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公示稿)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16年7月目录前言1一、现状与形势1(一)主要进展与成效1(二)存在的主要问题7(三)面临的形势9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2(一)指导思想12(二)基本原则13(三)发展目标15三、主要任务19(一)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泛在惠州"19(二)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构建"阳光惠州"20(三)深化社会信息应用,建设"智慧惠州"24(四)倡导创业创新,打造"创新惠州"29(五)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农村"38(六)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创建"数据惠州"41(七)巩固无线电管理基础,形成"大无线"格局42四、重点工程44(一)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44(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程48(三)智慧城市试点工程49(四)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工程59(五)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62(六)农村信息化促进工程64(七)信息安全保障工程65五、发展对策与措施66(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66(二)健全规章制度67(三)推进多元投融资模式69(四)完善知识产权与标准体系69(五)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70(六)促进国内外信息化合作交流71(七)完善信息安全支撑体系71前言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及其广泛应用,正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互联网日益成为生产要素优化和集成的重要载体,"云-网-端"成为信息系统的新型通用架构,大数据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智慧城市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新模式,以智能化、个性化、协同化为特征的信息经济蓬勃发展,信息化愈益成为驱动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战略制高点.
惠州地处深莞惠经济区,是深莞惠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
"十三五"时期惠州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基本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五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正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也是惠州在新常态下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在更高标准上构建幸福惠州的关键时期.
大力推进惠州信息化发展,以信息化为核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释放数据红利,提升信息能力,打造智慧城市,是"十三五"时期惠州在更高层次上建立核心竞争力新优势、提升现代治理能力新水平、开创经济社会领先发展新局面的战略抉择.
本规划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广东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以及国家和广东省关于智慧城市、"互联网+"、大数据、宽带中国等政策文件制定,是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规范我市"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规范性文件,是未来五年全面推进惠州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总体设计和行动指南.
一、现状与形势(一)主要进展与成效"十二五"时期惠州信息化快速发展、卓有成效,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三五"的发展积蓄力量、奠定基础.
1、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惠州市有线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全市主城区、县城区及人口密集的乡镇区40%的区域内基本实现光纤到楼或光纤到户,城市和农村的家庭宽带接入能力最高均可达100M.
全市宽带用户数163.
67万,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达到1.
3Tbps.
无线宽带网络建设跨越式发展,各电信运营商大力推进3G/4G+WLAN建设,已基本实现"四个100%",即城市有效面积100%覆盖,高速公路、国道、铁路100%覆盖,主要商业大楼100%覆盖,星级以上宾馆酒店、重要政企楼宇及热点地区的WLAN网络100%覆盖.
三网融合加快推进,广电网已实现98%城市家庭、80%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宽带用户数达14.
8万,互联网出口总带宽10Gpbs.
云计算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惠州市云计算中心计算能力达到100万亿次/秒,存储能力为10PB.
惠州移动云数据中心(IDC机房)为全省三大云节点之一,是粤东地区唯一的枢纽机房,可提供130个机柜装机容量和100T的存储空间,出口带宽达到10G,能支撑1000个政府和企事业单位、100万用户(包括公众用户)的业务服务.
惠州电信已建成中国电信4+2云计算服务,布局于粤东枢纽,提供500个机柜的装机容量和640G出口带宽能力,拥有全国领先、安全可行的云计算数据能力,构建了500公里以内20毫秒的IT生活圈,建设了惠州东平、龙湖及博罗城东云计算数据中心、惠州电子政务云基地等多个云数据中心.
惠州联通现有IDC机房面积400平米,出口带宽280G,能够提供100个机柜的IDC托管业务.
2、信息化应用成效显著推进"互联网+"应用全面起步.
惠州市积极推进"互联网+"在创新创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金融等方面深度应用.
通过不断完善互联网在城市管理、物流、旅游、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便民利民.
组织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上,22家企业获评省级以上贯标企业(其中,国家级企业3家、省级企业19家).
惠州数字城管取得实效.
数字城管项目覆盖了惠城、仲恺中心区230平方公里,实现对1835个基础单元网格进行网格化管理(包括区内的建筑物、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等共6大类109小类近100万个公共设施),系统成功共享接入了公安视频信息4000多路,实现城市"立体三维"的可视化监控,成功连接30多个城市管理责任单位,集约化管理效益逐步呈现.
惠州"数字市政"初具规模且成效渐显.
"数字市政"项目于2013年启动,建设了多功能指挥中心及核心机房、基于国土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市政公用事业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市政巡查通平台(2015年获自主版权)、核心办公自动化平台、行政许可电子审批系统、道路桥梁管理系统、排水管理系统、照明全资产管理系统,并采集了惠城中心区44条主干道、220多条道路以及11座桥梁、150km的排水管道、3500个路灯(景观灯)、302个控制箱等市政设施的数据建库,集成了城市排水监控视频20个、泵站监控视频8个,液位仪13个、照明高空视频13个,共享接入到公安治安视频,实现了市政巡查通平台与惠民城管通平台对接.
数字市政项目在市政道路管理养护、城市照明管理和排水防涝等方面得于应用,从而加速了市政问题的发现与上报,做到了及时调度,提高了其维护管理效率.
基本实现基础数据资源共享、信息系统全面整合、市政设施实时监控、市政业务统一监管.
医疗卫生信息化初见成效.
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加快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已建立医院信息系统(HIS)、检验信息系统(LIS)等系统,实现了诊疗记录、检查报告电子化.
全市21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住院电子病历使用率达到95.
24%,推进了惠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目前,5家市直属医院和博罗县人民医院共开放可预约医生730名,提供两周内分时段预约,预约号源约3万个,已成功为近8000名患者提供预约服务.
.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方面,惠州市获评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
惠州云计算中心支撑下的仲恺基础教育云在仲恺区进行了试点建设与实施,集合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各类用户加入到教育云端.
目前已有36所中小学校参与教育云平台,在仲恺区中小学教学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效用.
惠州港"智慧港口"初步建成,其中监控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已完成竣工验收,在大亚湾区范围内的港口码头陆域和水域设立视频监控点27个,移动车载监控设备1套,视频会议系统1套(含1个主会场及3个分会场),视频监控覆盖了荃湾港区、东马港区的码头和航道、疏港道路等公共区域.
信息化交通运输便捷大众.
通过加强车辆动态管理,建成了出租车运营调度管理系统、965168出租车电召及服务系统、深莞惠三地出租车信息对接系统、全市重点车辆卫星定位数据市级基准平台等多个行业管理和服务系统.
全市惠州通发卡网点已达135个,累计发行"岭南通·惠州通"卡片20万张.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启动了"惠州市智慧城市信息化产业孵化平台公司"、"智慧惠州综合服务平台"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工作,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卡加载惠民服务功能项目筹建工作.
建设市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将网上办事大厅、两建一体化系统移植入云平台.
现已建成了"横向覆盖部门,纵向延伸县区"的一体化网上办事大厅.
3、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在以惠州三星电子、TCL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带动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速.
2015年,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3369.
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34.
6亿元.
惠州市制造的智能手机、液晶显示、车载电子等产品的产量、市场份额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现已形成移动通信、平板显示、LED、汽车电子、新能源电池5大产业集群,先后获批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数码视听产业、激光头特色产业等6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以及手机产业、液晶电视制造、北斗装备制造和应用产业等7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集聚了一批代表企业,研发了一批新技术.
惠州市软件产业规模连续五年居全省第四,仅次于深圳、广州和珠海.
2011至2015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分别为37.
5亿元、59.
19亿元、63.
15亿元、107.
83亿元、154.
99亿元.
企业成长性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如紫旭科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视觉类产品、无线组网产品(Z-WAP)、云计算终端(SmartAP)及基于物联网的云计算中间件处于业界领先地位;正源微电子手机射频功率放大芯片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广东智冠手静脉认证技术,打破了(掌、指)静脉认证核心技术被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
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惠州市成立了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协会,组织了7家企业申报省级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完成了惠州产品网上展销会电子商务平台的升级工作,实现惠州产品在淘宝、天猫、腾讯拍拍等主流电商网站的全网营销,使惠州市成为国内第一个政府在电子商务领域免费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平台的地级市;建立了农产品交易网、集送网、健康e点通、智慧菜篮子等多个具有惠州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应用终端,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推进汽车电子产业发展.
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与关键零部件产业,加快推进博罗、大亚湾汽车产业园和惠东京兰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推动比亚迪、德赛、华阳、亿纬锂能等汽车重点项目产能扩大,促进了全市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培育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优势.
成立了惠州市物联网产业联盟,举办了四届云博会,吸引了一批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参展,还得到了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
促成项目投资、技术合作135宗,累计金额828.
2亿元.
还举办了三届中国手机创新周(大赛),有效培育和拓展了惠州乃至广东新兴信息服务新业态,提升了惠州物联网云计算产业在业内的影响力.
建成了惠州市企业综合信息采集平台.
目前已有11205家企业信息入库.
平台加大对骨干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监测力度,将全市67家年主营业务收入10亿以上骨干企业纳入了监测范围.
以此同时,依托"广东省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信息交流平台",开展了全市200家工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填报工作,编制了惠州市制造业PMI指数,初步开展了月度重点企业PMI情况分析.
4、农村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十二五"期间,惠州市大力推进"信息兴农"工程,切实提高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开辟具有惠州特色的农业信息化新途径.
