口、服务什么全都开了ipad上网为什么ipad网速特别慢phpecho为什么在PHP中使用echo FALSE;什么也输出不了?应该如何输出FALSE?谢谢!xp系统关闭445端口xp中,如何关闭掉一些没有用的端口,请高手解答?联通iphone4iphone4想换联通的卡 是普通联通的卡都能开通3G么 还是得换联通3G卡 联通都有什么套餐 我是北京的google分析google analysis干什么用的?
百度域名 星星海 堪萨斯服务器 z.com 香港主机 gomezpeer 密码泄露 win8升级win10正式版 大容量存储器 免费网页申请 超级服务器 双线asp空间 shuang12 大化网 新网dns 塔式服务器 最新优惠 e-mail zencart安装 hosts文件修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