一是完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网站建设,在市、县(区)农业部门建立网站,形成上连农业部、下连千家万户的农业信息网络.
二是搭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特别是推动各县区建设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持续推进"惠货"全国行、网上行.
三是建立农业信息渠道,开展信息化镇村工程创建工作,现已实现网上办事大厅镇街、村居基本覆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
我市与先进城市相比,在宽带接入能力、3G/4G移动电话人口普及率、宽带速率等指标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市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城区的建设滞后;城区宽带覆盖面大,但重复建设严重,真正接入开通率相对较低;各工业园区的网络接入带宽相对较小,网络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移动和无线基站建设选址难等问题依然存在,4G移动通信网的覆盖范围仍待增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有待进一步增广.
2、电子商务普及度和商业模式有待发展现有的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规模偏小,难于支撑行业大规模电子商务业务.
本地大集团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规模也偏小,其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无法起到示范作用.
中小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的热情仍需进一步提高.
乡镇电子商务普及度偏低,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生鲜性质和非标准性、农村电商的成本较高和农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对"惠货"(特别是农产品)全面上网难于实现,"惠货网上行"活动的相关制度有待完善、规范仍需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运营模式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实践.
3、智慧城市建设有待提速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处于试点建设阶段,整体进度参差不齐,智能服务类型和项目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市居民的应用需求,缺乏互联互通机制,公共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有待完善.
4、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有待加速传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而且信息系统都是独立开发,导致自身的管理和相关部门的监管都极为不便,限制了产业的发展步伐.
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信息集成与共享水平低,高端环节薄弱,不利于产业提质增效;创新能力不足,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配套设施滞后,不利于发展环境优化;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待全面提高.
5、"互联网+"产业有待加强互联网创业创新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对"互联网+"创新模式认识需要加强,投入力度需要加大.
互联网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需要进一步深化.
"互联网+"发展不均衡,所"+"的内容形式单一,创新性不足.
6、信息安全保障有待重视我市一些企事业单位信息安全保障意识和能力认识不足,信息安全保障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不够先进,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不够完善,缺乏信息安全应急对策和措施,信息系统整体防护能力偏低.
(三)面临的形势1、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革传统交流传播方式,重组生产生活体系,重构经济社会结构,将全人类带入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日新月异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广泛渗透、应用到社会经济各领域.
信息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有利于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实施,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运用微博、微信和专用APP等移动政务服务拓展政务服务新渠道,将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惠州迎来创新驱动发展新机遇"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跨越发展的五年.
我市通过大力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各项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三五"期间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通过深化改革,使体制机制更有活力.
我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均取得突破:20项国家级和54项省级改革试点有序推进;获评中国改革最具投资潜力城市;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成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
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通过大力实施"产业培育计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汽车与装备制造、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有效地推动产业向高端集聚发展.
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和百亿元企业分别达2家和7家.
全市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9.
2%和43.
6%,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惠州市的手机产业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和品牌知名度,通过建设"世界手机之都",以手机制造为核心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于惠州市做强优势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创新落实到产业活动中、创建国家级创新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6+N"创新政策红利加快释放,创新投入持续增长.
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1.
11%提升到2015年的2.
4%,高新技术企业达255家,专利申请跃升全省第6位,增幅连续五年居珠三角第一.
另外,三大中韩产业园之一落地惠州,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有利于打造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有利于提升惠州创新发展的新水平,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的新环境,有利于优化惠州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中韩(惠州)产业园将着重推进先进智能制造、化学工业、汽车与装备制造、"互联网+"、节能环保、现代物流、海洋、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现代服务等10个产业的合作.
把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成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新平台、中韩落实自贸协定先行示范区、全国对外开放发展新高地、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四是着力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智慧政务全面实施,数字城管系统投入运行,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75.
7%、74.
9%.
在全省率先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全市10个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115个服务事项全部达到或高于国家、省标准.
五是加快发展社会民生事业,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社会发展红利.
通过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加强生活消费互联网发展,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我市获评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市,连续三次获评"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连续六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当前,全球正在实施新一轮科技战略,我国也积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方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等发展战略.
广东省"十三五"时期将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珠三角将打造"1+1+7"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这种有利环境下,处于珠三角创新圈的核心圈层的惠州,能更好承接国际国内科技创新,特别是在广州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和深圳创新型城市的"双核"辐射带动和成果转化加快的作用下,有利于我市打造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速推进,将辐射带动我市扩大对外贸易进程.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莞惠+河源、汕尾"3+2"经济圈紧密合作,还将推动我市加快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部署,围绕"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总目标,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全面实施"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和建设"智慧惠州"为抓手,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以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契机,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两化融合为切入点,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以民生服务为核心,拓宽信息化服务范畴;以共享协同为标准,整合优化信息资源;以强农惠农为目标,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以规范管理为基础,提高无线电发展水平;以信息资源共用为目的,促进深莞惠信息一体化建设.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营造良好环境,让信息技术成果惠及全民,引领惠州市率先迈进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1、提高认识,理顺机制把信息化发展的认识统一到重点加强对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确保完成"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这条主线上来,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广泛覆盖和深度集成应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惠及全民的信息服务体系,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
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协调和监督咨询机制,强化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2、统筹发展,有序推进以适应"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做好全市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产业及区域合作的良性互动与均衡发展,促进区域间、部门间信息化协同全面提升,保障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领导有力、体制合理、发展协调的信息化工作格局.
根据实际需求以及技术和产业基础等,突出行业和区域特色,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信息化发展.
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协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3、集中资源,重点突破集中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以"互联网+"建设和"智慧惠州"建设为突破口,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重点突破具有全局性、重大带动性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创新新技术、开创新产品、拓展新模式、催生新业态,通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确立惠州市传统优势产业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优势和特色,发展成为全市支柱性产业.
4、立足优势,创新发展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产业培育计划",做强做优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两大核心支柱产业,推进汽车与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2+2+N"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围绕实施创新发展核心战略,高标准规划建设潼湖生态智慧区,打造引领全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加快建设仲恺高新区和环大亚湾新区,发挥重大平台在实施创新驱动、承载重大项目、聚集先进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基础性作用;重点抓好创新能力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技改等工作,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5、深化应用,惠泽全民大力开展社会信息化应用,提高互联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完善重点领域的民生服务需求,逐步建立广覆盖、高效率的信息网络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信息服务均衡发展,提高全体市民幸福感.
6、加强管理,保障安全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原则,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狠抓能力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健全安全防护体系.
加强信息化教育和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市民信息化技能.
着力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全面提高信息化装备的安全可控水平.
(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在"十三五"期间,"互联网+"行动和"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推进,互联网在全市经济社会各领域进一步深度融合发展,信息化建设与惠州市"两港三网"建设相互促进,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城市经济增长新动力.
到2020年,全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核心信息技术取得突破,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深化普及,政府公信力、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大数据应用快速发展,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信息化发展成果广泛惠及民生,加速向智慧、幸福、充满活力的信息社会迈进.
全市信息化总水平在粤东名列前茅,"智慧惠州"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具体目标——基础设施超前布局.
超前布局"云-网-端"信息基础设施,到2017年,将惠州打造成广东省内信息基础设施领先的地级城市之一,在粤东名列前茅.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5%以上,自然村光纤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率达88%以上,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73%以上,家庭上网平均带宽达到40兆比特以上.
到2020年,将惠州打造成网络资费低、速度快、信息基础设施领先的国家地级城市之一.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7%以上,自然村光纤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率达90%以上,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75%以上,家庭上网平均带宽达到50兆比特以上.
构建一个能覆盖全市并可协同深圳、东莞等市进行联网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网络,能实时监测区域内的频谱和电磁环境状况.
——智慧政务运行高效.
到2017年,完善智慧政务总体框架,整合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推进电子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基本形成惠及全民的多层次、多渠道、一体化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
基础设施方面:电子政务宽带出口达1500M,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率达100%,云平台存储能力达300T,电子政务运化率达70%,数据共享率达80%;政务应用方面: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覆盖率达80%,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80%,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达90%,行政审批结果100%实现网上查询,"两页"开通率达到100%,激活率达到50%;安全体系方面:自主产品可控率达70%.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与共享机制,跨部门业务协同普遍开展.
——深化大数据应用.
加快推进政府大数据应用,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推进民生服务取得初步成效;以企业为主体提升大数据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促进大数据与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
——高端新型产业创新发展.
到2017年,培育和集聚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团队,建设一批高水平工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以及一批服务功能完善的专业特色孵化器.
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
9%,建成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节点城市.
——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逐步构建具有惠州特色的国民经济和信息化体系,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培育信息经济和智慧产业,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使惠州经济信息化水平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工业方面,实现惠州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农业方面,实现农业资源动态监测,建立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实现农产品安全可追溯,到2020年,从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三个方面,对传统农业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基本上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业方面,推进金融业务电子化,完善跨境电商发展环境,使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尽快成为惠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20年,全市现代信息服务业收入达200亿元.
——社会服务惠民优先.
到"十三五"末期,惠州的社会信息化水平保持全国地级市领先地位,并进入全国先进信息化城市行列.
社会民生服务便捷普惠,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深度整合;互联网与健康医疗服务进一步融合;旅游信息资源全面整合,旅游服务品质大幅提升;互联网与文化、教育、传媒业深度融合,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程度达到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社区生活、家庭生活、居家养老等体系基本完善,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的智慧生活新模式.
——网络安全保障有力.
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分级保护和等级保护制度得到全面落实.
全市"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体系基本形成,"互联网+"关键领域重要信息系统防护能力切实提高,支撑并保障全市"互联网+"项目网络空间安全、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以及数据安全.
——无线电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无线电管理较好地适应无线电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和通信市场竞争的需求,实现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和保障能力全面提高,基本达到技术设施配套、服务能力较强、台站管理规范、电波秩序良好和管理队伍精干,无线电管理水平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到2020年,构建一个能覆盖全市并可协同深圳、东莞等市进行联网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网络,能实时监测区域内的频谱和电磁环境状况.
——区域信息化合作机制更加健全.
完成一批信息化合作项目建设,加强内外部、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接,实现内部信息化共用、外部信息化互通、城乡信息化均等.
深莞惠信息化合作向纵深推进,初步形成全面网络化、高度信息化的深莞惠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珠江口东岸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三、主要任务(一)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泛在惠州"充分认识信息基础设施在提升惠州市综合竞争力中的战略地位,构建泛在、融合、智能、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宽带网络,打造区域性高速信息枢纽.
1、加强云计算与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云计算与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云计算数据中心应用服务,培育云计算信息服务等新兴业态,抓住政务云、社会云、企业云和高性能计算云等重大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选择云计算应用领域,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和商业模式瓶颈;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的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落户惠州,引导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
构建完善的云计算产业链,包括设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代理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等;积极探索云计算发展模式,发挥政策、制度优势,走政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2、加快高带宽和泛在互联的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4G/5G等移动宽带与光宽带的部署和普及,提供超高速宽带服务;构建能够承载高清语音、视频与富媒体等宽带内容的信息基础网络,为云服务的应用和普及提供基础,为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如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工业智能机器人、传感器等提供可靠的泛在连接.
在"十三五"期间,结合城乡规划体系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台惠州市公众移动通信基站专项规划,保障通信基础设施的顺利推进.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广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等条例为依据,制定出台《惠州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保护管理办法》,严厉打击破坏通信设施的行为.
(二)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构建"阳光惠州"在"十三五"期间,继续深化政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促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公民社会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府.
1、继续完善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积极开展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继续完善与扩展惠州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实现统一规划设计,建立目标明确、方向统一、层级衔接、分步推进的电子政务规划实施体系;统一基础支撑,强化现有政务云、政务网络等基础设施整合和升级改造工作,打造惠州市电子政务云、电子政务网络,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统一数据归集,基于惠州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搭建政务数据库,实现政务数据统一归集,形成政务数据共享开放的管理格局;统一应用发布,将审批事项、便民服务事项等应用进行统一发布,实现单点登录、游遍全网的目标;统一安全管理,强化电子政务云、电子政务网络、政务应用系统安全规范管理,保障政务数据安全可控,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安全管理机制.
2、整合电子政务基础设施资源推进电子政务云平台整合,升级或改造部门数据机房实现与惠州政务云平台的对接.
根据广东省电子政务网络建设要求,推进惠州市电子政务网络升级.
进一步规范电子政务网建设和管理,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网络保障.
完善电子政务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电子政务多方位的安全保障能力.
3、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统一业务标准.
梳理全市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清单,完成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标准化.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全面梳理和公开权责清单和服务清单,标准化规范事项名称、实施依据、服务对象、服务类别等基本要素,并按照应进尽进的原则进驻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为群众提供项目齐全清晰的公共服务.
——统一申办标准.
制定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的统一申办受理标准.
在申办环节重点规范受理范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要素内容,依法科学合理减少申请材料,消除模糊语言、兜底条款,为群众办事提供清晰的指引.
在受理环节重点明确受理条件及其裁量标准,压减自由裁量空间,减少群众重复提交申请和到现场办理的次数.
在办理环节重点明确办理的程序环节、裁量标准、办结时限等问题.
——统一联办机制.
在网上办事大厅现有公共申办审批系统的基础上,以一网式服务为主,拓展建设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与部门审批系统无缝对接,并设定便捷的审查技术手段和时限提醒功能,变多网受理为一网受理.
4、推广"一号一窗一网"政府服务模式坚持服务便民利民、办事依法依规、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开放共享的原则,依托各级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整合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和审批服务系统为政府综合服务窗口和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打破部门界限、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真正实现"一个号、一个窗、一张网"办事,管住管好政府服务的进出两端.
拓展网上办事大厅的访问途径及覆盖范围,提供计算机、电视、手机等多种终端访问途径.
"一号一窗一网"是"互联网+"条件下简化优化政务服务的有效手段:"一号"申请,本质上是把公民身份号码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唯一标识;"一窗"受理,本质上是把政务服务窗口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唯一入口;"一网"通办,本质上是把承载综合惠民服务资源的服务网络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唯一平台.
依托全市网上办事大厅系统,建设全市网上公共服务中心系统,分别建立市、县、镇级网上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网上公共服务站,做到界面风格、服务类别基本统一;各级网上公共服务中心(站)主要提供"政务服务类","村级组织运作服务类","生产生活服务类"等3类服务,覆盖对接各级网上办事大厅以及组织(党建)、人社、民政、工商、农业等各有关部门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水电气,出行等便民服务,公开党务、村(居)务、财务等存级组织信息,实现网上信息查询、业务办理、投诉举报等功能.
5、推进电子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数据归集.
加强统筹规划,根据国家、省电子政务建设标准,按照"规范采集、无偿提供、平台归集、按需共享、安全可控"原则,做好惠州市政务数据库建设,基于市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归集各政府部门的数据资源,进行数据标准化、数据转换、数据分类、数据存储等.
构建共建共享的人口数据库、地理空间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法人单位数据库、电子证照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实现数据"一数一源".
全面深化政务数据资源的共享应用.
进一步优化市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建设,依托统一的交换平台,实现政务数据资源跨部门、多层级共享,实现数据"一源多用".
稳步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利用.
在依法加强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
建立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清单,落实数据开放和维护责任,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统一汇聚和集中向社会开放.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数据资源的多元化开发,推动具备开发环境和开发能力的非营利性开放平台和社会力量参与竞争性开发和商业化二次开发利用.
6、推动智慧惠州特色政务应用创新在电子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基础上,按照分类指导、突出绩效的原则,整合各类存量智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分领域分步骤向云平台迁移.
在政府管理方面,通过对整合后的政务数据进行挖掘,建立决策支持模型,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各项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
在公共服务方面,以现有的惠州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为基础,通过业务创新、协同与共享,不断叠加新的创新应用,努力在智慧政务、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社区、智慧物流、智慧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再有新突破,实现社会生活智慧化.
以市民和企业为服务对象,不断优化多元化政府公共服务渠道,逐步完善面向市民和企业的在线公共服务,推动政务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拓宽政务信息公开渠道,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打造阳光政府.
(三)深化社会信息应用,建设"智慧惠州"在"十三五"期间,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优化城市资源配置,促进节能减排,实现高度信息融合和高效运转,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公众服务,让市民感到满意.
1、完善智慧惠州建设的顶层设计围绕智慧惠州试点的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智慧惠州建设的顶层设计,突出公共基础数据平台、智慧问政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政务云数据中心建设.
推进智慧惠州试点建设单位开展各项目建设工作,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应用标准,推动各系统、各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建设高效便捷、全面覆盖的智慧应用服务体系.
2、推动公共基础设施智能化加大城市传感网络建设与整合力度,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探索城市水、电、燃气、道路等公共设施物联网与云计算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与基础资源的实时监测、管理和高效利用.
3、继续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部门紧跟智慧惠州发展目标,不断完善和拓展智慧交通内涵.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协调各方资源,加快推进交通行业应用.
以信息通信技术提高城市交通管理能力,实现交通信息联网和发布,加快交通管理向主动诱导式转变,营造"智慧交通、低碳出行"的绿色交通环境.
4、加快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创立科学决策机制、科技创新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以推动大城管体系的建设,推进城市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确保城市管理过程中各个方面、多个环节都能实行高效、及时的协调,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拓展市民与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管理部门,以及公用事业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发挥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作用.
健全跨部门的主动、预应式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信息管理体系.
推动生态环境信息采集传输网络化、智能化,建立更加高效、规范的生态环境管理保护新模式.
深化数字城管应用,提高路牌、路灯、公交站牌等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的采集、分类、监督的网格化管理水平.
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适当通过信息化途径引入民众监督,促进城市管理的公正、公开.
5、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服务水平将"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基础和战略支撑,大力提升惠州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水平,以"惠州教育云"为依托,完成惠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家庭学习、移动学习等多渠道的教育均等化资源共享平台,以推动"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为抓手,通过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等手段,基本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基本建成,健全完善信息化推进保障机制,形成与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到2020年,达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智慧教育",使惠州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位于全省前列.
主要工作包括:做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增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加强信息化应用及研究、着力构建终身教育平台.
6、完善医疗卫生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大卫生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以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两大数据库为基础,逐步加大药品目录数据库、PACS影像数据库、LIS检验数据库、医疗人员数据库、医疗设备数据库等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救治、医疗保障、药品交易、财务监管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优化智慧医疗服务,加快居民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建设步伐,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需要,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及对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为个人、医疗机构、国家等各类用户的个人保健、医疗卫生服务、科学研究、决策支持等各种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加强智慧医疗重点信息系统应用,包括: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与智能决策平台、卫生监督与移动执法系统、血液智能追溯与预警系统、网络医院、临床路径智能管理系统、家庭无线健康监护与智能呼叫终端、农村及社区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健康服务智能一卡通等,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良的医疗信息服务.
7、统筹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积极探索创新"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做好人社业务监管和公共服务的新路子,推进惠州市"数字人社"建设.
在惠州市搭建起融决策、监管、指挥、服务、展示等功能于一体,集成人社领域各业务要素,上连省厅、下接县区和镇街的综合性信息平台,建成数字化的指挥监控中心和服务展示大厅,实现"智慧监管、智慧服务、智慧决策",打造线上线下一体"数字人社"新业态,提高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救助、低保、慈善、社工、婚姻、社会组织等服务能力和水平.
8、实施智慧社区服务建设加强智慧社区宽带网络建设.
推进智慧社区无线网络覆盖,提高家庭宽带的接入率,提升网络带宽.
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推进三网融合与智慧社区宽带网络结合起来,推进IPv6应用,支撑社区物联网发展.
加大整合智慧社区信息资源力度.
梳理社区服务种类、建立社区信息资源目录,建立智慧社区信息共享机制,搭建智慧社区信息资源目录及共享交换平台.
创新智慧社区应用,深入挖掘社区居民衣、食、住、行方面的信息化需求,挖掘社区物业与政务管理方面的需求,实现智慧社区多种应用.
9、提高旅游文化信息化服务水平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提升旅游企业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管理水平,实现宽带和无线服务的全覆盖及广播电视服务的高覆盖,推进智能融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高科技手段使旅游服务更加便利体贴.
推进惠州各大电信运营商与惠州旅游行业的全方位合作,构建智慧旅游云计算中心、智慧旅游公众信息服务平台、智慧旅游数字互动营销平台三大支撑体系,基本实现旅游政务管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业态服务管理的智慧化,形成"智慧旅游"引领旅游发展的新格局.
10、发展"智慧海洋"紧紧抓住"互联网+"行动的重大契机,以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多种创新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为技术支撑,积极打造建设"智慧海洋".
建成集海洋与渔业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交换、海洋与渔业综合管理、执法与监管、行政审批、辅助决策支持与公众信息服务一体化,全市海洋系统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海洋与渔业信息化体系.
通过网上协同、网下协作、双空间高度融合,开启海洋与渔业管理运行新模式,全面提高海洋与渔业监管能力.
健全完善全市海洋与渔业数据中心,形成智慧分析决策模式,建立科学的运行评估体系,为政府在海洋重大事件决策方面提供技术服务支撑.
建立惠州海洋在线监视监测网,加强对陆源排污、海域倾废、海砂开采、违章用海、海洋灾害、突发事件的实时监控,提高海洋管理和执法的能力.
开发海洋与渔业基础性、公益性信息资源,建立以海洋与渔业信息应用为驱动的信息流通体系和更新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四)倡导创业创新,打造"创新惠州"十三五期间,惠州市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在高标准建设潼湖生态智慧区,仲恺高新区和环大亚湾新区的同时,重点抓好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1、运用信息技术助推科技孵化发展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创业苗圃(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孵化链条,形成从项目初选到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一体化创业孵化服务体系.
创新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本参与,支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经营的模式,鼓励混合所有制和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
加快推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惠州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惠州-广东工业大学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暨南大学惠州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惠州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落户建设.
加强与以色列、乌克兰等国际合作对接,推进中以(惠州)高科技联合孵化器、惠州学院-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联合研究院建设.
2、发展"互联网+生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要推进"互联网+工业".
紧紧围绕制造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大力运用"互联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工业设计".
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互联网型工业设计中心,支持企业设立互联网型工业设计机构,发展工业设计资源网上共享、网络协同设计、众包设计、虚拟仿真等互联网工业设计新技术、新模式.
支持建设基于互联网的3D打印创意社区,发展开源共享设计方案.
大力发展"互联网+生产制造".
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开展智能制造示范,推广机器人应用.
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试点,培育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定制、线上线下(O2O)、柔性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
开发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网络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生活机器人等互联网智能产品.
引导电子信息、医疗设备等企业研发制造各类智慧型穿戴式产品.
鼓励企业运用互联网推动组织结构优化和业务流程再造,建立O2O客户服务模式.
加快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产品质量管理领域的应用,发展在线检测、在线诊断、在线控制和产品质量认证,提升质量精确管控水平.
3、推进"互联网+双创",释放发展新动能,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大局面一要积极发展众创空间.
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创新优势,推动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
鼓励各类线上虚拟众创空间发展,为创业创新者提供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线上交流和资源链接服务.
鼓励各类科技园、孵化器、创业基地等加快与互联网融合创新,通过市场化方式构建一批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二要发展开放式创新.
鼓励大型互联网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向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开放技术、开发、营销、推广等资源.
鼓励企业和研发机构等通过网络平台将部分设计研发任务分发和交付,推动产品技术的跨学科融合创新.
通过网络平台衔接技术供需双方,促进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及时转化.
发挥互联网便捷、通达的优势,引导建立开放式创新体系,推动跨区域、跨领域的技术成果转移和协同创新.
积极推广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
推动各类"双创"扶持政策与互联网开放平台联动协作,为创新团队和个人开发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三要强化创业服务支撑.
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完善专业化、网络化服务体系,降低全社会创业门槛和成本.
重点加快发展创业孵化服务,引导和鼓励各类创业孵化器与天使投资、提升孵化能力.
支持大学生发挥互联网知识优势,投入"互联网+"创业大潮.
引导和鼓励集办公服务、投融资支持、创业辅导、渠道开拓于一体的市场化网商创业平台发展.
鼓励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渠道下沉,带动城乡基层从业人员依托其平台和网络开展创业.
4、提高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能力和水平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水平,鼓励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向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虚拟仿真、数字模型方向发展.
完善服装、家具、玩具等行业个性化设计体系,建立和普及用户广泛参与的协同设计模式.
提升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推动信息技术在重点产品的渗透融合,推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工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
提高信息技术对工业技术、工业产品研制的支撑能力,大力推广应用CNC(数控)、柔性制造等先进过程控制技术(APC),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促进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和网络化制造,重点推动激光设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向高端跃升.
5、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继续推进以质量、计划、财务、设备、生产、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安全等环节为重点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加强系统整合与业务协同.
在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推进研发、生产、供应、销售、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的无缝衔接和综合集成,建设统一集成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促进企业组织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和运营一体化,增强企业资源共享和业务整合能力.
适应产业竞争格局的新变化,以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为重点,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和深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
6、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加快机械、纺织、电子、能源、石油化工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增强自主研发和创意设计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创新产品种类,加速产品高端化,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
大力实施"互联网+惠州制造"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落后技术工艺和生产设备,加快工业机器人、数控装备等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打造省市共建智能装备制造示范基地.
7、帮助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发展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研发设计平台,提供工业设计、虚拟仿真、样品分析、检验检测等软件支持和在线服务.
提高网络环境下的企业间协作配套能力和产业链专业化协作水平,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协作.
加快研发、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企业管理系统.
推动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电子支付、物流配送、身份认证等关键环节的集成化电子商务服务.
建立并完善一批面向产业集群的技术推广、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等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鼓励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积极发展设备租赁、数据托管、流程外包等服务.
8、有效推动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围绕惠州LNG电厂二期、丰达电厂二期、东江华能分布式能源站、大唐电力仲恺热电联产、国电电力博罗分布式能源站等发电项目建设,推进重大耗能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改造、工业生产流程信息技术优化、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增效和减污控耗.
重点加强对石化、电子信息、服装、建材等重点行业污染排放自动监控,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实现实时监测和控制.
同时,建立上述行业的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推广各种用于节能降耗相关的设计、生产制造、认证、测试、专业维护、保养、回收再利用、咨询和培训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
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余热发电,积极探索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
着力发展动力电池、仪器仪表专用电池、燃料电池、高转换率太阳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及充电设备,打造全球重要的高能环保电池生产基地.
9、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链条化为方向,积极引进和发展高端产业项目,促进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合作配套,做大做强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终端、LED、汽车电子、新能源电池等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大力推进信利AMOLED、康冠新型平板显示、旭硝子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平板显示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全球液晶电视重要制造基地.
以嵌入式软件为切入点,加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重点包括移动通信、视听设备、数字电视、网络设备、工业控制、数控装备、纺织机械、仪器仪表、智能交通、视频监控、汽车电子、医疗电子、信息家电及其他传统产品中的嵌入式应用软件.
加快发展数字内容服务业,发挥惠州市在数字家庭产业优势,积极开展数字家庭行动计划,鼓励本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向数字内容服务方向转型,大力培育数字内容文化产业.
鼓励发展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等关键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规模化应用.
鼓励发展云计算在金融、在线支付、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制造业等领域的新型信息服务.
10、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平台.
以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和专业市场为依托,着力在消费电子、纺织服装、鞋帽箱包、家具照明、玩具工艺、旅游、农副产品等产业发展壮大一批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
鼓励大型核心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向社会开放,引导现有的行业信息服务平台向集交易、支付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延伸.
发展壮大网商队伍.
优化网商发展环境,推动创建网商发展集聚区,支持大学毕业生、个体商户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壮大惠州市网商队伍.
重点推进制造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支持制造企业通过第三方零售平台开设旗舰店、专卖店,开展网络直销、网上订货和洽谈签约等业务,开拓网络零售渠道.
支持传统商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支持传统商贸企业依托自身在流通体系的丰富经验和品牌、渠道优势,通过各种形式建设网上批发市场和网上电子商城,实现线上、线下相互结合,优势互补,促进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发展.
推动中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应用.
鼓励中小微型企业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在线销售、订单管理、客户服务、商品采购等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中小微型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水平.
积极建设农村电子商务.
充分利用各种电子商务培训载体,加大对县镇村干部和广大青年电商知识培训力度,加快完善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生态体系建设.
进一步扩大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农产品"上行",推动"农产品进城".
拓展电子商务应用领域.
推动电子商务向物流、会展、旅游、文化、数字出版、服务贸易、教育、医疗、农业、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领域拓展.
鼓励电子商务在政府采购、招投标、药品采购等公共领域的应用.
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
推动北斗导航、GPS定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完善企业全过程的一体化物流配送服务,培养企业现代物流理念,加快物流产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
力争到2020年,打造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以及珠三角向粤东及赣南、闽西地区辐射的物流中心.
11、打造世界手机之都将手机"制造之城"、"创新之城"、"品牌之城"、"文化之城"建设作为四方面重点,把惠州市建成我国和全球手机产业重要的生产制造、创新研发、品牌聚集、文化传播基地,打造成为"世界手机之都".
手机产业成为推动惠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配套产业链基本健全,研发、制造与流通规模不断壮大,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绿色发展和相关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形成积极支持手机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12、加强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围绕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关键环节的深化应用和信息技术成果普及、产业化重大专项、应用示范项目、信息化重大工程等工作,组织开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示范、宣传和推广工作.
鼓励企业抓紧制定和完善云计算、智能制造、物联网应用、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等领域相关的企业标准.
(五)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农村"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优化整合信息资源,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1、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有线宽带网络建设.
重点扶持龙门、博罗和惠东偏远贫困地区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宽带普及率.
加快光纤宽带网络规划建设,推进光纤由行政村向自然村拓展,加快在村镇放置公共信息服务终端,提高农村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和共享水平,提升城乡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
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向自然村覆盖.
推动无线宽带网络由行政村向自然村拓展,提升农村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和平均接入水平,重点扩大无线宽带网络在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站等村镇公共服务区域的全面覆盖.
加快农村新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
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使广播电视网络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
以新型机顶盒为入户平台,提供互动电视、宽带上网、视频通话、网上办事等交互服务.
推动农村"大喇叭"工程建设,扩大涉农服务信息在农村的传播范围.
降低农村信息服务资费,着力解决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建设公平"信息乡村".
2、推动农村数据资源建设与共享依托惠州市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网上办事大厅惠州分厅等系统,整合现有分散在经济、教育、科技、民政、卫生、人口计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涉农信息,编制涉农信息资源目录,建设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市、县(区)、镇(乡)、村四级实现涉农信息共享.
3、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监管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整合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等综合信息.
在有条件镇办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促进城乡卫生机构资源共享.
加快农村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广东教育视频网"建设及应用,在惠州市农村中小学100%"校校通"和"班班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配备,提升网络接入带宽.
加强农村中小学远程互动课堂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城乡学校帮扶合作.
充分利用全市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电子政务、电子校务系统,完善农村师生电子档案,强化农村教育信息跟踪和监管.
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建设数字农家书屋,实现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图书馆(室)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及图书借阅通借通还服务.
建设数字小影院,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4、推进农村基层管理信息化以电子政务网为依托,以共享数据库为支撑,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站"一站式"服务大厅和"六个一"标准化建设,拓宽农村便民服务通道.
完善市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推动农村集体土地电子信息登记和信息应用.
适时开展农村各类信息电子档案收集归档系统的建设,推动惠农支农政策、重大事项、村务、党务、财务及涉农收费等信息的公开,促进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
5、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建设加强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融合,重点为现代农业、特色农业、都市农业提供物流定位跟踪、设施生产远程控制、安全生产、环境监测等多种应用,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支持龙头企业加强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面向农户开展多终端移动式信息服务,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畜禽疫病综合防治信息库建设及远程视频专业诊断服务,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6、发展农村淘宝项目积极推动惠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展合作,全力推动惠州市县区列入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电子商务合作试点县.
利用农村淘宝项目建设,普及村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和理解,突破信息和物流的瓶颈,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
把开展农村淘宝项目作为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农村新型城镇化、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
农村淘宝项目不仅有利于提升惠州市农村消费水平,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也有利于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进一步扩大农产品流通渠道,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六)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创建"数据惠州"政府大数据应用加快推进,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推进民生服务取得初步成效;以企业为主体提升大数据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促进大数据与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
1、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和资源整合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市、县(区)两级政务数据的共享与交换.
健全和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明确信息资源共享的职责和义务,厘清共享数据的范围和边界,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
建设"开放惠州"全市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统筹管理可开放政府数据资源,构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数据服务平台和信息惠民服务平台.
2、推进大数据重点项目和重要平台建设大数据在医疗健康服务、社会保障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交通旅游服务等重点民生服务领域项目逐步应用并取得初步成效.
推动经济领域大数据分析平台、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平台、行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和大数据产业孵化器等重要平台建设实施.
3、推动大数据创业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大数据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等融合发展.
支持互联网、电信、金融、能源、流通等企业与其他行业开展大数据融合与应用创新,大力发展信息消费,催生一批创新型大数据企业.
鼓励和支持企业和公众挖掘利用政府和社会的开放数据资源,创新商业模式,开发互联网创新产品.
支持工业企业开展设备、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大数据分析,建设智能车间.
围绕经济发展、百姓民生、社会治理对大数据应用创新的需求,做好大数据示范应用项目动态管理和服务.
(七)巩固无线电管理基础,形成"大无线"格局十三五期间,按照无线电管理"三管理、三服务、一突出"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这一核心职能,提升无线电管理依法治理水平,强化频率台站使用监管,优化无线电波使用环境,保障重要无线电业务畅通安全,加强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对行政管理的支撑作用,切实推进全市政无线电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为契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无线电管理能力,满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求.
按照"固本、强基、融合、拓展"的工作思路,以技术设施建设、海洋无线电监管、军地融合发展为重点,到2020年,频率台站管理进一步科学规范,服务监管和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能效水平有效提升,基本实现技术设施先进、支撑能力较强、监管水平较高的无线电管理体系.
1、依法履职,提高行政管理能力以提升无线电管理水平为主线,完善无线电管理体制机制,制定无线电管理行政审批权力清单,依法实施无线电管理行政许可,建立行政审批同岗同权机制,实现业务协同管理,审批落实管理职责,审批管理全程可查询可监督,形成健全高效、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的无线电管理行政运行体系.
2、夯实基础,加强技术设施建设完善和加强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实现全省监测联网,建成网格化监测网,全面掌握重点区域频谱资源使用情况,提高无线电监测、干扰排查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加快各类信息系统建设,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切实服务行政、执法能力建设.
3、推动融合,促进军地协同发展建设电磁频谱军地联合管控基地,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地方和军队电磁频谱管理资源融合、力量融合、手段融合和机制融合,建立良好的军地电磁频谱管理协调机制,进一步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四、重点工程(一)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1、信息网络跃升工程(1)光纤到户(FTTH)进一步提升惠州光纤到户建设,加快偏远地区光纤到户建设,重点提升教育、医疗、安防、交通等领域宽带网络水平.
未来三年,实现全市的城区、县区、乡镇、农村等光纤网络全覆盖,覆盖规模达190万户.
推动基础电信企业不断提升对工业园区和大中小企业的宽带接入服务水平.
应用智能ODN关键技术对光纤网络资源进行ID标识,建立数据采集与监视系统,实现网络资源的可视管理.
(2)无线城市建设——加快移动通信基站建设.
出台惠州市通信铁塔站址建设专项规划,促进全市城乡基站集约建设.
一是提升城乡4G基站覆盖能力,加快城市4G网络规模化商用,加强难住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提升4G网络服务质量.
实施4G网络入乡进村工程,在全市所有自然村(20户以上)和所有行政村开通4G网络,实现对全市农村地区基本覆盖;二是推进高速公路4G信号全覆盖,依托全市新建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线公路基础设施,同步推进4G基站建设,实现新建高速和普通干线公路通车时4G信号全覆盖;三是加快铁路、地铁和城市轨道等交通沿线基站建设,利用全市各等级公路、市政道路、铁路、地铁、路灯杆、公共车站的站址、电源、管道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4G基站规模化建设;四是力争参与4.
5G/5G移动通信网络试商用的试点,为智慧城市应用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无线网络基础支撑.
——加快公共区域WLAN建设.
逐步推进惠州市公共主要公共区域WLAN信号全覆盖.
一是加快政府主导的公共免费WLAN建设,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三统一"要求,采用先行试点、分期建设,实现全市重点公共区域全覆盖;二是引导社会建设商业服务WLAN,积极引导电信运营企业、网络技术企业、商家等市场主体,参与宾馆、酒店、商场、餐厅等商业公共场所WLAN建设,为公众提供优质的WLAN接入服务;三是推进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建设与应用,开展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在城市公交系统无线电移动监测领域的应用试验,提升高速移动条件下的WLAN接入服务能力.
——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
对现有无线电监测网进行升级改造,统一控制接口、数据接口,形成全网互联的统一监测网;采用分期分步实施策略开展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网建设,构建网格区域内合法台站的信号特征库,提升无线电干扰智能化查处能力;以满足无线电管理业务需求为核心,以管理职能和流程为主线,搭建科学、高效、智能、精细的无线电管理业务云平台;开展海洋无线电覆盖基础设施建设,在重要海岛、重要航路等枢纽位置上,建设无线电监测站、海上移动平台,提升无线电安全保障能力.
2、大数据创新示范工程——完善大数据采集机制.
完善政府数据的内部采集机制,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政府部门数据资源库及有关部门业务信息系统的统一对接,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类采集汇总.
加强有关部门信息系统建设立项评估、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数据审核,明确信息系统可采集数据、可共享开放数据的范围.
采用网络搜取、文本挖掘、自愿提供、有偿购买、传感采集等方式,拓展政府数据的采集渠道.
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单位主动积累数据.
加强对互联网重要数据资源的备份及维护.
——整合公共数据资源.
完善政务大数据综合应用管理平台,开展政务信息资源大数据总体设计,制订相关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
开展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数据资源清查,建立数据资源清单,编制数据资源目录.
加快建设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公共安全管理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以及公共信用信息、市场监管、企业情况综合、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分析等数据库.
实施政务信息资源整合计划,加强政务数据资源的横向关联和比对,加强与社会大数据的汇聚整合和关联分析.
——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
在依法加强数据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应用.
制定政府数据资源开放的计划、目录和标准规范及安全保护准则,建设全市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统筹管理可开放政府数据资源,提供面向公众的政府数据服务,推动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的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
推进可开放政府数据的社会化、市场化利用,鼓励运用大数据技术促进政府信息资源挖掘应用.
促进区域数据资源的汇聚应用.
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主动开放数据.
——运用大数据推动民生服务普惠化.
到2020年,大数据在民生服务领域深入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交通运输领域:实现对全市70%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感知覆盖,全市城市道路实时车流速度采集率达50%,基本建成综合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大数据中心.
社会保障领域:全市100%人社业务数据实现省级集中管理,在社会保险、社会就业、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领域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建成精准智能的社保大数据应用体系.
环境保护领域:建成协同环境监管平台和数据开放与共享平台,为环保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医疗健康领域:建成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卫生计生一网覆盖和政府社会资源融合.
教育领域:基本建成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系统和师生成长监测分析系统,实现教育资源个性化推送和按需服务.
文化领域:基本建成覆盖全面、内容丰富、功能完善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
旅游领域:基本形成以旅游大数据为核心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初步建成智慧城乡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提供有效的宏观调控决策依据.
食品药品领域:"智慧食药监"进一步完善,各类获证监管对象在"智慧食药监"平台建档率100%,无证监管对象在"智慧食药监"平台建档率大于80%,建档的监管对象100%实现风险等级管理,食品重点监管品种可追溯率达到95%以上.
气象领域:"智慧气象"深入应用,为市民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气象服务.
——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到2020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培育2-3个大数据核心龙头企业、10个左右大数据应用、服务和产品制造领域的骨干企业,建设1个大数据产业园,推动基于大数据的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大数据及相关产业规模达400亿元左右.
3、物联网示范工程在全球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物联网示范工程被誉为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其应用范围覆盖了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追溯、情报搜集等所有行业和领域.
要充分发挥各类投资主体研究和应用物联网的积极性,建立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和物联网产业联盟,为建设感知城市、智慧惠州奠定基础.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程1、资源畅通工程建立全市统一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办事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全市统一的线上互联网服务和线下人工服务.
提高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水平,建立跨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形成政府信息与社会信息交互融合的大数据资源,并将其作为资源性产品应用于政务、社会、民生、经济等方面.
加快完善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完善市电子政务云平台,承载网上办事大厅、市场监管信息平台等公共应用以及卫生健康云、教育云、文化云、版权云、气象云等重要政务应用.
强化数据中心的网络支撑,加快电子政务外网万兆骨干网建设,构建从市到乡镇的三级政务网络体系.
提升基于互联网的业务开展,扩大网上办事范围,促进全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实现网上办理,推动各级实体性行政办事大厅功能向网上办事大厅迁移.
延伸服务深度,以社区为支点,全面推进网上办事社区化、就近化、镇办化、村居化.
2、"一号一窗一网"政府服务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标准化规范事项名称、实施依据、服务对象、服务类别等基本要素,并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全部进驻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为群众提供项目齐全的公共服务.
在网上办事大厅现有公共申办审批系统的基础上,拓展建设网上办事大厅统一申办受理平台,与部门审批系统无缝对接,并设定便捷的审查技术手段和时限提醒功能,变多网受理为一网受理.
将部门审批系统整合到网上公共申办审批系统,实行一个系统办理审批.
为实现"一号一窗一网"政府服务,构建四个机制:"一号"申请的电子证照互认共享机制;多业务、多部门协同作业机制;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电子证照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以政务信息为主的公共信息开放机制.
(三)智慧城市试点工程1、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推进惠州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推进通信、电力、燃气、供排水、供热等管网的智能化改造.
完成全市地下管线基础信息综合普查立项和专题管线危险源排查工作,以完善全市城市地下管线基础信息平台;建成城市管线规划、建设和监管三个管理系统,建立全市城市管线基础信息共建共享和维护更新机制,逐步对接各类管线专业信息系统,形成全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平台.
2、智慧民生应用工程(1)城乡网格民生服务科学划分城乡网格,依据网格逐步建设,按照"因地制宜、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原则,全面提升每个网格所在社区(村)居民服务能力.
鼓励智慧民生应用工程实践创新,提高民众的参与度.
(2)智慧医疗——完善居民健康门户服务功能.
进一步推广预约挂号和健康档案查询服务应用,完善居民健康门户的各项功能,为居民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争取2017年底前实现专家号源开放预约率≥50%,争取月平均实际预约率(占所有号源)≥50%.
——深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服务平台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的新技术充分挖掘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不断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行政主管部门对居民医疗健康、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的需求.
实现县(区)域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公共卫生等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推广"医卡通"管理平台应用.
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社保卡作为主要就诊卡的应用,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活动中统一居民身份识别,共享个人基本健康信息与主要诊疗信息记录,跨区域跨机构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同时实现居民个人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动态更新.
——建立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平台.
在市、县(区)区域范围内,整合各种医疗资源,实现医疗机构之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实现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信息系统.
——建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通过挖掘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和综合管理六大业务系统的信息数据,分析各类人群基本健康需求、卫生计生资源利用和卫生计生服务提供,以及对疾病分布情况的动态监测,为医疗机构及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业务管理、质量监控、绩效考评、财务结算和辅助决策等服务,使资源的使用在效率、质量、均衡性等多方面得到优化.
(3)智慧教育——"智慧教育"建设.
"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完善全市"三通两平台"建设,提升市、县(区)和各级各类学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建设"惠州教育云",全面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及公共服务中的融合与应用,提供全方位教育服务,实现"智慧教育".
——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注重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五类资源建设,加大力度开发、购买、引进优质学科教学资源、学习工具、名优课例和数字化课程,建设市、县(区)级本地优质资源和校本资源.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
深入实施"惠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抓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和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技术能力全员培训工作,组织中小学信息化应用骨干教师高级培训,培养一批惠州市教育信息化领军人物,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不断提升全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进网络研修和基于网络的城乡、校际间结对帮扶,鼓励和引导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学科教研、远程研修和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等,促进教师的远程协作和共同成长.
到2020年,建成一支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和管理队伍.
——"智慧课堂"、"智慧校园"试点工程.
开展"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推进"智慧课堂"、"智慧校园"试点工程建设.
到2020年,在全市建设50个"智慧课堂",其中每个县(区)至少建设8至10个.
——职业院校"两个中心"建设工程.
推动职业院校"两个中心"建设工程.
一是建设新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二是建设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4)智慧社区——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以"云端智能、公共服务均等、信息资源共享"为特征的"智慧社区",完成"一个云平台、两套网络、三个数据库、四大领域"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
——整合智慧社区信息资源.
梳理社区服务种类、建立社区信息资源目录,建立智慧社区信息共享机制,搭建智慧社区信息资源目录及共享交换平台.
促进信息技术在楼宇、家庭中的应用发展.
——创新智慧社区应用.
深入挖掘社区居民衣、食、住、行方面的信息化需求,挖掘社区物业与政务管理方面的需求,创新智慧社区应用.
实现"服务转型升级、服务云集网群"的转变,全面提高社区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及业务协同能力.
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流程"一窗口式"管理服务.
3、公共安全提升工程——打造"平安惠州"应急指挥体系.
构建以"一个平台"(即110指挥平台)为基础、"三套系统"(即网格化勤务运行系统、智能化指挥调度系统、服务型成效评价系统)为支撑、集110指挥、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于一体,以"五个化"(扁平化、集成化、智能化、可视化、现代化)为目标的城市综合指挥体系,进一步增强公安机关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整体防控效能.
——完善应急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加快应急广播等应急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危机时,为人民群众提供迅速快捷可靠的讯息传输通道.
——建设全市公安情报信息资源大数据平台.
建立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智能情报研判系统,实现指挥情报、破案打击、立体防范、综合管理、重点控制和民生服务等公安工作的全面信息化.
——完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
以换芯、补点、智能、实战为建设目标,同时结合SVAC国家标准23号文的有关要求,加紧引入SVAC国家标准开展建设.
同时,强化各类视频图像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深化"网上公安局"及"警民通"便民服务平台建设.
整合全市公安信息资源,针对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户政管理、消防管理、治安管理等便民服务业务,为广大的群众提供各种公安业务办理指南、办理进度查询、业务办理提醒、公安信息服务、网上业务办理等便民服务措施,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
——开展"网安云"建设.
建成网侦资源支撑中心,加强网络数据采集和资源整合应用,强化网上网下信息一体化管控能力,提升互联网信息管控水平.
——应急联动.
提升重点领域社会协同治理,构建多部门联动的管理服务机制.
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重要基础设施隐患等各类突发应急事件监测体系,推进惠州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
针对大亚湾开发区石化园区的特点,重点开展应急救援管理建设,通过云计算、物联网、无线通信及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大幅提高石化园区的安全预警、响应、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并将大亚湾石化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监控管理也纳入监控管理系统的范围.
加快建设完善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成"惠州市自然灾害应急避护中心",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常态化开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安全生产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事件的应急处置演练,不断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
4、智慧交通工程——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提升.
加强移动互联网、北斗卫星导航、GPS定位、无线射频识别、IC卡电子证件等技术应用,推进公交、出租车、轮渡和轨道交通数据互联互通.
优化各类智能终端在公路、铁路、航道、港口、机场、城市公交线网等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布局与应用,加强对车辆、船舶等运载装备的卫星定位、智能监测和无线网覆盖,发展实时交通信息查询、实时精确导航、交通事故预警、道路快速救援等智能交通服务.
——出行服务.
十三五期间,随着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惠州段、广州至汕头客运专线惠州段、惠州至深圳城际轨道交通、深圳地铁14号线延伸至惠阳等项目的建成使用,以及惠州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的建成使用,机场进场路二期和广惠高速机场互通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整合公路、水路、城市公共交通、民航、铁路等出行信息,开发基于互联网的便捷化、个性化公共交通服务十分必要.
推广公共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电子客票和电子检票,提升交通支付智能化水平.
推进汽车电子标识、智能感知、导航定位、车载诊断系统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开展在线交通信息、出行路线规划等服务.
——交通监管信息化改造.
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交通行政许可办理、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安全应急处置等交通监管新模式向基层延伸.
推进公路、水路、民航、铁路等监管系统联网,加快推进交通、公安、海事、环保、质监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和监管联动,实现对车辆、船舶等运载装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利用交通大数据挖掘分析人口迁徙规律、公众出行需求、枢纽客流规模、车辆船舶行驶特征等信息,提升交通运输设施规划建设、安全运行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智能化水平.
其中重点项目以道路运输服务创新平台为基础,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整合道路运输监管、运营车辆维修和检测、客运车辆安全例检、行业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及继续教育等板块信息,提供多种服务功能,形成一个为政府、行业监管部门、运输企业、维修企业、检测场站、从业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开放性互动平台.
——建设"智慧路桥".
按照《智慧惠州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和《惠州市智慧交通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的规划内容及指导思想,建设"智慧路桥"即"交通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平台".
平台将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的一体化、科学化和可视化体现的形成,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建设"智慧公交".
智慧公交是惠州市公共交通试点建设的核心内容,智慧公交项目将全力打造以动态监管、科学决策为特征的惠州智慧公共交通体系,改进城市公共交通数据资源管理方式、改进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运行监管方式、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网布局和改进城市公共交通数据资源共享方式.
5、智慧城管工程——深化现有"数字城管"建设.
健全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智慧城管工程项目,完善一级平台和二级平台建设,扩大数字城管覆盖面并实现数字城管向社区(居委会)纵向延伸,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智慧执法应用系统建设.
以"管队伍、管车辆、管案件"为目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视频监控、无人机、地理信息系统和移动执法终端等多种技术,形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即:城市管理主体数据库(含智能排班、考勤考评、后勤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等系统)、城市管理对象数据库(建(构)筑物、流动商户、固定商户、门前三包、广告招牌等)和城市管理案件数据库(含执法办案、扬尘在线监控、城市违建查处管理、城市市容秩序管理等系统)),建立全市城管执法一张图和市、区两级智慧执法平台.
加强城市管理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完善升级应急管理系统,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智慧市容应用系统建设.
以广告牌、景观灯光亮化、架空管线等城市容貌设施为管理对象,运用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市容市貌设施的状态监控、日常养护的智能化动态管理.
——智慧环卫应用系统建设.
涵盖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所涉及到的人、车、物、事等所有元素,实现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废弃物从产生、收集、运输、处置、考核全过程实时监管.
——智慧执法应用系统建设.
以"管队伍、管车辆、管案件"为目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视频监控、无人机、地理信息系统和移动执法终端等多类技术,形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即:城市管理主体数据库(含智能排班、考勤考评、后勤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等系统)、城市管理对象数据库(建(构)筑物、流动商户、固定商户、门前三包、广告招牌等)和城市管理案件数据库(含执法办案、扬尘在线监控、城市违建查处管理、城市市容秩序管理等系统)),建立全市城管执法一张图和市、区两级智慧执法平台.
加强城市管理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完善升级应急管理系统,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智慧便民应用系统建设.
依托"惠民城管通"便民服务平台,逐步整合城市管理相关业务的手机受理功能,畅通公众有序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同时,接入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增加与市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交通路况、环境卫生等公共基础信息服务项目,不断提升平台的服务水平.
6、文化与旅游推进工程建设景区"互联网+旅游"智慧旅游支撑体系,具体包括:智慧旅游云计算中心、智慧旅游公众信息服务平台、智慧旅游数字互动营销平台和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系统.
建设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具体包括: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建设、旅游刷卡无障碍工程、导游智能管理系统、智慧旅游政务管理体系、旅游协会子系统、旅游局的文书档案库、旅游应急管理系统.
提高景区智慧化程度,提升旅游行政服务层次,保障旅游安全,提升游客满意度,创新管理、营销模式,实现旅游资源保护与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应用新兴技术,对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线路、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主动感知、及时发布,方便游客及时了解信息、利用信息、规划出行,完成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智能化协同和智慧化呈现,实现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和便捷使用,增强旅游体验.
项目包括:罗浮山景区、西湖景区和叶挺将军纪念园的旅游信息化提升工程;"休闲惠州度假胜地"品牌提升工程;龙门等县(区)智慧旅游产业集散中心.
(四)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工程1、智能装备制造示范基地建设根据惠州市现有智能制造产业基础、技术支撑、人力资源等条件和潜在优势,围绕惠州市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制造、石油化工、家电家具等产业智能化改造,鼓励和推动大型生产企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建设更高层级的智能化工厂,重点在工业机器人、智能专用装备、数控系统加工设备、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领域培育建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将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推荐列入"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2、"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程以落实"中国制造2025"为抓手,把准"一个方向",立足"三条途径"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编制《惠州市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5)》,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推广发展柔性化生产方式,加速制造企业硬件"软化"和生产向服务化转变.
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应用水平,培育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业态,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
鼓励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推行众包设计研发和网络化制造等新模式.
鼓励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面向细分行业提供云制造服务.
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结合国家、省有关政策,制定惠州市支持企业实施"机器人应用"政策措施.
以电子信息、汽车配件、家用电器、金属制品、纺织服装及制鞋等行业为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
3、"惠货网上行"电子商务提升工程——"惠货网上行"和电子商务平台.
加强"惠货全球行"、"惠货全国行"两大内外销平台建设,依托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服务基地,促进惠州龙头企业创新电子商务模式.
推进"惠货网上行"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建设.
建造面向海关的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打造一批惠州本地的专业性较强的面向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构造具有惠州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加快扩大电子商务经营规模,使电子商务产业成为惠州市支柱产业之一.
——农村电子商务.
积极发展农产品大宗交易平台,探索建立农资电商、农村互联网金融、农业信息化等综合平台,实现农产品、农资、金融线上线下结合.
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村级网店,加强厂店合作、厂商合作,推动农村电商发展.
推动企业在国内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上设立农产品特色馆、产业带.
促进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专业化的农业公司直接对接,推动"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
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培训,大力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推进惠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追溯.
建设食品、药品、农产品监管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发数据分析系统,集成检验检测、审评认证、日常监管、稽查执法、投诉举报、人员培训、舆情监测、风险评估等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加强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应用、发布等统一管理,提高信息监测、研判、交换、共享、预警水平,提升风险防控、分析决策功能.
加快网络购物与物流配送一体化服务建设,严把流通领域质量安全,完善可安全回溯的食品、药品、农产品流通加工体系.
(五)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惠州于2016年列入国家第二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市,重点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工作、推进信用承诺制、建设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探索企业信用内部评价、推广公共信用信息应用、强化联动奖惩机制建设等6项工作.
着重建设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逐步完善的部门行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不断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为政府信用管理和信用服务市场发展提供必要基础支撑.
包括:——加快建设完善行业和部门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各行业和部门依托现有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市电子政务网络、设备等资源,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规范的原则,改造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善各部门、各行业纵向信用信息系统,加强对本部门、行业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整合,建立健全社会成员信用档案.
以行业、部门的管理服务需求为导向,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行业或部门间信用信息的持续交换共享机制,着力清除"信息孤岛",实现征信体系从碎片化到完整统一的过渡.
到2020年,全市主要涉信行业和部门均实现交换和共享.
——完善覆盖全市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完善惠州市的"一库一网两平台"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在现有信用信息采集目录基础上,扩大信用信息采集范围,按照统一标准,全面整合有关行业和部门记录的社会成员信用信息,建立企业、个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共数据库.
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分批次归集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
根据各部门应用需求及省的对接要求,推进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二期工程建设,推进与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
引导各县(区)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建立本县(区)信用信息归集与报送机制,建成县(区)信用版块与专属网页.
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市全体社会成员的、能全面反映各类主体信用状况、更新及时、应用有效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完善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运营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市信用中心职能,加强内部管理,壮大市信用中心机构,切实承担起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
在各县(区)设立信用中心,负责各县(区)信息数据库的运维管理以及信用信息的记录、报送和更新,为本县区企业和公众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严格执行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明确共建单位在系统建设、运维、应用和日常管理中的职责,确保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有效运行和维护.
——推进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根据政府部门应用需求对信用惠州网进行改版完善,实现实时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中国"网站共享信息;根据监管需要,实现惠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与省、兄弟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交换共享;积极推进惠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和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探索跨区域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模式和机制,逐步扩大信用信息的来源和应用范围.
——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应用系统.
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根据各行各业的应用需要,建设信用信息专项应用系统,特别是推进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黑名单报名拦截等各类信用信息应用系统或模块.
——建立信用修复机制.
明确公众对自身不良信用信息的知情权和修复权以及对信用管理机构的监督权;明确对认真实施修复失信行为、整改到们的失信市场主体的激励措施,引导企业通过自我修复、外部救援(主管部门、投资人、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等)等方式进行信用修复;探索建立失信投诉举报平台,受理企业、市民对政府部门、组织机构和个人的失信行为的异议及举报.
(六)农村信息化促进工程——信息乡村.
在全市筛选出约15个特色突出、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较完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镇开展"信息乡村"试点.
因地制宜集成多种信息化技术,形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生活、农村青年人才培养和农村青少年服务等综合信息化服务应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
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农业信息化应用试点项目,开展市级农业信息化应用试点.
——智慧农业.
鼓励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和平台改造农业生产环节、管控生产经营过程,推动传统小农经营向适度规模农业的智慧生产模式转变.
重点建设包括:农业物联网应用试点、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信息化示范基地、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示范基地等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通过在生产、经营、服务、技术创新以及整体推进方面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加大手机、移动终端、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的信息服务示范,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实用性、趣味性,满足农民多样化的信息服务需求.
到2020年,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施(备)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普及农业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
(七)信息安全保障工程——云灾备中心建设.
随着云计算的逐步推广,云计算中心数据的凸显重要.
建立惠州云信息安全保障工程,建立建全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和灾难备份制度,在惠州合适区域异地建立惠州云灾备中心,构成异地数据备份,建立建全云灾备工作运作、管理和监督机制,建立建全网站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机制、信息审计跟踪机制和计算机病毒防范机制,全方位保障云计算中心数据的安全,为惠州的核心数据提供保障.
——建设信息安全综合管理平台.
严格按照国家信息安全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建设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终端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各级各类政务系统的统一用户管理以及政务密钥、政务安全运行、政务认证授权等.
建立信息化数据安全管理与监控平台,对电子政务平台数据、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数据进行安全级别划分和监控.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推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风险评估,加强信息安全评测,健全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机制,不断提高全区电子政务安全整体防护水平;建立网络和信息安全监控预警、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配备相关的软件平台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机制运行,建立对网络操作人员的技术知识培训机制,建立安全事故倒查机制,建立长效的安全问题自查制度,全面保障惠州市的信息化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和平台安全,确保惠州市信息化工作在健康、绿色和安全的环境下实施与普及.
五、发展对策与措施(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1、探索创新信息化管理体制.
因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加强信息化职能机构建设,在各级政府部门中探索建立首席信息主管(CIO)制度.
充分发挥各镇(街)、村(居)在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镇(街)立足本区域发展基础和区位特点,加快发展,形成特色.
加强统筹协调力度,确保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
2、完善协调推进机制.
建立信息化发展规划推进实施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加强统筹和配合,涉及信息化发展重大政策、重大规划和实施方案、重大项目、资金安排等重大事项需经过联席会议研究审议,并组织实施.
3、完善信息化专家咨询机构.
聘请海内外科技、经济、管理和法律专家,建立跨领域、跨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全市信息化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等重大决策进行论证和咨询,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撑.
4、强化规划实施监督.
全市信息化建设要按照规划思路、原则、目标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列入政府财政支出的所有信息化项目必须符合建设规划的投资方向、发展原则和项目安排,必须先规划后立项、先论证后建设.
地理信息、信息管道、城市网格化及视频监控等公共性、基础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要按照全市信息化规划的总体要求和"整体规划、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综合应用"的原则,实行统一建设.
(二)健全规章制度1、加快推进信息化法规建设.
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和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并加快制订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网上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创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
2、加强财税支持,切实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统筹市级信息化领域发展资金,采用风险投资、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补贴奖励、购买服务相结合方式,专项支持信息化建设项目孵化、市场主体培育、创新创业平台打造、产业园区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培养、产业环境营造等.
各县区相应安排一定比例预算资金,专项支持辖区内信息化产业发展.
全面落实国家税收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重点解决嵌入式软件退税难、集成电路公共设计平台建设和扶持中小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问题.
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依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优惠政策,微企业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对企业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给予一定补助.
3、制订信息服务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
大力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大型现代信息服务企业落户惠州.
在仲恺高新区、大亚湾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引进面向石化、高端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的信息化服务企业.
促进信息技术在产业内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深入应用,逐步提高产业信息化水平,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4、全面建立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制度.
切实把信息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传递到各级部门,确保层层落实信息化建设、应用、维护、升级和优化的责任.
加强对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工程建设的管理,确保取得效益.
(三)推进多元投融资模式1、加强政府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引导性投入.
政府逐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特别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的考核机制.
重点用于支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化方面有关标准制定等.
2、创新信息服务外包模式.
鼓励通过信息服务外包(ISO)、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有效解决信息服务领域中存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的问题.
3、建立"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财政预算投入机制.
将惠州市"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科学制定年度预算,按照每年20%递增投入;创新信息化工程项目投融资模式,积极采用PPP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积极参与惠州市信息化项目建设,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市民服务平台、智慧社区、智慧管网等领域.
强化投融资支持与服务,鼓励风险投资、社会民间资本投资智能制造与信息服务业,鼓励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持续完善企业融资环境.
(四)完善知识产权与标准体系1、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工作.
加大软件、信息技术研发和数字内容产业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落实有关专利、技术标准、版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补贴政策.
引导和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建立相对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信息化建设中形成的知识产权及时采取保密措施或专利申请.
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培育针对信息化的专业化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针对性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知识产权咨询、培训等服务.
加强网络知识产权执法,严厉打击各种网络侵权行为,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等创新成果保护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
2、加强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
积极培育发展以标准制定、认证认可、检验分析、咨询和法律服务、技术贸易为研究服务内容的标准化经营组织和机构.
鼓励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在惠州信息化建设的优势领域先行制定技术标准,并积极参与国家有关标准制定.
(五)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1、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培训.
促进惠州市企业与国内外大学的人才培养合作,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
加强培训和实践考核,提升干部队伍运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
2、引进高层次信息化人才.
制订信息化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信息化人才或团队落户惠州发展.
特别是对于引进的现代信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政府应给予一次性安家补贴,海外留学生创业可申报相关创业基金.
3、构建"智慧人才"服务模式.
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统计和定期发布制度,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人才信息网络和数据库.
将人才向重点领域推荐、急需职位输送,辐射惠州各行各业,服务经济发展.
(六)促进国内外信息化合作交流1、建立多层面的国际合作机制.
以惠州市"云博会"为契机完善展示、交易、转化、服务功能,加强与港澳台及国外的交流合作.
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扩大与国内外企业、教育科研机构的信息化项目开发与合作,鼓励本土企业与外商开展合作研发.
2、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支持在海外建立研发基地和服务中心,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企业国际经营能力.
(七)完善信息安全支撑体系1、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支持鼓励"互联网+"安全保障重点企业发展、核心技术突破和重要产品研发.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互联网上网服务提供者要落实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保障本网络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完全.
vpsdime怎么样?vpsdime是2013年注册的国外VPS主机商,实际上他还有一系列的其他域名站点如Winity.io, Backupsy,Cloudive, Virtora等等,母公司“Nodisto IT”相对来说还是很靠谱了的商家。VPSDime主要提供各种高配低价VPS套餐,其中Linux VPS和存储VPS基于OpenVZ架构,高级VPS基于KVM。VPSDime在上个季度的Low...
恒创科技也有暑期的活动,其中香港服务器也有一定折扣,当然是针对新用户的,如果我们还没有注册过或者可以有办法注册到新用户的,可以买他们家的香港服务器活动价格,2M带宽香港云服务器317元。对于一般用途还是够用的。 活动链接:恒创暑期活动爆款活动均是针对新用户的。1、云服务器仅限首次购买恒创科技产品的新用户。1 核 1G 实例规格,单个账户限购 1台;其他活动机型,单个账户限购 3 台(必须在一个订单...
iON Cloud怎么样?iON Cloud是Krypt旗下的云服务器品牌,成立于2019年,是美国老牌机房(1998~)krypt旗下的VPS云服务器品牌,主打国外VPS云服务器业务,均采用KVM架构,整体性能配置较高,云服务器产品质量靠谱,在线率高,国内直连线路,适合建站等用途,支付宝、微信付款购买。支持Windows server 2012、2016、2019中英文版本以及主流Linux发行...